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4884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7
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願面對的失敗

    天色將近傍晚。

    這初春的季節,天色依然會黑得很快。估計不用多久,天就會完全黑下去。

    這個時候,還茫然不知道他的命運從一開始就注定,從一開始就已經成了棄子的韋蘇提婆,不禁有點焦燥不安起來。

    說實在,漢軍伏擊其帝國盟軍的那一片山林地區,離木爾坦城還真的不遠了。戰場離木爾坦城都不到百里遠。

    可是,就是這麼一點距離,卻讓帝國盟軍的那七十萬步軍與韋蘇提婆天人相隔。居然直到這傍晚時分了,韋蘇提婆都還不知道他的那七十萬帝國盟軍已經完了。

    他還真的沒有想過,帝國盟軍的那七十萬軍馬會遭受到漢軍的伏擊。因為他率三十萬騎軍先一步殺到了木爾坦城,一路坦途,根本就沒有什麼的危險。

    不過,帝國盟軍的七十萬軍馬遲遲未到,按照韋蘇提婆的計畫,以及對帝國盟軍的行軍速度的預算。本應在下午時分就能趕到了。本想著,到時候,帝國盟軍還可以對木爾坦城進行一次攻城戰呢。

    這小半天的時間裡,韋蘇提婆一面命人肅清木爾坦城外的那些阻擋騎軍衝鋒的陷阱,一面命人搭建軍營,準備讓後續的軍馬進駐休整。

    現在,就等那七十萬帝國盟軍趕到了,如果順利的話,或者都可以在今夜就奪取木爾坦城,他們都可以進入木爾坦城內過夜呢。

    不久前,其實韋蘇提婆已經派了人去察看情況,想讓人去看看為何自己的大軍還沒有來到,想讓人去促催一下。

    可是,他派回去的人,在半路就被漢軍的斥候給幹掉了。如此,韋蘇提婆現在還真的不知道帝國盟軍的大軍已經完了。

    正因為不知道,讓他感到有點不安。

    現在,木爾坦城前的那些陷阱已經被他的軍馬肅清了。韋蘇提婆本來正在考慮,是否不等後續的大軍了,馬上展開軍馬攻擊木爾坦城?

    可現在沒有一點帝國盟軍的那七十萬軍馬的消息,讓他不安,心緒不寧,一時難以下決定。

    不過,事實並沒有讓韋蘇提婆不安太久。因為接下來不是他不安了,而是恐懼。

    在他軍馬的來路方向,本應該是帝國盟軍開來的,現在,卻開來了一支兵力龐大的漢軍。

    遠遠而來的時候,韋蘇提婆的軍馬一時還沒能看得清是漢軍。倒也有會兒的驚喜。

    比如韋蘇提婆。

    軍士進報,對他說大軍已經來了,韋蘇提婆當即無比興奮。高興得跳了起來,一連說了好幾聲好。

    馬上就要帶人出營去迎接自己的大軍到來。

    可是下一刻,他卻整個人被驚住,思緒都凌亂了。

    只見,一個神色驚慌的軍將,連滾帶爬的闖進了韋蘇提婆的軍帳。正與要出去迎接大軍的韋蘇提婆撞了一個滿懷。

    韋蘇提婆也差點被撞翻在地,他好不容易站穩,心頭的高興還沒有消散,所以,他倒沒有馬上喝斥這介慌張冒失的軍將。

    只是神色不悅的道:「進來為何不報告?有何事稟報趕緊說了。」

    「報、報報……報將軍……大大大事不好了……」

    這個軍將舌頭打結,上下嘴皮抖動得厲害,說話都似說不清楚。

    「混帳!什麼大事不好?給本王說清楚,不然本王治你衝撞本王之罪!」

    這個軍將,倒不是韋蘇提婆的舊部軍將,是一個小帝國的軍將。如果是自己的舊部,平時都還稱自己為大王。稱自己為將軍的,肯定不是「自己人」。所以,對於這個壞了心情的軍將,他馬上就沒有好臉色。

    在這刻,他還沒有意識到什麼。

    「大、大大大王……不、不是我、我們帝國盟軍……是是是……是漢軍!」這個已經臉如死灰的軍將,強行壓制住自己抖過不停的嘴巴,勉強將事說了出來。他說完後,兩腳一軟,軟倒在地上。

    「嗯?你說什麼?不是我們帝國盟軍?什麼漢軍?」

    「報……」

    「大王,不好啦!漢軍!無數的漢軍!」

    不用那個倒霉的軍將回答韋蘇提婆了,外面又傳來了大聲的報告,並且,外面似乎已經有了騷亂。

    「什麼?哪裡來的漢軍!」韋蘇提婆臉色一變,心一下子就提了起來。

    他再顧不了其它,趕緊一掀開軍帳簾門,快步走了出去。

    「哪裡?」

    他一出到軍帳之外,就看到了許多軍將正神色慌亂的向他的軍將走來。

    「大王,不是我們的帝國盟軍,是漢軍!是漢軍的大軍來了!我們……我們現在怎麼辦?」

    韋蘇提婆臉色再一白,他似乎明白了,早前的報告應該是誤報,來的,並非是帝國盟軍,而是漢軍!

    該死的,怎麼可能?漢軍怎麼會來得這麼快?

    「慌什麼?隨本王去看看!」

    韋蘇提婆真心的有點不敢相信,不相信漢軍怎麼會有大軍在這裡。

    他隨手搶了一匹戰馬,飛身上馬,便跑到營外去。

    到了營外的韋蘇提婆,他總算是看清楚了,因為,原本應該是帝國盟軍開來的方向,來的卻是漢軍,已經來到離他們軍營只有四、五里的地方了。

    雖然還隔著這四、五里之遙。可是,漢軍的隆隆馬蹄聲,那種一望無盡的漢軍大軍列陣,那種兵凶戰危的壓抑感已經撲面而來。

    那絕對不只有七十萬的人馬,所以,從兵力的多少,就可以證明,來的,不是帝國盟軍,而是漢軍。

    那種似鋪滿了整個天地,入眼之處,全都是黑壓壓的漢軍人馬的場景,讓韋蘇提婆,甚至是所有他的軍將軍兵,全都氣息一窒。人人心跳加快,似要喘不過氣來的樣子。

    「不、不可能的!我們帝國盟軍計畫周詳,消息保密。我們帝國盟軍這一次的攻擊非常突然,打了漢軍一個措手不及,漢軍方面根本不可能提前知道!他們漢軍,縱有數百萬的大軍,可是,他們卻也分別佈防在數千里的印度河防線。我們攻擊得手,不過才過了不到兩天一夜的時間。漢軍怎麼可能突然冒出了這麼多軍馬在這裡?本王不相信!絕不相信!」

    韋蘇提婆似乎接受不了失敗的現實,他的精神已經處於一個崩潰的邊緣,大聲的喝叫著。

    「將軍……」

    這個時候,一個小帝國的領軍統將同樣是臉色慘白,對韋蘇提婆道:「將軍,現在已經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了。看漢軍的來向,是從我們帝國盟軍步軍的方向而來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那七十多萬的帝國盟軍已經完了?」

    「那不可能!我們帝國盟軍七十多萬,不可能在我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就被漢軍滅了,就算他們遭受到漢軍的攻襲,他們也還能在遭受到攻襲的時候,派人通知我們啊。這才多久的時間?就被滅了?本王不相信!」韋蘇提婆拚命的在找藉口,想說明自己的帝國盟軍還沒有完,不肯承認失敗。

    「可是……」這小帝國的統將欲言又止,不禁小聲的嘀咕道:「你們貴霜帝國的大軍,不是在短時間之內被漢軍所敗麼……」

    「你說什麼?」韋蘇提婆怒目望著這個統將。

    「哦,沒、沒說什麼。將軍,你說吧,現在我們怎麼辦?漢軍就要殺到我們的軍營了。」這個統將倒沒敢太過放肆。

    「嗯……對了,這些漢軍,肯定是躲在那一片山林裡。對,肯定是這樣……」韋蘇提婆在這個時候也沒法與這個帝**將較真,他也只能自己給自己找台階下。

    「將軍……」

    已經聚到了韋蘇提婆身邊的一眾帝國盟軍的軍將不禁有點無語。

    他們覺得,韋蘇提婆現在已經入了魔症了。這個時候再說這些有什麼用?現在,要面對的,可是漢軍的百萬以上的大軍,這還要就快殺到了。此際,眾將誰都不好明說,因為他們都認為,面對漢軍的大軍,他們現在根本就提不起還有半點跟漢軍戰鬥的念頭。

    他們現在,是想問韋蘇提婆,現在是戰還是逃。不,是降或是逃。現在怕也只有這兩個選擇了。

    這仗根本沒辦打啊。很明顯的事,實力根本就不處於一個天平之上,從漢軍一出現,就已經決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負。

    所以,韋蘇提婆現在再扯別的,根本就聽不進眾將的耳。

    只是,現在的韋蘇提婆,他還掌握著話語權,在場的,還是他的軍馬較多,所以,那些別的帝**將,一時也不敢輕易將降或逃的話說出口。

    就看韋蘇提婆的意思了。

    其實,這些小帝國的軍馬,他們本來就已經對韋蘇提婆有點不滿了。因為,提議讓他們渡河攻擊的就是韋蘇提婆。要知道,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每個帝國都有著百萬計的大軍。可是為何要讓他們這些小帝國傾盡全國的兵力加盟盟軍?並且,有戰鬥的時候,還得要他們先來?

    這一場對於那些小帝國而言,真的是覺得是一場很莫名其妙的戰爭。似乎根本與他們無關,但卻要他們萬里之遙的來到這異國他鄉爭戰。對他們有利還自可,一旦他們陷於不利局面,想讓他們還要拚死戰鬥,那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他們現在,希望韋蘇提婆可以明智一點,不要逼他們做他們所不欲的事。

    可惜,事與願違。

    韋蘇提婆讓他們失望了。

    此時的韋蘇提婆,已經不能再以正常的心態去測度他了。

    對於他來說,這一次再到故土征戰,已經是他最後的機會了。他很清楚,失敗了就只有滅亡。

    眼前的事實,其實已經表明了韋蘇提婆的失敗。可是他卻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

    只見他猛然的喝道:「諸位,我們的帝國盟軍大軍,肯定就在那一帶山林之後,馬上就要趕到了,或許,我們的七十萬大軍會遭受到一些漢軍的阻擊,但是,他們一定會殺過來的。我等再留在此處攻擊木爾坦城已經不合事宜了,不如,我們殺回去,只要衝破前方的漢軍大陣,殺透過去,就必定能與我們的帝國盟軍會合。到時候,我們合軍在一起,兵力並不會差於漢軍多少。何況,我們帝國盟軍,還有更多的後續大軍會渡河過來支援。」

    「將士們,是和漢軍決戰的時刻了。願意隨本王決一死戰的,都給本王率軍出營來,決一死戰!」

    韋蘇提婆高聲喊道。

    漢軍雖眾,但排開了軍陣,如果韋蘇提婆的騎軍,這裡的三十萬騎軍,能夠拚死衝擊,興許,還有一點機會可以衝破漢軍的軍陣,殺透過去。

    可是……

    呼……

    呼呼呼……

    風聲還是風聲……

    聚在韋蘇提婆四周的軍將,卻沒有一人吭聲。

    「嗯?爾等是什麼意思?」

    韋蘇提婆等了一會,發現居然沒有獲得和應,不由一怔,目光帶寒的扭頭四看。

    「屬下願隨大王出戰,殺透漢軍軍陣!」

    「末將願出戰,殺透漢軍軍陣,與我們帝國盟軍大軍會師!」

    「願追隨大王決一死戰!」

    ……

    在韋蘇提婆的目光掃視之下,他原來的貴霜這國舊部將領,終於反應過來,紛紛附應。

    這些貴霜帝國的舊部將領,對韋蘇提婆的確是忠心耽耽,這個時候,也就只有他們還願意追隨韋蘇提婆了。

    「哈哈!好!關鍵時刻,還是我們自己人靠得住啊!好樣的!待本王復國之後,定當重賞爾等,本王必不會虧待你們!」

    韋蘇提婆看到只有自己的舊部願意追隨自己,在感而發。大笑著對一眾舊部將領許下了重諾。

    「你們呢?」

    韋蘇提婆臉色一肅,神情似有點不懷好意的望著另外的那些小帝國的軍將。

    這下子,這些小帝國的軍將不禁有點噤若寒蟬,人人都有點不安。

    嗯,這三十來萬的帝國盟軍的騎軍,現在其實是分散在木爾坦城的四周,對木爾坦城形成包圍之勢。所以,不是所有的軍馬都在一起的。

    而偏偏,這裡卻是韋蘇提婆的軍馬的軍營,這裡的軍馬,幾乎都是韋蘇提婆的貴霜帝國舊將軍馬。

    這些小帝國的軍將此際有點擔心,如果他們不應從,恐怕馬上不會遭受到韋蘇提婆的毒手。

    一時間,他們你眼望我眼,難以答話。(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7
第九百九十四章 最後的悲歌

    一眾小帝國的統軍將領,此時還真的忐忑不安,又十分的為難。

    首先他們是打心底裡不想陪韋蘇提婆前去送死。這是開什麼玩笑?現在的這個形勢之下,只有瘋了才還有要向漢軍發起攻擊的念頭。

    可是,這四周幾乎都是韋蘇提婆的軍馬,他們都有點擔心,一旦自己等人不願意追隨韋蘇提婆去幹這樣跟送死沒有什麼分別的話的話,他們恐怕馬上就會遭受到韋蘇提婆的毒手。

    「嗯?」

    韋蘇提婆再重重的嗯了一聲,似是在作出最後的質問。

    「大王,漢軍來勢洶洶啊,人多勢眾,現在向漢軍發起攻擊,並非明智之舉啊。何況,我們現在雖然還有三十來萬的騎軍,可是,請大王看看,這個木爾坦城方圓數十里大,我們的軍馬,還都處於分散圍城之勢,我們根本就來不及集中軍馬向漢軍發起突破性的攻擊,一旦我軍不能直接衝破漢軍的軍陣,那麼就有可能被漢軍的大軍圍攻,到時……我軍恐怕……恐怕有全軍種覆滅之險啊。」

