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作者:常歡樂 (已完成)

   
cheninda1234567 2012-6-26 19:32:3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64 1571432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6 12:17

第841章 天文學家周群

    呂布本來一直認為費詩也是費家的一員,可能是費觀的哥哥費伯仁,真正見面一聊,呂布才知道費詩跟費觀只是同姓並不同族,費詩字公舉,犍為南安人,從籍貫便可判斷出來,他和從荊州江夏來的世家子弟費觀、費禕並不是同族。

    劉璋治理益州時,費詩被任為綿竹令,劉璋與劉備決裂,劉備進攻綿竹,費詩率先舉城投降小說章節 。劉備領益州牧,以費詩為督軍從事,後轉為牂牁太守,再為州前部司馬。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派費詩拜關羽為前將軍,但關羽知道黃忠為後將軍,與他同位,關羽怒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費詩對關羽說:“建立王業的人,都不是只用一人。當年蕭何、曹參與漢高祖少小而為舊親,而陳平、韓信亡命逃來在後,但論到其班列,韓信居於最上,而未聽過蕭何、曹參因此而怨恨。現今漢中王以一時的功勞,提升黃忠,但說到意義的輕重,豈會與君侯關羽相提並論呢!而且王與君侯,有如一體,一起憂戚,禍福同享,我認為君侯你,不宜計算官號的高低,爵祿的多少而在意。我只是一介的使節,奉命辦事的人,君侯如不受拜,那我便歸還,但比較一下此舉動的確甚為可惜,恐怕而後會有悔恨呀!”關羽有所感悟,便立即受拜。

    後來,群臣議論想推舉劉備登基為皇,費詩上疏道:“殿下因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所以寄居萬里之遠的他鄉,集合士眾。率軍討賊。現今大敵未戰勝,而先自立,恐怕人心疑惑。昔漢高祖與楚盟約,先破秦的人為王。後攻佔咸陽,獲得子嬰,仍然推讓不作王。何況今天殿下還未出門庭,便想自立呢!愚臣誠心認為殿下不可取。”劉備大為不滿,以不順從旨意為名,降費詩為永昌從事。

    後來費詩隨諸葛亮南征,勝利後回至漢陽縣,降人李鴻來拜會諸葛亮。諸葛亮接見李鴻,當時蔣琬和費詩都在坐。李鴻說:“當日孟達在許都,剛巧見到王沖從南來降,來說孟達投降後的事。他說明公心恨切齒,想誅殺孟達的妻兒,幸好先主沒有聽從。不過孟達說:‘諸葛亮做事有先後次序,終不會這樣做。’所以都不信王沖之言,今託付於明公,不有複求了。”諸葛亮對蔣琬、費詩說:“歸還後便與子度(孟達)書信問候。”但費詩卻認為:“孟達這個小子,當日為聲名而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復的人,不足以我們書信給他呀!”諸葛亮默然不答。

    不過。諸葛亮仍想引誘孟達以作外援,方便北伐,竟然與孟達書信,而孟達得到諸葛亮書信後,開始謀求對策,叛魏投蜀。不過魏大將司馬懿卻早已料到。用極快的時間擊敗孟達。諸葛亮亦因孟達無款誠的心,所以不救助他。後來,蔣琬執政,任費詩為諫議大夫,這個位置很適合費詩。可惜沒當上幾年,就死了。

    呂布跟費詩交流過,發現此人言談便給而且秉性剛直,便任命他為諫議大夫。

    呂布隨後又面見了兩個有歷史污點的人物,一個是彭羕,一個是楊儀。

    彭羕字永年,性情非常高傲,瞧不起大多數人,因此和同僚的關係搞的很僵,不論同僚還是上司的優點缺點他都隨意的胡言亂語,激起了民憤,大家一起去劉璋處告狀,所謂眾怒難犯,於是彭羕遂被髡鉗為徒隸。從他這段經歷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善於團結周圍的同僚,性格上有明顯的缺陷。

    此時劉備入蜀,彭羕想投靠劉備,於是去見龐統。龐統和他會面後很欣賞他,而法正亦很清楚彭羕,於是二人共同向劉備推薦彭羕。劉備多次命令彭羕傳遞軍情和指示給諸將,表現都十分滿意,日漸被賞識。劉備入主益州,領益州牧後就任命他為治州從事。

    諸葛亮對他禮待但心中並不喜歡他,多次密告劉備,說彭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劉備見諸葛亮這樣說,另外又觀察他行事,決定稍為疏遠他,於是貶他為江陽太守。彭羕見將被派往外地,心感不悅,與馬超見面時又曾對他說“老革荒悖,可複道邪!”“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馬超聽後大驚,彭羕走後以他的說話告發彭羕,彭羕於是被收監下獄。

    呂布跟他詳聊後,發現此人跟廖立很像,他們的野心比他們的才華要大卻又沒有氣度,這樣的人才若是放在高位,對國家沒有什麼好處,卻也愛惜他的才華,便勸諫了他幾句,任命他做益州主簿,想考驗他一番,誰知道這傢伙到任後,沒過多久時間,就跟現在正在南蠻的司馬懿勾搭上了,彭羕攜帶益州的一些錢糧機密文件,潛逃到南蠻。

    呂布懶得理會這樣一個跳樑小丑,讓法正派軍情司特工潛入南蠻試圖刺殺之,因司馬懿防守嚴密,軍情司特工一直沒有得手,看來也只有諸葛亮統領大軍攻入南蠻,才能斬殺彭羕。

    呂布又會見了楊儀。

    歷史上,楊儀為荊州刺史傅群之主簿,不久背傅群而投襄陽太守關羽。關羽命楊儀為功曹,遣往蜀中見劉備。劉備與楊儀共論軍國計策,政治得失,甚為欣悅,因此辟楊儀為左將軍兵曹掾,後丞相諸葛亮以楊儀為參軍署府事。建興八年楊儀遷長史,加綏軍將軍。諸葛亮數次出軍,楊儀常為其規畫分部,籌度糧穀,處事極捷。因此一應軍戎節度,皆由楊儀取辦。前軍師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性格矜高,當時軍中眾人皆避而下之,唯獨楊儀肯不假借于魏延,魏延因此忿怒,二人勢如水火。不久諸葛亮病卒,楊儀等部領全師還朝,又誅魏延。楊儀自以為功勳至大。當代諸葛亮秉持朝政,但諸葛亮遺意在蔣琬。楊儀回都,拜為中軍師,並無實際統領,但止從容無事而已。楊儀深深不忿,常發怨言。後軍師費禕以其言密奏後主。楊儀被廢為庶民,徙漢嘉郡。楊儀至徙處,又上書誹謗,辭指激切,朝廷於下郡收押楊儀。結果楊儀自殺,妻子還蜀。

    呂布發現楊儀個性中的不沉穩,也把他放在下面鍛煉,誰知道這傢伙也被司馬懿拉攏過去。

    現在司馬懿控制了南蠻和青羌,從南邊和西邊侵擾益州。麾下沒有像樣的武將,卻有廖立、彭羕、楊儀這樣的謀略人才,雖然都是一流末將近二流的水準,搞起來破壞卻很在行,呂布擔心諸葛亮、法正兩人無法應付,便又從洛陽調來龐統,以諸葛亮、法正、龐統三人的能耐,再有魏延、馬岱、馬忠、張嶷、王平、吳懿、嚴顏這些將領。再有整個大漢作為諸葛亮的後盾,呂布相信諸葛亮一定能把司馬懿打敗。

    呂布後來乾脆把張任、黃權也調回川蜀。他就是要用川人來保衛本土,抗擊南蠻、青羌的侵擾。

    呂布隨後又在成都接見了一個特別的人才,著名的天文學家周群。

    周群的父親周舒、兒子周巨,他們祖孫三代,皆為天文學家。周群在住宅庭院中建樓觀測天象,令家人日夜輪值樓上。若有異常現象,立即告知周群,他便親自上樓觀測記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群積累了大量觀測資料。然後以此來做個預言,且這些大多都有被實現,207年周群占星預言劉表將死及喪失領土,208年果然劉表病死,曹操攻下荊州。212年周群占星預言西方諸侯將喪失領土,214年韓遂失涼州,劉璋失益州,216年張魯失漢中。

    劉璋在掌管益州時,邀請他擔任師友從事一職,接著劉備佔領益州時,將周群改任為署理儒林校尉。

    在劉備要攻佔漢中之前,事先請教周群結果,周群回答能得到土地,但得不到人民,如只出部份軍隊,則會出師不利。同時,在場的占星家張裕也說不能攻擊漢中,會出師不利。結果果然,曹操撤出漢中把所有百姓都帶走了,劉備只得到土地,沒有得到人民,劉備隨後指派吳蘭、雷銅攻打武都,都全軍覆沒,於是推舉周群為茂才。

    周群除長於望雲測天之外,還繼承了落下閎的天文曆算之術,精于“推步”,被蜀人稱為“後賢”(“前賢”為落下閎)。

    呂布自從穿越過來,見識過於吉、左慈,他開始不相信他在二十世紀接受過的一些教育,既然那些灌輸某些教育的官僚連王林那樣的騙子都可以待若上賓,那些思想理論豈不是也是狗屁,所以呂布相信于吉、左慈、周群他們各自領域的理論,大自然界總有一些東西以現在的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何況三國時期,神秘的東西更多,既然周群在歷史上預測的那麼準確,呂布便讓他給自己預測。

    周群卻驚慌地發現,他預測不出呂布的任何未來,也預測不出呂布身邊那些親信武將謀士的命運未來。他跪下請罪,呂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沒有怪罪周群,讓他繼續探查天文,並介紹他和司馬徽、沮授、諸葛亮等善於觀察天文的人物認識,呂布鼓勵他們做好天文科普工作。

    呂布用自己在二十一世紀學到的簡單的天文知識給他們做了一下演講,簡單的宇宙、銀河系、太陽系、九大行星、太陽、月亮、地球的關係,讓他們都歎為觀止,之前的天文常識發生顛覆性的改變,但因為他們有基礎,更有興趣,還有呂布通過改良玻璃而逐步實現出來的天文望遠鏡粗陋版,大漢的天文學發展迅猛,呂布發現,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水準超過三世紀太多了,呂布這樣一個什麼都通什麼都稀鬆的水貨來到西元三世紀的漢末時空,對任何學科做一番講述,就能引發那一門科學的狂飆發展。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7 11:26
第842章 登基稱帝上

    當呂布繼續在全國各地巡遊,削弱保皇黨勢力時,京城裡傳來消息,少帝劉辨服用藥物過度,駕崩。

    呂布趕緊領兵回歸洛陽,此時全國各地稍微有些勢力的漢室宗親全被呂布派人以劉辨的名義清除乾淨,能夠繼承劉辨皇位的只有呂布和皇后唐妍的私生子劉熙。

    是順理成章地讓劉熙推上皇位,自己做攝政王呢,還是自己乾脆黃袍加身自立為皇呢?

