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逍遥小地主 作者:木子藍色(已完結)

 
mk2258 2017-12-17 10:56:2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31 172909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3





    武珍州位於百濟西南,背靠車嶺山脈餘脈無等山,處於榮山江上游,是百濟西南大城。

    三韓時代歸馬韓,三國時代歸百濟,盛產水稻和蠶絲。

    做為西南沿海大城,武珍州與新羅與倭國、高句麗的海上貿易也還可以。以前太平時,每年還會有大唐的商船過來。

    守著這樣的一座大城的武珍州三大家族,實力還算不錯的。當然,也僅僅是限於在百濟西南實力還不錯而已。

    當天早上,武珍州城裡所有的有頭有臉的家族,都接到了李逍下的請柬。

    “父親,我們剛阻止人應募唐軍,這刺史馬上就發來請柬,估計是不懷好意,宴無好宴啊。”

    一個年輕的百濟公子道,這位百濟公子不過三十來歲,年富力強,卻很有見識。他從二十來歲,就開始隨自己家族的商船去過許多地方,不但走遍百濟各城,還去過新羅和倭,還去過高句麗,甚至曾經過去中土大唐,見識過西面大國的強盛。

    比起一輩子都只呆在武珍州的父親,這年輕人對大唐充滿警惕。

    可是他的父親卻只是呵呵一笑。

    “你多慮了,那個李逍不過是個軟蛋。我觀察了他許久,他入城已經有半個多月了,可是你見他這半個多月做了什麼事情?什麼也沒做,整天不是縮在州衙里,就是帶著部下騎馬出城遊獵,我聽說這人在長安城裡,是唐國皇帝的寵臣,這樣的人不過是憑著皇帝的寵愛而坐上刺史這樣的位置的。”

    “父親,可不能小覷唐人。我王就是因為不聽朝中有識之臣勸諫,才會非要聯盟高句麗而對抗唐人的,因此才會有我百濟如今連失三十餘城啊。”

    “放肆,大王也是你能非議的?”

    不管兒子怎麼勸說,老頭都沒放在心上。他覺得薛仁貴和蘇定方才是比較讓人畏懼的,那兩人一言不和說殺人。前任武珍州刺史就因頑抗不降,城破後就被他誅光全族了。

    但李逍嘛,太嫩太軟弱了。

    這樣的人,怕啥。

    “父親,如果要去,請讓孩子多帶些護衛隨同。”

    “不必了。”

    ········

    帝國都城,長安。

    大明宮在無數災民的努力趕建下,已經大體成型。

    李治每天都要來看看,越看越滿意,他都已經有些迫不急待的想馬上搬進這座新宮了。

    住在太極宮裡,總讓他心裡不太自在,就好比前朝堂上全是元老們一樣讓他不自在。

    “大明宮能否再加緊一下,朕能否在新宮過新年?”

    幾位陪同的宰相見皇帝如此急迫,都不由的皺眉。

    大明宮可不只是一座宮殿,這是一個宮殿群,甚至不比整個太極宮要小。

    這樣大的一個宮殿群,數十宮殿,幾千間房間,可不容易的。

    “陛下,眼看秋意漸涼,寒冬將至,應當讓各地災民陸續返鄉了。否則,如此多的災民聚集在京畿,冬天會很麻煩的。”

    “是啊,如今天氣涼快還好,災民們隨便哪搭個窩棚都能暫住,可一待天冷,那時無屋居住的災民,一場大雪就能凍死無數。更何況,現在回去,也能把家裡的地收一收,不管多少也能收一點,還得準備耕種,不能再耽誤明年的春播。”

    另一位宰相則說府庫裡錢快用光了。

    “陛下,大明宮主體已經修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可以稍放緩下進度也沒關係的。”

    可宰相們越這樣說,李治越聽不進去。

    “再加把勁,一口氣修完豈不更好?”

    “陛下,府庫無錢呀。”

    “錢呢?”

    “東征、救災、脩大明宮,處處皆要錢啊。”

    李治很不喜歡聽這種話,朕富有天下,怎麼就沒錢花了?

    可大臣們不管你高不高興,要想再修宮殿,那就得有錢,可現在錢快用光了。

    氣的李治甩袖而去。

    回到太極宮裡,李治還是氣呼呼的。

    他想不明白,他怎麼就沒錢了。

    武氏臨盆在即,肚子越來越鼓,看皇帝不高興,便在旁邊勸說。

    “緩一緩也沒關係的,今年修不好,明年總能修好的,也不急於這一時。”

    “朕就是不想再住在這裡了,這宮裡不太乾淨。”李治說道,'你即將生產,朕想讓你也早點移居新宮,讓我們的孩子在新宮裡降生。'

    “可恨的是那些相公們,再有十萬貫錢就能修好新宮,可卻偏偏不肯掏這十萬,還非跟朕說府庫空虛,朕就不相信,難道朕的國庫裡,就連十萬貫也沒有了?”

    武氏提醒皇帝。

    “府庫可是朝廷的,那里肯定還有不少錢,但用錢的地方也還多。而陛下能用的是你的內府庫,而內府庫裡現在確實拿不出十萬貫了。”

    李治不說話了。

    雖然他確實是皇帝,可大唐的皇帝其實也不是那麼隨心所欲的,哪怕他把元老們都趕走了,可宰相們依然還是擁有很大的權力。這大唐的天下,是宰相與皇帝共治天下,並不是他一人說了算。

    就好比國庫,國庫裡的錢就不是他說了算,而是朝廷管著,是那些相公們說了算的。

    他真的能用的隨心所欲的,是自己的小金庫,可小金庫裡現在十萬貫都掏不出來了。

    “陛下,登州那邊有快奏到。”

    “登州?什麼快奏?”

    “百騎司關於藍田縣子的奏報。”

    李治一聽藍田縣子四個字,皺眉,還以為李逍又惹什麼事情了。

    “是好消息。”

    那位內侍小心的打量著皇帝的臉色,見皇帝不高興的樣子,忙補充了一句。

    “好消息?什麼好消息?”

    奏報送上。

    李治迅速掃過,他臉上的神情從不滿逐漸轉為高興,最後甚至變成了驚喜。

    “哈哈哈哈哈哈!”

    “陛下何事如此高興?”

    “愛妃你自己看,那些相公們不肯給朕錢,但自有人給朕送錢來。”

    宸妃武氏接過,掃了一掃,也不由的驚容。

    “李逍在赤山港賺了十幾萬貫,如今派人押送十二萬貫來京?十萬貫進獻陛下,兩萬貫給臣妾?”

    “對啊,朕剛剛還苦惱十萬貫都沒有,氣朝堂宰相們連十萬貫都不肯給朕,現在李逍就送十萬貫來京,真是正瞌睡就來了枕頭,太及時了。”皇帝一臉欣喜,“這個瑞卿,還真是總有驚喜給朕啊!”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3
第371章請李逍回來吧





    激動的李治興奮的跟個孩子一樣。

    他立即召來了百騎司統領張大師,讓他詳細的跟自己說說這十萬貫到底怎麼回事。張大師早就已經先查清楚了,面對皇帝的詢問對答如流。

    “這個瑞卿,還真是朕的一員福將,誰能想到他能一下子弄來十多萬貫錢呢。還是用這樣的方法,沒貪剝百姓一文錢,卻為朕弄來了十萬貫。”

    李治沒把另外兩萬貫算進去,既然李逍說是獻給宸妃娘娘的,他自然不會去搶寵婦的錢。

    十萬貫就夠了,足夠他把大明宮修好了。

    張大師早就知道皇帝對李逍不是一般的喜歡,於是便也趁機錦上添花了幾句。

    “縣子確實有非常之能,原本一座偏僻荒涼的海浦,卻能讓他點石成金賣出十幾萬貫,而且有了這規劃之後,各家進入,不出三年,赤山浦真有可能成為北方大港,到時稅收也能增加許多呢。”

    “嗯,瑞卿總是如此,常常讓朕驚喜啊。要是我大唐的官員都如瑞卿,朕還有何愁啊?要是政事堂裡的宰相們,都如瑞卿這般能幹,朕更是能高枕無憂了。”

    張大師心想,皇上你也太抬舉李逍了,他就算能弄點錢來,也不能就跟中書門下諸位相公比吧,這話若傳出去,李逍還不得被諸位相公們妒恨死,搞不好以後別想再回長安城了。

    “張卿,這十萬貫什麼時候能到長安?”

