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甲午之華夏新史 作者:終極側位(已完成)

 
regn13 2018-8-31 23:18:5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539 105577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鏖戰

    “對方處於防守狀態,雖然他們沒有堅固的掩體,但是卻有莊園內的房屋卻可以提供各種掩護,如果我們貿然發動正面攻擊的話,可能會遭到對方反裝甲火力的伏擊,所以我決定,先讓步兵從側面展開,然後裝甲車居中用30mm機關炮遠距離掩護步兵發動試探性攻擊。精彩輕小說閱讀,就上榴彈炮和迫擊炮進行壓制射擊,並且隨時攻擊對方暴露出來的重火力點。在當對方的防禦力下降之後,我們再發動總攻,考慮到對方可能的火力反制,榴彈炮和迫擊炮分隊要注意隨時轉移,”亞當命令道。

    “光靠戰場火力還不夠,我們的攻擊不要太快,如果能讓30mm短機關炮抵近射擊的話,我們會很有優勢。我們專門給這些武器配上了250kg級別的吉普車,完全可以壓上去。”一名排長補充道。

    “當然可以,但是記住不要靠的太近,這些車輛機動性不錯,但是裝甲防護幾乎沒有。”對於自己手中這支部隊的優略勢亞當自然十分清楚,機動性極佳,火力也不錯,但是防禦力太差,這就是一柄細劍,威力是有了,但是很容易折斷。尤其是在打這種攻堅戰的時候,絕對不能硬拚,更不能像重裝部隊那樣用裝甲矛頭切開對方的防線,正確的使用方法是通過不斷的施壓迫使對方重火力點暴露出來,然後用優勢的火力將有威脅的火力點逐個拔除。

    很快,命令被傳達下去,負責兩翼壓制的步兵迅速展開隊形。“他們分散的很開,一個班分成了大概3個戰鬥小組,呈倒品字形散開,其中一個是機槍組負責在後方提供火力掩護。剩下的兩個小組則在士官的帶領下交替掩護前進。對方前進速度並不快,在煙霧彈的掩護下開始逼近我們的陣地。而為了防禦對方的火力壓制,我們的大部分火力點並沒有射擊。很開他們的進攻鋒線接近到距離我們只有400米左右的距離。”一名德軍連長在報告中這樣寫道。

    這個距離已經到了可以發動衝鋒的距離了。由不得德國人繼續等下去,少量的機槍開始壓制前進的意大利部隊。長點射精準的鎖住了藏在窪地或者掩體後面的意大利小分隊迫擊炮也開始攻擊那些直瞄火力很難夠著的東西。“來吧,暴徒,嘗嘗這個。”一名意大利士兵從身後取出一門擲彈筒,隨後將腰包和特製的榴彈裝好,拉動發射皮條,砰的一聲,一發榴彈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向著幾百米外的一個德軍機槍巣飛去。

    幾秒鐘後。伴隨著一聲爆炸,一挺mg機槍歪到了一邊,而射手則被紛飛的彈片打成了篩子,隨後,不少突擊小組紛紛從背包中拿出了擲彈筒開始向著遠處的火力點開火,這種使用簡單,方便隱蔽的小型拋射武器在熟練的老兵手中威力巨大,不少機槍火力點被打啞,而剩餘的機槍小組也不得不打光一條彈鏈就迅速轉移陣地。原本密集的反擊迅速變的稀稀拉拉,而趁著這個機會。在煙幕彈的掩護下,意大利人更進一步,雙方的交戰距離已經拉近到了步槍的有效射程之內。

    很快。雙方的步槍手開始對射,但是奈何毛瑟步槍的射速實在跟不上華夏製造的半自動步槍(仿製的歷史上上的加蘭德步槍)的射速。在加上重機槍火力被壓制,支援火炮又不敢輕易開火,所以德國人打到很被動,不過好在斯徒登特手下配屬的輕機槍數量較多,依靠輕機槍上的優勢,雙方還能對峙。

    但是很快,一連串的猶如打樁機一般的悶響徹底打破了戰場上的均勢!在意大利攻擊部隊身後,一門門短粗的30mm機關炮打出的密集彈雨瞬間覆蓋了德軍的防禦陣地。接二連三的爆鳴不斷響起,飛散的彈片和衝擊破肆意撕扯著陣地上的德軍和他們的武器。強悍的突擊火力瞬間穿透了德國陸軍的防線!“這是死神的哀鳴嗎?”一名驚慌失措的德軍看著從空中紛紛落下的炮彈產顫抖的的說道。

    這種比37mm呯呯炮更加輕便的武器很好的彌補了機槍火力和迫擊炮火力的不足。既可以平射又可以取捨,同時重量很輕。彈藥的威力也很大。初上戰場時就發揮了重達的作用。在絕對優勢火力的壓制下,意大利突擊分隊開始向陣地打入楔子,隨後看到機會的亞當命令部署在後方的榴彈炮和重迫擊炮開始速射,阻斷德國人封閉突破口的企圖。而當那些裝備著機關炮和大口徑機槍的裝甲車開始抵近攻擊的時候,本已經不堪重負的防線一下變的岌岌可危。

    “意大利人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多花樣?”斯徒登特有些急躁的自語道,雖然局勢很危急,但是還遠遠未到無法挽回的程度。斯徒登特手中的王牌絕對會給意大利人大吃一驚。當意大利人成功的攻破第一道防線,並且氣勢如虹的在各種輕重火力的掩護下衝向第二道防線的時候,突然從隱蔽的火力點中噴出的道道火舌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居然有中口徑平射炮?!”猛烈的火力瞬間對正在突破的意大利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傷亡,甚至就連幾門比較靠前,正在平射支援的30mm短機關炮都被飛來的炮彈擊毀,後方的裝甲車迅速瞄準突然暴露的火力點,但是很快被第二波彈雨打成了燃燒的鐵盒。

    德國人的無後坐力炮和50mm輕型反坦克炮的猛烈火力對於缺乏重裝單位的意大利輕裝甲部隊來說絕對是致命的,尤其是在這種猝不及防的情況下。雖然意大利人知道美國曾經裝備過無後坐力炮,但是沒想到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居然會碰上這種東西!在遏制了意大利的攻勢後,斯徒登特下屬的輕型榴彈炮和迫擊炮也開始向著遠處的意大利炮兵陣地傾瀉著彈雨。

    不過這一次,斯徒登特漏算了一招,擁有輪式裝甲車底盤的炮兵轉移陣地的速度是很快的,亞當之所以吃虧是因為沒想到對方有大量的無坐力炮,但是在預料到對方可能有能夠找自己的輕榴彈炮後,他和他的手下應對還是十分得當的,當用最快的射速傾斜了半個基數的彈藥後,就逃之夭夭轉移到一個新的陣地中,就在意大利人重新進入陣地的時候,德國人的反擊火力才姍姍來遲,在空曠的地面上打出了一個個彈坑!當德國人的反制炮擊還沒結束的時候,亞當的榴彈炮已經對著暴露的德國炮兵陣地開始射擊!

    密集的彈雨很快就把無法快速轉移的德國炮兵摧毀大半,雙方幾乎打了一個平手,德國人用強悍的平射火力粉碎了意大利人的攻擊,而自己的支援火力卻被對方的高機動炮兵消滅大半。雙方都很有些後繼乏力,意大利人支援火力雖然有優勢,但是兵力較少。而德國人和滯留在莊園中的意大利黑衫軍雖然人數可能多一些,但是卻缺乏遠程火力。順道不少車輛也被紛飛的彈片擊傷。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雙方都十分焦急,貝當想要的增援遲遲未到,倒不是說意大利黑衫軍的戰鬥力有多高,而是因為對方還沒集中起來,十分的分散,這對清剿行動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負責前線指揮的巴多格里奧在受到了亞當的匯報之後他躊躇了,要說黑衫軍真有這麼強的戰鬥力,那早就奪取政權了,這必然是某支外*隊,而根據情報顯示,十有*是德國人!考慮到現在意大利國內混亂的政治環境,真把事情鬧大了反而不好收拾,所以在請示了第谷之後,第谷表示可以在給予對方“足夠”的教訓後放對方一馬!

    “什麼叫足夠的教訓?”巴多格里奧看著電報有些鬱悶的說道。不過對於後面一句話,他倒是領悟了。亞當最終沒來等到他需要的增援,但是卻可以得到了,“視彈藥和損失情況可以選擇自行撤離的命令。”上面已經不想再打下去了,亞當也沒有繼續啃著個硬骨頭的必要,在隨後的時間裡,亞當只是不斷的用火炮騷擾對方,並沒有繼續派步兵攻擊,而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亞選擇退出戰場,一方面防備對方可能的夜襲,另外一方面則是秉承上面的意思。

    “意大利人撤離了,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轉移。”看著傍晚撤出戰場的意大利軍隊,斯圖登科命令道。他似乎已經知道了對方的想法,如果對方想打的話,那麼整整6個多小時的時間足夠派來增援部隊合圍自己了。那麼對方遲遲不來援軍,而且主動撤離的原因只能是不想和自己繼續糾纏下去。雙方對打了一天,誰都沒佔到什麼便宜。而斯徒登特更不想讓自己的士兵為那個意大利愚蠢的野心家白白流血,於是乎,在做了一番佈置之後,開始撤離。當然,有很多武器和彈藥是不能帶走的,在毀掉了可能會暴露身份的文件或者武器後,剩餘的帶不走的就直接扔掉的了,黑衫軍想拿走就讓他們拿走吧。

    感謝書友硭茫的打賞~。第二更奉上~,求訂閱求支持~。(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偃旗息鼓

    僅僅六天時間,第谷和他手下的海軍陸戰隊就輕鬆的粉碎了墨索里尼辛辛苦苦籌劃了半年的計畫!動作之迅速手段之激烈讓世界為之震驚。輕小說黑衫軍的鮮血和慘敗讓意大利國內那些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和勢力認清了形勢。至於第谷開始擔心的政客的責難和民間的反對,卻遠不如預期的那麼激烈,前者自然不會和手握刀槍的海軍過不去,今天第谷敢於清理黑衫軍,借個由頭把自己這些沒什麼硬實力的傢伙劃拉下去也太容易了。至於民間嗎?海軍在進攻的時候極大的保護了平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而且對於造成的損失表示會給予補償。更重要的是黑衫軍本身也不是什麼好鳥。對於這支有政治背景的“黑惡勢力”的覆滅,當地民眾還是表示支持的!

    “他們居然鎮壓我們,而作為朋友,難道貴國就不做什麼表示嗎?”墨索里尼實在無法容忍自己多年來的準備就付之東流。第谷的果斷和海軍強悍的力量讓這個野心家感到深深的恐懼。他終於意識到了單純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改變意大利的現狀,更不要說上位了!

