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4888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4
第九百八十三章 預料先機

    預算到敵人將有可能的舉動及意圖,再推測出敵人的行軍線路又或是最終的攻擊目的,那麼就可以步步先機,便可以事先制定製敵致勝之策。

    經過戲志才等謀士的分析,再通過各種因素的推算,又或者是排除。最後,一眾軍將謀臣,總結出了幾種的可能性。

    其中,都比較認可一種情況。就是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方面的盟軍,不太可能大軍齊出。極有可能的,就是抽調一部份的精銳軍馬渡河突擊,搶奪印度河東岸的一個可供他們帝國盟軍落腳的地方,確保他們渡河之後不會被漢軍截斷了他們的後勤補給,如此再將他們的大軍運送過來,對印度河東岸的某一個城池進行攻擊。

    如果進展順利,則證明漢軍也並非不可敵,如此,他們才會放心的加大攻擊力度,陸續主動出擊,攻擊漢軍的軍馬,尋求和漢軍決戰的機會,一舉擊敗漢軍,從而完全將漢軍趕離印度,全面佔據貴霜帝國。

    而適合兩大帝國盟軍出擊,能夠方便帝國盟軍方面快速將他們的軍馬及後勤補給送過印度河東岸來的地方,實際也並不多,尤其是要在印度河東岸也有適合他們大軍站穩腳的地方也不多。

    綜合種種一推算,發現,居然就是木爾坦城西面的印度河一帶是比較適合兩大帝國的盟軍渡河作戰的。

    這一帶地區,是屬於印度河的中段上游地帶了,有一段河岸約百里長左右,是比較適宜隨意渡河登陸作戰的。

    當然,另外還有幾個地方,也勉強可以,但是,假設,漢軍的軍將謀臣所預算的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的盟軍的舉動圖意成立。那麼,漢軍方面就可以完全掌握住主動,有意誘導帝國方面的軍馬,從木爾坦城西面的印度河段渡河。

    然後,待帝國盟軍過河之後,再突然截斷他們的後勤補給,將他們渡河過來的軍馬一舉殲滅。

    按眾人的估計,帝國盟軍方面,少說也得要派出百萬以上的軍馬渡過印度河。因為漢軍在貴霜帝國的總兵力多達四、五百萬,帝國盟軍方面如果派過來的人馬少了,那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只有一次性派出百萬以上的大軍,他們才有把握突破漢軍在印度河東岸的防線,然後再打開局面。

    如果漢軍可以殲滅這支渡河過來的帝國盟軍,那麼就可以一舉擊萎帝國盟軍意圖擊敗漢軍的幻想,徹底斬斷他們的那一點不軌之念。日後,他們再也不敢再言主動對漢軍用兵,絕對也只能死死的守著他們那在漢軍眼內只是一個笑話的巴基斯坦防線。

    到時候,漢軍就只有等到最適合的時機,一舉擊破他們的巴基斯坦防線,可直接讓兩大帝國的盟軍徹底崩潰,大漢帝國便可輕鬆的收取整個安息帝國的大好河山,甚至,到時候恐怕亦可以順勢進擊西歐,徹底將整個西方都歸納為大漢的版圖。

    可以說,決定安息帝國甚至是整個西方的命運,就是現在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的盟軍對佔據了貴霜帝國的漢軍的這一次戰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安息帝國的可悲,還是大漢太過強大超前,或是漢人的智慧更高人一等。

    安息帝國方面,他們現在都還摸不清漢軍的情況,一時都還沒有商議制定出這一次他們不得不主動進攻的方案計畫。而他們的對手漢軍方面,卻已經將他們的一切都計算得清清楚楚了。

    而事實上,的確也與一眾漢軍大將及謀臣所猜測預算的差不多。

    而最後確定的進攻方案計畫,卻是原貴霜帝國皇帝韋蘇提婆給提出來的。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方面,也只好採取了韋蘇提婆所提出來的進攻方案。

    在他們一時的確難以準確的摸清漢軍的兵力佈置情況之下,韋蘇提婆這個原貴霜帝國的皇帝,就成為對漢軍最為瞭解的一個人了。

    並且,帝國盟軍所要進攻的地方,原本就是屬於韋蘇提婆的領地,作為皇帝,他似乎對自己的地盤最熟悉不過了。

    韋蘇提婆認為,通過他們的情報,也發現漢軍同樣也於他們所構建的巴基斯坦防線的印度河對岸駐紮了無數軍馬。如此,也就是說,印度河,就成了他們雙方要攻擊對方所必須要首先面對的天險。

    如果漢軍要攻擊安息帝國,那麼也必須要渡過印度河才有可能直接對他們的巴基斯坦防線進行攻擊。反之,他們要進攻已經佔據了貴霜帝國的漢軍,也得要首先考慮如何渡過印度河的問題。

    他們老早就知道,漢軍似乎有一種巨型的戰船,那種戰船,可以在印度河中下游快速巡棱,無論他們選擇在印度河中下游哪一個點進行渡河作戰,都必然會遭受到漢軍的快速船隊的攻擊。如此,他們帝國盟軍的軍馬,恐怕連想要安然的渡過印度河都是一件困難的事。

    連渡河都做不到,如此他們還淡什麼的對漢軍發起攻戰呢?

    韋蘇提婆對安息帝國皇帝及羅馬帝國的使者等人的分析,的確也是這麼的一個道理,直接讓他們都認可了韋蘇提婆的這個說法。

    隨後,韋蘇提婆又分析,認為帝國盟軍方面的四百多萬的大軍,分佈在巴基斯坦若長的防線上。那麼漢軍的軍馬,估計也是差不多的。如此也就是說,漢軍的隨便某一段印度河的防線上,都會有一定的軍馬駐守,但是,兵力絕對不會太多。

    畢竟防線太長了,數千里之長。就算漢軍的數百萬大軍全都在這印度河防線的東岸,那麼分開駐守的話,就當作一千里的防線有一百萬的軍馬,那麼一百里左右的防線段當中,估計就只有那麼十萬的漢軍人馬。

    這就意味著,他們完全有可能先從某一段河段,突破過去。只要帝國盟軍方面,集中了優勢的兵力,就一定可以攻下一段河段,突擊到對岸。

    而韋蘇提婆有過在漢軍兵鋒之下大敗的經歷,所以,他又提出,哪怕漢軍就只有十萬,他們也必須得要出動比漢軍數倍的兵力,才有可能取勝。

    因此,他建議,最好,他們帝國盟軍方面,可以先調動約五十萬的大軍渡河突擊。如此方有可能一舉擊敗百里防線之內的十萬漢軍。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在對岸站穩腳跟。

    牽一髮動全身,擊破了漢軍的防線之後,別的漢軍肯定會馬上派來援軍。所以,那先行渡河突擊的五十萬帝國盟軍,要先確保他們渡河之後,所搶佔的地區的安全,務必要敵住漢軍的後撲。爭取時間,讓他們的後續大軍渡河,還有他們渡河大軍的後勤補給。

    待大軍渡河之後,他們的軍馬,就可以對那些反撲的漢軍發動攻擊,擊敗那些反撲的漢軍,百萬大軍出動,攻擊他們登渡點附近的漢軍駐軍主城。

    攻佔一座大城之後,便將這座大城作為他們在印度河東岸的一個前進橋頭堡,為帝國盟軍接著下來的大舉渡河作戰提供一個堅實的後勤補給點。

    韋蘇提婆的意思是,他們帝國盟軍方面,可以先派出一支人馬作試探性攻擊,如果一旦攻擊得手,那麼帝國盟軍大軍便要大舉出擊,不再限於一開始的那個進攻點。

    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及時的牽制住漢軍,不讓漢軍可以隨意的調動更多的大軍對他們的那個前進橋頭堡進行攻擊。如此,帝國盟軍方面,才有可能依託已經得手的那座城池,不停的擴大戰果。

    他更提出,如果他們的帝國盟軍,可以不停的消滅從防線各處調往去攻擊他們的漢軍,就可以大大的削減漢軍的兵力。當消耗了漢軍的一定兵力之後,他們或者可以率一支大軍,直接殺往他們貴霜帝國的原帝都,只需要奪回貴霜帝國的帝都,那麼他韋蘇提婆就可以宣佈復國,憑著他在貴霜帝國之內的威望,或者可以號召得了貴霜帝國的民眾依附他。到時,就是與漢軍決戰,徹底將漢軍消滅在貴霜帝國或是將他們趕走的時候了。

    當然,韋蘇提婆也知道一點,現在,就是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方面,誰都不想先出兵去試探漢軍的實力。誰都想保存自己的實力。

    可是,又誰都知道他們現在也都得要主動進攻了,要不然,他們的結盟恐怕還真的難以再維持得太久。

    而對於韋蘇提婆來說,他的復國夢,就只能指望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的盟軍了。他留在安息帝國還真的受夠了,平時,不但兩大帝國方面對他冷嘲熱諷,連一些後來拉攏進來參與帝國盟軍的一些小帝國及小部族的人,都對他這個貴霜帝國的皇帝冷嘲熱諷,完全將他作為一個無能的反面教材來嘲笑。

    堂堂的貴霜帝國,國力不比安息帝國弱,居然被漢軍輕易的滅了國,他這個貴霜帝國皇帝,成了喪家之犬,要寄居於安息帝國的庇護之下偷生。

    往往,面對著那些人的嘴臉時,他都又恨又羞愧。

    所以,他本人,卻是最希望可以及早向漢軍發起進攻的人。

    他知道,如果沒有人提起先向漢軍主動進攻的任務,那麼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都不知道要商討扯皮到什麼時候才可以確實作戰計畫來。

    因此,他主動提出,由他的貴霜帝國的殘部,作為渡過印度河向漢軍發動進攻的第一批決的人馬。

    如果他們渡河成功,並且能夠突破漢軍的江防,在對岸站住腳。那麼帝國盟軍方面,則要快速派出第二批次的軍馬支援,要確保到手的戰果。

    為此,他又坑了一把那些後來才加入帝國盟軍的那些小帝國及部族。要求那些小帝國最少要派出十萬以上的軍馬,作為第二批次的渡河軍馬。

    如此,有了第一第一批軍馬的渡河成功。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方面,就可以安心的再軍渡河了。

    為了安兩大帝國的心,他建議,第三批軍馬,最好由兩大帝國各派出十萬以上的人馬一起渡河。這樣,兩大帝國方面就誰都不會說什麼了。

    最後,作為主戰國安息帝國,他們自然得要出動更多一些的軍馬。他建議,最好一共出動五十萬以上的精銳軍馬,而羅馬帝國方面,最好能調動三十萬的精銳之師。如此,加上他們貴霜帝國的殘部及那些小帝國的軍馬。這樣就足足有了百萬大軍。

    百萬大軍分批次渡河之後,肯定可以在對岸立穩腳,並可以憑優勢的兵力,趁分佈在千里防線之內的百萬漢軍沒來得及將所有的軍馬都調來作戰之前,一舉攻佔當中的一座大城。以確立渡河作戰的勝利態勢。

    接下來,就是如何再派軍馬渡河,運送後勤補給過渡,以及全線出擊,牽制整個印度河防線的漢軍,好讓先過河站穩了腳的帝國盟軍大軍擴大戰果。

    可以說,韋蘇提婆這一個作戰方案的確算是一個比較完整的作戰方案。的確比較符合現在的兩大帝國的情況去落實執行。

    因為,無論是安息帝國先出動五十萬的軍馬,還是羅馬帝國出動三十萬軍馬。這點兵力,相對於他們帝國各自的總兵力而言,似乎就算是渡河攻擊失利,他們也都可以在承受的範圍之內。就算是這點軍馬全滅了,他們也都不會覺得會傷及他們的根本。也同樣不會影響他們對整個巴基斯坦防線的安全問題。如此,他們各自的心理都覺得可以接受。

    如果情況當真的如韋蘇提婆所講的那般發展,那麼他們的確就可以取得了主動權,可以考慮全線出擊,作為牽制漢軍的佯攻人馬出動。如果漢軍在他們帝國盟軍的攻擊之下,的確出現了崩敗的跡象,他們就來真的,全線出擊,一舉大敗漢軍。

    如此,他們採納了韋蘇提婆的這個作戰方案,共同達成了一致協議。

    最後,再由韋蘇提婆提出他們要渡河進攻的地點,亦一致通過之後。

    帝國盟軍方面,就開始暗暗的調動軍馬,著手准務渡河攻戰的準備。(~^~)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4
第九百八十四章 準備渡河

    要動對漢軍的攻擊,尤其是這樣有目的帶有一定偷襲性質的渡河攻擊,自然就得要小心一些,不可能大張旗鼓,弄得毫無秘密人人皆知。?

    如果太過容易讓漢軍知道他們帝國盟軍的意圖,尤其是通過他們的軍調動的情況,猜出了他們的渡河地段那就壞事了。漢軍早早就調來大軍等著他們,這樣的話,他們又如何渡河攻襲成功?

