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文明] 洪荒之明玉 作者:明天修道 (已完成)

 
e0418 2010-11-3 23:07:59 發表於 武俠仙俠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53 97383
ccc1971 發表於 2019-2-23 22:23
第四五O章 姬周室代商湯

    眾諸侯隨武王、子牙一同來到九間殿,只見丹揮之下大小將領、頭目你擠我踫,擁簇兩旁。子牙傳下令去︰“軍士們先去將宮中大火撲滅。”

    武王對子牙說︰“紂王無道,殘害虐待人民,而那六宮還紂王身旁,其中宮女、宦官被害得慘。今日軍士去救火,難免傷到這些無辜。相父應當先下令禁止,不要讓那些剛脫苦海之人又受慘害。”

    子牙听了,急忙傳令說︰“凡是軍士將校,只允許救火,不要任意施暴,敢有違犯軍令,擅自取走宮中一件器物、殺一個人,斬首示眾,決不寬容。你們要明白這一點。”

    他話音剛落,只見那些宮女、侍衛宦官、軍官一齊高呼︰“萬歲!‘武王即九間殿中與眾位諸侯一同觀看軍士們救火。

    武王猛一抬頭,看見大殿東側有黃澄澄二十根大銅柱排立兩邊,于是問道。“這些銅柱都是什麼東西?”子牙說︰“這些銅柱就是紂王所制造炮烙之刑。”

    武王說︰“善哉!善哉!不但臨受刑人死得極慘痛,只讓我今天一看,也覺得心驚膽戰。紂天子真可說是太殘忍了!”

    姜子牙帶領武王進入後宮,到摘星樓下,只見至盆之內,蛇蠍上下翻騰,白骨遍地,骸骸亂滾。又見那酒池中陰風慘慘,肉林下冷霧迷漫。武王問道︰“這是什麼緣故?”子牙說︰“這是封紂做成蠶盆,殺害宮人用,左右兩邊就是酒池和肉林了。”

    武王說︰“太慘了,紂天子沒有仁德寬厚之心,居然到了這樣地步!”說完,不勝傷感。武王來到摘星樓下,見殘余之火仍有,煙也還沒停,只燒得十分狼狽,也有一些無辜宮女宦官被燒死內,尚有沒有燒遺體內,極其穢臭難聞。

    武王覺得心中有所不忍,忙吩咐軍士說︰“把這些遺體撿出去埋葬了,不要讓它暴露外。”

    又問子牙說︰“只不知紂王骸骨何處焚掉?應當另把它撿出來按禮將它安葬,不能讓它暴露天地之間;你我身為人臣,心中怎能安寧呢?”

    子牙說︰“紂王無道,人神共憤,今日**而死,實是上天對他報應。今天大王要按禮節安葬他,實是大王仁義呀!”子牙立即吩咐軍士︰“把這些骸骨撿出,不要混雜一處,一定要尋找到紂王骸骨,準備衣飾襲被和棺掉等物裝撿,按天子禮儀安葬他。”

    子牙命人安葬了封王遺骸。然後眾諸侯一同來到鹿台之上。上了台一看,只見閣聳入雲端,樓直沖霄漢,亭台層層疊疊,殿宇巍峨聳立,雕欄玉砌,金飾梁棟,又見夜明之珠,奇珍異宅,珊湖玉樹,裝點成了瓊樓玉宇,堆成繡閣蘭房。不時升起霞光萬道,頃刻間就有千條瑞彩,真是所謂目為之而炫,心為之而搖,神為之而飛,魄為之而亂。

    武王點頭說︰“紂天子如此奢侈綺靡,竭天下財力來滿足自己私欲,哪有不喪國亡身呢?”

    子牙說︰“古今之所以有喪亡之事,未有不是從奢侈開始敗落。故而賢君聖王再三叮濘垂戒後代君主︰‘要以自己品德為寶,不要以珠玉為寶,’這話是有道理。”

    武王又說︰“如今紂王已誅滅了,天下諸侯與市井百姓受紂王剝削禍害,殘害苦難橫征暴斂之煩惱,整日處于水火之中,坐于家中也感不安,站著也放心不下,今天不如將鹿台積累之財分散給諸侯、百姓,將倉中積累稻粟,用來娠濟貧饑之民,使天下萬民有其生機,享一享平安幸福。”

    子牙說︰“大王能說出這樣話,真是江山社櫻、天下百姓福分!此事應該去做。”于是武王命手下人去分發財寶,運送粟米。

    這時,軍士們後宮擒拿住紂王兒子武庚,子牙命人將他押到九間殿。眾位諸侯都咬牙切齒。一會兒,眾將軍將武庚推到殿前,跪了下來。眾位諸侯說︰“殷壽荒淫無道,惡貫滿盈,人神共憤,現應將他兒子斬首以正其罪,以泄夭地人民憤恨之情。”

    子牙說︰“眾位諸侯話說得很對。”武王急忙制止說︰“不能這樣!紂王任意行不道之事,都是手下奸按之臣,妖妃迷惑他心智而致,這與武庚有何關系?況且紂王炮烙大臣,雖然象比干、微子那樣聖賢之人都無法救正,又何況武庚這樣一個小孩子呢?現紂王已死,我們與他兒子有何仇恨?況且‘罰人之罪,不及于妻子小孩,這原本是上天好生之德,我希望能與眾位諸侯共同體察這一點,萬不可濫殺無辜之人。等君主繼位後,分封一塊領地給武庚,好讓商湯香火延續下去。這是我們用以報答商代先王恩德機會。”

    東伯侯姜文煥上前說道︰“元帥上,請听我一言︰現天下大事已定,應當擁立國君以使天下諸侯、軍士、百姓安心。況且天不可無日,國不可無君,天命有其原則,總是眷顧歸屬于至仁至德之人。現今武王仁德已天下共知,萬民心向往之,應當登國君之位,來安定天下萬民之心。何況我們各路諸侯進關,幫助武王來征伐無道之君,正是為了今天這件大事。望元帥將此立君之事承擔起來,不要遲緩延誤,辜負了大家一片苦心?”

    眾位諸侯一听都說︰“姜君侯所言十分有理,正說出了我們大家心中所想。”姜子牙還沒來得及回答,武王惶恐地推辭說︰“我地位輕微,仁德淺薄,名聲也不顯著,只是天天小心謹慎,以求減少過失,承繼先王事業都還顧不上,哪里敢凱望君主大位呢?況且君主大位十分艱難,只有仁義有德之人才能居之,求眾位賢侯一同選擇一個有德人來承繼大位,千萬不要讓我勉強湊合,讓天下之人笑話。我和相父早早回歸故土,謹守臣子之道就行了。”

    他話音剛落,東伯侯姜文煥一旁大叫道︰“大王這話可說錯了。天下大德之人有誰能象大王這樣呢?現今天下已歸周室,這並不是一朝一夕才開始。黎民百姓都用籃子提了食物,用壺裝了水來迎接大王軍隊,這哪里有其他什麼原因呢?只是認為大王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況且天下諸侯象影子一樣跟從大王,如同雲集一樣迫隨大王,跟大王去討伐無道昏君,他們對大王愛戴向往之心,本來是早就有。大王為什麼非要推辭呢?望大王听從眾人意見,不要讓大家失望。”

    武王說︰“姬發有何德何能,望賢侯不要堅持這一意見,還要訪問听從多人意見,這樣才能讓天下人心服。”

    東伯侯姜文煥又說︰“當年堯憑著大仁大德而受天命,登上大位,後來生了丹朱是個不肖之子,于是堯就尋找合適人而讓位于他。群臣一致推舉了舜,舜憑著大仁大德,繼承了堯國君之位。後來舜生了個兒子商均,也是個不肖之子,大舜又將天下讓給了大禹。大禹生子啟,很賢慧英明,能繼承大統,于是夏代一直延續了十七代,到了萊而失去德政。成湯又憑著至仁至德,將萊流放到南巢,取代夏朝而佔有了天下。下傳二十六世而到了紂,紂王大行不義,任意而為,以致惡貫滿盈。今天大王又憑著大仁大德率眾諸侯代上天行懲罰,現大事已定,那承繼君主大位,不是大王還能有誰呢?大王又為何要謙遜推辭呢?”

