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作者:常歡樂 (已完成)

   
cheninda1234567 2012-6-26 19:32:3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64 1571429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16 10:42

第831章 劉備殺張飛家眷

    呂布大軍隨後和黃忠、諸葛亮的人馬在梓潼會師,與此同時徐晃、張任、黃權也統領兩萬人馬並一些物質從上庸郡趕來,將梓潼團團包圍。

    因為呂布大軍行進神速,劉備、司馬懿根本沒來得及拉得起更多的壯丁,只在梓潼城附近拉了兩萬多壯丁,配合著原來的四萬人馬,總共有六萬人馬,其實多出來的兩萬多壯丁還不如不拉,他們只會降低正規軍的作戰能力,而且這兩萬多壯丁裡到底混入了多少呂布派出的特工呢,很難查清楚,因為呂布不會給他們時間去查。

    呂布大軍一共十六萬,幾乎三倍於梓潼內的守軍,四門團團圍住,沒日沒夜地攻城,霹靂車、弩炮、床弩,還有一點兒火藥、火油,每次攻城,城內的折損都比城外的高。

    劉備簡直要崩潰了,他確信涪水關和葭萌關失守了,他兩個兄弟關羽、張飛已經遇難了。

    很快地,他看到了他最親愛的二弟關羽關雲長保存得栩栩如生的首級,面如重棗,臥蠶眉,丹鳳眼,頜下長髯,據關羽麾下校刀手回報,他二弟關羽是被呂布麾下四將華雄、顏良、文醜、龐德車輪戰之後一起合力格殺的,除了首級之外,其他殘肢再也無法找回,頓時昏厥在地,醒後就是嚎啕大哭:“二弟,你死的好慘,我一定要為你報仇!”

    劉備哭得傷心欲絕之際,司馬懿進來了,他手裡捧著一張紙,遞給劉備看。

    劉備擦拭乾淨眼角的淚珠,努力睜大眼睛。眼前的字體很熟悉,正是苦練書法的三弟張飛的筆跡,再看這張紙上,寫得盡然是投誠狀,張飛在紙上說,他誠心投靠呂布,願意詐開梓潼城。

    劉備大吼道:“不可能。我三弟是不會騙我的!我們桃園三結義,雖不同姓,卻比親兄弟還親,攜手並肩十餘年,任何人都會背叛我,三弟不會!”

    “主公。可這字明明是張飛將軍的筆跡啊!”司馬懿叫道:“主公,我們現在情勢危急,只剩下梓潼一個城了,難保張飛將軍不變心。”

    “他是一個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他義薄雲天,我相信他!”劉備厲聲吼道,他是在給自己找信心。他的信心越來越經不起時間的衡量了。

    “但您不能保證他富貴不能淫,他善繪美人圖,最是好色,如果呂布以美色誘之,沒准張將軍難以抵抗!”司馬懿陰慘慘地說道。

    “這個,”劉備對三弟張飛的個性很瞭解,他跟自己一樣都是標準的雙性戀加色-情狂,自己經常是無女不歡。張飛是經常夜禦幾女,如果呂布趁他這個弱點下手,劉備還真的很難保證張飛不屈服,畢竟他們三人的友誼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並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考驗。

    在自己勢單力孤將要滅亡之際,張飛難道真的會動了異心,劉備突然想到,當初自己跟呂布關係還好的時候。呂布就對張飛很好,通過朝廷賞賜給張飛的財物總是比賞賜給關羽的多,張飛對出手大方的呂布一改最初的厭惡,經常讚不絕口。兩軍交戰時,他也很少說過呂布的不是,當時劉備並沒有把這些放在心裡,現在想起來,越想越不對勁。

    劉備正在猶豫難定之極,守城將領雷銅報信,三將軍張飛在葭萌關兵敗,帶著殘兵趕回。

    劉備、司馬懿迅速趕到城頭,此時正值晚上兩更天,沒有月亮,漆黑一片,城頭的火把只能照耀到張飛殘兵的前排,因為張飛本人面黑如鍋底,火把根本沒有把他照得很仔細。

    劉備以為城下的就是二弟,見這些殘兵一個個滿身血跡丟盔棄甲的樣子,再看看三弟張飛也是一副狼狽模樣,心底一軟,就想下令開門,司馬懿趕緊阻止:“主公,你且看,前面幾排確實是三將軍的人馬,可往後的都是陌生臉龐,而且他們的盔甲上系著一條紅布,這條紅布是我們蜀軍盔甲上沒有的,我懷疑後面的人馬都是中央軍假扮的,為了跟我們的人區別開來,就系著紅布,呂布經常玩這樣的詐城計。”

    劉備仔細一看,果然沒錯,他大喝一聲:“三弟!近前回話。”

    張飛策動烏騅馬上前,舉起丈八蛇矛,低頭道:“大哥,對不起您了,俺中了呂布的計策,丟了葭萌關。”

    隔著很遠,劉備沒有看得很清楚,城下這個張飛豹頭環眼燕頜虎須,騎的坐騎、拿的兵器都是張飛的,劉備沒有多想,以為這個張飛就是他的三弟,不過聽他的聲音跟以前稍微有些不同,不過人嘶馬鳴的,劉備也沒有覺察到有太大不同。

    劉備見張飛不敢抬頭直視自己,心裡就堅定了懷疑,便大喝一聲:“三弟,你為何投降呂布?”

    城下的張飛驚愕道:“大哥,何出此言,我們桃園三結義,情同手足,我怎麼可能背叛你而改投呂布逆賊呢?大哥,你千萬不要信了司馬懿的鬼話!”

    劉備有些猶豫,身邊的司馬懿道:“主公,他策馬在弓箭射程外,主公可張弓搭箭,讓他騎馬到射程內,他若敢,就說明他還對您忠誠,他若不敢,必定是心懷鬼胎,怕你射殺他,那他肯定是投靠呂布了。”

    劉備張弓搭箭,對準城下張飛大喝道:“你敢來射程之跟我敘話嗎?”

    城下那個張飛猶豫了半天,繼而扯著喉嚨厲聲喝道:“大哥,大漢即將一統,只剩下你一座孤城,又能守住幾時,現在投降不但能夠活命還能封個侯爵,如果執迷不悟,負隅頑抗,等城破之日,大司馬定然不饒爾等,大哥,您就獻城投降吧!大哥,您要是能當場殺了司馬懿,大司馬必定保你做九卿。”

    劉備勃然大怒,破口大?道:“環眼賊,我劉備平日待你不薄,你卻在緊要關頭背叛我,還來挑撥我和軍師的關係,其心可誅!軍師,你放心,我不會相信呂布的鬼話,他妄想篡漢自立,殺了劉繇、劉岱、劉表,殺了劉璋,下一個就是我,等他把漢室宗親殺光了,他就登基稱帝了,我們劉漢八百年基業萬萬不能毀在這篡國逆賊手裡!”

    說到這裡,劉備大喝一聲:“左右,押張飛家眷上城!”

    張飛的妻妾、女兒全都被押在城頭,前去逮捕的部將張翼彙報:“主公,不見了張飛的長子張苞和長女張星彩。”

    劉備一腳把張翼踢翻在地:“廢物,這點小事都辦不好,給我大索全城,我一定要把張飛逆賊斬草除根!”

    張翼從地上爬起,一溜煙跑下樓去,他的眼神裡流出十足的忿恨,那個曾經口口聲聲仁義道德把自己忽悠住的劉備劉玄德哪裡去了,現在這個劉備劉玄德分明成了一個不肯坐以待斃而瘋狂咬人的瘋狗。

    劉備一聲令下,張飛的所有家眷都被砍翻,首級被高高掛起。

    城下張飛撥馬而走,並沒有劉備想像中那麼悲憤,劉備頓覺有哪裡不對,再細細回想跟剛才城下那個張飛交談的細節,劉備突然發現,城下出現的張飛跟自己熟知的張飛有很多地方不一樣,他們個頭似乎有些差別,臉上膚色也不太一致,聲音相差很大,握著丈八蛇矛的姿勢也不對,哎,很明顯,他中了呂布的計策,這個在城下出現的張飛不是真的張飛,而是呂布派人假扮的,而劉備惱羞成怒,一下子把張飛的家眷殺個乾淨,那個在呂布營中死活不肯投降的張飛這下子肯定會投靠呂布。

    劉備當場口吐鮮血,昏倒在地。

    司馬懿趕緊派人把劉備送回太守府裡休養,他開始全面負責守城事宜,梓潼的防守更加密集,但是蜀軍的人心已經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在呂布帳中,張飛坐在那裡大碗吃肉大碗喝酒,他吃飽喝足了還是毫不理會呂布的勸降。

    呂布神秘地笑道:“翼德,等下你自會明白,你那個大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呂布領著五千麒麟衛策馬來到梓潼城下,張飛騎馬跟在呂布身邊。

    呂布用方天畫戟指著城頭:“翼德,你看!”

    張飛抬頭望向城頭,瞠目大叫:“怎麼回事?”城頭上掛著他妻妾和女兒們的首級,血淋淋的,每個人的眼睛都沒有合上,不解哀傷地望著張飛的方向。

    張飛口噴鮮血,差點從馬上栽落下面,呂布趕緊伸手把他扶住。

    張飛努力穩住心神,冷靜地問呂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呂布有些歉意道:“昨晚我派人扮作你,企圖詐城,被司馬懿識破,你大哥劉備以為你投靠了我,就把你全家老小斬殺殆盡,因我之錯,致使翼德失去家人,我非常抱歉。”說著對張飛深施一禮。

    張飛輕輕搖搖頭道:“大司馬,兩軍相爭,用什麼計策都無可厚非,這不是你的錯,而是劉備的錯,我和他相交十多年,以為我不負他,他必不負我,哎,什麼桃園三結義,原來他從來沒把我當成他的兄弟,只是把我當成他的走狗,二話不說就把我全家老少全都屠戮。”

    張飛灰心絕望,哀傷無比,高大的身子在馬上顫顫發抖。

    就在這時,張嶷飛馬來報:“主公,張將軍的長子張苞和長女張星彩現在正在我們的大營裡。”

    呂布和張飛盡皆大喜:“他兩個是怎麼逃出來的?”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16 20:14

第832章 張飛無緣夏侯涓

    張嶷笑道:“多虧張翼從中周旋,瞞過劉備、司馬懿,把張苞和張星彩送出城外,不過劉備下了嚴令,大索全城,三天內必定找到張苞和星彩,不然就殺張翼。”

    不待呂布說什麼,張飛冷哼道:“劉備如此不仁,休怪我不義,梓潼城裡還有只忠於我的三千人馬,只需有人傳我書信進去,他們在內回應,必定可以攻破梓潼!”

    張嶷輕輕搖搖頭道:“張苞說,張將軍的三千人馬的將領,全都被司馬懿派他豢養的死士斬殺,這三千人馬現在被劉備交給司馬懿掌控小說章節 。”

    張飛想到那些一直忠誠于自己的將領們被司馬懿那個半人半鬼的怪物所害,瞠目大叫道:“不殺司馬懿,誓不為人!”

    呂布點點頭:“翼德,你放心,殺司馬懿時由你第一個下刀。”

    張飛悵然地看著防守嚴密的梓潼城:“沒有我那三千人馬在內接應,恐怕很難攻破這座堅城,司馬懿雖然年輕,卻非常擅長防守。”

    呂布自信淡然笑道:“翼德,如果城內其他將領知道你甯死不降,劉備卻偏聽偏信,殺了你的家眷,他們會怎麼想,其實張翼的做法代表了這些將領共同的想法,劉備、司馬懿跟我有宿怨,知道我肯定不會饒過他們,但其他將領跟我沒有任何仇怨,他們不會傻得給劉備、司馬懿陪葬。我們做好準備,三天之內就可入城。”

    張飛搖頭表示不信:“以劉備的城府,以司馬懿的縝密陰毒,怎麼會不加提防。恐怕到時會脅迫他們的家人,逼迫這些將領給他們死戰,哎,可惜了,王平、張翼都是將才,李恢、楊洪都是治國人才。都跟這兩個瘋子陪葬了。”

    “如果三天之內我們能夠進入梓潼,翼德能否為大漢效力?”呂布笑問道。

    張飛爽快道:“如果大司馬果真能在三天內進城,俺張翼德就以大司馬為主公,誓死追隨,只要大司馬不負翼德,翼德必不負大司馬。”

    呂布笑道:“你應該知道,這十年來,我可曾負過那些將領?”

