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4892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5
第九百五十三章 舉族驚慌

    「西遷……西遷……」

    阿邪王神色痛苦的望著天。

    所謂的西遷,對於他現在來說,其實就是西逃。與當年北匈奴從大漢西北大漠主動向西遷徙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現在的局面,處處都對他北匈奴部族不利,動輒就是亡族滅種的下場。

    他也很清楚阿樹提所說的意思,其實也與他心中所想到的基本一致。

    在現在的情況之下,他的北匈奴部放可謂步步危機,起碼,他相信,大漢帝國這次對他們匈奴部族是動真格的了,絕對是打算滅亡了他們北匈奴部族的,這個是沒有什麼可懷疑了的。

    以漢軍現在的實力,要滅他們北匈奴部族還真的沒有什麼困難可言。所以,他們現在,就唯有向西逃竄一條生路。

    而這所謂的唯一生路,也絕非就是生路,而是一條充滿危機,同樣是動輒滅族的荊棘之路。

    阿樹提已經說得很清楚,甚至已經很悲觀。認為,西遷,只是為了給北匈奴留下一點匈奴人的血脈而已。

    阿邪王心裡明白,所以才會痛苦。

    這種大禍臨頭,他卻無力回天的痛苦,還真的難以為人足道。

    匈奴的軍馬,慢慢的收攏了不少,沒多久,總算是收攏了數萬人馬。

    阿邪王沒有多待,趁還沒有下雪雨之前,命令軍馬多趕一些路程,抓緊時間及早返回北匈奴部族駐地。

    實際上,到了午後,天空便開始降雪雨了,是毛毛細雨,當中夾雜著一些毛毛的雪花。

    不過讓匈奴大王阿邪王慶幸的是,暫時還沒有颳起夾雜著冰雨的大風,另外,這只是冬季冰寒期剛剛來臨,氣溫也不會一下子降得太多。所以,他的軍馬,依然還能堅持繼續行軍。

    當然了,現在他全軍都已經是無比的疲勞了,在返回部族駐地的過程當中,自然是不時都會有軍士實在是堅持不了而掉隊的。

    如此一天之後,在夜裡再繼續摸黑行進,直到雪雨越下越大,實在是沒法堅持了,才尋了一個地方停了下來休息。

    自然,說是休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折磨,要知道,他們根本就將所有的紮營物資都丟棄了,肯定不可能再有什麼的軍帳之類的讓他們避風躲雨了。

    他們只是臨時找了一些山洞山壁,又或者是臨時弄一些樹枝等物搭起一些草棚,利用一些油脂等易燃之物點起火堆,讓軍士聚在一起取暖。

    至於吃的,也基本上是沒有了,為此,他們也宰殺了不少戰馬,烤了馬肉來充肌。

    夜裡,暫時也不至於真的凍死人,但卻絕不好過,被毛毛細雨打濕了他們身上衣物的匈奴士兵,他們一個個被冰得面青口唇白,哪怕是烤著火,也驅趕不了寒意。

    第二天,天氣的氣溫明顯不同了,讓匈奴軍士覺得,和夜裡的氣溫差不多,冷得他們直打哆嗦。

    也幸好,離他們部族駐地不遠了,冒著嚴寒,阿邪王終於率著他的殘兵敗將,於午後時分趕回到了他那於裡海、鹹海之間的匈奴大部族駐地。

    一回到部族駐地,整個匈奴部族的族人全都呆了。

    這次出動數十萬的北匈奴大軍前往與漢軍作戰,失敗之後,阿邪王並沒有馬上派人提前返回部族將打了敗仗的情報向部族通報。

    這個敗報,是不能隨便向族人透露的,陳邪王親征,把能征善戰的二十萬黑甲騎兵都帶走了。心腹大將大多都帶在身邊一起出征,在部族當中,已經沒有了可以威懾全族的實力,或者是,沒有了可以為他控制得了全族的人。所以,敗報一旦過早傳回部族,估計不用等他阿邪王回到,他的部族可能就變了天,起碼,早就已經混亂起來。如此,他回來之後,極有可能就完全失去了對匈奴部族的控制。

    不管阿邪王是否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匈奴人是否已經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是否隨時有被滅亡的可能。但是,他依然在乎這個匈奴王的王位,他不想在自己兵敗之後,馬上就被另外的部族當中的部族首領或權勢人物奪了權,那是他不能接受的。

    這個,不管是誰,都是一樣的。一個王者,不管如何,都想抓住這最後的權力。

    所以,當阿邪王率著數萬的殘兵敗將回到了部族駐地之後,他的族人,全都傻了眼。

    要知道,這才多久?從阿邪王意興風發的召集匈奴大軍,數十萬匈奴大軍浩浩蕩蕩的進發,舉族懷著一種必勝的自豪心態歡送,全都期待著自己的部族大軍得勝凱旋歸來。

    可是,這才幾天?自己的部族大軍,就只回來了這一點人馬?一個個拉攏著腦袋,一個個無精打采,一個個淒淒慘慘的樣子回來了?

    原本是滿心期待的部族人,看到阿邪王等軍將的淒慘樣子,無不心頭一沉,一種大大不妙的感覺充塞心間,一個個不自然間便驚慌起來,神色也不禁哀沉下來。

    獲知他們的大王回來了,匈奴部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無不圍聚過來,越聚越多。或者,他們都已經感到不妙,所以,一時都是默默的無聲圍聚過來,堵在了阿邪王等軍馬要進入他們部族駐地的路上。

    這個時候,阿邪王臉如火燒,尤其是想到了自己的部族接下來要面對的命運,他感到無以面對,真的不知道要如何面對自己的部族人。

    部族當中的一群族老,顫顫的被人扶著擋在阿邪王的面前。目光帶著詢問,帶著壓抑的傷痛,定定的望著阿邪王。

    事實上,整個匈奴部族人,他們看到阿邪王這麼狼狽的帶著這點人馬回來,他們心裡已經有了不安的感覺,已經猜到自己的部族大軍怕已經打了敗仗。可是,他們依然想親耳聽到大王的證實,心底裡,還有一絲希望,希望事實並不是他們心裡所感到的不安的那個樣子。

    阿邪王此刻,真的無顏以對,也無言以對。

    最終,他滾下戰馬,含著淚,卟的一聲跪到了那一群族老的面前。

    「我、我們敗了……本王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我們部族人……」

    數十萬的匈奴大軍戰敗,必然得給部族人一個交待,要不然,他這個匈奴大王,怕馬上就得要被彈駭罷免。

    現在,是整個匈奴部族面臨著一個生存關頭,他必須要牢牢的握住這最後的一點權力,然後率部族西遷,為匈奴部族爭取那一線生機。

    如果這個時候,他這個大王在部族當中失去了話語權,部族人不再信任他,不願意冒著風雪,在這冰寒期冒死西逃的話,那麼他的部族,就只有被殺來的百萬漢軍所滅,連那一點點的生機都不會再有。

    「敗了?」

    「我們數十萬匈奴大軍敗了?」

    「那、那可是我們匈奴部族掘起的根本啊,是我們匈奴部族可以在這片大草原上立足的根基啊,就敗了?」

    「啊?我們的數十萬匈奴子弟呢?」

    「你不是說要擊敗漢軍嗎?怎麼就能夠這樣回來呢?」

    ……

    阿邪王的話,讓所有的匈奴族人都無比激動,一臉悲傷之餘,亦一個個似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一個個都忘了阿邪王是他們的大王,一個個向阿邪王質問。

    「哇……」

    「嗚嗚……」

    「天啊……」

    「作孽啊……兒啊……」

    ……

    匈奴部族當中,那些老婦,那些女人,聽到他們的大王說敗了,那還不明白是什麼的會事?頓時,他們忍不住發出了一片哀嚎之聲,一個個哭喊起來。

    面對質問,面對一片嚎哭,阿邪王的心亦在滴血。

    「錯了,我們的情報錯了!」

    阿邪王激動的跳了起來,衝自己的部族人喊了起來。

    「錯了?情報如何錯了?不管如何,數十萬的匈奴子弟啊,怎麼會這樣?怎麼就只回來了這點人馬?」

    「本王也不想啊,本王也想一舉擊敗漢軍,以雪我們匈奴被那大漢驅趕打擊之恥。」

    阿邪王激動的揮著手喝道:「可是,我們要面對的漢軍,並不是我們情報上所說的二十多萬啊,而是兩百萬啊,甚至更多!試問,我們區區數十萬匈奴騎軍,在漢軍的百多萬的大軍面前算得了什麼?情報誤我啊……」

    阿邪王雙手掩臉,又跪了下去,似是求自己的部族人原諒他一般,肩頭不停的抽動著,似在哭泣。

    「什麼?兩百萬?三百萬?」

    「大王,這、這到底是咋會事?」

    ……

    這個時候,阿樹提從敗軍當中策馬走了出來,聲音低沉的道:「我們大王,親率大軍追擊一支漢軍,卻是中了漢軍的誘敵之計,將我軍引誘到了漢軍大軍的陣前。樹提及大王,及一眾匈奴軍士親眼所見,當時,在我們眼前的漢軍,密密麻麻,軍馬如雲,遍佈了整個大地,其軍大陣,比我們整個部族的駐地都要大,目測,最少有百多萬的大軍,事實,漢軍的軍陣,似望不到盡頭,估計就算有兩百萬的大軍亦不足為怪。這僅只是漢軍的一個大軍陣,如果再加上原來在整個大草原上向我們匈奴部族攻擊的那些小部漢軍軍馬呢?所以,估計大漢這一次總共有可能出動了近三百萬的大軍來攻擊我們北匈奴部族。」

    「如此多的漢軍大軍,是前所未見的,歷史上,也從來都沒聽聞過有如此多的軍馬集結在一起列成軍陣。整個漢軍龐大的軍陣,同時向我們匈奴騎軍發起了攻擊,我軍不敵,邊戰邊退,戰到最後……」

    阿樹提說到這裡,揮手道:「好了,此戰非戰之罪,非我們匈奴軍馬之過,更非我們大王之過,而是我們的敵人太過強大了。現在我們逃回來的這些軍士,已經筋疲力盡,極為疲乏,還請讓開,讓我們進去略作休整。另外,有請匈奴部族一眾族老,以及各部首領,各部族軍將,馬上進入王宮,與大王一起,商議接下來應付漢軍大軍的事。」

    「嗯,其實漢軍大軍一直追擊在我們敗軍之後,估計,漢軍大軍馬上就會殺過來。事關我們匈奴部族的生死存亡之際,沒有時間讓我們來追究此次戰敗的責任,更不是我們偉大的匈奴部族悲傷的時候。所以,還是盡快議定一個應對漢軍大軍的章程來。」

    這個時候,他們匈奴部族的薩滿大巫師的話更容易讓部族人信服。

    阿樹提說完之後,部族人才慢慢的讓開了一條路,讓阿邪王返回部族駐地。

    這些匈奴部族人,他們在這悲傷之餘,痛哭失去了自己家的男人之餘,聽到了漢軍居然來了數以百萬計的大軍的消息,這似乎也太過駭人聽聞了,多少都把他們給震驚了。慢慢的,他們當中的哭聲減少,但是,卻多了一股惶惶不可終日的氣氛。

    兩三百萬的漢軍大軍啊,他們不害怕才怪。

    在這匈奴部族的主要駐地,其實已經築起了一個小土城,雖然不大,但也算是這些北匈奴人在這片草原上所修建的一座小城了。

    城內有王宮,也算是這支北匈奴人真正的一個常駐的住處了。

    當然,王宮修建得很簡陋,太恢宏太精緻的建築,真的不是匈奴人所擅長的。

    但好歹,也總算是有瓦遮頭了吧。

    用不少石柱支撐起來的大殿廳堂倒不小,可容納下數百人一起議事。當然,全部都是站著的,要不然,坐不下那麼多人。

    數以百萬計的漢軍大軍將會殺過來,這事非同小可,沒有人敢掉以輕心。

    事實上,一聽到如此多的漢軍,每一個匈奴人,心頭都壓了一塊大石,無比沉重。

    因為,每一個匈奴人都知道,他們跟漢人是世仇宿敵,不是你死便是我活。早前漢軍對大草原上的各個匈奴部族的攻擊就讓他們感受得到,漢軍對他們匈奴人根本就沒有手軟可說,落入漢軍的手上,就只有死路一條。

    現在,一眾匈奴首領及軍將,都六神無主,都不知道接著下來,他們要如何應對漢軍的百萬大軍。(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5
第九百五十四章 強令西進

    阿邪王已經平復了心境,在這個時候,在匈奴部族生死存亡的時刻,他也不得不冷靜下來。

    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要如何說服在場的一眾匈奴部族首領及軍將,讓他們聽從自己的命令,做好不惜一切代價的準備,馬上舉族西遷。

    他向阿樹提大巫師請教過後,又經自己的所見所想,已經很清楚,他的匈奴部族,除了向西遷徙之外,已經無路可走。

    可是,舉族西遷,並且還得要是在這短時間之內馬上進行,這絕對不是他這個匈奴大王一聲令下,下馬的人就會馬上執行的。

    畢竟,西遷所牽涉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到他自己都毫無頭緒,不知道要如何下手。

    想想,在這個裡海與鹹海之間的平原上,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匈奴族人,另外的地方,也有著無數零零散散的匈奴部族聚居地。不要說另外的那些了,就說在這裡海與鹹海之間的這一片廣闊地域上所生活的匈奴族人,想讓他們馬上西遷,也絕對不容易。

    現在可不是說走便可以走的。在這嚴冬冰寒期,部族人離開了自己的駐地到了野外,基本就是死路一條,他們根本就難以抵擋得了這惡劣氣候的寒冷。

    成年男子還好一些,那些有著較為充足的防寒衣物的族人還好一些。但是,生活物資稀缺的匈奴部族,部族當中,大部份人都沒有可以在這寒冬時節可抵禦得了天氣寒冷的衣物。

    匈奴部族人當中,最少都會有三分之二的老人小孩及婦女。這些人,讓他們在嚴寒的時候,在野外長途跋涉,這真的等於是要他們的命。

    另外,在遷徙途中,如何保障他們的吃喝問題等等。

    當然,如果是平時,他們匈奴部族可隨時說走便走,根本就不會有什麼的問題。可眼下,卻是困難重重,時間,根本就沒有時間給他準備什麼了,漢軍大軍,說到就會到。

    「大王,漢軍當真有兩三百萬的大軍?」

    「現在下雪雨了,天氣如此的寒冷,難道對那些漢軍就沒有一點影響嗎?他們會不會當真的攻來?」

    「大王,現在我們匈奴部族打算要怎麼辦?跟漢軍決一死戰?」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大王,請下令吧,趕緊召集大軍,晚了怕來不及啊。」

    ……

    下面的匈奴首領及軍將,他們只是看到了阿邪王率敗軍回來,只是聽說了漢軍如何軍馬眾多,如何的強悍。卻大多都沒有意識到漢軍大軍殺過來之後,他們的部族會面臨著如何的下場。

    或者,他們心裡會擔憂,會驚慌,可是,當中還真的有不少匈奴首領及大將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有亡種滅族的下場。

    怎麼說呢,沒有親眼見識到漢軍對他們的威壓,他們還沒能感同身受,心底裡,還有一絲的希望。另外,他們現在所佔據的大草原實在是太過廣闊了,在他們的心裡,在這廣闊的大草原上,哪裡不是他們匈奴人可以落腳的地方?所以,他們當中,有一大部份的匈奴首領及軍將,根本就沒有過馬上就得要舉族西遷的念頭,尤其是在現在這樣惡劣的氣候環境之下。

    甚至,有一部份人還認為,以他們現在匈奴部放的強大,可以馬上再集結大量的軍馬,跟漢軍相抗到底。

    「夠了,都安靜!」

    阿邪王冷喝了一聲。

    早前,剛率敗軍返回到部族,為了給部族人一個他戰敗的交待,姿態擺得很低,甚至還跪下請求部族人的原諒。

    但是,現在卻不用再將姿態擺低了,而是要體現出他這個匈奴大王的威嚴,一言九鼎的時候,要不然,跟著下來的西遷,怕就很難實行。如果不能實行的話,那麼等待著的,就真的是滅族的下場了。

    喝止了部族軍將們的喧雜,阿邪王冷眼一掃,環視了一眼一眾匈奴首領及軍將之後,才沉著臉道:「難道,你們都懷疑本王所說過的話的真實性嗎?漢軍大軍,數以百萬計,鋪天蓋地、排山倒海一般的壓過來。這還能假的了?何況,這並非本王一人所見所聞,而是包括了隨本王一起饒幸逃回來的那些軍馬,樹提大巫師等亦是親眼見證。因此,本王不希望再聽到你們懷疑的聲音。現在,召集諸位到此來議事,是商議一件決定我們匈奴部族以後命運的大事。」

