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大唐農聖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已完成)

 
mk2258 2018-5-5 15:30:1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71 690241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0 09:40
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

    科學知識,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會覺得它不可思議,就像神跡一樣。

    但是,在了解,知道了之後,又會覺得,它竟然如此博大精深,會讓你忍不住想要探索它更多的秘密。

    黃粉蟲孔穎達吃了,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對於像他這樣的老年人來說,是很好的滋補品。

    當然,如今的九垸縣學,能夠帶著他新奇的,絕不僅僅只有這些。

    因為,幾年的教育,已經讓這裡產生了數千名初中生,連已經畢業了,留校做更高深的知識探究的學生都有好幾百人。

    物理,簡易的化學展示,那才真的叫神乎其神,孔穎達甚至在其中一個攤位上,看到了幾位小王爺和小公主,通過他的一番詢問,他才知道,原來,年初的時候,李世民把他們全部都留在了九垸縣學讀書。

    而九垸縣學,也並非是完全不教儒家知識,只是教的方式有些不一樣,他們更喜歡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將一些道理,編成孩子們容易理解的小故事來講,雖然整個小學加初中的語文課本裡面,加起來,還不到十篇短篇課文是講的儒家知識,但是,這種以課外讀物形式存在的故事書,卻非常之多。

    看到這些東西,孔穎達終於悟了,也明白,為什麼千年以前,興實用之學的墨子,為什麼要批判儒家華而不實了。

    人,生存於世,真的不能只靠務虛的大道理。

    而大唐的皇帝,以及許多像孫正明這樣的有識之士,已經看清了這一點,他們,懂得吸納使用儒家好的部分,不可能再讓儒家,或者儒生士大夫階級,像漢末東晉以來一樣,掌握左右朝堂的話語權,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國家的長久統治,還有太多問題,是儒家的大道就理解決不了的。

    以儒學和儒家士大夫體制,可以治理漢朝,東晉,甚至是隋朝,唯獨不能治理現在的這個時代。

    因為,這個國家已經太大了,需要的,不僅僅是儒家哲學,而是各種科學分析出來的數據,創造出來的高科技產品等等。

    如果從長安走到安西大都護府需要幾個月,走到耽摩道,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話,那麼,就根本無法對當地實現有效統治。

    這還只是其中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所以現在,連『民可使,由之』,這樣的道理,都已經不適用了。

    上百萬人彙聚在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更高端的醫藥,防疫水平,更行之有效的建築規劃,政治體系規劃,根本不能使之正常運行,更別談有效的產出,現在的情況是,就算『民可使』,也不能『由之』,必須主動的,進行比較科學的規劃管理。

    所以,科學知識大行其道,已經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大勢,如果他們這些儒家子弟不能認清這門學說的本質,搞清楚自己應該以一個什麼樣的姿態存在於這個社會,那麼,他們必然將被大勢所淘汰。

    黃昏時分,孔穎達很老實的隨著大家在餐飲區吃了頓飯,孫享福沒有陪他的意思,因為,他早就被自家兩個孩子纏上了。

    然之後,在最後的文藝演出,孩子們要上台表演的時候,孫享福才和孔穎達一起坐在舞台下,觀看了孩子們的歌舞表演。

    「您老現在知道,儒學,和科學實用之學的差距了嗎?」孫享福隨著舞台上的表演節奏,輕輕揮舞著手,小聲的向眼睛盯著舞台,心裡卻不知道在想什麼的孔穎達問道。

    孔穎達語態略顯悲哀的答道,「老夫已經知道了,你所說的科學實用之學,是能讓天下的百姓,全都富裕安康的學問,這一點,儒學做不到。」

    讓一個從小接受儒學教育,信仰儒學到了骨子裡的人,承認儒學不如別人,這得需要無可反駁的事實來證明的,恰恰,孫享福,已經用事實,向孔穎達,像所有世人證明了。

    而要接受這個事實,孔穎達心理的那一關,會有多不好過,孫享福大致能夠理解。

    安慰道,「人類,從原始部落時代,走到奴隸社會時代,再走到封建君主時代,經歷過了三個文明階段,數千年的發展,而現在,即將進入一個以工業科技為主的新時代,這是人類的進步,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蛻變,所有的人類,都應該為這種進步,而感到高興才對,因為,每一次的進步,人類,都在越過越好。」

    孔穎達從來沒有聽到過這種站在整個人類高度看問題的論述,然而,他順著孫享福說的這些細細一想,也確實如此。

    大唐,現在來說,還只是初初開始向工業科技的時代轉型,百姓們的富足安逸程度,就已經遠超秦漢,未來會是個什麼樣子,簡直不敢想像。

    「依你之見,未來,會是個什麼樣子?」孔穎達略微有些渾濁的眼睛看向孫享福問道。

    「我也說不准,至少,海陸空,將不會成為阻礙,或許,還能到月亮上去看看,不過,我們這些人恐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孫享福抬頭仰望了一下星空道。

    「月,月亮?」

    孔穎達的嘴皮抖了抖,坐在孫享福另一邊的李淳風,卻是眼前一亮。

    此前,孫享福可是給他提供過一個計算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的三角公式,他早就算出了一個大概數字,大概三十八萬多公裡。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孫享福居然認為,能有飛行器,可以飛到這麼遠的距離。

    在他心裡,孫享福就是一個只會口吐真言的聖人,他說可以,應該結束真的可以,所以,他准備把這個設想,用小本本記錄下來,一代一代的傳給自己的弟子,讓他們在工業科技水平達到了之後,去想辦法完成它。

    表演結束散場的時候,孫享福還不忘提醒那些跟著孔穎達過來的國子監的教學博士,和一些學生們,別忘了明天去總管府衙門領罰。

    然之後,他又讓張軻派了個人給長孫無忌送口信,這些人去到長孫無忌那裡,基本就會被扣下來了,回頭孫享福去吐蕃高原的時候,會把他們全部都帶上,這也算是變相的給在長安的李承乾分擔壓力了。

    畢竟,那些原先以儒學教育為主的州學,縣學,現在都面臨關停,很多原先的教師,需要一個上升,或者重新安置的渠道,抽其中才學尚可的,補到國子監,將一些比較普通的,調給新學校,做語文老師也不錯。

    只要他們能夠具備按照教材上面所寫的內容,教孩童識字,寫字,他們就夠資格被錄用,比較,這些東西比以往他們教學生讀四書五經,理解文言文經義的時候,要輕松的多。

    回家的過程中,孫享福身上就掛著兩個四十多斤重的孩子,幸好他是坐的馬車,否則,得累死。

    「爹爹,悟空每天跟著我們上學啦!現在,他都學會用算酬算十以內的加減法了呢!」

    「是麼,那你會不會算?」孫享福聞言一喜,瞄了一眼蹲在車廂窗口,往外瞄的悟空,順嘴問道。

    「呃,有時候會算錯。」

    說到這個,孫靖不好意思的咬了咬自己的手指,孫婉婷則是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

    「媽蛋,這點你們都隨了我。」孫享福看到他們的表情,痛苦的捂住了額頭道。

    「我們把悟空照顧的很好啊!」孫靖眼珠子轉了半天之後,想到了自己最大的特長,說出來道。

    孫享福無奈的摸了摸他的頭道,「好吧!在爹爹這裡,這也算是一個特長了,不過,你們一年級都快讀完了,十以內的加減法還會算錯的事情,千萬別被你們娘親知道,不然,你們懂的。」

    兩個小家伙好像聽到了很恐怖的事情,紛紛縮了縮脖子,他們不知道的是,回到家的虞秀兒,早就讓玫瑰和牡丹將他們的考試卷子找了出來。

    所以,別人家裡是年二八,掃邋遢,孫家是年二八,打孩子。

    在孫享福的再三保證之後,家裡總算結束了雞飛狗跳猴子吱吱叫的局面,然之後,孫小妹會在明天被接回來,幫助兩個小家伙補數學課,至於同樣擅長數學的李淳風,由於要編寫他的氣像學書籍,就不打擾他了。

    德叔搞不明白,一個小學生的數學,為什麼要孫小妹這樣的頂尖數學大家來教,不過,看到她回來之後,孫享福找她問個不停,他也算是知道了,這就是孫享福在兩個小家伙吃夠了教訓之後,找了個台階給虞秀兒下而已。

    「今年連續兩季的雜交稻種植,我都是按照你教我的方法,在嚴格執行,不過,產量就跟之前寫信報給你的一樣,沒有多大氣色,明年第三季試種,我也沒有多少信心。」孫小妹有些慚愧之色的道。

    孫享福安慰道,「第二期種植,本來就比第一期難度要大,每次平均畝產增長十幾斤,已經算不錯了,八季種下來,畝產能增加一百來斤,基本就是成功了,就照著現在這個節奏來種吧!反正也不急。

    明年,倒是可以把重心,多放在李道長帶回來的那些非洲新作物上面。」

    聽到孫享福說到這個,孫小妹一笑道,「這個,倒用不著我操心了,媚娘在得知李道長他們回來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跑過來,把一大半的種子都搶到隨州那邊去了,現在啊!隨州地界,都只認她,不認李元昌了。反正郢州這邊,我的種植項目也比較多,就都交給她吧!」

    「是麼,看樣子,你對郢州的發展倒是滿上心的嘛!年後回去跟李恪那小子說,給宗人府打個報告,找人來府上提親吧!正月過完之後,我可就去吐蕃了。」

    「大哥~!」說到這個,孫小妹羞紅著臉甜膩膩的抱怨了一句,就跺腳跑開了。

    微笑的看著她跑開的背影,孫享福又想起了該跟虞秀兒商量商量,怎麼置辦孫小妹的嫁妝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0 17:40
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

    孫府現在除了李淳風送來的那些鑽石,其實根本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自從產業被沒收之後,孫府的家底,就全部是靠別人送禮送過來的,除開一些花銷之後,目前,也就一百萬來貫吧!就算全給出去,對於高門大戶來說,也不算什麼了不得的嫁妝。

    當初孫得壽和李孟姜定親的時候,虞秀兒可是直接送過去一個琉璃廠,現在,它的市值,可早就超過兩千萬貫了。

    所以,不能厚此薄彼的孫享福,今天晚上有事情做了,怎麼給妹妹置辦嫁妝。

    書房之中,孫享福將早前一些年,趁著記憶還熱乎的時候,默寫下來的一些筆記,整理了一下,關於農業學術方面的,總共差不多有五百多頁紙,幾十萬字。

    自從被李世民霸占過一次書房之後,孫享福害怕這些東西遺失,盡量的將後世的一些文風因素改換,寫成了在這個時期的人能認得字,卻無法理解意思的農業技術理論。

    這差不多是後世一個農學研究生,在學校裡能夠學到的一大半理論知識,與孫享福將近十年實際工作研究,所得到的一些心得。

    裡面關於種子基因學的一些論述,即便是孫得壽和孫小妹現在,也是不可能看的懂的,今天,他決定,將其傳給孫小妹一份,這些農業技術知識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想要在當下的這個科技水平下,去搞懂它,更多的,是需要腦補。

    當然,三五十年後,也未必不能實現,孫小妹只要不斷的研習理解裡面的知識,那麼,她在大唐的價值,就會無比崇高,不用擔心嫁入皇家之後,地位的問題,或許,掌握了一部分這些知識的她,還能成為李恪的保命符。

    這,才是孫小妹最需要的嫁妝,所以,挑燈抄寫的孫享福,直接忙活了半夜,手都寫到酸麻了,才回房休息。

    而且,半夜的時間,他也就抄了一兩萬字,這還是他用硬鋼筆抄寫的原因,這讓孫享福無比懷念後世,文本直接復制粘貼,放U盤的時代。

    「夫君准備的東西,妥當了麼?」床榻之上,替孫享福脫衣服的虞秀兒問道。

    「只怕整個正月,我都得這麼忙活。」孫享福說著,將酸酸的手放了被窩裡一個最舒服的地方,頓時惹得虞秀兒一陣白眼。

    「是什麼寶貝?」

    「為夫我的畢生絕學。」

    聽孫享福這話,虞秀兒頓時不干了,將他放在自己胸前作怪的手給抽了開,嘟著嘴道,「夫君是覺得妾身生的孩子笨,無法繼承你的絕學麼?」

    「這就是你的思想有問題了,他們為什麼要繼承我的絕學呢?我的絕學,也不是從我爹娘哪裡繼承來的啊!他們那麼有靈性,完全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創造自己的絕學嘛!你看人家孟子,雖然是孔子的弟子,但是,寫出了與孔子所教內容不同的經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這才是一種最好的繼承。

    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為夫的絕學,太絕了,一般人,根本學不了,事實上,要是有別的人能夠學,為夫也會將其傳給他一份的。」孫享福有些無奈的解釋道。

    即便是能夠把精力專心放在種植研究上的孫小妹,又何嘗不是一輩子,也未必能學的懂他默寫出來的那些知識呢!等待工業進步的過程,可是十分漫長的。

    「夫君就是嫌棄妾身生的孩子笨。」

    好吧!孫享福又忘記了一個事情,不能跟女人講道理,於是,他只要用一個不講道理的辦法了,翻身騎到虞秀兒身上道,「秀兒若是覺得孩子們不夠聰明,那咱們就再接再力,生幾個聰明的出來唄。」

