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歷史] 崛起之第三帝國 作者:大羅羅 (已完成)

 
regn13 2017-12-25 19:40:0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262 104970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8
第170章 將軍內閣
    路德維希馮海因斯貝格赫斯曼伯爵現在乘坐著一輛1931年最新推出的奔馳07豪華轎車,正在前往總統府的途中。他在1930年2月時獲得了一次軍銜晉陞,如今是一位少將了。

    在僅有萬人的防衛軍陸軍中,少將幾乎是處在頂峰的人物了。站在這群少將之上的,大概就是總參謀長庫爾特馮哈麥施坦因-埃科特中將和國防部部務司司長施萊徹爾中將等寥寥數人。而其中最有權勢的施萊徹爾中將,現在就穿著嶄新的呢子軍裝,佩戴著綬帶和勛章,端坐在赫斯曼身邊,一邊抽著一支短粗的煙斗,一邊看著車窗外正在遊行示威的一群人發呆。

    「庫爾特,你在想什麼呢?」赫斯曼問。

    「我想到了1918年!」施萊徹爾用拿著煙斗的手指了指窗外的群眾,那是一群布爾什維克黨的擁護者,舉著紅旗,唱著《國際歌》並不是要去造反,而是為了即將舉行的大選造勢。

    德國的經濟,自然早就陷入了大蕭條。和歷史上一樣,它是最先陷入大蕭條的國家!從1928年下半年開始,德國就陷入了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資金外逃通貨緊縮利率高企各種資產價格暴跌消費和投資需求被嚴重抑制生產出現嚴重過剩實業陷入困境開始裁員減薪裁員減薪導致消費更加萎靡,同時政府財政出現巨額赤字,被迫實行財政緊縮,而為了應付必須的開支還要增發國債,從而進一步推高市場利率導致投資和需求進一步下滑……

    面對這種可怕的困局,執政的聯合政府可以說是一籌莫展。想要刺激經濟對一向奉行李斯特路線的德國而言,政府在經濟嚴重下滑時出手干預本就理所當然可是卻囊中羞澀,國庫入不敷出,印鈔機又被嚴格監管著。

    而想要把印鈔機拿回來,則必須解決《凡爾賽條約》中巨額賠償的問題!截止1928年底。德國還欠著455億英鎊(根據《凱恩斯計畫》,德國不必為49億英鎊的巨額賠款支付利息)的巨額賠款。那麼大筆的賠償掛在那裡,馬克如果和英鎊脫鉤,刷出來的多半就是廢紙。

    而且更讓當時執政的施特雷澤曼總理頭疼的是。英法兩國在1929年6月底就宣佈自1930年起停止接收除煤炭以外的所有德國賠償品,同時要求德國以現金支付剩餘部分,否則協約國賠償委員會就將從德國存放在英格蘭銀行的英鎊儲備中直接扣除!

    大概是被這個消息氣壞了身體,從1924年起就領導聯合政府的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居然在29年10月3日突發心臟病一命嗚呼了。

    而失去了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這位政治家的德國政壇,就開始陷入了動盪。從1929年10月3日到1931年初。德國就舉行了2次大選,威廉馬克思、赫爾曼穆勒和海因裡希布呂寧先後出任總理(都是很不穩定的聯合政府),不過面對越來越糟糕的局勢就在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去世的當月,華爾街股市突然崩盤,世界範圍的經濟蕭條隨之而來無論誰上台都無濟於事。

    到了1931年1月,海因裡希布呂寧因為無力解決越來越嚴重的失業和經濟衰退問題,遭到了納粹黨、布爾什維克和社民黨聯合提出的不信任案的打擊。因為在不信任案的表決中沒有過關,布呂寧只得請求興登堡總統下令解散議會舉行大選。

    「庫爾特,不會有1918的。」赫斯曼笑了起來。他的心情其實不錯,因為目前德國的經濟表現雖然糟糕。但是比歷史上的1931年不知道要強多少。截止1930年底,失業人數還沒有超過250萬。工業生產總值因為有蘇聯訂單、日本訂單、意大利訂單的支撐,只比1928年最繁榮的時期下降了約22%。而且,原來的基數比起歷史上也要高出許多。

    不過在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中,還有表現比德國更好的國家存在。

    赫斯曼笑道:「德國人民現在有更好的選擇,意大利就是個好榜樣,我們的波羅的共和國也很不錯,連波蘭都還過得去。」

    他說的這三個國家都是所謂的「法西斯國家」。波羅的共和國自成立之日起,就由奉行國家社會主義的波羅的德意志民族黨一黨統治,受惠於蘇德合作。該國經濟一直保持增長。哪怕遭遇大蕭條,也能夠依靠政府投資和充當蘇聯的貿易窗口而維持一個低速增長。

    而波蘭在1926年5月也發生了一場「法西斯政變」,下野三年的波蘭國父畢蘇斯基上台建立了一個不是很獨裁的獨裁政權。將波蘭從經濟混亂、惡性通脹和社會動盪中拯救了出來。即便在大蕭條期間,波蘭經濟也能勉強維持。比英美法德這些經濟強國要好得多。

    「是啊,我們也應該有個墨索里尼或是畢蘇斯基,」施萊徹爾有些感慨,又有些無奈。「那樣德國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萎靡了……路德維希,你真的認為我們有必要在大選結果出來後把政權再交出去嗎?」

    赫斯曼苦苦一笑:「庫爾特,這一點你比我清楚……德國不是俄羅斯。我們有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傳統,人民也更難伺候。如果我們德國人有俄國人那樣的承受能力,1918年的災難根本不會發生!」

    「是啊,我們有將近7000萬優秀的人民,他們嚴謹、勤奮、勇敢,而且非常聰明,就是不能像牲口一樣吃苦。」

    「所以我們做完了該做的事情,就應該及時退出,」赫斯曼說,「而且國際上也需要有一個熱愛和平的總理來領導德國,我們這些將軍一直呆在檯面上是不合適的……至少現在不行!」

    「熱愛和平?」庫爾特馮施萊徹爾冷笑幾聲,「希特勒嗎?他可是一心想發動世界大戰……那本《我的奮鬥》裡面不就是這麼說的?」

    「但是英國人、美國人和法國人不會相信,因為他們的政治家在競選的時候一樣亂說話。」赫斯曼說話的時候,他的奔馳大轎車已經穩穩停在了氣派的總統府花園裡面。

    興登堡總統的兩位副官,舒倫堡上校和奧斯卡馮興登堡上校正站在官邸主樓的門口。看到赫斯曼和施萊徹爾,就連忙上前,先是行了軍禮。然後興登堡上校(總統的兒子)就說:「庫爾特,路德維希,我父親和魯登道夫上將正在等你們……不過他們還是有些猶豫,畢竟這個任命是不大妥當的。」

    「有什麼不妥?」赫斯曼笑了笑,「塞克特上將可是國會議員,也不是現役軍人,由他出任看守內閣總理完全符合憲法。」

    「但是內閣成員中的軍官也太多了,」一邊往總統辦公室走去,興登堡上校一邊說著總統猶豫的原因。「除了塞克特上將外還有胡蒂爾上將、格拉瑙上將、希佩爾海軍上將、福爾貝克少將、赫斯曼上校(赫斯曼的父親)還有施萊徹爾中將……」

    原來赫斯曼和施萊徹爾等人密謀出了一個將軍內閣。總理是原來的總參謀長馮塞克特上將,部長們不是退役的將軍就是退役的上校。

    雖然只是個臨時看家的看守內閣,但是清一色的榮譽軍官團成員看著還是有點扎眼。

    興登堡上校又為難地看了眼施萊徹爾,「庫爾特,你可是現役軍人啊。」

    「現役軍人出任國防部長沒有什麼不妥啊,」赫斯曼馬上說,「奧斯卡,我們必須要告訴外界,這是一個隨時準備打仗的內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恢復義務兵役制。」

    根據赫斯曼、施萊徹爾和哈麥施坦因-埃科特等防衛軍高層人物商量出來的計畫,準備趁著法國被軟弱的左pai政客掌控(現在的總理是賴伐爾這個軟骨頭),而且正陷入經濟危機的時機,果斷推出擴軍計畫。將德國防衛軍改編為國防軍,陸軍人數從現在的萬提升到80萬,還要組建國防軍空軍。

    而這個擴軍計畫也意味著大批被卡在中低級軍銜上多年的軍官、士官可以得到晉陞。軍官團的規模也將從原來的八千人一舉擴充到兩萬四千人。足足增加了三倍!而且還會新增許多個軍長、師長、旅長等高級職務。這可是一次難得的收買人心的機會和提拔親信的機會。

    無論是誰主持這次擴軍,都能建立起一股以自己為核心的勢力,所以赫斯曼無論如何都不會把這個機會讓給阿道夫希特勒這個魔王!

    而且不僅不會把槍桿子交給希特勒,他還打算把希特勒包裝成人見人愛的和平鴿……其實希特勒很會裝的,應該能演好這個角色。(未完待續。)

    m.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8
第171章 我要告你!
    「庫爾特,路德維希,你們不必和我說擴充軍隊的好處,我還沒有昏庸到不明時務的地步。但是我還是要問,如果法國和比利時真的準備動武。我們又該如何應付?」

    在寬敞氣派,曾經被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使用過的一間辦公室內,衰老不堪的興登堡總統坐在一張沙發椅上,用渾濁的目光看著施萊徹爾和赫斯曼。

    『他已經失去了以往的果斷和判斷力,而且一會兒清楚一會兒糊塗,可能得了老年痴呆。』赫斯曼在心裡嘆了口氣。

    實際上興登堡不是今天剛剛知道赫斯曼和施萊徹爾的計畫這個計畫是國防部部務司和總參謀部一起制定的,花了將近半年時間反覆進行推演,早就將各種可能的突發事件都考慮到了。

    在計畫制定前,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就知道了。而且計畫制定好後,還交他們二人審查。最後興登堡點了頭,才能推進到如今的地步。

    「總統閣下,」赫斯曼也不能和一個多半已經老年痴呆的總統置氣,只能耐著性子解釋說,「如果敵人要打,那麼我們就奉陪到底!」

    打的計畫早就定好了!