    呂布不給關羽機會,而花費力氣收下張飛。因為張飛有人性,不像關羽總端著架子,只有神性。

    現在的張飛,不但武勇超人,用兵也頗有章法,如果稍微控制一下虐待士卒的心性,將來的戰績不在張郃之下,此外張飛善書法。善繪畫,禮敬士大夫。可以成為呂布文武群臣之間的一個連接紐帶,呂布雖然不想讓文武大臣的關係搞得太好,不希望他們結黨營私,卻也不想讓他們彼此的關係搞得太僵,搞得後世歷代王朝末期那種文貴武賤、永遠抵不過外族入侵的慘狀。

    此後,呂布時不時會組織酒會。招待所有高級文武將領,張飛、太史慈、曹純這些跟文官關係好的武將穿梭兩者之間,每次酒會都被他們搞得熱鬧非凡,皆大歡喜。

    回到大營,呂布看到了張苞和張星彩。張苞才兩歲,虎頭虎腦,酷似其父,張星彩也才三歲,眉目清秀,有成長為大美女的可能,呂布見到這兩個孩子,當下就跟張飛約定,預定張苞為女婿,預定張星彩為兒媳婦,呂布現在的兒女已有三十多個了,張苞、張星彩暫時養在呂布府中,等他們長大了,看跟誰情投意合,就跟誰配對。

    呂布現在的大司馬府裡,除了自己的三十多個孩子之外,還幫很多文武將領養孩子,像太史慈的兒子太史亨、張遼的兒子張虎等一大堆孩子,都跟著呂布的小孩廝混在一起,這些大漢帝國的太子党們從來就接受著最嚴格的教育,呂布給他們請的是大漢最好同時是最嚴格的老師,司馬徽、蔡邕、胡昭等人。呂布無法保證這個帝國的第四代、第五代接班人是不是會按照自己設定的道路前行,但至少他要保證第二代人、第三代人走在自己設定的道路上,把大漢建設成世界上最強大、富饒、國強民富的國家,並保持源源不斷的創造力,永遠屹立於民族之巔。

    看到張苞、張星彩的時候,呂布還有一種極為錯愕的感覺,跟那一世相比,他們的媽媽已經不再是夏侯涓了,怎麼起的名字跟那一世完全一樣,而且張苞、張星彩好像都比那一世要早幾年來到世間,畢竟張星彩是那一世劉禪的皇后,年齡就算比劉禪大也大不多,那一世的張星彩是西元206年左右來到世間的,張苞貌似還小些,他們算是比那一世提早了十年來到世間。

    他們那一世的母親夏侯涓,是在西元200年左右的時候被他們的老子張飛從譙縣擄走的。當時夏侯涓只有十三歲,在外出採桑時,為張飛所得,從此成為張飛的妻子,生下的女兒成為了後主劉禪的皇后。西元219年,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時,夏侯涓是夏侯淵的侄女,提出將其遺體埋葬的要求並獲得劉備的同意。

    曹魏正始十年,蟄伏已久的司馬懿趁皇帝曹芳和曹爽一起去祭拜明帝陵墓的時候,突然發動政變,控制了洛陽城。司馬懿為了剪除諸曹夏侯氏在各地的勢力,決定先奪去時任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的夏侯玄的軍權,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可以說是夏侯家後起的英才之一,也是諸曹夏侯氏中握有重兵的關鍵人物。也許是夏侯玄深知自己沒有與老奸巨猾的司馬懿相抗衡的本領,所以,準備決定接受司馬懿的徵召,返回洛陽。屢受曹爽恩惠及提拔的夏侯霸也覺察到司馬懿的意圖和周遭形勢的不利,深知夏侯玄這次返回洛陽恐怕是凶多吉少,而自己即使繼續待在魏蜀前線也難免會遭毒手。於是,夏侯霸特地與侄子夏侯玄商議是否逃離魏國,共赴蜀漢以避此難。然而,夏侯玄毅然跟夏侯霸說“吾豈苟存自客於寇虜乎?”返回了京師洛陽。

    夏侯玄離開後,素來與夏侯霸不睦的雍州刺史郭淮接任了夏侯玄的職務,夏侯霸更加驚恐與害怕,認為司馬氏要整他的日子不遠了,於是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奔赴蜀漢。夏侯霸選了陰平小道,在曲折坎坷的山麓裡還迷失了道路,還走進了一個沒有出路的穀裡,糧食吃完後,連馬都只好殺了充饑,徒步後腳都跛了,一瘸一拐的躺在光石頭上休息,央求路人告訴他赴蜀漢的去路,都沒人告訴他。如果不是蜀後主劉禪得知他逃離魏國,奔赴蜀漢的消息後,特地派人接他的話,這麼一位大將軍的人生,恐怕就要在荒山野嶺中結束了。

    夏侯霸的堂妹夏侯涓,是夏侯淵亡弟的女兒,由夏侯淵撫養長大,在漢末建安五年出外採桑時被張飛所擄掠,成為其妻子,所生兩女後都成為蜀後主劉禪的皇后,夏侯淵陣亡於漢中的時候就是這位堂妹替其收屍。望著一副狼狽相的夏侯霸,後主劉禪也算是善解人意了,握著夏侯霸的手耐心的跟他講,你的父親是死于戰爭中,並非是我先人手刃,還指著自己的兒子說“這是夏侯氏之甥”,對夏侯霸厚封爵位,總算安撫了落魄的夏侯霸。夏侯霸自己算是逃出來了,夏侯玄最終捲入李豐謀誅司馬師一案被夷族。

    來到蜀漢的夏侯霸在其人生晚年也算是找到了新的歸宿,逐漸升官至車騎將軍。做為一個從敵國內部投奔過來的高級將領,蜀漢政權從夏侯霸這兒也得知了一些重要的情報。一次姜維詢問夏侯霸,司馬懿秉政後,是不是會出兵來攻打蜀漢,夏侯霸告訴薑維:“司馬氏剛剛掌握政權,暫時還不會對外出兵,但是魏國朝中有一個年輕的將領名叫鐘會,日後恐怕是吳蜀兩國的大患。”

    這一世,夏侯淵在泰山被黃忠所斬,後來曹操逃往襄陽,譙縣被呂布佔領,夏侯淵的長子夏侯霸當時剛十三歲,張郃問詢呂布,是否該斬草除根,呂布思慮再三,覺得夏侯霸是個將才,十分不舍,就把夏侯霸收養在自己府中,呂布便又多了一個義子夏侯霸。

    呂布不想養虎為患,整出來一個夏侯氏孤兒,曾用道術催眠過夏侯霸,洞察過夏侯霸的內心,發現夏侯霸對他父親之死的認知並不是充滿仇恨一心想要找呂布、黃忠報仇,而是認為父親追隨曹操妄圖割據是大錯特錯,現在跟著義父呂布,要為大漢效力,要做新時期的霍去病。

    這一世,因為呂布的橫插一手,張飛根本沒有機會到譙縣,也沒有機會遇到夏侯涓。

    夏侯涓也被呂布收到府中,當時夏侯涓剛剛十二歲,還很幼小,就做呂布女兒呂玲綺的玩伴,稍大一點,呂布看她的意思,願意做呂布的女人,呂布就納了她,不願意的話,把她當成義女嫁了,到了呂布現在這個年紀,就不可避免地要做好多小蘿莉的乾爹。

    現在夏侯涓已經十五歲了,再過兩年,就可以問她到底想要如何了,除了敵人的妻妾之外,呂布從不勉強任何一個女人。

    閒話少敘,從張苞、張星彩口中,呂布大概得知了裡面的情況,除了劉璋的族弟劉貴因為怨恨呂布殺了劉璋而從來沒有投降呂布的心思,其他將領大多都蠢蠢欲動,誰都不想為做劉備的陪葬。

    呂布迅速派特工混入城中,跟在城中早就安插了好多年的特工們取得聯繫,散佈了劉備錯殺張飛家眷逼反張飛的消息,王平、張翼、雷銅等蜀軍將領都深受打擊,自己追隨的主公劉備竟然是這樣的貨色。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18 10:49

第833章 生擒劉備

    看著城頭上張飛家眷的人頭,呂布心裡確實愧疚,他和諸葛亮、法正等人設計,找人假扮張飛,試圖詐開梓潼城,沒想到被司馬懿識破。

    呂布壓根沒有想過,劉備會那麼刻薄歹毒地對待張飛的家人,因為在歷史上劉備和黃權曾留下一段佳話,那段佳話說明劉備是一個非常寬宏的君主小說章節 。

    那一世,劉備稱帝,將要伐吳,黃權自願為劉備的先鋒,建議劉備總鎮後方,而不應去前線冒險。劉備不聽,封黃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國部隊,劉備自己統兵在江南。等到戰敗之際,劉備撤退,道路被吳軍封鎖,黃權不能夠歸還,於是率領部下投降魏國。有司依照法規,上報要抓捕黃權的家人,劉備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魏文帝曹丕問黃權:“你放棄叛逆前來歸順,是想仿效陳平、韓信嗎?”黃權回答說:“我受過劉備的特殊恩寵,不能降吳,又無法歸還蜀國,於是前來投降。況且敗軍之將,被免死就已經很幸運了,哪裡還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賞識他,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從蜀國投降的人中有人說,劉備已經誅殺了黃權的家人。黃權知道這是謊話,沒有立即發喪。後來得到確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斷的一樣。

    在這一世,劉備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呂布沒有意識到,就是因為他的存在,毀了劉備做好人的機會。劉備現在面臨的情勢非常窘迫,根本沒有時間去玩仁義寬宏。他時刻都在擔心川蜀本地武將們會不會投降呂布把他賣了,他相信了司馬懿的判斷,以為張飛背棄了他們的桃園之義,轉愛為恨,把背叛的怒火都傾瀉在張飛的家人身上,再者他也想通過對張飛家眷的屠殺來震懾川蜀本地武將,好讓他們畏懼,死心塌地為他賣命,不過他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在情勢危急之際,不但不跟麾下武將齊心合力互相抱在一起取暖,還妄想以殘暴的殺戮讓麾下將領屈從,這樣的做法只會讓武將們更加快速地背棄他。

    劉備此時此刻犯的錯誤,跟呂布當年在下邳城犯下的錯誤大致相同。

    法正主持軍情司,他派出的特工跟之前安插在梓潼城的特工取得了聯繫,開始在蜀軍散播傳言,劉備錯殺張飛家眷。逼反張飛,張翼、王平、雷銅等蜀軍將領稍作查探。發現這個傳言非虛,劉備偏聽偏信司馬懿的判斷,不相信忠心耿耿追隨自己十多年的好兄弟,犯下這等錯誤,讓張翼、王平雷銅等人心寒的是,劉備犯下了這樣的錯誤。沒有一點兒愧疚,拒不認錯,還大肆派人捕殺議論這件事情的軍中將領。

    張翼、王平、雷銅等人秘密開了一個會,他們覺得劉備對結義兄弟張飛尚且如此無情無義,更何況他們這些後來投奔劉備的人呢。他們一致對劉備、司馬懿的前途絕望悲觀是死路一條,自己都是青春大好,尚有家人在蜀地,沒有必要陪著他們在這座孤城裡困死。

    他們開完會後,擔心司馬懿那邊有什麼快速的動作,決定立馬大開城門,放中央軍進入梓潼。

    早有軍情司特工飛報呂布,呂布速派大將張郃、魏延領軍殺入梓潼城,呂布統領大隊人馬迅速跟上。

    劉備、司馬懿已經有三天沒合眼了,他們困乏難當,正在梓潼城的太守府裡睡覺,忽然有人傳報,說張翼、王平、雷銅等人已經獻城投降,中央軍已經殺向太守府。

    劉備、司馬懿在愚忠於他們的將士保護下,且戰且退,一直退到西門,司馬懿妄圖殺出西門,逃入山丘,再往生羌部落逃去。

    呂布早就擒獲了奉命前往生羌部落出使的陳群,預料到劉備、司馬懿現在只會逃往西門,便親自領兵在西門外迎接他們。

    劉備、司馬懿只得暫時退守西門城樓,負隅頑抗,這時他麾下人馬已經不足兩千,城內城週邊住的中央軍以及投誠的蜀軍已經將近二十萬人,這樣的實力對比之下,劉備、司馬懿還能有什麼戲唱。

    劉璋的族弟劉貴原來還帶著一點人馬忠心耿耿地保護著劉備,很快就被打殘了,劉貴當場被張翼一槍刺死,麾下人馬大多投降。

    劉備環顧四周,只剩下當年從涿郡帶出來的四百多個老兵,還有蜀將卓膺領的一千多蜀兵,至於司馬懿已經和他的上百名死士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劉備感激地看著卓膺:“還是你對我忠誠,勝過司馬懿多矣。”

