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大唐農聖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已完成)

 
mk2258 2018-5-5 15:30:1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71 690272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09
第200章 繼續參觀

    聰明人陷入沉思之後,一旦想通了,往往會悟到一些驚世駭俗的道理,一年前的李世民,為了肅清吏治,就曾經陷入沉思,最後,他給所有的州縣,制定了一套非常嚴格的辦事流程,這套流程奠定了貞觀朝吏治清明的一個基礎。

    另外,他用人,也一向以德為先,像孫享福這樣專思謀利的人,之前在他的心中,一直都是排在第二梯隊的,因為歷史上像這種利益為先的人一旦做大了,一般都會給統治者帶來麻煩。

    不過這次孫享福以身試藥的事讓李世民對他有所改觀了,貪利而不失德,這是李世民給他的新評價,一個有良知和奉獻精神的人,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蝗蟲粉蒸餅並不難吃,比這難吃的行軍干糧李世民也吃過不少,在接連食用了三塊蝗蟲粉蒸餅之後,李世民才覺得那些世家門閥系官員的話有多可笑,他若不是為了用計迷惑李孝常,怎麼可能下達禁食蝗蟲這樣的亂政條令。

    幸福村值得一看的地方遠遠不止這個臨時的蝗蟲加工作坊,工匠在這裡的地位崇高,尤其是第一批進入孫府,後來被允許穿上印有農字衣衫的那批研發型工匠,幸福村的各種材料幾乎不對他們設限制。

    很早以前的時候,孫享福就讓工匠們學會了用模具制作質量不算高的管道,但由於那個時候沒有弄出焦煤,效率很差,現在卻不一樣了,有了焦煤,熔鐵的效率變高之後,鐵水輕易的就能在模子裡凝固成厚薄還算圓潤的鐵管,至於外部形狀基本一樣的犁頭,直接就是量產,可比原先慢慢的打制快了太多倍。

    今天,煉鐵作坊裡就被工匠們搬出來一根根兩三米長的鐵管,在鐵管的兩端,會用一個用咬口的鋼架絞出的一圈圈螺紋,另一端,則是被鋒利的精鋼鉤刀鉤出相應的紋路,這樣,兩條鐵管便能通過這些螺紋口相連接,這個技術是原先用來制作銅質的望遠鏡套筒的時候研究出來的,後來鐵匠們煉出了堅韌度非常高的炭鋼,用來絞鉤鐵管倒是沒問題。

    「他們這是在干嘛?」

    李世民問了也是白問,跟著他來的幾個大臣也是一臉懵。

    「來人,去長安大牢裡把孫大力提出來,另外,召牧監署的孫二力也過來。」

    整個村子的人都在各自忙自個的,沒有一個懂行的人解說,李世民根本是看不懂的,還沒有等到孫大力兩兄弟過來,李世民就看到了一副奇景。

    在一個負責轉洞從地底拉稀泥出來的鐵架上,十幾根鐵管便被工匠們逐一連接,慢慢的下放到地上那個小圓洞裡去,然之後,一個早就打制好了的圓筒形事物便被裝置在了最後一根鐵管的尾部,圓筒形事物裡有兩三片形狀不規則的圓形鐵片,被一根鐵條穿著,鐵條差不多和大圓筒等長,以圓筒邊一個突出的地方做支持點,連接在一根長長的,可按壓的把手上。

    李世民不懂活塞的道理,自然看不懂這些裝置的妙處,這其實就是一個按壓井,由於沒有更好的橡膠片來做活塞,孫享福想到了用三塊開口不一的鐵片,這樣有水從下面被壓上來,就可以推起可以活動的薄鐵片,從開口處湧進按壓井筒裡,但水想要回到地下,卻會被三個開口在不再同方向的鐵片重疊之後,堵死。

    大井筒上端有個圓孔,一條竹管最後被工匠們插在這個圓孔上之後,主要負責建造這個按壓井的大漢於傑就朝公舍裡招呼道,「端一盆引水來灌下去試試。」

    這時,一個小伙子飛快的就跑進了公舍的廚房,不一會,就端著一大盆水向這裡跑了過來。

    翹起活塞鐵片,水被灌進了大圓筒裡,於傑開始一上一下的按壓起來,起初圓筒裡還有一些奇怪的聲音傳出來,沒幾下,連接著筒壁的竹管上竟然有水出來了。

    「哦,出水咯,出水咯······」

    圍觀的災民們看到這口按壓井出了水,歡喜的拍著巴掌又蹦又跳,幸福村的原住民對此卻是見怪不怪,按壓井幸福村已經打了好幾口,最先用上的是公舍的廚房,後來是水庫旁邊的實驗田裡也打了幾口,在村口這裡打井,是因為災民太多,原先的飲用水源供應不過來。

    「這,這個玩意怎麼弄出水來的?」

    於傑連續按壓了一會,等出水穩定後,就把按壓把手交給了一個災民小伙子,而這時,觀看了全過程的李世民找上了他問道。

    「呃,俺也不知道,俺只知道村長把這個裝置叫按壓井,說是能取幾十米深的地下水上來用,後來做出來了,確實能取水,而且這井水冬暖夏涼,夏日裡,捧一把洗臉,整個人都清爽。」

    說罷,他還捧了一把竹管裡面押出來的涼水,往汗津津的臉上抹去,一臉享受的樣子。

    李世民也學著他的樣子,接了一捧水,果然,那被從地下按壓出來的水,入手冰涼,在這炎炎夏日裡,有這涼水洗把臉,很是舒爽。

    同來的蕭瑀,房玄齡等幾位大臣相繼接水洗手洗臉,常何更是捧著喝了幾大口涼水,直呼過癮。

    「太好了,有了這按壓井,咱們關中就再也不缺水了。」

    李世民很是開心的笑道,熟悉他的房玄齡知道,他的下一句,應該是要封這個打井的於傑做一個專司打井的官了,連忙開聲道,「此井雖好,但甚是費鐵,只怕咱們關中百姓用不起啊!」

    聞言,李世民才想起剛才被工匠們一根根連接起來放入地下的鐵管,心裡盤算著,這一口井,只怕光耗鐵都不下數百斤,還不說那種螺紋口所需要的工時,想要給關中各地都打上這種按壓井,朝廷還真就玩不起,想到這裡,李世民便表情黯然的走向了其它地方。

    幸福村發豆芽的屋子有很多間,由於需求量大,幸福村已經不避諱別人學習這種快速發豆芽的技術了,若不是幸福村周邊的植被大多被蝗蟲啃食掉了,村裡根本不需要大熱天的發豆芽來吃。

    所有人都在忙,沒有人給李世民解說什麼,他只是在各個房間裡看了看,就悠悠然的從房間裡走來出去。

    「看來,辦法總比困難多,咱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鼓勵生產上,朕欲設一獎勵機制,鼓勵天下百姓研究高效高產的工具和技術,但凡有成就,以金銀財錦甚至是官爵獎賞之,幾位愛卿以為如何?」

    其實,朝廷原本有這樣的機制,不過這個機制基本沒有什麼實際用處,因為獎勵的東西太少了,幾貫錢的賞金便是上限,而這個時期,任何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或者產出的秘方,輕易的可以讓這個人賺到這麼多錢,誰會那麼傻,把自己的秘方技術獻給朝廷?

    當然,只有幸福村在這方面比較傻,對於好多新技術,只是在最開始的階段控制一下,後面就不管了,還會主動教被人學習,算是一朵奇葩了。

    不過李世民的視角是全國性的,他認為僅僅是集幸福村的工匠們的智慧,都能弄出那麼多東西來,要是全國的工匠都集思廣益呢?

    要知道,幸福村的大小事務,尤其是發展模式,密衛都是有跟李世民彙報的,那些好東西,都是幸福村的工匠摸索生產出來的,而孫享福本人,只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構想,或者只是告訴他們,自己想要什麼。

    幸福村的工匠,原先只是大唐最普通的工匠,充其量是學習了孫氏代數符或者是一門叫幾何的學問,他身為皇帝,有工部,有將作監,工匠數量何止是幸福村的百倍,按說,應該能夠制作出更多新奇的玩意的。

    然而,蕭瑀的一句話又讓他認清了現實。

    「陛下若是醉心奇淫技巧,恐惹大臣們彈劾,若是用地位低下的工匠為官,可能會引起整個士人階層的反彈,此事,恐怕還得從長計議。」

    李世民聞言啞火了,士農工商在這個時期是有很明確的階級劃分的,孫享福之所以能為官,是因為他早前有一些詩作傳世,而且,有北魏大家賈思勰傳下來的師承,算是個士人,大臣們不好說什麼。

    像石寶,孫二力這樣的泥腿子出生又沒有什麼學問的,做個家臣就算是到頂了,他們要是去做朝臣,就會像孫幸福之前沒有暴露師承的時候一樣,遭受到士人階級的全體反對,當他們看來,當官是士人獨有的特權,是堅決不允許被其它階級動搖的原則問題,李世民想要大批啟用工匠農民為官,那是不可能的。

    「陛下,其實此事也有解決的辦法。」房玄齡最擅長的就是幫助李世民解決問題,當他的目光掃過從他身旁經過的一個小孩身上的時候,心裡突然有了個想法,因為他看到了那個小孩胸前那個大大的農字。

    「愛卿快快道來。」

    「陛下可以讓這些沒有讀過書,卻在農耕,手工制作工藝上有天賦的人加入農門,大唐以農為本,此前陛下將《齊民要術》定為主政官員必讀之書,朝堂上並沒有人反對,這就是說,他們認可了農門的士人身份,畢竟,要學全《齊民要術》,需要的文化功底也不低,陛下可以以農門為跳板,來打破那些農夫工匠的出生限制。

    而且,陛下難道忘了虞世南獻的那套漢語拼音麼?有此教材在,那些農夫和工匠學會認字讀書,已經並非難事,久而久之······」

    房玄齡講了很多,他是一個智者,世家門閥的總總行為,讓他看到了讓他們繼續存在下去的害處,即便他自己也算是世家一員,但也不忍心看到中原大地繼續生靈塗炭下去,所以,他毫不保留的給李世民獻出了一套打擊世家的策略。

    「然而,決策治國,必須要有遠見卓識,道德高尚的人才來擔任,工匠,農夫,只能做為輔助,是以,推翻他們把持朝政的根本,還在於讀書人的數量,陛下請看。」

    一路聊著,幾人竟然走到了造紙印刷作坊這邊來了,而當房玄齡第一眼看到整版整版的文字出來的時候,內心裡,已經不知道轉了多少個彎,看來,孫享福已經想到了,做在了他的前面。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09
第201章 良苦用心

    活字印刷,工藝原理簡單到讓人一目了然,然而,這個技術在古代不能那麼快的普及是有原因的。

    首先,在唐初以前,可堪印刷的紙是相當貴重的物品,書籍大多以竹簡的形式存在,這就注定了印刷術玩不起來,前隋也只是因為楊堅崇佛,才用雕版印刷出來一些佛經。

    但是幸福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自制的紙張成本已經低到了能夠給村民用來擦屁股的程度,當然,幸福村的原住民是比較有錢的,這算不得什麼。但要是他們知道孫享福給虞世南的賀壽禮,是五百套四書五經和一千套虞世南重新編著的漢語拼音教材,一定會讓他們重新扒一扒幸福村造紙成本的底的。

    要知道,這可是幾千本紙質書籍,一本的市價都是一兩貫,過個壽,送價值近萬貫的禮物,這出手未免也太大方了。

    「妙,此物造的妙,以此速度,一天至少能印出上百本書籍。」

    常何等幾個武將對於書籍不以為意,蕭瑀這樣的文學大家卻只覺得眼睛都在冒光,一邊稱贊著,一邊快步朝已經走上前去的李世民追了上去。

    「此法,是何人所創?」

    李世民的話語,不怒自威,卻是嚇的那泥印工匠有些慌張。

    「啟稟陛下,此物是我農門掌門孫正明提出構想,草民的師父王富所造。」

    活字印刷術是孫享福在去朔州之前讓王富摸索出大概來的,這東西需要反向雕刻泥印,經過了幾個月的完善,才在兩個月前,讓整個流程能夠快速排版印刷,這裡面光是刻制活字的泥巴,都測試過了很多種,而孫享福為這個技術付出的,只是一句話『我要一種能夠用單個的活字排版印刷的技術』。

    「王富何在?」

    「呃,和掌門夫人一起去朔州了。」

    在李世民看來,像王富這樣能搞出活字印刷術的工匠已經是大才了,但,王富在幸福村的序列裡,排名可並不靠前,用孫享福的話來說,他們這一輩人,充其量只能算一個能動手的,真正能搞研究創造的,還是像孫得壽這樣還沒有長成的小孩子們。

    見不到王富,李世民只好自行在印刷作坊裡逛了起來,當他將一本封皮上寫著練習題三個字的書籍翻開的時候,頓時便被裡面密密麻麻的數字符搞暈了。

    「你們這印的是什麼,怎麼全是代數符?」

    「回稟陛下,這是一本數學練習題,不是書,它是要發給學生們做的題目,這邊還有幾何練習題,不光是學生,咱們做工匠的也都要會做,每個月三千本數學練習題,是定額要印刷的。」

    「每個月三千本?」

    李世民又被一個數字驚到了,聽這工匠的意思,這種練習題書本似乎是每個月都要做,做完一次就不用了。

    「是的,咱們這些學徒工匠和村裡的孩子,還有洛陽,揚州,益州幾個農莊的孩子都要做,聽說以後每半年還有一次大考試呢!」

    後世孫享福的數學成績並不好,就信奉一條道理,題海戰術,別的東西可能要多讀多理解,數學則是需要多做題,減少失誤率,因為數學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當人們習慣了精確,精准,那麼做起事情來,也就事半功倍了。

    「但朕看你們這練習題上的字跡這麼小,如何作答?」李世民對於孫氏代數符也有些了解,看到了上面字體和留出來的空位,有些不解的道。

    「那個,咱們村的人都是習慣用雞毛筆和鵝毛筆,這些筆消耗的墨少,字體細小,是可以在這上面作答的。」小工匠抓了抓頭回答道。

    「那你們村子又那來這麼多錢買紙的?不對,你們這紙,並非蜀中麻紙,但質地也很好。」蕭瑀接著李世民的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道。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李世民卻並未驚訝,虞秀兒早已在紙張制作出來的時候送了一批進宮,後來,幸福村還研制出來一種軟軟的廁紙,現在宮裡的貴人都特別喜歡使用。

    要說孫享福這人舍得給自己人花錢,李世民是信的,這一兩年李世民沒少吃孫享福的醋,從護衛的裝備,到平時的吃食,使用的物件,孫享福都比他這個皇帝還奢侈,叫他怎麼不生氣嘛!

