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炮王 作者: 管殺不管填 (連載中)

mk2258 2013-8-7 19:47:3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2 7548
4521s.jpg



    偉大的時代必有偉大的事件,偉大的事件必然產生偉大的人物。
    中國的罐頭商人意外闖入19世紀初,附身在馬倫哥戰役陣亡的德賽將軍的兒子身上,從第二次薩拉戈薩攻防戰開始,到血戰博羅季諾,會戰萊比錫城下,穿越者能否拯救葬身在俄羅斯冰雪中的50萬大軍,並最終改變滑鐵盧的命運?
    馬德里,巴黎,柏林,華沙,維也納,還是莫斯科,哪裡才是安德魯。德賽這個本來歷史上未曾記載的人物真正加冕的舞台!
    歡迎書友們加入拿破侖時代QQ群:10727398



已有(32)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47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第1章感謝書友napolun...




  


     1808年,巴榮納陰謀成立,伊比利亞半島戰爭開始,從那時起半島上就存在5股軍事力量:

    1,由拿破侖扶持的新西班牙王國,國王約瑟夫,拿破侖的大哥,其自有的軍事力量很弱,都是僱傭兵。

    2,在西班牙與葡萄牙境內長期作戰的30萬法**隊,由多位法國元帥率領,因為沒有拿破侖的直接指揮,元帥將軍們都在**作戰,互不統屬,雖然有法軍總參謀長,以及後來的總司令官,但基本上花架子,沒人聽他們的調遣;

    上述兩股勢力是在一起的,下面的則屬於抵抗法軍派:

    3,西班牙洪他(議會兼中央**職能,效忠被拿破侖廢黜的裴迪南國王),及其下屬的少量原西班牙正規軍,以及大量的西班牙游擊隊,對待法軍抵抗很堅決,也很殘忍,中後期開始與英國遠征軍配合作戰,但兩者矛盾也有;

    4,葡萄牙流亡政-府(在英國)的一點點正規軍,以及部分自發游擊隊,配合英軍作戰,對英軍相當友好;

    5,英國遠征軍,曾一度撤回英國,1809年後,重新回到葡萄牙,開始在葡萄牙與西班牙的邊境作戰,得到兩國游擊隊的支持與協助,1811年前,英軍基本上處於守勢,1812年開始,英軍發動大反攻,統帥威靈頓將軍的英、西、葡三國聯軍屢次打敗法軍,1814年前攻入法國南部邊境,隨後佔領的重鎮圖盧茲。

    英國遠征軍才半島上抗拒法軍的決定性力量,但沒有西葡兩國游擊隊,尤其是西班牙游擊隊對法軍後勤補給的無限度破壞,威靈頓將軍絕對贏得不輕鬆。

    ~~~~~~~~~~~~~~~~~~~~~~~~~~~~~~~~~~~~~~~~~~~~~~~~

    管殺點評:

    感謝書友詳細的背景介紹,需要說明一點是,西班牙游擊隊同樣也牽制了大量法軍,導致英軍與法軍在正面戰場上,前者人數反而居多,英軍無後顧之患,士氣高漲,加之威靈頓將軍戰略得當與戰術得力,武器裝備勝於法軍,勝利不足為奇了!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48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第2章榮耀歐羅巴---評《炮...




  


     熱烈慶祝老管發新書,作為《以革命的名義》老書友,上貼作評

    首先,名字響亮《炮王》一聽就震撼,浮想也翩翩,嗯,可以適當想歪一點。

    其次,從簡介盡道本書的情節綱要,有征伐,與歐洲各國列強打成一片;有熱血,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貌似還會有後宮,收集各國公主(要愛洗澡,少用香水的);有種田,因為要打仗,要自強,要公主美女,沒有銀子不成;

    在背景設定方面,拿破侖時代是我的大愛,可惜淪陷於1808年的西班牙泥潭和1812年俄羅斯荒漠,希望老管能改變這一切,更讓德賽混得滋潤,自己當國王、當皇帝沒問題,但不要把拿破侖再寫死了。

    炮王的情節比較合理,以我的看法,四分真實,四分加料(高盧公雞與拉納元帥),兩分虛構(小德賽這個人物),粗略看歷史硬傷有,但極少,適合各類小白,半白,與老白,那些吹毛求疵的歷史學家需要包容一下,

    再說說亮點吧:

    1,利用馬賽曲收攏潰兵的那段,讓我響起大革命時代的最強音符,軍歌嘹亮啊!

    2,衝鋒前,演奏進行曲的小伎倆,讓德賽顯得相當奸詐,不顧紳士風度的捉弄了西班牙人

    3,戰場描寫殘酷,真實!軍官與士兵走到隊列第一線,幸好豬腳有作弊器,不然絕對完蛋,薩拉戈薩人反撲法軍時的場景,讓我見識到民眾的狂熱與力量,希望豬腳早日脫離西班牙泥潭

    最後吐槽兩句~~~

    1,字數太少,趕緊更新,才幾萬字就敢喊我們這些千年潛水員出來,趕緊把手上的30萬存稿都發了;

    2,豬腳刻畫不錯,但配角需要加強,尼瑪,到現在,女主、女配還沒有出現,批評一句;

    3,對歷史背景介紹不多,這讓一些小白讀者不太熟悉,建議上傳相關說明;

    最後一句,祝《炮王》響徹世界!!!

    ~~~~~~~~~~~~~~~~~~~~~~~~~~~~~~~~~~~~

    感謝書迷2012的作評,萬分感謝!

    至於大大的追捧,管子汗顏,以革命的名義表示,一定認真寫好炮王。

    向補充幾句:

    1,更新是要的,但要有步驟,每日已經3更;

    2,愛洗澡的公主一定有,保證~~~~~~;

    3,歷史背景的確麻煩,適當的時候,我再上一些資料吧,另外也請熱心書友幫幫忙,來自中國拿破侖網站的大大們出山啊~~~~~~~~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48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第3章歷史背景之一拿破侖入侵...