    「是啊,大王……依末將之見,不如……不如我們先避其鋒,憑著我們騎軍之速度,先行撤離,再尋機攻殺,此為上策也。」

    一眾小帝國的統軍將領,他們卻不得不回應,趁韋蘇提婆還沒有正式翻臉,趕緊勸道。

    「怎麼?你們都怕了?我們兵力分散又如何?別忘了,我們的軍馬,隨時都在備戰狀態,此際,漢軍出現,相信下面的軍馬都已經獲知了,現在,就只需要你們一個命令,所有的軍馬,自然會與我們一起向漢軍衝殺。到時候,以本王本部軍馬為箭頭部隊,爾等所有的軍馬都追隨在後面一起衝鋒,在衝鋒的過程當中,慢慢匯流,形成一股洪流,試問,漢軍的兵力再多又能如何?我們要做的,只是向著他們的一個點發起衝擊,擊穿他們的軍陣。這又有何難?」

    韋蘇提婆惱怒的斥道:「都特麼的別再廢話!這是命令,別逼本王,事關我們在此三十萬大軍的生死,事關我們在那片山林方向的七十萬帝國盟軍的生死。只要我們兩軍匯合,殺回渡河點,我們便有著更多的帝國盟軍的源源不斷的支援,到時候,進可攻退可守。大不了,我們還能退回印度河西岸去。這已經是我們唯一的生機,你們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大王,可……」

    「沒有可是!你們還想說什麼?想說先避其鋒?先撤退?本王問你們,你們要撤到哪裡去?逃到哪裡去?睜大你們的眼睛看看,這是哪裡?這是木爾坦城!這裡處於印度河及其支流傑納布河之間。你們還能逃得到哪裡去?誰敢保證,你們往北撤逃,那個方向沒有漢軍的大軍在等著你們?」韋蘇提婆大聲打斷了那些小帝國統軍將領的話,怒氣衝衝的喝道:「這是命令,誰敢違抗戰場命令,殺無赦!」

    「給你們的軍馬傳令吧,你們就與本王一起殺出一條血路好了。」

    韋蘇提婆寒眼一掃那些軍將,等於是直接宣佈將他們全都給控制了起來。

    在這個時刻,韋蘇提婆自然是不能放由他們各返本部了。真將他們放歸本部軍馬的話,他們肯定不會再聽從他的命令了。到時候,他們要逃要戰,也全由得他們。

    一眾小帝國的統軍將領不由臉色一慘,一個個都不敢再吭聲,等於是默認了韋蘇提婆的命令。

    一些韋蘇提婆的親兵挺著刀矛向那些小帝國的統軍將領走過去,要逼他們給各自的本部軍馬下達追隨韋蘇提婆向漢軍攻擊突圍的命令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把聲音懶洋洋的響起。

    「大王啊,老夫老了,身子骨不行了,就不隨大王你向漢軍發起攻擊了。不過,老夫會在此,為大王吶喊助威,願大王神威蓋世,所向無敵,一路突破漢軍的軍陣。」

    韋蘇提婆渾身一震,心頭一股無名火湧起。

    「畢克特!你這是什麼意思?」韋蘇提婆一聽,就聽出了是他以前的國丈畢克特的說話。

    他猛一扭頭,尋聲找到了畢克特,兩眼噴火似的盯著。

    又是這個叛徒!

    又在關鍵時候拆自己的台。

    他現在好恨,恨早前讓畢克特率軍率先向漢軍河防發起攻擊的時候,漢軍怎麼不滅了他?

    他就知道,這畢克特狼子野心,跟自己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原來,畢克特和漢軍演戲之後,發現帝國盟軍方面根本就沒有看出破綻,居然還真的以為自己這所謂的先鋒軍打敗了漢軍。連韋蘇提婆都沒有一點懷疑,所以,他又率軍與韋蘇提婆匯合,並且以自己的軍馬作為先鋒軍擊破了漢軍河防,軍馬受到極大的損傷,需要休整的藉口,特意率他的軍馬進入了韋蘇提婆的中軍大營,佔了半個大營來休整。

    也就是說,現在韋蘇提婆的這個軍營當中,除了他的那六、七萬人馬之外,還有三萬左右的軍馬是畢克特的人馬。

    現在,畢克特的軍馬,卻涇渭分明的與韋蘇提婆的軍馬分開了,而畢克特本人,卻已經在自己的軍馬的保護當中。

    畢克特無視韋蘇提婆眼中的怒火,聳聳肩不在意似的道:「我沒別的意思,只是真的不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罷了。現在向漢軍發起攻擊,正如方才的幾位將軍所言,與送死無疑,而本人現在活得好好的,為何要去送死?」

    「哈哈!你以為,漢軍會放過你?」韋蘇提婆強壓下怒火,大笑兩聲喝道:「叛徒!畢克特!你竟敢三翻四次背叛本王?信不信本王一聲令下,先滅了你?還有你們!你們所有人都無處可逃,漢軍不會放過你們的。如果你們現在不尊從本王,那麼帝國盟軍方面,也不會放過你們,包括你們的帝國,你們的所有親人!」

    韋蘇提婆有點聲色俱厲了。

    「嘿,還別說,漢軍還真的會放過老夫。」畢克特戲虐的望著韋蘇提婆,道:「韋蘇提婆,你也不用跟老夫說這些沒用的話。老夫還有三萬部族精銳大軍在此,憑你又能奈我何?漢軍馬上就要殺到了,你現在敢與老夫開戰嗎?」

    「你!老匹夫!」韋蘇提婆氣得手指畢克特,罵了一聲。

    「哼!老夫部族一直擁護你韋蘇提婆,為你韋蘇提婆東征西戰,立下汗馬功勞,助你平定整個貴霜帝國。老夫連最痛愛的女兒,都送給了你為妃。可是你又是如何對待我女兒的?現在罵我老匹夫?呵呵……好,很好。」畢克特冷哼一聲,後又不屑的道:「既然如此,那老夫也不會再跟你客氣了。實話告訴你,老夫早已經歸順了大漢帝國,老夫的部族大軍到安息帝國去,實在是大漢皇帝的安排,你們帝國盟軍所有的一切,老夫都早向大漢帝國作了報告。再告訴你,早前的渡河作戰,是老夫與漢軍裝作打一場騙過你們罷了。難道,你們真的就沒有發現一點可疑之處?連這看上去這麼激烈的戰鬥,戰場上居然連一具屍體都沒有,如此明顯的破綻,你們居然全都沒有發現?」

    「什麼?你……哇!」

    韋蘇提婆聽畢克特所言,不禁急怒攻心,哇的吐出了一口鮮血。

    沒有想到,居然會是如此,原來,自己的一切都在別人的算計當中。好恨啊,可恨自己居然還抱著復國美夢,原來,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無知可笑。

    這個時候,不僅韋蘇提婆急火攻心,連其餘的軍將亦都一陣騷動,一個個都無比驚心及驚懼。

    「嗯,爾等也不用太過驚慌,漢軍其實並沒有你們所想像的那麼可怕。其實,大漢帝國,是一個文明國度,禮義之邦。來攻打貴霜帝國,只是應一個被韋蘇提婆所迫害的前貴霜皇帝之子的邀請前來。而你們這些小帝國,似乎跟大漢帝國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如果你們不向漢軍動手,他們也不會攻擊你們的。在這裡,老夫可以向你們保證,只要你們投降,我可保你們安然無事。」

    畢克特這時再對那些小帝國的軍將道:「還有,在老夫的軍馬在此,他韋蘇提婆也奈何不了你們。」

    一眾在驚駭當中,六神無主的小帝國的統軍將領,聽到畢克特如此說,他們頓時像溺水時抓到了一根水草,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如此,他們也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

    當即便有人嗆的一聲抽出了兵器,一下子跳到了畢克特的軍陣前說道:「韋蘇提婆,畢克特大人說得對,我們這些小帝國,與大漢帝國根本就從來都沒有任何恩怨,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與他們死戰啊。所以,對不起了,我們只能向他們投降,以保我帝國子弟性命,不會再作無謂的犧牲。」

    「本將亦願率我國軍馬向大漢帝國投降,還請畢克特大人為我等美言幾句。」

    「我等亦願降。」

    ……

    牆倒眾人推,韋蘇提婆大勢已去,這個時候,誰還要跟著他拚命就是傻子。

    頃刻之間,幾乎所有小帝國的軍將,都站到了畢克特的軍馬面前。

    「你們……」

    韋蘇提婆胸膛急劇起伏,被氣得已經有點說不出話來。

    「韋蘇提婆,看在咱們同為貴霜帝國大月氏部族人的份上,老夫或者也可以向大漢帝國皇帝進言,請求饒你一命,就看你是否願意投降了。」畢克特再次對韋蘇提婆戲虐的道。

    「哈哈!老匹夫!本王堂堂貴霜帝國皇帝,豈會向滅我帝國之人投降?何況,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陳兵數百萬於印度河西岸,現在恐怕已經大軍全線出擊了。正好,現在漢軍居然集結了大軍在此,那麼印度河防線的別處數千里的河防就等於是空設。如此,兩大帝國的大軍必然能如入無人之境的殺進貴霜帝國來。到時候,漢軍必然大敗。而本王,現在就只需要突破漢軍的軍陣,與另外的七十萬帝國盟軍大軍匯合,返回渡河點據守,坐等漢軍大敗的消息。到時候,你畢克特,及爾等所有人,所有的小帝國,全都得滅!」

    韋蘇提婆豈會投降?他早前兵敗投到安息帝國去的際遇,他這一輩子真的不想再經歷了。所以,他寧願戰死沙場,也不再願意再作人下之人。

    他講這麼多,只是在堅定自己要向漢軍發起攻擊的決心。

    「哦?既然如此,那就請大王你保重吧。漢軍就要殺到,你可以請了。」畢克特自然也知道韋蘇提婆不可能服軟,當下作了一個恭送韋蘇提婆上路的手勢,道:「看在昔日情份上,老夫就不再拖大王你的後腿了。請大王放心,我軍絕對不會再在大王的軍馬背後捅刀。」

    「哼!」

    韋蘇提婆轉過頭去,強行的壓下令自己的軍馬先解決畢克特的衝動。

    嗆!

    韋蘇提婆抽出了自己佩戴的王者之劍。

    右手一舉,高高的舉了起來,然後兩眼環視左右,沉聲道:「各位忠誠於貴霜帝國,忠誠於本王的大月氏勇士們!我們最後的時刻到了,還願追隨本王殺出一條血路的,便隨本王衝鋒。為了我們貴霜帝國,為了我們大月氏,衝啊!」

    「為了貴霜帝國!」

    「為了大月氏!衝衝衝!」

    「殺啊!」

    ……

    韋蘇提婆率先飛馬衝了出去,後面的軍將,毫不猶豫的就跟了上去。跟著,從軍營當中,轟的一聲,衝出了數萬的騎軍,追隨在韋蘇提婆的戰馬之後,怒吼著衝刺。

    一抹豔紅的斜陽,投射在這一支軍馬的身上,顯得通紅通紅的。

    這是最後的一支以貴霜帝國名義向敵人發起衝鋒的軍馬。

    在這一刻,他們吶喊出他們最後的悲歌,踏上了死亡之路。

    單看他們,衝勢如潮。

    可是一抬頭,一對比在正前面傾壓過來的漢軍大軍,他們這數萬的騎軍,卻顯得微不足道。

    畢克特等人,在後面望著韋蘇提婆這支人馬,不禁也有點側目。

    誰的心裡都明白,他們這是在送死,卻在這一刻,讓他們感受到了一點悲壯。

    貴霜落幕,大月氏落幕!(~^~)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8
第九百九十五章 驚人的消息

    衝鋒中的韋蘇提婆等數萬貴霜帝國最後的軍馬,無論他們此刻有著多麼悲壯的情懷。?軍馬衝鋒的時候,如何的氣勢如虹,人浪如潮。

    但是,他們依然只有悲壯。

    在百萬漢軍大軍的軍陣之前,貴霜帝國的這最後的軍馬的洪流,相對來說,卻成了一道小溪流,不足以對一片大海形成衝擊。

    漢軍面對韋蘇提婆的貴霜軍馬,顯得相當的冷靜,先是弓箭覆蓋,長槍軍陣突進,後面的弓箭兵繼續射殺。然後各兵種衝殺,騎軍再衝。

    在血紅的殘陽之下,鮮血顯得更加的豔紅,觸目驚心。

    孫策親自斬下了韋蘇提婆的人頭,喻示著這一場完全不對等的戰鬥的終結。

    這數萬最後的貴霜帝國的軍馬,卻在這最後時刻展露出了一種不屈的精神。面對漢軍凌厲到他們根本沒法反擊,明知道是死,也齊齊向漢軍起了決死的衝鋒。

    他們大多都倒在了衝鋒的路上。直到最後,居然沒有一個貴霜士兵投降。

    大大數萬的貴霜軍馬,幾乎無一生還。

    或許,也是出於對於敢死敢拚的貴霜帝**士的一種尊重,對死者的尊重。望著倒在血泊中的遍野貴霜帝國士兵的屍。已經大獲全勝的漢軍並沒有歡呼勝利。

    又或者,對於漢軍而言,這樣的勝利有過太多,已經不值得將士們大驚小怪了。

    關羽提議,還是厚葬韋蘇提婆,讓韋蘇提婆這個曾經的貴霜帝國的皇帝,能夠有一種較為體面的方式終結此生。

    畢克特與一眾小帝國的軍將,此時也是難以形容此際的心情。

    他們,或在為韋蘇提婆等這數萬貴霜帝國的殘部上演這最後的悲歌而動容。

    可是,他們應該更是在為漢軍的強大而感到顫粟。

    他們,在韋蘇提婆這個貴霜帝國國王率軍衝鋒的時候。在他們的心裡,恐怕已經在腦海裡不停的幻想著韋蘇提婆的軍馬,是如何沖上去跟漢軍交戰,想像過這些貴霜帝國的軍馬,如何在決死的絕境之下,萬眾一心,如何的英勇,如何的勇猛,如何的一鼓作氣殺進漢軍陣中,又如何上演大殺四方的好戲。

    起碼,他們的心底裡,其實都有點期待。哪怕是畢克特這個早就已經歸順了大漢,多少都已經視自己為大漢帝國的人的傢伙,他的心裡,其實也有點期待。他也很希望可以看到,這支貴霜帝國的最後的軍馬,可以給漢軍製造一點麻煩。讓他看到,自己大月氏部族的勇士,在決死戰鬥的時候,也不是那麼的弱,也一樣可能在臨死前拉上一些漢軍墊背算是死得其所,犧牲得有所值。

    至少,這樣也可以證明,自己的大月氏部族,並不弱於漢軍多少。他們的大月氏部族,之所以現在被大漢帝國佔了自己的國度,迫得他也不得不歸順大漢帝國,成為大漢之臣。是因為漢軍的軍馬太多,兵力已經遠遠的出了他們帝國所能承受應對的極限。所以,他們才會敗得那麼快那麼慘。