    把私生子或疑似私生子推上皇位的例子,莫過於呂不韋、多爾袞,這兩個人都沒有好下場,他們悲催的下場讓呂布驚醒,不能因為照顧少數人的觀感而放棄皇位,權力會迷失心智,自己若是把皇位交給劉熙,等他羽翼已豐,到時父子之間定然決裂,就像李淵、李世民,李隆基和他兒子一樣,呂布不想重蹈他們的覆轍。

    再看黃袍加身謀朝篡位,王莽當時是成功的只是因為改革不利所以最後功敗垂成,還有曹丕、司馬炎、楊堅、趙匡胤乃至於袁世凱沒有稱帝之前,這些人的成功經歷告訴呂布,只有狠下心篡位奪權,自己完全掌控權力,才能保證自己這一代的利益以及千秋萬代的功名,不然像曹操那樣顧忌名聲最後反倒落了千古駡名。

    呂布沒有在第一時間稱帝,他先讓孔融安排了劉辨的喪禮,是按照漢靈帝的規格一樣照搬,呂布作為萬年公主劉言的駙馬,也參與喪禮。

    喪禮過後。全國各地擁戴呂布登基稱帝的表文絡繹不絕傳到洛陽,所有手握重兵的武將、所有商會、所有學校、所有農會、所有工會、所有教會、大部分文官、大部分世家人物、大部分商賈全都獻上了勸進文,各大報紙長篇累牘地回顧著呂布這三十八年人生中對大漢的貢獻,絕大部分大漢民眾都深切地感受到,沒有呂布。就沒有他們現在富足安穩且蒸蒸日上的生活。

    呂布召開內閣擴大會議,把所有保皇黨的骨幹人物都召集在一起,鄭玄、孔融都懷疑這些勸進文是呂布提前授意的,呂布笑而不語,由田豐提議,舉行全民公決。是該讓劉熙稱帝,還是讓呂布稱帝。

    全民公決的結果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贊同呂布稱帝,四千五百萬大漢子民裡只有四萬多人贊同劉熙稱帝,極少數自然要服從絕大多數。

    早在幾個月前,呂布就組織了周群、沮授、司馬徽等人確定了陽曆。他選擇西元202年的元月一號登基稱帝,便在這一天順勢推出了稱為華曆的陽曆紀年,從此之後徹底廢除年號紀年的制度,改變了換個皇帝或皇帝在任期間遇到個什麼屁事就搞出許多年號純屬折騰老百姓的瞎逼做法,從此之後,陽曆和陰曆並行,陽曆作為官方紀年。記錄歷史、確定軍國大事,陰曆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確定年度的節日、假期。

    呂布還廢除了往昔的天干地支紀年法,同時在心中也廢除了那個西元紀年(西元紀年),洋鬼子的救世主對於中國人算個屁,那個年代以那個紀年為准是為了與世界接軌,如今的呂布君臨天下,世界看東方,東方看中國,所以呂布搬出了黃帝紀年法。之所以用黃帝紀年,究其原因是盤古、華胥、伏羲、女媧這四神誕生時人間人煙稀少並未構成社會也沒有形成原始中國。中國的雛形是從黃帝開始,本來黃帝紀元等於西元紀元+2698(年),呂布為了自己計算方便,同時因為西元紀年的演算法本來就是一群僧侶拍著腦門瞎編的,呂布也把黃帝紀年算成西元紀年加2798年。這樣一來,呂布創立新中華帝國這一年是黃帝3001年,為了簡便日後的紀念方式,呂布還創立了一個名為“華元”的紀年方式,從新帝國開始這一年算起,黃帝開闢那一年就算做華元前3000年。

    呂布不想被後世稱他的皇朝為“後漢”,所以廢除了原來的國號“漢”,改國號為“中華”,稱為“中華帝國”,簡稱中國,中華帝國的紀年是華元,以西元202年的1月1日作為華元1年,此前稱為華元前。

    呂布繼續選擇洛陽為中華帝國的首都。

    在登基之初,呂布召開了第一次朝會,商議新朝各項制度。

    這次朝會又名御前會議,以後制定國策和其他各項重大決定都要通過御前會議的決策。參加御前會議的人員的有三公九卿、政務院六部尚書、軍務院六部都督、禦史台、情報總署、通天教總部的主要官員,從這裡面挑出十個人,組成了十人內閣,做為呂布的顧問團隊,協助呂布處理一些平常的奏章和不是太過急切的國家大事,類似于後世明朝的內閣制度。

    關於徵集國旗、國徽、國樂、紀年的意見稿已經提前半年發放到各地,就彙集上來的設計稿樣經過御前會議的篩選,再經由呂布的敲定,自此頒佈下去。

    國旗為金龍紅旗,金龍象徵著皇權至上,而紅旗既象徵著鐵血征戰四方的決心,也象徵著華族百姓們在皇帝呂布的帶領下日子會紅火火地興旺下去,國運也會宏盛下去。

    國徽的中間是一輪紅日照耀下的中華門,國徽的邊緣則是祥雲環繞,象徵著國勢升騰。

    國歌是《梅花》:“梅花梅花滿天下,愈冷它愈開花,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看啊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冰雪風雨它都不怕,它是我的國花。”

    呂布曾經想過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但轉念一想,現在的大漢民眾並不像後世的華夏子民遭遇倭寇入侵,所以他們無法感同身受,倒不如用梅花詠志並勵志。

    “梅花滿天下”和“遍地開了梅花,有土地就有它”,代表了呂布及大漢軍民為了大漢子孫萬代而努力擴展自己的生存空間的壯志。

    而作為新的軍歌,則是《詩經.秦風》裡的《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這是一首廣泛流傳的軍歌,歷朝歷代都有軍隊把它當做軍歌,呂布以為這首軍歌不錯,可以繼續保留下去。

    統一全國語言文字,逐步推行簡體字和普通話,普通話以洛陽話為標準音。洛陽話原是東周通用全國的雅言,《詩經》的語言就是雅言,孔子講學用的就是雅言,而不是魯國方言,孔子成為推廣民族共同語的先驅。魏晉南北朝時,以洛陽語音為標準的“通語”從中原傳向北方和江左一帶。隋煬帝楊廣以洛陽為首都,把數萬戶富商大賈從全國各地遷徙到洛陽,推廣以洛陽為代表的正音和正語。唐朝時,洛陽話被看作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唐代科舉時賦詩作文也提出了語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從魏晉南北朝流傳下來的以洛陽語音為標準音的《切韻》的規範。洛陽話和汴京話十分接近,兩地流傳的語音被稱為“中原雅音”,“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

    天下暫設十五州和五直轄府,司州為第一州,五直轄府為中京洛陽府、東京開封府、西京長安府、北京鄴城府、祖京九原府,以後會設置二十州(一百個郡)和十直轄府。

    一個月後,登基大典籌備完畢,除各個遠征軍的副將留在駐地外,其他大將都陸續趕到洛陽,參加主公呂布的登基大典,並在大典後接受封賞。洛陽府周邊各道駐軍精銳也選拔出五萬人,跟呂布親率的近衛軍一起十萬人參加登基大典的閱兵式。

    這一年,黃元3001年,華元一年,也就是西元二零一年,這一年的一月一日,中華帝國隆重舉行了開國大典。

    皇城南門中華門上雕樑畫棟,上千把黃龍旗和麒麟旗飛舞;中華門前的校場上十萬精銳之師身著最新戰袍手持最新武器,氣勢雄壯,威武不凡。更遠處,是數以百萬計的洛陽府以及周邊司州、長安府、開封府的百姓們前來觀禮。

    中華門城樓上上百位通天教教士齊聲喝道:“陛下駕到!”

    在百萬軍民“萬歲!萬歲!萬歲”的巨浪歡呼聲中,呂布一身金黃滾龍袍,威風凜凜地莊嚴肅穆地走出中華門,沿著臨時鋪就的長長漢白玉階梯向中華門城樓走去。

    呂布身後跟隨的是以高順、張遼、黃忠、趙雲、董昭、田豐、沮授、郭嘉為首的上千名文武重臣,人人也都是換上了嶄新的朝服,精神抖擻地,一臉喜悅地跟隨在後!

    須臾,呂布到了中華門城樓最頂端的加冕臺上轉身面向南方,文武群臣分立兩旁。

    登基大典司儀左慈大聲道:“登基大典現在開始!”由於參加大典的上千名通天教教士一起運功,再配合呂布發明的揚聲器,將聲音傳播到整個洛陽城,甚至更遠。

    中華城樓的鼓樂臺上,禁衛軍樂隊吹起呂布譜就的國樂,樂曲激動人心,將全城氣氛調到最高。 本帖最後由 w23164598 於 2013-8-29 00:05 編輯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8 00:35
第843章 削弱保皇黨

    PS:呂布的對手只剩下一個司馬懿還在折騰,諸葛亮等著他,所以呂布準備做些什麼呢?推薦常歡樂的新書《超級曖昧高手》,別被書名給忽悠了,書裡面不只是泡妞曖昧,有很內涵的東西待你們發掘。

    環顧大漢四周,呂布在東北佈置了太史慈、於禁、田疇對付高句麗、三韓,在西北佈置了皇甫嵩、田豫、麹義、牽招對付西部鮮卑,在涼州佈置了馬騰、朱靈對付羌族,在揚州佈置了陸遜、賀齊對付山越,在荊州、揚州交界佈置了黃蓋對付武陵蠻,在益州佈置了諸葛亮、法正、龐統、魏延、馬岱、馬忠、張嶷團隊對付南蠻和青羌,在交州還佈置了孫策、魯肅對付當地蠻夷,呂布給他們的時間表分別是五年到十年,必須要清除當地的蠻夷並實現漢化小說章節 。

    未來十年裡,呂布想把現在大漢的疆域推廣到歷史上漢人曾經佔領過的所有地盤。

    在益州西北部,靠近涼州的地界,活躍著一支民族,氐,風俗雖然與羌族相似,不過較善於農耕,勇猛善戰,西元二二一年,馬超舉兵叛亂對抗曹操之際,氐族中的興國氐與百頃氐等部族,也加入了馬超的行列。三國時代後,由於氐族居住地介於魏蜀兩國邊界,因此時常被捲入兩國之間的戰火。到了西元三o四年時,氐族的酋長李雄便趁著西晉內亂之際,發兵攻打成都進而稱帝,建立了所謂成漢。李雄並以劉禪的曾孫劉玄為安樂公,繼任劉禪的爵位。

    西晉初年,關中氐﹑羌漸為編戶,賦役繁苛,常激起反抗。而地方官吏。幹賞啖利,妄加討戮。晉惠帝時,晉室分裂,諸王作亂,元康六年(296),雍﹑秦二州氐羌奮起反晉。立氐人齊萬年為帝,西北震動。氐羌直逼長安,至元康九年(299)齊萬年被俘,堅持兩年半而敗。然而晉朝也受到嚴重打擊,不久即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十六國中,氐族貴族曾建立前秦與後涼。

    晉永和六年(350),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氐帥蒲洪稱三秦王,改姓苻氏。不久遇刺死,子健嗣。趁後趙既滅。冉魏大亂,苻健進據長安,於永和七年(351)稱天王,國號秦,次年稱帝,是為前秦。至苻堅繼位,任用漢人王猛,先後滅前燕。克晉漢中,取成都。又滅拓跋氏代,滅前涼,平西域諸國,一度統一了中國北部,成為十六國中疆域最大者。晉太元八年(383),苻堅大舉攻東晉。結果慘敗于淝水,太元十年(385)被羌酋姚萇所殺,前秦基本上瓦解。

    淝水之戰前一年,苻堅遣驃騎將軍略陽氐人呂光平西域。苻堅慘敗于淝水之次年,呂光已平西域30余國。歸而據涼州,都姑臧(今甘肅武威),先稱酒泉公,繼稱三河王,晉太元二十一年(396)進號天王,國號涼,史稱後涼。傳兩代,西元403年滅于後秦。

    此外,在今甘肅南部和四川西北部還有另一個氐族政權──仇池。自漢獻帝建安中,氐帥楊駒徙居於仇池(以來,其後裔一直是這一帶氐族的統治者。晉元康六年(296)氐酋楊茂搜率部于仇池稱王,其後裔雖多次遷徙,並更易其名稱,但始終領有這一區域,最後為隋文帝所滅,共傳衍286年;若從楊駒計算,有近400年的歷史。

    呂布命馬超領兩萬人馬鎮守武都郡,對付氐族,拉攏興國氐、百頃氐等親善部落,對付仇池楊氏等跟大漢不睦的部落,考慮馬超勇猛有餘而智略不足,呂布又命蘇則為其參軍,實行十年滅氐的戰略。

    呂布帶張飛、黃忠、趙雲、顏良、文醜以及主力人馬返回洛陽,凡益州籍或頻臨益州的荊州士卒全都留給了諸葛亮,此外還把大部分益州籍或荊州籍的文武將官留給了諸葛亮,呂布希望諸葛亮能在十年內徹底平定南蠻和青羌,最好是在五年內完成。

    黃忠領大部人馬返回洛陽,呂布則領張飛、趙雲、顏良、文醜,在白馬義從、麒麟衛的保護下,來到長安城外朱儁的軍營裡,當場解除了朱儁的兵權,並請來少帝劉辨的聖旨,封朱儁為司空,並封為樂浪郡公,讓朱儁領一百侍衛,到洛陽朝廷就任,呂布讓張飛統領朱儁的兩萬人馬,張飛感激涕零,宣誓效忠。

