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之大漢崛起 作者:姜梵 (連載中)

 
那ㄟ安勒 2018-7-11 16:34:1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34 444506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4 18:40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章再得獎勵

不過想要讓趙云在三國的活躍期更長,讓這個時代更加精彩。問題的關鍵,是趙云身體的暗疾能不能解決!

想到這里劉禪連忙問道:“那趙叔叔,你現在身體……兩位神醫能不能調理?”

趙云笑道:“少主放心,張神醫已經替在下開了方子,調理月余,暗疾可去。神醫還說了,云體魄強健,只要不出意外,可活八十歲!”

趙云說話間也神采奕奕,眉飛鳳舞顯然非常興奮,畢竟天下誰不想長壽?能活八十歲,可謂高壽也!

整個三國時代,那么多名人,活到八十歲的,也不過寥寥數人,十根手指都數得過來。甚至活到七十歲也不多,基本大多數人都是四五十歲就去世了,而百姓的平均壽命更低,只有二三十歲。

“那就恭喜趙叔叔了!”劉禪一聽趙云不出意外可以活到八十歲,也替趙云高興,他原本還估計趙云能活七十歲就不錯了。

現在華佗他們卻說趙云能活八十,也就是說趙云能活躍到公元260年左右了。果然這兩個神醫沒有收錯,能大大提高蜀漢人才的壽命。

劉禪欣喜過后,又想到了其他人,不由得詢問道:“那不知其他人的身體如何?”

趙云回答道:“除了我以外,還有叔至,他與我一樣都是身負暗疾。”

“那陳叔叔沒有大礙吧?”

趙云笑道:“神醫出手,自然無礙!”

劉禪神色一動,又詢問道:“對了,不知道趙叔叔今年多大年紀了?”

趙云回答道:“叔至比我還要小一歲,今年三十有二!”

聽了趙云的話,劉禪心中暗喜:“這太好了,歷史陳到生猝年沒有記載,沒想到是177年生人,也就是說投靠父親的時候也才剛剛成年。至于死年,推測應該是在230年左右,也不是個長壽的人,如今有了華佗,估計也能夠多活個幾年了。”

劉禪繼續問著:“其他人身體可曾有恙?”

“還有就是替公子前往交州尋找張神醫的霍峻將軍了,他身有隱疾,不過經神醫的診治已無大礙。還有就是軍師身體有些不好,軍師是身體疲憊,日夜操勞所至,神醫說若長此以往,不好好休息的話,有積累成疾之險,不過只要好好休息也可高壽!至于其他人都沒有什么大礙。”

“那就好!”劉禪點了點頭放下心來。

霍峻這個人的才能,非常厲害,劉備入川和劉璋鬧翻之后,劉備便先下手為強起兵攻打劉璋,而霍峻則負責鎮守葭萌關。

劉璋派了一萬人來攻打霍峻,但霍峻卻硬生生憑借幾百人守住了葭萌關一年,并且一年之后,還趁機破之,斬殺了敵將。疑似劉璋前期給劉備的人馬也在葭萌關,霍峻應該不止幾百人,不過盡管如此也非常厲害了。

只可惜在這之后沒幾年,霍峻便去世可,死時不過四十歲,可謂英年早逝。而且霍峻還有個兒子名叫霍戈,是蜀漢重臣,后期鎮守南中,能文能武,非常難得。

至于諸葛亮的身體,劉禪也一直記在心,只要日后蜀漢能保住龐統,法正不失。諸葛亮也不必如此操勞事必躬親,壽命自然會高。

就算保不住龐統,法正等謀臣,劉禪以后也會親政,替諸葛亮分擔軍政,不會讓諸葛亮如此操勞。

更何況劉禪還有系統,可以培養人才,怎么著都不會讓諸葛亮英年早逝。

想到系統,劉禪這才想起來了,次救了糜氏的性命,系統評價是a級事件,如今甘夫人的性命也救了回來,應該也能算是一個事件了吧?

趙云退下以后,劉禪點開系統界面,腦海中溝通系統。

“系統,我這一次救了母親的性命,多少能得到a級事件的獎勵了吧!”

溝通系統之后,劉禪腦海中響起了系統的聲音:“系統檢測到宿主成功將神醫華佗,張仲景招攬到麾下,二人在醫學方面的能力,堪比s級,因此系統評價其為兩件s級事件。由于招攬神醫,對蜀漢政權意義深遠,系統可以將其評價為一件ss級事件!”

也就是說,劉禪要么選擇獲取兩件s級事件的獎勵,要么選擇獲取一件ss級事件的獎勵。

“獲取一件ss事件的獎勵!”不假思索,劉禪自然選擇獲取ss事件的獎勵。

獎勵機制,有積分和物品,積分是成倍增長,兩件s級事件所獎勵的積分是八十點,而一件s級事件獎勵的積分也是八十點。

雖然看起來s級事件的獎勵有兩個,但其實積分獎勵的數目是相同的。并且s級事件獎勵的物品,大多沒有作用,比如次招攬鄧艾獲得的那個打火機,根本就是擺設。

倒不如獲取ss級事件的獎勵,起碼所獎勵的物品貴重些。

“宿主選擇獲取ss級事件獎勵,獲得積分八十點,獲得物品倚天劍一把!”

劉禪一愣:“倚天劍?是曹操的那把倚天劍還是里的倚天劍?”

劉禪連忙點開系統的背包一欄,只見面多了一個格子,里面顯示的是一把長劍。

那是一把金色大劍,長約三尺三,劍寬三指,很是厚重,通體由玄鐵鍛造而成。兩面劍身呈金色,其雕刻著造型古樸的圖案,而四邊劍刃,則呈現銀白色,散發著寒芒,鋒利無比。

劉禪看著那柄倚天劍,便不自覺的心生喜愛。

趙云的青釭劍,劉禪看到過,造型古樸,遠沒有這把倚天劍漂亮,相傳倚天劍和青釭劍是一對,其造型應該差不多。劉禪便知道這把倚天劍,跟曹操手中的那把不一樣。

至于是不是中暗藏玄機的倚天劍,劉禪也不知道,系統并沒有說。不過多半不是了,也許這把劍只是跟倚天同名罷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把劍乃是神兵利器,可削鐵如泥,吹毛斷發!

劉禪并沒有取出來看,這把劍的分量不低,雖然劉禪如今力氣不小,但只怕也拿不動。

劉禪對于這一次的獎勵還是非常滿意的,笑道:“雖然現在用不了,但總比打火機有用!”

除了劍之外,還有八十點積分。

這八十點積分,劉禪沒有多少猶豫,再次用于添加武力。

年幼四維越高,成長空間也就越大!

劉禪次用積分添加武力,也不過是堪堪達到異于常人的地步,沒有達到天賦異稟的效果。

劉禪估計按照這個速度自然成長的話,武力最多也就能達到**十,遠遠比不趙云關羽這種超一流猛將。

所以這一次獎勵的八十點積分,劉禪就全部用于添加武力,將武力加到天賦異稟的程度,提升成長空間。

隨后,劉禪的武力便達到了33。

如此一來,劉禪的武力天賦終于是達到了天賦異稟的程度,自然成長加刻苦學習,就可以達到超一流猛將的水平了。

“對了,次我救了二娘的性命,還有個a級獎勵呢,這一次救了母親,怎么沒有獎勵了呢?”劉禪突然詢問道。

系統解釋道:“糜氏,甘氏二人四維非常低,根本算不得人才,救糜氏給予獎勵,已經是系統破格,怎么可能每次都有。三國時代死了那么多人,要是宿主每天救一個,豈不是能一直刷積分了?

