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回到明朝做千戶 作者:老白牛 (已完成)

 
Nineider 2009-2-5 17:21: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24 469528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1 11:49
正文 第38章 衛學

    岢嵐州城東北幾十里處有一個荷葉峰,四周鳥語花香,環境幽雅,這里就是岢嵐州的文廟衛學的所在地,又稱為岢嵐州學,不論是岢嵐境內的軍戶子弟,還是民戶子弟,均在此入學。

    一般而言,大明的衛學普遍設立于明英宗正統年間,當時天下各衛都是軍人的天下,重武輕文的習氣十分嚴重,隨著人口的增加,軍人們的子弟經常發生口角,打架更是常有的事。朝廷為了穩定軍心,便下令全國凡是有武衛的地方都要設衛學,選優秀的武官與軍士子弟入學接受教育。

    這樣,大明各處的衛學便普遍設立起來,衛學的具體課程是禮、樂、射、御、書、數六科,後來,樂、御兩科合並,只保留禮、射、書、數四科。

    每天的清晨七點,學生們穿著統一的服裝,三三兩兩來到明倫堂,跟著各位教授學習一直到下午三點。文廟的教風嚴謹,學生們必須每天熟記老師教的東西,每隔三天,還要溫習一遍。

    此時正是岢嵐衛學興盛的時候,文廟佔地頗廣,由牌坊、禮門、泮池、萬仞宮牆、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配殿等建築組成。內有學生額132名,置教授1人,學正一人,教諭2人,訓導3人,司吏1人,齋夫10人,膳夫2人,庫子6人。

    走進衛學,首先聳立在前面的是一座“德配天地”的牌樓,里面的一系列建築均為青磚、青瓦。只見一些身著長衫的年輕人正夾著書本來來往往,一股濃厚的書卷味傳來,讓黃來福想起自己後世讀大學時的情形。

    黃靈斌緊跟在黃來福的身旁,一邊有些緊張地東張西望著,眼前的一切,對他都是新奇而生疏的,畢竟黃靈斌可一直都是待在五寨堡內,從來沒有進過學。跟在黃來福兄弟二人身後的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更是大氣也不敢出一口,他們二人自然是來為黃靈斌扛行李的。

    黃來福倒是無所謂的樣子,眼前一切雖對他有些新奇,但倒沒有震懾,畢竟後世的大學規模遠遠比這什麼衛學大多了。不過今日顧雲娘倒是沒來,一般而言,文廟中是不許可女子進入的,她自然不好跟來。

    文廟中教授學生的地方是明倫堂,明倫堂旁還有志道、據德、依仁、游藝等數齋,是先生們“辦公”的地方。

    走到志道齋,黃來福讓江大忠和楊小驢在外面等,他伸頭看了下,卻見里面只有一個中年人坐在案前,正在那邊看著什麼,中年人三絡的山羊胡子,一襲的青衫,頭戴陽明巾,頗有些儒雅的味道。

    見黃來福在外鬼頭鬼腦的,他瞥了外面一眼,咳了一聲,威嚴地道︰“何人在外窺探?”

    黃來福帶著黃靈斌走了進去,笑著對這位老兄作了一揖,道︰“先生好,晚輩五寨堡代千戶黃來福,新帶舍弟前來報道,敢問先生是?”

    中年人並不因黃來福的頭餃而有何異動,只是輕皺眉頭道︰“吾是本衛學的教諭,姓方便是,你二人便叫吾方先生吧。你說你帶舍弟前來報道,可有進學通告?”

    黃靈斌忙在黃來福身後,從懷中取出了自己的進學通知,恭敬地遞給了方先生︰“這是學生的進學通知,請老師過目。”

    方先生凝神看了一陣,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對黃靈斌道︰“好,你叫黃靈斌?果是年少有為,吾前些時日便和幾位老師談起過你,大家都說你悟性頗高,文章靈動,將來必有成就。”

    岢嵐衛學每個月中,可從文廟領取廩米六斗的廩膳生僅有幾人,這些學生自然是衛學中最優秀的學生,也是老師們重點關注的對象。黃靈斌也在這幾人中,方先生自然對他印象深刻了。

    黃靈斌被先生這樣一夸獎,不由笑得合不攏嘴,黃來福也是非常高興,道︰“舍弟自幼頑劣,少不更事,以後還要請先生多多管教。”在方先生微微的點頭中,黃來福已是將一錠十兩的大銀悄悄地擺在了方先生的面前。

    方先生的眼楮一亮,以閃電般的速度將銀子收好。他每年俸米不過三十六石,黃來福這一送,就是他近半年的俸金,自然是讓先生心動。二人放銀收銀的動作都非常快,快到黃靈斌絲毫沒有看到眼前這一切。

    看到方先生的表現,黃來福暗暗放心的同時,也不由心下鄙夷︰“什麼教諭,就和後世那些“叫獸”一個德性。”

    方先生收好銀子,臉上還是不動聲色,他撫著三絡山羊胡子,只是語重心長地對黃靈斌道︰“你雖有靈氣,但還需雕琢。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吾輩苦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無非上報君王,下報黎民而以。當今聖天子在位,吾輩正是大有可為之時,你要記住吾今日的話,不過負了先生們的教誨!”

    黃靈斌可謂是對方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深深施了一禮,說道︰“先生金玉良言,學生謹受教了。”

    方先生隨後喚來了一個年長的學生,讓他去安排黃靈斌的食宿,等黃來福幾人走了後。方先生冷哼一聲︰“哼,區區一個軍漢,竟如此奢豪,真是綱紀敗壞,世風日下!”見左右無人,又掏出黃來福送的那錠大銀撫摸起來,摸著摸著,眼中露出了陶醉的神情。

    ※※※

    黃來福和江大忠,楊小驢幾人亂忙了一陣,總算將黃靈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臨走時,黃靈斌依依不舍地將黃來福等人送到了山下,見黃來福要走時,他眼一紅,差點要落下淚來。

    黃來福也有些不舍之意,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膽小,從小就沒經過什麼事,也一向依戀自己,要他自己一個人在外生活,確是難了一點,他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二弟不用害怕,顧伯伯他們近在咫尺,如果有什麼事,說一聲,他們就到,再說,如果有誰敢欺負你,你盡管遣人來五寨堡告訴大哥,大哥為你出氣。”

    江大忠也道︰“是啊,二少爺,如果有誰敢欺負你的話,只要你說一聲,大忠定火速前來,將他打得肉泥!”楊小驢也安慰了黃靈斌幾句,雖說他從來就對這個二少爺不感冒,不過此時的場面話還是要說的。

    黃靈斌含淚地點了點頭,黃來福再對他一笑,騎上了馬,和江大忠,楊小驢三人而去,黃靈斌緊咬著牙齒,終于還是哭了出來。

    ※※※

    老牛︰今天人很不舒服,頭一直暈暈的,就寫一點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2 15:10
正文 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1)

    “來福哥哥,前面怎麼停下來了?”見前面人流慢慢停了下來,顧雲娘對黃來福道。

    黃來福看了一眼江大忠,江大忠明白,他策馬向前,很快他便回來道︰“少爺,前面是一個巡檢司。”

    黃來福點了點頭,便隨眾人慢慢停了下來,等到巡檢司的人盤查後再說,從岢嵐州城出來,這種巡檢司他已經遇見幾次了。明時,巡檢司在地方向與里甲制度,里老人制度並行,巡檢司在大明朝各處州縣設立很普遍,他們的主要職能是,在要沖之處,盤查過往行人,稽查無路引外出之人,緝拿奸細,截獲脫逃軍人及囚犯,打擊走私,維護正常的商旅往來。

    里甲制度,里老人制度在基層控制方面頗為得力,但對外出的流動人口控制卻是力不從心。巡檢司制度正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是在一些地僻人稀的地方,巡檢司的作用就更為重要。而且巡檢司置撤靈活,巡檢司的弓兵又無需國家財政供養,向來是各處衛所的重要補充力量。

    見前面人流移動緩慢,黃來福等人便停在前面一顆大槐樹下等待。黃來福一邊抹著給暑熱逼出的汗水,一邊打量著周邊的路況。這周旁還停有一些人,各人都是挑的挑,提的提,大部分都是累得說不出話來。暑熱干渴下,便顯得大槐樹下的一家酸梅攤生意格外的好。

    這酸梅攤一路來頗多,基本上每一顆大槐樹下便有一攤,黃來福等人已經不知喝了多少攤了,因此此時倒一下了興不起再去喝一碗的沖動。顧雲娘也同樣是如此,只是有些焦躁地坐在馬背上。

    反正那些巡檢司檢查的人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便等等吧。此時各人所在的是一個路口,因為快進太原了,所以路上車馬前來的頗為密集。黃來福一邊等待,一邊听旁人在聊天。

    等待的人中,頗有一些衣衫襤褸的流民,挑著自己簡單的行李,拖兒帶女的,這些人黃來福一路來見多了,因此也不以為意。

    不過他們身旁有幾個身著綢緞衣裳的年輕男子,身旁人人都有馬匹,看他們身份家財都不錯,此時這幾人正意氣風發地說著什麼。他們的一些話,倒引起了黃來福的注意,听他們的語氣,這些人都是來自古交縣,因為幾個同年在太原城內開米鋪和綢緞莊都賺了大錢,所以他們也打算興商,準備前往太原,大干一場,在商場上做出一番事業來。

    本來這沒什麼,也引不起黃來福的注意,讓黃來福注意的是,本來這些人家中都頗有一些田地,這些人竟都將自家的大部分田地賣了,換到一些銀兩,準備全心地投入到商業上去,就讓人感到有些怪異了。

    要知道,在古代的中國,大部分人家都是視田地為命的,不到萬不得已,就不會輕易出賣自家的田產的,這些人看上去不是吃不上飯的人,只因為要投身商業,就將田產賣了,倒是一件異事。

    黃來福仔細听了,又听這些人竟然都是讀書人,而且人人都有秀才的功名,不過倒沒有人考中過舉人,只因為各人都覺得在家種田沒有意思,又覺得興商頗為有利可圖,便拋棄了田地,投身商業的懷抱去了。

    這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著對未來的感想,不過黃來福听了幾句後,心中只有一個感想︰浮躁,就是浮躁!商業社會帶來的金錢浮躁。就和後世那些年輕人一樣,這些人口口聲聲不離發財的狂想,什麼同年中誰又開了什麼店鋪了,誰又賺到多少大錢了,而他們到太原後,發財的夢想,就在眼前,雲雲雲雲。

    黃來福一時有種社會顛倒的感覺,沒想到此時的讀書人也爭先恐後地去經商了,一些流民棄農離鄉是因為天災,所以沒有辦法,如果這些讀書人家有良田而不願經營的話,就就很奇怪了。

    其實黃來福不知道,當時萬歷時由于商業發達,當時明人的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由于從事商業確是比土里刨食來錢快,因此一些家道不裕的讀書人紛紛棄儒從商,特別是到了天啟,崇禎年間,那些文官們便大部分自家就是商人,或是商人的代表。

    山西平陽府人氏席銘就曾說過︰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于世,抑豈為汗粒之偶,不能樹基業于家哉!很明顯,他將通過經商樹基業于家視為宏偉的事業,而對農業經營卻持不屑的態度。如果黃來福在的話,他定會告訴這位老兄,如果農業不穩,商業再發達,天下也會大亂。而如果農業穩定,商業再不發達,老百姓還是可以過安穩平定的生活,誰輕誰重,一眼便知。

    不過顯然,此時這幾個讀書人的話卻讓周邊的人很有同感,听到他們的話後,很多人都是臉上露出贊同的神情,各人紛紛出言討論。一時大槐樹下似乎成了商業討論大會,各人都在暢所欲言——到了太原後,做什麼生意才能賺錢,發財。

    黃來福听著听著,不由冷笑了一聲,大聲道︰“這商賈去從商了,這秀才也去從商了!只是奇怪,這人人都不種田,到時誰來種田呢?難道這糧食會從天上掉下來不成?”

