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後鋒 作者:古龍崗 (連載中)

mk2257 2009-6-4 18:56:0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46 70552
mk2257 發表於 2009-6-4 22:57
後鋒 第二百四十三章 進攻、撤退與離別贈言
-

禎十八年是屬於北京,屬於楚鍾南的。這一年,全看著楚鍾南的「表演」,雖然這個「表演」讓許多人感到難受,甚至是噁心、討厭,可是誰也不能否認這一年來楚鍾南對天下人的衝擊。可以說,他帶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人們幾乎無法反應。而這個表演,更在楚鍾南之子楚辭與樂禎長女長平公主確定了親事之後變得讓人更加無語。

因為楚鍾南與樂禎在確定兩家的親事之後,明確表示,長平公主不僅將是楚辭的正妻,而且他們的孩子將成為楚氏家族的第一繼承人選。這也就是說,楚家即便是獲得了天下,朱家樂禎一系的血統也將有很大的可能繼續留在帝室之中。這讓許多原本還心向大明的人感到極為滿意,對北京方面的牴觸大為降低。畢竟,楚鍾南的強勢已經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不說攤丁入畝那些,光是一個土地改革,已經足以讓所有的有識之士閉上嘴巴。沒辦法,別說在這亂世,就是太平年間,老百姓也能為了幾畝地拚命。楚鍾南的土改運動直接就將全天下普通老百姓的民心給收走了九成以上。而更可怕的是,現今這年月,別人就算是想學楚鍾南也沒有辦法,哪怕是農民軍出身的李自成也做不到這一點。

沒錯,歷史上那些提出「均貧富、等貴賤」之類口號的起義軍基本上全部失敗,起義成果也多被各種地主士族出身的勢力所消滅或者攫取,可是,與那些盲目的農民起義者不同,楚鍾南的勢力是有系統、有規章,尤其是全民識字運動更加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潛力,可謂是底氣十足。

楚鍾南還會怕什麼?沒有人知道的!能夠「創造」出漢語拼音這種東西,為全天下人識字提供一個簡捷的途徑,這已經可以媲美聖人了。而且,漢語拼音還有規範天下口音的效果對一統天下,消除地域之隔也是極為有利。再加上本身強大的軍事與財政實力,在這爭奪天下的戰事之中,只要不犯大的錯誤,他確實沒有什麼可怕的。

而沒什麼可怕的,是否就是無敵?

楚鍾南用自己實際行動向人們展示了自己的力量。

就在耿仲明費盡唇舌,不採用各種手段意圖說降紅娘子的時候,祟禎十八年除夕夜,大年三十的晚上國軍第一集團軍突然對陝西潼關發動猛攻。集團軍總指揮沃爾姆斯帶著一股不服氣的怒火,命令手下發動了不間斷的攻勢,按守軍大將李過的戰後向李自成的報道:「炮聲隆隆,其勢難擋,余軍所處,瞬間有如天塌地陷……尚不及出軍已殺至關內!」

戰事激烈,經過乍然間受到突襲的愕然之後,李過雖拚命抵擋,但面對第一集團軍的兇猛攻勢,還是極為不支,連連敗退至於在短短的一個時辰之內,他居然連續派出了五撥求援信使前往西安求救。而衛國軍如此攻勢,還沉浸在過年喜慶氣氛之中的大順君臣在一開始的時候竟然還不知道,即便是得到了李過派人送回的十萬火急軍報,也無人相信到李過的第二撥信使到來,李自成等人才大驚失色。潼關自古以來便是入陝要道關一失,他們便失去了對衛國軍的有利地勢相反,他們還要隨時面對敵軍的進攻。可這還不算等李自成等人反應過來撥派援兵,大年初一的中午,李過便已經帶領殘餘的千餘潼關守軍倉惶回到了西安,而李過的敗歸,自在也帶來了潼關失守的消息。

面對如此局勢,李自成等終於感到了可怕的壓力。然而,就在李自成準備召集大軍抵禦第一集團軍的進攻,號召大家保衛西安的時候,陝北來報:祟禎十八年臘月二十八,衛國軍第二集團軍五萬騎兵突然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同出發,另一路則在太原向西挺進,兩軍一南一北,橫掃陝西北部,先破李自成家鄉米脂,再克安塞,爾後兩軍幾乎齊頭並進,如今正朝著西安直撲而來。

西安危急!

而且。這裡是大順王朝地首都。是所心向大順地那些人地心中地旗幟。潼關地快速失守。陝北地接連失地雖然可怕。但李自成向來不喜歡派遣重兵守禦地方。雖然迫於衛國軍地壓力。原本諸如河南懷慶、河北真定。還有潼關等地都有重兵防守。可是。隨著錢糧日益萎縮。同時也隨著楚鍾南各項政策地出台。他不得不將戰線一而再、再而三地退後。而這樣做雖然使得戰線靠近自己地腹地。但也變相地使大順一方地兵力越發集中。而且。大順建立地年歲還短。兩年來基本沒什麼發展。各地也沒什麼成果。丟了也沒什麼可怕。可以說。只要大家一直駐守地西安守住了。就一切都好說。而同樣地。一旦西安失守。對整個大順軍民地信心都將是一場難言地打擊。不少大順軍將領都看到了這一點。紛紛要求李自成倚靠西安地城高牆厚和城內豐富地儲備。與衛國軍決戰於西安城。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最終。李自成卻並沒有接受這些諫議。曾經屢敗屢戰。但面對強敵之時更加擅長迂迴。戰敗之時更加擅於逃跑地李「闖」王這回依然沒有真正地發揮出自己地「闖」勁兒。

祟禎十九年年初三。大順永昌皇帝李自成宣佈遷都。率領五十餘萬軍民。棄西安。經藍田、商州、走武關。爾後。經襄陽進入湖北地區。意圖與田見秀、郝搖旗兩人匯合。但是。李自成地「主動出讓」並沒能讓衛國軍感到滿意。衛國軍總參謀長兼伐順戰役總指揮洪承疇人還沒到。便已下令第二集團軍尾隨追擊。「勿使賊寇走失一人!」

正月十七。第二集團軍追至陽。與李自成大將劉宗敏展開激戰竟日。劉宗敏敗退。襄陽落入衛國軍之手。之後。第二集團軍派出小股部隊住騷擾李自成大軍。使得李自成一路人馬不住減少。行至鍾祥與田見秀、郝搖旗匯合之時。離開西安時地五十萬軍民竟已不足十萬。這還不止。此時地李自成不僅後有追兵面地武昌等地也依然還在左良玉之子左夢庚手中。無奈之下。又自感兵力不足。李自成遂命人向南陽方向地紅娘子求救。命令紅娘子立即放棄南陽。率領所部兵馬前往鍾祥與大軍匯合。「與敵決戰!」

……

「與敵決戰。與敵決戰……」

南陽城原知府衙門。現今紅娘子地將軍駐地。一名身穿白衣約三十多歲將近四十歲模樣。但兩鬢卻已經顯出斑白之象地文士拿著李自成地「聖旨」不住往來踱步。嘴中也不住地念叨著。而他地身邊。紅娘子正靜靜地站著。不過。這位在南陽絕對說一不二。多次打退左良玉與明軍進攻地巾幗英雌此時卻兩眼

脈佛一個二八少女看到了自己心儀的少年郎。

「娘子,你覺得闖王的這道聖旨該如何應對?」文士考慮了良久,卻依然沒能拿出什麼見解,反而轉過頭來看向了紅娘子。

「信哥,兄弟們都願意聽你的,我也聽你的!」紅娘子雙唇含笑答道。

「聽我的?」文士一聲苦笑,「你這可是為難我啊。」

「信哥,」紅娘子彷彿沒有聽到文士話中的苦惱之意,接過一名同樣身著紅裝的女兵送過來的大氅,溫柔地給文士披在了身上同時嬌嗔道:「你是咱們的智囊,見識又遠聽你的聽誰的?不過,現在天冷還是先穿多一點兒再說。」

「唉,」握住了正在:自己整理衣裳的紅娘子的手士同樣溫柔地一笑,「這兩年苦了你了。」

「不苦!」紅娘子的聲音有些抖,兩眼忍不住有了一些淚光。兩年了,自從聽說李巖接連戰敗,又被吳三桂那個兩面三刀的傢伙給俘虜了,她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夫妻兩人患難與共,並肩作戰十幾年,感情豈是假的?所以,這兩年來,她一直都把精神放到與敵作戰上,希望以此減輕自己心中的苦痛。可是,多少次午夜夢迴,她都是淚濕枕巾?本以為這輩子難有再相見之日,可她沒有想到,楚鍾南居然對李巖極為重視,還派了耿仲明這樣一名大將前來勸降她,希望借她的力量再去勸降李巖。雖然她對李自成頗為忠義,可是她也不得不承認,不管在公還是在私,她其實都心動了。只是,她覺得自己不能做無義之人,也擔心自己如果投降會惹得李巖不喜。她不能、也不想讓同樣忠誠的李巖難做。所以,她最終還是拒絕了。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耿仲明勸降未果回去之後不久,她等到的卻不是衛國軍的翻臉進攻,而是自己的相公李巖!當然,此時的李巖已經不再是李巖了,她的相公恢復了本名:李信!

「你這是藍皮的大氅?」屋裡不止夫妻兩人,李信不太好意思就此跟紅娘子親熱,目光流轉之間便轉到了身上的大氅上,只是,這一瞥卻讓見多識廣的李信小吃了一驚。他可是知道的,自己的妻子是賣藝出身,向來節儉,連絲綢衣服都穿不慣,又哪來的藍狐皮大氅,這可是珍惜異常的東西。難道,自己娘子也搶了大戶的東西拿來私自享用了?

