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幾點要求
說到條件,孫享福當然可以提出很多,但是,不太現實的東西,孫享福不會提。
「如果你們還想用壁虎斷尾的招數,保存家族的富貴,那只能說你們在做夢,陳年舊賬,我就不翻了,你們若是將朝廷的公民政策實行以後,貪墨錢財如數上交,那麼,咱們可以接著往下談。」
公民政策實行到山南道,是武士彟上任以後,也就是三年左右,實際落實,則是只有兩年,大唐的經濟,也差不多是從貞觀兩三年左右開始騰飛的,孫享福以貞觀三年以後納稅比較正常的中州來計算的話,這三年他們每州差不多短少了財稅百萬貫以上,平均每年三十多萬貫,這是差不多是大唐現有的二十多個中州的平均財稅水平,倒是比歷史上高了一兩倍不止。
之所以有這麼高的財稅的原因,當然是孫享福穿越之後,幾乎解除了李世民所有的失利,讓其一路高歌猛進,快速發展,使其人口數量,田地產量,各地的開發程度,比歷史上增加了一兩倍。
但實際上,幾大家族在這三年裡的收入,絕不僅僅是這一點點,他們不僅貪污了朝廷的錢,還坑了百姓的錢,孫享福覺得以此條件為基礎,是最底線了。
蔡璨問道,「不知道大總管可有具體的數額?」
孫享福答道,「具體的數額,很快就會提交上來,按照他們的招供全額追討的話,你們每家,大家都要上交一百萬貫左右的髒款。」
「一,一百多萬貫?不可能,絕不可能有這麼多······」
「是啊!我等幾家所有的余錢,也不過就是一兩百萬貫,這個,大總管可以在錢莊裡查到的,這可是我等幾家數百年才累積下來的財富······」
不光是蔡璨被這個數字驚到了,其余幾人也慌了神,作為二三流世家,他們可沒有五姓七家那麼強的財力,能夠動輒啟動數百萬貫的投資,正如黃續剛才情急喊出來的數字一樣,他們每家,能有一兩百萬貫的現金家底,就算不錯了。
可孫享福不是這麼認為,他伸了伸手示意幾人安靜,又道,「實際上你們幾家這幾年通過不正當行為獲得的收入,比這個數字,只會多,不會少,我想請問各位,三年前,你們各家有多少地?三十萬畝,還是五十萬畝?現在你們名下有多少田地?一百萬畝,兩百萬畝?這些田地你們是從那來的?
用錢買來的。
你們門下的走狗,貪贓枉法,剝削百姓得來的。
還有諸多其它的各種產業,比如你們蔡家,修建的房產,置辦的家具,投資的商隊,購買的商船,沒有幾十萬貫,拿不下來吧!你們家族的子弟,讀書,享樂,每年也要花掉了不少錢吧!······」
他們賬面上之所以只有一兩百萬貫現金,是因為那些被他們弄來的錢,都被他們花出去了,正常的靠種田地產出的結余,他們想擴大到如今的規模,即便是在大唐現在各方面行情比較好的情況下,沒有個一兩百年,也不可能做的到,因為,種田的收益,從來都不高,受災嚴重的時候,甚至受損白貼。
幾人再度被孫享福說的無言以對,確實,自從進入貞觀朝之後,他們的發展太迅猛了,卻沒有想過,吃的太猛,終於是把自己撐爆了。
花一百萬貫,保全家族現有的產業,即便他們個個都是當家話事的家主,一時,也有些猶豫不決。
然而,孫享福又開口道,「如果你們能將滿足朝廷的這個基本要求,那麼,接下來,我還有幾點其它方面的要求跟你們說說,你們如果覺得能夠做到,我就可以下令錢莊,解除對你們幾家的資產禁錮了。」
其實,各家在錢莊裡的錢也就兩百萬貫不到,孫享福一次就要拿走一百多萬貫,差不多就是一大半了,他們當然不願意。
但是,在現在這個社會,所有的商業往來都要用到錢莊的便利,他們幾家沒有大額的金錢劃轉的能力,根本無法經營名下的營生,因為,別的商賈,都是走這一條路,他們走不通,就完全失去了競爭能力。
試想,別的商賈,只需要往兜裡揣一張記名的現金存票,就能去長安提到幾十萬貫的錢,而他們幾家,卻需要牛馬車船,拉上重量高達幾十噸的現金與人交易,其運用於經營的輸費用,和時間成本將會有多高?
要知道,不管是記名的,還不記名的存票,在錢莊存取錢財的時候,可都是需要出示戶籍證明的,錢莊甚至都不需要在全國範圍內禁止他們的存取業務,只需要在他們家族所在州縣禁止,他們就沒法跟別人玩了。
所以,直觀的感受到了金融體系的威力的幾大家族,感覺非常的無力,最讓他們感到無力的是,孫享福居然說,後面還有幾個條件,一個條件都那麼難以接受了,還有幾個條件?這是完全要將他們幾家打垮的節奏嗎?