    “已經到長安了。”

    “什麼?”李治又驚了,“怎麼可能這麼快?”

    張大師不得不跟皇帝解釋,“李縣子的這筆錢用的是飛錢,不需要車馬,不用押運,幾騎快馬沿驛站趕路,十分快捷,一天能跑幾百里。”

    “飛錢?”

    “對,就是武珍州長安進奏院名下錢莊里的一樣新事物。”

    聽完詳細解釋,李治嘆道,“果然是飛錢啊,不用押運這麼麻煩,那些長安的商人把錢存入長安的錢莊,開出銀票,然後帶著銀票到赤山交易。李逍拿到的十幾萬貫錢,就是這些薄薄的銀票,然後他現在讓幾個人輕鬆帶著這銀票到長安來,憑票兌換錢帛,省去了運輸之累,還真是不錯。”

    李治覺得這飛錢的銀票倒跟之前朝廷發行的債券有些類似了,但明顯比債券更加方便,更利於流通了。

    “既然飛錢到了長安,那可以馬上兌換嗎?”

    “可以的,錢莊已經接到了李縣子的親筆信,錢莊隨時可以兌換那些飛錢。”

    “有那麼多錢可兌?”

    “陛下,錢莊開出的銀票,本就是按商家存入的錢帛數量開出的,銀票本身來說,其實也不過是個存錢憑據而已,因此不愁兌付問題。只不過,這飛錢便捷,但要付些手續花費而已。”

    “花費點正常,不算什麼。趕緊讓人去兌換,把錢都兌換出來,朕有急用。”

    當天,十二萬貫飛錢,武珍州進奏院錢莊就給兌現了,兌現手續費是百之一,扣餘了一千二百貫。

    一箱箱的銅錢,一捆捆的絹帛,還有大錠的銀鋌和一根根的金條。

    錢很快一車車運進了皇帝的內庫。

    李治親自趕過去查看,一箱箱的打開來看,看的欣喜連連。

    看完之後,他立即就召中書門下諸位宰相前來。

    宰相們對於皇帝召他們去內庫相見還是有些奇怪的,當然也有消息靈通者如李績,已經提前知道了皇帝為何讓他們去內庫相見了。

    李逍剛給皇帝和宸妃送來了十二萬貫錢,好大的手筆。

    而這筆錢,全是李逍短短時間裡弄來的,不是搶劫也不是加稅,而是把赤山浦開發了。嗯,開發這個詞也是李逍說的。

    真是個了不得的年輕人啊。

    李績和諸位宰相來到內庫,一進來,就看到笑的合不攏嘴露出滿口大白牙的皇帝,還有那一箱箱金燦燦銀晃晃的金銀銅錢,還有那堆積如山的絹帛。

    “諸位相公不是說脩大明宮還要十萬貫錢嗎,這裡就是十萬貫,拿去,朕再給你們兩個月時間,把大明宮修好,然後讓那些做工的災民和工匠們返鄉。”

    還沒得知消息的宇文節、李義府等人都有些懵。

    這滿滿一庫的錢帛啊。

    十萬貫,還真不會差。

    可是,之前他們還很清楚的記得,皇帝的內庫已經空了,差不多都能跑馬了,怎麼現在卻又堆滿了?

    難道皇帝派人搶了朝廷的國庫?

    “陛下,恕臣斗膽,請問陛下這些錢帛從哪來的?”

    李治不滿的瞪了眼發問的宇文節,“卿身為宰相,卻還來問朕這個問題?難道不覺得不應當嗎?朕將國事盡交付於卿等,可卿身為宰相卻不能為君分憂,實是讓朕失望啊。現在朕有了錢,你們卻連錢哪來的都不知道?”

    一句話讓宇文節滿臉通紅,皇帝這話,真是最苛刻的指責了。可他卻無力反駁,宰相秉國政,這財計確實是他們的職責。

    “宇文相公,這些錢財是李逍弄來的。他在登州赤山搞個了貿易港開發計劃,籌集了十幾萬貫錢,這些錢算是正當來路,李逍確實很有本事,這方面老夫等也是自愧不如啊。真是江山輩有新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強啊,我等老了。”

    李績這個時候站出來為宇文節鋪了個台階下,幾句自嘲式的解釋,既替在座的諸位說明了這錢的來路,同時也緩解下皇帝那話帶來的尷尬。

    “原來是李逍啊。”

    聽到這個名字,諸位宰相似乎都覺得這事就說的通,甚至很正常了。畢竟李逍是個公認的妖孽啊,別人做不到,但他確實可以做的到的。

    李績又道,“李縣子確實能幹,此番更是又立新功。老臣以為,如此能吏,當調入朝中。臣請求陛下降旨,召李逍回朝任用要職。”

    宇文節也道,“臣以為可以調李逍回朝,授戶部侍郎或太府寺少卿之職。”

    大家都清楚李逍去百濟可不是升官進階,而是暫時貶出京。現在皇帝的態度,讓大家都明白皇帝對李逍很滿意,既然如此,乾脆順水推舟,把李逍調回來好了。

    更有李義府乾脆說要讓李逍回來負責督造大明宮,有能力者居之嘛。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3
第372章摔杯為號





    “李逍這還剛到百濟去上任,現在又把他召回來,這不太好吧。”皇帝沉吟著道,表面上好像很為難的樣子,其實他現在巴不得馬上下詔書讓李逍回來呢。

    這大明宮把府庫都修空了,又動用了那麼多的災民,可到現在都還沒完工,這事都讓他有些不耐煩了。

    若是李逍回來,讓他來主持,肯定會順利的多。過年前,肯定能搬進大明宮去。

    “李逍有功且有大才,讓他去安東做個刺史,太過大才小用了。”李義府最會察顏觀色,見皇帝的樣子就知道皇帝的心思了,連忙接話。

    李治嗯了一聲。

    “李逍確實很有經濟本事,不過讓他回朝做戶部侍郎或太府寺少卿,是否會升遷過快?”

    戶部侍郎和太府寺少卿雖然品級上來說,不算很高,侍郎有兩員,且只為正四品下,可一個戶部侍郎的職權極重。刺史雖也是四品,可卻不能同日而語的。

    “李縣子此前也出任過秘書少監的,如今又外放過刺史,現在回來做侍郎,資歷上倒也是符合的。”許敬宗也道。

    正常來說,李逍的資歷肯定不能做侍郎的,如此年輕,又沒有什麼真正的履歷,可誰讓人家是皇帝的寵臣呢。現在皇帝一心要重用他,大家又豈能攔著。最重要的是,人家李逍很會來事啊,脩大明宮,大家都沒辦法了,可李逍卻轉眼就弄來十萬貫錢,這是本事啊。

    要是讓李逍到朝廷來,以他這摟錢的本事,大家以後也會輕鬆些啊。

    而且宰相中威望較高的李績和李道宗他們又都比較看重李逍,他們不反對且支持,那其它人自然也沒理由非要攔著,反正李逍也沒什麼根基,就算回朝,起碼十年內總不可能會威脅到他們這些宰相的。

    “那先讓李逍回來做太府寺少卿如何?”李治想了想道,還是覺得直接用李逍為侍郎有些太快了。

    太府寺是九寺之一,負責的是國家金帛穀物的保管出納機構。這個衙門管的是財賦廩藏和貿易,和戶部是相關的。

    說白了就是管國庫錢糧的,相當於大唐的保管出納,而戶部相當於大唐的會計賬房。

    這樣的位置還是很重要的,而李逍比較會摟錢,讓他來做這個職位也算是量才而用,因為李逍畢竟年輕,於是先讓他做少卿。

    在隋唐以前,太府這個官衙其實主要負責的是皇室的供應支給。自隋起,才改成了掌管金帛穀物和貿易。比如說長安城東西兩市的市署就歸他們管,左藏右藏兩個國庫也歸他們管,常平倉等幾大糧倉同樣歸他們管。

