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回到明朝做千戶 作者:老白牛 (已完成)

 
Nineider 2009-2-5 17:21: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24 469531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06
正文 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喂魚(2)

    當然,黃來福制定的這些獎罰條例並不只是單用于五寨堡第一農場,而是推行于五寨堡的十個農場中。

    這五寨堡第一農場在清漣河北岸,離小河頭堡不遠。農場的四周都是田地,核心就是圍牆內的一片片房屋,里面有營房,倉房,糧庫,牲畜欄,曬谷場等設施,還有一些大致的防守工事。

    才進到農場門口時,農場的總屯長何得禮就得到消息,忙率著幾個大屯長,小屯長迎了前來。這何得禮是何副千戶的胞弟,看上去和何副千戶長得很象,不到五十歲的年紀,皮膚同樣是又粗又黑,看上去同樣極象一個老農。

    何得禮算是五寨堡內的老軍戶,平時一向負責何家的田地,算是對田事非常熟悉,加上拉攏何副千戶的目的,黃來福就讓何得禮做了五寨堡第一農場的總屯長,這自然是讓何副千戶喜出望外,深感責任重大,吩咐了弟弟多次,要他注意注意再注意,萬萬不可負了黃大少和五寨堡的事兒。

    何得禮倒也是每日勤勤懇懇,不敢怠慢。不過何得禮雖說是五寨堡第一農場的總屯長,但這10個五寨堡的農場權力都控制在黃來福手上,何得禮能到最大的好處,就是年獎豐厚。至于分紅等事,那才是輪到何副千戶等人的事了。

    何得禮將黃來福幾人迎進了農場內,黃來福到處看著,見農場內的屯丁們都在緊張地勞作著,沒人敢懈怠,他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何屯長,農場播種春耕的事,進行得如何了?”

    何得禮搽著手,點頭哈腰地道︰“回大少的話,大伙兒正在加緊準備著這些事兒,現有的春麥種子都在選種,曬種,等這些事準備妥當後,就可以開播了。”

    黃來福點了點頭,道了聲︰“很好。”

    大明各地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春小麥于春天3~4月播種,7~8月成熟。冬小麥秋季8~12月播種,翌年5~7月成熟。冬小麥和春小麥的種植地帶,基本上以長城為界。不過眼下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寒冷線普遍南移,此時的大明,就是在太原等地,也不得不種植春小麥。五寨堡在晉西北,當然以播種春小麥為主。

    見黃來福神情滿意,何得禮大感放心,領著黃來福在農場內到處查看,並滔滔不絕地解說著農場內及一些春耕之事。

    不說,五寨堡原來的這些軍戶們,你讓他們打仗操演,他們沒有辦法,但讓他們說起種田來,他們可以說出一套套的。听何得禮說得滔滔不絕,口沫橫飛,黃來福只得“嗯、嗯、嗯、嗯”地不住點頭,他雖然“理論知識豐富”,又站在“歷史的高度上”,但從小連鋤頭都沒摸過,二十四節氣歌都背不下來,要他來種地,他是兩眼一黑,不懂。

    黃來福的作用,是設計一些大的方向,制度,戰略等問題,扮演“總設計師”的角色,讓他下地種田,打制工具,那是不行的。反正自己制度定好,並放權下去,人面的人該如何做,就讓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好了。到時自己看他們的成績就可以了。

    不說黃來福,對于何得禮的滔滔不絕,顧雲娘也是听得眼楮瞪得大大的,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也是听得大眼瞪小眼。

    說起這些事,此時的何得禮意氣風發,完全沒有了在黃來福面前畏縮的感覺,頗有些指點農業江山的味道。還是旁邊一個大屯長咳嗽了聲,何得禮才悻悻的回過神來,又回到了黃來福面前搽著手,點頭哈腰地老農樣子。

    黃來福面上一副胸有珠璣的樣子,說道︰“嗯,很好,何屯長你事情辦得不錯,啊,這個,要繼續努力。”

    對于黃來福的話,何得禮等人自然是唯唯諾諾,不敢怠慢。

    ※※※

    黃來福領著顧雲娘和江大忠,楊小驢騎馬在回去的路上,見路邊各田地中都是一派興旺的神情,黃來福不由心情愉快,在馬上大聲地唱起了歌︰“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十里(喲)荷塘十里果香……咳,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奮斗,為她幸福為她爭光……”

    顧雲娘在旁听著黃來福唱歌,嘴角露出一絲甜美的笑意,她發現自己最近很喜歡看到黃來福這種意氣風發的樣子,而听到歌聲,江大忠和楊小驢相視而笑,心想︰“少爺又唱怪歌了,不過倒是很好听。”

    黃來福的歌唱了一遍,突然想起來了,以後自己是不是要在五寨堡搞個宣傳隊,後世的一些歌曲,一些激勵娛樂方式,還是很有用的。

    想到這里,黃來福打定了主意。突然馬鞭抽個劈啪響,喝道︰“駕!”策馬急沖了出去,顧雲娘忙策馬並排和他而行,而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也是忙著跟上。

    下午。

    黃家大田莊,現在被叫為黃來福大田莊外的田地上,黃來福大水車嘩嘩地響著,不斷地將清漣河中的水提到了岸上,流進了各地的田地里。雖說今年天還是大旱,不過有了這個大水車後,這灌溉用水的問題,算是在五寨堡內不存在了。

    在一處田地上,四周圍滿了人,除了黃家大田莊的莊丁們,還有五寨堡的男男女女們。大家都用好奇心的目光看著什麼。

    千戶宅各人,黃思豪,楊氏,幾個姐姐,顧千戶,顧雲娘等人,何副千戶,幾個百戶,還有商人渠源銳也是站在一旁,好奇地看著。

    忽然一陣騷動,眾人都興奮地道︰“來了。”

    只見劉總旗指揮著匠營的人抬著什麼,並趕著幾匹馬過來,到了黃來福身邊,劉總旗施禮道︰“大少請看,依大少的吩咐,小的已經將這些馬耕使用的軛挽,拉犁,還有雙馬使用的耬車帶來了。”

    “哦。”黃來福一陣好奇,他去年就決心在五寨堡內實行大農場計劃,這古代式的機械化工具自然首先在他的考慮中。

    馬拉犁,馬拉耬車的耕種方式,他以前就久聞大名了,他雖早在去年就交待劉總旗制作軛挽和凸釘式馬蹄鐵。但一直到現在,才親眼看到這些工具用于實處。

    軛挽可以解放馬的脖子要,使之可以拖拉重物。凸釘式馬蹄鐵可以提高馬蹄的抓地力。這些都是黃來福交待劉總旗制作的,軛挽和凸釘式馬蹄鐵就由黃來福交代下去,五寨堡匠營自己制作了。

    不過因為耬車制作復雜,再加上五寨堡匠營任務繁重,所以耬車們就由渠源銳代為從外地購買,買來倒是有一些天了,不過今天黃來福才有空來見見實物。

    看過軛挽和馬拉犁,黃來福仔細瞧這耬車,只見其由耬斗、耬腳等構成,耬腳直通耬斗,斗貯種子,使用時,前面由畜力牽引,後由一人控制,種子順著耬腳播種到地中。耬車的三個耬腳可以一次性開出三條溝來,同時完成開溝、播種和覆土等項作業,大大節省了人力。而屈能夠保證行距、株距始終如一。利于排澇和保墑,並且有利于中耕除草。

    這耬車由武帝時的粟都尉趙過發明,一天就可以播種100畝地,堪稱古代的播種機。不過如果再加上雙馬的話……

    看過這些設備後,黃來福很是高興,心想自己很快就要見識古代的機械化作業了,他說道︰“開始吧。”

    劉總旗大聲應了一聲,就見幾個莊丁上來,將犁具和耬車套好,每個工具上都有雙馬。

    開始了,只見前面的雙馬拉犁在前面翻耕,雙馬耬車則在後播種,修壟。挽夫站在馬拉犁上,站在耬車上,趕著兩匹馬,這速度可真是,這效率真是……

    四周的人群不斷發出“嘶嘶”的聲音,五寨堡的人們習慣了一牛一犁的緩慢耕作方式,哪見過這種機械化式的作業方式?

    江百戶裂著大嘴,只是喃喃道︰“太快了,真是太快了……”

    何副千戶口中不斷發出“嘶嘶”的聲音,此時听了江百戶的話後,無意識地接口道︰“快是快,就是太貴了……”

    黃來福微微點頭,心想還算不錯了。按這耕種效率,幾百畝的耕地,除草、翻土、播種,一天只要幾個人,就可以完成。

    不過顯然,這些工具的成本也是巨大的,普通的小民,是舍不得,也花不起這個錢來配置。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08
正文 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喂魚(3)

    楊氏口中只是“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啊呀”個不停。

    她啊呀了半天,轉過頭來對黃來福道︰“我兒,這什麼馬拉犁、耬車之物干起活來倒是快捷,只是這些物什的價格應該很貴吧。”

    黃來福道︰“回母親的話,這耬車購來時需銀2兩5錢,馬拉犁需銀2兩,挽馬2匹需銀12兩,一套物什約需銀17兩。”

    此時大明馬市上的馬價不一,約分為五種︰上上馬、上馬、中馬、下馬、駒,上上馬值米五石,布絹各五匹;上馬值米四石,布絹各四匹;中馬值米三石,布絹各三匹;下馬值米二石,布絹各二匹;駒值米一石,布二匹。

    關于馬耕時的馬匹,五寨堡只有原來的挽馬,騎馬約百匹,遠遠不夠,至少還需向外購買挽馬百匹。黃來福委托渠源銳向外購買,渠源銳聯系上了延綏鎮一馬市的馬商,購買了中上等的挽馬百匹,以每匹6兩銀子的價格買來。

    五寨堡的10個農場,對這些古代機械化工具需求大,一個農場至少需配10套耬車、馬拉犁,10個農場就需100套,加上馬料等,單單這些設備的錢就需近二千兩銀子。這樣的裝備費用,怕整個大明只有黃來福一人舍得出。

    此時的大明民間,特別是在西北和西南,不說牛耕鐵犁,很多地方還是用原始的耦耕方法,很多犁尖還是用木頭做的,根本不能進入多深的土地。就是在農業比較發達的江南地方,那里的農民,也有不少人牛都沒有,將妻子軛在犁上當牛使用。在大明很多貧農中,十戶人都未必有一條耕畜和一付耕犁。甚至有些貧農,連鋤頭也要向當地地主租賃。

