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俠]楊康的幸福生活 作者: 越空 (連載中)

 
mk2258 2013-9-14 22:47:58 發表於 武俠仙俠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25 205948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6 05:33
第十八卷 射天狼 第四章 一支龐大的傳教團

明教光明左使婁師道走出皇宮,思慮著皇帝陛下剛剛說的那個匪夷所思的計劃,心中困惑不已,能夠想出這個計劃的人要麼是瘋子,要麼是能夠預測到未來的玄機,皇帝陛下看起來不像是個瘋子,若不是這次漠北之行危險重重,恐怕那位陛下也不會讓他參與如此機密的計劃。

婁師道明白,這個計劃一旦成功,無論皇帝陛下是否活著,它都會影響到整個天下的格局,這或許是明教的一個機會,不過他知道執行這個計劃的人絕不止他一個,他只是其中的一枚棋子罷了,一旦他有其他的打算,那些隱身在暗處的人便會出手除掉他。

光明左使回到自己的府邸,思慮良久,最終決心參與這個計劃,主意已定,他收拾了行囊,喬裝打扮一番,從府邸的後門離開,消失在了人群之中,十幾天後,大金國禮部侍郎婁師道出現在了宋國的紹興府,他隱姓埋名依靠賄賂官員在府衙內謀取了一個師爺的職位。

這意味著屠龍刀計劃正式啟動。

皇帝陛下聽到婁師道悄然離開,終於放下心來,之所以把這個計劃交給婁師道是因為他手下沒有可用的謀臣,只有婁師道能夠保證這個計劃順利的進行,既然這件事有了著落,他也該啟程了,當婁師道坐在紹興府衙內無聊的抄寫公文的時候,楊康開始了他刺殺鐵木真的逆天之路。

一行人來到了長安城,他們要和一批到漠北傳教的全真弟子一起進入蒙古。

早在幾個月前,全真教漠北分支的觀主向掌教尹志平提出了申請,鑑於蒙古勢力的日漸擴張,漠北需要更多的全真弟子來進行傳教事務,對此尹志平給予了積極的回應。這位掌教對漠北很是關注,在過去的幾年裡,尹志平逐步掌握了全真教的大權,可對漠北分支一直無力掌控。

當年楊康和宋道安達成了協議,皇帝陛下唯一的要求便是派一批全真道士到漠北傳教,宋道安對此並沒有太過重視。不過覺得對全真教也算是好事,便派了一批人過去,可以想見,這批人絕對不是宋道安的親信,而是教內和宋道安不同派系的人。

到漠北傳教說好聽點是光榮的開拓者,其實就是變相的流放,在一個一無所有的地方重新開始,這需要極大的獻身精神,而宋道安對這些人不聞不問。導致全真教的漠北分支一直游離在全真教之外,在幾年之前根本沒有人能預料到漠北會統一,蒙古會強勢崛起,甚至威脅到中原。

好在這些年皇帝陛下一直在暗中支持,讓在漠北的道士們建立了道觀,過上了體面的生活,逐步受到蒙古人的接納,甚至滲透到了蒙古高層之中。有些蒙古將領接受了道家的思想,信奉了道教。

這批被流放的道士感念楊康的知遇之恩。唯皇帝陛下馬首是瞻,畢竟如今的金國皇帝是全真教第三代中的大師兄,長春真人唯一的親傳弟子,這個身份代表著是自己人,當年楊康撒播下的種子如今長成了大樹,是到了收穫的季節了。

隨著蒙古的崛起。漠北分支越來越重要,尹志平幾次三番的想要插手漠北事務卻遭到了拒絕,拒絕的理由便是當年楊康和宋道安簽署的協議,全真教漠北分支受楊康直接管理,而這次是漠北分支的首次請求。正是重陽宮安插人手,掌控漠北分支的大好機會。

全真掌教也有過懷疑,為什麼漠北分支會突然提出這種要求,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尹志平放鬆了警惕,反正只是去傳教而已,於是全真教派出了一個數百人的龐大傳教團奔赴漠北,這些人都是尹志平培養的親信,他們的目的便是去奪取漠北分支的控制權,接近蒙古高層,宣揚全真教教義,讓全真教在這個剛剛崛起的大國裡蓬勃發展。

這是皇帝陛下的另一條嫁禍之計,無論在漠北的刺殺成功與否,全真教都脫不了干係,特別是全真掌教尹志平,蒙古人肯定會懷疑這個龐大的傳教團其實就是一個刺殺團,這將讓尹志平成為蒙古人的仇敵。

楊康從來不是一個大度的人,特別是牽扯到他關心的人,兩年前當完顏洪烈派兵到終南山抓捕包惜弱的時候,尹志平選擇了袖手旁觀,這就是皇帝陛下的回擊,即便我死了,也不會讓你好過。

皇帝陛下和梅超風一行人換上了道袍,尾隨著這批全真教道士向著漠北進發。

一路上,到處是戰爭的痕跡,特別是進入草原之後,隨處可見被屠殺的部落,這便是西域聯軍的所作所為,西域聯軍的統帥西遼國國君屈出律原本便是漠北草原上乃蠻部落的可汗,他是克烈部王罕的盟友,對漠北可以說是瞭若指掌,能夠抓住鐵木真的要害所在。

經過大半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在春夏之交的時候,這個龐大的全真教傳教團終於來到了蒙古國的國都曲雕阿蘭,曲雕阿蘭城位於布爾汗山一側,這裡是草原梟雄鐵木真的出生地,也是鐵木真接受大汗封號的所在地,如今成了蒙古國的國都,這裡見證了這位梟雄跌宕起伏的一生。

皇帝陛下看著這座略具規模的城池,感慨不已,曲雕阿蘭和中原的那些雄城自然無法相比,但卻代表著蒙古人的改變,他們從部落變成了國家,從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向著安定的農耕文明轉化,這個轉化的過程必定是痛苦的,充滿了血與火的殺戮。

這其中肯定有著那位老師的非凡貢獻,他用儒家思想改變了這片蠻荒之地,改變了這個民族的未來,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奇蹟,此刻的皇帝陛下回想起當年和耶律楚材相處的點滴時光,想著那個書生對他的淳淳教誨,一時間,百感交集。

若是一切能夠重來……

然而他們終究在命運的輪盤中交錯而過。

皇帝陛下邁步踏入這座城池,在這裡他將和那位老師短兵相接,拚死相搏。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6 05:39
第十八卷 射天狼 第五章 想要知道你的模樣

  在曲雕阿蘭城的東南方,有一座道家的大殿,名為長春宮。

    這是楊康為了紀念丘處機出資興建的,也是想靠著丘處機的名望在蒙古傳播全真教,大殿內沒有王重陽的塑像和畫像,只有長春真人的雕像,這是要盡力擯除王重陽的影響力,以示和終南山重陽宮的區別。

    長春宮的弟子在傳教的時候只會偶爾語焉不詳的提到王重陽,大部分都是在宣揚長春真人丘處機的豐功偉績,以至於有些蒙古人認為全真教只有丘處機,這和全真教內部的派系紛爭有關。

    馬玨身後有全真遇仙派,丘處機身後有全真龍門派,王處一身後有全真崳山派……

    光是全真教內部便有七個不同的派系,彼此爭鬥不斷,而圍繞在全真教外圍的分支派系更是錯綜複雜,在和全真南宗金丹派融合後整個全真教的體系愈發的龐大,這也為日後全真教的弟子衰落埋下了誘因。

這一日,長春宮熱鬧非常,從終南山重陽宮來的數百道士進入曲雕阿蘭城,來到長春宮內,長春宮觀主熱情的接待了這批道友,並安排他們住下,等忙完這一切,觀主來到長春宮的後院,見到了大師兄完顏康。

「師兄,一切皆以準備妥當。」觀主恭敬的說道,「三日後便會在觀中舉行齋醮儀式,貧道早已把文牒呈了上去,如無意外,蒙古皇帝會親身前來觀禮。」

楊康點了點頭,這是在蒙古從長安城撤軍的時候便已著手安排的,如今半年的時間過去了,整個計劃到了最後的關頭,只希望不要出現什麼意外。

所謂齋醮,也叫做道場或者法事,這是一種道教的儀式,在祈福禳災,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的時候舉行,在這個時代認為可以通過某種神秘的儀式和鬼神進行溝通,這和薩滿教的法師差不多。