    「這位大人,這種紙是我們幸福村自己制造出來的,就算用過的書紙,也還可以回爐再造,旁邊就是造紙作坊,您可以自己去看。」

    小學徒工並不認識蕭瑀,不過他提出來的疑問卻是很好解答,於是,李世民幾人便到了旁邊的造紙工坊。

    這裡的規模將比印刷工坊那邊大的多,事實上,幸福村原有的四千畝地,有一半已經變成了房屋,要是加上沿小河兩岸,一直建到快挨到小河集的民居,它已經在吞噬周邊村落的土地了。

    不過,吞噬土地之前,它首先吞噬的是人口,周邊村子的人現在都上趕著往小河沿岸的兩條水泥路旁邊遷,沿著水泥路邊蓋一套磚瓦房子,不僅住著干淨,進出方便,主要是能跟幸福村這一塊搭上邊,能夠接收的信息多了,找活計賺錢就簡單的多了。

    成堆成堆晾曬好的白紙被整齊的切割,工人按大小,以三十張或者五十張一扎的定量捆扎好裝箱入庫,這些紙雖然沒有在市面上開始銷售,但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的備貨。

    同樣有書法愛好的蕭瑀非常的想要知道這種紙張的成本和售價,拉著一個胸前寫有農字的工匠管事問道,「你們這紙,一箱准備賣多少錢?」

    「回稟蕭大人,村長目前並沒有銷售計劃,但想來應該不會太貴,咱們造一箱紙的成本,還不到一貫錢。」

    一箱紙,大大小小好幾扎,數百張,居然不到一貫錢的成本,這太顛覆蕭瑀對紙張的認知了,要知道,即便是最便宜的麻紙,這麼一大箱,至少也是十貫起。

    幸福村造的紙之所以這麼便宜,一是因為他們使用了溫度更高,燃燒時間更長的煤炭作為熔紙漿的燃料,二是因為他們造紙的材料並不需要農田裡種植出來的紅麻,只需要一些桔梗,樹皮,甚至是枯草都可以,造出來的紙雖然沒有後世的宣紙那樣的雪白精美,但追求的是能寫能畫這樣的實用功能。

    先降低了制造成本,再去追求精美,這是孫享福給造紙工藝研究小組定下的方針。

    「為何你們制造出來這麼廉價好用的紙張,卻不往市面上銷售?」

    「大人有沒有想過,一旦我們幸福村的白紙大量上市銷售,蜀中那數萬戶種麻的農戶種出來的麻滯銷,他們將何以為生?」

    「呃,這······」

    蕭瑀一下子就被問住了,哪怕是現代社會,國家為了養活更多的人,也不得不讓一些落後的企業繼續存在,更何況是在選擇不多的古代。

    此前孫享福和韋氏合作開發煤炭,也考慮到了原先那些以打柴為生的農戶,和韋氏約定了必須將他們招募到了煤炭作坊做工的條約,為了消化全部的人手,孫享福甚至還將一部分招募到了造紙作坊來做工,就是不想因為自己弄的一個產業,毀掉原本能夠生活下去的一些人的生活。

    一個新的行業的崛起,對於舊的行業,可能起到毀滅性的衝擊,不考慮周全,就不能胡亂上馬,李世民體會到了孫享福的良苦用心,知道了他是一個在利益面前能夠保持克制的人,頓時心情便好了很多。

    「幾位愛卿還是隨朕到其它的作坊看一看吧!」

    李世民既然發話,蕭瑀便也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隨著李世民的腳步,往造紙作坊旁邊的一個大院子走去,這裡,是李世民最最重視的產業之一,冶煉作坊。

    冶煉技術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核心,即便是在後世,也是這樣的,所以,這個作坊門口有層層護衛把手,未經允許的人,是不得靠近的,當然,這裡,並未對李世民設防。

    馬林是冶煉作坊的管事,但他也隨虞秀兒去了朔州,所以,這裡負責的,是他的徒弟,馬賽。

    而能在幸福村穿一身胸前和背後都寫著農字的衣衫,就是實力的一種證明,馬賽就穿著這樣的一身衣服,雖然他是個鐵匠。

    齒輪,滑輪,合頁之類的精巧鐵器在作坊裡數不勝數,那些民用的農具,鍋啊!鏟啊!之類的這裡根本不會制作,小河集的幾間鐵匠鋪子就能造。

    這裡,是專門制作核心物件的場所,甚至是專門研究冶煉技術的地方,比如水輪船上的整套動力系統,比如經過了數百次試驗,找到了最佳比例的高碳鋼。

    李世民的目光最先放在了那一套木質的兵器架上,那裡,有一柄唐軍制式的長柄陌刀,刀口有著魔性的花紋,一看便知道是利器,慣於軍伍的他感覺到了這柄陌刀的不凡之處。

    「此刀乃是何人所鑄?」李世民說話的時候,單手已經握向那柄長刀的把手。

    「正是草民。」馬賽躬身答話。

    這時,握著刀柄的李世民卻是面色一變,問道,「此刀外形與制式陌刀一樣,為何如此之沉?」

    「此刀所用的材料和鍛造工藝有些不同,堅韌和鋒利程度,非一般戰刀可比。」馬賽有些傲然的道。

    正是因為打造出來了這柄陌刀,孫享福才特許他學藝未滿一年便加入了農門,要說這刀的不凡之處,首先就得說到鑄造這柄刀所用的鋼材,這是印度特產的烏茲鋼。

    在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人就掌握了超高碳鋼的技術,去年席君買從印度帶回來的老婆中,正好有一個家裡是世代冶鐵的,結合了她口述的一些秘方,才最終有了這含碳量達到了百分之一點五到百分之二的超高碳鋼,也就是後來人們耳熟能詳的大馬士革鋼。

    這種鋼比大唐同等體積的鋼材要重的多,是以,李世民入手之後,才會詫異。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09
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

    這個時期的大唐冶煉工藝其實已經很高了,唐刀會加入一定比例的碳來增加堅韌性,倭國人後來就是學習了唐刀的制作工藝,在研究高碳鋼這條路上,一直走了下去。

    不過由於原始鋼材的原因,普通唐刀的質量和這柄烏茲鋼材打造的刀還有很大差距,如果海運路線穩固,孫享福會大量的從天竺那邊將這種烏茲鋼進口,要知道,這玩意到十七世紀可就絕跡了。

    試刀當然是要劈砍一番的,李世民的臂力很強,是以,普通的刀劍都經不起他一磕,連續將數根木樁一刀兩段之後,李世民終於想起了與鋼刀碰撞,然後,常何心愛的佩刀就悲催了。

    由於兩柄刀的堅韌性差距過大,李世民手中的刀又快又重,常何又是被動挨砍,他的佩刀毫無意外的被砍成了兩段,等李世民哈哈大笑的提著這柄陌刀走出冶煉作坊時,哭喪著臉的常何才一把將馬賽夾在了腋下。

    「小子,以你的手藝,來我千牛衛當個掌管軍械的校尉綽綽有余,幫本將打造一柄像陛下手中那樣的戰刀,這事就算成交了。」

    馬賽聞言,卻是一臉尷尬,擺手道,「將軍這可使不得,您想要戰刀,何須那麼麻煩,只需要送一千貫的鋼材成本來,草民願意免費為您打造一柄。」

    好的兵器,對於武將來說絕對是價值千金的,能輕易斬斷自己手中佩刀的寶刀是可遇不可求的,別說一千貫,再多的錢常何也願意掏。

    拍了拍馬賽的肩膀,常何笑道,「你這個兄弟本將認下了,明日材料錢就會送到,等你的兵器打造好之後,派人通知本將親自來取。」

    說罷,常何便喜滋滋的朝冶煉作坊外李世民的背影追去。

    「陛下,臣許了校尉之職,那打鐵的小子居然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嗯,孫正明用的這些人,倒是叫朕放心,以後派人多多往來此地,但有新工藝出世,朕要第一時間知道。」

    「末將領命。」

    鐵器,軍械的制造,一向是朝廷嚴格管控的,李世民一直放任孫享福研制這些玩意,其實也是對他的一種信任,李世民從來都沒有覺得孫享福的忠誠有問題,他只是沒有在孫享福這裡感受到他對君權的敬畏和對天子的崇拜和迷信。

    他讓常何這麼試探,是怕孫享福將這些技術和其它技術一樣外流出去,可是他卻不知道,孫享福比他還要更重視保密這個問題,那些從幸福村流出去的技術,基本都是孫享福故意流出去的惠及全民的生產技術,真正會影響國家安定和安全的東西,他管的可緊了。

    參觀完冶煉作坊,李世民又來到了柴山下的水泥作坊和琉璃作坊,水泥燒制技術孫享福是一早就交給了朝廷的,其實沒多大看頭,但幸福村的存貨明顯有點太多了,災民裡面起碼有一萬青壯都被安排在了這裡干活,另外,還有一萬人,被安排在了終南山的采石場碎石。

    「此地為何如此多人?」

    李世民已經搞清楚了幸福村的套路,知道有不懂的問題,直接問衣服上寫有農字的人便可,所以,回答他的是幸福村的原住民趙喜。

    「陛下,村長說過,要致富,先修路,我們村子距長安不過百多裡,如今有這數萬災民在,正好可以修路,村裡燒制了這麼多水泥,還開采了很多碎石,正是要修一條直通長安的水泥路。」

    「直通長安?」

    水泥路李世民從小河集上來的時候也見識過,確實好走,特別是走馬車,基本沒有什麼阻力,不會顛簸,速度比走官道快的多,如果鋪一條筆直通往長安的水泥路,那麼從長安到幸福村便可以縮短很多時間,尤其是運貨,即便是滿載貨物的馬車,不到兩個時辰就能到。

    「你們村雖然有不少作坊,但並不大量生產貨物對外出售,為何要花費巨資修建一條這樣的道路?」房玄齡不解的問道。

    「呃,村長說的可不是幫咱們幸福村致富,咱們村子已經夠富了,他說的是幫關中百姓致富,修建通往長安的道路只是第一階段,之後會修建通往弘農,甚至洛陽的道路,一旦修成,長安前往洛陽,快馬一日可達,沿路州縣的百姓進城售賣農產品也將變的方便······」

    趙喜的話一說就是個沒完,但他形容的那幅畫面,卻硬生生的將李世民和幾位大臣震撼了,鋪一條從長安到洛陽的水泥路,這得花多少錢?要知道,即便是大唐現在的黃泥碎石渣官道,也是歷朝歷代,逐漸累積修建而成。

    「這怎麼可能?」

    待得趙喜的一通話說完,蕭瑀卻是搖頭道。

    「草民當時也覺得不可能,但村長給我們指派任務的時候說了,不要小瞧人民的力量,秋天一到,關中大地將會出現數百萬無糧可吃的災民,數百萬人,每一萬人,每天只需要修一裡路,這關中大地的道路就會來個大變樣,咱們事先儲備好修路的材料,就看朝廷到時候敢不敢組織起來大修特修了······」

    「這······」

    蕭瑀再度啞火了,他本以為修建一條從長安到洛陽的水泥路已經是異想天開了,卻不想,孫享福是想將整個關中的道路網都修建完畢,他不知道的是,孫享福至今都還記得自己和孫大力兩人推著獨輪車,走泥巴路去小河集賣魚的事情,十多裡的泥巴路,他們往往要走一個多時辰,五十裡不到的縣城,他們居然沒有能力走過去,那個時候,便是道路限制了他們發展。

    不過修路可不是孫享福簡單的說修就修的,征地,派員,這都需要官府來組織操辦,孫享福已經為李世民打開了一條賑災的新道路,怎麼利用這些災民的勞動力,就看他自己考量了。

    「玄齡,回頭咱們好好的議一議,若真可行,朕覺得,這路可以修。」

    「臣也覺得可行,以往朝廷白白養活災民的賑濟方式不可取,應該趁這樣的機會,將孫正明所說的基礎建設修建起來,水泥此物臣之前也有研究,若長安城內的街道······」

    基礎建設的需求無處不在,長安城內像朱雀大街那樣有青石板鋪路的街道可不多,大多地方都是黃泥路面,一旦下雨,被馬踩車轍壓的稀巴爛的地方到處都是,百姓在這樣的路面行走往往比較費鞋,身上弄髒了,需要梳洗,貨物弄髒了,影響成色,很是不便,如果都修上水泥路,那就不一樣了。

    想到了那幾百萬張肌餓的嘴,蕭瑀卻是覺得,朝廷對於修路,不是可不可做,是必須要做到才對,他不是呆板的死腦筋,相反,一旦認准了的事情,他會執行的很堅決,於是道,「不是議可不可做,而是要議怎麼才能做到,災民只要有了做工的地方,能夠掙到口糧,就不會亂,臣建議,陛下要借此次叛亂,殺雞儆猴,提前為災民儲備一些糧食,利用各方面資源,促成修路這件事情。」