    武王說︰“我哪里敢與夏禹、商湯相比呢?”姜文煥又說︰“大王不重兵戎之事,靠仁義來教化天下之人,以致風俗淳厚美好,天下分為三分,大王佔有其二;因此,鳳凰岐山鳴唱,萬民安居樂業。上夭與人事,上下相呼應,這道理不可忽視。大王德政如此,與夏禹、商湯又差多少呢!”

    武王又說︰“姜君侯素來有才有德,應當做天下君主。”剛說完,忽見兩邊諸侯一齊上前,大聲說︰“天下民心歸屬周王已不是一兩天事了。大王為什麼要苦苦推辭呢?這可讓大家大失所望了!我們聯合一致,這里會盟,難道是件說做就做容易事嗎?我們無非是想立大王為天下之主,再次看到天下太平日子。現今大王不肯承大位,那勢必導致天下諸侯分崩離析,這就要生出禍亂了,這是讓天下永無太平之日啊!”

    姜子牙走到跟前急忙制止說︰“列位諸侯不要這樣著急,我自有名正言順說法。”

    眾位諸侯九間殿上,見武王不肯繼承大統,都紛紛爭論不止,子牙發話制止住爭吵,然後對武王說︰“紂王給天下之人造成了禍害,大王率領眾諸侯吊民伐罪,懲治了他,天下之人沒有不對大王心悅誠服。大王按禮應當登大寶,安天下。況且鳳凰曾鳴叫于岐山,祥瑞之兆屢次出現于周地,這些上天指示征兆,難道是偶然嗎?現今天下人誠心誠意地歸附周王,正是無人互交相應之結果,這機會萬不可失去。今天大王堅決推辭登大位,恐怕會讓天下諸侯們心灰意冷,各自散回本國,那就渙散一片,失去統屬,各自佔據領地,自然會生出動亂來。這可不是大王吊民伐罪本意呀!太使人民失望,這不是愛護人民方法,實是害天下之民做法。願大王仔細考慮!”

    武王說︰“眾人對我自然是有所偏愛,但我才薄德鮮,不足承擔這樣重任,恐怕會給先王帶來羞恥。”

    東伯侯姜文煥說︰“大王不要謙遜推辭,姜元帥自有主意。‘然後又對子牙說︰“請元帥從速籌辦登基之事,不要推延,恐怕日久人心就全散了。”

    子牙急忙傳下令去︰“命工匠畫出圖樣,建造祭台,作祝禱之文來明告天地社稷,等今後有大賢出現,大王再讓位也還不遲。”眾諸侯已明白了子牙心意。于是隨聲響應。旁邊有周公旦去監督造祭台。

    周公旦畫好了圖樣,天地壇前面建造了一座祭台。這台高三層,按天、地、人三才樣子,分為八卦形狀。正中設了“皇天後土之位”,旁邊立有“山川社稷之神”,左右有“十二元神”旗號,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豎立台上;前後又有“十桿”旗號,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立于各自位置,台上又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日太昊、夏日炎帝、秋日少昊、冬日擷項,中間有皇帝軒轅;壇上陳列排設了篷、豆、盞、篡、金爵、玉聳等祭器,還有生葛炙脯、鮮、醬、魚、肉等祭祀之物陳設貢桌幾案之上,無所不有。

    只見寶鼎中燒了香,金瓶中插了花,一切齊全。這時子牙才請武王登上祭壇。武王又再三謙讓,然後上了壇。八百諸侯排列整齊,立于兩邊,周公旦高高捧起祝文,上台開讀,

    祝文說︰

    “惟大周元年壬辰,越甲子昧爽主日,西岐姬發敢昭告于皇天後土神抵日︰嗚呼!惟天惠民,惟闢奉天。有殷受弗克上天,自絕于命。臣發承祖宗累治之仁,列聖相沿之德,予小子易敢越厥志,恭天承命,底商之罪,大正于商。惟爾神抵,克成厥勛,誕膺天命。予小子方日夜抵懼,恐墮前烈,敬修未逞。無奈諸侯、軍、民、省老人等,疏請再三,眾志誠難固違。俯從群議,愛考舊典,式訊吉日,抵告于天、地、宗廟、社授暨我文考,于是日受冊、寶,嗣即大位。仰承中外靖恭之頌、天人協應之符,慶日月之照臨,膺皇天之永命。尚望福我維,永終不替,慰兆人看戴之情,乘累業無疆之緒。神其鑒茲!伏惟尚饗。”

    周公旦讀完了祝文,用火焚掉了,然後向天地祝禱完畢。只見天空中為香煙所籠罩,瑞氣祥霧冉冉而升,天上天氣晴朗,紅日高懸,風和日麗,真是昌明之時,應運而生,太平景象,迥異往日。只見朝歌百姓你擁我擠,到處是歡呼之聲。

    武王受了天子符冊、玉璽,登基做了天子,面南端莊而坐。兩旁奏樂三遍,眾諸侯捧笛而出,高呼“萬歲”。拜賀之禮完畢,武王傳下旨意,命擺下九龍飾席,大宴八百諸侯,君臣共享興國大典歡樂。

    眾人喝過幾巡,都心情歡暢,興高彩烈。漸漸文武百官都感到酒已較深,各自相繼謝了天子之恩,辭別而去。

    後人讀史飄天文學曉臨仙掌動,玉階時听佩環忙。

    熙熙啤嚎清明世,萬姓謳歌慶未央。

    第二夭,武王設朝,待眾位諸侯朝賀完畢,武王對子牙說︰“殷紂王由于大興土木之功,竭了天下財力,又荒淫奢侈,失了德政,因此落個慘敗。我承蒙眾位諸侯推立為國君,我打算將鹿台財貨分散于天下諸侯,賜于各分封之王做承襲爵位費用,並將國家爵位分為五等,分封天下三分之一土地,朝中所任官員以賢德為標準,委任政事以才能為準繩,重視對百姓仁、義、禮、智、信五方面教育,堅持祭祀祖先,重信守義,祟尚仁德重賞有功之人,命諸侯各自帶領人馬回到自己封國,去平安地享受太平。”

    又命人將摘星樓殿閣全部拆毀,分散了鹿台財貨,開糧倉,分散所儲粟米,將被囚禁箕子釋放,祭奠了比干墳墓,修整了商容舊居,放出了內宮宮女,賞賜百姓,使萬民心悅誠服,並停息武事,重興文教,將戰馬放歸華山南麓,將隨軍菜牛放于田野桃林,以此來表明天下賓服。