「是啊,是對面耿仲明送的,覺得白生生挺好看,也挺暖和的,想著你可能在牢裡住了兩年,身體恐怕不好,現在天又冷,就留了下來!」紅娘子微笑著說道。

「耿仲明?」李信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沉起來。

「你不喜歡?」紅子頓時緊張起來,她可不想因為一個狐皮大氅惹自己丈夫不高興,「要是不喜歡,我送還給他就是了。」

「哈哈,看你這著急的模樣,這是好東西,我怎麼會不喜歡?」李信伸手拍了拍紅娘子的臉蛋兒,又扯下了身上的大氅,轉身給她披了上去:「只是這狐皮還是你們女人穿著好看。你這兩年操心的事兒太多,還是得多注意保養。更加不能凍著。」

「信哥……」

紅娘子不想披,但李信卻死死地抓住了她的手,不讓她動。

「放心吧,我在北京雖然是俘虜,但那楚王爺待我還算不錯,吃穿都不短少,北京城裡還任我行走!平時閒著沒事兒,也沒有少練劍習武,身體棒著呢!可別忘了,北京城在北邊兒,可是比這裡還冷,那裡我都不怕,又怎麼會在這裡凍著?」

「可這……」紅娘子還想反對,但掙扎了兩下李信卻總是不放手,沒奈何,也只有放棄,「好吧,我先披著,信哥你要是覺著冷,我再給你。」

「呵呵,這才是我的好娘子。」李信微笑著幫紅娘子將一絲亂髮撥到了腦後,說道。

「信哥,你見過楚王爺?」紅娘子披上了大氅,雖然已經年過三旬,卻依舊愈顯嬌艷,隱隱然看出了身近女親兵的羨慕,紅娘子也忍不住略微有些得意。不過,這些終究只是小事兒,聽到李信談及自己在京城的生活,她忍不住又問了起來。

「何止是見過?」李信聞言苦笑,「我都要被他找去訓過好些次呢。」

「什麼?」紅娘子一怔,「他訓你?」

「是啊。」李信似乎想起了自己在北京將近兩年的生活,卻是沒有一絲身為俘虜所該有的表現,只是一味地苦笑:「楚王爺這個人很有意思。跟人說話聊天兒,彷彿總是能佔住道理。北京城上下,據說找不出一個能夠辯駁過他的人。我在北京的那段時間,經常和那些前明的官員一起參加那個什麼『改造班』,聽衛國軍政治部的人講一通大道理……那些人已經夠厲害的了,說出的話都讓人無法反駁,卻差不多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我才不信他能說得過你。」對自己的丈夫,紅娘子有些盲目的自信。

「哈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何況這位楚王爺又極其的與眾不同,我李某人又豈敢與之相比。」李信搖了搖頭,感歎道。

「不敢與之相比?」紅娘子有些癡癡地看著李信,這是她頭一次聽到自己的丈夫如此的推樂一個人,要知道,就算是當初的李自成,也沒能獲得李巖的稱讚,兩人當初只是希望能加入李自成的大軍,然後助其成就大事,然後使得天下太平而已:「那位楚王爺就如此厲害?」

「這個……」李信沉吟了一下,卻又搖了搖頭:「他其實倒是不算厲害。比起闖王來,少了一股子霸氣,也沒有多少脾氣,有些占理兒的,甚至還敢跟他當面吵架。可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卻把天下掀得個天翻地覆啊。」

「那就還是厲害了?」紅娘子問道。

「呵呵,算是吧。如果不厲害,又豈能打下如此基業?」李信笑道。

「那咱們又選擇哪一邊兒呢?」紅娘子指了指依然被李信攥在手裡的那份李自成的聖旨,問道。

「……」

還聖旨?

李信重新又看了看手裡的東西,忍不住搖頭再歎:

「闖王大勢已去,為了南陽這幾萬兄弟,我李信也只有擔了這個不忠不義的名頭了。」

「咱們這怎麼能算是不忠不義?兄弟們早就不願打了……」紅娘子有些不滿,正想再說,卻不料李信突然又朝她伸出了手:「怎麼了?」

「幫我準備筆墨!」

「筆墨?」

「我要給闖王寫信再出一策,算是離別之言吧……」
mk2257 發表於 2009-6-4 22:58
後鋒 第二百四十四章 理由
-

禎十九年正月底,大順軍南陽所部在昔日闖營大將紅娘子的帶領下,向衛國軍投誠。李自成求援的希望破滅,同時還要受到來自襄陽與南陽的巨大壓力,軍心再次大亂。李自成與劉宗敏等人費盡力量才終於將騷亂鎮壓,但此時此刻,誰都可以看得出來李自成這位曾經風光不可一世的闖王,今日的永昌皇帝已經是大勢已去。

二月初,政務院總理楚鍾南下令,由李信接任陝西省行政長官一職,負責迅速安撫陝西,恢復其地生產生活秩序。得此任命,還在配合耿仲明接收南陽的李信立即快馬加鞭,抰妻子前往西安任職。而隨著李信的任命與就職,陝西以及湖北北部那些走亂的大順軍殘部紛紛走出了自己的所在地,向李信或者前來招降的衛國軍投降。陝西一省,這個李自成倚為大順國基地,寧可捨棄北京也要回來的省份,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便已經完成了從舊到新的轉變。尤其是在楚鍾南命人運送來大批的糧食之後,大順國更是迅速地消失在了陝西老百姓的心中。只是偶爾有些念舊的人還會念叨一二,只是,這種念叨卻根本與所謂的愛戴和懷念沒有任何的關係。

而就在李信就任陝西的時候,因為接連戰敗失地而驚恐交加的李自成也終於再也坐不住了。他帶領剩餘的不足十萬人馬向武昌進軍,之後,強行打破了武昌城。然而,就在許多人以為李自居與左夢庚要短兵相接的時候,緊接著,他卻又寫信給左夢庚,要求與左夢庚結盟。理由也十分簡單是左夢庚若想據地稱王,根本不可能被衛國軍所容,而且,楚鍾南對他們左氏父子有左家軍的惡感也是天下皆知的,一旦左夢庚投降,後果必然不堪設想。而他李自成此時面對衛國軍的猛攻也是獨力難支,所以,兩家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最好能夠結盟共抗強敵。另外,李自成還承諾,若是左夢庚願意與他的大順軍結盟願意在擊退衛國軍的進攻之後,助左夢庚再伐南京,「以為將軍日後之根基」。

身在九江的左夢庚此時也剛剛敗在明軍之手不久,有意向衛國軍投降,對方卻一直了不消息,這讓他擔心不已生怕衛國軍會隨時翻臉,那樣他也將同時受到明軍和衛國軍的雙重攻擊。所以,很快便被李自成所說動,三月,兩軍於長江之中結盟,李自成與左夢庚約為兄弟誓共退強敵,日後再「並取中原」。

但是,很顯然,此時的大順軍,還有剛剛敗於明軍之後沒多久的左家軍都沒有多少士氣。尤其是在衛國軍第一、第二集團軍大部有來自山東的孔有德部也開始向河南集結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兩軍的士氣更是跌至了谷底。

每天都有士兵亡李自成和左夢庚採取了相同的辦法,那就是殺。可是種殺戮卻反倒更加速了士氣的跌落。三月中,武昌城中更是傳出了一個讓大順軍所有人都感到無比頹喪的消息就是李自成最信任的謀士,大順國的頭號文臣牛金星跑了!

牛金星,字聚明,河南寶豐。二十餘歲中秀才,天啟七年中舉人。為人質樸,性喜讀書,通曉天官、鳳角及孫、吳兵法。家中有田,平日設館授徒,過著僅足衣食的生活。約崇禎十年,牛金星因「以事忤同邑之巨紳」,被誣以抗欠賦稅、強佔婦女18人,而遭「盆冤」,被革去舉人,充軍盧氏當差服役。

崇禎十三,李自成率義軍入豫西,牛金星參加義軍,向李自成建議「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李自成納之,加上此時的起義軍極少有這種有功名的讀書人加入,牛金星遂成為義軍領導集團的重要成員。後來,牛金星又為李自成建政設官,又與眾謀士替李自成議定「取天下」的戰略戰術。祟禎十七年,李自成進入北京,牛金星為天殿大學士(丞相),幫助自成建設政權,但因忙於籌備登基大典,建政設官,迎來拜往,未能對時局採取正確決策,以鞏固政權。終於,衛國軍入關,大順軍敗退,被迫撤出北京城,退往西安。而之後的兩年間,牛金星雖然想方設法的為大順軍恢復元氣,但因為劉宗敏等武將一直鄙視其身無戰功,文人一個,且大順軍的諸多將領粗魯不文,不僅不喜學習,反而紛紛走上了腐敗之路,使他的政策受到極大抵制,再加上大順軍對文人士子的籠絡力極差,根本就沒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官員,以致於政策根本就沒能奏效。而由此,牛金星也終於預料到了大順的前途,心中常懷鬱鬱之志。

祟禎十八年除夕,衛國軍突然進攻讓李自成驚慌失措,居然棄首都而逃,鬥志敗落如此,牛金星更是失望已極。而李信、紅娘子二人據南陽投降衛國軍,被授陝西行政長官,督一省政務的事情卻又讓牛金星看到了另外的希望。

「良禽擇木而棲」!於是,牛金星找了個會跑了。而隨他一起走的,還有他的兒子牛一家人。

而牛金星地跑無異於是敲響了大順地喪鐘。自己最信任地謀臣叛逃。還有先前李信與紅娘子地離棄。也使得李自成變得多好殺。大順軍內部愈加不穩。對此。洪承疇抓住機會。派遣沃爾姆斯與約瑟夫兩路集團軍發動了對武昌一帶地猛攻。大順軍軍心不穩。將無戰心。倚之為依靠地高大城牆也沒能擋得住第一集團軍數百門火炮地兇猛轟擊。雙方激戰一日。武昌城破。李自成與劉宗敏等人敗逃過江。同時。李自成還下令焚燒了收集起來地所有船隻。之後。大順軍殘部進入江西一帶。而衛國軍因沒有過江船隻。只得暫時停止進攻。奉命進行休整。

……

「李自成完了。」

北京城內。悠悠然地喝著杯地酒。楚鍾南笑呵呵地對自己剛剛召過來地錢謙益說道。

「李自成貌似強大如此不堪一

實是讓人大為驚訝。只是……」錢謙益略為沉吟了問道:「大人。您為何讓洪承疇停止進攻?我可是聽說。咱們地衛國軍有一兵種為工兵。他們甚至能在黃河之上架起浮橋!既然如此。長江又有何難?讓洪承疇就此打住。豈非又給了那李自成坐大之機?您要知道。當初朝廷多次將其擊敗。就是因為沒能一擊斃命。才使得他最終能東山再起。打下了北京城啊。」

「呵呵,李自成為什麼能夠坐大?還不是因為朝廷的政策不行?可到了江南,他就沒那麼多運氣了。江南百姓生活比北方勉強強些又是外來戶,難以像在北方一樣一呼百應。何況,九江的左夢庚在這一戰的時候連一點兒忙都沒幫他,如今他喪家之犬一樣,兩人不打起來就算不錯的了。江西往東就是南京的那夥人,再有就是鄭芝龍人視福建為自己的勢力範圍,絕不會允許李自成過去,雲貴一帶又有沐天波……他李某人別說再次坐大,能撐得下去,就是能耐!」楚鍾南笑笑,毫不在意。