    「蕭相言之有理,明日,便召戶部,工部,兵部的侍郎以上官員共同商議吧!」李世民最喜歡的就是蕭瑀在政治上的遠見和執行力,所以,在貞觀朝,李世民要干大事的時候都會啟用蕭瑀為相,不過他這樣的性格在位的時候很容易得罪人,當然,很多政治炮火他都是為李世民挨的,所以,他死後能上凌煙閣排名第九。

    水泥窯洞旁邊緊挨著的便是琉璃作坊,由於手中已經有了望遠鏡和穿衣鏡,李世民對於琉璃窯洞的興趣很大,雖然現在依舊沒有燒制出純透明的玻璃,但是精美的琉璃制品已經燒出來不少,這玩意在長安市面上的價格堪比玉石,在李世民看來,是吸金利器。

    不過,他來到燒制琉璃的窯洞的時候,看到工匠們從窯洞裡取出精美琉璃時的表情,卻並不是喜悅,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想要的,竟然是可以制作望遠鏡和穿衣鏡的那種透明玻璃。

    在窯洞的前前後後發現了不少站班的護衛之後,李世民才算放心,要知道,這次圍剿李孝常的利州軍,李世民手中那個二代望遠鏡可是起了不少作用,包抄圍殲戰,總覽全局的人有了望遠鏡的加成,就能及時補救各方不足,將戰力放到最大化。

    這次,就是因為設計了一個極完美的包圍圈,才讓朝廷的大軍以極小的代價,全殲了李孝常的叛軍,知道望遠鏡的重要性的李世民當然要嚴管這種軍事利器。

    而對於李孝常這種在國難之時反叛的人,李世民是堅決要處死的,不過這處死之前,挖一些跟他合謀的世家門閥子弟出來是必須的。

    李世民手上像孫享福從嶺南帶回來的那種能夠指證世家罪行的犯人還很多,他們都被秘密監押在宮內,必要的時候,是可以放出來咬人的,像這次關中大災,朝廷缺糧,就屬於必要的時候。

    其實看了這麼久,李世民這一行人都沒有看到幸福村的核心,那些穿著農字服的小孩子,才是孫享福重點培育的對像,而李世民參觀幸福村的這半天時間裡,基本沒有看到這樣的孩子做事。

    在柴山的山腳下,幸福村漁場的河坡處,午飯過後,穿著農字服的小孩子們全部聚集到了在這裡。

    幾壟沿著河坡開墾的田地裡,每一小塊都插著一根木牌牌,上面寫著某某某試驗田,加起來不過兩三畝地方,卻是種植了數十種農作物。

    「趙河,你的生菜跟我是同時播種,現在個頭卻比我的小了一大圈,算試種失敗,估計是你瀝肥的時候偷懶了,去庫房領種子重新種吧!這次別只用從你爹哪裡弄來的豬糞瀝肥了,記住比例,添加一些其它材料進去發酵······」

    類似的討論在河坡上很熱烈,李世民和幾個大臣遠遠的看著他們,聽著一些完全不懂的術語,很想將這些東西與他們前段時間讀過的《齊民要術》上面的內容合上,卻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他們都不認為這是孩子們沒有學好,畢竟,在他們眼前的可是一片長勢非常茂密,沒有任何雜草的田地,那麼,問題就應該出在他們自己身上,於是,幾人相視一眼之後,向孩子們所在的地方走了過去。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09
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

    瀝肥其實並不難,這個時期能夠輕易做到的有高溫堆肥法,和腐化發酵法,由於高溫堆肥法會污染空氣,在人口密集的關中根本不適合用,所以孫享福只是教了這些孩子們腐化發酵法。

    過程很簡單,在挖好的池澡中放入動物或人的糞便,以百比一的比例加入桔梗粉末,鋸末,麩皮之類的發酵即可。

    夏季,這種傳統發酵的糞池只需要十幾天就能徹底腐熟,瀝出來的有機肥施用很方便,氣味也小,而且一般不會出現二次發酵,燒根燒苗的現像,施用過一次,就能夠多年受益,以雞糞的效用最高。

    當然,瀝這種肥最不好掌握的是比例問題,因為沒有人去稱糞便的重量,大多是目測一下,發酵物添加的太多或者太少,發酵出來的肥料都有一定的區別,他們都是孩子,做事情難免丟三落四的,像趙河,就胡亂撒了一把東西在自己挖的豬糞池中,每次他跑去看糞池的時候,還習慣性的撒泡童子尿在糞池裡,結果他那一池糞就沒有孫得壽,王二小他們瀝的好。

    但幸福村的學習氛圍是輕松,包容的,錯了可以,再來過,一直弄對了為止,村子裡有足夠的儲備讓他們試驗,玩耍。

    從去年孫享福知道今年的家禽家畜飼料儲備豐富之後,就交待過孫二力組織人手,挖沼池儲肥了,這半年多過去,各大沼池裡的沼液,沼渣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量,一旦今年的蝗災過去,孫享福在關中能夠耕種的土地,都會用這種高肥力的東西做底肥,按照後世的耕種標准,種植一季農田。

    「陛下來了,拜見陛下······」

    看到皇帝一行人朝這邊走來過來,孩子們一點也不整齊的朝李世民行了一通禮道,不過李世民也沒有責怪他們,笑著看向孫得壽道,「你們剛才所說的生菜,是什麼菜?朕怎麼沒聽說過?」

    「呃,生菜是我大哥從嶺南帶回來的一種蔬菜,關中夏日裡也適合種植,王二小,趙河,馬育他們三人都有種植,您看。」

    生菜種植歷史悠久,是一種在唐朝中頁就在中原大地全面普及的蔬菜,孫享福在嶺南看到這種蔬菜之後,想到長安貌似還沒有什麼人種植,就弄了些種子回來,今年還是第一批在長安種植,當然,隨著趙龍往中南亞地區跑的越頻繁,更多的蔬菜植物種子會被他收集到長安來。

    李世民隨著孫得壽指引的方向菜地裡看去,只見一株株綠瑩瑩的蔬菜整齊的排列在田地裡頭,發干的泥巴上,還有他們剛用水壺澆過的水跡。

    「這些菜是你們這些孩子種出來的?」

    不光是生菜,其它好多種農作物都是整齊排列在田地裡,不是專業搞農耕的,還真認不全,雖然此時天干地旱,蝗蟲很多,但這裡的蔬菜長勢卻很喜人,顯然是整天都有人在照料。

    「是的,這是我農門子弟的課業。」

    「課業?」

    李世民有些驚訝,他發覺自己對這個農門的了解竟然只有一本《齊民要術》,卻沒想過農門居然有一套自己獨特的教育系統,他們的傳承可不是讀懂那本書而已,而是要實際動手。

    「你們學習的東西不是《齊民要術》上面記載的嗎?」李世民繼續問道。

    「呃,我大哥說,《齊民要術》上記載的只是基礎,是第一代老祖研究的知識,我們農門傳人必須一代接一代的創造出更先進的耕種養殖技術,哦,先進,就是更好更高明的意思。

    而我大哥是第四代傳人,在他之前就已經有兩代師祖的知識超越了祖師爺,而他掌握的知識,至少比《齊民要術》上面記載的超出了三代,要高明的多,而我們的任務,則要超越我大哥,爭取成為下一代的接班人。」孫得壽照著孫享福之前編的謊話解釋道。

    「這農門的傳承,竟然是這樣的。」

    不光是李世民,蕭瑀和房玄齡等人都是十分驚訝,古人對前人留下來的知識都是比較尊重的,生怕傳承的時候出現錯漏,古籍孤本之所以那麼珍貴,除了因為少,還因為上面記載的是最原始的知識,似農門這種專司推翻前人的教育方式,卻還從未出現過。

    「呵呵,我大哥還說過,其實不僅是耕種養殖的技術,其它任何技術,都應該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尋求突破,進步,這樣,人類的文明才會快速進步,不再因為無知,而做很多傻事。」

    孫得壽畢竟還是個孩子,沒有什麼心機,孫享福怎麼跟他講的,他就怎麼說出來了,不過這話卻是勾起了李世民幾人的興趣。

    「你大哥認為這世上很多人在做傻事?」李世民刁鑽的接過話道。

    「是啊!我大哥說那些造反的人就很傻,無論成功與否,還不是一日三餐,生老病死,圖的是個啥?虛榮心而已,這是一種很低級的情緒,被這種低級情緒左右的人,都是還沒有活明白的傻瓜。」

    孫得壽這句話李世民很認同,沒有帶領天下人過上好日子的政治抱負,只因為自己的一時貪念而造反的人,確實很傻,但是,他所說的文明的進步,能減少這樣的傻子誕生嗎?

    這是一個李世民值得思考的問題,就像之前他突然感覺自己應該把所有准備工作做在前面一樣,是未來他要努力的一個方向。

    「你先前說你大哥的農耕技術已經超越了《齊民要術》記載的很多,那他現在能把一畝田,種出幾倍的產量來嗎?」李世民問了個大家都很感興趣的問題道。

    孫得壽思考了一下,點點頭答道,「理論上可以,去年大哥在沒有瀝出有機肥的情況下,把小麥的產量提高到了四石多一點,今年,有了有機肥,產量可能會再提高幾成,比原本兩石多的產量高出兩三倍是不在話下的。」

    後世的小麥畝產達到一千斤以上並不難,那就是八石多,即便現在因為種子,肥力,農藥的緣故,不能完全達到後世的產量,但畝產六七石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別忘了,這個時期的生態環境非常好,污染基本沒有,日照十分充足,只要田地裡肥力足,種植的方法科學,農作物的長勢未必會比後世差。

    「什麼叫理論上?」李世民再度追問道。

    「就是,在各方面准備全部做到最好的情況下,就好比小子這試驗田裡種的冬瓜,幾乎滿足了冬瓜生長的最好條件,如果是按照這種條件種植一畝地,產量恐怕會達到過萬斤。」孫得壽指了指插著他的名字的牌牌的那塊區域的幾根冬瓜物道。

    中原人很早就學會了種植冬瓜,《齊民要術》上就有種植冬瓜的記載,然而,在有機肥和定植授粉的幫助下,試驗田裡的冬瓜會比普通農戶種植出來的冬瓜大很多,當然,孫享福不會無聊的讓他去研究一種已經有較成熟種植技術的瓜物,他給孫得壽的命題是讓冬瓜變種,長出同樣適合夏季食用的節瓜。

    「畝產萬斤的冬瓜?」

    李世民和幾位大臣們都有些發愣,冬瓜個頭大不假,但這個時期,能超過十斤的冬瓜已經算個頭大的了,而且冬瓜生長需要的肥力和水分特別大,是以,很少有人大面積的種活,專門種植冬瓜的田地,畝產兩三千斤倒是可能做到,可畝產萬斤,那就不是一兩倍了,那是五倍以上的產量。

    他們卻不知道,去年幸福村的大棚裡,就曾經種出過好多個重量在五十斤以上的冬瓜,在後世,通常有冬瓜長到一個成年人都抱不動的地步,一百斤以上的冬瓜比比皆是,甚至有長到200多斤的超級大冬瓜,畝產萬斤那可不是什麼難事。

    「嗯,植物通常比動物更簡單,了解了它的生長習性,滿足它的生長條件,就能讓它長的很好,我們現在種植這些實驗田,就是為了更好的了解農作物的習性,然之後,做一些優種培育或者變種,尋找一些突破的可能性。」

    好吧!講的專業了些,李世民等人就更加不懂了,但不管怎麼樣,今天在幸福村轉完這一圈,李世民對於農門,有了更深的了解。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門能很好的解決百姓食物的問題,那他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他現在對於這個學派有了更多的期待,回頭這幫孩子的名單只怕都會被密衛記錄在案,等到他們長大成人時,李世民很有可能大用他們。

    像看稀奇一般在孩子們的試驗田裡參觀了一遍之後,李世民看到了被侍衛從長安大牢裡提出來的孫大力,由於李世民原本就沒有打算為難他,所以,他在大牢裡過的還算舒坦,他現在身上還掛著皇莊管事的身份,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李世民的家臣,只是還沒有入品級而已。

    「孫大力,如果孫正明遭遇了什麼不測,你能不能將這個村子繼續保持現在的樣子經營下去?」

    「呃,回稟陛下,這個,小人沒有想過。」孫大力還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見皇帝,有些局促的抓了抓頭皮道。

    「這裡的一切都很好,朕很喜歡,所以,朕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我都希望它像現在這樣繼續走下去,為朕的大唐帶來更多奇跡。」

    「那個,您說的是真的?不管用什麼辦法?」

    「君無戲言。」

    「既然如此,小人想委托官府幫忙收購關中之地的蝗蟲,一文錢一斤,有多少要多少,我們幸福村出現錢收購,不知道陛下能幫助小人這個忙不?」

    由於孫享福經常在孫大力面前提皇帝,導致了孫大力對於皇帝的敬畏之心也不像其它百姓一樣那麼厚重,所以有些大膽的提道。

    收購蝗蟲的事情是孫享福早前就交待過他的,不過蝗災才剛爆發沒多久,他就被官府抓到了大牢裡,事情卻是耽擱了下來,現在一被放出來,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完成孫享福交辦的事情。

    「蝗蟲,一文錢一斤?你要那麼多蝗蟲干什麼?」說完這話,他又突然想到了自己先前吃的那三塊蝗蟲粉蒸餅,現在,半天時間都過去了,自己竟然沒有肌餓感。

    蝗蟲粉是高蛋白,熱量充足,三塊蒸餅的熱量比幾碗粗糧米飯都要高的多,自然能夠供給李世民的消耗,事實上這玩意就應該給從事重體力活的勞力吃才能物盡其用。

    「此事朕同意了,不過,你們村裡產出來的蝗蟲餅,只能用來賑濟災民。」

    朝廷負責收蝗蟲,幸福村出錢,收上來的蝗蟲只能用來免費賑濟災民,孫二力不知道李世民這是什麼邏輯,這是要幸福村白白的出錢幫朝廷解決問題嗎?

