[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4793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3 00:34
山溝皇帝 第四百章聽天由命的明軍

    明軍的防線動搖,甚至是出現缺口之後,明軍士兵的士氣就更低了,根本就沒有抵抗之心。

    這些明軍士兵看著身後不斷靠近的長矛,他們那裡還敢停留啊,一個個都是爭先恐後的先後逃走,而無法及時逃走的,都是被後方的長矛捅成了馬蜂窩。

    這個時候,後方觀戰的曾子文面露喜色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敵軍已經動搖,崩潰在即了!」

    李軒自然也是看到了這一幕,在己方的長矛和刺刀衝鋒之下,眾多明軍方陣的前排已經是盡數崩潰,並且這種崩潰正在向後方的明軍士兵蔓延,只要前線部隊再加一把勁,就能夠徹底的擊潰對方。

    可惜的是,現在自己手頭上沒有第二支騎兵了,如果有騎兵的話,不用多,那麼是兩三百騎兵殺進去,也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徹底讓敵軍的防線崩潰,然後大量的殺傷他們。

    如果還是兩三百身披重甲的槍騎兵的話,那麼就更完美了!

    不過即便是李軒這麼想,短時間內大唐新軍也無法獲得大量騎兵,尤其是身披重甲的槍騎兵。

    目前大唐新軍的騎兵都沒有裝備盔甲,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唐新軍裡盔甲比較稀缺以外,同時也是和目前大唐新軍裡的騎兵性質有關。

    目前大唐新軍裡有的騎兵,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輕騎兵,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用來偵查、騷擾敵軍的,在需要他們列陣衝鋒的時候,用速度撕破敵人的防線,一旦撕裂敵軍防線後,同樣利用速度來大量收割敵軍生命!

    為速度而生的他們根本就用不上,也不可能裝備盔甲!

    從其裝備以及任務性質而言,目前大唐新軍的這些騎兵,其實和同時期歐洲的驃騎兵非常的類似,或者乾脆說,他們就是一種驃騎兵。

    之前和明軍的衝鋒作戰,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驃騎兵作戰例子,利用速度前後兩次撕破敵軍騎兵的防線,並在衝鋒的過程中不停留,而是持續保持快速機動,然後大量殺傷敵軍。

    當然了,要玩這種戰術,最好是保持密集隊形,以牆式衝鋒的隊形展開!

    而且如果說單純要肉搏衝鋒的話,其實還是專門用於衝鋒作戰的披甲騎兵好一點,這些披甲騎兵可以裝備馬刀和火槍,也可以裝備馬刀和騎兵長槍。

    火槍的發展,使得全身甲對騎兵的防護效果越來越差,最後乾脆是放棄了全身甲,改用胸甲了,這個時候,大名鼎鼎的胸甲騎兵就出現了,嗯,其實等到燧發槍出現的時候,其實胸甲的防護能力近似於無,其作用只是對士兵增加一點心裡安慰而已。

    所以等到了近代後期,大概是十九世紀左右,騎兵基本上演化為輕騎兵為主,盔甲徹底成為過去式!

    然而這種騎兵的發展歷程,是和步兵的發展息息相關的!

    目前大唐新軍的主要敵人,也就是明軍,他們的火器水平可不怎麼樣,騎兵穿上盔甲的話,還是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的,只是目前大唐新軍拿不出這麼多盔甲來給騎兵裝備,同時騎兵如果披甲的話,那可就是重騎兵了,而這對馬匹的要求可是相當相當的高。

    很不辛,目前大唐新軍里根本就沒有適合重騎兵使用的戰馬!

    而騎兵長槍這種武器,短時間內也可以裝備,不過只能是小規模裝備,不適合目前大範圍推廣,因為如果從近代的騎兵發展歷程來看,隨著步兵大量裝備長矛以及步兵的火槍也配屬刺刀後,騎兵長槍在戰場上的作用會快速降低。

    為什麼,因為騎兵長槍比步兵長矛要短得多,歐洲槍騎兵的長槍,標準是兩米七左右,太長的話難以有效作戰。

    不過近代裡槍騎兵的最大作用,是用來對抗火槍步兵方陣,因為步兵的火槍哪怕裝上了刺刀也沒有騎兵長槍那麼長,然而如果用來對付純長矛步兵方陣,那就作用就不太大了,人家明軍沒有火槍,難不成還能沒有長矛不成?

    這種情況下,騎兵放棄長槍,改用馬刀作為主要冷兵器,同時開始逐步換裝火槍,尤其是手槍作為主要武器也就成為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所以未來李軒心中的騎兵,還是以驃騎兵以及火槍騎兵為主,前者偵查、騷擾、快速衝鋒。

    火槍騎兵的作戰方式則是採用半迴旋式戰術,簡單來說就是:衝鋒、射擊、撤退、再衝鋒、射擊、撤退,如此反覆。

    和東方騎兵的騎射在作戰方式上有些類似,不過這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兵種概念,這種區別不僅僅是兩者所用的武器不同,而是戰術理念都不同。

    考慮到大唐王朝自身的情況以及明軍的情況,李軒認為目前大唐新軍要大規模發展騎兵,最好就是發展驃騎兵以及火槍騎兵。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兩種騎兵對馬匹的要求不太高,即便是西南地區的馬匹也能夠勉強用,如果以後能夠得到大量的蒙古馬的話就更好了。

    如果以後馬匹多了,還可以玩一玩龍騎兵,嗯,也就是騎馬行軍的步兵,這種龍騎兵唯一的好處就是擁有快速機動能力,有這麼一支龍騎兵的話,能夠極大的提高大唐新軍的快速機動能力。

    只是即便是這幾種騎兵和其他騎兵一比堪稱廉價了,但是大唐新軍要想把騎兵的規模擴大,依舊是困難重重!

    這不僅僅是價格上的問題,而是大唐新軍就沒辦法弄到太多的馬匹,哪怕只是西南馬。

    李軒此時想著,等這一仗打完了,興許能夠繳獲個幾百匹馬匹,再俘虜個幾百個明軍騎兵什麼的,到時候興許還能再擴充幾百個騎兵。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了,現在嘛,他手頭上依舊沒有騎兵可用,曹明達率領的騎兵目前正在追擊潰逃的明軍騎兵,雖然還沒有走出視線範圍之外,但是也跑出去一千多米了,短時間內不可能回來支援步兵作戰。

    而且李軒也需要曹明達的騎兵部隊持續追擊明軍的騎兵,不給明軍騎兵停下來整合的機會。

    要不然的話,那支明軍騎兵就會成為一個新的威脅,這好不容易才把這支明軍騎兵給擊潰,絕對不可能給他們重新整合的機會。

    縱然沒有騎兵,但是第一步兵團和中軍突擊隊也沒有讓李軒失望,他們所組成的方陣已經是極大的動搖了明軍的防線,而這種動搖距離徹底崩潰已經是一步之遙。

    當第一步兵團裡的第一步兵營也發起刺刀衝鋒之後,這支大唐新軍裡戰鬥力最強悍的部隊,沒有絲毫停頓的擊穿了明軍的防線,率先在整條戰線上取得了突破。

    而第一步兵營的突破,也就宣告著明軍側翼防線的徹底崩潰開始了!

    一個方陣接著一個方陣開始崩潰,然後明軍的士兵就是開始轉身逃跑,以至於讓高空俯視的話,就會發現漫山遍野都是明軍的潰逃士兵。

    在這些潰逃士兵的後方,則是隊形已經有些散亂,不過還是保持著整齊隊形的大唐新軍的步兵方陣。

    此時,肉搏中堅的長矛手已經行動不便,無法快速追擊,逐漸已經是被火槍手甩下,以至於後續的追擊作戰裡,火槍手成為了主力。

    然而,此時落在後面的長矛手們,也是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任務,他們撕開了明軍的防線,造成了明軍防線的徹底崩潰,後續追殺的任務就不是他們的了。

    當明軍的側翼崩潰之後,很快就是影響到了明軍的中軍以及後方的部隊!

    當你看到身邊的友軍都開始逃跑的時候,你是很難保持勇氣繼續抵抗的!

    於是乎,崩潰的明軍方陣是一個接著一個!

    明軍中軍方位,鼠須老年千戶看著己方的大軍已經是開始徹底崩潰,而且這種崩潰態勢根本就無法阻擋的時候,忍不住道:「大人,我們……我們該怎麼辦」

    雖然心中很想說,但是他還是沒敢說出來撤退逃跑的話來。

    然而此時龍大人的卻是突然深深地嘆了口氣!

    自從騎兵部隊潰敗,被偽唐賊軍的兩三百騎兵追著跑的時候,他就已經預料到了現在的情況,但是即便是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他依舊是沒有任何的辦法。

    他甚至都不能下令進行撤退!

    因為當時雙方已經是正式進入了短兵相接的階段,撤退的命令下達後,雖然可能會有什麼交替掩護,斷後之類的策略,但是要能夠實現那才見鬼了。

    從古至今,就沒有幾支部隊在大規模交戰的時候,還能夠安全有序的撤出戰場的,往往撤退命令下達後,不用多久就會變成全軍大崩潰。

    這比敵人撕破防線後所造成的潰敗還要恐怖!

    所以那個時候開始,雖然他預料到了眼前的這一幕,但是他卻是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因為他知道,現在做什麼都遲了!

    深深地嘆了口氣後,他道:「傳令各部撤退,能不能逃出去聽天由命吧!」

    言罷,他也是擺開了鼠須老年千戶的攙扶,然後在親兵的幫忙下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帶著他的數百親兵率先離開戰場。

    身後的鼠須老年千戶一看,那裡還敢停留啊,當下也是連忙上馬追了上去,其他的明軍將領們也是一個個毫不猶豫的追了上去。

    此戰可以敗,但是他們卻不能死在這裡,而且他們也的確是不太可能死在這裡。

    他們所處的位置在戰場後方呢,哪怕是部隊崩潰了,但是他們現在就走的話,那也是第一次撤出戰場的。

    等他們安全離開戰場後,再收攏潰兵,說不準還能再戰。

    至於說能夠收攏多少潰兵,那就要看老天給不給面子了,又或者是要給大唐新軍給不給面子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3 00:34
山溝皇帝 第四百零一章滾,別擋著本官逃跑

    龍大人帶著親兵以及其他的中軍將領撤出戰場後,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剩下的明軍就是徹底失去了指揮中樞。

    在通訊不發達的時代裡作戰,部隊的作戰,尤其是這種大規模的作戰,是極度依賴於旗幟的,而雙方主將的帥旗則是更為重要。

    這不僅僅是用來激勵士氣,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指揮作用,帥旗在,代表著下屬的將領和士兵們能夠找到主心骨,他們回頭看的時候能夠看到自家的主帥,但是如果回頭看不到帥旗了,那麼就代表著主將已經跑了。

    是的,並不是死,而是跑了!

    因為在古代軍隊裡,可沒有什麼斬殺了主將後,來一個句大吼某某已死,然後敵軍就會崩潰的,人家是看是帥旗作戰,至於主將死不死,下面的普通士兵還真不知道,不可能你說敵人的主將死了就真的死了。

    但是帥旗倒下了,那可就真代表著主將死了或者跑了。

    這個時候,部隊也就相當於失去了指揮,而一支沒有統一指揮的部隊,其下場是可以預知的。

    就和之前的明軍騎兵一樣,他們就是缺乏了統一的指揮,數十股騎兵基本是各打各的,打起來混亂無比,誰都不聽誰的,而這,還是他們實際上有一個名義上的指揮官。

    然而這個指揮官只是臨時的,那些騎兵不信任甚至不服他,戰鬥的時候這個明軍騎兵將領根本就指揮不動下屬的其他明軍騎兵,只能是指揮本部以及少部分騎兵而已。

    有了名義指揮官進行統一指揮的明軍騎兵都這樣了,如今明軍的主力步兵徹底失去了統帥,接下來會發生何等的混亂是可想而知的。

    而且很關鍵的是,龍大人身為一個文官,他根本就沒有和其他職業將領那樣,對撤退做出詳細的安排,比如說先撤出那支部隊,後撤出那支部隊。

    他只是簡單的下了一個撤退命令而已,至於怎麼撤退?拜託,本官可是科舉天才,你讓我背四書五經,寫一片八股文章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你問我怎麼撤退,腦子秀逗了你,老子怎麼可能去學那些粗魯武夫的東西,簡直是有辱斯文!