    “我早說過你注定會失敗的。要是第谷和意大利海軍真有你說的那麼軟弱,我們也就無法贏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了。”裡賓特洛甫心中說道。“德國要如何表示?難道你讓我們為了一個小小的,在議會席位不到四分之一的小黨就得罪一國政府嗎?我們已經為你們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和人員幫助,在這場交火衝突中,德意志一共傷亡了200多人。而我們花費的資金更是達到上千萬馬克!我們獲得了什麼?我們的付出根本沒有響應的回報!裡賓特洛甫尖刻的說道。

    “記住,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幫助你的只有德國,而德國可以選擇的人卻很多。如果黑衫黨的作為繼續讓我們失望的話,我們不介意換一個扶持的對象,不要拿那些政治家的把戲來哄弄我們。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詭計是那麼的可笑。所以,我代表德國希望閣下按照我們和貴黨制定的可行的計畫去展開下面的工作,可以嗎?”不等墨索里尼回答,裡賓特洛甫就像一名老闆一般訓斥著墨索里尼,而後者在短暫的驚愕和憤怒後,很快又恢復了平靜,臉色鐵青卻面無表情,耐著性子聽著裡賓特洛甫的話語。

    對於意大利黑衫軍的失敗。德國高層顯得無所謂。只有當墨索里尼和黑衫黨意識到了自己的弱小和德國的重要性後才可以為德國所用。而作為優勢的一方,德國不可能只有一個傀儡選擇,只不過墨索里尼這個傢伙是最好的罷了,他有政治野心,手腕也有一些。但是過於自大而且軍事而且其它能力有限。很適合當一個傀儡,如果墨索里尼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的話那麼反而不好控制。在這一次黑衫軍的失敗中,德國不僅僅借第谷的手教訓了一下這個頗有些自大的小弟,同時也對未來可能要面對的對手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瞭解。

    “意大利海軍陸戰隊是一支實力強大的對手,雖然他們缺乏各種坦克和坦克殲擊車,但是卻十分適合在意大利作戰。他們的步兵武器非常好,基層火力密度甚至超過了一般的德國一線部隊,同時擁有大量的機動炮兵。反炮兵作戰十分純屬,再加上由海軍負責運輸和提供必要的支援,如果沒有外力的話,單純憑藉意大利國內的力量很難改變現政府。而如果在德國海軍還未在地中海形成規模的時候發動行動的話,奧匈帝國海軍很難形成對意大利海軍的優勢。所以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等待德國海軍主力進駐地中海的基地,而另外一種選擇是派遣一定量的德軍會同意大利國內的反對力量一起發力。”在戰後,德軍內部的一份報告中這樣評價他們的對手。而很顯然,無論是哪種辦法。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準備和籌劃!

    這場衝突同樣吸引力協約國的注意,嗅覺敏銳的協約國情報機關很快就從中聞到了一絲異樣的味道。“這是同盟國崩潰的開始。意大利已經不想再跟著德國打下去了,而德國也對這個不聽話的小兄弟抽出了刀子!”在英國內部的一次情報會議中。一名高層這樣欣喜的說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意大利和協約國之間並沒有根本性的衝突,而意大利海軍的強大又是有目共睹的。對於增加這樣一個盟友,協約國內部還是十分高興的。而正巧,意大利海軍方面確實有和協約國方面緩和關係的想法。當然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這種緩和還不能做的太過分,第谷對於旁邊的德國和奧匈帝國還是十分忌憚的!

    與一般人想的不同,已經獲得了這場對決勝利的第谷並不輕鬆,相反他還陷入了一種緊張情緒之中。“這只是一個開始,在這個回合之中,我們使出了大半的力量,而對方僅僅只是調動了一個小卒。我們勝利並不能說明什麼。”第谷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他最為擔心的不是海上,在德國海軍大舉進駐地中海之前,意大利海軍就是地中海的王者,而是陸戰隊人員的匱乏卻在這次交手中體現的十分明顯,這次面對的是戰鬥力低下的黑衫軍,倒是沒有出什麼漏洞。但是碰上的那支外*隊給第谷敲響了警鐘,如果這次對方來的不是一個營(意軍方面估計的。)而是一個師的話,再加上意大利陸軍方面的不作為或者乾脆幫助某些政客來動手的話,那麼意大利海軍還能取得勝利嗎?雖然意大利是一個海權國家,但是誰能掌握羅馬,誰才是真正的意大利統治者。

    對於未來,第谷還是比較悲觀的,因為他知道,其實意大利海軍和墨索里尼的黑衫黨同樣不是決定意大利國內政治形勢的決定性力量,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意大利陸軍和其它政黨繼續不作為的話,那麼一旦德奧聯手的話,意大利海軍也無法改變整個形勢。而在歐洲,唯一能和德奧過招的就只有協約國,所以第谷迫切需要得到協約國的支持。尤其是在必要的時候陸軍方面的支持。但是考慮到雙方原來的敵對關係,這個接觸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而另外一方面,第谷需要緩和海軍派與國內其它政黨之間的關係,退讓不只是在自己勢微的時候才採取的辦法,在獲得優勢的時候讓其它黨派一起來瓜分黑衫黨崩潰留下遺產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意大利海軍派在過去有的時候卻是是犯了眾怒了,而這一次,第谷需要尋找一些政治上的盟友。

    在積極尋找外援同時又趁著橫掃黑衫黨的有利時機大力尋找國內的政治同盟的時候,第谷還需要強化他手中的海軍陸戰隊,無論是協約國的援助亦或者是國內的盟友,一旦真動起手了都有可能掉鏈子。(甚至於第谷認為一但動手,國內的盟友比協約國還靠不住!)所以第谷需要繼續強化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尤其是提高這支部隊的裝備水平和規模。在這場戰鬥中,被第谷寄予厚望的快速輕裝甲營的表現並不是那麼出色,在和德國人的交手中也不過是半斤八兩。所以第谷認為這支部隊有必要裝備一些防護更好的車輛。

    而想要擴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錢,每年的軍費都是一定的,而在經濟情況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南部的那些工廠老闆和銀行家能拿出的錢也不多,而這一切最終都要落到到協約國和華夏身上。對於協約國來說,第谷有足夠的籌碼和對方進行交換,比如說意大利海軍設計局與協約國之間的合作。而同時協約國為了拉攏意大利海軍,同樣也需要做出一些付出。畢竟德國人都給了墨索里尼莫大的幫助,協約國出點血也很正常!

    至於華夏嗎?則主要提供各種輕重武器和訓練相關人員。為意大利海軍陸戰隊的進一步擴充做好準備。就這樣,在剿滅了黑衫黨之後整整1年的時間裡,第谷並沒有放鬆,而是繼續在努力的擴充著自己的力量。整個歐洲在經過短暫的震驚之後也逐漸趨於平靜,但是在地中海平靜的波濤之下,又有多少陰謀和算計在醞釀和謀劃呢?這個誰也說不清楚。

    而除了歐洲之外,還有一個人在關注著意大利的局勢,在第谷發起行動後不久,徐傑曾經嚴令情報部門收集相關情報,尤其是德國在這次行動中發揮的作用,而最終等到各個方面的信息彙總上來之後,徐傑敏銳的感覺到意大利的情況不妙!和第谷的緊張以及有些悲觀的情緒不同,徐傑對於未來意大利的政局完全可以用絕望來形容!“第谷也是個人才,但是再厲害,他也無法獨自面對德奧的壓力。”作為穿越者,徐傑根據對於歷史走向的把握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雖然這個位面上的歷史已經可以用面目全非來形容,但是一些走向還是不會變的!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翱翔於宇宙的星群的打賞~,以及書友athi1979的月票支持~。昨天連更兩章還不如月初更一章的訂閱好啊——!作者淚奔中~。(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擔憂

    雖然在重創了黑衫黨之後第谷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來緩和與國內其它政治派系的矛盾並且努力和協約國搭上了線。輕小說但是徐傑依然不看好意大利的未來。不是說意大利海軍派在國內不夠強,也不是說協約國會不盡力。在同盟國在歐洲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協約國再放棄送上門來的外援那可是真的作死了。徐傑真正擔心的是在未來幾年中意大利國內的矛盾會更加激化,而協約國可能到時候也會自顧不暇!而導致這個原因的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金融危機!

    歷史上1929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對於當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來說絕對算得上傷筋動骨,全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總值降低了三分之一,而貿易額降低了三分之二。而正是因為這場金融危機加劇了某些國家的國內矛盾,並且最終導致德國納粹的上台。這個位面雖然改變了很多,但是這場經融危機爆發的根源還在,這導致了這枚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

    各國在戰爭結束後,經過數年來的恢複目前經濟和生產力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但是在到達高峰之後,某些國家隨後就會產生生產力過剩的問題,而引發1929年金融危機的另外一個原因美國次貸危機依然存在,而且根據華夏經濟部門的分析,因為1戰協約國並沒有獲得勝利,導致無法償還美國的國債,反而為了恢復生產有大量借貸。這樣的結果必然會為美國經濟埋下一發大號炸彈。雖然現在還沒事,但是如果有一個契機的話,這發炸彈一旦被引爆造成的傷害將是致命的!美國跑不了,英法同樣也躲不開。試想一下,如果發生大規模經濟危機的話。一旦同盟國舉事,協約國還能幫助意大利嗎?

    要是金融危機一視同仁的話,把同盟國帶上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畢竟一般而言,不會有人在內外交困的時候和另外一個有實力的國家發生正面衝突。但是奈何這一次德奧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小。原因很簡單,德奧兩國生產過剩的問題不會很嚴重。要知道德奧兩國從崩潰的俄國和巴爾幹諸國哪裡獲得了大量的土地,而這兩個國家又想把這片落後的地區(相對於德奧本土)徹底變成自己的領土,短短幾年內根本無法完成新增國土的建設。也就是說,只要德國願意,他完全可以和羅斯福新政中做的那樣興修各種基礎設施,並且趁機擴充軍備。再加上德奧兩國和美國的金融聯繫並不是很緊密,所以經融危機對德奧兩國的影響會比較小。而且爆發的也比較滯後。對了還要加上一點那就是德國政府對經濟的控制能力是要比協約國強的,所以他們的干預措施也更加有力。

    當然,因為同樣的道理華夏在這次經融危機中也不會有很大影響,華夏現在的領土太廣大了,根本不存在生產過剩的問題,只要國家引導和處置得當,華夏有的是廣闊的地方需要投資和生產。甚至於還可以分給其它國家一些份額。對於未來將要爆發的金融危機,徐傑已經開始考慮如何趁著這次機會,從其它列強哪裡淘一批好東西,順道再引進一些人才!