    隨後呂布一行人從直道風馳電掣般,到達朔州皇甫嵩的軍營,解除了皇甫嵩的軍權,假借劉辨的聖旨,封皇甫嵩為太尉,並封為酒泉郡公,讓皇甫嵩領一百侍衛,前去洛陽朝廷任職,皇甫嵩的人馬分別由顏良、文醜二人統領,朔州的所有人馬都交給田豫統領,顏良在他麾下聽用,在三年內徹底平定西部鮮卑。

    麹義、文醜將兩萬人馬前去西域玉門關換回馬騰,馬騰調往朝廷就任衛尉之職位,麹義就任西域將軍,呂布給麹義五年的時間,讓他把大漢的旗幟插在阿爾泰山上,西域都護府改成新州。

    呂布對朝廷的銳意改革,大司馬府成為最高權力機構,內閣六部成為最高權力執行機關,但之前的三公九卿並非都成了擺設,而是轉型成為監督者,太尉監督兵部、刑部,司空監督戶部、工部,司徒監督吏部、禮部,同時三公還管九卿,廷尉、光祿勳、衛尉三卿並太尉所部;太僕、太常、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九卿多進為三公。

    九卿全部留存,太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光祿勳,掌管宮殿警衛;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太僕,掌管宮廷禦馬和國家馬政;廷尉,掌管司法審判;大鴻臚,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大司農,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少府,負責皇家財政及官府手工業。這裡面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大鴻臚、宗正的基本權利不變。廷尉的部分權力下放到刑部,大司農的財政收支權力放到戶部,少府的官府手工業放到工部,改革的方向是儘量讓六部九卿的權力平均化。

    呂布以他個人在軍隊的崇高威望,親自前往皇甫嵩、朱儁等保皇黨的軍營裡,將皇甫嵩、朱儁等人明升暗降。調往朝廷,軍權全部交還給呂布的親信嫡系,那個曾經到過皇甫嵩、朱儁軍營裡進行說服的伊籍被軍情司特工擒獲,他並沒有完成任務,因為此時的皇甫嵩、朱儁已經老邁,他們十年前都不敢反抗董卓,現在更不敢反抗呂布,而且呂布給他們開出來的條件非常豐厚,他們寧願擁護呂布改朝換代。也不願再為那個名存實亡的劉漢皇室效命。

    伊籍拒不投降,被當場處死,跟他有同樣宿命的有陳群,陳群去青羌路上被軍情司特工跟上,押到呂布面前,呂布惱恨他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根本沒給陳群任何求饒請降的機會,當場就命人把他斬殺。陳群臨死時非常後悔,他想起了十年前呂布親自到潁川書院的情景。那個時候呂布降尊紆貴,想請他為治中,他卻鼠目寸光,看不出呂布的能耐,拒絕了呂布的征辟,現在呂布麾下文臣如雲。自然不稀罕他這樣一個世家子弟,陳群追悔莫及,卻也晚了。

    呂布為了拉攏全社會各個階層的支持,頒佈了兩條法令,第一個是建立初步的社會保障制度。每個人從十五歲開始繳納個人養老保障金,五十歲以後開始不用繳納任何稅收,就可以領取養老金,養老金是根據之前繳納的金額以及領取時的物價水準來決定的,絕對不會出現物價膨脹十倍而養老金還跟原來的一樣。若五十歲之前病故、戰死,之前繳納的養老金雙倍奉還給直系親屬,絕對不會出現吞沒養老金的情況。

    更重要的一點是,養老保障絕對不會出現官民差距,不會有雙軌制,都是根據每個人繳納的多少以及開始領取時的物價水準來決定的,不會出現官僚不繳而可以數倍領取的極端不公平的情況。

    所有的養老金都由統一的社會保險基金來負責運營,呂布將天下最好的經營人才去運行這些基金,保證每年的利潤率都能跑得過物價的膨脹,而且會有更大的盈餘,社會保險基金每年的營收盈利情況都會公佈給天下人,不會出現暗箱操作的情況。

    呂布絕對不容許自己統治的朝廷出現那些曾經被他痛恨的無恥行徑,不欺騙民眾、不坑害民眾、不侮辱民眾智商是呂布的統治底線。

    當呂布確認了自己的統治是牢固的,他頒佈了另外一條法令,廢奴令,之前沒有罪行的大漢籍的奴役僕人都全部轉為自由民,跟雇主之間是雇傭關係而不再是奴役關係,雇主、雇工之間雙向選擇,若嫌雇主不好,雇工可以提出解除合約,因為有罪或非大漢籍的奴僕只有兩條路可以轉為自由民,女僕給漢人生下孩子,男僕為大漢做出突出的貢獻,比如發明出什麼東西。

    實際上在現在的大漢治下,一直到民國時代,地主跟長工、短工、僕人、丫鬟之間存在的多是雇傭關係而不是農奴關係,只是某些世家大族把這個雇傭關係給奴役化了,呂布這點就是針對他們來搞的,呂布在此之前一直極力地削弱他們的軍事力量,但為了一時的穩定,沒有徹底鏟平他們,這次廢奴令強力推行下去,就是呂布對他們的測試,若是起兵叛亂或牢騷太盛的,一律滅族,經過十年的培育,呂布麾下人才大部分都來自中下層民眾,所以他可以毫不猶豫地對任何世家大族下手。

    呂布用這樣的制度吸引更多奴隸成為自由民,也是釜底抽薪的瓦解了世家大族的統治,當世家大族無法把那些雇農愚化,就無法把他們武裝成軍隊,當他們面對呂布朝廷時,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本帖最後由 w23164598 於 2013-8-29 00:05 編輯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9 00:21

第844章 登基稱帝下

    國樂曲畢,由現存劉漢重臣資格最老的蔡邕誦讀詔書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昔董卓侵淩,荼毒華夏,以致蒙恥、漢室式微,袁紹、袁術、曹操、劉備、劉表、劉璋諸賊皆yù割據自立,朕雖不才,念天下之蒼生、掛華夏之社稷,毅然起兵,上複漢室,下救蒼生!奈蒼天神靈之佑護、中華百姓之景從,我中華將士血戰十年有餘,終再定天下,重複朗朗乾坤!此朕之偉也,黎民之幸也,天下之幸也!望從今日起,朕與眾卿同撫萬民,平定四夷,復興中華,欽此!”

    隨後劉漢皇室的太后何蓮和劉辨的假兒子劉熙將玉璽及皇冠一一授予呂布,加冕完畢後,呂布便頭戴皇冠,手持玉璽,向天下臣民宣佈:“朕,呂布,今rì正式繼劉漢皇統,承繼帝位,望諸天神靈、劉氏和呂氏列祖列宗保佑我中華帝國國運昌隆、千秋萬代!”. .

    呂布話音剛落,只見天空出現一道彩虹,從彩虹上走下一個個頭戴光環的神人,通天教裡供奉的諸神,盤古、華胥、伏羲、女媧相繼亮相,對呂布的登基稱帝表達了神界的祝願和期望,便向萬民宣佈了呂布這一系乃神之後裔又是神使,替天行統治人界之責,諸位神靈宣佈後,便一一消失在天空中,最後美麗的彩虹也消失在天界,百萬軍民見此聖境,一齊拜伏,在隆重的皇家禮樂中,山呼萬歲。

    隨後十五門禮炮轟鳴十響。響徹天地,十五門禮炮象徵著目前中華帝國擁有的十五個州,十響象徵著呂布領導中華人民經歷十年艱苦卓絕的戰爭才取得今rì的勝利。

    正在禮炮轟鳴時,呂布按動機關,金龍紅旗冉冉升起,場外的民眾都把紅旗、紅燈高高舉起。匯成了一片歡悅的紅色的海洋。

    隨後呂布乘坐九匹白馬拖拉的馬車檢閱三軍,並宣讀了《中華帝國全國兵馬大元帥令》:“迅速肅清反動土豪武裝和四夷異族的殘餘,鎮壓他們的一切叛亂行為,佔領一切尚未佔領的領土,剷除一切與中華民族為敵的民族。”

    呂布親自宣讀完諭旨後,進行分列式檢閱。受閱部隊以呂布的近衛師為前導,接著是一個陸軍騎兵師、一個陸軍步兵師、一個陸軍弓弩師、一個陸軍器械旅、一個陸軍工兵旅相繼跟進,繼而又是一個新建的空軍滑翔師,後來又有水軍陸戰師、水軍弓弩師、女兵師、工兵旅、輜重旅等相繼接受檢閱。前後歷時四個時辰。

    在登基大典後的一個月內,呂布又進行了祭拜神靈、祭拜宗廟、封禪泰山等活動。

    隨後呂布又大封文武官員,對武將大幅度擢升軍銜,對文官則提升品級,另外對有重大功績者給予爵位封賞,爵位按照以前的制度實行。

    呂布對中華帝國的軍政體制做了一些調整,皇帝之下,有三院兩署兩處一殿。四院為軍務院、政務院、議政院,兩署為廉政公署、國家安全總署。兩處為秘書處、侍衛處,一殿為通天教神殿,所有任職人員,五年一屆任期,只能連任兩屆,十年必須要輪調一次。

    軍務院。設有軍務總督和左督右督,下麵有軍機部、軍政部、軍備部、軍需部、軍訓部、軍建部等六部,每一個部門都設一個都督和兩個輔督,另外還設有龍驤都督、虎賁都督、備都督、預備都督等分管各種類型的軍隊,另外每個軍區都設有一個都督。每個軍種如騎兵、步兵、弓兵、水兵都設有一個訓練都督,都督類似後世的司令,出征時則號稱元帥。

    軍機部,類似後世總參謀部,負責所有軍隊的編制、作戰,管理所有級別的軍事將領和各級參軍。軍機部轄作戰司、調度司、軍情司。作戰司,負責組織實施戰略、戰役計畫,指揮和實施各軍種、戰區的作戰行動。調度司負責所有軍種的調度。情報總署在總作戰部內設有一個分支機搆,為軍情司,負責對敵方軍事情報的搜集。

    軍政部,類似後世總政治部,各級參軍的職責除了參贊軍機外,還負責發展通天教組織和宣傳通天教的教義,還負責審核軍功、糾察過錯的軍法職責。所以軍政部轄有軍功司、軍法司、組織司和宣撫司。軍功司,負責審核將士軍功,確認將士的軍銜和軍職擢升幅度;軍法司,負責普及宣傳軍法、審核將士罪過、執行軍法、監督軍紀和監控勞改;組織司,在軍中發展通天教組織和配合軍功司、軍法司,完成對將士們軍銜和軍職的擢升;宣撫司負責軍隊對內、對外、對民的三重宣傳。

    軍訓部,負責平時所有軍隊的訓練、發展,轄有,禁衛司,負責禁衛部隊的編制、訓練;警備司,負責警備部隊的編制、訓練;陸軍司,負責所有陸上軍隊包括騎兵、弓弩兵、槍兵的編制、訓練;火器司,負責所有火槍和火炮兵的編制、訓練;水軍司,負責所有河流湖泊以及海上的水師的編制、訓練。

    軍需部,轄有財務司、軍糧司、軍屯司、軍牧司、軍服司、軍醫司、軍艦司等,同時還轄有十多個大型物資生產供應的工廠。在營級設立軍需官來掌管糧餉和其他物資,發放糧餉時,所有將士都在場,由皇帝親自向高級軍官分發,高級軍官再向中級軍官分發,分發時需要軍需官、參軍和主將一起發放。財務司除了負責軍中物資供應費用的統計,還掌管、統計所有糧餉的支入支出,跟政務院財政部密切合作。軍糧司負責聯繫地方湊集軍糧、牲畜養殖屠殺、炊事等。軍屯司負責所有屯田事宜,由屯田中郎將負責。軍牧司,負責馬匹的採購、餵養、醫治。軍服司,負責所有軍服、棉被、軍旗、帳篷等的設計製造供應。軍艦司,負責江河湖海上的大小船舶的設計製造,在河內、遼東、山東等地興建了多處大型船廠。軍醫司負責宣傳健康醫療知識、救治傷兵、防止瘟疫,從營級開始有醫療伍之至到師級有野戰醫院,漸漸地戰地醫生、護士、醫療器械都開始齊全,不再完全仰仗中醫。