    應該是的,但偏偏這樣的條件,孫二力想都沒想,就喜滋滋的答應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09
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

    李世民既然在幸福村轉了起來,那自然是要看全的,柴山上的雞場和豬場他也沒打算放過,雖然現在經營這兩個地方的主要是以婦人為主。

    「陛下,咱們雞場現在的規模已經達到二十多萬只,每日出蛋量最少都有七八萬枚,光撿蛋喂食清糞的婦人就有數百人,還有幾千只孵蛋的高產雞需要伺候,每月出新雞苗三萬只以上,這一塊,又要好幾百人忙活,很缺人吶!」

    孫大力講解著,語氣好像是在叫苦,但在蕭瑀,房玄齡看來,卻像是在邀功,除了幸福村,誰能搞的出這麼大規模的雞場,他這是在向皇帝討官嗎?

    他們卻不知道,孫大力是真的在叫苦,幸福村的原居民加上護衛隊的家屬,總共不過三百多戶人家,除去三百護衛,總共就一千青壯不到,還被派了一部分去洛陽,揚州,益州,以及朔州。

    至於招募的工匠,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活,是不會投入到這種普通生產中來的,幸福村那麼多產業,運轉的時候依靠的是大量的雇工,多的時候達到過萬人。

    這過萬人的吃喝,工錢,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偏偏,這些雇佣的工人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之後,都願意單干,畢竟,幸福村的這些養殖,種植技術,是不對外保密的,還鼓勵農戶自營。

    這就導致了幸福村周邊的農戶逐漸的都學習到了一些種植養殖技術,開始成為個體戶,畢竟,用自家地裡產出的東西做飼料,搞養殖,比在幸福村拿點工資的收入要高很多,去年種魚草的人年收入數十貫就是個例子。

    這就讓幸福村更加的難以就近招收到足夠多的熟手雇工,要知道,古時候的人可不像後世,有外出打工的習慣,在這個時期背井離鄉,除非是當官,不然就等同於受刑,而招工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影響到了幸福村的產出。

    「缺人?朕看你這幸福村滿地都是人,怎麼可能缺人?」李世民從雞場的空地往山腳下的村子看過去道。

    「呃,這些人可不是咱們幸福村的雇工,他們都是災民啊!災難過去之後,他們都是要走的,聽有米叔他們說,這些五六月份便開始逃難的災民,似乎都是那些高門大戶家的農奴和佃戶······」

    孫大力說到這裡,李世民的眉頭挑了起來,目光看向房玄齡。

    「這確實是那些門閥子弟的一計,為的就是消耗朝廷錢糧,掏空國庫,從而讓他們手中囤積的糧食變成更加稀缺的東西。不過,臣這裡有一計,可使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房玄齡多謀,只用了不到一分鐘,就想出來一個計謀道。

    「計將安出?」

    「這些農奴原本就是沒有官府正式戶籍的私奴,如今既然他們是難民的身份,陛下可以下令統一給他們發放新的戶籍,賑災安民,陛下這麼做也在情理之中嘛!相信身份轉變之後,再加上幸福村能夠給他們工作和收入,他們就不會願意回到他們原來的主子那裡做農奴了,如此,等明年旱災過去了,就到那些囤積居奇的害蟲們頭疼了。」

    世家門閥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土地,沒有這些農奴幫他們耕種,那就會成為荒地,房玄齡此舉不但能解決幸福村的用工問題,還能給世家來個釜底抽薪,破壞他們的根基,是為對付世家的良策。

    「呵呵,愛卿此計,怕是隨了這小子的願。也罷,朕也不能叫你們幸福村免費出資賑濟這些假災民,你們便在其中挑選那些沒有戶籍的農奴招募為工吧!稍後,朕會派員給他們全部發放工人戶籍,以後,他們就是想回去種田,也是萬萬不能的。」

    大唐的戶籍制度直接對應的是身份等級,士農工商有明確的劃分,農戶有永業田八十畝,工戶卻沒有,而且,不同的戶籍,所繳納的稅收,服的徭役也不同,這些被新編成工戶的人沒有永業田,還要被朝廷征調干活,不工作的話,他們連人頭稅都交不起,李世民這麼做,就是要把這些人綁死在幸福村。

    「如此,小人便多謝陛下了。」孫大力對於自己一個農家漢能忽悠到皇帝,感覺很是得意,諂媚的笑了笑,便引著李世民繼續參觀。

    看完雞場,李世民還要去看豬場,豬場的規模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也超過了萬頭,這不僅僅是靠自家母豬繁殖,在豬舍裡,除了有從各地收過來的豬,還有體型巨大的野豬,這些都是護衛們平時訓練的時候從山裡獵來的,原因無他,野豬體型大,有的能長到五六百斤,負責搞豬種研究的趙大想找這些野豬借種,雜交配出更肯長個子的豬,要知道,現在洛陽溪村的豬場,已經和幸福村的豬場形成了競爭關系,兩邊都在想方設法改良自己的豬種,以求得到孫享福的肯定和獎賞。

    過萬人馬在一起,李世民經常見,過萬頭豬,李世民卻是沒有見過,干淨的豬舍打破了李世民對豬髒臭的印像。豬舍裡的水槽,排便槽,都有專門的人負責清理,而連排的豬舍,全部都是由水泥,磚瓦建造的,十分牢固,只是豬欄修的有些小,豬不能自由的活動,他當然不知道,減少豬的活動量,也是讓豬長肉的一種辦法。

    專門加工豬食的地方,近千婦人按照一套流程,各自做著簡單的工序,有條不紊,保證了所有豬的飲食。

    李世民只是走馬觀花的看過之後,就道,「趙大,你養這麼多豬,長安的市場消化的了嗎?」

    在望江樓推出美味的豬肉菜系之前,豬在這個時代一直是賤肉,為士人權貴所不喜,然而,隨著閹割豬大批量上市,這一習俗已經被逐漸打破,人們沒能抵抗住豬肉的美味,現在不僅普通百姓手頭寬裕的時候,喜歡在集市上割點豬肉回去吃,權貴士人們府上的豬肉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幸福村的豬場不僅沒有對長安的豬肉市場起到衝擊,反而因為供不應求,讓豬肉的價格上漲不少,當然,這與災難時期,整個食品行業漲價也有點關系。

    「陛下,小人這才養了一萬頭豬,都不夠長安的百姓幾餐吃的呢!市場那裡會消化不掉,加上皇家各地豬場出欄的豬,怕也只能勉強供應關中,村長說了,關中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對肉菜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咱們的規模還要擴大至少幾倍。」

    對於能跟皇帝嘮嗑,趙大也是感覺無比榮幸的,現在皇莊三十多個豬場都要指著趙大弄豬崽,內部的管事都戲稱趙大為豬王,要不是沒有先例,李世民還真打算封他個豬倌當當。

    說到擴大,人手當然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好在此前有了房玄齡的計策,倒是解決了這方面問題。

    看到這裡,李世民也明白了幸福村的魅力所在了,那就是抓生產,所有的行當,抓生產才是關鍵,只要抓好了生產,富國富民並非什麼難事。

    回到孫享福的宅子,李世民和幾位大臣們簡單的吃了一頓晚飯,事實上,幸福村就不可能拿寒酸的東西招呼他,鱔魚泥鰍,水庫大魚,瘦肉排骨之類的,都有,倒是叫李世民吃的感慨,要是整個大唐都像幸福村這樣,什麼東西能把這個國家擊倒?

    飯後,李世民又召見了孫二力,對皇家農莊的各個產業數據做了解,直到深夜。

    次日,隨著李世民將理政的地方放在了幸福村,好多官員也朝這裡趕來過來,由於得到了李世民全面捕蝗的召令,各地的災民在官軍的帶領下,開始向周邊地區分散,所有基礎建設,生產建設的前提就是先將蝗災控制住。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世民和眾多趕來幸福村的大臣們的心情越發沉重起來,又兩天過去了,孫享福和李淳風還沒有從那間隔離的木屋裡出來,瘟疫如果得不到控制,那是比蝗災更恐怖的事情。

    「陛下,太醫署那邊傳來了消息,渭南縣昨日死於天花的百姓多達七百六十二人,有三名太醫染上了天花病,余者,不敢上前······」

    聞言,李世民感覺頭皮有些發麻,渭南縣從瘟疫爆發到現在,已經死了過萬人了,再這麼死下去,過不了多久,整個縣的人口都要死絕了,瘟疫的危害太恐怖了。

    「陛下,天花乃不治之症,派太醫前去也是徒勞,如今之計,應該讓沒有染上病症的人遠離此地······」

    「不可,天花的傳染無蹤無跡,若是讓渭南的百姓逃離,恐將此症傳至其它地方,造成更大的損失,萬萬不能解除封鎖······」

    隨著渭南的消息一到,諸多臣工便開始在李世民面前爭吵了起來,然而,這還只是就事言事的官員,最讓李世民惱火的,是那些勸他更改命令,不要捕殺蝗蟲,以免惹得蝗神降下更大的懲罰的官員。

    「崔世勛,吳應學,盧康,鄭佩文······等一干大臣,妖言亂國,即日起,逐出朝堂,貶為庶民,永不錄用。」

    李世民的忍耐到達了一個極限,不過他是一個皇帝,不能做到快意恩仇,所以,他最多只能做到將這些人貶為庶民。

    其實,這麼做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即便是罷免掉了一批,頂上來的一批,還是會跟他們一樣的嘴臉,只是讓他發泄了一下胸中的怒氣而已,所以,對於李世民剛才的言論,崔世勛等人並沒有表現出惶恐的姿態,都不需要他們張嘴,就有人跳出來阻止了。

    「陛下,不可,大臣為國諫言,乃是一片愛國之心,即便不當,陛下不納便是,若是因此處罰大臣,那朝堂之上,那裡還有官員敢諫言上奏,此乃敗壞朝綱之舉,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出聲的不是別人,正是魏征,對於他的話,李世民還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只是冷哼道,「朕要這般處罰他們,也沒見你魏玄成閉嘴不言,可見有理者,不管會不會受到處罰,他們都敢諫言,無理者,才會因為怕受到處罰,而不去諫言。」

    「陛下這就是說,就是說臣說的有理了,那還請陛下收回成命,不要行這敗壞朝綱之舉。」

    李世民被魏征堵的又是一陣語塞,牙齒咬的咯咯響,卻又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幾分道理,不管崔世勛這些人背地裡做了些什麼,但現在,在明面上,他們確實是在為朝廷諫言,如果因此處罰他們,那些世家子們就敢明目張膽的罵他昏君,為了自己的名聲考慮,他不得不妥協,魏征只是充當了他跟世家緩和關系的潤滑劑,氣他也是無用。

    甩了甩夏衫的長袖,李世民無奈的道,「此事就此作罷,不過,再有敢謠言惑眾者,朕定不會輕饒,關中受災各地方官員即日起全力組織百姓捕殺蝗蟲,敢於懈怠者,嚴懲不貸。」

    一道簡單的政令,還沒有下到基層,就遇到那麼多的困難,可想而知最後的執行能力,所以,孫享福一開始就沒有想過依靠官府來辦成這件事情,直接拿利益驅使百姓還更加靠譜一些,只要地方官府按照皇帝的要求,把幸福村一文錢一斤收購蝗蟲的告示貼出來就好。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將私利凌駕在國家之利上的人太多了,即便是在後世,這樣的情況也多不勝舉,這就是人性,能夠超脫這種人性品質的人很少,所以,此刻,在李世民的心裡,孫享福的形像又高大了幾分,似乎,逐漸的在推翻他最初給他下的十六字評語。

    不過,外間發生的事情孫享福並不知道,他和李淳風都是青壯的年紀,在最初兩天的低燒無力症狀之後,他們的身體逐漸進入了恢復期,食量開始恢復正常,低燒無力的感覺正在減輕,看來,最多一兩天時間,他們就能恢復正常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10
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

    與關中的餓殍遍地不同,朔州之地進入六月之後,各種農作物長的都很好,各項基礎建設在馬林,張全,王富王貴兄弟的帶領下在不斷完善,然而,另外的危機卻正在逼近這裡。

    李靖終於從西域回來了,隨他一同前來的有數百西域商隊,人數過萬,所帶的貨物更是琳琅滿目,不下千種,去年那些借貸了貨物給這些西域商人的大唐商人,不僅賺到了貨物本身差價帶來的利潤,還賺取了一筆豐厚的利息錢。

    這個結果證明馬周去年的建議起到了效果,而且是出奇的好,然而,這些好消息卻掩蓋不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頡利和突利在西域分出勝負了,頡利獲勝,占據玉門關以西,敦煌,伊吾以及高昌國的部分土地,與吐谷渾一起,完全堵死了大唐向西的道路。

    而帶著一兩萬殘余兵力東逃的突利已經到了朔州邊境,很有可能威脅只有三千駐軍的朔州之地。

    這兩個家伙現在都已經收到了關中大旱,李孝常叛亂的消息,又開始想趁李世民焦頭爛額的時機,謀取一些利益了。

    頡利收了突利不少部眾,還有從西域那邊掠奪的人口,共有十余萬騎,已經屢次試探玉門關的防御了,若不是他們游牧民族不適宜在夏日裡發動南下戰爭,頡利很想趁此機會,一雪前恥。

