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俠]楊康的幸福生活 作者: 越空 (連載中)

 
mk2258 2013-9-14 22:47:58 發表於 武俠仙俠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25 205945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5 15:47
第十六卷 三國殺 第十三章 人心

 和耶律楚材一樣,楊康也極懂得人心,不過他不是依靠觀察揣摩,而是穿越者對這個世界上人物性格的把握,在原本的故事中,歐陽克來到中原後投靠了完顏洪烈,這說明他對權勢極是熱衷,歐陽鋒則一心要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上得到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為此不惜向對他威脅最大的南帝下手。

  這世上每個人都有最希望得到的東西,真正無欲無求的人想必也沒有什麼生趣,只要抓住了每個人內心的欲望便能控制住他們,楊康也有欲望,所以他沒有跟著包惜弱離開,而是留在了皇宮之中,他被自己的欲望控制住了。

  歐陽鋒這幾年一直呆在西域,對中原武林的事情不太瞭解,聽到北丐和南帝的消息後有些震驚,若真如這位皇帝陛下所言,那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一舉除掉北丐和南帝,再想辦法除掉東邪……

  只是這位皇帝陛下說的話靠譜麼?

  「歐陽莊主,南帝離開大理天龍寺後便隱居在湘西桃源縣境內,消息確實。裘千仞偷襲洪七公之事天下皆知,至今兩幫之間還爭鬥不斷。」皇帝陛下為了取信歐陽鋒,著重道,「莊主只要抓住丐幫的黎生黎長老就能逼問出洪七公的下落,一旦莊主除掉南帝和北丐,到那時整個武林,還不是莊主的天下。」

  楊康沒有直接告訴歐陽鋒南帝的隱居地,而是扯到了黎生的身上,是為了丐幫的後洪七公時代做準備,黎生性子剛烈,絕不會透露出洪七公的消息,以西毒的手段,那位黎長老怕是性命不保。

  一旦洪七公和黎生死掉,丐幫群龍無首,梁長老和簡長老難撐大局,魯有腳怕是會擁立郭靖做幫主,而自己則把穆念慈推出去,這是控制丐幫的大好機會,當然前提是歐陽鋒能成功的殺掉一燈大師和洪七公。

  「你和丐幫以往……」西毒疑慮道。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丐幫竟敢協助蒙古和宋國達成盟約意圖出兵進攻我朝,既然丐幫不仁,莫要怪朕不義。」皇帝陛下恨恨道,「若是莊主願往湘西一行,朕可讓鐵掌幫為莊主打點一切,如若莊主還不相信朕的誠意,那朕真的沒有法子了。」

  歐陽鋒沉思起來,這幾件事都可以去查證,既然這位皇帝陛下說了出來,怕是不會假了,西毒來中都城一是為了和楊康算舊賬,還有便是蒙古人治好了歐陽克,他要有所回報,可蒙古人哪裡有殺掉北丐和南帝來的重要。

  此刻寢宮外有數千羽林軍,他可以挾持這位皇帝陛下離開,也可以用毒藥來威脅這位皇帝陛下,不過如此一來,雙方的關係再難化解,歐陽鋒在心中權衡著利弊,歐陽克熱切的眼神讓西毒一陣心軟。

  想到這裡,他又回到了最初的那個問題上。

  「克兒的病是怎麼回事?」西毒沉聲問道。

  「那是黃藥師女兒做的,她在少莊主身上用了真經中的移魂大法。」楊康毫不遲疑的把責任推給了小黃蓉,「若是少莊主有印象的話,定會記得在去往白駝山的途中那個小女孩時常會去找你聊天。」

  歐陽克想了想,似乎真的有那麼回事,不過那段記憶他一片模糊,否則他一定記得楊康告訴他歐陽鋒是他爹爹的事情,歐陽公子心中想著高官爵位,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算是替楊康做了一個佐證。
  「少莊主久在西域,定是知道西夏國的一品堂,那是西夏國皇室的直隸官署,無論在朝廷還是地方都有莫大的權利,只聽命於皇帝一人,朕想把此事託付給少莊主,以此來制衡中原武林。」皇帝陛下趁機引誘道,「到那時歐陽莊主是武林第一人,我朝的大國師,少莊主掌控中原武林,便是武林盟主。」

  這個誘餌讓歐陽克的眼光愈發的熱切了,只聽命於皇帝一人,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好在歐陽公子暫時沒有謀朝篡位當皇帝的野心,否則很可能會喪失理智對皇帝陛下下狠手。

  歐陽克知道蒙古人給不了這麼好的條件,木華黎雖然看重歐陽鋒,但蒙古人崛起依靠的是蒙古鐵騎,對武林高手重視不夠,這從在西夏中興府的所見所聞就知道了,耶律楚材開出了宋國無法拒絕的條件讓蒙古和宋國成功結盟,楊康同樣開出了歐陽克無法拒絕的條件。

歐陽鋒並不怎麼相信楊康的話,西毒清楚沒有兌現的承諾都是一紙空談,可以隨時翻臉,眼下重要的是安全離開金國皇宮,去打探洪七公的消息,等殺掉了南帝和北丐,他成了武林第一人再來談論其他的合作,信任是逐步建立起來的。

  皇帝陛下知道不能操之過急,他打開寢宮的大門,命令羽林軍退下,親自把歐陽鋒和歐陽克送出了皇宮,看著叔侄二人消失在夜色之中,楊康才真正的鬆了口氣。

  「阿康,沒事了吧?」穆念慈從後面走過來,擔心的問道。

  「沒事了!」皇帝陛下回應道。

  怎麼可能會沒事?歐陽鋒怕情花的解藥有假,臨走的時候贈送了皇帝陛下一顆毒藥,若是十二個時辰後情花造成的症狀消失,西毒會派人把解藥送過來,可若是西毒不把解藥送過來……

  這個結果總比直接被歐陽鋒轟殺來的好,皇帝陛下自我安慰道。

  楊康明白西毒歐陽鋒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傷敵,用不好便會傷己,眼下梅超風不在身邊,後備的力量還沒有培養起來,西毒的出現填補了這段時間的空白,只要能控制住歐陽克,不怕歐陽鋒不就範。

  歐陽公子臨走前附送了一個消息,木華黎正在西夏國招攬西域各地的高手,怕是要在蒙古進攻金國之前展開一**規模的刺殺金國各地將領的行動,只要金國有幾個重要將領被刺殺,蒙古大軍在進攻的時候就會少很大的阻力。

  老師,你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楊康知道這一定是耶律楚材的主意,蒙古人不會如此看重武林高手在戰場上的作用,皇帝陛下回到寢宮寫了一封密旨,讓人送往京兆府,密旨中讓京兆府派人前往西夏國散佈消息,只要那些西域高手能帶著蒙古將領的頭顱來到金國,便可封爵,獲得重賞。

  那些西域高手投靠蒙古不過是為了高官厚祿,只要提供更加優厚的條件,還怕那些高手不動心麼?即便那些高手不動心,蒙古人還敢用他們麼?誰知道那些高手會不會突然殺掉身邊的蒙古將領?