    所以,在表面上看來,巴基斯坦防線的帝國盟軍,他們並沒有什麼的異常。只是在暗中從各處關隘抽調了一部份的精銳軍馬,悄悄的從他們的國內調到了他們的軍馬集結地點。

    至於帝國盟軍的集結地點,還真的與漢軍方面所猜測的地點相差不大。就是在木爾坦城西南方向的印度河對岸的河段。

    要知道,在印渡河兩岸的流域,是一片綠洲平原地帶,但是,卻並非全都是如此。主要是指離印渡河較近的區域。

    實際上,印渡河的下游區域,河的兩面,的確是一些平原或沙漠地帶,相對來說,的確是比較平整的原野。可是,對於中上游而言,印渡河的西岸,離開印度河不遠,便是一些地勢較為險要的荒脊的高原山地地帶。那些山地地形,一直延展到阿富汗地區,連接後世伊朗的西北部地區,直達裡海的東部地帶。

    如此一大片方圓數千上萬里的高原山地地帶,的確成為了漢軍向安息帝國進攻的天然屏障。

    帝國盟軍的集結地點,是一個叫做沙布爾的地方。是一個離印渡河不遠,卻藏於山地當中的一片較為平整的地區。這裡,亦是這一帶巴基斯坦防線的軍馬的重要糧食屯積點。附近一兩百里防區內的帝國盟軍的軍糧,都是從沙布爾調配送去的。

    沙布爾藏在山地當中,自然也在他們的巴基斯坦防線的保護之內。這當中,間隔著他們所布置好的一些關隘,以及,還有數十里的一片河邊平原地帶,到時候,他們要向漢軍起攻擊的話,得先要出關,越過數十里距離的河邊平原,到達印度河邊。

    如此,相對而言,帝國盟軍方面,認為如此秘密調動軍馬在自己的防線之內集結,肯定就可以瞞過漢軍的耳目。

    畢竟,現在整條數千里長的防線已經構建完成,現在,間著一條印度河的雙方,平時根本就不會再有人往來,就算是有,也基本都是雙方的探子。只要有人出現在印度河兩岸,也都會馬上被雙方的人馬現,根本就過不了河。

    他們帝國盟軍的軍馬,又是在自己的防區之內集結,他們並不認為漢軍能夠探知他們的軍馬集結情況,以及獲知他們的戰略意圖。

    隨著人馬集結,另外的準備也在密鑼緊鼓的進行著。

    比如,他們想要攻擊漢軍,必須得要渡河,那麼如何渡河總得要有船隻。

    這個時期,西方的帝國,自然也懂得製造一些簡單的船隻了。

    他們的渡河木船,也全都是在他們的集結地打製的。

    因為他們只能打製一些小船,太大的船隻還製造不出來。所以,他們打算打製好之後,再將船隻用人力運送到印渡河邊。當然,得要將所有的船隻都製造出來之後,才會一次性搬運到河邊。因為提前搬運一些到河邊的話,也肯定會讓漢軍現。

    他們的木船,最大的也只能一次運載那麼四、五十人。將那些船隻,放置在一些用木輪子打製出來的平板車上,再用牛馬拉去河邊。

    他們打算,一次性,起碼得要運載五萬左右的人馬渡過印度河,所以,起碼得要製造出一千多條木船出來。

    其實他們所打製出來的木船,更多的只能運送二十人左右渡河。所以,甚至得要打製出兩千條船來才可以。

    另外,糧食軍械等武器裝備,也得要準備。

    這樣,從他們開始制定攻擊方案,到開始調軍著手準備,到差不多準備妥當,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

    而早在半個月前,漢軍方面就已經收到了密報,將帝國盟軍方面的所有情況都向漢軍作了匯報。

    所以,漢軍方面,也不會大張旗鼓,只是暗中調動了軍馬,悄悄的在印度河東面布好了一個大大的埋伏圈。

    這個時候,漢軍是不能讓帝國盟軍方面看到有什麼的異樣的。這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可以一次滅掉帝國盟軍的上百萬的大軍。可以大大的削弱帝國盟軍的軍事力量,並且可以通過這次對帝國盟軍的打擊,讓帝國盟軍方面徹底打消主動向漢軍進攻的念頭。

    這樣,就可以完全確保整個貴霜帝國的安全,不會再遭受到帝國盟軍的騷擾,可以更安心的展印度地區的民生經濟。

    還被蒙在鼓裡,還以為是機會的帝國盟軍方面,經過再一段時間的努力,總算是將所有的攻擊工作都準備好了。

    這個時候,冬季已經過,初春期間了。

    春季有一個河水潮汛期,也有一段降雨期。

    春雨綿綿當中,使得印度河兩岸都有點迷濛朦的,白茫茫的。互相都看不到對岸的情況。

    韋蘇提婆作為率先向漢軍進軍的軍馬統帥。他認為進攻的機會到了。

    他此際相當的興奮,復國有望,他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他向兩大帝國方面提議要趁這段時期攻過印度河。兩大帝國方面自然是沒有意見,可上同意,讓他可以開始向漢軍起攻擊了。

    為了更底限度的減少被對岸漢軍現自己的軍馬的蹤跡及意圖。

    韋蘇提婆於夜晚讓軍馬摸黑將他們的渡河船隻運送到了印度河河邊。於河邊的一片河邊的長長的河草叢當中藏好。準備率先攻擊的軍馬,亦藏在河邊的一片樹林當中。

    這天的天色才微微亮,韋蘇提婆便親率約五萬原貴霜帝國的殘部,從樹林當中出來,飛快的登船。

    他的這五萬人馬當中,其實也並非全都是他的人馬。他知道,作為第一批渡河攻擊的軍馬,肯定得要冒很大的風險。所以,他居然讓畢克特率其人馬作為第一批次渡河攻擊的軍馬。

    也就是說,真正屬於他韋蘇提婆的軍馬,其實就只有那麼兩萬人馬左右,其餘的都是畢克特的部族軍馬。(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5
第九百八十五章 畢克特軍為先鋒

    在牽涉到個人的切身利益的時候,還真的是無處不是算計。

    對於帝國盟軍方面,雖然他們都有著共同的一個目標,都想盡快擊敗漢軍。可是,在實際的行動上,他們卻無時無刻都在計算著各人各自的利益。

    在整體上,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互相結盟又得要互相提防。誰都不敢當真的全力去投入,生怕自己全力投入之後,一旦戰事不利,自己方面的軍馬損失太多。那麼與自己聯手的帝國就肯定全面壓過自己,會置自己的處境不利。

    他們不知道,如果他們當真的能夠誠心合作,能夠孤注一擲,鎮守巴基斯坦的所有帝國方面的軍馬全線出擊。那麼肯定能讓漢軍感到頭痛。起碼,漢軍方面的防線,肯定會漏洞百出,必然會讓不少的帝國盟軍的軍馬殺進印度腹地地區,對整個印度地區都有可能造成極大的破壞。

    只要將整個印度地區都破壞掉,那麼漢軍肯定不是那麼的好過。在短時間之內,難以將數以百萬計的帝國盟軍打敗肅清的話。恐怕就不得不逼著漢軍放棄早前大力發展的廣大印度地區,不得不收縮兵力,將已經遍佈整個印度地區的大漢的漢人移民給保護在各地的一些主要城鎮。萬一帝國盟軍,又集中兵力,攻擊某一座城鎮,那麼漢軍怕就得要撤退,得要撤回到緬甸地區。

    假如印度地區遭受到帝國盟軍的攻擊破壞,就等於是讓大漢帝國這一兩年來對印度地區的發展全都付之流水。並且,也等於是讓漢軍失去了在當地所獲得的糧草補給,更加會失去了好不容易才讓那些印度稍為歸心的民眾頓時對大漢帝國失望,他們真的有可能,馬上就叛變,轉投帝國盟軍方面。

    失去了物資,失去了印度地區的廣大民眾的歸心,漢軍怕也只好先行撤退回去。如此,哪怕是將來大漢大軍還可以再重新打回來,滅了帝國盟軍,可是,想要再次獲得印度地區的民眾的附從,怕就有點困難了。起碼得要付出更多。

    亂拳打死老師傅,或者,帝國盟軍方面不顧一切的全線出擊,營造出一個極大的威勢。這樣,可能還真的是一個對付漢軍的一個好辦法。

    但明顯是不可能的。

    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互相聯手卻又相互提防。

    如果沒有韋蘇提婆要比他們更加希望盡快出兵攻打漢軍,主動提出願意率自己的軍馬作為先行攻擊的軍馬。否則,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方面,恐怕還真的有點難以脅調,都不知道何時才可以確定對漢軍主動攻擊的計略。

    好了,如韋蘇提婆所願,在他從中的干旋之下,總算要開幹了。復國在望啊。

    可是,就算是如此,他亦有自己的小算盤。

    這不,畢克特曾背叛過他啊,他又怎麼能忘記了?

    一個背叛過自己的下臣,還能讓他有好結果?特別是他現在還掌控著數萬的軍馬。這軍馬,全都是畢克特的部族人,等於是畢克特的私兵。自己跟畢克特的軍馬加起來,也不過才十來萬的人馬。自己一旦復國之後,手握數萬私兵兵權的畢克特,恐怕將會是自己最大的威脅啊。

    因為,韋蘇提婆雖然也有大大數萬的軍馬,可是,當中卻也分別有數個舊臣舊將所掌控著,這些舊臣舊將,雖然對他忠誠,可他們各自也有各自的小算盤。如果他跟畢克特有點什麼的不對付的話。能完全屬於他韋蘇提婆的親兵怕都不及畢克特的那數萬人馬多。

    所以,他現在,特意讓畢克特率其部族人馬作為第一批的渡河先鋒軍。韋蘇提婆知道,這第一批渡過印度河的軍馬,肯定會與在河對岸的漢軍相遇,肯定得有一戰。所以,讓畢克特的人馬作為先鋒,多少都可以削弱一點畢克特的力量。實力減弱的畢克特,將來絕對不敢再違背他的命令。

    其實說白了,他就是想讓畢克特的這兩三萬人馬作炮灰。

    可韋蘇提婆並不知道,畢克特卻是求之不得。

    因為,帝國盟軍的所有情報,他都已經悄悄的送到了漢軍的手上。他相信,漢軍早就已經在河對岸張網以待。

    而他畢克特,可以說已經為大漢帝國提供了如此重要的情報,他已經為大漢帝國立下了大功。將來大漢帝國肯定不會虧待他。

    但情報歸情報,卻非實打實的戰功。

    現在,他作為帝國盟軍的先鋒軍去攻擊漢軍,他自然不可能真打。反過來,他覺得卻可以和漢軍一起聯手演一場戲。他這支所謂的帝國盟軍的先鋒軍,可以很輕易的引誘帝國盟軍到達漢軍的埋伏圈,讓漢軍更輕鬆的解決帝國盟軍的渡河大軍。

    到了這個時候,畢克特覺得,帝國盟軍方面的重要情報已經被他向大漢透露得差不多了。他這個臥底也差不多完成了使命,所以,這個時候是時候回歸大漢了。

    作為第一批渡河攻擊的帝國盟軍,畢克特的三萬來人馬全都派上了,韋蘇提婆為表自己並無私心,也率著兩萬人馬打算親自出馬,這樣可以讓畢克特不會懷疑他在算計著畢克特。同時,也可以起到對畢克特的監督作用。

    不過,畢克特豈能讓韋蘇提婆跟著?有他跟著,他過渡河之後卻不太好行事了。

    他馬上極力勸阻韋蘇提婆道:「大王,這次我們帝國盟軍渡河作戰,事關重大,關係到我們貴霜帝國的復國大業啊。請大王萬不可以身涉險。還是讓臣下先行渡河,肅清對面河防的漢軍,大王再隨下一批次的軍馬渡河好了。」

    韋蘇提婆感到一愣,他是沒有想到畢克特會主動為他著想啊。

    嗯,這年多來,畢克特雖然是名義上又歸於他這個原貴霜帝國大王。可是,平時卻並沒有顯得對他這個大王太過親近,似乎還有點提防著他,每次拜見他這個大王,都必然會有不少親衛跟隨,似是在擔心他這個大王會找他算帳似的。

    正因為是他感受到畢克特對他的距離,讓他覺得畢克特在背叛過他之後,雖然礙於形勢再次歸順於他,可是,肯定不會再真心的忠誠於他了。以前,在貴霜帝國,他們之間還有一個女人從中干旋著,使得互相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兩大部族的軍馬能夠緊密配合。

    可是,畢克特的女兒已經落在漢軍的手上了啊,當初韋蘇提婆逃離貴霜帝都的時候,沒能將皇后帶走。估計這個也是後來畢克特背叛了他的主要原因。他後來想想,都有點後悔,當時應該把帝都王宮的那些女人一起帶走的。

    現在,畢克特的女兒,恐怕都被漢軍給殺了,就算不殺,其下場也肯定不會好過。畢克特對此怕對他肯定有不少怨言。可現在,畢克特居然會為他考慮著想?

    多疑是帝王的本性。畢克特不表露出對他這個大王的關切還好,這一關心,頓時讓他感到有點不安。

    不安是他這時候突然想到,作為第一批渡河的軍馬,只能先運送五萬人馬過河。而他為了坑一下畢克特,命令其所部的軍馬全都作為第一批渡河作戰的人馬。如此就有三萬來人馬,他韋蘇提婆,卻只有這兩萬來人馬。

    他忽然打了一個冷顫,因為他有點擔心畢克特是否已經看透了他有意坑一下他的事,現在表面對他似關心,是想要讓他放鬆對畢克特的警惕。等過了河之後,就對他下黑手?

    韋蘇提婆越是這麼想,就的心裡就越發毛。要知道,現在的貴霜帝國的殘部當中,除了他這個原大王之外,最有威望的恐怕就是這個貴霜這國的前國丈了。他韋蘇提婆一旦發生了點什麼的意外,那麼畢克特就完全可以取代他。

    韋蘇提婆一想到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他還真的不敢作為第一批渡河作戰的軍馬一起渡河了。

    畢克特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對韋蘇提婆的關心,卻反而將韋蘇提婆給嚇退了。

    如此,韋蘇提婆留下,將會隨同下一批次渡河的軍馬過河。而畢克特,則率他的三萬來人馬,以及韋蘇提婆的兩萬來人馬,共五萬人馬一起渡河。

    這一段河面相當寬闊,河水也相對的平緩。而這廣闊的河面上,瀰漫著濃濃的白霧,茫茫的,根本就看不到對岸。

    一兩千條船隻,已經被人從河邊的那一片藏船的草叢當中拉了出去,全都放於水面。

    船隻排開在岸邊,足有十多里。

    五萬軍馬,各自上了船,嘩啦啦的響聲當中,一條條船隻載滿了軍士及戰馬,慢慢的盪開岸邊,駛入白茫茫的河中。

    其實這麼多戰船一起渡河,場面真心不少,只可惜,因為大霧,所以船隻一駛進河中之後,互相相隔二、三十步的距離就看不到對方了。所以,就並不顯得有多熱鬧,只是聽到嘩啦啦的水聲響過不停罷了。

    河對岸,是一大片河灘,如果沒有這清早的晨霧,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這一大片河灘上,平時並沒有漢軍特意派人巡守的,甚至都沒有特意在這片河灘設置明哨。

    不過,河灘之後,約兩三里遠的地方,是一片連綿的小坡,在那些小坡當中,就有漢軍駐守了。

    這也是帝國盟軍為什麼要選擇在這一片河段渡河的原因。

    像現在這般,起霧的原因,就可以悄悄的將他們的軍馬運送過河來。而過了河,上了岸,也有這一大片長達數十里,數里開闊的河灘讓他們登岸落腳。只要軍馬不要弄出太大的動靜,那遠在兩三里之外的草原小坡的地帶上的漢軍,也不會輕易的發現了他們的軍馬。

    事實上,哪怕漢軍已經知道帝國盟軍會從這一帶地區渡河,也獲知了他們大致的渡河時間。可是現在,還真的不知道帝國盟軍已經正在悄悄渡河,並且已經有了一支人馬渡了過來。

    沒有辦法,帝國盟軍的具體行動的時間,畢克特也難以探知的。他也只是昨夜才知道,可是,昨夜才知道,他卻沒有時間馬上將情報送過河去給漢軍。因此,此時漢軍還真不知道帝國盟軍已經開始發動了攻擊。

    尤其是現在,天色才剛剛發亮,而大地又籠罩在白茫茫的霧氣當中時,漢軍除了直接在河邊派人時刻盯著,否則,肯定是看不到河中的情況了。

    但也並不礙事。哪怕漢軍不知道現在帝國盟軍已經過了河,但他們一直都在警惕著,早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或者,如果不是畢克特率軍偷襲,是另外的軍馬前來的話。估計也會讓暫時不知道的漢軍有所損失。一些在草坡當中駐守的漢軍,可能會被突然殺出的帝國盟軍滅了。

    但現在,有畢克特在,卻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韋蘇提婆雖然沒有親來,卻派了一員舊部大將統率他的那兩馬人馬。