  


     自從法國主力艦隊特拉法加戰役中被摧毀後,法國海軍再也難以與英國海軍正面較量了。拿破侖唯一的希望就是憑借「大陸封鎖體系」完全窒息英國的海外貿易。不過,這必須有效地控制西班牙和葡萄牙那綿長的大西洋海岸線,否則這一種封鎖也就無法嚴格進行。西班牙雖然是法國的盟友,卻是貌合神離,特別是在特拉法加戰役,法西聯合艦隊全軍覆沒後更是如此。而葡萄牙,除了少數的「親法派」以外,幾乎整個國家的是站在英國一邊的。在《提爾西特條約》(簽於1807年7月上旬)簽訂後的三周內,拿破侖下定決心征服整個伊比利亞半島。

    1807年7月29日,作為第一個步驟,他命令陸軍部長在西班牙邊境上的巴約納組建了20000人和40門野戰炮的軍團。為了預防兩面作戰的不利情況的發生(東方俄國,奧地利,普魯士三國,特別是在近段時間有跡象表明奧地利企圖報復在奧斯特利茨的一箭之仇,而拿破侖也注意到了這一危險),拿破侖於1807年8月12日,命令新任的外交部長康貝尼寫了一封措辭慎重的信給梅特涅,對奧地利準備戰爭行動表示警告。法國此時有一支200000人的大軍團佔領著普魯士和波蘭。大本營設在柏林,拿破侖手下最得力的元帥達武駐守在華沙,距離奧地利邊界最近。

    拿破侖決定先解決葡萄牙,再征服西班牙。為了使征服計劃得以順利進行,拿破侖不惜採用政治欺詐手段。拿破侖開始同西班牙首相戈多伊談判。戈多伊既是西班牙國王的寵臣,又是王后的情人,他在1792—1802年間成為西班牙的實際統治者。談判的結果是法軍取得了通過西班牙領土的權力,其條件是與西班牙共同瓜分葡萄牙,其中一部分作為對戈多伊個人的酬勞。9月8日,拿破侖寫信給盟友西班牙國王說:「我們必須使葡萄牙脫離英國的勢力範圍,並迫使該國求和。」同一天,他又寫信給葡萄牙的攝政王,警告他要明瞭同英國結盟的後果。

    這時,英國艦隊炮轟了哥本哈根,因為有消息說,丹麥將參加大陸封鎖。拿破侖聞訊後大發雷霆,他決定立即採取行動。10月,他命令朱諾將軍率27000人向葡萄牙挺進。10月12日,他寫信給西班牙國王說:「過去16年來,葡萄牙的行為完全是一個無恥的英國附庸,里斯本港口對於他們而言,也就變成了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封鎖里斯本和阿波托兩個港口正是時候。我預計朱諾將軍的軍隊在11月1日可抵達布爾戈斯,以與陛下的兵力會合,那時我們就能用武力佔領里斯本和整個葡萄牙。以後我與陛下會合商討該國的處置,但無論如何宗**一定是屬於你的。」

    10月22日,拿破侖正式向葡萄牙宣戰。27日,他與西班牙國王簽訂和約,瓜分葡萄牙的領土和殖民地。其實,這只是一個謊言,西班牙在拿破侖的心目中早已是判了死刑的了。

    朱諾的軍隊經過西班牙的領土直趨葡萄牙,葡萄牙的攝政王驚慌失措,急忙請求英國保護。在葡萄牙看來,拿破侖固然可怕,但英國人更可怕,英國能夠很容易地從海上毀滅里斯本,就像毀滅哥本哈根一樣。法軍經過6個多星期的長途行軍,於11月29日流入里斯本,葡萄牙王室則於兩天前坐上英**艦逃出了首都。

    拿破侖輕而易舉地佔領了葡萄牙,下一個該輪到西班牙了。拿破侖毫不猶豫地撕毀了與西班牙國王簽訂的和約,他要把西班牙並入自己的帝國,並立自己家族中的一人為國王,而此時西班牙國內的混亂狀況正好讓拿破侖有了可乘之機。

    西班牙國王查理四世是個意志薄弱的昏君,他完全受王后及寵信戈多伊的控制。戈多伊憑著國王與王后賦予他的無限權力,在國內為非作歹,無惡不作。一時間西班牙經濟衰退,政局動盪不安,人民紛紛起來反對戈多伊。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在人民的支持下,公然與戈多伊為敵。然而,斐迪南勢單力薄,不足以推翻戈多伊的統治,於是,謀士們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去向拿破侖的一位親祈求婚。他們以為與強大的法國皇帝聯姻,既能得到巨大的支持進行改革,推翻戈多伊的統治,又能保持國家的**,並且在對外政策的一切問題上有恃無恐。斐迪南正式向拿破侖的侄女求婚,但遭到拿破侖的拒絕。與此同時,查理四世也寫信向拿破侖求援,他認為王子反對戈多伊的企圖是想廢黜自己。父子倆都希望拿破侖支持自己來對付對方。可是,拿破侖此時想的是把他們父子二人都除掉,將自己的兄弟扶上西班牙王位。

    11月的第一個星期中,拿破侖命令在巴榮納再成立一支新軍,兵力為3萬人,由杜邦將軍指揮。這支部隊以支援朱諾部隊為借口進入西班牙。接著,蒙塞元帥的第二軍也進入西班牙。1808年2月,迪埃梅斯指揮的一個軍進入西班牙,並佔領了卡塔盧尼亞。不久,繆拉元帥以皇帝副帥的身份指揮西班牙境內的全部法軍。3月9日,拿破侖命令外交大臣康配尼轉告西班牙**說,法軍5萬人將進入馬德里,其目的不過是假道卡地茲去圍攻直布羅陀。3月24日,繆拉率領蒙塞、杜邦兩軍進入馬德里,拿破侖則在巴榮納親自指揮這次軍事行動。這時,拿破侖在西班牙的軍隊已達11萬人。查理四世、王后及戈多伊早已被拿破侖氣勢洶洶的部隊嚇壞了,他們決定逃出首都。可在阿蘭瑞茲一地,他們被憤怒的人民攔住了,戈多伊挨了一頓痛打,被關進了監獄。國王為了保全性命,被迫宣佈讓位給斐迪南。6天之後,繆拉率軍進入了西班牙首都。

    這時,查理四世又後悔讓位斐迪南,他宣佈退位是違反自己意志的。於是,拿破侖以調停父子矛盾為名邀請西班牙波旁王朝全體家族到巴榮納。1808年4月30日,查理四世、王后、斐迪南、戈多伊以及王室所有親王都到了巴榮納。父子倆一見面就激烈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正當波旁家族全體成員準備聽候拿破侖的裁決時,拿破侖突然宣佈:查理四世和斐迪南二人都必須放棄王位。眾人還沒緩過神來,他又宣佈:為了他們個人的幸福和安寧,他已經決定不放他們回西班牙了。結果,西班牙國王和王后被送到楓丹白露,斐迪南和其他親王被送到瓦朗斯塔列朗公爵的城堡。5月10日,拿破侖任命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接替約瑟夫為那不勒斯國王。

    1808年9月,為了不使法軍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境,拿破侖覺得有必要利用一下新結交的盟友俄皇亞歷山大。他邀請俄皇前來愛爾福特會晤。

    兩國皇帝的會晤在德意志引起極大的反響,各王公紛紛前往愛爾福特參加盛會,車駕為之塞途。9月27日,拿破侖到達會晤地點,亞歷山大卻還沒到,拿破侖立即親自前去迎接。兩人一見面就熱烈擁抱,當眾接吻。此後兩周之內,這種動作不斷重複。兩人天天一起去閱兵、出席宴會和舞會、打獵、騎馬溜躂,相互表達著最誠摯的"友誼"和最深切的「信任」。巴黎喜劇院的演員為兩國皇帝和王公貴族上演了高乃依、拉辛和伏爾泰的名劇。當伏爾泰的《奧狄浦斯》一劇念出了一句台詞:「和大人物結交,真是上帝恩賜的幸福"時,亞歷山大握住拿破侖的手說:「我在此每天都深深感到這一點。"拿破侖則以同樣的語言向亞歷