    卓膺笑了笑,什麼都沒有說。

    當天晚上他們堅守了一整夜,呂布似乎是沒有馬上把劉備逼上死路的打算,他只是派了兩萬人馬把西門城樓團團圍住,其他人馬四散開來,整編降兵,追擊潰兵,清查劉備、司馬懿的餘黨並進行宣撫工作。

    劉備迷迷糊糊地靠著城牆睡著了,等他醒來的時候,渾身上下五花大綁,環視左右,他那四百多涿郡老兵死傷殆盡,昨晚他還盛讚的忠臣卓膺正跪伏在呂布面前,帶著一臉諂媚的笑容,卓膺雙手把劉備的雌雄寶劍獻給呂布。

    呂布讓人把雌雄寶劍拿走,本來想要劉備的的盧馬,卻得知劉備根本沒敢去荊州投奔袁紹,的盧馬被張武獻給了袁紹,的盧馬後來跟著袁紹都死在江夏城外。

    呂布凝視著卓膺,他一眼就看得出,這個在演義和正史裡都純屬打醬油的角色,因為是劉貴的副將,被劉貴壓制著,被迫繼續效忠劉備。但他並不甘心自己給劉備送葬的命運,在最後的關鍵時機,他把握住了,完成了對命運的逆襲。

    呂布從心底深處是極其討厭這樣的降將,卓膺讓他想起了那一世的魏續、宋憲、侯成,呂布很想一戟把卓膺刺死。但他理性思考,自己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眾叛親離困守白門樓的呂布,自己現在比當年圍困呂布的曹操的地位更加顯赫,地位發生了逆轉,心態也要轉變,卓膺出賣劉備,有功于朝廷,呂布若是殺他,就無法取信於降將降兵。也無法取信於天下,所以呂布努力壓制住自己對卓膺的厭惡,笑道:“卓膺臨陣見機,生擒劉備,有大功,獎賞千金,封鄉侯,加為平賊中郎將。”

    卓膺大喜。他臥薪嚐膽,守在劉備身邊。就是等著這個機會,獻城投降和擒獲敵酋的功勞可不是同一個量級,張翼、王平、雷銅等人獻城投降,只得百金、亭侯、平賊校尉的封賞。

    不過封賞只是封賞,具體的實權還是按照每個人現在的能力和歷史表現來,張翼、王平執掌一師。雷銅、卓膺只能執掌一旅。

    呂布笑眯眯地看著劉備:“玄德,事到如今,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劉備懶洋洋地靠在城牆上,哈哈大笑道:“天不愛劉玄德,如之奈何!”

    呂布點點頭。劉備說的沒錯,在這個時空裡,劉備一直被呂布強力壓制著,每次稍微有點發展就被呂布打壓下去,一直很難有像樣的氣候,確實是天不愛劉玄德,換做演義上的天空,羅灌水縱然再想贊劉貶曹,也不能罔顧基本的史實,劉備的前半輩子顛沛流離,只在赤壁之戰找到了發展的機會,乘機坐大,可惜好景不長,他那個二弟關羽斷送了一切,劉備悲催地死在白帝城。

    曹操、孫權、劉備三人裡面,就算劉備運氣最差,可不管是在正史還是在演義上,劉備最後還能割據一方,登基稱帝,三分天下,但在這一世,他遇到了呂布,註定了他的命運更為悲催。

    呂布忽然想到,劉備這些失敗者把自己的失敗說成天不佑,聽起來何其荒唐,卻也何其地逼近事實,如果不是時空出現變故,那個二十一世紀的靈魂穿越到呂布的軀體上,可能這個時空還是會像歷史或演義上那樣發展,到最後劉備還是那個蜀國皇帝。

    但呂布不能這樣說,他冷笑道:“大錯特錯,什麼天不佑你,一片胡言,你一向以仁義自詡,實際上你的仁義都是假仁假義,你捫心自問,你這些待過的地方,你真的讓大部分民眾都安居樂業了嗎?你向他們許諾的東西你都為他們實現了嗎?你沒有實現,你就是一個欺世盜名的偽君子,你這樣的人如果真得了天下,才是天下萬民的悲哀。”

    任何一個政治勢力在沒有得到天下的時候,向民眾許諾各種無比動聽的東西,等利用完民眾奪取了天下,就翻臉不認帳,還動用一些御用文人來說之前許諾的都是異域番邦的思想糟粕,這樣的舉動何其下流、無恥,劉邦、劉備、李世民……這樣無恥的統治者太多了,千古而下,可能就朱元璋還算保留了一點人性吧。

    “可你都不給我發展的時間,我每次得到一塊地盤,還沒有好好經營,你就打過來了!”劉備覺得自己很冤,他把仁義二字掛在嘴邊掛久了,似乎自己也相信自己真的是仁義之君了。

    “什麼是仁義,能給大部分老百姓富足、有尊嚴的生活,像你這樣口口聲聲說仁義,實際上只是給自己身邊一小撮人謀求利益的無恥敗類也敢說自己仁義!”呂布怒喝道:“你敢向天發誓,你奪取天下以後,真的願意做到真正的仁義嗎?”

    劉備歎道:“古來今往的君主不都是這樣的嗎,成王敗寇,你現在勝了,隨便你怎麼說都是你有理了!”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19 11:50

第834章 劉備假仁假義

    劉備又說:“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我常把仁義掛在嘴邊固然不好,你來挑剔我仁義不仁義不也毫無意義嗎?難道你不覺得,合格的君主眼前是沒有真正的仁義可言的嗎?”

    呂布怒道:“放屁!就是你們這些以儒為道的傢伙,天天把仁義掛在嘴邊,到頭來卻否認仁義的存在!你還說你不是偽君子!你還想像你祖宗劉邦那樣靠著詐術得到天下,有我在,你休想!”

    “靠著詐術得到天下?”劉備搖搖頭,迷惑不解:“呂奉先,你什麼意思,高祖怎麼用詐術得到天下?”

    “沒得到天下之前,給民眾約法三章,給屬下許諾富貴,等得到天下之後所有約定全都作廢,對得力下屬開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不是用詐術得到天下的嗎?”呂布發現自從小混混劉邦得到天下之後,整個華夏就徹底變質了,再也沒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古風了,虛偽成為華夏國風的主流了,儒學是虛偽民族風格的最佳學說。

    “呂布,你這麼幼稚天真,我還真不明白你是怎麼打得下這麼大的江山,每一個開國之君不都是如此嗎?”劉備不屑道:“我不相信你得到了天下不會這麼做!”

    “我絕對不會!”呂布在某一世已經受夠了大漢民族弊病的苦楚,豈能讓這種統治遺毒繼續蔓延:“但凡我許諾的,我都會兌現。我絕對不會做那種得天下之前和得天下之後判若兩人的無恥敗類。”

    人都說華夏的怪上位者反腐不力,呂布卻覺得這是大漢民族五千年的封建遺毒,官位的遺毒造成的惡果,呂布隨後會針對這一點進行深入的體制改革,如果繼續沿襲以前的老一套,不管口號說得再動聽,具體行為還是跟之前許諾的判若兩人,久而久之,老百姓都不相信官府了。都以為朝廷在放屁了,朝廷官府連起碼的公信力都沒有,只靠軍隊和官僚的支撐,呂布不想讓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政權變成那個鳥樣。

    “當著這麼多手下的面,你自然會這麼說了。”劉備不相信呂布能做到打天下坐天下一模一樣。

    “我不在乎你相信不相信。只要天下萬民相信,只要我的百萬部屬相信,我就能做到。”呂布不會無恥地說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之類的話,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政權墮落到擁有這樣無恥的官僚。

    呂布掃視了一下這座城樓,問卓膺:“這個城樓叫做什麼名字?”

    “回稟主公,這城樓沒名字的。因為位於西門,就叫做西門樓。”卓膺陪著笑臉。

    “西門樓,這個名字不好,這樣吧。把這門樓全用白石修葺起來,更名為白門樓!”呂布吩咐主管工兵、輔兵的李嚴,讓他著手去辦。

    “主公,不知為何如此要如此更改?”李嚴大著膽子問道。

    “沒有什麼原因。就是突發奇想!”呂布不想給他們解釋那麼多,白門樓的故事只能留在他心裡自個揣摩。

    在這幾天裡。呂布親自撰,王粲修改,發往全國的大漢日報上,長篇累牘地揭露了劉備假仁假義的嘴臉,種種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呂布消滅劉備是正義的。

    呂布在後世,讀三國演義時,經常跟朋友陷入一種爭執,劉備到底是真仁真義,還是假仁假義。

    來到這個時空,跟劉備接觸頻繁了,呂布發現劉備喜怒不形於色的外表下就是大奸大惡就是假仁假義。

    劉備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以及以往的歷史資料,民間傳說中都是一個正統的很正面的正人君子的形象,特別是桃園結義,被大力渲染,廣為傳誦,成為後世忠臣義士的千古楷模。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卻是一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

    劉備解徐州之圍後,自領徐州牧,後來被呂布攻佔。曹劉聯軍打敗並生擒呂布,奪回了徐州。呂布在臨刑前,懇求劉備給他說句好說,藉以保住性命。劉備點點頭。曹操不忍心殺了呂布,故意看劉備的意見。劉備說:“君難道忘記了丁建原與董卓之事呼?”操猛醒,下令拉出去縊死。呂布大怒破口大?:大耳兒最無信義。沒有呂布攻打兗州,劉備和陶謙都會被曹操滅了;沒有呂布轅門射戟解圍,劉備就會被袁術滅了;沒有呂布來徐州,劉備很快就會被曹操滅了。劉備從來不念呂布對他的恩情,只記住呂布曾奇襲他的徐州,其實縱然呂布不奇襲徐州,徐州在他這個無能之輩手裡也不長久,遲早被曹操所得,劉備如此以怨報德忘恩負義,難以稱得上仁義。

    劉曹聯軍打敗呂布之後,搬師回京。曹操保劉備做了左將軍、漢壽亭侯,應該說曹操很看重劉備,對他夠有義了。一次兩人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曹爾”。劉備嚇得面無人色,投箸於地。曹操求賢若渴,識才愛才,知人善用。他認為劉備是個英雄,人中之龍,非池中之物,不會久在人下,早晚有一天要和他爭天下的。按說他現在完全可以找個理由把劉備除掉,或者設個套讓他鑽,很容易的事情。當曹操沒有這樣做,後來他還保奏劉備帶兵出征。劉備乘機逃走。從曹操不殺劉備和劉備殺呂布之事看,曹操的氣量要比劉備大的多,而且曹操對劉備夠朋友,而劉備卻不夠義氣。

    劉備背叛了曹操,曹操自然也就不再對他客氣,來回打敗過他兩三次,最後劉備在汝南大敗。最後不得已,投靠家兄弟劉表。劉表是真心歡迎他的,並且還想杷荊州託付給他。而劉備看到荊州這塊肥肉,早已是垂涎三尺,可惜礙于兄弟的情面,不好下手。

    也許劉備的名字起的不好,一個備字,使他老走揹運,行事自然也不太順利。你說和誰爭地盤不好。偏偏老是碰到自家兄弟,這使劉備很為難。心裡垂涎別人的地盤,卻又礙于兄弟的情面,很無奈。劉備在荊州時間不長,劉表就去世了。很快劉表的小兒子劉琮就背著他投降了曹操,這使得劉備沒來得及做下不仁不義之事,算是成全了他。假如,過上一年半載,劉備早晚會急出事來,那時候把假面具撕下來示人,可就不好看了。

    劉備趁赤壁之戰曹操戰敗之際。從孫權那裡借來了半個荊州,開始奠定霸業之基。入川之前,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都是劉備無法與抗的強勢力。因此他只能從自己同宗劉璋手中奪取地盤,但劉皇叔卻總是“仁義”當先的說道:“同是劉氏宗室,安忍取之?”事實上只是當時條件不成熟,一旦時機來到。皇叔的“仁義”外表就忘記了,劉備借張魯有圖川野心的機會。在奸細張松、法正、孟達等人的的竄攫下,劉璋請他的家兄弟劉備入川防範張魯。結果怎麼樣呢?引狼入室,引火焚身。劉備提兵入川襲取了涪關,進兵雒城,強佔成都。劉璋成了他兄弟的階下丘。這時的劉備應該不好意思了吧,人家好心好意請你來,你怎麼能對自家兄弟做出這等事來,這還是你一路高歌仁義,高舉道德大旗的劉備所為嗎?劉備厚著臉皮說:“我非忘了仁義,實在是不得已。”言外之意是說,我是很講仁義道德的,我並不想這樣幹,是我手下人逼我,我沒辦法,才出此下策,真是厚顏無恥。

    劉備用詭計騙取了涪關,殺死了劉璋的大將高沛、楊懷以後,當晚設宴慶功。劉備說:我們今晚要好好快樂一下。軍師寵士元說:把攻打別人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是不對的,這時候你看劉備的仁義之心何在呢。

    曹操說:“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可見曹操是不講什麼仁義道德的,就這句話氣走了掛印封金決心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陳宮,並為後世詬病。曹操敢說敢為,不失為奸雄的本色,也還不失為一個真字,總比劉備的虛偽和假仁假義要好。

    再說桃園三結義上,劉備表現出的假義氣。自古以來桃園結義,被後人推崇備至,特別是被江湖幫會所利用。一個義字,捆住了多少英雄豪傑的手腳,使之死心踏地的為所為的大哥賣命。而真正到了義與利相衝突的時候,統治者,往往舍義而取利。比如趙匡胤當了皇帝不久,就因為一個女人的哥哥,竟然把他的結義兄弟殺死。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爭奪皇位,在玄武門把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殺死,這樣的事情歷代有之。統治者的義是麻痹兄弟的工具,捆綁兄弟的繩索。他們只有一個目的為我所用。

    劉備有句名言:“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因此每次戰敗,他都是不顧妻子單身匹馬而逃。有次被呂布打敗後,他又一次棄家小而逃,半路上求食百姓劉安家。劉安殺妻進食,劉備大為感動,為劉安對自己的忠心和崇拜感動,後且賜之百金。可見,劉備不但對自己家小而且對別人妻子也是一點都不在意的,這樣的人簡直是禽獸,能稱仁義?