    听黃來福這一說,大槐樹下很多人都轉頭看他,顧雲娘本來正無聊,一看這架式,頓時來了精神,而本來暈暈糊糊的江大忠和楊小驢等人,听少爺一喝,也是精神一振,二人立時龍精虎猛地準備為少爺護法。

    各人討論得正熱鬧,听黃來福打斷了他們的宏偉夢想,本來都要出言呵斥他,不過一見黃來福人高馬大的樣子,身邊還帶著一些強壯的家丁,而且人人有馬,身旁還配著兵刃,顯是不凡人家,因此一時間倒沒有一個人出口說話。

    那幾個讀書人一怔,見了黃來福嘲謔的目光,還有他身旁那些強壯的家丁,幾人微有些畏縮,當然,如此,也讓他們有了示弱之感,一位終于挺身而出,就要出言駁斥。

    另一位拉住了他,冷冷道︰“楊兄,何必和一位粗漢一般見識呢?時候不早了,我們也該趕路了?”

    江大忠勃然大怒,大喝道︰“你這個腌髒貨,說些什麼呢?小心爺爺將你打成肉泥!”

    那幾人嚇的紛紛後退,忙不迭地牽馬走了,看都不敢向這邊看一眼。而旁的大槐樹下的各人,見黃來福這邊似是不好惹,都是將口閉得更緊。

    見這些人居然如此無用,江大忠和顧雲娘都是哈哈大笑,顧雲娘嬌聲道︰“這些沒用的書生,剛才還意氣風發跟什麼似的,眨眼卻慫了。”

    黃來福也是微微一笑,剛才他還準備和這幾人辯論一番,沒想到這些人卻被嚇走了,倒是可惜了。

    這時只听一人道︰“這位兄台請了。”接著就見酸梅攤的位子上,站起了一個年輕人。

    黃來福見這年輕人年紀約在二十二、三左右,眼神靈活,嘴上微須,頭上戴著漢巾,腳穿羅漢鞋,身著布衫,卻是手持一把折扇,似乎也是一個讀書人。因為在當時的讀書人中,出門時都喜歡攜帶一柄扇子,而且在正規的場合時,如果不帶扇子的話,還會被人認為是缺乏風度,盡管有時氣候已經到了完全可以不用扇子的季節。

    黃來福也拱了拱手︰“請了。”

    只見那人先對旁邊一輛破舊的小馬車內說什麼,接著車窗一撩,探出一個年輕女人的的身影,二人說了幾句,那年輕人過來。

    那年輕人對黃來福作了一個揖,道︰“晚生周文棟,未請教兄台尊姓大名?”

    黃來福道︰“在下五寨堡黃來福!”初次見面,黃來福並不打算對這周文棟說出自己的身份。

    周文棟眼楮略為一閃,眼前此人做派強悍,雖是年輕,卻豪邁中透著精明,五寨堡,听說是一個千戶所軍堡……他道︰“原來是黃兄,久仰久仰。剛才听黃兄所說,似乎認為這秀才不可如商賈般從商,未知兄台可是此意?”

    黃來福不答,卻是道︰“未知周兄對此事如何看?”

    周文棟沉吟了一會,道︰“張先生曾有言過,商通有無,農力本穡。商不得通有無以利農,則農病。農不得力本穡以資商,則商病。故商農之勢常若權衡然。故晚生認為秀才從商,也無可厚非。”他剛才所說的張先生卻是張居正,張居正當時為了征稅,確是說過這樣的話。

    黃來福道︰“我不是反對秀才從商,只是反對舍本逐末的機利之舉。當今天下,小民逐末,不務稼穡,各地競趨商販而薄農桑,如此下去,情形堪憂。要知道,農桑才是天下根本。如果人人都趨商販貨,那誰來種糧呢?”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3 12:20
正文 第40章 農商之辯、太原(2)

    周文棟說道︰“現今年景不好,田地產出不多,再說,農夫一年所獲之糧,不若工一月所做貨物之值。工一月所做貨物之值,又不若商一日所獲之資。厚利在前,小民自會抉擇,也怪不得大家都想要從商。”

    黃來福搖了搖頭︰“小民愚昧短視,只顧眼前小利,卻看不到將來的情形,古有雲,金銀珠玉,饑不能食,渴不能飲,不如谷物絲麻。逐末之風大興,稼穡不足,加上大災大旱,如有小人挑動,必生大患。”

    對周文棟的話,黃來福很不以為然,雖說無工不富,無商不活。但農業不穩時,如果人人都想經商的話,那只是本末倒置罷了。

    後世很多人津津樂道美國是什麼世界第一商業大國,因商而富國。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美國同時還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就是近代的英國,如果沒有農業的富足發展,也絕不可能會有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而大明此時的情況就是本末倒置,當時大明追求金錢的味道極為濃厚,民間棄農從商的事情非常普遍。甦州地志,《四友齋叢說摘抄》卷四有雲︰“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業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無游手之人,今去農而游手趁食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農矣。”

    揚州儀真縣︰《嘉靖儀真志》卷七︰“宿喜商賈不事農業……田較賈十之一,土著較流寓二十之一。”徽州︰金聲《金忠節公文集》卷四︰“能以生業著于地者,十不獲一。”《萬歷常山縣志》卷山︰“丁壯者屏而事負載,以取日入之佣值……務本力農,已去十五。”陝西三原︰《成化三原志》卷一︰“民逐末于外者八九。”

    這股畸形的棄農興商風氣,以前只多發生在商業發達的江南一帶,沒想到這股風氣現在也彌漫到北方來了。

    周文棟沉吟了良久,道︰“不是還可以從江南調糧嗎?”

    黃來福搖了搖頭,“遠水解不了近渴,北地廣大,總不能都靠江南吧?”

    事實上,因為當時江南商業的發達,江南地帶的經濟作物每年播種面積都在提高,而糧食稻米的播種面積則是每年都在減少,糧食在江南自己都供不應求,並沒有多大余力供應北方。

    周文棟臉上有些不以為然的情形,二人又聊了幾句,雖說兩人觀點有些不同,但還算挺聊得來。黃來福問起了這位老兄,原來他也是古交縣人氏,還是個秀才,因見今年年景不好,便打算去太原城內投奔開綢緞莊的叔叔,去那做個帳房。

    黃來福和他聊了幾句,發現這位老兄對算帳,記帳很有心得,還知道一些西洋紅夷的復式簿記法,這已經和後世的借貸記帳法頗為接近了。黃來福不由心下可惜,他五寨堡各個農場的事情越來越多,正準備招聘一個得力的帳房為楊管家分憂,沒想到卻失之交臂。

    兩人又聊了幾句,便分了手,各自進了太原府。

    ※※※

    太原府西有懸山,西北有蒙山。東有汾水。東南有洞渦水,源自樂平,下流入汾。明萬歷年間,太原府轄25縣,有121043戶,990450人。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三兒子為晉王,駐守太原,晉王讓他的岳父謝成對太原城進行了擴建。向東、南、北面擴展,建成了周圍14公里,高約18米的城牆,外用磚砌,開有八個門,城外城壕深10米,城頭四角建角樓4座,小樓92座,敵台32座,使之成為堅逾鐵甕的城堡。

    黃來福一行人從振武門而進,走進太原城內,只見里面真是繁華無比,店鋪連城。這里是九邊重鎮之一,又是晉商的大本營,自然是商賈駢集,貨財輻輳。街旁各種糧行、油面行、綢緞行、茶館、錢莊林立,處處充滿了市井和繁盛熱鬧之氣。

    城內的許多街道以行業命名,如東米市、西米市、東、西羊市、估衣市、棉花巷等。各處商人在進行著綢緞、棉花、布疋、瓷器、紙張、糧食、糖、茶、染料、藥材等經營,走在街上,舉目滿是吆喝之聲。

    明時的市民文化已經非常成熟,太原作為明朝一個重要的商業城市,就更是如此。街上走著各種各樣的人,驢馱子馱載著的各樣的貨物,茶館里每天都是滿客。綠柳成蔭,枝條煙娜的柳巷上,人流熙攘,絡繹不絕,各式各樣的口音都能听得見。

    眼前的這一切,只把顧雲娘和江大忠等人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哪看過這麼熱鬧的地方?不過黃來福卻只是以獵奇的目光看著眼前的一切,欣賞一下此時大明朝商業重鎮的人文風情。要論繁華,後世的北京,上海,他已經看夠了。

    幾個正在街上走著,忽听旁邊一個驚喜的聲音道︰“原來真是黃大少爺,小的總算等到大少了。”

    黃來福看去,卻是一個下人打扮的人正對著自己點頭哈腰地道。

    黃來福疑惑道︰“你是……”

    那人道︰“小的是渠老東家手下的伙計,那日在五寨堡,小的還給大人送給禮呢。”

    黃來福想起來了,原來這人是那天渠廷柱和渠良萬身邊的一個下人,一個負責擔綢緞禮盒的角色。

    那人滿面笑容地道︰“東家一直吩咐,千萬要小的在這里等到黃大少爺,小的一連等了多天,總算等到了。”言下是不勝之喜。

    黃來福點了點頭,想起了自己在五寨堡答應渠廷柱的事,當時只是隨便說說,沒想到渠廷柱還真派人在這里等了,也好,省了自己花客棧的錢。

    黃來福低聲對顧雲娘等人說了幾句,對那人道︰“辛苦你了。”賞了他一塊碎銀子。

    那人更是歡喜,連聲道︰“謝謝大少,謝謝大少。”又殷勤地道︰“大少請隨小的來。”

    看了黃來福一眼,在前面領路,他見黃來福身旁的顧雲娘,江大忠,楊小驢等人都是不住地東張西望,就象個土包子一樣,不過這個黃大少卻是一臉的平常,似乎以前他住的不是一個小小窮困軍堡,而是京師一樣,不由暗暗稱奇,這個黃大少到了省城花花世界,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

    在那人的帶領下,眾人穿街過巷,黃來福一路看去,真是滿眼的風情,這種穿街過巷,更能領略小市民的生活。

    走到了南關城一條街巷邊,這一帶全是四合院,個個都是高牆朱門,門臉闊大。

    到了一個四合院前,正是渠家在太原的宅院。那人對黃來福道︰“請大少在這里稍稍等候,小的趕快進去報告老東家。”

    黃來福點了點頭,那人進去了。很快,渠廷柱便帶著渠良萬等人迎了出來。

    渠廷柱移動自己肥胖的身子,拱手呵呵笑道︰“五寨堡別後,老夫便一直在宅中恭候,今日總算是等到大少前來太原了。”他身旁的渠良萬也是皮笑肉不笑地對黃來福抱拳施禮。

    黃來福也不客氣,只是一抱拳,道︰“此次前來,打擾渠老掌櫃了。”

    渠廷柱呵呵笑道︰“大少太客氣了,里面請。”

    當下黃來福等人進入了四合院內,而黃來福等人的馬匹,自然有渠家的下人們牽走服侍。

    ※※※

    “呵呵,大少,請嘗嘗這道魷魚卷燒魚肚,這可是京師來的大廚親手做的。”

    渠廷柱笑盈盈地對黃來福道,黃來福微微點頭,伸筷嘗了一口。

    晚宴時,渠廷柱專門為黃來福等人接風洗塵,結結實實做了個四套大席。這四套大席乃是清湯魚骨、雞絲卷、鮮蝦燒海參、稍麥、燒蹄筋、魷魚卷燒魚肚、紅燒干貝、紅燒魚翅、蒸魚皮、溜雞片、燴鳥蛋、炸佛手、燴三絲、珍珠丸、溜魚片、肉火燒、米粉肉。

    整整請了四大桌席,都是太原城內一些和渠家交好的商賈,名豪,還有渠家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又請了一台山西梆子唱堂戲。除了這些,華貴的大廳四周還站著十幾個叉手伺立的丫頭,細心地為眾人服侍著。

    看著眼前這一切,黃來福不由心下暗嘆,人說當時明人商賈競相奢靡,夸富斗艷,果然不錯。看看眼前奢豪的情形,再看四處流民雲集,真是讓人感慨啊。

    “大少,這些菜肴可合您的口胃?”