    過了河登岸之後,畢克特第一時間找到了韋蘇提婆派來的那員軍將。

    畢克特建議,由那軍將率那兩萬人馬,在河灘上結陣接應後續的軍馬,他先率人馬為先鋒,為帝國盟軍打開一個缺口,趁現在大霧還沒有消散,他們攻其不備,為後面的帝國盟軍開路。

    反正不用自己的軍馬去攻擊,那軍將同意了。

    這第一批的軍馬渡過河來之後,馬上會有人將船隻駛回去,再接應後面的軍馬過來。這一來一往,估計得要大半個時辰。

    畢克特沒有再遲疑,他通過讓人小聲的喊話,將自己的軍馬集結起來,率軍馬向漢軍駐守的防線陣地闖去。

    當然,畢克特並非是真的要去攻擊,而是在驚動了漢軍之後,馬上表明了他的身份。

    這些駐守河防的漢軍,早就知道帝國盟軍當中有漢軍的臥底細作。平時也有對岸的人悄悄過來遞送情報的。

    很快,駐守河防的漢軍軍將便前來與畢克特碰面。

    碰面之後,畢克特直接建議,由他所率的軍馬和漢軍演一場戲,然後讓他的軍馬突破防線追擊,引誘帝國盟軍的後續軍馬到達漢軍所布置好的埋伏圈。(未完待續。)

    :訪問網站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5
第九百八十六章 一場假戰

    駐守印度河河防的漢軍將領,他們本來就有著負責引誘敵軍的任務。所以,與畢克特一拍即合,有處於敵軍陣營當中做臥底的人幫忙,這就最好不過了。

    漢軍方面,早在獲知帝國盟軍的進攻計畫,獲知他們的大致渡河方位之後,就開始暗暗的佈置了。

    帝國盟軍要渡河攻擊,漢軍將計就計,打算要滅其一部份軍馬,削弱帝國盟軍的實力,好方便日後漢軍的進攻,為將來的行動減少阻礙。

    如此,漢軍方面,自然不可能直接在印度河東岸防守得太過嚴密,太過嚴密的話,帝國盟軍怕還真的沒有機會渡河過來。

    所以,漢軍不動聲色,暗暗的特意為帝國盟軍留下一些缺口,留下一個讓他們認為適合他們大軍渡河攻擊的地方。

    有了這個地方,也得要讓出一定的空間,好讓帝國盟軍的更多軍馬渡河過來。所以,在這一帶方圓數十里的區域,漢軍的人馬早已經撤走了不少,所留下來的,只是一些掩人耳目的人馬。

    打算,當帝國盟軍攻打過來之後,讓這些留下來的人馬假裝不敵,讓開防線,並且儘可能的吸引帝國盟軍的軍馬進入漢軍預先設好的埋伏圈。

    但掩人耳目的人馬也還有不少,像現在,讓帝國盟軍方面的人馬悄悄的就渡過河來,並且摸近到了近前,這肯定得要讓這些留下來的漢軍吃上一些苦頭,估計得要犧牲不少不備的漢軍將士。儘管,留下來的這些人馬,大多都是印度軍團及南洋軍團的人馬。可現在畢竟都是漢軍了,是屬於大漢帝國的力量,不必要的犧牲,還是不要犧牲為好。

    有畢克特的這個帝國盟軍方面的臥底配合,那就最好不過了。

    兩軍約定之後,馬上就開展了行動。

    畢克特方面的軍馬,除了他的親信心腹之外,其實其餘的軍士,並不知道畢克特是漢軍的臥底的事。這事兒,自然是越少人知道就越好,特別是他率著這些軍馬逃往安息帝國,投靠安息帝國,又歸於韋蘇提婆的統屬之後,這事就越保密就越好。太多人知道了,難免會有走漏風聲的時候,一個不好,畢克特自然是難以倖免,而他的這些部族軍馬,怕也得要遭殃。

    畢克特已經決心返歸大漢帝國的陣營了。他覺得,他就算是再回安息帝國作為內應,恐怕也難以再有什麼的作為,以後也難以再獲得帝國盟軍方面太多的密報。因為,這一次韋蘇提婆已經將他所有的力量都投了進入。這一戰過後,韋蘇提婆肯定得滅了。

    沒有了韋蘇提婆,沒有了屬於原貴霜帝國的皇帝及軍馬。他畢克特就算是回到安息帝國也不會再有什麼的出路,不可能再獲得帝國盟軍方面的看重。說不定,這一戰,讓帝國盟軍一下子損失了百萬大軍,他回去之後,帝國盟軍方面也肯定得要拿他問罪。

    如此,為了配合漢軍引誘帝國盟軍將其百萬大軍都攻過來,引誘帝國百萬大軍進入漢軍的埋伏圈。他覺得,是時候跟自己的部族人馬講清楚了。

    趁著漢軍也在準備著假戰一場的時間。畢克特將所有的親信心腹都召到了一起來,又把自己的這支部族人馬當中的大大小小的軍將都召來。

    那些親信心腹,是心知肚明是什麼會事的。可是,那些一直被瞞著的部族軍將首領,卻一臉疑惑。

    畢竟,現在大軍已經渡過了印度河,他們已經重新踏在原本是屬於他們的故國領土上。當中,的確有不少軍將及士兵,都是比較激動的。他們的確是做夢都沒有想到,復國的機會會來得這麼快。尤其是,他們一想到,馬上就可以為自己那些被漢軍屠滅了的部族親人報仇,他們就無由來的一陣激憤。

    眼前不遠,就是漢軍的防禦陣地了。

    是一道長長的土牆,以及連著的一個個的漢軍的軍寨軍營。當然,現在清早的白霧還沒有完全消散,他們還看不太清楚,不過,這些情況,他們早就在河對岸觀察過了。現在,正是趁著漢軍不察,他們摸近去,一舉擊破漢軍的這道防線,為後續的大軍打開一個空間,開劈出一條讓帝國盟軍收復貴霜帝國的坦途的時候。

    在現在這個時刻,他們的部族首領,居然還將他們全都召到了一起來。這要幹什麼?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直接殺過去不是完事了?

    面對圍聚在四周,不少都已經有點蠢蠢欲動,準備向漢軍發起攻擊的一些軍將。畢克特壓著聲音,沉聲道:「各位將士,我們部族的勇士,這個時候,你們是否很疑惑?不明白召集你們來此是為了什麼?」

    「將軍,是啊,現在都這個節骨眼上了,我們還在這磨蹭什麼?我們好不容易才等到今天,可以為我們慘死在漢軍手上的族人報仇了。」

    畢克特舉手,壓壓了情緒有點激動的一些軍將。

    他冷笑一聲道:「呵呵,報仇?報什麼仇?找誰報仇?」

    「呃,漢軍啊,他們佔了我們貴霜帝國,滅了我們部族!」一個在這支軍中算是比較有威望的軍將首領,有點愕然又激動的看著畢克特,他不太明白畢克特為何會有這樣的疑問。

    「拉姆河穆,難怪以前你在帝國軍中,空有武勇,卻難以獲得重用。」畢克特指著這個軍將搖頭,然後對著眾將道:「糊塗,我不說那什麼復國報仇的事。就說,這一次渡河攻擊漢軍,帝國盟軍,有著數以百萬計的大軍,他們為何不直接派出他們的軍馬作為先鋒向漢軍發起攻擊?為什麼一定要是我們貴霜帝國的殘部?另外,作為貴霜帝國的殘部,為何韋蘇提婆又非得要我們部族的人馬作為第一批次渡河攻擊的先鋒軍?要知道,我們部族,如無意外的話,就只剩下我們這點族人了。你們又知道不知道,漢軍是好惹的嗎?難道,連這麼淺顯的事,你們都沒有一個人看出來嗎?這是帝國盟軍以及韋蘇提婆想要我們的這一支部族從由滅族,讓我們這點僅有的部族子弟前來送死啊。」

    「啊?」

    一些軍將聽後,果真臉色一變。

    這事一細想,的確如此,他們的部族,就剩下這一點部族子弟了。而漢軍的厲害,他們都是知道的,如非現在他們是偷偷的潛近到漢軍的防線陣地之前,他們還真的不敢正面與漢軍交鋒。

    「好吧,本將軍跟你們說這些,只是想讓你們明白,其實,這個復國不復國,根本就跟咱們的部族沒有太大的關係。你們想想,就算打敗了漢軍,我們收復了貴霜帝都,但又會有我們什麼事?不僅是我們,就算是韋蘇提婆,也討不了什麼的好處。因此,我們絕對不能如此白白送死,不能再讓我們的部族子弟受到不必要的損失了。」

    「可、可是……現在都這樣了,我們還有選擇嗎?」

    畢克特走上前,拍拍拉姆河穆的肩頭,道:「誰說我們沒有選擇?我們現在,可以投靠大漢帝國啊。「

    「什麼?這、這不可能!「

    不僅是拉姆河穆,就是當中的不少部族軍將首領,都有點激動的跳起來。

    「我們的部族人,其實並沒有被漢軍滅了。現在,我們的部族人,大大數十萬的部族人,還活得好好呢。」

    「什麼?將軍你說什麼?這、這怎麼可能?我們的部族人都還活著?「

    這個消息,還真的將這些軍將都驚住了,又驚又喜。

    「呵呵,對不起,瞞了你們這麼久。事情是這樣的……「

    畢克特將他是如何成為大漢帝國的臥底打入到安息帝國去的事都說了出來。

    待他說完之後,這當中的那些原來不知情的軍將,都激動得直流淚。因為,自從戰敗逃往安息帝國之後,他們都認為自己的部族人全完了,落在漢軍的手上,還能有活路?可沒想,自己的部族人,親人,居然還活著。這個驚喜,似乎還真的有點大了。

    這個時候,他們哪裡還真的會再對漢軍發起攻擊?都希望可以快點投靠漢軍,快點回去見自己的親人。

    畢克特之所以要現在將實情告訴自己的部族軍馬。就是不想自己的軍馬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在對漢軍的佯攻追擊當中假戲真做,當真的對「撤逃「的漢軍下死手。如果自己的部族軍馬手上有了太多漢軍將士的人命,那麼日後回去見到漢軍都不太好面對。

    所以,他選擇在這個時候跟自己的部族軍馬說清楚這件事。那麼接下來的行動就好辦了。

    太陽終於升了起來,陽光穿透濃霧,慢慢的將霧氣驅散,依稀之間,已經能夠看得清河灘上影影綽綽的人影了。

    畢克特估算著時間,覺得差不多了,然後馬上給自己的軍馬下達開始行動的命令。

    頓時,喊殺聲突兀的起響,三萬多的軍馬,齊聲大喊,聲震長空,一下子打破了清晨的寂靜。

    隨著喊殺之聲,三萬軍馬轟隆隆的向漢軍的防線撲上去。

    當中,激烈的兵器交激之聲響個不停,還有似有著無數弓矢發射時的弓箭破空的聲響。除了這些動靜,也有戰馬的鳴叫,也有人的慘厲叫聲。

    戰鬥的區域,離河岸不遠,不過是兩三里遠的地方。那些留在河灘上守著,接應後續大軍的韋蘇提婆的那兩萬人馬,他們透過已經散開了些的霧氣,可隱約的看見,前方的戰鬥似乎相當的激烈。

    他們甚至還能隱隱的看到,一些山坡間的土牆上,有人正在努力的向上攀爬,而不時又會有人摔下來。

    他們看著,心裡也有一點側然,心想還好是畢克特的人馬作為先鋒去進攻,如果是他們的話,那麼就得是他們要面對漢軍的那種凌厲的弓箭的打擊了。

    「攻破了!攻破了!「

    「殺啊殺啊!「

    「不要讓該死的漢軍逃了,殺!「

    ……

    留下在河灘的韋蘇提婆的人馬,自然也派了一些探子上前去觀察,他們其實也只是看到霧氣當中,弓箭飛來飛去,入眼都是刀光劍影,一片撕殺慘烈,人仰馬翻的情況。

    然後不久,他們就聽到了畢克特的軍馬發出一陣陣歡呼之聲,一片片激昂的喊殺之聲。

    不用說,肯定是畢克特的軍馬攻襲得手,已經攻破了漢軍的防線了。

    隨著畢克特的軍馬的激昂的喊殺之聲,前方那一片數里開闊的戰線上的畢克特的軍馬,似乎是在攻擊得手的情況之下,直接殺了進去。沒多久,戰線前移,深入到漢軍防線之內了,他們這些在河灘上的軍馬,已經看不到戰場了,但是,似乎更慘烈的戰鬥更雜亂的動靜聲響,依然還不停的傳來。

    如果不是他們得要留在這裡接應後續的軍馬,他們都還有想要參上一腳,揮軍加入戰團。畢竟,現在可是跟漢軍在作戰,能夠打敗漢軍,也是他們心裡的夢想。

    戰鬥似乎很慘烈,他們已經看到漢軍防線之內,已經到處是火光了,還有就是,聽那些傳過來的聲響,似乎這戰場越打越大,估計是畢克特的騎軍正在追殺著漢軍的逃兵。

    還好,霧氣還沒有完全消散,還淡淡的,迷濛朦的,讓他們看不真切戰場當中的真實情況。要不然,他們就會發現,方才似乎發生過激烈戰鬥的地方,那地上,雖然一片狼籍,可是,卻沒有留下一具戰死的雙方軍馬的屍體。如果他們留意到這個情況,他們就肯定會有所覺,肯定會有所懷疑。

    不過,他們現在的確是沒有留意到,還有就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畢克特的軍馬會投靠漢軍,會與漢軍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演戲。

    戰鬥似依然在繼續。倒是韋蘇提婆已經率著他的那五萬軍馬渡河過來了。

    渡河過來的韋蘇提婆,他一聽到畢克特已經率軍打破了漢軍的江防,已經直接率軍殺進去了。他不禁大喜,前方還在戰鬥著,他雖然有心想要削弱畢克特的部族兵力。可是,這個與他的復國大業來說,熟輕熟重他肯定能分得清楚。

    所以,他急忙下令,讓自己的所有大軍,馬上出擊,一起支援畢克特。(~^~)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5
第九百八十七章 帝國盟軍的「勝利」

    漢軍於印度河東岸的防線已經被打開了一個缺口,畢克特的軍馬正在激戰。??這個時候如果他還不趁機打開局面,難道得等漢軍的大軍反撲他們才再參戰?