    武王即天子位,朝歌秉政方才一月左右,天下萬民已安居樂業,人與物各安其所,祥瑞之草生出,鳳凰出現,甜美泉水充溢,甘霖降于田野,星星與雲彩均呈祥兆瑞。和和美美、熱熱鬧鬧,真是一派太平景象。。

    武王做天子君臨天下,使上天與下人交相感應,人民安泰,萬物興榮,天上降下祥瑞之象,萬民沒有不心悅誠服、感恩戴德。天下各路諸侯都辭別朝廷,各自回到本國。子牙進入內庭去看望武王。

    武王說︰“相父有什麼奏章呈來?‘

    子牙說︰“現今夭下已經安定,老臣啟奏陛下,命官員鎮守朝歌。”武王說︰“一切听相父安排,任命什麼官員呢?‘

    子牙說︰“那武庚既然蒙陛下不殺,讓他守衛本國疆土,以存商湯香火,一定選用個官員監守才行”。

    武王說︰“等明天早朝時商議。”子牙退朝回到相府。到了第二天,武王設早朝,諸侯朝見完畢,武王說道︰“我現封武庚世世代代守衛本土,以便承續商湯香火,但一定要派人來監國,應當用誰才合適呢?”

    武王問完後,大臣們一同商議道︰“非用親王不可。”于是建議讓管叔鮮、蔡叔度二王監國。武王依準了。于是命二叔留朝歌監國。
ccc1971 發表於 2019-2-24 15:27
第四五一章 大業成,武王歸國

    武王傳下聖旨︰“明天大駕歸國。”武王這道聖旨一下,朝歌軍民包括老年人都商議著要挽留聖駕。第二天武王囑咐二叔監國,然後大駕起行。只見那些朝歌百姓,扶老攜幼,跪拜路上,大叫道︰“陛下將我們從水火之中救了出來,今日一旦回歸本國,這是使朝歌萬民失去了父母呵!望陛下對天下百姓能一視同仁,留居這里,我們百姓將非常歡喜!”

    武王見百姓們誠意挽留,于是安慰他們說︰“現我已命兩位弟弟監守朝歌,他們和我一樣,一定不會讓你們無所依靠。你們要奉公守法,安居樂業,為什麼非要我留此處,這里才是安寧之地呢?”

    百姓見挽留不住,于是就放聲大哭,震天動地。武王也感到有些傷心。又叮囑兩個弟弟說︰“人民是國家根本。你們切不可輕視虐待百姓,應當象對待自己兒子一樣關懷愛護他們。如果你們不體察我心意,虐待了百姓,我一定不會為親兄弟遮攔。二弟一同多加注意!”二叔接受兄長之命。

    武王當天起駕,往西岐進發,百姓們哭著送了一段,就回朝歌了。武王大駕離開朝歌回往西岐,一路行來,不幾日就到了孟津。回想當時渡孟津之時,曾有白魚跳進船中,成湯大軍及梅山七怪這里攔截,今日一看,這里又是一番情景。武王心中不禁感慨萬端。

    武王同子牙渡過黃河,過了澠池,出了五關,子牙一路之上,忽然想起那些隨同征討殷商而陣亡將士們,心中十分哀傷悼念。一天車駕來到金雞嶺,過了首陽山。只見大隊人馬正前進著,前面有兩個老人攔住了去路。

    他二人對旗門官說︰“替我將姜元帥請來說話。”左右軍士急忙報進中軍大帳,子牙忙出轅門觀看,原來是伯夷和叔齊二人。

    子牙忙躬身行禮,說︰“二位賢侯要見姜尚,有什麼見教?”伯夷說︰“姜元帥今天回兵,紂王被如何處置了?”

    子牙說︰“紂王荒淫無道,天下諸侯、百姓都背棄了他。我軍進入五關,只見天下諸侯已集會于孟津。到了甲子之日,紂王率兵旅甚眾,居然敢于與我軍抗爭,他前面兵將倒戈相向,轉而向後攻擊紂王,于是紂王大敗,血流成河。紂王走投無路,舉火**。現天下已安定。我們主上武王分散了鹿台財貨,開發了庫糧,祭祀了比干墳墓,修整表彰了商容舊居,天下諸侯沒有不心悅臣服,于是大家推尊武王為天子。現今天下,已不再是紂王天下了。”

    子牙說完,只見伯夷,叔齊仰著臉哭泣,並大叫道︰“令人傷心啊,令人傷心,用暴力來替換暴力,我要怎樣才好呢!”哭完了,一甩袖子,一直奔首陽山而去,並作名日《采薇》詩,七天不吃周糧食,餓死首陽山中。

    後人有詩來悼念他們︰

    昔阻周兵首陽,忠心一點為成湯。

    蘭分已去猶啼血,萬死無辭立大綱。

    水土不知世界,江山還念舊君王。

    可憐恥食興朝粟,萬古常存日月光。

    子牙率兵過了首陽山,到達燕山,一路上周國百姓用籃子裝了食物,用壺裝著水來迎接武王。這一天,武王車駕來到西岐山,忽然有上大夫散宜生、黃滾前來接駕,率眾文武百官跪伏道路兩旁。武王車中見眾位弟兄與黃滾老將軍帶著孫子黃天爵,武王說︰“我東征五年,今天又見到你們,不禁感到滿懷悲傷憂愁之情。”

    宜生走到近前啟奏說︰“陛下今日登臨大位,天下太平,這是何等喜慶之事。我們做臣子,又看到了天子尊容,正是龍與虎重逢,君臣和樂,陛下與天下萬民同享太平,又有什麼淒慘不愉呢?”

    武王說︰“我由于會同諸侯討伐封王,東進五關,一路上兵戎相見惡戰相續,損傷了我多少忠臣良將,他們未能一天享受太平,卻先命歸黃泉之下;今日見到你們年老,年輕,生存,死去,都有了極大變化,這使我不禁生出日月如梭,物是人非感嘆,所以心中郁悶不樂。”

    散宜生啟奏說︰“做臣子死于忠心為主,做兒子死于孝敬父母,這都是為了報答君主,父母大恩,並留下千古忠孝美名。這本身是件好事。陛下給他們子孫封以爵位、供以律祿,使其世世代代享受國恩,這便是報答他們了,又何必郁郁不樂呢?”

    武王與眾大臣並排乘車馬而行。西岐山到岐州只有七十里路,一路之上萬民爭相一睹龍顏,人人歡心鼓舞。武王車駕文臣武將、軍民百姓簇擁之下來到西岐城。只听笙簧之聲響徹雲霄,香氣彌散。

    武王到了大殿之前下了車,進入內庭,參見了太姜,拜渴了太妊,會見了太姬,然後設宴于顯慶殿,大會文武百官。君臣歡聚一堂,開懷暢飲,醉而散。

    第二天早朝,文武百官參拜完之後,武王說︰“有奏章出班啟奏上來,無事就早些散朝。”

    話剛說完,子牙出班奏道︰“老臣上奉天命征討殷商,滅掉紂王,興周立業,陛下大事已經確定。只有那連年征戰之中陣亡將士、仙道尚未受封。老臣一二日之內辭別陛下,到昆侖山拜見掌教師尊,請下玉碟、金符,封贈陣亡之人,使他們各自安于其位,不致于悵然無所依傍。”

    武王說︰“相父話很對。”話還沒說完,午門官啟奏說︰“外面有商紂大臣飛廉、惡來二人等候聖上召見。”

    武王問子牙說︰“今天商紂之臣前來見我,想干什麼呢?”子牙奏道︰“飛廉、惡來都是紂王大臣,我們打敗紂王時候,這兩個奸賊藏了起來;今天見天下已經太平,是想來欺蒙陛下,希圖陛下賜予爵位而已。這樣奸按之人,怎能讓他們一天活天地之間呢?但老臣自有利用他們地方,陛下可宣他們進殿,等老臣吩咐他們,自有安排。”

    武王听了子牙話,降旨說︰“宣二人進殿。”左右侍衛將二人領到丹揮之下,行大禮拜見之後,二人口中說道︰“亡國之臣飛廉、惡來願陛下萬歲!

