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隋唐大猛士 作者:木子藍色 (連載中)

 
mk2258 2018-10-16 23:04:1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22 67769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15
第720章 悔婚

霫部之地設為寘顏郡,置都督府,授多濫葛末為郡公,多濫部並白霫八部共九部,各置一縣,酋長皆授封縣侯,並授縣令之職。其下九部,分授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九個漢姓。

如此一來,不但三藩王有了想要的羅姓和漢名,而且連他們整個部落都得賜羅姓,就是其餘各部,也都得到了漢姓。

羅成這樣搞,當然有漢化的想法。

但另一方面,這種賜姓的做法,其實也是早有之。比如北魏曾經也主動的給當年的拓拔鮮卑諸部定姓氏,並改易漢姓。

後來宇文泰在西魏時,又搞關隴一體化,當時便給關隴集團裡的漢人將領士族豪強們,授給鮮卑大部族的姓氏,比如李淵的爺爺李虎被授為大野氏,楊堅的父親楊忠被授予普六茹氏。

連他們麾下的府兵,也全都跟著主將改鮮卑姓。

“謝元帥賜姓名授爵位封官職!”

三藩都齊齊下跪。

羅成虛抬手,“這是陛下所賜,大家趕緊起來。”

三人都是對著羅成很赤果的表了一番忠心,話裡話外很直接的表示我們只認楚國公你,其它的人不認。

改名為羅國慶的奚王可度者還直言說,之前曾求娶隋家公主,可如今中原戰亂,道路阻塞,我們覺得這婚事還是算了。

羅國慶要退婚,他本來是想退了楊家公主,求娶羅家女的,但後來一打聽,羅家也沒未嫁女,於是只能做罷。

三藩都在場,於是羅成乾脆便給三藩定了邊界,劃定界屬,然後又趁機給三藩內部的諸部也分了個界。

設郡置縣。

基本上,三藩還是他們說了算,汗王改封為郡公、都督、太守,加防禦使。

其下諸部酋長授封為縣侯、縣令,加團練使。

“今天你們三位都在,我們也就一起簽訂一份協議,以後避免再起些爭執。”

羅成讓人把討論好的內容擬成一份協議,在這份協議裡,開頭自然是先要申明三藩隸屬于中原,不再是過去的藩屬國,而是直接的朝廷疆土,是郡縣。

雖然是以這些藩人自治,可卻也是與過去那種不一樣。

可以說,羅成弄的這套,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畢竟還是奚契霫人自己管自己的地盤,可從法理上,卻是大大的改變了性質。

這就類似於唐朝的羈麼州制度,但羅成比那個野心要大。

先框進來再說,然後再慢慢想辦法滲透。

框進來了,就有理由有機會去滲透。

比如現在,設了郡縣,授了太守縣令,羅成當然也可以派些業務指導啊,比如派個郡丞或主簿,或者又是在三地修建驛站,設立辦事院,以及派商隊過去經商,將來條件成熟了,說不定還可以派軍隊過去修城堡兵站駐防什麼的。

總之,先把這口子打開。

三藩也不懂那麼多,這次本就是來表忠心的,羅成讓他們簽他們就簽。

況且他們也覺得,簽定這麼個東西也有點好處,以往三部雖然並為宇文鮮卑部出身,但部落間也經常會因為爭草場之類的有些爭執矛盾。

甚至就是三蕃自己內部的部落間,以往也經常是會發生矛盾,甚至戰爭的。

“現在簽了這個協議,以後大家就有界可依,若遇爭執,便按此裁決。為了盡量避免兄弟部落間的這種爭執,我提議,由我這裡向三郡派出郡丞和主簿過去,協助你們這三位都督、太守,放心,他們只是負責幫你們處理一些文書事務,並處理一些矛盾糾紛,訴訟官司之類的。若是你們願意,我還可以向你們下面的諸縣,也派去縣丞和主簿,負責文書、司法、貿易這塊,如何?”

三藩想了想,雖然這明顯是羅成想要插手到他們內務的動作,可只要不是影響到他們根本,倒也可以接受,於是點頭同意。

然後羅成說,“你們現在都兼有防禦使之職,各縣令也兼有團練使之職,這是統兵練兵之職,可否需要我派出副防禦使、副團練使,並帶一些忠武軍老兵為教頭,前去幫你們訓練兵馬?”

這下三藩猶豫了下。

“放心,他們過去,只是幫助你們訓練兵馬,並加強你們三郡與我忠武軍這邊的聯系往來,至於兵馬統領大權,依然是在你們。”

聽說只是如此,羅國忠先表態,“那我契丹求之不得,還望楚公早日派來副使和教頭。”

這下大家都十分高興。

於是協議達成,各自簽名蓋印。

協議每人一份,並在朝廷留底一份。

拿著這個長卷軸,羅成笑的很燦爛。

現在起,奚契霫只是族名,不再是藩屬部落,他們為大隋的三郡二十二縣。

暫時來說,他們還是自治,但羅成相信,這個口子撕開了,以後有的是辦法滲透過去,現在先以經商貿易為口子往裡經濟滲透,再以驛站開路,然後再派這些副使過去打頭站,等到以後,這口子只會越來越大的。

而三藩拿著協議也滿意的又返回遼北。

奚契兩藩帥,都由侯爵晉為郡公爵,自然高興。而多濫葛末原本侯爵都沒,這次也直接得了個郡公,當然高興。

至於三藩下麵的諸部,他們也各為他們討回一個侯爵,他相信他們應當會很高興的。

“大帥還真是大方,直接授給他們三個郡公,二十二個侯爵。”吏部侍郎杜如晦笑著道。

“一個爵位而已,惠而不費。”羅成笑道。

之前大業天子廢王公侯以下爵,只留三等。

現在羅成擁立楊暕為帝,便重新修改爵位制度,改成了親王、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縣侯、開國縣伯、開國縣子、開國縣男共九等爵位。

基本上是恢復文帝時的爵位制度。

不過比起來還是又有些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如今的這爵位,食邑改了。原本是每戶真封是要選五到七丁的大戶授給,這些封戶本來交給朝廷的租庸改交給封侯,其中三分之二歸封侯,三分之一再交給朝廷。

而現在羅成直接把這條改了,既無封地,也無封戶,所謂實封戶,只是按實封數折為俸祿錢糧,實封一戶每年給米兩石,或折成錢。

這個實封的待遇可比過去差些,過去實封一戶,一般都是要選那種五到七丁的大戶,享受他們本來交給朝廷的租調,光是租,一丁一年就要交兩石,五到七丁,那就至少是十到十四石粟,哪怕封侯只得三分之二,也是七到十石糧一戶,這還沒算調的絹布,更沒算其它各種從封戶那里弄來的土產。

可現在一戶只得二石,哪怕是米,這中間還是有許多差距的。 本帖最後由 bluebruce 於 2019-9-12 08:18 編輯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15
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

“一戶實封一年只給米二石或折錢錢,會不會有點少?”給事郎房玄齡問。

封邑制度,那是對功臣的賞賜,而賞與罰,對於朝廷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賞罰不公,自然會引起不平。

“也不少,京官正一品,祿米不過九百石,其下每品百石為差,至正四品,也只有三百石。至從八品,不過五十石,從八品以下的正九從九,甚至並不給祿。”

祿便是祿米。

按年給,一年分兩次發。

而俸,是錢,按月發,但隋朝立國之初,官員是沒俸的。後來雖然增加了這項俸錢,但也極少。

所以總的來說,隋朝官員的俸祿並不高,好在還有官人永業田、職分田、公廨田、公廨錢、爵田、勛田這些。

羅成的意思,現在雖還是打著隋的旗號,可有的東西,尤其是制度這方面,一開始就得定好,否則以後就不好更改。

所以羅成現在改爵制,重推九等爵,並已經著手給官將們授爵。

杜如晦認為,爵位應當少授,他贊成楊廣那種做法,少授爵使爵位顯得珍貴,同時加大封侯們的待遇。

而羅成,則認為,爵位該授還得授,不能太捂著,總不能跟朱元璋一樣,開國只授六個公爵吧。而另一方面,朱元璋給那些公侯伯封爵者的待遇確實是高,雖說明的封侯們也跟養豬一樣,但這是歷史原因,自宋開始,封侯們其實就沒什麼特權了。