    折騰從他這句霸氣的台詞之後開啟,當然,事實就是,男人在這個方面,是遠不如女人的,過於頻繁,甚至可能活不長,所以,孫享福大致是知道自己會比年齡本就小於自己的虞秀兒走的早的,更加別說小自己將近十歲的孫小妹了。

    次日一早,孫享福就將孫小妹叫到了自己的書房,將一大摞手稿遞給她道,「大哥最寶貴的,就是這些東西了,在你出嫁的時候,它就是大哥送給的你嫁妝,你現在可能還有很多地方看不懂,或許,需要用大半生來研究搞懂它。

    但是沒關系,咱們大唐現在對它的需求,也不急迫,別怪哥哥懶,實在是抄的手疼,所以,麻煩你自己動手了。」

    折騰了半夜,精神狀態不佳的孫享福,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偷懶的辦法,那就是讓孫小妹自己抄。

    孫小妹只是稍微瀏覽了一下那些手稿的前幾頁,就寶貝一般的將其抱入了懷裡道,「謝謝大哥,這,才是我想要的。」

    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什麼東西比物質還珍貴的話,那就是知識,孫享福這些手稿,就是當代最頂尖的農業科學知識。

    所以,學霸型的孫小妹心情激動的抄手稿去了,教育孫靖和孫婉瑜兩個小家伙數學的事情,則是落到了孫享福自己頭上,小學一年級數學而已,孫享福表示輕輕松松,於是,家裡的孩子們又有新的歌謠了,因為,孫享福編了數字歌,給幾個沒上學的孩子唱。

    「一像毛筆會寫字,二像鴨子水上游,三像耳朵會聽話······」

    與孫家的和諧氛圍不同,江陵城的總管府衙門內,此刻正是一片哀嚎,長孫無忌對那國子監的教學博士和學生的處理結果出來了,官降一級,全部調往吐蕃高原宣教地方,監國的太子李承乾,基本不會對他這樣的判罰有什麼意見,畢竟,事情是出在他主管的山南道,而惹到的,是他的老師孫享福。

    對於這樣的判罰結果,孔穎達一句話也沒有說,一宿未睡的他,渾濁的老眼裡,布滿了血絲,最後,他決定,將自己著成的《五經正義》丟入火盆。

    當然,這不是說,他就放棄了儒學,而是,他覺得,自己編寫的這一版,不夠完美,甚至是錯漏百出。

    他要重新編一版所有人都看的懂,並且,只有正確解讀的《五經正義》,即便是今後注定不會成為主要教育科目,但是,也必定能成為這個民族的一種道德標尺,只要後世的人類還需要道德來約束行為,就不可能脫開它的影子,讓儒家的思想,永遠的流傳下去。

    然之後,他的這一行為,在禮部的授意下,被報紙大篇幅的報道了,這也是孔穎達自己要求的。

    他自己,還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消息,坦蕩的承認了這一本書中所寫的諸多不正確的解讀,要求所有購買了他編撰的這本《五經正義》的學子,將這本書退還給他,購書花費的錢財,他會如數退回,可以說,真正的做了一回君子。

    當然,朝廷也不會真要他自己把這些錢掏出來,在消息刊登了之後,由官府代為收回,一應錢財,官府幫著退了,就是九垸縣被那幾個被誤傷的孩子家裡,也沒有真的找他的要醫療賠償,九垸縣的免費醫療,直接給他報效了。

    這整個事件,被大眾們解讀為新學興起,舊學退出舞台的起點,然之後,李承乾在上元節之後,朝廷恢復辦公的第一天,就宣布了大唐教育體系改革的事情。

    全國州縣,將在三年之內,全部落實新式教學方案,設,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層級。

    將長安的國子監,設立為文科大學。

    軍事學院,設立為軍事大學。

    還有善陽農學院,設立為農科大學。醫學院,設立為醫科大學。

    弘農的工學院,設立為工科大學。

    揚州的商學院,設立為商科大學。

    蘇州的航海學院,設立為航海大學。

    江陵學府下屬的物理學院,設立為理科大學。

    除了小學,中學,是教固定的基礎知識之外,大學全部是教最頂尖的專業學科知識,並且,有負責研究更高新的知識,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動力的政治任務。

    當然,就目前來說,除了長安的文科大學,是實實在在的有東西教以外,其它的大學,都還是個空殼子,需要好多年的時間,來將其豐滿。

    而且,目前在升學方面,也沒有做什麼限制,學生們讀完小學,就有資格報考農工商醫四門專科的大學,還可以報考像藍田職業技術學院這樣,並非是以學術研究為主,只是以教職業技術教學為主的學院。

    至於文科大學,軍事大學,航海大學,和理科大學,由於涉及的知識比較多,則需要中學畢業之後,才有資格考入。

    當然,等未來整個體系更加成熟了,國家對於知識,技術的需求,更加精湛,高難度了,可能就會改革成所有的大學,都需要中學畢業了之後,才有資格考。

    目前的情況就是,九垸縣學的初中學畢業生,就已經是大唐的寶貝疙瘩,讓這些人再去其它大學學習,不是屈才,就是啥都學不到。

    各領域的研究人才了,各種技術知識的升級,可能需要一兩代人來填充的,之後,說不定還會像後世一樣,將中學,分為初中和高中也說不定。

    一個國家,只有對教育有了規劃,在後面的道路上,才會走的更加順暢。

    就比如現在的希拉克略,他非常想要模仿大唐的這套發展模式,可他真正要做起來的時候,卻發現困難重重。

    他們拜占庭帝國有四千多萬人口,比大唐還多五六百萬,而且,地盤相對要小的多,人員相對集中,在他的一紙詔令之後,輕易可以征發幾十上百萬青壯起來,投入基礎建設中。

    可是,等他把這些人召集起來之後,他才知道,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這些人,就像傻瓜一樣,根本無法有效的聽從他的指揮,在技術上,更加無法達到大唐那個層級。

    比如,李世民要修路,隨時都可以調集幾萬個識字,工藝嫻熟的工人,幫他下到基層,帶領隊伍,因為人家的工學院,每年有幾千,上萬個掌握了文化知識和和專業技能的學生畢業,這麼多年累積下來,早就達到了好幾萬人,還別說那些在工作中學習進步的普通工人。

    他們一個人,只需要每人帶領一個十幾二十人的小組,就能把數百萬人組織起來,上頭有什麼命令,一紙文書過來,他們馬上知道自己要干什麼,該怎麼干。

    而希拉克略把人一召集起來,詔令都不能順利的通傳下來,全靠他屬下軍士的嗓子吼,鞭子抽,幾十上百萬人一散開,連吃喝拉撒的問題都解決不好,更加別說干出什麼事情來了。

    所以,即便是他的人力資源比大唐豐富,並且有大唐這個模板可以學習模仿,但一時半刻,他也模仿不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1 09:39
第732章 人人如龍

    大唐所有的基礎建設,都在快速的加強,制造,生產,運輸的效率,也越來越高,各個行業,湧現出來的人才,自然也是越來越多。

    從李世民武德九年登基,到貞觀十一年,差不多快十二年時間了,這個時間跨度,在這個時代,差不多就是一代人,後世,開放政策實行,我國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讓整個國家改天換地,實現了從貧窮落後,到現代化工業的轉變。

    那個時候,我們有很多可以向外國學習的捷徑可走。而現在,則是全部需要憑借自己的研究摸索推進,慢了不知道幾個層次。

    所以,雖然在這個時期人看來,大唐的變化,已經相當的不可思議了,但在孫享福這樣的後世人看來,還有太多太多的不足。

    二月的時候,孫享福在收到了文工團員以及各種慰問物資已經全部集結完畢,孫享福便帶著虞秀兒,李香蝶,姚紅袖三女,以及這段時間在家裡謀劃好的全全盤計劃書,啟程上路。

    而這個時候,在西域諸國收了一圈賬的馬周,也終於回到了碎葉城。

    「陛下,臣已經按照計劃,與各國達成了新的還款協議,最多三個月,他們就會咱們所需要的物資,源源不斷的向這裡,以及怛羅斯城運送過來。」碎葉城的政務大廳之中,馬周向李世民彙報道。

    「馬愛卿辛苦了。」

    李世民滿意的點頭贊了一句,又道「接下來,咱們要組織所有人,完成春耕,使安西大都護府境內,今秋的糧食貯備更加充足。

    在入冬之時,開始生產建築材料,並開啟周邊各個臣服王國的領土並入,朕要要在所有新並入我大唐的領土內,第一時間修建快速可達的公路,完成戰略地區城池的修建,擴張到什麼地方,就修建到什麼地方。」

    「臣等領命。」

    兩百多萬西域諸國的青壯,修完了從碎葉城通往關中的水泥路之後,李世民一點也沒有解散他們的意思,大量的水泥,磚瓦,碎石,還有運送這些物資的大車,不停的在收集,燒制。

    整個組織管理能力,和效率,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工作中,磨合鍛煉出來的,誰叫大唐有這樣的財力,可以供養這麼多專業從事這樣的工作的人呢。

    長安城,李承乾的兒子李恆,成功的學會了一支簡單的舞蹈,並且給李承乾表演一遍,為此,李承乾非常的高興,所以,答應了李恆,帶他去宮外的游樂場玩耍。

    其實,在後宮裡,就有專門的嬉樂園,有完全不少於宮外幾個商業廣場的兒童玩樂設施,甚至還更加先進,多樣。

    可是李恆卻更加喜歡去宮外的游樂場玩,因為,那邊的小朋友更多,人山人海的熱鬧景像,他更喜歡。

    於是,這對父子,穿著一身便裝,帶了三五個護衛,便上了街。

    沒錯,當今的監國太子出門,並不需要什麼依仗,也不需要大隊的護衛開道,清空現場。

    現在,根本沒有人會想要去刺殺他,甚至,都不會因為圍觀他,而造成公共場所的圍堵,或者不便。

    他已經將親民路線走到了極致,經常可以在長安街頭看到他。或者在路邊的攤位上吃小吃,聽食客們講些民間趣事。

    或者,詢問運送自家的產出,到城內販賣的百姓,收成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

    一些市井小民,對於國家的未來發展,有什麼建議之類的,他都會認真傾聽,還會不定期的,下到各個行業,去看他們的工作過程,產出效率等。

    李恆,正是因為跟著他出來跑了幾次,才喜歡上了出宮游玩這件事情。

    而李承乾,現在依然記得自己小的時候,被限制在宮內學習的痛苦場景。

    他不希望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兒子也要再度承受一遍,而且,他也已經證明了,那樣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

    作為一個國家的儲君,未來的掌舵人,他就應該對民間各行各業,了如指掌,對於百姓的生活狀態,生活需求,市場的物價情況等等,了如指掌。

    今天,他就遇到了一件小事。

    關中,乃至全國範圍內的糧食價格,開始上漲了,雖然每鬥只是往上波動了一文錢,但是,一石,那就是十文錢的價格,平均到每個種糧的家庭,那就不少了。

    因為,大多數以種田為生的家庭,一般都會種五十畝以上,以現在的平均產量,種一季,每戶也能有兩百多石的余糧,這一算下來,可就是兩貫多錢的差距。

    三四年了,糧食價格終於出現了波動,而且是上漲,這對於農門百姓來說,算是一件大喜事,然後,百姓們就開始打聽,糧食為什麼上漲了。

    對,就是打聽,要是擱十年前,百姓們絕對沒有這樣的嗜好,這些東西,根本不是他們能左右的了的。

    現在卻不同了,別說糧食價格有波動,就是蔬菜,雞蛋價格臨時有些什麼小幅度波動,他們都會打聽清楚,這是為什麼,自家的雞蛋,蔬菜,這個時候出手,合不合適。

    這就是民間的一種進步,他們懂得看市場了,算的清楚數字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道為什麼了,也就是說,他們逐漸在脫離被別人掌控的愚民時代。

    「太子殿下,草民想向您打聽個事,西邊的政策,還會繼續下去嗎?」游樂場旁邊供大人休息的座椅區,一個穿著棉衣長袖長褲的壯漢,同樣是帶著自己家裡的三個娃來這裡玩耍的,看到了李承乾之後,他靠過來,微微拱手行了一個禮道。

    別看這漢子穿的很體面,但是,從他拱起的手指上厚厚的繭子,李承乾一眼就看出了他不過是個長安城周邊的一個農夫,當然,從一個普通農夫,也能夠穿的周周正正的棉衣,皮靴,進城來玩耍,就可以看出,大唐民間的經濟水平到了什麼程度了。

    李承乾習以為常的微笑抬手示意他免禮,道,「你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那漢子笑了笑道,「草民聽民學課上的司農官說,咱們大唐的糧食之所以出現上漲,是因為朝廷在西邊的一系列大工程,過來向您打聽,就是想知道,糧食價格會不會繼續漲下去,如果繼續漲,草民今年就辛苦些,回去之後,再找村上要幾畝地,種上糧食,反正今年也還來的急搶種,這樣,到了秋收的時候,收入也多一些。」

