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明星] 重生之娛樂鬼才 作者:香港大亨 (已完結)

 
regn13 2018-3-21 18:08:53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47 127993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章 無人不知王啟年

    10月下旬。傍晚。

    天氣轉涼,王啟年換上了一身秋裝,揮汗如雨的在學校操場上跑步。

    上輩子,作為一個宅男,由於缺乏運動,不到三十歲,已經是一身毛病。重生之後,王啟年養成了每天早晚各自抽出半小時,進行跑步鍛鍊的習慣。

    跑步,這是王啟年認為,最容易也最能全面鍛鍊身體的方式。比什麼瑜伽、體操、打拳、廣場舞什麼的,效果更好。

    也許一開始覺得跑步挺累,但堅持了一年多之後,這已經形成了習慣,不再會覺得跑步會累人。

    傍晚跑步鍛鍊歸來後。

    寢室中,來了幾個記者,見到王啟年回來了,紛紛站起身道︰「王導,等您多時了,採訪交差,您懂的!」

    「嗯,我知道,知道!」王啟年笑了笑,說道,「報導可以,但不懂瞎寫啊,否則的話,下回就不接受你們採訪了!」

    「當然了,報導王導您的稿子,肯定是正面積極的,瞎寫的稿子,總編那邊也不能過關啊!」記者朋友們紛紛笑道。

    「上次的那篇《米粒之光》?不是你們報紙搞出來的?」王啟年忽然提到。

    「不是,不是!我們的轉載的!而且,今後這樣的文章,我們絕不會轉載!」這名記者連連低姿態的表示道。

    「好吧,我相信你!」

    王啟年點頭,開始接受了這次的採訪。

    這已經不是王啟年第一次接受採訪了,實際上,最早獲得採訪,是在王啟年成為TJ市高考狀元的時期。

    其後,在《命運之門》上映之前,王啟年更是與一部分媒體,配合默契。

    雖然,《命運之門》已經在電影院下畫了,但媒體採訪反而越來越密集,因為王啟年火了!

    隨著《命運之門》的大火之後,二十歲的導演王啟年,一夜之間,成為了經常上頭條的人物,彷彿成為了大牌導演一般。

    之所以,媒體爭相的炒作,無償的給王啟年吹捧!

    因為讀者和觀眾喜歡看王啟年相關的文章呀,與他有關的文章,現在都非常吸引觀眾的眼球。

    為了報紙和雜誌的銷量,媒體自然要跟風報導王啟年相關的新聞,最高親自採訪,獲得第一手的材料。

    在媒體的不斷包裝下,1998年下半年,王啟年絕對是華語娛樂圈,二十歲以內,最紅的一名男青年!

    實際上,他不紅沒天理啊!

    畢竟,王啟年不僅僅拍了一部小有名氣的電影,50萬成本博千萬票房,吸引了無數的驚嘆。

    另外,電影裡面一首首經典的歌曲,現在已經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流行。

    最後,《命運之門》的同名小說也是王啟年創作的,現在總銷量已經破了20多萬本,絕對屬於暢銷書。

    二十歲的天才編劇和導演,高考狀元,音樂天才,暢銷書作家。

    任何一個榮譽光環加在上身,都足以讓王啟年成為令人刮目相看的傑出青年。而所有的榮譽加於一身,造成了王啟年在媒體上火的一塌糊塗。

    若問王啟年和《命運之門》有多火?隨便找一家路邊攤,買一份報紙,直接翻娛樂版。幾乎所有的主流的報紙,都像是在連載一般,一篇又一篇的《命運之門》的影評和王啟年個人的傳記。

    當然,今年北影還有一個人比王啟年更火,那個人就是趙薇!今年中國影視行業最紅的一部電影是《泰坦尼克號》,而最紅的一部電視劇則是《還珠格格》!

    《還珠格格》是大陸和台灣合拍的一部作品,先是在台灣上映,重播多次都是收視率冠軍,甚至,打破台灣地區的收視率紀錄。

    在中國內地市場,同樣如此。7月份開始,正式批準了《還珠格格》在地方台上播映。幾乎那個台播《還珠格格》,其收視率立馬就飆升一大截。

    而趙薇扮演《還珠格格》裡面的小燕子,隨著這部電視劇的大紅,她幾乎成為了中國最具知名度的女演員。

    不過,王啟年又不是演員,沒有必要與趙薇作比較。

    等送走了記者之後。

    幾個小夥伴們,並不是妒忌、眼紅,而是像送走了蒼蠅蚊蟲一般。

    「終於走了!」

    「煩死了!」

    「難怪,老師們都說,紅了未必是好事。人紅之後,光是這麼一堆的採訪,就非常擾民,不人道!」

    眾人紛紛表示自己的痛苦。

    這段時間,大家每天都要面對一堆的人和事,搞的一點自由時間都沒有。

    「嗯,說的也是!如果有經紀人,這種採訪的事情,先讓經紀人給篩選、安排,之後就輕鬆了不少!」王啟年想了想說道。

    「經紀人?這得簽約吧,要是被賣了怎麼辦?」李解擔心的說道。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要麼咱自己註冊個影視公司,公司雇個經紀人,專門為我們服務!」王啟年說道,「不是我們與經紀人簽約,而我們僱傭經紀人給我們服務,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這就不怕被別人賣了!」

    幾個小夥伴們聞言眼楮一亮!

    影視公司,其實並不需要多少資本的,有少數專業的人才就夠了。北影廠附近多的這種皮包公司,甚至,有的跑龍套的,也註冊影視公司。

    北影在校生自己創業,註冊成立影視公司的,也為數不少。當然了,有的做成功了,失敗自然是更多。

    比如,後來國內民營電影巨頭之一的博納影業公司,就是北影的學長於冬創立的。於冬的第一桶金,是1999年投資運作《說出你的秘密》賺了50萬元,之後,博納這艘影視行業的巨艦,才開始啟航。

    現在,王啟年哥幾個,起步優勢明顯是超過於冬的。只要,能夠多拍幾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未來公司應該還是有搞頭的。

    而公司經營穩定後,他們既可以自己拍片賺錢,而且,還可以通過投資和簽約的方式,「剝削」更多的潛力股。

    至於公司的名字,王啟年等人想了半天,最終,弄出一個很䚮W墓 久啤靶』鋨槲幕  盡薄/dd>
⺼彆橇腕掛桴祥渣ㄛワ跤跺疑丿勘ㄐ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一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一)

    「同志,我們來註冊一家公司。」工商局的大廳,王啟年對著一名五十出頭的老奶奶級的工作人員說道。

    「註冊公司,你們幾個?」老奶奶撫了撫她的老花眼鏡,「小孩子一邊去,別學人家創業,糟蹋家裡面的錢。」

    大多數創業的年輕人,哪裡搞的錢,還不是家裡面的錢?而年輕人創業,又有幾個能成事?

    創業之路,向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成百上千人湧來創業,用不了幾年,絕大多數人都失敗了,徒然給後半生留下一屁股的債務。

    在這個老年人看來,年輕人創業,大多數都是坑爹,敗家的行為。創業成功了,固然是今後風光無限,失敗了,能夠要窮三代的。

    王啟年見狀,也並不惱,笑眯眯的從皮包中拿出一張《命運之門》的海報,說道︰「我們的辦影視文化公司的。之前,我們首部創業之作《命運之門》已經在影院上映了,國內總票房一千多萬,在今年國內電影中,至少能排前十名以內吧!錢也不是家裡面的,而是我們自己賺了。現在這筆錢是發行方北影廠獎勵給咱們的,等到電影分賬之後,我們公司還會有更多的錢!」

    「喲,居然是電影明星?」這個老奶奶一下子吃驚了。

    王啟年笑道︰「喏,要說明星的話,這小子才是吧!」說著,他指著旁邊的李解。

    老奶奶嘴巴張成O字形,顯得大吃一驚的望著李解。

    一個上千萬票房的電影演員,在普通觀眾眼裡,還是非常有出息的存在。現在BJ基層的公務員,一個月才一千多塊錢工資,若純粹按照現在的工資算,干幾十年,也未必能及得上一個電影明星的參演一部片子賺的多!

