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小兵之霸途 作者:一級煙槍王(連載中)

 
uuuuuuuuuu 2012-12-27 09:43: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26 1724881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29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弗裡阿帕提克萊斯自立

    說實在,安息帝國的王室,他們其實早已經對未來感到絕望了。

    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還有什麼的未來。眼下,他們其實也只是有一天便過一天罷了。

    沃洛吉斯五世唯一感到讓他還有一點點安全感的,就是留在泰西封帝都,每天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反正,現在他還只能掌控著帝都一帶地區的政權。只要大漢帝國還沒有發兵攻打過來,那麼他依然還是皇帝,還能繼續過著和以往差不多的日子。

    他真的不太過多去想什麼的平定安息帝國的亂局,再去考慮如何對抗漢軍的事了。

    當大勢已經不到他去控制,已經沒法讓他去抵抗的時候。他就感到有點頹廢。

    還是那句話,生活就像是強姦,不能抵抗只能學著去承受。

    或者是及時行樂,得過且過。

    王朝有人建議,奏請皇帝親征,以安定巴基斯坦的軍心。

    如果是早前,帝國盟軍還沒有解散之前,沃洛吉斯五世他會非常樂意,甚至,哪怕沒有帝國盟軍,他的安息帝國還沒有崩潰,整個帝國還掌握在他的手上的時候,他也會考慮御駕親征,跟大漢帝國決一死戰。

    可是,經過一系列的變故,沃洛吉斯五世並不認為現在就憑他安息帝國的實力,再可以跟大漢帝國的數百萬大軍一戰。

    因此,現在的沃洛吉斯五世生活態度就是放任,放縱。抱著有一天皇帝就過一天皇帝的生活的打算。

    因此,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答應朝臣的建議。

    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恐怕換了是哪一個皇帝,都不會再有御駕親征的念頭了。

    可以想想,巴基斯坦防線,遠在其帝國的北面,離其帝都足足有數千里之遙。

    在自己的帝國本來就亂成一團的情況之下,他作為皇帝,如果離開了帝都,那麼誰知道將來帝都會有什麼的變故?一旦有人作亂,趁他這個皇帝不在帝都的時候,奪取他的政權,攻佔他的皇宮,那麼他到時候還有什麼?

    所以,在沃洛吉斯五世心裡,早就已經決意,他此生都不會再離開帝都半步了。

    起碼,他現在手頭上,還有近百萬的帝國軍馬,在帝都,還有皇城可守。他打算,不管安息帝國亂成怎麼樣,也不管漢軍是否攻來,他就死死的把控著這百萬大軍的兵權,牢牢的守住帝都。憑著這百萬大軍,他覺得應該可以守得住帝都的。

    他決不會像貴霜帝國那樣,陳兵於城外跟漢軍決戰。假如說,漢軍向自己的安息帝國發起進攻,最終殺到帝都來。他也不會率軍出戰,他只會死死的守住帝都。

    這個,應該也就是沃洛吉斯五世的最後打算了,也是最壞的打算。

    他就是要死守帝都,管他什麼的三七二十一。

    他只要一天在皇城,那麼一天都是皇帝,只要一天沒有被漢軍攻下帝都,那麼他就一樣可以繼續過他的皇帝生活。

    當然,為了守住帝都,他最近,不停的在皇城當中屯積物資。不停的派軍外出,蒐集錢糧,他要確保,只要漢軍沒能攻下他的帝都,他就一直都有用之不盡的物資。

    最近,夏收就快要到了,他已經打算,實在再徵收不了錢糧的話,就直接命令帝國的軍隊去搶了。

    對於他來說,既然那些匈奴人能搶,那些背叛了他的地方勢力能搶,他為什麼就不能搶?

    這個時候,他也管不了帝國民眾的死活了。他只是想著,要如何確保自己還能繼續過著皇帝的醉生夢死的生活。

    正因為他心裡正已經有了這樣的打算。所以,他根本就不想再去多管什麼漢軍是否攻來的事。

    他認為,現在普天之下都已經背叛了他,他又何必再去多管天下之事?

    漢軍殺來也罷,不來也罷。他只要守住帝都足矣。

    弗裡阿帕提克萊斯有企圖,可是,這個企圖,是建立在安息帝國還存在的基礎上的。如果安息帝國都被漢軍攻佔了,那麼他的企圖還有什麼的意義?

    因此,他將北方巴基斯坦防線上的情報來向沃洛吉斯五世稟報,其實也是想讓沃洛吉斯五世可否派出一些帝國的軍馬,前往北方。當然,他也覺得,憑現在安息帝國的實力,已經不可能抵抗得了漢軍的入侵。可他卻想利用現在沃洛吉斯五世所掌握著的軍馬,為他奪回伊斯蘭堡土城的物資。

    有了那一批物資,他馬上就可以脫離帝都,另尋一個地方擁兵自立。哪怕最後不能取代沃洛吉斯五世成為安息帝國的皇帝,他也可以過一把稱王稱霸的日子。

    但很明顯,沃洛吉斯五世讓他失望了。

    沃洛吉斯五世聽了他的報告之後,根本就沒有什麼的表示。反而是向下面的朝臣軍將詢問,他們現在的物資屯積情況如何了。

    沒有辦法,弗裡阿帕提克萊斯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他向沃洛吉斯五世提出,在伊斯蘭堡土城,還屯積著大量的軍用物資,這一次的信吏回來報告,那裡還有著可以供應近百萬大軍兩三個月用度的物資。他想前往將那批物資奪回來,如此,也可以充實現在帝都的物資屯積。

    對於沃洛吉斯五世來說,他現在自然是不會怕物資多。如果能夠將早前屯積在伊斯蘭堡的物資再運送回來,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但是,他卻不以為然,因為,他認為,既然漢軍已經殺到了那土城,他覺得就已經失去了從漢軍的眼皮底下奪回那批物資的可能性。因此,他雖然認可弗裡阿帕提克萊斯想要奪回那批物資的想法。但他卻不會給弗裡阿帕提克萊斯派出一兵一卒,只是讓他有辦法就自己去取回。能取回,到時候算他弗裡阿帕提克萊斯為帝國立下一件大功,到時候,他必有重賞。

    弗裡阿帕提克萊斯有點無語,如果他能夠憑自己之力奪回那批物資的話,那麼又何用他這個皇帝的重賞?難道他還能獎賞自己比那批物資更多的利益?

    沒有辦法再指望皇帝,指望這個王廷了。

    弗裡阿帕提克萊斯只好順勢提出,他想親自去一趟。

    對於這個,沃洛吉斯五世倒沒有意見。便准許弗裡阿帕提克萊斯離開帝都。

    就如此,本來是打算發動政變的弗裡阿帕提克萊斯,因為他還沒有準備好,而漢軍已經向安息帝國發起進攻了,這讓他明白,他如果再留在帝都再也難有作為了。所以,他便乾脆脫離帝都,打算自立了。

    他一離開皇宮,馬上就著手準備。

    也幸好,沃洛吉斯五世一直來對他都是比較信任,雖然一直都在將他邊緣化,但並沒有懷疑他有不臣之心。

    如此,在他的計畫之下,趁皇帝不提防,直接從帝都帶走了他一直所經營的收買的一部份軍馬,約有十多二十萬的軍馬。

    他的此舉,等於是削弱了沃洛吉斯五世的力量。在他突然帶走了十多二十萬的軍馬之後,沃洛吉斯五世頓時暴跳如雷,大罵弗裡阿帕提克萊斯。

    帶走他的軍馬,就等於是對他的背叛,沃洛吉斯五世怎能不怒?

    並且,誰對他背叛,他都沒有想過弗裡阿帕提克萊斯會背叛他。畢竟,在安息帝國當中,弗裡阿帕提克萊斯就等於是王公,除了手頭上沒有真正的兵權之外,名義上,他就真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並且,這個時候弗裡阿帕提克萊斯能帶走那些軍馬,那麼就證明弗裡阿帕提克萊斯一直來都有著反叛之心。居然隱藏得這麼好,枉他一直都那麼的信任他。

    本來,沃洛吉斯五世並不打算離開皇城的了。因為弗裡阿帕提克萊斯,他親自率一支親軍追趕。

    他很想追上去,就算殺不了弗裡阿帕提克萊斯,他都想親口的問他,他自問沒有虧待他,為何還要背叛自己。

    可是,他率軍追出數百里,終還是沒能追上,只好悻悻然的率軍回城。

    弗裡阿帕提克萊斯直接率那十多萬的軍馬,趕到了拉伊聖地。

    那裡的守將,早已經是他的人了。如此,合軍就有了二十多萬的人馬。

    接著,他又下令,讓安息帝國各地,他一收培養或是收買的軍馬,向他靠攏。他想據拉伊聖地自立。

    同時,他派出近十萬的軍馬,前往北方的伊斯蘭土城,想要尋機奪回那一批物資。

    弗裡阿帕提克萊斯在這個時候,他其實也想清楚了。現在離那漢軍殺到土城的時間,都已經過去了十來天,他現在恐怕也來不及前往支援土城了。

    除非有皇帝調動大軍前往,直接與漢軍開戰,擊敗漢軍,從漢軍的手上奪回那一批物資。否則,他恐怕也難以再將那批物資奪回來。派出十萬的軍馬前往,他只是抱著萬的想法。或者,就算是奪不回那批物資,能將那裡的軍馬接應回來一部份,增強自己的實力也好。

    也幸好,他所收買的帝國的軍將,並非就只有土城的阿達裡巴克,還有別的。並且,當初收買的時候,就是有針對性的,大多都是看守著安息帝國各地的物資屯積地的軍將。

    因此,他現在決心脫離安息帝國王廷自立。那麼正好可以將那些受他所控制的地方的軍馬調來,順便將那些物資搬運來。

    多年的經營,總算到了收穫的時候了。

    不久後,弗裡阿帕提克萊斯收攏了近四十萬的軍馬。就在拉伊聖地,自立為聖王。同時,他也向天下公佈他的真實身份,是原波斯帝國的皇帝后人。

    憑著這個身份,他又獲得了一些波斯部族的投靠。

    這些,就是安息帝國境內的一些狀況,反正,是真的四分五裂了。因為弗裡阿帕提克萊斯的自立,也致使更多的權貴紛紛背叛了沃洛吉斯五世。使得沃洛吉斯五世打算用來鎮守帝都的兵力大減。

    到了這個時候,沃洛吉斯五世所能掌控的帝都軍馬,估計還勉勉強強夠八十萬的人馬。

    而伊斯蘭堡土城。

    也正如沃洛吉斯五世及弗裡阿帕提克萊斯所料,他們根本就能以抵敵漢軍的進攻。

    其實,就在他們將情報送回到帝都的這十天之內,伊斯蘭堡土城便早被漢軍攻下來了。

    漢軍的後勤軍馬,數天之後,便已經將一批輜重送到了伊斯蘭堡土城。

    這批輜重不多,其實就只運來了近十架的投石機。

    但有這十架投石機也足矣。

    事實上,在這個古時代,西方也有了投石機,或者說是拋石機。但是,他們的跟漢軍的投石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還有就是,伊斯蘭堡土城,是真正用土築成的。根本就難以抵抗得了投石機石彈的攻擊。

    結果,其土城直接被轟塌了一個缺口。

    張飛率軍直接從缺口突進城去,殺得阿達裡巴克大敗。

    本來還饒幸可以鎮守一段時間的阿里達巴克,他都還沒有來得及下令讓軍士燒燬土城的物資,僅只是破壞了一小部份,其餘的物資,也全都落入漢軍之手。

    城破之時,那些守城的安息帝國的守軍就開始逃亡,而阿里達巴克的也被一眾親兵親將拚死護著突圍,倒是讓他逃得了性命。

    二十來萬的安息帝國守軍,逃了有數萬,傷亡有兩三萬,其餘的都做了俘虜。

    奪下了土城之後,漢軍便開始以伊斯蘭堡土城為中心,開始對四周進行治理。

    整個土城,也都進行重建,建成一座真正的堅城大城。

    張飛所率的二十萬漢軍,留下十萬人馬看押著那些帝國的俘虜軍馬及部族的俘虜軍馬進行建城,另外的十萬軍馬,則是四周肅清四周。

    臧霸及廖化、裴元紹等軍將,率著他們的泰山軍,深入山地,專門去肅清那些躲臧在山地地帶當中的那些異族人。

    將那些地方的人口抓捕起來,充實這伊斯蘭堡新城的人口。

    一開始,自然是搞得伊斯蘭堡一帶地區的那些異族部族的人人心惶惶,可是,當他們被抓捕到了伊斯蘭堡新城之後,在大漢的統治之下,他們就感到有點驚喜。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29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大漢施仁

    現在無論安息帝國有多混亂,其實都不過是窮途末路之時的蹦達而已。

    不用多久,漢軍大軍殺來,他們全都得要消亡。

    在大勢之下,必然是順者昌逆者亡。

    因此,如今安息帝國的情況如何,大漢帝國方面根本就不用去多管。儘管其爛成一鍋粥,也無關重要。

    重要的是,大漢現在要如何一步步的蠶食安息帝國,如何在安息帝國建立起一個個完全屬於大漢帝國的官府機構,如何讓安息帝國的民眾歸心於大漢。

    所以,大漢帝國現在,打著一個傳播大漢文明的晃子來統治這西方世界,尤其是在這個古時代,在西方世界的各種宗教文明還沒有真正的繁盛起來之前。是相當的適合時宜以及時機的。

    君不見,哪怕是在後現代,近代大清未期的時候,西方世界,不就是對大漢進行了一場文化的入侵麼?他們那什麼的基督教,以一個救世主的姿態,在大漢傳播他們的教義,當時,還真的不知道讓他們愚弄了多少漢人。並且,這個影響,一直到劉易穿越回這個三國時代的時候,這些影響都還沒有完全消除。甚至可以說,這些西方的文化,已經紮根在大漢,恐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不可能消除得了。

    現在,劉易只不過是用西方人對大漢所使的手段,反作用於他們自身罷了。

    當然,大漢現在所做的,要更加徹底一些。

    因為,大漢是先用武力來鎮壓,現在再用大漢的文化來洗禮。

    但是有一點,現在的大漢做的卻要比後世的那些宗教文化入侵大漢的做得要光明正大得多了。

    起碼有一點,現在的大漢並沒有將自己作為一個救世主來自居。

    咱們大漢所做的,只是做應做的。絕不會如那些西方人那樣,偷偷摸摸,變著法子來殘害華人、毒害華人。

    起碼,現在的大漢,就沒有想過要弄出一些有如那種鴉片一樣的東西來禍害他們西方人。

    大漢現在所行的,是堂正之道。

    咱們就是堂堂正正的打敗了你,消滅了你,順者昌逆者亡。

    順者,必須要遵從大漢官府的統治,要主動的積極的融入大漢。當然,大漢是允許他們保留下一些正面的積極的民族特點,並不會霸道的強迫他們放棄他們自己的文化文明。在這一點上,大漢還算是比較民主的。但他們必須要承認這個世界的主權者主導者。

    逆者就不用多說了,死啦死啦滴。

    當然了,順者所得到的,卻會很多很多,多到他們驚喜,欣喜若狂。

    好比,現在的伊斯蘭堡土城。

    所抓捕到的那些部族聯軍以及那些安息帝國的軍馬就不用多說了。

    就說伊斯蘭堡土城當中的那些原住民。

    伊斯蘭堡當中,肯定會有原住民的。不可能全都是軍兵。

    當然,這些原住民,其實就是一些以前生活在塞人統治之下的部族人。他們自然不是塞人,如果是塞人的話,當時的安息帝國及貴霜帝國的軍馬都不會放過他們。

    他們在塞人被滅之後,就馬上臣服於安息帝國的統治。也只有如此,他們才還可以繼續生活在伊斯蘭堡土城。

    可是,他們雖然可以生活在伊斯蘭堡土城,受到安息帝國的軍馬的保護。但他們的生活並不好過。

    說白了,他們其實就是安息帝國的奴隸,連安息帝國的子民都算不上。

    在伊斯蘭堡土城,他們就是被剝削,被奴役得最慘的那一部份人。

    在伊斯蘭堡,但凡是有什麼的勞力活,肯定得要從這數萬的原住民當中徵調人力去幹的。

    在伊斯蘭堡,那些安息帝國的士兵,看中他們當中的女人,也是可以隨便玩弄的。

    他們,幾乎沒有私產,吃的喝的,都是安息帝**方不吃的不喝的東西。

    他們所生產勞作獲得的糧食,全都掌控在安息帝國的軍方手上。

    像近段時間,因為安息帝國混亂,那些部族聯軍圍城,安息帝國的軍方,為了節省食物,基本上是不會管這些城內的原住民的死活。

    有些原住民,他們一天能夠有一點食物就算是不錯了。

    如果沒有被圍城,這些原住民或者可以外出去弄些吃喝,甚至可以到外面的草原上挖些可以吃的野草或是草根可能都還不至於餓死。

    可伊斯蘭堡土城被圍困,他們也不能出城了。而在城內,他們所有的一切都被安息帝國的軍隊給搜刮去了,這叫他們如何活?