    李承乾饒有興趣的看向這個壯漢道,「田種的多了,人就辛苦了,根據自身能力的實際情況種植就好,你可不能要錢不要命啊!」

    聞言,那漢子略微有些害羞道,「草民之前已經有了三個娃,去年又納了兩個胡姬小妾,今年下季,還要再多出來兩個娃要養,多掙一點,才能夠一大家子花用,受點累沒什麼,反正現在有牛,有板車,干農活也不太累,家裡幾個女人,都能幫上些忙,應該不礙事。」

    聞言,李承乾臉上笑容一展道,「你倒是好福氣,不過,糧食價格漲了,你的收入自然也就會增加,少要幾畝地,種的太多會累壞人。」

    聽李承乾這話的意思,那漢子立馬就懂了,這就是說,西邊的政策會繼續下去,糧食價格還會繼續漲,拱手彎腰給李承乾道了個謝之後,喜滋滋的走開了。

    他喜悅,李承乾又何嘗不喜悅,這或許就是孫享福此前在信中跟他提到的,人人如龍的景像吧!當所有的百姓,都有了自己的思考,都知道怎麼樣能更好的時候,大唐的根基就算真正的穩固了。

    當然,就從這點小事,李承乾又看到了一些別的問題,那就是大唐的人口快速增長,人口結構中,小孩的數量太多了,通常,兩三個大人,要養活照顧四五個小孩,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產生力,或許,應該想辦法解決了。

    在李恆小朋友玩累了,跟他一起回宮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到了一個雛形,那就是像開設一個和這個游樂場一樣,專門供不夠年齡入學的小孩玩耍,或者做簡單益智游戲的場所,讓專人來集中照顧那些小孩,大人只需要每天早上將孩子送來,晚上接回去,這就不影響他們種田,或者工作了。

    他不知道,他的這樣的想法,赫然就是後世幼兒園的一種雛形,所以,當他請教孫享福的信件,發到雲南之後,孫享福想都沒想,就投了贊同票,並且,誇獎了李承乾這種發現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的思路很好,要繼續將其發揚等等。

    於是,在朝廷上稍微議論了一下,就通過了這個方案,之後,大唐的各大城池,又會多一些新的建築了,那便是幼兒園。

    二月下旬,開始步入雪域高原的宣撫團隊,終於感受到了高原的美麗,以及傳說中的高原反應是多麼難受。

    那種從腦袋裡面,往外疼痛的感覺,比傷風感冒還要難受的多,後世由於汽車,火車,飛機,都有比較先進的供暖,供氧設備,大家一般還不怎麼覺得,大多時候到了需要停下來站點,海拔也就不高了。

    但這個時期不同,大家不僅只能純靠自己的呼吸系統來補充氧氣,還要進行騎馬,騎駱駝,或者走路的體力運動,在這種缺氧的狀態下,做著比較消耗氧氣的劇烈運動,是在後世坐在舒服的車子裡,完全不能比擬的。

    而真正走上了這條路,孫享福才更加明白,歷史上薛仁貴為什麼會在大非川一敗塗地了,即便是再強壯的中原地區士兵,到了這裡,也會喪失七成以上的戰鬥力。

    甚至,都不用打,就會有人不斷的病倒,死亡,影響軍心,在這種情況下,不敗才是怪事。

    也幸好大唐用非戰的手段,收編了這裡,否則,真不知道要填多少人命在這裡。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1 18:02
第733章 到吐蕃

    唐古拉山,是入藏的第一大難關,山口雖然坡緩,但是海拔五千多米,即便是三月,也是零下十幾度,前一刻天氣還一片晴好,可一陣彩雲飄過之後,冰雹瞬間就砸了下來,頓時,團隊裡一片慘相。

    「夫君,在這樣的地方,吐蕃人是怎麼活下來的?」有氣無力的虞秀兒略帶郁悶的語氣道。

    在她看來,自己的夫君就應該是無所不能的,可以解決她此時的痛苦,然而,對於高原缺氧這樣的問題,孫享福也是束手無策。

    「他們自然不是生活在這麼高的地方,過了這唐古拉山,便是蘇毗茹管理的東岱,也就是縣的意思,在一邊一塊地勢稍低的位置,有一座叫那曲的縣城,咱們可以在哪裡歇息。」孫享福自己也是頭疼的不得了,安慰著虞秀兒道。

    其實,那曲縣城所在的位置,海拔依舊有四千多米,比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也好不了太多,真正要整個人都舒服,得到了邏些城之後,那裡,便是後世的拉薩,海拔只有三千米左右,正常人一般不會有高原反應。

    後世到藏區旅游的人,一般也是到幾個海拔比較低的地方居住,比如林芝,山南,八一等地區,這些地方由於海拔比較低,環境其實跟在中原地區是一樣的,更有點世外桃源的意思。

    倒是李香蝶和姚紅袖,並沒有像孫享福和虞秀兒這麼難受。

    原來,她們出使西域的時候,在平均海拔三四千米的帕米爾高原待過一段時間,適應過輕微的高原反應,而這樣適應過了的人,再次上高原的時候,就會輕松的多。

    「夫君,夫人,喝點酥油茶吧!不然,嘴唇會干裂,出血的,臉上的皮膚,也會干到掉皮屑。」

    對於這種油乎乎,鹹腥味十足的東西,其實,虞秀兒比孫享福更加能夠接受,因為,在孫享福穿過來之前,大唐人大多都喜歡用羊油加蔥姜煮茶湯喝,味道,比這個酥油茶,也好不了多少。

    而實際嘗過了它的滋味的孫享福卻知道,這個玩意,遠沒有後世歌曲,影視劇裡描述的那麼好喝,尤其是不適應這種鹹腥味的人,簡直能夠喝吐。

    孫享福雖然極其的不願意,但還是喝了一碗,目的,自然也是勸虞秀兒多喝一些,不然,那麼漂亮的嘴唇,那麼白淨嫩滑的臉蛋,可就白瞎了。

    十分不情願的喝了一碗酥油茶之後,虞秀兒就進入了痛苦的半睡眠狀態,孫享福也是如此。

    兩個時辰之後,隊伍終於停了下來,眉眼上全是霜凍,狀態也同樣不很好的張軻到馬車前稟報道,「公爺,那曲城到了,蘇毗茹首領和祿東贊過來迎接咱們了。」

    聞言,孫享福才強打起精神,用車廂內碳爐上的水,淨了淨面,將藏紅花制作的藥膏,在額頭,太陽穴處抹了抹,又將自己全幅御寒的裝備穿上,才從車廂裡走了出來。

    拉車的是藏區的犛牛,一天最多只能走一百多裡,沒辦法,馬在雪地裡行走,沒有這種犛牛穩妥,所以,雖然那曲城離邏些城不到五百裡了,但還需要四五天走。

    相比較起來,祿東贊和蘇毗這些人就輕松的多,他們根本無懼唐古拉山口的寒風,整個人身上,都有一層淡紅色的油脂保護著他們。

    「孫少師第一次上高原,不輕松吧!」一番見禮之後,蘇毗和祿東贊把孫享福一行人往城內唯一比較像樣子的磚石建築群方向引過去道。

    孫享福一眼就看出,這些房子,應該是漢人商賈修建的,這個時期的吐蕃人,可不會那麼在乎美觀的問題,他們更常用的的是犛牛皮或者羊皮縫制起來的氈房,有固定居住地盤的,則會用牛羊的骨頭,給自家堆砌一個牆院出來。

    「我不是第一次上來了,不過,依然難受,可別告訴我你們准備了什麼接風宴之類的東西,現在,我聞到牛羊肉的腥味,就想吐,先安頓我們的人住下來,飯食的問題,我們自己會解決。」

    孫享福才走到院子前,就聞到了烤牛羊肉的味道,若是在善陽,他倒是能吃下去一些,但是吐蕃這個地方的高原反應,讓他完全沒有什麼食欲,如果是魚頭豆腐湯之類的,他或許能喝下去一點。

    「一切都聽您的,那蘇毗茹的頭人們,您見不見一下?」

    祿東贊似乎一早就料到了會是這樣的局面,但卻不知孫享福何時來過吐蕃,他當然不知道,孫享福說的,是上一世青藏鐵路通車以後,他過來旅游的時候。

    在他一旁像跟班一樣的蘇毗首領在祿東贊問出這話之後,用一臉期待之色看向了孫享福,他們的部落要是在吐蕃的地位足夠高,就不會被打發到唐古拉山口,這種冷風最大,天氣最多變的地方放牧了。

    蘇毗茹,是吐蕃六大部落族群之一,『茹』,其實就是部落族群的意思,而那曲的這一支,雖然是整個蘇毗茹最大的一支部落,也不過才兩三千人的樣子。

    在蘇毗首領看來,眼前的這個人,就是能夠改變他們部落命運的人,從祿東贊這樣以往在吐蕃處於最頂尖層的實權人物,都對他這麼恭順,就可以看的出來。

    「見,不過,等明天吧!我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禮物,天亮以後,讓他們把人都集中召集到這裡來,我會親自帶人分發,並且,宣布一些事情。」孫享福一邊觀看著祿東贊和蘇毗首領為他准備的房屋,一邊揚了揚手道。

    在這些磚石建築群的大門口,早有幾個漢人,領著數十個吐蕃人,端著各種日常用度等候著,見孫享福走過來,遠遠的,便躬身行禮,孫享福揮手免了他的禮,叫他不要那麼客氣,又問道,「此地,是你經營的麼?」

    那為首的漢人掌櫃回話道,「正是,知道您要來,小店八十間客房,已經全部清空打掃干淨,連暖炕都已經燒好。」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嗯,你有心了,張軻,你隨掌櫃的一起,把房間都分給文工團的那些女官和女團員住吧!擠一擠,應該能住下,辦完事情之後,帶他來我休息的房間見我。」

    說完,孫享福又轉到向祿東贊和蘇毗首領道,「還勞煩兩位,帶我去看一看安置軍士駐扎的營地,他們之中,今後將有一部分,會駐守在這裡。」

    聞言,祿東贊和蘇毗首領面色都是一凝,此時,松贊干布向大唐稱臣,吐蕃將成為大唐的邏些道的消息,傳回吐蕃才一兩個月而已,卻不想,大唐這麼快,就做好駐軍,直接統治地方的准備了。

    他們卻不知道,孫享福帶過來的三萬出自滇西草原的安南軍,不過是個先頭部隊而已,幾個月後,李績還要帶領十二萬大軍進藏,孫享福的任務,除了宣撫各部之外,還要為大軍到來之後的駐扎安置等事宜,做些准備。

    快速的消化掉孫享福剛才所說的一些信息之後,祿東贊一邊領著孫享福,往城外已經平整,搭建好了許多氈房的營地走去,一邊問道,「不知,朝廷對於我吐蕃百姓的後續政策,可有議定?」

    孫享福很是理所當然的答道,「朝廷,對於所有民族的百姓,都是一視同仁的,所以,你這個問題,問的有些多余,你應該知道中原地區的百姓有什麼,他們有的,這裡的百姓,今後都將會有。」

    「比照中原地區的百姓?」祿東贊有些愣道。

    吐蕃高原可不是中原,做什麼都方便,物產豐富,這裡,九成以上的土地,都是不毛之地,都是雪山無人區,之所以他們的人口一上百萬,就必須要出去打仗,搶劫,消耗掉,因為生存物資不夠用。

    想要他們像中原地區的百姓一樣,有屋,有田,有吃不完的糧食,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拿剛才那個漢人商賈開設的客棧來說,它的造價,就比中原地區,那怕是在長安城內,開一個同樣規模的客棧,所需要的投入,多十倍以上。

    而且,日常的消耗,用度也大,這裡的燃料,大多是用牛糞,因為沒有其它燃料,即便是這裡的煤炭儲備很豐富,但在凍土之下,你也開采不出來。

    而樹木,好吧!在這裡,孫享福根本都看不到什麼樹木,因為,早就不知道在多少年前,這裡的樹木就被當地的百姓砍伐,用作燃料了,為了取暖活下去,他們通常連灌木,樹根都不放過。

    而想要恢復這裡的生態環境,工程量則會非常之大。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人遷下去,或者,先集中到海拔較低的峽谷地區生活。

    看到祿東贊一臉不信的樣子,孫享福再度開口道,「今年,我將在這裡幾個位置較低的地方,開辟幾個種植園,可能總耕地面積,只有十幾萬畝,而且,有一些,還是原本你們就開辟好的田地。但,產出的食物,足夠數十萬百姓食用。

    今後,當地百姓居住,行政管理,都會全部重新規劃,我會按照種植園的大小,重新分配所有百姓的居所,安置不下來的,將會全部遷往南中,劍南道,或者寧川道,比照當地百姓,配置房屋,田地,牛羊牲畜。」

    「那,我等這些氏族部落,豈不是全部都要分崩離析,或者集中雜居?」祿東贊問出了一個關鍵性問題道。

    孫享福笑了笑道,「知道你們吐蕃人為什麼強大不起來麼?就這麼點人,你們還要分這麼多個部落,相互搶奪消耗,這在我們漢人來說,叫不團結,一個不團結的民族,怎麼可能強大呢!

