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作者:老酒裡的熊 (已完結)

 關閉
kevin1217 2011-10-2 09:34: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84 269354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4
第九十章 - 萊夷遷族
   

        「太昊族既然不容少昊族人,為什麼你還要念念不忘歸祭太昊的神山?盈伯,你糊塗了!」一個乾瘦的身影代替了贏鳩出現。
        「太昊少昊,原本同出一宗,兄弟流血,應該永世流下去嗎?風氏一族已經付出了飄泊百年的代價,少昊一族也已經繁盛遠勝當年,贏鷙,放手吧!」盈伯叫道。
        「不!等到我用風氏的族人祭過我萊夷歷代的勇士們,再跟你談放手!哈哈!元齊族長,那時你如果能放得開,我們萊夷一族絕不和太昊再起衝突!哈哈!」贏鷙大笑著進去了。
        「盈鳩,如果你萊夷一族能放過太昊族人,我們就此作罷,否則,萊夷一族將再也不能祭祀少昊的祖神!」我怒極吼道。
        「盈伯,留下長矛,帶少昊族人離開吧!這裡交給我。」盈伯看到我沉下來的臉,知道流血不可避免,我的確也不想讓少昊族的其他部族戰士參與到對萊夷的殺戮中。
        所有的少昊戰士開始離開。
        約十分鐘後,持籐盾的70餘名騎兵們開始進入剛才少昊戰士的位置,看來其他的小隊也已經趕到了。
        「贏鳩!最後一次----你能不能放過風氏長老,給萊夷減少一次殺戮,我也放過你和你的族人!」
        這一次回答我的是一支長箭,在離我不到5米遠的地面插入泥中,這一箭足有的多米的射程,但瞬即偏倒,看來力道不足。
        比射箭麼?
        我讓木駝把戰士們安置在安全的距離外,改持長矛和籐盾。等我下令再攻擊。
        然後我從樹後繞到正對洞口的地方,選擇一棵正對洞口的大樹,將弓和箭囊斜背在肩上,沿樹籐爬上去,直到有七八米地高度,感覺上與洞口持平了,八五八書房才在樹枝間蹲下。
        從這裡看過去,能看到四五名萊夷戰士緊張地擠在離洞口比較近的地方,手持弓箭或長矛,偶爾伸出頭來看一下地面。我目測了一下,大約只有不到60米的距離,剛好夠我的長弓發揮威力。
        我選了一根比較方便瞄準的樹枝蹲下,剛好有一個縫隙可以射擊,但萊夷人卻很難從樹枝間發現並攻擊我。
        小心地瞄準了一陣,一個將頭伸出來察看的萊夷人不幸地成了我的第一個靶子。
        「嗖」地一聲輕響。這枝箭穿過樹枝間的縫隙,沒入萊夷人的洞口。
        「啊!」
        一聲慘叫,靠近洞口的那名戰士從洞口跌出來,卻因為洞口地石台不夠寬,直接就跌向了石壁下的草地。
        「叭!「的一聲響,我朝下看了一下----汗!又是射中大腿。再這樣下去,我這個「射腿族長」遲早要當定了!
        草地上的萊夷族戰士痛苦地在號叫中**身體,箭傷給他帶來的傷害遠不如跌下去這一下子來得厲害。
        洞口剩下的幾名戰士驚慌起來,東張西望地尋找敵蹤。
        我笑了笑,第二支箭又送了出去。
        這一箭讓我感覺到一點安慰----一名萊夷族戰士抱著胸口倒了下去。
        其他幾名萊夷人開始發現了我地所在,幾發箭雜亂地朝我所在的樹飛過來。卻只有一支能勉強射入樹身,其他的都掉在了草上。第三名萊夷人倒在我箭下以後,沒有人敢再呆在洞口。
        「木駝!」我高叫了一聲。
        木駝會意。忽哨了一聲,率先持籐盾和長矛,向通往洞口的石徑撲過去。
        洞內的萊夷人聽到了動靜。慌亂中又有幾名戰士向洞口靠近。但我從樹上發出的長箭對他們形成了難以防禦地危脅----萊夷人居然沒有從元學會使用籐盾。
        不過即使他們有籐盾也來不及了,木駝已經衝到了洞口。
        我的長弓已經沒有作用了。騎兵們已經快速衝了進去。
        等我進洞時,萊夷人已經剩得不多,騎兵們的單兵素質是要比萊夷人好一些。
        風氏的長老則從耳到頸有一道血痕,卻僥倖留得了性命。
        這一次是由贏鷙臨時決定發起的襲擊,洞中的戰士多數不在,但贏鳩對襲擊計劃非常感興趣,如果能殺掉太昊宗族地長老,相信對萊夷人來說,也算對先祖有一個交待,加上萊夷人對少昊與太昊和好並沒有什麼興趣,能夠順便破壞與太昊的結盟,也是贏鷙所樂見的事。
        幸好萊夷人發動襲擊以後,選擇到這個山洞中來祭祖,加上少昊和太昊的戰士來得比較快,風氏長老才保得一命,但贏鳩在看到木駝他們衝進來以後,本想立即中斷儀式,先將風氏長老殺了再說,卻被木駝一矛戳倒,沒能完成這項工作。
        洞內共找到七死21傷地不到30名萊夷戰士,始作俑者贏鷙卻沒有斃命,只是腿上帶傷。
        騎兵也損失不小,犧牲5人,傷17人。
        我冷冷地看著倒在洞口的贏鷙,他可能感到命已不久,已經臉色死灰,渾身發抖。
        第二天,我們找到萊夷人放牧的營帳,少昊族戰士將萊夷族所有地長老都帶回了少昊神山,交給盈伯發落。
        盈伯看著石台下跪了一地的老頭子,心中不忍,歎了口氣:「萊夷族是我少昊族中地最早分封部族之一,為少昊族當年立足有大功,但如今少昊與太昊為兄弟之族,萊夷族人卻是不肯與太昊和睦相處。」
        「盈伯!你忘了祖上的大仇了嗎?!」一名萊夷長老大叫起來。
        「罷了!既然萊夷一族如此放不下,那就到北方去吧!少昊的祖神必會庇佑萊夷一族代代興盛!」
        在長老們的率領下,萊夷族人祭過神山,在無奈和不甘中開始了舉族的大遷移。
        我和木駝率騎兵在遠處的森林中看著這支遷移的隊伍,卻沒有一點同情之心。只要萊夷一支還在少昊,太昊與少昊就不可能真正聯合起來,成為兄弟之族。
        當然,贏鷙我們並沒有交給盈伯處理,現在他就雙手反捆,放在空出來的一匹馬背上,就算他沒有殺掉風氏長老,也得有人我為們的騎兵戰士償命!
        我還得趕快將他帶回太昊,向死了長老的兩個小族交待。
        因為很快,盈伯就將帶長老團回訪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4
第九十一章 - 洪水滔滔
   

