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百度宅男當崇禎 作者:雲和山的此端 (連載中)

 
mk2257 2011-5-24 00:33: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92 152885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44
第十一章 正氣歌和漂沒

  崇禎元年,二月初六。

  太和門。

  剛上朝,楊改革就拿出南宋文天祥的《正氣歌》,對著下面的大臣們說:「諸位愛卿,朕觀這《正氣歌》,寫得是浩然大氣,慷慨激昂,正合朕之心。所以,朕決定給諸位愛卿看看,並且一起朗誦,君臣一起感受一下這位愛國宰相的情懷。」

  說完,小太監們就給大殿裡的大臣人手發了一本。

  大臣們面面相窺,不知道皇帝這葫蘆裡又要賣什麼藥。只得拿起那《正氣歌》,閱讀起來。要說這些大臣,不知道文天祥的估計沒有,沒有讀過他的《正氣歌》的人估計也沒有。有的人因為讀的專心,居然就在這大殿上搖頭晃腦,高聲念了出來。

  楊改革眼見大臣們也讀了一段時間了。於是出言打斷道:「諸位愛卿,都讀過了嗎?」

  眾位大臣都答曰:讀過了。

  「嗯,很好,這樣的,朕以為,這位愛國宰相的情懷是在是讓人佩服,朕決定同諸位愛卿一起朗誦這位愛國宰相的詩,以來緬懷這位愛國宰相,二來,增加胸腹之間的浩然正氣,諸位愛卿以為怎麼樣?」

  還沒等眾大臣回過神來,楊改革揮揮手。一位太監走上來,用細長的嗓子喊道:「諸位大人,準備好了嗎?請跟我讀。」

  「天地有正氣。」這位領讀太監的聲音很大,很高,但是多少帶了點異樣的味道,多少令這浩然正氣的《正氣歌》變了點樣。

  「天……地……有……正氣……」眾大臣一時還沒回過神來。朗誦的結結巴巴,稀稀拉拉的。

  楊改革大聲喝道:「大聲點,都沒吃飯嗎?《正氣歌》是多麼一首慷慨激昂,有浩然之氣之歌,居然讓你們誦讀成這樣,實在是……重來。」

  那個領唱的太監看了楊改革一眼,又重新開始領唱:「天地有正氣……」

  這回下面的大臣明白套路了。也跟著大聲的朗誦道:「天地有正氣……」

  太監的聲音:「雜然賦流形……」

  眾大臣的聲音:「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

  一首浩然正氣,慷慨激昂的《正氣歌》誦讀完畢,楊改革拍手鼓掌,道:「好詩,真的是一首好詩。」

  「啪,啪,啪,啪……」楊改革的鼓掌聲在空曠的大殿裡迴響。諸位大臣剛朗誦完詩,正沉浸在詩所帶來的震撼之中。一時忘乎所以。聽見皇帝在一個人鼓掌,一群大臣連忙響應,一起鼓起掌來。

  一時間,「啪啪啪啪……」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大殿。

  楊改革的心情很舒暢。看到明朝的士大夫精英們表演了一回唱詩,覺得很有意思,決定以後長期把這個項目保留下去。

  「諸位愛卿,朕以為,常誦此類詩歌,有助於提高人的浩然正氣,有助於提高個人的人格品德,所以,朕絕定,日後也要常誦此類詩歌。以提高我們君臣的整體素質和修養品德。」

  眾大臣才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以後要天天誦詩啊!這雖然沒有前例,但是似乎也不是壞事,畢竟,詩也是陶冶一個人情操的好東西。反正,這大明朝的皇帝們,一個比一個怪異,有不上朝的皇帝,有當大將軍的皇帝,有做木匠的皇帝,出這樣的事,也就好理解了,眾大臣覺得這皇帝還真是無厘頭。

  接下來的議事,楊改革就有點頭疼了。

  第一條,就是關於罷薊遼督師王之臣的,這個楊改革多少還有點印象,這王之臣可不是啥好東西,罷免了就罷免了,可是,他的繼任者,可是袁崇煥啊!這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罷免王之臣,幾乎沒有人出來反對,很順利通過,讓袁崇煥上台來,也有不少人支持,如果皇帝點頭,估計也沒問題,問題就出在一旦袁崇煥上台,就要如同歷史的那般,一要殺毛文龍,二來後金野豬皮估計就要進關了,還有諸如兵變的問題,大概也都出在這一年。多多少少和袁崇煥上台有關係,三就是他那著名的,忽悠皇帝的五年平遼了。

  楊該給為這個問題大為頭疼,想了想,還是定下決定:「召袁崇煥回京,朕有事要問他。這事就如此吧。下一個議題。」

  眾位大臣看皇帝一個人坐在龍椅上皺著眉頭好半天,才下了一個這樣的決定,多少有些奇怪。

  下一個議題就是關於禁海的,禁漳、泉人販海,楊改革直接給這奏折畫一個大大的紅「X」,眾大臣看了,也都吸了口涼氣,很少見皇帝如此的行為,這奏折可真的是惹到皇帝了,或許皇帝的哪根筋不對。

  下一個就是關於軍餉的問題了。上報來的是陝西已經幾年沒發過軍餉了。要是再不發,估計這都該造反了。

  楊改革頭疼得很,自己這才上任多久啊,軍餉這個窟窿就要開張了。

  頭疼歸頭疼,問道:「諸位愛卿,這軍餉到底該發多少啊?」

  兵部尚書首先發言道:「回皇上,這陝西軍餉歷年共欠下八十餘萬兩。急需補發,否則,時間一長,軍士必然嘩變。」

  戶部尚書立刻來道:「啟稟皇上,戶部無銀,只餘了散碎銀子七八萬兩,如何給陝西發軍餉?請皇上恕罪。」

  「臣請皇上發內帑以濟軍餉。否則軍士嘩變,則事更難為。」一個楊改革不認識的大臣出列如此說道。

  「臣也請皇上發內帑……」另外一個大臣也如此說道。

  「臣也請……」

  「臣……」

  最近一段時間,楊改革給眾大臣的印象實在太好,溫文爾雅,從來不發怒,也不隨意處罰人,大臣們的膽子也就逐漸成長起來,早些時候因為魏案的影響比較沉悶的早朝,也逐漸變得熱鬧起來。

  楊改革也多少從後世知道一些,今年就是嘩變年,鬧餉的高發年,如果這次給了陝西補發軍餉,那麼,山西的呢?薊遼,關外那邊的呢?還包括眾多的客軍呢?補發不補發?他們聽到陝西補發了軍餉,還不鬧騰?

  光補發一路,還不如全體一次性補發完畢,免得今年再搞嘩變。主意一定,楊改革就問道:「各邊歷年共有多少欠餉?包括關內外的客軍。」

  兵部尚書立刻出來奏道:「啟稟皇上,歷年各邊共欠餉高達三四百萬兩。」

  「三四百萬兩?」楊改革多少有些準備,還是大吃一驚!這明朝的財政真的是爛透頂了。悲哀啊!那些地主老財、官僚、大商賈們攢了那樣多的錢財,死人也捨不得多交點稅,想盡千方百計的偷稅漏稅,搞得明朝沒有錢支付最起碼的軍餉,日後野豬皮進入中原,搖身一變成了統治階級。這些地主老財、大小官僚士人階級、大商賈的錢估計都一股腦的歸了別人了,自己還得給別人做奴隸。想到這裡楊改革就氣不打一處來。

  楊改革坐在龍椅上沉凝了半天,才說道:「各邊的欠餉,一次性補發五成吧,待來年情況好點了再補發另外一半,錢……朕出了。」楊改革鬱悶不已,還一分錢沒進了,就這樣花出去近二百萬兩。有出無補,實在不是個好事。還是趕緊去弄錢去,否則前線沒軍餉,就是不嘩變鬧餉,估計也沒多少心思作戰了,戰鬥力估計也降到農民水準了,和後金打,就是一個悲哀。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楊改革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詞來表達自己目前的境遇--餉奴。

  二十一世紀有房奴,每月都為按揭發愁,有卡奴,每天為還信用卡的帳而奔走不息。在這十七世紀的大明朝,堂堂的大明朝皇帝陛下,淪為一餉奴,時時刻刻都要為軍餉發愁。

  地上跪了一地的大臣,聽說皇帝掏銀子補發軍餉,一個個都跪在地上口呼「聖明」。

  楊改革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又想到這銀子恐怕少不了漂沒,貪污,截留,恐怕真正能到軍士手中的只有一二成都還算好事。心裡都快發狂。打仗可是要那些軍士去拚命,難道還指望你們這群漂末狂,貪污狂去和野豬皮幹架不成?

  楊改革決心敲打敲打這些漂沒,貪污犯們了。

  楊改革用手壓了壓,一旁的太監立刻會意,用尖細的嗓音喊道:「肅靜,肅靜!」

  大殿立刻安靜下來。

  楊改革掃視了大殿裡的眾大臣,說道:「朕前些日子聽說了一些詞,朕對這些詞很感興趣。不知道諸位大臣可有興趣和朕一起研究研究。」

  眾位大臣一聽說皇帝要研究詞,心想皇帝不是有發瘋了,要我們讀什麼詞了吧,雖然詞是個好東西,可是這成天的讀詩詞,也不是我們大臣的本份啊!哪有朝臣們一天到晚都搞詩詞的。該教育教育皇帝了。

  「誰能給朕解釋一下,這「漂沒」一詞該如何解釋?」楊改革的話聲音很大,整個大殿都聽得清清楚楚。

  抓狂!震驚!難以置信!荒唐!羞恥!等等詞彙一一寫在這些大臣的臉上,心上。

  站在後排的一「小官」估計沒太懂味。跳出來奏道:「啟稟皇上,漂末乃指船行海上,難免為風浪所傷,沉沒一些,所以,才有了漂沒一說。」

  「嗯,那一般漂沒幾成啊?」楊改革繼續問道。

  「啟稟皇上,一般漂沒三成……」剛說完,這個「小官」就回過味來了,這哪裡是什麼討論詞啊,分明是皇帝埋怨大家漂沒他的東西啊,敲打大家呢,自己還冒冒失失的跳出來,真的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三成,很好,也就是說朕這二百萬兩銀子,你們準備漂沒朕六十萬兩銀子咯?」

  「臣不敢……」一群大臣異口同聲的說道。也都嚇得不清。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45
第十二章 禁中語失竊

  一大群的大臣都跪在太和門大殿上,大氣都不敢出一下。誰也沒想到,溫文爾雅的皇帝會忽然發飆。問起這漂沒之事。居然還有一個極品說漂沒三成,這真的是夠滑稽,如果按照大明律,六十萬兩夠這一大殿的人去剝皮點燈了。

  楊改革真的有點發火了。

  帶著憤怒的聲音在大殿裡迴旋,震得瓦片都快飛起來。

  「再給朕說說什麼叫做吃空餉,喝兵血,什麼叫做貪污,截留,什麼叫做孝敬……」楊改革厲聲在大殿的寶座上嘶吼了半天,最後自己實在是累了,才準備收工。

  看著地上一地的忐忑不安的大臣,楊改革覺得今天給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反腐課,應該能有點效果。

  於是,又換了一幅面孔,對待這些大臣。

  「眾位愛卿,其實朕也知道我大明朝的薪俸低下,文武百官都難以養家餬口,便免不了會有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是一些難以啟齒的齷齪事,我也不怪大家,畢竟,一直都是這樣過來的。但是,如今是天災連連,外有不臣之賊窺測,所謂內憂外患正是我朝目前之寫照,正是用兵,用人之時,所以,我請諸位愛卿還是以大局為重,回去好好商議一下,這撥款下來,到士兵之手,究竟還要剩幾成?你們文臣武將都要有個數,不要超越了商議的底線,也讓普通軍士有個飽飯吃,才有力氣殺敵。才不至於讓大明朝的國防線如同虛設,免得日後做那異族的胯下奴,腳底泥。沒有超出這個底線的,朕也就不追究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楊改革沒等大臣回過味來,又繼續說道:「其實,老是漂沒,孝敬,截留,貪污,也不是件光彩的事,朕準備等過兩年,國力有所恢復,準備逐漸增加官吏軍士的薪俸,讓各位都堂堂正正的享受該有的,再也不收那骯髒銀,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地上的大臣,有的張大了嘴,滿臉的驚訝,震撼,有的則一幅不可置信的表情,有的則是羞愧難當,有的則是木訥不知所以,百官的百態盡顯楊改革的眼底。