    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如果經濟危機爆發後,協約國自顧不暇,德奧等國在穩定了國內的形勢之後決定對意大利動手的話。哪怎麼辦?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德國已經決定扶持一個聽話的傀儡來控制意大利了。而意大利國內的政局又絕對稱不上穩定。到時候其它勢力騎牆觀望,讓意大利海軍獨自擋住德奧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一旦意大利重新倒向了同盟國,那麼同盟國將會變的更加強大,德國東進印度到底腳步也會變得更加堅定。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華夏和協約國之間已經是半個沒有條約的盟友了,而華夏對於意大利的扶持可謂是不遺餘力,華夏可不想幫了半天,結果意大利投靠到德國一遍了。這對華夏可是極其不利的。但是有這麼一句話叫事情的發展不是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即使徐傑再不情願,華夏也不可能跑到歐洲為了意大利和德奧對上吧?這個無論從戰略還是戰術上來講都是不可行的。

    對於無法獲得而且有極大的可能落入到對手手中的東西。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那自然是毀掉它,或者說是儘可能的削弱它!那麼現在看看意大利到地有什麼地方可以削弱吧。從國力和工業水平上看,世界所有稱得上列強的國家中意大利幾乎是最次的。(好吧,現在的俄國已經稱不上列強了,而奧匈帝國在從俄國獲得大量土地後,實力明顯高出意大利一個檔次。)如果算工業的話,即使意大利加入到同盟國中,對雙方總體工業實力的對比也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而且這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在戰爭結束後一直不咋地,這就更讓意大利國力上的意義下降了不少。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陸軍,怎麼說呢?意大利陸軍確實不乏精銳,但是總體而言,無論從規模、裝備還是戰鬥素質來看,意大利照樣不如其它列強,奧匈帝國在東線被俄國人一頓暴打,在西線又被美國人打過,但是綜合評價,奧匈帝國的軍隊素質還是要比意大利高一些的。(奧匈帝國表示我又中槍了。要黑就直接說啊!)至於規模更是沒法比。所以說即使加入到同盟國中,意大利陸軍絕大部分部分恐怕還是放在殖民地和後方維護治安和保障後勤更好一些。前線的物資金貴啊,還是留給更能打的德軍吧!

    那麼最後說到底,意大利對雙方力量對比改變最大的還是第谷手中的那支海軍,想像一下,如果德國海軍主力進入地中海,和意大利、奧匈帝國、土耳其、西班牙等國的海軍兵和一處的話,那將是多麼強悍的一支力量啊!從艦隊規模上來說無論是對付華夏海軍,亦或者協約國部署在亞洲的艦隊來說都是十分容易的。在戰爭開始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同盟國海軍將佔據壓倒性優勢,甚至於一波直接推死都是有可能的。而一旦德國真的在印度站穩了腳跟,華夏即使和協約國聯手想要將其擊敗都是十分困難的。而且從戰爭成本上來說,徐傑並不希望華夏直接和對方爆髮長時間的消耗戰。

    “意大利海軍絕對不能落到德國手中,他們或者從意大利逃離,或者自沉掉。”徐傑心中這樣說道,想法確定了,但是如何實施呢?先不要說第谷會不會自沉掉意大利海軍寶貴的主力艦,單純想要把海軍從意大利帶走就是一個幾乎無法踰越的門檻!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誰會背井離鄉?而且離開了本土的意大利海軍又能去哪裡呢?這件事情看來需要好好籌劃一下。

    “也許讓意大利海軍派和黑衫黨之間的仇恨更深一些會對未來的計畫有利?”徐傑自語道。從歷史上看,建立了法西斯政黨的墨索里尼絕對是個睚眥必報的人,這次第谷讓墨索里尼和黑衫黨損失慘重,那麼一旦墨索里尼掌權後對於海軍派和曾經參與過這次清剿行動的海軍陸戰隊會怎麼樣呢?即使在德國人的壓力下要求墨索里尼對海軍將領網開一面。(廢話,要是人全換了,讓一群新人和外行來搞的話,意大利海軍可就真的失去了靈魂了,武器裝備只是硬件,同樣的裝備在不同的人手中帶來的效果可是天差地別的!)或者說墨索里尼突然轉性了,政治眼光憑空提高了幾個層次,那麼意大利海軍會相信他嗎?有的時候恐懼就是最好的理由。

    當然目前這個計畫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但是幫助意大利海軍派增強實力已經變的刻不容緩,只有意大利海軍派強了,才會讓德奧行動上更加投鼠忌器。才會有更多的準備時間。這是一場賽跑。不僅僅是和同盟國賽跑,更是和時間賽跑。而勝利的酬勞則是意大利海軍!對意大利海軍的扶持計畫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繼續增強海軍陸戰隊的戰鬥力,此次行動中第谷手頭的地面部隊有些不足,而決定一個國家的歸屬的最終還是要看陸軍,所以徐傑決定再給意大利海軍提供一批裝備和貸款,同時可以派遣部分教官前往意大利,或者讓部分意大利軍官來到華夏接受訓練。

    而另外一個方面是意大利海軍需要繼續增強,增加對德奧兩國的反介入能力,同時需要讓第谷掌握更多的航空力量,以便保證亞得里亞海和意大利周邊海域的控制權。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如果意大利海軍規模比較大的話,那麼一定會部署一支海外艦隊。意大利當初想要建造航空巡洋艦就是因為想弄幾艘作為海外艦隊的旗艦,而要是有了海外艦隊駐紮在東非的話,那麼即使意大利發生政變,這支艦隊逃出同盟國手心的機會會更大一些。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奧芬的月票,和書友空無之道的評價票~。(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華夏新式坦克

    意大利的事情雖然重要,但是華夏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籌劃。輕小說所以並不是很急。但是有一件事情拖不下去了,那就是華夏新一代坦克的問題。作為一個出身於海軍的穿越者,徐傑對2戰坦克的理解也差勁,但是再差勁也知道一點,那就是t34的設計原理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了,如果具體到人機效能和子系統的話那就比較悲催了,人機效能的問題是人員活動空間過小,尤其是裝填手尤為悲劇,而子系統的話就包括開始的v2發動機(v2在當時確實也算可以,潛力也好,但是開始時大修間隔很低。)和缺乏無線電台以及炮彈過爛等各種問題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作為這個有歷史經驗的外行,徐傑還是對坦克的研發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鑑的東西,首先第一個問題是:坦克的重量絕對不能太低,目前看來以30噸到34噸之間為宜。像歷史上的4好改到g型之後就已經沒潛力了,如果不是憑藉一門還算可以的長75mm火炮,恐怕4號真的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而美國人的謝爾曼和俄國後期大行其道的t34-85都是30噸級的坦克。至於說噸位太高的話肯定也不好,首先,就目前的技術限制來說,雖然這個位面已經比歷史上的科技進步了很多,但是距離那種弄出老虎豹子潘興等一系列重坦的科技樹還是差很多。畢竟那是歷史上40年代後的產物。

    而三十噸級的坦克就不一樣了,法國2戰前就有接近30噸的b1坦克了,從技術角度講,如果設計合理的話,那麼弄一款30噸左右,比較穩定的坦克還是可行的。而且從經濟角度來講。30噸出頭的坦克也適合大規模生產,歷史上真正大規模生產的坦克黑豹(德國算中型坦克,但是40多噸的重量德國人稱為中型。你讓is2和潘興情何以堪啊!)產量上也和t34和謝爾曼差距巨大,除了國力上原因之外。本身生產的複雜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好吧,不過即使這樣,作者依然認為生產豹子比生產四號強,恩。)

    其次就是火力一定要夠!坦克終歸是一種進攻性武器,要是防禦的話,還是留給坦克殲擊車和突擊炮吧。所以火力必須要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按照歷史上來看,這個噸位的坦克已經可以上長管75mm火炮或者身管較短的更大口徑的火炮,比如說德國計畫坦克vk3002db上裝的75mml60火炮。亦或者歷史上t34-85使用的85mm火炮。從穿甲能力上來說,口徑較小但身管較長的火炮和口徑稍大但是身管較短的火炮穿深差不多。比如說豹子的75mml70和老虎的88mml56,基本上是一個檔次的武器。但是前者的製造難度比較大,而且榴彈炮裝藥量較小,面對大傾角裝甲,口徑更大的火炮會更有優勢。所以徐傑想給這款坦克裝備一門身管較短的88mm級別的火炮,同時留下一個較大的炮圈為後期的改進做準備。

    第三就是佈局問題,發動機和變速箱後置是必須的,大傾角裝甲也是必須的,正面防護爭取做到車首上部為65mm傾斜55度。下部為80mm傾斜裝甲。具體度數到時候再定。炮塔正面防護標準先暫時按,如果有剩餘重量可以考慮安裝一個炮盾。正面的防護已經算很強,在重量的限制下。側面的防護可能很成問題,最多60mm,但是按說應該可以做到黑豹的側面40mm車體防護水平。不過考慮到這種坦克並不是作為突破型坦克,所以在保證火力和正面防護的前提下,削減側面防護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第四就是動力問題,對於動力徐傑實在提不出什麼建議,畢竟他對坦克柴油機和汽油機可謂是一竅不通,考慮到現在的技術水平,在研究完後。上一台300馬力以上的發動機問題應該不大吧。至於後面的就慢慢來吧。

    第五是坦克內部空間和人數的問題,一般而言坦克是5人制的。駕駛員、炮手、車長、裝填手和電報員。如果把電報員去掉的話,4人車是否可行?按照後世的經驗是絕對可以的。但是考慮到現在的通訊設備水平,乘員能否兼顧呢?徐傑沒有主意,這個只能讓專業人士自己去摸索了。同樣,對於行程和彈藥具體佈置的問題,徐傑同樣沒什麼研究,那就只能任由設計師們自己弄了。

    除了坦克之外,還有以相同底盤弄出的各種衍生車輛,比如說突擊炮、坦克殲擊車和自行火炮。坦克殲擊車作為防禦用的最佳車種在保證適當的機動性能的前提下,因為去掉炮塔的緣故,所以火力和防護肯定會有較大的提升,這一點從獵豹坦克殲擊車和黑豹坦克之間火力差距就可以看出來l71和75mml70可是差出了一個檔次啊!所以按照徐傑的估計,以這款坦克為基礎改造出來的坦克殲擊車至少可以裝備88mml55以上級別的火炮。畢竟歷史上俄國人在戰爭後期不是在重量為30多噸的su100型坦克殲擊車上裝了一門l54的d10t反坦克炮嗎。防護水平估計也能從到達到首上80mm傾斜55度以上的標準吧。

    至於自行火炮嗎?除了正常的以這種坦克底盤弄一個配備有級別遠程火炮的自行榴彈炮之外,徐傑還想以此為基礎弄一個重型自行迫擊炮!因為徐傑認為在未來如果面對築壘區的話,陸軍數量相對較少的大口徑重炮(8吋以上級別)數量太少。而依靠空軍的話,戰場制空權又很難說,畢竟這個位面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的空軍都比歷史上更加強大。所以為了保證陸軍有足夠而且廉價的攻堅能力,徐傑認為有必要搞一款重型迫擊炮來為陸軍清掃掉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鐵烏龜。