并且此次宿主留下華佗張仲景,意義深遠,系統已經給予了ss級獎勵,以后宿主救活本該病死的人才,系統不會在給予獎勵。只有救援因戰而死的人才,系統才會給予獎勵。”

“好吧,你是系統,你說什么都對!”聽了系統的話,劉禪無奈的撇了撇嘴。

原本他還打算以后救了法正,馬超這些本該病死的人系統會給予獎勵了,哪成想是他想多了。

不過系統說的也不無道理,三國時代因病而死的人才何其多也,要是他每天救一個,積分就該用不完了。

劉禪喃喃道:“想要積分,還得搞事情啊,如今已是十一月了,有一件大事即將發生,我得好好謀劃,從中獲利!作為日后培養之人之用。
第二十章再得獎勵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4 18:41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一章借南郡


姜梵:、、、、、、、、、

時間一晃,又過去幾天,時間來到公元209年十一月初。

甘夫人上個月還命在旦夕,但經過神醫華佗妙手回春之后,甘夫人積壓在身體的舊疾已經散去,身體也已經有所好轉,可以下地行走,在調養一段時間,就可以痊愈了。

原本甘夫人身體有恙,劉禪不能與他多待,可自從甘夫人身體好轉以后,劉禪與她也漸漸親近起來。

這段時間,趙云也給劉禪帶來了一個重大消息。

南郡方面,周瑜與曹仁激戰將近一年,前幾天,曹仁終于放棄了江陵,退守北邊的襄陽,樊城。南郡除了襄陽這個重鎮之外,終于被周瑜所得。

不過周瑜也在大戰期間中箭,傷勢非常嚴重,劉禪得知這個消息既是惋惜又是慶幸。

惋惜的是周瑜這個江東才俊,明年就會夢斷九泉,天下又少一英雄。

慶幸的同樣也是周瑜要死,畢竟周瑜和魯肅不同,魯肅是非常支持孫劉聯盟,而周瑜卻是主張吞并劉備。

周瑜若在,就會極大的限制劉備的發展,所以周瑜按照歷史軌跡死了,對于劉備也少了一個大敵。

這天晚上,趙云來找劉禪。

經過上次的事情后,劉禪叮囑趙云,劉備若遇大事,就告訴他。而趙云對劉禪頗為信服,因此遵命行事。

房中,劉禪身披貂裘,坐在火爐旁邊烤著火,透出的氣息,一點也不像三歲孩童。劉禪的秘密,也只有趙云知道,因此只有在趙云面前,劉禪才能顯露成年人的氣質。

見趙云進門,劉禪笑著向趙云問道:“趙叔叔,你今天來給我帶了什么消息?”

趙云面色凝重,來到火爐旁坐下,說道:“少主,還記得上次我跟你說的事情么?”

“你是說周瑜攻下了南郡的事情吧!”劉禪點了點頭,輕笑道:“怎么,父親已經打算向江東借南郡了么?”

聽劉禪這么說,趙云大驚說道:“少主,你是如何得知的?”

劉禪微微一笑,說道:“軍師在隆中給父親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如今父親已經占據了荊南四郡,想要繼續發展,必須得到南郡,然后向西,圖取益州。

如今南郡被周瑜拿下來了,父親他自然坐不住了,借南郡勢在必行,一來是避免江東向西發展,二來是執行軍師的三分天下策略。”

趙云嘖嘖稱奇:“前幾天軍師對我所說的計策起疑,說教我的人才學不下于他,我還不信。不想少主你在這房中,便知天下局勢,對天下局勢了如指掌,跟軍師他神機妙算一模一樣,真是讓云敬佩!”

劉禪笑著搖了搖頭,他哪里能跟諸葛亮相比,他只不過是熟悉歷史事情,知道這些事情發展方向罷了。

而借南郡,就是這個時期發生的歷史大事。

后世有歇后語傳下,叫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其實這個歇后語說的不太對。

劉備他向江東借的不是荊州,而是南郡這一個郡。后來孫權屢次討要,甚至趁著劉備進軍西川發動戰爭,劉備被逼的沒辦法了,與孫權重新劃分荊州,將長沙,桂陽給了孫權,借一個郡還兩個郡。

至于后來江東趁著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打著討要南郡的旗號偷襲南郡,以至于關羽兵敗身死,這就是不講道義的事情了。

其實按照歷史的軌跡,這個時期在孫劉兩家是發生了兩件事情,一個是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還有一個就是劉備借南郡。

而三國演義之中,卻是將兩件事情巧妙的融合了,寫的是劉備到江東求親,著重寫了聯姻之事,弱化了借南郡之事。

可是現在,劉備的兩個妻子甘夫人和糜夫人,都被劉禪給救了,劉備兩個妻子尚在,孫權自然不會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做小。因此孫權嫁妹這件事,是不會發生了。

趙云見劉禪笑而不語,繼續深入解釋:“少主,周瑜攻下南郡以后,主公他便屢次至書孫權,希望借南郡棲身。可是孫權那邊卻不答應,因此主公他決定親自前往江東與孫權商議,不知此事,你怎么看?”

劉禪挑了挑火爐之中的碳火,火苗頓時旺盛許多,在爐中來回跳動,照的劉禪小臉通紅,劉禪低聲輕語,給了趙云三個字:“不能去!”

趙云點了點頭,說道:“云也認為不能去,主公親自前往江東這太兇險了,一旦江東扣下主公,那……,更何況江東激戰一年才得到南郡,周瑜甚至為此受傷,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根本就不會借給主公。”

劉禪搖了搖頭笑道:“不,江東會借南郡,你說的理由只是表象,這不是不能借南郡的理由。”

聽劉禪這么說,趙云疑惑了,拱手說道:“還請少主示下,告訴我道理,我也好去勸諫主公。”

“首先是江東會借南郡給父親的理由!”劉禪沉吟片刻,說道:“江東拿下南郡以后,其領土就全部與曹操接壤,而父親的勢力,則與曹操分開,如此一來,孫劉聯盟,可謂名存實亡,你說是不是這樣?”

趙云點了點頭,贊同道:“不錯,孫劉聯盟,乃是共同抵御曹賊的,我軍如今在南方,地盤已經不與曹操接壤,我軍無法抵御曹操,所謂孫劉聯盟,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劉禪耐心的向趙云解釋道:“而孫權呢?得到南郡以后,與曹操就有兩面戰場了,一面在揚州江北合肥一帶,一面在南郡。曹操赤壁雖敗,但勢力卻遠勝于孫權,赤壁之戰以后,孫權兩線作戰,南郡這邊雖然是周瑜贏了,但合肥那邊,孫權卻是敗了,等曹操緩過勁來再次南下,孫權有什么能力與曹操兩線開戰?

父親至書孫權借南郡,孫權自然不會借,但父親若是親自前往江東,孫權考慮到兩線開戰曹操所帶來的壓力,是一定會將南郡借給父親的。

孫權其實有意將南郡這個燙手的山芋借給父親,以此來分擔壓力,繼續維護孫劉聯盟的。”

趙云大喜,說道:“這么說主公若是前往江東,是可以借到南郡,也不會出現危險了?”

第二十一章借南郡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4 18:45
第二十二章又派趙云出馬

劉禪說道:“危險會有,比如周瑜,他定會書信孫權,讓孫權將父親留在江東。
只不過孫權不會答應,但盡管這樣,南郡也不能借!” 劉禪這話不是自己臆測,而是事實,歷史上劉備前往江東借南郡。周瑜就曾書信給孫權,讓他留下劉備,好吃好喝的招待,用奢侈的生活消磨劉備的志向。只不過孫權沒有答應罷了。

趙云疑惑了,一雙濃密的劍眉擰了起來,詢問道:“為何不能借?主公想要發展,就必須取得南郡啊!南郡四通八達,是天下之腹,向西可入川蜀,向北可進攻南陽,進而進攻許昌,攻打中原腹地,主公想要興復大漢,必取南郡不可!”

劉禪搖頭苦笑道:“你只想到借南郡的好處,可曾想到借南郡的危害?”

“危害?”趙云略帶疑惑道。

眼下借到了南郡對劉備只有好處,哪里有什么危害?

劉禪嘆了口氣,無奈的向趙云解釋道:“有借有還,既然南郡對父親這么重要,那么借了之后,還能還嗎?”

趙云頓時懵了,南郡到了手,還能還給江東嗎?趙云支支吾吾說道:“這……云還沒想到這一點!”