    山大大獻慇勤。兩國皇帝都在極力表現出他們的親密無間,其目的就是要演給第三者看。對拿破侖來說,觀眾就是奧地利,對亞歷山大來說,觀眾則是土耳其,如果奧地利和土耳其沒有看到他們的親吻和擁抱,這些親吻和擁抱就會失去其愉快的感覺。

    然而,兩國君主心裡十分清楚:自己需要對方,但不能相信對方。特別是亞歷山大已明顯看出,拿破侖只是以答應給他"東方"、自己要"西方"的諾言來誘惑他,拿破侖根本不會讓他佔領君士坦丁堡,甚至拿破侖寧願讓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希亞留在土耳僕人手中。所以,當拿破侖提出讓亞歷山大在奧國開始軍事行動前積極反對奧國時,亞歷山大卻不想去履行這一義務。這時,法國前外長塔列蘭在愛爾福特出賣了拿破侖。他與亞歷山大暗中勾結,勸告亞歷山大抗拒拿破侖的霸權,他提醒亞歷山大注意:俄國支持拿破侖反對奧地利並幫助他擴張勢力,毫無利益可圖。俄國應遏制拿破侖,這樣對法國對歐洲都有好處。他說:「俄國的君主是文明的,而俄國的人民不文明。法國的君主不文明,而法國人民是文明的。必須使俄國的君主與法國的人民結成聯盟。"他一再對亞歷山大說:「您應該拯救法國。"在塔列蘭的慫恿和規勸下,亞歷山大最終沒有在拿破侖所要求的對奧作戰的條款上簽字。

    10月14日,愛爾福特會晤結束。拿破侖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悶悶不樂地回國了。現在同盟在形式上依然有效,但不能再指望它了,拿破侖相信奧國及其他附庸國在他們熱烈擁抱和親吻的背後已看出了這個同盟的脆弱性。他必須盡快地解決西班牙問題,並在第二年春天把帝國大軍開赴易北河前線。

    拿破侖決定親自率領一支足以掃平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的大軍翻越比利牛斯山脈。在此之前,拿破侖禁止法國報刊上披露在西班牙所發生的一切,現在形勢迫使他打破這種高傲的沉默。他宣佈:西班牙的農民對他的王國造反,一個軍團由於叛變而被消滅,另一個軍團為英軍所騙撤出葡萄牙,他必須再徵召兩批各為8萬人的新兵。他想把20萬久經沙場考驗的老兵部隊從德意志和意大利方面抽調出來增援西班牙,而以新兵補充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各個軍營。

    10月26日,拿破侖離開巴黎。11月3日,抵達巴榮納。8日,到達維多利亞。在這裡,他聽取了有關法國和西班牙兩軍陣勢的詳盡報告,他立刻起草了繼續作戰的計劃。幾個小時之內,整個戰爭機器又重新運轉起來。

    這時,西班牙人的部隊狀況給拿破侖的反攻提供了良好機會。西班牙各種正規的和非正規的部隊已達到11.5萬人,但其裝備惡劣,紀律欠佳。他們的兵力分成五、六個**單位,沒有任何集中的指揮或參謀機構。各地方指揮官彼此妒嫉,難以合作。拿破侖相信憑著自己那支訓練有素的大軍,一定能把西班牙的"流氓"部隊打得落花流水。拿破侖的第一步就是收復馬德里以及確保普通過維托裡亞和聖希巴斯坦到法國的交通線。他命維克托、蘇爾特、勒菲弗爾三個軍向西作寬廣的掃蕩,把西班牙人全部趕出去。這三軍果然不負拿破侖的重望,一路上如秋風捲殘葉般地橫掃過去,西班牙軍紛紛潰退。12月4日,法國終於攻下了馬德里。

    與此同時,約翰.穆爾爵士率領3萬英軍進入西班牙。12月10日,穆爾爵士決定向北進擊守衛在布爾戈斯的蘇爾特軍,以切斷法國交通線。當時蘇爾特只有18000人,數量上處於劣勢。12月21日,兩國旗兵相遇,法國旗兵敗北。正當穆爾準備乘勝前進時,忽然傳來拿破侖已經北上的消息,穆爾害怕法軍切斷他與葡萄牙之間的交通線,立即命令軍隊向西撤退。原來,法軍重新成為馬德里的主人之後,拿破侖決定乘勝進至塔古斯河谷,把英國人趕出葡萄牙。就在這時,英軍已進入了西班牙,拿破侖立即改變計劃,向西北進軍,準備把英國人趕入海中。他留下約瑟夫國王和第一、第四兩軍駐守塔古斯河谷,自己於12月22日,以內伊為前衛,率軍42000人去支援蘇爾特。內伊軍團奉命開向薩拉曼卡和阿斯托爾加,穿過風雪交加的瓜達臘馬山,從側面進攻穆爾。在法軍攻擊下,英軍加快撤退速度。1809年1月3日,拿破侖在阿斯托爾加把指揮權移交給了蘇爾特,自己火速回轉巴黎,因為已有確切消息表明:奧地利將在春天發動進攻。沒有拿破侖的親自指揮,戰果遜色不少。蘇爾特在追擊英軍的過程中,雖使穆爾身負重傷,但未能阻止其主力部隊登船撤走。而且,英軍不久又重新出現在葡萄牙。

    此時的拉納軍正在圍攻薩拉戈薩城。該城已堅守了幾個月之久。1809年1月27日,拉納佔領了該城的外圍工事,並攻入城中。但在城中,拉納又遭到前所未有的英勇抵抗。每一棟房屋都變成了堡壘,每一間茅舍、馬棚、地下室、頂樓都必須經過戰鬥才能佔領。這種激烈的戰鬥在這個已被法軍佔領的城市中整整進行了3個星期,法軍士兵不分青紅皂白屠殺了一切人,包括婦女兒童。然而,只要法軍士兵稍一疏忽,婦女兒童也會殺死他們。法軍屠殺了2萬名守衛部隊和3萬多名城市居民。拉納元帥是位驍勇的騎兵,他曾參加過拿破侖指揮的所有激烈的戰鬥,在他的頭腦中幾乎沒有"恐懼"二字,然而,他卻被眼前可怕的情景震動了,無數具男人、女人和兒童的屍體並排躺在血流成河的街道上,整個城市死一般的寂靜。拉納不無感慨地對身邊的人說:「這是怎樣的一場戰爭啊!我們被迫要殺死這樣勇敢的人們,即使他們是瘋狂的人們,這場勝利也只能使人感到憂傷!」(由此可見,在沒有拿破侖的指揮下,法軍的紀律性和戰鬥能力的確大不一樣)

    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西班牙民眾掀起了一股反抗法國侵略軍的愛國主義的大起義,將拿破侖的最精銳的25萬法軍牽制在在了西班牙。拿破侖在西班牙所犯下的錯誤過多:

    ⑴首先,他不該相信他那無能的哥哥,他居然讓約瑟夫(一個「懦夫」,實在找不到什麼詞語形容他)去指揮他手下的那幾名元帥和他的25萬大軍,想一下,如果這幾十萬大軍在滑鐵盧或萊比錫的話……

    ⑵其次,他留下的那幾位元帥本來就不太和睦,互相之間根本不可能相互支援,也不會聽西班牙國王約瑟夫的指揮,由此可見,這是一支內部不團結,又沒有中央統一指揮的25萬精銳大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50萬大軍在西班牙也不會取得太大功效,因此,拿破侖本應該在1812年發動侵俄戰爭前先到西班牙戰場平定西班牙的戰事,可是他太過於自信,沒有想到自己會征俄失敗,自然不會想到自己的25萬的生力軍是如何的重要,拿破侖從此不得不承受由於自己的錯誤決定所造成的沉重負擔。

    西班牙戰爭同時暴露出了拿破侖帝國隱藏的一個弱點:拿破侖所建造的大帝國其實就是一個倒立的金字塔——整個結構都壓在他一個人的身上,要知道,人終究不是上帝,不可能總會獲得勝利,即使是拿破侖。

    正如瑞典國王(法國元帥貝爾納多特,因與拿破侖不和,率軍進攻拿破侖,後稱為瑞典國王卡爾十四世)在拿破侖的葬禮上所說的:

    拿破侖不是被世人征服的。在我們所有這些人當中他是最偉大的。因為他只依賴自己的治理,所以上帝才懲罰他。他將自己的材質用到了最大限度,終於難以為繼。然而凡事物極必反,古今概莫能外。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48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第4章書友疑問作答




  


     書友疑問作答

    1,關於法軍高喊「烏拉」

    法語中也有烏拉一詞,看看雨果、大仲馬的著作就明白了;法國人喊的烏拉與俄國人的烏拉大同小異,發音上有細微差別罷了,有朋友介紹說,法國人發音是「威烏拉」。

    2,師團與師的區別

    師團或旅團都是行文中的正統描述,師只是國人對師團的簡稱,並非日本人專利,事實上鬼子的東西,不是來自中國,就是借用西方,自己的東西很少;

    3,安全村的說法

    與日本人有關,也包括後來美國人在越戰時期改良的戰略村,但更多是中國歷代的戶籍與保甲制,

    4,關於1809年貨幣兌換的問題

    法郎兌換裡亞爾是1:5,英鎊兌換法郎1:25,按照我的計算,當時的1法郎折合如今歐元為40,這是以豬肉和小麥價格做分析統計,如果加上其他因素的話,或許更高;

    5,關於1809年工資問題

    巴黎工人日平均工資為3.5法郎;倫敦工人更高,折算下來有4.1法郎,西班牙為落後地區,尤其是法國人入侵之後,工場手工業基本毫無起色。

    6,關於科技問題

    1809年,有了蒸汽機車,有了無線電報,有了電池,有了交流電,有了太多,可以看看發明史,只是很多發明沒引起重視,或被人忽略

    7,專利問題

    專利法存在已久,得到歐洲各國認可。即便是英法交戰期間,英國當局依然接受法國人申請的專利,專利保護期依據類型而有不同。

    8,書中的人物史料

    德賽本人,以及德賽師團中軍官基本上為杜撰,因為讓豬腳拉攏拿破侖的部下,難度太大,但可以結盟;至於其他大人物(拉納、波利娜公主等),經濟學家,各類發明家,基本為真實人物,或是他們的馬甲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48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第5章轉載-----關於老德...




  


     最近通過翻譯人物小傳對將領們早期的履歷有了些瞭解,發現德賽將軍雖然英年早逝於馬倫哥,但卻為帝國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

    1達武:作為德賽的好友,也是帝國最優秀元帥的達武最初正是經過德賽的介紹結識了波拿巴。1805年達武達武獲得(莫不如說替德賽獲得)了元帥杖,在之後歷次的對外戰爭中達武都有極其優秀的表現。1815年任陸軍大臣。

    2拉普:與薩瓦裡一樣,兩人之前都是德賽的副官。馬倫哥戰役德賽犧牲後被波拿巴繼承了過來。拉普作為拿破侖最優秀的副官有著不錯的戰場指揮能力,在奧斯特裡茨、阿斯佩恩-埃斯靈、但澤都有著非常優秀的表現。1815年任萊茵河方面軍司令。

    3薩瓦裡:雖然目前他的一些事跡還不為人所知,但是薩瓦裡在帝國時代絕對是最深得拿破侖信任的人物之一(羅斯站在英國的角度上評價其為「老奸巨猾」),曾經幫拿破侖執行了許多重要任務。不過由於其在當甘公爵事件中承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因此很不受一些舊勢力的歡迎,而每次拿破侖有選擇的派他出使一個國家往往也在暗示法國要同這個國家交惡了。1815年任帝國憲兵隊長。

    4莫蘭德:帝國最優秀的師旅級指揮官,遠征埃及時期在德賽手下任職。歸國後先隸屬於第四軍聖西萊師,奧斯特裡茨戰役表現出色。1806年歸入達武麾下任師長,幫達武贏得裡奧爾施塔特、埃克米爾等會戰的勝利。1815年任中年近衛軍司令。

    5弗里昂:同樣是帝國最優秀的師旅級指揮官,遠征埃及時期在德賽手下任旅長。1803年開始了同達武長達十年的合作(他同達武還是連襟),之後在奧斯特裡茨奧爾施塔特等戰役都有優異的表現。1815年任老年近衛軍司令。

    6雷尼埃:同達武、拉雷一樣是德賽最要好的朋友。大家對他的印象恐怕是麥達戰役敗在英軍新戰術下的不走運將領,實際上大多數時間雷尼埃的表現都是優秀的,不管是在埃及還是在歐洲。他作為瑞士人在1813年被俘後拒絕為聯軍服務。1814年在得到他去世的消息後拿破侖評價他是一個誠實正直、忠於職守的人,他的死「對我以及法蘭西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7拉雷:拉雷作為人類軍事史上最傑出的軍醫,他的貢獻絕對不是三言兩語能描述的,關於他的事跡可以參考另外一篇小傳。

    遠征上埃及的德賽第一師人才濟濟,還有旅長貝裡亞爾、參謀長東澤洛,前者是後來繆拉多年的參謀長,後者在滑鐵盧之戰任第2師師長,他的第13輕步團拿下了聖拉埃,戰後與格魯希軍團匯合後,格魯希接替蘇爾特擔任臨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49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第9章華沙大公國




  


     華沙大公國

    目錄

    簡介

    成立

    滅亡

    編輯本段

    簡介

    華沙大公國(波蘭文:Ksi?stwoWarszawskie;法文:DuchedeVarsovie;德文:HerzogtumWarschau;俄文:Варшавскоегерцогство)是拿破侖一手扶植起來的一個波蘭人國家,1807年—1815年存在。首都為華沙,通用波蘭語,普遍信仰羅馬天主教。