    「阿姨,別聽他咋呼。這小子王啟年,是導演和老闆,萬惡的資本家,我們跟他混的。」李解顯得臉紅。

    「導演?」她彷彿想起來了,之前看過報紙上將,什麼二十歲天才導演王啟年,就是這個年輕人?

    一下子,這個老人家眼光一變,看著眾人的眼光,一下子從敗家子,變成了有為青年。再加上,郝藝不露聲色的將一封紅包擺在桌子一角。

    老奶奶見狀微微一笑,也是不動聲色的用袖子一掃,一手袖裡乾坤,紅包已經從桌子上消失,而是被納入她的袖子中。

    根據她的經驗判斷,至少有十張鈔票,抵得上一個月工資了。

    於是,老奶奶對這批有為青年辦企業,自然是熱情多了,指點他們少走彎路,更快更省的走完流程。

    ……

    1998年11月,王啟年幾個低調辦了手續,將「小夥伴文化有限公司」的牌子給樹了起來。

    王啟年擔任公司的董事長,佔70%的股份,剩下的郝藝、李解和杜傑,都是10%的股份。

    公司以王啟年為首,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無論哪個年代創業想要成功,往往要看團隊領頭人的能力和威望。

    如果領頭的那個人都不行,團隊多半也不行,創業失敗概率就很大。王啟年成為控股股東,佔公司70%股份,大家並沒有任何不滿之處。

    可以說,公司最值錢的部分,就是王啟年!沒有王啟年全心全力的工作,小夥伴公司再多的股份,也一錢不值!

    王啟年擔任了公司的董事長之後,其他的幾個小夥伴,人人都是董事。

    公司的註冊資金,自是眾人剛剛捂熱的50萬元的獎金。這50萬元資金,從驗資賬戶上轉到公司基本賬戶上,之後,這部資金的使用,並不是用於投資拍電影,而是先花費了40萬元,在學校附近買下一棟面積約100多平米的舊倉庫。

    未來公司也是打算以這個舊倉庫,作為辦公地點。

    這個舊倉庫,自然是不如寫字樓體面。

    但問題是物廉價美,經濟實惠。

    直接花錢買了下來,今後開發商想要開發周邊的地產項目,光是拆遷費,估計至少可以賺十倍以上。

    至於把錢都花的七七八八,也不要緊。畢竟,他們現在僅是把公司註冊起來,接下來公司的資金來源,還是等《命運之門》電影票房到賬。之後,公司的資金方面,將會變得相對的寬裕。

    當然了,僅有辦公室還是不夠的。

    影視公司最重要的是人才,所以,王啟年很快「扯虎皮,拉大旗」,將之前《命運之門》劇組中的一些人員,紛紛給招攬到公司,成為簽約藝人。

    張晶晶、溫崢嶸兩女,雖然是同屆同學關係,但她們畢竟是北影表演班出身,未來前途比較光明,所以,對於加盟小夥伴文化公司,將經紀協議簽約給這個新成立的皮包公司,還是比較遲疑的。

    要是王啟年他們再拍一部電影,估計北影學校裡面有大把的師生,會願意簽電影的合約。但把自己長期的經紀合約,簽給一家剛剛註冊成立,沒有什麼底蘊的公司,這些前途比較光明的表演班嬌子們,很少有人會冒這個風險。

    不過,高壯、王小強、楊薇薇三人,在王啟年新公司的招攬下,欣然與小夥伴文化公司簽了長達五年的經紀合約。

    另外,燈光師趙老三和劇組老李,原本也是長期待業狀態,之前與王啟年合作,相對比較愉快。所以,在王啟年的招攬下,趙老三和老李都是猶豫了幾天後,便簽約加盟小夥伴公司。

    這裡面老李的運氣最好,王啟年讓他暫時去當總經理和公司的藝人經紀部的經理,上任之後,公司的日常管理和經紀業務,都讓老李去頭疼了。當然了,若是公司能發展起來,這個位置也是位高權重,油水很足的。

    趙老三則是公司攝影燈光部的經理,實際上,是管理和保養將來公司的燈光和攝影器材。有片子開拍的時候,他還是擔任燈光師的。

    其實,在王啟年看來,這些搞幕後工作的,可能比演員更重要。

    演員其實是過剩的,隨便去招,全國各地都能招攬一大群。但非常有經驗的幕後工作人員,將來絕對是稀缺人才。

    限制影視作品產量和質量的,還真未必是那些台前被媒體關注的演員的事情,幕後這些無名英雄,其實,才是影視工業真正的根基。

    當然了,公司簽下這些員工,每個月還需要支付他們工資,底薪是800塊錢,並且,未來會根據BJ市最低工資,逐步的上調底薪。當然了,干影視行業的,肯定不會是為了這些微薄的底薪。真正賺錢的還是拍攝製作影視劇,根據作品的投資規模和業績,決定他們的收入。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二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二)

    1998年11月11號,小夥伴文化公司正式成立。大家激動的聚在擁擠的辦公室中,開香檳慶祝公司的開業。

    王啟年看著公司,一共九個人。

    四個是公司的股東,五個是純粹的員工。

    王啟年相信自己和杜傑、李解、郝藝幾個人,士氣是沒有問題的。一些創業團隊中,資本家比打工仔還要吃苦耐勞,這是肯定的。畢竟,創業者不僅僅是投入了自己的時間和理想,更重要的是,往往自己的全副身家都賭進去了,有著不成功則破產的覺悟,這才是很多吊(那個)絲團隊,能創造神話的緣由。

    至於底下的員工,不持股,僅是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想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那就需要使勁的忽悠了。

    「諸位,小夥伴文化公司今天成立了!」

    王啟年模仿毛爺爺開國大典上的腔調,讓公司創始團隊眾人紛紛轟然大笑,笑完之後,又是鼓掌。

    等掌聲停下來,王啟年繼續笑道︰「無論是公司的股東,還是員工!公司能不能發展起來,靠的是我們整個團隊所有人的努力!當然了,發展起來之後,大家也將會是直接受益者。我們這個團隊能發展的好,那麼肯定是越早加入進來的越是會受益!」

    「我承諾,只要公司未來經營的話,至少不會虧待在場諸位。當然了,現在給你們股份也沒意思,公司就這麼點點家當,股份不值錢!等我給你們股份的時候,肯定是公司已經蒸蒸日上,股份非常值錢,你們做夢也想要擁有公司股份的時候。公司能成長起來,我們所有人都將會是受益者,而你們這第一批的員工也將會是第一批享受股權激勵的員工!」

    「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就是以年均10%的速度在快速的成長。目前看來,經濟成長速度還不會減速,而經濟成長。必然會造成影視文化行業高速發展。根據我個人環顧世界各大經濟體,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文化產業後來都呈現了爆炸式增長。「

    「美國、日本、香港、韓國等等各大經濟體,都顯示出一個規律,經濟高速到了一定程度,下一波受益的必然將文化娛樂產業。美國培育出了好萊塢,其最大的娛樂文化公司迪士尼,市值逼近千億美元。其他的巨頭,百億美元、幾十億美元的,也是有不少的。日本那邊遊戲公司、動漫公司,同樣差多,出現了不少幾十億美元級的巨頭。香港雖然市場小了一點,但也有嘉禾、TVB之類的十多億,甚至是百億級港元的巨頭。」