    韋蘇提婆明顯不想看到那樣的結果,還是趁現在有畢克特的軍馬在前面開路,他率大軍掩殺過去才是正路。

    前方數里開闊,都已經被攻破,所以,韋蘇提婆也僅只留下數千人馬在守住這一帶的河灘,接應下一批帝國盟軍的軍馬。

    六萬多的軍馬,直接投入到戰場去。

    這個時候,霧氣漸漸消散,原本,韋蘇提婆的軍馬衝進到漢軍的河防線的時候,應該可以看得見那遍地狼籍的防線外內難以看到一具屍體的情況。如果他們看到,肯定就會起疑。

    可是,他們還真的沒有看到,又或者說並沒有留意。

    這個時候,他們一個,並沒有想過畢克特是大漢帝國的人,沒有想過畢克特的部族軍馬會與漢軍在做戲給他們看的可能。另一個,那就是在漢軍河防線之內,那些軍營現在早已經燃起了大火,正在飄散著滾滾的濃煙。

    濃煙被風壓下來,使得河防線內外,更加難以見物。原來的霧氣,雖然讓人有點難以視物,白茫茫的,看得不太清楚。可是,那些被漢軍加了點料的煙火,是狼煙,帶著一種異味的濃煙。

    那些沖上去的韋蘇提婆的軍馬,被這種濃煙薰得兩眼刺痛,眼淚自流,還有,吸了這種煙氣進去之後,會讓他們嗆得難受,在一片聽咳嗽聲當中,這數萬軍馬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察看早前的戰場,大多都是轟隆隆的策馬而過。

    就如此,這一場假戰,到目前為止,居然沒有讓帝國盟軍方面現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在河防線之內的許多漢軍的軍營,在漢軍的有意的佈置之下,並非就僅僅只是點起了狼煙那麼的簡單。

    反正,一看望去,漢軍的軍營一片狼籍,營欄及營內的軍帳,東到西歪,冒著煙火。而在一些火堆當中,似還有一些被殺了的人被火烤著,散出吱吱的油脂聲以及一陣陣的焦臭味。

    那些是漢軍用一些獸皮或是皮衣等弄成的一些假人,在當中,塞了一些牛羊肉。

    而為了顯得逼真,他們也會將一些假人,分別套上漢軍或者是畢克特的軍士臨時脫下來給漢軍的一些衣甲,然後將這些假人弄得似是在雙方的士兵在激烈戰鬥,最後誰都討不了好,同歸於盡的場面。而恰好,他們同歸於盡之後,倒在火堆當中,只有那隱隱還算是分得清的焦黑人影及似插入雙方的兵器,可以讓韋蘇提婆等進入軍營去察看的軍士看得出,不及前,這裡的確是生了一場無比慘烈的撕殺。

    戰鬥打到了現在,戰場已經擴展到了方圓二、三十里開闊。

    韋蘇提婆在一眾親兵親將的護衛之下,直接穿過了濃煙滾滾的河防線。

    然後稍為察看了一下畢克特的軍馬,似正在四周向漢軍追殺的情況。他當即下命令,令自己的軍馬,分成兩路,分別向左右兩側推進,儘可能的將漢軍的河防線給奪取在手裡,為後面渡河的大軍擴展更大的安全空間。

    同時,他也命令,讓畢克特繼續追擊漢軍,儘可能的向遠處擴展。直到現漢軍較大部的軍馬,才再回來匯報。

    在韋蘇提婆的估計當中,在河防線百里之內,漢軍的軍馬估計就只有那麼十萬人馬左右。那麼也就是說,在這方圓數百里當中,漢軍的軍馬亦只有這十萬人馬而已。如果這個時候,在這方圓數百里的區域當中,出現了漢軍的大部軍馬,那麼估計就是漢軍現了這裡生了狀況,他們馬上前來支援的漢軍軍馬。

    同理推測,這些臨時趕來支援的漢軍軍馬,兵力也肯定不會太多。最多也就是十來萬人的馬左右。起碼,在短時間之內,在一兩天之內,不會有太多的漢軍大軍殺來。除非,是離這裡還有三百里左右的木爾坦城的漢軍出動前來支援。否則,漢軍暫時不會出現太多的軍馬在這裡的。

    所以,命令畢克特繼續向四周追殺漢軍,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讓畢克特所部的這三萬來人馬,充當他們帝國盟軍的斥候耳目,讓畢克特監視好這一帶方圓數百里開闊的地區。

    一切,似乎都很順利,畢克特的軍馬,似在追擊著漢軍的逃兵遠去,看不到了人影之後,韋蘇提婆的軍馬,亦向河防線左右推進了十多二十里。

    韋蘇提婆的貴霜帝國的殘部軍馬所到之處,那些似有點驚慌的漢軍望風而逃,似根本就不敢擋其鋒。

    當韋蘇提婆親率一路軍馬攻佔了一座處於兩個小山坡之間的軍寨要塞之後,他便下令停止進攻,讓大軍守好這個軍塞。

    因為守好這個軍塞之後,就可以很好的保護好軍塞之外的那一大片河灘,可以很好的讓後面的後續帝國盟軍大軍渡河過來,然後又可以輕易的從他們所在的軍塞進入河防線之內。軍塞之內,有一大片廣闊的空間,也適合進入軍塞之內的帝國盟軍大軍展開兵力。向有可能從遠處調來,想要奪回河防的漢軍起攻戰。

    帝國盟軍的大軍,以每五萬五萬人馬的批次,不停的運送過河來。事實上,早前先過河來的軍馬,是騎軍,所以,渡河的時候,在船上佔了太大的空間。如果是步軍,帝國盟軍方面,一次可以強渡十萬左右的人馬過河。

    以一個回來得要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來計算,一個大白天,準備渡過印度河來的帝國盟軍的百萬大軍,就可以全都運送過來。

    為了鞏固他們這次渡河攻擊初戰所獲得的戰果。不僅只是韋蘇提婆的軍馬出擊,後面渡河過來的幾個批次的帝國盟軍的軍馬,也同樣一渡河過來之後,馬上就突進河防線之內,向四周挺進。

    他們一般,都會向四周挺進數十里之後,然後於一處利於他們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紮營。如果,就形成了一個方圓數十上百里開闊的大軍營。方面後面的大軍渡河過來之後,就在他們四周的軍馬的營地之內安營紮寨。

    畢竟,待他們的大軍全數渡河過來之後,這一天都已經天黑了。他們也不敢輕易的以小量的軍馬太過孤軍深入,以免遭到漢軍的反撲。所以,他們都按計畫,等大軍全數渡河過來之後,第二天再一起開展行動。

    他們的目的,就是直接出動大軍,佔據了一座漢軍的大城。木爾坦城。

    這裡,由於早前的幾個批次的帝國盟軍一渡河過來就加入了進攻。並且,那個時候,那些被焚燬的漢軍軍營的煙火還沒有完全熄滅,因此,他們也並沒有現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他們其實也只是匆匆的揮軍而過而已,並沒有人去過多關注那些已經被燒成了廢墟的漢軍軍營。

    而可笑的是,後面再渡河過來的帝國盟軍的軍馬,他們知道這一次渡河攻擊的大局已定,便沒有馬上加入了攻擊的行動。他們而是留下來,清理戰場,主要是要靠著這河邊清理好一片地區讓後面的大軍紮營,以及,讓後面跟著運送過來的軍糧物資等有地方堆放。

    百萬大軍渡河作戰,他們的輜重自然是難以計數那麼多。沒有軍糧運送過來,他們這百萬大軍吃什麼?沒有糧,相信他們都有點心慌。

    而清理打掃戰場的帝國盟軍的士兵,他們也並沒有過多的去關注戰場上有沒有留下什麼屍體的事。畢竟,誰都不太想和那些屍體打交道,沒有屍體,他們覺得更好。何況,他們也並不是認為沒有屍體,而是自以為是的認為,可能是前面渡河的軍馬,早就已經將那些戰死的軍士扔進了那些燃著大火的漢軍軍營當中焚燬了。

    他們覺得,那些戰死的雙方軍士的身上,多少都還有點有價值的東西的。估計是早前渡河的那些帝**士,順手將那些戰死的士兵的身上的有價值的東西都蒐羅去了,而為免讓別的軍士獲知他們從那些戰死的軍士的身上獲得好處。他們就乾脆順手帶上那些戰死的軍士的屍體扔進火堆,來一個毀屍滅跡。

    因為普遍的帝國盟軍軍士大多都是這種念頭。所以,居然就如此被蒙了過去,直到他們把戰場都打掃乾淨,到了下午時分,把那些漢軍軍營的火堆都撲滅清理之後,都沒有一個帝國盟軍的將士看出什麼。至於被他們清理乾淨之後,那就更加不可能再看得出什麼來了。

    到了傍晚時分,整個戰場才安靜了下來。

    對漢軍主動進攻的第一戰,他們大獲勝利。這讓帝國盟軍全軍都感到有點興奮,士氣大振。

    這支百萬大軍,其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聯軍。當中有約五十萬人馬是安息帝國的,還有二、三十萬人馬是羅馬帝國的軍馬。其餘的,就是韋蘇提婆的貴霜帝國的殘兵,以及好些小帝國或獨立部族勢力的軍馬所構成。

    現在全軍已經渡河過來了,他們在獲勝高興之餘,各軍的統將都被召集起來,一起吃喝慶祝並商議跟著下來的進攻計畫。

    韋蘇提婆作為這次向漢軍進攻的先鋒統將,得勝將軍。又有著一個帝國大王的身份。在這刻倒比較受到一眾統將的推崇。連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方面派來統軍的大將,這次都給韋蘇提婆面子,齊齊將他推到了主位,讓他這個先立頭功的前貴霜國王主持這一次攻擊的事務。

    韋蘇提婆也不客氣,直接在主位坐下,然後向眾將敬酒。

    酒過三巡,他們自然開始議論接下來的行動。

    韋蘇提婆再就已經有了打算,何況,整體的作戰計略,也一早就已經制定了下來。

    現在,他認為,大軍的行動必須要快。明天一早,大軍就全軍撥營出,直接殺向木爾坦城。

    兩三百里的距離,騎軍半天就可以殺到,步軍得要兩天才能趕到。

    他建議,先抽調軍中的所有騎軍,先一步殺到木爾坦城,主要是要牽制住木爾坦城的漢軍。不能讓木爾坦城的漢軍出城逃走。

    在韋蘇提婆的心裡,他認為,在自己現在的百萬大軍的攻擊之下,漢軍一時半刻沒能調來更多的軍馬相抗,他必然可以輕易奪回木爾坦城。

    有了這座大城作為基點,那麼就可以馬上派人回去,讓兩大帝國的大軍按計畫開展行動。讓巴基斯坦防線的帝國盟軍,全線出擊,徹底牽制住印度河防線的漢軍。如此,他就有機會,率著進佔了木爾坦城的大軍,直插貴霜帝都,將屬於他的帝都給奪回來。

    奪回來之後,他宣佈馬上復國,號令天下。如此,必然能讓漢軍全線動搖。而昔日的貴霜帝國的子民,也必然聞風而動,重新歸順他這個帝國國王的統治之下。

    然後……韋蘇提婆自然不會認為自己宣佈貴霜帝國復國就能安枕無憂了。他得要防著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啊。他想著,自己復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將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的大軍調走,以讓他們去接應全線出擊的帝國盟軍的軍馬的藉口,將兩大帝國的軍馬調離貴霜帝都。他先利用自己及畢克特及其餘的那些小帝國及部族的軍馬,為自己確保帝都的防衛安全,再利用帝國盟軍方面送來的輜重物資,馬上組建自己的帝國大軍。

    韋蘇提婆知道,只有自己的手上掌握著更多屬於自己的力量,那麼他才有可能真正的復國成功。兩大帝國也不會在打敗漢軍之後,再對他動手。

    他可不想成為安息帝國或羅馬帝國的傀儡皇帝,他想要的,是徹徹底底的復國。

    一眾帝國的統軍大將,這個時候都沒有想到韋蘇提婆心裡的那些打算。他們在意的是如何及早攻取木爾坦城。

    所以,他們都一致同意了韋蘇提婆的計畫。(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5
第九百八十八章 殺近木爾坦城

    一場虛假的勝利,讓渡過印度河來的帝國盟軍有點沾沾自喜。

    原來這一場諸多漏洞的假戰,到了現在,他們居然一點都沒有察覺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韋蘇提婆已經派人與畢克特取得了聯繫,深信了畢克特的情報,認為這一帶地區的漢軍守軍已經被他們的帝國盟軍擊潰。從這裡一路向木爾坦城的路途,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阻礙。

    木爾坦城,其實就在印度河的邊上,不過,卻並非是印度河的主幹河道邊,而是在印度河的一條支河的河邊。實際上,木爾坦城離印度河主幹道,還有兩百來裡。離他們帝國盟軍的登岸處,還有三百多里。

    也就是說,帝國盟軍所選取的渡河破擊點,現在他們大軍的駐紮地區,其實就是在印度河主幹道及一支印度河支流的交匯處之間。

    早前,帝國盟軍方面之所以要這樣選取這個登岸攻擊點,就是看中這裡的河道交匯的三角洲地帶。他們認為,只要他們佔據了這一片地域,那麼就等於是他們可以處於一個三面環水的天然保護區當中,更適宜讓他們站穩腳跟。他們一旦攻擊得手,那麼就可以牢牢的紮根,不用擔心寵大的漢軍軍團對他們這一支渡河登岸的大軍進行圍攻。

    像現在這樣,他們其實就只需要稍為關注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情況,在岸上阻擊有可能從印度河支流的東面渡河殺來的漢軍便可。餘下的,就是東北面的木爾坦城的方向,只需要他們的帝國盟軍大軍,一直向北面進攻就可。

    大計已定,一夜之後。韋蘇提婆就有點迫不及待的統率著由全軍抽調出來的共約二、三十萬的騎軍開始出發。

    他的心,已經有些急不可耐了,木爾坦,貴霜帝國,我又回來了!