    軍備部,負責組織領導全軍的武器裝備建設,將後世的總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都囊括進去了。下麵設有軍械司,負責新武器盔甲的設計、攻城防禦器械如弩炮的設計製造;常備司,負責制造供應常規兵器、弓箭、盔甲等;火器司,負責火藥、火炮、火槍等諸多熱兵器的製造;軍礦司,負責開採鐵、煤和石油。

    軍建部,負責所有軍事設施建設,轄有城垣司、工事司、營房司、交通司,轄有浩大地工兵和建築兵隊伍,全面負責所有軍民設施地建設,使得勢力內地每一棟建築都能為軍事目地做出貢獻,等於後世總後勤部和國務院裡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的整合。另外,俘虜多半派到這裡做苦工。

    政務院,設有政務首相和次相,原來的六部改為吏政部、財政部、司法部、農牧部、工商部、文教部等六部,每部設有一個尚書和侍郎。根據軍政分開地原則,政務院類同於後世地國務院,因為人才不足和時代局限,機構要簡化很多,但比起這個時代地三省六部還是要健全不少。

    吏政部包含考試司、人事司、監察司、組織司等部門。

    財政部包含稅務司、統計司、錢幣司、銀行、審計司;

    農牧部轄農業司、民屯司、水利司、林業司、牧業司、糧食司、土地司。

    工商部轄有工業司、礦業司、外貿司、內貿司、環保司、質檢司、安監司等。

    文教部轄有文化司、宣傳司、出版司、體育司、產權司、旅遊司、文物司、教育司、科技司等,雜糅了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發展研究中心、科技部、地震局、氣象局、測繪局、自然科學基金會、資訊產業部等後世部門。

    司法部,負責法律的制定、案件地審理核查、監獄,將後世的公安部、司法部、法院同歸在一起。

    後來又設了一個民政部,轄有民生司、衛生司、郵政司、人口促生司、保障司等部門。

    廉政公署是由禦史台改編而來,對所有官員和將領都有調查之權,公署內轄有信訪局。

    國家安全總署,由原來的軍情司、中情司、暗香司改編而成,不僅僅要對敵人和其他盟友勢力,更要對準內部,一百個勝利有時候也抵不過背後的一刀,升級後的情報總署是後世國安部、檔案局、保密局、錦衣衛的雜糅,是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融合,調查內部、敵人、盟友。

    通天教神殿是將通天教的宗教地位提高到軍政同等高度,便於發展通天教去擠壓其他教派,全面提升國人的宗教信仰。

    秘書處記述皇帝的聖旨和轉呈下面的情報文書,由秘書令負責起草。

    侍衛處負責皇帝、皇室的安全,包括龍驤軍、虎賁軍和麒麟衛。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9 00:23

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

    呂布從東漢的衰敗,看得分明,下麵官僚權力過大不受限制是皇室威嚴掃地、民不聊生的根源,皇帝、官僚、民眾這三方力量中,如果官僚集團力量太過強大,不是皇帝、民眾的幸福,更不是整個國家的福,最典型的是東漢、明朝末年,呂布不想讓自己重蹈崇禎皇帝的覆轍。

    為此呂布開國之初,在自己聲望最隆之際,改組了政權機構,改組的目的一則分下面高官的權力,二則監督官僚的權力運行。

    在呂布看來,軍政大權集中是屬下尾大不掉功高震主乃至謀反篡國的一大動因,呂布把軍政分開,設軍務院專門處理軍事,設政務院專門處理民政,是為了分下面高級官僚的權力,除了他自己之外,他不想讓任何屬下成為像歷史上曹操、司馬懿、袁世凱之類能夠軍政大權一把抓的權臣。

    呂布將禦史台改組成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直接向皇帝呂布彙報,繞過政務院官僚,反腐更獨立,權柄更大,也是呂布為了遏制官僚權力的一大設置。

    呂布把國家安全總署提升到中央一級機構,除了表示對國家安全、情報工作的重視之外,更有利用安全總署下面的三大機構為自己刺探官僚隱秘進而監控他們的目的,呂布把三大機構的名字從軍情司、中情司、暗香司更名為軍情部、中情部、內務部,全稱是軍事情報部、中央情報部、內部事務部,全面覆蓋對外、對內所有角落的情報,特別是對官僚的情報監控。這三大機構都有逮捕權,一旦得到對方不利於國家、嚴重觸犯大中華憲章的確鑿證據,立即逮捕,有廉政問題的交由廉政公署,沒有廉政卻威脅到國家安全的則交給廷尉處置。三大機構沒有審訊權,呂布是想把它當成錦衣衛、東廠、西廠來用,卻不想讓他們有錦衣衛、東廠、西廠那樣不可遏制的權力。

    呂布設置通天教神殿通天塔,繼續在全國民眾特別是官僚中推行信仰,就是警惕這些官僚只有儒家的政治信仰而全無精神信仰而墮落得跟後世某些官僚一樣。

    呂布更清楚這個國家機體上經常發作的癌症的根源是官本位,而官本位的根源是垂直任命制。當每個官員都只需要向上司負責的時候,買官賣官、貪污腐化、道德淪喪是不可避免的。

    中央集權和垂直任命制導致官設得太多,機構多、攤子大,官員多、人滿為患。首先是上面的機構太過臃腫,然後又搞什麼對口設置機構,中央有什麼機構。省、縣就有什麼機構,甚至到鄉、鎮都是上下一般粗,最後導致七站八所,從建國初的七八人,六十年後,一個鄉、鎮官僚達到兩三百餘人,都是體制帶來的弊端。有的市副秘書長就多大十多個。助理達到十幾個,吃飯財政增加官民比,極大地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幾千年來,都是少數人在少數人的圈子裡選幹部,由於是上邊給下邊發烏紗帽,造成在官員選擇導向上的失誤,讓官員只對上負責,而不對下負責,誰給發的烏紗帽就對誰負責;過度追求短期行為,而沒有長遠打算;以政績論英難。很多官員都形式主義,做秀而不做事,形成政績工程,取悅領導,等著提拔。對民生工程不重視,造成一屆政績幾屆包袱。

    在權力設置上沒有實行分權和制衡機制,而是過於集中,少數人說了算和個人說了算,導致官員追求個人既得利益,著重管制審批,輕視公共服務和民生工程,嚴重惡化了經濟發展環境,是經濟發展不快的一個主要體制性原因。

    任命官員後,下一步就是管制和監管問題。而官本位制度導致管官的機制太虛,重授權而輕監督,重集權而輕分權,最後導致虛監督和軟監督,只有體制內的監督,而沒有體制外的監督,缺少其它政治團體和民眾的監督,新聞監督也有諸多禁區,這種體制內的監督導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問題難以根治,原因就在於此。

    呂布以為,內部的反腐固然要設,當要配合著外部的反腐,內部的反腐才不至於成為某些權貴進行權力鬥爭的工具,必須要引入外部監督,發動所有的基層民眾去盯著那些官員,監督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才能徹底杜絕貪腐。

    朱元璋設置了都察院督察禦史、巡按禦史、六科給事中,還搞出錦衣衛來秘密監察官僚,結果如何,還不是越反越貪,前赴後繼,實際上,究其效力來說,內部反腐是笑話,外部反腐是無奈。

    呂布這三年來致力於推行全民教育,雖然因為地方官吏的貪腐,使得部分窮苦孩子暫時沒有進入小學堂和中學堂,但大部分百姓都或多或少地接收到了文字教育,有很多寒庶出身的百姓都能夠讀懂大漢日報,特別是呂布這次反腐風暴吹過,吹醒了很多民眾怯懦的心懷,他們意識到當今朝廷反腐的決心是很強大的,有了這樣的民意,呂布便有了外部監督來反腐的信心。

    呂布提議,在州、郡、縣、鄉各級設立議政院來監督各級官吏的權力運行,議政院裡面成員為議政員。議政員由自耕農、商人、工匠、教師、學生、軍人等成分組成,因為議政員是監督官吏的,所以議政員都不能由官宦家庭裡面產生,任何試圖操縱議政院的官宦家庭都會遭到滅頂之禍,呂布最後這一點明明白白地講出來,針對的是那些現在已經是或妄圖建立世家的官宦家庭。

    說起地方議政院,須得說下現在的地方行政編制。

    從光熹三年(191年),大漢的基層組織便逐漸改為,五戶為一甲,五甲為一保,十保為一亭,十亭為一鄉,十鄉為一縣,十縣為一郡,十郡為一州。此時一戶人家平均是六口人,一對老人、一對夫妻、兩個子女,一甲便是三十人,一保便是一百五十人,一亭便是一千五百人,從亭以上的十進位的十是個虛數,一般都是大於五而小於十,一般來說一個鄉就是一萬多人,一縣便是七八萬人,一郡便是六七十萬人,一州則是四五百萬人。凡是太小的鄉、縣都會撤並,太大的州、郡、縣都會拆開。

    保、甲是地方自治自守的單位,一般來說,保長、甲長都優先由退役老兵擔任,為了公平起見,官宦家庭不得擔任地方保長、甲長之職。

    因為此時戰爭頻繁,盜賊四起,按照呂布全民皆兵的精神,每個亭都是一個地方塢堡,原來沒有防禦能力的村莊全部推平,擇險要之地建立塢堡,建設為一亭。

    亭是大漢最基層的軍政管理單位,因為有退役老兵出身的保長、甲長們幫助,一個亭沒必要設置那麼多小吏,所以只設一個亭長、一個亭尉,亭為亭之主管者,兼理政事,亭尉掌管一個亭的鄉兵同時負責地方治安警備,鄉兵是以亭為單位組建起來的預備民兵,基本上每一個家要出一個人參加日常的訓練和警戒。

    鄉里設有鄉令、鄉尉、鄉丞和六曹衙門,鄉三老改為鄉傅,兼鄉議政院院長,為鄉級議政員的統領,鄉傅不能從官宦家庭產生。

    鄉的議政院裡是每個保選出一個議政員,這個議政員不能是保長、亭長、亭尉,不能是官宦家庭成員。

    同理可得一個郡的議政員裡面是不能出現鄉令、鄉丞、鄉尉、縣令、縣丞、縣尉之類的官員,呂布是不會犯後來朝代們經常犯的那種監守自盜的反腐錯誤。

    縣議政員是每個亭裡選出一個,郡議政員是每個鄉里選出一個,州議政員是從每個縣裡選出來一個,國議員是從每個郡裡選出來一個。

    議政院有五點權力,第一點是監督當地官府的任何治政行為,如有二分之一以上的議政員反對,則當地官府的治政行為必須停止並提交上級官府質詢;第二點是監督當地官員,如有二分之一的議政員彈劾,當地任何一個官員必須立即停職,接受上級官府的質詢;第三點是通過審議財政法預算,對當地官府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實施監督;第四點是提交民眾對當地官府最主要的意見,並督促當地官府及時解決;第五點是選舉參與上級議政院的議政員。

    所有被當地議政院彈劾的各司衙門、各司官員,都必須做出申辯,若各各司衙門以及各司官員還未通過當地議政院的票決,則由上級刑曹介入調查,予以立案。

    議政院並不參與具體政事,也不需要天天有事沒事開會報到,只在每十天的第一天舉行一個例行會議,開會表決一下當地官府各司衙門的行為以及各司衙門官員的操守。在表決之前,議政員應該廣泛聽取所在地區民眾的意見,依照大部分人的意見行事。

    議政員在議場內受保護,在會內所作言論及表決對外不必負責,並且有不被逮捕的特權。

    每一級議政院人數不得超過一百人,議政院是每五年改選一次,可以連選連任兩屆。

    在呂布強有力的推動下,議政院制度迅速向全國推廣,中下層民眾都倍受鼓舞,積極、主動、自覺地發揮參政議政的監督作用,真正三清的社會在呂布有生之年應能看到。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9 00:23