這是一個歷史趨勢,總不能開歷史倒車,還給封侯們真的授封地開封國啊。

因此羅成的思路是,爵位可以多封一些,反正有九等,封爵以賞功,也顯榮耀。但另一方面,在封侯的待遇方面,則要削一削。

比如實封戶,得控制,封戶的收入也改變過去直接劃給封戶百姓的作法,而是只是一個戶數,按戶數折祿米或俸錢發放,讓封侯與百姓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不讓他們自己去徵收封租,這也能避免封侯有機會直接壓榨百姓,甚至斷掉他們的人身依附關系。

這對朝廷來說,自然是有大大好處的。

當然封侯們其它的好處也還是有不少的,比如可以按爵位授給相應的永業田,但數量方面也要改,原本國王授永業田一萬畝,現在羅成覺得有必要推出實授。就跟封侯的封戶有虛封和實封一樣。

親王虛封萬戶,但實封往往可能只有千把戶,所以羅成把這個實封的概念也引入到封侯永業田裡來,虛封萬畝,實封可能只有一到兩成,授永業田千畝或兩千畝,而且這些地必須是授到地多人少的邊地,禁止在中原地狹人多處授封。

除了封爵永業田,封侯還有的好處,便是如門蔭,子弟可入國子監讀書,可進親勛翊衛做侍衛,甚至將來可以直接侯選官職,這都是貴族子弟的優待。

甚至若是犯罪,身為貴族封侯,還可以議貴,讓他們能夠享受到特別審訊,以享受貴族待遇,並還能得到一定的減免。

正因如此,三個郡公二十二個侯爵,羅成還真沒有什麼捨不得的。

這些公侯們的永業田,羅成可是直接給他們授在自己的地盤上,至於那點封戶祿米,這才多少一點啊,隨便跟他們互市交易下,賺到的都不止這點了。

“那他們的爵位是世襲嗎?”

“一樣的,都是降等世襲,每承襲一次,降等一級。當爵位降到男爵之後,再往下便稱爵士,或獲得和男爵一樣的政治權力,能夠給子孫門蔭資格,可以讓子孫入國子監讀書,進三府侯選侍衛,但不再享有食封戶、爵位永業田等經濟權力,也不再有資格直接侯選官職。”

“全都降等世襲?”

“對,不設世襲罔替之爵,若有封侯有特大功勛,可由皇帝下特旨,令其爵位不降等傳給其子,但一道特旨只管一次承襲。”

你如果代代有大功勛,自然能夠代代請得特旨不降等承襲,可如果沒有特殊功勛,則每代都要降一等。

直到降至男爵後,再往下便只有稱為爵士,爵位不再能享有永業田和食封戶。

“那這降等後,這爵位的食封數和永業田?也要降?”

“嗯,按爵位相應降低封戶數和永業田,其餘的則收回。”

什麼東西都要有制度,有制度可依,就不會亂。

“異姓不得封王。”

羅成最後提出了這一點,這是許多朝代在立國之初都會定下的一條,雖然往往最後都會打破這條,但真到了那個時代,其實也是管不了了,一般那個時候都是國難邦危之時了。

同時,所有得爵的封侯,都不享有開國之權,就是並不真正的建立一個封國,諸侯也不允許有自己的私人武裝,連國官都沒有。

這樣一來,這爵位其實就僅相當於是一個加官,一個榮銜,能得些實際的經濟好處,政治特權而已,但並不會太大權力。好比一個國公,可能得到的封戶收入,也就是相當於一個一品官的俸祿收入而已。

現如今遼東朝廷,暫時還只是封了少數爵位出去,但官將們原有爵位還是承認的。羅成正醞釀著要重新調整爵位,比如給許多有功將士們授封爵,畢竟之前楊廣改爵,使得有爵者很少了。

封爵,當然也能夠激勵下將士們的。

之前魏征提議,要給羅成加封秦王之爵,楊暕倒是沒異議,反正他現在呆在六合宮裡,實際就是被軟禁在宮裡,別說出不來,就是宮裡的人也出不來,外面的人也進不去。

羅成也基本上不去見他,使的這位現在算是明白上了羅成的當了,可又有什麼辦法呢。

加封秦王,羅成沒同意,他認為現在不是時候。

“諸位,現在扶餘城拿下了,雖還有周邊諸城未下,但已經不用擔心了,我認為,現在可以開始調整部署,準備入關南下了。”羅成道。

扶餘城也打下了,奚契霫三藩現在也徹底倒向他們這邊,遼東的後患解除,羅成認為時機已到。

“馬上就入冬了,冬季也出兵嗎?”房玄齡問。

“冬季本來不適合出兵,可獨孤篡捅了我們一刀,而且捅的很傷,我們必須得做出回應,打下北平範陽,我們就能夠與嗣業的涿郡、雲內相連,如此一來,遼東忠武軍、定襄宣武軍、代北的義武軍聯結一起,便可橫掃中原!”

三軍合在一起,但不用擔心被各個擊破。

而遼東的糧食也可以支援代北的義武軍和定襄的宣武軍,兩軍的兵力,又可壯羅成忠武軍軍威實力。

“好,我們開始籌劃準備。”

“淵太祚還沒有回應嗎?”

“已經回復了,他的使者剛到遼東城,說請求大帥罷兵,願意和談。”

羅成呵呵一笑,“別急,先晾著他,等士信把整個扶余川掃平攻佔,我們再來跟淵太祚談,到時主動權便全在我!” 本帖最後由 bluebruce 於 2019-9-12 08:18 編輯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16
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

十月。

柿子樹的葉子已經落盡,只留下枝頭上累累的柿子在經過幾場秋霜之後,變的艷紅。

山東,東萊郡,蓬萊港。

張須陀披著貂皮袍子,卻依然止不住的咳嗽。代海寺一戰,雖然被親衛拼死救走,可那場戰鬥中留下的累累傷痕還是太重了,直到現在也沒有痊癒,並且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這傷勢反而又復發加重了。

“老師,你還是去遼東吧,到那裡安心養好傷再說。”

單彬彬過來看望張須陀,還帶來了遼東朝廷的最新旨意,加張須陀太子太保銜,授驃騎大將軍的散階,又授他兵部尚書之職,要召他入朝。

靠在躺椅上,張須陀雙眉緊鎖。

門生羅成對他向來尊重,如今還給他請封了齊國公的爵位,特授他實封一千五百戶,賜遼東永業田三千畝,又賜給高句麗奴、突厥奴百人。

可張須陀卻高興不起來。

他沒料到自己為隋征戰半生,扶保大隋,最後門下卻出了一個要篡隋的學生。

“遼東天冷,我還是願意留在山東。”張須陀道。

“老師,如今中原局勢混亂,江都已經招安了李密,授封他為魏國公、太傅、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尚書令,江都要對我們山東出兵了,而李密就是先鋒,來護兒和陳棱、宇文化及等人也將合擊我們,眼下山東並不安穩,還是請老師去遼東,那邊五郎軍中有醫術高明的大夫,也有不少好藥。”

“而且,遼東朝廷,也需要老師你這樣的柱國之臣去幫扶。”

張須陀長嘆一聲。

他不明白,為何皇帝會要招安李密。李密怎麼可能會歸附朝廷呢,他接受官爵,也不過是想趁機把山東吞併,先解決一個身後之敵罷了。

這天下,怎麼就到這般地步了,他張須陀完全看不懂了。

也許,他是真的老了,已經跟不上形勢了。

皇帝昏招迭出,年輕的羅成卻已經不甘於人下。

“我一把老骨頭,還已經病殘快死了,去遼東又有何用。”

“老師是不是對五郎的選擇有些不滿?”

單彬彬直問。

張須陀閉上嘴不說話。

“老師,你在河南任上多年,自大業五年就任齊郡郡丞,到如今大業十二年末了,算起來也八年了吧,這八年你練兵剿匪,可是賊匪越剿越多,為何?老師想過嗎?”

張須陀不吭聲。

“老師,你這些年剿的那些匪中,真正的匪又有多少呢,絕大多數都是咱們河南的百姓們,他們不過是過不下去了。年年剿匪,年年有,甚至越來越多。你再看看如今這中原之地,還有幾個地方可容的下百姓安居樂業的?甚至有多少百姓能夠填飽肚子?”

“老師,大家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就只能等死。”

“正如五郎說的那樣,君為舟民為水,可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而五郎和老師你雖然不用擔心活不下去,可難道還要繼續助紂為虐嗎?”