  這不過是大戰之前的一個小插曲,皇帝陛下看著深沉的夜空,似乎看到了不久之後蒙古和金國的那場大戰,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6 08:59
第十六卷 三國殺 第十四章 三國殺

一天之後,吳青烈給皇帝陛下送來瞭解藥,歐陽鋒和歐陽克已經去往江南了。


楊康放下心來,這說明和西毒存在著合作的可能,歐陽鋒留下吳青烈就是一種暗示,他勉勵了吳青烈一番,順便得到了錢青健和婁師道的消息,既然那位明教光明左使在西域那麼賣力的活動,自己也不能無所作為。


皇帝陛下經過仔細考慮之後,還是把楊鐵心從蒙古帶回來的那份軍事情報交給了兵部,這種專業的事情還是讓專業的人去判斷吧,他特意指出這份情報很可能是一份虛假的情報,僅供參考。


皇帝陛下還接見了前來投靠的西夏王子李承禎,這位西夏王子的意圖很明顯,若是有一天金國把蒙古打敗了,他希望皇帝陛下能扶持他當上西夏國的皇帝,對此楊康只是敷衍著,皇帝陛下對幾年內打敗蒙古不抱有任何希望,想來這位西夏王子要空閒很長一段時間了。


再者,即便金國有一天真的打敗了蒙古,那離一統天下也不遠了,怎麼可能還會去扶持一個西夏皇族去做西夏皇帝,若是李承禎願意替自己做事,楊康會給他安排一個職位,若是李承禎一直做著當皇帝的美夢,那皇帝陛下只能說抱歉了。


金天賜二年,初夏之時,三國之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蒙古大軍兵分兩路,一路集結了十五萬大軍,從西夏國進入陝西境內,直逼金國的京兆府,一路召集了七萬大軍,從漠北進入了金國的遼東之地。


從西夏攻入的蒙古大軍由木華黎率領,其中有一半是原西夏國的軍士,在戰鬥力上要大打折扣,榮王完顏洪熙已經趕往了長安城。進攻遼東的是蒙古國的jīng銳,由鐵木真親自率領,金國的參知政事完顏承裕領兵三十萬對敵。


宋國同樣整飭了二十萬大軍在長江沿岸,準備渡江作戰,意圖收服開封府,此時一個叫賈涉的宋國官員走上了歷史舞台,這個人便是宋國繼史彌遠之後的一代權臣賈似道的父親,他時任寶應縣縣令。


寶應地處長江沿岸,是連接宋國和金國的交通要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在宋金兩國的戰爭即將爆發的大背景下,寶應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負責管理丐幫事務的江東蛇王黎生黎長老被人殺死在寶應城外,引起了丐幫內部的動亂,也間接的影響了宋國伐金的進程。


因為宋國和蒙古結盟有丐幫出力,丐幫對宋國的這次軍事行動很是熱心,把它看成是收復舊山河的日一大步,丐幫污衣派弟子在金國境內刺探軍情,刺殺金國的將領,忙的不亦樂乎,但淨衣派弟子卻沒有行動的跡象。


此時丐幫已有分裂的徵兆,黎生在江南掌握著污衣派,穆念慈在中都城掌控著淨衣派,這是從彭長老手中繼承過來的,污衣派和淨衣派早已貌合神離。


賈涉對黎生的遇害深表關切,他作為寶應本地的父母官,深知丐幫的影響力,但寶應縣衙的仵作只能判斷出黎長老是中毒而死的,而且中的是蛇毒,綽號江東蛇王的黎生中蛇毒而死,這件事怎麼看都透著詭異。


上次為了掩護蒙古四王子拖雷逃跑,在鐵掌幫的追襲下受傷的魯有腳臨危受命,暫時接替了黎生的職務,繼續指揮著丐幫弟子對金國的行動,還要追查殺害黎長老的兇手,他們不知道的是兇手早已離開了寶應,朝著湘西桃源縣而去,丐幫即將遭受一場大劫。


楊康預測的第一步已經基本實現,只要接下來歐陽鋒成功殺掉了洪七公,即便掌控不了丐幫,也會讓丐幫分裂開來,一旦污衣派沒有淨衣派在物資上的支持,只是一群懂得武功的乞丐罷了。


黎生死掉的消息沒有讓皇帝陛下欣喜,他同樣在煩惱著,楊康接到消息遼東並不平靜,耶律楚材早已派人在遼東進行活動,目的是鼓動那些金國的王爺造反,三王爺完顏洪熙在中都城殺掉了不少出身遼東的宗室王爺,這種不利的影響終於顯露出來,或者說耶律楚材早已料到了這個結果。


那些王爺都是老資格的皇室宗親,遼東又是金國的起源地,一個掌控不好就會出亂子,皇帝陛下希望完顏承裕能夠處理好這件事。


完顏承裕是金國皇族中難得的將才,這是完顏洪烈的評價。


作為穿越者,楊康對金國的歷史瞭解不深,在歷史書上能夠記得幾個金國皇帝的名字就已經很難得了,不可能還記得那些名臣和猛將,所以他對金國朝臣的印象大多來自於完顏洪烈的評價。


然而讓皇帝陛下沒有想到的是在蒙古精銳的突襲和那些金國王爺的不合作下,遼東很快陷落,金國三十萬大軍不戰而潰,倉促之間,完顏承裕收拾殘兵,退守位於張家口的野狐嶺。


在張家口的張北縣和萬全縣的交界處,有一個叫野狐嶺的地方,野狐嶺山勢高峻,風力猛烈,雁飛過此,遇風輒墮,這裡是中原通往漠北的一條重要軍事通道,若是野狐嶺失守,蒙古大軍將直逼中都皇城。


此時離金國和蒙古開戰僅僅過去二十天的時間。


皇帝陛下想不到形勢會如此急轉直下,野狐嶺這個地方他聽過,那是在一部歷史科教片中,他記得解說員是這麼說的,正是因為蒙古大軍攻破了野狐嶺,最終導致金國逐漸走向了敗亡。


難道歷史要重演麼?


這時朝中響起了遷都的提議,一部分大臣認為為了確保皇帝陛下的安全應該把國都遷移到南京的開封府,否則一旦中都城被圍金國皇朝危矣,還有大臣提議即便不遷都,可以先讓小皇子完顏緒前往開封府,這是為了以防萬一,另外一部分大臣則提出和蒙古議和。


楊康還無法親政,他冷眼看著那些大臣們爭吵不休,在開戰之初這些人信心滿滿,稍稍遇到失敗便變幻了嘴臉,聽起來是為了金國皇朝著想,其實不過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罷了。


此刻皇帝陛下了無牽掛,若是中都城破,他大不了和穆念慈一起逃走便是,這種光棍精神讓楊康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前往野狐嶺,和鐵木真決一死戰,看看歷史到底能不能改變。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6 21:03
第十五章 雙雄會

    張家口地處河北西北部,是守護中都皇城的咽喉要地,也是北方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長江沿岸的寶應一樣,都是商旅來往聚集的所在,然而因為戰爭的到來,以往熱鬧的集市變得冷清起來,路上更多的是向南逃難的人群。

    在這些逃難的人群中,有一些是很惹人注目的,這些人衣著光鮮,坐著華麗的馬車,身邊奴僕成群,他們正是從遼東逃難過來的皇室宗親,不過看他們的模樣不像是逃難,反而是過來遊玩的。

    皇帝陛下坐在張家口的一家酒樓上,看著那些王爺們帶過來的長長車隊,那車隊拉著的是他們在遼東搜刮的財富,楊康早就聽說金國貴族的貪墨成風、驕奢放逸,直到此刻才有了真切的體會。

    遼東之戰中正是因為這些人的胡作非為,才讓蒙古人有機可趁,在戰敗後這些王爺竟然還讓軍士替他們運送財物,這是他們此刻還能保持王爺風範的原因所在,否則早已死在了蒙古人的鐵蹄之下。

    這個國家已經病入膏肓了,我還能力挽狂瀾麼?

