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作者:老酒裡的熊 (已完結)

 關閉
kevin1217 2011-10-2 09:34: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84 269357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9:57
第三百二十二章 - 活字印刷
   

        作為族長,我在太昊的社會地位已經不能再高,所以關於新知識的討論並沒有讓我感到有什麼特別的改變,雖然後來聽到討論的內容讓我有些失笑卻也自此小心,不想再往『神』的職務上邁進得太快。
        還好這場風波很快就平息下來,族人開始認真地投入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中,而沒有再糾纏於這些知識是從哪裡來的了。
        而我真正的痛苦就從此開始。
        「族長,您看這個——」一名數學教師拿著一個公式來請教,「這裡頭這個東西,叫『圓周率』的,是怎麼算出來的?您能不能——」
        「族長,這個『圓錐體』是怎麼算體積的?為什麼會這麼小的結果?會不會錯了?」
        一些接受了培訓的教師在我這裡窮根究底,甚至有人已經在設法想把公式裡的太昊字全換成特殊的符號,讓我用太昊字書寫的公式看上去更簡單一些!
        我不得不對原始教師們的認真勁表示佩服,卻無法完全回答所有的問題。有的問題可以讓他們通過實驗去驗證,有的東西卻不得不用很武斷的方法:「不用管這東西是怎麼來的,只要記住就行了!」
        太昊醫館裡的醫生這些天來卻沉浸於我所提供的基礎理論裡,嘗試用我的方法去解決醫療中的實際問題,卻發現難上加難。
        畢竟我的醫療理論只是生吞活錄的基礎理論,用於指導全民保健還比較順利,但要用於指導醫療實踐卻有些脫節。這跟醫生們無關,主要是我在醫療知識上地應用技術層面的缺乏造成的。不過我也沒有為此而對醫生們感到內疚,畢竟這些理論以後會在太昊醫學上發揮它們的作用,現在暫時不能理解也情有可原。
        太昊禮部對天文學的知識卻重視得多。在我的指導下,已經著手製作地球儀了,甚至還將太昊和太陽的核心地位生拉活扯地聯繫了起來,一幫子長老在討論太昊的「昊」字應該怎麼寫,才能與太陽的地位聯繫得更緊密一些。
        細枝末節的問題我沒有跟進得太多,這陣子我最關心的卻是青銅活字的製作。
        太昊的青銅工藝已經比較發達,眼下製作出來的許多銅製器皿連我都想像不到,比如在銅質地罐子上已經有了漂亮的耳柄,更進一步的是還裝上了環環相扣的鏈子,讓這樣的銅罐子可以輕易地吊在火塘地上方。
        所以對於青銅活字的製作。土魯沒有提出任何置疑和困難,爽快地把任務接了下來。
        我需要關心的,只是青銅活字的大小和質量。
        鑒於成本高昂,我沒有要求生產太多,大約也就在上萬個字左右。每個字的大小約有5毫米見方,厚度在1厘米上下,這樣的量能夠滿足目前絕大多數太昊教材排版的需要了,畢竟目前太昊字也才3000個左右。
        在已經駕輕就熟的泥范鑄造工藝下,幾乎沒有出現廢品。絕大多數青銅字都得以一次鑄造成型,我檢查了大半銅活字,這東西圓潤光滑,表面已經不再出現早期的那種鑄造毛邊和泥孔,看來銅匠們已經對泥范的質量掌握得很好了。銅活字的陽文深度在1到2毫米之間,這個方面不是很均勻,可以肯定地說,在使用一段時間以後,銅活字的報廢時間有早有晚,不過我還能要求什麼呢?估計等到第一批銅活字報廢的時候,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排字的銅模板經過多次打磨才達到我的要求,主要是在平整度上欠缺,這個時期的銅匠還不能很好地掌握較大平面的高質量要求。
        但經過艱苦的勞動,太昊12年4月16日,第一批活字印刷的的太昊律法教材終於誕生了,這東西比太昊宗廟的整版銅律法拓印效果好上了許多倍,不僅清晰整齊,而且邊角線條清楚,每一筆每一劃都一絲不苟。早期的整版青銅律法拓印效果本來也還不錯,不僅太昊學校一直在沿用,連太昊諸城和姜氏、公孫氏諸部族都廣泛採用,已經是太昊文明水平的一個標誌性成果,但在「一筆不正,即須重鑄」的高標準銅活字面前,還是顯得粗糙多了。
        這批新教材立即讓太昊學校的教師們愛不釋手,加上精心排版的封面上「《太昊律法》」幾個大標題也讓人耳目一新,連上律法課的教師都對其他教師有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優越感,這讓其他課程的教師既羨且妒,隨後在其他教材的排版工作中,教師們的熱情空前高漲,太昊新教材的發行工作比我預期的大幅提前。
        首批教材的印刷量每本只得3000冊左右,基本滿足太昊學校目前所需,畢竟太昊的教學體系還遠不如後世繁雜,雖然已經不只」四書五經」,但也沒有到要讓我提出為學生減負的程度。
        但太昊印出新書的消息以信鴿的速度迅速傳遞到了各城,甚至各部族,很快,負責太昊書籍發行的禮部長老們就接到了各城發來的鴿書,要求立即為他們準備足夠多的書籍,各族、各城的長老和學校教師代表將在近期赴太昊城採購新書。
        太昊城內的紙張驟然緊張,我不得不讓大元城迅速將那邊產出的存紙調到太昊來,而土魯得到消息以後,沒等我交待,就自覺地帶著徒弟們開了工,將銅活字的量再放大了五成,這才得以滿足一時的排版需求。
        太昊12年7月,粟苗已經開始抽穗,而稻穀也開始揚花的時候,一批批的代表們終於抵達太昊城,散發著墨香的太昊新書通過這些代表團流向各城各族。
        太昊學校內的教師們這時忙得不可開交,不是忙著教學,而是向各城的教師代表們解釋才學到的一知半解的知識,畢竟他們也才從我這裡得到關於新書的基礎培訓,遠遠地談不上掌握,更難以開展有效的培訓。
        這種情況下,太昊律法的銷量最大也就是情理中的結果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9:58
第三百二十三章 - 左傾右傾
   

