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作者:狂人阿Q(連載中)

 
mk2258 2018-2-24 20:39: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06 50371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3
第兩百三十九節適合才是最好的

  週瑯頗有些後悔,如果早知道掃清滿清殘餘會這麼困難,他就不會留給嘉慶這麼多時間,他就不會畏懼於傷亡,在七八年前就發兵滅了嘉慶了。

    週瑯反思自己,最大的錯誤是低估了嘉慶的能力,或者說他太蔑視八旗制度了。這種制度無疑是一種落後的製度,極度落後,是一種尚未脫離奴隸制的製度。

    可問題是,勝負拼的根本就不是先進與落後,拼的是效率,拼的是資源,拼的是勇氣。歸結起來,拼的就是組織能力。落後的八旗制度,很簡單,很直接,但至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組織能力並不差。當年他們可以打敗明朝,並不是他們的製度比明朝的製度更先進,而是他們的效率更高。

    同樣的道理,成吉思汗基於游牧經濟基礎,建立的那一套百戶、千戶制度,也算不上先進,卻能夠橫掃世界上大多數比它更先進的文明,就是因為他高效;類似於中國秦漢時期的兵農合一,秦國的耕戰制度,並不比齊國的商業製度更先進,但秦國人贏了。

    當發現八旗制度在落後的游牧地區展現出了驚人穩定的特徵後,週瑯就知道自己錯了,可為時已晚,後來又忙於爭奪西班牙殖民地,更是錯過了時機,現在消滅嘉慶,可就得拼綜合實力了。

    還好這一點週瑯做的也不差,他的效率也不低,他有一套基於現代商業管理的資源汲取制度,八旗因為直接,可以用行政的力量將產量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週瑯則通過發行債券等金融手段,將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稅收作為抵押,借到相當與幾十年稅收的資源。

    歷史上一次次先進文明敗於落後文明之手,無非是因為他們的效率受到腐蝕,無法從社會中汲取更多的資源,他們的管理受到腐蝕,無法有效的組織軍事力量。

    週瑯打造的現代商業體系,彌補了農業文明的資源汲取短板;他按照火器時代的軍事思想,科學的管理制度打造的軍隊,也不存在疲敝問題,至於個人的勇武,在現代紀律性部隊中的作用小之又小。更何況,拼勇氣,現在的大周軍隊也超過滿清的殘兵敗將,對清軍屢戰屢勝早就養成他們蔑視清軍的習慣,清軍則屢戰屢敗,心生畏懼。

    即便明白自己肯定能打贏滿清,可週瑯還是對前線的戰況感到後悔。

    因為雙方幾乎都是正面較量,滿清的部隊帶有鄉勇性質,是一種熟人社群,帶領軍隊作戰的佐領就是平時跟他們住在一個村子裡的村長,這給士兵心理上造成一種沒法跑的壓力,跑了後怎麼面對鄉里鄉親;嘉慶的軍紀也越來越嚴格,對逃跑開始不留情面。另外,為數不少的軍官,都悄悄去俄國軍校中學習過了。

    俄國是一個奇怪的國家,論起制度來,恐怕還不如現在的八旗,至少嘉慶在伊犁廢除了包衣制度,所有人都是旗人。嘉慶的八旗制度,更像先秦時期的保甲制度,一種基於熟人社會的,一通到底的線性管理模式。俄國的製度,就真的是落後的農奴制度,農奴對領主有基於法律的人身依附關係,而不像八旗村寨裡的旗丁對村寨的依附主要是經濟上的依附,人身並不為佐領控制。

    當然嘉慶打造的新八旗制度,也只比俄國的農奴制強一點而已,因為他也嚴格限制人口的流動,用戶口將丁口牢牢拴在土地上,目的是擔心人口流失,這一點上跟俄國繼續保留農奴制是一樣的,因為雙方都有大量的可開發土地,流民脫離官府的控制後,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生存的土地,從而變成脫離官府控制的勢力,這是嘉慶和沙皇的政府都不願意看到的。

    說嘉慶的新八旗制度更先進一些,則是因為管理旗民的佐領比管理農奴的封建地主權力要小一些,他們可以管理旗民的糊口、田產,征戰,但沒有權力判決旗民的生死,旗民也沒有向佐領服勞役的封建義務,佐領是一個官員,而不是領主。

    佐領跟領主唯一的相似點是,嘉慶也推行了世襲制度,這些佐領可以世襲,他們的地位可以傳給他們的子孫,只要他們向皇帝保持忠誠,從這一點上來看,所有旗人都是嘉慶的奴才。

    因為佐領為了子孫後代著想,而不敢臨陣脫逃,他們不逃,他們手下的旗民也不敢逃,在戰場上就保持了穩定的紀律性。

    這給大周軍隊製造了很大的麻煩,他們很難做到擊潰對方,如同拿破崙面對奧地利的軍隊一樣,很難像以前那樣徹底擊潰對方,殲滅對方。

    必須在戰場上消滅對方,或者讓對方有組織的撤退。

    這種戰爭就變成了勢均力敵的拼消耗,拼本錢了。

    贏是肯定的,週瑯兵出河西走廊,十萬大軍圍困哈密,用了二十天才攻克,三天打開城門,其餘十幾天發生了巷戰。

    週瑯沒有選擇走西蒙古商道,因為經過考察,那條路能支撐的兵力不足兩萬,無法支撐週瑯大軍的行動,只能被迫選擇傳統的河西走廊,像歷代中原王朝征服西域一樣,一步一步打過去。

    攻占哈密之後,軍事行動暫停了半個月,不是軍隊打不動,而是後勤補給跟不上。現代戰爭的消耗真的很要命,物資生產不用擔心,運輸十分困難。週瑯不但動員了十萬戰兵,還組建了三十萬輔兵配合,輔兵就主要用來沿著河西走廊運輸物資。沿著這些年修復的官道和驛站,一路路過去,運輸一擔糧食,一大半都要消耗在路上,這種運輸方式,跟秦始皇時代沒有本質的區別,依然是依靠牛車。

    二十天后,攻占巴里坤。一個月後攻占古城、吐魯番,一步一步向伊犁推進。

    然後還派出文官撫民,此時八旗在這些地方設置的農莊、牧場的管理機構還在,青壯抽走了大半,但老弱還在,他們還能組織起來抵抗,而周瑯總不能殺孩子。

    人心惶惶的八旗村寨,接受了安撫,甚至願意提供糧食,他們這些年攢下了不少糧食,吃不完,賣不掉。大周軍隊給錢買走,比內地糧價提高了三成支付,因為他們在這裡多賣一擔糧食,就少從關內運輸一擔過來。成本大大下降。運輸壓力也大大降低。

    發現在當地可以籌集到糧草後,就地徵糧成了一項重要任務。只要糧食這種壓重量的消耗品能夠就地解決,後勤運輸就只需要考慮武器彈藥的問題。奧地利的卡爾大公軍隊改革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糧草就地徵購。拿破崙的軍隊也是如此,糧草大多就地籌措。

    滿清兩百萬人中,一大半都是屯墾的農莊,伊犁的耕地並不少,所以他們的糧食生產足夠支撐他們兩百萬人的消耗還有富裕,供應幾十萬大周軍隊也不是問題。單從生產上來講,這種兵農合一的製度,其實也很有可行性,類似於曹操的軍屯。

    一項製度,好壞並不是看他們的組織思想是不是先進,而是看他們是不是合適。

    從伊犁傳回來的消息讓周瑯想到了後世新制度經濟學的一個觀點:制度具有互補性。

    即制度的順利運行依存於其所處的歷史、法律、社會、技術、政治和經濟環境,因此,一種制度的移植必須有與之互補的環境相配合。

    日本人按照自己的傳統與歷史摸索出來的儒家資本主義表現優異,南美國家盲目移植英美資本主義則帶來了腐敗衰落,俄國人進行休克療法,結果直接休克。

    基於中亞歷史、文化和經濟基礎的八旗制度,其實遠遠好過歷史上中原王朝對這裡的統治和管理。

    發現這些情況之後,週瑯決定,消滅滿清政權之後,暫時原封不動的保留這一套制度。

    只是俄國人似乎不打算給周瑯這個機會,他們介入了。

    俄國人希望斡旋。

    不知道是他們不請自來,還是受到了嘉慶的請求。

    俄國領事表示不希望看到中國跟大清發生戰爭,希望雙方能夠保持和平,他們提出,希望大清通過割讓一部分土地,並繳納一些賠款來結束戰爭。

    俄國人還強調,這次戰爭是毫無徵兆的,中國沒有任何理由去攻擊一個和平的國家。

    是的,這次戰爭沒有任何徵召,沒有經過宣戰等西方程序。可中國的統一之戰從來就不需要這套程序,大家默認的是國家只能有一個皇帝,天無二日!所以在一方沒有消滅之前,戰爭從來不會結束。

    隨著軍事行動的進行,滿清漸漸撐不住了,他們的丁口確實有八十萬,他們兵工廠儲備的武器也很充足,他們的軍隊也能在正面戰場上跟大周軍隊交戰不落下風,但落後必定是落後,即便按照火器部隊的模式組建出來的八旗軍隊,也依然是八旗軍隊,變不成英軍,變不成法軍。

    因為八十萬丁口根本就無法維持長期的消耗,跟他們的祖先一樣,一旦軍事上無法短期內取得勝利,立刻就步入覆亡的危機。

    大周軍隊則一路向西推進,沿著天山北麓,攻占了南土爾扈特的喀喇沙爾、烏嚕木齊,向著伊犁不斷挺進。

    俄國人坐不住了,眼見調停失敗後,他們開始調兵,陳兵哈薩克草原,並且部署在跟滿清疆土交界之地,顯然他們打算一旦滿清敗亡,就打算越過邊界接收滿清的土地了。

    就在三十萬大軍開進到伊犁城外,俄軍跨過了邊界,越過了巴爾喀什湖沿著伊犁河向上游推進。俄國領事還通告中國政府,願意出兵幫助中國滅清。

    中國則表示強烈抗議,要求俄國退出國界,否則意味著戰爭!