    滾一邊去,別礙著本官逃跑!

    龍大人傷心絕望的走了,留下接近兩萬防線已經崩潰的明軍!

    而這支明軍的防線已經是徹底崩潰,並且是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好幾個前線的將領都試圖重新組織起來,不管是抵抗也好逃跑也好,但是這種情況下,哪怕是把趙子龍、張飛之類的名將拿出來,怕也是無法挽回局面了。

    部分前線明軍高級將領的努力變成了徒勞,最後眼看著局勢已經是徹底無法挽回,他們也只能是緊隨龍大人之後,帶著親兵們先行撤退了,至於那些普通將士,這個時候他們也是管不了這些人的死活了。

    反正對於這些高級將領而言,實際上普通士兵就是炮灰,更別提部隊裡過半都是臨時徵召的青壯和民夫了,把真正的核心,也就是他們各自的親兵帶走就行了。

    隨著眾多明軍高級將領率領親兵撤退,明軍的全面大崩潰就是上演了。

    片刻時間不到,整條戰線上已經是看不到明軍有組織的抵抗,不管是高級將領們還是普通士兵,一個個都是恨爹媽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跑的不夠快。

    明軍的全線崩潰,對於大唐新軍來說也是一場考驗,因為他們要儘可能的把這些明軍給留下來,不管是把他們擊殺還是把他們俘虜,都是需要儘可能的把他們給留下來,要不然的話,這些潰兵逃到北邊之後,極有可能被明軍將領重新組織起來。

    到時候這些潰兵被重新組織起來,雖然士氣不會太高,但總歸是麻煩。

    所以明軍徹底崩潰的時候,大唐新軍也是做出了相應的戰術改變,從之前的密集無比,以步兵營為基本單位的步兵方陣迅速散開,組成以隊為基本單位的小方陣,然後開始獵殺並俘虜明軍士兵。

    恩,基本上就是一邊追上去一邊喊著;繳械不殺,跪下不殺之類的話。

    在大軍徹底崩潰的情況下,很多已經跑不掉的明軍士兵,為了保全性命會相當果斷的扔下刀劍,然後跪跪在地上選擇投降。

    甚至會有一些中低級軍官,率領著數十、數百人不等集體選擇投降,甚至投降的過程之中以及後續,他們還會幫忙大唐新軍維持俘虜的秩序。

    這得益於大唐新軍一向來優待俘虜的傳統,眾多明軍投誠俘虜在大唐新軍裡都是混的好好的,不少大唐新軍的軍官,實際上就是早期投誠的明軍軍官。

    而這種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曾子文了!

    在明王朝的高級官員的口裡,曾子文已經是成為了大大的明姦,竟然背叛朝廷投靠了偽唐賊軍,而且還掉過頭來成為偽唐賊軍的一份子對明軍作戰,更關鍵的是,曾子文竟然還在偽唐賊軍那邊混的好好的,據說都被封爵了。

    這樣的曾子文,在很多有心思投誠,或者是被迫投降的明軍軍官眼裡,就是最耀眼的指路明燈。

    有了曾子文的例子在,他們會想著,投誠偽唐賊軍興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當不了朱家王朝的將軍,當李家王朝的將軍也是不錯的嘛,興許還能混一個爵位,過一過開國功臣,富貴家族幾百年的癮頭。

    潰敗後投降,然後投身敵軍反過頭來和往日的友軍作戰,這對於諸多明軍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嗯,不僅僅是對於明軍這樣,實際上對於絕大部分古代軍隊來說都是很正常的事。

    大唐新軍也不例外!

    大唐新軍之所以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投降的事,那是因為大唐新軍還沒有遇到這種大潰敗的事,一旦遇上了,而且明軍那邊也能保證他們的性命的話,轉投明軍也是分分鐘的事。

    隨著一隊又一隊的明軍開始投降,大唐新軍俘虜的明軍數量也是開始不斷的刷新記錄。

    兩千、三千……

    等到投降的明軍總數超過了五千人的時候,大唐新軍甚至已經是分不出足夠的人手來看押這些俘虜了,因為此時大唐新軍還是處於戰鬥狀態呢。

    部隊正在追擊前方潰逃的明軍,不太可能分出太多人手來看押俘虜以及打掃戰場!

    最後只能是把收容、看押俘虜,打掃戰場的事交給了之前並沒有怎麼參加戰鬥的第第五步兵團。

    而其他的部隊,則是持續追擊潰逃明軍,同時開始向其他方向散開,以保持對周圍的警戒、防備。

    追擊敵軍、收容俘虜,打掃戰場,同時還得保持對週邊地區的境界,以至於已經超過萬人的大唐新軍都是覺得自己人手不夠用了,而且場面一度混亂!

    沒辦法,部隊已經是分的太散,而且任務繁重,這個時候即便是李軒這個全軍統帥,也是忙的暈頭轉向,指揮起來都是覺得麻煩無比,甚至出現了同一個命令,傳遞給了兩支部隊的尷尬事。

    也好在如今是處於戰場收尾階段,而不是最激烈的交戰時期,所以才沒有出現太過嚴重的後果。

    不過這樣混亂情況下指揮困難的情況,也是讓李軒生出了想辦法改善指揮體系,尤其是通訊方式的想法。

    這個時候,他是無比懷念能夠有一個無線電指揮體系,如果有幾十個對講機的話,那麼該多麼美妙啊,就算沒有對講機,但是如果有無線電報機的話也好啊!

    可惜的是,他的這種想法注定是無法實現的,至少在他點亮無線電科技樹之前是無法實現的。

    對講機那玩意可是在後世二戰時期才出現呢,而能夠隨部隊機動的軍用無線電報機,那也是在一戰時期才大規模運用的。

    在這之前,諸多將領都是困於落後的指揮體係啊!

    為此想了諸多辦法,其中最有效的短距戰場指揮方式,無疑就是傳統的旗語指揮了,稍微遠距離的則是只能通過傳令兵傳遞命令了。

    旗語指揮的話,簡單,把旗語普及下去,不僅僅要有大量專業的旗語兵,同時中低級軍官也必須懂得旗語。

    倒是傳令兵的大量普及比較麻煩,因為這涉及到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馬匹緊缺。

    一支軍隊之中,往往傳令兵所乘騎的戰馬都是最優秀的,基本上和高級將官所乘騎的戰馬等一個等級。

    比如近代日`軍裡,他們裡最優先的戰馬,優先供應高級將官乘騎以及傳令兵乘騎,接下來才是輪到砲兵以及騎兵。

    李軒的中軍營帳之內,向下屬部隊傳遞命令的任務,由親衛營所負責,這一場大戰裡,專門為李軒所在的指揮中樞傳遞命令的傳令兵就有二十幾人。

    而下屬各部隊裡,也會有眾多專業的傳令兵,如果是算總數的話,大唐新軍裡,專業的傳令兵就能夠達到一百多人。

    這一百多人不斷的奔波於各部隊之間,傳遞著各種軍情。

    而這一百多人,所代表的就是需要兩百多匹甚至更多的馬匹!

    尤其是長距離的命令傳遞,為了趕時間,確保命令能夠準時傳遞出去,傳令兵往往都是輪換乘騎雙馬甚至三馬的。

    如果沒有如此高效的命令傳遞體系,李軒根本不可能有效的指揮分散在各地,數量已經擴大到萬人以上的大唐新軍。

    不過即便是現有的傳令兵規模,依舊還是無法讓李軒滿足,如果以後大唐新軍的規模持續擴大,佔領的地盤也就越來越大後,勢必要有一個系統的命令傳遞體系,也就是俗稱的驛站。

    沒有驛站體系的話,是很難有效指揮規模越來越龐大,同時地盤也越來越多的部隊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3 00:34
山溝皇帝 第四百零二章史無前例的大捷

    當規模浩大,並且是殘酷無比的銅鼓衛城戰略大決戰進入尾聲的時候,苦戰、追擊了明軍一整天的大唐新軍部分將士們大多也是開始收攏集合準備休息了。

    不過休息的部分只有一部分,郝柏年率領的前鋒部隊,以及騎兵部隊還在持續追擊明軍,根據最新的情報,郝柏年親自率領的前鋒部隊以及是北上了十多里。

    而在銅鼓衛城內,如今已經是變成了大唐新軍的海洋,城內擁擠著超過四千名的大唐新軍,而城外還有大量的大唐新軍環繞,中間還有眾多被畫地為牢的明軍俘虜。

    銅鼓衛城的一座原來的明軍官衙內,李軒正在聽著曾子文以及一群軍官們的戰後匯報。

    根據粗略統計,截止到一個時辰之前,此戰中我軍一共擊殺、重傷偽明賊軍三千餘人,俘虜五千六百人,剩下的明軍一部分作數路潰逃,目前前鋒部隊正在對這些明軍潰兵持續保持追擊!而另外一部分則是徹底化為散兵游勇逃散,目前中軍部隊也是派出了多支小規模的部隊向四周搜索、清剿、俘虜這些逃散明軍!」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大捷,史無前例的大捷!」曾子文如此說的時候一點都不羞愧,因為對於大唐新軍而言,這就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捷。

    「值得一提的是,此戰中我軍擊潰敵軍騎兵大部,殺傷敵軍騎兵四百餘,俘虜了三百餘,另外俘虜有各種馬匹一千三百多匹,其中大約有四百匹馬匹可作為乘騎用馬,有了這一批馬匹,可以大大提高我軍的後勤運輸能力以及騎兵實力!」

    大唐新軍目前對馬匹的需求算是非常龐大的,軍官們需要馬匹乘騎、傳令兵們需要馬匹乘騎、砲兵部隊需要大量馬匹運輸火砲和彈藥,騎兵部隊就更不用說,他們需要大量高素質的乘騎用戰馬。

    哪怕是後勤輜重部隊,對於馬匹的需求也是龐大的!

    有了這一批馬匹的補充,可以大大的緩解大唐新軍內對馬匹的需求。

    也許不遠的將來,大唐新軍裡就能夠多出幾百個騎兵出來的,如果騎兵營的營長曹明達在此的話,肯定是會笑的合不攏嘴。

    曾子文的話還在繼續:「繳獲大小碗口炮四十多門,三百斤不等的火砲三門,不過根據砲兵部隊的回饋,這三門三百斤的火砲老舊不堪,砲管質量堪憂,砲兵部隊的同僚檢驗過後,認為這三門火砲的砲管已經不堪重要,強行使用的話會有極大的幾率發生炸膛的風險,我軍砲手數量較少,不宜冒險使用!」

    「部分碗口炮雖然也存在著口徑過小,質量過差的問題,不過經過挑選後,還是能夠挑選出大概二十門碗口炮裝備部隊!」

    大唐新軍的火砲部隊對比明軍,那是強勢太多,裝備了八百斤和五百斤重砲,並且以後準備批量裝備八百斤重砲的大唐新軍火砲部隊,對於繳獲自明軍的三百斤火砲看不上很正常。

    倒是那些碗口炮,反正都是用來發射散彈的,對火砲的質量要求也沒有太高,而且步兵部隊對一百五十斤營炮的缺口是巨大的,因此有碗口炮作為補充的話,作為過渡使用也是可以的。

    曾子文拿著一份厚厚一大堆的報告持續說著:「打掃戰場的過程中,繳獲各類鐵甲兩百五十具、皮甲、棉甲千具,雖然有部分有所破損,不過都可以修復,修復後這些鐵甲能夠有效增加我軍重甲步兵的作戰效能,而繳獲的棉甲軍械司的同僚們經過查看之後,認為這些棉甲經過改裝後,應當能夠和之前的棉甲一樣改裝為棉鐵甲,進而裝備我軍。」

    李軒聽罷微微點頭,說起來也苦逼,大唐新軍什麼都缺,馬匹、槍炮、甚至冷兵器和兵員,乃至糧食、被服,就沒有什麼是不缺的。

    所以打掃戰場的時候,就跟鬼子進村似的,什麼都要,哪怕是破損的武器都會撿回來,撿回去幹嘛,自然是融化了用來打造新武器啊!