        入夏以後,大雨綿綿,草原一片澤國,盈伯的行程也為此一推再推。
        太昊族神山下的帳篷都遷到了坡地上,並按我的要求,挖好了大量的排水溝,才勉強為族人提供了棲身之地,早前土魯的徒弟們按我的要求建設的十多間糧倉已經全部先充作了住房,但建房工作卻不得不因為暴雨停了下來,因為土坯牆在大雨中沒有辦法築起來。
        太昊族的牲畜已經全部趕往了山地上的森林中避洪,但神山所在的丘陵地區幾乎被水包圍,23000多畝粟苗已經有4000多畝浸在了水中,早前一望而卻步無際的大草原,此刻彷彿成了一個巨大的湖面,一米多高的牧草只有不到一尺冒出了水面,草梢隨浪起伏。
        神山下的石台還沒有被水漫過,我在大帳內倒也夷然無懼,但看著綿綿的大雨還是有點「坐困愁城」的感覺。
        還好有先見之明,沒有讓木駝把梅梅她們帶過來,不然以梅梅的性子,一片汪洋中無處可去,非憋出毛病不可。
        其實我也有點開始想念梓樺和元方了。
        元昊那裡好久沒去,不知道漢土城的建設進度如何了,希望不會因為這場大雨耽誤了才好。
        另外進山避洪的太昊族人和牲畜也讓我放心不下。
        太昊元年五月下旬,連綿20多天的大雨終於停了下來。
        洪水離神山的石台已經近在咫尺,草原已經只能看到青草的塵梢了,離離青草只能在水下隨波擺動,木駝甚至在離石台不遠的地方網到了一條5斤多的大魚。
        不等洪水退去,我就想騎龍雲前往山地裡,看看避洪的族人和牲畜。但雲龍在近1米深的水中跋涉艱難,跟我一起折騰了一個上午,也還在神山附近,無奈之下,只得返回。
        粟地的損失更讓我神傷。已經只有13000畝左右的農業用地還在水面之上了。
        風余見我愁苦,也暗自發急,卻無計可施,只有木駝是個樂天派。只要每天看到他地馬匹安好,便樂得清閒。
        大隊的騎兵早已經打發回貿易城去了,那裡依山而建。海拔較高,加上排水建設完善,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五天以後,水勢漸消,我終於忍不住,和木駝一起,趕往20多公里以外的山上。
        其實說是山地。也不過就是坡度平緩,海拔不超過100米的山坡,但在大雨過後,卻不受洪水殃及。這裡已經是牛羊鳴叫,人畜兩歡地場景。
        相較之下,我已經打定主意,日後的太昊城,一定不能築在神山腳下,那裡就建上個有一定防禦能力的宗廟吧。但大規模地太昊城一定得海拔高一點,不然遇到一場稍大一點的雨。土坯城牆可以經得起淋,卻未見得經得起泡!
        但山上放牧的族人處境卻相當不妙,我趕到的時候,正大面積的爆發疾病!
        這讓我有些束手無策。
        在山上搭的簡易帳篷裡,生活條件本就不好,大雨中連乾柴也難以收集到,熟食難以保證,加上還得不時冒雨去追回跑失的牛羊。我進入帳篷區時,100多名發燒流鼻涕地族人正在苦挨。
        沒有大元城的大夫在,我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迅速地為生病的族人提供開水和熟食。
        但第一件事情是讓生病和健康地族人分開居住,以免發生傳染。
        相距10000年,感冒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或者受涼跟感冒是不是必然有聯繫的,我實在拿不準,但從後世的感冒處理方法來看,多數有正常抵抗力的成年人,在不服藥的情況下,只要飲食得當,多喝開水和注意休息,一個星期內應該會痊癒。
        這七天我和剩下來的騎兵戰士們往返多趟,為生病地族人送去了多口陶鍋、大量有粟米和海鹽。
        可能是生病中的人更為敏感,本意是為他們燒一點鹽開水,但水裡放了稍多一點的海鹽,他們就不大肯喝,讓我也看著那鍋渾濁的「海鹽湯」犯了難。
        的確,要讓我喝下這一鍋「海鹽湯」,也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那後世我所喝的白淨的鹽開水,那裡面的純淨的鹽是怎麼來地呢?
        我找來一口空鍋放在一邊,讓木駝取來一些麻布,試著把「海鹽湯」過濾一下。
        一鍋顏色稍微淺一點的「鹽水湯」出現了,但嘗了一下,仍然有很強烈的苦味。看來不是雜質的問題,而是有其他成份在水裡面。
        怎麼才能把水中的鹽和其他的成份分開呢?
        電解?分子膜?反相滲?
        好像都離我比較遙遠吶!
        融解?——融解度?!
        對了,好像不同的水融物,融解度是不一樣的,當濃度提高的時候,低融解度的東西就會先析出來吧?
        那麼這鍋湯裡的東西,究竟是哪一種的融解度會高一些呢?
        不管了,假如其他東西先析出,那剩下的應該是真正的鹽水,假如是鹽先析出——那不就是我正好想要的東西麼!
        我架上火堆,開始燒這鍋「鹽水湯」。
        熱氣蒸騰中,鍋中的水一點點少下去,到只剩不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已經能看到鍋底有東西了。
        再燒了一會,等這鍋「湯」變得濃鏟的時候,把湯緩緩倒入另一口空鍋,鍋底漸漸現出一些白中略帶黃的顆粒,我抓了幾粒放在嘴裡——是鹽!
        儘管還不是像後世的那樣純,但已經比這幾年來我吃到的海鹽好得太多了。
        辛苦了一天,再看到所有生病的族人緩緩地喝下真正的「鹽開水」,一種難言的歡快從心中升起。
        可能是這提煉過的鹽起了作用,也許這個時代根本沒有感冒病毒,除了兩名病得最久的族人最後還是不治以外,其他生病的族人基本上都在五天內痊癒了。
        將兩名病逝的族人架上柴禾,點火之前我有點內疚——為什麼後世我不是學的醫學?
        但為了防止傳染,火葬仍是最好的辦法。
        骨灰我會用陶壇裝好葬在神山下。
        大元各城裡的醫館裡,大夫們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了吧?
        是時候編寫一本「太昊千金方」或者「太昊內經」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4
第九十二章 - 少昊歸祭
   

        六月中旬,洪水基本退盡。
        木駝帶著我的通知到大元各城去了,我要各城學校把這次大雨中的損失用紙寫上,交給騎兵帶回來給我。同時要求各醫館作好資料整理工作,將草藥的搜集和療效試驗的結果給我作一份統計資料出來。
        儘管沒有從事過醫院管理工作,但後世的經驗還是告訴我,對於醫生而言,病歷是很重要的資料。大元城造紙業為了減少對城內井水的消耗而遷到山上去以後,產量大為增加,但總的來說還比較緊張,各城學校和醫館的需求都比較大。
        為了保證大夫們有足夠的紙寫病歷,我特意給木恩帶信過去,讓他給醫館多準備一點專門的紙。
        大元城內的竹子開始散發以後,我讓木駝將帶芽的竹鞭送到各城都種一點,而第一批竹子除了元方他們做了一點竹弓以外,多數按我的要求作了毛筆。墨還是用老辦法制取——燒松取煙灰。為此土土專門燒製了一批比較坦的大甕,而大元城周邊的松村也為文化事業倒了霉。
        不過我還沒有想到辦法把散的松煙灰凝成後世那種一塊一塊的墨,這種原始墨用水一調就能用,但干了以後是一塊塊的,一捏就碎。
        七月初木駝帶來消息,盈伯要來了。
        太昊族同樣為盈伯和他的長老團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從七月十日盈伯出發開始,我就讓騎兵給他帶去了一面鳳凰旗,並派了100騎兵給他們充當保鏢和腳力,這一次他們來了25名代表,我要他們全都毫髮無傷地回去。
        盈伯出發兩天以後,進入太昊族所在的大草原,每天兩次途中休息的地方。我都已經安排好了廚師,給他們做好了豐盛的宴席。
        距離太昊神山還有三天的時候,我已經率風氏一族的長老團在途中等候。
        晚上,太陽已經只剩小半邊還在天際的時候,我們正等得不耐煩,遠處終於出現了鳳凰旗的影子。
        盈伯和他的長老團遠遠地看到我們,全體下馬步行過來,就要向我下跪,我連忙扶起來。盈伯眼中帶淚,特別是我在給他介紹風氏的長老團的時候。
        「歷盡劫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這一晚我們點起熊熊的篝火,歡笑蕩漾整個草原。
        我打開從太昊帶來的珍藏「大元米酒」。和少昊的長老們暢飲起來。
        一個粗豪的漢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也是少昊一族的長老團成員,卻絕對沒有我的年紀大。看上去最多不過22、23歲,但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歡聲一片,更讓我感興趣的是他的身坯:近1米65的個子,體重大約有160斤左右。看上去在這群長老中極為顯眼。帶隊去接盈伯的木駝也和他交談甚歡。
        盈伯見我注意到這個陌生的「長老」,忙對我解釋:「這是由族的族長,就叫由。兩個月前才從北方過來,帶著200多族人,說是族人受到大災。又有猛獸襲擊,已經無法在家鄉安身,才托寓於少昊。願祀神鳥。但依我看,他本族裝飾的祖神應該是牛。不過萊夷走後,鷹鷲無人祭祀,,由他補上也好。」
        我不禁莞爾,這傢伙要是說祀牛還可以,祀鷹可能就有點搞笑了,看他那身肌肉,估計肉搏的話,我也不是對手。
        「木駝,把你的好朋友叫過來!「我站起來大聲道。
        木駝和另兩名騎兵正在和由玩摔角,看得出來由是在逗他們玩,不要說木駝摔不過,就是加上另兩名戰士,也不過讓他故意背在背上轉***玩。
        聽到我叫,木駝和由都跑了過來,由到我面前,作勢就要下跪。我伸手一扶,見他前臂上的肌肉隆起,力量無窮,卻跪得比較慢,顯然心中實在不願下跪,剛好借我的一扶,站了起來。
        我一見這傢伙就有點喜歡,在這個世界上,這個人應該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強者,一般的猛獸也難得威脅到他,卻肯為了族人屈服於別族,是一個有擔當的漢子。但同時心中還有一點骨氣未折,不肯輕易向人屈膝。
        我連忙邀請他入席,暢飲米酒,幾句話過後,便再無隔閡,我問起他鄉土風貌,他也談得眉飛色舞。從他口音和介紹的情況看,應該是比較偏中原的人,但家鄉山很多,要往東邊走好幾個月才能到這裡。
        還有就是那邊有一種能燃燒的黑色石頭,這一點也引起了我和木駝的興趣。
        能燃燒的黑色石頭,那不就是煤嗎?我們在萊鷹地山洞外不過發現了一點點,怎麼他的家鄉那邊好像很平常的樣子呢?
        再問他為什麼和族人千里迢迢到東方來,他卻語焉不詳,只推說是發了大洪水,又遇到成群猛獸攻擊,族人難以容身,才被迫東遷。
        但我看他似有難言之穩,言談中眼角似有淚光,偶爾厲芒閃過,估計有什麼比較特殊的原因,我不願過甚逼他,也就只得作罷了。
        第二天上路,我發現木駝專門給由準備了一匹馬,因為由太重,和其他戰士同乘一匹的話,馬走得比較慢。
        一路上仍然還是每到休息處,便有安排好的食物,直到神山。
        因為是少昊歸祭,所有的附近部族都來了,也有近5000人的樣子,當年的部族分裂在多年的內部紛爭中越傳越清晰,盈氏一族的勇猛與後來長老們從少昊回來後的各種說法,都吸引了太昊族人的好奇心。
        何況盈伯帶來的那面「神鳥旗」也的確比較「拉風」。
        至少從盈伯和他的長老團那裡看得出對這面旗比較滿意。
        太昊神山下,5000人在石壁前形成了一個甬道,讓盈伯和他的長老團通過,風余和其他部族的長老在神像壁前鋪上了兩塊虎皮。
        我和盈伯牽手通過時,每走一步,兩邊的族人就自動跪地,直到我們護著鳳凰旗走上石台。
        石壁上,玄鳥展翅翱翔的地方,盈伯淚如雨下,和長老們伏地跪叩,良久難起。
        太昊祖神庇佑,玄鳥庇佑,您的子孫歸來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5
第九十三章 - 另有穿越
   

