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飛機生產計畫
德國的戰鬥機分兩種派系,一種就是以me-109e戰鬥機為代表的,走的是靈動輕柔路線。
me-109戰鬥機在設計的時候,是儘可能的減少其自身重量的苛刻設計。這一點有點兒像日本的零式戰鬥機,都是一個系統設計工程。
這種情況下,一整架戰鬥機走的是系統工程設計,就是說發動機如何,是作為一種設計,被融匯到飛機設計之中的。
如此一來帶來的好處,就是這架飛機在設計之初,和之後的幾個小改型號,都可以發揮飛機本身最大的技術優勢。
換句話說,包括零式還有me-109戰鬥機在內,軸心國的很多飛機都是這樣誕生的。
它們在誕生之初就被激發出了自身最大的潛力,在性能上凌駕敵軍的武器,形成可怕的質量優勢。
另外一種路線,就是fw-190為代表的以發動機為基礎誕生出來的戰鬥機派別了。
因為me-109e戰鬥機佔用了大量的水冷發動機產能,所以fw-190戰鬥機只能用氣冷發動機作為其動力系統。
整個飛機的設計可以說都是圍繞著發動機設計的,原因就是jumo還有db這兩種發動機產能不足,所以只能用bmw氣冷發動機。
這讓fw-190的飛機機頭非常粗壯,和纖細的噴火還有me-109e完全不一樣。
但是這樣圍繞發動機設計的戰鬥機,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積累下可以根據發動機迅速調整飛機設計的經驗。
實際上戰爭後期的先進戰鬥機,包括今天的各種先進噴氣式戰鬥機,都是建立在圍繞發動機設計機身這個基礎上的。
如此設計的戰鬥機,改進空間大,發展的後勁也就更充足一些。這也是德國的fw-190戰鬥機最終發展出了ta-152的主要原因。
當然了,提高發動機性能的手段有很多很多,比如說使用高標號的汽油,就能夠立刻提升航空發動機的燃燒比。
英國的梅林發動機實際上就是一款走正規路線,並且逐漸超越獲得最終成功的發動機。
相反的是,德國的db發動機就是在歪門邪道上走到了一個極致,最終因為德國強大的工業體系,堅持到最後的例子。
至於說被很多人熟悉的零式戰鬥機,就是日本在本國工業不強的前提下,用特殊材料工藝加上整體設計思路,構築的一朵脆弱的櫻花。
梅林發動機走到最後,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發動機,是因為其選擇的路線是最正統也最穩妥的發展道路。
db發動機勉強支撐到最後,半路就因為性能無法超越對手陷入被動,是因為德國用其精密加工優勢強行為其續命……
零式戰鬥機半路就崩潰,輸掉一切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它走的是一條邪路,卻沒有強大的工業支撐。
正因為如此,德國的戰鬥機體系裡面,李樂最看好的實際上,是fw-190戰鬥機系列,隨後的繼任者也差不多就是ta-152了。
畢竟,在德國末世的工業產品之中,能夠拿得出手的,足以和盟軍戰鬥機抗衡的,也就只剩下ta-152戰鬥機了。
至於說噴氣機,那是一定要搞的,同時也是必須要擁有的技術。可是在重要的41年,顯然無法指望上那種鏡花水月一般的神器。
李樂當然知道,如果不惜血本,德國43年甚至就能讓me-262上天,可是這種飛機同樣沒有遙遠的航程,甚至比me-109戰鬥機航程還短。
這種「機場保衛者」對於進攻之中的德國來說毫無作用,對於防禦來說也是一個雞肋一樣的產品!
為什麼呢?德國這個體量,就只能在進攻之中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底蘊,最終戰勝那些強大的對手。
一旦戰爭變得膠著起來,以德國的底蘊,別說是用me-262來防守了,就是用mig-15、f-86,甚至是更先進的mig-17與f-100,又能如何?
美國就算用100架飛機換你一架,也足夠逼得德國主動投降認輸了,這就是李樂不把自己的賭注,壓在那些末日科技上的主要原因。
相反,他只是在德國眾多的末日科技之中,找到真正適合德國國情的武器,加速在40年之內投產。
比如說,根本就沒有多少先進技術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反而是被大家忽視掉的真正神器!