    裝備不起是一個,還有一個,在中原或是江南人稠地少的地方,如果使用這些機械化設備,怕會有和百姓爭搶就業機會的矛盾,也影響了這種高投入,高收獲的耕產方式。不過在五寨堡,當然不存在這些問題,黃來福希望用越少的人耕種越好,多出來的人,他將來大有用處。

    听了黃來福的話,黃思豪和顧千戶互視了一眼,不過沒有說話。渠源銳站在黃來福身旁,臉上倒是神情平靜,雖說黃來福現在花的都是他出的錢。只有何副千戶口中不住地嘶嘶作響,喃喃道︰“太貴了……真是太貴了……”

    黃來福倒沒什麼感覺,見識慣了後世的大機械化作業,眼前的情形對他來說只是毛毛雨,他笑道︰“大家不用擔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些投入將來肯定都是有回報的。”

    ※※※

    見識了馬拉犁和耬車的耕作播種方式,黃來福信心大增,他要求五寨堡各個農場搶抓農時,及早播種,到4月初中時就要全面結束春小麥的播種。

    立時五寨堡各地農場,田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春耕播種計劃,在馬拉犁和耬車運到各個農場後,五寨堡各處完全放棄了一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古代式的機械化。而五寨堡新開墾的這些土地,大多位于平川之中,也有利于這種大規模機械化的使用。

    在各個農場中,由軍戶或是民戶轉化來的屯丁們目瞪口呆地使用著馬拉犁和耬車,對這種古代的機械化設備,各人的感覺不一,有震驚,有惶恐,有喜悅等,這種耕作方式,對于他們的思想,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公元1590年4月8日,五寨堡第二農場。

    “啊呀我的媽呀,這雙馬耬車太嚇銀了……”

    第一屯大屯長丘洪馬從耬車上下來,用滿是老繭的大手搽了搽額上嚇出的冷汗,粗黑的臉上頗有些心有余悸的味道。丘洪馬活到四十多歲,自認為耕作經驗豐富,不過象這種馬拉犁和耬車式的作業方式,第一次使用,就讓他說不出來。

    這耬車不但播種快,而且耬車上還加著斗,斗中裝著篩過的細糞,在播種時,那細糞就隨種而下,將糞覆蓋在種子上,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鎮壓一次性完成,一天就可播種施肥二百畝,讓自視為種田好把式的丘洪馬嚇個不輕。

    象他以前那種種田時,播種和施肥,完全是手工作業,不知要花多少精力,才能一天忙個幾畝地,效果還不一定好,跟這種耬車播種施肥方式真是天差地。

    周圍的屯丁們听了丘洪馬的話後,也是紛紛插嘴。

    “是啊,是啊,俺第一次見到這馬拉犁時,也是被嚇了一大跳……”

    “俺當時手都哆嗦了。”

    “按這種速度,這農場萬畝田地,全部播種完,怕是用不了幾天吧,我老李種了幾十年地,老實說,這樣的速度,還是第一次看見。”

    “快是快,好是好,就是這些什物太貴了,以前我們家中哪用得起?”

    “是啊,只有大少才舍得這樣花錢。”

    丘洪馬回過神來,將耬車前的挽馬解開,讓它們喝水,吃些馬料,他愛惜地拍拍馬背,大聲說道︰“大家先休息一會,等吃過午膳後,大家再接著干活,不可偷懶,能不能評上一等屯丁、一等屯丁和年賞如何,就要看我們活干得怎麼樣了。”

    丘洪馬本是五寨堡的軍戶,家中有一個兄弟是五寨堡的旗軍,和五寨堡其它軍戶一樣,以前過著衣食不周的生活,不過黃來福興起後,再他又被任為五寨堡第二農場第一屯的屯長,經過這幾個月的休養,他原來頗有菜色的臉上,已經透露出了良好的血色。

    對現在的生活,丘洪馬很珍惜,平時都是拼命的干活,對手下百名屯丁,也催得很緊。

    听他這樣說,眾屯丁自然都是七嘴八舌的答應……

    ※※※

    五寨堡第二農場第一大屯的情形只是五寨堡各人屯丁們感覺的一個縮影,機械化似的生產方式悄悄地在影響著五寨堡各人的思想。但不管如何,五寨堡的春耕播種活動正在各地轟烈烈地進行著。

    五寨堡20萬畝田地中,除了大部分種了春小麥外,還有一些田地,及各個農場的田間地頭,都種上了大豆和油菜,紫花苜蓿和蕪菁等。

    油菜和蕪菁可以喂豬和喂羊,是優良的飼料,對五寨堡將來的養殖業發展會起很大的作用。大豆可以磨成豆腐,豆腐渣也可以喂豬。紫花苜蓿同樣是理想的家畜家禽飼料,以苜蓿睫葉加工成的混合飼料,可使奶牛增加泌乳量,飼羊提高羊毛質量,有助于提高各種家畜的繁殖率和育肥率。

    不但如此,大豆和紫花苜蓿等豆科作物都具有生物固氮的能力。此時的大明,一般使用糞便和腐爛的野草作肥料。而種植這些豆科作物,不用施用化肥,就可以改良土壤的特性,還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肥力,增進農作物的產量。

    而且紫花苜蓿適應性強,還可在一些山坡地上種植,一年可收割二、三次,向來被譽為牧草皇後。五寨堡可放牧的地方眾多,如大力種植紫花苜蓿,可為五寨堡將來的發展畜牧業提供優質的飼料。

    黃來福作為後來人,又有著眾多的電腦資料,當然明白這一點,當下發動五寨堡眾人大力在各處種植這些作物,以為自己將來組建人工牧場作準備。

    公元1590年4月12日。

    五寨堡的春耕播種計劃基本結束,讓眾人都松了口氣。各人臉上都帶著笑容,憧憬著未來的情形。不過春小麥播種結束,不代表農事就結束了,一些五寨堡的農副業又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公元1590年4月20日。五寨堡第一農場。

    農場離清漣河邊不遠的地方,有一片較為低窪的地方,這片地方,對莊稼來說沒什麼用,但對黃來福來說,卻又是另一個寶地。

    黃來福在這些低窪地旁讓人種了大片的油菜和蕪菁。低窪地上,則是掘了上百個池塘,池塘里養滿了魚。池塘邊上,則是築了近百個豬舍,上百個鴨圈,上百個雞圈,還有大片的蔬菜地。

    現在豬舍無數的小豬兒是吃打來的各種豬草和屯丁們制成的各種飼料,不過等油菜和蕪菁及紫花苜蓿等長成後,小豬兒就可以吃這些了。豬兒拉下豬糞,不但可以肥田,雞和池塘里的魚還可以吃豬糞里的東西,而且容易肥。鴨又可以到池塘里去吃東西,或是到河邊去吃魚蝦。

    如此家禽、種植、飼養循環利用,事實上是一種將農業、漁業、果蔬業等,集為一體的農副業綜合經營方式。不但可獲利豐厚,還可促進生產、生態的良性循環和平衡。

    當時黃來福謀劃出這一切時,就是五寨堡內農事和飼養最豐富的老軍戶和老婦人,也不得不對黃來福這一做法表示嘆服。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10
正文 第26章 劉玉梅喂豬、黃來福盤點(1)

    這塊地方,當然也有一個名字,叫做五寨堡大畜場。畜場佔地廣大,從4月13號開始興建,到今天的4月20日,才剛建起後不久,和農場其它地方一樣,一切還顯得粗糙。

    畜場的這些個豬舍中,共養有小豬仔約二千頭,都是剛放進豬舍不久。買這些小豬仔時花了黃來福很大的精力,一般在此時大明的農家中,一般都是養幾頭豬,最多養十幾頭就了不起了,就算母豬下仔,也下不了那麼多。哪里一下子找得到豬仔二千頭。

    黃來福委托渠源銳從去年就開始聯系,一直到現在為止,才從各地買了約二千只小豬仔。看來,黃來福要養豬數萬頭,甚至十萬頭的計劃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實現的。不過現在這畜場的規模也是全大明最大的了。

    這些小豬仔每只都是約2個月大左右,買來時一只豬仔花銀六錢,二千頭就花銀約一千二百兩。如果喂了4個月-6個月,到二百斤的時候能出欄的話,再克除豬吃的豆餅,豬草,小麥等飼料,豬用的墊窠稻草等成本,一頭豬約可賺一兩銀子。

    還有,小豬仔不能總靠外面去買,得自己生產才對。一般來說,一頭母豬一次產仔可有十幾只,一年約能產仔二次。此時大明母豬的行情是一頭約10兩銀子左右,黃來福同樣是經過多方努力,從各地買了母豬50頭,花銀500兩。他以後的計劃是再買母豬200頭。

    豬舍旁的池塘邊養有數萬尾魚,還養有雞鴨萬只,雞苗鴨苗買來時一只約銀一分,每只賣出可得一錢。黃來福主要是搞來下蛋,雞鴨長成後,保守估計每年可為五寨堡提供各種蛋類數萬枚。

    而且黃來福養這些雞鴨還有一個打算,此時的大明常有蝗災,蝗蟲來時,如要靠人工去驅趕的話,不知要趕到什麼時候,如果驅使無數的雞鴨去消滅這些蝗蟲,那是大大得利。雞鴨是蝗蟲的天敵,吃起蝗蟲來不是人力可以比的。

    對于這個大畜場,五寨堡各人除了嘆服黃來福的氣魄大外,對這種循環利用式的飼養方式也非常好奇,經常會有堡內一些軍戶們和附近第一農場的屯丁們到這里來看熱鬧。

    而在這個大畜場勞作的基本上是一些五寨堡的軍戶婦女,還有一些是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再加上一些小孩也來放鴨。她們基本月糧都是三斗,至于獎勵,也是仿效五寨堡的各個農場。可說現在,五寨堡沒有一個閑著的人,人人都在各處做事。

    此時的大畜場內,就有一些軍戶婦女在忙個不停,喂豬喂雞喂魚,一些軍戶小孩們則是將鴨群趕到清漣河邊去吃魚蝦,他們雖然小,但每個人每月也有月糧一斗。

    ※※※

    軍匠少女劉玉梅一打開豬欄,欄里的那些小豬們就爭先恐後地涌了上來,個個“喏喏嘰嘰”的爭搶著來吃,有一個小豬甚至將另一頭拱到了一邊去。

    劉玉梅口中“喏喏喏”地喚著,一邊將桶中的豬食舀入豬欄的槽中。她旁邊的小妹劉二妞笑了出來︰“姐姐你看,這些小豬們真貪吃。”

