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 初唐第一猛將 作者:我自漫步 (連載中)

 
藍雙魚 2011-2-5 17:25:3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06 77210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0
第四十六章 研製步槍

    隨著年關的臨近,瀋陽城中變得熱鬧起來。街道兩旁的商販們正抓緊時間,大聲的吆喝著、推銷著他們所囤積的年貨。這兩年來,隨著東北戰事的平息,再加上李恪大力的發展商業,瀋陽城已經成為了整個東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城市。雖然仍舊還無法與關內中原地帶的大城市相提並論,但是卻大有迎頭追趕之勢。尤其是這兩年來,隨著遷入到瀋陽城內居住的人口越來越多,各種商販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原本設計可以容納二十萬人口的瀋陽城,大有人滿為患的勁頭。如果照著這個勢頭髮展下去,瀋陽城向外擴建將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而且這個提議已經在李恪回到瀋陽的時候,便擺上了他的書案。只不過城池擴大是一件大事,而且所消耗的物資也要用天文數字來形容。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李恪一時難以下定決心。

    還有一件事也使得李恪難以下定決心擴建瀋陽,那就是當初李恪被封為遼王的時候,當今天子封給他治地在營州。後來因為戰事的的需要,他才把都督府和遼王府暫時的遷往瀋陽。實際上來說,瀋陽城內的都督府和遼王府都不過是他的臨時行營,如今東北地區已經徹底的被平定,按照規定他現在就應該返回營州。只不過不論是當今天子還是朝廷中的官員,就像是得了健忘症一般,並沒有就此事提出什麼異議。但是李恪也知道,這只不過是暫時的現象,時間長了以後,朝中難免會有人那這件事說事。

    這也正是李恪為此大感糾結的地方,瀋陽城的發展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時刻,如果自己這個時候將王府搬回營州,勢必會給瀋陽城的持續發展造成深厚的影響,對於瀋陽城的今後發展沒有什麼好處。但是如果自己繼續留在瀋陽城,又會給朝廷中的有心之人落下口實。走與不走這個問題實在是令他倍感頭疼。

    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沒有了戰事,李恪已經無法再藉故逃避,所以每天都要到都督府內處理那些令他倍感頭疼的政務。李靖由於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從前,所以李恪早在兩年以前,便讓河間王李孝恭的小兒子李晦做了李靖的副手,來幫他分擔繁重的政務。這個李晦在史書中記載,就曾經在營州都督府擔任過長史之職,而且口碑還不錯。李恪將他任命為李靖的副手,倒是沒有改變歷史。

    有了李晦在旁協助,李靖的工作量大為減輕。在聽了李靖對他的讚許之詞以後,李恪索性將處理政務的事情交給了李晦,自己再一次做起了甩手大掌櫃的。對此,他還振振有詞的說道:上位者並不一定是全能者,關鍵就在於他是否善於發現人才,並且把這些人才安排到可以發揮他們長處的地方。李靖也知道這時李恪的託詞,但是也知道李恪確實對處理政務沒有絲毫的興趣,再加上李晦在目前的位置上又幹得如魚得水般的順暢,最主要的是他在面對繁瑣的政務時,不但沒有產生厭煩反倒甘之如飴,所以也就不再強迫李恪。

    有了大把空閒時間的李恪,再一次開始給孫思邈默寫藥書。如今的孫思邈也算是認了命了,踏踏實實的在瀋陽城中的道觀內住了下來。李恪不在瀋陽的時候,他便潛心研究和編寫他的藥書《千金方》,而李恪回到瀋陽並且有時間的時候,便鑽研李恪默寫出來的前世醫經。他現在已經把李恪視為了神人,一個對醫理沒有什麼研究的人,居然能夠將二十年前所看過的醫書,一字不差的默寫出來,而且其中還沒有任何明顯的錯誤,這需要何等的記憶。當然,他做夢也想不到李恪所謂的記憶,實際上是神仙採用仙術強行存進他的腦海中的,就算是想要忘記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有了李恪這個半吊子醫生的從旁協助,孫思邈研究編寫《千金方》的速度大大的獲得了提升。只不過如果他要是知道,自己苦心研究了幾十年的醫經《千金方》,早已經印刻在了李恪的腦海中,而並非是他對於醫藥方面的研究有多高超,是否會嘔血三升,然後氣得然後一命嗚呼。

    陪著孫思邈研究了幾日醫術,並且默寫出最後一部前世的醫書之後,李恪再也無法忍受這種平靜的生活,找了個藉口便不再去找孫思邈,而是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瀋陽的軍械製造局。瀋陽的軍械製造局的研究方向側重於對火藥的使用方面,這一點倒是比較符合他的口味。在他的倡導和提一下,製造局的工匠們開始研究火槍以及紙質彈殼的研發。

    不管是在這個時代還是在後世,大部分男人都會對各種冷熱兵器感興趣的。在沒有穿越到大唐之前,李恪便是槍械的愛好者,各種各樣的槍械雜誌幾乎擺滿了他的臥室。早在火藥被他製造出來之初,他便產生了製造步槍的念想,但是那個時候的條件還不成熟,即便是製造出步槍來,也只是最初級的火槍,而這種火槍不管是射程還是射速,就連殺傷力都無法與現在的大唐弩箭所能媲美,所以他這才將這個念頭壓了下去。

    如今,隨著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尤其是在煉鋼方面的應用,使得製造出來的鋼鐵質量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還不能生產合金以及無縫鋼管,但是卻也能夠勉強的達到要求了。於是,研製和生產步槍的念頭被他再一次拾起。

    槍管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下面需要考慮的就是彈殼問題。金屬彈殼還不能夠做到量產,直接便被他放棄。在他的記憶中只有關於紙質彈殼的簡單介紹,卻沒有任何的細節,也就是說他只知道有紙質彈殼的存在,但是並不清楚紙質彈殼的構造以及生產工藝。不過這並不能難倒他,可以肯定的是紙質彈殼肯定是比較結實的,而且還是防水防火的。反正有的是時間,慢慢研究就是了。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0
第四十七章 K98誕生

    貞觀十八年的春節在一場不大不小的將雪中到來,一大清早李恪便按照慣例給王府中的所有人發了一個紅包。紅包內的錢並不多,只不過是討個綵頭罷了,不過王府上下卻是一片喜慶,畢竟不是所有的大戶人家都會發紅包的,再說這些錢對於李恪來說不值一提,但是對於那些個下人來說,卻也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

    一大清早,瀋陽城內的大小官員便陸陸續續的來給李恪拜年,使得李恪一直忙碌到中午時分,才有了空餘時間。

    吃過午飯,李恪前往李靖的府邸,去給唯一需要他親自登門拜年長者拜過年以後後,便趕往了製造局。製造局屬於特殊部門,為了防止洩密的事件發生,製造局的工匠們以及他們的家眷,是不允許離開專門為他們建立的大院的。在這裡居住的所有人,他們的衣食住行全部由製造局統一採購,然後分發到各家各戶。由於是李恪親自命人督辦此事,所以製造局家屬院內的人,除了無法外出以外,其他的生活條件還是非常的優厚的。

    按說李恪完全沒有必要去給這些工匠們拜年,但是李恪知道必要的懷柔政策,往往能夠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所以才選擇了大年初一的下午,便帶著老婆孩子以及準備好的禮物,前往製造局的家屬院挨家挨戶的登門拜年,並且送上新年的禮物與祝福。

    他的這一舉措出乎所有工匠們的預料,當見到遼王殿下和王妃殿下居然給他們來拜年的時候,一個個都激動得傻了一般連一句整話都說不出來。這裡的住戶比較多,往往是工匠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李恪就已經帶著王妃去了另外一家。

    他的舉措所帶來的好處就是,正月初二一大早,工匠們便自發的回到各自的崗位之上,重新投入到緊張的研製工作當中。李恪也沒有想到會是這麼個結果,他這麼做的用一起是非常簡單,就是希望那些個工匠們瞭解到他還是非常關心他們的,僅此而已。在他得知工匠們自發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以後,愣了許久才對身邊的親衛說了一句令人琢磨不透的話:這個時代的人果然是誠不欺我!

    正月底,北海城的房遺愛派人給李恪送來了整整十口木箱的金銀珠寶,卻什麼也沒有解釋。李恪知道這些財寶的來歷,一定是與自己上一次去北海港時,給他提出的練兵方法有關,於是讓那名押運財寶的副將帶話給房遺愛:做的不錯繼續努力。同時,又讓他給房遺愛帶去了一瓶專門為他煉製的丹藥。

    三月底,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後,紙質的彈殼終於被研製成功。這種通過底火引燃彈殼內的火藥,然後將子彈頭髮射出去的紙質彈殼,已經與後世的金屬彈殼沒有什麼區別,而且製作工藝也比較簡單,一名經過培訓的熟練工匠,通過簡單的模具一天的時間便可以生產上千顆的紙質彈殼。

    和後世的武器製造不同的是,在李恪的監督和指導下,瀋陽軍械製造局的工匠們,是先實驗製造出了子彈,然後再著手研究槍支。對於一名武器愛好者,甚至可以說是發燒友來說,後世的大部分槍支的構造圖,都是他們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有了這些知識,再加上一幫能工巧匠們的配合,研製出一種結構簡單的步槍,簡直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只用了半個月不到的時間,模仿二戰德國名槍K98製造出來的第一支步槍,便擺在了李恪的面前。這支步槍的圖紙是李恪親手繪製的,摸著這支與印象當中毫無二致的步槍,李恪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在那個時代裡,他無數次的在睡夢中擁有過這樣一直步槍,如今當它真的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的時候,他甚至很久都無法相信眼前的這一切都是真的。

    “這個槍的性能如何,有沒有經過試射,射程是多少?”