第846章 十大元帥

    登基稱帝之時,是呂布威望最隆之際,呂布不乘這個普天同慶的時候頒佈一些法令,等以後既得利益集團板結了,再動他們的乳酪,就晚了。

    呂布現在做的事情是解決秦漢時期遺留下來的政治制度的問題,修整垂直任命制的缺陷,這樣做風險很大,想當年曹丕篡位還試圖讓出部分權力以討好世家大族,呂布這樣做不但是削世家大族的肉,還在削那種夢想著升官然後發財的庸俗官吏的肉,傷害到他們的利益,政局定然是會出現一些不穩當小說章節 。

    呂布是可以輕描淡寫地說:“政治制度改革的事情我們交給下一代搞,相信他們更有魄力更有能力做到,”但呂布清醒地知道,當自己這一代最有威望的開國人物還不能完成政體改革,指望那威望一代不如一代的繼承人去做,他們只能是把政體改革放在一邊,交給下一代,下一代又交給下一代,直到政體完全腐朽。

    呂布做這些大動作之前,他早就做好了政局動盪的準備,甚至做好了像袁世凱那樣眾叛親離的最壞打算。

    不過情況沒有呂布預計的那麼壞,呂布這十年來的全民教育裡夾雜的私貨,最近這些年所有報紙輿論的影響,讓所有軍民都對監督官吏有了一致的認同。

    所有正直廉潔的官吏不但不懼怕,反倒很歡迎民眾的監督,因為民眾的監督能讓他們跟那些貪腐官吏區別開來,能讓他們的政績官聲更容易顯示出來。

    只剩下一部分貪腐成性或預謀貪腐的官吏及其家族會散佈一些不利的言論,這些官吏及其家族雖然只是一小簇。但絕對數量也有上萬,他們撒布的謠言也影響了數十萬不明真相的民眾、官僚起來反對呂佈設立政務院,一時之間群情洶洶,似乎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也讓更多的人誤判,以為呂布的新政不得人心。

    呂布豢養了十年的三大情報組織不是白養的。他們在過去幾年已經掌握到了這些涉嫌貪腐的官吏的情況,只是因為他們貪腐情況不太嚴重且沒有影響到國家安全,根據呂布抓大放小的方針,暫時對他們實施布控,而沒有逮起來,現在他們的所作所為影響到了國家安全,軍情部、中情部、內務部迅速出動,將他們的頭腦、喉舌抓獲,然後發動媒體輿論和教育人員對那些被誤導的群眾勸導。沒有那些別有用心者的煽風點火,一場政治騷亂很快就被平息了。

    呂布隨後發佈文章,闡述議政院制度對官吏對民眾的好處,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下,對大家都好。

    當然,一個劃時代的政治制度不是那麼容易就被確立的,還是有人不斷地提出對議政院制度的質疑,其中不乏像太保馬日磾、司徒鄭玄之類的大人物。他們雖然在軍政方面沒有大權,但政治地位崇高。在士子之間有很高的聲望,他們的質疑反對,呂布無法置之不理,便讓對自己忠心耿耿且辯才無礙的王粲、陳琳、管甯、華歆等人跟他們這些反對議政院制度的進行辯論。

    呂布這個議政院制度跟後世歐美發達國家的議會制度不太一樣,呂布暫時還沒有改變垂直任命制度,由他自己親自任命三品以上的高級官員。五品以上、三品以下的由中央一級的政務院、軍務院任命,五品以下的由州一級、郡一級、縣一級逐級任命。議政院不負責任命,負責對任命過程的監督,負責對任期過程的監督,負責彈劾。

    當然。隨著君主立憲制度的牢固和中下層民眾的民主意識的增強,以後會陸續推出間接選舉、直接選舉等民主選舉制度,當然這些民主選舉制度的大框架是君主立憲。

    呂布的君主立憲制度跟後來英國的不同,有些偏向倭國,皇室掌握軍事力量、監察力量、輿論力量、宗教力量,文職官僚只有行政權,只對地方上的文職官僚進行民主選舉。

    呂布這樣的君主立憲制度,更確保皇權的長久,更有效地抑制了文職官僚權力的無限膨脹,皇室和民眾的雙層監督下,那些文職官僚們再想重複漢末黨人、明末東林黨人的囂張氣焰,純粹癡心妄想。

    呂布任命了中央一級機構的高級官員。

    軍務院總督呂布兼任,副都督高順、張遼,軍機部都督沮授,副都督荀攸;軍政部都督滿寵,副都督趙儼;軍訓部都督高順,副都督于禁;軍備部都督馬均,副都督韓暨;軍需部都督韓浩,副都督常林;軍建部都督郝昭,副都督劉馥。

    政務院首相董昭,次相荀彧,吏政部尚書裴茂,侍郎崔琰;財政部尚書衛覬,侍郎劉巴;文教部尚書張紘,侍郎管甯;司法部尚書應劭,侍郎鐘繇;農牧部尚書張昭,侍郎張既;工商部尚書蒯越,侍郎糜竺。

    議政院院長胡昭,副院長王烈、禰衡。

    廉政公署署長田豐,副署長袁渙、王修。

    國家安全總署署長郭嘉,副署長賈詡、法正、步梵。

    秘書處秘書長陳琳,副秘書長王粲、秦宓。

    侍衛處侍衛長王越,副侍衛長典韋、陳到。

    神殿教皇呂布,護國天師左慈、于吉。

    皇帝之下,有三院兩署兩處一殿之外,還有上三公、三公、九卿。

    上三公太傅蔡邕、太保馬日磾、太師司馬徽就任,三公太尉皇甫嵩、司徒鄭玄、司空朱儁就任,九卿太常孔融、光祿勳馮芳、衛尉馬騰、太僕田疇、廷尉法衍、大鴻臚華歆、宗正呂范、大司農石韜、少府路粹;這裡面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大鴻臚、宗正的基本權利不變,廷尉的部分權力下放到司法部,大司農的財政收支權力放到財政部,少府的官府手工業放到工商部,改革的方向是儘量讓六部九卿的權力平均化。

    設有東北軍區、西北軍區、西南軍區、東南軍區、華南軍區、華北軍區、華東軍區、華西軍區、華中軍區、中央衛戍區等十大軍區,每個軍區都督、副都督、參軍、副參軍都有呂布親自挑選,五年一任,若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即調走,總任期不得超過十年,十年左右要輪調一次,避免出現後世的藩鎮割據局面。

    另外在渤海、東海、南海、長江、黃河分別設置一支水師,此外還在夷洲島、呂宋島上分別設置遠洋水師,因內戰結束,對外的戰爭頻繁,黃河水師縮編到四千人,長江水師縮編到六千人,其他的水師都是一萬人,特別是兩個遠洋水師將擴充到兩萬人,這六支水師的管理跟陸地十大軍區的管理是一樣的,對所有高級將領都會密切監控,防止出現後世的藩鎮割據。

    呂布在這次開國大典前,自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下面有十位元帥,分別是高順、張遼、黃忠、趙雲、麹義、徐榮、太史慈、孫策、甘甯、呂岱;又有十大將,分別是馬超、徐晃、張郃、魏延、于禁、張燕、臧霸、郝昭、張任、賀齊、朱靈;又有二十名上將,分別是呂蒙、龐德、文聘、李通、成廉、曹性、黃蓋、潘鳳、華雄、武安國、廖化、李肅、段煨、樂進、曹仁、李典、馬岱、嚴顏、董襲、秦宜。

    此外還有三十名中將,五十名少將,一百名準將,兩百名大校,五百名中校,一千名少校,兩千名准校,看似軍官很多,實際上是因為軍隊很多。

    中華帝國現有十個軍區,中央衛戍區佈置五萬禁衛軍,另有十多萬郡縣兵、屯田兵,呂布命元帥黃忠坐鎮此地,上將郝昭為副手,沮授、法正為參軍。

    位於成都的西南軍區要對付南蠻又要對付青羌,而且司馬懿、楊儀、廖立在南蠻,呂布特別將那裡的常規戰兵增添到五萬,郡縣兵、輔兵多達十五萬,呂布後來又派元帥趙雲坐鎮,大將魏延為副,又有馬岱、張任、嚴顏、吳懿、吳蘭、王平、張翼、張嶷、馬忠諸將,諸葛亮、龐統為參軍,呂布為了看到諸葛亮跟司馬懿的對陣,特別給予諸葛亮一定的調兵許可權。

    位於遼東的東北軍區要對付三韓、高句麗,戰兵三萬,郡縣兵、屯田兵也多達十余萬,呂布派元帥太史慈坐鎮,大將于禁為副,有閻柔、牽招為將,辛毗、賈逵為參軍。

    位於酒泉的西北軍區要平定西域和西羌,戰兵三萬,郡縣兵、屯田兵也多達十余萬,呂布派元帥麹義坐鎮此地,上將龐德為副手,麾下有李肅、段煨、華雄諸將,李儒、蘇則為參軍。

    位於會稽的東南軍區要平定山越,戰兵兩萬,其他兵種將近十萬,呂布派大將臧霸前去討伐,黃蓋為副手,陸遜、虞翻為參軍,陸遜有一定的調兵權,實際兵權掌握在陸遜手裡。

    再加上華南軍區的孫策、魯肅三萬人馬,華東軍區的張郃、闞澤一萬人馬;華北軍區的徐榮、田豫三萬人馬;華西軍區的馬超、鄧芝兩萬人馬;華中軍區的張遼、陳宮兩萬人馬;董襲的渤海水師一萬人,淩操的黃河水師四千人,呂蒙的長江水師六千人,周瑜、甘寧的東海水師一萬人,呂岱的南海水師一萬人,賀齊、秦誼的遠洋水師一萬人。

    大漢現在擁有三十萬正規軍是全脫產的,剩下還有將近一百五十萬郡縣兵、屯田兵都是半脫產的,這麼多軍隊裡有這麼多將校級以上的軍官並不算多。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9 23:55

第847章 大中華憲章

    呂布擁有的軍隊雖多,但跟中華帝國現在將近五千萬人口相比,不過一比五十,再加上大部分縣兵都屯田,一半以上的郡兵都屯田,正規中央軍也在駐紮地屯田,在同一時間內有戰鬥任務的軍隊一般不超過二十萬,而且他們戰鬥的前提條件都是就食於敵、提防敵人堅壁清野、儘量從敵人那裡繳獲補充而不從自己後方運輸,所以對整個國民經濟壓力會日益減少小說章節 。

    呂布遙想未來,隨著他的強力推動,科技日新月異,整個國家生產力都在飛速發展,蒸汽機發明出來了,不斷地改良,並用於現實生產之中,中華帝國開始進入工業革命時代,隨後十幾年又出現了電,又快速進入了電氣化時代,飛機、輪船、火車、汽車相繼問世,無線電、電報、電話、電腦定然也會在呂布有生之年相繼問世,有了這些先進運輸方式和通訊手段,中華帝國的對外戰爭變成了一邊倒,對國民經濟壓力更會減輕。

    呂布用畢生心血制定的“征略四方、四夷賓服”的對外國策被嚴格地執行了下來,大漢民族恢復了昔日大秦帝國時候的鐵血,軍功大於一切,大漢民族的生存空間和開疆擴土之責高於一切,凡是大漢民族到過、聽聞過的土地都逐漸隸屬于大漢民族所有,那些異族凡不願加入漢民族皆被族滅之,凡違反此國策的一切學說皆毀滅查封之。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呂布現在著力進行的是中華帝國法律體系的完善,他要真正實現那個大漢民族幾千年都沒有實現的理想,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有個偉大的前提,有一個靠譜的憲法。如果憲法只是一些上位者意志的代表,而不是全體民眾利益的代表,這樣的憲法只能淪為權力者意志的玩具罷了,在這樣憲法基礎建立起來的法律體系根本無法有效地執行,因為上位者自己都把法律當成隨意把玩的玩意,這樣的情況下。依法治國只是玩笑。