    「我們中國呢?目前,還沒有影視公司上市,資產規模比較大北影廠、上影廠、橫店,規模都不超過十個億。有人可能覺得很悲觀,其實……在我看來,現在投資影視行業,這是一個大抄底啊!如果,在美國那個一個成熟的市場,他們市場已經很大了,不具備多少成長空間了。」

    「但我們中國市場,對比一下世界那些同行我們的頂級巨頭和他們相比,還有千倍估值差距。也就是說,未來幾十年內,我們的文化市場,將會是千倍大市場!這個市場現在看起來不被看好,說明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會太強大。假若大家都看好,舉國上下都搞這個市場,那麼咱們就不是抄底,而與進入了一個競爭殘酷,很難勝出的市場!」

    「基於我對比世界各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史和估值,客觀的評估中國的影視文化市場,存在前被低估的空間。即使以GDP規模和文化產業的估值對比,至少也是被低估了幾十倍。」

    「所以,現在我們從事的事業,可能是未來中國最有增長空間,最有潛力的新興市場!別的國家可能已經不算新興市場了,但影視行業,尤其是在中國,絕對屬於新興。因為,我們的市場規模太小也太低估了,這麼低的估值,這麼小的市場是不正常的!正是因為,這個市場不正常,出奇的小,整體估值出奇的低,才存在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小夥伴公司未來的定義是什麼?僅是電影嗎?不是!不僅侷限於電影!我們是搞文化的!電影可以考慮搞,電視劇可以考慮。甚至,小說、動漫、音樂、話劇、相聲、二人轉,也沒什麼不可以。」王啟年笑道,「還有就是未來的電子產業和互聯網產業不斷發展,有的新的文化產業出來,我們也會積極參與。我們是一家年輕的公司,我們是一家非常有野心的公司!別的行業,按部就班發展,也許需要龐大的資金和時間積累。文化產業,只要能搞出好作品,有好的創意,直接讓觀眾、讀者和用戶感覺到作品很棒,這個雪球滾起來的速度是非常快塊的!」

    在王啟年的激勵下,眾人紛紛叫好。

    不過,等到等到會議結束後,大家最關心的一個話題還是什麼時候拍下一步電影,下一部電影是什麼?

    對此,王啟年點頭,說道︰「下一步電影,一方面我們等《命運之門》票房分成到賬。另外一方面,則是劇本方面還在構思創作。不會那麼快就開拍,要拍的話,至少也是等到下學期。不過,我建議你們,先看看《西遊記》和《大話西遊》,我的作品與之有一點的關聯。」

    與《西遊記》和《大話西遊》有一定關聯性,那樣的電影是什麼?雖然,大家都很好奇,但王啟年對眾人保密。但王啟年自信滿滿的樣子,讓大家覺得開始對這部作品非常有信心了。

    而王啟年自己,對這個題材,信心更足!

    西遊記相關的題材,在中國市場絕對是比時空穿越這個題材,更有群眾基礎。

    未來的《西遊降魔篇》、《大鬧天宮》兩部西遊題材的影視作品,先後在國內市場上成為十億票房俱樂部的一員!

    要知道,截止2014年,王啟年重生之前,在國內市場取得十億票房的華語電影只有5部。

    而這五部十億票房的大片中,居然有兩部是西遊題材的!由此可見,《西遊記》這個元素,在中國民間是多麼的深入人心,多麼的火!

    ……

    PS︰第二更,感謝迷失之紫色天空慷慨打賞。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三章 構思劇本

    因為,王啟年計畫下一部作品是《西遊記》相關的題材。所以,這段時間他已經蒐集了不少西遊相關的影視作品。

    央視版的《西遊記》電視劇,自然是必看。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也是反覆的複習。

    央視的《西遊記》可能更原汁原味,但《大話西遊》裡面重新解構西遊記,也是別樣的經典,讓人感覺到,《西遊》故事還能如此的改編。

    當然了,後世還有一部從《大話西遊》裡面衍生出來的同人小說《悟空傳》!王啟年也是搜腸刮肚,回憶這篇小說的內容。

    由於當年看的不太仔細,所以,《悟空傳》細節上記不清了。

    但是,其中一句裝逼的名言永遠不可能忘記「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這段唐僧說過的霸氣側漏的話,王啟年可是記憶深刻。

    當然了,這段話王啟年覺得,由唐僧去說,真尼瑪的浪費了一句好裝逼的台詞。所以,王啟年計畫寫的劇本裡面,這段裝逼的話,讓主角孫悟空來說。

    實際上,孫悟空去說這番話,才是更恰當。

    還有就是《西遊記後傳》這部電視劇,可惜要到2000年才播。這部《後傳》最**的地方在於後來不少的鏡頭,被《哈利波特7》電影抄襲了。讓很多國內觀眾無語高帥富的特效大片,抄中國的**絲電視劇裡面的鏡頭,還要不要臉了。

    當然了,正是因為《西遊記後傳》裡面不少鏡頭被《哈7》抄了,所以,很多人才口碑才變了,覺得《後傳》開始變的經典了。

    王啟年覺得《後傳》裡面一些陰謀、佈局,是可以借鑑的。比如,真正的西天的真正的佛祖已經投胎轉世,現在的佛祖是假的,是一個佛祖斬掉的負面情緒,無天所偽裝出來的。

    之所以要這麼處理,也是為了避免得罪佛教的信徒。

    ……

    《西遊大聖篇》這是王啟年給電影劇本擬定的名字。

    王啟年並不一開始就寫劇情,而先從設定上著手去寫。

    設定的核心,王啟年再三斟酌,把「長生」作為作品背後的主題「千般法術,無窮大道,我只問一句,可得長生麼?」

    神靈、妖魔、諸佛,他們看起來理念不同,神通不一,但都是追求超脫和長生。

    但並不是說,成為了神仙、諸佛和妖魔,就能真正的不朽,僅是他們獲得了更長一點的壽命,還是會死的。

    而天地之間,存在幾種稀缺的資源,可以延長他們的壽命。

    幾個常見的延長壽命的天才地寶天庭的蟠桃、地界的人參果,還有就是佛門的金蟬子。

    西王母的蟠桃是天庭用以拉攏許多神仙的戰略資源,每三年(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實際上等於是千年)召開一次蟠桃宴,宴請一些神仙諸佛,享用蟠桃延長壽命,從而拉攏一些神通廣大的神仙諸佛,讓他們能承認天庭的正統地位。

    地界的鎮遠大仙,號稱是地仙之祖,威望是非常大的,除了他神通廣大罕有敵手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五莊觀上的人參果。人參果也也具備類似於蟠桃的功效,

    西方極樂世界,即使的佛祖也是有壽元極限,其他的諸佛、菩薩、羅漢,同樣的如此。即使他們除了向天庭臣服,以此換取蟠桃。但蟠桃資源很有限,還是不夠分的。

    不過,西方極樂世界也有一種獨特的資源金蟬子!金蟬子是一種妖魔,諸佛將之降服。佛祖將金蟬子收為弟子,但實際上,金蟬子具備吃了後能讓人長生不老功效,類似於蟠桃和人參果。而每次金蟬子被食用後,死後投胎轉世,依然還具備同樣的功效。

    「西遊」的主題,就是護送這一世的金蟬子,到西方極樂世界,讓諸佛們享用。

    當然了,《西遊大聖篇》一開始設定,王啟年決定改變孫悟空的設定。

    設定裡面的孫悟空,並不像原著一樣,一開始就是猴子。

    而是一個人類小孩,他聽老人講故事,傳說中女媧補天的石頭,誰要是鑽入石頭縫裡面,就能變成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的「靈明石猴」之體。而這塊石頭,可能就在花果山。

