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4882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6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屠盡全城

    「轟!」

    「轟!「

    「轟!「

    一聲一聲重重的轟鳴,就有如一下下重重砸在每一個雅利亞部族人心頭的重錘,讓他們隨著每一聲的轟鳴而緊縮一下,下沉一分。

    驚呆,尤其是那些站在城牆上的雅利亞部族的軍士,他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神色驚恐。

    每一顆投石機所投發出去的石彈,砸在城牆上,都產生一聲巨響,發出一陣震動。

    而直接砸在城牆頭上的石彈,更是發揮出了石彈的殺傷威力,那些被石彈直接砸中的雅利亞部族的士兵,他們也只能發出一聲斷促驚恐至極的慘叫,然後就成了一灘肉泥。

    血肉橫飛的場面,讓每顆石彈落下的四周,那些雅利亞部族的士兵,都產生一種由心內冒出來的寒氣,一個個渾身顫抖著。

    無休止的石彈,從開始便沒有停止過,不停的向城牆發射,片刻的功夫,便使城牆上的雅利亞部族的士兵,驚慌失措,沒頭沒腦的亂竄。

    一顆顆被拋上到半空,再向他們砸下去的石彈,讓他們感到無處可避,無處可躲。

    他們哇哇的鬼叫著,全都亂了套。

    雅利亞部族的軍將,他們亦無比的驚恐,他們也沒有見過如此厲害的投石機。看著那些毫無規則可言,似在空中亂飛的石彈,他們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這完全是捱揍,毫無反擊的節奏。

    包括提提亞巴布爾,他現在都深深感到無力。他現在,也完全不知道要如何應對漢軍這樣的攻擊,就似是無賴一般的攻擊。

    不帶這樣的啊!他們全都想哭。

    漢軍遠在一里開外,向他們發起石彈,就只需要這樣一直攻擊下去,他們的城牆恐怕早晚都得要被轟塌,當然,就算沒有被轟塌,他們恐怕都被弄得神經衰弱,心理崩潰。

    在這一里開外的攻擊,他們是完全沒有法子反抗的。他們亦有拋石裝置,可是,卻難以攻擊得到漢軍的投石機,難以對這些可以直接威脅到他們城牆的漢軍投石機進行摧毀。他們的弓箭也就更難了,更加不可能攻擊得到漢軍的那些投石機。如此,他們就只能一直被動捱打。

    或者,他們可以放棄站在城牆上鎮守,避開漢軍投石機的轟擊,但萬一漢軍馬上攻過來呢?他們來得及反應,還能守得住城牆嗎?

    又或者,他們可以出城,殺出去跟漢軍決一死戰,或是摧毀漢軍的那些對他們威脅極大的投石機。

    但是這又談何容易?在漢軍的投石機前,已經架設好了一架架的床弩,正對著他們城門的方位,他們敢打開城門,敢出城的話,馬上就會遭受到床弩的攻擊。另外,在投石機之後,漢軍的軍馬嚴陣以待,根本就不會給他們機會殺近到投石機之前。

    反正,現在的雅利亞部族,他們現在的感受,就是一種絕望的感受。

    這不行那不行,就只能在等死。所以有雅利亞部族人,都有一種憋屈無比,心慌心堵得想死的感受。

    可是,不管是什麼樣的感受,他們都必須得要受著,這是他們痴心妄想,不識事務的結果,是他們敢於對漢軍謀算攻擊的結果,是他們的懲罰。

    還幸,漢軍暫時,也只是利用投石機不停的轟擊,並沒有馬上對他們發起攻城戰。並且,當轟擊一會之後,他們就發現,漢軍的投石機就只有十架,石彈的投射密度並不大,攻擊面有限,沒能對他們的整個城牆進行全線的轟擊。還有就是,石彈的準度有限,每輪的石彈攻擊,直正轟擊在他們城頭上的石彈並不多,對他們的士兵的殺傷亦有限。

    如此,他們才能勉勉強強的穩住陣腳,然後,也在血與水的教訓當中,懂得了要如何避免遭受到漢軍投石機的直接的殺傷。

    他們,不再留下太多的軍馬在城頭上了,只是留下少部份的士兵在城頭上監視著漢軍的動靜,其餘的軍馬,都撤到了城內,遠離漢軍投石機的攻擊範圍。如果城頭上的士兵,發出漢軍攻擊的訊號,他們才會飛快的登上城頭,抵抗漢軍的攻城。

    如此一來,漢軍的投石機,對雅利亞部族的士兵的殺傷就更加有限了。

    另外,他們也發現了,雖然漢軍投石機的石彈砸在他們的城牆上能造成很大的衝擊,讓他們甚至感受到整道城牆都在震動著,似隨時都有可能被轟塌一般,可是,他們發現,其實他們的城牆還是挺牢固的,看似有危險,但是,暫時還不會輕易的被轟塌。

    這樣,他們才稍為安心一點,認為漢軍如果僅只是這樣的攻擊,他們還能承受得住。

    但他們也絕對不好受,每一顆投石機的石彈落下,他們每一個人都會心裡一抽,那種提心吊膽的感受,真的很難受。

    讓他們無語,難受的是,漢軍的投石機自從一開始便再沒有停止過,不分日夜,不停的向他們發射。

    這讓他們這些雅利亞人都想哭。

    事實上,城內的雅利亞人,尤其是他們的那些部族人,的確已經在哭了。城內已經有點混亂,不少雅利亞部族人,他們都在擔心城池會被漢軍攻破,他們承受不了那沒有停止過的巨響,不少人都想要逃離這座城池了。

    不僅是一般的雅利亞部族人,包括了雅利亞部族當中的一些軍將首領,他們亦對繼續守住城池有點絕望。

    提提亞巴布爾直到現在,他亦不想放棄,他下令斬殺了數個向他提出要求撤離城池的軍將或首領,向其部族人表達了他要死守巴爾托城的決心。如此,那些想要逃離城池的部族人才被震懾住,沒敢再向他們的首領提出逃離的要求,一個個驚懼的瑟縮起來,等著命運的宣判。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晃又過了三天。

    這三天三夜,漢軍就沒有停止過向城牆發出石彈攻擊。這三天的時間,讓全城的雅利亞人感到時間都像停止了一般,過得無比的緩慢。

    可以說,他們人人都是數著漢軍的投石機的石彈過來的。到了現在,他們大部份人,都能夠本能的說得出,漢軍的投石機,發出每一輪石彈的間隔時間。

    他們數著漢軍每一輪石彈的攻擊,感受著每一顆石彈落下的震耳巨響,承受著久不久有一些部族的倒霉蛋被石彈砸中的慘叫聲。

    三天之後,居然有不少的雅利亞部族人似乎已經適應了這種動靜,因為他們似乎都已經有點麻木了。

    而事實上,經過三天三夜不停的攻擊,漢軍的投石機也承受不住了,主要的機關槓桿,都已經嚴重的損壞。到了最後,其實就只剩下一架投石機還能勉彈投擲出石彈,但也差不多要報廢了。

    但這些都無關重要,因為漢軍方面,也並沒有想過利用這樣的攻擊就能一下子將雅利亞的城池攻下來。之所以要不停的用投石機攻擊,其實更多的就是震懾,以及搔擾,疲憊麻木雅利亞的守城軍馬。然後,再等後續的輜重運送到來。

    三天後,漢軍又有一支十萬人馬的大軍來到,並且,一起運送了更多的投石機前來了。

    而這一次所運送來的投石機,便足足有近百架。

    原本,雅利亞部族方面,他們看到漢軍的投石機一架一架的停止了攻擊,自己損壞了,只剩下一架投石機一發一發石彈的攻擊,他們都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樣的攻擊,對他們來說,的確是沒有太大的威脅了。哪怕他們的城牆已經被轟擊得不成樣子,但似乎這種噩夢一般的日子已經過去,他們承受了下來,表示漢軍的這樣的攻擊手段已經對他們失效。這或許,就是他們堅持的勝利。

    可是,沒想到的是,漢軍的這樣的攻擊才剛剛開始。

    規模更大的投石機攻擊,剎那再將雅利亞部族的神經給繃緊起來。

    上百架投石機的同時攻擊,直接讓所有的雅利亞部族人的心沉到了谷底。直接讓一大部份的部族人真的崩潰了。

    而同時,漢軍的真正攻城戰亦開始打響。

    其實,雅利亞部族不知道,早前的這三天時間內,漢軍已經將整個城池都悄悄的圍困了起來。孫策已經將軍馬分成數個部份,潛伏到了巴爾托城的四周。

    當然,現在讓雅利亞部族所能看到的,就只有他們城池的東面。這個方向的投石機的攻擊,已經牢牢的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慢慢的就忽視了對他們城池四周的監視。

    投石機並非是直接攻破敵方城池的主要手段,更重要的只是震懾威懾。

    要攻破雅利亞部族的城池的手段,對於現在的漢軍來說,還真的太多了。

    孫策為了以更輕鬆的情況之下攻破巴爾托城,也是為了極大可能的減少漢軍軍馬損失。所以,在發起總攻之前,他繼續讓上百架的投石機拚命的再攻擊了一天一夜。

    對於漢軍這樣的攻擊,雅利亞部族是真的沒有一點辦法的。這一下子增加到上百架投石機的轟擊,的確讓他們整個部族都無比的慌亂,無比的消極。

    哪怕是他們的大王提提亞巴布爾,他亦已經有點麻木了。他亦一樣要,每天都在擔心著,在驚懼著,他的城池,他的城牆,是否會在漢軍這無休止的投石機的攻擊之下轟然倒塌,然後,被漢軍的大漢衝殺進城來,對他的部族進行屠戮。

    而他的擔心,在漢軍不停攻擊之後的第五天清早,成為了事實。

    這天清早,起了霧。

    在漢軍的投石機的轟擊之下,所激濺起的塵埃之下,對驚懼的躲在城頭上的雅利亞部族的士兵視線形成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黎明之前的時分。

    就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一絲魚肚白的時候。

    一聲要比任何時候的石彈轟擊更加響亮的巨響震動了全城。

    東面的城門,轟的一聲被炸開。而隨著這一聲巨響,城牆的一段,已經被投石機不停轟擊得千瘡百孔的一段城牆,似承受不了這樣激烈的震盪,轟的一聲倒下了一片。

    這不是投石機石彈的轟響,是真正炸藥包的爆炸響聲。

    趁著夜色,漢軍潛近到了他們的城門之下,並且在城門處埋下了炸藥包。

    這些炸藥包,是劉易早前派來的那支上萬的漢軍空軍,也就是滑翔機部隊攜帶過來的。這上萬的空軍,來到貴霜帝國已經很久了,但一直都沒有派上用場。其實現在也都沒有派上用場,只是他們攜帶過來的炸藥包派上了用場。

    隨著巨大的爆響,在全城都感到震動之間,漢軍發起了總攻,突然呼嘯而起的喊殺聲,讓雅利亞部族的士兵全都呆愣了好一會。

    等到守城的雅利亞部族的士兵回過神來,慌亂的要上城牆守城的時候,已經晚了。

    漢軍並沒有直接攀登城牆,更加沒有從那被震塌的那一段城牆缺口發起攻擊,而是直接從城門殺了進去。

    孫策沒有聽從大部份漢軍軍將的勸阻,他親自率軍,一馬當先,第一個就衝殺進城去。

    烏騅馬,霸王戟。

    一身精鋼打製的衣甲,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城門的硝煙還沒有散盡,從煙塵當中殺出的孫策,就似是一尊從地獄殺出來的凶神。

    戰馬如風,城門內外已經被爆炸的威力衝擊得支離破碎,城門內亦出現了一片無人的空間。

    前方,有著十數個被爆炸的威力餘波衝擊得東倒西歪的雅利亞部族的士兵,孫策策馬一沖而過,他們便被孫策以快得難以用肉眼看清的速度,在他們的身上擊了一戟,十數個敵兵,要不就是胸膛濺血,便是咽喉飛血,慘叫聲中,往後四散飛跌。

    銳利的戟尖,鋒利的霸王戟月牙,上面沾了血。

    孫策勒馬躍起,高高的舉著霸王戟,聲震長空的大吼一聲,喝道:「雅利亞部族,不願歸順大漢,謀算攻擊我漢軍將士,導致我軍將士陣亡一千多人。今要讓他們舉族為我軍被殺害的將士報仇,傳本將軍命令,屠盡全城,一個不留!殺!「

    「殺!「

    轟然一聲,緊緊跟著孫策的一支騎兵,殺氣騰騰的從煙塵祢漫的城門殺了進來。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6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雅利亞之殤

    城破了!

    還在城中的王宮當中的提提亞巴布爾,他是被那一聲巨響驚醒的。

    他猛然的從幾具糾纏著的雪白肉體當中坐了起來,一臉駭然。

    怎麼可能?

    他知道,自己的部族情況非常不妙,這幾天一直都遭受到漢軍的投石機不停的轟擊著,打得他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硬著頭皮承受著。但是,他認為,漢軍的那投石機的威力雖然很大,可應該也不太可能那麼輕易就能擊毀他的城牆。只要一天沒能擊毀城牆,那麼漢軍就一天不能攻破自己的城池。

    儘管,就這樣被動捱轟,但他認為城池是安全的,起碼都能夠堅持一段時間。

    可是,這一聲巨響,明顯就與這幾天一直轟擊著的投石機的響聲不同,要比投石機所弄出來的動靜大得多了。

    遠遠傳來的激烈的喊殺聲,讓他有一種非常不妙的感覺,讓他心驚肉跳,第一時間,他的念頭就是城破了。

    雜亂緊急的腳步聲傳來,碰的一聲,寢宮的大門被撞開。

    「大王!不、不好了!漢軍殺進城裡來了!」

    闖進來的是一眾提提亞巴布爾的近臣親將,他們一臉驚亂,完全不顧及那還在大床上赤著身子的提提亞巴布爾及數個同樣是赤著身的女子。

    提提亞巴布爾雖然已經猜到城破了,可是聽到這一眾近臣親將的報告,他還是大吃一驚。

    「滾!」

    他急著要起來,但是,被驚醒的那幾個女人,明顯還弄不清楚現在是什麼的狀況,一個女人看到寢宮大門被撞開,闖進了一群人之時,她還想作驚羞的樣子往提提亞巴布爾的身上鑽,結果被提提亞巴布爾一怒,直接一手抓著這個女人的玉臂,隨手就是一摔。

    啊的一聲,這個女人被直接扔出到床外去,噼啪的一聲滾到了寢宮的中央。地上雖然有著柔軟的地毯,可是此女卻是被扔得頭部先著地,一聲驚叫,翻滾一下,仰躺在地便暈死了過去。

    凹凸有致的玉體就完全展露在那一眾闖進寢宮來的近臣親將眼前。

    那巍巍的玉峰,嫣紅的頂峰是那麼的鮮豔奪目,還有那長著稀薄捲曲金毛的玉丘也是那麼的誘人。

    可惜,現在人人一臉驚亂,根本就沒有誰會去關注這樣的美麗風景。

    「滾滾滾!」

    粗暴的提提亞巴布爾,已經從床上跳了起來,對還糾纏在腳下的幾個女人毫不留情的用力踢去。

    幾聲嬌呼,數女都被他跳飛到大床四下去了。

    胡亂的抓過衣物,往身上套。

    一邊跳下大床的提提亞巴布爾抬眼掃向這一眾近臣親將,似更加的狂暴的怒吼道:「都滾!若是城破了,咱們就全完了!本王逃不了,爾等也逃不了。傳本王命令!不管如何,都給本王敵住漢軍,一定要守住城池,把漢軍給趕出去!爾等不去迎敵,還在此等死啊!」

    提提亞巴布爾此際真的是狂怒無比,因為他知道如果讓漢軍殺進城來,那麼他的雅利亞部族就全完了。

    漢軍攻城,尤其是這幾天,漢軍只是利用那遠程攻擊的投石機攻城。但是,他為了能夠守住此城,早已經做好了佈置。早有命令自己的部族大軍隨時都做好迎戰漢軍的準備。這個時候,這些軍將不是要驚慌的前來向他報告,而是應該率著部族大軍如何抵抗漢軍的攻擊。

    這群混蛋!