    要說歷史上的重迫擊炮,最著名的恐怕當屬前蘇聯搞出的2s4型鬱金香重型迫擊炮,這種武器可以把重達130kg,裝藥量高達31kg的炮彈打出近10km遠。而且因為彈道比較彎曲,所以可以攻擊到有地形掩護的各種表碉堡,能躲開加農炮的地形不一定能擋住這種武器。而且就算不攻堅,單純用來對抗集團衝鋒效果也是相當好的,而履帶式地盤也給這種火炮提供了一定的機動能力,生存性也會比較好。

    而如果這款坦克的研發進度比較順利的話,華夏陸軍還準備研發一款重量更大的重型坦克,這款30噸左右的坦克只不過是華夏未來裝甲部隊中的量產貨,為了保證在未來的裝甲戰中,華夏陸軍擁有足夠的穿透性,華夏需要一款真正能夠真正做到一錘定音的坦克。而在這個預案之中,華夏陸軍將坦克的重量定在45噸左右!“恐怕這個重量對於現在的後勤維護部門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當看到相關的文件後,徐傑心中暗暗說道。

    黑豹坦克重量就是這個級別,但是實際上各種穩定性問題從開始到最後就沒徹底解決好,開始是發動機過熱,後來通過調低發動機轉速解決了發動機過熱的問題,但是隨後德國人又發現變速箱過熱的問題不好解決。因為這款坦克最初就是從30多噸一路增重加過來的!不少子系統都是按照30多噸的標準設計的,結果最後,過重的重量壓垮了本來不該出問題的部件。所以說最終黑豹坦克的穩定性還是有各種問題。相對而言虎式的表現就不錯,原因很簡單,在開始的時候虎式坦克就是按照重坦的標準來設計的,而且在試驗場中測試時間很充分,發現問題即使修改,所以老虎的穩定性後來還算不錯。

    雖然徐傑知道目前的這個重型坦克受到技術的限制,但是徐傑還是支持陸軍先進行一些研究和技術儲備,因為這種坦克遲早都是要用到的。畢竟作為一種突破型兵器,側面的防護也是必須強調的,在他的那個位面,有不少人認為虎式坦克比豹式更加均衡優秀的原因就在於穩定性和較好的側面防護,相對於側面裝甲達到80mm的虎式坦克而言,豹子的45mm側面裝甲對於戰防炮來說過於脆弱了。

    豹子有這樣的問題,作為一款性能還不如豹子的坦克,華夏這款30噸坦克的問題更多了,正面防護不夠,側面也是一樣的渣。如果用這種坦克作為攻擊矛頭的話,那麼結果自然不會有多好。所以華夏需要一款重型坦克作為攻擊的矛頭,其要求很簡單,正面防護必須能抗住絕大部分火炮的打擊,而側面防護可以抵禦一般中口徑火炮的打擊,同時裝備一款幾乎可以摧毀所有坦克的重炮!而在火炮的選擇問題上,徐傑比較傾向於加農炮,太小的話可能導致對大傾角裝甲穿深不夠。(同等級別的動能,在炮彈技術水平一樣的情況下,口徑更大的火炮遠距離對傾角裝甲的表現越好。)而要是口徑太大的話,就必須採用分裝彈,而分裝彈會導致射速過低。當然這一切只是一個理論而已,真正要實現的話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軟五牛的月票支持。訂閱持續下降,再創新低——!求訂閱求支持~。(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鋼鐵風暴

    “聶志遠啊聶志遠,你大伯讓你到我這裡來是當炮兵指揮官的,可不是讓你來和那些俄國人混在一起瞎搗鼓的。”在赤塔的華夏中西伯利亞軍區司令部內,彭毅不斷的數落著眼前的這位後輩。海軍將領的後裔大多加入了海軍,同理,陸軍的大佬們同樣希望自己的後輩能在軍隊中做出一番事業。而聶志遠就是陸軍部從參謀長聶士成的一個遠房侄子。此人是華夏陸軍大學炮兵學院畢業的,曾經在1918年參加過華夏對俄國的軍事行動,而在戰爭結束後,這位炮兵出身的軍官頂著少校的軍銜留在了中西伯利亞軍區,和一般將門子弟不同,這位仁兄是搞技術的,而彭毅作為一個軍區的司令本著能幫就幫的原則,就把他掉到了相關技術部門,但是沒曾想,這傢伙居然和當年鄧尼金手下的一些軍官搭上了關係。

    對於這些曾經接受過華夏陸軍的訓練和武器和德國人死掐了數年,隨後又被華夏收編加入華夏國籍的俄國人來說,他們這十幾年的時間裡幾乎就是在準備戰爭,然後參加戰爭。在聶志遠眼中,這些曾經的俄國近衛軍官兵能在優勢的德奧陸軍圍剿下活到現在,然後又在華夏陸軍的攻擊下周旋了近一年時間絕對憑藉不僅僅是運氣!他們對戰爭和武器的理解絕對有自己獨到之處。尤其是如何使用較為劣勢的武器去抗擊優勢的敵人方面絕對是有心得的,所以聶志遠曾經打算專門和他們探討過相關問題,而誰知探討到最後,雙方完全可以用相見恨晚來形容。

    在聶志遠眼中,這完全是一種各取所需的互助行為,他能從對方那裡獲得十分詳盡的交戰情況。同時他也可以給對方提供各種物質上的幫助,畢竟聶志遠的家境完全可以用土豪中土豪來形容。而身為中校的他同樣也可以搞到一些軍中限制的物資,比如說各種白酒和俄國人喜歡的伏特加。而經過長時間的交流之後。聶志遠還真從這些老兵身上獲得了不少的啟示。

    “炮兵交戰中最為重要的是第一波打擊,尤其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集中全部火炮進行短促急射。對方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往往會損失慘重,所以為了實現突破或者阻斷時的超高的火力密度,我們專門部署了大量的臼炮和迫擊炮。有些甚至就是簡單的拋雷器,一個大號的汽油桶,你們放上發射藥和包好點的炸藥包,再在汽油桶底下安好激發裝置。在幾秒鐘時間內,我們就可以獲得遠超正常情況下的火力密度。”一個叫做季霍米洛夫前近衛軍少校這樣說道。如果徐傑在場的話,肯定會驚嘆一句這個位面的“沒良心炮”就這樣出現了?!

    “但是臼炮和那種簡易拋雷器射程非常有限。你們經常使用的10吋臼炮的有效射程不過2000碼,而拋雷器更是只有700碼左右,如此近的距離不要說對方的野戰炮了,即使迫擊炮都可以輕易夠著吧?”聶志遠對此有些不肖,作為華夏炮兵新學派的信徒,他在強調瞬間火力的同時還十分看重射程和機動性,畢竟前者意味著炮兵自身的安全性,而後者除了安全之外,更是強化了炮兵的效率。

    “沒錯,開始的時候。德國人吃了幾次虧後他們使用了更為分散的兵力佈置,而且在前進的時候安排大量的迫擊炮提供掩護,我們的臼炮往往一開火就會被鎖定然後摧毀。而且你知道的,臼炮的移動性很差勁,而我們又缺乏車輛。所以我們最後用了一款比較復古的武器。”說著,季霍米羅夫指著屋子旁邊的一個圓柱形物品說道。

    “霍爾火箭?這東西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第二次華俄戰爭中你們曾經用過,當時是配屬給騎兵部隊的,很好攜帶,甚至弄一個斜面就可以發射,但是精度和射程很是糟糕。”聶志遠仔細瞧了瞧。認出了這種東西。

    “恩,這種32磅重的火箭的射程和精度和正規野炮相比確實不如。最遠只能打3000碼,而精度更是差的離譜。但是裝藥量卻和我們使用的10吋臼炮炮彈相當。第二次華俄戰爭中我們的火炮還相對充足,對這種武器也不是很重視,但是當大戰爆發後,我們的各種裝備都十分匱乏,甚至連步槍都不夠用。而這種火箭也就成了我們應急用的武器,其實它並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糟糕。尤其是當大量使用對一塊陣地進行覆蓋的時候,密集的彈雨足夠彌補精度的不足,而且我們還可以把發射導軌並聯起來,放在卡車上,短時間內的火力密度遠超常規火炮。”季霍米羅夫對聶志遠的表現並不是很在意。

    “而如果我們能夠研發一種新式的火箭彈的並且配上比較精良的發射裝置的話,我們可以在一瞬間獲得極強的火力,想像一下吧,一輛不起眼的1.5噸卡車上面放著一排排的炮管或者發射導軌,然後在十幾秒鐘的時間裡向遠處傾瀉大量的彈藥,然後再用數分鐘的時間在對方反應過來之前,直接撤離戰場。這是多麼美妙的情景啊。”說道這裡,這個前俄國炮兵軍官臉上居然出現了一絲陶醉的表情!就像喝到了上等的伏特加一般。

    “嗯,從你的描述上來看確實不錯,但是首先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射程問題,3000碼的精度顯然不能滿足需要,甚至連營級迫擊炮都可以輕鬆將這些火箭炮摧毀,而另外一個問題是精度,雖然這種火炮是用來對面目標進行打擊的,但是就目前的精度而言至少對於華夏陸軍來說有些難以接受。”對於這種理論上的東西聶志遠見得多了,如果僅僅是孔洞的描述的話,聶志遠對其並不感冒。套用後世的一句話就是,你必須有乾貨啊!

    “方法倒是有,也許這套方法對於曾經的俄國來說成本有些高,但是對於華夏來說問題應該不大,第一個辦法就是將發射導軌換成發射箱,並且儘可能的長一些。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在火箭彈本身上做些文章,比如說我們可以將火箭彈尾部的噴嘴修正一下,將其變成一組和中軸有一定角度的偏差的噴嘴,這樣的話,炮彈在氣體的推動下會自動旋轉,這些噴嘴在噴射的時候就起到了穩定飛行狀態的作用。”季霍米羅夫邊說邊拿出早已經準備好的資料。

    “但是如果這樣的話,火箭彈尾部用於平衡的彈翼怎麼辦?他們會導致箱體過大,這樣降低了火力的密度,同時也增加了阻力。這也是我當初計畫中最大的一個問題。“看著陷入了沉思中聶志遠,季霍米羅夫補充道。

    “這個彈翼就是為了穩定火箭彈的,既然我們有別的方法可以解決穩定性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去掉,去掉之後,我們就可以使用發射管,並且還可以在發射管內部刻上螺紋膛線。這樣的話穩定性和精度問題都可以解決,那麼還要彈翼幹什麼呢?”幾分鐘後,聶志遠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而這次交流成為了兩人合作的開始,但是並不代表剩下的道路上就會一番風順。有了最基礎的技術原理後,如何將其製造出來是個問題,而如何定位這種武器,並且在現有的裝備體系中給它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又是另外一個問題。當然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說服上級。所以這才有了最開始的一幕,聶志遠又一次出現在彭毅的辦公室中,然後喋喋不休的向他描述這種武器未來的前景。

    “你找我說這些有什麼用啊,我是軍區指揮官,不是總裝備部的啊!再說了老聶還在北京呢,你找他也比找我強啊。他直接就能和總裝備部的人拉上關係。”彭毅再一次重複道。他甚至懷疑要是這小子再這樣無休止的找下去,會不會把自己搞的精神分裂!