    人類的小孩,聽聞了這個傳說,因為好奇,開始爬上山,找那塊石頭。

    之後,他真的上山了,遭遇到猴群、猛獸和妖怪襲擊,他終於發現了靈石,並且鑽了進去。

    鑽進去之後,小孩果然開始脫胎換骨,破殼而出,變成了擁有」靈明石猴」之體。

    擁有了「靈明石猴」之體後,小孩在猴群裡面逐漸混成了山大王,每天有大量猴子猴孫孝敬,日子過得比山下倒是舒坦的多了。

    但是,也見到不少生老病死,所以,他顯得悶悶不樂。後來,聽從猴群裡面的一些老猴子的建議,他開始出去尋找傳說中的神仙,學習傳說中的長生之術。

    後來,他自然是沿著西遊記的軌跡,在靈台山拜了菩提祖師為師,學了七十二般變化和觔斗雲等等神通。

    再後來,自然是重走大鬧龍宮、閻王殿和大鬧天宮之路。

    這個故事裡面,唐三藏的前世金蟬子,意外的認識了悟空,成為了悟空的朋友。

    而悟空得知,金蟬子的意義,居然是被吃掉。於是,他憤怒了,要保護金蟬子。

    因此,觸怒了西方諸佛,被如來鎮壓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後,轉世輪迴十次的金蟬子,以唐三藏的身份,再度與悟空相遇,將他從五行山下救出。

    當然了,這個故事裡面並不是重走西遊路。而是悟空知道,唐三藏就是金蟬子,去西天之後,真的會一命歸西,所以,不斷阻止師傅上西天。

    簡單將自己自己草擬的大綱閱覽了幾遍,王啟年微微一笑,覺得頗為滿意,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妹子!

    恩!

    必須得有一個妹子,喜歡孫悟空的妹子!

    王啟年設定,鐵扇公主……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四章 票房分賬和派發紅包

    1998年12月5日,《命運之門》的國內票房分成到賬,稅前274萬元人民幣,扣稅之後,實際到手252萬元。

    稅率是按照電影行業的慣例8%稅率3%的營業稅,5%上繳給電影專項資金。

    王啟年對影視行業的稅率,並沒有什麼意見。實際上,電影產業的稅率,相對於很多傳統行業,已屬稅負非常低的行業之一了。

    況且,王啟年等人這一次投資,是作為電影投資人拿投資分紅,而不是以導演、演員等等身份獲得勞動酬勞,這等於合法規避了繳個人所得稅。

    實際上,王啟年成立公司,也同樣是這個目的。今後,拍攝影視作品的分賬,直接打到公司賬上,規避個人所得稅。而公司盈利之後,向股東分紅,繳納的紅利稅、印花稅什麼的,也遠遠低於個人所得稅。

    「哇,發財了,好多的小錢錢!」杜傑一副財迷的樣子,似乎要暈了過去。

    「別激動啊,這才兩百多萬。咱們的第一桶金,今後,咱的目標可是拿千萬、上億分成的!」王啟年裝逼說道,其實,他心裡也是非常的激動!

    兩百萬本金啊,如果沒有出息的話,炒炒股票、炒炒樓,後半生也無憂了。

    當然了,很快王啟年將這個雜念拋至腦後,尼瑪的,就這點出息?

    人家創業的收益率豈是「投機倒把」的金融食利之輩所能想像?

    比爾蓋茨、麻花藤、馬雲之類的創業者,二十年創業給個人帶來的收益率,那個不是幾十萬倍,甚至百萬倍以上?

    最牛逼的企業家,創業成功之後的收益率,比兩塊錢買票房,中了五百萬的收益率也不遜色多少!

    這才是創業的魅力所在!

    「老大,這筆錢怎麼分?」眾人都是期待的望著王啟年。

    「一部分咱們分了,按照之前商議的分配比例。另外,一部分注入公司,咱們幾個都有公司的股份。最後的零頭,則是兌現承諾,給《命運之門》劇組裡面參與過製作的所有人,進行紅包獎勵!」王啟年說道,「咱們四個人,就不要這個紅包了!對我們而言,最大的紅吧,應該是在未來,小夥伴文化公司能夠發展起來,從小樹苗成長到參天大樹,才是我們的大紅包!」

    「對,年哥說的有道理!」

    王啟年等人經過商議,資金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筆100萬元注入「小夥伴文化公司」,充實公司的資本實力,將來的投資項目也是以公司作為主體。

    第二筆錢,100萬元按照事先約定的比例,王啟年拿40萬元,李解、郝藝、杜傑各拿20萬元。

    另外,還有52萬元現金,其中10萬元償還給小香,借了八萬至少換十萬才算夠意思。還有42萬元則是分配給參與這部電影創作的所有人,給每個人一份大紅包。

    紅包最高可達五萬元,即使是演個路人,只要名字記錄在案的,最少也給2000塊錢紅包。

    「什麼,居然給我5萬紅包,多不好意思呢?」黃海波嘴中說著不要,但卻死死的抓著紅包,生怕王啟年反悔了。

    王啟年好爽的說道︰「拿好吧,說好給你的,就不會反悔!」

    其實,王啟年嘴裡面這麼說,心裡面卻是發虛的。

    實際上,電影的分成收入高達200多萬元。能拿到5萬塊紅包的,也僅是屈指可數的幾個人。

    接下來,王啟年再將紅包給了張晶晶、溫崢嶸,她們兩人戲份其實超過黃海波,但同樣是拿五萬塊的大紅包。

    這主要是因為,王啟年並不希望因為分贓不均,而讓大家心裡有疙瘩。

    黃海波、張晶晶、溫崢嶸三個戲份比較多的同學都是拿5萬元紅包,這是王啟年對他們的提前的拉攏。

    這個年代的演員片酬一般都不是很高,國內的一些頂級明星,最高的片酬才是兩三百萬級別。二線的明星,電影片酬可能才二三十萬元。

    至於演電視劇,一集片酬幾千塊錢。整部幾十集的電視劇,演完之後,能賺到十萬塊錢,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拿五萬塊錢的紅包,在幾年後真不算什麼。但現在……足以讓電影學院裡面的學生羨慕妒忌恨啊!

    尤其是,黃海波、張晶晶他們三個,還是沒什麼名氣的在校生,就能拿這麼一大筆的紅包!於是,表演班不少的同學,不免會想入非非,覺得自己也能行。

    這等於是王啟年的小夥伴公司做了一筆「千金市馬骨」的活廣告,今後他再到北影校內招人拍戲,肯定會有一大波同學,搶著前來試鏡。

    另外,就是剪輯師張老頭,也就是王啟年和杜傑的便宜師傅,他也是拿5萬元的紅包。這筆紅包給出來後,張老師也顯得和藹了不少,對王啟年和杜傑抽空給他們開小灶。

    張老頭原名是張師古,雖然並沒有讀過電影方面的大學,但是,做剪輯卻有三十多個年頭,其剪輯方面的經驗和手藝,書本裡面未必能細緻的教!