    “回稟殿下,已經試驗過了,不過效果不是很好。”負責把試驗型步槍送給李恪的那名工匠畢恭畢敬的說道。“射程可以達到兩百步左右,不過一百步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內殺傷力非常強大,到了二百步的時候就很難穿透生牛皮。除此之外,連續發射十五發子彈過後,槍口就會逐漸變紅,再繼續射擊就會嚴重的影響子彈的射程。”

    “哦?這麼說來還是製作槍管的鋼鐵硬度和散熱性不過關啊!”李恪聽後不由得嘆了口氣,自己只是知道後世的鋼材中有錳鋼、碳鋼工具鋼等高硬度的鋼材,但是具體的製造方法就不是他這個玻璃廠的工人所能知道的了。如此看來,要想研製出適用於製作槍管的優質合金鋼來,絕非是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的,這些也就只能依靠工匠們自己進行反覆的試驗了,自己是什麼辦法也沒有了。

    不過以目前的技術來看,能夠一口氣射擊十五發子彈,本身就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一般的戰鬥中,弓箭兵是根本就沒有機會射出十五支弓箭的,當然弩箭兵不包括在內。

    再說了,能夠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外發射,這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了。要知道弩箭兵雖然可以在一百五十步連續發射,但是屬於不可控的覆蓋式射擊。但是步槍卻可以做到精確射擊,而且在穿透力和殺傷力方面具有優勢,如果真的可以在軍隊中普遍開來,其殺傷效果遠遠要大於弓箭和弩箭。

    想到這裡,李恪的心思再一次的活泛起來,一把抄起桌上的步槍,對著前來送槍的工匠說道:“走,隨本王去試槍,如果能夠令本王滿意的話,一定重賞所有參與研製的人。”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0
第四十八章 尷尬的射擊成績

    一行人跟隨在李恪的身後前往外面的試射靶場,靶場就位於廠房後面的空地之上,由於靶場同時還要為正在研製中的新型大炮提供場地,所以面積非常的龐大,而步槍由於射程要比大炮的射程近很多,所以只是佔據了靶場的一角的不大的一小塊地方。由於要測量步槍的射程,所以從一百步的距離開始,每隔十步就要設立一個木質的標靶,而每個標靶之間的橫向距離大約有三步左右的距離,以避免試射的時候不小心打到別的標靶之上。

    前一世的時候,李恪雖然可以稱之為武器發燒友,但是受家庭條件的限制,別說沒有摸過真槍,就連仿製品也不曾親手摸過,如今終於有機會手握真槍,而且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射擊,李恪的心中難免還是一陣心潮澎湃。

    此時正值春末夏初,在東北地區正值風季,不過今天的風並不算大,只有二三級風的樣子,非常的適合進行射擊。站在用於放置步槍和子彈的磚制檯子前,李恪在拿起步槍的同時,心中默默地念叨著從前世的書本雜誌中學到的設計要領。等到感覺到自己的心緒平靜了下來,並且將所有應當注意的事項都溫習了一遍以後,緩緩地將步槍舉起做出一個無比標準的立式瞄準姿勢。

    當缺口、準星、目標三點連一線後,李恪扣動了扳機,隨著一聲清脆的響聲過後,子彈呼嘯著向著遠方的一百步標靶射去。一百步換算成後世的距離也不過一百五十米,按說當子彈擊中木質的標靶後應該發出聲響才對,但是等了半天也沒有聽到響聲傳過來。莫非因為有風的緣故,再加上聲音過小才沒有聽到?李恪暗暗想道:不等了,先試射十發子彈過過癮再說!想到這裡,他拉動槍栓將槍膛內的子彈殼退出以後,再一次的進行瞄準、射擊。

    十發子彈射擊完畢,還不等他開口說話,身邊的一名親衛便主動屁顛屁顛的向著標靶跑過去。過了半天,那名親衛這才磨磨蹭蹭的將標靶放在身後走了過來。早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自己的射擊成績的李恪,見狀笑罵著說道:“去的時候比兔子跑得還快,怎麼回來的時候就變得這麼慢了?千萬別告訴本王你缺乏鍛鍊跑不動了,否則的話本王明天就罰你圍著瀋陽城跑三圈去!”

    那名親為見狀,頗有些尷尬的將藏在身後的標靶拿了出來。李恪接過標靶看了看上面的彈孔,除去有一個是擦著標靶的上方飛出去以外,其他的彈孔都在九環和十環之間。當時的標靶雖然也是從內到外一環套著一環,中間同樣有著紅心,但是並沒有標明環數,後來還是在李恪的提示下才在上面註明了環數的。

    看著上面的環數,除去第一槍沒有環數外,其他的九槍居然能夠打出這麼好的成績來,這對於第一次打槍的李恪來說還是非常滿意的。“想不到本王的射擊天賦還……”話還沒說完,李恪突然間發現,標靶上那些靠近紅心的彈孔,看上去顯得有些異常。對,就是異常!按理說子彈擊中木質標靶,留下的彈孔應該是渾圓的才對,但是標靶上的彈孔雖然也是圓的,但是圓孔的邊緣處顯得過於粗糙,用手指摸了摸彈孔,居然還有一些毛刺,而且彈孔顯得前寬後窄。

    頓時,李恪立刻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難怪親衛去的時候這麼積極,等到回來的時候卻磨磨蹭蹭的,原來是自己的射擊成績非常之糟糕,居然只有一槍勉強的上靶,其餘的九個彈孔都是那個親衛怕自己難堪,用隨身攜帶的短刀挖出來的。想到站在自己身邊的這些個工匠,那都是整日裡都和槍支打交道的人,親衛的那點小聰明他們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只不過自己的身份擺在這裡,他們要給自己留點面子罷了。想到這裡,即便是李恪的臉皮再厚,也難免要徹底的紅透。

    就在李恪尷尬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的時候,一名站在身邊的工匠先是一聲驚呼,然後這才說道:“咦?我說這經過仔細調校的槍怎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偏差,原來是刻度方面出了問題!殿下,都怨我昨天試槍的時候不小心,在試射完二百步的標靶後,忘記將刻度調回來。現在我已經將刻度調回到一百步,這回您在試一試吧。”

    雖然那名工匠是在為自己解圍,但是整個槍的設計圖紙都是自己畫出來的,而自己在射擊的時候居然忘記了調整刻度,怎麼說也是自己自擺了個烏龍才對。有心不再射擊以免再次難堪,但是又不想讓所有的工匠都看自己的笑話,於是咬了咬牙後再一次拿起步槍,將一排十發子彈壓入槍內後,再一次舉槍射擊。

    先前的那名親衛再度屁顛屁顛的跑了過去,不過這一次很快的便再一次回到李恪的身旁,並且異常興奮的說道:“殿下您看,最少的也是七環,還有一個十環呢!”

    李恪聞言向親衛舉起的標靶看去,果然十個渾圓的彈孔全部都在七環以上的區域內,其中還有兩個八環一個十環,加到一起就是七十五環。第一次射擊就能夠得到如此高的環數,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身旁的工匠們紛紛的上前讚揚。

    見到自己沒有丟了面子,心內不禁鬆了一口氣,表面上卻還做出一副寵辱不驚的表情,說道:“本王能夠打出如此好的成績,除了運氣使然以外,還說明諸位工匠在製作工藝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然的話也做不到如此的精準。你們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製造出如此精良的槍械來,想必這段時間以來一定非常的辛苦。這樣吧,本王批准你們回家休息十天,十天後再來繼續你們的工作。除此之外,本王還會向朝廷給你們請功的,到時候所有人都會受到朝廷的嘉獎令的!”

    工匠們聽後紛紛上前施禮,他們都知道李恪既然發話,就肯定會兌現的,尤其重要的是,李恪雖然沒有說要給予他們物質上的獎勵,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這一次的獎勵肯定少不了,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講,那些嘉獎令有沒有都兩可,只有到手的實惠才是最要緊的。

    離開製造局,正趕上前來尋找他的親衛,親衛告訴他李晦有重要事情要向他匯報,希望他能盡快的去一趟都督府。都督府離李恪的王府並不遠,一見到厚厚的各種奏摺就頭疼的李恪輕易地並不去那裡,不過有李靖和李晦兩個人在那裡坐鎮,大小事務都能夠得到妥善的處理,一般的情況下是不會找自己去的,如今居然有重要的事情要自己去商議,就說明事情已經相當的嚴重,他們已經無法處理。可是現如今四方安定,又沒有什麼戰事,他們還有什麼處理不了的呢?問親衛的時候,親衛也是搖頭不知,趕緊催馬趕往都督府。

    來到都督府,還沒有進入到房中,遠遠的便可以看到李晦正在房中來回的走動,並且不時的向門外張望,當見到李恪來到以後,趕緊出門過來迎接他。“殿下,出事了,出大事了!”

    李恪聽後眉頭不禁一皺,問道:“什麼事值得你如此的慌張?”

    “殿下,剛剛接到西北發來的急報,李忠的三萬在尼塞河畔遭遇到西突厥的伏擊,經過數日的激戰損失了七千人馬後才得以突圍,不過軍中的神威大炮在這一戰當中幾乎損失殆盡。如今正在那倫城內進行休整,據報那倫城外已經有西突厥的騎兵身影出現,想必是西突厥還想攻打那倫城。除此外,姜文暉在得知李忠被襲後,迅速的派兵前往支援,但是一路之上遭受重重阻撓,百餘里的距離內居然連續作戰十餘場,雖然殺敵近萬卻遲遲無法繼續前進。”

    李恪聽後不禁眉頭一皺,道:“這個李忠在搞什麼鬼?半個月前才發來信件說接連獲得大勝,怎麼才過了這些時日,就敗得如此的慘?還有這個姜文暉也是,跟在本王的這麼多年所學到的知識都讓夠吃了嗎?手握四萬重兵,又有神威大炮做後盾,居然遲遲的不能和李忠會和,真是廢物之極!”

    剛說到這裡,李恪突然間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那邊的情況絕非信上所說的那麼簡單。首先來講西突厥總共也就不過十餘萬人的軍隊,即便是遇到李忠或者姜文暉中的任何一支部隊,在大唐軍隊犀利的炮火支持下都很難取勝,更不要說還要分兵兩線同時作戰了。可是現如今的情況卻是,李忠在損失七千人馬後才勉強脫出包圍圈,而姜文暉卻在對方設下的重重阻隔前寸步難行,這需要對方同時出動多少人馬才能做的到!這裡面肯定有問題,肯定不會是只有突厥一家的力量在與他們作戰!

    想到這裡,再次說道:“李晦,你趕緊草擬一份文書,用最快的速度給姜文暉和李忠二日送過去,告訴他們當地的情況有變,與他們作戰的部隊絕非只有突厥一家,所以在今後的交戰當中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當地的情況確實超出他們的掌控能力,本王允許他們向後撤離到安全地帶進行休整。另外告訴他們,本王希望看到的是他們穩步的向外擴張,一點點的蠶食掉突厥的有生力量,而不是盲目的去作戰,為了獲得勝利而損失大量的士卒。他們麾下的每一名士卒都是我大唐的財富,我決不希望這些個財富被他們隨意的揮霍掉!還有就是他們如果缺乏足夠的補給,可以先向當地的大唐駐軍去借,隨後就會有大量的補給從我們這裡運往那裡的。”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0
第四十九章 西域戰事

    李晦聽完李恪的話後不由得一愣,然後面露難色的說道:“殿下,從咱們這裡到西域至少有近五千里路,從咱們這裡向那邊直接運送糧草,抵達那裡的時候一萬斤糧草恐怕連兩千斤都剩不下,這個代價是不是太大了?咱們恐怕難以為繼啊!”