    「呼韓宗大將軍,你跟他們分析一下我們北匈奴部族即將面臨的困境。」阿邪王扭頭對下面的一員大將道。

    呼韓宗,是黑甲騎軍的二十萬大軍的統將,一路護著阿邪王逃回到部族駐地。對眼前的形勢,是相當的瞭解。

    呼韓宗先向阿邪王跪拜,然後才站起來面對殿內的眾將。

    「諸位,漢軍就跟在我們敗軍的後面,估計不出兩三天,馬上就可以殺到我們現在這裡。如非現在已經開始降雪雨,他們今天倒是有可能殺到。根據漢軍早前對我們匈奴人的行動以及他們集結了百多兩百萬大軍一起向我們匈奴進攻的情況來看。不可懷疑,漢軍肯定有滅亡我們匈奴部族的決心。否則,他們肯定不會一下子出動那麼多的軍馬,也更加不可能會在如此嚴寒的時期向我們發動進攻……」

    呼韓宗不僅向眾人說清楚現在漢軍的兵力情況,還詳細的講述了一些漢軍的作戰方式,還有,早前漢軍對他們大草原西北部地區的分兵進攻,滅了他們不少匈奴部族的對他們匈奴的進攻方式手段。也著重的說明了,漢軍是如何徹底滅了他們匈奴部族的一些小部落的事。

    通過種種的事實,對殿內眾將說明,漢軍有滅他們北匈奴之心。

    呼韓宗講完之後,殿內的人都感心寒,事實表明,漢軍這一次對他們的攻擊,似乎還真的沒有一點手軟。也讓他們感到,哪怕他們現在所生活的大草原有多廣闊,但是也依然給他們一種他們似已經無路可逃的感覺。

    試想,以漢軍的兵力,以及強悍,完全可以分兵,對他們的整個大草原進行地毯式的,拉網式的肅清圍剿。尤其是講到,漢軍一兩萬的騎軍,就能對他們的大軍形成那麼大的傷害,就敢直接攻進他們的匈奴大營來衝殺。

    如此,可以想想,漢軍大軍一旦殺到他們的部族駐地,其大軍衝殺過來,他們又如何跟漢軍交戰呢?正面交戰無法戰,現在就算他們能夠臨時臨急召集起大軍,也無法跟漢軍的大軍相提並論。

    「大、大王,那麼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難道,當真的要天要亡我匈奴?」

    一個匈奴首領,驚慌之情流露於表,為自己部族現在的處境而感到無比的憂心。

    阿邪王見已經將事情講清楚了,便沉著的說道:「也不用太過擔心,本王已經有了應對這次我們匈奴危機的辦法。只不過,現在獲得諸位的一致贊同,並且,要堅決執行本王的命令,如此,我們匈奴部族方有一絲生機。」

    「大王,請明示!」

    「嗯,其實也不是什麼的好辦法,而是從我們匈奴先祖的經歷讓本王受到了啟發。我們北匈奴部族,每到最危險的時候,有滅族危機的時候,就只有走,走為上策!」

    「走?大王……這、這現在的鬼天氣,我們部族如何走啊?又能走到哪裡去?」有人對阿邪王的話提出質疑。

    「西遷!我們北匈奴部族,馬上西遷!」阿邪王揮著拳頭道:「既然漢軍兵鋒太盛,我們匈奴部族現在難以抵擋,如此,我們部族,就唯有避其鋒芒,離開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地方,繼續西進,另外再尋求一個可以讓我們匈奴部族發展起來的福地。」

    「西遷?繼續西進?」

    「大王,這、這能行嗎?這些年來,我們一直都有派出部族的軍馬,渡過頓河往西劫掠搜索,在西方,有著更強大的西方帝國,我們現在西進,這、這……」

    「大王,現在的嚴冬,我們部族又如何西進啊?這萬萬不可啊……」

    果不其然,阿邪王一提出西進,下面馬上就有不少匈奴部族當中的一些掌握著實權的首領或軍將對阿邪王所說的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個也說實在,匈奴人從大漢境內逃到了這西方的大草原上之後,他們或者極少再關注大漢境內的情況。但是,他們卻一直對西方帝國有著比較密切的關注,並且,他們也一直有軍馬與西方帝國的軍馬在試探性的交鋒。總的來說,他們如果是衝著劫掠而去的,掠奪了便走,那麼他們倒是佔盡便宜,那些西方帝國的軍馬,一時也奈何不了他們匈奴人。可是,如果是正面的交鋒,他們的匈奴人卻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常常吃敗仗。

    這個,是因為西方的那些白人,他們身形更為高壯,相比起身形本來就比漢人都略為矮小的匈奴人而言,在正面戰鬥起來的時候,他們更加矮小,在身體方面,他們就大大的吃虧了。

    另外,也不可否認,在這個古時代,西方的白色人種,他們的確比較狂野,氣血較為旺盛,身高體壯,力氣也比較大。單論力量的話,以凶悍著稱的匈奴人,未必就比那些西方帝國的白人強。

    所以,匈奴人在早期吃虧是難免的。這些,也是北匈奴人在佔據了裡海西北一帶之後,便相對的安定下來,沒有急於渡過頓河繼續向西挺進的一個主要原因。

    「這是命令!」

    聽到有人反對,阿邪王不客氣的斥道:「現在時間緊迫,沒有時間再讓大家討價還價,商議什麼的應對方案了。漢軍隨時都有可能攻殺過來。如果我們匈奴部族還不盡快逃離此地的話,那就真的是大禍臨頭。」

    「可、可是……我、我們現在這樣,要如何西進啊?」

    一眾匈奴首領及軍將都不由有點慌了,他們真的很難想像,現在馬上就得要舉族西進的話要如何開展。

    「很簡單!」阿邪王冷著臉道:「馬上傳令我們匈奴部族,分成兩大部份,一部份,向西渡過頓河,奪取頓河以西的地方。另一部份,沿裡海向東南挺進,據我們部族派出去的人馬反饋因來的情報,往東南方向挺進數千里之後,便是一些沙原地帶,那些地區,哪怕是寒冬,都不會太過寒冷。只要我們的部族人能逃到那些地區去,那麼就可以不用擔心眼下的冰寒期了。」

    「可、可是……大王啊,我們的族人,老的小的,那些婦孺,他們在現在的環境氣候之下,他們如何走呢?」一些首領急問。

    阿邪王深吸了一口氣,仰起頭,定定的望了一會殿頂,然後似是一狠心,目光一寒,道:「部族軍馬先行,青壯騎乘部族良馬成軍護衛其餘族人,收拾細軟物資在後……」

    「必要時……青壯族人可只攜帶部份女子及七、八歲以上小孩先行!」

    「什麼?大王,這、這是要放、放棄我們部族的老少婦孺?」

    不少匈奴首領都呆眼了。

    「按命令執行,本王不管你們是否按此命令執行,本王只會在此休息一夜,明天,會率部族軍馬,先一步向西渡過頓河,為我們匈奴部族打通西進之路。」

    阿邪王不再讓下面的人多言了,非常獨斷的決定了下來。

    他令其大王親衛,馬上給下面的部族人下令,要求匈奴全族,馬上開始準備西遷之事,明天,必須要隨軍向西及向東南轉移,不能再留在這裡。

    逃回來的匈奴敗兵,還有十多萬,阿邪王下令,馬上集結匈奴青壯成軍。估計,很快便可以集結起數十萬的匈奴大軍。

    阿邪王會將此數十萬的大軍,分成兩部份,一部隨他向西渡過頓河,一部由另外的匈奴首領及大將統率,向東南挺進,將會進入中東地區。

    對於阿邪王來說,他真的覺得時間很緊迫,漢軍大軍就緊緊的跟在身後,如果不及時將部族轉移的話,一旦讓漢軍的百萬大軍殺到,他現在所集結起來的這數十萬匈奴軍馬根本就不值一提,根本就不可能抵抗得了漢軍大軍的。(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6
第九百五十五章 撤逃與突擊

    阿邪王直接給下面的匈奴首領及軍將下令,決定不顧一切強行命令部族人馬上西遷。

    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時間跟這些人慢慢的耗下去了。

    漢軍大軍一旦殺到,到時候說什麼都晚了。

    所以,他的這個西遷的命令,下面的部族就算想不遵從也都得要遵從。因為,不管他們遵從不遵從,他明天一早,都必定會先率一支軍馬先走了。如此一來,下面的軍馬,以及部族人,也就不得不跟著他這個大王的步伐。

    阿邪王的命令,讓一眾匈奴首領及軍將面面相覷,全都一時接受不過來。可是,他們一時也沒有辦法讓阿邪王收回成命,何況,讓阿邪王收回了命令,他們又要如何?如今阿邪王決意要西遷,已經決定明天一早就會先行撤離,沒有了這個北匈奴大王在此主持大局,他們還能怎麼樣?

    當然了,或者他們也可以集體抗命,甚至可以馬上群起罷免阿邪王另立一個新的大王。但這是什麼時候了?還有時間讓他們這麼幹麼?敢說,如果現在廢了阿邪王,他們這個些匈奴首領肯定就會自相爭鬥,窩裡鬥,誰都想成為新的匈奴可汗。

    關鍵的,還是漢軍大軍,這個就像是玄在他們頭頂上的利劍。看阿邪王的態度,他們多少都相信了漢軍的強悍,相信了漢軍大軍隨時都有可能殺到他們的部族駐地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離開大殿的一眾匈奴首領及軍將,也不得不將阿邪王的西遷命令下達下去。

    而接到了阿邪王西遷命令的北匈奴部族的族人,全都嘩然,一時都不能接受這樣的命令。

    這一時半刻之間,叫他們如何走?

    一些匈奴部族的老人,聚到了大王宮殿之前,求見阿邪王,希望阿邪王能夠為了他們部族的那麼多老老少少著想,不要輕易西遷。

    要知道,現在可是命令他們舉族西遷啊,也就是說,他們部族當中,老老少少的全都得要走。問題是,這些老人,叫他們如何走得了?野外的天氣如此寒冷,根本就不是他們現在的身子骨可以吃得消的,這是在要了他們的老命啊。所以,但凡是還有一絲辦法,他們都不願意就此興族遷徙。

    起碼,不少人都認為,現在集結他們的匈奴軍馬,不敢說有百萬以上,但是數十萬大軍還是可以很快就能召集得起來的。為了他們自己的老命為計,他們更希望他們的大王可以召集大軍跟漢軍決戰。只有這樣,他們才有一線生機,否則,他們肯定會在逃亡的路上活活凍死。

    他們現在,只是來為他們自己尋求那一線生機。

    事實上,這些北匈奴人,他們在近一百數十年來,生活在這一帶地區,的確是要比他們以往更安逸了一些。可以說,在這一百數十來間,這個北匈奴部族,他們基本沒有怎麼遇上到可以威脅得到他們整個匈奴部族生存滅亡的事了。所以,他們現在,多少都有點忘記了他們以往的一些部族傳統。

    這個傳統就是,一旦在部族有生存危機的時候,其部族當中的那些老人,以及那些根本就沒能還為部族作出一定貢獻的部族人,都是他們匈奴部族所要犧牲的對象。就有如當年新漢軍深入大漠西北滅南匈奴的時候。在那一個嚴寒的冬季當中,其匈奴部族就因為缺少過冬的食物而將族中的老人殺了取肉作糧食。

    在這個時候,或者不是這些匈奴老人忘記了這個匈奴部族的傳統,而是希望通過他們的請求,希望他們的大王不要輕易放棄他們罷了。

    可是,無論他們如何請求,阿邪王始終都沒有露面。

    決心已定的阿邪王,是沒有什麼可以改變得了他們決定的了。特別是早前數天,他一直都是行軍作戰,後來也日夜不停的奔逃回來,早已經疲累不堪,早就在王宮寢宮當中,倒下便睡著了,任何外面雷打不動。他要抓緊時間恢復精力,為日後的生存而掙扎。

    那些部族當中的老人絕望了,倒也不敢鬧事,一個個默然離開王宮,各返各家準備隨大王的軍馬遷徙的事項。

    所以,在這些匈奴人驚慌,又或是不解,又或是不甘,甚至憤怒過後。他們也不得不抓緊時間準備好遷徙逃離的事宜。

    到了下午時候,整個匈奴部族都似在動了起來。

    初初只是在以王宮土城為中心的,後來隨著匈奴大王的命令下達,開始向四周擴散,直到整個裡海與鹹海之間的廣闊雪原上的各部匈奴部族都行動起來。

    這些匈奴人,他們以一個家庭為單位,全都開始著手準備。

    首先,他們家中的壯年,指十五、六歲以上,到四十來歲之間的家中男性,他們首先選取其家的良馬,然後就是衣物,那些獸皮縫製成的衣服衣甲等等,都優先穿戴在身上,儘可能的讓他們增加抵禦寒冷的寒氣侵襲。

    然後就是武器,包括什麼的刀槍劍戟,特別的弓箭,最好的,他們先拿上,並備足弓矢。

    最後,就是糧食的問題,他們以家庭為單位的匈奴族人當中,一個家庭,不管他們剩下的老人女人及小孩有多少,都得要先為他們家中的成年男子備足口糧,最少得要一個月的口糧。反正,他們一家子,都得要為自家的成年男子做好以上方方面面的準備。

    做好這些準備之後,這些裝備好的匈奴男子,每個家庭,只留下一人隨他們的家人一起行動。其他的,必須馬上向他們的部族首領所要求的地方集結,集結成軍。

    也就是說,那些匈奴部族的家庭當中,一個家庭,如果有兩個十五、六歲以上到四十來歲的男性,就必須得要有一個前往他們首領要求的集結地點成為軍士。如果是三個以上的就得要去兩個,反正,不管是有多少,都只能留下一個隨其家人一起行動。若是只有一個或者一個都沒有的,那麼也就沒有人會理會他們了,他們就只要顧好自己便行。

    再之後,剩下的那一個男性,以及其家裡的老老少少,便開始一起收拾,準備撤離的各項事務。

    比如,他們會用剩下的馬匹,將一些有用的東西駝著,包括他們的帳篷及食物什麼的。還好,一般的匈奴人,以家庭為單位,家中都養有不少的馬匹。所以,正常來說,他們基本都可以做得到人人都有馬騎,如果不是現在的嚴寒天氣,他們要走要留,倒也方便。

    當然了,他們的糧食,主要還是那些牧養著的牛羊,他們到時候還得要趕著那些牛羊一起走的。

    可惜,現在已經下著雪雨了,在野外淋著這些雪雨讓他們根本受不了。所以,雖然他們的大王已經有命令,明天一早就會摔軍西遷,可現在,沒有人敢輕易的將他們的帳篷給拆下來。

    如果沒有帳篷給他們呆在裡面取暖,那麼明天怕也不用走了,直接一夜之間,可能就會冷凍死他們一大部份族人。

    不過,好歹,匈奴部族人總算是連夜準備好隨時撤離的準備。

    他們的匈奴大王要走,他們的各個部族的首領也要走,已經下了命令徵召他們的成年男子,他們也不得不從。

    還有就是,不久前,他們的匈奴大王集結了數十萬的大軍,卻僅回來那麼十多萬人,吃了這麼一場敗仗,一下子損失了那麼多的族人。這些匈奴人說不心驚就怪了。

    要知道,這前前後後加起來,他們的匈奴部族已經損失了一百多萬的族人啊。他們的匈奴部族,又有多少個百萬族人呢?

    早前被漢軍清掃的一些小部族的匈奴人逃回來之後,經過他們的口口相述,也多少讓這些匈奴族人認識到事實的殘酷,他們不走,恐怕還真的會被漢軍給滅了。

    暫時,哪怕他們還沒有真正的見到了漢軍的影子,可是,人的名樹的影,沒見漢軍,他們便已覺那種迫人而來的殺氣。

    而這個時候,早前奪了匈奴大軍營的漢軍,在那個軍營休整了一天一夜之後,也的確是又開始進發了。

    漢軍大軍,追擊匈奴大軍,在半夜時分殺到了那個還沒有完全拆解下來的匈奴大營,因為天色太黑的關係,所以,就停止了追擊,讓軍馬休整。

    到了第二天,趙雲與太史慈等一眾軍將也都察覺了天色的不對,也就沒有馬上再追擊。只是讓軍馬先打掃了一天的戰場,並且馬上派人回後面去,加急調來各種物資。

    因為,在中午時分,天空不再是單純的下雪,而是下雪當中夾雜著毛毛細雨。

    如此,趙雲、太史慈等一眾漢軍大將,自然也知道,這大草原上的天氣,將要進入那些草原民族人口中所說的冰寒期了。所以,讓漢軍冒著這樣的雪雨進軍並不太適合事宜,唯有就繼續等待,等後面的後勤補給送到了,再向前進軍。

    等了兩天,後方送到了一批軍用物資,當中便有一批遮擋風雪的蓑衣。

    量不多,但也足有差不十多二十萬件。

    這個時候,一眾漢軍大將自然還不知道匈奴人是否懾於漢軍的強大威勢而西逃。所以,一眾漢軍大將一起商議過後,決定馬上再給匈奴部族壓力,不能讓匈奴部族鬆了這口氣。

    為此,一眾大將,從各部當中挑選出最為精銳的漢軍將士,一共組成了一支近二十萬的軍馬,決定冒著雪雨對匈奴部族駐地進行一次突擊。

    這些漢軍大將,幾乎集中了這一次西征當中的所有漢軍在將,連恰好趕得及那天對匈奴大軍追擊的張合,也在其中。

    事實上,張合趕到的時候,正好看到了漢軍百多萬的大軍向匈奴大軍發起了集群衝鋒。那種浩大的戰爭場面,直接讓他看得熱血沸騰。曾幾何時,他見識過這麼多的軍馬一起衝鋒的浩大場面?也曾幾何時,他也能參與其中?