    武王說︰“二位前來,有什麼要求?”飛廉奏道︰“紂王不听忠諫之言,荒淫無道,沉儷酒色,致使江山社授不保。我們听說大王仁德傳于天下,天下萬民無不歸心,真可以與堯舜並駕齊驅了。因此,我們不怕千里之遙,求見陛下,一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如能承蒙陛下收用,使我們為陛下執鞭侍奉左右,則是我們天大幸運,我們願獻上天子玉符、金冊,望陛下收納。”

    子牙說︰“二位大夫紂王身邊時都有忠心,無奈紂王不肯听從他們規勸,以致有國破身亡大禍。今日他們既已歸順周王,可謂棄暗投明,希望陛下能錄用二位,這正是人們所說拋棄磚石而使用美玉。”

    武王听了子牙話,封飛廉、惡來為中大夫。二人謝恩。武王封了飛廉、惡來之後,子牙出朝,回歸相府。當年馬氏笑話子牙干不成大事,竟然拋棄了子牙而嫁給他人。

    到了今天,武王繼天子位,天下歸屬了周,宇宙之內太平無事。即使那茅屋土房,窮鄉僻壤,凡是有人煙之處,沒有不知道武王伐紂,取得天下,都是相父子牙功勞。

    今日天下一統,姜子牙出則為大將,入則為宰輔,享受著人間無窮榮華富貴。權力幾齊天子,地位所有大臣之上,自古以來都少有可比。

    天下之人無不贊嘆他︰“當年子牙窮困潦倒之時,播溪隱居,眼看就要以漁夫樵子身份終老林下了。誰知八十歲時才被文王聘請回國,今天做出這樣天大事業來。”

    大家今天也說,明日也講,一天就傳到了馬氏耳朵之中。這時馬氏跟一個鄉村農夫度日。這天,一位鄰居老太太對馬氏說︰“當年你初嫁那個姓姜,如今可做下了天大事業了。”如此這般,繪聲繪色地講說一遍。把那馬氏說了個滿臉通紅,心中翻騰不已,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那老太太又促了她兩句,說︰“當初還是你辦錯了事,若是當時隨了姓姜,不要改嫁,今天也享這無窮富貴了,可比這里過窮日子強得多了。這都怪你命里沒有這個福分。”

    那馬氏被老太太說得心急火燎,坐臥不寧。心中後悔不迭,眼見大富大貴本應是自己,卻無福消受,越想越悔,越悔越惱。于是告辭了老太太,回到家中,坐房子里,越想越恨自己瞎了眼︰“當初為何看不上他呢?這雙眼楮有什麼用呵!”

    又想︰“就是活了一百歲,也只是這樣了,把這樣一個大貴人給錯過了,還能有什麼好處呢?”又一想︰“剛才這老太太說我命中沒福,這真讓人羞愧,有什麼臉活世上呢?不如尋個自算了,免得別人笑話。”于是放聲大哭了起來。等晚上,又問明了丈夫,馬氏是後悔莫句,當晚上就氣絕身亡。

    先不提馮氏,第二天,姜子牙入朝拜見武王,啟奏說︰“當年老臣奉了師尊之命下昆侖山,幫助陛下吊民伐罪,掃平商紂,這本是應運而動,應時而興,非惟人力也。至若人、仙道都遇到殺劫,早已立了‘封神榜,封神台上。現今大事已定,天下一統,人民安居樂業,但那些隨我征伐途中喪命將軍、仙道魂魄卻無依無靠,無處安身,老臣我因此上啟請陛下恩準假日,讓我前往昆侖山拜見掌教師尊,請下玉符金冊,來分封眾神,使他們早安其位。望陛下批準老臣辦理此事。”

    武王說︰“相父勞苦了這許多年,現今天下統一,四夷賓服,你也該享一享太平之福了,但你所說之事亦是不能不做。相父可從速辦理,不要久居仙山不歸,讓我盼望。”

    子牙說︰“老臣哪敢有負聖上恩遇,樂而忘返呢?”子牙趕忙拜辭武王,回到相府,沐浴一遍,然後駕土遁往昆侖山而來。

    姜子牙辭別武王,相府沐浴裝束後,駕土遁來到昆侖山玉虛宮前,不敢擅自進入。宮外等了一會兒,只見白鶴童子出來,看見姜子牙,忙問道︰“師叔因何而來?”

    子牙說︰“煩你進去為我通報一聲,說姜子牙特來叩見師尊。”白鶴童子忙進宮去,來到碧游床前,享告說︰“告知老爺,姜子牙師叔宮外求見。”

    元始天尊說︰“讓他進來吧。”童子出得宮來,傳令子牙。子牙這才進入宮中,來得碧游床前,倒身下拜,說︰“弟子姜尚願老師萬壽無疆!弟子今日上山,拜見老師,特地為了請玉符、救命,將陣亡忠臣孝子,逢劫神仙,早早各封品位,不使他們游魂無依無靠,終日盼望。乞請恩師大發慈悲趕恩準施行。這樣就使諸神萬幸,弟子萬幸!”

    元始天尊說︰“我已知道了。你暫且先回去,不幾天就會有玉符、誥命到封神台去,你趕回去吧!”

    姜子牙謝了師恩,轉身退出。然後離開玉虛宮,回到西岐。第二天,上朝拜見武王,詳細講了封神一事,說.“玉符、誥命,師尊自令差人送來。”

    不知不覺光陰飛逝,過了幾天,一日,只見半空之中仙樂僚亮,香氣陣陣,族旗、羽蓋,遮天蔽日,一群黃巾力士簇擁而來。白鶴童子親自送玉符、誥命到相府中來。

    姜子牙迎接玉符、金誥,供之于香案之上,遙望玉虛宮謝恩之後。黃巾力士與白鶴童子辭別姜子牙回了昆侖山。

    子牙將那玉符、金誥親自捧著,借土遁來到岐山。一陣風工夫,已到了封神台。早有清福神柏鑒前來迎接子牙。子牙高捧玉符、金誥上了封神台,將符、誥放台正中供放,又傳令武吉、南宮適說,“豎立八卦紙蟠,鎮壓四方與干支旗號。”