    土城內,這些原住民其實都知道,城內有許多食物,屯積著許多物資。可是,那都是有著安息帝國的軍馬守衛著,他們就算是搶,也搶不到。畢竟,他們這些原住民,一共才不過是數萬人而已,而城內的安息帝國的軍馬,就達到了近二十萬人馬。他們敢搶,就等於是自尋死路。

    沒有辦法,他們也只能白白的在捱苦捱餓。在他們當中,其實已經出現了不少民眾被活活餓死的事,甚至,人吃人的事也不少。

    漢軍攻下了伊斯蘭堡土城之後,第一時間就是肅清城內的敵人,控制全城。如此,這些原住民就落入漢軍的手裡。

    當漢軍看到他們的情況之後,還真的有點慘不忍睹。

    這些原住民,幾乎個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人人雙目無神,有氣無力。可以說,他們更似是一群在等死的,已經失去了靈魂的人。

    他們的情況,還真的讓漢軍的將士看了都有點於心不忍。

    土城之內,明明都有著大量的食物,但是,卻讓這些城內的居民餓成皮包骨的樣子,這些人,就似被風一吹,他們就會散架了的樣子。

    從這些土城原住民的情況就可以看得出,為何安息帝國奪得了此伊斯蘭堡土城之後,卻沒能對這些地區的所有異族部落進行有效的統治。而那些異族部落,為何會一直都在反抗,在與安息帝國的帝**馬作鬥爭。

    因為,這些原住民的慘況就是一面鏡子。那些部落民族,誰還敢投降安息帝國,接受安息帝國的統治?

    在大漢,在黃巾暴亂前後的那一段時期。大漢也一樣有許多民眾餓死,甚至,還有大批無家可歸的流民餓死。可是,還真的沒有像這伊斯蘭堡土城這樣的情況,整城的居民都餓成這個樣子的情況。尤其是在軍方有著他們用之不盡的糧食物資的情況之下。

    可以說,如果漢軍再等一段時間再攻城的話,那麼這數萬的原住民,恐怕還真的有可能被集體的餓死。

    活活餓死數萬人,這個想想都讓人覺得有點恐怖,那些安息帝國的軍方居然還真的敢這麼幹。

    由此可見,安息帝國哪怕是沒有大漢帝國的進犯,其國也不可能維持得太過長久。早晚得要被滅,被另一個民族所取代。

    漢軍自然不會見死不救。

    漢軍雖然沒有自詡為救世主,但是,現在漢軍上下都明白這一點。大漢想要統治全世界,那麼除了要確保大漢的武力強大之外,還得要施行仁政。

    而在向安息帝國發起進攻之前,大漢朝廷便定下了一個基調。說白了,漢軍就是要趁人之危,樹立起一個仁義之師的正面形象。像這些受苦受難的異國民眾,正是大漢要施加恩惠,然後獲得他們臣服歸心的對象。

    這些城內的原住民,都已經被安息帝國的軍馬折騰得有點麻木了。

    對於漢軍全城肅清搜捕,將他們從他們的窩居趕出來或者是押出來抬出來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太激動的表現。

    他們沒有乞求,也沒有求救,沒有喊叫,有的只是有如是鹹魚一般的麻木。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早前,或者早已經對安息帝國的軍方乞求過,哀討過,被奴役過,被盤剝得一乾二淨。他們對這個世界恐怕都已經絕望了。所以,他們恐怕都已經生無可戀,死無所求。

    唯一還有點動靜的,就是一些嬰孩,他們可不懂什麼,餓了就只知道哭。

    只不過,就算是那些嬰孩的哭聲,也相當的微弱了。不是他們的母親沒有哺乳他們,而是他們的母親都已經多天沒有進食,根本就沒奶可喂了。

    有不少漢軍的士兵甚至看得到,許多餓得有氣無力的女性,她們懷抱著他們的嬰孩,上衣趟開著,一直讓她們的嬰孩吸吮,但是,那吸出來的,不是白色的奶水,而是紅色的血液。

    甚至個別婦女,她們其實已經餓死了,但是她的嬰孩,還在吸啜著。

    漢軍不知道,在這座屯積著如此豐富物資的土城之內,居然還會有這樣的人間慘烈的事兒。

    將這數萬人集中到了一起,漢軍煮了大量的稀粥分給了這些人。

    他們餓得太久了,不能吃乾的,也不能一下子吃太多。漢軍派出了不少人手前來幫忙,限制著每一個人的食用量,並確保每一個原住民都獲得救治。

    有了食物,這些原住民才有點騷動起來。

    不過,在漢軍的兵鋒之下,他們倒也沒有動亂,也沒敢爭搶。

    如此,一直過了兩三天,這些原住民才恢復了一點元氣。

    而在這三天的時間當中,漢軍將士所做的一切,都落在這些原住民的眼內。對於他們來說,不管這些漢軍是什麼人,在這個時候,就是他們活命的大恩人。

    所以,從這些餓得已經有氣無力的原住民有了點力氣,可以正常行走的時候開始,他們就已經對漢軍感恩戴德,並不用漢軍再通過翻譯去對他們宣傳太多,他們便已經對漢軍歸心。

    沒有辦法,這兩三天的時間當中,漢軍將士真的做得讓他們無話可說。雖說,這些漢軍將士看上去很嚴肅,不苟言笑,有時候,還會拿兵鋒威嚇他們,但是,他們餓得動都難動的時候,是這些士兵端著粥水一點一點的喂他們喝下。

    他們城內,到處髒亂差,破破爛爛,又是這些漢軍將士整理一新,不僅弄得乾乾淨淨,還將那些破破爛爛的房子給修理好了。

    然後,將他們這數萬原住民給安排住進去。

    不僅如此,每天,還會有一些醫生大夫來察看他們的身體恢復情況,有些得病的,也會有人送來藥湯,救治好了他們。

    可以說,這些人活了一輩子,卻還真的沒有見過會有這樣的一支軍隊。這些軍士,不怕他們身上發臭,與他們無親無故,卻可以為他們做到這樣的一個地步。這怎到他們不感恩?

    三天後,這些原住民,集體聚到了一起,向漢軍將士跪下,答謝漢軍活命之恩。

    而接下來的工作就好辦了。

    通過翻譯,宣佈漢軍對他們的治理,他們莫有不從。

    接下來,更讓他們堅定永遠臣服於大漢的是,在大漢的安排之下,他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得到了做人的感覺。

    是漢軍,是大漢官府,讓他們擁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私產,如房屋糧食等等。是漢軍,沒有奴役他們,並讓他們獲得了他們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的作為人應該有的尊嚴。

    漢軍將士,沒有像那些安息帝國的軍士那樣隨意打罵侮辱他們。對他們的女性,漢軍將士更加沒有半點的冒犯。

    如此又怎到他們不對大漢歸心?

    他們能夠絕境逢生,又怎能不驚喜。

    相對於原住民如此,那麼對於那些被漢軍俘虜的部族聯軍及安息帝國的軍馬的俘虜。他們同樣也感到驚喜。

    儘管,他們會被漢軍一一甄別,可是,只他們當中的,沒有做過太過傷天害理的士兵。他們都不用再擔心會被漢軍殺了,更不用擔心他們會被漢軍折磨至死。比如,在現在似到處都缺糧的情況之下,漢軍會將他們活活餓死的擔心。

    尤其是那些部族聯軍。他們發現,被漢軍俘虜過後,經過漢軍的審問之後,他們覺得日子似乎過得要比原來在部族聯軍當中更好過一些。

    起碼,漢軍並不會缺他們的吃喝。雖然不是什麼太好的食物,但是基本一天都會有兩頓讓他們吃得飽飽的。

    能吃飽,對於他們來說,都已經是一件讓他們感到非常滿足的事了。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29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順利治理

    糖衣炮彈,炮彈甜心。

    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糖衣炮彈,包藏禍心。

    而現在的漢軍,在武力的鎮壓之下,卻是施以仁義,給予這些異族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是一種先苦後甜的概念。

    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利用武力來讓他們接受,然後理解到認同認可,到歸心的概念。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些部族聯軍的部族人。

    這些部族聯軍,他們嘯聚在一起圍攻伊斯蘭堡土城,其實就只是單純的想要獲得可以讓他們生存下去的物資。如此,他們的部族部人,離他們其實也並不太遠。

    在他們的部族聯軍被漢軍殺敗之後,大部份的部族敗兵都會直接逃回他們的部族駐地。然後,被尾隨殺致的漢軍給俘虜了他們的部族人。還有就是一些部族聯軍的俘虜在漢軍的威逼之下,帶漢軍前往他們的部族營地,將他們的部族人給抓捕了起來。

    一開始,這些部族聯軍的俘虜,以及他們的部族人,自然是驚懼萬分。

    因為在他們的見識當中,只要他們落到了別的部族或是勢力軍馬之手,他們的下場是絕對非常悲慘的。

    其實,像在伊斯蘭堡土城當中的那數萬被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原住民,他們其實已經算是好的了。因為,大部份的部族,無論是他們部族之間的戰爭,或者是與別的勢力或是帝國的紛爭,只要落敗,那麼就是舉族消亡於在這世上的一種可能。

    所以,被俘獲,被抓捕起來的那些部族人,他們大部份都是自認為這一次是必死無疑的。

    可是,讓他們感到無比驚訝驚喜的是,這些將他們抓捕起來的漢軍,居然能將那些在他們這些部族人眼中是無比珍貴的食物供應給他們。這樣的情況,是他們前所沒有見過的,更是想都沒有想像過的。

    他們只會想像,他們落入了敵手,那麼,他們的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搶光,包括了他們的人,也會淪為奴隸。他們當中的妻女,也必然會遭受到敵人的非人的侮辱。

    他們的生命,在落入敵手的時候開始,就不再是屬於他們自己。他們的生死,只在別人的一念之間。

    因此,在絕對的悲觀絕望恐懼之下,漢軍卻沒有對他們施暴,雖然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但卻給予了他們食物,讓他們獲得了比原來沒有被抓捕起來之前更豐足的食物,可以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吃飽的食物。

    就憑這一點,便已經讓這些部族人感到有點不可思議了。

    但不管是他們驚訝也好還是驚喜也好,漢軍讓他們感受到的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

    起碼,他們慢慢的消去了對漢軍的驚懼之心,起碼,他們從真切感受到的好處當中,懂得了重新認識這些來自東方大漢帝國的軍隊。

    也因為如此,對於接著下來漢軍對他們實行的統治,他們難以再生出反抗之心,顯得相當的順從。

    想要將一個地區,尤其是廣闊的地區的民眾治理好,是相當不容易的。會有許許多多方面的因素制約著。而許多事,也不可能真的全靠漢軍,全靠漢人。

    大漢對這些地區的治理,說白了一點,其實就是治人。現在,大漢可以不計利益,不計損耗的付出,但是想要最終將這些地區治理得好,要將這些地區的民眾帶向一個更好的生活未來,一切其實都還得要靠這些當地的民眾。

    而這些當地的民眾,願意接受大漢的統治,只是第一步。

    為了將伊斯蘭堡一帶地區發展成為整個安息帝國的示範單位,讓安息帝國的民眾更容易接納大漢的統治。

    張飛等趕緊飛快請坐鎮貴霜帝國原帝都新德里的郭嘉,將已經從印度大州各地抽調回來的那些文官官員給送來,並且,也會有一大批漢人的各種人才,也會一起趕到伊斯蘭堡地區來。

    人員到位之後,便是一邊構建起大漢官府機構,一邊規劃建立新城。

    如此,那些被俘的安息帝國及部族聯軍的俘虜就派得上用場了。

    當然,建城的事也只是當中的一件事兒,還有別的事兒,得要讓那些調來構建起大漢官府的官員傷腦筋的。

    比如,以現在伊斯蘭堡地區一窮二白的情況,要如何才能將這些地區發展起來,讓這個伊斯蘭堡地區的新城成為這一帶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這些,都得要讓大漢的官員去花費腦筋。

    事實上,在這古時代,想要在這後世伊斯蘭堡的地區建立一座大城鎮,並且想要將其建設成為一個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其實是有著很高的難度的。現在就算是讓劉易來策劃,恐怕也有點困難。

    因為這裡,似乎還真的沒有太多的自然資源可以利用。

    四周是山地,中間一片平原,一個小湖泊,種植嘛,這個或者可以勉勉強強解決得了當地民眾的溫飽問題,可是,想要繼續提高這些地區的民眾的生活水平,恐怕就有點困難了。

    畢竟,這個時期,還沒有純粹的工業城市,加上這一帶地區,又缺乏一些自然資源。比如礦藏等等。尤其是四周的那些山地,大多都是貧脊的光禿禿的山地,平原上,雖然也算是草原,但是大多也都是沙地,種植恐怕也不是太過容易。起碼難獲豐收。

    若是單純搞畜牧發展嘛,那麼這一帶難得的美麗草原,怕就會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將來,或者會弄得這一帶地區會沙漠化。

    若是單純想搞成一個經濟貿易中心,可以伊斯蘭堡土城為中心一帶,人口在這個古時代也比較稀少,還有就是,這方圓一帶,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在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之下,這個所謂的經濟貿易中心,卻也難以成規模的。

    往時,這裡的確是那些部族人的必爭之地,可是,他們的部族不大,或者可以讓某些部族在此發展起來,但是,也有一個極限的,到了一定的地步,他們就無可發展了,所以,像大月氏,他們當發展到了一定地步之後,就必須得要往外擴張,並且慢慢的遷離這裡。

    不過,現在正在治理這個地方的大漢官府的官員,他們卻有他們的想法。

    劉易不在,卻給予了他們更多的自我發展的空間,更加讓他們可以自由的發揮出他們的特長,展現他們的聰明才智。

    這次被派來伊斯蘭堡的主治主官,卻也是三國歷史留名的謀臣。當然,現在卻還沒有什麼的名氣,認識他的人並不多。

    他就是薛綜。

    薛綜,字敬文,沛郡竹邑(後世安徽濉溪)人,三國時期吳國名臣。少時避亂至交州,師從劉熙。士燮歸附孫權,召其為五官中郎將,出任合浦、交址太守。後從征至九真,回朝任謁者僕射,後再步步陞遷,官至太子少傅。他為當時一時名儒,著有詩賦難論數萬言,集為《私載》,並著有《五宗圖述》、《二京解》等等。

    看這些歷史上對薛綜的記述,他的確也算是三國歷史當中的一號人物了。

    不過,現在,他還是一個年約二十左右的少年。這一世,他的少年遭遇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也的確是師從劉熙,但士燮早早歸順了新漢朝之後,經其同為曾師從劉熙的另一個名士的程秉的引薦,他便投了交州太守士燮,開始為大漢效力。

    無論是早前大漢經治南洋,或是進軍緬甸的時候,他都一直作為一個一地官府的主官不停的被抽調重用。

    沒有辦法,誰叫他又年輕又有能力呢?