    他一人一騎,代表著他的一路軍馬,一路跟著漢軍大軍向匈奴騎軍發起了衝鋒,憑著馬快,他一人曾突入一支數以萬計的匈奴逃兵當中衝殺。讓後面殺來的漢軍見識到了原來張合也是如此的勇猛,並不輸於原來漢軍的一眾大將。

    現在,他的部下軍馬也趕到了,也聽聞了張合在追擊匈奴騎軍的一些事蹟,讓他的部下軍馬也深感有榮與,對張合也敬佩不已。現在,他們也一致要求,要隨張合一起對匈奴部族駐地發起突擊。只可惜,要不了太多人馬,只能從中抽調了一部份平時表現較為精悍的軍士隨張合行動。

    趙雲、太史慈、黃忠、典韋、張遼、張合,夏侯惇、夏侯淵、徐晃、高順等等,如此多的漢軍猛將,率二十萬漢軍精銳騎兵突擊匈奴部族,可以說,莫說只是匈奴部族的,就算是百萬大軍的匈奴軍營,他們也敢闖一闖了。

    至於早前成功率軍引誘匈奴騎兵大軍到達漢軍大陣之前的黃敘,則被留下統率餘下的大軍,待後方的後勤補給送到之後,才率大軍趕去。

    可以說,漢軍在一眾大將率二十萬大軍離開漢軍大營,向匈奴部族駐地出發的時候,也就正是匈奴大王一早起來,準備率軍西遷撤逃的時候。

    對於別的匈奴人來說,可能還沒有看到漢軍的出現,所以,他們心裡雖慌,但是卻並不覺得太過急迫。

    但是阿邪王卻知道不能再等再拖了,他很清楚,漢軍要滅他們匈奴人的決心,漢軍的大軍也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的。

    所以,一早起來,恢復了一點精神的他,馬上就命令其親兵,將王宮當中所有的一切值錢的東西全都帶上。然後命令一支集結起來的匈奴騎軍,隨他一起開始向西撤離。

    如此,隨他一起離開的,便約有三十來萬的人馬,當中,十來萬的人馬是早前逃回來的匈奴騎軍,餘下的是昨天開始集結起來的匈奴騎軍。

    事實上,昨天半天外加一夜的時間,整個匈奴部族,已經又集結起了近五十萬的騎軍,可是,阿邪王根本就不認為這五、六十萬的匈奴騎軍是漢軍之敵。如此,他根本就沒有過多考慮,直接從中帶走了二十萬人馬,另外的二、三十人馬,便交由他的族弟左賢王阿甲王統率,沿裡海東南方向撤離。(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6
第九百五十六章 漢軍追來了

    對於北匈奴人而言,這一次被迫西逃無疑就是一場災難。

    他們從一開始,就注定得要舉步難艱。

    可以說,他們都還沒有正式動身,就已經哀鴻遍野。那些擇優先取得其部族物資的匈奴成年男子就先不說,且見那部份匈奴部族的老弱婦孺,他們就當真的讓人慘不忍睹。

    一個個的匈奴族人,他們眼帶驚怯哀傷,目光迷茫,對前路充滿了絕望。

    在冷風中,在雨雪當中,他們人人倏倏發抖,裹在他們身上的已經被凍得硬磞磞的獸皮衣物,無論他們如何的用力包緊身軀,都難以阻擋得了無孔不入的寒氣。

    收起了他們的獸皮帳篷之後,流露在空氣當中的他們,根本就難敵寒冷的氣溫侵襲。

    老人婦女的低泣聲,嬰孩的啼哭聲,讓放眼都有點混亂的匈奴部族顯得更為嘈雜。

    他們騎上劣質的馬匹,牽引著那些駝著他們家當的牛馬,驅趕著成片成片的羊群,慢慢的向東或向西移動。整個部族,其移動的速度慢得有如蝸牛。

    這些匈奴部族人,他們其實並不想走。他們全都知道,這個時候的天氣,根本就不適宜他們流落在野外,他們更留戀他們那溫暖的帳篷,可是形勢卻由不得他們。

    這天一大早,他們的匈奴大王阿邪王便已經先行率他們的部族大軍走了。名義上,是說要為他們這些部族人打先鋒,先行一步探路,為他們打開通往西方的道路。

    可是,部族人的心裡都明白,假如說,如果後面當真的有漢軍殺過來,他們恐怕就是被自己的部族首先放棄的一群人。

    老弱婦孺,根本就走不快,哪怕是騎著馬匹,也不可能像那些壯年男子一樣,敢放馬奔騰。真敢放開手腳策馬奔騰,戰馬的顛坡肯定得把他們的身子骨都拆了。當然,這些或者並不是最為主要的,主要的是,在積了一層厚雪的大地上,在下了雪雨之後,地在就會慢慢的積融成不規則的碎冰面,有些地面,會顯得又硬又滑,如果在這些地面上奔跑,絕對會讓馬匹滑倒,而他們這些老弱婦孺,從馬背上摔下來的活,不死都得要脫層皮。

    所以,別看他們整個匈奴部族,似乎並不缺少馬匹,但是,他們移動的速度,其實與步行差不多。尤其是,他們還得要顧及作為他們主要糧食的羊群,這就導致他們根本就走不快。

    在這樣的情況之後,在他們的大王阿邪王率部族大軍走後小半天,他們的部族人,大多數都還才剛剛動身,而早一步動身的北匈奴部族人,也不過是行進了二、三十里的路程。

    如此的龜速,他們能逃得了嗎?

    開始的時候,匈奴部族雖然顯得嘈雜混亂。但是,卻並沒有亂套。因為無論他們如何混雜,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分別跟著他們的部族軍馬所前進的方向,在後面追趕。所以,無論如何,整片廣闊的大雪原上,無論是在那一個角落駐紮的匈奴人,都是有意識的,向著同一個方向移動。

    但是,到了午時,一隊快騎,一下子讓這些還在慢吞吞的,帶著絕望的心境向東南或向西轉移的匈奴部族人,幾處陷入了一種無比緊迫又驚懼的狀態當中。

    因為,是他們部族留下在向北方面偵察的部族探子,帶回了讓他們舉族驚懼的情報。

    漢軍大軍果然來了,冒著寒風雪雨殺來了。

    當然,暫時還沒有馬上就殺到,但是,他們的部族探子已經探到,一支漢軍騎軍,已經出現在他們後方兩、三百里之處,正在飛快的向他們撲來。

    剎時間,獲知這個消息情報的匈奴族人雞飛狗跳,也終於,他們再也顧不了那麼多,開始突然的加快的向前的速度。

    但是,這一加快速度,馬上就出現了問題。

    一時人仰馬翻,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嚎哭聲,還有那些正在焦急著驅趕牛羊的匈奴族人的叫喊聲。

    這個時候,他們就算是想快都快不了啊,一股絕望的陰影,籠罩在每一個匈奴人的心頭。

    遠遠殺來的漢軍,自然是漢軍的那精挑出來的二十來萬的漢軍精銳軍馬。

    他們從早上不停的拍馬前進,一個上午,便走了兩三百里。

    要不是路面的確不太好走,他們可能會更快一些。

    到了午後時分,漢軍終於接近了鹹海以北地區。

    這些地區,已經是原來北匈奴人活動的主要區域了。

    如果是以阿邪王的那個土城王宮的地方為北匈奴人聚居的中心點的話,那麼鹹海以北的地區,就應該說是匈奴中心點較遠一些的郊區。

    這一帶地區,也算是匈奴人平時放牧的主要牧場。

    但漢軍到達這些地區之後,已經看不到有北匈奴人的人影了。倒是一些應該是匈奴人的駐地的痕跡發現了不少。

    那些原來應該是有匈奴人生活過的地方,那簡單的一圈一圈的柵欄東歪西倒的散落在雪地上,東一個西一個。

    在已經被破壞了的柵欄圈當中,有些到處都是牛羊馬糞,又髒又亂。而有些,則丟滿了生活垃圾,有明顯的原來蓋有帳篷的痕跡,起碼,一堆堆的火炭表明,這些地方,原來是有人在生火的。

    趙雲與太史慈等眾將,率著軍馬到達了一個原來應該是生活著較多匈奴族人的區域。這片區域,居然還有不少茅草房屋,到處亂堆著一些匈奴人遺棄的生活物資。

    目測這片區域,足足有方圓十多里,估計原本生活在這裡的匈奴人,怕會有十萬人以上。

    一眾漢軍大將,一字排開,各自心領神會的對望了一眼。

    太史慈道:「看來我們這次西征的戰略目的應該是達到了,看情況,這些北匈奴人當真的害怕了,不敢再與我們漢軍叫板。呵呵,我們來不來,這些匈奴人都一樣,得要向西逃竄。」

    「沒錯,見到了我們漢軍百多萬大軍的軍陣威勢,這些匈奴人又豈敢與我們漢軍一戰?」趙雲那冷峻的俊臉,也流露出一種輕鬆下來的笑意。

    原本,一眾漢軍大將,猜測如果這些北匈奴還不死心,還敢集結大軍跟自己的漢軍對抗的話,此次前來,還得要跟這些匈奴軍馬大戰一場。但看情況,這些北匈奴人的確是懼怕了,逃了。在如此嚴寒的氣候之下,如非必要,其實漢軍也不願意跟匈奴人死拼。

    明明漢軍是可以穩操勝券的,沒有必要再幹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如今能夠不用再戰,便已經將北匈奴人迫走,那就最好不過了。

    「哼!區區匈奴,豈敢當真的與我們漢軍正面決戰?你們估計都不太清楚匈奴人的特性,其實,匈奴人並非傳言當中的那麼悍勇,他們只是殘虐罷了。在見識到了我們漢軍大軍的威勢之後,他們必逃無疑。」在趙雲一旁的張遼這時卻冷哼一聲,接過話來道。

    「哦?何以見得?看來張遼將軍你對匈奴人似乎也很瞭解啊……噢!記起來了,趙某差點忘了,張將軍原來在並州丁原的帳下呆下。」趙雲拍拍額頭道。

    「不僅張某,還有高順兄弟也對匈奴人比較瞭解的。」張遼道。

    「呵呵,南匈奴人便是我們滅了的,難道我們會不瞭解?」典韋從後嚷道。

    「不,你們的瞭解不同。」張遼搖頭道。

    「哦?有何不同?還請張將軍為我等解疑。」趙雲倒想看看張遼對匈奴人又有何見解。

    南匈奴人,便是原來的新漢朝滅的,現在的一眾大將都參與其中。連南匈奴人都被他們滅了,所以,眾將都覺得,他們自然是比較瞭解匈奴人的。可現在,張遼卻說自己瞭解的匈奴人與一眾漢軍軍將的不同,這還真的讓典韋等傢伙有點不太服氣。

    「呵呵,這個說起來話長。張某現在身為漢軍的一員,本不宜說長敵人威風的話。但各位將軍想聽,張某便說說。其實匈奴人的確非常難纏,因為他們幾乎從來都不打正面交鋒的仗,我們大漢方面,以前吃過太多匈奴人來去如風的虧了。」張遼苦笑兩聲道。

    「不見得吧?我們從跟匈奴開戰開始,一直來,我們漢軍都幾乎佔盡了優勢,基本沒有怎麼吃過虧。這……」太史慈也不甚理解的道。

    「你們當然了,因為你們有主公,有當今皇上。因為主公,你們成立了新漢朝,而自從成立了新漢朝之後,你們就慢慢的從各方面遠遠的超過了匈奴人。」張遼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衣甲,以及掛在馬背上的強弓道:「武器裝備,還有戰馬,這些,都比匈奴人強了,所以,就顯得匈奴人的優勢都變成了劣勢。」

    「你們不知道,當年,我們一個州,並州,一共才有多少軍馬?兵不過三萬,當中騎軍有多少呢?不過是三千騎。而匈奴人,隨隨便便就能出動十萬的騎軍。」張遼滿臉唏噓的樣子道:「我們大漢,那時候當真的處處處於一個被動的局面。匈奴人來了,我們就只能死守長城要塞。倒不是說我們漢軍怕了匈奴人,而是我們主動出戰,以步軍對他們兵力強大的騎軍,要跟他們正面決戰的時候,匈奴人基本是不會跟我們決戰的。當我們漢軍從某處出關,尋求一戰時,他們便會從另一個地方攻擊我們長城守備薄弱的要塞關口,突破之後,衝進我們大漢境內劫掠。當我們回師要戰,他們又早逃了。當初張某追隨呂布將軍多次千里追殺匈奴人,其實也都是在被動的情況之下,尋到匈奴人,欲與他們一戰,可是,他們卻不會跟我們正面交鋒,哪怕他們的兵力遠遠多於我們。」

    趙雲等人聽了後,想想,覺得匈奴人似乎的確如此,極少敢正面與漢軍正面交戰。

    「匈奴人兵力勝於我們漢軍的時候,不會跟我們正面交戰,那麼現在,他們見識到了我們百多萬的大軍之後,他們又豈敢再跟我們正面交鋒?何況現在還是這樣的氣候條件之下?」

    「原來如此。」趙雲與太史慈對望了一眼,點頭道:「那麼,我們現在豈不是完全可以安心了?相信北匈奴人現在都往西逃了,要不,我軍就先停下來休整?」

    「趕了大半天的路,的確要休息一會,要不然將士們都受不了這鬼天氣。不過,末將建議,略為休整之後,我軍還是先追殺一陣。」張遼沉穩的道:「匈奴軍馬估計逃遠了,但是他們的族人肯定逃不遠,我們得要追上去,滅了他們匈奴人的族人。」

    「嗯?」

    「匈奴軍的沒有後勤部隊,而他們的族人便是他們的後勤部隊。我們只有滅了他們的族人,才可以斷了匈奴軍的糧食來源,如此,逃到了西方去的匈奴人,才會在失去了他們的糧食物資之後,變得更為瘋狂。要不然……」

    「明白了!」趙雲明白張遼所說的意思了。

    「命令,全軍在此休息小半個時辰,然後馬上向西逃的匈奴人發起追擊。務必要滅了匈奴部族滯後的匈奴族人!」

    趙雲的命令一下,漢軍將士馬上停下,下馬來稍作休息。主要是喝水吃乾糧。

    另外,派出了探子往四周偵察,又派出了一部份將士搜索一遍這個匈奴駐地,看看有沒有收穫。

    收穫倒是有的,看得了匈奴人逃得很匆忙,當中有不少有價值的東西都遺留了下來。

    另外,從那些破敗了的茅草房以及堆積在各處的一些柴草堆當中,搜出了不少匈奴人。不過,都是死人,被凍得僵硬的死人。

    一眾漢軍軍將都觀察過了,這些被匈奴人,都是一些老弱或是傷殘的人,他們根本走不了,所以就被拋棄在這裡了。

    除了一些拆不了帶不走的破敗茅草房,匈奴人的帳篷肯定得要拆解下來帶走的,所以,這些留下的老弱病殘,就只能暴露在雪雨之下,被活活的冷死在這個匈奴部族的駐地當中。(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6
第九百五十七章 女的處的不殺

    「看來這些北匈奴人當真的怕了我們漢軍,看這匈奴部族駐地的情況,他們走得很匆忙,連這些部族的傷殘老人都來不及帶走便逃了。」

    一些在觀察著這一個匈奴棄置的駐地的漢軍將領道。

    趙雲與一眾大將都沒有回應,默默的走到了當中的一堆柴草堆前,長槍向前一插,運勁將那些柴草都挑開,現出了當中還勉強算有點乾燥的柴草。

    當中,居然藏著一個嬰孩。

    一個親將急忙上前察看。

    「各位將軍,還有氣,要怎麼處理?」

    「弄死算球,還要怎麼處理?」一個軍將斜眼看了一眼道。

    「且慢!」

    張遼卻搶身出來,從那個親將手中接過嬰孩,直接輸了一道內氣給那嬰孩。

    趙雲不置可否,與眾將靜看著張遼的動作。

    「快快,讓人弄些熱的湯水來,不然這嬰孩死定了。快去啊……」

    張遼沒有在意看著他的一眾漢軍大將,卻催著他的親兵。

    而後,張遼乾脆抱著嬰孩,走進了一間已經半塌了的茅草屋當中,折騰了好一會,裡面才哇的一聲傳出了嬰孩的哭音。

    「呵呵,是個男的,這些匈奴人還真該死,居然把自己的孩子都丟下。呃……」

    張遼有點高興的抱著被他救活了過來的嬰孩出來,卻看到了一眾站在外面正用奇怪目光看著他的眾將。

    一個張遼的親兵這時在旁邊弱弱的對張遼道:「張遼將軍,這、這個是匈奴人的嬰孩……」

    「本將軍知道啊……」張遼聞言一頓,卻一瞪眼,對正在望著他的一眾軍將道:「不會吧?子龍將軍,子義將軍,你們這是……是說張某不應該救這匈奴嬰孩?」

    「你說呢?咱們現在可是在行軍打仗當中啊,帶著一個嬰孩這算什麼事?」張合搶著道。

    事實張合自己也沒有弄明白趙雲等一眾漢軍大將的意思,不明白一眾漢軍大將是否會贊成要救活那個匈奴嬰孩。但是,他本人,卻不會有那麼的好心,作為一軍之將,他也根本不會理會一個戰場上的嬰孩的死活,也絕不會隨意的出手救人。

    他與張遼及徐晃、夏侯兄弟等,都是出於曹操一系的將領,是降將,他可不想因為一些小事而與原來的漢軍大將發生爭執。所以,他想先向一眾原漢軍大將表態,表明他的態度。但是,卻也有點委宛,找了一個正當的理由來說事。

    從這個也可以看得出,平時比較善於耍點小聰明,喜用陰謀的傢伙,心裡的花花腸子的確是更多一點,有時候不禁就會想多了。

    「子龍將軍,你們看……」張遼聽了張合之言,也覺自己現在的行為可能有點不妥,不由面有難色的望著趙雲、太史慈等將。

    張遼這些年來,特別喜歡小孩,主要是投了劉易之後,心情舒服了許多,跟自己的夫人又努力造人,家裡一下子又多了兩三個小孩。沒事的時候,他都會在家弄兒為樂,這不,看到嬰孩就忍不住「母」性大發。

    可是,現在漢軍正在追擊著匈奴人,行軍作戰當中,他此刻卻在救一個匈奴人的嬰孩,似乎真的不太妥當。

    要知道,早前肅清大草原上的匈奴部族的時候,他可是親手斬了不少匈奴人,連一些嬰孩都一樣處置了。

    正因為如此,一個也可以說是對匈奴人殺人如麻的大將,此際卻突然對一個匈奴人的嬰孩如此熱心救援。這才引起一眾軍將的怪異。

    但為何會這樣呢?