    又令二人率三千人馬,按五個方位排列。子牙吩咐完畢,這才沐浴衣,金鼎中點了香,以酒灑地,獻花于符、救之前,繞台走了三周。

    子牙拜完了符、誥,先命令清福神柏鑒台下听命。然後開始宣讀玉虛宮元始天尊浩救︰“太上無極混元教主元始天尊誥︰嗚呼!仙凡路迥,非厚培根行豈能通,神鬼殊分,豈謅媚奸邪所凱竊。縱服氣煉形于島嶼,未曾斬卻三尸,終歸五百年後之劫,總抱真守一于玄關,若未超脫陽神,難赴三千瑤池之約。故爾等雖聞至道,未記菩提。有心自修持,貪痴未脫,有身已入聖,真怒未除。須至往想累積,劫運相尋。或托凡軀而忠報國;或因嗅怒而自惹災尤。生死輪回,循環夭已;業冤相逐,轉報無休。吾甚憐焉1憐爾等身受鋒刃,日沉淪于苦海,心雖忠茸,每飄泊而無依。特命姜尚依劫運之重輕,循資品之高下,封爾等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糾察人間善惡,檢舉三界功行。禍福爾自等施行,生死從今超脫,有功之日,循序而遷。爾等其悟守弘規,毋行私妄,自惹想尤,以貽伊戚,永膺寶篆,掌握絲綸。故茲爾救,爾其欽哉!‘

    子牙宣讀完誥書,將符篆供放案桌之上,然後全身甲盔,左手執了杏黃旗,右手握著打神鞭,站于封神台中央,大聲叫道︰“柏鑒可將‘封神榜張掛台下。諸神都要按順序進來,不可偕越,以取罪咎。”

    柏鑒領了法旨,將“封神榜”張掛台下。榜剛一掛好,只見諸神都擠到台下來觀看,那榜首上就是柏鑒。

    柏鑒看見之後手執引魂蟠,忙進入來,跪台下,听子牙宣元始天尊封浩。子牙說︰“今奉太上元始天尊救命︰柏鑒昔年曾是軒轅皇帝大帥,征伐蚩尤之役,曾建立功勛;不幸死北海,為國捐軀,忠心可嘉!你一向沉淪于海島荒山,冤屈值得憐憫。今幸好遇逢姜尚封神,你守護封神台有大功,特地賜你寶篆,以安慰你忠魂。誥封你為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職位。你當心其職!”

    柏鑒台下,陰風之中,手執百靈蟠,望玉誥叩頭謝恩。只見台下風起雲涌,香霧繚繞。柏鑒至台邊,手執百靈蟠伺候指揮。

    子牙命柏鑒說︰“引黃天化上台听封。”不一會兒,只見清福神柏鑒用引魂播將黃天化引到台下,跪下听子牙宣讀元始救命。

    子牙說︰“今奉太上元始天尊救命︰黃天化忠報國,下山後率先立下大功,救父之舉是孝敬;尚未享受天子榮封,就為國捐軀,令人心痛!論功行賞,應該從厚,特誥封你為管領之山正神丙靈公之職。你當心其職!”

    黃天化听罷,台下叩頭謝恩出台而去。

    子牙又命柏鑒︰“引五岳正神上台受封。”一會兒,清福神柏鑒引黃飛虎等人一齊到台下听候軟命。
ccc1971 發表於 2019-2-24 15:28
第四五二章 姜子牙代天封神

    子牙說︰“今奉太上元始天尊之命︰黃飛虎遇到暴虐君主迫害,致使逃亡他鄉流離遷徙,無所依傍,正傷心悲痛之時,得遇聖主,正欲奮起報答恩主,不意遇到陽針之劫,于是被殺,此情令人悲悼!崇黑虎有濟民安世之志,卻遇到劫難;文聘等三人結義之交,義氣深重,正要同心協力,報效朝廷,不料陽壽有限,郁郁而死。你們五人同樣懷忠誠之心,功德有深淺之別。因此封你等職位,亦有等差。封黃飛虎為五岳之首,並加封一道,執掌陰曹地府一十八層地獄,凡有生死輪回,轉為人、神、仙、鬼,都要到你東岳勘問核對,才可施行。封你為東岳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之職,總掌天、地、人間之囚吉福禍。爾當守其職!不要有讀其職!”

    黃飛虎台下先叩頭謝恩。子牙方才開讀另外四道誥命︰“封祟黑虎為南岳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封文聘為中岳篙山中天崇聖大帝;封崔英為北岳恆山安天玄聖大帝,封蔣雄為西岳華山金天順聖大帝。你們當心其職!”

    崇黑虎等都叩頭謝恩,同黃飛虎一同離台而去。子牙又命清福神柏鑒︰“引雷部正神上台受封。”

    只見清福神手持引魂蟠出台來接引雷部正神。其中當先便是紂王老忠臣聞太師,他依舊英風銳氣,不肯服從他人,哪里肯隨柏鑒前往?

    子牙台上見香風一陣,雲氣盤旋,那聞太師率領二十四位雷部正神直闖到台下,也不肯下跪,子牙手舉打神鞭大叫道︰“雷部正神跪下听玉虛宮封號!”

    聞太師這才率二十四位正神跪下听封。子牙說︰“今奉太上元始天尊救命︰聞仲曾入名山,修行大道,你雖聞听了朝元之果,卻未達至一真諦,往登大羅升列仙班而無緣分;塵世位列人道之極品,輔佐兩代君主,竭忠智,忠心耿耿,雖逢劫運而無力回天,其忠誠之心卻可憐憫。今令你督率雷部,負責興雲布雨,使萬物得以生長,誅殺悖逆,鏟除奸惡,因善惡而施禍福。特封你為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職,仍率領雷部二十四員催雲助雨護法天君,由你發號施令。你當心職守!

    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之名︰

    鄧天君諱忠,辛天君諱環,張天君諱節,陶夭君諱

    榮,龐天君諱洪,劉天君諱甫,苟天君諱章,畢天君諱

    環,秦天君諱完,趙天君諱江,董天君諱全,袁天君諱

    角,李天君諱德,孫天君諱良,柏天君諱

    禮,王天君諱變,姚天君諱賓,張天君諱紹,黃天君諱庚

    ,金天君諱素,,吉天君諱生,

    余天君諱慶,閃電神,助風神。”

    雷祖率領二十四位天君听完封號,都朝台上叩頭謝恩,出封神台而去。只見祥光縹緲,紫霧盤旋,電光閃閃,風雲相從,這景象自不一般。

    子牙又命清福神柏鑒︰“引火部正神上台受封。”不一會兒,清福神引領羅宣等來到台下,跪下听候宣讀救命。

    子牙說︰“今奉太上元始夭尊救命︰羅宣當年曾火龍島修真養性,眼見要跨青鴦而為仙,只因一念之差,使七尺之軀化為烏有。往咎不追,封爾職。特封你為南方三氣火德星君正神之職,率領火部五位正神,由你發號施令,巡察人間善惡,以行褒揚懲戒。你當心其職!

    火部五位正神名諱︰

    尾火虎朱諱招室火豬高諱震

    豬火猴方諱貴翼火蛇王諱蛟

    接火天君劉諱環。”

    火神率領五位正神叩首謝恩而去。

    子牙又命柏鑒︰“引領瘟部正神上台受封。”一會兒,清福神柏鑒引領呂岳等人來到台下,跪下听候宣讀救命。

    子牙說︰“今奉太上元始天尊救命︰呂岳身海島,潛心修行,有成仙了道機會,卻誤听讒言,妄動干戈,行施殺戮,為禍甚慘,自甘墮落,咎由自取,無可怨尤。特封你為主掌瘟疽昊天大帝之職,率領瘟部六位正神,凡下界應有瘟疫之災,由你發號施令。你要心職守!