    皇帝陛下有些無奈的想著,他不由得想起朝廷中的那些爭論,大宗正府主張和蒙古合議,朝臣們主張向開封遷都,楊康都給否決了,他雖然還沒有親政,但玉璽掌握在他的手裡,只要他不鬆口,事情就沒辦法進行。

    歷來皇帝御駕親征,朝臣們都會極力反對,然而這次卻詭異的沉默,朝臣們對皇帝陛下的決定既不讚成也不反對,陛下你想去就去,我們是不會跟隨的,於是楊康帶著五千禁軍來到了張家口。

    放下這些煩心事,楊康對張家口還是很有興趣的,這是一個故事開端的地方。

    若是沒有他的攪局,幾年之後,從桃花島跑出來的黃蓉會在張家口遇到從漠北來的郭靖,從而開始一段被後世廣為傳頌的傳奇故事,翹家的富家女裝扮成乞丐和漠北來的多金少年碰到一起,這應該是一部偶像劇。

    想到此處,皇帝陛下露出了一絲笑容。

    小黃蓉在來信中隆重的介紹了她的新夥伴,那個叫曲非煙的小女孩,曲非煙正在桃花島上刻苦的學習各種武功和知識,這讓楊康覺得不太妙,想來那女孩是存著學好武功找他報仇的心思。

    楊康提醒小黃蓉要時刻注意曲非煙的武學進展,一旦發現異常隨時告訴他,這是為了防範於未然,小黃蓉對這種秘密行動很有興趣,不過也提出了她的交換條件,為此皇帝陛下不得不開始了辛酸的趕稿生涯。

    《西遊記》早已完稿,這一次皇帝陛下把目光投向了神秘的魔法世界,一個叫康楊的少年和一個叫蓉黃的少女一起從現實世界進入了一所名叫霍格沃茨的魔法學院開始了一段奇妙的魔法之旅。

    「皇上,該啟程了。」禁軍統領上前提醒道。

    皇帝陛下看了看天色,果然不早了,今晚還要趕到野狐嶺的大營之中,他之所以在張家口停留不過是想瞻仰一下罷了,楊康起身走下了酒樓,五千禁軍跟在身後,朝著野狐嶺而去。

    參知政事完顏承裕在大營中恭候皇上的聖駕,參知政事相當於副丞相,僅次於左丞相和右丞相,在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於皇上親自前來督戰,完顏承裕心中忐忑,遼東戰敗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說皇上還沒有親政,可那終究是皇上,而且還牽扯到指揮權的問題,他怕皇上胡亂指揮擾動了軍心。

    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道出了軍權和皇權之間的關係。

    在戰爭中時機稍縱即逝,作為軍中主將若是沒有自主權很容易貽誤戰機,若是皇上瞎指揮更可能導致全軍覆沒,這種先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完顏承裕擔心皇帝陛下會任姓而為。

    他此時的戰略是固守野狐嶺,把蒙古大軍擋在外邊,等到在京兆府的榮王打敗木華黎之後再集中兵力殲滅鐵木真,可若是皇帝陛下想要和蒙古大軍正面衝突那就麻煩了,他在見識了蒙古大軍的勇猛之後,有些怯戰。

    楊康來到大營之中,沒有降罪於完顏承裕,反而溫言寬慰一番,此時不是臨陣殺幾個大將就能成事的,那樣反而會讓軍心更加不穩。

    第二天,楊康登上野狐嶺的關口,觀察著外邊的蒙古大軍。

    皇帝陛下的到來讓金兵的士氣高漲,在關口上大呼萬歲,聲震整個野狐嶺,下面的蒙古大營中走出了一隊人馬,當前的正是蒙古大軍的統帥鐵木真,在他身邊陪著的是一眾蒙古將領。

    這是楊康和鐵木真相隔六年後第二次見面,六年前,在漠北的大帳中,鐵木真根本沒有關注過他,此時他們在野狐嶺交鋒,這位草原上的梟雄終於認真的看了楊康一眼,不過也僅僅是一眼而已。

    「這小皇帝倒是有些膽量。」鐵木真笑著評價道。

    「有沒有膽量要試過才知道。」鐵木真身邊的一個將領冷冷說道。

    那將領正是蒙古勇士神箭哲別,他從身後的侍從手中取過長弓,把弓拉滿,一出手便射出了三支箭,三支箭依次遞進,當前一支箭即將力竭之時,後一支箭射到前一支箭的箭尾,讓那支箭繼續朝著野狐嶺的關口而去。

    野狐嶺上,皇帝陛**邊的禁軍慌忙擋在陛**前,拿起盾牌想要替陛下擋下利箭,楊康分開眾軍士,面對著迎面而來的利箭,臉上毫無懼色,這麼遠的距離還想造成殺傷力,你以為自己是精靈族麼?

    說時遲,那時快,利箭來到皇帝陛下的面前,皇帝陛下從容的探手抓住利箭,雙手用力一折,利箭斷成兩截,被皇帝陛下隨手拋下了野狐嶺。

    「蒙古勇士,不過如此!」皇帝陛下淡淡的說道。

    「吾皇萬歲!」野狐嶺上的金**士看到陛下如此英勇,不禁高呼起來。

    皇帝陛下把手悄悄的藏到身後,剛剛為了耍帥,徒手接箭,想不到把手掌給磨破了,怕是連血都要冒出來了,看來九陰白骨爪還有待提高啊。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7 20:04
第十六卷 三國殺 第十六章 最後的晚餐(求訂閱月票)

野狐嶺上,皇帝陛下視察著各個關口,給將士們鼓舞士氣。

楊康看過岳飛的《武穆遺書》,不過卻沒有任何的實戰經驗,只能算是紙上談兵罷了,他來這裡也不是想接過軍隊的指揮權,只是想親眼看看金國軍隊到底糜爛到什麼地步,三十萬金國精兵竟然被七萬蒙古大軍追著跑。

在西夏國的時候,皇帝陛下見識過西夏士兵頹廢的神情,這種神情他此刻在金國士兵臉上看到了,這些士兵已經喪失了鬥志,和野狐嶺外蒙古士兵一往無前的氣勢完全無法相比。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這是百年之前在遼國流傳的一句話,說明遼國對女真人的忌憚,後來女真人果然滅了遼國,建立了大金王朝,自此金國大軍一直都是強大的象徵,想不到百年之後,這支強大的軍隊便孱弱到了如此地步。

金國軍隊自身的糜爛是一方面,蒙古大軍的悍勇是另一方面,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想和蒙古人作為對手,可是想想再過百年,此時縱橫天下的蒙古大軍照樣被農民起義軍所消滅,這似乎是一個輪迴。

這個世上沒有永遠的王朝。

皇帝陛下感慨著,即便自己暫時挽救了金國,早晚還是要被後來者取代,不過既然生活在了這個時代,那便盡力而為,活的精彩一點,才不負穿越一回。

野狐嶺上有數十個關口,完顏承裕把三十萬大軍分散到各個關口防守,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防止蒙古大軍從其他關口通過,能夠守住野狐嶺,弊端是兵力分散,很難互相照應,對此楊康也沒有好辦法,野狐嶺的地形就是如此,在山地上蒙古騎兵的優勢會被削弱,可對金國士兵也是如此,金兵唯一的優勢是處在守的一方,只要堅守關口即可。

戰鬥開始了,在讓人心血澎湃的戰鼓聲中,蒙古大軍如虎狼一般的發起了猛烈衝擊,他們沒有騎馬,而是徒步進攻,對金兵的箭矢和滾木雷石毫不畏懼,那種衝天的殺意讓皇帝陛下以為蒙古人擁有了野蠻人狂化的技能。

怯戰!