    呂布不想重蹈這樣的慘劇,他不想看到大漢民族那些無辜百姓的權利被那些貪官污吏無情地踐踏,所以他要設立一個完善的富有良心的實在的憲法。

    新朝開始,萬象更新,呂布頒佈大赦令,以往所有涉及逃避徭役、抗擊賦稅、反抗世家大族壓迫等相關罪名而被下獄的罪犯一律無罪釋放,因生計所迫而盜竊、搶劫並未傷及人命的一律無罪釋放,那些涉及到人命的案件一律重新審理,發現有冤屈的一律釋放。所有被冤枉的都可以領取國家賠償金,賠償金根據各自情況或多或少,但基本都夠養老。

    頒佈完大赦令後,呂布就著手完善原先的《大漢律令》,讓廷尉法衍、刑部尚書應劭、刑部侍郎鐘繇等上百位法學家聯合一起,按照呂布的意思,花了兩年時間,修訂出一本《憲章》、一本《法典》。後來被呂布命名為《大中華憲章》、《大中華法典》。

    在《大中華憲章》裡,呂布確定了皇帝是萬民之主。確定了皇權的至高無上,確立了皇室之下萬民皆平等的準則,所有中華百姓若無罪行皆有政治權益,皆為公民,皆平等,官民在道德、信仰、法律上皆平等。皆享受《大中華憲章》和《大中華法典》的保護。那些觸犯《憲章》和《法典》而被剝奪政治權益的人除外,他們被剝奪政治權利,必須接受勞役和監管,終身或一部分時間裡不能行使政治權利。

    皇帝之下,三權分立。議政院逐漸擁有立法權,首相領導的政務院有行政權,廷尉改為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權,法律需要議政院通過,但首相有否決權,即使首相通過了,最高法院若指出裡面那條法律違反了憲法的某個基本原則,沒有另一方的認可,任何一個部門都不可以完全做主。皇帝享有最高否決權。

    《大中華憲章》裡規定了各個機構的組成形式,特別是議政院的組成規則,規定了每個機構的權力和義務,規定了各級官僚在接受上級監督的同時,必須要接受同級議政院的監督和質詢,中央一級,首相除了向皇帝負責之外,必須要接受國家議政院的監督。

    在《大中華憲章》的《序言》裡,呂布沒有聽從應劭、鐘繇的建議,沒有把自己如何打天下的威風歷史寫進去,他始終覺得自己能得到天下是民眾的選擇、民眾的支援,他不應該有絲毫的洋洋自得,反倒應該謙卑恭敬地感謝民眾的支持,並矢志不渝地為大部民眾的福祉而繼續努力。

    呂布在《序言》裡寫到:“我們中華人民,為了構建一個完善的國家,為了樹立正義,使人民生活安寧,共同防禦外敵,增進全民的福祉,並確保我們及我們的子孫能安享自由帶來的幸福,共同決定制定本部憲法”,序言的核心關鍵字為人民、正義、幸福,一開始並沒有提及呂布本人,更沒有提要確保他呂氏純正血脈對中華帝國的繼承,還是那句話,他覺得一切都是人民的選擇,如果一個政權窮凶極惡坑民害民,縱然把自己宣傳的書寫得再正確無誤,最後還是不見得有什麼好下場,像薩達姆、卡紮菲都是如此。

    呂布在《大中華憲章》裡,把每一個合法的中華帝國公民的權益都說得清楚明白無誤,特別強調了幾點:

    人民保護其人身、住房、檔和財物不受無理搜查亢的權利不得侵犯;除非有合理的根據認為有罪,以宣誓或鄭重聲明保證,並詳細開列應予搜查的地點、應予亢的人或物,不得頒發搜查和亢證。

    士兵在和平時期,非經房主許可不得駐紮於任何民房;在戰爭時期,除依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外亦不得進駐民房。

    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剝奪言論或出版自由;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訴冤請願的權利。

    此後做得所有修正,都是為了進一步改善和保護人權,在不斷地限制官僚公權力的同時,加強對公民權利的保護。

    《大中華憲章》裡使用了上百個“不得”、“應當”,比如憲法第一條第十款規定,“一切公款收支的報告和帳目,應經常公佈。”又規定“公務人員的財產必須公開。”又規定“在一切刑事訴訟中,被告應享受下列權利……”“帝國任何一州都不得因性別而否認或剝奪公民的選舉權”,諸如此類,這些詞彙全部都是用來約束官府行為,限制官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在此之前,應劭、鐘繇他們做出來的憲章裡使用了三十多個“不得”、“應當”,但卻全部用來約束“地方”、“組織”、“團體”、“公民”、“個人”的行為,幾乎無一用來限制國家行為,比如第十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呂布全部推翻,讓他們重做,他們重做的都沒有讓呂布滿意,後來呂布乾脆把他們的官職先剝去,讓他們跟一般民眾同吃同勞動,讓他們感受中下層民眾的疾苦,從大多數民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他們豁然開朗,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就是要讓大部分人滿意。

    《大中華憲章》裡規定,中華帝國憲法至上,憲法以及政務院通過且經過皇帝首肯的法律,其效力高於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規定,最高法院廷尉擁有了違憲審查權,可以審查立法機關通過的法律是否與憲法相抵觸,並且可以宣佈違反憲法的法律無效。同時,最高法院還可以審查包括政務院首相在內的各級官府頒佈的法令的合憲性。憲法一經確認,需要修正時,必須要進行全民公決,百分之七十以上民眾同意,方能修憲,而不能由皇帝一人決定。

    呂布從憲法在華夏土地上曾有的歷史上判斷,憲法並沒有得到起碼的尊重,屢遭侵犯,從根本上說是缺乏“憲法至上”的信仰,從機制上說是沒有實現“憲法監督司法化”:既不能根據憲法對其它具體的法律進行違憲審查,也不能在具體的案件中,援引憲法作為判案的依據。

    呂布從自己開始,在制定完善了憲法後,就凡事以憲法為綱,並努力推行憲法監督司法化,督促最高法院廷尉根據憲法對其他具體法律法規官府規定進行違憲審查,督促各地法院在具體案件裡養成援引憲法為判案依據的習慣,首先要讓所有公職人員特別是司法人員尊重憲法,才能帶動起全民尊重憲法,呂布一心一意想要建立的君主立憲制度才能穩固下去。

    呂布建立君主立憲制度,聽起來自然有些獨裁,不夠民主,可僅有民主就夠了嗎?民主是萬能的嗎?不是,希特勒也是民選上臺的,而且是絕對的民意支持,這樣的民主就是所謂的“多數人暴政”。所以呂布在《大中華憲章》及其修正案裡體現出了民主精神,更可貴的是,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對人所有權利的尊重,這是這片國度從來沒有過的,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不說呂布別的功績,只以《大中華憲章》,就完爆那些完全不尊重國人人權的帝王們,真正的千古一帝不是別人,應是呂布。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29 23:55
       
第848章 大中華法典

    如果說經濟是國家的血液循環系統,法律就是國家的神經系統,沒有一部好的法律,國家就如同神jīng衰弱、jīng神恍惚的軀體,上下五千年來,大漢民族從來沒有一個健全的法律體系,而且因為立法不清晰,導致執法時缺少依據,執法不嚴,給某些人特別是權貴們造成鑽法律空子的機會,所以呂布覺得,必須要徹底都法制改革才能保證國家未來健康持久的發展。

    呂布看過太多無法可循、有法不依進而上樑不正下樑歪進而亂糟糟垮臺完事的朝代,法律要想存在的有意義,首先要有根《憲法》作支撐,一個視憲政為猛虎野獸的地方,奢談法制豈不是與虎謀皮,其次是最高統治者能嚴格遵守法律,自己都不遵法,甚至庇護身邊的親信權貴,那這個國家管保亂套,長久不了。

    幸得呂布的靈魂是二十一世紀的吊絲,在那一世循規蹈矩慣了,也享受到了比較健全的法律對民眾的好處,也見識了東漢末年法律廢弛的嚴重惡果,更清楚地認知到,東漢之所以垮掉的一大原因是對世家權貴的縱容,呂布不想讓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被輕易葬送,所以他暗下決心,從自己做起,不做淩駕法律的事情,不包庇自己的家屬,當皇dì dū遵紀守法的時候,一個國家的法律才能真正被全體國民所尊重。

    呂布努力回想他在二十一世紀時所知道的法律條。包括中外古今各種法律,大陸條法和成例法兩種形式的,他悲哀地發現,歐美發達國家的法律體系還是更健全一些,更值得參照,因為歐美發達國家的法律都是建立在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條上的,並沒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總統在辦公室裡跟實習生曖昧也要接受dú lì檢察官的指控,要接受彈劾。有了這樣的法律基礎和法律共識,法律體系的健全便可想而知。

    當然,歐美發達國家法律之所以健全之所以能夠被全社會所遵守,就是因為一開始制定的時候就廣泛徵求民意,反應了廣大民眾的利益。能切實保證廣大民眾的人權,而不是為了少數權貴服務去限制約束廣大民眾權利的,建立在全民認同基礎的法律才可以長久,這是呂布比較後得出的結論。

    呂布在《大中華憲章》裡規定所有法律都必須要經過國家議政院三分之二議政員通過才能生效,那些諸如《刑法》、《民法》之類的重要法律要經過全民公投,得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民眾認可,方能生效。各個部門制定的部門法規、各個地方官府制定的地方法規也必須要經過當地議政院三分之二議政員通過方能生效。

    如果法律法規不能通過,各級議政院有權督促各級官府司法部門修正該法律法規直至通過,如果有關部門未能在規定時間完成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該部門司法負責官員必須引咎辭職。

    在中華帝國開國之前。法律實踐都是有罪推定,只要有人起訴被告人有罪,司法機關就假定被告人有罪,把被告人關押起來。被告人的家屬必須要找到證明被告人清白的證據去洗脫自己,而相關的辦案人員則一直追查被告人的犯罪證據。將自己辦案經驗的濫用,很多刑事偵查的辦案人員,特別是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容易迷信自己的辦案經驗,在接觸一起案件時,不仔細研究案子身的特殊xìng和不同案件之間的差異xìng,而是根據經驗形成的思維定式,依靠主觀印象有選擇地去認定案件事實,忽視了定罪量刑的最基依據—證據,最終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

    有罪推定是一種嚴重錯誤的職業心理,它會讓辦案人員忽視客觀真相,只認有罪證據,忽視無罪證據,有時甚至對送到眼前的無罪證據都置之不理,最終造成冤案。

    呂布在《憲法》裡確立了“無罪推定”的司法偵查原則,給予一條規定“未經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並在《刑事訴訟法》裡做了詳細規定,在刑事司法的各個階段,只有法院有權判定一個人有罪無罪,所以在法院未判決之前,任何司法機關逮捕的嫌犯都只能以提起公訴為界,被稱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司法機關在偵查階段,應該客觀地收集各種證據,而不是給任何人定罪。

    呂布為了保證每個公民的權利不受侵犯,不讓冤案頻發,特別制定了嚴格的司法人員瀆職懲罰法案和國家賠償法案,一旦公民受冤,國家賠償之外,還將那瀆職的司法人員的家產查抄出來彌補給對方。

    呂布發現,中華五千年來,司法官僚的許可權太大了,zì you裁量權力太大了,司法就會愈演愈烈,所以他吸取了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引入了陪審團制度,議政員都是陪審員,每次開庭都必須要有九名陪審員在場,必須要有民眾旁聽,法官的判決結果如何,三分之二陪審員通過才能確認,如果不通過必須重新審判。

    呂布來自二十一世紀,對於那種拐賣兒童、婦女的人販子深惡痛絕,特別是看到那些人販子把別人家裡健康的孩子打殘逼迫乞討,他更是怒不可遏,怎奈那一世有關部門對此不作為,呂布當時人微言輕,現在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帝國裡有這樣醜惡的現象,呂布為此頒佈了一條《保護兒童婦女法》,裡面嚴格規定,不准虐待兒童、婦女,不准拐賣兒童、婦女,人販子一律判處終身勞役,其獲利親屬連坐。

    這裡要重點提及一點,呂布減少了死刑、肉刑的判罰。特別是死刑,他在刑法裡規定,所有死刑都必須經過最高法院的確認,九品官以上的死刑要經過皇帝的確認,除非是他的存在嚴重威脅到國家安全或他的死比他活著更有震懾意義,否則一律判處終身勞役、家人連坐,因為呂布覺得,對待大部分罪人來說,讓他死倒便宜了他們。只有讓他們及其獲利家人終身勞役,才是對他們最實在的懲罰,也是對國家對民眾最好的交代,讓他們的罪惡之身通過終身無償勞動給國家給民眾做出補償。

