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歷史] 崛起之第三帝國 作者:大羅羅 (已完成)

 
regn13 2017-12-25 19:40:0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262 104976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3
第200章 好人希特勒
    「什麼?什麼?我們要加入《東方洛迦諾公約》?那可是用來捆住德意志手腳的公約啊!」

    「也不全是捆住我們,蘇聯一樣被限制住了。而且奧地利並不在邀請之列,波羅的共和國同我們德國的合併也不需要使用武力。至於波蘭……總理先生不是有把握和畢蘇斯基達成協議嗎?」

    「捷克呢?還有捷克呢!」

    「捷克?蘇台德地區嗎?」

    「是的,捷克斯洛伐克有350萬德意志人……所有講德語的人都應該生活在一起,我們不能把他們忘記!」

    「那和《東方洛迦諾公約》並不矛盾,完全可以通過和平手段解決捷克問題……據我所知,在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人佔25%以上,斯洛伐克人佔15%,另外還有不少波蘭人、匈牙利人、喀爾巴阡烏克蘭人,而捷克人的佔比很可能不到50%。」

    在威廉街77號的總理府內,赫斯曼、施萊徹爾和希特勒正在一間寬大豪華的辦公室裡面你一句我一句爭論著德國是否應該加入《東方公約》的問題。

    這三位顯然已經把奧地利當成了德國的囊中之物。因為奧地利在整個20年代的日子混得比德國還不如!

    德國好歹有容克防衛軍這根定海神針,國內政治大致還算平靜,各個黨派主要還是靠選票而不是槍桿子決定政權歸屬。而且在還有蘇德合作和《凱恩斯計畫》來保證經濟得以發展。

    而奧地利在戰敗後的十幾年,一直是槍桿子+民主!國內三大黨,基督教社會黨、社會民主黨和布爾什維克黨統統有黨派武裝力量。基督教社會黨有保安團,社會民主黨有共和保衛聯盟,而布爾什維克黨有紅色旅。

    從20年代中期到現在,奧地利國內三大黨派之間的小規模武裝衝突就沒有停止過。在1927年時。還因為保安團成員槍殺共和保衛聯盟成員,引發了一場大規模街頭槍戰,死傷千餘人,還把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司法宮給燒了。

    到了1930年5月18日,基督教社會黨的武裝保安團宣示「科爾新堡誓言」,公開呼籲推翻議會民主:「我們拒絕西方議會民主與政黨國家!」

    隨後就是陸陸續續的武裝衝突。雖然也不大打,但是總也沒有太平日子好過。在這種情況下,奧地利的經濟和民生自然一塌糊塗。人民看到他們北方的兄弟德意志發展的蒸蒸日上,自然心存嚮往,德奧合併自然是大勢所趨。

    而且在奧匈帝國崩潰之時,那些真正代表民意,而不是屈從於協約國意志的奧地利政治家都選擇了讓奧地利加入德意志而不是獨立。

    實際上現在德奧合併最大的障礙是後來德意志帝國的「忠實盟友」,意大利領袖墨索里尼他目前是支持奧地利保持獨立的。不過赫斯曼知道,這位意大利領袖在過兩三年就要入侵埃塞俄比亞。然後還會和德國一起捲入西班牙內戰。到那時,意大利領袖就會變成德國的盟友支持德國吞併奧地利。

    不過奧地利的鄰國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那麼好對付,這是一個繼承了奧匈帝國大部分工業的國家。工業實力排名世界前列,而且還擁有斯柯達這樣的奧匈軍工巨頭。

    另外,捷克斯洛伐克還有兩個相當難對付的政治領袖,愛德華.貝奈斯和托馬斯.馬薩裡克。

    這兩人都是捷克人,和另外一個在世界大戰前加入法國籍,在大戰中作為法國飛行員取得不少戰功的米蘭.雷斯提斯拉夫.什特凡尼克一起並稱「捷克斯洛伐克開國三傑」什特凡尼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初期當過國防部長。不過在1919年5月4日卻神秘地死於飛機失事。

    而當時。正是匈牙利戰爭期間,斯洛伐克境內出現了一個斯洛伐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

    這件事情。以及後來捷克軍隊對斯洛伐克境內布爾什維克分子的清洗和鎮壓,一直以來就是紮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心頭的兩根尖刺。

    另外,捷克斯洛伐克的主體民族捷克人和鄰國匈牙利也有血海深仇。一戰後長達數年的匈牙利戰爭中,捷克軍隊手上也沒少沾匈牙利人的鮮血。而且被捷克斯洛伐克佔據的斯洛伐克「自古以來」就是大匈牙利的一部分曾經是匈牙利王國唯一的一部分!

    而捷克斯洛伐克的另外一個鄰國波蘭也對捷克人非常不滿。因為匈牙利戰爭實際上是靠波蘭大軍打勝的,可是在戰爭勝利後,出於限制波蘭的需要(當時波蘭看上去太強大)波蘭便沒有如願以償得到切欣地區和喀爾巴阡烏克蘭那裡的主要人口是波蘭族和烏克蘭族。

    「總理先生。您儘管繼續在國際上扮演好人的角色。」赫斯曼胸最後有成竹地說,「捷克斯洛伐克問題對我們來說非常容易解決,這本來就是一個人為拼湊起來的國家,它和周圍國家的關係非常糟糕。而且佔據統治地位的捷克人從來都不是以勇武而著稱的。」

    「你們打算怎麼辦?」希特勒遲疑了一下,看著赫斯曼問。「我是總理。應該有權瞭解吧?」

    「當然!」赫斯曼笑了笑,低聲說,「史塔西和匈牙利布爾什維克黨、斯洛伐克布爾什維克黨向來有密切的聯繫……我們可以先公佈什特凡尼剋死亡的真相,煽動斯洛伐克人的不滿。然後再派斯洛伐克刺客殺掉捷克總統托馬斯.馬薩裡克。」

    「刺殺一國總統?」希特勒猶豫了一下,「你們真的有把握?」

    「這沒有問題,」赫斯曼點點頭,「我們有這樣的能力。」

    「不會被查到?」希特勒想了想,又問,「如果被發現和我們有關,恐怕會有麻煩吧?」

    「只會追查到第三國際!」赫斯曼頓了下,「捷克人只會發現是蘇聯的走狗斯洛伐克布爾什維克黨幹掉了他們的國父!」

    赫斯曼當然不會告訴希特勒,這事兒得要和匈牙利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庫恩.貝拉合謀。

    庫恩.貝拉在匈牙利革命失敗後並沒有回到蘇聯,而是在匈牙利的山區堅持領導遊擊戰爭。因此匈牙利革命也不算完全失敗,目前匈牙利布爾什維克黨還在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境內控制著不少游擊隊。

    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這些匈牙利布爾什維克黨游擊隊都秘密接受史塔西的資金、武器和情報支持。所以現在讓庫恩.貝拉的人出來被黑鍋是毫無問題的這鍋也不是白背的,因為一旦蘇聯和捷克人嚴重對立,斯洛伐克布爾什維克黨(實際上是匈牙利布爾什維克黨的一個分支)就有機會在斯洛伐克發動起義。

    而斯洛伐克一旦亂起來,蘇聯、波蘭、匈牙利,甚至是羅馬尼亞可就都要橫插一槓子。

    赫斯曼聳聳肩,「到時候沒準就是我們德國國防軍根據《東方洛迦諾公約》去保衛捷克斯洛伐克了!」

    「我們去保衛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的眼珠子轉了轉,已經明白了赫斯曼的意思,「聽起來不錯!就這樣……我們的確應該簽署《東方洛迦諾公約》。」

    施萊徹爾補充道:「總理先生,我們也不能無條件簽約,應該要求法國承認我們恢復義務兵役制和進駐萊茵蘭地區是合法的。」

    ……

    「什麼?德國總理希特勒同意簽署《東方洛迦諾公約》了?」

    日內瓦,蘇聯駐國際聯盟代表團駐地,正在日內瓦和法國總理談判的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聽到了讓他匪夷所思的消息。

    「這個希特勒他不是個軍國主義者嗎?」李維諾夫看著德國問題專家,蘇聯駐國聯代表團團長柯倫泰夫人。

    「這個……希特勒沒有當上總理的時候的確是軍國主義分子。」柯倫泰思考了下,苦笑著說,「但是他現在已經是總理了,所以就不再喊打喊殺了。我想,他幹了一件非常聰明的事情。」

    「是的,」李維諾夫點了點頭,「法國人一定會滿足希特勒的要求……」

    承認已經發生的事實,換取實實在在的利益,只要有腦子的政治家一定會這麼幹的。

    這時,放在辦公桌上的一部電話機子突然想了起來。李維諾夫拎起聽筒,一個輕快、柔和的女聲說:「請柯倫泰夫人聽電話,我是娜塔莉.列辛斯卡雅。」

    「是列辛斯卡雅!」李維諾夫把聽筒遞給了柯倫泰。電話那邊的聲音繼續說:「夫人,赫斯曼上將聽聞蘇聯成為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感到十分欣慰,特請我打電話表示祝賀。同時,我方已經決定加入《東方洛迦諾公約》,這是對歐洲乃至世界和平皆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我方希望可以促成斯大林同志和希特勒總理獲得1933年度的諾貝爾H平獎。並且在領取該獎項時,在瑞典進行會面。」(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3
第201章 倫敦經濟會議
    因為歐洲出現了兩個無比熱愛和平的大國領袖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和蘇聯布爾什維克黨總書記約瑟夫.斯大林,所以在這個時空的1933年,發生戰爭的陰雲彷彿已經消散。

    德國人在基本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和《洛迦諾條約》後,又通過簽署《東方洛迦諾條約》和確認法德、法比邊境的合法有效,再次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法國總理庫爾邦和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先後發表聲明:承認德國有權在萊茵蘭地區佈防並且實行義務兵役制。

    同時,兩大世界帝國的領袖都對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對維持歐洲和平所作出的努力而表示讚賞他們是真心這樣認為的,破壞和平的是容克軍事集團,而非民選的希特勒總理。

    現在,歐洲的和平已經有了保障,所以嚴峻的經濟形勢再次成為了歐洲乃至世界各國最關心的話題。

    而經濟問題的核心,自然是圍繞著貨幣、債務、貿易和就業四大難題展開。而這四大難題的核心,毋庸置疑就是貨幣!

    還是貨幣戰爭的陳詞濫調,但是在間戰期間,世界貨幣發行權基本上就是世界權力鬥爭的重中之重誰掌握了世界貨幣發行權,誰就是未來世界的主人!

    1933年3月4日,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堅人民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救世主,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這個「計畫中」將要主宰世界的國家,將從一片混亂和低迷中恢復,準備要奪取世界貨幣的發行權了。

    在經歷了漫長而又痛苦的經濟動盪以及低迷之後,美元早就取代英鎊,成為最為堅挺的時間貨幣了,但它還和黃金掛鉤,並不是想刷多少就刷多少。而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上任後的一個多月,也就是1933年4月19日,宣佈廢止了美國的金本位。

    現在,美國可以想德國一樣開動印鈔機器。用刷美元的方法創造出需求了。但是和馬克的地位不一樣,美元是一種世界貨幣,而且美國政府也無意放棄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因為羅斯福總統手中還握有可以在肆意發行美元的前提下維持美元地位的王牌歐洲國家的美元債務和美國強大的生產力!