    提提亞巴布爾還真的是怒不可竭。

    一眾軍將見狀,趕緊領命匆匆而去,而那些近臣文官,卻留了下來。

    兩三個老臣,趕緊上前,幫忙提提亞巴布爾穿戴好衣服。

    此際,喊殺聲越來越響亮了,在此王宮深處,亦能聽到一聲聲密集的慘叫聲。

    「大、大王,息怒……」

    一個老臣上前道:「漢軍已經殺進城來了,我軍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如果能敵住漢軍自然是最好,但是,萬一……」

    「沒有萬一!一定要把漢軍給趕出城去,本王要親自去指揮迎戰漢軍!」

    提提亞巴布爾打斷這老臣的話,在這個時候,他倒沒有將這些近臣趕走,因為他們的武力值實在是太低了,不可能讓他們去跟漢軍戰鬥。所以,他覺得還是自己親自去指揮為好。

    提提亞巴布爾沒有了退路,他必須要跟漢軍決一死戰。

    「哎呀,大王!」那老臣卻沒有放棄,上前拉住提提亞巴布爾道:「大王!守不住了!漢軍不知道用了一些什麼的魔法,一下子就被我們的城門給攻破了,並且,東面城牆也被震塌了一段。你聽?現在全城都是喊殺之聲,無數的漢軍都已經衝殺進城來了。」

    「什麼?漢軍的動作這麼快?」

    提提亞巴布爾心裡一沉。

    「大王,現在城裡已經亂成一團,你現在去指揮大軍已經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了。因此,老臣認為,大王還是盡快另做打算。」

    「另做打算?現在我們還能如何打算?也只能跟漢軍拼了啊。」

    「大王,老臣方才到高處看了一眼,發現漢軍都是從城東方向殺進城來的。現在,應該還沒有殺到城中來。大王親軍,有三、四萬人馬,加上另外的還沒有參戰的部族大軍,應該還有十來萬,現在,大王可立即令這部份軍馬,護著大王從城西方向出城,撤往西部的大山當中去。只要大王還在,軍馬還在,那麼我們的部族還有希望啊。」

    「希望……」提提亞巴布爾聞言一愣。

    不過隨即又搖搖頭道:「西面的大山,都是一些不毛之地,我軍撤到那些地方去,還有什麼的希望?」

    「呃,大王,話可不是這樣說的,西面地區,的確是一些貧脊的山地地區,不易我們的部族生存發展。但是,現在還顧得了這麼多嗎?別忘了,其實,只要我們穿過西面的大山山區,便能到達我們安息帝國的中部及西部地區,到時候,我們部族何處不可去?如果現在大王要跟漢軍拼了,那麼我們雅利亞部族才真的沒有希望了。」

    「這個……」

    提提亞巴布爾不禁有點猶豫起來。

    其實,這個不用這個老臣說,他也是知道的。安息帝國那麼大,何處不可去?只要穿過此城之後的西部山區,便能到達安息帝國的中部及西部地區。

    但是,他之所以決定要留在此城跟漢軍決戰,死守此城都不願意離開,那是因為他很清楚,只有守住此城,他才能夠繼續享有現在的一切。權力、財富、女人。

    一旦離開了這裡,到了別的地方,那麼他就什麼都不是了。現在的安息帝國中部及西部地區,可謂勢力林立,爭戰不斷。他如果率部族軍馬到了那些地方,未必就能從那些勢力手上奪取得到一塊可容他的部族落腳生存的地方。而要知道,安息帝國中部及西部,甚至是南部地區的部族勢力,那些種族與他的雅利亞種族本就是不同的。一直來,他們的雅利亞部族都是遭受到安息帝國中、西部的部族人的排斥。要不然,他們的部族,也不用要流落到遠離安息帝國政權中心的這帝國的東部地區了。

    還有就是,他的這個部族,可以說是最後才歸順於安息帝國的,一直來,他們的部族,都在與安息帝國對立著,若非安息帝國強大了起來,大軍壓迫,他們也不會歸順於安息帝國。

    其實,也就是雅利亞部族一直來都是比較獨立的一個部族,所以,這一次面對著漢軍,他們才會有著那麼多的念頭,想要在這火取取粟。

    但現在,隨著城池被攻破,他們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報!」

    這個時候,一員渾身浴血的將領又闖了進來,闖進來的時候,他蹌踉的撲倒在地,然後竟用力的擂著地面,大哭了起來。

    「大、大王……哇……」

    「漢、漢軍該死!他、他們竟然屠……屠城了……」

    「什、什麼?他們竟然敢?真的敢屠城?」

    提提亞巴布爾心裡一抽,無比震驚。

    ……

    漢軍的確是屠城了。

    這一次漢軍的行為,後世歷稱雅利亞之殤。

    對於大漢而言,這一次對雅利亞的屠戮,是勢在必行的。

    沒有辦法,孫策為了使自己更堅定的讓漢軍向西方帝國展示漢軍鐵血的一面,他早早便已經將要滅絕雅利亞人的消息宣揚了出去。如此,其實也是逼他自己下定決心而已。

    孫策,在大漢的歷史上,有著江東小霸王之名。但是,在這一世,他雖然在大漢當中亦有著小霸王之稱,但是,因為新漢朝的原因,因為劉易的原因,使得大漢的格局跟歷史上的格局完全不一樣了。許多本是孫策的成名之戰,其實都沒有發生。所以,孫策在大漢的威名,其實還是有些不足,不夠盛。

    不過,這一次滅雅利亞部族之戰,卻讓孫策真正的名揚四海,亦使大漢本王百姓聞小霸王之名而肅然起敬,當然,亦有聞之色變的。

    亦是這一次屠城之戰,讓孫策在漢軍當中的威名大漲,聲名直逼趙雲、太史慈等一眾大將,奠定了孫策在漢軍當中的堅實地位。

    這一戰,直接就斬殺了近五十萬人,整個巴爾托城,被殺得日月無光,屍積成山,血染城垣。另外,逃出城去的雅利亞部族人,亦被斬殺了近二十萬人。最後,雅利亞部族人,就僅剩下一部份年青的女人及一部份四、五歲以下的嬰孩。

    或者,會有個別的雅利亞部族人逃到城外的大山當中去,但是,自此之後,這世上再沒雅利亞人,全都成為歷史。

    整整屠了近七十萬的雅利亞部族人啊。

    對西方帝國的震懾力是無法形容的,也直接使得這些地區的勢力,以及西方的帝國,在接下來的漢軍的征戰當中,基本上都是不軍所到之處,他們聞風而降。基本上,沒有多少部族或勢力敢強硬的跟漢軍為敵。

    當然,這個過程,其實並不輕鬆。

    孫策的威名,亦非僅僅是靠屠戮得來的。而是靠他在這場戰爭當中的武勇所收穫的威名。

    當孫策當先從炸開的城東城門殺進城內,下令漢軍屠城之後,當時他就陷入了一場苦戰當中。

    漢軍的威名,以及這數天來的投石機的震懾,的確已經讓這些雅利亞部族的軍馬失去了鬥志,全軍都沒有太高漲的士氣。

    但是,在生死關頭,在部族滅亡之時,他們依然爆發出了垂死掙扎的力量,有如困獸猶鬥一樣,迸發出了一股能量。

    何況,雅利亞部族的軍馬,的確是一直都有著準備,在城內,雅利亞部族的大軍,他們並非都是在城內的各個軍營,而是一直都被佈置在城內的一些主要的位置地域上。

    如城門一帶的街道等等,這些區域,基本都是一直有著雅利亞部族的軍馬在鎮守著。

    另外,雅利亞部族,他們的祖先,的確有過輝煌的時候,他們的確也算是一個脫離了野蠻的,有著一定智慧文明的民族。

    這個部族人當中,一直來,他們都有著一種練體之法,可以激發他們部族人潛能的功法。事實上,這個部族當中,有著不少有著二、三流武將實力的軍將。

    甚至,有不少亦達到了一流武將的戰力。

    有一點,是沒有人想到的。

    那就是在雅利亞部族當中,這個提提亞巴布爾,他雖然是是雅利亞部族的貴族,其家族傳承了很久,在雅利亞部族當中也算是比較有名望的家族。可是,他卻非雅利亞部族的真正擁有著王族血統傳承的家族。

    再加上,提提亞巴布爾整合雅利亞部族的時間比較短,稱王的時間也比較短,他根本上還沒來得及整合其部族當中的那些真正的力量。

    他的那些近臣親將什麼的,其實都是他的家族的人,都是他一直來的身邊的人。他還沒有向全族當中招收那些真正的人才。

    那些真正具有實力的潛在的力量,在雅利亞部族的生死存亡的關頭,才慢慢的暴露了出來。

    所以,在孫策率軍屠城的時候,往往,一個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一個雅利亞部族的士兵,可能就具有著一流武將的戰力。還有就是一些普通的族人家族當中,便會有三兩個擁有強力武力的族人。

    這些情況,其實都給予漢軍一定的麻煩。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6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家族死士

    其實,任何一個部族,總會有一些天賦異稟的人物出現。又或者,也總會有他們的護族或是護國強者。

    尤其是那些部族,如果他們的部族當中沒有一個可以獨擋一面的強者,那麼在那些相對野蠻,講究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部族世界當中,他們的部族很快就會被滅,被另外一個更強的部族所吞併。

    好比最早讓新漢軍所滅的南匈奴部族,其實,在他們的部族當中,武力達到一流武將水平的,其實真的有不少,甚至,極有可能達到超級武將的武力境界的也會有。

    因為,南匈奴人當中,的確有著一些秘法,可以臨時將他們的武將實力提升一階的。這樣的事,劉易也親眼見識過,那就是當年刺殺匈奴單于的時候,便有匈奴薩滿巫師通過藥物而突然變得無比的強力,還差點讓劉易吃了大虧。

    只不過,很可惜,一個,這些匈奴人,他們部族當中的那些二流、一流的武將,所面對的,幾乎都是漢軍當中的一流及超一流的武將,如此,他們被漢軍打得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也就是說,並非匈奴人不強,只是漢軍太強了。

    另外一個,也是相當可惜的,匈奴人的那種可以讓武將臨時突破,擁有更強武力的秘法,就好比太平道的黃巾力士一般,有著很大的副作用,不可能隨意使用的。並且,匈奴人的秘法,在他們的匈奴大單于被刺殺了之後,便極少看到了,後來與漢軍的交戰當中,也並沒有再出現。之所以一直都沒有出現,估計就是劉易與黃忠等人當時在拉雅圖大雪山人為製造了那一場大雪崩,一股腦的將那匈奴人的主部族的大峽谷填埋了之時,連帶其部族當中的那些懂得秘法的部族人都一起深埋地底了。

    但是不可否認,當時的南匈奴部族,就算沒有使用秘法,也一樣有著不少一流武將的。但在漢軍的那麼多的超級武將的面前,他們崩達不起來罷了。

    另外,後來的烏桓人及鮮卑族人,恐怕亦有不少一流武將的。實際上,大多都是被漢軍的超級武將給擊殺了而已。

    也好比,貴霜帝國,便有佛門相輔,其佛門教主迦葉摩羅,便是超級高手。

    總而言之,一個部族,如果這個部族,已經成了氣候,人口有數十萬百萬以上的,他們的部族當中,肯定會有不少天生強者。

    尤其是那些已經有了自己的文明的部族,必然會有一些特別出眾的人物。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漢軍太強了,可以說,無論是個體軍將或是普通的士兵,都已經冠絕當世。因此,那些一般的帝國以及部族,在面對漢軍的攻擊的時候,他們的帝國或是部族的高手,很難有展現的機會。他們,要不是在碰到漢軍的超級大將時被斬殺,要不,就是在混戰當中,在向漢軍衝鋒的過程當中,被漢軍的弓箭所射殺。

    他們沒有一流武將可以在漢軍的超級大將的刀下活得過來,更沒有隨軍衝鋒的大將可以避得過漢軍的漢箭齊射的射殺。

    但是,這一次,孫策率漢軍攻殺進此巴爾托城,攻擊此雅利亞部族,因為情況特殊,從而讓這個部族當中的一些有著一流武將實力的部族勇士,有機會直接與漢軍正面交戰。

    巴爾托城,是雅利亞部族人的主城,雅利亞部族當中的那些權貴,有著多年傳承的一些不太顯眼的部族家族,幾乎都集中在這個城內。

    不少權貴家族,他們的財力或者不及提提亞巴布爾的家族,他們或者也沒有提提亞巴布爾那樣的野心以及手段,但是,放在雅利亞部族當中,恐怕亦是一些比較超然的部族貴族家族。

    這些家族的掌權者,其實就等於是奴隸主,他們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保護自己的家族財產,自然一直都會培養他們自己的力量。

    在這些中東以及更遠的西歐帝國當中,在這個古時代,他們還存在著那種血腥殘暴的鬥角嗜好,不只是存在,應該說是盛行。

    平時,這些以家族形式存在的奴隸主,他們應該會培養出那些凶悍的角鬥士,這些角鬥士於角鬥場上互相撕殺,以取樂於奴隸主。

    阿達米利家族,在雅利亞部族當中,就是一個比較有聲望的奴貴家族。

    他有著自己的部族私兵,並且,也一直在培養有不少的角鬥士,其實也就是死士。

    提提亞巴布爾整合雅利亞部族稱王的時間真的不長,所以,現在就算是他,都沒法徵召那些部族權貴家族的私兵及那些有著強悍武力的死士為他所用。這些私兵及死士,只會各自聽命於他們的主人。

    這些情況,亦是現在雅利亞部族的軍馬當中,缺少那些真正強悍的武將的主要原因。

    而阿達米利家族,佔據著城東一片的區域,所以,當孫策率軍殺進城來的時候,除了要面對雅利亞部族派駐在各個街道駐守的軍馬之外,還得要面對這些部族權貴家族的私兵及那些強悍的死士。