    其實,是因為漢軍的心態在這會兒,已經有了一個根本的轉變了。

    因為,這一次西征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了,已經迫得這些北匈奴人西逃。所以,早前佈置下來,要對匈奴人進行攻伐,要殺得他們害怕驚懼,殺得他們見到自己漢軍就逃的作戰計畫已經不再需要執行下去了。又或者說,漢軍是否還要那樣做,已經值得商量了。

    說起來,這個亦是漢人與那些野蠻人的基本區別。

    漢軍當中,的確軍令如山倒。可是,有些事不提出來說,如果提出來的話,在漢軍執行軍令的過程當中,有某些方面,漢軍將士執行得的確不是那麼痛快的。

    這不分一般的軍士又或是漢軍軍將。其實人人的心裡,都有著一桿稱,有著一個善惡的天平。

    在早前,漢軍肅清大草原的時候,面對那些北匈奴人的部族,可謂當真的是不分男女老少,都是一刀切,全都斬殺的。這個,是為了在這些北匈奴人當中樹立一個漢軍凶悍,下手不留情的印象。

    漢軍將士,執行命令是堅決的,可是,當他們當真的面對一些嬰孩婦人的時候,下手斬殺的時候,那個時候,誰的心裡都得抽一抽,尤其是過後,大多數漢軍將士的心裡,都會有點慼慼,說白了就是他們都感到有點罪惡感,心裡過不去。

    可是,訓練有素的漢軍,軍紀嚴明的漢軍,在執行軍令的時候,卻不會懷疑太多。因為他們都明白,因為需要,他們才會如此。

    可現在呢?北匈奴部族逃了,他們是否還有必要才對那些北匈奴人的老弱婦孺下手?這個是一個疑問。起碼,像現在張遼這般,下意識的第一時間就是救嬰孩,這個多少都反映出漢軍將士普遍的心理。現在,那些匈奴老弱就不說了,但當真的強行命令他們對那嬰孩下手,恐怕當真的有點再也下不了手。

    方才,包括趙雲、太史慈等一眾漢軍大將都目光怪異的看著張遼的行為,誰都沒有出言,而是因為張遼的行為,引發了他們心裡的那一點柔弱之處,也引發了他們對這一次西征,打到了現在所面臨的一個已經是截然不同的局面的思考。

    趙雲與太史慈深深的對望了一眼,才對張遼道:「那個……先讓下面的人照看著這個匈奴嬰兒吧,我想,我們應該一起談談了,可惜賈詡軍師他們一時還沒能跟我們聯繫上。要不然,由他來跟我們談談會更好一些。」

    馬上讓人搭建起一個簡易的軍帳,趙雲請數十軍將都擠了進去,盤坐在裡面。

    「通過文遠將軍下意識救援匈奴嬰孩的事,趙某覺得,我們之前沒有考慮到的一些方面的東西,現在得要讓我們自己來決斷了。」趙雲先提出來道:「如果北匈奴人沒有西逃,那麼我們就不用管太多,直接打到他們逃到西方去為止。可現在,他們逃了,這便說明,我們這次西征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了。那麼,我們漢軍大軍接下來,在追擊匈奴人的過程當中,面對我們追上的匈奴部族的族人,尤其是那些對我們漢軍已經沒有了一點威脅性的匈奴族人。我們應該要如何處置呢?在目前的情況之下,個人覺得,已經不適合再亂殺一通了。各位將軍,你們都談談各自的意見吧。然後我們作一個表決,決定接下來我們漢軍要如何面對那些匈奴族人的基調。」

    「咳……」太史慈這個時候輕咳了一聲,道:「本人補充一點,任何時候,面對對我們漢軍有威脅的敵人,我們誰都不能手軟的。」

    其實,在場的漢軍大將,論軍中職位,並不比趙雲、太史慈低多少。不過,劉易對兩將的器重,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趙雲更是大漢的大將軍,隱隱的可以節制各將,所以,一般在這樣的場合,都會默認與趙雲為主。這個,就算是典韋、黃忠與黃敘都沒話說。

    張遼這時問道:「子龍、子義,那個,張某跟張合、夏侯將軍他們歸順大漢的時間不長。不過,張某也聽說過漢軍以前滅南匈奴時候的情況。不知道我們現在是否也可以依照以前對待南匈奴那般對待北匈奴?」

    曹操的一眾舊部大將,他們歸順了大漢之後,自然也會向人打聽一些以前新漢軍如何滅了南匈奴的事。而有些事,不用他們打聽,軍中自然也會有人將一些詳細的情況告訴他們。

    現在張遼這麼一提起,他們都會明白。

    當初,新漢軍是允許南匈奴人投降的。只不過,那些匈奴青壯,大多都會被打成勞役,永遠給大漢做苦力。

    這個,也不算是什麼的秘密了,當初南匈奴人,被俘了大大數十萬軍馬,這些青壯的匈奴人,直到現在,還一直作為大漢的勞役,為大漢做苦力已經有十來年了。這些匈奴勞役,劉易是真心的不想輕易釋放了的。

    而後,便是同樣也有大大數十萬的匈奴女人,這些女人,現在早已經被大漢消化,不敢說已經將她們完全漢化,但是,這些匈奴女人,的確已經生活在大漢的社會當中。當然,這麼多年了,自然也有一些匈奴女人因為犯事而被官府抓捕斬殺了的,不過,就目前來看,大部份都是比較安份的。

    再有,就是當初俘獲的一些匈奴嬰孩,以及那些當年還在六、七歲以下的匈奴小孩。如今,大的有二十來歲,小的也有十多歲了。他們從被俘之後開始,就接觸漢人的文化,接受大漢的教育。除了他們的長相的確有點異於漢人之外,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來看,其實他們似和漢人沒有什麼的分別。

    或者可以這樣說,這些已經長大了的匈奴小孩,現在就算是告訴他們,他們是匈奴人,告訴他們,是大漢滅了他們的部族,他們都未必再會有為他們的部族報仇的心思。

    無疑,對於大漢來說,當年如此處置匈奴人,現在看來是成功的。

    張遼現在提出對待北匈奴人可否就如當年對待南匈奴人一樣,也是因為他已經瞭解到,當年新漢軍那般處置南匈奴人的成功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北匈奴人與南匈奴人是不同的。」趙雲搖頭道:「照搬以前的做法估計不妥當。」

    有一點,劉易私下對趙雲等將談過,北匈奴人與南匈奴人,在凶殘程度上有著一些基本的分別。劉易也一再強調,對待北匈奴人不能手軟。起碼,對待北匈奴人的男人,是不能手軟的。

    原因劉易並沒有細說,因為劉易也沒法跟他們細說。但是劉易很清楚,原本這個世上,本沒有什麼的花柳病,沒有艾滋病。都是因為匈奴人弄出來的。這種病毒一旦產生,估計就很難消徐。劉易不想這種禍害萬世的東西出現。

    其實,劉易在後世偶爾看到一則這樣的社會調研,當時看上去,似乎還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是什麼呢?那則公佈出來的社會調研展露,三個不同的男人跟一個女人同房,當三個男人的種子都留在女人的體內的話,就有可能產生一種化學反應,從而產生一種新型的病毒。當然,這裡所說的,只是有可能,並不是說一定,但是,據說,幾率還是挺高的。

    這個事情,有一定的根據,但是卻沒法深入的去研究。

    但總的來說,就是說明,男女亂來,尤其是一女多男的胡來,肯定會中招。集中體現在那些妓女的身上。每天接客過多,並且都留下那種子的,估計早晚得中招。然後呢,傳染性非常強,之後哪個男人碰了就得倒霉。

    而奇怪的是,一男多女,無論如何弄,只需要多講衛生,那麼卻不會有任何事。

    而偏偏,那些北匈奴人,就是喜歡亂來,早晚得要讓他們弄出大事來。因此,劉易才決心要將那些匈奴男性全都滅了。另外,劉易也在考慮,如果將來不禁青樓的話,那麼就得要規範起來,當中就得要規定,任何一個青樓小姐,每天所接的客人,不得超過兩人。希望通過這樣的一些規定,能讓青樓行業的小姐純淨一些,不至於弄出一些病變來。

    這些,劉易沒有跟趙雲等將細說,但是,只要是劉易決定的事,趙雲等將都認為一定會有劉易的原因的。

    所以,趙雲想了想後,對眾將道:「匈奴嬰兒及六歲以下的匈奴小孩,不殺。匈奴女性,只要是處子的,不殺。另一般婦人,看情況收押起來。除此之外,不管老少,只要是男的,一個不留!這次,不要匈奴俘虜!」

    說是商量,但趙雲卻直接定了下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7
第九百五十八章 追上

    上天有好生之德,漢軍絕非好殺濫殺之師。這一點毋庸置疑。

    以殺止殺,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在特定時期所必需的一個處理方式,而非最終的目的。

    匈奴人卑劣殘忍,的確有可殺之處,就好比後世的小日島國人。不殺不足以謝天下。

    但是,殺可殺之人足矣,沒必要將所有人都滅掉。那些孩子女人,是弱者,他們亦是身不由己,生於斯長於斯,非他們所能自己決定的,他們部族人的罪行,並非他們犯下,所以,有必要給他們留一條生路。

    一眾漢軍大將,他們亦非窮凶極惡嗜殺之人,他們也更不希望自己所統率的漢軍最後成為一支嗜殺之師。

    漢軍,是一支仁者之師。

    所以,對北匈奴人的戰爭到了現在的地步,就應該要隨著變化,對一些命令計畫進行更改。

    又或者,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不再對匈奴人的婦孺下殺手,可以讓漢軍全軍上下的那一顆仁者之心或得釋放,不用再讓漢軍將士們硬著心腸下手去幹一些讓他們心底裡感受到有點罪惡的事。

    無論是誰,對一些孩子婦人下殺手,心裡都得要承受著一種良心的譴責,會讓他們承受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

    漢人,絕對不會如那些野蠻的異民族那般對於那種殺人為樂、烹人為食的事兒如若無事習以為常。

    因為文明,所以才會感到罪惡。

    如今,趙雲等將下令讓漢軍只殺匈奴成年男子,一下子讓收到了命令的漢軍將士都感到心頭一輕,不用再繃緊著心,硬著心腸了。

    漢軍稍作休息後,繼續前進。

    不用多久,漢軍便正式進佔了北匈奴人的主部族的駐地,一座小土城,有著土木建築的小土城。

    當然,這座小土城,已經被匈奴人西逃之時弄得一片狼籍了,漢軍衝進去並沒有找到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趙雲只是留下一營漢軍將士對以小土城為中心的四周進行清理,打算以此作為一個漢軍的重要補給中心來經營。

    這裡處於裡海與鹹海之間,處於一片平原的中心位置,以後,對於控制這些地區都會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暫時,會作為一個補給中心來經營,將來,這裡便可以作為這一帶方圓數千里的中心城鎮來建設。

    接著,漢軍大軍自然是兵分兩路,馬不停蹄的向著匈奴人逃走的痕跡追擊下去。

    先說向西逃的阿邪王,他已經收到了漢軍追上來的情報,使得他心裡大驚,沒有想到漢軍當真的說來便來。

    這個時候,他的北匈奴騎軍以及隨軍西遷的部族人,已經拉開了距離,往西的方向,一路拉長數百里,到處都是他們舉步維艱的匈奴軍馬或是部族人。

    照這樣下去,他知道自己的部族人肯定早晚會被漢軍追上。

    這個時候,他其實還真的想揮軍回頭跟漢軍大戰一場。因為他的探子已經探看到,追擊他們的漢軍騎軍,其實就只有二十萬人馬左右。

    可是他不敢,真的不敢。因為漢軍萬多百大軍的龐大軍陣已經將他震驚住了。哪怕他的探子探到,追趕他們的漢軍就只有這二十來萬人馬。可是,他卻懷疑,這些應該是漢軍的先鋒軍馬,其百多萬的大軍,估計隨後就會殺到。如果這個時候,他還敢揮軍回頭抵抗漢軍,讓他的部族人逃走的話,他擔心萬一被漢軍的百萬大軍殺到,他的軍馬恐怕就難以再擺脫得了漢軍大軍的追殺。

    其實,阿邪王的心裡很清楚,他下令讓北匈奴的青壯族人成軍先撤離,其實就存在著要放棄自己的部族人的意思。這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但是,整個匈奴部族,沒有人會對阿邪王的這個命令有什麼的質疑。因為,這都是他們匈奴部族慣有的作風。

    每一個匈奴部族的族人,他們都清楚這一點,只要他們匈奴的男人沒有死絕,那麼他們的匈奴人就會很快就又能發展起來。當然,這個前提,還是得要他們的這些男人能夠打下一個能讓他們安心休養生息的地方。

    為何這樣說呢?對於匈奴人來說,他們原本,也是屬於華夏民族,可是,發展到了現在,歷經了這麼久遠的年代,他們依然還存在,這就是因為他們對別的民族的侵融性相當的強。

    匈奴人,他們發展到了現在,如果單從他們的血脈基因來說,已經不能再算是華夏民族的人種了,因為他們的華夏民族的血脈基因已經非常的稀薄,甚至,他們的人種,已經向白色人種轉變。

    為何會這樣?那是因為他們每到關乎到他們的部族的生存危機的時候,他們就會首先放棄自己部族當中的老人,其次便是他們部族當中的女人及孩子。

    在匈奴人的發展史當中,其實都不知道歷經了多少次拋棄了部族的所有人,僅剩下一部份匈奴青壯男子逃生的經歷。

    而對於他們匈奴人來說,他們只要有匈奴青壯逃過了劫難,那麼他們就有未來。

    他們沒有了部族的老人並不重要,因為他們本來就不需要,沒有了那些老人的拖累,沒有了老人需要他們贍養,會使得本來就缺少食物的部族人更充裕一些。

    沒有了女人,他們也不重要,因為,沒有了女人,他們會去搶。匈奴人,他們並不注重母系基因的傳承,甚至,也並不注重他們原本華夏民族的血傳基因傳承。他們所注重的,只是他們骨子裡的那種凶蠻的因子傳承。

    所以,沒有了孩子,他們更加不會在乎,因為只要搶來了女人,他們就不會缺少孩子。

    這些,也就是在匈奴人從華夏開始西遷,一路滅了一百數十國及民族的主要原因。或者,不能說是被匈奴人滅了,而是被匈奴人採取了一種野蠻的方式,強行的將那些民族給融合了。當然,僅僅是融合了血統。

    太久遠的不說,就康居國而言。整個康居國的部族人。其男性,基本被匈奴人殘忍的殺害了,而女人,則被他們強行的變成了他們的女人。當第一代康居國的女人為匈奴人生下了新一代的雜交血統後代之後,第一代的康居國女人也就完成了她們的使命,歷經了近一百數十年來的洗禮,她們早已經化作了枯骨。而從第二代新生兒開始,不管男女,全都是匈奴人。發展到了現在,已經是數代人了。而康居人,早已經化作了歷史,不會有人再提起。

    這個,也就是匈奴人的可怕之處,只要他們的男人還活著,那麼匈奴就不滅。

    這是一個從心裡都扭曲了的凶殘民族。只要是在匈奴部族當中長大的男性,都會被他們從小就灌輸一種凶殘扭曲的凶殘啟示,讓他們從小就朔造形成一種病態的凶殘人性,一代傳一代。

    這些,也是劉易為何可以放過那麼多烏桓族人,可以放過鮮卑族人,卻不能放過匈奴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劉易為何要發動這一次的西征,將北匈奴人趕進西方帝國的原因。

    阿邪王終還是沒有那樣的膽魄揮軍回頭與漢軍交戰,他輸不起,他寧願拋棄部族的老弱婦孺,都不會將追隨著他的匈奴青壯拉回去置身於險地。如果他所率的匈奴青壯軍馬一旦有所損失,一旦被漢軍所滅,那麼他的匈奴人就算是徹底的完了。

    因此,他不僅不揮軍回頭接應部族人,為部族人西逃而抵住漢軍的追擊,反而下令,大軍加速前進,要盡快趕到頓河,渡過頓河進入西方帝國地區。

    對於匈奴人來說,只要渡過了頓河,他們才算是真正的逃過了漢軍的追殺。

    如果讓阿邪王知道,漢軍的大軍其實並沒有馬上追來,來的就只是他們所看到的二十萬漢軍,並且,分兵之後就只有十萬左右的漢軍對他們這西逃的匈奴人追擊的話,不知道阿邪王會否氣得吐血?