自唐宋以來,這種儀式逐漸被皇室所看重,一旦遇到天災兵禍,皇帝便會把社會上有名望的道士召入宮中舉行齋醮儀式,以此求得心安,而道士也會因此揚名,丘處機在金朝大定年間就曾被金世宗完顏雍召入中都城主持萬春節的醮事。

楊康打算以為死在西域聯軍屠刀下的蒙古牧民超度和為蒙古祈福禳災為由在長春宮進行一場齋醮儀式,這場齋醮儀式暫定為七天,以此時長春宮在蒙古高層的影響力而言,想必鐵木真會來做做樣子,那便是行刺的最好時機。

長春宮之所以向終南山重陽宮借調這些道士,是為了擴大齋醮儀式的影響,今日這數百名全真道士一起入城,想必已然在城內引起轟動,若是鐵木真來進行觀禮,那些蒙古高層也不會缺席,那麼長春宮便是他們的葬身之地。

如果有數十噸高性能炸藥的話,只要埋在長春宮下面……

不過皇帝陛下也只是想想而已,這個時代的條件不允許,不是穿越者拍拍腦袋就能製造出炸藥來的,科技也不是那麼容易發展的,古代人並不比穿越者愚笨,科技的發展需要的是整體工藝水平的提升,光是金屬提純這一項就無法做到。

皇帝陛下也沒想過直接殺到鐵木真的行宮裡,那太危險了,即便殺掉鐵木真也很難逃出來,而長春宮位置偏僻,在這裡把蒙古高層一窩端了,整個曲雕阿蘭會亂作一團,他們趁機逃出去,直奔西域,此時西域還不在蒙古人的控制範圍。

「那四位蒙古王子都在城裡麼?」楊康詢問道。

「大王子術赤和二王子察合台領兵在外,三王子窩闊台和四王子拖雷在城中。」觀主沉聲答道。

皇帝陛下沉思起來,他要為後鐵木真時代做準備,一旦鐵木真被刺殺,那個繼承汗位的人將決定蒙古的未來,甚至是金國的命運,最好的結果是把這四個人一起殺掉,蒙古便會亂掉,但這只能是一種奢求。

正如金國的大宗正府懷疑楊康的身世一樣,蒙古大王子術赤也被懷疑不是鐵木真的兒子,「術赤」的意思是指來歷不明的人,他的母親曾被其他的部落掠走過,正是在被掠期間生下了他。

婁師道曾聯絡過術赤,知道這位王子對其他三兄弟非常不滿,楊康想要嘗試和這位王子溝通一下,若是這位以脾氣暴躁著稱的蒙古王子上位的話,對金國很是有利,如果是窩闊台或者拖雷上位的話,那便不妙了,窩闊台作為蒙古的太宗皇帝,後世的評價頗高,有勇有謀,治國有方,而拖雷和楊康有仇,若是上位的話肯定會伐金。

皇帝陛下搖了搖頭,這些還是等成功刺殺鐵木真之後再來謀劃吧。

夜幕降臨,楊康和梅超風悄然離開長春宮,朝著曲雕阿蘭城外而去,在快速行進一個時辰後,他們來到一座山峰上,梅超風端坐在峰頂,楊康默默的陪在身後,他能想到這裡便是當年梅超風和陳玄風隱居的所在,也是江南七怪和黑風雙煞對決的地方,結果陳玄風身死,梅超風倉皇而逃。

皇帝陛下知道梅超風之所以跟著他來漠北,怕也是為了來祭拜陳玄風的,只是此時連銅屍的屍骨都找不到,只能對著空中寄託哀思,實在是可嘆之極。

七年前他也在漠北,那時的楊康並不知道今後會和這個凶名昭著的女人有如此親密的關係,他第一次見梅超風是在回中原的途中,眼睛剛剛瞎了的梅超風被金兵圍著,那種慌亂驚恐的神情深深的印在楊康的腦海裡,以後他再也沒有見過梅超風那種表情了。

楊康看著梅超風孤單的背影,心中莫名的一陣傷痛。

「梅姨,你還有我。」楊康扶著梅超風的肩頭,低聲說道。

梅超風的身體顫抖了一下,她轉身用手摸著楊康的臉,想要想像出這個孩子的模樣,這是個她從來不知道長什麼樣子的孩子,這是個時常惹人煩的孩子,這是個在她最孤單無助的時候陪在她身邊的孩子,這是個在她黑暗的世界裡灑下一點光明的孩子……

七年時光,他們彼此相依。

此時夜風吹過山峰,發出嗚鳴之聲,像是在深情的呼喚,又像在輕柔的低訴。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7 03:46
第十八卷 射天狼 第六章 天命

三日後,長春宮的齋醮儀式正式開始。

這套儀式異常繁複,設壇擺供,焚香、化符、唸咒、上章、誦經、讚頌,並配以燭燈、禹步和樂曲,上百道士身穿金絲銀線的道袍,手持各異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在壇場裡翩翩起舞。

整個齋醮儀式肅穆古樸,這是按照最為嚴格的道家儀式進行的,從長春宮中傳出的道家樂曲在曲雕阿蘭城內迴蕩著,引得無數百姓前來觀瞧,有蒙古信徒虔誠的叩首膜拜,期望能夠為蒙古祈福。

齋醮儀式進行的第一日,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三個太陽,形成了三日同輝的異象,引得城內的百姓惶恐不安,紛紛跪倒在地,乞求神靈的庇護,即便長春宮的道士也有些惴惴不安,以為這次的齋醮儀式真的溝通了神靈。楊康卻毫不驚慌,他知道這只是一種罕見的日暈現象,是大氣中光的折射造成的。

齋醮儀式第二日的夜晚,一顆彗星掃過蒙古的夜空,這一夜無數看到彗星的人無法安眠,在這個時代彗星預示著災難和戰爭,是非常不吉祥的預兆,無數的猜測和傳言在城內散播開來,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長春宮外祈禱。楊康依然不緊張,這只是正常的天文現象,彗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造訪地球一次,這不過是巧合而已。

齋醮儀式第三日,從曲雕阿蘭城外的布爾汗山中湧出上千匹野狼,這些野狼站在山頂對著曲雕阿蘭城的方向高聲的嚎叫著,聲音淒厲,讓人聽著便覺得心酸,有經驗豐富的獵人說只有狼群中的狼王死的時候才會引起群狼的哀嚎。

齋醮儀式第四日,數十隻蒼鷹從空中飛過,衝向了鐵木真的行宮,全部撞死在行宮之外。

蒙古丞相耶律楚材看到蒼鷹的屍體後,回到住處,接連佔了三卦,皆是大凶之兆,而他夜觀天象,發現蒙古上空的星空隱現亂象,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場莫大的危機正在逼近蒙古,或許已經開始了。

是外敵還是內亂?

耶律楚材苦苦思索著,外敵是西域聯軍入侵,內亂則是四位王子爭奪儲位,西域聯軍不足為懼,難道是四位王子內亂麼?大王子術赤和二王子察合台皆領兵在外,若是突然殺回曲雕阿蘭……

正在此時,有手下稟報,大汗要去長春宮觀禮,詢問丞相是否同行。

這是早已安排好的活動,鐵木真原本想等長春宮齋醮儀式的最後一日才出現的,不過由於這幾日怪事連連,城內傳言四起,他要出面安定民心,長春宮齋醮儀式無疑是個很好的舞台,無數城內百姓都在長春宮外祈福。

這件事耶律楚材是知道的,那數百名道士來自重陽宮,身份上沒有查出問題,長春宮在漠北經營多年,在百姓中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次齋醮儀式幾個月前便呈報到了他那裡,也是他准許的,作為一個宗教派系,全真教在政治上一直保持著中立,或許會偏向於宋國,但極少插手國與國之間的事務,蒙古丞相重點考慮的是四位王子之間的內亂。

耶律楚材來到鐵木真的行宮前,行宮前的儀仗早已齊備,鐵木真帶著窩闊台和拖雷兩個兒子,以及女兒華箏一起前往,身後還有一批蒙古高官相隨,跟在拖雷旁邊的是郭靖,數百人的隊伍準備停當,在此之前,早已有數千蒙古軍士到長春宮候命,為大汗開道。