張須陀默然。

“五郎不止一次的說,要終結這亂世。他還曾經說過,最佩服的是文皇帝,認為他終結了魏晉以來的三百年亂世,重新一統天下,還黎明百姓安民樂業,開創了開皇盛世。可如今,天下亂成這樣子,難道還要繼續任其下去,甚至還要幫著維持這個樣子嗎?”

張須陀被單彬彬問的是啞口無言。

“五郎也知道老師對大隋有感情,一時間想法轉不過來,可老師只要想到,五郎和你要做的是,是重還天下太平,是造福億萬萬百姓,那麼就夠了。五郎不是侯景,並不想以禍亂天下為目的,他只想安民。”

“還請老師能夠幫他。”

“哎,好吧,你安排一下,我去遼東。”張須陀無話可說了。

單彬彬聞言大喜,“我馬上就去安排,給老師準備最好的大船,保證海上不會有半點顛簸。”

蓬萊城中羅府。

崔七娘抱著女兒,不樂意的對單彬彬道,“我不想去遼東。”

單彬彬瞪了崔氏一眼,“夫君在遼東城,身邊也沒什麼人照顧,你身為妾侍過去照顧豈有什麼不對的?再說了,現在兵荒馬亂的,讓你帶著大娘過去,那也是照顧你們母女倆,別不識好歹。”

“那東那苦寒蠻荒這地,有什麼好的。”崔氏嘟起嘴。

“你若是不肯去,也行,把大娘留下,我給你一封休書,然後你就可以滾了,想去江都找你父親也行,想去洛陽也罷,我都不會再干涉,如何?”

看到單氏發怒,崔氏有些畏懼。

以前還能仗著父親是朝中尚書,可以不怎麼把單氏放眼裡,可如今江都朝廷快完蛋了,丈夫在遼東另立新帝,誰都清楚那意味著什麼。

“我又沒說不去,你急什麼?”

“廢話少說,趕緊收拾收拾,正好跟老師的船一起走。”單彬彬說完,便轉身走了,留下崔氏翹起嘴,心裡腹誹不已。

三天后。

蓬萊港口。

一支龐大的船隊正要啟航。

張須陀和羅家家眷乘坐的是一條樓船,很大。如今海上沒什麼風浪,又是沿海岸航行,中途有許多島嶼,因此樓船也不用畏懼風浪,這船大還舒適。

羅母帶著幾個兒媳還有孫子孫女們,以及幾個女兒和外孫外孫女等這次也一起到遼東去。

除了他們的這條船,港口還有許多船同行。

既有各個商隊的商船,滿載著百姓的船隻。

王平安身上背著個布包袱,擠在通往港口的隊伍中,年輕的臉孔上還有些茫然。他是一名齊郡人,曾經是個家有十幾口人的大家庭,家裡有幾十畝地,還有頭牛,有個大院子,日子過的也踏實。

可這幾年,不是東征就是剿匪,百姓的各種瑤役、錢糧納起來沒完沒了,不時還會有賊匪殺來。

家早沒了,親人也死的死,離散的離散。

他曾經去做過夫役,也被叛軍裹挾當過賊,後來被官軍俘虜,於是便又回到了家鄉,可家鄉什麼都沒了。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16
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

房子成了白地,田地早荒蕪一片長滿了草。

甚至那長草的地也不再屬於他,因為前幾年就被家裡賣光了。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官府派人張貼告示,招募流民去遼東。

說到了遼東就能分田授地,能夠過上安穩的好日子,能夠吃飽穿暖。

甚至不管他們以前是從過賊,還是當過匪,不論他們以前是官府在編的良民,又或他們是部曲逃奴,只要報名,那麼過往的一切身份都不追究。

都一視同仁,只要到了遼東,就重新編立戶籍,列為良民,授田給地,安居樂業。

這個告示對他太有吸引力了。

他打聽了一下,他什麼也不需要交納,也不用帶,只要帶上自己就行了。官府會給他們安排好一切,包括路上的吃用,到了那邊也不用擔心沒有農具種子這些。

帶著最後一絲希望,他報了名。

然後跟著許多同樣對中原失去了希望的流民百姓一樣,經過登記之後,成為了移民隊伍的一員。

流民們先在各縣報名登記集合,然後再由官差帶到郡裡。

在那裡,王平安在官差的要求下,洗了個澡,裡裡外外洗的幹幹凈凈,甚至連頭發都給剃掉了,這讓他當時很抗拒,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怎麼能有所損傷呢。

但那官差告訴他,是為了防止生病。

他不明白防止生病跟剃發有什麼關系,但最後官差說不剃發就不能去遼東,他最後還是剃了,剃頭發的時候還留了兩行淚。

但現實的困境,讓他沒有選擇,能夠活下去,其它的都無所謂了。

好在剃過了頭發,洗了澡後,官差還給每人發了一套衣服,雖然也是舊衣,可卻洗的很幹凈,穿著也還暖和。

然後每個人領到了自己的身份牌,一塊寫著他們名字的木牌,上面還有些相貌特徵。從齊郡一路趕到東萊港,路上每天都能吃三頓飯,兩頓幹的一頓稀的,不但有鹹菜甚至還有熱湯。

這讓他感覺很有希望,並不是被騙。

“看到那條船沒,那船上坐的是張大帥,還有羅帥的家眷。”

前面一個同伴小聲的道。

這個傢伙長的很瘦,很機靈,最喜歡打聽各種消息。

王平安聽了後,心中一動,抬頭翹頸望去,果然看到了一條特別大的船,足有好幾層。

“張大帥怎麼也去遼東?”他小聲問。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告訴你啊,咱們張大帥升官了,如今封齊國公,授驃騎大將軍,要去遼東入朝為兵部尚書呢。”竹竿有些得意的賣弄他打聽來的消息。

“驃騎大將軍是什麼?以前沒聽過啊?”

“是遼東朝廷新設的官階,據說如今官階文武分離,各有一套,各有二十九階呢。這驃騎大將軍啊,就是武散階中的最高一級,從一品呢!”

王平安哦了一聲,他對於這什麼驃騎大將軍沒啥興趣,反正跟他又沒什麼關系,他倒更在意的是這位張帥跟羅帥的家眷都去遼東,這說明遼東或許真的不錯。

“你說我們到了遼東真能分到田地嗎?”王平安問竹竿。

“當然了,我跟你說啊,據說之前去遼東的那些人啊,可佔便宜了。丁男每人分地一百畝呢,丁女中男分地五十畝,連那些十二歲以下的,按口分地,一口分二十畝。好傢伙,不少人一家過去,分了幾百畝地呢,以前在中原,有些窮的露吊啊,全靠佃地幫傭過活,現在居然成地主了。”

王平安卻又打斷他問,“那咱們現在過去,馬上能分地嗎,分了地咱們住哪,農具種子怎麼辦呢?”

“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跟你說啊,羅帥都安排好了。咱們這一過去啊,是先五百人一屯,分到一起,然後他們會給我們準備好一些帳篷刀斧等工具,我們到了屯田的地方後,先伐木割草蓋房子修火炕伐木砍柴。”

“糧食呢?”

“第一年的口糧是上面發的,不過也不白發,這個先記在帳上,等以後我們自己屯田種地產出了,要還的,不過不要利息,所以說啊,天大的便宜呢。”

竹竿喋喋不休,他確實消息靈通,好多東西都打聽的清楚了。

比如說這頭一年,移民過去是五百人一屯,集體幹活,先建起屯子來,然後要一起開墾荒地,口糧農具種子耕牛這些,都是由遼東官府發給,但只是租借,先記在賬上,以後再還,不過不要利息。

等一年後,再把集體開墾的地,分授給屯子裡的人,這個時候,大家也算是站穩了腳跟,因此分地後自己耕種。

第一年集體墾荒屯田所得的糧食等,也全都分給大家,甚至連租都不要。

“分田之後,還可以繼續租借種子農具耕牛這些呢。”

竹竿告訴王平安,“可惜我是個單身光棍,要是有婆娘兒女可就更佔便宜了,人越多,到時分的地越多。機會就這一次,錯過可就可惜了。哎,要是能在這同往遼東的流民中,找到個女子成親就好了,哪怕是個寡婦也不打緊啊。”

這話王平安聽在耳中放在了心上,他覺得這話竹竿倒說的很對,可是這四周都是陌生人,又不知道哪裡有這樣的女子可以討來做婆娘呢。

那邊。

張須陀在單彬彬等人的目光下,登上了開往遼東的樓船。

站在甲板上,張須陀向著東萊港揮了揮手。

港口外海上。

一支船隊卻正在駛近港口。

船隻越來越近,桅桿上的旗幟也十分顯眼。

“是遼東來的船。”

“不是商船,是兵船,你看那旗幟,白虎旗,羅帥的兵。”

“羅帥派兵南下山東了。”

港口,眾人無不興奮著,對於其它的軍隊,大家習以為常的畏懼,可對於羅家軍,他們卻已經開始將之視為自家的子弟兵了。

看到他們不是恐懼,而是高興。

“羅帥終於要打到中原了嗎?”王平安望著那駛近的船隊。

竹竿卻道,“那又如何,我還是覺得去遼東安穩點,這中原到處兵荒馬亂的,哪知道打到何時休,還是去遼東安穩些。”

運兵船隊終於駛入了港口,一條條船靠港。

船上,一個又一個士兵跳下船,然後在碼頭上迅速集結。

一面面軍旗迎風招展。

軍旗下,一隊隊雄糾糾氣昂昂的忠武軍挺立。

那邊樓船上。

張須陀問,“是哪個將軍帶兵?”