    所以,這一次,郭嘉第一時間就將他抽調到了伊斯蘭堡土城來。

    這薛綜,治理地方,搞經濟建設的確是有一手的。歷史上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說真的,如果參考一些文獻就會發現,他對於嶺南地區的開發貢獻還是挺大的。

    他主治珠崖(海南)時。其實上包括了交州沿海一帶,包括了後世越南的一部份地區。

    這些地區,土地廣大人口眾多,地勢險阻蟲瘴毒害,容易發生叛亂,難以使他們服從治理。

    縣裡官吏統治控制他們,宣示法令使其服威,田戶的租賦,酌情徵用;可貴的是開發他們采自遠處的貴重珍珠、香藥、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鸚鵡、翡翠、孔雀等奇貨特產,充實完備珍貴玩物的收藏,來供益中原,增加地方民眾的收入。

    當然,或者並非是他一人之功,事實上,效果也不是太好。可是,在那古時代,可以有著這樣的經濟頭腦,已經算是相對不錯了。

    現在嘛,他作為這伊斯蘭堡土城的大漢官府的主治主官。

    他略作調查之後,便覺得在這個地方,的確適合修建一座大城以作為這一帶地區的經濟政治及文化中心。

    他認為,其一,在這些地區的地部族人,已經形成了一種意識,就是在潛意識當中,都已經以這個土城地區為中心。誰佔得這個小湖地區,誰便是伊斯蘭堡一帶廣闊地區的主人。所以,大漢必須得要在此建立官府,並且,還得要常年駐守一定的軍馬,以震懾這些地區的部族人,不能讓這些部族人產生反叛之心。所以,修建一座大城堅城,是很有必要的,這將關乎到這一帶地區長治久安的事。

    其二,往西方向,就是高原山地地帶,也就是後世的阿富汗地區。對於這一帶地區,漢軍早晚都得要進兵收取,並控制在手上的。但是,這恐怕不會急在一時,畢竟,要發兵進入那些高原山地地帶,恐怕得要耗時耗力,不是輕易可以將那些地區納歸大漢的統治,並且,大漢想要統治那些地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那純粹是只有付出,基本沒有什麼回報收益的行動,因此,這得要延後,待對安息帝國的統治完成之後的事了。

    也好比,大漢的西藏地區,事實上,現在的漢軍還沒能對整個西藏地區實行了有效的統治。許多地區,還沒有漢軍能去到建立大漢的官府系統。不過,西藏地區,生活在其地的主要部族人,已經歸順了大漢,那麼,在名義上,整個西藏地區,現在都已經是屬於大漢的領地了。

    有了那些大部族的榜樣,在西藏地區的那些土著山民,慢慢的就會向設在西藏地區的大漢城鎮靠攏,開始認識並接受大漢的文化,然後,不用大漢再出兵,他們就自然而然的歸順於大漢。

    所以,在伊斯蘭堡地區建立一個大城鎮,將來可以影響到往西的那些山地地區的部落人。吸引他們前來,讓他們主動前來接受大漢的文化文明。最好能夠兵不血刃的獲得那些地區的部落歸順。這樣,也免去了大漢將來非要強行發兵向那些險要的山地進攻。

    至於如何發展民生經濟呢?

    薛綜認為,還是先讓這些地區的部族人種牧相結合,先不要考慮其它,而是先讓他們做到可以自給自足,不用再讓大漢救濟他們再說。

    以現在的這些部族人的情況,也根本不用給予他們太多。對於他們來說,能夠有吃有喝,不用餓肚子,就算是最好的生活了。他們暫時不會有太高的追求。

    很快,在以薛綜為首的一眾大漢官員,很快就將伊斯蘭堡地區治理得整整有條。

    新城也開始修建,最為關鍵的,這些被俘虜的及被抓捕來的人。包括那些安息帝國的軍士,現在幾乎都是面貌一新。

    這些人,不論是誰,白天,在漢軍的看押或是引領之下,拚命的工作。如修城,修水利,開荒造田,開展耕種等等。而夜裡,他們就會跟漢人學習漢語漢字,接受漢人文化的洗禮。

    反正,在漢軍對他們展現了善意,對他們展現了漢人的仁義之後,這些異族人,基本都認可了大漢的統治。

    起碼,現在的大漢,已經成了他們的衣食父母,他們自然是不會輕易的對大漢產生仇視感。

    恩威並施之下,他們不能不服。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0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孫策的東路軍

    .更新最快伊斯蘭堡土城推倒重建,將會建成一座大型的雄偉新城。

    當然,現在也只是剛剛開始,也才剛剛規劃好修建新城的計畫。各方面的興建工作,也才不過是剛剛開始著手準備動工。

    不過,在這裡,看似是草草搭建起來的大漢官府,卻已經嚴謹嚴密又高效的運轉了起來。

    一時間,整個原伊斯蘭堡土城方圓數百里開外,已經隱約的呈現出了一種生機勃勃的跡象。

    一段時間之後,漢軍在這裡所形成的影響力,便慢慢的擴散,向四周輻射。

    當然,這些都是好的影響。

    這個主因自然也有大漢官府有意推動的關係。

    大漢官府,開展了對那些原住民及部族人的治理之後,也早就開始考慮如何將漢軍的所作所為廣而告之。所以,常常會有意無意,將一些對漢軍有了比較深刻認識的部族人,以名種名義藉口,將他們送到一些更遠的地方去,借他們之口,將漢軍在伊斯蘭堡所做的事宣揚出去。

    比如,某些安息帝國的俘虜兵,他們在受到了漢軍的善待之後,對大漢官府的治理並不會再有抗拒之心。相反,他們很樂意接受大漢官府的安排。這樣,他起碼不會再有生命之憂,更加不會再擔心會餓肚子。

    而對於這一部份,已經默默的接受了大漢統治的安息帝國的原軍士。大漢官府也會特意的將他們的情況調查盤問清楚。

    這些來自於安息帝國內地各處的軍士,他們雖然已經接受了大漢的統治,甚至,也有了一種認識,認為在大漢的統治之下,他們的日子的確要比以往好過。可是,他們也會有他們的族人、家人,有他們的父母妻兒。

    如今安息帝國境內極度混亂,他們也難免會擔心他們的族人及其親人的情況。

    這樣,大漢官府,會特意從中抽出一部份對大漢的統治比較認可的那一部份安息帝國的士兵。特許他們離開伊斯蘭堡,准許他們回去尋找他們的親人或是族人。

    並且不僅准許他們離開,還會附送上一定的路費盤川。還會特意的告訴他們,他們離開之後,還歡迎他們回來,哪怕是他們帶著他們的族人及親人一起,大漢官府也會歡迎。

    只要他們能接受大漢的治理,能為大漢的於伊斯蘭堡的建設盡一份力量,那麼大漢官府歡迎他們回來。回來之後,官府也會安排他及他的族人及其親人等的勞作事宜。

    就如此,通過不少這樣的安息帝國原軍士的口,將漢軍在伊斯蘭堡的所作所為傳揚到了別的地方。

    這樣,可以直接通過他們安息帝國人的觀感,讓那些對漢軍感到恐懼,敵視的安息帝國人對漢軍有另一種的認識。起碼,也會讓一部份人開始懷疑他們對漢軍是否有所誤解。

    這樣做,效果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顯現,或者說暫時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可是,通過口口相傳,一傳十,十傳百,總會在安息帝國的民間形成一定的影響。那麼待漢軍的大軍挺進安息帝國內部地區的時候,所遇到的阻力肯定會少許多。尤其是在以後對安息帝國各地的治理之時,也會順利得多。

    但是,連漢軍官府方面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樣做的效果,很快就有了。並且,大到連大漢方面都有點不太相信。

    這一點,連大漢官府方面都有點忽略了的地方,那就是那些願意接受大漢統治的人,甚至是被漢軍看押著為大漢做勞力的人。他們都會得到大漢方面的食物。

    相對於現在的安息帝國來說,什麼最珍貴?無疑就是食物。

    整個安息帝國,從去年開始,就已經開始減產失收,甚至是根本就沒有生產了。落難的安息帝國人,他們現在,能夠為了一丁點的糧食而出賣自己的靈魂。

    所以,當那些原安息帝國的軍士,將伊斯蘭堡土城的情況流傳出去之後,頓時就引起了那些已經處於水深火熱當中的一些民眾的關注重視。

    他們根本就不會去考慮什麼大漢或是安息帝國,也不會去考慮他們將要付出什麼。他們的眼裡,就只看到,在伊斯蘭堡有糧食,那些漢軍,能給他們食物。

    如此,沒多久,伊斯蘭堡土城四周,方圓千里之內,開始有人慢慢的向伊斯蘭堡地區流浪過來。

    尤其是那些部族人,他們是舉族拖男帶女流浪過來的。

    他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來到伊斯蘭堡,投靠漢軍,然後,能夠獲得一點讓他們生存下去的糧食。

    無形中,這座由漢軍佔領並統治的伊斯蘭堡土城,就似具有了一種無形的吸力,吸引著安息帝國的民眾的注意。

    不過,伊斯蘭堡離安息帝國的繁榮地區實在是太遠了。影響力還是有限的,現在也不可能影響得到安息帝國內部的安息帝國人。

    但是,那些聽到有這樣的事的安息帝國人,他們在對安息帝國的王室,以及直接統治他們的當地的官府的絕望之下,他們都不自覺的產生一種期待感,就是暗暗的期待著漢軍是否能早點殺來,然後像對待伊斯蘭堡地區的安息帝國人一樣對待他們。

    在絕望當中,在兵荒馬亂當中,在飢餓當中的安息帝國人,他們物極必反,居然會期待著大漢來拯救他們。這樣的心態,還真的讓人感到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細想卻又在情理當中。

    同時,對安息帝國人有著同樣吸引力的,並非就只有伊斯蘭堡土城。還有著一座巴基斯坦東面的海濱之城卡拉奇城。

    因為此時,卡拉奇城也早落入了大漢的手中,並且,也對此城進行了有效的治理。

    相對於西路進軍的張飛所部漢軍,孫策所率的東路軍卻順利了許多。

    孫策所率的二十萬漢軍,直接乘坐戰船,沿著印渡河到了下游,然後再直接登陸印度河的西岸。

    相比起西部的伊斯蘭堡土城,卡拉奇城便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此城完全是一座新城,或者說是一座關城。

    孫策率軍殺到此關城的時候,城內還有安息帝國的守軍。但是,同樣的,他們已經根本就喪失了堅守的意志,經漢軍的投石機的攻擊,沒幾下子,守城的軍馬便崩潰了。

    城內沒有什麼的原住民。

    但是,卡拉奇一帶地區,卻人口眾多,要比西部的山地地區多得多了。

    這些民眾,他們大多都是生活在沿海的山林當中。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這些地區的民眾,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水上作業,有簡單的船隻,也能出海捕魚。

    相對而言,安息帝國的局勢動盪,對這一帶地區的安息帝國民眾的影響並不大。

    換句話說,就是無論如何,這些地區的民眾,他們都是餓不死的。他們擁有著無比豐富的海洋資源。

    但問題是,鎮守這一帶地區的帝國盟軍卻不會讓他們好過。在撤離之前,帝國盟軍對這一帶相對較為富裕的地區進行了多次的劫掠。直接對這些地區的安息帝國民眾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這些地區,與西部的伊斯蘭堡地區一樣,這一東一西,都是離安息帝國的政權中心比較偏遠。

    正所謂山高皇帝遠,所以,這些地區的民眾,對安息帝國其實是沒有什麼的歸屬感可言的。

    甚至可以說,這些地區原本就等於是脫離安息帝國的中央集權的管治的。若非要構建這巴基斯坦防線,恐怕帝國的軍馬也不會開到他們的地區來,更不會在他們的地區上修建了一座關城。

    然而,就是這些帝國盟軍的軍馬害慘了他們。他們的喪父亡子,妻女受辱。

    原本似是與世無爭的他們,心底裡已經充滿了對帝**隊的仇恨。

    而漢軍一來,就攻擊那些安息帝國的軍隊,趕跑或殺死了在殘害著他們的軍隊。這一下子,漢軍便獲得了這些當地人的友誼。

    尤其是漢軍並沒有對他們表現出有什麼的惡意,甚至,看到他們的慘況還伸出了援助之手。這一下子就推翻了早前安息帝國在他們當中宣揚的漢軍的惡劣的形象。

    這也給大漢在跟著下來,在他們的地方開設官府機構,對他們實行統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這些地區的民眾,其實普遍都是一些土著人。文明文化落後,但是,那些土著人,他們雖然有著比較偏執的部族意識,但卻也有著一定的善惡之分。

    對於能夠善待他們的漢軍,他們還是比較認可的。能夠接受大漢的統治的。

    一般,這樣的民眾,他們一直來,其實都會有著一種比較清晰的認識。那就是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強,並且,自我會以弱勢的群體自居,面對更加強大的對手時,他們大多都會臣服,比較樂意接受強者的統治。

    其實,他們這些地區的人,和印度地區的人差不多。可以從後世被大英帝國輕易殖民的情況當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一帶地區的民眾,他們的奴性是比較重的。

    如此,就更利於大漢的統治了。

    而孫策對於巴基斯坦東部卡拉奇一帶地區的治理,卻並沒有如西面的伊斯蘭堡地區那樣,並沒有計畫集中在一座城池來搞。

    因為孫策認為,暫時並沒有這樣的必要。

    主要是他所率的漢軍趕跑了卡拉奇的帝**隊之後,當地的民眾,他們就比較順從的接受了大漢的統治。

    而根據他們的生活狀況來看,他們就算是沒有大漢的治理引導,只要沒有外來的敵人對他們進行侵犯劫掠,那麼他們自己就能夠做得到自給自足。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大漢方面還強行要將他們抓捕到一座城池當中,再通過施捨一些恩惠來獲得他們的順從。那麼這就似乎有點似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如此恐怕不僅不能獲得這些地區的民眾的歸順,反會引起他們的反抗之心。