        盈伯的來意卻不只是祭祀而已,進入大帳以後,盈伯直截了當地提出來,在之前的大雨中,少昊族受災嚴重,希望得到太昊族的支援。
        我看著這個長得一臉純樸的白眼狼愣住了。
        少昊受災,那我太昊就沒受災了?
        現在的太昊也是災區人民啊!
        這兩天來的兄弟式情誼,這傢伙一點口風沒有漏,直到認祖歸宗以後,才以少昊族族長的身份提出來,這也太……
        對了!他不是在打太昊的主意,而是在打大元三城的主意!
        去年的秋收以後,大元三城足足收穫了超過4000噸糧食,按三城現有的人口,到今年秋收以前至少還能剩下不少於1500噸。
        莒族、皋陶族、郟族那些長老見少昊宗族受災,多半早已經將大元出賣了。
        這些少昊部族今年也積極參加了春播工作,但遠水救不了近火,皋陶族倉中的分成糧食也僅夠本族使用,想援助給少昊一點也是力所不能及。
        我看了一眼木駝,他也是愁雲滿佈----如果這趟救災工作做下來,他的貿易城就得大出血,而騎兵們也得為這幾十萬斤糧食跑斷腿。
        但剛才還笑臉稱兄弟,伸手不打笑臉人,現在翻臉也太過份了吧。
        我只得咬咬牙:「沒----問題!」
        盈伯聽到第一個字。臉色立即晴轉多雲,三個字一起聽完,雲開見月明。
        「好!我就知道太昊族長不會棄少昊不顧!「
        由在旁邊也「呵呵」傻笑。
        但我緊接著就提出條件:「太昊族今年也深受洪水之苦,粟地收成肯定不高,現在少昊不妨從大元城糧倉中借出一些糧食使用。但明年得還給大元城,所以少昊明年也得種上粟種,有需要地話,可以由大元提供技術。」
        盈伯臉紅了一下。原來他們今年也學著種了1000多畝粟,卻在洪水中損失得乾乾淨淨。主要的原因是種植的地方不對,全種在低窪平地上。大水一來就不見影了。
        太昊的災情也不輕,但支撐目前還沒有問題,木駝之前運過來的粟米在洪水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神山只有少量的牲畜,1000多沒有上山避洪的族人無法漁獵,卻沒有人餓肚子,就是靠播種剩餘的那6萬多斤粟米。
        七月開始,牲畜全部回到了神山下地草原,獵手們也可以在草原上射箭撒網,應該不會有太嚴重的食物短缺。
        但木駝的騎兵們也還得繼續加大對太昊地糧食運輸量,不是為救災。而是為太昊的勞動力可以抽出來,從事太昊的建設。
        盈伯和少昊的的代表團在太昊小住了一段時間,這是我強烈挽留的結果,除了祭祀太昊神山之外,我也大力在向少昊族所有的長老們推銷粟米飯,並帶他們到粟地裡。介紹這片粟地到了秋天的可能的收成情況。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由看上去很粗獷,卻對我所講地農業知識特別在意,並多次在我講後就要求我給他「開小灶」單獨輔導。這個不像是一名優秀獵手的行為,我對此留上了意,但有人肯學大元的農業技術。我是求之不得,又怎麼會反對?
        另外這個傢伙在騎術上也是一個天才。
        木駝早就對由的力量和搏擊能力五體投地。唯一能讓由也佩服一把的就是木器廠駝引以為自豪的騎射技術,在跟由打成一片以後,木駝毫無保留地在由面前炫耀他地騎兵技術,沒想到由很快在極短的時間內和木駝的戰馬成了好朋友,而且輕易地能從地面一躍而上從身邊緩緩經過的戰馬!
        木駝地騎術還是經典的「學院派」,按我的示範動作,每一次都是踩蹬上馬。像由那樣翻身一躍而上,對他而言實在高難了一點----當然也由於木駝地高度比由低了七八厘米。
        而且由的上馬動作很有特點,除了不需要用馬蹬以外。
        我有幾次看他上馬,抓住馬鞍輕輕一躍,如同一隻滑翔地鷹,絕對沒有對馬形成撞擊,就像貼著馬背滑上去的一樣,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所以最後木駝紅著臉告訴我,想要送一匹給由,我也沒有表示反對。
        除了好朋友惺惺相惜,還有就是對由的上馬動作映像深刻。
        教由射箭也是木駝的主意,在「騎」這個項目上由於上馬動作敗得很徹底,木駝自然而然地就想從「射」這個項目上挽回一點面子。
        但這一次他敗得更快,也更慘。
        騎兵隊裡沒有人能找出一張合適的弓給由使用,因為這些弓一拉就斷了。
        我的弓也借給由使用過,卻因為太長,不適合由使用。
        最後勉強在弓箭中找到一張加固過的絞弦弓給由,他射出來的箭差不多能達到我的射程。木駝瞠目結舌,要不是由的射擊準確度實在差勁,他真懷疑由是不是以前學過使用弓箭。
        木駝唯一能做的就是給由指點一些射擊的技巧,但從我的觀察來看。由對這些技巧的興趣遠不如對我的農業興趣大。
        有一天晚上,由走進我的大帳,紅著臉,搓著手。
        「由,請坐!」我連忙招呼。
        由扭捏了半天以後才在虎皮上跪坐下來。
        「有什麼事找我?」我很好奇地問。
        「族長……有一件事情……在西邊很遠地地方。也有人在……在地裡種東西……」
        「什麼?!」我手裡的幾份「病歷」掉在了地上。
        靠!哪位同志干的?
        從哪一年穿越過來的捏?
        怎麼沒早點過來打個招呼呢?
        穿越了一萬年還遇到後來人了,多不容易啊!
        農業萌芽看來就不是我元齊的功勞了。
        等由給我解釋了一番「西方的農業」,我開始有點明白過來。
        我引入的最多只能是「後世的農業」,在這個世界,早已經有了「原始農業」!
        由所說地西邊的那個部族,直接將種子撒在山坡上,就去打獵去了,等到秋天再來採摘。但現在他們已經很少畜牧,而是用採得的種子和打獵所得供養族人。
        我問了一下由,那個部族有多少人。他也說不上來,但總地來說「很多很多,比太昊族和少昊族都多。」
        我不知道由為什麼要告訴我這件事,但從他認真學習農業知識來看,他對那個部族是很佩服的。
        我估計了一下,那種粗放型的農業,一畝地能收穫50斤就不錯了。
        難怪由看到太昊的粟米地兩眼放光。
        我心裡面一陣激動----如果這樣的部族能和我的農業技術結合起來,那將是怎麼的一個天地!
        由卻看不出我的內心所想,接著又告訴我,他們族人遷過來的路上。看到過幾次我們所騎的這種馬,而且是很大地野馬群。
        我不由莞爾,這個消息上木駝知道比讓我知道更好。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木駝就要由帶路,前去尋找那幾個野馬群。
        可是這一天是盈伯率團回少昊的日子,我制止了木駝的衝動行為。並在臨行時悄悄地對由說:「下一個春天,我會讓由族種上很多的粟!」
        由滿面紅光地跟著盈伯走了,有了馬,估計他再回來的機會會很多。
        短短幾天。連我都對這個粗獷的戰士有些不捨了,木駝卻由於有護送少昊族人回去地任務,路上還有幾天時間跟由好好交流。所以不是很難過。
        盈伯走後,太昊族的建設進入高潮。災後餘生的1萬多畝粟苗長勢喜人。預計今年的收成不會少於2000噸,光是糧倉地建設就是一個不輕的任務,伐木、採石、築牆都需要不少的人手,木駝地騎兵既然負責從大元三城運輸糧食過來,還得支持伐木運輸,人力已經有點捉襟見肘,但還是跟提了兩次要到西邊的草原上去尋找馬匹。
        實在拗不過,我讓他派遣兩小隊騎兵去了一趟,跑了近20天,搜索了大量地森林和草原,也沒有見到半根馬毛。
        木駝無奈,加上建設工作比較緊張,只得先放下找馬的念頭,全力投入太昊的建設,少昊那邊也差不多佔用了近150匹馬,運了一個月的糧食,才送去了70噸粟米,解了盈伯的燃眉之急。
        太昊神山上,人喊馬嘶,一派繁忙景象,太昊各部族的長老們在洪水中體會到了農業的重要性。要是在往年,這樣的洪水鐵定會導致大量的族人死亡,今年新族長剛上任,就遇上大災,本以為與天意不合,或祖神降罪,卻終於渡險如夷,合族平安,不由對這個新族長刮目相看。
        所以族長提出要各族提供人手建設糧倉的時候,沒有一個部族表示反對,全都鼎力支持。
        但現在族長的大帳內,空氣卻比較緊張。
        太昊族長要建設太昊城,秋收之後就動工,這是早就為族人所熟知的。風余親自到過有窮城,風氏一族對建設新城當然是舉雙手甚至雙腳贊成。
        但現在族長提出要遠離太昊神山,在靠近森林的山地上建設新的太昊城,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同意,還是不同意,這是個問題。
        所有的長老,都低下了頭,在心中盤算起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5
第九十四章 - 姜族來投
   