很快他便得知,是羅存孝率領忠武軍第四軍自遼東旅順港過來,足足兩個步兵廂八千和一個騎兵廂兩千,整整一萬人馬。

“忠武軍之前不是還在攻淵氏嗎?”張須陀問。

“羅士信大將軍已經攻破扶餘城了。”

張須陀聽了有些失神,羅士信攻破了扶餘,羅存孝這邊已經渡海南下到了東萊,看來,羅成真要兵入中原了。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23
第724章 弒君

大業十二年秋。

李密在洛陽城外的金鏞城接受了江都天子的詔封,由齊國的魏王搖身一變成了大隋的太傅尚書令魏國公。

由魏王到魏公,好多人都不理解。

“老師,咱們反隋多年,為何如今卻要受楊家招安?洛陽城馬上就能攻下了啊?”王伯當不解的問李密。

李密正在試穿江都天子賜給他的紫袍玉帶。

“我反隋之心從未曾變過。”

“可?”

“伯當,這不過是權宜之變而已。”

面對著自己的得意學生,李密沒隱瞞他的想法。

李密當然沒想過要接受招安,更不曾想要做隋的臣子,但如今中原的局勢,有些出乎李密的意外。

或者說,他在這洛陽城下許久,其實已經陷入了一種進退不得的僵局。

王世充雖打不過他,可卻儀仗著洛陽城之堅固,死守不降。

他麾下雖兵馬眾多,可也不過是能虛張聲勢,實際上真正能攻堅的兵馬不多,他也一直在加緊練兵,可一支強軍不是短時間能練出來的。

“現在河北有竇建德、山東有羅貴,淮西有孟讓,淮南有陳棱、來護兒,河北有楊義臣,洛陽有王世充,關中有衛文升,你看,我們現在四面皆敵。”

洛陽就是一個關鍵點,可問題是現在這個點拿不下。

於是李密便困在這了。

當初他兵圍洛陽時,何等聲勢。

那時竇建德還在豆子崗中做鹽賊。

孟讓還只是想去淮西做個山大王。

可如今呢,他還是在洛陽城下,甚至把大半個山東丟了。

可竇建德卻據有河北九郡之地,做了夏朝天子。

連孟讓這個草包,都據有淮西山南十郡之地,也做起天子來。

李密豈能甘心?

現在必須得打破這個僵局,可此時孟讓不但沒想著要幫他一把,反而想著要來吞他的兵馬。

因此,對李密來說,孟讓已經是敵不是友。

他現在已經一個盟友都沒了,這是十分危險的境地。

在這種形勢下,皇帝要招安他去打山東的羅貴,李密自然是求之不得。

起碼,他暫時接受招安,那麼洛陽的王世充、彭城的來護兒陳棱還有淮南的驍果軍,都暫時不會來打他。

“那老師真要去打山東?這不過是狗皇帝的奸計,想讓我們二虎相爭!”

“我豈有不知,可僵局必須打破,否則繼續下去,我們就完了。”

當年楊玄感起兵之時,李密曾經給楊玄感獻上策攻涿郡,堵臨渝關,中策奔襲關中京師,下策才是打洛陽。

而如今李密卻在洛陽城下打了大半年。

不是他不願意去西京大興城,而是他也沒辦法。

沒的選擇。

此時他依然可以去大興,但這一路上怎麼辦?

潼關如何攻破?

洛陽城都打不下,大興城就能攻下嗎?

現在洛陽城下,好歹還有個興洛倉的糧食支撐著他。

若是棄此洛陽去關中,那他的大軍不但糧草會成大問題,甚至如今許多依附他的那各路人馬,估計大多都不會隨他去關中,因為好多人馬部眾,都是這中原的,他們對打洛陽更有興趣,沒興趣去關中。

關中是個好地方,能攻能守。

可偏偏他已經在洛陽這裡了,無法拋下這一切去西京,若拋下了,去了又有何用?

“萬一我們攻山東時,隋軍從背後下手怎麼辦?”

“所以我並沒有說現在就去攻山東,我已經派人去淮西廬江迎孟讓,說洛陽城即將攻下,迎他入洛陽城。”

這下王伯當更不明白了。

“孟讓一心要奪老師之兵馬,為何還要迎他來洛陽?”

李密只是一笑。

“因為這是破局的關鍵!”

淮西。

廬江郡,合肥城。

齊國天子孟讓接到李密的來信後,有些心動。

合肥雖是淮西大城,可還是太偏了一些。以此為都城,既無像樣的宮室,也沒有宦官宮女。

洛陽城就不同了。

洛陽是都城,是營建不過十年的新都,一切都是嶄新的,是巍巍雄壯的。

孟讓曾經去過洛陽辦事,見識過東都的繁華雄傳。

也遠遠觀望過洛陽的紫微宮城,若是能夠進入洛陽城,以洛陽為齊國都城,以紫微宮為自己的皇宮,那是何等的美事。

更別提,那洛陽城既大,且滿是財貨,宮裡更會有許多嬪妃美人。

“正好,這李密向來不把朕放在眼裡,屢屢不聽朕的旨意,這回朕過去,順便把李密拿下,真正把河南八郡拿到手,如此一來,朕的大齊,便有十八郡之地,據有最富庶的中原之地,到時天下還有誰是朕之敵手?”

一眾偽齊的宰相將軍們聽了,都直稱皇帝這個計策好,他們也一樣羨慕洛陽城的繁華富庶,都想去洛陽。

當下,孟讓便就此決定,揮兵北上洛陽。

大業十二年的初冬。

齊國天子孟讓率二十萬大軍北上洛陽,他沿淝水北上,一路上浩浩蕩蕩,十分威風。

渡過淮河後,便進入了李密的轄地,李密早就已經命令各郡的兵馬,恭迎齊帝禦駕北上,要什麼供給什麼。

這般恭敬的態度,讓孟讓等更是舒暢無比,也沒有把李密放在眼裡。

如此一路北上,經汝陰、淮陽,過潁川抵滎陽。

虎牢關下。

李密親自率部自洛陽城外趕到關前來迎接聖駕,這出迎百里的恭敬,讓孟讓更加滿意。

“臣已在關內擺下酒宴,為陛下與百官接風洗塵,請!”

孟讓笑呵呵的點頭,誇贊了李密一番。

“魏王請!”

等李密轉身帶頭引導,孟讓對左右道,“待攻下洛陽之時,便是拿下李密之日。”

虎牢關城中。

李密擺下的宴席很豐盛。

席上,李密更是頻頻舉杯敬酒,對孟讓說了許多恭賀之語,讓孟讓都在考慮,是不是攻下洛陽後,留李密一條命,給他留個太傅之類的虛銜讓他在洛陽榮養?

“陛下,今日之酒菜可還滿意否?”

酒過三巡,李密問。

孟讓滿意的點頭,“滿意,滿意!”

