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章 贖罪券戰爭
嘭的一聲大響,然後傳來瓷器被砸碎的稀里嘩啦聲,維也納霍夫堡瑞士宮內,傳來本尼迪克特憤恨萬分含血噴天的嚎叫:
“無恥的布雷默,上帝降罰的楚風,他們會下地獄的,他們會被燒成灰我要把異端弄到火刑架上,烤三天三夜才讓他們斷氣”
腓力四世看了看氣急敗壞的本尼迪克特,又看了看他腳下扯得粉碎的羊皮紙捲,忍不住嘲弄的一笑。
和快要氣炸的教皇相比,法王在憂愁之中又略帶點幸災樂禍,他知道那張撕碎的羊皮紙上寫著什麼,“衝元神化歸元顯佑扶正耶教仁慈救世羅馬**師”,這是大漢皇帝楚風給新任教皇布雷默,也即是西爾維斯特四世的封號。
剛才當翻譯者把這個封號的內容和含義讀出來之後,本尼迪克特就忍不住暴跳如雷,法王腓力雖然也犯愁如何對付咄咄逼人的大漢帝國,但見了教皇落得如此窘迫,卻也忍不住幸災樂禍了一把。
本尼迪克特兀自狂噴著唾沫星子:“教皇不僅是羅馬教區主教、羅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是梵蒂岡的君主,還是宗徒彼得的繼位人、基督在世的代表,怎麼可以由一個凡人、一個東方的異教徒冊封?這簡直就是對整個基督世界的侮辱,對我們信仰的踐踏”
法王腓力聽了這話,卻在心頭犯嘀咕:好像若干年前基督教還被羅馬多神教壓迫時,君士坦丁大帝的冊封和米蘭敕令,你們都是如獲至寶吧?
幾個從羅馬逃出來的樞機主教,哭喪著臉站在台階下,望著本尼迪克特可憐巴巴的道:“仁慈的聖父,您可得替我們做主啊布雷默那個混蛋仗著大漢皇帝的幫助,在羅馬隻手遮天,竟然、竟然召開宗教會議,把、把我們的教籍革除啦”
什麼?本尼迪克特睜大了眼睛,恨鐵不成鋼的道:“你們、你們可是樞機主教啊……天吶,他不會連我都……”
幾位親近奧爾西尼家族的樞機主教,相互之間看了看,最終還是可憐巴巴的點了點頭。
本尼迪克特氣滿胸膛,差點兒一頭栽倒:昨天還是教皇,今天連教籍都被革除了,布雷默,你狠
神聖同盟主力留守維也納而不守羅馬,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十字軍的數量倒也不缺,出擊巴爾幹的時候是各國國王到維也納參加會議時隨身帶領的軍隊,雖然在設內耳城堡之下遭遇了慘重的失敗,又有各國主力部隊趕來參戰,本尼迪克特下達“最後敕令”,也動員了更多的貴族領主,率領軍隊從各自的城堡,源源不斷的趕往維也納。
英、法、阿拉貢、哈布斯堡、波希米亞等國家,也盡量抽調各自的軍隊,僅在國內留下最低限度維持政權的兵力。
時至今日,維也納城內外如果連徵召的農兵都算上,軍隊總數倒也有二十萬之多。
可必須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一支指揮統一、堅強有力的軍隊,而是由大大小小上百股勢力聯合而成的,戰略利益分歧很大。
譬如本尼迪克特當然想把全部軍隊弄去守羅馬,畢竟那裡是基督世界的信仰之都嘛
可法王腓力就不干了,神聖同盟軍隊開去了亞平寧半島,漢軍登陸馬賽或者里昂怎麼辦?難不成亞平寧半島上的神聖同盟軍又巴巴的翻越阿爾卑斯山,不遠千里的往法國趕?只怕還沒回到邊境,連巴黎都已經被漢軍攻破了吧
當然,軍隊如果選擇駐紮在普羅旺斯,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又要堅決不同意了……
然而把軍隊分散駐紮到各自國內,更是取死之道,漢軍完全可以輕而易舉的各個擊破。