    俄國人沒有理會,戰爭就這樣爆發了,中國還是捲入了拿破崙戰爭的泥潭中。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4
第兩百四十節要么不打

  週瑯對俄國人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會不會干預中國統一之戰,這是周瑯對是否加入拿破崙戰爭的決策標準。

    他沒想到俄國人竟然一面面臨拿破崙的壓力,一面對領土還如此執著,見到有機可趁,馬上就派兵搶奪,表現的是那麼的貪婪。

    週瑯一直要求俄國人撤兵,但是俄國領事各種藉口,先說願意幫助中國滅清,中國表示不需要的時候,他們又搬出了滿清總是偷偷藏匿哈薩克的牧民,他們要報復。

    總之俄國軍隊一定要進入滿清境內,不管中國同意不同意。

    俄國人的態度讓周瑯下定了決心。

    既然要跟俄國開戰,那麼對滿清就可以放一馬了。

    他跟嘉慶沒有什麼私仇,打擊嘉慶是因為周瑯覺得新疆那一片就是中國的。那片土地的主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匈奴人、大月氏人,回紇人,蒙古人,還有漢人。漢人從西漢設立都護府之後進入這裡,如果要聲索這裡的主權,漢人也是最有資格的。至少比之後遷移進來的中亞民族更有資格。

    所以周瑯可以跟嘉慶談談,只要他肯投降,允許他做一個富家翁,用他做幌子,盡快穩定八旗在這裡的生產,至少糧食就解決了,甚至他們的兵工廠還能提供相當一部分火藥。

    所以周瑯馬上命令暫停軍事行動,跟嘉慶談判。

    嘉慶拒絕了投降。

    但是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可以退出邊牆,去浩罕人舊地,雙方劃定疆界,互不侵犯。

    如果是王輔茞等大臣來處理外交事務,肯定不會答應,因為他們覺得打滿清,就是要斬草除根,他們在中國做過皇帝,就有威脅。

    可週瑯覺得滿清還有個屁的威脅,他們還能從中亞殺回來不成?

    工業革命都開始了,還擔心游牧侵襲?

    這不是朱元璋滅北元的時候,不是朱棣北伐蒙古的時候,這是現代社會了。

    嘉慶提出的建議,讓周瑯格外的動心,這意味著嘉慶根本就不想在伊犁地區待了,週瑯要的是土地。

    於是他基本同意了嘉慶的意見,派黃求憂過去跟嘉慶談判。

    談判很艱難,嘉慶提出的要求有些多,而且有些讓人無法接受。

    他提出要帶走旗人,說這些人不是漢民,不應歸中國統轄。

    週瑯是想要這裡的土地,但人都走了,要地有什麼用。而且嘉慶那些所謂的旗人,有一大半都是內地遷過去的漢人,土地是他們開墾的,現在就變成了旗人?哪裡有那麼容易。

    最後嘉慶提出,至少讓願意跟他走的旗人跟隨他去浩罕,否則他寧願戰死伊犁。或者舉國投降俄國。

    週瑯也知道,此時俄國人在伊犁河流域推進的很快,而且他們也在遊說嘉慶,萬一嘉慶真的投降了俄國,可就麻煩了。

    週瑯希望嘉慶投降,是希望利用嘉慶開發出來的基礎來幫助自己跟俄國死戰,可是萬一他倒向了俄國,可就變成俄國利用這些資源跟中國對抗了。在中亞這片落後的地區,誰得到了嘉慶舉國之力打造的工農業基礎,都會擁有巨大的優勢。

    隨著俄軍終於出現在伊犁城另一邊,週瑯答應了嘉慶的要求。但是堅決要求嘉慶不能跟俄國合作,而且要求他支持中國將俄國驅逐出去。

    在跟俄國長期接觸中,大概嘉慶也覺得這個異族國家不太可靠,俄國人的信用始終不讓人放心,反倒是周瑯答應的事情,一般都能做到。

    嘉慶同意了。

    接著依然是跟俄國交涉,告訴他們已經跟滿清簽訂了條約,結束了戰爭狀態,滿清割讓了伊犁,現在俄軍是深處中國過境之內,要求俄軍立刻撤退。

    俄軍不服,此時他們在這裡已經部署了三萬軍隊,並且控制了伊犁河流域滿清最大的農業地區。

    中國軍隊在嘉慶的合作下,開進了伊犁城,並迅速搶占周邊清軍控制的戰略要地,做好跟俄軍作戰的準備。

    週瑯則正式通過理藩院,向俄國宣戰!

    戰爭爆發之後,中國軍隊向俄軍發起進攻,可俄軍並沒有頑抗,稍微接觸了一下,就撤退了。

    原來俄國人是來趁火打劫的,有好處就佔,沒好處就算。

    他們並不是真的要跟中國開戰,所以中國政府翻臉之後,向他們選擇,並且派兵進攻,他們反而撤退了。

    俄國領事馬上求見周瑯,表示雙方之間發生的都是誤會,俄軍可以退出境外,承認滿清跟中國簽訂的條約。

    此時已是大周十三年秋。

    這場滅清之戰,從大周十二年春天開始,整整打了大半年。

    拿破崙的軍隊已經進入俄國,俄國人瘋了才會在其他地方惹事,但趁火打劫一下,還是可以的。

    所以當中國人真的宣戰,他們立刻退縮,反正俄國始終認為兩國距離太遠,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很小。

    但這場戰爭真的就要這麼虎頭蛇尾的結束嗎。

    週瑯緊急跟軍官們商議。

    軍人的話,態度自然傾向於戰爭。

    可是怎麼打?

    經過這幾年各種摸索,到俄國的道路已經摸清楚了,西線走蒙古不具備大規模進攻的能力,現在滿清投降,倒是多了一個基地,可以通過中亞草原進攻俄國。另一條路線則是西伯利亞路線。

    後世有一個巨大的猜測,為什麼中國沒有兼併看似近在咫尺的西伯利亞,反倒是俄國人從西方一路佔領了這裡。

    有這個疑惑的人那是只看到了地圖上中國和俄國距離西伯利亞的難度,如果他們繼續仔細看一看地圖就會發現,從俄國一路到太平洋,一直有水路連接,而從中國北上西伯利亞,卻要越過戈壁大漠。

    西伯利亞水量巨大的大河,以及這些大河的支流,形成了錯綜複雜的水路網絡,這讓俄國人經略西伯利亞,比中國容易了不知道多少倍。在農業時代,讓中國人翻越戈壁沙漠去佔領西伯利亞,遠沒有俄國人從歐洲一路東進來的容易。

    所以俄國人佔領了這裡。

    這裡的河道可以讓俄國人用來殖民,當然也可以讓中國用來進兵,根據軍隊的考察,西伯利亞水道,是最能承載大軍運輸補給的交通線,只要組織得力,可以支持十萬大軍在俄國長期作戰。

    現在有了伊犁作為基地,糧食不缺,兵工廠也有現成的,中國甚至可以繼續擴大這裡,那麼就有了第二天支撐十萬人作戰的路線,二十萬人的兵力,是可以跟俄國人一較長短的。

    這二十萬人必須是精銳,輔助他們作戰的輔兵至少得四十萬,總兵力就高達六十萬人。

    這點兵力中國還是承受的了的。

    而且週瑯覺得還是不夠,拿破崙組織了六十萬軍隊進攻俄國,最後不也失敗了嗎。

    週瑯準備組建一百萬人,也給歐洲人看看,什麼叫真正的大軍!

    跟俄國要么不戰,要么就壓上所有的國力驛站,跟俄國人打國戰!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4
第兩百四十一節要么梭哈

這次週瑯打算繼續提拔新軍,在這次跟滿清的戰鬥中,苟全帶領的軍隊表現特別優異,他們跟其他軍隊最大的不同是,始終保持高昂的戰鬥熱情。

    士兵招募是這些軍官,士兵訓練還是這些軍官,軍隊編制,武器裝備,都是他們一手打造。

    所以許多東西跟老戰兵不一樣。

    他們廢除了體罰,最大的處罰是關禁閉,不接受給士兵施加肉刑。

    他們的軍官總是充滿熱情的對士兵進行動員,教大家一起唱軍歌。

    軍官們的戰鬥熱情更高,他們總是衝鋒在前,這樣的軍隊在跟滿清的交戰中,更能抓住戰機。他們對新戰術的運用也更多,不但勇於按照法軍的進攻習慣進行堅決的突擊,大範圍的迂迴,重視火砲的作用,而且也從對手英國軍隊身上學到了細紅線戰術,利用短距離爆發的密集火力壓制對手,給予巨大的殺傷。

    官兵更加平等,抹除等級觀念,官兵關係更加融洽。

    拿破崙的軍隊建設思想和製度,整個西方都在學習,確實是有獨到之處的。

    這些在法國大革命後的正規軍校完成學習,在法國軍隊中經過實戰廝殺的軍官,幾乎將法國人那一套整體移植到了中國。

    既然已經展現出了戰鬥力,並且苟全多次立下軍功,週瑯履行承諾。

    恢復苟全舊部的第十軍番號,而且一次性恢復了十一軍和十二軍的番號,讓他一次性組建三隻新軍,每個軍都有獨立的騎兵、砲兵、射擊兵在內的混合型編制,也是加強軍,三個軍總兵力十萬人。

    新軍要擴大,老戰兵部隊也要擴大,不過沒有新軍擴張的這麼厲害,只是從十萬人擴張到二十萬人。

    兵員從已經有了戰鬥經驗的輔兵中抽調。

    這樣戰兵部隊擴大到了三十萬,輔兵則打算擴充到七十萬人。

    組建新的軍隊是需要時間的,但戰事不等人,趁著冬季封凍還沒有開始,一邊組織兵力,一邊積極運送糧草。連傳統的民政體係都動員起來,陝甘一帶的文官組建民夫隊伍,沿著河西走廊運輸武器,要在冬季到來之前,盡可能多的將物資送到伊犁。

    軍隊立刻展開軍事行動,俄軍退回了哈薩克草原,中國軍隊緊隨而至。

    哈薩克草原上,沒有城市,哈薩克人還保持著游牧狀態,這種經濟形態很難維持超過百萬的人口,沒有人口基礎城市就無法建立。他們分裂為大中小玉茲,直譯其實就是大帳、中帳和小帳,他們的可汗紮營用的是帳篷。

    唯一的定居點都是俄國人建立的,圍繞著一座座軍事城堡,形成了一條城堡鏈,這就是俄國控制草原民族的辦法。

    這樣的城堡鏈無法維持太多軍隊,所以俄國進入伊犁的,不過三萬人,而且是裝備大量馬匹的哥薩克人居多,現在追擊而去的中國軍隊也沒有太多人,五萬人已經是極限,大多數同樣是騎兵,主要構成是青海一帶的蒙古人,內外蒙古經過上次戰亂,人口稀薄,已經沒辦法大量招募進入軍隊服役。