    即使將來隨著技術發展,剪輯技術逐漸是把膠片數字化處理,在電腦上用軟件剪輯,雖然工具越來越先進了,但是,傳統的剪輯師的經驗,也絕不過時。

    這就像寫作一方,即使把紙張和筆,換成了電腦鍵盤,但是文字創作的經驗和技巧,其實還是一脈相承的。

    剩下的,燈光趙老三、劇務老李、化妝師張人之也僅拿3萬塊錢紅包。楊薇薇、高壯、王小強等等幾個在電影裡面露臉的非知名演員,也各自拿到了2萬塊錢。

    最後就是劇組的那些打雜的跑龍套的,王啟年、杜傑、李解和郝藝等人,也分別登門拜訪,最少給給2000元紅包。

    在派發最後一個紅包之後,還剩下3萬多塊錢。

    這筆錢,王啟年也沒有留下分文,而是在大酒店請客,算是遲來的《命運之門》票房大賣,以及小夥伴文化公司成立的慶祝宴。

    ……

    PS︰第二更,感謝笑笑流浪虎、眼閱心明慷慨打賞。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五章 慶功宴

    慶功宴舉辦日期選在12月12日這一天。這年頭,連雙十一都沒有,更別提雙十二。所以,這一天也就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

    當然了,未來就不一定了。

    王啟年先後選雙十一和雙十二的日子,分別召開小夥伴公司的成立會議和對外宴請賓客,本質上,也說明了他對這兩個特殊日子的「佔有慾」。

    1998年12月12號,傍晚七點鐘。

    北影小區,明清風情街,一棟古色古香的酒樓。門前停車位已經擠的爆滿。

    因為,小夥伴公司將宴請賓客的地址,選在這裡。

    王啟年事先佈置了一番,在酒店安排了條幅,上面寫著「《命運之門》電影票房破千萬兼小夥伴文化公司成立慶功會」!

    這個慶功會上,100多名劇組成員,濟濟一堂。另外,還邀請了麥田音樂公司、北影廠和接力出版社三家公司的代表。

    「王老闆,年輕有為啊,二十歲就有自己的公司了!」

    「哪裡哪裡,小公司不值一提。」

    「王導,今後有新作品,記得拉我一把,我對電影投資也非常感興趣。」

    「呵呵,那是當然的。」

    眾多貴賓們無論是已經很熟,還是比較陌生,但都喜歡圍在王啟年身邊,讓他有種前呼後擁的架勢。毫無疑問,他在現場中,很容易形成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人脈圈子。

    文化娛樂圈子的,才華固然重要,人脈和圈子也很重要。

    沒有混入圈子,人家不帶你玩。而已經開始「玩耍(合作)」過的人,並且合作很愉快,刻意拉攏的話,可能就會形成一個緊密合作的小圈子。

    一個牢固的小圈子,可能形成同進同退的聯盟。在市場競爭中,是具備排他性的。

    其實,王啟年就是試圖建立一個小圈子,作為一個壁壘,用以形成競爭優勢。

    在眾人到齊之後,台上請了工作人員佈置音響設備。

    之後,主持人簡單的介紹。

    王啟年這個東道主,上台講話︰

    「各位同事,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今天請大家來,事情再簡單不過了。《命運之門》這部小成本的電影,票房破了千萬。並且,這還沒有算海外發行的票房收入。

    根據目前的數據,香港那邊已經有450萬票房了,台灣新加坡也上映了,那兩地的票房不多,但換成人民幣也差不多兩百萬。

    但若是加上影碟銷售的話,實際上,《命運之門》這部投資僅僅有50萬元的片子,光影視產出就創造了2000萬元的GDP。

    這個投入和產出比,毫無疑問是非常高的,即使是搞房地產的,其投入和產出,估計也不能和我們相比。

    現在,媒體上已經有不少將說我天才,鬼才!《命運之門》是票房黑馬,票房奇蹟。

    但實際上,我左思右想,還是意識到,其實,《命運之門》的成功,絕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你們大家的功勞!

    不僅僅是製作的團隊,其他的發行、宣傳、銷售和放映等等人員,你們也是有功的,有些功臣,甚至我們的名單裡面沒有,只能當做無名英雄,在心裡面感謝了!」

    王啟年演講停頓了片刻,現場上眾人會意,如潮的掌聲響起。

    「《命運之門》這部電影的成功,這個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就業。所以,影視不僅僅是文化藝術,其實也是一門生意和經濟。

    如果,我們能把產業做的更大,想必是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對我們國內和世界經濟,是能做出正面的貢獻的。

    所以,我才會決定投資成立小夥伴文化公司。

    目前,小夥伴文化公司,股東就我們哥們幾個。還承蒙一些合作夥伴看得起,已經有人加盟了我們公司。

    將來,我們的公司的目標,不僅僅是自己拍片。而且,若是做大做強了,還可以向更多的導演投資,給國產票房市場的發展,添磚加瓦。電影票房市場能越來越好,我們中國電影才會越來越好。」

    「此外,我認為電影、音樂、小說,還有其他的各種藝術,比如,舞台劇、漫畫、動畫、遊戲,這些都是有共同之處。

    我們一部電影,品牌具備一定的號召力。那麼,可能我們會發佈同名小說和音樂專輯。

    這個合作,我們已經和麥田音樂、接力出版社嘗試過了。

    今後,我們可能會做更多的探索,爭取,一部作品,可以打破影視、音樂、小說或者其他的壁壘,創造更巨大的產業價值……」

    現場中,王啟年長達二十分鐘的演講,獲得了如潮的掌聲。

    另外,接力、麥田和北影廠、電影學院的領導,各自上台致辭。雖然,沒有人敢說,小夥伴公司未來怎麼樣。畢竟,劉德華、周星馳,其個人創立的電影公司,也出現過經營不善,破產倒閉的事情。

    由此可見,即使一個具備票房號召力的導演和巨星,成立一家影視文化公司,未必就能有前途。

    畢竟,能拍出好作品,不代表能經營好一家公司。

    「我說小老弟,你這是不是步子邁的太大了?」麥田的宋老闆笑道,「你沒經營過公司,不知道經營公司的辛苦啊!說真的,一家公司成立之後,每天都要經營成本!還真不如個體戶,做事的事情,才開始拉投資要舒坦!」

    「老哥,話不能這麼說!成立公司之後,就開始有長期的合作夥伴和員工,這樣今後不會一個蘿蔔一個坑,即使再紅,也讓人產生不穩定的感覺。」王啟年笑著解釋道,「再說來,中國娛樂行業剛剛起來,如果沒有人才,未來就不能在行業擁有話語權。而拉攏人才,純粹以朋友義氣,能拉攏多少個?而且,維繫朋友關係,還不得把人累死?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城裡公司,一紙合約,簽下大量的有潛力的人才!」

    「嗯,說的對!」宋柯聞言一笑,他的麥田音樂公司,也是這麼做的。早期靠著友情,忽悠一些朋友到公司幫忙。但現在光靠著這種關係,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更重視以合約的方式,簽下歌手和作曲家。

    ……

    PS︰第一更,感謝星落銀羽、眼閱心明慷慨打賞。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六章 漫畫單行本(一)

    1998年12月,在王啟年在酒店裡面宴了賓客之後,又回到自己公司開內部的會議。

    雖然,王啟年是反感大公司的文山會海的,沒完沒了的開會做報告。

    但公司成立之初,是必須要多開會的。

    很多的戰略,很多的目標,其實都是會議上提出來的。

    會議多了,也許是弊病。但完全不開會,公司也會顯得不像樣,沒有精氣神,沒有團隊精神。

    「各位小夥伴們,我們公司已經註冊成立了一個月了,一個月來,我們基本是無所事事,也許大家等的很焦急了,其實我也很急。但有時候急不得,得淡定一點。我們公司很小,但首要任務不是馬上就開工,火箭一般的搞大發展。但這不現實,好作品很少是趕工趕出來的!」王啟年解釋說道,「我們影視文化類型的公司,生存能力取決於作品是否能夠獲得成功。為了成功,我們得多經歷一些時間考驗,不斷的打磨劇本,和做其他方面的準備工作。目前,大家有空,真的應該多看《西遊記》,最好,把從開頭,到大鬧天宮,悟空被鎮壓在五行山下的劇情,從頭到尾給反覆朗讀。每天至少讀一遍,把原汁原味的西遊劇情,記在腦海裡,到時候,正式拿到劇本拍戲的時候,會更輕鬆一些!」

    「當然了,現在公司的電影,是以我的劇本為主!這是因為,我們公司是本錢和團隊,限制了我們的能力,只能專精於一部電影。不是說,今後公司的發展,完全是圍繞我的電影做後勤服務。不是的,我比較提倡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如果,將來我們公司賺了不少錢,可以投資多部電影。那麼,我絕對贊同,把資金分成很多份,投資多個導演的電影。這也是為了規避一部作品慘敗,造成公司一蹶不振的後果!」

    「除了電影之外,我們適當投資其他的文化產業,對沖電影產業整個行業的系統下風險。比如,電影行業整體蕭條時,我們會有其他業務對衝風險。」

    「還有,現金流的管理……我們財務上要適當的注重一下對現金的管理,比如,在公司投資還未進行之前,充分的把現金利用起來,低風險的保本理財,比如銀行協議存款。現在是年底了,銀行攬儲了,存款比平時有更多的優惠……」

    在會議上結束不久。首先通過了第一項公司投資決策,倒不是主業上的投資。而與BJ銀行簽署了為期三個月的協議存款合同,存款金額達100萬,年利率達8%!