所以最後妥協的結果是,集中全部兵力留在歐洲腹心的維也納,待西西里漢軍登陸,明確了攻擊方向,再展開相應的行動。
所謂後發製人吧,只不過神聖同盟是在失去製海權、失去主動權的情況下被迫採取後發策略,能否制人那就只有上帝曉得了……
放棄羅馬,本尼迪克特也有考慮,一來基督世界的信仰之都被異教徒攻占,可以激起所有基督徒的憤怒,用仇恨鼓動十字軍的士氣,增加神聖同盟的實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清理羅馬城那些盤根錯節的古老勢力,給腐朽的樞機會議換換血。
所以只有忠於他的樞機主教逃了出來,至於留下的本尼迪克特並不太擔心:他們不與大漢合作多半會被楚風殺死,正好清理了教廷,為他的親信騰出位置;如果他們選擇與大漢合作,那麼背叛基督耶穌、成為叛徒猶大的罪名就可以安上了。
誰也沒想到,大漢皇帝竟然拋出了早已淡出教廷權力核心的布雷默,而布雷默竟然採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先革除離開羅馬城的樞機主教的教籍,再以宗教會議變更教皇
——這、這簡直就不是政治手段,而是以大漢軍事力量為後盾的霸王硬上弓
事已至此,本尼迪克特低估了大漢皇帝楚風的手段,低估了大漢依靠硬實力推行自身意志的堅定決心,也就只能自食其果。
不過他並不准備束手待斃,本尼迪克特咆哮道:“你們趕緊宣布布雷默是偽教皇、對立教皇,一、二、三、四、五,好了,五個樞機主教,咱們就在維也納召開宗教會議,發布敕令,向所有基督徒昭示異端的罪惡”
樞機主教們面面相覷,半晌沒有應聲。
本尼迪克特怒道:“你們的信仰還堅定嗎?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渡過紅海,他那時的艱難困苦遠甚於我們,以色列人不懼埃及法老的權勢,今天的基督徒卻會畏懼大漢皇帝的兵威?”
樞機主教們苦笑道:“仁慈的聖父,我們只是擔心一點——從來都只有羅馬教廷,梵蒂岡是基督世界的信仰中心,可從來沒有過維也納教廷,以霍夫堡瑞士宮為信仰中心啊”
本尼迪克特頓時變得頹喪起來,如果從帝統而論,東羅馬拜占庭其實比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要正牌得多,但東羅馬皇帝任命的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在宗教上始終被羅馬教皇壓了一頭,其中諸多原因,恐怕梵蒂岡佔據羅馬這個千年以降的信仰中心,宗徒彼得的傳承所在,是最為重要的原因吧
他的表情比哭還要難看,自言自語道:“難道教廷就此落入野心家的掌中?唉~上帝呀,您是否拋棄了虔誠的信徒……”
此時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應付帝國境內各路諸侯去了,陪著本尼迪克特的除了法王腓力就是英王愛德華,兩位國王當中愛德華對教廷的忠心又要稍大一點。
儘管辛苦訓練的長弓兵損失慘重,出征設內耳城堡的七千人全軍覆滅,佔了總數的一半,愛德華還是把剩餘的全都調往維也納,他們現在已經渡過英吉利海峽,抵達了諾曼底,並從那兒向維也納開進。
“如您所知,蘇格蘭人正在鬧反叛,但我仍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來保衛基督世界,”愛德華誠懇的對本尼迪克特道:“我相信在您的領導之下,一定能以上帝的光輝驅散黑暗,所以,無論如何都請繼續以教廷的名義號召基督徒”