    青藏一帶游牧的牧民還有不少,中國恢復河西走廊的統治之後,也恢復了對青藏的控制,從這裡招募了許多牧民組建騎兵。

    五萬軍隊佔領俄國人的一座座城堡,此時阿拉木圖、阿斯塔納這些城市還沒有形成,但雛形已經具備,那就是俄國人修建的城堡。

    中國軍隊一直打到阿斯塔納位置,佔領了俄國人的軍事城堡,這座城堡位於伊希姆河畔,伊希姆河向西到傑爾扎溫然後向北轉了一個直角,如同黃河在山陝交界處的大轉彎一樣,一路向北流入西伯利亞,匯入額爾齊斯河。

    沿河都有俄國人的城堡,因為這些城堡大多數都是從西伯利亞修過來的,以後的城市也大多以這些城堡為基礎建立。畢竟俄國人修建城堡的原則,其實跟選擇城市的原則是一樣的。那就是靠近交通便利的河流。

    這些城堡大多還是最近幾年修建的,恐怕也是受到伊犁地區政局變化的影響,如果沒有滿清的敗亡,俄國未必會加快對哈薩克草原的滲透。這些新建的城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跟西伯利亞適合俄國開發,不適合中國開發一樣,俄國人沿河而來很容易,中國卻很難,因為從伊犁到阿斯塔納,中間是茫茫的草原,缺乏通航的河流。

    因此中國軍隊的兵鋒到阿斯塔納戛然而止,然後固守一座座城堡,先熬過這個冬天。

    另一路則沿著額爾齊斯河,攻占俄國要塞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

    中國軍隊一邊作戰,一邊跟當地勢力溝通。

    此時哈薩克汗國還沒有滅亡,俄國修建了一條條碉堡線,但卻無力摧毀草原深處游牧的部落制度,只是通過逼迫各部首領向俄國效忠,繳納賦稅來完成控制。

    現在俄國被趕走了,這些部落首領甚至可汗就又跳了出來,中國軍隊向他們承諾更多的優待,加上他們歷史上跟滿清的接觸也比跟沙俄的接觸要舒服的多,於是決定倒向中國。

    新疆的兩路還只是小規模行動,真正大規模行動是在中俄商道中線。

    調往庫倫的帥營突入俄國境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著這裡守備空虛,拿下了貝加爾湖兩岸的烏蘭烏德和伊爾庫茲克。

    俄國守軍防守很頑強,但大周軍隊不是康熙的軍隊,不至於通過長期圍困才能戰勝雅克薩俄軍。中國的重砲比俄軍的更多,更優良。步槍火力也更強勁,帥營的老兵戰鬥經驗也好,戰鬥意志也好,都是中國軍隊中最上乘的。

    依托色楞格河水系,運輸也很便利,此戰沒有拿不下的道理。

    三路大軍齊出,但只是小規模的軍事行動,總出擊兵力還不到十萬人。目的只是為了奪取明年攻擊的前出陣地。而真正的舉國之戰,則是明年,不知道小拿拿能扛過這個冬天不?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5
第兩百四十二節拿破崙兵敗俄國

  拿破崙還是敗了,東方發生的戰爭,並沒有改變俄國人應對拿破崙的作戰方法。

    庫圖佐夫那個獨眼龍不可能因為中國向俄國宣戰,而跟拿破崙決戰,他是因為實力不行才選擇了堅壁清野的戰術,沒有中國他都不願意跟拿破崙正面作戰,有中國在背後,那就更不可能正面決戰了。

    俄國人堅壁清野,拿破崙兵敗莫斯科,一切都按照預演的劇本進行。

    對於拿破崙為什麼會失敗,後世的爭論很大,各種奇葩的觀點都有。

    比較專業的認為是戰略失誤,遠征俄國,路途遙遠,戰線拖得太長,後勤供應不上,給養困難,事先沒有作好周密的戰略計劃和準備,對敵情認識不足(特別是俄國的氣候。

    不服氣的法國人說他們是敗於天氣,認為天助俄國,11月就爆發了寒潮,俄羅斯大地變成一片冰天雪地,沒過多久,法軍就損失了50多萬,最後只剩下2萬餘人。拿破崙無計可施,狼狽敗逃。

    比較另類的認為敗於鈕扣,拿破崙徵俄大軍的製服上,採用的都是錫製鈕扣,而在寒冷的天氣中,錫製鈕扣會發生化學變化而化成粉末,俗稱“錫瘟”,沒有鈕扣,士兵只能敞開懷抱,所以都凍死了。

    有的說是因為蝨子,拿破崙的大軍由於衛生條件不行,遍生蝨蟲,傳染瞭如斑疹傷寒症和五日熱等疾病,讓拿破崙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還有說敗於梅毒的,拿破崙大軍的出土屍骨中有一些女性屍 。墓穴中80%的屍骨都顯示,屍骨的主人在死前就患有梅毒。梅毒流行,削弱了法軍的戰鬥力。

    跟敗於氣候說法相似的是敗於莫斯科的大火,佔領了莫斯科的拿破崙正靜靜地等待著沙皇亞歷山大來投降。突然,莫斯科全城烈焰騰空,一片火海。法國人的糧草、大砲和槍械,還有住所頓時化為灰燼。彈盡糧絕的拿破崙不得不下令撤軍。

    這些或許都是原因,但只是技術層面的,週瑯覺得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拿破崙根本就沒有統帥六十萬人作戰的能力和經驗。

    工業革命以前,全世界出現過數十萬人規模作戰的國家,就只有中國一個。戰國時期,秦國以五百萬人口的國力,可以支撐五十萬人在長平跟趙國消耗一年,西方人一直懷疑這種說法,始終覺得農業文明無法做到如此規模的動員能力,史記中司馬遷寫到,秦國連十五歲一下的孩子都徵調了。後來考古發掘出了史記中記載的坑殺趙國士兵的萬人坑,這段史實才勉強得到認可。

    拿破崙之前指揮的戰鬥,很少超過20萬人的規模,現在卻突然組織六十萬軍隊,而且遠征俄國,他等於是在自己沒有經驗的領域,孤注一擲投入了所有的資源,這種賭徒性格,往往不會有好結果。

    後世有人研究過拿破崙的軍事指揮,發現當他率領五六萬人的時候,他可以靈活機動,施展各種精妙的手段打擊敵人。當他率領超過十萬大軍的時候,他只能和敵人面對面硬碰硬。在瓦格拉姆和布羅迪諾會戰中,雙方都擁有超過十二萬人的軍隊,每次拿破崙都選擇了正面進攻,每次他都只取得了慘勝,大量消耗了他的老兵。這次遠征俄國,他統帥五十多萬人,結果是無比的混亂。

    從準備上來看,週瑯為了打伊犁的嘉慶,還準備了整整一年時間,而拿破崙為了保密,在去年春天才開始準備,與歐洲大國逐一簽訂同盟條約。然後特集結了歐洲歷史上最強大,也最混亂的兵團,40個來自法國、萊茵同盟、普魯士和波蘭的步兵師和25個騎兵師,共計51萬兵員。其中半數是由法國的盟友組成的外籍軍。

    如此匆忙的準備過後,夏天就進入了俄國,他太高估自己的動員能力和領導水平了。

    沒有經驗,卻敢於冒險,迷信自己會贏,長久以來的順利,已經讓他自負的不可救藥,神仙都救不了他。

    在戰爭期間,本來拿破崙可以有兩個盟友,一個是土耳其,1806~1812年爆發的俄土戰爭,拿破崙是支持的。可是卻沒有加強聯繫,由於跟土耳其的交戰,俄軍兵力減少了很多,4.6萬人、218門火砲都無法用來跟拿破崙作戰。

    可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實力顯然不可能跟俄國決戰,如果拿破崙能派遣一隻強大的軍隊,去幫助奧斯曼帝國作戰,至少讓奧斯曼帝國在他進攻俄國期間不至於失敗,那麼形勢對法國是極為有利的。

    拿破崙還可以聯合中國,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就是把自己的軍隊緊緊握在自己手裡,他覺得靠自己的力量最保險,他覺得軍隊在他手裡最有效率,他相信自己就能戰勝俄國,不需要跟其他人聯盟。

    結果拿破崙敗了,而且敗得極為可恥,如果他能有戰國時的秦人那麼有種,能跟俄國人消耗一年時間,中國的軍隊就可以跟他呼應,可他才堅持了半年, 1812年6月24日氣勢洶洶殺入俄國, 1812年12月12日就不得不倉皇敗退。

    拿破崙在晚年的回憶中寫到,他不是敗於亞歷山大,而是敗於俄國的寒冬。他認為如果提早三個月發動入侵行動,情況就會很不一樣。將失敗歸罪於俄國的寒冷氣候,這要么是托詞,因為根據氣候研究表明,這一年的俄國恰恰是一個暖冬。

    暖冬天氣造成別列津納河意外解凍,法軍撤退的時候,大量擁擠過橋造成災難,讓拿破崙損失了25000人;當然也有可能是拿破崙真的這麼認為,畢竟暖冬的俄國,也比法國寒冷的多,可這又說明他準備的是多麼不足,連俄羅斯的暖冬都扛不過去,他就敢進入俄國腹地!

    拿破崙失敗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中國。

    這不是中國的情報系統有多高效,而是俄國人自己送來的。

    目的當然是為了威懾,讓中國看看,他們連拿破崙都打敗了,中國還敢跟他們打嗎?

    但俄國人提出了和平協議,要求中國退出俄國領土,同時割讓伊犁河流域給俄國。

    這讓周瑯苦笑不得,難道俄國以為打敗了拿破崙,自己就天下無敵了?可以憑藉名聲就能逼中國割地賠款?