  楊改革歎了口氣,今日和大臣們有了攤牌的意味,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不過為了軍餉能到一線士兵的手中,必須要有所動作啊!隨即轉身離開。退朝了。

  下朝後,整個京城都在議論這漂沒之事。議論皇帝的話。也是褒貶不一。反正,整個京城,沸沸揚揚。為整個明末的投下了一枚小石子,雖然小,但是激起了層層波浪。

  下朝後,楊改革才意識到自己恐怕犯了大錯,自己的槍桿子都還沒硬,就這樣對付整個官僚體系,甚至還包括軍隊,實在是愚不可及。自己手裡僅有的牌就是錦衣衛,還有太監們,得罪的是整個官僚體系,光靠他們還是不靠譜,自己還要想想辦法才行啊!否則自己被那些大臣教育不說,以後都群起而攻之,自己可沒好日子過,政令估計真的出不了紫禁城了。

  想到這裡,楊改革又回憶了一下自己早年在網上看到的一些「技術」帖子,怎麼對付和分化官僚階級的。想來想去,還是想到了清朝雍正的「密折」制度,這種制度可是分化官僚,把皇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一大法寶,但是也有害處,害處就是每天都要看額外的巨量「密折」,並且回復,累那就是一個字。雍正估摸著也是這樣累死的。

  楊改革想了想,自己還年輕,頭幾年估計還扛得住,以後就逐漸減少「密折」的數量,估計自己能活得比較久,想來想去,還真的只有這一招扛得住官僚集團的集體反撲,或者說集體對抗,或者是不合作運動。

  傳說「密折」出現之後,你眼中一個不起眼的小官,就會把你今天所說的某些不地道的言行,不地道的事給皇帝報告上去,過兩個月,你就莫名其妙的被降級,離職了,所以,對於這種「密折」,官員們是相當恐懼的。能很好的分化官僚集團。

  於是,楊改革費盡心思,開始準備搞「密折」。

  不過楊改革的不是歷史專家,自然不可能回憶起著「密折」具體是如何施行的,不知道這具體的制度,也不知道該具體的給誰放「密折權」。

  想來想去,楊改革還是覺得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到百度去搜搜再說。否則光靠自己在這裡瞎琢磨,也弄不來事。

  晚上,楊改革是早早的就睡了,夢裡,夢迴百度,當真的是搜索到了「密折」這東西,是雍正的主要政績之一。楊改革翻了一些頁面。

  對雍正搞得「密折」多少有了些瞭解。

  得到的一個結論就是這雍正大概是活活累死的。就像這二十一世紀在網吧裡上十幾天網,忽然猝死一樣。很難得長壽。

  你想啊!這樣多的官員,每人每天上一個「密折」,這得有多少官員有給皇帝上「密折」啊!這要花多少時間去看,去回復這些「密折」啊!估計也只有論壇裡那些灌水的「水王」才扛得住。就是起點的很多寫手估計都沒有雍正「日更」的多。

  楊改革白天裡還設想給一些「小官」,或者是有聲望的閒散人員也弄一個「密折權」呢,現在看來,如果按照雍正的那種搞法,楊改革覺得自己可以得個大明朝「灌水大帝」的稱號。或者得一個「日更兩萬」的光榮稱號。

  想來想去,按照雍正的搞法肯定是不行的。自己恐怕還活不到1644年就要累死。

  想來想去,楊改革先給這「密折權」定下一個數量,不能超過兩百份,再多估計自己就沒有時間看了,何況太累,然後將這兩百份的「密折權」分散到全國各地,給社會上有聲望的名士一些,大商人一些,大地主一些,給一些重要的官員一些,給中層官僚一些,低層的依然要有一些,軍中還要有一些,反正大明朝的各個階層,各地都要有一些,這才有利於自己控制大明朝。

  主意想好了之後,就要開始實施了。以什麼名目實施呢?

  洩露禁中語?楊改革苦笑,這當真是一個好名堂,不少皇帝都用過,自己按照這個意思,搞一個禁中語失竊。然後出「密折」,首先給一些大臣,然後擴大範圍,到中層官員,再擴大到社會各個階層。這樣就不會受到太大的阻擋。

  想明白了,楊改革也就安心的睡覺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

  楊改革就苦著臉來到文華殿。這裡是平時和輔臣們商議朝政的地方,和太和門的「早朝」是不同的。

  「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幾位輔臣一起給楊改革行禮問安。

  「諸位快請起,朕早就說過,不要這樣多的虛禮,你們都是輔臣,朕要的是你們輔助朕治理國家,而不是整天給我磕頭,可記得了?」

  「吾等謝皇上隆恩。」然後幾位輔臣也都爬起來了。

  幾位輔臣見楊改革苦著臉,一副不高興的樣子,都摸不著頭腦,難道又有什麼事惹到皇帝了?於是其中一位問道:「皇上,是否有不高興之事?」楊改革最近對這幾位輔臣都還不錯,和顏悅色的。所以幾位輔臣也都隨和慣了。

  「禁中語失竊。」楊改革不置可否的說了句。

  幾位輔臣也是吸口涼氣,洩露禁中語可不是鬧著玩的。可是大罪,流放殺頭都不在話下。關係、影響到很多人的命運的。

  「前幾日和幾位輔臣說的一件小事,沒想到的錦衣衛密報,說京城人盡皆知。朕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但是知道,臣不密則失其身,君不密則失其國……」

  幾位輔臣又準備跪下去口呼有罪。

  楊改革及時制止,道:「索性洩露之事不過是小事,否則就不是今天這樣君臣在這裡隨口說說了。今日也沒什麼事要議,幾位輔臣就議一下這禁中語失竊的事吧,再議論一下密字,看有什麼法子,以避免類似事情發生。」

  幾位輔臣很快也就這事議論起來,得到結論也很快,那就是加強紫禁城的管理,嚴訓各位臣工,注意保密。

  楊改革聽完幾位輔臣的話,又從衣袖裡抽出一份折子,說道:「這是朕想出的辦法。密折制。可以有效的避免禁中語失竊。」

  幾位輔臣接過楊改革的折子,看了起來,沒看多久,臉色就有了變化。這哪裡是什麼禁中語失竊啊!分明就是皇帝想著法的集中手中之權啊!試想,大家都用密折了,所有的事都由皇帝暗地裡批了執行了,還要我們輔臣,還要上朝幹嘛?

  一位輔臣想了想,還是站出來,道:「皇上,臣以為不可,朝政始終是要實施的,自然要光明正大,才得名正言順,如此暗地裡操作往來,恐怕過於陰暗,不是我天朝上國的施政之法。也有損國體。」

  另外一位輔臣也說道:「臣也認為不妥,這行事過於陰暗,難免有人從中惡意誣告,陷害,易導致好人受害,小人猖狂。」

  楊改革一看,已經有兩位輔臣反對了,要是再讓其他幾位輔臣發言,估計就是全反對了,這樣自己搞「密折」估計也就行不通了。

  於是壓在另外一位輔臣之前發言,道:「這事我明白,朝政自然依然是走現有的路子,不會有變化。朝政的實施自然是光明正大,不會有損國體的。至於惡意誣告,陷害,我想只要坐得端,行得正,根本就不懼怕什麼小人的誣告,除非他有見不得人的勾當。」

  幾位輔臣聽到皇帝如此說,也就不說話了。

  楊改革又說道:「朕的這個密折制是為了朝中之事的保密,不是為了讓小人誣告專門設立的,何況,朕準備是給幾位輔臣,各部尚書,大臣們給這密折之權,難道說,你們幾位輔臣,各部尚書,大臣都是小人,整天都沒事幹了去誣告別人?」

  聽到楊改革這樣一說,剛此說密折會變成小人誣告途徑的那位輔臣臉立刻紅了起來,這地圖炮開得可真的是大,把朝中的輔臣,尚書,大臣一網打盡。以後出門估計都不敢見人了。

  就這樣,小範圍的「密折制」就這樣算是推廣開了。範圍僅僅在幾位輔臣,幾位尚書,一些大臣之中。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46
第十三章 震驚!吳三桂進了新軍

  楊改革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很忙,根據王承恩說的,三月就是恩科的殿試時間。自己還要選題目,還要主持殿試,選狀元,榜眼,還有探花這些東西等等。

  對於崇禎元年的恩科會試,楊改革沒有動,楊改革夢迴百度查詢過,多少有點資料,知道這次會試選中的「貢士」,在未來的歲月裡,出了很多大牛,或者很出名的人,比如史可法就是這次中的貢士,所以,楊改革沒有改變這次會試的進程,基本按照歷史自身的走向在進行。不過,會試過後,就是殿試了,這就該楊改革頭疼了。

  新軍的籌備工作也做得差不多,由於道路的遠近,舍人們進京的速度當然不一樣,已經有一批到了,楊改革也不準備等下去,先開始訓練,後來的跟上就是。

  另外,自己一直很想見面的袁崇煥也很快就要到京城了,楊改革還有很多事要和袁崇煥好好聊聊,關於關外的軍務、政務等等,很多想法都還沒成型。也還不知道怎麼和袁崇煥談。比如毛文龍的問題等等。

  還有撈錢的事,幾乎都還沒有什麼進項,拍賣自己的字畫收藏還剛剛起了個頭,還沒看到錢,玻璃才剛剛試制,至於魏案,畢竟人數太多,很多都還沒完結,所以,暫時還沒任何的進項,倒是支出不少,一下子補發軍餉就掏了二百萬兩,然後玻璃又出了十萬兩,還有定做手榴彈,也是源源不斷的要錢。

  以後的日子肯定少不了打仗,打仗少不了要銀子糧食,這銀子還沒有,楊改革忽然想起來,這崇禎年的糧食可比銀子值錢多了,這銀子沒著落,就連糧食也還沒什麼著落呢。明末的糧食,一來由於天災的問題,是少了不少。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都在大地主,大商家家裡,還要想辦法弄出來才好,另外就是新式作物,比如土豆,蕃薯,玉米,該弄的就要快弄了。

  想到這裡,楊改革覺得自己的頭奇大無比,腦門裂疼。

  楊改革忽然發現,自己身邊沒有多少可靠的人給自己出個主意,弄個計劃什麼的。想到糧食,推廣新式農作物,又想到徐光啟。這位大明朝著名的人物,也該是讓他拋頭露面的時候了。

  「召徐光啟回京,官復原職。」楊改革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

  「皇上,那位徐光啟?」

  「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監察御史,還有那位徐光啟?」楊改革沒有好聲氣的說道。楊改革很奇怪,自己腦海裡居然會有徐光啟的一些記憶,這可能是原來那個崇禎的記憶,很深刻,所以自己現在居然還有印象。一想到他,就脫口而出。

  「原來是徐子先,徐大人,臣明白。」

  文華殿裡,楊改革和幾位輔臣商議著朝政。

  楊改革問他們該怎麼生財。幾位輔臣出的主意很簡單,加稅,加賦,楊改革聽了馬上就槍斃了。心道,加稅加賦恐怕最後都要加到了那些本來很貧困的老百姓身上,這不是逼著逼人造反嗎?那些官僚階級的你收收看,看你能收到多少?

  沒有人可以商量一個主意,楊改革很沮喪。這崇禎元年的事,這才剛剛開了個頭,局面就已經這樣危險了,這日子可在怎麼過啊!

  楊改革煩躁得不耐煩了,於是又跑到小蘿莉皇后那裡,來了個白日宣淫,一洩如注,快活了一回,心思才逐漸冷靜下來。

  組織了一下自己的思維,覺得首要第一件事就是趕快練兵,首要第二件事就是弄銀子,第三件事就是安排後路,有了這幾樣,多少可以在明末的這個局面裡撲騰幾下,至於其他,就暫時靠後吧。

  有了這個思路,楊改革覺得自己的思維清晰多了,目標也清晰多了。其他的暫時別管,先把新軍練好了再說,有了槍桿子,自己的腰桿才硬。

  想到這裡,又想起孫承宗來,不知道他搞得怎麼樣了。

  「大伴,孫師傅最近如何了?我們去看看他吧。」楊改革問王承恩。

  「回皇上,孫師傅最近在練新軍呢,已經開始練了。皇上可是要去看一看?」

  「嗯,去看看吧。」楊改革回答道,心中暗想,軍事第一啊!在明末始終要把軍事放在第一位,自己真的是瞎了狗眼,昧了心了。居然想著和那些明朝士大夫玩勾心鬥角,爭強好勝,參乎他們的那框子爛事。恐怕到頭來少不了要到煤山上走一遭,想到這裡,楊改革覺得自己的脖子上一涼。身子居然打了個哆嗦。

  楊改革給孫承宗選定的這個訓練場,位於皇城西南角外側,打通了幾廳院子的院牆,填了些土,做成一個操場,連同作為宿舍的幾棟房子一起用圍牆圍了,又做了一門,作為出入的地方。由於才到了幾十人,所以顯得很寬敞。

  還沒進院子。就聽見裡面的喊叫聲: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這些楊改革耳熟能詳的口令,從這個院子裡傳出來,楊改革覺得好像又回到了學生時代的軍訓。那可正是風華正茂,年輕有為的大好時光啊!多麼令人懷念。

  正準備推開院門進去,忽然發現自己進去了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些年輕的小伙子!來一個慷慨激昂的演講?還是來一個繪聲繪色的「表演秀」?還是看著一地的人給自己磕頭?

