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九)“三聯裝”和“背負式”
“過獎。”孫綱沒想到江穆齊會來這么一句,“你不用奉承我,只要不出岔子就行。”
“放心好了。”江穆齊說道,“多謝敬茗成全。”
“這些信我是不是不用看了?”孫綱看著手里那兩封由北洋水師提督葉祖圭和北洋船政局總監魏瀚寫的信,問道,
“敬茗還是看看吧,里面不光是說孝烏的事,還有關于新艦建造當中發現的問題,他們想請示一下敬茗,”江穆齊說道,“這件事得敬茗拿主意才行。”
孫綱聽他這么一說,立刻打開信看了起來,這才明白江穆齊為什么這么說。
葉祖圭和魏瀚說的,是關于新式戰列艦建造的事。
上次關于采取“三聯裝主炮”的設計方案,現在又出岔子了。
魏瀚等人在開始建造新式戰列艦的論證模型時發現,“三聯裝主炮”的設計方案雖然可以解決增加火力的問題,但隨之而來的其它問題又給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在模型制作過程中,魏瀚等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發現,“三聯裝主炮”存在炮塔體積過大,炮塔過于沉重,旋轉不易的問題,而且由于一座炮塔內有三門主炮,炮塔內空間過于狹小,非常不利于炮手的操作,而且由于三聯裝炮塔需要在戰艦的多層甲板上開出來更大的開口,等于間接的破壞了主船體骨架式結構的最佳分布,不利于船體的堅固和穩定。
而葉祖圭在信里也表示三聯裝主炮的設計“欠妥”,是在實戰中得出的結論。
在北洋艦隊從海上攻擊海參崴地戰斗中,“龍揚”號戰列艦的側舷被俄軍打來的一發152毫米炮彈擊中,一個副炮炮位和兩個機關炮炮位被當場廢掉,這件事給葉祖圭提了一個醒。就是由于“龍揚”號的大小副炮炮位布置過密,在戰斗中只要被敵人打中一炮,很可能會導致多個炮位受損。他也知道中國的第三級戰列艦“龍昶”號的設計方案,葉祖圭在信中指出,如果新戰列艦的主炮采用三聯裝設計的話,主炮的布置過于密集,一旦有一門主炮被敵人打中,很可能會導致三門主炮全都無法使用,從而使整個戰艦地戰斗力大減。如果前后主炮塔都被敵人擊中的話,就意味著整個戰艦喪失了戰斗力,只有挨打的份兒了。
而且從智利來的“黑貓船長”余波爾也指出,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他在指揮炮艦“卡塔利娜”號奇襲“布宜諾斯艾利斯”號巡洋艦時,兩炮就讓“布宜諾斯艾利斯”號一舷的火力掉了三分之二,道理是一樣的。
余波爾在參觀了北洋艦隊后還說,中國自制的第二級裝甲巡洋艦“海陵”號存在著一舷火炮布置過于密集地問題。如果在戰斗中被敵人擊中哪怕一炮。最少也會被人敲掉兩座副炮塔,火力會馬上減弱很多,他建議中國在設計新式地裝甲巡洋艦時,也一定要考慮這個火炮布置過于密集的問題。
看完信后,孫綱還真有些傻眼的感覺。
看樣子采用三聯裝炮塔,在這個時代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也還是有些超前。
魏瀚在信中向孫綱說。對比“三聯裝炮塔”和孫綱以前提出來的那個“背負式炮塔”的設想,“背負式炮塔”的難度相比之下還要小一些,因為現在英國和中國又重新開始了海軍方面地合作,不妨適當增加新戰列艦的排水量,從國外獲得新技術解決技術瓶頸。采用“背負式炮塔”的設計方案,造出中國的全新式戰列艦出來。
看樣子魏瀚和葉祖圭他們是經過了仔細研究和討論,綜合了各方面的意見之后,才最后讓他來決定地。
中國的科技人員和海軍將士們,已經學會了“獨立思考”了。
孫綱想了想,決定“從善如流”,立刻回信表示同意大家的方案,把中國的第三級戰列艦的主炮布置方式,由“三聯裝”變回“背負式”設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排水量。讓他們“集思廣益。妥善籌劃”,爭取建造出更大更好的戰列艦出來。
“所需要什么技術和機器設備。你可以想辦法從外國引進,爭取讓我們的船廠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新技術。”孫綱對江穆齊說道,
“孝烏明白,大人放心。”江穆齊說道,
從新戰列艦“一波三折”的設計上,孫綱又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就是必須盡快建立中國自己地科研團隊,為中國地工業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不然的話,總跟在人家地屁股后面是不行的。
孫綱想起來了北洋軍情處的那個“科學怪人”趙春澤和他的那些古朋怪友,臉上不由得現出一絲苦笑。
中國的科研團隊,就要從他們開始了!