    如此,孫策便乾脆沒有將他們集中起來治理。而是先將這些地區設立州郡。

    然後將官府機構設立在他們所生活的地方。

    如此,大漢所控制治理的,便不再是一座城,而是一大片廣闊的區域。

    還有,孫策認為,在這些地區,不會有如西部地區的危險。西部地區,如果沒有一座城池鎮守著,極容易出問題。

    可在這海邊的地區,漢軍的船隊可隨時支援各處,所以,沒有必要再集中起來搞起一座大城來。

    當然了,如果再往安息帝國的內陸深入,那麼就有必要設立駐軍的城鎮了。

    但是,現在還真的不用,因為,安息帝國方面,似乎已經為漢軍修建好不少的城鎮了。

    早前的帝國盟軍,為了抵擋漢軍的進犯,他們不僅修建了巴基斯坦防線,於印度河的西岸沿岸,修建了許多關卡關隘,還於他們的內陸地區,修建了不少的城池。

    這些城池,原本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供巴基斯坦防線的數百萬的守軍屯積物資所用的。

    但現在,帝國盟軍已經退走,而乘下來的安息帝國的軍馬,因為他們自己的帝國政權崩潰,民間大亂,他們也早就已經失去了繼續鎮守抗擊漢軍的意志。

    他們還留在關隘關城當中,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這樣,才還能有糧可食,他們這樣,才可以抱團取暖,才能從別人的手裡劫掠到他們所需的物資。

    若非如此,這些安息帝國的軍馬,恐怕也早就不知道逃到哪裡去了。

    所以,現在孫策,他只需要奪取那些原帝國盟軍所修建下來的一些關城便可。沒有必要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什麼的新城了。

    但是,在地方設立大漢官府是必須的。所以,孫策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如何在這些地區設立地方官府,如何對地方的那些民眾進行有效的統治。

    因為這些地區的民眾,對漢軍有一種更主動順從的傾向,所以,漢軍還真的不好再用強。

    唯有就是利用引導的方式去治理好這些地區的民眾,讓他們最終能為大漢所用。(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0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漢軍控制區

    孫策發現,他率軍進攻卡拉奇地區,其實就有點似他在大漢向山越人地區進攻的時候差不多。

    不過,在大漢的那些山越人,似乎要比卡拉奇地區的那些土著人強悍得多了。起碼,這裡的那些土著人似乎溫順得多了。

    漢軍所到之處,鮮有抵抗的,一般遇到一些抵抗,漢軍只要一個衝殺,便能擊潰他們,然後,他們就只會像那些鴕鳥一樣,伏在地上發抖,任由漢軍宰割。

    自然,漢軍並不會胡亂殺人,對漢軍將士沒有威脅的土著人,漢軍會採用懷柔政策,恩威並施,讓他們徹底臣服於大漢的統治。

    在這裡,也得要說明,漢軍對於這些安息帝國的民眾,以及那些土著人,並不會太過刻意的去施恩給他們。

    更多的是以比較嚴厲的法規去制約他們,驅動他們去按大漢所想要的去做。大以對他們的施政,自然也是對那些安息帝國民眾以及那些土著人是有利的。但是漢軍卻不會去特意點明。一切都得要讓他們自己去感受,讓他們自己去界定善惡。

    因為,一切其實都有一個對比的。

    原來的那些帝國盟軍,他們的安息帝國的軍隊,對他們就只有層層的盤剝,甚至直接對他們舉起屠刀劫掠。掠奪他們的糧食物資,搶走他們的財富,凌侮他們的妻女。

    可是,漢軍卻不會如此。

    對於他們的糧食等物資,漢軍本來就看不上眼,他們的財富什麼的,實際上都已經被搜刮一空了,漢軍自然不會再從他們身上搜刮得一丁點來。而女人嘛,漢軍本來就有著嚴厲的軍紀,制約著漢軍的將士,讓漢軍的將士不能行那些禽獸之事。

    何況,那些安息帝國的女人及土著人的女人,漢軍將士都還不怎麼看得上眼。審美觀的不同,讓許多漢軍將士真的很難對那些不黑不白的膚色女人產生衝動。

    尤其是那些深眼窩的異族女人,大多數漢軍將士怎麼看都似看不太順眼。

    反正嘛,對於如何治理那些異族人,漢軍也好,還是隨軍前來的漢軍文官也都,都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並且,都已經有了一定的套路。早就已經總結出了一套有效的施政方略。

    來來去去,無非就是軍事上的控制,再對他們的人口戶籍的登記控制。搞好了這些,就針對他們的一些切實的情況,如何重新分配他們的各種資源,再引導他們如何開展生產活動。

    如果當地的這些民眾,他們已經貧困到落泊到根本就沒有了可以維持他們生存下去的生活物資,那麼大漢方面就會先行救濟,提供可以供他們維持生存下去的物資。

    就如伊斯蘭堡土城方面,便是這麼辦的。

    但是,這裡也要說明的了,漢軍提供給他們的生存物資,卻不會是無償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嘛。現在大漢方面為他們付出多少,將來會從他們的身上十倍百倍索還的。

    就有如原來在大漢。許多東西,大漢官府方面是不會明說的。救濟那些流民難民,再通過管治,分配資源,安排安置他們的生活,再引導他們生產勞作。一直到,他們生產勞動有所收穫。

    然後呢,他們的勞作收穫所得,除了保障他們的生活之外,其餘的勞動剩餘價值,便都是大漢朝廷的了。

    當年的新漢朝,也只有靠這般,才可以保障每年的開支,才有可能養活得了那麼多的軍馬,也才有可能發展到像現在這般的強大。

    但這個,針對漢人而言,大漢朝廷這樣從大漢的百姓當中收回當初所為那些百姓付出的東西,是有一定的期限的,不會永遠長久這樣下去。所以,大漢才會有了後來土地改革,正式將土地分田到戶,讓那些原本更似是為大漢朝廷而耕作的百姓,有了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私產田地。

    這裡,不得不說,這當中其實有一個很隱性的條件。那就是大漢朝廷在最初的幾年當中,的確是有點利用了大漢百姓對大漢朝廷的感恩之心。一開始,大漢朝廷,或者可以說直接是劉易吧,的確是很無私的支助救濟了許多的百姓,但是,接下來的幾年,那些早前受到了救濟的百姓,他們出於感恩,也很無私,並且自願的將他們所勞動所得貢獻給了大漢朝廷。

    說不好聽的,就是大漢朝廷或者是劉易利用了那些百姓。但實際上,這卻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結果。

    無論是朝廷或是一般的百姓,互相緊密相依,魚與水的關係。

    所以,無論是朝廷或者是百姓,到最後都是非常滿意的。當然,這一切,還得要是朝廷方面適而可止,不能永遠向百姓無條件索取的結果。

    也只有這樣,大漢朝廷,才有可能長久,也才能永遠的興盛下去。

    但對這些異邦異族人嘛。大漢朝廷卻不會急著讓他們擁有自己太多的私產。

    就像是現在的南洋地區。直到現在,那些地區,可以說一切都還掌握在大漢的官府手上的。那些地區的人,他們現在都還等於是為大漢去生產勞作,暫時還不會讓他們擁有太多屬於他們自己的私產。

    這主要是,這些地區的民眾,他們對漢人的文化還沒有完全掌握,他們還很難產生那種獨立自主思想。或者說,他們現在,幾乎是所有被大漢官府所統治下的民眾,他們都相當滿足於他們當下的生活,暫時還沒有更高的生活要求。如此,大漢也就沒有必要馬上讓他們開展擁有私人的私產,沒有必要讓他們擁有太多的私人財富。

    好比,如馬來西亞地區的那些民眾。

    他們原本就是生活得很困難,但在大漢官府的驅趕統治之下。他們已經不用再擔心生存的問題。

    每天,他們只需要付出一定的勞動,然後他們就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食物。能夠吃飽,沒有生命危機,漢軍也不會無故的壓迫他們,不會隨意的欺侮他們。所以,他們覺得生活得很自在自由。

    尤其是,他們也不停的接受大漢的教化,每天勞作、學習,再也不用他們去考慮別的。這樣的生活,讓他們過得很舒適。

    民智還沒有完全開化,還沒有萌芽出他們民族自主權之前,大漢方面也沒有必要早早就讓他們擁有太多的財產。

    當然,在大漢文化的同化之下,將來,他們怕也難以生出民族自主權的意識。最多,等到一定時期,他們所學習的漢人文化更加精通,慢慢的開闊了眼界,意識到他們已經同樣作為漢人,但是他們的生活卻與大漢本土的漢人的生活完全不同,許多的生活上的用品,他們都還沒法去擁有享受的時候,他們才會生出那種為何他們不能如大漢本土的那些漢人一樣,生活得更加的富裕豐足,能擁有更多讓生活更便利的東西呢?

    如果到了他們萌芽出了這樣的思想。或者是治理他們的大漢官府,在察覺到這些地區的民眾開始擁有了較為自我的意識時候。便及時的開放一些政策,開始慢慢的讓他們擁有私人的私產,讓他們慢慢的向大漢本土的漢人向齊。

    當然,這一切,都會在大漢朝廷可控的情況之下開展的。

    其實,從大漢本土遷徙過來的漢人,這部份漢人的生活狀況,也會影響到他們。讓他們慢慢的向真正的漢人向齊。

    之所以如此慢慢的向這些異國異族人開放這些政策,主要是要讓這些民眾,從一開始,就慢慢的形成一種以漢人為主為中心的思想意識,讓他們慢慢的懂得,如何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然後,當大漢能讓他們過上如漢人一樣的豐足美好的生活之後,他們就會更加的認可認同漢人的身份。

    說到底,就是要慢慢的,讓那些異國異族人,崇漢媚漢。永遠不會生出要反抗大漢朝廷之心。

    現在,漢軍就是要讓這卡拉奇地區的異族人,慢慢的適應接受大漢的統治。讓他們自己去感受,去體會,在大漢統治之下所獲得的好處。讓他們離不開大漢官府的統治。

    所以,大漢方面,不必要刻意的去施恩,因為太過刻意,會讓他們誤以為大漢在討好他們。

    所以,在這個階段,大漢對他們的統治,是比較嚴厲的。他們必須要按照大漢所頒布的條命去做,否則,漢軍不介意給些顏色他們看看。

    那麼多的安息帝國民眾,以及一些土著人,他們當中,自然會有一些比較凶悍的。他們並不太願意接受大漢官府的統治。對於這一部份,漢軍直接抓來做典型,將他們給滅了。

    如此,剩下來的,都是一些比較溫順的帝國人及土著人。

    由於孫策所部的漢軍,並沒有特意的集中在一個城鎮搞發展。所以,其部漢軍,控制了一大片廣闊的區域。

    這一片區域,相當於是整個巴基斯坦的東部地區了。

    這麼大的一片區域之內,擁有人口近百萬,他們分佈在沿海的一些村落,或者是內陸的一些山林當中。

    在漢軍的控制,官府的統治之下,這些地區的民眾,很快就恢復了生產秩序。

    不過,暫時來說,孫策的這二十萬軍馬,也暫時能控制著這麼一片區域了,一時也難以再擴大治理區域。

    畢竟,早前已經提到過,治理地方,主要還是得要靠大漢的官員,要靠在各地設立大漢官府政權來實行。一下子攻佔太多的地區,大漢的官員很難馬上到位。攻佔下來,卻難以治理,這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反而會適得其反,會讓那些漢軍沒能及時救濟治理的安息帝國人產生逆反的心理。

    本來漢人與他們的人種就不相同,並且,原本在他們的理解當中,造成他們現在的局面的罪魁禍首便是來自於大漢的壓力。在他們安息帝國的宣揚當中,也早已經將漢軍描述成一些窮凶極惡的軍馬。如果漢軍攻佔他們的地方,卻沒能將他們從苦難當中解救出來,不能帶給他們生活下去的希望的話,那麼他們就會更加的仇視仇恨漢人。不利於大漢將來對他們的統治。他們也更加不會接受外來人種對他們的統治。

    所以,漢軍還得要慢慢來,一步一步攻佔他們的地區,只有文官到位,才可以再攻佔下一個地區,並對其地區實行真正有效的控制統治。

    現在,孫策所部的軍馬,所需要做的,就是提防安息帝國境內的那些亂軍流竄進這一帶已經被漢軍所攻佔地區內搞破壞,確保那些已經在大漢官府所統治之下地區的安全。

    不過,以漢軍的戰鬥力,其實早已經嚇破了安息帝國方面的軍方的膽。那些流竄的勢力軍馬,本就是安息帝國的軍馬。所以,只要看到有漢軍龍旗飄揚的地區,那些流竄的亂軍,都不敢輕易招惹的。

    偶爾倒會有一些膽大包天的安息帝國方面的流浪亂軍闖入漢軍所控制的地區,但是,很快他們就會被漢軍所滅,並沒能對漢軍所控制地區造成太大的破壞。

    不過,就有如伊斯蘭堡土城一樣。

    漢軍所治下的安息帝國民眾,他們獲得了新生。這些地區的情況,自然也流傳了出去。

    如此,漢軍雖然沒有繼續向安息帝國的境內擴張,擴大控制區。但是,與漢軍控制區相鄰的那些地區的安息帝國的民眾,那些已經處於生存線上的安息帝國民眾。他們卻開始流入漢軍所控制的區域當中來。

    尤其是,當那些已經無法生存下去的安息帝國的民眾,他們發現,只要他們進入了漢軍所控制的地區,只要他們不對漢軍有威脅,並且,向漢軍表示臣服的話,他們就會馬上獲得生存的物資,並且,會獲得安頓安置,能讓他們看到生活下去的希望。

    這樣的情況,還真的讓那些處於生存線上的安息帝國人瘋狂了。

    越來越多的安息帝國民眾,向始向漢軍所控制的區域湧進來,甚至,一些原本是亂軍的士兵,他們也丟棄武器,以安息帝國流民難民的身份,混在那些流民當中,混進了漢軍的控制區,希望獲得漢軍的救濟。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0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劉陽登場

    但凡是天下動盪的時期,有錢有糧就是大爺。

    對於現在的安息帝國而言,那什麼的民族、國家的榮譽,全都是放屁。

    還有,原本漢軍滅了貴霜帝國,對安息帝國形成了威脅之勢時。安息帝國方面為了對抗大漢帝國,除了與羅馬帝國等一眾大小帝國勢力結盟,組建帝國盟軍來對抗漢軍之外,還從社會輿論上極盡的抹黑漢軍,將漢軍說成是與那些匈奴人差不多的窮凶極惡之徒。

    將漢軍描述成專門來破壞他們的安寧生活,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的惡人。

    可是,現在所有的謠言都不攻而破。

    無論他們將漢軍說成怎麼樣,可現在的實情,卻與他們安息帝國人所認識的相差太遠。根本就沒有他們早前所說的那麼的凶狠凶惡。

    最起碼,他們的安息帝國王廷,就只會對他們盤剝,在匈奴人作亂禍害他們的時候,沒見安息帝國王室方面有什麼的更好的應對方案,在他們這些安息帝國民眾需要帝國的時候,帝國卻放棄了他們。他們沒法生產,已經飢不裹腹,可是,整個安息帝國,又有誰開倉放糧來救濟一下他們?