劉禪繼續深入的解釋:“南郡是天下之腹,父親想要,孫權也想要,孫權因為孫劉聯盟的關系,可能將南郡暫借給父親。但父親得到南郡以后,必向西拿下西川立足,一但父親得到西川,孫權則必會討要南郡。

而荊南四郡與益州不通,父親若將南郡歸還,荊南四郡也將與西川斷絕聯系,如此就相當于丟失了整個荊州,所以父親斷不會還。

因此孫權若討要南郡,父親只會拖延時日,搪塞過去。但若如此,則失信于天下,孫權必定會惱羞成怒,他畏懼父親勢力大過江東,定會想方設法奪取南郡,一來削弱父親實力,二來強大自身。

到時候孫劉聯盟必定會勾心斗角,戰事不斷!我方與江東,也會因為借南郡這件事,在外交上面忍氣吞聲,江東可以此為由攻打南郡,而父親呢?他以仁義立足,連反擊都沒有底氣!

眼下借南郡是痛快了,但從長遠上看,南郡不可借!”

趙云聽了劉禪的分析,連連點頭覺得有理,他為難道:“少主所言,的確有理,可是主公不借南郡,如何發展?”

劉禪嘴角泛著一絲笑意:“借是不能借,但可以用其他辦法得到南郡。我說的是借南郡對父親不利的地方,但如果用其他辦法得到南郡的話,可以解除這些不利的因素!”

趙云大喜,說道:“還請少主示下!”

“我這個辦法執行時間很長,若能成功,可以讓孫權將南郡拱手相送,你附耳過來,且記好了。”劉禪說著,讓趙云附耳傾聽。

隨后,劉禪在趙云耳邊低語一番,劉禪說著,趙云聽著,只聽得趙云臉色不斷變幻,聽罷,趙云說道:“少主,這樣真的行嗎?您的計策,需要半載時間才能奏效,并且還將周瑜,孫權,曹操都算了進去,他們真的會像少主你說的那樣行事嗎?”

劉禪笑道:“行不行,軍師自會判斷,這兩天父親定會召集文武再商議前往江東借南郡之事。到時候你將這個計策說出來,軍師若同意,自然可行,軍師若反對,這個計策想用也用不了,這樣你可以放心了吧?”

劉禪臉上雖笑,其實心里也在打鼓,與留下華佗張仲景不同,南郡比之華佗重要千百倍,他的計策,畢竟是根據歷史事實分析出來的,劉禪也不敢保證行不行得通。

但好在有諸葛亮在,趙云只需要將計策說出來就行,諸葛亮同意,則表示劉辯的計策行得通,諸葛亮不同意,那自然是想實行也實行不了。

反正劉禪的計策只是想改變借南郡給劉備帶來的外交弱勢,就算他的計策行不通,劉備向孫權借了南郡。以后他也會想辦法保住南郡,抵御江東。

只是這樣一來,孫劉聯盟之間就不可避免的有一場大戰。

所以劉禪才琢磨出一個計策,希望劉備能用其他辦法得到南郡,改變借南郡而給蜀漢帶來的不利局勢。

只是行與不行,還得看諸葛亮。

果然不出劉禪所料,三日后,劉備召集文武前來議事,不過不是商議他去不去江東的問題。

因為做夢也想得到南郡的劉備,已經下定決心,要親自前往江東,向孫權借南郡。

召集文武前來,乃是交代后事。因為劉備知道這一去,很有可能就被留在江東,無法回來。因此離去之前,他要做好無法回來的準備。

殿下文武濟濟一堂。

召集而來的都是追隨劉備許久的心腹,文有諸葛亮,簡雍,孫乾等人。武有關羽,張飛,趙云,陳到等。

劉備坐在帥案上,雙目緊閉,不知在想些什么,殿中文武到齊之后,他緩緩睜開眼睛,沉聲道:“諸位,這些日子,我數次致書孫權,希望他把南郡借給我,可卻一直沒有回應。所以我決定不日前往江東,親自面見孫權與他商量此事,我意已決,希望諸位不必再勸!召集諸位前來,乃是交代我離去之后的荊州事務!”

未免文武在勸,劉備直接將話給說死了。

諸葛亮拱手而出,臉色略顯憂愁:“主公,前往江東兇險無比,還請三思啊!”

劉備笑了笑,說道:“孔明啊,你說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是孫權年紀雖小,但也是一代雄主,他斷不會做將我強留在江東這等下作之事。

并且如今我軍在孫權后方,孫權拿下南郡,地盤完全暴露在曹賊的兵鋒之下,這對他是不利的。孫劉聯盟還需延續下去,我若親自前往江東,他會將南郡借給我的,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諸葛亮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主公說的雖然有理,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孫權為人主,有君主的氣魄,可是他麾下的文武呢?他們若是瞞著孫權對主公不利,主公豈不危矣?”

劉備嘆了口氣,說道:“可是南郡我不得不借,軍師在隆中,為我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若無南郡,根本無法達成!”

“主公……”諸葛亮還要拱手勸說。

劉備卻搖了搖頭,說道:“好了孔明,不必再勸,我意已決。爾等聽著,我走之后……”

諸葛亮都被趙云給說退下了,不想此時,趙云拱手而出:“主公,末將有話要說!”

劉備見是趙云,皺了皺眉:“子龍?你有什么事等我宣布完事情再說不遲!

二十二章又派趙云出馬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5 06:44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三章末將有一計
最新:

正文卷


趙云卻沒有像以往一樣拱手聽命,反而踏步上前,走到大殿中央,拱手說道:“主公,末將認為主公不可借南郡!”

“子龍你不懂,退下吧!”原本劉備還以為趙云會說出像上次留下華佗那樣高深的見解,卻不想還是不要讓他借南郡,劉備不免有些失望,擺了擺手讓趙云退下。

趙云卻沒有退下,繼續說道:“主公請恕云無禮,只是云有一事想請教主公!”

劉備心中雖然不悅,但也不愿意拂了趙云的面子,點了點頭道:“也罷,你問吧!”

趙云問道:“主公此次前往江東,若向孫權借到了南郡,需知有借有還,那不知將來孫權派人來討要南郡,主公還是不還?”

“這……”趙云這個問題,可算是把劉備給問倒了,是啊,借到南郡,以后孫權派人來要,到底還不還?

不等劉備作答,殿下的趙云先給出了答案:“主公以仁義立身,自然是有借有還,可南郡,只怕主公是想還,也還不了的吧?因為主公拿下南郡以后,要執行軍師的隆中策略,向西攻打益州,向北進攻南陽,許昌。

主公若是拿下益州,就占據了荊,益兩州,勢力一舉超過了孫權。那個時候,孫權見主公勢大,必定來討要南郡,一來削弱主公的實力,二來擴充自己的實力。

主公若還南郡,又有兩大弊端,一來從南郡向北出兵夾擊曹操的策略無法實現,二來荊南四郡與益州道路不通,若還南郡,則相當于失去了荊南四郡,還一南郡而失整個荊州。

因此南郡是無法歸還的!

可主公以仁義立身,若借南郡不還,恐失信于天下。孫權他見主公勢力大過他,又占據南郡不還,肯定會出兵奪取南郡。到時候主公遠在益州,荊益之間相隔數百上千里,一但孫權突襲荊州,則荊州必失,孫劉聯盟必定破裂,得利的就是曹賊。

因此末將愚見,懇請主公不要向孫權借南郡,否則后患無窮!”

聽了趙云的一席話,劉備是又驚又憂,驚的是趙云怎么突然之間有如此見識,憂的是趙云點出了借南郡的危害,其實這些危害,劉備早就想過,只是不敢面對。

畢竟仁義是劉備的命,是他立足于天下的根基!

劉備嘆了口氣,不過片刻時間就雙目通紅,眼眶泛淚,他聲音沙啞著說道:“子龍啊,我何嘗不知借了南郡以后,會將我推向不仁不義的境地,可是大漢傾頹,我身為漢皇后裔,受陛下血衣帶詔,如不能興復漢室,如何面對大漢的列祖列宗?

我只有先將南郡借來,至于以后,在與孫權從長計議,若商量不好,我劉備區區小義,又如何與興復大漢的大義相比呢?”

劉備這次把話說明白了,先把南郡借到手在說,如何還與孫權慢慢商量,說白了也就拖著不還,孫權若討要就推脫。若是孫權出兵搶奪,為了南郡,他仁義的名聲也可以不要了,也不會將南郡還給孫權。

劉備這一番話真是將他推到了一向標榜的仁義的對立面,可是他做的這一切又以興復大漢為前提,如此一來,劉備麾下的群臣聽了卻是敬佩不已。

主公為了興復大漢,連仁義這立身之本都可以拋棄不顧,這得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啊!