    唐制以戶部司財務政令,而太府掌管倉儲出納。

    太府寺的出納,是要根據戶部所行的文書執行的,戶部又憑太府寺的申報審核其開支實數,以互相制約。

    為了怕別有弊端,又加防範措施,一是派御史監臨出納,二是特派大臣行使出納權稱為太府出納使,並委判官擔任事務性工作,造成結果是以前太府寺雖然有很重要的權柄,但往往擔任太府寺卿的人多沒什麼實權,重要權責反而要另委派重臣,甚至是宰相兼任太府出納使。

    而現在皇帝的意思,讓李逍去做少卿,很明顯是要讓李逍去真正管太府寺事務的。

    本來李治還更想讓李逍來管皇家的錢袋子,管他皇帝內庫,可想想太大才小用了。若是李逍能替他管好太府寺,以後錢袋子滿了,也是很好的。

    “晉李逍正四品上正議大夫,升太府寺少卿。”李治滿意的下旨。

    李績等宰相稱奉旨。

    散階連升三級,也算是罕見了。

    諸位宰相離去後,李治還是在內庫裡只了許久,看著那些錢財他興奮不已。

    ·······

    安東,武珍州。

    今天的刺史府很熱鬧,張燈結彩,大擺宴席。

    武珍州城裡但凡有點頭面的人物都接到了刺史的請柬,甚至就是城外各縣鄉的那些地主豪強也都接到了請柬。

    殺豬宰羊,一片熱鬧。

    刺史府門前站崗的衛隊都裝扮一新,甲衣擦的鋥亮,刀槍整齊。

    只是李逍這個刺史自上任以來,根本沒有發過威,因此這些唐兵再嚴整,那些前來赴宴的人也沒怎麼放在眼裡。

    老虎不發威,那麼就沒人會在意他那鋒利的爪牙。

    刺史府衙後院。

    趙持滿向李逍禀報導,“來的都差不多了,登記簿都快滿了,收到請柬的都差不多到了,只有少數外縣較遠的還在路上。”

    李逍坐在那裡,正在擦拭自己的寶劍。

    一把鋒利的橫刀,看著很樸實,沒有鑲金鉗玉,但這把劍卻是皇帝親賜,由手藝高超的御匠打造,能夠一刀砍斷九張牛皮,一刀刺穿三層厚甲,哪怕是大唐的明光甲,都能一刀刺穿,堪稱神兵。

    刀越擦越亮。

    如一汪秋水。

    李逍佩帶此劍,卻從不輕易拔劍。

    對他來說,這是天子劍,劍出必見血。

    “都來了,那就是好戲要開場了。等最後幾個人也入城後,就關閉城門,無本人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闖者立斬不赦。”

    “沒問題。”趙持滿以前是個大將,對付區區一群百濟土著,那真是殺雞用牛刀。“我已經在各城門處都安排了一隊傭兵,誰也別想闖門。”

    “衙門呢,這里安排妥當沒?”

    “一樣妥當了,所有人的護衛都被安排到了東院,那裡早布下了天羅地網,過去的護衛會被要求暫時上交武器,等時機一到,埋伏在四周的府兵傭兵們就會把他們包圍控制起來。”

    沒有這些護衛,那麼那些土著百濟雖然人多,又有何用。

    “到時三郎摔杯為號,刀斧手就會衝進來拿下那些傢伙,敢有不服者,直接砍殺。”

    “摔杯為號,這個我喜歡,那就這麼說定了。”

    說完,李逍收起寶刀,還刀入鞘,掛在自己的腰上。

    “走吧,別讓我們的客人等的著急了,一出好戲就要開始了!”

    趙持滿笑著點頭,也手按著橫刀跟在後面往外走。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4





    前衙大廳。

    親衛隊正張蔥高聲喊道,“安東道經略使、安撫使,持節刺史武珍州事藍田縣子到!”

    客廳稍靜。

    正在相互聊天的那些武珍州權貴豪強們紛紛轉過頭來。

    大家的注視下,李逍一襲正式的官袍出現,深緋色的圓領袍衫,腰圍玉帶,上面繫著一個裝著銀魚符的銀魚袋。

    頭頂烏紗帽,腳蹬烏皮靴。

    穿著這身很正式,也很精神,那些百濟人都不由的為李逍的帥氣而驚訝。不過眾人的目光掃過李逍腰間的那把唐刀之時,又覺得有幾分心驚。

    這把刀太不搭了,今天這樣的宴會場合,這李逍怎麼卻非要佩把刀在身呢?

    “諸位好。”

    李逍面帶著微笑一邊走一邊跟他們打招呼。

    他這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又馬上讓那些剛為那把唐刀而心驚的百濟人又鬆馳下來,對啊,這位李刺史出了名的軟弱啊,根本不敢拿他們怎麼樣的。

    他來這裡做刺史,還不是得依仗他們這些地頭蛇,否則他那刺史也是有名無實。

    一群人便也面帶微笑著向李逍打招呼,心裡卻對李逍更添幾分鄙視。

    走到上首坐下,李逍先給自己倒了杯酒。

    趙持滿和張蔥等十餘個傭兵親衛往下面一字排開,不露聲色。

    “客人都到齊了嗎?”李逍問。

    張蔥回答,“還有七位受邀客人還未入城。”

    “估計是路上耽誤了,算了,不等他們幾個了,咱們先開始吧。”

    張蔥上前,“請諸位客人入席。”

    原本亂轟轟的眾人便被人引領著入席。

    兩排長席,各人落座。

    只是讓他們不太滿意的是,這席是空席,席案之上既無那中原大唐運來的美酒,甚至也無半點菜。

    什麼都沒有。

    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面色不快,他忍不住出聲,“刺史下請柬邀我等來赴宴,怎麼這卻是空席,未有半分酒菜?”

    “哈哈哈!”

    李逍哈哈大笑三聲。

    “嗯,酒宴怎能無酒無菜呢,諸位客人稍等,某這就叫人安排。”

    李逍頓了下,“酒菜馬上會安排上來,不過趁這空當,我倒有一個疑問,想要請教一下諸位。”

    那老者還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至,大咧咧道,“刺史請問。”

    “在座的人中,也都算是這武珍州的頭面人物,其中還有不少那也都是受過我大唐儒家先賢們經典教誨的,你們也都聽得懂我的漢話甚至也說的不錯。那麼我想問的是,本官之前讓人張榜招募州衙鄉勇,開出的條件也還算是不錯,可奇怪的是,為何卻根本無人應募呢,敢問諸位,難道是某開的條件不夠好?”

    老者呵呵笑了幾聲,卻不答。

    “怎麼?這有什麼好笑的嗎?”李逍盯著他問。

    “老夫不是笑刺史,是笑那些賤民,估計是不懂的刺史的好意,不識抬舉呢。或許刺史應當改改招募條件,不從那些賤民奴隸裡招人,而是直接跟我們這些大家族說一聲,我們自會響應,到時安排家中子弟前來應募,幾千州勇鄉兵還是能夠很快募齊的。”

    有人立即跟著道,“是啊是啊,我們大家族子弟那是自幼受過良好教育的,允文允武,能騎善射,應募為州勇自然是最合適不過了。刺史何必去招那些賤民奴隸呢!”

    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

    意思都很明確,刺史你剛來乍到,還是不太懂這裡的民情啊。要招州兵,怎麼能召賤民奴隸呢,還給他們這麼好條件。尤其是欠債者應募之後居然就能免除過往債務,這有些不太合適啊。

    要州兵,找我們啊,我們肯定配合。我們家族子弟多,條件好,給你湊支州兵很容易的。

    “呵呵。”

    李逍的臉色已經慢慢的變了。

    他端著杯子冷聲問,“你們是在教本官如何做事嗎?”