    編輯本段

    成立

    1807年耶拿之戰普魯士慘敗,國土被法軍佔領,法國出於削弱普魯士和牽制俄國的考慮,7月7日和7月9日分別同俄國和普魯士簽訂了《提爾西特和約》。強迫普魯士讓出以前瓜分的波蘭領土(波茲南和華沙),建立起華沙大公國,又把奧地利原來的波蘭佔領地加裡西亞交給了華沙大公國。由於波蘭的一大半領土還被俄國和奧地利佔領,因此並未完全復國,不能稱「波蘭王國」。華沙大公國面積10。4萬平方公里,居民260萬。

    1807年7月22日,拿破侖在德累斯頓簽署了華沙公國憲法。憲法規定薩克森的韋廷王朝為華沙公國的世襲王朝。華沙大公國大公由拿破侖的附庸薩克森國王弗裡德裡希·奧古斯特一世(波蘭文:FryderykAugustI)兼任大公,政府由波尼亞托夫斯基元帥領導,軍隊由拿破侖的愛將達武統帥。拿破侖越過華沙大公國名義上的元首薩克森國王,「放手進行組織華沙大公國的工作,正如拿破侖在意大利王國和威斯特法利亞王國一樣」。拿破侖將帝國的有利於鞏固資產階級統治地位的《拿破侖法典》、《政教協議》等帝國制度照搬到華沙大公國,波蘭人翻身獲得解放。

    1809年,奧地利和普魯士結成第五次反法同盟。隨著瓦格拉姆戰役奧軍的失敗,奧法簽訂申布倫和約,奧地利將新加利西亞、扎莫希奇和克拉科夫割讓給華沙公國。華沙大公國面積擴大到15。1萬平方公里,人口433萬。

    1812年,10萬波蘭大軍追隨拿破侖侵入俄國,是除了法國外出兵最多的國家。在拿破侖看來,除了法軍,只有波蘭軍隊最可靠,因為波蘭是為自己民族的生存而戰。拿破侖甚至把入侵俄國的戰爭,稱為「第二次波蘭戰爭」。

    編輯本段

    滅亡

    華沙大公國是在拿破侖的支持下成立的,隨著拿破侖對外戰爭的失敗,華沙大公國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外部保障。1815年5月22日,弗裡德裡希·奧古斯特一世正式放棄華沙大公的稱號。華沙大公國被再次瓜分,公國西部的波茨南省和比得哥煦省合併為波森大公國,加上格但斯克和托倫並入普魯士;奧地利得到塔爾諾波爾和維利乞卡鹽礦區;克拉科夫及附近地區成為克拉科夫自由市,由俄普奧三國共同保護;華沙公國剩下的大部分土地建立波蘭王國,國王由俄羅斯沙皇兼任。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49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第10章149節里斯本暴亂與...




  


     不知道數據何時倒入完畢,繼續在作品相關裡面更新了,《炮王》前期的100多萬字可以在原創閱讀網尋找,謝謝支持!

    ~~~~~~~~~~~~~~~~~~~~~~~~~~~~~~~~~~~~~~~~~~~~~~~~~~~

    第149節里斯本暴亂與鎮壓(上)

    對於里斯本民眾而言,或許他們的大部分人並不喜歡法國-軍人,但不至於太過厭惡。畢竟,這支由安德魯。德賽元帥指揮的「雜牌法軍」,比起三年之前,朱諾將軍率領的法國-軍隊,在軍紀方面要好的多,並沒有給這座城市的和平居民帶來太多恐慌與不安。

    這些法國士兵由於從營連軍需官手中拿到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戰爭紅利,故而出手大方,加之森嚴軍法的約束,他們通常買賣公平,說話和氣,態度相對也友好。里斯本市民期初的種種可怕猜測,諸如燒殺劫掠,奸-淫婦女等發指暴行並未發生。當然,這一功勞也得益於每天在各個繁華街道、交通路口,不間斷來回巡邏的大批武裝憲兵。

    於是,整個里斯本呈現一種被佔領狀態下的一派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商戶們面帶喜悅之色,市民們看上去無憂無慮,咖啡館裡座無虛席,年輕人在公園裡自由自在地談情說愛。與此同時,葡萄牙白人仍在繼續欺壓與使喚毫無人-權的黑奴。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馬德里方面的特使,德烏爾基霍侯爵的到來。隨著,西班牙與葡萄牙《兩國合併條約》的順利簽訂,德賽元帥隨即命令南線法軍全部撤離里斯本城區,僅在城市北郊的戰俘營裡保留少量兵力,其主力揮師北上,參與對威靈頓聯軍的最後對決。

    依照這項協議的規定,5千名西班牙軍隊在葡萄牙總督德烏爾基霍侯爵的率領下,駐防里斯本對岸的巴雷魯一帶。此外,葡萄牙議也陸續重建了一支人數為3萬的國民自衛軍(被法軍釋放的葡萄牙士兵),用於維持里斯本、法魯、貝雅、塞圖巴爾等中心城市的治安。其中,首都里斯本部署了大約8千名治安警察,但士氣低落,且又裝備不整。

    德烏爾基霍侯爵是貴族政客出身,不善於管教倨傲的軍官,同理,軍官也難以約束下屬士兵。由於西班牙士兵(僱傭軍)顯然沒從馬德里方面與德烏爾基霍侯爵那裡獲得像樣的報酬,他們在里斯本私自遊玩期間,因而市場感覺囊中羞澀。於是,士兵們便用手中刀槍來「交換」免費食物與免費服務,導致西班牙軍人與當地葡萄牙人的矛盾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席爾瓦中尉繼續陳述道:「雙方之間的衝突開始後,憤怒的數百名葡萄牙人聚集在餐館外,團團圍困了5名拒絕支付餐費並將店主打傷的西班牙僱傭軍士兵。此時,聞訊趕來的葡萄牙治安部隊也在一旁冷眼旁觀,顯得幸災樂禍……自感受到葡萄牙人極大羞辱的西班牙士兵一回到巴雷魯軍營後,他們就煽動起身邊的戰友私下拿起武器,準備趕赴里斯本復仇……

    此時,馬裡奧不知從何處瞭解到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的這次衝突,他感覺這是一個大好機會。於是沒有通知軍情局的狀況下,馬裡奧獨自鼓動里斯本反黑奴協會的一些志同道合者,並在西班牙軍人重新來到里斯本報復之際,準備伺機帶領部分黑奴引發了暴亂……」

    由於雅克中尉要隨同德賽元帥北上阿贊布雅,里斯本一帶的情報事務暫時移交給憲兵部的席爾瓦中尉。他在獲知馬裡奧等人的行動後,未加阻攔,反而加緊印刷了一大批有關解放黑奴的圖片傳單,交給反黑奴協會,任由他們散發到里斯本附近的各個黑奴集聚區。為將禍水不負責的引向他人身上,席爾瓦建議馬裡奧打出支持西班牙白人的口號,暗地……