    週瑯毫不猶豫的拒絕,但是拿破崙兵敗的影響他不能不考慮,因為他寄予厚望的新軍軍官的士氣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於是他召集那批留法的軍官,告訴他們,拿破崙敗了,中國不會敗。因為中國比法國更強大!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5
第兩百四十三節強大還需要證明

新軍將領的士氣受到影響,這個週瑯都可以理解。

    拿破崙那樣的人物,儘管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有一個很強大的有點,就是極富魅力,天生似乎就能夠吸引別人追隨,讓別人崇拜,這就是英雄的魅力。

    就好像朱元璋,他參加起義的時候,湯和已經是千戶了,卻甘心跟在他身後當小弟。

    這些軍官在法國待了那麼長時間,感染了法國軍官對拿破崙的崇拜很正常,就連苟全這個在拿破崙身邊觀摩作戰的高級將領,都對拿破崙的指揮極為敬佩,可是這樣一個人,卻敗在了俄國,這讓他們如何接受,還是慘敗,五十多萬人損失殆盡,幾乎孤身回到法國。

    現在他們嘴上不說什麼,可每個人的心態都受到了影響。

    週瑯鼓舞他們的士氣,但知道可能不會有什麼用處,因為強大不是嘴上說說的,那需要證明。俄國人打敗了拿破崙,就敢用嘴讓中國割地賠款,原因就是法軍已經是世界公認的陸軍第一強軍,他們擊敗了法軍,有資格讓別人畏懼。

    事實上週瑯還可以選擇談判,俄國人只是嘴上說說,心裡清楚要跟中國打仗,要跨過戈壁沙漠,要穿越西伯利亞,是不可能調動太多軍隊的,如果跟他們談談,不割地的情況下,俄國也能接受。

    但周瑯還是一口就回絕了,因為這一退,可能就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士氣了,週瑯站在法國的角度,嘲笑過奧地利不知好歹,明明打不過法國,卻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可如果換在奧地利的角度,他們一次一次失敗,卻敢於一次一次的抗爭,他們沒失掉這份勇氣,所以他們最後還會站起來。

    打仗,有輸有贏,但連打都不敢打,這種國家和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從這一點上來講,李鴻章那群人確實很聰明,但也是這種聰明人太多,才讓國家沒有希望。

    所以還要打,而且要大打,依然要打舉國之戰,週瑯跟俄國開戰,是堅信中國的國力遠勝於俄國,是做了充足的準備,是可以不需要別國配合的情況,獨自取得勝利的,所以他的計劃中從來沒考慮過要跟法國合作,因為拿破崙也不可能配合他。

    因此開春之後,所有的軍事行動馬上就如期展開了,但計劃略有改變。

    鑑於戰鬥力最強的新軍軍官心態發生了變化,以及拿破崙兵敗莫斯科,俄國可以集中兵力用於東方戰場,週瑯決定以守為主。

    命令新軍堅守伊希姆河和額爾齊斯河流域的俄軍修建的堡壘,不要求他們主動出擊,但要他們死守。

    然後調老的戰兵部隊北上攻擊中線,從伊爾庫茲克出擊,奪佔西伯利亞的俄國城市。

    這些老兵對拿破崙的了解不多,反而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其中不乏鄙視一切夷人的軍官。

    在絕對的兵力優勢下,俄國防守空虛的西伯利亞城市和要塞一座座陷落。

    沿著俄國的商道,奪取重要城市,比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托木斯克、鄂木斯克等必經之地,至於周邊的俄國堡壘,直接摧毀。一直攻擊到托博爾斯克,這樣就跟伊犁地區的額爾齊斯河、哈薩克的伊希姆河貫通起來。不但可以得到張庫大道運輸的物資給養,伊犁地區的物資給養也可以得到。

    打到托博爾斯克也就是終點了,不遠就是秋明要塞,俄國人駐紮了重兵,而且時間也到了秋季,儲備過冬的物資才是最重要的。

    西伯利亞最難捱的,還是冬天,俄國人到這裡都受不了,更何況比俄國人更不抗凍的中國人呢。

    所以前線雖然攻擊到了托博爾斯克,可是大多數人趕在冬季到來前要南撤到伊犁地區窩冬,來年在沿著這條河打回來。留下堅守的部隊,是內地軍官指揮的外蒙、青藏地區的蒙藏兵,這些邊疆地區的百姓,也很抗凍。

    經過一個春夏的軍事行動,各種補給渠道也都理順了。

    晉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為最熟悉外蒙道路的晉商,一開始軍隊聘請那些老駱駝客當嚮導,幫忙運輸物資。後來乾脆將糧食、服裝等物資委託給晉商運輸,軍隊只負責最重要的武器彈藥的補給運輸,大大降低了軍隊管理物流的壓力。

    晉商的運輸管理能力,在長達上百年的中俄貿易中早就鍛煉出來,他們擁有組織上萬頭駱駝組成商隊的能力,現在駱駝換成了馬拉的大車,管理上並不存在不能克服的難度。

    內地則是大運河,海路都走,從江南和閩廣一帶的資源,通過海陸抵達天津,然後走張家口進入外蒙,或者走京杭大運河直接到北京,然後還是走張家口進入外蒙。兩條大干線的運輸能力毋庸置疑,光是大運河就足以支撐北京百萬人口的日常物資供應,更何況還有一個運力更足的海路呢。

    只是所有物資都從張家口集中,讓這個內陸關口變得極為繁忙,大大加快了這裡的發展速度,戰爭有時候也會促進發展。

    伊犁後勤基地的恢復也很順利,嘉慶已經喪失掉了逐鹿中原的雄心壯志,退守浩罕汗國故地,是他幾年前就準備的後路。為此甚至將從中國吸引來的大多數漢人放在了費爾幹納盆地開墾,就是為了將來遷移做準備。

    於是嘉慶很配合的讓中國軍隊接手了伊犁的兵工廠,並且讓他的工匠繼續在這里工作,當然這些人最終是要帶走的,是在中國答應不會扣留這些工匠的條件下,嘉慶才同意他們留下來工作。

    之後利用這些工匠,不但很快穩定了火藥的生產,而且從內地抽調熟練工匠,增添機器設備,擴大生產規模。打造步槍、大砲的工廠也沒浪費,改為為前線損壞武器提供維修的車間。

    至於嘉慶本人,第一時間退守浩罕城,他要在中國人反悔之前,把他的舊部都遷移到費爾幹納盆地中來。

    根據與中國的協議,名義上是自願跟他走的人,他可以帶走。可事實上,嘉慶要把能帶走的人都帶走。哈密等地的畏兀爾、漢人帶不走,因為中國軍隊佔領了這裡,可是南部回疆的回部八旗卻能帶走,北部蒙古八旗也可以帶走,至少是帶走一部分中國軍隊沒有進駐地區的旗人。

    能帶走的原因很簡單,八旗制度並沒有崩潰,就像當年他都退守伊犁後,依然可以從外藩蒙古徵調士兵一樣,就是因為統治哪裡的是一個個副都統、都統和將軍,而不是當地部落的台吉和王爺。

    現在這些地方的情況同樣如此,而且比外藩蒙古的情況更好,因為中國軍隊沒有進入這裡,一整套八旗體係都沒有受到破壞,一聲令下,加上軍隊的督促,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都必須放棄故地,向西遷移。這裡的人本就是牧民居多,遇到危險有逃避的文化,要比重土安遷的漢人更願意搬家,因此南部回疆短短一個月就被抽成了真空。北部蒙古八旗,則大半跟隨嘉慶離開,畢竟八旗這些年對他們的管理太嚴格了,失去了游牧的習慣,被一個個旗官統領,沒有各自的王公帶頭,根本做不到反抗。

    發現這些情況後,中國並沒有乾涉,主要是不想惹事,而且留著忠於嘉慶的勢力在伊犁,大家總不舒服。

    這些人走了也好,至於留下的空缺,馬上從內外蒙古、青藏地區抽調一批服從的部落,把大片的草場交給他們。開墾出來的耕地,則由已經趕到的輔兵接手耕種,這些輔兵的軍官都是地主子弟,相應的士兵都是農民,種地是老本行。

    土地撂荒了還可以再次開發,但空間被人填補了,就很難重新擠進去。

    嘉慶帶著八旗走了,留下的空間如果週瑯不去佔據,其他勢力就會佔據,或者是布哈拉汗國的游牧部落遷入,或者是哈薩克汗國的部落潛入,甚至有可能草原上的馬賊都會佔據這裡形成新的部落和民族。

    這樣的故事,在草原上上演了幾千年,經久不衰,劇本永遠不換,只換角色而已。

    由於嘉慶近十年的開闢,這裡的底子不錯,不管是牧場還是田莊,都很完整,連房屋都是現成的。因此一百多萬人被嘉慶抽空後,中國軍隊很快就控制了這裡,取代他們的是,是四十萬屯田的輔兵,以及八萬游牧的蒙古兄弟。

    隨著軍工、農牧生產的穩定恢復和擴大,伊犁跟中原遙遠的距離,不但不再是負擔,伊犁本身就成了最大的後勤生產基地。

    對俄國的戰爭更有底氣了。

    至少不會發生拿破崙那種後援不濟,物資短缺的窘境。只是突然週瑯發現,這些措施,跟成吉思汗帶著整個部落在撒馬爾幹周邊游牧沒什麼區別,就是把整個生產、生活和軍事力量都直接頂在了敵人的大門口。這樣打多久都行。

    週瑯沒有答應俄國人的談判條件,決議把真正繼續進行下去,可有人干涉了,英國人跳了出來,希望調停中俄之間的戰爭。

    因為英國最大的敵人拿破崙還在,英國需要俄國的軍隊用於跟法國作戰!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6
第兩百四十四節拿破崙的宗族制

    週瑯覺得,這次他可以替拿破崙吸引一下火力了,但他有些擔心英國跟俄國的盟約,會變成即針對拿破崙,又針對中國。俄國的陸軍中國不需要擔心,可如果英國海軍站出來,那些剛剛奪取的殖民地,可就不容易保住了。

    但這也是一時的,南美洲是保不住的,澳大利亞的殖民地也只能撤回來,甚至非洲殖民地也只能丟棄,但菲律賓肯定可以保住,加利福尼亞也有希望保住,因為通過太平洋中國是距離哪裡最近的大國。

    另外印度恐怕也要丟了,在哪裡的文明輸出恐怕只能中斷。

    至於能得到什麼?

    週瑯想了想真的打算借坡下驢,因為他覺得,能從俄國身上榨出來的,沒多少油水。

    割讓整個西伯利亞,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俄國在美洲的殖民地,這個應該沒問題,哈薩克草原俄國人應該也能放棄。

    但僅此而已,相比丟失的南美,和將來可能在這裡的開拓,相比丟失的澳大利亞,丟失的南非和印度,不管是土地面積,還是開發潛力,都遠比西伯利亞更有價值。西伯利亞唯一的好處是戰略位置,佔領這裡可以阻擋俄國對中國的威脅。至於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資源少嗎?南非資源少嗎?