    而漢軍,在追到了傍晚時分的時候,終於追上了西逃的匈奴部族人的尾巴。

    事實上,這些匈奴人已經逃離了他們部族駐地兩三百里之遙了。不過,西逃的這些匈奴部族人,他們的境況非常的糟糕。

    風雪雨,嚴寒的天氣,成了他們西逃的最大的敵人。

    可能是那些匈奴部族人也都知道漢軍已經追殺來了,所以,他們西逃的時候,就顯得特別的慌張焦急,一路上遺落下來的物資隨處都是。

    自然,也不僅僅是那些匈奴部族人的物資,還有許多在路上實在是受不了嚴寒的人,他們掉隊了,散落在沿路各處。這些人,要不,就是被凍僵了,要不,就是躲了起來,絕望的等待著死亡。

    最先受不住的大多都是匈奴部族的老人。

    他們年老體弱,這才在野外行進一天的時間,他們就受不了。直接被凍死了很大一部份人。

    不要懷疑,真的是被活活凍死的,漢軍一路追擊,起碼收攏了近萬的匈奴部族的老人,當中,少說也有數千人被凍僵,活不成了的。

    在此野外的氣溫,少說也有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低寒氣溫,如刀的寒風,飄灑不停的雪雨,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住的。

    雨雪打濕了他們的身,在他們的野獸動物皮衣表面,慢慢的凝結成冰,冰水浸進皮衣,使得他們所穿著的皮毛衣服,就等於是冰甲,除了加重了質量之外,根本就起不到保暖的作用。

    莫說是他們的人了,就算是他們所驅趕著的牛羊,也有點受不了這樣的低寒氣溫,被冷得瑟瑟發抖。一路上,也的確有不少牛羊凍斃在草原上。

    對於這些匈奴部族的老人,漢軍自然不會當真的善心大發去救援他們。這些從凶殘走過來的匈奴老人,他們一生罪惡深重,死有餘辜,不值得漢軍花費人力物力去理會他們。基本上,都是任由他們在野地自生自滅,偶爾,搜索出躲起來的匈奴老人,能給他們一個痛快都算是對他們的慈悲了。被漢軍直接殺死,也總好過被慢慢的凍死強多了。

    漢軍將士,救援的,只是一些匈奴嬰孩,以及一些匈奴的女人。嗯,對於救援下匈奴的女人,也是要看情況的,老的難看的匈奴女人,相信也沒有哪一個漢軍軍士會那麼好心的去理會她們。

    現在漢軍可是在追殺著他們,不殺她們,已經算是好了。

    對於匈奴部族人來說,在他們的心中,漢軍是要追殺著他們的。他們也不會想過,漢軍會救援他們。所以,不管漢軍將士怎麼做,在匈奴人的眼中,都是正常的。

    可實際上,這一場追擊,倒還真的成了是一場有選擇性的救援。

    當然了,也會有一些零星的戰鬥。

    那是一些匈奴人他們實在是受不了嚴寒,真的再也走不動了。會有一些匈奴人,會集體的停下來,甚至會安紮下營地。不再管後面是否還有追兵。他們是抱著必死的心態,打算苟延殘喘一會。

    結果自然是被漢軍追上了殺到了。

    這樣的匈奴人,有些,他們會反抗,看到漢軍殺來時,他們明知不敵,明知是死,也都會揮著武器衝向漢軍。其下場自然就是死了。

    但大部份這樣的匈奴人,他們是真的已經絕望麻木了的。漢軍殺到,他們也不反抗,就等著引頸受戮,似乎等著一死便解脫了。

    漢軍對於這些匈奴人自然是也不會客氣,該殺的殺,絕不手軟。

    漢軍將士,不嗜殺,不亂殺,殺一些老弱病殘,心底裡的確也有一絲不忍,可是,他們一路過來,心底裡其實都清楚,這些現在看似可憐兮兮的匈奴老弱病殘,都是一些窮凶極惡可殺之人。

    倒是那些驚懼欲死,以為必死無生的匈奴女人感到不可思議。

    漢軍居然對她們網開一面,不僅沒有殺她們,還放過了他們的部族嬰孩。這個,真的是她們原來沒有想過的。

    這些匈奴女人,她們在匈奴部族當中,其實就是奴隸,是匈奴人的生育工具。

    但她們很清楚一點,在她們的草原部族當中,無論是什麼的民族,一旦部族軍馬戰敗,她們的下場都會非常的淒慘。不死也會成為勝方的奴隸。

    可是,追殺她們的漢軍,對待她們的態度,似乎有點不一樣……(未完待續。)

    第九百五十八章追上: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7
    上天有好生之德,漢軍絕非好殺濫殺之師。這一點毋庸置疑。

    以殺止殺,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在特定時期所必需的一個處理方式,而非最終的目的。

    匈奴人卑劣殘忍,的確有可殺之處,就好比後世的小日島國人。不殺不足以謝天下。

    但是,殺可殺之人足矣,沒必要將所有人都滅掉。那些孩子女人,是弱者,他們亦是身不由己,生於斯長於斯,非他們所能自己決定的,他們部族人的罪行,並非他們犯下,所以,有必要給他們留一條生路。

    一眾漢軍大將,他們亦非窮凶極惡嗜殺之人,他們也更不希望自己所統率的漢軍最後成為一支嗜殺之師。

    漢軍,是一支仁者之師。

    所以,對北匈奴人的戰爭到了現在的地步,就應該要隨著變化,對一些命令計畫進行更改。

    又或者,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不再對匈奴人的婦孺下殺手,可以讓漢軍全軍上下的那一顆仁者之心或得釋放,不用再讓漢軍將士們硬著心腸下手去幹一些讓他們心底裡感受到有點罪惡的事。

    無論是誰,對一些孩子婦人下殺手,心裡都得要承受著一種良心的譴責,會讓他們承受一種巨大的心理壓力。

    漢人,絕對不會如那些野蠻的異民族那般對於那種殺人為樂、烹人為食的事兒如若無事習以為常。

    因為文明,所以才會感到罪惡。

    如今,趙雲等將下令讓漢軍只殺匈奴成年男子,一下子讓收到了命令的漢軍將士都感到心頭一輕,不用再繃緊著心,硬著心腸了。

    漢軍稍作休息後,繼續前進。

    不用多久,漢軍便正式進佔了北匈奴人的主部族的駐地,一座小土城,有著土木建築的小土城。

    當然,這座小土城,已經被匈奴人西逃之時弄得一片狼籍了,漢軍衝進去並沒有找到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趙雲只是留下一營漢軍將士對以小土城為中心的四周進行清理,打算以此作為一個漢軍的重要補給中心來經營。

    這裡處於裡海與鹹海之間,處於一片平原的中心位置,以後,對於控制這些地區都會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暫時,會作為一個補給中心來經營,將來,這裡便可以作為這一帶方圓數千里的中心城鎮來建設。

    接著,漢軍大軍自然是兵分兩路,馬不停蹄的向著匈奴人逃走的痕跡追擊下去。

    先說向西逃的阿邪王,他已經收到了漢軍追上來的情報,使得他心裡大驚,沒有想到漢軍當真的說來便來。

    這個時候,他的北匈奴騎軍以及隨軍西遷的部族人,已經拉開了距離,往西的方向,一路拉長數百里,到處都是他們舉步維艱的匈奴軍馬或是部族人。

    照這樣下去,他知道自己的部族人肯定早晚會被漢軍追上。

    這個時候,他其實還真的想揮軍回頭跟漢軍大戰一場。因為他的探子已經探看到,追擊他們的漢軍騎軍,其實就只有二十萬人馬左右。

    可是他不敢,真的不敢。因為漢軍萬多百大軍的龐大軍陣已經將他震驚住了。哪怕他的探子探到,追趕他們的漢軍就只有這二十來萬人馬。可是,他卻懷疑,這些應該是漢軍的先鋒軍馬,其百多萬的大軍,估計隨後就會殺到。如果這個時候,他還敢揮軍回頭抵抗漢軍,讓他的部族人逃走的話,他擔心萬一被漢軍的百萬大軍殺到,他的軍馬恐怕就難以再擺脫得了漢軍大軍的追殺。

    其實,阿邪王的心裡很清楚,他下令讓北匈奴的青壯族人成軍先撤離,其實就存在著要放棄自己的部族人的意思。這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但是,整個匈奴部族,沒有人會對阿邪王的這個命令有什麼的質疑。因為,這都是他們匈奴部族慣有的作風。

    每一個匈奴部族的族人,他們都清楚這一點,只要他們匈奴的男人沒有死絕,那麼他們的匈奴人就會很快就又能發展起來。當然,這個前提,還是得要他們的這些男人能夠打下一個能讓他們安心休養生息的地方。

    為何這樣說呢?對於匈奴人來說,他們原本,也是屬於華夏民族,可是,發展到了現在,歷經了這麼久遠的年代,他們依然還存在,這就是因為他們對別的民族的侵融性相當的強。

    匈奴人,他們發展到了現在,如果單從他們的血脈基因來說,已經不能再算是華夏民族的人種了,因為他們的華夏民族的血脈基因已經非常的稀薄,甚至,他們的人種,已經向白色人種轉變。

    為何會這樣?那是因為他們每到關乎到他們的部族的生存危機的時候,他們就會首先放棄自己部族當中的老人,其次便是他們部族當中的女人及孩子。

    在匈奴人的發展史當中,其實都不知道歷經了多少次拋棄了部族的所有人,僅剩下一部份匈奴青壯男子逃生的經歷。

    而對於他們匈奴人來說,他們只要有匈奴青壯逃過了劫難,那麼他們就有未來。

    他們沒有了部族的老人並不重要,因為他們本來就不需要,沒有了那些老人的拖累,沒有了老人需要他們贍養,會使得本來就缺少食物的部族人更充裕一些。

    沒有了女人,他們也不重要,因為,沒有了女人,他們會去搶。匈奴人,他們並不注重母系基因的傳承,甚至,也並不注重他們原本華夏民族的血傳基因傳承。他們所注重的,只是他們骨子裡的那種凶蠻的因子傳承。

    所以,沒有了孩子,他們更加不會在乎,因為只要搶來了女人,他們就不會缺少孩子。

    這些,也就是在匈奴人從華夏開始西遷,一路滅了一百數十國及民族的主要原因。或者,不能說是被匈奴人滅了,而是被匈奴人採取了一種野蠻的方式,強行的將那些民族給融合了。當然,僅僅是融合了血統。

    太久遠的不說,就康居國而言。整個康居國的部族人。其男性,基本被匈奴人殘忍的殺害了,而女人,則被他們強行的變成了他們的女人。當第一代康居國的女人為匈奴人生下了新一代的雜交血統後代之後,第一代的康居國女人也就完成了她們的使命,歷經了近一百數十年來的洗禮,她們早已經化作了枯骨。而從第二代新生兒開始,不管男女,全都是匈奴人。發展到了現在,已經是數代人了。而康居人,早已經化作了歷史,不會有人再提起。

    這個,也就是匈奴人的可怕之處,只要他們的男人還活著,那麼匈奴就不滅。

    這是一個從心裡都扭曲了的凶殘民族。只要是在匈奴部族當中長大的男性,都會被他們從小就灌輸一種凶殘扭曲的凶殘啟示,讓他們從小就朔造形成一種病態的凶殘人性,一代傳一代。

    這些,也是劉易為何可以放過那麼多烏桓族人,可以放過鮮卑族人,卻不能放過匈奴人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也是劉易為何要發動這一次的西征,將北匈奴人趕進西方帝國的原因。

    阿邪王終還是沒有那樣的膽魄揮軍回頭與漢軍交戰,他輸不起,他寧願拋棄部族的老弱婦孺,都不會將追隨著他的匈奴青壯拉回去置身於險地。如果他所率的匈奴青壯軍馬一旦有所損失,一旦被漢軍所滅,那麼他的匈奴人就算是徹底的完了。

    因此,他不僅不揮軍回頭接應部族人,為部族人西逃而抵住漢軍的追擊,反而下令,大軍加速前進,要盡快趕到頓河,渡過頓河進入西方帝國地區。

    對於匈奴人來說,只要渡過了頓河,他們才算是真正的逃過了漢軍的追殺。

    如果讓阿邪王知道,漢軍的大軍其實並沒有馬上追來,來的就只是他們所看到的二十萬漢軍,並且,分兵之後就只有十萬左右的漢軍對他們這西逃的匈奴人追擊的話,不知道阿邪王會否氣得吐血?

    而漢軍,在追到了傍晚時分的時候,終於追上了西逃的匈奴部族人的尾巴。

    事實上,這些匈奴人已經逃離了他們部族駐地兩三百里之遙了。不過,西逃的這些匈奴部族人,他們的境況非常的糟糕。

    風雪雨,嚴寒的天氣,成了他們西逃的最大的敵人。

    可能是那些匈奴部族人也都知道漢軍已經追殺來了,所以,他們西逃的時候,就顯得特別的慌張焦急,一路上遺落下來的物資隨處都是。

    自然,也不僅僅是那些匈奴部族人的物資,還有許多在路上實在是受不了嚴寒的人,他們掉隊了,散落在沿路各處。這些人,要不,就是被凍僵了,要不,就是躲了起來,絕望的等待著死亡。

    最先受不住的大多都是匈奴部族的老人。

    他們年老體弱,這才在野外行進一天的時間,他們就受不了。直接被凍死了很大一部份人。

    不要懷疑,真的是被活活凍死的,漢軍一路追擊,起碼收攏了近萬的匈奴部族的老人,當中,少說也有數千人被凍僵,活不成了的。

    在此野外的氣溫,少說也有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低寒氣溫,如刀的寒風,飄灑不停的雪雨,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住的。

    雨雪打濕了他們的身,在他們的野獸動物皮衣表面,慢慢的凝結成冰,冰水浸進皮衣,使得他們所穿著的皮毛衣服,就等於是冰甲,除了加重了質量之外,根本就起不到保暖的作用。

    莫說是他們的人了,就算是他們所驅趕著的牛羊,也有點受不了這樣的低寒氣溫,被冷得瑟瑟發抖。一路上,也的確有不少牛羊凍斃在草原上。

    對於這些匈奴部族的老人,漢軍自然不會當真的善心大發去救援他們。這些從凶殘走過來的匈奴老人,他們一生罪惡深重,死有餘辜,不值得漢軍花費人力物力去理會他們。基本上,都是任由他們在野地自生自滅,偶爾,搜索出躲起來的匈奴老人,能給他們一個痛快都算是對他們的慈悲了。被漢軍直接殺死,也總好過被慢慢的凍死強多了。

    漢軍將士,救援的,只是一些匈奴嬰孩,以及一些匈奴的女人。嗯,對於救援下匈奴的女人,也是要看情況的,老的難看的匈奴女人,相信也沒有哪一個漢軍軍士會那麼好心的去理會她們。

    現在漢軍可是在追殺著他們,不殺她們,已經算是好了。

    對於匈奴部族人來說,在他們的心中,漢軍是要追殺著他們的。他們也不會想過,漢軍會救援他們。所以,不管漢軍將士怎麼做,在匈奴人的眼中,都是正常的。

    可實際上,這一場追擊,倒還真的成了是一場有選擇性的救援。

    當然了,也會有一些零星的戰鬥。

    那是一些匈奴人他們實在是受不了嚴寒,真的再也走不動了。會有一些匈奴人,會集體的停下來,甚至會安紮下營地。不再管後面是否還有追兵。他們是抱著必死的心態,打算苟延殘喘一會。

    結果自然是被漢軍追上了殺到了。

    這樣的匈奴人,有些,他們會反抗,看到漢軍殺來時,他們明知不敵,明知是死,也都會揮著武器衝向漢軍。其下場自然就是死了。

    但大部份這樣的匈奴人,他們是真的已經絕望麻木了的。漢軍殺到,他們也不反抗,就等著引頸受戮,似乎等著一死便解脫了。

    漢軍對於這些匈奴人自然是也不會客氣,該殺的殺,絕不手軟。

    漢軍將士,不嗜殺,不亂殺,殺一些老弱病殘,心底裡的確也有一絲不忍,可是,他們一路過來,心底裡其實都清楚,這些現在看似可憐兮兮的匈奴老弱病殘,都是一些窮凶極惡可殺之人。

    倒是那些驚懼欲死,以為必死無生的匈奴女人感到不可思議。

    漢軍居然對她們網開一面,不僅沒有殺她們,還放過了他們的部族嬰孩。這個,真的是她們原來沒有想過的。

    這些匈奴女人,她們在匈奴部族當中,其實就是奴隸,是匈奴人的生育工具。

    但她們很清楚一點,在她們的草原部族當中,無論是什麼的民族,一旦部族軍馬戰敗,她們的下場都會非常的淒慘。不死也會成為勝方的奴隸。

    可是,追殺她們的漢軍,對待她們的態度,似乎有點不一樣……(未完待續。)