    第二天清晨,當1百多名全副武裝的西班牙僱傭兵在里斯本碼頭登陸時,他們意外得到數十個黑奴的熱情歡迎,馬裡奧代表想要解放的黑人奴隸期待加入西班牙的軍隊,並願意充當帶路-黨,向昔日的奴隸主們復仇,此舉立刻得到狂妄之徒的高聲讚許。

    一名想在里斯本大發橫財的西班牙上尉,在指揮部下驅散駐紮港口的一隊治安警察後,調撥給黑奴們一批簡陋武器,包括老式的燧發槍、刺刀、消防斧、棍棒、以及厚重的鐵錘不等,上尉命令這些黑奴領著僱傭兵們一同衝入里斯本最有錢的貴族官邸,掠奪後者的財富。

    首先遭殃的里斯本貴族,就是德賽曾經拜訪過一為當地伯爵,這位窮奢極欲的葡萄牙貴族居然用黃金鋪就了大片金色地板,自然成為強盜們理想的打劫目標。半小時後,等到聞訊趕來的里斯本警察包圍此地時,伯爵官邸內已成為一片屠場,貴族以及其他的妻兒、僕人在被暴徒們宰殺殆盡,數位女性還遭遇非人待遇,至於家中財物已被席捲一空。

    正當里斯本的治安警察發誓要搜捕全城,將這股窮凶極惡的西班牙歹徒繩之以法時,而在巴雷魯軍營,五千名西班牙士兵聽到了一則駭人聽聞的噩耗:今早,一隊戰友在一名上尉軍官的帶領下,去找傷害胞澤的葡萄牙人進行「和平交涉」,但他們在途中卻意外遭遇無數卑鄙者伏擊,100多士兵連同軍官都被葡萄牙暴徒集體殺害,最後拋屍於特茹河中。

    義憤填膺的西班牙士兵們憤怒了,他們在一部分別有用心軍官的煽動下,三五成群的衝破執法隊的阻擾,闖進裝滿武器的庫房。在獲取彈藥補給之後,士兵們跑出軍營,亂哄哄的殺向巴雷魯渡口,並在碼頭上搶奪20多艘船隻,集體朝著對岸的里斯本劃去。

    等到德烏爾基霍侯爵與幾名西班牙將軍聞訊趕來,為時已晚。儘管軍營內仍有3千人保持理智的士兵,但其他兩千士兵此刻正手執武器,殺氣騰騰的在里斯本碼頭登陸上岸,齊齊衝入繁華的市中心。毫無防範的葡萄牙警察被打拉個措手不及,勇氣頓時低落,四處逃竄。

    就這樣,一場偶爾事件引發的衝突,逐漸演變成為大規模的軍事暴亂。

    成功驅散葡萄牙治安警察的微弱抵抗後,西班牙暴亂軍隊又在少數黑奴的帶領下,開始有組織的行兇報復,美麗的里斯本淪為人間地獄,各種搶劫,強姦,殺人的罪行不斷在這座海港城市上演。到處是貴族們的求饒聲,婦女們的哭喊聲,還有暴徒們的歡呼聲。

    一名參與這場劫掠行動的西班牙士兵對著後期趕來的戰友,得意洋洋的敘述道:「我們衣服上的荷包早已不能滿足裝載各類貴重的物品,只好找來一批大口袋,但沒過多長時間又被塞滿,因為所有富裕人家的屋裡,還有他們的商店都向我們敞開,裡面的東西統統搬了出來……我們當中有些人搶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就把它們扔在路上,以至於大街上都堆滿了許多貴重的衣料,有些人甚至把價值昂貴的銀器都仍掉了,因為它們實在太重了……」

    暴亂發生時,里斯本議會曾試圖控制住城中的局面,一方面,他們派人向葡萄牙總督德烏爾基霍侯爵發出要求,派兵鎮壓參與暴亂的西班牙官兵;一方面,貴族們又積極組織城市居民拿起武器,奮起自衛。然而,這場軍事暴亂並未向貴族議員想像中的發展。

    在配合法軍行動隊除掉1百多名西班牙士兵之後,馬裡奧等人趁葡萄牙白人正忙於抵抗西班牙叛亂軍隊的肆意掠奪時,他們趁機轉戰到防守空虛的各個黑奴聚集地,繼而煽動那裡的黑人勇敢站起來反抗白人。馬裡奧與他的戰友們在人群中間公開宣揚:

    「白人貴族心目中的低賤黑鬼們,你們復仇的日子今天終於來臨了……請握緊手中的刺刀與長矛,隨同我們一道,衝進往日主人們的豪華別墅,讓平日作威作福的葡萄牙白人貴族嘗嘗我們黑鬼的厲害,讓幾百年來的種族怨恨,在熊熊燃燒的怒火中得到宣洩!」

    黑人首領們那無語倫次的叫囂,即刻博得了眾多奴隸的呼應,他們抓起一把趁手的鐵器,跟隨著馬裡奧等人一同湧向白人聚集的街區。不久之後,被釋放的黑奴們一隊接一隊,彙集成為一支浩浩蕩蕩上萬人的大軍。期間,很多對糟糕生活、對上等貴族同樣抱有各種不滿情緒,又終日委身於骯髒簡陋、污水橫流的貧民窟的(混血)拉丁裔人,也紛紛加入到黑奴的反抗大軍中。那是他們得到首領馬裡奧的承諾,可以肆意收穫屬於自己的戰利品。

    這些人漲紅的臉龐面目猙獰,高喊著「殺死貴族」的口號,手中握著血跡未乾的凶器,緊緊尾隨著前排者高舉著的用破爛衣布搭建的怪異旗幟。遠望過去,他們一張張醜惡的臉上都好像長出角一般,蜂擁著衝到街區的每戶貴族家中。

    前院風波尚未平息,後院又突然起火。

    就在議會組織軍隊準備回身鎮壓黑人反抗軍時,更大的不幸又出現了。德烏爾基霍侯爵派往里斯本鎮壓叛亂的3千名西班牙軍隊忽然反水,因為這些士兵驚奇發現,眼前的戰友們居然收穫頗豐,不僅輪流玩弄了高貴無比的葡萄牙貴婦,口袋中塞滿了各種各樣的金銀珠寶。

    人性本惡!在昔日胞澤現身說法的竭力鼓動下,後期趕來的西班牙士兵不禁也開始蠢蠢欲動。尤其在得知叛亂者一天內,在里斯本富人家中搶奪財物,抵得上他們兩年的收入時,最後心一橫,乾脆集體加入到叛軍的隊伍中,積極參與針對富有里斯本貴族的劫掠遊戲。

    前後受敵的里斯本最終還是失控了,等到由治安警察與普通民眾組成的烏合之眾被暴徒擊潰後,城市亂成一片,到處充斥著大量逃難的人群,他們扛著裝著細軟的背囊,拽拉著家小,趕著馬車或是徒步上路,就像無頭的蒼蠅一般,神色慌張地而又毫無目的地四處亂竄。

    無論叛亂的西班牙白人,還是自我救贖的黑奴,暴徒們衝進貴族們的別墅或是富人們的商店裡。在殺死所有男性成員的同時,他們還紛紛開打上等人的寶箱,從倉庫、地窖中取出裡面看上去值錢的東西,即使鍍銀的耶穌十字架也他們掰了下來,抗在肩上。

    他們胡亂披著五顏六色的華麗衣服,喝著價值不菲的波爾圖紅酒,吃著富人們才能享受的蜜餞火腿,說著難聽的俚語家鄉土話。到了最後,大家還要排著長隊等候「照顧」貴族們的妻女,無數暴徒輪流壓在她們曾經高貴的軀體上,在婦女們拚命掙扎的同時,享受前所未有的快樂。

    ……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49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趁著大封推之際,談談我的《炮王...