    因為,年底銀行攬儲,給的利息會被正常的存款利率要高一些。

    存三個月,因為公司的電影主業,至少在未來三個月,是不會開拍的。劇本還沒有搞定,大量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怎麼可能這麼快上馬?

    所以,這筆錢先放在銀行吃利息,三個月是協議存款,至少有兩萬塊錢的利息。

    而公司賬面上還剩下10多萬元的現金流,這筆現金流,足以給員工發工資,並且,還可以做一些規模比較小的投資。

    公司的員工必須要有事情做,才能夠獲得進步。

    團隊的執行力,既是辦事的能力!

    團隊,往往是做過越多成功的項目,就會越有自信,執行力也會越高。

    而那些失敗的團隊,要麼是挫折造成的,要麼是懶出來的!

    王啟年經過思考,第一筆業務要簡單,資金要小,並且,即使失敗,對公司主業也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最終,他決定而是投資7.5萬元,出版《薔薇少女》的漫畫單行本。

    當然了,這個項目也要徵詢小香的同意。畢竟,亞城木夢葉是他們共用筆名,作品版權是一人一半的。

    「什麼,年哥哥,你成立的小夥伴文化公司,準備出版《薔薇少女》?」當王啟年與小香商議這件事,她顯得很是驚訝。

    「怎麼,不可以嗎?」王啟年問道。

    「不是啊,我是說,不與《北卡》編輯商量嗎?」小香有點顧慮。

    「不用了!簽約的時候,單行本出版明確被保留了下來,所以,沒有必要通知雜誌社了!」王啟年說道,「其實,不通知也為了我們雙方的臉面!若是通知的話,《北卡》提出很低的版稅出版合約,那麼,我們是簽約,還是不簽呢?簽,則吃虧了!不簽,則是進一步得罪了雜誌的編輯部!」

    小香聞言恍然大悟說道︰「原來是這樣呀,那麼我聽年哥哥的!」

    經過了小香同意之後,王啟年拿出一份《薔薇少女漫畫單行本出版協議》,合同的甲方是小夥伴文化公司,乙方是亞城木夢葉這個筆名,以及王啟年和小香兩人的真名。

    合約裡面,《薔薇少女》單行本的版權,是委託給了小夥伴文化公司全權代理了。小夥伴文化公司,給予亞城木夢葉這個筆名支付10%的版稅。

    當然了,現在為了方便匯款,統一寄到小香的私人賬戶上。

    將來,等到「亞城木夢葉工作室」成立,稿費方面則是打到工作室的基本賬戶上。

    王啟年見到小香連合同看都不看一下,就簽字了,心中不禁莞爾,說道︰「小香,今後簽約什麼的,合同要看仔細啊,避免被賣了。」

    「這個年哥哥給的合同嘛,即使是賣身契,也認了。」小香無所謂說道。

    王啟年見狀不禁一笑,心中卻是想到了《魔法少女小圓》裡面的那個QB,到處用「和我簽約成為魔法少女吧。」之類的名義行騙,每一個成為魔法少女的,基本都是悲劇收場。

    其實,若不是少女們很好騙,QB怎麼會專門鑽空子,找少女簽約呢?

    小香雖然有捉弄人的小智慧,但遇到這種簽合同的大事情,往往卻是很好騙。所以,王啟年決定霸道一點,包攬今後小香絕大多數的合約,代替她做主,避免小香迷迷糊糊的被騙了。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七章 漫畫單行本(二)

    1998年12月中旬。

    《薔薇少女》漫畫單行本出版計畫,在王啟年的推動下,雷厲風行的開始運作起來。

    這個投資成本非常小,即使的以小成本被電影業內津津樂道的《命運之門》,投資也高達50萬元!

    但《薔薇少女》漫畫單行線啟動資金卻是非常少的,僅需要7.5萬元,就可以啟動這個首印1萬本的出版計畫。

    投資規模小,但這個項目的想像力卻是非常驚人的,有些暢銷書能賺到利潤,幾乎不遜色於大賣的電影!

    當首印發行順利,資金開始回籠之後,可以在陸續開始一版再版,將發行量推到一個非常高的程度。

    更何況,《薔薇少女》漫畫單行本,並不是僅僅一本,而是一個品牌,一個系列的長篇漫畫。

    按照王啟年的預計,如果這個項目順利的話,至少會出版5冊單行本!

    出版的進度並不會很快,最多是一年出版一冊。

    這是因為,王啟年怕累著小香了。目前,小香的漫畫每一筆都是她自己親自勾勒的,付出的勞動非常繁重。不像一些職業漫畫家,有大量的助手打下手,節省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再加上小香性格有點偏執,喜歡對每一個漫畫都精益求精,有時候一頁的漫畫反覆修改,到定稿時,可能要付出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而一頁定稿的漫畫,廢棄的草稿紙,可能有十多頁之多。

    一年時間出版一冊,這樣的速度並不是很快,但如果這部漫畫被經營成為了一個品牌,那就不需要太注重產量了。

    到時候,漫畫僅是一個引子,更多的利益,應該來自於改編動漫和遊戲!

    《薔薇少女》這部漫畫,是王啟年的創意和故事,在雜誌上人氣不低。再加上,當初漫畫的人設方面,郝藝也幫了點忙。

    有公司兩大創始人,在這部漫畫裡面貢獻了自己的智力。所以,公司對這部漫畫單行本的出版,還是相對比較樂觀的。

    整個單行本出版過程,實際上,是小夥伴文化公司出錢,接力出版社出力,雙方聯手搞的自費出版項目。

    盈虧是小夥伴公司的,接力出版社旱澇保收的賺取大約2萬元的勞務費。

    不過,接力出版社的效率也讓王啟年很滿意,12月初拿到了稿子,在12月17日,1萬本《薔薇少女》漫畫,已經製作完成,等著小夥伴文化公司的驗收。

    當天,王啟年親自雇了一輛卡車,去接力出版社的倉庫中去提貨。

    「嗯,不錯!」王啟年摸了摸紙張,有一定的厚度,並且,紙張的質量,也絕不是廉價的。

    「那是當年,王總的生意,即使我們不賺錢,也要做好!」接力出版社BJ印刷分公司的領導笑眯眯的說道。

    不賺錢也要做好?王啟年心中只能呵呵,接力出版社這麼給面子,應該是《命運之門》小說版大賺了吧!