    呂布的章裡自然不會拿正史演義上的記載當成證據,而是拿劉備背棄自己的結拜之情、毒殺陶謙、預謀架空劉璋、強拉壯丁、殺害對他一腔忠心的結義弟兄張飛的家眷這些事情,有理有據,一篇章發往全國,全國民意來勢洶洶,皆曰此人可殺,呂布便上奉聖旨下奉民意,擇黃道吉日,對劉備施以極刑。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19 20:33

第835章 淩遲劉備

    PS:呂布的對手只剩下一個司馬懿還在折騰,諸葛亮等著他,所以呂布準備做些什麼呢?

    推薦常歡樂的新書《超級曖昧高手》,別被書名給忽悠了,書裡面不只是泡妞曖昧,有很內涵的東西待你們發掘。

    數天后,白門樓修好,呂布才命人對劉備行刑。

    行刑之前,先剝光劉備全身衣褲,把他的頭髮綁起來,反剪雙手於腰間背後,兩腳腳踝拷上鉸鏈,把他插在木驢囚車的活動木橛上遊街示眾,在梓潼城裡遊街示眾一個時辰之後,押往白門樓小說章節 。

    劉備上了白門樓之後,被一個結實的漁網罩著,漁網緊緊地拉起來,把他全身的肉都現了出來,一塊一塊的,只要按著漁網的洞去割肉就行了。

    劉備還算是個英雄,到了這個地方,還凜然不懼地冷笑道:“一個行刑的地方而已,用不得修得這麼白嗎?”

    “等你死了,你就明白我為什麼把這裡修成白門樓!”呂布在此時唯一遺憾的是曹操死在袁紹之手,沒辦法來白門樓跟劉備一起受死。

    “大哥,你為什麼要殺我家人!”張飛休養了幾日,這一天來白門樓觀看處死劉備的儀式。

    “張飛,你背叛我,投靠呂布,還試圖詐城,我不殺你家人,何以以儆效尤!”劉備其實早就知道他上了呂布的惡當,可他跟大部分君主一樣剛愎自用,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禽獸,明明那個假扮我的渾身破綻,你卻裝作沒看到!”張飛越加暴怒:“主公,我要第一個下手!”

    呂布朗聲大笑:“行,翼德你第一個下手。子龍、漢升、孟起、孔明、文長……你們緊隨其後,下刀不要太狠,我們至少要從他身上割下三千塊肉的,我最後一個出手,在我出手之前,你們要保證不要讓他死掉。”

    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諸葛亮、法正、黃權、李嚴、鄧芝、張嶷、張翼、馬忠、蔣琬……那一世蜀漢政權的中堅文武大臣們。站在白門樓上,準備對那一世他們的君主劉備開始進行淩遲之刑。

    張飛先把劉備的一個大耳朵割下來,哈哈大笑道:“等下回去做成涼拌豬耳朵,跟張苞、星彩一起吃。”

    馬超、黃忠、魏延、法正、黃權、李嚴等人都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從劉備身上生生地割下一塊肉來,他們割下一塊,那塊缺口鮮血迸射,就有劊子手拿出特製的金瘡藥往上面塗,這金瘡藥甚是神奇。輕輕塗一點,血就止住了,劉備身上千瘡百孔卻只留下了一點血,還沒有後世無償鮮血的人們獻出來的多,再加上每次塗金瘡藥之前都拿酒精和鹽巴消毒,劉備身上雖有創傷卻沒有發炎,每天還強灌營養液,保證劉備的命還健在。

    明朝時期。淩遲一般比較精細,大多數淩遲都超過千刀。比較典型的是明朝作惡多端的太監劉瑾被割了三天,共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據說第一天割完後,劉瑾還喝了一點粥,第二天繼續割,呂布相信以劉備的滿身白肉。應該能堅持得比劉瑾久一點,畢竟他比劉瑾還多出了一塊東西。

    趙雲、諸葛亮雖然覺得這很不人道,卻不能不遵守主公的命令,他們都硬著頭皮從劉備身上割下一塊肉。

    不知為何,每當他們從劉備身上割下一塊肉時。他們的心情就會不自覺地輕鬆起來,好像是在告別一段特別倒楣的命運,開始一段嶄新的人生。

    呂布笑看這一幕,這些曾經被劉備帶上那無望的割據自立的軍閥之路、有才卻被浪費的文武將領們,你們徹底擺脫了劉備的魔掌,未來的你們前途肯定比演義上比正史上都要光明燦爛的多,大漢的未來不是內訌混戰致死,而是威加四海囊括萬里。

    呂布的心情也晴朗起來,那一世的宿敵全部消滅了,只剩下大漢民族沉淪命運的一個罪魁禍首還尚未抓起來,司馬懿,他在一百死士的保護下,喬裝打扮成普通民眾,從地道混出梓潼,一路向西,混入生羌部落,他準備聯絡雪域高原上的生番部落下來找呂布的晦氣。

    因為雪域高原實在太大,生番部落分佈太廣,還牽涉到南蠻、西羌,這種問題不是可以速戰速決的,所以呂布準備留下當年蜀漢的大部分班底,交由義子諸葛亮指揮,專門平定這一帶的異族部落,徹底除掉司馬懿,而呂布不日便班師回朝。

    呂布安排馬超、黃權、張既鎮守漢中,以當羌兵,充分發揮馬騰、馬超父子在羌人部落的威名,有人進諫說,不可讓父子都領兵在外,呂布便把馬騰徵調朝廷任命為衛尉,當劉漢朝廷名存實亡的時候,衛尉只不過是一個養老的官罷了。

    張松、許攸以及諸多在歷史或現實上的表現讓呂布不甚欣賞甚至厭惡的都被呂布丟去陪劉備。

    呂布安排諸葛亮坐鎮成都,執掌益州軍政大權,文有法正、楊洪、蔣琬、李撰、董和輔助,武有魏延、嚴顏、吳懿、高翔、霍峻、王平、馬忠、張嶷、張翼,當年蜀漢政權主要方向是攻打魏國,現在不同了,如果把這個班底所有精力都放在掃平南蠻和雪原生番上,應該會比那一世做得更完美一些。

    諸葛亮善於處理人際關係,跟法正的關係相處的不錯,但李嚴在歷史上跟他關係素來不好,呂布就把李嚴調往荊州南部,協助黃蓋平定當地的蠻夷。

    法正經過呂布的提點和不斷地訓練,他的體質比那一世好太多,不會死的那麼早了,雖然他比諸葛亮大一些,呂布還是把他安排為諸葛亮的副手,法正見識過諸葛亮的能力,覺得他比自己高出一籌,心服口服。

    法正生性偏狹,不能容物,做不了一把手。只能做謀主,類似曹操陣營裡的程昱、郭嘉,個人道德上都有點問題,但出謀劃策頗有獨到之處,在歷史上他給劉備做謀劃,成功地幫助劉備成為三分天下的大諸侯。

    第一次奇謀是在劉備入川之前。法正說與劉備:“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回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這時,雖然劉備本人有了張松的告密,但是。決心仍然在定與未定之間,法正居於定策首功,不下於龐統。而且,執行隆中對的忠實力行者法正一身足以當之。

    第二次奇謀,是劉備對於許靖這樣的窩囊廢和高級廢物點心的鄙視之時,法正再度說出了與眾不同的看法,法正說:“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創大業。天下之人不可戶說,靖之浮稱。播流四海,若其不禮,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宜加敬重,以眩遠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於是乃厚待靖。這和當年張良指使劉邦封建雍齒已經基本雷同,可見法正的見識不在諸葛武侯之下。

    第三次奇謀。建安22年,法正說與劉備:“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劉備因此一舉底定漢中,而漢中形如一個楔子一樣牢牢的楔進了雍州、涼州之地,再有,劉備以取得同宗兄弟的益州為陰事,所以,遲遲未能在益州的基礎上建號稱王,而法正窺破劉備的心思,取得漢中之後,劉備隨即稱漢中王,漢中取自於曹操,名正言順,對於素來號稱仁義的劉備來說可謂得其所在。難怪連敵人曹操都說:“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漢中的獲得可以說是軍事政治雙豐收。

    從底定四川到進軍陝西,法正在劉備的帝業的勳名僅在諸葛亮之下,而一生為天下奇才的諸葛亮本人居然“每奇正智術”。當有人彈劾法正時,諸葛亮挺身而出為法正辯護說:“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劉備本人對法正更為看重,漢中王以下封為護軍將軍兼尚書令。

    法正死後,劉備痛哭流涕,而作為與法正以公義相善的諸葛亮更為道出了法正的關鍵,劉備伐吳失敗後,諸葛亮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複東行,必不傾危矣。”這不是馬後炮,而是真心話,確實對於諸葛亮來說,失去荊州也是同樣不能容忍的,而且,諸葛亮對於劉備討伐東吳,雖然不抱必勝的信心,但是,至少認為可以爭取一些利益回來,然而,卻遭到絕大的失敗,國難思良臣,這時,諸葛亮和劉備都懷念起法正,也不是偶然的。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可以通過假設來求證,法正若在,應該不至於讓劉備狼狽如此。關於法正的德行,一是不忠於劉璋,這點可以理解,劉璋暗弱,不值得為這樣的主公驅使;二是“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已者數人。”這點王猛比法正有過之而不無及。但是,正如王猛在歷史上並沒有因此而失去他應有的地位一樣,法正不會因此而不正。

    那一世,劉備得諸葛亮、法正相輔佐,諸葛亮處理政事,法正參贊軍機,一個在後方,一個在前方,諸葛亮、法正俱在時,劉備的事業蒸蒸日上,法正病亡之後,劉備的事業急轉而下。

    這一世,諸葛亮、法正兩人齊心合力,對付劉備,縱然劉備有司馬懿相助,又奈如何,敗亡是必然的。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1 11:08

第836章 創建無當飛軍

    平定川蜀後,呂布麾下又增添了多位文武能臣,文有董和、李恢、費觀、費詩、秦宓、譙周、呂義、呂凱、楊洪、周群,武有王平、馬忠、張嶷、張翼、嚴顏、鄂煥、雷銅、孟達。

    如果再加上此前投奔呂布的甘甯、張任、黃權,還有歷史上從其他地方投奔益州的李嚴、法正、許靖、劉巴、吳懿、吳蘭、吳班,蜀中人才齊備,一流武將有李嚴、張任、嚴顏、王平、張嶷、張翼、鄂煥,一流謀臣有法正、劉巴、黃權、李恢,這樣的班底,可能跟曹操麾下、孫權麾下比起來稍微不如,守住益州並進窺天下之勢的可能性並非沒有,手裡有一把好牌卻打得稀爛,當屬劉璋的能力太差小說章節 。

    這些人才裡面幾乎所有人等都被呂布帶在身邊,歷練一年,再去其他州郡任職,益州川蜀一帶的文武官員皆有呂布培養多年的嫡系官員充任,他們絕大部分都曾在呂布親自帶領的教導旅裡待過,又在呂布創立的中央大學堂政治學院、軍事學院進修過,又被呂布親自訓導過,對呂布的忠心毋庸置疑,呂布就是要用這些人帶領中央軍和川蜀中下層民眾迅速建立起一個穩固的益州。