        看到律法書一路暢銷,而太昊算術乏人問津的場面,我知道太昊12年輕鬆不了。
        任何知識或者技術,太有前瞻性了就會在一定的時期失去市場。目前的情況就充分證明這一點,儘管這點算術在我眼裡的確算不上什麼太複雜的東西,但對於部落時代的族長、城主和長老們來說,律法的實用性顯然要強上很多倍。
        多數的部族在生產規模和能力方面還沒有達到太昊的水平,也不需要進行太複雜的計算和繪圖,所以算術對他們的吸引力並不太強。太昊城內就不一樣了,太昊律法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必須得依賴大量的計算,而太昊新技術的開發則越來越需要更加精確、標準的幾何圖紙。
        在後世,圖紙是工程技術人員的語言,也是標準化製造和精密製造的必備工具,儘管匠作區的匠人們只是從我這裡瞭解到工程圖紙帶來的方便,卻仍不能你我這般認識到圖紙的作用。相信經過長時間的實踐,他們一定會掌握這一點,目前來說,這個要求還是太高了一點。
        所以在太昊12年剩下來的時間裡,我的主要任務除了繼續大書籍的印刷量,仍是繼續強化對太昊師資的培訓,相信過不了多久,這些教師就會是各城、各部族真正需要的東西。
        「大家看,這個東西在我們面前是一個陶甕,但在紙上怎麼畫,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你畫的是一個陶甕?」我擺了一個陶甕在講台上,對陶匠和銅匠教師們講道。
        不一會,這班「師範生」面前的草稿上出現了大小不一。稀奇古怪的陶甕,多半採用的是軸測畫法。看上去立體感頗強,隨便哪一個族人只要看到這種圖,都會知道這是家中常用地陶甕。這種畫法倒有一點無師自通。以前我只是在匠作區隨手塗鴉過幾次,現在基本上所由的匠人都會畫了,我卻還沒有進行過專門地這方面培訓。
        「不錯!大家畫得都很好!」我提出另一個陶瓷。形狀與第一個相差無幾,卻只有第一個陶甕的五分之一大。
        「現在請你們再畫這個陶甕!」我下命令時,教室裡有輕微的嗡嗡聲,不過討論歸討論,還是很快地都動了筆。
        不出所料,所有地陶甕都沒能反映出與第一個的大小比例差別,或者畫得都差不多大,或者相差一兩倍,因為第一個畫得都比較小,若是第二個按比例畫。就看起來不太像了。
        「請你們看手裡的圖,還有我這裡地兩個陶甕,能不能說你們畫得都對?」我拿出按比例繪製的標準圖,讓「師範生」們仔細比較。
        「這個就叫『比例』!」我終於可以讓他們對形狀相同但大小不一的東西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接下來可以講不同比例的表達,還有尺寸標注的作用了。
        一句話,通過正確的畫圖和標注。可以讓太昊城的匠人所繪的一張圖,在大元城也造也符合形狀和大小的相同陶甕來!
        類似看上去比較簡單地問題,就得花上十來天,有時甚至一個月才能解決,同時還得配上大量的實踐強化。這種技術含量相對於文字和律法而言偏高的培訓消耗了我海量的時間,對教師們地培訓一直延續到年底,結果仍距離我的預期目標很遠。
        在這期間,南方不斷有消息傳來,元方在南征中取得了遠超出我預期的成績。
        原來我們曾經在石崗村附近不斷搜索,不過就發現了六個村子,一千餘人地人口總量,這對我的南方開拓大計是一個重大的挫折,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我都懷疑湘楚碼頭是不是有必要建設。後來之所以東向出海,轉而在歐且附近找到相對較多的部落,不能不說與我在南庸的失敗有關,正是在南庸的失敗逼得我必須另尋出路。
        但元方南征的事實證明,我還是堅持不夠。
        元方沒有過多說明,但從偃鵬發回來的鴿書中我們得知,元方深入南方數月,終於給他找到另一個數量較大的部落群,目前已經新發現的部落就已經達到十多個,人口也已經達到3000人以上,這個規模甚至已經不弱於我在歐且那邊的發現!
        但元方與我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從來都不願意通過貿易和交流與這些新發現的部族過多溝通,儘管從語言上講,這些新發現的部族都是庸族語系的,元方與他們溝通毫不費力。元方採用的最主要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征服!
        大楚碼頭和大楚城裡現在都以庸族人為主,原來從太城劃拔過去的太昊族人,特別是年青戰士,基本上都被元方帶過去參加了南征。在對付南庸諸部時,元方還講一點策略,基本上是給那些部落造成一點生存壓力,再出面當「救世主」,以致南庸部族對元方都比較心悅誠服。但在對付新發現的部族時,元方連這點耐性都沒有了,幾乎都是直接帶太昊部隊上去,簡單的談判不能說服對方投誠,接下來的就是武力解決。
        讓我有些不甘的是,這種方式居然得到太昊戰士們的一致擁護。少量受傷後從南方撤回太昊城的戰士談起元方的征服行動,在太昊酒坊裡口沫四濺,聽者津津有味,甚至巴不得太昊有更多戰士前往參戰,若不是我沒有表態支持,連兵部的長老中都有躍躍欲試者。
        「誰也不許給元方增兵!」最後我不得不表態了「他已經不是我太昊的城主了,既然他要當大楚的族長,就讓他自己對自己的行動負責!若是他不能讓庸族人參加征服的戰鬥,就始終成不了大楚的族長!總不成一邊當大楚族長,一邊要太昊派遣戰士為他戰鬥!」
        這話說得有點過硬了,長老和族人們從此不敢在我面前再提增援元方的話,但私下裡,我知道元方的舉動在太昊城很有一些fans。只是由於我的旗幟鮮明的反對,不敢過於聲張而已。
        這當中就包括梅梅,不過還好,梓燁畢竟站在我一邊。
        家中無形地分成了兩派,讓我平添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能讓我拋開這些煩惱的,就是太昊城外的一片豐收光#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9:59
第三百二十四章 - 怠工事件
   

        這一年的秋收,糧食並不多,總共還不到1萬噸。
        太昊眼下依賴這份收成的人口不到1萬5千人,按說這點糧食也綽綽有餘了,而且其中還有近300噸稻穀,讓太昊宗廟嘗到過滋味的長老們大慰老懷。
        但我卻成為秋收中最不開心的一個人。
        原始「共產主義」這一頁,終於還是要從太昊歷史上揭過去了!
        我知道這是歷史的必然,卻仍忍不住有些失落,本來我還期望這段時間更長久一些,讓我可以利用充足的公共資源,完成幾項頗耗人力的建設。
        但現在卻有一個艱難的選擇擺在我面前——太昊下一階段的社會結構應該如何構成?
        看到這一年秋收的場面,太昊的律法需要做進一步的完善了!
        9月21日已經是秋收的末段,本來這些天以來我都只是在稻田邊上關注稻穀的收成,對其他部族——包括一些特種作物的收穫工作都沒有怎麼樣過問,畢竟這些工作在過去的十來年裡都已經形成了慣例,不僅有太昊長老分管,還有各部族的族長和長老們督促,我最多不過是掌握一下最後的收成總量與稅收而已。
        但這一天稻田已經拾完最後的遺穗,實在沒有什麼事情可做,我帶著梓燁到了風氏的一塊地裡,純屬無意地想去看看秋收最後階段的勞動場面,慰問一下辛勞的族人,這也是我目前還兼職任風氏族長的份內之事。
        「你們在幹什麼?農部的長老呢?」梓燁比我先到一步,在地裡對一群族人大聲喝斥。
        「怎麼啦?」我很少看到梓燁發颶的樣子,「有什麼事嗎?」
        面前稀稀拉拉地站了一群「勞動人民」,大半都精神不振,其中還有一些人睡眼惺忪,看上去才睡醒的樣子。九月末的天氣還很炎熱,卻已經沒有了盛夏時的熾熱,正是好睡的天氣,地上的粟桿堆裡,還有幾個大窩。看得出來,剛才這裡一定睡了不少人。
        「你們看看,像什麼樣子!」梓燁指著這群族人,對剛和我一起趕到的長老們質問:「風氏和太昊所有部族的族人都在勞作!這些天誰不累?眼看這糧食再不收就晚了!你們可好,居然到地裡睡大覺!長老們一個都不在,你們就沒有事情可做了?!負責這一片的長老在哪去了?」
        原來如此!
        若是一個兩個族人?了。的確需要休息一下,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畢竟少年心性,說不定頭一天晚上的豐收酒喝高了,晚上沒睡好也是有可能的。但眼下這群十多名族人都沒有幹活,而是集中在這裡偷懶,這就不是個人行為了,而是管理出了問題,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出現了集體怠工的行為!
        這在我所知道的太昊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說實在的,從我到太昊任族長之日起,就從來沒有為太昊族人的勞動紀律擔心過,原始人在這點上讓我為後世慚傀——所有的原始人似乎都是活雷鋒,只要族長一聲令下,絕對不會有怠工的情況出現。太昊族人的勞動熱情在我看來是永不會枯竭的資源,這些年的建設過程中,好像還沒有族人在滿足基本生活條件的前提下來跟我計較過待遇或加班時間。
        但眼下出現的這種情況似乎並不罕見,至少梓燁是有心理準備的——她將族人偷懶的原因歸結為監管的長老不在!這說明近兩年已經有太昊族人開始有意識地怠工了,而派遣長老參加勞動監督也已經成為了太昊比較常用的管理方式。
        這一點我不容易體會到,畢竟只要有我出現的地方,力度一定比派遣一名長老要大,哪裡還會有族人偷懶?!
        這件事情讓梓燁火大的有另一個方面——負責這片秋收的長老不見了。
        「風由到哪去了?」跟在我身邊的一名長老小心地翻了一下身邊的一個小冊子,找到了應該負責這一片秋收的長老名字,然後大聲地喝問面前的族人。
        這幫傢伙表情有些古怪,有兩個忍不住在偷笑。
        「風由倒底在哪裡?」風林也忍不住站出來發話了,剛才還偷笑的族人表情一肅,悄悄地指了一下身後的一個粟桿垛。
        我和幾名長老*近這個粟桿垛,居然聽到一陣酣暢的鼾聲,風氏的一名長老不由得火起,繞到垛後一看,大聲咆哮起來:「風由——你聾了!快起來!」
        不一會,一名睡得不辯東南西北的長老被帶了過來,看上去還不太明白發生了什麼事。
        等梓燁發颶結束,風由長老一顆頭頓時垂到了鬍子上,其他族人看到長老被罵得這般慘,也不覺戰慄不安。
        接下來的兩天裡,我和梓燁還著長老們開展了一次「勞動紀律大檢查」,類似的情況在族人相互告誡後有較大收斂,我們總共也只發現三例,秋收工作的後期工程就已經到期,全面轉入到城中開始晾曬糧食階段,再也沒有人敢偷懶。
        但我卻在宗廟內為此揪心。
        原始人的勞動熱情再也不可依恃了,此後的建設中,族人的勞動得依*嚴格的管理才能按要求達成目標。
        原始共產主義下的勞動自覺性已經消失不見,這應該與近兩年太昊物資的豐饒有關,太昊族人在豐富的產出中已經學會並習慣了享樂,不再你前些年那般為了生存而賣力勞作。
        再往下,大鍋飯的弊端還會進一步加劇。
        這是在後世已經得到明確驗證的事情,我無法想像僅*勞動監督就能改變這個結果。
        私有化已經實行了有些年頭,卻仍不夠徹底,至少在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土地,這個方面還沒有實現真正的私有化,族人的農業生產成果仍需要通過部族進行分配,小家庭和個人還不能享有勞動的成果。
        那麼,現在到了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時候了嗎?
        以太昊目前的生產資料保有量,能不能保證太昊族人都分配到足夠的生產資料呢?
        進一步的將生產管理單元從部族分解到家庭,以後部族的地位與作用如何界定?
        解決好這一波變革,在我的觀念裡,比發展某一項專門的生產技術要重要得多,說得大一點,這一輪改革將從根本上改變後世的歷史上奴隸社會誕生條件,而且有可能從此直接邁進以單一家庭為基本單元的農業社會。
        奴隸社會是我能邁過的嗎?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19:59
第三百二十五章 - 分田分地
   