    清冷的語氣如寒風刮過,帶著冷冽殺氣。

    “不敢不敢。”白髮老者說道,可那眼神卻毫無敬意,明顯是說在這塊地方,你若是得不到我們的支持,你就別想做事。

    “還未請教老先生尊姓大名?”李逍把玩著酒杯問。

    “老夫國氏。”老者說到自己姓氏的時候很傲。

    國氏就是姓國,這在中原是沒有的姓氏,在百濟卻是很有名,因為這是百濟八姓之一,百濟的國王姓扶餘,而國中有八大姓,沙氏燕氏貞氏國氏木氏解氏等,能稱為八大姓之一的國氏,實力很強。

    不光是說姓國的人多,八姓是跟中原的山東五姓一樣的意思,謂為世族大家,實力強勁。

    這國氏老者是百濟國氏在武珍州的一個分支,但也足夠有硬氣的本錢了。

    “原來是八姓之一的國氏啊,失敬失敬。國老先生,某想向你借一樣東西!”

    白髮老者最喜歡看到別人一聽自己姓氏就驚訝的神色,當下傲氣的道, “刺史儘管開口。”

    “某想藉你項上人頭一用!”

    話音落下,白髮老者面色漲紅。

    “刺史莫和老夫開玩笑。”

    “沒開玩笑,真借你項上人頭一用。”說完,李逍假意失手的樣子,手中盃子落地。

    鐺的一聲脆響,酒杯落地,摔成碎片。

    摔杯為號。

    頓時大片腳步聲響起,從外面衝進來上百全副武裝的披甲唐兵。

    一把把銳利的長矛,明晃晃的橫刀對著,一張張已經拉開的弓弦上搭著箭支。

    驚呼聲響起。

    那些百濟人完全料不到還有這麼一手。

    “國老先生,某請借你項上人頭一用,還請應允。”

    姓國的老頭子已經嚇的兩股戰戰了,他沒料到李逍說翻臉就翻臉,簡直比翻書還快。

    “敢問刺史,國某何罪之有?”

    “你的罪可多了,本官現在就給你一宗宗的列出來。”

    阻攔武珍州百姓應募州兵,暗中派人窺探刺史府,甚至是偷偷的截殺唐軍路上的信使等等,還與百濟朝廷暗中書信往來,願意為百濟軍將來里應外合等等。

    “動手!”

    劉蒜和張蔥兩少年上前,一把將國氏拖到李逍面前。

    “請天子劍!”

    拔出皇帝賜劍,李逍對著國氏冷笑一聲,用力揮下寶劍。

    一顆碩大的人頭應聲而落。

    武珍州城內最大的國氏家族的當家之主,就這樣人頭落地!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4
第374章畏威而懷德





    血腥氣在大廳裡瀰漫著,空氣裡還夾雜著幾分尿騷氣。國氏臨死之前,已經嚇尿了。

    李逍收起劍,拿著塊白布擦拭著。

    一下一下,動作細緻而溫柔,似乎在對一位美人溫存。

    廳裡的百濟人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剛才大家還心中嘲諷李逍軟弱可欺,可人家現在一刀就砍了國氏族長。

    還劍入鞘。

    李逍目光再次掃過一眾百濟人,沒有人再敢迎接直視他的目光,紛紛低頭。

    這就是殺人之威!

    老虎不發威的時候,沒有人會怕他。而當老虎真正發威了,所有人都將匍匐發抖。

    “沙氏燕氏可有人來?”

    李逍發問。

    聽到點名,廳中沙氏和燕氏的族長嚇的面無人色,直接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地了。

    他們其實才是真正的軟骨頭,若是骨頭夠硬,也不會活到今天。這武珍州城裡真正骨頭硬的是前任刺史貞氏,那位在唐軍兵臨城下之時,還不肯投降,率兵出城做戰,結果一回合就被薛仁貴擊潰,最後被擒殺於陣前,人頭都還掛著武珍州城門上,現在都成一團風乾的枯骨了。

    兩人嚇的話都說不完整了,只是不停的磕頭求饒。

    “沙氏燕氏者,假為歸順,暗裡卻抗逆天威,斬!”

    幾名衛兵上前,拖著兩人上前,這回已經不用李逍親自動手,張蔥和劉蒜負責,一人一刀結果了兩個老傢伙。

    片刻之後,三顆人頭放進了拖盤之中。

    武珍州城裡過去的四大家族,交戰之日貞氏被斬,家族被誅滅。剩下的三族,國氏燕氏沙氏,也在今日被一鍋端了。

    “將國氏燕氏沙氏三族,盡皆抄沒,財產充公,男丁女眷盡皆為奴,送往耽羅島拍賣。”

    李逍一句話,過去的三大家族就此煙消雲散。

    這個之前還看著挺和善的年輕人,此時在百濟人面前,已經變成了一隻噬人的猛獸。

    這時他們才想起來,這人是大唐皇帝派來的刺史,他和薛仁貴都是一樣的唐人。

    而唐人,就是猛獸。

    有人腿軟了,膝蓋跪在了地上。

    越來越多的人跪下了,甚至爭先恐後。

    看著面前跪了一地的百濟人,李逍很滿意。

    所謂統治,光有恩不行,還得有威

    恩威並濟,畏威才會懷德。

    自隋帝開始,隋唐兩朝幾任皇帝都屢次派兵東征,所為何故?

    用楊廣的話說,不使子孫後人憂。憂什麼?憂宋之遼國、女真、蒙古,憂明之後金也。

    李世民一生征戰無數,也滅突厥高昌等多國,但對那些被征服滅亡之國的百姓都還很仁慈,可唯獨曾在遼東屠過高句麗的城,為何?

    都因為在這些帝王眼裡,草原上的突厥雖也是勁敵,但也只是邊患。而真正的心腹大患才是高句麗這樣的數百年半農耕半游牧的王朝。

    草原胡族,來去如風,興的快滅的也快,有的時候一場大雪災,可能自己就實力衰弱了。

    但農耕文明卻有極強的韌性。

    高句麗在遼東立國七百年,從昔日的一個小小國家,發展到了東北的霸主,這個趨勢是讓人驚訝的。高句麗人先後把漢之遼東四郡給侵奪了,甚至在南北朝時,屢次利用中原動亂,侵襲遼河以西。

    雖然歷史上,因為隋唐兩朝的不斷進攻,最終扼殺了七百年高句麗,沒讓他打入關中。但歷史上,隋唐以後,東北地區,不斷的崛起一些強大的勢力,如渤海、契丹、新羅等等。

    中唐的衰弱,其實契丹人也佔了一部份原因,武則天時唐軍數次與叛亂的契丹交戰,損兵折將無數,大大折損了唐軍的實力,這也導致了唐軍在對抗西北的吐蕃人時,實力不足,勝多敗少。

    甚至可以說,唐時的契丹開始崛起,最終在五代之時建立強大的遼國,讓後來統一中原的北宋終其一生都無法滅亡遼國,恢復燕雲十六州。

    從某些方面來說,遼東的高句麗這樣的勢力,其實比北方草原上的突厥胡人,更對大唐有威脅性。

    突厥人對唐只是襲擾侵略,而若讓高句麗繼續發展壯大,則有可能讓他們最終打入關中,飲馬黃河長江,滅亡漢家天下。

    楊堅早年看到了這一點隱患,所有才有東征高句麗。楊廣也看到了,所以才會有三徵高句麗。李世民也看到了,所以在他滅突厥之後,到了老年還要三徵高句麗。

    李世民不傻,也不是個窮兵黷武的皇帝,臨到老還要徵高句麗,不是為了在自己的武功簿上再添一筆,而是深感到高句麗人的威脅。

    不讓後世子孫憂!