  


     嗯,先厚顏無恥的打劫一下推薦票、收藏量、點擊,還有金幣打賞,呵呵!

    言歸正傳!

    《炮王》應該是我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以革命的名義》,描述18世紀末期的歐洲歷史軍事文,發表於2006年。至於本書,最初的名字叫做《榮耀歐羅巴》,後來感覺太過文藝,隨即更名為《炮王》,不僅朗朗上口,而且還能人讓產生無限遐想……

    事實上,《炮王》的穿越主角--安德魯?德賽並沒有大開後宮,截止目前為止,僅有1位妻子和3個情婦,外加2個私生子。這在19世紀的歐洲王室貴族之中,作為兩個國家共同君主的德賽陛下,其道德節操比起聖女貞德要聖潔,比阿爾卑斯山的皚皚白雪還純淨。

    所以,本書描述的重點不是有關主角的私生活,而是他的個人奮鬥歷程,從殘酷的西班牙戰場開始,一位寂寞無名法國中校,步步晉陞為上校、將軍與帝國元帥;身上的頭銜從伯爵、公爵(大公),到最終征服俄國,加冕為皇帝,掌握一個龐大帝國的傳奇故事。

    既然是屬於穿越文,就必不可少的要攀登科技樹,本書展現的所有科技與發明,都是可追尋的,可掌控的,基本上沒有脫離19世紀工業革命的範疇,諸如罐頭、米尼彈、擊發槍、火車、蒸汽輪船、轉輪手槍、拿破侖炮、衛生醫療,以及各種形式的電報方式等等。

    對於主角的三觀,呵呵,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在書中描述為符合當時歐洲的普世價值觀,一切以利益為前提,沒有偉光正的形象,主角不過是遵循叢林法則行事罷了。

    由於本書背景是發生在拿破侖時代的中後期,1808到1815之間,就不可避免涉及到歐洲各國紛紜複雜的政治、軍事、外交與經濟方面,有結盟,也有背叛……為了盡量符合19世紀歐洲的政治經濟,人文歷史與地理環境,我至少查閱過上千本書籍與史料。

    當然,外國歷史向來較偏,屬於小眾文,閱讀群體或許不算太多,但還是希望讀友們收藏與閱讀,畢竟130萬字了,夠肥了拉,而且相信本書也有不少可讀之處。
mk2258 發表於 2013-8-7 19:50
炮王 第一卷作品相關 以歷史事件為主軸---拿破侖年...




  