    這鐵可是大唐王朝重點收集的戰略物資啊!

    盔甲這種極具戰術乃至戰略價值的裝備自然是不能放過的,鐵甲就不用說,鐵甲的打造頗耗工時,大唐新軍自造的鐵甲其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少的,大多是修復繳獲自明軍的盔甲。

    棉甲這種東西其實也是同樣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大唐王朝工部到目前也沒有自造多少棉甲,都是拿繳獲自明軍的棉甲改裝為棉鐵甲的。

    所以繳獲明軍的盔甲,是擴充大唐新軍重甲步兵的重要途徑。

    這裡頭也包括了弓,軍用強弓的製造比盔甲、火砲更耗費時間,因此大唐新軍所用的弓箭大多也是來自於繳獲,這一次他們同樣繳獲了一批明軍的弓,這些弓箭不用說,將會和那些投誠的明軍弓箭手一起,組成大唐新軍新的弓箭手部隊。

    說起來也有意思,大唐新軍裡的弓箭手和騎兵,大半其實都是明軍俘虜出身!

    打掃戰場的大唐新軍就跟蝗蟲一樣,把什麼都扒拉回來了,除了比較重要的馬匹、盔甲、弓、火砲這幾樣外,刀劍長矛等冷兵器也是重點回收對象,因為大唐新軍的冷兵器,和明軍的冷兵器實際上是同一個制式,這拿過來只要不是質量過差,基本上都能直接用上。

    不過這些明軍都是內陸地區的明軍,承平已久,戰備鬆弛,所用的武器大多破舊不堪,尤其是刀劍長矛這些,很多都是鏽跡斑斑的,搞的很多繳獲來的冷兵器都是無法使用,需要回爐重鑄。

    等曾子文把戰果一一都說了一遍後,在場的眾人都是面露喜色,這一番繳獲,能夠極大的緩解目前大唐新軍對各種戰略物資的緊缺。

    尤其是繳獲了大量馬匹後,更是能夠極大的提高大唐新軍的機動作戰能力,這一點可是相當重要的。

    而說完戰果後,曾子文也是拿出了另外一份報告,打開這份字跡末幹的報告後,曾子文的神情顯得沉重了起來。

    他旁邊的眾人看到他這個模樣,再看他手中的報告上開頭的戰損二字,就能夠猜得出來曾子文為何會神色嚴肅了。

    曾子文打開這份報告後,神情略帶沉重緩聲道:「此戰我軍取得了極大的戰果,不過我軍將士也是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

    根據各部呈遞上來的不完全統計,我軍各部傷亡較大!」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下來,然後環視了一圈眾人,此時就算是坐在上首龍椅位置的李軒都是神情顏色,以示對死傷將士的尊重。

    曾子文深吸一口氣後道:「此戰我軍陣亡軍官名單如轄:

    第一步兵營副營長劉龍泉少校,第一步兵營第三隊隊長徐狗上尉,第三隊第一排排長宋旭少尉,副排長王二娃少尉,第三排排長魏二牛少尉,第四排副排長徐陽少尉……

    第二步兵營第二隊副隊長邵洪中尉,第三隊第一排排長盧安少尉。

    第三步兵營第二隊隊官王大義上尉……

    隨著按照部隊番號一個個名字報下來,大廳內的氣氛是越來越沉重,最後眾人的呼吸聲都是不由沉重了起來,而不少人都是握緊了拳頭!

    尤其是在曾子文說到一些眾人所熟悉的名字時,總會有人不由自主的深呼吸、握緊拳頭或者是神情黯然,因為這一批陣亡名單裡,有的人不僅僅是他們的下屬,還是他們的兄弟子侄。

    當曾子文說到第三步兵團第八步兵營第五隊隊長曾子可的時候,他自己的語氣都是不由得停頓了一下,因為這 曾子可乃是他的堂弟。

    曾家如今已經是被迫全面靠向了大唐王朝,作為將領世家,大多家族子弟基本都是從軍的,而現在也不例外,除了曾子文的親弟弟曾子鬆之外,還有一共十多個堂兄弟、堂叔在軍中服役,而且大多集中在第三步兵團和第五步兵團。

    這曾子文死的還是堂兄弟,但是當曾子文說到砲兵營第三砲兵隊下屬的副排長黃耀山少尉陣亡的時候,黃學仁差點是一個腳步啷嗆,因為曾子文說出的這個名字,乃是他的親生兒子。

    黃學仁一共也才兩個兒子而已,兩個兒子無一例外都是在軍中服役,長子在第一步兵營任職第四隊隊長,而且還是近衛軍出身,說起前途來,其實比他這個老子還要更光明一些。

    而他的幼子,年紀還比較小,今年也不過十六歲而已,雖說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加入大唐新軍,不過一直都是在武學堂學習,然後又進入了禦學堂學習,成為砲兵科的一名學生。

    本來按照黃學仁的打算,是打算讓他這個幼子繼續學習一段時間,然後才會正式進入部隊的,不過這段時間大唐新軍大擴軍,對人員的緊缺,尤其是經過系統學習的軍官更為緊缺,所以他這個幼子上個月就是初步結束學業,然後進入了謝梓煒麾下的砲兵營成為一名副排長。

    但是那裡會想到,這剛進入軍隊正式服役呢,就是陣亡了,這怎麼能夠讓黃學仁不心痛。

    戰爭,總是這麼殘酷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3 00:35
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

    本來黃學仁只是想著讓自己的幼子在炮兵營歷練個兩三個月,然後就安排他進入作戰司當一個參謀的,這樣不僅僅安全,而且在後續的晉陞空間也更大,興許路子比他的大哥還要更寬闊一些!

    不過即便是心疼,甚至都難以忍受了,但是黃學仁依舊是咬緊了牙關什麼都沒有說。

    因為他很清楚,在場諸多當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子侄在軍中服役,即便是陳屠夫這個沒有親生兒子的人,也是有個侄子在第四步兵團服役呢。

    而這一場規模浩大的戰役裡,大唐新軍陣亡的軍官光光是少校就有一個,尉官三十人,受傷的也不少,在場的人裡頭,好幾個人都有子侄死傷了呢。

    更何況從軍打仗,怎麼可能沒有威脅,即便是以前他當土匪的時候,危險性也大啊,他們這些人,本來就是刀口上討生活,如今戰死沙場,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只是可惜,他的幼子去年娶妻後,上個月剛生產一個兒子,以後孤兒寡母的怕是不好過!

    不過還有他這個爺爺在,而且也有叔叔在,只要以後這大唐不倒,總能夠讓他們母子生活無憂的,這孩子以後的前途也能保證。

    黃學仁咬緊牙關,在場的其他高級將領們大多也是心理不好受,這一次大戰死傷眾多,同時也是大唐新軍成立以來,傷亡最為慘重的一次。

    光光是軍官就死傷數十人,而士兵也是死傷了近九百人,這加起來的話,差不多近千人的傷亡,佔據大唐新軍所有兵力的百分之十左右了。

    這個傷亡數字,比數個月之前的全部大唐新軍都要多。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這個傷亡數字以及比例,一定程度上也是體現出來了大唐新軍的規模已經是遠超以往了。

    上千人的死傷,依舊沒能讓大唐新軍傷經動骨,甚至都還保持著核心戰鬥力。

    如果是以前的話,上千人的死傷就得讓大唐新軍徹底完蛋了。

    同時這千人傷亡,陣亡的人數頂多就一半,這個和他們所取得的戰果比起來,不值一提,要知道明軍光光是直接陣亡就超過三千人了,而且還俘虜了五千多人,剩下的盡數潰逃。

    他們用近千人的傷亡換來的是兩萬多明軍的潰敗,而這兩萬多明軍之中,還有一千五百名騎兵!

    如此戰果,再怎麼誇耀都不為過!

    報告完戰損後,李軒親自安排戰後撫卹的相關問題,傷者要儘可能的安排醫藥進行救治,尤其是軍官,士官的救治務必用心,因為這些人都是大唐新軍的寶貴財富。

    此外士兵的救治也要用心,因為這些士兵除非是傷殘的話,不然的話傷好了以後就能夠重新回到戰場,而這些重新回到戰場的老兵,對於大唐新軍而言是極其寶貴的。

    哪怕是氣氛有些沉悶,不過很快眾人關注的重心就不是傷亡上了,因為說完了戰果和戰損後,就是說起了後續的戰略問題。

    雖然銅鼓衛城這邊的決戰已經算是結束了,但是和北路明軍的戰鬥依舊沒有結束!

    「郝上校剛派人送信回來,說前鋒之第二步兵團,已經是追上了潰逃明軍一部,追上的這部明軍大約千人,目前已經被擊潰,大多被我軍俘虜,而目前還保持成建制逃亡的明軍已經不足三千人,請示是否繼續追擊?」

    曾子文此時也是收拾起了剛才以為堂弟陣亡的悲痛,拿著郝柏年親自書寫,並讓傳令兵快馬帶回來的書信遞給李軒。

    李軒展開書信看了後,略微沉思了片刻,然後道:「傳令郝柏年,讓他派遣少量部隊對潰逃敵軍保持追擊,主力部隊應當及時休整、補充,不宜用力過猛!」

    雖然說繼續追下去,還能夠取得一定的戰果,但是這已經不重要了,最重要都是前鋒部隊苦戰一日,將士多有疲憊,前鋒所屬三團部隊和中軍突擊隊乃是大唐新軍裡的核心戰力,讓他們保持在一個最佳狀態,及時休整和補充更加重要。

    況有組織潰逃的明軍已經不足三千人,已經無法對大唐新軍造成太大的有效威脅了,後續只要保持大約千人的兵力在北邊,就能夠持續追擊,甚至一路攻克北方的幾個府縣。

    至於主力部隊,還是應當及時休整、補充為好,以便迎戰未來貴州省城過來的明軍。

    貴州巡撫祝志海帶過來的三萬多甚至更多的明軍就在路上呢,從現在開始,大唐新軍的主力部隊就必須為迎戰這一支明軍部隊開始做準備了。

    而這個準備時間估計也沒有多久了。

    畢竟明軍那邊是不會傻乎乎的等著大唐新軍休整補充完畢,甚至繼續擴充後再過來的,他們肯定是一路趕過來,然後開始攻打黎平府的。

    實際上,李軒的擔心一點錯都沒有,就當大唐新軍在銅鼓衛城下擊敗了北路明軍主力後,西路明軍的前鋒已經是進入了黎平府境內,不用幾天時間恐怕就會抵達黎平府城。

    明軍的前鋒都來了,他們的主力還會遠嗎?