    正是楊廣李世民他們的拼命,才會最終把東北勢力的脊梁打斷,若不然,只怕遼金清這樣的勢力會提前幾百年崛起的。

    “某乃天子授命,為大唐天官,在此即代表大唐帝國,爾等已經不再是百濟國民,而是我大唐子民。自應遵守大唐國法,若敢有違,休怪某不留情面。”

    那些人慌忙磕頭答應。

    有那三顆血淋淋的人頭在,誰敢不答應。

    趙持滿在一邊很不客氣的道,“要不干脆都殺了算了,一了百了。”

    “對,殺了算了,抄家滅族,還能賺一筆呢。”

    那些人嚇尿了,是真又嚇尿了幾個。

    濃濃的尿騷味散開來,死亡面前總是如此殘酷。

    李逍故意假裝思考,等了好一會才搖了搖頭。

    “不教而誅這不合我大唐精神,國沙燕三家是犯我律法在先,其它人等無罪本官也不能罪他們。”

    不過李逍當然也不會就這麼輕易的放掉這些人。

    他當堂頒下諸多條命令,第一條,禁止私擁武器,即日起開始收繳所有百濟人私擁的武器,不但軍用的製式武器不能用,比如強弓硬弩這些不能用,連普通的長槍獵弓也不得私有。

    “敢私藏武器者,立斬。”

    除了允許擁有菜刀、柴刀這樣的東西,任何殺人的武器都是不能擁有的。

    這是關鍵的一步,收繳武器對治安很有好處。

    其二。

    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不得隱匿土地和人口。李逍還規定,每丁可擁有十畝土地額度,超額的就要繳契錢,契錢百分之十。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4
第375章 人质





    如果一家有三个男丁,那么他家允许拥有的田地额度为三十亩,如果超过三十亩,就得征收契钱。假如他们家有一百亩地,那超额七十亩,这七十亩地要征百分之十的契钱,也就是其中七亩得收归官有。

    另外,李逍还要对所有州内百姓清查户口以及登记财产,财产达到一定数量的,就要交纳财产税,这跟汉武帝时的算绺差不多。

    这算是一次性的税,但李逍定的税率很高,百分之二十。

    同时,李逍还规定对百济原来的债务实行减息,就是原来百济人之间的债务,利息不得高过月利百分之八,且债务总利息不得超过本金一倍。

    这一条看似多管闲事,也是奔着打击这些百济豪强们去的。

    以前的那些债务,超过这个利息的就要减息,如果还的债务利息已经达到本金数目,那么将不用再付息,偿还本金就好了。

    这是为了争取那些底层的百济人支持,同时继续打击豪强。

    再有一条,李逍宣布要在州城建一所官学,要求所有的豪强地主,都要送自家的子弟前来读书,而且不是免费的,得交学费,学费还不少。

    名为读书,实际上就是人质。

    先禁止他们私拥武器,再让各家送人质来,然后跟他们丈量田地清查户口,征收契钱财产税等,还搞减租减息。

    不但债务利息要降,甚至连他们的田地租子也规定了额度,禁止高租。

    一步一步,全都是冲着这些豪强来的。

    一刀一刀,在割他们的肉,可李逍又没有直接一刀捅死他们。

    有沙燕国三家前车之鉴,李逍的这些新规虽然让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可却没人敢反驳了。毕竟,比起抄家灭族,现在只是损失点钱财受些约束而已,总比掉脑袋强的多。

    李逍费力的推出这些,也是为了让武珍州继续维持下去。

    大唐要的是在这里建立统治,而不是要灭绝这里,如果只是一味的杀杀杀,那就只能是竭泽而渔,一次过后就不会有下次了。

    而现在李逍用的是割韭菜的办法,一茬茬的割,不能把韭菜根给伤了,保持长久收益。

    “再发一次榜文,招募州兵。另外等田地丈量结果出来,把那些豪强们多的地按十之一收缴后,招募贫民佃种。租税可以先定低一些,如果我们能够自己产出粮食,那么就能免去中原转运粮食之苦,再者也能更快捷方便的供应前线将士们。”

    “还有一个,之前陛下拿这里的土地做抵押卖债券,武珍州的许多土地名义上已经是换了主人了。这件事情也要尽快抓紧处理,把衙门手里的土地先做好变更登记,若是各家来不及接收,由我们先代为管理,到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就好。”

    “那这些人就这样放了?”

    “先留他们在这里三天。”李逍道。

    留三天当然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留一些时间。利用这三天时间,让赵持满和刘俊带兵去把下面梳理一遍,先清洗沙燕国三家势力,然后还要把其它那些豪强地主们家的私人武装清理掉。

    等各家把人质送来后,这些人就可以先回去了。

    “我看干脆留他们在这里住上三个月好了,或者我请他们去耽罗岛住三个月。有三个月时间,这里一切都能安排好。”刘俊道。

    “三个太久了,况且我们真要把这些人送去耽罗岛,只怕人心惶惶,那些人家里指不定会狗急跳墙,事情不能太急,一步步来。我们要给这些百济人留些余地,不能逼的太急。”

    只要他们拿人质来换,那么事情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李逍不是刘俊这样纯粹的军人,他们解决事情的方法总是用刀说话,不服的砍。

    李逍不喜欢这样,他虽说有经略使这样的武职在身,可毕竟是个牧民的刺史,他更重要的职责不是攻城略地也不是杀人,他的职责是替皇帝替朝廷管理好这片地方,在这块新征服之地建立起大唐的统治。

    人都杀光了,那还管个毛。

    “我估计那些家伙里肯定也有不少如沙燕国一样的,暗通百济朝廷。”刘俊继续道。

    “我知道,不过这事情先不用管了。过去的事情暂时勾销,只要他们接下来肯安份守法,我给他们一个机会。记住,这里现在不再是战场,这里是朝廷新设之州县,这里已经是大唐的土地,这土地上的人也都是大唐子民,一味的杀杀杀,杀光了可就不符合我大唐的利益了。”

    什么是统治?

    自然是有秩序,各安本份,大唐律法能在这里推行,朝廷可以在这里收税,这里也有产出,这些才是统治。

    真要把人杀光了,大唐也不可能马上从中原迁来大量百姓移民耕种。

    当天,那些人就被李逍热情的邀请继续留在州衙做客。

    而武珍州城却依然城门紧闭,全城实行戒严。

    赵持满和刘俊分别带队,四处清查。

    沙燕国三家家主的首级被悬挂在城门上,而三族紧接着被连根拔起,彻底清除。

    各家都很老实的送来了质子。

    用李逍的话说,他要宣传大唐的教化,因此这个刺史将建立一所州学,甚至要亲自担任学官教谕,各家的子弟都将成为他的门生弟子。

    不过嘛,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是人质啊。

    人质不是一换一,而是三换一。三个人质才能换走一个人,人送过来了,还得留下学费、生活费这些。

    “诸位放心吧,本官会好好照顾你们各家的子弟的,这些人如今既然已经拜在我门下读书学习,我自会照顾好他们,你们不用担心。”

    州衙门口。

    各家的家长们个个面色灰败,脸上还带着惊惶之色。

    这三天,可谓是最煎熬的三天了。

    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谁还又敢再对这个笑面虎说什么呢。

    “诸位,回去以后记得要遵纪守法,切莫乱来啊。”

    “一定一定。”众人连忙应声。

    现在李逍要求什么,他们都会答应的,他们现在只想能够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一切都好说。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5
第376章長安信





    “盯緊點這些人,若有人真的不怕死敢亂來,那就先斬後奏。”李逍看著那些逃也似離開的武珍州百濟地頭蛇,發出不屑的冷笑。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行不通的。

    李逍現在可不僅是城裡這幾百號人,他後面可還有薛仁貴和蘇定方的四萬東征水師將領,甚至連不遠的新羅人也是能夠動用的。

    做為後方的武珍州,沒有人能夠翻天。

    “我們的募兵榜發出後,有多少人應募了?”李逍問。

    “多不勝數!”劉蔥答道。

    其實第一次張榜募兵的時候,就有許多百濟人心動了。畢竟李逍開出的條件是不錯的,奴隸應募成功就能得自由之身,欠債的應募成功後就能一筆勾銷。以後當兵吃糧,包吃包住,甚至還有安家費和月錢,雖說不多吧,但肯定比他們現在朝不保夕的日子強多了。

    武珍州有很多奴隸,也有很多吃不飽飯的平民。

    他們才不管什麼百濟國還是大唐國,他們眼裡只有能不能活命。

    只是之前國沙燕三家威望太強,他們帶頭髮出的死亡警告,讓無人敢應募。

    而現在,那三家都被抄滅了,三家家主的人頭都還掛在城頭上呢。

    再沒有人敢威脅他們了。

    再次募兵自然也就應者如雲。

    “人多也不能放寬條件,募兵首選貧民和奴隸,再選年輕體健者。百濟原貴族豪強者不選,體弱多病者不選。”

    “放心吧,這個標准我們不會放鬆的。”

    “應者太多,我們還是只募三千嗎?”