    深思熟慮之後,週瑯還是決定迎難而上,失去這次機會,拿破崙就完蛋了,拿破崙完蛋了,英國人就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借助工業革命的雄風,徹底稱霸全球。當然這時候中國也不是沒機會跟英國競爭,大力發展海軍就行了。可一擔中國跟英國站在爭霸的對立面,英國人肯定大力扶持俄國在陸地上跟中國消耗,英國則集中力量跟中國在海洋上競爭。

    與其到時候在海陸兩個方向,同時跟歐洲兩個最強大的國家長期爭奪,不如力挺拿破崙一把,只要小拿拿度過這次危機,再改變一下政策,以法國的底子,不難在歐洲立足。事實上即便俄國打敗了法國,其他國家也在觀望,提出希望拿破崙放棄大革命之後佔領的歐洲領土的要求,甚至都不要求拿破崙退位。可小拿拿覺得這是侮辱,拒絕了和平。

    如果中國拖住俄國軍隊,普魯士、奧地利那些被法國打的比法國還慘的國家,是否還有勇氣再組織反法同盟,真的說不好。沒準拿破崙就度過這次劫難了,給他幾年時間,法軍再次恢復戰鬥力,繼續跟英國在歐洲消耗,中國才有更有利的國際環境在世界其他地方開拓。

    競爭是要流血的,不把血流在最有價值的時候,流在最有利的時機,過了這個點,流再多的血,也換不來機會了。

    但為了盡量不招惹英國,週瑯向英國領事表示,可以接受跟俄國恢復和平的建議,但俄國要賠償中國的損失。

    什麼損失?出兵的損失!

    這是一個多麼合情合理的要求,因為俄國貿然入侵中國的領土,中國才向俄國宣戰的,現在俄國想要和平,那當然要賠償損失了。

    中國不會獅子大開口,損失多少要多少就行,但俄國人真的賠不起。

    為了對俄戰爭,徵召了上百萬軍隊,為這些軍隊服務的各地民夫也是要拿工資的。晉商組織的車隊,還要保留一些利潤,這樣的情況下,俄國得賠多少錢。

    中國的軍費支出,兩年來高達五億兩,這真的不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因為這是一場現代戰爭。

    英國對這筆軍費開支也沒有多少驚訝,因為同時期的歐洲軍隊開支更大。英國為了對付拿破崙,1805年到今年,已經花費了53550萬英鎊,折合15億兩白銀以上,其中援助給盟國的軍費,其實不過9790萬英鎊而已。平均每年英軍軍費都在兩億兩以上,英軍才多大的規模?中國之所以只花了這麼點錢,還得托白銀在中國超高的購買力的關係,如果只有在歐洲的購買力,那麼花費恐怕會達到十億兩以上。

    而且政府是真的花了這麼多錢,其中兩億兩靠稅收支撐之外,另外三億兩都是靠借債,是有據可查的。

    這筆錢很合理,這筆錢也不多,可這是對中國來說,對英國來說,對俄國人來說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俄國每年的財政收入折合白銀不過五千萬兩,還不能全都用到戰爭上,而且這些年被拿破崙的封鎖政策搞的俄國財政每年虧空一一盧布,折合近五千萬兩銀子,如果是一個企業,俄國早就破產了,現在讓他們賠款五億兩,賣了他們也拿不出來。

    俄國人還指望狠狠敲法國一筆銀子,來度過飢荒年呢。

    所以英國領事轉告了中國的條件之後,俄國人暴跳如雷,直言這是敲詐,俄國一個子都沒有,刺刀有一堆!

    由於跟中國的戰爭,俄國祇能暫時放棄參加反法同盟,集中力量要把西伯利亞奪回來,他們打拿破崙的軍隊,也不過30萬人,用來跟中國的百萬大軍爭奪西伯利亞就夠嗆了,根本沒有兵力分散去參加什麼反法同盟。

    俄國人暫時不參加,普魯士等國就沒有膽氣,無論英國如何慫恿,他們都不敢參戰。

    英國人孤軍奮戰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威靈頓把法軍從西班牙趕了出去,恢復了西班牙王國,只可惜西班牙王室被法國扣留,無法回國復位。

    所有歐洲國家在布拉格召開會議,商談組建反法同盟的問題,英國人宣布他們已經可以從法國南部威脅法國本土。但大家更關心俄國的動向,俄國人不出頭,讓這些小弟心裡實在沒底,都被法國打怕了。也被英國人忽悠怕了,那一次英國不是信誓旦旦的保證他們會增加陸軍兵力,可哪一次英國做到了。

    在給錢的問題上,英國人也不積極,俄國這麼重要的力量,他們歷史上總共也只給了幾百萬英鎊的援助,還不如給普魯士的多。這麼多年英國總支出五億多英鎊,給盟國的連一億都沒有,但卻要盟國承擔絕大多數兵力。

    各種矛盾在布拉格會議上聚集,拿破崙這個不知羞恥的傢伙,此時竟然還有連嘲笑人家。

    拿破崙卻對此不屑一顧,他諷刺歐洲各國的行動:英國在對普魯士的援助問題上是如何吝嗇;沙皇亞歷山大和弗蘭西斯皇帝如何在議論盟友普魯士國王的懦弱;這位普魯士國王害怕革命,解散了熱情愛國的國民軍,拒絕對臣屬中最勇敢的沙恩霍斯特和最能幹的施泰因委以重任,因領導公務,並且由於施萊爾馬赫在一次講話中勇敢地說出了人民的心聲,將他解職放逐。

    可實際上拿破崙已經心虛了,他派遣富歇去去參加布拉格會議,就是讓他去做間諜。

    因為拿破崙脆弱又敏感的內心此時已經很難經受失敗,他對他哥哥約瑟夫在西班牙的失敗十分憤怒,他把最好的軍事將領留給他的哥哥,可依然無法抵擋威靈頓的進攻。

    拿破崙為此大發雷霆:“他應該負全部責任!”“英國的報導說明,約瑟夫的指揮是多麼愚蠢幼稚!簡直是聞所未聞!當然,他不是軍人,但是負有責任。插手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就是最大的錯誤……告訴國王,在我回國前不許見任何人……不然他在巴黎的寓所將成為陰謀的中心,那樣我勢必要將他逮捕,因為我已忍無可忍。我再也不會為了遷就那些既非軍人又非政治家的蠢貨而損害我的事業了!”

    他知道自己的哥哥既非軍人又不具備政治才能,卻要任用他哥哥去做重要的事情,只能說拿破崙是一個十分沒有安全感的人,除了自己的家人,他實際上很難相信任何人。這又是一個強權人物的典型特徵,多疑!

    因此雖然發怒,可是他充足軍隊中,還是啟用了這些他口中“既非軍人又非政治家的蠢貨”,而且這些人還有可能捲入針對他的陰謀之中,比如路易被英國利用來反對他,可是拿破崙除了這些人之外,對他的其他手下更不信任。

    連拿破崙最小弟弟熱羅姆也重掌軍權,拿破崙對外人的不信任已經到了極致。

    原因是不斷有手下背叛他,比如貝爾納多特,此人平民出身卻因為戰功赫赫,被瑞典人邀請去做了瑞典國王,但此人曾在拿破崙手下任職,還娶了拿破崙的前女友德茜蕾。拿破崙冊封他為元帥,後來給予親王頭銜。

    可是他做了瑞典國王后,他竟然開始反對拿破崙,破壞大陸封鎖體系,在拿破崙派兵佔領瑞典領土後,竟然膽敢加入反法同盟。

    另一個元帥繆拉,這個從遠征意大利開始,就一直跟隨他的帝國元帥,竟然也在跟維也納勾勾搭搭,讓拿破崙對這些正統君主的號召力感到恐慌。

    連如此重要的心腹手下都會背叛他,還有誰不會背叛他呢?

    這時候的拿破崙想到的,恐怕是科西嘉島,在那裡,他們的宗族總是團結一致,抵御其他家族。所以他把這種文化帶入了法國,他當了法國皇帝后,就希望他的哥哥弟弟們去統治歐洲其他地方。

    但法國是歐洲的文化中心,不是窮鄉僻壤的科西嘉。

    在這裡,他這一套東西,挑戰了歐洲上千年的權力傳承製度和文化。最後所有的國家還是聯合了起來。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6
第兩百四十五節不作不死拿破崙(1)

    週瑯覺得俄國人真是瘋了。

    在中國壓境的情況下,他們竟然敢真的加入反法同盟,並提供十萬軍隊(歷史上是十五萬),週瑯再一次覺得中國似乎被小瞧了。

    週瑯還覺得拿破崙也瘋了。

    損失了大量老兵的形勢下,他竟然不試圖使用外交和政治手段先穩住局勢,依然對他那些盟友以武力恫嚇。

    其實主要是信息來源斷絕,讓歐洲的消息傳入不暢,週瑯根本不知道許多細節,如果他知道了,他會認為俄國和法國人瘋的更厲害。

    其實俄國有明智的人,指揮俄軍擊退拿破崙的俄國統帥庫圖佐夫就很理智,在擊退拿破崙之後,他向皇帝建議的,不是繼續跟法國作戰,而是利用擊敗法國的機會,跟法國簽訂和平條約。

    雖然打垮了拿破崙的五十萬大軍,可是俄軍也損失了三分之二,冰天雪地中的戰鬥,俄國人也吃不消。跟法國簽訂和平條約之後,儘管跟中國也恢復和平,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沙皇的眼睛已經看向了巴黎,那個讓人人都迷醉的城市,他想當巴黎的征服者。俄國人崇敬了幾百年的西方文明中心,現在他觸手可及,他怎麼可能放棄。

    於是他把庫圖佐夫留在了俄國,自己帶領軍隊向西,讓庫圖佐夫去戰勝東方的野蠻人,就好像拿破崙進攻也過之前,也是讓庫圖佐夫去擊敗奧斯曼帝國,庫圖佐夫這種人,就是用來幹這種臟活的,那種光鮮亮麗的功業,應該是亞歷山大這樣的君主去承擔的。

    所以俄國人本有希望避免一場與自己國力不符的戰爭,不過俄國從英國哪裡得到了一千萬英鎊的援助,英國人如此慷慨,是因為實在沒有辦法了,俄國不參加,其他國家根本就沒有膽量對抗拿破崙,於是英國難得的大方了一次,不過規定給俄國的援助,只能從英國採購軍火,所以英國一次性賣給了俄國十萬隻褐貝斯,以及大量的服裝。這筆錢對英國軍隊來說不夠用,但足夠沙皇裝備他那簡陋的農奴士兵了。

    於是在俄國人的逼迫下,普魯士第一個站出來響應反法同盟,並且號召所有的德意志民資聯合起來對抗法國。

    而拿破崙本有機會讓普魯士保持中立,甚至繼續跟自己結盟的,可他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方法,不是向普魯士示好,而是繼續威脅對方。

    拿破崙從俄國敗逃回國,情況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壞,他是損失了五十多萬大軍,但問題是其中一半都是歐洲其他國家的僕從軍,有普魯士軍隊,奧地利軍隊,和萊茵同盟的軍隊,甚至有荷蘭人和意大利人。

    真正的法軍只有二十來萬,這麼點兵力法國難道損失不起?