    「另外,不僅僅是前鋒部隊,中軍各部也需要及時休整,並展開補充!」李軒說到這裡的時候,把視線投向了兵部尚書錢夢久,然後道:「兵部這邊,新兵準備的如何了?」

    錢夢久聽到這話,當即出列道:「啟稟陛下,兵部已經是在黎平府各地都是開設了募兵點,最近每天都能招募數百人不等,絕對能夠保持兵員的補充!」

    聽到這話,李軒略微點頭,然後看向負責訓練司的官員:「新兵營那邊可有什麼看法?」

    樞密院訓練司的司長,其實不算是個武將,而是個文官,只是早期機緣巧合就在樞密院任職,由此成為了大唐新軍裡眾多文職軍官之中的一員,手無縛雞之力的他還是個少校呢。

    這人年紀比較大,此時苦著臉道:「新兵營目前在訓新兵雖然有兩千餘人,在黎平府這邊也有千餘人,不過大多訓練時間比較短,普遍只訓練了五天不到,短時間內,怕是無法為部隊補充合格新兵!」

    這新兵營裡的新兵也不是他想拿來補充給部隊就能夠拿出來補充給部隊的,按照大唐新軍的規矩,新兵營裡的新兵要訓練一個月以後,才能夠補充給各部隊。

    之前因為戰況緊急,已經是破例把很多只訓練了半個月甚至十天左右的新兵補充給各部隊了。

    現在新兵營裡的新兵,訓練最久的也就六七天,這樣的士兵連基本列隊都做不到,補充到各部隊根本就沒有用。

    新兵營裡的困難,李軒也是知道,所以他也沒有為難人的打算,他只是想要一個解決方案而已。

    那訓練司的司長是個文職軍官,文人出身的他對於當官時的察言觀色那是本能了,看到李軒的神色,他就大概知道自己要說什麼了,當即道:「後續我們新兵營準備加強新兵的訓練,同時靠近部隊,一旦新兵滿足基本要求後,就立即補充到各部隊!」

    李軒聽罷微微點頭,雖然說新兵的訓練需要一個月,但是這個時間也不是不可能縮短的嘛,以前的時候一天訓練四個時辰,現在就訓練六個時辰,還有一些戰術動作之類的也完全可以等新兵到了部隊之後再訓練,只要最基本的列隊,聽從命令之類的會就行了。

    後續完全可以一邊打仗一邊訓練嘛,反正這些新兵到了部隊之後,都是需要經過一段適應訓練期的。

    此時,兵部的左侍郎馬維也是開口了:「啟稟陛下,部隊的兵員補充,也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明軍俘虜!

    此戰我軍俘虜甚多,雖然其中多數不堪重用,不過經過挑選後,還是應當能夠挑選出部分人補充到主力部隊的!

    其他一些無法補充到主力部隊的兵力,也應當能夠補充到守備團,乃至成立新的守備團,如此應當能夠大大的緩解目前我軍兵力緊缺的問題!」

    招降安排俘虜這事,在大唐新軍裡一向來都是白雲奇所負責的,當即李軒轉頭問白雲奇道:「這一批俘虜的素質如何,有多少堪用的?」

    白雲奇當即出列道:「啟稟陛下,這一批俘虜的素質比較一般,不如當初我們在瀾江戰役時所補充的那一批俘虜,不過詳細挑選之後,應當能挑選出來五百到六百人補充到主力步兵營,此外大概還能夠挑選出來大概千人補充到守備部隊!」

    兵員的補充,說困難也困難,說容易的也容易,單純的兵員補充是比較容易的,難的是獲得大量訓練有素的兵員。

    相對於兵員的補充,武器的補充才是大麻煩!

    大唐新軍本來就武器緊缺,很多部隊,比如第三步兵團、第五步兵團都還沒有足夠的槍炮呢,因為槍炮的緊缺,大唐新軍甚至都開始籌備著組建單純使用冷兵器的預備營了。

    這會一場大戰過後,部隊的武器以及彈藥損耗不小,彈藥都還好說,儲備了這麼久後,總還能支撐部隊再打一兩場的大規模戰役,但是損壞的槍炮就不是那麼好補充的了。

    沒辦法,部隊在作戰過程中,武器的損耗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火槍這玩意,其實很容易在激勵作戰的時候損害。

    雖說按照軍事條例,各部隊應該都有一批備用的火槍的,但實際上大唐新軍很多部隊都等著火槍用呢,根本不可能讓已裝備火槍的部隊再囤積一批備用。

    所以,很不辛,如今各步兵團所損失的火槍,只能是等待以後慢慢補充了!

    至於從後方直接運送過來補充,靠,大唐王朝工部的官員們得罵娘了,當我們是什麼啊,奶媽啊,擠一擠就有奶啊,你再擠也就這個產量,多一桿都沒有!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3 11:17
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

    從黃竹山時代,限制大唐新軍主力部隊擴張的主要因素就不是什麼糧食,兵員,而是火槍和火炮的產量。

    兵員的話,不管是招募還是俘虜的明軍士兵,甚至是去強行拉壯丁,都可以得到初步的滿足,糧食雖然也缺,但是勉勉強強也夠用,不夠用就去外邊收糧唄。

    但是火槍和火炮這玩意,這還沒什麼辦法能夠快速提高產量。

    就算是工部那邊不斷的擴大各個作坊的規模,但是這個擴張是需要時間的,而且不是兩三天說擴張就能擴張完成的,少說也得大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的緩衝時間。

    作坊擴充後,還得有足夠的技術工匠和普通工人啊,普通工人容易解決,但是技術工匠就不是那麼好找或者是培養的,目前大唐工部下屬各作坊裡的工匠們,基本都是採用招募、強迫等各種方式從興泉府、黎平府搜刮而來。

    然而即便是這樣,也是遠遠不夠大唐王朝工部作坊的需求。

    然後還有一個原材料的問題,目前大唐王朝所佔據的興泉府以及大半個黎平府,都是沒有什麼大規模的鐵礦、銅礦等礦產,更別說硝石、硫磺、鉛等礦產了,以至於目前大唐王朝嚴重依賴於外購各種原料。

    即便是這些都滿足了,但是火槍和火炮的生產也需要時間啊!

    一支火槍從原料到成品,需要經歷多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需要時間啊,而這些時間全部加起來,如果是工匠用傳統的方法打造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按照目前大唐王朝工部改採取的小範圍流水性式生產的話,也需要大約二十天的時間。

    也就是說,哪怕現在工部再來一次超大規模的擴張,但是至少也需要兩個月以後大唐新軍才能夠得到擴產後的火槍!

    這個時間,對於大唐王朝而言卻是太久太久了。

    從年初到現在,大唐王朝的工部作坊不斷的擴張增產,但是大唐新軍的規模也是不斷的擴張啊,以往大唐新軍只有幾百個火槍兵,但是現在,各部隊編制裡的火槍兵已經是好幾千人了,這對於火槍的需求是進一步提高,而且是提高到大唐王朝工部下屬作坊根本無法滿足的程度。

    因此目前大唐新軍所損失的這一批火槍,短時間根本無法補充!

    針對這個難題,曾子文建議,利用現有的眾多明軍俘虜,進一步擴大守備營的規模!

    總不能讓這些明軍俘虜通通都去當苦力啊,那是浪費人力資源!

    「如今我軍雖然也已經開始籌建裝備純冷兵器的預備營,不過預備營依舊是我軍正規部隊,日常訓練除了冷兵器的訓練外,還會堅持訓練各類火槍戰術,步炮協同等戰術,裝備冷兵器是因為受限於火槍、火炮的產量問題,但是等以後槍炮的產量上來後,預備營部隊就可以通過換裝新式槍炮,短時間內變成正規步兵營的。

    同時預備營的士兵們,也能夠及時補充主力步兵營的戰損!」曾子文和以往一行,對部隊的擴充都非常的熱情,不管是主力營還是預備營,又或者乾脆是這個守備營。

    同時曾子文還繼續道:「考慮到現在以及未來,我軍會大量的俘虜明軍,這個數字可能是好幾千甚至好幾萬,哪怕是從中挑選了少數人補充到主力部隊,但是剩下的數字依舊會非常多,而讓這些人全部充當苦力的話也不是辦法,勢必要加大守備營的規模,哪怕是戰鬥力弱一些,但是充當輔助戰鬥任務還是可以的,尤其是駐守地方,維護補給運輸線等次要任務!」

    「我軍主力部隊數量不多,刀尖應當用在最要緊的地方,不能浪費在一些無關緊要的次要任務上!」

    曾子文的這一番話,聽的在場眾人也是微微點頭!

    李軒也是略微沉思了後道:「守備營的擴充是必須的,現在的兩個守備營的確是和現有俘虜規模差太大,不好安排!」

    「這樣,曾愛卿,你辛苦一些,現在做一個守備營擴張的方案來!」

    曾子文當即道:「臣遵旨!」

    隨後李軒又是道:「這些明軍俘虜習性不好,編入守備營不能讓他們保持老樣子,必須從嚴訓練!」

    守備營在大唐新軍裡的地位一直都比較尷尬,因為武器裝備、以及兵員素質的問題,戰鬥力一直都不算高,戰鬥意志也比較弱。

    好幾次大戰裡,守備營實際上都沒有比較出色的表現,充其量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如今要擴大守備營的規模了,總不能一直都這樣,哪怕是裝備冷兵器,那也得是一支真正的冷兵器部隊啊,不能和現在這樣,只是一支披著大唐新軍外皮的明軍,而且還是衛所兵。

    雖然李軒也知道冰凍非一日之寒,要想改變這些明軍俘虜的習氣不容易,但是只要心夠狠手夠辣,這些就不是什麼問題!

    作戰不利?殺!

    抗命不遵?殺!

    全軍嘩變?殺!

    對於降軍,就必須用這麼強硬的手段來鞭策他們,要不然的話,得到的降軍只是一群廢物而已。

    明末時期,無數明軍投向了韃子,他們投誠韃子之前都是戰鬥力羸弱無比,然而投誠韃子之後,一個個都變的生猛無比,這裡頭到底是什麼遠緣故起到了作用呢?

    原因無法,嚴苛軍法罷了!

    韃子又不是開善堂的,既然接納了你的投誠,那麼你就得給他們賣命,不然他們浪費這個糧食幹嘛。

    如果投降的明軍作戰不力,他們分分鐘都殺人。

    所以明軍投誠變成清軍後,因為清軍在後頭拿著刀子威脅著,所以他們一個個都變的兇猛無比。

    最終幫助韃子蕩平了華夏大地,用刀脅迫了數千萬百姓跟他們一起對著一群鼠尾辮喊起了主子,明末時期的明軍簡直是歷朝歷代軍人之恥,上下五千年就沒有過這麼操蛋的軍隊。

    打了敗仗不算什麼,亡國也不算什麼,對著蠻夷搖尾乞憐也不算什麼,但是他們自己犯賤了還不算,還逼著數千萬百姓跟他們一起犯賤,這樣的歷史簡直都不好意思對外人說,要不然人家會一臉驚訝的問:他們不是漢人嗎?為什麼會這樣做?

    靠,誰知道他們腦子裡到底怎麼想的,老子又不能穿越幾百年把他們的腦袋劈開然後看看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拋開這些民族感情先不提,不得不說清軍招降明末明軍的方式還是相當不不錯的

    而且李軒覺得也挺適合自己的大唐新軍用的,因為他的大唐新軍,本來軍法就嚴苛無比。

    這對待自己都嚴苛無比了,對於投降明軍更嚴苛,那是順理成章的!

    假如有投降明軍士兵作戰推三阻四,甚至抗命不遵,那麼不好意思,迎接他們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殺!

    殺著殺著,這些人自然就服氣,然後就會搖身一變變成兇猛之師了,興許會比後世降清的明軍更凶狠,畢竟大唐王朝也是漢人王朝嘛,又不是剃髮易服什麼的,他們投降大唐王朝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這是很明顯的,吳三桂降清並幫助清軍橫掃中原抵抗明軍,所以他的名字被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幾百年,估計再過千年,吳三桂在人們的心依舊都還是漢奸。

    但是如果吳三桂降了偉大無比,上下五千年有史以來最牛逼的漢人王朝:大唐!

    那麼他的名字估計就能流芳千古,成為一個人人敬仰的民族大英雄!

    所以說,投降也是投對人的!

    這些想法,李軒也只是一項而過,更重要的是他在構思該如何讓這些明軍的俘虜發揮出來更大的作用。

    現有的守備營編制太小了,這五六千俘虜,豈不是得弄出十來個守備營,而這些守備營直接指揮的話問題太大。

    而且也不能把這些明軍俘虜組成的守備營盡數集中起來,這樣的話背叛的風險太大了。

    所以必須分散搭配使用!

    比如說之前的第三步兵團,下屬的三個步兵營裡,就是第十步兵營以及第一守備營、第二守備營。

    這種模式雖然還是略有欠缺,但是任然值得繼續推廣!