    既有和法國單挑的計畫;也有聯合蘇聯大戰法波的計畫雖然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畫還沒有搞完,但是這個時空波蘭拿下了右岸烏克蘭,還「氣死」了列寧,連蘇聯的小朋友都知道「一定要消滅白色波蘭」。所以波蘭一旦對德宣戰,斯大林只能硬著頭皮加入。

    實際上,斯大林在1931年1月的時候已經按照德國方面的請求,進行了一些動員,組成了烏克蘭方面軍和白俄羅斯方面軍。還不斷派遣sb-1雙發中型轟炸機(是一種蘇德合作開發的擁有夜航能力的快速轟炸機)侵犯波蘭領空,在蘇波邊境製造緊張氣氛當然是嚇唬人的。斯大林並不想現在就打波蘭,但也不想讓波蘭把德國給打死了。

    「我們能打得過法國嗎?」興登堡總統似乎忘記有波蘭了,只問了法國。

    「能夠抵抗,如果法國人有進攻的跡象,」赫斯曼說,「陸軍會派出10個師搶佔萊茵地區的有利地形。建立防禦陣地。他們將在那裡一直堅持到擴軍完成……」

    「可能嗎?」

    「可以做到,因為我們的空軍會為地面部隊提供支援。」赫斯曼告訴興登堡,「我們在波羅的儲存了150架j.28h重型轟炸機(就是tb-2,不過不是最初的型號)、300架容克j.30中型轟炸機(就是sb-1,其中有150架是魚雷轟炸機)、350架hs-120俯衝轟炸機(生產火車頭的亨舍爾公司在20年代末也進入了航空業,和福克公司聯合開發了這款俯衝轟炸機)和450架福克d.20戰鬥機。這些飛機的性能都非常優越,遠遠領先法國的同類飛機。而且駕駛那些飛機的飛行員也非常優秀!」

    因為有蘇聯和民航訂單支持,德國的大排空冷到1931年依然領先。雖然因為大蕭條而放慢了提升的速度,但是14缸1200馬力級別的空冷機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14缸1400馬力的空冷發動機也開始小批量試生產。

    憑藉著這些性能優越的空冷發動機。德國飛機製造公司不僅依然控制著全球民航飛機70%以上的份額,而且還製造出了幾款性能非常優良的軍用飛機。

    「閣下,如果和法國交戰,」赫斯曼說,「我們將根據杜黑將軍的理論,依靠空中優勢迫使對方求和。」

    「杜什麼?」興登堡眯著眼睛問。

    「朱利奧.杜黑,是個意大利將軍。」魯登道夫比他的「老大哥」興登堡要年輕,腦子也清楚。「他提出陸軍在未來戰爭中沒有什麼用處。只能蹲戰壕,勝負要靠飛機轟炸來決定。」

    「是這樣啊……」興登堡點了點頭。「我們的飛機可以炸到巴黎?」

    「我們有450架可以夠得著巴黎的轟炸機!」施萊徹爾非常得意地說,「而且法國人的戰鬥機飛得太慢,追不上我們的轟炸機。」

    他實際上是在騙興登堡,裝滿炸彈的j.28h型的速度並不是很快,肯定會被法國戰鬥機追上。不過j.30型的確跑得很快,哪怕裝上炸彈也比法國人現役的戰鬥機要快!另外。j.28h和j.30都擁有夜航能力。現在裝備了雷達的夜間戰鬥機還沒有發明根本沒有那麼高端的雷達。因此戰鬥機在夜間攔截轟炸機的辦法就是在機身上裝個探照燈,不過基本上沒有什麼用……

    所以德國現在擁有了450架可以黑燈瞎火的情況下去巴黎扔炸彈的飛機!

    「閣下,發生戰爭是小概率事件,」赫斯曼又補充道,「我們製造這些飛機的目的只是為了訓練飛行員和恐嚇法國人……如果他們不採取什麼過激措施。這些飛機就會繼續雪藏。如果他們喊打喊殺,那麼就用這些飛機搞一次閱兵。可以讓飛機繞著柏林兜圈子,這樣1250架飛機可以飛出2500架的效果。」

    這1250架飛機是秘密存在的德國空軍(大部分飛行員都不是現役軍人)、公開的波羅的空軍和波羅的海軍航空兵的全部家當,也是德**事力量中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用來嚇唬人的效果或許不錯,但是真的要打肯定是不夠的。

    「而且我們還準備了和平主義者,」施萊徹爾說,「將軍內閣只是一個過渡,存在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個月。等到義務兵役制被貫徹實行,將軍內閣就會把權力移交給民選的和平主義政治家。」

    「誰是民選的和平主義政治家?」

    「阿道夫.希特勒先生,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領袖!」

    「哦,是個社會主義者?」興登堡鬆了口氣,「那麼我就放心了,誰都知道社會主義熱愛和平。我們做惡人,再讓他去安撫法國人,是個辦法……好吧,我批准由塞克特上將(退役)出任看守政府總理,直到國會選舉結束,新一屆的政府產生。」

    ……

    就在赫斯曼面見有點老年痴呆的興登堡總統的次日,歐洲的主要報刊上都在頭版最顯著的位置刊登出了最新出爐的德國看守內閣名單這是根據興登堡總統的總統令(《魏瑪憲法》第四十八條授予總統的權力)組成的內閣。

    「將軍內閣……還有一個元帥總統!這些德國佬想幹什麼?他們想要和我們打仗嗎?」

    法國巴黎的總理府內,總理皮埃爾.賴伐爾在辦公室裡焦急地轉來轉去,在靠近辦公桌的一張椅子上,年近70的外交部長阿里斯蒂德.白裡安眯著眼睛,彷彿昏昏欲睡。

    「白裡安先生,您說我們應該怎麼辦?」賴伐爾總理轉了幾圈,最後還是回到了白裡安跟前他雖然是左pai聯合政府的總理,可是在外交路線上,賴伐爾還是得聽白裡安的。

    「這不過是個看守政府,」白裡安瞥了眼彷彿熱鍋上螞蟻的賴伐爾,「兩個月後就沒有他們什麼事情了。」

    會是看守政府?賴伐爾將信將疑。

    「我瞭解德國人,他們和俄國人不一樣,」白裡安笑了笑,「軍事獨裁不會在德國出現的,真要那樣他們的民眾恐怕就要……」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總理辦公桌上的電話鈴就急促高亢的鳴響了。賴伐爾和白裡安互相看了對方一眼,賴伐爾抓起電話聽筒,才聽了幾句,臉色頓時就大變起來。

    「皮埃爾,怎麼了?」白裡安問。

    「出大事了!」法國總理說話的聲音都有些發顫,「德國人,德國人要撕毀《凡爾賽條約》了!」

    「什麼?什麼?」老頭子白裡安這下也沉不住氣,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他們,他們宣佈恢復義務兵役制,要,要在2個月內將德國防衛軍改編為國防軍,陸軍人數要擴充到,擴充到80萬!白裡安先生,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阿里斯蒂德.白裡安的身子晃了晃,險些栽倒在辦公室裡。擴充軍隊顯然是德國撕毀《凡爾賽條約》的第一步!如果不立即加以制裁,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可是法國又有多少制裁手段呢?

    「白裡安先生,現在要不要向魯爾區派出軍隊?」賴伐爾低聲問。

    再度佔領魯爾區?白裡安搖了搖頭,沉重地說:「我們不能貿然行事,現在不是1922年了……德國並不是沒有反抗的力量。要動用武力,就要準備付出巨大的傷亡!而且,沒有波蘭的幫助,我們很有可能會遭受失敗。」

    波蘭……是不會幫忙的!因為這幾天波蘭大使天天都上法國外交部求救蘇聯紅軍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大集結,連日都有快速轟炸機(偵察型)侵犯波蘭領空!

    在這種情況下,波蘭怎麼可能再和德國交戰?

    「白裡安先生,難道我們就這麼放過德國?」賴伐爾抹了把額頭的冷汗,說話的語氣已經輕鬆了不少。

    「不,不能這樣放過他們。」白裡安沉默了一下,「我們要制裁德國!我們要向國際聯盟控告德國,要求對德國進行集體制裁!」

    雖然把德國恢復義務兵役制的時間提前了,但是法國總理卻沒有換人,書裡面的賴伐爾還是第一次執政。歷史上法國的左pai政府就這樣,不大肯拚命的他們都是不肯拚命的人選出來的嘛!實際上把綏靖主義往右pai頭上扣是冤枉他們了,這些事情都是左pai聖母干的,歐洲聖母的起源嘛。(未完待續。)m.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8
第172章 副總參謀長
    「感謝您,上將閣下!」

    赫斯曼啪的一個立正,然後畢恭畢敬向國防部長庫爾特.馮.施萊徹爾上將行了軍禮。這位在一個半月前成為國防部長,又在昨天提升自己當了上將的「政治將軍」,剛剛把象徵著中將的肩章給赫斯曼佩戴整齊。

    「哈哈,這是你應得的,我的好兄弟!」施萊徹爾上將大笑著拍了拍赫斯曼的肩膀,對周圍一群喜氣洋洋的校官、尉官們說,「39歲的中將啊,還是我們國防軍的副總參謀長……真是讓人羨慕!」

    39歲晉陞中將!在德國陸軍中真算是飛速了,而且還是在和平年代升上來的。但是今天聚集在國防部禮儀大廳裡面所有的校官、尉官,卻沒有一個人不服赫斯曼的。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這回能夠加官進爵,都是施萊徹爾和赫斯曼兩人鼓搗出來的國防軍從萬一下擴充到80萬!規模擴了幾倍,晉陞的機會自然就多出幾倍!對於大多數熬資歷都快熬成老頭的德軍軍官而言,這段時間的日子簡直就跟上了天堂一樣。

    而施萊徹爾和赫斯曼兩個始作俑者,可是擔了很大干系的擴軍到80萬,這是直接把《凡爾賽條約》撕爛了,協約國那邊要真打,簍子恐怕就捅大了。

    還好,今天上午已經有好消息從瑞士日內瓦傳來法國那個老掉牙的外交部長阿里斯蒂德.白裡安正式向國聯控告德國了!

    這可是天大的喜訊!法國人選擇控告,那就說明他們不會用武力干涉德國的擴軍了。而且國聯最多就是集體制裁,經濟封鎖啥的……根本沒有什麼好怕!

    因為眼下的國聯是不包括美國和蘇聯的,所以這兩國也不會參加集體制裁。沒有這兩國參與的制裁,對眼下的德國根本沒啥影響。

    另外,白裡安的控告也不一定能過。現在德國、日本和意大利都是國聯常任理事國!

    意大利這些年和德國的合作項目很多。墨索里尼不可能同意制裁,要不然一堆爛尾工程怎麼辦?至於日本,那就更和德國穿一條褲子了。現在的日本的船廠、鋼廠、飛機製造廠裡面可有不少德國工程師呢。而且日本和德國的合作項目90%都違反《凡爾賽條約》,是不是也要被制裁一下?