        說起可憐,神山也不過四五十米高,山地最高處也不過八、九十米,跟山東境內的大山比較起來。甚至跟少昊的神山比起來,這裡連土包都算不上,基本上是大平原,這也造成了太昊族畜牧的早早萌芽,一個部族動輒數千乃到數萬牲畜是很正常的。
        實際到高一點的坡地上去也不會有什麼改變,越過附近的森林,遠處仍是大草原。
        關鍵是神山。
        長老們捨不下的是神山。
        以前也曾遇到過大洪水,那時的太昊族人不多,基本上神山周圍以風氏為主,後來由於風氏出走,宗族空缺,才有好幾個部族搶著遷到神山下,形成了如今的人口集中。所以當年洪水一到,風氏一族可以輕鬆地將人和牲畜全遷到神山背面的坡地上,就可以保得平安,但這一次洪水來時,神山容量有限,不得不將大量族人和牲畜安置到遠處高一點的地方。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在神山周圍建城,洪水一到,城就泡在水中了。
        儘管從有窮城開始,已經在用火燒過的原始磚砌城牆,但和後世有了金屬工具——特別是鐵器後,用石頭或更專門的城磚砌起來的牆不一樣,泡的時間稍長一點,就不能保得族人平安了。
        「神山將建一座宗廟,永遠作為祭祀和長老們居住、議事的地方,這還是不變的。但絕對不可以在神山築城!這裡地地勢太低。一旦洪山再來,能容納的人有限。」我將理由交給風余。由他去跟長老們繼續商討,我則逃之夭夭了。
        木駝給了我離開地理由——有一個新的部族來訪。
        我一出大帳,就看見了由那張笑得野花一樣的醜臉。
        怎麼,他也來湊熱鬧?
        等我看見所謂的「來訪部族」,立碼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300多口人,男女老小都齊了,帶的牲畜所剩無幾,看著一個個身材都瘦得不錯。而且估計累得有點變形了,我要再晚一點,倒下去的肯定不會少。
        這不是「來訪」。而是「來投」。
        一邊安排木駝找人給這些人做點粟米飯,將牲畜趕入畜欄,一邊問由是怎麼回事。
        「這是由的兄弟部族,叫姜,也是受了災。沒法子才跑過來的。姜巨,快過來,這就是太昊族長。」由一邊解釋一邊叫一位大骨架地漢子過來。
        姜巨一下子就跪在由的面前,被由扯著耳朵轉過60度對著我:「你瞎了啊!這邊才是太昊族長。」
        我笑了笑,這兩個傢伙不知道在跟我開什麼玩笑。看得出他們比較熟,應該由還是姜巨的兄長或者族長,不然姜巨不會自然而然地朝由跪下去。
        「謝謝太昊族長收留!」
        「謝謝太昊族長收留!」
        兄弟倆一個教。一個學,在我面前演教禮儀。
        我連忙把姜巨扶起來。好傢伙,比由地骨架還大,只是餓得肉都鬆了,吃上幾頓飽飯,又是一個跟由一樣的漢子。
        看來是上次跟盈伯來過一次太昊,知道太昊實力還在少昊之上,所以再有兄弟部族來投,直接就帶到太昊了。
        我拍拍由的肩膀:「沒問題,你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在太昊,我一定讓他和他地族人過上好日子。」
        長老們最後還是聽從了我的意見,接下來的日子,就是選擇建城的地點。我叫騎兵們把20多個部族的長老們,一趟一趟地拉到附近30公里範圍內稍高一點地所有山地上,一個山包一個山包地選。
        要能看到神山。
        要靠近山地的河流。
        要有採石的地方。
        要離森林比較近。
        所有地條件都得滿足,還真是比較比較的一件事,但在8月底地時候,長老們的意見基本上一致起來,等我去一看——靠!還就是上次我提煉鹽的那個小山包。
        但現在還不是建城的時候,大量的勞動力在秋收之前還得去放牧、捕魚、狩獵。這讓木駝感覺有點不爽——他巴不得趕快開始建城工作。
        在貿易城呆慣以後,現在跟我一起住帳篷,始終有點不情願,貿易城那邊交給馬齊臨時負責,也讓他有點放心不下。
        他開始把貿易城當成「木駝的貿易城」了。
        資產階級的「草」已經在木駝的腦袋裡萌發。
        在貿易城裡,木駝除了享有比較高的處置權以外,農業時代的生活方式也讓他習以為常。
        每天不用去放牧,陶器換來的牲畜就吃也吃不完,住在冬暖夏涼的土坯房裡,不用忍受帳蓬內的風雨難阻。每天都能享受到香噴噴的粟米飯,以及廚房提供的各種大餐。哪像現在這樣,一旦粟米運輸馬隊出了一點問題,他還得帶著騎兵出去狩獵。
        看著地裡不斷成長的粟桿和已經冒出頭的粟穗,我安慰木駝:「要快了,等這批粟一成熟,我們就立碼開始建設太昊城!」
        這段時間,土魯的徒弟們正急於趕建糧倉。
        已經有了幾年的秋收經驗,這批人完全知道該在什麼時候,完成多少糧倉的建設。正在抽穗的栗正無聲地催促他們。
        土土的徒弟們則在洪水過後的一個多月裡,建起了幾座簡單的平窯,已經開始產出一批比較粗糙的陶器,基本上能滿足目前族內所需。為了技術保密,陶器作坊外建起了一道籬笆牆,遮不住太多東西,聊備一格而已。
        實際上這項技術很快我就會在族內傳播,但遮一下跟不遮是不一樣的,我相信即使過了一萬年,人的好奇心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完全暴露的東西是沒有人感興趣的,半遮半掩的東西才最引人聯想。
        美女是如此,技術也不例外。
        所以建房的工地上,除了我們的技術人員和指定的勞動力以外,很少有人去光顧,而陶器坊外則不時有族人甚至長老從泥縫裡往裡面「偷窺」。
        秋收以前,還有一件事情也必須得做。上次在病人的需求下,我嘗試提純了一點鹽,但按那種方式「生產」大量的海鹽是肯定行不通的。我還得想個辦法,讓木恩負責的海鹽生產也能達到少量提煉的質量。
        從後世的發展來看,鹽的質量提高,對後世人的身體健康有重要的意義,至少我相信在更好的鹽提煉出來以後,廚房裡的菜會更加可口。
        那麼在海邊上,怎樣才能複製提煉的過程呢?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5
第九十五章 - 海鹽工業
   