    所以一次失敗,並不足以打擊拿破崙的帝國。

    但此時普魯士等國開始進行小動作。

    首先是普魯士,普魯士也是被逼急了。他們跟俄國一樣,是一個農業國家,依賴向英國出口農產品為生,英國的農業無法滿足需求,土地又大多被貴族們用來養羊了,七成的糧食需要從歐洲大陸進口。

    但是拿破崙的封鎖,讓普魯士的糧食出口不出去,法國又提高關稅防止普魯士的糧食出口到法國,結果普魯士的經濟比俄國衰退的還厲害。原本當拿破崙的軍隊進入普魯士的時候,普魯士人還歡欣鼓舞,他們希望拿破崙能像在法國那樣,為他們帶來新的製度,廢除貴族加在他們頭上的枷鎖。

    可是拿破崙沒有,拿破崙損害了每一個普魯士人的利益,讓普魯士人的生活極為艱難。在這種情況下,拿破崙敗退俄國,普魯士民間掀起了強烈的反法浪潮。

    拿破崙對德意志民族有自己獨特的認識,他認為“德意志既沒有美洲那樣廣大的殖民地,也沒有海洋,又沒有數不清的要塞,更不像西班牙那樣駐紮著很多英國人,因此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雖然德意志人和西班牙人一樣懶散、怠惰、迷信,到處充斥著僧侶,但這些都不足慮。這是一個順從、理智、冷靜而且有耐性的民族,他們對任何不法活動都敬而遠之。戰爭期間,沒有一個我們的軍人在德意志境內遭到謀殺,這樣的民族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拿破崙沒有從德國民族高度服從的性格中看到危險,反而覺得他們是容易控制的民族。

    認為德意志人在感情上都是君主主義者,只要控制德意志君主,就等於控制了德意志人民。

    這種辦法大體是可行的,可他忽略了一點,德意志民族,尤其是高度軍國主義的普魯士人,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拿破崙打的是王朝戰爭,普魯士人認為那是他們的貴族的戰爭,反倒認為拿破崙是一個砸碎貴族枷鎖的英雄,是歡迎拿破崙的。可由於這麼多年來拿破崙執行的只利於法國,不利於盟國的經濟政策,讓每一個普魯士人心中都積攢了怨恨。

    在這種情況下,控制對方的國王,也許能起到作用,也許普魯士人會推翻他們的國王。

    如果拿破崙軍事實力強大,可以幫助普魯士國王維持統治,他就能繼續控制普魯士人,可問題是他現在軍事勢力大大受到了打擊,他也沒有幫助盟友維持統治的興趣,他只想給盟友施壓,繼續用威脅來控制盟友。

    這時候的情況是,拿破崙回到了法國,在俄國殘存的軍隊還在後撤,先是繆拉統帥,拿破崙不放心繆拉,改派他前妻的兒子歐仁親王統帥,要求歐仁親王把俄軍擋在維斯瓦河,防止俄國人進入中歐。

    可繆拉都做不到的事情,拿破崙這個便宜兒子怎麼可能做得到。在俄軍的打擊下,法軍歐仁親王步步潰敗,一直被追擊到普魯士邊界。

    此時的普魯士依然在扮演法國忠誠盟友的角色,只是他們也不敢得罪俄國,於是普魯士將軍約克自作主張,與鄰國俄羅斯締結條約,宣布他的部隊退出戰爭,恪守中立。

    作為一個的明哲保身,應該理解,但拿破崙十分苛刻,他藉此煽動法國的民族情緒,把自己的失敗全都推給普魯士,他召見普魯士大使,說“法國人民,唯我是從,而必要時我會把婦女也武裝起來!”

    並且要求同為德意志邦國組成的萊茵同盟為他提供經費。寫信恫嚇萊茵聯盟的諸侯:要不是因為約克背棄盟約,迫使他的軍隊撤退,他根本不需要他們的幫助。

    這些由巴登、黑森、克萊韋、伯爾升、符騰堡和巴伐利亞則等德意志邦國組成的聯盟,馬上嚇壞了,擔心普魯士的行為會讓法國國王遷怒於他們,馬上表示他們的忠誠,紛紛向拿破崙募捐軍費。還諂媚表示“能夠為皇帝提供贏取新的榮耀的機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普魯士也嚇壞了,擔心拿破崙再一次入侵他們。普魯士國王撤銷了“擅自”行動的約克的職務,並對皇帝保證忠實於聯盟,同時卻向沙皇暗送秋波,並親自去了波蘭的布雷斯勞,向沙皇解釋說普魯士不會與俄國為敵。

    如果拿破崙能就坡下驢,原諒這個被嚇破膽的膽小國王的苦衷,只要普魯士答應可以不讓俄軍過境,就原諒普魯士的話,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因為普魯士人實在是太恐懼他了,被拿破崙打的丟失了一半國土,經濟凋敝的厲害,這種情況下,普魯士君主根本就不敢跟拿破崙開戰。

    可拿破崙真的打算攻擊普魯士。

    現在的拿破崙,處境危急、日益孤立,早年對戰爭的渴望在他心中再次升騰。戰無不勝之時,他並不追求戰爭;遭受挫敗之後,他卻渴望新的勝利。他需要修復因失敗而受損的榮譽,他需要再一次目睹法國與他自己的聲望重新熠熠生輝,因為他需要重新用武力來穩定他的王朝。

    所以逼迫普魯士必須放棄跟俄國的和平條約,重新跟法國站在一起對抗俄國,法國將組建新的軍隊,要求他的盟友派出新的軍隊,他要重新戰勝俄國人。

    至此拿破崙都沒有考慮過俄國人會打上門來,他還想著反攻過去呢。

    但他的另一個盟友,跟他聯姻的奧地利撐不住了。

    力促拿破崙與奧地利公主婚姻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希望法國能在倫敦締結和約,結束跟英國和俄國的戰爭狀態,奧地利布伯納伯爵來到巴黎,向拿破崙提出和平的建議,因為維也納現在無兵可派,卻又不能拒絕皇帝的要求。連被拿破崙囚禁過的教皇都提議,跟俄國在波蘭的維斯杜拉河畔簽訂條約。

    只要拿破崙同意,他剛剛敗退會法國時,他是有機會跟其他國家和平相處的。法國前政要塔列朗在他公開的庇護所裡笑道:“時候已到,拿破崙皇帝將成為法蘭西國王。”此時誰也沒想過要逼迫拿破崙退位。

    可拿破崙不接受跟普魯士、奧地利這樣的國家相對平等,他要當皇帝,而不是國王。

    於是他的態度,讓普魯士承受不住,選擇了站在俄國一邊,加入了反法同盟。

    即便普魯士、俄國和英國組建了反法同盟,拿破崙本來還是有機會贏的,因為歐洲的另一個大國奧地利跟法國聯姻,也更看好拿破崙的軍事才華。

    但拿破崙拒絕了奧地利。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6
第兩百四十六節不作不死拿破崙(2)

跟普魯士一樣,在拿破崙兵敗,奧地利也迅速跟俄國進行談判,同俄國人停火,尋求與薩克森、巴伐利亞、甚至與拿破崙的弟弟,甚為威斯特伐利亞威斯特伐利亞國王熱羅姆締結協議。然後把軍隊撤回到奧地利境內,之後向拿破崙解釋說,這麼做是為拿破崙的下一次遠征積蓄力量。

    奧地利跟普魯士一樣懼怕拿破崙,在做保存自己勢力的同時,還害怕拿破崙的報復,特意編造理由。

    而且奧地利不像普魯士,奧地利雖然一次次失敗,但奧地利是一個大國,奧地利的強大靠的不是普魯士那樣的全民皆兵的軍國主義,靠的是雄厚的綜合國力。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歷史上比任何一個君主家族都顯赫,曾經統治了巔峰時期的西班牙,荷蘭,意大利等地,險些一統歐洲,要不是恰好碰上了宏圖大志的路易十四,恐怕法國也早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了。

    儘管被法國取消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失去了號令德意志諸邦國的旗幟,可奧地利本身作為一個邦國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這可不是後世的內陸小國奧地利,而是包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部分波蘭、部分烏克蘭和南斯拉夫在內的一個大帝國。

    在歐洲,人口第一的是三千多萬的俄羅斯,法國以兩千多萬排在第二,奧地利的人口其實跟法國差不多,也是兩千多萬,排在第三名。正因為有數量眾多的人口,奧地利才能一次一次在拿破崙的打擊下恢復兵力。

    因此拿破崙不應該得罪奧地利,甚至在奧地利還懼怕他的時候,有希望把奧地利拉到自己一邊。

    奧地利也確實希望站在拿破崙一邊,因為他們總覺得拿破崙的贏面更大,似乎拿破崙這個名號已經跟勝利劃上了等號。

    可惜的是,拿破崙沒有在拉攏奧地利這個強國方面下足功夫,他似乎已經習慣了依靠自己的力量戰鬥。

    普魯士是俄國逼迫著加入反法同盟的,在兵臨城下的時候,俄國人還願意將東普魯士交還給普魯士來拉攏普魯士參戰,換取普魯士提供8萬軍隊,拿破崙卻對奧地利很不屑一顧。

    當然拿破崙有他的底氣,之所以普魯士、奧地利和德意志邦國還拼命討好從俄國敗退的拿破崙,因為法國的軍事體系還沒有打爛,這些年法國一直在境外作戰,法國的生產體系保持完好,法國人口眾多,有足夠的實力組建新的軍隊,至少比普魯士等小國更能經得起失敗。

    拿破崙在幾個星期之內就組建了50萬大軍,也確實證明了這些小國的判斷是對的。

    可實際上,拿破崙還是太高估自己的力量了,他損失了太多的老兵,法國人口眾多,可是法國已經跟歐洲消耗了二十多年,人力資源其實已經枯竭。

    回到巴黎之後,拿破崙一邊封鎖失敗的消息,一邊努力組建新的軍團。他打開法國的人口名冊發現,1813年度適合的兵員只有14萬人,剩下的人數向何處徵集呢?