    “但是總要有試驗場和軍方的需要吧,搞這東西錢和人都是問題,而且如果我們搞了半天結果沒人要,那不就白忙活了?您只要在報告中提到需要一種短時間內可以在中距離上投射大量彈藥的武器,然後我再讓我大伯推動一下,那成功的概率不是更大了嗎?”聶志遠貼著臉說道。

    “胡攪蠻纏。”對於聶志遠的回答,彭毅有些哭笑不得,總裝備部都有自己的試驗場還要找地方軍區幹什麼?不過這小子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自己不幫一把也有些說不過去,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並不算很難,不過是在報告上加上幾個字的事情。“整好我要給徐老闆寫封信,順帶就提一句吧,要是不通過的話,那麼這小子再找自己也有託辭了。”彭毅心中說道,更何況從表面上看他對這件事不算很熱血,但是內心深處還真希望這些傢伙能鼓搗出來一些好東西!

    感謝書友zhouyu1976和hukaikaka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暴風火箭炮

    “人才啊!”彭毅還是很夠意思的,本著送佛送到家的原則,他還在給徐傑的私信中特意附上了聶志遠整理的資料,而現在這些資料正擺在徐傑的桌面上,而當徐傑看到一款非常接近後世中被稱為冰雹的的火箭炮的東西后,徐傑也不得不感嘆一下這個面目全非的歷史。..

    圖上畫的很簡單,一輛1.5噸的卡車,在車體上架設著4排6個的發射管。發射管的長度在2米左右。而旁邊標準的炮彈則是長約0.8米左右的無尾翼火箭彈。在大概瀏覽了相關資料後,徐傑感覺這東西至少在遠離上要比歷史上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要強上很多。更像是一款德國火箭炮和俄國火箭炮相結合的產物。吸取了各方的優勢。

    說起前蘇聯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恐怕絕大多數人都十分瞭解,齊射時壯觀的長面和短時間內超大的投射量,再加上簡單到極點的發射裝置。這恐怕就是人們第一次看到喀秋莎火箭炮後的感覺吧。這款火箭炮幾乎秉承了蘇式武器的簡單實用以及投射量強大優點,在2戰中是一款相當不錯的炮兵技術裝備。不過和歷史上不同的是,這一款火箭彈並沒有實用尾部的彈翼,這讓徐傑感到有些奇怪。

    其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使用bm13火箭炮的炮彈彈翼是十分正確的選擇,因為蘇聯當時面對強大的壓力沒有足夠的產能和時間去搞某些過於複雜的裝備,所以bm13並沒有使用發射筒,更別說在裡面刻上膛線了,而是直接用發射導軌。這樣一來火箭彈的旋轉就完全靠火箭彈噴嘴自身了。轉速下來了,精度自然會降低一些。而歷史上俄國人處於成本的考慮。他們認為直接加裝彈翼來減少發射器的複雜性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了導軌和彈翼而沒有選擇發射筒和膛線。從成本上來說很不錯。

    在2戰歷史歷史上真正選擇複雜的渦輪噴嘴(和飛機上的渦輪不是一個概念啊。)和發射管以及內部膛線的國家是德國,和名聲大噪的bm13不同。德國2戰火箭炮給人的感覺是默默無聞,但是並不代表德國人就沒有好貨。歷史上德國人也有幾款不錯的火箭炮。從精度上來講,採用了渦輪火箭彈和發射管的德國火箭炮要比蘇聯的bm13要准一些,從射程上來講也算可以。(備註:德國2戰火箭炮中也有使用導軌發射的。)

    比如說德國的15m火箭炮(nb41、42型)可以把彈重34.15公斤的火箭彈打出6900米遠,而口徑達21m的42型火箭炮則可以把112.6kg的火箭彈打出7850米,從射程上來看比喀秋莎的8.5千米短一些,但是精度卻要超過後者。不過悲催的是這種武器在德國人手中最開始更多的是當成煙霧彈或者特種彈藥發射器而不是當成一種壓制性兵器,在喀秋莎火箭炮大行其道之後,德國依然沒有像蘇聯人那樣集中使用這種武器。而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德國人認為火箭炮的精度過低。而且裝填緩慢。但是德國人依然有車載火箭炮,部分火箭炮還贏得了陸地斯圖卡的稱謂。但是不管如何,這種武器的數量以及發揮的作用都無法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雖然在技術上和性能上德國貨可能更好一些。

    對於2戰火箭炮的作用,徐傑的定位就是一種廉價的可以再中等距離上撕碎對方防線或者攻擊的武器,在這個時代,射程過遠的重型火箭炮幾乎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在這個沒有先進火控,更不要說制導炮彈的的時代,長身管火炮在遠距離的精度都會比較低。這種精度只有火炮四分之一的東東距離遠了可就真的什麼也打不到了!所以射程在15km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喀秋莎有一種bm13dd的炮彈,可以打11km。)所以徐傑對這種火炮的要求就是12km以上就行。

    同時考慮到裝填的難度,徐傑認為單發炮彈的重量不要超過45kg為宜。也就是說和一發炮彈重量相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可以用人力狀態。你要是像德國人那樣搞出炮彈重達100+kg的8吋級別火箭炮,那麼光裝彈就很成問題。而裝彈緩慢的話自然會導致火箭炮的效率問題,畢竟火箭炮只是瞬時火力非常強大,但是要說到持續性壓制的話,還是洗洗睡吧。這個位面可沒有先進的火箭炮自動裝填設備,大量的火炮炮彈幾乎都要手動狀態。

    而這一方面聶志遠做的很不錯,他選擇的口徑和彈重正好和人力裝填的上限相吻合。而且24根發射管的重量也不算很重,一般的1.5噸卡車完全可以承擔。但是不足也是有的,那就是炮彈的長度還不夠。而且雖然有膛線來彌補火箭炮精度問題,但是去掉尾翼還是不妥的。而當年蘇聯在2戰結束後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在彈尾安裝4個弧形的彈翼。在發射前僅僅的和炮彈貼合在一起,當發射後。迅速打開提高穩定性。同時把炮彈重心定的稍微靠前一些,以增加穩性。從理論上說這樣做並不難,但是考慮到能否讓彈翼和炮彈以及發射筒完美的貼合在一起是一項技術活,所以徐傑並不確定這項改動什麼時候能搞出來,而另外一項就是如何把火箭炮炮彈做的更長一些,而蘇聯人的做法就是類似卷制炮管一般捲出一個火箭炮炮彈殼,而不是切削出來的。(這一點是作者在海陸空天慣性世界上看到的,要是有問題的話不要找我啊——!)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這種火箭炮最終將變成一個縮水版的bm21冰雹型火箭炮,雖然因為裝藥和其它技術問題無法達到20km以上的射程,但是在精度和火力上絕對會甩開歷史上的德國貨和蘇聯貨兩條街。至於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也肯定比歷史上的火箭炮表現的更好,更遠的射程更高的精度以及比較先進的地盤足夠讓他們變現的更好。

    “既然是歷史上bm21火箭炮的簡化版,那麼就叫風暴吧。”最終來了性質的徐傑還專門給這門火箭炮起了一個名字,並且要求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火箭炮的研發工作,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拿出樣品。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今天又到週五了,最近一週訂閱持續低迷——!作者決定今天下午再加更一章,希望各位書友能多多支持——!(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法國海軍

    要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主力戰艦損失比例最高的國家是誰,法國和奧匈帝國絕對算得上榜上有名,前者曾經建造了多達8艘左右的無畏艦和超無畏,結果最後打的只剩下2艘了,而且這還不算完,就連幾十年來辛辛苦苦積攢的前無畏艦也丟了一個精光。以至於在一戰結束後,法國海軍被譏笑為只有兩艘船的海軍!而作為一個殖民大國,法國人無論從感情還是從實際上不能坐視海軍的衰弱。雖然大戰結束後實力大減,但是作為一個擁有遍佈非洲和東南亞殖民地的大國,同時更為了對抗日益強悍的德奧艦隊,法國人必須咬緊牙關重建自己的海軍。“地中海也許不是法國的,但是肯定不能使同盟國的!”喬治萊格在一次議會會議中這樣擲地有聲的說道。

    法國需要建立一支什麼樣的海軍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喬治萊格、達爾朗等法國海軍的高層。法國人歷來喜歡創新,但是似乎這些創新有的時候並不好用。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中海戰鬥又幾乎打斷了法國海軍自拿破崙時代後化了近100年時間積攢下來的自信和雄心。作為一個傳統的海軍強國,你打不過英國也就算了,後來因為工業和國力比不上德國、華夏和美國也就忍了,但是連一個建國不到100年的意大利和從來不以海軍為重點的奧匈帝國都打不過,那可就太丟臉了!雖然有意奧突然襲擊的因素,但是敗的也確實有點稀里嘩啦。

    殘酷的現實讓法國人不得不借鑑其他成功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德國人的法國學不來,畢竟雙方的戰略和國力相差甚遠,同時德國人也不會和法國人進行交流,而剩下海軍戰略比較成功的國家就是華夏和意大利。而隨著戰後華夏和協約國之間關係的緩和,幾乎沒什麼交集的法國和華夏兩國海軍的交流也越來越多。而作為一個與華夏之間利益衝突最找的國家,法國和華夏之間的交流從深度和廣度上來講也比和英美的交流強的多。前者已經開始討論海軍戰略問題,而後者更多的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合作。

    “其實早在1戰結束前。法國海軍無論從規模還是實力上來講都已經成為了一支二流海軍,而1戰中激烈的海戰更是加速了法國海軍的衰敗,而現在,雖然貴國在竭力建設和扶持海軍,但是想回到19世紀末的地位顯然不可能了,所以貴國需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即,法國海軍在未來協約國中的地位是什麼?”在一次華夏和法國海軍代表團的會議中。作為華夏最為優秀的海軍將領,同時也是一手導致協約國在地中海的翻盤計畫落敗的幕後注視中之一的他,現在居然開始幫助法國人建設他們的艦隊,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情。

    “下面的話雖然很不好聽,但是我認為我說的將是最接近事實的,在未來的地中海之中,除非某個同盟國國家倒向協約國,否則的話,貴國海軍甚至是協約國海軍在地中海都沒有立錐之地。德國公海艦隊南下的進程已經開始,而在地中海雲集了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以及西班牙四國海軍力量。他們在實力上佔有絕對優勢。海軍部署在這個封閉的海域中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他們除了在空軍的掩護下停在港口之中外不會有任何作用,而一直不能離開港口的艦隊。其意義將十分有限,而且還會拖累法國本來就不多的空軍。”