    “暫時還是先募三千。”李逍點頭道,“有三千人其實已經不少了,十人一夥,五十人一隊,百人一旅,二百人一團,千人就是一營。三千人可以設為三個營,讓傭兵團的人充任教官和臨時軍官,負責訓練這些人。”

    “不給武器?”

    “每人給一個棒子。”

    “起碼每人給一桿木槍吧?”趙持滿無語,一人給一根棒子,那這樣的兵訓練的再好又有何用?

    李逍道,“我又不用他們去攻城略地衝鋒陷陣,我用他們只是用做維持治安的。接下來清量田地、登記人口,需要不少人手,更需要有人震懾。到時這批人正好跟著下去,等這些事了,如果這些人表現的好,那麼可以授予一把長槍。要想有武器可拿,得拿他們的忠心來爭取。”

    沒有馴服這些人之前,李逍可不會冒險就武器他們的。

    三千人說少可也不少,哪怕人手只有一桿木槍,真要做亂,危害也很大的。他李逍現在手裡可僅有二百來人,其它的幾百人還是暫借劉俊的,要還的。

    等馴服之後,到時再慢慢武器吧。

    三千州勇,很快就招滿了。

    報名的人太多,可州衙只選三千。

    負責挑選的都是傭兵團的人,一個個都是老油子,但挑人的眼光是很好的。他們不但按著李逍的標準挑那些貧民奴隸,挑那些身強體壯的,而且還要挑那些膽大勇敢的。

    說直白點就是挑那些好勇鬥狠桀驁不馴的,用這些傢伙的話說,既然是招兵,不管是招府兵還是鄉勇,那就得是能戰的。

    若是招一群老實巴交,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的傢伙,有屁用。這樣的人,往往真正上了戰場,連第一輪都守不住。

    那些有血性的傢伙,往往才是真正有爆發力的。

    雖然這樣的人大多是些刺頭,可他們自認為不怕。再硬的刺頭,還刺的過他們?

    他們這些傭兵,哪個不曾是亡命?

    遊俠兒、刀客、響馬、綠林、水賊,甚至是殺人逃犯,可沒幾個好相與的。再刺頭,他們也有把握能馴的服服貼貼。

    趙持滿被李逍授予了一個衙內都知兵馬使的職務,這不是大唐的正式官職。這個職務是李逍拿來用的,實際上歷史上要到中晚唐後才有這個職務,這是後來唐朝藩鎮割據時代,那些節帥們的心腹大將位置,負責統管衙兵。

    這三千兵馬,正式名義就是武珍州鄉勇。

    鄉勇算是地方土團民兵,不是正式的府兵。

    因此李逍管起來很方便,沒那麼多煩瑣的手續。

    他這個刺史,自然是這支鄉勇的總指揮,而他又讓趙持滿做衙前都知兵馬使實際負責統領。

    下分三個營,每營一千人,營設一個兵馬使。營下設團,二百人一團,百人一旅。團設指揮使,旅設都頭,隊設隊正,夥設夥長。

    這套指揮體系沒採用府兵軍制,實是為避免一些麻煩之事,畢竟這三千人只是鄉勇而已。

    從衙前都知兵馬使到都頭、隊正,可都是由傭兵擔任的,沒有一個是官身,當然就不好用府兵官職了。

    劉俊覺得李逍搞這些鄉勇有些多餘,百濟人本就不能相信,還又不給武器只給根棒子,那這群棒子軍搞起來又有何用?

    雖然他也勸過李逍,可李逍打定主意的事情他是勸不了的。

    李逍當然也知道現在蘇薛的兵就在不遠處,但以後隨著戰線前推,薛蘇二將的兵會離他越來越遠,武珍州也會徹底成為大後方。

    到時這裡就會形成一個武力空虛區,若沒有點自己的武裝,那他李逍這個刺史就真的會很難當的。

    “經略,有信到。”

    一名衛兵過來禀報。

    “哪的信?”

    “有兩封信,一封是自帶方州劇烈州送來的,是薛都督給你的信。還有一封是自耽羅島送來的,來自長安的。”

    “先看薛帥的信。”李逍道。

    薛仁貴的信倒是簡單,主要是說李逍膽子很大,居然趁他和蘇烈不在的時候,就私自做主把他們東征水師的戰利品給賣光了。當然,這也只是開個玩笑而已,其實薛仁貴對李逍的行為很讚賞。

    畢竟賣了二十多萬貫,太過出人意料,大大的驚喜。而且不光是賣了錢,李逍還給他們弄來了大批前線緊缺的糧草藥品布匹等。薛仁貴說他暫時不會回武珍州,要督促金春秋補給糧草,提供士兵,準備在冬季到來前,發起一場新的秋季攻勢。

    武珍州這邊,就全權交給李逍這個新任刺史負責了,甚至耽羅島那邊,也要李逍這個經略使負責。

    看完後李逍笑了笑,沒惹薛蘇二帥生氣就好。

    “把長安送來的信給我。”

    李逍拆開長安來的信,卻是太師長孫無忌給他的信。信裡,長孫無忌告訴了他長安城最新的動向,比如皇帝已經和宰相們議好,要調他回長安任太府寺少卿,到時還要讓他督造大明宮。

    據說旨意都已經擬好了,不日就會送來武珍州城。

    合上信,李逍陷入了沉默。自己還剛在這裡打開點局面,怎麼這李治又這麼折騰呢。

    自己難道真的又要返回長安?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5
第377章朝令夕改





    “朝令夕改,這豈不是兒戲嗎?”

    “就是,才剛到任,又召回京,幾千里路途,太兒戲了。”

    武珍州衙,趙持滿和劉俊聽說朝廷要召李逍回京,都是一臉驚愣。

    李逍心裡也不太爽,把人當猴耍呢。自他離京到現在,都不過兩個月時間,當初皇帝還給他三個月時間上任呢。他這都算提前到任,可才剛上任半個來月,這倒好,皇帝又說要召他回京。

    太府寺少卿兼大明宮營造使,他李逍還真不太稀罕。

    送錢倒還送出問題來了,早知道還不如不送。

    “三郎,既然是陛下旨意,我看你也只能回去了。”趙持滿道。

    李逍搖頭。

    “我不回去,懶得折騰。到了這邊,還剛剛打開局面,回去做什麼?”

    “可是陛下旨意?”

    “陛下的旨意還沒送來,現在這消息是長孫太師送來的,我還有點時間。我這就馬上寫封信,你找人快馬送到長安給太傅李績,希望太傅能夠幫下忙,如果能取消這道旨意最好。”

    雖然剛到任半月,但李逍卻覺得在這百濟確實天高皇帝遠,做事很痛快,沒什麼束縛。他可沒忘記,自己離開長安的原因,那也是被迫出來的。當初跟王柳崔三家的對決,他李逍雖是勝者,可也被長安的那些勳戚世家們給仇視,長安現在還不安全。

    “陛下已經有旨,中書門下也已經通過,只怕此事再難更改吧?”趙持滿問。

    “事在人為嘛,陛下調我回去,肯定也是因為我在赤山浦給他送去的那十萬貫錢。說實話,回京並不就好,朝中做官不更,不如在這裡行事方便。再說我覺得也還有機會的,比如說我在這裡可以為陛下治理邊疆,還能源源不斷開源呢。”

    李逍決定把在武珍州抄家所得押送回京,再把新徵的契錢三之一也一併報給朝廷。

    雖然現在這兩筆錢不過萬餘貫,不比之前赤山浦十萬貫那麼驚人,可畢竟也是有近萬貫錢,相信皇帝也能看到他李逍的本事。

    當天,李逍認真的寫了兩封信,一封是給太傅英國公李績的,一封則是給宸妃武氏的,李逍在信裡寫了自己離京之後一路過來的詳情,同時也說了自己到任之後的主政計劃,末尾還把幾筆新收入寫明。

    他希望自己留在武珍州,還在信中承諾,若他繼續留在武珍州,會有更好局面。

    寫完後,讓人馬上乘船回登州,快馬送信往長安。

    接下來的幾天,李逍便乾脆不再管這事情,他也沒坐在武珍州城裡坐等消息回复。

    他騎著馬,帶著自己的親衛隊還有數名在當地人中找的嚮導,從武珍州城出發,一縣一縣的走訪察看自己治下的五縣。

    甚至巡視完武珍州五縣之後,他還騎馬前往帶方州的居烈城去拜見了東征水師的兩位副帥薛仁貴和蘇定方。

    百濟與新羅舊以支離山為界。

    支離山下,百濟一邊,居烈城。

    大唐在百濟設立的第二個州帶方州的州城就在此處,此時居烈州不僅是帶方州都督府所在,也是帶方州刺史衙門所在,還是東征水師大營所在。

    薛仁貴和蘇定方早知道李逍要來,特意到城外來迎接。

    李逍見到他們,忙滾鞍落馬。

    “哪敢勞煩二位親迎!”

