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幻想] 抗戰之中國遠征軍 作者:遠征士兵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 11:32: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282 81343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2

第六十八章 裝備

  不過好在國軍部隊裡的軍官大多配有副官,這些副官的職責就是處理類似檔、材料之類的工作,所以張弛也就完全把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都丟給他們去處理了。

  但有些東西張弛卻必須瞭解,比如手下的幾個連長,各有什麼特點之類的……否則一旦打起仗來,連自己有多少裝備多少兵力都不知道那還不成了笑話。

  這些並不需要瞭解,原因是張弛在當連長時就與這些友軍部隊一起配合打過仗,所以早就了然於心。

  當然,這其中有些連長是新人……就像之前說的,嶺邦一仗新一師總共犧牲了五十幾個連長,幾乎就是每個連的連長都犧牲了兩遍,於是張弛手下的這幾個連長大多都是由副連長甚至是排長升上來的。

  張弛隨手翻了翻這幾個連長的資料:

  一連長同鄉人就不用說了,跟著自己一路打上來的戰友,張弛對他知根知底。

  二連長是個名叫李長率的福建人,或許是因為名字裡有“長率”兩個字,所以部下給了他一個外號叫“少帥”……其實這“少帥”一點也不帥,相反臉上還有一道令人感到恐怖的刀疤,裡頭的肉往外卷翻出來就像是一條爬蟲似的。

  那道疤是他在第一次緬甸戰場上留下的,當時沖進戰壕的小鬼子挺著刺刀紮向他的脖子,無路可退的李長率選擇了往前沖……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不退反進使得鬼子的刺刀偏離了他的脖子只在其臉上劃了一條疤,與此同時李長率還掐住了鬼子的脖子直到他斷氣。

  因為知道李長率有這個經歷,所以張弛覺得他應該是急中生智的人,否則他早就被殘酷的戰爭給淘汰了。

  三連長吳小東倒不是個新連長,他與張弛一樣是在嶺邦一戰中倖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幾個連長。

  當然,這並不是吳小東運氣好,而是因為吳小東個子較為矮小……此時的中國軍人大多個子都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國內物資緊缺而造成的普通營養不良的原因。

  這物資緊缺到什麼程度張弛知道的不多,因為他直到現在還沒有回去過。

  但是……

  從重慶飛來的補充兵有很多都是全身上下只穿一件褲衩,張弛曾經問過那些補充兵是怎麼回事,得到的回答是:“國內什麼都缺,衣服和軍裝也缺,長官知道咱們到這來就有美國佬發軍裝了,所以讓咱們都把軍裝留下!”

  這話差點把張弛給噎著了,那些衣服、軍裝就算留下也是破破爛爛的穿不了多久了吧,但國民黨的軍官卻還是要把它們給留下來而讓補充兵光著身子沒有尊嚴的出國。

  這不只是說明國軍軍官對士兵的盤剝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國內物資的極度簣乏……如果不是物資緊缺,誰還會在意那幾件破軍裝呢?!

  吳小東是個從來就不知道父母是誰的孤兒,自小就是靠乞討為生,於是個子又要比一般人要矮半個頭,可偏偏副連長卻是個高個子,而且在孫布拉蚌的這幾個月副連長那是吃得油光滿面胖了不少,於是日軍狙擊手看到他們倆站一起時就想當然的以為副連長是主官,接著一發子彈就將副連長打倒在地。

  事後吳小東想起這事來,就感歎自己欠副連長一條命,發誓往後如果能活著回到國內的話,一定要找到副連長的家人報答他們。

  由此,張弛覺得這個乞丐出身的三連長該會是個體恤部下的好連長,因為他有著一顆感恩的心。

  除了這三個步兵連之外,營下還有一個機槍連和迫炮排。

  這一點倒是以往的國軍部隊所沒有的……國軍部隊營下有一個機槍連就相不錯了,迫炮排那是想都不用想,這玩意都屬於團級以上的重裝備了。

  但遠征軍在營一級就擁有八門81MM口徑及十二門60MM口徑的迫擊炮。

  這個火力其實是加強了,因為張弛記得從孫布拉蚌訓練營出來的時候,營屬迫擊炮才只有這火力的一半,也就是分別是四門81炮和六門60炮。

  這也許是史迪威認為在面對日軍時這樣的火力還不夠所以加強了吧,張弛是這麼想的。

  後來張弛才知道自己其實猜錯了。

  加強火力並非史迪威的初衷,而是中國軍隊從上到下對裝備的胃口都很大……中國的部隊是缺裝備缺怕了,這跟餓瘋了或是窮瘋了的人一樣,餓瘋了的人是怎麼都不覺得自己吃飽,窮瘋的人就算是拿到再多的錢也覺得不夠。

  同樣的,當有許多裝備擺在向來都缺裝備的中國軍隊面前時,他們就千方百計的想多蹭點,而且永遠都不夠。

  而美國佬對裝備方面又比較寬鬆,再加上從美國運來的幾個師的裝備早就到位了,而重慶那邊的兵源卻還沒來,於是新一師就以打仗要加強火力為由把另一個師的裝備蹭到手。

  也就是說,新一師的炮火其實要比原來預想的要多上一倍,師屬榴炮營甚至都多了三倍成了一個榴炮團。

  中國軍隊對裝備的這種“吃”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有些不理智,因為裝備這東西需要後勤的支援,更多的火炮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炮彈。但偏偏美國佬在後勤方面又十分強大而且又有的是炮彈,所以這不僅沒有問題反而還很好的增強了新一師的火力。

  史迪威也知道這一點的,所以他不僅沒有阻止中國軍隊這麼做,反而還有些得意:他是想告訴其它的中國部隊,美國佬的裝備有的是,而且對於能打勝仗的部隊毫不吝嗇。

  應該說史迪威的這一招很有用,中國軍隊很快就知道史迪威的這個潛規則:只要在戰場上打勝仗,那麼就不用擔心裝備的損耗,它不但不會越打越少反而會越打越多,而且還是成倍的增加。

  這就成功的激勵了遠征軍戰士們的作戰積極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戰士們那種裝備比生命還重要的思想。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2

第六十九章 訓練

  這段時間部隊一直在緊鑼密鼓的訓練,而且這個訓練還是與美軍部隊的聯合訓練。

  對於這一點張弛倒是可以理解,在未來戰場上中美兩支軍隊,那自然就需要聯合訓練,同時史迪威也是想借著這個時間再強化一下中國軍隊的美式戰術。

  但其實,所謂的美式戰術其實就是教中國軍隊平推和怎麼奢侈的使用彈藥,因為他們教的就是:兩軍一旦交匯就是先用大炮轟上一遍,轟完後觀察下有沒人,如果有人的話就繼續轟,沒人就派坦克和步兵往前平推。

  這種戰術如果是在開闊地區進行的塹壕戰那無可厚非,但是在叢林戰中似乎並不適用,因為叢林戰裡總是會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隱藏著幾個兵,於是炮轟後就會以為人已經打得差不多了,但部隊一上去發現還有敵人,於是退回來再轟……這麼折騰幾回,只怕陣地還沒打下來敵人的援軍都已經到了。

  而且對於這種美式的火海攻擊日軍似乎已經有了對策。

  這對策就是一線只放少量的兵力,主力則佈署在隱蔽部等著,美軍一片火海攻擊炸傷了前線幾個人就添上幾個……毫無疑問,這種添油戰術可以盡可能減少美軍火海的殺傷。

  於是美軍火海戰術就成一種大投入而少殺傷的“雞肋”戰術,日軍似乎是怎麼打都打不完,而美軍的後勤卻有可能因此而崩潰。

  然而包括張弛在內的所有中國軍隊的軍官都不說話。

  這一來是因為說了也沒用,此時的美軍還迷戀著的他們的美式戰術,就連史迪威也相信上一場戰鬥的勝利有很大一部份的功勞就是使用美式戰術……當然,這的確是,上一場戰役的中國軍隊在某些戰鬥中因為使用了火海戰術使得沒有適應這種強大的火力的日軍吃了許多虧,但總體上中國軍官們還是按照中式打法。