    假如說,如果有著同等的兵力的情況之下,並且,將士上下一心,應該也一定能夠與漢軍打得不相上下。

    如果經過這一次韋蘇提婆率這最後的軍馬向漢軍起衝鋒,能夠給予漢軍一定的重創的話。那麼在畢克特的心裡,就會埋下一顆種子,認為自己大月氏並不遜於大漢,如果將來有機會,能讓他的部族展壯大,那麼,他就肯定會尋機擺脫大漢帝國的控制,讓貴霜帝國在他的手上復國。

    可是,現實是那麼的殘酷。

    沒有想到,大月氏部族的軍馬,抱著一顆必死的心態,抱著一種與漢軍同歸於改的心態起了攻擊。卻最終真的更像是拿雞蛋去硬石頭,雞飛蛋打。而石頭卻一點事兒都沒有。

    是的,畢克特等人看得很清楚。

    大大數萬的貴霜帝國殘軍,他們還沒有衝近到漢軍的陣前,他們就大片片的被射殺。待殺到漢軍的陣前時,這數萬的軍馬似乎都已經不成軍了,稀稀落落的,卻又被挺擊的漢軍的長槍兵刺殺在陣前。

    接下來,是畢克特也都沒有見過的那種漢軍的制式陌刀兵,這些重甲步兵,正面面對騎兵的衝鋒,居然能硬生生的抵住騎軍的衝勢。然後看著那一片的刀光,似是手起刀落,就能一排一排的將貴霜帝國的士兵砍成兩段。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漢軍陣中的弓箭兵,居然也不會停止放箭,他們的箭矢,全都越過正在短兵相接的那些人群,然後射落在那些在後面向前衝鋒的騎軍陣中,對這些貴霜帝國的騎兵,形成了極大的殺傷。

    可以說,在短短的戰鬥過程當中,貴霜帝國的軍馬,基本上就沒能有效的能整體的保持著一種騎軍的緊密衝鋒陣衝殺到漢軍的大軍陣面前。

    如此,稀稀落落的貴霜士兵,他們殺近到了漢軍的大軍陣前,那就真的等於是上前去送菜。

    讓畢克特等所有人都打心底裡感到寒冷。這哪裡是兩軍交戰?這分明是一面倒的屠殺啊。

    他們不管是畢克特也好,還是那些一般的小帝國的統軍將領也好。他們一生,大多數都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無數戰爭。因為沒有戰場上的戰功的積累,他們也不可能成為自己帝國的軍馬統將。

    可是,他們還真的從來都沒有見過原來戰爭可以這樣打的。

    這樣的戰爭,這樣的戰鬥,落在他們的眼內,就是讓他們感到驚恐絕望的一種戰爭藝術。

    這強大到都沒邊了。

    在這刻,畢克特心裡的那點小九九,還真的完全消散了。再也生不出不臣之心。

    他甚至有點後悔,後悔自己方才為何不率軍從後掩殺韋蘇提婆的人馬。因為他沒有下令掩殺,的確是抱有私心,的確是想讓韋蘇提婆去檢驗一下自己的大月氏部族的軍馬與漢軍的差距在哪裡。

    現在見到了,漢軍以一種藝術性的戰爭方式,以一種鐵血一般的殘酷,用血淋淋的場面,告訴他們,這就是與漢軍為敵的下場。

    那些沒有追隨韋蘇提婆向漢軍起攻擊的小帝國的一眾統將。他們此時在驚粟之餘,又有點慶幸。因為,如果他們也向漢軍起攻擊的話,那麼,他們現在就已經和那些貴霜帝國的軍馬一樣,已經倒在血泊當中,倒在屍堆當中,成了孤魂野鬼。

    當有如高山一般的數員漢軍大將威風凜凜和站在畢克特等人的面前時候。那種讓人感到窒息一般的壓迫感,讓他們打心底裡感到驚懼。

    這些大將,都是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如果是非戰時,他們的氣息內斂,那倒沒有什麼。可現在,剛剛經過了一場撕殺,那怕是一場很輕鬆的撕殺,但是,這種不經意間散出來的殺氣,還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直視的。

    畢竟,無論是孫策還是關羽、張飛,他們都是當世最強的級武將之一。任何一人,都可以威懾百萬大軍。

    何況,有些東西,或者還真的是天生的。他們個個都器宇軒昂,身高壯健。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他們已經是軍中戰神,不說後世,就是在這當世,他們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孫策等與畢克特見過面,自然是認得,都還沒有開口問他這些帝國盟軍的軍將是怎麼會事。他們就全都雙腿一軟,黑壓壓的跪滿了一大片軍營。

    當有點忐忑的畢克特,以一種面朝神阺的心態,戰戰兢兢的對一眾漢軍大將說明了情況之後。

    孫策、關羽、張飛等人都大喜。

    因為,這些主動向漢軍投降的帝國盟軍的軍將及軍馬,將來或者會有大用場。

    因為,本來大漢帝國與西方帝國就語言不通。將來,漢軍大軍西進,對於治理西方一眾帝國地區,會因為語言上的不便而出現許多的麻煩。

    現在好了,這裡應該還有十來萬的人馬。現在,可以先著重的培養這部份人。再利用這部份人,治理早前所俘的那四、五十萬的帝國盟軍士兵。

    如此,也就等於是漢軍一下子多了六、七十萬的人手可用。他們,以後都是最好的嚮導及翻譯。

    按現在的形勢來看,漢軍西進,收拾殘局的日子應該不遠了。相信將這數十萬人馬都培養起來的話,也就差不多了。

    早前所俘的那些帝國盟軍軍馬。幾員漢軍大將已經碰頭商議過了,暫時不送去做勞役。先將他們看押起來,稟報戲志才,讓戲志才派人來先強迫性的教會這些人說漢語。

    孫策、關羽等一眾漢軍大將,也並不擔心這十來萬帝國盟軍的降軍會對自己的漢軍形成威協。為了安這些帝國盟軍軍將之心,乾脆連他們的武器都沒有收繳。

    就先讓他們在這個韋蘇提婆的大軍營當中安紮下來,等待後續的命令。

    當然了,這些統軍的將領,以及他們軍中的一般的百人以上的隊將等等,都被召集了出來,一起帶進木爾坦城。另外,在這軍營的四周,也分別駐紮了一些漢軍,主要是為了監控著這些軍馬,不讓他們出什麼的亂子。

    進城之後,一眾漢軍大將設宴招待這些降將,完全沒有要拿他們問罪的跡象,這倒讓他們有點受寵若驚。

    之後,就好辦了,無論漢軍方面,有什麼的要求,他們都不敢有半點疑議。一時間,這些主動投降的帝國盟軍的軍將,興起了一股學習漢語的熱潮。

    嗯,也不到他們不學,因為,他們如果不認真學習,到時候檢查出他們沒學懂,那麼漢軍就不會再對他們那麼客氣了。

    當然,這些是後話。

    帝國盟軍方面,一眾高層的軍將,正在等著韋蘇提婆的好消息。

    事實上,他們已經很高興了。

    因為,他們的行動一開展,馬上就不停的收到了捷報。一切都進展順利。

    不管他們是否已經將韋蘇提婆及那百萬大軍看作是試探漢軍實力的棄子,但是,如果這支大軍能夠在攻擊漢軍的過程當中,能夠取得勝利,那麼就是一件值得他們高興的事。

    可是,這天,他們早上才收到大軍進展順利,已經全軍啟程,開赴木爾坦城,相信一天之內,就可以奪下木爾坦城,然後為帝國盟軍方面,打下一大片可讓帝國盟軍作為踏腳板向漢軍起進攻的一個安全前線基地。

    畢竟,木爾坦城處於印度河及其支流之間,兩條河流交匯的這一片三角洲地帶,有著河流的天然保護。奪取了這塊地盤,以後就更有利於他們帝國盟軍的進退攻守了。

    何況,木爾坦城離原貴霜帝國的帝都很近了。他們帝國盟軍隨時都可以從木爾坦城調集大軍向其起攻擊。只要擊破奪取了貴霜帝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那麼就肯定可以動搖到漢軍的全軍。

    但是,他們的美夢破滅得很快。到了傍晚時分。

    他們在那渡河點所留下來的鎮守河灘的人馬,倉惶的逃了回來。

    通過這些逃回來的軍馬口中獲知,漢軍居然突然出動了大軍對他們的軍馬進行了伏擊。現在,他們的七十萬帝國盟軍的軍馬,已經全軍覆沒。另外,已經先一步殺去木爾坦城的韋蘇提婆,生死不明。

    這些消息,還真的直接將帝國盟軍方面給震懾住了。

    他們真的有點不敢相信。

    他們雖然已經想像過,這些渡河作戰的帝國盟軍,可能會遭受到種種的困難,可能會不停的遭受到漢軍的攻擊。但是,他們怎麼說,也有百萬大軍。而據他們的推測,漢軍似乎不太可能有太多兵力集結在木爾坦地區。那麼,以他們的這百萬大軍,多少都可以和漢軍周旋一段時間啊。

    最起碼,這百萬大軍在木爾坦城一帶活動,牽制吸引漢軍,讓漢軍被動的進行兵馬調動。如果,多少都可以讓他們的探子通過漢軍從印渡河防線的軍馬調動的情況,推敲出漢軍在印度河防線各處的兵力佈置。

    但現在,漢軍似乎都沒有什麼的動靜,卻突然在木爾坦城冒出了那麼多的大軍。就似這些漢軍早就在那裡等著他們似的,讓他們的百萬大軍這才渡河不到兩天的時間,就已經全軍覆沒。

    這個消息,還真的太過驚人了。(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8
第九百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的羅馬帝國

    如果說,早前的韋蘇提婆不願意接受自己失敗的事實,那麼現在帝國盟軍方面,他們就真的不敢相信他們的百萬渡河大軍如此快覆滅的事實。??

    實在是太過驚人了。他們計畫了兩個來月時間的一些大行動,居然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傳回來他們那百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還有什麼要比這個消息更讓人震驚的?

    他們的百萬大軍,哪怕就是一百萬頭任人宰割的豬,這也不是在兩三天之內就可以割完吧?

    他們無論怎麼想像,也都難以想像得到漢軍是如何做得到的。

    不敢相信的一眾帝國盟軍的軍將,都跑到了印度河的渡河地區去觀察。他們現,河對岸現在的確已經完全被漢軍重新控制住了。

    在河對岸,已經再也看不到他們帝國盟軍方面的哪怕一個士兵。

    就這麼完了?浪花似乎都沒有濺起一朵來啊。

    在確實他們派過河去的百萬大軍的確是完了。他們於是在震驚之後,便是恐懼。

    這個時候,他們大多都有點慶幸,慶幸他們並沒有真的全線出擊,要不然,怕都不知道自己的帝國盟軍會損失多少的軍馬啊。

    這些漢軍還真的太過邪乎了。

    他們急忙飛馬稟報安息帝國帝都泰西封,向他們的皇帝報告。

    獲知了前線噩報的沃洛吉斯五世,他直接驚呆在皇座上,久久沒能回過神來。

    他們計畫良久,自認計畫周詳的進攻計畫,竟然敗得如此之快,直接胎死腹中。

    盡然,這次的軍事行動,對於安息帝國而言,只是損失了近五十萬的大軍,這點損失,對於安息帝國現在的總兵力而言,的確是還能夠完全承受的。

    可是,這就算是能夠承受,但心裡也不好受啊。

    想想,在近數個月來,安息帝國先是受到了那些該死凶殘的匈奴人的侵犯攻襲。已經讓他損失了十數二十萬的人馬,如今再加上這完完整整一次過損失的五十萬人馬,這就是七十萬人馬了。近百萬人馬啊。

    早前就算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要將那五十萬人馬當作棄子來使用的。可是,這棄子卻還沒有完成他們的使命啊。

    早知道,將這百萬大軍調回安息帝國內部對那些流竄作惡各地的北匈奴人進行圍剿,恐怕都有可能起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不過,這世上沒有早知。

    事實上,這個事兒,也已經不是他這個安息帝國的皇帝一人說了算。這次的軍事行動,派出百萬大軍向漢軍起進攻,羅馬帝國方面能同意,但假如說,要調動那百萬大軍為安息帝國肅清境內的流竄匈奴人,羅馬帝國肯定不會同意。

    這個,也是安息帝國皇帝無可奈何的事。

    現在,更讓沃洛吉斯五世有如吞了一隻蒼蠅一般難受的是。這百萬大軍損失就損失了,他卻也不能公然的對羅馬帝國方面多說什麼。因為,這樣的結果,早前大家都已經預料到了。

    議事殿堂上。

    羅馬帝國的族弟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他現在的臉色也不太好看。因為這次他的羅馬帝國也直接損失了二、三十萬的人馬。

    並且,這次的軍事行動,是他羅馬帝國方面極力推行的。

    現在敗了,他也不知道要如何收拾敗局,更不知道要如何向羅馬帝國方面交待。

    特別是現在,帝國盟軍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他也不可能再進言,堅持要再向漢軍起進攻了。

    可以說,這次的慘敗,直接打消了他要求主動向漢軍起進攻的念頭。這樣的漢軍,他想想都覺得有點害怕,這是一支怎麼樣的軍隊,才可以消滅百萬大軍如吃飯喝水一般的容易?

    可是,不再向漢軍起進攻,那麼他們羅馬帝國方面就得要面臨著一個讓他們進退兩難的局面。

    那就是繼續留下大軍在安息帝國為安息帝國鎮守巴基斯坦防線呢?還是準備撤軍呢?

    留在安息帝國鎮守巴基斯坦防線,這絕非長久之計。這可是一件在不停的並且快的消耗著國力的事,長久下去,自己的帝國就會不堪負重,會直接導至國力消退,不利於羅馬帝國的長久展。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留在安息帝國這麼久了,對於安息帝國現在的現狀他也很瞭解。他現在已經有點為自己的羅馬帝國擔憂。

    因為,如果當真的要羅馬帝國如安息帝國這樣,傾盡全力來提防漢軍的進攻的話,那麼他也可以想像得到,今時今日的安息帝國,極有可能就是明天的羅馬帝國。

    當安息帝國已經不能再承擔起供養他們安息帝國自己的兩、三百萬的大軍之時,也就更不可能再為羅馬帝國的大軍提供糧草上的補給。到時候,如果還想維持現在對漢軍相持的局面,那麼羅馬帝國方面,也就得開始不停的向安息帝國輸送糧食。到時候,可能不僅只是補給給自己的羅馬帝國的大軍使用,恐怕也得要支援一下安息帝國方面的軍馬用度。否則,安息帝國方面的大軍,因為糧食缺乏的問題而導致崩潰的話,他們羅馬帝國的軍馬,也必然不會好過。

    到進候,整個巴基斯坦防線就形同虛設,已經沒有再鎮守下去的意義。

    此時,最為明智之舉,就是馬上從安息帝國撤軍,放棄巴基斯坦防線。

    可是,談放棄巴基斯坦防線又談何容易?