  楊改革還是進去了,不管怎麼說,這新軍是一定要練的,而且必須要練好,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什麼給什麼。自己不就是為了明年和野豬皮幹架的時候不萎嗎?自己不就是想多活幾年嗎?這難道也有錯?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地上果然跪了一地的人。儘是一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這正是楊改革招的「天下舍人」。剔除年長的和年幼的,範圍從副千戶,甚至百戶,到指揮使,總兵的弟子,應有盡有。

  楊改革信先給孫承宗問候一下:「孫師傅可好?」

  「托皇上洪福,臣尚好。」孫承宗回了楊改革。

  地下的人聽見了,也都對孫承宗得皇帝的信任感到羨慕,暗自意淫自己是孫承宗該多好。

  「嗯,好,諸位都平身吧。」

  「謝皇上隆恩。」地上一地的人都爬了起來。

  「在這裡過得可還習慣?」楊改革笑著對一名估摸著十三四歲的小毛孩問道。那聲音,溫和的就如同冬日裡的艷陽高照那樣溫暖著人心。楊改革雖然不知道怎麼當一個皇帝,不過,每天7點的新聞聯播可看了一二十年,怎麼也有十幾年的功力。親民這東西還是知掉的。

  那被問候的小毛孩激動的哭了出來,嗚咽著道:「回,回皇上,過得還習慣,習慣,就是有點累。」

  「呵呵,現在累一點不要緊,孫師傅對你們嚴那是對你們好,要知道,『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現在對你嚴一些,將來到了戰場之上,就會救你一命的,明白嗎?」楊改革和藹的笑著,撫摸著小毛孩的腦袋。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皇上這兩句話真是金玉良言!臣一定銘記在心。」孫承宗雖然不喜歡拍人馬屁,但是這可是對楊改革正兒八經的推崇了。

  「呵呵……」楊改革對於孫承宗的奉承麼有什麼話要說。

  轉頭又對那小毛孩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回皇上,小的,小人叫雷大用。」

  「嗯,雷大用?好,你要好好訓練,知道嗎?將來給朕當大將軍。要保衛我大明朝知道嗎?」楊改革循循誘導著。

  「是!皇上,我雷大用將來一定要給皇上當大將軍,保衛大明朝。」這個叫做雷大用的小毛孩一本正經的回答楊改革。嗯,現在種下了一個種子,不知道將來會不會長成參天大樹啊?楊改革心裡這樣想到。

  「嗯,加油,好好幹,朕看好你們的。」楊改革努力的激勵著。

  「嗯……」得到的是一個堅定的回答。那叫做雷大用的小毛孩已經激動的忘乎所以了。

  楊改革放過給這小屁孩幼小的心靈繼續栽種「忠誠」的種子,轉而準備給另外一名「小孩」種種子。

  「呵呵~人高馬大,蠻高啊!小伙子,這樣帥,你叫什麼名字?」楊改革又問另外一個看上去十五六歲的少年。

  「回皇上,小的叫吳三桂……」這個少年的話雷得楊改革是外焦裡嫩,震驚!正兒八經的十分震驚!

  楊改革就像被定格的電影一般,動作硬生生的停在了半空。動作十分奇怪。外人不知道為什麼,其實楊改革這時的心裡,已經翻天了。

  吳三桂啊!這個大明朝的頭號叛徒,清朝的頭號走狗,歷史上罵聲滾滾的漢奸啊!就這樣出現在了自己的眼前,而且還是一少年。更加搞笑的居然還是自己新軍中的一員。楊改革不禁讚歎著世事的奇妙。

  半響,楊改革才意識到自己失態了。連忙咳嗽一下,掩飾一下自己的尷尬。問道:「嗯,吳三桂?可是吳襄之子?」對於吳三桂一家,楊改革第一記得的就是他小老婆陳圓圓,然後才是他老爹吳襄,因為李自成殺了吳三桂老爹,搶了他的小妾陳圓圓,也是歷史上有名氣的人物。所以立刻回過神來。

  「回皇上,小的家父正是錦州總兵吳襄。」吳三桂倒是自信得很,一點不害羞或者激動什麼的。回答得也很得體。

  「正是將門虎子啊!呵呵,好好幹,朕的左右手將來就是在你們之中產生。將來守衛、保護大明朝的重任,也必將會是你們承擔,你們也必將載入歷史的。」楊改革不知道用什麼話來激勵這位大明朝的終結者。終結者啊!自己現在還要激勵他好好幹,這世界可真的是奇妙。只好用一句你們會載入歷史來含糊其辭。

  「是,皇上,我吳三桂必定以保衛皇上為己任,為保衛大明朝流盡最後一滴血。將來做一個名流青史的大將。」吳三桂很來勁,很興奮的說道,皇帝居然知道自己就是錦州總兵吳襄的兒子,這不是簡在帝心嗎?這下可發達了,殊不知皇帝曾經一念之下,居然是要他們父子的命。

  楊改革那個不是味,現在就殺了吳三桂肯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現在殺個吳三桂,將來必定還會有李三桂,張三桂的。看來,這新軍的洗腦教育要馬上展開啊,政委似乎必不不可少啊!這該怎麼弄啊?麻煩,楊改革心裡暗自歎息道。

  接下來是怎麼過的,楊改革自己也不太清楚,有點渾渾噩噩的意味。

  ……

  楊改革心思沉重的走出了新軍訓練大院。不知道是否該對吳三桂父子採取措施。還是抱著教育、養成吳三桂的態度,把吳三桂教育、養成大明朝的大將,為大明朝開疆擴土。患得患失,既有挑戰歷史的心思,又害怕歷史過於強大。

  吳三桂為什麼會反?說白了,還不是沒軍餉,沒有糧食搞的。如果有軍餉,那樣多軍隊不說打敗誰,守住北京城那是沒多大問題的,想那北京城有多高?攻打的難度有多大?只要北京不淪陷,有銀子給當兵的發下去,吳三桂就不聽皇帝的話?會甘心給打了幾十年仗,有血海深仇的異族人當狗?

  這沒軍餉又是怎麼弄的?還不是這明朝的士大夫精英們搞得鬼!自私到拆牆賣磚的地步了,殊不知風雨一來,給他們遮風擋雨的房子就要倒了。當真是財迷心竅了。典型的要錢不要命。當然,這也和皇帝沒有過硬的手段也有一定的關係。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47
第十四章 招募勇士環球航行

  崇禎元年二月初九。

  太和門。早朝。

  早朝開始之前,眾大臣首先是集體唱詩一次,題目就是文天祥的《正氣歌》,然後才開始早朝。這次唱詩比前次整齊多了,也氣勢多了,估計私底下都排練過。廢話,誰不想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一下。

  楊改革的靈感其實來自搞傳銷。假話、謊話說上一千次,一萬次,腦袋也就洗乾淨了。所以也就有了大臣上朝的時候「唱詩」的事。目的就是給大臣們「洗腦」。

  接著就是開始議事。

  ……

  楊改革坐在「龍椅」上發呆。地下是一群議事的朝臣們。正在就是否加餉議論紛紛,爭吵不休。楊改革當眼前是一群BBS上的灌水黨,發帖、發言純無意義,聲音也當成隔壁房子裝修時候的「呱噪」聲,直接屏蔽掉。

  楊改革昨日去看望過新軍之後,忽然有了很多明悟,第一就是軍事一定要狠抓,說白了就是練新軍,而且要加深忠誠教育,第二銀子一定要加緊時間弄,否則連自己的恩科武舉人將來都會是自己的掘墓人。

  抓軍事這好辦,只要有銀子,想練多少新軍就練多少新軍,不需要給任何人報備,不需要取得任何人的同意,想買多少火槍就買多少火槍,想買多少大炮就買多少大炮,想造多少戰列艦就造多少戰列艦,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這就是當皇帝的好處。

  那些大臣們只要你給他們銀子,或者說不問他們要銀子,你幹什麼他們都不會管你,不管你當木匠也好,準備在家當道士也好。

  楊改革自己無聊的想著,忽然發現,整個大殿上靜靜的,沒一點聲音,所有的大臣都眼巴巴的看著自己。

  楊改革問道:「咦!諸位愛卿怎麼都望著朕?朕臉上可沒花,呵呵,議得如何了?」

  大臣們是氣不打一處來,心道你這皇帝當的可真有意思,我們在下面口水吐了半天,費了老半天的勁,你到好,在上面坐著發呆半天,感情我們這半天的口水是白吐了。早知道就不這樣費力表演了。

  一位老邁的大臣奏道:「啟稟皇上,臣等討論關於加遼餉的問題,意見相左,無法統一,請皇上聖裁!」

  「聖裁?加餉?朕不是前幾日才從內帑裡撥了二百萬兩銀子嗎?怎麼,這樣快就花光了?」

  「啟稟皇上,皇上內帑撥下的二百萬兩銀子正在撥付當中,商議加遼餉只是為了應對日後所需,總不能一直讓皇上用內帑支撐啊!」這位老臣到是說了句公道話,這遼餉絕對不是崇禎現在內帑所能支付的。

  比如,一個兵一個月需要花費一兩銀子(糧、餉),一年就是十二兩,十萬兵一年就是一百二十萬兩,還不算裝備、訓練花費的錢,還有燒埋,撫恤,獎賞,軍官,軍事設施建設等等,每年沒個兩三百萬兩是別想填滿十萬軍士這個坑的。何況這關內外的兵就不止十萬,還有其他方向的軍隊呢?崇禎的內帑,就是再多也抗不住。當然,如果僅僅是維持,十萬士兵有一百二十萬兩也夠了。

  「嗯,愛卿所說之事朕明白,但是加餉是怎麼回事朕也明白,想必大家也明白加餉最後加到哪裡去了。朕就不多說了,諸位愛卿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楊改革一口否決了關於加餉的事,加餉加餉,其實一直都加到那些本來就很貧困的苦難戶那裡去了,士大夫,地主階級是和這件事沒關係的,這就是要逼那些人造反啊!到時候關外的戰火還沒平息,關內就亂成一鍋粥了。所以楊改革很英明的否決了這件事。

  大殿一片沉寂!眾大臣都沉默不語,皇帝的話沒說錯,加餉加到那裡去了大家心知肚明。就不要再議論了。議論其他的吧。看來這皇帝也是門清,不好忽悠啊!

  楊改革忽然說道:「朕看諸位愛卿都累了,今日朕和諸位愛卿談談其他的東西吧,放鬆一下心情……朕昨日觀《坤輿萬國全圖》,偶有所思,試想這大地如果真的是圓的,那人又怎麼能站立於上呢?或者說?從大明的某一海港出發,經年朝一個方向行駛,不是又會回到原來的地方?」

  蝦米?地球是圓的?地上的大臣全傻眼了,這個明朝士大夫精英不能理解,我們精英份子從來都只談四書五經,詩詞歌賦之類的東東,至於地球是圓的嘛?和我們有關係嗎?船朝一個地方行駛,會回到原來的地方,這個問題,似乎太,太什麼?太遙遠了啊!實在是我等的思量之外,我們想的只是多收那麼幾斗地租,養兩個小妾,喝杯小酒,養幾個孩子,下雨天閒著沒事就打打孩子。至於這地有多圓,海有多寬,都不是我們考慮的東西。

  「上圖。」楊改革說了句。

  下面的小太監飛快的跑出來。站在群臣的面前,展開了一幅幅巨大的地圖。這正是大名鼎鼎的《坤輿萬國全圖》,原裝正版。基本上已經和現代地圖接近了。算的上是一本比較完整和可信的地圖。從這裡可以看出,西方科技和東方的科技,在一些問題上已經出現差距,西方技術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追上東方,並且有超越東方的技術。

  下面大臣議論紛紛,楊改革說道:「眾位愛卿,朕雖然號稱是天子,但是沒想到,這天下何其大,朕就算是天子,號稱天下之主,富有四海,也不過是得了其中一成,可歎著天子名號是多麼可笑和無知……」

  「臣等萬死……」地上又跪了一地。皇帝居然說自己的天子稱號是徒有其名,這讓大臣們情以何堪啊!