    瘟部六位正神名諱︰

    東方行瘟使者周諱信、南方行瘟使者李諱奇、西方行瘟使者朱諱天麟、北方行瘟使者楊諱文輝、勸善大師陳諱庚和瘟道士李諱平。”

    呂岳等神听完封號,叩頭謝恩,出台而去。

    子牙又命柏鑒︰“引斗部正神至封神台來听封。”不一會兒,只見清福神帶領金靈聖母等來到封神台下,跪下听候宣讀救命。子牙說︰“今奉太上元始天尊軟命︰金靈聖母等,道德俱備,歷經千百劫難;但慎怒之心未泯,致使遭逢殺劫,此又有明教護持你修行不易,特封你執掌金閥,坐鎮斗府,位居周天星宿之首,為北極紫氣之尊,八萬四千群星惡煞,都听從你驅使,永為坎宮斗母正神之職。你應心職!

    五斗群星耀惡煞正神名諱︰

    東斗星君甦諱護、金諱奎、姬諱叔明、趙諱丙

    西斗星君董諱天祿、龍諱環孫諱子羽、胡諱升、胡諱雲鵬

    中斗星君魯諱仁杰、晃諱雷、姬諱叔升

    中天北極紫薇大帝姬諱伯邑考

    南斗星君周諱紀、胡諱雷、高諱貴、余諱成、孫諱寶、雷諱鵑

    北斗星君黃諱天祥、天是比諱干、文曲竇諱榮、武曲韓諱升、左輔韓諱變、右弼甦全忠、破軍鄂諱順、貪狼郭諱袁、巨門董諱忠

    招搖群星名諱︰

    青龍星鄧諱九公、白虎星殷諱成秀、朱雀星馬諱分、玄武星徐諱坤、勾陳星雷諱鵬、滕蛇星張諱山、太陽星徐諱蓋、太陰星姜氏、玉堂星商諱容、天貴星姬諱叔乾龍德星洪諱錦紅鴛星龍吉公主天喜星封王天子天德星梅諱伯月德星夏諱招、天赦星趙諱啟、貌端星賈氏、金府星蕭臻、木府星鄧諱華、水府星余諱元、火府星火靈聖母、土府星土諱行孫、**星鄧氏蟬玉、博士星杜諱元銑、力士星鄰諱文化、奏書星膠諱、扁河魁星黃諱飛彪、月魁星徹地夫人、帝本星姜諱桓楚、天嗣星董諱飛豹、帝格星丁諱策、天馬星鄂諱崇禹、皇恩星李諱錦、天醫星錢諱保、地後星黃氏、宅龍星姬諱叔德、伏龍星董諱明、騷馬星雷諱開、黃蟠星魏諱責、豹尾星昊諱謙、喪門星張諱桂芳、吊客星風諱林、勾絞星費諱仲、卷舌星尤諱渾、羅唯星彭諱遵、計都星王諱豹、飛廉星姬諱叔坤、大耗星崇諱侯虎、小耗星殷諱破敗、貫索星邱諱引、欄桿星龍諱安吉等。

    斗五氣水德星君名諱.

    水德星魯諱雄箕水豹楊諱真壁水方瑜諱吉請參水猿孫諱祥較水蝴胡諱道元。”

    眾星君星宿听完封號,叩頭謝恩,紛紛出了封神台離去。子牙又命清福神柏鑒說︰“引值年太歲到台下受封。”

    不大一會兒,清福神用引魂蟠引領了殷郊、楊任等人來到封神台下,跪下听候宣讀救命。

    又有趙公明所部四位正神︰招寶天尊蕭諱升納、珍天尊曹諱寶、招財使者陳諱九公、利市仙官姚諱少司。”

    四大天王之職,輔佐佛教弘揚,相應于地、水、火、風四相,保護國家,安定黎民,職掌風調雨順大權。增長夭王魔禮青掌青光寶劍一口職風、廣目天王魔禮紅掌碧玉琵琶一面職調、多文天王魔禮海掌管混元珍珠來職雨、持國天王魔禮壽掌紫金龍花狐貂職順。”

    五方主痘正神名諱︰

    東方主痘正神余諱達、西方主痘正神余諱兆、南方主痘正神余諱光、北方主痘正神余諱先、中央主痘正神余諱德。

    按照封神榜上列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子牙分封完畢,只見受封各位神抵各自上任去了。不多一會兒封神台邊已是淒風息,慘霧都退,風和日麗紅日高懸。

    子牙走下封神台傳下令去,命南宮適︰“會齊朝中大小文武百官,到岐山來听候發落。”南宮適領了命令,忙令人騎馬飛速將命令傳去。

    第二天,眾官員踉踉蹌蹌,一齊到封神台下候命。片刻,子牙升帳。眾官員進帳內參見完畢,子牙傳令說︰“將飛廉、惡來捉拿過來!”

    飛廉、惡來二人一齊叫道“我們無罪!”

    子牙笑著說︰“你們這兩個奸賊,迷惑君主,擾亂朝政,陷害忠良,斷送了成湯江山社極,真可謂惡貫滿盈,死有余辜!現今國家失落,天子亡死你們又來這里獻寶偷安,期盼能繼續周室為官,以享榮華富貴。天子上承天命,下順民意,百萬待舉,百廢待興,移風易俗,天下一,哪里有你們這兩個不忠不義之人立足之處,那只會砧污周室!”

    說完,命左右︰“推出斬首示眾里”二人低頭無語,被軍士推出轅門去了。

    姜子牙傳下將令,命斬首那奸臣飛廉、惡來,只見左右旗門官將二奸賊推到轅門外,斬首號令,回來察報子牙。

    子牙斬了兩個候臣之後,又回到封神台,拍案大叫道︰“清福神柏鑒哪里?將飛廉、惡來魂魄引至封神台下受封!”

    不一會兒,清福神柏鑒執引魂蟠將飛廉、惡來之魂領到了封神台下,跪下听候救封。只見二魂跪伏封神台下,十分悲切淒苦。

    子牙說︰“今奉太上元始天尊救命︰飛廉、惡來二人生前甘心做奸按之臣,搖唇鼓舌,欺蒙君主,敗壞國家,使國君身亡,你等又苟且偷生只道盜得國寶便可再拿榮華,怎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既已明正法典,則應有幽冥冥錄。這都是你們咎由自取,但也是遇逢運數之劫,特封你等為冰消瓦解之神。雖身為惡神,你等也應克職守,不要再逞凶頑。你們要恭听救命!”

    飛廉、惡來二人听完了封號,叩頭謝恩,出封神台去了。子牙封神完畢,率領文武百官回到西岐。

    進入都城,徑回相府歇息去了。文武百官各回私邸。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設早朝,周武王登上大殿。這真是位有道德天子,朝中威儀自不同與他人。正如人們所講,香霧飄散于空中,瑞煙彌漫于四方,朝日和煦,彩雲飄動。

    大殿之上,只听玉佩相踫,叮當作響,文武百官舞動袍袖向天子行君臣大禮,淨鞭三聲之後,群臣高呼“萬歲”。

    武王升殿後,早有當駕官傳旨︰“有事就出班啟奏,無事則卷簾散朝。”話音尚未落下,班中有姜子牙出班上殿,跪伏于地,口稱老臣。

    武王說︰“相父有什麼奏章給我?”