“滿意就好,這樣陛下黃泉路上也不會有遺憾了。”說完,李密將手中杯子摔落在地。

杯落地,突然自廳後湧出大隊的刀斧手。

李密的帳內將軍蔡建德直沖到孟讓面前,揮起環首大刀,一刀便將孟讓的腦袋砍落在地。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24
第725章 公敵羅成

孟讓倒在血泊之中。

屍首分離,腦袋被蔡建德提在手中,雙眼大睜著,死不瞑目。

而李密的帳內親軍,這時卻還在大肆砍殺。

孟讓和他的手下百官來赴宴喝酒,哪料到李密居然會在酒宴上下手,眾人連個武器都沒帶在身上。

於是一個接一個的宰相、大將軍、尚書等紛紛被殺。

這時不少人才反應過來。

酒意也全嚇醒了。

他們也不再復之前對李密時的那種傲慢態度,不少人直接跪在地上,拼命的向李密磕頭。

在鋼刀面前,沒有幾個人的膝蓋是硬的。

李密此時,卻依然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手裡又端起一個酒杯,很悠然自得的在繼續飲酒,甚至還夾了幾筷子菜。

看到許多人磕頭求饒。

李密又抿了口酒,然後才站了起來。

“我與諸位一起興起義兵,共同除暴安良,討伐昏君暴隋。可孟讓卻貪婪暴虐,我在前線作戰,孤立無援,久求援兵不至,孟讓從不曾派過一兵一卒來增援我,卻隔三差兩就要派人來向我索要錢糧,且從不滿足。”

“不但如此,我在這洛陽城下激戰,他卻要派人來奪我兵權,甚至計劃要殺我,敢問,我李密有哪裡對不起他孟讓。若非我為他謀劃,他又豈有今日?”

“今天,非是我要謀害他,實是他先要殺我,我不得不反抗爾。但今日只殺他一家,與諸位無關,若有驚嚇到諸位兄弟的,請見諒。”

至於那些跟孟讓一起倒在血泊之中的其它人,李密選擇無視。

好在李密這番話後,他的手下不再殺人。

大家驚魂萬分。

此時李密不管說什麼,他們都不會反對的,更不會有人敢指責他。

李密讓那些運氣好沒被砍的繼續上桌,然後給他們敬酒。

不少人手都在打抖,可不得不舉杯。

“我看諸位也有些累了,那就請你們先下去休息。”

李密派帳內親軍,把這些齊國百官都‘護送’去休息,實則是將他們軟禁起來。

然後他帶著王伯當等一眾將領,直接來到關城外的孟讓大營中。

李密也確實膽氣豪壯。

一入大營,便直言已經殺了孟讓,還細數了孟讓許多罪行,然後又說只殺孟讓,與其它兄弟無關。

同時,他還拿出了皇帝招安他的詔令,對著大營的齊軍宣讀。

“所有兄弟一起,皆赦免舊罪,重新隨我歸附朝廷,然後授給官職爵位!”

孟讓大營二十萬人,可此時群龍無首,諸將又都在李密手下,那些人本身也不過是群反賊亂兵,李密一番話後,居然都很安靜。

最終,李密成功的安撫住了這二十萬的孟讓部下,趁機將他們吞併。

然後,李密便親筆手書數封書信,給淮西十郡的孟讓舊部們去信,告訴他們現狀,並讓他們聽從自己的號令。

“早知如此,定不來這趟了。”

等虎牢關城中的那些孟讓麾下的百官將校們聽說大局已定時,都不由的內心嘆氣。來這一趟,半點福沒享到,還差點把命丟了。

可面對著李密的弒君,又沒有人敢放半個屁。

畢竟在賊匪之中,這種火拼其實很常見,越是人多勢眾的隊伍,這種事情就越多,而且裡面肯定也山頭更多。

勢力復雜,於是本身就擁有三十萬兵馬的李密在虎牢關把孟讓殺了,軟禁百官,然後那二十萬齊軍,也就順勢從了李密。

反正對他們來說,也不存在什麼損失。

孟讓當皇帝還是李密當皇帝,跟他們有什麼關系。

現在李密殺了孟讓,說大家跟我一起歸附朝廷,那些人也沒啥太大的感覺。

只不過大家從齊軍將士,搖身一變又成了隋軍將士。

魏王李密成了魏國公太傅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尚書令而已。

李密殺了孟讓,吞併他的兵馬後,接下來都一直在忙著安撫孟讓的麾下。他一面給這些士兵許多賞賜,一面又把孟讓的兵跟自己的舊部混編,以期最快的吞下這支大軍。

然後他又派出兵馬,去淮西接收地盤。

半是利誘半是威逼,迅速的拿下了十郡之地。

李密一時之間,勢力大增,地盤擴大了十郡,兵馬更是增加了三十萬。

坐在金鏞城的光極殿中,李密都不由的笑出了聲。

這筆買賣做的值啊。

“老師,如今咱們兵強馬壯,是否繼續打洛陽城?”王伯當也很興奮。

“不,先不急著打洛陽,咱們打山東。”

“為何?”

“因為王世充再龜縮洛陽,也不過是只烏龜,早晚有他糧盡之時,那時要殺要剮還不是隨我們?洛陽城先讓他代守一段時間,也無妨。可山東的羅貴,卻必須先除掉。”

李密跟江都楊廣一樣,都清醒的認識到,如今天下各路勢之中,實力最強的要說應當是羅成,地盤最大的還是楊廣。

可楊廣的天下如今各處都是反王,被反王割裂的支離破碎,因此實力也是大大削弱,難以集中起來。

羅成不同,他兵強馬壯,若他從遼東渡海頓陸山東,那以後要想驅趕可就難了。

李密已經把洛陽和中原,都當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豈肯讓羅成插一腳進來。

“只要我們搶先奪了山東,羅成沒了根據之地,便無法從海上大軍過來,他只能從河北南下,那時,自有獨孤篡或竇建德先擋著他,我們可以讓他們先鬥。”

已經擁有十八郡之地的李密,現在迫切的想把山東十二郡奪到手,那樣一來,這中原就他一家獨大了。

“老師,如今羅貴率軍兩萬駐東郡瓦崗,羅繼祖率招安的賊匪三萬駐魯郡任城,羅成妾侍李三娘率軍兩萬駐於瑯琊郡臨沂,咱們可先攻瓦崗羅貴。只要攻下羅貴,到時沿著濟水黃河一路向東,不必理會魯郡的羅繼祖和臨沂的李三娘,咱們直接殺到東萊港去,不給羅成渡海頓陸的機會。”

“哈哈哈,三郎你說的正是為師所想的。現在為師就授你為山東節度使、先鋒將軍,統兵十萬攻瓦崗羅貴!”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24
第726章 江都密謀

江都。

楊廣坐在宮中的坐榻上,也不由覺得冬寒徹骨。

聽了袁充的奏報後,他不由的覺得越發的寒冷,這真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啊。

“該死的李密,居然這麼輕易的就吞併了孟讓的兵馬地盤?這個孟讓,難道是豬嗎?”

皇帝此時甚至有些恨鐵不成鋼來。

李密弒殺孟讓,吞併他的人馬地盤後,居然還得意洋洋的向江都奏捷請功,說自己為朝廷滅了偽齊帝孟讓,為朝廷招安三十萬兵馬,收復十郡之地。

這簡直就是在打他楊廣的臉面啊。

“陛下,李密已經派王伯當率十萬人馬正式渡過了運河,進攻羅貴駐守的東郡瓦崗。”

“這難道是個好消息嗎?”楊廣氣急敗壞。

“陛下,這應當是個好消息。”

“好在哪裡?”

“陛下,就在李密出兵山東的同時,羅成派其兄弟羅存孝率遼東兵一萬也渡海抵達東萊登陸了。”

楊廣一下子沉默了。

羅成終於出兵南下了嗎。

“你之前不是說聯結淵氏,可以牽制羅成嗎?”

“陛下,細作從遼東發回消息,說羅成派其兄弟羅士信剛剛攻下淵氏的扶餘城,幾無戰損,淵氏折損兵馬兩萬餘。現在淵太祚已經在向羅成求和了。”

這個消息如一記重錘敲打在皇帝的身上。

“好了,朕知道了。”

皇帝嘆氣道,“既然李密已經出兵山東,那麼可下旨嘉獎一下他。還有,把司馬德堪和宇文化及的驍果軍調回來,讓來護兒和陳棱退守彭城既可,讓李密跟羅貴父子去鬥,我們坐山觀虎鬥就好。”

趁這機會,皇帝認為可以派兵過江去打杜伏威。

他現在還在念念不忘奪回丹陽諸郡,好退守江南。

“之前讓你給驍果軍將士找江南女子為妻,此事進行的如何了?”