  所以包括史迪威在內的美軍教官根本就不會理會中國教官的建議。

  二來,則是因為中國軍官也樂見這樣訓練。

  這樣訓練的好處就是可以大量使用彈藥……遠征軍裡的炮兵因為緊急投入戰鬥,所以往往訓練週期很短,最快的訓練還不到一個月就派上戰場了。

  僅僅只用一個月的時候就訓練出炮兵這在國內幾乎就可以說是不可想像的,但在這裡卻是現實……原因是他們除了前一周是學習理論知識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用汽車或是吉普車拉著大炮在叢林中滿山跑。當然,在跑的過程中就是練習開炮。

  那打的都是實彈,而且還可以說是打不完的實彈。這樣打上一個月,就算是新手也會將指哪打哪……這種用炮彈喂出來的本領絕對是令國內炮兵豔羨的。

  令人感到興奮的是,新38師和新22師相繼在孫布拉蚌補充完兵員並換裝完畢,於是新一軍也就跟著成立,軍長為鄭洞國兼任,實際則由加拉哈德部隊的指揮官大衛思統一指揮。

  這使得遠征軍能夠投入反攻的部隊實力大增,而且雨季也快要結束了。另一方面,史迪威穿插計畫的各種準備工作也進行的差不多了,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想當初只一個新一師就打得日軍十八師團兩個聯隊大敗而回,現在遠征軍足足有三個師,而且都還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三個師,那對付起當面的日軍十八師團應該不在話下。

  但反攻的時間卻被一推再推,最後直到旱季來了也不見上頭有什麼動靜。

  這就讓張弛感到有些奇怪,尤其是他還知道史迪威有一個穿插計畫……穿插計畫可是越保密越好,而如果時間再往下拖延只怕就夜長夢多。

  張弛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史迪威也是急得跳腳。

  “去他媽的花生米(指蔣介石)!”史迪威破口大駡:“竟然一次又一次的推託準備不足……他的準備只怕要等到下個世紀吧!”

  原來,史迪威的這個反攻計畫的聲勢有點大,他是希望遠征軍能夠從緬甸打往中國,同時中國方面又能配合著從裡往外打,這樣就可以對日軍造成兩面夾擊之勢使其首尾不能兩顧。

  這個計畫雖說看起來很完美,但在實戰中卻並不儘然,原因是日軍在滇西一帶構築了十分堅固的保壘型高地,而從裡往外打的中國軍隊又無法像緬甸的遠征軍那樣用火海戰術,於是從裡往外打的中國部隊進攻得尤其困難,幾乎就無法與從外往裡打的遠征軍形成呼應。

  至於蔣介石對這一場仗積極性不高則是因為他想保存實力……與其將部隊派上去與日軍拼掉,不如坐等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打勝仗,然後日軍自然就會將部隊從中國調出去。

  “將軍!”大衛思建議道:“我們為什麼不減少中國的美援以迫使其出兵?”

  史迪威搖了搖頭:“花生米拖延出兵的藉口就是美援太少,這使他無法組織足夠的兵力發動反攻,如果我們再減少美援,那就正好給他找到了藉口!”

  “原來是這樣!”大衛思點了點頭:“那麼,或許我們可以改變一種方法?”

  “什麼方法?”史迪威問。

  “比如……”大衛思想了想就說道:“我聽說中國軍隊有很多派系,我們為什麼不放出消息告訴中國人,不管是哪支部隊願意參與這次反攻,我們都會為其提供裝備!”

  “好主意!”史迪威不由贊道:“這樣一來……花生米為了不製造出更大的敵人,就只能聽我們的話出兵了!”

  這個主意是不錯,歷史上的史迪威也正是這麼做的,而且也正如史迪威所料,最後蔣介石不得不出兵滇西。

  但問題是……蔣介石終歸是一國總統,而且他最恨的就是受人脅迫,於是史迪威這種生硬的手段雖然達成了目的,但卻造成了史迪威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

  而史迪威卻又不買蔣介石的帳,於是兩人的矛盾俞演俞烈最後簡直是勢同水火。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3

第七十章 穿插

  等了兩周的時間,反攻的命令終於下達了。

  打頭陣的是新一師和新22師,兩個師一左一右的朝日軍的防線壓去。

  開打的當然是炮兵,一頓猛烈的火炮轟過去後戰士們就端著步槍朝敵人的陣地攻去。

  新一團走在最前頭,但出乎意料同時也是意料之中的,新一團遭到了日軍強有力的抵擋,就算是新一團有坦克的掩護也同樣如此。

  說是出乎意料,那是因為新一團上下所有官兵還沉浸在不久前追著日軍兩個聯隊滿山跑的勝利之中,所以許多戰士想當然的就以為這一仗過去不說能像上一場仗那麼順利,但在大炮和坦克的掩護下至少也會突破日軍防線把日軍往後壓吧。

  但這一仗打下來卻像是踢到鐵板似的紋絲不動。

  說是意料之中,則是因為日軍在上一場仗的失敗之後,是不可能不人會總結失敗的經驗並做出相應的對策的。

  但日軍的頑固有時讓人有些無法想像,他們的確是做出一些相應的對策,比如知道遠征軍的火力優勢和火海戰術後,就知道用添油戰術來應對。

  然而,他們始終不相信遠征軍會有那麼強悍的戰鬥力,就算是師團指揮部都被中國軍隊給抄了,田中新一還是認為中國軍隊只是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其戰鬥力是因為裝備了美式裝備中看不中用,而日軍會失敗則是因為補給不足。

  在這樣的想法下,田中新一對這場戰略的規劃就是準備充足的補給後再制定以進攻為主的戰略……那可是鼎鼎大名的日軍十八師團,面對中國軍隊時怎麼可能一味的防守?日本軍隊的作戰風格一向都是以進攻代替防守的。

  於是田中新一在戰鬥開始前就準備了一個步兵大隊做好穿插的準備,在戰鬥打響時他們按計劃從隱蔽處一躍而起就朝遠征軍防線的薄弱的左翼穿插進去。

  這是日軍慣用的戰術,正面戰鬥如果打成膠著狀態那就意味著不會有太大的戰果,甚至很有可能會打成僵持戰……這一點倒是田中新一預料中的。

  當然,日軍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於是就派出一支部隊穿插至中國軍隊的側後以期打亂遠征軍的佈署。

  這個戰術原本是很有可能成功的,原因是美式打法的優點是火力兇猛正面十分強悍,缺點就是側後要是被偷襲的那幾乎就可以說是不堪一擊。

  但日軍沒想到的是,這支軍隊可不是一支純粹的美式軍隊,它用的戰術也不是純粹的美式戰術,中國人在戰場上也同樣喜歡穿插。

  而且十分巧合的是,中國軍隊幾乎與日軍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同一個位置進行穿插……這其實也不是巧合,而是這個位置林深草密十分適合進行穿插,於是兩支部隊就撞在一起了。

  這次遭遇戰有點像後來在解放戰爭中打的潘塘之戰。

  在潘塘之戰中,杜聿明的部隊與解放軍展開激戰,混戰中,雙方同時選擇了向對方背後迂回穿插的戰術,而且迂回穿插的部隊碰巧也撞上了,兩軍都以為對方是小股遊擊部隊,都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對方擊潰並達成預定的戰略目的,結果這兩支穿插部隊打得比正面戰場要慘烈得多,其傷亡人數甚至都是正面戰場的三倍。

  但是在這一回,日軍的穿插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

  原因是這支穿插部隊正是張弛所帶領的一營……這一點是由王麻子決定的,王麻子說:“穿插部隊嘛,就是要快、准、狠,符合這種作風的就是一營!”