    劉玉梅說道︰“小豬貪吃好啊,他們貪吃,就長得快,那到年底,我們就有豬肉吃了。”她一邊說,一邊不斷地將豬食舀入豬欄的槽中。

    劉二妞拍手道︰“是啊,豬肉真好吃啊。”

    劉玉梅笑道︰“就知道你饞,和這些小豬一樣。”

    二人說說笑笑,同樣的情形,發生在其它各個豬欄,各個五寨堡婦女們提著豬食,有些身邊還跟著拖鼻涕的孩子。各人打開各個豬欄,喂著小豬,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忙碌著,在這大畜場做事的五寨堡女人和老人、小孩,約有幾十人之多。

    這些女人們本來都只是在家中操持著一些家務,守著自家男人的一些月糧過日。不過黃來福開發的地方眾多,五寨堡壯勞力們嚴重不足,因此大批的五寨堡女人們就被雇佣,做這些打豬草,喂豬喂雞之事。

    自己也能養家糊口,這些婦女們都很高興,個個做事都非常賣力。而且大畜場內也有專門的監管人員,如果干活不努力,被發現後,輕則責罵,重則克扣月糧,甚至被趕出大畜場,因此人人都不敢怠慢。

    軍匠少女劉玉梅也在這批被雇佣的婦女之內,她每月月糧三斗,干得好另有獎勵。而劉二妞則是或幫著姐姐做事,或是去放鴨,每月月糧一斗。

    “你們干活都勤快點,不許偷懶啊。”

    劉總旗的婆姨錢氏沖著忙碌著的一群女人喊了一聲,回頭對黃來福等人恭敬地道︰“大少,您這邊走。”大畜場建好後,錢氏也在這些被雇佣的五寨堡軍戶婦女當中,黃來福對這些婦女了解不多,錢氏算是見過幾次面的,當下就任命了她為大畜場的管事,也有鼓勵劉總旗的意思。

    自家婆姨也成了管理幾十號的人了,劉總旗自然是喜出望外,夫婦二人都是不敢怠慢,平時錢氏也是盡心竭力,對大畜場的事絲毫不敢松懈。

    黃來福此時身邊還跟有顧雲娘,何副千戶,江百戶,楊百戶,渠源銳等人,他得到大畜場已經進入軌道的回報後,便帶著眾人前來巡視,一到大畜場的門口,錢氏得到消息,自然不敢怠慢,恭敬地將一行人迎了進去。

    黃來福“嗯”一聲,見此時的大畜場內一派繁忙的景色,各人都在辛勤地勞作著,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錢嫂,你做得不錯。”

    錢氏的臉上立時笑出了花,似乎自己所有的辛苦都得到了回報,她連連道︰“這都是份內之事,份內之事。大少交代下來的事,我們是絲毫也不敢松懈。”

    黃來福點了點頭。眾人邊說邊走,來到了軍匠少女劉玉梅身邊的一處豬欄處,此時劉玉梅正喂著豬,見黃來福一群人過來,趕忙立在一邊,她身邊的妹妹劉二妞見這麼多人過來,更是嚇得躲在姐姐的身後。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12
正文 第26章 劉玉梅喂豬、黃來福盤點(2)

    黃來福看見了劉玉梅,認出了是以前那個軍匠少女,對她微微點了點頭。

    劉玉梅見了黃來福這種動作,不由臉兒一紅,忙低下了頭,劉二妞躲在姐姐的身後,只敢偷偷地看著眾人,她認出黃來福就是以前那個給她糕點吃的大少爺,不住地對黃來福打量。

    剛才的動作,黃來福並沒什麼感覺,在後世,一般人見了一個熟悉的人,都會點點頭,只是一種禮貌性的習慣而以。黃來福雖然穿越過來,但是一些習慣,還是會不知覺地存在。

    黃來福覺得沒什麼,不過他剛才的動作看在別人眼里就不同了。顧雲娘首先現出異樣的神情,她看看黃來福,又看看劉玉梅,臉色有些不好看。

    而錢氏也是看了劉玉梅幾眼,眼中現出中年婦女最喜歡的那種八卦神情,何副千戶和江百戶也是對視一眼,眼中現出男人都明白的笑意。

    黃來福一時想不到自己只一個禮貌性的點頭,旁人就這麼多花花頭腦,他走到豬欄旁,看向里面的小豬,只見豬兒們個個在不斷地搶食,吃得個不亦樂乎。黃來福仿佛看到了這些小豬將來長大後,個個都變成大肥豬,自己的財源也是滾滾而來。

    他站在那里,若有所思,他旁邊的劉玉梅見他半天不說話,不由偷偷地看了他一眼。這動作又是敏銳地被顧雲娘察覺,她不由輕哼了一聲。

    錢氏在旁恭喜道︰“這些豬兒個個都鮮活亂跳,吃的豬食又好,怕是用不了幾個月,這些小豬都會長成肥重的大豬,這麼多肥豬,怕是五寨堡以前從來沒有過,這都是大少之功。”

    黃來福微笑地听著,何副千戶和江百戶听得高興,也是在輕聲地議論著。

    隨後,在錢氏的向導下,黃來福等人又沿著前方的豬舍,往大畜場各處走去。顧雲娘有意無意地落在最後,回過頭來,見那個軍匠少女劉玉梅還是呆立在那里,不由又哼了一聲,加快腳步,追上了眾人的身影。

    看過各個豬舍,魚塘,菜地,雞圈,鴨圈,還有一些正在整理的果園,雖然各處還很粗糙,還都在興建整修之中,不過卻都有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看著這一切,黃來福很有一種滿足的心理,這些可說都是自己的心血,自己這些時間精力都撲在了五寨堡各個農場等事上,才會有眼前的成果。當然,啟動這一切的,也不能忘了渠源銳投資的那些銀子。

    黃來福等人所過之處,在大畜場內忙活的五寨堡軍戶婦女們,都是恭敬問好。走到清漣河邊時,望著遠處的大水車,河邊的成群的鴨與鵝,黃來福更是意氣風發。

    他說道︰“走,我們到馬蹄坡圈羊場上去看看。”

    岢嵐山,馬蹄坡。

    放眼眺望,只見這里綠樹搖曳,綠草如茵,美景盡收眼底。這一帶的山坡和山腳下,還種著許多紫花苜蓿和油菜,等這些長成後,都是羊兒的美食。

    山坡上正有一片羊舍和羊圈正在興建,大批春播農忙過的各農場屯丁們,都在這里揮汗如雨地忙碌著。

    馬蹄坡羊圈的管事,以前是黃家的一個老羊倌,名叫黃大粱的,見黃來福等人過來,忙畢恭畢敬地迎上來,帶著黃來福等人在馬蹄坡各地巡視。

    “大少,這羊圈有小羊兩千只,每日每只羊需吃葉草四十斤,如買枯葉的話,預撮葉價每千斤三錢,到了冬日,葉價每七千斤約需價三兩。如買羊草,每七千斤約需價四錢,還有墊柴每四千斤約需價二兩。”

    老羊倌黃大粱放了幾十年的羊,對這其中的行情自然是了如指掌。

    “很好,先就這樣吧,需什麼用度,可報與楊管家,不過……”黃來福笑了笑,看向山下大片的紫花苜蓿,道︰“或許到了夏秋日,就不再需要那些羊草了。”

    山坡和山腳下的那些紫花苜蓿和油菜,等秋割後,便可大大地緩解飼料不足的問題。將來大片種植,完全可以滿足豬羊的需求。

    而且油菜冬天除了可用來喂羊外,菜籽還可以榨油,供食用或點燈。羊糞可以摻在飼料里喂豬,豬糞又可以喂鴨,鴨糞又可以喂魚。而且,這些羊糞、豬糞之類的肥料又可以用到農場上肥田。可說是循環利用。

    紫花苜蓿和油菜雖說明朝中期在各地種植就很普遍,但象黃來福這麼大規模的種植,還是少見。而且讓五寨堡各人不解的是,黃來福放羊竟然是要圈養,而不是讓羊們放到各個山坡上去吃草。

    關于這一點,只有黃來福明白將羊圈放的好處,散亂放羊的壞處。五寨堡靠近內蒙,本身沙化的危險就很嚴重,而羊放養過的草場,可說是︰“羊吃蹄又刨,風刮一道壕,羊瘦又壞地,綠色成泡影”。為了避免沙化,種植牧草,將羊圈養是最好的方法。

    而後世的經驗證明了,羊舍圈養的養殖方式,效果遠遠好于在外散放,在外放羊向有夏活、秋肥、冬瘦、春死的說法,向來損失比較大。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經驗來看就知道了,每年過冬,他們的牛羊不知道要死多少,而且也要到處尋找草場,居游不定。

    而羊舍圈養,只要飼草準備好,再搭配營養飼料等科學方法飼養,羊只的生長速度將成倍增長,估算羊羔半年左右即可成大羊,出欄周期將大大縮短,而且每年出欄的羊死亡率還可以大大降低。而依此時的經驗,如在外面放牧,羊出欄時間一般要一兩年甚至兩三年。哪種方法效果好,一看便知。

    這些在後世都是些普通的常識,不過不說何副千戶等人不明白,就是老羊倌黃大粱也不明白,他放了幾十年的羊,在他來看,放羊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有草,就放著唄,為什麼要圈起來養呢?

    不過這是黃大少的意思,他可不敢說什麼,而事實也證明了,黃大少不論做出什麼決定,到了後來,都證明了他的正確性。既然這樣,自己又想那麼多做什麼?大少吩咐怎麼做,就怎麼做唄?