    在這些人才裡面,有幾個人接受了呂布的訓練後,還會回到益州,執掌軍政權力,王平、張翼鎮守漢中,以當羌人之亂。馬忠、張嶷、鄂煥和呂義、呂凱都會再度歸來,負責對南蠻事宜,因為在歷史上他們就曾擁有平服南蠻部落的戰績或政績。‘

    首屈一指的是王平,他是呂布屬意的川蜀特種部隊無當飛軍的統領。

    王平,字子均,巴西郡宕渠人。生於板楯蠻的家庭,幼貧,在外公何氏家長大,初姓何,長大後改姓王。曹操占漢中期間,王平隨杜濩、朴胡到洛陽,成為一名代理校尉,後來追隨曹操參加漢中之戰,在此戰中轉投劉備。被劉備收為牙門將、裨將軍。

    諸葛亮北伐,王平隨馬謖防守街亭,馬謖察看地形後,不聽王平一再勸阻,舍水上山,後漢軍水源遭斷,為魏軍所大破,損失慘重,士卒離散。唯王平領本部千餘人虛張聲勢斷後。收拾敗軍徐徐而退。因其卓越的見識和在撤退時的出色表現被諸葛亮賞識,失敗後眾將均受罰。惟獨王平破例升為參軍,統五部(無當監)兼營事(日常軍事事務),進位元討寇將軍,封亭侯。

    之後,漢軍第四次北伐,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駐守南圍,魏將張郃引數萬大軍進攻,王平堅守不動,張郃不能勝,在諸葛亮去世後。魏延之亂,因王平的努力,先登後施展攻心計一戰而定。

    蔣琬執政初期,王平協助吳懿防守漢中,後升為鎮北大將軍,統領漢中,魏帝命曹爽統軍十余萬征伐蜀漢。王平沒有採納堅守不出的建議,而是主動出擊佔據興勢山,最終擊退魏軍,此時漢中在王平治理下已經從軍事無人區達到蜀漢時代的鼎盛時期,男女布野,農穀棲畝。在漢中駐守期間,那時軍民歡慶,漢中平原一帶民豐物厚,商貿興隆,管理有序,因他深得諸葛亮在世時的教誨,依法而治郡,所以有平安三侯之稱。

    王平出身在蠻夷家庭,不會寫字,識字不超過十個,卻可以口授書信,條理分明,讓人給他讀史書兵書,聽後皆能瞭解大意,評論極為恰當。雖然他是一個文盲,卻深通治民、參署、為官的政治之道。

    從治民角度講,王平把漢中從魏延督漢中以來的軍事無人區治理成,男女布野、農穀棲畝,這是史學家常來稱頌蜀漢大治的文辭不是別人,就是王平督漢中,王平治民的作為有三點:與民休息,不奪農時;嚴格治軍,嚴於律己,軍民融洽;作戰考慮民生,護民,護田,禦敵於外。

    從軍資供需,軍事參謀等軍事參署角度講,王平也是擅長,從北伐開始,王平拜參軍,當營事(日常軍事事務),熟知地理,兵法常識。後來被蔣琬任命為王平任前護軍,署理(代替管理)大將軍(大司馬)府中事務,王平能做的井井有條,而後因功晉升,此時,蔣琬鎮漢中,軍事上有王平武佐,治府事,政治上有費禕文佐,治政令,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為官之道,王平在蜀漢以位卑權重著稱,這也符合王平治實的個人作風。北伐時位止雜號將軍卻有參軍,當營事,領飛軍的重權,北伐後雖然屢獲升遷,但也就做到從二品的鎮北大將軍,而且還沒假節,但是卻實領三萬大軍,而且後來費禕有給增加圍守和兵力,就這點權利,就能在漢中拒曹爽時讓大將軍,大司馬“如平本策”的在漢中作戰,當然,功績斐然,魏國關中空虛,百姓譏笑。這也是蜀漢諸葛亮後時代蜀漢成功戰例中最大規模的一次,但是指揮過程是“將軍指揮司令”這也是蜀漢後期第一把手(蔣琬、費禕)軍事才幹有些不足的體現,也是蜀漢唯一一次下級指揮上級(大將軍,大司馬)的大規模戰役。

    王平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就充當了無當飛軍的統領,此後頗多功勳都是由無當飛軍建立的。

    所謂無當飛軍,是諸葛亮在征服南中後,利用當地蠻族兵源,建立的蜀漢勁旅,和劉備傳統的王牌軍白眊兵、西涼馬氏軍團鼎足而三,一時瑜亮。

    蜀漢政權原來就曾經使用過三苗後裔的武陵蠻雇傭軍,在伐吳戰爭中大顯身手,連猛將甘甯都死於這些蠻族手中。七擒孟獲的戰爭中,諸葛亮更充分認識到了南中蠻族的英勇善戰。隨著南中戰爭結束,恢復和平,這些剽悍的戰士便陷於失業。把這樣的力量留在南方,無疑是社會極大的不穩定因素。為此,諸葛亮對此實施了一箭雙雕的有利政策,就是徵召蠻族戰士加入蜀國政府軍,而經費問題,就由當地地方豪強解決。從而在當地建立帶有以夷制夷性質的地方軍隊,當地豪強得到社會地位,遂安於蜀漢統治,出金暮兵,使蠻族得到實惠,緩和了民族矛盾。

    這些失業軍人變成了政府軍,如同在企業中得到了股份,成為蠻族中具備向心力的核心,其組成的軍隊熟悉民俗。較少激發問題。後來張嶷,馬忠等彈壓叛亂,夷漢部曲都是主力。同時,也為了徹底避免南方割據勢力死灰復燃,在諸葛亮主持下,蜀國不惜本錢,移南中勁卒,青羌萬余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這就是無當飛軍的來歷。這支軍隊的成員到達蜀郡以後,就成為蜀國的軍戶,世代為蜀國當兵為生,成為職業軍人。時成都和南中的繁華不可同曰而語,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踴躍,以此為榮,讓人想起英**隊在尼泊爾招募廓爾喀營雇傭軍的場面。

    當時南方人口不多。徉柯郡兩萬戶,建甯郡萬戶,朱提郡八千戶,興古郡四萬戶,一下子調走一萬戶能征慣戰的世家,對當地割據勢力可以算是釜底抽薪。

    無當飛軍皆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於防守作戰,因為是舉家遷移,所以俗以蠻姑為舞,皆團牌披髮,號嘯而進。

    為了能夠給這些剽悍的戰士以良好的管理,蜀漢委任治軍嚴謹的魏國降將,巴西人王平為該軍團第一任司令官。王平,字子均,識字不滿十,與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謹嚴,訓練苛刻,很少說話。這樣一位既能服眾,又嚴厲而帶點兒陰沉的將軍,實在是雇傭軍太合適的指揮官人選了。

    飛軍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戰,在蜀漢的歷次戰爭中都有著出色的表現。一出祁山,配屬馬謖部戰張郃於街亭,本來大概也因為馬謖熟悉南中情況,希望他能夠充分發揮這支軍隊的特點……因為馬謖的失誤而全軍潰敗,打斷後的正是王平率領的飛軍,一面死戰,一面擊鼓迷惑敵軍,成功的掩護其他各部撤離戰場,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試鋒芒。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師屯南圍,自設計圍司馬懿于祁山。司馬懿抵擋不住,索性施展圍魏駒輝的招數,派張郃領主力大軍攻打王平孤軍。儘管當時王平所部無當飛軍只有三千,只有魏軍的二十分之一,但這些廓爾喀營式的勇士個個視死如歸,拼死抵抗,箭如飛蝗,張郃猛攻不下,司馬懿的大營卻已經被諸葛亮的大軍攻破了。魏軍退卻,無當飛軍卻發揮山地兵團的特點,沖出營地,反擊魏軍後衛,前後夾攻,魏軍大潰,損甲首數千。蜀國能在和司馬懿第一次對陣時,取得相當優勢,無當飛軍死戰曹魏猛將張郃的軍團,居功厥偉。

    無當飛軍由於山地作戰的特點,常被用於討伐叛亂蠻族。延熙三年,漢嘉蠻反,蜀漢出動向寵的宿衛兵代替其前去征討,裝備不可謂不精良,結果這位性行淑均的名將卻死在了蠻族叛軍手中,還是無當飛軍從前線調回,才控制了局面。那應該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飛軍了

    無當飛軍的最後也極為悲壯,那是薑維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為了掩護主帥退卻,5000飛軍在末任司令官張嶷率領下進行了最後一戰,全軍戰死,史稱“殺敵輩之”,與兵力二倍于己的魏軍同歸於盡。之後,雖然還有無當飛軍之名,並且在防守陽平關等戰鬥中有所表現,但作為一個整體的無當飛軍,已經不復存在了。

    呂布讓諸葛亮都督益州,待益州局勢穩定後,再去平定南中,再從南中蠻族中以重金徵調猛士,組成五千人的無當飛軍,交由王平統領,在漢中訓練,去平定青羌,然後再增補青羌蠻族猛士,補足一萬人,無當飛軍訓練好以後,便橫掃南中,繼續南下,對付天竺、安南等地的蠻族。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2 10:56

第837章 收鄂煥為徒

    馬忠、張嶷在歷史上的簡歷,呂布此前已經回顧過,他們在平定南中時深有建樹,諸葛亮前去平定南中,他們將是主力武將。

    呂布曾經想過把張翼和張嶷配在一起,後來想到張翼在歷史上曾有討伐蠻族不利的記錄,就沒打算讓他前去南中平亂,而是調往漢中。

    張翼,字伯恭,犍為武陽人,漢初三傑張良之後,高祖父張浩曾擔任司空,祖父張綱官至廣陵太守小說章節 。很顯然,同為張良之後,張翼他們這一系跟張魯那一系走的很不相同,張道陵、張衡、張魯祖孫三代走的是宗教路線,張浩、張鋼、張翼則走的是從文入伍的道路。

    如果呂布沒有重生的話,張道陵這一脈能延綿到二十一世紀,成為孔家之外的另外一個碩果僅存的千年世家,跟孔家、張家相比,海內四大家的崔家、裴家、盧家、王家皆都沒有千年之運。

    呂布出現了,因為通天教是呂布改良好的完善的更適合國人的宗教,張魯繼承下來的五斗米教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很快就消弭於歷史的舞臺,曲阜孔家的消弭估計也是歷史的必然吧,就像後世的孔家,除了當做旅遊勝地之外,還有任何教化的價值存在嗎?

    張翼在演義中初次豋場身分為劉璋麾下部將,與劉?、張任、卓膺等同守雒城。隨著卓膺投降,張任也被捕處斬後,僅剩劉?於雒城抵抗劉備的進攻,後張翼於城樓上刺殺劉?,投降劉備軍。蜀漢建立後,做為將領之一。于南征、北伐等戰事均無役不與。諸葛亮死後,與姜維、夏侯霸、廖化等人成為北伐軍的主力。夏侯霸陣亡,張翼為左車騎將軍,守陽安關。後蜀漢滅亡,張翼隨姜維投降鐘會,在鐘會之亂中被亂軍所殺。

    張翼性格嚴謹。法令嚴明,劉備定益州,以張翼為書佐,後累遷至廣漢、蜀郡太守。建興九年,任庲降都督,綏南中郎將。張翼執法嚴厲,得不到當地蠻族的民心。南夷豪帥劉胄作亂,張翼領兵討伐,但不能打敗。朝廷便召他回朝,手下都認為他應馬上趕回朝謝罪,張翼說:“不能!蠻夷因我而反亂,不稱職而被召回,我剛到戰場,應該運糧積穀,做好消滅劉胄的準備,豈能因為罷免公職原因而耽誤朝廷之事。”於是統領不鬆懈。讓馬忠代任到後才出發,馬忠因為張翼的準備而消滅劉胄。諸葛亮聽後對張翼極為贊許。

    諸葛亮出兵到武功,以張翼為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與魏軍交戰活躍。諸葛亮逝世後,朝廷拜張翼為前領軍,追論征討劉胄之功。賜爵關內侯。後來張翼入朝為尚書,遷督建威,進封都亭侯,征西大將軍。