  「唉,朕其實想的不是這天子的名號名不符實,朕在想,天下有如此之多的地,為何不把我天朝子民移居過去,一來緩解我朝土地缺乏之苦,二來也算是開疆闢土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將來開疆闢土,眾位愛卿也是青史留名之人啊!怎麼樣?……」楊改革只是試探一下文官的反應,對移民和開疆沒有報什麼希望。當年文官集團燒了鄭和下西洋的海圖就可見一斑。

  「皇上不可,那海外之地乃蠻夷之地,遍地瘟瘴,如何移民過去?去了恐怕都是九死一生啊!陛下又何苦為難那些窮苦人家呢?」

  「皇上不可,目前軍費開始尚且入不敷出,如何負擔起移民所需銀兩?」另外一位大臣也急忙忙的阻止,估計是戶部的,對銀錢比較敏感。

  「皇上不可,我天朝上國國乃禮儀之邦,怎麼為了區區一塊土地,妄起戰端,致使生靈塗炭呢?毀他人朝食呢?」估計這人是老糊塗了,典型的內殘外忍的傢伙,自己家人都快餓死了,還考慮別人家會不會有飯吃。二十一世紀的美國如果有這樣的情操,薩達姆會哭著表示我真的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國和國之間,除了利益?還有其他的嗎?

  「皇上不可……」

  「皇上不可呀!……」

  ……

  和楊改革想像中的一樣,反對是一面倒。楊改革不禁歎了口氣,想到,壓力太大啊!就算是皇帝,面對如此多的反對聲,也毫無辦法啊!沒辦法,自己的腰桿子不夠硬啊!要是自己是朱元璋或者朱棣,估計就不會有這樣多煩惱了,可以再造幾個鄭和艦隊去北美圍觀印第安人。

  楊改革又開口了,裝作笑道:「朕知道這件事不可,所以朕還不打算為之,只是,朕聽說在海外,有高產的農作物,如果能弄回我大明朝,也算是一件功德,可活命無數,當真是天下人都供養的活菩薩。」

  「啟稟皇上,陛下可是說海外的蕃薯,土豆,玉米?」一大臣出來奏到。

  「嗯,正是,愛卿知道這些東西?」楊改革的聲音帶著欣喜,這總算遇到一個「好人」了,真的是好人啊!自己不就是搞這幾樣東西嗎?有了這幾樣東西,明末的糟糕天氣下,才有可能多活一些人,才會少造一些造反的人。

  「啟稟陛下,臣不知,只是曾聽聞徐子先,徐少保說過,並未親眼見過,不過臣雖然沒有親眼見過,但是卻知道徐少保卻是實地種過蕃薯的。」這位大臣如此匯報到。

  「徐光啟?」楊改革明白過來,他說的徐少保,就是最近召回朝的徐光啟,自己還給他加了個少保的名號,這和歷史有點出入,少保是他死後才追加的。不過還有一點區別,由於內閣和各部尚書等大臣的流動性不大,楊改革沒有大動作,魏案未定,楊改革不準備大開殺戒,所以,很多都得以保留,繼續做官,所以,本來該徐光啟做禮部尚書的,也沒做成,於是,楊改革給了一個少保的尊銜,算是補償了。

  「這個朕知道,徐少保親自種過蕃薯朕也知道,諸位愛卿要多向徐少保學習啊!不過,朕還聽說海外有其他高產的農作物,朕準備派遣勇士,循著三寶太監走過的舊路,重新前進,一直朝一個方向前進,一來,以驗證地球為圓之說,二來記錄下當地的物產,特別是農作物,選取優秀種子,好帶回我朝,緩解我朝糧食緊張的局面,三來,朕本很想體驗一下異域風情,奈何朕出不得這紫禁城,即使出得了紫禁城,也出不了這京城,所以,也只有招募勇士替朕走一遭了,把沿途的風光和人情記錄下來,一解朕的渴慕之情。當然,這件事算得上是朕的私事,不會讓諸位愛卿為難,也不會從戶部要錢,朕準備從內帑出錢,招募一些勇士,造幾條大船……」

  沿著三寶太監的舊路,重新前進,證明這個世界是個圓球。這多少令眾大臣感覺到吃驚,心想這皇帝真的是吃飽了撐著了,不過和我們沒關係,要做就做吧,至少你不是要派人出去尋神仙,我們管不著。不過聽到尋找高產抗旱的農作物種子,大家又覺得這皇帝雖然胡鬧,但是也是做了件好事,至少比那個當木匠的強。最重要的是不要戶部出錢,那就好,管你幹什,你是皇帝,沒人管著你,就隨你好了。

  於是,眾大臣都口稱「善」。楊改革招募勇士,造大船出海這件事算是成了,當然,這錢是要自己出的,算是皇帝的私事。

  於是,皇帝下令,招募天下能工巧匠於天津造大船出海,招募天下勇士為皇帝探險成了大明朝的「新聞」。又是一粒石子投在大明朝這灘死水之中,激起了那麼幾層小波浪。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48
第十五章 餉奴

  夜。

  很冷。

  坤寧宮。

  楊改革摟抱著周皇后的身子,剛剛大戰了一場,正依偎著說情話。

  「皇后,你這身子可是越來越豐滿了,比以前可豐潤多了。」

  「哪裡?那裡變豐滿了?我自己怎麼不知道?」皇后假裝不知道。

  「當然是這裡了,還有哪裡?」說完,楊改革手握住蘿莉皇后的豐滿之處,用力的捏了捏。皇后尖叫起來。隨即翻身過來和楊改革鬧在一起。楊改革則乘機胡亂的亂摸,揩油。雖然只是一個小蘿莉,但是身材也不差。凹凸有致,身段絕對不差。

  玩鬧了一陣,楊改革說道:「皇后,和你商量一個事。」

  見楊改革有些正經的說話,周皇后也不胡鬧了,問道:「什麼事啊?」

  「皇后,我尋思著,明日給你弄一個生意,好給你弄幾個體己錢,你看如何?」

  「體己錢?皇上,這是為何?」皇后很不解的問,如果是一般人家或者大戶人家,找幾個下人,開個鋪子,或者買上幾畝地,留作私房錢倒是很有意思。不過,這作為大明朝的皇后,母儀天下,也要弄體己錢?這說出去誰信啊?說出去還怕別人笑話呢?大明朝恐怕丟不起這個臉。

  「咳……呵呵,是這樣的,我尋思著,如今國事艱難,戶部也成天向我的內帑要銀子,所以,內帑恐怕是進少出多,恐怕你我日後都要過著拮据的生活,所以,我想,還是給你弄一個生意,也好讓你手頭富裕一點,將來要給下面的人賞點什麼銀錢什麼的,也不至於手頭拮据,你說呢?」

  「這,皇上,您不是大明朝的皇帝嗎?富有四海?這,似乎……有失禮法啊!」皇后還是說出了自己心裡的心思,這要是皇后做生意傳出去了,這皇后恐怕就是眾大臣們的攻擊對像,大臣們會高興的跑過來「啪啪啪啪」的大臉,搞不好就連皇后的位子都坐不穩了。

  「嗯,這不用你出面,讓你父親或者你兄弟出面,找幾個下人做掌櫃就行了,找個可靠的人負責管理帳目就行,呵呵……我聽說你父親很有斂財的能力,所以,我想讓老丈人張羅些錢財,彌補內帑的虧空,你也知道,我這皇帝當的可辛苦得很,整個就是一『餉奴』……」

  說實話,楊改革對自己老丈人,周皇后的老爹的印象來自後世的某些傳說,而且還和陳圓圓有關,傳說,皇后老爹花了二十萬兩銀子買了陳圓圓送進宮裡,所以,楊改革覺得這廝有斂財的能力,所以覺得讓他出面去斂財。

  不過,楊改革也查過某些資料,又說是田妃的家裡人弄的,反正這事和外戚有關,楊改革就有了組織外戚團整明朝士大夫的心思。

  楊改革準備組織外戚團去刷明朝士大夫大本營「江南副本」,期望著每年能通過外戚之手,從士大夫那裡刮些銀子過來。傳說,外戚里面飛揚跋扈的可不少,正好可以通過他們整那些明朝士大夫。當然,籠頭是要給這些外戚安一個的。所以,才有了楊改革和周皇后談論這事。

  「可是,這,皇上……真的要這樣做嗎?還有,皇上為何自稱『餉奴』?這樣傳出去,有失皇家顏面的,皇上可再不要如此自棄了。」周皇后安慰和教育崇禎到。

  「呵呵……唉,皇后,我知道了,我以後會注意的,嗯,找個時間,你讓老丈人進宮一趟,我有事要交給他做。」楊改革心思又回了二十一世紀,這房奴,卡奴,車奴,XX某奴,還真是一個奴的世界啊!又想到,自己到了大明朝,變身崇禎,當了皇帝,依然逃不過奴的命運,餉奴!就是自己目前最好的寫照了,恐怕自己這幾年是摘不掉這帽子了。又想到,二十一世紀,就算房奴不還按揭了,最多就是收回房子,如果自己不能按時供餉,等待自己的可不是法院的傳票和判決,等待自己的可是煤山上的那根繩子……,楊改革無語。

  回過神來,忽然發現皇后正在自己胸前畫圈圈,低頭羞得不行。眼睛都快滴出水來。稍一思索,原來是小崇禎幹的好事,正頂在皇后那處妙處,弄得皇后不能自己,羞得不敢見人。只能在楊改革胸前畫圈圈。楊改革那裡還能自持,翻身,小崇禎就戳進了皇后的妙處,皇后一聲驚呼,快樂的聲音在寢宮裡傳遞開來。

  ……

  第二天,楊改革睡了個懶覺,晚上運動的太激烈,白天要回回神。楊改革起床,穿衣,洗漱,吃飯過後,大概十點多的樣子,周皇后他爹就來了。看來皇后對這件事還是很積極的。

  御花園。

  萬春亭。

  「老臣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周皇后的老爹跪在地上給楊改革磕頭。

  楊改革雖然心裡一直看不上這磕頭的禮,認為是閹割人的人格和尊嚴的產物,還附帶了弱智光環,不過,要是是別人給自己磕頭就「勉為其難」,反正又不用給別人磕頭,所以,也就將就著,沒有頭腦發熱,熱血青年一回,廢掉這磕頭禮。

  「老丈人快起來了吧,一家人,不用這樣多規矩。」

  「謝皇上隆恩。」皇后他爹高興的屁顛顛的,立刻爬起來。心想這皇上這回怎麼對我這樣好,叫我老丈人?以前可沒有這樣和顏悅色過啊!