趙云聽得劉備這一番肺腑之言,當下也是感動不已,當即納頭拜倒,高聲道:“主公休要如此,云有一計,可讓江東孫權將南郡拱手送與主公,主公可不失仁義之名!”

劉備聽趙云這么說,卻是本能的不信,搖頭說道:“子龍說笑了,周瑜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拿下南郡,我致書孫權借都借不到,他又怎么會將南郡拱手相送呢?”

一旁的諸葛亮卻看著趙云,眼神深邃無比,他突然笑道:“主公,子龍這段時間見識增長了不少,您不防讓子龍說說,說不定可行。”

“也罷,子龍你就說說你的妙計吧!”

趙云拱手說道:“主公,云的計策就是主公不要前往江東借南郡,只需要三日一書與孫權借南郡,并在書信中透露要奪取益州的意圖。在觀時待變奪取交州,如此不消三五個月,南郡自然便是主公您的了。”

聽了趙云的高論,劉備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不僅劉備,其他人也都是眉頭緊鎖。

原本還以為趙云會說出什么高論,然而等趙云說出來,所有人都懵了。

這也叫計策?根本是狗屁不通,前后矛盾啊。

只有諸葛亮,面帶笑意的看著趙云。

劉備當即提出質疑:“子龍啊,我這段時間給孫權的書信不下五封,根本借不來荊州,你還讓我致書孫權,這是沒有絲毫作用的。

至于攻打交州,更是毫無意義,交州地處嶺南,土地貧瘠,與南郡根本無法相比。更何況王業不偏安,我若取交州,這是偏安一隅的行為,如此天下心向大漢的士人,豈不對我失望嗎?”

“主公請聽云詳說!”趙云拱了拱手說道:“孫權所然年輕,但也算雄主,雖然您致書于他借南郡他沒有答應。但是他考慮到形勢,心中其實是有將南郡借給主公這個打算的。

之所以沒有答應,就是希望您屈尊降貴親自前往江東去借,如此來顯示他在孫劉聯盟的主導地位。同時也讓天下人知道,南郡是您親自前往江東去借的,到時候他來討要,您不還的話,便要失信于天下。

可您只要堅持致書給孫權,其實孫權心中也會著急!”

劉備搖了搖頭,沉吟道:“只怕孫權會想,我江東將士辛苦搏殺一年才得到的南郡,就憑借幾封書信輕易的借出去了?他心有不甘,就更不會借給我了。”

“就是要讓他不甘!”趙云笑了笑,繼續說道:“主公,只要你在書信中說,想要借南郡取益州立足,拿下益州之后便還南郡,如此一來,孫權又會如何?”

劉備沉吟一番,說道:“以前我與周瑜合兵共擊曹賊時,對于周瑜為江東制定的發展戰略卻也知一二,周瑜拿下南郡后,下一步便是要攻打益州了。如果我在書信中說想要借南郡攻打益州,那孫權就更加不會借南郡給我了,他反而會自己出兵去打益州,斷了我的念想!

”第二十三章末將有一計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5 06:44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四章諸葛亮的贊同

作者:姜梵

書名:

一秒記住三四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34zw.cc

趙云復述著劉禪教給他的說辭:“是啊,主公只是書信給他,孫權心有不甘,肯定不會借,但是他會被主公您催得著急啊。畢竟如今主公與江東乃是聯盟的關系,孫權若對主公的請求置之不理,聯盟便有破裂的危機。

借南郡給主公,孫權心有不甘,不借,聯盟必生間隙。他得知主公想取益州,就會著急去取益州,從而徹底斷了主公您的念想。

而周瑜,此刻拿下南郡,已經在籌備攻打益州之事了。主公只要在書信中說想要取益州,孫權焦急不甘之下,就會讓周瑜搶在主公之前,出兵益州!”

劉備聽趙云這么說心中微怒,你這是幫我還是幫江東呢?

劉備雖心有不快,但他卻沒有表露出來,而是沉聲道:“子龍,我就是擔心周瑜拿下南郡之后進一步圖取西川,所以才想借南郡遏制江東的勢力。我若在書信中說想取西川立足,那么江東勢必不會借南郡于我,反而會盡快圖取西川,徹底斷絕我發展的機會。你這計策,還是在幫我嗎?”

趙云笑著說道:“末將就是要讓江東這么做,主公您其實不必擔心江東會拿下西川。西川山川道路阻隔,車不能同軌,馬不能同轡。周瑜在南郡于曹仁鏖戰一年,人困馬乏,加之江東只是水軍強悍,在陸地上作戰實力其實不強,其花費一年時間才拿下南郡便可見一斑。

而西川兵馬,善于山地作戰,其步兵作戰能力遠遠強于江東水軍,因此周瑜根本沒有實力圖取西川。而西川只需要派一上將,扼守魚腹縣,周瑜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寸進。

而北方的曹操,見周瑜兵進西川,一定會趁著周瑜西進之時,兩路出兵,一虛一實,虛兵佯攻南郡,實兵攻打江東。到時候江東首尾難顧,定會請求主公駐防南郡,以保南郡不失。

主公則可趁周瑜進攻西川時,趁機拿下交州,到時候孫權的江東本土為求自保,定會撤回南郡所有兵馬回防,如此南郡就空虛了,到時候他們為了孫劉聯盟,定會求著主公駐防南郡。

而主公到時候可以坐地起價,提議改借為換,用剛剛奪取的交州,來換南郡,如此一來,主公便不必擔心日后孫權討要南郡了,也不會失去仁義之名。”

這……”聽完了趙云的一番高談闊論,劉備沒有輕視之心,反而是沉思起來,想著趙云計策之中的道理。

沉吟許久,劉備才說道:“子龍的意思是,讓我在書信中透露奪取西川的意圖,如此讓江東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攻打西川,讓其失利。而北方的曹操見到江東攻打西川,定會趁著江東空虛進攻江東。而我趁機出兵拿下交州,在孫權勢危之后,以交州換南郡?”

“不錯!”趙云點了點頭。

不想劉備卻搖了搖頭,說道:“子龍的計策雖好,但卻有如紙上談兵,有些想當然爾。首先是江東方面,他們在南郡合肥二地兩線開戰,歷時一年一勝一敗損失慘重,未必會因為我在書信中的言辭而攻打西川。

第二,就算孫權真的派周瑜出兵攻打西川,曹操也未必會進攻江東,他還可能攻打南郡,切斷周瑜退路。

其三,曹操進攻江東,孫權也未必不會守不住。若是孫權擋住了曹操的攻勢,而周瑜又拿下了西川的話,我便再也沒有興復大漢的機會了。

其四,周瑜若攻打西川,益州劉璋又未必會守得住。

更有其五,交州地處嶺南,山川道路阻隔,荒無人煙,我若派兵去取,豈是那么好打的?

你的計策,需要以上這五點都得說中,更將曹操,孫權,周瑜,劉璋都給算了進去,他們會上當嗎?”

聽劉備說出這五點難題,趙云心中嘆了口氣,暗思:“少主的計策果然不成,哎,我還是向主公告罪吧!”

想到這里,趙云便欲告罪。

“會!”卻不想,殿下一道清亮的聲音突然響起。

“軍師?”聽見這道聲音,趙云陡然停了下來,心中隱隱有些期盼:“難道軍師他同意少主的計策不成?”

劉備見是諸葛亮,不由得疑道:“軍師,你難道同意子龍的計策不成?”

諸葛亮看了一眼趙云,似笑非笑,旋即面向劉備,拱手說道:“亮認為子龍的計策很好,絕對可行!”

劉辯捏著胡須,為難道:“可是子龍的計策,有此五點,難以預料,若有一環沒有算準,根本不會成功啊!”

諸葛亮拱了拱手道:“主公,亮倒覺得,這五點子龍他都算準了!”

劉備問道:“何以見得?”

諸葛亮拱手解釋道:“首先孫權是否會因為主公的書信而攻打西川。根據細作來報,周瑜拿下南郡以后,并沒有休養生息,反而是整軍備戰,有繼續動兵的意圖。自不必說,周瑜是想出兵西川,雖然南郡一戰,江東損失不少,所有人都覺得江東短時間無力用兵,可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周瑜若突襲西川,豈不是大有可為?”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是有些道理,益州劉璋暗弱,他若沒有防備,讓周瑜順江而上,殺至川地,便有再多兵馬,也不能阻擋周郎!可如此一來,周瑜豈不是會拿下西川之地?”