     拿破侖年表

    1769年8月15日生於科西嘉阿雅克修。

    1778年12月15日離開故鄉前往法國。

    1779年1月1日進奧頓中學。

    5月13日進布裡埃納軍事學校。

    1784年10月19日進巴黎軍官學校。

    1785年2月24日喪父。

    9月1日被任命為瓦朗斯拉費爾炮兵團炮兵少尉。

    10月30日離開巴黎前往瓦朗斯。

    1786年9月15日返回科西嘉。

    1787年9月12日由科西嘉回到巴黎。

    1788年1月—5月返回科西嘉。

    6月到奧松服役。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開始。

    9月返回科西嘉。

    1791年1月底從科西嘉前往法國。

    4月1日昇任中尉。

    7月16日任瓦朗斯炮兵四團軍官。

    9月1日返回科西嘉。

    1792年4月1日被選為阿雅克修國民自衛軍中校。

    5月28日前往巴黎。

    10月15日返回科西嘉。

    1793年2月參加馬達萊納島遠征。

    3月3日與保利決裂。

    6月1日全家從科西嘉前往土倫。

    9月16日接任圍攻土倫的炮兵指揮。

    10月18日昇任少校。

    12月19日攻克土倫。

    12月22日昇任准將。

    1794年2月6日接任意大利軍團炮兵指揮。

    8月9日以叛國罪嫌被捕。

    8月20日無罪釋放。

    1795年5月—8月因拒絕接受步兵職務而退職,閒居巴黎。

    8月20日在救國委員會地形測繪局任職。

    10月5日受命鎮壓迫月13日叛亂。

    10月26日昇任少將,擔任法國內防軍司令。

    1796年3月2日任意大利軍團總司令。

    3月9日與約瑟芬·德·博阿爾內結婚。

    3月26日正式接管意大利軍團。

    4月12日在蒙特諾特擊敗奧軍。

    4月13日在米萊齊莫擊敗撒軍。

    4月15日在代戈擊敗奧軍。

    4月21日在芒多維擊敗撒軍。

    4月28日在凱拉斯科同撒丁王國簽訂停戰協定。

    5月10日在洛迪擊潰奧軍。

    5月14日進入米蘭。

    8月3日在洛納托擊敗奧軍。

    8月5日在斯蒂維耶雷擊敗奧軍。

    9月4日在羅韋雷多擊敗奧軍。

    11月15—17日在阿爾科拉擊敗奧軍。

    1797年1月14日在利沃裡擊敗奧軍。

    4月18日在累歐本同奧地利簽訂和約初步條款。

    10月17日簽訂坎波福米奧和約。

    12月6日返回巴黎。

    1798年3月5日被任命為東方遠征軍總司令。

    5月19日離開土倫,遠征埃及。

    6月10日佔領馬耳他。

    7月1日在亞歷山大港登陸。

    7月21日金字塔之戰。

    7月24日佔領開羅。

    8月1日法國艦隊在阿布基爾灣被殲。

    1799年2月10日開始遠征敘利亞。

    3月7日攻克雅法。

    3月28日—4月1日圍攻阿克爾城失敗。

    5月17日退回開羅。

    7月25日在阿布基爾殲滅土耳其軍隊。

    8月22日把軍隊交給克萊貝爾,率親信冒險回法國。

    作者:╬戰地指揮官╬2007-5-516:48回復此發言

    --------------------------------------------------------------------------------

    2拿破侖年表

    10月9日在弗雷居斯登陸。

    11月9日發動霧月政變,建立執政府。

    12月12日被選為第一執政。

    1800年5月6日離開巴黎,往前線指揮第二次意大利戰役。

    5月20日率預備軍團越過阿爾卑斯大聖伯納德山口。

    6月9日芒提貝洛之戰。

    6月14日馬倫哥會戰。

    7月28日法奧兩國簽訂和平草約。

    11月5日法奧之間戰爭再起。

    12月3日莫羅在霍恩林登擊敗奧軍。

    12月24日聖尼凱斯街謀殺拿破侖事件。

    1801年2月9日同奧地利簽訂呂內維耳和約。

    3月29日同那不勒斯締結佛羅倫薩和約。

    4月在布倫建立侵英基地。

    7月15日同羅馬教皇簽訂政教協議。

    10月1日同英國簽訂倫敦和約初步條款。

    10月8日同俄國簽訂協議。

    1802年3月25日英法簽訂亞眠和約。

    8月2日被任命為終身執政。

    1803年3月11日命令成立兩隻侵英艦隊。

    5月16日廢除亞眠和約。

    5月18日英國向法宣戰。

    1804年2月13日王黨分子暗殺拿破侖陰謀失敗。

    3月20日槍殺當甘公爵。

    3月24日頒布拿破侖法典。

    5月18日元老院宣佈拿破侖為皇帝。

    5月19日晉封18位將軍為帝國元帥。

    12月2日在巴黎聖母院加冕。

    1805年4月11日英俄締結同盟。

    5月26日加冕為意大利國王。

    6月4日兼併***。

    6月7日任命歐仁·博阿爾內為意大利副王。

    8月3日在布倫軍營準備橫渡英吉利海峽。

    8月9日奧、英、俄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

    8月24日布倫軍營解散,帝國大軍開往中歐。

    9月25日帝國大軍越過萊茵河。

    10月20日烏爾姆大捷。

    10月21日英艦隊在特拉法加海角殲滅法艦隊。

    11月14日進入維也納。

    12月2日奧斯特裡茨大會戰。

    12月26日簽訂普萊斯堡和約。

    1806年3月30日封約瑟夫·波拿巴為那不勒斯國王。

    6月5日封路易·波拿巴為荷蘭國王。

    7月12日任萊茵同盟保護人。

    8月6日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解散。

    10月1日普魯士向拿破侖發出最後通牒。

    10月7日法軍侵入普魯士和薩克森。

    10月14日耶拿及奧爾斯塔特會戰。

    10月27日進入柏林。

    11月21日頒布柏林敕令,宣佈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

    12月19日進入華沙。

    1807年2月8日艾勞會戰。

    6月14日在弗裡德蘭擊敗俄軍。

    6月25日—7月9日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提爾西特

    會晤。

    7月9日法、俄、普三國簽訂和約。

    8月18日封熱羅姆·波拿巴為威斯特法利亞國王。

    10月27日與西班牙國王簽訂密約。

    11月30日朱諾率軍佔領里斯本。

    1808年3月24日繆拉進入馬德里。

    6月6日立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繆拉為那

    不勒斯國王。

    7月22日杜邦在拜蘭向西班牙游擊隊投降。

    作者:╬戰地指揮官╬2007-5-516:48回復此發言

    --------------------------------------------------------------------------------

    3拿破侖年表

    8月1日惠靈頓率英軍在葡萄牙登陸。

    9月27日—10月14日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愛爾

    福特會晤。

    11月5日去西班牙督戰。

    12月4日進入馬德里。

    1809年1月24日離開西班牙回巴黎。

    4月9日奧軍進入巴伐利亞。

    5月13日進入維也納。

    5月22日埃斯林會戰。

    7月5日—6日瓦格拉姆會戰。

    7月7日軟禁羅馬教皇。

    10月14日法奧兩國簽訂肖恩布魯恩和約。

    12月14日宣佈與約瑟芬離婚。

    1810年4月2日同奧地利公主瑪麗亞·路易莎結婚。

    7月9日宣佈荷蘭並入法國。

    8月21日貝爾納多特元帥被立為瑞典王儲。

    1811年3月20日其子羅馬王誕生。

    12月4日開始準備征俄戰爭。

    1812年2月24日法普兩國締結同盟。

    3月14日法奧兩國締結同盟。

    4月27日沙皇以最後通牒要求法軍退出普魯士。

    6月22日向俄國宣戰。

    6月24日法軍越過涅曼河。

    6月28日進入維爾納。

    7月22日惠靈頓在西班牙擊敗馬爾蒙。

    8月18日進入斯摩稜斯克。

    9月5日—7日博羅迪諾會戰。

    9月14日進入莫斯科。

    10月19日撤出莫斯科。

    10月23日巴黎發生馬萊政變。

    11月28日法軍渡過別列津納河。

    12月5日離開大軍回國。

    12月13日法軍渡過涅曼河。

    12月18日抵達巴黎。

    1813年3月16日普魯士對法國宣戰。

    5月2日盧岑之戰。

    5月20日包岑之戰。

    6月4日與聯軍簽訂停戰協定。

    6月21日惠靈頓在西班牙維多利亞擊敗法軍。

    7月4日—8月10日布拉格會議。

    8月12日奧地利向法國宣戰。

    8月17日戰端再起。

    8月26日德累斯頓之戰。

    10月16日—19日萊比錫大會戰。

    11月2日從萊比錫退到梅因茲。

    1814年1月11日那不勒斯國王繆拉與奧國單獨媾和。

    1月25日離開巴黎前往夏龍指揮軍隊。

    1月27日在聖迪埃擊敗普將約克。

    1月29日在布裡埃納打敗布呂歇爾。

    2月10日在尚波貝爾全殲奧爾蘇費耶夫的俄國師。

    2月12日在蒙米賴擊敗薩肯軍。

    2月14日在沃尚擊敗布呂歇爾軍。

    2月18日在蒙特羅擊敗施瓦岑貝格軍。

    3月31日反法聯軍進入巴黎。

    4月2日元老院宣佈拿破侖退位。

    4月6日拿破侖宣佈退位。

    4月11日簽訂楓丹白露條約。

    4月20日在楓丹白露告別近衛軍。

    4月26日路易十八宣佈即位。

    5月3日路易十八進入巴黎。

    5月4日拿破侖抵達厄爾巴島。

    5月29日前妻約瑟芬去世。

    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約。

    11月1日維也納會議召開。

    1815年2月26日逃離厄爾巴島。

    3月1日在儒昂港登陸。

    3月20日進入巴黎,開始百日統治。

    4月4日惠靈頓從維也納到布魯塞爾。

    4月23日頒布帝國憲法補充條款。

    6月12日離開巴黎前往比利時前線。

    6月16日林尼之戰。

    6月18日滑鐵盧會戰。

    6月21日返回巴黎。

    6月22日第二次退位。

    7月7日反法聯軍進入巴黎。

    7月8日路易十八第二次即位。

    10月16日拿破侖到達聖赫勒拿島。

    11月20日第二次巴黎和約,成立四國同盟。

    1821年5月5日在聖赫勒拿島逝世。

    1840年12月15日遺體運回巴黎安葬。
1234下一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