    所以五個常任理事國裡面,三個是和德國一邊的(包括德國自己),不過國聯的五大流氓是沒有「否決權」的。國聯行政院開會決定要制裁誰的時候。按照程序要由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十一個非常任理事國按照「一國一票」的原則投票表決。

    而現在的國聯非常任理事國裡面,也不都親近英法。其中有三個拉美國家的獨裁者和施萊徹爾關係很好,正準備在德國幫助下發展工業。所以到時候一定會包庇德國的。芬蘭現在也是非常任理事國,這個國家是波羅的共和國現在的總統戈爾茨帶兵從布爾什維克手裡拯救出來的。向來比較親德,投票的時候一定會支持德國。

    此外,暹羅王國現在也是非常任理事國,這個國家和日本關係很好,可以讓日本設法爭取一下。

    這樣算下來,德國可以在16個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國中拿下8個。法國人的控告。多半不會取得成功。而且就算是成功了,也制裁不了什麼。

    「路德維希,我給你授了銜,現在該你給我們國防軍的兄弟們授軍銜了!」

    施萊徹爾指了指放在一張長桌子上的肩章、領章。這些都是準備授給今天聚在國防部大廳裡面的將校的。

    由於施萊徹爾拿到了掌管軍政的國防部長,因此在這一次「大晉陞」中有很大的權力。而且他還很大方的讓赫斯曼開一份名單就是讓赫斯曼提拔一些親信。

    所以今天到達國防部禮儀大廳的人都是和赫斯曼比較親近的,不是在軍事情報局和史塔西呆過,就是在波羅的防衛軍或是航空委員會任職時和赫斯曼關係密切,或者就是赫斯曼在前線任職時認識戰友。

    光是這後世赫赫有名的。就有凱塞林、古德里安(他是波羅的訓練裝甲部隊時和赫斯曼相識的)、隆美爾(在羅馬尼亞打仗時他和赫斯曼就認識)、哈爾德、莫德爾、卡納裡斯、法爾肯霍斯特、希普爾、米爾希、斯圖登特、保盧斯、耶順內克和烏德特等人。

    赫斯曼站在這些歷史上為德意志帝國建立過赫赫功勛,但是最後大多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兄弟們」面前。並沒有馬上開始授銜。而是猛吸口氣,跳上了一把放在長桌子旁的椅子上,開始即興演說了。

    「戰友們!今天是值得紀念的一天,在1918年11月以後,我們偉大的德意志祖國就一直飽受屈辱和壓迫,被萬惡的《凡爾賽條約》所束縛。到今天快要13年了。13年來的每一天,我們都夢想著有朝一日可以把《凡爾賽條約》踩在腳下,讓德意志帝國重現榮耀……現在我們終於成功突破了《凡爾賽條約》的阻擋,重建了我們偉大的德意志軍隊!這是我們走向勝利的開始!是德意志祖國重新站立起來的開始!德意志帝國萬歲!第三帝國萬歲!」

    「第三帝國萬歲!德意志帝國萬歲!」

    ……

    「他們,他們取得成功了……成功地撕碎了《凡爾賽條約》!」

    同一時刻。在柏林攝政王大街,阿道夫.希特勒的私人公寓裡。剛剛參加完一個選前造勢集會的納粹黨領袖也知道法國向國聯控告德國違反《凡爾賽條約》的事情。

    聽到這個消息時,希特勒的神色有些複雜。他當然很高興,這是他的夢想,從得知德意志帝國戰敗之日起,他就夢想著帝國重新站起來的一天。

    可是撕碎《凡爾賽條約》的不是他,而是德意志軍隊……而且軍隊的冒險取得了成功。

    「這對我們的選情有利!」赫爾曼.戈林也在這間屋子裡,他的心情看著不錯德國空軍得到了重建,他的許多戰友都回到軍隊,並且得到了重用,而他也會很快飛黃騰達。

    「社民黨和布爾什維克黨這下要出洋相了,他們一直聲稱軍隊的冒險會招致法國、英國和波蘭的聯合干涉。可是現在除了法國人提出控告,什麼事情都沒有!」

    說話的是羅森堡少校,軍事情報局的政治處處長。他現在並不是納粹黨徒,但是卻和希特勒關係密切,實際上也在參與納粹黨的活動。

    塞克特看守政府的冒險行為,按照民主的標準來看,簡直是胡作非為!

    一個看守內閣,理應什麼大事都不干,維持一下局面就可以了。可是塞克特內閣卻做了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部分撕毀《凡爾賽條約》,將國家推到了戰爭的邊緣。

    實行義務兵役制的消息一出,頓時舉國嘩然。有歡迎者,也有反對者。而社會民主黨和布爾什維克黨在這個問題上觀點一致,都是最堅決的反對。

    但是在登記失業者超過200萬,還有許多人(至少也有200萬)靠打短工熬日子的時候,擴軍五十幾萬肯定能吸引失業和半失業選民的選票……如果塞克特將軍的冒險取得成功的話。

    而納粹黨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則是堅決支持!雖然塞克特本人是祖國人民黨的黨員,但是祖國人民黨一直都偏中上層祖國人民黨的選票肯定會增加,但不會分流納粹黨的票,因為下層選民不大會投票給這個容克黨。

    所以希特勒的納粹黨肯定能成為這場冒險的受益者,但……並不是最大的!最大的獲益者肯定是容克,是榮譽軍官團。

    「他們很快就會有80多萬軍隊了,如果算上波羅的防衛軍,差不多是90萬。」不就之前剛剛從玻利維亞回到德國的衝鋒隊參謀長恩斯特.羅姆的語氣有些陰沉,顯得不大高興。

    他的衝鋒隊雖然號稱百萬,但實際上真正能衝鋒的不過二三十萬,根本不是八十多萬國防軍的對手。這也就意味著他在政治上的本錢大大縮水了,恐怕很難貫徹自己的理想恩斯特.羅姆是納粹黨左pai的領袖,他這派的政治觀點是抗拒資本主義,提倡把主要工業企業國有化,擴大工人的控制權,沒收舊貴族的田產然後再分配,及社會平等。

    希特勒看了自己這位老戰友一眼,「嗯斯特,再過大約20天,我們應該就能湊夠席位成為一個主要的執政黨了!有些做法和立場必須要改變,這不僅是為了我們的黨,也是為了德意志人民的根本利益!」

    羅姆搖搖頭,剛想說話,魯道夫.赫斯推門走了進來:「領袖,國防軍副總參謀長赫斯曼中將的副官保盧斯中校打來電話,邀請您和赫爾曼.戈林先生、恩斯特.羅姆先生和格里戈爾.施特拉塞先生今晚去他在夏洛騰堡區的家裡吃飯,順便要研究一下聯合政府的問題。」(未完待續。)m.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8
第173章 是總理,不是元首
    赫斯曼在夏洛騰堡區的房子很大,也很漂亮,還有一個帶噴泉、游泳池、草坪和不少高大樹木的花園。這裡原屬於一個德意志邦國的公爵,是一所可以被稱為「某某宮」的大宅子。

    當希特勒等人乘坐汽車抵達這裡的時候,他發現在花園的一角,已經停了好幾部豪華轎車。其中一輛,希特勒認出了是屬於現任國防部長施萊徹爾上將的。

    赫斯曼和他那位升級成了****,但是保養得很好,非常婀娜的妻子克洛伊從屋子裡面出來迎接,將希特勒、戈林、羅姆、施特拉塞和赫斯等人,一塊兒請進了一樓的圖書室這裡非常寬敞,靠著牆壁擺放著棕色的木頭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籍,大多數是軍事方面的著作,也有克洛伊喜歡閱讀的小說和歷史類書籍。

    在圖書室中央,有一張長方形的深色木桌,木桌旁邊已經坐了幾個人。他們是國防部長施萊徹爾上將,接替赫斯曼出任軍事情報局局長的卡納裡斯上校,還有幾個祖國人民黨籍的「將軍議員」。

    很顯然,這是軍方和納粹黨之間的一場組閣談判!

    和歷史上不同,現在的德意志軍方手中可有不少籌碼。不僅軍隊數量多了七八倍,而且還通過控制蘇德合作、日德合作、德意會作以及一些規模較小的「易貨合作」項目,把德國的產業界控制在手。

    另外,赫斯曼一手打造的史塔西機關也是軍隊的一張王牌。誰要真的一心和軍隊過不去,刺殺、綁架什麼的也是選項之一,不過最常用的還是抹黑爆料用這個辦法,軍事情報局已經搞掉了不少布爾什維克和社會民主黨的政治家了。雖然迄今為止軍情局還沒有對納粹黨的人下手,但是把柄肯定已經抓到不少了……

    「我們已經做了民調。納粹黨大約可以拿到25%以上的選票,估計可以有164席。」

    赫斯曼剛一坐下,就將軍情局做的民調結果告訴了希特勒德國人其實還是比較老實的,因此民調很容易做,多派點人上街去提問就行了。

    另外,魏瑪共和國的議會席次在1924年大選時就擴大為656席了。25%的選票差不多就是164席。這比上一次大選(1930年舉行的)時,納粹黨拿下的不到80席幾乎翻番。

    「祖國人民黨、人民黨和民族黨估計可以拿下20%以上的選票,擁有131個左右的席位。」

    赫斯曼接著分析說:「天主教中央黨、民主黨、巴伐利亞人民黨(中央黨分支)、基督教人民黨(中央黨分支)以及其他一些小黨,合計可以拿下20%的選票,剩下的37%由社會民主黨和布爾什維克黨瓜分。」

    「這是最新的民調?」希特勒問了一句。他的黨也有人在搞民調,不過準確及時的程度不能和軍情局相比。

    「這是最新的,恢復義務兵役制的原因已經被考慮進去。」赫斯曼回答,「不到300席,雖然離過半還差一點。不過只要有總統的授權,就可以組閣了。」

    總統授權就是利用憲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把組成內閣的權力授予某個政黨或個人。在魏瑪共和國,這種組閣方法也被稱為「後門組閣」,歷史上希特勒就是這麼上台的。

    而在這個時空,施特雷澤曼死後出現的馬克思內閣、穆勒內閣、布呂寧內閣和塞克特內閣全都是「後門內閣」。因為在議會裡面根本就沒有組成多數派的可能。

    「現在討論一下內閣的組成吧,」施萊徹爾接過了赫斯曼的話題,他看了希特勒一眼,然後說。「總理將由納粹黨提名的人選擔當。」

    這個人當然是阿道夫.希特勒。赫斯曼看了眼「元首」興奮的表情,心想這個人應該當不上元首了。不過這對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好處。

    「國防部長一職將由總統親自委派,」施萊徹爾說著,淡淡一笑,「我將會繼續擔當這個職務。」

    「繼續由現役軍官出任國防部長?」恩斯特.羅姆彷彿不大愉快的發問。

    「當然,我們要準備打仗嘛!」施萊徹爾說。

    「我們已經為此準備許多年了。」赫斯曼有些得意地說,「從1918年11月革命前就開始準備。而且還要再準備幾年。」

    他瞧了眼恩斯特.羅姆,「羅姆上尉,我們知道你也一直在為戰爭做準備。你們納粹黨的人民衝鋒隊可是有百萬之眾的,比我們國防軍的人還要多,這是一支難得的武力。它應該成為德國戰爭準備計畫的一部分!」

    聽到這話。希特勒和羅姆的臉色同時大變!