    很快,韋蘇提婆就率著騎軍,在畢克特所派回來的一些先鋒軍的斥候的引領之下。大軍如潮,直撲木爾坦城。

    騎軍和步軍的行軍速度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步騎軍分開了之後。輕裝上陣的騎軍,很快就和後面的六、七十萬的步軍拉開了距離,並且是越拉越遠。

    韋蘇提婆不知道,不管是他們的騎軍或是步軍,此刻正一步一步的步向死亡。

    木爾坦城,四周都是平原,並不太適合漢軍設伏。尤其是如此多軍馬軍馬的情況之下,如果漢軍也擺出大軍在此等著帝國盟軍,這就等於是跟帝國盟軍大軍正面決戰了。

    漢軍現在,根本就沒有必要和帝國盟軍玩什麼正面決戰。能夠更輕鬆,並且以最少的代價滅了他們的大軍,自然得要採用更輕鬆的辦法。

    所以,漢軍在獲知帝國盟軍的百萬大軍都渡過了印度河之後,並且早就知道帝國盟軍的主要攻擊目標就是木爾坦城之後。馬上就連夜調軍開始設伏。

    伏擊地點,是木爾坦城西南面,平原的盡頭的一帶低矮的小坡丘陵地帶。

    沿著印度河東岸,並不全都是平整的河灘,帝國盟軍渡河的那一片十數二十里長的河灘的上游,慢慢的就是一些河邊的山地地帶,那一片山地,雖然不高,也不算太過險要,但是如果有漢軍鎮守的話,帝國盟軍想要從那些地區直接渡河還是有些麻煩的。而那一片山地地形,慢慢的向內深入,形成了一片和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帶。

    這一片丘陵地帶,橫向伸出,似是一道間隔區,將印度河三角洲地帶的平原從中攔面是兩段平原一般。

    中間是山地丘陵地帶,雖然只是一片約十里左右的間隔帶,但是,卻就等於是有限制兩塊平原之間的交通的條件。

    其中,有幾道山嶺,分隔開,形成了有數條大道可供兩個平原之間往來。這山嶺間的通道,雖然很開闊,有些相隔數里開闊,可以隨意策馬往來。可是,卻成了被隔開的兩塊平原之間的必經的一些通道。

    漢軍,就是在這些通道當中分別設伏,為了一舉滅了這支帝國盟軍的百萬大軍,漢軍足足出動了近兩百萬的軍馬。

    不過,這當中,還真的出現了一點麻煩。那就是漢軍方面,還真的沒有預料到帝國盟軍居然步騎分開,其盟軍的騎軍,會先一步趕來。

    為了打好這一場涉及到百萬大軍的殲滅戰。漢軍將早前暗暗調到木爾坦城來的軍馬幾乎都調了出來。這個時候,木爾坦城其實就只有約十萬的軍馬在守城。相對而言,木爾坦城就等於是一座空城。

    帝國盟軍的約三十萬騎軍到達這一帶山嶺間的伏擊圈時候。孫策、關羽、張飛等一眾大將,一時還真的有點難以抉擇。如果他們馬上發起伏襲,倒是可以滅了這支約三十萬人馬的帝國盟軍騎兵。可是,大軍如果一發起攻擊,那麼肯定就會驚動到帝國盟軍後面的步軍大軍。如此,那些帝國盟軍的步軍,估計肯定不會再傻呼呼的進入伏擊圈,必然會給漢軍殲滅他們的大軍製造更多的麻煩。

    但是,如果不伏擊,那麼這二、三十萬的帝國盟軍騎軍就會直接殺到木爾坦城下,會對木爾坦城形成極大的威脅。如果讓這帝國盟軍的騎軍當真的攻破木爾坦城,那麼漢軍就算是滅了帝國盟軍後面的六、七十萬的大軍,恐怕也得不償失。

    但是,稍為一猶豫之後,一眾漢軍軍將都沒有發起攻擊,放過了帝國盟軍的騎軍。任由這二、三十萬的帝國盟軍騎軍直接殺向木爾坦城。

    其實,一細想之後,一眾漢軍大將就完全的放下心來。根本就不用擔心帝國盟軍的這些騎軍。

    為何呢?好幾個原因讓漢軍大將根本就不用擔心。

    一個,現在的木爾坦城,早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木爾坦城了。

    整個木爾坦城,早已經新建了更高大堅實的城牆。並且也擴大了許多,原來木爾坦城,只是小城,只有人口二十萬左右。可現在,木爾坦城的人口,早已經突破了百萬大關。如此多人口的一座大城,還有著十萬的軍馬在鎮守,又豈能輕易的讓帝國盟軍攻破?何況,漢軍看到了,這支騎軍,根本就沒有攜帶攻城輜重。就憑騎兵,叫他們如何攻破城牆?拿他們的戰馬去撞開城門嗎?

    二個,木爾坦城處於平原當中,這個城防的問題,漢軍方面一早就開始佈置了。

    騎軍想要攻擊木爾坦城,城外圍的佈置,也足夠他們喝一壺了。

    其三,就是城防,有著不少投石機及低射弓弩,守城準備充分。哪怕兵力只有十萬,也不是那些騎軍可以輕易破城的。何況,城內人口百萬,那些人口,大多都是畢克特的族人,這些族人,在大漢的統治之下,已經歸心,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召集那些族人青壯幫忙守城。

    再有,就是一眾軍將都有信心,覺得他們完全可以在那二、三十萬的帝國盟軍騎軍攻破木爾坦城之前,他們就能滅了那七十萬的步軍,然後回軍再滅了木爾坦城前的騎軍。

    如此,放過了對伏軍一無所知的帝國盟軍騎軍。然後靜待後面的帝國盟軍步軍大軍。

    不過,步軍的行軍速度的確有點緩慢,還遠沒有來到。但是,卻又不夠時間讓漢軍先滅了這些騎軍。

    這個時候,就得要考驗漢軍的忍耐性了。如果一個沉不住氣,就會兩頭討不了好。

    且說韋蘇提婆,他率著騎軍大軍,滾滾如潮的通過了這一帶並不算險要的山坡地帶。

    他並不認為,漢軍能夠早就預料到他們帝國盟軍會突然渡河攻擊,所以,他根本就不會去考慮漢軍現在是否佈置了大軍在此等著他們。他反而認為,現在,就得要趁漢軍的軍馬還沒有調動前來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攻取木爾坦城。

    也由於早前已經有了畢克特的軍馬的攻擊,他認為畢克特的軍馬早已經為他的大軍肅清了道路。這一路上,沒有遇到漢軍就是一個明證。

    因此,他並沒有再派人去認真搜索這一帶有可能設有漢軍伏軍的地方。而是率軍直接轟隆隆的衝了過去。

    通過了之後,就還只有約五十里左右就等殺到木爾坦城了。

    在接近木爾坦城約還有二十來裡左右的時候,他令大軍停下。

    一路急奔兩百來裡,已經快到正午了,無論是軍士還是戰馬,都已經有點疲態。所以,他特意在此離木爾坦城還有二十多里遠的地方,在這不易被木爾坦城的漢軍看到的地方停下,讓軍士及戰馬恢復精力再發起攻擊。

    他打算,讓軍馬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突然兵臨木爾坦城下,以達到突然攻襲的效果。

    這一帶草地,還有著一些稀稀疏疏的樹林,勉強也可以讓騎兵大軍在此藏身。

    帝國盟軍的軍士,吃著乾糧,讓戰馬就地吃著草料。休整了一個時辰之後,已經是正午之後了。

    正午之後,如果是在後世,其實就是所謂的午睡時間。當然,在這個古時代,並沒有什麼的午睡的講法。但是,人體的生物鐘卻是差不多相同的。

    不管是古今,人類在正午用餐之後,都會有一小段時間的消食時段。在這一個時段當中,人體比較放鬆,會有一種慵懶的睡態。

    韋蘇提婆並不太明白這些道理,但是,他卻知道,人在午後,似乎的確有一段時間似乎有點提不起精神的時段。

    所以,他認為,在這個時候對木爾坦城發起攻襲,可能真的可以達到攻其不備的效果。

    大軍如潮,刀槍如林。

    三十萬的帝國盟軍騎軍,在衝鋒起來,的確是氣勢衝天,有著一往無前能摧毀一切的氣勢。

    沒多久,他們的大軍就衝近到了木爾坦城數里之外。

    或者,正如韋蘇提婆所料,木爾坦城的漢軍守軍,恐怕還真的有點準備不足。反正,遠遠的,他們看到了那似比他以前所待過的木爾坦城的城牆高大了許多的城牆上,那些漢軍正在頻繁的走動,鑼鼓鳴警之聲,正似雜亂無章的響著。

    甚至,韋蘇提婆等帝國盟軍,也看到了那正在緩緩關閉的城門。

    一切都顯示,木爾坦城的漢軍守軍,似真的沒有太多的防備。

    在這個時刻,韋蘇提婆也沒有半點猶豫,一聲令下,三十萬騎軍馬上加速衝鋒,並且,大軍在加速衝鋒的時候,軍馬也開始拉開,他是打算是將木爾坦城給圍起來的。

    馬蹄聲,喊殺聲,形成了一股聲浪,從數里開外衝擊著守城方的漢軍耳朵。氣勢有點駭人。

    前方一片坦途,直達城門。

    衝鋒在前的帝國盟軍騎兵,兩眼灼熱,他們似乎已經看到,自己的飛馬殺近城門,破城而入,對城內所有的女人財富予取予奪的暢快。

    可是,當帝國盟軍的騎軍,在衝進離城牆約還有兩三里左右的時候。

    他們衝在前面的騎兵,就似是一道浪潮突遇一道鴻溝,轟隆的一聲灌下去一般。

    整排整排,整片的帝國盟軍騎軍,都連人帶馬,一下子陷落到那些陷馬溝或是陷馬坑當中。

    頓時,原本氣勢如虹的帝國盟軍騎軍,在他們的衝鋒軍陣之前,一片驚呼慘叫,人仰馬翻。

    那些率下陷馬溝或陷馬坑的帝國盟軍騎兵,因為有戰馬墊著,掉下去之時,倒也未必就一定會被陷坑內的尖刺所殺。所以,發出驚慌的叫聲。

    可是,事出突然,後面緊緊跟著的騎兵,未必來得及一下子勒停戰馬,所以,也只能驚叫著一頭撞到陷坑之內。如此,那些早先掉落去的帝國盟軍騎兵就慘了。他們都還沒有來得及從佈滿尖刺的陷坑當中爬上來,便又被那些戰馬一撞,大多都很無辜的被撞落到那些尖刺上,一命烏呼。

    這樣的突發情況,幾乎讓韋蘇提婆抓狂。

    這特麼的都還沒有衝近城牆,自己的攻勢就被壓制住了。除了可以看得見的城牆上的漢軍士兵之外,城前連一個人影都沒有看見,而自己軍便出現了傷亡。這似乎很不妙啊。

    沒有辦法,大軍的衝鋒,就如此被硬生生的一下子頓住。(~^~)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6
第九百八十九章 步軍進入伏擊區

    漢軍竟然早有準備?真真的可惡!

    韋蘇提婆看著被那些陷阱所阻擋住的軍馬有點惱怒。

    這木爾坦城就在眼前了啊,觸手可及,可是,在這城前一片根本就沒有漢軍軍馬人影的空曠區域,居然就被這些藏在地下的陷阱給擋住了自己的大軍。

    一個人影都沒有,就憑這樣的一點小手段,就讓他的大軍損失慘重,並且一時卻又無可奈何。

    他現在也不可能強行下令讓軍馬再去趟那些不知道有多少陷阱的區域,要知道,現在離城牆還有一兩里之遙呢。當真的驅趕軍馬衝過去,怕也不知道得要犧牲多少軍馬。

    到了現在,韋蘇提婆才有點明白什麼叫做戰爭藝術。這不,就這麼簡單的一點佈置,就能讓他的軍馬防不勝防。

    現在,也算是貴霜帝國的軍馬,也包括是帝國盟軍的軍馬第一次對漢軍所鎮守的城池進行攻城。從來都沒有攻擊過漢軍城池的韋蘇提婆,他也才知道,原來戰爭可以這樣打。

    他此時也有點懊悔。特麼的,早知道可以這麼搞,自己早前與漢軍的交戰的時候,遭受到漢軍的攻擊時候,為什麼不如漢軍這麼來搞呢?居然讓漢軍勢如破竹,一座一座貴霜帝國的城池就那麼輕易的被漢軍攻取,直至丟了整個貴霜帝國。

    還有就是,韋蘇提婆現在想起來,自己都覺得有點傻。自己空擁有百多萬的大軍,居然就那麼傻呼呼的在帝都城前擺出大陣。如果當時能想到,乾脆讓自己的百多萬大軍努力的在帝都城四周佈置陷阱,如此起碼都可以阻擋得一會漢軍,能守得住一段時間,不致至讓漢軍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攻破了自己的帝都。

    韋蘇提婆在懊惱之們,還真的相當的後悔,可惜沒有後悔藥食啊。

    呵呵,韋蘇提婆還真的想當然了。

    其實,這樣的陷阱,是死物,那如此佈置在地上,如果讓人提前獲知這些地區有陷阱的話,恐怕根本就難以發揮出作用。最多就像現在這般,在敵軍不知道的情況之下,讓其損失一點軍馬。

    實際上,現在的帝國盟軍,所遭受到的損失也並不大,完全在帝國盟軍方面可以承受的程度之內。

    當然,這個也是韋蘇提婆的軍馬來得有點突然,鎮守城內的漢軍,一時還沒有收到前方設伏的漢軍的通報。沒有想到前方設伏的漢軍會特意放過這二、三十萬的帝國盟軍騎軍。所以,守城的漢軍,沒能來得及佈置。

    否則,有時間佈置的話,守城的漢軍,大可以在陷阱之內,在城牆前,將那些守城的床弩等推進來,對闖到陷阱前來的帝國盟軍騎兵進行遠程的殺傷。如此,才能對來犯的帝國盟軍的騎兵進行極大的殺傷,讓他們損失慘重。

    但是,沒有在陷阱區內佈置軍馬協防,這樣的陷阱,所能起到的作用還真的不會太大。

    最多,也就只能阻擋住敵軍的第一次進攻,稍為拖延一下敵軍殺到城牆前的時間而已。

    只要敵軍回過神來,很快就能夠找出破解這樣靜態陷阱的辦法。

    這不,正在韋蘇提婆一陣懊悔的時候。便有帝國盟軍的將領趕緊前來,向韋蘇提婆獻策。

    其實也很簡單,他們此刻離城牆的確很近了,就只間隔著這兩里左右的陷阱區域。在如此近的距離,他們已經看得很清楚,城牆的漢軍似乎真的有點準備不足,並且,看上去在城頭上守城的人馬並不算太多。

    這個時候,只要他們的軍馬能夠靠上前去,估計強行攻擊亦有可能攻破木爾坦城。

    他們雖然沒攜帶攻城輜重,可是,一些帶著掛勾的繩索還是帶了不少前來的。對於這樣的攀爬工具,他們帝國盟軍方面,亦已經發明出來了。就算他們原來沒有發明這種攀爬工具,但是貴霜帝國的殘部軍馬,卻看過漢軍使用這樣的攀爬工具。這些簡單的工具,一目瞭然,以西方帝國的冶鐵打製工藝,也完全可以製造得出來。

    所以,他們認為,只需要他們靠近城牆,就一定可以憑著他們這優勢的兵力,可以攻破木爾坦城。

    何況,這個時候,帝國盟軍的騎軍,已經繞到了木爾坦城四周,已經將木爾坦城給圍困了起來。

    那帝國盟軍的軍將建議,他們大可不必全軍壓上去,就只需要攻擊木爾坦城四周的城門即可。

    至於陷阱的問題,那就簡單了,他們可以驅趕一些無人的戰馬,直接闖到各個城門之前,利用戰馬破壞出一條通道直達城門,這樣,他們的軍馬也就可以直接攻擊到城門了。

    有時候,辦法很簡單,甚至一說出來,都會覺得很幼稚,可是,卻並非人人都想得到。

    韋蘇提婆大喜,馬上下令,讓人騰出一些戰馬。

    如此,很快就讓帝國盟軍一連闖出了數條通道,從木爾坦城的四面八方直達各城城門之前。

    當然,在這個過程,尤其是他們接近城門前兩百步左右的距離時,城頭上的漢軍將士箭如雨下,讓他們損失了不少闖近來的戰馬。

    不過,戰馬卻不會畏死,在帝國盟軍的軍士驅趕之下,它們冒死為帝國盟軍衝開了一條血路。

    眼見可以大攻告成,帝國盟軍當即發起了攻城戰。

    只是,帝國盟軍的軍士,卻是有點頭皮發麻,硬著頭皮前來攻擊的。

    因為,在他們闖開的通道,在接近城門百來兩百步的區域,倒了一地他們的戰馬,並且,那一片區域,插滿了如狗尾巴草一般的弓矢,麻麻密密,讓帝國盟軍的士兵都有點難以踏足。

    事實上,城門上的漢軍,正在好整以暇的不慌不忙的在放箭。只要有帝國盟軍的軍馬進入到了他們的弓箭射程範圍,他們的弓箭就沒有停止過。早有準備的情況之下,城內的弓矢準備充分,用都用不完。

    帝國盟軍的軍馬,攻擊了一輪之後,實在是攻不近去,誰上誰死啊,如何攻?