    ……

    「美元貶值。美國逼債,呵呵,英法抵擋不住,再回頭向德國索取賠款……這個羅斯福果然出手不凡。總理,這次的倫敦經濟會議。對德國和歐洲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威廉街77號,希特勒的總理辦公室內,赫斯曼正和將要啟程去倫敦參加經濟會議的希特勒討論對策德國在經濟會議上的對策。

    「《凡爾賽條約》已經不復存在,德國無需履行賠款義務。」希特勒說,「美國人向英法逼債的目的,應該只是想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打擊市場對英鎊、法郎的信心……美元貶值只是為了擴大出口和推高通脹,以便挽救美國的經濟。」

    希特勒現在已經接受了許多「貨幣戰爭」的觀點,因此一眼就看穿了羅斯福的意圖。

    希特勒頓了下。又說:「但是我們能做什麼?除了在國際上讓馬克貶值和繼續推動易貨貿易之外,我們似乎什麼都幹不了……如果不是為了巴勒斯坦猶太國的問題,我都不會去倫敦。」

    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的事情,現在終於有了一些眉目。這大概也是《東方洛迦諾公約》簽署的一個附帶效應德國和波蘭的關係,也因為這個條約而得以進一步改善。

    雖然畢蘇斯基還是遲遲不肯在「旦澤問題」和「波蘭走廊」問題上讓步,還對德國和波羅的共和國合併表示了擔憂。但是波蘭和德國在「猶太人問題」上卻是難得一致的。

    順便一提,現在波羅的共和國和德國合併的事情遇到了一些阻擾,英國人拿出了當年和波羅的共和國簽署的條約,以反對它和德國合併。而波蘭和蘇聯也同樣表示了反對。

    因此德國和波羅的共和國合併的事情,只能暫時推遲到1933年11月希特勒和斯大林在瑞典會面後再做考慮。他們是去瑞典拿炸藥獎的。1933年度的H平獎。已經確定要頒發給希特勒和斯大林了。

    兩人或許會在領取炸藥H平獎後,討論一下是如何瓜分波蘭。不過在瓜分真正實現之前,德國和波蘭還是可以在他們擁有共同利益的地方進行合作這就是歐洲政治的現實,可以一邊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合作。同時卻在準備將對方徹底從地圖上抹去而巴勒斯坦猶太國,則是兩國所追求的共同目標之一。

    在德國和波蘭的共同推動下,英國人又不得不在猶太國的問題上讓步。答應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區劃出一塊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狹長土地,作為「波蘭殖民地」,然後由波蘭和德國去支持一個「小以色列國」。這樣英國人就不必得罪阿拉伯人和MSL了。

    「總理先生,除了建立以色列國。您在倫敦還有另外兩件事情。」赫斯曼說著,就從自己帶來的一個黑皮封面的文件夾裡面取出了兩份文件擺在了希特勒的辦公桌上。

    希特勒取過文件掃了兩眼。其中一份是《關於國際公共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另一份則是《英國的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分析》。

    「建設國際公共工程以拉動需求是法國政府將在倫敦經濟會議上提出的。」

    赫斯曼分析說:「這對我們是有利的,我們可以趁機擴張歐洲基礎投資銀行的影響力……可以由這家銀行為國際公共工程提供貸款。我估計,法國人所指的『國際公共工程』應該會在東歐和巴爾幹半島進行建設,也可能會在北非、中東進行投資。我們都可以予以支持,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計畫。」

    「國際公共工程」是法國人歷史上就提出過的,他們希望用這個辦法來刺激需求。而在原本的歷史上,因為沒有歐洲基礎投資銀行這麼一個工具,使得法國人的計畫無疾而終。

    而現在,赫斯曼希望德國政府可以對這個計畫進行全面支持。不僅是為了擴大歐洲基礎投資銀行的影響力,而且還為了未來的戰爭。

    「我們可以提出什麼樣的計畫?」希特勒問。

    「首先是歐洲公路網計畫,」赫斯曼說,「可以是收費公路,用收費償還債務……現在汽車已經開始普及,可以讓汽車高速行駛的公路對未來的經濟肯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還可以讓德國的坦克在敵人的土地上跑得更快一點!」希特勒看了眼赫斯曼,「是這樣嗎?」

    赫斯曼點點頭,「還有加油站,有了高速公路就會有汽車,有了汽車就會需要加油站和儲油庫……如果運用歐洲基礎投資銀行的資金去修建這樣的收費高速公路,那麼我們就有機會掌握或是對這些高速公路公司施加影響,獲得全部的圖紙和技術資料。」

    高速公路現在還是個新鮮事情在希特勒的新政中有這樣的東西,目前德國正在開工建設高速路,但是別的國家還沒有。而赫斯曼現在希望修建一個能夠將歐洲(不包括蘇聯)各國首都連接在一起的高速公路網,並且由落幹個高速公路公司來運營。

    而且這些高速公路公司不僅應該「管路」還應該「管油」,在高速公路沿途修建大量的加油站和儲油設備。

    「另外,還應該有一條連接歐洲和近東、中東的國際鐵路計畫。可以用鐵路將土耳其、敘利亞、以色列、伊拉克、伊朗等國的首都和歐洲連接在一起。」

    「我們用得著這些鐵路?」希特勒問。

    「會有用上的時候。」赫斯曼非常肯定地回答。地中海和中東是他所計畫的用兵重點。在未來的世界大戰中,德國只要控制了中東和地中海,不僅石油問題完全解決。而且還能向北威脅蘇聯的石油重鎮巴庫,向東聯絡德國的盟友日本!

    「將來可能用得著,現在就應該去修。」希特勒點點頭,「那麼英國的國社運動想必在將來也是可以利用的?」

    「是的,」赫斯曼對著親英的希特勒微微一笑,「我們和英國的共同利益,只能建立在國家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如果英國的當權者考慮的僅僅是英國,而非國際金融權貴的利益。那麼一個由德意志領導的歐洲聯盟和大英帝國是可以共存的。

    我認為,倫敦經濟會議會是一個向英國人推銷國家社會主義的機會。英國應該致力於將他們的殖民帝國打造成一個真正統一的國家,這應該是英國國家社會主義者首先要追求的目標。而不是陷入歐洲大陸的紛爭。」

    「對!」希特勒重重點頭,「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們和英國人差不多是一個種族,我們應該攜手去領導世界,而不是自相殘殺!」(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3
第202章 歷史性的會面
    「保羅.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埃爾溫.薛定諤、托馬斯.亨特.摩爾根……這個摩爾根是干什麼的?我好像在什麼地方聽到過他……」

    1933年12月10日,蘇聯偉大領袖斯大林在從蘇聯駐挪威大使館前往奧斯陸市政廳領取諾貝爾H平獎的途中,手裡拿著一張名單,上面寫著今年和他一起「中獎」的科學家和文學家的名字。也不知道是誰給他的,斯大林沒有注意,只是在轎車裡面拿著看了一眼,結果就發現不對了。

    「托馬斯.亨特.摩爾根是個反動分子!」

    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此時正坐在斯大林身邊,聽到斯大林問起摩爾根,連忙解釋道:「他就是那個資本主義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派的摩爾根……外交人民委員部已經向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評委會提出了嚴正抗議。」

    「哦,那這個摩爾根為什麼會得獎?」斯大林感興趣地問。

    「因為他提出了反動的《基因論》。」李維諾夫說,「他認為生物的遺傳性是通過一種名叫基因的物質所決定的,而進化則來源於基因突變……這種觀點違反了馬克思主義,否定了勞動創造人類的科學論斷,所以是反動的。」

    違反了馬克思主義,這可不是小罪過!在蘇聯國內,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派早就被定了性,再翻不了身了。而斯大林正是給這個反動學派最後定性的人!所以他記得托馬斯.亨特.摩爾根的全名。

    「我想起來了!」斯大林將手裡的紙張折了起來,交給了李維諾夫,「國家社會主義者很喜歡這個摩爾根……摩爾根的觀點就是為他們服務的。」

    雖然赫斯曼不大贊成宣揚種族主義,但是種族主義、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在德國差不多是一脈相承的許多自負的日耳曼人都認為自己的種族比別人優秀,而「優良基因」理論正好迎合了他們。

    「這會是一個陰謀嗎?德國人在瑞典很有影響力,」斯大林有些不快地問,「他們讓國家社會主義的生物學家和我一起得到諾貝爾獎,這等於證明了國家社會主義比馬克思主義正確。」

    現在國家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之間的「真理之爭」已經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國社國際和德國的推動下,歐洲和美洲的許多國家都出現了國社系的政黨。而且由於國社思想並不反對私有制和貴族,因此還得到了許多國家高層的認可。

    在5月份的倫敦經濟會議召開期間。希特勒還和英國****愛德華交上了朋友兩人對於國家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觀點非常接近,而且愛德華王子也同意歐洲團結對抗美國的觀點。

    除了交上愛德華****這個朋友,希特勒還在倫敦收穫了小以色列國和法德波公路項目,而修建中東鐵路的提議則被小心看守著大片殖民地的英國人否決了。

    而法國和波蘭則對修建公路有點興趣。法國將會修建一條巴黎通往德國萊茵區的高速公路。波蘭則修建一條連接基輔—華沙—德國本部邊境的高等級公路(並不是高速公路),同時法波兩國的高速(高等級)公路還會和德國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連接。

    通過這個在後世看來非常原始的公路網,法國理論上就能在蘇聯入侵波蘭的時候,通過公路長途調集軍隊去增援波蘭了這條公路實際上是在波蘭人的極力要求下開工的。因為「右岸烏克蘭問題」的存在,畢蘇斯基知道波蘭絕對沒有可能被蘇聯「原諒」。

    當年吞併右岸烏克蘭的代價。就是如今需要面對一個充滿惡意,並且越來越強大的蘇聯!