        記得在後世,飛機經過沿海地區的時候,看到地面上有一片片的方田,曾問鄰座的人:「海水也能用來種稻?」招來一陣嘲笑,後來才知道,那是鹽田,是用來曬海鹽的。海水要在這樣的鹽田里經過長時間的靜置,沉降掉雜質,水分蒸發,鹽的濃度增加,再析出鹽。
        這和我上次用麻布過濾以後再煮,有相通之處。
        海邊制鹽,大元族人是用海邊岩石上的天然淺石坑曬鹽,方法是簡單了,但沒有過濾,也受天氣和石坑大小限制,產量有限,質量也差。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得有較大規模的「坑」,也就是後世的鹽田。二是像上次一樣,用鍋煮。
        鹽田我沒調查過是怎麼樣做的,但在距離海邊不遠的地方挖一方田還是比較好辦的事情,至於效果怎麼樣,就有待實踐檢驗了。
        煮也是必行的辦法之一,在鹽田工藝沒有完善之前,煮是最省事的辦法。這就要求土土他們得多做幾口大一點的鍋。
        這樣一些工作靠木駝的騎兵們傳達是不夠的。我得親自跑一趟大元城了。
        路過貿易城的時候,忍不住回家住了幾天,梓樺鬧著要帶元方到太昊去,我勸梅梅先不著急,要等到太昊城有點規模以後再過去。
        看得出來,梅梅有點不高興了。
        沒法子,那邊的條件還是差了一些。
        在大元神廟住了一晚,天明祭過祖神以後,60名騎兵們帶著我和木恩,還有土土和他的幾口比較大的陶鍋到了海邊。
        這地方我已經有好幾年沒有來過了。還是那個山洞,讓我想起了木青,回去之前,一定要到木青墳前祭奠一次——我在心裡提醒自己。
        「海濱別墅」已經是大元海鹽工業的生產基地,不再像當年隔半個月才來制一次海鹽,而是有了「常住人口」了。
        洞中的族人看到規模如此之大的騎兵隊伍。都嚇了一跳,從洞中跑出來看熱鬧,待看到族長也在,忙跪了下去。
        我讓族人們立即將幾口鍋架起來。用洞中的木桶挑來海水倒入鍋中。
        這時多數族人都猜到我要煮海鹽了。
        但這一次用的工藝要複雜一點,不僅是煮干而已。
        第一鍋海水煮到只剩一小半時我就叫人「釜底抽薪」了,第二鍋則直接煮干。第三鍋是煮到一半又加入海水繼續煮,反覆多次。
        結果,第一鍋冷卻後逐漸析出了白色的鹽晶粒,但量很少,和上一次我用地方法一樣;第二鍋很快得到了較多的海鹽,但和曬出來的鹽一樣,雜質較多。不過這也足以讓族人一陣歡呼,畢竟比他們曬鹽快得多了。
        第三鍋裡面,鹽的數量更多,而且比較純地鹽和雜質是相對分開的。鹽在面上,雜質沉了底,煮干以後可以比較容易地將鹽和雜質分開。
        比較了一下,最後一種比較可行,這一點其他的族人也看出來了。
        不用我交待,七八口鍋都架了起來,所有地族人都忙開了。挑水的挑水,伐木的伐木。
        第二天,一半的騎兵被我帶到稍高一點的坡地上,找了一塊土質較鬆軟的地方,開始平整出一方「鹽田」。
        但這個實驗卻很快宣告失敗。
        海水很快就滲干了,田里只剩下一層薄薄的水漬。
        我不甘心,叫來騎兵,騎馬踩了一通,將田底踩實,再人工修平了一下。倒入海水後。我就蹲在鹽田邊,一直到看見水基本不滲了才放心。接下來是照葫蘆畫瓢,在稍低一點的位置也做了一塊鹽田。
        天色漸晚的時候,已經做出了「梯田」式的四塊鹽田。除了第一塊田里放滿了海水,大約有10厘米深,其他幾塊田都只放了不到一半的容量。
        初秋地太陽還比較火暴,兩天過後,最高處的那塊鹽田里,海水的總量已經只剩下不到一半,而下面幾塊田已經基本上干了,土面上有一層明顯的鹽霜。
        我沒讓木恩他們去刮那層薄薄的鹽霜,而是把最上一層已經澄去多數雜質,濃度大大提高的海水放入下一層的鹽田,繼續曝曬,最上一層地鹽田里,又重新裝入新的海水。
        再過兩天,在最低層的那塊鹽田里,終於看到了「白花花」的鹽,口感跟後世的還有很大的區別,不知道是不是後世的鹽加了碘還是眼前的這個鹽多了什麼東西。但鹽田里厚厚的一層鹽已經可以直接裝麻袋了。
        木恩看得樂開了花,這個鹽不管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比以前的好多了,雜質比煮出來地更少,純度更高,關鍵是在不費柴的情況下,產量大大提高了。
        但土土作為「非專業人士」,還是提出了一個問題:「下雨怎麼辦?」
        木恩瞪了他一眼:「下雨我會用煮的麼?」
        看來大元的海鹽工業要騰飛了。
        放下了這個心結,我才能全力的投入到太昊族的秋收中去。
        一路上走過去,沒有時間到有窮了,但我還是從貿易城經過以後,抽時間去了一趟建設中的漢土城。
        元昊正忙得不可開交,他的漢土城規模並不大,正方形,邊長就800米左右,但精緻的程度卻超越了我的想像:所有的牆,從城牆到裡面的房子,都是採用的磚砌,城牆頂部厚度都達到了近2米,不包括箭垛都達到了3米多高。
        護城河也不是挖的土槽,而是磚石混砌的結構。
        城內到城外的排水通道也全部採用了預埋的陶管,從城牆腳下通入護城河。
        城內的主要通道全用較大的石塊鋪平,看得出來,每一塊石頭都經過精心選擇,朝上的一面比較均勻而平整。
        就在這第浩大的基礎建設同時,漢土城外還種了7000多畝粟!
        我看了看一身泥的元昊,他不好意思地用一雙泥手撓了撓頭。
        這小子,早就知道他不一樣,誰知還是給了我一個這麼大的驚喜!
        木駝在一邊直嚷:「哥哥啊!咱倆換一換行不行?要不我把那貿易城交給你重修一遍行不?」
        元昊一陣嘿然,沒發一言。
        說得難聽一點,咬人的狗不叫——這小子的聰明在木駝、馬齊這幫傢伙之上。
        漢土城甚至為我將要建設的太昊城提供了一條「精品化」的新思路。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5
第九十六章 - 太昊建城
   