看到丞相前來,鐵木真露出了笑容,和耶律楚材交談幾句,準備出發。

他翻身上馬,想要策馬前行,卻沒想到這匹馬竟然紋絲不動,還不停搖晃著馬頭,發出嘶嘶之聲,這匹馬是鐵木真騎了幾年的老馬,平日裡最是聽話,今日卻耍起了性子,無論鐵木真如何鞭策就是不動。

鐵木真氣憤之下,讓人牽了另一匹馬過來,騎在了馬上,那匹老馬不斷發出嘶鳴之聲,想要衝過來,卻被軍士攔住,以為這匹馬發了瘋,耶律楚材看到這一幕,心中莫名一動,他上前扯住了鐵木真的馬韁。

「大汗,這幾日怪事頻繁,不宜輕動,不如讓三王子和四王子替大汗前去觀禮?」耶律楚材低聲建議道。

「丞相,我這一生經歷過無數艱險,能走到今日憑的便是不懼怕,漢人有句話說,我命由我不由天,這便是我的意思。」鐵木真豪邁的說道。

草原梟雄鐵木真從耶律楚材手中接過韁繩,揚鞭策馬,帶著大隊人馬朝著長春宮的方向而去,耶律楚材無奈的搖了搖頭,他知道鐵木真的性格便是如此,剛才的建議有些不妥,有損大汗的威嚴,想著四位王子內亂的事情,他便攔下了三王子窩闊台,商議起事情來。

長春宮內,接到鐵木真將要來的消息後,皇帝陛下一行人開始了準備工作。

計劃中所有的步驟都演練過多次,從刺殺到逃亡,這些在很早以前便安排好了,楊康和梅超風刺殺鐵木真,裘千尺和公孫止刺殺蒙古王子,彭連虎帶著錢青健和吳青烈刺殺耶律楚材,長春宮的道士刺殺那些蒙古大臣。

無論成功與否,一切都要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完成,否則便會陷入大軍的包圍之中。

觀主在重陽宮外恭候著蒙古的皇帝,先前來的蒙古士兵維持著秩序,注意著周圍的情況,齋醮儀式仍然在進行中,數百道士在忘情的舞動著,古樸蒼茫的樂曲安撫著眾人的心靈,讓這一刻顯得如此的安寧祥和。

鐵木真終於到了,這位草原梟雄面帶微笑,長春宮外的蒙古百姓跪倒在地,祝福著他們的成吉思汗,這個帶著蒙古走向強大的英雄,在觀主的引領下,鐵木真踏入長春宮,來到早已準備好的高台上進行觀禮。

此時的楊康正在數百道士中起舞著,這是兩位梟雄的再一次交鋒。

皇帝陛下看到了鐵木真,看到了拖雷和郭靖,還有鐵木真身旁的那個女孩,但他沒有看到耶律楚材和那位三王子窩闊台,然而已經不能再拖延下去了,這是他最好的機會,當楊康正對著鐵木真的時候,他從腰間抽出了軟劍,飛身朝著鐵木真刺去。

這一刺將決定整個天下的未來。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7 03:50
第十八卷 射天狼 第七章 逆天

這一刻,楊康離鐵木真不過是三丈之地,這一劍,凝聚了楊康的全部心神,在電光火石之間,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長劍刺中了鐵木真的胸口,鐵木真被長劍的勁力帶動,朝後飛去。

皇帝陛下感覺不對,長劍並沒有刺入鐵木真的身體,他頓時醒悟過來,和他一樣,鐵木真身上穿著類似軟蝟甲的寶衣,長劍無法刺穿,這件寶衣乃是木華黎從西夏皇宮中搜刮而來,是用西域大雪山上天蠶所吐的蠶絲編制而成,名為天蠶寶衣。

此時鐵木真身旁的護衛反應過來,紛紛擋在成吉思汗身前,要替這位草原梟雄赴死。

「他身上有寶衣。」楊康對著空中大喊道。

隨著皇帝陛下的出擊,隱藏在數百道士裡的中原高手朝著各自的目標襲殺而去,整個齋醮儀式亂成一團,在這片混亂之中,一個身影如鬼魅般的穿梭著,來到鐵木真的近前,那些擋在鐵木真身前的蒙古勇士瞬間被擊殺。

那身影原本想攻向鐵木真的胸口,聽到楊康的話後,伸手朝著蒙古大汗的頭上擊去,五根手指擊碎鐵木真頭上的玉冠,硬生生的插入草原梟雄的頭顱之中,人的頭骨乃是極其堅硬之物,但在這隻手的攻擊下像砍瓜切菜一樣輕鬆的插入其中。

梅超風本就是用人的頭骨來修煉九陰白骨爪的,只是得到全本的《九陰真經》後發現用頭骨練功是錯的,便拋棄了這種邪惡的練功法門,而是專攻人的心臟,此刻對付鐵木真不過是重操舊業而已,熟練的很,她對自己的出手很是自信,一擊之後便快速後退,和楊康匯合到一處。

公元1217年,草原霸主,一代天驕鐵木真在曲雕阿蘭城遇刺身亡,終年五十五歲。

這一切不過是轉瞬之間,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裘千尺和公孫止衝向了蒙古四王子拖雷,在拖雷身邊的郭靖擋在拖雷的身前,和裘千尺互拼一掌,降龍十八掌和鐵掌功首次交鋒,郭靖被打飛了出去,拖雷趁機跳下觀禮台,蒙古軍士擋在了四王子身前。

彭連虎和長春宮的道士抽出武器攻向那些隨同鐵木真而來的蒙古高層,混亂和殺戮在長春宮內蔓延著,那些剛剛從終南山重陽宮來的道士則一臉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他們以為能為蒙古皇帝舉行齋醮儀式是莫大的榮幸,卻沒料到這是一個死局。

這些尹志平的親信成了替罪的羔羊,在這種情況下蒙古軍士可不會去分辨誰人無辜,皇帝陛下此舉削弱了全真掌教的勢力,等到長春宮的道士回到中原,便可以另立門戶,和尹志平一爭高下。

楊康看到鐵木真身死,便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其他人不過是順便捎帶,鐵木真才是重中之重,一旦鐵木真死掉,四位蒙古王子爭奪汗位,蒙古內亂一起,不是幾年內可以平息的,這樣他的目的便達到了。

長春宮的道士和皇帝陛下按照事先演練好的方案朝著長春宮內撤退,在長春宮內,有一條地道直通曲雕阿蘭城外的山上,這條地道是費時一年的時間才修築而成,皇帝陛下深受後世電視劇中屢屢出現的密道影響,所謂狡兔三窟,多做準備總是有益無害的。

從楊康挺劍刺出到撤離,還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這是一次幾近於完美的斬首行動。

眾人進入地道,快速的前行,皇帝陛下注意到錢青健和吳青烈並沒有進入地道,但此時不可能回去尋找了,只好作罷。

錢青健在即將撤離的時候看到了姍姍來遲的耶律楚材,蒙古丞相和三王子窩闊台商議城池的防守問題,落到了後面,聽到長春宮內的殺戮聲才趕了過來,看到了混亂的刺殺場景。耶律楚材為了防備中原高手對鐵木真的刺殺曾做過相關的安排,但這次鐵木真是來參加長春宮的齋醮儀式,只能坐在觀禮台上,而觀禮台上的空間不大,只能有少量的護衛守護,楊康佔據了地利之便,才能一舉成功。

錢青健拉扯了一下吳青烈,他們來此便是為了替師傅報仇,兩人經過數年苦練武功大進,在混亂中趁機朝著耶律楚材撲了過去。

耶律楚材擔心著觀禮台上鐵木真的生死,在蒙古軍士的保護下朝著觀禮台而去,正和錢青健面對面相遇,耶律楚材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大雪紛飛的畫面,在那一夜他見過這個人,這個看起來有些傻裡傻氣的小人物。

對耶律楚材而言,錢青健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正是這個小人物為了替師傅報仇苦練武功,只是為了今日的這一刻,在那個大雪之夜,耶律楚材欺騙了沙通天,欺騙了黃河三鬼,讓沙通天被亂箭射殺,若不是再次相見,他絕不會記起錢青健。