        秋收之後,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
        太昊酒坊裡,每天都擠滿了買醉的族人,青銅幣嘩嘩地流進了老扳的口袋。
        城中30歲以上的人越來越多,按太昊軍法,這些族人都已經取得了參選長老的資格,不用再參加太昊的常規軍事訓練。
        而到了下午,訓練了大半天的年青人也開始學著與年長者一樣,流連於酒坊中,不過更多的是則是買上一甕,帶上一幫好友,或者騎馬外出秋遊,或者在某一家中弄上一桌好菜,共謀一醉。
        但我提出的新改革讓這種祥和消失無蹤。
        局部的私有化已經實行了數年,部族的長老和族長們已經習慣了在分配物資時享有一定的優先權,雖然不必要往自己的小家庭裡堆上很多東西,卻可以用「部族公有」的方式享有一定的特權。
        比如今年才正式推出的太昊馬車,已經成為了多數部族的標準配置,若是部族沒有這點特權,可能馬車的市場就沒有這麼好。
        但眼下這些東西怎麼保障?
        長老和族長們的特權和利益還能延續麼?
        這個問題不僅在太昊宗廟內引發了巨大的紛爭,在酒坊裡和各部族的「辦公室」,甚至族人們的小家庭裡,都引發了爭議。
        不言而喻,部族裡幾乎全是反對之聲。
        太昊宗廟裡來自各部族的長老利意見不一,有的表示理解,更多地則是站在各自部族的立場上。力圖保證本部族的利益。
        而最支持這個方案的則是廣大地族人。
        「以後等咱分到了土地,俺收多少就得多少,那班長老和族長再也不能多佔咱的東西了!哼,還買馬車!」顯然有族人對長老們花高價消費「公車」很有些保留意見。
        「若把土地都分給族人。以後部族還有存在的必要麼?乾脆我們都去選里長算了!」部族裡的長老則憤憤不平。
        看來這個方案實在需要詳細地磋商,我地本意並不是以此來消滅部族,直接實現太昊大融合。儘管從長遠來講,太昊部族的存在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必須予以消除,但眼下去還沒有到時候,若得不到廣泛的支持,太昊的社會矛盾可能會通過這次改革大為激化。
        就眼下而言,部族的領導者為保衛自己地私利,已經通過在宗廟的本部族長老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部族利益在太昊城內。仍有其深厚基礎,不是短時間可以消滅的,即使是到了後世的春秋時期,所謂地「世家大族」,仍能在各國政治裡起到國君都難以控制的作用。何況是在這個年代,部族只是因為太昊祖神的號召力而聚集在同一座城裡,卻未必願意放棄族長和長老們的利益。
        但現在卻到了一個改革的關鍵時候,部族在城裡擁有了太多地物資分配權,族人辛苦一年勞作。卻只能得到不足40%的勞動成果,大頭都在族長和長老們的手裡,讓這個階層享有了遠高出普通族人地生活水平。當然。這個階層也在多年來一直引領太昊城內的高端消費,是太昊匠作區,特別是銅匠區的主要客戶。
        多數的族人已經體會到,他們在勞動上的付出,並不能給自己帶來直接的收入和利益,所以做得多和做得少沒有根本的區別,這是導致怠工的主要和根本的原因。
        後世的歷史告訴我,從原始過渡到奴隸社會,奴隸主們是用武器和鞭子讓奴隸們不敢怠工,從而推動了生產的一次大發展,奴隸時期創造的財富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遠高於原始時期。文明在奴隸時代得到了一次質的飛躍,許多前所未有的發明和文化成果就是由此發源的。
        但奴隸制度也是歷史上被證明了最為殘暴和血腥的制度。
        至少在我的管理下,我不能接受部族以對待奴隸的方式,通過大量的監管,到最後以暴力的手段實現對怠工的管理。
        這與奴隸制度有什麼區別?
        目前長老們在族人的勞動過程中還享有足夠的威望,可以讓族人不敢偷懶,若是以後族人當著長老們面仍要怠工呢?
        會不會有族長或者長老會採用暴力手段?
        如果不進行這次的改革,我相信,這一天很快會到來!
        所以改革是勢在必行的,只是需要在族人的利益和部族利益之間作一點妥協,讓這個改革觸動的利益減到最少,從而降低改革的阻力,但部族與族人之間的關係卻必須要通過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把原來的人身依附關係變成一種契約關係,族人可以在法律上享有更多的權力和自由。
        所以通過在太昊宗廟裡的激烈討論,最後的改革方案終於出台,實際上這個方案並不只在宗廟內討論,大量的部族和族人通過宗廟內的長老,已經充分地表達了他們對改革的意見,這也是我在太昊以來推行的改革中,意見徵求最為充分的一次。
        改革一:從太昊13年起,各部族將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給每一位族人,每一個家庭的土地一經分配,便不再改變,按目前的太昊人口計,每家人約可擁有60至200畝土地。此後若是家庭中的人口增加,部族不再進行土地調整,除非出現一個家庭整體遷往外城,或者意外地全家死亡,所遺留下來的土地才通過部族長老會議分配給人口相對較多而土地相對較少的家庭。未出現這種情況前,多增加的人口若不能養活,則只能由有需要的家庭在現有土地之外新開墾土地。
        改革二:族人每年的收成中,10%交給宗廟,15%交給部族,其餘的由族人自己擁有。
        改革三:完善太昊的「社會保障制度」,凡家庭中失去勞動能力,不能耕種土地的老弱婦孺,則一律由公共機構養活,所需要的支出由部族和宗廟各承擔一半,具體實施由禮部在城中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對這些家庭的物資發放。
        改革四:基本生產資料(如犁、鋤等)按家庭分配,部族不再集中使用,但大型的生產物資(牛車、牛)則仍由部族共管,在大生產(春秋兩季)生產需要時,以「裡」為單位分配給族人使用,平時歸族長和長老們使用,族人若有需要,可向長老或者族長申請借用或租用。太昊城內也有專門的租車行和養牛場,可以向族人提供牛或牛車。
        以上方案,已經是太昊城內能達成共識的最大公約數了。
        此後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20:02
第三百二十六章 - 國事訪問
   