  「老丈人,來,坐下,朕今日有些事要和老丈人商量一下。」

  「是,皇上,謝皇上隆恩。」皇后他爹又屁顛顛的做到楊改革對面的小凳子上。至於是不是傳說中的半個屁股坐的凳子,楊改革就沒興趣知道了。

  「老丈人,最近在京城可聽到什麼有趣的傳聞?」

  「回皇上,這京城討論的最多的就是皇上招募出海勇士的事,天下人都對皇上是一片仰慕之情啊!」

  「呵呵,老丈人,不用拍朕馬屁,說正經的和正點的,不要弄這樣多虛的東西,朕可沒時間聽這些廢話,朕在這紫禁城呆久了,外面的事也就聽不那樣真了,所以想通過你的眼睛和耳朵瞭解一下外面的情況。」楊改革可不是來聽皇后老爹的廢話來的。這樣的廢話隨便在紫禁城裡找個人,可以給你說上幾天幾夜。

  「呵呵……是,皇上,老臣就說些正經和正點的……這外面討論的最多的除了皇上招募勇士出海之事,還就有就是皇帝那二百萬兩銀子的事,都說皇上是聖君……這可不是我拍馬屁,這可是真事……然後就是魏逆之案,雖多數都稱讚皇帝仁慈,但是也有對皇帝有不敬,說除賊應該除盡,而不是留下一大堆,特別是禍根魏逆還沒有伏法……」說到這裡,皇后他爹用眼睛瞟了皇帝一眼,發現皇帝沒有什麼異樣,才又敢說下去。

  楊改革自己心裡尋思著,魏逆?禍根?伏法?嘿嘿,看來這明朝的士大夫精英中是有很多想魏忠賢快點死啊!可惜,自己準備把魏忠賢這九千歲當成懸在明朝士大夫頭,特別是東林黨腦袋上面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而不用。從來就沒有過要殺魏忠賢的意思。

  要知道,這明朝的太監和其他朝可不一樣,典型的依靠皇權,是皇帝的家奴,離開了皇帝,他們就什麼也幹不了,就算是得了九千歲名號的魏忠賢,一個小太監拿道聖旨,傳個口諭,就能致魏忠賢於死地。

  不過這魏忠賢確實不是什麼好東西,崇禎對他們這一黨恨之入骨,戳屍都不解恨,也是有原因的,例如,崇禎皇帝的哥哥,熹宗皇帝子祠們的「夭折」「死亡率」高達百分之百。要是沒人搞鬼,就算古代醫療技術再不發達,也不至於高達百分之百的夭折率。由此可見,崇禎是多麼的憎恨魏忠賢一黨,不過現在是楊改革當崇禎了,對這些記憶中的恨意也就不那樣濃烈了。對此事的態度也就改變了許多。

  歷史就是如此的奇怪,如果魏忠賢一黨不搞鬼,熹宗的子祠「夭折率」不高達百分之百,也輪不到崇禎來當皇帝了。

  「老丈人,你對這二百萬兩的軍餉,有什麼看法?」楊改革插口,打斷皇后他爹滔滔不絕的「匯報」。

  「呃,回皇上,老臣認為皇上這二百萬兩軍餉發的值,發的及時,想那宣、大、薊、遼,少的幾月未發軍餉,多的已拖欠幾年,這沒有軍餉,不說家中尚有老小要養,就是自己,恐怕也是吃不飽,穿不暖,又如何有戰力,拿得動刀槍?」皇后老爹如此說到。

  楊改革沒想到這皇后他老爹說得還有點水平,有點見識,便笑道:「呵呵,老丈人說得有水平,不錯,這沒有軍餉,軍士自己尚且吃不飽,穿不暖,家中還有妻兒老小要養。又如何賣力、拚命打仗?」

  皇后他爹媚笑道:「皇上說的是,說的是。」

  「老丈人,今天找你來,有件事要你去辦。」

  「何事?皇上請說,老臣一定辦到。」

  「是這樣的,前些日子,朕得了個秘密,朕看過,覺得有點意思,能賺點錢,朕自己拿去弄又覺得得不償失,朕這皇宮裡,銀錢吃緊,老丈人是知道的,宮中開支難免拮据,朕也不想皇后跟著朕受苦,所以,朕決定把這個東西送給皇后,當作皇后的體己錢,將來皇后要賞賜手頭也寬裕不少,免得墜了皇家的臉面,你是皇后的生父,朕自是信得過的,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你找可靠的人去經營這件事,得來的銀錢你可以拿二成,其餘的都歸皇后,皇后這邊,派個人監管財務就是。你覺得如何?」

  皇后的老爹已經懵了。半天回不過來味。這是怎麼了?不對!不對啊!這大明朝的皇后怎麼也要自己經營生意了?這傳出去還了得?「與民爭利」這個大殺器一出,恐怕是皇后都不用做了。

  「皇上,這萬萬不可啊!皇上……這皇后貴為天下婦女之首,母儀天下,怎可做這種賤業?」皇后的老爹已經嚇傻了,還以為皇帝是他女兒不滿,準備弄個由頭廢後呢,趴在地上又磕頭,又是作揖的。

  「唉……咳……老丈人,朕不是說了嗎?讓你尋幾個可靠的人去做掌櫃,經營生意,又不是讓皇后去做生意,這個你都不懂?快起來,快起來。」楊改革沒想到這老丈人弄出這樣大的動靜來,自己也嚇了一跳。

  「這……皇上,這真的要這樣弄嗎?這道理我是懂的,可是,這皇后經營賤業,萬一被朝臣們知道了,少不得要呱噪一番,到時候……」皇后的老爹兩頭為難,一邊是皇帝的要求,另外一邊也怕別人攻擊皇后,萬一廢後,他這國丈就當到頭了。自然是不肯的。

  「唉~!其實,老丈人,朕也不瞞你,這商業,其實朕也找人經營著,也沒看誰敢囉嗦半句,咱們大明朝這當官的,誰不經營點什麼是不是?沒什麼,有事朕給你兜著,當然了,這,皇后的產業,是絕對不能用皇后的招牌的,也跟皇后沒什麼關係。是不是?你是皇后的生父,信得過,所以才交給你,若是別人,我還不放心,怕他貪了皇后的錢呢……」

  楊改革這樣一解釋,皇后老爹就信了大半了,有皇帝兜著,還怕誰?再說了,咱們這大明朝,那個當官的不經營點什麼?光靠那俸祿,那還不的餓死了?那海瑞吃二兩肉還成了大明朝的「新聞」呢。

  「是,皇上,老臣明白了,一定會派人好好經營的,也不會打皇后的旗號,不會給皇后抹黑,這事也跟皇后沒有關係,是老臣一手操辦的,也一定不會貪了皇后的錢。」皇后的老爹信誓旦旦的保證著。

  楊改革沒想到這老丈人還有點意思,居然知道規避風險,把這事一肩挑了,得了錢了就歸皇后,將來有人拿這事攻擊皇后,自己就一肩挑,和皇后沒關係。只要皇后不倒,別人就拿他沒辦法。

  「蔗糖脫色技術。」皇后的老爹帶著疑惑的聲音讀了出來。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49
第十六章 甘蔗可以撬動歷史(一)

  宮後苑(御花園)。

  萬春亭。

  「蔗糖的脫色技術?」皇后老爹讀了出來。疑惑的眼神免不了要盯楊改革,嚴重帶著的是茫然。「……糖液裡淋黃泥水……可初步得白砂糖,……粗製白砂糖經過水浴法再次提純,可得到細白如雪的白糖……」

  面對皇后他老爹的疑惑,楊改革笑道:「老丈人可吃過紅糖?赤砂糖?」

  「回皇上,臣吃過。」

  「嗯,吃過白砂糖嗎?或者霜糖?潔白如雪的那種?」

  「皇上……白砂糖?潔白如雪?回皇上,不是老臣吹,老臣確實吃過霜糖,但是要說到潔白如雪,那是不可能的,怎麼著顏色也會有些帶黃,或者灰暗,像皇上所說的那種潔白如雪的,老臣別說吃,連看都沒看過,這世界上恐怕還沒有皇上說的那種糖呢。」皇后的老爹很肯定的回答著,這霜糖就是奢侈品,奢侈品是幹嘛用的?就是給像周皇后的老爹這種人準備的。所以,對於這種東西,皇后老爹算的上是門清了。

  「嗯,很好,老丈人,你手裡的這份折子,記載的就是這種製作潔白如雪白糖的,霜糖的方法。你說,如果你把這種白糖,霜糖生產出來,會怎麼樣?」楊改革就像灰太狼引誘懶羊羊那樣,用白晶晶的白糖引誘著皇后的老爹。

  皇后的老爹陷入深思而喃喃自語:「……潔白如雪的白糖……霜糖……」隨著念叨的持續,就如魔法師念著深奧的咒語,越念,效果越強勁,最後,皇后老爹的眼睛裡已經充滿了「星光」,充滿了「力量」,充滿了「銀子」。

  「皇上,如果真的能生產出這樣的白砂糖,臣敢保證,銷路是不愁的!這銀子,可是座金山啊!」說著,皇后老爹已經有點「手舞足蹈」的意味的,如果不是皇帝就在面前,恐怕已經要興奮的跳起來了。

  「呵呵,老丈人,知道就好,這本折子你回去後仔細研讀,然後找可靠的人把這個研究清楚,最主要的……」楊改革賣了個關子。說實話,楊改革並不純粹是為了開個金手指,賺點白糖和赤砂糖的差價錢,儘管這些錢算得上很多。

  「皇上,最主要的是為何?」皇后老丈人已經急不可耐了,這種賺銀子的天大的秘密居然還不是主要的?

  「嗯,是這樣的。老丈人,你這樣,今年,你立刻派人下廣東,廣西,或者是瓊州,在這裡大批的收購甘蔗地,然後組成一個個的甘蔗種植園,然後,利用這蔗糖脫色技術,製作出白糖,賣到江南和京城裡來,這個時候應該許多人知道你賣白糖賺了錢了,應該會打聽你是怎麼發財的,你就吹噓自己在廣東,廣西,或者瓊州,或者琉球那邊買了很多地種甘蔗,然後加工成白糖,賺的錢就如同在地裡種銀子一樣簡單和利潤巨大,這樣,應該就會有很多人會跟著你到那邊去買地,種植甘蔗了,也會對你的蔗糖脫色技術感興趣,你可以假裝不願意賣,然後尋個機會,在保證技術不外流的情況下,賣個大價錢給他。你既要保證蔗糖脫色技術不外流,也要保證跟著你去兩廣買地的人通過種植甘蔗賺到錢。這樣,來年,應該會有更多的人跟著你去兩廣那邊買地種甘蔗……」楊改革說道這裡,口已經有些渴了,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幾口茶。準備繼續說自己的「大計劃」。

  皇后的老爹忍不住焦急的問道:「皇上,可是這,既然老臣已經有了蔗糖脫色技術,為何還要讓給他人?讓他人謀利呢?何不自己藏著,可以一直賺錢?」在皇后老爹的眼裡,一座大大的金山就這樣飛走了。當然是急不可耐。

  皇后的老爹腦袋已近不夠用了,心想這皇帝是多麼的2啊!這樣可以帶來天大財富的蔗糖脫色技術,居然要轉手讓給別人,這皇帝恐怕得了失心瘋,糊塗了吧。嘴裡當然不敢說,也就心裡嘀咕一下。

  「咳咳……是這樣的!老丈人,朕也不瞞你,這白糖賺的錢,朕要,這稅,朕也要收,不過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是朕要讓江南、京城的那些大地主,大商人相信,在兩廣之地種甘蔗,能賺錢,這樣,讓他們都把目光看到兩廣之地去,嘿嘿,等兩廣之地的地買的差不多可,你就引導他們逐漸的去琉球,去越南……嗯,就是安南,也就是交趾那個地方去買地種甘蔗……然後……更遠……」楊改革口渴,又喝了一杯水。

  「皇上,這是為何?」皇后老爹腦子不夠用,想不出這是為了什麼?琉球?那是那個海面的島啊?安南,交趾?那是那個旮旯角落裡啊?一萬里?還是二萬里?皇后的老爹已經徹底暈了。思維被一下子從京城拉倒了安南,由於思維不堪重負,拉斷了。

  「嗯,等那些地主,商人賺到錢,嘗到了甜頭,自然會拿大把的銀子去到更遠的地方去買地……呵呵,這樣,必定會需要很多人口,這樣,可緩解我朝人口緊張,土地不足的境況。老丈人,你可明白朕的苦心?」

  如果皇帝說到這裡,皇后的老爹還不明白,那他可就真的是白癡了,這明顯的就是一個變相移民的計劃。明朝的大規模移民不是沒搞過,朱元璋手裡就搞過,傳說山西的「大榕樹」就是移民的始發地。

  不過移民是要錢的,就現在朝廷的經濟情況和行政執行能力,沒有可能搞移民的。楊改革也只有劍走偏鋒了。

  「嗚嗚嗚……老臣這才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皇上真的是為黎明百姓殫心積慮,操碎了心啊!不愧是我大明朝的聖主,明君……」皇后老爹已經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把馬屁源源不絕的送了過來。

  「呵呵,老丈人,這件事交給其他人我不放心,一來怕保護不了這蔗糖脫色技術的秘密,再者,兩廣之地太過遙遠,恐怕一般人還震不住那些地方豪強,也需要老丈人這樣的才能壓得住陣腳,還有,老丈人在京城和江南想必有不少熟人,關係肯定也極廣,可以有效的對那些地主,商人進行誘惑,誘使他們跟著你去兩廣之地種甘蔗,呵呵,等到種植甘蔗之風一起,就不怕他們不自己去尋路子了。」

  「皇上真的是聖明……」皇后老爹的馬屁又源源不絕而來。

  「老丈人,不過我話可要說在前面,你這次出去,不光是要帶動這種甘蔗之風,還要把這些種甘蔗的人組織起來,弄一個糖業公會,對白糖的售價進行統一,免得到時候胡亂殺價,亂了套路,明白嗎?」

  「回皇上,臣明白,臣謹記在心。」皇后的老爹又跪下來正兒八經的磕頭。大明朝沒有誰會和銀子過不去,有銀子的事,能不正經一點嗎?