    沒有辦法,韋蘇提婆馬上讓人臨時弄出了一些盾牌。其實他們的騎兵,卻大多都有盾牌的,是那種小圓盾,但是,他們的那種小圓盾太小,根本就防不住密如雨一般的弓箭,何況,他們的戰馬體積太大,想只憑他們手中的那種小圓盾就想擋住漢軍的弓箭,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這些帝國盟軍的軍馬,現在還真的是在用鮮血來積累與漢軍交戰的經驗。

    他們弄來了一些盾盾的大大的原木盾之後,這才能讓他們的軍士放棄戰馬,一起頂著盾牌,步行殺近到了城門之前。

    但是,因為他們只是如此闖出來的一條血路,就等於是十來二十步開闊的一條通道。他們殺近城門的時候,一時卻也很難向城門前的兩側城牆腳下展開兵力強行攻城。城牆外兩側的陷阱,他們都還沒有破除啊,他自然不可能用人去硬硬趟開破壞那些陷阱。如此,他們也就只能直接想撞開城門,以及就在城門前想攀爬上去。

    可惜,他們不知道,正因為他們只能攻擊這麼一點範圍之內的城牆。如此根本就難以威脅得到守城方。

    城頭上,那些重重的檑石不停的砸下,讓他們都根本難以在城門前站穩腳跟。

    城頭上的檑石砸完之後,附近的軍士馬上又會送來。這沒多久,城門前都堆滿了檑石,幾乎都要將城門堵住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帝國盟軍的軍馬想要攻破城池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攻擊了幾輪之後,帝國盟軍方面又傷亡了不少軍馬。

    事實上,他們攻擊了幾輪之後,再派軍馬上前去攻擊,他們都已經露出了怯意,那些帝國盟軍的軍馬,都不太情願領命前去攻擊了。

    這裡,這二、三十萬的帝國盟軍騎軍,卻並非隸屬於韋蘇提婆的軍馬。如果戰事有利,那麼不用韋蘇提婆下令,那些軍馬都會人人用命。可是,在看到派人上前去攻城似乎只是派人上前去送死,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就開始退縮了。

    韋蘇提婆倒還有他的數萬軍馬。可是,他肯定不會派出自己的這點人馬去強行攻城的,這可是他最後的力量了,不可能在這木爾坦城前就全都消耗乾淨。否則,他都沒有了屬於他自己的軍馬,還談什麼的復國?

    沒有辦法,他只能下令暫停攻城。

    事實上,他們這支騎兵大軍,也並非是主要的攻城人馬,他們先一步殺來,只是為了圍城,防止木爾坦城的漢軍見勢不利逃走罷了。後面的七十萬大軍,才是真正的攻城大軍。

    如此,風風火火殺來的帝國盟軍騎軍,現在就似是蔫了的茄子,一個個無精打采的隔著老遠望著木爾坦城,無可奈何。

    不過,韋蘇提婆還是找了一點事兒讓他們幹。讓這些軍馬,先肅清木爾坦城四周的陷阱再說,一邊肅清一邊等著自己的步兵大軍的到來。

    他相信,現在他們肅清了木爾坦城前的那些陷阱,等自己的帝國盟軍大軍一到,到時候這木爾坦城還不是手到擒來?

    他覺得,自己似乎太過焦急了,在這關鍵時刻,居然沉不住氣了。現在的漢軍,估計都還沒有知道他們的帝國盟軍攻打到了木爾坦城來,漢軍的大軍也不可能來得那麼快。這木爾坦城,相當於是他嘴上的肉了,自己又何必急在一時,要馬上攻打下來呢?

    想通了這些,韋蘇提婆就乾脆讓人安營紮寨。

    他雖然也認為,只需要帝國盟軍的大軍一到,估計今天或是最近今晚,就可以攻下木爾坦城。但是,在城外紮營卻是必須的,他估計木爾城內肯定不能容納得下百萬大軍。現在紮下軍營,其實是方便後面的大軍到了後,可以直接進營休整。

    可是,韋蘇提婆他們這些帝國盟軍的騎軍,能等得來他們的那七十萬步兵大軍嗎?

    帝國盟軍的步兵大軍,他們因為要攜帶著一些輜重,所以,其行軍速度要比他們的騎軍緩慢得多了。

    一直到接近下午時分,在那片廣闊的平野上,才遠遠的看到了帝國盟軍的行伍的影子。

    一眾漢軍大將站在山嶺上的林木之間,用望遠鏡望著帝國盟軍的步兵大軍。

    不得不說,七十萬大軍一起從遠方開來,那樣的一個龐大的軍陣,的確讓人看得心裡都有點發怵。

    怎麼形容呢?還真的很信形容。

    就好比,在後世的一般的小縣城,人口估計也是百萬人左右。想想,整個縣城人,全都擁擠到了一起,估計肯定能將縣城的大街小巷全都塞得密密實實,無處落腳。

    帝國盟軍大軍,他們並非是擺出了陣形來行軍的。

    他們大多都是以各個帝國的軍馬為主,各自行動。

    所以,看上去,就是東一片西一群。

    從山上遠遠的望去,這些帝國盟軍,他們左右的軍伍,橫向也拉得比較開,隊伍向前的縱隊,也拉得比較長。

    實際上,於山上的某一點來看,左右拉開二、三十里的帝國盟軍,給人的感覺就是看不到邊。這些軍馬,就似是一片浪潮,正在鋪天蓋地的滾滾前來。

    如果按他們這樣的行軍速度,如果沒有什麼的意外的話,估計通過這一片山林,到達木爾坦城前,應該是傍晚時分了。

    但到達漢軍的埋伏圈,就只有半個時辰左右。

    漢軍的軍士,早就已經張網以待,一眾漢軍軍將也不用刻意去統率各自的軍馬。所以,他們干脆就聚在一起,饒有興趣的看著帝國盟軍大軍緩緩的走過來。

    到了這一帶山地山林的邊緣地帶,這些帝國盟軍的軍馬,果如漢軍所料,居然都沒有派出斥候探子去搜索偵察。

    甚至,他們帝國盟軍的各個盟友的統軍軍將連商量都沒有,甚至連招呼都不打便直接各自率軍進入山林地帶。

    而那些一座座並不算高大險峻的小山坡,就等於是分割線。直接將那些鋪天蓋地趕來的帝國盟軍大軍分流,分成了一片片一路路進入了那些山嶺之間。(~^~)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6
第九百九十章 累壞了的帝國盟軍

    初春的天氣有點潮濕,哪怕現在已經是下午時分,經過白天的太陽照射,可是依然讓人感到空氣有點潮濕。

    趕了大半天的路了,帝國盟軍的軍馬,此際都有點疲勞了。人人渾身汗如雨下,衣衫都濕透了,粘粘的,貼在他們的身上,倍覺難受。

    如果是干爽的天氣,勞累了出汗,很快就會被風乾,不會使衣衫貼在身體。可是,在潮濕的天氣環境之下,那就不太好受了,那些被汗潮濕透的衣衫,油膩膩的,似都加重了好幾斤,讓他們不自然的便覺有點腳步沉重。

    實在是太累人了,他們這些士兵,可是全副武裝的,衣甲武器,弓箭,糧食,行軍包裹等等。加起來,每個士兵的負重怕都有幾十斤重。

    要知道,他們是昨日才渡過印度河的。考慮到一渡河過後,馬上就得要投入到與漢軍的作戰當中,所以,他們所有行軍作戰的一應物品,都必須要準備齊全。又考慮到渡過印度河之後,有可能會連續進行一段時間的作戰,考慮到後勤補給未必會馬上就送得到每一個士兵的手上。如此,這些帝國盟軍的士兵,幾乎人人都攜帶著足夠他們十天左右的糧食用度。

    所以,光是他們要攜帶的糧食,就有十來二十斤重。再加上他們的行軍帳篷,一應安營時要用到的器物,這些,每個士兵也得要各自攜帶的。

    那個,如果是那些重甲步兵,那就更加的不堪負重了,只是他們身上的衣甲,就足有數十斤重,加起別的東西,那麼就等於是負重百多斤的物品長途行軍。

    原本,大軍在正午時分,已經停下了休息了好一會,讓軍士吃喝補充體力。現在過去的時間並不久,但現在,大部份的帝國盟軍士兵,都已經氣喘如牛,覺得舉步維艱了。

    在還沒有從平原上進入這一帶山林地帶之前,是數十萬大軍一起行軍的。各個帝國之間的軍馬,互相也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係,起碼,沒有人會在別的帝**馬的面前自認自己不行了。所以,他們一路上,各自暗暗的在比拚,看誰行軍更快,誰更難堅持。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帝國士兵,的確是比別的帝國或部族的士兵強。

    現在,以這一帶山林區域,被那些雖然不算險峻高大但卻縱橫交錯的山嶺將各自的帝國部族軍馬都分割了開來。這就使得那些帝**士原本蹩著的一股氣有點鬆懈了下來。一個個都不自然間放緩了一些腳步。

    尤其是,在這些山林之間,雖說也不是太過茂盛,可是,比起上午在平原上行軍,多少都有些擋陰遮陽的樹木,經過樹蔭之下時,那陣陣的清涼感,讓大多士兵都很想停下來,靠著那些樹桿坐上一會。

    事實上,不少士兵可不只是想想,其實已經那麼做了,他們先是慢騰騰的,趁著督促行軍的軍將不注意,他們就裝作走不動的樣子,背靠著那些樹木喘著氣,喘著喘著,便乾脆坐下去。而另外的士兵見到有士兵敢如此,便越來越多的士兵倣傚。

    這樣,法不責眾。

    統軍的將領,見狀也只得下令,讓軍馬進入山林地區之後,可以略作休息再行軍。

    帝國盟軍,也並非是只有一支軍馬如此,其實,幾乎全軍數十萬人馬都是如此,當他們各個帝國的軍馬被那些山嶺山林隔開,進入了陰涼的林間之後,他們都禁不住停下來稍作休息。

    對於他們這些帝國盟軍來說,他們軍馬整體的意志力,和漢軍還真的是沒法相比的。

    漢軍在行軍的過程當中,除非當真的已經累到不行了,但是,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他們都會堅持行軍。可以說,漢軍連續行軍三天三夜都能堅持,而這些帝國盟軍,現在才大半天的時間,就似不行了。

    這個,主要是漢軍有紀律,有信仰。漢軍的將士,他們都很清楚各自的目標,清楚自己所要肩負的使命。不似這些帝國盟軍,他們嚴格來說,跟那些遊兵散勇真的差不多。

    他們沒有一個清晰的忠旨,他們這次渡河過來的目的是什麼?他們要面對什麼樣的敵人?又有多少敵人?敵人又在哪裡?等等,他們這些帝國盟軍的軍士,其實還真的是一頭霧水。

    或者,他有是有目的的,就是渡河過來攻擊漢軍,奪取木爾坦城等等。可是,這些只是對於帝國盟軍的高層,那些感受到漢軍的威脅的人來說的。又或者是對於韋蘇提婆等貴霜帝國的殘軍來說的。

    那些一般的帝國盟軍,卻沒有那樣的覺悟。

    無論是安息帝國或是羅馬帝國,又或是那些參加了聯盟的小帝國及部族,他們其實都還沒有感受到那種大勢所趨的危機感,從來都沒有感受到那種切肌之痛。

    所以,跟他們談什麼的漢軍的強大,談什麼他們出兵攻擊漢軍是為了保家衛國什麼的,完全是扯蛋。

    尤其是,他們雖然一直來都聽到帝國盟軍方面,如何宣揚漢軍的侵略性以及強悍性。可是,他們沒有見識過就是沒有見識過,這不?渡河攻擊,大敗漢軍,那些鎮守漢防的漢軍,早就逃得沒影了,直至現在,他們絕大部份的軍士,連漢軍的一個影子都還沒有看到。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還能要求他們趕死趕活,不計勞累,拚命的趕去木爾坦城攻擊他們見都沒有見過的漢軍嗎?

    可是說,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帝國盟軍的軍士,都對這次的行動,這次的行軍作戰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大多數帝國盟軍的軍士,都認為以他們現在的大軍之多之強,要滅漢軍似乎是分分鐘的事。

    事實就壞在心態。

    這些帝國盟軍的軍馬,還真的讓人有點哭笑不得,他們拖後的部隊,都還沒有從平原上進入山林區域,而早一步進來的軍馬,都大多都停下來休息了。

    這些情況,讓埋伏在山林當中的漢軍將士目瞪口呆。

    漢軍在埋伏在這數十上百里方圓的山林區域的時候,他們人人都極端小心,將自己藏得好好的。本來,還想著這些帝國盟軍的軍馬進入了埋伏圈之後,他們要如何以獅子搏兔之力,跟帝國盟軍來一場大戰,人人都已經做好了遇到這些帝國盟軍的激烈抗抵,做好了一場惡戰的準備。

    可是,眼前的情況,還真的叫漢軍將士一陣無語。

    因為,這些不知道死活的帝國盟軍,大部份的軍馬,居然就恰恰停在了各部漢軍所伏擊的區域之內。

    那些漢軍看著眼前,那些一個個似累得如牛一般成群結隊坐在地上喘氣的帝**士,他們都似有點不好意思就馬上對他們起攻襲。

    以帝國盟軍這樣的狀態,這丫的還用得著打麼?

    以逸待勞,藏在這裡的漢軍,此刻還真的有一股說不出來的舒爽。

    不過,該出手時還是要出手的。漢軍自然不會因為看到這些帝國盟軍的不濟事而放過他們。

    米拉哈雷斯,是羅馬帝國東部的一個附屬小帝國的士兵。

    這個小帝國,其實並不想加盟聯軍。但是羅馬帝國皇帝下令,要求這個小帝國必須要派軍加盟。小帝國雖然擁有獨立的政權,他們的國王在名義上與羅馬帝國皇帝國是平等的。可是,這個小帝國真心招惹不起羅馬帝國,不得不派出加盟參戰。

    米拉哈雷斯他就真心的想不明白,他們從自己的帝國途經萬里之遙,到達這裡打一場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麼?