    李恪聽後也不禁嘆了口氣,頗為無奈的說道:“唉……你說的這些我又何嘗不知道呢!都是我當初對那裡的估計不足,才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給朝廷發一份奏報吧,希望朝廷能夠幫助我們往那邊先運送一批給養,就說我們這邊會盡快的將這批給養給朝廷運送過去的,這樣一來還能夠減少一部分路途上的消耗。”

    李晦猶豫了一番,還是說道:“殿下,我認為以我們目前的情況來看,繼續徵繳突厥並非是上好的時機。與其空耗如此巨大的糧草,倒不如先讓姜文暉和李忠他們回來,等我們這裡準備充足以後,再度派出大軍前往征剿。屆時勢必能夠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蕩平突厥的勢力,平息我大唐北部的隱患。”

    李恪聽後低頭沉思了一番後,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按說你的建議非常的有道理,現在確實並非是征剿的最佳時機。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如今我營州轄地內屬於大唐的百姓,比例已經不足四成,再按照目前的勢頭髮展下去,最多只要二十年的時間,這個比例將會降到三成。要知道任何一個地區,佔據統治地位的民族數量一旦不具有足夠的比例,勢必會造成這一地區局勢的不穩定。而我之所以這麼做實際上就是通過對外征戰,來達到消耗其他民族有生力量,從而達到穩定的目的。這一點不管是靺鞨族也好,還是突厥人也罷,他們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他們現在都沒有能力反抗我的決定,這才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所以我必須要讓他們繼續在那裡征戰,即便是不能夠獲勝,也必須將這些人留在那裡。”

    李晦聽後恍然大悟道:“原來殿下是抱著這個目的才出兵的!我說殿下為何剛剛從西邊回來,甚至都不等我們這裡籌措出足夠的糧草,便迫不及待的下令他們西征!看來我還是經驗太過缺乏,以至於連如此簡單的事情都看不透。”

    李恪微微一笑道:“要不然我為什麼一再的叮囑你,要多和李靖學習,在這方面他可是我大唐無人可及的。”

    一個月後,李恪再度接到李忠的來信,信中提到自上一次發出信件以後的第八天,西突厥的六萬大軍對那倫城發動圍攻,在守城的以前兩百名士卒的協助下,接連擊退突厥人的數十次進攻。在突厥人發動圍城戰的第十一天,姜文暉所率領的四萬人馬,終於衝破重重阻撓來到那倫城,經過一夜的苦戰在雙方裡外夾擊下終於將突厥人擊退。此戰過後,大唐軍隊以五千人的陣亡代價,換取了殲敵兩萬三千人的輝煌勝利。不過此戰過後由於己方傷兵滿營(戰爭中傷兵的數量遠遠的要高於陣亡數量,但是在上報的時候通常不會將傷病數量上報),再加之此番作戰過後盔甲兵器損耗巨大,尤其是火器方面已經消耗一空,故而短時間內將無力繼續征剿突厥。

    又過了四個月的時間,從長安方面運送出的補給終於抵達那倫城。而李忠和姜文暉手下受傷的士卒,在經過幾個月的休養也終於恢復了健康,在得到了給養補充尤其是火器的補充之後,再次對突厥發動進攻。

    自從在那倫城戰敗後突厥人便不再與李忠和姜文暉的部隊發生正面交鋒,一直利用他們騎兵速度快,轉移迅速的特點與他們進行運動戰。這期間雖然經常發生交戰,但是每一次的交戰結果,雙方都沒有大的傷亡出現,最多的一次傷亡也不過是李忠的部隊,在被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的情況下傷亡了近百人,這種不痛不癢的傷亡對於雙方來講都是不值一提的。

    西突厥此時佔據的土地大部分位於天山以北的地區,這裡從九月初便開始天降大雪,只不過剛剛進入冬季的降雪,還不足以支持大唐軍隊的雪橇在上面劃行,必須要等到氣溫徹底的降下來,並且讓寒風將積雪中的空氣吹走,使得積雪變得結實以後,雪橇才能真正的派上用場。

    進入十月以後,接連的幾場大雪使得地面的積雪已經摸過了膝蓋,這也突厥人的行動受到很大的制約。不過這倒是令大唐的士卒如魚得水,在被突厥人整整壓制和襲擾了一個多月的他們,終於有了出一口惡氣的機會。在十月中旬的一場大雪過後,如同雪原中的幽靈般神出鬼沒的大唐軍隊,在後面的十天裡居然轉戰數百里,並且一口氣殲滅了突厥人的四個部落。

    這四個部落相距甚遠,而且並不在一條線上,西突厥可汗在得知消息後對著地圖按照他們襲擊各個部落的時間研究了許久,也看不明白對方的行軍路線,以及接下來有可能會對哪一個部落發動襲擊。就在他們正在為此事而著急和大惑不解的時候,突然間又接到一個部落遇襲的消息,當他們再一次將遇襲的部落在地圖上標出印記後發現,根本就沒有什麼規律可言,甚至於最後一個遇襲的部落的位置,正位於遇襲的第一個部落和第二、第三三個部落之間靠南的方位,這與他們所襲擊的第四個部落,直線距離至少有近二百里的距離,這還不包括兩地間還隔著一座山脈。對方是如何在五天的時間內,尤其是在沒過膝蓋的雪地上,趕了如此遠的路程的呢?莫非他們都長了翅膀會飛不成?

    不去說突厥人捉摸不透大唐軍隊的行蹤,單說他們的第五次襲擊突厥人的部落後,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無意中發現,這個部落中不僅僅有突厥人,還有一支數量過千的大食國的軍隊。大食國的士卒不論是從裝束上看還是在長相上看,都與突厥人有著很明顯的差距,即便是一個對這兩個民族沒有任何瞭解的人看了,也不會將他們所認為是同一個民族的人。

    會是巧合嗎?聯想到春季作戰時的情景,如果沒有大食國的軍隊參與其中的話,單單憑藉突厥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同時在兩條戰線上與李忠和姜文暉作戰的。當時一定是大食國的部隊化裝成突厥人的部隊參與了戰爭,只不過大家當時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罷了。既然大食人也參與進了這場戰爭,並且使得大唐的軍隊在雙方交戰之初吃了大虧,那麼也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只要有機會的話肯定也不會讓他們好過的。只不過當下距離大食國的國境太過遙遠,否則的話他們是不會介意到大食的國境內去轉一圈的。

    臘月底,遠在瀋陽的李恪收到了李忠的來信,信中提到了大食國參與了戰爭這件事,並且匯報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戰況。進入冬季以後的戰況總的來說尚可,只不過西突厥佔有的土地太過於遼闊,再加上他們對於這裡的情況並不是十分的瞭解,除了最開始降雪的那段時間掃蕩的突厥部落比較多外,進入到十一月以後經常是十天半月也找不到一個突厥人的部落。再加上這裡的氣溫比東北地區還要低很多,穿得再過厚實也難以避免士卒們被凍傷,所以在進入十二月份以後,他們在掃蕩了一個中型的突厥部落以後,便在這裡臨時的駐紮了下來,等到天氣轉暖以後再度出動。

    如今的瀋陽製造局內,步槍的製造已經進入到批量生產階段,不過李恪並不打算生產過多的步槍,首先來講目前的煉鋼水平還遠遠達不到製造後世的槍管的水平,往往是十槍過後槍管就會發熱,再繼續發射的話就容易變形。其次是以目前的水平來看,短時間內射程上不會再有明顯的提高,而目前的射程則基本上與連弩持平,但是連弩不但可以連續發射,而且殺傷力上也並不比步槍遜色多少,當然如果對方全部都披掛鐵甲除外。最主要的一點是連弩的成本低於步槍,這在和大程度上就決定了在短時間內,步槍無法取代連弩的地位。

    當然步槍也並不是一無是處,它的實際殺傷力還是要高於連弩的,之所以顯現不出它的優勢,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士卒並非是人人都可以穿皮甲的,鐵甲就更加不要去想,同樣是一佰五拾步的射程,他那個樣都可以殺死人,它的威力就不夠明顯。當然,如果連續發射的子彈的數量可以明顯的得到提高,步槍的優越性便可以體現出來了。畢竟弩箭射中人的身體後,只要不是重要部位,就不會喪失戰鬥力,但是被步槍子彈擊中的話,不管擊中哪裡都是一個大窟窿,百分百的會令人失去戰鬥力。

    也正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李恪在經過一番考慮後,最終決定裝備一支兩千人的步槍隊。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講,巨響還是非常的具有威懾力的,儘管現在生產的步槍具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是關進時刻沒準還能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1
第五十章 三年

    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逐漸的流逝,一轉眼間距離李忠和姜文暉出征突厥已經是三年的時間,時間也已經到了貞觀二十一年春。在這三年的時間裡,針對突厥的戰爭並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過雙方的戰爭卻始終沒有停止過,不過卻形成了一種拉鋸戰。每年的四至九月這半年的時間裡,氣候溫暖適宜突厥的騎兵作戰,所以他們在交戰時也就略佔上風,而十月到來年三月的半年時間裡,天寒地凍的天氣則適合大唐的軍隊活動,也就在交鋒的時候佔據上風。

    不過總的來講還是李忠和姜文暉方面略佔上風,因為在這過去的三年裡,他們麾下的士卒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恢復到了出征時候的兵力,並且在不知不覺中將突厥人向西趕出了數百里。如今他們麾下的部隊,已經不時的可以進入到大食的境內擄掠一番以補充給養。自從他們出征以來,只有在被突厥和大食的聯合部隊算計一番之後,得到過一次來自長安的給養補充。從那以後果然如同他們出征前李恪所說的那樣,一切都要靠他們自己從當地解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他們最犀利的進攻手段——神威大炮的炮彈,由於得不到來自後方的補充而失去了效用。沒有神威大炮的支援,他們也就無法在短時間內在與敵作戰當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戰爭也就這麼無休止的繼續了下去。

    雙方交戰的初期,除了大食和西突厥以外,大唐在西域地區的屬國石國、康國以及安息國都曾經明裡暗裡的對他們進行過支援,為此李忠和姜文暉在抵禦住了對方前期的猛烈進攻後,終於也有時間騰出手來教訓這些不安分的屬國。這三個屬國與後世新疆地區的那些個佔據一城便可以稱之為國小國不一樣,都有著數千里的疆域,而且領土上還擁有著數座乃至十數座城池。他們的做法非常的蠻橫,直接率領大軍攻打下這三個屬國的各一座城池,並且將之據為己有。

    實際上李忠和姜文暉早已經想明白了讓他們西征的真正目的,所以從第二年開始他們進攻西突厥的勢頭,就已經逐漸的減緩下來了,只不過維持著不斷的保持著戰爭狀態罷了。朝廷在得知他們攻打下了三座城池以後,只不過派出使者前往西域將三個屬國的國君和他二人分別訓斥了一番,不過既沒有下令讓他們將城池交還給三國,也沒有就他們的行為進行說明便沒有了下言,他二人見狀也就心安理得的將這三座城池劃歸到了他們個人的名下。對此三個屬國在知道自己有錯在先,經過一番抗議無果的的情況下,也就只好捏著鼻子認下了這個既定事實。