  當然,王麻子這裡所說的其實是張弛,因為張弛曾經有過帶領部隊穿插至盤邁打下田中新一師團指揮部的經歷,於是這個穿插任務自然就是落到他身上。

  如果僅僅只是一營的話,那麼這場戰鬥鹿死誰手那還未可知,原因是雙方是在沒有預見的情況下一頭就撞在一起,而日軍更擅長肉搏,於是這仗打起來很有可能還會是日軍占上風。

  問題就是一營還帶著一個坦克連,雖然這些坦克都是清一色的斯圖亞特輕型坦克……這主要是由於這一帶的叢林地形更適合輕型坦克作戰。但一個連卻有十二輛,而且遠征軍還派出了一架L3聯絡飛機在空中協調坦克部隊的進攻,裝甲推土機在地面為坦克在叢林中開路。這個陣容就不是日軍只帶機槍、迫擊炮的日軍可以比的了。

  L3聯絡飛機首先發現了日軍的穿插部隊,這個情況很快就報告給了張弛。

  當然,L3聯絡飛機上的美國佬報告的是:“前方有少量日軍活動!”

  張弛敏感的察覺這很有可能不是“少量日軍”,而是日軍的穿插部隊。

  於是張弛就沒有像計畫那樣繼續朝日軍防線側後穿插,而是下令就地佈防……這個命令讓指揮坦克部隊威廉上尉大為不解,前方只是少量日軍,而在步兵掩護下的坦克部隊竟然要就地佈防?

  威廉甚至都在步話機裡提出抗議,他的理由很充分:“我們這是穿插,穿插就是要快,哪有就地佈防的道理?!”

  但這個抗議很快就被皮特給壓了下去。

  “你儘管聽這個中國人的指揮就好了!”皮特回應道:“不會錯的!”

  於是坦克就在叢林中擺開了陣勢,每隔幾米一輛,後頭躲藏著步兵,各式輕、重機槍全都做好了戰鬥準備,儼然就成了一個張滿刺的刺蝟。

  日軍穿插部隊對前面的危險一無所知,更糟糕的是,叢林裡的雜草和樹木遮擋住了斯圖亞特坦克的身形,這使日軍一路毫無所覺的朝坦克炮口和機槍槍口上撞。

  接著毫無懸念的,槍炮聲響了……成片成片的子彈和炮彈朝日軍先頭部隊傾瀉而去,幾乎是轉眼間就將那百餘人消滅乾淨。

  但是,後頭的日軍卻並不清楚前方的情況,作為穿插部隊的他們在聽到槍聲後幾乎毫不猶豫的就發動了對前方的突襲。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3

第七十一章 膠作戰

  日軍突襲的結果就不用多說了。

  這支一千餘人的部隊幾乎可以說是闖進了張弛布下的陷阱,斯圖亞特坦克上的機槍以及戰士們手裡的步槍、機槍同時朝日軍噴吐著火舌,霎時就將沖上來的日軍打得潰不成軍。

  以中國軍隊現在的火力,如果說打進攻仗的話裝備優勢或許還不明顯,但如果是打防禦戰那就有絕對優勢了……伽蘭德步槍、湯姆森衝鋒槍,再加上輕重機槍及各種口徑的迫擊炮,還有在前頭布成一道防線的坦克,這些裝備布成了一個中間略凹的標準防禦陣形,砸出去的彈藥基本是連只蒼蠅都飛不進來。

  但日軍卻並不知道這些,在草叢與樹林中衝鋒的他們也發現不了這些,於是這支穿插部隊就十分堅決的一頭紮進了中國軍隊的火力網……

  張弛只看著面前的日軍一隊隊沖上來倒下去,又沖上來又倒下去,從日軍身上噴射出來的鮮血將周圍的樹幹都染成了紅色。

  日軍這是在用刺刀挑戰中國軍隊的坦克,他們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殲滅了這支日軍大隊之後,中國軍隊就再次往前推進。

  推進的過程中,坦克履帶不可避免的會將一些屍體輾成肉泥,這場景使那些美軍教官不斷的驚呼:“上帝,這太殘忍了!”

  甚至還有美軍教官大聲叫喚:“為什麼不先用推土機把這些屍體推走?”

  從這一點來說,美軍教官還是沒能融入到這個慘烈的戰爭中,如果真要花時間先將屍體推走然後再前進,就很有可能會錯失戰機而給整個戰場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

  由於日軍這個穿插大隊的迅速崩潰,中國軍隊就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防線上的日軍原本還做好了等穿插部隊攪亂敵人部署發起衝鋒的準備,誰想到他們的穿插部隊不但沒有穿插到位反而在短時間內就被全殲了,不但被全殲相反還讓中國軍隊給穿插了進來。

  於是日軍的防線就在中國軍隊的火力下迅速崩潰。

  但類似於嶺邦一仗中的中國軍隊追著日軍滿山跑的情形卻並沒有發生,中國軍隊很快就被打了回來,而且先頭部隊還損失慘重,許多戰士甚至都不知道日軍的子彈是從哪裡來的。

  後來一觀察,就發現原來是日軍將部隊佈署在樹上。

  之前日軍是將散兵或狙擊手佈署在樹上,現在卻是將部隊佈署在樹上。

  將部隊佈署在樹上的好處是可以居高臨下的射擊目標,而且往往還沒有死角……除非目標挖個洞鑽到地下。

  但這樣做的缺點還是一如既往,那就是在樹上的部隊無法移動只有被動的挨打。

  中國軍隊對付這種戰術的方法就只有一種,那就是將炮彈成片成片的轟過去,直到將那些樹給轟倒或是將樹葉炸光為止。

  有時就算是這樣那些樹上還是會打來一發發的子彈……日軍將自己綁在樹上,就算是受了傷但只要手還能動,依舊可以還擊。

  這不由讓包括皮特在內的美國教官瞠目結舌,因為那些將自己綁在樹上的日軍幾乎意味著戰鬥開始的那一刻就意味著死亡,他們無法想像日軍怎麼會這樣做。

  日軍這樣做的戰略意圖是很明顯,那就是用這些綁在樹上的部隊來遲滯中國軍隊的進攻。

  要知道這裡距離八莫足足有一百餘公里,這一百餘公里要是每一棵樹都要這樣炸過去的話,那只怕都要炸上幾個月才能炸到八莫了。

  不過好在史迪威這次朝八莫的進攻計畫並非只有正面的突襲部隊,還有一支加拉哈德部隊。

  事實上這也不能說是加拉哈德部隊,而應該說是聯合部隊,它是由加拉哈德部隊、新38師一個團,以及克欽遊擊隊組成的一支擁有八千餘人的奇襲部隊。

  當然,奇襲部隊的主角自然是加拉哈德部隊,克欽遊擊隊的任務主要是在前頭開路……這支遊擊隊是美軍用大量的物資換來的賣命的,這沒辦法,克欽人可不管中美軍隊是不是來打退日本人幫助緬甸的,他們只認東西。

  克欽遊擊隊的任務是在前頭開路,他們的裝束依舊是像野人似的爛布條,手裡拿的有恩菲爾德有三八大蓋也有漢陽造,甚至還有獵銃……這倒不是美國佬出不起槍武裝這支部隊,而是他們有意將這支部隊打造成這個樣子。