    沒有,除了更加加重他們這些普通的民眾的負擔之外,根本就沒有誰會拿出屯積起來的那些錢糧來接濟一下他們。

    雖說,安息帝國,還算是一個奴隸制的國度,那些民眾,其實都是安息帝國的權貴的奴隸。可是,就算是做奴隸,也有生存權不是?

    安息帝國方面,不將他們這些普通的民眾,不將他們這些奴隸當作是人。可人家漢軍方面,卻能夠接濟他們,能夠安頓安置他們的生活工作事宜。

    還有最為重要的,漢軍雖然對他們也極為嚴厲,可是,人家卻沒有隨意向他們舉起屠刀。只要他們能夠真心實意的歸順大漢,那麼,人家漢軍卻將他們當人來看,起碼,大漢方面,並沒有像他們視為奴隸。

    儘管,會讓他們做一些苦力。可是,做苦力也能夠吃飽飯啊。

    在這個到處丟荒失收,糧食貴比黃金的情況之下,誰能讓他們這些安息帝國人能有一口吃的,他們就聽誰的命令。

    那些什麼的民族觀念,國家觀念,在飢餓的面前,根本就不算是什麼。沒有誰會再刻意的強調這些問題。

    所以,不僅僅只是那些已經處於生存線上的一般安息帝國的民眾,就是那些安息帝國的軍士,以及那些勢力的軍兵,他們在飢餓的時候,也都逃到了漢軍所控制的區域來,但求能獲得一口吃的。

    對於源源不斷的湧進漢軍所控制地區的那些安息帝國的民眾。漢軍方面卻是多多益善的,不管流入多少的人口,漢軍就接收多少人口。

    當然,因為流入的安息帝國的人口太多,所以,孫策急報坐鎮印度地區的關羽,請其再調派一支軍馬前來,以及,讓漢軍的水軍船隊,運來大批的糧食物資。

    在漢軍所控制的地區,是不會怕流入的人口太多的。

    因為如此,將會更加有利於大漢對整個安息帝國的攻佔以及統治。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現在漢軍當中,能夠從印度地區調來的組建大漢官府的官員就那麼多。一時間不可能抽調得更多的人手過來。

    所以,暫時,漢軍也只能控制住一定的區域,對這個一定範圍內的區域進行治理。而對於治理這些地區的大漢官員來說。治理一百個人是治,治理一千一萬個人也是治。

    對於他們的工作量可能會加重不少,但是,同樣的工作一樣這麼來做,只要大漢方面的物資能夠跟得上,供應到位,那麼,再多的人口,他們也是一樣治理的。

    對於主動來投的那些安息帝國的民眾,卻也是比較好治理的,他們為了能夠獲得食物,對於漢軍以及大漢官府所頒布的條令,他們基本都是無條件服從。

    並且,深受到帝國大亂苦難的那些安息帝國的民眾,他們在弄清楚了漢軍的種種條令政策之後,他們都是比較擁護的。

    比如,他們這些安息帝國的流民及難民,自從進入了漢軍所控制的區域之後,他們就必須要遵守大漢官府所頌布的法令。

    如不准打架鬧事,不准偷盜,不准欺詐,不得**婦女等等。

    這些條令法規,其實也等於是在保護他們,他們自然會嚴格遵守。

    另外,相對應的,他們也得要盡到一定的義務。

    除了大漢官府對他們的安頓安置要無條件服從之外。還得要他們互相監督,提防有他們安息帝國的細作混進來刺探漢軍的虛實。

    漢軍看似是來侵佔了他們的領土,但實際上,卻對他們施以恩惠,並且,也起到保護他們的作用。

    只要這些安息帝國人還懂一點點事理,那麼他們就應該明白。漢軍的到來,並沒有損害到他們這些一無所有的民眾的半點利益。不搶不殺,還救濟他們。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些他們安息帝國的軍馬闖進了漢軍所控制的區域。那麼這些安息帝國的民眾,就應該要明白,那些帝國的軍馬,絕非是前來拯救他們的。絕對是要前來掠奪物資。

    假如說,讓那些安息帝國方面的軍馬闖了進來,將漢軍的物資都搶了去,那麼,這些安息帝國的民眾,能指望那些安息帝國的軍馬將搶到的物資分給他們一點嗎?很明顯,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從前來投靠歸順大漢的那一刻起,他們這些安息帝國的民眾的命運,其實已經和漢軍連繫到了一起。他們與漢軍,已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擁護漢軍,就等於是擁護他們自己。

    這些,也是大漢方面高明之處。

    大漢哪怕是要來佔領他們的土地,要奴役他們的民眾,為了統治他們。可是,卻手段高明,讓這些異國的民眾,迫於現實,不得不歸順大漢。而只要他們一上船,就難再下船了。

    因為現在,不管大漢帝國來到他們的地方有什麼的目的,但也只有大漢才能讓他們這些廣大的民眾能夠生存下去,能夠更好的活下去。

    事實上,對於這些安息帝國的民眾而言,他們一輩子,或者是他們的先人,有史以來,他們也的確沒有碰到過像漢軍這樣的軍隊。

    這支強悍無以匹敵的漢軍,看似能毀滅一切的強軍,卻在救濟著他們,在保護著他們,在為他們做著一些他們根本不敢相像的善行。

    比如,漢軍控制區當中,湧入了太多的安息帝國的流民難民。這麼多人,他們不可能都聚在一起的,要分流,將他們分配到漢軍所控制的各個地區去安頓安置。

    這個時候,這些安息帝國的流民難民,他們就會看到,那些看似嚴肅嚴厲的漢軍將士,他們會主動來幫忙,將他們當中的一些老弱送到安全的地方。並且,他們也看到,許多的漢軍將士,都在幫忙著為他們搭建一些茅草屋,讓他們有地方落腳容身。

    要知道,這些就算是他們自己帝國的軍馬,也不可能為他們做得到這些事的。可是,偏偏漢軍就會這麼做。並且,做了之後,也不求回報。

    漢軍將士能夠做得到這樣的地步,那麼漢人官府的官員前來治理他們,他們又豈會不從?

    分配他們糧食,安排他們勞作等等。

    可以說,他們現在能夠生存下來,一切都是大漢的恩德。

    他們這些安息帝國人,就算他們再野蠻,就算他們是一塊石頭,也都會被漢軍的舉動所融化。

    如果這樣都還不懂善惡,那麼他們就活該去死。

    對於他們這些熱帶地區,尤其是現在已經進入了夏季時節,雨水也比較多。他們這些地區,基本不會分什麼的耕種期的。將他們安置安頓好之後,馬上就可以組織他們開展生產活動。

    當然,他們流落到此,可以說基本是一無所有的,哪怕是勞作的工具,都沒有了。一切,都還是大漢官府方面緊急打製調來的。

    但這些都是小意思。因為,在印度地區,大漢官府也早就探測到一些天然的露天礦藏,早就已經批量開採了。所以,現在大漢在印度地區,並不會缺少鐵料。

    其實,在印度,不僅找到了鐵礦藏,還找到了金礦、銀礦,甚至,不久前還找到了一條地下黑河。其實就是石油原油。

    不過,才剛剛找到不久,采了樣運送回大漢洛陽了,劉易都還不知道這件事。

    另外,也找到了一個鑽石礦山,不過,眼下鑽石的價值還沒有顯露出來。還沒有正式開採,僅只是派了一些漢軍駐守保護了起來。

    這些自然資源,其實都是劉易急需的,尤其是石油原油,這些都是劉易日後開發工業科技的必要資源。

    以現在這個古時代的科技,還不可能深井採石油,那些深埋在中東地區地下的石油,估計是很難開採出來使用的。起碼現階段不太可能。所以,那發現的地下黑河,正好派上用場。

    如果劉易知道發現了石油原油的話,恐怕就真的待不住了,怕會馬上趕到印度來。

    不過,劉易沒來,朝廷卻另有人前來。

    石油的重要性,劉易早就與朝中的一些負責科技研究的朝臣講過了。朝廷收到了從印度送回來的樣品時,發現這些黑油和當初劉易從張角的太平道祭壇所弄到的那些極度相似。

    按朝廷一眾大臣的意思,應該馬上通知劉易,讓劉易前去察看。

    不過,皇后等一眾妃子,卻認為不必要驚動皇上了。畢竟,劉易現在在西部內陸,如果通知劉易的話,怕又得要長途奔波。

    所以,她們提議,可以讓太子劉陽代劉易前往印度察看。其實,是陽安公主她們的主意,他們認為,劉陽也有十四、五歲了,已經長大成人,也應該要為劉易分擔分擔了。

    其實她們是想劉陽開始慢慢接觸國家政事,尤其是想讓劉陽到軍中去歷練一翻。

    經眾女如此一提議,一眾朝臣也覺得皇后及一眾王妃的建議有道理。

    現在似乎也是時候培養太子了。

    事實上呢,卻是陽安公主與益陽公主等女的一點私心。

    無他,她們始終都認為,將來的大漢皇帝傳給太子劉陽,這才是對大漢正統的一個最好的延續傳承。

    畢竟,萬年公主是先帝的親生女兒。在皇位不可能再傳回給先帝的兩個王子或者是他們的後人的情況之下,她們認為,只有劉易與萬年公主所出的長子劉陽,才更適合將來繼承皇位。

    她們現在想要早早培養劉陽,就是為了早早斷了別的妃子與劉易所出的子女的念想。以免將來劉易的一眾子女為了帝位而起爭端。

    所以,她們都想儘早確立劉陽在大漢當中的地位。

    自然,劉陽亦算是比較爭氣,無論是文武方面,在同齡人當中,都算是名列前矛的。

    文學方面,他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大漢所設立的學院的中等學業。其實就等於後世的高中學識吧。武藝方面,因為繼承了劉易的血脈的關係,平時,劉易也常常用元陽真氣來改造他體內的經脈。所以,已經有了三流武將的實力。

    劉易是打算,讓他繼續學習,待到十、六、七歲時,助他突破到二流武將的境界。劉易希望,劉陽可以在二十歲前突破到一流武將的境界。只到到了一流武將的水平,他在戰場上才有自保之力,有立於不敗之地的本錢。

    劉易的元陽神功沒能傳給後人,所以,他並不認為自己的後人能如自己這樣,在戰場上歷經凶險卻還能保住小命。

    如果讓劉易知道,現在早早就讓劉陽涉足朝廷事務,劉易恐怕會反對。

    不過,劉易不在朝,所以,很快,劉陽便成行了。

    這小子也一直想外出,所以,顯得很是興奮。

    但劉陽這次離開洛陽,卻避開一些朝廷當中的風波,讓他安然的置身事外。要不然,他的太子之位恐怕都不保。

    也正是因為這次的事兒,皇后劉慕,也就是萬年公主,她自疚退位讓賢,將皇后之位讓了出來。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0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雅利亞人

    劉陽雖然年少,但身體發育比較超前,現下便看上去如成年的男子差不多了。當然,臉面還顯得比較稚嫩。

    關鍵是,他論武力境界,雖然還只是處於三流武將的武力境界,但是,他的武藝卻相當的精湛,並且,所習的,幾乎都是一些高深的武技。

    沒有辦法,跟王越大師劍習劍,跟趙雲、太史慈等學習槍戟等武藝,想不厲害都不行。

    現下,他除非碰到武將殺氣壓制,要不然,單論武藝,一般的二流高手他都可以一戰。

    現在,劉陽缺的,只是真刀真槍的歷練。

    朝中的人,同意劉陽前往印度,也有點想讓劉陽去歷練一翻的意思。

    他從洛陽出發到印度,雖然一般情況之下不會有什麼的危險,但路途遙遠,朝廷還是派出了十萬人馬,由禁軍統領申勇所率,陪護他一起出發。

    姑且先不說他到達印度的事。也暫不說洛陽朝廷當中所發生的一些變故。

    這個時候,駐守印度的漢軍,對安息帝國的步步侵佔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勢。大漢佔領並統治整個安息帝國,應該說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漢軍所佔領的安息帝國的控制區,聲名也會越來越好,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

    特別是,每當原來的漢軍控制區域當中的政務事都理順之後,可以抽調出更多的大漢文官之後,又或者是從印度或者是大漢本土調來了更多的人手之後,漢軍的控制區域也會逐步的擴大。慢慢的將更廣闊的地區控制在漢軍的手裡。

    當然,漢軍在一步步攻佔安息帝國的領土之時,也並非就是一帆風順,沒有什麼抵抗的。

    事實上,安息帝國境內,尤其是安息帝國的中部到南部地區,已經被分割成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勢力。

    這些勢力,由原安息帝國的一些權貴以及原來的地方豪族所把持著。他們,雖然沒有對安息帝國的這個整個國度的國家榮耀感。也不會去管他們的帝國子民,甚至是他們治下的民眾的死活。但是,他們卻絕對在乎他們自己的權利財富。

    他們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想要繼續擁有他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他們是肯定不會輕易罷手。哪怕漢軍很強悍,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會堅決抵抗漢軍的進攻。

    也就是說,雖然沒有了巴基斯坦防線,但是,那些安息帝國的勢力,卻依然會誓死抵抗漢軍,屬於他們的城池,他們一般都會死守。

    這些情況,和伊斯蘭堡土城的情況是有所不同的。

    鎮守伊斯蘭堡土城的主將,他本來就是別人的忠誠走狗,一看情況不對,尤其是在見識到了漢軍的厲害之後,他們已經失去了繼續和漢軍交戰的決心。所以,敗得很快,漢軍一攻破他們的城池,他們就兵敗如山倒。

    可是,在安息帝國內陸地區的那些勢力,他們卻不會輕易罷手。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所以,就算是沒有了帝國盟軍,沒有了安息帝國王室的直接指揮,但是,各地的安息帝國的勢力,對漢軍的抵抗卻更加的激烈。

    不過,也說實在,安息帝國的確是太大了。並且,其帝國境內的地形地勢也相當的複雜。尤其是現在屬於安息帝國,但在後世卻是巴基斯坦及阿富汗地區。

    那些地區,要不是高原山地,就是一些原始森林地帶。還有,他們的部族成分也太過複雜。

    如果是原來的統一的一個安息帝國的國度,倒也好說。可是,現在安息帝國混亂分裂,每一個勢力,或者是一些部族,他們各自抱團,卻更加的團結。

    當然,這些都是指那些有著比較大財力支撐的勢力或是部族。尤其是那些有自己城池的勢力及部族。

    西部的伊斯蘭堡就不多說了,受制於地形,現在張飛等也只能先將伊斯蘭堡的這個新城建立起來,再慢慢的以此為中心,向四周輻射。

    但東部的孫策所部的漢軍,現在哪怕是再派來了近二十萬的漢軍,暫時,也只能是控制著一角地區,都還不是後世巴基斯坦東部沿海的所有區域,僅只是控制了一小半地區罷了。

    雅利亞部族,他們生活在巴基斯坦東南部沿海地區。

    這個部族,原本也是比較強大的,部族人口接近百萬之眾。

    在卡拉奇往西數百里,沿海有一個大海灣,那一帶地區,有一片大草原。這片大草原,便是雅利亞部族的主要活動區域。當然,也不限於這一片大草原的區域。

    他們,據傳是雅利安人的後裔。

    雅利安人就不多說了,早前所說的塞種人、薩迦、斯基泰等等,便是雅利安人。他們在公元前2000多年時,便已經征服了伊朗高原及印度。波斯帝國,亦是他們建立的,可以說,波斯人亦是雅利安人的後裔。