“臣正在加緊辦理。”

“陛下,臣以為,江南如今有杜伏威、沈法興、林士弘、左才相等,並不安穩。就算沒有這些叛軍在,江南也不是可守之地。現在關中還有衛文升鎮守,臣以為還是當盡早回駕關中。”

楊廣瞪了他一眼。

“朕豈不知關中更易守,可現在哪有路回去?大江兩岸,皆是叛軍,連漢江畔,都是叛軍,這一路千里迢迢,如何回去?”

袁充卻道,“陛下,只要陛下肯下決心,總是能夠殺回去的,如今還有十萬驍果軍將士,多數將士家在關中,在外許久,大家都思家心切。若是陛下頒以重賞,則將士必定用心拼命,到時一路殺回關中,並不難。”

“說的容易。”皇帝卻並不想回關中,“你有沒有想過,就算回了關中,到時沒有關東之地供給錢糧,又如何守?”

不管袁充怎麼勸說,反正皇帝現在是根本沒心回關中。

“李淵最近有何動靜?”

“回陛下,李淵倒沒什麼動靜,不過李淵之子建成、世民、元吉最近卻很活躍,他們經常出入驍果軍營,與驍果軍將校往來密切,臣有些擔心。”

皇帝的臉色果然變的難看。

江都城中。

李元吉跟宇文智及正在一座青樓之中喝著酒聽著曲。

雖然到處都是叛軍,處處皆是烽火,可是這江都城裡,卻依然還是歌舞昇平的,雖然物價漲了,可對於這些勛貴子弟來說,並不會有什麼切身感受。

“江都的糧食快吃完了。”李元吉握著酒杯,突然道。

“嗯,我也聽說了。”宇文智及點頭。

“如今四面皆敵,雖然也還有一些郡縣忠於朝廷,可卻已經沒法把糧食運過來了。”李元吉又道。

“今天有幾個關中驍果軍逃跑,結果被皇帝下令抓了回來,然後全都處斬了。”宇文智及嘆聲氣道。

“沒用的,殺了這幾個,還會有更多人逃跑,殺是殺不怕的。我聽說不少驍果軍將士們都在私下議論說,皇帝要派兵過江去打杜伏威,奪回丹陽後,遷都丹陽。”李元吉道。

“江都都守不住,還遷都丹陽,有屁用,別的不說,糧草都沒有,如何守。更何況,現在丹陽還在杜伏威手裡呢!”

兩個公子哥此時也不免對未來充滿迷茫。

“李密現在倒是聲勢很大,剛殺了孟讓,如今號稱擁兵百萬,據地十八郡,你說他能成事嗎?”宇文智及問。

“或許吧,但我聽說羅成已經派其兄弟羅存孝率遼東軍登陸東萊港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順勢殺到江都來。”

“也是,這羅成也是個狠角色。”

“你說咱們怎麼辦,總不能在這裡等死吧?”

“等李密或羅成打過來吧!”宇文智及搖頭笑笑。

“只怕等不及這天啊,據說江都的糧食只夠吃一個月了,連這個冬天都撐不過去。”

“那怎麼辦?總不能也跑吧,可皇帝早下了旨意,誰敢逃,殺無赦!”

李元吉於是悄聲對他道,“我知道驍果軍將士人人想逃,就是隨駕的百官也都想離開這鬼地方。”

“確實如此,可你有什麼好辦法嗎?皇帝可是堅決不肯走的。”

“幾個人逃跑,肯定逃不掉的,但如果許多人一起逃,那皇帝就沒辦法了。”李元吉說道。

“你是說?”

“咱們多聯絡點人,然後大家一起跑,這樣皇帝若敢派人來追,咱們也不怕。說不定,還能把來追的人一起帶著跑。不管怎麼說,關中也比這裡好,兄弟夥兒的家眷親人都還在關中呢!”

宇文智及思來想去,覺得也是這麼個道理。

“好,那咱們悄悄的聯絡一下。”

宇文智及此時擔任將作少監之職,雖然他父親宇文述死了,可畢竟宇文家多年的權勢,還是有不少朋友的。

他很擔心羅成南下江都,到時跟羅成有舊怨的宇文家說不定能逃滅族之禍,所以他比李元吉還急著想逃離江都。

而李元吉呢,則是從父兄那裡聽到,皇帝現在對他們家很不放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可能下手,所以也急著想逃呢。

但一個兩個單獨逃,又逃不掉,所以才想著要抱團一起逃。

“虎牙郎將趙行樞與我向來交好,勛侍楊士覽是我的外甥,我去聯絡他們。”

“太子千牛柴嗣昌與我關系好,我去聯絡他。”

兩人把杯中酒飲酒,然後快步下樓,各自離去。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24
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

“陛下,江防急報,杜伏威過江了!”

深夜,一道急報通過宮門上的小窗,緊急送入宮中,將皇帝自夢中驚醒。

不等皇帝派兵打過江南,收復丹陽遷都南下,結果杜伏威倒是先打過來了。一段時間以來,杜伏威都是陳兵京口,屯駐北固山,表現出意欲從京口攻過瓜洲渡打到江都的態度。

只是時間一長,久不見動作,於是江都方面也都認定了杜伏威不敢過江。而沈法興、林士弘、左才相三支勢力在江南崛起,也都對杜伏威三麵包圍,幾家叛軍之間互相攻伐,倒讓楊廣覺得杜伏威這是自顧不暇了。

誰也沒料到,這個時候杜伏威殺過了江。

“瓜洲渡的淮南兵呢?”楊廣揉捏著有些疼的腦袋問。

“陛下,杜逆是從採石過江的。”

古代長江下游易渡之處有二,一是採石渡,二是瓜洲渡,分處于建安城的上下游。

江北之軍欲渡江攻建康,多出兵此二處。

而建康方面也加強這兩座渡口的防守,因此歷來在兩處渡口的南岸,都置兵戍守,立為軍鎮,這便是京口和採石。

此二地隔江相對的,便是東面江都,西面歷陽。

之前杜伏威一直以重兵屯於京口,使得江都方面都以為杜伏威就算真要攻也肯定是從京口渡江直攻江都,因此重兵是駐於東面防守。

可誰想到,杜伏威居然來了個聲東擊西。

之前久屯不出,這會不但跟著其它幾支叛軍互相攻伐,還能夠突然出手,在採石北渡。

其實這段時間杜伏威並不是沒有什麼動作,在攻奪了丹陽、宣城、毗陵、吳郡四郡之後,杜伏威雖有派兵繼續出擊,可東南有沈法興,南面有左才相,東面有林士弘,一時間無法再擴張。

聽聞楊廣正調兵準備南下,杜伏威便先下手為強。

之前他也一直在打造戰船,暗中做著渡江準備。

表面上,杜伏威一直派兵屯京口,實際上他一直在悄悄的撤走兵馬,只是每次晚上撤兵,一次只撤一點,然後還經常白天讓少量兵馬打著許多旗號過來,讓對面誤以為杜伏威又增兵京口。

如此一段時間後,其實京口已經只有不到五千人馬。

京口即為今鎮江,因最早孫權曾定都於此,號為京城,遷都建鄴也就是南京後,便改京城為京口。

自此以後,立國於東都者,均以京口為重鎮,東晉時,郗鑒經營京口以挫蘇峻之亂,遂建為雄鎮,號稱北府,與西府歷陽、南州姑孰一起拱衛京師建康。桓溫專擅朝政,視京口為眼中釘。

當年隋朝滅陳,賀若弼便是自瓜洲渡率先渡過長江,攻佔京口,與自採石渡江的韓擒虎合圍建康城。

正因京口重要,所以大家的目光都盯著京口。

卻不知,其實採石隔江與橫江渡相對,其地突向江心,有極好的渡江碼頭,是古代長江最易渡江之處。

當年秦始皇南巡,也是由此處渡江。

連孫策攻取江東,也由此渡江。

一般來說,若由北向南渡江,則從採石比京口好渡江,因為京口那邊江寬,且河湖密佈,北方的騎兵不易行軍。而採石以北,卻隔淮西而直面中原,騎兵容易抵達施展。

不過若從南往北攻,則京口比採石要好渡。

可杜伏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他有老兄弟輔公祏相助,又得羅成的三個義子來助,於是便自軍中抽選健壯勇武者,號為上募,裝備和待遇皆是最好,每戰必用之為前驅,戰後則要檢查傷勢,若傷勢在前,必有重賞。

若傷勢在背後等處,則有重罰。

此五千上募中,有三千丹陽刀盾兵,最擅長跳蕩沖鋒,又有兩千輕騎,這在江南之地,兩千騎兵已經是很強的實力。

這支精銳秘密訓練,悄悄的分批調往採石。

然後在冬季長江水淺之時,於暗夜裡乘坐趕制出來的戰船渡江。

一舉就攻破了採石渡。

歷陽和江都,被稱為淮東根本。

歷陽的失守,可謂是打了江都一個措手不及。

據說當時杜伏威留輔公祏鎮守丹陽,親自率闞棱三將率五千上募渡江。

在夜襲採石渡官軍時,激戰正酣,結果被一個官軍神射手射中。

杜伏威應箭落馬。

正當大家擔憂之時,杜伏威結果卻又帶著箭上了馬,揮刀直指遠處那隋將,大吼道,“不殺汝,不拔箭。”

然後,這個猛人就這樣拍馬揮刀直沖而去,一路直沖到了那人面前,一刀將那將斬於馬下,於是隋軍崩潰。

“趕緊調驍果軍去攔截!”