    子牙起身奏道︰“老臣昨日奉師尊之命,將忠臣良將與那不道之仙奸按之徒、謅侯之輩,都按劫運,遵著玉救,一一封定了神位,他們各有執掌,享受香火祭祀,並護國安民,職掌風調雨順之權,管理人間善惡禍福之事。自今而後,天下永保澄明清靜,無再使陛下勞心多慮。但天下諸侯以及那些隨同征戰功臣良將,各名山洞府門人弟子,都曾親自冒了箭矢木石,都有浴血而戰之大功。現今天下大定,陛下應分封天下疆土,封給有戰功之人以爵位棒祿,有他們子子孫孫永享其祿,以此來祟明德行報答有功。各親王子孫,也應封樹藩國,用以拱衛王室。當年上古之時,三皇、五帝之後人,也應分封給他們土地,以報答其祖先為天下後世樹立榜樣功勞。這是陛下當前首要大事,應當立即施行,不可一刻拖延。”

    武王說︰“我有這樣想法已是好久了,只因相父封神之事未曾結束故而稍微等一等。現相父既然已經回朝,一切听相父安排。”

    武王剛剛說完,只見李靖、楊戩等人出班啟奏說︰“我們原本是山谷中閑散之人,只是奉了師尊法旨下山,以順天命,以應劫運,平定禍亂,安定君。現今天下太平,我等應立即回山,回復師尊之命。凡一應塵世之榮華富貴,功名利祿都不是我們所希望得到東西。今天我等特地拜辭皇上。望陛下降旨準許我們歸臥荒丘,這就是對我們莫大之恩了。”

    武王說︰“我全靠你們旋轉乾坤,阻流斷河神力,浴日補天大功,才得以截平禍亂,達到太平,使宇內由暗而明,使天下由亂而平,你們有大功于江山社櫻,黎庶百姓,其恩德漫無邊際。即使是家家戶戶日日夜夜來燃香祭祀,也不能夠報答你們所受之勞,所建之功,所賜之恩。哪能突然舍棄我而歸山呢?我如何忍心放你們走?”

    李靖等人說︰“陛下仁恩厚德,隆恩洪義,我們久已沐浴。我們何嘗不知?但我們這些人散恬、淡漠已成習性,心山水泉石之間,何況師命難違,哪里敢于故意憐逆天心呢?望陛下體諒我等之情,允許我們回山,我們將感恩不!”

    武王見李靖、楊戩等人堅決要走,不肯多留一會兒,不禁傷感起來,于是說︰“昔日你們跟隨我,開始進行征戰攻伐之事時,那忠臣義士,如雲屯雨集,不可勝計。不想征伐途中,死于王事,死于敵手不知有多少。今日剩存已是殘落不全,使我撫今追昔,不勝悲慨。現今剛剛天下太平,你們本應與我共同享受安寧幸福,卻又堅決要別膚歸山,我想強留你們,又怕有違你們平素之志,今日我勉強答應你們請求,心中甚感酸楚!等明天我親率文武百官,到南郊餞別,略微一幾年間情義。”

    李靖等人謝了聖上之恩後離去。子牙見七門人弟子均要告辭歸山,也甚感傷心。

    第二天,光祿寺典膳官預先到了南郊,準備下九龍盛筵,一切齊備停當。只見眾位文武大臣以及李靖、楊戩等七人先到南郊來恭候聖駕。

    只有姜子牙朝內伺候武王御駕同行。朝中,武王升殿,傳下旨意︰“擺下蠻輿出城。”子牙隨後而行,一路上香煙散動、瑞霧彌漫,軍士與百姓歡呼雀躍,爭先恐後爭相觀看武王為眾神仙餞別。

    真是一城哄動,萬民空巷,一同來到南郊。武王車駕來到南郊,文武百官接駕。李靖、楊戩等人上前叩頭謝恩說︰“我們有何德何能,敢勞動陛下親自賜宴送行?真使為臣等不勝感激里”

    武王上前,用手挽住他們,安慰道︰“今日你們歸山,乃是方外神仙,我與你們已經沒有君臣關系,你們不必過于謙恭。今日我們應當痛飲一番,一醉方休,使我不知你們離去才好。否則,我心里如何忍受得了這相離之情?”

    李靖等人十分感恩戴德,稱謝不已。不一會,當駕官報告︰“酒宴已準備好了。”武王命左右奏樂,各官員依次入席就位。

    武王坐于上座。只見簫鼓協和,金鼓齊鳴,君巨舉杯,一同歡飲,杯獻交錯,十分暢。宴席上炮龍烹鳳,山珍海味,一應俱全,應有有。君臣痛飲了很久,宴畢,李靖等人離席而去,叩謝了天子賜宴,然後告辭。

    武王也起身離席,執李靖等人之手,勸慰再三,又飲了幾杯。李靖等苦苦告別,武王知不能再強留了,不禁落下沮來。李靖等人安慰他說︰“陛下要善保龍體,這就是臣等幸福了。等他日再圖相見吧。”武王不得已,才肯放行。

    李靖等人拜別武王及文武官員,子牙不忍與他們分離,又送了一段路,各自灑淚而別。

    後來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吒、韋護、雷震子等七人,都是以肉身而成仙,位列天宮金闕,便是後世所說金仙。
ccc1971 發表於 2019-2-24 15:31
第四五三章 諸聖議,分立七界(大結局)

    再說姜子牙分神完畢,三十三天外三清道人,西方八寶靈山接引準提二聖,媧皇宮女媧娘娘,海外瀛台山明教教主明玉聖人,皆有所感。

    便是三界逍遙之仙居于各自洞府,突然見天機顯示,靈台清明,無不切指演算,才知自盤古開天地,天地人三劫終于完結,于是各出洞府,拜訪三山五岳之道友,品茶論道,一派風家風光。

    居于無量金宮明玉,正神游天外天,突然元神一震,才知世間改朝換代,收回元神後,暗自低語道︰“當日老師曾說,人劫之後,另立世界,使仙神人鬼各有所歸。如今時候已以,當前往紫霄宮走上一遭,劃定諸界,日後當可享受無量逍遙。”

    于是吩咐松葉童子看守洞府,揮手招來一朵金去,上九重天,過三十三天外,進入混沌虛空,前往紫霄宮而去。

    這一去,便是令天地變幻,江河改途,斗轉星移,足顯聖人之威。

    至從上次商定封神榜後,明玉還是第一次來到混沌虛空。如今天地法則越加圓滿,這混沌虛空除了大羅金仙能夠到達三十三外以力破碎空後進入,大羅金仙以下者,便是連感應都感應不到。尤其姜子牙封神完畢,周室代商後,天地人三劫之人動完結,預示著天地大圓滿,仙凡永別。

    明玉靜從無量金宮,元神寄于冥冥之中,早就感應到了大道變化。對于道祖開闢界原因也能猜出一二。

    進入混沌虛空之後,明玉認準紫霄宮方向,化作一道金光消逝。等他來到紫霄宮時,三清道人也早早來到。剛一進入宮中,就听見通天道人與元始天尊正爭吵。

    這次人劫截教精英失,十不存一。便是通天道人得意弟子也被太清道人鎮壓,讓通天道人極為舒服。雖然佛門大興,天命所定,佛道合流,多寶道人應此數,乃是關鍵之人,無確被算計,任誰也不會高興,尤其被算計還是一位聖人。

    三人看到明玉到來,齊齊向他作揖道︰“道友來了!”