  遊擊隊嘛,本來就不要求他們參與正規作戰,裝備會不會統一也就無所謂了。

  而這樣的裝備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迷惑日軍讓日軍不知道這些克欽遊擊隊屬於哪一方。

  只認物資的克欽人有些幫助日軍打仗的也有幫助中國軍隊打仗的,於是就會出現一個問題:誰也分不清哪些克欽人是幫日軍的哪些又是幫中國軍隊的。

  最簡單的辯別就是依靠裝備:大量裝備美式武器那就是幫中國軍隊的,反之如果大量裝備三八大蓋那就幫日軍的。

  而現在這支克欽遊擊隊裝備的卻是萬國造武器,他們與日軍的語言又不通,於是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在部隊前方偵察而不用擔心日軍的阻擊。

  所以,這些克欽遊擊隊與日軍的交戰往往是十分從容的走進日軍的隊營中,然後突然舉槍一陣亂打。這給日軍造成了許多麻煩,最後甚至到了不得不讓日軍學習幾句克欽土話的地步。

  突襲部隊裡還混編了一個團的中國軍隊,那是因為加拉哈德部隊有些水土不服,他們在到達緬甸後還沒來得及有什麼好的表現就有許多士兵患上了瘧疾等熱帶病,於是原本三千人的部隊就減員至兩千人,兵力不足使史迪威不得不改變讓一支純美軍擔任穿插部隊打一場表演仗讓中國友軍看看的想法,改由中美混編由美軍指揮。

  當然,其最後的戰果還是美軍,也一樣能教訓一下“張狂”的中國軍隊。

  而指揮這支部隊的,就是加拉哈德部隊的指揮官大衛思。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3

第七十二章 機降

  加拉哈德穿插部隊應該說進展十分順利,這要歸功於戰前情報工作做得十分到位。

  其在行軍時卻是充分體現出中美兩軍的不同:

  美軍在行軍到第三天以後就開始拋棄裝備……這要是對一支普通的美軍來說那應該說是正常,畢竟美國佬並不在乎裝備,他們除了認為生命比裝備重要外,還有許多人認為在這種艱苦的行軍中帶著太多的裝備也是多餘的,這一路上都沒有碰到日軍,那麼帶著槍行軍還不如空手行軍,大不了,與日軍相遇時等著空投裝備就是了。

  然而這卻是美軍的劫掠者部隊,是一支擁有專業叢林戰訓練的特種部隊……特種部隊在叢林中也是這樣的表現,由此可知美軍對叢林戰有多專業了。

  中國兵就不一樣了,雖然在孫布拉蚌的訓練也在告訴中國兵生命比裝備重要……這句話對大多數中國兵來講都是一句空話,因為在物資緊缺的國內裝備永遠是比生命還重要的。

  對於美國佬來說丟一挺機槍幾分鐘就能生產出來,但對中國人來說,丟一挺機槍也許就意味著要丟掉一個陣地犧牲幾十個甚至更多的士兵,所以用一名或是幾名士兵的生命去換一挺機槍是絕對值得的。

  當然,這法則不一定適合在美軍後勤之下的遠征軍戰士,但這並不意味著遠征軍也會拋棄裝備,他們個個都知道手裡的這些裝備到戰時就是保命的玩意,所以他們看著美軍丟槍的舉動都覺得挺奇怪的。

  而且美軍加拉哈德部隊裝備精良,他們丟下的裝備往往是衝鋒槍、機槍甚至還有迫擊炮等,中國部隊可捨不得這些玩意就這樣“暴屍荒野”,於是往往是美軍在前面丟中國軍隊在後頭撿,撿著撿著中國部隊的裝備程度就不一樣了。

  整個作戰態勢完全按照史迪威的構想發展,新一師和新22師在正面與日軍打成膠作戰,兩個師都在使用大量的炮彈逐層推進,雖然前進速度緩慢但卻成功的吸引了日軍的注意力,穿插部隊則順利的在叢林中隱秘穿插。

  這時史迪威又得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日軍在八莫機場的飛機已經全部撤走了。

  這個消息來自於中美混合航空隊的一個機組,其機長是美國人,報務員和領航員是中國人,一次在往返于中印之間運輸物資時,他們就在飛機上聊:好長時間都沒有日軍飛機來攔截了。

  中國報務員說:“日本人的飛機肯定是到別的航線作戰,顧不上我們了!”

  中國領航員多嘴應了一句:“說不定日軍的飛機都撤走了!”

  美國機長喜歡打賭,於是就回應道:“不可能,我敢打賭,日本人的飛機肯定沒有撤走!”

  “賭就賭!”幾個中國人不甘示弱的跟美國機長杆上了。

  本來爭一爭就算了,但美國飛機員本來就是臨時招聘來的二愣子,有性格,為錢開飛機的,一強起來就完全不顧什麼航線、職業道德,開著飛機就飛往八莫……

  幾個中國機組人員就在後頭偷笑:這美國佬真是笨得可以,他要是賭輸了就要給錢,賭贏了就意味著日軍戰鬥機會來攔截,那一定要丟了性命,輸贏都划不來!

  而中國機組人員卻是反過來的:賭贏了就可以拿線,賭輸了反正是要丟掉性命,也不用給錢了,輸贏都劃得來。

  但中國機組人員還是有些心驚膽戰的,因為他們不敢相信美國機長真的敢把運輸機開到八莫上空,而且還轉了兩圈……

  美國機長遺憾的看著下方空蕩蕩的機場以及沒有一架敵機起飛攔截的天空,不甘心的給了錢之後把飛機開了回去……他始終沒想到要是真有日軍戰鬥機的話,那他這條命也就玩完了。

  打賭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接著就傳到了史迪威的耳朵裡。

  史迪威甚至都不相信這個情報,但派出偵察機去偵察一番後發現事實果真如此……這就意味著中美聯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奪取八莫的制空權。

  於是史迪威又想到了另一個增兵八莫的方法……利用穿插部隊佔領並控制八莫機場,隨後運輸機就會帶著大量的裝備和兵員利用八莫機場進行機降。

  之所以要進行機降,是因為能夠空降的就只有加拉哈德部隊,而此時的中國部隊是沒有傘兵的。

  這個戰略構思的確很好,因為它可以快速的將兵員和裝備補上。

  史迪威也正是這麼做的,他讓新38師113團馬上返回密支那並準備了大量的運輸機和滑翔機準備進行機降作戰……這是中國部隊歷史上首次實際意義的機降作戰。

  計畫進行得很順利。

  穿插部隊在第十五天到達了八莫的郊外,之後中美聯合部隊當即就對八莫展開了進攻。

  日軍完全沒想到中美聯合軍隊而且還是裝備有坦克的軍隊會突然出現在百餘公里的後方,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機場很快就被中美聯軍佔領並繳獲了大量的物資。

  在前線指揮的布朗上校當即就給大衛思發去了一個“威尼斯商人”的電報。

  “威尼斯商人”是成功佔領機場可以實施機降的暗號,於是大批的運輸機就拖曳著滿載兵員的滑翔機運往八莫。

  此時應該說八莫已經是三隻手指捏田螺穩拿了,甚至八莫拿下後日軍佈署在八莫以北的兩個聯隊就會面臨被包圍的困境。

  但腦袋裡只有美式戰術和教科書的大衛思卻犯了一系列的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隨著運輸機一起空降至八莫的裝備絕大多數都是防空炮和高射機槍……大衛思以為日軍的戰鬥機很快就會投入戰鬥,這些裝備有助於美軍戰鬥力搶奪制空權。

  此時的美軍有一種理論,就是誰拿到了制空權誰就贏得戰爭,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這不算錯,只不過日軍在八莫自始至終都沒有投入一架戰鬥力,所以這些高射炮、高射機槍根本就沒有發揮作用。

  第二個錯誤,就是他以為八莫只有少量的日軍防守,所以沒有投入全部兵力而只以一個中國步兵團去進攻八莫城區。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3

第七十三章 錯誤

  大衛思犯的第二個錯誤或者也可以說是情有可原。

  為此布朗少校也曾向大衛思提過異議。

  “將軍!”布朗少校在聽到僅以一個團進攻八莫後就有些意外地說道:“我們手裡至少有三個團的兵力,我們可以派兩個團去進攻八莫,另一個團防衛機場並作為預備隊!”