    渠廷柱瞥了一眼黃來福身邊吃得非常開心的顧雲娘,對黃來福呵呵笑道。眼前的這些菜肴,就是太原城的普通人都吃不到,從五寨堡來的這些人,不論是席中的顧雲娘,還是旁席的江大忠,楊小驢等人,都是吃得不亦樂乎,只有黃來福神情淡淡的。

    似乎這些菜肴對他來說,只是很普通的東西,讓渠廷柱有些驚異,這黃大少不是個窮苦軍堡出身的人嗎?就算是千戶宅內,也吃不到這種好貨吧,怎麼他一點感覺也沒有?他卻不知道,此類菜肴,對後世的黃來福來說,並不算什麼特別的東西。

    黃來福點了點頭,微笑道︰“還不錯,渠老掌櫃盛情了。”這渠廷柱如此看重自己一個小小千戶,還請了這麼多人來相陪,倒是讓黃來福感到驚訝。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只要大少不怨老夫招待不周便好。”渠廷柱笑道。他這邊熱情,只有他旁邊的渠良萬勉強保持著笑容,偶爾對黃來福舉起了杯。

    黃來福又喝了一杯酒,一個穿著淺藍色衣衫,頭上流著雙丫髻,約十五六歲的少女來給黃來福滿上了酒,一股淡淡的幽香傳來,黃來福無意識地看了她一眼,不由微微有些驚訝。

    倒不是這個少女長得很漂亮,而是這少女眼神清澈,整個人顯得非常清純,讓黃來福很是奇怪,渠家這個商賈之地,會出這麼一個清純的人兒。

    只听旁邊的渠良萬良低聲呵斥道︰“五妹,你怎麼能隨隨便便地跑過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3 20:56
正文 第41章 渠秀荷、周文棟

    那五妹沖渠良萬皺皺自己的小鼻子,撅著嘴道︰“在後院無聊嘛,就出來和叔叔伯伯們見見面了……這位姐姐說是不是?”

    她歡快地在眾人面前穿梭著,此時已是到了顧雲娘的面前。顧雲娘正往口中塞著一塊溜雞片,聞言只是不住點頭。

    那五妹側頭看著顧雲娘道︰“這位姐姐好漂亮,不知叫什麼名字?”

    顧雲娘見她很有天真之意,加上稱贊自己漂亮,也對她很是喜歡,便笑道︰“姐姐叫顧雲娘,妹妹你呢?”

    那五妹道︰“小妹叫渠秀荷,這邊人太多,姐姐你隨我來,妹妹有話和你說。”說著自來熟地將顧雲娘拉起來,顧雲娘只對黃來福說了句︰“來福哥哥……”就被渠秀荷拉走了,留下在座各人你看我,我看你。

    渠廷柱和渠良萬互視一眼,無奈地搖了搖頭,渠廷柱輕咳一聲,呵呵笑著對黃來福舉杯道︰“小女就是這個性情,來來來,大少,老朽再敬你一杯……”

    ※※※

    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黃來福正帶著顧雲娘在太原的街上走動著,還有旁邊的渠秀荷象出籠般的小鳥一樣,跟在顧雲娘身旁嘰嘰喳喳。

    短短的幾天中,這渠秀荷就和顧雲娘混得無話不說,親如姐妹一般。二女的情形都比較相同,都是從小沒什麼玩伴,都是前面有幾個哥哥,家中只有一個女孩,在家中都比較受寵。

    黃來福帶著二女,听二女在旁邊嘰嘰喳喳說著一些女孩的話,江大忠和楊小驢自是跟在三人身後,眾人都有些興致勃勃的意思。

    從22日到的太原,到今天已是第四天了。這幾天中,黃來福除了去太原都司府遞交了公文外,今天上午,還去拜訪了都指揮使劉甫玉大人,劉甫玉大人似對黃來福很有好感,接見黃來福後,還勉勵了幾句。這讓黃來福的心情很是愉快。而過了今天之後,黃來福也該起身,再前往京城了。

    而听說顧雲娘明日就要和黃來福走了後,渠秀荷頗有些不舍,她一個勁地要顧雲娘留下來,讓黃來福自己走就是,而顧雲娘則可留在太原陪她一起玩,等黃來福從北京替職回來路過太原後再走不遲。

    听了渠秀荷的話,黃來福也有些心動,顧雲娘跟他從岢嵐州到太原本來就夠遠的了,再從太原到北京城,路上有近千里路。她一個女孩子,長途跋涉,怎麼受得了?

    不過這話和顧雲娘說了後,她卻堅持要和黃來福一起到京城去,至于渠秀荷這個新交的好友,等從北京回來後,在太原城內多陪她玩幾天就是了。黃來福說不過,只好由著她。

    幾人走在一個拱橋邊,只見橋邊停著一輛破舊的馬車,黃來福正覺得這馬車有些熟悉,忽然見到一個男子正站在橋邊,正對著河道大喊道︰“天道不公啊。”一個年輕的女人則抱著一個嬰孩,站在他身旁無聲地哭泣著。

    路邊的眾人都拿看瘋子似的眼神看著這人,黃來福卻認出這個男子來,原來竟是那天在太原城外見到過的破落秀才周文棟,二人還曾以農商的話題進行了一番辯論。

    黃來福走了過去,道︰“原來是周兄,你怎麼會在這里?”

    周文棟轉過頭來,眼楮有些紅紅的,看了黃來福半天,認出了他來,勉強笑道︰“原來是黃兄,人生真是何處不相逢,沒想到又在這里遇見了黃兄。”

    黃來福關切地道︰“周兄出了什麼事了,怎麼會在這里感慨落淚?”

    周文棟長嘆一聲,便把自己的事說了出來,原來他前幾天去投奔開綢緞莊的叔叔,打算做個帳房,本來這事早在半年前就說好的,周文棟一到,就會有工作。沒想到等周文棟到了後,這帳房卻早已招好了,他叔叔只能讓周文棟暫時做個雜役的工作。

    這帳房的工作,已經讓周文棟覺得有些落了自己讀書人的身份了,哪能還能做雜役?說了幾句,他叔叔倒是冷言冷語起來,這周文棟外表雖然很靈活隨和的樣子,但其實內心還是敏感高傲,容易鑽牛角尖的性格。哪受得了叔叔的冷言冷語?一怒之下,便從叔叔家出來了,到了街上,一時之間卻不知道到哪去。

    再想起自己的雄心壯志,和在叔叔家所受的氣,他便一時傷心感慨起來。

    黃來福卻是心中一動,他那天和周文棟交談時,知道他對記帳很有心得,倒是一個人才,想起自己五寨堡帳務人士的缺乏,他說道︰“周兄,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我五寨堡如今事業日上,周兄如有興趣的話,倒可到我五寨堡來,必可得到重用!”

    周文棟疑惑地看著黃來福,道︰“黃兄在五寨堡是?”

    黃來福笑道︰“那日沒有說,今日便解說一下,黃某便是五寨堡的代千戶,正要進京替職,等回來後,便正式領餃五寨堡的千戶一職。我五寨堡如今正大興各式農場,需要人材眾多,如周兄願到五寨堡,盡可一施胸中所學。”

    周文棟忙對黃來福施禮道︰“原來是千戶大人,是學生唐突了,只是……”

    他有些遲疑,結識了黃來福後,到了五寨堡,受重用是顯然的事,這也是好事,不過那五寨堡畢竟只是一個小軍堡,又地處偏僻,哪有太原城來得繁華舒服,機會多?

    只是再想想,自己在太原,又能干出什麼嗎?話說寧為雞首,不為牛尾。听這位小千戶說,五寨堡正是百業皆興的時候,如果自己過去,等五寨堡將來發展後,自己也算是功臣了。將來的事業地位,顯然要好過在太原城內某處做個小小的帳房。

    一時周文棟臉上神情變幻,遲遲下不定決心來。黃來福說道︰“反正我要前往京城替職,周兄也不必急著現在答復我,最後的決定如何,可等我回轉太原時再說。”

    他說道︰“周兄現在住在哪?”

    周文棟苦笑道︰“現在學生和拙荊只能住到客棧里去了。”指著旁邊的一家客棧說了說︰“或許晚上就會住到這兒吧。”

    黃來福道︰“好,等回轉太原後就來此尋你。”

    他對楊小驢示意了一下,楊小驢從背包中掏出一錠十兩的銀子,黃來福接過了,遞給周文棟道︰“這些許盤纏,周兄收下吧,太原米貴,多些錢放在身上,總是好事。”

    周文棟吃驚地道︰“這……這怎麼使得……”

    黃來福將銀子放在他手上,說道︰“好了,收下吧,勿作兒女之態,記得我們的約定。”說著他哈哈一笑,帶著顧雲娘和渠秀荷二女,揚長而去。江大忠等人忙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跟上,留下周文棟呆呆地站在那出神。

    ※※※

    公元1590年6月27日,清晨。

    黃來福帶著顧雲娘等人,又離開太原,啟程前往了京城。渠廷柱他們一直送出了城外,還有渠秀荷也來一起相送顧姐姐。

    這些天中,渠廷柱一直殷勤地招待黃來福等人,卻沒提什麼要求,這讓黃來福頗感詫異,隨後又暗想姜是老的辣,這渠廷柱越是如此,自己便越會感念他的盛情,將來的五寨堡糧源之事,自己肯定也會給他一些面子。

    黃來福和渠廷柱之間當然只是交易的交情,臨走時只是客套地話別,但渠秀荷和顧雲娘二女卻象是生離死別一樣,哭得眼淚撲賴簌的,一個道︰“姐姐,你要趕快回太原啊。”

    一個道︰“妹妹,你放心,我回太原後,馬上就會來找你的。”

    听得黃來福哭笑不得,心想這兩個女人,才相處幾天,怎麼要好到這個程度了?

    從太原到京城,途經石家莊,保定府等地,約有千里之路。就算騎馬,象黃來福等人這樣慢慢走,也要走十幾天的。算算自己,從10日離開五寨堡,不知不覺便過17天了,這時間過得真快啊。

    一路上,眾人都是沿著驛道而走。大明很注意陸路交通的管理,全國縣一級及其以上的交通道路都有統管,確令暢通,並在沿途設置驛站。

    整體來講,明代的交通還是比較發達的,以北京為中心的稠密驛路交通網,輻射全國的四面八方,驛站密集。一般60里或80里置一驛,每驛備有馬30或80匹不等,小站則有少至5到10匹馬的,水驛則備船。

    當然,此時的路,都還是沙石或泥土路,沒有什麼瀝青或水泥路,走起來,是灰塵漫天。眾人白天趕路,晚上休息,如沒有城鎮客棧,便休息在驛站中,當然,吃住都是要付錢的。張居正時,曾規定大明官員凡非公務等旅途費用,一律不得由驛站負擔,都要收取費用。黃來福還沒正式替職,加上又沒什麼公務,自然要自己花錢。

    一路而去,顧雲娘他們是只顧欣賞沿途的景色,黃來福還是細心觀察各地的情況,依他的觀察,沿途各地的農業情況都普遍不好,不過一路上,各式各樣的商業城鎮卻是到處可見,每個城鎮里,都是衣衫襤褸的流民和衣著華貴的商賈夾雜,形成一種奇異的情況。

    大明只所以現在統治穩定,是因為流民沒有達到一定規模,加上財政還能應付,每年的賑濟比較有效,加上江南的糧食源源不斷地從運河而來,就如一根充滿生機的大血管般,維持著大明的生機。而為了維持這根生機,大明沿運河兩岸,特別是在京城和通州設置了許多倉廒糧倉,統稱京通二倉,每年儲存漕糧400萬石。

    公元1590年7月15日。近午。

    黃來福和顧雲娘等人,到了北京城外的會同館,這是當時設在京師的全國驛站總樞紐。到了這里,意味著北京城,已經到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4 19:56
第42章 馬久英公公


      “不愧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這北京城就是繁華。

  饒是黃來福來自後世,見多識廣,也不由被北京城的繁華所震驚。此時的北京乃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地方,有人口過百萬,這時的歐洲,就算到了17世紀中葉,英國也不過才有人口40萬人,超過巴黎(35萬人)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不過這些城市和北京一比,顯然就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地下。

  “市肆貿遷,皆四遠之貨,奔走射利,皆五方之民,天下士民工賈,各以牒至,雲集于斯,肩摩轂擊,竟日喧囂……”

  此時的黃來福,正帶著顧雲娘等人在皇城邊上的棋盤街上散步,這棋盤街就和後世大城市的步行街差不多,又緊靠著兵部,吏部,戶部,禮部等大明重要政府衙門,想不熱鬧都不行。街上喝聲,唱喏聲,買賣聲,可說是嘈嘈雜雜。

  黃來福到北京後,第一時間就將軍職文憑稽考公文繳入了兵部的武選清吏司,不過要等兵部的大人們勘合完畢,並撥冗相見,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的事。

  因此這些天中,黃來福倒是放開了,不是帶顧雲娘出來逛街,就是泡到茶肆里面。北京城的市民階層龐大,反應在一個地方,就是城內的茶肆戲樓極多。在茶肆里听傳奇和說書,戲樓里看戲曲,讓黃來福真是不亦樂乎,身心放松地享受起帝都的一些生活來。

  雖然前些天在太原有過初步的抗壓力,到北京城內也過了幾天了,但此時走到這個天下間最繁華的街道上,還是讓顧雲娘有些緊張,緊緊地跟在神情悠閑,拿著一把折扇裝風度的黃來福身旁,一邊將眼楮朝兩邊拼命看去,總覺得怎麼都看不夠,什麼都想買,什麼都放不下。

  而江大忠和楊小驢幾人,此時也象個小姑娘似的,亦步亦趨地緊跟在黃來福的身後,一邊有些拘謹地東張西望。

  “來福哥哥,你看這綢絹可好?”