    薑維數次北伐皆無功而返,後來再度商議出兵。其他將領都沒有異議,只有張翼在朝廷上力爭,認為國家小,百姓勞苦,不應濫用武力出兵。姜維不聽從,將張翼等人同行出征,升張翼為鎮南大將軍。姜維到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王經的士卒死于洮水數以萬計,王經退守狄道城。張翼對薑維說:“可到此為止了,不宜再進,再進有可能毀掉已取得的大功。”薑維大怒,說:“已經打敗了王經,不繼續進攻,不但無益,反而害事!”便圍王經于狄道,但不能攻破城池。後來魏國派征西將軍陳泰救援,薑維只好撤退到鐘題駐兵。自張翼常有不同的意見,薑維心中對張翼而不樂,然而常帶張翼率軍同行,張翼不得不行動。

    後來,張翼被任命為左車騎將軍,兼任冀州刺史。魏國三路攻蜀,張翼與薑維都在劍閣,因鄧艾奇襲成都而失敗。姜維欲複國謀叛,與張翼共同前往涪縣投降鐘會,姜維、張翼跟隨鐘會到成都反叛,但因失敗,張翼最後與姜維、鐘會死於亂軍之中。

    以張翼的才幹,只能為一方大將的副將,卻不可獨任一方,蜀漢後期,王平在北,馬忠在南,鄧芝在東,鹹著威績,張翼跟王平、馬忠、鄧芝相比,還差一籌。

    呂布把張翼撥給王平做副手,先在漢中對付漢中西邊的青羌部落。

    巴郡平定後,嚴顏不需繼續鎮守此地,便調往成都,升任益州副將軍,魏延就任益州將軍,張既就任益州刺史,諸葛亮就任平南都督,張任調任交州副將軍,黃權調任涼州治中。

    吳懿任蜀郡郡尉,吳蘭任鍵為郡郡尉,雷銅就任巴郡郡尉,卓膺就任廣漢郡郡尉,他們的才能不過是中人之資,經歷乏善可陳,且都在演義上有過表現,不用贅述。

    不過吳懿、吳蘭兄弟在川蜀經營十年,頗有實力,還好他是吳瑕、吳莧姐妹的哥哥,因這層關係,呂布找他們傾談,讓他們放棄私兵,統一進入大漢朝廷的正規編制,吳懿、吳蘭兄弟如此,費觀、費詩也只得如此,川蜀各個世家都不敢再擁有大規模的私兵,川蜀的秩序日漸變好。

    讓呂布覺得難以安置的是孟達,魏延的反骨跟孟達比起來,小太多了。

    建安初年,天下饑荒,孟達與法正一起入蜀地依附劉璋。建安十六年,劉備入蜀時,劉璋派遣孟達和法正去迎接劉備,孟達轉投劉備,劉備命其駐守江陵,蜀平後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為達兵所害。房陵被攻下後繼續進攻上庸,劉備私下擔心孟達難以獨自擔任,於是命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領孟達的軍隊,與孟達會合於上庸地。關羽被圍樊城、襄陽時,曾要求劉封和孟達派兵援助,但被劉封和孟達拒絕,關羽戰敗後,孟達因畏懼被治罪,再加上跟劉封不和,常被劉封侵淩,於是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曹魏。

    孟達投降曹魏後,在曹丕時受到重用,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曹丕還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為新城,以其為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孟達且與桓階、夏侯尚親善,並曾與夏侯尚和徐晃一同攻打劉封。

    曹丕死後,當時桓階、夏侯尚都已去世,孟達因心不自安,在諸葛亮引誘下,企圖歸蜀漢,孟達又與魏興太守申儀有隙,申儀將孟達計畫洩漏,司馬懿寫信安撫孟達,暗中遣軍進討。孟達認為司馬氏率軍來討,至少需要三十日方能抵達,所以當司馬懿八日內,行軍一千二百里趕來時,完全打亂了孟達的部署。後來司馬懿包圍上庸十六天,孟達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司馬懿因而破城斬殺孟達,傳首京師。

    孟達背叛劉璋轉投劉備,又背叛劉備轉投曹魏,後來又背叛曹魏轉投蜀漢,雖然每次都有些被逼無奈,但也不可否認他本身有很失敗的地方,劉曄分析的很對:“達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術,必不能感恩懷義。”

    呂布先把孟達放在上庸郡做郡尉,看看他的表現,如果還像原來那樣,就讓他一輩子窩在那裡,這時的上庸郡不是在邊境,而是在大漢的腹地,他如果有什麼反心,死的比當年面對司馬懿時還乾脆。

    不過,孟達跟他的好友法正、李嚴一樣,人品上都有瑕疵,但都有一定的能力,呂布決定在雪藏他之前再給他一次機會,這次機會就在司馬懿身上,讓他在諸葛亮帳下聽命。

    諸葛亮現在要面對的南蠻和青羌的雙重夾擊,最可怕的是南蠻和青羌後面還有一個司馬懿,這個越來越妖魔的對手將給諸葛亮製造更大的麻煩,但諸葛亮比起歷史上,所能獲得的支持是整個大漢十三個州,而不是一個益州。

    呂布還從益州得到一個徒弟,鄂煥。

    演義上,鄂煥身長九尺,面目猙獰,使一杆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擔任高定軍的先鋒與魏延、王平、張翼交戰,中計被俘。中諸葛亮反間計,鄂煥先為高定設計殺死雍闓,後又一戟刺朱褒于馬下,後與高定一起投降蜀漢,被封為牙門將。

    此時高定只是一個小部落的小酋長,而鄂煥只有十歲,尚為高定的農奴,被呂布派人從南中發掘出來。

    呂布測試過鄂煥,發現他天賦異于常人,雙臂較一般男童長,又有神力,筋骨難得,領悟力超強,呂布便收他為弟子,傳授方天畫戟。

    除了自己的四十多個子女之外,呂布此外只收了宋謙、賈華、鄂煥為弟子,傳授方天畫戟,以呂玲綺武藝最高,鄂煥次之,宋謙、賈華限於天資,只算中等,卻也算勉強能摸得上一流武將的邊緣了。

    以鄂煥的天資,以呂布的教授水準,十年可期,十年之後鄂煥的武力應該能夠逼近一百,雖然沒有他師姐呂玲綺的武功高,卻可以輕易擊敗其他的師兄弟,基本上除了呂布、呂玲綺父女兩人之外,他可謂縱橫天下未遇敵手,攻打天竺、東南半島撮爾小國時,鄂煥成了當地土人心目中的戰神,鄂煥心道,你們這群沒有見過世面的野猴子,真正的戰神應該是我師父。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3 11:15

第838章 義子呂乂呂凱

    呂玲綺現在已經十六歲了,開始獨立統領一支上萬人的女兵,這支女兵有一個很威風的名字,巾幗軍成立一年多,平定過十多次世家叛亂,有力地保證了中原的安全,呂玲綺因功晉升為準將軍,這是大漢年齡最小的將軍,也是第一個女將軍。

    隨後孫尚香、馬雲祿等女將軍都陸續脫穎而出,她們都不是文職將軍,更不是唱歌出身的將軍,她們的將軍頭銜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中央軍設置文職將軍頒給參謀、技術、後勤類軍官,但絕對不會頒給文藝類人才,呂布不想讓他的隊伍裡出現一個“海澱銀槍小霸王”的爸爸。

    呂布的愛妾貂蟬、杜秀娘、鄒晴等人琴藝、歌藝俱佳,但她們只負責在中央大學堂女子學院或藝術學院做教授,教女子琴藝、歌藝,從不?頭露面給外人表演。

    中央大學堂出來的學員組織了幾個職業表演團隊,除了在京師裡表演外,定期去軍隊做慰問演出,民間也組織了十幾個職業表演團隊,除了在民間表演,也可以定期去軍隊做慰問演出,軍隊自身不養任何表演團體,逢年過節除了從外面請表演團體外,軍隊自身官兵的文藝才能表演是主要內容。

    呂布牢記住李-天之流軍中紈?子弟對民眾情緒的消極影響,更警惕出現八旗子弟,所以他對軍中所有將領都嚴格要求,不僅自己的思想修養要抓緊不放鬆。對自己子女的教育更不能放鬆,如果自己狠不下來心、溺愛孩子,就一定要把孩子送到童子軍裡接受訓練,現在的童子軍是由呂布的兒子呂仁、呂義和女兒呂瑜、呂璐一起負責的,因為他們的姐姐呂玲綺已經可以獨立帶兵。不需要再做孩子王了,便有年齡相當的他們來負責此事,呂布的妾侍裡面有些武藝的吳瑕、杜秀娘、步梵等人輪流做童子軍的領隊。

    呂布在巴蜀收下了兩個義子,一個是呂乂,一個是呂凱。

    呂乂,字季陽。南陽人也。他父親呂常帶著他,跟著劉焉進入益州,當時劉焉有稱帝之心,故意讓張魯隔斷王路,縱然呂常不想跟劉焉繼續幹下去,也沒辦法回歸家鄉。最後鬱鬱而終,呂乂十歲變成了孤兒,但志氣不墜,喜好讀書和撫琴,頗有才名。

    呂布聽到他的才名,命人將他征來,一見呂乂年方十七歲。俊秀倜儻,呂布想起他在歷史上的政績,頗為贊許,憐他少孤,便收他為義子。

    呂乂在那段歷史上,一直沒有被劉璋重用,直到劉備定益州,鹽府校尉王連請他做了典曹都尉,後來轉任新都、綿竹兩縣縣令,政績赫然。百姓稱讚,後來升任巴西太守,諸葛亮多次北伐,調發諸郡,多不相救。只有呂乂招募五千兵員與諸葛亮,後為漢中太守,監督糧草,供給北伐軍糧。後來又做了廣漢、蜀郡太守,時民眾脫籍者甚多,乂到官,為之防禁,開諭勸導,漏脫自出者萬餘人。又升任尚書,延熙九年(246年),董允與蔣琬病故,呂義代董允為尚書令,勤于政事,不與人私相交結。呂乂為官清廉、治身儉約,號為清能。

    大漢原本版圖已經完全平定,呂布現在不缺乏能征慣戰的武將,卻十分缺乏像呂乂這樣的能臣幹吏,所以他不惜屈尊,收呂乂為義子,有勉勵呂乂勤政之意。

    呂凱年齡比呂乂更小,但他的前途不比呂乂小,因為呂布平定南中的一大關鍵便放在他身上。

    在演義上,劉備駕崩,雍闓等反,永昌郡功曹呂凱及永昌太守王伉抵抗。丞相諸葛亮南征,呂凱獻《平蠻指掌圖》,諸葛亮用呂凱為行軍教授,兼嚮導官。諸葛亮與蠻王孟獲戰,遣呂凱離瀘水百里,揀陰涼之地,分作四個寨子,誘擒獲等。後孟獲弟孟優詐降,為亮識破,呂凱與馬謖管待。從征南蠻,有不識之地,諸葛亮多問呂凱。及定,蜀軍返,行到永昌,諸葛亮留王伉、呂凱守四郡。

    三國故事在雲南的展開,也就一出七擒戲,主角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和不打不服氣的孟獲,魏延、趙雲等知名配角而外,一位大將的雖然低調出場,內斂演出,但掩不住大智大勇的千古風流。他便是三國七擒戲中的第一配角,呂不韋的後人呂凱。諸葛亮剛用兵雲南,打敗反叛的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太守高定、建甯太守雍闓後,在攻打孟獲之前,專門會見呂凱,一來表示謝意,二來聽取建議。

    當時呂凱的職務是“功曹”,類如後世的市委秘書長,永昌郡太守(類如市委書記)王伉是他的頂頭上司,按理這些應當發生在王伉與諸葛亮之間才對。

    七擒戲的開場,源於一份戰報:孟獲起兵十萬攻打蜀國,雍闓、朱褒、高定率部作為與孟獲的嚮導和先鋒隊,攻打永昌郡。郡守王伉和功曹呂凱,“會集百姓,死守此城,其勢甚急。”

    演義裡只突出三人背叛、孟獲入侵的突發性,以及王伉和呂凱的苦苦支撐,卻不曾想,他們力支獨木的時間,不是演義中的半年,而是整整十年!