    “貧道有禮了,三位道友來好早。哈哈哈!此次大劫已過,我等齊來紫霄宮商議界開闢,此後就是人鬼仙神有別。從此人有人道,仙有仙道,人仙永別。不知諸位道友如何計較?”

    “說起來不怕道友笑話,貧道等還沒有算計過,剛一到紫霄宮,元始與通天就吵了起來,怪怨玉虛門下弟子太過恨心,不顧三清之誼,把許多弟子都送上了封神榜,要與那昊天為奴為婢。”

    “哈哈哈……”听到太清道人話後,明玉突然大笑起來,“通天道友太過執著了,截教門下良莠不濟,氣運大損,此入封神榜未嘗不是好事。天庭乃是人神鬼三界至尊,佔天地氣運,截教弟子多數入天庭為神,截教氣運圓滿,難得不好嗎?說,貧道門下南極仙翁,二代弟子雷震子也入了天庭。便是太清道友尊分身也天庭呢!”

    “誰說不是呢,貧道門下十二金仙,此次人劫過後,就有四位投入西方教,去做好那佛陀普薩,也非毫無損失嘛。”

    其實通天道友門下弟子損失極大,可也保住了一些精華。如三霄,無當等,都只是暫時被鎮壓,萬年之後,便能重歸截教山門。

    “咦,是接引準提二位道友來了!”太清道人突然向紫霄宮門外望去,只見走進二位道人,眾人相互禮畢後,坐于蒲團之上。沒過一會兒,女媧娘娘也到了。七對到齊後,紫霄宮空間突然一陣波動,道祖鴻鈞顯出身來。

    “拜見老師,祝老師萬壽無疆!”眾聖俯身拜禮道。

    鴻鈞道人手中拂尖一揮,面無表情說道︰“免禮平身吧!”等到諸聖平身後,鴻鈞道人才又開口說道,“今日爾等前來紫霄宮,已知原因。不知你等可曾商議好了?”

    諸聖皆不說話,明玉左右看了看,起身拱手作揖道︰“老師,我等七聖各有道統,實不好商議,若每一教開一界,日後佛道合流又如何計較。不如依弟子所言,只開四界,湊足七界便好。常有聞,一為始,三為全,五為興,七為盛,九為極。如今天地人三劫皆已圓滿,正應天地大盛。”

    鴻鈞哦了一聲,看向其它聖人,問道︰“爾等如何?”

    “何為七界?”諸聖向明玉問道。

    “自巫妖大戰後,洪荒破碎,有天之一界,地之一界,冥之一界,唯缺人之一界,使人仙混雜,而生大劫。不如另開一界,名為人間界,使凡人居于其。人亦有仙緣,便再立一仙界,使天下成仙道者入人間傳下道統,若能過天劫,便可為仙,成仙道者,不入仙藉,入仙界。

    若修道者,根行淺薄,但能做得十萬善功者,可免天劫加身,名入仙藉,位列仙班,以充天庭司職。若為仙官,若為天將,如何?”

    這倒是個辦法,諸聖齊稱︰“善!”

    準提突然又問︰“此有五界,另二界如何?”

    “洪荒破碎,中央天洲為天界,四大部洲為地界,又有鎮元子道友地書守護四界憑依,可立為天界,太乙道行者,有大功德可入之,天仙共處。

    幽冥界除十殿閻羅,十八層刑罰地獄為鬼界,受天庭統御,其余皆做冥界,以使天下鬼修有安身立命之所,此為幽冥界。

    冥河道人為阿修羅教之主,可與幽冥血海之中開闢一界,為魔界,不積功德,只修性命者,為魔,有大機緣者,可入魔界,以歷天下修士心志。

    天地初開時,有十億先天神魔,如今也都輪回百世,再立真身,可為其立一界,為神界,此神界,成仙道,與天無功者,有大羅道行者必入之。

    如此,人,鬼,神,魔,仙,天,六界已全,吾等可分立諸域,各使門人弟子鎮之,一可傳道統,而二監察萬物生靈。如何?”

    “如此好,佛有佛域,道有道境,傳承道統,各憑手段神通。後一界如何?”太清道人點了點,又問道,看來同意了明玉提議。

    “巫妖大戰,雖獲罪于天地,卻道統不絕。上天有好生之德,再立一巫妖秘界,凡巫妖大戰存世者,皆入巫妖秘界。十萬一開放,七界互通有無。我等再其中存下無數法寶丹藥,仙府洞天,留一份道統,有緣者,有功德者,有大氣運者,有大毅力者,可得之!如何?”

    “後土祖巫以身化六道,有功于天地,可為巫族開一安身立命之本。女媧道友乃妖族聖人,有大功德,此舉大善!”

    眾聖人無有反對,如此,七界議定。鴻鈞道人滿意點點頭,“既然議定,可有反悔者?”諸聖搖頭,“不反悔!”

    “既如此,你等自域外星空尋找洪荒碎片,煉地水風火,重定七界,立聖喻,從此聖人不可爭,亦無爭,使天定地寧!”

    從紫霄宮出來後,諸聖各自前往星空域外尋長洪荒碎片,合力開闢虛空,重煉地水風火,演天地造化,立下七界。

    接引準道人立于虛空發下大誓︰“凡念阿彌陀佛者,心中向佛,心亦有佛者,可入極樂。入極樂者,無病無災亦無劫,得長生,亦得極樂。”

    準提道人隨之大唱道︰“信佛者,可得佛渡,可成佛!”

    “吾有言,修道者,成仙道需做十萬功德,可成仙!”

    “吾立九道天劫,有功者可減,可德者可免!”

    “吾有大光明,有因者,需結果,成仙者,需渡劫!”

    隨著七聖人立下聖喻,突然天地隆隆,雷聲陣陣。地仙界風雲變換,凡人被挪移入人間界,仙人被挪移入仙界,先天神魔重立真身後,進入神界,大巫妖神皆入巫妖秘境。

    鎮元子立起先天靈寶地書,一道地胎仙膜隔絕七界,形成壁壘,使人、鬼、仙、神、魔五類俱分,各入其界。

    又有姜子牙人間功德圓落,人間界立下昆倉派,傳承玉虛道統。通天道人門下,立下龍虎宗,上清宗,接引準提二聖立下禪密二宗,佛門東方琉璃淨土,中央婆娑世界,以傳道統。

    人間界自佛門東渡,唐室衰弱後,西方佛門道統斷絕,為滅世之劫,有宋興起後,佛道合流。另有先天神魔傳下血脈,形成各大神教,其中一先天神祗名為長生天,滅宋立元,道統大興數百年,後有明教于人間傳道,純陽道人輕世輪回,逐元蒙,立明朝。而後魔界冥河道人傳下道統,建清,明教弟子回歸瀛台山。

    清末,先天神魔再次大興,聯合逐佛道二脈,亂世百年,才使七界天寧地定。

    至此後,仙不下凡,凡不修道。有功者入幽冥界,有德者入天界,諸教道統絕于人間,成為傳說。



    全篇完結(大結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e0418

LV:1 旅人

追蹤
  • 2

    主題

  • 117

    回文

  • 1

    粉絲

200 字節以內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