  “來福哥哥,你看這瓷器怎麼樣?”

  “來福哥哥,你看這首飾好看嗎……”

  “哇,那幾個是紅毛夷嗎?長得真奇怪。”

  此時的北京城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自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來,象那些卷頭發,金發碧眼的西洋人,在北京內也是隨處可見。北京的市民們自然對這些西洋人見怪不怪,但對顧雲娘,楊小驢,江大忠等人來說,還是很新鮮好奇的。我看書_齋

  不說顧雲娘睜得大大的眼楮,就是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也是盯著那幾個西洋人挪不開腳步,二人低聲議論著。

  “你看那個年輕的紅毛夷,眼楮都是藍的,怕晚上見了,要嚇一跳,以為是孫猴子里的妖怪出現呢。”

  “就是,你看旁邊那個紅毛夷,連胡子都是紅的,怪不得叫紅毛呢,真是全身的紅毛……”

  “你看那個……”

  “你看……”

  听著身邊人的議論,黃來福不由一笑,往那幾個西洋人看去,只見他們其中的幾個,也是如土包子進城一樣,東張西望,滿臉的不可思議和羨慕向往。其中為首的一個老者,正和旁邊的商家說話,一開口,竟是滿口標準的京腔,想必明國人不學西洋語,和他們交流也是完全沒有問題。

  事實上,此時的西方,還是處于對中國千年的瘋狂向往中,在此時歐洲人的眼中,中國什麼都是優于西方,中國的制度,文明,物產,人種,等等。在他們看來,中國什麼都是好的,歐洲什麼都是落後的,這種崇拜和向往,一直在清中葉才熄滅。

  正在這時,忽听一陣吵鬧聲傳來,腔調頗高,一時人人听得清楚。听聲音就在前面不遠處,立時黃來福周邊的人群精神一振,各人紛紛圍了過去。連那幾個西洋人也一起圍了上去。顧雲娘也對黃來福道︰“哇,有人吵架,來福哥哥,快過去看看,晚了他們就散了。”

  黃來福作為中國人,當然也是遺傳著愛看熱鬧的基因,當下護著顧雲娘,隨著眾人,一起隨眾人爭先恐後地擠到了那邊去。

  場中主角一個是綢莊掌櫃的,還有一個是宮中的太監,那綢莊掌櫃的不到五十歲,身材高大,神情精明。

  那太監會年輕些,一只手緊抱著幾匹布絹,年在二十二、三,人顯得有些矮胖,身高約在一米五五左右,這位公公頭和臉都是看上去圓呼呼的,樣子有些富相,給人一種圓圓滾滾的感覺,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楮。不過看衣裳,怕只是個宮里的低級太監。

  此時二人正在那吵得口水橫飛,旁邊的人都是張著嘴,笑呵呵地看著眼前這一切,不時議論紛紛,評頭論足。

  年輕太監︰“喲,您還說您這店不是黑店哪?一匹甦綢說好的每匹價二錢五分,什麼時候變成了三錢五分了?這不是欺人嘛,大家都來評評理,這不是奸商是什麼?”

  那綢莊掌櫃的團團對看熱鬧的老兄們作了一揖,說道︰“各位爺,我這來祥綢緞莊在這棋盤街也經營有十幾年了,各位有來綢緞莊買過綢緞布匹的爺都來評評看,我這店里什麼時候有過價格不一的時候了?這位公公這樣說,分明是強詞奪理,顛倒黑白。”

  他冷笑道︰“一開始這位公公進來,我就是說甦綢每匹價三錢五分,什麼時候變成二錢五分了,各位可以去打听打听,這條街上,什麼時候有過每匹二錢五分的上好甦綢賣了?”

  “喲,這位掌櫃的,您還真是黑口白牙地,明明是說甦綢每匹價二錢五分,什麼時候又變成三錢五分了?我不管別的店上賣多少,反正你說過的二錢五分,這四匹甦綢,我就一定要買下來。”

  “喲,這位公公,您這是詐唬小店不成?”

  “咱家也不是詐唬,咱家一向以誠待人,說多少就是多少。掌櫃的,您以為咱家沒錢不成,告訴你,咱家有的是錢。不過這該多少就是多少,咱家是一厘也不會多給的……”

  看著場中的好戲,黃來福和眾人一樣,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不過他多少也看出來了,怕這位公公真是存心詐唬,據黃來福逛過這條街的感覺,這條街上還真沒有一匹價二錢五分的甦綢買。要不就是掌櫃的口誤,要不是就是這位公公存心想賤買。

  “公公,您這樣說,還真是難為小店了,這樣吧,小的也不和您爭了,這綢絹,小店不賣了。”

  說著,掌櫃的一把奪過公公手中的布絹,就要進入店內。

  公公尖聲道︰“喲,您這是怎麼回事?您這是存心戲弄咱家不是,說好要賣的又不賣了?您知不知道,咱家可是從宮里來的!惹火了咱家,讓您這店吃不了兜著走。”

  掌櫃的一下子轉過身來︰“宮里來的又怎麼了,我這小店背後的東家也是宮里來的,不知這位公公是在哪位大公公手下當值啊?”

  公公一下子塞住了︰“……咱家又不是不給錢,掌櫃的你何必如此?”

  掌櫃的冷笑,揚著鼻孔道︰“好啊,開店做生意,小店歡迎一切客人,小店也公平買賣,不多要您的錢,這綢絹說好是一匹三錢五分,公公您拿出錢來,這綢絹,就是您的了。”

  公公臉上漲得紅紅的,半天時間,也從懷里掏不出銀子來。

  掌櫃的從鼻孔中哼了哼︰“這位公公,是不是今日手頭不方便?”一旁的眾人都是交頭接耳,哄笑起來,顧雲娘也是格格地笑個不停。公公的臉色,漲得更紅了,半天才道︰“我買三匹就好了……”

  黃來福走上前去︰“這位公公的錢,某代他給了。”說著從懷中掏出二兩的碎銀,遞給了掌櫃的︰“找錢吧。”

  掌櫃的怔了怔,隨即滿面笑容地道︰“好的,這位爺,您還真是大方。”將綢絹遞給了公公,就吩咐店中伙計們去為黃來福找錢。

  黃來福低頭看向公公,只見公公也抬頭看向黃來福,他臉色一正,又恢復了傲然的神情。顧雲娘和江大忠等人從來沒有見過太監,見公公在面前,都有些好奇地看著他。

  黃來福也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太監,同樣略有些好奇,他聞到公公身上有一股淡淡的尿騷味,這都是當時太監身上的普遍味道。

  他笑了笑,正要說話,這時伙計將找好的錢遞給了黃來福,一些散碎的銀子,一些銅板,可能是伙計不小心的緣故,這些銅板放在黃來福手中時,一個銅板咕嚕嚕地掉在地下,向街那邊滾去。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一個身影一閃,卻是公公已如離弦的箭般沖了出去,靈活地閃避開街上的眾人,將那銅板抓到了手中,直看得黃來福和顧雲娘,及旁邊的掌櫃的,伙計們,還有一干閑人目瞪口呆。

  再一看,公公已是恢復了莊嚴的神情,一手夾著綢絹,緩緩地向黃來福而來。

  走到黃來福身邊,公公道︰“這個,咱家也不是沒錢,剛才正要掏錢給掌櫃的,沒想到讓你搶先一步了。對了,現在這個錢咱家還給你。”

  說著,他就要伸手入懷,作出掏錢的架式,黃來福攔住他道︰“些許小錢,就算了,那些絹布,就算某送給公公的吧。”

  公公臉上露出笑容,掩了掩口,指著黃來福嘿嘿笑道︰“算你識趣,對了,你叫什麼名字?”

  黃來福道︰“某五寨堡代千戶黃來福,不知公公高姓大名?”

  公公道︰“咱家姓馬,叫久英,你就叫咱家馬公公吧。黃來福,嗯,很好,咱家記住你了,嘿嘿嘿嘿嘿嘿嘿……”

  黃來福被馬公公笑得不由一陣惡寒,他隨便和公公聊了幾句,便帶著同樣毛骨悚然的顧雲娘等人走了,圍觀的眾人見好戲已去,也一轟而散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6 07:51
正文 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1)

    公元1590年7月22日,上午。

    在北京城內閑逛了七天之後,兵部的大人們終于召見了黃來福,讓他去領取告身敕牒。

    明中葉後,武官地位下降,就連身居總兵官之高位,到兵部領取敕書時都要行跪禮,黃來福一個小小的千戶,當然不可能挑戰這種潛規矩,他毫不遲疑地給大人們行了跪禮,動作可說是輕靈瀟灑,舉止優美,看得大人們點頭不已。

    此次來北京,黃來福專門給兵部的幾位大人打點銀子,差不多就花了近三百兩,再加上義父劉景春的幾封書信,因此兵部的幾位大人們對黃來福的態度還是很親切的。

    兵部的武選清吏司已經查勘過黃來福的軍職黃簿,還有都司衛所掌印僉書的連名保結,經驗實後,勘明無誤,照例準襲。

    這樣,黃來福順利替職,領取了告身敕牒,還有兩套千戶官服,正五品武德將軍的麒麟銅牌。連武學考試都不用了。

    第二天,黃來福就帶著顧雲娘等人離開了北京。這是黃來福的第一次進京,顯得有些無聲無息。不過此次他考察了進京途中沿路農業情況,獲得了一些寶貴的資料,還是很有收獲的。

    ※※※

    公元1590年8月7日,近午。

    近五寨堡的路上,四周的田地中都是金黃色的麥穗,籽粒飽滿,顏色美觀,可想而知,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今年的大豐收是肯定的了。

    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都是裂開嘴直笑,這種美妙的情形,在五寨堡可是多年不見了。而在馬上的黃來福見此情形,也是心中滿意,經過自己一年的辛苦與忙碌,終于是有一個好回報了。而依田地麥穗中的情形,估計在8月15日左右,五寨堡就要開始春小麥的收割了,到9月初時,就要全部收割完畢。

    黃來福等人從北京回來後,當然不會再象去的時候那樣優哉優哉了,他記得近期春小麥的收獲期,便一路快馬加鞭,趕了回來。

    回到五寨堡的一行人中,已是少了顧雲娘的身影,回到岢嵐州時,因為她和黃來福于九月九日就要成親了,自然是要留在岢嵐州作準備了。當然,回途岢嵐州時,黃來福從太原和北京買來的各式禮物便留了一半在岢嵐州的岳父大人家中,還有義父劉景春大人那邊也要回拜送禮。還有岢嵐州衛學那邊的黃靈斌也要去看望。

    不過這一行人當中,少了顧雲娘,卻又多了幾人,就是太原遇到的周文棟一家。這些時間,周文棟留在太原,經過仔細考慮後,最後還是決定隨黃來福去五寨堡。

    此時他和妻子張氏坐在馬車中,向外看到兩旁田地的情形,不由驚訝萬分,眼楮睜到最大。他從太原一路行來,各州縣的田地麥穗長勢都不好,只有五寨堡一副豐收的景象。這種連綿的,一望無際金黃麥浪,讓人見了實在是賞心悅目。而這種豐收麥浪的情形,就是在太原,也見不到,沒想到在一個小小的五寨堡中卻見到了。

    周文棟最後長嘆了一聲︰“真是不可思議,這真是一個邊鎮的窮苦軍堡嗎?”