「話雖如此可李自成既然能與左夢庚聯合,未必不能與他人再次合作,萬一……」錢謙益還是有些擔心。這位江左三大家之一的老才子如今已經是鐵桿的楚黨成員,對楚鍾南勢力的發展可說是極為上心。雖然不算是楚鍾南一方勢力的核心成員,他也是堂堂的統戰部長啊。而且今心向楚鍾南一方的已經不只是他一個。事實上,身為統戰部長比誰都清楚,要不是楚鍾南對手下的選擇向來極為嚴格怕那些讀書人早就蜂擁而來了。這年頭,拳頭大的就是老大鐘南潛勢力太強,讀書人要是不趕緊抓緊,以後還有什麼「士子」之輩?想拿架子也沒處拿了。而楚鍾南這種嚴格擇人的舉動,無疑又使得眾多的有識之士增加了對北京的認同感。

就像有些人說的,「勝而不驕,時時謹慎」,這才是成功者所應有的表現。

「聯合起別人又怎麼樣?其實,現在我如果給洪承疇一條命令,別說是李自成這個流寇,就是南京他也打得下來。可問題的關鍵不是能不能打得過去,而是咱們能不能應付得過來啊。」楚鍾南歎道。

「此話何解?」錢謙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許多人想問的。楚鍾南先前與李自成、南明等勢力對峙,人們還可以理解為他是囿於三方鼎立的局面,生怕被別人佔了便宜,同時,也可能是沒有必勝的信心。可如今一看,四大集團軍才出了兩個,就打得李自成抱頭鼠竄,看似強大的大順王朝也轉眼間土崩瓦解……人們這時候才清楚,其實楚鍾南已經是如此的強大。可是,這麼強大的力量,為什麼不趕緊去平定天下,反而要這樣打打停停呢?

「整頓地方要有時間。比如一次,如果沒有多方的糧食儲備,你覺得陝西和湖北能這麼快平定麼?那些大順軍民能那麼容易轉變過來對咱們的看法麼?要是沒有足夠的彈藥,攻打潼關、武昌的這些硬仗,能那麼快就取得勝利麼?而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準備。而且,情報、滲透……種種前期工作,這也需要大量的時間。……而現在我們打下了陝西、湖北,還奪了河南,長江以北,除了四川、甘肅、江蘇,幾乎全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但同樣的,剛奪下了幾個省份需要時間去鞏固。生產生活的秩序必須恢復,民力需要恢復……這需要時間。當然,我們的實力確實足夠打下全天下,可是,在陝西、湖北、河南這些包袱還背在背上的時候就再去找別的包袱背上,有必要麼?而且,現在江南還在那些人的手中,想反對我的,自然也可以到那邊兒去發展。可如果我迅速地平定了天下,這些人說不定就會成為我境內的流寇,流寇是最讓人厭煩的,如果地方不先穩定下來,這種流寇說不定還會真的再次起復。可是,三個省已經是我們的極限,如果再一下子去承擔更多的省份,我怎麼讓地方快速穩定?吃穿不足,老百姓會不滿的!……」楚鍾南歎了口氣,又扳著指頭數道:「再有,就是官員的儲備,對敵的宣傳……等等等等,這些還需要時間!說到底,還是我們的時間不夠啊!」

「大人思慮全,非屬下能及。」錢謙益吁了一口氣,他發現,自己竟然真的沒有想到這些。而很顯然,楚鍾南想的比他要深入仔細的多。而且,由楚鍾南所說的這些,他還想到了更多。比如: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北方不同、民俗不同等等,而這些也都是會影響戰事的。

「這也是歸納總結出來的。裡其實都有。」楚鍾南笑笑,又道:「你們都是文人,不習慣這些,其實,只要好好想想,自然也就能想的到了。」

「大人說笑了。」錢謙益搖頭感歎:「隔行隔山。以往我們這些人總以為天下大事不過爾爾,甚至就連軍國大事,也以為讀上兩本兵法就可以應付自如。卻哪裡想得到那麼多?輕狂若斯,難怪最終東林一黨反倒成了天下人的笑柄,為天下人所憎惡。」

「呵呵,不說這,」楚鍾南笑了笑,他當然知道現在的那些讀書人都是什麼毛病,說白了就是理論脫離實際,可是,那己經不是他想關心的了:「對了,你這個統戰部長可是身負重任呢。黃宗羲那幾個傢伙還沒答應出仕,這可是要追究你的責任的。」

「大人見諒。黃宗羲等人雖然青,卻都是頗有主張。雖有向民之心,卻始終難脫忠義二字的桎梏!屬下雖然盡力勸說,可看他們的意思,好像非得等到大人您徹底平定天下才有可能出仕了。」錢謙益答道。

「徹底平定天下?」楚鍾南苦笑,「哪有那麼容易?南方可比北方難平定多了。」
mk2257 發表於 2009-6-4 22:59
後鋒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付帳啊?
-

呵呵,南方雖然麻煩較多,但主要也不過是南方遭災生活還能勉強罷了。但只要我軍過了長江,屬下敢說,只要一個土地改革,就足以讓所有的百姓倒向咱們。」錢謙益笑道。土地改革可是楚鍾南手裡的大殺器兼無敵法寶。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土地改革這一政策在手,再加上「全民識字」這個可以大規模培養讀書人的手段,楚鍾南才能戰無不勝,無往而不利。當然,土改對他錢某人也是有一定的衝擊的,畢竟,錢家也是大地主。可是,話說回來,楚鍾南的土地改革其實也沒有一子把所有的地主都打死。不是還有工商業的麼?現在政務院可是鼓勵大家做工經商啊。雖然許多人還抹不開面子,可宣傳部也不是吃乾飯的。而且,他才不相信那些人就願意眼見著手裡的錢發霉也不行動。反正他錢某人是早就動了的!

「有信心是好的,可凡事都只往好處想,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兒。」楚鍾南輕輕批評了一下錢謙益,又問道:「統戰部最近又籠絡了些什麼人?」

「這個……」錢謙益頓了一頓,略帶些猶豫,但終於還是把話說了出來:「大人,您看鼎吳偉業,還有冒襄如何?」

「這幾個?」楚鍾南當在知道這幾個人的名字,龔鼎吳偉業是跟錢謙益齊名的江左三大家,但這兩個人卻遠比錢謙益年青的多,至於冒襄,他自然更加清楚。當今有名的風流才子,而當年梁羽生的小說裡,冒襄冒辟疆更是一代大俠,後代的冒浣蓮是七劍下天山的主角之一,之後又有一個什麼冒川生,也是頂厲害的人物。可是這個年代生活了這麼多年,楚鍾南早就已經不受上一世的所見所聞影響了,他看人有著自己的一套。

「龔鼎吳偉業當初差不多是我派到南京的,既然回來了,我也不能不管。否則,南京的那些北方派恐怕真就要跟馬士英一夥一條心了。」琢磨了一下,楚鍾南說道:「這樣吧。讓吳偉業暫時到宣傳部擔個職務。至於鼎9……」

「當初李自成打北京,龔孝升(龔鼎字)曾與其妾投井圖殉國,可惜還是被救了上來。之後被李自成軍俘虜,也曾受過拷掠。後牛金星勸說李自成,他才被放了出來,又擔當了一個巡視北城的職務。」看到楚鍾南有些遲疑謙益急忙說道。

「哦?他投過井?」楚鍾南疑道。

「屬下不敢欺瞞大人,確實此。不信您可以派人調查!」錢謙益正色答道,一雙老眼卻一眨不眨的盯著楚鍾南的臉色瞧個不停。楚鍾南這個人很奇怪。別人向他投降可以善待,甚至還能重用。就像洪承疇,更是直接提拔成了軍委總參謀長。那可是集全軍作戰指揮、戰備建設規劃以及軍事訓練、組織編製、兵役動員和行政管理各項大權於一身,並且還兼負陸軍總司令一職的超品大員。簡直就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由此可見楚鍾南的心胸。而向其他勢力投降的人鍾南也一向都表示可以理解,哪怕是李自成的人,他也可以授予高位。就像李信。但是,唯有一點,那就是在北京城向李自成投降的大明官員,他怎麼看也看不順眼。當然們都不知道這些投降李自成的京官在某一個時空又大多投降了清軍,所以對楚鍾南的做法都覺得奇怪。後來們才找出了一個理由,覺得這可能是因為這些人都是京官祟禎一朝,京城的官員對天下的亂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除此之外,這些投降的官員又投降闖逆,氣節淪喪,故而才會讓楚鍾南看不順眼。可惜,鼎9偏偏就中了這麼一條。不過,錢謙益同樣清楚,那就是楚鍾南並不是那種要求人愚忠的人物,只要有一個適當的理由,就一切好說。而楚鍾南對性命的關注與重視,也是人盡皆知的。而鼎9既然已經為大明死過一回,他還能說什麼?所以,他才會替龔鼎講情。否則,就算鼎9的小妾顧橫波跟他的小妾柳如是是好朋友,他也不會拿自己的仕途冒險的。要知道,楚鍾南還極為討厭那些公私不分的傢伙。

「投過井……又被了上來?呵呵,這個龔鼎倒還真是好運氣。」果然,一如錢謙益所料,聽到鼎9曾經投過井,殉過國,楚鍾南的臉色稍稍變好了一些,「罷了,讓他跟吳偉業一起去宣傳部吧。告訴他,以後好好幹,別丟了『江左三大家』的名聲。」

「多謝大人。……」錢謙益心底鬆了一口,答應柳如是的事情總算完成了一半兒,勉強可以交差了,不過,另一半也不能不顧啊,要不然還是不好跟自己親親愛愛的小妾交待:「那冒襄呢?大人,這也是個年青才子啊。復社四公子之一,名聲不在黃宗羲等人之下,甚至還有高出。」

「我知道這個人。可聽說人太過衝動。恐怕不適合做具體地工作。還是讓他去六部那邊兒先消磨消磨吧。你給他找個位子就成了。」楚鍾南隨意地答道。

「冒襄性格激烈。又與方以智、夫之等人交好。若是就這樣安頓了……」錢謙益也沒有多說。冒襄敢在馬士英、阮大等人掌權地時候抨擊對方。後來又被下獄。這個脾氣確實讓人難受。可他也同樣清楚。這個傢伙從南京脫身之後。來北京可不是求什麼官職出身地。而是另有目地。

當然。這幫年青人地性子不夠沉。根本用不著調查局等部門出馬。光是統戰部地耳目就打聽到。說真地。錢謙益極為佩服冒襄地膽量。因為。這傢伙居然是想到北京救出祟禎!天可憐見。你救誰都不要緊。可別把老子這個統戰部長給牽累了呀。可話說回來。錢謙益又極想保護冒襄。因為這個年頭像這樣地人實在是不多了。這個年青人確實難得。所以。他想找些真正地活計給冒襄干。讓這小子沒功夫去想別地事兒。而且謙益更加希望冒襄能在一連串地事務之中發現楚鍾

點。發現誰更加適合效忠。進而放棄原先地目地。好對自己地小妾柳如是交待。……想到這裡。錢謙益又一次鬱悶起來。這叫什麼事兒?不就是因為自己娶了一個柳如是麼?結果。因為鼎9娶了顧媚顧橫波。自己看在柳如是地面子上得幫忙。當然了自己跟龔鼎關係不淺。幫也就幫了;可冒襄這個臭小子又算老幾?就因為他把董小宛給收了。自己也要想著柳如是跟董小宛地關係。得照應著……這簡直就是玩人嘛!老天爺到底是怎麼安排地這野毛地關係?