    「突利真是個沒用的慫包,這麼快就敗了,不過也不用往朔州派兵防備他,先讓王家跟他鬥一陣,另,命程知節為隴右道行軍大總管,領左右威衛兵馬,前往玉門關駐守。」

    一大早的,接見了李靖之後,李世民便馬上下達了這條命令,此時,他才更加覺得孫享福把王氏騙到草原上種地,是一條多麼高明的計策。

    當然,他不派兵往朔州可不是因為有王家作為朔州的第一道防線,朔州周邊的回紇,薛延陀,想必此刻都有吃掉突利的心思,突利只要不是腦袋有坑,不會在這個時候跟被動防御的大唐開戰,這樣很可能會受到三面夾擊,他更加需要的是修養,穩住與回紇和薛延陀的關系。

    而連續兩年疲於征戰的頡利,在李世民看來已經師老兵疲,雖有十余萬眾,卻不堪一戰,如今大唐騎兵無論是數量和戰力都提升了不少,根本不懼怕他。不過,他選的時機太好了,關中大災,怎麼養活百姓都是李世民現在頭疼的問題,更何況組織遠征大軍。

    李靖作為大唐最傑出的軍事家,當然不只帶回了這麼點消息,他這次西行的目的主要是練兵,所以,他向李世民彙報的,主要是練兵情況。

    首先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戰馬不堪使用,他這一去一回走了整整一年時間,路程何止萬裡,即便是一人雙馬,馬蹄也在這一年的行軍道路上磨爛了,所以,別看李靖將五千騎兵帶回來了,其實他們的戰馬在中途已經換過一茬了,好在戰馬對於西邊的游牧民族來說並不算貴,置換的時候有胡商從中補齊差價,倒是讓這五千軍卒有馬騎回長安。

    其次是闡述了與西域通商的重要性,實地勘察過的他知道,西域諸國民間工藝整體弱於大唐,與其通商,大唐能夠獲得巨大利益。

    而且,那裡有很多大唐需要的緊缺戰略物資,高質量的鐵礦就是其中之一,高昌往西的各國都盛產鑌鐵礦石,這種鐵用來鍛造兵刃最佳,李靖這次就帶回來不少,如果被頡利長期占據向西通道,勢必會對大唐的工商業造成損傷,而一旦頡利西進,滅掉西域幾國,那麼他的實力將會大漲,大唐再難收拾他了。

    所以,李靖給出的建議是,頡利必須盡快鏟除。

    得到李靖的建議,李世民恨透了這場旱災來的不是時候,如若不然,今年他就能起大軍消滅頡利了,現在,關中蝗災,瘟疫橫行,就是再想打頡利,也必須先解決自己內部的問題。

    「左右無事,藥師便將那些鑌鐵礦交給幸福村的冶煉作坊,打制一些上好的兵器吧!」

    既然打不了,就只能先顧眼下了,被隔離的孫享福和李淳風是對付瘟疫的重中之重,李世民想等在這裡,第一時間知道消息,同時,他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幸福村的各項工藝以及經營上的精髓,於是,帶著李靖來到了冶煉作坊。

    鑌鐵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之後,很快就成為了武人爭相搶購的緊俏物品,不過李世民帶著李靖來冶煉作坊,可不是看他們如何冶煉鑌鐵的,經過這幾天對幸福村的了解,他已經被這裡的氛圍感染,無論是種地,還是各種工坊的勞作,這裡的人都很願意想辦法,讓所有的工序變的簡單,高效,那些身穿『農』字服的人,最善長做的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旦某些工序經過改良,變的省時省力,那麼提出改良方案的人,就能獲得豐厚的獎勵。

    李靖遇到了難題,李世民就想把這個難題交給幸福村的農門子弟來解決。

    很快,他便找到了之前鑄造那柄烏茲鋼陌刀的馬賽來為李靖鑄造鑌鐵刀。

    冶煉作坊有焦煤作為燃料,融化鑌鐵十分容易,馬賽按照李靖要求的樣式制作了刀胚模具,鐵礦融化之後,刀胚很快就在模具裡成形,冷卻了之後交由鐵匠反復鍛打,馬賽得以抽身,李世民便提出了戰馬不堪使用,工坊是否能夠研制出一些器物,解決這個問題。

    那知馬賽聞言卻是一笑,拿出來一個月牙形的鐵塊來道,「此前村長說村裡的戰馬從朔州往洛陽跑了一個來回,許多戰馬的腳趾就開裂,不堪使用了,便讓我等研制一個能夠供馬穿的鐵鞋,這不,差不多成形了。」

    可別小看一個馬蹄鐵的設計,沒有見識過成品原型的人,想要將其弄出來,是要經過反復研究的,馬賽手上的這塊馬蹄鐵的彎弧形狀與馬掌相似,但起先無法固定在馬腳趾上,後來想了一些辦法,將其制成凹槽形,留了可供釘子穿透的孔洞,然後,幾番試驗之下,還是容易脫落。

    最後,他們想到了水管連接時的那種螺紋口,便想到了弄一種螺絲釘來固定這馬蹄鐵,以這個時期的水平,制作小巧的螺絲釘還真不是那麼好弄的,不過,這個技術難關兩天時間裡就被冶煉作坊的人攻破了,用厚實的鋼夾口車絞小鐵條,得到螺絲釘的速度比手工雕琢快的多。

    只是這種由螺絲釘上去的馬蹄鐵損壞之後很難卸下來,只能在下面加多一層新鐵來固定,這在冶煉作坊的人看來還有些不完美,不過,這樣固定了鐵片的馬掌避免了馬蹄角質直接與地面磨擦造成損傷,應該能大大的減少馬掌磨損對戰馬帶來的傷害減員。

    類似於馬蹄鐵這樣的發明在幸福村的工坊裡其實不算什麼,馬賽在給李靖的戰馬釘馬蹄鐵的時候,有工匠將一個新式的馬鞍抱了過來,這幅鞍上有一個鐵質的大鉤。

    「這個大鉤是起什麼作用的?」

    「李將軍,此鉤名曰得勝鉤,是用來掛兵器的,如此,行軍的時候,騎兵就不需要分出一只手來拿兵器了,控馬會更加平穩,快速。而戰鬥的時候,用騎槍衝完陣之後,可以快速將騎槍掛於此鉤之上,改用近身劈砍更高效的馬刀殺敵。」

    李靖聞言,眼睛有些亮了,忙讓屬下士兵取了兵器來,翻身上了這裝有馬蹄鐵和新式馬鞍的戰馬背上。

    裝了馬蹄鐵的戰馬在幸福村的水泥路上跑起來有一陣金鐵之聲,馬背上的李靖不停的將騎槍和馬刀轉換,發現很是方便,頓時面露喜色,沿著環村的水泥大路跑了一圈,李靖便翻身下馬道,「陛下,有了這些設計在,我大唐騎兵的戰力至少能提升兩三成。」

    聞言,李世民大喜,他知道李靖向來不會把話說滿,他說兩三成,那便妥妥的有三四成,馬蹄鐵的作用可不僅僅只是保護了馬蹄,要知道,古代的戰馬都是要經過很長時間訓練,才能達到讓騎兵操控自如的程度的。

    然而,由於馬蹄磨損過快,會讓戰馬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這就會大大的增加戰馬訓練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要知道,馬的壽命是很長的,只要不出現傷病,騎乘幾十年都不成問題,大唐的戰馬一旦安裝上了馬蹄鐵,每年在訓練新戰馬的投入上就能省下很大一筆錢,而老馬慣於軍伍,比較適應戰場,大批量的裝備訓練成熟的老馬,對於騎兵變陣衝鋒的靈動性有很大幫助,騎兵數量的增加也會快很多,這個時代的國強國弱,往往就在這些點上,軍隊機動能力足夠,具備遠征能力的,才算是強國。

    李靖建議給幸福村的冶煉工匠們重賞,窮的叮當響的李世民大袖一揮,就賞了所有參與制作馬蹄鐵和新式馬鞍的工匠十貫錢,收到賞賜的馬賽等人並沒有多開心,因為他們已經很有錢了,十貫錢對他們來說算不得什麼,卻是有些煩李世民這幾天老是過來打擾他們的工作。

    「陛下,咱們幸福村作坊的工匠比朝廷工部,將作監的工匠並不高明多少,這些東西他們其實也能造,可是為什麼他們沒有造出來,而我們能造出來了呢?

    因為,我們善於動腦,善於思考,村長曾經說過,一切文明的進步,源於思考,您只需要讓朝廷的工匠們開動腦筋,他們也一定能像我們一樣,創造更多有利於國家發展的東西出來的。

    那個,馬蹄鐵和新式馬鞍,以及這鑌鐵戰刀,您可以交由朝廷的將作監大量制造,草民這裡接下來要研究的合金技術非常復雜,就恕不奉陪了。」

    李世民聞言啞然,李靖也是一樣,他們從來沒有見過說話這麼牛氣的工匠,他眼前的這位,可是大唐的皇帝,他居然敢下逐客令。

    不過很快,李世民就從冶煉作坊走了出來,面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要知道,唐初武風盛行,可沒有像宋明時期那樣獨尊儒術,通過馬賽的一席話,李世民已經在考慮工人地位的問題了,他現在受世家大族肘制,是因為世家大族壟斷了知識,壟斷了讀書人,可大唐真的需要哪些被他們壟斷的知識嗎?

    未必,能夠讓大唐百姓吃飽穿暖,能夠讓大唐軍力強橫,生產效率提高的知識或許還更加重要,自己為何不大量起用懂這些知識的人為官,來打破世家對朝政的把持呢?

    有這個想法,李世民要考慮的就是做到這個想法需要怎麼做了,蕭瑀曾經說過,士人對任何其它階級的人為官都會持反對態度,轉變士人的看法,是關鍵。

    經過許久的思考之後,李世民對大唐還未恢復的科舉制度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或許是受到了幸福村氛圍的影響,他開始更加的喜歡動腦琢磨如何針對問題,解決問題。

    想要轉變士人對其它階級的歧視太不容易了,那為何不開辟出一條讓普通人成為士人的通道?

    科舉制度應該改一改,應該分門別科,任何一科,有一定的基礎文化知識,就可以通過不同的專業考核,獲得士人身份,當然,儒學子弟得給他們一些特權,大不了把核心議政的幾個宰相位置專門留給他們,而考工科入仕的人,只能做工部一系的官員。

    這個想法一萌生之後,就在李世民的腦海裡一發不可收拾,歷史上,就是李世民就是完善科舉的鼻祖,他將科舉分為秀才,明經,俊士,秀士,明法,明字,明算,明醫等五十多個科目,但由於很多科目不為重視,後來逐漸廢除,不過,現在卻不一樣了,想通的了專業人才要用在專業事情上這一點的李世民,一定會把自己構想出來的制度堅定的執行下去。

    他不會蠢到用一個不懂制造工藝的儒生去管工部,不會蠢到用一個不懂刑名律法的儒生去管刑部,當然,還有更多像幸福村搞出來的專業知識,都需要懂得這些方面專業知識的人為官,才能真正管理的過來。

    所以,這一天,他找了幾位肱骨大臣來商議了老半天,集思廣益之後,一套更加完整齊備的科舉制度逐漸成形,當然,目前這套制度只是在考慮設計方面,真正在全國執行,還得他等解決了內憂外患,讓國家安定下來再說,他從來不是一個急躁的人,謀定而後動才是他經營出貞觀盛世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10
第206章 牽馬墜蹬

    水壩下的小木屋牽動著幸福村,甚至整個大唐人的心,李世民在幸福村住了四天,滿朝文武的視線的,就往這個小木屋看了四天,清晨,沉寂了四天的這裡終於有動靜了。

    最先走出來的是李淳風,他將系在木屋院子裡的幾頭水牛的繩索解了下,牽著繩子就往村子的方向走,在他的身後,孫享福抱著一個大箱子快步的跟了出來,箱子裡面,眾多的琉璃瓶罐隨著他的腳步節奏乒乒乓乓作響。

    「快報陛下,村長他們出來了,身體無恙。」

    值守的張軻一聲大喊之後,快步的向二人走來的方向迎了過去。

    「村長,可是找到防御天花的辦法了?」

    「嗯,屋子裡還有一些從牛痘裡取出來的東西,回頭你偷偷的取出來給咱們的人先種上······」

    就那麼一小段路,孫享福已經將種痘的事情給張軻講了一遍,張軻也把村裡現在的大致情況跟孫享福提了幾嘴,等他們從小路來到村子的環村水泥大路上的時候,李世民已經帶著滿朝文武向這裡急奔了過來。

    也不許他們二人參拜,迎面便問道,「瘟疫可解否?」

    「陛下,我等已在自己身上種了牛痘,只是低燒無力了幾天就恢復了,若是之後接觸過天花患者而無恙,那就證明,人接種牛痘之後,就能對抗天花,所以······」

    好吧,如果說往自己身體裡弄牛痘是一種不要命的舉動,那麼跟天花患者親密接觸,就是更加不要命的舉動,滿朝文武聞孫享福之言,無不變色,這可是拿命在賭,而且,還一賭就是兩次。

    「陛下,既然種牛痘並不傷害人的性命,那此法很可能有效,我等願意即刻前往渭南一試,在此之前,還望陛下集中耕牛,一旦確定這種痘之法有效,則是需要大量感染天花的耕牛來提供牛痘······」

    李淳風這時已經將幾頭感染了天花的水牛交給了幸福村的村民,要說冒險,他才是真正的冒了生命危險的,要不是他在災區找到了這幾頭感染了天花的水牛,一切實驗,都無從做起。

    李世民聞言,沉重的點了點頭,防御天花對於大唐來說太重要了,即便是有可能犧牲掉孫享福和李淳風,他也不得不硬下心腸來。

    「朕不會忘記你們為大唐做的一切,來人,將朕的兩匹戰馬牽來,今日,朕為你等牽馬墜蹬送行。」對於解決天花的事情,李世民一天也不想多等下去,身為帝王之尊,竟然向二人拱手彎腰行禮道。