    第一輪分田地的高潮在一個月以內結束,到10月底,近15萬畝土地分到了各個小家庭頭上。這裡頭也不免摻雜了一些族長或者長老們的私利,卻並不很讓我反感,本來這也是族長和長老們應用特權的難得機會。
    凡是最近太昊城的土地,都優先分給了各部族的族長和長老所在的家庭或者近親,但鑒於還有近5萬畝地根本就沒有族人肯要,那些分得較遠土地的族人無一例外地都得到了面積上的補償,有的一家五口人就分得了150畝地,比*近城區的人均土地多出不少。
    最讓人眼紅的卻是那2000畝稻田。本來由於種稻所面臨的風險,我只讓風氏在他們部族的地裡試種稻子,卻沒想到獲得是還不錯的收成,這片稻田花費了風氏族人不少精力,在最後分配時也成了香餑餑:誰不想擁有能夠產出稻子的田地啊!何況通過今年的試種,太昊稻在城中已經產生了極佳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還不是米飯的影響,而是太昊米酒的口碑。
    太昊酒坊通過交換,從太昊宗廟得到不足五噸的稻米,釀出了一批米酒,這難得的原料,特別的口感,再加上酒中全部摻上了蜂密,這批「太昊特釀」差點成了酒坊的「非賣品」。嘗到滋味的長老和族長們差點要用青銅幣把酒坊老闆砸死,才如願得到可憐的幾甕佳品。
    其他的酒都被太昊宗廟包了下來,這是當初的條件之一,太昊酒坊得到其中一半的酒,另一半提供給宗廟,而梓燁因為提供蜂蜜的關係,也在蜂蜜價錢之外得到數壇特供酒。
    在我的協調下,這批酒主要用於太昊的「接待用酒」。在宗廟內對付各城即將來獻禮的諸族和諸城賓客,還有少量的則作為禮物,由客人帶各城去,讓城主、長老和族長們嘗個鮮。
    這種處理方式也間接地擴大了稻米在族人中的影響力。以至於在分到土地以後,凡是所得土地*近水源的族人,都開始在向風氏打聽年前建設稻田的技術和投入,富有餘力的幾家人往往願意共同投入勞動力,建設數畝試驗田,以檢驗是不是可以用稻取代粟。
    在這種情況下,我讓宗廟農部的長老開始限量向族人出售一些稻米,這東西當初可是風氏用於抵稅的作物,現在宗廟完全有權處置。風聲放出去以後,風氏族人是最積極響應的,特別是那些分到稻田,而今年又參加了種稻的族人。甚至太昊酒坊的老闆也找上宗廟,想用高出其他族人兩倍的價格,收購宗廟願意出售的所有稻米。農部的長老將這筆賬細細算了一遍,感覺換回來的青銅幣多得能讓牛車累趴下。
    「不行!絕對不行!」我笑呵呵地答覆農部的長老,從他的眼裡我能看到銅幣在閃光。
    從11月開始。陸續有其他城和部族的客人前來進供,太昊宗廟接待客人的除了「太昊特釀(內部接待酒)」,還有噴香地稻米飯。
    這東西可是比粟米飯口感好得多了!在吃慣了粟米的客人眼裡,我看到了飢餓的光芒。
    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姜氏和公孫氏的長老代表團獲得了太昊宗廟的少量贈米,但在梓燁的管理下,最多也不過送給一個部族200來斤。還想要?行!拿東西來換!牲口和鹽、銅都行!太昊諸城基本上都得到了500斤左右的回贈,但若想多要,仍得按價格交換!
    本來按梓燁的意思,連谷子都不打算送出去,只能提供一些成品稻米,卻在我的強行干預下,不得不送出一些稻種。
    本來我就寄希望於這東西能夠推動北方的稻業發展!
    不過最後公孫氏帶給我的另一項禮物讓公孫氏獲得了比其他部族更多的稻米:公孫干正式邀請我訪問公孫氏,並讓長老捎來口信,公孫氏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這一切都要感謝太昊族和太昊族長過去的多次慷慨支援,以及在技術和知識上的無私指導,因此包括公孫干在內的公孫氏合族人都希望能邀請到太昊族長。在公孫氏神山下的有熊城中向太昊族長致謝!
    顯然,我也不能空手而去,帶上太昊特產是基本的禮儀。而從公孫氏長老們表達的願望看,如果能夠帶上一些稻穀,則是時公孫氏最好的禮物。
    「爸,我都沒搞清楚,公孫伯伯是邀請您呢,還是想多要一點稻米!」梓燁一邊不甘心地安排族人為我準備稻米,一邊語帶歧義地評論。
    「這丫頭!不要把你公孫伯伯想得跟你一樣小氣,估計邀請我的事情是他先跟長老們講好的,只是這些長老們嘗到了米飯,才想多要一點稻米罷了。」想來這些長老還沒法子向公孫氏這麼快地匯報太昊稻米的事吧,在這個方面,太昊才是唯一擁有鴿書優勢的部族。
    不過想想也是有好幾年沒到北邊去了,自上次打得翟族人落荒而逃以後,大河諸族在武力上擁有對翟族人的階段性優勢,一時間翟族人還沒法子危脅到諸族的發展,我也落得清閒,好一陣沒有去理會北方的發展了,這一次也是不錯的機會,讓我可以藉機去看一下姜氏的姜由族長,還有運城和大夏城,反正也是跑一趟,以後這種機會還真不一定很多。
    這一年,算下來我也有38歲了,雖然明顯不如太昊的長老們衰老,自己也能感覺到體力和健康狀況在下降,說不定哪天就不能再遠行了呢!
    兒女都已經長成,都開始能夠獨當一面時,也是父母衰老,並退出部族發展中心舞台的時候了。
    姜氏現在怎麼樣了?公孫干呢?木駝的兒子以前我也見過,不過那時還在他媽媽懷裡抱著,以後就再沒有看到過了,現在長大了嗎?
    老一輩兄弟們紛紛成為了「長老」,人也變老了,雖然在健康方面已經遠勝過當年我到大元時的木青他們,卻仍然不如後世的中年人,按說這個年代全是綠色食品,也沒有什麼不得了的疾病在傳播,但就是看上去衰老得太快。我也無法解釋這裡面的所有原因。我自己為鑒,可能我在生活習慣上比其他族人更接近後世一些,但這就是唯一的和決定性的因素嗎?
    長者已矣!無論如何,這一次也給我一個機會,可以去看一下兄弟們的後輩成長得怎麼樣了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20:02
第三百二十七章 - 函谷鎖鑰
   