    第九百五十八章追上:
    漢軍疾騎如風,殺氣騰騰,追上他們,出手果斷,但凡是他們部族人當中的成年男性,幾乎就沒有半點猶豫,不管他們是否抵抗,都是立刻斬殺,讓他們連開口求饒的機會都沒有。

    可以說,漢軍對待追上的匈奴部族如此的鐵血作風,的確讓他們所有的匈奴族人都感到絕望,人人都自認為必死無疑。

    可是,跟著下來,卻讓一些匈奴部族的女人感到有點難以相信。

    漢軍騎兵居然放過了她們,居然沒有殺她們。同時,沒有殺的,還有她們匈奴部族的一些嬰孩。

    她們,可是親眼看著,那些漢軍騎兵一臉冷峻,出手狠辣,在她們的眼前擊殺了無數匈奴男人,當中,有些還是他們的父兄或她們的男人。

    她們很悲憤,也很驚恐,很無助,看著那些閃亮的大刀,血淋淋的場面,她們自問也將會跟隨那些被殺的族人一起奔赴黃泉。

    可漢軍真的沒有殺她們,而是拋給她們一個個嬰孩,讓她們抱著帶著,然後將她們驅趕到了一起。

    在這個時候,這些匈奴女人,其實也並沒有想過漢軍會真的放過她們。基本上,都認為漢這不殺她們,只是暫時的,別有所圖。

    當中,這些匈奴女人,其實也並非全都是匈奴女人,有一部份,是北匈奴部族不停的外出劫掠擄掠回來的女人。

    但不管是匈奴女人也好非匈奴女人也好,她們都對自己的命運似乎有著一種自以為是的理解。

    她們,或者是經歷,或者是聽說見過。她們都清楚,自己的命運可能會是什麼。

    無非,就是她們要承受凌辱,淪為這些漢人軍馬的玩物奴隸,以後,如被匈奴人捉來的那般,成為那些漢人男人的生育工具。

    反正,她們的命運,都由不得她們自己。在匈奴部族當中如此,現在被漢軍俘虜了,怕亦會如此。

    所以,幾乎每一個被俘的匈奴女人,她們在驚恐過後,也慢慢的沉默了下來,默默的等待著她們難以主宰的淒慘命運。而實際上,只要不死,對於她們來說,也沒有什麼的淒慘不淒慘可說了。

    在匈奴部族當中,她們這些女人,是完全沒有地位的,部族當中,所有的一切資源,都會優先給他們的男人,而她們,僅僅就只有混得一個不死不活。

    漢軍騎軍不殺她們,僅只是將她們給看押了起來,她們這些匈奴女人,也只是認為,現在漢軍騎兵暫時還顧不及她們,等那些漢軍騎兵完成了手頭上的事之後,她們誰也別想逃過被漢人凌辱的下場。當然了,對於她們來說,這無非就是和男人做那事兒罷了,已經算不上是什麼的辱不辱……

    可是,讓她們感到意外的事,那些看上去很凶很,一個個殺氣騰騰的漢軍騎兵,在停止了殺人,要停下來安營紮寨的時候,居然沒有任何一個漢軍士兵來騷擾她們,除了在看押著她們的漢軍士兵之外,別的漢軍士兵,都似把她們給遺忘了一般。根本就沒有她們所想像當中的,漢軍一旦騰得出手之後就會對她們如何的跡象。

    她們看到,漢軍騎兵一路衝殺,都不知道斬殺了多少她們的匈奴男人,也不知道俘虜了多少她們的女人。反正,雪地上,一路過去,到處都是倒在雪地上的匈奴男人的屍體,以及丟了一片片的物資。

    她們被漢軍士兵驅趕著,一路看著漢軍追擊她們的匈奴族人。直到天黑開始陰暗下來。

    接著,她們就看著漢軍的軍馬,一邊打掃著戰場,收攏了一大批流落在雪原上的牛羊馬匹。然後,選取了一個稍為避風的雪坡之下,開始安營紮寨。

    事實上,被驅趕到了一起的匈奴女人,怕有上萬之眾了,另外,還有不少匈奴嬰孩。

    這麼多女人及嬰孩,冷的冷凍的凍,可謂飢寒交迫,大多數人根本就有點受不了。她們當中,一直都是嘈雜不堪,沒法,那些嬰孩此起彼伏的啼哭過不停。

    這些匈奴女人,她們看著漢軍安紮下來的營寨都有點羨慕,在又冷又餓的情況之下,在絕望之下,她們那是多麼的希望能夠進入那些軍帳去避避風雪啊,心底裡,自然是無比懷念她們曾經的那溫暖的帳篷。

    不少匈奴女人,她們是多麼希望,那些漢軍士兵,能夠將她們拉進營帳去,不管要對她們如何,她們也都認了,只希望能有一口熱乎的吃的。

    可大多匈奴婦人都明白,她們所希冀的,恐怕都是幻想,接著下來,都不知道那些漢軍士兵要如何處置她們呢。是殺了她們?是如他們的部族人一樣,將她們凌辱之後殺之烹煮?

    反正,她們的部族人對待所擄掠回來的女人大多都是如此炮製的。

    許多匈奴女人,想著想著,自己都差點把自己嚇死,大多都黯然傷神,一個個都兩眼無神,神色麻木。

    可跟著讓她們不解,也忐忑不安的是,漢人軍士,居然將她們全都趕進了軍營,並且,將她們分別趕進了一個個已經搭建起來的帳篷當中。

    帳篷當中居然生了火,還留下了不少有點潮濕的柴草。

    漢軍讓她們十多二十個人一個帳篷,後來有會說她們匈奴人的話的人來喊話,讓她們各自生火取暖,保持帳篷的火堆不熄,保持帳篷的溫度。

    命令她們不得逃跑,沒有命令,不得隨意進出,更不得鬧事等等。

    同時,命令她們要照顧好讓她們抱著帶著的匈奴嬰孩。

    讓這些匈奴女人眼睛都冒光的是,居然還命令她們,每個營帳都分出人手去領取食物。

    分去的女人,還真的領回了不少食物,還牽回了一些母羊。

    食物自然是一些馬牛羊的肉。她們可是看著漢軍一路追殺一路打掃著戰場的,那些被擊殺的馬匹及那些死在路旁的牛羊,都被帶了到軍營。

    每一個營帳當中的女人,都會到了足夠她們飽餐的肉,當然是生的,她們自己在帳篷內烤了吃。

    本以為必死的這些匈奴女人,她們真的不明白了,不明白漢軍為何要這樣對待她們,不僅不殺她們,居然還對她們這麼好,給她們溫暖,給她們食物,還細心到讓她們牽回了母羊,讓她們擠些羊奶給嬰孩。

    這樣的事兒,她們是想都沒有想過的,更加沒有見過。

    當她們有如餓鬼投胎似的撕咬著還沒完全烤熟的肉時,基本有一個算一個,都一邊啃咬著,一邊流著淚,發出嚶嚶的泣聲。

    在絕望之下,還能有一口熱乎的吃的,並且還真的管飽,這恐怕是她們幸福的泣聲。

    實際上,大部份的匈奴女人,她們哪怕是在原來的匈奴部族當中,怕也沒有試過可以讓她們管飽的食物。平時,有好的吃的,都得要先讓家裡的男人吃了,她們才能檢那些男人吃完的東西吃。

    反正,這些被漢軍俘獲,自問必死的匈奴女人,經過被漢軍的看押一夜之後,基本上都對漢軍有了一個反轉的改觀。

    起碼,對於她們來說,能有吃有喝,能夠更好的活著,這就是上天對她們的恩賜。

    而至於那些什麼的漢軍對匈奴部族的屠殺,殺了她們的父兄男人什麼的,這些,在生存的面前,根本就不算什麼。

    這些,也不能用什麼的血海深仇來形容。因為,匈奴女人的心裡,恐怕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心態。

    在匈奴部族當中,匈奴女人的地位,和那些被抓回來的奴隸相差不大。唯一的區別就是,她們如果不犯錯的話,就不會像那些奴隸一樣,會隨時被打殺而已。

    因為在部族當中地位低,平時生活都過得戰戰兢兢,大多匈奴女人,都生活艱辛,如此,就導致了她們對匈奴部族的歸屬感極差。

    匈奴部族,是匈奴成年男子的世界,女人都是他們的附屬,等同於奴隸。甚至,不少女人都是被搶掠回來的。所以,這些匈奴女人能對匈奴部族有什麼的歸屬就怪了。

    所以,什麼的仇恨不仇恨的,這些匈奴女人真的很淡。誰對她們好,她們就對誰感恩。又或者說,誰能讓她們活下去,那麼她們就追隨誰。

    這個,其實不僅僅只是匈奴部族,在一些草原上的部族當中,其實也根本如此。

    就一夜的時間,這些被俘的匈奴女人,她們就基本對漢軍有了一定的歸屬感。

    有些東西,其實就是如此的簡單。

    在絕望的時候,誰能夠待她們好,誰能夠讓她們活下去,讓她們從絕望當中走出來。那麼,誰就能獲得她們的歸心。

    第二天一早,一些稍為大膽的匈奴女人居然敢向看守她們的漢軍將士提出要為漢軍幹活的要求。

    報給上面的軍將之後,漢軍乾脆就試著讓那些匈奴女人去幫忙。畢竟漢軍也不擔心這些匈奴女人會鬧事,結果卻發現這些匈奴女人,似真的是心甘情願為漢軍辦事的。

    吩咐她們做什麼,她們都似非常樂意,並且,也都幹得漂漂亮亮。

    好比要處理那些從戰場上收集回來的一些已經死了的牛羊馬匹,那些匈奴女人,卻是干這些活兒的能手,要比一般的漢軍士兵幹得乾淨利落計多了。如何剝皮,皮毛要如何處理,又如何起骨,如何將那些肉類分門別類之後如何處理,製成薰肉乾肉等等。

    見那些匈奴女人一夜之後,居然就似真心歸順了漢軍的樣子,卻讓不少漢軍有點摸不著頭腦。

    不過,看到這些匈奴女人,的確對漢軍無害,也威脅不到漢軍,便任由如此。

    趙雲等一眾漢軍大將獲知這些匈奴女人的事,便乾脆留下一些軍馬,將這些匈奴女人先看守在此。

    然後,再派一部份漢軍,向四周收集那些匈奴部人沿路丟棄的一些物資回來給那些匈奴女人去整理。

    跟著,率軍繼續向匈奴部族逃走的方向追擊。

    另一邊,當初阿邪王將匈奴部族一分為二,一支隨他向西逃,一支沿裡海向東南方向逃向中東方向。如此做的目的,是想讓自己的匈奴部族可以多一條生路,分開兩個方向逃竄,或者可以保存下更多一點族人。

    不過,向東南逃竄的匈奴部族,可以說除了他們的那三十來萬的軍馬之外,餘下的百多兩百萬的族人,基本沒有逃得過漢軍的追殺。

    因為裡海與鹹海之間的區域限制了匈奴部族的逃竄空間,不似往西逃的那樣,他們的匈奴部族人可以整個大雪原的亂逃。

    漢軍在一定的兵力的情況之下,的確難以做得到將所有逃進雪原當中的匈奴族人都追上。

    而沿裡海東逃的匈奴部族人,他們卻是整個部族人在一起遷徙,並非是各自散開了各自逃命。

    這個,負責統軍的太史慈與典韋等將,在率十萬漢軍騎軍追上去的時候,還真的被嚇了一跳。

    因為追上去一看,發現沿著裡海北岸,漫山遍野的匈奴人慢慢的前進,怕有百萬之眾。

    這麼多的匈奴人,讓太史慈與典韋等大將一時都不知道要如何處理為好。

    十萬漢軍騎兵,恐怕也控制不了聚在一起遷徙的那麼匈奴人。就算是殺,一時怕也殺不完啊。

    另外,派出去的漢軍探子探明,這北匈奴人的遷徙族群當中,居然還有二十萬左右的匈奴騎兵。

    事實上,由阿邪王放弟所統率的三十來萬匈奴騎軍,已經先走一步,遠遠的跑到前方去了。這留在後面的匈奴軍馬,其實都是這些遷徙匈奴族群當中自發組織起來,護衛他們部族遷徙的人馬。

    其時,天氣還真的越來越寒冷,估計能達到零下三十度了。並且,雪雨也更大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漢軍的後續大軍一時半刻肯定難以開來的。

    這些逃竄的匈奴人,居然集群的遷徙,似乎有組織,不怎麼慌亂的樣子。還真的讓太史慈等一眾軍將感到有點奇怪。

    更奇怪的是,這些匈奴人發現了後面的追兵之後,居然還敢陳兵在後,佔據著一定的地形優勢,擺出要阻擊漢軍追兵的態勢。(~^~)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7
第九百六十章 氣候差異帶來的戰機

    這一東一西的西逃北匈奴人居然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情況。

    不過,分兵兩路追擊的漢軍,暫時還不知道各自所追擊的北匈奴部族的情況。所以,太史慈與一眾漢軍軍將看到了向東南沿裡海撤逃的北匈奴人的情況,還以為這些都是正常的狀況。

    畢竟,一支大部族的遷徙,在一般的情況之下,總會有一定的秩序的嘛。所以,太史慈等漢軍大將,並不知道另一個方向撤逃的北匈奴部族人,早已經潰不成軍。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太史慈等軍將,一時半刻之下,並沒有馬上不向他們發起攻襲。

    目前,在北匈奴人分別向兩個方向撤逃之後,這個便已經等於是達到了漢軍這次西征所想要的戰略目的。因此,是否要追擊上去,將這些匈奴部族消滅已經不是什麼太過重要的事了。

    可以說,任由這些匈奴人逃到中東地區的帝國去,更多的匈奴人,就可以對那些地區造成更大的破壞。對於中東地區及西歐地區的破壞,卻是大漢喜樂見聞的事。

    那些地區越是被匈奴人破壞得厲害,那麼漢軍將來攻進去之後,就更加容易收拾殘局,不破不立。

    漢軍現在雖然就僅只有十萬人馬,但是如果當真的要向那些匈奴部族人發起攻擊的話,相信也一定可以挫敗他們。可是,在明知道現在漢軍根本不用再犧牲太多的情況之下,漢軍也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跟他們死拼啊。

    因此,在匈奴部族似有所準備,嚴陣以待的情況之下,太史慈並沒有讓漢軍馬上對那些匈奴部族的人馬發起攻擊,就只是遠遠的吊在他們的後面,給予這支集群遷徙的匈奴部族一定的壓力及緊迫感。慢慢的在他們的後面尋找機會,有機會,再給予他們一個重擊。

    就如此,太史慈所率的十萬漢軍,就跟在這支匈奴大部族的後面一兩天了,但是一直都沒有尋找到比較合適的攻擊機會。

    而這一兩天之間,分兵兩路的漢軍,總算是互通有無了,讓太史慈等一眾漢軍大將感到疑惑的是。西路追擊的漢軍,斬獲頗豐,一路追擊,基本上就沒有怎麼碰到匈奴軍馬的抵抗,已經差不多追擊到西面的頓河一帶了。一路斬殺俘獲北匈奴人無數,更獲得了大量的匈奴人的物資。

    這真的讓太史慈等將感到有點不能理解了。通過一些抓獲的匈奴人的口,知道了往西逃竄的,卻是匈奴大王阿邪王親自統率的人馬,而有著他們大王統率的匈奴部族,卻沒有什麼有效的對漢軍追擊的阻擊行為,而太史慈所追擊的這一部份北匈奴人,卻一反常態,其組織紀律性,居然遠遠好過由他們大王親率的軍馬。

    原來,北匈奴人左賢王阿甲王,也就是阿邪王的胞弟,最小的一個胞弟,他雖非北匈奴部族當中最武勇的勇士,但是卻相對來說,比較有智慧的匈奴首領。

    他小時候體弱,體質比一般的匈奴人都差,阿邪王對其也比較寵溺。但是他卻也有幾分志氣,自知自己的不足,不能像一般的匈奴勇士那樣衝鋒陷陣,所以,他便比較喜歡向那些部族的智者巫師等請教學問。尤其是對於漢人的文化,他比較執迷,從大漢傳到他們匈奴人當中並一直帶著的漢人書籍,他基本都看過,並且吃得比較通透。

    這一次,北匈奴人面臨著這樣的一個滅族亡種的危機,他認為自己作為匈奴大王之弟,在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為拯救匈奴部族盡一分心力,應該要為一直寵溺他的哥哥阿邪王分擔責任了。

    統率東路撤逃的匈奴部族離開,是他主動向阿邪王要求由他作統師的。阿邪王原本不同意,但是他說服了阿樹提大巫師,讓阿樹提說服阿邪王,並且,阿樹提大巫師本人也同意隨阿甲王一起走。這樣,阿邪王才勉強同意了阿甲王的請求。