這是楊康發現的另一個問題,金國士兵看到悍勇的蒙古大軍臉上會露出害怕的神情,他們在心理上被蒙古人打怕了,一旦心理上有陰影,想要取勝就難了,皇帝陛下只希望能夠守得住野狐嶺就好了。

然而事與願違,在第二天晚上,發生了金國士兵逃跑的現象,不是個別人,而是成批的士兵逃跑,即便被督戰的軍士抓回來殺了一批也無濟於事,為了穩定軍心,楊康只好告訴他們京兆府的援軍快要到了。

皇帝陛下知道已經沒有什麼援軍了,榮王完顏洪熙和木華黎在陝西的戰鬥處在膠著之中,中都皇城倒是還有五萬的禁軍,可那是拱衛皇城的軍隊,輕易不能動,否則皇城內容易發生**,這次皇帝陛下也只帶了五千禁軍前來,看到眼下的狀況,楊康對野狐嶺之戰的結果持悲觀態度。

終於在五日後,哲別率領蒙古大軍沖上了獾兒嘴關口,金兵再一次潰敗,野狐嶺失守。

完顏承裕帶著殘兵護送著皇帝陛下倉皇逃離,一路上沒有據城堅守,一直逃到了澮河堡才停息下來,三十萬大軍只剩下七萬之眾,他一面召集殘兵準備再戰,一面把皇帝陛下送回了中都皇城。

楊康和鐵木真的第一次交鋒就這樣結束了。

皇帝陛下看著那些軍心渙散的將士,很清楚澮河堡也擋不住蒙古大軍,果然,在他剛到中都城的時候,澮河堡失守的消息就傳了過來,完顏承裕剛剛聚攏起來的十萬大軍被蒙古人**殆盡。

五日後,蒙古大軍來到了中都城下。

此時金國朝堂上更加的紛亂,大宗正府吵著要議和,要保住大金國的江山社稷,朝臣們開始責怪皇帝陛下魯莽行事,隱約把野狐嶺失守的責任怪罪到皇帝陛下的身上,鑑於皇帝陛下一直保持著沉默,大宗正府和朝臣們準備聯合起來進行逼宮,讓皇帝陛下主動讓位,他們再立新君。

楊康回到中都城後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大金國還有沒有的救?

在對比了蒙古軍士和金**士之後,皇帝陛下覺得即便躲過這一劫,議和成功了,在幾年或者十幾年後蒙古還是會統一天下的,楊康面臨的選擇是繼續在這個爛攤子上縫縫補補,還是另起爐灶重新開始。

正在這時,他看到了大宗正府和大臣們聯名寫的奏章,那是讓他退位的奏章,在奏章中曆數了他的幾樁罪名,包括身世問題,先皇之死,野狐嶺失守等等,其中竟然還有淫亂後宮的罪名,這是影射他在容妃宮中呆的時間過久麼?

這些人還真是文明,沒有直接發動政變把我殺掉。

皇帝陛下慶幸著,罪名中提到的都是老問題了,不過是一些藉口罷了,看來這些人達成了共識,要讓自己退位,然後找一個能夠控制的皇帝和蒙古人議和,這也是老辦法了,皇帝在有些時候就是替罪羊。

在蒙古人圍城的第十天,大金國皇帝陛下完顏康下了一道罪己詔,認為自己不能勝任皇帝的職位,邀請大宗正府的官員和各位王爺以及朝臣們進宮議事,看看誰來當這個新皇帝。

當晚皇宮內大擺筵席,眾位官員和王爺一邊吃喝一邊熱切的討論著,有人覺得應該立小皇子完顏緒為皇帝,有人覺得應該立某位王爺為皇帝,反正是眾說紛紜,最終大多數人認為立小皇子完顏緒為皇帝最為合適。

皇帝陛下微笑著看著這一切,直到結果出來,他讓宮人去把容妃和小皇子請出來,準備禪位,大臣和王爺不由得放下心來,看來這位皇帝陛下已經決意放手了,無論蒙古人提出什麼苛刻的條件,金國皇室算是保住了。

宮人離開,宮門關閉。

一直負責在大殿內服務的六名宮人突然從懷中掏出匕首開始對這些大臣和王爺大肆殺戮起來,慘叫聲響徹整個大殿,外邊的羽林軍想要衝進來,卻發現宮門早已上鎖,根本無法打開。

大殿內的六名宮人三男三女,他們出手乾脆利索,一擊必殺,毫不遲疑,在這些大臣和王爺的錯愕中取了他們的性命,在短短時間內便殺了上百人,殺戮還在持續著。

這便是楊康培養的後備力量,這六個孩子練了兩年的武功,算得上是二流高手,殺這些大臣和王爺毫不費力,這些人進入皇宮是不能攜帶利器的,連最基本的防護都沒有,殺他們如同殺雞宰牛一樣的容易。

皇帝陛下給這次行動起名為「最後的晚餐」,他策劃這次行動不能使用羽林軍,因為羽林軍和王爺大臣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也不能讓其他人知道,只告訴了這六個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這六個人平日裡隱藏在趙王府內,沒有和外界接觸的機會,在忠誠度上絕無問題。

六十年前,海陵王完顏亮召集眾大臣入宮,然後便是一場血腥的**,把皇室宗親和大臣們幾乎**一空,從而大權在握,如今皇帝陛下不過是向前輩學習借鑑而已,若不是這些大臣和王爺把他逼上了絕路,楊康還真的不願意做出這種事情來,因為如此一來,在歷史上他很可能會被冠上暴君的名號。

暴君就暴君吧,反正歷史都是後人寫的,他是看不到了。

下面的殺戮逐漸停止,那六個孩子在逐一檢查有沒有活口,發現活口就補上一下,等到確定全部死掉了才停了下來,靜立在一旁,等著皇帝陛下的下一步指示,此時大殿內屍橫遍野,血流滿地,血腥之氣肆意瀰漫,包括眾位王爺和大臣總共有二百三十六人,全部死亡,無一倖免。

皇帝陛下看著這些剛剛還鮮活的生命,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有些甘甜,他開筵以來第一次品嚐了一下桌案上的菜餚,這頓晚餐還不錯,很合他的口味。



PS: 雖然之前都會靠腦補還原 ***,但近來有些字實在猜不出來,大家可以幫忙猜一下哈哈 本帖最後由 jazzsax 於 2013-12-7 20:14 編輯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7 20:10
第十六卷 三國殺 第十七章 皇城喋血夜