    減免死刑,還有一個重大的意義。是避免冤假錯案的不可挽回,只要竇娥還活著,一切都好說,如果竇娥死了,以呂布現有的政治體系來說,所有牽涉到竇娥案件的司法人員都會因為嚴重瀆職罪而被終身勞役,社會影響也不好。

    呂布在二十一世紀有一個深惡痛絕的事情。就是騙子猖獗,因少數騙子通過網路、短信、電話等各種詐騙,引起了整個社會的相互不信任,使得好好一個社會變得很不和諧。人與人之間彼此都不相信都互相提防,社會不僅不溫暖,反而越來越冷漠,呂布在刑法裡特別規定一條信用罪。凡是因其坑蒙拐騙而引起社會誠信問題的,一律除以終身勞役。其獲利家人也要連坐,像那種碰瓷的、摔倒訛詐人、發信詐騙之類都算入信用罪裡,一律終身勞役,家人連坐,像某些故意摔倒訛詐人的老太太和她那些家教不好的子女一起到勞動改造場所反省自己的罪惡。

    呂布在二十一世紀裡還有一個憎惡到極致的事情,就是有毒食品、食品造假,呂布特別在刑法裡規定了這麼一條,所有食品造假的商販一律除以終身勞役,其獲利家人一起連坐,而且他們在勞役過程中,要吃他們之前製造出來的有毒的假食品。

    呂布制定了好幾條法律,都在限制官僚的公權力猖獗肆虐,貪污、受賄觸犯了廉政法律,因為瀆職而對國家或他人造成危害、損失的也觸犯了法律,屬於刑事犯罪,必須嚴懲。

    而且呂布在刑法裡規定沒有追訴期限制,任何犯罪,不管是十年後發現的還是五十年後發現,甚至是死後發現的,都要追究罪責,死後發現的,則其遺產補償給因他犯罪而受到損失的人以及國家。

    呂布所知道的二十一世紀裡無期徒刑往往會演變成有期徒刑,某個有關係有背景的人物特別是高官,被判處無期徒刑後,不到十年甚至一兩年就因各種減刑而走出監獄,呂布對此深有意見,他制定的刑法裡規定,終身監禁勞役一旦減刑,必須要經過最高法院的認可,同時報請當地議政院的通過,不能由當地司法部門自行決定,這樣的事情一旦出現,當地司法部門負責人觸犯瀆職罪。

    呂布將自己之前制定的全民皆兵、全民教育、全民激化生育等國策寫入憲法裡,此後又將賭博合法化、愛情動作活動合法化寫入憲法。

    呂布之所以將賭博、援-交合法化,因為他相信一條,堵不如疏,與其掛起遮羞布,讓下面無序的管理,只肥了某些官僚、黑惡勢力頭目,還不如把這些事情公開化,讓國家出面管理這些活動,讓這些事情暴露在陽光下。

    賭馬、彩票、賭球、撲克、麻將燈各種玩法興盛開來,並不見得會讓百姓們玩物喪志,因為十億人民八億麻的時候,經濟發展也沒有遲緩,家家戶戶都有賭,但國家並沒有因此獲益,地下運作的賭博業反而催生了很多黑惡勢力,跟賭博相同的是情-sè活動,國家硬是封禁,卻根封禁不了,除了養肥了少數官僚、黑惡勢力之外,于國於民皆沒有好處。

    歐美幾個開放博彩、情-sè活動的國度,各方面的犯罪率都極低,特別是xìng方面的犯罪,位於世界最低水準,任何人都可以開合法的麻將館,任何女人都可以做小姐,但必須要登記註冊,定級檢查身體,按月繳稅,因這兩行都算暴利行業,所以都徵收重稅,不過即便稅率重,也比平常雞頭抽走五成的要划算。zhèng fǔ司法部門以後的工作重點就是清查無照經營、偷稅漏稅即可。做這個有個體戶,但更多的是像官辦紅粉營、青樓一樣各方面服務都稱得上登峰造極的男人極樂所在。

    呂布的帝國裡,不會出現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情況。

    大中華法典並不是一蹴而就就完成的,還在不斷地修正中,因為修正是在議政院和全部民眾監督下進行的,所以制定出來的所有法律法規都是真正能夠代表廣大民眾的根利益。

    當然這些法律法規都要維護呂布的皇權統治,因為憲法已經確定了君主立憲制度,確定了君主的權力,所有法律法規的制定都不能違憲,這樣一來,呂布的統治隨著依法治國會越來越穩固。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31 11:27

第849章 對外擴張

    隨後的年月裡,呂布的皇權跟民權配合得越來越緊密,在軍隊和民眾的共同支持下,有效地遏制了世家大族的反撲,遏制了世家大族的發展,遏制了官僚集團的膨脹。

    呂布用法律的形式,廢除了奴役制度,規定任何人都不能蓄養中華帝國的公民為奴隸,任何地主、掌櫃跟農民、夥計只存在雇傭和被雇傭的關係,不存在從屬關係,又用法律的形式,規定只准國家組織武裝軍隊、審判勞改犯人,任何私人都無權組織武裝,無權逮捕審判監禁他人,任何私人只能聘請國家提供的警衛小說章節 。

    呂布的諸多老部下退役後,開辦了自負盈虧的武裝警衛公司,這些警衛公司都必須接受當地駐軍管理,不過因為每個武裝警衛公司自負盈虧,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迫使他們不斷地提高服務水準,讓很多富人都漸漸地感覺到,請來的警衛不比自己蓄養的差,當然他們也不敢蓄養武裝力量。

    這樣的法律出來,在議政院、民眾的監督下執行,釜底抽薪地瓦解了世家大族的立身之本,呂布再制定出分家制度,讓每個脹大起來的世家大族都漸漸分化成許多個中等家庭。

    而隨著全民教育的不斷加強,所有民眾的政治智慧都在不斷地提升,他們都接受了呂布的一個觀念,只有上面的皇帝、下面的民眾一上一下地監督著,官僚集團才能穩定地清廉地高效地為民眾效力,如果沒有上面的皇帝,官僚集團就會像沒有蓋子的水壺,熱水沸騰飛濺出來,會燙傷所有人,他們漸漸地認知到官僚集團會因為權力的不受約束而變成什麼樣的怪物。民眾對呂布的支持越來越一致,當呂布確認他能掌控所有局勢的時候,他推出了全民科舉政策,並修正進入憲法,全民科舉若干年,又逐步推出了全民選舉的制度。

    呂布得到天下的過程跟那一世的曹操、司馬懿有相似之處。所以他一直在吸取歷史上曹操、司馬懿家族失敗的教訓,避免自己好不容易創建起來的中華帝國二世而亡。

    曹操父子和司馬氏,皆以“詐術”得國,為了克服篡位的意識形態障礙,他們在上層社會有意識地提倡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價值觀,使漢代董仲舒等大儒所提倡、得到帝王肯定的“忠孝”之道迅速崩毀。然而魏、晉亦自掘墳墓,最終失國於“詐術”。司馬氏得天下後,已無穩定的、進步的核心文化價值觀來維繫自己的道統,皇帝只能以暴力威懾和利益誘惑來取得皇族宗室、世家大族以及士林精英的認可和支持。但這種類似“分贓體制”的政治架構是很脆弱的。晉朝建立不久,就有“八王之亂”,一直到東晉南渡,豪門和大軍閥造反從來沒有間斷。

    在“勝王敗寇”這種功利性極強的價值觀主導下,道統不存,社會精英的精神世界集體淪落,及時行樂、得過且過幾乎成了皇帝、重臣和士林精英的共同選擇,因為明天是充滿變數、風險極大的。今天的奢靡是一種麻醉,他們的人生已經找不到更為高尚的追求了。官拜太尉的何增“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其子何劭官至司徒,“而驕奢簡貴,亦有父風。衣裘服玩。新故巨積。”石崇與貴戚王愷、羊琇鬥富的故事更是為後世人所熟知。石崇最後被殺時,感歎因為財惹禍,有人看中了他們家的財富。數百年後,晚唐詩人杜牧在石崇縱酒享樂的金穀園遺址上感歎:“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從兩晉到南朝的宋、齊、良、陳,君主喪其國,奢靡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這一階段的朝代更替幾乎都是權臣篡位,篡位的權臣同樣社會奢靡。

    呂布繼續提倡忠孝等儒家之道,不過他重新定義忠孝仁義,忠誠是要對國家和代表國家的皇帝無條件忠誠,但對於上司要有限地忠誠,上司如果也忠於國家忠於皇帝勤政愛民清廉如水,那麼他是值得忠誠的,但如果上司本身不忠於國家、不忠於皇帝、不勤政不清廉,他是不值得忠誠的,孝、仁、義都是如此。呂布在《大中華憲章》確立了君權神授,確立了皇帝乃是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人,是國家的象徵,是所有民眾的象徵,忠於皇帝,也就是忠於國家,就是忠於人民。

    呂布給整個華夏國灌輸了一個新的價值觀,促使中華民族成熟的價值觀,讓中華民族五千萬民眾睜開眼睛看世界,看世界如此遼闊,沒有必要為了眼下的土地、利益而拼得你死我活,完全可以到更廣闊的領土開拓生機,停止內耗,一律對外擴張,對外擴張、爭霸整個世界,在呂布未來幾十年的統治裡,必將成為大中華帝國的最強音,滲透到每個漢人的血脈裡。

    大中華帝國的發展不再依賴於剝削勞苦大眾,不再依賴挖掘本地資源,而是靠不斷開拓疆土,開發異域疆土,因為呂布近乎神的存在,中華帝國所有民眾都知道天下不只有中華一塊寶地,高麗半島有金子,漠北雪原有煤炭有石油,西域有石油,倭國有白銀,東南半島能種植橡膠,一切原本看似蠻夷之地寸草不生的地方,都被呂布描述成了遍地黃金的寶地,呂布並沒有騙他們,一開始就遵照呂布的旨意到那裡地方發掘到資源的人們頃刻間就成了富翁,後來者當然只能分得殘羹剩炙,不過中原腹地地多人少,分在每個人頭上的資源非常有限,一旦漢人前往周圍地廣人稀的蠻夷之地,不用說地下的資源,只說土地,已經足以讓很多漢人喜出望外。

    呂布之前在冀州的時候,回想過當時他所統治地區能夠開墾出來的土地,山西能開墾出六千萬畝,河北能開墾出九千萬畝,天津能開墾出一千萬畝。各自去掉兩成作為草場和樹林來保持綠化,也有一億三千萬畝,一戶人家耕種四十畝,可供三百五十萬戶,即可容納一千三百萬人。

    那是十年前的統計,而在這十年間。呂布加強了對農業技術研發的投入,韓浩、常林、石韜、棗祗、任峻等農學家,鄭渾、馬均、劉曄、諸葛亮等發明家,都在為提高糧食畝產量,從種子、耕種方法、水利灌溉等各個方面不斷改良,甚至於張讓這個死太監也改良了他發明的水翻車,呂布對後世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只懂皮毛,但這點皮毛卻帶給韓浩、常林等人巨大的啟發,他們以及中央大學堂技術學院農學系的研究人員、學生們一起。經過多年的研究,將各種糧食作物的產量都提高了很多,有限土地能容納數倍于原來的人口。

    他們引進了占城稻的原種,此時的占城稻還沒有被當地土著們培育好,是他們根據呂布的啟發,不斷地培育,終於培育成功,占城稻在南方一年三熟。畝產達到700斤,相比於中部一年兩熟、北方一年一熟的普通稻種。種植在交州、揚州等地的占城稻逐漸成為南方人的主要食物。