    現在見識到了漢軍的犀利,他們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的確是等於是栓在一根繩子上的昨蜢,唇寒齒寒。

    巴基斯坦防線一旦崩潰,那麼誰都不敢說漢軍的大軍會否馬上向安息帝國進軍。而沒有了他們羅馬帝國大軍的支援,安息帝國恐怕也根本就抵擋不了漢軍的進攻。估計,整個安息帝國很快就會如貴霜帝國這般,會很快就被漢軍所滅,被漢軍佔據安息帝國全境。

    到時候,漢軍的兵鋒,就直指羅馬帝國。

    當然,羅馬帝國領土廣闊,漢軍的兵鋒不會直接威肋到他們的羅馬帝都。但是,一旦讓漢軍奪取了安息帝國,那麼羅馬帝國的東北部領土,估計也會很快就落入大漢帝國之手。到時候,整個羅馬帝國就會被大漢帝國步步蠶食,直到兵臨羅馬帝都。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並不認為,到時候只有自己羅馬帝國一個帝國能夠與強大的大漢帝國為敵。到時候羅馬帝國必國破家亡無疑。

    另外,還有一點。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自己的羅馬帝國在這個時候就不顧安息帝國及一眾小帝國的盟友而撤軍並不太妥。因為,他現在真的有點擔心,萬一當初安息帝國跟自己羅馬帝國談判時的一時意氣之言會成為現實。那是安息帝國說過,萬一他們安息帝國面臨漢軍的強大攻勢,他們難以抵敵的話,或會向大漢帝國投降。

    如果安息帝國當真的向大漢帝國投降,那麼他羅馬帝國恐怕也陷於一個更加不利的局面。

    所以說,現在羅馬帝國方面,進退兩難。眼下,也都不知道要如何應付接下來的局面了。

    不過,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現在自然不會和羅馬帝國皇帝沃洛吉斯五世表露內心的想法,只是臉色有點難看而已。

    「大王,此次之失利,並非我們計畫的問題。而是我們都沒有預料到漢軍會如此之強悍。所以,不必介懷。何況,我們這次的進攻,也並非不是毫無收穫的。起碼已經試探出,漢軍果然是不可力敵。」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打破沉默,打了一個藉口安慰沃洛吉斯五世。

    「不必介懷?這可是百萬大軍啊。此消彼漲,萬一漢軍攻殺過來,我們又少了許多的防衛力量啊。」

    沃洛吉斯五世有點心痛的道。

    「大王,還別說,這次的行動,我們還試探出了另一個狀況。」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想了想,道:「你們有沒有覺得有點奇怪?」

    「奇怪?你是指?」

    「大王,你們看,大漢帝國佔據了貴霜帝國多久了?」

    「這個,快兩年了吧?」

    「就是啊,快兩年了。可是,你們現沒?漢軍似乎並沒有大舉向你們安息帝國起進攻的跡象啊。儘管,偶爾也會有一些漢軍會渡過印度河來襲擾我們,但是,卻從來都沒有大舉進犯。從這些情況來看,你們有沒有意識到一點什麼?」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開動腦子想著這個情況,一邊對羅馬帝國議殿當中的皇帝及安息眾臣道。

    「咦?這個,我等還真的沒有深究過啊。」沃洛吉斯五世一想,似乎事實的確是如此。

    「我想,這當中,無非就是有兩三個情況。」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若有所思的說道:「第一,就是我們都想看到的結果,就是大漢帝國,根本就沒有向安息帝國進犯的打算。」

    「不可能!大漢帝國虎狼之師,來者不善,他們豈會止步於貴霜帝國?如果他們僅只是打算打到貴霜帝國就罷手。那麼他們又何必要佈置了那麼多的軍馬在印度河防線?」沃洛吉斯五世認為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所說的這個簡直就是廢話,將心比心,如果自己擁有如大漢帝國那樣的實力,又豈會不向安息帝國進攻?又或者,換了他們羅馬帝國皇帝,也同樣的。

    「呵呵,這個可能,我也覺得不太可能。如果硬要找一個說得過去的說法。那就是大漢帝國方面沒有太大的雄心,他們的志向就僅止於貴霜帝國。或者說,大漢帝國佔據著著那麼大的地域幹什麼?有什麼的意義?當然,這些說法,連我自己都難以說服。」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笑得很勉強的道。

    「第二個可能性。」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跟著說道:「就當沒有第一個可能。大漢帝國,他們有著稱雄世界的雄心。那麼,他們早晚都會向安息帝國起進攻。可是,卻為何現在遲遲都還沒有向安息帝國動大規模的戰爭呢?在這一兩年來,他們居然放任我們西方帝國結盟,並且任由我們從容的佈置了巴基斯坦防線。這當中,是什麼的原因,讓大漢帝國不急著動手呢?」

    「這個……估計肯定有他們的原因吧。」沃洛吉斯五世遲疑的道。

    「原因可能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暫時還沒有準備好。還沒有準備好向我們起進攻。」

    「哦?看起來,似乎也就只有這個解釋了。」沃洛吉斯五世聞言,不由坐正了身子。

    「看來,是我們錯了,我們不應該在起這一次向漢軍的主動進攻的。」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給自己找台階下的道:「不過,不進行一次進攻,我們也現不了大漢帝國方面的這個問題啊。現在,我也敢肯定,大漢帝國還沒有準備好,要不然,他們肯定會趁這次大勝我們百萬大軍之機,一鼓作氣向我們起進攻了。可是,他們現在,似乎也根本沒有向我們起進攻的意思。那麼豈不是說……」

    說到這裡,沃洛吉斯五世也有點明白了。

    他接話道:「路易斯大公你所說的意思是,其實,暫時,我們不會擔心大漢帝國?」

    「怕是如此了。他們都沒有起進攻,我們擔心什麼?」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攤攤手道。

    「那你的意思是……」沃洛吉斯五世問。

    「我想,不如,還是先安內吧。調軍肅清安息帝國境內的匈奴人,讓安息帝國境內平靖。畢竟,國內的生產不能停啊,這一停,大王又從哪裡獲得錢糧來維持那麼多大軍的用度?」

    沃洛吉斯五世明白了,這個繞來繞去,還是回到了這個問題上來。早就說了,當初就應該大力支持自己先滅了匈奴人再說。

    卻是羅馬帝國方面,一力堅持要向漢軍主動起進攻。現在失利了,這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來。

    只不過,沃洛吉斯五世似乎也沒有什麼的選擇了。

    向漢軍起進攻失敗,他們一下子損失了百萬大軍,已經不可能再向漢軍起進攻了。那麼,如果不想就此讓帝國崩潰,那麼注得要盡快解決國內的問題。(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8
第九百九十七章 圍剿作亂匈奴殘部

    羅馬帝國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派出自己的王弟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坐鎮安息帝國,全權處理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之間的事宜也並非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的確比較擅長智謀,自小便有急智。

    對整個局勢的把握比較準確。

    事實上,這一次對漢軍主動發起進攻。嚴格來說,從他的計略上來,的確是沒錯的。主動進攻,的確更符合羅馬帝國的利益。只不過,大漢帝國方面技高一籌,雙方軍馬的戰力也沒法比,在執行的力度上,他們遠不如大漢帝國,所以才會有此敗。

    所以,在如今,羅馬帝國在進退兩難的局面之下。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也只能儘量的按照有利於羅馬帝國利益的方向去考慮。

    他在羅馬帝國的軍馬,在為安息帝國繼續鎮守巴基斯坦防線不是,貿然的撤軍也不太現實的情況之下。他馬上就想到了一個比較折衷的辦法。

    那就是拖,可以拖得多久就是多久。儘可能的利用安息帝國,拖住大漢帝國。只有如此,他們羅馬帝國才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作自己的打算。

    而目前,他看透了大漢帝國似乎暫時無意馬上對安息帝國發起進攻。那麼,按他的想法,就是先穩定住安息帝國的局面。嘗試著讓安息帝國可以自救,儘可能的維持住現在的局面,不讓安息帝國過快的崩潰。

    如此,另一方面,他會馬上派人向羅馬帝國皇帝報告。將自己的一些分析及見解向羅馬皇帝說清楚。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羅馬帝國方面,暫時不需要太過擔心巴基斯坦防上的事。讓羅馬帝國方面知道,只要安息帝國還在,羅馬帝國就不會受到漢軍的直接威脅。但是,以現在的情勢來看,大漢帝國早晚都會對羅馬帝國形成巨大的直接威脅。所以,他們現在,不能只指望於在安息帝國可以抵敵得住大漢帝國。讓羅馬帝國皇帝,現在就要開始做好將來要面對漢軍的威脅的準備。

    為了加強羅馬帝國方面的國防,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會指出,讓羅馬帝國方面,找一些藉口,停止再向安息帝國派駐軍馬。並且,必要的時候,要從安息帝國慢慢的將羅馬帝國的軍馬分批陸續的撤回去。

    在指望不上安息帝國之後,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這個時候就得要為自己的羅馬帝國保存實力。以期將來直接面對大漢帝國的時候,還有一定的實力與之叫板。

    他又提出,既然可以在安息帝國構建出這一道數千里長的巴基斯坦防線,那麼為什麼在羅馬帝國就不能再構建一道更堅固的羅馬帝國防線呢?針對大漢帝國萬一攻奪了安息帝國之後,將會從哪裡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的可能性,馬上著手構建防線。

    只有這樣,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將來,才不懼大漢帝國向安息帝國發起進攻的時候,巴基斯坦防線不保之後,羅馬帝國還能有著另外的一道防線來阻擋大漢帝國的進攻。

    這些事,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都會一一的交待清楚,向羅馬帝國方面作詳細的報告的。

    另外,他還會特別的點出,漢軍戰力之強,再據他所瞭解到的一些東西,向羅馬帝國報告漢軍的強是強在哪裡。

    畢竟,要說清楚這個問題,羅馬帝國方面才會明白以及相信,現在他們的羅馬帝國的軍馬留在安息帝國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以現在的狀況,帝國盟軍已經不可能會再向漢軍主動發起進攻。

    更讓自己方面覺得難為的是,直到現在,帝國盟軍方面對漢軍的防線上的兵力佈置等全都一無所知。這樣的仗,根本就打不下去了。所以,不能在巴基斯坦防線解決了來自大漢帝國的威脅,那麼就得要另外另做打算了。

    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羅馬帝國肯定得要有自己的打算。絕對不能再依靠和安息帝國的結盟就能夠瓦解得了來自大漢帝國的威脅。

    所以,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在他們現在難以摸清大漢帝國的漢軍情況之下,最好的,就是將安息帝國作為一個主戰場。不管漢軍什麼時候打過來。只要保存自己的實力,再作壁上觀,通過觀察,才能夠真正的掌握到漢軍的情況。

    也就是說,讓安息帝國為羅馬帝國去摸清漢軍的情況。他們才能更加詳細的掌握到大漢帝國的軍馬情況。

    儘管,現在在整體的兵力上,他們帝國盟軍方面,或者加起來似乎都還不及大漢帝國的軍馬多。可是,在安息帝國,在羅馬帝國,這畢竟都是自己的地盤,有著更多的發展活動空間。必要的時候,未必不能再集結起更多的軍馬與漢軍作戰。

    所以,現在的關鍵,就是要弄清楚漢軍他們到底是強在哪裡。漢軍的作戰方式以及戰術等等。只有弄清楚了,羅馬帝國方面,才可以有針對性的向漢軍發起攻擊。

    要不然,像現在這麼,對漢軍的情況一無所知。貿然的派出了百萬大軍,卻連浪花都沒有濺起一朵就沒有了。這樣的情況,讓帝國盟軍方面引申認為,如果現在帝國盟軍方面再派出更多的人馬去攻擊漢軍,恐怕這個結果又會是一樣的。在損失了百萬大軍之後,帝國盟軍方面已經再也損失不起了。

    如果再折損太多的軍馬,到時候就算想要與漢軍保持現在的這樣僵持的局面都難。到時候,哪怕人家漢軍都不打算那麼快向他們發起進攻的。可他們都已經無力再守住他們好不容易構建起來的巴基斯坦防線,漢軍也不可能不趁他們兵力薄弱的時候向他們發起進攻啊。

    因此,為今之計,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趁漢軍還沒有開始向安息帝國發起進攻之前。先為羅馬帝國想好後路。

    而又不管羅馬帝國方面會有什麼的準備及打算,但都必須需要安息帝國方面儘可能的拖得漢軍久一些。如此,眼下,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認為,首先要讓安息帝國的內部局勢稍為安寧一些。

    到了現在的這個地步,羅馬帝國方面,的確得要表現得主動一些,儘可能的幫助安息帝國方面圍剿肅清匈奴人,讓安息帝國可以恢復正常的秩序,恢復生產。如果漢軍暫時不會進攻,那麼就表示,安息帝國暫時不會有來自外界的壓力。如此,是否能夠盡快平定安息帝國的內亂,恢復正常秩序,這將是並乎到安息帝國可以拖住得多久漢軍的問題,關乎到是否可以為羅馬帝國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的問題。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此時,已經完全將一些事情在心裡想清楚。

    所以,此時他也不得不提議安息帝國皇帝沃洛吉斯五世,表示願意協助他盡快平靖安息帝國內部的混亂。

    對於沃洛吉斯五世而言,這個時候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能夠有這個提議,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雖然,這樣會讓他覺得這個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有點可惡,讓他可惱。因為這個本來就是他原本想要的,是他非要向漢軍主動發起進攻。讓帝國盟軍白白遭受到了如此慘重的損失。

    可畢竟,安息帝國是他的安息帝國。沃洛吉斯五世自然也不想自己的帝國就此陷於一種崩潰的局面。

    如此,雙方又達成了統一意見。在確保巴基斯坦防線不失的情況之下,帝國盟軍悄悄調回一部份軍馬,開始對安息帝國內部流竄作惡的匈奴人進行圍剿。

    由於匈奴人基本都是騎軍的關係,所以,他們會先調回騎軍。

    至於整體的圍剿計畫。也由他們共同協定。

    總的來說,就是一種撒網拉網式的圍剿計畫。

    因為帝國盟軍的大軍,大多都在北方的巴基斯坦防線一帶。而那一帶地區,包括了後世阿富汗地區,伊朗北部山地地區,極少有匈奴人流竄進去活動。

    所以,他們會先將騎兵調回泰西封附近一帶,然後向東、南、西方向圍剿肅清。

    主要是通過地方的政權機構,地方的部族等等,獲知哪裡有匈奴人作惡活動。然後騎軍先出發去尋寇攻擊,能滅則滅之,不能滅也趕走他們。隨後,派出一定的步軍,對那些已經圍剿肅整過的地區進行駐守,提防再有匈奴流寇竄進來作惡。