  “這是沒有必要的,上校!”大衛思回答:“首先,此時防衛的重點是機場,機場!明白嗎?只要我們守住機場,那麼我軍的裝備和人員就會源源不斷的送往八莫,所以我們需要在機場附近盡可能快的組織起防禦和防空網,以抵抗日本人對機場的轟炸和進攻。”

  “可是將軍……”布朗上校回答道:“現在沒有任何跡像表明日軍會空襲機場。”

  “我們不能打無準備的仗!上校!”大衛思回答:“等有跡像表明日軍會空襲,那時就太遲了!”

  這話倒是說得有點道理,但任何道理都不會對所有戰場適用,比如大衛思此時就是在用西方的軍事戰術理論來推理東方的日軍戰略。

  西方軍事理論當然是以空軍為主,戰鬥前幾乎毫無例外的就是搶奪制空權,但日軍卻從來都是以步兵為主,尤其是有鬼畜之稱的牟田口廉也,就更是誇張的說陸軍現在已經達到了天下第一的地步,於是當然就會更偏重陸地作戰。

  大衛思的這種作法,就是在奇襲成功後卻錯誤的把大量兵力用在了防空上,而只以少量兵力用於陸戰,這無異於以已之短攻彼之長。

  然而此時的大衛思依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頓了下,就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山頭人(克欽族遊擊隊的別稱)及緬甸人那得到的情報,獲知此時駐守緬甸的日軍只有一千餘人,一個中國團的兵力有兩千余人……中國人在裝備美式裝備後,其戰鬥力已經可以與日本人一較高低了,我相信他們可以輕鬆攻克八莫!”

  “是!”布朗上校只能服從命令。

  大衛思得到的情報也許是正確的,駐守八莫的日軍的確只有一千名,而且這一千名中還有許多是剛剛痊癒不適合上戰場的傷病員,其它的部隊都被調往前線與新一師及新三十八師作戰去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情報以及初期戰鬥過於順利,所以就使大衛思甚至布朗上校都有了輕敵的心理。

  然而,這個情報裡所指的一千名是主力部隊,其並沒有包括城裡18師團通訊大隊、工兵第12聯隊留守處、日軍鐵道兵、憲兵分遣隊、警衛部隊、航空師團地勤隊、兵站等處的人員。

  這些部隊一共有15個單位,總計有兩千人左右,情報人員在搜集情報時將這些日軍自動忽略了,或者是情報人員沒有忽略,而是大衛思沒有將這些日軍計入抵抗力量中。

  這些日軍雖然不屬於日軍主力部隊,但日軍嚴格的訓練使他們擁有並不遜色于主力部隊的軍事素質,何況他們的任務還是在工事中組織防禦,這對軍事素質的要求並不高,更多的是要求槍法和勇氣,而日軍從來都不缺乏槍法和勇氣。

  這其間還鬧出了一件烏龍,一部份美軍在佔領了八莫機場後就誤以為他們已經佔領八莫了,於是就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中國部隊,一支一千餘人的中國部隊誤信了這個消息,又看到八莫城區一片平靜,於是就帶兵進駐八莫……由於是進駐,所以走在前頭的是指揮官、軍旗甚至敲敲打打的鼓樂隊。

  日軍一度搞不明白中國軍隊為什麼會這樣走近他們的防線,但沉默了一會兒後槍聲還是響了起來,一片彈雨過去造成了中國軍隊的大量傷亡。

  投入進攻八莫的是剛剛機降到八莫的113團,他們很快就發現八莫並不像美國佬所形容的那樣只有一千餘名駐軍且大多數還是傷病員。

  但儘管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把這個情況向上峰彙報,卻於事無補……就像之前在嶺邦希爾總教官犯的錯誤一樣,大衛思堅信自己得到的情報是正確的,中國人的彙報只是為他們戰鬥不堅決、不勇敢所找的藉口而已。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美國人指揮中國部隊的確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並不瞭解中國部隊,或者說他們對中國部隊的瞭解還是局限於國內戰場上幾個日本騎兵就能攻佔一座城池的那種印像上,於是當有前線戰報傳到他們手中,他們首先質疑的不是之前的情報是不是有誤或有什麼疏漏而是中國軍隊。

  中國人有句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美軍指揮官對自己手裡軍隊的不瞭解、不信任最終導致了原本可以在奇襲下輕鬆攻佔的八莫之戰變成了一場爛仗。

  因為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作戰佈署,大衛思並沒有朝八莫城區派去援兵,他的對策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要求中國軍隊發起衝鋒……

  “我相信,你們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現像!”大衛思在電話裡對團長黃維明說道:“這是日本人將所有的兵力都佈署在了週邊,你們只要突破了這層防線,就會發現裡面一無所有,那時你們就成功佔領八莫了!”

  “他媽的!”另一頭的黃維明掛上電話後就狠狠地罵了一聲:“這狗日的說這話都已經三回了,可鬼子卻是越打越多!”

  更糟糕的是,日軍此時的戰略似乎還是有意依靠地形來消耗中國軍隊的兵力……

  其實日軍也不是有意這麼做的,在八莫組織防禦的是日軍少佐八江房安,他開始以為中國軍隊肯定會將大多數兵力投入到進攻八莫城區,於是就不得不採取守勢。

  但打著打著就發現不對勁,進攻城區的敵人就只有一個中國團,而且還在進攻中被耗得差不多了。

  於是八江房安就有目的的把中國軍隊再往裡頭放一放,然後組織起兵力一個反攻……這次反攻不僅使中國軍隊死傷慘重還收復了所有的失地。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3

第七十四章 矛盾

  戰機稍瞬即逝,奇襲的重點就在於奇在於快,就是要以快打慢。

  如果大衛思在奇襲部隊到達八莫並拿下機場時,不是把兵力消耗在根本無需防禦的日軍空襲上,而是堅決的將所有兵力投入進攻八莫,那八莫三千名七拼八湊起來的日軍怎麼也抵擋不住上萬名裝備精良的中美聯軍的進攻。因為日軍的防禦也是在手忙腳亂中勉強組織起來的,根據戰後八江少佐的回憶,佈防之後其手裡可用的預備隊就只有一百人。

  但大衛思卻讓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白白的在其手中溜掉。

  由於大衛思的錯誤決定,所以113團不但沒能拿下八莫反而被日軍一個反攻給打了出去,於是中美聯軍對八莫的包圍也就稱不上包圍。

  乘著這個時間,日軍原本在前線的部隊就緊急回援,首先退回來的是日軍的一個炮兵大隊……炮兵有汽車拖曳,而且還在前線的後方,所以撤退的速度比較快。

  炮兵部隊的回援使八莫日軍的士氣大漲,而且增加了許多實力。

  接著退回來的就是作為預備隊的一個步兵大隊。

  這個步兵大隊甚至都沒有退回八莫,而是直接對進攻八莫的113團實施反包圍。

  此時的大衛思甚至還沒有醒悟,他對113團被包圍的情況不僅不派一兵一卒,還依舊下令進攻。

  “那只是日軍欺騙你們的假像!”大衛思說:“他們沒有那麼多兵力對你們實施包圍,你們應該打回去!”