    貌似,王啟年前不久在報紙上看到《命運之門》小說版,居然大賣了超過40萬冊,差點讓他念頭不通達。

    畢竟,若是之前他選擇版稅分成,估計小說版收入至少有三十多萬元。但由於選擇了買斷,只拿了2萬元。

    當晚,1萬本《薔薇少女》漫畫單行本驗收完成,王啟年將貨提回了公司。

    ……

    12月18日,《薔薇少女》漫畫單行本第一冊,開始上市。

    單行本厚厚的四百二十頁的內容,不僅僅有漫畫。並且,還附加了上雜誌連載過程中,沒有的劇情設定和解說。

    沒有追過雜誌上連載的新讀者,直接買《薔薇少女》單行本,顯然是非常划算的。因為,這麼厚厚的一本書,定價居然只要16元一本!

    即使以前在《北卡》雜誌上追看過《薔薇少女》的讀者,也會因為一些雜誌上沒有的設定和解說,也會覺得超值!

    而小夥伴公司給零售渠道的批發價,則是只要10元一本。如果不好賣,只要書沒有出現被翻過翻舊的痕跡,是可以按照批發價退貨的。

    在北影附近一帶的學校,王啟年等人影響力比較大,加上,小夥伴公司有固定的地址,退貨的話,可以直接上門。所以,他們成功的說服了三十多家書攤和書店老闆,將《薔薇少女》1500本書發行出去。

    至於,離開北影校園比較遠的書店和書攤,由於和王啟年等人關係不熟,所以,只發行了不到五百本。

    目前,首印的一萬本書,僅僅銷售出去兩千本。

    倉庫裡面還是堆滿了將近八千本書。

    這其實是很多自費出版,圓作家夢的創作者的通病出書容易,賣書難!

    當然了,自費出版運作不好,就是一個坑!

    如果能運作的好,則就是成功的民營書商了!

    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國內很多民營出版巨頭,都是從自費出版自己的作品,開始踏上了這條路。

    這條路雖然存在風險,但如是運氣好,運作了一些暢銷書,也是可能賺很多利潤的!

    ……

    「年哥,目前《薔薇少女》2000本投放到了市場,庫存8000本!」12月19日,郝藝向王啟年匯報成果。

    王啟年要忙著創作電影劇本,空閒的時間被佔的滿滿。

    因此,圖書銷售這件事,都是拜託給其他人去做了。郝藝對於《薔薇少女》這部漫畫相對比較懂,所以,銷售目前讓他負責。

    當然了,不僅僅郝藝出馬了,李解、楊薇薇、高壯、王小強他們也被派出去當圖書銷售員,美其名為鍛鍊他們的演技和口才!

    成功的推銷員,要有一流的口才和演技,才能讓客戶上鉤。

    所以,演員也可以通過兼職當推銷員,去鍛鍊一下自己的演技。

    這番歪理被王啟年振振有詞的說出來,於是,整個公司一半的人馬,都被派出去賣書了。每個人,騎著自行車,或踩著三輪車,在外風餐露宿、早出晚歸的賣書。一群未來的潛力明星,王啟年下一部電影的主要演員,被當做民工使用!

    這個場面……太美了!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八章 新一輪炒作

    「嗯,知道了!」王啟年思索片刻說道,「現在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渠道問題,而是讀者不知道《薔薇少女》單行本出版了!《北卡》雜誌不可能給宣傳的,所以,我們得想方設法,讓漫畫讀者知道《薔薇少女》出版單行本了!」

    郝藝聞言笑道︰「我知道了!年哥,你專心寫劇本吧,圖書發行和宣傳的事情,交給我們就行了!跟年哥我也學到了不少,宣傳炒作的手藝,我也會使!」

    「嗯,這件事,要上心一些。即使《薔薇少女》投資規模不大,也不可馬虎!做成功了,《薔薇少女》將會成為我們公司未來的一個長期的飯票!」王啟年笑道,「另外,將來再過幾年,電影市場越來越市場化之後,可能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做發行。那時候,有了現在賣書的經驗,也有助於搞好電影發行!」

    其實,國內的電影越來越越市場化,是一個大趨勢。

    從90年代中期,票房分成制度改革,就是電影市場化改革的第一步。

    接下來,北影為基礎整合出中影集團,上影廠為基礎整合重組出上影集團,院線發行制度越來越正規。

    到2003年更是允許民營資本投資電影院線市場,之後的電影市場,市場化程度已經非常深了。

    也許,現在小夥伴公司抱北影廠,也就是未來的中影集團大腿,就可以將搞好國內的發行。

    但是,隨著院線市場越來越市場化,緊抱著一個巨頭的大腿,是不可能做到利益最大化的。

    屆時,必須要自己做發行,不僅僅與北影的渠道合作,還要與其他民營院線商和獨立的影院院建立合作關係。

    此外,圖書的發行、炒作和宣傳經驗,與電影也是異曲同工的。

    後世,一堆暢銷書作家,進軍電影市場,拍出來的電影紛紛能夠大賣。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暢銷書作家有粉絲。

    另外一方面,90年代末那批「寫作文」崛起的「作文系」青年作家,崛起過程就是經典的商業炒作。

    這批「作文系」出身的青年裡面,即使參賽作文拿獎的,若是後續不會炒作和包裝,就泯然眾人了。能從寫作文的獲獎青年,變成暢銷書作家,這一個過程,崛起的那一批的,一個個都是炒作天才!

    他們本身就是最擅長炒作的一批作家,即使不寫書,換做拍電影,把當年炒作經驗,拿到電影市場上,一樣可以獲得巨大的成功!

    嫻熟的炒作包裝技藝,在追名逐利的時代,是不可缺少的吃飯手藝!

    王啟年的團隊,才華大家是有的!但炒作經驗,在他的燻陶下,也是豐富的!比起那些作文系的暢銷書作家們,炒作的能力,只會超出,不會遜色!

    「喂,《BJ晚報》的林記嗎?我是郝藝啊,《命運之門》劇組的那個,王導的室友和哥們……對對,我有新聞,想要與你們合作。下一部電影,不,不是這個,暫時保密。王哥還沒有想好呢,我說的新聞是王導開的公司,小夥伴文化公司,這個新聞夠勁爆吧?」

    「《華夏新聞晨報》的李編輯?恩,我是小郝啊,前幾千還請您在我們電影學院寢室一起喝過啤酒。恩,沒什麼事情,主要是想要讓李哥幫個忙,配合宣傳一下新聞。嗯嗯,要錢?多少,兩千塊,可以!只要新聞上三天內能上你們保值,就給你!」

    連續的幾個電話打出去,聯繫了多家紙媒。

    公關費自然是花出去了不少,但基本已經搞定了幾家媒體,同意配合小夥伴文化公司的炒作宣傳。

    當然了,在「王啟年式炒作」中,在媒體上做文章,登軟文,僅僅算作是導火索和催化劑。

    之後,真正將的目的,想將媒體上刊登的新聞,轉載到網上,擴大這個新聞話題的影響力以很小的成本,炒作出巨大的動靜,這才是「王式炒作法」的真諦。

    ……

    1998年12月25日,聖誕節。在小夥伴公司的打點下,BJ市先後有多家地方報紙,刊刊登了他們的宣傳軟文。

    「爆料,天才導演王啟年,電影大賣後,成立小夥伴文化公司!」

    「王啟年變身神秘漫畫家,《薔薇少女》這部大紅的漫畫,既是他與另一位朋友合作的作品!」

    「爆料,因為《薔薇少女》漫畫單行本和周邊版權,未與雜誌社簽約,造成雜誌社冷藏,致使《薔薇少女》漫畫單行本已經出版,但讀者粉絲紛紛不知情。」

    一系列的軟文被媒體發表之後,郝藝非常嫻熟的操作多個互聯網ID,將新聞稿轉發到網絡上。

    國內的互聯網上,新一波王啟年熱,又被炒作起來了。

    「我靠,王啟年不好好拍電影,居然開公司了。劉德華開公司都破產過,他僅紅了一部電影,居然有勇氣開公司!」

    「《命運之門》看牛,買了錄像帶,在家拉片看了十遍!王啟年絕對是天才,特別是講故事的天才,電影裡面懸念迭起,絲絲入扣!至今,還留下很多線索沒有解開,期待他的續集!」