“詔李淵率兵去平亂•••••”說到一半,皇帝又想起李淵現在未必可信,於是改口,“詔來護兒任東南宣撫使,河南、淮南、山東三道皆受其節制,詔蕭瑀為關東宣撫使,河北、河東、漠南三鎮皆受其軍制。”

“再詔陳棱立即南下,指揮淮南軍討伐杜逆,令司馬德堪、宇文化及立即率下邳、彭城之驍果軍回江都護駕!”

歷陽。

烏江。

歷史上楚霸王自刎之地。

杜伏威剛攻下烏江縣城,此時他麾下的兵馬已經多達兩萬餘人,輔公祏又為他送來幾支兵馬。

在烏江城中。

杜伏威與闞棱等諸將商議接下來往哪打。

有的將領認為當往攻廬江,奪取合肥,理由是孟讓被部下李密所殺,現在廬江郡人人不安,李密雖有派人來接掌廬江,但軍心不安。

此時正是出兵奪取的好時機。

而廬江又是淮西要鎮,占據廬江,北可攻河南,西東掃淮西。

“不,我此次過江而來,豈是為趁機搶地盤的?我是來攻江都,來擒昏君的。所以,我的目標只有一個,江都城。”

闞棱表示支持。

要打就打江都。

“江都有十萬驍果!”有人提醒。

“十萬驍果?我看連十萬頭豬都不如!”杜伏威不以為然。

“傳令,全軍休整一夜,明日一早,越過滁水、翻過六合山,我們殺到江都去,擒昏君!”

十月底,當陳棱率領著八千兵馬剛趕到江都西面的六合時,前線已經接連傳來壞消息,杜伏威兵鋒正盛,已經出歷陽郡,攻入江都郡境內,連奪全椒和清流二縣,正往滁水北岸的六合縣而來!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25
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

六合,滁水。

陳棱率八千兵馬臨河駐紮,築起柵欄。

而杜伏威與陳棱隔江相望,此時其兩萬餘兵馬除留守歷陽、烏江以及全椒、清河四縣的幾千人馬,還有兩萬兵馬。

“陳棱想要借江攔我!”

闞棱看著對岸的隋軍道。

杜伏威手指著滁河,“就這麼淺淺的江水,也想攔我大軍?”他隋羅成東征西討,渡過的江河無數,甚至還跨過海,長江黃河濟水遼河鴨綠水渤海灣,哪個不比這條江更寬更深。

“節下,現在冬季枯水期,前面滁河水面寬約二十丈,深處約有一人深。”

“想不到這條小河還挺深。”聽到探馬回報,杜伏威有些意外,深處一人深,那就是無法直接過河了。

“節下,這只是滁水的一條支流,我們可以沿河往北走,要不了多遠,北面的河段更窄水更淺,完全可以直接過河。”

滁河發源自巢湖以東的山區,但上游水淺,尤其是此時是冬季,因此之前杜伏威他們兵出歷陽時,便已經越過了滁河的上游,其實此時他們也一樣是在滁河的北岸。

只不過江淮之地,河流眾多。

而現在陳棱據守之處,恰就是塗河的一條支流的東岸。

這條支流在匯入滁水的河口,還是水較深的,若是春夏豐水期,能夠達到一丈多深。

“那就繞到北面上游去渡河。”

陳棱看到杜伏威沒有直接過河來攻,有些失望。

可也沒有辦法,只能繼續拔營隔河跟著,這也是江淮之地的一個不足之處,這裡平原較多。杜伏威一旦過江,就不好攔了,他要去江都,那麼往哪都可以走,四通八達。

想如北方一樣,把守一個關隘穀口,以逸待勞,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數日後。

杜伏威終於率軍渡河,此處河水只有十來丈寬,水深更是不到膝蓋。

號角聲中,闞棱手持一把陌刀,策馬率一千輕騎率先過河,陳棱沿河攔截。

兩軍猛烈交戰,陳棱親自坐鎮河岸第一線。

其麾下也確實表現悍勇,可奈何闞棱更猛。

杜軍連續發起十餘次猛攻,最終陳棱軍抵擋不住,不得不節節後退。

好在陳棱統軍有方,雖後撤可並未潰散,始終沒有讓闞棱的騎兵找到突破的口子。

杜伏威軍成功全軍過河,陳棱後退十裡,紮營下寨,拒守不出。

“這個陳棱還真有兩下子,居然敗而不潰,難得。”

渡河一戰,杜軍只斬得陳棱部五百餘級,俘虜也不過三百來個。

“他娘的,老子就不信,還滅不了他陳棱!”

杜伏威下令,猛攻陳棱大營。

結果陳棱的大營雖然是敗退後匆匆立起,可抵抗卻十分頑強,連攻了三天都沒有攻下來。

而這時,有斥候來報,說江都那邊已經有幾支驍果軍正在趕來增援陳棱。

“給陳棱送套女人的衣服過去。”

於是西門君儀讓人去找女人衣服,結果只找到一套老太婆的衣服,於是他乾脆就把這套衣服送進營,然後還順便喊陳棱為陳姥。

陳棱好歹也是堂堂淮南道安撫使,豈能受此等大辱,營中諸將都勸他出戰,不過陳棱卻依然要等援軍到了再出兵。

可這時在軍中的監軍卻不肯幹了。

或許是因為如今局勢太亂,所以皇帝這次讓陳棱來討伐杜伏威,給了他八千精兵同時,還給他派了一位監軍。

這個監軍不是宦官,但卻是個文官,完全沒有打仗的經驗。

此時他見諸將都喊著要出戰,覺得士氣正盛,於是也讓陳棱出戰。

陳棱無奈,只得點起兵馬出營來戰。

雙方各自在平原上擺開陣勢。

闞棱一馬當先,率領輕騎圍著陳棱軍馳射,卻沒有沖陣。

而杜伏威率領著丹陽刀盾手舉著盾牌緩緩逼近。

雙方的戰陣足足排出了幾裡長,都是即薄且長的軍陣。

兩軍逼近,先是弓弩齊發,你來我往。

然後接戰,長矛手互捅,刀斧手亂砍,兩邊的騎兵各自在側翼糾纏。

陳棱軍倒是士氣還挺盛,可惜終於只剩下七千人馬,而杜伏威軍雖也折損了些,此時卻依然有一萬八千餘。

戰到午後,闞棱率領的輕騎兵還沒有決出勝負,可杜伏威的刀盾手卻已經突破了陳棱軍的防線,陷陣其中。

陳棱軍防線的口子越撕越大,最終被撕成兩半。

而軍陣既破,就只能各自為戰,這個時候,數量少的一方就再也難頂的住數量多的一方的攻勢了。

杜伏威手持著九環大刀,越戰越猛,率軍一直往前沖,根本不管不顧,只盯著陳棱的帥旗。

而這時,闞棱卻也擊敗了陳棱軍的輕騎,也加入到了戰團。

偏偏這時,監軍卻開始臨陣脫逃,他這一跑,也帶動著身邊人開始跑,許多本來還在堅持奮戰的士兵,還以為已經潰敗,於是也開始逃。

當潰逃開始,便已經回天無力了,再厲害的將帥,也很難重新組織一支潰軍。

杜伏威率軍一路追擊到了距離江都西面僅六十裡處,最終陳棱僅帶著不過十餘親騎逃回江都,八千大軍盡沒。

杜伏威追擊數十裡,斬首三千餘,降俘四千。

消息傳回江都,全城震驚。

人心惶惶不安。

皇宮裡,皇帝聽聞這個消息,手中的杯子都直接掉落地上,呆怔半天,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最後,還是袁充建議皇帝,趕緊調驍果軍回防江都,先準備打一場江都守衛戰再說吧。

對於敗將陳棱,皇帝也沒有降罪,反而繼續讓陳棱統領江都外圍的防禦,然後又派出了沈光去協防。

而江都的城防,則交由司馬德堪、宇文化及兩人負責,這個時候了,楊廣依然還是不肯信任重用李淵,反而覺得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更可信。

江都城裡。

將作少監宇文智及、鷹揚郎將李元吉正與一群朋友在一處宅子裡密商大事,前來相商的都是兩人的朋友,有內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秉、符璽郎牛方裕、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勛侍楊士覽等一眾人。

這些人既有驍果軍將領,也有負責城門守衛的城門郎,甚至還有替皇帝保管玉璽的符璽郎,以及皇帝身邊的禦醫,以及御前侍衛等。

“江都肯定守不住了,就是守住了也沒糧,依然是死路一條,咱們一起跑,回關中!”