    馬蹄聲響,一路往五寨堡而去,兩邊的田地上有不少屯丁們在看守轉悠,特別是各農場中監管屯的屯丁們,很多還是五寨堡的旗軍,更是個個身帶腰刀,以防止不法之徒的偷竊。當然,除了屯丁們和軍戶們外,還有許多各處的民戶們和商人們在田間地頭轉悠,大豐收就是眼前的事了,看著麥浪,許多人眼中都是不可思議的神情,在一邊竊竊私語著。

    見了黃來福從路邊而過,很多軍戶們臉上都是露出驚喜的神情,跳了起來︰“大人回來了?”追著黃來福的身後奔走,各地的民戶們則是有些畏懼地站在一邊看著,而商人們則是趕快圍上來,露出巴結討好的神情,向黃來福行禮問安。

    一路而去,都是熱呼呼的問話聲,黃來福滿面笑容,一路點頭,一路揮手,終于回來了,感覺還是家里舒服啊。

    離堡不遠時,黃來福吩咐了一聲,江大忠便快馬加鞭,先行一步,去堡內的千戶宅向黃思豪等人稟報少爺回來的消息。

    等黃來福等人到了五寨堡的南門時,黃思豪和楊氏已是得到了消息,二老都是非常高興,親自到堡門來迎接黃來福。而黃來福替職回來的消息也迅速地在堡內傳播著,得到消息的軍戶們,得到消息的何副千戶,江百戶,楊百戶,渠源銳們都紛紛趕到堡門口迎接。

    等黃來福到堡門口時,這一帶已是擠個水泄不通了,門口滿是歡迎的人群。

    一片喧騰中,黃來福跳下了馬,將馬鞭扔給了楊小驢,到了父親黃思豪和母親楊氏前面,拜了下去︰“孩兒見過父親,母親大人。”

    楊氏搶先上前,滿面笑容地扶起了黃來福︰“我兒趕快起來,趕快起來。”她上下打量著黃來福,有些心痛地道︰“我兒出去一些時間,眼見都瘦了。”笑呵呵地拉著黃來福。

    黃思豪則道︰“福兒一路還好嗎?替職可順利?”

    黃來福道︰“多謝爹爹關心,替職非常順利。”

    黃思豪松了口氣︰“那就好。”

    家人說了一些話,何副千戶,江百戶,楊百戶,渠源銳幾人也上前來和黃來福見禮。說了一陣,黃來福向黃思豪及各人介紹身後的周文棟。

    周文棟向黃思豪施禮道︰“學生見過黃老大人。”

    黃思豪微笑道︰“周先生一路前來辛苦了。”

    喧嘩了一陣,眾人便向堡內而去。一路上,街兩邊的眾軍戶們都是紛紛對黃來福道︰“恭迎大人回來……大人一路辛苦了……”黃來福微笑地點頭,不時對兩邊眾人抱拳施禮,快到千戶宅時,他還看到了軍匠少女劉玉梅夾在了人群中偷偷對自己張望,見自己回來,一張臉上滿是歡喜的神情。

    而周文棟走在黃來福的身旁,見黃來福如此在五寨堡內得人心,不由心下暗暗詫異。

    回到千戶宅內,黃來福吩咐家人安排了周文棟,然後自己沐浴更衣,吃午膳時,邀請了周文棟一家一起用飯,然後和父母親說了一些自己在路上,在京城中的見聞,說了對弟弟的安排,還有一大批是給家人的禮物。

    听了黃來福在各處的見聞,楊氏是听得津津有味,她嘆道︰“還是我兒好啊,看過了這麼多地方,象你娘,從小到大,連五寨堡都沒有出去過。”

    吃過午膳後,因為已經比較累了,黃來福就讓楊管家隨便匯報了一下自己走後五寨堡的各樣事,有父親黃思豪在,當然大體平靜,而五寨堡各個農場中的具體情形,當然還需要自己明天去巡視一番。楊管家走後,黃來福午睡了一會。

    當晚,黃思豪在千戶宅內大擺宴席,為兒子接風洗塵,隨便慶祝兒子順利替職。五寨堡的一干軍官們,自然是人人到場,還有渠源銳和黃來福交好,自然也是前來赴宴。還有王啟年,劉總旗和錢氏夫婦,也是到來。

    在席中,黃來福向各人介紹了周文棟,很快,席中的王啟年發現自己和周文棟挺聊得來的,此後,二人就經常來往了。

    對于周文棟的安排,黃來福決定先讓他在楊管家的手下干一段時間,先看看他的工作能力再說,如果能力出眾的話,他打算重用。

    ※※※

    黃來福從京替職回來,就是正式的五寨堡千戶,回到堡中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要走馬上任了。

    第二天的時候,在五寨堡的官署中,黃來福和父親黃思豪舉行了官印交接儀式。五寨堡的各位軍官們,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當然,除此之外,他們也要一一上來拜見新任的五寨堡千戶,黃來福大人。

    對黃來福的才能,各鎮撫,百戶們都是無話可說,眼見五寨堡各個農場的大豐收就在眼前了,他們對黃來福這一年中的一系列作法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果沒有黃來福,五寨堡現在是什麼樣子?怕各人還是窮困潦倒吧。

    再加上黃家在五寨堡根深蒂固的勢力,他們要想在五寨堡混得好的話,就要討好黃家的歡心,以前是黃思豪,現在是黃來福了。不過讓他們放心的是,黃來福對于自己身邊的人,還是很慷慨的。想必年底豐收後,這里的人人,都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

    在黃來福從父親手中接過千戶的大印後,各軍官們便一一上來,向黃來福恭喜。

    依五寨堡千戶所的編制,五寨堡有正千戶一員,就是黃來福大人了,品級正五品,身著熊羆武官服飾,佩武德將軍的麒麟銅牌,腰佩利劍。掌千戶大印,主管全所軍士的調撥、增補、選拔以及軍旅防御之事。

    副千戶一員,就是何朝勛何副千戶了,主管僉書事務,分理屯田、營操、驗軍、巡捕等事。

    鎮撫二員,分別叫孫貴、韓名,二人專管軍紀。

    百戶十員,眾百戶身著畫彪武官服飾,人人皆是正六品品級,佩昭信校尉的獅形銅牌,每人月俸十石。這十人分別是︰江永勝江百戶,楊安章楊百戶。這二人是江大忠和楊小驢的父親,也是和黃家最為交好。另八個百戶分別是︰李安、李成、韓炳、甦銳、李春、馬文才、徐受、王堂。

    十員百戶中,八員是屬于五寨堡本部,只有馬文才、徐受、王堂三人是分駐五寨堡堡外,管理著一些小堡和火路墩。

    除了這些大小軍官外,五寨堡中其它人便不值一提了,至于堡內的一些軍貯糧倉,軍器局和神機庫,火藥局,都是由黃家的心腹在看管。那些人倒都不是官員,不必前來拜見新的千戶大人,當然,私下的黃來福宴請,這又是免不了。

    眾人一一拜見新的千戶大人完畢後,黃來福看著下面各人,父親黃思豪坐在一旁,含笑地看著自己,他意氣風發,他道︰“諸位,本官新上任,以後還要各位同僚相扶相攜,建我五寨!”

    眾人都站了起來,大聲道︰“職等一定盡心戮力,不敢懶怠,以報大人之恩。”

    黃來福喝道︰“好,明日便升旗,點將閱兵!”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7 21:52
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2)


    在官署中眾軍官拜見新的千戶大人完畢,黃來福便帶著眾人巡視各地︰堡中各處的城防,五寨堡各個農場等。

    眾軍官騎著馬,腰佩刀劍,擁著黃來福,加上一些家丁前呼後擁,各色武官服飾鮮艷奪目,不由讓人豪情涌起。而黃來福走後,黃思豪則是放心地回千戶宅休養,這一年來黃來福的表現,讓作為父親的他非常滿意,任何事都可以完全放心地讓黃來福去做。

    而他和楊氏二老,則是專心地在千戶宅內為黃來福下個月的親事謀劃籌備。

    五寨堡中的各個農場,畜場名義上是五寨堡的屯田產業,但事實上只是黃家的私產罷了,各軍官們只能年底分些紅而以。此時黃來福招呼眾人一同巡視,頗有些讓各軍官們受寵若驚的感覺。

    眾人騎著馬,走在堡外各農場的田間地頭中,那種將要豐收麥浪的景色是最動人的,田間地頭軍戶屯丁們發自內心的歡聲笑語,外地民戶商賈們的羨慕震驚神情,都讓各人都是看得滿臉笑容。

    以何朝勛何副千戶為首,各五寨堡的軍官們一路上都是笑聲不停,議論紛紛。眾人都在猜測,今年五寨堡的糧食,總共可以收入多少石,而自己又可以分到多少好處。

    “千戶大人到。”

    眾人過了清漣河北岸,在馬蹄聲響中,眾人已是簇擁著黃來福來到了五寨堡第一農場,過河後。早有一個黃家家丁快馬加鞭,去飛報五寨堡第一農場的總屯長何得禮和農場監管黃廷受。

    因此,等黃來福等人到了農場門口時,何得禮和黃廷受早已是率著一干大小屯長管事,等在大門口,黃來福的馬頭到了他們面前時,二人便率著眾人恭敬地拜了下來︰“小地恭迎千戶大人。”

    黃來福抬了抬手,笑道︰“起來吧。”

    二人站了起來,黃來福興致勃勃地看了一會兒這個五寨堡最大的農場四周,道︰“前面帶路。”

    何得禮大聲應了一聲。立時眾人前呼後擁地將黃來福擁進了農場內。

    看過農場內的倉房,糧庫,牲畜欄,曬谷場等設施,黃來福見場內的屯丁們都在緊張地作著秋收前的準備,清掃糧庫,平整曬谷場,準備鐮刀工具等,沒有一個人敢偷懶,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

    何得禮和黃廷受二人小心陪伴黃來福的同時,都在注意著黃來福的神情,此時見到黃來福滿意的神情,二人都是偷偷地松了口氣。

    何得禮的皮膚本來就又粗又黑,此時在農場內奔波了近一年。這人看上去就更黑了,一個老黑農的樣子,不過精神卻非常好,顯是事業充實地緣故。他一直注意著黃來福的神色,此時見黃來福神情滿意。不由長吁了一口氣,感覺自己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何朝勛何副千戶也在一旁注意著黃來福的臉色,此時見到千戶大人對自己的弟弟工作滿意,也是眉開眼笑,頗感臉上有光,頓時和別人說話的聲音都大了幾聲。

    黃來福下了馬,由江大忠牽著,背著手慢慢巡視農場各處。見黃來福下馬,眾軍官們也是忙不迭地下馬。緊跟在黃來福身後,注意著不敢超過黃來福的腳步,一邊各人興高采烈地討論著農場中的情形。

    和年初不同,經過一年的建設,五寨堡第一農場外圍地圍牆已經是築得非常牢靠,防守工事完備。里面原本的一些簡陋的草屋和地窩子。已經換成了一排排新泥木屋的營房,每個營房中都有火炕。足以讓里面地屯丁們安然度過五寨堡寒冷的冬天。