    當劉備病死白帝城後,蜀漢的“南中四郡”,越巂、建寧、牂牁三郡先後叛蜀投吳,使蜀陷入三面受敵的危險境地,只有永昌郡繼續擁戴蜀漢,以少對多,抵抗叛軍的攻打。

    叛軍領袖雍闓寫信勸呂凱,不要困守絕地,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是投降為妙。沒想到,兵少將寡、沒有後援的守將呂凱吃了秤砣鐵了心。回書稱:“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伏惟將軍世受漢思,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何期臣僕吳越,背本就末乎?昔舜勤民事,隕於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窮。崩于江浦,何足可悲!文、武受命,成王乃平。先帝龍興,海內望風,宰臣聰睿,自天降康。而將軍不睹盛衰之紀,成敗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覆河冰,火滅水泮,將何所依附?囊者將軍先君雍候,造怨而封,竇融知興,歸志世祖,皆流名後葉,世歌其美。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托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蓋聞楚國不恭,齊桓是責,夫差僭號,晉人不長。況臣與非主,誰肯歸之邪?竊惟古義,臣無越境之交,是以前後有來無往。重承告示,發憤忘食,故略陳所懷,惟將軍察焉。”

    這封《答雍闓書》的意思是,上天降下了災禍,那些朝中的人乘機造反,這是為天下所不齒的,現在很多人都在傷悲,悼念先帝,我的職位雖然小,但也會為國肝腦塗地,以除國難。我家世世代代都受著漢家的恩惠,就應該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報答國家,下不負先輩,為什麼要背叛自己的祖國呢?以前舜勤於民事,卻死了,人們把他寫進了書時進行讚頌,而且到處都是人在哭,把江浦都哭崩塌了,足見有多麼可悲。先帝是個賢君可以平定天下,而你卻看不見這戰亂時代的真正面目,就像是野火在草原上燒,赤腳走在結了冰的河上,你將有什麼可以依附的呢?現在諸葛丞相是外英才,看到這樣的局勢,受了先帝的托孤,對李嚴贊許非常。如果你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代的賢人你也能比得上。

    在當時占盡天時地利人雍闓看來,算是黑色幽默吧。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不僅呂凱的義憤與忠誠造就了《答雍闓書》的精彩文筆,成為早期保山漢文化的代表之作,也成為呂凱身陷孤城,獨自奮戰的源動力。

    當時,三個郡的軍隊日夜圍攻保山城,看上去只日可破。蜀漢剛遭到猇亭大敗和皇帝死亡,顧不上出兵。呂凱一面講政治、講氣質,一面用卓越的軍事才能組織有效地抵抗。這一抵抗,就是十年,艱苦異常的鬥爭最終也成就了呂凱在雲南歷史上十年“執忠絕域”的光輝歷程。

    更讓人稱奇的是,這位忠心耿耿的將軍,他的先祖,竟然是被定性為叛逆之徒的後裔。保山只不過是他們一族的流放之地,傷心之地,恥辱之地。作為呂不韋的後人,他們在保山金雞落腳後,頂著“惡人”之後的臭帽子,在保山卻幹起了“開文教之風……建興學校……經學未哀”大好事,並成為當地的官家人。由於他們的務實作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東漢政府索性將永昌郡治從嶲唐縣搬到了不韋縣,才有呂凱挺身而出,“執忠絕域”十年的美談。

    這份難能可貴的經歷,一定讓諸葛亮感歎不已,所以才不問上司問屬下。而呂凱也沒讓他失望,不僅不居功自傲,反而進一步顯示出他的超前意識——獻地圖。

    在反叛還沒有揭開蓋子的時候,呂凱就嗅出了味道,專門深入雲南各地繪製地圖,在諸葛亮詢問的時候,他的緊要動作就是獻出《平蠻指掌圖》。“孔明大喜,就用呂凱為行軍教授,兼嚮導官”。在和孟獲的鬥智鬥勇過程中,這份地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呂凱也在軍中成功扮演了資訊員、先導官的作用,最後因功得到提拔。

    諸葛亮平定南蠻,上書後主,因呂凱等執忠絕域,勤懇不懈,又守義抗賊,於是薦呂凱等人,並予以封賞。呂凱在不久後便為南蠻叛軍所害,其子孫世為永昌太守,並有祖風。

    呂凱現在在十三歲,他們家族已經在永昌郡居住了四百多年,呂布為了呂凱及其家族能為平定南蠻而效力,是暗地收他為義子並對他家族給予賞賜和官位許諾,讓呂凱從現在就注意搜索當地的地形地貌各種資訊,為諸葛亮日後平定南中做好準備。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4 11:29

第839章 董和董允李恢

    呂布隨後又接見了董和、李恢、費觀、費詩、秦宓、譙周、楊洪等文官,特別是董家和費家,呂布需要降尊紆貴地拉攏,因為董和的兒子是董允,董和又是李恢的舉薦人,費觀有個族子叫做費禕,這兩個家族主宰了蜀漢後期。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祖先本為益州境內的巴郡江州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和舉家西遷,離開南郡來到益州,在益州牧劉璋手下為官,先後擔任牛鞞縣長、江原縣長、成都縣令等職位。當時蜀地因富裕豐實,百姓生活奢侈,商人更穿公侯貴族的服飾、吃珍奇美食,婚姻葬送等事甚至傾家蕩產都要辦好。成都作為益州的治所,是達官貴人、豪商大賈聚集之地,董和作為成都的長官,有意在當地推行儉樸風氣,親自帶頭節儉,穿粗衣、吃蔬食,生活上不逾矩犯上,從而令當地風氣有所改善,百姓都十分敬畏他。後來成都縣中豪強都不滿董和執法嚴厲,紛紛說服劉璋調董和為巴東屬國都尉,當董和要走時,下屬官吏、黎民百姓甚至老弱婦孺等數千人都相攜而出,乞求留下董和,劉璋便准董和再留任兩年。

    兩年後,董和升遷為益州郡太守。益州郡在遠離成都的南中地區,漢夷雜居,董和仍然清廉簡約,與當地的少數民族居民相處時,都能以真誠之心對待,所以南中人都愛戴、信任他。

    劉備入主益州。征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一起署理左將軍大司馬府的政務(時劉備任左將軍兼大司馬),兩人相交甚歡。董和為官二十多年,在外治理邊遠地區,在內執掌機要權衡,到死時,家中仍無多餘之財。諸葛亮對董和十分懷念,認為他辦事周到、能及時匡正自己的失誤,且將董和與自己的好友徐庶和崔州平相提並論。

    呂布根據董和在歷史上的簡歷。認為董和撫慰蠻族有道,任命董和為益州郡太守,讓他鎮撫那裡的蠻族。

    董和有一子董允,官至侍中兼尚書令,與諸葛亮、蔣琬、費禕並列為“四英”。

    董允少時與費禕在蜀中名聞遐邇。董和認為他們兩人優劣難分。有一次董允與費禕同往參加許靖之子的葬禮,董和給了他們一輛簡陋的車駕,董允覺得恥辱,因此神sè不安,但費禕卻安然自若。董和知道後,於是認為費禕的德行方面要優於董允。

    劉備立太子劉禪時,任命董允與費禕為太子舍人。後董允調任太子洗馬,而費禕調任太子庶子。劉禪即位後,董允與費禕同為黃門侍郎。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駐於漢中。 諸葛亮擔心後主劉禪年紀尚輕,缺乏辨別是非曲直的能力,又認為董允為人正直、是非分明,於是想委任他負責處理皇宮內的事務。其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郭攸之、費禕、董允之名。希望劉禪多多聽取他們的意見。不久,諸葛亮任命侍中費禕為丞相府參軍。隨從北伐;於是董允接替他擔任侍中,兼領虎賁中郎將,統率宮中宿衛親兵。

    由於侍中郭攸之性格溫順,不敢管事,只是擺設而已,因此宮中之事就完全由董允個人負責。董允處理事務為防制為主,經常敢於匡正劉禪的不當行為。劉禪經常想要選民間美女充實後宮,董允則勸劉禪不應立過多後妃,認為:“古者天子後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由於董允堅持不允許劉禪的做法,劉禪也無可奈何,此後變得更加畏懼他。當時,諸葛亮北伐在外,蔣琬負責處理丞相府政務,而董允則負責在宮中匡扶君主,共同保持蜀漢後方穩定。

    諸葛亮去世後,魏延與楊儀爭執再起,互相控告對方謀反。董允與蔣琬都保舉楊儀而質疑魏延的行動。其後尚書令蔣琬擔任了益州刺史,他上書劉禪,希望能賜費禕及董允爵位、食邑,但董允始終推辭不受。劉禪漸漸長大,寵愛宦官黃皓,黃皓更想擅權專政,董允每每正顏厲sè地匡諫劉禪,多次責備黃皓;黃皓十分懼怕董允,始終不敢為非作歹。終董允一世,黃皓之位只不過是黃門丞而已。

    董允為人恪守正直,從不高高在上,總是禮賢下士。有一次與尚書令費禕、中典軍胡濟等約定時間遊宴,車駕都已經準備好了,而郎中董恢前來拜見,董允馬上停下來接待他。董恢當時年少官微,見董允為他這個下臣而cāo勞,甚為不安,於是請求離去。董允不答應:“本來出行的目的就是與志同道合之人遊玩暢談,現在君已屈尊來見,剛要一起好好說說話,卻要舍掉此談,去參加那個宴會,這不合適。”於是便與費禕等罷駕不去遊玩了。

    西元244年,大司馬蔣琬因疾轉增劇,不能處理國事,朝廷於是任命尚書令費禕為大將軍,代理軍國大事。董允以侍中的身份兼尚書令一職,成為大將軍費禕的助手,最後在246年逝世。

    在蜀漢士民眼中,董允與諸葛亮、蔣琬、費禕並列為“四英”。董允有匡主護國之功,其去世後,接替董允的侍中陳祗為人諂媚,與中常侍黃皓逐漸把持朝政,迷惑劉禪,終於導致蜀漢滅亡,蜀漢人民都因此而追思董允。《三國志》中經常把子孫後輩的事蹟記載在父兄長輩的事蹟之後,合為一傳,如夏侯霸的事蹟就記載在其父夏侯淵之後,但董允的事蹟沒有記在其父董和之後,而是dú lì記述為一傳,在整部《三國志》中,董允是極少數能夠立傳“子不系父,可別載姓”的人物之一,足見其人之優越。

    董允現在僅有六歲。被呂布帶到洛陽,交由司馬徽、胡昭教授,跟他一同前往的還有費禕、李恢,費禕也僅有八歲,李恢亦不過十四歲。

    李恢在演義上給人留下的印象只是勸諫馬超投降劉備而已,實際上,他在平定南中時發揮的作用不亞于馬忠、呂凱,呂布在洛陽培養他一陣子以後,還要把他發回益州。讓他專門研究如何對付南中蠻族。

    李恢早年在郡裡當督郵,他的姑夫爨習是建伶的縣令,有違法的行為,李恢連坐免官。由於爨習是這一帶有勢力的豪族,太守董和就把事情壓了下來。沒有免李恢的官。了維持地方各派勢力之間的平衡,董和只好把李恢推薦給益州牧劉璋,另行任用。

    李恢在路上聽說了,劉備自葭萌返回開始進攻劉璋的消息。李恢認為劉璋一定失敗,而劉備一定能成功佔領益州,只有投劉備。因此,他不去成都而直接北上。以益州郡使者的名義,在綿竹和劉備相見,劉備十分讚賞李恢的才識,一起南下到雒城。此時西涼名將馬超。正因兵敗投靠漢中張魯,劉備為了收攬馬超這員名將,同時也為了削弱張魯的勢力,以便奪取漢中。特派李恢去完成這項重大使命。李恢到漢中去交好馬超,曉理動情。硬把馬超說服,歸順了劉備,從此,李恢遂成了政治舞臺上的知名人物。

    不久,劉璋投降,劉備領益州牧,以李恢為功曹書佐主簿。後來,有逃往的犯人誣陷李恢要謀反,執法部門將他抓捕,劉備認為李恢不會謀反,將他釋放並升為別駕從事,成為刺史的左右手。

    西元221年,劉備稱帝,是為章武元年,管領南中五郡的庲降都督鄧方逝世。劉備本有意任用李恢,但卻故意先問李恢何人可以繼任?李恢引經據史,說了一段十分得體的話:“人之才能,各有長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則臣下盡情,是以先零之役,趙充國曰‘莫若老臣’,臣竊不自揆,惟陛下察之。”既表明了他器量宏大,勇挑重擔,又說明他引征得體,修養甚高。於是劉備外放李恢為庲降都督,駐平夷縣,並兼任交州刺史。劉備取得益州政權後,南中各郡大姓據地自雄,只永昌郡太守呂凱投向劉備,其餘都不願歸順劉備,他們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暗聯孫吳。劉備以李恢領交州刺史, 是蜀漢擺出要與吳爭奪交州地盤的架勢,至此,李恢已成蜀漢獨當一面的“大員”了。