  「嗯,起來吧,還有,這賺的錢,給你的最多就是二成了,……你身為國丈,要明白朕的苦心,要知道,朕如果還是大明朝的皇帝,你女兒就依然是大明朝的皇后,你就依然是大明朝的國丈,唉……要是因為軍餉而導致兵敗,國破山河碎,你女兒就少不得要跟我一起殉國的,你也就不是什麼國丈了,必定是別人的胯下奴,腳底泥,任別人騎在胯下欺,踩在腳底當泥,……唉……國事艱難啊!這個你就自己多考慮考慮吧……還有,這收稅,朕是一定要派人去收的,你要把這稅金都準備好,自己不要偷稅漏稅,也不要讓其他人偷稅漏稅,明白嗎?」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50
第十七章 甘蔗可以撬動歷史(二)

  楊改革讓皇后的老爹組織糖業公會,為的就是這個,一來不讓技術外流,二來不讓大家隨便的殺價,壟斷才是賺錢的,三就方便收稅了。

  那些老舊行業楊改革估摸著很難加稅和徵稅了,楊改革沒有那個有心思和那些明朝士大夫,精英們鬥腦力,鬥精力,還是在這新興行業裡做做文章,收稅更加容易些,也不會引起那些明朝士大夫,精英們的反彈。

  「臣明白,臣謹記在心。」皇后的老爹聽到皇帝如此「冷」的話,感覺就如同春天裡掉進了河面冰窟窿裡一樣「爽快」。

  又一想這可算是給皇帝完成秘密任務了,可以說是皇帝的超級心腹了,親戚加心腹,在這大明朝,那是多大的榮耀和權柄。以後還不是看誰不順眼就弄誰?

  又一想到皇帝的話:如果我是這大明朝的皇帝,你女兒就依然是這大明朝的皇后,你就依然是這大明朝的國丈……如果因為欠響而導致兵敗,國破山河碎,你女兒少不得要跟我一起殉國的,……你也是那別人的胯下奴,腳底泥……。皇后的老爹就覺得這後背發涼,脖子僵硬,頭皮發麻,這話說得雖然毒,但是也夠明瞭,如果大明朝玩完了,我們就什麼都不是了,如果大明朝還在,那就是皇親國戚,天潢貴冑。想到這裡,皇后的老爹周奎咬咬牙,暗地裡下了決心:絕對不能讓這大明朝玩完咯,怎麼也要搞到更多的軍餉。我想做的是國丈,而不是別人的腳底泥……

  「嗯,這件事差不多就是這樣了,你回去之後就趕緊去弄,爭取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要賺到錢,帶動其他人去種甘蔗,謹記,在甘蔗種出來,白糖賣出去之前,不准你揮霍,一定要節儉和吝嗇,等到你白糖賣出去之後,就可以使勁的揮霍,讓那些人知道你是因為種甘蔗發財了,明白嗎?千萬不要誤了朕的大事。」楊改革不厭其煩的給皇后的老爹提醒,上緊箍咒。

  「是,臣謹記在心。」皇后的老爹這次已經是心堅志定了。

  「嗯,這次你去江南還有一件事……唉,算了,還是以後再說吧。」楊改革的話到了嘴邊又不想說了。這事就是組織外戚團去刷「江南副本」的任務,現在的外戚還只有周皇后老爹這一家,像田妃和袁妃家裡的外戚,由於田妃和袁妃還沒有冊封,所以還不能叫外戚團,楊改革打算等外戚團「成熟」了,再去刷「江南副本」。

  「唉……皇后昨日還惦記著你,嚷著要見你,你這就去見皇后吧,莫讓皇后等著急了。」楊改革讓皇后的老爹去看看皇后,用意也是打消皇后老爹的疑慮。好讓他安心給自己辦事。

  「老臣謝皇上恩典。」說完,皇后的老爹感激的又磕頭,這才退出去,然後去見皇后了。

  楊改革看著皇后的老爹離去的身影,想著那些大明朝的地主老財,大小商人,士大夫們爭先恐後的去搞甘蔗園的情景,心裡一陣爽快。心裡盤算這這事有哪些好處。

  楊改革盤算出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自己在皇后老爹那裡有八成的利潤拿,雖然名義上是給皇后的,不過這皇帝和皇后不是一體麼?用的著分你我?再說,周皇后歷史上的名聲也不差,屬於賢妻良母型的,想必對這件事不會反對。還有就是可以對這個新興行業按照自己的意思徵稅。

  第二好處:帶動了經濟,買地要錢吧?制做、運糖要船、要人吧?人員往來要船吧?供這些人吃喝拉撒要其他產業吧,是不是也要人手?是不是要擴大造船能力?是不是帶動了就業?帶動了經濟?什麼叫做拉動GDP,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包括宅男們)都知道。

  第三好處:緩解了土地和人口的壓力,讓這土地和人口壓力有了一個宣洩口。種甘蔗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口,這還不得從內地遷移過去!那裡的人力最便宜?肯定是北方那些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人力最便宜。

  第四好處:擴大了明朝士大夫們的視野,將來他們到了琉球,到了安南,交趾,甚至更遠的地方,也就把人口帶到了那裡,變相擴大了明朝的「版圖」,他們要種甘蔗運糖,少不得要和海盜和當地的「土人」打交道,到時候受了損失的那些明朝士大夫,地主,精英們,還不是哭著喊著求自己派兵去剿滅那些海盜和「土人」,那自己是不是可以造很多很多的戰列艦?可以出很多很多的兵?是不是要建立海外軍事基地?這軍事基地都建立了,那還有不納入版圖的嗎?似乎水到渠成了。

  以一個蔗糖脫色技術,撬動了整個大明朝的歷史走向,。

  開闢新行業收稅,原來的鐵、鹽、絲、茶等等傳統的稅收領域不可能收到更多稅,大明朝的稅收基本不會再增加多少,有了新稅,就可以明顯增加明朝的稅收,而且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也撬動了明朝的白銀,也就是財富的流通,買地,種甘蔗,制糖,賺錢,再投入買地,再種,經濟逐漸循環起來,不再讓這些白銀躺在地主家的地窖裡發霉,就如同大明朝這個巨人血管裡的血液再次變得有活力起來,好處明顯多多。

  如果是一般商人,恐怕不能勝任這項艱巨的任務。

  第一,沒有足夠的「官方背景」,要想在兩廣甚至安南種甘蔗,恐怕會被當地人吃的不剩渣子,更別說保留蔗糖脫色的秘密了。

  第二,不能結交夠多的明朝士大夫階級,特別是那些大戶,一般人很難那接觸到他們,就算楊改革自己扶持一個,一來,楊改革在明朝還認識不了幾個人,二來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扶持。一般人接觸不到那些大戶,大地主,就不能忽悠他們去搞種植園,也就沒有辦法自然而然的使人口和銀錢流動起來,也組織不起來有執行力的糖業公會,也沒有執行力去收稅,別人不鳥你,難道皇帝還天天給你撐腰打嘴仗不成?

  所以,這件事,交給皇后的老爹周奎是最合適不過了的,首先,他的背景夠硬,皇后的老爹,皇帝的丈人,而且,這**暫時就還就他一號丈人,還有皇帝撐腰,這大明朝沒有比他再硬的背景了。他現在也是正兒八經的明朝士大夫精英,而且是高級的精英,還是各路人馬巴結的大精英,忽悠和引領那些明朝士大夫,地主,商人去兩廣,安南,琉球種地是再好不過了,由他帶頭繳稅和保護蔗糖脫色的秘密,真的是再好不過了。

  想到這裡,楊改革覺得自己真的是個天才,想到如此的好辦法。不禁得意的笑出聲來。初春的京城雪依然很厚,冷得很,但是頭頂的艷陽高照,絲絲的太陽之力不斷的融化著厚厚的雪,再看著亭外雪地裡草木露出的一絲新芽,楊改革覺得這天氣景色很適合自己的心意。

  至於皇后的老爹周奎的行動、執行能力,楊改革可不敢高看,歷史上他可沒有留下美名,儘是愚蠢的代名詞,但是,說不得也要試試再說,自己一邊多加敲打,多嚇唬嚇唬他。楊改革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商量的人,也只能先讓他幹幹看了。

  皇后那裡。有楊改革留的二十萬兩銀票,是楊改革留給皇后的老爹周奎的啟動資金。至於成不成事。楊改革也只能求老天保佑了。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51
第十八章 袁崇煥和他的忽悠

  崇禎元年。

  二月十二。

  讓楊改革久等了的歷史上有巨大爭議的人物--袁崇煥,終於得到楊改革的召喚。楊改革用平台召對的高規格召見了這個著名的歷史人物。本來該在幾個月之後才發生的平台召對,由於楊改革的介入,提前了。

  平台的位置大概在今天北京故宮的保和殿後面,就是兩個小後門。

  在場的除了楊改革這個皇帝之外,還有幾位輔臣,尚書,還有孫承宗這樣的和皇帝親近的大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臣袁崇煥叩請聖安。」跪在地上的就是傳說中的袁崇煥。

  楊改革研究了一下這個袁崇煥和自己在百度圖片裡看到的「像片」,發覺這袁崇煥真的有幾分做「宅男」的資質,斯斯文文的外貌,白白淨淨,不過現實中的他由於長期軍旅生涯,滿臉的風霜,小白臉帶著幾分黝黑。

  「……你就是袁崇煥?……唉……」楊改革歎了口氣,對於這樣一個爭議很大的歷史人物,也是參雜這好壞兩種心理。

  好就是這人至少還有幾分本事,敢打仗,不怕死,就打仗而言,在明朝文官裡,還算是個高個子;壞處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和打仗本事成反比的就是他的戰略眼光和思維,差的一塌糊塗,甚至可以說稀里糊塗,毫無章法。

  別的不說,五年平遼就是一個大忽悠,殺毛文龍就是莫名其妙,又搞什麼議和之類的東東,沒有了孫承宗給他把關,掌舵,從戰略的高度給他指引,他就是一個毛頭小伙子了,亂竄。

  當然,沒有最爛,只有更爛,要說到比爛,還有比袁崇煥更爛的人,那就是歷史上那個倒霉蛋,崇禎了,居然被袁崇煥忽悠了。

  袁崇煥和眾位大臣都不明白為何這皇帝歎氣,難道是又壞了什麼事?

  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楊改革說道:「袁愛卿。你以前是這遼東巡撫,遼東之事,可以說是盡知,朕起復你,仍用你做這遼東巡撫,說說你對遼東之事的看法和打算?」這次召對比歷史上早了幾個月,楊改革不知道袁崇煥是不是會提出他那個著名的「五年平遼」計劃。楊改革還是決定問問。

  「啟稟皇上……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袁崇煥終於還是說出了他那個歷史上著名的大忽悠,五年平遼。

  楊改革在心裡苦笑,知道這歷史就是歷史啊!雖然自己提前幾個月平台召對,但是這五年平遼還是從袁崇煥口中說了出來,看來,這煽動歷史的蝴蝶,想要形成風暴,能力還是差了些啊!

  「嗯,五年平遼……,如此就說說你的要求吧。」楊改革暫時沒有否決袁崇煥的計劃,只是讓他把話說完。

  「……五年之內,戶部轉軍餉,工部給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遣將,須中外事事相應,方克有濟……」袁崇煥的聲音鏗鏘有力,說的話抑揚頓挫的飄蕩的平台的房梁下,纏繞在眾人的頭頂之上。

  楊改革心裡盤算著,這是要錢給錢,要東西給東西,要人給人,一句話,要什麼給什麼。

  楊改革心裡嘀咕著:要不要我給你送幾顆原子彈啊!這樣,你一炮糜爛數十里,還幫你搞幾架B52,好讓你空投到野豬皮的腦袋上,這樣你也不用五年平遼了,估摸著幾天就「平」遼了。

  「還有嗎?」楊改革面無表情的問道,心想:要是原來那個崇禎,估摸著這會應該是手舞足蹈,高興的不得了,以為自己得了一個無敵的統帥,馬上就可以平定野豬皮,估計立馬就會答應袁崇煥的一切要求。

  「啟稟皇上,臣以為,以臣之力,制全遼有餘調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豈能妒功,夫起無人?!即不以權力掣臣肘,亦能意見亂臣謀。」袁崇煥的聲音很洪亮,整個房子就只有他的聲音在飄蕩。

  楊改革無語了,這是啥意思?要求全權代理?心中一動,莫非就是要「尚方寶劍」?楊改革對袁崇煥的印象還有就是拿「尚方寶劍」砍了照樣有「尚方寶劍」毛文龍的腦袋。這都算是個什麼鳥事?