    這場御前的軍事戰略會議是非常漫長的,會議進行著的時候,曾子文就直接用筆寫著該如何擴編守備營,因為守備營的編制是現成的,直接按照現有的明軍俘虜數量以及兵種配置,確定建立幾個守備營就可以了。

    所以當李軒和錢夢久他們說完戰後死傷者撫卹的事後,曾子文就是拿著一紙墨跡未乾的編制計畫表到了李軒跟前:「啟稟陛下,這是臣擬定的初步守備營擴張計畫,初步意見是新設三個步兵團!」

    曾子文並沒有第一時間說新設步兵團的事,反而是說起了預備營!

    「按照半個月前我軍的擴編計畫,將會一次性擴編十個預備營,作為主力部隊的預備部隊,如今已經有五個預備營建立起來的框架,其中第一預備營已經是最近兩天開始正式接受新兵!

    隨著預備營的陸續編成,將會有效的補充我軍主力部隊的兵力缺口,同時未來我軍主力部隊的戰損補充也能更加方便!

    這些守備營按照預定計畫,將會安排現有的五個步兵團各轄兩個預備營的做法,補充主力步兵團的兵員缺口!」

    說罷後,曾子文停頓了後繼續道:「鑑於預備營已經能夠為主力步兵團提供有效的輔助支援,同時還能提供預備兵力的補充。

    為了保證主力步兵團的純潔性,保持戰鬥力,因此臣建議不在現有的五個主力步兵團之中配屬守備營。

    臣以為應當以少量正規步兵營部隊搭配大量守備營部隊組建全新的,並能夠獨立作戰的全新步兵團,用於承擔二線作戰任務!」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4 17:48
山溝皇帝 第四百零五章郝柏年面聖

    曾子文的話落下後,一旁的王單旭就是略微皺眉開口道:「如果說要新設步兵團,並且額外配屬主力部隊,這樣一來的話,這些主力部隊從哪裡來,他們的裝備該怎麼解決?」

    「另外,如果主力步兵團都是採用正規步兵營和預備營的配置,那麼第三步兵團現有的這兩個守備營怎麼處理?是換成正規步兵營嗎?」

    王單旭的話一出,頓時就是引來了好幾個人的沉思!

    王單旭說的這個難題,可以說是目前大唐新軍無法繞過去的,編成守備營不算什麼,但是還要增設主力部隊配屬新的步兵團,那麼可就困難無比了。

    此時曾子文道:「我的計畫是,不增設新主力步兵營,而是從現有的各主力步兵營裡抽調少量部隊,為每個新設步兵團配置兩個隊的主力部隊,並且這些主力部隊是長矛兵和刀盾兵等冷兵器部隊,不抽調火槍部隊!」

    「我軍主力部隊擴充困難,是因為火槍兵擴充困難,而不是傳統的冷兵器擴充困難!」

    說到這,他繼續道:「新設步兵團,將會是一支純冷兵器的部隊,他們的任務並不是充當決戰主力,而是在次要戰線上作戰,純冷兵器部隊足以應付了!」

    聽到曾子文這麼說,王單旭才是略微點頭,只要新設步兵團不增加火槍兵的話,的確是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單純的冷兵器部隊,哪怕是主力部隊,抽調部分出來也不是什麼太大的難題!

    然後其他將領們以及文職軍官也是一一提出了眾多關於新設部隊的問題,最後曾子文都是一一解答,雖然有些回答並不能令人滿意,比如說樞密院後勤司的人問及,一下次多增加這麼多守備營部隊,同時預備營部隊也在快速擴張當中,這就等於在未來一個月內,大唐新軍的部隊將會增加萬人以上,這將會對大唐新軍的後勤造成極大的考驗,其中僅僅是糧食問題就是難以解決的。

    而且這新增加的萬人還都是冷兵器部隊,並不是主力,這就會給人一種錯覺,浪費了這麼多糧食養一隻二流部隊的錯覺。

    曾子文的回答很簡單,只是說盡力籌集,就食於敵等言辭而已,這話基本沒有什麼屁用,因為這些事情大唐新軍目前都在做,也只能是勉強供應大軍的所需而已,這一下子軍糧等各項軍需物資的消耗多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把興泉府和黎平府搶光了都湊不出足夠的糧食啊!

    不過雖然很多問題實際上都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但是這依舊無法阻擋大唐新軍要把這些明軍俘虜收為己用的決心。

    當天晚上,李軒就是正式下達了聖旨,籌建第六步兵團、第七步兵團、第八步兵團,而這三個步兵團將會是典型的純冷兵器步兵團,兵力配置上,團直屬配置從正規步兵營抽調的長矛兵一隊,刀盾、弓箭混合隊一隊,騎兵一隊,碗口炮隊一隊。

    團下轄有守備營五個營,每個守備營按照標準編制,轄有五個隊約五百五十人,這樣一個步兵團,將會轄有將近三千人。

    三千人的冷兵器部隊,對上同等數量甚至多一些的明軍部隊,應該也不會太過吃虧。

    同時第三步兵團裡的兩個守備營正式被抽調到第六步兵團、第七步兵團、第八步兵團、利用這兩個成熟的守備營作為骨架,融入新增加的明軍俘虜,組建出各步兵營。

    此外考慮到大唐新軍內軍官奇缺,不管是高級軍官還是基層軍官,都是奇缺無比,所以新設三個步兵團的隊、排這兩級的軍官,基本從原有的兩個守備營裡的士兵裡提拔。

    而營長、副營長,則是從各部隊抽調,以為是從主力部隊裡抽調到二線部隊任職,原則上以破格提拔為主,基本上主力部隊的一個副隊長,過去就能夠當營長,隊長過去就能夠當副團長。

    至於營長級別的,這要過去的話至少得一個團長位置了,然而即便是這樣,很多人也是不願意的。

    因為主力部隊那邊也是在擴軍啊,用不了多久,這些營長們實際上都有可能成為主力步兵團的團長的,這個時候去守備部隊,這等於會失去很多的晉陞機會。

    本來李軒還想著有那個營長會來主動報名去三個守備步兵團任職,但是一天過去了一個人都沒有來主動請戰,而他也知道強行派遣的話雖然也行,但是終歸是不太好,最後只能是抽調了三個副營長去擔任主力步兵團的團長了。

    三個守備步兵團的兩個直屬正規軍部隊,是從各個步兵團裡拼湊出來的,這個營抽調一個排,那個營抽調一個排,最後湊出了三個長矛兵排和三個刀盾、弓箭手混合排配屬部隊。

    至於碗口炮部隊和騎兵部隊,則是和守備營一樣,清一色的明軍俘虜,這些明軍俘虜裡,可是有不少人是騎兵和砲手呢。

    同時為了降低投降明軍軍官的抵抗心思,同時也是為了讓後續有更多的明軍投降,李軒很大方的給了幾個官階比較高的明軍副千戶副營長之類的職務,其中一個主動率了上千人投誠明軍千戶,更是被授予了副團長的職務。

    銅鼓衛城結束後的兩天裡,李軒一直都是忙著休整部隊,收容整編明軍俘虜,籌建新設的三個守備步兵團,可謂是不可開交。

    李軒他們忙著的時候,前線的郝柏年也終於是率領前鋒主力南返,南返之前,郝柏年抓緊時間對明軍一通猛追,雖然後來沒有斬殺多少明軍,但是卻是成功的把數千明軍殘部逼到了黎平府北邊,現在這些明軍殘部也是不敢在黎平府內停留,即便是郝柏年沒有再追了,但是他們還是繼續往北撤退,現在估計已經是快跑出黎平府了。

    雖說銅鼓衛城一戰以及後續兩天的追擊作戰裡,並沒能做到全殲北路明軍,但是依舊可以稱得上是徹底擊潰了這一支明軍,兩萬多人的明軍部隊最後只剩下了三四千人逃回去。

    數千人死傷,六千餘人被俘虜,還有數千人失蹤,嗯,失蹤的這些士兵基本上可以判斷為當了潰兵,想要把他們收攏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因為這些潰兵在失去組織之後,是沒有多少人會主動的跑回軍營的,有的人會乾脆落草為匪,有的人會一路朝著家裡狂奔,更多的是漫無目的的在附近晃蕩。

    明軍要想把這些潰兵收攏起來,難度大雨登天,到時候能夠有十之二三的潰兵被收攏起來就是奇蹟了。

    初步穩住了北方戰線後,郝柏年留下了一個步兵營繼續追蹤、監控這些明軍,不過這個主力部隊的步兵營也是在北邊待不了多久,只要北邊的明軍沒有表現出來短時間在此集結兵力南下的話,大唐新軍這邊是暫時沒空搭理這些北路明軍殘部的。

    所以過兩天的話,這個步兵營也是會南返!

    至於郝柏年自己,則是提前率領前鋒主力南返!

    一路緊趕慢趕回到銅鼓衛城後,他自己是率領其他幾個高級軍官一起去面聖報告軍情,同時前鋒部隊的臨時編制也是徹底解散。

    前鋒部隊作為當初以攻佔黎平府為目的而設立的臨時大編制部隊,如今已經不適應大唐新軍目前的需求了。

    一方面是現在李軒率軍親徵,而另外一方面,前鋒部隊過於集中了大唐新軍的精華,李軒說實話是很難放心把這支部隊長期交給一個人指揮的,哪怕這個人是他很信任的郝柏年也不行。

    對於剛回到銅鼓衛城,李軒就撤銷了前鋒部隊的編制,郝柏年雖說心裡一有些難受,不過這也是他的預料之內的事了,他這個前鋒統帥太過招眼了,軍內多少高級將領都盯著自己呢,哪能讓他一直待在前鋒統帥的位置上啊,哪怕是陛下沒有這個心思,但是估計也會有其他人提出來。

    更何況,之前編成的中軍突擊隊也是在戰後第一時間解散了,他的前鋒部隊也沒有理由一直保持著。

    前鋒編制撤銷後,郝柏年還是第一步兵團的團長,而各步兵團也是回歸樞密院直轄。

    然而就當眾人以為郝柏年最好會安分一段時間,陛下也不會讓郝柏年繼續出風頭的時候,郝柏年回來的第一天,李軒就是和他商討戰略,並且就正是建立旅級部隊交換意見。

    外頭的親兵們時不時的就能夠聽見會議室裡面的爭吵聲,好幾個親兵聽到了都是不由得震驚,這個郝柏年不愧是大唐新軍裡軍銜最高的將領,這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和陛下發生直接的爭吵!

    不過更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頭!

    李軒和郝柏年在會議室裡商議了一整天后,李軒召集群臣,直接在御前戰略會議上,不經過作戰司的商討就是正式下達籌建第一旅的聖旨,同時授予郝柏年少將軍銜並出任第一步兵旅的旅長!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4 17:49
山溝皇帝 第四百零六章各方爭奪

    不過讓人震驚的並不是第一旅的設立,也不是郝柏年被晉陞為少將,因為銅鼓衛城戰役後論功行賞的話,以郝柏年的功勞再升一步那是很正常的事。

    畢竟好多人都已經是晉陞為上校了,比如李春景、方希同、王單旭、曾子文這四個人,就是在大戰結束的第一天裡就被晉陞為上校,那個時候,戰役實際上還處於收尾階段呢!

    以郝柏年的戰功甚至資歷,戰後被晉陞那是順理成章的事,不被晉陞才是怪事。

    而設立第一旅也算正常,畢竟現在大唐新軍的規模是越來越大,步兵團上面再設立一個旅、乃至以後設立步兵師都是很正常的事。

    他們的震驚,是因為李軒在這道聖旨裡,還設立了第二旅,轄有第三步兵團、第四步兵團,但是該旅的旅長的位置卻是空懸。

    皇帝李軒,並沒有第一時間決定第二旅旅長的人選!

    而這可是大唐新軍裡第二個,同時也是近期內僅有的一個旅長寶座啊!

    郝柏年以下,大唐新軍裡的高級將領們誰不是眼睜睜盼著啊!

    李春景、方希同、王單旭這三個人就不用說了,他們現在是上校,而且還是主力步兵團的團長,繼續高昇一步為旅長那是有極大希望的!

    就連黃學仁、方東全他們幾個老將也是翹首以盼啊!

    甚至就連曾子文這個作戰司的司長,也是在這道聖旨下發後的第一時間裡利用了匯報軍情的藉口請求面聖!