做為牽頭人的李元吉道。

“眼下司馬德堪和你大哥宇文大郎擔任江都城防,咱們正好可以趁機逃跑。”

“好,我去找我大哥商議,讓他幫忙聯絡司馬德堪。”宇文智及道。
bluebruce 發表於 2019-9-12 08:25
第729章 驍果亂

江南的冬天讓宇文化及很不舒服,這裡的冬天雖然感覺沒北方冷,可這江南的冷卻似乎是帶著一股刺骨的冷,能直接冷到骨子裡去。

手捧著一杯熱茶,喝了半杯茶,總算讓身子暖和了一些。

“這該死的濕冷,這該死的杜伏威。”

這杜伏威就跟這江南的濕冷一樣,讓人發抖。他想起自己當年在遼東見過這傢伙幾次,可那時這傢伙不過是羅成麾下的一個小軍官,根本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誰能想到,現在卻能兵臨江都城外。

看著外面天色已晚,他揉了揉眼睛,天又要黑了,他得準備去巡城了。

就在這時,親兵說他兄弟宇文智及在外面求見。

“哦,讓他進來。”

宇文化及重又坐下,他跟智及關系很好,以前兄弟倆個可是相當親密。可是後來他被發配去敦煌,智及被發配去了交趾,兄弟倆個都受了不少苦。

父親死後,兩人也都想要奮發,要向羅家討回這個血債,倒沒有以前那麼荒唐胡鬧了。

宇文智及很快進來,他身著一件緋袍,看到大哥,眼神示意了下。宇文化及立即明白,然後把旁邊的人都揮退。

“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他直言。

宇文智及坐下,給自己先倒了杯茶,先喝了幾口茶暖身子。

“這江淮的冬天可真讓人討厭,我是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了。”

“誰又願意再呆在江都,可是我們現在又能去哪呢。”宇文化及感嘆著道。

“我們可以離開這。”

宇文化及看著兄弟,“怎麼離開?”

宇文智及便沒有隱瞞的跟他說起自己一夥人的計劃,說他現在已經聯合了幾十人,大家都不想再呆在這裡等死,都打算逃回關中去。

“大哥,你現在和司馬德堪負責江都城防,咱們正好可以帶著兵一起跑。”

宇文化及聽說了兄弟聯系的那些人,有些意外的道,“李元吉也要跑?”

“嗯,他也要跑,而且我看著好像李淵也是知情的。”

“哼,李淵跟羅成糾葛不清,他女兒還公然帶兵反叛呢,陛下早就想治他的罪了。”

“所以說李淵也是要跑的,大哥,咱們一起跑吧,留下來就是等死,要麼杜伏威攻進城來,要麼城中糧盡,又或者李密殺來,或山東的羅老四殺過來,怎麼都是個死,不能留這。”

“可現在到處都是叛軍,我們逃離江都,又如何回關中?”

“起碼先離開江都再說,實在不行,我們去洛陽投李密,他現在聲勢最大,占據十八郡之地,擁兵百萬呢。”宇文智及道。

“也好,不過現在江都城防是以司馬德堪為主,守城的驍果多是他的部將,我剛回江都,軍中沒多少可用之人。”

“那咱們去找司馬德堪,我就不信他會願意留在這等死。”

宇文化及瞇上了眼睛,他跟司馬德堪關系還算可以,以前司馬德堪就是走他父親的路子才當上的虎賁郎將,然後又進入了驍果軍。

畢竟司馬德堪雖說也算是關隴將門出身,但他父親早死,幼時便跟著個屠夫學殺豬當夥計,那時他母親跟一個和尚私通,那和尚便撫養教育他,這樣才能長大憑父蔭做了皇帝的翊衛。

再後來投入楊素門下,楊素死,又投入宇文述門下,靠著這些關系一路升為鷹揚郎將、虎賁郎將、折沖郎將。

現在驍果軍分為兩部,沈光統領一部與陳棱防禦江都外圍,而司馬德堪統領一部負責江都城防。

若能把司馬德堪拉過來一起跑,那成功的機率就大的多。

“好,你代我去找司馬德堪!”

司馬德堪下值歸來,在府中聽完宇文智及說明的來意。

“你就不怕我把這番話告訴皇帝?”

“司馬將軍,如今驍果軍人人思歸關中,個個都想逃離江都,陛下就算殺也殺不絕,況且,江都城內無糧草,外有叛軍,難以堅守,這個時候不跑,留著等死嗎?”

司馬德堪沉吟許久。

最終卻搖頭。

“司馬將軍不走?”

“皇上雖然無道,可是威令還在,你們逃跑,只會落得和郎將竇賢一樣被捕捉回來處死的下場。”

“可難道因此就要坐以待斃?”宇文智及質問。

司馬德堪卻道,“我觀如今天下局勢,實是老天都要隋滅亡,方今天下群雄並起,而就算是陛下的禁衛驍軍,可有心思逃跑的人也占了多數。”

“我以為,倒不如我們乘此機會,幹一番大事業。”

“什麼大事業?”

“乘機起事,成就帝王之業。”司馬德堪一字一句的吐出這句話。

猶如平地一聲驚雷,宇文智及呆滯當場。

他只想著逃離這個死地,卻從沒想過要起兵造反。

“這•••••••這••••”他嘴唇微微顫抖,已經說不出話來。

司馬德堪也是聽說了宇文智及的計劃,又知道他已經聯絡到了這麼多人,所以才覺得時機成熟,畢竟連李淵、宇文化及他們都要跑,那真說明皇帝是孤家寡人一個了。

與其大傢伙悄悄逃跑,還得擔心被抓回來處死,不如乾脆就幹他一票。

“你去跟你兄長說,我們要調整一下計劃。”

宇文智及臉色都有些白,只是懦懦的點頭離去。

司馬德堪馬上找來了自己的好友虎賁郎將元禮以及監門直閣裴虔通二人。這兩人一個是驍果軍的統兵大將,一個是負責皇帝宮門的宮門將軍。

一番試探後,兩人也有意逃跑。

司馬德堪說不如乘機舉大事,兩人驚訝之後還是興奮的同意了。

不過在最後推舉首領之時,三人卻意見不一。

司馬德堪當然是想自己來當這個老大,結果元禮和裴虜通卻認為應當推選許國公宇文化及來當首領,理由是驍果軍將大多都是當年宇文述的舊部,而皇帝身邊的許多隨從官員,也跟宇文家關系好。

再者,宇文化及爵位是許國公,地位也高。而他們這些人,要麼是虎賁郎將,要麼就是虎牙或鷹揚等。

如司馬德堪的家世更提不上臺面,若以他為首領,只怕難以服眾。

最終,司馬德堪雖然心中不滿,可也只能接受兩人的意見,決定擁宇文化及為首。雖然也可以擁唐國公李淵,可是眾人都跟宇文家關系更近,自然更願意擁立宇文化及。

“要想起事,還得造些聲勢才行,這樣弟兄們才會跟著我們。”

“宇文智及不是說已經拉攏了醫正張愷過來嗎?我們可以利用他這個醫正的身份,讓他在驍果中散佈消息,說皇帝已經聽說了驍果軍想叛逃西歸,所以讓禦醫釀造了許多毒酒,要利用犒賞將士的機會,把驍果都毒死,只和南方人留在江都。”

雖然這是個拙劣的謠言,可司馬德堪等人卻覺得眼下形勢下,定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我們各自去聯絡朋友,拉過來的人越多越好!”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