        太昊12年11月中旬,經過簡單的籌備,總算踏上了北行之路。
        這時的太昊城已經不需要我事必躬親,在梓燁和風極的管理下,加上風林的輔助,太昊城完全可以在我離開的情況下管理得很好。我必須得帶上的,只有鴿子和「第一夫人」。不管怎麼講,這也是近年的大建設之後,太昊族長的首次應邀出訪,梅梅也有必要出去會見一下其他族長的夫人。
        雖然這都是後世的禮儀,卻得到了長老們的支持和梅梅的積極響應。
        開玩笑,梅梅生來就是跑路的命,無論在哪裡呆的時間長了,對梅梅都不是一件開心的事。
        從去年回到太昊,梅梅最樂意的事情,除了每天跑到城外的蜂房裡照看蜜蜂和收割蜂蜜,就是帶著風林、梓燁兩口子出城狩獵。太昊的宗廟工作時間目前是每十天休息兩天,梓燁是最熱衷於義務加班的一類人,卻仍拗不過梅梅的堅持和風林的躍躍欲試,每到休息日,至少有一天得陪著梅梅出去散心。
        所以能夠到北方去一次,看看「臉上畫得很難看」的翟族人,還有「滿湖都是鹽」的奇景,對梅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這也是自太昊馬車推出以後,我第一次捨棄騎馬,改為乘車的長途遠行。
        結果到出行的時候,隊伍的龐大還是讓我大吃了一驚,畢竟不是後世的帝王出巡,在我的計劃裡。最多不過像以前那樣,有20騎戰士為我護衛,一路上不至於遇到狼群或虎豹就避之大吉。但這次風林堅持要陪同我出行,連梓燁都表示全力支持。
        這下子有點複雜了。
        風氏地長老認為。公孫氏的長老來了多次,作為太昊宗族,是不是也應該派遣長老團回訪一下?
        匠作區的匠人也派遣了經驗豐富的匠人,說是負責路上維修可能出現地車輛故障。
        最後為了運送包括稻米、銅器、陶器、書籍在內的大堆禮物(有一部分是給姜氏和北方諸城的)。我還得帶上大隊的運輸隊伍。
        所以到11月17日出城門時,隨行地太昊族人達到近200人!
        看到一個長長的車隊,我只能悄悄搖搖頭:這裡頭每個人都有一定得去的理由。
        第一站我們走的是函谷關,現在已經建成的函谷關完全達到了我原來設計的初衷,從姜氏、公孫氏到太昊以北地廣闊平原,完全受到了函谷關鎖鑰之地的轄制。只是在目前大河諸部的祥和氣氛中。這個關口的軍事作用並沒有得到任何發揮,卻已經成為了姜氏和公孫氏連通太昊的要道,經過太昊族人地修繕,函谷關已經能夠順利通行牛車和馬車,為公孫氏和姜氏族人提供了一個到太昊的中轉站和休息站。
        但太昊族的戰士或者已經有所體會:函谷關內外。基本上已經劃定了太昊族與公孫氏、姜氏的地盤,姜氏和公孫氏若想像當年大戰時一樣,在大平原上放牧,可就得考慮是不是要經過太昊族長同意了!
        當然,對於姜氏和公孫氏現有的人口規模來講。他們地地區也已經足夠發展了,現在應該還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考慮到數百年以後的事情。
        遠遠看到函谷關上飄揚的墨龍旗,我和所有的族人一起發出了歡呼。而這時守關的族人顯然早已經看到我們的大旗,一個騎兵小隊如風般捲出關口,迅速向我們接近。
        「恭迎族長!」
        數十騎在接近我們的隊伍還有百米左右時,戰士們都勒住了馬,並恭謹地立在路旁,等著我們的車駕通過。
        我在車上向這些族人揮揮手,也抑不住有些激動:函谷關只要在他們手裡,太昊族應該還可以平靜地發展數百年!
        梅梅只在車裡陪我坐了兩天,就實在耐不住顛簸,加上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的確不符合她出行的初衷,所以早早地就加入一到騎兵的隊伍中,這時毫不客氣地一馬當先,往關口奔去。
        入關之前,我注意到,在關口外近兩里的範圍內,處處是割剩下的粟茬,看來守關的族人除了完成防禦任務以外,還大力推動在這個地方的農業生產,並取得了不錯的收成。
        「怎麼樣?在這裡的族人還習慣麼?今年的收成夠不夠吃?要不要我從太昊城裡調點糧食過來?」守關的城主叫風原,這時已經隨我坐在車上了,我們一邊通過谷底,一邊交流這裡的情況。
        「這裡還好,就是天氣比太昊城要冷多了,頭兩天還下過一次雪,只不過很快就化了,沒有在地上積起來,太昊城可是從來沒有下過雪,說起來,第一次看到雪的族人都還很高興呢!」風原笑筆著說:「糧食也夠,從太昊帶來的糧食還沒有吃完,今年的收成足夠我們用兩年的,族長可以不用擔心了!」
        「這裡你可得小心了,函谷關是我太昊今後數百年命運所繫,不僅是一個通道而已,它必須緊緊掌握在太昊族手裡,所以我不只是要你在這裡養活數千族人,更要為太昊把守好這道關!」我鄭重地向風原交待。畢竟我讓族人修這道關可不是用來殖民的,這裡的軍事作用遠大於作為一個太昊外城的作用。
        「是!」
        風原聽出了一點意思,用太昊騎兵一貫的乾脆語氣回答我的叮囑。
        「姜氏和公孫氏的族人經常到這裡來嗎?我們太昊的族人跟他們的關係怎麼樣?」
        「也不是很多人過來,只是跟太昊交換東西的時候才來一下,以前他們都得到太昊城去,但眼下多數東西都可以在關裡交易,路過的人反而少了些,但願意在這裡交易的人就要多點了。大家關係都很好,他們都說族長您一定是太昊祖神化身呢!」風原笑笑道。
        「對了,族長,現在的有的姜氏族人和公孫氏族人想搬到函谷關內住,說是在這裡比在他們族裡好,到現在我一個都敢答應,您看?」風原小心翼翼地徵詢我的意見。
        「你做得很對!」我對這小子有點讚賞「其他族的族人若想過得好一點,不妨建議他們直接到太昊城去住,但這關城時裡卻必須全是我太昊族的人!這一點你牢牢記住了!而且今後的城主接替你的工作時,也不妨把這一點交待給他,就說是我特別交待的!」
        說話間,歡呼聲大作,原來我們已經出了谷底,進入了後面的關城,城中三千多族人已經得到消息,站在路旁歡迎我們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20:03
第三百二十八章 - 再臨姜氏
   