這些往事在耶律楚材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他匆忙後退,錢青健的摧心掌已然襲來,吳青烈施展靈蛇身法,繞到耶律楚材身後,發動了攻擊,兩相夾擊之下,耶律楚材躲過了摧心掌,卻被吳青烈擊中。

蒙古丞相被眾軍士救下,錢青健和吳青烈拚死朝前衝去,想要殺掉耶律楚材,卻寡不敵眾,死於亂刀之下。

混亂終於停息,長春宮內的道士全部被殺,鐵木真身死,耶律楚材重傷。窩闊台臉色鐵青的看著那條地道,拖雷已經帶人追了上去,整個長春宮被封鎖,城內的蒙古大軍出城追敵。

「那個刺殺爹爹的人是金國皇帝。」一個沉痛而堅毅的聲音響起,正是一直守在鐵木真身邊的蒙古公主華箏,「我記得他的眼睛。」

華箏本在鐵木真的身旁,親眼看到楊康刺出的那一劍,後被軍士拉開,又看到梅超風殺死了爹爹,在一片混亂中,她聽到楊康的喊話,看到那個刺客的眼睛,楊康的眼睛和包惜弱相似,這勾起了她的回憶。

皇帝陛下雖然易了容,但眼神卻無法改變,不過即便不被華箏認出,蒙古日後也會查明此次刺殺的元兇。

「金國!」窩闊台恨恨的說道。

蒙古三王子想著剛剛丞相耶律楚材話語裡的暗示,心中憂慮更深,他知道大哥術赤一直想繼承汗位,如今爹爹突然身亡,沒有留下遺詔,蒙古國內亂在即,窩闊台穩定下心神,他要和二哥察合台聯絡,先把大哥術赤拿下,剝奪兵權,再請蒙古諸部落頭領齊聚,商議汗位繼承人選。

耶律丞相可千萬不要有事啊!

蒙古三王子窩闊台在心裡默唸著,只要耶律丞相還活著,他便有掌控未來的把握。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7 16:38
第十八卷 射天狼 第八章 我還會回來的

入夜時分,楊康和梅超風在漠北的草原上策馬狂奔。

自從離開曲雕阿蘭城後,他們便分頭逃亡,長春宮的道士對漠北的地形非常熟悉,即便逃不掉也可以就地藏身在各個部落中忠心的信徒那裡,但這些中原來的武林高手太過顯眼,只好拚命的朝著西域逃去。

這樣逃亡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五天,身後的蒙古大軍緊追不捨,拖雷發下血誓要殺掉這個殺父仇敵,數萬蒙古大軍不眠不休的追襲,他們決不能讓金國皇帝進入西域,這是要舉全國之力截殺一人。

曲雕阿蘭城已經被封城,蒙古三王子窩闊台封鎖住了鐵木真死亡的消息,向外宣稱大汗被刺客刺傷,正在救治之中,這是因為耶律楚材在重傷昏迷之前說了四個字。

秘不發喪!

窩闊台會意,這是要引術赤前來曲雕阿蘭,只要父汗不死,術赤便不敢作反,然後用父汗的旨意召術赤入城即可,若是術赤不從就是違抗大汗的命令,若是術赤前來便可用兵擒下,重要的是不能走漏了消息。

楊康想到了這一點,早已做出了安排,無論刺殺鐵木真成功與否,都會有人通知術赤鐵木真的死訊,術赤領兵在外,驟然聽到鐵木真身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在外自立,一種是帶兵回到曲雕阿蘭城,這兩種做法皆形同造反,除非術赤對大汗之位沒有任何野心,才會一個人回到曲雕阿蘭,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楊康沒有給那位蒙古大王子留下任何的退路,以術赤暴躁的性格和對權利的**來看,應該會帶兵回到曲雕阿蘭,這便是蒙古內亂的開始,接下來就要看窩闊台如何應對了,這位蒙古三王子或者被術赤殺死,或者殺死術赤,在至高的皇權面前,沒有任何的親情可講。

然而這種安排不會讓皇帝陛下的逃亡之路變得輕鬆一些,連續五天的亡命奔逃即便是武林高手也吃不消,無論對jīng神還是體力都是巨大的消耗,拖雷抓住金國皇帝不放,國恨家仇讓蒙古四王子紅了眼睛。

經過半個多月的追擊,蒙古大軍終於在青海境內把金國皇帝圍困在崑崙山的一座山峰之上,金國皇帝無路可逃,只好朝著峰頂奔去,拖雷帶著大軍追到了峰頂,看到了他此生最想殺死的仇敵,他們的恩怨從七年前便已經結下。

那時蒙古四王子為了阻止金國小王爺帶走自己的妹妹,便把那位小王爺打暈了帶到野外威脅一番,第二次是蒙古四王子為了救自己的妹妹來到中原,導致江南六怪慘死,第三次這位金國皇帝來到漠北刺殺了他的父汗。

拖雷看著那個狼狽不堪的金國皇帝,他要把這個人千刀萬剮才能消除心頭之恨。

楊康站在峰頂,身後便是萬丈深淵,他已經無路可退了,他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面對著圍困過來的蒙古將士,他整理了一下半個月沒有換過,顯得骯髒的衣服和蓬亂的頭髮,讓自己看起來更體面一些。

大金國皇帝陛下完顏康抬起頭,直視著蒙古四王子。

「朕這一生,雖說短暫,卻很精彩。」皇帝陛下微笑道,「朕來過,朕活過,便已足夠,只希望能死得有尊嚴一些。」

蒙古四王子看著這個少年,他一直把這個少年當成敵人,自然會設法瞭解敵人的一切,這個少年從金國小王爺到金國皇帝,每一步都走的如此艱難,正如他所說,他的這一生的確很精彩。

拖雷抬手用力揮下。

他身後來到峰頂的數百軍士舉起弓箭朝著金國皇帝射去,金國皇帝坦然面對,上百支利箭射到金國皇帝的身上,鮮血噴湧而出,利箭的勁力讓金國皇帝朝後退去,跌落到萬丈深淵之中。

蒙古四王子暗自鬆了口氣,這個一生之敵終於死掉了。

「去把屍體找回來。」拖雷吩咐道。

兩個時辰後,蒙古軍士在山峰下找到了一具摔的面目全非的屍體,無論是衣飾還是中箭的部位都很吻合,確認這具屍體就是大金國皇帝陛下完顏康,拖雷帶著這具屍體回到了曲雕阿蘭城。

此時曲雕阿蘭城已經亂作一團,正如皇帝陛下生前預料的那樣,蒙古大王子術赤帶兵回城,在城外和二王子察合台的軍隊發生了混戰,剛好四王子拖雷帶著大軍歸來,在拖雷和察合台的合圍下術赤被打敗,倉皇逃離。

大王子術赤回到自己的封地後便自立為大汗,蒙古內亂開始。

半個月後,金國皇帝陛下的死訊傳到了開封皇城,舉國震驚,皇帝陛下孤身深入漠北刺殺了蒙古皇帝鐵木真,最終不幸身亡,蒙古和金國的皇帝在差不多的時間內駕崩,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公元1217年夏,在榮王完顏洪熙和容妃的主持下,年僅兩歲的小皇子完顏緒登基稱帝,成為了大金國的第九位皇帝,改年號為天命,由於新帝年幼,榮王獨攬軍政大權,被稱為權利最大的王爺。

榮王完顏洪熙派使臣到蒙古接回先帝完顏康的屍身,為這個侄子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在葬禮上這位一生鐵血戎馬的三王爺幾度失聲痛哭,讓眾臣感受到這對叔侄的深厚感情,先帝完顏康可以說是金國的大英雄。

由於蒙古內亂未平,無暇顧及中原,加之金國皇帝的死亡消減了蒙古人的仇恨,窩闊台沒有即刻伐金,給金國留下了發展的時間,三國鼎立之勢漸成。

在金國皇位更迭的混亂中,沒有人注意到先帝完顏康身邊那位小侍女的去向,那位原本的皇后人選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時間回到一個月前,當金國皇帝完顏康的死訊傳到開封城的時候,那名叫阿珂的女孩交給了穆念慈一封信,穆念慈知道這個女孩是阿康訓練出來的,是值得信任的人,她打開信封,裡面只有一句話。

我還會回來的!