錢謙益正想著自己這邊地一堆麻煩。卻冷不防旁邊地楚鍾南突然又冒出了一句結果。一句話就把他嚇得臉色慘白:

「冒襄不是打算來救樂禎地嗎?安排他到六部去。跟樂禎接觸地機會就多了事也方便!幹嘛還想別地?」

「這,這,……」果然,情報部門不是吃素的們早知道了。錢謙益感覺自己一時僵了起來,滿腦子反反覆覆的就只有一句話:「他全都知道了!」

「這什麼?有什麼好理由說說?」楚鍾南依然看著錢謙益微笑,只是這微笑的背後,實在讓錢謙益有些不寒而慄。沒錯,楚鍾南待人不錯,可對叛徒算再心胸廣闊,也不會有什麼香甜的手段吧?雖然他自認並不是想叛變可剛才的心態,恐怕也不是什麼忠心的表現。

「別急。慢慢想……我天事兒不多的是時間。」楚鍾南依然微笑,甚至還給錢謙益倒了一杯酒「不過,你可別告訴我你只是為了家中的小妾!那樣的話,我可真的不高興了。」

「屬下豈敢因私廢公?只是……人,冒襄是個人才,若是因為某些無聊之事廢了,實在是太可惜了。所以,……」算了算了,實話實說吧。自己又不是真的不忠心,只不過是想兩全其美罷了。既然事情已經敗露,自己當然也要為自己考慮,反正這樣也算對得起柳如是,對得起那個董小宛了。緊張了許久,錢謙益終於慢慢地說出了心中的「理由」。

「嗯。這話說的也不錯。不過,想讓他沒時間去幹別的……」楚鍾南咂了咂嘴,突然笑了起來:「就讓他跟黃宗羲一幫人去混吧。」

「黃宗羲?」錢謙益一怔,他看得出來南是原諒了自己,並且正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轍,這讓他鬆了一口氣,可話說回來……「黃宗羲和顧絳他們也正閒著呀!沒有官職在身,能幹什麼事情?而且,黃宗羲等人其實也頗為忠心於大明,若是他們被冒襄說服,豈不又是一堆麻煩?」

「你錯了。該麻煩的是黃羲那些人。」楚鍾南笑道。

「哦?那不知道大人您又想到麼?」錢謙益好奇道。楚鍾南的辦法多,點子也多,這同樣也是人所共知的。

「我打算成立一個中國國家社會學研究院!」楚鍾南答道。

「中國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院?」錢謙益迷糊了。中國他懂,國家他也懂,可「社會」……對了,這個詞語好像是出自《舊唐書》,具體的意思倒是記不太清了,但跟社稷應該有些關係,可那「科學」……大人幹嘛要研究這個「科舉之學」?而且,科舉之學與社會又有什麼好研究的?

「是啊。歷朝歷代,為什麼總是不能逃過興興衰衰的定律呢?周朝還好些,八百年;漢朝也有四百年,可之後的朝代頂多也就是三百多年。而且,之間還不斷的發生各種戰亂。……所以,我要成立這麼一個研究院。他黃宗羲不是正在研究君主與國家、與百姓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麼?那就讓他好好地去給老子研究去。不僅要研究這個,我還要他研究這個國家的經濟、民俗、文化的變遷。要他最終能夠達到隨時向上反映各種情況,甚至是提前預警,乃至是提出解決方法的水平。……總之,這個社會科學研究院,就是讓他在學術方面為國家的穩定和政府的正常運行提供方法與依據。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承擔有關部門提出或委託的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具有全局意義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的研究任務……如此種種!」

「這……這篇文章未免太大了吧?他,他們能行嗎?」錢謙益覺得自己明白了。他發現,楚鍾南可能已經被黃宗羲等人消磨盡了耐心,想方設法的開始報復了。社會科學研究院?什麼「研究」?他倒覺得這是楚鍾南在折磨黃宗羲一幫人。而且,這個折磨還有可能是一輩子。光聽聽楚鍾南剛才大致說的那些,他就覺得頭皮發麻。古往今來,有哪些讀書人能做到這些?

「不行也得行。而且,我相信,黃宗羲這些傢伙肯定是非常樂意擔當這一重任。別忘了,他們可是有志之士!」楚鍾南笑得很狡猾,同時也讓錢謙益覺得很殘忍。

「還有志之士?這個『志』也太值錢了吧?你只提出了一個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名字,可那幫年青才子的一輩子恐怕都要墊上了。」錢謙益搖頭苦笑,心中忍不住暗暗歎息了一聲。不過,他只是為楚鍾南的「狡詐」與「急智」而歎息,卻並不是真的為黃宗羲等人擔心。沒錯,加入了這個社會科學研究院,恐怕一輩子都難得輕閒,可黃宗羲等人不就是喜歡這些學術研究麼?社會變遷,就是社稷的變遷,這麼大的一篇文章,人家願意交給你做,那是看得起你。而且,誰叫你們不願意出任官職來著?楚鍾南再怎麼說也是一代梟雄,民間都快有「聖人」的稱呼了,面子那是響噹噹的值錢。被你們晾了那麼久,不要付帳啊?

「你覺得我這主意怎麼樣?」楚鍾南突然又向錢謙益問道。

「大人您的這個想法——高,實在是高!」錢謙益豎起了大拇指。

「……」楚鍾南愕然!
mk2257 發表於 2009-6-4 23:00
第二百四十六章 婚禮進行時
實楚鍾南很清楚,黃宗羲、顧絳、王夫之等人其實早有所向了,要不然,以這些人的脾氣,別說來北京,就是南京失陷了,恐怕也一直會在地方上跟他鬧騰。就像對付原本應該出現的清朝一樣,不是反抗到底,最終鬱鬱而終,就是一生一世不出山,做他們的大明遺民。而這些人之所以一直這樣晾著,怎麼也不樂意明打明的投靠過來,恐怕還是感覺丟不起那個面子。前面說過,大明王朝得國之正,是歷朝歷代最拿得出手的。老朱家是靠著驅逐勒虜起的家,這對那些傳統的讀書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現在北京雖然還有一個祟禎,但南方也還有一個小朝廷,黃宗羲等人雖然算得上是憂國憂民的那種人,但身在文壇,尤其是各種思想充斥的文壇,難免受到掣肘。楚鍾南可以理解這些人的想法:反正你衛國軍勢大,平定天下也是早晚的事兒,咱們也才都三十來歲,等得起!

可是,楚鍾南真的看不慣這些傢伙的表現。他之所以看重黃宗羲等人,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人都是他曾經心存景仰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愛其才學,喜其名聲,希望這幾個傢伙能夠為他豎立一面旗幟,招攬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畢竟,讀書人裡也不全都是那些只會空口白話,瞎說蠻幹的人。可這些人卻非要閒在一邊兒,他當然不樂意了。在疆域方面,他希望能夠穩步的平定天下,但在人心方面,他是希望越早越好。

所以,社會科學研究院這個機構就由此而生了。

而楚鍾南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則是因為黃宗羲前不久提出了一個論點:「或問井田可復,既得聞命矣。若夫定稅則如何而後可?曰:斯民之苦暴稅久矣,有積累莫返之害,有所稅非所出之害,有田土無等第之害。……」意思是說代稅賦改革,每改革一次,稅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農民種糧食卻要等生產的產品賣了之後用貨幣交稅,中間受商人的一層剝削;不分土地好壞都統一徵稅。……這一番論調指出了一個賦稅制度的怪圈。而由此,也顯示出了黃宗羲對對封建王朝賦稅制度研究的深入與系統。而他的這番研究,也恰恰是楚鍾南希望讀書人能夠去做的。

所以,楚鍾南要把黃宗羲這些「閒人」給拉出去,扔到社會科學研究院,好生的研究這些有關社會的問題。一來望這些人能夠真正的學習研究一些有用的學問,並帶動一批人;二來,則是希望自己的這個社會科學研究院在這些人的努力下,能像後世的那個社科院一樣,成為國家政策制訂的重要輔助。而第三,則是楚鍾南想到了當初在法國的時候,路易十三和黎塞留成立的法蘭西皇家學院裡不就是聚集了眾多在各個學科裡的重量級人物麼?既然法國有,中國自然也不能落後。而社科院只是一個開始。

不過,楚鍾南並有想到,自己這一時的想法居然會引起那樣大的轟動。

祟禎十九年五月,錢謙益照楚鍾南的吩咐把黃宗羲等人召集了起來,並且將社會科學研究院的事務吩咐了下去,同時,頒布總理令,任命黃宗羲為新成立的社科院院長並將楚鍾南琢磨了好久,又交由他潤色的《社會科學院研究宗旨》親手交給了黃宗羲。而黃宗羲等人看到那份《宗旨》,尤其是看到裡面所指出的「不僅要積極承擔國家各部提出或委託的經濟與發展中具有全局意義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的研究任務,還要主動研究新的社會變遷,提出相對的適應方法,指導國家政策……」之類的語句,居然一個個激動的不成樣子。而在黃宗羲上任之後不久科院全因為本身地位的「超然」,吸引了一大批讀書人前來。而這些人中,居然不乏各地有名的大儒,以及一些年青才子。當然,按照楚鍾南的建議而且本身就眼界奇高,同時深知社科院「責任重大」的黃宗羲是不可能亂收人的尤其是「社科院院士」更被楚鍾南賦予了「與各級官員平等相待,享受政務院特殊津貼」這一權利自然不願意就此砸了自己的招牌。所以,社科院召人極其嚴格以至於後世之中,社科院院士最多的時候也沒有超過三十人,成為諸多讀書人羨慕的對象。

當然,這些是後話了。

……

祟禎十九年社科院的建立在文壇起了一陣浪潮。楚鍾南的這一做法給許多讀書人上了一課。讓他們發現,原來讀書並不僅僅只是看過四書五經,背會唐詩宋詞就可以的。還要研究,而研究的方向更是多種多樣。而很顯然,四書五經之類的聖賢書並不能對這些研究提供什麼過多的幫助。

知道。楚鍾南推行地全民識字運動給予了這個時代地讀書人太大地壓力。雖然這些讀書人中也有許多人大聲地「吶喊」。指出楚鍾南讓「平民亦享讀書之樂」。實為對士大夫階層地侮辱。再想到日後可能還要與那些泥腿子們一起去參加科考。更覺有辱斯文。但很顯然。這些理由都是不怎麼受人待見地。而且。面對如此壓力。尤其是龐大地平頭老百姓地基數。這種「有骨氣」地讀書人實在是少地可憐。更多地讀書人感到地則是一種乏力。極度地乏力!面對滔天巨壓。毫無反抗之力地那種乏力!