    他二人將這三座城池中,靠近西突厥卻又相鄰的兩座城池分別設置成了自己的將軍府,而他們身後東方的那座城池則作為後勤補充基地,以提供兩人外出作戰的物資。除此之外他們每年秋冬時節還會向長安派出一支商隊,除了將西域出產的物品販運到大唐外,還會送去財物上交給朝廷作為三城的賦稅,做起了有實無名的土皇帝,對此朝廷同樣的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的態度。而他們二人也知道,別看他們如今手握著數萬大軍,在這裡可以橫行無忌的四處征戰,到處的進行掠奪。但是他們所針對的對象只能是對他們抱敵對態度的西突厥和大食國,如果再敢把手伸向大唐的屬國,大唐會不會出兵他們不敢說,但是他們的主子遼王李恪絕對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率領著精銳的營州兵過來將他們剿滅的,所以他們始終不敢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而是老老實實的繼續與突厥和大食糾纏不休。

    這三年來大唐內部還算得上是風調雨順,而對外除了李、姜二人那裡外又不需要作戰,從而使得國庫變得越發的充盈起來,百姓的生活也是逐年的得以提高,這對連年作戰的朝廷來講,是一個難得的恢復以及休養生息的好機會。

    李恪早在三年前的秋季,決定組建一支兩千人的步槍隊的時候,便已經派人將步槍的設計圖紙以及實物樣品送回了京城,至於朝廷方面是否會組建步槍部隊,那就並非是他所關心的事情了。而朝廷方面在收到了李恪送來的設計圖紙以及實物樣本後,經過一番激烈的廷議後,作為弓箭兵的補充兵種,步槍兵還是有必要存在的,於是決定組建一支五千人的步槍部隊並且劃歸到禁軍編制內。

    紙質彈殼的出現使得不管是營州製造局,還是朝廷的工部製造局的心思都活泛了起來,在他們看來炮彈不過是子彈的放大版,只要將子彈的彈殼按照一定的比列放大,便可以製造出相應的炮彈來。但是三年來的無數次的失敗證明,事情絕非是看起來那麼的簡單。這其中最為令他們頭疼的事情就是,該如何解決讓炮彈彈頭在指定的位置爆炸。最初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是通過彈殼裡的火藥燃燒,從而產生推動力使得子彈射出,那麼只要像以前那樣在炮彈的彈頭底部安上一個引線,利用彈殼內的要引燃引線便可以了。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彈殼內的火藥可不會按照他們的想法,從引線的頭部開始引燃,而是同時將整個引線引燃。炮彈彈頭的內部雖然也有一小段引線,但是那能有多長,第一次試射的時候,炮彈剛剛離開炮筒便發生了爆炸,也就幸虧是進行試驗,彈頭內的火藥並不多,更加沒有添加鐵釘、鋼珠之類的輔助物品,但是即便是如此仍舊使得站在大炮旁邊的十幾位工匠被炮彈的碎片炸傷。

    有了這一次的慘痛教訓,工匠們再進行炮彈研製的時候都小心了很多,但是三年的時間已經過去,卻始終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而李恪在前一世畢竟不是軍火方面的專家,而他所購買的那些軍事方面的書籍、畫冊更是不可能教人如何製造炮彈,再加之他所掌握的知識也早已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他們,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他也已經不可能再提出什麼有用的建議,一切都只能依靠工匠們自己摸索了。

    此時距離唐太宗御駕親征百濟已經過去了五年的時間,在這五年的時間裡,大唐一直對百濟地區採取懷柔政策,以盡快的恢復當地的經濟。然而大唐的懷柔政策並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倒令當地人認為大唐這麼做是柔弱的體現,在當地一些不甘心就此沉淪的破落貴族的挑唆下,當地的民眾不斷的發動旨在推翻大唐統治的暴亂。

    大唐當初打下百濟之後,便定下了懷柔為主的調子,所以為了不刺激百濟當地百姓的神經,很快便將大軍撤回本土,僅留下數千兵馬作為維護當地治安。一開始百濟人發動暴亂的時候,人數較少而且多為自發的,組織者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性,所以很快的便被大唐在當地的駐軍給鎮壓下去。但是隨著發生暴亂的逐漸升級,開始有一些接受過教育的人參與其中,這樣的人通常都比普通百姓的見識要高出一大截,他們善於組織和鼓動百姓的情緒,甚至於還有些曾經當過兵甚至於做過軍官的人加入其中,這些人通常都擅長練兵和指揮作戰,有了這些人的加入,發動暴亂的勢力也就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大唐在當地的駐軍再想進行鎮壓,就變得異常的困難。

    當百濟發動暴亂的勢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早就對百濟心存覬覦知心的新羅國王,又適時的跳了出來,從暗中扶持並提供兵器裝備其中幾股實力比較強大的勢力。很快的,百濟的大唐駐軍便被這些個層出不窮的暴動,給折騰得焦頭爛額,求援的信件如同雪片般的送往京城長安。

    如果不是因為李恪事先便向李世民提及,等到新羅方面見到大事可為,忍不住跳出來的時候,再出兵連同新羅一起剿滅,從而徹底的將這裡的隱患消除,李世民恐怕早就忍不住要再一次御駕親徵了。

    事情果然如同李恪事先預料的那般,當新羅見到大唐遲遲的不肯向百濟方面派出援兵,便再也忍不住要跳出來了。不過新羅王還是留了個心眼,並沒有直接出兵佔領大唐所佔據的百濟領土,而是打著幫助宗主國平叛的旗號,將百濟叛亂者所佔據的靠近新羅國境的土地收入囊中。當見到大唐方面沒有就此事發表任何意見後,膽子也就變得越發的大了起來,一口氣將泗沘城以南的地區全部侵佔,就連北部的黨項城、南川停、金突城等大城也盡數收歸己有,僅餘下周留城、任存城、熊津城以及泗沘城四座城池,仍舊控制於大唐的手中。

    眼見出兵時機已經成熟,李恪在請示了朝廷以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北海城的房遺愛統帥北海艦隊的三萬大軍從東面沿海路直撲新羅人的國都金城。而李恪則率領三萬大軍從陸路經平壤直接進入到百濟境內,首戰便在南川停將駐紮在這裡的兩千新羅軍以及數千百濟的反叛軍盡數消滅,又下令全軍封鎖住城池的四個出口禁止城內所有人出入,最後下令炮兵向城內連續發射了近百枚燃燒彈。直至全城完全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這才下令繼續向南開進。

    期間曾有將領有些不忍,對此李恪不屑的說道:“鴨綠江以南的這些人,除去我大唐人以外都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大狂妄之輩,從來都不知道感恩,與其留著他們浪費糧食,倒不如盡數屠戮乾淨省心。”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1
第五十一章 滅新羅 上

    作為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對於半島上的人那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的。北邊的那個國家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生活在鴨綠江邊的國人,只要能夠給他們一頓飽飯吃,那邊的女人就會趨之若鶩的偷渡到這邊來,即便到了這個地步這個國家,卻仍舊自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國家。幾十年前為了拯救這個國家,我們的數十萬英雄兒女永遠的長眠在了那片不屬於自己的國土上,但是根據前一世去過那邊旅遊的朋友說,他們那裡的導遊居然不知道我們的人,曾經幫助過他們抵禦過聯合**的入侵,在他們的認知當中,是他們的領袖率領著他們英勇的抵抗住了外國勢力的入侵,從此以後前一世的李恪便再也不對這個忘恩負義的國家抱任何的好感。

    至於南面的那個國家,就更加的變態。在他們的眼中,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只要是這個世界上的名人,就都與他們的祖先有著這樣那樣的聯繫,都是他們先人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留下的後裔。而作為他們近鄰的中國,幾乎所有的發明創造,甚至於傳統節日都是剽竊自他們的傳統。甚至於一些他們國家的所謂學者,經過一番研究還將諾大的中國領土,全部的劃歸到他們所謂的歷史當中的國家的控制範圍之中。

    對於如此恬不知恥的行徑,李恪實在是不知道該用什麼話語來形容他們。罵他們都是在抬舉他們,唯一能夠令他們閉嘴的方式,就是將他們徹底的從這個世界上抹殺掉。前一世的他只不過是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即便是有這個想法,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到。但是老天有眼,讓他來到了這個時代,並且賦予了他顯赫的地位以及掌握著這個時代最為強大的武裝力量。於是他便一直再等一個機會,等著對方主動地跳出來挑釁自己的權威,這樣的話他就有名正言順的藉口對他們施加殘酷的鎮壓與屠殺。

    說來也是湊巧,正當李恪準備大開殺戒的時候,一個同樣在他的鎮壓與屠殺的名單當中,只不過一時間還來不及尋找到藉口的海外島國,卻在這時不知道出於何種目的跳了出來,參與進了對原百濟國的領土爭奪上邊來。

    李恪率領著三萬大軍剛剛離開南川停,便接到了來自泗沘城的求援信。新羅國的軍隊還沒有靠近泗沘城,一群騎著矮種馬,身材並不比大號的冬瓜高出多少的倭**隊,目前已經在叛軍的引領下迅速的向著泗沘城靠近,如今距離泗沘城只有不過百餘里的距離,最晚將於兩天後抵達泗沘城。如今的泗沘城中只有兩千餘大唐的士卒,對方的總兵力卻至少是大唐軍隊的十倍,而泗沘城內看似還算平靜,但是已經是暗湧流動,城內的百姓隨時都有可能隨著叛軍的到來,配合叛軍爆發暴亂,情況已經萬分的危急。目前雖然已經將熊津城內的兩千駐軍盡數調來協助守城,但是形勢仍舊不容樂觀,所以還望大軍盡快趕來支援。

    然而李恪的大軍距離泗沘城至少還有四百多里的路程,沿途多有山路不說,不管走哪一條路前往泗沘城,都至少要面臨兩座以上的郡城阻攔。就算是每座郡城攻打下來都只需要一天的時間,最終抵達泗沘城的時間都不會低於八天。可以這麼說,倭國人的突然參戰,徹底的打亂了李恪事先的作戰計畫,使得原本可以輕鬆應對的局面,陡然之間變的嚴峻起來。當然,這裡所說的嚴峻並非是形勢變得對李恪的作戰不利,進而導致此番出戰的最終失利。這裡所謂的嚴峻是指泗沘城的形勢變得嚴峻,非常有可能會因此丟掉此城。不過這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並不大,大不了守衛泗沘城的大唐軍隊撤出那裡便是。

    相反的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倒是給了李恪在平定完半島的叛亂以及新羅國後,繼續對倭國出兵的藉口。只要將新羅和倭國徹底的消滅之後,對於呂宋島的開發也就隨之可以進入到日程之中。不過這些都是後話,要等到將新羅和倭國評定以後才會按部就班的實施,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儘可能快的趕到泗沘城解圍。不管怎麼說,泗沘城作為前百濟國的都城存在,它的所屬權具有很高的象徵意義,一旦被叛軍和倭國的軍隊打下來,勢必會極大的提升他們的士氣,進而會對今後的平叛戰爭增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離開南川停,李恪立即將麾下軍隊分為兩路,一路領兵一萬五千人沿著東線一路殺奔泗沘城,而他則率領另外一路沿中路直接向南開進。分兵前李恪再三叮囑東路將領,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泗沘城外,沿途所經過的城鎮,只要敢於抵抗的,一律用炮火將之徹底的摧毀,不用顧及對方的傷亡情況。