    城破了,雅利亞部族的軍馬,他們雖驚,但是,在這個部族生死存亡的時刻,他們也的確迸發出了一股誓死保衛自己部族家園的力量。

    尤其是看到漢軍如潮水一般衝殺進城,一路攻殺,連帶他們的部族人都毫不猶豫的下狠手擊殺的情況之下,他們也真的被逼得困獸猶鬥,生出了一種要與漢軍同歸於盡的瘋狂心態。

    因此,隨孫策殺進城,然後四散攻殺的漢軍,遭受到了雅利亞部族軍馬的凶狠的阻擋,雙方的軍馬,就在城內展開了激烈殘酷的巷戰撕殺。

    不少漢軍的軍馬,還真的遭受到了那些突然暴起的一些雅利亞部族當中的隱藏高手的阻殺,傷亡不少。特別是,那些雅利亞權貴家族的私兵及死士,對漢軍的危害最大。

    不過,對漢軍的危害,主要還是出於他們的突然性,大多都是在漢軍的軍馬沒有預料到那些一般的雅利亞部族人當中,居然還有那麼強悍的高手的原因。但是,大多都被很快就反應過來的漢軍所滅,這些部族權貴的私兵及死士,甚至是那些隱藏在一般部族人當中的高手,亦難以避免被漢軍所滅的下場。

    好比孫策,他沿著主街道一路衝殺,以其的武力,自然是勢不可擋,尤其是他馬快,在那些敵軍都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的時候,他便已經衝殺進敵軍人群。

    一員敵軍武將,應有二流武將的武力,但是,卻亦非孫策三合之敵。

    但是,在孫策擊殺了這員應是統軍的敵將將領之時,他猛然感應到有一股危機感。

    卻是一個不起眼的士兵,突然爆起,從一旁向孫策擊來。

    這個便是隱藏在雅利亞部族士兵當中的真正部族高手。

    當然,或者也不算是隱藏吧,畢竟,雅利亞部族的軍馬,還沒有真正的經過嚴格的整合,許多原本是雅利亞部族人當中的高手,都還沒有被挖掘出來為其大王所重用。

    所以,這部份高手,現在看起來其實就是與一般的部族士兵沒有什麼的分別。

    這樣的情況,讓孫策亦有點驚訝。

    不過,雖然讓孫策感到有點驚訝,但是卻也沒能讓孫策措手不及,因為,以孫策這樣的超級猛將而言,對於高手的氣機感應相當的靈敏。

    當那個士兵突然暴起的同時,孫策便感應到了,如此,及時的格擋下了那暴起的士兵的刺殺。

    如果是語言相通,又或者是這只是一場普通的戰爭,漢軍沒有想著要滅了這個部族的話,孫策或者會問問這個敵軍的士兵姓什名誰,會瞭解一下為何一個明明有著一流武將實力的傢伙怎麼會只是一個普通的部族士兵。

    但是現在嘛,自然是無須多言,孫策的長戟一展,直接便將這個有著一流武將身手的士兵籠罩在內。

    同時,長戟左挑右刺,將另外的一些圍殺上前的敵軍士兵擊殺。再與這個有著一流武將實力的士兵相戰近十餘會合,結果便被孫策一道強力的殺氣給擊殺。

    接著下來,漢軍士兵殺到,那員有著一流武將實力的部族士兵的屍體,亦被漢軍人潮所淹沒,與一般的部族士兵一般,再也沒有任何的分別。

    而讓孫策真正陷入惡戰的,就是率軍殺到了一座狀若宮殿一般的大型富麗豪華建築之前的時候。

    這座建築,就是阿達米利家族的所在地,裡面還有一個鬥獸場。

    但此時孫策自然是不知道里面有什麼。

    他只是感應到了在此建築之內,有著近十個以上的強力的氣機感應,另外,還有不少稍弱的氣機感應。

    原本計畫向前繼續衝殺的孫策,自然停了下來,策馬上前,運勁一戟破開大門的時候。裡面嘩啦一聲衝殺出了一群軍馬來。

    孫策此時也不禁有點凝重起來,畢竟,這群雅利亞部族人當中,居然有著近十個有著一流武將的強力血氣的氣息。

    孫策雖然不懼,但是,同時面對這麼多的高手,他還真的沒有碰到過。

    而在這群士兵及高手當中,簇擁著一個衣著華麗,氣質亦有點高貴的中年男子。

    他們並沒有一開始就向孫策發起攻擊,他們只是守住這座建築的大門,護著那個中年人。

    這個氣質與眾不同的中年男子,他一出現,就嘰嘰咕咕的沖孫策說著什麼。

    孫策自然聽不懂他的說話,但是看其神色,卻是帶著有點威脅的味道。

    事實上,除了從此大門擁出這一群士兵高手之外,孫策也感應到了,在這座建築當中,也隱藏著不少的士兵,甚至,在房頂上面,也有著不少士兵,此際還用弓箭對準著孫策。

    孫策親率漢軍殺進城來,這一路衝殺,身邊自然不可能隨時都帶著能夠翻譯這些雅利亞人語言的人。

    但是,察言觀色,他覺得這個傢伙所說的不是什麼的好話,尤其是他的神態,讓孫策惱火。這一次對這雅利亞部族,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言的,不管對手是誰,那就只有一個字,殺!

    恰好,後面的漢軍軍馬亦殺到了,所以,孫策根本就不想再多言,長戟一揮,直接就飛馬殺過去。

    其實,那個氣質帶著一種高貴味道的中年男子,就是現在的阿達米利家族的家主。

    他對孫策所說的,的確也有著一點威脅的味道。

    他是說,他是雅利亞部族阿達米利的家主,他不想參與漢軍的戰爭,並且,也想分辯一下,他跟現在的雅利亞部族的大王提提亞巴布爾有著分岐,他並不贊成提提亞巴布爾跟漢軍為敵的事。但是,他又說,他的阿達米利家族,有著多麼輝煌的過去,現在,他的家族也有著多少的死士,他希望漢軍,不要為難他的家族,不要攻擊他的家族,否則,他就會率自己的家族士兵及死士,對漢軍進行反擊。

    其實,這個阿達米利家族的家主,他跟提提亞巴布爾一樣,都是那麼的幼稚。

    那提提亞巴布爾,以為自己掌控了雅利亞部族,而全族有著那麼多的族人,他掌握著那麼多的部族軍馬。因此而認為,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跟漢軍叫板,起碼,憑著這實力,可以向大漢方面獲得一定的有利於他的利益。

    而這個阿達米利的家主,他的眼光更加的狹窄一點。以為他現在有著這點實力,就可以在這場戰爭當中抽身事外,可以憑著自己的私兵及那些死士,確保自己的家族利益,保住自己的家族。

    他不知道,他的這點家族力量,在漢軍的眼中算個屁。

    或許,他應該的,是馬上向孫策跪地求饒,先確保他的性命,待到有翻譯來的時候,向漢軍求情,堅決向大漢順服,或者,這勉勉強強還能保得一條性命。

    但是,現在的孫策,又哪裡會跟他多講?尤其是從他的神態當中,看到了一股威脅的味道?

    不知道的,還當真的以為是漢軍怕了他呢。

    當孫策衝殺向他們的時候,當中的那些死士,亦同樣暴起,刀劍齊出,撲殺向孫策。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7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神勇孫策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激戰,在漢軍摧枯拉朽一般攻殺進巴爾托城之後,就是孫策本人,亦沒有想到會碰到一群堪可達到一流武將實力的高手。

    但是此際孫策毫無所懼,他的氣勢已經攀至高峰,渾身殺氣縱橫,將其體內的內力提升到了最強狀態。

    孫策長戟直取那個看上去氣質高貴的中年男子,但是,他還沒有攻殺到那個中年男子的面前,便被約有十來個高手撲上來。

    這十來個高手,一個個神色冷峻,動作無比的敏捷,就有如出籠的猛虎。

    只見他們高低起躍,眨眼之間,竟然分散圍在孫策前衝的戰馬四周,而他們手上或長或短的刀劍,亦凶厲或是刁鑽的攻向孫策。

    他們的身上,都有一股讓人心顫的氣腥殺氣,互相之間,似乎也有一種無比默契的配合。

    他們,有的直刺向孫策的面門,而有些則是無聲無息的疾刺向孫策身上的要害部位,更有不少,陰險的揮刀砍向孫策坐騎的馬蹄,甚至,一個飛身閃向孫策馬後,比另外的高手出手稍慢一拍的傢伙,他竟然手執著一桿長槍直向著孫策戰馬的馬尾那戰馬的要害部位刺去。

    這些幾乎都是阿達米利家族所培養出來的死士,高手,當中足有差不多十個人達到了一流武將的武力。

    儘管這些死士高手,他們不懂功法,沒法將他們體內的那種勁爆的血氣勁力如漢人的一流高手的內力那樣化作無堅不摧的殺氣迸發出來殺敵,可是,他們的那股凶悍的血氣勁力,已經能與他們的兵器相通。在西方,這種可以將他們的血氣勁力與他們的兵器相通的情況,他們叫做通靈。

    這個也就是與漢人的高手,將內力灌注進手上的兵器一般。

    如此,這就使得那些死士高手手上的兵器,隱隱約約的似在散發著一股流淌著的紅芒一般。

    在這個時候,在那些死士高手手上的兵器,哪怕是一般的兵器,此際亦有如那些神兵利器一般,能削鐵如泥。

    這瞬間被十數個武力不低的高手圍攻,哪怕是超一流武將,恐怕都會有點吃力。也說實在,如果這些雅利亞部族人的死士高手,換作是漢軍中的一流武將,如此圍攻孫策,孫策恐怕也難以匹敵。

    超一流武將,的確要比一流武將高一層武道境界,無論是內力,或是攻擊的威力,都要經一流武將強力得多。但是,卻也並非是強在讓那些一流武將無還手之力的地步。

    就好比歷史上的戰神呂布,他是三國歷史上當之無愧的超一流武將,論戰力,堪稱當世第一。

    但是他亦多次不敵多員武將的圍攻,那什麼的三英戰呂布的就不多說了,畢竟關羽、張飛的武力與呂布都相差無幾。

    就說呂布刺死董卓之後,卻被董卓的一眾舊部武將圍驅而敗走。這個,是李傕和郭汜之流的武將啊,或許也有著依靠兵力的優勢,但是呂布被這些董卓的舊部戰敗卻是事實。

    由此可見,有時候的確是雙拳難敵四手。

    哪怕你是超一流武將,但是如果被一個二流武將所迸發出來的殺氣擊中,亦一樣會身首異處。

    因此,如果是漢人的武將,他們能夠迸發出無影無形的殺氣,的確也一樣會讓超一流武將也感到忌憚的。

    但現在,這些雅利亞部族的死士高手,他們卻不懂得如何將他們的血氣之力化作那種無影無形無堅不摧的殺氣,最多就是通過手上的武器通靈,灌注他們的血氣之力,讓他們的兵器變得鋒利無比。

    這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要真正的近身交戰才有可能發揮得出他們真正的優勢。也必須要近身肉搏,要他們的刀槍劍戟能夠擊中對手方可以對對手形成有效的殺傷。

    而同時,這些異族死士高手,他們雖然都非常精通搏殺之技,往往都能夠做到一擊必殺。可是,他們卻不懂一些太過高深的武功招式。

    或者說,他們並沒有見識過什麼是武功,根本就不懂漢人武功之妙。

    孫策因其機緣,獲得當年西楚霸王的霸王戟以及其霸王戟法。

    而霸王戟法,卻是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衝鋒陷陣,斬將奪旗的憑仗。霸王一生征戰,殺敵無數,常憑劣勢兵力,大勝強大的敵軍。靠的,就是霸王的武勇。

    現在的孫策,或者還稍有不及當年的霸王項羽,但是,卻亦已經踏進了超一流武將的境界。

    此際的孫策,他的感應無比靈敏,雖然瞬間陷入了如此多死士高手的圍攻,可是,他的靈覺,他的氣機,卻依然能夠清晰的感受到第一個死士高手的動作。

    如此,他凜然不懼。

    就在這些死士高手,眼看就要將孫策擊殺的時候。

    孫策猛然張嘴大吼一聲。

    「吼!」

    一聲斷喝,有如晴天驚雷,隱含著一股無形的威能,以他的身軀為中心,哄的一聲向四周擴散。

    這一聲斷喝,有一點佛門獅子吼的味道。

    但是,這卻不是佛門獅子吼,而是霸王怒吼。

    這亦是孫策所獲得到的霸王遺物當中的一種含內勁喝出的音波吼叫。

    主要的作用,就是在剎那震盪敵人的心神,就有如是獸王面對群獸,一吼壓萬獸一般。讓敵人在這剎那間對他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

    這一聲霸王怒吼,其實亦有一點先聲奪人的意味。但是,最主要的,卻非是靠這一聲怒吼,也絕非是大吼一聲就能解去被敵圍攻的危機。

    這一聲,最多就只能讓攻擊上前的那些死士高手頓一頓罷了。

    但是,在這一聲霸王怒吼的同時,孫策突然迸發出去的那種無形的威能,卻讓圍攻上來的那些死士高手原來無比靈敏快捷又凌厲的動作,全都在這一剎那,就有如撞上了一堵無形之牆,讓他們的動作一下子就變慢了許多。

    這個,就是超一流武將與一、二流高手的最大分別所在。這就是超一流武將的氣場。

    超一流武將的氣場,對於那些一、二流的高手而言,是有著碾壓式的作用的。

    但這還沒夠,因為,那一聲霸王怒吼,只是讓那些死士高手頓一頓,心頭一震而已;所迸發出來的超一流武將的氣場,其實也只是讓那些攻殺上來的死士高手的動作稍慢。如果當真的是在放電影,可以一一的分解那些死士高手的動作,那麼就可以看得到,他們的動作,其實就只是似突然慢了一拍,而這一拍,可能都不到一秒種的時間。然後,每一個死士高手,他們的攻擊,還是依然會擊向他們所鎖定的目標部位。

    但對於真正的高手撕殺,慢了這一拍,慢了這一個呼吸之間的時間就已經足夠了。

    「戟王戟法!」

    孫策臉色一凜,手上卻沒有絲毫的停頓,大大的長戟舞得如風,帶著一股凜烈的氣勁,化出了一片戟影,跟著便聽到一連竄叮叮噹噹的密集而激揚的清響。

    若是再用電影式的慢動作來分解孫策的戟法,便可以見到,孫策的長戟,先是無比迅猛的往左邊下沉一挑,將那滾地一刀砍向孫策戰馬馬腳的死士連刀帶人挑開,跟著長戟一收起,同時將一柄重劍及一把有如匕首一般的短劍給撩開,那重劍,可謂差之毫釐就刺中孫策的左邊脅下了,但是被撩開的時候,僅只是劃破一點孫策的衣布。

    這說時遲,其實也就是一眨眼之間的事。

    同時,孫策的手一抖,長戟尾部就似是畫了一個圈,分別又將從右側攻殺來的兩三個死士的兵器給格檔開。

    然後孫策的長戟,就有如風輪一般,左點一下,右挑一下,剎那便將左右攻來的另外幾個死士高手的兵器盪開。

    這個時候,便只有從前面及後面殺來的死士了。

    其實,從前面殺來的兩個死士,卻是最先攻擊到孫策的,他們也不愧為死士,他們兩人,完全就是抱著一擊必殺的信念,飛身撲來的,一個直取孫策面門,一個挺著一支長長的長矛,直刺孫策的正面胸膛。

    但是,在孫策使用出霸王戟法,左挑右擋的時候,孫策在馬背上的身軀卻也並非是靜止不動的,他先是一側頭,便避開了那刺向面門的長劍,跟著再一側身,兩手不停的使出戟法的同時,整個人往馬背上一趟,同時也避開了正面刺向胸膛的那一支凌厲的長矛。

    叮!