    通過這樣的一個方法,將那些原本有匈奴人活動的地區肅清出來,再連接在一起。讓這一片地區的生產獲得恢復。慢慢的不停的壓縮匈奴人的活動空間。如此,只需要一段時間,就有可能真的將流竄在安息帝國腹部各地作惡的匈奴人給滅了。

    此際的匈奴人,他們還只有這十來萬的人馬,並且,已經分散在各地,各自掠奪為生。

    如果當真的說到要跟安息帝國的軍馬一戰的話,那是不太可能的。事實上,如果不是他們持著馬快,來去如風,居無定所,那麼就算安息帝國方面不再調動大軍圍剿,那些地方官府的帝國官兵或者是一般的部族人馬,都有可能滅了那些匈奴人。

    因為,現在的匈奴人真的分得很零散了。在時候,可能是一百幾十人一起出沒,甚至是十來人都敢出來掠奪。鮮有再看到有成千上萬匈奴人在一起活動的場面了。

    但也正因為匈奴人的分散,才對安息帝國造成了更大的動亂。

    因為以匈奴人的凶殘,以及他們那種高超的騎射箭術。他們往往就只有十來人,都敢得向一些有著數百人的安息帝國的部落發起攻襲。並且,往往還讓他們得手。

    好比,一個數百人的安息帝國的部族。他們有自己的部族山寨。在遭受到一些窮凶極惡的匈奴人的攻襲時。他們卻不敢出動部族的人馬去攻擊。

    因為如果他們一出動,匈奴人就會利用他們的騎射之術,打得他們痛苦不堪。你一出動,他們就用箭來與你們對射,哪怕人馬比他們多,可他們的殺傷力更厲害。沖上去衝殺,他們卻撥馬就走,並且,能夠一邊走,一邊對他們不停的回身放箭,不停的殺傷他們的部族士兵。如此,反而讓部族損失慘重。

    好了,想依靠部族的山寨守住,不讓匈奴人前來作惡。但是,這些匈奴人卻很有耐心,他們專門在山寨外守著放冷箭。不時的射殺他們的部族人。

    這個時候,除非他們提早通知別的部族前來救援,要不然,他們就會一直跟你耗下去。

    有好些個有著數百人的安息帝國的部族,就是這樣被那些匈奴人弄得整個部族都已經沒有了一個青壯士兵再跟他們相抗了。最後,被他們屠了整個部族人。當然,在屠之前,那些女人,自然得要先承受那些匈奴人的侮辱。

    反正,現在安息帝國內部,到處都瘋傳著匈奴人的惡事。影響極大,弄得整個安息帝國人心惶惶。

    不過,安息帝國暫時還不至於崩潰。因為早前的佈置,保住了一些大城鎮及大部落。以匈奴人現在的實力,倒也不敢輕易的招惹那些大城及大部落。

    其實匈奴人也不傻。他們現在,只是靠劫掠那些小村落小部族,就已經讓他們過得很舒服了。他們現在,唯一的目的就是求生存,所以,能夠很好的活著,他們又哪裡會去招惹那些有著太多軍馬的大城及大部族?

    其實,如果安息帝國方面,沒有出動大軍對他們進行圍剿。那麼,阿甲王等一眾匈奴殘部,他們真的很享受現在的生活。甚至乎,他們覺得現在在安息帝國的生活,要比他們在大草原上的生活要爽快得多了。

    因何?因為在大草原上,他們想要劫掠都得要去到較遠的地方。有時候,在那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上,可能十天半月見不到一個人影都不奇怪。這叫他們去劫掠什麼?

    而在安息帝國卻不同了,如果他們願意,每天都可以劫掠一個村落。每天都可以睡不同的女人,每天都可以獲得大量的金銀珠寶。

    這種日子,還真的是金不換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8
第九百九十八章 阿甲王荒誕的想法

    現在流竄在安息帝國各處的匈奴殘部,幾乎人人都養得肥膘體壯,日子過得舒心無比。

    沒有辦法,安息帝國腹地,就等於是大漢帝國的中原地區,這已經不是用一句人口眾多就能說明這些地區的繁榮情況了。

    無論是經濟或是文化,都是相當的發達的。

    在這些地區,匈奴人這些無法無天的強盜,不受世界任何道德法律所控制的強盜,自然是生活得如魚得水了。尤其是在安息帝國王廷方面,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消滅他們的時候。可以說,這些匈奴人當真的有如進入了天堂。

    有取之不盡的財富,有睡不完的女人。

    至於他們將安息帝國弄得如何雞飛狗跳,弄得如何人心惶惶,這些卻不是他們所考慮的東西。

    不過,唯一讓他們不爽的是,他們不得不時刻都保持著警惕,有如流浪狗一般,居無定所。如非他們自小到大都已經習慣了在馬背上的生活,那麼他們此際哪怕有著他們用之不盡的物資,恐怕也得人人都累垮下來,人馬消瘦。

    事實上,也只有如匈奴人這樣奇怪奇芭的民族,才能像現在這般,以區區十來萬的遊兵散勇就能搗得整個安息帝國風雨飄搖。

    最近可能太順了一些,這些匈奴人只要不去招惹那些大城及大部族,整個安息帝國似乎就已經是他們自由活動的搖籃,任他們縱橫。

    他們慢慢的,又多了不少心思。

    畢竟,他們並非是真的要流浪一輩子,他們總得要有一個可供他們休養生息的地方。

    他們的匈奴部族,為何曾經能夠顯赫一時?那就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可以讓他們安全發展的大草原。在大草原上,他們幾乎沒有敵人。他們才能夠發展,能夠繁殖後人,壯大自己的部族。

    可現在,他們雖然不缺少生活上的物資了,但是,卻很難在一個地方逗留太久。如果在一個地方留待太久,萬一被安息帝國的大軍盯上,他們就麻煩了。

    他們現在,雖然還能在安息帝國境內任意縱橫,可是他們又能縱橫到何時?他們在劫掠的過程當中,或多或少總會出現一些意外,有人傷殘,如果沒有一個可供他們休養的地方,那麼傷殘對於他們來說,就等於是死路一條。何況歲月無情,儘管現在說這些為時過草,他們這些流竄作惡的匈奴人還青壯力健,但再過十年八年呢?

    他們現在,沒有老人沒有小孩,沒有女人,搶來的那些女人,他們現在大多都是玩了就殺了,不能留下來。長久下去,他們的匈奴部族就是只有滅亡的路啊。

    現在,他們還青壯,還能想辦法謀求讓匈奴部族延續下去的辦法,但將來恐怕就無能為力了。

    還有就是他們現在跟他們的大王阿邪王的大部族根本就沒法聯繫,不知道大王方面的情況。

    所以,現在這些匈奴人雖然還過得很是舒爽,但是,一些事情,他們卻不能不考慮。

    阿甲王這個時候,他身邊還留著約有三千人馬。數天之前,攻襲了一個離泰西封約有數百里地區的一個沙漠綠洲。

    這個綠州,在廣闊的沙漠當中並不起眼,他們也是偶爾才發現的。一個圍繞著一隻小湖的方圓只有十來裡的一塊小綠洲。

    他此際,正在和幾個匈奴部族當中碩果僅存的巫師在軍帳當中議事,就他們將來的何去何從而商討著。

    「大王,我們現在雖然已經有了足夠的生存物資,可是,我們這樣下去似乎並非是長久之計啊。我想,我們是否應該要另尋出路?」

    匈奴人生性凶殘,以劫掠為樂。但有一點,他們與一般人無疑的,那就是他們也得要繁殖。

    他們的劫掠也是為了讓自己的部族可以生存可以發展。像現在這般,他們不停的遊走,不停的劫掠,終歸不是辦法。同樣的一件事,做多了,又沒能發展自己的部族,那麼似乎也沒有什麼的意義了啊。

    他們現在,也不是一般的強盜。如果是一般的強盜,他們或者會在劫掠得大量的財富之後,就會銷聲匿跡,逃到一個誰也都不認識他們的人開始過起富家翁生活。

    可他們匈奴人卻不能這樣啊。因為現在這世界之大,卻已經沒有了他們容身之所。何況,現在也不是後世時代。他們的膚色及容貌特徵就決定了他們難以混居在那些以種族集居為主的人類世界當中生活。

    何況,那樣的生活也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

    「本王倒是想佔據一個地方讓我們的匈奴部族發展啊。只是……安息帝國實在是太強大了,我們現在也就只有這一點部族軍馬,一旦本王把我們到各地的部族人召集起來,那就顯得目標過大,那樣,恐怕安息帝國方面正求之不得啊。到時候,他們一旦調來大軍對我們進行圍攻,恐怕我們……」

    阿甲王現在的確非常頭痛,如果不能儘早有獲得一個穩定固定的地盤,那麼他的部族怕也早晚會走向滅亡,最終消亡於這茫茫世間。

    「可惜,我們部族勇士又不適合於佔山為王,我們這段時間,幾乎走遍了大半個安息帝國,似是有一些地方比較適合我們藏身進去的。只要我們藏到其中,安息帝國的軍馬要攻擊我們也不太容易了。就是我們的部族勇士,都適合於在馬背上生活戰鬥,不宜上山去啊。」有一個巫師說道。

    「上山不是良策,儘管我們已經劫掠到大量的物資,這些物資也被我們分別藏在一些地方了。只要收集起來,就足夠我們生活發展一段時間。可是,不是忘了,我們能進山,安息帝國的軍馬又豈會不能進山?在山地當中,我們的軍馬,戰鬥力難以發揮出來,到時怕遠遠不是安息帝**馬的對手。」阿甲王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但是最終他還是不會佔山為王,那樣太過冒險了,一旦被安息帝國的大軍咬上,他們就無處可逃,還是保持著一個靈活的狀態為妙。

    「可是大王……」

    「好了,本王卻有一個想法,也不知道可不可行。」阿甲王這段時間,的確在為自己的匈奴部族絞盡了腦汁,心底裡卻有了一個看似很荒誕的念頭。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似乎倒可以試一試。

    一眾巫師及匈奴頭目都聽阿甲王說有想法,無不來了興趣,一個個望著阿甲王。

    「呵呵,別這樣看著本王。本王只是偶爾生出來的一個念頭罷了。」阿甲王有些許不好意思的笑笑道:「嗯,其實是這樣的,本王想,我們是否可以派人去跟安息帝國皇帝談判?」

    「什麼?我們派人去跟安息帝國的皇帝談判?這……」

    一眾巫師及軍將都有點目瞪口呆,腦子有點轉不過彎來。

    要知道,他們現在跟安息帝國已經不死不休了啊。他們自從進入了安息帝國的境內之後,都不知道殺了多少安息帝國人,都不知道劫掠了多少安息帝國的部族。他們與安息帝國方面,互相從一開始就鬥到了現在,現在說,要跟安息帝國方面談判?

    這個,還能談什麼?

    「你們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是吧?」阿甲王見眾人呆望著自己的樣子,不由覺得好笑。但還是繼續給他們說清楚道:「其實,本王覺得,這樣也不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安息帝國的這段時間,也根本都瞭解了一些情況。這些,想必各位都清楚的。」

    「那就是,原來,我們匈奴部族,跟安息帝國方面,甚至是整個西方一眾帝國方面,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漢人有句話說得好,叫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阿甲王說著,拍拍自己的胸口道:「而我們與安息帝國方面,說到底,其中只是一些誤會罷了。」

    「啊?誤會?」一眾匈奴巫師及軍將都不禁頭上一黑,有點無語。這個,自己的匈奴人對安息帝國造成了這麼多的傷害,這都是誤會?

    「自然是誤會了。要知道,我們匈奴部族,其實也並不是什麼人都會劫掠的。我們以前生活在大草原上,一些歸順依附我們匈奴部族的部族,我們有隨便的劫掠他們嗎?所以,我們進入安息帝國,那時候並不知道情況啊。為了我們部族的生存,才不得不向安息帝國的部族人動手。如果我們早知道跟安息帝國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大敵,你們說,我們當初是跟安息帝國方面尋求結盟共抗漢軍呢還是要對他們進行劫掠呢?」

    阿甲王一說到這個,一眾人倒有點明悟,一個個若有所思。似乎的確如此,如果他們匈奴人早知道安息帝國也同樣受到了漢軍的威脅,那麼,他們當時就有可能會尋求與安息帝國方面的結盟。

    其實,在匈奴人當時的情況來說,如果真的一早獲知安息帝國與漢軍正在交戰的話,他們在面臨著漢軍追殺關頭,莫說與安息帝國方面結盟了,為了保持自身,他們向安息帝國直接稱臣歸順都有可能。因為,匈奴人向別人稱臣也不是第一次了。當初的南匈奴人,不就是向漢人低頭稱臣了嗎?