    西元223年,劉備病逝,高定、雍闓、朱褒分別在越巂、建寧、牂牁造反。蜀漢後主建興三年(西元225年)三月,經過兩年多的準備, 諸葛亮決心以武力平定南中,與李恢、馬忠會合分兵三路南進,李恢則“按道”向建寧,以搗雍闓的老巢,所謂“按道”, 即斟酌形勢選擇有利的攻取路線。李恢自平夷出軍,在昆明地區, 被數量超過一倍的建寧各縣互相糾合在一起的叛亂力量所包圍。這時敵眾我寡,又沒得到諸葛亮進軍勝敗的消息,李恢就以計謀麻痹敵人,佯稱:“官軍糧盡,正考慮退軍。我背鄉離井十多年,現在總算回故鄉來了,不打算再流浪北方,只想回來和你們共同幹,所以誠懇地把實情告訴你們,大家商量一下吧!”敵人信以為真,圍困漸次鬆懈。李恢率軍出擊,一舉擊破了敵人,追趕敵人的殘部,南至盤江,東到牂牁,與諸葛亮軍聲勢相連。

    後來,諸葛亮擊殺高定、平雍闓部曲,七擒孟獲,李恢均與之緊密呼應,追奔南北,軍功最多,封李恢為“漢興亭侯”。建興三年秋初,李恢進駐滇池縣,南中平定。隨即改益州郡為建寧郡,以李恢為太守,加安漢將軍,領交州刺史,移郡治到味縣。李恢身任統轄南中七郡的庲降都督,又直接掌握南中的中心地區建寧郡。諸葛丞相把治理南中的重任都交給李恢以後,於是年冬回師成都。

    雖然南中大姓的首要人物,都調到成都做官,但地方上的豪強,在大軍北還之後,仍有叛亂殺害守將的。李恢親自出兵征討,撲滅叛亂,並將各地豪帥遷往成都;又遷移永昌濮民數千落于建甯、雲南兩郡之間,以發展兩郡的生產,向叟、濮等族徵收耕牛、戰馬、金銀、犀革,用來補充軍資,因此當時的軍事費用並不缺乏。建興五年(227年), 諸葛亮上《出師表》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於是,帥軍北駐漢中,開始與曹魏爭衡。這種形勢的形成,與李恢完成了安定南中的戰略任務是分不開的。

    雖然李恢在歷史上平定南中功勞甚大,但他現在畢竟只有十幾歲,呂布已經等不到他成長了,呂布命諸葛亮、法正、魏延、馬岱、馬忠、王平諸位將領先安定益州,再緩圖南中。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6 12:16

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

    PS:這本《重生呂布一統三國》寫到這裡,已近尾聲,這個月底絕對收尾,因為呂布已經成功地統一了歷史上魏蜀吳三國的疆土,內戰結束了,常歡樂本來想花大篇幅詳細寫一下討伐四夷的戰爭,可現在成績如此慘澹,沒有繼續寫下去的情緒了,只能以內戰結束做結尾,討伐四夷平定倭國、高句麗之類的戰爭當然還會寫,只是潦草了一點。

    請各位移駕到常歡樂的新書《超級曖昧高手》,

    呂布將注意力放在益州一個世家大族身上,這個世家大族對歷史上蜀漢政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個世家大族的兩代人都曾經位列蜀漢政權的中高層,它是和董家、吳家並稱的費家小說章節 。

    費家有兩個人,是呂布屬意很久的,一個是費觀,一個是費觀的族子費禕。這兩個人在演義上曇花一現,在歷史上確有濃墨重彩的表現,值得一敘。

    費觀,字賓伯,江夏鄳縣人,他的家族為江夏大族,與劉焉家族世代交好,費觀族姑嫁予劉焉為正妻,為劉焉生下四子,而劉焉的兒子劉璋也將妹妹嫁予費觀,所以費觀既是劉璋表弟,又是劉璋妹夫,其胞兄字伯仁,被劉璋遣使迎入蜀中,而日後名震天下的“蜀漢四相”之一的費禕正是費觀族子。

    建安十八年,二十余歲的費觀作為李嚴軍參軍,與李嚴一同據守成都最後一道屏障綿竹,抵抗劉備,後劉備軍至,費觀與李嚴俱降。

    劉備既定益州,任命費觀擔任裨將軍,後又升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鎮守益州東南。建興元年,後主即位,加費觀都亭侯,升為振威將軍。

    費觀有才略,辦事精明強幹,他的文才武略為士人所歎息。為官條理清晰,剛直又擅長辯論,且時常用錢財資助施與他人,既有義氣又有原則,很受人親信。都護李嚴性格矜持高傲,護軍輔匡等人年齡與職位都僅略次於李嚴,但李嚴卻不屑與他們親近,而費觀小李嚴二十餘歲,卻與李嚴交往親近的就像同輩人一樣。建興初卒。年僅三十七,為時人所歎息。

    呂布命人斬殺劉璋,跟劉璋家族世代姻親的費家本來應該跟呂布勢不兩立的,但費家的選擇是很理性的,他們在歷史上選擇了劉備背棄了劉璋,這一世也不例外,在費觀胞兄費伯仁的帶領下,費家歸順了呂布。背棄了劉璋。

    費觀歷史上的表現雖然可圈可點,但他現在畢竟只有六歲。跟他的族內侄子費禕年歲差不多,都被呂布送往洛陽,既有培養之意,也有牽絆蜀中世家豪族費家之意。

    費禕,字文偉,少時喪父。跟隨族父費伯仁生活。伯仁之姑,正是益州牧劉璋之母。劉璋遣使迎接費伯仁,費伯仁便帶著族弟費觀、族子費禕遊學入蜀。後來劉備平定蜀中,費禕便留在益土,並與南郡人董允齊名。其時許靖喪子。董允與費禕正要一起到功出席葬禮。董允向其父董和請求車駕,董和便遣一乘開後鹿車給二人。董允見此,面有難色,費禕卻從容走前先上鹿車。及至喪所時,諸葛亮及國中諸貴人均已齊集,而備有車乘的人甚少,董允神色猶未泰,而費禕卻晏然自若。駕車人回來後,董和問及備細,知其如此,於是向兒子道:“我常常以為你跟文偉之間的優劣未可分別,但從今以後,我對這個問題不再有疑惑了。”

    蜀昭烈帝章武元年,劉備立太子時,費禕與董允俱為太子舍人,遷庶子。劉禪繼位後,以費禕為黃門侍郎。

    蜀後主建興三年,丞相諸葛亮征討南中而還時,朝中眾官數十裡設道迎逢,這些官員的年位多在費禕之上,而諸葛亮卻特請費禕同載,由是眾人對費禕莫不改變其看待。

    諸葛亮以剛從南歸之由,遣費禕為昭信校尉,出使東吳以通款好。在招待宴上,孫權為人性既滑稽,向費禕嘲啁無方,而諸葛恪、羊茞等吳臣以才博果辯,也紛紛論難,辭鋒不絕,而費禕以順暢的言辭及篤信的義理,據真理以作答辯,終不為所屈。酒酣時,費禕與諸葛恪相對嘲難,言及吳、蜀。費禕問道:“蜀字雲何?”諸葛恪便道:“有水者濁,無水者蜀。橫目苟身,蟲入其腹。”費禕複問:“吳字雲何?”諸葛恪道:“無口者天,有口者吳,下臨滄海,天子帝都。”

    孫權曾大醉問費禕道:“楊儀、魏延,皆為牧豎小人。二人雖常有鳴吠之益於時務,但既已任之,其勢必不得為輕,若一朝無諸葛亮,二人必為禍亂矣。你們這樣糊塗,不知防慮於此,如何為將來打算呢?”費禕愕然不能即答。其時襄陽人董恢以宣信中郎副費禕使吳,於是看著費禕說:“可速指楊儀、魏延之不協純起於私忿而已,二人並無黥布、韓信等難禦之心。如今正要掃除強賊,混一國內,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若果舍此不任,輒爾防其後患,那不就等於害怕風波而廢其舟楫嗎?這並非長計。”孫權方才大笑而樂。

    孫權對費禕甚表器重,向費禕道:“先生是天下之淑德,將來必成為蜀朝的股肱重臣,恐怕不能常來東吳了。”孫權以手中常所執寶刀贈予費禕,費禕答道:“臣不才,何堪當明公之任命?然而刀是用以討不庭、禁暴亂之物,但願大王可以勉建功業,同扶漢室,如此則臣雖暗弱,也不負這次東顧貴國之行。”

    蜀後主建興八年,費禕轉為中護軍,後又為司馬。當時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互相憎惡對方,每次並坐皆爭論,魏延常舉刀刃指向楊儀作威嚇,楊儀則泣涕橫集。費禕常介入二人坐間,為他們諫喻分別,以釋其意,因此諸葛亮在世之時,可以各盡魏延、楊儀之所用者,全賴費禕從中匡救之力。

    蜀後主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病故,密與費禕、長史楊儀、護軍薑維等安排身歿之後退軍的節度,令魏延斷後,薑維次之;若魏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死後,軍中秘不發喪。楊儀便使費禕往揣魏延之意。魏延道:“丞相雖亡,我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都入葬,我自當率領諸軍擊賊,豈何以一人之死而廢天下之事呢?而且我魏延是甚麼人,會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嗎!”便與費禕共作行留部分,令費禕與他手書連名,告下諸將。費禕知其不妙,便訛道:“我當為君回去勸解楊長史。長史是文吏,甚少管知軍事,他必不違命。”於是出門馳馬而去,魏延尋悔,但已追之不及了。

    諸葛亮死後,費禕為後軍師。初時,楊儀為先主劉備的尚書,而蔣琬為尚書郎。後來雖然俱為丞相參軍長史,然而楊儀每次從行。都身當軍中的勞事劇務,又自以年宦先於琬,才能亦逾於琬,於是怨憤形於聲色,歎吒之音發於五內。當時人們畏其言語不節制,莫敢相從。惟有後軍師費禕前往加以慰省。楊儀常對費禕訴恨,前後云云數遍,又向費禕道:“往者丞相亡沒之際,我若舉軍以降魏,處世會當落得如此境地嗎!這實在令人追悔不可複及。”費禕乃密表其言於上。十三年。楊儀被廢為庶民,徙漢嘉郡。楊儀至徙所,又上書誹謗,辭指激切,朝廷於下郡收押楊儀。結果楊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不久,費禕代蔣琬為尚書令。于時舉國多事,公務煩猥,而費禕識悟過人,每次省讀書記,舉目稍視,已能究知其意旨,其速度數倍於人,而且過目不忘。費禕常於早上聽知政事,其間接納賓客,飲食嬉戲,加之博弈,每每能夠盡賓客之歡,而不廢自身大事。後來董允代費禕為尚書令,欲效法費禕之所行,但在旬日之中,事情多所愆滯。董允不得不歎道:“人的才力竟可相去若此之遠,此實非我之所能及啊!我聽事終日,卻猶覺沒有餘暇可處。”

    蜀後主延熙六年冬十一月,費禕遷大將軍,錄尚書事。

    蜀後主延熙七年春閏月,魏大將軍曹爽、夏侯玄等兵向漢中,鎮北大將軍王平拒守興勢之圍。費禕便留鎮南大將軍馬忠於成都,平尚書事,自己則督諸軍往興勢赴救,率眾禦魏。光祿大夫來敏至費住所禕許別,求共對圍棋。其時軍中籌備嚴駕,紛紛營營,而費禕與來敏留意對戲,面無厭倦之色。來敏便道:“我只是聊觀試君而已!君信可人,必能對付賊者。”費禕至興勢,果然立退敵軍,封成鄉侯。秋九月,還成都。後來司馬懿之誅曹爽,費禕曾設《甲乙論》評其是非。

    費禕雅性謙素,家不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

    蜀後主延熙十六年春正月,漢壽舉行歲首大會,魏降人郭循亦在坐。其時費禕歡飲沉醉,不及戒備,結果為郭循親手持刃所害身死,追諡曰敬侯。憮戎將軍張嶷,初見費禕恣性泛愛,過於待信新附,張嶷曾致書戒之道:“昔日岑彭(東漢初名將)率師,來歙(東漢初名臣)杖節,然皆見害于刺客,如今明將軍位尊權重,應宜鑒知前事,稍為警惕。”然而費禕終為郭循所害。

    費禕被刺殺,最大受益者並不是曹魏,而是薑維,因為費禕輔政其間,薑維自以通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計畫引西北諸羌、胡以為羽翼,並指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之。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費禕向薑維說:“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是我等呢!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業等待有能者去繼承,不要以為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果不如其志,悔之無及。”費禕死後,薑維不但從衛將軍升為大將軍,還可以隨心所欲地發動北伐,他北伐九次,皆無功而返,勞民傷財,不過確實也在實踐了他師父諸葛亮的遺願,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cheninda1234567

LV:5 騎士

追蹤
  • 160

    主題

  • 13719

    回文

  • 19

    粉絲

潛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