    ※※※

    黃來福在馬蹄坡羊圈巡視了一番,大致還是滿意的,只是此時羊圈還沒有完全建好。飼料也沒有完全準備好,有一段時間,還需在外放養。

    這些小羊兩千只,每只購買來時一只羊花銀四錢,兩千只就是八百兩銀子。估計每飼養一只羊,單項成本需1錢,不過差不多羊長成後,每年每只羊,可有羊毛三十斤,約價二兩。還有羊絨,羔羊,羊糞,羊肉等也是收成的一部分。

    讓黃來福遺憾的是,自己買不到藏羊和大尾羊種,特別是西方的大綿羊,這些羊不但脂多肉美,而且毛發濃厚,可作為呢絨的原料,自己將來可以在五寨堡搞毛紡業。

    九邊一帶,對棉花棉布的需求龐大,不過棉花一般只在中原一帶種植,自己離貨源太遠,如果運輸來加工的話成本太大。還是呢絨毛紡業比較適合,就靠近內蒙貨源處,而且呢絨比起棉布來說,少了臃腫,但保暖性卻一點也不差,大有前景。

    眼下的羊可說除了吃一些羊奶,還有一些羊肉外,用處不大,那種好羊,以後再說吧。

    不過五寨堡內雖然養豬,養羊,養鴨,卻沒有養牛。牛對于五寨堡來說,用處不大,而且大明明文規定不能輕易宰殺牛,那些奶牛,暫時又用處不大。養牛,對黃來福可以緩一步說。

    站在山坡上,望著山下的風景,黃來福豪邁地道︰“現在只是養羊兩千只,將來還要養羊一萬只,甚至是十萬只,五寨堡,要成為晉北的糧倉,也要成為晉北的牧場。”

    顧雲娘臉放異彩地看著黃來福,何副千戶只是一個勁地吸氣。這些時間,在黃來福對他的沖擊已經是一次又一次了,他的心理有些承受不了,他喃喃地道︰“太多了,能不能少一點?”

    黃來福身旁的渠源銳倒是神情平靜,雖說黃來福花的都是他的錢。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15
正文 第26章 劉玉梅喂豬、黃來福盤點(3)

    千戶宅內,晚。

    “來福哥哥,喝杯茶歇息歇息。”

    在黃來福的房間內,顧雲娘端來了一杯茶,對忙碌個不停的黃來福說道。

    黃來福說道︰“好的,雲娘,先放到一邊吧。”他一邊說著,一邊低頭在算盤上打得飛快,統計核實著最近的帳目。打算盤,對黃來福當然沒問題,他小的時候上學時,那時可沒有電腦,大家都是學珠算,黃來福當時在中學比賽珠算時還在市里得過獎呢。

    雖然多年後現在又用上了,開始還有些不習慣,但熟手之後,可說是打得飛快。

    黃家現在家中及各個農場的帳目現在由楊管家負責。楊管家的忠心敬業當然不是問題,不過他畢竟年紀大了,精力越來越不濟,繁重的瑣事讓他喘不過氣來。

    黃來福自己要忙著“設計五寨堡未來的方向”,當然不能將精力放在這種瑣事上,他已經在考慮是不是再找個信得過的帳房,統管各個農場的帳目,來分擔楊管家的工作。不過這合適的人可不是那麼容易找的,黃來福只能慢慢看著。

    最近五寨堡各個農場的事,已經基本告一段落了,黃來福這幾天就問楊管家取來各個帳目,自己來盤點清算一下。

    黃來福一邊飛快地打著算盤,一邊用毛筆在另一個本子上記著什麼。

    “屯丁五千,月支糧二千五百石,折銀二千五百八十二兩一錢八分五厘三毫二絲五忽六微。”

    “小豬仔二千多頭,每頭銀六錢一分二絲,折銀一千二百九十八兩七錢九分四厘……”

    “大水車用老木料每根銀二錢二分三厘,折銀……”

    “馬匹……耬車……”

    黃來福一項一項地統計核對著,不知過了多久,黃來福最後松了口氣,經過幾天的盤點核對,黃來福已經把帳目整理核對出來了,可以看出,楊管家還是很盡心的,帳目基本真實詳盡,並沒有在帳上做什麼手腳。當然,以此時大明的記帳方式,對于黃來福來說,還是落後了些,做沒做手腳,一眼便知。

    而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幾個月中,開墾土地的花費,屯丁們的月糧,各種工具的費用,購買各種畜苗的費用……零零碎碎,加起來,已經差不多用了黃來福三萬五千多兩銀子,渠源銳投資的五萬兩銀子,已經花了大部分了。不過好在現在五寨堡該辦的都辦好了,事情將來會如何,到秋收時就知道了。

    黃來福舒服地靠在椅子上,端起顧雲娘捧來的茶喝了一口氣,滿足地吁了口氣。

    顧雲娘站在一邊看著黃來福的舉動,眼中閃動著異樣的光芒,這些時間,對于黃來福,她很是著迷,雖說以前的她對黃來福非常不滿,但這種不滿都成為過去了。

    或許是現在的黃來福對她沒有以前那樣上心,又表現得越來越出類拔萃,看黃來福一直在忙,自己卻幫不上他什麼忙,這讓她產生了危機感,總想自己能為黃來福做什麼。

    顧雲娘想說什麼,一時之間,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她看到黃來福桌上的帳目,忽然有些好奇,說道︰“咦,來福哥哥,你這帳目記的,怎麼和旁人不一樣?”

    黃來福微笑道︰“你覺得哪不一樣?”

    顧雲娘看了半天,皺著秀眉道︰“我也說不上來,只覺得,你這種記帳方式高明得多了。”

    此時大明各處的記帳方法都是天地帳記錄法,又叫“朱出墨入記帳法”,以紅記出,以墨記入。比起後世的復式記帳法還是顯得簡單了一些。中國最早復式記帳法(龍門帳)產生于明朝末年(1640年),相傳為山西人傅山所創。

    而黃來福後世所用的借貸記賬法,就是在復式記帳法基礎上更加的改進和完善。

    借貸記賬法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為理論依據,以“借”和“貸”為記賬符號,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為記賬規則的一種復式記賬法。

    借貸記賬法基本結構分為左、右兩方,左方稱之為借方,右方稱之為貸方。借方在帳簿的左側,貸方在帳簿的右側。資產增加時,記入左側。資產減少時,記入右側。負債增加時,記入右側。負責減少時,記入左側。

    這種記帳方式比起此時大明的“朱出墨入記帳法”來說,可以更好地防止和減少記賬差錯,在賬戶設置上也更為靈活,有利于名下產業的分析和管理,當然是高明了許多。

    顧雲娘這樣說,黃來福心中也有些得意,不過表面上還是故作淡然道︰“雕蟲小技罷了。”

    顧雲娘又看了一陣,才放下手中的帳本道︰“來福哥哥,我覺得你越來越厲害了,什麼事都懂。”她上上下下仔細看著黃來福,看得黃來福有些發毛,這才道︰“奇怪,來福哥哥,我覺得你以前沒這麼厲害的。怎麼出門一趟後,就什麼事都知道呢?”

    黃來福說道︰“這就是出門游歷的好處了,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門在外,很容易增長見識的。”

    “何況。”黃來福說道︰“以前我也不是不厲害,只是我的雲娘不知道罷了。”

    顧雲娘听到這里,臉兒有些紅,她輕啐道︰“呸,油嘴滑舌。”

    黃來福笑道︰“我的雲娘不喜歡嗎?”

    說著,他伸手握住了顧雲娘那溫軟嫩滑的手掌,顧雲娘輕掙了一下,低聲道︰“不要這樣。”就由黃來福握住了小手,只是臉兒越來越紅,螓首幾乎垂到了酥胸上。

    黃來福見了,更是心動,正想采取下一步行動時,顧雲娘卻是回過神來,她輕輕地擺脫黃來福的控制,嬌羞地道︰“來福哥哥,你真是壞死了。”

    她有些嫵媚地看了黃來福一眼,說道︰“我去陪姨娘。”說著就一溜煙的逃了出去。

    黃來福嘆了口氣︰“啊呀,美人兒跑了。”

    他笑了笑,搖了搖頭,又將注意力轉回了帳本上。

    ※※※

    五寨堡內主街道就是通往千戶宅和官署的那條了,名叫大東街。大東街旁有一條街叫娘娘廟街,旁邊還有南巷、水口堰巷與大東街相通。

    大東街一帶是五寨堡內最重要,最熱鬧的地方。千戶宅,官署與倉廒等都在這一帶。還有觀音娘娘廟,關帝廟,岳神廟等,都在這一帶。

    每月逢三、六、九的日子時,不論是堡內的軍戶,還是堡外的民戶們,都會跑來到這一帶來趕集,每年的五月十三,這一帶還會舉行關帝廟會,到了九月九日,又會舉行岳神廟會。

    大東街和娘娘廟街的十字交匯處的南側,建有一個大樂樓。大樂樓下部為石塊砌成,上部建有磚木結構樓房,每年五寨堡的過節趕廟會時,就會有一些人在這里請客唱戲。

    這一帶可說是五寨堡內的黃金地段,此時,近鄰大樂樓的一邊,正興建好了一個祁縣會館,正是專門由黃思豪拔地,渠源銳在五寨堡建的商館兼會館。

    晉商的會館在中國頗為有名,明隆慶時候,山西人便開始在異地建立會館,作為同鄉人在異地建立的一種社會組織,此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晉商會館遍布中國各地。會館主要用于聯絡鄉誼,會聚公議,維護同鄉或同行商人的利益。並在會館內設市,兼有商館的功能。

    渠源銳建的這個祁縣會館規模龐大,里面的商市可容納百人。祁縣會館建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建好後,該會館建築巍峨壯麗,布局嚴謹,會館前有雕磚砌成的照壁,上嵌一對小巧玲班的算盤和帳簿,顯露出會館濃郁的商業氣氛。

    祁縣會館建好後,渠源銳雷厲風行,很快就招收了許多學徒,並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他制定的制度,就是黃來福看了,都是嘆服,感嘆晉商的成功之處,絕非僥幸。

    比如祁縣會館定有管理條規13條,其內容有︰

    (1)所有收支帳簿、房屋、家具、菜園、地基、應用人役,總歸值年經營差委。

    (2)會館宜保持清潔衛生,平素日期不準閑人入內游覽。

    (3)不準外幫借館演戲,如有徇情私借情事,從重議罰。

    (4)館內燈彩家具一概不準出借,如違者議罰。

    (5)晚間十點鎖門,如遇宴會燈戲十二點為止,除水龍數患外不得任意啟閉出入,如違者立驅出館。

    (6)會館重地燈火最宜小心,如遇在館做會演戲,客散戲終主人務將廟院戲台一應燈燭親查熄滅始準回號以昭慎重,如違議罰。

    (7)館內不論粗細貨物,概不準在內晾曬,以昭肅敬。

    (8)本館司事、住持人等內不難留客過宿,在外不準支取銀錢貨物,自議之後倘私留客宿私賒貨物一經知覺,逐出會館,決不寬貸。

    (9)水龍有備無患,倘有不測,一時出館夫投人等酒資一切照章施行。

    (10)供奉香火、長年神燈,乃住持應辦之事,俟後逐日長香,務要敬謹供奉,每逢會期奉香獻酒,自必住持侍奉,年節三天,僧人間有貪閑假手他人,殊屬不恭,自議之後,住持二人輪流執香在殿侍候以昭誠敬。