    實際上,不管是那一個民族或是帝國,當中總會有些與眾不同的人,或者說,肯定會有一些深具才能的出眾的人。

    阿甲王及阿樹提,在匈奴部族人當中,他們的智商,的確算是比較出色的那一種。

    阿樹提作為一個智者巫師,或者已經看到了匈奴部族的滅亡是已經注定的了。但是,阿甲王卻給了他一點希望,因為阿甲王卻不願意相信他們的占卜之術,始終都認為,人力可以勝天,起碼,就算是知天命,但也要努力盡人事。

    說服了阿樹提的協助之後。

    阿甲王便擁有了名義上以及實際上對東路撤逃的匈奴部族人實質上的號令控制。

    如此,他統率著阿邪王分給他的二、三十萬的匈奴軍馬,很快就將各算亂逃的匈奴部族人給集中了起來。然後再從那些部族人當中,召集了二十多萬的軍馬。

    也就是說,阿甲王就等於是有了五十來萬的匈奴軍馬的控制權。

    而手上有了五十來萬的軍馬,阿甲王也沒有託大,他並沒有想過要憑自己手上的這數十萬的匈奴軍馬跟漢軍交戰。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匈奴軍馬士氣低落,已經被漢軍的龐大大軍嚇破了膽,現在談跟漢軍一戰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想做的,就只是想利用手上的這五十多萬的匈奴大軍,如何安全的將自己的部族人護送逃離駐地,逃到漢軍兵鋒不及,追殺不到的地區去。

    如此,他自率三十來萬的匈奴騎軍,在前面開路,向中東地區進軍。這個是必須的,因為,他們也早就知道,往東南的地區遷進的話,會有另外的一些帝國的存在,這些帝國,其實也一直在與他們匈奴部族交戰,互相爭戰不斷的。這樣,他必須要先率大軍開路,為匈奴部族人打開進入中東地區的缺口。

    隨後,便是匈奴族人,他命令,匈奴族人互相幫襯,不用急,步步為營,爭取可以讓更多的匈奴部族人能夠逃離漢軍的追殺。

    最後面,就特意留下了二十萬的匈奴騎軍,為匈奴族人斷後。

    後面的二十萬匈奴騎軍,是由阿樹提大巫師親自統率。這是阿樹提第一次以巫師的身份統率這麼多的軍馬。當然,下面也有著一眾匈奴的武將,都聽從阿樹提的命令。

    儘管阿樹提的心裡已經感到絕望,可正如阿甲王所說的,只要還有一絲希望,他都不願意看著匈奴部族就如此湮滅於世。作為匈奴族人的一員,他也希望自己的匈奴人可以長世留存,能夠掘起於世。

    天氣太過寒冷,阿樹提知道自己的部族人肯定走不快,所以,他率著二十萬的匈奴騎軍,步步為營,先佔據著一些有利的地勢,擺好陣勢斷後,讓部族人撤離,待部族人撤到了安全地帶之後,他們才再撤離,再於後面的有利地勢佈陣。如此往復,一時還真的讓漢軍沒能找到其中的破綻空擋衝擊他們的部族人。

    漢軍或者可以直接對匈奴騎軍發起攻擊,但是,也不知道為何,在阿樹提的鼓動之下,匈奴騎軍竟然有了一股死戰之勢。

    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之下,太史慈覺得不必要再犧牲漢軍將士去擊敗他們了。

    但是,這東路的匈奴人,卻犯了一個錯誤。

    那就是他們不應該太過在意他們的物資,在這個時候,他們應該儘可能的輕裝撤離,不應該想著要將他們所有的物資都帶走。

    其中,最為主要的,是不應該帶著太多的糧食,也就是他們所驅趕著的那些牛羊群。

    漢軍攻擊他們,驅趕他們向西逃向中東地區逃竄,其目的就是想讓這些匈奴人對中東及西方地區進行破壞,讓他們造成一眾西方帝國社會動亂,然後再由漢軍去重拾河山。

    可是,如今他們攜帶著大量的糧食,整個東部的匈奴部族,如果就這樣讓他們到達中東地區,那麼他們完全可以佔據了一個地方之後,不用再四處劫掠也依然可以依靠他們所帶去的物資生存下來。甚至可以佔據一個地區之後休養生息。

    這個是漢軍不能允許的。

    所以,漢軍不可能讓他們這些匈奴人就如此安然的撤離開去。

    只有將匈奴人所攜帶的糧食物資等等留下來,才能讓這些逃往中東地區的匈奴人產生緊迫感,才能讓這些匈奴人在沒有了生存物資的情況之下,迫著他們更加凶殘的去劫掠中東地區的帝國。

    想想,現在這東路的匈奴部族,他們有著五十多萬的大軍,有著百多兩百萬的部族人。他們如此逃往中東地區,完全有那個實力攻下一個小國,然後據這個小國自立。又或者,萬一他們舉族投投了羅馬帝國及安息帝國的話,這就等於是增加了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盟軍的實力,反而給在印度地區的漢軍增加了壓力。

    所以,大漢想要的,是這些匈奴人以亂軍,以流浪軍的身份,進入羅馬帝國及安息帝國,進入這些帝國去製造混亂。

    在太史慈獲知了往西逃竄的匈奴人的情況之後,太史慈等一眾漢軍軍將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們認為,必須要對這東路的匈奴人進行一次攻擊,要將這些有秩序撤離的匈奴部族打成亂軍。

    從裡海的北部到達南部,約兩千多里,而裡海東部的中部地帶,也就是後世土庫曼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的地區了,這一帶,卻是一片沙漠之地。

    土庫曼斯坦,全境幾乎都是沙漠,卡拉庫姆沙漠。

    對於匈奴人來說,進入了卡拉庫姆沙漠沙漠地帶,又或者是在進入了這些地區的邊緣地帶的時候。他們就有一種從地獄走到了天堂一般的感覺。

    雖然,匈奴部族的駐地,離這卡拉庫姆沙漠只有千多里,真心不算遠。可氣候卻是差了一個天和地的分別。

    在卡拉庫姆沙漠,幾乎是全年無雪的,也就是說,在冬季的時候,無論怎麼冷,都不會太冷。最冷的時候,也不過是零下數度而已,相比起在裡海的北部地區的零下二、三十度的氣溫,尤其是這個冰寒期間來說,這樣的氣溫天帶,還真的是天堂。

    逃到了這些地區,可以說,這些匈奴部族人已經擺脫了嚴寒氣候對他們的影響。只要是捱過了最初兩三天的遷徙,天氣不再是他們的大敵。

    說真的,在進入了卡拉庫姆沙漠之後,他們全都輕裝逃跑,放馬奔逃,漢軍還真的很難對他們造成太大的威脅。廣闊無邊的沙漠,他們四散而逃的話,漢軍又如何一一去追殺呢?

    可惜,他們還死死的護著他們的牛羊群不放,還想將這些牛羊都一起帶走,這是不現實的。

    因為,在這些沙漠平原當中,已經無險可守。

    還有就是,到達了這個沙漠平原,天氣氣候對他們匈奴人已經沒有了太大的影響,但是,同樣也對漢軍沒有了什麼的影響。

    不得不說,冰寒地方,就算是對漢軍也一樣有著很大的影響的,起碼,戰馬都比較容易受傷,哪怕是漢軍也不敢放開了手腳去進攻。

    但一進入一望無際的沙漠,那就不同了。漢軍不再擔心戰馬受影響,他們本人,也不再被寒冷凍僵了手腳。

    或者,阿樹提看到跟在他的部族軍馬之後的漢軍就只有那麼十萬人馬左右,並且,一連跟了兩三天都沒有對他們發起攻擊。讓他們以為漢軍大軍還沒有追上來,這十萬人馬的漢軍騎軍不敢對他這二十萬的匈奴騎軍發起進攻,何況,他們還有著百多萬的部族人?如此龐大的部族,以為多少都給這支緊跟著他們的漢軍一定的威懾力。

    阿樹提甚至認為,如果這支才十萬人馬左右的漢軍騎軍真的敢一直跟在他的部族後面的話,待完全進入了大沙漠之後,是否可以召回在部族前方開路的阿甲王的那三十萬軍馬回來,反而圍攻追上來的這支漢軍騎軍?

    可惜,漢軍卻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了。

    太史慈等漢軍大將,一進入沙漠地帶之後,馬上就開展了對他們的攻擊。(~^~)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8
第九百六十一章 差距

    作為北匈奴部族的大巫師,阿樹提堪稱為他們北匈奴人的第一智者。他睿智內斂,有著一般匈奴人所沒有的遠見胸懷。

    又或者說,他與一般的匈奴人不同,那是因為他對大漢文化的研究,研究得越深,他就越為自己的匈奴部族的所作所為而感到憂慮。亦正是如此,他才有了善惡之感,開始有了是非之念。

    只可惜,大勢如此,他個人並沒能改變得了匈奴部族什麼。這裡面,亦有他們的匈奴部族太過野性,基本從來都沒有形成過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思想上的統一。其部族當中,雖然都要聽從匈奴大王的號令,可是,那全都是基於武力的殘暴的威懾之下的。

    他本人也醒悟得太晚,真正大徹大悟,也只是他見識到了漢軍的龐大大軍之後的事。那時候,他可是越清醒就越絕望。

    因為他終於明白了漢人當中所說的什麼叫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明白了何為人性,何為善惡終有報。

    但他終究還是匈奴人,不管自己的部族人到底如何的殘暴惡劣,他都不願意看到如此多的匈奴人被漢軍大軍所滅。沒有辦法也就罷了,但凡是有一線生機,他都想為自己的部族人爭取,但求可以延續匈奴人的血脈。

    也正因為阿樹提的執著,所以,他才能夠利用自己在北匈奴部族的影響力以及他的智慧,將一盤散沙,驚懼不安的那麼多匈奴部族集結在一起向中東地區遷徙。

    這當中,也有他運用了一些從漢人的書籍當中所學到的一些行軍佈陣的知識,讓他成功的用二十多萬部族青壯所組成的匈奴騎軍護著他的部族人行進了一千多里,兩三天的時間當中,迫得漢軍只能跟在他們的部族隊伍後面,並沒給機會漢軍攻擊他們的部族。

    但是,有些東西,並非是研究了幾本漢人的兵書什麼的就能成為一個軍事家的。阿樹提畢竟沒有過獨自統軍行軍作戰的經驗,難以同時考慮到戰爭當中,在戰場上的諸多因素的影響。還有就是,有些東西,他是學不會的,也學不到更加做不到的。

    比如現在,他率二十來萬的匈奴騎兵大軍護著他那龐大的部族人馬走到了沙漠當中的時候,他就發現了情況不妙,有點抓瞎,在這廣闊的沙漠平原上,他這二十萬的匈奴騎軍,要如何防止及阻擋那十萬漢軍的攻襲呢?

    百多萬的匈奴部族人,一眼望看,似遍佈了整個沙漠。如果全都是軍馬的話,那麼在紮營的時候,得要方圓數十上百里開闊的一個大營地。

    在傍晚時分,匈奴部族人在沙漠地帶準備宿營的時候,漢軍騎軍便出現在他們大營偏北的方位,被漢軍繞到了北風吹來的上風方向,十萬漢軍大軍,排開了有如一條線一般,向他的部族大營壓了過來。

    在沙漠地區,缺少木材,也沒有時間讓他們安然的安紮下大營佈防。

    阿樹提沒法,急忙調動匈奴騎軍,轉到了北面,準備迎戰沖壓過來的漢軍騎軍。

    可以說,阿樹提雖然沒有過統軍作戰的經驗,但是卻的確有著一般人所沒有的智慧。起碼,他很清楚自己的匈奴騎兵的特長。那就是人人都善於騎射。

    騎射騎射嘛,就是說他們的匈奴騎兵,人人都使得一手好箭法。並且,他們並不會缺少弓箭,幾乎人手都有一副。

    對於匈奴部族來說,弓箭就等於是他們吃飯的傢伙,一般的族人,都會自制弓矢。所以,可以說弓箭齊備。

    阿樹提將自己的二十萬騎軍,急忙調到了北面,讓大軍佈陣,打算先用箭來阻擊漢軍騎兵,甚至是擊退。

    另外,阿樹提也知道,自己的匈奴騎兵,騎術了得,打算先用弓矢壓制住漢軍騎軍的衝勢,打亂了漢軍的衝鋒騎軍的陣營之後,利用他們眼看著就比漢軍多出一倍的兵力,反衝鋒過去,利用匈奴騎兵的凶悍勁頭,以及精湛的騎術,打敗這支漢軍。

    只要擊敗了這支漢軍,他的這些百多萬的匈奴部族人就可以安然的繼續向東南方向遷進,徹底擺脫漢軍的追擊。

    可以說,一般的情況之下。阿樹得這樣的作戰計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這個時候,自然得要調動軍馬來敵住漢軍的衝擊,以免被漢軍衝殺進他們的部族人當中去。戰術上,亦是有條有理,沒太大的差錯。

    可惜,差錯卻不是出在他們身上的,而是現在的漢軍,根本就不是他們所能敵的。

    太史慈與典韋等漢軍大將,為何要繞到他們匈奴大營的北面,並且將軍馬拉開?因為同樣的,漢軍也打算要用他們匈奴人所擅長的騎射的作戰方式來解決他們的騎軍。

    只有徹底擊敗擊潰了這一支看上去居然有著一定紀律的匈奴騎軍,漢軍才有可能對其大部的匈奴人進行攻殺。

    要不然,被這些鮮有紀律性的二十多萬騎軍纏上,多少都有點麻煩,到時候,難免要跟這支匈奴騎軍纏戰惡戰,難免會對自己的漢軍造成太大的傷亡。

    所以,現在看到了有機會,一眾漢軍大將,自然得要先滅了這支匈奴騎軍再說。

    在這一帶沙漠地帶,也可以說是剛好處於一個氣候變化的交錯地帶。這些地區,相對來說,也算是處於較為低溫的地帶,零下數度的氣溫還是有的。所以,這一片天空,還是會有雪花飄下,在沙漠上,積了薄薄的一層。當然,應該也就是這一小段時間才會有積雪,當北方的冰寒期一過,沙地上的積雪就會很快就化掉。估計一年下來,可能就是那麼的幾天時間會在沙漠上有積雪,現在恰好碰上而已。

    因為帶了點小雨的關係,所以,沙地上的積雪有點硬化,當戰馬衝進,馬蹄踏下去的時候,會先發出一聲聲咔嚓咔嚓的有點似是破冰的聲響。

    而馬蹄所揚起的,卻是下面一層沙塵。

    擺開了陣勢壓向匈奴大軍的十萬漢軍,後面帶起滾滾沙塵,再被北風一吹,便滾滾的向前壓下去,將漢軍騎軍都籠罩在內,比漢軍騎軍前進的速度更快。

    開始,在匈奴騎兵方面,他們還能看得見在沙塵當中前進的漢軍將士,可是,當推近了之後,匈奴騎軍卻只能看得見滾滾而來的沙塵,看不到漢軍的影子。

    一些高高的漢軍戰旗,在沙塵當中隱隱若現,使得漢軍就似是從天而來的天兵一般。

    呼呼的北風,隆隆的馬蹄,一聲聲戰馬的嘶鳴。

    當北風夾雜著沙塵一下子越過了數百步的距離,迎面撲上那些面向北方的匈奴騎軍的時候,沙塵讓他們難以睜眼,頓時讓他們發現一陣陣的戰馬亂踏,軍士咳嗽陣陣的雜亂動靜。

    因為迷迷朦朦,看不清,所以,匈奴騎軍都有點緊張。尤其是沒有指揮過大軍作戰的阿樹提,此際竟然壓制不住心臟的怦怦亂跳。

    他有點口乾舌躁,緊張的額頭冒汗。

    「放箭!放箭!咳咳……」

    他努力的睜大眼,想看透沙霧,可是卻被風沙迷了眼,他不知道現在漢軍離他們還有多遠,所以,不敢再遲疑了,急忙下令,讓匈奴騎軍放箭,阻擊隨風沙而來的漢軍騎軍。但是,張大嘴巴喝令兩聲,馬上又被沙子噎了喉。

    「放箭!」

    在阿樹提旁邊的匈奴軍將,總算是大聲的發出了阿樹提的命令。

    嘣嘣嘣……

    嗡……

    弓弦的崩響,無數弓矢射出的破空鳴響,讓大地都似為之一震。

    近二十來萬的匈奴騎軍,人人都在拉弓射箭,雖然不是漢軍弓箭大陣那樣的齊射,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哪怕不是齊射,也一樣能夠達到那種齊射的效果。

    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拉弓就放箭,將弓箭射進前方被北風壓下來的滾滾沙塵霧當中。

    還別說,因為看不到目標亂箭出去的弓矢,因為太多了的關係,還真的有點弓箭齊射無差別覆蓋的效果。

    可惜,那些漫天的弓箭,穿透了滾滾沙塵,卻全都落到了空處。

    不是他們的弓矢比漢軍的弓矢射程近的關係、也並非是受北風風力所阻的關係而落在空處。那是因為漢軍根本就還沒有到達他們的弓箭射程的範圍之內。

    他們射出弓矢之後,漢軍都還遠在三、四百步之外呢。

    而匈奴騎軍漫天的弓矢,插滿了遍地。

    也正是這些插在沙地上密密麻麻的弓矢,有如在沙地上長滿了狗尾草給漢軍騎軍量好的兩軍的距離。

    漢軍騎軍,推進到了離匈奴騎軍兩百步開外的距離時,便全軍停止了推進。

    無數弓矢射出的鳴響,從匈奴騎軍開始放箭開始,就連續不停,在一時間,隱隱有壓過了北風的呼嘯。

    在漢軍停下大約有數十個呼吸之後,不再揚起沙塵的漢軍軍陣,在早前的沙塵被北風吹散之後便慢慢的現身出來。

    當然,在匈奴騎軍的方向望去,就似是因為他們射出的弓箭,將前方的沙塵給射散了一般。

    而當他們也看到了漢軍的軍陣之後,匈奴的騎軍卻有點犯愣。

    因為他們也看清了,感情,他們狠勁的放箭,卻一直都是射向空氣啊。

    只見,與他們間隔著一片片密密麻麻的箭簇之前,漢軍的騎軍,一個個靜靜的策馬而立,冷靜的讓人窒息。頭帽之下一個個只露出一對眼睛的漢軍將士,似乎都流露著一種嘲弄的神色在看著他們匈奴大軍的白忙活。

    這得多尷尬啊,二十多萬的匈奴騎軍,每人少說也都射出了十多支弓箭,都讓他們的手臂都隱隱有點發酸了,但卻連漢軍的毛都沒有射到一條。

    這兩軍雙方的戰場作戰的把握能力,相差還真的不是一星半點,根本就沒法相提並論。

    有時候,別看是這一點小細節,但往往,這一點點細節,就是致命的。從中就可以看得出,雙方統軍的軍將的統率能力,以及,雙方軍馬的訓練有素的差距所在。

    這可是直接影響到軍馬士氣的事。

    也有可能是漢軍的沉寂,讓那些拚命拉弓搭箭的匈奴騎軍都感到有點不好意思了,紛紛雜雜的射出手上的弓箭之後,幾乎都猶猶豫豫的停了下來。

    他們,也不約而同的望向他們的軍將的地方,似乎是在等待著他們軍將的命令。在這尷尬要命的時刻,他們是否還要繼續做無用功的放箭呢?還是放箭呢?