    薛仁貴笑著拍打李逍,“你小子一來,就弄的天翻地覆的,我在劇烈州都聽說你那邊的動靜,好樣的。”

    蘇定方已經是近六十歲年紀,他在貞觀初年就在大破東突厥之後受封中郎將之職,可在此後的二十餘年裡,似乎完全被太宗皇帝遺忘,在那個位置上一呆就是二十餘年。

    二十餘年,就一直在十二衛衙門裡坐冷板凳,從沒再實際領過兵。

    直到新皇繼位,這位曾經戰神李靖元帥的門生,才終於又重得啟用。

    他年紀比薛仁貴大上幾乎一倍,可以說是兩輩人。但他很珍惜現在的統兵機會,他也不想辜負皇帝的信任。

    身為東征副帥兼帶方州都督兼刺史,蘇定方更多的心思撲在軍事之上,對於帶方州這個新征服之州的民政事務的管理上倒是管的不多。

    相比起武珍州那邊如今轟轟烈烈的場面,帶方州倒顯得有些過於平靜了。

    “聽說你一頓酒宴,可就把武珍州徹底掌控了,厲害。”

    李逍笑道,“殺了幾隻雞儆猴,確實安穩多了。”

    “以前一直聽說你不肯來軍前,還以為你只是個書生呢,想不到你其實也很狠,殺起人來倒跟殺雞一樣啊。”蘇定方鬚髮半白,撫須稱讚李逍。

    “不狠不行,那些傢伙個個心懷鬼胎,不行點雷霆手段,震懾不住他們啊。”

    蘇定方不客氣的道,“三郎啊,老夫得陛下信任,讓我兼任這帶方州的都督兼刺史,可是你也知道,如今我更多心思要放在統兵征戰這塊,帶方州的民政我也沒多少精力,而且我也不知道如何管。你是武珍州刺史,同時還是安東道的經略和安撫使,我看不如你順帶著把帶方州的民政這塊接過去。”

    “這哪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啊。”李逍笑著推辭。

    “這裡可是前線,一切從權。我這就向陛下上奏,辭去這帶方州刺史兼職,我會向陛下推薦由你兼任帶方州刺史之職。”蘇定方說的很真誠,“你在武珍州做的不錯,那邊局面很好,就用你那套在這邊搞就行了。”

    薛仁貴也道,“蘇帥是認真的,我們現在正準備一場新的戰役,準備跟百濟和高句麗人大戰一場,蘇帥也沒這麼多精力管這後方之事,我們兩個負責在前面打仗,你負責後方,你放心,若誰敢做亂,我們手裡還有四萬兵馬替你撐腰呢。”

    經略使帶安撫使,本來也就是協助東征水師。

    “小侄何德何能啊,能得二帥如此看重。”

    “你有本事我們才真正看重,若你沒本事,那我們也不會放心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你。”蘇定方道, “好了,也別站在這城外說話了,我們在城裡準備了酒菜,為你接風洗塵。”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5





    蘇定方和薛仁貴都是比較標準的大唐將領,他們行事比較直接,不像長孫無忌那些文臣一樣喜歡玩彎彎繞。

    有什麼話就直說,惹急了就抽刀子乾。

    蘇定方的出身其實跟程咬金差不多,他家是河北的。隋末時蘇家是河北地方上的豪強地主,後來隋末民變四起,蘇定方的父親就組織民團保衛鄉里,隨地方官征討變民。

    蘇定方十六歲就跟他父親東征西討,威名漸盛。可惜隋末那是個無力補天的年月,越討賊越多。最終蘇父死於戰場,蘇定方繼承了父親的那支兵馬,最終眼見隋朝無望,便投奔了河北竇建德,深得其信任。

    只是竇建德雖然最後佔領大半河北,可天下終究還是李家的。竇敗亡後,蘇定方卸甲歸田,在家種了段時間的地。後來竇的部下劉黑闥起兵反唐,蘇定方終究還是沒按捺住也重新披甲陣。

    結果劉黑闥雖然一度打的李唐大軍落花流水,可最終被李建成擊敗,蘇定方再次回了老家種田。不久,劉黑闥二次起兵反唐,蘇定方又提刀上陣了。這次劉黑闥的勢力更盛,最終李唐不得不派出了李世民統兵征討。

    劉黑闥沒能擊敗李世民,兵敗身亡,蘇定方則再次回老家種地去了。

    種了幾年地後,大唐對突厥用兵,蘇定方被徵召從軍,主持戰局的李靖選蘇定方訓練一支精騎,幾年後,李靖就是帶著蘇定方訓練出來的這支河北精騎直搗突厥汗庭,大破突厥。

    蘇定方也因功得封中郎將。

    但或許就是因為他那並不好的經歷,偏偏在開唐諸將帥中,他的年紀又比較年輕,因此一直被太宗雪藏,一藏就是二十餘年。

    蘇定方坐了二十多年的冷板凳,沒什麼怨言。

    現在他得新帝信任統兵東征,他只想以國士報之,狠狠的干死那些百濟高句麗賊,為皇帝征服朝鮮半島。

    “後方民政這些,我沒精力管,也不懂得管。我就把他全交給你了,我只管負責前線砍人。”

    接風宴上,蘇定方喝著赤山浦送來的美酒,很直接的道。

    薛仁貴如今才三十餘歲,太宗晚年征遼,他奉詔應徵,在軍陣中大放異彩,得皇帝直接從小兵提拔為將軍。征遼是他的起點,他也希望能夠再建新功。

    “三郎啊,說說你的打算,要如何做?有什麼需要我們配合的,只管提。”

    李逍放下酒杯。

    能得兩位軍中名將的如此信任,讓他很感動。

    “二位大帥如此信任某,某深為感動。某便全力為二帥主持這後方之事,讓二帥無後顧之憂。”

    關於具體的操作。

    李逍早就在心裡有了一套想法,他緩緩道來,說,“東征水師雖有四萬,可畢竟還只是一支偏師,如今百濟雖新敗,但高句麗接下來肯定會抽調兵馬南下,百濟也會聚集重兵來爭。”

    “嗯,你說的沒錯,最近百濟和高句麗一直在積聚力量,入冬之前我們不打,他們也會來跟我們要打的。”薛仁貴點頭。

    “大戰當前,後方更需要穩定。”李逍跟兩人道,“既然二帥如此信任某,那某也就全力以赴。我打算把在武珍州那邊的動作再在這裡做一遍,清理一遍那些百濟豪強,挑幾個實力最強最不服我大唐的家族殺一殺,震懾下其它百濟人。”

    順便呢,還可以查抄這幾大最有錢的家族,用他們的資財糧食等充抵軍用。

    “第二步,在帶方州設立州學,以進學名義,讓帶方州的豪強貴族們把子弟送來州學讀書,實際上就是讓他們交質子。”

    “這個想法不錯。”蘇定方點頭,其實他們現在也有這樣做,他們攻下帶方州後,也曾強令那些豪強大家族派子弟從征,說是從征,其實也就是讓他們做人質,留在軍中讓他們有所忌憚而已。

    而現在李逍說以讀書的名義,把他們召到州城州學裡,其實效果也是一樣。

    “再然後呢?”