而中國地讀書人除去些比較死硬地。大多數人都向來是很「聰明」地。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只有順其意志。循其所喜了。只是。先前楚鍾南並沒有提出什麼明確地口號。這些讀書人又大多思想僵化。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順楚鍾南地意。直到社科院地出現!

可以說。社科院成立之後所成地效果連楚鍾南這個始作俑者都沒有想到。沒錯。楚鍾南確實是想籍此帶動一批讀書人轉移研究方向。不要總是把那麼多地精力放在四書

實用性與適用性都不強地古書上。可是。他沒有想讀書人早就已經有些受不了全民識字所帶來地重重壓力變地會那麼快。雖然這些人地行動依然有些盲目。提出地許多觀點甚至還是瞎編亂造。更多地依然只是拾人牙惠。但這至少是一個不錯地開端!也是他楚鍾南真正影響文壇、掌握文壇地開始。

祟禎十九年。經過年初幾個月地征戰之後。衛國軍再次停下了自己進攻地步伐。轉而穩定地方。繼續埋頭積攢實力。同時。有計劃地將勢力向甘肅以及徐州、鳳陽等地延伸。爭取能在發動下一次地進攻之前先一步統一北方。

而同樣在這一年,楚鍾南之子楚辭與樂禎長女長平公主朱徽的婚事也終於得以進行。不過,楚鍾南的勢力發展太快,樂禎皇帝的心情很顯然是不太好的;而楚鍾南一直反對這場婚姻,卻苦於無法說服自己的兒子,還有兒子他娘,以及一大批「別有用心」的人情自然也強不到哪兒去。不過還好,兩人都是識大體的人。在婚禮舉行的時候,都果斷地將這種不愉快隱藏了起來,並且盡可能地表現出了自己和藹的一面。

婚禮是在皇極殿舉行的,這也就是日後大清王朝的太和殿。

楚辭和朱徽牽著一根紅綢帶,從殿外走了進來。楚鍾南和祟禎則一同高坐在大殿之上……沒錯,就是一同高坐,雖然是兩個座位,但楚鍾南非常「禮貌」地「允許」樂禎跟他並排且不分前後高下的坐在那裡。而祟禎雖然不怎麼領情,並且極為鄙視楚鍾南的做作,但最終還是沒能說什麼。形勢比人強,尤其是在這場婚姻之中,他的女兒不僅成為了楚辭的正妻,還得到楚鍾南的允諾,兩人的孩子在日後將成為楚氏的繼承人覺得自己其實已經佔了不小的好處,所以,讓楚鍾南得瑟一下也就無所謂了。至於楚鍾南會不會在兩個孩子婚後耍什麼手段來推翻這一許諾,樂禎卻是不怎麼擔心。雖然他跟楚鍾南接觸的時間並不多,但這個「竊國大盜」卻也不像是說話不算數的小人傷害一個小女子的事情是絕對做不出來的,何況個想法也是得到了他最信任的王承恩的認可的。他祟禎看人不行,王承恩總不會太差了吧?

而楚鍾南和樂~下一點兒邊又分坐著美洛妲和周皇后。同樣的並排,同樣的盛裝。周皇后自然不必多說洛妲卻是一個外國人,並且一直沒有什麼名份,但是,楚家小爺楚辭的生身之母,楚鍾南目前唯一承認的女人,足以讓大多數人都閉上嘴巴。而那少數持有不同意見的,全都被楚家小姑奶奶楚彤找上了門去,之後,不是閉門不出,就是就此改口。楚鍾南也不得不由此背上了一個「教女不嚴」的罪名,楚彤更是名聲大壞……當然,深受楚鍾南疼愛的她是不愁嫁不出去的。而且,一個率性而為,喜歡促成好事的公主,在民間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而美洛妲和周皇后往下,分別是楚彤和樂禎的另兩個兒子朱慈炯與朱慈煥,還有女兒昭仁公主了。另外,朱慈炯的上手則站著南明隆武皇帝朱慈派來給自己妹妹道賀的使臣魯王朱以海。……當初這位魯王殿下剛來的時候,楚鍾南曾經極為感歎。他已經十分注意「收容」那些大明宗室份子了,像原本應該在南京登基的那位「蛤蟆天子」小福王朱由,還有潞王朱常、唐王朱聿鍵及其弟朱聿,現在都在北京呆著呢,可這大明宗室實在是太多了。南京除了魯王朱以海,還有個淮王朱常清、益王朱慈、靖江王朱亨嘉,另外,更南方的還有桂王朱由榔,等等等等……可謂是多如牛毛。

「知道為什大明天下會亂成那樣麼?就是因為姓朱的太多了。」想到這裡,楚鍾南一面微笑著看著向前走來的兒子與兒媳,一面偷偷小聲地對身邊的樂禎說道。

「你什麼意思?」楚鍾南年紀比樂禎大。一直是樂禎唯一得以自我安慰的地方。年紀大,自然也就有相應的閱歷之類,自己輸也就只是輸在年青,不經事兒上。可是,話雖然是這麼說,祟禎卻怎麼也覺不出楚鍾南到底比自己穩重在哪個地方。像這種場合,這傢伙居然也敢挑釁?他是不是不想讓他兒子結婚了?

「以前每年養宗室得花多少錢?」楚鍾南又問道。

「你管得著嗎?」樂禎沒好兒地說道。他當然知道宗室是一個大問題,可是,自己家的親戚,他怎麼能不照顧?

「嘿嘿……我是管不著,也不用管。」南微笑的面容上似乎帶起了一絲得意,「你要是當初能管好你那麼多親戚,沒這些傢伙的拖累,還用得著把女兒也交給我兒子?你這個當爹的實在是不怎麼樣。」

「楚鍾南!」

「……?」

祟禎的聲音大了一點兒,立時,原本還在觀注意新郎和新娘的眾人都把目光投了過來。

「糟了,他們又吵起來了。」正走到殿中的楚辭看到這一情形,稍稍靠近了自己的新娘一點兒,小聲苦笑著說道。

「……」長平公主當然也知道,這段時間,為了自己的婚姻,公公與父親曾經很是不對眼了一陣兒,不過,不對眼就不對眼吧,看得多了也就習慣了。其實她也知道,自己的公公雖然反對這場婚事,但僅僅對自己的態度還是很和藹的,甚至還很疼愛的,就連自己的小姑子楚彤也一度看得眼熱。只是,眼下這個局面,自己的新郎又如此親熱,她忍不住臉色微紅,話更是說不出口了。
mk2257 發表於 2009-6-4 23:01
第二百四十七章 欺負兒媳與親家南下



看什麼看?不要我兒子成親了?接著來啊!」

看到一干人等都瞪著自己和樂禎兩人頓在那裡,楚鍾南微微有些生氣,忍不住喝了起來,順便,又極為鄙視的瞟了樂禎一眼,「小樣兒,一點兒都沉不住氣,還當過皇帝的人呢。兩句小刺激也受不了。」

「吉時已到——」

祟禎很想反駁一二,但終於還是被司儀的一聲高喝給壓了下去。孩子的婚禮上,就算再氣,也不能太過份了,那樣就算自己女兒不說什麼,要是讓姑爺記恨上了呢?最後吃虧的還不是長平。而且,楚鍾南是什麼心理他也能想的到。被迫討了一個並不是很滿意的兒媳婦兒,這個自從建立小北荒之後就一直順風順水,所向披靡的傢伙當然不樂意了。反正他已經佔了上風了,又何必跟這傢伙一般計較?虧這這伙的年紀還比自己大呢,沒教養!

不說兩人暗地裡鬥氣,楚辭和長平公主的大婚終於還是順利開始了。不過,禮儀之邦,而且現在祟禎怎麼說也還算是個皇帝,而長平不僅有祟禎這個父親,也還有南京的隆武皇兄,雖說這父子兩個皇帝加起來也比不一個楚鍾南,但終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相提並論的。而楚辭就更加不用說了。所以,這大婚的儀式實在是冗繁之至。當然,雖然冗繁,但整場大婚還是極為尊重地考慮到了楚鍾南的意思,對其中的一些環節進行了改動,使其更加符合總理大人的口味兒。

「不管怎麼說,楚也是你們家未來的太子了,可我怎麼沒聽說你找過什麼先人啊?那待會兒怎麼去祭拜祖先?」

累的主要是楚辭這對小妻祟禎和楚鍾南倒也沒有太多的事兒,主要就是坐在上面看著,雖然這也很累。不過,很顯然,祟禎對剛才的失著耿耿於懷,所以坐著坐著,又開始對楚鍾南展開了反擊。

「我又不是什了不起的人物百姓出身,沒什麼記族譜的習慣,所以這先人就不勞您『朱』皇帝陛下費心了。」楚鍾南隨意一笑:「至於祖先……老子堂堂正正的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用不著去攀什麼高枝兒一點,大明太祖皇帝可就是最好的榜樣。怎麼皇上您難道還對太祖皇帝的行為有什麼腹誹麼?」

「用不著你那麼讚歎。真是我朝太祖皇帝在此,又哪裡容得你這宵小囂張?」樂禎知道楚鍾南指的是朱元璋拒認南宋大儒朱熹為祖先的事情。

不過,可惜,楚鍾南雖然嘴裡是在讚揚朱元璋的行為,實際卻是借這一事跡來埋汰他,說他惡俗。

「那是要是洪武皇帝到了。看到子子孫孫這麼不爭氣怕他羞也羞死了。」楚鍾南微笑中帶著冷笑。讓人難以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一高難度表情地「對了。你說是洪武皇帝在這兒。他會怎麼對你?」