    他們金發碧眼,長顱窄面。擁有著過人的智慧及體質。

    在安息帝國當中,其實許多的部族,他們的來歷都很難說得清楚,但是,大多都會以他們是某某曾經有過輝煌的部族人自居,並且以此為豪。

    如此一來,安息帝國當中的那麼多部族及勢力,他們互相之間,就一直都存在著一定的爭執,就是誰都想證明自己的部族是古時強大的某部族的正統血脈後裔。互相誰都不服誰。

    安息帝國皇帝沃洛吉斯五世治理安息帝國十餘年來,早期相當的強勢。利用強大的軍事力量,將這些部族全都打服,讓他們統稱為安息人。

    但現在嘛,安息帝國的政權崩潰,對這些各地的部族都失去了約束力。所以,這些部族,便適時的各自擁兵自立,等於是完全脫離了安息帝國的政權控制。自各恢復了他們原本的民族稱謂。

    這些雅利亞人,他們也同樣如此。在他們遭受到安息帝國官府方面的太過沉重的壓迫剝削,以及,後來帝國盟軍或直接就是一些帝國的軍隊對他們的部族人進行了劫掠之後,他們憤而造反,背叛了安息帝國。

    這個時候,一個在雅利亞人當中的貴族。也可以說是一個家族吧。當中出了一個比較厲害的人物。叫提提亞巴布爾。

    這個家族,在雅利亞人當中也算是比較有威望的貴族之家。

    他振臂一呼,並拿出家裡的錢糧,迅速就整合了大量的雅利亞人,然後,攻佔了一座安息帝國的城鎮,並將其城鎮的安息帝國的官府機構的官員抓了起來暫首示眾。從而宣佈了他們雅利亞部族的獨立。

    短短數個月之間,他便收攏了整個部族,從中徵召軍馬,組建了一支約有三十萬軍馬的部族軍隊。

    現在,漢軍佔據了卡拉奇一帶地區,漢軍所控制的區域,已經接近了他們雅利亞部族人所活動的那個大草原。

    這些情況,提提亞巴布爾很快就知道了。

    其實,從漢軍攻佔卡拉奇地區的時候,他就知道了。

    不過,漢軍暫時還沒有攻到他的部族人所活動的區域,他自然不會主動向漢軍發起進攻。何況,所謂人的名權的影,漢軍的厲害,他自然也聽說過。

    因此,他只是密切關注,想看看漢軍攻下了卡拉奇地區之後,是否會再向他的部族地區攻來。

    當然,他一面也加緊準備,立定主意,堅決不讓漢軍進犯他的部族領地。

    同時,他也想看看,那麼多的安息帝國的軍馬,以及勢力,他們打算要如何對抗漢軍的進犯。

    但是,讓他感到憤怒的是,安息帝國的軍馬,根本就對這些進犯的漢軍沒有什麼的抵抗就敗退了,一些勢力,也大多都是自顧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根本就沒有想過要主動去抗擊漢軍。

    但跟著下來,讓他吃驚的是,漢軍所攻佔的地區。那些原安息帝國的子民,那些土著人,居然差不多是在漢軍一到,他們就歸順了漢軍。並且,不久之後,又有許多流言傳出來,所說的,幾乎都是對漢軍有利的稱讚之言。

    因為這些流言,引得不少安息帝國的民眾都向那些漢軍所控制的區域流去。

    甚至,連已經被他整合了的雅利亞人,也有一些偷偷的逃到了漢軍所控制的區域。

    這還得了?他不管安息帝國如何,但是,他一直都認為,他們是高貴的雅利安人的後裔。在這些地區,是他們雅利亞人所生活生存的地方。豈可以讓那些可惡的黃色人種佔去了?

    他們高貴的雅利亞人,豈能向那些漢人低頭順服?

    為了應對漢軍,他馬上嚴令,不准他的部族人流入漢軍所控制的區域,並且,也禁止任何安息帝國人經過他們所控制的部族領地進入漢軍的控制區域。

    為了安穩自己的部族人,以及軍心,他甚至不惜拿出更多的家族積蓄,拿出更多的錢糧來安撫自己的部族人。

    一方面,他不停的向自己的部放人提倡堅決抵抗漢軍的進犯,並且醜化漢軍的形象。

    為了瞭解漢軍,他派出了大量的探子,甚至派出了一些細作,混入漢軍控制區。

    相對而言,他們的確也算是比較有智慧的部族。

    很快,倒讓他們得出了不少有關於漢軍的一些情報。通過分析,他們也作出了比較有針對性的佈置。

    還別說,這些雅利亞人,還真的讓漢軍吃了一些苦頭。

    提提亞巴布爾在瞭解了漢軍之後。他認為,憑他的部族,不太可能當真的和漢軍對抗的。畢竟,漢軍號稱有五百萬人馬。如果漢軍當真的要對付他們,他們根本就沒有一點機會。

    但是他又發現,漢軍似乎並非是那種完全不計理的人。

    他認為,只要用對方法,他的部族,還是可以在這個夾縫當中生存,保持著他的部族的獨立性的。

    本來,他很想派人去接觸一下漢軍方面,想通過對話來達到讓自己的部族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但他又覺得,以自己部族的力量,恐怕很難讓大漢方面同意。或許,漢軍方面,根本就不會重視他們所發出的聲音。

    所以,他就想到,適當的向漢軍展露自己部族的實力,但又不會引起漢軍的大軍攻擊。

    但如何才可以做到這樣呢?

    他與一眾部族的智者商討之後,便決定作出一些佈置。

    他派人到自己部族人活動生活的大草原的邊緣,與漢軍控制區交界的地區,樹立了一些木牌。

    木牌聲明,這些大草原是他們雅利亞人的生活領地,並表明,他們雅利亞人生活和平,與世無爭,不希望漢軍進入他們所生活的大草原,破壞他們的生活。

    他們如此,等於是想在大草原邊緣地區劃分一條界線。想讓漢軍止步於此。

    當然,也有另外的幾層意思。是想向漢軍說明,他們的雅利亞人現在生活得很好,不需要漢軍的救濟。也有警告的意味,警告漢軍不要進入他們的大草原,以免發生衝突。

    不得不說,他們能做到如此,的確是具有了一定的智慧。

    這麼做,起碼他們就先站在了一個理字上面。如果漢軍方面當真的是一支仁義之師,又有點迂腐的話,恐怕真的不太好意思侵佔他們的勢力地盤。

    但漢軍自然是不會就此止步的。

    其實,漢軍方面,也知道了雅利亞人的部族的存在。

    而且漢軍征服世界的行動勢在必行,又豈會在意這些部族的樹牌警告呢?

    這個時候,孫策手下的一員小將,因為這次征伐印度及現在攻擊安息帝國,一切都太順了。所以,他不自然的便有了一點驕傲的心態。

    他就是歷史上東吳名將朱然。

    但此時的朱然,才不過是雙十年紀,年輕氣盛。自從隨軍征戰以來,難逢敵手,所以,難免有點狂傲起來。

    他率一營軍馬恰好巡視到漢軍控制區與雅利亞人所活的大草原邊緣地帶,也恰好發現了不少雅利亞人樹立在大草原邊緣顯眼地方的木牌。

    木牌上有字,但寫的是什麼,他卻是認不得的。那些是雅利亞人的語言文字。

    叫來了一些認識雅利亞人的語言文字的人前來翻譯出來之後。

    朱然不禁哂然一笑,不以為然。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1
第一千零四十章 針對漢軍的陰謀

    要說朱然,他現在也的確算得上是少年得志,至今亦沒有遭受到什麼的挫折。

    所以,在漢軍一路所向披麾的情況之下,他對那些安息帝國的部族軍馬有所輕視亦是人之常態,在所難免。

    說到朱然,那麼自然得要說其父朱治。

    朱治在歷史上,乃是東吳老臣。

    早年便隨孫堅征戰天下。論資格,可以祖茂、黃蓋等東吳老臣相當。孫堅陣亡,他便輔助孫策,孫策亡則輔助孫權。孫權稱王,拜其為安國將軍,配金印紫綬,徙封毗陵侯。

    他雖為東吳孫家的隨臣,卻於孫家有大恩,所以,深得孫權器重。在東吳,為東吳立下汗馬功勞的名將謀臣有不少,立下奇功的亦很多,可是,就只朱治一人,每次進見,孫權都會親自相迎,可見孫權對朱治的敬重。

    哪怕是現在,朱治可能亦是忠於孫家更多於忠於大漢。

    也因此,他極得孫策等孫家人的敬重與歡心。

    也由此,朱然作為朱治之子,在孫策帳下,亦是頗受照顧。

    但朱治實則是朱然舅父。只因朱治早年無子,便繼養了其妹之子施然為子,後改名朱然。

    當然,朱然本身亦是聰穎之人,論武藝,要比其父朱治好得多了。

    但現在,他畢竟還年輕氣盛。

    尤其是漢軍的強大,放眼天下無敵手。所以,他現在又豈會將那些異國部族放在眼內?

    這段時間,漢軍暫時沒有戰事。

    漢軍佔據了眼前的勢力地盤之後,便專注於對漢軍控制區的統治,沒有急於再攻掠更多的安息帝國的領土。

    所以,漢軍基本上都是在休整,或是在輔助大漢官府對地方的治理。偶爾,也會派出一些漢軍對所治地區之內的一些地方流竄的匪徒進行肅清圍剿。還有就是,派出一定的漢軍,在漢軍所治的控制區外圍駐守,提防一些安息帝國的勢力及流寇流竄進漢軍的控制區作亂,避免被那些亂軍破壞漢軍控制區內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良秩序。

    朱然其實就是被派在漢軍控制地區的外圍巡寧的軍將。

    現在,漢軍的威名遠播,一般的安息帝國境內的勢力軍馬,那些亂軍等等,輕易都不敢前來招惹漢軍的。事實上,漢軍沒有去攻打他們,他們都得要燒高香了。

    如此一來,在漢軍控制地區外圍巡守的漢軍,自然就顯得有點無所事事了。

    如今,朱然等漢軍將士,忽然間看到在這個大草原邊緣地帶出現了這些警示木牌。沒有深思的眾人,視之為對漢軍的挑畔。

    想想,眼前的這一個大草原,其實早晚都是漢軍的。如非現在後續的治理地方的文官沒能跟得上來,他們就算是奪下這一個大草原,他們也沒有那麼多人手去控制管治,那麼漢軍早就已經放馬大草原了。

    現在,這些異族部落,居然想對這一個大草原宣示主權?想就憑這幾塊木牌,就阻止得了漢軍佔據安息帝國的步伐?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可笑之極。

    原本還沒有想過要進入大草原去放馬的朱然,卻反而想要率軍進入這大草原去看看,看看這些什麼雅利亞人又能奈漢軍如何。

    本來,漢軍有令,不讓漢軍隨意深入漢軍目前的控制區之外的安息帝國區域。但是,這個命令卻並不是嚴格禁止的。畢竟,現在漢軍哪怕是已經攻佔了安息帝國的這一片區域,但隨時也有可能遭到安息帝國的軍馬的反撲。所以,萬一有安息帝國的軍馬攻擊漢軍的時候,漢軍自然不會放任敵人來攻擊卻不會反擊的。碰到特殊的情況,漢軍也一樣可以深入安息帝國內部去攻擊敵人。

    所以,對於現在的朱然來說,率一支漢軍深入這一帶的大草原地區,只是小事,並不算是違反了漢軍的軍紀。

    如此,這一營漢軍,便在朱然的率領之下,直接進入大草原,放馬狂奔。

    朱然率軍進入大草原,自然不是當真的只是溜一圈,而是想尋到這個什麼的雅利亞的部族,然後讓他們見識一下漢軍的厲害,讓他們知道,在大草原的邊緣地帶樹立上那樣的木牌是多麼的可笑。

    而朱然不知道,他所率的這一支漢軍,正慢慢的進入了一個提提亞巴布爾命人佈置的一個陷阱當中。

    提提亞巴布爾是這麼考慮的。

    他認為,既然漢軍已經攻進了安息帝國來,那麼漢軍所圖甚大,從漢軍現在對其控制區內的情況來看,漢軍應該是想要安息帝國完全臣服於大漢的統治的。

    但是,漢軍似乎也並非傳言當中的那麼凶殘,一支異國外來的軍隊,居然能對這些與他們大漢完全沒有關係的安息帝國人進行了救濟援助,這是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

    由此,也便認為,那大漢帝國雖然所圖甚大,但應該也是比較好說話的,不同於那些凶殘的匈奴人,以及早前的那些塞人。那些異族人,那可不會跟你說太多,直接便是殺人滅族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可漢軍,顯然不是那種凶殘的軍馬。

    有時候,有些人就是如此。

    如果外來敵人,是一個凶殘之徒,那麼他們反而是無比的驚恐。可是,當他們發現,這些所謂的外來敵人,原來並非是那種隨意殺掠,凶殘的惡人的時候,他們就會心思活泛,就會有諸多的想法。

    說底到,現在漢軍的所作所為,讓他們產生了一種誤會。又或者說,因為漢軍並沒有如匈奴人那種的凶狠嗜殺,而讓提提亞巴布爾產生了一種輕鬆的心態,並沒有讓他感受得到那種大禍臨頭的危機感。

    讓他認為,原來,跟大漢似乎還是可以通過講道理,談判解決問題的,因為大漢帝國方面似乎講道理。

    最明顯的,如果他們的部族願意向漢軍投降臣服,那麼他的雅利亞人,就不會有什麼的所謂的亡種滅族的危機。

    也由此,讓提提亞巴布爾認為,他的雅利亞人,還是可以爭取一下的。萬一大漢帝國真的能跟他談判,當真的能夠讓他的雅利亞人保持獨立自主的權利呢?甚至,他認為,哪怕他的雅利亞人不能完全的獨立自主,不能割地稱王,那麼他們雅利亞部族就作為大漢帝國的一個附屬番國甚至是地區,如此也不錯啊。起碼,要比現在漢軍控制區當中,那些完全要受到大漢控制統治的安息帝國人好得多了。

    提提亞巴布爾認為,哪怕談判失敗,在漢軍要當真的向他的雅利亞部族發起征服戰的時候,見勢不妙,到時候他再投降便是。

    如果明知道有機會,有可能都不爭取一下,那麼他還真的有點不甘心。

    要知道,他認為自己的雅利亞部族,是遠古時候雅利安人的最為純淨血統的後裔。他的部族,擔負著振興部族的重任,重現雅利安人輝煌的重任。

    他也認為,現在似乎也是他們部族振興的一個時機。他們一直來,被安息人給打壓住,根本就沒有振興自己部族的機會。現在,安息帝國大亂,正處於一個消亡的過程當中。如果安息人滅亡之後,那麼就是他們的部族強盛的時候了。

    何況,另外一個強盛的部族,大月氏也已經被大漢帝國所滅了,在整個中亞地區,到時候還有哪一個部族有他們的雅利亞人那麼的強大?