    (11)凡選用館丁務要小心謹慎,能干辦事者充之,不得輕舉濫進。館之內外門巷每日打掃潔淨,館之社產市屋務听值年者調撥,催取租息不致稍懈。館內不許容留閑人飲酒戲耍,致生事端。館外街巷不許收荒擺攤賭儲。館役不得徇情容隱不報。如敢不守館規,徇私偷懶,即行斥革。

    (12)大會值年,從前十幫輪流,位年二號會辦。今增匯業,每年四號。以祀產漸增,館務紊繁。每年以四月初八日揭清所存銀兩,一切祭器祭物文契公文下首務期明悉周詳毋延。

    (13)招僧住持原為供奉香火,每日長香神燈,務要敬謹供奉,殿宇香案每日打掃.會期朔望倍加誠敬灑掃潔淨在殿伺候,以便士商恭謁,平日不得隨便出外游玩。

    這些管理條例雖不能和後世相比,也不能和黃來福此時定的管理條例相比,但在此時的大明,決對是最適合,最全面的商館管理條例。讓黃來福看了佩服不已,晉商有現今如此龐大的勢力,決不是靠吹的,而是有實際本事的,只可惜明末有一些晉商有才無德,將本事用到歪路上去。

    不過黃來福來到這個世上,希望能改變他們將來一些不道德的行為。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18
正文 第27章 變化

    公元1590年4月23日。五寨堡大東街。

    比起去年,五寨堡街容街貌這幾個月中變化了不少,首先是堡內街上的人多了,特別是大東街這一帶。由于黃來福招募屯丁,五寨堡的人口又不足,這樣一些外地的民戶和流民前來,讓五寨堡的人口增加不少。反應在街上,就是街上人流多了許多。

    其次是堡內各人的面貌也變了不少,以前那遍布街上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人也少了,各人臉上都帶上了紅潤,許多人還穿上了新衣。比起以前堡中軍戶臉上的麻木絕望,現在各人臉上都是充滿了對生活希望向往的笑容,笑容似乎帶來了活力,讓整個五寨堡的精神面貌大大不同。

    現在街旁的房屋不全是到處開滿口子的茅屋,那些口子基本上都用新泥堵上,房頂上的草也換了新草,甚至有一些地方還出現了新的磚瓦房。比如劉總旗以前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就換成了一座正在新建的瓦房。這讓五寨堡看起來不再象是一個乞丐窩,多少有些新興城鎮的味道。

    最後五寨堡內的變化,就是外地來的商人和進堡來賣東西的鄉人增加了不少,讓堡內的商業味道濃了不少。

    五寨堡加外地管轄的各軍堡,本來有人口約六千人左右,五寨堡內本部就約有人口四千。這六千人中,其中三千多人是18到50歲的壯勞力,一千多人是可以做事的老人,婦女。還有一些十歲到十五歲可以做事的小孩。不過這些人,現在基本上都在五寨堡各地農場畜場做事。

    除了原來五寨堡幾千人口外,還有約二千多外地的流民和民戶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做事。如果將五寨堡比作一個大農場,大工廠的話,里面就是些穩定的工人,他們每月有固定的工資(月糧),每日還有伙食,相當于後世大工廠的包吃包住。

    這近萬人,形成一個很大的市場,還是比較有消費力的市場。特別是現在五寨堡還處于生產階段,糧食,布匹,青菜,肉食等,都要向外購買,因此,這幾個月中,就吸引了許多商人前來。

    特別是那些手眼靈通,感覺敏銳的晉商,一感覺到五寨堡的商機,各人便不斷地向五寨堡內涌來,在五寨堡各處建房設店,流寓定居。

    特別是五寨堡的黃金街,大東街上,4月份的這些天中,更是每幾天就有一家晉商的新店開門營業。比起去年五寨堡內各商客零落,就算有,也只是一些小芝麻綠豆的商客,真是恍如夢境。

    商人的紛紛到來使現在的五寨堡已經有了一些舟楫車馬的味道。糧食、棉花、食鹽、布匹、煤炭、竹木、茶葉、桐油、生漆、藥材、曲酒等各種物資匯集在此貿易,讓五寨堡越來越熱鬧。

    除了店鋪外,街上還有許多衣著儉樸,滿臉皺紋,神情憨厚的鄉民買賣人,擔著自己的一些土特產,滿懷希望地在街上吆喝買賣著。

    他們多賣一些青菜、大蒜、蔥、韭菜、茴子白、絲瓜、苦瓜等。或是抓來了自己的魚、鴨、鵝、雞、豬等,希望能賣一些錢,換一些食鹽、布匹等生活用品回去。

    商人的紛紛到來雖然使五寨堡內的糧食、棉花、食鹽等生活物質不用愁,但這些青菜,肉食等生活食用的東西,他們卻不方便押運,這就給五寨堡附近的民堡們提供了一條新的生活希望之路。

    本來這幾個月中,看著今年的年景又不好,田中的糧食看來到年底又要收成不佳,這日子真是過不了。附近民堡中的民戶們是個個愁容滿面,一些家中有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做事的人還可混個衣食飽足,另一些人怎麼辦。

    他們都後悔以前為什麼不去五寨堡各個農場內招募屯丁。白白便宜了那些外鄉的流民們,不管怎麼說,他們也是五寨堡人啊。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這些民堡的人已經將自己視為五寨堡人了。以前的他們,可是很鄙視五寨堡內那些窮軍戶的。

    可惜現在五寨堡各個農場的屯丁招募工作已經停了下來,人們多方打听,得知五寨堡的黃來福大少爺再次招募屯丁,要到年底或是明年初了。其實黃來福是很想再招募屯丁的,他胸中可是有大計劃的。

    可惜,他的錢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銀子,他得放著以備不時之需,這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要有錢,也要等到秋收後看怎麼樣了。

    不過人民的眼楮是雪亮的,對于糧食,食鹽、布匹等,民堡鄉農們沒辦法提供,他們很快發現了五寨堡內另一個龐大的需求,那就是這些時間五寨堡內的青菜和肉食價格不斷上漲。因此,附近的一些民堡的民戶們都開始大力種植起蔬菜,養殖起家畜來。

    每月逢五寨堡三、六、九的集日時,他們便擔著自己的農產品,每天走個十幾里路,甚至幾十里路,到五寨堡內來賣東西,或此以謀生,或是賣一些錢換一些鹽布等生活物質。

    ※※※

    “三子,等把些菜都賣了,就給娘和你媳婦兒都扯幾尺花布,做身新衣裳。”

    大東街的一個晉商米鋪旁,三子爹臉上滿是滿足的神情,撩起衣袖擦了擦汗,對旁邊不停東張西望的兒子張大三笑道。

    三子爹有笑的理由,他今天擔來的一些青菜,蘿卜,還有一些雞、鴨、蛋等,早上來時沒過多久,就賣得差不多了。想必最多再過一個時辰,他今天和兒子擔來的東西,就可以全部賣完了。懷里沉甸甸的碎銀和銅板,讓他的心也是喜滋滋的。

    想起自己的婆姨跟了自己幾十年,還沒有換過幾身新衣裳,媳婦兒三年前進門後,也沒過過什麼好日子,三子爹決定,今日無論如何,也要給婆媳二人做身新衣裳,讓二人高興高興。

    他的兒子張大三卻是對老爹的話恍若未覺,只是貪婪地看著街上的景象。比起自己所住的杏嶺子小山村,五寨堡真是大地方啊,特別是這大東街,怎麼都讓人看不夠。

    街上各種店鋪林立,不斷還有新開業的店鋪放鞭炮的聲音傳來,夾著伙計們的賣力的吆喝聲,街頭到處都是熱氣騰騰的雜燴面攤,羊肉骨頭攤。豬肉、豆腐、粉條、茴子白燴在一起,滿滿的一大碗的雜燴面,一大碗才三文錢,一碗吃下去,決對吃飽。

    還有那羊肉骨頭湯,羊肉帶骨一起剁成塊加萌蘿卜炖在一起,熱騰騰的,香氣到處彌漫,讓人聞了饞涎欲滴,一大碗也不過四文錢,張大三下定決心,今天雜燴面和羊肉骨頭湯一定都要吃一碗。

    還有大東街街頭那邊的大樂樓,今天是集日,不知道是哪個商客請了戲班在唱戲,那戲真好看啊,看得張大三都舍不得移開腳步。

    他心里感嘆,這才是自己夢想中的生活,象以前那樣,每天在地里刨食,有什麼出息?象老爹一樣,刨了幾十年,還是衣食不周,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頭?張大三打定主意,有機會一定要留在五寨堡內,听說黃來福大少爺明年還要招募屯丁,自己到時無論如何,可不能錯過了。

    三子爹看了自家兒子一眼,眼中有一些無奈,他這個兒子,從小就不安份,腦中老是稀奇古怪地想著什麼,和自已想的完全不一樣,三子爹都不知該如何和兒子“溝通”是好。其實他二人這種情形在後世也是普遍存在,不是有一個詞叫“代溝”嗎?

    “這位老倌,你這菜怎麼賣?”一個五寨堡的軍戶婦女昂首闊步地走過來問道。

    三子爹忙滿臉堆笑,恭敬地道︰“好讓這位大嬸知道,韭菜每斤一文錢,青菜一斤三文錢,大蒜每三個一文錢,茴子白每斤二文錢。”

    “太貴了,便宜點就每樣買五斤。”軍戶婦女熟練地討價還價。

    三子爹滿是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道︰“看您真會還價,也好,俺這菜也賣得差不多了,早日賣完,早日收攤,就便宜些賣給您。”

    二人在稱菜賣菜,張大三則是有些不耐煩地在一旁看著,又用一些比較嫉妒的眼神看著婦女那紅光滿面的神情,身上顯是新剪不久的新衣裳。心中哼了一聲,心想︰“不就是一個軍戶嗎?現在過上好日子了,以前哪有這麼得意。”

    黃來福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屯丁中,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軍戶和民戶的屯丁待遇是不同的,在外招募屯丁時,也是優先五寨堡各軍堡的軍戶們,這樣不免讓五寨堡的軍戶們產生了一種優越感。也讓一些外地民堡的民戶屯丁們有種放棄民戶戶籍,加入五寨堡軍戶戶籍的想法。

    這種想法的產生可說是五寨堡歷史中的第一次,以前民堡的民戶們,听得最多的就是什麼時候堡內的軍戶們又逃跑了多少,什麼時候听說過現在這種“黑白顛倒”的事情發生了?不過事實擺在眼前,雖是矛盾不願,也讓許多人的思想慢慢發生了改變。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22
正文 第28章 德潤布莊

    “二位請走好。”

    德潤布莊的杜茂真掌櫃深深地作了個躬,送走了三子爹二人。雖說這二人一看就是鄉下民堡來的,買的又是很普通的花布。

    但杜掌櫃向來奉行︰“至誠至上、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營宗旨,平時非常注重客人的口碑,不論客人是窮是富,買多買少,他都堅持以禮待客,平時也是這樣教導店中的伙計。

    所以他的德潤布莊才在五寨堡內營業一個多月,生意就很快做大,連千戶宅的黃老夫人和幾位太太,最近都常常光顧。

    “掌櫃的,我們店中的各色花布又賣得差不多了,您是,是不是又要添些貨了?”