    進了營房的議事大廳內,黃來福坐在首座,其余各個軍官們則是坐在下面。在何得禮匯報工作後,黃來福吩咐農場監管黃廷受將農場的冊帳記簿取來,他細細翻看。黃廷受恭敬地立在黃來福的身旁,不時輕聲地解釋著什麼。

    黃廷受今年三十歲左右,人長得很高大,滿臉地青慘慘胡茬子。他有一個兄弟是在黃家做家丁,很得老千戶黃思豪大人的器重,近水樓台先得月,他也因此得到了這個五寨堡最大農場的監管之職。平時就是領著十個監管屯丁,每天在第一農場內巡視,考評農場內各人的勤奮懶惰情況,作為各人的月糧年賞獎評依據。

    這監管的十人,平時並不需要下地干活,但需要時時督促農場各人勤奮干活,他們雖每月只有月糧五斗,但年終如果農場豐收,他們的年終獎勵卻是非常豐厚,普通的監管屯丁年獎和大屯長一樣待遇,而黃廷受這個監管的年終待遇,則是和總屯長何得禮一樣。

    當然,如果因為他們地不勤奮督促,而造成的農場欠收的話,黃來福對他們的處罰,也是非常嚴厲的。因為這些人的待遇是和農場地糧食產量掛鉤地,因此,不用黃來福催促,這些監管屯丁們,個個做事都很努力。

    依黃來福在各個農場中推行的三等屯丁待遇制,五寨堡第一農場五百個屯丁中,每月將評出一等屯丁10人,待遇為每人月糧2石,銀1兩。二等屯丁50人,每人月糧一石。

    黃來福細細地看了從年初到現在地屯丁獎評情況,從今年三月開始正式獎評,到現在為止,五寨堡第一農場已經有40人獲得了一等屯丁的獎評待遇。二百多人獲得了二等屯丁的獎評待遇。在這一方面,這幾個月中,農場就支出了糧食三百多石,這些錢,當然都是由黃來福出。

    除了這些受到獎勵的人,還有五人因為干活不賣力,被鞭打後。趕出了五寨堡第一農場。讓黃來福安慰的人,這懶惰地五人,都是堡外的民戶和流民,沒有一個是五寨堡內的軍戶旗軍。

    這些獎勵的各人當中,其中有兩人引起了黃來福的注意,依黃來福的獎評措施,一等屯丁和二等屯丁,需至少保持7個月不變者,才有年獎。不過卻很少有人能月月保持這個記錄,除了二人之外。

    這兩人。已經是五個月中,每月都獲得了一等屯丁的獎勵,如再過二個月,還能獲得獎勵的話,就能獲得豐厚的年獎。看看名字,黃來福有些印象,這不就是年前那日在堡內召見軍士們時那二位嗎?一個叫二牛,一個叫大狗的,記得當時自己對他們印象好,還每人賞了一兩銀子。

    黃來福笑了起來。哈哈笑道︰“好啊,果然是兩條好漢。這二人在哪里,馬上給我招來!”

    黃廷受立時在旁高聲道︰“是,小地尊大人之命。”

    他對旁邊一監管屯丁道︰“去。馬上把孫二牛、楊大狗叫來,大人要賞他!”

    那監管屯丁應了一聲,忙去了。

    廳內各軍官騷動了一陣,人人都用目光探究這個孫二牛和楊大狗是誰,是哪位大人的手下。

    坐在江永勝江百戶身旁的韓炳韓百戶得意地笑了笑。這二人都是他的部下旗軍,見他們得到千戶大人的賞識,韓百戶也是感覺臉上有光,他肥胖的臉上油光滿面,此時是笑開了花,更是光可鑒人。

    見韓炳韓百戶這種神情,除黃來福外,廳中各軍官都是互視一眼,眼中露出嫉妒的神情。

    很快。兩個都是二十多歲,身材高大的軍士走了進來,單膝下跪,對黃來福抱拳施禮,高聲道︰“小的見過千戶大人。”

    和年前的衣衫襤褸相比,二人此時地衣衫已經是齊整了許多。雖還是布衣。但穿在二人魁梧的身體上,卻顯得是那麼有生氣和活力。而經過幾個月充足的伙食休養。二人的臉色已是變成紅潤,充滿了營養地光澤,加上長期的艱苦農場勞作,二人露出的胸膛上,更是肌肉盤結,充滿力量。

    二人一走進來,一股強壯的精神氣,便迎面而來。

    黃來福見了更是歡喜,大喝一聲︰“好,果是二條好漢,本官見了非常歡喜。”

    他讓二人站了起來,大聲笑道︰“我看過本農場的冊帳記簿,只有你二人才能獲得每個月地月獎,不過這還不夠,我希望的是,到年底時,親手給你們頒上年終的獎勵,希望你二人到時不要讓我失望。”

    孫二牛和楊大狗二人又單膝下跪,大聲道︰“小的定盡心竭力,不讓大人失望。”對于黃來福這個年輕的千戶大人,二人都是非常服氣,再加上利益在身,二人都是說得誠心實意。

    黃來福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沉吟道︰“你二人都是好漢,二牛和大狗之名,實在是配不上你們。這樣吧,我便各賞給你們一個名。孫二牛,以後你便叫孫忠福,楊大狗,以後你便叫楊誠福。希望你們以後人如其名,忠誠于本千戶,好好效力于五寨堡。”

    孫忠福和楊誠福二人大喜,大人賜名,這可是難得的榮耀。二人忙又跪下,大聲磕頭,謝過黃來福的賜名之恩。

    黃來福滿意地站了起來,對各人笑道︰“接下來,該去巡視五寨堡大畜場了。”

    從五寨堡第一農場過去不遠就是五寨堡大畜場。

    當黃來福等人來到五寨堡大畜場時,大畜場的管事錢氏,還有獸醫兼五寨堡的畜牧幕僚王啟年,也是同樣等待在一邊。經過這幾個月地五寨堡生活,王啟年臉上早沒有了初來的那種失意,臉上充滿了意氣風發的神情,而且那種傲然和自信更是濃厚,他負手而立,腰桿挺得筆直。

    在錢氏忙不迭地向黃來福磕頭時,他只是對黃來福作了一揖,說道︰“學生見過大人。”

    黃來福讓錢氏起來,錢氏恭敬地立在了一邊。

    黃來福對王啟年笑道︰“東陸兄,這些時間,你在五寨堡內可還過得好?”

    王啟年掃視了大畜場一眼,眼中露出迷醉和向往的神情,他道︰“多謝大人關心,學生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學生的願望,就是以後都能長年生活在這里。”

    黃來福微笑道︰“那就好。”只有錢氏輕哼了一聲,斜眼瞧著王啟年,顯得二人很有矛盾,相處得很不愉快的樣子。王啟年顯然是瞧見了錢氏地這種神情,只是將頭轉到一邊,顯出不屑于理會地神情。

    在錢氏和王啟年的帶領下,黃來福領著何朝勛何副千戶等人,在大畜場各地巡視著。王啟年輕聲地向黃來福解說著,那日,依王啟年地意見,經過一個多月的整改後,五寨堡各畜場早已是修整完畢。

    各處豬舍雞圈,都是經過整改,而且還建成了地下暖圈,想必到了寒冬,也不會愁雞鴨豬等的過冬問題。黃來福等人就看到了,圈舍中,年前的那些小豬,已經頭頭長成了肥大的肥豬。還有那些小雞小鴨,已經個個長成了大雞大鴨,許多雞鴨還開始下蛋了。

    至于那些種植油菜和蕪菁,紫花苜蓿的地方,也是長勢良好,現在豬早已是吃蕪菁和紫花苜蓿等配成的飼料了,事實證明了,這些東西是喂豬的良好作物。那些豬吃了這些飼料後,頭頭都長得肥大,出欄率比那些民戶們養的豬大大提高。

    而且這種循環飼養利用,也用事實證明了成功之處,豬吃飼料,豬糞肥田,雞和魚吃豬糞里的飼料,鴨又到池塘吃東西,循環利用,獲利豐厚。看著大畜場內的興旺景色,從何副千戶以下,各個軍官都是興高采烈,如果說年前他們還對黃來福這種養殖方法有些不明白,但現在已經是對黃來福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看過五寨堡大畜場後,在王啟年的陪同下,黃來福等人又到了馬蹄坡圈羊場。

    這里羊舍的問題,經過王啟年的整改後,也是完全變了樣子。地下暖圈已經建成,羊舍也基本建到了那些地勢高燥,通風排水良好的地方。羊舍內羊只的活動場地和飼槽、水槽、整潔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而羊舍內年初的小羊,現在已經基本長成了大羊,在羊舍內歡快地吃著紫花苜蓿做成的羊食。

    看著眼前的一切,黃來福只覺內心充滿了喜悅︰豐收的季節,已經來到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7 21:54
本帖最後由 longwang 於 2009-5-15 01:28 編輯

第43章 回家、點將閱兵(3)


    公元1590年8月9日。清晨。

    五寨堡較場位于堡外約三百米之處,場內演武廳,碉樓,教場混為一體,平時這里就是每年五寨堡衛所的會操秋操之地。

    不過這些年衛所敗壞,五寨堡這個較場除了黃家的一些家丁會來操練外,平時堡內的軍士們已是難得有機會到這兒來的,除了每年一次的秋操之外,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這里已經成為五寨堡小朋友的游樂場所。

    不過今天,在這里玩鬧的小朋友們已經全部被趕走,因為黃來福千戶大人今日要在這里升旗點將,操閱兵馬。

    黃來福時間約早上八點,較場上的掌號吹鼓手已是吹得震天響,由清道軍士,手持大旗,在前面開道,黃來福披著一身的鐵葉甲,在家丁們的簇擁下,騎著馬,手勒馬韁,腰挎刀囊,意氣風發地自馬道進入了較場。

    進入演武廳,旗牌書記,吹鼓手,旗鼓手等,早已是環侍于演武廳的外面,何朝勛何副千戶,江永勝江百戶,楊安章楊百戶,李安、李成、韓炳等軍官百戶早已是肅整服甲,站在一旁,就等黃來福升帳了。

    黃來福走了進去,眾人都是單膝下跪,向黃來福抱拳施禮,黃來福微微點頭,在正中坐了下來。各軍官站了起來,分東西兩壁坐下。

    黃來福一坐下來,一身甲葉便錚然作響,他今天戴了一個六瓣明鐵盔。身配摩挲刀,穿了一套黃家祖傳下來的明甲,純為鐵制,重達57斤,還好黃來福身體強壯,因此穿起來舉重若輕,沒什麼感覺。要是換了別人,單單這身鐵甲,就讓人忍受不了。

    大明的盔甲一向沉重,往往都是50斤、60斤。弘治九年後,大明對盔甲進行改革,減輕了重量,不過一副盔甲還是普遍有35斤。弘治年後,各衛所軍將們所配地六瓣明盔,也盡換成八瓣帽兒盔。不過由于是祖傳的緣故,所以黃來福還是身著57斤甲,頭戴六瓣明鐵盔。

    今天是千戶大人閱兵,自然是要人人披甲。不過在五寨堡中,身上有甲的。除了黃來福外,就只有幾個百戶軍官了,就是各總旗和小旗,也都沒有盔甲。更不要說普通的旗軍了。

    此時下面的何朝勛何副千戶和幾個百戶們都是身配朱紅靶滾刀,或身著鎖字甲,或身著青布絛穿甲,頭戴皮盔,這盔甲的檔次。都比黃來福低了一大截。另外有幾個總旗也頭上戴有紅漆皮盔,身上配著一些鐵網裙和網褲。

    至于較場上的那些普通旗軍們,就個個身上無甲了,他們都是穿著明代軍士的一種胖襖服飾。胖襖長及齊膝,窄袖,里面有著棉花,外表紅色。這種軍服,學名叫鴛鴦戰襖,小名叫紅胖襖。除了紅胖襖外。軍士們腳上還穿了一個叫胖襖褲鞋的軍鞋,這軍鞋,一般是上頭三年給一雙。