    所為的,不外乎就是第二旅旅長的寶座,想要晉陞將官,從而成為大唐新軍裡真正的高級將領,從而走上人生巔峰!

    一時間裡,大唐新軍裡自認為有資格高昇一步任職第二旅旅長的人是頻繁用各種理由請求面聖,旁敲側擊的向李軒各種表達忠心之餘,還會大談特談該如何率領大兵團作戰的心得體會之類的,所為的就是讓自己成為這個第二旅的人選,至少也得是備選。

    不過李軒一時間卻是沒有決定第二旅的旅長人選,對於麾下將領們的暗示也是無動於衷,反而是更加關心第一旅、第二旅的籌建,同時如何加強第五步兵團的戰鬥力,解決裝備問題。

    如今大唐新軍的五個主力步兵團裡,第五步兵團依舊歸屬樞密院直屬,其他的砲兵營、輜重團、騎兵營也是如此。

    籌建旅,而且還是一來就是兩個旅,這是李軒為了後續建立正式的戰略單位『步兵師』做準備。

    大唐新軍的規模持續擴大後,終歸是要設立旅、師甚至軍這些高級指揮單位的,要不然的話,李軒就算是三頭六臂也無法有效指揮這些部隊啊!

    按照過往的作戰來說,以大唐新軍現有的規模,哪怕是編成了兩千多人規模的步兵團,但是李軒依舊沒有辦法直接指揮各個步兵團,這樣指揮起來更麻煩,而且效率太低了。

    銅鼓衛城的作戰裡,李軒實際上是通過直接指揮前鋒部隊,中軍突擊隊、中軍等部隊來指揮部隊的,並沒有直接指揮各步兵團,要不然的話,他根本無法有效指揮上萬人的大軍作戰。

    如今建立旅級編制,也是為了更好的順應戰爭的局勢,同時也算是給予郝柏年一個足夠大的平台以施展才華!

    這個郝柏年,應該是李軒到目前為止,在大唐新軍裡所發掘出來的第一個有潛力,同時還有能力的高級將領了,按照李軒對他的培養計畫,這個郝柏年的未來遠遠不止是一個步兵團的團長,而是師長的預備人選,如今的旅長也不過是一個過渡而已。

    再說了,除了郝柏年,說實話他也沒有什麼可用的人才了!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今的李軒,同樣是困於麾下沒有高素質的高級將領!

    正式建立第一旅、第二旅的聖旨新下發後,立即就是引起了大唐新軍內部的震動,眾多高級將領們都是翹首以盼第二旅的旅長寶座。

    因為這可是一個將官位置!

    大唐新軍目前,也就戰功最為顯赫,才華最為出眾的郝柏年擔任了第一旅的旅長,並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對此大家是心服口服,也沒什麼二話!

    但是接下來的第二個旅長、第二個少將會是誰?

    他們不知道,實際上別說他們了,就算李軒自己也是苦惱的很,因為他麾下的將領了,除了一個郝柏年外,實際上其他人都不怎麼適合當這個旅長,要不然的話,之前他早就開始培養了,比如說先把軍銜升到上校來,然後給予一個臨時大兵團指揮的機會,這樣才能夠順利成長的晉陞為少將,繼而出任旅長啊。

    實際上呢,大唐新軍裡除了一個郝柏年外,其他的人李軒實際上都看不太上,對第二旅的旅長人選他也是猶豫的很,基本上是看誰都覺得不適合。

    ,那就是第二旅的旅長人選,很多人都會這個機會!

    但是這樣也就造成了一種情況,因為除了郝柏年意外,李軒覺得誰都不適合,所以很多高級將領都有這個機會出任這個第二旅的旅長,畢竟第二旅既然已經設立了,總歸是需要一個旅長的。

    但是李軒一時間也不著急,反正還有幾天時間,第二旅的旅長雖然還沒有設立,但是第二旅的旅部機構卻是已經設立了起來。

    這一次,為了加強旅部的指揮能力,李軒正是給旅配屬副旅長之外,還額外配屬參謀長以及作戰參謀。

    同時在步兵團裡也是設立了參謀長這個職務,進一步加強指揮能力。

    而兩個步兵旅的參謀長,都是作戰司裡的少校級別的高級參謀調任,步兵團裡的參謀則是從年輕有為的尉官中調任。

    同時第二旅的副旅長也是很快到任,這人乃是黃學仁,有意思的是,第一旅的副旅長則是方東全。

    這兩個人的任命,基本上杜絕了他們想要當旅長的心思!

    把這兩個人任命為副旅長,也算是李軒的一個妥協,按照他的心思,這兩個人實際上當一個營長也就到頭了,但是奈何他們都是開國老臣,當年大唐王朝不過幾百人的時候,他們就是一方將領了。

    為了避免給人落下苛待老臣,落井下石,鳥盡弓藏的負面印象,李軒不得不持續晉陞他們,但是這個晉陞又不能給予他們實際上的大權。

    把一個旅,五六千人的部隊交給他們指揮,別說旅了,就算是步兵團的團長位置李軒都不打算給他們,因為這樣的話李軒說什麼都是不放心的!

    所以,一個上校副旅長,位置夠顯赫,但是又沒有多大的實權,不至於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就是最佳選擇了。

    不提黃學仁和方東全心裡是什麼想法,但是總歸是從中校升為了上校,而且還擔任了副旅長一職。

    而其他幾個人,則是繼續盯著第二旅的旅長位置!

    而這事也不能一直拖著,在銅鼓衛城休整了幾天,當李軒得到了西路明軍的前鋒已經是正式進入了黎平府境內的時候,他終於是做出了決定,因為這個時候他就要帶著大軍西進了,不能讓第二旅的旅長職位繼續懸空。

    經過詳細考慮後,李軒最後還是決定讓方希同擔任第二旅旅長的位置。

    說實話,在方希同之前,他考慮過好幾個人的,比如李春景、比如曾子文,甚至王單旭以及白雲奇。

    然而這些人都是有著各自的缺陷,首先是李春景,這個人才華是有,而且還相當出色,但是這個人的性格過於剛猛,而且有著擅自行動的先例,李軒可是相當擔心他亂來,一個搞不好就把足足有五千多人的第二旅給葬送了!

    曾子文的話,這個人的資質和威望乃至理論都是很充分的,但是他在落虎谷嚎啕大哭的表現是很多人都無法忘記的,李軒覺得這個人空有理論,但是讓他實際帶兵的話,很有可能會重複落虎谷的慘敗。

    王單旭單純說能力、忠誠、資歷也是很充分,但是李軒有所不滿的是,這個人的軍事理論知識實在是過於缺乏了,而且大字不識,打仗全靠本能和經驗,這樣的人用起來,也是麻煩多多。

    而旅長這種人,是需要率領部隊單獨作戰的,需要自行決定很多戰術乃至戰略上的選擇,僅僅依靠本能和經驗是不行的。

    後來想來想去,他還是選擇了方希同,這個人的能力不說太強,至少沒有李春景強,但是多少還有有的,至少當一個團長就綽綽有餘。

    經驗和資歷也不如王單旭,但是也不缺!

    這個人,各方面都比較中庸,不算太出色,但是也不算太差!

    而且這個人還有一個李軒很欣賞的優點,這個人非常非常的忠心,而且時刻不忘表現這種忠心,這種忠心甚至都可以用愚忠來形容了,他寧願大軍慘敗,也不願意違背李軒的命令。

    這樣的為人處事,讓人覺得他不知變通!

    但是這樣的不知變通,卻是李軒需要的!

    相對於能力、資歷、威望這些,對於李軒而言,忠誠更加重要!

    所以經過一番衡量後,李軒是矮個子裡選高個,最終選擇了方希同!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4 17:49
山溝皇帝 第四百零七章 快看啊,偽唐官員投降了!

    當方希同從李軒手裡接過將官佩刀以及肩章的時候,他是雙目含淚,最後用著慎重無比的方式說著:「臣,必定為陛下帶好第二旅,為此不惜肝腦塗地!」

    他沒有說會率領第二旅建立什麼功勛,擊敗多少明軍之類的話,他說的是為陛下帶好第二旅!

    方希同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他無法和郝柏年比才華,甚至連李春景都比不過,但是他有著其他人沒有的優勢,那就是他已經是在陛下心中建立起來了自己愚忠的印象。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把印象加深,乃至到極致!

    想要往上爬,也不僅僅只有才華這麼一條道路的,還有忠誠!

    再說了,他的能力雖然比不過郝柏年和李春景,但是也比其他人強啊,要不然的話,對李軒表達愚忠的人那麼多,為什麼就他之前就能夠從混成營的營長,再到主力步兵營的營長,主力團的團長一路爬起來呢,那就是因為他的能力也是有的,只是不算太過出眾而已。

    李軒上前了兩步,親手扶起了方希同,然後道:「方愛卿的一番忠誠,朕是知道的,起來吧!」

    「如今我大唐正面臨著最艱難的時刻,還希望方愛卿能不服朕之厚望,儘早傳來捷報!」

    方希同道:「陛下所言,臣銘記在心,來日必定為陛下獻上捷報!」

    他儘管知道自己是因為對陛下的一番愚忠而上位,但是他更清楚,如果自己空有忠誠而沒有能力,沒能做出一番耀眼的成績來,陛下也不會繼續重用自己了,畢竟大唐新軍裡,想要取代他而成為第二旅旅長的人太多太多了。

    方希同正式擔任了第二旅旅長後,當天就是換上了一身嶄新的將官軍服,然後出現在第二旅的營帳內召開了軍議,說得不多,但是說的話都是始終強調,第二旅是陛下的軍隊,第二旅存在的意義就是要為陛下橫掃一切敵人。

    從這一番話,也是再一次強調了外人眼中他的這種愚忠形象!

    而這,也是他想要的!

    確定了第二旅的旅長人選後,大唐新軍的主力部隊終於是開始南下了!

    因為這個時候,明軍的前鋒部隊已經是抵達了黎平府城,再不南下的話,明軍不單單會攻克黎平府城,甚至有可能一路東進殺進興泉府內了。

    而興泉府內現在可是空虛無比,斷然是無法阻擋明軍東進的,因此大唐新軍的主力必須及時南下,把西路明軍的兵鋒攔截住,爭取在黎平府內打一場戰略決戰,讓興泉府這個大後方避開戰火。

    要不然的話,大唐王朝在興泉府內建立的各種體系就會毀於一旦,尤其是工部下屬的諸多作坊,更是半點差錯都不能錯的,不然的話,大唐新軍可就無法獲得槍炮彈藥了。

    就當李軒率領著大唐新軍主力部隊開始南下的時候,黎平府城裡,大唐王朝裡首屈一指,同時也是唯一個封疆大吏,黎平府知府孫亞偉皺著眉頭看著城外的明軍!

    他身後站著一群大唐王朝的官員,其中不乏明軍投誠官員!

    「大人,城外偽明賊軍已經達到千人之眾了,而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怕是到了明天,就有超過三千之數啊!」此時,一個中年男子官員在孫亞偉的後頭如此說著,神情間帶著無法掩飾的恐懼!

    「如今城內該撤離的已經是盡數撤離了,留下的都是老弱以及依舊對偽明抱有懷想的士紳大戶!」他繼續說著,而這話的潛意思已經是非常明顯了:我們該跑了,再不跑就來不及了!

    孫亞偉聽罷後了,轉身看了這人一眼,也沒有說話,只是發出了一聲冷哼!

    剛才說話的這中年官員,乃是一個縣丞,還是個明朝降官,這種人本來就貪生怕死,要不然的話當初也不會投誠大唐王朝了。

    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極有可能再一次當叛徒,轉頭明王朝。

    可惜的是,他們沒有這個機會了!

    因為就算他們想要當叛徒,明王朝也不答應啊!

    他們投誠大唐王朝可以保命,但是明王朝或者是任何一個傳統中央王朝,對於叛徒都是不會輕饒的,既然你們投賊當了反賊,那麼就別指望擺脫反賊這個頭銜了,即便不給你來一個誅九族,抄家滅族那也是肯定的!