穆念慈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微笑,女孩還記得以前阿康給她講的一個故事,那個故事裡的大壞蛋在被打敗的時候總會說上這句話,然後便會復活過來,繼續被打敗……

女孩收拾行囊,離開了開封皇城,向著江南而去。

既然你說過還會回來,那我便等你回來,女孩滿懷希望的想著。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8 14:20
第十九卷 變形記  第一章屠龍

  公元1217年,南宋嘉定十年秋,紹興府。

  傍晚時分,一個少年從紹興府學中出來,朝著家中走去,少年面帶笑容,想必是遇到了極其開心的事情,秋日的晚霞映照在他的臉上,讓這個看似平凡的少年多了幾分神采,這個少年名叫趙與莒,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

  趙德昭是趙匡胤的次子,不過趙匡胤死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的皇位,如此一來,趙德昭這一系便和宋國的皇位無緣了,經過兩百多年後,到趙與莒這一代和皇室的血緣關係已經極其稀薄了。

  雖然頂著一個皇室宗親的頭銜,卻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好處,趙與莒的父親趙希瓐沒有任何的封爵,只是一個下層的小官吏,在趙與莒七歲的時候便過世了,家裡沒有經濟來源之後,趙與莒的母親全氏帶著一家人來到紹興府投靠了娘家。

  作為寄居在全家的趙與莒,和吃白食的沒什麼區別,自然會受到全氏一門的冷落和白眼,但因為他有著皇室宗親的頭銜,可以和弟弟趙與芮一起到紹興府學中讀書,這是讓全氏子弟嫉妒的地方。

  從這裡便可以看出趙與莒的日子並不好過。甚至連平常百姓都不如,不過沒有人能想到。在四年之後,他會被宋國丞相史彌遠看重,把他接到宮中繼承了沂王王位,當宋國皇帝趙擴駕崩之後,史彌遠扶持了這個少年成為了宋國的新君,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宋理宗趙昀。
  命運就是這樣的不可思議。

  此時還叫做趙與莒的少年並不知道七年後他會成為這個國家的皇帝,他之所以開心是因為接到消息,臨安府的太學要招收他入學了。太學是隸屬於國子監的學府,只招收八品以下官員子弟和平民的優秀子弟,而且提供食宿。

  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進入太學便是一條走上仕途的捷徑,對於在全家寄居的趙與莒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只要他能在太學中
得到老師的認可和推薦,就能謀求個一官半職。把母親和弟弟接出來,不再寄人籬下。

  少年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腳步愈發的輕鬆起來。

  然而他不知道這只是一個名為屠龍刀的佈局而已,他便是這個佈局中最重要的棋子,在兩年之前他就被千里之外中都城內的一個少年盯上了,那個少年和他同歲。但地位卻有著天壤之別,那個少年是大金國的皇帝陛下。

  如果歷史不曾改變的話,趙與莒也會成為一個皇帝,而且會在位四十年之久,很可惜他遇到了一個穿越者。這是他的不幸。

  大金國皇帝陛下完顏康並不知道宋國的下一任皇帝是誰,他的歷史知識並不豐富。大多來自小說和電視劇,在他當上金國的皇帝后,面對蒙古的威脅,開始考慮如何能夠阻止蒙古的崛起。

  按照皇帝陛下一貫直接的手段,殺掉鐵木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於是有了射天狼計劃,但在耶律楚材和完顏洪烈的教育下,他也嘗試用其他方法來解決問題,若是宋國和金國聯合起來對付蒙古呢?

  正如在三國時期吳國和蜀國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魏國一樣,然而宋國和金國可以說是滅國之仇,想要真正的聯合無疑是天方夜譚,但皇帝陛下是漢人,他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我是漢人,既然可以做金國的皇帝,那為什麼不能做宋國的皇帝呢?

  按照這個思路,屠龍刀計劃逐步出爐。

  皇帝陛下依靠著他淺薄的歷史知識知道宋國皇帝趙擴過幾年就要死了,權臣史彌遠擁立了一個新皇帝,這個新皇帝很年輕,這便是皇帝陛下推測出來的結果,於是他讓手下的大臣翻查趙氏皇族的族譜,從中找到數十個十幾歲的少年,再逐一排查,最終確定了三個少年最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宋國的新皇帝。

  在這三個少年中只有趙與莒和皇帝陛下同歲,身形相似,當然沒有皇帝陛下英俊,這點可以通過易容術來彌補,慕容世家精通易容之術,慕容復還有那位阿朱都是易容高手,慕容煙也繼承了這一點,這是她和西夏王子李承禎能夠一直逃亡的原因所在。

  但易容術無法做到惟妙惟肖,更何況每個人的習慣都不相同,這些生活細節無法瞞過身邊的人,於是在一年之前皇帝陛下便派人前來紹興進行觀察,他要知道有關趙與莒的一切,包括習慣性動作,社會關係,甚至是和全家子弟的矛盾,這無疑是一個長期的計劃。

  正如婁師道所言,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計劃,即便有人替代了趙與莒,如何能保證這個少年會成了宋國的皇帝,然後和金國達成戰略性同盟,共同對付蒙古,除非是皇帝陛下事先知道這個叫趙與莒的少年一定會成為宋國的皇帝,那便是未卜先知了。

  而且若是派人代替了這個少年,改變了這個命定的過程,誰知道其中有沒有其他的變數?皇帝陛下沒有想那麼多,反正只要他代替了趙與莒,那麼接下來就要走上一條逆天之路了,讓這個平凡的少年以最快的速度成為宋國的皇帝。

  不過若是皇帝陛下在射天狼計劃中真的死了,自然有其他少年替代趙與莒繼續完成這個屠龍刀計劃,婁師道便是計劃的執行人,射天狼計劃讓蒙古內亂,屠龍刀計劃讓宋金結盟,如此一來,三國鼎立之勢漸成,蒙古再也不可能像歷史上那樣一統天下了。

  三日後,少年趙與莒從紹興府出發,坐船到臨安府的太學報導,他想著舅舅阿諛奉承的表情,想著那些全家子弟羨慕嫉妒的眼神,想著母親眼中的欣慰,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活出個人樣來,帶著這種激動的心情他在船艙中沉沉睡去,卻再也沒能醒來。

  公元1217年,一個秋日的午後,在宋國臨安府的太學內,一名叫做趙與莒的少年前來報導,他看著這座宋國的官學,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8 15:40
第十九卷 變形記 第二章 此間的少年

宋國的太學位於西湖之畔,隸屬於國子監,是宋國的最高學府,在此就讀的學生多達千人,而國子監招收的學生名額甚少,且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太學則側重招收八品以下官員和平民中的優秀子弟。

太學給下層官吏和平民子弟提供了一條陞遷的途徑,能夠進入太學讀書意味著進入了宋國朝廷的人才庫,只要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就會受到老師的推舉,從而進入朝廷任用官吏的名單中,太學中的老師大多是卸任的官員,在宋國官場擁有深厚的人脈關係。

太學的學生分為內捨生和外捨生,內捨生免除食宿費用,外捨生要交納「齋用錢」才能在官廚內就餐,外捨生想要轉為內捨生需經過公試和私試,合格者才能轉正,內捨生每兩年考試一次,成績優異者轉為上捨生,一旦成為上捨生,便進入了朝廷官吏的預備隊。

此時作為內捨生的趙與莒正在校舍內和數十名同窗一起聽著太學學正講解校規,這讓他似乎回到了千年後的那所大學之中,也是這樣和其他同學一起聽著輔導員講著大學裡的各種規定,他一時間有些恍惚,弄不清身在何處,自己是誰。

千年的時光扭轉交錯,讓這個穿越者一陣迷茫。

趙與莒,不,應該說是我們的皇帝陛下從短暫的迷茫中清醒過來,看著周圍一身古裝的同窗,聽著學正抑揚頓挫的聲音,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他知道自己身在宋國,自己是金國的先皇完顏康,是如今宋國的太學學生趙與莒,不過他最喜歡的名字只有一個。

楊康!