    赫斯曼的意思很明確,要將衝鋒隊變成國防軍的一部分。這件事情放在另一個時空,恩斯特.羅姆倒是求之不得。因為那時的衝鋒隊號稱450萬人,國防軍的人數隻有衝鋒隊的二十幾分之一。而現在衝鋒隊號稱100萬,國防軍有80多萬。看似差不多,實際上衝鋒隊的100萬是虛的,按照國防軍的標準能整理出10萬就到頂了。

    「希特勒先生,羅姆上尉,」赫斯曼繼續說著自己的計畫,「鑑於衝鋒隊是納粹黨的武裝,我們可以將之改編為武裝黨衛隊,作為國防軍下屬的特殊部隊……其成員依然可以保留納粹黨的黨籍。100萬人應該是改編不出來的,但是6到7個師,10萬人的武裝還是有的。羅姆上尉可以授予武裝黨衛隊上將軍銜,擔任武裝黨衛隊的總司令。」

    希特勒和羅姆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十萬人的武裝黨衛隊……這是納粹黨交出衝鋒隊的條件!可這支軍隊名叫「黨衛隊」,還是由納粹黨籍的恩斯特.羅姆擔任總司令。但是希特勒和羅姆都不會認為這支軍隊是屬於納粹黨的,它最多是「親納粹」罷了。

    因為武裝黨衛隊的改編權肯定在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不可能讓納粹黨自己改編。而且完成改編之後的人事任免權,同樣會由國防部掌控。

    「可是衝鋒隊是我們的選舉工具!」羅姆提出了異議。

    衝鋒隊最大的作用不是上戰場去和敵人較量,而是在國內和布爾什維克黨打架此時德國選舉秩序是很糟糕的,敵對政黨間的鬥毆是家常便飯。而在所有德國政黨中最能打的,無疑就是擁有衝鋒隊的納粹黨。

    「以後不會再有那種秩序混亂的選舉了!」施萊徹爾皺了下眉頭,「在帝國贏得世界大戰前,選舉最好都不要進行了……因為那純屬浪費精力!」

    「如果沒有選舉,政府怎麼產生?」赫爾曼.戈林插話問。

    「或許還會有幾次選舉,」赫斯曼回答,「是在我們控制下的選舉,目的是確立納粹黨和祖國人民黨的聯合執政體制。至於其他政黨,將會在聯合兩黨完全控制國會後,暫停他們的活動至少10年,選舉也會暫停至少10年。另外,在地方各邦、各市,也都會採取同樣的統治方式。地方議會、政府,都將由納粹黨和祖國人民黨共同控制。」

    祖國人民黨現在被一幫退休的容克軍官牢牢控制,赫斯曼的父親老赫斯曼也加入了這個黨,這次選舉結束後多半能當上議員。

    而且,赫斯曼還計畫推動德國和波羅的共和國合併。之後波羅的德意志民族黨也會和祖國人民黨合併波羅的現在擁有近380萬人口(波羅的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而且又吸收了許多白俄和立陶宛難民入籍),大約佔統一後德國人口的5.4%。國會裡面還要新增幾十個席位給祖國人民黨。

    此外,國會裡面還有一些和祖國人民黨觀點接近的外黨議員,也可以在未來加入。這樣大約就能形成納粹黨佔大頭(估計是60%以上),祖國人民黨佔小頭(不到40%)的國會兩黨格局。然後再由這兩個黨組成聯合政府。

    實際上就是以榮譽軍官團為核心的中上層,和以納粹黨為核心的極右中下層達成合作,共同治理國家。

    如果這樣的政治格局形成,阿道夫.希特勒先生想要和歷史上一樣成為元首,完全把持大權恐怕是不可能了。

    可是如今的阿道夫.希特勒還有他的幾個心腹都知道,他們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榮譽軍官團剛剛贏得了一場豪賭,實力和影響力大增。而且他們手中還有一張王牌推動德國和波羅的共和國統一。德國會因此得到400萬人口和11萬平方公里土地!

    此舉絕對會提升軍隊在民族主義者心目中的地位。如果納粹黨放棄這次機會,榮譽軍官團和祖國人民黨說不定也能依靠合併波羅的共和國的功勞,獲得議會控制權。到時候,祖國黨在軍隊強大的國防軍的支持下,完全撕碎《凡爾賽條約》,取回貨幣發行權,再用印鈔票來拉動經濟。納粹黨可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上台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8
第174章 和平的納粹
    1931年3月30日,41歲的阿道夫希特勒,這個來自維也納的流浪漢,被年老昏聵的興登堡認命為德國總理。

    當晚,整個柏林沸騰了!

    無數的人,不顧3月夜晚的嚴寒(柏林的3月依舊寒冷),走上了柏林的街頭,舉著火把,男人們都穿著各種式樣的軍服有些是德意志軍隊的舊軍裝,有些是褐色的衝鋒隊制服排出了嚴整的隊形,高唱著帝國時代流傳下來的軍歌和德國國歌,走在柏林各條寬闊和繁華的街道上。而女人、孩子和上了年紀的老人則穿上了最好的衣服,站在街道兩邊,發出陣陣歡呼的聲音。彷彿在歡迎凱旋而來的戰士!

    「沒想到孩子們抓了這麼多俄國俘虜……」

    興登堡用蒼老的聲音嘟囔了一句,然後發現魯登道夫和兩個他不認識的德國將軍,正用古怪的眼神打量著自己。

    「第一軍需總監,我說錯什麼了嗎?」

    聽到興登堡的提問,魯登道夫哭笑不得地回答道:「哦,總參謀長閣下,您沒有錯,是我錯了。」

    「哦,不要緊的,打贏了就好。」興登堡笑了笑,然後指著施萊徹爾上將和赫斯曼中將問,「他們倆是誰?」

    「這位是施萊徹爾上將,他是國防部長……這位是海因斯貝格-赫斯曼伯爵中將,他是副總參謀長。」

    「國防部長副總參謀長……」興登堡總統眨了眨眼睛,努力回想著德國皇帝陛下什麼時候任命這兩人擔當如此要職的時候。奧斯卡馮興登堡少將到了老總統的身邊,攙扶著他離開了總統府的陽台。

    魯登道夫看著自己老上司的背影,沉沉嘆了口氣,「去年還好好的,現在怎麼就糊塗了呢?」

    去年是總統大選年。興登堡的上一個任期從19年起,到1930年結束。本來興登堡不想再連任了,可是希特勒卻跳出來要參選總統。而且憋了很大的勁頭,包了一架飛機在德國各地轉悠。還讓納粹黨印了一百萬份宣傳畫,八百萬本小冊子和一千二百萬份黨報特刊大造聲勢。

    還在競選宣傳中公開喊出了「獨裁」、「反猶」、「撕毀《凡爾賽條約》」和「消滅德國的馬克思主義」的口號。

    這其實就是一種競選的戰術,不是為了選上總統,而是為了打出影響,擦亮招牌,讓所有對現狀不滿的人都知道納粹黨有辦法!

    至於總統大位,希特勒也知道選不上因為施萊徹爾和赫斯曼不許!而且希特勒的觀點太激進,雖然支持的人不少。但是願意馬上把國家交給他的人也不多(這個時空,1930年時德國的經濟狀況比歷史上好多了)。

    但是魯登道夫和施萊徹爾卻被希特勒的一次次造勢和宣傳活動搞暈了。認為推出魯登道夫和弗蘭茨馮巴本的組合贏不了希特勒。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讓興登堡和魯登道夫聯袂出擊,尋求連任。

    可是誰也沒想到,當時看著好好的興登堡總統到了1931年卻出現了老年痴呆的症狀,一時糊塗一時清楚。看這樣子,是不大可能做完任期(到1937年)了。

    「上將閣下,總統如果不能履行職務,您可以依法繼任。整個國防軍都會堅定支持您的!」赫斯曼用安慰的語氣對魯登道夫說。歷史上魯登道夫彷彿就是1937年去世的,正好做完興登堡剩下的總統任期。

    不過1937年的總統大選怎麼辦。確實是個不大不小的難題。這個位子,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落到希特勒手裡面的!

    「德意志,德意志。高於一切,

    高於世間所有萬物;

    無論何時,為了保護和捍衛,

    兄弟們永遠站在一起。

    從馬斯到默默爾,

    從埃施到貝爾特,

    德意志,德意志,高於一切……」

    高亢的《德意志之歌》傳來了,遊行的人群正從總統府樓下的廣場上通過。成千上萬。全都舉著火把,彷彿無數流動的光點匯成的一片火的河流。滔滔而去,不可阻擋。

    「還真是整齊啊。正在兵營裡面訓練的國防軍多半比不過他們!」

    魯登道夫發著感慨。施萊徹爾則有些憂慮地說:「我總是覺得這些人有點危險,希特勒或許會利用他在民眾中的威望,把自己變成墨索里尼那樣的人物吧?」

    「將來或許,不過目前他可沒有那樣的能耐!」

    赫斯曼抱著胳膊,望著眼前彷彿沸騰的城市,笑道:「大部分的人其實都呆在家裡呢,他們只是看著納粹黨徒,什麼都沒有做罷了。

    不可否認,納粹黨很會鼓動和宣傳,還會讓人保持沉默……我們在1918年就沒有幹好這些事情!我們是脫離人民的,而納粹黨和一部分人民站在一起。他們能把這些人民都煽動起來,用他們的力量去讓另外的人民閉嘴。不過離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還早……早著呢,我們德國人可沒有俄國人那麼好糊弄。他們先得解決德國眼前面臨的經濟問題,然後再徹底撕碎《凡爾賽條約》,把德意志民族真正統一起來。」

    歷史上納粹黨真的做成了不少事情。世界大戰爆發前6年希特勒的政府把「計畫經濟」和「私有制」結合得很好,將各種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運用到了極致後世有人說他是「借外債」增長,其實希特勒的政權是靠印鈔票搞投資、剝奪猶太人和強制「卡特爾化」等方法促進經濟高速增長的。

    而且在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社會福利相當不錯的同時,希特勒還奇蹟般的完成了德意志的基本統一。在奪取被波蘭佔領的土地之前,希特勒是用和平手段讓德國大舉擴張。做到了歷史上第二帝國用武力都沒有做成的事情。

    正是因為這一系列政治、經濟、外交上的奇蹟,才讓希特勒建立起了巨大的威望。不過真正讓他成為神的,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的勢如破竹。

    「如果我們想限制希特勒,那麼就不能讓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赫斯曼早就有了謀劃他謀劃這事兒已經有十來年了,早就算計好了。

    赫斯曼吸了口氣:「該死的《凡爾賽條約》是我們的!我們軍隊自己來撕……實際上我們已經開始了,恢復義務兵役制就是撕碎《凡爾賽條約》的開始!至於希特勒總理……他是民選總理,又是社會主義者,應該去做點讓英法放心的事情。」

    ……

    「什麼?做些讓英法放心的事情?」

    威廉街的總理府內,興奮的表情在希特勒的面孔上怎麼也掩飾不住,曾經屬於俾斯麥的寶座,現在歸了他這個曾經的維也納流浪漢。

    他肯定一夜未眠,接見來訪的副總參謀長赫斯曼中將的時候,眼睛裡面佈滿了血絲,不過精神卻仍舊亢奮不已。

    「國防軍想充當惡人,讓政府做好人?」

    希特勒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赫斯曼的意思。法國人在國聯控告德國的鬧劇還沒了呢,雖然告不出什麼結果,但是現在也不是和法國人鬧翻的時候。

    所以必須要有人出來修補關係。惡人國防軍已經做了,希特勒當然只能做個好人了。

    希特勒思索了一會兒,點了點頭,用已經平靜下來的語氣說:「當然!這是身為總理的使命。德國目前的狀況,還不足以和英法鬧翻。是的有人去緩和,有人負責撕毀萬惡的《凡爾賽條約》。不過……」

    他頓了下,彷彿非常為難。不過赫斯曼知道希特勒在裝,白裡安的控告應著寥寥。連英國首相拉姆齊麥克唐納都沒有什麼反應這位是工人黨的首相,領導者一個國民聯合政府,正忙著拯救崩潰中的英國經濟。如果制裁德國對英國經濟好處,麥克唐納是沒有興趣接手這個燙山芋的。

    因此法國外交部長白裡安,現在也在找台階下呢。而一個人民選舉出來的合法政府,是不是可以成為法國的台階呢?