宮殿的大門打開,羽林軍看到了大殿內滿地的鮮血和皇帝陛下微笑的面容,那張往日看起來俊美的容顏上如今帶著邪異的神情,即便羽林軍剛剛已經猜到了發生了什麼,但他們仍然露出了震驚的神情。

這是大金國立國以來最為慘烈的一次宮廷鬥爭,這位年僅十二歲的皇帝陛下殺光了皇城內所有反對他的皇室宗親和朝臣們,這種殘酷的手段讓羽林軍為之膽寒,然而他們心中清楚今夜的殺戮才剛剛開始而已。

皇帝陛下起身,神色從容的從滿地的屍體和鮮血上跨過,毫不在意鞋子上沾染的血跡,楊康來到大殿的外邊,看著無數的羽林軍將士。

「朕不論你們以往效忠於誰,如今你們只能效忠於朕,因為他們都死了。」皇帝陛下淡淡的說道,「今夜羽林軍全體出動,去殺個痛快吧!」

隨著皇帝陛下的一聲令下,值守皇宮的羽林軍開始行動起來,楊康並不完全相信這些羽林軍,但他此時無人可用,好在侯通海替他解決了不少的麻煩,這幾年侯三爺混跡在羽林軍中,對軍中的各個派系有所耳聞。

最後的晚餐計劃分為兩個部分,皇帝陛下負責宮內,侯通海和吳青烈負責宮外,候三爺以自己過壽為名邀請了羽林軍中各派系的負責人,在宮外皇帝陛下賜給他的宅院內大擺筵席,慶祝生辰。

在蒙古大軍圍城,皇城戒嚴之際,也只有渾人侯通海敢這麼肆無忌憚的招搖,那些羽林軍統領知道侯通海是皇帝陛下的親信,不能不給他這個面子,便前來替他慶生,侯通海並不知道皇帝陛下的打算,只以為是陛下對他的恩寵。

楊康自然不會把這個計劃告訴一個渾人,真正的計劃執行人是吳青烈。

從邀請的名單到筵席的安排都是皇帝陛下一手操控的,吳青烈負責監督執行,在歐陽鋒的著重培養下,吳青烈的辦事能力不用懷疑,何況他在白駝山莊還學會了用毒,於是在皇宮內刀光四起時,在宮外的一處宅院內五十四名羽林軍大小將領全部被毒殺。

經過皇帝陛下的精心調動,今夜在皇宮內值守的羽林軍將領大多來自軍中,和皇室的關係最遠,可以說是最為純淨的禁軍,可即便如此,皇帝陛下還是無法放心,因為一旦羽林軍嘩變,整個皇城便會亂掉。

皇帝陛下派六個孩子跟著羽林軍前往,既是協助也是監視。

還沒有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侯三爺被師侄吳青烈帶到了宮中,吳青烈同樣被宮中的殺戮給震驚了,他以為皇上只是要肅清羽林軍,沒想到連那些王爺和大臣都沒有放過,這就是楊康的小心謹慎,他並沒有把全部的計劃告訴吳青烈,因為這件事一旦被洩露他便會死無葬身之地。

侯通海的好處是忠心,當明白過來之後主動請纓要去殺掉那些敢於反對皇帝陛下的人,有了吳青烈和侯通海的加入,皇帝陛下放心不少。

這個血腥的殺戮之夜就此開始了。

皇帝陛下站在大殿外,望著濃重的夜色,宮人們遠遠的站著,不敢靠近皇帝陛下的身邊,在他們眼中,這位陛下怕是殺人魔王轉世,對此楊康只能報以苦笑,若不是被逼到這個地步,他也不想雙手沾滿血腥,不過既然人都已經殺了,再做這樣的辯解未免有些矯情。

在這個世上想要成功,要麼讓人擁護你,要麼讓人害怕你,既然你們不擁護我,那便害怕我吧。

此時穆念慈從趙王府趕了過來,看到了正在努力讓人害怕的皇帝陛下,這種血腥殺戮的事情楊康並沒有告訴穆念慈,不是說女孩會反對這樣做,而是沒必要讓念慈的雙手也沾上鮮血,所有的罪惡他一個人背負就夠了。

趙王府和其他大臣的府邸相距並不遠,周邊府院中的慘叫聲和哭嚎聲傳到了穆念慈的耳中,她知道宮裡一定是出事了,等她趕到宮內,看到大殿裡的屍體和傳出來的血腥味便明白了一切。

穆念慈知道這幾天朝臣們的逼宮,阿康下了罪己詔,這是要準備離開了,在女孩看來,離開這個皇宮也好,可以到江南和義父義母一起生活,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不過今夜宮內的變故表明阿康正在做最後一搏。

她悄然走到阿康的身邊,握住了他的手。

楊康對穆念慈溫柔的一笑,拉著女孩一起坐到了大殿前的石階上,兩個人依偎在一起,等待著天明的到來,皇帝陛下雖然安排了諸多手段,卻還是沒有把握,那些王爺府中都有親衛,大臣家中也有家丁,這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若是再有禁軍嘩變,整個局勢就難以控制了。

但他已然盡力,是成是敗就看天意了。

楊康對目前的處境並沒有太多擔心,這總比半年前被囚禁在大宗正府的時光要好得多,最難熬的日子他都熬過來了,今晚對他而言不過是又一場危機,而且還有念慈陪著,若是禁軍真的嘩變,大不了繼續跑路就是了。

想想過些天便是七夕,皇帝陛下抬頭看著星空,想要找找牛郎星和織女星,還有那條美麗的銀河,或許是因為時間不對,楊康並沒有找到,不過這並不妨礙他低聲和穆念慈講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此刻他們身後大殿內的血跡還未乾掉,整個皇城內正在進行著一場殺戮,皇城外是數萬的蒙古大軍,這些都沒有影響到皇帝陛下的心情,他在認真的講著這個老掉牙的故事,想要博取身邊女孩的粲然一笑。

終於,天亮了。

皇城內的喊殺聲停歇了下來,羽林軍統領和那六個孩子回到了宮中,向正坐在石階上講故事的皇帝陛下匯報情況,侯通海和吳青烈也回來了,他們渾身浴血,和剛剛升起的朝陽一樣鮮紅。

皇帝陛下靜靜的聽著,這一夜,中都皇城內死了三千多人,幾股意圖嘩變的羽林軍也被殺掉,正在守城的軍士沒有異樣,重要的府衙都有羽林軍把守,整個皇城進入了全面戒嚴的狀態。

楊康拉著穆念慈起身,看了看東方的朝陽,他知道,這一次,他贏了。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8 05:07
第十六卷 三國殺 第十八章 空城計

距離蒙古大軍圍城已經過了一個月,還是沒有任何好消息傳過來,或者說中都城對外的聯繫被徹底切斷了,中都皇城成了一座孤城。

自從那恐怖的一夜之後,皇帝陛下終於大權在握了,不過是在羽林軍的高壓統治下獲得的,如今的中都城內人人自危,那些下層官吏被皇帝陛下的殘酷手段震懾住了,加上禁軍的強勢介入,所有反對的聲音完全消失。

大金國以武立國,但在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推行漢化,文官一系逐步掌握了大權,儒家學說成為了治國的根本,歷朝歷代,文官和武官總是爭鬥不斷,不過有一條很明確,那就是軍人不得干政,軍人幹政是禍亂的開端。

楊康的做法無疑是一種極端,他用血淋淋的事實提醒了那些醉心於弄權的文官們,你們的性命在我眼中什麼都不是,羽林軍作為皇宮的守軍參與治國,在儒家看來這是歷史的倒退,金國推行了多年的以儒治國在這一刻毀於一旦。

暴君!