    至於大漢帝國,他卻是有意識的去忽略了。他認為,大漢帝國的根遠在東土,這些漢軍,不可能永遠留在他們的領地上的,早晚都會有大漢的大軍撤回大漢去的時候。當大漢的大軍走了,那麼整個中亞地區,便是他們雅利亞人的天下了。

    到時候,他提提亞巴布爾就可以在中亞取代安息帝國或是貴霜帝國,成立一個更強大的,由他,由他雅利亞人所統治的強大帝國。

    自然,以上一切,都是提提亞巴布爾的心思。

    現在嘛,他認為就是要如何爭取到與大漢方面平等對話談判的機會。

    他早前想過直接派人前往談判,但他又覺得以他現在的部族實力和大漢的實力相差太大,主動尋求對話談判,那只會是自取其辱。

    所以,他就想通過一點小手段,讓大漢方面能夠正視重視他們。

    如何才能夠做到這樣呢?

    他認為,適當的向大漢方面表露他雅利亞人的意圖與決心。還有要適當的向漢軍展示一下他們雅利亞人的智慧與勇敢及實力。

    但是,他也覺得,他得要掌控這個度,也不能做得太過過火。因為萬一當真的惹怒了大漢帝國,直接就是派出大軍來滅了他的部族的話,那麼他也是毫無辦法的。

    朱然率著一營漢軍,也就是兩千餘人馬,進入了大草原,想要尋找雅利亞部族。如果尋得雅利亞部族,他便會向雅利亞部族人發出嚴正警告,讓他們無條件向大漢投降,否則,他也不介意讓那些雅利亞部族人見識一下漢軍的真正實力。

    朱然的這一營漢軍,進入大草原不久之後,便讓隱藏在大草原上的雅早亞部族軍馬的探子知道了。其實,他們在大草原的邊緣地帶樹立了那些木牌,自然會留下眼線藏在附近盯著的,要密切關注大漢方面對他們的這個舉動的反應嘛。

    這邊,提提亞巴布爾收到了漢軍有一支人馬深入了他們部族活動的這個大草原,不由大喜。

    他認為,現在正是向大漢方面展示一下他們的部族想要擁有獨立自主權的決心,並且向漢軍展露一下他們部族的實力的時候。

    兩千餘漢軍軍馬,不多不少,提提亞巴布爾認為這正好合適。

    因為漢軍的人馬太少了,也難以向大漢方面展示他們部族的實力。而漢軍的人馬太多了,他又怕會真正的激怒大漢,而且,漢軍的人馬太多,他也擔心自己的部族軍馬不是那些強悍的漢軍的對手。

    所以,他覺得,自己的雅利亞部族,拿這支兩千餘人馬的漢軍開刀正好合適。他認為,漢軍擁有數百萬的大軍,損失這區區兩千人馬,只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不至於因此而真正的激怒大漢,但是,如果他的部族,能夠一下子吃掉這支漢軍,想必也能引起漢軍的重視了吧?

    起碼可以告訴大漢方面,雅利亞人也不是吃素的,安息帝國的帝國軍馬不是你們漢軍的對手,並不代表雅利亞人不是漢軍的對手。真要打起來,哪怕雅利亞人不是漢軍那數百萬大軍之敵,但是也一樣可以讓漢軍有巨大的損失。

    如此,如果漢軍方面能夠讓他們部族擁有一小塊自屬領地的話,大家就皆大歡喜。

    有一點,提提亞巴布爾的確是下了不少功夫的,那就是對漢軍的作戰方式的研究方面。

    這支漢軍,自然都是騎軍。作為巡守漢軍控制區邊緣地帶的軍馬,也只能是騎軍才更加的方便快捷。

    對於漢軍的騎兵。

    提提亞巴布爾居然調查到漢軍的騎兵可以在戰馬高速衝馳的時候進行騎射的特長。這一點,讓他也有點吃驚的,因為,他的部族軍馬,其中的騎軍,也並非是人人都可以進行騎射的。他們祖上的部族騎軍倒是可以,可現在,他的部族騎軍將士已經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了。

    還有,漢軍的弓箭精良,衣甲武器都要比他們所使用的精良的情況,他也調查到了。

    他將所調查到的有關於漢軍的資料,然後一一對比漢軍與自己部族軍馬的優缺點。

    再然後,就是制定出要如何滅了這支漢軍人馬的計畫。

    他首先考慮到的,就是要如何限制漢軍騎兵來去如風的特長。他要拿這支漢軍人馬開刀,那麼第一點就是不能讓這支漢軍的人馬跑了。如果跑了的話,那麼他又豈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呢?

    第二點,就是要想辦法避開漢軍的弓箭的打擊。

    再有,就是要如何才可以對漢軍進行有效的殺傷攻擊。

    不得不說,這些雅利亞人,的確是具有了一定的智慧。居然能將敵我的優缺點分析得這麼的清楚,並且,還能有針對性的作出了佈置。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1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被包圍了

    夏風帶著一股熱浪,撲在漢軍的騎兵身上顯得有點熱辣辣的。

    不少漢軍,乾脆將上身的衣物都脫下,赤著精壯的上身。

    不過,在這大草原上,隨時都有可能碰到那些異族人,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戰鬥。漢軍是不允許下面的軍士如此的。

    所以,便將衣甲披在身上,精鐵打製的衣甲,倒讓軍士們感到有點冰涼,很是酸爽。

    如此,這些漢軍騎兵,只是露出一小部份的手臂而已,算不上是赤著上身。

    「朱將軍,我們都深入此大草原百里左右了,那些異族人怕都藏起來了,一個人影也見不著。天色不早了,不如,我們先回去吧。」

    一員漢將,加速拍馬,搶到了前頭,攔住了一馬當先引著漢軍騎軍在大草原上巡弋的朱然,大聲說道。

    「籲……」

    朱然也勒住了戰馬,抬頭望天道:「該死!大半天了,居然都沒有碰上一個雅利亞人,也罷!待孫策將軍下令擴大我們漢軍控制區之時,本將軍一定要奏請孫策將軍,由本將軍率軍滅了此雅利亞部族!」

    朱然有點憤然的揮著馬鞭道。

    他現在感覺有點被那些雅利亞人給耍了。敢在大草原邊緣上立牌,警示自己漢軍不要進入大草原,如今咱來了,那些雅利亞人卻躲了起來。這讓他想要給點顏色那些異族人看看都不行了。

    太陽開始西斜了,估計還有一個多時辰就能完全從西邊的草原地平線上落下去。現在深入大草原有百多里之遙,待離開大草原的時候,估計天色就真的全黑了。

    白跑一趟,這自然讓朱然感到不爽。

    其實,有一點情況,漢軍方面是不會明說的。那就是相對於現在的漢軍而言,他們更希望可以碰到敢於跟漢軍叫板的軍馬以及敢與漢軍對抗的部族。

    因為只有對著這樣的軍馬或者是部族,漢軍才可以放開手腳。亦只有面對這樣的軍馬,漢軍才能攻殺他們,擄獲他們。也只能敢跟漢軍對抗的部族,漢軍才能在擊敗了他們之後,再抄沒他們的所有錢財。

    要知道,漢軍方面,其實更希望可以抓捕到更多的俘虎,因為這些俘虜,是大漢的免費生產力。另外,所抄沒的那些部族人的錢財,漢軍將士們亦會獲得其中的一部份。

    還有,漢軍方面也不會明說的。那些部族人的女人,只要是抓捕到那些反抗的部族人的女人,他們亦有機會得到。

    這些就不多言了,反正可以參考漢軍對那些匈奴人及烏桓部族的處理以及,對倭國人的處理結果。

    還有一點,現在大漢並沒有取締青樓。但是,在大漢朝廷,各地官府已經嚴禁逼良為倡,嚴禁漢人女子從事青樓小姐行業。所以,那些還在營業的青樓,他們又從哪裡獲得更多的青樓小姐呢?

    這些,其實都是靠從外族輸送而來。

    如果說,漢軍所到之處,那些異族人全都二話不說就做了順民,全都歸順了大漢。那麼大漢又如何能夠獲得更多的那些免費生產力勞力?又如何能夠平白獲得更多的錢財呢?又如何獲得那些異族女人呢?

    主動歸順大漢的異族,以及被漢軍打敗投降的異族,還有那些堅決抵抗漢軍的異族,漢軍有著不同的處理標準的。

    這也是朱然這一營漢軍將士看到了雅利亞人的木牌警示之後,那麼熱心的想要找到那些雅利亞部族人的一個不可說的原因。

    但現在,居然沒能在這大草原當中找到雅利亞人。

    沒有辦法,朱然也只得暫且收兵。

    可就是這時,前方不遠之處,忽然從那些草原的野草叢當中朴騰朴騰的飛出一群鳥兒。

    這些鳥兒,飛起來的時候有點突然,並且,也並不是他們成群結隊的飛走,而是似是受驚一樣,四散亂飛。

    「有狀況!走!前往看看!」

    朱然的反應很快,第一時間就策馬衝了出去。

    現在是夏季,這大草原上的野草正茂盛,有些地區的野草,生長得很快,半馬高的野草,成片成片的。

    而且,這個大草原,其實也並非全都是平整的平原。事實上,無論哪一個大草原,都極少有完全平整的。大多都是作一些不規則的波浪起伏狀。

    其實就像那些沙漠大戈壁,也不會真正平整得如一面鏡子,一般都是作波浪層層的形態,甚至,是一個個連綿不絕的沙丘地形。

    這一帶草原,其實就是一片一個草坡連著一個草坡的草原地帶。

    在草原上的野草茂盛,又是一些波浪起伏的草原地形當中,想要藏身,又或者是野伏一些人馬,其實是很容易的事。如果再懂得一些偽裝,那麼哪怕是走近前,也一時難發現的。

    事實上,漢軍在平原上,在這樣的一些地形對敵軍設伏,並且成功對敵軍進行襲擊的戰例很多。

    就如早前,西路遠征軍當中,黃敘率軍引誘匈奴人的大軍的時候,伏擊了匈奴先鋒騎軍的戰鬥,其實也屬於是在平原上設伏的一個戰例。那場戰鬥,黃敘僅只是利用了平原當中的那一道斜坡地形,以及白雪來進行偽裝設伏罷了。

    但可惜,現在朱然,他並沒有意識到,漢軍利用這樣的草原地形對敵軍設伏,而敵軍也同樣可以利用這樣的地形來對漢軍進行設伏。

    他不知道,現在在這一帶地區,已經隱伏了兩三萬雅利亞人的軍馬。

    或者漢軍的確是太過順利了,所以,朱然此際居然還沒有一點警覺。他估計也從來都沒有想過,雅利亞人居然敢伏擊漢軍,雙或者,沒有想過那些異族人也會如此作戰。

    其實也怪不了朱然,因為現在的這一營漢軍騎軍,除了朱然之外。還有營將,副營將,以及朱然的副將親將等等。

    這些漢將,其實都是戰鬥經驗豐富的漢將,但他們在這個時候,也全都沒有太高的警惕性。

    另外,除了朱然之外,像營將、副營將等等,一共有四、五員漢軍的武將有著二流武將的實力,還有十多員武將有著三流武將的實力。可是,此時還真的沒有一個意識到危機。

    朱然不知道,一眾漢軍的將領也不知道。

    方才那漢將叫停朱然,漢軍停下來的時候,恰好就是處於雅利亞人設伏的伏擊圈之外。如果朱然下令漢軍撤回去,那麼倒也會沒有什麼的事兒。大不了那些設伏的雅利亞人的軍馬從他們埋伏的地方出來追擊。但是,他們恐怕難以追得上漢軍的騎兵。

    正是因為看到漢軍停止不前,並且似有撤退的跡象。藏在一個草坡頂上的草叢中的提提亞巴布爾看得分明,趕緊令人弄出了一些動靜。

    如此,終將準備撤走的這支漢軍引出了他們的伏擊圈內。

    朱然引著漢軍,沿著一個草坡策騎繞過去,不一會,便到了方才有野鳥飛出來的地方。

    「朱將軍,看,那裡有一隻小鹿!估計是那隻小鹿驚飛了藏在草中的鳥兒。」

    一個漢軍騎兵看到了前方有一隻小鹿在奔跑著。

    「哈,今晚我們的晚餐就是它了,小傑,上,把它給本將軍抓回來,記得要活的,鹿血大補哈!」

    「是!」

    叫小傑的那個漢軍騎兵,應答一聲便躍馬衝了出去。

    但是意外在此時就發生了。

    小傑才不過是衝出去二、三十步的距離,卻突然整個人,連人帶馬轟的一聲便栽了下去。

    「啊!」

    「呀……」

    一聲人叫出來的慘叫聲,以及一聲戰馬的痛鳴聲發出。

    「有陷坑!」

    「小傑!」

    一個應該是與小傑關係比較好的漢軍騎兵見狀,大叫一聲,搶到前面去。

    朱然等軍將,亦神色一凝,眼著上前。

    「小傑!」

    那員漢軍騎兵,悲呼一聲,從馬鞍上滾下,爬伏到了陷坑的邊上。

    來到陷坑邊沿,在馬上的一眾漢將看著陷坑內的情況都不忍的轉開了面。

    這是一個插滿了尖刺的陷坑,摔到陷坑內去的小傑及他的戰馬,已經被直接釘死了。

    「這不會是那些部族人佈置的獵坑吧?是為了捕捉草原上的那些野獸動物?」

    一個漢將聯想到已經跑到了前方遠遠的那隻小鹿,懷疑這個陷坑是不是獵人的陷阱。

    「不,不對……」

    一個漢軍騎兵跟著道:「俺以前便是獵戶,如果要挖陷坑捕捉動物,得要看是準備捕捉什麼的動物,如果是要捕捉像野鹿那樣沒有太強攻擊性的動物,大多都是想活捉,絕不會在陷阱內佈置上如此尖銳的尖刺。」

    「不對,朱然將軍,你看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

    聽著那漢軍騎兵的說話,一員漢將終於有所警覺了。

    因為他發現,現在自己的漢軍所處的地方,其地形有問題。

    朱然聞言,下意識的放眼四顧。

    他發現,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是兩邊有草坡所形成的一個夾谷所在。兩個草坡之間的底部,也就是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也是比較窄。當然,這個不是問題,問題是這兩邊的草坡,斜度要比別的草坡更徒。雖然草坡不高,百來步而已,可是,卻不是策馬可以直接沖得上去的。這樣的草坡地形,在這一帶草原上還真的不多。

    「不好!將軍,這前佈滿了陷阱!」

    漢軍騎兵當中,在發現狀況之下,馬上就有探子斥候上前去偵察前面的情況。

    對於設陷阱亦是漢軍的一個練軍必須涉及到的科目。所以,漢軍的斥候略一觀察,就發現了不對的地方。

    「有殺氣!」

    一員二流武將,也感應到了狀況。

    「嘟嘟嘟……「

    此時,突然響起了一聲聲低沉的號角聲。

    號角聲響起的同時,嘩啦啦的一陣亂響。

    在兩邊的草坡上,以及草坡頂上,一下子冒出了密密麻麻的人馬。

    這些人馬,一個個拉弓搭箭,哇哇的鬼叫著什麼,反正,全都在耀武揚威的樣子。

    「哈哈……」

    當中,草坡頂上,一個披著金甲的敵將大聲的狂笑著,嘰嘰嚕嚕的衝下面的漢軍說著什麼。

    這個就是提提亞巴布爾。

    漢軍被圍了。

    二千餘漢軍,方才進入管一道草坡間的夾谷地帶的時候,拉長了隊形,已經完全被雅利亞人的軍馬給圍住了。

    不過,雅利亞人並沒有馬上就發起攻擊。因為,提提亞巴布爾精心佈置的這個陷阱,其目的,居然是想生擒活捉這一支漢軍騎兵。

    這其實也是他臨時的想法。要不然,方才那個漢軍騎兵落入陷坑的時刻,他早就讓軍馬殺出,居高臨下射殺草坡之下的漢軍了。

    他是突然的想到,如果能夠生擒活捉這支漢軍騎兵,豈不是更加能展現他們雅利亞人的實力?起碼,在跟漢軍談判的時候,這多少都有了一點籌碼在自己的手上。想大漢方面也不會逼迫得他太甚。另外,如果直接殺了這支漢軍騎兵,或許不至於讓大漢方面傷筋動骨,不會就此就發起大軍向他的部族發起進攻。但萬一漢軍就真的怒了呢?就真的出動大軍來攻擊呢?他的部族恐怕也難以承受得了大漢的怒火。