諸葛亮笑道:“可劉璋要是有了防備呢?”

“這……”劉備聽諸葛亮這么說,眼睛一亮道:“不錯,不錯,劉璋要是有了防備,派兵駐守在魚腹縣,那么周瑜是絕對不會成功。”

魚腹縣,也就是以后的永安,白帝城也坐落在魚腹縣,歷史上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以后,擔心東吳繼續進攻,因此并沒有回到cd,而是親自鎮守在魚腹,直到一年以后病死。

而后來蜀漢也在永安設立戍衛都督,常年屯兵鎮守永安,就是防備東吳的進攻,李嚴陳到等人,都曾經擔任過永安都督。

因此益州只要扼守住了魚腹縣,周瑜是根本打不下來的。

至于如何要讓劉璋有防備,自然是他劉備通風報信了,如此一來,還可以交好劉璋,為以后進攻西川打下基礎。

只是這個話題敏感,通知劉璋就是坑害周瑜,諸葛亮不便多說,君臣之間心知肚明罷了。

熱門小說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四章諸葛亮的贊同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5 06:45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五章坑慘趙云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劉備繼續問道:“那軍師何以為,曹操會趁著周瑜進兵西川,會率領主力攻打江東,而不是攻打南郡呢,若是他的目標是南郡,切斷周瑜的退路,我又該如何呢?”

諸葛亮拱手笑著說道:“主公,赤壁之戰以后,曹操與孫權兩線開戰,南郡敗,而合肥勝。

周瑜若出西川,曹操定不會讓他得逞,出兵南下的話。他南郡曹仁兵馬剛敗,士氣低迷自不會用,用的自然是合肥之戰中得勝,士氣高昂的兵馬……且合肥一線,兵馬頗多,曹操去年守合肥,并沒有消耗多少兵力!”

“說的不錯!”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說辭點了點頭,心中已有幾分意動。

諸葛亮繼續說道:“并且主公就屯兵在距離南郡只有一江之隔的公安啊,他曹操一但攻打南郡,主公就可以北上幫助江東駐防。因此攻打南郡是沒有意義,曹操是個聰明人,怎么會出兵南郡呢?

因此我斷定曹操會動用兩路兵馬,一虛一實,襄陽曹仁的兵馬佯動,而曹操則會親率大軍從合肥進攻江東本土。

而江東方面,善戰者唯有周瑜,曹操若攜大軍南下,孫權勢必會召回周瑜回防江東。如此一來,南郡無人駐守,孫權便會將南郡拱手讓與主公!”

劉備繼續問道:“那交州呢?交州是換取南郡的本錢,交州拿不下,如何換南郡?”

“交州之地,最是好辦!”諸葛亮笑了笑,繼續說道:“主公,交州蒼梧太守吳巨乃是前荊州刺史劉表任命的,更是您的好友,拿下交州,根本無需派遣兵馬,只需一上將與一說客,攜帶印綬前往交州。

先說服吳巨歸附于您,在說士家,那士燮雖然雄據交州四郡,但兵不滿萬,何以與主公抗衡?因此只需以上將做威懾,以說客做拉攏,約定拿下交州以后,不會動用士家的權利,那士燮必降,且會積極配合主公!”

經過諸葛亮的一番述說,趙云所獻計策之中的五大無法預料之處,皆被補足了。

劉備沉吟許久,才說道:“這么說軍師是贊同子龍的建議了?”

諸葛亮看了一眼趙云,那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的趙云心中打鼓,旋即諸葛亮又向著劉備拱手說道:“同意!”

劉備沉吟一番,拍案說道:“好,我就聽軍師的,不去江東借南郡,先執行子龍的計策,且看成與不成,若是不成,在親往江東不遲!”

“主公英明!”眾人聽劉備打消了前往江東的念頭,齊聲說道。

旋即劉備看著諸葛亮,詢問道:“孔明啊,交州那邊,你說只需要一員上將,一員說客便可拿下,不知該派何人為好?”

諸葛亮拱手說道:“主公,子龍他武藝高絕,長坂坡一役,威震天下,聲名一時無二,乃是上將的不二人選。至于說客嘛,這段時間,子龍的見識令我驚訝,我看子龍也可以身肩說客之職!”

劉備看著趙云,問道:“子龍,你可敢前往交州,替我說服吳巨,士燮歸降?”

“這……”趙云頓時為難了,拱手說道:“主公,末將嘴笨的很,只怕不能擔任說客,還請主公另派一人與我同去!”

“誒!”諸葛亮笑道:“子龍莫要自謙,上次建議主公留下華神醫,今日又建議主公不要前往江東,說的是有理有據,如何不能擔任說客?”

趙云心虛得緊,干笑道:“軍師莫要笑話我了,我這也是瞎蒙的,還請主公另派一人與我前去吧,若是耽誤了主公的大事,就不好了。”

“軍師這……”見趙云拒絕說客的任務,劉備也為難了,不由得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笑道:“主公,前往交州暫時還不急,須得與周瑜攻打時西川同步進行,主公目前可書信孫權即可。至于前往交州的人員,到那個時候再說吧。”

“也好!”劉備點了點頭道:“我這就致書孫權,請求借南郡立足,同時在信中透露借南郡取西川立足的意圖。”

諸葛亮拱手說道:“主公可三日一封,表明借南郡的急切之意,讓孫權以為主公當真想取西川,產生壓力與不甘,從而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攻打西川!”

劉備笑道:“好,我這就寫,你們退下吧!”

“我等告退!”眾人拱了拱手,依次退下。

而趙云退下以后,便來到后府,來見劉禪。

見到趙云,劉禪開門見山,問道:“趙叔叔,怎么樣,父親他同意你的計策沒有?”

“少主啊,你害苦我也!”趙云滿臉憂愁,嘆息道。

劉禪不由得有些氣餒,說道:“難道父親沒有同意你的計策,將你訓了一頓?”

趙云連忙解釋道:“主公同意了,已經打消了前往江東借南郡的打算,可是問題出在交州上,軍師說拿下交州,只需派遣一員上將,一員說客便可讓士燮歸降。”

劉禪點頭說道:“是啊,父親以仁義著四海,士燮雖雄據交州多年,但只知享樂,研究經學,并不善兵,麾下兵不滿萬,只需要派一員上將做威懾,派一員說客拉攏,保留士家在交州的權利與地位,士燮必降。”

讓士燮歸降的理由,并不是劉辯瞎編的,而是歷史上就是這樣。

因為公元210年,也就劉禪現在所在時空的的明年,孫權會派步騭為使,前往交州擔任交州刺史。士燮當時是直接歸降的,一直到去世,士燮也沒有反叛過。

并且歷史的周瑜,也的確是準備要攻打益州。

大概是公元209年冬季,劉備前往江東借南郡,劉備在江東起碼呆了一兩個月,到210年春季回到荊州。當時的周瑜,曾經建議孫權將劉備留在江東,只是孫權沒有答應。而且劉備前往江東之前,諸葛亮也是力勸劉備不要冒險。

而劉備返回荊州以后,孫權沒有立刻將南郡借給劉備,當時周瑜擔心孫權會將南郡借給劉備,所以打算起兵攻打益州,徹底斷絕劉備借南郡的意圖,只可惜周瑜剛準備起兵的時候,就突然重病去世了。

直到周瑜死后,魯肅才建議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所以劉禪的一系列計策,是有理有據,根據歷史事實來為依據的。

第二十五章坑慘趙云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5 06:46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六章江東的反應


“軍師也是這么說的,只要保留士家在交州的權利與地位,士燮必降。可是軍師他所說的上將與說客的人選,都要我來擔任!軍師他肯定是見我這段時間表現太過活躍,知我背后有高人指點,所以要試探于我。”

“哈哈哈!”不料劉禪聽趙云這么說,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趙云見劉辯大笑,苦惱不已:“少主啊,你還笑得出來,若是到時候主公真派我前往交州,不給我委派說客,我如何能夠說降士燮,豈不是誤了主公大事!”