「你……」太祖皇帝會怎麼對待:己?恐怕應該是收拾自己吧!樂禎心中苦歎。但再次吃癟。同樣也使得他有了些怒氣。面色微微泛起了一片潮紅。不過。不等他反駁。楚鍾南地一聲大笑卻生生地打斷了他地這種想法:

「哈哈。長平啊。看看你父皇。真地是極為激動啊。你還是先敬他吧!」

「父皇!」

端著茶。長平公主恬靜地跪在樂禎面前。一片關心地神色。皇家嫁女。倒也沒必要遮遮掩掩。何況楚鍾南和美洛妲也不怎麼贊成。所以。長平公主很容易地就看到了自己父皇眼中地那一絲不爽。沒錯。就是不爽。這個詞還是長平公主向自己地小姑子楚彤學來地。但是。此時長平公主卻沒興趣去感歎自己小姑子豐富地詞彙量。而是有些擔心自己地父皇。由於從小便深愛祟禎寵愛。她可是深知自己父皇脾氣地。面色泛紅。就是發火地前兆。當然。樂禎發火地時候多了。她也見過不少。倒也沒有什麼可怕地。可現在是她大婚啊。這個時候……

「嗯!」

還好,長平公主的擔心倒也沒有成為現實。祟禎很自然的接過茶喝了下去。畢竟,兩年多來的經歷,尤其是地位上的變化,讓他脾氣已經改變了不少,終於還是沒向楚鍾南發飆。再說,今天他已經被氣過一回小小的丟了一次臉了,要是再丟第二次臉,可就太掉份兒了。

「父皇!」

長平公主敬完,自然主輪到楚辭這個暫時的「駙馬」,樂禎倒也沒有推脫,照樣喝了。而之後,小夫妻又開始向楚鍾南敬茶。

「公公!」

現在還是大明朝,楚鍾南還是大明王朝的政務院總理兼朝鮮國王,馬馬虎虎算是個權臣,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其實已經是皇帝了,可面子上還是得關照一下,所以,依舊是長平公主先來。而很顯然,楚鍾南對這場婚事的不滿依舊還在,接過兒媳婦兒奉的茶,總理大人也不喝,反而是看著兒媳婦歎了口氣:

「長平啊,嫁給路易,你覺不覺得委屈?」

「…

沒有。」長平公主先是一怔,繼而垂首低聲說道。

「真的不委屈?」楚鍾南又問了一句。他其實對這個回答並沒有太大的意外,這個場面,當然只有不委屈了,而且公主殿下還低著頭,他也看不清小姑娘的眼神表情,做不出什麼判斷。可是,他還是有些不放心,「我要你真心的回答。委屈就是委屈,你如果不樂意,現在還來得及!」

「楚鍾南!」長平還沒有反映,旁邊的人倒是都急了。這都什麼當口了,還這麼問?祟禎更是暴怒而起:「你到底是什麼意思?當我女兒沒人要,非要嫁給你兒子不成?你別忘了,是你兒子非要糾纏長平的!」

「我在問長平,你老老實實的呆一邊兒。

」楚鍾南沒理會樂禎,又冷冷地看了一眼議論紛紛的一干人得整個大殿都靜了下去之後,才又看向了靜靜的長平:「孩子,說真話,說什麼伯伯都不怪你。我可以當著所有人的面發誓!」

「父親……」楚辭不滿:叫了一聲。敬茶都開始了,婚禮也快完了,這叫什麼事啊?

「你小子閉嘴。老子是幫你話呢。」楚鍾南眼睛一瞪不憐憫的將兒子的不滿鎮壓了下去。而看到他的表情,就連最受寵的小丫頭楚彤也敢上前了。沒錯是一向疼愛他們的父親,可是,更是當今天下最有權勢的大軍閥!更主要的,楚鍾南自建立基業開始,幾乎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而為。他今天既然這麼做恐怕也確實是存著其他的目的。於是,皇極殿越發的安靜了所有人都在等著長平公主的回答。

「……」

「長平?」楚辭很

……

「長平不委屈!」

長平不委屈。

很平和語氣|平靜的答。說話的時候,長平公主一直低垂著的頭也終於抬了起來。兩隻眼睛直視楚鍾南乎有些畏懼,又有些不服。

「真的?」南再次問道。

「嗯!」長公主重重地點了點頭。

「好!」楚鍾南點頭微笑。

「好——」一干觀禮者,如今北京掌權者們齊聲高呼。小姑娘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好————」外面執勤站崗的衛士們大聲歡呼。他們其實並不知道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只是覺得湊湊熱鬧倒也不錯。

……

「這就好。記住你今天的話。」楚鍾南端起茶杯一飲而盡:「長平啊,其實你也知道,伯伯先前反對你們的婚事,並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因為別的原因。不過,今天你既然這麼說了,那麼,伯伯也就接受你成的我的兒媳婦兒,咱們先前的事兒就不說它了。公公只給你一句話:以後好好過日子。路易要是敢欺負你,告訴我,我打斷他的腿!」

「多謝公公。」長平輕輕叩了一個頭,淚水卻終於忍不住掉到了下面的金磚上。雖然年青,但出身皇家的她能理解楚鍾南剛才的舉動,所謂的「不委屈」其實不外就是讓她當眾擔保些什麼,免得她以後鬧出什麼妖蛾子來,是出自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可是,這……這也太欺負人了!

「長平啊,別怪公公。」楚鍾南自然也知道自己這事兒忒不地道,看到長平落淚,再看到兒子怨對的眼神,也忍不住有些臉紅:「公公對你擔保,以後絕對可以成為你的後盾。今天公公對不住你,但日後,若是發生了什麼事,公公保證,只要你一家人亮明身份,都可以受到衛國軍的保護。只要他們不觸犯我政務院頒布的法令,他們可以自由自在,沒人敢欺負他們。這總成了吧?」

「那我們可以出皇宮了?」

不等眾人對楚鍾南的話反應過來,朱慈煥突然大聲問道。不過,一問完,可憐的朱五太子就立即在眾人的注視之下瑟縮了回去。

「當然不行!」楚鍾南搖頭。

「父親,您說話不算話。」小丫頭楚彤終於忍不住跳了起來。沒辦法,楚大小姐正義感過剩,感到今天自己的父親實在是太欺負人了,何況,還這麼快就反悔!

「我怎麼說話不算話了?」瞟了旁邊的樂禎一眼,楚鍾南一笑:「長平嫁過來了,親家自然也就不用再繼續呆在北京了。等過個把月,祟禎陛下就要南下應天,除了長平,一家人當然要跟著過去。可這皇帝出行嘛,要準備的東西自然少不了,自然就不沒空在皇宮外邊兒玩兒了。」
mk2257 發表於 2009-6-4 23:02
第二百四十八章 用不了太久了
樂禎南歸其實是楚鍾南早就定好的計劃。如果不是場婚事的煩擾,他早就把人送到南京了。可誰叫楚辭會突然鬧出那麼一個妖娥子呢?娶誰不好,偏偏想娶長平公主……雖說這小丫頭遠沒有金庸小說裡所說的那麼武藝高強,也沒有《帝女花》裡所描述的那樣和准駙馬周世顯情比金堅,可再怎麼說那也是個仇人之女。誰知道樂禎到底會怎麼吩咐這個女兒?當過皇帝的都沒幾個好人,樂禎雖然沒什麼本事,也曾經被手下群臣蒙蔽了與麼久,但心眼終究還是有的。那長平公主在皇宮裡長大,估計也是不是什麼善茬兒……他實在是不放心。

不過,時至此刻,他也沒了別的辦法。前世的時候,小年青因為婚事的原因跟父母鬧翻的例子比比皆是,雖說這年頭還比較講究,可他依然不想在兒子心裡埋上什麼刺兒,再者,他也確實對美洛妲那一幫傢伙的勸說有些心動:兒子娶了一個前朝帝室之女,確實也是會有相應的好處的。而長平他也觀察過一陣子,倒也是個不錯的女娃,性子也好,不像是那種心裡有鬼的。所以,他才最終同意了這場親事,而今天婚禮上他的表現,也確實是一種逼迫,同時也是一種警告,雖然對長平公主不公平,顯得極為欺負人,但他也是沒辦法。在其他時候警告,顯不出鄭重,也沒有這種效果。

……

楚辭和長平公主的婚禮終歸還是完成了。小兩口雖然對楚鍾南這一波折感到心中不滿,可誰也不能說什麼。

誰叫他是當老子的呢?倒是小丫頭楚彤找到機會狠狠地「訓斥」了楚鍾南一番,盡顯彪悍本性。而之後,按照楚鍾南的安排,在那小兩口度完「蜜月」之後,樂禎南下了。

祟禎本來不願意,畢竟南京現在還是他的兒子當老大,他如果南下了難免會被有心人利用。他雖然不聰明,可楚鍾南的鬼心眼他還是看得出來的。可話說回來,不南下不行!楚鍾南在後面逼著呢!這方面兩人可沒有什麼親家的情面可講。最後,樂禎無奈,只有南下。只是,陪同他的只有從南京來道賀的魯王朱以海,至於其他人,像是周皇后啟帝的遺孀張皇后,還有朱慈炯、朱慈煥這兩位皇子,以及昭仁公主,居然一個都沒有跟隨。甚至連老太監王承恩他也沒帶,只是臨走時命令這個對他最為忠心的老傢伙好好照應留在北京的一家人。

「這貨是沒有信跟我鬥著到南京就等我的大軍去平了他,然後回來再跟一家人團聚呢!」楚鍾南如此評價樂禎的做法。那傢伙的心眼兒怎麼可能瞞得住他?可就算這樣又如何?他派樂禎去南京雖然是為了讓那裡的政治更加混亂,可這本就是一招無解的陽謀。沒錯樂禎任誰不帶,一副不願理事、只願等死的樣子。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才不相信這傢伙真的就能忍住不對朝政指手劃腳。何況南京本就有著不少政治派別在雖然大權都歸於馬士英、阮大等人,可地方實力派,諸如黔國公沐天波之類,恐怕寧可認樂禎多一些。再者,還有那些被馬士英等人壓制住的傢伙,這些人會眼睜睜地放過這個機會?他們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攛掇祟禎出面。沒錯些傢伙也是聰明人,知道派系之爭會大大的消耗掉南京的實力是,劣根十足的他們會放棄這個奪權的好機會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會!絕對不會!