  楊改革不是痛惜毛文龍,毛文龍也不是什麼好鳥,幹的骯髒事一籮筐,不值得楊改革痛惜,頭疼的是一旦毛文龍死了,插在野豬皮後腰上的一顆釘子就沒了,野豬皮估計要彈冠相慶,轉眼就要入關了。

  還有他手下那三個清朝的「三順王」,將來就是埋葬明朝的儈子手。這才是楊改革頭疼和忌憚的原因。

  「唉……接著說。」楊改革一陣無語,心想盤算著自己的計謀,盤算這改變歷史,不能讓袁崇煥這樣搞下去,否則,明年野豬皮進關是鐵定了的。

  「恢復疆土大計,不外乎……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是以為邊臣……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袁崇煥一番忠心,深沉,悲切,心酸的由衷之言,楊改革居然有幾分感動。

  邊上的其他大臣也有的居然抹眼淚,可見這袁崇煥這番話確實感動人。

  如果還是原來歷史上那個倒霉蛋崇禎,估摸著,這會該感動的流淚外加給袁崇煥全權了。施行袁崇煥的那個大忽悠「五年平遼計劃」了。

  讓原本拮据的財政雪上加霜,於是,再次加餉,於是,加餉肯定加到了那些本來就處在破產邊緣的平民身上,於是,破產了、造反了,於是,關內糜爛了。於是,這大明朝也就在1644年,被李自成圍了個水洩不通,然後大明朝轟然倒塌,玩完了。

  都說腦殘物無限,這明朝的士大夫精英們,不僅把大明朝玩死了,也把自己給玩死了。換了個老闆,才發現,這個新老闆不是原來想像中的那樣好,智商也不是很高,為了迎合這個新老闆,少不得把自己變得弱智一點。

  楊改革略略的想了一下這明朝的歷史走向,心裡就否定了袁崇煥的這番話。這就是穿越眾的強項。

  下面的有些大臣,琢磨著這番話也應該感動了皇上,皇上也許會給袁崇煥加官,給特權,也許是「尚方寶劍」,嗯,等開完會,得找袁崇煥喝一杯去,慶祝慶祝這個勝利。

  「袁愛卿,說實話,朕很看好你指揮、動員戰鬥的能力,不過,你這五年平遼計劃,朕,否決了……」

  「皇上……這……」袁崇煥很失望,很焦急,也很詫異。

  「嗯,聽我說完,否決你的計劃,不是對你的不信任,而是條件不允許,孫師傅,可以開始了吧?」楊改革回頭又對孫承宗問道。

  「回皇上,臣已近準備好了。」孫承宗面無表情的說道,說實話,孫承宗雖然對袁崇煥不錯,還是袁崇煥的老首長,但是孫承宗不支持袁崇煥的五年平遼計劃。

  「好,多謝孫師傅了。」說完,轉頭又對袁崇煥說道:「袁愛卿,請坐到孫師傅的對面……」

  袁崇煥疑惑的坐到孫承宗的對面,中間是一張大桌子,桌子用絲綢覆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大伴,開始吧。」楊改革對王承恩說道。

  王承恩揭開覆蓋桌子的絲綢。

  袁崇煥,包括眾大臣,都驚呼起來,倒吸一口涼氣。這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京師和遼東啊!那山川,河流,長城,海洋,關內外諸城,都是那樣的清晰、逼真。讓人看了一目瞭然。

  這就是楊改革「費盡心思」搞的作戰沙盤。楊改革是宅男,也看過幾本軍事小說,知道這沙盤是個好東西,於是就叫人弄了。

  當皇帝的好處,就是有無數的人伺候,全國頂級的人物服務於你。這不,楊改革這個宅男只用嘴說了幾句:關內外,一切務必真實。這樣幾句話,就有全國頂尖的人才弄這「沙盤」,而且不計成本和人力、人工。在這皇城之內,還有一個專門機構來服務皇帝幹這事,就是兵仗局了。

  這「沙盤」,就是楊改革專門弄來「反忽悠」袁崇煥的。楊改革準備用「沙盤」把袁崇煥駁的一文不值。

  在眾人詫異的注視下,楊改革說道:「諸位愛卿,這叫做沙盤,是用來推演戰時變化用的,今日,就用這個沙盤來代替關內外局勢,用來推演一番日後的局面,袁愛卿,在這沙盤上,你現在就是這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對面的孫師傅,就暫時委屈做那後金,也全權指揮後金作戰。你們人員,器械,糧餉,地形等等各依實際,推演開始之後,可以自由決策……嗯,袁愛卿,你可以先思考一陣子,推演開始之後,可以依你所奏之言,人、權、物、糧、餉均由你自決……朕和諸位大臣就做這裁判之人……明白嗎?」

  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就是原來歷史上崇禎封袁崇源的官,另外還有「尚方寶劍」可拿。這一圈從現在的山東的膠東半島到天津直轄市,再到河北東北部,再加遼林沿海,簡而言之,就是環渤海灣的軍務,都歸這個官管。目標也只有一個,就是野豬皮。

  袁崇煥已經嚇傻了,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半晌說不出話來,本來不過是「忽悠」一下皇帝,哄哄皇帝高興,沒想到皇帝給他來這一招,實地推演未來局面,這讓他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其中緣由,也就他自己知曉。

  袁崇煥以往的「戰績」,都是先依靠城池,用大炮和火器消耗野豬皮,等野豬皮疲憊了就衝出去衝殺一陣,或者自己走了就是勝利。要「五年平遼」,就得進攻,進攻就要野戰,和野豬皮野戰,袁崇煥覺得今天天氣真晦氣。

  「袁愛卿?聽明白了嗎?」楊改革再次呼喚袁崇煥,袁崇煥這才猛然醒悟過來,這裡是皇宮,這裡是平台,由不得他發呆,立刻蹦起來,又跪倒在地,磕頭道:「臣失禮,臣該死,臣有罪。」

  「嗯,起來吧,沒事,明白了嗎?」楊改革又問道。

  「臣明白。」袁崇煥畢恭畢敬的答道。

  眾位大臣還在驚異這「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是個啥差事,恐怕「遼東王」這個稱呼也不過分吧。皇帝真的是看得起袁崇煥。

  又看了逼真的「沙盤」,覺得這皇帝真的是無厘頭,沒事盡搞些下賤人搞的東西,不是木匠就是泥瓦匠,這老朱家儘是一些「怪種」,這是一個皇帝應該幹的事嗎?皇帝應該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聽我們這些大臣的匯報,然後作出「聖裁」,這才符合一個明君的形象……,又覺得這沙盤做得還真的是逼真、詳盡,就連他們這些文臣,也都是一目瞭然,城池,山川,河流,道路,長城,大海,應有盡有,上面還插上了小旗,估摸著就是代表了軍隊的數目了。嘿嘿,有這種東西,我們文臣也敢去打仗了,有些大臣心裡如此想到。

  準備工作做完,又給了袁崇煥一些思考和適應的時間。「沙盤」推演終於開始了。

  袁崇煥對孫承宗。

  【註:本來此時袁崇煥還在老家當老百姓,這裡當他已經在京城。】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52
第十九章 菜鳥袁崇煥

  崇禎元年。

  二月十二。

  平台。

  召見袁崇煥,問有關薊遼軍務。皇帝命袁崇源和孫承宗在「沙盤」推演局勢。

  孫承宗對袁崇煥。一對一的即時戰略對戰。

  ……

  剛開局。(呵呵,輕鬆一下。)

  「神族」選手袁崇煥就有八個「農民」,還有四百塊錢,很富有。上來就在自己家門口起水晶柱,造炮台,堵口子,造了兩個「炮台」之後,才發現,自己錢不夠用,雖然有八個農民在挖礦。

  這才發現這個版本的炮台好貴。自己造了兩個炮台就沒錢了,要攢一分鐘的錢才能出兩個「炮台」,這讓這位「神族」選手袁崇煥很鬱悶,為什麼炮台這樣貴呢?

  於是,叫囂這五分鐘用「炮台」推平對手的「神族」選手袁崇煥,發現五分鐘之後,自然依然只有家門口的幾個炮台,離對手家裡的基地還有「很遠」的距離,要造「炮台」造到別人家裡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於是,只能承認五分鐘用「炮台」推平別人是不現實的,於是,要求AG(重來)。

  第二局。

  「神族」選手袁崇煥對「蟲族」選手孫承宗。

  開局。

  神族選手袁崇煥照樣有八個農民,四百塊錢,很富有。照樣在自己家門口起水晶柱,造炮台,堵口子。

  神族選手這次汲取了教訓,不再用炮台往別人家裡造了,只造了兩個炮台守口子就停止了。開始轉而出「叉叉」兵。

  叉叉兵很貴,但是也很厲害,出了大概八九個叉叉兵,袁崇煥覺得自己很牛逼了,把叉叉兵放在炮台前面,用來堵口子,意淫著等自己攢到五六隊叉叉兵的時候,就去推平對手。

  悲劇的是沒有探地圖,這個地圖不止一個口子可以進主基地。對手孫承宗正在從另外幾個口子輕鬆的繞到自己的主基地裡。正在殺自己的「農民」。

  神族選手袁崇煥大驚,立刻派自己的叉叉兵去救援。沒想到叉叉兵只有四五個升級了速度,其他幾個沒有速度,跑不快,於是,只有四五個叉叉兵先過去救農民。

  神族選手袁崇煥覺得太不公平了,這個地圖怎麼能有好幾個口子呢?不是都一直只有一個口子的嗎?早知道有那樣多口子,自己絕對不會造炮台,堵口子了。

  蟲族選手孫承宗正在用刺蛇加小狗殺農民,很快就把袁崇煥的神族的農民殺乾淨了。

  神族選手孫承宗的叉叉兵很厲害,四五個叉叉兵就可以和一隊多的刺蛇加小狗打成平手。蟲族選手孫承宗又調來一隊多的刺蛇跟這些叉叉兵打,沒想到,關鍵時刻,神族的那幾個沒升級速度的叉叉兵趕到了,夾攻蟲族的刺蛇,蟲族選手只好撤退。

  雖然這次神族打跑了蟲族,保住了主基地,但是,神族選手袁崇煥已經沒有農民沒有錢了,再也不可能玩下去,於是,GAMEOVER。袁崇煥只能承認自己輸了,要求AG。

  第三局。

  袁崇煥這次用了人族,準備用機槍(火槍)兵+治療兵+坦克對付孫承宗的蟲族,火槍兵可以克制小狗,坦克可以轟擊大片目標和敵人的「炮台」,治療兵加血,一個機槍兵可以對抗一個刺蛇。

  開局。

  袁崇煥就直接起氣礦出治療兵加坦克。外面用機槍,火槍兵圍住。

  開始往蟲族選手孫承宗的主基地推進。

  很快就要到孫承宗的主基地了,袁崇煥才發現,由於自己沒有探路,不知道蟲族出的什麼,也沒有帶反隱形的,路上被地刺一插,機槍兵、火槍兵就成片成片的死亡。坦克都還沒架起來,就被狂狗幹掉。根本沒來得及發揮坦克的作用。

  於是,沒有兵,沒有反隱形的袁崇煥只好看著孫承宗的地刺去自己家的主基地殺農民。於是,GAMEOVER。袁崇煥被虐,輸了。

  三盤都被虐的袁崇煥終於認識到。

  第一:自己認為五分鐘用炮台造到別人家裡是不現實的。

  第二:這個版本地圖的炮台實在太貴。自己根本造不起。主基地的農民太少了。每次挖出的錢太少。不夠用。

  第三:自己不熟悉人族的進攻,對人族進攻的操作不在行,只在行駕著坦克等敵人來攻。

  第四:這個地圖有很多口子,自己光堵住一個口子是不管用的,敵人可以從別的口子進到自己家裡。

  被虐了幾盤的袁崇煥,從椅子上軟癱在地,淚流滿面。隨即又爬跪在地上,嗚咽著說道:「臣愧對皇上信任,臣有罪,臣信口開河,好高騖遠,欺瞞皇上。以致壞了我大明朝的基業。臣該死,該萬死。臣請皇上拿了微臣的人頭,以謝微臣欺君害祖之罪。」