    “在我看來,法國海軍未來的主要作戰地域在兩個方向,一個是大西洋,而另一個是這裡。”林永升用手中的鉛筆指了指位於非洲西南的一個島嶼,馬達加斯加島,然後又以此為圓心畫了一個圈。

    “北大西洋我可以理解,但是為何閣下還建議法國海軍在非洲西南的馬達加斯加島部署一支艦隊呢?如果是從破交的角度來看,效果也不會明顯。因為在未來德國攻擊的方向將是波斯和南亞次大陸,他們的艦隊和運輸船行走的航行也必然貼近大陸。以便處於艦隊和空軍的共同保護之下,更何況馬達加斯加島是不是太遠了?破交的效率可能會很低。如果法國分艦隊選擇和英國人一起利用印度的港口進行部署會不會更好?”喬治萊格有些不解的說道。

    “正因為遙遠,而且面積廣大,擁有足夠的縱深所以才安全,任何戰鬥都必須把自身的安全放在首位。擁有一個遙遠但是卻安全的基地總比擁有一個距離戰場更近死得更快的基地要好多了,至於說德國人的海上防禦體系嗎?我認為他並不像閣下想像的那麼堅固!”林永升接著哪鉛筆在阿拉伯半島上一劃說道:“首先阿拉伯半島的南部諸國並不是同盟國成員,而且環境惡劣,甚至連最基本的水源都難以保證,我很難想像德國人在這裡會部署大量的空軍。別的不說光後勤和維護壓力就已經很大了。”

    “而在意大利東非殖民地,先不說以這裡為基地威脅範圍十分有限,同時意大利態度就很有可能讓德奧的圖謀落空。所以說在印度洋西部其實是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弱勢區的。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同盟國運輸船和戰艦都將從這裡駛向南亞。無論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的可行性上來說,這裡都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區域。”

    “如果同盟國海軍與英國南亞艦隊和美國艦隊進行正面交戰的話,那麼這裡確實存在一個弱勢區。德國人必須通過加強在波斯灣的空軍來抵消英國在波斯以及南亞的空軍。所以德國人的部署重點絕對會是靠近波斯和印度的地區,而不會選擇阿拉伯半島。”仔細琢磨了一下,喬治萊格對林永升的說法表示認同。“但是我想如果我們的艦隊能使用英國人的迭戈加西亞島的話會不會更好?那裡更貼近戰場,而且離德國人部署的力量核心也比較遠。”隨後喬治萊格又提出了反建議。

    “注意我說過的話,馬達加斯加島之所以安全除了距離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縱深。馬達加斯加島是一個擁有60萬平方公里的島嶼。而且上面有多個港口,同盟國如果打這個島嶼的注意的話,他們要費多大的勁才能把整個島嶼都控制住?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對付島上的游擊隊?有需要多少艦隊才能阻止貴方從一水之隔的非洲輸送補給的船舶?這個具體數量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是個天文數字!”林永升笑了笑說道。

    “海軍是需要基地的,如果對方能摧毀基地的話,那麼我們的艦隊也無法長期駐紮在這裡,而且馬達加斯加島的基礎設施缺乏,幾乎不具備恢復能力。”喬治萊格還是對林永升所說的話表示懷疑。

    “上將先生,我說的縱深並不僅僅是馬達加斯加島。不要忘了,法國有個盟友叫英國,而英國在非洲南部有一處殖民地叫南非,而南非又幾乎是整個非洲工業和基礎設施最為發達的地區。”林永升心中已經有些不高興了,自己當年無論在華夏海軍還是在意大利海軍中鮮有人敢和自己頂牛,對方要說的對的話,也就算了,但是明顯這位喬治萊格是因為自己眼光不夠而導致的。怪不得法國海軍在1戰中被一頓暴揍,從水平上看,這位法國海軍的老大確實不如第谷啊。第谷雖然稱不上曠世奇才,但是至少一點就透。而喬治萊格嗎?則必須都給他說清楚。

    “退一步講,即使馬達加斯加島的基地遭到了攻擊,再退一步講,德國人把整個馬達加斯加島的港口全部摧毀了,但是那又如何你?貴國艦隊完全可以再撤往南非,而如果德國海軍重新北上,那麼還可以再打回來。而如果德國人打算持續和法國圍繞馬達加斯加島展開一場消耗戰的話,那麼他們的南亞攻略就只能放棄,我想一個稍有理智的德國高層都不會丟了西瓜去撿芝麻吧?一個難以被攻擊到的地區如果可以通過一次強攻一勞永逸的解決的話,那麼同盟國還可能去冒險,但是如果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解決問題,而且還和戰略目標相衝突的話,那麼我想同盟國寧可選擇被動防禦也不會主動去分散自己的兵力!”林永升耐著十二分的性子給對方解釋道。

    “迭戈加西亞島就屬於前者,德國人只要拿出幾週的時間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釘子,而後者在德國人看來就是一根鐵柱子,如果他們想徹底解決這裡的話,那麼恭喜貴方,德國人南進的計畫已經失敗了!”對於如何組織德國前進的步伐,華夏內部也是經過討論的,本著自己能不上就不上,能讓協約國干的事情自己就不干的原則,徐傑和海軍高層專門幫助法國海軍制定了這個計畫,在德國海軍身後埋下一個釘子,看德國人如何應對。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我殺殺我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求訂閱求支持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

    打敗對方艦隊和獲得海洋的控制權這兩件事情之間是有很大的聯繫的,但是並不對等,打敗對方艦隊後,你還需要有足夠的力量來維持對這片海域的控制,需要應對各種惱人的襲擊艦和潛艇。本輕小說由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和力量甚至比對抗對方艦隊都要大,這就是為何1戰2戰中德國艦隊從來沒有對英國皇家海軍構成致命威脅,而卻依然用潛艇和襲擊艦把英國人搞的焦頭爛額的原因。而現在,隨著德國海軍逐漸走向遠洋,德國人有需要面對曾經讓英國人頭痛的問題了,如何對抗協約國方面的潛艇和襲擊艦的攻擊。

    相對於經驗豐富(或者說久病成醫?)並且有大量輔助艦艇的協約國來說,同盟國在反破交方面幾乎沒經驗可言,而在未來的同盟國東進戰略中,單純靠一條巴格達鐵路根本不夠支持前線消耗,所以海運必將成為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所以華夏專門針對同盟國這個軟肋,幫助法國人制定了一套以西印度洋破交為主要目的的海軍戰略。而頗為巧合的是,這套戰略和雷德爾的航空巡洋艦與潛艇配合破交的戰略相似!

    當年華夏和德國最後一次聯手保住了航空巡洋艦這個艦種的另外一個用意就是在這,備戰並不緊迫而且海軍航空兵實力雄厚的華夏來說,這種戰艦意義有限,但是對於時刻準備戰爭的協約國來說這種利用了巡洋艦噸位並且擁有了較強航空力量的戰艦意義同樣重大。甚至於華夏還幫助法國人和意大利人設計了一款航空巡洋艦,而林永升正好藉著這個機會推銷給法國。

    “這艘船看起來更像是一艘前面裝有火炮的航空母艦,我們是不是叫它火炮航空母艦會更確切一些?”當喬治萊格第一次看到阿爾及爾號的線圖的時候曾經發出這樣的疑問!

    “這艘戰艦長210米,最大寬度米,兩座三聯裝主炮平鋪在前甲板。為了突出航空性能,這級巡洋艦沒有以往火炮戰艦那種高大的艦橋。整個艦橋被放置在甲板外側,不佔用飛行甲板寬度。煙囪也是仿暴怒級航空設計的。而為了保持穩性,這艘戰艦的船尾使用了方形船尾。整個飛行甲板長度達到了175米,最寬處也有25米左右。其中甲板前部有一部分伸出機庫。蓋在了2號炮塔上方,雖然會影響2號炮塔的射界,但是卻提升了航空性能。”林永升並沒有理會喬治萊格,開始介紹這艘航空巡洋艦。

    “為了節省甲板面積,這艘航母在左側和右側各安置了一台可摺疊的側弦升降機,這樣一來,整個單層機庫的長度可以達到長120米,寬18米。而機庫高度也可以達到比較理想的5米以上。如果以這個數據來計算的話,這艘航母至少可以裝40架左右的飛機,這個數據已經和萬噸級別的小型航母十分接近了。機庫前半段為封閉式機庫,後半段為開放式機庫可以用於暖機。因為從穩性上考慮,這級航空巡洋艦的裝甲甲板被設置在機庫甲板上,而不是在飛行甲板,所以戰鬥力保持性能比較差。”

    “整艘戰艦的防護性能也比較有限,目前的防禦標準是側弦防護為傾斜20度的主裝甲帶,用於抵禦級別火炮的攻擊。而水平主裝厚度為80mm,可以擋住500kg半穿甲彈的攻擊。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戰艦的裝甲防護覆蓋長度為130米左右,整個機庫甲板也不全是有防護的。動力上我們推薦使用設計功率12萬馬力,實際功率13萬以上的動力系統。航速能達到32節為宜,而防空火炮和雷達等電子設備可以由貴方自己決定。”林永升介紹完後說道。

    “那這艘戰艦肯定不便宜,它的噸位肯定不低。他有點像一柄細劍,鋒利異常殺傷力巨大,但是十分容易受損。”喬治萊格作為一名在海軍中混了20多年的老人,他可以確定這艘船的噸位肯定超標了,不過話說回來了,各國條約戰艦超標本來就不是什麼秘密,而且這次華夏和協約國站在一起。就算超標了也沒事,總之只要不是太過分超標也是一種可以利用的戰略資源!

    “根據在北京和羅馬簽署的兩個條約。貴國的航空巡洋艦噸位足夠建造2艘這樣的戰艦。我希望他們都能部署在馬達加斯加島,配合襲擊艦和潛艇對印度洋上航行的同盟國戰艦展開破交作戰。同時意大利海軍也將裝備這種巡洋艦。作為駐紮在東非殖民地的艦隊旗艦。”本著開誠布公的原則,林永升組後還是告訴喬治萊格,這級戰艦是同時為意大利和法國海軍準備的。

    “但是意大利是同盟國成員,這樣做不等於把設計資料拱手送給了德國人嗎?”雖然意大利海軍方面對協約國頻頻示好,雙方的關係也有了很大的緩和,但是雙方還遠未到一起研究武器的程度,在喬治萊格看來,只要意大利身上還打著同盟國的標籤,那麼這個國家就不能信任。更何況,如果哪一天雙方兵戎相見了,法國海軍的主要對手就是意大利人!