    再一聲清脆的鳴響,躺於馬背上的孫策,長戟詭異的往後一刺,恰恰的刺中了從後刺向馬臀部位的那一支長矛的矛尖。

    「給我死!」

    躺於馬背的孫策,在一戟迫開後面刺來的那一矛的同時,揚腳踢起,正正踢中了飛身撲來的手拿長矛的那一個死士的腔腹部位,竟然將他踢得大叫一聲,吐血直直的飛起。

    藉著這一腳踢起又飛快落下之力,孫策在這馬背上就有如打了一個鯉魚打挺,又坐正在馬背上。

    但這還不算完,那刺向後面的長戟,往回一拖一收,那個飛身刺向面門,卻被孫策側頭閃過他這一必殺一擊的死士,已經從孫策頭上越過,正要從孫策前衝的戰馬後落下,但卻被孫策的長戟一拖,那因為同樣灌注了孫策體內那強橫殺氣的長戟月牙,在那死士的肚子上嘩啦一聲劃拉了一下。

    「啊!」

    一聲慘叫,這個傢伙,竟然直接被開膛破肚,一大堆肚內的內臟伴著鮮血迸流出來。

    「死!」

    已經渾身沸騰著殺氣的孫策,再一聲暴喝,長戟向上一刺,直接將那一個被踢飛向上的死士,一朝刺死。

    「哈哈……」

    轟的一聲,戰馬直接將前面兩員敵兵撞飛,然後在孫策的大笑聲當中,戰馬發出一聲狂鳴,直直的立了起來。

    這是孫策一手抓住烏騅馬的韁繩,勒停了戰馬,而另一手,高高的挑著那一員慘叫一聲被刺死的死士。

    這一次圍攻孫策,以及孫策的反擊,其實都是在電光火石之間。

    認真來說,一般人最多就是只能看到孫策被這一眾人圍殺,然後就是孫策的四周幻化出無數的戟影,然後叮叮噹噹的迸發出一點點兵器交激的火花,跟著就是有人被踢起,然後就是聽到了慘叫之聲。再然後,便是孫策有如凶神一般,挑著一個死士在狂笑。

    「夷蠻之族,匹夫之士,竟敢向本將軍挑戰?竟敢跟大漢為敵?本將軍讓爾等見識一下大漢之威!殺!」

    已經完全進入了狀態的孫策,此際視這些雅利亞部族的死士高手為無物。

    碰的一聲,直接將長戟上的那一具死士屍首扔向那臉色大變的中年男子,目光如電的冷哼一聲,戰馬滴溜溜的轉身:「殺!」

    早前被孫策分別格擋了兵器的那些死士高手,他們其實都被孫策那狂暴的氣勁給衝擊得有點東倒西歪。

    越一流武將的勁力,跟這些一流武將實力的死士高手的勁力是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的。何況這亦是孫策在最為危險的時候所迸發出來的勁力?

    所以,縱使這些死士高手,都有著不俗的實力及戰力,可是,他們現在,大都感到雙臂都有點發麻。

    他們十數個高手,圍殺漢軍武將一人,卻無功而返,反被對方擊殺了兩人。這是何等的威勢?

    這讓這些死士高手都感到無比的驚駭。

    而他們還沒有回過神來,孫策的攻擊便已經到了。

    方才施展霸王戟法,又要迸發出氣場,又是在如此緊促的情況之下,孫策倒沒法又同時迸發出殺氣去攻擊這些死士高手。

    但是,此刻,孫策卻不會跟這些死士高手客氣了。他們現在,驚駭於孫策的武勇,一時沒能再向孫策展開圍殺之勢。並且,又被孫策擊得不成陣勢,所以,他們就更加不是孫策的敵手了。

    一個回衝,又有兩三個高手死士損命在孫策的手上。

    倒是讓孫策有點意外的是,當中有兩三個死士高手,他們竟然能夠利用他們的兵器擋下了他的殺氣。

    這時,那個中年男子,也反應了過來,急忙下令放箭,想要不顧一切射殺這個讓他驚懼的漢軍大將。

    但是,一切都晚了。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7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徹底抹殺

    突然爆發出來的激戰,自然也驚動了在街上衝殺的漢軍,這些漢軍看到孫策陷入了敵人的圍攻,他們又豈能無視?

    原本就是追隨著孫策一路衝殺的那部份漢軍將士,此際亦已經加入了戰團。

    當那阿達米利家族的中年男子喝令放箭的時候,漢軍的將士卻是先一步出手了。

    頓時,慘叫連連,無數弓矢飛向了這所有如宮殿一般的建築的各個角落,那些出現在房頂上的家族士兵,亦被一陣陣的亂箭給射落。

    隨著孫策的一眾親兵親將的衝殺,那些死士高手,亦幾乎在瞬間被盡數斬殺。

    當然,也沒有當真的全都斬殺了,孫策特意制住了兩個憑感應覺得是這些雅利亞部族人當中的最強者,將他們給抓捕了起來。

    留下這兩個強者的性命,主要是孫策想要弄清楚,他們為何能憑血肉之軀可敵住自己的殺氣。

    這兩個強者,自然是交由下面的軍將帶去審問。也正是如此,孫策以一敵十數個相當於一、二流武將的事,才一下子在漢軍當中傳了開來。後來,不少漢軍的軍將還不太相信,直接跟這兩個雅利亞部族的強者過招,這才相信,原來這些西方人,居然能夠將身體鍛鍊如此強橫的地步。這些強者的血氣之力,與漢人武功當中的內力,也幾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

    孫策也經這一次的遭遇,明白到雅利亞部族當中也有不少的能力。因此,趕緊下令,著殺進城來的漢軍將士,儘可能的保持著適當的兵力的陣營,在漢軍還沒有完全掌控全城的情況之下,暫時不需要刻意的逐一屠戮。

    也正是如此,這才讓漢軍減少了不少的傷亡,也同樣的,這才沒有當真的將此城的雅利亞部族人釋數屠盡。但是,最後能留下命來的,大多都是躲藏在屋中的一些婦人嬰孩。這也就是這上百萬人口的雅利亞部族,最終還能剩下三十來萬女人及嬰孩的主要原因。

    若非如此,已經鐵了心的孫策,他的那一聲屠盡全城的命令,下面的軍將可是嚴格的按命令執行的。

    在破城之後的那一段短短的時間當中,處於城東區域的那些雅利亞部族人,的確是遭受到了徹底的屠滅。或許,漢軍將士面對那些婦人嬰孩的時候有點下不了手,他們衝殺進那些部族人的房屋當中的時候,將其家中的那些成年人給殺了。然後,再放了一把火,將那些沒能下手擊殺的人一把火燒了。

    這樣的情況不少,整個城東區域,此際其實已經陷於一片火海,籠罩在濃煙當中了。當然,那種悲慘的哭叫聲,自然不絕於耳,倍讓人感到淒涼。

    不過,這就是戰爭。亦是他們部族首領的愚蠢,讓他們這些一般的雅利亞部族人遭受到這樣的橫禍。

    要說無辜,或者也有點,但也不全是。因為,如果沒有他們這些部族人的支持,提提亞巴布爾又豈有那樣的實力想要跟漢軍叫板?

    在如此的大勢之下,他們居然還想螳臂當車,那麼他們就得要付出血的代價。

    如果說,漢軍先是攻取了安息帝國北方及東部一城一角,向安息帝國以及西方的帝國民眾樹立一個讓他們認識到大漢的仁義的一面。那麼,這一次的屠滅雅利亞部族,那就是要讓西方民眾認識到大漢一怒之下的威凌。

    有恩有威,恩威並施,方能讓他們徹底的順服,才能讓他們打消那點不切實際的念頭。也才能震懾住那些還抱著一些不切實際念頭,想要冒險付之於行動的人。這樣,才可以讓漢軍在接著下來對整個安息帝國的進取的過程當中,少許多不必要的阻力以及不必要的犧牲。

    其實,可以回顧一下,漢軍在奪取整個貴霜帝國,控制了並不比安息帝國的疆域小的印度地區,為何能夠如此的順利,當時的漢軍所過之處,印度地區的民眾幾乎是聞風而降,偶有反抗的勢力,亦很快就被漢軍所滅。這是因為,漢軍從一開始,就對貴霜帝國展開了犁庭掃穴一般的攻擊。並且,在與貴霜帝國的大軍決戰當中,一戰便滅了他們百多萬的大軍。一戰下來,在戰場上殺斬殺的貴霜帝國的軍士,便是屍積如山。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殺戮,方能徹底的震懾住貴霜帝國的部族勢力。讓他們基本上都不敢再主動向漢軍發起進攻,更加沒有什麼的部族或勢力,敢對漢軍來陰的。

    這一次,對安息帝國。似乎還沒有這樣的一次血腥啟示,還沒有讓安息帝國境內的那些部族或勢力對漢軍真正的畏懼到不敢主動招惹的地步。

    雖說,早前的那一次,他們派出了百萬大軍向漢軍主動進攻,然後全軍覆滅。可是,那一次的事件,發生得太快,在安息帝國的民間,並沒有廣為流傳得知,並且,他們的那百萬大軍,到底是如何全軍覆滅的,就是他們帝國盟軍方面也不知道當中的詳細。當時,帝國盟軍方面,亦要為了穩定軍心,並沒有將這件事廣而告之。如此,他們雖然一次折損了近百萬大軍,但是,卻沒讓他們親眼目睹,更沒能讓安息帝國人產生那種發自內心的對漢軍的恐懼。

    唯有來一次像現在這樣的大屠戮,方能讓安息帝國的那些部族勢力明白,並相信,如果他們激怒了漢軍的話,將要面對著一個如何的結果。這個雅利亞部族,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鑑。

    隨著大量的漢軍將士湧入,那些雅利亞部族的軍馬已經漸漸失去了抵抗之力。尤其是在漢軍的弓箭兵亦推進到城來的時候,這一出手就是瘋狂的箭雨覆蓋,無死角的殘酷射殺,讓雅利亞的部族軍馬驚駭欲絕。

    而更讓他們魂飛魄散的是,漢軍似乎並不要俘虜,基本上,不會主動去抓捕俘虜,全都是一見便殺。

    無論是雅利亞部族的軍士,又或是一路攻殺所致的那些房屋,但凡是看到有活著的人蓄,漢軍幾乎都不會放過。

    整個巴爾托城,可謂被漢軍殺得日月無光,血流成河。

    提提亞巴布爾還不太死心,在那一眾老臣的驚懼聲中,想要讓他帶著一部份的兵力撤離城池的情況之下,他還想著要摔軍將漢軍給趕出城去。

    但是,當率著一部軍馬,要趕緊支援城中的那些雅利亞部族的軍馬的時候。在途中看到了漢軍的那種凌厲又鐵血的攻殺,那種滿街都是鮮血,到處都是橫死的屍首,入眼全都是凶狠如狼一般在衝殺過來的漢軍軍馬。

    這一切,讓提提亞巴布爾渾身發抖,終讓他明白,什麼叫做捅了馬蜂窩,什麼叫做驚懼。什麼叫做絕望。

    全城在哀嚎,在悲哭,在淒厲的慘叫,在流血當中死亡,如入眼的那些煙火一般湮滅。

    完了,全都完了。

    提提亞巴布爾這一剎,不禁也有了多少後悔。他真的沒有想到,自己只不過是想辦法滅了一點漢軍的人馬而已,卻居然會引來漢軍如此凶殘的報復。居然要用他如此多的部族人的鮮血來祭奠。

    他的心在顫抖。

    求生的慾望,佔據了他心底裡對雅利亞部族的那一點悔意。畢竟,對於他而言,只要他活著,只要他還能擁有著權勢財富,就算是自己的部族又如何?如果部族人的死,能換來他的權財,那麼他亦無悔。

    只可惜,他看到了,漢軍的確是太過強大了,他的雅利亞部族,根本就不是漢軍的對手。

    他沒敢再留在城內,急令軍馬,護著他往城西方向逃竄。

    這提提亞巴布爾一逃,雅利亞部族的軍馬就真正的徹底崩潰了。尤其是當漢軍在孫策的率領之下,飛快的佔領了城中心區域的王宮之後,整個巴爾托城,全城混亂了起來。

    漢軍從城東突破,在佔據了城中心區域的時候,一時倒沒有馬上能夠殺到城南及城北地區,暫時還沒能將那些城門控制,尤其是城西區域。

    這個時候,提提亞巴布爾逃離城池的消息,飛快的傳到了那些暫時還沒有遭受到漢軍攻擊的軍馬及部族人的耳中。

    這一下子,他們全都慌了。

    幾乎所有的雅利亞人,他們都瘋狂的從他們的住處湧出來,往城西或是城南的城門湧去。

    他們的部族首領逃了,等於是放棄了他們。而漢軍已經殺來了,他們聽到了那陣陣的慘叫聲,哭喊聲,看到了那陣陣狂捲升空的煙火,聽聞了漢軍對他們的凶狠的殺戮。如此,他們哪裡還敢逗留在城內?

    他們,現在就是想要逃離這裡,逃得遠遠的。

    在他們那麼多人都一起想要逃離城池的時候,一下子又哪裡能逃得了?無邊的恐懼,讓他們陷入了一種瘋狂的狀態。他們拚命的人擠擠,都想要快速逃離,但密密麻麻全都是人的街道,他們又能如何逃?

    人擠人,人踩人,混亂的局面,讓他們都不知道死多少人。

    讓他們更驚恐的是,漢軍殺來了,漢軍並不會因為看到他們那種密集的人群湧動而會為他們指揮交通,而是趁機給他們一陣陣密集的箭雨。

    在漢軍完全控制全城,控制那些城門之前,自然也有了不少雅利亞部族人逃出到了城外。事實上,在某一段時間之內,逃出城去的人流,就如是洪水一般湧出去。

    但很可惜,漢軍早已經潛伏了人馬於巴爾托城的城門之外。

    那些洶湧如潮衝出城門逃生的雅利亞部族人,他們首先要面對著漢軍床弩的一翻洗禮,讓他們見識到跟漢軍為敵的那種讓他們心靈都在顫抖恐懼的下場。

    提提亞巴布爾,他率著數萬的軍馬從西面出城,打算逃進城後的大山當中去。

    可惜,孫策早就為了防備攻破了巴爾托城之後,這些雅利亞人會逃進西面的大山,藉著早前幾天的時間,悄悄的派出了數萬的軍馬藏於城西城門之外。

    漢軍不僅有軍馬堵在城西城門之外,還分別派出了一定的軍馬,將從城西方向進入其城後大山的一些主要的道路堵住。

    在這一方面上來說,的確也讓漢軍對雅利亞部族感到有點無語的。這個部族,他們居然沒有留下太多的軍馬保護好他們的最後的後路,難道,他們就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萬一他們依靠城池也敵不住漢軍的進攻的時候,要留一條後路好讓他們撤退?還是他們天真的認為,漢軍不會切斷他們的退路?