    「陛下,這可使不得。」

    孫享福和李淳風見了李世民這姿態,紛紛露出驚恐之色,皇帝要做秀,這是政治需求,做臣子的要是敢安然受之,事後說不定有小鞋給你穿,當然,李世民不是那樣心胸狹小的人,但是,身為臣子的兩人,姿態是必須要做出來的,這一幕至少讓某些腦袋裡沒有那麼多彎的人感動的眼眶濕潤,恨不得受皇帝如此禮遇的是自己,片刻之間,生出了將自己的命也賣給皇帝的想法。

    牽馬墜蹬這個事情,即便孫享福和李淳風再怎麼推遲,李世民也是要做的,政治秀嘛!不秀出來,怎麼忽悠天下人。

    所以,半刻鐘之後,孫享福和李淳風便出現在了幸福村奔往渭南縣的官道上,其實按照孫享福的計劃,兩人是要先洗個澡,吃個早餐之後再出發的,可惜被李世民架在台上,下不來了。

    李世民給兩人派了一隊大內侍衛護送,而孫享福從小木屋裡帶出來的那些瓶瓶罐罐,則是收在了他馬背上的布包裡。

    被皇帝近衛擁簇著,孫享福連說話都不敢放肆,表現的很是憂國憂民,一路急行,半日之後,終於抵達了渭南縣。

    在渭南縣執行封鎖命令的是獨孤謀,在他所設置的防線外,大內侍衛出示了令牌,孫享福和李淳風則是被放了進去,不過他們沒急著往裡面走,先到了獨孤謀用來避暑的營房裡。

    「食物清水麻煩將軍給我們多弄些了,今天我算是知道了,皇帝也會差餓兵。」

    到了獨孤謀這,孫享福就放松的多了,從馬背上取出一個琉璃瓶,進了營房之後,故意將侍衛們支了開。

    「這是能對抗瘟疫的藥?」獨孤謀不是傻子,從孫享福的表情中就看到了此物不凡。

    「嗯,這裡面就是牛痘,我有九成以上把握此物能夠幫助人抵抗天花,將軍可以先接種,另外,挑選心腹家將百人接種,幾天之後,那些接種過的人,我有大用。」

    由於牛痘的數量有限,即便孫享福分的很精細,這幾天從幾頭牛身上弄出來的,也就夠接種一兩百人的,他留了一些給自己的護衛,更多的卻是帶到了這裡,天花的防控,主要在於消滅病源,對於重災區所有被天花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孫享福都打算焚毀,這些接種過的士兵,就是要干這些焚毀屍體,以及房屋,衣物之類的工作的人。

    「你的話我還是信的過的,這牛痘怎麼接種,你來吧!」

    獨孤謀擺出來一副任君施為的樣子,孫享福和李淳風自然也不客氣了,將他的胳膊割開,從琉璃瓶裡倒出來一滴牛痘汁液,然後將他的傷口簡易包扎。

    孫享福之所以這麼謹慎的先拿自己和李淳風試驗,是因為怕後世的小說害人。萬幸,這一點上,小說裡寫的還滿靠譜的,接種牛痘就是那麼簡單,經過試驗之後,他對這種簡單的接種法便不再懷疑,是以,給獨孤謀和他麾下的士兵接種,就顯得駕輕就熟了。

    「你們還留一些牛痘給裡面的孫道長和那些太醫吧!他們應該還沒有患上天花。」接種過後,感覺身體有些發燙的獨孤謀建議道。

    聞言,孫享福便將最後的幾瓶牛痘留了下來,這些太醫代表著這個時代最頂級的醫術,其實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防止天花感染的辦法,但只能保障他們自己,在跟獨孤謀聊了一會之後,孫享福才知道,就是這些人,將渭南縣那些沒有患上天花的人與那些患者隔開,並且組織了這些沒有感染的人熬煮一些食物,供給那些天花患者,讓他們吃飽喝足走完了最後一程。

    現在是旱災加蝗災的時節,到處都沒有食物,若不是他們做的這些工作,那些天花患者一定會四散開來,傳染更多的人,就是軍隊,也擋不住這病毒的傳播。

    渭南縣具體死亡的人數已經無法統計,當孫享福和李淳風找到孫思邈他們的時候,那些沒有染病的人的數量還不到兩千人,要知道,這渭南縣以前可是人口達到了八千戶的上縣,也就是說,這一場瘟疫,死亡的人數至少達到了一兩萬人。

    「老板姓對抗災難的能力還是太差了,咱們還需要盡快掌握更加全面,先進的知識,並且將其普及開來,才能讓這個民族變的強大起來。」孫享福面有憂色感嘆道。

    「開啟民智,何其難也,在貧道看來,斬去那些興風作浪的妖魔,才是當務之急。」

    接種了牛痘之後的孫思邈變的十分虛弱,這與他連日勞累有關,他是最早一批趕到渭南縣的醫者,對於渭南天花和各種瘟疫起始的原因他最為清楚,能讓一個慈悲為懷的道士生起殺心,可見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多麼的可恨。

    「道長請放心,此間事了,我孫正明定然要為這些死去的百姓討回一個公道。」

    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那些人既然敢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就不怪孫享福用一些非常的辦法來對付他們了,作為一個穿越者,當他憤怒的不想卑微的活著的時候,是很容易弄出大事情的。

    當然,那是後話,眼前的事情,足夠孫享福焦頭爛額的了,牛痘的數量太少,接種完太醫之後,已然是沒剩多少,然而,在這種蝗蟲亂飛的高溫天氣,難保天花病毒不會因為各種原因傳播到重災區以外的地方,很快,就有人中招了。

    「不好了,杜家三郎發天花病了,咱們這些人都要死咧!」

    一個婦人的尖叫聲從人群裡傳來,頓時,人群出現一陣慌亂,恐慌讓他們根本沒有方向的四處奔跑著。

    「這裡已經不安全了,撤離吧!」孫思邈無奈的嘆了口氣,瘟疫爆發過後,他已經這樣轉移了好幾處地方了,每轉移一次,都要丟下很多具屍體,如今,他們能活動的範圍越來越小的。

    「此人才剛剛有病症現像,或許還有救,李道長,快,把牛痘拿過來。」

    孫享福和李淳風接種過牛痘,並不害怕被傳染,很快的,他們就看到一臉無助的看著扔下他朝遠處奔逃的百姓的杜三郎。

    「我,我要死了,你們別管我了,快走吧!我不會亂動傳播瘟疫害人的。」

    初犯天花的人體溫會升高,全身開始長紅點點,就算是孫享福這樣的假醫生,也一眼就可以確診這個杜三郎確實是患上了天花,不過他的這一番話,倒是叫孫享福有些感動。

    多麼淳樸的大唐人啊!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想到的居然都是不害別人,孫享福覺得這樣的人不該死,所以,朝他笑了笑道,「你怕醜嗎?」

    「怕醜?」

    「就是臉上長很多麻子,很難看那種。」孫享福盡量給了他一個看上去輕松的表情道。

    「呃,反正我都要死了,還怕什麼醜,不過我能不能求你件事,等我死後,你們肯定會燒了我的屍體,可不可以把我跟大家埋在一塊,這樣到了陰曹地府後就熱鬧些,我喜歡熱鬧。」

    「呵呵,只有壞人死了之後才會去陰曹地府,好人死了之後是要上天堂做神仙的,你喜歡熱鬧啊!那以後你多去長安城逛逛啊!那裡可熱鬧了,對了,以後朔州的善陽城也會很熱鬧,你可以去那邊看看,對了,你剛才說不怕醜的吧!以後可別怪我喲。」

    說著,孫享福將杜三郎的胳膊劃開,將一滴事先從牛痘裡擠出的汁液滴在了杜三郎的傷口處。

    「我,這,你們······」

    「我們是在救你,如無意外的話,你將是這個世上,第一給被救活的天花患者。」孫享福笑著給一臉迷茫之色的杜三郎解釋道。

    天花其實並非絕症,分病毒的不同,死亡率也不同,但像渭南縣這種爆發性的天花病毒,感染者死亡率非常高,至少七成以上,而且感覺者通常會在三到五天內快速死亡,只要挺過去了,基本就沒有性命之憂了。

    在後世的記載中,十五世紀末,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那裡居住著兩三千萬原住民,但是一百年後,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一百萬,原因是歐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毯子送給了印第安人,讓這裡爆發了幾次大規模天花瘟疫,可見,這種病毒的危害性之大。

    歷史上,孫思邈正是因為治療天花,而大放光彩,他采用的是取天花口瘡中的膿液敷在皮膚上來預防天花的辦法,俗稱人痘接種法,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明清時期,有一定的效果,但死亡率仍舊很高,沒有牛痘接種法安全。

    孫享福的出現,卻是直接幫這個時代跳過了人痘接種法,使用了更加安全的牛痘接種法,而牛痘接種法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有很大幾率救活初期感染者,像杜三郎這種一發病就立即接種的人,生還幾率在七八成以上。

    而救治天花的醫術,在孫思邈和李淳風看來,都是創舉性的,所以,自從孫享福給杜三郎接種之後,他們就一直觀察著他身上的症狀,想從中總結出一些經驗,也正是這樣,才讓孫享福能有能抽出時間來組織管理那些四下逃散的百姓,現在他們所在的位置裡病源區太近了,一個不小心,他們就會成為新的感染傳播源,可是把孫享福忙的焦頭爛額。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10
第207章 輿論攻擊

    杜三郎很幸運的渡過了前兩天,從第三天開始,他的體溫開始下降,精氣神也逐漸好轉,而這時,接種過牛痘的孫思邈也在開始恢復。

    「李道長,我等已經證明牛痘對於天花有防御作用,現在應該將這些消息傳給陛下,讓更多牛感染上天花,好取痘給人接種。」孫享福結束了對災區百姓的組織工作之後,才與李淳風商議道。

    「嗯,如此,就由貧道留下來照顧此間事,你速去報知陛下吧!」

    兩人分配了任務,孫享福也不多說,立即起行,臨到了獨孤謀設立的崗哨處,便將自己的衣衫脫下來焚燒,進入獨孤謀准備好的浴桶裡沐浴,連那桶洗澡水,都放了硝石,將其凝固成冰,方才放心。

    「獨孤將軍,那些軍士恢復之後,就可以按照我之前交待的方法進入重災區消滅病源了。」

    三四天過去,獨孤謀已經恢復如常人,隨著孫享福安全的從災區出來,他也已經確認牛痘能對抗天花了。

    「如此,還勞煩你早日收集到足夠多的牛痘,讓某屬下的軍士能盡快的將這片瘟疫區域掃平。」

    換了一身衣裳,孫享福就如何消滅病源的方式方法跟獨孤謀再三叮囑後,也不多留,便和送他來這裡的大內侍衛們一起打馬朝幸福村而去。

    一路上,孫享福想了很多,災區的慘相總是不斷的在他的腦海裡浮現,然而,如果像孫思邈說的那樣斬妖除魔,以他現在的能力還做不到,但是不做點什麼,他又覺得太便宜了那幫喪心病狂的家伙,於是,一個想法在孫享福的腦海裡誕生。

    幸福村現在就是個大牛場,反正天上不下雨,地裡也無法種植什麼農作物,那些被李世民集中過來的耕牛就都都拴在了幸福村的田地裡了。

    「想不到咱大唐百姓的繁衍生息,最終要靠這些牛,朕意,將殺牛之罪再加一等,諸卿以為如何?」

    殺牛在大唐本來就屬於犯罪,不過處罰並不嚴重,有很多擦邊球可以打,在孫享福帶回了天花可控的消息之後,整個朝堂都松了一口氣,他進入了繁忙的取痘工作中,李世民也終於有心思來制裁不法,修訂法律了。

    在這個當口,沒有誰反對這種保護救星的法律,所以,很快,針對殺牛的新律法便制定了出來,雖然沒有上升到死刑的高度,但這個時期的徒三千裡,已經算是重刑了。

    借著這個和諧的氛圍,李世民又宣布了一系列的官員任命和罷免,首先就是漕運系的中低級官員,幾乎全部下馬,再有幾個跟李孝常不清不楚被抓住了馬腳的世家,也都強力清算。

    當然,這個度,李世民掌握的非常好,畢竟,關中現在旱災和蝗災沒有過去,大唐邊境,還有頡利和突利兩個野心勃勃的家伙,李世民不好在這個時候搞出什麼太大的動作,讓內部不穩,所以,給幾個頂級世家留了面子,他卻不知道,某人為了給那些世家子一個教訓,已經私自行動了。

    入夜,孫享福和李淳風當初研究牛痘的小木屋裡燈火通明,孫享福結束了一天的取痘工作後其實已經很累了,不過還得加班,一支鵝毛筆被他抓在手上飛快的書寫著,桌案上的大紙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字,而桌子周邊,七八個雕刻泥印的工匠,正等著他完稿。

    沒錯,孫享福想到了利用輿論來打擊世家名望的辦法,而說到輿論,在網絡時代沒有到來之前,首推的就是報紙。

    今天,孫享福這篇文章寫的很含蓄,頭條是「囤積居奇何人也?」

    他必須要先把第一個矛頭指向地位低下的商人,這樣,才能讓突然問世的報紙打開局面,要知道,這個時期讀書認字的士人,多是出自世家門閥,一上來就向他們開炮的話,估計這報紙就推廣不下去了。