    拿破崙通過各種方式來籌集兵員,首先他宣布組建不受年齡限制的國民自衛隊,組織然後從法國的屬地(征服的意大利、荷蘭等地)徵召8萬士兵,再額外徵召10萬最高服役年限的士兵,同時提前一年招募明年的適齡青年。

    他還想盡辦法從其他地方籌集兵員,為此他迫使對拿破崙獲勝十分迷信的繆拉站在他這一邊,拉攏了那不勒斯國王繆拉統帥的意大利軍隊。

    還忽悠因為反對大陸封鎖被他囚禁在法國的羅馬教皇,把教皇請到楓丹白露,讓忠於自己的主教們積極遊說,隨後又親自爭取。拿破崙向老邁的教皇描繪了一張美麗的畫卷,一旦他把整個德意志重新天主教化,教會的勢力將會有多麼龐大!通過許諾支持教會重新進入德意志地區,拿破崙與教皇最終締結了一項新的政教協議。這讓他可以在所有天主教屬地內徵召天主教士兵。

    用盡各種辦法湊了50萬大軍,讓拿破崙重拾了信心,再次對過去被他打敗的敵人報以輕視的態度。

    可這些士兵是什麼狀態呢,拿破崙的精銳老兵幾乎都毀在了俄國,老近衛軍中只有400人,近衛軍騎兵隊中只有800百人突破敵人防線回到了哥尼斯堡。

    通過提前徵召1814年和1815年兩級新軍,拿破崙快速集中了30萬人的生力軍。由於下級軍官極為缺乏,軍官學校中的200名候補生被立即提升為軍官,100名服務10年以上的士官也都被提升為少尉。剩餘士兵還遠在意大利、荷蘭等地,一時半會集中不起來。

    在這種形勢下,拿破崙決定抓緊時間,趕在俄國人在普魯士邊界集中之前,迅速採取行動。

    此時的歐洲形勢,依然看不到拿破崙有敗亡的跡象,因為拿破崙的軍隊還控制這大半個普魯士,拿破崙普魯士國王在國內洶湧的反法浪潮下加入了俄國為首的反法同盟,並通過在東普魯士徵兵,用英國武器武裝了數万軍隊,可是柏林等普魯士西部地區,卻還被法軍佔領。

    拿破崙讓歐仁親王“盡可能留在柏林,你要以身作則維持紀律。假使任何普魯士的村鎮有叛變的跡象,就應加以焚毀,甚至柏林也不例外。假使你正在被迫向易北河撤退,則不應再往後退一步。……法國正在大規模改組騎兵,但我們仍然需要整個4月的時間。到5月我就可以集中3個軍加上我的近衛軍和大量的砲兵騎兵,我可以把俄國人逐回到涅曼河上。“

    可是,歐仁親王還是被逐退到易北河一線的後方,俄軍長驅直入柏林。

    拿破崙立刻將他那才拼湊起來,只有22萬人擁有武器的軍隊,派上了戰場。

    俄國、普魯士聯軍步兵64000人、騎兵24000人、火砲552門向萊比錫的南方柴溫考、阿爾登堡地區集中,準備西進。拿破崙趕到阻截,雙方在距萊比錫12英里的呂岑大戰,付出重大損失的法軍,奇蹟般的獲得了勝利。

    拿破崙向他的新兵們發表演講,他太喜歡用演講來鼓舞士氣了:“士兵們,我十分喜歡你們!你們不負我的期望!由於你們服從命令、英勇作戰,已經有了一切成就。在舉世無雙的5月2日,你們已經擊敗了由俄皇和普王所親自指揮的聯軍。你們已經在我的鷹旗上增加了新的光彩。呂岑會戰的地位應比奧斯特里茨、耶拿、莫斯科等會戰還要高……我們要把那些韃靼人趕回他們的老家,讓他們永遠留在冰天雪地中,過那種奴役、野蠻、腐化的生活。”

    呂岑會戰之後,拿破崙佔領萊比錫,他沒有在意他軍隊的傷亡跟敵人基本相當,而他的部隊數量是還沒來得及集結起來的敵軍的兩倍,而且很多缺點已經暴露,拿破崙自己也發現了。

    比如他的便宜兒子歐仁親王根本就沒有軍事才能,率領拿破崙手下一半兵力的易北軍團的歐仁進軍緩慢,完全沒有組織能裡,惹得拿破崙讓人傳話“告訴歐仁親王,他的行軍實在太慢,他的縱隊所佔領的空間實在太大,那妨礙了整個軍團的行動。他的部隊車輛太多,紀律毫無,他必須嚴格執行規定,領先的師在行軍時不得攜帶行李。 ”

    最後,拿破崙終於忍受不了歐仁的帶軍方式,他解散了易北軍團,把歐仁送回了意大利。

    另外拿破崙的大砲質量下降的厲害,主要是趕工的原因影響,尤其是砲彈質量非常差。拿破崙甚至直接寫信給他的軍政部長說:“在最近的會戰中,我們的砲彈有二分之一以上都不爆炸,這使我極為惱怒。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一位砲兵總監把這樣不能使用的彈藥送到戰場上來;應該依照軍法予以處決。”

    但明明發現了這些缺點,拿破崙依然對自己的勝利無比艱辛,至於俄國,他覺得自己是白給了天氣,是繆拉指揮不利,所有的錯誤都是別人的,而不是他的。

    由於時間倉促,軍隊裝備都不齊全,最優良的大砲要么丟在了俄羅斯,要么丟在了西班牙。參謀部大大減員,救護和管理系統漏洞百出。

    皇帝看到了這些缺陷,但他沒有根據這些缺陷計算他的軍隊的戰鬥力,反而從這支殘缺的軍隊回憶起往昔的輝煌。

    他回想起當年剛剛接管了一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軍隊,法國革命政府要他遠征意大利,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率領這只乞丐軍隊越過高山,取得了勝利,佔領了富庶的北意大利,從哪裡改善了武裝。

    如今,已是17年過去了,他突然抖擻精神,豪邁的說道:“我將作為波拿巴將軍來指揮這場戰爭。”

    如果說能力不足,發現不了自己的缺點也就罷了,可明明拿破崙能夠精明的看到軍隊的任何缺陷,但卻依然對自己的勝利毫不懷疑,這種精神狀態太過神奇。

    也讓他錯失了真正勝利的機會。

    因為就在他答應了呂岑會戰之後,奧地利找上門來希望結盟。

    何止是拿破崙對自己的勝利堅信不移,整個歐洲都迷信拿破崙的武力,不然拿破崙憑什麼讓那群新兵衝鋒陷陣,是因為年輕的士兵對他們的勝利堅信不移,所以才士氣高漲,勇往直前。

    奧地利人也覺得拿破崙還會贏,所以把賭注壓在拿破崙身上,但他們需要獲得回報。

    奧地利皇告訴拿破崙,如果他撤銷華沙大公國,放棄1811年併入法國版圖的領土,並把伊利里亞和同意大利接壤的大部分邊境地區歸還給奧地利,奧地利願意同法國結盟。

    拿破崙嚴辭拒絕了這些條件,他說:“我不要你們的武裝調停,你們想混水摸魚。靠灑玫瑰水是不可能得到新的省份的。你們第一步是向我要伊利里亞,然後就要威尼斯省,然後是米蘭地方,然後是托斯卡那,這終於會使我與你們作戰的。最好是現在就開始吧。是的,如果你們想從我這裡得到土地,那你們必須流血。”

    拿破崙的傲慢態度,不但把奧地利這個可能的盟友拒之門外,還可能會把他們推向反法聯盟那一邊。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6
第兩百四十七節不作不死拿破崙(3)

  奧地利雖然認為拿破崙可能又會勝利,所以希望加入拿破崙一方。

    此時奧地利的勢力十分雄厚,普魯士加入反法聯盟只能提供8萬兵力,俄國祇能排除15萬兵力,而奧地利此時就擁兵15萬,可以說如果得到奧地利的結盟,拿破崙將輕易粉碎這次反法聯盟的進攻。

    但他對自己的勝利充滿信心,不需要奧地利的力量,於是繼續追擊反法聯軍,在德累斯頓以東約40公里包岑,雙方再次爆發大戰。

    拿破崙這一次又獲得了勝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法軍傷亡2萬餘人。拿破崙決定乘勝追擊,直接進入柏林,聯軍且戰且退。5月22日,法軍在格里茨附近擊潰了退卻中的聯軍後衛部隊。

    在這次戰鬥中,拿破崙手下重要將領,迪羅克元帥中彈身亡,這一噩耗極大地震動了拿破崙。他坐在帳篷外的一張小凳上,耷拉著腦袋,雙手合在一起,一聲不吭地沉思了很久,迪羅克臨死前所說的那句“希望皇帝取得勝利,簽訂和約”的話影響了他。此時奧地利一直試圖調停雙方的戰爭,在拿破崙受到不下戰死影響的心境下,答應了奧地利的調停。

    法、俄、普三國接受了梅特涅策劃的奧地利調停建議,簽訂了停戰協議。

    拿破崙也認識到這個時候簽訂停戰協定有點冒險,他在簽約後1小時說:“如果盟國對協議不懷誠意,這次停火對我們將是致命的。”

    其實,奧地利既不希望拿破崙徹底戰勝聯軍,也不希望聯軍徹底戰勝拿破崙,因為奧地利明白沙皇亞歷山大同拿破崙一樣有稱霸歐洲的野心,而且跟他們在奧斯曼和波蘭、烏克蘭問題上都存在爭端。

    奧地利只想藉調停機會,以自己十五萬大軍做為後盾,迫使拿破崙作些讓步,為自己謀得一點好處。現在拿破崙損失頗多,也許該考慮一下奧地利的結盟條件了。

    於是,停火之後,梅特涅親自到德累斯頓去見拿破崙。

    可是一見面,拿破崙就對梅特涅大加斥責:“你說一說吧,你是想同我作戰嗎?這就是說,都是些不可救藥的人!教訓對他們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俄國人和普魯士人不顧慘痛的經驗教訓,膽敢在最近一個冬天所取得的勝利之後向我進攻,而我就痛擊了他們。你們也想挨打嗎?好的,你們也會挨打的。我決定10月在維也納與你們見面。”

    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後來被評為這個時代最出色的外交家,他能人手拿破崙的傲慢,十分尊敬地又提出了上次那些與法國結盟的條件。

    拿破崙再次大怒:“我知道你們的秘密!你們奧地利人想要整個意大利,你們的俄國朋友想要波蘭,普魯士想要薩克森,英國人想要比利時和荷蘭……如果我今天讓步的話,你們明天就會向我要求所有的這一切。但是,為了達到這些目的,你們就得動員千百萬人,讓幾代人流盡鮮血。”

    拿破崙為什麼不能接受奧地利的調停,僅僅是因為傲慢嗎?