    真的,他也不想來。但他家裡,有三個兄弟,必須要來一個的情況之下,大哥二哥都有女人孩子了,是家裡的頂樑柱,家裡的一切都得靠兩個大哥支撐著。所以,他這個三弟只能參軍了。

    可憐才剛已經他相好的露茜菲亞,都不知道自己這次參戰過後,回到家鄉,不知道她還會不會等自己?

    說真的,米拉哈雷斯一個還不到二十歲的少年,第一次離家出遠門,從自己的家鄉,到羅馬帝國,橫跨整個羅馬帝國再到安息帝國,現在,也等於橫跨了安息帝國。這一路來,似有走不完的路,不知道何時才是盡頭。他的心裡,其實一直都很害怕。不為什麼,就是害怕自己離家這麼遠的地方,以後當真的要回去的時候,他都擔心自己已經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實在是太遠了。

    「嘿,老兵,你說,我們是不是打了這場仗之後就能回家了?」

    米拉哈雷斯實在是勞累得不行了,將兵器扔在下旁,靠著一個一路上對他還算是照顧的一個老兵坐下道。

    「呵呵,小夥子,又想家了?」老兵一臉胡絡,看上去似都有四十歲了。

    「嗯……」

    「想家是正常的,不過,別忘了老兵的跟你說過的,行軍打仗,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放下手上的兵器。因為,它才是你最忠誠的夥伴,也只有它,才能確定你是否能從戰場上活下來,只有它,才能護著你回家。」老兵似乎不止一次叮囑米拉哈雷斯,說著時,眼神也在示意米拉哈雷斯檢回兵器。

    「哈,老兵,你又想說,敵人會隨時跳出來給我們致命一擊?又想跟我們吹牛,說你打了多少仗?你這抱著的,永遠都不離身的劍又救了你多少次?又用它殺了多少敵人?求你了,老兵,如果你當真的那麼厲害,那麼為什麼現在還是跟我們一樣,還是一個大頭兵呢?你看看,這四周圍都是我們帝國的軍馬,在這片山林當中,估計都是我們的軍隊吧?哪裡有敵人?」米拉哈雷斯還真的不以為意,他是新兵,根本就沒有打過仗,還沒有殺過人。

    「唉……」老兵卻兩眼一眯,嘆了一口氣道:「小子,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有一種感覺,似乎有些不妙的感覺。」

    「感覺?哈哈,老兵,你又在吹牛皮了。」

    不只是米拉哈雷斯,連附近的一些相熟的士兵,都不禁取笑起老兵來。可能是平時老兵對一些事說得太多了。

    「你們有沒有察覺,我們進入這片山林之後,似乎太過安靜了?」

    「安靜?自然是安靜了,我們都累得要死要活的,一般連說話都懶得說,也只有像老兵你這樣精力充沛以及像拉米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才會那麼多話。」方才接話的一些士兵隨口的說道。

    「不對……真的不對啊。我不是說我們的軍隊安靜,而是說,我們數十萬的人馬進入這一大片山林,你們方才有沒有現林中有飛鳥被驚飛麼?」

    老兵卻似真心的覺得有些不對勁,有點小的藍眼珠,不禁起勁的對著四周的山嶺察看。

    不知道為何,他越是這麼想,心就跳得越厲害。

    這片地區的山嶺真心的不高,樹林也比較稀疏。大多都是一些作波浪起伏的山坡地形,山坡與山坡之間,分隔得比較開。也正是如此,大軍進入這一帶山林之後,並不需要上山,只需要沿著山坡間的低地穿行就可以了。

    這也是進入山林之間,沒有軍伍會刻意的偵察這些小山坡。

    當然,其中也有讓人覺得麻煩的是,樹林當中雜草叢生,多是一些帶刺的荊蕀草藤,這些,也是帝國盟軍沒有派人上山偵察的一個原因。

    咔嚓咔嚓……

    原本背靠一棵樹桿的老兵,他在四看的時候,耳際似乎聽到了一些什麼的聲響,據經驗,那是一些樹枝被踩斷,或者是踩踏在一些草叢上所出來的輕微聲響。

    他猛然的一回頭,望向在他身後的小山坡。

    這一望,卻讓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因為,他看到了在他身後的小山坡上,在山坡的稀疏樹木之間,正從上而下,悄悄的摸下來一些衣甲明顯不是他們帝國盟軍的士兵。

    「敵襲敵襲!」

    老兵不愧為老兵,反應還真的不是蓋的,他馬上就能反應過來,一邊跳起來,一邊高聲的示警。(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6
第九百九十一章 林中大伏戰

    事出突然,老兵的急促叫喊示警卻並沒有讓在旁的那些帝國盟軍士兵的警覺。

    相反,那些士兵在看到這個老兵原本正在與眾人在吹著牛皮的,這卻突然的不知道發什麼的神經,又叫又喊,還跳了起來,不知道他想幹什麼。

    一時間,在老兵四周的帝國盟軍的士兵居然都回不過神來。他們此時的神色都有點呆呆的怔住。

    「老兵,你、你幹嘛呢,你叫什麼?敵襲?哈哈,這光天化日的,哪裡來的敵襲?」

    「呵呵,就是啊,老兵你現在又在鬧哪一出啊。」

    ……

    幾個有點油的帝國盟軍士兵,愣了一下後反而不假思索的笑話著老兵。

    「敵襲敵襲!」

    「樹林!山上的樹林!」

    老兵已經抽出長劍緊握在手上,面向著從山上摸近來,正與他面面相對的那些敵兵喝道。

    「樹林?山上?」

    見到老兵如此的反應,一眾帝國盟軍士兵這才下意識的扭頭往老兵手指的山上樹林望去。

    「啊?!!!」

    這一看之下,卻全都失聲一叫。

    在這時,他們才知道,原來老兵並非是在發神經,而是真的發現了狀況。

    可是,一切都遲了。

    正在山上摸近下來的漢軍士兵,在那帝國盟軍的老兵發現了他們的時候,他們其實就已經也知道被發現了。

    不過,這個時候,他們在潛伏的小山坡上下來,一時還沒有進入攻擊的距離,所以,才讓那老兵有時間向其餘的帝國盟軍士兵示警,否則,早在那老兵有警覺的時候,便已經將他射殺了。

    此際,卻已經進入到了漢軍的弓箭攻擊範圍了。

    就在那些帝國盟軍的士兵望向小坡上的時候,樹林當中的漢軍便馬上對他們發起了攻擊。

    嘣嘣的弓弦響聲,箭矢的破空之聲,剎時打破了林間的靜寂。

    那些帝國盟軍的士兵,此時還真的無法形容他們的驚駭。

    急速的無數弓箭,眨眼就射到。

    漢軍士兵射出的弓矢,並非是齊射覆蓋,皆因在這樹林當中,對弓箭而言有著太多的障礙,不太可能對整片區域形成有效的覆蓋式齊射。並且,進入這些山林間,在這些山坡之間的帝國盟軍士兵實在是太多了,並且,山坡之間的空地也實在是太過開闊了一些。總的來說,其實漢軍是沒有辦法將帝國盟軍士兵圍聚在一起而遷之的。在這一大片山林當中,給帝國盟軍的活動空間,其實還是挺大的。

    可是,縱是這樣又如何?

    在這些山林當中,隱伏的漢軍更多。帝國盟軍加起來,不過就是那麼七十萬的軍馬。而漢軍呢,為了殲滅這次渡河而來的帝國盟軍,出動了百多兩百萬的人馬。

    所以,現在,在山坡上的樹林內的漢軍將士,射出去的弓箭,看似是雜亂無章,但實際上直接瞄著他們各自面前的帝國盟軍士兵而去了。

    剎時,那些還處於驚駭中的帝國盟軍士兵,直接被那些亂箭射透他們的身體,急射而來的弓箭,衝擊得讓中箭的帝國盟軍士兵都慘叫著往後飛跌。

    活命的機會果然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那老兵一早便已經緊握著自己的兵器在提防著,看到了弓矢如雨般射來,他左擋右格,將射向他的弓矢擊飛,堪堪的逃過一命。

    或許,他的確是一個戰鬥經驗相當豐富的老兵。在他檔掉射過他的弓箭之餘,還能騰出一手,拉了一把那還有發呆的米拉哈雷斯。

    這個小夥子,第一次從軍,還有著一種率真。老兵還真的有點不忍心讓這個懵懂無知的小子就此喪命。

    「不要命了?跟緊我!」

    老兵沖米拉哈雷斯怒吼了一聲,然後整個身體就有如一隻豹子一般的靈活,飛快的向有幾株交叉生長較大的樹木間撲去。

    就在他涉身躲在樹木之後時,數支弓箭似是追著他一般,卟卟的釘在那樹上。

    「殺啊!」

    從山林上衝下來的漢軍,此時才迸發出一陣如山呼海嘯一般的喊殺聲,並開始對那些被一射亂箭射得東倒西歪,亂作了一團的帝國士兵發起了衝鋒。

    山林間的荊蕀多少都影響了一點漢軍的衝殺速度,但卻絕非是阻擋漢軍對帝國盟軍攻擊的主要因素。

    片刻功夫,如狼似虎的漢軍將士,他喊殺著衝進了帝國盟軍的士兵人群當中。

    相對於帝國盟軍的疲累,漢軍卻是龍精虎猛,他們在這裡靜待帝國盟軍的到來,以逸待勞,這個時候,正是漢軍將士的精力最為充沛的時候。

    而又加上,漢軍在他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讓這些帝國盟軍士兵頓時陷入了恐慌當中。如此,論戰力,這些帝國盟軍士兵本來就不及漢軍將士的。現在,他們又根本發揮不出平時的戰鬥力。

    可以說,此時的帝國盟軍,他們的軍士,能夠發揮得出平時的一半戰力就算是相當不錯了。

    現在,也並非是人人都如老兵那樣機警,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

    如此,當漢軍的軍馬,一沖進了帝國盟軍的士兵人群,頓時便有如虎入羊群,嗯,是群虎入羊群。直接殺得鮮血橫飛,殺得那些手酸腳軟的帝國盟軍屍橫遍地。

    要知道,漢軍的戰鬥力是驚人的,並且,在平時的操練當中,針對短兵相接的拚殺,已經有著許多的拚殺技巧,在近身拚殺的時候,對軍士的要求相當的嚴格。他們的殺敵技巧,大多都是講求一擊斃命,以最凌厲又最省力的方式,將對手擊殺。

    讓那些帝國盟軍士兵吃驚的是,他們發現,自己的士兵,居然難有和對方士兵一敵之兵。

    平時,在他們軍中,原本算是比較強悍的精兵,可是,在對著漢軍的士兵時,大多都是一個照面便被漢軍的士兵擊殺。

    他們看到,要不是漢軍的士兵能夠以一種他們從來都沒有見識過的技擊技巧,直接擊中他們的士兵的要害部位,要不,就是被人家強橫的力量直接硬生生的斬殺,那可是連帶他們的兵器及衣甲全都是一刀破開的,殺得他們刃斷甲碎。

    在與漢軍正面交戰的時候,這些帝國盟軍的士兵才發現,原來他們處處都受制於漢軍的士兵,這仗,似乎沒法打啊。

    可是,現在都這個時候了,沒有時間讓那些帝國盟軍的士兵想太多,他們現在唯有就是以死相拚,哪怕是拼不過,他們也只能這樣求自保。

    只可惜,一切都是徒勞的。

    事實上,在這一帶橫向百來裡,縱向數十里的山林地帶當中,到處都在發生著戰鬥。到處都是慘叫聲,驚恐的喊叫聲。

    漢軍或者並非是同時發起攻擊的,可是,漢軍的伏兵,遍佈整個山林區。可以說,幾乎每一座小山坡的山林間,都埋伏有漢軍。

    當然,漢軍的隱伏是很巧妙的,早前在埋伏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帝國盟軍有可能會派出探子去偵察過這些山林。所以,每一個士兵,他們都會非常注意各自的藏身,絕對不會讓帝國盟軍的探子輕易的發現。

    而事實上,這一帶山林太過廣闊了,一座座山坡一片連著一片。帝國盟軍方面,也不太可能派出太多的人手去對那些山坡一一的搜索。而如果帝國盟軍方面,當真的派人出去偵察的話,小量的帝國士兵,也極容易讓漢軍的士兵無聲無息的幹掉。不過,這樣一來,可能就會讓帝國盟軍發察覺到這片山林有點不太對勁。

    可惜,帝國盟軍方面,居然如此大意的就進入了山林,並且幾乎是全軍進入。

    像老兵這裡的帝國盟軍,遭受到漢軍從山坡上摸下來的攻殺倒還好過一些。因為他們多少都已經看到了漢軍的人,能與漢軍的士兵面面的拚殺,至於被殺,那是技不如人,這個無話可說。

    但是,其中有一些大部的帝國盟軍,他們較多的人馬,是選擇那些山林之間的較為開闊的山坡間的平地行軍的。

    這些山坡之間的平地,大多都有數里開闊,如此空曠的區域,按說是不會太過輕易遭受到突然的襲擊的。因為那些山坡上的漢軍一現身,他們就能看到了。如此,他們帝國盟軍,有足夠的空間及時間來作為應戰的準備。

    可是,在這樣的區域,漢軍卻另有安排。

    漢軍分別在兩邊山坡底下的樹林當中,藏著床弩,漢軍發起攻擊的時候,漢軍將士將藏在林中的床弩取出,直接就在林中對林外的山坡間的平地進行無差別的射擊。

    如此,那些帝國盟軍的士兵,直接被那些威力巨大的床弩射得魂飛魄散,射得他們有如無頭蒼蠅,哭叫著無處躲避,被那些巨大的弩箭成片成片的射成肉塊。

    可以說,在漢軍發起攻擊之後,這一場仗就已經勝了。

    那些帝國盟軍的士兵,雖然有著數十萬之眾,可是,他們分成了數路進入山林區,被一座座的山坡給分隔開來。如此,實際各路的軍馬也不是想像當中的那麼多。

    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四周到處都是漢軍的時候,他們就頓感到勢單力弱,已經生不出反抗之力。

    在一部份帝國盟軍的士兵,被有如斬瓜切菜一般殺了一批之後。剩下的那些帝國盟軍士兵,他們就已經嚇破了膽,在眼看已經沒路可逃的情況之下,他們居然就跪地投降。

    嗯,沒錯,就是跪地投降。

    其實,這些帝國盟軍的士兵,跟漢軍的語言根本就不通。互相的喊殺聲都不相同的,各自都不知道對方在喊著什麼。只不過,血淋淋的事實,讓他們明白了是什麼的會事。

    語言雖然不通,卻不代表著一些行為動作不能讓人看得懂。

    當有一些帝國盟軍的士兵被漢軍殺破了膽,嚇得他們哭叫著跪下。

    這個時候,他們的動作及表情,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如此,漢軍的士兵倒也沒有再下殺手,只是收檄了他們的武器,勒令他們跪伏在地上不許動。