        帶著眼紅的木駝,我得趕快回到太昊。
        太昊的豐收已經在即。
        站在神山背後的山坡上,五公里內,十多座大小丘陵上,1000多畝粟地澄黃一片,沉甸甸的粟穗將粟桿壓彎下了腰。
        金秋的微風在粟地裡掀起漣漪,向神山送來粟粒的清香。長老們和我站在一起,不需要我再說什麼,秋風中已經有粟米飯的味道。
        這片粟地,不過花了族人一個月的時間開荒和播種,除了薅草,少量的澆水,平時也沒有什麼管理工作,粟的田間管理比稻要少得多,也比較耐旱。但就這一季的收成,將滿足神山下的太昊族人近兩年的食物需要,可以替代超過一萬隻牲畜所能提供的肉食。
        工匠們正在趕工,將在開鐮前完成所有糧倉的建設工程,由於洪水耽誤了工期,風余已經加派了人手協助建房,為此基本把狩獵工作停了下來。這個階段不足的肉食,我讓風余放心地安排宰殺一些牲畜。
        剛開始風余執行我的命令還有一些猶豫,但秋收臨近,他終於放心的開始下令宰殺部分牲畜。
        在粟粒入倉之前,我還是不能放心,一方面天天到工地督促倉庫建設,另一邊密切關注粟地裡有沒有蟲害,一場小規模的蟲災就可以將這一季的收成化為烏有,讓我不敢掉以輕心。
        但勞動人民就是歷史的推動者啊,我對此有極深感受。
        在我為糧倉工期擔憂時,幾名「伐木工人」發明的新方法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以前因為主要工具是採用石斧,將一棵近30厘米的樹砍倒需要一名強壯勞動力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這大大制約了工程進度。
        後來一名「伐木工人」受到採石場用牛馱石塊的啟發,試著將一頭牛牽到森林邊。將一棵樹砍到只剩一半的時候,套上牛一拉,樹幹「咯嚓」一聲就倒了下來,將牛背也砸傷了。
        但其他的族人卻幫助想到了補救辦法,第二次實驗的時候,就使用了兩頭牛。分別朝不同方向拉,這一次成功了——樹幹倒在兩頭牛中間。
        新方法的使用將伐木速度加快了一倍。也保證了在秋收前五天,所有的糧倉就已經落成,並做好了所需要的木倉鬥。
        開鐮的日子到了。近2000勞動力分成收割組和運輸組,先隨我和長老團一起用三牲祭謝過祖神,再開始緊張地收割工作。
        割下來的粟穗在神山的石台和糧倉的屋頂上晾曬,仍然顯得地方不夠。最後只得讓木工們趕製木架用於晾曬,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入倉的速度。幸好我也早有心理準備,將收割分為三期,大約十天左右才將所有粟穗入倉。面對山堆海積地粟穗。原來大元過來的工匠和騎兵們早就已經有了免疫力,卻讓太昊各部族和新來的姜族人目瞪口呆。
        近2000噸粟穗,加上牲畜放牧。足夠支撐族人兩到三年,不再需要進行狩獵。不用再冒生命危險獲取食物。
        太昊族人不用再餓肚子了!
        但我要這麼多糧食卻不是為了兩年食物充飢而已,其中至少一半將花費在太昊城的建設上。
        我帶著長老們先到施工計劃用地上進行最後一次方案論證,規劃了新城大小、方位,並確定了採石場、伐木區等具體事項,還考察了用於供護城河活水的一條位置較高的小河,以及引水方案。
        吸取了前幾座城的建設經驗,以及漢土城的「精品化」思路,太昊城邊長為1200米,大小還不到大元城地一半,但施工質量就會高出很多倍!主體建築都採用磚砌結構,地基以磚石混和為主體,同樣採用了大元的五大塊佈局,分別是宗廟區、匠作區、軍營和畜欄區、文化衛生區、居民區。
        文化衛生區的一部分規劃了居住用房,而畜欄則採用了蓋頂的半室內式,在戰時或災時用於安置牲畜。匠作區按大元城的方式,也安排了商業區,從長遠來看,還是得讓手工業與商業結合,以實現手工業者地率先私有化,這一點繼續貫徹了大元城的建設和發展思路。
        工程方案制定以後,我負責組織施工,而風余負責組織周邊各部族的勞動力。對每一個提供的勞動力的小部族,我都承諾按人數給部族提供粟米,以補償因為人手減少造成的獵物或畜牧損失。
        十月初,太昊城終於動工,祭祀過祖神以後,我第一次引入了後世的「奠基儀式」——率長老們挖開了築城基的第一鋤土,然後進入了正式的施工階段。
        這一次由於積累了建設四城的經驗,人員分工比較明確,3000建設大軍分為燒磚組、土建組、採石組、伐木組、木工組、後勤組等六個部門,我和各小部族長老們組成總指揮部,負責人手的協調,發現哪一組人手相對較多,就向人手緊張的那一組調劑。
        木駝和他的騎兵獨立成一組,沒有算入建城部隊,但無論從協助伐木組運輸,還是保衛建設大軍的安全(防禦猛獸),實際上比哪一個組都不輕鬆。
        成千上萬塊土坯磚在大火中燒成,同時按我的要求,陶匠們用平窯燒製了大量的「精品磚」,用於城內建築房試用,為將來的全面高品質磚房建設積累經驗。
        實際上還有一個計劃我沒有急著宣佈。
        太昊城的作用不僅是向太昊族人進入城市文明作一個跨越式的準備,更是為我這個太昊族長利用手中的權力,大量而快速地集中人口作準備。
        看著牆體一天天建起來,我心中的農業時代夢也一天天成熟。
        當人口大量集中以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才能體現出對畜牧、漁獵的相對優勢,發揮出真正的威力。
        生活基本物資的高度過剩,將會催生文化、技術的全面提高。
        正在為建城後的生活yy時,十一月下旬,少昊族的由又來了。
        這一次,他帶來了一個新的部族。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6
第九十七章 - 羊毛代棉
   