    若是漢軍,在這個時候,肯定是第一時間下令,讓軍馬向前衝鋒,明明是射不到,為何不向前衝鋒放箭呢?要知道,騎箭可是他們匈奴騎軍人人所擅長的。一邊衝鋒,一邊放箭,迅速拉近兩軍的距離,直接短兵相接交戰,憑著他們比漢軍多一倍的兵力,總有拚命的機會啊。

    可是,阿樹提居然也在有點呆眼,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全軍準備!」

    唰!

    漢軍當中,洪亮的一聲喝令響起,唰的一聲,漢軍將士,幾乎是同時齊動,一下子拿起了弓箭。

    「放!」

    沒有多餘的命令,就一個字,放!

    嘣!

    整齊的一聲崩響,嗚的一聲尖鳴。

    近十萬支弓箭射出。

    別看漢軍只有十萬,而匈奴騎軍有二十萬。可是,單單從這雙方放箭的陣勢來看,就能看得出當中的分別。

    匈奴人放箭,他們是直直的射出的,並且先後不一,看上去雜亂無章,難以對敵人形成一種視覺上的震撼。

    但是漢軍騎軍所放箭出去的弓箭,卻是仰角向上射出的,加上動作也整齊。呼的一聲,看上去,就真的似是平地起烏雲,從地面騰升起一片黑壓壓的烏雲,升起到了半空當中,然後都飛速的,帶著尖銳的破空之聲倏倏的落下。

    許多匈奴騎兵,他們是心神一震的聽著漢軍當中發出來的放箭命令,然後就似是心神被牽引一般,眼睜睜的看著從漢軍騎軍陣當中所騰升起來的箭雲,他們的頭,是跟著那片箭雲仰頭,望著那片箭雨升到半空,然後向他們的頭上落下。

    看著頭上的箭雨密集的落下,那閃寒銳利的箭頭在他們的瞳孔當中放大的時候,這些匈奴騎兵才意識到不妙,這才驚慌的發出恐懼的大叫。(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08
第九百六十二章 讓箭飛一會

    如果細心察看,便會現,漢軍所射出的弓箭,要比匈奴軍所射出的弓箭要略長一些,並且,漢軍的弓箭,幾乎都是制式的,全都是差不多一樣,尤其是箭頭都是閃閃亮的,閃爍著寒光。『

    而匈奴人的弓箭,卻是長短不一,更多的弓箭,卻是連箭頭都沒有,都是用一些堅木所削出來的。

    這是因為匈奴部族當中,並沒有制式的弓箭,或者有,但卻只會裝備給匈奴的常備軍馬,如那匈奴的黑甲騎兵等等。所以,一般的匈奴人,他們的弓箭,幾乎都是自制的。

    還有就是,匈奴人當中,雖然也一樣會有鐵匠,但是卻也不多,那一些鐵匠,不可能會給一般的族人打造太多的弓箭箭頭。何況,他們不事生產,幾乎不會去開採鐵礦,他們所用的鐵綻,大多都是一些露天鐵礦當中的鐵礦。所以,他們匈奴部族的鐵綻就比較稀缺,平時有鐵綻,大多都用來打製兵器了,那裡還會給他們的匈奴族人打製制式的箭頭?

    這個,亦是漢軍其實並不太懼匈奴人的弓箭的一個原因之一。因為,哪怕被他們的弓箭射中,那些沒有鋒利鐵箭頭的弓箭,射在漢軍的身上,不可能洞穿得了漢軍身上的衣甲。

    當然,現在可不是在考慮漢軍與匈奴軍雙方的弓箭誰優誰劣的問題。

    而是匈奴騎軍面對從天而降的那鋒銳的無數漢軍的弓箭的問題。

    很明顯,反應遲頓了一拍的匈奴騎軍,他們又哪裡能夠及時作出什麼的反應?

    他們更多的是在死亡降臨之時,迸出一聲驚厲的慘叫。

    無數如雨點一般的箭矢,有如能夠沖毀一切的巨浪一般,哄的一聲,一下子覆蓋下來,頓時,匈奴騎軍人仰馬翻,一支支的長箭,激出一篷篷的鮮豔血花。

    軍士的慘叫,戰馬的悲鳴,眨眼之間,便將是割菲菜一般,在漢軍弓矢的覆蓋範圍,硬生生的將一大片匈奴騎兵給直接按壓下去,那是匈奴騎兵被射殺連帶他們的戰馬都被射倒在地的情形。

    這亦有如被風吹在那些長草原上一般,風一吹,便壓低了一大片。

    「放!」

    「放!」

    「放!」

    漢軍當中,似根本就不會去理會各自射出去的弓矢是否對匈奴騎軍造成殺傷。在號令的軍將的令旗的指揮之下,在其令旗所指向以及揮動之下。十萬漢軍騎兵,他們就只是飛快的取箭,飛快的拉弓,毫不猶豫的射出一支又一支的弓箭。

    漢軍所射出去的弓箭,非常有規律,甚至這規律都讓人感到有了幾分韻味。

    隨著軍將的喝令,一片一片的箭雨齊齊升起落下,而每一片箭雨,卻並非都是向著同一個方位射出的,而是東一片西一片,給人的感覺有一種此起彼伏的節奏感。

    漢軍如此,是更有效的,可以攻擊得到前方弓箭有效射程當中的所有匈奴軍陣當中的匈奴騎軍。

    很悲壯的畫面,在匈奴騎軍陣當中,他們前陣的匈奴軍士,就似是在用他們的血肉之射,硬生生的承受了漢軍的弓箭的攻擊,似是在用他們的生命為後面的匈奴軍馬錶述漢軍弓箭的厲害。

    匈奴軍馬大驚,卻又真的無比悲憤。

    在這漢軍的弓箭打擊之下,他們的軍士成片成片的慘叫倒下。一個個渾身都插滿了弓矢,讓匈奴軍陣後面的匈奴騎兵目眥欲裂。

    「殺!」

    「給我殺!」

    匈奴騎軍當中,阿樹提卻已經完全呆了眼,已經被漢軍這樣的攻擊給嚇住了。他從來都沒有想過,戰爭會是這樣的,無數的匈奴士兵,就這麼站直直的被漢軍射殺。

    這個時候,是進是退,他都不知道要如何。

    還幸,在他旁邊的一些匈奴軍的將領,多少都有過不少戰場作戰經驗的匈奴將領。

    他們先反應了過來,第一時間就是下令讓自己的軍馬衝殺出去。

    這就是有作戰經驗與沒有作戰經驗的分別,戰場瞬息萬變。有作戰經驗的統將,他們可以在短時間之內,作出及時的戰術調整,如果是沒有作戰經驗的統將,面對戰場的變化就會手忙腳亂,又或者大腦死機,一時都不知道要如何應對。

    同時,真正有能力的統軍大將,也會及時作出正確的命令,讓戰局向自己有利的方向扭轉。

    可以說,陪同阿樹提一起的那些匈奴軍將,的確也算是一些經驗豐富的大將。如果沒有這些大將的幫忙,阿樹提也不可能將那麼多的匈奴部族人整合起來。

    如果現在這些匈奴軍馬面對的不是漢軍,而是一般的部族軍馬的話,他們現在的作戰命令,的確是最適合事宜的,也是正確的。

    因為,這些匈奴軍將都明白,在這個時候,他們的不利局面似乎已經在這弓箭交鋒當中形成,已經完全落於下風。他們已經不太可能再利用他們所擅長的騎射將這個不利局面扭轉過來。另外,戰局雖然不利於己了,可他們卻都知道,現在的這個時候,他們的軍馬卻不能退。如果一退的話,那就真的是敗逃了,他們現在的軍馬,恐怕立馬就成了潰敗之師。

    還有最為重要的,是他們的背後,卻是他們百多萬的部族人,他們一旦潰敗,那麼身後的部族人就會直接暴露在漢軍的兵鋒之下。到時候,死的,可能就不僅只是他們眼前所看到的被漢軍所射殺的這一部份匈奴騎兵了。

    所以,他們最為正確,也最為明智的選擇,就是不管漢軍的弓箭如何的凌厲,第一時間就衝殺上去,與漢軍的軍馬短兵相他們才有可能將不利的局面扭轉,反敗為勝。

    這北匈奴人,他們自然是已經被漢軍給嚇破了膽,初聞漢軍百多萬大軍,他們自然是驚恐萬分,尤其是在他們的大王都逃了,他們這些部族人,自然也得要跟著逃。總的來說,就是不敢擋其鋒。

    可眼下,已經和漢軍對上了,他們已經避無可避,更加沒有了退路。

    驚懼過後的匈奴騎軍,他們骨子裡的那種嗜血凶殘倒有點被激了出來。

    一時間,隨著匈奴軍將的命令,已經聞到了血腥氣的匈奴騎軍,轟然啟動,冒著密如雨的漢軍箭雨,向前衝進。

    為給自己壯膽,匈奴騎軍迸出一片壯烈的喊殺聲,一時竟隱隱的壓過了漢軍箭雨的尖嘯。

    「殺啊!」

    「衝!跟漢軍拼了!」

    匈奴騎軍的確有點紅了眼,這一下子成片成片被射殺的匈奴騎兵,也的確是深深的刺激了他們的每一個人。

    不管早前敗逃回部族的匈奴軍馬如何去形容漢軍的強大。可他們的確並沒有真正的和漢軍面對面的交過手。尤其是,敗逃回來的匈奴軍馬,他們所驚懼,之所以要舉族西遷,是因為害怕漢軍的那數以百萬計的大軍。

    但眼前,漢軍就僅只有這十來萬人馬,如此他們都不敢與之一拼的話,那麼他們這些匈奴人那不真的是空有盛名,枉其稱霸大草原的凶悍之名了。

    匈奴騎軍,二十多萬人馬,被漢軍這一陣弓箭齊射的攻擊之下,的確射殺了他們不少的軍馬,此際人馬肯定不足二十萬了。

    不過,匈奴騎軍的軍陣,同樣是拉得比較大,所以,其軍向漢軍衝鋒過去的時候,一開始,就能隱現一種對漢軍軍陣包圍之勢。

    同時,漢軍的這種密集齊射的攻擊,覆蓋一定的區域,不可能同時對整個匈奴騎軍大陣都進行覆蓋打擊的。

    如此,衝鋒起來的匈奴騎軍,就呈現一種犬牙交錯的形狀,飛快的向漢軍軍陣迫近。

    漢軍騎軍,自然是不會懼怕人馬多自己多的匈奴騎軍的正面交戰。

    但是,如果太史慈等當真的要跟匈奴騎軍正面交戰的話,恐怕也不用等到今天才來了。

    所以,出乎所有匈奴人的意料。漢軍當中一聲令下,軍馬齊齊的一調馬頭,呼啦一聲轉身便撤。

    這還真的讓衝殺過來的匈奴騎軍有點傻了眼。這眼看就得要斷兵相接了,漢軍騎軍竟然不與他們交戰,轉身就逃?

    不過,已經被激起了知性的匈奴騎軍,他們自然是不會停下了,他們大喊著衝殺,拚命的拍馬追擊。

    頓時,戰場上又呈現出一個黃沙滾滾的狀況。

    放眼似整個沙漠上,全都是影影綽綽的人馬。

    不過,如果是從空中望下去,情況卻又有一點涇渭分明。

    因為漢軍那拉開的陣勢,似乎並沒有怎麼變化,有如一條直線一般向北馳騁。而在這支直線之後,則是在追擊的過程當中,顯得已經有點亂了陣形的匈奴騎軍,他們,始終都還是差了那麼兩三百步的距離,一時沒能追上漢軍攻殺。

    如此追著,匈奴騎軍他們卻赫然的現,那些該死的漢軍騎兵,他們在一面拍馬向前奔逃的時候,居然還不停的返身向他們射出弓矢。

    漢軍所射出的這些弓箭,自然不再是如早前那樣齊射的情況,成片成片的射來。現在的,而是似毫無規律,很是隨意的,亂紛紛的胡亂箭。甚至,在後面追趕的匈奴騎兵,他們看到那些漢軍騎兵,扭身往向射出一箭,根本就不會去理會這射出的弓箭是否射中目標,或者說,他們就似是在亂射,根本就不會有什麼的目標。

    但就是如此,讓一些衝鋒追殺的匈奴騎兵感到驚愕的是,那些似是隨意往後射出的弓矢,居然能夠讓他們的騎軍不停的造成人員傷亡。

    漢軍騎兵所射出的弓箭,都是仰角向上射向天空上去的,這樣的弓箭,根本就沒有什麼的規律可尋,從天空上落下,似在空中飛一會,就看哪一個匈奴騎兵不走運,撞上從天空上落下的冷箭。

    事實上,後面追擊的匈奴騎軍,隊形雖然散亂,卻人馬密集。另外,漢軍看似隨意的往後放箭,看上去並非是齊射,只是你一箭我一箭的亂射的樣子。可是,那也禁不住人多啊,一人放一箭,哪怕不是同時射出的,那也是十萬支冷箭。

    還有一點,是追擊的匈奴騎兵所難以明白的。那就是如果他們能夠細心就會現,漢軍騎軍,在撤逃的過程當中,往往都會有意無意的與他們保持著差不多二百來步左右的距離。而漢軍騎軍當中的將士,他們也都是在觀察到與後面的匈奴騎軍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之後,才會似隨意的往後施放冷箭。

    由此就可想而知。由於距離的關係,漢軍騎兵所放射出去的弓箭,肯定會落入後面追擊的匈奴騎兵的人群當中。

    而此際,戰馬在沙漠上馳騁,踏起了沙塵,弓箭射到了空中,從空中落下的時候,在追擊的匈奴騎兵,肯定難以察覺得到頭頂上的弓箭的。這個時候,哪一個匈奴騎兵不走運,被落下來的弓箭射中,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而讓匈奴騎軍相當無奈,甚至感到無比憋屈又憤怒的是。

    他們在看到漢軍騎兵居然也會騎射,利用他們所擅長的騎射作戰方式反過來攻擊他們的時候。他們自然是第一時間採取同樣的辦法,收起武器,取出弓箭,一邊拍馬追趕,一邊向漢軍放箭。

    可還是那句話,人家漢軍就不讓他們跟得太上,始終都保持著與他們有兩百步以上的距離,如果他們加快衝鋒,那麼漢軍也會加快馳騁,不讓他們追上。

    如此,弓箭射程本就不及漢軍的弓箭,加上他們又是逆風放箭。這樣,他們射出的弓箭能對漢軍騎兵產生威脅就怪了。

    可以說,匈奴騎軍,他們恐怕一輩子都沒有打過這樣的仗。

    追著追著,他們都有點想哭。

    這丫的是怎麼會事啊?追又追不上,射又射不到,這仗能怎打?

    不知不覺,天空開始暗淡下來。

    原來是快要天黑了,而兩軍一逃一追,卻追出了百多里之遙。

    率軍追擊的匈奴軍將,他們見如此追擊下去不是辦法,並且,他們也不敢離開自己的部族營地太遠啊。畢竟,漢軍絕非他們所追擊的這十萬人馬啊,萬一,漢軍又有了軍馬殺來,那麼他們的部族就完了。

    所以,匈奴軍停止了追擊,準備退回部族營地。

    可他們如此一停一退,卻就壞事了。(未完待續。)8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