    李恪所率領的中路大軍,只用了三天的時間,便突進到了湯井郡,這期間共經過了一座郡城、五座縣城。說起百濟,甚至於連新羅也算在內,他們國內的郡城、縣城之多,簡直已經到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步。就拿百濟來講,所佔據的面積不過相當於朝鮮半島的四分之一,如此之小的面積上,居然設立了三十八個郡城、一百零一個縣城,另外還有三個州、一個小京。而當時整個百濟也不過二百餘萬的人口數量,其中的五座都督府的人口數量都超過了二十萬人,而泗沘城更是擁有三十餘萬人口,這就已經佔據了原百濟總人口的一半。剩下的再分散到如此眾多的郡縣平均下來,每個郡也不過不到三萬人的規模。按照當時大唐的設置,每戶人口按照八人計算,也就是三千餘戶的樣子,而當時大唐縣制的劃分為六千戶以上為上縣,三千至六千戶為中縣,三千戶一下為下縣。也就是說百濟的郡城充其量也不過相當於大唐中等縣的規模,至於他們所謂的縣城充其量也不過就相當於大唐的一個鎮子。只要對方敢於負隅頑抗,李恪便會毫不客氣下令炮兵進行炮轟,等到郡縣完全陷入到火海之中以後,便繼續率領大軍向前推進,至於城中百姓的死活,用李恪的話就是:既然不肯為我大唐所用,那麼留著他們也是禍害,索性斷了他們繼續生事的念想。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李恪所率領的大軍能夠如此快的來到湯井郡城外。湯井郡已經算得上是原百濟北部數得上的大郡,加之新羅以及叛軍組織了大量的人員在這裡,試圖阻擊從北方前往泗沘城支援的唐軍,所以當李恪的人馬抵達城下之時,城中的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十萬,其中用於參戰的叛軍就已經達到了五萬。這些人密密麻麻的立於城牆之上,至少在場面上要勝過李恪的大軍。

    李恪最為擅長的作戰方式就是以少打多,那些個眾所周知的經典戰役,哪一次不是他以少勝多獲得的。如今對方不過是五萬左右的暴民,無論他們如何的喧囂都不會對李恪造成任何的影響。當麾下的大軍排兵佈陣完畢以後,便派出一名嗓門洪亮的士卒前往城下喊話,限令他們在一炷香的時間內開城投降,否則的話城破之後必將屠城。早已經被覆國思想矇蔽了雙眼的這些個暴民,自認為自己人多勢眾,再加上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遇到大唐軍隊的有力鎮壓,他們便認為大唐軍隊不過如此,上一次之所以能夠滅掉百濟,不過是一時僥倖罷了,所以在聽到城下士卒的喊話後,也不管手中的弓箭能夠射得到對方,直接一陣亂射。

    說實話,李恪還真的怕對方在聽完喊話之後便開城投降,那樣的話他就沒有藉口大開殺戒了。如今對方既然敢於主動進攻,那就也不用等到一炷香以後了,直接下令炮兵對準四座城門進行試射。一旦調教好射程以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摧毀四座城門,徹底的斷掉對方逃出城的念想後,直接對城牆以內進行全覆蓋飽和式的攻擊,其中炮彈和燃燒彈的比例為二比一。半個時辰以後,當全程都被濃煙和烈火徹底籠罩以後,離開這才下令大軍兵分兩路分別沿著湯井郡東西兩側向南推進,一旦發現有人活動便以弓箭射殺,大軍需要趕路所以不需要任何的俘虜。

    當大軍行至湯井郡、任存郡以及熊津郡三郡交界處的寶山時,遭遇到進入原百濟地區以來的第一次伏擊。伏擊地點就在寶山山下的官道上。寶山並不高,只有四五十丈左右的高度,而且也稱不上險峻,大唐軍隊從山下經過時,遭遇到了早早便埋伏於山上的暴民的襲擊,他們將山上的石頭、樹幹等物沿著山坡推了下來。由於山坡並不算陡峭,甚至於坡度連五十度都不到,再加上這一段的官道也還算寬敞,所以李恪麾下的部隊在遭受到突襲後,雖然當時顯得有些慌亂,但是很快的便恢復了秩序。坡度不夠陡峭,從山上滾落的山石以及樹幹在滾動時的速度也就不夠快,李恪麾下的部隊躲避的又比較及時,也就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

    等到李恪麾下的部隊反應過來以後,也沒有派出部隊前往山上搜捕,直接豎起神威大炮就是一陣亂轟。而山上發動偷襲的暴民數量並不算很多,也就是數千人的規模,在遭受到神威大炮的猛烈轟擊過後,立刻便化作鳥獸散。由於要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往泗沘城,所以李恪也懶得派人上山檢查戰果,直接下令繼續前進。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1
第五十二章 滅新羅 中

    距離泗沘城還有百餘里的路程,如果按照正常行軍充其量再有兩到三天便可以抵達。但是隨著大軍距離泗沘城越來越近,遭受的阻力也就越來越大。不時的就會從路兩側衝出一夥人來,對著李恪麾下的部隊發動襲擊。這些發動襲擊的人,每一次的數量都不會很多,最多的一次也不過兩千人的規模,通常下都不滿千人,對於擁有一萬五千名久經沙場的精銳士卒來講,對方的這種行為簡直和自殺沒有任何的區別。但是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自殺式的襲擊,才使得李恪麾下的這支部隊根本就無法提起速度來。無奈之餘,李恪只好把兩千名步槍兵從中軍調到了部隊前列的兩側,以替換原本由陌刀兵負責的位置。

    肉搏戰的時候,陌刀兵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但是必須要等到對方靠近以後才能交手,這在無形當中便會消耗掉很多時間。雖然弩箭兵同樣可以勝任步槍兵當前的任務,但是步槍兵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發出巨大的聲響來震撼住對方。李恪的這支部隊要的不是全殲來犯的小股騷擾部隊,而是將對方驚走便可,以便於大軍繼續的趕路,這一點上弩箭兵就遠遠的不如步槍兵具有震懾力。

    李恪的這一安排果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當暴民們再度發起突襲的時候,這些個步槍兵們只用了一次齊射,暴民們便齊刷刷的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人則被這眼前的景象給震駭住了,對於從來沒有見識過步槍的他們來說,一聲巨響過後己方的人便死傷一片,這種做法只有傳說中的鬼神才能夠做到。當下紛紛扔掉手中的刀兵棍棒,鬼哭狼嚎著四散而去。

    剩下的路程隨之變得簡單起來,再遇到前來襲擾的暴民,只要是步槍兵們一出手便立即使得對方倉皇而逃。這種結果多多少少的也出乎了李恪的預料,不過既然對大軍趕路有利,他也就不再做出調整。原本計畫要兩到三天才能抵達泗沘城,卻由於己方的士氣大振,士卒們的腳底下在走路的時候也變得越發的有力,雖說一開始的時候由於暴民沒完沒了的襲擾損失了不少的時間,但是到了晚間宿營的時候,這一天下來仍舊趕出了近八十里的路程,如今距離泗沘城已經是不足四十里,相信第二天中午前一定可以趕到那裡。

    第二天上午太陽剛剛升起,大軍便已經整裝待發,隨著李恪的一聲令下,大軍以急行軍的速度火速趕往泗沘城。

    距離泗沘城還有十餘里的時候,便已經可以聽到泗沘城方向傳來陣陣的廝殺聲,原本已經有些疲倦的士卒們在聽到了廝殺聲後,頓時間又來了精神,甚至都不用各自上司的催促,便自發的加快了跑動的頻率,向著泗沘城方向狂奔而去。

    距離泗沘城還有五里的時候,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遠方的城池,這個時候李恪終於下達了放慢腳步的命令。馬上就要到達城下,如果不利用接下來的時間,緩解一番士卒們長途奔襲所帶來的疲倦,萬一在城下遇到敵人,只怕到時候連交手的力氣都沒有了。

    命令剛剛下達了不久,李恪便見到泗沘城的東側出現了一支規模在萬人左右的部隊,並且呼喊著向著他們直撲過來。雖然距離有點遠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那種異於大唐以及突厥人的戰馬,還是一眼就能夠分辨的出來。他身邊的一名將領再見到這個場景之後,下意識的說了句:“這都是些什麼人啊!怎麼一個個的都騎著小馬駒就來了?!這他 娘 的也未免太扯了吧!”

    旁邊的將領在聽完他的話後紛紛點頭,以示贊同他的說法。

    李恪微微一笑說道:“他們騎得可不是什麼小馬駒,你們沒有看出來嗎,他們都是倭國人,只不過他們的身材太過矮小,普通的戰馬又太過高大,以至於他們坐不上去,再說即便是坐了上去,也如同猴騎駱駝般的令人發笑,所以他們才特意的培育出這種矮小的戰馬,以滿足他們也能騎馬的心理需要。”

    “這也太扯了吧?!還沒有個驢高,騎到上面又能起到什麼作用?我看都沒有必要出動咱們的陌刀兵,刀盾兵便足以與之抗衡了。”一名將領撇了撇嘴頗為不屑的說道。

    李恪笑著搖了搖頭,下令道:“傳我的命令,步槍兵居前排,陌刀兵緊隨其後,連弩兵居後列,等到對方進入到射程以後,步槍兵先行射擊,五槍過後退到陌刀兵的身後,連弩兵進行覆蓋式射擊,另外輕騎兵列隊於戰陣兩側,聽到我的命令後再出擊。”

    別看我國的戰馬個頭不算高,滿打滿算也到不了五尺,但是奔跑起來後的速度卻並不慢,李恪麾下的部隊剛剛佈置好防禦陣型,一千多名倭國的騎兵,已經進入到了步槍兵的射程之內。隨著將領的一聲令下,步槍兵便開始乒乒乓乓的開起了槍,僅僅兩輪過後那衝鋒在前的一千多名倭國的騎兵,已經被消滅得七七八八,剩下的百十名倭國騎兵見到情形不妙趕緊掉轉馬頭便往回跑,在逃出步槍兵的射程之前,又至少有七八十人倒在了槍下,只有不足三十人逃出生天。

    落在倭國騎兵身後至少有三百步的倭國士卒,在見到自己一方的騎兵居然在一轉眼的功夫,就差一點全軍覆沒,不由得被嚇得魂飛魄散,趕緊扔下手中的兵器,調過頭去想著來時的方向撒腿狂奔。還別說,別看這些個倭國的士卒一個個的個頭不高,也就五尺左右的身材,但是真等到他們撒開兩條腿跑起來的時候,那速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快。前後也就是一盞茶的時間,居然就被他們給逃得無影無蹤。

    大唐的軍隊自上到下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些個比冬瓜高不了多少的傢伙,在逃命的時候居然能夠如此的快,一時間所有的人都只顧著張大了嘴看新奇了,卻忘記要去追趕敵人了,等到他們終於想起來自己此刻還是在戰場之上,對面逃跑的是他們的敵人,想要起身去追趕的時候,才發覺對方早已經在他們發愣的時候逃得無影無蹤。幾乎所有的士卒都忍不住唉聲嘆氣,如此弱不禁風的敵人,分明就是送到受傷的功勞啊,都怪自己如此緊要的時候,居然會分神看什麼熱鬧,害得到了手邊的功勞就這麼讓他們給溜走了。

    大軍繼續前進,一名將領不無擔心的向著李恪問道:“大都督,這幫該死的倭國士卒也未免跑得太快了吧?只怕是我們的士卒沒有經過之前的強行軍,也未必能夠追得上他們啊!”