那些官吏雖然不敢訴諸於口,但他們在心裡給皇帝陛下貼上了這個標籤,他們在羽林軍的監督下繼續讓皇城正常運轉,不過這種高壓統治顯然無法持久,楊康站在了儒家的對立面。

皇帝陛下何嘗不知道這種惡果,在這個時代名聲是很重要的東西,想想宋江不過是個小官吏,但江湖上的好漢見了面都要敬稱一聲哥哥,那是因為他有著「及時雨」的美名,可若是一位皇帝被冠上了暴君的惡名,試問天下的賢達之人誰還會投靠過來。

不過楊康並不後悔,這是一個亂世,在亂世中只有梟雄才能存活下去,他設想過若是完顏洪烈處在他那種狀況會怎麼做,皇帝陛下最終認定完顏洪烈會比他殺的更多,雖然完顏洪烈已經死了,可楊康覺得完顏洪烈對他的影響越來越深了。

為了維護皇城的正常運行,皇帝陛下沒有殺掉那些真正做事的下層官吏,此刻他不需要那些只知道一心和蒙古議和的大臣們,而是要全城一心,堅守中都城,等待著援軍的到來。

楊康要爭取的是時間,只希望一切別來的太晚。

然而一個月差不多到了極限,這不是說中都城內沒有物資了,作為大金國的都城,即便堅守上一兩年都沒有問題,可高壓統治的惡果出現了,那些下層官吏開始怠懈,守城的軍士士氣低落,百姓有了怨言,最為關鍵的是他們看不到希望,認為援軍是不會來了,中都皇城遲早會被攻破,大金國要完了。

在這種悲觀情緒的影響下,蒙古士兵幾次差點破城而入,中都城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皇帝陛下知道又到了要做決斷的時候了,他不知道榮王的援兵會不會到,不知道婁師道在西域做到了什麼程度,不知道還能死守幾天……

既然守不住,那便逃吧!

皇帝陛下如此想著,只要他還活著,無論到長安城還是開封府都可以重建金國的朝廷,即便中都城被攻破了,金國朝廷還會存在,堅守中都城是為了爭取時間,逃離中都城同樣是為了爭取時間。

在中都皇城被圍一個半月後,皇帝陛下讓羽林軍在城內宣傳蒙古人有屠城的習慣,還讓西夏王子李承禎現身說法,西夏國的中興府被蒙古人攻破之後城內百姓悽慘的狀況,這不是為了堅定城內百姓守城的決心,而是為了讓百姓逃離中都城。

皇帝陛下喪心病狂的打開了金國的國庫,把國庫中的金銀和財寶按照官吏等級分發下去,還把國庫內的糧食物資發給百姓,楊康散盡國財,不是在做慈善事業,只是不想留給蒙古人罷了。

這些官吏和百姓擁有了大量的財富,自然不願意被蒙古人搶走,皇帝陛下宣佈會打開城門讓百姓們逃出中都城,不過機會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會被蒙古人抓住殺掉。

於是在一個深夜時分,中都皇城的九門大開,城內數十萬百姓蜂擁而出,帶著錢財逃離這座皇城,這便是群體效應,幾百上千的百姓不敢從蒙古大營邊逃走,但數十萬百姓一起壯膽就敢衝擊蒙古軍營。

蒙古大軍被這瘋狂的一幕所震驚,派兵追趕這些百姓,然而蒙古只有幾萬大軍,想要攔住數十萬百姓談何容易,在這些百姓中還有逃離的金國士兵,戰鬥在中都城外隨處可見,蒙古士兵開始屠殺逃亡的百姓。

趁著混亂,一身農人裝扮的皇帝陛下悄然逃離。

和楊康同時逃走的包括穆念慈,容妃和小皇子完顏緒,那六個孩子,西夏王子李承禎和慕容煙,吳青烈和侯通海,當然他們不是一起離開的,那樣目標太大,真正和皇帝陛下一起走的只有穆念慈和容妃母子。

時隔四年之後,逃跑專家楊康再一次逃離了中都城。

我還會回來的!

夜色之中,皇帝陛下回頭看著那座城池,暗暗的想著。

公元1216年,金天賜二年秋,蒙古大軍攻破了大金國的國都中都皇城,然而當鐵木真進入這座雄城的時候,卻發現這裡幾乎成了一座空城,除了一些膽小不敢跑的百姓外,他們沒有找到任何金國的皇族成員,沒有找到任何的高官顯貴,因為那些人都被楊康殺死了,就連幽禁的李師兒也死掉了,皇帝陛下實在不忍心那位歷經磨難的太皇太后再遭受蒙古人的摧殘。

蒙古大軍在城中搜刮了一天,卻收穫極少,金國的國庫大門敞著,裡面什麼都沒有,皇宮中倒還有些值錢的東西,可都是很難搬動的,他們在一部分被攔截回來的百姓身上倒是發現了大量的財物,一打聽才知道那位金國的小皇帝竟然把整個國家的財富分給了老百姓。

這是瘋子還是聖人?

鐵木真異常惱火,他派兵沿著兩個方向追擊金國的皇帝,一個是去往開封府的,一個是去往長安城的,然後咱們的皇帝陛下一向都是不走尋常路,當年金國太子完顏洪裕派了無數兵馬都沒有抓到楊康,鐵木真更是如此。

初秋時節,楊康和穆念慈再一次走在了鄉間的小路上,只不過這回多了容妃和小皇子完顏緒。


==========
PS:這部小說讓我當初願意花好幾天貼到最新進度的原因就是不YY,一般穿越者都是小弟自動上門、女人自動貼上,總之龍傲天模式開很大。雖然毒抗頗高但太YY我真的不行阿 艸
楊康雖然是穿越者但性格躁進,也常錯誤判斷,不會讓大老級人物發出:此子不可留,但是又送上部下讓他刷經驗這種蠢事(YY文主角雖然常被旁白說性格堅忍,但遇到對方挑釁馬上變中二....)。
雖然阿康絕世武功可是...功力很差,連接飛箭手都會受傷=_=|||(身負:九陰、九陽、易筋經,三大奇功應該是金庸穿越者最威的,可是拿了又不好好練,遇到西毒也無可奈何暈)
當初好不容易九死一生,開了黃老邪的外掛順利坐上王位,可是不到幾章.....皇都丟了要亡國了!!坑爹啊!!當初拼死拼活才坐上王位!
一般穿越文都是造出大砲、手槍,主角站在城頭大喊:讓我們一起找回金國的榮耀吧!!!瞬間士氣值+100,不但成功守城還可以把蒙古打回去,順便西征歐洲。但作者又讓大家吃驚了一次,又開了新局,不知道阿康接下來的路怎麼走?令人期待。 本帖最後由 jazzsax 於 2013-12-8 17:08 編輯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8 17:05
第十六卷 三國殺 第十九章 飄搖的未來(求訂閱月票)