    他這樣對梅特涅解釋:“你們的君主生下來就佔有王位,即使20次戰敗,仍然可以回到自己的都城。我卻不行,因為我是士兵出身的暴發戶。一旦我不再強大並且不再受人敬畏,我的統治就完了。因此,我需要榮譽和光榮,我不能以一個被侮辱者的姿態出現在我的人民面前。我必須永遠是偉大的、光榮的、受到人民稱讚的。”

    其實拿破崙太在意自己的形象了,他就算回去了也沒有什麼,法國人該愛戴他的,還是會愛戴他,不愛戴他的那些自由派,依然會反對他。

    不是他的人民需要一個崇高的皇帝,而是拿破崙希望用自己崇高的形象統治人民。

    說白了還是對自己平民暴發戶出身的自卑,讓他表現過於自負和敏感,將他逼入絕境。

    梅特涅回答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戰爭將永遠不會結束,我剛才從你的團隊旁邊走過,你的兵士都是一些兒童。你幾次提前徵兵,把一些尚未發育成熟的人徵入軍隊。當這一代被現在的戰爭消滅了的時候,你是不是還要提前徵兵呢?是不是還要徵召更年輕的人入伍呢?”

    拿破崙勃然大怒,把自己的三角帽扔在地上,大聲吼道:“你不是一個軍人,你們沒有士兵的靈魂,而我有士兵的靈魂。你們不是住在軍營裡,你們不習慣於在必要的時候輕視自己和別人的生命。而對我來說,20萬人算得了什麼?法國人,也就是那些你在這裡想保全他們生命的法國人,是不會十分抱怨我的。確實,我在俄國損失了20萬人,其中有10萬人是優秀的法國士兵,我確實是非常惋惜他們的。至於其餘的人,那都是意大利人、波蘭人、德意志人。”

    梅特涅仍然堅持自己所提出 條件,拿破崙怒不可遏,瘋狂地叫道:“啊,你還要堅持!你說說,英國給了你多少錢,讓你扮演這個角色來反對我?好吧,讓戰爭爆發吧!再見吧,我們在維也納再見吧!”

    梅特涅毫無結果地走出會談大廳,他對等候在門外的貝爾蒂埃說:“我向您發誓,你的君主喪失了理智!”

    就這樣拿破崙把奧地利比如了反法聯盟一方,他減少了15兵力的盟友,增添了15萬兵力的敵人。

    同時英國人大把撒錢,又把瑞典拉入了反法陣營。

    反法聯軍還根據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的建議,沙皇亞歷山大將被拿破崙逐出法國的法國名將莫羅將軍請來。莫羅將軍在拿破崙手下作戰多年,非常熟悉拿破崙的作戰方法。

    他來到聯軍軍營後,給亞歷山大的第一個勸告就是:“不要進攻拿破崙本人所在的那部分軍隊,只去進攻元帥們。”

    之後反法聯軍制定了對拿破崙作戰的新戰術:無論在何種環境之下,都不冒險單獨與拿破崙親自率領的主力交戰;若在戰場上單獨與拿破崙親自率領的主力遭遇,就應立即退卻,一直等到聯軍兵力集中之後再來作戰。
mk2258 發表於 2018-3-22 18:07
第兩百四十八節難纏的庫圖佐夫

一直到大周十五年春,從西方傳來的一直都是拿破崙勝利的消息,週瑯甚至都有些懷疑是不是歷史改變了,拿破崙雄起了!

    但又有些懷疑,俄國不也照樣參加反法同盟了嗎,不也照樣繼續擔當主力,是不是中國的牽制讓俄國派往歐洲的兵力比歷史上變少,導致拿破崙的形勢更好?

    週瑯其實也不清楚,拿破崙這種靠軍事威望強勢統治的君王,一擔遭遇一次失敗,後果十分嚴重。

    只是到了春天,中國的軍事行動就該展開了,法國人的戰爭跟中國無關!

    春季的進攻開始了,消息傳回來後,週瑯先喜後憂。

    不是因為先勝後敗,而是一直在勝利,勝利來的太過容易了。

    開戰後十天,經過簡短的戰鬥,從托博爾斯克出擊的洪九指部竟然只以三萬兵力就攻占了俄國要塞秋明,接著他一路前進,進攻車里雅賓斯克、葉卡捷琳堡,同樣損失不大就輕易攻克。

    週瑯一開始還以為是俄軍主力去了歐洲,可是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秋明和車里雅賓斯克也就算了,葉卡捷琳堡這樣的要塞守軍怎麼可能沒有戰鬥力?

    “俄軍統帥是誰?”

    週瑯突然問道。

    旁邊負責匯報的黃求憂馬上道:“庫圖佐夫!”

    週瑯馬上就明白了,這傢伙又想玩堅壁清野那一套啊。

    秋明、葉卡捷琳堡、車里雅賓斯克這三座城市,確實是俄國進入西伯利亞的門戶,是最重要的城市,但庫圖佐夫連莫斯科都可以放棄,更何況這些位於西伯利亞的城市呢。

    “大軍所過之處是不是燒了屋舍,沒有留下一粒糧食?”

    週瑯問道,如果俄國人這麼做,那就絕對是堅壁清野,想要利用漫長的後勤拖垮中國軍隊。

    黃求憂搖頭道:“大軍戰報所示,沿途城鎮井井有條。”

    週瑯頗有些疑惑,但他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

    “難道俄國人覺得我們深入的還不夠。怕燒了屋舍糧食,我們沒有能力繼續深入?”

    黃求憂道:“陛下所慮極是。但我軍去歲儲備的糧草充足。怕的是敵人斷我糧道。”

    週瑯嘆道:“我也如此擔心。深入敵境,總是無法避免的,你有什麼好的主意沒有?”

    黃求憂道:“從恰克圖到托博爾斯克,路程數千里,但人煙稀少,冬天酷寒。若派出大軍掃蕩,燒其屋舍,毀其存糧,恐怕俄國人過不了這個冬天。”

    黃求憂出了一招絕戶計。這倒是一個十分可行的辦法,確實如他所說,燒了當地村鎮百姓的房子,基本上就斷了他們的生路,人都活不下去了,自然就無法反抗,大軍的後路也就不怕有人騷擾了。這是堅壁清野的另類用法。

    但周瑯還是搖了搖頭。

    不是他心軟,而是他想到該如何對付庫圖佐夫的堅壁清野戰術了。

    堅壁清野確實狠毒,即便識破,也無可奈何,因為俄國廣袤的國土,根本就是一個死結,拿破崙幾乎徵調了整個歐洲的車馬,也無法滿足五十萬大軍的給養,必須就地徵糧,可俄國人燒了自己的房子、糧食,讓拿破崙得不到一粒糧食,結果就是幾乎全軍覆沒。

    如果那批老兵能成功逃回去,恐怕現在沙皇是想的是怎麼求和,而不是組織什麼反法同盟。

    有拿破崙的前車之鑑,週瑯不敢不妨。現在大軍才剛剛跨過烏拉爾山進入歐洲,之前在西伯利亞距離中國較近,另外西伯利亞的農業其實也沒有多少生產,滿足自用還差不多,就算不燒當地農民的屋舍,糧食,中國軍隊其實也徵收不來多少,強行徵收還會引起反抗,所以庫圖佐夫才沒有自己做。恐怕他盼望的就是中國軍隊強徵糧食,引起農民自發反抗吧。

    估計進入歐洲領土之後,庫圖佐夫的堅壁清野戰術就要開始了。

    當然庫圖佐夫這樣的名將,絕對不會墨守陳規,他隨時都會發動反擊,所以一邊要解決對方的堅壁清野戰術,一邊還得隨時準備跟對方決戰,這大大牽制了士兵的精神。

    庫圖佐夫這麼做,牢牢抓住了主動權。

    週瑯此時還不知道,庫圖佐夫的命運其實是被他影響的。歷史上,庫圖佐夫擊退拿破崙,就已經身心俱疲,遊說沙皇在有利條件下跟法國和談,但沙皇拒絕了,讓庫圖佐夫帶領軍隊繼續出征,結果死在了西歐。可這次沙皇並沒有讓庫圖佐夫離開,而是讓他留在俄國應付中國人的進攻,結果庫圖佐夫獲得了充足的休息,身體從拿破崙戰爭中恢復了過來。不然,現在的庫圖佐夫已經死了。

    黃求憂猜不透皇帝是什麼想法,不過他確信皇帝絕對不是因為仁慈,跟夷人講什麼仁義?只是跟著皇帝久了,才知道這個皇帝的思維有多麼跳躍,你永遠無法跟上他的節奏。

    於是黃求憂認真請教:“陛下可是有什麼主意?”

    週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最近受降事宜如何了?”

    黃求憂道:“已經招納三百零八名俄國亡命徒。”

    西伯利亞的俄國亡命徒多去了,那群哥薩克哪個不是亡命徒。大量流放犯,忍受不來地主壓迫的農奴,總之西伯利亞幾乎就是無法無天的地方,怎麼可能沒有亡命徒。

    週瑯嘆道:“光靠亡命徒成不了什麼大事。就沒有一二有用之人?”

    俄國這種政治形態,總是會出現一個跟當政者意見不合之人,被流放的頗多。可竟然沒找到幾個,找到的也不願意跟中國合作,威逼利誘都不行。

    黃求憂答道:“倒是有一個,剛剛傳來消息,說是一個搞變法的。”

    法學家?還是改革家?

    週瑯有了點興趣:“什麼時候能送回來?”

    黃求憂道:“已經在路上了。從彼爾姆找到的,在監獄服刑。報告說是跟拿破崙關係密切,結果判了流刑。其他不知。”

    週瑯點點頭:“叫什麼名字?”

    黃求憂道:“斯佩蘭斯基!”

    週瑯想了想好像沒聽過這個名字。

    “他從彼爾姆被抓的!我們打的夠遠了啊。”

    週瑯對照了一下地圖說道,已經跨過了烏拉爾山,現在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從葉卡捷琳娜堡出擊攻打彼爾姆,一路從車里雅賓斯克出擊,攻擊烏法,兩路應該都拿下來了。

    “命令大軍暫停進攻。恐怕我們停下來了庫圖佐夫就要攻上來,他是不能讓我們站穩腳跟的。讓大軍死守兩城,敵人撤退不要追擊!”

    週瑯下命令道。

    庫圖佐夫這個老將不好對付,跟庫圖佐夫拼戰爭計謀週瑯不行,但是跳出戰爭之外,週瑯就有絕對的勝算了。庫圖佐夫採用堅壁清野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根本就無解,拿破崙解不開,週瑯同樣解不開,至少用戰爭手段是解不開的,這是根據俄國的地理狀態,制定出來的最有利計劃。現在的拿破崙,以後的希特勒,都擺在這種戰術面前。週瑯不覺得他比拿破崙的軍事才能更強,更不會覺得這個時代的運輸水平可以跟二戰時的德軍相比。

    所以戰場之上是無法化解這種大縱深戰術的,那麼就只能從戰場之外想辦法了。

    週瑯決定向庫圖佐夫發動一場政治攻勢!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