    “怕什麼,跑得了和尚還跑得了廟不成!你們就只管放心好了,到時候我保證你們殺人殺到手軟為止。現在傳我的命令,所有兵種都分成兩路沿著東西兩側的城門外向著對方掩殺過去,所有的人都給我記好了,此戰我不需要任何的俘虜,給我敞開了殺,不殺到血流成河就絕不罷休。”

    “是!”傳令兵轉身下去傳達命令。

    命令傳達下去以後,士卒中傳來一陣歡呼,所有的士卒就像開足了馬力的汽車一般向前衝了出去,頃刻間原地就只剩下李恪以及他的一百名親衛。看了看自己身旁躍躍欲試的親衛們,李恪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你們也去吧。”

    片刻後,李恪在親衛隊長的陪同下,兩人兩騎直奔北城門而去。城牆之上的守卒趕緊打開城門,放兩個人進入到城門之內。

    都督府內,都督王文度向李恪匯報了近日來的戰況。城外的攻城部隊從五日前從東南西三個方向開始攻城,進攻方共有四萬餘人,不過除了不到兩萬人的倭國士卒外,剩餘的人馬都不過是臨時糾集在一起的烏合之眾,而且隨著攻城時間的推移,城外的暴民數量也正在日益增加。不過這些人在進攻的時候亂哄哄的沒有一點的章法,所以並沒有給防禦帶來多大的壓力。倒是城外暴民發動攻城的當天,城內也發生了暴亂,幸好有來自熊津城的兩千士卒負責維護城中的治安,這才將叛亂給及時的鎮壓了下去,如今城內的局勢還算穩定,如今大軍一到勢必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叛亂徹底的平息。

    傍晚時分,正在城外與叛軍作戰的部隊回到城內,經過整整一下午的廝殺,李恪帶來的大軍一直將叛軍追出近三十里,並且至少消滅了近半的叛軍之後,這才收兵。

    第二天一大早,李恪派出部隊將參與城內叛亂的暴民集中到了都督府門前的廣場之上,先是砍去了五百人的首級以後,這才下令讓剩餘的近三千名暴民指認同夥,每個人必須指認出十名同夥才能免除死罪,但是這十名同夥不能是已經被抓捕歸案的人,如果不能指認出十名同夥同樣的要被殺頭。

    當時參與叛亂的人數有將近七千人,人數雖然不少,但是畢竟都是些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普通百姓,哪裡是兩千久經沙場的大唐精銳的對手,整個叛亂僅僅持續了半天的時間,近半參與叛亂的百姓被斬於刀下後,就被大唐的士卒給鎮壓了下去。除去極少數人僥倖逃脫以外,剩下的三千餘人則成為了俘虜。

    如今李恪在先行砍去了五百人的首級過後,又讓他們分別再咬出十人,這豈不是意味著又有近三萬人被殃及到。作為文官出身的王文度,有些害怕事情鬧得太大不好收手,趕緊走到李恪的身邊勸阻他。

    對此,李恪非常不屑的說道:“這些化外生番,從來都不知道我大唐天朝的威嚴,你越是對他們仁慈,他們就越是認為你軟弱可欺,要想讓他們乖乖的聽話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大開殺戒,知道這裡血流成河他們才會知道什麼畏懼,才會乖乖的做你的治下順民。放心,朝廷如果怪罪下來的話,你只管把責任推到我的身上好了。”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1
第五十三章 滅新羅 下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李恪麾下的部隊唯一的任務,就是在城內抓捕那些個被供出來的暴民歸案。不過事情要比李恪想像的要難一些,因為抓捕上來的那些暴民數量,與之前供認出來的數量嚴重的不符,只有萬餘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泗沘城內的人口數量總共就三十多萬人,除去婦女兒童以及老年人後,成年男人總共也不過只有四萬人左右,一場暴動下來就已經少了七千多人,等到讓他們提供名單的時候,難免相互之間有重複的人,人越多重複的也就越多,以至於到了最後只抓到了一萬餘人。

    等到這些人被抓來以後,經過統計後發現最初招供的那些人中,除了極個別人僥倖的完成了指認十名漏網之魚的任務外,絕大部分人都沒有完成。於是,李恪為了彰顯自己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直接下令將那些個沒有完成任務的暴民全部斬首示眾。

    既然城內還有如此眾多的漏網之魚沒有被抓捕歸案,本著絕不放過任何一個鬧事分子的原則,離開再次下達了指認隱藏在人民內部的暴亂分子的命令。於是後來被抓捕的那一萬多人,每個人的頭上也就多出了指認十名叛亂分子的名額。一萬多人每人要指認十名參與叛亂的危險分子,如果沒有重複的話,就意味著將會有十萬人以上被指認出來,這也就意味著城中所有的男性,從剛出生的嬰兒,到滿頭白髮的老者全部都將成為叛亂分子,不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在一些聰明人的指引下,這些個已經被捕的叛亂分子開始指正壯年的婦女也加入到了參與暴亂的行當中來。

    僅僅兩天的時間,泗沘城中的成年男子便幾乎被抓捕一空,除此之外另有近三萬名成年婦女,也被人揭發檢舉參加了反叛行動。對於那些個被人揭發的叛亂分子,李恪在處理的時候絕對是毫不留情,一律將他們斬首示眾。

    就這樣,當李恪進入到泗沘城中的第五天的時候,整個泗沘城內除了老人和孩子之外,基本上已經見不到成年人的身影。

    當初在南川停和李恪分兵的另一路人馬,早在四天以前便已經抵達了熊津城外。當初王文度將熊津城內的大唐官兵調到泗沘城協助防守的當天,熊津城內的百姓便伺機而起,一舉將兵力空虛的熊津城光復,然而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多久,大唐的軍隊便已經來到了城外。而在大軍到來之前,李恪就已經派出了斥候和他們取得了聯繫,命令他們在進攻熊津城的時候不接受任何的俘虜,在消滅了盤踞在熊津城內的叛軍後再轉頭向北,將所有被叛軍和暴民佔領的城池一一的奪回。大軍所到之處只要是敢於負隅頑抗的,一律進行最嚴厲的打擊。

    對於擁有神威大炮的大唐軍隊來講,最嚴厲的打擊無非就是集中所有火力,對整座城池進行覆蓋式的轟炸唄。這種既簡單又快捷的方式,不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掉戰鬥,同時還可以避免己方士卒的無謂傷亡,一向以來都是將領們最為喜歡的進攻方式。不過這種作戰方式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炮彈的消耗量太過於驚人,但是這個也難不倒李恪麾下的部隊,在海上李恪專門為此番作戰配置了八十艘禺京級戰船專門負責運送彈藥,沿著原百濟的海岸線每隔幾十里就會有一艘禺京級戰船,在數艘鎮海艦以及十數艘靖海艦的護衛下,停靠在大海之上。一旦接到岸邊傳來的信號,就會源源不斷的將補給用靖海艦運抵岸邊。

    至於李恪嘛,在結束了泗沘城中的屠殺以後,終於率領著他麾下的一萬五千人馬繼續上路,他的任務就是將泗沘城以南的所有郡縣,從那些可惡的、不知道感恩的暴民手中奪回來。

    李恪離開以後,泗沘城的都督王文度有種終於獲得解脫的感覺。這位親王殿下在泗沘城的這幾天時間裡,把好好的一座繁華的城池變得就像是人間地獄一般,空氣中到處瀰漫著濃厚的、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六萬多顆血淋淋的頭顱被堆放在都督府門前的廣場之上,如今已經是春末夏初時節,氣溫一點比一天高,最初堆放在廣場上的那些個人頭已經開始散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臭氣,廣場之上到處飛舞著揮之不去的綠頭蒼蠅。如果不趕緊將這些人頭處理掉,很有可能會招致瘟疫的發生。萬幸的是這位親王殿下在臨走前將那些個沒頭的屍體,全部都搬運到了城外一處寬敞的地點,一把火全部給焚燒成灰燼。不然的話他是拍拍屁股沒事人一樣的走了,僅僅依靠城中的這幾千士卒,只怕是這些個屍體長了蛆也無法將他們處理完畢。

    雖說廣場上還有六萬多顆人頭整齊的堆放在一起,但是處理起它們來卻非常的容易,只要是將火油潑灑在上面,燃油一把火便可以將它們全部處理掉。但是最難處理的卻是善後工作,這個親王殿下當時砍頭時倒是痛快了,也不想想三十多萬人口的一座大城,被他給殺得只剩下一些個老的老、小的小,肩不能挑、背部能抗的傢伙,這可叫自己這個都督該如何是好,做不能眼看著滿城的百姓都餓死吧!王文度覺得現在的局面,比起當初外有叛軍圍城,內有暴民作亂的時候還要令人頭疼,他甚至有一種旦夕之間蒼老了十歲的感覺。

    當日營州兵馬出動的時候分為兩路,一路是李恪親自率領的三萬大軍走旱路直奔原百濟的領土而來,另一路則是房遺愛所率領的三萬大軍,走海路直撲新羅國國都金城。金城外還有一條名為兄山江的河流向北注入海中,不過這條河較淺,不足以支持鎮海艦逆流而上進入內河,直接炮轟金城。另外金城自從被高句麗、百濟以及倭國三國聯合出兵圍攻後,便在城外構築了三道堅固的圓形防線,其中最外圍的防線距離海岸線只有不到三里的距離,將金城緊緊地包裹在內。要想攻下金城勢必要先行攻破這三層的堅固防線。

    如果換做是他國的軍隊,要想攻破這三道堅固的防禦線,也可能會投入重兵,並且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才有可能辦到,但是對於大唐的軍隊來說,尤其是擁有四十艘禺京級戰船的房遺愛來講,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難度,只要將這四十艘禺京級的戰船以及五十艘鎮海艦排成三行,然後呈一字排開,數百門射程已經可以達到十五里的神威大炮一通齊轟過後,外圍的兩道防線頃刻間便被炸得支離破碎,隨後登陸的步兵更是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外圍的兩道防線佔據。

    大軍登陸以後,並沒有急著向金城外的最後一道防線發起進攻,而是在第二道防線上駐紮下來。等到從戰船之上將步兵用的神威大炮搬上岸,並且運送到第二道防線以後,這才對最後一道防線發動了猛烈的進攻。相比較戰船上所用的神威大炮,步兵用神威大炮的射程要進了很多,只有五里左右的射程。但是即便是如此,新羅的放手士卒也是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他們所擁有的重型城防武器床弩以及投石車,最遠距離也不過只有二百步到三百步之間,僅僅相當於神威大炮的一半射程,甚至於連對手的模樣都看不清,對方的炮火便已經全覆蓋式的落到了他們的頭頂,這場仗的結局便可想而知了。