數日後,楊康一路有驚無險的來到了長安城,見到了榮王完顏洪熙。

在和榮王進行了一番密議後,皇帝陛下發佈了一份征討血詔,其中曆數蒙古大軍的惡行,包括屠殺金國的皇室宗親,屠殺金國的朝廷官員,屠殺中都皇城的百姓,整個中都皇城數十萬百姓被蒙古大軍屠戮一空,曾經繁盛一時的中都城成了一座死城,城內百姓的屍骨堆積如山,蒙古大軍的惡行實在是罪大惡極,罄竹難書,包括太皇太后李師兒和皇太后包惜弱都在逃難中不幸遇難,只有皇帝陛下和小皇子倖免於難。

這份血詔可謂是字字血淚,句句悲憤,讓聽者辛酸,聞著落淚。

皇帝陛下把所有的罪責全部推到了蒙古人身上,臆造了一個中都屠城的謊言,連包惜弱的事情都圓了過去,把自己徹底的撇清了,反正蒙古大軍的名聲一向不佳,中原人一直認為蒙古人是野蠻人,還有蒙古人吃人肉的傳言。

楊康這是要快速的把整個事件的基調給定下來,在這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朝廷的邸報是最好的傳播平台,也是最有信譽度的,即便事後有人提出質疑,但這就是朝廷官方的意見,任何質疑都是居心叵測,都是在和朝廷作對。

榮王完顏洪熙自然知道真相,楊康也沒有隱瞞,三王爺對此並不在乎,那些王爺和大臣敢於逼宮,等同於造反,殺了也就殺了,而且楊康能帶著小皇子完顏緒一起逃出來讓三王爺很是欣慰,他們這一輩兄弟自相殘殺,可榮王不希望下一輩也是如此。

這是皇帝陛下帶著小皇子逃離的原因所在,他如今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榮王了,皇帝陛下不想讓這位三王叔認為自己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反正這個小孩子對他構不成威脅,那便暫時留著吧。

這份血詔讓天下嘩然,至少在金國國內是如此。

如今河北之地盡入蒙古大軍之手,只有河南和陝西的部分地區還在掌控之中,宋國大軍渡過長江,向著開封府挺進,陝西被木華黎佔據了大半,大金國無疑處在了最危急的時刻,這份血詔讓金國將領和百姓意識到蒙古大軍的殘暴,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反抗,二是逃跑,否則只能落到被屠殺的下場。

於是在金國各地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一種是看到蒙古大軍便不戰而逃,第二種便是誓死和蒙古大軍戰鬥到最後一刻,極少有投降的例子。

楊康在曾經的英王府中靜坐著,那些分散逃出來的人都聚集到了英王府,這就是皇帝陛下目前的班底了,看著眼前這些小的小,傻的傻的,既沒有猛將,也沒有良臣,可謂是可憐之極,不過皇帝陛下並不氣餒,至少這些人都是忠誠的,至少在長安城他是安全的。

鐵木真的大軍沒有固守中都城,而是兵分兩路,一路朝著長安城攻來,要和木華黎的大軍匯合,一路朝著南方攻去,要和宋國大軍匯合,這便是耶律楚材的謀劃,只要兩股大軍能夠交匯,相當於把金國切割成了幾個小塊,接下來只要逐步蠶食即可。

入秋之後,隨著蒙古大軍的遞進,京兆府周邊各縣逐一失守,榮王完顏洪熙最終只能選擇固守長安城,只要能堅持到入冬,便會獲得喘息的時機,北方的大風雪會讓各方暫時罷戰,長安城是雄城,易守難攻。

在蒙古大軍進攻金國三個月後,鐵木真和木華黎會師於長安城下,大金國危在旦夕。

與此同時,在西域,數十個國家組成了一支五十萬的大軍,號稱百萬準備進攻蒙古,領兵的是西遼國國君屈出律。

西遼是在金國滅遼後由遼國的大將耶律大石創建的一個國家,按理說西遼和金國是滅國之仇,不過此時掌控西遼的屈出律是蒙古乃蠻部可汗,在鐵木真消滅乃蠻部之後逃到了西遼,依靠篡位奪取了西遼**,他並不是契丹貴族,對金國談不上仇恨,反而對鐵木真恨之入骨。

在婁師道的慫恿下,屈出律聯合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國家準備趁著蒙古空虛的時候攻佔蒙古,蒙古為了進攻金國可謂是舉全國之力,jīng銳盡出,耶律楚材在漠北居中策應,他自然想到了西域作亂的可能,但西域國家眾多,彼此爭鬥不斷,很難統和在一起,若只有一兩個國家不足為懼,他沒有預料到在婁師道和明教教徒的攛掇利誘下,這些國家竟然放下成見,聯合到了一起。

首先蒙古的強勢崛起的確威脅到了那些小國家,其次這次的機會實在是太好了,蒙古國內部空虛,加上婁師道的說服和大量錢財開路,明教光明左使使用各種手段賄賂或者要挾那些國家的官員,於是在屈出律的領頭下,各國聯軍整合完畢。

之所以用了這麼長時間,還是因為國家眾多,爭議不斷,好在婁師道的協調能力不錯,最終讓這支大軍朝著蒙古發起了進攻。

公元1216年,金天賜二年深秋,西域各國百萬聯軍進攻蒙古,一路燒殺搶掠,如入無人之境,一直打到了蒙古的斡難河畔,直逼蒙古大營所在地曲雕阿蘭,耶律楚材手中無兵可用,只得倉皇逃離。

得到消息的鐵木真和木華黎無奈的從長安城撤兵,返回蒙古應敵。

皇帝陛下看著蒙古大軍分批次的撤離,並沒有派兵追趕,所謂兵不厭詐,誰知道這是不是蒙古人的yīn謀,直到三天之後,得到了準確的消息,蒙古大軍從中原撤走了,木華黎只留下了上萬軍士在西夏國駐守。

十五萬蒙古大軍返回漠北應戰西域的百萬將士,那又是一場血腥的廝殺。

直到此刻,皇帝陛下終於鬆了一口氣,金國算是暫時保住了,接下來就看怎麼對付宋國了,這場三國之間的戰爭宋國是最孱弱的,不過宋國的二十萬大軍竟然攻到了開封城下,正當宋國皇帝趙擴欣喜若狂的時候,他接到了蒙古大軍撤兵的消息。

榮王完顏洪熙帶著十萬大軍殺向了宋國大軍,金兵害怕蒙古人,卻不怕宋兵,他們要把在蒙古人身上受的氣**到宋國官兵身上,這一路把宋兵殺到了長江南岸,金兵圍困了寶應城。

此時寶應縣的縣令賈涉帶兵死守,竟然奇蹟般的把金兵擋在了寶應城外,讓這位不起眼的縣令開始走上了顯赫的仕途,不過賈涉知道這並不是他的功勞,寶應城能夠不失守,全是因為一位叫做楊穆的人,這個力挽狂瀾的勇士原本只是寶應程家的一個護院而已。

至此,在宋國丞相史彌遠的斡旋下,金國和宋國再一次議和,這次持續了四個月的三國之戰終於告一段落,然而誰也無法預料下一次戰爭會在什麼時候開始,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8 23:30
第十七卷 君山會 第一章 君臣

金天賜二年冬,大金國皇帝陛下完顏康重返中都皇城。

生活有時候很具有戲劇性,兩個月前,皇帝陛下在明知守不住中都城的情況下打開了國庫,把國財分發給了百姓,如今皇帝陛下面對空空如也的國庫,不禁有些發愁,他又不能再從那些百姓手裡搶過來,那樣怕是會激起民憤的。