  “我操你媽的!”這一回黃維明是直接罵開了:“假像你個球,老子又不是瞎子,滿眼看到的鬼子難道還是假的?!”

  說著黃維明就把電話一摔,轉身就下令道:“組織突圍!”

  黃維明這不是不服從命令,而是這個命令明顯不符合戰場原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依舊呆板的服從命令,那不過就是浪費自己和部下的生命而已。

  而日軍也由於作戰過於順利也出現了一個誤判……

  八江少佐原以為八莫可能不保,但沒想到八莫不但保住了反而還能將敵人包圍,敵人被包圍了竟然也沒有援軍,這種種跡像似乎都在表明中美聯軍兵力不足……當然,這其實不是中美聯軍兵力不足而是大衛思錯誤的指揮。

  於是八江少佐就斷然抽調出一支五百餘人的部隊朝機場發動了攻擊,但這點兵力對於機場的守軍來說卻是拿雞蛋碰石頭,這支日軍被打死了一名日軍中尉後很快就被壓回到城裡。

  也正是因為日軍對機場的進攻才讓大衛思意識到日軍的兵力不只一千人。

  如果只有一千人的話,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佈防八莫、進攻113團的同時還能派出五百人進攻機場的……而進攻機場這五百日軍又有美軍親眼所見,所以肯定假不了。

  於是匆忙間,大衛思就調兵遣將再次組織對八莫的進攻。

  但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八莫的日軍已經由三千兵增至五千名,城外的各個高地要點也由於113團的突圍而重新落入日軍手中。

  接著日軍的回援兵力及增援兵力越來越多,甚至機場都失去了作用……日軍只要在機場週邊布下防空火力,中美聯軍即使手握機場也無法實施機降。

  這所有的情況表現在張弛這個方向那就是壓力驟減……日軍大部份兵力都回援八莫了,那麼他們面對的日軍也就沒有多少了。

  只不過日軍一路上還是留下了許多散兵作為狙擊手,這使得張弛等一直到十天以後才打到八莫,而此時八莫的日軍已經佔領了各個要點並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甚至就連機場都被日軍重新奪了回去……機場大部份的裝備和準備都是用於防空的,而且一片平地無險可守,在日軍的炮火下中美聯軍不得不從機場撤了出來。

  應該說此時中美聯軍的兵力還是要比日軍多得多的,新22師、新一師,再加上穿插部隊一共有兩萬多人,而日軍只有一萬餘人,但中美聯軍卻是一厥不振士氣十分低落。

  開始時這種消極的氣氛還僅限於穿插部隊,但很快就傳染到了全軍。

  原因是造成士氣低落的原因不僅僅是打敗仗,更是打了敗仗之後暴露出來的中美軍官之間的矛盾。

  最讓戰士們氣不過的是,此戰之後大衛思不僅沒有反省自己在指揮上犯下的錯誤,反而把所有的過錯和責任都推在了113團身上。

  正如大衛思對史迪威說的話一樣:“我們有可靠的情報證明,初期日軍在八莫的兵力只有一千,這還包括傷病員,如果那時113團能打得更英勇、更堅決一些,就不會出現之後日軍援軍趕到的局面!所以,中方將領指揮無能,戰士作戰不力是這場戰鬥失敗的主要原因,我建議撤銷113團團長的職務並將其調回中國。”

  大衛思說的話在現在看來是荒涎可笑的,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在八莫的日軍不是一千人而是三千人,用兩千餘人的113團去啃三千日軍的防禦顯然違背基本的戰場常識。

  但在當時……中國遠征軍甚至身在戰場的113團都無法證明這一點。眼見為實在戰場上不適用,因為那會輕易的被美國佬批為串通、為失敗找藉口,日軍戰俘的口供也沒用,因為那很有可能是日軍為了求生而提供的假情報。

  於是大衛思的話就無法求證,或者說暫時無法求證……總不可能跑到八莫里去問問日軍一開戰時到底有多少兵力吧!這對於日軍來說可是軍事情報,哪裡會有讓敵人知道的道理?!

  這就讓在這一仗中遭受慘重損失的113團官兵們火冒三丈:老子提著腦袋上戰場,九死一生的而且失去了那麼多的弟兄,你美國佬嘴巴一張就說沒有那麼多敵人,還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咱們身上……老子不幹了!

  於是113團的官兵們紛紛表示要脫離大衛思的指揮,再加上美國教官在部隊裡的表現常常也像大衛思一樣荒涎,所以許多士兵甚至還要把美國教官都趕走,否則他們就不打仗。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3

第七十五章 僵持

  接著這種消極抵抗的思想很快就由113團蔓延到別的部隊。

  113團終歸是中國人的部隊,各部隊與113團的戰士多多少少都有點老鄉、戰友之類的聯繫,看著自己的部隊這樣被欺負,任何一個中國士兵都看不下去,何況各部隊裡總把中國人當作二等人的美國教官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於是其它部隊的戰士就在想:今天是113團,那麼明天說不定就會輪到自己了。

  於是雖然遠征軍戰士人數比日軍多得多,但進攻八莫的戰鬥卻有些打不下去了。

  當然,日軍也打不出來,此時的中美聯軍後勤已經跟上來了,日軍要是敢發起進攻的話那就一頓炮彈砸回去就是。

  “張……”皮特給張弛遞上了一根煙,說道:“事情鬧成這個樣子,你不做些什麼嗎?”

  “我能做什麼呢?”張弛反問道。

  “比如……”皮特想了想,就說道:“你可以給中國軍官提個建議,我也可以給美國教官提個建議,讓他們像我們一樣合作……我們的合作一直很愉快不是嗎?”

  “這的確是!”張弛回答:“但我並不覺得這麼做會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

  “這就像掰手腕!”張弛說:“如果我掰贏了你,或是你掰贏了我,那就沒有問題。但如果雙方力量相差不大僵持在中間,那就誰也不服誰,所以我們之間的合作只是特例!”

  “哦!”皮特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笑著拍了拍張弛的肩膀說道:“很明顯,我們的合作是你掰贏了我。”

  這是美國人性格的一部份,他們更大方直爽一些,有些話,中國人聽了會覺得不服氣、沒面子,美國佬往往會爽快的承認。

  對於張弛來說,他其實是更願意看到這種局面的出現,因為他始終也不願意中國軍隊會在美國佬的控制之下,尤其是對叢林戰及日軍戰術並不內行的美國佬還會亂指揮。

  這件事讓史迪威和大衛思十分頭疼,這其中尤其是大衛思,就算他有再充足的藉口,但這場仗總是由他指揮的,歸根結底他還是將這場原本十分漂亮的奇襲戰給打成了一場膠作戰。

  “我覺得我們應該反思些什麼?”史迪威說:“會出現這樣的局面,肯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史迪威心裡其實是對大衛思相當失望的,他原本還想用加拉哈德部隊來緩解中美軍官之間的矛盾,沒想到大衛思及加拉哈德部隊的表現卻起了反作用。

  而且史迪威也很清楚,這場戰鬥大衛思的確有指揮不當的地方,雖然最初駐守八莫的日軍有多少兵力善不可求證,但大衛思卻將主力用於防空,而事實又證明日軍在八莫方向沒有派出一架戰鬥機。

  “將軍!”大衛思臉色蒼白地說道:“我始終不認為自己在指揮上有什麼失誤!”