    因為這些對於匈奴人來說,並不算什麼。就算他們暫時依附於安息帝國,可他們該如何的還是會如何,一旦覺得時機成熟了,也可以隨時反了安息帝國。甚至乾脆佔了安息帝國。

    「那、那現在我們派人去跟安息帝國方面談判還有可能嗎?」

    「大王,還有,既然是談判,那麼我們能拿出什麼來跟安息帝國方面談判?又或者,我們又能從中獲得到一點什麼?」

    一眾人開始就這個可能性向阿甲王提問。

    「問得好。」阿甲王點頭說道:「本王也明白,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似乎真的已經沒有了跟安息帝國談判的條件。估計也很難談得下來。」

    「但是,那是平時。現在卻不一樣了。」阿甲王有點傲睨抬起頭來道:「我們匈奴人的手段,相信安息帝國方面已經領教了,在他們正在與強大的大漢交戰的時期,他們肯定不想他們內部出現太大的混亂。如果他們始終都耐何不了我們的話,那麼他們就不得不考慮息事寧人。」

    「本王準備派人前往安息帝都,先接觸一下安息帝國皇帝再說。本王要求,他們安息帝國方面,必須要無條件將一塊地盤劃歸我們匈奴部族,還得要任由我們自己去選擇。一旦將這塊地盤劃給了我們,那麼他們的軍馬就不能再踏入這塊地盤區域之內。如此,我們才可召回分散到安息帝國各地的部族勇士,開始發展我們的部族。」

    「啊?這樣安息帝國方面能答應嗎?」

    「本王沒有想過他們會答應啊。本王如此,只是為我們部族,也是為安息帝國方面提出了一個有可能解決我們之間的爭端的辦法。至於安息帝國方面答應不答應,我們現在還不是一樣如此?大不了,我們再給安息帝國方面來一些狠的,讓他們知道,跟我們匈奴部族過不去的後果是如何的。只要他們能夠承受得了我們匈奴部族的破壞力,那麼咱們就如此耗下去吧。事情再壞,難道還壞得過我們現在的狀況嗎?」

    阿甲王的神色有幾許猙獰。

    他這是在破罐子破摔了。又或者說,他這樣的想法,就是典型的強盜思想。

    就好比,闖進了別人的家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完了,又想要跟人家做朋友,如果做不成朋友,那麼咱們再搶得狠一點……

    恐怕,也就只有這些匈奴人才會有這樣的念頭。

    嗯,不,或者,在後世,某國的作風,似乎也是如此啊。

    那某國,打了華夏周邊的一些小國,其目的自然是想打下了那些小國,那麼就能夠威脅甚至攻打華夏。可惜他們卻連那些小國都打不下來,最後卻又跟那些小國做朋友,挑唆那些小國來打華夏。

    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應該說性質還真的差不多,就是一種強盜作風。

    但現在,阿甲王的想法,居然獲得了他下面的人的認可,都認為可以這樣一試。(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9
第九百九十九章 盛怒的阿甲王

    阿甲王的想法,對於他們匈奴人現在的情況而言,他們的心裡,其實也並不會認為安息帝國方面會當真的跟他們談判。

    只不過,既然有了這樣的念頭,那麼何嘗不試一試呢?就當作是最近這一段時間太過無聊,尋一點樂趣罷了。

    獲得了部族一眾軍將頭目的認可之後,阿甲王馬上就派出了一個部族的薩滿巫師作為使者,另外也派了十來人陪護著這個薩滿巫師一起前往數百里之外的泰西封安息帝都。

    基於現在匈奴人與安息帝國方面的仇怨,所以,派出去的這十來人都已經是抱著必死的決心的。

    而又對於他們這十來人來說,他們的心裡也都明知道這一次前往安息帝國的都城見安息帝國皇帝的確有點荒誕,這一去估計是凶多吉少。可是,用另外的一個視角來看,他們會覺得,哪怕這一次所謂的談判並不太靠譜。但如果當真的能夠跟安息帝國方面對上話,那麼就可以擺明立場,說不定,阿甲王所想的這個不靠譜的想法,可能還真的能實現也說不準。

    萬一,他們這次前往安息帝都,能夠與安息帝國方面談判成功,那麼他們就等於是為匈奴部族立下了一個大功。為匈奴部族謀取到一個地盤,為匈奴部族謀求到一個可展的機會,從此獲得一絲生機。

    認真的來說,他們也認為,在現在的這個情況之下,他們的確有著與安息帝國方面談判的一個最為基本的條件。那就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敵人,大漢帝國。

    一行十餘人,策騎在滾滾的黃沙當中,懷著一顆帶著使命感的心,向泰西封趕去。

    而這個時候,他們並不知道,安息帝國方面,已經與羅馬帝國及一眾聯盟國,已經悄然的從巴基斯坦防線的守軍當中,抽調出不少軍馬回到了泰西封,已經開始對安息帝都四周的地域進行肅清,圍剿在帝都四周活動的匈奴部族人。

    其實,阿甲王這個跟安息帝國方面談判的想法,看似沒有太多的可能性。但是也並非是沒有可能的。

    因為現在的帝國盟軍方面,他們更迫切的想要安息帝國境內安寧。如果阿甲王能夠早想到跟安息帝國方面進行談判,那麼安息帝國方面還真的會慎重的考慮。

    但是,絕對不會是現在。

    因為,帝國盟軍方面,已經基本看出大漢帝國暫時不會向他們安息帝國動進攻。這就等於給了他們時間對內部進行肅清。

    而其二,那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對於帝國盟軍而言,他們現在已經調回來了百萬計的大軍,而匈奴部族的流竄人馬,他們雖然凶殘,可是表面上看上去,這點兵力實在是太過弱小了。帝國盟軍方面,已經根本就不會看上這十來萬的人馬。

    在他們認為,這一次調動大軍來圍剿匈奴人,肯定可以滅得了他們。如此,又何必再要考慮對匈奴人妥協的問題?放下匈奴人對安息帝國所做的滔天惡行,又得要劃出一塊地盤來讓他們盤踞,並且,按阿甲王的條件,匈奴部族的這些軍馬,也不會受到帝國盟軍方面節制。這樣,帝國盟軍方面跟匈奴人結盟能獲得一點什麼?除了妥協付出,什麼都沒有得到。

    反正,在實力似乎根本就對等的情況之下,帝國盟軍方面,似乎根本就沒有必要跟匈奴人談判。

    事實也正是如此。

    當阿甲王所派出去的這個薩滿巫師帶著十來人到達離泰西封還有百來裡遠的地方。他們就碰到了以泰西封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圍剿的帝國盟軍的軍馬。

    並且,還有一支約有百來人的匈奴人正在被帝國盟軍的軍馬在追殺著。

    他們十餘人,硬著頭皮,迎著追殺他們部族人馬的帝國盟軍趕上去。向帝國盟軍表明身份,說明他們是匈奴大王派出的使者,要到安息帝都去拜見安息皇帝,要跟安息皇帝談判。

    但可惜,帝國盟軍方面的軍馬,根本就不會跟他們多說,直接下令向他們起了攻擊。

    結果這十餘人幾乎全都送了命,僅只有數人從帝國盟軍的追擊之下逃得了性命,他們一起帶去的談判文書什麼的,也都遺失了。

    這也幸得另外的那些被追殺的匈奴人援手相救,要不然,他們一個都逃不掉。

    如此,這個薩滿巫師只能狼狽的逃回去向阿甲王覆命。

    這一次意圖跟安息帝國方面談判的想法,到此就無疾而終了。

    當然,匈奴人派人來想與安息帝國方面談判的事,還是傳到了安息帝國,傳到了他們的皇帝耳中。但是,卻沒有人會重視,一個個都以此為一個笑話,一個笑談。

    他們現在,整個帝國盟軍上下,都認為很快就可以消滅得了那些流竄在安息帝國境內作惡的匈奴人。

    但事實當真的如此嗎?

    這一次尋求談判失敗,哪怕從一開始就沒有抱什麼的希望。

    可是,當阿甲王看到他派出去的使者被殺得狼狽逃回來之後。他反而有點怒了。

    他認為,他這次能夠主動去跟安息帝國方面進行會話談判,這已經算是很給面子安息帝國方面了。可沒想,自己派出去的使者居然連他們的帝都都還沒有去到,連他們的皇帝都沒有看到。

    這算什麼事?是看不起自己的匈奴人嗎?

    看來,自己的匈奴軍馬給予安息帝國方面的教訓還沒夠啊。

    通過那些一起逃回來的匈奴騎兵,阿甲王自然也獲知了現在帝國盟軍方面居然調來了大軍對他們進行了圍剿。

    這也更加激怒了阿甲王,認為安息帝國方面不見棺財不流淚,以為有著更多的軍馬就能置他們於死地了嗎?

    既然安息帝國方面要玩,那麼就跟他們好好的玩玩。

    盛怒之下的阿甲王,他馬上給下面的部族軍馬下令,同時,也想辦法通知各地的匈奴部族軍馬,著所有的匈奴人馬,不需要再掠奪物資,全都給他殺人。

    他要將安息帝國殺得赤地千里,要讓安息帝國方面,知道他們匈奴人瘋狂起來的厲害。(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9
第一千章 血洗千里

    對於現在的匈奴人而言,他們沒有一個固定的勢力地盤也是他們的優勢所在。 ? 如此,他們就可以隨時說走便走,走到哪便搶到哪裡,只要有人的地方,他們就不會擔心他們的生存問題。

    而在早前,匈奴人其實也並非是處於一個最為瘋狂的狀態。因為他們也明白一點,不能竭澤而漁。

    他們在安息帝國尋生存,他們自然是明白,他們所需要的物資也只能是來自於安息帝國的部族民眾。如果安息帝國的民眾,都難以生產了,其帝國的民眾,要不是全都向那些大城鎮及大部族投靠,受到了大量的安息帝國的軍馬的保護,又或者,他們一通胡亂的劫掠,已經將那些可以劫掠得到的安息帝國的民眾都掠屠一空了。那麼他們以後還能向誰伸手掠奪生存物資?

    所以,別看匈奴人將安息帝國境內弄得一片風聲鶴唳,一片混亂。可實際上,不少安息帝國的小部族小村落依然還能夠活得好好的,雖然他們有點驚惶,活得都有點戰戰兢兢,可是,匈奴人還真的並沒有將所有能夠屠掠的安息帝國村落後小部族都屠掠一空。

    也就是說,匈奴人其實還是留著餘地的。

    當然,這不是說匈奴人大善心放過了那些可以劫屠的安息帝國人。而是他們就等於是放養著獵物一般,留著他們,等養肥了,等他們沒有了生存的物資了,然後再對他們動手。

    另外,匈奴人每屠掠一個地方,他們雖然進行得很徹底,只要動手,是真的雞犬不留。但是,他們所屠掠的地方,當地的有用的物資,他們都會收集起來,能帶走的則帶走,帶不走的也會葳起來,不會隨意的毀掉他們所掠奪得來的那些生存物資。

    這種本著不浪費的本質,倒是好的。

    也正因為如此,如果這些匈奴人的物資充足的時候,他們又在這個沒有什麼固定的勢力地盤的時候,他們也清楚,就算是掠奪到更多的物資,他們都沒有地方存放,也沒能好好的停留下來享受享受。如此,只要他們暫時不缺物資,那麼亦不會隨便的劫掠,更不會是見到一個可以屠掠的安息帝國村落或小部族都會下手。

    往往,這段時間,他們都會如阿甲王這支人馬一樣,找一個相對較容易下手,又不容易遭受到安息帝國的大軍現的較為偏遠的部族下手。而得手之後,他們也會留在這個部族休整一段時間,直到察覺到有危險了,又或者是他們的所在被安息帝國的軍兵獲知了,他們才會離開,另尋一個可供他們劫掠及留駐一段時間的地方。

    但是現在,安息帝國方面不願意跟阿甲王談判,並且調來了大軍對他的匈奴人進行大圍剿。這當真的激怒了阿甲王。

    這主要是讓阿甲王感受到了自己匈奴人遭受到了安息帝國方面的輕視。他們已經被大漢帝國打擊得已經無處容身,流浪逃亡到了安息帝國。他們內心裡,或許會懼怕大漢帝國,但是卻未必會懼怕安息帝國。

    自己匈奴人,雖然還只剩下這十來萬人,可是這又如何?想憑區區一個安息帝國就能當真的讓他滅種亡族嗎?

    面對漢軍,他們實力難以和漢軍匹敵,輸給了這樣強大的一個帝國,他們匈奴人也無話可說。可憑安息帝國又有何德何能想要滅絕他們?

    和漢軍相比,漢軍太過強大,他們打不過,但是,他們卻還有退路可逃到安息帝國,而他們現在在安息帝國,如果安息帝國不給他們一條活路的話,想要直接滅絕他們的話,那麼他們自然就不可能當真的答應。

    這段時間來,他們匈奴人,跟安息帝國方面,除了那一次讓安息帝國方面的大軍攻襲,導致其匈奴人大敗之外,另外的,無論是大軍的交戰,又或是他們縱兵在安息帝國劫掠,那一次不是他們在欺壓著安息帝國?

    所以,阿甲王給下面的匈奴人下令,讓他們不再顧慮太多,對安息帝國來一場只是單純的為了殺戮而殺戮的好戲。

    他們匈奴人,要以殺止殺,來破壞粉碎這一次安息帝國方面出動大軍對他們進行圍剿的行動。

    他們要讓安息帝國方面看到,調動再多的軍馬來對付他們都是沒有用的。作為報復,他們將會用赤地千里來回報安息帝國。

    阿甲王的命令一下,其帳下快馬四出。

    這些匈奴人,一個是向各地的匈奴殘部傳弟阿甲王的命令。二個就是作為斥侯,弄清楚安息帝國這一次調動大軍來對付他們的核心計畫。弄清楚之後,更方便他們行動。

    數天之後,便有斥候回報。

    他們根本上已經摸清了安息帝國這一次調動大軍來對付他們的基本情況。

    為了對付他們這些匈奴人,安息帝國方面居然一下子調來了百來萬的大軍,如果包括原本在安息帝國境內駐守,以久借防匈奴人屠掠而讓一些大城鎮及大部族所組成的軍馬,以安息帝國帝都泰西封為中心,方圓千里之內,便有了差不多過了兩百萬的安息帝國的軍馬。當中,他們也偵察到,不少軍馬並非全是安息帝國的軍馬,而是有一部份是帝國盟軍的軍馬。

    不過,這又如何?無論安息帝國方面出動再多的軍馬,此時的阿甲王都不懼。因為,他們的人馬分散,並且隱蔽得極好,一般情人況之下,自己的人馬不與其大部的軍馬糾纏相戰,那麼他們又再多的人馬又能奈何得了他們什麼?