        ##次由帶來的還是「姜」族的兄弟部族,我猜想這幾個部族應該都是同一個大族下的小部族,而由應該是這個大族的宗族,所以由的全名應該是「姜由」。
        但他刻意不說,我也不方便問。
        新來的族長叫「姜渭」,讓人感到特別的是,他的長像跟姜巨居然有幾分相像。
        跟姜巨一樣,姜渭在由面前也是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而由對他和他的族人則是隨意叱罵,也沒有人表示不滿,反而每當他靠近,所有的族人都肅容躬身。
        這讓我對由的身份更加感興趣了。
        但目前的工作則是安置姜謂的近150名族人更為重要,還好工地上為了給族人提供住宿,趕製了一批麻布或獸皮帳篷,剛好有福余的一部分,加上姜渭族人自帶的一部分,基本上夠用了。
        為難的是這批族人比上一批還可憐,居然連牲畜也沒有剩下幾隻,看得出來,一路上已經吃夠了苦頭,甚至為了生存,將平時視若生命的保底的牲畜都殺掉充飢了。
        不過讓我感受到吃驚的是,這族人居然帶了石鐮!
        這可不像是用來給牲畜割草的工具,也不是用來采種籽充飢的,而是標標準准收割用的石鐮。足以證明我的猜測的,還有一個證據——他們的獸皮袋裡有一種作物的籽實。我忍不住問了一下,姜渭說那叫「黍」!
        從籽實的大小和黍穗的形體看,這種作物單粒比粟要小得多,裡面的的澱粉含量要低得多,應該就是由曾經說過的那個種莊稼的部族。
        難道由——不,應該是姜由——說的那個種糧食的部族就是他自己所在的部族?
        也有這個可能。
        這個部族明顯沒有見過陶器。他們竟然把整個黍穗放在火裡烤,然後用手搓出烤得半糊地黍粒嚼食。我讓廚房用一頓香噴噴的粟米飯給這個「原始農業」部族上了一課,告訴他們收穫的植物籽實正確的食用方法。
        在緊張的築城工作中,我很快就把這件事拋在腦後了。這是後勤組的事,我本來也沒有那麼多精力過問。
        太昊元年12月30日,我到太昊之後的第一個大年到了,抑止不住思念,我提前讓木駝派人把梅梅、梓樺和元方都帶到了太昊。
        梓樺已經六歲,元方也滿過四歲了。
        兩小傢伙給繁忙中的我帶來了難得的天倫之樂,梅梅除了偶爾到工地看一看以外,更多的是騎著清風到草原上去獵狐,據說這個季節地狐毛最好,做出來的狐皮衣最保暖。沒過多久。我住地大帳外就晾滿了一塊塊狐皮。而每天梓樺都纏著我騎馬帶她上工地,跟燒磚的匠人一起搜集木柴。守在窯邊一蹲就是半天,還喜歡到築牆的地方,看匠人一塊一塊將磚變成牆。
        我常說他會是土魯叔叔的好徒弟。
        但元方就大不相同了,木駝才是他的最愛,過年前這半個月,纏得木駝都有一點頭大。先是讓木駝給他找一匹小馬騎,這個要求就讓一名騎兵到貿易城跑了半個月。然後是要跟騎兵一起狩獵,讓木駝瞪大了眼睛。
        但小子實在太小了。儘管木匠們專門給他做了一整套「微縮版」馬具,仍然坐不穩,每天出門都抱著鞍橋東倒西歪的,小臉嚇得煞白。
        也讓木駝嚇得不輕。
        除此以外,元方喜歡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木駝喜歡的。
        射箭、打架、捕魚、狩獵……
        我太忙。而梅梅對每天鼻青臉腫或邋遢不堪地回來的元方已經有了免疫力,何況梅梅對當媽媽應該怎麼管教小孩子一點概念都沒有,在我面前。她不過是「三個孩子」裡較大的一個而已。基本上在我要管教的時候,梅梅是站在梓樺或元方那一邊的。
        只得由她!
        這個年代的小孩子沒有後世那麼多包袱。不用學ABC,也不用完成太多作業,或者考第一名,或者上音樂美術奧數舞蹈培訓班,也許是他們該得地幸福。
        且由他去。
        有時我在想,還早呢!還有一萬年,慌什麼?偉人曾經說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不過我看這兩個小孩子也不像背負那麼大的歷史使命的樣子,說不定其他人的孩子會比他們優秀得多,更適合承擔改造社會的責任呢!
        就讓這個一萬年前地小家庭裡,只有我這一個「社會製造者」和「社會改造者」吧。
        為了慶祝太昊元年的第一個大年,我還是很奢侈地提前釀了一壇粟米酒。
        大年夜,在帳篷內燃得明亮的火塘邊,我和梅梅都已經喝得醺醺然了,梓樺和元方早已經熟睡。我擁著梅梅,看著在鹿皮遮蓋下睡得小臉紅撲撲的兩個小寶貝,一種「成家立業」的成就感湧上心頭。
        帳篷角漏進一點寒風,讓開始半睡半醒的梅梅打了一個冷噤,往我懷裡縮了一下。鹿皮長袍下,露出裹著的一層麻衣,脫落的獸毛稀疏地灑落在上面。
        咦!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沒有棉花,不是可以用羊毛麼!
        要麼用羊毛紡毛線織毛衣,要麼用羊毛代替棉花填充進麻布內,也不會比棉衣差啊!
        大年初一,祭過太昊祖神,我讓木駝托騎兵告訴「鯊魚」,用羊毛試著紡一點「毛線,「並試著縫製兩層以上的夾層麻衣,裡面充上羊毛,看一下防寒的效果。
        還在大帳中酣睡的梅梅不知道,她打的一個冷噤,會讓這個世界產生一個新的變化。後世的產毛為主的畜牧業,可能要提前誕生了。
        當食物問題解決以後,畜牧的主要任務有三個:毛、皮、奶!
        一直不把畜牧作為生產發展的主流方向,讓我忽視了畜牧業的其他功能,牲畜不僅僅是用來產肉的,還可以產出防寒的皮、毛和食用的奶。
        看來下一步對畜牧業的發展要進行一些新的導向,讓族人習慣使用毛和飲用牛、羊奶。
        另外從太昊族的牲畜結構來看,還沒有畜養豬,也是時候把大元城那邊已經馴化到第五代的豬引進太昊了,那傢伙的繁殖能力超強,不負後世的家畜的主流地位。
        還好現在的豬沒有藍耳病!呵呵!
        畜牧業即將和農業一起迎來太昊二年的春天!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6
第九十八章 - 春播選種
   

        太昊二年的春天二月中,太昊城已經完成了牆基的建築,牆體的建築也已經開始。
        同時進行的還有護城河的建設。
        護城河的挖掘是和牆體的夯築同時進行的,夯築的土就取自護城河。
        燒磚組現在的任務空前繁重,除了牆體的內外牆面要在土築的牆坯上鋪磚以外,我還提出了一個奢侈的要求,即在護城河的河堤上鋪上磚石混合的岸牆。早期的幾座城裡,大元城是唯一有護城河的完整建築。但數年過去,護城河已經有雍堵的情況,主要是堤岸的泥土不斷往河裡垮塌,改進護城河以後,應該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護城河的使用壽命。
        護城河距離城牆有5米遠,深2米,寬4米,這個規模,應該防禦猛獸和敵人都夠了吧。
        但進入三月前,我就有點傷腦筋了,即將來到的春耕、春播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姜姓兩部來投只不過給太昊族增加了不到300個勞動力,還有很大的缺口。
        去年辛苦開拓的23000畝土地,一場洪水就給我毀掉了大半,只剩下10000畝多一點,毀掉的一半今年只得重開,按一個月的時間算,最少也得1500人左右,而現在我是一個人也抽不出來。
        怎麼辦?
        咬咬牙,我把建城的勞動力抽調了近1000人出來,把建城的速度先緩一緩,也把開荒的規模往下降一降,計劃只開8000畝左右,而且全部開在新城周圍。
        木駝看得出我的苦惱,悄悄在給我想辦法。
        2月23號,姜由----也就是自稱「由」的那位出現在我面前,帶來了族中的100多名壯勞動力。
        雖然於大局無補,我還是為他和族人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謝之意。
        這也讓我想到了另一位盟友。
        盈伯這回比我想像的要爽快。直接給我調來了少昊族的500名勞動力。但除了用我地騎兵去接以外,還要求我提供必要地技術人員和足夠的種子----他要種粟來還大元城的債。
        現世報,來得快,這個學生進步不小,已經在跟我用「技術換勞動」方式獲取「核心技術」了。
        呵呵!我還就只怕你不要!就怕我給的你用不完!
        我給他派遣去了20名農業技術人員和四噸粟種。這個數量足夠他播種4000畝左右的土地。就看他剩下地人手夠不夠用了。
        我給技術人員下達的命令是:千方百計讓盈伯開盡可能多的荒地!
        但在太昊城這邊,建城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我不滿足於現有的農業水平了。
        後世的「現代化」農業產量,粟可以達到畝產700到1500斤。
        就算在清朝時期,400斤以上也是小case,比我現在的產量多了一倍。
        如何提高粟的畝產?
        我想搞一場「農業革命」。
        實際上也不過是對農業技術進行一些局部的改進。
        但我相信對畝產量地提高會有重要的重要。
        前幾年地農業生產中我已經使用了疏苗的技術,將已經發出來的長勢較差的粟苗去掉,以保證壯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這一措施將畝產提高了大約20到40斤左右。
        但選種的工作卻從沒有進行過。
        相信後世地粟應該進行過多次的選種優化。才得到較高產的品種,這項工作地週期比較長。如果說不臍進行的話,說不定到我掛掉還是達不到想要實現地目標(向袁隆平院士致敬!)。
        就算條件和我的知識有限,搞不出高產的「雜交粟」來,但優化一下品種,提高一點產量應該沒問題吧!
        就我對農業的理解,選種有兩層意義。一是在播種前對將要播下去的種子進行篩選,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的平均質量。另一個層次的選種則是在長成的粟株中選擇強壯、抗倒伏、粟穗大、籽粒大、單穗重、單穩粒多的粟株進行選育,專門建設育苗地進行良種培植。
        太昊二年的春播。我打算兩項工作同時進行!
        一方面組織了500多名的「農業婦女」參加選種子的工作,我示範性地在一斤多粟種中選出不到三分之一的「優秀種子」。選擇標準是要求粟粒個大、均勻、形狀規範、飽滿。
        婦女同志們在多年的野外採摘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什麼是好東西有很強的悟性,看到我選出來的粟種和沒選過的一比較,立刻掌握了要領。最後在近一個月的緊張工作後,用了近40噸原材料,才選出了不足15噸的優質粟種,我驗收了一下,好傢伙,比平均粟粒體積大了一倍,而且沒有看到明顯的空殼情況。
        這段時間內,我除了督促開荒和建城工作,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糧倉裡度過的,因為選育新種的工作得由我親自進行,秋收中大量的粟穗是整穗曬乾入庫的,我的任務就是在這些粟穗中選擇優質的整體粟穗,再找少昊的婦女同志協助,將這些特殊粟穗上的傑粒取下來單獨選種。
        3月底,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兩場春雨過後,我們的春播工作才進入準備就緒狀態,春播搶種工作開始了。
        春播期間,除燒磚組外,我停下了其他所有的建城工作,全力投入春播中。姜族的族人對春播工作顯得有些生疏,但學習起來很快。
        我則埋頭精耕細作我的「一畝三分地」:優質品種粟穗得到的特殊種子,就種在這幾畝實驗地裡。
        鋪上了特別厚的底肥採用了『密植移栽』技術將粟種均勻而密集地種下去,發芽後取茁壯的苗進行均勻的移栽。
        一次性地採用了這麼多農業技術希望太昊二年的秋天,太昊族能如我所願收穫一個意外的驚喜。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0:16
第九十九章 - 姜族強敵
   