    “政治上的事情我們本來不該多說的,但是為了讓貴我兩方能夠彼此充分信任,我可以對我國的行為做以下的解釋,首先,這級戰艦的設計圖並不會落到意大利軍方手中,至少短時間內是這樣。這兩艘戰艦將在華夏的造船廠建造,在完工後移交給意大利海軍。其次,我國政府認為在未來貴國和意大利之間交手的可能性很小,意大利黑衫黨的這次行動絕對不簡單,而在這次行動後,我想意大利海軍和他們政治上的代言人與德國人握手言和的可能性已經趨近於零了。”說到這,林永升吸了一口氣說出了最後一點。

    “為了徹底打消貴國的擔憂,如果在戰爭期間,貴國受損戰艦進入我國領海範圍內,那麼我國將為其提供保護和維修,並且不受中立條約的約束。而在戰爭期間,華夏會劃出專門的海上安全區來保證物資能夠順利運往法國。”最後,林永升代表華夏給出的保證幾乎就等於告訴法國人,華夏在未來除了直接出兵之外,將為法國提供各種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代表法國政府和法國海軍感謝貴國慷慨的幫助和承諾。”對於華夏釋放出來的善意,喬治萊格必須予以回應,即使僅僅是口頭上感謝。就這樣,華夏海軍和法國海軍高層之間的第一次交流圓滿結束,而雙方的合作也以此為起點正式開始。在5個月後,法國人開始按照華夏提供的圖紙建造阿爾及爾型航空巡洋艦,但是讓華夏海軍想不到的是,到後來,思維頗具跳躍性的法國人居然還打算搞航空巡洋艦的放大版航空戰列艦!

    說道戰列艦火炮佈局,歷史上法國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和黎賽留級戰列艦絕對算的上特立獨行,全部主炮前置噸的佈局已經很少見了,除了法國戰列艦外就只有英國人的納爾遜級戰列艦,同時採用主炮前置而且採用兩座4聯裝佈局的戰列艦那只有法國人了!而當法國人把全部主炮都堆在前面的同時,還在後面安放了3座三聯裝呈品字形佈置的副炮。

    而這個位面上法國人同樣搞出了成熟的四聯裝主炮,而且他們同樣打算在這個位面上的黎賽留號戰列艦上使用2座四聯裝主炮前置的佈局。當然,因為設計理念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法國人在規劃這個位面的黎賽留號戰列艦時使用的是8門16吋主炮。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黎賽留級戰列艦後部的空間怎麼辦?如何去有效利用呢?

    結果法國設計師們提出了多種辦法,其中最簡單的一種就是把後面板弄成飛行甲板和機庫。同時用彈射器彈射戰鬥機,為了保證黎賽留號在炮戰中不會因為航空炸彈和汽油艙被命中而導致重大損失,法國人決定不在黎賽留號上搭載攻擊機,也就是說沒有魚雷和炸彈。純粹的全戰鬥機,而且油庫也被放置在裝甲盒中。這樣的改進計畫有點像歷史上的日本的航空戰列艦,他們同樣具有釋放飛機的能力,卻不具備回收能力。在徐傑得知後,他認為法國人頗有一種把戰鬥機當成“人操防空導彈”的意思!

    但是更讓徐傑想不到的是,設計上喜歡別開天地另創一家的法國人還搞出來其它設計方案,其中一些方案設計之前衛,造型之古怪可謂是讓人感到喪心病狂!當然了,這是後話,現在先不提。而就在華夏和法國展開合作之後,在華夏和協約國的支持下,意大利海軍建設開始進入了一個高峰期。黑衫黨和他背後的德國給第谷等人帶來了莫大的壓力,而在這種壓力下,意大利海軍的建設速度也開始加速。甚至於自從加里波第級裝甲巡洋艦出現後就再也沒有從國外買過整船的意大利海軍,最終決定向華夏訂購戰艦!以緩解造艦能力不足的問題。

    感謝書友hukaikaka的打賞~翱翔於宇宙的星群的打賞和月票~,以及書友120907221657690、kyo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加速建設

    在徐傑那個位面有一句頗為牛氣的話叫,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看上去霸氣值滿滿的。精彩輕小說閱讀,就上而在這個位面上,意大利人碰上了連錢都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戰艦產能不夠了!黑衫黨事件造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雖然在意大利北部鬧事的黑衫黨黨徒在幾天內就被清剿一空,城市中戰鬥過的痕跡也很快被清理,但是對於各方,尤其是意大利海軍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所以在這件事情過後,第谷開始全力推動意大利海軍的建設。

    作為華夏的盟友,以及協約國未來可能的盟友,兩大實力開始全力支持意大利海軍的建設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方面的支持,對於現在的華夏來說,贊助一些錢還真不成問題,而作為資本主義金融中心的美國和英國提供一些貸款就更不是問題了。所以有了各種或明或暗的幫助後,再加上意大利海軍及其政治代言人在國會的運作十分給力,(也有可能是某些政客懼怕海軍方面的刀子砍到自己頭上。)現在的意大利海軍是真不缺錢了!現在真正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有經驗的工人和設施以及船台來完成這些工作,要知道,除了造戰艦之外,作為一個海洋國家,意大利造船廠同樣需要建造大量的商船,而不少船台上正被民船佔用,而且還要留下部分船台為海軍船舶整修做準備。於是乎,悲催的意大利海軍發現他們現在居然陷入了有錢沒地方花的境地!

    “第谷元帥,現在各大船廠是真的找不到剩餘的船台來完成計畫了,2艘艘卡拉喬諾級戰列艦正在進行改進,另外安多爾沙造船廠也開始為新建造的戰列艦做準備。stt造船廠正在為新開工的巡洋艦做準備,rda造船廠準備建造新的防護航空母艦。再加上大量的驅逐艦建造任務。我們很難在4年的時間裡完成條約允許的戰艦份額。”當第谷再一次詢問建造計畫的時候。負責相關事務的官員又開始大倒苦水。

    按照條約的規定,意大利可以新建1艘戰列艦,3艘艦隊航空母艦。和多達12萬噸的巡洋艦。意大利國內超過3萬噸以上的船台有限,而每年戰艦都需要進船塢進行保養和維護。所以說意大利目前的船廠最多開工1艘戰列艦和1艘航空母艦。只有當兩艘卡拉喬諾級級戰列艦完工後才可以開工新的戰艦。而2萬噸左右的船台雖多。但是意大利需要從無到有建造10艘巡洋艦,其中2艘為航空巡洋艦,另外3艘重巡洋艦以及5艘輕巡洋艦。這個對工人和船台的壓力同樣十分巨大。如果再考慮未來新造的第一批巡洋艦每年的檢修需要的設施的話將更加巨大,而面對擴軍壓力,第谷最終決定將部分戰艦的建造工作交給外國。當然,戰艦的大部分部件都要由意大利廠商來提供。

    目前意大利海軍能選擇的國家並不多,同盟國是肯定不行了,協約國與意大利之間的信任也還比較脆弱。所以最終這個國家只能是華夏。而且還是第谷拿著華夏提供的貸款來建造意大利的軍艦,在經過一番談判之後,華夏將首先為意大利建造一艘單層機庫大甲板的裝甲航母和一艘紙面排水量為1.5萬噸的航空巡洋艦。“就你們給的價格,不僅作為設計師的我賺不到什麼錢,連船廠的利潤率都不到5%!你們真是撿了一個大便宜啊!”嚴博勳在私下裡曾經跟一名意大利的代表抱怨道。

    而意大利本國則開工了一艘4萬噸級的戰列艦和一艘防護航空母艦。這艘被命名為加富爾伯爵號的新式戰列艦是為了紀念曾經推動了意大利王國統一的那位傳奇首相,也同時為了紀念在1戰中戰沉的同名戰艦,這艘戰列艦幾乎可以稱為意大利海軍戰艦設計集大成者,其中尤為讓意大利人感到驕傲的是這艘戰艦的水下防護體系,“加富爾伯爵號的火力和裝甲盒防護也許不是最好的,速度也不是最快的。但是水下防護體系絕對是同級別戰艦中最好的。”在一次酒會中,喝多了了的一名意大利設計師曾經這樣說道。

    作為盟友,在過了的一段時間之後。華夏也獲得了意大利人新搞出來的水下防護系統資料,而一直對海軍建設十分感興趣的徐傑也弄了份簡圖來看。結果一看不要緊,他發現意大利人還想歷史上那樣搞出了一個結構異常複雜的普列賽防禦系統。歷史的慣性真是出奇的強大啊!

    普列賽系統很複雜,從外層向內分別為雙層船殼、內部的液艙和包裹著的圓筒形空倉以及最後面的弧形裝甲。(還有一些輔助結構,作者就不多說了。)其作用原理是戰艦一旦中雷,首先會把雙層船殼破壞掉,然後爆炸剩餘的能力會作用於內部的圓筒形液艙,因為液體是無法壓縮到,而且壓力會向著防禦較為薄弱的地方集中。那麼液艙所包裹的空心圓桶狀結構就會首當其中被破壞到,這樣一來的話本來應該直接作用於最後一層防雷裝甲的能量就會釋放在圓筒結構中。從而降低了對船體的衝擊。而且這套系統不會改變船體線型。對航速和穩性影響很小。理論上絕對十分先進。但是實際上嗎?那就要看具體做工了。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普列賽系統必須經過嚴密的計算而且和船體十分契合,其次。內部圓筒結構需要做的比較脆弱而弧形防雷壁必須足夠堅韌。第三個問題就是這套系統對於裝備了磁引信的魚雷防禦效果一般。畢竟船殼底部過於脆弱,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誰都跑不了,所以說最終的結果及時理論上十分先進的東西,但是實際卻並不一定就比普通的5層防禦結構好用。看著如此複雜的設計,徐傑不由的苦笑道:“但願這個位面的意大利工業水平高一些!”