    新羅國國王金春秋做夢也沒有想到,在自己精心購置的三道防線面前,大唐的軍隊居然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將之全部摧毀並且距離都城已經不足二十里的時候,趕緊帶領著朝中的官員倉皇的逃出都城,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房遺愛也不著急派兵追趕,直到用炮火將整個金城徹底的摧成一片廢墟以後,這才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分隊前往追擊。自己則帶領著一萬人馬向南行進,同時又下令讓艦隊沿著海岸向前推進,所有經過的城池一律用炮火將之摧毀。

    如果說李恪不管真假還會給對方一個主動投降的機會,儘管十有**這些城池最終不會主動地投降,但是他畢竟還是擺出了一個姿態,只要放下武器並且開城投降,至少城內還是有一部分人是可以活下來的。這個房遺愛卻是徹徹底底的不給對方絲毫的機會,只要是發現了新羅的城池,一律是炮火開道直至這座城池徹底的成為了一座廢墟,他才會下令繼續向前推進。

    一個月後,當他在蟾津江入海口附近與李恪的大軍會合的時候,他至少曾經二十次以上派人前往隨他一同出戰的戰船之上領取炮彈,整整九十艘禺京級以及鎮海級戰船上所攜帶的炮彈,至少被他消耗了七成。三十餘座郡城,七十餘座縣城在他的炮火下灰飛煙滅。八天前,被他派去追趕金春秋以及新羅國朝中官員的五千人馬,派出五百士卒押送著金春秋以及他的後宮、兒女,以及朝中的大小官員五百餘人,來到了房遺愛的軍中。房遺愛當時便大手一揮,除了新羅國國君金春秋和他的兒女以及朝中重要官員百餘人外,其他的四百餘人頃刻間便成為了刀下之鬼。

    從李恪出兵到新羅徹底滅亡,前後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房遺愛的殘酷殺戮下,新羅國的人口總數已經降到了不滿十萬人,已經距離亡族滅種不遠了。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1
第五十四章 李治大婚 上

    李恪和房遺愛會面的第三天,接到了朝中的旨意,大致的內容就是李恪此番雖然平定了百濟和新羅境內的叛亂,但是殺人盈野,鬧的這裡雞飛狗跳、人心惶惶的,不利於這一地區的長治久安。所以此番他就算是功過相抵了,朝廷既不會嘉獎於他,同時也不會懲戒他,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吧。此外,如果他能夠擒獲新羅王的話,就親自押解他回京一趟,太子李治就要大婚了,他這個當哥哥的怎麼也要回來恭賀一番吧。

    這份旨意在發出的時候,顯然還不知道金春秋已經成為了李恪的階下囚。不過這麼快就知道自己在這裡大開殺戒,想必一定是王文度給朝廷打了小報告。李恪不禁撇了撇嘴,不過想想也不能怪他,堂堂統領一道之地的都督,治下被殺得只有不滿二十萬人,即便是將來將新羅所屬的土地,也劃歸到他的治下也不過不到三十萬人,還不及大唐的一個中等州城的人口多。最重要的是治下的成年男丁幾乎死絕,只剩下一些老弱婦孺……嗯,連壯婦都所剩無幾,未來的十年裡還真夠王文度受的,也難怪他會向朝廷訴委屈。算啦,看在他不知道後世所發生的那些事的份上,我就幫他一把往他這裡送點人過來吧。

    這個李治也真是的,估計現在他的孩子都已經一大堆了吧,居然才有了明媒正娶的太子妃,也不知道會是誰家的閨女這麼倒霉居然 跟了他,肯定是上輩子沒幹好事!李恪惡狠狠地想道。不過再想想李治小時候跟個跟屁蟲似的跟在自己的身後的情景,臉上又不禁升起了一絲笑意,轉眼間臉上的笑意又是消失掉,有些不忿的嘟囔了一句:靠,老子又要大大的破費一筆了,便宜了這小子了!

    整個百濟和新羅境內的大股暴民已經全部被清除,剩下的零零星星的暴民也已經鬧不出什麼大動靜,所以李恪在接到朝廷的旨意後,便將大部分的軍隊交由屬下的將領帶回治地,僅留下一隊千人的隊伍繼續在這裡剿匪,然後便在兩百名親衛隊的陪同下押解著新羅國的國王以及朝臣登上了戰船。房遺愛也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回過京城,此番返回京城也就將他也順便給拉上了。

    經過近十日的海上航行,戰船終於在萊州靠岸。當年百濟王戰敗以後,李世民為了彰顯天朝風度,並沒有難為於他,在返回京城的路途中給他安排了馬車,回到京城以後更是封了他一個勳貴的頭銜讓他在京城養老。新羅王金春秋比較倒霉,押解他的人換成了李恪不說,還被直接裝進了囚車,就如同囚犯一樣被押解進京。有李恪在進京後他也十有**逃不出一個犯上作亂的罪名,然後被斬首示眾的下場。

    李恪在接到旨意的當天,便派出快馬趕回瀋陽,準備李治大婚的賀禮。估計沒有個兩三個月的時間,賀禮很難運抵長安,所以李恪也就不著急趕路,一路之上遊山玩水般的前行。每日行進的速度再慢,終究也有抵達長安的一天。十月底,李恪的車隊終於進入到長安城內,而從瀋陽出發的運送太子大婚賀禮的車隊,早在十餘天前便已經來到了長安,並且就放在遼王府內。

    此番李治大婚,李恪可算得上大大地出了一回血,整整預備了三百輛馬車的賀禮。不過這其中有二百五十輛馬車內裝載的是銀錠,每輛車上裝有銀錠兩千斤,總價值約等於八百萬貫銅錢,這是為以後以銀兩作為貨幣流通做準備的,這個天下遲早都是他李治的,現在作為他的大婚賀禮送來倒也不為過。除此之外尚有兩百萬貫銅錢,正從各地源源不斷的運抵京城,兩百萬貫銅錢看起來不算多,但是按照當時銅錢的重量來看,一貫就是六斤四兩,兩百萬貫依舊是一千多萬斤,按照一輛大車運送一千五百斤算,那就需要八千多輛大車才能拉完。要知道李恪的遼王府用的都是馬車,而在當時馬軍備物資,民間百姓是嚴禁用馬拉車的。由此便可以看出李恪此番預備的厚禮究竟有多麼的“重”了。

    除此之外,還有五十輛馬車裝載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對於這些東西,李恪根本就就沒有概念,別的不說這三年多來,光是房遺愛前往倭國沿海的城池燒殺掠奪來的財物,就已經堆滿了好幾座倉庫。最開始的時候,他還會暗自琢磨這小子從中扣留了多少好東西,但是等到後來隨著這些東西源源不斷的運來,他早就已經變得麻木了,乃至到了最後再有財物運來,他都懶得去看了,直接吩咐府內的管家登記入庫。還有就是,遠在西域的李忠和姜文暉兩人,除去第一年以外,而後的三年裡每到年末的時候,都會不遠萬里的送來數十車的物品,除了極少數比較新奇的玩意兒,能夠令他看上兩眼外,絕大部分物品也是直接的放進了庫房。

    為此一心投入到賺錢當中去的武約(武則天)曾經提議,將那些用不到的、又不是非常值錢的東西,直接放到他名下的產業裡賣掉換錢。為此李恪笑著說:“我如果不是怕你在家無聊,才不會讓你去管店裡的那些個瑣碎的事情呢!如今我的錢已經多到,早上起來趕著一輛馬車滿大街一把一把的撒錢,到了晚上一算撒出去的還沒有掙得多,那還用處理這些東西換錢?我倒是覺得,你們現在需要想的不是怎麼樣掙錢,而是怎麼樣才能夠把錢花出去才對!”武約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也就不再想著拿這些東西換錢花。

    三百輛大車停放在王府之中,儘管王府的院子並不小,而且前後有好幾進,但是仍舊將整個王府塞得滿滿的。李恪進城以後先是到兵部將金春秋等一干犯人上交,然後才回到王府。當他看到滿院子都是大車的時候,不由得皺了皺眉頭。不過也沒有辦法,誰讓那個時代只能依靠畜力拉車呢。

    見到王府的管家就在身旁,隨口問道:“好傢伙,還真不少。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的錢來,我的家產一定會少了很多吧?還能剩下多少?三分之二還是四分之三?”

    管家不知道李恪的這番話到底是何用意,不敢隨意的亂答,唯恐答錯了會招惹李恪的不高興。猶豫了片刻,才小心翼翼的說道:“殿下全部的家產小的不清楚,這要問王妃才知道。不過單就瀋陽遼王府而言,差不多接近五分之一了。”

    李恪並沒有想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的打算,不過在聽完管家的回答以後,還是不免有些吃驚,脫口說道:“原來我已經有這麼多錢啦?那我豈不是富可敵國了?”

    “您早就已經是富可敵國了!據小的估計您的家產要高於我大唐十年國庫稅收的總數。”

    “哦……”李恪突然間一手捂臉,有些悲憤莫名的說道:“天呢!這麼多錢,我要花到什麼時候才能花完啊!”就在管家暗自撇了撇嘴的時候,他又說道:“從這個月開始,王府內所有的人工錢加翻。”管家聽完後不由得眼睛一亮,彷彿是怕李恪後悔般的趕緊開口說道:“小的代王府內所有的人謝王爺恩典!”

    李恪剛剛洗完澡,換上了一身便裝,管家便來到他的身邊說道:“殿下,宮裡來人了,讓您即刻進宮見駕。”

    李恪聽後不禁一愣,自己的便宜老子也未免太過著急了吧,也不讓自己休息一晚就直接宣自己進宮,莫非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不成?當下也不敢磨蹭,趕緊換上了朝服進宮。

    王宮之內,當李恪時隔四年再次見到李世民的時候發現,剛剛四十八歲的李世民如今已經是頭髮花白了近半,精神上也是大不如從前,僅僅時隔四年卻如同蒼老了十幾二十歲一般。不知為何,只覺得鼻子一酸,熱淚便情不自禁的開始在眼眶內打轉。“父皇,您……您的精神大不如前,如今太子已經成年,不如讓他多多……”

    李世民在見到李恪的那一刻,臉上便流露出欣喜的表情。還不待他將話說完,便揮了揮手將之打斷,道:“你我父子幾年未見,不說這些令人不快的話題。”說到這裡卻突然間想起,四年前正是自己將眼前這個自己雖為喜愛的兒子趕走的,心中不免有些愧疚,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沉默了片刻,這才說道:“此番你還不曾到京,卻先從東北方面來了數百輛大車,真不免有些好奇,這裡面到底裝了些什麼?”

    “回父皇,是送給太子殿下大婚的賀禮。”

    “哦?”李世民聽後不免有些吃驚。“這麼多?都是些什麼?”