    整篇文章的內容並不復雜,只是給人們分析了囤積居奇這個行為給百姓帶來的壞處,在眼下,關中大災的時候,危害百姓,對於整個國家的一些影響,話語很直白,只要念報紙的人照著原文念,沒有讀過書的老百姓也能聽的懂,也正是因為直白,幸福村這些只是學會了基礎認字的工匠和農夫們才讀的懂,於是,當晚,印刷作坊開始忙碌了起來。

    報紙並不需要多精美,只要內容出來了就行,次日,孫享福依舊一副忙碌不堪的樣子帶著人去取牛痘,而數千張印刷好的報紙則是被護衛張軻所組織的幸福村百姓開始向周邊縣城散播,當然,主要散播地是長安。

    在幸福村臨時辦公的李世民和朝廷大臣是下午才知道報紙這個事情的,當然,不是說李世民不知道孫享福的這些行為,只是他不知道孫享福弄的這一出,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

    就在今天下午,長安這個百萬大都市的主要交易市場東西兩市罷市了,這可比後世滬深兩市不開盤的影響還大,畢竟,現在是西域胡商集體來長安開交易會的時間,是全國商人集中交易換貨的大日子,而罷市的原因,正是因為孫享福那篇抨擊商人的文章。

    幾千份報紙,數百個讀報人,一個上午的時間,就讓百姓們的認知達到了統一,商人囤積居奇,是害老百姓的行為,尤其是在關中大旱,老百姓沒有吃的時候,囤積糧食的那些商人,該殺。

    長安城裡,越發買不起糧食的百姓們都自發的聚集到了糧商的鋪子門口圍堵,不僅不買糧食,還不准別人買糧食,官府介入之後,大量的百姓拿報紙中所說的道理跟衙差辯論起來,要知道,這些參與圍堵的百姓可是上萬人,東西兩市的市署可不敢擅自做主抓人,就算抓,長安也沒有那麼大的牢房,所以,消息很快的就被揍報到了李世民這裡。

    「陛下,臣覺得,鬧一鬧也好,長安的糜子小麥都已經賣到了三貫多一石的價格,百姓們全都改吃豆腐充飢了,膳監司的壓力太大了。」

    在旱災沒有爆發前,膳監司向整個關**應豆腐,每天也不過銷售三千石左右,而現在,光是長安一地,每天銷售出去的豆腐就高達到兩萬多石,這可是兩三百萬斤,也就是說,長安的百姓平均每天都要吃兩斤多豆腐了,再加上關中其它地方的銷量,膳監司每日打豆腐消耗的大豆都在兩萬石以上,這麼下去,一個月就是六七十萬石,即便之後的消耗不再明顯增加,支撐到明年秋收的時候,膳監司也差不多要消耗掉一千萬石大豆。

    而不增加,這可能嗎?到了隆冬時節,為了對抗寒冷,所有人的食量都會增大,而那個時候,百姓的存糧又全部吃完了,翻倍的增長都是必然的。

    可盛產大豆的淮南,去年儲備的大豆都被孫享福買下來制作鹹魚豆醬了,今年收上來的大豆別說給長安提供一千萬石大豆,就是五百萬石都困難,畢竟,隨著鹹魚豆醬開始在全國熱銷,今年揚州的豆醬作坊也是要收購一些的。

    那些糧商之所以敢這麼漲價,自然是因為看到了膳監司大豆供應會不足,遲早繃不住,而這些糧商背後的是什麼人?世家門閥也。

    蕭瑀的建議直接成為了李世民對此事的態度,不過他沒有允許東西兩市繼續關閉,黃昏時分,他就擺駕回宮了,如無意外,明天會有大量左右衛的軍卒前往兩市維護次序,畢竟,保證西域胡商在大唐的交易,是關系國家全年稅收的大事情。

    然而,當第二天的朝陽升起的時候,第二篇由孫享福匿名撰稿的報紙被散發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了,其印刷的張數,直接是昨天的幾倍。

    報紙的頭條是『大唐缺糧嗎?』

    報紙的內容更加是簡單明了,擺事實,拿數據,大唐田畝幾多?百姓幾何?田地裡的產出最少是多少?百姓最多能吃用掉多少?這些問題全部都有詳細的數據。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大唐不僅不應該缺糧食,應該還有千萬石以上的余糧,因為大唐的兩百多萬戶百姓去年種植了上億畝田地,這些田地的產出,應該夠大唐的這麼點人口吃三年以上的,就像揚州的大豆一樣,一州之地就能富余幾百萬石大豆,這才是真實數據,而這些富余出來的糧食去了哪裡?

    報紙的後半段內容有交待,裡面分析了大唐的田地都在誰手上,百姓們種出來的收成,大多都在他們手上,而他們,正是那些出售糧食的商鋪的背後老板。

    這張報紙簡直就像一個炸彈,將整個朝堂和民間轟的外焦裡嫩,尤其是被報紙上點名的幾家,太原王氏,有田地數十萬傾,產出來的糧食呢?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瑩陽鄭氏,那家的田地都不比太原王氏的田地少多少,產出呢?

    朝堂之上,面對李世民,和那些非世家系官員詢問的目光,這幾家系的官員個個垂頭不語,最後,王圭,崔世勛等人為首的世家系官員迫於壓力,向李世民告了罪,說是會即刻去信族中,讓他們調運糧食到關中捐給朝廷賑災,當然,他們都沒有說具體會運多少,捐多少,想來,估計也就是個幾萬石。

    如果他們以為這事就這麼了結了,那就大錯特錯了,第三天,那該死的報紙又在市面上發行了,數量更加龐大,達到了十幾萬份,就差給長安的大街小巷鋪地面了,這次,就不是那麼溫和的指責世家囤積糧食,不顧百姓死活了。

    報紙的頭條直接寫道,「世家緣何亂國?利益使然也!」

    整篇文章同樣是以直白的不得了的方式講述了國家大亂,崔王鄭盧等世家會因此得利,正是因為他們想獲得利益,而主動挑動國家大亂的事例。裡面有孫享福從唐奉義嘴裡套出來的一些前隋的事情,還有大唐立國之後的一些事情,更是有最近一兩年才發生的嶺南事件,關中瘟疫事件爆發的起始因由等等。所有事情,有名有姓有經過,故事立體到大家一聽就知道假不了的程度。

    看到這裡,幾大家要是再不知道是孫享福在背後搞事情,那就白活了,事實上,昨天他們就開始在查了,不過打嘴炮的事情,他們不會認為有人能夠玩的過自己,大不了舍些財,避一避這輿論風波。

    可今天刊登散發出來的內容就真是徹底把他們幾家搞臭了,當然,不需要他們發動反擊,李世民就已經裝模作樣的下令禁止了,這事情鬧的不好,可見是要跟世家完全撕破臉皮的結果,而大唐現在卻承受不起這個結果。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10
第208章 簡在帝心

    『人言可畏』這四個字在任何時期都是至理名言,世家子想洗脫孫享福打翻的屎盆子,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首先,他們不能私下裡干掉孫享福,不然,他們就是對說實話的人打擊報復。

    其次,他們得找到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不然,你就得承受天下人的指指點點。可惜,孫享福說的都是事實,想編造一個假真相,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輿論攻勢的好處就是它不把事情在朝堂上政治化,李世民不會就報紙上的一些事情來問崔王鄭盧幾家的罪,這幾家也沒有理由向朝廷發難,畢竟,這事情不是李世民搞出來的。

    所以,李世民的案幾上,彈劾孫享福肆意傳播謠言,毀壞幾大世家清名的奏折堆積如山,把這些請斬他的折子如果統計一下數字,一定能創下一個前無古人,後面也不可能有什麼來者的記錄出來。

    這時候就是體現李世民對孫享福偏袒保護的時候了,他都懶得翻看了那些奏章,你們彈劾你們的,朕還需要他取牛痘,抵御天花瘟疫呢!

    事實上孫享福敢在這個時候把事實鬧的這麼大,就是篤定了李世民不會因此懲罰他,甚至,他一早就猜到了李世民會幸災樂禍,看世家出醜。世家系的人也明白這個道理,知道瘟疫沒有解除,他們是動不得孫享福的,所以,目前,也只能是彈劾打嘴仗,盡量的把自己表現的是受冤枉的姿態。

    長安的情況就這麼微妙的保持了平衡,世家的名聲被報紙刮起來的這陣旋風搞臭之後,民間該傳的很厲害,朝堂上該彈劾的還是繼續彈劾,反正李世民就是誰都不處理,也沒有人能夠逼著他處理。

    直到幾天後,取牛痘的工作不需要孫享福親自動手了,關中的底層百姓也都不把世家子當好人看了,一切都向孫享福預想的情況發展的時候,事情出現了一些變化。

    突利在朔州以東八百之地的草場穩定下來之後,聚集了兩萬余青壯向朔州靠近,薛延陀部和回紇部並未就此事做出任何回應。

    這對大唐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要知道,越是臨近秋收,田地裡無糧可收的關中百姓越是出現恐慌情緒,沒有糧,這個冬天大家就過不去,而這個時候要打仗的話,那家有余糧供應府兵出征?

    孫享福對於朔州的防務其實是有信心的,善陽城之堅,不輸長安,馬邑城同樣是個戰爭堡壘型的堅城,有三千裝備精良,訓練強度十足的兵馬,以及數萬隨時可以召集起來守城的百姓,不是突利的兩萬殘兵能夠輕易拿的下的,另外還有王家的數十個堡壘作為第一道防線······

    「不對,薛延陀部和回紇部沒有趁機吃掉突利,一定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多半是王麟,看來,這家伙現在是要置我於死地了。」

    孫享福略作推測,便感覺不妙,喊了張軻,趙強和一眾護衛來,一起打馬去了長安。

    現在,有關孫享福的事情,都是大事情,雖然他只是個五品長史,但請見的請求第一時間就被內侍傳到了李世民哪裡,沒多久,孫享福便被帶到了御書房。

    一番見禮之後,孫享福直接開口道,「陛下,關中的賑災計劃已經要進入第二步了,不知道朝廷拿出來章程來沒有?」

    李世民自然是知道,越是靠近秋冬,關中的民心越發不穩,但是朝廷現在是真的沒有余錢拿出來實現孫享福所謂的以工代賑的賑災計劃,只是愁眉苦臉的看向他道,「今年關中絕收,朝廷無有稅收進賬,去年的余財,只夠供養前些日子出征玉門關的幾萬大軍,而且,這幾個月關中之地四處都需要賑濟,別說是國庫,就是後宮內庫的錢糧也已用盡,哪裡還有錢糧上馬如此大的工程。」

    李世民沒有錢,孫享福知道,可孫享福現在也沒有錢了,這一個多月來,幸福村每天花錢像流水,整個關中之地的蝗蟲被他私人掏錢包收起來了大半,雖然儲備了很多蝗蟲粉,但是兩百多萬貫現金也全部花出去了,然而,修路,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征地,尤其是大路,需要的田地數量不少,這就要先拿一筆錢財出來購買那些私田。

    另外,數十萬,甚至近百萬人的勞作工具,這也需要大量的錢財來打造,即便是有嶺南,揚州運過來的糧食免費給這些災民吃,朝廷想要完成這麼大的工程,也需要投入一大筆錢來安置各方面,沒有這筆錢,你的局面就轉不開。

    「陛下,臣有一策,可解當下困局。」孫享福想了很久之後,才決定將後世常用的一個發展手法用出來,那就是發行國債。

    「有何良策,快快道來。」李世民現在是有藥好過沒藥,什麼辦法策略他都願意聽,最近馬周可是被他指使的團團轉。

    「發行國債,借錢修路,收費還錢。」

    「國債?」

    「對,以朝廷的名義,向天下百姓借錢,許以利錢,以借到的錢,用來賑災修路,路修好之後,針對使用者收取相應費用,用以抵還借款以及利息。」孫享福解釋道。

    「不妥,不妥,連走路都要收錢,那事後百姓一定會罵朝廷橫征暴斂的,如此行事,有失民心。」

    借錢這個事情,李世民不是沒有想過,但沒有想過像孫享福所說的這麼大規模,一聽孫享福說要收走路的人的錢財,他第一反應就是搖頭拒絕,要知道,前隋時期,楊廣橫征暴斂,就曾經搞出過一種城門稅,就是百姓入城要交稅,這種稅其實沒有真正給朝廷收上來多少錢,大部分都被底下的小吏貪污了,但它造成的影響卻非常大,影響的城市的商貿,剝削了窮苦的底層百姓,是楊廣喪失民心的一大敗筆。

    「不收費就只能用朝廷的稅收去填了,如此的話,朝廷就需要把帳期放長些,畢竟,朝廷每年的稅收都有其它用途的。」

    賑災是眼下的當務之急,在沒有其它辦法的情況下,李世民只能考慮孫享福的建議,就發行國債的一些注意事項跟李世民詳細的聊了聊之後,孫享福才提出了讓朝廷派兵增援朔州的事,他老婆虞秀兒可還在朔州呢!

    朔州的事情,說急,它不急,說不急,其實它也急,以突利的那一兩萬人馬,想要打下朔州並非易事,再說了,王旭不可能坐視突利統治朔州的,他們可有幾萬青壯家兵和八十萬畝年利潤可達數百萬,甚至千萬貫的香料田在哪裡呢!