    所以這位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波蘭獨裁者,現在不肯放過任何一個讓波蘭多獲得一點安全保障的機會。在推動「法德波公路工程」的同時,還在積極尋求和德國解決西部邊界問題。但是波蘭國內膨脹的民族主義情緒卻不允許畢蘇斯基立即將旦澤交給德國……

    「斯大林同志,或許我們可以要求諾貝爾獎的評選委員會將1934年度或1935年度的生理和醫學獎頒給米丘林同志。」李維諾夫思索著說,「但是現在,我們不宜和德國人因為這點小事鬧翻。」

    「不必了,」斯大林搖搖頭,摸出自己的煙斗把握了起來,「我們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和他們計較。反而會顯得我們氣量太小。」

    蘇聯偉大領袖的眉頭漸漸靠攏在了一起,德國國社黨操縱諾貝爾獎委員會,給摩爾根這個反動學術權威頒獎只是小事。但是德國和波蘭關係的逐漸緩和,卻讓斯大林感到非常擔憂。

    ……

    「總理,斯大林來了!」

    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市政廳的一間小會議室內,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穿著燕尾服,在外交部長牛賴特和赫斯曼等人的陪同下,已經到了一會兒了。

    德國駐蘇聯大使舒倫堡從門外進來,報告了斯大林的抵達。希特勒和斯大林在領取諾貝爾H平獎之前,將會在這間小會議室內進行一次歷史性的會面。至於會面要討論什麼。則是兩國最高的機密。

    「牛萊特先生,舒倫堡先生,你們不必參加會面。」希特勒說,「有赫斯曼步兵上將在就行了。他的俄語很好,可以充當翻譯。」

    赫斯曼說:「蘇聯方面陪同的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他的德語也足夠好。另外,今天的會面純屬私人性質,不必進行記錄,所有的秘書隨從都不必參加了。」

    連記錄都不留!這是早就安排好的。會面將在完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而這個安排也是保密的,直到最後時刻才會告訴隨行人員。

    牛賴特和舒倫堡互相看了對方一眼,他們都是「老外交」了,當然不相信斯大林和希特勒會只是拉拉家常,談談天氣。

    「遵命,總理先生。」德國外交部長和德國駐蘇聯大使沒有提出異議。

    然後,會議室裡的人都站起身,走到門口,按照早就安排好的順序站立。希特勒將第一個和斯大林握手,然後是赫斯曼,再接著是牛賴特部長。而舒倫堡大使則會在斯大林到達後為他一一介紹德國方面的領導人。

    ……

    「希特勒總理,很高興在挪威和您見面。」

    斯大林穿著一件綠色的沒有肩章和領章的軍服,主動伸出手和希特勒的手握在了一起。

    「總書記同志,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希特勒回答說,「蘇聯和德國,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將會團結起來創造和維護和平。」

    「對!」斯大林重重點頭,「社會主義反對戰爭,所以德國和蘇聯都將是世界和平的********著!」

    然後就是一片鎂光燈閃爍,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用他們的鏡頭記錄下了這個偉大的時刻,同時也記錄下了兩人的講話。

    兩個決心維護世界和平的「社會主義領袖」在簡短說了幾句關於和平的話語後,就消失在兩扇厚重的木門內了。

    「坐吧,都坐吧。」赫斯曼親自關上了會議室的大門,然後轉過身用德語和俄語說。「會議是完全保密的,不會有任何書面的東西留下,可以暢所欲言。」

    斯大林和希特勒都在打量著對方,彷彿沒有先開口的意思。赫斯曼笑了笑,說:「時間緊迫,再過一個小時,總書記同志和總理先生就要領取H平獎了。」他頓了下,「那麼在兩位領取H平獎前,不如先討論一下戰爭的問題吧。」

    他的這些話都是用德語說的,李維諾夫將之翻譯成了俄語告訴了斯大林,蘇聯領袖笑了起來:「路德維希,既然你如此直率,那麼我就直說了。蘇聯無法容忍白色波蘭佔領右岸烏克蘭、西烏克蘭(指東加利西亞)和西白俄羅斯。」

    赫斯曼將斯大林難懂的格魯吉亞口音俄語翻譯成了德語,然後對希特勒說:「總理先生,這是蘇聯一貫的國策,我們過去都是贊同的。」

    希特勒沉默了一會兒,彷彿在認真思考,然後才輕輕點了下頭:「我們對波蘭的要求並不多,收回旦澤市,將波蘭走廊變成波德共同領土……不過我們可以理解蘇聯對波蘭的領土要求。」

    李維諾夫將希特勒的話翻譯成了德語,斯大林看了坐在希特勒身邊的赫斯曼一眼,然後說:「理解是什麼意思?」

    「就是不支持,不反對,不干涉。」希特勒說,「我們的目標是和奧地利、波羅的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實現統一,並且收復旦澤自由市,將波蘭走廊變成兩國共同領土。3000萬波蘭人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從來都沒有統治過那麼多波蘭人……我們德意志民族自己也就8000多萬人口。」

    「但是你們想要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說,「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工業化國家,如果德國得到捷克斯洛伐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就再也對方不了德國了,哪怕聯合在一起也不行。」蘇聯領袖嘲諷地笑了起來,「可是英法又怎麼會如此愚蠢,將這麼一個重要的國家交給德國呢?」(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3
第203章 苦肉計
    「這是個問題,」希特勒對著斯大林動人地微微一笑,「這正是我們要在奧斯陸會面的原因,我們兩個社會主義國家都需要對方的幫助。沒有蘇聯,我們無法得到捷克斯洛伐克。而沒有德國,蘇聯同樣無法收回被波蘭佔領的土地。」

    赫斯曼將希特勒的原話全部翻譯成了俄語,然後又加了一句自己的話:「只要蘇德雙方能夠真心實意的合作,我們就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實際上,希特勒對波蘭興趣不大的前提是波蘭足夠親德。但是赫斯曼知道,這個前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波蘭一直都是法國的而不是德國的朋友,這是波蘭的立國之本,畢蘇斯基只能微調,無力徹底改變。而且畢蘇斯基年事已高,活不了太久了。現在他都無法解決的難題,還能指望威信遠遠不如他的接班人來解決嗎?

    因此波德之間最後難免一戰!而且,不把波蘭干翻,以後能放心打法國嗎?所以波蘭是吞不吞的問題,不是打不打的問題。

    「合作?」斯大林感興趣地問,「怎麼合作?」

    蘇聯領袖突然發現自己在「蘇德合作」中,漸漸處於一個不利地位了。因為右岸烏克蘭是必須要收回的,而要收回右岸烏克蘭,蘇聯就必須要和波蘭開戰。而波蘭又是英法的盟友,除非蘇聯和德國一起動手,否則蘇聯的勝算不大。

    「在我們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之前,你們在右岸烏克蘭挑起武裝衝突。」希特勒提出了自己的要價。

    根據總參謀部的計畫(實際上就是赫斯曼的計畫),德國應該在意大利進攻埃塞俄比亞或西班牙爆發內戰之時,對奧地利下手。這樣可以確保意大利站在德國一邊。在拿下奧地利後,德國就會尋找機會對捷克斯洛伐克下手。這時候就需要蘇聯進行配合,在右岸烏克蘭製造局部戰爭。

    「這是要讓蘇聯吸引帝國主義的火力嗎?」斯大林立即表示了異議。

    「只是局部戰爭而已,不會引發大規模衝突的,只要蘇聯不願擴大事態就行了。」

    赫斯曼聳聳肩,一臉無所謂地說:「蘇聯和波蘭有很多爭議領土,在20年代時經常發生小規模的交火。」

    這一點斯大林其實也知道。現在英法兩國的國策就是不想打仗!

    只要蘇聯採取局部戰爭政策,只是圍繞一塊爭議領土開戰,英法兩國是絕不會介入的這種領土爭端從來就很難說清誰先開火,誰有預謀。如果英法會因為小小的領土爭端就捲入蘇波衝突。那麼就等於給畢蘇斯基開了一張可以隨時挑起世界大戰的空白支票。

    「如果你們在順利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後什麼都不做,蘇聯豈不是白白在蘇波邊境流血了嗎?」斯大林冷淡地問。

    「一個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共和國的德意志帝國還有可能什麼都不做嗎?」赫斯曼冷笑著反問。「斯大林同志,您應該知道歐洲均勢的概念吧?」

    80萬平方公里,九千多萬將近一億人口(親自德意志人有八千多萬),而且工業實力更是遙遙領先英法這個時空德國的工業實力本來就比歷史上強大。再合併了繼承了奧匈帝國大部分重工業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工業實力都可以抵得上英法之合了。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可以說就已經站在開戰的邊緣了,只要稍有不慎,世界大戰就會再度爆發。

    「而且,」赫斯曼看著蘇聯偉大領袖,「斯大林同志,您應該瞭解蘇德聯盟所擁有的戰鬥力!我們兩國相加,人口、工人和軍事力量是可以輕鬆壓倒英法的。到時候只要你們想打,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打一仗呢?」

    斯大林的眉頭緊鎖。「你的意思,蘇聯要和德國一起同英法開戰?」

    「這取決於英法,說不定他們會拋棄波蘭,」赫斯曼笑了起來,「這樣你們就能毫不費力收回右岸烏克蘭。」

    「也就是說,我們兩國都不必主動向英法宣戰,」斯大林看著赫斯曼和希特勒,「是這個意思嗎?」

    果然老奸巨猾!

    赫斯曼和希特勒互相對視了一眼。希特勒說:「那就將宣戰的選擇權交給英法吧……不過蘇聯必須要向波蘭宣戰,否則德國不會跟進。」

    「我們一起宣戰,這樣可以恐嚇英法。」斯大林說。

    蘇聯偉大領袖很清楚自己的國家在地Yuan政治上擁有優勢。它遠離歐洲的核心,而且面積太大,氣候又太寒冷。是不可能被打敗的龐然大物。

    但德國是可以打敗的,英法已經打敗過德國一次了!

    所以。斯大林覺得英法很有可能會默認蘇聯收回右岸烏克蘭、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與此同時,卻和德國血戰到底。

    赫斯曼和希特勒交換了一下眼神,然後非常堅定地說:「可以接受!這一次我們會打敗英國和法國的!」他看了看面無表情的斯大林,然後又說,「不過我們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斯大林問。

    「西班牙!」赫斯曼說。

    「西班牙?」斯大林愣了愣,「你們要入侵西班牙?」

    「不。我們要在西班牙打仗!」赫斯曼道。

    「和誰打?」斯大林還是沒有聽懂。德國和西班牙壓根不接壤,而且赫斯曼連富庶的波蘭都不打算佔領,還會要西班牙這個窮鄉僻壤?

