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湯姆森
在密集的槍聲中,一隊隊的日軍借助從林的掩護機警地往前沖。
應該說日軍的衝鋒也不是那麼不堪一擊,這主要是因為日軍手裡有大量的擲彈筒,他們可以在兩百米左右就將一枚枚手雷擲向中國軍隊的陣地,日軍就是憑藉著這些擲彈筒及機槍的掩護沖向中國軍隊。
在以往的戰爭中,他們的這種戰術是十分有效,甚至一度國軍還被日軍這種戰術打得沒辦法而不得不仿製日軍的擲彈筒希望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就是國軍裝備的二七式擲彈筒。但一來是中國工業能力有限仿製出來的擲彈筒無論品質還是數量都不如日軍,二來是中國擲彈筒射手不如日軍那樣訓練有素,於是在戰場上總也討不了好。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擲彈筒雖然能將一發發手雷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但它的射程畢竟只有兩百余米(注:擲彈筒在使用專用炮彈時射程為300米,使用手雷時射程為200米,而日軍為了能夠更方便的使用擲彈筒,常常只攜帶手雷而只帶少量的專用炮彈)。
兩百余米的射程就意味著日軍擲彈筒射手必須沖到相當近位置才有辦法發射,這就決定了它只能打敵人的步兵而對於步兵後的迫擊炮可以說是毫無辦法。
而此時的中國遠征軍卻又是一群學會了步炮協同的“美式軍隊”,且每個排都擁有無線步話機,於是一個個指令報上去,迫炮部隊的炮彈就像長了眼睛似的直奔日軍擲彈筒而去,不一會兒就將日軍擲彈筒給打得七零八落的。這其中還有幾名擲彈筒射手十分聰明的一邊衝鋒一邊快速的發射……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同一個地方呆得太久而被敵人迫擊炮鎖定,但200米的距離卻已進入伽蘭德步槍的射程,於是一陣槍響之後日軍擲彈筒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但日軍還是不甘示弱,他們就算明知道失去了擲彈筒的掩護依舊嚎叫著朝前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這種做法還是相當明智的:擲彈筒被壓了下去,而且敵人火力還這麼強,那就意味著遠距離作戰很可能會吃虧,也就是說只有殺進敵陣與敵人絞殺在一起才能使敵人的迫擊炮及火力優勢無法發揮。
就比如說現在,日軍只在剛才那一霎那就沖進了距離中國軍隊防線五十米左右的距離,這時中國軍隊手裡的迫擊炮就基本起不了作用了。日軍就在這時再次朝中國軍隊方向甩出一排手榴彈,之後就乘著手榴彈的煙霧及餘威一聲呐喊企圖殺入中國軍隊的防線。
這要是在以前,日軍一般都能突入敵軍陣中……敵我雙方距離太近了,再加上又有手榴彈爆炸時的煙霧,敵人的步槍子彈根本就來不及擋住成群成群湧上前的日軍,總會有幾名日軍成為漏網之魚衝殺進去。而這幾名突入敵陣的日軍很快就會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他們所產生的混亂會掩護越來越多的日軍殺入敵陣。
但這一回日軍卻發現他們並沒有這麼順利,因為就在他們要衝進敵人陣地時,手榴彈的煙霧後卻然傳來一陣“嗒嗒嗒”的聲音,隨著這聲音而來的就是密集的呈扇形掃射的子彈,他們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一個個被打倒在地……
這就是湯姆森衝鋒槍,它的射程不遠,只有兩百米,在實戰中它能在一百余米的距離上擊中目標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它的優點是彈容量大射速快,一個彈匣三十發子彈而且更換起來十分快速所以很適合近戰。
(注:湯姆森衝鋒槍有二十發彈匣、三十發彈匣、五十發彈鼓、一百發彈鼓。但二十發彈匣彈容量太少,彈鼓太過沉重、更換時間長且容易卡殼,所以美式標準湯姆森衝鋒槍一般使用三十發彈匣)
這湯姆森衝鋒槍因為其發射時會發出像打字機一樣“嗒嗒嗒”的聲音,於是被美軍稱為芝加哥打字機。遠征軍的戰士們則稱之為“手提機槍”……這時的遠征軍戰士根本就沒有衝鋒槍的慨念,只知道這玩意的射速跟機槍一樣快,而又能提在手上發射,於是就起名為“手提機槍”。
這時的新一團每個班的班長都配一把湯姆森衝鋒槍,它能夠與伽蘭德步槍形成了一個很好的互補:伽蘭德步槍射程遠但射速不快,湯姆森衝鋒槍射程卻射速快……這兩種武器用於一個班被美軍認為是最科學的搭配。
此時在衝鋒槍、伽蘭德及手榴彈的一陣亂打之下,日軍就成片成片的倒在戰士們陣地前……他們中有些距離戰士們的防線只有一步之遙,他們被子彈擊中時飛射出來的鮮血甚至都濺到戰士們身上臉上,但就算是一步之遙也同樣是沒能殺進戰士們的防線,也就是說戰士們的火力堪堪能擋得住日軍的衝擊。
這讓張弛也感到一陣陣心驚,原因中他並不認為日軍會沖到這麼近的距離,要知道此時戰士們手裡拿的可是“大八粒”,是半自動步槍,這種步槍再配上衝鋒槍本應足夠將日軍消滅在衝鋒的路上才對。
但想想又覺得這並不意外。
這不只是因為他們面對的日軍是以強悍著稱的十八師團,更是因為這裡是叢林……叢林中有許多樹木、植被和葛滕,這些東西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八粒”射程遠的優點,於是反而是射程近、射速快的湯姆森衝鋒槍大放異彩!
最終日軍的衝鋒還是被打了下去。
雖然雙方的傷亡完全不成比例:日軍少說傷亡了六、七十人,而中國軍隊則只有十餘個被擲彈筒和流彈擊中的輕傷。但張弛卻覺得日軍能在這種情況下打成這樣,就足以證明眼前這支日軍的戰鬥力不弱了。
於是在日軍狼狽的拖著傷患撤下去的時候,張弛也同樣下令部隊往後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