法王腓力聞言自是一凜,情知目前的神聖同盟能夠聯合起來,宗教起到的凝聚力佔了很大因素,要是教廷的威信受損,神聖同盟極有可能在短期內分崩離析。
到那時,大漢皇帝的軍隊將會毫無阻礙的向巴黎進軍
腓力四世當機立斷,做出了最大的讓步:“仁慈的聖父,我法蘭西願意永遠服從您,教會在法蘭西境內永遠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請您以教皇的名義下達敕令,把整個基督世界團結起來,一致對付異教徒吧”
本尼迪克特聞言大大的鬆了口氣。
各國數百年來始終存在王權與教權的爭端,像法王腓力就想對境內的教會財產徵稅,而英王愛德華一直試圖取得對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權,如果他們藉著羅馬被大漢攻占,事實上教廷已經出現分裂的機會,把教會甩到一邊去,本尼迪克特可就連哭的地方都沒有了
幸好,面對大漢帝國的重壓,神聖同盟內部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平日間雖然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緊要關頭卻也曉得聯合一致對付外敵。
本尼迪克特向兩位國王連連點頭,現在他可擺不起教皇的架子了,感激涕零的道:“我、我代表梵蒂岡,代表教會,感謝兩位國王的忠誠,也為你們信仰的堅定而感到由衷的歡欣鼓舞……”
腓力十分狡猾,一言不發。
愛德華則從青年時代就有比較大的宗教熱情,多次參加十字軍東征,聞言連拍胸脯:“就算丟掉蘇格蘭,我也要全力調動軍隊對付異教徒”
~~~
維也納的本尼迪克特頒布了末日審判敕令,在這道敕令中他宣布現在基督世界面臨的空前考驗是末日審判的前奏,是上帝對信徒的關鍵考驗,凡是能夠通過考驗的人就能上天堂,而畏怯退縮之輩則會立刻下地獄。
同時,他也號召全歐洲的基督信徒都站出來和大漢作殊死搏鬥,凡是立下功勳的人將在死後被封為聖徒。
而留在羅馬的樞機主教團和偽教皇西爾維斯特四世,則是可恥的叛徒,就像耶穌受難前的叛徒猶大,他們把靈魂出賣給魔鬼,是整個基督世界的公敵,所有基督徒都有義務去殺死他們。
這道敕令很快發往了巴黎,發往了倫敦,當然也傳到了羅馬……
教皇的封號往往對本人有某種意義上的概括,比如叫尼古拉的往往是“對異端手腕強硬,宣揚基督榮耀”的人,而叫英諾森則意味著“曾以政治手段鞏固梵蒂岡的地位”,有些類似於中華天朝皇帝死後的諡號,只不過是生前就做出的,對登上教皇位置之前樞機主教階段作為的解讀。
西爾維斯特這個名號意味著什麼?
第一個以西爾維斯特為號的教皇確立了君士坦丁瞻禮,完成尼西亞定禮,第二個西爾維斯特則是首位法國籍的教皇,在他之前一般都是由意大利人出任教皇,第三位則是對立教皇,沒有意義。
由此可見,西爾維斯特有著改變、革新的含義。
布雷默的封號是西爾維斯特四世,他給教廷帶來的變革是翻天覆地的,接受大漢皇帝楚風“衝元神化歸元顯佑扶正耶教仁慈救世羅馬**師”的封號,在基督教歷史上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盡人皆知西爾維斯特四世是賴大漢皇帝之力才登上教皇寶座的,所以他老人家也不當*子還立貞節牌坊了,大張旗鼓的下達有利於大漢帝國的宗教敕令,譬如同時宣布對德皇魯道夫、英王愛德華、法王腓力、阿拉貢國王海梅、卡斯蒂尼亞國王桑喬的絕罰,要求所有基督徒拒絕對他們效忠。
白痴都知道這種敕令根本就無法真正實施,不過,給神聖同盟方增加點困擾,或者乾脆噁心噁心他們,那也不錯嘛至少對方國內的反對勢力,不愁找不到發動起義的藉口了。