        在函谷關中,我和梅梅多呆了一天,我實在也想借這個機會看看,在後世天下矚目的雄關,在我手裡建起來是個什麼模樣,梅梅願意留一天卻是因為後世的女子通病:逛街。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函谷關大半城牆已經覆蓋在城磚下,由於時間上我沒有給予太多的限制,卻在質量上要求很高,這批城磚的個頭較大,而燒製的時間也幾乎達到了陶器的程度,所以這也是我目前在太昊諸城中看到過的最好的城磚。
        城中的族人多半是因為有家人在這邊施工,或者有親屬在大夏城或者運城,才遷移到了這裡,其中還頗有一些是經過太昊城中部族長老們再三勸說才肯搬過來的。但經過這一年多的生活,也都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相對於太昊城來說,這裡的生活條件是要差了些,但卻比太昊城裡有更多的機會與姜氏、公孫氏,甚至翟族人交流與交易。加上到運城、大夏城都不是太遠,關城裡的貿易氣氛遠非太昊城可比。城中處處都是貿易攤位,並不因為隆冬的寒冷而蕭條。梅梅在城中第一次看到了遠道從有狐城而來的翟族人,稀奇得不得了,隆冬之際,地上的初雪才散去,這個翟族人竟然還裸了一臂,頭上倒是戴了皮帽,不過仍遮不住臉上的飾紋。
        梅梅很沒有外交禮儀地盯著一位擺攤的翟族人看,還直拉著我的袖子讓我也去看,被我堅決拒絕了。
        開玩笑。在當初的關口大戰中,死的活的翟族人我還沒看夠麼?
        但這個擺攤的翟族人卻從我的身高和周圍族人的態度中看出了我的特殊,居然識別出了我的身份,放下手中的貨物,在路邊恭敬地對我跪下。梅梅一時間頓覺無趣,一點點「偷窺」的新奇感在這一跪中消失無蹤。不僅如此,一路上,凡是注意到我身邊隨行人員的攤主。或者以前在姜氏、公孫氏見過我的交易者,都紛紛主動獻出他們的商品,希望我能笑納,這也讓身揣大把青銅幣,預備「血拼」的梅梅大感沒趣。
        在太昊城中,宗廟和各匠作坊之間,甚至我本人,都已經建立了明確的交易關係,各坊裡的商品都必須按市價購買。梅梅也習慣了這種交易方式,當然了,我家裡產出的蜂蜜也是按市價向市場供應的,收錢也收得心安理得,沒有族人會介意,我也不會感到內疚。
        但這種交易的樂趣卻無法在函谷關城裡享受到,對這裡的每一個人而言。太昊族長的身份太特殊了,或者在部落時代形成了一個普遍的認識:族長擁有對部族物資的絕對處置權!就此而言,連函谷關都是我的,還有什麼樣地東西需要我去交易?關城已經按以前大元貿易城的規矩,在向進城交易的外族人收稅,作為最高的城主,好像拿他們的貨物是理所應當的!
        所以梅梅下午就堅決不讓我陪她逛市場了。
        即使如此,仍有外族人把商品送到關城的宗廟內,希望能夠讓太昊族長收下。這已經超出了貿易的範圍,屬於「獻供」的範疇。最後實在卻不過心只得每樣象徵性地收取了一點點,並用我帶的物資作了回饋。梅梅面對這些禮物,早已經失去了在街上觀賞時的興奮感。
        第二天,我們離開函谷關,向姜氏進發。
        這一段路上,馬車還沒有出現過,以前都是牛車在通行,姜氏和公孫氏的長老們也只是在今年到太昊獻禮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馬車,估計向太昊要求交易馬車或者請求傳授技術應該是在下一年的事情了。所以我和長老們乘坐的馬車通過關中的平原時,不時遇到的姜氏放牧的族人都好奇地站在路邊看著我們的馬車快速通過。
        兩天後,距離牛神山還有數十里,不知道姜由怎麼得到了消息,居然已經率姜氏的長老們在路邊迎候了。看到姜由規規矩矩地帶著長老們在路邊站著,我有些百感交集。
        這小子現不是當年那般粗豪不羈了,現在身著一襲豹皮長袍、豹皮帽,將魁梧的身材撐得更顯雄壯。卻態度謙恭,行禮如儀,已經完全一哥大族族長的架勢。
        我跳下車來,與姜由擁抱了一下,放開時雙方眼中都有了一些淚光。
        姜由臉上已經有些灰暗,眼角皺紋散開,顯出了一臉的老相,哪裡還是當年那個無往而不勝的勇士!看得出來,這些年在姜氏當這個族長並不輕鬆。
        「姜鹿!過來見你的神族長伯伯!」姜由回身一聲大喝,還讓我記起一點當初的豪氣。
        一個小伙子人如其名,從長老們背後跳出來,個子雖然沒有元方高,也遠不如姜由那般粗壯,卻滿臉的機靈,透著精幹,到我面前跪了下來。
        「這小子,原來看到的時候才三歲吧!現在應該有14歲了吧!這麼高了!」我把這小子扶起來,嘖嘖連聲。
        「你叫姜鹿?!好啊!什麼時候到太昊去玩?元方你見過沒有?我讓人帶你到大楚去!元方一定喜歡!」在我身後,「梅梅阿姨」一點長輩風度都沒有,八五八書房已經在安排姜鹿的行程了,我和姜由都尷尬地一笑。
        進入姜氏的「牛神城」,我和姜由一起設祭台祭過姜氏的牛神,才在宗廟的客房中住下,墨龍旗也在廟外和牛頭旗並排升了上去,城中的姜氏族人此時已經都知道:太昊族長來了。廟外的廣場上很快擠滿了參觀太昊車駕的姜氏族人。
        姜氏宗廟仍顯出一絲當年姜氏建設石頭城的風格,大量只經粗略修整的原木作為支柱,但整體上卻已經在模仿太昊的風格和佈局,作為城中最好的建築,宗廟的主要建築採用了磚瓦結構,甚至在內部的建設細節技術上,包括榫頭連接都採用了太昊的技術,當初可是有不少的太昊族人參加了牛神城的建設的。
        「怎麼?我們的姜由族長還有不開心的事?」我看姜由似乎滿腹的心事,無人時開始調侃他。
        誰知竟引發姜由一聲長歎,居然透著一絲悲涼。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20:03
第三百二十九章 - 左右為難
   

        這可不是當年我所熟知的姜由,姜氏究竟怎麼啦?
        姜由帶我走出宗廟,在廣場一處高台上指著下面的牛神城:「大哥您看,今天的牛神城怎麼樣?」
        說實在的,如今的牛神城仍然比太昊城還有很大的差距。
        雖然在規模上我可以看出來,姜氏族人已經聚集了不下於太昊城的規模。現在的牛神城至少也有萬人以上的「常住人口」。牛神城的佈局也還有當年的石頭城的影子,族人聚居區、匠作區、軍營、倉庫、學校、醫院都一應俱全,只是全部沿宗廟到北門的一條大道兩邊規劃分佈,宗廟在城的最高處,卻位於*近南門處,雄據全城的最高端,宗廟所在的廣場至少比北門高出10米以上,而我們現在所站的高台又在廣場上方高出了三、四米,從這裡看過去,全城主要的建築都盡收眼底。
        從這個佈局看,與當年的石頭城就很相似,也是把宗廟、祭祀區放在城的一端,其他建築佔據另外的面積。
        城中主要的建築仍是土坯房,但部分顯然是姜氏諸部族族長和長老們住的地方,以及匠作區、學校、醫院等建築則以磚房為主。從這一點看,太昊城幾乎全是磚瓦建築,就比牛神城高出一個檔次。另外兩城最大的區別在於,太昊城的建築規劃更有層次,建築風格和形狀、位置更加統一,看上去協調得多,而眼下的牛神城裡各片的建築風格並不完全統一。高低形狀都有明顯地區別,顯然有各部族的因素在內。
        而讓我看上去最不舒服的卻不是這些,而是城中缺乏足夠的綠化,還有市政管理上有些不足。城區衛生比太昊差了至少兩個檔次。即使是太昊地每一座外城,都在太昊的影響下,對城區衛生有嚴格的管理,不會出現眼下牛神城這樣的局面。
        但我仍然不得不說。姜由能夠把一個四分五裂地姜氏帶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不易了。
        當年交到姜由手裡的姜氏可不是這個樣子,那時再大的部族也不過擁有幾間較大的帳篷而已。如今在牛神城裡的姜氏族人已經享有了絕大多數太昊族人所享有的文明成果,可以說,在姜由地管理和太昊的文明影響下,姜氏的文明已經提升了不只一個檔次。
        此刻的姜由看上去意氣風發,應該對已經取得的成果頗為自豪。可以說,這也是自他帶領黎族走出石頭城以後,首次向我展示他地階段性成績,也對我的肯定毫不懷疑。
        「不錯!這才是姜由族長應該有的氣象!」我拍拍他的肩「姜氏能有今天,族長辛苦了!」
        「大哥莫取笑我!」姜由手扶高台上的石階。臉色漸轉黯然。
        「我知道這還遠不及太昊城,卻已經是我在姜氏能做到地最好情況了!」姜由語氣中有些無奈「可是姜氏一族,我究竟應該怎麼管理,才能像太昊那樣子,所有的部族在大哥手中都如一家人。沒有任何紛爭,可以全力建設!」
        這一點也是我最欣慰的地方,太昊初創時。還有城中諸族間地矛盾不時浮現,後來卻都在文明不斷的飛躍中消彌,如今再也沒有部族敢於輕易地發生內部爭執,最多只是在我提出一個新的政策時,會為本部族利益爭取一下,卻無人敢於硬抗宗廟的決定。姜由的說法也沒有錯,我在太昊當這個「家長」應該還是保證了足夠的權威的。以後就算我不當這族長了,只要我還在太昊一日,應該也不會有部族會跳出來造反。
        但姜氏怎麼啦?
        難道姜氏的部族中有人敢於和姜由作對?當年那些部族的長老可是聽到姜由的聲音就發抖的!
        「那裡是我黎族人住的地方」姜由伸手指著廣場近旁的一片房子「所有當年從石頭城中隨我過來的族人,還有後來從由族過來的族人也住在這裡。」
        這一片房子看上去的確實質量較高,至少在建築風格上已經向太昊*攏,在我的眼裡至少看上去舒服一點。
        「這邊是炎族住的地方!」姜氏指著與黎族聚住區相對的幹道另一邊,那裡的一片房子風格也相對統一,看得出來是同一部族的建築,但面積卻比黎族住的地方大了至少三倍。
        其他部族在城中的地盤就顯得比較小了,除了炎族之外,再也沒有超過黎族地盤的區域。
        「兩族同城而居,我既是姜氏的族長,還是炎族和黎族的族長,所有的大小事務都得管理。兩族間本來就有一些不便說明的矛盾,如今只隔一條路,怎麼會平安!」姜氏語氣中有些怒其不爭的味道「兩族中都有些年輕氣盛的小子,姜鹿就算得一個,每個月都得鬧幾回事,不是這家孩子受傷,就是那家孩子斷腿,偶爾還燒一兩間房子!」
        「這有什麼?太昊城中不也有打架鬥毆的麼?我哪管什麼部族!一切按太昊律法就是了!我可從來不管,都是交給太昊刑部處理的,不過多數糾紛都是由各部族長老和族長協商解決就是了,極少數非得通過刑部長老裁決的。」我不以為然地說。
        「嘿嘿!」姜由苦笑「若是像太昊那麼簡單就好了!」
        「起初我想讓姜氏諸族心安,說明我不會偏袒黎族,所以只要發生衝突,我一般都讓黎族克制,再去安撫炎族和其他部族。誰知這樣子也不行,黎族人認為我沒有站在他們一邊,更加恨上了炎族,衝突更多!」
        「後來我就按大哥的律法,一律交給宗廟長老去裁決!所有族人卻總是把裁決結果算到我頭上!無論哪一方不對,只要是裁決結果對黎族有利,就說我偏袒本族;若是對黎族不利,本族人就說我向著外族!日復一日,矛盾轉深。」
        「大哥當年對我說的話,我記得很清楚,就四個字,『攻心為上』!」姜由轉過頭來「大哥能不能告訴我,現在應該如何去『攻心』!」
        「你告訴我:現在黎族和炎族的矛盾究竟有多深!」我盯著姜由的雙眼。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20:04
第三百三十章 - 北進大夏
   