    “回父皇,其中二百五十車裝的是銀錠,每車兩千斤共計五十萬斤。另外五十車裝的都是些雜亂物品,具體都有些什麼,兒臣尚且不知,要等兒臣看過禮單後才能知曉。”

    李恪的回答再一次令李世民大吃一驚,五十萬斤白銀啊,這將是多麼巨大的一筆財富,他居然作為賀禮送了過來……

    “對了父皇,還有兩百萬貫銅錢正在運抵京城的途中,不過數目過於龐大,而且分散於全國各地,所以時間上可能會晚一些。”

    “為德,你這是何苦,如此龐大數目的錢財,恐怕將你這些年來所賺的大半都交了出來了吧?!莫非你至今還在為四年前朕……”

    “父皇,不是您想像的那樣。實不相瞞,兒臣也是剛剛從兒臣府中的管家那裡得知的,兒臣此番拿出的不過是兒臣在東北家產的五分之一罷了。至於兒臣在全國的產業具體有多少,連兒臣的管家也說不清楚。父皇您想,兒臣雖然擁有如此龐大的產業,但是兒臣自己又能花費多少,即便是只有十分之一,也足以令兒臣的子孫後代消耗不盡。兒臣還是那句話,與其放在庫房之中腐爛,不如拿出來為我大唐做些有用的實事。”

    李世民聽後不禁搖頭苦笑道:“自古以來,所有的官員都恨不得能從朝廷中多往自己的袋中多撈取好處,唯獨你在不停的向國庫中白送錢財。這前後加到一起的總數,已經接近國庫十年來的收入總和,你叫朕這個做皇帝的情何以堪!”
li60830 發表於 2019-7-24 18:51
第五十五章 李治大婚 中

    李世民聽後不禁搖頭苦笑道:“自古以來,所有的官員都恨不得能從朝廷中多往自己的袋中多撈取好處,唯獨你在不停的向國庫中白送錢財。這前後加到一起的總數,已經接近國庫十年來的收入總和,你叫朕這個做皇帝的情何以堪!”

    李恪聽後微微一笑說道:“父皇完全可以換個角度考慮這個問題,那樣的話您就會覺得再正常不過了。”

    “哦?換個角度?什麼意思?”

    “父皇何以將我大唐看作是一個大家族,父皇則是這個大家族的族長,而兒臣不過這個家族的一份子罷了。作為這個家族的一份子,兒臣不管從外面掙到多少錢,總是要拿出一部分來上交給家族的。畢竟沒有這個家族的支持,兒臣是不可能掙到如此多的錢的。而且要是如此算的話,兒臣還等於是貪墨了大部分原本屬於家族的財產才是。”

    李世民聽後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道:“三郎。想不到你還如此的巧言善辯。嗯,雖然為父知道你這是故意在寬慰我,但是我的心中還是非常的開心。你的心意我是明白的……你也有好幾年沒有回來了,為善和兕子他們兩個非常的想念你,也經常的會提到你……估計為善派來的人已經在殿外守著了,去吧。”

    “是。父皇,兒臣先行告退了。”

    “去吧。……為德,晚上便留在宮中陪朕吃晚飯吧。”

    “是。”

    李恪轉身離開甘露殿,果然早已經有太子東宮的人守在殿外,一見到他出來便趕緊上前告訴他太子有請。

    太子宮內,李恪按照禮節先行向太子施禮,然後被太子賜坐。四年沒見,李治的臉上已經褪去了曾經的青澀,目光中不經意間便會流露出大多數他這個年齡段的人所不具備沉穩,以及久居太子之位所培養出來的威嚴。有鑑於此,李恪不禁暗嘆:唉!人總是會長大的,恐怕再也見不到那個找機會就要膩在自己身邊的李治了。

    兩人閒聊了幾句國事後,這種感覺越發的強烈。就在李恪想著是不是找個藉口就此離開之時,李治卻下令在身旁侍候的人員全部離開,沒有他的命令不准靠近大門。就在李恪有些納悶他的這一舉動的時候,見到殿內只剩下兩個人的李治,突然間鬼鬼祟祟的走到李恪的身邊,小聲的問道:“三哥,聽說你此番來京帶來了三百多輛大車的物品,是不是都是給我大婚的賀禮啊?”

    “原來一切都沒有變,只不過是眼前的這個小傢伙長大了,學會了偽裝自己!”想到這裡,李恪的心中流淌過一陣暖流,想要開口說話,卻怕聲音會因此哽咽,於是便用力的點了點頭。

    “真的?三哥你真好!快點告訴我都有什麼好東西!”李治的兩眼一亮,緊接著兩眼一轉又把手伸到了李恪的面前,嬉皮笑臉的說道:“三哥不會連老規矩都忘了吧?”

    李恪伸出手在李治那有點嬰兒肥的臉上輕輕地擰了擰,然後從袖口中拿出一個做工精美的木盒,說道:“小心點,這東西威力巨大,三十步內被打中,肯定就是一個血窟窿。”

    木盒中裝著一支做工極其精美、鑲金嵌銀、通體鋥光瓦亮,手柄上更是鑲嵌著數顆寶石的手槍,手槍的旁邊還整齊的碼放著六顆包金的子彈。李治在見到這支手槍後不由得眼前一亮,欣喜的說道:“好漂亮的槍啊!三哥,你是怎麼做出這麼小的槍來的?”

    “這叫手槍,屬於自衛武器,如果有人想對你不利,你就可以用它近距離的將對方打死。這種槍目前一次只能裝六顆子彈,看到後面沒有,那個叫做擊錘,開槍前要先將它向後壓下來,每開一次槍,都要將它先壓下來才行。這種槍的子彈要比步槍的子彈小,屬於特製的,我這裡也不多,就先給你留下一百顆吧。等你用沒了,可以讓工部製造局幫你製作,也可以給我去信,我派人給你送來。”

    李治畢竟已經長大,將手槍那在手中把玩了一會兒後就放回了木盒中,說道:“三哥,你還沒告訴我你的那些車裡到底都是什麼東西呢?”話剛出口,便似想了什麼,輕輕一怕額頭,轉過頭對著後面喊道:“兕子,三哥都來了半天了,你怎麼還在後面躲著啊!”

    果然,李治的話音剛落,便從屏風後面走出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來,從她清秀的兩旁上李恪輕易地便認出了她。俗話說女大十八變,眼前的這個少女正是李恪印象當中那個充滿稚氣的兕子——李明達。史書當中那個早逝的、令李世民悲痛欲絕的晉陽公主。雖說早在幾年前,經過神醫孫思邈的醫治,從而擺脫了早逝的命運,但是李恪始終在惦唸著她的健康。

    李明達落落大方的走到李恪面前,施禮道:“三哥。”

    “幾年未見,兕子已經成為了大姑娘了。來,這是三哥送你的禮物。”李恪從有口內拿出幾個禮盒,仔細的挑選過後,將其中的一個遞給了李明達。

    “謝謝三哥。”李明達對著李恪甜甜的一笑,接過了禮盒。打開一看後,眼睛立即睜得老大,並且充滿了驚詫。

    李治見到李明達的表情變化後,好奇的湊過了腦袋,問道:“什麼好東西,值得你如此得大驚小怪的……啊!這……”李治見到禮盒中的物品後也是非常的驚訝,盒中居然是一顆雞蛋大小的夜明珠。如此大的夜明珠,已經不能用價值連城來形容了,簡直可以稱之為無價之寶!難怪兩個人會如此的驚詫。

    “不就是一顆比較大的珍珠嗎,至於這麼驚訝嗎?”

    “不行,三哥。你太偏心了!你既然給了兕子這麼好的東西,那我結婚時的禮物就不能太次了!對了,三哥,你還沒說到底給我預備了些什麼結婚禮物呢?”

    “五十萬斤白銀,外加兩百萬貫銅錢,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過你也知道我剛剛進京,具體的都有什麼我也不清楚。不過那些銅錢正在路上,一時半會兒……喂,我說你們兩個這是什麼表情?”

    被李恪在額頭上輕輕地點了一下後,兩個人終於從震驚中緩了過來,揉了揉兩腮李治苦笑著說道:“三哥,你這哪是給我預備的結婚禮物啊!分明是給國庫預備的!”

    “不是還有五十車的禮物嗎!那可是你嫂子們精心給你挑選的,保準不會讓你失望的就是了。”

    “對了,三哥,你好像說還有二百萬的銅錢是吧,幹嘛不一起拉來啊?不行,我一定要給自己留下一半!”

    “一起拉來?你知道有多少嗎?至少要裝八千多車!別說我的遼王府沒有那麼多地方裝,就是有我也沒有那麼多車拉啊!即便是有這麼多車,你有地方放嗎?這這次可是特意從全國各地的分號分別送來的,為的就是能給出你時間來一點點的將這些錢找地方處理。”

    李治聽後不由得撓了撓頭,有些尷尬的說道:“也是,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還記得上一次你給朝廷一百萬貫的時候,戶部可是足足的運了好幾天才拉完的。”說到這裡,猛然間臉色一變,一臉賤相的湊到李恪的跟前,神秘兮兮的說道:“三哥一定還不知道吧,兕子也已經有了心上人了,等我大婚以後,最遲明年春天……哎呦……”

    李明達滿臉羞澀的伸出手在李治的胳膊上狠狠地擰了一把,然後用細若蚊吶的聲音辯解道:“三哥,別聽九哥胡說。不是的……”

    “哦?不知道是哪家的勳貴能有如此的幸運,能夠被我們最漂亮、最溫柔、最最可人的晉陽公主看中呢?”

    “三哥……”李明達的臉上升起了兩朵紅雲。

    “三哥,說起來這個幸運的傢伙你還認識呢!而且他還對你推崇備至,誰要是敢在他面前說你一個不字,這傢伙絕對敢和他去拚命!這一點就連我這個當太子的都自愧不如!”

    “哦?有這事?不過和你們相仿的朝中勳貴子弟,我就不是很熟悉了,實在是想不起有誰能力讓我們的小兕子所看重。”

    “別人都說三哥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不世奇才,想不到也有三哥不知道的事情!還是我來告訴三哥吧。這個小子並非什麼勳貴家的子弟,而是我大唐軍校的第一批畢業學員,名叫袁諍。不知道三哥對他可有印象?”

    “袁諍?竟然是他?不錯,兕子很有眼光嘛!這個袁諍可以算得上是那一屆最優秀的學員之一,如果在軍隊中好好的錘煉十幾年,必將成為一代名將。兕子如果真的能和他在一起的話,倒也算不上委屈了自己。只不過……這個袁諍已經二十多了吧,還沒有結婚嗎?”

    一直低著頭的李明達這個時候突然間抬起頭說道:“袁諍說了,三哥說過一個男人就當以事業為重,所以他決定沒有事業未成之前絕不成婚。”

    “三哥,看到沒有,如今的兕子就是這樣,只要有人提到那個袁諍,立刻便來了精神。”

    “哈哈……這就對了!大男人就當如此!兕子,三哥支持你!”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藍雙魚

LV:7 大臣

追蹤
  • 12

    主題

  • 10409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