    提提亞巴布爾率著數萬的軍馬,從城西出城,還沒有真正的遠離城池,便遭到了漢軍的攻擊。

    在漢軍的強勢的攻擊之下,他的數萬軍馬當場就敗潰。

    而提提亞巴布爾本人,更加的悲哀,因為他直接被漢軍的床弩擊殺,一支長長的床弩箭,穿透他的身體,帶著他飛起,然後釘在地上。

    提提亞巴布爾死後,雅利亞部族就等於是完了。

    接下來,就是漢軍的追殺。

    很快,控制了全城的漢軍,也對城內進行了一次殘酷的肅清。

    三天後,漢軍撤離此城。一起帶走的,除了三十來萬的雅利亞部族的年輕女子及一小部份其部族的嬰孩之外,便是一輛輛用牛馬拉著的馬車,馬車上,裝載著的全都是從巴爾托城所搜刮出來的錢財及糧食等等。

    其實,認真來說,孫策雖然下令屠城,但是在漢軍控制了全城的時候,還有不少雅利亞部族的軍士及青壯的。但是,孫策不可能會再給大漢留下後患的,別說是這些成年的青壯男子了,哪怕是那些婦人,稍為對漢軍流露出哪怕有一絲怨毒的神色,漢軍的士兵,都不會手軟。

    整座城座,被殺成了一座死城。

    城內的血腥味,經久不散。

    孫策在漢軍押解著所有的戰利品離開此城之後,下令將此城全部破壞,不僅將城內所有的建築都燒燬,就是連城牆,也會全都炸塌。

    這是以儆傚尤,以這種徹底滅亡一個上百萬人的部族勢力的鐵血手段,告訴那些西方帝國的部族及勢力,跟漢軍為敵的下場,就是連他們的部族痕跡,都會被漢軍給抹去。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7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劉陽的擔心

    雅利亞部族徹底的消失了。

    這個部族的消亡,亦徹底的震懾住安息帝國境內的那些部族及勢力,使得他們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當然,漢軍的這樣的血腥鎮壓手段,亦使得西方帝國一片嘩然。

    可是,這又能如何?他們在這個古時代,還沒有什麼所謂的聯合國會,亦沒有那些什麼的公約,亦沒有什麼的人道主義的譴責。

    他們能夠做的,就是恐懼。

    說到底,像漢軍這樣,將一個部族給滅了的事,這些西方的帝國及部族,他們以前就沒少做。只不過現在事情落到了他們的頭上,他們才會覺得有點難以接受。

    通過這次殘酷的事件,使得這些西方帝國及部族人不得不重新正視大漢帝國的聲音,亦使他們明白到,大漢是真的不能隨意招惹。

    面對大漢帝國的強大以及這些鐵血的手段,他們或多或少,都要考慮他們接著下來應該要何去何從。

    是順者昌還是逆者亡,這就在於他們的選擇。

    這一次事件對西方的影響是極為深重,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繼續影響著西方帝國。

    不過,大漢帝國方面卻不會在乎這些,孫策讓大軍暫時退軍,只是為了好好消化這一次向雅利亞部族進攻的收穫,不久之後,自然也會正式將這些地區完全納歸大漢的統治。

    畢竟,滅了雅利亞部族之後,孫策還不知道安息帝國方面的反應,萬一安息帝國方面眼紅漢軍這次所滅雅利亞部族所獲得的那麼多物資,調動大軍前來進攻的話,這一支漢軍就顯得有點孤軍深入。所以,在這個時候,沒有必要再將漢軍置於一個危險的境地。

    何況,漢軍雖然出兵滅了雅利亞部族,但是,暫時還沒有準備好對雅利亞部族所在的地盤進行統治,漢軍的官府文員,還沒有完全準備到位。所以,還得要一段時間之後,漢軍方能再次發動一波進攻,將更多的安息帝國的地域納為大漢的領土。

    不過,原本是屬於雅利亞部族所活動的勢力地盤,在漢軍撤離了之後,在周邊的一些勢力及部族,他們竟然都不敢率軍進入。漢軍餘威猶在,他們都有點擔心如果他們率軍進入佔據了這些地盤之後,漢軍是否也會遷怒於他們。

    如此,造成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這一帶地區,幾乎成了無人區。

    當然,自然也有一些物資緊缺的部族及勢力,偷偷的派出了小部人馬前往雅利亞部族的巴爾托城察看,想要搜尋出一點物資。但是,他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座廢墟,沒能找到一丁點有價值的物資。

    而孫策回軍之後,由洛陽前往印度的太子劉陽,在十萬大軍的護送之下,到了貴霜帝國的原帝都。

    孫策的戰報了很快就送回到貴霜原帝都德里城。

    劉陽看了這份情報後,自然有點吃驚。

    公然的滅絕了一個人口百萬的異族部落,這個影響還真的挺大的。

    劉陽亦非無知小子了,其實,他是被一眾姨娘(也就是陽安公主、益陽公主等等)著重培養的未來的大漢皇帝,政治敏感比較高。

    他是有點擔心漢軍的這一場鐵血殺戮行為,會讓漢軍的仁義形象在西方人的心裡崩塌。另外,他亦有點擔心孫策會成為大秦時期的殺神白起。尤其是,他也有點擔心這個消息情報送回到洛陽朝廷之後,朝中的一些迂腐朝臣,會對孫策進行彈劾。

    為何有此擔心呢?主要的,其實還是劉易的原因。

    因為劉陽父皇劉易的這個皇帝,似乎有點不太稱職。

    細數一下,自從劉易當初從董卓的手上奪得了洛陽帝都,成立了新漢朝開始,這都十多年過去了,而劉易又有多少時間是留在洛陽主持朝廷軍政大權的?

    連續留在洛陽的時間,最長的恐怕都不超過半年,十多年來,加起來留在洛陽的時間,恐怕亦不過是三幾年的時間。而有時候,一離開洛陽就是那麼三幾年。

    說句不好聽的話,劉易雖然,已經給大漢制定了種種的發展方案,制定了種種的法規條文,朝廷眾臣,就只需要按照計畫去執行便可。但是,這畢竟是人治,在勢行的過程當中,總會出現種種的問題,不可能做得到盡善盡美的。

    如果管治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是那麼隨便,那麼容易的話,恐怕也用不到劉易這個皇帝了。

    現在的大漢朝廷,雖然整體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依然良性的發展著。可皇帝不在朝中坐鎮,時間一久,就總會有一些問題出現的。

    何況,朝廷的官員,經過這十多年來的發展,許多的職能部門上,換了一批又一批,並且,隨著大漢帝國的疆域的擴張,急需大批的人才到各地去主持發展,如此,難免就會出現不少的人事問題。

    現在的大漢朝廷,朝中的官員,劉易這個皇帝又能認識幾個?

    特別是,劉易所信任以及重用的大臣,來來去去就是那些。而一個管治如此龐大帝國的官府機構,這裡面的各級官員又已經有了多少?

    現在,戲志才、賈詡、郭嘉及荀家的一眾謀臣,都有繁重的公務,他們亦大多都不在朝中主持。而內閣的那一眾老臣,亦老了,難以處理太多的繁重的政務事,如此,慢慢的,有些朝廷的決策,便落到了那些新上位的一些朝臣的手上。

    當然,現在劉易在大漢,有著無上的聲望及威望,地位沒有人能夠動搖得了。同樣的,許多的文臣,亦有著比較出眾的才能,這也使得,大漢朝廷暫時是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

    可是,在某些朝廷職能部門上,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以權謀私,或者是心懷不軌的官員。而且,這些官員,他們平時辦事,也滴水不留,很是周到,也讓人沒法抓到他們的把柄,難以罷免他們。

    現在的朝堂上,似乎慢慢的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聲音。

    有些朝臣,滿口白牙,辯才非凡,一些事,黑的能說成白的,而白的也能說成是黑的。

    作為太子,劉陽有時候也會旁聽朝議,他年紀雖少,但是他亦能分辯得出一些朝臣所言的是非好醜。

    比如,朝廷中便有一些朝臣,開始議論大漢現在四處用兵,遠征異域的利害關係。不少朝臣,甚至還有板有眼的提出,現今大漢動亂太久,這才剛剛統一了大漢江山,在此百廢待興之際,大漢現在應該是全力發展大漢本土,中興大漢,使得大漢恢復到當年大漢的繁榮時期。而不是舉國興兵,無休止的對異域遠征。

    大亂之後大治,這是必然的趨勢,而無休止的戰爭,只會不停的消耗大漢的元氣。

    另外,大漢雖然統一,但是,各地的發展其實也不算是一帆風順的,現在大漢各地,依然還有不少地區的百姓是處於一種勉強解決溫飽的狀態當中。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的百姓,依然還處於一種生存困難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的確是一直存在的。其實哪怕是在後現代的時期,不也是有許多偏遠山區的百姓生活困難?

    現在的大漢可能還好一些,因為有大漢官府對那些地區的百姓進行接濟。可就算是如此,也是還有一些偏遠的地區,大漢官府是沒能對他們進行太有效的管治的。

    特別是一些山區,大漢官府也不能將物資送到那些地區去。

    不說那些地區了,就說多災多難的河北及山東濟南等地區。去年碰到了自然災害,從夏季中旬開始,一直到冬季,大半年沒有下過一滴雨,因乾旱而引發了一場蝗災,方圓數千里的百姓失收,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成了災民。

    若非朝廷調動了大量的物資救濟,恐怕河北等地區又會出現亂子。

    但是,數以百萬計的百姓受災,並且是大半年的時間,這朝廷調派物資救濟,那可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並且,這不僅僅只是要接濟半年的問題,起碼都得要一年的時間。

    換一句話來說,去年就單單是接濟這數以百萬計的災民百姓所花去的物資,就等於是養一支數以百萬計,甚至是近五百萬大軍的費用。也就等於是印度地區那五百萬大軍的一年的費用。

    這也等於是平白讓大漢多養了一支沒能半點戰鬥力的五百萬大軍。

    這事件,也直接讓大漢朝廷的國庫吃緊。

    不少朝臣認為,如果大漢在這大亂之後,專注於大治天下,削減漢軍將士,將更多的漢軍士兵歸於民間,如此,不僅可以減少軍費的開支,節省大量的費用,還可以大大的加強民間的生產力,可以讓民間的百姓更快的「脫貧致富」。

    ……

    這些,其實就是近年來少有的反戰聲音。初聽,似乎也極有道理,但是實在不然。

    要知道,遠征軍,除了西路遠征軍,暫時還得需要從大漢國內調派物資,但是,處於東路海路西進的數百萬漢軍大軍,現在根本就不用再從大漢調派物資,相反,還源源不斷的有物資返回給大漢帝國。

    大漢本土,一些突發的自然災難是無可避免的。但以現在的大漢國力,完全有那樣的能力以及實力去承受那樣的損失。

    並且,發出這樣的聲音的朝臣,其實都是一些新晉的朝臣,他們原本並沒有參與過早期的由皇帝劉易或者是一些劉易重臣所主持的一些朝議,他們對大漢的基本國法以及大漢的發展方計政策瞭解得還不夠深刻。他們並沒有感受到大漢征服世界的那種決心以及沒有領會到大漢征服世界之後對大漢的好處。

    現在,在些朝臣,甚至想插手於江東組建新水軍的周瑜大帥的權力,想要阻止大漢繼續向域外增兵。

    一句話,現在的大漢朝廷,已經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並且,慢慢的形成了一些派系。

    這些,其實是難以避免的,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到了某一定的時期,就總會有許多的權力及利益牽扯。從而就有了紛爭,派系之爭。

    何況,現在的大漢,本來就是由多個勢力派系的人所構成的。劉易當初雖然收服了那麼多的勢力,讓整個大漢歸於一統,但是,在利益的前提之下,以前的某某諸侯的舊部舊臣,自然也會互相扶持,慢慢的就會形成了一個派系。

    大漢的軍中還好,畢竟軍人沒有那麼多的想法,他們也只會聽命於劉易。但是,那些朝臣,花花腸子就比較多。

    財幣動人心。

    朝中的一些官員,他們自然也清楚,那些遠征的軍中將士,哪怕是一般的士兵,在一次遠征之後,所獲得到的利益,可能都要比他們在位一年的時間所獲得的多。

    短時間或者不會有什麼,但是這時間一長,他們自然就會有點心理不平衡,就多少都會眼紅,開始有了別樣的心思。

    其實就好比後現代,改革開放之後,看著那些下海經商的人發達了,有錢了。那麼那些官員,自然是有點心理不平衡的。

    你丫的一個小學都沒有畢業的包工頭,這轉眼就成了百萬富翁。咱為官清正,一幹就是十多年,得到什麼?你買的那一塊地,還是咱幫你搞的手續,這一會兒,原來只值那麼數千塊錢的地皮,就值那麼數十萬上百萬。這叫我怎麼不眼紅?嗯,好,你賺了那麼多,也總得讓咱這個父母官喝口湯水吧?要不然,咱有的是辦法整治你……什麼?你又想要那一塊地皮?嗯,好,來來,咱們好好說道說道……

    這個……慢慢的,自然就會有了貪官,便有了權錢交易。

    漢人實在是太聰明了,做什麼事總充滿著智慧,哪怕是一些不正當的事。

    反正,你想要做成一件事很難,但是,咱要讓你做不成一件事,那就容易了。並且,讓你做不成一件事,咱也有著許多堂堂正正的手段。

    劉陽的擔心,是擔心朝中有人壞了父皇劉易征服世界的大事,擔心朝中會有人暗中給孫策一些什麼的帽子帶,從而影響孫策在軍中的地位。

    現在劉易不在朝,朝廷卻可以一紙命令,能將孫策調回朝中。(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8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擔當

    劉陽對其父皇劉易,有著一種打心底裡的尊崇,甚至都到達了一種狂熱的地步。

    他年紀雖少,但是,他覺得,作為一個男子漢,唯有如爹爹這般頂天立地,以天下為己任,救天下萬民於水火方不失為一個大丈夫。

    只有屹立於世界之巔,成為當世人皇,方顯男兒本色。

    對於劉易所制定下來的基本國法,他倒背如流,非常認可劉易的那股雄心壯志,以一種君臨天下的姿態,征服這個世界。

    他倒也下了苦心,居然也能從中領悟到,只有大漢真正的征服這個世界,漢人方可以真正的獲得真正的和平。不然,哪怕大漢就算是盛極一時,恐怕終也會有衰落的時候,到那個時候,漢人或許就會倍受異族的欺凌。

    不得不說,以劉陽現在這個年紀,居然能從劉易所做的一些事當中看到這些,感悟到這方面的問題,這的確是非常了不起了。

    因為,劉易從來都沒有對任何人說過這一點,哪怕是如戲志才、賈詡等等一眾其智如妖的重臣,超級謀士,他們都沒有領悟到劉易之所以如此熱衷於遠征,征討世界的那些帝國及異族是為了防止漢人將來會被異族欺凌的問題。他們更多的,其實只是看到了如果大漢可以征服全世界,那就是一件無比光榮,無上榮耀的事,是大漢興盛,威凌世界的標誌。但是,他們真的沒有想到,劉易要滅匈奴絕倭寇,平南洋,遠征西方世界,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想讓漢人不要再重複歷史上的那些悲劇,不想漢人再承受那種倍受異國異族欺凌的那種血淚之痛。