    一個名叫張萬初的老伙計喜滋滋地道,作為和杜茂真掌櫃一起到五寨堡來打天下的老人,張萬初一向是作為杜掌櫃的心腹來看,與杜掌櫃休戚與共。見店中生意好,他當然也是心中喜悅。

    “嗯,不錯。”杜掌櫃撫著自己的兩撇鼠須,滿臉笑容地道︰“沒想到這五寨堡的生意如此好做,看來我們要多多進貨了,萬初老兄弟,這事情又要你去辦了。”

    這幾個月中,五寨堡的各軍戶們解決了生存問題後,手中有了些閑錢,自然就要裝點自己的生活,修蓋新房,各人暫時沒這個能力,但給老婆孩子添幾身新衣裳,大家還是可以辦到的。

    而且有這種想法的人遍布五寨堡各地,這樣,這幾個月中,五寨堡的各布店就迎來了一個購置布匹的熱潮。生意紅火,自然讓各布莊的掌櫃們笑歪了嘴,大感自己來五寨堡設店營業是個不錯的選擇。

    听杜掌櫃這樣說,老伙計張萬初也有些感動,他懇切地道︰“掌櫃的說的哪話,這還不是小的應盡的本份?”說到這里,他忽然神情有些神秘,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道︰“掌櫃的,您最近沒有听到什麼風聲嗎?”

    杜掌櫃喝了一口茶,奇怪地道︰“什麼風聲?”

    張萬初道︰“小的最近打听到了,說是千戶宅的黃大少,有意將秋收的糧食全部包銷于那位祁縣來的渠掌櫃,您老也知道那位黃大少,不知整些什麼手段,今年五寨堡的秋糧怕是要大豐收了,那可是幾十萬石糧啊,您老就沒一點想法?我們不敢說包銷,但如能分一杯羹,再開個米鋪,怕是利潤也不少于這德潤布莊吧?”

    杜掌櫃神情微動,握著茶杯沉吟不語,張萬初見狀更是添油加醋︰“小的可听說了,這五寨堡內的東容記茶莊的李老板,德記皮貨店的侯老板,鴻記綢布店的潘老板,都去拜訪過了堡內的千戶大人和那位黃大少,最近他們還頻頻去祁縣會館拜會那位渠源銳渠掌櫃。”

    “掌櫃的,我們可不能落在人後,不然到時連一口湯都沒得喝了。幾十萬石糧啊,小的還去各個農場了解過了,他們還喂養了許多豬羊等物,這些又是一個大財源啊。”

    杜掌櫃打定了主意,放下了茶杯︰“萬初,你替我準備好名刺和禮單,我要去拜會千戶大人和祁縣會館的渠掌櫃。”

    ※※※

    商人們對商機的感覺是敏銳的,五寨堡的變化不會引不起他們的關注,先是不斷有商人到五寨堡各個農場的田間地頭去考察,考察後的結果都是去拜訪千戶大人,和黃來福大少爺。

    無一例外,黃思豪和黃來福招待了他們,但一說起將來糧食外銷之事,黃思豪和黃來福都說自己已和渠源銳渠掌櫃簽定契約,讓他們去找渠掌櫃,這樣,不知什麼時候,祁縣會館前拜訪的人流多了起來。

    “四少爺,您可回來了,您看,又有許多商客們遞了名刺和禮單過來,這些都是。”

    渠源銳一回到祁縣會館,四十多歲的德叔便迎了上來,滿臉笑容地對渠源銳道,作為渠源銳的心腹,德叔負責在館內接待客人,這段時間,商客們的奉承討好讓這個憨厚的漢子頗有些飄飄然。陪同四少爺這些年中,這還是第一次受到如此的討好重視。

    “一幫勢利的東西。”渠源銳笑罵了一聲,臉上卻頗有揚眉吐氣的神情,終于也有別人求到他頭上的時候了。

    他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飲而盡,才道︰“將名刺給我看看,都是一些什麼人?”

    德叔恭敬地將一疊厚厚的名刺遞給了渠源銳。

    渠源銳一張一張地翻看著,半響,冷笑了幾聲︰“平遙的李家,介休的侯家,萬榮的潘家,陽城的楊家,榆次的常家,哼,都是些大角色啊,以前他們可是正眼也不會瞧我一眼,現在巴巴地求上門來了,哦,還有這個,臨汾的亢家……好家伙……魚兒聞到血腥味,都上門了。”

    這些平遙的李家,介休的侯家,萬榮的潘家,陽城的楊家等,都是後世清季晉商中的大鄂,既是大商人、又是大地主,都擁有極為雄厚的資本。眼下雖沒後世那麼顯赫,但在北方的勢力也不可小看。

    特別是臨汾的亢家,即是大糧商,又是大典當商,擁有大量的田宅,亢氏曾揚言︰“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三年不下雨,陳糧有萬石。”雖說這個大話是清初時說的,但此時萬歷時,他們家族中經營九邊的糧草也有幾十年了,同樣擁有大量的土地,儲藏有大量的糧食,勢力龐大。

    雖說此時這些遞名刺的人,都是上面幾家外地分號的掌櫃或是族中各商號的偏房子佷,放到五寨堡這個現在還不顯眼的地方來,並不是他們家族中的大人物,但想到他們身後的勢力,渠源銳想了想,還是決定現在更衣會客。

    ……

    “各位慢走,恕之信就不遠送了。”

    “豈敢,豈敢……留步,留步。”

    將上面那些家族中的商客送走後,渠源銳站在會館的大門上,渠源銳臉上的笑容慢慢斂去。今天的會客初步達到雙方的目的,如果五寨堡秋糧確實大豐收的話,雙方願意合作外銷糧食。當然,今天只是初步達成一些意向,具體的條款,還要再時再詳細擬定。

    和這些家族合作是畢然,一方向,渠源銳得罪不起這些人身後的家族勢力,一方面,渠源銳的勢力和能力都是太小,需要借助這些家族們的勢力。

    比如說,剛才亢家在五寨堡設的商號管事亢世銀就拍著胸脯說,如果渠掌櫃願意將糧食分銷給他們,他們亢家甚至可以將糧食遠銷到遼東鎮去,這是渠源銳做不到的。

    于是,雙方的合作就成了畢然。

    ※※※

    這時,站在會館大門的渠源銳忽然看到黃來福大少正騎著馬,向會館這邊而來,身旁永遠跟著江大忠,楊小驢兩個貼身隨從,還有顧家小姐也是騎著馬跟在黃來福的身旁。

    渠源銳忙整了整衣,向黃來福迎了上去。

    黃來福等人四匹馬前後向渠源銳而來,馬蹄敲在街上的青磚板上,發出聲響。街上的人都是紛紛讓開,同時又是忙著作揖行禮,不過五寨堡內原來軍戶們看向黃來福的神情都是尊崇中帶著敬畏,而一些外地商客和鄉民們則是畏懼中又現出討好的神情。

    在眾人的作揖問禮聲中,黃來福微微點頭,一路行來,見街上頗有欣欣向榮的味道,也是心中高興。到了會館前面,他早已看到了渠源銳,他立住了馬,笑道︰“之信,趕快備馬,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25
正文 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

    離五寨堡附近幾十里遠有一個張家坪村,村旁有一個張家坪山。

    依黃來福電腦中的資料,五寨堡的石灰石、粘土等資源豐富,其中這石灰岩和粘土等礦點很大部分就分布在張家坪這一帶。

    石灰石可是好東西啊,除了可以直接加工成石料做建築材料外,還可以燒制成生石灰,作為消毒防疫衛生之用。比如黃來福的豬圈和羊圈中,就需要大量的生石灰,以保持羊圈的干燥,防止羊兒爛蹄,得上傳染病而大量死亡。

    生石灰充水變成熟生灰,還可以涂在樹根用來殺蟲。還有此時的大明可沒有什麼農藥之說,石灰也可以作為田里的殺蟲劑使用,在春季播種前,在田里灑上石灰後、放水、翻土,田地在石灰水里浸泡一、兩天後,躲藏在泥土中過冬的害蟲或蟲卵就能被消滅了。

    黃來福也是前些時候無意中翻電腦才在一個農業小知識中才看到這一點,此前他的農場春耕前沒有殺蟲,到了明年,這個蟲兒,一定要先殺一殺。

    而粘土,在中國幾千年中歷史中,又是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不過眼下,這石灰石和粘土,對于黃來福來說,卻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

    水泥是後世各式建築中不可缺少的使用材料,追其出現的歷史,可說到1796年,英國人帕克在用泥灰岩燒制一種棕色水泥,稱羅馬水泥或天然水泥。到了1824年,英國人阿斯普丁又用石灰石和粘土燒制成水泥,硬化後的顏色與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方用于建築的石頭相似,被命名為波特蘭水泥,並取得了專利權。1813年,法國的土木技師畢加發現了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制成的水泥性能最好。此後,水泥便大量的出現于後世。

    到了黃來福生活的那個時代中,水泥更是無時無刻也不會離開人們的生活,無論是土木建築、水利、國防工程建設,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各地的需求量都非常龐大。

    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所以黃來福才依電腦中五寨堡礦床分布圖,組織工匠們在張家坪一帶大力開采石灰石和粘土,並投資了一千兩銀子,辦了一個水泥廠,以為自己制作水泥的需求。他希望將來這水泥制作成功後,和農場一樣,也成為自己另一個新的大財源。

    當然,此時對于黃來福這個舉止的目的和前景,只有他自己一人才能明白,以前他搞農場等事,基本上還在眾人的理解範圍之內,不過這個“水泥”是啥東西,就沒人明白了。開始大家都以為黃大少是要大力開采石灰與搞些粘土作陶瓷,不過後來人們才發覺不是。

    對于黃大少每每的驚人之舉,大家現在都習慣了,反正銀子又不是自己出,睜大眼楮看著就是了。

    黃來福,顧雲娘,渠源銳,江大忠,楊小驢五人騎馬快到張家坪山時,遠遠就看見一個大煙囪,正在直噴著濃煙,此時,陽光正炙熱,加上一些風,那煙塵不住地隨風飄散。

    眾人還沒來得及表現感想,忽然山那邊傳來一聲巨響,驚得幾人的馬兒一陣嘶鳴不安。

    顧雲娘驚道︰“來福哥哥,怎麼了?”