        
        為了在小範圍內進一步提高產量,我對實驗田進行了諸多「精耕細作」,除了鋪上大量的底肥,更加大了耕犁的深度,細化了土壤顆粒,還創新性地使用了「密植移栽」技術。
        在一片不到300平米的試驗田內,將所有的土壤顆粒掃平,細密而均勻地播下優質粟種,在十五天後,再將長勢良好的幼苗均勻地移栽到近6畝地裡。
        在接近四月上旬結束時,其他播種大軍早已經返回建城工地現場,我才基本完成我的移栽工作。
        看著長勢良好的18000畝粟苗,以及讓我流了不少汗水的「實驗田」,我在心裡默禱:太昊或大元的祖神,天地間所有的神靈,請你們看顧太昊族和我元齊,讓我們在這個秋天收穫到意料之外的驚喜!
        木駝在春播後就被派遣到大元四城和少昊各部族去瞭解春播工作,從木駝近期讓騎兵傳回來的消息中,我知道四城中最少的都種下了近10000畝粟,而少昊宗族盈氏在太昊技術人員的鼓動下,居然開出了近5000畝栗地。雖然這個數字比皋陶、莒族、郯族都少了一大截,但宗族的示範效應是其他部族所不能比擬的,少昊的農業時代將比我預期的還要早一些到來了,相信少昊的各大小部族將很快從每一到兩年進行的祖神祭祀活動中,學到宗族的農業技術。
        但更讓我驚喜的是,少昊的各部,包括盈伯,都從大元學到了一個經驗,就是在秋收前得建起貯放糧食的倉庫。山洞固然有一定的容量,但粟產量的大小也是這些部族必須顧慮的因素如果製作足夠的木斗倉放入山洞,祭祀活動就不用想搞了!
        為此好幾個部族向大元諸城提出了對技術人員的需求、從木工到建築工都變得緊俏起來,行情很快上漲到15個勞動力一個技術工,並在這些部族中掀起了一股學習技術工的熱潮。而原來在大元諸城學過基本功,接受過培訓的各族子弟成為最優秀的學員。這反過來又推動了大元學校的新生入學熱潮。
        至少就我所得到地信息,學習技工的部族子弟要明顯多於學習曆法和醫學的,只有文字方面未受殃及。因為要學習建築或木工就得掌握一定地大元文字。
        隨著這個變化,大元學校的職能在一定階段只能是「職業技術院校」了。
        我不在乎這個變化,要是這個年代的大元學校培養出一名「原始詩人」。那才是對我的重大打擊,教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技巧才是這個階段大元學校的主要任務,當各部族認識到曆法和大元醫學的重要性,那就代表他們地文明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這一天很快會到來的。
        在此之前,我的心血都主要只能耗在太昊城上面。
        春耕、春播和建設圍土地的籬笆牆耗去了大量地時間和人力,春播完成後,我把幾乎全部人力都趕上了建築工地。少昊的人手返回去了,只有姜由和他的不多的族人留了下來,也算對我不小的支持。
        七月初,盛夏的時候。護城河還在鋪磚石,城牆已經基本築完了土坯,開始鋪內外牆用磚。姜由居然又領來了一個姜氏的兄弟部族。
        這時我已經沒有了好奇心,直接把姜奇引入了我的大帳。
        「由,不!是姜由!能給我一個好的原因嗎?」
        姜由不由自主地在大熱的天中打了一個顫。
        「你早就知道了?」他在發問時,看上去一派憨直的臉上,驚訝中仍然掩不住眼角閃過的狡黠。
        「姜由」我走過去拍拍他的肩「既然是兄弟之族。又是這麼好的朋友,有什麼困難就跟我講,不要認為只有讓姜族的族人分批前來我才會提供幫助——告訴我,姜族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
        姜由的拳頭握緊,嘴唇抿閉,卻不發一語,看得出,這個問題掀起了他竭力隱藏地冰山一角。
        半晌,他低下頭,雙手鬆開。垂頭喪氣。
        「既然太昊族已經知道了,那我還是帶姜族人離開,不會給太昊族帶來任何麻煩,但能不能等到到秋收以後,我們的族人收穫一季糧食?」
        收穫糧食?我怎麼不知道姜族人開有自己的土地?他們也種下了粟苗?
        「你如果不把元齊當朋友,我會讓你離開,並提前把你將要收穫的糧食提供給你,將來由太昊族去替姜族收割莊稼。但最後一次我問你——你有沒有曾經把我和木駝,甚至是太昊族當作是姜族或姜由的朋友?」
        原始人就是原始人,經不起這一激。
        「怎麼沒有!」姜由爆發起來「就是因為把太昊族、元齊族長和木駝兄弟當成朋友,我才只能帶族人離開!」
        吼叫的聲音甚至引起了風余的注意,進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朋友是要互相幫助的,不是用來逃避的!姜由,告訴我——什麼是你所不得不逃避的?那決不應該是我和木駝!」
        姜由一下子跪倒在虎皮上,以手拉地,口中粗聲喘氣,氣壯如牛,讓我聯想起他們的圖騰。
        「不!我不能讓太昊去面對我姜族的敵人!」
        「敵人?什麼敵人?」
        「是——不!只要我姜族的兄弟部族都到齊了,加上元齊族長教給我的耕種技術,兩年時間以內,姜族一定能擊敗我們的敵人!」
        「究竟是什麼樣的敵人?」我追問。
        「請族長賜給姜族粟米吧,我會用姜族在少昊種下的粟來償還!」姜由突然鎮靜下來,很平靜地對我說。
        看來他是不打算告訴我他的敵人了。
        按姜由原來的說法,全盛的姜族比太昊或少昊都要大,而他的敵人能輕易地擊敗他。
        那他的敵人有多強大?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vin1217

LV:6 爵士

追蹤
  • 8

    主題

  • 2387

    回文

  • 0

    粉絲

~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