    然而,突利之所以能夠對朔州保持進攻態勢,很可能是得到了王麟的支持,那麼,他向朔州靠近,搞破壞搶劫的可能性就很大,孫享福和李世民都不想剛歸到治下的朔州之地的百姓再受荼毒,是以,快速出兵防備,也是很有必要的。

    「朕最多能調五千兵馬前往朔州,而且,時間不會太久。」李世民思慮良久之後才道。

    「可是李靖將軍訓練的五千遠征軍?」聞言,孫享福就懂李世民的意思了,目前,長安能夠調動的,還真就只有李靖的這五千人馬,因為他們不需要朝廷供養,一早就做好了遠行的准備,最遲八月,就會再度護送西域胡商回國,也就是說,其實這五千兵馬,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能夠供李世民調度,畢竟,出錢養他們的,是那些胡商。

    全騎輕裝簡行,這支有遠行經驗的軍隊一日行軍可達三百裡以上,他們的戰馬都安裝了馬蹄鐵,即便是奔跑起來,也沒什麼損耗,加上可能出現的修整,最多七八天他們便可到達朔州邊境,現在是初秋天氣,日日晴好,加上返程時間,那麼李靖這支兵馬用在朔州作戰的時間有十多天,倒是夠時間與突利一戰。

    「正是,這支人馬裝備精良,且行軍經驗豐富,只是沒有見過血,讓他們跟突利的殘兵敗將殺一場,倒也合適。」

    李世民的軍伍經驗豐富,他的評價自然是中肯的,然而,以少兵力打多兵力,孫享福總覺得不牢靠,雖然帶兵的那個是被後世稱作軍神的人物。

    「陛下,李將軍雖然兵精將勇,但畢竟只有五千人,臣身為朔州長史,在朔州存亡之際,應該返回朔州主持大局,只是這接種牛痘之事······」

    「你要回去,就回去吧!惹了那麼大的禍,回去避避也好,不過這次對抗瘟疫的功勞,朕就只能記在心理了,如今大唐乃多事之秋,很多事情不能做的太過,你要體諒朕。」

    孫享福從開始運作報紙的事,就沒想過這次能得到什麼賞賜,世家子的報復李世民能幫他扛下一半,就阿彌陀佛了,不過從李世民嘴裡聽到幾句軟話也是不容易了,這比以前被無償剝削的時候爽的多了。

    如無意外的話,對抗瘟疫的功勞應該會被李世民安在孫思邈和李淳風的頭上,不對孫享福大肆封賞,就不會刺激世家敏感的神經,明面上只要李世民擺出打壓孫享福的態度,世家系的官員就不好借題發揮,在李世民面前鬧情緒,這是李世民和孫享福已經逐漸形成默契了的事情。

    當然,牛痘這玩意孫享福也不能一直把持在手上,惶恐的向李世民表示了自己不會持功自傲後,孫享福又道,「陛下,牛痘可以抵抗天花,但供應完渭南的百姓之後,數量依舊不多,陛下可以讓人在市面上以高價放出少量,回籠一筆錢財,以作備用,關中這個冬天,注定了是不好過的啊!」

    也就是孫享福敢鼓搗李世民用這玩意掙錢,要是別人說出這話來,估計會被李世民杖斃,但細細一想,李世民不得不承認,這樣,能得到一筆錢財解決朝廷周轉困難的局面,便問道,「取痘種痘的本事,你屬下之人可都學全了?」

    「呵呵,說穿了,那本事不值一提,只是因為人們害怕這個東西,所以畏之遠之,幸福村現在會取痘種痘的人有很多,陛下盡管征用他們便是。」見李世民並不抗拒用牛痘掙錢的事情,孫享福便呵呵笑道。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即便是李世民不想,在實在沒錢的情況下,也不得不用上這些辦法,他心裡也知道,孫享福之所以有這個建議,是想坑那些富人一筆錢,對他們小小的報復一下,現在這個情況,也只有那些富人能花重金買命了。

    既然要決定了要做,李世民就會把事情做的徹底一點,他准備和以前一樣,用皇家來給別人做樣子,連皇家都高價向幸福村買牛痘接種,便能讓那些等著無償使用牛痘的人死了心,也掏錢出來購買,於是點了點頭道,「幸福村的百姓研制藥物花費巨大,明日便讓他們到宮裡,為皇室成員和一干宮人分批種痘,內宮會重金相謝的。」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5-12 17:10
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

    長安的事情交待好之後,孫享福就快馬趕往幸福村收拾行裝,弄這個輿論攻擊把崔王鄭盧幾家徹底搞臭了的同時,也讓他進入了這幾家的必殺名單中,這是自隋朝以來他們幾家受到的最大挑釁,事情只怕沒那麼好了結。

    馨香樓的包間之中,久未露面的王麟將崔鄭盧幾家以及他們在關中的一些附庸家族的公子哥們聚集到了一堂,一應酒菜上齊之後,王麟屏退了所有服侍的侍女僕人。

    「諸位兄台應當知道今日相聚所謂何事吧!」

    王麟用眼神朝眾人一一掃過,眾多世家子也都紛紛點頭表示回應。

    其中崔冕接話道,「總有些目光短淺的家伙看不清楚大勢,搞不清楚什麼才是這天下長治久安的基礎。沒有我等世家大族培養的人才,哪裡會有這治理天下的官員。

    沒有我等執行的鄉法嚴管,那裡會有那堆積如山的余糧。

    那些人自己不會牧民抓生產,到了這災荒的時候,就來眼饞咱們幸苦囤積下來的糧食了,天下哪有這般的道理。

    我意,以雷霆之勢除去那個總是出來搞事情的跳梁小醜,使我等各家的利益得到保障。」

    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見解,在世家子看來,他們有貢獻,有功勞,所以,有回報也是應該的,別人沒有他們聰明,受窮矮餓那是活該。

    這個說法,在後世來說,也沒什麼問題,誰有本事誰掙錢,越是有錢,掙錢越容易。

    然而,度沒有掌握好,就全錯了,在賺取利益的時候,不顧他人死活,甚至違法亂國,那就大錯特錯了。

    具體創造財富的,可不是只有他們世家大族這些人,沒有將士們的浴血奮戰,你能安心在後方安享太平嗎?

    沒有百姓的辛勤勞作,能供養你們世家大族奢華揮霍,培養人才嗎?

    一個國家的財富,是所有人共同創造的,它應該得到一個合理的分配,分配失衡了,就會出問題,朝廷,就是充當這個分配者角色的。

    而世家大族不斷的挖朝廷的牆腳,使得自己所得的分配更多,那麼,其它階層就會不滿意,當真以為那些當兵的沒有吃的,不會提刀來殺你哦!當真以為餓急了的百姓,不敢揮起鐮刀鋤頭來反你哦!只是因為目前有朝廷維持著,沒有到那個地步而已。

    當然,在場的人,都是認為崔冕的話說的是對的,因為他們和崔冕一樣,是既得利益者,沒有人嫌棄自己手中的財富太多,貪圖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

    「崔兄說的是,我等各家都養有不少家兵死士,拿下那個姓孫的小子不難。」吳霆也是起身附和道。

    「你等可別小看了那小子,他的護衛裝備精良,從不只身落單,除非擺出千人以上的絕殺陣,否則很難將其一舉擊殺的,以當今皇帝的性子,若是我等如此行事,只怕他會大開殺戒,這次朝堂上的清洗,就是在警告我等。」

    盧文淵提到了前幾天李世民針對漕運以及和李孝常有關聯的世家官員的清洗,眾人不覺脖子上有了幾分涼意。

    李孝常的兩萬多叛軍可是在進入關中兩天之內被全殲的,和其有關聯的一干同黨,也全部都判了斬刑,其中就有很多原本今天要出現在這次聚會中的人物,甚至,系出崔鄭王盧幾家的官員都有。

    這讓他們認清了一個事實,李世民的武力是他們不可挑釁的,即便是合他們幾家之力,在領兵打仗這方面,也不是隴西李氏的對手,打不過,你就得保持克制,萬一玩過了,可能被殺的就是自己了。

    「所以,王兄才將大家請來商議嘛!」

    盧文淵潑了冷水,鄭玄成卻又馬上出來打圓場把氣氛搞活,他們幾位可是這些世家子中的頂級人物,把控場面的默契,早已有之。

    「不知王兄有何高見?」

    王麟笑了笑,視線在眾人的臉上掃過之後才道,「我等是何人?需要在乎那個田舍兒?他就是再能蹦達,能鬥的過這老天嗎?

    諸位,再過一個月,就中秋了,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這意味著關中之地將會出現數百萬餓死鬼,而我們的手上,有糧,你們說,他李家再能打,打的過關中數百萬餓鬼嗎?」

    「不能······」

    「是啊!到時候,還不是誰有糧誰說了算······」

    附和聲紛紛從各處響起,王麟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大家安靜,又道,「皇帝所持,不過是嶺南之糧和淮南大豆而已,如果,我等使計,斷了他的供給,你們說,武德初年鬥米千錢的盛景會不會再現?」

    在坐的人雖然年紀都不大,但也都是從武德年間過來的人,經歷過那個鬥米千錢的短暫時期,那個時候,整個國家的財富有七八成流入了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手中,使得他們在李唐建立的初期獲得了第一次的大規模擴張。

    而李淵對於世家的態度,是拉攏,重用的,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因為在此之前,他隴西李氏,也是其中一個大世家,初登皇位的李淵,沒能以統治者的長遠目光來看待世家也屬正常,他為了皇權能夠快速穩固,大量的任用了這幾大家族出生的人才為官,還充分放權,給與他們超高地位,這才使得這些世家將吃進了嘴裡的東西逐漸消化,轉化成了更多對知識,人才,肥沃田地資源的壟斷,後來逐漸的把控了朝堂上的大部分話語權。

    要知道,新朝剛立的時候,是權力洗牌的最佳時期,正是因為李淵那個時候沒有把握好一個度,才導致了後面越來越被動,讓世家勢力在各方面盤根錯節,難以動搖,致使強如太宗,也沒能在他在位的時候很好的解決世家的問題。

    對於孫享福,王麟已經有了一系列計劃,自從被打包沉到運河裡之後,他就發誓要報復,這段時間之所以沒有出現在長安,是因為他去了趟關外,頡利和突利為什麼突然分出勝負?除了突利確實沒有頡利的聰明才智之外,還因為王麟出手幫助了頡利,而頡利在玉門關外做出對大唐的進攻態勢,也是為了回報王麟。

    然而,敗的不明不白的突利也沒能逃過他的利用,鼓搗他搶劫朔州的人就是王麟,王旭都要弄死他了,他可不會讓王旭安心安意的活著,正好順帶手的,把孫享福也解決了。

    如果孫享福知道這一切,一定會慶幸自己的挑撥計劃成功了的同時,更加能理解唐奉義喝醉酒後說的那番話的意義了,楊廣初上位之時,隋朝的國力儲備相比於如今的大唐,何止強了幾倍,為什麼發動百萬大軍,三番兩次,卻不能打下區區一個高麗?那是因為這些拖後腿的世家子不想楊廣打贏,他們希望戰爭一直打下去,尤其是這種我強敵弱的對外戰爭。

    擁有智慧和財富的世家,就像後世一些聰明的有錢人一樣,他有太多辦法玩弄別人了。

    王麟的話讓大家都屏住了呼吸,鬥米千錢的場景,他們只需要幻想一下,就不由自主的呼吸粗重起來,難道,咱們世家,又將迎來一次實力大爆發?

    見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王麟又道,「倭國的使團其實一個月前就到了山東,有船數百艘,武士千余,另外,還有新羅,百濟,高麗的船隊,也受了本公子之邀······」

    「王兄的意思是,讓這些人聯合起來······」

    「本公子可什麼都沒說,只是告訴他們,他們想要的東西,我們這裡都有,想要從我們這裡得到,就得替我們辦些事情。」

    王麟止住了想要說話的那人道。

    「呵呵,王兄的手段高明,我盧家的本事也不差,錢嘛!我盧家大把,只是把這幾個月從長安售糧的盈利拿出來,就能買下淮南出產的幾成大豆,不知那幾位賢兄有意,與我盧家一起,將淮南所產,盡數拿下······」

    資本,一旦被轉化成武器,對於社會的傷害是巨大的,可偏偏,這些人掌握的資本太巨大了,所以,他們能輕易的給這個社會帶來傷害,孫享福弄的輿論攻擊徹底惹惱了他們,所以,他們要跳出來搞事情了。不過,現在王麟閉口不提對付孫享福的事情,許多腦瓜子靈活的人就知道,他應該是另有安排了,而後面所討論的,無非是怎麼聯合謀取利益而已。

    如無意外,在這場會議結束之後,大唐的食物資源將變的更加緊缺,因為,不管是淮南,江南,蜀中,河東,河北,所有能夠救濟關中的地方的產出,都會被這些人聯合收購,王麟要玩一把大的,大到能夠讓他超越王旭的成績的計劃。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一個在他們數百米之外的人,能將他的對話,探知了個八九不離十。

    望遠鏡,這個超越了這個時代的東西,自它誕生之後,終於發揮了一次巨大的作用,無影兒在東市放生池旁的一棵高大的榕樹上,用望遠鏡看到了馨香樓內的大部分場景,誰叫王麟組織的這次會議規模如此之大,使用了馨香樓頂樓的最大最開闊的包間呢!這個時期由於采光問題,酒樓的房屋可都是開大窗的。

    唇語,就是他們在這種較遠距離下獲取情報的關鍵技術,在此之前,無影兒可是觀察了王麟有一段時間,對於他說話時嘴唇的活動習慣,早就有了一些了解,是以,他一直觀察著王麟的嘴唇,他說了什麼,無影兒都會小聲的復述,而他的幾個跟班,則是會快速的用筆記錄下來。

    關於王麟的情報,可是被孫享福列為第一等的,由無影兒親自偵查,神行兒親自傳遞,所以,在幸福村准備出發前往朔州的孫享福還沒有起行的時候,神行兒就快馬傳遞消息過來了。

    「主上,這是關於王麟的最新情報。」

    看到神行兒一臉匆忙之色,孫享福立即接過厚厚的一疊情報紙打開來看,越看,面色也是凝重,王麟的報復來的太快了,而且,不是報復孫享福一人,而是報復整個大唐社會。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