學正訓示完畢,皇帝陛下跟著同窗離開校舍,朝著自己的房舍走去,太學的rì常教學很是鬆散,並沒有什麼課表,大部分時間是在溫書,有問題可以去請教老師,學生分齋學習,每一齋為三十人,由齋長領著眾人溫書。

這種鬆散的日子讓一向處於冒險刺激中的皇帝陛下很不適應,想著幾個月前他還在青海墜崖死過一次,想著一年前他正在被蒙古大軍追殺,想著三年前他在大宗正府裡幾乎喪命,如今的日子實在是太過輕鬆了。

楊康在去漠北刺殺鐵木真之前便有了脫身的打算,在青海的佈置是由他培養的少年完成的,找到一個和他身形彷彿的替身並不困難,當然這個替身必須是富家子弟,沒受過什麼苦難,整個計劃的關鍵是配合和時間的問題。

他穿著軟蝟甲不懼利箭,為了效果逼真還在身上放了不少血袋,利箭刺中血袋就會出現鮮血噴湧的震撼景象,楊康在蒙古軍士的利箭射出前便做出了朝後退的規避動作,那時他站在懸崖邊,沒有人注意到他的腳腕處綁著一根長藤,那長藤是在長袍裡面的,這根長藤的另一端在梅超風的手裡。

即便如此也存在著諸多風險,那些蒙古軍士若是朝他的頭上或者腿上射箭就糟了,好在蒙古人沒那麼多壞心眼,加上皇帝陛下巧妙的躲避,這才完好無損的墜落山崖,下面就看和梅超風的配合了,這是要兩個人絕對相信彼此才能完成的高難度動作,這是把生死交託到了對方的手中。

在這個世上能讓楊康如此相信的人除了包惜弱,便是梅超風了。

當時梅超風正貼在山壁之間,她看不到楊康下落的方位,只能通過側耳聽和感應手中籐條的變化來判斷楊康的落點,然後出手及時的接住皇帝陛下,這樣才算是完成了計劃的一半,兩個人要用最快的速度給那個替身換上衣服,偽裝出被利箭射穿的模樣,再拋下懸崖,當然在此之前那個替身的臉部已經被摔的無法辨認了。

所有的事情都要在蒙古軍士趕下山峰尋找屍體之前完成,等到蒙古士兵找到屍體,血跡早已幹掉,即便驗屍也很難辨別出真假來,除非是採用後世的高科技才能完成,好在整個計劃中間沒有出現太大的紕漏,順利的完成了。

楊康這樣做既是為了脫身,也是為了減輕蒙古人對金國的仇恨情緒,鐵木真是蒙古人的大英雄,就這樣被刺殺而不報仇的話民憤難平,這是蒙古國的恥辱。為了平息民憤,無論是窩闊台還是術赤誰做大汗都要興兵伐金,甚至可能一舉滅掉金國,只有金國皇帝也死了,還是死在蒙古人手中,這樣才能緩解蒙古的民憤,給金國留下發展的時間。

皇帝陛下離開開封皇城之前曾和榮王完顏洪熙密談了一次,這件事沒有榮王的配合無法完成,無論是對金國皇權的掌控,還是為了屠龍刀計劃順利進行給宋國丞相史彌遠施加壓力,都需要一個值得相信的人來操辦。

至於宮中的小皇子完顏緒和容妃,皇帝陛下並不怎麼擔心,他把那個叫阿珂的女孩留在了容妃身邊監視,而阿碧在寶應城保護著包惜弱,阿朱在紹興城監視著全氏一家和婁師道,那三個少年已經來到臨安府,伺機混入宋國的禁軍之中為今後的計劃做鋪墊。

皇帝陛下以自身為中心,以天下為圓盤,編織了一張大網,他要把整個天下一網打盡。

楊康如今要做的是盡快的出名,引起太學學官的注意,作為皇室宗親,更能引起重視,只要進入了丞相史彌遠或者宋國皇帝趙擴的視線,便可以一步登天,宋國皇帝趙擴的八個兒子都夭折而死,只能從趙氏一族的旁系中選擇皇位繼承人,這就是皇帝陛下的機會。

作為一個穿越者,想要出名並不難,宋國重文輕武,大多數官吏皆是靠著一手錦繡文章才能登上高位的,楊康要做的不過是抄幾首後世膾炙人口的詩詞罷了,然而皇帝陛下生不逢時,此時已到了宋朝末年,唐詩宋詞是沒辦法抄了,只能從明清兩代中去蒐羅,好在他記得一首電視劇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有此一首便足以流傳千古了。

楊康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在太學的校園裡,此時正值初秋時節,從西湖中傳來的荷花清香瀰漫開來,讓人沉醉,周圍三三兩兩的學子或低聲交談,或大聲吟誦,一派輕鬆愜意的氛圍。

青蔥的歲月,此間的少年,這就是幸福的人生啊。


ps:峰迴路轉,這部從武俠到陰謀爭霸,現在阿康變大學生囉!作者我真是猜不透你啊!不過最後一句『此間的少年,這就是幸福的人生啊。』看樣子應該是真的迎來幸福人生(吧)上上篇的書友先別太生氣,阿康至少應該有一卷(大約十章)的幸福
假死後的屠龍計畫與三國鼎立,乃至假冒宋國未來小皇帝,這水很深啊!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9 06:52
第十九卷 變形記 第三章 天意難違

初秋時節,漠北的草原上,在曲雕阿蘭城的西北方,一座嶄新的蒙古包剛剛建成。

這座蒙古包在架木、苫氈和駝繩等建造材料上用的都是最好的,甚至是比蒙古大汗的行宮還要堅固,即使數千斤的重物也無法壓垮,這不僅是材料的問題,還有力學原理在其中起著作用,這無疑是一種極富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建築形式。

傍晚時分,數十人抬著一頂軟轎來到蒙古包前,兩個少年恭敬的把軟轎中的人攙扶出來,送入蒙古包內,蒙古包裡的空間極大,在中間設有一座祭壇,祭壇周圍放置著七盞大燈,外圍有四十九盞小燈,在祭壇上也有一盞大燈。

兩個少年把五十七盞油燈依次點燃,整個蒙古包內一片通明。

那被攙扶之人坐到祭壇之前,在燈火中對著祭壇低聲禱告,等待禱告完畢,便閉上眼睛,恍若將死一般,兩個少年離開蒙古包,來到外邊,守在了入口處。隨同而來的四十九名蒙古勇士按照各自的方位繞著蒙古包站立守護,在更遠處,數萬蒙古大軍整裝待命,不允許任何意外擾亂蒙古包中正在進行的事情。

那將死之人正是蒙古丞相耶律楚材,自從被吳青烈擊中之後便一直處在昏迷之中,清醒過來的耶律楚材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卻並不甘心,他的抱負還沒有完成,他還沒有看到蒙古統一天下的那一天。

作為一個精通《易經》的智者,他能察覺到天命的改變,當初他來到漠北,便是看到天命在漠北這裡,鐵木真就是天命所歸的那個人,但如今鐵木真被刺殺而死,他的那個學生強行改變了天命,讓未來變得模糊起來。

蒙古丞相心中有著諸多的遺憾和不甘,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才剛剛開始,這個世界還沒有進入天下太平的大治之世,他怎麼捨得就此離開,懷著這樣的心情,他想用祈禳之法向天借命,這便是道家的北斗七星續命之法,三國時的蜀國丞相諸葛亮曾在五丈原施法續命。

蒙古包內的七盞大燈代表著北斗七星,四十九盞小燈在周圍拱衛,最為重要的是祭壇上的那盞本命燈,只要在七日七夜內保證本命燈不滅,便能向天借取一紀的壽元,一紀是十二年,耶律楚材相信十二年後蒙古定會一統天下,他的儒家救世思想將會發揚光大。

蒙古包外守護的少年是拖雷和郭靖,他們的任務是不能讓任何人打攪到這次的祈禳儀式,窩闊台帶著數萬蒙古士兵在外圍守護,還有無數的蒙古百姓在家中祈禱,這一切都是為了換取耶律楚材的性命。

當耶律楚材向天禱告結束後,蒙古包上空風雲突變,平地裡颳起了大風,吹得人睜不開眼睛,這風一刮便是一夜,好在蒙古包建的堅實,沒有出現意外情況。第二日,大風停歇,卻迎來了暴雨,瓢潑的大雨從天而降,而蒙古包建在高處,沒有受到雨水的侵襲,躲過了一劫。