    「和你們!」赫斯曼說,「打一場國家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戰爭!」

    「可是我們是同志啊!」斯大林用非常吃驚的語氣說。「我們都是社會主義者,怎麼能自相殘殺呢?」

    「這是做戲!」赫斯曼笑道,「是為了迷惑敵人,讓敵人誤以為蘇聯和德國是敵人而非兄弟……斯大林同志,我知道你們在那裡有代理人,而我們在西班牙一樣有同志。我們的人和你們的人早晚要打的,是嗎?」

    西班牙在1931年爆發了一場共和革命,建立了一個槍桿子+選票的民主國家。就和奧匈帝國瓦解後的奧地利有點類似,不過奧地利和西班牙相比可以算是小打小鬧了。西班牙的左右兩派擁有的武裝力量遠比奧地利三黨要強,動起粗來也更野蠻。

    而且西班牙****的革命路線也更加激進,在1931年共和國成立後就實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並且實施裁軍,關閉軍校(裁軍和關軍校說明改革得不到軍隊支持),限制宗教團體傳教等強力打壓天主教的行為。

    其激進程度,幾乎可以和這個時空中國南方的革命政府相比!但是中國南方革命政府是擁有強大革命軍隊的政府,打擊的主要還是力量弱小的地主士紳。

    而西班牙的共和派卻在打擊地主的同時,還將矛頭指向了強大的西班牙軍隊和天主教會。

    因此西班牙的革命和反革命勢力的爭奪非常劇烈,J左和J右勢力在鬥爭中迅速壯大,中間派迅速消亡。而且J左、J右兩派勢均力敵,誰也沒有力量一下將對方撲滅。如德國這樣容克+納粹就把政權牢牢控制的局面根本不會出現在西班牙。

    所以有眼光的歐洲政治家都可以在1933年就預料到內戰的爆發了。

    另外,西班牙國內的左右兩派的背後都有歐洲強國支持。右Pai背後是意大利和德國,法西斯和國家社會主義雖然不完全是一個路子,但終究能夠團結。左Pai的背後自然是蘇聯和第三國際,斯大林干涉西班牙的勁頭一點不比墨索里尼小。

    而赫斯曼實際上對西班牙右Pai沒有多少好印象,他知道弗朗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首鼠兩端如果西班牙願意入軸,德國就能奪取直布羅陀,封鎖地中海的一個入口。這樣北非和地中海戰場的情況就會大大改善。

    因此赫斯曼並不想給西班牙的右Pai開更大的「掛」,他只是想在西班牙和斯大林合演一出苦肉計。當然,那塊「命苦的肉」肯定是西班牙。

    而且西班牙戰場也是個試驗各種新武器和新戰術的好地方,先讓德國官兵在那裡練個手,將來打起英法波蘭也好利索一些。

    「好的,」斯大林想了一會兒,笑著點頭,「一言為定,我們就在西班牙演一場好戲給英法看看。不過……我們之間的合作還是要繼續的!」

    希特勒這時接過了話題,「對!合作歸合作,打仗歸打仗!」

    赫斯曼則看了看手錶,說:「總理先生,總書記同志,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也談的差不多了,現在是時候去領諾貝爾H平獎了……這是你們二位應得的榮譽。」

    希特勒站起身,點點頭說:「對,這是我和斯大林同志應得的,我們為歐洲的和平操碎了心。而且我們還會為歐洲贏得一千年的和平和繁榮!將來,所有的歐洲人都會感謝我們的!」(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3
第204章 興登堡遺囑
    1934年8月2日,波森-西普魯士,諾伊代克。

    路德維希.馮.海因斯貝格-赫斯曼和妻子克洛伊是兩天前離開柏林,和他們的老朋友施萊徹爾大將夫婦一起抵達了施萊徹爾家族在諾伊代克的騎士莊園。他們是來這裡送別德意志帝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的。興登堡總統在諾伊代克的莊園就在施萊徹爾莊園附近,從1934年起,興登堡就在諾伊代克的莊園中等待死神降臨。

    一代強人,德意志帝國的守護神,即將走完87年的漫長人生。雖然在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年,他的健康和智力都處於極度糟糕的地步。但是他的存在對德意志帝國而言,就是最大的安定因素。

    對於沒有經歷過強人政治的人,是很難想像這一點的。但是赫斯曼作為德國最高權力核心圈子裡的人物,對此是非常清楚的在這個時空,興登堡總統雖然不是唯一能制約阿道夫.希特勒的人,但他無疑是拴在希特勒脖子上的一條粗粗的鐵鏈。

    特別是這三年來,德國在希特勒的新政治理下,正發展得井井有條。經濟全面復甦,軍事力量迅速崛起,而且還因為《東方洛迦諾公約》的簽訂,使得德國的國際環境也大為改善。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希特勒的統治非常滿意,希特勒的權威也在迅速上升。就在不久之前的6月,希特勒再度要求興登堡總統解散議會進行大選。納粹黨和祖國人民黨在這次選舉中,囊括了80%以上的議會席位。

    而在議會選舉之後,納粹黨和祖國人民黨就在議會中強行通過了《轉型正義條例》,並且依據此《條例》,在1934年7月1日宣佈取締社會民主黨。

    與此同時,納粹黨和祖國人民黨控制的帝國議會還通過修改憲法,大幅降低了各自由邦的自主權,還事實上取消了普魯士自由邦。普魯士自由邦的議會、政府同德意志帝國的議會、政府合併,德國總理兼任普魯士邦總理。德意志帝國內部的統一程度。也因此大大提升了。

    不過制定《轉型正義條例》打擊社會民主黨和修改憲法整合德意志帝國這兩件事情,也讓很多人看到了納粹黨獨裁政權出現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副總統魯登道夫,國防部長施萊徹爾,波羅的共和國總統戈爾茨。祖國人民黨主席塞克特和德**官聯盟主席奧斯卡.馮.胡蒂爾,還有那位比興登堡年輕不了幾歲,但是頭腦和身體依然保持健康的奧古斯塔.馮.馬肯森元帥。

    這些人現在正和赫斯曼一起,坐在施萊徹爾莊園的會客廳裡面,一邊等待著前往興登堡的莊園最後告別老總統。一邊議論著將要到來的後興登堡時代。所有的人都毫不掩飾自己的擔心,同時他們又對納粹黨統治的成功感到滿意。

    「如果我們在1917年有個納粹黨,就不會輸掉世界大戰了!」

    老元帥馬肯森摸著自己的兩撇完全變成白色的八字鬍說:「如果那時就有一位希特勒首相,社會民主黨和斯巴達克派就壞不了大事啦。」

    老頭子的想法應該是很有些代表性的!端著咖啡杯坐在角落裡的赫斯曼是比較瞭解民意。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沒有一個可以團結底層,並且鎮壓反戰力量的執政黨的確是德國輸掉一戰的一個原因。

    「但是希特勒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將要繼承總統大位的魯登道夫非常擔心地說,「他的大局觀完全是基於種族的,優秀的、劣等的、雅利安的、斯拉夫的、猶太的……這種事情平時說說也就算了,但如果將之變成指導戰爭的戰略。那我們就有大麻煩了。」

    魯登道夫比一般的人要瞭解希特勒,他們接觸的比較多,他是代行總統職權的副總統,而希特勒是總理。兩人經常見面,也會討論戰略問題,所以他對希特勒的戰略大局觀很看不上眼。

    實際上希特勒還可以。赫斯曼的看法和魯登道夫有些不一樣,因為他知道希特勒不是二戰中最糟糕的統帥,那個打贏了戰爭卻輸掉帝國的丘吉爾,還那位一天到晚幫倒忙的墨索里尼,還有冒冒失失挑起太平洋戰爭的日本統制派軍頭們都比希特勒更差。

    但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卻比希特勒更有眼光。而且羅斯福手中的本錢也更豐厚。實際上丘吉爾、斯大林的本錢也不少,他們的國家可以承受更多的失誤。但德國不行,一個戰略性的失誤,就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而希特勒恰恰犯了一個相當致命的戰略級錯誤他用種族觀去指導戰爭!以至於對英國總是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對猶太人則有過分的仇恨,而且還有一種和俄羅斯人死磕到底的勁頭。

    「他是一個優秀的總理,」自己也當過一陣子總理的塞克特搖搖頭說,「但他不是一個統帥……這一點他不如俾斯麥閣下。」

    波羅的的戈爾茨上將和希特勒並不算熟,聽了大家的評價,這位將軍總統將目光投向了赫斯曼和施萊徹爾。「庫爾特,路德維希,你們怎麼看?他是一位能帶領德國取得勝利的統帥嗎?」

    「顯然不是,」施萊徹爾兩手一攤,說,「如果我們在未來幾年要面對一場真正的戰爭,那麼能夠承擔起統帥責任的只有最優秀的職業軍人,而不是對戰爭一知半解的政客。這也是我們普魯士的傳統!」

    「軍事獨裁嗎?」戈爾茨沉吟著問,「這樣真的能行嗎?」

    他在波羅的就是一位「准獨裁者」,但是他並不認為能把波羅的的那一套用到德國。波羅的共和國是個強敵環伺的小邦,比較容易團結。而德國是一個6600萬人口的「泱泱大國」。另外,波羅的人民的主體是原先的俄國人,比較習慣被獨裁,而德意志本土的人民素來有民主的傳統。

    「軍事獨裁是不行的,」赫斯曼搖了搖頭,接過了話題。「那樣的話德國一定會陷入內爭,再也無力對外。」

    「那怎麼辦?」

    戈爾茨的問題一出口,所有的老人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赫斯曼和施萊徹爾。

    赫斯曼的目光也環視了一圈,將一屋子老將老帥的表情都收入眼底,雖然他們每一個人都用一張沒有什麼表情的面孔來掩飾內心的想法,但赫斯曼還是非常清楚他們最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應該恢復德意志的帝制!」赫斯曼深吸了口氣,彷彿下了很大的決心,「至少現在我們應該試探一下。」

    會客廳裡的眾人都沉默不語。他們都是保皇派,恢復德意志的帝制當然是他們的目標,但是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做成不僅國際上的反應不好說,而且德國國內的民意也很難掌控。

    「怎麼試探?」魯登道夫感興趣地問。在興登堡死後,他可以依據憲法繼任總統。但是他的總統任期到1937年就結束了,到時候誰來當?以希特勒現在的威望,他要參選總統是很有可能當選的。

    如果總統和總理都是納粹黨徒,希特勒的權力就有可能失去制約!

    所以在魯登道夫剩下的任期內恢復帝制,讓一位立憲君主來擔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是最合適的選擇。

    「遺囑,可以用老總統的遺囑試探。」赫斯曼早就有了辦法,「我們可以替老總統起草一份遺囑,在遺囑中提出復辟霍亨索倫王朝在德國的地位。」

    在場的人聽到赫斯曼的建議,頓時都鬆了口氣。這的確是個好辦法!推興登堡一個死人出來當出頭鳥。即便德國人民和英法列強都不樂意,拿一個死人也沒什麼辦法,難不成去鞭屍?

    「那麼……路德維希,希特勒會支持這份遺囑嗎?」魯登道夫不確定地問。

    希特勒對恢復帝制的態度非常曖昧,他不像赫斯曼這樣的容克,腦袋上就貼著保皇派的標籤。但是他卻在很多場合流露出支持霍亨索倫王朝的態度。而且希特勒和威廉皇儲的關係非常密切,後者是胖子戈林的朋友(戈林和霍亨索倫王朝有那麼點關係,他的教父是宮廷醫生,因而得以認識皇儲),是戈林將他引薦給希特勒的。據說皇儲本人還加入了納粹黨!

    但是希特勒一直也沒有在復辟的問題上鬆口,他的納粹黨現在是議會第一大黨,席位已經過了半。如果希特勒支持,修改憲法,恢復帝制根本小菜一碟。

    赫斯曼想了想,搖搖頭說:「不大好說,他……至少不會公開反對。」

    公開反對是不敢的,現在的希特勒不是歷史上1940年征服法國後的希特勒。在容克集團牢牢控制軍隊和特務,把他的衝鋒隊、黨衛軍都沒收的情況下,在保皇的問題上和容克起衝突是非常不理性的,可是大力支持就不一定了。

    就在此時,會客廳裡面的一部古董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施萊徹爾拎起話筒,另一邊傳來了奧斯卡.馮.興登堡的聲音:「總統去世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8
第205章 未來的統帥 一
    1934年的8月2日,德國總統興登堡與世長辭,離開了他所熱愛並且為之戰鬥過的國家。但是在1934年剩下的幾個月中,興登堡的名字卻一再被人提及,人們對他的關注甚至超過了他在世掌權的時候。

    並不是世界上的人有多麼懷念這位德國總統,而是一份冠著興登堡之名的遺囑遺囑當然是赫斯曼寫的在整個歐洲引起了一場政治地震!