「這就是咱們中國人的悲!」楚鍾南當著自己兒子有兒媳婦長平的面如此評價。

「那公公您還……」為人婦不久,長平愈顯嬌艷楚辭從小就受到美洛妲的教育,那是相當的會考慮女性的心理,所以,一個多月來也幾乎不停的在安慰心靈受傷的妻子,讓長平充分的認識到了他是他,楚鍾南是楚鍾南這一事實。雖然這讓楚鍾南極為惱火,但也沒有辦法。而且看著小兩口的感情猶如蜜裡調油,他這個父親兼公公倒也安心不少。不過,再受丈夫的寵,從小所受的教育也讓長平她講不出什麼不好聽的話來,雖然他對楚鍾南如此這般利用她父皇的行徑感到極為生氣。

「我這也是為了你父親好。這傢伙然表面已經認命了,可在北京的這兩年,他其實一直都不服氣。既然如此,我就讓他輸得口服心服!這樣,等他再回到北京的時候,也能安然許多。免得心裡的一口氣兒不順,哪天憋不過了,一命嗚呼。……」楚鍾南的話很不地道,但臉上的笑容卻是絲毫不假:「再怎麼說,我跟他也是親家了。總得為他考慮考慮不是?」

「你地這種照顧倒是真『貼心』。難道你就不能老老實實地按照正常地途徑做事嗎?」一家人聊天。美洛妲因為婚禮當天被楚鍾南硬性地安排著跟周皇后並列。雖然還沒有什麼正式地名份。卻也可以正正當當地出入皇宮了。沒錯。楚鍾南現在正式居住在了皇宮這中。因為祟禎出去了。周皇后等人也主動搬出宮闈。回到了昔日地信王府。雖然他地這種行動依然極不合禮法。可是。婚禮地時候總理大人都能跟祟禎並排著坐在那裡。如今住進皇宮又算什麼?北京六部本就只是擺著好看地。政務院地人更是楚氏嫡系。哪裡會有人說什麼閒話?就連最心向祟禎地冒襄等人。如今也正忙著研究如何處理土地改革以及攤丁入畝等政策所帶來地民間矛盾。根本沒空理會這些事情。

「按正常途徑?」楚鍾南苦笑。「如按正常途徑。讓南京那邊成為鐵桶一塊。我到時候打過去。要殺多少人?要丟多少民心?而且。南方也不僅僅只是路易他大舅哥(朱慈)。還有一大幫子地皇室宗族。你以為這些人就是好人了?如果不派咱們親家父子過去。他們早就亂成一片了。」

「你這個人真地很無聊。亂成一片。更加適合你去征服他們嗎?」美洛妲也已年過四旬。但一向保養得當之如三十許人。可謂是風韻尤存

鍾南這些年雖然不見得對她有多專心。但也沒有找人。讓她極為滿意。如今能夠光明正大地住進皇宮。更是讓她感到極為舒坦。所以。回歐洲當貴族地心思早就沒了。現在地她只想著如何才能更進一步。就算不能再進一步要保住如今地地位。甚至是在日後成為這個東方帝國地皇太后!

「征服?亂成一片確實好征服。可總得有所準備才行啊。」楚鍾南歎了一口氣:「我楚某人出手。自然要快刀斬亂麻。可手裡地資本如果不夠。再快又能快到哪兒去?我跟錢謙益就說過要地是一個穩定地國家。而不是時時都有可能發生暴亂地地區。所以。早亂不如晚亂我這時候才把咱們親家送過去。」

「李自成現在好像在江西暫時站穩了腳。這廝手上有一批經驗豐富地猛將。又跟九江地左夢庚眉來眼去。不知道岳父大人能不能平定了他們。」楚辭突然插嘴說道他地身邊。長平公主也明顯是一副關心地神色。

「沒戲。」楚鍾南微笑著搖頭:「今日不同往日。你岳父在南京只是個太上皇,而且,江南的形勢他恐怕也弄不清楚,所以啊,對付李自成還是不行。」

「公公,您也太瞧不起我父皇了。」長平公主不滿道。

「哈哈哈長平啊,是我瞧不起你父皇實在是你父皇真的……」

「老爹,口裡積德!」一邊的楚極為不滿地瞪了自家老子一眼「我嫂子可沒惹你!」

「死丫頭,胳膊就不知道朝你老爹這邊拐拐?」楚鍾南回瞪了女兒一眼,又看了看長平,搖頭失笑:「其實我真的不是瞧不起我這個親家。大明王朝落到這一步,主要的責任並不在他。這其其實是因為幾代的矛盾積累。……長平你想想,當年神宗萬曆皇帝不喜歡你的爺爺,也就是光宗朱常洛,從小就沒有安排正經的師傅教他讀書寫字,以至於光宗學識偏差,也不知道該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而之後,光宗即位時間太短,僅僅一個月便暴斃而亡,就由你的伯父熹宗朱由校取得了皇位。可這個時候呢,不管是熹宗還是你的父親,兩兄弟都還年紀幼小,幾乎全憑他人擺佈。結果,熹宗被魏忠賢和客氏蠱惑,在位七年使得國家每況愈下,而你父親呢?小小年紀就不得不呆在自己的信王府,一沒有朋友交往,二沒有親人可以相互安慰,還要隨時擔心來自宦官的害,他的性格又能養成什麼樣子?自己的事情還擔心不過來,又有什麼功夫去學習知識,去感受這個國家的災難?……而對外部事務的一竅不通,使得他在繼位之後也只能聽那些官員和太監的轉述,這樣的環境,他連治理的方法都摸不著邊兒,又怎麼對付得了這個亂世?何況,那時的他還很年輕,自然難免急躁,而國家的治理,最害怕的就是不明不白的急躁……須知,他是皇帝,一言一行的影響力都要波及天下!可是,有誰告訴他這些了?沒人!……」

「其實,父皇確實很苦的。」長平黯然。南的話說到她心裡去了,這種公允的話語,就是對她最好的楚辭也沒有說起過。而想想從記事起便存在記憶裡的樂禎,可不就是那樣?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啊。何況這根獨木本身還並沒有長成材!

「老爹,既然你知道這些,覺得朱叔叔他挺苦的,幹嘛還要算計人家?這太沒人情味兒了吧?」楚彤不滿道。

「軍國大事的複雜,可不只能人情味兒。」楚鍾南再次搖頭失笑,「沒錯,我其實也很佩服親家的剛烈。他一個皇帝,能慨然殉國,超過歷史上不知道多少君王!而且,身為這個時代最有份量的見證者,我並不希望他就這麼謝幕!他還需要一場表演,雖然這個表演可能是他最後的表演,但總比讓他胸口憋著一口氣強的多。」

「公公做得對。」長平公主突然說道。

「嫂子?」楚彤愕然,怎麼長平突然轉『敵方』了?「你沒發燒吧?」

「嗯……」楚辭伸手摸了摸自家老婆的前額,然後鄭重地朝妹子點了點頭:「沒有發燒。正常!」

「胡鬧。這麼輕浮,哪裡像是一個偉大帝國的太子跟公主?」美洛妲嗔目瞪了兩個兒女一眼,「你們要好好跟長平學學!」

「切,什麼公主?我才不稀罕!」楚彤撇撇嘴,她卻是不在乎那麼多。

「是啊,皇子公主確實很累的。」長平也在一邊苦笑。接觸了這麼久,她當然知道美洛妲是什麼心思。這個據說出自西方蠻夷的藍眼美人對地位的嚮往確實是讓人無話可說。可是,她真的不覺得當皇子和公主有什麼樂趣可言。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自小的教育讓她心存疑慮,她也很想學小姨子楚彤那樣,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跳就跳,想叫就叫……

「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過度的強迫說不定只會適得其反。還是注意點兒好!」楚鍾南白了美洛妲一眼,說道。

「哼!」皇后最好還是不要試圖挑戰皇帝的權威,何況我還不是。

美洛妲想著路易十三的那位不受寵的安娜王后,無視了楚鍾南的白眼。

「父親,岳父到南京會不會有什麼危險?」楚辭又向楚鍾南問道。

「哼,我在皇極殿說過了,只要長平一天是我的好兒媳,我就保朱氏宗族一天的生命安全。」楚鍾南淡淡地冷哼一聲,好像對兒子這種「娶了媳婦忘了爹娘」,只顧泰山丈母娘的行為有些不滿:「何況,平定天下而已。再準備兩年,應該就差不多了!這麼短的時間,他能有什麼危險?」

「只要兩年了?」

「是啊。而且這兩年已經快過去半年了。」楚鍾南微笑著長出了一口氣,眼睛看向了遠方沒有湛藍的天空:「用不了太久啦!眨眨眼就到!」
mk2257 發表於 2009-6-4 23:03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統


實用不了太久了。

楚鍾南的話並沒有多麼的鮮明,也沒有多麼的突出。此時的衛國軍已經佔領了幾乎整個北方,又有著強大的民意基礎支持,這就跟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最後的局面差不太多,事實上,他所面對的局面還要好過隋文帝楊豎以及宋太祖趙匡胤。至少,這兩位開國皇帝除了強大的實力和優秀的將領,卻根本拿不出像他這樣的政策。而且,這兩位歷史上極為有名的皇帝所要面對的南方還是比較統一的,不像楚鍾南這個時候一樣,南方處處都是割據勢力,而且還相互敵對。

當然,越是到了最後的時候,就越要小心。南方與北方有著先天差異,雖然因為各種原因,使得那裡依然一片亂局,但誰能知道會不會發生什麼麻煩事?曹操大軍八十三萬,止步於赤壁,終魏之一朝,不能南窺;前秦符堅七十萬大軍,投鞭斷流,最終也還是敗在了~水,被謝家兄弟區區數萬晉軍殺得狼狽而逃,偌大的前秦帝國瞬間土崩瓦解。本來還有希望提前結束的南北朝又再次混亂起來。

歷史就像是一片鏡子,照映著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而一不小心,這個鏡子就會突然變身為巨大的車輪,瞬間將一切碾碎!

楚鍾南是一個很小心的人。

當然,這也由不不小心。因為,他自己組織的參謀部,又賦予了這個部門相當大的權力,自然不能不表示表示。而總參謀長洪承疇卻是一個比他更加小心的人物。原因非常之簡單,這位原本應該成為大清王朝七省經略,為愛新覺羅氏鼎定中原立下汗馬功勞,最後卻又被康熙寫進了《貳臣傳》,遺臭萬年的洪上將已經愛上了自己如今的位子且,相比起楚鍾南,他更加不希望大明王朝翻過身來。……畢竟,他還是一個「叛徒」!