        「這麼說罷,有我在一天,絕不允許姜氏大亂!」姜由轉頭看著城中的建築「可是若哪一天我不在姜氏,我也不知道下一位族長會是哪一族的人!」
        說到這裡,姜由眼光轉厲,卻隱藏著一絲無奈。
        他的年齡應該比我略小,卻已經老態顯露,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意外的話,他應該比我還要先「離開」姜氏!
        「會比從前由族在大平原上被人驅逐還困難嗎?」我拍拍姜由的肩「記住我的話,現在已經不是*你偏袒哪一方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按律法管理你的姜氏族人吧!不過哪一天,當你需要太昊族長支持,甚至不管是你還是姜鹿,只管告訴我!」
        姜由全身一顫,似被我的話觸動。
        「不!我不會讓姜氏走到那一天!」姜氏臉上青筋浮現。
        「那你打算怎麼做?滅掉炎族還是讓黎族搬石頭城去?走一步看一步吧,我們都不能看透所有的將來!姜由,大河兩岸的部族總有一天會由其他人來掌握,我們已經開始老了,有時間考慮一下將來所有的可能吧,有些事情是沒有法子逃避的!」我淡淡地說。
        姜由臉色開始回復正常,像是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後,面對不可逃避的結果時,作為戰鬥指揮者必須取得的平靜。不管他心中還有多少煩惱,作為族長,卻不得不讓姜氏的管理繼續下去。卻從這一刻起再也沒有向我提過姜氏內部的矛盾。
        「大哥,在姜氏多呆幾天!我們兄弟好久沒在一起了!我們到牛神山後去狩獵!不,到大草原上去打豹子!還有狼群!」姜由瞬間開顏,提起當初在石頭城時最喜歡做地事情。當年這位黎族之長對狩獵的酷愛是兩族人所共知的。
        我不知道姜由對我說的話是不是真地聽進去了。或者在心裡還有其他的打算,反正這以後的幾天裡,梅梅得到了她最喜歡的接待方式,每天在渭水以北地大草原上追逐獵物成為固定的娛樂項目。我和姜由在梅梅的瘋勁面前自歎弗如,反而成了這個項目的配角。
        狩獵中我瞭解到,姜氏諸族已經在渭水上下修建上四座城,但其他三座城都只有土坯城牆,比起牛神城來說還是太簡陋了一點,所以其他三城的人口加起來也不如牛神城中的多。而且從功能上講,牛神城可能還具有較完整地防禦功能,其三城沒有一座比得上太昊的諸城,最多只能算是能夠防禦野獸的土圍子,可能只是跟銅、鹽碼頭的防禦水平有得一比。
        但就是這樣的簡單建築。我粗略計算了一下,整個姜氏在城中地人口也已經達到2萬人以上,雖然還遠比不上太昊諸城的總和,卻也遠超當年我所能想像的姜氏人口了,這樣算起來。加上驪山等外面的部族,還有大量的流動人口,姜氏豈不是有3萬人上下?
        當然。太昊、少昊、大元等諸城加起來,現在已經超過5萬人了,這還不算大楚。
        雖然我還沒有到過眼下地公孫氏,但應該不會低於姜氏的水平,這樣算起來,拋開大楚、餘杭、翟族等地,大河兩岸就已經有11萬人口了!這才多少年啊!我到大元的時候,現在回過頭去估算,當時地人口總量不會超過7萬人吧,現在已經增長了7成!
        這才大約花了20年的時間。
        這些年我雖然沒有仔細統計,但我知道,這幾個大族經過長時間的穩定發展期,特別是太昊、少昊和大元,人口的出生率在直線上升,死,亡率在快速下降,而平均年齡也在穩定上升,想念公孫氏、姜氏也是這個情況。
        我開始有點嚮往公孫之行了,公孫干會帶給我什麼樣的驚喜呢?
        姜由看出了我的心不在焉,也知道這樣的娛樂項目不會引起我太大的興趣,只不過兄弟們多年沒有在一起了!不這樣子瘋一下!又怎麼對得起兄長老遠地跑過來看望?!
        12月4日,我帶著這支長長的隊伍,繼續往公孫氏進發,姜氏帶著當年披牛皮作戰的那班老兄弟,一直送到了涇水邊。也許是因為太昊族長的特殊身份,以及我隨行的族人所帶來的新奇,我在姜氏的七天裡,居然沒有發生一起像樣的爭鬥,連姜由都稱奇不已。
        「回去吧!記我說的話:太昊族永遠是姜由的朋友!」我對姜由再重複了一遍,然後轉過去對著依依不捨的姜鹿:「明年,跟你爸講,一定到太昊去一趟,伯伯會有禮物送給你!」
        「是!」姜鹿學著太昊騎兵的語氣答覆,扭頭看著姜由笑了笑,被姜由踹了一腳。
        函谷關和大夏城間有鴿書往來,木駝早早地就在涇水邊等候了,我們告別姜由不到一天的行程,就遇上了大夏城的騎兵小隊。
        「大夏騎兵恭迎太昊族長!」一名騎兵排長遠遠地跳下馬來,以太昊標準的軍姿站在路邊,帶領他的小隊齊聲高呼。
        我從這幫小子整齊的軍容,以及他們控馬的手法巾,看到了遠勝於太昊騎兵的素質。
        這東西沒有辦法言傳,卻讓我相信,太昊騎兵們距離真正的戰鬥實在已經有段時間了,除了隨土句參加過對翟族反圍城作戰的騎兵外,其他的騎兵最多不過在城外狩獵過,沒有眼前這些戰士的凶悍氣勢。
        這幫小子大概沒有少和翟族人干仗,從他們身上我能聞到戰場特有的味道。
        「好樣的!木駝呢?他在哪裡?」我在車上沒有下來,就這麼遠遠地問大夏騎兵的排長。
        「城主就在前面,距離這裡有一個小時路程!我們在那裡建了一個臨時營地,專門等候族長!」
        「行啊!這麼遠就過來接我了,梅梅,咱們走快點,別讓大復城主久等!」
        木駝是個急性子,要不是怕影響到我在姜氏的活動,說不定他早到牛神城去了,只是這小子現在應該懂得了一些做城主的規矩,知道輕易帶著一隊騎兵上門是不太合適,所以乾脆帶隊在這裡等,而這裡已經很*近姜氏的地盤了,雖然目前這裡由公孫氏和大夏城共管。
        200多人的隊伍,很快就驚動了著急的木駝。
kevin1217 發表於 2011-10-2 20:04
第三百三十一章 - 改弦更張
   