    不過現在希特勒已經是德國總理了!不再是那個在野的小黨領袖,自然不能被軍方的副總參謀長指揮著做事了。

    「路德維希,你現在是怎麼看待猶太人問題?」希特勒話鋒一轉,提及了猶太人問題。

    猶太人在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不受歡迎這不是德國人發明的,而是從羅馬帝國時代就遺留下來的傳統。至於原因,恐怕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既有宗教方面的,又有經濟方面的,還有很多和猶太人有關的陰謀論。

    而德意志第二帝國本來是少有的幾個不大排猶的歐洲國家之一,但是到了魏瑪共和國,猶太人已經變成不受歡迎的存在。特別是上一次超級通脹之後,許多傾家蕩產的德國人突然發現他們身邊富有的猶太人似乎有點多了!

    那場讓「所有人」都變窮的災難,不僅沒有波及到猶太人,而且還讓許多猶太人變成了富豪。(未完待續。)

    m.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9
第175章 排猶
    「這些猶太人都是蛀蟲,是叛徒,我們德意志人全心全意想把他們當成自己人,可是他們呢?他們是怎麼做的?他們出賣了德國,他們是十一月罪人,他們從我們德國人的口袋裡偷錢,偷了很多錢……」

    「阿道夫,這是你愛吃的蔬菜色拉,我親手為你做的。超快穩定更新小說, …… 」

    「謝謝您,夫人。」

    「奧德雅,我們的談話並不是針對你的……」

    「不,不,不,沒有關係……真的沒有什麼,你們都是政治家嘛,政治上的需要而已。」

    「對,對,對,這都是政治上的需要!夫人,謝謝您的理解。」

    「哦,我當然理解,實際上我也不喜歡那些蛀蟲,他們把整個世界都搞壞了。」

    奧德雅,就是赫斯曼的繼母,今年四十多歲,風韻猶存的猶太女人。她沖希特勒禮貌笑了一下,就離開了餐廳去廚房收拾東西了。

    赫斯曼是半個小時前,和希特勒還有已經調離情報局,還有改任陸軍政策會秘書長的羅森堡一起回到夏洛騰堡區家中的。

    這時,身為祖國人民黨的國會議員的老赫斯曼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看書(老赫斯曼沒有在柏林買房,就住在赫斯曼家)。奧德雅則陪著克洛伊打牌消磨時間。

    知道總理大駕光臨,老赫斯曼就吩咐奧德雅去弄點兒夜宵,自己則和兒子、希特勒總理還有羅森堡一起說猶太人的壞話老赫斯曼和如今的大部分德意志人一樣,也將兩次經濟危機的責任推給了猶太人。因此非常討厭猶太資本家,但是他和奧德雅這個猶太女人的感情卻非常好……而且,奧德雅自己雖然是猶太血統(她早就跟丈夫一起信基督教路德宗了),但她卻和丈夫一樣不喜歡猶太資本家。

    如果赫斯曼剛剛穿越,一定會對奧德雅這個「反猶」的猶太人感到震驚的。但是他現在早就融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社會了,自然知道這個時代的歐洲猶太人其實是一盤散沙。和後世以色列的猶太人完全兩回事兒,猶太復國主義或是猶太民族主義什麼的,在猶太人中的市場並不是很大。

    而且猶太人也分三六九等,高等猶太人照樣歧視低等猶太人。而赫斯曼的後媽奧德雅就是猶太人中的低等人。她的祖先本是波蘭猶太農民,後來被「瓜分」成德國猶太農民的。和德國西部那些猶太商人、律師、醫生和大學教授完全是兩個階級,誰也不會把對方當成自己人。

    順便一提,這些正宗的德國猶太人才是猶太人世界中的最高等級(後世大名鼎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不僅在德國很有地位。不少移民去了美國和英國的「德裔」猶太人也都混得風生水起,行成了一個在國際金融行業很有影響力的圈子。

    赫斯曼在19年後,就讓史塔西的特務調查過「奪取德國貨幣發行權」的幕後黑手,最後追查到不少猶太金融巨頭和他們的代理人。

    不過也就只能查到了皮毛,想要深入下去是不可能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猶太人在打擊德國的貨幣戰爭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另外,在19年的大通脹中獲利的公司或個人(其實海因斯貝格-赫斯曼家族也獲利豐厚)中,就有相當部分是猶太人,特別是歐洲的猶太銀行家在這場危機中獲利豐厚。

    而現在的大蕭條在美國是怎麼引起的不好說,在德國這裡,絕對和猶太資本的抽離大有關係這些猶太資本未必就和操縱英美金融業的大鱷有關,就是低買高賣的投機行為,德國本土的資本家也會這麼幹。但是德國資本家的國家屬性還是比較強的,獲利之後不會一走了之,而猶太資本很有可能就再也不回德國了。

    因此。在德國即將採取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前,對猶太投機資本進行打擊其實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刺激政策很有可能成為猶太金融資本的一場盛宴。

    不過,希特勒的排猶擴大化卻是比較有害的。因為在歐洲不僅羅斯柴爾德家族這樣的猶太金融大鱷,還有奧德雅娘家那樣的普通猶太人,還有愛因斯坦這樣的猶太科學家。

    當然,愛因斯坦和大部分猶太科學家不一樣,他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科學家,他同時還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政治家,而且不忠於他的德意志祖國。

    所以赫斯曼已經向卡納裡斯下達了綁架愛因斯坦回德國的命令。如果綁架失敗。就要將之刺殺而且要不惜一切代價執行!

    ……

    「總理先生,我理解你的排猶主張,實際上在如今的德國,一定程度上的排猶是必要的。」

    在奧德雅這個猶太人離開後。赫斯曼又開始和希特勒討論排猶了。

    「不過我們不能不加區別地排猶!」赫斯曼說,「你不會想把我的繼母趕出德國吧?」

    「不,當然不會。」希特勒彷彿聽到個笑話,大笑起來,「目前並沒有打算把猶太人趕走啊,只是要對他們進行限制……而且。我計畫制定一部《種族法》,根據這部法律,對德意志帝國有貢獻的猶太人或是別的什麼人,是可以被授予榮譽雅利安人身份的。這樣他們就不是猶太人而是雅利安人了。像奧德雅這樣的猶太人,當然是榮譽雅利安人。」

    「是應該這樣!」老赫斯曼附和道,「在軍隊裡面其實也是有猶太士兵的,有些還非常勇敢,為帝國獻出了生命!遠遠比奧西茨基那個壞蛋要好!」

    老赫斯曼說的是卡爾馮奧西茨基。是個腦子進水的記者和德奸!參加了個名叫「德國和平協會」的組織,還擔任了一本名為《世界舞台》的「和平雜誌」總編輯這個雜誌的前任總編輯叫齊格菲雅各布森,被赫斯曼的特務製造了個事故弄死了。

    可是這位奧西茨基卻更加討厭,在雜誌上寫文章揭露了德國秘密重整軍備的事情。被抓進監獄關了一陣子,放出來後還不老實,前陣子組織抗議德國恢復義務兵役制,現在又在報紙上攻擊希特勒是無賴。

    所以希特勒很想把這個家再關起來或是弄死,可是現在德國秘密警察(軍情局和史塔西)不歸他管,赫斯曼和國防軍也不會允許希特勒掌握一個無法無天的秘密警察部門。

    因此希特勒就只能和赫斯曼打商量,要麼幹脆讓衝鋒隊(還沒開始整編)去動手殺人……但是那樣影響不好,所以那個德奸現在還逍遙法外。

    「奧西茨基是個罪犯,他背叛了德國,」希特勒有些惱火地說,「一定會找到證據抓他的!」

    史塔西辦案一般也要講證據,這個組織和契卡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但是很多猶太人對德意志所做的事情,在表面上是合法的!」希特勒揮了揮拳頭,「同樣的事情,美國人、英國人,甚至德國人自己也在幹!我們必須要阻止這種投機行為,因此就要有個用來立規矩的犧牲品和攻擊的靶子,然後才能貫徹我們的各項政策!」

    希特勒現在已經把話挑明了,必須先立威,那些資本家才會知道害怕,這樣才會比較聽話。同時,沒收來的猶太資本既可以用來籠絡德國資本家,也可以拿來做投資的本錢。

    「打擊猶太資本沒有問題,」赫斯曼點點頭,「但是絕不能將打擊範圍擴展到所有的猶太人,比如醫生、教師、科學家……那樣只會削弱我們的力量!」

    他頓了下,「而且我們應該有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理由去打擊猶太資本。比如我們可以把19年的大通脹和現在的大蕭條,都說成是猶太國際金融資本剝奪德國和歐洲各國財富的一場貨幣戰爭!如果德國和歐洲各國想要從危機中站起來,就必須對猶太國際金融資本進行限制和反剝奪。一國的金融不能無限制開放,更不能把發鈔權交予他人。」

    希特勒想了想,「難道只能打擊猶太銀行家嗎?」

    「首先,我們要禁止猶太人在德國從事和金融相關的行業,」赫斯曼說,「哪怕是榮譽雅利安人都不行!要對猶太金融資本進行凍結,防止資金抽離德國;其次,對猶太人從事進出口業務也要嚴格控制,最好能迫使他們退出;第三,對猶太人投資控股的大型公司進行審查,確保它們和猶太國際金融資本沒有關係,同樣以迫使退出為最佳選擇;第四,要限制猶太人在政府機關和軍隊中任職,除非他們獲得了榮譽雅利安人的身份……國防部和總參謀部應該有專門機構可以授予該身份;第五,我們應該鼓勵在德國生活的猶太人去申請榮譽雅利安人;第六,我們要研究對歐洲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

    「最終解決?」希特勒一愣,「怎麼解決?」

    用毒氣毒死嗎?當然不是啦!

    赫斯曼笑道:「以色列!猶太人應該有自己的國家,這樣他們就能選擇融入所在國或者去自己的國家。而這個猶太人的國,只能是以色列,他們祖先的家園。」(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9
第176章 大蕭條背後的陰謀
    「……我承認,最近一段時間,發生在德國境內,對於某些猶太人的打壓,並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這不符合平等、自由和博愛這些人類最美好的品德。但是我們這麼做卻是完全必要的對於一些被無辜波及的猶太人我表示非常遺憾,但這並不說明對國際猶太金融資本的打擊是不對的!

    相反,打擊他們,不讓他們在歐洲、在世界上為所欲為,正是為了保護絕大多數,包括大多數猶太人在內的人類的利益。正是為了讓絕大多數人能夠有尊嚴的生活,能夠用勞動去創造財富並且享用他們創造的財富。我們現在就必須同製造了20年代初的大通脹和20年代末的大蕭條的猶太金融資本做堅決的鬥爭。

    如果我們現在不限制和打壓那些試圖奪取世界貨幣控制權的猶太金融大鱷,那麼我們這一代歐洲人就將是最後一代擁有自由、平等和尊嚴的歐洲人。而我們的子孫後代,會變成控制著世界貨幣發行權的猶太金融大鱷們的奴隸成為他們所發行的沒有任何保證的美元紙幣的奴隸!

    這並不是在聳人聽聞,而是有相當多的證據和合乎邏輯的推測可以證明的事情。有誰如果對此存有疑問,那麼就請告訴我:錢去哪兒了?世界上的錢都到哪兒去了?

    在1926年、1927年和1928年的時候,這個世界並不缺錢當然不是人人都有錢,但是總體上是不缺錢的。美國的經濟是那樣的繁榮,股票市場的表現是那樣的出色,他們的總統和商務部長、財政部長都信誓旦旦保證繁榮是有基礎的,是可以持續的。

    但是現在又是怎麼回事?錢都去哪兒了?胡佛總統剛剛譴責了我們德國國會通過《限猶法案》(這個時空當然沒有將立法權授予納粹政府的授權法案了),認為那是令人噁心的行為,是對自由和民主的玷污好吧,我也不說什麼《排華法案》了,我只想知道你們美國人的錢都到哪兒去了?