    卻不想,居然讓劉陽這個小傢伙領悟到劉易的苦心以及其最終的目的。

    不過,這個其實也難怪,劉陽有這樣的領悟,和他的出身及身份地位是分不開的。因為他從一出生的時候開始,起點就比較高,在良好的環境以及教導之下,他的眼界自然就看得比較遠。看問題,考慮事情亦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比擬的。

    還有一點,他性格比較務實,勤備。別看他是太子,是將來帝位的繼承人,但是,他卻能夠保持著一顆平凡的心態,無論是文武,他都比較自覺刻苦學習,自律性也比較強。

    作為劉易的長子,他的確不需要讓劉易過多的操心,很好的成為劉易一眾子女的榜樣。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太子,小時候,他並沒有進入大漢開設的學府去學習,會有專門的太子太傅教導。當時,為了更好的培養他的學習興趣,以及像陽安公主等等,也想儘早為劉陽培養一批將來可以輔助劉陽的人才,打算招一批聰明的小子培讀,倍伴劉陽一起成長。

    不得不說,在這一方面,陽安公主等女的確是有著比較重的私心的。畢竟,她們都認為,將來的大漢帝位繼承人,還是由萬年公主與劉易所出的子嗣比較好。因為她們覺得如此才更好的保持漢室血統的延續。

    但是,她們所想的那一套,其實已經過時了,說白了,還是以前的那一套。以前的大漢,太子及那些王子年幼的時候,除了拜一些名師名仕為師之外,還會將朝中的一些權臣的兒子送到太子及王子的身邊伴讀,早早就開始培養太子或王子的班底。

    其實,這樣的培養方式,很容易在這些太子及王子在年紀小小的時候就有了互相較勁的心態,並且有了他們各自的小圈子,也為他們將來長大之後,互相為了爭奪皇位而兄弟相殘的禍事埋下禍根。

    劉易其實一直都不太喜歡這樣的培養方式。不過,劉易這個爹爹卻當真的不太稱職,因為劉陽小時候,劉易基本都不在洛陽,應該算是在洛陽的時候,也有著一大堆的事務等著劉易去處理,有了時間,也有著那眾多的女人需要劉易去安撫,所以,對於劉陽等一眾子女的教導,劉易親自教導的時間還真的不多。唯有提過的,就是不贊同眾女的提議,跟她們說過,讓劉陽等一眾子女入讀大漢所開設的那些學府。

    一開始,眾女的確找了不少伴讀,當中,就包括了司馬懿。另外,其實還有不少一些三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傢伙。比如楊彪之子楊修等等。這些傢伙,都是一些小妖,聰明無比,什麼東西都是一學就會。

    作為太子的劉陽,跟這些傢伙一起學習,還真的感到很大壓力。

    沒辦法,他雖然亦是聰明人,但是在學習上,還真的跟不上他們。說實在,跟一些學霸在一起學習,壓力真的很大。為此,他一氣之下,堅決不在宮中學習,堅持要進入學院。

    如此,反倒正合了劉易的心意,因為當時,劉易就不想司馬懿與劉陽有過多的交集。

    也正因為如此,那司馬懿在當時,雖然的確獲得不少朝中的一些老臣及名仕的歡心及稱道,但卻終沒能成為劉陽的好夥伴小夥伴。

    在學院當中,劉陽反而結識了更多品性磊落的小夥伴。如一些大漢的大將的兒子等等。

    成長的環境不同,亦能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形成,是好是壞,這真的就得要看他成長的環境以及所接觸到的人。要不然,如果與司馬懿一起成長,劉陽可能就會成長為一個陰謀家,若與楊修這樣持才傲物的傢伙一起成長,恐怕他長大後亦會成為一個目中無人的傢伙。

    說這麼多,是想說,劉陽這小傢伙,他的心裡,一直都是想以其爹爹劉易為榜樣為目標。尤其是每每瞭解到劉易當初,才那麼十五、六歲就從軍,就歷經過無數的戰鬥,十七歲的時候就名揚天下,就成了救濟大漢流民的振災糧官,就有了救天下百姓於水火的抱負。現在,他亦十五、六歲了,他認為,自己就算做不到劉易這個爹爹那麼的出色,但是,多少都可以為自己的爹爹分擔一部份的壓力。

    起碼,現在洛陽朝廷,似乎有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而以他現在的能力,卻無法去改變什麼。但是,他卻不想看到,因為朝廷的一些說不出來是好或是壞的變化而影響到爹爹劉易征服世界的雄圖大業。

    孫策滅雅利亞部族的事,可大可小。

    以前,大漢滅南匈奴,舉朝拍掌稱快。但現在,大漢打著一個仁義這師的旗號遠征異域。孫策滅一個部族,屠一城,斬七十萬人的事,若傳回到大漢朝廷。這肯定會引起一些朝廷的非議。

    萬一朝中傳來一些不利於孫策統軍的傳言,甚至傳來了一些不利於漢軍的旨意,那就會影響現在漢軍對安息帝國的用兵。

    劉陽的這些擔心,還真的並非是沒有根據的。

    起碼,他知道,現在的朝臣,已經有了派系,如益州系、中原系、江東系等等。

    這個,說起來,似乎還真的有點難以避免的。哪怕是後世,不也一樣有著許多的派系黨派之爭麼?起碼,在華夏,地域系怕是避免不了的。

    尤其是,相對而言,江東派系,這個派系的官員,入朝是比較晚的,因為江東派系的官員,他們原本在江東就自成一系,他們所代表著的,是江東地區的利益。

    這個,以前就不多說,現下,大漢正在高速發展其間,而江東地區,本便是魚米之鄉,糧食之鄉,又是有眾多的河道,以目前大漢的水運的發達狀況,這些地區一旦沒有了戰爭,要發展起來似乎是的確比較容易的。

    何況,江東地區不僅僅只是魚米,還有食鹽,還有諸多的工藝品,哪怕是絲綢的出產,亦是鼎鼎有名的。

    許多產業一發展起來,江東地區自然是更富裕。

    有句話是怎麼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在西北地區,在一些相對較偏遠,交通的確是比較落後的地區,無論這些地區是如何發展,的確是有點難以發展得起來的。那些地區,能夠自給自足,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官府的確有引導,但是,官府的引導,也只能是解決那些貧困貧脊地區的最基本的問題,受天然的自然環境的限制,官府就算是再如何努力,再如何的清明,但也不可能憑空變得出更多的財富。

    如此,富裕地區的江東派系的朝官,自然就會遭受到一些人的眼紅。

    如若有一些朝臣,因為眼紅江東的富裕,於朝中說一些讓人難分是非的饞言。

    比如說,皇帝不在朝,在遠在萬里之外的西方,與孫策所部的漢軍大軍亦相隔萬里。這個時候,朝中如果有人提一句,說孫策畢竟是一方諸侯,現在手擁數百萬大軍,兵力幾可比皇帝劉易所統的西路遠征軍以及現於大漢本土的漢軍的總和。萬一孫策擁兵自立,大漢又該當如何呢?

    要知道,貴霜帝國及安息帝國加起來,是比大漢還要大的國度。論領土,完全可以和大漢本王分庭抗禮。

    那個,或者不說這個,就有人提一句,功高震主。這都會讓孫策吃不消。

    有了這樣的異議,那麼在皇帝不在朝的情況之下,朝中肯定會有人多心,這一多心,試著送一道旨意給孫策,讓其返回大漢解釋為何血洗一個部族,屠殺其部族七十萬人的事。

    這樣一來,就擺明了大漢朝廷不信任孫策了啊。

    事實上,劉易也的確有點提防著孫策的意思,要不然,就不會讓江東軍都轉為水軍了。

    而孫策本人,對這事,亦心知肚明的,如此,他才會儘量的配合劉易的命令,儘可能的讓劉易對他放心。

    可朝廷萬一一搞這一出,這恐怕就會讓劉易與孫策之間產生一定的間隔了。

    劉陽這小傢伙,他的政治觸覺,恐怕就是連他的老爹劉易怕也有所不及。日後,亦是劉易放心的,早早就將帝位讓給他的一個主要原因。

    劉陽有了這樣的政治觸覺,有了這樣的顧慮。他當機立斷,馬上提書一封,派快馬急送回洛陽朝廷。

    書信當中,他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就只說了一句,孫策所屠雅利亞部族,是他這個太子的命令。

    有此一句話,便可以堵住朝廷的異議,現在,還沒有人敢對劉易,對劉陽有什麼不同的聲音。

    跟著,他立即從貴霜帝國原帝都德里啟程,前往卡拉奇與孫策相見。

    太子劉陽此舉,讓接待他的關羽、郭嘉都深感詫異,一下子就獲得了此兩人的另眼相看。起碼,讓他們覺得,此子果然是虎父無犬子,不僅果斷有魄力,還有擔當。

    同樣的,孫策與太子劉陽見面之後,劉陽跟孫策這個哎呀義兄推心置腹談話之後,孫策才感到事態的嚴重性,以及對這個還是一個小子的太子劉陽的政治敏感度及擔當有點佩服。

    而經太子劉陽口中瞭解到現在朝廷的一些似是而非,卻讓人感覺到有點不太對勁的感覺之後。

    孫策亦馬上連夜書信一封,送往給關羽及郭嘉,信中主要的是向兩人提議,可否聯名奏請皇上劉易回朝主持大局。

    其實太子劉陽亦跟關羽及郭嘉簡單的說了一下現在大漢朝廷的一些狀況。兩人對孫策的提議深以為然。

    不管如何,大漢朝廷不能出事。

    不過,郭嘉深思之後,卻壓下了孫策的提議。

    並回覆孫策讓其不必太過擔憂,朝廷的不對勁,不用太著急。

    關羽不解,郭嘉卻大有深意的對關羽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漢大亂之後大治,皇帝遠征異域,不在朝中主持大局,自然會有魑魅魍魎自以為可矇蔽聖目,又或一些心懷狼子野心之徒蹦跶出來。畢竟,天下眾生,人生百態,或為名或為利或為權,總會有異己。如若大漢朝廷,一直都是如早前新漢朝那般,朝廷上下一心,人人都圍繞著皇上,追隨著皇上的腳步,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進,那麼將來恐怕還真的會出大事。因為,在利益,在權力的面前,總會有人改變初心。現在暴露出問題來,才更好。現在皇帝一言可定江山,威望無人可及,所以,都不用慌,現在就讓那些傢伙蹦跶,待皇帝回朝,到時候自然有他們哭的時候。」

    關羽對郭嘉深深一躬身,表示受教。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8
第一千零六十章 為劉陽獲取名氣

    打天下與治天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要不然就不會有武安邦文定國的說法了。

    戰場上的武力以及一些戰爭的謀略,跟治理政略以及才能是完全不同的兩會事。

    軍事、政事,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很能打的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卻未必可以治理得好一個地方,未必做得到讓一個地方安定繁榮。而一個手無抓雞之力的書生,他在戰場上,沒有一點戰力,甚至,還貪生怕死,見血都會暈,見屍都會哭的傢伙,可能就可以將一個地方治理得整整有條,將一個地方發展得富裕繁華。

    後世,軍政分家,應該就是這樣的一些道理。一個戰功赫赫的大將,可能都沒有能力治理一縣之地,一個聲名不顯的窮書生,或者在和平年代,他就能讓一縣政通人和。

    關羽在軍事上,無論是個人武勇或是戰爭謀略,應該說都有著一定的造詣,可是,說到一些治理的政務事上,他的確就是門外漢。尤其是牽涉到更高層次上的政治問題上的時候,他更是兩眼一抹黑。

    而郭嘉,雖非武將,難以在戰場上殺敵立功,可是,才滿腹經綸。這些,不僅只是在軍事上的謀略方面,更是在政略上都有著過人的才華。

    尤其是他的眼光獨到,看問題一針見血。

    他雖然不在朝,僅只是到了劉陽所說的現在的朝廷的一些情況,他便能準確的把握準這個命脈。

    他知道,現在朝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天下大治之時難以避免的。無論現在的大漢國策是如何的完善,但最終都還得要人去執行,而人嘛,卻是一個最為複雜的東西。尤其是在利益以及權力的面前,那就不可能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大公無私,不可能做得到面面俱到毫誤。

    如果是一些難以避免的錯誤,那自然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是一些人為的錯誤,那麼到時候自然會有跟那部份人算帳的時候。

    眼下,無論那一部份人如何的折騰,都難以影響得到大漢的真正既定的發展方計政策,也不可能改變得了大漢的格局。他們最多就是在局部地方,影響到大漢的發展,延誤大漢的發展速度,以及在某個方面影響到大漢的朝廷官府在民間的形象。

    但這些,都不會構成太大的問題,那些混在大漢朝廷官府當中的不軌之人,他們肯定蹦跶不了太久。

    不過,郭嘉雖然壓下讓漢軍眾將聯名請奏,奏請劉易班師回朝的建議後。他心念一動,跟關羽提出了另外的一個建議。

    這個建議,主要是出於對劉陽這個太子的欣賞而靈光一閃得出來的。

    他想到一個一直來都清楚,但是卻沒敢說出來的問題。那就是劉易的問題。

    劉易的什麼問題呢?就是貪花好色的這個問題。說起來,對於劉易的這一點,郭嘉的心裡的確是有點怨念的。劉易情挑自己的娘親,這雖然說亦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可奈何的事。可站在他的立場上來看,尤其是作為人子的立場上來看,這的確讓他渾身感到不太自在。這事兒,擱到誰的身上,恐怕都有點難受。

    當然,如果劉易不是那麼的花心,與他娘親相好了之後,就收心養性,不到處拈花惹草,不鬧得風流之名天下人人皆知,那麼他的心裡還能好過一些。

    可是,劉易風流之事不斷,身邊女人越來越多,這似乎還真的是沒有一個盡頭。如此下去,他還真的有點擔心會影響到將來大漢的正面形象。

    一個國家,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的帝制時代,天下萬民最害怕的是什麼?其實百姓最害怕的,就是當今皇帝荒淫無道,昏庸無能。

    基本上,每一個帝國,每一個朝代,之所以滅亡,其實都是因為當時的皇帝出現了問題。

    古時那麼多的因為皇帝貪戀女色而亡國的例子還少嗎?

    現在的劉易,如非其於大漢的威望以及他的能力將他這一方面的缺點掩蓋。那麼在郭嘉的眼內,甚至在不少朝中的大臣,在百姓的心目中,那就是一個荒淫好色之君。

    想想劉易這傢伙所納的那些女人,郭嘉都替劉易感到有點汗顏。

    那一個個的,都是什麼的女人?誰的女人?又是如何得來的女人?