    何況,安息帝國方面的軍馬雖多,但是卻也有著他們的極大限制性。從他們現在的情況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的大軍,騎軍的比例較少。估計總共也不會過六、七十萬的騎軍。

    換句話來說,匈奴人現在要應付的,其實就是這六、七十萬的帝國盟軍方面的騎軍。

    另外,安息帝國方面的軍事行動,也有著地域的侷限性。

    因為,無論是安息帝國方面,或是帝國盟軍方面,他們最看重的,還是安息帝國帝都的安全問題,所以,他們現在,暫時也只能夠肅清其帝都四周活動的匈奴人,將匈奴人剿滅或是趕走。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侷限性,所以,帝國盟軍方面的軍馬,尤其是那些步軍,其實更多的作用,就是起到對地方鎮守的作用。在這個時候,帝國盟軍方面自然也不會愚蠢到會派出那些步軍去追擊來去如風的匈奴騎兵。

    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帝國盟軍在圍剿匈奴人的過程當中,他們必須得要確保他們所要攻擊圍剿的匈奴人的兵力上的絕對優勢。現在的帝國盟軍方面,剛剛打了敗仗,點意士氣都相當的低落。同等的兵力,對同等的匈奴騎兵,他們估計也不敢戰,不敢隨意招惹攻擊。

    在帝國盟軍的軍馬,以泰西封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圍剿之後,他們的兵力,隨著所肅清的地域的擴大,那麼他們的兵力就會越來越分散。

    針對安息帝國方面的情況。

    說句實話,阿甲王認為安息帝國方面的這一次對他們肅清圍剿的行動,根本就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

    或者,阿甲王甚至認為,他們的匈奴人,如果當真的有必要給安息帝國方面一點顏色看看。他們甚至可以悄悄的將自己的匈奴軍馬集結起來,針對安息帝國方面分散到泰西封四周的帝國盟軍進行擊破性的攻擊,只要消滅他們當中的一兩支軍馬,那麼就差不多可以粉碎了安息帝國方面這一次對他們匈奴人的圍剿行動。

    總的情況,說到底,他們安息帝國方面,根本就不可能如大漢帝國這樣,可以讓所管轄所統治的地區之內,讓官府與地方的百姓都聯合起來,讓所有人都能夠參與對那些流寇的圍剿行動。

    何況,安息帝國的民間力量,和現在大漢帝國的民間力量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大漢帝國的民間力量,雖然遠遠不及漢軍的正規軍馬,可是,如果將這些流竄的匈奴人放在大漢帝國的境內,他們絕對蹦跶不了幾天,就會被消滅掉。

    官府官兵,以及地方自衛隊,每一個村落,都有著他們自己的自衛隊以及防禦賊寇的設施。在大漢的大地上,只要一處地方現有流寇,那麼很快就會整片地區聯合起來,讓那些流宼無處容身。無論他們躲在哪裡,都會很快就讓官兵知道。

    還有就是,現在大漢並不缺馬匹。一般的士兵,一般的家庭,都能夠擁有戰馬,他們雖然不能作為騎兵使用,但是,卻可以作為運輸軍馬的重要交通腳力。如此,當哪裡有流寇,地方各地官府的官兵,就會很快就能夠將兵力送到。

    當然,就地理情況來看,這些基本都是以沙漠為主的中東地區,和大漢的地理情況也是不能夠相提並論的。

    在中東地區,如果騎軍並不缺少糧草的情況之下,還真的可以任由他們的騎兵到處馳騁。

    但這些都是提外話。

    現在,阿甲王弄清楚了安息帝國方面的軍事行動的狀況之後。他馬上讓自己的匈奴殘部,開展了對安息帝國各地的血腥屠掠。

    為了彰顯他們匈奴人並不懼安息帝國方面的大軍。又或者,是為了向安息帝國方面宣洩他們不與自己談判,似是看不起他們匈奴人的實力,看不起他們現在的這總共才十萬來人馬的匈奴人的破壞性。

    所以,阿甲王還特意率著他的兩三千騎軍,招搖的帶到了一支前來搜索攻擊他們匈奴部族軍馬的安息帝國的騎軍面前。

    這支安息帝國方面的騎軍,人馬約有三萬左右,這是他們分散到各處搜索攻擊之後,還算是兵力比較集中的一支帝國盟軍騎兵。

    三萬人馬左右的騎兵,是阿甲王所率的匈奴騎兵的十倍人馬。

    可縱是如此,阿甲王依然敢向這支人馬挑畔。

    而面對這支安息帝國方面的騎軍,阿甲王也將他們的遊騎戰術揮到淋漓盡致。

    這三千匈奴騎兵,就似是不用吃喝似的,幾乎是不分晝夜,不停的對這支騎軍進行襲擾。

    偶爾突然殺出,射出一陣弓箭,殺傷一定的安息帝國的騎軍之後,又呼嘯而去。當安息帝國的騎軍追擊,卻怎麼也追不上。因為他們偶爾得要停下來解決吃喝的問題,可是,匈奴人似乎並沒有這方面的需要,他們完全可以在馬背上就能解決了這些問題,哪怕是睡覺,那些匈奴騎兵,似乎都可以在馬背上,在行軍的過程當中熟睡,並不受到戰馬顛簸的影響。

    而有時候,哪怕是在追擊的過程當中,那些匈奴騎兵,居然還能突然的殺一個回馬槍,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殺傷之後,又突然離去。

    一連十數天,原本是三萬的帝國騎軍,居然減員到了還有兩萬來人。而他們,卻一支拿這一支才兩三千人的匈奴騎兵沒有一點辦法。

    這讓這支帝國盟軍的騎兵真的又怒又急。當他們醒悟到,如果單單是想憑他們這一支騎兵就想滅了這些匈奴人的話,似乎是不太可能了。這才想起要請求調來更多的軍馬對這支匈奴騎兵圍追截殺。可他們現,不知不覺之間,他們已經被這支匈奴騎兵引到了遠離他們原來的地方,已經離泰西封千里之遙了。

    而讓這些帝國騎軍更加憤怒的是。

    這一支三千來人的匈奴騎兵,他們雖然似是被他們的軍馬追著逃竄。可是,這一路過來,這支匈奴騎兵,居然還能夠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對沿途過經過的一些安息帝國的平民村落進行了血腥的屠殺。

    他們,已經記不起這些匈奴人一路屠滅了多少個安息帝國的村落及小部族了。也正因為是如此,每當看到那些被殺得血流成河,雞犬不留的村落之時,他們才會紅著眼繼續追擊,如此,才會被他們在不知不覺之下,被引離了泰西封千里之外。

    他們也不知道,這十數天來,他們其實都是在一片區域之內繞著。這些匈奴人似乎要特意讓他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將一片地區之內的安息人給血洗的。

    回頭望,這可謂是真的血洗千里了啊。(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19
第一千零一章 安息帝國失控

    在安息帝國帝都泰西封往東南方向,也就是幼發拉底河中下游平原一帶,幾乎是接近了海灣的一大片區域,此際正在顫抖。

    要知道,這一大片地區,其實就是古代巴比倫文明的發達地區,雖然,這個文明古國早就已經湮滅於歷史長河。可是,地方依然是這些地方,同樣的,這片地區,亦成了後來人的一些發跡之地,成了中東地區的部族相對較為繁榮的地區。

    或者可以說,現在安息帝國的大部份人口,其實都是集中在這一帶地區生活。

    可現在,這片地區,流血千里,短短的十來天的時間,已經不知道有多少無辜的安息帝國子民被那些突如其來的流竄匈奴騎兵殘酷的殺害。

    當真的很無辜。

    像當中的一個村落。

    這裡,約是一個有著數百人口的村落。

    他們世代就生活在幼發拉底河河邊。

    不能說與世無爭,但是相對來說,他們的生活的確算是比較和平安寧。

    不過,近些時日,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這個,當然是帝國王廷突然不知道抽什麼風,一下子要從他們村落的青壯當中抽調了大半的青壯入伍。另外,無數苛捐雜稅壓下來,讓他們的生活不堪負重。

    如此使得他們村落的民眾生活一下子變得異常的艱難。可以說,用勉強可以渡日來形容也不為過。

    要不是他們靠著一條大河,他們恐怕還真的難以生存下去了。

    這樣的生活情況,已經讓村落的民眾開始對帝國方面有所怨言了。只不過,暫時,他們還沒有反對帝國的念頭。

    接下來,傳來許多小道消息,就是匈奴人進入他們安息帝國境內作亂禍害民間的事兒。

    說真的,對於他們生活在這些地區的安息帝國的民眾而言,那些可怕的傳聞,似乎離他們有些遠。他們已經知道,帝國方面不停的組建帝國大軍,整個安息帝國境內,居然已經有了數百萬大軍,據說,帝國方面組建起這些大軍,是為了對抗一個強大的來自東方的帝國的入侵。

    正因為帝國方面徵召他們的子弟入伍是為了對抗外敵,所以,他們暫時還不會對帝國方面有著太大的怨言。但同時,他們亦認為,既然自己的帝國有著數百萬的,讓他們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如此多的軍馬。所以,他們認為,一些叫匈奴的流寇進入他們的安息帝國作亂,帝國方面應該很容易就消滅他們。

    隨後,帝國方面,又有著讓那些村落及小部族的帝國子民,向那些大城鎮大部族靠攏,借助那些大城鎮及大部落的力量,對抗那些流竄在安息帝國境內作惡的匈奴人。避免一些小村落小部族的安息帝國子民遭受到那些無惡不作的匈奴人的毒手。

    這些命令,其實是真的下達到了那些小村落及小部族的頭上。

    但可惜,安息帝國方面,他們這樣的一道命令,其實是有等於無。

    為何呢?因為帝國的上層,他們根本就沒能意識到,以及體會到那些小村落及小部族的一些難處。

    試問,帝國方面的這樣一道命令。叫那些小村落及小部族的帝國子民如何向那些城鎮及大部族靠攏呢?

    這無疑是等於讓那些生活在廣闊大地上的小部族集中向某一個地方遷徙。

    可關鍵的是,這麼多的帝國子民,那麼多的小村落小部族,他們如果都向附近的城鎮及大部落靠攏的話,那些大城鎮及大部族,能容納得了那麼多人?而他們這麼多人的生活又將如何維持?他們吃穿用度,要如何解決?

    所謂手停腳停口就停。

    那些村落及小部族的帝國子民,他們離開了自己的生活的地方,去到了大城鎮及大部族當中,他們靠什麼吃喝?

    所以,實際上,基本上,那些小村落及小部族的安息帝國子民,沒有多少當真的會向那些大城及大部族靠攏的。

    哪怕是有,當他們去到那些大城及大部族之後,待不了多久,就又會回到原來生活的地方。

    沒有辦法,不管相傳那些匈奴人有多麼的凶殘,但是,他們也得要生活啊。如果不回到自己生活的地方生活,他們的吃喝從哪來?帝國方面,只是讓他們向那些大城鎮及大部族靠攏避難,並且是躲避有可能降臨的一些厄難。但是,對於他們的生活,卻是不會有什麼的安置安排的。

    就如此,這些個小村落的人及小部族的人,他們就回到了各自所生活生存的地方。

    一開始,他們還會相當的警惕,每天都生活得有點提心吊膽,生怕那些傳聞當中的窮凶極惡的匈奴人會突然殺到他們的頭上來。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雖然偶爾會聽聞哪哪又遭受到了匈奴人的屠掠,可是,只要還沒有發生在他們的頭上,他們也都不會認為那樣的惡事會落到自己的頭上來。何況,似乎,那些受到厄難的帝國子民,離他們的地方的確是有點遠。

    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匈奴人說來便來了。

    並且,匈奴人來得且急且快。

    那些匈奴人,就有如是從地獄冒出來的惡魔,他們如風一般的殺來,根本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一見到他們,連他們想要驚叫奔走的機會都不給,就是一輪亂箭射來。接著,匈奴騎兵就會直接闖入他們的村落住地,見人便殺。

    也不管是否已經全殺光,只要是見到的人畜,都不會留活口。一陣屠殺之後,那些匈奴人便會猙獰的狂笑著離去,來也如風去也如風。

    事實上,許多小村落後小部族,他們的村落部族遭受到匈奴人如風一般的屠掠之後,不少免幸於難的村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的會事。只有看到了整個村落住地陷入了一片火海,到處都是他們村民的倒地屍體之時,他們才從驚懼當中回過神來。

    可是,回過神來又能如何?整個村落或部族的人都已經被殘殺得七七八八了,倖存下來的人,也只有永遠活在痛苦絕望驚懼當中。

    處處血泊處處啼泣。

    不知道有多少安息帝國的小村落及部族遭受到了那些匈奴人的殘害。

    而更讓那些倖免於難的安息帝國子民痛心的是,這個村落才剛剛遭受到厄難不久,他們慘死的村民的鮮血都還沒有冷卻,他們帝國的軍馬就趕到了。可這又能如何?這些前腳跟後腳趕來的安息帝國的軍馬,他們又能挽回得了那些被匈奴人殘害的村民的性命?

    又或者,那些安息帝國的軍馬,他們又能為他們那些慘死的村民報仇?

    已經失去了一切的民眾,他們的親人被殺害了,他們的家被燒了。他們什麼都沒有了,那種傷痛絕望,那種悲憤,還真的是難以形容。

    所有的情緒,所有的悲傷,都化作了對帝國方面的悲憤。

    他們在憤怒,憤怒他們的帝**馬,為何會讓那些匈奴人在自己的家園當中作惡。他們憤怒,自己的帝**馬,為何不早一步前來救援他們這些子民。

    他們甚至痛恨,恨帝國方面,要讓他們為帝國付出了一切,卻最後連他們的性命,他們的房子都沒能為他們保得住。如此,那麼還談何向他們徵召他們的子弟,為何要向他們徵收更多的糧銳,去做那個什麼所謂的對抗大漢帝國?去做那個什麼的保家衛國?

    他們帝國方面,是保哪門子的國?衛哪門子的家?

    方圓千里,所有倖存的安息帝國子民,他們都對帝國方面無比的悲憤,心裡開始質疑,懷疑帝國所做的一切。

    這已經不僅只是心裡的質疑了,大部份的倖存者,面對那些尾追著作惡之後離去的匈奴人之後來到的帝**馬,他們破口大罵,大聲質問。

    如此,讓那些追著匈奴人追殺的帝**士無地自容,一個個都不敢面對那些倒在血泊當中的帝國子民。

    事情已經鬧得在點大了。

    追擊阿甲王這支匈奴騎軍的帝國騎軍,他們現在回頭望,這才有點驚憟,才明白到匈奴人的瘋狂。

    真正的赤地千里啊。

    現在,這支還剩下兩萬來人的帝國騎軍,已經不敢再追下去了。

    他們現在心裡都在害怕,害怕他們再追下去的話,等待他們的,可能是下一個帝國村落的血淋淋的慘況。

    就如此,他們真的不敢再追下去了。只能看著那支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他們安息帝國人的鮮血的騎兵,囂張的消失了行蹤。

    這僅只是阿甲王這一支兩三千匈奴騎兵對安息帝國所造成的傷害。

    實際上,在這十多天的時間當中,安息帝國各地,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同樣悲慘的場面。無數一些小村落及小部族,遭受到了那些凶殘的匈奴人的屠殺。

    這次的事件,史稱匈奴血案。

    現在,震驚了整個安息帝國,嗯,應該說是整個帝國盟軍。

    這個是他們原來從來都沒有想像過的結果。他們從來都沒有想像過,區區十來萬的匈奴人,居然敢如此猖厥,居然敢在他們的大軍圍剿之下,還敢如此大開殺戒。

    並且,還能殺得他們心驚膽顫。

    要知道,現在的帝國盟軍,也只不過中以泰西封為中心,向四周肅清圍剿,暫時,也不過是肅清了方圓千里之內的地區。這當中,成績倒也不是沒有的。畢竟,他們的軍馬眾多,總會有一些匈奴人不小心會鑽進了他們的大軍包圍當中,的確也被他們滅了不少一些到處亂竄的匈奴騎兵。

    可是,這樣的成績,和匈奴人對他們安息帝國各地的傷害,那根本上就沒法比的。

    在這個時候,帝國盟軍方面他們才意識到,原來,這是匈奴人對他們的圍剿行動的報復。

    意識到了這一點,帝國盟軍方面,安息帝國方面,就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再對匈奴人進行圍剿下去了。

    如今,他們倒可以憑著調來的大軍,可以確保以泰西封為中心的方圓千里之內的地區安全。可是,整個安息帝國有多大?他們哪裡能夠確保安息帝國的每一個地方的安全?