    所以,他認為,能夠活捉,就儘量將這支漢軍騎兵活捉。

    這個,其實就是典型的前怕狼後怕虎的西方人的特性。既想向漢軍展露一下他的爪牙,又擔心會真正激怒漢軍。想與漢軍公平談判,卻又沒有與漢軍對等的實力。

    想要獲得自己部族的獨立,確保自己的利益,卻又沒有那一份與漢軍誓死抗爭到底的決心。

    他卻沒有想過這一點,以漢軍現在的實力,無論他如何折騰,其實都不可能獲得與漢軍平等對話的權力。除非大漢方面根本就沒有要征服世界的決心,否則,他這樣的部族,根本就難以成為漢軍的絆腳石。

    現在,他想活捉漢軍的這支騎兵,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朱然等一眾漢軍,的確是大意的,導致這支漢軍騎兵完全落入了敵軍的包圍當中,並且,還置身於敵軍的兵鋒之下,在人家的弓矢威脅之下。

    可是,事到臨頭,漢軍也僅只是騷亂了一下,但馬上,全軍就都沉靜了下來,根本就沒有雅利亞人所想像的漢軍騎兵被他們包圍了之後的慌亂狀況發生。

    現在的朱然,同樣是沉靜無比,冷著臉,凝視著草坡頂上的鬼叫著什麼的敵將。
regn13 發表於 2018-2-12 23:31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戰馬護體

    漢軍的沉靜,沒有太多慌亂的表現,讓正在狂笑,自以為得計的提提亞巴布爾有點愕然。

    在劍撥弩張,萬箭待發的這個時刻,在他們的兵鋒之下,這些漢軍的表現實在是太過不同尋常了。沒有哪一支軍馬,可以在被包圍,在死亡的威脅之下,還依然能夠保持如此冷靜。

    這讓提提亞巴布爾不由自主的止住了笑聲,覺得有點沒趣沒勁。只好轉而神情一冷,嚴肅的大聲嘰嘰嚕嚕的說了一大通。

    這些雅利亞人當中,沒有人懂得漢語。但是提提亞巴布爾卻通過他派出去的密探得知,漢軍當中,有一些能說他們語言的翻譯。所以,他也不擔心他的說話下面的漢軍會聽不懂。

    果不其然,在有幾許凝重又肅殺的氣氛當中,一個翻譯將提提亞巴布爾的說話翻譯給了朱然等漢將。

    聽完了之後,朱然等一眾漢將便瞭然。明白到這些異族人將自己的軍馬圍困在此,居然是想活捉自己的這一支漢軍人馬,然後以此來作為籌碼,想跟自己大漢方面談判,以獲得讓他們工具雅利亞部族擁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勢力地盤。這些異族人,居然想火中取粟,這也太過異想天開了。

    眼下,這些異族人還給了自己一點時間考慮,想讓漢軍放下武器向他們投降。如果不盡快答應的話,他們就會向自己的漢軍發起攻擊,不再考慮留下活口的問題。

    這是不可能的,漢軍是絕對不會向這些異族人投降,哪怕是死,也不會投降的。

    朱然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投降的這一個問題。

    他現在,的確很冷靜,哪怕是已經被這些雅利亞部族軍馬圍住了。可他的心裡的確沒有一丁點懼意。

    也他感受得到,自己的漢軍將士,釆沒有人有懼意。

    唯一,讓朱然心裡有點難受的是,他在這刻意識到了自己作為這支漢軍的統將,他的確是太過輕敵大意了。他不應該沒有一點準備的就率這一營漢軍騎兵進入到這樣的一個完全不利於漢軍的地形當中。

    漢軍行軍,一向來,都會先派出斥候探子先行探路,偵察行軍過程當中,所有的那些有可能會被敵軍設伏的地方是否有敵軍的埋伏。確保安全,漢軍的後續軍馬才會通過那些險要的地帶。

    而現在,他居然沒有派出斥候探子確認所經過的地方的安全。這是他這個統軍將領的失誤,是他的失職。

    現在的形勢之下,與這些雅利亞人恐怕是談不攏的,開戰難免,到時候,這些漢軍將士,肯定會有不少犧牲。而這些犧牲,都是因為他朱然的輕敵大意所造成的,因此,他現在感到有點自責。

    當然,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這些異族軍馬,隨時都會向自己的軍馬發起攻擊。

    面對這樣看似十死無生的局面,朱然知道這不是自責的時候,而是要考慮如何在此必死的局面當中,殺出一條血路的時候。

    心念電轉之間,朱然便有了主意。

    這營漢軍的騎兵,被他們困在這個草坡之間的夾道上。草坡之間的夾道很窄,僅可讓漢軍的騎兵兩三騎並騎行進而已。因此,隊伍拉得很長,拉開足有一兩里長的隊伍。

    如果前方,沒有那些異族人設置的陷阱的話,朱然可以拚死令騎軍直接衝殺突圍出去。又或者可以讓漢軍騎軍後部變前部,從來路突圍出去。這樣的話,朱然認為,多少都可以逃得了一部份的軍馬。因為,漢軍的衣甲防護比較強,這敵軍的弓矢,如果不是射中漢軍的要害部位,漢軍將士未必就會當場損命。在戰馬高速衝馳之下,敵軍的弓矢,未必就一定能夠射得中漢軍將士的要害部份。

    但是,朱然知道,既然這是這些雅利亞人精心的佈局,那麼無論是這草坡之下的夾道的前方或是後方,肯定早有佈置,漢軍的騎兵,估計是難以衝突得出去了。

    而這個時候朱然留意到,他們兩邊的草斜斜坡,雖然比較陡峭,戰馬不可能沖得上去的。但是,戰馬不能沖上去,不代表漢軍將士步行衝不上去。

    他又敏銳的發現,這草坡的兩邊山上及草坡頂上,幾乎全都是雅利亞部族的軍馬,並且,大多都拉弓搭箭,對準了下面的漢軍將士。但是,在兩邊草坡上的敵軍,他們似乎就是除了人多弓箭多之外,並沒有太多的阻礙。更加沒有那些滾石檑木或是滾輪刺什麼的。

    在這樣的山坡斜面上,如果山上有那些滾石檑木等物,才是真正對漢軍的威脅。可是,這些敵軍居然沒有準備有這些對漢軍將士有著較大殺傷的東西。

    這樣,就給了漢軍機會。

    其實,朱然心裡只一想就想明白了,因為這一帶地區都是草原,沒有石頭沒有太多的樹林。如此,這些敵軍自然就不可能準備有這些東西。心裡有了計較之後,朱然便先對翻譯道:

    「跟那些雅利亞人翻譯,就說,我們大漢帝國的漢軍,是不可能向他們放下武器投降的。告訴他們,我們大漢是天朝上國,擁有數以百萬計的漢軍大軍,如果他們敢向我們漢軍發起攻擊,那就等於向我們漢軍宣戰。到時候,我們的漢軍肯定會出動大軍來滅絕他們這個什麼的雅利亞人部族。讓他們識相的,便放我們離開,並且,告戒他們,著他們最好向我們投降,歸順我們大漢。如此方是他們部族的出路,是他們部族壯大的機遇。否則,他們的部族也只有死路一條。」

    翻譯人員,是印度軍團的人,只有那些人,才能夠聽得懂雅利亞人的說話。他們都是被分配到漢軍各軍當中來做翻譯的。

    他們相比起漢軍的將士,卻顯得有點慌張。但是,經過漢軍的整軍訓練那麼久,多少都有了一點膽氣。當然,有沒有膽氣沒所謂,因為他們是更加不敢違抗漢軍的命令的。

    朱然讓那些翻譯人員上前去喊話,與那些雅利亞人交涉的同時,回馬對著後面的漢軍騎兵,凜然的喝道:「弟兄們,相信你們都看到了,也聽到了,這些該死的異族人,居然想迫我們放下武器投降。我們能答應嗎?」

    「不答應!」

    漢軍將士轟然的應道。

    「好!今天,是我朱然對不起各位,居然將各位弟兄帶入了此等這絕路。但是,我們漢軍是不會畏懼任何困難的。在戰場上,哪怕明知道是死,我等亦要拼一把。」

    「拼了!朱將軍,請下令吧,對不起的話便不要多講了。我等自從自願加入遠征軍的時候開始,便早有了馬革裹尸的準備。能為了大漢而戰,我等感到自豪!」

    一些軍將,舉手大叫。

    「好樣的!漢軍威武!」

    「漢軍威武!」

    隨著朱然的說話,漢軍的戰意一下子就調動了起來。

    在那些雅利亞部族軍馬的眼皮底下,漢軍的這些動靜,自然是全落在他們的眼內。

    正在與漢軍翻譯對話的提提亞巴布爾,此刻亦感到有點不對勁了。

    這些漢軍居然寧死都不肯束手就範?看他們的動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還能如何?

    提提亞巴布爾心頭不由一惱,心裡也一橫,決定下令滅了這支漢軍騎兵。

    到了這個時候,他自然也不可能就此罷手了。

    「各位弟兄,如今我們被困於此,有所犧牲怕是在所難免了。但是,我們未必就死路一條。都聽本將軍命令!並將命令傳正去,一會敵軍若放箭之時,利用戰馬,擋住敵軍的亂箭,然後全軍隨本將軍步行殺上一面的草坡,只要突破上去,我們就能獲得一絲生機!」

    朱然知道時間不多,趕緊將自己的計畫大聲傳下去。

    也幸好,這些異族人聽不懂漢軍的喊話,所以,一聲傳一聲,很快就將朱然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命令一傳達,漢軍將士馬上就開始行動。

    這時,提提亞巴布爾也下令了。

    「該死的!既然這些漢軍騎兵不知死活,不願意投降,非要逼我們動手。那麼我們就送他們去死吧!別人怕他們漢軍,但我們尊貴的雅利亞人,強大的雅利亞人卻不怕他們!」

    「全軍聽令!放箭!放箭!放箭!」

    提提亞巴布爾有點激動的大聲喊叫,一連喊了幾聲放箭。

    他知道,這個命令一下,他們雅利亞人就等於是正式與大漢結仇了。如果能夠按他所想的去發展,那自然是最好,但萬一漢軍方面還是不願意跟他談判,直接發動大軍來攻擊的話,那麼他的部族恐怕也完了。

    所以,他有點激動,為自己的命運,為自己部族命運從現在開始的不確定怕而不安的激動。

    嗖嗖嗖……

    呼呼呼……

    聚於兩邊草坡上的雅利亞部族的士兵,在收到命令的時候,手上的弓矢猛然的放射出去。

    頓時,數以萬計的弓矢,雜亂如雨的射向下面的漢軍騎兵。

    頓時,眨眼之間,草坡夾道下面,一陣混亂,血光頻閃,一聲聲戰馬中戰時的吃痛狂嘶,被無數弓矢射中,死前的悲鳴,聲撕長空。

    一聲聲的戰馬悲鳴,一聲聲的慘叫發出。

    僅一會,下面的草破夾道上,便沒有再能站著的戰馬,似乎也再沒有一個還站著的漢軍將士。

    鮮血飛濺,下面的草坡夾道,似都已經被鮮血染透染紅,那些血水,也正慢慢的匯流,恐怕一會就能匯流成河,血河。

    看上去,會讓人感到有點悲壯。

    在草坡上的那些雅利亞人的士兵,望下去,可看到下面倒滿了斃命的戰馬。

    漢軍的強悍,他們大多都聽說過。可是,現在卻讓他們輕易的將一支漢軍給滅了,大多的雅利亞軍士都似有一種在做夢的感覺。

    「停!」

    雅利亞人的弓箭,不停的射下去,不少的士兵,他們一個箭壺的弓箭都差不多射光了。

    下面的那些戰馬,都被射得血肉模糊。

    為何一直在強調下面的那些戰馬呢?

    其實就是朱然臨時,在這危急關頭的時候的命令。

    在雅利亞人向漢軍放箭的同時,收到命令的漢軍騎兵,他們第一時間,就是直接往下一縮,全都躲到了戰馬的肚子之下。

    要知道,這草坡之間的夾道度不大,最多就只能並排行走兩三騎戰馬。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漢軍將士躲到了馬腹之下,這就等於是可以讓馬背為漢軍將士擋去了所有的弓箭。

    當然,因這草坡兩旁,射下來的弓箭太多,太過密集,這一營漢軍騎兵的戰馬,幾乎在瞬間就全都被射殺。戰馬斃命時,吃痛時會亂蹦亂闖,跟著倒斃的時候,會將馬腹下的漢軍士兵壓住,又或者被拖帶得讓漢軍士兵受點傷。

    但這些都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以漢軍將士的體魂與力量,還不至於讓這些戰馬給壓得死。

    自然,也有一些漢軍將士,的確被那些密集的箭雨射中要害而亡,但是,被直接射殺的漢軍士兵,還真的不多。

    但是,提提亞巴布爾等部族軍士卻不知道下面漢軍的情況啊。他們也就只看到了在他們放箭的時候,那些漢軍一個個翻射落馬,並不知道那些漢軍士兵是故意如此主動躲到馬腹之下去的。

    所以,在他們不停的射了一陣弓箭,已經很明顯的看到,下面的漢軍騎兵似乎全都被他們射倒在地,似乎都沒有了一個活人了,所以,他們就喊停了。

    這一喊停,那些雅利亞人士兵就不等他們的首領或軍將的命令,瓜哇哇的歡叫著衝下草坡去。

    他們打了勝仗啊,自然是興奮。

    而更興奮的,是這些漢軍身上的武器裝備讓他們眼紅。

    他們包圍的,只是兩千餘漢軍騎兵,但他們卻有三、四萬人馬啊。

    他們這些部族軍馬,沒有嚴明的軍紀,見到有便宜可檢,他們還不拚命衝下去搶奪漢軍的衣甲武器?

    草坡,有點陡,但是,從上面下來真的很快,直接一下子就滑下來了。

    頃刻之間,那些雅利亞人的軍馬,便亂哄哄的衝下到了夾窄的夾道之下。

    而異變突生。

    「殺!」

    一聲斷喝,朱然直接將壓住他的戰馬殘軀踢開,從血肉堆當中,跳了起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uuuuuuuuuu

LV:9 元老

追蹤
  • 195

    主題

  • 91908

    回文

  • 25

    粉絲

就是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