一個營的鼠式坦克,是無法防禦整個東線的,但是一個師的追獵者,卻可以讓東線再堅持十幾天的時間——這就是數量帶來的質變。
同樣的道理,在前線投入100架me-262,和300架ta-152,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能嚇對方空軍一跳,後者卻有機會奪回戰場制空權!
在德國努力的裝備stg-44突擊步槍,大量裝備鐵拳火箭筒,以及量產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的時候,德國空軍顯然也沒有閒著。
他們把自己的fw-190改進了兩代,終於形成了可怕的戰鬥力。德國空軍這個時候已經裝備了整整500架的fw-190a戰鬥機,參與攻擊英國的作戰行動。
加上超過1000架的me-109e戰鬥機,英國空軍的戰鬥機總數依舊不足德國戰鬥機的零頭。
雖然在持續不斷的攻擊英國本土的轟炸中,德國被擊落的飛機超過了300架,但是整個作戰部隊的士氣依舊是高昂的。
畢竟他們同樣擊落了200架以上的英國空軍戰鬥機,還將英國的工業區徹底炸成了一片廢墟。
he-111轟炸機因為在戰爭中表現並不讓人滿意,已經被戈林親自下令停產了。
這就是有戈林這樣專業的空軍指揮官的好處所在了——他自己就會分析問題,不用李樂太過干預,就能做出很多正確的決定。
代替he-111轟炸機的,是容克公司的ju-88多用途轟炸機,後者明顯要更加先進一些,並且可以在合適的時候,改裝成具備其他功能的飛機繼續使用。
ju-88可以說是德國在二戰之中生產的用途最廣泛的飛機了,它不僅僅可以當做轟炸機使用,還能改裝成夜間戰鬥機,改裝成運輸機和對海攻擊機。
它可以攜帶魚雷還有炸彈等多種武器,甚至為海軍提供部分偵查,這飛機究竟有多麼全面呢?全面到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能。
「開發新式戰鬥機的工作,已經進行到圖紙論證階段了。」譚克博士在工作會議上,對李樂和戈林開口保證道。
容克公司的負責人也表示,他的公司有能力完成新的多用途中型飛機的設計工作。
而另一個生產轟炸機的公司道尼爾,也沒有閒著,李樂給了他們一個讓戈林聽起來都大膽到瘋狂的命令。
「是的,研製四引擎遠程戰略轟炸機!我們可以沒有這種飛機,或者說暫時不需要這種飛機,可我們不能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和儲備!」李樂開口吩咐道。
他一邊把有關德國轟炸機的發展報告丟在桌子上,一邊開口說道:「我們未來也許要轟炸遙遠的敵人,需要載彈量巨大的戰略轟炸機!」
「也許要1000架,也許要2000架,這要等我們在中東地區站穩腳跟才行。」他自信滿滿的說出了自己的打算來。
在李樂看來,德國如果需要完整的戰略防空網絡,至少需要7000架以上的現役戰鬥機,還需要另外7000架各種飛機支援。
這樣龐大的一個軍隊,戈林都從未敢想過,當李樂告訴他帝國需要1萬5000架左右的戰鬥機的時候,帝國元帥戈林差點就把李樂當成了一個瘋子。
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德國空軍在對英國的轟炸中逐漸總結自己的戰術,終於發現,李樂說的還真有可能是真的。
為了應付英國可能投入的空中反擊,法國和比利時甚至是德國本土,至少要準備3000架飛機來迎戰才行。
而同樣的,德國是一個大陸國家,需要面對來自俄國人的威脅,至少也要儲備3000架甚至是5000架飛機用於作戰。
如果包括防禦其他地方,駐紮在北非等軍事重地的飛機,德國裝備12000架飛機都不一定夠用。
在轟炸英國不斷出動飛機的過程中,德國空軍已經掌握了大規模空軍編隊的技術,積累了使用轟炸機的經驗。
戈林現在甚至腦子裡已經在幻想,1000架四引擎轟炸機,甚至更多的四引擎轟炸機鋪天蓋地的飛過敵人的頭頂,是一件多麼讓人過癮的壯觀場面了。
當然了,在他自己不知道的真實的歷史上,戈林是親眼看見過這種場面的,那是美國和英國的轟炸機飛過他的頭頂時,他絕望之中看到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