    誰讓你們膽子包天竟然敢投賊!

    尼瑪,興泉府、黎平府兩府官員眾多,這兩府淪陷之後,自殺官員眾多,逃跑的也不在少數,但是留下來投賊的還真沒多少。

    明王朝對那些逃跑的官員都是忍無可忍,抓到了就是砍頭,重者還會押送到京師來一個三司會審,不把天牢的牢底坐穿,最後來一個凌遲,怎麼向天下人交代,怎麼宣揚明王朝的正統,以及堅決鎮壓反賊以及任何一切造反行為的決心!

    造反,那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當了叛徒後造反,那更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所以在明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那些降官們倒是沒幾個人想著再一次投降之類的,因為他們都知道,那樣絕對是死翹翹的,但是他們也不想留在黎平府城裡等死啊。

    如今城內不過只有四百多人的捕盜營而已,連一個正規軍的士兵都沒有,雖然說最近一段時間,大唐王朝的黎平府官府也是強行徵召了城內剩下的青壯甚至老弱,組織了將近千人準備守城,但是這就能夠守住黎平府城了?

    人家明軍就算再渣,幾千人的攻城也不是這些青壯們能夠抵擋的啊!

    這城是沒法守了,那麼最好的選擇自然是逃跑了!

    這些降官們想要逃跑,即便是城內的其他大唐王朝自己的官員們,實際上也是贊同先行撤離的。

    反正城內有利用價值的東西都已經被他們給搬空了,剩下的不過是一群頑固不化的士紳大戶以及老弱民眾而已,甚至連糧食都沒有留下多少。

    這撤離後保留有生力量,同時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這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了。

    孫亞偉知道他們的想法,但是他的想法卻有些不一樣,撤退肯定是需要撤退的,但是什麼時候撤退就是值得考量的事了。

    如今明軍還沒攻城呢,自己就跑了,豈不是讓人笑話!

    而且自己在這裡多拖明軍一天,就能夠給陛下親自率領的大軍多一天的準備時間,所以哪怕是一天兩天的時間,他都是想要去爭取的。

    為何?

    這樣才能夠體現他身為大唐王朝第一封疆大吏的作用來啊!

    以後才有機會進入內閣,和柳八苟、錢夢久他們平起平坐啊!

    不立功,這怎麼有可能!

    說起來也是有趣,如今大唐王朝裡的諸多文武官員,尤其是那些主動來投誠的文武官員們,一個個的野心都大的很,文官想要進入內閣,武將想要成為大將軍,而一個個都是想要當開國功臣!

    實際上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能夠在大唐王朝剛崛起的時候,就敢主動來投的人,基本都不是什麼正常人!

    基本上一個個都是野心家,想要憑次機會博取一個榮華富貴,要不然的話,誰會冒這麼大的風險投賊玩造反啊,他們又不是柳八苟和方東全這些中二。

    他們可都是很理智的,他們知道有極大的風險,但是他們更知道極大風險的背後代表著的是極大的收益。

    造反這種事,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要麼死無葬身之地,甚至連累親友被誅殺,要麼成為開國功臣,榮華富貴百年,這就是造反!

    孫亞偉也算是這種人!

    為了自己日後的前程,為了日後的榮華富貴,他得拖住明軍幾天,哪怕是面對明軍的進攻一天都守不住,那也得守不住以後再撤退。

    不管如何,不戰而逃都是絕對不行的!

    這不符合他的風格!

    「本官身為黎平府知府,代天子牧民守土,不戰而逃,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孫亞偉此時回過身來,對著屬下的一群官員道:「吩咐下去,讓捕盜營和青壯營嚴加防範,一旦偽明賊軍攻城,務必要堅決抵抗!」

    孫亞偉說的大義炳然,下面官員們自然也是沒有辦法,只能是嘆著氣或者是苦著臉繼續陪著孫亞偉玩守城遊戲了。

    但是孫亞偉顯然是高估了自己的魅力,同時也是高估了城內部分官員的智商!當天晚上,就有幾個官員偷偷跑出城投靠了明軍,試圖博取一個大富貴,有意思的是,這幾個官員裡並沒有明朝降官,而是清一色的大唐王朝的本土官員,都是落魄士子出身,然後主動或者被迫投靠了大唐王朝,進而成為大唐王朝官員的人。

    這幾個人興沖沖的跑到了明軍陣營裡,對明軍將領說要獻上重要軍情,定能讓大明王師早日蕩平偽唐賊軍云云!

    讓軍營裡的明軍好奇的很,他們還是第一次看見偽唐官員呢,不少人都是喊著:「快出來看啊,偽唐官員來投降了!」

    這支明軍前鋒的將領很親切的親自接見了他們,然後很認真的聽取了他們主動說出來的黎平府城軍情,並對他們投誠大明王師的行為表示了高度讚揚!

    然後又很貼心的讓親兵把這幾個偽唐降官綁起來,喊上一句:「拉出去砍了!」

    當親兵在賬外砍死了這幾個偽唐降官後,他還笑呵呵的對屬下將領道:「這幾個傻貨!」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4 17:49
第四百零八章乘龍而出

    大唐王朝的官員們,尤其是一些中低的層的官員們,對大唐王朝的忠誠並沒有孫亞偉想像的那麼高。

    所以當天晚上就有人跑出去降明了,然後向明軍透露了一大堆情報之後,成功的成為了明軍的刀下之鬼。

    他們死不足惜,不管是大唐王朝這邊還是明軍那邊,對於叛徒都不可能有什麼好感,但是他們逃出城後卻是向明軍透露了大量的情報。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城內此時並沒有正規軍守城,有的只是三四百人的捕盜營以及大量青壯。

    「捕盜營?不就是偽唐賊軍裡的衙役嘛!」聽聞城內並沒有偽唐賊軍的正規軍後,城外的明軍將領們信心瞬間大增。

    這些從西邊一路原來的明軍,在路上的時候也是聽聞過諸多官員偽唐賊軍的情報了,這些情報大多是出自宋志文之口,以及一些傳言,這些傳言裡都是著重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偽唐賊軍的火器犀利。

    再加之宋志文的慘敗,興泉府和黎平府相繼失陷,導致已經是沒有多少明軍會輕視偽唐賊軍的火器了。

    但是他們重視的也僅僅是偽唐賊軍的火器而已,同時還有許多人抱著同樣的一個觀點,那就是認為偽唐賊軍不過是靠著區區火器之利而已,其他方面應當是不怎麼強悍的,而且火器使用多有不便,臨敵不過數發而已,打仗的時候只要己方能夠沖上去肉搏,定然能夠大破賊軍的。

    當初宋志文定然是傻乎乎的站在原地和偽唐賊軍比拚中遠程火力,才會導致的慘敗。

    他們並不知道,實際上宋志文率領部和偽唐賊軍作戰時,所遭到的數次慘敗裡,固然有著因為偽唐賊軍火器犀利的緣故,但是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擋不住偽唐賊軍的長矛、刺刀衝鋒。

    基本上大規模的戰役裡,大唐新軍的火器雖然表現出色,但是奠定戰局的往往還是肉搏衝鋒。

    比如不久前的銅鼓衛城戰役裡,騎兵的牆式衝鋒,第二步兵團下屬第五步兵營對邱宇所部發動的肉搏反擊。

    中軍突擊隊和第一步兵團聯合發動的肉搏衝鋒。

    這一系列的殘酷的,以密集隊形發起的肉搏衝鋒,實際上才是數次奠定勝局的最關鍵因素。

    火槍和火砲雖然作用也大,但是從理論上來說,依舊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但是為何明軍會有偽唐賊軍火器犀利,肉搏渣渣的印象呢,這是因為大唐新軍的火器部隊表現的實在太搶眼。

    槍炮嘛,這打起仗來聲勢是相當威猛的,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大唐新軍的所有勝仗都是火槍兵和砲兵打的,其他兵種都是打醬油的。

    但實際上這種錯誤,而且還是大錯特錯的!

    大唐新軍裡的肉搏戰主力,可是長矛兵,尤其是重甲長矛兵,那更是大唐新軍正規軍部隊裡的核心主力。

    比如火槍兵在戰鬥之中的近距離齊射,實際上都是為了重甲長矛兵的衝鋒創造有利條件!

    從諸多戰例上都可以知道,大唐新軍最強悍的並不是火槍射擊,砲兵射擊之類的,而是長矛、刺刀衝鋒!

    眾所周知,大唐新軍是一直都喜歡在野外進行交戰,而不願意玩防守作戰或者攻堅戰,因為只有這種野外的正規決戰,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大唐新軍的刺刀、長矛密集衝鋒的威力來。

    同時也能發揮火槍、火砲的威力。

    但是這種事,外人往往是很難清楚的瞭解到的,如今甭管是已經戰敗還是沒有和偽唐賊軍接觸過的明軍,都只是片面的認為偽唐賊軍火器犀利,只是火器犀利而已!

    而偽唐賊軍的火器部隊,大多都是集中在他們所謂的幾個步兵團裡!

    對於偽唐賊軍的番號,明軍也是略有瞭解的,知道偽唐賊軍有幾個名曰『步兵團』的部隊,而這些部隊裡都擁有大量的火器部隊。

    但是捕盜營只是一種類似於衙役、縣勇之類的輔助軍事力量而已,斷然是不可能有什麼火器的,即便是有估計也沒多少。

    知道了城內的偽唐賊軍只是一群衙役、縣勇、民夫之後,城外的明軍也是不願意繼續等下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呢,就是派遣了好幾百人跑到城下,嘗試著發動進攻,用以試探城內偽唐賊軍的虛實。

    恩,最主要的就是看看城內有沒有偽唐賊軍的火器部隊,如果有的話數量多不多?

    如果城內有眾多偽唐賊軍的火器部隊,他們二話不說掉頭就走,偽唐賊軍的火器犀利,他們目前兵力也就千把人,打起來的話很容易吃虧,萬一要是死傷甚眾就不好辦了。

    這樣的話,他們寧願等多一兩天,等到後續部隊上來後再對黎平府城發動反攻,畢竟黎平府城就在這裡,想要跑也跑不了。

    但是如果城內並沒有大量偽唐賊軍的火器部隊的話,那麼他們可就得好好謀劃正式攻城了,興許一個搞不好,他們就能夠輕鬆打下來黎平府城呢。

    而接下來的情況讓對面的明軍將領們看了驚喜不已,他們派遣的幾百人竟然是一路衝到了城牆下,甚至都有人開始爬上城頭了,但是城內的偽唐賊軍依舊沒有開槍開炮。

    雖然說這一次試探性進攻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並且還則損了二十來人,但是卻無法掩飾明軍將領臉上的喜悅之色。

    這都是功勞啊,天大的功勞啊!

    城內偽唐賊軍不過是數百老弱,而且戰力羸弱,剛才自己不過是派了幾百人去試探攻擊而已,就差一點打下來了,等下如果加一把勁的話,豈不是能夠輕易拿下黎平府!

    這可是相當於白撿的功勞啊,而且還是天大無比的功勞!

    偽唐賊軍連續攻陷興泉府和黎平府,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人能夠取得什麼大勝呢,更別說攻克黎平府城、興泉府城這種大勝了。

    也就是聽說前些時候北邊的友軍拿下了銅鼓衛城!

    但是銅鼓衛城豈能和黎平府城相提並論的?

    那不在一個層次好不好,一個又小又破的土城,豈能和一府府治所在相提並論的?

    北邊的友軍不過是拿下了一個銅鼓衛城而已,但是自己這邊如果拿下了黎平府城的話,定能大大的在上頭,甚至是在巡撫大人面前露個臉,屆時陞官發財不是夢!