  平台內,所有的大臣都滿臉的不可意思,臉上儘是驚恐,惴惴不安。

  楊改革心裡得意的很:要說到打星際,打即時戰略遊戲,袁崇煥就是一個菜鳥啊!渣的很。

  【呵呵,玩過星際的朋友大概能猜出其中所指,沒有玩過的朋友,在下面給你解釋一下,大致也就明白其中的所指。

  五分鐘造炮台推平對手家裡是指造軍事堡壘造到野豬皮家裡去。五分鐘指五年。

  炮台很貴代表軍堡的造價很高,其中的腐敗程度很高,虛耗錢糧,明末特色。

  有幾個口子當然就是指野豬皮從蒙古繞道入關的事。

  沒有探地圖,探路,沒反隱形,指野豬皮的間諜比較厲害,清楚明軍的一舉一動,還有內應縱火開城門,而明軍基本上對野豬皮的動向一問三不知。都是盲區。

  不熟悉人族操作是指袁崇源打仗一直都是靠著城池等別人來攻,然後用大炮、火器轟擊,等對手疲憊了就出去反攻一陣或者等野豬皮自動退走,就算是勝利。真正的去主動進攻野豬皮,還沒有成功過。】

  楊改革對於這次的軍事推演,很是得意。虐待了袁崇煥三次。這多虧了楊改革這個宅男的星際水平還可以。虐待菜鳥袁自然是小菜一碟。

  「唉……袁愛卿,你不要自責和自棄,回去好好思索一下該如何處理遼東的事吧。過一段日子,有了新想法和新謀略,可以再來找孫師傅切磋,朕看好你。等你不再是個菜鳥了,朕就放你出去執掌薊遼。」楊改革安慰袁崇煥。

  袁崇煥沮喪的淚流滿面,失魂落魄的走了出去。

  關於袁崇煥這個人物,到這裡,終於是有了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既要用袁崇煥守門,防禦野豬皮,又不讓袁崇煥亂幹,這幾次推演,讓袁崇煥意識到皇帝不是好忽悠的,自己應該收斂收斂,以後,也不至於還有膽子去殺毛文龍了。

  不過,袁崇煥不殺毛文龍,毛文龍也不是什麼好鳥,沒了袁崇煥幹這個事之後,這毛文龍的問題,又輪到楊改革頭疼了。
mk2257 發表於 2011-5-24 00:53
第二十章 木棉花

  虐了袁崇煥一把。

  楊改革很有成就感。

  有成就感能力就高。

  晚上,生龍活虎,折騰了皇后這小蘿莉半宿,把小蘿莉折騰的不堪重負。

  第二天上朝,也是興致極高,操練了一番大臣們唱詩,唱得是氣吞山河,熱血沸騰,沒什麼事就早早的下朝了。

  回到坤寧宮,皇后小蘿莉還剛剛起床,正慵懶的坐在梳妝台前面梳妝。幾個宮女伺候著,楊改革揮揮手,幾個宮女知趣的走了。

  楊改革看到皇后小蘿莉的背影,又覺得心中一熱。從後面摟住皇后小蘿莉。兩隻手不安分的摟著姣好的身體。

  「皇上,你……這……大白天的。」皇后小蘿莉依然是羞愧難當。嫩嫩的小臉上立刻浮上一絲絲的潮紅。

  楊改革看著這滑嫩的笑臉,摸了摸,那裡還忍得住,低頭噙住皇后小蘿莉的小嘴,來了個深吻。皇后小蘿莉的兩隻小手也不由自主的摟在了楊改革的脖子上。漸漸的沒了力氣支撐,只好靠著楊改革的摟抱,才沒軟下去。

  楊改革結束深吻的時候,才發現,皇后小蘿莉兩隻眼睛半閉著,霧氣瀰漫在眼睛之上,已經一副是任君採擷的模樣。

  摟抱著滾燙的身體,看著眼前小人兒的模樣,楊改革覺得腹內邪氣凜然。

  皇后忽然一聲嬌笑,推開楊改革,羞紅了臉,道:「皇上,饒了臣妾吧,呵呵,臣妾知道今天宮後苑(御花園)裡的木棉花開花了,正是賞花的好時候,我們去看看吧。」

  皇后這一打岔,楊改革腹內的邪氣凜然一下子就如同接了個閥門,「咻」一下,給放了個乾乾淨淨。

  「木棉花?開花了?這,貌似是冬天吧?」楊改革詫異的問道。在宅男心目中,有雪就是冬天,這外面的積雪都還沒有融化,怎麼又有花要開?難道這木棉花和寒梅一樣在冬天裡開?

  皇后笑道:「是宮後苑裡用地火溫室保養的幾棵,木棉花在北方可不容易成活。」

  楊改革震驚了一把:溫室?這個東西明朝就有了?記得某小說在清朝還用他賺銀子呢?

  楊改革問道:「皇后,這溫室什麼時候有的?」

  「古漢就已有,唐宋皆有,皇上可知『白苣黃瓜上市稀,盤中頓覺有光輝;時清閭裡具安業,殊勝周人詠采薇』是哪位詩人的詩?」皇后反問道。

  「誰的詩?這好像是說吃黃瓜的啊?莫非?這黃瓜很早就能溫室培養了?」楊改革詫異,這是誰的詩?但至少可以肯定是現在以前的。也就是說,明朝以前已經能吃到用溫室栽培的黃瓜了。

  「這是南宋著名詩人陸游,陸放翁的《黃瓜》。」皇后解釋到。

  「蝦米?陸游的?」楊改革還是震驚了一把,讀書的時候學過陸游的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記憶猶新,沒想到陸游就吃過溫室黃瓜。楊改革記憶當中有個穿越者在清朝用溫室黃瓜賺大錢的事。看來這依靠穿越小說幹事也是不太靠譜的事啊!

  難道是位面不同?

  楊改革思維混亂的被皇后拉到宮後苑。

  這宮後苑特地打掃了一番。鋪了石板的地面上乾淨得很,擺了幾排的盆栽,用大花盆栽種的「小樹」上面,掛滿了奼紫嫣紅的花朵。很好看。

  在這「冬天」裡,看到如此艷麗的花朵,楊改革的心情格外的舒暢。覺得這溫室技術可不是蓋的。覺得自己也可以培養一點黃瓜吃吃,不過現在已經是春天了,不需要用到溫室了。

  看著這鮮紅的木棉花,想起來了這溫室栽培,栽培觀賞植物,楊改革又想起來歷史上傳說,辣椒也是最開始作為觀賞植物引進的。

  想到這裡,楊改革忽然心中一動。辣椒,自己在一個帖子上看過,這東西很有用。

  恩,不錯,楊改革來興趣了。

  於是,問道:「大伴,這『宮後苑』誰負責的啊?」

  王承恩回答道:「回皇上,是內官監太監鄭懷忠。」(胡扯的一名。)

  「在嗎?」楊改革便問遍環顧了一下四周,看看這個內官監的太監是不是就在自己周圍。

  王承恩環顧了一下,回到:「回皇上,在的。要叫他過來見駕嗎?」

  「嗯,叫他過來吧,朕今天又點事要問問他。」

  「是,皇上。」王承恩答應完皇帝,轉身,又去吩咐邊上一個小太監。那個小太監聽完了王承恩的話,立刻躬身小步快速走開。

  不一會,就引來了一位太監。身穿常服,戴烏紗帽,團領衫束帶,胸前著了個雲燕的補子。大概有四五十歲的樣子,頭髮也是青白相間,看上去就是一和藹的長者。

  「奴婢鄭懷忠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鄭懷忠已經跪倒在地,叩頭請安了。

  「你就是鄭懷忠?起來吧,朕有事問你,對了,你給朕準備的這個木棉花很好看,朕喜歡。」楊改革對這鄭懷忠的第一印象不錯。看他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

  「奴婢鄭懷忠謝陛下讚賞。」說完就起來了。

  「鄭懷忠,嗯,你對這宮後苑(註:明朝叫這名,清朝叫御花園)的觀賞植物很在行?朕看你這木棉花就栽植的可以啊!」

  「奴婢……回皇上,奴婢對這觀賞的植物還算瞭解,養過不少的奇花異草。」鄭懷忠回答道。

  「是嗎?這樣的,鄭懷忠,朕聽說有一種從海外引進的植物,好像叫辣椒的,不知道你見過沒有?」辣椒是在明末引進中國的,現在已經是崇禎年間了,正兒八經的明末,楊改革覺得可以試試,看著大明朝的皇宮裡有沒有這種東西。

  「回皇上,這『辣椒』……奴婢似乎沒聽過,奴婢想問一下這植物的樣貌特徵,或許奴婢可以知道它的別名。」鄭懷忠稍微思索了一下就回答楊改革沒有,但是服務皇帝是太監們唯一的事,所以,服務很周到,沒見過不要緊,趕緊問皇帝那植物長什麼樣,然後叫人弄回來就是。還怕皇帝不高興?皇帝一高興!這做太監的就有面子,在宮裡就吃得開,這太監也就沒白做。不枉挨那一刀。

  楊改革一聽沒見過,就喪氣了,但是又覺得這鄭懷忠說得沒錯,也許是名字的叫法不同,同樣的東西有不同的別名。楊改革又說道:「這東西大概是一年生的,長得也不高,大概能長兩三尺吧,葉子綠的,果實大約有指頭粗細,剛開始果子是綠色的,成熟之後果子就變紅色了,果子有辣味,所以叫辣椒,這果子裡面有數粒種子,形狀類似餅子,但很微小。」

  楊改革努力的回憶自己吃過的辣椒是什麼樣的。把自己知道的都描繪出來了。不過鄭懷忠還是沒有給他一個肯定的答案。

  鄭懷忠思索了一會,道:「啟稟皇上,奴婢恐怕沒有見過這種植物,不過奴婢會派人去尋找的,如果真如皇上所說的那樣,應該很快就能找到的。」

  楊改革很失望。看來這辣椒還要努力尋找啊!

  「唉……是嗎?那太可惜了。」楊改革一副痛惜的表情。

  鄭懷忠看見皇帝一副痛惜的表情,就下定決心,立刻派人去尋找,尋遍天涯海角也要把這叫做「辣椒」的東西給找著。我這內官監是幹什麼吃的?說白了,最大的「業務」就是幫助皇帝尋找那些奇花異草,珍奇異寶。

  想當年,我們太監界的偶像三寶太監鄭和就是乾的這內官監的官職,幹的就是替皇帝尋找珍奇異寶,奇花異草的業務。還領導了一隻艦隊遠赴海外,替皇帝傳播威德。那是多麼榮耀的一件事,一直都是我輩太監們的驕傲和楷模,我一定要努力,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將來說不准就輪上和三寶太監一樣的差事,這皇帝喜歡海外的風情也不是什麼秘密啊!

  想到這裡,鄭懷忠就覺得熱血沸騰,充滿了昂揚的鬥志。暗暗給自己定下目標,一定要找到「辣椒」。

  楊改革很可惜沒有找到辣椒,卻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皇宮裡裡居然還有一個做著成為「鄭和」,成為「三寶太監」第二的太監。如果知道,肯定少不了感歎一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遊覽的興致沒有了,楊改革和皇后準備回宮了,路上,皇后問楊改革:「皇上,你是怎麼知道這「辣椒」的?」周皇后對於楊改革清楚的知道辣椒一事很感興趣。

  楊改革頭大,沒想過這歷史上的崇禎就是一個「宅男」,很少出紫禁城,很少出皇宮。是一個比自己還要「宅」的宅男。要說知道這「辣椒」,有點不和情理。

  楊改革只能胡扯:「呵呵……我也是聽人說的,應該是從海外引進的,據說南方有人種這東西,據說這東西可以驅除風濕,我想在南方潮濕的地域,應該能幫助朕的子民驅除風濕,所以就問一問,實際朕也不太清楚啊!」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還沒有走遠的鄭懷忠正好聽到了皇帝和皇后的對話。得知這皇帝是為了南方那些受潮濕影響的子民,才問這辣椒的事,心想這皇帝真的是一個好皇帝啊!一個聖主明君啊!更加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找到「辣椒」,幫皇帝解憂。

  海外?南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7

LV:8 領主

追蹤
  • 450

    主題

  • 19387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