    錢去哪兒了?總統先生當然知道。但是他不會誠實回答的。因為答案就是控制美國金融的猶太財團把錢都收進了銀行系統用金融的術語說,就是收緊銀根。說的通俗一些,就是猶太人控制的銀行或許還有美國聯邦儲備局把錢都藏起來了。

    是的,目前的大蕭條就是他們製造用這種辦法的!

    可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幹呢?他們為什麼要和全人類過不去呢?

    答案非常簡單。就是為了讓美元成為有史以來第一種和黃金脫鉤的世界貨幣。

    一個主權國家發行的不可兌付紙幣,將會成為世界的儲備貨幣!這在大蕭條以前的時代是不可想像的,因為那時的世界上並不缺乏現金。如果美國放棄金本位,資金就會流回歐洲。美元就會永遠失去成為世界貨幣的機會。

    但是現在,全世界都沒有錢了!對於現金的飢渴籠罩著全世界。紙幣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了一種稀缺的資源。為了獲取一點貿易順差以改善國內的就業,各國已經紛紛放棄了金本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最後放棄金本位,就顯得順理成章,而且也不會動搖美元已經獲得的世界貨幣地位!

    這就是國際猶太金融集團製造大蕭條的主要目的!

    因為發行美元的機構,是被猶太金融資本完全掌控的!一旦美元和黃金脫鉤,猶太金融資本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發行這種紙幣,從而成為世界真正的主人,可以隨意剝奪人類的財富……

    這就是我們德國陸軍政策會對大蕭條原因的看法!

    現在我們將這種看法公諸於眾,就是為了讓全人類知道。誰在剝奪他們的財富並且還準備世世代代剝奪下去,知道誰才是人類的敵人並不是全部的猶太人,僅僅是一小撮猶太金融權貴!他們同樣也是大部分猶太人的敵人。

    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國會會在1931年4月通過《限制猶太人法案》的全部原因。

    當然,猶太金融權貴的代理人,那位曾經讓數百萬俄國人免於餓死,現在卻眼睜睜看著無數美國人在食物嚴重過剩的時代挨餓的美國總統胡佛先生,很快會跳出來指責和反駁,並且要求我們拿出足夠過硬的證據。

    不錯,我們沒有足夠過硬的證據!金融權貴是全世界最聰明的罪犯,而且我們德國陸軍在美國也沒有司法行政的權力。

    但是我們陸軍政策會基於目前所掌握的許多證據的推測。肯定會在下一位美國總統上台後被全部證實作為災難製造者,胡佛總統的利用價值已經沒有了,他會在連任競選中被猶太金融權貴拋棄,這是肯定的。

    而下一位美國總統我不知道他是誰。但這並不重要,因為什麼事情都不是他決定的將會實行所謂的「新政」,首先他會放棄所謂的自由經濟原則整頓美國的銀行業,以加強猶太資本對美國銀行的掌控;然後他將放棄金本位,會開動印鈔機製造出數以十億計的美元以刺激經濟;之後還會用印出來的美元大興土木以刺激美國的就業……

    最後,一個被猶太金融權貴用美元控制的美國會很快恢復元氣。如果我們歐洲再不團結,那麼歐洲人成為奴隸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以上摘自德國陸軍政策會主席路德維希.馮.海因斯貝格-赫斯曼伯爵中將的著作《大蕭條猶太金融權貴的陰謀》。

    ……

    「中將,您在妖魔化美國的猶太銀行家。雖然這些銀行家大多不是什麼好人,但是他們沒有控制美國的力量,他們做不了這樣的惡行!您在用並不存在的惡,替德國正在實行的戰爭政策辯護!」

    「中將,據我所知,在美國的銀行界,德裔和猶太裔的影響力不相上下,那麼我是不是可以說是德國人製造了現在的經濟危機呢?」

    在倫敦最豪華的朗廷酒店最豪華套房內,赫斯曼正和兩個全世界都知名的猶太人在進行一場友好的談話。現在說話的是查理.卓別林他是為了電影《城市之光》在英國上映而回到家鄉倫敦的。

    和卓別林一起從美國返回的還有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史塔西的特務行動小組已經秘密抵達了英國,準備在倫敦對愛因斯坦下手。綁架,或是殺掉愛因斯坦。

    不過赫斯曼還是決定給這位大科學家最後一次自己返回德國的機會他對德國乃至歐洲科學界的猶太人是有指標意義的。如果愛因斯坦肯留在德國,那麼歐洲猶太科學家前往美國的數量就會大大減少。

    因此,赫斯曼就藉著前往英國參加軍備控制談判(軍控談判是因為德國恢復義務兵役制而起的,英國關心的主要是海軍軍備,所以赫斯曼在倫敦的工作並不繁忙)的機會,帶著妻子克洛伊一起拜訪了住在朗廷酒店的愛因斯坦和卓別林,並且送上了兩本他所寫的《大蕭條猶太金融權貴的陰謀》。

    在看了赫斯曼寫的這本書後,愛因斯坦和卓別林都提出了異議實際上這本書在德國出版之後,立即遭到了主流經濟學家們的一致批評。

    批判和嘲笑赫斯曼中將和德國陸軍政策研究會的文章,在一段時間裡充斥歐洲主要報刊。直到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上台,實行了赫斯曼所預測的,同時被歐洲主流經濟學家們嘲諷為不切實際的「自殺性政策」……

    「美國的德裔銀行家肯定參與製造了大蕭條的陰謀,」赫斯曼看著愛因斯坦和卓別林,沉吟了一會兒,說,「但是猶太金融權貴也參與了陰謀。並不能因為有其他民族的金融權貴的惡行,而否定猶太金融權貴的責任。而我們反對的也不僅僅是猶太金融權貴,而是美元霸權和讓美元稱霸世界,讓金融權貴可以肆無忌憚掠奪勞動人民的經濟制度。而《凡爾賽條約》,實際上就是這些金融權貴製造出來打擊歐洲和扶植美國的工具!」

    「可是據我所知,美國並沒有在這個條約上籤字。」愛因斯坦反駁道。

    「但是誰都知道,沒有美國,就不會有《凡爾賽條約》!沒有《凡爾賽條約》,就不會有後來的超級通貨膨脹和讓德國失去貨幣主權的《凱恩斯計畫》。」

    赫斯曼語氣溫和地指出,「而現在,連《凱恩斯計畫》都無法實行,所以撕毀《凡爾賽條約》是讓7000萬人民,也包括大部分德國猶太人免於貧困和飢餓的唯一方法。」

    「中將,您的意思是只有準備打仗和迫害猶太人才能拯救德國?」

    愛因斯坦再次反駁。他是個相信和平民主的猶太人不過他卻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阿拉伯人活該失去家園給猶太人騰地方!

    「所有的國家都在準備打仗,美國也不例外,它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和美洲大陸上最強大的陸軍。」

    赫斯曼依舊面帶微笑,他說:「而德國在過去的十幾年不允許擁有可以自衛的軍隊,所以引發了魯爾危機,造成了馬克的超級通脹。如果我們想要在馬克和英鎊脫鉤的情況下重建貨幣信用,就必須有自衛的力量。至於猶太人……他們是一個優秀民族,應該擁有自己的國家,但是不應該讓他們中的極少數人去主宰世界的命運!」(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9
第177章 臨時以色列國
    「愛因斯坦先生,我知道您在精神上是一個以色列人!」

    朗廷酒店中的談話還在繼續,赫斯曼和愛因斯坦似乎有些話不投機。可是赫斯曼卻絲毫沒有離開朗廷酒店的意思,因為他自信還有一張可以打動愛因斯坦的王牌。

    他知道愛因斯坦是一位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這位大物理學家雖然出生在德國,歷史上還先後加入了瑞士和美國國籍。但是他真正熱愛的國家只有一個就是猶太國家!無論這個國家是存在於世間還是猶太民族的心目當中。

    而在歐洲和美國,如愛因斯坦這樣猶太人也是很有一些的目前世界上的猶太人大致上分成四類:

    一是自認為是所在國的人民,大多數的德國猶太人都自認為是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9萬多名猶太人參加了德**隊,為德意志而戰。其中1.2萬人戰死,3.5萬人在戰爭中負傷在英國和法國,情況也差不多,那裡大部分的猶太人都自認是英國人和法國人。

    二是猶太復國主義者,愛因斯坦和他的好朋友英國化學家哈伊姆.魏茨曼(歷史上以色列國的第一任總統)就是其中的代表。無論他們持有哪個國家的護照,他們心目中的祖國都是猶太國家。

    三是猶太豪門,比如羅斯柴爾德家族、雷曼家族、高盛家族、維根斯坦家族、門德爾松家族、布萊切瑞德家族和施萊辛格家族這樣的猶太世家。

    這些家族大部分從事金融業,在英美法德奧等國的銀行業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就是些黑良心的金融寡頭,其實也不是只有猶太人才有金融寡頭,其他民族一樣存在這樣的角色。而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和以後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多次金融危機,和這類金融寡頭的胡作非為肯定是分不開的。

    而這些金融寡頭通過1929年大蕭條和之後的羅斯福新政,奪取了世界貨幣的發行權(其實是濫發世界貨幣的權力)後,實際上也就取得了用濫發紙幣來剝奪全世界的特權!

    除了這三類猶太人外,還有一類就是赫斯曼的後媽奧德雅這樣的「下等猶太人」。他們主要生活在波蘭聯邦、蘇聯和巴爾幹地區,是猶太人中的窮人,多數也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而且這些人的數量很多。佔到猶太民族總人口的大半那些地方當然也有富有或受過良好教育的猶太人,不過這些東歐和巴爾幹地區的猶太精英有向西流動的趨勢,這也就造成了歐洲西部的猶太人精英雲集,東歐猶太人的素質相對較差成了「下等人」。

    而在德國國內。一直以來都有「德國猶太人」看不起「波蘭猶太人」的情況存在。

    不過這些「下等猶太人」因為對所在國(波蘭、俄羅斯等)的認同程度非常低,於是就成了猶太復國主義者們想要團結爭取的對象英國在1917年時就對猶太復國主義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支持,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民族之家。

    而西歐的「上等猶太人」生活富裕,自然不大願意去巴勒斯坦這種不毛之地安家。現在願意去那裡的,大多是波蘭和俄國猶太人。

    後來被稱為以色列建國之父的本.古裡安和哈伊姆.魏茨曼就分別來自波蘭和俄羅斯。

    「是的。我是一名猶太復國主義者!」愛因斯坦非常坦率地承認,「但是大部分德國猶太人都不是復國主義者,他們是德國人!」

    「既然是德國人,並且從德國取得了足夠多的財富和足夠高的地位,那就要有為德意志祖國放棄一些東西的覺悟,比如猶太教!」

    赫斯曼頓了一下,又說:「只要放棄猶太教,皈依路德宗或是天主教,並且沒有逃避兵役或是其他德意志人應盡之義務,就可以提出申請成為榮譽雅利安人。如果曾經為德意志帝國而戰。即便不放棄猶太教信仰,也可以成為榮譽雅利安人。這是《限制猶太人法案》中第十條的規定。而榮譽雅利安人的後代,只要信仰新教或天主教,就是真正的雅利安人。」