    在這份遺囑中,本來應該是老年痴呆的總統這樣說道:

    「……國會通過《轉型正義條例》和7月1日依法取締社會民主黨,以及更早一些取締布爾什維克黨的行動,讓我看到了正義重新在德意志發揚光大的可能。十一月的罪人正在或將要為他們在1918年的叛國惡行付出應有代價。但是我同樣注意到,1918年11月前的正義並沒有完全恢復。

    如果德意志帝國的人民和國會已經充分認識到1918年11月所發生的事情是巨大的錯誤,那麼我是否可以認為:在十一月革命前的社會秩序,才是真正正確並且符合民意的呢?如果推翻帝國的人是罪人,那麼領導帝國和強敵戰鬥到底的人是不是英雄呢?

    作為一個行將就木,走完一生的老者,我在生命最後的時刻,決定站出來為德國的過去,和德國的未來說一番心裡話:沒有霍亨索倫王朝幾百年來不斷地鬥爭和努力,絕對不會有一個團結、強大、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的德意志!

    因此霍亨索倫王朝是德意志的英雄而非罪人。我們不能因為一場失敗就完全否認王朝幾百年來的努力。那將會讓所有為德意志流血犧牲的人們心寒。

    如果德意志的人民真的想讓他們的祖國恢復世界大戰前的榮耀和國際地位,那麼就應該尊重他們的英雄。

    請讓皇帝和霍亨索倫王朝返回吧,請讓英雄輩出的霍亨索倫王朝恢復榮耀吧,請讓德意志皇帝成為國家強大和發展的象徵吧!」

    傳說中老年痴呆的總統居然有這樣敏銳的判斷力,能從《轉型正義條例》中找到復辟帝制的理論研究既然把帝制搞垮的社會民主黨和斯巴達克派(布爾什維克)都是叛國罪人,那麼帝制本身豈不是正義的嗎?

    哪怕是能說會道的希特勒,一時竟也很難反駁興登堡元帥的遺囑。而且阿道夫.希特勒也非常清楚,這份遺囑根本就不是興登堡口授的,它根本就出自和納粹黨聯合統治德國的容克集團!

    而這篇所謂《興登堡遺囑》的真實目的。就是要阻擋希特勒用合法的手段取得德意志帝國總統的寶座。而且,一勞永逸!

    「路德維希,你對我領導國家有什麼不滿嗎?」在威廉街77號的總理府內,希特勒看著赫斯曼。用溫和而真誠的語氣問。

    「總理先生,您領導得很好,真的很好!」赫斯曼笑著回答,「您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經濟奇蹟。」

    現在是1934年12月,阿道夫.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差不多有4年了。由赫爾曼.戈林主持制定並且領導實行的「第一個四年計畫」也接近尾聲(從1932年開始)。歷史上的戈林作為一個空軍司令和帝國元帥。顯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是他管理經濟的水平卻讓人刮目相看。

    在這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裡,希特勒的統治帶給德國的是只能用奇蹟來形容的經濟增長。

    納粹黨管理經濟的手法和蘇聯類似,偏重於計畫管理而不是市場調節。在1931年希特勒上台後,德國國會就陸續通過了一系列將經濟由自由轉向計畫的條例,設立了管理德國經濟的最高機關德國經濟總委員會。和蘇聯國家計委不同,這個德國經濟總委員會並不是個純粹的政府機構,而是一個由德國大公司經理、大銀行家、經濟學家和軍方高層共同參與的「備戰經濟總參謀部」。

    在這個「備戰經濟總參謀部」下,根據1932年通過的《德國經濟有機結構條例》,在原有企業主聯合會和各壟斷組織(就是各種卡特爾)基礎上,重新設立了按部門和按地區的兩類經濟調節機構。交由壟斷寡頭及其親信直接掌握。

    部門調節機構的組織形式是經濟集團,共有四級。最上級是工業、商業、銀行業、保險業、動力和手工業等6個最高集團;下屬44個經濟集團;它們下面又分350個部門集團;最下一級則是640個專業集團。

    而地方調節經濟的機構則是「省經濟廳」(下屬市、區分支機構)。

    在實際操作中,經濟集團更多代表資本(其中國有資本比例約佔25%)。而省經濟廳代表的則是政府。兩類經濟調節機構在德國經濟總委員會和經濟部的共同協調下進行運作看上去就複雜無比,不過希特勒當局卻把一切都管理得井井有條。基本上實現了資本、政府、勞動者的三方共贏。

    按照赫斯曼的認知,德國現在實行的是「有計畫的經濟」、「有管理的企業」和「有競爭的市場」三重結合的體制。

    計畫經濟存在於宏觀層面,類似於後世中國發改委指導下的經濟發展。

    而在微觀層面,由於德國歷史上並不存在大量的國有企業,因此也不可能如蘇聯那樣完全由政府指令控制企業生產。資本在企業中仍然發揮作用,私人和外國投資依舊活躍,而且產品能不能賣出去也要看市場。哪怕是國家採購。也不是依靠計畫分派而是通過招投標確定的。

    在這種計畫和管理模式下,政府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被發揮到了最大,但同時經濟的活力又得到了保持。這是國家社會主義的計畫經濟和蘇聯式計畫經濟的最大不同。

    德國經濟也因此在過去近四年時間中實現了可觀的增長。工業發展速度不僅超過了英、法、美,甚至比起蘇聯也毫不遜色。生鐵的產量由1931年的660萬噸上升到了1620萬噸。鋼產量則從910萬噸上升到2180萬噸。汽車、飛機、船舶、鋁和各種化工產品的產量,也都實現了大幅增長。

    而在德國工業迅速增長的同時,德國的公共工程的興建和對外出口的情況同樣非常喜人。

    在第一個四年計畫中,德國政府用於興辦公共工程的開支就超過120億馬克。其中最大的支出是修建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其次是修建公共建築物和住宅。再次是開墾荒地、改良土壤、整治河道、開鑿運河、架設橋樑、修復和更新鐵路設備等等。這些大興土木的工程不僅改善了德國的投資環境,而且還吸納了大量失業人口。到1934年時,雖然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還沒有擺脫經濟蕭條,但是在德國失業早就成了一段快要被人遺忘的記憶了。

    雖然德國的國力還沒有到了足以支撐一場戰爭的地步,但也是時候考慮打仗的問題了正在擬定的第二個四年計畫,在戰爭準備方面的投入還將進一步增加!

    「那麼,你們是不相信我能成為一場戰爭的領導者了?」希特勒看著赫斯曼,目光有些陰沉,而且非常銳利,似乎能把赫斯曼看穿一樣。

    拿了諾貝爾H平獎的希特勒是比較不想打世界大戰的,但是他還是有立足於打的準備。

    「總理先生,您是一位非常好的總理,但您不是統帥!」赫斯曼用非常肯定的語氣說,「您不懂未來的戰爭。」

    「上將,我在戰壕裡呆了整整四年,我知道什麼是戰爭!」希特勒怒視著赫斯曼,「這一點我比你清楚,你在世界大戰中幾乎沒有蹲過一天戰壕!」

    赫斯曼聳聳肩,看著有些狂暴化的希特勒,「您知道怎麼蹲戰壕,但是未來的戰爭不大需要蹲戰壕了。」

    「不需要戰壕?」希特勒一愣,「靠什麼?用飛機去轟炸嗎?」

    「當然,飛機很重要!」

    赫斯曼一笑,用非常嚴肅地語氣對希特勒說:「另外還有坦克!成千上萬的坦克,它們將在可以精確投彈的俯衝轟炸機和能夠快速移動的自行火炮掩護下,在敵人堅固防守的戰線上撕開致命缺口。然後才是深入、迂迴、分割和包圍。依照傳統方式進行靜態戰爭的軍隊,將會被這樣鋼鐵洪流粉碎。如波蘭、法國這樣軍事強國,如果他們不能順應這種潮流,未來也許會在兩三個星期或是一個月內,被我們打翻在地。總理先生,你知道這樣的戰爭應該如何進行?」

    「什麼?一個月左右打敗波蘭?」希特勒在這個時空過問軍事問題的機會大大減少,所以他對戰爭的認識還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個月左右打敗法國!」赫斯曼靜靜地看著希特勒,「在法國戰敗後,再用最多2年瓦解大英帝國,然後是美利堅合眾國!」(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8
第206章 未來的統帥 二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赫斯曼看著滿臉驚詫的希特勒,他在歷史上統率德軍,真的只用了短短35天就迫使德國的宿敵法國崩潰投降。

    不過現在,希特勒根本不能想像這樣的場景。機械化戰爭現在還停留在理論和探索階段,英國的富勒和法國的戴高樂提出了理論,但是在他們的國家很少有人願意聽取。而德國雖然有不少人對他們的理論感興趣,但是因為缺少性能可靠的坦克,德國裝甲部隊的發展也不算快,到目前為止只能算是探索階段。

    按照計畫,從1935年開始,德國國防軍才會開始組建第一、第二和第三裝甲師。不過這三個裝甲師也沒有什麼好坦克可以用,目前德國的坦克開發研製速度,僅僅比歷史上稍快,訓練用的一號坦克已經正式投產,已經生產了幾百台交付使用了,這讓裝甲兵的訓練得以大規模展開。

    但是陸軍戰鬥坦克(三號坦克)和支援坦克(四號坦克)目前還在開發。目前完成的除了根本不能上戰場的一號,就是7.2噸重的二號。

    開發先進武器是個複雜且持久的工程,想要開掛也不容易。由於《凡爾賽條約》的制約,德國在很多武器的設計和生產上都落在了後面。坦克就是其中之一,在開發一號坦克之前,德國本土甚至沒有像樣的拖拉機工業。而且在世界大戰後,德國也沒有開發過坦克,所以一號坦克幾乎是從零開始的。

    「上將,」阿道夫.希特勒用明顯帶著懷疑的語調說,「如果我沒有記錯,你們現在甚至連一款真正有戰鬥力的坦克都沒有!」

    「是的,我們沒有。」赫斯曼非常坦率地承認,「而且我們在未來和法國打仗的時候。很可能不會有性能超過對方的坦克。」

    那是根本不可能有的,法國人在坦克設計和生產方面領先德國一大截。法國的夏爾D1、夏爾D2、S35都是30年代中期就裝備部隊的坦克。而德國至少要等到4號量產才能有與之一戰的坦克僅僅能當面較量一下,想要確保取勝恐怕得讓「老虎」和「黑豹」上場。至於法國人的哈奇開斯H39、雷諾這兩款3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輕型坦克,在火力和裝甲上同樣能壓倒德國的1號、2號。

    「那你準備怎麼獲得勝利?」阿道夫.希特勒問。

    「用一個體系去獲得勝利!」赫斯曼說。「戰爭從來都是體系的對抗,往小了說是由諸多兵種合成的軍事力量之間的對抗,往大了說是綜合國力的對抗。而對於我這樣的總參謀部高官而言,主要的責任就是尋找到最合理的兵種合成方式,並且以此為基礎制定作戰計畫。由於過去十幾年的技術進步。下一場世界大戰的陸戰和海戰模式,將會大不相同!