第三日,無數隻飛鳥鋪天蓋地而來,朝著蒙古包撲去,數萬蒙古將士挽弓射箭,要在飛鳥撞上蒙古包之前出箭射殺,整個地面上遍佈飛鳥的屍體。第四日,從周邊山林中湧現出了無數豺狼虎豹,不要命的朝著這邊衝過來,同樣死在了蒙古軍士手中。

第五日,天空突然晦暗了下來,初秋的季節像是深冬一樣寒冷,陰風陣陣,甚至能聽到無數的哀嚎之聲,這聲音讓守在蒙古包外的拖雷和郭靖腦海中一陣暈眩,此時那四十九名蒙古勇士發瘋一般的朝著兩個人衝過來,想要進入蒙古包中,郭靖頓時清醒了過來,死守在入口處,和拖雷聯手把發瘋的蒙古勇士制伏。

第六日,大地震動,蒙古包周圍的地面開始下陷,裡面的油燈傾倒一地,逐一熄滅,然而在祭壇上的那盞本命燈仍然頑強的散發著光亮。

第七日,天空晴朗,萬里無云,所有人都不由得鬆了口氣,以為這次的祈禳儀式成功了,丞相會好好的活下去,只有耶律楚材心中明白,最後時刻才是最危險的,當年諸葛亮在五丈原做了萬全的準備,擋住了諸多天災的侵襲,卻沒有擋住人禍,被大將魏延衝進帳篷滅了本命燈,就此喪命。

第七日夜晚,再過一個時辰便能大功告成,然而突然之間無數的亮點劃過蒙古的夜空,眾人抬頭觀瞧這美麗的一幕,這是難得一見的隕石雨,耶律楚材眼睜睜的看著一顆天外飛石砸破蒙古包,正落到祭壇之上,那盞本命燈跌落在地,就此熄滅。

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蒙古丞相嘆了口氣,他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便開始安排後事,他要保證蒙古繼續強盛下去,首先是平息內亂,然後進行西征,等到實力大增之時,再南下平定中原,他在為幾年,甚至是十幾年之後的事情做著謀劃。

其中的一個佈局是留給他的那個學生的,耶律楚材不相信楊康就此死掉,為此他做了最後一個佈局,這個佈局的起因是七年前的一件小事,那時完顏洪烈來蒙古冊封鐵木真,耶律楚材陪同,當時的金國小王爺完顏康執意要殺掉一個蒙古小孩,那個小孩便是如今的少年郭靖。

耶律楚材百思不得其解,最終只能用未卜先知來解釋,若真是如此,那這個叫做郭靖的少年在未來會成為楊康的最大威脅,結合郭楊兩家的關係,蒙古丞相認為這可能是一場宿命之戰,而楊康知道郭靖的威脅,才會想著在幼年時除掉郭靖。

於是耶律楚材以郭靖為棋子,郭楊兩家的關係為縱線,三國之間的局勢為橫線,構成了整個棋局,他相信如果那位學生還活著,便無法脫離這一局,即便他死了,也要和那位學生進行最後一局博弈。

三日後,蒙古丞相耶律楚材在曲雕阿蘭城過世,終年二十八歲,這位一代大儒在臨終之時很想見一見他的那位學生,親口問上一句。

你是誰?你來自何方?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9 13:39
第四章 陰溝裡翻船

深秋時節,西湖之畔,宋國的太學中,楊康聽到耶律楚材過世的消息後一陣的惘然,他和耶律楚材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兩人之間並無私仇,還有著師徒的情誼,卻費勁心思的要置對方於死地,所為的不過是這個天下而已。

師徒,朋友,勁敵,知己……

一生中能和這樣的一個人相識相知,相畏相殺,還有什麼遺憾呢,皇帝陛下有些相信命運了,這個命運不是指真的有神仙在天上安排人間的事務,而是人世間那變幻莫測的因緣際會,今日在街上遇到的陌生人,幾年後或許會成為你身邊最親密的人,這便是命運。

完顏洪烈死了,鐵木真死了,耶律楚材也死了,這些絕世梟雄或者治世能臣一個個的離開了,讓楊康覺得有些落寞,若是這些可以匹敵的對手都死了,那對他而言,這個世界豈不是太過**?

好在蒙古還有三王子窩闊台,據說蒙古諸部落要推舉他為蒙古的新大汗了,在這段時間內由四王子拖雷監國,拖雷和察合台一面要和西域聯軍作戰,一面要防範著大王子術赤,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西域聯軍內部分贓不均,瓦解只在頃刻之間,大王子術赤兵力不足,遲早落敗。

楊康估計在兩年之內蒙古就會重新統一,若是繼續西征的話會耗去差不多五年左右的時間,到那時蒙古兵強馬壯,正是南下中原的大好時機,而自己要在七年,甚至是更短的時間內成為宋國皇帝,統合宋金的實力,和窩闊台決戰天下。

這無疑是一項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皇帝陛下決定從第一步開始入手,那便是出名,他拿起面具,覆在臉上,對著銅鏡整理儀容,然後出門,他要去進行今日的溫書。

這個面具是慕容世家後裔慕容煙所制,容貌上只能做到六七分相似,而且透氣性不好,經常帶著會導致面部發癢,皮膚乾燥,所以在沒人的時候楊康會摘下來透透氣,根據慕容煙所說,最好的面具是人皮面具,透性好,可塑性強,但皇帝陛下不想整日戴著一張人皮在臉上,那豈不是成了畫皮麼?

楊康並沒有讓慕容煙參與這個計劃,她畢竟是李承禎的人,只是讓她照著趙與莒的畫像製作面具,能夠有六七分相似已經很不容易了,這也是皇帝陛下用手段把趙與莒招到臨安府太學的原因所在。

宋國太學原本沒有招收趙與莒的計劃,趙與莒資質一般,父親也只是不入品的小官吏,根本沒有進入太學的資格,不過楊康想遠離紹興府,一來臨安府是宋國的國都,機會更多,二來不想和趙與莒的家人生活在一起,以免露出破綻。

等到一年半載之後再回到紹興府,那時即便在容貌和生活細節上有所不同也可以解釋,不會惹人猜疑,皇帝陛下也曾想過是不是放火把全氏一門滅掉,這樣便沒有人看出破綻了,但從長遠的角度想,滅門並不可取,容易引起懷疑,還是循序漸進來的穩妥。

楊康來到校舍內,這裡已經聚集了幾十名同窗,他們屬於同一個齋,齋相當於後世學校的班級,按照年齡和學業進度進行分配,每一齋有三十名學生,兩三個老師負責授課,齋長是從學生中選拔出來的成績優異者,負責記錄學生的學業品行等以供學官參考。

從這點看宋國的太學和後世的大學在設置上沒什麼區別。

皇帝陛下接受的是金國皇室教育,以往給他講課的要麼是耶律楚材這樣的神人,要麼是名望極高的大儒,可以說是精英級別的教育,相對而言,宋國的太學就是平民水平的教育了,在學業上對楊康毫無壓力可言。

溫書結束後,齋長會收取上次老師佈置的題目,是一首詩詞,楊康便把那首明朝楊慎的《臨江仙》交了上去,在他想來這首慷慨悲壯,意境無窮的詞作一定會讓學官震撼,然後找到他重點培養,甚至是一夜成名,整個臨安府都會傳唱。

皇帝陛下躊躇滿志,做好了出名後的準備,可事實讓他很無語,幾天過去了,一點動靜都沒有,沒有人找他簽名獻花,也沒有人過來把他當做詞聖一類的崇拜,安靜的有些不可思議,難道宋朝人不懂欣賞明朝的詩詞?還是那個老師根本就沒看到?

他在各種猜疑中度過了半個月,直到聽到了一個消息才恍然大悟,他的那位齋長在一次西湖上舉行的詩會中吟誦了那首《臨江仙》,頓時震驚四座,被人奉為千古絕唱,一時間名聲大噪。

太無恥了!