    現在的德國是真正的納粹和容克共治。容克擁有制約納粹的強大力量,因此不會容許希特勒胡作非為。對於猶太人在金融業中力量當然要排除,否則納粹黨的「新政」很難推行下去,搞不好會被猶太人的金融投機行為破壞。

    但是對於其他生活在德國的猶太人,《限制猶太人法案》中還是給了出路可以申請成為榮譽雅利安人,或者成為受到限制的外國僑民。

    「如果他們不願意為了祖國放棄信仰,那麼他們就是以色列人!」赫斯曼看著愛因斯坦。「他們應該成為以色列國的公民,以僑民的身份在德國居留。」

    「以色列國?」愛因斯坦苦笑了一聲,雙手攤開,「中將先生。您要我們這些猶太人去當一個不存在的國家的公民嗎?」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搞了幾十年,還在1897年召開了第一次猶太人代表大會,通過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綱領》,確定了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之家」的奮鬥目標。

    但是建立猶太國的事情卻沒有著落,目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能做的就是組織歐洲的「下等猶太人」去巴勒斯坦安家。不過這事兒並不容易,因為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之家」遭到了那裡的阿拉伯人的堅決反對。

    為了安撫阿拉伯人。英國人又採取了限制猶太人前往巴勒斯坦的政策每年前往巴勒斯坦的配額非常有限,直到現在也沒多少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安家,建國更是沒影兒的事情。

    「我們德國人可以幫助以色列建國!」赫斯曼認真地看著愛因斯坦,「我們和虛偽的英國人不一樣,我們德國人說話算話,說幹就幹!如果猶太復國主義願意合作,我們立即就會想辦法幫你們建國。」

    「你們有什麼辦法?」愛因斯坦問。

    「我們可以將整個巴勒斯坦或一部分巴勒斯坦從英國手裡要來,名義上算德國殖民地!英國人怕阿拉伯人,我們可不害怕。」

    「英國人要是不給呢?」

    「那麼就先成立一個臨時以色列國。」赫斯曼也知道英國人沒有那麼好說話……哪怕只是巴勒斯坦的一小部分,也有可能讓德國在中東獲得一個據點。

    而且這件事兒會讓阿拉伯人怨恨德國,雖然沒有什麼好怕的阿拉伯人嘛,最多就是人體炸彈啥的,默克爾大媽害怕,赫斯曼和希特勒才不怕呢!不過,這對德國將來入侵中東多少會帶來一些麻煩。

    「臨時以色列國?」愛因斯坦發達的大腦一時也轉不過來了,這國家還有臨時的嗎?

    「是的,」赫斯曼笑道,「可以在波羅的共和國找一個幾百平方公里的島嶼……或許可以是希烏馬島,租借給猶太復國運動。你們可以在那個島嶼上建立一個臨時的國家,將來有機會收復巴勒斯坦後,再把國家遷過去。」

    希烏馬島是個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島嶼,屬於波羅的共和國的愛沙尼亞省。不過並沒有多少居民在上面生活,遷移起來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希烏馬島?」愛因斯坦說,「那裡能安置多少猶太人?」

    「多少無所謂,」赫斯曼把眉毛挑了挑,「有了一塊臨時的國土,你們猶太人就能建立一個被國際承認的政府。而有了一個能夠得到全世界猶太人支援的政府,你們返回『應許之地』的難度一定會大大降低。」

    「這個……」愛因斯坦雖然熱心政治和猶太復國主義,但他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這是非常有利的,」克洛伊看了一眼丈夫,微笑著解釋,「如果猶太復國主義在德國人的土地上建立臨時國家,這就意味著歐洲的幾百萬猶太人將會對德國充滿好感……哪怕德國目前採取了一些打壓猶太金融資本的行動。」

    「是的,目前波蘭聯邦的土地上就有超過400萬猶太人!」赫斯曼冷笑了一聲,「波蘭人一直在壓迫他們,如果這些猶太人倒向德國,後果會怎麼樣?」

    現在的波蘭是由波蘭、右安烏克蘭和立陶宛組成的聯邦國家,本來就不大穩定,如果境內的猶太人再鬧起來,波蘭很有可能發生動亂。

    「所以英國人會因此放鬆猶太人遷往巴勒斯坦的配額?」這回連查理.卓別林都明白赫斯曼的意思了。

    臨時以色列國就是迫使英國出更高的價錢!

    「或許英國人連臨時以色列國也會反對。」愛因斯坦有些不大確定。

    赫斯曼聳聳肩,「那就反對吧!德國和蘇聯會支持這個國家的……我想應該還不至於在裡加灣動用武力吧?」

    「好吧,我可以把您提出的條件轉告魏茨曼先生,」愛因斯坦斟酌著說,「中將,我想您也不會無條件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吧?」

    「條件當然是有的,」赫斯曼笑了笑,看著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先生,我們需要您的支持,現在的德意志非常需要您的幫助。」(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9
第178章 大英聖母
    和愛因斯坦、卓別林會面的次日,一輛屬於英國陸軍部羅孚牌轎車就將赫斯曼和他的副官保盧斯從朗廷酒店接走了。

    「亞歷山大上校,你還記得我嗎?」赫斯曼對坐在副駕駛座上的一位年紀和他差不多大的英國上校說道,「我們上一次見面是在塔林的阿姆別阿。」

    來朗廷酒店接赫斯曼的是哈囉德.亞歷山大上校,當年被協約國派到塔林來的軍事代表團團長。轉眼過去了十多年,赫斯曼已經從中校升到了中將,而亞歷山大卻仍舊是個上校這是英國曆來的小陸軍政策所造成的。除非爆發大規模戰爭,否則英國陸軍的軍官就很難晉陞。相比之下,海軍軍官的機會就多多了。

    「中將,上一次我們沒有能達成共識,希望這一次能夠取得一些成果。」

    赫斯曼這次到倫敦是有公務的和愛因斯坦見面只能算順便,他真正的使命是和英國外交大臣阿瑟.亨德森見面討論召開「國際裁軍會議」的事情。

    「是啊,我也希望能取得些成果。」赫斯曼點了點頭,微笑說,「我們的國家剛剛恢復義務兵役制,國際上面有一些誤解,希望可以藉著召開國際裁軍會議的機會加以澄清。」

    「那就再好不過了。」亞歷山大上校的態度有些冷淡,似乎還帶著一點敵意,只是應付著和赫斯曼話。

    或許在這個英國上校眼裡,赫斯曼中將現在已經是德**方裡面的邪惡軸心了。

    幹了十幾年特務頭子的工作後,赫斯曼漸漸浮出了水面。他現在可是僅次於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的德國陸軍第三號人物了。這樣的地位對於一個從來就沒有指揮過一個連,而且年紀還不到40歲的德軍軍官而言,實在太過反常了。

    所以英國的情報機構和德國事務專家立即就對赫斯曼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然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赫斯曼中將是德國法西斯集團的核心人物,是法西斯頭子施萊徹爾上將的心腹干將,還是撕毀《凡爾賽條約》推動德國擴軍備戰的罪魁禍首之一!

    而且這位赫斯曼中將還是德國法西斯軍閥集團的智囊和理論家,提出了「貨幣戰爭理論」作為擴軍備戰和對抗國際社會的藉口。最近發生在德國的排猶事件的幕後黑手,多半也是此人。

    總之。赫斯曼中將是一個對大英帝國和世界秩序都極度危險的人物。

    在對赫斯曼中將進行了一番細緻深入的分析之後,英國人又研究了現任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根據希特勒當選總理後出訪瑞士,在日內瓦和法國外長白裡安見面時的言行和保證。他們認為希特勒其實是個和平主義者,他在競選時期的過激言論是不能當真的。

    在日內瓦的會面中。希特勒向白裡安保證:德國會遵守《萊茵保安條約》和《洛加諾公約》的精神,承認現有的德國西部邊界。同時他還保證遵守《巴黎非戰公約》的「非戰原則」,不會尋求以德國的武力改變現狀。

    同時,希特勒還私下向白裡安承諾儘可能縮小「蘇德合作」的規模,不讓德國的先進技術大量流往蘇聯。

    考慮到希特勒的納粹黨和德國布爾什維克黨之間一貫惡劣的關係。英國人認為希特勒是一個「反布爾什維克分子」。他在德國執著對遏制布爾什維克主義具有積極影響。

    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德國的民主目前正遭受來自軍方的威脅。而且德**方的法西斯分子又都是親蘇派,他們試圖利用和蘇聯結盟來破壞《凡爾賽條約》,很可能還想勾結蘇聯消滅波蘭。

    所以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顯然是德國民主和歐洲和平的保證……

    ……

    英國白廳街外交部的會議室內,在赫斯曼從朗廷酒店出發的時候,一場異常沉悶的內閣會議已經到了尾聲的時候。

    如今在英國執政的是歷史上歐洲聖母婊的另一個祖師英國工黨。

    和後來逐漸上檔次的工黨不一樣,現在的英國工黨還是真正來源於工人階級的黨。擔任首相是出身草根的拉姆齊.麥克唐納。他的父親是一名農場工人,母親是個女僕,他則是他們的私生子,後來還當過傭人和開票員。上過大學夜校,但是沒有取得學位。

    而將要和赫斯曼見面討論「裁軍會議」的外交大臣阿瑟.亨德森則是鑄工出身的英國工黨主席,正宗的工人政治家。

    可是這些當過傭人和鑄造工人的英國政治家卻大都是規矩人,在財政政策上奉行的是最傳統的路線其實他們自己不懂,都聽了經濟專家的餿主意。哪怕在大蕭條中也儘可能要維持政府的收支平衡。不敢用赤字開支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也不肯通過讓英鎊大幅貶值來刺激出口。

    既不肯刷英鎊,又不讓高估的英鎊貶值,而且為了保持社會穩定還要發放大量的失業救濟金在這個時空英國的失業比歷史上嚴重,到1931年時已經有320萬人靠救濟金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工黨政府只能通過削減「不必要的」政府開支。比如壓縮軍費和削減公務員薪水的辦法來省錢。

    國際裁軍會議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召開的為了世界和平,不能只讓英國裁軍,得拉著全世界一起裁軍才行。

    可是德國偏偏在這個時候來了個重整軍備!一下子擴軍六十萬,還要建立空軍……

    這實在是將了工黨內閣一軍考慮到這個時代英國工黨的立場。去和德國開戰那是想都別想。至於和德國一樣擴軍備戰,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因為英國的國庫裡面根本沒有錢。

    「先生們,德國人的代表就要來了,今天的會議就現到這裡吧,」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心事重重地說。「財政平衡是必須堅持的……英國人民選我們上台,不是為了把英鎊徹底搞垮的!」

    英國人民還真倒霉,先是遇上了丘吉爾這個棒槌財政大臣,現在又把一群不懂行的傭人和工人政治家選上了台……還是在大蕭條時期!

    「首相,和德國人的談判……」外交大臣,後來得了1934年炸藥獎的阿瑟.亨德森眉頭緊鎖,「如果德國人不同意控制海軍軍備怎麼辦?」

    「儘可能說服吧,」麥克唐納搖搖頭,「他們現在也沒錢,一下子擴軍那麼多應該是個很重的負擔。在海軍方面,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對我們英國來說,只要德國人沒有強大的海軍,基本就能高枕無憂了。」

    原來英國人想和赫斯曼討論的是海軍軍備控制如果丘吉爾在這間會議室裡肯定會炸毛的。現在和德國人談什麼海軍軍控啊?德國人哪兒有什麼海軍?控什麼控啊?