  大衛思所說的不認為指的是從軍事理論上,但軍事理論並不意味著實戰……也就是他始終沒有搞懂或是裝作不懂一個簡單的道理,軍事理論上的正確並不代表實戰的正確。

  “嗯!”史迪威雖然說話尖酸刻薄,但因為大衛思是他自己請來的,所以也不能太不給大衛思面子,於是想了想就回答道:“我相信你是對的,但為了緩和目前這局面……我希望你能暫時交出指揮權休息一段時間!”

  “將軍,這……”大衛思還想說些什麼卻捂著心臟直冒冷汗,接下來的話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衛生員!”史迪威大叫,他知道大衛思有心臟病,大衛思肯定是因為這件事受到刺激了。

  不過這樣也好,看著衛生員手忙腳亂的給大衛思喂著藥,史迪威就想……因病交出指揮權與主動交出指揮權那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後者是向中國軍官服軟,這很有可能會讓中國軍官進一步不服從美國教官的指揮,但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告訴中國軍官他們並沒有動搖美國教官的指揮地位。

  於是史迪威很快就把大衛思換了下去而由柏特諾來指揮。

  但這其實是史迪威情急之下換人但卻又無人可用的無奈選擇。

  柏特諾是一個參謀長,在擔任這支兩萬餘人的中美聯合部隊指揮前基本沒有指揮過大兵團作戰的經驗,更糟糕的還是,柏特諾是個典型的坐在辦公室裡看報告基本不去前線實地考察而一拍腦門就想出一個作戰計畫的人。

  當然,因為史迪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按照中國部隊的要求將大衛思給換下去了,而中國軍隊對柏特諾這新的指揮官又不熟悉,於是就結束了對美國教官的抵制重新回到戰場上來。

  柏特諾對進攻八莫的指揮可以說是毫無新意,就是經典的美式火海戰術,也就是用大炮在日軍防線面前擺開架式強推。

  這種戰術也許在嶺邦還會有用,因為那時的日軍根本就不知道中國軍隊裝備了美式裝備有那麼強大的火力,但現在的日軍經過與中國軍隊交手後早就對中國火力狀況知道得一清二楚了,甚至他們還知道中國軍隊是怎麼訓練出來的大慨會用什麼戰術。

  之所以會知道這些,是因為日軍在戰鬥中曾經擊斃過一名遠征軍排長,如果只是一名普通的排長那還沒什麼好奇怪的,在戰場上被擊斃的排級以上軍官多了去了。但問題就是,這名排長是個有知識有文化的排長,而且還有寫日記的習慣。

  日軍從他口袋裡摸出了一本日記本,上面詳細的記錄了這個排長在孫布拉蚌接受的訓練甚至是武器裝備程度。

  所以,戰場上有很多事都有些不可思議,看起來只是一本微不足道的日記本但卻很有可能包含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十分有價值的軍事資訊。

  日軍得到了這日記本後就詳細瞭解了中國軍隊的戰術及火力配置,於是在修築工事時就做出了各種有針對性的措施。

  這就使中國軍隊在八莫幾乎就可以說是與日軍陷入了僵持。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4

第七十六章 柏特諾

  戰鬥一旦陷入了僵持,那就很容易進入類似塹壕戰的膠著……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陣地這會兒在你手裡下一秒又到對方手裡,戰線在兩軍之間移動沒有什麼大的改變,有改變的只是敵我雙方士兵生命的一個個消失,那其實就是數字上的加減運算。

  首批投入對八莫進攻的是廖耀湘的新22師。

  有句話叫做“有什麼樣的將軍就有什麼樣的兵”,這句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這倒不是說將軍的性格會影響、感染士兵,而是每個將軍都有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在長期的戰鬥中會影響到部隊的中下級軍官乃至士兵,以至於士兵們都熟悉了將軍的指揮,在戰場上面對某種局面時就會自然而然的採用與將軍相同或是相配合的戰術作戰。

  遠征軍也不例外。

  新38師的師長是孫立人,他是從美國軍校畢業的,因此他就十分堅定的採用美式戰術,作戰時大多都是用火炮使勁往前轟,能不上兵就儘量不上兵。

  當然,孫立人的戰術要比絕大多數美國軍官所使用的美式戰術要靈活得多,因為他還會在其中摻雜一些中式戰術,比如穿插包圍。

  孫立人的這種打法,缺點就是進攻速度十分緩慢,這就是他“慢慢地”這個外號的由來。其優點就是在他的指揮下部隊傷亡很小,由此也得到了“小兵之父”的美稱。

  新22師的師長是廖耀湘,他是從法國軍校畢業的。

  應該說法國的軍事理論是偏向消極防禦,他們一向認為防禦是最好的戰術……這個理論應該是從一戰時的塹壕戰得出來的,那時的塹壕戰發展成誰也奈何不了誰的狀態,雙方就只是在戰壕中互相消耗對方兵力,於是這就給法國人一種誤解,以為往後的戰爭都逃不脫這種狀態,接著就得出一個結論:誰要是有把防禦工事修得更好、更堅固誰就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在這樣的軍事理論下,在後世被傳為笑話的馬奇諾防線就橫空出世了。

  所以有些事情,其實並不像我們現代人想像的那麼簡單。比如我們現代可以輕鬆的把馬奇諾防線當作一個笑料,但那是在我們知道或是瞭解了近現代軍事理論的基礎上,若是置身於一戰後有大量的塹壕戰實戰經歷和經驗的時期,只怕更多的還是會贊成法國人的軍事理論……法國人也不是傻瓜,他們也會分析也會研究,但最終還是以全法國人的智商整出了這樣一條防線。

  廖耀湘雖說是出身於法國軍校,但他的戰鬥風格卻完全沒有法國的這種消極防禦。

  相反,廖耀湘在戰場上卻是打得很堅決,他在戰場上更多的是大膽的進攻和穿插,就算防禦也是積極防禦,比如在斯瓦河阻擊戰中首創了滾筒式防禦,杜聿明就對這種戰術佩服得不得了,於是在國內戰場上面對解放軍時也使用了這種防禦戰術……只不過這種防禦戰術在解放軍面前卻起不了作用:國民黨整出三道防線往後滾,解放軍也整出三批人交替著往前打,你滾我也滾,沒滾多久就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糊塗戰,而國民黨的部隊由於士氣較差,一打成糊塗戰很快就崩潰了。

  之後解放軍將同樣的戰術用於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卻又十分有效的將擁有強大火力的美軍給擋在了防線之外。

  由此也可以看出,同一種戰術用在不同的軍隊面對不同的敵人時,往往會出現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效果。

  此時接受進攻命令的廖耀湘沒有馬上動手,他對著地圖觀察了下八莫的地形及日軍的兵力布屬,甚至還親自到戰場上察看了日軍的工事,他得出的結論是八莫很難強攻下來,應該做好長時間攻堅的準備。

  於是他馬上發了個電報給柏特諾,要求分出一個團繞到八莫後方切斷臘戍至八莫的公路。

  這個想法當然是正確的,切斷公路就意味著切斷了日軍的補給和援軍,這樣就能對八莫形成大範圍的包圍。

  但這個建議卻很快就遭到了柏特諾的否決。

  “我們沒有時間浪費時間!”柏特諾回電稱:“你需要的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只要集中所有的力量進攻,八莫很快就會被我軍的飛機大炮摧毀,而這時他們的援軍很有可能還在路上!”

  顯然,柏特諾這是高估了美式裝備的威力低估了日軍的抵抗能力。

  甚至還可以說,參謀長出身的柏特諾並不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員,因為他連基本的戰略重點都沒有……進攻也要有進攻的重點,是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還是佔領陣地壓縮敵人的生存空間為主?