    黃來福訓話後,操演開始,除了孫貴、韓名兩個鎮撫和何朝勛何副千戶外,還有黃家的一些家丁們站在場頭。各個百戶們都是回到較場自己地隊列中。督促手下軍士們排列陣形。

    較場中的這些旗軍們現在基本上都是在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做事,這些軍士們。在五寨堡各個農場充足的伙食下,艱苦的農場勞作中,現在身體的情況比起年前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而且他們在農場每天的集體勞動中,紀律性也比以前好了一些。從苦日子到好日子,這些旗軍們個個都是對黃來福心懷感激。

    不過說實在,黃來福發現,這里有許多人,讓他們在農場干活可以,但作為戰士,他們卻是不行。老半天了,他們還是在下面鬧哄哄的,排不成一個隊形。加上他們雖說在農場勞作,現在可以吃飽喝足了,但由于以前黃來福沒有替職,除了黃家的家丁外,五寨堡軍士們的軍服和兵器從來沒有換過,顯得件件破舊,一點也沒個軍人的樣子。

    不過也怪不得他們,現在在外作戰地主力都是各鎮的營兵,衛所軍現在只是守守城,屯屯田罷了,在操閱上,一年也難得操閱個二,三次,因此此時亂蓬蓬的情形,就可以理解了。

    好容易等這些軍士們擺陣完畢,黃來福從演武廳看下去,只見場中各色旗幟飄揚,有藍旗,紅旗,黃旗,黑旗等,看得他眼花繚亂。此時大明的軍營操演方法大多是古八陣法,或是三疊陣和四門方營法。戚繼光地練兵方法興起後,許多邊鎮將官也是改用戚氏練兵法。不過各衛所大多還是沿襲古陣法,五寨堡也同樣是如此。

    開始操演了,只見鼓聲響動,旗幟飛揚,下面的軍士們走來走去,混來雜去,喊聲震天,倒也好看,看得黃來福頭大如斗,這還是何朝勛何副千戶辛辛苦苦得出的結果。

    而整個五寨堡內,除了何朝勛何副千戶外,各個百戶總旗,對使用金鼓樂器,還能懂得一些,至于各色旗幟,已經是完全不懂了。大家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鍛煉得身強力壯,然後帶著一隊家丁,沖殺在前。如果讓這些人指揮的話,是難為他們了。

    看著下面地情形,何副千戶昂然站立在黃來福身旁,臉有得色,在操演方面,能做到自己這樣好看,已經是很不錯了。說實在,現在的五寨堡軍士們,至少在紀律和身體方面,在各個衛所中已經算很不錯了。

    黃來福手按摩挲刀柄,不動聲色,眼前的情形,顯然和他內心期待的太遠。他將來的軍隊,不是只要身體強壯,上陣時一轟而進,後退時一轟而散,也不是只用來守城的。下面軍士們操演的情形,亂轟轟的,旗幟飛揚,走來走去,華彩是很華彩,不過依戚繼光練兵實紀上說的,殺人地勾當,豈是用來好看的?這種情形,就是典型的烏合之眾罷了。

    黃來福深思,看來對五寨堡旗軍們的整理,要全部推倒重來了。

    讓軍將們散了後,重新練兵已是事實,回到千戶宅後,黃來福一直在考慮的是,自己要選擇哪一種練兵方法好。黃來福來自後世,耳濡目染,自然是對古代中外的練兵方法都略有耳聞,自己電腦中,也有一些近代中國和外國地練兵方法。

    仔細考慮後,最後黃來福有了兩個選擇︰練兵實紀、西班牙方陣。

    在近代地中外時,有兩種練兵方法是聞名遐邇的,一種是明時戚繼光將軍地練兵實紀,一種是西方的西班牙方陣。這二者都可說是威震天下,西班牙方陣在整個16世紀到17世紀中葉,一直在西方沒有敵手。

    同樣的,同時代的戚繼光,在整個東方,也是沒有敵手。戚繼光帶兵的年代中,往往多少勝多,自身卻是傷亡極小,比如說嘉靖四十年的花街之戰中,戚家軍斬殺倭寇一千余人,自家傷亡僅三人。台州之戰中,戚家軍斬殺倭寇五千五百余人,自家傷亡累計不足二十人。就是在北方,面對韃靼鐵騎時,也往往是以多勝少,可說是勝者無敵。

    這兩種方法都是好的練兵方法,不過哪一種更適合自己呢?最後,黃來福決定以練兵實紀為主。主要是這種方法更適合大明軍士們的情況,畢竟戚家軍良好的方法在這里,良好的效果也擺在這里。西班牙方陣搞來後,練到後面,會不會變成有中國特色的東西,最後變了味,變成反效果了呢?

    思想沖突磨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現實條件的限制決定了黃來福不得不先選擇練兵實紀。哪些條件呢?就是火器,西班牙方陣需要大量的火器,大量的火炮,這是目前黃來福所沒有的。

    大明此時的火器,一是許多質量很不好,二是國家管理得比較嚴格。宣德五年時,就有敕言︰“神銃,國家所重,在邊墩堡,量給以壯軍威,勿輕給。”正統六年,邊將黃真、楊洪立神銃局于宣府獨石。帝以火器外造,恐傳習漏泄,敕止之。一直到嘉靖三十六年,才題準薊鎮置造快槍、鉛彈和火藥給主客官兵。而一般的都司衛所,所生產火器時,都必須得到朝廷的批準,而且只有造一些“降”字號的手把銃口。如“勝”字、“天威”、“列”字等神銃只能由兵仗局制造。

    火器的管理這麼嚴格,質量又不好,黃來福一下子到那去找這麼多優良的火器?所以西班牙方陣目前只能靠邊了。

    其實依黃來福看來,在目前這個時代,只要嚴格按照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去做,紀律嚴明,再加上糧草充足,兵器精良,在這個東方的世界,就足以無敵天下了。

    當然,近代和後世一些軍隊中好的東西,可以等自己以後練兵熟了之後,在戰爭中慢慢改良融合進去。目前來說,還是先嚴格按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去做吧。

    有句話叫先學走路,再會跑路,會跑路了,最後再飛吧。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17 21:57
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1)


     五寨堡內的營房旁有一個軍器局,里面專門安放五寨堡旗軍們的盔甲軍衣武器等,再旁邊又有神機庫和火藥局,專門放置軍士們使用的火器火藥。

    而離軍器局不遠,就是軍匠劉天祿劉總旗率領一干軍匠打制兵器的衛所匠營處。

    “大人,里面請。”

    上午閱兵後,黃來福又宴請各百戶軍官們吃過午膳,回千戶宅盤算了一陣後,黃來福便領著江大忠等一干家丁們來到了軍器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黃來福現在很關心自己有多少家底。

    軍器局的倉副使黃如鎮聞知消息,便率領一干小吏候在門外等待。黃如鎮今年四十歲,是個小心謹慎之人,因為是黃家的一個遠親,所以才能掌管這麼重要的地方。見黃來福來到後,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黃如鎮不敢怠慢,在門口跪倒迎接,黃來福止住了他的虛禮,開門見山道︰“黃副使不用多禮,本官前來,是來查看庫房內的器械裝備的。”

    黃如鎮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便領著黃來福在軍器局里查點。黃來福一邊看著帳冊,一邊隨黃如鎮到處驗看。經清點家財後,里面的兵器裝備總共有︰

    盔甲沒有一副,軍服沒有一件多余的。不過臂手有五副。背旗有十五面,旗桿五十根,合力弓六十張,弓弦七十條,大箭七千五百支。腰刀二百把,長槍三百根,帶15個。椰瓢20個,茜紅雨籠二十四個,茜紅氈襖三十四領。

    此外還有藤牌,把,狼筅,鉤槍,鐵尖扁擔,大棒若干。馬鞍仗,轡頭,肚帶。滾肚,木絆,草鍘,絆馬繩若干副。

    再走到旁邊的神機庫和火藥局,里面有鳥銃70門,手銃50把,搠仗50根,錫鱉40個,火箭二百枝,箭簍50個。油罩10個,火繩20根。還有藥管,鉛子袋,銃套。火藥,鉛子若干。里面最寶貴的就是虎蹲炮一門,配有鐵錘一把,剪一把,錐一把。藥線盒一個,藥升一個,木送二根。

    看來看去,這些就是黃來福地庫存全部家當了。

    黃來福不可相信地道︰“完了?就這麼一點嗎?”除去旗軍們手頭的武器,這里面的一點武器只能勉強更新一下堡內的旗軍們,這對黃來福的長遠計劃實在是遠遠不足。

    黃如鎮以為黃來福懷疑他貪墨,他惶恐地道︰“回大人,堡內的刀劍器械便全部在這兒了,屬下等決不敢欺瞞大人。”

    黃來福一怔。哈哈大笑道︰“你放心,我並不是懷疑你貪贓。好了,你隨我來,一起到匠營一觀。”黃來福身後的江大忠和楊小驢也是哈哈大笑。

    黃如鎮松了口氣,尷尬地笑了笑。

    五寨堡匠營處!

    只見這里叮當作響,五寨堡的軍匠們正熱火朝天地干著事。許多還赤裸著上身。露出強壯的肌肉,和年初這些人面黃肌瘦的樣子相比。現在各人簡直是完全變了樣。

    各人都很少說話,都是聚精會神地打制著手中地水車工具等物。自從去年黃來福雇佣他們後,又設立了賞罰措施,現在他們的待遇,都是和自己的工作掛勾,誰不努力,就要受到懲罰。而勤者,則會受到豐厚的獎勵。這樣,人人都是玩命地拿出精神來干活,以此獲得更高的待遇。

    現在他們制作起黃來福大水車,黃來福大灌井水車,黃來福手壓機來等物,已經是個個熟極而流了。而且他們制作的水車等物質量都是極為優良,質量不過關的工具,根本不可能會流到外面。

    依黃來福的規定,他們制出的每樣東西,都需要專人查點試驗,每個水車的上面,都有背書某人,某時,某年,某季成造字樣。如果因質量出問題,那是他要個人賠償地。出問題多了,這人也完了,不可能再能待在匠營之內。

    隨著五寨堡大豐收就在眼前,外地民堡們向五寨堡購買水車等物也越來越多,這些軍匠們也就干得更歡,因為每制出一樣水車,他們也是有抽成的。最高的一人,每月竟干得到二石五斗的月糧。

    劉天祿劉總旗正在巡視檢查著各人制作地水車等物,不時停下來指導某人幾句。

    這些時間,劉天祿劉總旗可說是春風滿面,不但現在豐衣足食,不再過著以前那種饑腸轆轆的生活,而且因工作出色,時不時受到千戶大人的獎勵,現在他那快要倒的茅草屋已經新翻修成了一座磚瓦屋,成為五寨堡新富裕起來人群中的一個。劉總旗也知道現在自己地好日子都是來自黃來福大人,因此對黃來福的吩咐,向來不敢怠慢。

    這時劉總旗看到黃來福在黃如鎮和幾個家丁們的陪同下,來到了匠營,他連忙迎了上去,恭敬地向黃來福跪下磕頭︰“卑職恭迎大人。”

    黃來福溫言道︰“起來吧。”

    在劉天祿劉總旗的引導下,他巡視整個匠營作坊,見大家都在專注地忙碌著,沒人敢說話,也沒人敢交頭接耳,懶惰怠工,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過這里原本是打制兵器的地方,現在變成了生產農用工具的所在,讓人感覺有些怪怪的。”

    他對劉總旗吩咐道︰“劉大人,有一件事,要你今天起,就開始去做。劉總旗連忙恭敬地抱了抱拳,道︰“大人但有吩咐,屬下無有不從。”

    黃來福道︰“從今天開始,我要你將匠營作坊分成二部,一部還是打制水車之類民用之物,就稱為五寨堡民器坊,作坊地點可在堡內另覓,這一點,你可去尋楊管家,錢糧人手,他會配合你的。一部還是五寨堡軍匠坊,恢復盔甲兵器的打制。我打算從今天開始,到明年地六月初,至少要打制刀槍等器械三千把。”

    說到這里,黃來福想起一事︰“對了,今年我們五寨堡的軍器造解定額,你完成多少了?”