    渠源銳臉上也現出驚疑不定的神情,他雖然知道黃來福目前正在搞一個叫“水泥”的東西,但這個地方,他還是第一次來,咋听異響,也不免驚慌。

    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倒是神情平靜,顯是明白了怎麼回事,黃來福微笑道︰“雲娘不要驚慌,這是山那邊的礦工們在用火藥爆開礦床,擊碎礦石進行開采。我們過去看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用火藥爆開礦床?”顧雲娘臉上驚疑不定。不過還是控制了馬匹,隨黃來福向那邊而去。

    一路過去,只听炮聲隆隆,只見濃煙滾滾,加上燒窯和開山放炮產生的灰塵,使這周邊的天空有種灰蒙蒙的感覺。再走近看,只見張家坪附近的山像被扒了皮似的,裸露在外邊,草木不見了蹤影,而且到處是開山的塘口,如人們額頭上道道傷痕。

    環境污染啊,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啊!黃來福心中感嘆,如果在後世,這就是必須關窯的三無小水泥廠。不過在這時,在這里,當然沒人敢來關黃來福的小水泥廠。

    只是見了這種環境污染,黃來福心中一霎那,有種那樣的遲疑,自己搞這種工業到底合不合適?不過很快他又回過神來,就是近代的西方工業革命,也是以破壞生態平衡為代價的,自己畢竟是來自後世,還知道一些生態保護的概念,到時自己盡量多注意就是了。

    ※※※

    到了山下時,只見一大群人在忙個不停,眾人圍在剛炸出來的石灰石礦石邊,或手持大鐵鍬,一杴接一杴的往獨輪車上送著礦石,等獨輪車滿後,便有一些人飛快地推著車往石灰窯和水泥廠那邊跑去。

    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無一例外的是,個個都變成了“灰人”,許多人還赤裸著身子,身上只著一條犢鼻短褲,全身灰蒙蒙的,只有牙齒還是白的。個個都干得忽叱忽叱的,不過這些人倒象是很開心的樣子,許多人一邊干活,一邊還大聲吼著一些民間小調。黃來福听著,頗有些信天游的味道。

    黃來福認出這些人中有一些是附近張家坪的村民,事實上,一個半月前,這個設在張家坪,名叫“大五寨堡水泥廠”的地方,剛開始采礦和放炮的時候,離這些石灰窯和水泥廠較近的一些村民,因為受不了灰塵和噪音,曾公推了村中德高望重的老村長前來和黃來福大少爺反應,訴說苦衷,意思是這個啥的水泥廠開建後,整天那個炮響,嚇得俺村里的豬也不吃食了,雞也不下蛋了。

    說來說去,意思就是村里損失慘重,黃來福大少爺能不能那個……啥?

    對于來自後世的黃來福來說,這個情形是似曾相識,很熟悉的樣子,當下他二話不著,村中每戶人補了五兩銀子的“小豬小雞驚嚇費”,張家坪村二十戶就是一百兩銀子。

    對于黃來福來說,這個補償費是非常便宜的了,花的也是一些小錢。但每戶五兩銀子對于張家坪村的村民來說,卻是非常龐大的一筆巨款了。當下人人的怨言立時消散,人人歌功頌德起黃大少的仁德來。

    黃來福還許可張家坪村的村民們,他們也可以到“大五寨堡水泥廠”來做事,和那些礦工一樣,壯勞力每人每月一兩銀子,還管吃。干得動活的老漢和婦女每人每月五錢銀子,也能干活的小朋友每人每月也有二錢銀子,干得好的話還另有獎勵,這讓張家坪村的村民們更是歡呼雀躍。

    雖說“大五寨堡水泥廠”的活很累,很髒,但不論是礦工們還是村民們,人人卻都干得很歡快。對于他們來說,累一些,髒一些不要緊,能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帶來好生活,他們就很滿意了。況且,這個價錢在他們眼中,確實是非常值得自己拼命干活了。

    說起工錢,“大五寨堡水泥廠”確是比五寨堡的各個農場的高了很多,因為這里的活確實累,髒,而且還危險。事實上,不認是此時的大明還是後世的礦區,礦區的工錢都是較其它工廠為高。就是因為眾所周知的累,髒,險。

    眼前的這一切,黃來福,江大忠,楊小驢三人是來過這里幾次了,因此早沒有了新鮮感。

    而顧雲娘和渠源銳二人則是左顧右盼,臉上都滿是興奮和好奇的神情,眼前的情形,論沖擊力,確實是比農場的一切要大,這就是工業比農業的震懾之處。

    不過二人都是絲毫沒有注意到這里的一切,有可能對周邊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事實上,就是西方工業革命開始的時候,當時西人只有“戰勝大自然”的喜悅,絲毫沒有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一直喜悅了幾百年後,人們才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

    見黃來福等人過來,“大五寨堡水泥廠”的管事鄧自升看見了,忙遠遠的迎了上來。

    這鄧自升是五寨堡的一個軍匠小旗,和劉總旗相熟,本來這“大五寨堡水泥廠”的管事黃來福有意劉總旗的,可惜他事多繁忙,無力分身,便推薦了鄧自升。

    鄧自升驟得重用,自然是戰戰兢兢,不敢怠慢。

    “大五寨堡水泥廠”有廠工,礦工,帶張家坪村民們,約有二百多人,其中有五個匠師,是以前岢嵐州的礦工,也是燒制石灰的行家。

    一個多月前,黃來福的“大五寨堡水泥廠”開建後,通過幾個商人,將他們請來。每人每月2兩銀子,外加獎勵,這個價格,足以讓他們出死力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28
正文 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

    “大少,張家坪山現今一共有采礦點十一個,石灰窯八個,礦丁一百七十五人,廠工55人,日可開采粘石礦125擔,燒制石灰2125擔(一擔不到二百斤)。至于水泥之物,眼下還沒有燒制成功。”

    鄧自升領著黃來福等人巡視礦場和各地,開始說話時還有些惶恐,後來神情越來越平穩,說話也越來越平靜有力。

    黃來福點了點頭,這個成績還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將來燒制水泥,當然不敢和日後那些年產水泥百萬噸的水泥企業相比,甚至比起一些後世三無小水泥廠,年可生產水泥幾萬噸的成績也不能比。不過念在這是大明朝,歷史局限性嘛,有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至于現在水泥還沒生產出來,黃來福倒是不用擔心,目前在這個張家坪山,光是開采燒制這石灰和粘土,就足以給他帶來比較豐厚的利潤了。在後世很多地區,都是靠采礦,出口礦石而致富的,比較有名的就是山西煤礦。其實這個張家坪山礦點,以前黃思豪等人是不知道,否則也早已役使軍士們采礦去了。

    一般而言,大明朝管制的比較嚴的是鐵礦,銅礦,金銀礦等礦產,這種開采石灰石和粘土的小礦,是沒人會注意的。事實上,在明代洪武末年,政府便已經取消了限制民間開采鐵礦的禁令,使大明民間開礦一直頗為踴躍。

    限制五寨堡軍官們的是,以前他們哪知道在這一帶有礦產,他們的思想世世代代都是局限于一些田地上,這種礦產的事,沒有幾個軍官會關注的,除非身旁就有一些已經開采的大礦。

    況且,沒有專業的人士,就算他們知道五寨堡一帶有石灰石礦產,也找不到具體的礦點在哪些。黃來福同樣也是如此,依自己電腦中五寨堡的礦產分布圖,雖知道張家坪山這一帶石灰石資源豐富,但具體的礦點在哪里,還是請來了專門的選礦工匠。

    此時大明的選礦一般使用盤選、磨礦、磁選等技術。盤選法是利用水的力量,淘汰雜質,選出精礦石。放在木盤中進行淘洗。磨礦技術是︰先將礦石打碎,再用臼舂成細末,然後用大桶盛水,把礦末投入水中攪拌,攪到一定程度,一些細粘就浮在水面上,一些梅砂懸浮在水中。再把細粘和梅砂用尖底淘盆進行淘洗,然後取得精礦。磁選是用磁石的引力進行選取。

    當然一些有經驗的工匠,單單從地表情況就可以測知礦點在何處,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黃來福也請不到這樣的人。

    找到礦點後,就要開采了,此時大明的采礦技術,一般是使用傳統的錐鑿、擊、斧劈等法,不過明中期後還發明了燒爆與火爆二法。燒爆是用火燒礦床以後,再用水淋,利用熱脹冷縮的規律,使礦爆裂、分解,而進行開采。至于火爆采礦法,則是利用火藥炸開礦床,擊碎礦石,而進行開采。

    黃來福當然是選擇開礦速度最快的火爆法了,這也讓張家坪山一帶炮聲不斷的同時,也讓五寨堡內庫存的火藥以極快的速度消失,看來,再過一段時間,要去鎮西衛衛所去購買了。

    黃來福等人來到一個石灰窯面前,此時,那石灰窯正在煆燒著石灰石礦石,這個所謂石灰窯其實就是在山坡上挖一個圓洞,深有十米、直徑有五米左右,窯門用材質堅硬的石頭砌成,當然窯門不能用石灰石,否則要被燒垮的。

    燒石灰所用的燃料采用分層制,最下一層是草層,草層上是煤層,煤層上是石灰石,石灰石上是煤層,煤層上又是石灰石,就這樣把窯體裝滿。另外,還有用草編好一些繩子,分幾條從最底層排到最頂層,作為燃燒後上下通氣的氣孔。

    這樣準備後,就可以點火燒制了,一般一窯的石灰要連續燒三天三夜才可以燒成生石灰。由于要連續作業,通常礦丁們就在石灰窯旁搭一個小草棚休憩。

    此時,便正有一個黃來福請來的岢嵐州匠師,正在窯口旁邊看著火候,見黃來福等人來,便要施禮,黃來福擺了擺手,示意他繼續。

    這窯門邊火熱無比,黃來福才站了一會兒,馬上就揮汗如雨,連忙遠遠的閃開,顧雲娘更是閃得更遠。只有那岢嵐州匠師還是在窯門邊專注地看著火候,讓黃來福心下欣慰,這每月2兩銀子不會白花。

