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治理難
春耕了之後是大戰,大戰了之後,用戰俘,找大唐交換糧食,裝備。
夏耕之後再大戰,打完還是用戰俘,找大唐交換糧食,裝備。
這已經成為了拜占庭的一種常態,他們在這種常態之中,逐漸的收復失地,賺取利益,樂此不彼。
而孫享福的常態,就是給百姓們講學,在田間地頭,教大家種地,從春耕結束以後,他講學的內容,就已經不是單純的種地的了,一些能夠衝擊當地人思想的觀點,時常會被他在教學中提及。
而且,他的講學範圍,已經不再受限於君士坦丁堡附近,而是一路向北歐方向延伸,讓那些文明狀態更加落後的地區,感受到漢文化的光輝。
先進的文明,對於落後的文明,總是有著不可抵抗的影響,只要是個人,都願意過吃飽穿暖的舒適日子,將漢文化附加上這種特性,就使得人們無法再抵抗它了。
一年多的時間,兩千多個文工團員,分成幾十組,在拜占庭帝國內的各大城池不斷的巡演,收獲粉絲無數,許多領悟力較高,對於聲音比較敏感的拜占庭百姓,都能用漢語吼上幾嗓子來自大唐的歌謠,這就是一種進步。
至於醫院這樣的場所,在它建立起來之後,很快的就成為了當地最神聖的場所之一,早前一些年,拜占庭帝國這邊的商賈,只要能拿到善陽制藥廠的中成藥丸,就妥妥的能賺一大筆。
然而,他們將這些中成藥丸帶回國內,卻是當商品一樣在出售的,因為,他們沒有中醫診斷病人的手法,不知道根據病人的症狀,具體情況開藥。
所以,治頭疼感冒的藥丸,幾乎對所有不是拉肚子,或者受了外傷的人出售。
解毒的藥丸,則是對所有疑似是中毒,或者肚子痛的人使用。
很多時候,通常因為用藥不當,而將病情搞的更加嚴重,買藥丸吃的人,可能要花很多冤枉錢,但他們也必須得買,因為這些藥丸,只要吃對了,確實能治愈病患,不吃藥的話,很多人可能就直接被一個小病拖死了。
醫院的存在,完全顛覆當地人對於吃藥治病的認知,原來,人生病的原因,會有那麼多種,只要對症吃藥,就能在短短幾天之內,醫治好大多數常見病,連深可見骨的對外傷,以及骨骼斷裂這樣的重症,醫院也能很快治好,這就讓他們感覺神奇了。
然之後醫院,就成了一個傳播漢文化的重要場所。
因為,百姓們如果想學大唐的醫術,就必須先學漢語,漢字,伊凡幾乎給每一所醫院都配備了數百人規模的工作人員,名為協助,其實,他們就是想從大唐的醫官這裡,學習一些大唐的醫術,而這個時代的中醫,可是靠一整套玄乎其玄的漢家哲學理論支撐起來的。
其它的還要如商貿,工廠等,同樣是在快速,且大規模的影響著拜占庭人,度量單位,重量單位,很快就被他們進行了新的統一,天文歷算方面,同樣也是,這會讓今後,他們融入漢民族文化的阻礙,越來越少。
當然,到了貞觀十八年的年末的時候,返程的問題,就不得不被孫享福提出來了。
在希拉克略看來,本輪大唐使團的來訪,對於他們起到的作用,是積極的,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大唐的支持,他們不可能在經受大敗之後,快速的收復失地,並且,將國內的生產力提升起來,於是,他帶領著所有拜占庭帝國的臣工百姓,對孫享福做了挽留。
在他們盛意拳拳的情況下,孫享福最終決定多留了半年,於貞觀十九年夏季,才起身回到了大唐境內的碎葉城。
這裡,現在早就已經不是大唐的邊鎮地區了,往西數千裡之地,都是大唐治下的領土,由於李世民長期在這裡辦公,所以,這座城池,一直沒有停止基礎設施修建,現在,已經是一座堪比幾年前的長安,或者江陵一樣大的通都大邑。
在城門外迎接的人群中,孫享福一眼就看到了虞秀兒,唱歌果然是能延緩人的衰老,虞秀兒三十幾歲的人了,看上去還像個二十來歲的小姑娘,當然,這個時代,也只有孫享福把二十歲以上的女人當小姑娘。
孫靖今年已經成年了,個頭比孫享福還粗壯些,十六歲的孫豐,亦是像個大人一樣,站在了春桃的身後,孫享福不知道大女兒孫婉婷看到自己的眼神,為什麼會有些閃躲,但還是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臉蛋,都說女大十八變,二女孫婉瑜就沒怎麼變,她的臉頰仍舊有幾分神似孫享福,看到她,孫享福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夫君,陛下在城門口處等著,要敘舊的話,等回家了之後再說,今日可不許在行宮中飲宴,家裡備好了家宴的。」虞秀兒看孫享福要跟每一個孩子親近一下的樣子,開口提醒道。
還別說,孫享福被虞秀兒這麼一提醒,才驚覺,原來自己有這麼多的子女,一個個打招呼聊幾句的話,估計一刻鐘都過去了,於是,朝眾多小妾和孩子們揮了揮手道,「你們且先回去吧!我稍後就回來。」
然之後,孫享福就食言了。