    現在,你們噶爾氏在吐蕃,算是一個比較強的部落,但你有沒有想過,繼續保持這樣的隔閡,終有一天,你們會沒落,甚至整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我們的皇帝陛下,正是不忍心看到你們這樣繼續落後下去,所以才會答應將你們並入大唐,在根子上,解決你們的生存問題,這是造福你們後世所有子子孫孫的大善舉,如果,你是一個擁有真正智慧的人,應該能懂我所說的話。」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2 09:37
第734章 宣撫

    如果可以的話,誰又不想自己的後代,向更高的文明階層晉級呢!可是,祿東贊看了看茫茫雪山,終究是對孫享福的所說的東西,沒有抱起什麼信心。

    原因無它,吐蕃的不毛之地太多了,在這樣的茫茫冰川之下,除了依靠外部補給,不可能自給自足,有了大唐的種植技術,和高產作物,充其量也只能緩解緩解而已。

    因為,你就是把農作物種的再好,也有可能在一片雲彩飛過之後,被不知會有多大顆粒的冰雹給砸死。

    大唐朝廷,想要保證這裡所有人的生活,就需要一直往這裡貼錢,因為,人口勢必是要壯大發展的,可大唐自身能夠永遠這麼強盛下去,還一直願意貼錢給這個地方嗎?

    他不是不懂中原歷史的人,尤其是近兩三百年,中原王朝政權更替的十分頻繁,可以說,還不如他們吐蕃穩定,至少,吐蕃傳到松贊干布這裡,都是第三十三任贊普了,數百年,沒有顛覆性的改變。

    看到祿東贊露出一副這不可能的表情,孫享福又道,「我知道你們現在心裡還有疑慮,不過,我會用事實,打消你的疑慮。」

    祿東贊問道,「您要怎麼做?」

    孫享福笑了笑道,「這要看你們吐蕃缺什麼了,你們缺什麼,我就讓這裡產什麼,問題,豈不是解決了?」

    祿東贊順嘴就道,「我們這裡缺食物,缺木料,缺燃料,缺牲畜草料,缺鹽鐵,缺衣料······」

    等到他一連串的東西說完,孫享福才笑道,「其實你們這裡原本什麼都不缺,但是,因為你們只知道砍伐,消耗,卻不懂得種植,才導致了這裡什麼都缺。

    幾百,千年以前,這些低矮的山坳裡,應該是長滿了灌木,甚至是樹木的吧!可現在為什麼沒有了呢?是你們的生存模式,把自己推上了絕路。」

    要說吐蕃全部都是像唐古拉山這樣海拔五六千多米的地方,那也不盡然,這裡海拔四千百米以下的地方,至少占一半,三千米以下的地方,都占一兩成,在許多海拔低於三千米以下的地方,一年至少有七八個月,是沒有雪凍的,氣溫甚至可以和中原地區媲美,各種在中原可以種植長成的樹木,灌木,都能在這邊長到很大。

    而且,三千米到四千多米海拔的地方,也同樣能種樹,這樣的地方,同樣不會常年結冰,夏季就有好幾個月的時間,都有山巔上化開的雪水,不斷滋養著土地,讓這裡的水草生長起來,供他們的牛羊食用。

    連水草都能長的起來的地方,更加別說樹木了,西伯利亞那邊,常年冰霜雪凍,照樣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那是因為,那邊沒有人大量的砍伐,用燃燒木材的方式來取暖。

    就孫享福知道的,就有很多適合在這樣的高原地區生長的樹木,如冷衫,雲衫,高山櫟,高山松,銀杏,白樺,樟樹等,喬木類的,就更多了,有一些甚至能產出不少經濟價值,如山茶樹,高山杜鵑等。

    當然,這些東西,真要在這裡成片的生長起來,改變這裡的環境,至少得像善陽那邊,連續十幾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種植,甚至,需要一兩代人的成長期,才能見到一些成效。

    然而,孫享福還有妙方,如果只是一些糧食,衣物之類的慰問品,以大唐目前物資之充沛,工業之發達,他可犯不著花兩三個月的時間來籌備。

    他帶過來的東西中,首先就有兩萬套太陽能鍋子和炊壺,鍋灶。後續,每個三個月,還會再運送兩萬套上來。

    可別小看了這些東西,一戶人家,有了它,一年之中,差不多有一大半的時間,都不用生火煮飯,燒水。

    因為,別看高原之上天氣寒冷,但是,光照卻十分充足,尤其是幾個地勢較低的棲息地,很少有什麼連綿不斷的大雨季節,從他們被紫外線曬的紅紅的皮膚就可以看出。

    所以,即便是在後世科技發達,燃煤燃氣供應充足的時代,當地的百姓,也還是大量的使用這種太陽能鍋子燒水,煮飯,十分的節能環保。

    只要未來這種鍋灶,普及到所有吐蕃家庭,那麼,他們至少能節省以往三四成以上,用於煮肉燒水的燃料。

    另外,孫享福帶上來了足夠種植十幾萬畝的玉米,紅薯,土豆,大豆,棉花等作物的種子。

    它們不僅高產,全面優於吐蕃現在種植的青稞,小麥等作物,像玉米,棉花,大豆的桔梗,還都是能做柴火燒的好燃料。

    反正,在經過一定量的途遷之後,整個吐蕃,也不會超過二十萬戶百姓,用太陽能鍋灶,加上這些桔梗燃料,基本上能夠供應他們七八成以上的燃料,至少,不需要再靠砍伐樹木,挖掘灌木根系來取暖,甚至,還能節省下大量的牛羊糞便,用來瀝肥,肥田。

    那麼,在不需要砍伐樹木的同時,每年,增加一定的樹木種植,這裡的樹林,便將會越來越多,幾十年以後,光是靠修枝砍下來的柴火,都夠很多人取暖的了,當然,那個時候,也未必需要靠柴火取暖了,因為時代可能已經進步到,可以開采煤礦,或者天然氣做燃料的程度了。

    可以說,現在只要解決了吐蕃人種植方面的問題,就解決了他們的根本問題,用科學的手段,來調整生態平衡,別說是這個時期的吐蕃人,就是漢人,也不可能想像的到,也就是孫享福這個穿越者,思考問題的角度,從來都是站在科學觀這一面,所以,問題到了他這裡,就會變的非常簡單,有方向。

    光是靠講,祿東贊是體會不到人是怎麼可以改變世界的,所以,孫享福懶得跟他多解釋,就是讓他看著自己怎麼干就好。

    一番忙碌下來之後,三四萬人的大隊伍,總算是安頓下來了。

    孫享福的暖房裡,高壓鍋正突突突的衝著熱氣,這東西還是孫享福收到李世民的聖旨之後,去信讓馬賽他們專門打造的,要不然,他們就得跟吐蕃人一樣,吃半生不熟的東西了,只可惜時間有限,不能打造的更多,就十幾個而已。

    所以,這些高壓鍋估計會用上好幾輪,專門給高原反應嚴重的女團員,煲一些易消化的滋補湯品,男團員心裡不平衡,也得忍著,誰叫帶隊的是比較紳士的孫享福呢!

    一鍋雞肉煲猴頭菇湯,還放了幾片野山參在裡面,即便是吃不下什麼東西,喝上一碗這東西,身體需要的熱量,也就夠夠的了。

    吃飽了之後,孫享福就早早的歇下了,後面只要不去到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地方,他們的頭疼感,會越來越輕微,直到沒有什麼感覺。

    次日天亮的時候,早先一步起床的虞秀兒,精神狀態明顯好了很多,不過,她懷疑,自己手腕上那塊腕表壞了,在找李香蝶和姚紅袖對時間。

    因為現在明明天才剛剛亮,她腕表上的指針,卻顯示快上午九點了,更讓她奇怪的是,李香蝶和姚紅袖的腕表也是這樣,所以,孫享福是被她拉過手腕看手表的時候弄醒的。

    「別看了,表沒壞,是咱們所在的位置,時區不一樣了,這邊平時差不多就是九點天亮,夏天的時候,甚至晚上九十點才天黑,跟山南道那邊不一樣。」孫享福收回了自己的手腕道。

    虞秀兒不解的問道,「時區,是什麼東西?」

    孫享福一邊穿衣服,一邊道,「這就得說到一些天文學知識了,咱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是圓球狀的,這一點,李道長已經證明了,那麼,之所以有日升日落,就是因為咱們這個球狀的世界,在轉動,它轉動一圈,就是一天,而隨著它的轉動,肯定有先被太陽照到的地方,和後被太陽光照到的地方。

    咱們這裡,就比山南道遲一些被太陽照到,而在遼東,倭州,則比山南道更早的被太陽照到,所以,同樣帶著一塊腕表,在遼東的時候,天亮的時候,你會發現,才五點多,但在吐蕃高原,則是八點多,夏日,白天長,晚上短的時候,則更明顯······」

    手表的存在,就能證明地球的轉動,這個問題,孫享福曾經去信給安西大都護府,給那幫覺得自己手表壞了的大臣們解釋,如今,也算是讓自家媳婦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神奇。

    然而,虞秀兒是不可能理解什麼叫人類其實坐在地上,就在以每分鐘過萬裡的速度在飛行的道理,因為孫享福之後還說到了這個世界是圍繞著太陽在轉,而太陽,則是圍繞著銀河系在轉,而且是以每秒兩百多公裡的速度。

    至於為什麼要用高壓鍋煮飯,今天早上起床做飯的廚工,就體會到了。

    如果是普通的鍋子煮米飯,必須得用很長的時間,加很多的水,將其煮成粥才行。

    否則,按照中原地區的煮法,米心都是硬的,在這種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度,水的沸點,只有八十多度,用開水泡個食品廠產的方便面都費勁,何況是那些剁城一大塊一大塊的牛羊肉,這裡的百姓,就沒有吃熟透了的食物的習慣。

    這樣的知識,對於不懂得它的人來說,簡直堪稱神奇,懂了它的人,則會想到用方法克制,蒸汽的溫度,就比較高,所以,宣撫團隊今天早上的主食是饅頭,包子。

    孫享福的早飯是高壓鍋壓的面條,拌點香油,就著他自制的辣椒醬,一男三女都吃的鼻頭出了細汗,辣椒這東西,可以強行打開人的味覺。

    現在,已經不是孫享福一個人好這一口了,虞秀兒她們平時也吃一些,在身體稍微輕松下來之後,肚子裡得有些食,人才感覺自己活著。

    在強光照的遠處崖頂上的白雪灼灼生輝的時候,蘇毗茹在那曲城周邊的兩三千子民,便被帶到了孫享福居所前的空地上來,他們大多數都穿著油殼子一般的衣服,身上,有比牛羊還重的氣味,皮膚,則是呈黑紅色,就是二十來歲正當壯年的小伙,看上去,也比中原地區三十四歲的中年人顯老。

    文工團有可以快速拼接搭建的舞台,從牛車上將木料卸下之後,很快,一個一米多高,三四幾平方米的木台子,就搭建了起來。

    孫享福穿著儀裝登上了舞台之後,本來想按照李世民宣撫的聖旨念一遍的,一如當年裴律師和張勇去幸福村的時候那樣。

    可後來想想,這些人之中,能聽的懂漢語白話的人,根本沒有幾個,那還照著念啥,只是裝模裝樣的將聖旨打開了之後道,「大唐皇帝陛下說,大唐治下,不允許有像你們這麼窮的人。」

    然之後,他收了聖旨,道,「所以,恭喜你們,很快,就會成為富有的人了。」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2 17:29
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

    孫享福台詞險些讓台下的祿東贊和蘇毗部的首領愣愣的張開了嘴巴,腦海裡空白了好幾分鐘。

    什麼叫不允許有像你們這麼窮的人?

    什麼叫,很快就會成為富有的人?

    然之後,他們開始知道,什麼是富豪的行事風格了。

    首先,那些穿著筆挺,精氣神完全不比百戰精兵差的文工團員,就走入了人群中,開始派東西了。

    是一個個腦袋大的陶瓷罐子,罐子有螺紋口,擰開了之後,裡面是一顆顆亮晶晶,帶著濃烈水果香氣的冰糖,為了防止這些冰糖融化粘成一團,每顆糖,還被一層層細細的白色粉末包裹,那是椰果肉磨出來的。

    在長安逛過街的祿東贊知道,這樣一罐三斤裝的水果冰糖,在長安市面上的售價,至少是一貫以上,販賣到吐蕃高原這樣的地方,則可能高出兩三倍的價格。

    然而,這些文工團員們,卻是將這些高達兩三貫售價的商品,免費給所有人派送,沒有落下一個人的打算,連躲在大人屁股後面的小娃子也有一罐,給他們分發的同時,這些文工團員還會教他們怎麼擰開糖罐子,甚至,用手拿出裡面的冰糖,直接喂到他們嘴裡。

    什麼是糖衣炮彈?