皇帝陛下非常憤慨,抄襲真是太無恥了,我都是抄明朝人的,你竟然還抄我的,想想我們的大金國皇帝雄才大略,最擅長陰謀詭計,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卻想不到在小河溝裡翻了船,被一個小人物給yīn了一下,這讓皇帝陛下的顏面何存,這是赤裸裸的打臉啊。

那位齋長把同窗的作業收上來之後,習慣性的翻看了一下,發現了那首絕世好詞,看了看署名,紹興趙與莒,一個平日裡沉默寡言,平凡普通的學生,這樣的人竟然能寫出這種大氣磅礴的詩詞,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他稍微打聽了一下趙與莒的身世,沒有強硬的後台,家境普通,甚至是寄居在舅父家中,這種人不正是用來欺負的麼?他的私心一起,便把那首詞截留了下來,沒有送給學官,而是在一次大型的詩會上唸誦了出來,以此揚名。

反正是他先寫出來的,無論趙與莒事後如何辯解都無濟於事,誰會相信一個平凡的學生能寫出這種絕妙的詩詞呢?這位齋長享受著鋪天蓋地的讚譽之聲,他已經開始幻想那美好的未來了,榮華富貴,嬌妻美妾,光宗耀祖……

他並不知道自己得罪了這個世上最可怕的人物之一,皇帝陛下好容易從明清兩朝中蒐羅出一首好詞,就這樣被人抄襲了,他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想起另外一首來,他偉大的屠龍刀計劃被一個小人物給打亂了節奏,這讓他情何以堪。

皇帝陛下對著空中發出了冷笑之聲,嚇得一隻剛想落下來休息的小鳥只好繼續展翅從宋國的太學上空飛過。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20 08:04
第十九卷 變形記 第五章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皇帝陛下有無數種方法置那個齋長於死地,不過直接除掉實在是太沒有技術含量了,自從進入宋國的太學之後,受到文化氣息的熏陶,他的殺戮之心逐漸平息,思想境界提升了不少,他決定慢慢的折磨那個齋長,給那個齋長極其深刻的教訓,比如用移魂大法讓齋長在臨安府的大街上裸奔,或者穿上女人的衣服在太學裡跳舞。

此時不是魏晉時代,可以放蕩形骸,在理學最為嚴明的宋朝,傷風敗俗可是大罪,那位齋長幻想中的美好生活會就此終結,甚至是無法做人,最終只有自殺了事,如此才能洗刷自己和家族的恥辱。

殺人是可以不用刀的!

皇帝陛下陰沉的想著,在此之前,他要先調查一下這個齋長的身世,雖說太學中不會有宋國**的子弟,但能進來讀書的都會有一定的背景,稍一打聽,楊康便知道這個叫做謝奕禮的齋長還是很有來頭的。

謝奕禮的祖父謝深甫曾經是宋國的右丞相,這個謝家可以追溯到東晉太傅謝安,謝深甫是謝安的第二十五世孫,然而謝深甫在十幾年前就病逝了,謝家也逐漸退出了宋國的政治舞台。

由於謝奕禮的父親謝渠伯早逝,謝奕禮家道中落,平日裡的生活和普通百姓無異,謝家祖籍浙江台州,謝奕禮和哥哥妹妹生活在台州東門外的小村子裡,家中沒有僕從,生活需要自理,他能來太學讀書一是因為成績優異,二是靠著祖父謝深甫以往在官場的人脈關係,正因為如此,他想要振興家族門楣的心情才會這樣的迫切。

想不到還是名門之後,皇帝陛下感嘆著,楊康能理解謝奕禮的心情,卻不能原諒他的所作所為,任何人做錯事都需要付出代價,皇帝陛下要和這位謝家後人見上一面,若是這位齋長死不悔改,那便真的去死吧。

謝奕禮自從在西湖詩會上揚名之後,一直處在心理自我膨脹的狀態,畢竟是生平第一次受到那麼多的讚譽,不過他內心裡總有些發虛,他原本以為那位叫趙與莒的同窗會在事發後便來找他討問公道,大鬧一番,可幾天過去了,那位同窗表現的一切正常,就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事情有些蹊蹺,趙與莒越是平靜,謝奕禮越是不安,當初一時衝動做了這件事,此時想來風險極大,趙與莒是平常人不假,卻還頂著一個皇室宗親的頭銜,宋國還是趙氏一族的天下,若是趙與莒真的認識什麼皇親國戚……

謝奕禮和趙與莒皆是家道中落之人,能來太學讀書實屬不易,不過他們還有另外一層關係,若是楊康沒有取代趙與莒的話,十年之後,謝奕禮的妹妹謝道清會進入皇宮成為宋國的皇后,這個叫謝道清的女子在趙與莒死後一直垂簾聽政,直到宋國滅亡,他們兩個是妹夫和大舅哥的關係。

楊康的歷史知識並不豐富,即便記得宋國末期有個女子執掌朝政,也不會記得那個女子姓甚名誰,更不會認可這個所謂的大舅哥,他來到謝奕禮的屋舍中,見到了這位打亂他偉大計劃的齋長。

「那首詞是我拿的,你想如何便說出來好了。」謝奕禮強作鎮定的說道。

「你出身名門,怎麼能做出這種事情來?」皇帝陛下質問道。

「出身名門又有何用?」謝奕禮慘然道,「家父早逝,族中叔伯皆不能照拂,兄長要為人做工,小妹要**持家務,如此還算得上名門麼?」

楊康不由黯然,他自穿越以來便是金國的小王爺,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從來不用為生計發愁,久而久之,便忘掉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他在用旁觀者,或者說上位者的心態看待百姓,這和他做了皇帝有很大的關係。

一旦登上高位,看下面的百姓便覺得渺小,考慮問題也不會在意百姓的感受了,這或許是所有統治者共同的心態,大權在握,生殺予奪,會讓人逐漸的狂妄自大起來,很多昏君都是這樣形成的,在沒當上皇帝前謙恭有禮,在當上皇帝后驕奢**逸。

此時楊康是宋國太學的學生趙與莒,在身份轉換之後,他更能明白謝奕禮的感受,在穿越之前皇帝陛下也是一個普通人,謝奕禮的話稍稍點醒了楊康,陰謀詭計,殺伐果斷都不是治國的根本,想要治國需要的是民心,只有君民一心,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

皇帝陛下轉身離開了,只留下謝奕禮呆呆的站在那裡。

此後幾日,謝奕禮發覺那位同窗並沒有向學官告發他,便壯著膽子來和楊康攀交情,皇帝陛下放過謝奕禮不僅是因為那幾句話,還因為謝家在宋國官場殘存的人脈關係,最主要的一點是謝奕禮的祖父謝深甫和當今宋國的楊皇后交情匪淺,當初這位楊皇后能夠上位是謝深甫一力保薦的。

楊康敷衍著這位謝家的後人,想著如何利用這層關係和宮中的楊皇后搭上線,靠著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引起皇帝的注意,如此謀劃著,日子便一天天的過去,這一年慢慢的走到了盡頭,太學放假了,這意味著他要回到紹興府全家過年,他的第一次考驗要來了。

與此同時,在臨安府的郊外建起了一座道觀,名為長春觀,這是從漠北逃回來的全真道士興建的,這些道士不能回終南山重陽宮,只好來到宋國落腳,他們同樣是傳播全真道,只是和終南山全真教不再統屬,而是另立門戶,全真教的**從這一刻開始了。

大金國開封皇城,一個人背著行囊走出了城門,此人正是大金國羽林軍教頭侯通海,候三爺接到錢青健和吳青烈的死訊後,徹底醒悟了,他要離開這個凶險的皇城,回到老家,歸隱山林,反正小王爺也死了,這個皇城已經沒什麼值得留戀了。

東海桃花島上,女孩曲非煙很是落寞,那個殺父仇人竟然就這麼死了,沒有留給她報仇的機會,讓她一下子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最終女孩決定回到光明頂,至少那裡還有師傅,還有教內的兄弟姐妹,還可以幫助那些貧苦的百姓,可以讓自己忙碌起來。

小黃蓉雖然有些不捨這個小夥伴,但想著這樣解決小夥伴和大壞蛋之間的仇恨也不錯,就把曲非煙送離了桃花島,轉過頭便笑嘻嘻的翻看著皇帝陛下最新寫成的書稿,這份書稿她可不能讓曲非煙發現,否則就知道那個大壞蛋其實還活著。

每個人都在過著或平凡或多彩的生活,如此才構成了這個以幸福為名的故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