    總理先生,我將會用一場軍事演習向您證明這一點。」

    ……

    「親愛的,總理先生同意支持復辟了嗎?」

    赫斯曼從柏林的總理府回到自己在措森的莊園時,克洛伊.馮.海因斯貝格就像一陣風似的迎了上來。

    「哦,克洛伊,你小心點兒。」赫斯曼連忙將手裡的提包丟給僕人,伸手攙扶著又一次懷了孕的妻子。

    他和克洛伊已經生了五個孩子,最大的魯道夫已經進入格羅斯利希費爾德軍校了這是每一名容克軍事貴族長子必須要去的義務。第二個孩子瑪麗亞、第三個孩子萊茵哈特都已經上了學,現在可能在做功課.

    現在克洛伊又以38歲高齡第四次懷孕了。不過這個日耳曼女人的身體非常強壯。一點都沒有把自己當成「被重點保護對象」的意思。

    「我沒事兒,」克洛伊在自己丈夫的臉頰上吻了一下,「我像一匹母馬一樣強壯,這是你自己說的。」

    這是赫斯曼某次喝醉酒的時候說的克洛伊不就是一匹「大洋馬」嗎?不過克洛伊並沒有因此感到不快,有時候還會開玩笑稱自己是「路德維希的母馬」。

    「親愛的,」赫斯曼看了看妻子可以用「壯碩」形容的身材,然後也在克洛伊已經有些魚尾紋的臉蛋上親了一口,「你畢竟38歲了,這個年紀生孩子可不安全。」

    「我很好啊,」克洛伊自豪地摸了摸肚皮。「我還想再替你生兩個孩子……對了,總理先生支持你的主張了嗎?」

    赫斯曼的主張就是復辟霍亨索倫王朝!這個主張是他最先提出的,興登堡遺囑也是他寫的,他控制的陸軍政策會和軍事情報局也在盡最大的努力推動復辟。

    基本上。赫斯曼已經成了軍隊中復辟派的領袖這事兒要成了,赫斯曼就是「擁戴首功」。爵位、軍銜什麼的都不是事兒,就是在容克貴族軍官中的威信,也能再上個幾層樓。

    復辟可是容克軍官團十幾年來的夢想,赫斯曼要是搞成了,那他就是興登堡那樣有份量的大總參掌門人了赫斯曼要復辟的可不僅是霍亨索倫王朝。還想重新樹立大總參謀部為核心的指揮動員體系。

    不過赫斯曼推動復辟也不純是為了攫取二戰指揮權,也是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後代著想如果不復辟皇上,自己這個伯爵就是叫著玩的,有了皇上,自己不僅能成為真正的伯爵,而且還能更進一步兩步,當上侯爵、公爵。

    而且沒有個皇帝擺在最上面,魯登道夫一死,容克和納粹黨就得攤牌……這攤牌會攤出什麼結果誰知道?希特勒也不是省油的燈啊。

    「還沒有,」赫斯曼說,「不過他也沒有表示反對,我們可以推進此事,慢慢想辦法說服他。」

    「怎麼說服?」克洛伊和赫斯曼一起往餐廳走去。

    「用一場軍事演習證明他的才能和見識不足以擔任統帥。」赫斯曼解釋說,「這樣,我就能親自擔任軍隊事實上的統帥!對了,過兩天我準備去一趟荷蘭面見陛下,你和我一起嗎?」

    「見陛下?」克洛伊驚喜的笑了起來,「當然,我們一起去。」

    ……

    「一次軍事演習?路德維希,你想怎麼弄?」

    第二天,在措森的總參謀部,赫斯曼和總參謀長庫爾特.哈麥施坦因大將、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上將說起了舉行「裝甲兵、步兵聯合軍事演習」的想法。

    「明年第二季度,在波羅的共和國搞。」赫斯曼低聲說,「陛下和總理都會前往觀摩……」

    「陛下?哪個陛下?」哈麥施坦因大將愣了愣。

    「當然是皇帝陛下了!」赫斯曼看著自己的頂頭上司,「順便安排陛下和總理先生、戈爾茨總統閣下見面,討論一下建立復辟和第三帝國的事宜!」

    「真的嗎?」哈麥施坦因大將看赫斯曼的眼神都有點變了本來他看不大上沒有指揮過連以上野戰部隊的赫斯曼,認為他根本不配當上將。可是看著赫斯曼一步步推動復辟,似乎就要成功了。身為容克軍官的大將,哈麥施坦因又怎麼能不激動呢?

    「當然!」赫斯曼說,「戈爾茨總統是堅定的保皇派,總理先生對恢復霍亨索倫王朝一直是持支持立場的,只是擔心英法的反應。如果我們能向他證明軍隊的強大,那麼復辟一定會成功。」

    這場機械化戰爭演習不僅是給希特勒看,而且還是給老皇帝威廉看的好讓老頭子知道,現在的戰爭和他瞭解的已經完全兩碼事了!

    「那麼演習準備怎麼安排?」古德里安插話問。他不是貴族出身,對皇帝陛下沒有特別的感情。他現在最關心的就是試驗他根據富勒和戴高樂的理論腦補出來的一套機械化戰爭的打法。

    「一個軍打兩個軍!」赫斯曼說,「組建一個裝甲軍,由裝甲師和摩托化步兵師組成,再配屬一個轟炸航空大隊,作為藍方。紅方則是兩個步兵軍,固守預設陣地。其中波羅的方面提供一個摩托化步兵師和一個步兵軍。

    另外,在陸軍演習結束後,還要在裡加灣舉行一場海軍航空兵的遠程攻擊演習。100架雙發魚雷轟炸機、偵察機組成的機群,將會從東普魯士起飛,撲擊裡加灣中的靶船。」

    「誰來指揮藍方?」古德里安問。

    「海因茨,當然是你來了!」

    「那麼紅方呢?」古德里安又問。

    「讓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中將擔當總指揮,」赫斯曼回答,「他在中國的任期到明年二月就結束了,他在中國呆了快五年,並沒有接觸過多少裝甲和摩托化作戰的理念,最適合模仿死腦筋的波蘭人!」

    法肯豪森中將在中國當了5年軍事顧問團團長和歷史上一樣,法肯豪森的顧問團是施萊徹爾派去幫武漢政府訓練軍隊的。不過在這個時空,他們訓練出來的軍隊可比歷史上多多了,整整練出了60個過了時的步兵師。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沖一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8
第207章 未來的統帥 三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多倫莊園就是一座按照獵宮式樣修建的豪華住宅,坐落在荷蘭中部的烏德勒支省,從烏德勒支市坐車到這裡約莫兩個小時路程,周圍都是茂密的森林。在距離多倫莊園約15公里的公路路口,有幾個懶洋洋的荷蘭士兵負責守衛不讓不懷好意的人進入,也不讓住在多倫莊園中的威廉二世離開。

    荷蘭對威廉二世的庇護其實也是一種軟禁,多倫莊園周圍15公里,就是皇帝陛下的活動範圍。不過這不是威廉明娜女王有意和威廉二世過不去。她在1918年11月時,能夠頂住協約國的壓力,庇護威廉二世,事後也不把他交給協約國審判,已經充分說明了她和威廉二世的友誼是可以禁得住考驗的。

    但荷蘭的國力終究有限,也不能太不給英法面子,所以威廉二世就被圈禁在了方圓15公里的範圍之內。打獵和砍柴,就成了退位的德國皇帝在過去16年間每天最主要的活動。

    而現在,變得越來越強大的德意志帝國國防軍的副總參謀長,步兵上將路德維希.馮.海因斯貝格-赫斯曼伯爵,帶著一個特別使團抵達了荷蘭,準備將威廉二世帶往波羅的共和國。威廉二世將在那裡等待德國人民選舉他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皇帝!

    的確是第三帝國皇帝,而不是第二帝國皇帝。雖然是同一個威廉,但是帝國的憲法和版圖將是完全不同的。威廉將是一位沒有多少實權的立憲君主,他存在的最大價值只是讓容克貴族在對抗希特勒的時候多了一張王牌希特勒沒有辦法通過選舉成為總統+總理的超級領導人,也無法成為德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而且皇帝也是唯一能將整個德國的貴族和資本家團結起來的領袖人物。

    另外,德意志第三帝國將是一個統一的德意志!

    不僅波羅的共和國將會在威廉再登皇位時加入德國,計畫中奧地利共和國也會在那時加入德意志帝國。而捷克斯洛伐克也會在稍後以波希米亞王國之名,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

    德意志第三帝國所延續的不僅是第二帝國的法統,而且還將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復活神聖羅馬帝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被認為是羅馬帝國和查理曼帝國的繼承者。而且這個帝國也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而是由一大堆王國、公國、侯國組成的聯合體。

    從某種程度上說,神聖羅馬帝國就是歐洲聯盟的封建版。

    雖然德國政府和陸軍政策會從來都沒有公開宣稱要合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更沒有將這種合併和霍亨索倫王朝復辟掛上鉤。

    但是德國準備將威廉二世從荷蘭請往波羅的共和國居住的消息一經傳出。還是在歐洲引發了軒然大波誰都知道,波羅的共和國就是德意志帝國的分號。而且這個國家雖然掛著共和國的牌子,但卻是德國保皇派的大本營!

    威廉二世前往波羅的,幾乎可以看成容克貴族集團決心推進復辟的一個信號。

    而德皇威廉的復辟,又被看成德意志軍國主義復活的象徵實際上。德意志軍國主義早就已經復活!

    所以就在赫斯曼等人驅車前往多倫莊園的同時,阿道夫.希特勒總理就只能憋著一肚子火,在威廉街77號的總理府內會見前來遞交抗議照會的各國使節。

    「國際上對我將要前往波羅的的反應非常激烈,這會不會給帝國帶去不必要的困擾?荷蘭公主朱莉安娜幾天前也曾來訪,告知了英法比意等國向荷蘭政府提出的建議禁止我離開多倫。」

    在裝潢得非常考究,但是豪華程度無法和柏林王城官邸、夏洛騰堡宮和波茨坦宮相比的多倫莊園內。赫斯曼見到了明顯蒼老,但仍然威風十足的威廉二世。

    在赫斯曼報告了準備將威廉送往塔林阿姆別阿宮居住後,威廉二世有些擔心的說起了英法意比四國的反應。

    「陛下,荷蘭王國不會限制您的自由,」赫斯曼回答說。「在前來多倫莊園前,我已經同荷蘭女王及首相會面,告知他們德意志已經下定決心,迎回皇帝陛下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威廉二世再登皇位已經定局!而荷蘭在對待威廉二世的問題上當了那麼多年好人,事到臨頭再當惡人豈不是前功盡棄?