    這就是最直接的糖衣炮彈了。

    有了這樣親密的接觸,在味蕾受到極度甜蜜的衝擊之下,他們對於唐人的陌生,恐懼感,瞬間就消失了。

    然之後,一車車裝滿物資的大車,被軍士們推到了空地周邊,遮蓋大車的幔帳被掀開,裡面,全部是金屬的大燉鍋,炊壺之類的東西,其中,就有很多軍士,開始組裝了起來一些在他們看來,比較稀奇的東西。

    高台之上,孫享福朝嘴裡允吸著冰糖,腦細胞極度愉悅的蘇毗部首領招了招手道,「你到台上來,接下來,你重復我的話,我說一句,你說一句。」

    很快,蘇毗首領就上到了舞台上,孫享福開始說話了。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大唐皇帝陛下的子民了。」

    蘇毗首領依言,用吐蕃語道,「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大唐皇帝陛下的子民了。」

    「你們今後所有的生活需求,都將由大唐朝廷來保障。」

    蘇毗依言重復。

    「所以,今後,你們沒有吃的了,可以到我們在這裡設置的衙門,尋找官員的幫助,沒有御寒的衣物了,也可以到衙門,尋求官員幫助,沒有取暖的柴火了,同樣可以到衙門,尋求官員幫助,還有生病,身體不舒服了,也可以到衙門,尋求醫官的醫療幫助,千萬別去求什麼神佛,神佛不會救治你們,給你們吃穿,幫你們治病,但是,大唐的官員,醫師,士兵們,會。」

    孫享福的這段話說話,讓蘇毗首領的整個身體都顫抖了起來,尤其是那個慷鏘有力的『會』字,從他嘴裡吐出來的時候。

    在孫享福眼神的催促下,他才開始用有些激動的語氣,重復孫享福說的話了。

    而孫享福的眼神,這時也看向了舞台下,昨天安排他們入住暖房的漢人掌櫃。

    在得到了他微微的點頭確認之後,孫享福知道,蘇毗首領並沒有翻譯錯自己所說的每一個字。

    前來吐蕃行商的漢人商賈,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人,他們都出自密衛系統,或者劍南道,寧川道兩位大總管的軍中,除了會經商賺取一些小利益之外,還會輪流的帶一些人,上來適應高原的環境,為朝廷將來統治這裡,做鋪墊。

    孫享福昨天來的時候,就找他單獨交流過,知道他已經完全掌握了吐蕃了語言,但在這樣的場合下,借用蘇毗首領的嘴,來對他族內的子民翻譯出自己的話,反而會更加有說服力。

    待蘇毗首領翻譯完之後,孫享福又繼續道,「這次我代表陛下前來宣撫吐蕃各地,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禮物,大家看這個被抬上來的大鐵鍋,它可不是用來煮肉的,而是用來凝聚太陽光,燒水,煮肉的······」

    說著,孫享福將太陽能鍋子的功能,給大家講解了一遍,而且,還親自示範,將一個裝滿水的炊壺,和一個裝滿羊肉塊調料包的雙耳平底深鍋,放在了太陽能聚光鍋中央的鐵架上,然後對著太陽調整聚光,讓聚光點,對著炊壺和雙耳平底深鍋的底部,操作,可以說是簡單無比。

    做完這一些之後,孫享福便告訴他們道,「等一會,你們所有的人,都會按照親屬關系,被衙門編戶,每一戶,都將會得到陛下贈送給你們的鐵質炊壺和平底深鍋一個,暫時,每三戶,公用一個太陽能鍋,它能幫你們省下很多牛糞燃料······」

    鐵器在這個時期都貴,當然,這是相對吐蕃來說,隨著大唐的鋼鐵產能不斷的爆發,它在大唐內部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一個普通百姓都用的起的程度,只是在向外出口的時候,會被限制,稅收會比較重,導致了別國想從大唐買這些東西,會很貴。

    可現在不同了,吐蕃已經歸大唐了,就再沒有了限制這一說。

    若是孫享福只是給每戶百姓送一個炊壺,和一口平底深鍋,那祿東贊,也不會有多驚奇,畢竟,一個蘇毗部,不到三千人,編成戶的話,估計不到八百戶。

    而八百套鐵鍋,鐵壺,在大唐的價格,也不過是一兩千貫而已,還不如他剛才送出去的兩三千罐水果冰糖的價值。

    可孫享福的禮品清單,貌似很長,並沒有送完。

    當他聽到今後所有的百姓,可以按月,到衙門免費領取定量的茶葉和鹽巴的時候,他的整個下巴都快張的掉在地上了。

    蘇毗首領,則更加不相信這是真的。

    可祿東贊想到了自己去年到雲南的時候,看到的那些,開成梯子狀的茶園,頓時它了然了。

    至於鹽,大唐現在有原屬於吐谷渾的鹽湖在,還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鹽供給,在這方面,早已富余的有些過份,提供給吐蕃高原的這點人食用,根本就是小意思,甚至,因為他們提供了廉價鹽,吐蕃的畜牧業,還能擴大不少規模。

    畢竟,這裡本來就人少,除去並入大唐之後,可能會隨大流遷出去的人口,留下來的,不會超過五十萬,最多編成二十萬戶,大唐就是白養著這二十萬戶人口,又怎麼樣呢?

    一年花銷五百萬貫夠了吧!這可是比原先整個吐蕃一年的產值還高一倍多的錢。

    可五百萬貫,對於大唐來說,算什麼了不得的負擔嗎?

    根本不算,五十萬人和這麼大一片地方,到了大唐的手上,每年給朝廷創造的經濟價值,絕對不止五百萬貫,因為,祿東贊在雲南,看到了例子。

    幾年以前,那邊還是一塊比吐蕃好不了多少,由多部落分治,混亂不堪的地方,可是現在呢!

    種茶樹的茶山,種藥材的藥山,種鮮花取花精的花山,種糧食的梯田,整片整片的水果林,以山峰為單位的巨大養殖場,各種產業都在逐步成型,更加別說那些源源不斷輸出的金屬礦物。

    現在這些產業,才剛剛起步而已,就已經讓南中之地,兩百多萬人口,衣食無憂了,如果之後做大,形成規模,那麼,南中之地的百姓,很快就會邁向富裕。

    這也是為什麼,祿東贊去找舍龍運作,將自己一部分族人,遷到南中去的原因。

    而吐蕃,也並不是沒有值錢的資源,此前被大唐商賈大量收購的藥材,便是其中一大產業之一,稀有礦物,完全不比雲南少。

    當祿東贊聽到孫享福說,今後,派駐在這裡的官員,士兵,不僅會幫助他們解決生存問題,還會帶著他們學習漢語,書寫漢字,並且教他們更加先進的種植,養殖知識,帶領他們走向富裕的時候,祿東贊都感覺耳朵有些發麻了,這完全就是雲南的翻版。

    可這樣的大唐朝廷,簡直是太好了,好到這裡的人沒有任何理由去反叛他們的地步。

    這,就是孫享福前來吐蕃宣撫,所要達到的目的,所要為大唐朝廷塑造的形像。

    他就是唱紅臉的,化解當地百姓對大唐接管本地的抵觸情緒,他的任務就完成了。

    下半年,等李績帶著十二萬唐軍上來的時候,這裡的百姓,就算想反叛,也是不可能的了。

    因為,被留下的吐蕃人,總共還不到五十萬人,而唐軍,卻有十二萬全副武裝的兵馬來駐守當地,武力上,基本上是絕對控制。

    蘇毗首領,已經被自己嘴裡重復出來的話,感動的熱淚盈眶了,一番講話下來,半個時辰都過去了,炊壺裡的水,早已經沸騰,大鍋裡的肉,也煮出了香噴噴的氣味,這當然是因為孫享福他們煮肉時用的調料包夠好了。

    所有蘇毗部的百姓,親眼見證了那個鐵皮大鍋子,不用生火,也能燒水煮肉的神跡,若不是這個時期宗教信仰還沒有在這些百姓心裡根深蒂固,他們估計都要開始跪地膜拜了。

    舞台之下,身體幾乎沒有不適感覺的李香蝶和姚紅袖等人,已經裝備好了帶著樂師和歌舞團隊上場,這是她們在吐蕃高原的首秀,還有輕微高原反應的虞秀兒,則只是能做觀眾了。

    如何的讓百姓們在她們的表演中感覺到漢人的親切,感覺到漢語的魅力,現在就看她們的了。

    「哎~誒嗨誒嗨誒哎~

    太陽啊~霞光萬丈。

    雄鷹呀~展翅飛翔。

    高原春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高原春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誒嗨······」

    李香蝶那仿佛從雲層裡穿透下來的聲音,能夠一瞬間就讓人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即便現場是一個空曠的場地,有三千多人,她的聲音,也絲毫沒有阻礙的穿透到了每個人的耳膜中。

    在後世,孫享福最喜歡的,就是阿朵的那個版本,所以,一直希望,李香蝶或者虞秀兒能唱出這種高原音的感覺來,現在看來,李香蝶的版本,是一點也不輸給阿朵的,如果有音響設備的加成,甚至還要更勝一籌。

    所以,她這一個開場,瞬間將所有的百姓驚艷到了,這些以往不過是給統治者放牧的奴隸百姓們,何時有過這種級別的享受,嘴裡含著甜甜蜜蜜的糖果,耳朵裡聽著美妙的音樂,眼睛裡看著優美的舞蹈,很快,他們就全身心的被俘虜了。

    至於舞台前的祿東贊和蘇毗首領,心中則更加震撼,甚至,比那些百姓們,更加有一種暈乎乎的感覺,像墜入了仙境一般,因為,他們聽的懂歌詞。

    「雪山啊~閃銀光。

    雅魯藏布江,翻波浪。

    驅散烏雲,見太陽。

    幸福的道路多寬廣。

    高原人民把歌唱。

    幸福的歌聲傳四方······」

    針對性的唱腔,針對性的唱詞,最頂尖的歌藝,讓祿東贊和蘇毗首領完全在藝術的氛圍裡淪陷,他們的大腦,此刻根本就沒有思考的能力,所以,後面,登記錄入戶籍,分發禮物,設置官府,指派駐軍等一系列的事情,祿東贊都沒有插嘴。

    而蘇毗首領,也完全聽從了孫享福的吩咐,配合他,完成了這些工作,也因此,他得到了孫享福的任命,成為了那曲縣的司戶官,據說是從七品,每個月,可以領一百多貫唐錢的俸祿。()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3 12:33
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

    萬事開頭難,在那曲這邊開了個好頭之後,往下走,一路就更加順暢了,因為,大唐在這裡的一系列政策,早就已經被他們快馬傳遍四方。

    對於這種只談給你什麼好處,卻不要求你貢獻什麼的統治者,傻子才會反對。

    他們卻不知道,成為大唐的一部分之後,他們富了,也就等於是大唐富了,他們有錢了,就會想著消費,消費,就會帶動商貿,商貿,就會給朝廷創造稅收,朝廷自從停止了中原地區百姓的稅收之後,反而變的越來越富有,就是這個道理。

    已經處於掌握了工商業,解放了為工商業提供基礎支撐的農牧業的大唐,根本無需把稅收點放在他們這些窮苦人身上。

    孫享福這一路的任務就是,派禮物,搞文藝演出,設立官府衙門,設立漢文化教學機構,留一部分駐軍於當地管理一下治安,協助主官,組織耕種,放牧,生產等。

    另外,他給每個縣,都留了足夠多的清潔用品,如肥皂,毛巾,之類的,還有一名醫官。

    在燒水不用柴火了之後,大多數吐蕃人還是很願意洗一下澡的,一年洗不到幾次澡,甚至一生才洗三次澡的習慣,讓這一地區普通平民的婦科病極其嚴重,生育交配權,大多掌握在部落首領身上,這也是人口發展緩慢,普通百姓,只能聽從部落首領和頭人的支配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些東西不是不限量白送的,想要得到像肥皂毛巾這樣看上去價值不菲的東西,以及各種堅果,罐頭,餅干,糕點這類的零食,很簡單,那就是學漢語,寫漢字,完成官府設立的任務指標。

    李承乾的新式教育制度向全國推進之後,大唐所有的小孩都需要上學,成年人,也會有掃盲班去掃盲,到現在,已經卓有成效。

    全民識字率差不多達到了三成,能書寫的人,也達到了兩成以上,這是因為目前大唐的人口結構是孩子多,而這些孩子,大多都已經上了學的原因。

    而這種全面教育推進下去之後,最多再過十年,當現在學校裡這批孩子們走上社會,開始當家做主的時候,整個大唐社會的識字,書寫率,至少能達到六七成,這還是因為游牧民族,海外土著等,文化教育很難推進的原因。

    當然,這個東西,只要朝廷在不斷的推動,兩代人以後,就基本能夠做到八九成以上的人能夠識字,那個時候,基本上就算是文化教育普及全民了。

    吐蕃之地向大唐商賈開放了三年多的商路,效果還是有的,不僅體現在商業利益上面,對漢文化的傳播,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各個部落的首領,要跟大唐的商賈做交易,就必須懂得一定的漢語,所以,只要是幾千人以上的部落,多少有一些會簡單漢語的人。

    然之後,他們為了拿到這些可以清潔,擦洗身體的用品,和味道絕美的食品,就會不遺余力的在自己族群中傳教漢語。

    因為,衙門裡專門宣講漢文化的教諭,掌握著這些東西的發放權,一個會說漢語的人,教會了另外一個人,會得到很多的獎勵,學會了寫字的,那就能得到更多的獎勵,五十個字,一百個字,分字數的多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小獎勵。