    此時黎平府城下的這些明軍前鋒,都還不知道北邊的明軍已經潰敗了,畢竟距離銅鼓衛城戰役過去也就三天而已。

    而且北邊的明軍潰敗之後,連逃命都來不及,那裡有時間和心情向西邊的友軍報告自己打了一個大敗仗啊。

    至於小道消息也沒有,因為兩地相距數十里,而且很關鍵的是,當時銅鼓衛城附近是雙方大軍的決戰戰場,閒雜人等根本就不敢,也無法靠近。

    當時銅鼓衛城附近,乃至包括銅鼓衛城城內,實際上都沒有什麼普通民眾了,即便是有也是瑟瑟發抖的躲在家裡而不敢出來。

    所以,如果要從小道消息得知銅鼓衛城的戰事結果,怕是還要等好幾天呢。

    因此北路明軍的潰敗,絲毫都沒有影響到西路明軍的信心,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北路明軍潰敗了。

    當天上午時分,城外的明軍就是興匆匆的提前用過午飯,準備讓將士們酒足飯飽後就是開始發動對黎平府城的總攻,謀取一個巨大的功勛。

    城外明軍的動靜,自然也是讓城內的孫亞偉等守城官員、士兵們所看到的。

    站在血跡未乾的城牆上,孫亞偉的臉色不是很好看,哪怕是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守住黎平府城太久,但是也是沒有想到僅僅是第一天呢,就是要面臨著城破的危險。

    早上的那一場戰鬥,對於城外的明軍而言只是一場試探性進攻而已,但是對於大唐新軍而言,這卻是一場極為難受的防守作戰。

    他們拼盡了全力,才是把這些明軍給趕下城頭!

    然而明軍雖然撤退了,他們卻是給大唐新軍這邊留下了五六十人的傷亡!

    別看傷亡數量不多,但是死傷的卻都是捕盜營的將士,這對於捕盜營而言,可謂已經是傷經動骨了。

    畢竟捕盜營一共也才四百人不到而已!

    「孫大人,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如今偽明賊軍總攻在即,此戰怕是不好打啊!」

    「不錯,即便是受得了這一次,怕也是守不住第二次了!」

    聽著麾下官員的恐懼之言,孫亞偉回頭環視眾人眾人,然後盯著眾人朗聲道:「我大唐稟天命所立,陛下乘龍而出,登基之日即有鳳凰來朝,此乃千古未有之事,唯有吾皇遇之,此等千古聖君必定是要率領我等取明而代之的!

    我等身為大唐官軍斷無怯戰之理,遇敵即戰!」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下,然後深吸了一口氣,一臉的大義炳然道:「城內諸將士不愧為我大唐精兵悍將,方能不負陛下厚望,百姓期許,於晨間悍然擊退賊兵進攻,斬獲甚眾,一戰滅偽明賊軍威風,一戰煞偽明賊軍士氣,本官定為爾等親書捷報程報御前!」

    眾人聽著他的話,好幾個人的腿都已經是開始顫抖,甚至要站不穩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5 17:58
山溝皇帝 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眾

    這個孫亞偉,這是要幹什麼,說的這麼大義炳然,這是要讓他們繼續死守下去嗎?

    你自己想要死,別拉上我們啊!

    此時只聽孫亞偉繼續道:「今日強敵兵臨城下,我等本該殺身成仁,博一世清名,然我等身為大唐臣子,豈能因一己私名而枉顧國朝危局。

    如今陛下正親率大軍披星戴月趕來,不日即將趕到與當面偽明賊軍決一死戰,然我大唐兵少將寡,爾等萬萬不可有求死之志,應當留待有用之身為後續決戰出一份力。」

    言罷,他長嘆一聲:「今日我等身死而不足惜,惟恐壞陛下殲敵大計啊!」

    眾人一聽,好幾個人心中同時想要罵娘:我草,說的這麼詭異,直接說逃跑多好啊,光聽你前面的話,還以為要死戰不退呢!

    嚇死寶寶了!

    孫亞偉的這一番話,說的那叫一個大義炳然,聽的眾人一愣一愣的,剛開始聽的時候,還以為他是要眾人死戰不退,打到只剩下最後一個人呢,但是沒有想到,,這話鋒一轉,就是說到了要逃跑然後為陛下的征戰大業繼續奮鬥!

    既然都這麼說了,他們自然是臉上瞬間就浮現了喜色,然後異口同聲道:「大人英明!」

    聽著這話,孫亞偉微微點頭,露出一副爾等深得我心的表情!

    但是實際上,他現在的心情並不算好,這都打算逃跑了,心情自然是好不到那裡去。

    原本他以為自己能夠守住黎平府城幾天時間,好給陛下多爭取多幾天時間呢,這樣一來,哪怕自己是個文官,但是也能夠撈到一個守土有責的功勞了。

    但是沒有想到,來襲的明軍戰力不弱,嗯,或者說城內的捕盜營以及青壯的戰力太弱。

    孫亞偉也是見過世面的,他是多次親眼見過大唐新軍和明軍交戰的,第二次瀾江戰役、渡江戰役他可都是站在李軒身後觀戰呢!

    在他的印象裡,自家的大唐新軍那是相當強悍的,打明軍是勝多敗少。

    但是他更知道,此時此刻城內的守軍並不是正規軍,只是三百多捕盜營以及一群青壯而已。

    而大唐新軍體系裡的捕盜營,說白了就是一群衙役,讓他們抓拿逃犯,江洋大盜,或者是對付一些狗大戶之類的還可以,但是你讓他們和明軍的大股正規軍作戰,那就是太勉強了。

    尤其是黎平府城內的這支捕盜營建立的時間很短暫,並且不少人都還是原來的明軍衙役!

    為了收攏、控制原明王朝下的衙役、幫閒等人,同時也是為了更快的熟悉、開戰工作,大唐新軍的捕盜營是會吸收大量原來明王朝下的衙役甚至社會閒散人士。

    畢竟其主要目的只是為了維護本地治安而已,不是用來上戰場的,這上了戰場和正規軍交戰,敗的很慘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今天早上,在大量青壯的幫忙下能夠擋住數百明軍的進攻,那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了。

    如今想要讓他們和城外上千明軍繼續來一場大決戰,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這打著打著興許就都跑光了。

    注定守不住的情況下,孫亞偉也只能是提前放棄黎平府城了!

    好在大唐王朝裡並沒有說官員非得死守城池的事,因為文武不互通,打仗那是武將的事,文官只是負責民政事務罷了,軍隊守不住城市,文官逃跑也不算什麼。

    畢竟大唐王朝和明王朝不一樣,明王朝那邊的軍權實際上都是在文官手裡的,所以打了敗仗,丟了城市,第一個問責的就是當地的文官官員,尤其是是一把手。

    決定了正式撤退之後,孫亞偉雖然心有不甘,不過還是快速帶著眾人準備突圍了。

    要突圍的話倒也簡單,因為城內的明軍數量還不多,並沒能完全的包圍黎平府城,即便是城外的明軍數量夠多,按照一般的軍事理論來說也是不會徹底包圍的,要不然也不會有圍三厥一這個詞了。

    因為徹底圍城的話,很容易讓守城部隊萌發死守的心思,這留開幾個缺口,可以讓守軍更容易動搖,繼而發生逃跑乃至崩潰的事。

    這對於進攻方來說是好事!

    很快,孫亞偉就是帶著上千號人同時從東城門、北城門開始突圍了!

    城外的明軍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城內的偽唐賊軍竟然是要主動突圍而逃,當即一個個叫嚷著各種口號快速殺向黎平府城,同時還有一支部隊分出來朝著偽唐賊軍的突圍部隊包抄過去。

    當面的明軍將領自然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敵人突圍而逃的,總得需要進行一番攔截,至於能不能攔得住,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說起逃跑,對於大唐新軍而言那是有傳統的,早在李家村時期,陳屠夫和柳八苟就是帶著李軒一路狂奔,這才逃過了明軍追捕。

    在黃竹山時期,大唐新軍也是逃跑不斷,不斷躲著明軍圍剿!

    毫不客氣的說,大唐王朝的基業,那是從不斷的逃跑路上建立的!

    縱然現在大唐王朝已經發展壯大了,治下已經有數百里之地,數十萬民眾,但是傳統卻是沒有忘記。

    哪怕孫亞偉率領的這支大軍並不是什麼正規軍,只是一群捕盜營和青壯而已,但是逃起跑來依舊深得大唐新軍輕裝撤退的精髓。

    這還沒有出城呢,就有過半的將士把手中的武器扔了個精光,這剛出城門口,看到第一群明軍追過來的時候,剩下的一半人也是把手中的武器一股腦扔了,而幾個低級軍官身上的盔甲同樣也沒有留著,全都脫下,然後只穿著一身布衣逃跑。

    在跑著跑著,連傳令兵拿著的旗幟都是不知道哪裡去了,其他士兵們身上原本帶著的糧食等各種東西,也是一古腦的扔了。

    這不扔,怎麼施行輕裝撤退的戰術呢?

    跑出去幾百米後,有一小隊大約數十米的明軍包抄追了上來,當面的數百大唐新軍任舊發揮了一往無前的勇氣,頭也不回繼續逃跑,任憑偽明賊軍的刀槍砍在戰友的身上,但自己死都不回頭。

    這一番逃跑,大唐新軍表現的自由而奔放,果斷而迅速,這等軍容,這等撤退速度,放眼宇內,唯有明軍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後頭追擊的明軍將領看著前方跑的漫山遍野都是偽唐賊軍,嘴角裡露出一絲鄙夷,然後輕道:「一群烏合之眾!」

    「不錯,這些偽唐賊軍就是一群流賊而已,當初他們能夠打下興泉、黎平兩府,純粹是因為機緣巧合,本地官軍過於無能!」

    「如此潰軍,派一個百戶追著就行了,主力多追無益,我們還是速速進城,預防情況有變!」

    「大人英明!」

    明軍的將領做出這樣的抉擇,並不是心善或是輕敵,而是以為孫亞偉手底下的這一千多潰逃的人實在是讓他重視不起來,更何況這些偽唐賊軍已經是全無章法,這跑著跑著就已經是自行徹底崩潰了。

    只需要在後面派遣百來人追殺,就能斬獲甚多,根本用不著浪費主力去追擊。

    更何況,眼前這麼一座黎平府城擺在他們的眼前,他們更想要第一時間內進城,然後成為收復失地的大功臣!

    一路狂奔之後,孫亞偉終於是帶著手底下一群精兵悍將成功的擺脫了明軍的追擊,然後回頭數一數還跟在後頭的人數,他就是想要罵娘了。

    突圍之初總共有著一千兩百多人呢,出城後哪怕是被明軍截殺了一陣,但是死傷不會超過百人,大部分還是成功的逃過了明軍的追殺的。

    但是現在怎麼身後就只剩下三百多人了?

    剩下的人那裡去了?

    鬼才知道!

    這一路狂奔,會有人因為體力不支而掉隊,會有人因為走錯路而掉隊,有人會因為逃跑而故意掉隊。

    這跑著跑著人數就是越來越少。

    現在能夠給孫亞偉剩下三百多人已經算是不錯了。

    雖然心情鬱悶,但是孫亞偉還是得帶著他們繼續跑路,此時他們距離黎平府城還是太近了,距離明軍太近了,危險依舊還有,而且還大的很!

    不過讓孫亞偉慶幸的時候,他們在傍晚時分準備在一個小村莊過夜的時候,遇到了一隊大唐新軍的斥候部隊。

    這支斥候部隊顯然是準備前往黎平府城方向偵查的,當即孫亞偉就是向這支斥候部隊詳細說了黎平府城下出現了大量明軍,同時黎平府城已經失陷的消息。

    聽聞這個消息後,率領這支斥候小隊的少尉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即使派遣了快馬向後方報告,他要盡快這個消息傳回給前鋒部隊,再讓前鋒部隊傳回給後方中軍的皇帝陛下。

    好讓陛下更好的判斷軍情,做出更佳的戰略抉擇。

    同時他也是匆忙和孫亞偉辭別,然後帶著本部的斥候小隊繼續朝著西南方向的黎平府城方向而去。

    黎平府城出現了明軍很正常,黎平府城被明軍攻克也不算什麼,但關鍵的是,來襲的明軍有多少?

    是只有千餘人的前鋒部隊,還是會有更多的明軍?

    更關鍵的是,明軍的主力部隊現在在那裡?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