見趙云一臉愁眉苦臉,劉禪笑道:“子龍叔叔莫慌,軍師他只是懷疑你背后有人指點罷了,并不能確認是誰,之所以舉薦你前往交州擔任說客,就是想將那個人引出來。

只要你一口咬定,無法擔任說客之職,軍師就知道,在背后指點你的人無法跟你一起前往交州,如此一來,他就會另派人與你同去了。”

聽劉禪這么說,趙云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少主說的不錯,只怕軍師是想將少主你給引出來。”

劉禪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不錯,若下次軍師在提議讓你擔任說客,你仍舊推辭就行。軍師行事謹慎,見你不敢答應,為以防萬一,必派說客與你同往。

若軍師真不派說客給你,我在傳你一番說辭,只要你牢記背誦,同樣可以收降交州!”

聽劉禪這么說,趙云松了口氣,俊朗的面龐上終于露出一分笑意:“若如此云將放心了!”

劉禪又叮囑了一番趙云,讓他有什么事情就來告訴自己,隨后趙云便拱手離去。

接下來的日子,劉備便按照劉禪的計策行事,不斷書信于孫權,求借南郡,更在書信之中透露攻打益州的消息。

書信的內容,更是極盡賣慘之能事,讓人見之不免落淚,聞之動容。

公元209年十二月底,寒冬。

江東地界,已經下起了鵝毛大雪。

孫權府邸,一文士急匆匆趕到孫權書房門外,他大約三十五歲上下,一身藍色長衫,外罩白色大襖,一身正氣,儒雅非凡,下鄂長須飄飄,讓人視之便不由得生出好感,親近之意。

門口的侍衛見他,說道:“先生,主公吩咐,您到了可以直接進去!”

男子點了點頭,脫下身上的大襖,抖去上面的雪花,復又穿上,整理了一番衣冠,這才推開房門走進書房。

“魯肅見過主公!”魯肅走進書房,向著座位上的孫權拱手行禮。

孫權坐在案前,手里正拿著一封書信看著,桌案旁邊放著一個火爐,里面碳火燒的正旺,將書房炙烤得非常暖和。

“子敬來了啊,坐!”孫權見是魯肅,放下手中的書信,伸手指了指桌案對面的座位。

魯肅也不客氣,跪坐到了孫權對面,碳火在魯肅身旁跳動,驅逐了身體的寒意。

孫權今年二十有七,身高七尺有余,面色冷峻,棱角分明,一襲黑色華袍披在身上。他生得一雙碧眼,嘴唇上長著兩撇胡須,卻呈黃色。

孫權年紀雖然不大,但此刻卻已有雄主之風。

魯肅拱手問道:“不知主公急召在下前來,所為何事?”

“你先看看這信吧!”孫權沒有回答魯肅,而是將手中的書信遞給魯肅。

“又是劉備送來的?”魯肅接過書信,問了一句旋即看了起來。

魯肅看信的時候,孫權劍眉微挑,沉聲說道:“這兩個月來,劉備他三日一信,五日一書,他的書信,我都存了一摞,案上都快堆不下去了。”

不過一會,魯肅也看完了書信,嘆息道:“劉備這是向主公賣慘來了啊,這封信我看了都不免有些可憐他,他怕是真急了,主公,不如將南郡借了吧!”

孫權狹長的目光透著一絲不甘,說道:“南郡是公瑾向曹仁拼殺一年才奪取來的,公瑾為此甚至中了流矢,劉備只憑區區幾封書信就借去了南郡,我不甘心吶!更何況劉備在書信中說,要借南郡取益州,若是他取得了益州,實力便超過了我,到時候他會還嗎!”

“劉備素來以仁義著稱,如今有書信為證,他以后取得了益州,怎么會不還南郡呢?到時候豈不是失信于天下?更何況,如今天下仍舊是曹操最強,赤壁之戰以后,他一直在休養生息,在鄴城建造玄武湖訓練水軍。

如今劉備孱弱,到時候曹操在來,我江東兩線作戰,斷難拒之。只有將南郡借給劉備,讓其發展壯大,分擔我江東的壓力,才能抵抗曹操啊。”魯肅搖了搖頭道。

“子敬啊,我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只是劉備,乃梟雄也,我擔心劉備得到南郡壯大以后,拖著南郡不還,到時候我江東,就成了三家之中最弱的,遲早會被人吞并吶。”

魯肅聽孫權這么說,頓時笑了,撫摸著胡須說道:“主公啊,你明白這個道理就好,只是你想過一個問題沒有?”

孫權眉頭微挑:“什么問題?”

魯肅拱手說道:“年紀!曹操年過五十,劉備年近五十,他們已經老了,而主公則年富力強,不足三十歲。如今曹操諸子,正忙著爭奪世子之位可見皆庸才也,而劉備兒子不過三歲,到時候等曹劉亡故,繼承他們基業的,不過是些庸才,幼子,他們又如何會是主公您的對手呢?

主公如今需要做的,就是穩固孫劉聯盟先讓曹操這個大敵無有作為,在休養生息積蓄實力,韜光養晦,等過些年曹劉亡故,主公在出兵,必可橫掃天下!”

孫權聞言,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喜色,魯肅這話說的不錯啊,曹操已經五十多了,跟隨他東征西討的大將過些年也要老了。而劉備也是如此,關張二將也近五十歲,等過些年這些人都死光了,天下還有誰是他的對手?

反觀江東,周瑜,魯肅,以及被他看中的良將呂蒙,大將凌統等都還非常年輕。等過個十年,十五年,到時候孫劉麾下,還有誰是他們的對手,可慮者不過一個諸葛亮罷了。

第二十六章江東的反應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6 05:12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七章孫權的決定

“哎!”魯肅嘆了口氣,說道:“既然主公意已決,那我自然全力支持主公。主公若要突襲益州,必定得保密,在劉璋未反應過來之前,以泰山壓頂之勢,突襲益州東面群山屏障,直入益州腹地。

同時我江東本土,也必須要做好曹操南下的準備,讓兵馬駐守在各處要道,要讓曹操未勝我江東之前,公瑾就得取得西川之地。若公瑾那邊僵持日久,就必須退兵來,否則我江東必危!”

孫權聞言哈哈大笑,說道:“哈哈,自古以來,當臣子與君主的意見不能統一時,臣子總是以死相諫,如田豐,沮授之流,皆是如此。唯獨子敬,能納主策,更加忠心的為我分憂,我江東有子敬,可保無輿也!”

“這是為人臣子應該做的!”魯肅躬身說道。

隨后,孫權便信一封,送與周瑜,讓其秘密屯兵夷陵,等待開春突襲益州,算是同意了周瑜的計策。同時江東內地,孫權也秘密調兵遣將,以防周瑜入川以后,曹操南下。

公元210年二月初。

荊南,公安。

劉備房之中,劉備與諸葛亮二人對坐。

桌案上放著一個火爐,其上溫著一壺酒,酒已熱,蒸氣四溢,酒香滿室。

劉備給自己倒了一杯,又給諸葛亮倒了一杯,諸葛亮拿起酒遵,一飲而盡,說道:“主公,探子來報,這段時間,江陵有大量商旅,販夫走卒前往夷陵,孫權,周瑜已經中計了!”

劉備將杯中酒飲盡,臉上帶著一絲疑惑道:“都被軍師言中了,接下來,咱們就該去取交州了吧?”

魯肅點了點頭,說道:“主公說的不錯,我完全贊同,可以我還是不希望主公弄險!”

孫權嘆息道:“子敬,我這不是弄險,而是眼下這確實是個機會,若在等一段時間,劉備苦借南郡不得,我該如何處之?到時候南郡給了他,我就沒有奪取益州的機會了。并且曹操休養生息之后,也會再次南下,我只有拿下益州,才能正面與曹操抗衡啊!”

“這太冒險了,我不能同意!”魯肅搖了搖頭說道。

孫權看著魯肅,沉聲道:“子敬,當初曹操攜大軍南下,來勢洶洶,當時江東文武,甚至張昭都勸我投降。唯獨你與公瑾,力排眾議勸我對抗曹操,當時那種情況公瑾尚且可以戰而勝之,如今曹操還未南下,你為何不同意了呢?

更何況如今我江東占據了南郡,江夏,整個長江防線皆在我軍控制當中,曹操水軍尚未練成,我有把握,在公瑾援之前,曹操不能南下我江東半寸土地!”