    赫斯曼接著又說:「而且,我德意志帝國的實力已經恢復,在工業和軍備上足以抵禦英法比之威脅。而意大利目前正忙於準備入侵埃塞俄比亞,絕不會幹涉帝國內政。至於波蘭,由於畢蘇斯基病重,各派忙於內鬥。根本無暇他顧。因此英法兩國之抗議,並無實質威脅。陛下明日就可啟程前往波羅的。」

    「關於復辟一事,目前又有多少把握?」威廉二世接著問起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德意志民間,對陛下復辟並無太大意見。」他這話的意思是:大部分人沒有意見不支持。也不反對。

    「目前的關鍵在於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領袖,帝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赫斯曼說。「只要取得他的支持,國會就能重新制定《帝國憲法》,陛下就能重登皇位了。」他頓了一下,壓低了聲音說,「而阿道夫.希特勒總理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是在史塔西的支持下發展壯大的。只要您和希特勒總理在波羅的共和國就《帝國憲法》中限制君主權力的條款達成一致,他就會支持您。」

    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希特勒當然不甘心被束縛在內政上實際上那正是納粹黨擅長的事情,納粹黨有辦法牢牢控制議會,將什麼事情都做不成的「魏瑪民主」變成什麼事情都能做的「憲政獨裁」但帶領德國成為歐洲霸主才是他的夢想。

    而赫斯曼則要通過一場軍事演習告訴希特勒,他所瞭解的戰爭已經完全過時了。

    聽了這番話,威廉二世頓時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衝著赫斯曼點點頭,說:「伯爵,霍亨索倫王朝不會忘記你的忠誠和貢獻!」

    ……

    「它真的很小,很小,不過我相信它能打敗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巡洋艦!」

    這是威廉二世在阿姆斯特丹港登上「德意志」號裝甲艦時所發出的感慨。

    「德意志」號是目前德國最強大的戰艦,1929年2月開工,直到1933年4月才服役。除去海試的時間,建造這艘標準排水量11700噸的裝甲艦整整花了將近4年時間。

    這固然是因為《凡爾賽條約》對德國海軍新建戰艦噸位的限制,讓負責建造的船廠傷透腦筋。但同時也說明已經十幾年沒有開工建造軍用艦艇的德國,在軍艦製造上的本事已經變得生疏了。

    而就在德皇威廉乘坐「德意志」號離開荷蘭的當天,在阿姆斯特丹港內還有一艘體型龐大的鋼鐵巨艦剛剛完成部分現代化改裝,標準排水量接近42000噸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它真的很大!」

    在「德意志」號駛過停泊的「胡德」號時,威廉皇帝全副戎裝,就站在「德意志」號的艦橋上,看著擦肩而過的巨艦,皇帝輕輕嘆息道:「如果『馬肯森』號還在就好了。」

    「陛下,實際上『馬肯森』號打不過『胡德』號,英國人的『胡德』號擁有更大口徑的主炮和更高的速度。」赫斯曼說話時臉色平靜,一點都沒有因為英國人的這個近乎示威的舉動而惱火,反而稱讚起了「胡德」號。

    「就1920年的技術水平而言,『胡德』號的確是個奇蹟。」他話鋒一轉,又說,「不過對1935年或是1940年的技術而言,『胡德』號也是個過了時的東西。」

    「它過時了?」威廉皇帝扶著欄杆,抬頭看著彷彿一座海上山嶽一般的「胡德」號。

    「過時了!」赫斯曼說,「陛下,在大戰結束的十幾年中,技術已經飛速進步,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革命的時代,任何用上一次大戰中的經驗去指導下一場戰爭的國家,都會遭遇到巨大的挫折。而這種技術進步,對德意志而言是最為有利的。」

    威廉皇帝眯起眼睛看著赫斯曼說:「你這麼說的依據是什麼?」

    「因為德意志的教育和科學技術領先世界,我們擁有歐洲最多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赫斯曼信心十足地說,「所以我們可以比別的國家更快更好的利用新技術。而且,我們還擁有最英勇無畏的軍人!」

    凡是瞭解二戰歷史的人,一定會被納粹德國軍人那種無畏的勇氣,勇往直前,為國家流盡最後一滴血的精神所感染。不過真正讓德意志軍隊在一段時間中所向無敵的,除了無畏和勇敢,還有德意志民族擁有的那種最適合工業化時代的素質嚴謹、認真、注重規則、守紀律,還很聰明,而且教育水平還很高。

    所以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掌握非常複雜的機械化戰爭模式,所以才能用相對落後的裝備打出一次次奇蹟般的勝利。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沖一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8
第208章 未來的統帥 四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波羅的共和國雖然不是過去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領土,但是踏上這塊土地的威廉二世卻驚奇地發現,自己彷彿一直在統治這個國家。

    當他在裡加港走下「德意志」號的舷梯,然後坐上一輛邁巴赫豪華敞篷汽車,駛入裡加市區的時候,他發現整座城市都在為他的到來而歡欣鼓舞。

    「皇帝萬歲!德意志萬歲!」

    街道兩邊,都是穿著節日盛裝的裡加市民,也有一些人是從外地趕來目睹皇帝陛下風采的。

    和德意志本土的情況不一樣,波羅的共和國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依然在推行「皇民化」教育。在波羅的共和國的歷史和德語課本上,美化霍亨索倫王朝和威廉二世的內容隨處可見。

    在裡加市和波羅的共和國的其他城市裡面,到處都是以霍亨索倫王朝的君主和名臣、名將命名的廣場、街道、學校和醫院。

    任何攻擊和抹黑霍亨索倫王朝及君主的言行,依據波羅的的法律,都會受到相應處罰。而且很少有波羅的的民眾會這麼做畢竟大部分波羅的德意志人都是威廉二世所實行政策的受益者。

    》』長》』風》』文》▽t

    按照波羅的官方的宣傳口徑,波羅的人民的家園是威廉二世陛下幫助解放的,他們的土地也是皇帝陛下授予的。沒有皇帝,就不會有波羅的的今天。

    而這差不多也是事實。擁有將近400萬人口的波羅的共和國雖然擁有一些工業比如飛機製造和船舶製造。但它主要還是一個農業國,大約三十萬個小型家庭農場才是波羅的共和國的經濟基礎。而這些小型家庭農場的主人,大多是從俄羅斯和波蘭遷來的德意志人,他們是從波羅的政府那裡無償得到土地的。

    而且。在授予農場之後,波羅的政府也沒有對這些家庭農場不管不顧,讓它們自生自滅。德意志式的精細管理,在波羅的體現的淋漓盡致。

    一種被稱為「家庭農業合作化」的制度,已經在波羅的共和國實行了超過12年。

    這種制度在赫斯曼看來,是介於家庭農場和集體農莊之間的。據羅森堡說。這種制度是來源於俄國的伏爾加德意志人聚居區俄國農業歷史上就有「合作化」和「公社化」的傳統。這種傳統影響到了移民伏爾加河流域的德意志人(俄羅斯猶太人同樣受其影響,在移民巴勒斯坦後實行了「莫沙夫農業集體化」),他們也將一個個小型家庭農場組成了公社。

    後來,他們又將這種制度帶到了波羅的共和國,而且還擁有了真正的「德意志式的科學管理」,形成了由政府扶植的多層次農業合作體系。

    最上層的是波羅的農業合作總社,往下是各省、縣分社,最下面是一個個由家庭農場組成的農業公社這是一個複雜而奇特的體系,農業公社實際上是一個經營實體。類似於農業股份公司,需要自負盈虧。而「公社」之上的各級合作社則是非贏利性的農業服務機構,負責向「公社」提供技術支持、小額低息貸款、產品銷售和採購(公社所需要的生活用品、生產工具等等皆由合作社提供)。

    在比較守規矩,不大會偷奸耍滑的德意志人的運營下,波羅的共和國的這套農業合作化體系,在過去的12年中運行良好。讓絕大部分的波羅的共和國公民獲得了相對安定和富足的生活和鄰國波蘭、蘇聯相比是非常不錯的。

    而且這種制度也讓波羅的共和國成了個農產品輸出大國,每年都要向德國輸出至少130萬噸糧食(佔德國糧食進口的三分之一)和大量的肉製品、海產品、奶製品。

    在這種情況下,富足且安穩的波羅的德意志農民。當然容易被他們的保皇黨政府矇蔽,糊裡糊塗跟著一塊兒保皇了在歐洲。生活比較安穩的中小農場主往往是保守勢力的象徵,各國保皇派的基層就是這些人。而工人階級和城市知識分子往往比較激進,鬧革命的主力就是他們。希特勒能夠搞定這些激進的工人和知識分子,也就能把德國團結起來,變成一架威力十足的戰爭機器了。

    ……

    「總理先生,你看到了嗎?400萬波羅的人民都是擁護皇帝的。除非皇帝在德意志復辟,否則他們不會支持波羅的和德國合併。」

    波羅的共和國的總統戈爾茨,和希特勒總理、赫斯曼步兵上將一起坐在另一輛邁巴赫大轎車裡面。

    希特勒比德國皇帝早一天抵達波羅的,他不僅是為了迎接威廉二世而來,還是為了觀摩「鐵拳1935」軍事演習而來。同時還想和波羅的共和國總統戈爾茨討論德國波羅的合併問題。

    合併本來在1933年就會實行了,但是英法蘇波四國先後表示反對,讓合併一推再推。其中蘇聯的反對不必當真,斯大林已經在私下向赫斯曼表示過「不干涉」的意見。而在餘下的英法波三國中,波蘭的態度最讓希特勒感到憂慮在德國完成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吞併之前,保持和波蘭的關係是必須的。

    不過畢蘇斯基身患肝癌,不久於世的消息讓希特勒感到合併波羅的共和國的機會已經成熟。

    但是戈爾茨總統在這個時候又提出了「復辟霍亨索倫王朝」這個條件。

    「復辟王朝的事情不是我一個人說了就行的,」希特勒語調冷淡地說,「這需要全民公決!」

    希特勒同意將「恢復霍亨索倫王朝」這個議題交付全民投票,已經是很大的讓步。

    不過投票並不容易通過,現在真正對復辟感興趣的就是容克集團。而容克擁有的軍事力量雖然強大,但是他們的數量太少,能夠掌握的選票就更少了。

    在如今的德國國會中,第一大黨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穩穩握有60%以上的多數。聯合執政的「容克黨」祖國人民黨只有28%的席位這是在取締了社會民主黨後舉行補選後的結果。

    「總理,或許可以把同波羅的共和國合併和復辟王朝一起進行公投。」赫斯曼提議道。

    對民主選舉的規則,他比戈爾茨通透多了戈爾茨在波羅的實行的是軍事獨裁加開明。

    「兩案合一當然容易通過,」希特勒說,「但是國家社會主義黨的支持才是關鍵!」

    「如果帝國得以恢復,」赫斯曼緩緩地說,「當然需要制定新的憲法……我們需要一部可以為德意志贏得勝利的憲法!在皇帝和總理先生的領導下,德意志的上層和中下層將會真正團結在一起。我們將是無敵的!」