    真的,如果一個不好,現在的大漢,恐怕就不是現在的這樣了。

    從最初的鄒玉、易姬、來鶯兒到他的娘親杜娘以及孫策、周瑜的娘親吳氏姐妹。再到曹操的元配夫人丁夫人、袁紹的元配夫人張夫人等等,這些一個個,都不是尋常人所能染指以及敢去招惹的女人啊。更別說先帝皇后何婉及一眾先帝之妹陽安公主、益陽公主等等女了。

    這些,如若是一般人,隨便招惹一個,恐怕都是死路一條啊。

    鄒玉,是當時張濟之妻,這個是人人皆知的。當時,張濟便掌握著兵權,在洛陽都名氣極大。傳聞,就算是曹操亦有心想要染指鄒氏,但當時卻也只能有賊心沒賊膽。那個時候,劉易算得了什麼?但卻甘願為了這個女人而得罪一個手握兵權的將軍。這還真的叫人無語。

    易姬也同樣如此,公孫瓚在右北平時所欲得之女,並且都已經軟禁於閨閣,卻硬讓劉易這個傢伙給劫了出來。如若當時行事不密,被公孫瓚知道是劉易這個傢伙所幹的事,那麼當年恐怕就沒有那一場小狼谷之戰,公孫瓚怕早早就發兵攻擊劉易,那麼那個大澤坡基地怕也難以建立得起來了。

    還有那個曹操的元配夫人,劉易這個傢伙,居然敢跑到曹操的老家當中將人家給劫出來。這實在是色膽包天啊。

    別的眾女,一個個,哪一個不是有著常人不敢招惹的強大背景?可劉易這個傢伙,就偏偏不惜一切都要弄到手。

    讓郭嘉等想想都有點後怕的是,劉易這個傢伙,居然混進許都的曹操府上,還一口氣將曹操的三個女人又拐又劫,一口氣全都弄了出來。

    這些,每每想起,郭嘉都有點想罵人。丫的,你能不能讓人省心一點點?別要為了女人而連命都不要好不好?

    當然,這些都已經過去了,不擔心都已經擔心了,再提已經沒有什麼的意義。現在大漢已經一統,慶幸,像公孫瓚、曹操等亦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一號人物,沒有跟劉易去計較這些事兒了。

    可郭嘉現在,他擔心的就是劉易這個傢伙沒完沒了。以前,這傢伙喜好人婦什麼的,都是敵人之婦,大家在情感上勉強還能接受,不會多說什麼。可是,難保將來這傢伙好色成癮,看到某家有女……嗯,若是未嫁之女還好一些,若是某家之婦呢?以這傢伙的手段,恐怕還真的能夠將那些人婦給勾引走。若那婦人,卻是朝中的那些官員的呢?那麼這個影響就大了。

    其實,郭嘉認為,他現在所想所考慮的,絕非是杞人憂天,將來,或許還真的有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故。

    以劉易的能力以及其在大漢當中的威望,以及現在的成就,郭嘉也不能否認,他的確是一個好皇帝,沒有劉易,也沒有現在的大漢帝國。甚至,不僅只是郭嘉,朝中上下,都認為以劉易現在所取得的成績,所成立的大漢帝國,恐怕都要可以和大秦一統六國的奏始皇媲美了。已經成就了千古以來,沒有哪一個帝皇能夠達到的高度。

    可是,現在大漢天下太平了,劉易如果一旦弄出了那樣的事故,甚至還有可能不只是一兩次那樣的事故,那麼對於劉易在大漢的形象,將會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以及損害。

    就好比,沒有人會否定秦皇一統六國的攻績,但是,卻會對秦皇對華夏各地的殘暴統治倍多詬話。

    郭嘉認為,秦皇殘暴,而劉易好色,這終歸不是什麼好名聲。

    秦皇殘暴,而二世卻無能,最終而亡國。

    如今,大漢好不容易有了現在這樣的局面,讓人看到了大漢中興希望,看到了可以威凌於世界,站於世界之巔的希望。所以,郭嘉不希望大漢再出現什麼太大的亂子。

    那麼,作為皇帝,就必須要以身作則,讓天下人以其為榜樣。

    但是,現在劉易在大漢,有著太高的威望,一些為人所不恥的事,也不會有人去和劉易計較。暇不掩瑜。一眾朝臣,心底裡亦知道,他們也不可能改變得了劉易這個皇帝的這些不良作風。並且,也不敢跟劉易提這方面的問題。

    可是,劉易的這種作風,絕對不能再傳染到下一代。劉易好色,卻有能力處理好因為好色而出現的問題。但是,劉易的下一代,恐怕就不可能再有劉易這樣的能力,更不可能會再有劉易在大漢當中的那無人能及的威望。

    如此,郭嘉現在看到了劉陽身上的不少亮點,心裡也認可劉陽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接班人。

    既然如此,他認為,現在也是時候開始培養輔助劉陽的時候了。

    現在劉陽缺的是什麼?是歷練,是在大漢當中的名氣及威望。如今的大漢,劉陽這個太子之名還沒有太顯,民間百姓只知劉易,甚至對軍中的許多大將以及朝中的一眾名臣都能耳熟能詳,但是,恐怕卻不會有人聽說過太子劉陽之名。

    而又如何能夠助劉陽或得名氣以及威望呢?如果劉陽還在洛陽,那麼他想要獲得名氣及威望,那恐怕還真的很難。畢竟,在朝中,劉陽也並沒能直接參政。而在一眾滿腹才華的朝中大臣的面前,劉陽恐怕也難以獲得讓人眼前一亮的政績來提升他的名氣及威望。

    這樣,唯有的,恐怕就只能在軍中才能更快的獲得名氣以及威望了。

    眼下,郭嘉就認為有一個可以讓劉陽快速獲得名氣及威望的好機會。

    那就是讓劉陽掛名統率三軍,奪取安息帝國。

    擊敗一個強大的帝國,為大漢開疆拓土,這就是一件在漢人心目中最具有無上榮光的事。亦是所有大漢兒郎都想做到的建攻立業,光宗耀祖的事。

    如果傳回到大漢,那麼劉陽之名必定會傳遍天下,人人皆知,威名亦會隨之而來。

    到時候,大漢百姓,便會驚訝的發現,原來他們所尊崇的皇帝劉易之子劉陽已經長大成人,並且已經做出了讓人瞠目的大事,年紀小小,便能統率漢軍攻取了一個強大的西方帝國。

    讓劉陽揚名,郭嘉認為是一件好處多多的事。起碼,最可以讓大漢天下放心的是,劉易後繼有人,大漢不會再重蹈覆轍,不會如大秦皇朝時,盛極一時,卻在二世後繼無人,最終走向滅亡。

    郭嘉一想到這方面的問題,馬上就與關羽商量。關羽聞言,在深感郭嘉所言有理的同時,他心裡亦有一些不太自然。這個,因為他本人,亦做了「勾」二嫂的事,他現在的夫人梁蘭,本是劉備在徐州所娶的女人。

    不過,他是舉雙手贊成郭嘉的提議。

    但這事,還得要跟孫策溝通,甚至也得要跟劉陽商議好。

    郭嘉認為,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不再按原來的計畫執行了。將孫策與張飛等召回來一起制定一個全面向安息帝國進軍的計畫。

    其實,他們這路從水路進軍的西征軍,離開大漢遠征亦快三年了。軍中的大部份漢軍將士,亦快到三年的調換之期。到時候,離開大漢三年的漢軍將士,將會返回大漢,會讓另外的漢軍將士接手。

    畢竟,漢軍將士的根是在大漢,他們亦有父母妻兒,遠離大漢本土遠征,相隔太長時間不太好。得要讓他們回家跟家人相聚相聚才可以保持漢軍的士氣。

    所以,估算著時間,如果現在就對安息帝國發動全面的進攻,或者,可以在三年之期的時間到來之前,可以攻下安息帝國。

    如此,郭嘉、關羽便馬上派人,將孫策、劉陽、張飛等將召回,並一面召集於印度各地的軍馬,著手準備全面進攻的事宜。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8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軍調集

    再次把趕去卡拉奇地區與孫策見面的劉陽及孫策等一眾軍將召回來,雖然讓他們又一翻奔波,但是關羽與郭嘉等認為還是有這樣的必要,畢竟這次全面向安息帝國發起進攻,一旦漢軍展開攻勢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眾將恐怕都難以再隨便聚頭了。所以,能夠將眾將召來,一起制定計畫,並且,針對將來有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估計,如此,方可以確保這一次的進軍不會出現什麼的大問題。

    現在,要考慮的主要問題就是,漢軍的大軍向安息帝國進攻之後,如何要確保印度地區還能夠正式的運行發展,如何才能確保若大的印度地區,各地的印度民眾不會因為治理他們的各地官府的漢軍士兵撤走之後出現暴亂的問題。

    整個印度地區,有約五百萬的漢軍大軍。但是,當中,除了兩百來萬的漢人軍士之外,還有百來萬是南洋地區的軍士,另外的漢軍人馬,其實就是在印度地區吸收當地的那些印度民眾所組建起來的軍馬。這些軍馬,恐怕也有近兩百萬人。

    當然,這裡所說的近五百萬的漢軍,並沒有把後來所組建的那些在印度沿海或是印度地區水道上活動的漢軍水軍都計算入內,如果算是那些水軍,這還得多數十萬的人馬。但是,這些水軍有著他們自己的使命,一般情況之下,現在他們只負責運輸業務,就是不停的往來於印度、緬甸等南洋地區,以及大漢本土地區。

    漢軍水軍船隊,他們運來送往,將從印度地區所獲得的有價值的東西,運回大漢,而又從大漢運來可以在印度地區換取有價值的東西。如那些金銀珠寶什麼的。

    今後,漢軍的水軍還會繼續增加船隻以及人馬,因為將來會多了一種黑油,這種黑油,也得要運回大漢去。

    經過聚在一起的一眾軍將的商議,都認為由印度民眾所組成的那些軍馬,不適宜再留在印度了,所以,這近兩百萬的印度軍團的人馬,將會全數出征,甚至會作為漢軍的先鋒人馬來使用,一些必要的攻堅戰,也將會由這些人馬出擊。這個,一方面既然可減少漢軍的傷亡,又可以讓這些印度軍團的人馬與安息帝國的人馬進行互相損耗,儘可能的減少這兩大帝國的青壯人口。這個其實是早就制定的計畫。

    一方面,讓帶有漢人血統的人口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儘可能的控制與減少這些異國異族人的人口。這的確有利於漢人將來對這整個世界的統治。

    有時候,人口多就是一種優勢。

    說到這個,劉易很早之前,就計畫這麼做了。因為他對於印度地區的人口繁殖能力還是比較忌憚的,尤其是現在大漢已經將印度地區控制,開始在搞起這些地區的發展,大部份的這些地區的印度民眾,生活都是可以用肉眼可見的速度好了起來。如果不能有效的加以控制的話,印度地區的這些異族人口,恐怕亦會呈幾何倍數增長。這個,是劉易不想看到的。

    在後世,印度可是一個號稱要在人口上趕超華夏的一個國家。實際上,認真算起來,屬於印度人種的人口,恐怕還真的不會比華夏的人口小。因為在印度周邊的一些國家,這些國家的人種,其實與印度的人種恐怕也相差不大,若把這些國家及地區的人口都加起來,恐怕還真的要超過華夏的人口數量。

    說起來,印度地區亦是一個與大漢一樣,是一個比較適宜人類生存與繁衍地區。如果人人都有能力養育更多的後代,那麼放開了來生育的話,那麼人口的增長數就恐怖了。

    這也是劉易為何會如此急著將一些漢人遷徙到印度地區來的原因之一。漢人的成年男子來得越多,在印度地區的成年男子差不多都被徵召到了軍中去的情況之下。那麼印度地區的那些異族女人,那還不是任由漢人的男子去弄?到時候,那些印度地區的女人,所生下來的孩子,就都是帶有漢人血統的漢人。有了這一層的關係,他們就能更容易的接受大漢的文化侵蝕,再過三幾十年,這個漢異之分恐怕就慢慢的淡化了。到最後,這印度地區的人,都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只會認為他們就是大漢的子民,他們所生活的印度地區,就是大漢的一個領土地區。

    所以,現在將現在已經徵召進軍伍,組編成漢軍的印度軍團派上戰場是必須的。甚至,郭嘉還打算,如果有機會,還要特意打上幾場最為原始的攻城戰,儘可能消耗一些這些印度軍團的兵力。

    雖然有這樣的想法,似乎很陰險,很腹黑,但是,郭嘉認為,如果一切都站在為了大漢將來對世界的統治上來說,這些手段還是需要使用的。

    反正,讓他們為大漢戰鬥而亡也總好過像孫策這樣,由漢軍自己直接動手滅了那個雅利亞部族更好一些。

    但是,郭嘉認為,就算是打算這麼做,也得要做得漂亮一些。很簡單,就是利用一些政治手腕,便可以讓這些印度軍團的軍馬為大漢效死命,讓他們成為大漢的炮灰,成為犧牲品也不會自知。被人賣了還得幫人數錢。

    有了這樣的心思及決意。郭嘉便提了出來,跟眾將再進行商議。當然,郭嘉心裡已經有了計畫,說是商議,只是找個由頭將自己的計畫說出來罷了。

    首先,通過宣傳手段,讓那些加入了漢軍的印度軍團的軍士很清晰的認識到,現在大漢對他們印度地區的統治,是真正的為了他們好。最讓他們相信,並且能親切的感受到的,就是在這次發兵之前,給這些印度軍團的軍士放兩三天的假期,讓他們回各自的部族,各自的家中去看一看,感受一下他們的家人的生活的變化。

    印度地區,經過近一年多來的發展,不敢說已經發展得如何的好,但絕對是要比原來他們處於貴霜帝國的王室統治之下好得多了。起碼,現在這些印度的民眾,只要他們按照大漢官府的引導去勤快勞作,他們就不會再為溫飽的問題而擔憂。

    其次,就是通過宣傳,讓他們明白,美好的生活,不是憑空得來的。大漢帝國能給他們帶來安寧美好的生活,那麼他們就有責任去衛護他們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換句話來說,這世界任何東西,都是有價值的,有所得便必然會有所失。大漢為他們所付出了這麼多,他們這些印度人,也必須要有所回報。而最好的回報,那就是現在大漢需要他們為大漢出力的時候,他們就必須要義無反顧的為大漢去付出。哪怕是犧牲了他們的性命。

    用他們的命,來換取他們父母妻兒的安寧。當然,在宣傳的時候,也不會這樣的直白。而是會從側面來激起這些印度軍團的軍士的熱血。讓他們不知不覺當中,就願意為了自己的父母妻兒而獻身。

    對於這方面的宣傳,大漢官府方面自然也會有一套。畢竟,在這個古時代,信息比較閉塞,許多地區的民眾,他們根本就不會知道外界的事情。所以,一些事是如何的,全憑大漢官府的這個官只的兩把口,想要怎麼說就能怎麼說。

    也很簡單,因為貴霜帝國本來就與安息帝國一直都有著紛爭,兩大帝國之間,本來就是互相敵對的。大漢官府就只需要在各地略一宣傳。比如說,安息帝國方面,跟羅馬帝國、希臘帝國等等的帝國組成了帝國盟軍,出動了近五百萬的大軍要想侵佔貴霜帝國。這件事,其實在安息帝國當中已經不是什麼的秘密。早在一年前便已經知道的事。

    而這些一般的印度民眾,他們並不知道那安息帝國方面的帝國盟軍的本意是為了防備漢軍的進攻。大漢方面只需要這麼一說,印度民眾自然就深信不疑。另外,再提一下帝國盟軍曾派出近百萬大軍殺過了印度河的事,那麼印度民眾不僅相信還會有多少驚惶。他們絕對不希望現在得來不易的生活再被那些安息帝國的大軍來破壞。