    「小夥伴文化公司?尼瑪的,這名字取得太不認真了!即使取個王氏兄弟公司、王啟年電影公司,也比這個小夥伴公司要嚴肅一點吧!」

    「不會吧?《薔薇少女》的作者也是王啟年?」

    「亞城木夢葉老師,居然會是王啟年!」

    在眾人嫻熟的炒作下,馬甲發帖、頂貼、回覆,再配合吸引真正關著這個新聞的網友真回覆和真點擊。

    一次兩次的被網友看到了這些有點熟悉的帖子和話題,一開始,也許很少有人參與,但當有人被吸引回覆之後,小夥伴公司的職員,開始用馬甲進行煽風點火的,自然容易滾雪球一般的吸引更多人回覆。

    很快這一系列的帖子,點擊率紛紛破了三五萬,帖子的回覆數量也是成百上千的。

    甚至,在一些論壇的版主是王啟年的粉絲,居然主動給這些帖子置頂加精。這更給王啟年的宣傳炒作,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regn13 發表於 2018-3-21 18:10
第八十九章 銷量大增

    第一步在傳統媒體上報導,第二步在互聯網上轉載和煽風點火,引導話題性。

    這種「王式炒作法」是王啟年團隊的秘密武器之一,小夥伴公司的創始人,都知道這一套的炒作流程。

    但能把這一套用的很好的,除了王啟年之外,就屬郝藝了!

    隨著炒作升溫,《薔薇少女》的漫畫紛紛,也紛紛知道了,這部漫畫出版了單行本。王啟年的影迷,不少人也驚訝的發現,王啟年居然開公司,還是神秘的漫畫家。

    這個年頭網絡上的炒作還不像後世那麼頻繁,所以,先吃螃蟹,先學會炒作的,很容易把話題性傳遍整個網絡。

    陳小米是一名程序員,平時在公司累的像狗,回家之後,還要敲鍵盤繼續加班。平時主要的娛樂,就是工作之餘,到天涯論壇上水幾貼,放鬆一下心情。

    其實,他也知道,在網上水貼,並不是真正的娛樂和休息,甚至,還會更累更疲倦。時常在網上水著水著,就忘記工作了,被上司罵過很多次,但他一直屢教不改。

    沒辦法,碼農也不是機器人,人總不能像機器那麼自律的。

    真要整天那麼自律,那……真的是人嗎?活活的人形機器!

    偶爾任性一把,才像個人!

    「麻痺的,這王啟年又炒作了!」陳小米一眼看穿了網上幾個ID,地址是同一個城市。

    雖然是這麼內心吐槽。但是,陳小米也沒有揭穿王啟年這廝了。反倒又一次犯賤一般,點擊進入帖子裡面。

    「什麼,王啟年這廝成立公司了?我靠,拍電影這麼容易發財,早知道當初就不學計算機,學影視了!」陳小米雖然這麼吐槽,但是看完了這篇新聞之後,又繼續翻其他的帖子。

    又是和王啟年有關的。

    「二十歲天才導演王啟年,居然還是著名的漫畫家!」

    當看到這篇文章後,陳小米眼珠子都凸出了,心中罵道︰「炒作也要有節操啊?!」

    晚上看遍了數百個和王啟年相關的帖子,陳小米也困了,迷迷糊糊的上床倒頭就睡。

    ……

    第二天,一大早。

    陳小米習慣在路邊吃早餐,順手打算在書攤上買本書。

    忽然,一本書?

    「咦!」陳小米不僅一愣,尼瑪的,這不是王啟年這廝在網上炒作的那本漫畫書《薔薇少女》嗎?

    「老闆,這個《薔薇少女》真的是王啟年畫的?」陳小米問道。

    路邊攤老闆連連搖頭說道︰「不知道,我哪懂啊!」

    「好吧!就這本了!」陳小米無所謂的掏錢包,支付了16塊錢,買下了這本書。

    實際上,像陳小米這樣,因為網上看到了《薔薇少女》的宣傳,有點印象,看到了這本書,就隨手買了一本的讀者數量著實有不少。

    之前批發出去的2000本單行本,迅速的開始變得搶手起來。

    而受到銷售行情大漲,一些零售渠道,也開始再度向小夥伴公司發來訂單!

    截止12月30日,《薔薇少女》單行本首印的1萬本,已經銷售了6000本。可以說,本錢基本是回本了八成。

    若是再能賣掉1000本,就已經收回這本書的成本。

    最後的3000本庫存,每賣出一本,就產生一本的利潤。

    由於庫存大減,小夥伴公司眾人紛紛感覺到勝利在望。等到庫存銷完,公司就會再度到印刷廠加印。

    ……

    而在《薔薇少女》單行本上市之後,《北卡》編輯部,也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網上的那些宣傳,也傳到了雜誌社!

    《北卡》的總編憤怒的對閻大姐說道︰「看看,這就是你手下的漫畫家!心術不正啊!我什麼時候打壓他們了?」

    閻大姐也是覺得有點麻煩,但還是小心的說道︰「是我工作沒做好!」

    「不是你的事!」總編搖頭道,「算了,這件事,你說該怎麼處理?」

    其實,總編也覺得頭疼,封殺《薔薇少女》?不行的!這部漫畫已經在雜誌上連載了18期,積攢了大量的粉絲。

    明面上《北卡》第一人氣漫畫是《夢裡人》,但實際上……最近幾期雜誌社收到讀者調查問卷統計數據表明,《薔薇少女》的粉絲,已經比《夢裡人》多30%以上!

    也就是說,現在的《薔薇少女》已經是《北卡》連載雜誌上最紅的!

    如果,現在《北卡》單方面撕毀雜誌上連載的協議,那麼,想必其他的雜誌會很樂意的接受《薔薇少女》換雜誌連載。

    但是,如果一點沒有表示的話,今後《北卡》還怎麼出來混?

    「嗯,我覺得!可以這麼辦……宣傳,我們主動給《薔薇少女》單行本進行宣傳!」閻大姐說道,「這樣,就將那些所謂的打壓的謠言給壓下去了!「

    「什麼?!」總編覺得意外,「給他們宣傳?」

    「是的!宣傳僅是第一步,我們還可以與展開渠道方面的合作!通過我們的發行渠道,幫助他們銷售《薔薇少女》單行本。簡單說,就是我們做批發商,賺圖書批發的利潤!」閻大姐自信的說道。

    「別人打我們左臉,我們還把右臉湊上去?」總編有點氣憤的說道。

    「不是的!因為,我覺得這次合作,絕對不僅僅是為了《薔薇少女》這部作品!而是為了天才導演王啟年這個人,亞城木夢葉兩人組裡面,核心靈魂人物是王啟年!」閻大姐說道,「他這麼有才華的人,我們與他交好,有百利而無一害!說不定,將來能與他合作,把我們雜誌上的漫畫進行影視化改編呢!」

    總編聞言笑道︰「你還是在維護那個作者吧!」

    「可能吧!但也是在維護我社的利益!」閻大姐理直氣壯的說道。

    「好吧!」總編其實早就被說服了。如果,僅是一個混漫畫行業的「亞城木夢葉」組合,他想要打壓太容易了。

    關鍵是,王啟年更顯赫的身份是電影導演!一部《命運之門》讓他一夜成名,成為國內最知名的青年導演!

    而影視行業現在再落魄,影響力也是超過漫畫行業的!

    ……

    PS:感謝眼閱心明慷慨打賞!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