“會!”孫權不假思索道:“我雖然沒有見過劉備,但對他非常了解,此人乃是漢室后裔,與曹操形同水火。到時候曹操若真趁著我江東空虛南下,你覺得劉備是幫我,還是助曹?”

“這”孫權這一問,頓時將魯肅給問倒了。

孫權笑了,沉聲道:“劉備絕對會幫我,因為曹操乃是漢賊,劉備能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資本,便是立下了漢賊不兩立的口號,從而獲得人才的追隨。曹操若南下,劉備必定不會坐視不管!我與曹操之間,若必須有一人得利,他也只能選我!”

房之中,主臣對座。

“這是公瑾給我的信,你看看罷!”孫權將周瑜的信遞與魯肅。

魯肅信,頓時大驚:“主公,公瑾居然在密謀攻打益州?”

魯肅連連搖頭,陳述著其中的利害:“主公啊,當初的情況與現在不同,當時我江東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與曹操決一死戰。而如今,我江東好不容易發展壯大起來,每走一步,不能再行險,而需要穩打穩扎才行。

并且當時我軍還有劉備為援,可如今劉備他見主公不借南郡,反而去攻打他夢寐以求的益州,還會在幫我們嗎?”

聽魯肅這么說,孫權的臉色也逐漸凝重起來,旋即他搖了搖頭,說道:“不,我相信公瑾,益州就算有人才,公瑾他只要保密工作做的恰當,絕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殺到益州腹地。

而曹操與我軍兩線作戰剛剛結束,就算南下,短時間也籌集不了多少兵馬,只要公瑾能在掃平益州之后及時援,我江東無憂!”

孫權收到周瑜信之時,已是公元210年一月中旬,距離開春漸近。

孫權收到周瑜的應,再次召集魯肅過來商議。

孫權的目光漸漸變得凌厲起來,一字一頓道:“你覺得公瑾的計策,可行嗎!”

魯肅瞇著眼睛,說道:“我完全相信公瑾的實力,只要突襲益州成功,殺入江州這個腹地。劉璋沒有屏障可守,絕對不是公瑾的對手,半年之內,逼降劉璋,也絕對不是空談。

可是主公,劉璋麾下文武,就真的都是文恬武嬉之輩嗎?袁紹雖昏庸,但其麾下仍有田豐,沮授等大才,若是劉璋麾下有什么明白人,那公瑾的計策,就無法實施,一但他在益州與劉璋僵持不下。那北方曹操突然南下,我軍剛剛經歷大戰,精銳都被公瑾帶去益州,若稍有不慎,便是覆滅”

孫權點了點頭,低聲道:“益州劉璋暗弱,其麾下文恬武嬉,如今已是一月,距離開春已是不遠。

公瑾在信中說,趁著開春未至的這段時間,將兵馬秘密運送至夷陵,到開春冰消雪融,便突襲益州,如此便可順江而上,在劉璋反應不過來的時候,直達江州,殺入益州腹地。到時候益州失去東面屏障,必不能守,如此半年之內,便可兵臨cd,逼降劉璋。”

孫權很快藏住了臉上的喜色,沉聲道:“子敬說的不錯,不過南郡畢竟是公瑾打下來的,我若是就這樣借給了劉備,難保將士們不喜。待我至公瑾,問問他的意見!”

魯肅也知道孫權的難處,雖心知周瑜不會答應,但也沒有勸諫了。

幾日后,周瑜接到孫權的信,當即信一封,送與孫權。

第二十七章孫權的決定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6 05:13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八章江東借醫


諸葛亮笑道:“不僅要取交州,還要通知劉璋,若劉璋沒有提防,益州必為周瑜所得。”

“哎,只怪孫權不肯將南郡借我,否則我又何苦設計害他。”劉備嘆了口氣說道。

諸葛亮見劉備面有不忍,不由得說道:“主公不必如此,自古以來,打天下的,誰沒有用過陰謀詭計呢?當年項羽拿高祖家人威脅高祖之時,高祖還笑稱分他一杯羹。

主公只需愛天下百姓,便是大仁!”

劉備聽諸葛亮這么說,搖頭一笑說道:“好了,通知劉璋的事情,就由軍師派人去吧,咱們說說交州吧,軍師真打算派子龍去取?”

“主公沒有發現子龍這段時間有些不對嗎?”諸葛亮沒有回答劉備,反而是目光灼灼的看著劉備。

“不對?”劉備放下了手中酒遵,雙目微凝,沉吟道:“倒也沒什么不對,若真要我說,便是他這段時間,聰明了不少。”

“自從子龍從汝南尋華神醫回來以后,就智計頻出,留下華佗,算計東吳取南郡,都是子龍的計策。這些計策,長遠無比,便是我一時沒有想到,所以我懷疑子龍背后有高人指點!”

“高人!”劉備聞言頓時大喜,連忙對著門口的侍從下令道:“速速去請子龍到此!”

“主公且慢!”諸葛亮連忙抬手阻止了劉備。

“軍師為何攔我?”

諸葛亮耐心的解釋道:“主公莫急,子龍獻計留下華神醫后,我便問過過子龍,子龍的說辭,是說在汝南遇到一個高人,留下華佗之計,乃是由他指點。我問他為什么不請他出山相助主公,子龍便說那獻計之人年邁不肯出山。

劉備眉頭為皺,搖頭說道:“不對,既然指點子龍的高人不肯出山,那前端時間子龍又是哪來的計策取南郡呢?莫不是此人跟隨子龍來到了南郡,一直跟在子龍身邊出謀劃策?”

諸葛亮拱手笑道:“公主說的不錯,子龍他對主公忠心耿耿,為何會說謊而不將那高士引薦給主公呢?這說明指點子龍的人并不肯現身。而我讓子龍前往交州,擔任說客,就是想引出此人,這段時間,我也詢問過子龍,他仍舊請求讓我給他委派一員說客。

這說明指點子龍的高人,不愿前往交州,若我所料不錯,此人應該是在暗處觀察主公的所作所為。所以主公您不可操之過急,每日如常,仁政愛民,勤懇執政,讓其對主公心生好感,只怕他不久就會現身投靠主公了!

主公若是急于找到他,說不定會引起他的反感,從而離開荊州!”

劉備聞言,慶幸道:“多虧軍師指點,否則我又錯過一大才也!”

諸葛亮笑道:“主公只需多多出府,撫慰百姓,噓寒問暖,讓他瞧見,我料定,他不久就會來投主公了。此人兩次獻計,都料于我先,其才不下于我,主公當慎重行事!”

“好!”劉備聽諸葛亮這么說,興奮不已,一口答應下來。

只是劉備哪里知道,諸葛亮所說的高人,才華不下于他的大才,就是他的寶貝疙瘩兒子。

而劉禪要是知道諸葛亮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肯定得開心的睡不著覺,不過劉禪也有自知之明,他能夠得到諸葛亮如此高的評價,皆因后世的見識罷了。

在三國歷史沒有改變的前提下劉禪頂多能在計謀,局勢的分析上面能跟諸葛亮比一比。但若論政治手腕,治國安民,行軍打仗之類的,與諸葛亮卻是有天差地別的。

劉備又為諸葛亮斟了一杯酒,詢問道:“既然指點子龍的高人不肯前往交州,那就不能派子龍獨自前往了,軍師認為,我荊州文官之中,誰可擔此大任?”

諸葛亮沉吟道:“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馬良?”劉備聞言沉吟起來,旋即說道:“簡雍素有辯才,不如派他前往。馬良雖在荊州雖然才名,但太過年輕,只怕不能……”

馬良乃是公元187年生人,如今不過二十二歲,諸葛亮出山時尚且二十有七,眼下馬良的確是太過年輕。

諸葛亮拱手說道:“簡雍等如今人過中年,能為主公效力的時日不多了,日后主公的興漢大業,還得依靠年輕俊杰。馬良雖然年幼,但我觀之,可謂荊州年輕一輩的翹楚,唯有蔣公琰,潘承明等可與之相比。

但蔣公琰潘承明只有治政之才,馬良除了政才之外,還擅長外交,我幾次與他議論,都是對答如流。出使交州,并不怎么困難,主公如今當讓年輕人多歷練歷練,培養年輕俊杰!