    除了這個不知道實際效果究竟如何的普列賽系統之外,加富爾伯爵號的設計也確實不錯+80mm的傾斜19度,高度5.4米的主裝甲(裝甲水線下部分削弱)和的動力艙主水平裝甲外加的彈藥艙主水平裝甲。(好吧,對上歷史上美國人的mk6+超重彈的組合或者德國人的重磅制導炸彈依然防不住。)而與歷史上維內托級戰列艦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使用了3座3聯裝16吋主炮,而這款炮的技術部分來自於華夏。至於具體指標嗎?好吧,這炮還沒造出了呢,連設計師也不知道具體情況。

    除了強悍的防護和火力之外,這艘戰艦的航速也不錯,意大利人給它準備了額定輸出功率14萬馬力的機組,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跑出30節以上的速度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在這個位面上,意大利人很看重防空,所以歷史上維內托級戰列艦上裝的副炮消失不見了,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的副炮20門防空炮,除此之外意大利人還算給這艘戰艦按上大量40mm和20mm機關炮。

    意大利人造出來這艘和歷史上委內托級類似的航母,徐傑也不算吃驚,但是隨後意大利人開工的天鷹號航空母艦就讓徐傑摸不到頭腦了。“怎麼又改了?意大利人這算是品酒嗎?每種口味都要嘗一下?”徐傑是真的有些想不明白了。嚴博勳給意大利人帶去了兩種方案,一個方案相當於裝甲甲板化的埃塞克斯型航空母艦,而另一個方案相當於甲板擴大化的翔鶴型航空母艦。可以說這兩種方案各有優缺點,前者是強化戰列保持能力,而後者則是可利用面積比較大。

    然後意大利人不好取捨,果斷選擇了兩種設計一樣一艘,裝甲航空母艦交給造裝甲航母經驗比較豐富的華夏海軍來建造,而防護型航空母艦則自己練手。看樣子意大利人打算兩艘航空母艦都完工後,對比一下後決定第三艘航母選擇哪種方案。不過考慮到意大利人的造船速度,估計華夏為意大利建造的飛鷹號裝甲航母完工交付後,可能天鷹號都還在舾裝呢。

    除了建造大量的主力艦之外,意大利海軍同樣也在建造各種輔助戰艦,比如說高速補給艦和高速油船。雖然理論上意大利海軍的主場是在地中海,不存在補給問題,但是考慮到意大利海軍要在東非部署一支分遣艦隊,所以為這些戰艦配屬一些補給艦也是應該的。當然這對於明眼人來說很牽強,而真正的原因則是第谷已經開始考慮徐傑的某些建議了!而意大利海軍的大力擴充不可能不對其它國家帶來影響,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德國政府也緊跟著意大利海軍的步伐進行擴充!這種極不正常的情況給人一種山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條約期剛剛過半,而德國人的造艦計畫已經遠遠超過了時間的進度!

    感謝書友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日眠動物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8-31 23:36
第一千零八十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

    “第谷這是要和我們對抗到底啊!”舍爾看著窗外的停泊在威廉港的德國公海艦隊第三戰列艦分隊的三艘國王級戰艦說道。本輕小說由這是他曾經最為倚重的一支艦隊,但是現在嗎?呵呵,他們在德國主力艦中只能算三流了。這對於國王級戰列艦來說無疑是一個悲催的故事,而對於德國海軍來說,則是一個實力不斷增強的寫照!在經過數年的經濟恢復後,已經嘗到海權甜頭的德國人開始更加努力的擴充艦隊!雖然陸軍軍費同樣也在增加,但是陸軍需要拿出相當一部分力量來維持對新增領土的管理,那些俄國人可不老實。而海軍則不一樣,他們可以全力更新自己的艦隊。而當意大利海軍開始發力後,德國人也決定發力。

    “第谷既然想和我們對抗,那麼就讓他感受到德意志帝國的力量吧!一個三流小國而已。”上一次政變的失敗雖然是德國人有意為之,但是第谷的態度讓威廉二世十分的不滿!在他看來,第谷這樣的做法就是和同盟國徹底決裂!意大利地理位置重要,絕對不能落到別人手中,既然意大利現任政權不想和德國合作,那麼就給他換一個領導人!而為了事先這個計畫,德國首先要做的就是盡快促成公海艦隊主力南下的計畫。

    德國人並沒有急著立即開工新式戰艦,而是加開進度改裝1戰留下的那些戰艦,首先是原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全面改進和升級計畫,俾斯麥號最終還是被德國海軍遺棄。而伴隨著首艦的除籍。德國人重新命名了剩下的四艘戰列艦,分別被命名為巴伐利亞號、巴登號、薩克森號和符騰堡號。而這一級戰列艦也被重新命名為巴伐利亞級戰列艦,至於俾斯麥號這個名字則將要用在德國新建的一艘超級戰列艦上。4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被依次移入船塢之中接受長達近一年的大改。

    其中具體改進項目包括以下內容,首先是船體中部炮塔被移走換成動力艙,所有的鍋爐全部換成燃煤鍋爐。換掉老舊的管線,同時更換新一代蒸汽輪機,幾乎可以這樣認為。這艘戰艦的動力系統被換了一個遍。而改進後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最大額定功率輸出達到了12.5萬馬力以上,航速預期可以達到28節以上。

    而在防護方面。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主要改動就是增加了水下防禦強度,尤其是為了防水中彈,德國人做出了重大調整,在水中彈容易命中的深度上加裝了額外的裝甲防護,同時在船體側面裝甲了防雷突出部,用來抵禦威力越來越大的魚雷。同時適當的增加了水平裝甲。

    最終沒什麼改動的只有火力系統,德國本來打算研製一款新的15吋艦炮的,畢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巴伐利亞號依然將成為德國海軍的柱石。但是奈何研發優先級上為新船和約克級戰列艦準備的16吋艦炮排在前面。導致了目前巴伐利亞級戰列艦隻能先用舊炮湊合著。而經過改進後,新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噸位增加到了3.4萬噸以上,從舊式戰列艦變成了快速戰列艦。

    而三艘國王級戰列艦和兩艘凱撒級戰列艦的改進工作則比較滯後,原來德國人對於這些只有14吋艦炮而且艦體較小的戰艦有些不滿意,甚至決定在合適的時候廢棄兩艘凱撒級戰列艦,三艘國王也被納入了退役的考慮範圍之內,所以並不急著改。這也是為何當舍爾看著港口中的三艘凱撒級戰列艦感到百感交集的原因。相對於戰列艦,德國海軍對航空母艦上的投入更多!

    兩艘1.5萬噸級的航母布呂歇爾和馮德坦恩號服役後,德國海軍又立即開始著手準備第二級裝甲航空母艦。這兩艘以毛奇號和戈本號來命名。(按照德國人的說法,以1戰戰沉的戰列巡洋艦來命名未來的航母是為了紀念那些沒能看到戰爭結束的英靈和戰艦。)本來第一級航空母艦完工後會讓德國海軍獲得大量的經驗。但是隨著噸位的增加,德國人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以至於多少有些迷惑了。德皇威廉很希望德國海軍能夠擁有類似暴怒級航空母艦這樣的超級航母,他認為只有這樣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戰艦才能配上德意志帝國現在的地位!“新的航空母艦噸位不應該少於3.5萬噸,他的性能應該超過英國人的暴怒級航空母艦!”在給海軍部的批示中,德皇這樣寫道。

    而當舍爾等人接到了德皇的指示後只能一臉苦笑,因為他知道,威廉這個“任性的孩子”倔脾氣又犯了。德國一共才12萬噸的航母噸位,英美是因為經濟問題不得不利用戰列艦來改。而華夏是因為噸位優勢巨大,本著在條約限制下擁有最強戰鬥力的原則,德國第二級航空母艦的紙面標準排水量以2.5萬噸以下為宜。並且這級航母將成為德國海軍條約器的中堅力量。在向威廉“保證”以德意志帝國的造船能力和設計水平。完全可以以紙面標排2.5萬噸的航空母艦達到英國暴怒級航母的水平之後。德皇終於接受了這個數據,並且暗示這級航空母艦可以先建造2艘看看。如果可以,可以再加2艘!

    “看來這個條約不會維持多長時間了。”在和德皇的會談結束後。舍爾敏銳的感覺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帝陛下對條約的忍耐已經接近極限了,再加4艘2.5萬噸的航空母艦的話,那麼就意味著噸位超標。也許當第四艘航空母艦完工之時就是條約廢止之日!秉承德國海軍強調攻擊和防禦的原則。德國人第二級航空母艦選擇了單層大機庫加掛票的裝甲航母方案。本來德國設計師打算選擇雙層機庫的,但是奈何德皇要求航空母艦甲板擁有儘可能大的防護面積、100架以上的載機量外加較好的試航性!

    而在噸位限制下,德國設計師只能選擇掛票這種“廉價”的處理方式,總算讓這艘航母擁有較大的甲板(250米*29米)較好的防禦(裝甲甲板部分有80mm厚)和100架以上的載機量(機庫面積170米*米),而在升降機佈置上,德國人採用的居然是歷史上埃塞克斯的佈局,兩座升降機在中軸,側弦有一座單獨的升降機。而當徐傑看到這艘船的時候,誤以為是一艘裝甲甲板型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當然了,具體噸位多少,這個就看情況了,反正“紙面”上是2.5萬噸!按照計畫,決定先建造2艘,是否開工剩下兩艘根據情況定。

    德國人在忙著建造第二級航空母艦的同時,也開始實施“航空母艦”預備艦計畫。德國計畫建造兩艘3.5萬噸標準排水量的郵輪。這兩艘分別被命名為不萊梅和歐羅巴號的郵輪的船體將完全按照軍艦的標準來建造,不但在細分隔艙方面和戰艦一樣,甚至在某些建成後不易改動的部分(比如說水下防雷裝甲)直接採用裝甲鋼。而且整個郵輪的上層甲板採用全直通式的,以便隨時改成機庫,因為畢竟是以商船名義建造的,所以想實現裝甲甲板是不太可能的,德國最終將厚的裝甲板放置在預設的機庫甲板上。而作為一艘3萬多噸的大船,在未來這艘航空母艦將擁有270米*32米的超大甲板!而下層機庫的的長度將接近190米!並且該艦還擁有15萬馬力的額定輸出,必要時可以開出31節以上的高航速!按照德國人的計畫,這兩艘郵輪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在4個月內改裝成兩艘大型艦隊航母。按照舍爾的說法:“德國其實在同時建造4艘航空母艦!”

    當然了,想要完成這兩艘戰艦離不開國家的支持,無論作為運輸公司還是造船廠絕對不會沒事建造這種船的,經過三方不斷的討價還價,德國政府最終表示將負擔60%的建造費。而唯一的條件是,一旦開戰,這兩艘郵輪必須收歸軍方。

    就在德國大肆擴充主力艦的時候,巡洋艦的建造工作也沒拉下。埃姆登號航空巡洋艦已經接近完工,這艘航空巡洋艦擁有6門重炮和至少26架飛機。裝甲防護以防禦級別火炮為標準。同時另外3艘正統的重巡洋艦和2艘輕巡洋艦也開始陸續下水。其中重巡洋艦的火力標準是9門主炮。紙面排水量為1.4萬噸。側弦裝甲為厚傾斜20度。水平裝甲80mm。而輕巡洋艦則是9門主炮,紙面標準排水量為1萬噸。側弦裝甲為厚傾斜20度。水平裝甲在60到80mm之間。

    如果說意大利海軍的擴軍行動在世界範圍內還無法引起多大的影響的話,那麼德國海軍加緊擴軍步伐將引起世界的關注,這更像是一個信號,一個條約束縛即將被突破,新的軍備競賽即將開始的信號,在條約簽署後不到7年的時間裡,德國已經有了隱隱突破條約限制的表現,而這必將引起其它國家的關注和緊張。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