    這樣,別的帝國盟軍看到如此就可以不被那些似殺人不眨眼一般的漢軍殺死,便也有樣學樣,拋掉兵器哭喊著跪伏在地。

    早前的那個老兵,他也比較幸運,他其實並非想要投降的。當漢軍殺近他的面前時候,與一個漢軍相戰,卻一個會合,便被漢軍直接斬斷了他那伴隨著他十數年的兵器。原本,他還想撲過去拼了命的,但是卻看到跟著他的米拉哈雷斯正被一個漢軍士兵一腳踢倒在地,另一個士兵正舉槍一槍刺下,就要擊殺他。

    一時的念頭,老兵飛身撲過去,將地上的米拉哈雷斯護住。

    那舉槍刺下的漢軍士兵,一愣之下,並沒有刺下,而是退後一步,用槍指著他們。

    老兵手上已經沒有了兵器,那米拉哈雷斯的兵器也被擊飛了。

    手上沒有了兵器的兩人,漢軍的這個士兵,在給機會他們,看他們是否如那些帝國盟軍士兵一樣跪地投降。如果不投降,那麼下一刻,就真的會毫不猶豫的挺槍將他們擊殺。

    也幸好,這個時候,漢軍的軍馬已經基本控制了大勢,這才讓攻擊老兵及米拉哈雷斯的漢軍士兵有時間遲疑,如果是早前激烈的攻擊時候,在沒有將帝國盟軍殺得崩潰之前,他們是不會因此而手下留情的。

    事實上,也算老兵與米拉哈雷斯命大,原來與他們在一起的那些帝國盟軍的士兵,現在早就倒在血泊中了。早前漢軍的弓箭攻擊,沒有射殺他們,後來漢軍衝殺近前,又讓他們藉著林中的樹木與漢軍士兵周旋,讓漢軍士兵一時沒能擊殺他們。當然了,那個時候,漢軍士兵卻不會只盯著他們兩人。

    老兵的戰鬥意志的確比較強,他的心裡,其實並沒有投降的念頭,但是,在這個時候,米拉哈雷斯卻又反救了那老兵一命。因為米拉哈雷斯,他已經被眼前的這種人命如草芥的血腥的戰爭場面嚇壞了。

    他直接伏在地上,雙手抱頭精神崩潰的哭叫著投降。

    盯著他們的漢軍士兵見狀,才沒有再下殺手,連帶那老兵都放過了。

    而放眼整個戰場,戰鬥似乎也進入了尾聲。(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7
第九百九十二章 只是一個夢

    原本,七十萬大軍跟約兩百萬的大軍交戰,應該是一場規模巨大,爭戰激烈的戰爭。最不濟,都可以給予敵方一定的犧牲損失,讓敵方就算是最後獲得了勝利,也得要付出相對應的慘重的代價。

    而有時候,莫說是如此多軍馬的一場大戰了。平時,三、五萬的軍馬交戰,也能打出一場無比慘烈的戰鬥,又或打出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在華夏曆史上,又或是西方帝國的歷史上,也不泛許多這樣的戰例。

    一場出動了大量兵力的戰爭,無論是敵我雙方,都應該非常的慎重,軍馬的每一個舉動,都得要三思而為。因為,如此龐大的軍隊的戰爭,一有不慎,就是牽涉到成千成萬人的性命,涉及到某一方的將來成敗的命運。

    可以說,歷史上的大軍團的戰爭,都鮮有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能夠解決戰鬥的。無論是從調集大軍,到雙方尋機試探,挑畔,到正式開始交戰等等,都會有一定的時間過程。

    但偏偏,現在的大漢帝國,現在的漢軍,卻已經連續不停的打了不少大軍團作戰的仗,卻屢屢打破了一些歷史常識性。只要漢軍確定要出戰,那麼就可以說,就能一舉敗敵,能夠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能夠一戰定江山,一舉獲得了全局的勝利。

    漢軍的這種勝利,似乎在某種意義上違背了某些規律。

    可是,因為有著劉易的存在,所以,漢軍現在所取得到的所有成就及勝利,一切都是情理當中的。

    對於現在的漢軍而言,無論是數千人馬的交戰,又或者數萬數十萬的人馬交戰,其意義都是一樣的。因為漢軍已經從士兵的個體到整體,從各個因素條件來說,都遠遠越了這個時代所有的帝**隊。

    因此,無論漢軍現在取得了一場如何的戰爭勝利,其實都已經在情理之中。

    所以,這一場在這一大片的山林所進行的這一場以差不多兩百萬大軍伏擊帝國盟軍七十萬的軍馬戰爭當中。並沒有任何的意外,漢軍大獲全勝。並且,還是以較少的傷亡代價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帝國盟軍的軍馬,他們僅只是一開始的時候,以疲憊之態,在慌亂倉促之下,個別軍將軍馬進行了殊死的反抗。可是,卻根本難敵漢軍的攻殺,這部份還敢反抗的帝國盟軍軍兵,他們連敗退的機會都沒有,因為直接被漢軍斬殺了。

    漢軍最狠辣的就是,對於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對敵人是絕對沒有什麼同情憐憫可言的,不動則已,一動必然是以雷霆之勢,以一種摧枯拉朽之勢,以一種鐵血無情的手段,直接殺到敵人心寒,膽顫心驚,殺到完全瓦解所有敵軍的戰鬥意志。用一種血腥姿態,告訴敵人,反抗就是死!

    正因為如此,從一開始就直接殺到敵人精神崩潰,見到漢軍士兵就腿軟,就只有一種念頭,放棄抵抗,跪地投降。

    悍勇、無畏、鐵血狠辣到殘暴,剛勁威武卻又狡黠,戰爭手段多變實效。這些,就是漢軍要給那些異族異國的軍兵,給那些異族人留下深刻印象,要讓他們永世都難以忘卻的漢軍形象。

    當然,還有訓練有素,軍紀嚴明。不如他們的軍士那樣,敗則如喪狗,勝則如強盜,**擄掠無惡不作。

    這些,都是漢軍要帶給西方帝**士的形象。

    現在,這場山林大伏戰,已經接近了尾聲。應該是,戰爭已經打完了,現在,只是漢軍將士在打掃著戰場,對這一帶山林進行著搜索,將那些有可能逃散在山林當中的帝國盟軍士兵肅清出來。

    一隊隊垂頭喪氣,眼神驚怯,臉色灰白的帝國盟軍士兵被漢軍押解著離開山林,到達平原上。

    這當中的帝國盟軍士兵,居然有著不少成建制的一些帝**馬,他們在遭受到漢軍的狠烈的攻擊之後,很快就徹底崩潰,完全失去了應有的節氣,集體跪地投降。

    現在,這些帝國盟軍的俘虜會被分別看押在數個戰俘營當中。

    這些戰俘,自然就是最好的勞役了。

    現在,俘虜了多少帝國盟軍的俘虜還不知道,還沒有正式統計。

    但根據打掃戰場的漢軍所反饋的一些情況,漢軍擊殺了帝國盟軍約有十多二十萬的軍馬。這些被直接擊殺的帝國盟軍的士兵,幾乎都是漢軍起攻擊的第一時段當中所殺的。到了後來,不用再大開殺戒,那些帝國盟軍的士兵就紛紛投降了,所以,後面的戰爭,並沒有擊殺多少帝國盟軍的人馬。

    如此,也就是說,這一次俘虜的帝國盟軍的士兵,怕就得有四十萬以上。其實,在這過程當中,或多或少都讓一些帝國盟軍的軍士逃走了的。畢竟,戰場太大了,漢軍儘管有著近兩百萬的大軍,可是,卻也不可能將那麼大的一大片山林給完全圍得一個水洩不通,那樣不太現實。

    不過,逃走了的那些軍馬,恐怕也是逃不了的。因為,漢軍馬上就兵分兩路,一路開向木爾坦城,要對在圍攻木爾坦城的帝國盟軍的騎軍進行反包圍,將這些軍馬徹底的解決消滅。

    而另一路軍馬,則是向著帝國盟軍的渡河登岸地點去的。現在已經解決了渡河過來的盟軍大軍的七十萬軍馬,那麼現在自然是要去收復失地,要第一時間恢復那一段河段的河防。

    因為畢克特的情報早已經讓漢軍獲知,帝國盟軍方面,在派出這百萬大軍渡河攻擊之後,有可能會全線出擊。

    這個漢軍雖然不會太擔心,但是卻也會有點麻煩的。如果帝國盟軍當真的全線出擊的話,這可就不是百萬大軍了,而是三百多萬的大軍一齊攻擊,這肯定會讓漢軍有點顧此失彼,總會有哪一個地方會被帝國盟軍擊破,那麼多少都會對正在展的印度地區有著一定的破壞及影響。

    或者,可以說,如果帝國盟軍方面,不是像現在這般只是派出百萬的軍馬前來作試探性的攻擊,作為先鋒來攻擊的話,而是孤注一擲,從一開始就不顧一切的全軍出動,那麼,現在漢軍也不可能調動了近兩百萬的大軍前來對這支渡河過來的百萬帝國盟軍進行伏擊,不可能一次性輕易的就解決了他們。

    到時候,整個數千里長的防線,處處烽火,漢軍就算再強,恐怕也得要像一些補鍋匠一般,要東奔西撲,補救那些被帝國盟軍攻破的或在攻擊的地方。

    但事情如果展到了那樣的地步,恐怕大漢好不容易將印度地區展到現在的這種正迅展的良好態勢完全破壞掉。一個不好,恐怕這些年來,大漢帝國在印度所花費的努力都會付之流水。

    很好,事情並沒有那樣展。

    如今,雖說還有三十萬左右的帝國盟軍騎軍,但是,這點軍馬已經不足為慮。所以,漢軍現在要盡快及早及時奪回印度河防,就是等於直接告訴帝國盟軍方面。告訴他們,他們派過河來的軍馬已經完了,讓帝國盟軍方面不敢輕舉妄動。

    說來說去,就是漢軍真的並不太希望現在與帝國盟軍方面的僵持局面被打破,,暫時,漢軍不會馬上向他們起進攻,但是,也希望帝國盟軍方面,別要沒事找事,不要給正在展當中的印度地區形成壞影響,不要給漢軍找麻煩。

    只不過,有一點,卻是漢軍沒有想到,亦是韋蘇提婆沒有想到。畢克特的這個臥底帝國盟軍的人,亦被騙過了。

    那就是,帝國盟軍方面,他們根本就做不到全線出擊的行動。甚至乎,他們鎮守巴基斯坦的軍馬,基本上都沒有怎麼準備要打過河去。

    尤其是韋蘇提婆這些軍馬的渡河地段,其實已經再也沒有後續的帝國盟軍了。

    為什麼會這樣的?

    這個說來說去,就是因為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方面,他們真的心裡沒底。

    他們現在,的確已經到了不主動進攻就有可能導致安息帝國從內部瓦解崩潰,從而危及到整個帝國盟軍的地步。

    可是,這個一切都只是有可能危及,現在,似乎還並沒有當真的就維持不下去了啊。

    所以,就這麼突然的,任由一個亡國的君主的一席話,他們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這樣的強大帝國,就得要拿全副身家去拚命,這樣的事,有可能生嗎?

    帝國盟軍方面,已經做好了韋蘇提婆第一批就攻擊不利的思想準備。萬一韋蘇提婆率著自己的軍馬渡河攻擊漢軍不利,他們後續的那些軍馬也肯定不會再渡河過去了。肯定就會按兵不動,然後再想如何解決現在帝國內外的困難。

    而韋蘇提婆的軍馬渡河攻擊得手,帝國盟軍方面,就會順水推舟,才會讓後面的百萬大軍渡河,暫時按計畫行動。而後,韋蘇提婆率百萬大軍,如果當真的能攻下木爾坦城,能率這百萬大軍當真的打開局面。這樣就最好不過了,如果不能,韋蘇提婆的計畫失敗,那麼帝國盟軍方面,也做好了損失了這些軍馬的準備。

    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他們都覺得,損失了這點軍馬,對於他們各自的這國而言,這都是在可以承受的損失範圍之內。

    何況,他們也早就交待各自的統軍大將,見機不對,就馬上率軍撤回印度河西岸。他們只是想不到,他們的這些軍馬,根本就連撤逃的機會都沒有罷了。

    再說,假如說,韋蘇提婆當真的能夠打開局面,佔據了木爾坦城。但就算是這樣,帝國盟軍方面也不會當真的馬上全線出擊。

    他們,會先等著,先觀察。直到,韋蘇提婆的這百萬軍馬,完全吸引了漢軍的注意力,有了確實的情報表明,漢軍的軍馬已經調動去攻擊韋蘇提婆的軍馬。如此,他們才有可能對各處已經兵力薄弱的漢軍防線起攻擊。

    說到底,就是帝國盟軍方面對漢軍的情報所知太少。漢軍真正的兵力具體是多少,漢軍的人馬又是如何佈置的,佈置在哪裡,又有多少兵力等等。這些帝國盟軍一無所知。所以,他們之所以同意韋蘇提婆的計畫,除了他們的確需要對漢軍起一次攻擊的原因之外,當中,其實也只是希望可以通過漢軍的兵力調動,從中偵察到漢軍的兵力守備情況。

    或者說,韋蘇提婆及這百萬大軍,是拿來犧牲的。

    只不過,這種情況,漢軍方面卻還真的不得而知了。畢竟,連畢克特也沒有辦法直接獲知帝國盟軍高層的那些人物的想法及計畫。這不,連韋蘇提婆都被騙了。

    所以說,漢軍這個時候,奪不奪回被帝國盟軍攻破的河防並不重要,短時間之內,帝國盟軍方面,不太可能當真的再派來更多的人馬了。

    漢軍現在的行動,卻也是小心無大錯,不管帝國盟軍方面,接下來會有什麼行動,自己卻會做好自己應該做的,這叫有備無患。

    可憐韋蘇提婆,這個時候卻還做著復國的美夢呢。

    他也不想想,好好的一個貴霜帝國,說滅就滅了,他現在,還有何德何能,還有什麼的實力復國?他的貴霜帝國,就已經等於是一座傾倒的大廈,倒了,他又能如何再重建起來?哪怕是重建了,也不會再是原來的大廈,更不太可能是他所建。

    要知道,安息帝國也好,羅馬帝國也好。他們根本就沒有那樣的義務及責任助他韋蘇提婆復國。而他,更加沒有什麼的利益可以大到讓兩大帝國為他付出。

    所以,就算一切都按韋蘇提婆的計畫進展。讓他奪回了貴霜帝都,甚至,也如他所想,能讓他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號召到原貴霜帝國的子民成軍,擁護他這個原貴霜帝國皇帝。

    可這樣又如何?他重新臨時成立的貴霜軍馬,又有可能是漢軍的敵手?哪怕,漢軍當真的被帝國盟軍打敗了,撤回東方去。可接下來,他韋蘇提婆又能敵得過兩大帝國的聯手打擊?

    所以,一切都是韋蘇提婆那不願影來的復國美夢,就只是一個夢。(未完待續。)8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