    有了這樣的前提,再一宣揚安息帝國對印度的野心,隱晦的提到安息帝國隨時都有可能打過來。漢軍打算主動出擊,打敗安息帝國的大軍。

    有了這些宣傳,那麼不用再如何,恐怕那些印度民眾都會要求他們的子弟兵要奮勇殺敵,將那些可惡的安息帝國人給消滅掉。

    當然,印度地區太大了,兩三天的宣傳是不可能一下子傳遍整個印度地區的,甚至,現在要召集漢軍在印度各地的軍馬,亦不是三兩天就可以完成集結的。

    因此,這還得要一步一步來,也不須要太過著急。現在,離三年之期,其實都還有半年的時間。所以,還有時間讓漢軍準備。

    解決了調集印度軍團的問題。那麼接著下來,就如何加強對印度各地的控制。

    郭嘉認為,在印度各地屯駐漢軍的軍馬,是為了威懾印度地區的民眾。但是,現在印度各地,已經都建立了大漢的官府,對於整個印度地區,已經由軍事上的威懾轉化為政治上的控制。

    畢竟,有了大漢的律法,便有法可依。並且,在大漢帶來了那麼多的利益的情況之下,印度地區的民眾輕易不會再隨便作亂。

    郭嘉相信,在有了早前的一系列宣傳的情況之下,印度地區的民眾,他們就算是讓他們作亂恐怕都不願意了,沒有誰會放棄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當然,若大的印度地區,肯定還會有一些不甘心的人在潛伏著。畢竟,哪怕是大漢官府,也不可能對每一個印度人進行太過詳盡的審查。他們當中,肯定還會有一些原本就是貴霜帝國的權貴,或者是一些原本就是他們的部族首領等等,這部份人,在他們的部族當中有著相當高的威望。怕就怕是這一部份的人,在看到有機可乘的情況之下,會糾集他們的部族人作亂。

    所以,郭嘉認為,在印度駐守的近兩百萬漢軍,不必全都調集起來,應當留下一大部份人留在印度各地駐守,這主要是讓他們配合各地的官府,鎮守各地,讓那些有異心的印度人,不敢輕舉妄動。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哪怕是印度各地的大漢官府,當中的官員也會被抽調一批出來,到時候,各地官府對當地的掌控力肯定就會比較虛弱。如果沒有了一定的漢軍在各地駐守威懾的話,難保會有不少印度人會鋌而走險。

    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民族意識以及自由獨立的意識。大漢雖然帶給了他們更好的生活,但是,卻讓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文化傳承,轉而學習大漢的文化。同樣的,儘管大漢在統治他們的時候,也給予了他們一定的尊嚴與自由,可是,卻始終不是真正的自由。

    起碼,他們不能便隨活動,更不能輕易的得罪在他們當中活動的漢人。如果漢人遭受到他們的攻擊,那麼大漢方面對他們的懲罰是相當的嚴厲的。這些,也多少讓他們感到有點害怕。

    而印度人,也就是貴霜帝國人,他們畢竟都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子民。他們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文明。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有他們獨立的民族性格。現在,所有的這一切,都被大漢給壓制甚至是消除。

    他們,其實並非那些真正的原始土著人,他們的民智,多多少少都已經被開發。尤其是他們當中,也一樣會有智慧的人,有智者。他們也肯定會從大漢對他們的統治的手段當中,看得出大漢是想要徹底同化他們的民族。

    所以,他們當中,也肯定會不少的一部份人,在潛伏著,準備起事的。

    所以,漢軍留下軍馬對印度繼續起到震懾的作用是必須的。

    如此,郭嘉認為,就只再徵調一部份的漢軍便已經足夠了。也就是加起來,只動用真正的漢軍一百萬左右的軍馬,再配合印度軍團的兩百萬人馬,南洋軍團的百萬大軍,要滅安息帝國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9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全面進攻

    擬定漢軍所需要出動以及需要調集出來的各個軍團的兵力,一道道的命令從德里發出,整個印度地區,就似是一個戰爭機器,開始不停的轉動起來。

    在大漢官府的宣傳,以及引導之下,印度地區各地的民眾,他們絕大部份都響應了官府的命令。

    他們,大多都會對自家的子弟諄諄叮囑,讓他們自家的子弟安心上戰場,儘管他們心中也有不捨,有擔心,可是,他們都非常明白當中的一點,那就是他們現在的生活,是因為大漢才有的。並且清楚,他們對安息帝國的進攻,說到底都是為了他們自己。

    有些東西,是可以想像的。

    假如說,如果沒有漢軍的降臨,沒有大漢官府的統治。他們的生活,依然會非常的困難,他們的生命財產,依然沒有保證,他們的身份,依然還是貴霜帝國的權貴的奴隸。他們所勞作生產的價值,依然會被那些地主、權貴盤剝得一點不剩,他們的妻女,依然是任由那些權貴予取予奪,沒有一絲尊嚴與自由。他們家的子弟,亦是任勞任怨的被王室徵召,讓他們往東不能往西,要他們死,他們不得生。

    這些,都是一個很現實的現象,沒有誰能夠倖免。在他們原來的世界,是沒有什麼的道理可言的,哪怕,已經有了一定的律法,但是,那些所謂的律法,只是為了保證那些權勢,保證那些有錢人的利益,絕對不會保護他們這些一般的子民的。

    太深奧的層面,太深層次的東西,一般的民眾或許不懂,看不透。可是,大漢官府帶給他們的東西,卻是切切實實的。

    他們,從來都沒有碰到過在他們生活無所依的時候,在他們飢寒交迫的時候,會有那一些軍隊可以救濟一下他們,會有那一個官府會關心關注他們的死活。他們也從來都沒有碰到過,明明可以剝奪他們一切的軍隊,卻可以做得到不劫掠他們的錢財,不**他們的妻女。

    他們更加沒有碰到過有哪一個官府,可以給他們吃穿,給他們土地,並帶領他們引導他們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以及財富。

    那些勤勞的民眾,他們也從來都沒有想像過,他們辛苦得來,用血汗換來的更多的糧食以及財富,還能夠讓他們擁有。要知道,若是以前,無論他們日夜不停的艱苦勞作,最終所獲得的,恐怕就是那一點點連他們一家人都養活不了的東西,更多的勞作所得的錢糧,都會被那些地主及權貴以各種各樣的名目奪去。事實上,他們以前所有的辛勞,所有的收穫,都不是他們自己的,他們,基本都是在上層階層的人的驅使之下,為他們所勞作,然後,他們再施捨一點物資,讓他們這些一般的民眾勉強維生。

    現在,被大漢統治之後,他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他們所獲得的太多太多了。莫說向安息帝國進攻最終是為了他們自己,哪怕沒有這些,他們也很樂意接受大漢官府的命令,願意為大漢賣命。

    而同樣的,那部份民眾子弟,他們看到自己的父母妻兒的生活狀況,比起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不管他們是否對大漢有沒有感激感恩之心,但他們也都希望這樣的生活能夠繼續下去。心中,哪怕還有一點點親情的傢伙,他們都願意為了讓自己的父母妻兒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能夠維持現在的這種生活而拚命。

    因此,大多數的印團軍團的士兵,他們回家看到了自己的親人的情況之下,反而帶著一股高昂的激情返回軍營,無形中,士氣大振。為了自己的親人,他們一個個都有了一種要跟安息帝國一戰的心態。

    這是一種可喜可賀的形象。

    起碼,要比漢軍用刀槍逼著他們加入軍伍,要監控著他們,驅趕他們上戰場,逼著他們去拚命好得多了。

    這些,是徵調那些印度軍團的軍馬的情況。印度地區那麼大,短時間之內恐怕是沒有辦法將所有的兩百來萬的軍馬都調集起來的。但以現在的情況,向安息帝國方面的進攻,也沒有必要將所有的軍馬都集結起來之後一起進攻。

    其實,在制定了作戰計畫之後,便可以發動攻戰了。

    當然了,在調集這些印度軍團所有的軍馬準備出征的同時,大漢官府對印度地區的各地的統治控制更加強了許多。更加的嚴謹及嚴厲。

    用大漢官府給各地的印度民眾的解釋來說,這個就是戰時條例。

    並向他們解釋清楚,這些戰時條例,哪怕是在大漢本土,亦是一樣奉行的。

    比如,當大漢有重大的戰事,向全國徵兵的時候。會有清楚嚴格的律令。

    首先,全民動員,圍繞著這一個戰事而奉獻力所能及的力量。這個,包括有許多方面的東西,有細分許多的條令。

    像印度地區,現在,漢軍方面,並不打算將他們的這些軍馬全部換裝,換成與漢軍將士一樣的精良的衣甲武器。兩百萬大軍,如果全部都換成漢軍制式裝備,那也將會是一項龐大的工程,以及財富。

    所以,當中的一些條令,包括了印度民眾,要儘可能的利用他們現在的一些資源,儘可能的為他們自己的子弟兵做一點什麼。兵器一般都會有,從原來的貴霜帝國的軍馬當中的確收繳了不少的兵器,這些現在都可以裝備給印度軍團的士兵。但是,一些防禦用的衣甲皮甲什麼的,甚至是一些弓矢什麼的,這些,其實一般的民眾都可以弄得出來。如果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或是丈夫上了戰場之後那麼容易被敵軍所殺,那麼他們就儘可能的給自己的子弟準備一些保命用的傢伙。這些,以前在大漢亦同樣是如此的。哪怕成了正式編制的漢軍士兵都會有由軍方統一裝備的武器裝備,但是,他們剛剛接受徵召,還沒有成為正式編制的漢軍士兵之前,他們是沒有漢軍正式編制的武器裝備的。這些,也得要他們各自攜帶。

    別的如一些行軍作戰當中所須要用到的生常生活用品,也是如此。給自己的子弟兵多做一雙鞋,多準備一點乾糧等等,都可以讓自己的子弟兵少受一些苦,在一些突發情況的時候,多一點糧食,可能就會救了他們的命。

    另外,特別嚴厲的是,在這戰時時期,會有一系列嚴厲的律令。

    在這期間,有造謠消極備戰者,殺!

    趁軍馬調動,地方兵力不足時,作姦犯科者,殺!

    叛亂者殺!

    等等,反正,對地方正常生活生產秩序造成禍害的,在這個時候,地方的大漢官府方面,不會如平常那般對他們特別的開恩,絕對會先殺了再說,以此來殺雞儆猴。

    這個時期,因為漢軍的軍馬也要調走一部份,所以,地方的漢軍,除了勉強可以確保地方的官府安全之外,對於廣大地區的村落肯定會掌控不嚴,難以對每一個地方都控制得很好。一些偏遠一點的地方,可以說基本會處於一種已經無政府的狀態。

    這個時候,就得要當地的那些印度民眾自己自覺。在大漢官府一時沒能顧及得到他們的時期,他們得要按大漢官府所頒布的一些律令。平時他們該要如何做的便要如何做。

    該是他們生產的時候,就得要生產,該要做什麼的時候,就得要做什麼。如果出現丟荒的情況,或者是到了時候,他們得要向大漢官府繳納的稅項沒有繳納,這些,大漢官府都會追究的。

    尤其是,現在在印度地區,因為大漢從本土遷徙了不少的百姓到他們的地方生活。一些村落,也會有漢人百姓落戶,這些漢人,平時也起到引導他們生活生產以及監控他們的作用。

    這些大漢的漢人百姓,在這個戰時時期,並不會離開,依然會與他們一起生活工作。如果那些印度民眾,趁大漢官府官兵沒能對他們形成威懾的時期,不再以這些漢人為主,對這些漢人造成了傷害。那麼,各地的大漢官府一旦獲知情況,那麼肯定就會派出軍馬,對他們進行清洗。

    這個,也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言的。大漢花費了那麼多的人力物力,花費了那麼多的精力來統治他們。絕非就是單單的讓他們從此過上更好的生活,最終的目的,是想要讓他們對大漢,對漢人徹底的順服,完全漢化。

    現在,漢軍方面稍有點動作,對他們的監控力稍為減弱一點,他們就作亂的話。那麼,他們就已經失去了大漢對他們繼續投入精力的價值。如此,他們就只有滅亡。

    這樣的事,在印度地區,其實是無法避免的。

    畢竟,那句話,是真正的有道理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個世上,白眼狼絕對不會少。出台那樣的律令,亦是對印度地區的民眾的一種威懾。

    但是,總的來說,郭嘉等都知道,大漢之勢不可逆。無論那些印度地區的民眾如何蹦跶,都不再有可能再有翻身的機會。識相的,就安份一些,不要鬧事,不然,只會更多的無謂的流血。

    同時,郭嘉等亦正式請求劉陽掛帥,以劉陽的名義,發佈這些律令。

    另一方面,派出快馬,將向安息帝國發動全面的進攻的計畫,向大漢洛陽朝廷報告。報告亦是以劉陽的名義,向朝廷作報告的。

    這樣做的,是完完全全的將政績推給劉陽,以成全劉陽之名。

    對於這個,劉陽這個小傢伙卻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亦有幾分其父劉易的性子,不會迂腐到拒絕郭嘉、關羽等人的好意。

    他很明白一點,那就是自己是否有能力沒有關係,但一定要有識人之明有容人之心。現在大漢的情況,已經不同於以前其父劉易打天下的時期了。許多東西,其實都不需要他這個太子劉陽去做,他就只需要掌控好一個整體的大局就好了。

    衝鋒陷阱的事,哪怕他自己也是練武之人,也有著一定的戰力。但是,有著那麼多大漢的猛將,他又何苦非要到戰場上去出那個風頭呢?他需要做的,是要明白,哪一場仗需要打,哪一場仗要如何打,要派哪些軍將去打就可以了。

    再論謀略方面,有著像郭嘉這樣的超級謀士,方方面面都已經考慮到了,又何須他再去花費腦筋?當然,劉陽也知道,他只需要明白,這些策略,是為了大漢好,為了他好,並且又是一些切實可行的,能夠按計畫實施,並取得最終想要的效果的。那麼就施行便可。

    其實,當以劉陽這個太子之名下達一道道的軍令之後,整個準備出征的軍馬都士氣一振。

    這個,其實也有一點如劉易這個皇帝親征的作用。太子親征,不管是給漢軍的人馬,還是印度軍團、南洋軍團,都是一種激勵。

    無論是漢軍的士兵,還是另外的軍團的士兵,在他們的心目中,大漢皇室都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太子都親征,與他們並肩作戰,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榮耀。

    除了早前已經殺進了安息帝國境內的孫策與張飛所統率的漢軍之外,漢軍分成了數十路軍馬。分別從印度河各個渡河碼頭,渡河印度河,進入西面的安息帝國的巴基斯坦地區。也就是說,這漢軍全面向安息帝國發動戰爭的訊號,就是全面佔領巴基斯坦防線,這亦是漢軍出擊的第一個階段。

    當然,先行渡河作戰的,是印度軍團的人馬。而每一支渡河作戰的印度軍團的人馬,會根據各路軍馬的兵力的多少,分別派出一定的漢軍隨行。這個,是必要的,派出一定的漢軍隨行,不僅可以起碼引導他們如何攻戰的問題,還可以起到監視監督那些印度軍團軍馬的作用。

    一般來說,一軍印度軍團與漢軍的正式編制的人馬差不多,都是兩萬來人。而這一軍印度軍團的人馬當中,便會有一營的漢軍隨行。

    數十路軍馬,幾乎是在同一天,轟轟烈烈的便攻過了印度河去。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