於是,在洪承疇所主理的:參謀部,以及楚鍾南和一干衛國軍高級將領的商議下,衛國軍確定了對南方先枝後干的蠶食政策。

……

祟禎二十年,衛國軍新組建的海軍部部長李惟鸞率海軍主力,南下台灣。剛剛將西班牙人從台灣趕走沒兩年的荷蘭人面對如此壓力不得不極為懊喪的讓出了自己的地盤兒。……當時正在台灣的爪哇艦隊副指押官韋茨拉爾還仗著跟楚鍾南的熟悉意圖找李惟鸞抗議,結果他的座艦剛一接近就被李惟鸞一頓炮擊,只好縮回了頭去。而衛國軍海軍的強勢南下,還有台灣的收復,自然也驚動了福建的土霸王鄭芝龍。鄭芝龍此時擁船近萬艘,但真正能夠進行海上作戰的大船實在是不多而且火力也多有不足。對上只有幾艘戰船的西方殖民艦隊倒也無所謂,可對上李惟鸞所率的衛國軍海軍,他就沒有什麼底氣了。而且李惟鸞身後還有北方更加強大的陸軍軍團,所以,在經過幾番勸降,以及李惟鸞答應了他的幾個條件之後芝龍就像原本歷史上面對清廷一樣,選擇了投降。而這一次,原本應該反對他投降的鄭森鄭大木,也是日後赫赫有名的國姓爺鄭成功,也沒有發表任何不同意見。

而就在李惟鸞逼降鄭芝龍的同時,陝西方面國軍第四軍團在軍團長祖大壽的帶領下,也開始了對的進攻。張獻忠自然是竭力抵抗。但是獻忠本人的能力比起李自成還要不如。雖然佔據了險地,但依然無法抵擋衛國軍倚仗新式武器所發動的強大攻勢。僅僅一個月祖大壽便攻入了成都平原,並且依照楚鍾南的計劃張獻忠進行了勸降。可惜,張獻忠並不信任楚鍾南,哪怕楚鍾南此時的口碑確實不錯,但當了一段時間皇帝的大西王卻不願意寄人籬下。只是,不投降,又打不過,雖然還有成都等城池可守,可李自成連西安都不敢守,他張獻忠就能頂住了?但是,出人意料的,雖然受到了部將的勸說,張獻忠卻並沒有像李自成一樣選擇率軍逃竄,而是起兵迎戰。

祟禎二十年三月。大西軍與衛國軍戰於綿陽。戰役一開始。面對衛國軍火炮地地毯式轟炸。張忠部將劉進忠心膽俱寒。率部反叛。祖大壽命大將王廷臣按劉進忠指點。趁大西軍混亂之際突入。力戰之後。生擒大西國皇帝、「八大王」張獻忠。之後。大西軍部將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馮雙禮等人率部潰退。途中。眾人接到祖大壽代替張獻忠所傳書信。信中。張獻忠指示以孫可望為大西軍新地主帥。李定國副之。並且希望孫李等人能將自己地妻女子嗣送至衛國軍中。孫可望等人經過商議之後。按照書信所指。將張獻忠家人送歸。之後。眾人放棄成都。率軍南下。途經重慶之時。擊潰了聽命於南京地明將曾英。進入貴州。而祖大壽跟隨大西軍。順手控制了重慶。使得衛國軍地勢力在西部也跨過了長江。

……

東西同時出擊。先招降鄭芝龍。再擊破張獻忠。衛國軍地強大在一年後再震動了不少人。而這種震動。首當其衝地就是南京。

祟禎被送到南京已經有一年了。不過。在這一年間。在南京被尊為太上皇地他並沒有按照多人預想地那樣插手南京政事。這位經歷頗為豐富地原末代皇帝只是躲在皇宮裡面。跟自己地兒子商討一些事情。端地是一副父慈子孝。上陣父子兵地架勢。可是。就像楚鍾南所說地那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原本地歷史上。祟禎在死前曾經留下一句話:大臣皆可殺!可見他對那些大臣地信任度有多麼地抵。

而現在。楚鍾南攻勢猛烈。一東一西。都已經跨過了長江。南明小朝廷所倚仗地長江天險根本就成了一個笑話。而偏偏在這個時候。他地兒子。那位隆武皇帝朱慈卻又告訴他些大臣正在為皇后地人選而爭吵不休。

天可憐見。此時此刻。居然還有人去關心什麼皇后?

祟禎終於再也抑制不住了。大怒的他在第二天跟朱慈一起出現在了群臣的面前,並且極為刻薄的臭罵了幾名重臣一頓,順便,還撤

鎮守太監盧九德,將南京兵權收回了自己的手裡。

然而,祟禎沒有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居然會起到反作用。他原本只是想著刺激一下這些不能信任的大臣,希望這些傢伙能稍稍正干一點兒細地去做些事情,保住江南這片大明國土,不要讓自己在楚鍾南那個可惡的傢伙面前再丟了面子。可是,事實卻是,他的出面不僅刺激到了那些掌權的傢伙,連一幫被冷落的大臣也刺激到了。那些原本受到馬士英等人打壓的大臣們將他的這一次出手當作了樂禎皇帝將再次出面掌控朝政的預演。於是著一幫閒散官員弄出來的《奏請太上皇訓政疏》的出現,南京朝局再次陷入混亂之中。祟禎欲哭無淚,想平定這次朝亂又怕自己插手太多引起更高的反彈,可不插手的話,朝亂卻一時難以平息……進退兩難之際,可憐的大明太上皇決定行「攤丁入畝以及火耗歸公」的政策。

不得不說,樂禎在北京呆過的那段時間讓他自己受到了不小的教育。雖然楚鍾南並沒有給他什麼太多的自由,可是,至少,他也知道了自己耗費十數年苦功卻依然不能使得天下太平的原由。所以,這一回他才會想著學習楚鍾南行幾個新的政策,緩解民間矛盾。而且解除了鎮守太監盧九德的職務之後,樂禎也發現了軍餉的不好整……可憐的太上皇並不知道這其實是盧九德和馬士英等人給他的回馬槍只知道盧九德其實已經欠了南京守軍的軍餉很長時間,除此之外他各軍也都是沒多少餉銀,甚至有的軍隊之中已經好幾年沒有餉銀髮了。

祟禎是一個自視很高的皇帝。他覺得如果自己再來一次,絕不會比楚鍾南差。可是,這錢怎麼弄?江南的那些高門大族不捨得拿出錢來招呼他這個太上皇,國庫裡面又一直空虛的很,而內庫……抱歉,那玩意兒不僅空了,而且還遠在北京。相信以楚鍾南的脾氣,就算他發信過去討要,頂多也就能討到個十文八文的,說不定還得打欠條!

無可奈何,只有下政策!

可是,攤丁入畝、耗歸公這兩樣,都是學的楚鍾南的招數。雖然祟禎對這種學習有的是說辭,而且他的這一做法也得到了史可法等人的大力支持,可是卻獲得了江南幾乎絕大多數的士紳以及地方官的反對。最可恨的,是有些文人士子竟然寫文章譏諷,說什麼「太上皇已入衛國軍乎」,就差擺明了罵他是「叛徒」了!

天可憐見,皇帝背叛自己國家?!

於是,面對各的強大阻力,樂禎最終沒能做成一件事,極度失望兼自暴自棄的他甚至連到手的南京兵權又扔了回去。不過還好,念在親家的情份,楚鍾南讓自己的兒媳婦長平公主,還有留在北京的周皇后,以及樂禎的嫂子張皇后寫了幾封信去安慰他,總算沒發生什麼上吊之類的事件。不過,即便如此,祟禎的回信裡面依舊是一大堆哀怨、憤怒,還有牢騷,讀過信的人,都能感到其中所蘊含的那股深深的絕望!

是的,絕望!

祟禎對大明的前途不再抱任何望。而在他的影響下,那位隆武皇帝也不怎麼再關心朝政。於是,南京幾乎成了馬士英等人的天下。可是,馬士英這些人也是聰明人,難道他們看不出南京的危局?

當然看得出來。可是,皇帝沒有辦法,他們這些依靠那些當地勢力地支持才能坐穩位子的大臣又能有什麼辦法去改變這個局勢?

沒有法。

那自然就只有等死!

於是,南京的小朝廷頹:了。

……

祟禎二十一年五月,衛國軍孔有德部南下,劉良佐、高傑這被南明倚為江北長城的兩大軍鎮投降,黃得功率軍北上與孔有德交戰,戰敗!同年六月,衛國軍第一集團軍渡過長江,攻克九江城,左夢庚戰敗請降。六月二十一日,李惟鸞率海軍進入長江水道,與沃爾姆斯與孔有德合軍包圍南京。

南京城內,兵部尚書史可法主張死戰,但面對衛國軍的強大壓力,最終,南明小朝廷選擇了投降。當然,投降人中並不抱括樂禎和朱慈,這父子兩人當時正躲在宮裡喝小酒,南京城投降之後,由李惟鸞派大艦送他們北歸。整個南京,惟有史可法一人於衛國軍進城的那一刻自於朱元璋陵墓之前。

祟禎二十一年七月中旬,沃爾姆斯進軍江西。部將耿仲明率部與李自成交戰,大順軍潰敗,李自成逃至九宮山,再無訊息。據聞其人是在意圖搶掠食物之時,死於當地百姓之手。

八月,祖大壽兵分兩路,進軍湖南、貴州。孫可望、李定國等大西軍殘部戰敗,逃往雲南,投靠國公沐天波。

九月,沃爾姆斯兵至廣州,李惟鸞海軍收服海南、廣西。

祟禎二十一年十二月,沃爾姆斯與祖大壽兩面夾擊,進入雲南。黔國公沐天波不敵,攜桂王朱由榔逃往緬甸。當時時,緬甸正發生權利之爭,沐天波等人寄人籬下,生存艱難。不久之後,祖大壽再次率兵南下,逼迫緬王將沐天波等人交出。沐天波本擬自盡,卻不料祖大壽拿出了來自北京的一封信,讀完信後,沐天波放棄抵抗,攜桂王前往北京「覲見」樂禎,同行的還有孫可望、李定國等人。

祟禎二十二年夏,衛國軍第二集團軍六萬騎兵突然進入外喀爾喀,多爾袞連戰連敗,最終戰死沙場。其弟多鐸失蹤!之後,第二集團軍回身橫掃西蒙古與外喀爾喀三部。

至祟禎二十二年底,華夏一統。

祟禎二十三年春節,楚鍾南下令廢除樂禎年號,改用華夏紀年,以秦朝一統六國之時為華夏元年,樂禎二十三年為華夏18711年。同日,廢六部,設國務院,制訂憲法,進行行政與法制改革。

四年後,華夏1875年,楚鍾南登基為帝。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7

LV:8 領主

追蹤
  • 450

    主題

  • 19387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