    現在和他們談海軍軍控,不就是承認德國擴充陸軍的合法性了?

    而且德國海軍根本沒有削減的餘地,再減就沒有了,和德國談判海軍軍控只會增加德國海軍的力量,而不可能再削減本來就沒有什麼艦船的德國海軍了。

    「35%。」英國首相站起身,準備往外走去的時候,從牙齒了迸出了這個數字。「最多35%,他們的主力艦和航空母艦噸位不能超過英國的35%。這是我們的底線!」

    ……

    「什麼?外交大臣先生,您在說什麼?」

    「中將先生,我在說控制德國海軍軍備的問題!」阿瑟.亨德森是在一間狹窄的,飄浮著香菸和咖啡味道的小會議室內同赫斯曼會談的。

    「在日內瓦談,還是在別的地方談?」赫斯曼根本沒有想到對方會突然提出這個問題,他原本以為這次裁軍會議不過是個扯皮會議而已。

    「希望可以在日內瓦談,」阿瑟.亨德森說,「屆時蘇聯代表團也有可能赴會……會有同樣的談判在英蘇之間進行,或者簽署一個英德蘇三國海軍協定。」

    「那麼原則是什麼?」赫斯曼頓了下,他知道歷史上有《英德海軍協定》和《英蘇海軍協定》存在。其中《英德海軍協定》讓德國有了大規模發展海軍軍備鬆了綁。

    想到這裡,赫斯曼又追問了一句,「我們德國可以擁有多少萬噸的主力艦和航空母艦?」

    「具體問題以後再說,」英國外交大臣吸著雪茄煙,思索著說,「這需要海軍專業人員參與,目前可以確定的只是大的原則……德國的海軍實力不應該超過英國的25%。」

    25%?不是35%嗎?

    赫斯曼在心裡嘀咕了一下,但是並沒有和對方爭論,他只是點點頭說:「外交大臣閣下,我會將這個信息轉告希特勒總理的,除了控制海軍軍備,英方還有別的什麼要求嗎?」

    「並沒有別的條件,具體事宜可以在裁軍會議上討論。現在只是要定一下會議召開的地點和時間……我想在今年5月召開這個會議,地點是日內瓦。」

    「好的,沒有問題。」赫斯曼點了點頭,笑道,「我想希特勒總理一定會非常願意親自出席裁軍會議。」(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29
第179章 以色列的「國社」
    英國人的「軟弱」出乎了赫斯曼的預料,但又是在情理之中。

    現在的德國比歷史上希特勒上台後執掌的德國要強大的多!面對歷史上那個更加弱小的德國,當時英國的麥克唐納政府和法國的賴伐爾政府也是一味退讓。現在同樣的「組合」(英法都被聖母掌握了)遇上了更加強大的德國,除了退讓還能怎麼樣?

    不過英國的退讓並不是沒有底線的,德國擁有的海軍噸位在歷史上不能超過英國的35%,現在估計也是差不多的比例。考慮到北海的氣候,德國是不能指望用「卡爾.馬克思」級這樣「偷工減料」的太平洋型航母取勝的。

    歷史上德國33000噸的「齊柏林伯爵」號只有42架艦載,比15900噸的「蒼龍」號還少十幾架。可見北海和北大西洋風浪對航空母艦的影響有多大!

    由於33000噸的大型航母只有42架艦載,而且還時常會遇到因為天氣原因而無法出動艦載的海況(太平洋也有這樣的海況,但是遇上的幾率相對較小)。在未來的北海、北大西洋之戰中,是不能像歷史上的太平洋戰爭一樣靠航母打天下的如果靠近北極圈行動,還會遇上極夜和極晝,前者會讓艦載機難以出動!

    所以在北海和北大西洋打仗,航空母艦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戰列艦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而歷史上和這個時空將要簽訂的《英德海軍協定》會將德國的戰列艦總噸位控制在英國的35%以下。

    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英國的主力艦噸位上限是525000噸(英噸),35%就是183750噸(英噸),而且單艘戰列艦的最大噸位不能超過35000噸(英噸)。但是英國卻可以保留一艘排水量高達41200噸的胡德號……

    也就是說,如果不造「違約」艦,也不明顯違反《英德海軍協定》,分配給德國的18萬幾千噸,撐死了就是5到6艘「沙恩霍斯特」級。

    就算是沙恩霍斯特級,也不是張張嘴就能有的。德國在1918年後就沒有建造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經驗。只是在1929年開工了一艘10000噸級的裝甲艦A號艦,就是歷史上的「德意志」級。不過目前還沒有下水。因而也未命名。

    而根據《英德海軍協定》,德國的航空母艦頂天就是一艘「齊柏林伯爵」號。雖然德國通過蘇德合作、德日合作和德意合作,積累了不少建造和運用航母的經驗,但是北海、大西洋的海況和地中海、太平洋畢竟不是一回事兒。需要克服的困難還是非常多的。

    所以。英國人的這次「出乎意料」的讓步,給了德國一個在海軍實力方面趕超英國的機會。

    因為,歷史上的「海軍假日」時代在1936年就會到頭。到時候,德國就可以名正言順擺脫《英德海軍協定》的控制。但是技術的積累和海軍造艦能力的建設,卻需要在1936年前完成。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份提前了幾年的《英德海軍協定》的價值還是非常大的。

    思索著要怎麼佈局海軍發展的時候,赫斯曼已經回到了朗廷酒店。

    「啊,親愛的,」克洛伊拉開房門,「有客人到訪,是愛因斯坦教授帶來的。」

    隨後愛因斯坦和另外兩個男人出現在赫斯曼的眼前。兩人都是禿頭,不過一個禿的風度翩翩,一看就是個教授赫斯曼在情報局的檔案上見過此人,他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主席,錫安主義運動領袖。出身在俄國,卻在德國和瑞士唸完大學的哈伊姆.魏茨曼,同時他還是一個非常傑出的化學家。

    而另外一個長相卻有點古怪,有點像是馬戲團裡面的小丑的人物,赫斯曼同樣在史塔西對外情報處提交的報告中見過。他是戴維.本.古裡安在卡納裡斯親筆書寫的報告中,將他稱為猶太人中的阿道夫.希特勒!

    將本.古裡安比喻成希特勒在後世人看來或許是一種「冒犯」,他們兩人理應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1931年的人們看來,他們還是有頗多共同之處的。

    希特勒立志為德意志人擴張生存空間,奉行的是德意志國家主義至上。本.古裡安立志為猶太人獲取生存空間,走的是以色列國家主義至上的路線。

    希特勒想要壓制或驅逐(此時還沒有提出屠殺)德國的猶太人。而本.古裡安一針見血地指出:巴勒斯坦存在真正的衝突。我們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政治衝突。我們(指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想成為多數當時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有幾十萬,猶太人只有幾萬。

    希特勒的納粹黨是一個走極右路線的工人黨。而本.古裡安也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中的另類,他不是依靠猶太資本家和金融寡頭去建立以色列國。而是依靠猶太工人。靠猶太人的中下層,將他們團結起來,不斷遷移到巴勒斯坦定居,最後用武力打敗阿拉伯人。

    最後,希特勒和本.古裡安沒有設想過建立一個馬克思主義或是自由主義的國家。他們的「社會主義」或是「工人利益」,都體現在完善的社會福利之上。而不是公有制和國有企業。

    所以,卡納裡斯將希特勒和本.古裡安混為一談,也就不算太古怪了。

    「我想,你們一定已經被我的提議打動了,是嗎?」在互相介紹和寒暄之後,赫斯曼就直入主題了。

    他知道真正的猶太復國主義者是無法拒絕赫斯曼的「好意」的,哪怕那些猶太金融寡頭對德國的「經濟排猶」恨之入骨。

    「中將,您的提議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本.古裡安語調平穩地說,「您的提議可能會讓英國在目前的立場上後退……英國人可能會考慮用分治的辦法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一個猶太國家。我想,我們最後是不會需要你們提供島嶼建立『臨時國家』的。」

    本.古裡安的政治嗅覺和預見性也同希特勒不相上下。他本來不在倫敦,而在布拉格。在接到魏茨曼發來的電報後,就立即捕捉到其中的機會。因此乘坐漢莎航空公司的頭一班的飛機趕來了倫敦。

    「是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赫斯曼笑著說,「猶太民族雖然沒有國家,但是卻非常強大,是值得拉攏的。你們本來只能寄希望與英國,現在有了第二選擇,英國自然會給你們更多的利益。但是你們必須先幫我們解決一個難題,這樣才有合作的可能性。」

    如果猶太復國主義和德國合作這聽起來彷彿天方夜譚,但實際上這種合作在歷史上就存在!希特勒一開始並沒有想過用屠殺的方式解決德國的猶太人問題。因為德國猶太人雖然佔有了過多的經濟利益(主要在金融業的利益過大),但是他們的人口很少,只有五十多萬,不到德國總人口的1%。

    限制一下,剝奪一些,融合一批,再趕走一部分就行了這種程度的排猶在歐洲不是新鮮事兒,也算不得激烈。

    相比之下,畢蘇斯基的波蘭在對待猶太人的時候手段更加嚴厲!因為波蘭猶太人數量太多,超過了430萬(歷史上是350萬,但是在波蘭佔領右岸烏克蘭人,又順帶得到了幾十萬俄國猶太人),佔到了波蘭聯邦人口的8.6%。

    而且絕大部分的波蘭猶太人都生活在波蘭邦的土地上,佔波蘭邦的人口比例超過了10%。實際上,猶太人不是德國的大問題,而是波蘭的大麻煩!希特勒在歷史上屠殺了250萬波蘭猶太人,倒是幫波蘭人解決了巨大的隱患……戰後的波蘭,是在沒有猶太人(剩下的大多去了以色列)的情況下建立的!

    不過赫斯曼可沒有這麼好心去替波蘭人解決猶太問題在他的設想中,400多萬波蘭猶太人完全是可以作為盟友存在的。

    「中將,您的難題是指什麼?」本.古裡安問。

    「《限制猶太人法》」赫斯曼說,「對猶太人這不是讓人愉快的法案,我也不指望猶太復國主義發表支持的聲明。但是我希望大部分德國猶太人和歐洲的猶太科學精英們都明白,德國的《限猶法案》並不是針對他們的。我們仍然歡迎猶太科學家來德國。所以,我希望愛因斯坦教授可以去德國,擔任一個猶太科學家聯盟的主席。」

    「我可以去德國,」愛因斯坦說,「以一個以色列人的身份!」

    「好的,」赫斯曼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另外,我希望可以讓德國和猶太復國主義公開結盟……應該讓全世界都知道,《限猶法案》只是為了保障德國的經濟安全,德國對猶太人和猶太復國主義仍然是非常友好的。」他看著本.古裡安和魏茨曼,「能夠做到嗎?」

    兩位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大佬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魏茨曼點了點頭,古裡安說:「猶太復國主義不是走在一根結實的繩子上,而是在一根頭髮絲上!所以我們不可能拒絕德國這樣的朋友!」(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