李世民怎麼可能簡單的放他回去,對於拜占庭的情況,對於大食的後續計劃,一開始聊起來,就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的完的。
「朕原本以為,打下了更多的地盤,沒有了外患之後,日子會過的輕松些,卻沒想到,越是走到了最後的一步,壓力反而越發大了起來,正明可有解朕心中憂患之法?」將正事聊完了之後,李世民才開口問道。
孫享福答道,「治理的難度,會隨著版圖的增大,治下人口數量的增多,而越來越大,所以,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咱們都要處於一種政治體系升級的狀態中,尊重各民族的風俗,根據地域不同,制定不同的相關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就目前看來,原先的州道制度,就已經不適用了,隨著國家進入穩定期,人口會出現持續的增長,鍋就那麼大,可是,在這口鍋裡面吃飯的人卻越來越多,不精細化管理,日子長了,就會出問題。
咱們應該像種田一樣,把國家管理,從淺耕粗種,轉換到精耕細種的模式,將行政區域劃小一些,管理的更全面一些,將地區開發度,跟人口增長的速度掛鉤,儲備用地,儲備礦物,林木資源,全都釐清楚,在出現了人均擁有的土地,收入,失衡,地方資源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情況的時候,及時進行調整,這樣,或許會好一些。」
「行政區域劃小一些,管理的更細一些。」李世民很精准的捕捉到了孫享福這番話的中心思想,將這句話單拿出來重復了一遍之後,覺得很有道理。
至於怎麼將自己家的東西盤清楚,把消耗和產出,以及後續的儲備量的關系弄清楚,使各方面產業得以長久延續,這也是一門大學問,當真正把各方面數據統計出來,讓整個國家的供給層,不出現斷裂的時候,那麼整個國家的發展就穩了。
這都是一些後世的管理科學,在這個時期,能考慮到這方面的人很少,古代社會,往往會因為沒有這樣的規劃,一個朝代,到了中後期,土地兼並會日趨嚴重,人口繁衍又擴大,導致老百姓沒有足夠養活自己的耕地,再出現點災荒,大家沒有飯吃的時候,不往死裡造反才怪。
「正明具體有什麼想法麼?」天色雖然已經不早了,但感覺自己在跟孫享福的交談中,仍然有很多收獲的李世民繼續問道。
孫享福幾乎沒怎麼想,就答道,「將各州道,按照一定的地域風俗,人口數量,劃分成為行省,由政事堂,細化的管理各行省事務,會比較妥當些。
就目前咱們設立的州道而言,大多都可以拆開劃分為三到四個省,平均五六州,就可以劃為一個省,全國算下來,差不多可以劃為近百個省,這樣重新一擬定,就可以給下面的人,很多上升的通道。
另外,政事堂和十部也要擴大,左右僕射和幾個平章事,管理全國這麼大的範圍,光是各方面數據過一遍,都得十天半個月的,您覺這樣管,能有效率嗎?」
孫享福說到這個,李世民也是連連點頭,李承乾已經不止一次的給他抱怨了,國家太大,政務太繁忙了,大唐現在的版圖,是貞觀元年的好幾倍大,人口,更是達到了一億一千多萬,光是把八百多個州的州刺史名單給你念一遍,那都得半個小時以上。
吏部的官員,往往用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將五千多個縣的縣令的政績考評報告交出來,其它諸如戶部,財部,等等等等每個部門,無一不是這樣,可以說,治理難的問題,已經在各個方面暴露了出來。
如果還采用原來的那套官制,是絕對不可行的了。
「正明以為,該當如何改革?」對於整個朝廷制度大改,可不是小事情,李世民很是謹慎的問道。
孫享福想了想道,「其實也不難,像政事堂的平章事,咱們完全可以給他弄個三五十個出來,而且,不需要明文限定人數。
十部的侍郎,也不要只設左右兩個了,根據實際需求,五個人能滿足需求,就任命五個,十個人才能滿足需求,就任命十個,甚至還可以更多。
這樣給所有的人更多的上升通道,在大事情上,保持群策群力的作風,就比堅守住一個固化的制度,讓所有的人,因為一個位置,爭來爭去,要好的多。」
「五十個平章事?」李世民被孫享福隨口說出來的一個數字嚇到了,不過,細細一想,覺得好像也蠻有道理的。
孫享福之所以這麼敢想,是因為他在後世,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體制的時代,那時,我國的******,至少都有好幾個,政治委員的數量,更是多到一般人根本數不過來,各個部門的副部長,一般都有十個八個之多,這還只是管理後世我國的地盤。
而統一歐亞大陸之後的大唐,會比後世我國的地盤大幾倍,人口在一兩百年內達到十億八億也很正常,不打開腦洞,大刀闊斧的做改革,當問題暴露出來的時候再想要改,可能就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