        地面還鋪著薄薄的一層雪,我的馬車都不敢跑得太快,木駝的馬卻如飛般衝到我們的隊伍前。
        「族長!您可算是來了!嘿!風原這小子,十來天前就放了鴿子過來,害得我在這裡等了五六天了!」木駝還這副脾性,從大元城到運城、大夏城,就沒改過,風風火火的,一點耐性也沒有。不過就沖這份兄弟情義,也足以讓我忘卻四起的寒風。
        「好兄弟啊!咱能不能先找個避風的地方,喝點我帶來的米酒再說,沒見大哥我冷得不行了?哈哈哈!」我大笑道。
        「是是是!看我這急的!喲!梅梅也來了!可不是稀客麼!咱們到營地裡說話!」木駝說話間把手一招,後隊的騎兵迅速越過我們的隊伍,跟在他後面為我們開路。
        營地裡有二十多個帳篷,但戰士卻並不多,估計多數戰士都分小隊到姜氏邊界去搜尋我們的隊伍了,還沒進帳篷,木駝就吩咐戰士們升起兩堆狼煙,應該是召喚戰士回來的信號。
        「呵呵!真是好東西啊!這裡頭可有梓燁侄女的蜂蜜!」木駝咂咂嘴,「不對!這可不是俺們太昊的粟米酒!這是什麼酒來著?大哥又搞了什麼好東西出來?怎麼我不知道呢?」
        木駝的話在帳篷裡引發一陣大笑。
        這是營地裡最大的帳篷,中間一個大火塘,裡面的碳火讓我在兩米開外還覺得臉上一陣發燙,帳篷很有些特色。頂上並沒有封口,而是在正對火塘的頂部開了一個圓形的口子,直徑有一米多,但外面正在淡淡飄飛的雪花卻落不進來。
        隨行的戰士把我帶來的稻米酒燙熱了遞給帳篷內的大夏城長老們,不但是木駝,所有的長老都嘗出了不同。
        「這可不能怪我!」我笑笑,「你讓大夏城的代表在太昊多住些日子,現在他們都在太昊學校學習新書呢,哪裡能讓你嘗到這種酒!我可是給大夏城分了些酒的。只是你的代表團還沒有回來,只好讓我親自給你帶過來了。姜由和公孫干應該都喝到了吧,只是數量不多,捨不得分給你罷了!哈哈!」
        「公孫干!」木駝瞪大了眼睛,「這老傢伙竟然不分點給我嘗嘗?!我得找他算賬!」
        誇張的表情讓帳篷裡又是一陣哄笑。
        竟然說公孫干是老傢伙,難道公孫干現在很老了麼?我看看木駝的樣子,這些年來他應該比我辛苦多了,雖然跟姜由比較之下,木駝的豪氣仍不加掩飾地見於顏色,說話間還是當年那般口無遮攔,一張臉卻仍顯得「人老珠黃」。相比之下,我就有些「養尊處優」了,至少比木駝要「細嫩」得多,他臉上可是黑中帶黃,魚尾紋也到了鬢角,黑髮也顯灰白,大笑時一張臉更皺得像朵菊花,哪裡還是當年的小伙子!就這樣子還敢說公孫干是「老傢伙」,難道公孫干真的很老了?
        雖然木駝在我面前仍是過去這般行狀,卻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本來面目。姜由的事情給了我一個經驗:當年的粗豪漢子,如今也滿是心事了。而且看得出來,木駝管理大夏這些年來,已經在大夏城形成了一定的威望。且不說騎兵們提到木駝時的滿臉崇慕,便是現在帳篷內的長老們,沒看到木駝飲下第一口酒,也不敢輕易嘗試!難道木駝在大夏城中也是這般不羈的模樣?不會罷!
        調笑間,營地內外馬蹄聲大作,大夏城的騎兵們看到狼煙,已經開始陸續返營了,從我們進帳篷到現在,也不過就一個多時辰,看來有的小隊走得並不很遠。
        帳篷掀開處,寒風夾著雪花從外面直撲進來,兩名騎兵連長衝進帳中。
        「爸!」一名連長叫了一聲,我看到木駝點點頭。
        「渾小子,看看是誰在這裡!還不跪下來磕頭!」我還沒反應過來,木駝已經罵開了。
        「族長伯伯!」兩個小子都趕緊跪下來。
        「起來吧!」我招呼了一聲,讓長老們給這兩小子擠個座位出來,「木駝,什麼時候兒子都這麼大了?你不是只有一個兒子麼?什麼時候變成了兩個?叫什麼名字啊?」
        「這個是我那小子!木峻。」木駝指了指個頭高大一些的那個連長,「還有一個,是土元,是土魯的孩子,這傢伙不肯跟他爸學陶匠,非得學騎兵,他爸一氣之下就送到我這裡來了!」
        呵呵,這可都是大元的嫡系子弟了!
        兩小子看上去個頭都差不多大,只是木峻略高一些,比他爸還多出小半個頭。但據我記得的土魯個頭,可就比他兒子矮多了,難怪這個土元不肯學陶匠!土魯算得上第一個從我這裡學到陶藝的傳人,並且在以後地生產中對陶藝多有發揮和創新,認真算起來,除了我之外,他應該是太昊陶藝的鼻祖。所以在土魯看來,陶匠應該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但土元為什麼不學呢?
        「怎麼?土元跟我說說,為什麼不肯跟你爸學陶匠呢?如今太昊所有的陶匠可都是你爸的徒弟和傳人吶!還是覺得騎兵很威風?」我笑著問土元。
        土元抿嘴笑笑,讓我看出一點當年土魯的青澀樣,只是土元瞬即恢復平靜,有一點軍人風範,比他爸當年的小心翼翼要強多了。
        「也不是不好,俺也學了一些,只是成天都在泥裡,髒得要命,俺媽每天洗衣服都要罵老爸,俺後來也被罵,想想還是不學的好,反正已經有那麼多族人在學了,也不少我一個!」土元提供的理由讓我和木駝都失笑,但明顯木駝以前是聽過的,只是覺得好笑而已,卻並沒有吃驚。
        我在心中微歎一口氣。
        許多匠人的子弟,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家中的技藝失傳了吧,在後世也是如此,卻沒想到在太昊也已經有案例了。
        「怎麼樣?大夏城這些年發展得如何了?人口有多少?」待長老和騎兵們都安頓下來以後,帳篷內只有我和木駝、梅梅,我開始詢問大夏城的情況。
        「大夏城中,早已經不只是太昊過來的族人了。」木駝一邊嚥了一口「太昊特釀」,一邊介紹他的城主工作。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vin1217

LV:6 爵士

追蹤
  • 8

    主題

  • 2387

    回文

  • 0

    粉絲

~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