    北方的小麥經過十年的培育,一年一熟的小麥畝產達到400斤。

    呂布派秦誼經歷千辛萬險從南美洲引進的玉米在北方一年一熟,中南部可以一年兩熟,畝產達到800斤。

    紅薯引進來以後,石韜進行了多次試驗,成功地解決了紅薯從華南引種到長江流域的關鍵問題。使甘薯得以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推廣。除藏種之外,石韜還總結了新的育苗和紅薯無性繁殖的扡插方法,只要留很少的種就可以大面積種植,這樣比馬鈴薯更容易大面積推廣。這樣培育好的紅薯畝產能達到3000斤,而且不跟小麥爭地。可向高山、大箐、丘陵、河灘進軍,大地被充分利用起來支持人類的繁殖。

    常林也改良了馬鈴薯,讓馬鈴薯逐漸適應了北方冷涼地區和西南山區,馬鈴薯現在畝產量可以達到1000斤。隨著馬鈴薯間套、秋冬作和復種面積不斷擴大,馬鈴薯業已成為中華帝國日益重要的糧、菜、飼料和加工原料等重要的作物。

    玉米以及馬鈴薯、紅薯的澱粉的耐儲存性,使得豐收年份的玉米和澱粉可以儲存起來,可以補充歉收年頭的糧食。這些作物還可與其他作物(如小麥等)構成一年兩季收穫,從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雖然現在的糧食產量還不如後世糧食產量的一半,但呂布已經心滿意足了,因為他知道後世糧食產量主要是靠化肥給硬提起來的,呂布暫時不準備啟用化肥,也不準備啟用農藥,他擔心化肥農藥對土地對作物的巨大副作用,他更鼓勵農學家和農業工作人員用l?se環保的辦法來提高畝產量。

    當糧食畝產量達到後世糧食畝產量的一半,一個人兩畝地足以苟活,中華帝國五千萬人,只需要一億畝地就可以生活,本來是不用開闢更多的領土,當呂布根本不滿足漢人只有五千萬,他想讓漢人恢復到頂峰時期的十四億,他的激化生育政策已經列入《大中華憲章》,成為大中華帝國的基本國策,女人在後方努力地生育,男人在前方努力地開拓大漢民族的生存空間,這是呂布所希望看到的。

    呂布算過了,後世華夏國有有十八億畝田地,印度有二十四億畝田地,越南有六千萬畝,臺灣有一千四百萬畝,美國有三十億畝耕地,加拿大擁有耕地6.9億畝,倭國耕地面積是5億畝,俄羅斯的耕地面積約有19億畝,澳大利亞7億畝,泰國7億畝。

    呂布現在對付羅馬帝國尚有必勝信心,何況對付這些沒有像樣武裝力量的蠻夷之地,他想過如果移民一百萬到北美、移民一百萬到倭國、移民一百萬到澳洲,後來的中華帝國會怎麼樣,他這樣想,就準備這麼做。(未完待續。。。)
w23164598 發表於 2013-8-31 11:28

第850章 大中華共榮圈

    呂布在自己憑著印象畫成的世界地圖上,以洛陽為圓心,以一萬里為半徑,畫了一個圓圈,上面寫著“大中華共榮圈”。

    這樣一來,大中華帝國的版圖將擴寬到兩千五百萬平方公里,將是後世的兩點五倍有餘,比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甚至蘇聯時期還要龐大,估計也就遜于當年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的巔峰時期,遜于當年成吉思汗時期的大蒙古帝國,但是英國的日不落時期是曇花一現,成吉思汗死後沒多久大蒙古就四分五裂,而呂布想要打造的是,真正能夠長久地存在下去的日不落的大中華共榮圈小說章節 。

    華夏民族,從遠古走來,開天劈地,煉石補天,創造了一部燦爛的文明史。當商人馬可波羅把中華傳奇帶入西方後,華夏便成了世界矚目的中心,一時間,四方來朝,遠近賓服。可惜,明太祖朱元璋氣量太窄,滿足于中原的富足,失去了建立“以亞洲為中土,以四方為鄰壑”的大中華共榮圈的最佳機會,中華民族君臨亞洲、四方一統的民族大業將永遠不可能再實現。

    亞洲人,是華夏人的家園,我們惟有固守亞洲這片土地,才能成帝王之氣。呂布在此制定的戰略中心任務就是在這個前提下,進行開疆辟土,東攮西括的運作過程,實行推進式的圈地戰略,逐漸形成大中華圈。大中華亞洲圈的圖形,先人早已勾勒在前,《禹貢》曰:“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訖于四海”,《詩》書曰:“四方。諸夏也”。所以,依據華夏史書典籍的記載,華夏的疆域,東應擴大到倭國群島,以倭國本島為邊關,南擴大到南海。以東盟諸國為邊關,西擴大到西亞包括南亞,以博斯普魯斯海峽為邊關,北擴大到高麗海峽,以南北高麗為邊關,從四邊來看,亞洲圈外都是臨海,也隱示著亞洲圈外即是海角天涯,我們據此。自東向西劃弧,形成亞洲自成一體的獨立板塊,這就是未來的“大中華亞洲圈”。

    完成大中華亞洲圈整合後,制定的戰略中心是:立足中土,一統亞洲,進取美洲。外交上,遠交近攻;經濟上,自足自給;政治上。華人治洲;軍事上,不越烏拉爾山脈。不圖歐洲一分地。歐洲大陸不是華夏民族居住之地,哪裡裡氣候不適宜、水土不適宜,龍脈不適宜,想想當年元朝在歐洲建立的欽察汗國,之所以灰飛煙滅,就是因為它只是軍事征服下的聯合體。缺乏華夏文化、經濟、宗教、生活的精脈聯繫,所以,呂布從元朝的惡夢中醒來,歐洲不是我們索取的乳酪,印歐語系不是我們的文字。

    呂布未來的戰略方向是。與羅馬帝國爭,必爭于西亞,爭西亞,是奪石油之血脈,佔據中亞,即可暫勒馬,如果我們翻山折衝歐洲,別忘了,元朝的覆車之跡猶在。我們不要阿爾卑斯山,憑亞洲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黃河流域,糧食足以供給,憑西亞油倉,經濟血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證明,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一直未離開亞洲這塊土地,並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世界,更多的是走近我們。值得呂布思考的是,為什麼從華夏元代之後的明清兩代,即使在鼎盛之時,也沒有翻山踏歐,遠涉過洋,開拓疆土,就是因為中華民族秉黃帝“土德之瑞”,人人守土戀鄉,不棄不離,以至鄭和率遠洋船隊七次下西洋,無非是向鄰國宣揚國威,並沒有開闢我們的殖民地,所以,華夏戰略有所圖,有所不圖;有所爭,有所不爭,道理就在於此。

    華夏圖百世之寧,惟據亞洲,治國得失,有史可鑒,秦始皇以郡縣治天下,失了江山,元世祖以分封治天下,子孫魂遊歐洲,今天,只有四方制天下,才能告成功于先人。

    東邊除掉倭國,倭國的大和民族,是一個蛇性的民族,它一旦警覺到與世界隔絕,就會騷動不安,很快地從休眠狀態中復蘇,並伺機攻擊獵物。倭國地狹人稠,資源貧乏,這也決定了倭國會不惜一切代價,尋求自我擴張。倭國在華夏的東邊,東邊是華夏的氣之門,華夏近百年的復興之路之所以走得艱苦,就是因為倭國擋住了華夏的門戶,縱觀華夏千年歷史,倭國為華夏最大的外患,倭國如魔如魘,一直揮之不去,明朝、騷我中華,清朝,犯我中華,民國,亂我中華,當今,阻我中華,惟有除掉倭國,中華民族的氣脈才能通暢。所以,華夏戰略的重中之重,就是除掉倭國。

    這裡插一句,二十一世紀,如在30年之內,不除掉倭國,華夏極有可能慘遭倭國毒手核害華夏,這絕非是危言聳聽,1970年倭國就決定建立一個提煉濃縮鈾的聯合公司,倭國不是沒有核,只是子彈沒有上膛而已。倭國一直亡我之心不死,從《田中奏摺》的“大陸政策”就可以看出,倭國樹立的天皇、軍閥、武士道三位一體的軍國主義思想依然存活在國民心中,他們曾叫囂要:“開拓萬里波濤”,為此,華夏必搶先一步,儘快出臺“滅倭政策”,不過以後世的對外政策來看,只能被動挨打,嗚呼哀哉。

    呂布將除掉倭國列為第一位,為此他派出最強大的海軍盤旋在東海,周瑜、甘甯、賀齊、黃蓋等水軍將領帶領東海水師,不停地襲擾著倭國,扶持著邪馬台國的女王,對付倭國的其他小國,讓倭人時刻都處於內亂內訌內耗之中,等呂布騰出手來,必定發動大軍,來個雷霆一擊。

    一旦除掉倭國,大中華帝國在倭國群島駐防,進取夏威夷,然後再逐步進取美洲,屆時,大中華共榮圈將如圍棋盤中的大龍,舒暢地出頭。

    北邊收歸高麗。高麗與華夏一衣帶水,唇齒相依,秦漢時,就為華夏耕稼之鄉,高麗一直是華夏的藩屬國,收歸高麗,只是華夏將丟棄在外的東西重新放回囊中而已。但高麗民族,是一個陰鷙、倔強的民族,強則鬥,弱者順,從體育角逐中,可以看出其民族的特性。現在高麗之地有三韓、扶餘、高句麗等國,呂布命大將太史慈、、于禁、閻柔、牽招和參軍辛毗、賈逵等人,在這些國家之間,製造民族之間的矛盾,兄弟鬩于牆,然後從中插手,逐個拿下。

    中華帝國征服高麗半島,將徹底貫通東北角的戰略防線,可趁勢進取漠北雪原,把後世俄羅斯盤踞的西伯利亞全都收回。

    南邊討伐東盟諸小國。南邊地理位置重要,馬來半島南邊的麻六甲海峽是世界航運要衝,位於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南邊推進,關係到華夏的海洋利益,海運利益,宜早不宜遲,呂布制定了一個時間表,建造起想當年鄭和下西洋一樣的大海船並組成編隊後,一切問題都如皰丁解牛,迎刃而解。

    南海水師滅了東南群島的猴子們後,乘勢南下,滅了澳洲的土著人,佔據澳洲。

    西邊西征南亞、西亞,這是中華帝國的大中華共榮圈裡計畫中最難的專案,屬攻堅戰。如果說西亞是骨頭,那麼南亞印度就是骨頭上的關節,欲征服西亞,必先征服印度,印度是睡在華夏身邊的巨象,它不易推得開。華夏在元代就垂涎它的象牙,蒙古人西征,曾踏上這片土地,可惜,蒙古人沒有大戰略觀,最終無功而返,印度阿三雖然打戰一塌糊塗,怎奈印度的土著居民人口眾多,復原很廣,氣候跟華夏不同,這塊象肉並不是太好吃的,既要強攻,也要智取,不過呂布有信心,在他有生之年,飲馬恒河。

    西亞,處於亞歐非三大洲聯結部位,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稱,是世界油倉,戰略價值非常大。西亞原是華夏人口裡含的食,蒙古人攻入巴格達,滅掉了哈裡發帝國,在伊朗建立了伊兒汗國,由於當時社會文明還沒有發展到認識石油價值的這一步,最終伊兒汗國就象烏鴉口中的一塊食,被蒙古人唱掉了。但是,華夏與阿拉伯地區的聯繫從未中斷,橫貫亞洲的陸路交通線“絲綢之路”,一千多年來在歷史上一直溝通著東西文化的交流,呂布現在要將“絲綢之路”變成“石油之路”。這是大中華亞洲圈計畫中的精華部分,大漢民族被呂布鼓動起來,認識到石油的重大意義,願意為石油而將原本蠻夷之地的西域佔據,並將盤踞在西亞的貴霜帝國滅掉。

    大中華共榮圈設計,非肇始於今,前人早已在典籍中就預言在先了。可惜上下五千年,一直沒有實現。呂布決心在自己手裡,把這個理想實現,不過呂布不想做隋煬帝那樣急功近利,他不會好大喜功地窮兵黷武,他也不會為尋求主宰世界而招致天怒人怨,他強兵用武,無非是平“四夷八蠻,五戎六狄”之亂,最終完成四方一統的民族使命。(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cheninda1234567

LV:5 騎士

追蹤
  • 160

    主題

  • 13719

    回文

  • 19

    粉絲

潛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