況且前往交州,要經過嶺南,嶺南路途遙遠,氣候多變且障氣彌漫,十人入之,九人患病。簡雍是北方人,比不得馬良荊州本地人更適應嶺南的氣候。”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不由得贊嘆道:“我只想到了簡雍和馬良誰更合適,不想軍師更是想到了歷練青年才俊與氣候的問題,也罷,便讓馬良前往吧。簡雍跟我一樣是幽州人,不熟悉嶺南多變的氣候,的確是不適合走嶺南!”

正在此時,門口侍從突然稟報道:“主公,江東呂蒙求見!”

劉備聞言,不由得放下手中酒杯,沉吟道:“呂蒙?他如今在周瑜手下為將,此來所為何事?”

諸葛亮輕撫胡須,沉吟道:“如今臨近開春,只怕周瑜攻打西川在即,他走后南郡空虛,必擔心主公奪取南郡,此來應為試探!”

“若呂蒙試探,又如何作答?”

諸葛亮回答道:“主公且看我應對,只需附和便可!”

劉備點了點頭,對侍從說道:“好,傳呂蒙大殿等候,我稍后便到!”

劉備與諸葛亮整理一番,便前往前殿接見呂蒙。

大殿之中,一約摸三十余歲的男子正在等候,他身高七尺三寸,臉色黝黑,乃是長年在江上風吹日曬之故。顎下長著一圈不足寸許的絡腮胡,梳理得整整齊齊,長得也頗為英武。

此人便是江東第三任水軍都督,襄樊之戰偷襲南郡,導致關羽被殺的元兇,呂蒙!

呂蒙此刻面帶焦急之色,在大殿之中來回度步。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八章江東借醫
那ㄟ安勒 發表於 2018-7-16 05:14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九章周瑜之疾


不過多時,劉備與諸葛亮一前一后來到大殿。

呂蒙見劉備到來,連忙上前行禮:“江東呂蒙見過劉皇叔,還請劉皇叔念在昔日赤壁共擊曹操之情,救我大都督一救!”

劉備與諸葛亮對視一眼,眼中皆有一絲疑惑。

“你先起來!”劉備扶起呂蒙,與諸葛亮分主次坐下,這才詢問道:“不知周郎如何了,需要我去救他?”

呂蒙拱手解釋道:“我家大都督突然患病,命在旦夕,便尋南郡名醫,皆束手無策。聽聞如今神醫華佗便在劉皇叔麾下,特命我前來,求取神醫,返回南郡替大都督治病。還請劉皇叔念在昔日之情,勿要推遲!”

“周郎病了?”劉備聽呂蒙如此說,頓時大驚。

呂蒙跪倒在地,滿臉渴求道:“我家大都督命在旦夕,還請劉皇叔將神醫一借!”

“哈哈哈!”不想諸葛亮卻突然哈哈大笑。

呂蒙眼中閃過一絲不悅,如今周瑜病重,諸葛亮不念在昔日之情,派人救治,卻幸災樂禍,實在讓呂蒙氣惱。

“諸葛先生為何笑?”呂蒙忍著怒氣說道。

諸葛亮冷笑道:“我笑公瑾沒有自知之明!”

“還請諸葛先生詳說!”

諸葛亮起身,目光凌厲的看著呂蒙,指著呂蒙喝道:“我家主公這幾個月來,屢次致書吳侯,借取南郡,然而均被拒絕。你可不要說,周瑜不知道此事!”

“這……”呂蒙頓時啞口無言。

呂蒙心知,劉備之所以借不到南郡,皆因周瑜反對之故。如今周瑜病重,來借神醫華佗,劉備哪里有理由相借呢?

諸葛亮沉聲喝道:“公瑾他好生自私啊,想我們孫劉聯盟,于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我主公雖得荊南四郡,但地廣人稀,且有南蠻作亂。而令主得江夏,南郡二郡,土地雖只及我主一半,但誰都知道,我主公的荊南四郡,連令主的一個郡也比不上。

我主公以討賊興漢為己任,向令主求借南郡,以圖興復漢室。令主本有答應之意,皆因周郎從中作梗而使我主不得南郡。如今周郎病了,卻來向主公皆神醫續命,你何以為我主會借呢?

周郎想借神醫續命,便讓我主念赤壁共擊曹賊之情,那我主借南郡,周郎反對之時,又何曾念及赤壁共擊曹賊之情?”

“這……”呂蒙被諸葛亮的一番訓斥,說的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想呂蒙一介武夫,哪里敵得過諸葛亮舌戰群儒的一張伶牙利嘴。

呂蒙自知說不過諸葛亮,只能向劉備說情:“劉皇叔,我呂蒙從不求人,如今我求求您了,還請您將神醫借我,為大都督治病吧,只要大都督病體痊愈,我必定勸大都督,將南郡借給皇叔!”

呂蒙此刻跪在地上,劉備趁呂蒙不備,撇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輕輕的點了點頭。

劉備頓時會意,大喜道:“果真?”

呂蒙當即伸出右手,并攏指天,立下誓言:“只要大都督病體痊愈,我絕對會說服大都督將南郡借給皇叔,若有違背誓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劉備滿臉堆笑,說道:“如此甚好,來人啊,傳神醫到此!”

諸葛亮連忙向劉備拱手,勸說道:“主公,你萬不可借神醫啊,呂蒙他不過一小將,如何勸得動周瑜?周瑜若康復,必不會借南郡,周瑜若死,主公才有借到南郡的機會啊!”

呂蒙聽了諸葛亮的話,心中只恨得牙根直癢癢。

劉備搖了搖頭,臉上帶著一絲悲痛之色:“軍師,我自然知道周郎若在,借南郡的機會不大,但我不能學曹操啊。曹操他是寧肯負天下人,也不肯負自己。而我恰恰相反,縱使天下人負我,我也不能負了天下人。周郎他雖然對不住我,但我不能對不住周郎啊。”

“相傳劉皇叔仁義之心,如今見之,果然名不虛傳!”聽了劉備的話,呂蒙頓時心生敬佩。

不過多時,神醫華佗被人給請了過來。

劉備對華佗說道:“神醫啊,江東周瑜突患重病,我念及昔日赤壁共擊曹賊之情,不能坐視不管,所以想請你跟隨呂蒙過江,醫治周瑜,不知你意下如何?”

“既然是主公之請,元化豈會拒絕?”華佗拱手說道。

呂蒙大喜,連忙拱手致謝:“多謝劉皇叔,多謝華神醫!”

諸葛亮又對著呂蒙喝道:“呂蒙,你給我聽著,如今華佗神醫雖然借給了你,但需知有借有還,周郎病好,你需得親自將他送回來!”

呂蒙滿口答應:“一定,一定!”

“既然周郎命在旦夕,我就不留你了,帶著神醫過江為周郎看病吧!”

呂蒙帶著華佗走后,劉備看著諸葛亮問道:“軍師,周郎病重,是真是假?”

諸葛亮沉吟道:“呂蒙面帶悲痛,自然是真,不過幾日前我還收到消息,周瑜并未病重,看來這周瑜病重,是這幾日日間生的事情。

周瑜雖請南郡醫者看過,但肯定還未請江東醫者,如今病了不過幾日,就急不可耐的前來我公安借華佗神醫,想必也是心存卻打探主公的意思!

先前我很主公一唱一和,我以嚴,主公以寬,如此當可消除周瑜的戒心,讓他放心的攻打西川了。”

劉備點了點頭:“嗯,如此一來,我也可以安心了!”

諸葛亮突然一笑:“呂蒙,倒也是個妙人?”

“哦?軍師此言何意?”劉備疑惑道。

“先前他立下誓言,說只要周瑜病體痊愈,便會請求周瑜讓他將南郡借給主公。可周瑜要是一直沒有痊愈呢?他雖然是個小將,人微言輕,但說話卻也給自己留了后路,不能小看!”

江陵與公安只有一江之隔,兩地相隔不過數十里,逆流而上,不過半日,呂蒙便帶著華佗返回了江陵。

此刻的周瑜,的確是病了,并且病入膏肓。

歷史上的周瑜,也就是大概在此時病死的。

華佗一到江陵,便立刻被請去了周瑜房室,替周瑜醫治

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二十九章周瑜之疾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