  這些柏特諾都不知道,他以為只要中國軍隊肯進攻,那麼八莫的那些破爛房子很快就會在美式裝備下土崩瓦解,甚至就連敵人都會被炸得沒剩幾個。

  無奈之下廖耀湘只能服從命令朝八莫發起進攻,戰術也只能呆板的使用美式火海戰術……首先是飛機大炮照著日軍防線一陣亂轟亂打,接著步兵就在火力掩護下發起衝鋒。

  日軍對這種戰術早有準備,他們最初在戰壕裡安排的兵力並不多,大多都藏在二線的防炮洞裡,所以中美聯軍又是飛機又是大炮的一陣亂轟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其實卻沒打死幾個人。

  等炮火轟炸一過,日軍再從防炮洞裡補充到一線迅速組織防禦,正好就擋住了中國軍隊的衝鋒。

  甚至日軍還想出了個更狡猾的戰術……他們在防線兩翼留下暗道,然後有意將防線和陣地讓給中國軍隊,在中國軍隊佔領了敵人陣地並組織下一場進攻時,兩翼卻突然出現日軍,接著正面的日軍也發起反衝鋒。

  日軍將這種戰術稱為“暗道戰術”,很明顯這種戰術的目的是為了殺傷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

  這種戰術也的確很有用,吃過幾次暗虧的中國軍隊甚至在打退了日軍後有時都不敢輕易佔領敵人的陣地,這使得中國軍隊對八莫的進攻每天只能前進十幾米。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 12:34

第七十七章 士氣

  結果新22師打了十幾天在付出大量的傷亡後還是沒人打下來,柏特諾只好下令新一師上。

  新一團負責的是八莫的東面,王麻子也不急著動手,而是一個命令將張弛叫到靠近前線的隱蔽處。

  “團座!”張弛提著狙擊步槍一路沿著交通壕跑到了王麻子身邊。

  此時的王麻子正舉著望遠鏡在草叢的掩護下觀察著日軍的方向,轉頭見張弛上來就嗯了一聲,接著朝八莫的方向揚了揚頭,說道:“看看!”

  “是!”一邊回答張弛就一邊將狙擊槍架上了陣地透過狙擊鏡觀察著日軍防線。

  日軍的防守極有策略,其大部分利用民房和街頭兩側構築堅固掩體,重要的據點則用匍匐交通壕聯結,重兵器的位置都選在交通壕聯結的部位以及民房屋角和公路的進出口,陣地上能看到的守兵只有少數幾個,很明顯,其兵力大多數都在掩體內養精蓄銳,只等著中美聯軍炮火轟炸之後再出來阻擊我軍。

  “看出什麼來了?”王麻子問。

  “美國佬的戰術不頂用了!”張弛想也不想就回答。

  “有什麼對付的方法?”王麻子問。

  這話早在張弛的預料之中,王麻子讓他上來不是讓他來看敵情的,而是要他想出辦法的。

  頓了下,張弛就收回了步槍縮回了陣地,壓低聲音說道:“團座,你真希望想出辦法打敗鬼子?”

  “你這是什麼話?”王麻子跟著一屁股坐回戰壕沒好氣的應道:“誰不想打敗鬼子?你沒看到每天都有那麼多弟兄犧牲嗎?!”

  張弛給王麻子遞上了一根煙,說道:“假如咱們打了勝仗,那會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王麻子回答道:“繼續往下打唄!”

  “繼續往下打……然後還是任由美國佬瞎指揮,打了敗仗後還將責任推給咱們?”

  張弛這倒不是說空話,柏特諾對新22師十幾天也沒能打下八莫的評價是:“作戰不力,俊巡不前!”,這就讓原本就關係不好的中美軍官之間的關係陷入了冰點。

  “你的意思是……”王麻子小心的看了看周圍。

  “如果咱們現在成功的攻入了八莫,那麼功勞就是美國佬的!”張弛說:“而新22師作戰不力的罪名也就坐實了!”

  王麻子點了點頭,此時的美國佬的確像張弛所說的那樣,打敗了就是中國士兵不服從指揮、不夠勇敢,打勝了就會說:“瞧,在我的指揮下中國士兵再一次贏得了勝利!”

  “但是,這要等到什麼時候?”王麻子有些猶豫的問:“這等下去都是咱們弟兄們的命!”

  “所以咱們不用那麼賣力的進攻!”張弛回答:“咱們要充分發揚美國佬教給路們的那一套,打一片炮彈沖幾個人,再打一片炮彈再沖幾個人!”

  頓了下,王麻子就點頭道:“你說的對,如果讓美國佬繼續這麼指揮下去的話,往後還不知道會害死多少弟兄。眼前是個機會,美國佬要是不換中國人指揮的話,咱們就讓這八莫永遠都打不下來!”

  這或許是所有在緬甸的中國軍人的心聲。

  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柏特諾所說的“作戰不力,俊巡不前”還有幾分道理,因為此時的中國軍隊在美國教官的指揮和約束下已經失去作戰的部份士氣了。

  但這一點說實話卻實在怪不得中國遠征軍,因為就算是中國軍官像美國軍官這樣瞎指揮而且只會把功勞往身上攬而把過錯往部下推,也同樣會打擊戰士們的士氣和積極性。

  更為重要的還是,此時的加拉哈德部隊就更為不堪,身為美軍特種兵的他不僅是失去士氣的問題,甚至用“崩潰”兩個字來形容都不為過。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加拉哈德部隊總共才兩千餘人參加此次戰役,他們在戰鬥中犧牲的有兩百九十餘人,生病負傷的竟然達到九百八十餘人……也就是說兩千餘人的部隊就只剩下幾百人還有戰鬥力了,而且這戰鬥力也僅僅只能說是“還有”而已。

  究其原因,就是美國兵有一種“輪戰”的習慣,就是部隊在前線打仗打到一定的時間比如說三個月,那不管戰鬥進行到什麼程度都會有另一支部隊將其換下然後撤到後方去享受一段時間。

  加拉哈德部隊輪戰的時間早就過了,但史迪威為了能夠讓其在八莫戰役中發揮作用而且也沒有其它美軍部隊可以“輪戰”,於是強令他們繼續戰鬥。

  加拉哈德部隊原本的抵觸心也不大,畢竟他們是特種部隊,比其它部隊戰鬥得久一點那也我可厚非。更為重要的是,加拉哈德部隊許多士兵都以為打下八莫是手到擒來的事,他們也正好可以以一場漂亮的勝仗來結束“緬甸之旅”。

  何況史迪威也答應加拉哈德部隊,只要拿下了八莫就讓他們撤到二線休息。

  誰又會想到,預想中能夠輕取的八莫竟然會打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膠著戰,於是這就遠遠超出了加拉哈德部隊的心理預期,其會崩潰成這樣也就不足為怪了。

  這一度讓史迪威十分惱火,因為中國軍隊可是從來都沒有什麼“假期”,他們在戰場上作戰的時間比加拉哈德部隊要長得多,中國軍隊不但沒有怨言還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而作為美軍特種部隊的加拉哈德,原本是用來給中國作榜樣的加拉哈德卻崩潰了!

  於是史迪威甚至都用棍棒驅趕那些傷癒卻還呆在醫院裡的美軍士兵走上戰場,這也使美國大兵對史迪威心存怨恨,為其後的危機埋下了伏筆。

  既然美國佬自己的部隊而且還是特種部隊都崩潰成這個樣子,那麼中國部隊“作戰不力、俊巡不前”那不是很正常嗎?!何況中國部隊的“作戰不力”很大一部份原因也是美國軍官的瞎指揮造成的。

  “美國佬會交出指揮權嗎?”王麻子問了一句。

  “會的!”張弛回答。

  對此他很有信心,因為史上的史迪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無奈的把指揮權重新交給中國軍官,交給他並不信任的中國軍官。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