    「無敵的?」希特勒看了赫斯曼一眼,「路德維希,你對演習的結果很有信心嘛。」

    希特勒說的是代號為「鐵拳1935」的軍事演習,將會在1935年5月1日開始,5月10日結束,為期一共10天。

    將會有超過13.5萬德國、波羅的共和國官兵參加這場規模宏大的演習。演習的目的,則是為了檢驗「機械化戰爭理論」的正確與否。

    根據計畫,這13.5萬名官兵將會分成「藍軍」和「紅軍」。

    其中藍軍由一個臨時組建的裝甲軍組成,包括德軍的第一裝甲師、第三摩托化步兵師和波羅的的第一摩托化步兵師現在並非戰時,哪怕是裝甲師、摩托化步兵師這樣的「高科技」部隊,在人員上也不是完全齊備的,所以3個師合計只有4.5萬人。

    另外,還有一個大隊的Hs1對地支援飛機配屬給藍軍使用。

    紅軍則由近9萬名官兵組成,包括兩個波羅的步兵師和四個德國步兵師。人數比藍軍多一倍,但是並沒有配屬任何空中力量。

    而在演習計畫中,人少的藍軍將負責進攻,人多的紅軍則將在庫爾蘭半島的南部部署一條長達100公里的防線。藍軍必須在10天之內,突破該防線,並且向北推進20公里以上,才算取得勝利。

    在希特勒看來,除非是作弊,否則藍軍順利完成任務的可能性等於零。不過赫斯曼真要弄虛作假,他也有信心可以發現。

    如果換成另外一個時空1935年的希特勒,是肯定不會有現在這種想法的。因為在另一個時空,這位「下士」是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司令官,身邊有一大堆高明的軍事將領充當顧問,隨時可以獲得最新的關於軍事技術發展的報告。憑著他的那點天才,是可以敏銳捕捉到軍事革命的大方向的。

    但是在這個時空,他雖然也有軍事副官,也有幾個軍事幕僚,可是層次和水平都不高,絕大部分還不是現役軍官。大體上說,他還是一個文官政府的首腦,對專業軍事問題的瞭解非常有限。

    「總理先生,」赫斯曼當然明白希特勒的心思,他笑道,「演習會在後天開始,明天您和皇帝陛下可以共同聽取雙方指揮官的作戰方案報告。然後在5月1日當天,前往觀摩藍方的突破。」

    赫斯曼並不打算作弊,而且他還要讓希特勒心服口服,認識到自己根本無力指揮戰爭。所以造假沒有任何意義,雖然希特勒不懂機械化戰爭,但也不是沒有上過戰場的菜鳥。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沖一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7-12-25 20:38
第209章 未來的統帥 五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週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鐘昂~

    「中將,你明白什麼是機械化戰爭嗎?」

    「總理先生,我知道,那是約翰.弗雷德里克.富勒提出的理論,他認為:坦克出現以後,陸軍機械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戰爭將是一種純粹機械化活動。戰爭勝負百分之九十九在於完全。戰場上坦克數量多的一方勝利的機會亦多。他還認為:騎兵將退出戰場,步兵降為輔助兵種,炮兵則需提高機動能力。此外,富勒還主張:作戰時,首先以坦克出敵不意地突向敵人的縱深,摧毀其首腦機會,同時以飛機轟炸其交通樞紐和補給系統,接著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擴大戰果,追殲逃敵,一次會戰即奪取戰爭的勝利……」

    正在裡加城堡內給阿道夫.希特勒和威廉二世講解機械化戰爭的並不是「藍軍」總指揮古德里安,而是擔任「紅軍」總指揮的法肯豪森中將。

    他是來報告「紅軍」防禦方案的。在正式報告之前,希特勒突然問起了機械化戰爭。

    希特勒看了自己的軍事副官長威廉.凱特爾少將,凱特爾輕輕點頭,認同了法肯豪森的解釋。富勒、戴高樂和艾曼斯貝格爾(奧地利軍事理論家)關於機械化戰爭的書籍在英法並不好賣,但是德國的軍官們卻大多拜讀過他們的大作,不過拜讀並不等於認同。

    穿著件老式德軍軍服的威廉二世這時追問道:「中將,你說的是別人的理論,你自己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陛下,我只是部分認同富勒的看法。」法肯豪森說,「決定戰爭勝負的首要因素是人,其次才是武器、地形、後勤等等。如果德國向我曾經擔任過軍事顧問的中**隊提供幾個裝甲師的全部武器裝備,他們也不可能用坦克去戰勝潛在的敵人日本陸軍。」

    「哦,中國人這麼不禁打?」威廉皇帝問。

    「不,他們沒有足夠的技術人員去運轉一支裝甲∴∴,部隊!」法肯豪森扶了扶自己的金絲邊眼鏡。用彷彿是學者的口氣說,「陛下,雖然我在過去5年只是負責訓練一支裝備水平尚達不到一戰中土耳其陸軍水平的東方軍隊。但是機械化戰爭卻一直是我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因為中**隊(指南方國民革命軍)所面對的主要假想敵就是正在實現機械化的日本陸軍。」

    是燒馬糞的機械化嗎?在一旁聽取匯報的赫斯曼心說,不過相對於現在的中**隊,日本陸軍也能算「機械化」了,至少「小豆坦克」已經快要裝備部隊了。

    「那麼你找到對付機械化部隊的辦法了?」希特勒感興趣地問。

    「是的,總理先生,」法肯豪森回答。「增加防線的縱深,配屬可以快速調動的預備隊,同時加強步兵的反坦克訓練,有針對性的修建防禦工事。」

    希特勒想了想,又問:「那麼在明天將要開始的演習中,你有信心打敗對手的進攻嗎?」

    「有!」法肯豪森眯起眼睛,看了坐在希特勒身邊的赫斯曼步兵上將一眼。

    他知道這次的大規模演習是赫斯曼力主發起的。表面上的理由是為了「檢驗機械化部隊的戰術水平」。

    但是以法肯豪森對德國國防軍戰略思想的瞭解,卻很容易就猜到這場演習實際上是一場針對波蘭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戰爭的預演!

    法肯豪森看來。對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進攻,無疑是一場比上一次世界大戰更大的冒險行為。簡直是孤注一擲,不計後果。

    因為如今的德國除在法國、比利時、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這些敵人的包圍之中。

    且不說大英帝國,僅僅是這四個對手就擁有近1.1億人口,遠遠超過德國加上波羅的的7000萬。而且他們的工業實力之合比起德國也沒有什麼懸殊的差距,德國能夠擁有的武器他們也會擁有,哪怕質量和數量上都稍稍遜色。但仍舊可以抵擋住德國的攻勢。

    和上一場大戰一樣,這種勢均力敵的戰爭是不可能有速勝的。德國很有可能面臨一場長達數年的漫長戰爭法肯豪森知道一些備戰的情況,總參謀部早在20年代初就開始準備了。彷彿是吸取了上一次戰爭準備不足的教訓,總參謀部預計下一場世界大戰會持續至少5年。

    而總參謀部主管戰略物資儲備局(原屬於工業促進委員會),現在正在努力儲備足夠應付5年戰時需求的石油、糧食和各種有色金屬。

    但是軍隊當中。對未來戰爭存有疑問的高級軍官仍然不在少數,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就是其中的一位。

    這些「反戰人士」的存在,也是赫斯曼和施萊徹爾決定進行這次大規模軍事演習的原因之一。隨著德國的一步步崛起,來自英法等國的軍事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如果德國不放棄尋求打破歐洲均勢的政策尋求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就是打破均勢的行為那麼一場新的歐洲戰爭恐怕是很難避免的。

    因而,德國吞併波羅的共和國、奧地利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以及奪回東方失地的行動,都是一種「戰爭邊緣政策」,極有可能引發大戰。

    在這種情況下,統一德軍高層思想,樹立必勝理念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法肯豪森衝著希特勒和德國皇帝還有赫斯曼行了一個軍禮:「我會盡最大的努力來阻擋藍軍,就好像未來戰爭中德國陸軍將要遇到的最頑強的對手一樣,敵人總是比我們想像的要頑強!」

    赫斯曼輕輕點頭,微笑著對法肯豪森道:「中將,你盡力去做吧,這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演習。

    這場演習將會證明這樣一個事實:除非全面升級裝備,使步兵摩托化,否則以目前的步兵裝備水平,是不可能在比較平坦且沒有築壘工事可以依託的地形上,抵擋住德國裝甲部隊的強大攻勢的。」

    ……

    「陛下,總理先生,對於此次演習的結果,我絲毫不存懷疑:裝甲部隊一定能圓滿完成任務,而且不需要10天,明天下午演習將會以裝甲突擊集群的壓倒性勝利而結束。」

    在法肯豪森中將離開裡加城堡後不久,海因茨.古德里安裝甲兵上將也開始進行匯報了。

    古德里安的作戰計畫聽上去比法肯豪森的計畫簡單多了,就是集中力量,攻擊一點。而為了達成突然性,攻擊前的炮火準備時間將減少到45分鐘。

    而且在裝甲部隊成功達成第一次突破之後,古德里安會立即發動第二次、第三次裝甲突擊,直到打穿敵人的防禦縱深,將數量超過自己一倍的對手分割成兩個部分,從而取得演習的最後勝利。

    演習勝利的條件不過是突破並且推進超過20公里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達成這樣的突破往往需要付出幾個星期的時間和難以想像的傷亡。

    但是從20年代中期就開始摸索機械化戰爭的古德里安卻非常清楚,區區20公里的突破,對於機械化部隊來說不過是幾個小時的事情。

    「明天下午就會結束演習了?」阿道夫.希特勒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古德里安。

    十幾萬人為了這場演習忙活了足有兩個月機械化部隊的遠距離輸送和部署實際上也是一場演練實行起來大半天就完事?可能嗎?

    「明天下午!」古德里安臉上的表情顯得極為嚴肅,「總理先生,機械化部隊相對於舊式軍隊的戰鬥力提升是幾何級數的。所以誰能首先掌握這種戰爭模式,誰就能擁有徹底改變歐洲局勢的力量。」

    古德里安是德軍中少數和赫斯曼一樣,堅信技術進步已經完全改變了歐洲的力量平衡。德意志民族在機械化戰爭的時代,將擁有數倍於靜態戰爭時代的優勢!

    因為機械化戰爭幾乎就是為了德意志這個「工業民族」度身定製的勝利模式。用來執行機械化戰爭的軍隊,在赫斯曼和古德里安看來,就是一座巨大的現代化工廠。

    一支裝甲部隊所擁有的各種裝甲車輛、輪式或履帶式、半履帶式車輛,以及各種現代化的武器,就彷彿是一台台非常複雜的機器設備。必須要由專業水平非常高超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進行操作。那些工業比較落後的國家,根本就找不齊一支裝甲部隊所擁有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更不用說設計、製造這些先進武器了。

    所以在如今的歐洲,除了德國、英國、法國和蘇聯四個真正具有規模化優勢的工業國之外,別的國家根本就玩不起機械化戰爭。

    而且,組織和實施機械化戰爭是一件非常複雜,又非常精密的工作。做事情比較馬虎的民族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這種戰爭模式的。而素來以認真、嚴謹、守紀律和講規矩聞名的德意志人,顯然是天生適合機械化戰爭的民族,他們一定會在別人沒有掌握機械化的時代,就學會這種戰爭模式。

    ps

    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啊!(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