    “然後就是推行減租減息策略,打了那些豪強大家一棒子,就得給那些貧民百姓一些甜頭。”

    “再招募貧民和奴隸為州鄉勇,這樣便可讓水師全力應付征討事宜,從後方抽出力量,以後後方的治安就可以由這些鄉勇接手。”

    “這些人可信嗎?”

    “總要調教馴服的,相信是可用的。”李逍自信道, “等到將來,這些鄉勇其實也可以協助水師攻城略地、押運輜重糧草、運送俘虜的。”

    蘇定方哈哈大笑,“若是別人說這話,我可能不太相信,但既然是你李三郎說的,我信。”

    “再然後就是屯田築堡修路。”李逍說出他的又一個計劃。

    清洗百濟豪強大族,是為了後方安穩。減租減息招募兵勇,也是為了得到底層百濟人的支持,同時能夠讓後方有一支協助力量。

    最後的目的,還是在百濟征服之地建立起秩序,推行統治。

    “屯田,可自給自用。讓百濟的大唐軍隊可以直接得到糧草供給,而不用大費周章的自中原運送過來,既能節省時間,更能節約糧食,若本地糧食能自給,東征水師就真正的無後顧之憂了。”

    這話深得薛仁貴和蘇定方的讚同。

    打仗嘛,雖然說是他們這些將軍的事情,可如眼下這場大戰,那不是一天兩天能結束的,尤其是跨海東征,他們還是一支幾萬人的偏師,糧草補給是大問題。

    一旦糧草供應不足,那再厲害的軍隊也撐不了多久。

    “兩位大帥,只要我們能穩定後方,推行清丈田地,普查人口的策略,那麼以帶方和武珍二州的田地肥沃,每年可徵得田賦糧食許多,而通過充公沒收的那些逃亡貴族和官府的田地,可以招募貧困百濟百姓佃種收租,如果順利,則負責供給幾萬東征水師並不會有問題。”

    據現在李逍所得到的數據來看,武珍州和帶方州算是百濟比較富裕的地方,雖也有些山地和多島嶼,但同樣還有平原地帶。
mk2258 發表於 2018-9-1 21:05





    現今編在兩州下的百濟戶兩萬餘,人口十四萬三千三百戶,有田地四萬三千餘頃,差不多能達到人均三十畝地。這個人均耕地數量,甚至超出了大唐的人均耕地數,是相當厲害的。

    四百多萬畝地啊,很驚人,還都是熟地。

    以前這些土地大多集中在少量的百濟貴族豪強手裡,還有部分在官府手裡。而現在,大唐佔領這兩州,設立十縣。通過沒收的逃亡貴族豪強的土地和接收的官府的公田,再加上清丈田地收契錢收回的田地,如今大唐官方直接就差不多拿回了一半的田地。

    這一半,就是二百一十多萬畝地。

    那些仍留在百濟人手裡的地,哪怕每畝只徵六鬥的糧食,也是相當恐怖的。

    “光百濟人手裡的田地,一年可徵糧近一百三十萬石稻穀。而朝廷收回來的公田,一半左右做為債券的抵押交給長安債券買主,剩下一半還可以自己傭人屯田。”

    屯田所得的糧食還更多。

    “若風調雨順,一年可得糧不下二百萬石,甚至更多。”

    如此兵糧有餘,完全可以不再依仗中原的糧食補給運輸,可以就地補給了。

    “自己屯田所費也不小吧?”

    蘇定方道,屯田就相當於是軍方自己的農場,僱傭農民來種地,付給些工錢,然後收穫幾乎全部是自己的,因為軍屯連稅賦都不用交的。

    當然,屯田也有本錢,相比於百濟人的田地徵糧,自己屯糧先期還得投入種子、農具、耕牛等等。

    薛仁貴則問了另一個問題,“對百濟人的田地,難道不是按租庸調製徵賦嗎?”

    租庸調製是大唐的稅制根本,其核心不是按田畝數來徵糧,而是按丁來徵的。每丁每年交租粟兩石,另有其它的一些棉絹等土產。

    這種稅制的特點就是不管你家有多少田地,徵田租時只是按丁口來算的,一個成丁就徵兩石,不管你有百畝還是十畝地。

    “薛帥提出的問題很關鍵,租庸調是我大唐稅制根本,是以均田制為核心的。但畢竟這裡是戰區,還是邊疆新征服之地,不能與中原相同並論,因此我的意思呢,咱們徵田賦,不按租庸調來徵,而是在清丈了田畝後,直接按田畝數量來徵稅,每畝徵六鬥。”

    “畝徵六鬥,會不會太高了一些?”薛仁貴又問。

    正常來說,田稅一般也就在三十稅一左右。如果說一畝地收糧一石,那麼畝收稅其實也就是三升多點,而李逍說徵六鬥,那就起碼是六成了。哪怕百濟的地肥沃些種的是水稻,那畝產也就是一石半到兩石的,六鬥一畝的田租也達到三分之一左右。

    這就是相當於提高了十倍的田賦了。

    “三十稅一,太低了。”李逍很狠,對敵人就得狠些。

    “畝租最起碼得五斗。”他說道,“而且我計劃下一步要在百濟推行均田制。”

    均田制的核心其實不是說免費授田,而是限田。比如中原均田制說每丁授田百畝,其中二十畝永業田,八十畝口分田。

    那八十畝田六十五歲後要交還朝廷,二十畝田可以留傳子孫。

    但那也只是說說好聽的,實際上,這每丁授田百畝有個前提,首先,這個百畝就是一個普通平民成丁所能擁有的最高田畝數,比如說你家已經有一百畝地了,那麼你就一畝地也分不到了。

    再其次,實際授田還得根據當地田畝數量來分,打比方一千畝地,有十丁,那當然是每丁百畝。而如果總共只有一百畝地,有十丁,那每丁也就只能授十畝了。

    這就是均田制,核心就是限田,而不是分田。

    李逍說接下來要在百濟均田,核心思想不是說要給那些百姓貧民們分田,而是說又要對那些百濟豪強地主們下手了。

    每丁最高限額百畝,那些地主豪強們哪個家裡不是有大量莊園,無數田地呢。就算如今清丈田地,收契錢收走十分之一,還剩下很多。

    肯定是超過百畝的,而當李逍推出均田制後,到時這些百濟豪強們又不是大唐的貴族勳官,當然不能超額。於是乎,超出來的田畝數,便只能由朝廷徵收,可以像徵性的補償點錢款,實際就是要打土豪收田。

    收回來的田地,給那些登記了戶口的百濟貧民們分一部份,肯定不會分太多,名面上說每丁百畝,肯定實際上一丁只會分個二三十畝地,這些地按口分田和永業田二八比例分,將來要交還的口分田會佔十來畝,真正能留下來的永業田只會有幾畝。

    而當均田以後,就必然要實行租庸調稅制,到時就不再是按田畝數收稅,而是按丁來收了。

    不管那些地主豪強們家裡每丁還剩下一百畝,還是說那些分田的貧民手裡只有二三十畝,反正每丁每年的田租要交兩石。

    算起來,租子還是下降了不少的。

    但更多的田就收歸到了朝廷手裡了。

    這就是李逍打算在百濟未來推行的政策,算是土地革命了。其實隋統一南北,唐結束隋亂,新朝立國之後,都是推行這樣的策略。

    均田均田,一面大量沒收那些無主之地,並限制地主豪強們的田地,同時也給許多貧民分些能活下去的田地。

    “土地這東西是命根子,只怕那些百濟人不會肯。”

    “所以說這事也不急,一步一步的來。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再推行,那些百濟的土豪們想反抗也沒有了能力了。”李逍笑著道,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現在李逍並沒有馬上這麼猛,而是稍溫和點。先量地,徵一遍契錢,收走十分之一的地。

    然後再收租,雖然租子定的高,可畢竟那些人手裡留的地多,田地多,最終留到手裡的糧食也會很多。

    等大唐在百濟徹底站穩了腳跟,到時李逍再順勢推出均田,那些百濟土豪們想反抗也就沒有了能力了。

    “那就統一點,對百濟人的私田畝收田租三鬥,對交給中原唐人的田地,則畝收一斗。對官府手裡的公田,則對佃戶收每畝六鬥。”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