    很快,當他們發現,孩子們學習這些東西的時候更快,教孩子們獲得禮物的幾率更多的時候,那些先掌握漢語和漢字的人,就會集中先去教孩子。

    而當這些孩子是在漢文化的教育下長大的,那麼,這裡的未來就十分可期了,這就是孫享福在山南道構思出來的計劃中的一部分。

    大唐在一段時間之內,是沒有想過吐蕃這塊土地,能夠幫助朝廷盈利創稅的,就是山南道的垸田區,朝廷也是先投入了人力,財力做啟動資金,把地方建設好了,才開始源源不斷的有財稅回饋朝廷的。

    而孫享福的打算,就是用這種獎勵制度,讓這裡的所有人,開始漢化,開始聽從官府的吩咐辦事,以官府為主,而不是以部落頭人,首領為主。

    他們獲得獎勵的辦法有很多種,幾乎都是他們可以做到的,送來牛羊糞便,給獎勵,幫助官府開田,給獎勵,幫助官府修建城池,給獎勵,幫助軍隊修建道路,安全防護措施,給獎勵·······

    幾乎只要他們願意出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獎勵,這樣做,雖然在前期,朝廷可能需要投入一些物資用來發放獎勵,可往後,則很有可能是用他們自己產出的東西,在發放他們的獎勵,山南道那一套模式,放在任何地方推動發展,基本都適用。

    四月初,孫享福終於抵達邏些城,開始正式召集大家辦公,松贊干布此時還沒有建造布達拉宮,而原先的王宮,也屬於他的私人財產,孫享福的辦公地,其實是一個修建的恢弘壯麗的寺廟,不過,和尚都被他趕跑了而已。

    這些迦樓縷波過來的毒瘤文化,必須鏟除,包括邏些道境內的其它寺廟亦是如此,這屬於大唐官方不認可的宗教,如果信佛,也可以,朝廷稍後,會派正經的僧人過來,所有寺廟,都將屬於朝廷產業,而不屬於某個宗教,和尚,也需要朝廷頒發的文牒,才能主持寺廟,並且只允許傳播朝廷認可的佛家哲學。

    就像玄奘在耽摩道傳播的佛理一樣,現在,它幾乎被所有印度地區的百姓所接受,也被大唐官方認可。

    被孫享福任命的吐蕃各部官員,共有兩三百人,全部齊聚在了寺廟的大殿,開始規劃起了吐蕃的種植產業。

    這裡現有的幾大種植區域,基本被六大部落群體掌控,被稱之為六茹,孫享福到來之後,自然是將其劃成了六州。

    分別是像雄州,衛茹州,約茹州,葉茹州,拉茹州,和蘇毗茹州。

    松贊干布本族雅礱部,現在的駐地在拉茹州,治所是邏些城,而由於他本部的主要族人都要遷到關中,這一代的田地,就基本都歸朝廷的人來種植了。

    地盤其實不小,有差不多近十萬畝,海拔大多不到三千米,四月份,溫度已經有了山南道開春時期的溫度,除了夜晚偶爾會下小冰雹之外,一般都在十度以上。

    像紅薯,土豆,玉米,大豆這類的作物,大多都可以在這裡種植。

    在後世,藏區的農業也同樣是分成這六塊,由於這裡的日照,是世界上最充足的地方,早晚溫差也大,比較高產的耕地面積,達到了三百多萬畝,而孫享福通過各部彙總過來的信息,加上一些實地的測量,大致得出一個數據,這裡現在已經開始耕種的熟田,最多只有三十萬畝,還不到後世的十分之一。

    不過,對於這個地區的百姓來說,這基本也足夠用了,如果田地裡種的是高產作物,加上畜牧業,孫享福甚至都不需要組織百姓們開荒,只是帶領他們把自己帶過來的種子,種在熟田裡,用比較科學的方式打理,產量就基本能夠滿足當地人食用。

    與孫享福一門心思的謀劃怎麼種田不同,其實,各部的首領,最想要的,是去到中原繁華的地方去,因為,吐蕃第一大族雅礱氏,已經確定要跟著松贊干布去關中了。

    第二大族,葛爾氏。又發動了部落內一半以上的人,遷去了雲南。

    他們這兩支,可是掌握了吐蕃最頂尖智慧的人,他們這樣賣力的往中原跑,剩下的這些人,又怎麼會不動心思呢!

    要知道,延平門一戰之後,吐蕃的情況是女多男少,比例比中原地區還失衡,達到了八比二的程度。

    而原先屬於吐蕃各部的那些青壯,都是作為戰俘,被安排在關中各地勞作的,有十幾萬人之多,他們都在中原地區生活了好幾年,早已離不開中原的繁華生活了。

    而現在的情況是,這裡原本跟那些人沾親帶故的人,都想去投奔他們,要知道,那些戰俘裡面,好多人,原先就是這些部落的首領,頭人之類的。

    既然他們提出來要遷,孫享福也不攔著,跟他們講好了一應徒遷安置的標准之後,就放他們下去了,畢竟,關中實現自由耕種之後,每個縣,光是空余出來歇耕的上田,都是幾千上萬畝不等,幾十萬人,在幾百萬人的關中分散下來,並不算什麼難事,那些田地與其空著,還不如分配給他們種。

    這撥人想要遷出去的人有點多,統計完之後,數據有點出乎孫享福的想像,願意留下來的,居然還不到四十萬人,比想像的要少的多,而且,這些人大多都是些原本被各大部落奴役的人,有許多,還是被搶過來的外族人。

    最終,這些人被孫享福編成了十三萬多戶,平均在每個州安置的百姓,還不到兩萬戶,邏些城附近稍微多一些,有將近四萬戶,畢竟,這裡有近十萬畝熟田,以及一定量的畜牧業,未來,孫享福還打算開發一些工業,沒有入口聚集可不行。

    理順了人口和戶籍之後,就要開始分配任務干活了,要知道,這裡一個州的面積,可比後世中原地區一個省的面積還大,可用於耕種,種植樹木和放牧的地區被標注出來了之後,未來,這裡的百姓,就會圍繞這些地區生活了,由於人口太少,城池,鄉鎮的分布,都顯得十分稀疏,這樣也有點好處,就是大家能使用的資源,都比較豐富,種的都是上好的熟田,放牧的區域,也是水草最豐美的地方。

    田地怎麼種,是以孫享福帶過來的農學生為主導,安南軍的軍士做組織,輔助,吐蕃百姓,則聽從指揮,出體力就行,反正不過三十來萬畝,分攤到三萬士兵和三十多萬百姓頭上,每人還不到一畝。

    而且,這裡能夠拉犁的牛比較多,到五月中的時候,所有的田地,就全部都種上了新作物,田地的事情定了,整個地區就安定下來了,而隨著更多的物資,持續的進藏,這裡,也的民生,也開始進入了高速的發展,甚至抽空的時候,孫享福會組織大家集體去種樹,做一些基礎建設修建等。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3 12:33
第737章 五年

    李世民在碎葉城收到孫享福宣撫吐蕃的詳細奏報的時候,就差沒有拍案叫絕。

    設立獎勵制度,推動當地百姓快速漢化,也就是他的腦瓜子能想的出來,有了他將吐蕃的事情全部理順,那麼李績過去之後,就輕松的多了,只需要安心練兵,加強當地基礎建設就行。

    七月,烏古斯,詹薩,勃律三個王國的國王抵達碎葉城,正式向大唐申請,整體並入大唐。

    李世民派禮部官員裝模作樣的進行了一番考核之後,於八月,正式宣布三個王國的領土為大唐固有領土,旗下所有的百姓,全部納入大唐戶籍,同時,通往三個國家的水泥道路,也開始修建,駐軍,則是快速接手了城防。

    這三個王國的土地可不小,足有後世中原地區三個省那麼大,並入之後,為大唐增加了近四百萬人口,並且,使得大唐的領土向西延伸到了裡海沿岸,向南,則與天竺全面接壤,至此,除了拜占庭帝國之外,大唐已經與大食,波斯,天竺三大帝國,各有超過千裡的國境線接壤。

    這一動作,使得整個西方世界的視線,都看向了大唐。

    有的人,是為之感到擔憂,有的人,則是為之感到欣喜。

    為之擔憂的,自然是幾大帝國,他們擔心,大唐最終會影響到他們的統治,欣喜的,自然是那些依然存在於這一地區的小王國。

    因為,大唐對於臣服並入的王國給出的條件太優厚了,道路,城池,房屋,那是說建就建,所有的官府機構,醫院,學校,都會快速的設立,連本該繳納的當年稅收,也全部免除,三個王國的國王,都獲封了國公的爵位,國內一干高官,也有爵位封賞,並且,有一些,還會任命為實職。

    然而,不管是喜的人,還是憂愁的人,他們都不敢對於大唐這一決定,發表什麼不同意見,現下大唐做的任何決定,他們都只有接受的份,人家都設置了那麼嚴苛的臣服條件了,還是有王國力求達到標准,去選擇臣服並入,你能有什麼辦法?

    當然,現在整個歐亞大陸,有實力跟大唐叫板的,也是有的,拜占庭帝國和大食帝國,在軍隊數量,人口基數上,就並不比大唐弱。

    只可惜,大食就像大唐的一條狗,死盯著拜占庭帝國咬,同時在不斷的削弱波斯的實力,在大唐收編這三個王國的時候,大食的戰線再度向前推進,抵達了地中海沿岸,正式與拜占庭帝國直接接壤,兩大帝國之間再沒有任何緩衝,大戰,即將不可避免的要展開。

    這場大戰,必定是曠日持久的消耗戰,老牌帝國對上游牧民族的時候,就跟以往中原王朝和北方匈奴,突厥對抗一樣,不是一兩戰,能夠將對方擊倒的。

    大唐的既定策略,並不是參與他們的爭鬥,甚至,會通過不斷向大食人購買奴隸,而加劇他們對外征服的腳步。

    雖然,最大的戰場擺在了大食和拜占庭之間,但是,戰爭產生的後果,則是不斷地體現在波斯和天竺兩大帝國身上,而天竺個波斯,才是大唐並入了眾多小國之後的下一個目標。

    負責種田,抓生產的孫享福,是不需要操心這些戰略上面的事情的,他只需要帶著他的妻小,在大唐境內,輕松自在的游玩,種地就行。

    五年的時間,他從吐蕃高原,下來之後,在中原的各個州道,或兩三個月,或半年的停留,做了很多實事,又去往海外的耽摩道,澳洲,倭州等地走了一圈,之後,又從遼東上岸,去到了薛延陀,主持了夷男的葬禮,將薛延陀的領土全部劃成州縣,設立較為完備的管理制度。

    整個大唐的農業生產,在他不斷的規劃,改造下,都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精耕細作,近乎覆蓋中原所有州道,連四邊少數民族地區,也進入了半精耕的時代。

    貞觀十六年中秋,虞世南離世,在薛延陀宣撫地方的孫享福,在烏蘭巴托收到這封信之後,心裡仿佛松了一口氣一般,開始啟程趕往長安。

    這位老人家比歷史上多活了四年,在這個時期,能活到八十五歲的,絕對屬於人瑞,連發喪的帖子,都是紅色的,因為這是喜喪。

    而之他之所以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是因為,他知道,老人家已經活的很辛苦,五年前的時候,出門,就要兩個人架著走了,只在江陵學府堅持教了一年書,就回轉長安臥床修養了。

    這兩年,估計也就意識有時候是清醒的,靠著野山參吊著一口氣,吃喝,靠人喂流食,拉撒,則是有了,就自己流出來,和後世的重症病患一樣,活著就是受罪。

    李世民在年初的時候,也回到了長安,因為,李淵也快不行了,事實上,這幾年,長安經常有大臣離世的消息傳出。

    張公瑾,溫彥博,杜如晦,劉政會,柴紹等,相繼亡故,而在善陽時常要靠輸血維持生命的秦瓊,差不多也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孫享福路過善陽的時候,秦瓊已經不能說話了,眼睛只是一直望向跟在孫享福身邊五年了的兒子秦懷道。

    孫思邈在病床旁邊,將一個紙條遞給了孫享福,這是前幾天秦瓊輸完血之後,模糊不清的說出來,被醫護人員記錄下來的。

    上面寫著『我累了,如果正明和懷道來了,讓他們帶我回長安看看。』

    看到這個字條,孫享福的眼淚就大顆大顆的從眼眶裡滑落了下來,曾經馳騁疆場的無敵猛將,終於決定放棄自己的生命了。

    這算是他的遺願,趁著他的眼睛還能視物,還有實現的機會,孫享福決定滿足他。

    「實際情況允許嗎?」孫享福抹了把眼淚,將紙條收起,向孫思邈問道。

    孫思邈答道,「野山參湯制作的流食按時喂,沒有大的顛簸的話,撐一段時間沒問題,不過,即便是撐到了長安,恐怕,也很難過的了這個月。」

    聞言,孫享福默然,中秋已經過去五天了,也就是說,即便是情況好,秦瓊也最多能撐個十天左右。

    長安要看的地方有很多,時間刻不容緩,孫享福留了秦懷道在病房幫秦瓊穿衣,馬上開始安排了一輛寬橡膠輪胎的車子過來,同時,還麻煩孫思邈進行一些調配,將幾個平時負責照料秦瓊的醫護人員,也一同帶上了。