    按大明制,天下各衛所的軍器局,都需生產一些普通的盔甲和弓刀之類,每年都有自己的軍器制造定額,景泰二年曾規定每衛需歲造軍器一百六十副,每所四十副。弘治二年,令各減半成造,改為八十副和二十副。

    這些軍器的制造定額是要上交地,五寨堡也需每年上交軍器二十副,這每副軍器地內容有︰盔、甲、腰刀各一件。弓一張,弦二條,箭三十支。撒袋一副,銃箭五支,長槍一根。

    這些每年各衛所的軍器造解定額,對一些窮困地衛所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為這些生產所需物料及費用,都要由軍衛自辦,只有正德四年後,奏準給宣府熟鐵二十萬斤。嘉靖二十二年後,每五年內庫的甲字庫也會支持各鎮熟鐵十五萬斤。不過衛所們是沒有這種待遇的,這些原料的錢財,全部都要自己出。

    象以前的五寨堡,每年制造這些軍器,都需要大批的熟鐵,水牛皮,綿繩,黃麻,熟銅,魚線膠,生漆,桐油等物,這些都是五寨堡所沒有的,每年都要花大把的錢糧購買。以前的五寨堡本不富裕,購買生產這些軍器物什,就更是雪上加霜。不過今年黃來福當家作主,經濟好轉,生產這些軍器對黃來福來說不值一提,眼下想起,只是隨口問問。

    劉總旗恭敬地道︰“回大人的話,對堡內的事,屬下向來不敢懈怠,眼下已經造成軍器15副,對年底軍器的上解,不會有什麼問題。”

    黃來福點了點頭。

    劉總旗試探道︰“剛才大人是說我們五寨堡到明年要造刀槍三千件?不知大人緣何要造如此之多的軍器?”

    黃來福嘆了口氣,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眼下我們五寨堡就要大豐收了,如此好的收成,就有小人覬覦怎麼辦?我們需要保護自己啊。”

    劉總旗和在一旁恭敬侍听的黃如鎮都是恍然大悟,點頭道︰“大人高見,深思遠慮,屬下佩服。”他們的利益都是和黃來福連在一起,如按黃來福說的,如有小人覬覦,五寨堡產業被奪,他們也決對會回到以前吃糠咽菜的生活里去。這是五寨堡每一個人都不願意的,所以一有外敵入侵,為了保住現在的好生活,五寨堡內決對是人人拼命。

    黃來福說道︰“我們不但要造刀槍,還要造盔甲,我五寨堡有旗軍一千余人,應有甲至少一千副。”

    此時大明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騎兵人人有甲,步兵除了一些軍官外,那些小兵,包含火器兵在內,都是沒有甲的,就連戚繼光將軍以前領的戚家軍也同樣是如此。但黃來福認為士兵的性命是珍貴的,只要自己經濟能力許可,他不介意多花些錢讓士兵們的生命多一分保障。

    劉總旗沉吟道︰“按大人所說的,那所要的錢糧鐵物就要很多了。”
Nineider 發表於 2009-2-20 07:56
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   

    現在大明朝一斤生鐵的價格約是銀一錢五分。按黃來福說的,要造刀槍三千把,還要制造盔甲一千副,按大明朝普通的青布鐵甲每副用鐵五十斤八兩來算,一千副鐵甲的用鐵量最少就是五萬多斤,光這些甲買鐵的銀錢就要花去約七千多兩。

    還有幾千把刀槍,不說上好的摩挲刀和紅滾刀,按普通的腰刀和長槍來算,一把刀槍用鐵十到十五斤來說,三千把刀槍光用鐵量就是三、四萬斤,這里買鐵又要花去銀錢四、五千兩。

    當然還不止這些,制造鐵甲刀槍,需要大量的棉布,軟熟皮穿,綿索穿,紅絨絛穿,絲吊線,火漆,桐油等物,這里又需要大把的錢。

    有了鐵甲還要配頭盔不是?鐵甲總不能配朱紅皮盔吧?那還不如造皮甲呢。上好的尖頂明盔咱用不起,就造現在比較大眾的八瓣帽兒盔吧。一個盔用鐵量是多少?一千個頭盔又要花錢多少?還有和盔甲配套的紅肩纓與茜紅氈襖等物,又是要花錢。

    還不算工匠們打制兵器盔甲時所需的人工月糧了,而且武器的耗損是很快速的,刀槍之類的,至少一年或是二年就要換一次,盔甲經常也要修修補補,這也是很花錢的。一副普通的盔甲最終出來,怕都需要花費好幾十兩銀子,一千副盔甲最少就是幾萬兩銀子這還是有錢有料能順利工作的前提下,而且打制是需要非常費時間的,刀槍還好會好一點。如要打制一千副盔甲,依五寨堡地這些軍匠的人數技術,拿出最快的速度,也需要兩年時間……

    隨著劉總旗和黃如鎮你一言我一語的解釋,說得黃來福的臉由紅轉黑,又由黑轉青,這養兵的費用真是太高了,光是盔甲刀槍就要說不清的錢糧了,還有其它的許多武器裝備,如還要養騎兵。=首發=就更是花錢如流水了。

    算了算,自己不說象戚繼光那樣在薊鎮的軍炮營,就是普通的兵騎營三千人地話,配上適當的火器,帶裝備,帶士兵的糧餉,帶買馬費用消耗,怕一年就要十七、八萬兩銀子。如果要按戚繼光那樣的軍炮營來一營的話,怕是十八萬兩銀子都遠遠不夠。

    自己目前的家底,哪里去拿這麼多錢?黃來福沉思。看來在錢財方面,自己要多想辦法了。

    說到火器,黃來福自然知道火器將來的作用,他問劉總旗道︰“對了劉大人。關于火器之事,如火銃之類的,你可以打造嗎?”火炮他就不問了,不用問都知道造不出來。

    劉總旗有些為難地道︰“回大人,職下等才能淺薄。只能修復一些受損的鳥銃,如要打制長柄的火銃,那就無能為力了。不過如果大人只想造一些銅柄手銃地話,職下倒是可以辦到。”

    說到這里,劉總旗輕聲地道︰“大人想造大火器嗎?我們五寨堡只是一個小千戶所,如讓軍匠打制這些火銃的話,怕會有人說閑話吧?”

    大明的火器生產一向限制嚴格,除了軍器,兵仗二局外。各軍鎮衛所不得擅造,如遇邊官奏討,工部奏行,才能照數鑄給,如私自制造,便會被人彈劾有不軌之心。明中葉後。除了北邊的重鎮薊鎮。可以造一些先進地火器外,其他都司衛所只能生產一些一般性的火器。如手把銃口之類的。就算鳥銃之類的中等火器,一般只得一些州縣生產,並作為稅的一部分上交。

    其實大明火器眾多,每年兵仗局就要造出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四眼鐵銃、佛朗機鐵銃、十眼銅銃、木廂銅銃、神機銅炮、十眼銅炮無數。這兵仗局是大明專門制造各樣火器地地方,由內府監局統領,有太監一員,每年都要制造軍用火器幾十種。

    還有屬于工部管理的軍器局,每年也會造一些長槍銃炮撒袋等類的火器。除此之外,還會打制一些常規的軍器和軍裝,每年額造盔甲腰刀等器三千六百件。

    限制嚴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優秀的火器人材都在軍器局和兵仗局那邊,就算黃來福有辦法破除了這個限制,也沒有這個人材啊。

    不過火器確實是很重要,除了想辦法讓自己五寨堡的火器生產得到朝廷的批準外,要不,先向一些州縣衛所購買?不過黃來福隨即打消了這個念頭。除了兵仗局外,大明各地生產的火器質量都讓人堪憂。

    當年戚家軍就有惡例,由于當時滅倭時,戚家軍的火器都是由當地一些府縣分散供應,火器質量極為不好,各地所造地鳥銃銃管常有炸裂的危險,以致使士兵提心吊膽,不敢雙手握銃以作精確的瞄準。還有一些火炮,也是常常鉛彈與口徑的尺寸不合,有的火炮,甚至連導火線都無法燃點。因為這種情況,所以火器在戚家軍的使用範圍很是有限。

    前車之鑒,不可不防,黃來福不想將來自己士兵出現開槍不成反被炸地情況。

    火器暫時沒辦法,就先使用弓箭吧,不過劉總旗卻表示造弓箭所需地原料太多,自己造劃不來,建議黃來福向外購進。至于軍服,倒可以發動五寨堡的大姑娘小媳婦制作,反正只要穿著暖和就可以了,好看不好看,那是次要地。

    倉副使黃如鎮感嘆地道︰“如果我們五寨堡在京內有關系就好了,那內府十庫中的物質,可是多如牛毛,只要白花花的銀錢使上去,要多少有多少。”黃如鎮和岢嵐州的知州大人的小舅子相熟,那小舅子此時人在北京,又和京內的一個太監相識,有時回到岢嵐州時,也會到五寨堡來逛蕩,多少也會和黃如鎮談起這方面的事。

    黃來福和劉總旗一齊點頭,這大明軍士們的軍服,一般由針工局辦理,存放在內府十庫中的乙字庫中,里面是多如牛毛的軍用胖襖、戰鞋、軍褲、軍士裘帽等物。丁字庫中,又收貯有無數的桐油、廣清漆、魚線膠、甦木、黃白麻、苧麻、黃熟銅、熟鐵、綿羊皮、翎毛等料。戊字庫中,又收貯有無數的盔甲、弓箭、腰刀、弦、明弦、撒袋等軍器。

    黃來福想象內府十庫中多如牛毛的物質,也是羨慕不已,如果全部搬到自己五寨堡來,那就好了。

    他咳了一聲,對劉總旗道︰“好了,劉大人,你就先打制一些盔甲刀槍等物吧,還有銅把手銃,也要打造。錢糧工料之物,你不用擔心,本官自會解決。不過這些打制出來的軍器物什,你一定要保證質量。相關的獎罰,還是依造舊例。”

    劉總旗拱手恭敬地道︰“卑職領命。”

    替職了千戶,閱過兵,盤查過庫房後,黃來福心中就有了底,可以開始自己的練兵計劃了。當晚,他就敲定了自己練兵綱要中的一些具體細節。這本練兵綱要,是黃來福這幾個月中斷斷續續寫的,基本依照戚繼光的練兵實紀來設定,今晚經過最後的確定後,終于決定了。

    依練兵綱要,里面最重點的一點就是士兵,必須是老實肯戰之人。這點戚繼光以前也是受到深刻的教訓,當年他帶的兵,最初都是一些衛所兵油子,常常一上戰場就跑個光,留下戚繼光一個光桿司令。最後還是找到了義烏兵,才練成了天下無敵的戚家軍。

    前車之鑒,不可不防,黃來福不希望將來上了戰場後,只有自己一個人沖殺在前,其它人都跑個光。不過好在五寨堡是個窮困之地,這種兵油子還是少的,而且旗軍們自黃來福出現後,人人告別了以前衣著無著的生活,個個過上了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他們人人感念黃來福的恩德,都願意為黃來福死戰。不過困難的是五寨堡旗軍中的青壯太少了,老弱反而居多,就算這些老弱養了幾個月後,依他們的身體條件,也是達不到黃來福的要求。依黃來福的盤算,五寨堡一千余旗軍,將來經過篩選後,將來真正能留下來的,不過三百人,其它的,只能打發到農場去干活了。

    還有一點,五寨堡旗軍中的兵油子雖然較少,但軍官油子怕是多,那些百戶,總旗之類的軍官,依那天中的閱兵表現,怕個個都是滑不溜秋啊,這些人,決對不能留下。

    如何處置這些人,是個問題,這些軍官,雖說不能留在軍隊中,不過五寨堡其它地方,還是需要他們的嘛,黃來福盤算了半天,最後有了打算。


[ 本帖最後由 elva_lala 於 2009-2-20 07:58 編輯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