而布雷默,或者世人應該叫他西爾維斯特四世了,一有事情就往楚風居住的行宮跑,請示陛下有什麼意見。
奧爾西尼家族的凡儒第爾城堡已經被沒收,成為了楚風的暫時駐陛之所。
西爾維斯特驅車疾馳,風馳電掣般駛過羅馬的街道,從聖彼得大教堂來到了城堡,覲見大漢皇帝楚風。
楚風剛剛晨起,昨天他和安娜.帕列奧麗娜聯手殺得另外幾位后妃潰不成軍,想到安娜竟有往百合發展的潛質,他掛在嘴角的笑容就分外的**啊** 。
而在西爾維斯特的眼中,楚風的笑容就像斯芬克斯那樣充滿了神秘、充滿了力量,彷彿俯視蒼生的神祗,高高在上,無所不能……
把本尼迪克特方面的情況做了匯報,西爾維斯特頗有些不安的道:“神聖的皇帝,我的恩主啊雖然我們佔據羅馬,按照傳統居於有利位置,但您、您的軍隊畢竟是外來者,和您的合作給了對方指摘的把柄,我害怕在對基督徒的爭奪上,會處於下風呢”
哦?楚風眉頭一挑。
西爾維斯特當即驚慌起來,連聲道:“當、當然,您忠誠的僕人布雷默決不是擔心梵蒂岡的地位,而是擔心耽誤了主人征服世界的腳步……”
楚風大笑著揮了揮手:“基督世界好像不是鐵板一塊吧?聽說那阿爾比聖戰,嘿嘿”
西爾維斯特眼睛一亮,四十年前阿爾比派就是被教廷鐵腕鎮壓的,阿爾比活躍區域到現在還對教廷身懷敵意,如果宣布承認他們是合法教派,那些地區的居民一定會立刻倒向羅馬教廷,對維也納的本尼迪克特棄如敝履。
楚風又翻了翻幾張報紙,前幾天隨手夾在裡面的贖罪券落了出來,當下眼睛一亮:
“對了,把宣傳機器開動起來嘛,這個你和文天祥商量一下,我把印刷機撥給你,按照贖罪券的形式大量印刷宣傳大漢與歐洲傳統友誼、大漢保護基督徒的內容,然後,嗯,免費發放給教堂神父們哈哈,這樣一來,本尼迪克特會哭的”
以前布雷默就和大漢帝國達成協議,教廷進口了若干先進印刷機用來印贖罪券,賣到信徒手裡換回真金白銀。
歐洲的識字率很低,甚至普通信徒連聖經都不會擁有,所謂虔誠的宗教信仰,其實連耶穌說過什麼做過什麼聖餐是怎麼回事聖杯又是什麼回事,通通的不知道,全聽教堂神父的,神父說什麼就是什麼。
除此之外,就是看贖罪券上面印著的宗教故事畫兒,比如聖母瑪利亞在馬槽生下耶穌啊,耶穌展現神蹟啊,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之類的。
贖罪券是要花錢買的,教會為了推銷無所不用其極,有個笑話就是說一名無恥的推銷員,對他的顧客說:“你投下銀錢,現在我看見你父親的左腿已經邁出煉獄的火焰,只剩右腿還在火裡面;再繼續加錢吧”不料那人說:“不必了。我父親是殘廢,他生前就沒有右腿”
現在西爾維斯特要和維也納的本尼迪克特爭奪信仰,關鍵就在各地教堂的神父,神父有不愛錢的嗎?沒有
本尼迪克特的贖罪券,神父八折價買去,全價出售,只能賺兩成;西爾維斯特這邊靠大漢皇帝資助印刷的贖罪券,一分不花向各地教堂免費發放,神父們拿去良心好不要錢發給信徒,想賺錢半價賣都有五成利潤。
傻子都知道神父們會選擇哪邊的贖罪券,白痴都知道信眾更接受哪邊的贖罪券
本尼迪克特想和西爾維斯特爭?他有大漢皇帝那麼精良的印刷技術,他有無限量的優質紙張和上等油墨嗎?
這簡直就是一場結果注定的信仰爭奪戰
西爾維斯特對楚風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位神聖的教皇甚至眼淚花花的跪在地上親吻楚風腳下的塵土,語無倫次的道:“感謝您的支持,上帝保佑,不,您就是我的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