    秦瓊還有聽覺,知道自己被抬上了馬車,要回長安了,眼神之中,閃過了一絲興奮。

    一路上,馬車的車窗都開著,躺在車裡舒適的床鋪上,秦瓊就能夠看到沿途的風景,經過了兩三輪翻修的馬邑城,裡面有許多比城牆還高的屋檐。

    李唐的龍興之地太原城,同樣已經煥然一新,沿途平整的田地,整齊的房屋,都是秦瓊喜歡看的景色。

    由於車子不能顛簸,入夜就要休息,這一路走的比較慢,六七天,才進入關中。

    在這裡,秦瓊則是看到了好多外牆鑲嵌著瓷磚的精致樓房,現在,這些房屋,都是普通民居而已,而且,越是靠近長安,這樣的樓房越多,到了城外藍田縣地界,更是一排排的整齊排列的,明明是村鎮,卻讓人感覺在繁華的城池裡一樣,漂亮的不像樣子。

    孫享福怕他無聊,一直都有跟他講大唐這些年發生的事情,三年前,第一艘蒸汽輪船開始下水試驗,不過,沒有跑多久,就又開回船廠改造,然之後,每隔幾個月,它都會重新下水,又開回去改造,在不斷的修整改造中,它也越來越先進。

    今年,船廠第一批量產的蒸汽動力輪船,終於下水了,同時,蒸汽動力車,也進入了試行階段,至於蒸汽發電機,已經在一年前開始各種應用試驗了,最簡單的照明功能,已經在皇宮之中用上了,當然,也僅僅只是大明宮的主宮殿而已。

    暫時來說,它是無法普及了的,運作成本還有些高,橡膠銅線這樣的東西,以目前的產量,不可能鋪的到處都是。

    而各個研究組,也正在進行下一步的研究,有了電,許多通過電來帶動的東西,都有了設計需求,各個研究小組,也是一分再分,目前,渭南至少有數百個小組,在進行個數百個不同項目的研究,就連鐵軌,火車的設計,也完成了理論試驗,進入了實際建造階段,或許,幾年過後,一日千裡,已經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了。

    當然,講的最多的,還是政治方面的問題,李承乾運作的可薩汗國和奧茲古王國對於拜占庭帝國的計劃,基本成功了,三年的雙線作戰,使得拜占庭帝國越發困頓不堪了,欠大唐的錢也越來越多,就快要走上波斯薩珊王朝的道路了。

    那可是一個把自己國家的王城,都抵押給了大唐,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了的王朝。

    最多一兩年時間內,連同與他同樣虛弱不堪的天竺王朝,整體並入大唐,已經是他們唯一可以選擇的道路。

    屆時,整個歐亞大陸,將會形成三強的局面,而下一個五年之中,李世民有信心,讓整個歐亞大陸,只有一個帝國存在,那就是大唐帝國。

    「翼公,長安城到了,陛下和太子,出城來接我們了,說來,我自殺王浩起,都有十年沒有回長安了呢!真不知道它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孫享福說完,就跟秦懷道眼神示意了一下,然後,一左一右,將體重已經不足百斤的秦瓊,抬上了輪椅,連著輪椅一起,將其抬下了馬車。

    長安城依舊是巍峨高大,秋日的艷陽,照射在城樓的紅色琉璃瓦上,映的半邊天都呈紅暈之色,秦瓊看到了用哀傷的眼神看著自己,快步走過來的李世民。

    他依舊如當年一般雄壯魁梧,只是頭發上多了幾根銀絲,可惜,自己不能再陪他,甚至不能行禮參拜,或者問候一句了,現在,他只能呆呆的看著李世民握著自己的手,眼淚婆娑的說著自己已經聽不太清楚的話。

    莫名的,他很想上城樓,想看看長安城現在的模樣,從他不斷往城牆上瞄的眼睛裡,孫享福領會到了他的意思,與秦懷道兩人推著他,向運送防守炮車的斜坡走去,當天空的艷陽變成夕陽的時候,面帶笑意的他,張了張嘴,好像吐出來了一個字。

    那是用微弱氣音發出來的一個『好』字,或許是這一口氣,消耗掉了他全身所有的力氣,說完之後,他就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4 09:40
第738章 並入南亞的計劃

    給壽終正寢的老人送終,那是喜喪,打心裡,不會那麼哀傷。

    給本應該正值壯年的大將軍送終,則不免讓人有些唏噓悲戚。

    秦瓊是改變孫享福在這個世界裡的命運的人,沒有他,或許,當年一不小心冒出了頭的孫享福,就會被滎陽鄭氏,或者太原王氏的人輕易的弄死。

    獲得了他的庇護,然之後又通過他獲得了李世民的庇護,孫享福才能在世家制霸一切的時代活了下來,從而慢慢累積力量,擊垮世家,打造出如今這個大唐的局面。

    所以,孫享福一直都比較感激秦瓊,這些年來,也一直以晚輩之禮待他,算是他在這個世界少有的,能夠有親情寄托的人。

    雖然這一路上,孫享福做好了許多種他即將離世的心理准備,但真正看到他閉上雙眼,整個人在輪椅上軟垮下來的時候,孫享福的淚水,還是止不住的從眼眶中滑落了下來。

    比它哭的更醜的是李世民,用捶胸頓足,撕心裂肺等詞語,都不足以形容,或許,他這是哭給朝中的大臣,或者長安城的百姓看的。

    但是,孫享福更願意相信,他是發自內心的。

    從這麼多年和李世民的交往中,孫享福還是可以看的出來,他算是一個比較感性和念舊的人,那些在艱難時刻,幫助過他的人,即便過世了很多年,都會被他念叨,否則,就不會有歷史上魏征的事情,也不會有長孫皇後死後,他每日都要在宮牆上瞭望一陣的觀望陵。

    「陛下,臣奏請在皇城公園之中,建立一座凌煙閣,將我大唐開國以來的有功之臣的雕像,豎立其中,將其平生功績,書寫行文,雕刻成碑,以供後世瞻仰。」

    歷史上的凌煙閣,是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因為李世民懷念早前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而修建的,不過那只是皇宮內三清殿旁邊的一座小樓,並不算有多大氣,平民百姓也接觸不到,是他個人悼念故友的一個去處,此後,經過後面各代帝王不斷的增補,人物也逐漸的多了起來。

    孫享福覺得,真正要凸顯出它的價值,還需要做的更大氣一些,讓全民都能感受的到,朝廷對於像秦瓊這樣於國有功的大臣的優待,沒有他們一次次的血戰,打下大唐江山,就沒有今天這個美好的時代,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們當年南征北戰,打下的基礎上。

    而如果像歷史上那樣,用紙作畫像,以現在的裝裱保存技術,未必能保持多久,這樣,後世就完全看不到原版人物畫像了。

    但如果采用石雕刻不同,選上好的石材雕刻成型,上漆保護,只要不人為的毀壞,可以輕易的保存上千年,一直使用原版,才能更好的保證其不失真。

    李世民聽到孫享福的這個提議,總算是停止了哭泣,摸了摸眼淚道,「正明此請,正合朕意,此事便交由承乾親自負責吧!」

    給誰立,不給誰立,這其實是個很講究的問題,目前來說,孫享福的建議,是給死去了的人立,這樣,對於活著的人,也是一種激勵。

    平生事跡會被雕刻在石碑上供後人瞻仰,那麼,活著的人,就會爭取做出更多的功績來,並且會更加注意自己的個人形像,希望自己在後世能留一個好名聲。

    不過,此刻李世民正處在傷心時,孫享福就不多提了,將秦瓊的遺體送回秦府之後,自然有朝廷禮部的官員,來負責發喪,入殮,畢竟,秦瓊是公侯,喪葬全部都由朝廷負責,一般還會有謚號,和一些追封,就看李世民怎麼定了。

    孫享福在秦府交待了秦懷道一番待人接物的事情之後,就去了虞府,他此前沒有讓虞秀兒跟著去海外,所以,這一兩年,虞秀兒都是在長安,正兒八經的管理著太樂司,虞世南也算是在她的陪伴下離世的。

    李世民給虞世南謚號『文懿』,並且賜了太子少保,金紫光祿大夫,禮部尚書,永興縣公等好多官爵頭銜,此時他過世不過十多天,現在,正用一副密封的玻璃棺材裝著,停柩在家。

    現在,這種純透明的厚玻璃棺材,已經是公侯的標配了,它能讓人看清死者的儀容,並且,讓所有人知道,他們這些有身份的人,也並沒有帶什麼陪葬品。

    按照這個時期的下葬規矩,一般會擱棺十幾天,像虞世南這樣的公侯,甚至要幾個月,除了是要等待下葬的吉日之外,還要供一些從遠方趕來的親屬,學生故交等前來吊唁。

    孫享福,也算是隔著棺木,見了虞世南最後一面,它的遺體都塗抹了蠟,不會腐壞,勉強能看清面目,這方面,古人自有一套手法。

    念完自己的吊唁詞之後,孫享福就跟老丈人虞昶商量起了怎麼書寫虞世南平生功績,以便之後入凌煙閣刻像雕碑。

    至於虞世南生前的那些手書,虞秀兒早就已經全部將其收好了。

    稍後,會想辦法用比較先進的技術進行裝裱,或用石碑拓印,盡可能的將原版真跡保留下來,這方面孫享福早就跟她有過溝通。

    一連在虞府和秦府忙碌了三天,孫享福才第一次進入了完全修建好之後的大明宮,作為這座宮殿的設計者之一,孫享福對他的內部構造,自然是比較熟悉的。

    請孫享福來的,是李承乾,至於李世民夫婦,現在基本每天都陪在李淵的身邊,太醫署雖然沒有明說李淵的狀況,但大家都知道,應該是過不了今年冬天的了。

    對於這個混到吃飯都需要用注射器打流食了,還整天要在嬉樂園,看各種歌舞戲劇表演的老頭,孫享福也是服氣了。

    要說這個世界誰沒有白活一回的話,首推李淵。

    從他退位當了太上皇之後,大唐所有能夠享受到的頂尖娛樂項目,他都享受了一遍,十幾年時間,他至少臨幸了一兩百個秀女,子女的數量,比歷史上多了一倍多,搞的李世民現在要給他的那些兄弟們封爵位的時候,都需要頭疼用什麼樣的封號。

    當然,李世民自己也沒有閑著,光是兒子,這幾年就生了二十幾個,同樣比歷史上多了一倍多,反正這個時代,沒有什麼避孕之說,只要男女雙方功能是正常的,就會一直生。

    當然,這也導致了一個新的現像出現,那就是大唐的王爵不值錢了。

    以前的時候,那些王子成年了,至少都能夠獲封一個州刺史,現在卻不會了,因為大唐的州刺史也是很值錢的,尤其是中原地區,能夠管理數萬戶的中上州。

    所以,現在,這些王爺最多能因為母妃的身份地位,而掛一個州刺史的名頭,甚至是州長史的名頭,能不能掌握實權赴任,還得看能力,至於那些母妃身份較底,只是封二字王的,直接就沒有封官職。

    他們要和普通人一樣,到學校學習,憑學習成績和實習的時候體現出來的工作能力,自己爭取職務,可以入仕做官,也可以做技術研究人員,甚至直接去經商開辟產業,皇家除了給他們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比較優質的生活保障之外,不會再賦予他們其它東西。

    目前朝堂上,在能力上面能夠獲得朝臣們認可的王爺,只有兩個,一個是嶺南道大總管魏王李泰,一個是山南道大總管吳王李恪。

    他們現在都是在長安遙領職務,而且,還掛著政事堂平章事的職稱,參與國家政治機要的決策。

    其余一些在山南道讀書種稻,然後成年就藩的王爺,如最早的李元景,李元昌之流,都有一些調動,混的最好的,也不過是上州刺史。

    所以,孫享福來到東宮的時候,迎接他的,是李承乾,李泰,李恪三兄弟。

    見禮之後,孫享福沒有多跟他們三人客套,直接去了李承乾的書房就坐談事情,首先就是李承乾說了凌煙閣的建造規模,以及他最終請示過李世民之後,擬定的名單。

    這些事情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基本沒有多大難度,由見過這些人的閻立德,閻立本兄弟,先以比較立體的形像,將各位去世的大臣壯年時期,最英武的畫像畫出來,再讓雕刻匠,依照比例雕刻,最後上漆上色就算完成了。

    至於平生事跡,和功勞之類的,會有這些大臣的後人和朝廷吏部,禮部,按照以往的考功簿,來最終擬定,找褚遂良這樣的大家行文雕碑,當然,少許的藝術加工,和皇帝的誇獎之言,也是有的。

    很快,話題就轉到到了政事上,李承乾道,「父皇打算明年,將整個南亞地區並入大唐,同時開始找波斯算總賬,他們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抵押給我們大唐的了,必須要作出最終決定。