江穆齊走后,孫綱又向李鴻章等人提出來了建立中國自己的科學研究機構的建議,李鴻章等人都表示同意,于是,在“政務院”的批準下,在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設立“中國理工研究會”,以原先北洋軍情處“軍械司”的那些以“找存折”為首的科技人員為骨干,同時向各個機器局及各省新式堂搜羅人才,并從英美兩國招募各方面的專家來中國,成立了這么一個帶有“實驗室”性質的科研機構,一開始主要為中國的軍事工業提供技術服務,至于后來演變成了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技術后盾,是孫綱這時候還沒有想到的。,泡,書,吧,首發
而李鴻章等政務院大佬則要求孫綱盡可能的快些想辦法把中國新式陸軍的底子搭建起來,因為,他們現在已經看到了中國面臨著的潛在的危險。
由于北洋軍情處“升級”為全國軍情總處,權限和工作范圍大為擴展,各種情報和信息源源不斷的匯總到了北京,其中關于“英布戰爭”的消息引起了中國上層人士的高度關注。
英軍在南非雖然首戰失利,但“日不落”帝國的軍事力量的巨大優越性必然要顯示出來。1900年2月,英軍開始重新恢復向布爾人采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在1900年1月底,英國從印度、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調動大批援軍,總兵力增加到了25萬人,大大超過布爾人的兵力。英軍重新部署兵力后,調整軍事將領,加強騎兵部隊,大量裝備新式武器,整頓運輸組織。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部隊的戰斗力。
不知是不是受了中國軍隊在哈爾濱和吉林以及海參崴等地戰勝俄軍的影響,英軍開始在部隊里大量裝備用海軍艦炮改裝的長射程火炮,用于支援步兵的作戰,而且居然也開始大量使用裝甲列車,一度給布爾軍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英軍首先決定解除“鉆石之都”金伯利城之圍。1900年2月,英軍開始反攻。英軍利用優勢兵力和有利地形,發動鉗形攻勢,從東西兩側同時向布爾軍隊發動進攻,把戰斗的重心從納塔爾轉向奧蘭治河流域易于攻擊的地區。2月15日,5000名英軍騎兵從后面迂回繞過布爾軍隊防守的堅固陣地。經過激烈戰斗后,英軍解除了金伯利城之圍。
英軍的另一個戰役目標是,突破圖蓋拉防線。英軍這一回采用了新的戰術,于2月12日開始發動連續4次進攻。英軍集中使用50門重炮和野戰炮對布爾軍隊進行了猛烈轟擊,一舉摧毀了布爾軍隊的防線。19日,赫朗瓦尼被英軍占領。21日,英軍渡過科倫索東面的浮橋,打通了沿著介于博塔防線和圖蓋拉河之間的鐵路走廊向東北方向前進的道路。22日前半夜,英軍拔除了建立在綠色山頭的兩個布爾軍隊防守的堅固陣地,23日,英軍攻占了哈特山。27日,圖蓋拉河防線最終被突破。
英軍在這次向布爾人發動的反攻中,可以說大量借鑒了中國軍隊攻擊俄軍時使用的戰法,利用快速機動的戰術,集中火力給了布爾軍隊以沉重打擊。
這場戰役是“英布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布爾軍隊被迫由一開始的優勢進攻地位轉向了戰略防御。
隨后,英軍從左右兩側夾擊布爾軍隊。由于山路崎嶇難行,英軍曾一度被阻擋在了鐵道山。這時,另一支英軍從皮特斯山脈邊上展開攻勢。他們從山坡上端蜿蜒前進,很快就越過鐵路線。接著,英軍和布爾軍隊雙方對鐵道山和哈特山之間的咽喉地帶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展開了肉搏戰。結果布爾軍遭到慘敗,圖蓋拉防線崩潰,迫使布爾軍隊后撤,萊迪史密斯城的圍困也被解除了。
英軍乘勝追擊。3月13日又占領了奧蘭治自由邦的首府布隆方丹,插入布爾人國家的心臟。
英軍在短時間內很快扭轉了不利的戰局,中國軍隊抗俄戰爭的經驗,可以說功不可沒。
但英布戰爭中出現的另一件事,卻讓孫綱感覺到十分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