    這石灰燒了三天三夜後,石灰石的顏色由原來的青褐色變成白色,也就變成了生石灰。再將窯門用石頭和泥封起來,等到自然冷卻後就可以出窯了。這樣,石灰就練成了。

    石灰練成後,就要運到庫房中盛裝石灰的大缸中去。黃來福看到,在這一帶干活的多是婦女,她們一邊干,一邊大聲說笑,許多人身上都是白蒙蒙的,真是白灰飛揚,一些婦女機靈些,便在臉上嘴上蒙個圍布。

    這倒讓黃來福想起來了,是不是要制作一些口罩出來,分于這些水泥廠的人使用,否則他們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時間長了,怕是會得個什麼肺病之類的工作病。戴上口罩後,多少會起一些保護的作用。

    ※※※

    看過各個石灰窯,黃來福等人在管事鄧自升的陪同下,又來到了水泥廠和水泥窯這邊巡視。

    水泥廠這里也是漫天灰塵,最顯眼的就是里面供著一個老君神和一個關公,這老君神就是大明朝礦冶業的行業神了,而關公則是作為武財神來拜。

    這是大明一個奇怪的現象,此時無論是什麼行業,諸如成衣店、估衣店、綢緞莊、皮店、煤鋪、豬肉鋪、腳行等,都將關公作為武財神來崇拜。這讓黃來福摸不著頭腦,這關公和財神爺有什麼關系?

    不過此時的關二爺滿身都是灰灰,看上挺可憐的。

    水泥廠內正在人來人往,眾人都在忙碌著。渾身都沾滿白色粉末的廠工們,此時正依黃來福的說法,將石灰石和粘土按一定比例,破碎、磨細成生料,加適量石膏,運到旁邊的水泥窯中煆燒,希望能燒出黃來福說的那個啥的水泥來。

    水泥窯離廠這邊不遠,是一個普通的立窯式水泥窯,采用磚石結構的磚窯,白膠泥做泥坯,人工加料和卸料,這是依黃來福電腦中的文字說明,專門制作的。當開始燒制時,窯尾那高高的大煙囪,便噴出濃煙來,一時四周煙塵隨風飄揚。

    來自岢嵐州的劉師傅恭敬地站在黃來福的身邊,他的臉上煙燻火燎的,黑一塊,紫一塊,當煆燒出一種新的粉末時,他便取來一部分,混以砂石加水拌合,看看強度如何。

    劉師傅聚精會神地拌合著,一般來說,水泥加水攪拌到開始凝結所需的時間稱初凝時間。從加水攪拌到凝結完成所需的時間稱終凝時間,這水泥初凝時間不能早于45分鐘,終凝時間不能遲于12小時。否則,這水泥的燒制就算失敗。

    最終,劉師傅失望地搖了搖頭,顯是這次的燒制並沒有成功,黃來福心下也有些失望,不過他也沒有辦法。這種化學性的東西不比制作水車那種物理性的東西,一定要經驗火候都到了,才可以水到渠成,急是急不得的。

    而雖說黃來福從電腦中查到了水泥燒制的配方,理論上知道水泥如何燒制,但要他自己去燒,肯定是不行的,理論知識是理論知識,實際是實際,但就象他對大農場計劃可以說得頭頭是道,但讓他自己親手下田干活,也干不過哪怕五寨堡任何一個年輕人。做這些事情,還得靠這些工匠們。

    見事情不成功,管事鄧自升和劉師傅二人的神情都有些惶恐,特別是管事鄧自升,更是連連向黃來福請罪,黃來福道︰“無妨,這水泥的燒制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你們下次努力就是。不過也不可松懈,要勞記緊掛此事,明白嗎?”

    鄧自升和劉師傅連連點頭答應。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5 19:30
正文 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

    五月,萬歷帝敕諭天下,說與百姓︰“目今禾苗盛長,都要趁時耘耕,毋得怠惰。”

    此時,五寨堡各個農場中都開始了澆水追肥的工作,立時各處一片忙碌。

    相比手下人的一片忙碌,黃來福這些時間倒顯得輕閑,他的事情都已經交代給手下人去辦了,該怎麼樣,也不需要他去操心。

    進入五月這段時間,黃來福是在忙著另一件事。

    父親黃思豪到6月份就要退休了,到時自己就要去兵部報到,進京替職千戶一職。對于這些替職的舍人,到時兵部除了核察其品性外,還有可以會核察其家庭或是本人的武歷,有時還會要求比試,看這個替職舍人是否刀槍弓馬嫻熟,要取得合格的成績方可批準繼承。比如說射箭,就要求距離五十步時,射十二箭命中六箭才為合格。

    此時大明的衛所制雖然敗壞,但基本的體制還在,想要順利替職,倒也不可怠慢。進入五月後,家中就為黃來福將要進京的事準備開了,而黃來福則是整天在埋頭騎馬射箭,練習武藝。

    五月十日時,千戶宅還發生了一件喜事,鎮西衛衛學的錄取名額下來了,黃來福弟弟黃靈斌考取了鎮西衛衛學中的廩膳生。

    這廩膳生可不簡單,一般而言,衛學中的學生分為三等,一等生叫“廩膳生”,只有幾人,每月可從文廟領取廩米6斗,是最優秀的學生。二等生叫“增廣生”,就沒有糧食可領了。第三等稱為“附學生”,是最普通的學生。

    廩膳生待遇這麼好,自然是人人想進,特別是那些衛所中的軍官子弟們。

    不過這個做手腳,走後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衛所中設的儒學,衛學諸生的錄取名額都是由地方政府下達,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系統。那些文人是不屑于和這些武官們拉關系的,更不要說走後門了。考得進考不進,確實都要靠自己的本事。

    黃靈斌身體瘦弱,替職千戶、操持黃家都不行。不過好在他喜讀書,進衛學,將來搏功名,是他最好的出路了。

    接到這個通知後,千戶宅內的人都很高興,黃靈斌的母親,二娘劉氏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眾人都在商議,黃來福六月就要離堡進京了,到時兄弟二人是不是取道岢嵐州,一起到鎮西衛去?

    黃來福進京有兩條路,一條是經山西鎮寧武關到太原,再到北京。一條是經岢嵐州到太原,再到北京。最後確定的路線,自然是經岢嵐州到太原,再到北京這條路。

    一是大哥要送弟弟出門,順便看看弟弟的學校怎麼樣。二是顧千戶和顧雲娘離家這麼久,到時也該一起回去了。還有,黃來福和顧雲娘的親事是定在九月九日,這個女婿成親前,是不是應該到丈母娘家去拜會一下?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談起這個事,黃來福是若無其事,只有顧雲娘羞得滿臉暈紅,將頭埋在楊氏的懷里,不敢抬頭看眾人。

    就要離堡出門了,以後將自己一個人過,黃靈斌是又緊張又興奮,私下和黃來福說起這事,有點怕怕的樣子,黃來福拍拍他的肩膀,安慰弟弟不用怕︰“到時如果有人敢欺負你,你就寫信告訴大哥,大哥為你撐腰。”

    ※※※

    除了千戶宅的事外,大明朝在這些時間里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五月初,大明甘肅副總兵李聯芳在甘肅、青海交界的地方陷于蒙古軍隊的埋伏,力戰身亡。消息傳到北京後,眾情激奮,大部分官員都主張停止互市,興兵討伐。蒙古順義王扯力克也作好了戰爭的準備,渡過黃河,準備和大明開戰,情勢一觸即發。

    萬歷帝由于此事重大,舉行了早朝,和眾臣商議應對的方法。萬歷同意多數廷臣的意見,認為應當采取強硬態度,但首輔申時行則力圖緩和。

    申時行認為,蒙古順義王扯力克並沒有下定全面戰爭的決心,也不是每個蒙古部落都願意放棄互市的利益與大明作戰,只要還有和平的希望,不應該輕言戰爭。

    他又認為︰大明邊境發生這樣的事,是因為邊鎮各地吃空餉嚴重,如果各鎮兵軍空額補足,倉庫充實,以北虜耳目之靈通,他們是斷乎不敢輕易挑釁的。

    他再認為︰國朝和北虜聯綿幾千里防線,終歸是要被對方沖破的。大明軍隊就算獲勝一百次,也佔不了草原,北地荒涼無用,最終還是要放棄,只得白白浪費兵餉罷了。

    最後,戰爭的決定被取消,掌管京軍訓練、領兵部尚書餃鄭雒被派為北方經略各鎮,特別警戒此次挑事的蒙古卜失兔和火落赤部。慢慢的,甘肅、青海邊境形勢穩定下來。大明軍隊沒有發動,蒙古軍隊也沒有動作。

    這些大事情自然不可能對小小的五寨堡產生什麼影響,當黃來福在邸報上讀到這個消息後,這個事情已經慢慢平復了。不過當他看到這個報道時,卻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味道。

    公元1590年5月13日。

    五寨堡各個農場中的春小麥已經開始破土出苗,顯示出勃勃的生機。

    路旁,一輛寬敞的馬車沿著道路向五寨堡的方向駛去,從馬車內看出去,不時可以看到兩邊閃過的水渠,還有田地旁各樣的灌井。

    “難得啊,這一路而來,就這五寨堡的麥苗長勢最好了。”車廂內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

    另一個年輕些的聲音響起︰“爹,看來這四弟說的那些事倒還真是靠譜,不象是在說大話……呀,那是水車嗎?怎麼如此龐大?”

    “……真的啊,這麼大的水車,哪怕在江南也沒見過吧?”

    “哼哼,看來四弟這注是下對了,他怕是很得意了吧?”那年輕些的聲音語中掩飾不住的妒意。

    “他得意什麼,你們是兄弟,他找到了一個新糧源,難道還能不分一份給你這個大哥?”

    “怕是不一定吧。”年輕聲音冷笑了一聲,就不說話了。

    5月13日是五寨堡內的關帝廟會,這天關帝廟一帶熱鬧非凡,除了趕廟會的人,還有許多人圍在一個木制結構的二層小樓前看著什麼,一個識得幾個字的窮酸正在搖頭晃腦念著什麼。

    只見上面一個告示,最上面寫著幾個大字︰高薪誠聘獸醫……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