    不過,如此一來的話,咱們大唐,就將面臨三千多萬比較貧苦的新增人口,以及將近兩億貫的壞賬,同時,也會正面對上大食和拜占庭帝國。

    老師從海外走的一趟之後,對於各方面情況比較了解,可有教我?」

    五年的時間,夾雜在中亞到西亞地區的小王國,基本被大唐收編完了,滅掉天竺和波斯之後,唯一的游牧民族帝國大食,就只有拜占庭和大唐兩個可以搶劫的對像。

    大唐是一頭誰也不敢惹的猛虎,大食,則是一條永遠處於飢餓的狼,拜占庭,更像是一條被逼到牆角了的狗,它會咬人,但是,他的兩個敵人,都不是他能咬的動的。

    作為這個世界上,唯一還清了大唐欠款的游牧民族宗教政權,大食已經被大唐選定為了終極一戰的目標,這是它的民族特性決定的,大唐不允許他們那種狂熱的宗教信仰,和侵略搶劫的民族文化存在。

    所以,一年多以前孫享福出海,其實,也是全面考查一下,大唐並入南亞,以及西亞部分領土,與大食,拜占庭展開終極一戰的可行性。

    「耽摩道的發展情況很好,已經不亞於早前幾年中原的州道,玄奘法師的信徒,現在已經遍布整個南亞地區,他們這些年人,接受了以人為本的新佛學哲理的同時,也在努力的學習漢文化。

    尤其是南部沿海諸多與天竺對抗的王國,其國內各個教派,在這幾年的數百場辯經大會中,全部輸給了玄奘,其國內民眾,現在更加推崇玄奘宣講的佛學哲理,都有並入我大唐的意願,咱們一旦准許並入,那麼與之相鄰,同樣受到玄奘宣講的新佛學哲理影響的天竺,則必然大亂。

    因為,他們本國的百姓,早就十分眼饞耽摩道百姓的富裕,並且不再信奉那些因為要支持戒日王的統治,不斷剝削他們的本國宗教。

    只要他們一亂,咱們就可以用維和,或者回收欠款的理由,進軍天竺。

    因為,婆尼死後,天竺內部早就因為富人和青壯生產力的大幅度外流,而變的窮困潦倒,就算咱們不催戒日王還錢,他也根本打不起仗,平不了亂,只要咱們的軍隊實際的控制了天竺,戒日王基本就可以送到長安來當個居家富翁了。」

    歷史上的玄奘,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驚天才能,驚艷了整個世界。

    現在的玄奘,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有大唐,有劉弘基這個要什麼資源,就給什麼資源的耽摩道大總管。

    所以,他的光亮,比歷史上,還要閃耀,非常完美的幫助大唐,完成了大戰略布置。

    在佛家來說,這也算是他的一份大功德,因為,有了他的存在,整個南亞地區,不知道少死了多少人。

    孫享福在耽摩道見到他的時候,跟他聊了很多,後續,大唐對於整個宗教信仰比較泛濫的南亞地區的控制,都要較大程度的借助於他。

    因為,在聽過了他所宣講的新佛學哲理之後,孫享福基本可以認定,它是無害的。

    這是一套呼吁以人為本,引導人心向善,強大內心,對抗恐懼,理性看待信仰的哲學體系,它的特性,已經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各個流派的宗教,更像是一種以因果為基礎解釋一些的哲學,或者心理學說。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9-15 09:37
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

    孫享福帶回來的,還有一些實實在在的數據,比如南亞地區的人口布局方面,就有較大的變動,目前天竺的人口,已經不足八百萬,加上南部諸國的人口,也才一千二百萬人而已。

    也就是說,即便不算這些年新生的人口,大唐設立了耽摩道之後,這從這一地區,也吸納了近千萬的人口。

    要知道,在此前大唐沒有從這裡將人力輸入到國內的時候,這裡可是有兩千多萬人口的。

    當然,除了天竺之外,南亞地區,還有兩個文明比較久遠,人口也不少的國家,一個是迦樓縷波,一個是驃國。

    這兩國加起來,差不多有三四百萬人口,要是再把波斯薩珊王朝所有的人口算上,這一撥並入完成,大唐差不多要新增三千多萬人口。

    從並入政策宣布,混亂開始,到大唐最終入主,需要完成的邪惡宗教信仰清理,土地,房屋,基礎建設的推倒重建等等工作來算,當地至少有一到兩年的時間,是沒有多少生產力的。

    為了不使當地經濟出現倒退,而且,能夠快速的走向好的方向,讓所有百姓快速歸心,融入大唐這個新家庭當中,大唐需要一輪非常巨大的金錢和物資的投入。

    順著此前已經基本確立的大方向講完了實際情況之後,孫享福又道,「澳洲牧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壯大,已經能夠大量為耽摩道輸入肉食供應。

    嶺南道,安南道經過這幾年的開發,現在的糧食產出,相信你們比我還清楚。

    吐蕃高原上,也基本已經不需要中原向上供給。

    再加上江南道和山南道的富余的糧食產出,別說是三千萬人口,就是再多一倍,也能輕易的養活。

    不過,咱們的出發點,也不能只在物質上,像迦樓縷波這樣有根深蒂固的宗教政權王國,需要鐵血的鎮壓。

    所以,英公可能需要親自帶大軍出吐蕃,坐鎮當地,將一些頑固不化的百姓打散分配,最好,請玄奘法師到當地傳播新佛學,同時,派更多的文工團,到當地宣傳漢文化。」

    大唐從來不是只有懷柔政策,只是沒有一個有必要動用武力打擊的對手而已,迦樓縷波的宗教文化,一直影響著吐蕃和雲南道,這是不可以容忍的,因為它影響到了漢文化的傳播,漢文明大一統。

    「驃國呢?這個國家的國王,好像也信仰迦樓縷波的宗教,咱們怎麼處理?」李承乾消化了一下孫享福所說的之後,又問道。

    孫享福答道,「像驃國這樣的部落制半宗教政權王國,可以直接讓舍龍大總管率領大軍,從陸路推進,給他們壓力,再出動海軍,直接襲擊他們的王城,一戰而下。

    只要拿下了他們的國王,那些本土的部落,大多都會不戰而降,畢竟,這些年,他們通過與南中的商貿往來,大多已經產生了歸附大唐的心思,出動大軍打他們的目的,也主要是為了摧毀他們的那些不良信仰,接受漢文化,而不是殺害人命。」

    孫享福說完,李承乾三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同,像類似天竺,迦樓縷波,驃國這樣的半宗教政權王國,以大唐的武力,完全可以輕松拿下,但若是拿下之後,沒有強軍起震懾作用,快速的讓當地百姓過上好日子,產生新的信仰,那麼後面就會因為宗教信仰的問題,產生無休無止的叛亂。

    這也是大唐擁有遠超當世其它帝國幾個階層的武力,卻沒有直接發動戰爭,實現大一統的原因之一,如果吞進去了一顆毒瘤,可能毒害的是自身。

    大唐的版圖已經夠大了,拿下更多的土地,並不能讓所有的人過的更好,所以,統一,可並不是說土地的統一,而是人心的統一,只有統一了人心的統治,才能穩固長久。

    目前來說,大食人的信仰最難搞定,所以,它是大唐的終極目標,拜占庭帝國同樣有他們的信仰,摧毀,或者說使這些信仰變的無害,不再有爭端,就是大唐的核心目標之一。

    「那麼老師您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呢?還是四處種地麼?」經過孫享福這麼一分析,本就已經有一些想法的李承乾,心中就更加明朗了,開口問道。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當然,論到帶兵打仗,我遠不如諸位將軍,政治能力和勤奮程度,也比不上朝堂諸公,也唯有這耕種生發之道,是我的特長,發揮這個特長,使得它能夠造福百姓,就是我的願望了。」

    打下萬裡疆域,就需要種植萬裡疆域,讓所的人,耕有其田,住有其所,能夠豐衣足食,這才是這個世界安定的基礎。

    大唐對南亞的戰略計劃,只要一年多就能完成,那麼他對南亞的種植規劃發展計劃,自然也要准備好,這樣,到時候就能快速的跟進。

    聽到孫享福這麼說,李承乾最終笑了笑道,「如此的話,父皇賜給您的那塊節符,就繼續留在您手上吧!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地方,能為朝廷的需求,提供產出。」

    這時,李泰接話道,「老師的才能,冠絕古今,本就不應該被束縛在朝堂之上,大哥的事情說完了,接下來,就該說說我的事情了,現在,政事堂中,由我主管禮部,吏部,方面事宜,新的問題不少,您可有教我?」

    此前,大唐的政事堂,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當家,但由於國家大了,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繁雜,只靠他兩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於是,李世民增加了李泰,李恪,褚遂良,馬周四人進入政事堂,掛平章事的職位,意思就是副宰相,預備宰相的意思了。

    其中李泰分管禮部和吏部,也就是說,他對於大唐的整個文教,宣傳,外交,和官員體制的制定和任命,都能說的上話。

    而國家變大,人口變多,首先衝擊到的,其實就是他所管轄的這幾個方面。

    對於他的請教,孫享福略作思索之後開口道,「文化教育的方面,自然是因材施教,讓各個行業的人才,都能更多的湧現出來,為國家的發展進步出力,對於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給予更多的褒獎,鼓勵,這是要長期堅持的,因為科技發展,是沒有盡頭的。

    而吏治管理方面,你要認清楚一點,那就是任何的政策和制度,都是靠人去執行的,而管好人,其實就是平衡他們的利益需求,淨化他們的思想兩條路。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完美的,可以一直執行下去的制度,更沒有一成不變的人,做官的人在不斷變,心也在不斷變。

    你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嚴格的實行監管,不斷的推動一些錯漏的改進,修補存在的短板,保持一顆與時俱進的心態,多調查實際情況,多聽證,從更廣的角度來思考這些問題,再作出結論。」

    最容易破壞一個王朝的,始終是吏治腐敗,大多數朝代的政治家,都不是庸才,他們制定的管理制度,只要執行的好,都能把一個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朝代,在建國初期,都能出現強盛一時的局面的原因,可是,時間久了,人們的需求就會變,這個世界上,人心是沒有止境的,永遠不可能滿足,得一而望十,是人的劣根性。

    那麼,人心在變,你的制度卻沒有跟著改變,沒有滿足大家的需求,那麼,各種問題,自然就冒出來了。

    就拿現在的大唐來說,你要是給現在的官員,按照貞觀元年定下的制度,發放俸祿,那就肯定不行了。

    因為以現在的消費水平,如果想要在社會上過的體面一些,開銷比十幾年前要大很多,一個正七品的官員,如果一年只能拿三百貫不到的俸祿,那麼,社會上很多東西,他就享受不起。

    享受不起怎麼辦?

    利用手上的職權,謀私利,讓自己可以享受的起唄!

    你就是有再多的監察制度,甚至是全民監督,他也同樣有法子在不犯法的情況下,謀取利益,搞壞市場。

    花同樣的錢,買同樣的東西,買誰的,是負責采購的官員說了算吧!

    產出同樣貨物的人,可能有很多家,在保持與別人差不多的質量,同樣的價格的情況下,誰都想賣出去,這個時候,私下裡找關系,或者一些行賄,受賄的交易,就出現了,因為官員他可以拍板做決定。

    而一旦這種找關系辦事,貪污受賄的風氣開始產生,後面,就會有一系列的腐敗,造假,豆腐渣工程等惡性循環事件發生。

    官員想謀利,商人比官員更加想謀利。

    這全是官員和商人的錯嗎?

    未必,你把官員的俸祿制度改革,定到能夠滿足他比較體面的生活的程度,這樣事情發生的概率,就會降低很多,畢竟,誰都不想犯法,從而失去自己的名譽地位,和安逸的生活。

    同理,很多其它的政策,如果不合理,不能盡可能的方便廣大百姓,讓百姓們感覺公平合理,那麼,它就不是完美的。

    輕微的不好的地方,百姓們或許可以忍受,較嚴重的,百姓就會抵觸你的政策,這樣抵觸的方面的多了,民間的亂相也就出來了。

    就如何發展文教,肅清吏治的方面,孫享福跟他們兄弟三人談了很多,由於有千年的歷史經驗累積,孫享福看問題的角度,往往能比這個時代的人客觀一點,倒是讓他們受益匪淺。

    當然,在這些方面,孫享福也就是個嘴炮,他平時可是老好人做慣了,熟人一般有什麼事情求到自己頭上的事情,他能辦的,都給辦了,對於送禮的,他都不怎麼好意思拒絕,這是性格使然。

    能執行落實好類似這樣的工作的,是像魏征,或者褚遂良這樣的人。

    至於用人的藝術嘛!當今天下,李世民說最強,沒人敢不服,他們在孫享福這,是求教不著的。

    「好了,你們兩個的事情說完了,接下來,就輪到我這邊了。」李恪等孫享福就李泰的問題徹底聊透了之後,才接過話到。

    現在,他管的,可是工業發展這一塊,現在的情況可不像貞觀元年的時候,由於這些年大唐不斷並入西域各個小王國,截止今年夏季,持有大唐戶籍的百姓,已經高達七千五百萬人口,而其中,有兩千萬人口,在繳納薪資個人所得稅,占據大唐所有成年人的一半,也就是說,大唐現在有一半的成年人,是在做工,拿工資的。

    這麼大的群體,延伸出來的問題,有很多是以往的朝臣們,看都看不懂的東西,也只有從新學讀書,達到初中畢業水平了的一些,對工業管理比較有悟性的學子,能夠提一些規劃,改進意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