    他們不得不擔心,如果他們再出動大軍對那些匈奴人進行圍追堵截的追殺。逼得那些匈奴人狗急跳牆,繼續對他們的安息帝國進行慘無人道的胡亂屠殺的話。那麼他們的安息帝國還能再維持下去嗎?

    現在,民間已經到處都流傳出了反對他們帝國王廷的聲音了。

    安息帝國的大部份地區,已經開始混亂,似乎有點脫離了安息帝國的政權的控制。

    這個也沒有辦法啊。安息帝國方面,徵召了他們的子弟兵,強行徵收了他們大量的錢糧。可最終卻連確保他們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做不到。如此,那些受到了深深的傷害的安息帝國民眾,他們如何還能夠對帝國方面保持著忠誠。

    他們已經對帝國絕望,對安息帝國王廷不再抱希望。

    可以說,現在安息帝國之內,但凡是遭受到了匈奴人所殘害的地區,當地的民眾,他們基本都已經脫離了安息帝國政權的控制。

    帝國靠不住,那些倖存的民眾,他們也只能靠自己了。還想要活著,活下去,他們就必須得靠自己。

    那些對帝國有了怨恨的民眾,他們不會再聽帝國的徵召,更不會再向帝國納糧。又或者說,他們現在,就算是想生存下去似乎都有點困難。

    民間當中,也總會有一些人站出來。這些人,可能是他們當中原來不起眼的人。但是,這個時候,只要他們能夠出來說一句話,那些受到危難的民眾,就會跟著他,重新去謀求新的生活。為了活下去,他們必須得要對抗一切。

    對抗有可能再對他們屠殺的匈奴人,對抗他們原來的帝國,不會再向帝國輸送他們的子弟,不會再向帝國納糧。

    有人如此,那麼,跟著不少被帝國方面弄得都生活難以為繼的帝國子民,也會有樣學樣,開始不再聽帝國的命令。

    至此,整個安息帝國的大部份地區,開始出現了真正的社會動盪的局面,不再受帝國所控制。(未完待續。)

    :訪問網站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20
第一千零二章 不可收拾之局

    當帝國的軍隊已經不能再保護自己的子民的時候,民憤頓生。??

    一個帝國,如果下面的民眾對帝國已經失去了信心,已經不再擁護他們的帝國的話,那麼這個帝國就離分崩離析不遠了。

    哪怕,在安息帝國,一般的子民其實與一般的奴隸沒什麼的兩樣。可是,就算是奴隸,他們也有生存權,不是麼?

    當帝國的橫徵暴斂已經讓他們喘不過氣來。當他們所支持的帝國已經不能再保護他們的時候,他們就只能靠自己去尋求生存。

    自然,就目前而言,安息帝國的民眾,雖然已經脫離了帝國的政權控制,但卻並非就是說他們就已經背叛了帝國。他們暫時只是對帝國的民憤極大,但是卻還沒有那樣的能力去造反。

    對於他們這些帝國的子民而言,造反卻不是輕易能夠產生的念頭。

    他們現在,也沒有那樣的實力能力去造反,他們能做的,就只是一些落難的人聚在一起自救。這些,或者也是人類的本能。聚在一起的安息帝國民眾,他們為了生存,慢慢的就演變成如那些匈奴人差不多性質的流寇。

    也好比,大漢早前的黃巾暴亂差不多的性質。

    那些深受帝國壓榨,再受到匈奴人的殘害之後的安息帝國民眾。當他們衣不蔽體,食不裹腹之時,他們就會陷入一種無法控制的暴亂狀態。先遭受到衝擊的,自然就是地方的那些地主奴隸主,那些部族的領等等。

    再慢慢的演變成,一些城鎮及大部族,亦慢慢的受到了這些由安息帝國子民所匯聚而成的流民或是流寇的衝擊。他們會為了一點吃的而殺人放火,對那些有錢人家,如地主土豪等等,有著一種有如吃大戶的性質。

    現在的安息帝國,境內處處烽煙,各地的民眾一片哀鴻。

    概括來說,就是已經民不聊生,大部份的帝國民眾,都已經片於一個水深火熱當中。

    在這個時候,哪怕是帝國盟軍方面可以迅的滅了作亂的罪魁禍也不可能再挽回他們帝國內亂的局面了。

    因為,匈奴人對一大部份的帝國民眾的禍害已經造成,已經造成了不可挽救的傷害。而哪怕他們滅了匈奴人,可是,以安息帝國目前的狀況,他們的帝國王廷,也不可能再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去安撫得了那麼多的受害民眾。

    他們向民間徵召了那麼多的軍馬,向民間徵收了那麼多的錢糧。所獲得到的一切,都僅只是堪堪可以維持他們帝國盟軍大軍的基本用度。在這個時候,安息帝國王廷方面,又哪裡再有更多的錢糧去安撫那些受到了迫害的民眾?

    何況,作為帝國王室方面,他們這些高高在上的人,恐怕也沒有意識去安撫那些受苦受難的帝國民眾吧?

    受到迫害,已經難以生存的安息帝國的民眾開始作亂。而那些原本就擁有著一定實力的大地主土豪,甚至是坐鎮一方的帝國官員,他們又為了對抗那些流民流寇的衝擊而擁兵自重。就有點似大漢群雄割據的時期,名義上,那些擁兵自重的人還是帝國之臣,表面聽命,但是,背後來,卻自有對策應付。

    已經不再向帝國王廷上繳錢糧,更不再向帝國輸送兵員。

    安息帝國皇帝沃洛吉斯五世他怎麼都沒有想到,這一次對匈奴賊寇的圍剿行動,居然會直接導致他的安息帝國陷入了一個不可挽救的混亂局面。

    當中,亦包括了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他千算萬算,都沒能預料得到,帝國盟軍圍剿匈奴人,居然會適得其反,反而讓安息帝國一下子陷入了如此混亂的局面。

    要知道,安息帝國陷入混亂之後,這就等於馬上就斷了從安息帝國各地獲得錢糧補給的可能性。

    安息各地徹底陷入混亂,那麼誰去搞生產?又去徵收錢糧?又從誰的手上徵收錢糧?哪怕早前徵收到的,地方官府還沒有送來的,此時都送不來了啊。

    沒有了6續的錢糧來源,那麼現在帝國盟軍的數百萬大軍,他們的吃穿用度又從何而來?

    以現在,帝國盟軍方面的錢糧,恐怕都難以維持大軍用度三個月的時間了。

    三個月,三個月之後,帝國盟軍怎麼辦?將要何去何從?

    更讓人可慮的是,當帝國的數百萬大軍沒有了糧草之後,這些大軍肯定會離散,淪為賊兵,到時候,就會有更多的賊兵。

    而萬一,這些帝國盟軍反過來對他們形成衝擊的話,他們自身怕都難保啊。

    沒吃沒喝的大軍,肯定會紅了眼,這個時候,誰還能有吃喝的,肯定就會朝誰下手。

    安息帝國皇帝沃洛吉斯五世已經完全慌了,面對自己的帝國陷入了混亂的局面,他束手無策。

    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亦同樣如此,一時都不知道要如何處理眼前的亂局。

    他們都很迷茫,想不明白,看漢軍,他們也是同樣擁有著數以百萬計的大軍,可是,為何卻似根本沒有糧食方面的危機?為何漢軍就可以不用面對如他們一樣的窘迫狀況?

    呵呵,許多事情,說白了,就是安息帝國及羅馬帝國方面太過天真了。

    他們開始的時候,眼睛裡就只看到漢軍有著數百萬大軍,所以,下意識的認為,如果想要跟漢軍對抗,那麼自己帝國方面,也必須要擁有差不多同等兵力的軍馬,如此才有可能與漢軍對抗,要不然,他們根本就提不起與漢軍大軍交戰的心思。那麼多的軍馬,一擺出來,就已經嚇得他們不敢動了。

    所以,他們就放開手腳,拚命的徵兵,向帝國民間徵收大量的錢糧來養軍。維持徵召起來的大軍的日常用度。

    他們也不想一想,他們的帝國,能夠和現在的大漢帝國相提並論嗎?

    他們或者只看到,大漢帝國的漢軍強悍能戰,所向披靡。可是他們卻沒有看到,漢軍大軍的背後是什麼。

    還有一點,帝國盟軍方面是完全誤會了。

    那就是漢軍的大軍,事實上並非是完全脫產的,平時的駐軍時候,練軍時候,亦一樣會參加一定的生產運動。

    帝國盟軍方面,或者就只看到大漢用兵之時,卻沒有看到大漢帝國,其實就是在不停的生產著,為了一場戰爭,背後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為之努力。

    現在的大漢帝國本土,如此龐大的大漢帝國本土,在統一之後,在朝廷及地方官府的治理引導之下,全民生產。大亂之後的大漢,每一個大漢百姓都無比珍惜來之不易的安寧,每一個百姓,他們都用心的去努力生產。

    為了他們自己能夠解決溫飽的問題,為了自己的家人能夠過得更好。所以,他們必須要加倍努力。而在大漢政治清明的情況之下,大漢百姓只需要努力,那麼他們在努力過後,就會現,原來他們所得到的要比他們所想像的更多。

    很快,一般的大漢百姓,他們都能夠解決得了溫飽問題,基本都能夠過得上更豐足一些的生活。純樸的大漢百姓,他們也都知道,他們現在所獲得到的好日子,全都是因為有著劉易,有著大漢朝廷的統治。所以,當朝廷需要他們的支持的時候,他們人人爭先,不遺餘力的支持朝廷。

    要錢捐錢,要人送人,要糧,他們就更加努力的去種糧。為的,就是大漢帝國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

    不說大漢本王,就說南洋地區。

    暫時,在表面上,大漢帝國似乎給予南洋地區的那些土著人一定的人權。可是,本身就是野蠻落後的土著人,他們卻還沒有萌芽人權意識。根本就不會主動去向大漢在當地的官府索要更多利益。

    因為,就目前而言,他們只需要按照大漢官府的去努力,那麼他們所獲得到的,已經要比他們原來不受大漢帝國統治的時候的所過的生活要好得多了。起碼,現在他們不用再為一日三餐而憂心,不用再擔心居住的問題,不用再害怕生一些小病就會要了他們的命。

    如此,他們現在,就只懂在大漢官府的監控,在大漢官府的統治引導督促之下,努力的生產著。他們所生產出來的,所有的剩餘物資,基本上都是無償由官府收取納用的。

    反正,表面上看來,南洋地區的社會狀態,就有點似是後世華夏的那一段大生產時期差不多。都是一起勞作,一起集體搞生產的。但是,實際上,南洋地區,現在就等於是大漢帝國的一個殖民地。

    整個南洋,如此龐大廣闊的糧食生產基地,這些年來,一年可生產三期水稻。可想而知,大漢帝國可以從南洋獲得多少的糧食。

    有著大漢本土以及南洋的糧食支撐,大漢帝國,目前根本就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

    何況,大漢帝國每攻取一個地區,除了一開始的這一年,得要從大漢本土以及南洋地區輸送大量的糧食前來。可是,因為每攻取一個地區,跟著很快就會組織起這一個地區的民眾開始恢復生產的工作,如此,一年半載之後,這個地區,基本上就可以做得到自給自足,如此環境較好的地區,可能已經開始有剩餘了。

    目前,在印度地區,在大漢官府的統治之下,估計再過半年時間,印度地區就基本可以做得到自給自足,某些方面的物品,也將會有大量的輸出了。

    再有就是,大漢帝國在印度河防線,其實一直來都沒有屯駐過三百萬的人馬。

    其餘的軍馬,原來自然是留駐鎮守印度各地,而在鎮守印度各地的時候,這些軍馬,也不會幹閒著吃乾飯的。他們除了要確保所鎮守的地方平安的同時,農忙的時候,也會被拉出去集體參與開荒或是耕種工作,權當練兵。

    哪怕是鎮守印度河防線的那些漢軍軍馬,亦一樣會在那些平原上開展生產工作的。一些需要大量人力去做的工程,比如挖掘水利水渠灌溉農田等等的工作,除了那些被漢軍看押的勞役之外,一些軍馬,也會參與到這些的工作當中去。

    所以,別看漢軍戰時很武勇強悍,其實,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除了正常的練兵之外,還得要參與一定的生產運動。

    這些,都是帝國盟軍方面沒有看到,也難以想像得到的。

    大漢帝國這樣,去到哪裡就統治到哪裡,就生產到哪裡的做法,更加不是現在的這個時代的人能夠想像的。如果沒有劉易這個後來人從後世而來,帶來了多了千多兩千年的見識及知識。大漢帝國也不可能做到現在這般強大。

    好比西路遠征6軍,賈詡在巴爾喀什湖東岸所建的城市。就是如此,漢軍的大軍去到哪裡,就落足到哪裡,統治到哪裡,這樣,才有可能將整個世界的各個地區真正的納入大漢帝國的版圖。

    而說到西路遠征軍,這個時候卻也沒有閒著。他將阿邪王的匈奴軍馬趕到了頓河以西之後,現在的漢軍正在對那一片大草原進行肅清,已經開展在那些地區建立大漢政權的工作以及生產的工作了。

    這些,就是大漢帝國與他們西方帝國的分別。也是為何大漢擁有如此多的軍馬,卻似從來都不用擔心糧草的問題的主要原因。

    因為,大漢帝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生產。

    現在,就在沃洛吉斯五世與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難以面對眼前的局面的時候。

    一個讓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感到驚慌卻又讓他心頭一鬆的消息從羅馬帝國傳到了他的手上。

    那就是從羅馬帝國方面傳來消息說,在他們羅馬帝國的西北方面,出現了匈奴人。這些匈奴人,已經威脅到了他們羅馬帝國的西北國防的安全問題。

    這個情報,當真的讓塞普蒂米烏斯‧路易斯感到吃驚,甚至是恐慌。因為匈奴人的破壞力太強了,這不?安息帝國就是給這些才不過是十萬左右的匈奴騎兵弄得整個帝國亂成一團,不可收拾。

    而讓他心裡一輕的是,因為他終於不用再面對安息帝國的亂局了。羅馬帝國方面有命令,讓他開始撤兵,以確保羅馬帝國本土不失。(未完待續。)8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