「大,大總管還有什麼要求,且請一並說一說吧!」
幾人即便是再有天大難處,在長安沒有成功發動所有世家系官員對孫享福發難,就已經注定他們會失敗了,畢竟,他們只是山南道,荊襄之地的幾個二三流世家,一旦被孤立起來,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根本翻不起什麼浪。
而他們只怕到現在也搞不清楚,他們之所以被孤立的原因。
首先,他們就選錯了發難的對像,孫正明是誰,雖然走入大家的視線,不過短短六年多時間,但在大唐,已然是財神一般的人物。
除了與李世民心腹集團是一體的之外,各大頂尖世家,那一個跟他沒有利益糾葛?即便是強如五姓七家,幾年前,他們還敢對孫享福喊打喊殺,可現在,他們是想都不敢想。
渭南的產業,北地的產業,嶺南的產業,還有以後必將成為超級巨無霸的海外的產業,他所開的船,每搭上一艘,都能賺大錢,只要有一艘沒有搭上,損失都是巨大的。
如果孫享福動用自己能夠動用的手段,對於某一家,或者某一地,進行商業制裁,別說是一個二三流世家的小聯盟團體,就是一流世家的大團體,都要傷筋動骨,甚至整個魂滅。
農,商,運輸,建造,每一樣與生發相關的行業,他都具備相當足夠的話語權,僅次於皇帝李世民,他們發難的對像是朝堂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獲得很多人的支持,唯獨孫享福一人,是不可能獲得太多人支持的,因為,大家都想搭上他的船。
看到蔡璨等人為難的表情,孫享福知道,他們並不是真心的服氣,是個人,都不願意將自己到手的財富吐出來,只是迫於形勢而已。
那麼,形勢比人強的孫享福,自然是要借機,做更多的事情了,道,「我說的幾點,你們若是做好了,也並非都是損失,長久來看,對你們自己,也是有好處的。
首先,就是築垸田的事情,你們幾家所在的位置,都是沿長江,漢水,各大湖區的肥沃之地,然而,其地勢低窪,容易爆發水災。
所以,你們需得服從新到任的官員的征調,以及我之後對境內土地的總體劃分安排,盡快的完成當地的築垸工程。
要是垸堤,以及垸內的灌溉溝渠,道路等,需要占據你們各家田地的,一律不准找朝廷討要補償。」
他們幾家對於兩年前就開始的築垸工程,是一點都不陌生的,甚至都乘船親自去看過成田,這幾乎就是這個時代,最理想的田地。
不過,築成的大堤寬而高,加上隔堤,小堤,已經沿大堤兩側的護堤林,所占的面積,可真不小,別說一裡地的長度,就是一百步的長度,整體面積也會超過十畝,一條長堤如果修築在他們那一家的田地上,那損失的田地數量,恐怕不少。
再有就是垸田內的道路,溝渠,在已經修好的幾塊垸田那邊,都有了相當規範的標准,主灌溉溝渠的寬度,超過十丈,主干道路加上護路林的位置,寬度要超過三丈,一般沿著筆直的主灌溉溝渠修建。
這基本都是後世的一些修築標准了,唐一丈約三米,十丈寬的河,就是三十米,一般這麼寬的河,水面也會有保持在十五到二十米左右的寬度,雖然這個寬度,會水的人一個猛子就可以能扎過去,但差不多夠兩三百石的民船左右雙向通行運貨了。
三丈,也就是九米寬的大馬路,兩側各留一米左右的寬度,種植一兩排護路林,中間鋪設水泥路的寬度,大概在七米左右,基本就是後世雙車道的標准,當然,在這個時代,可以並排跑三兩馬車都沒問題,一般的馬車,只有一米五左右的寬度,大一些的,也不會超過兩米的寬度,因為基礎建設落後的原因,這個時代的車子都不會太寬,寬了,很多狹窄些的路,就走不了了。
這麼寬的河,這麼闊的路,修建起來,自然也是比較占地方的。
然而,他們幾家要是回過頭來想一想的話,也確實如孫享福所說,修好了之後,長遠來看,對於他們,是有利的。
且看今年的大洪水對於已經修建好的幾塊垸田的影響。
答案是完全沒有,洪水最大的時候,不過是漲到了堤腳兩米左右的高度而已,要是以往的話,這些地方,早就是一片汪洋了,這也是為什麼此前沒有人在這裡種地的原因,因為很難保證收成。
可現在呢!就算水位再上漲五米,達到可以淹到荊州城牆腳下的地步,也還沒有垸田的小堤的高度高,更加別說十五米以上高度的大堤了,生活在垸田裡面的人,根本無需擔心水災問題。
因為這個時期的歷史上,可還從來沒有大水能淹到荊州城牆的記錄,就算有,也不可能再上漲十米,威脅到垸田的安全,也就是說,只要大堤築好,就不可能受到水患的威脅了。
而被大堤圈在裡面的垸田,開好灌溉的水渠,修好筆直的道路之後,其耕種,運輸的效率,將會極高。
因為,每條主水渠挖好之後,進水的位置,都是通往大江的,居住在垸田內的百姓,可以用船,輕易的將自家的糧食農作物產出,運送到沿江的大堤邊。
而沿江的碼頭,大多也修建在水渠的盡頭,也就是水閘的附近,這樣一來,收購糧米農作物產出的商賈,正好也可以將倉儲,建立在碼頭附近的大堤之內,方便收貨發貨之用,交通方便了,商業往來也會方便,這種水陸兩種道路交通,都暢通到極致的設計,會讓當地擁有巨大的商業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