此刻蒙古大軍和西域聯軍正在草原上廝殺著,金國既沒有軍力也沒有財力來參與這場大戰,只能趁著這個機會收拾國內的殘局,重整軍備,以待將來,畢竟這個世界是用實力來說話的。

蒙古大軍在撤離之前給皇帝陛下留下了一份禮物,那便是這座滿目蒼夷的城池,他們放了一把火,把能燒的差不多都燒掉了,金國皇宮更是毀壞嚴重,想要修整絕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嚴冬將近,楊康可不願意在這裡生活下去。

於是皇帝陛下順從下面大臣的提議,把金國的都城遷到了開封府,中都城作為陪都慢慢的修整,這也有安全方面的考慮,遼東之地想要奪回來怕是很難了,如此一來,中都城離蒙古大軍太近,隨時有被圍的危險,遷都是最好的選擇。

以前不遷都是因為有遼東作為緩衝,此時遷都也是無奈之舉。

好在這些損失都能從宋國那裡彌補過來,宋國投降派代表,丞相史彌遠在寶應城外和榮王完顏洪熙進行了合議,對宋國而言,這自然又是一份喪權辱國的合議,誰讓是宋國挑起的戰爭呢。

公元1216年冬,金國和宋國簽署了《寶應合議》。

除了《嘉定合議》中原本的條件不變外,宋國要一次性支付二百萬兩白銀作為戰爭賠償款,還要把主張和蒙古結盟的宋國大臣殺掉後送到金國來,並要求宋國在長江沿岸不能駐紮軍隊。

這份合議不僅削弱了宋國的國力,也讓宋國國內民心思變,畢竟這些白銀是要攤派到百姓身上的,讓原本便繁重的苛捐雜稅更加沉重,宋國皇帝趙擴再一次嘗到了苦果,即便他知道金國已經無力南侵,卻沒有膽子強撐下去,萬一金國孤注一擲,那宋國可能就此亡國了,宋國皇帝趙擴不是鐵木真一樣的梟雄,也不是楊康一樣的狠人,他只是一個平庸的皇帝罷了。

在金國的新皇城開封,皇帝陛下熱情的歡迎從西域歸來的婁師道,此時楊康終於意識到這位明教光明左使的確是個難得的人才,若是當初把他殺掉那大金國可能就要因此滅國了,只可惜此人是明教中人。

在皇帝陛下的書房裡,婁師道沒有挾功自傲,而是很淡然的向陛下敘說著這次西域之行,這些事情楊康從先前回來的錢青健那裡都瞭解過了,皇帝陛下在想的是如何才能讓這位光明左使真心的替他做事。

對於明教教徒而言,功名利祿怕是沒什麼效果,楊康也不能讓明教跑到金國來傳教,這些傢伙可都是主張造反的,搞不好金國國內的義軍會成倍的增加,最終把他給幹掉,每個人都有弱點,皇帝陛下要找到婁師道的弱點才好對症下藥。

「婁卿,朕有一事不解。」在婁師道講述完結之後,楊康皺眉道。

「陛下請講。」婁師道恭敬的說道。

「朕所見所聞的明教中人,個個武功非凡,為何獨獨婁卿不懂武功呢?」楊康疑惑道。

「這……」婁師道臉色一黯,平靜的說道,「微臣自幼體弱,不便習武。」

這一點楊康已經猜到了,他只是想看看婁師道的反應而已,到底是這位光明左使對武功毫無興趣,還是有著其他的原因,如今看來婁師道對武功是嚮往的,只是體質羸弱,不是習武的好苗子。

生長在光明頂的婁師道自然嚮往著神奇的武功,看著身邊的人健步如飛,飛簷走壁,他如何不想和他們一樣,武功可以說是這位謀臣心中永遠的痛,他也曾翻閱過各種武功秘籍,但都無法解決鬱結經脈的問題,像他這種情況在傳說故事中要麼得到絕世神功,要麼吃到神秘的果子,如此才有可能**有成。

皇帝陛下從桌案後面走出來,握住了婁師道的手,探查了一番,又沉思了一陣,最後裝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

「婁卿,朕的確有改變你體內經絡的**,只是……」楊康為難道。

「陛下,只是什麼?」婁師道配合的問道。

作為這個世上少有的聰明人,他從皇帝陛下的做作中可以看出陛下手中應該真的有這種**,這讓婁師道怦然心動,他這既是配合,也是試探,想知道皇帝陛下要開出什麼樣的條件來。

「只是此**是一位前輩所傳,沒有那位前輩的允許朕不便傳給婁卿,可婁卿為朕立下如此大功,朕無以為報,只有把這**傳給婁卿了。」皇帝陛下感懷道,「**此**後不僅能讓婁卿恢復如常,還能讓婁卿成為絕世高手。」

楊康說的正是《九陽真經》,想想張無忌幼年時身受玄冥神掌,寒毒侵體,連張三丰都沒有辦法,那體質可謂是極差了,最後還是靠《九陽真經》治好了寒毒,並成為了絕世高手。

皇帝陛下這麼做無疑是在冒險,不過他不會把《九陽真經》一股腦的都給婁師道,這只是一個誘餌,只要婁師道吞了下去,想要吐出來就難了,楊康不相信有人練了這種絕世神功還會停下來的,那需要極大的智慧和毅力。

如此一來,在神功大成之前,婁師道都要替他賣命了。

明教光明左使一愣,他沒想到皇帝陛下竟然沒有提出任何的條件,這說明要麼這**不怎麼樣,要麼皇帝陛下是真心的要為他治病,也或者這是一個陷阱,婁師道在心中盤算著,最終對武功強烈的渴望戰勝了一切。

每個人都有弱點,只要抓住了就能控制住這個人。

皇帝陛下把第一卷的《九陽真經》告訴了婁師道,對武功秘籍研究頗深的婁師道一聽便知道這是最為上乘的內功心法,對他大有裨益,光明左使心中不由得湧起了一陣感激之情,無論這位皇帝如何打算,這絕世秘籍是做不了假的。

「陛下,此時正是和蒙古議和的大好時機,微臣願為使者去漠北一行。」為了回報皇帝陛下的厚愛,婁師道請命道。

這倒是真的,蒙古大軍和西域聯軍打的正激烈,鐵木真絕不希望金國在這個時候做什麼小動作,正是爭取有利條件的好機會。

金天賜二年冬,大金國禮部侍郎婁師道出使蒙古,負責接待的正是蒙古丞相耶律楚材,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兩位謀臣終於在漠北相遇。


PS:**是什麼啊?好在意>"<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9 20:45
第十七卷 君山會 第二章 丐幫迷局

冬至日剛過,丐幫淨衣派的梁長老和簡長老來到了開封城。

他們是來請穆念慈參加在洞庭湖上召開的丐幫大會的,這次丐幫大會有兩個議題,一是選出新幫主,二是為幫主報仇,因為丐幫接到大理天龍寺高僧傳來的消息,北丐洪七公已於一月前在天龍寺不幸過世了。

這件事的經過楊康知道的稍早一些,他是通過彭連虎瞭解到的。

歐陽鋒和歐陽克在擊殺了丐幫黎生後,來到了湘西桃源縣,經過彭連虎的指引,找到了南帝隱居的山峰,西毒上山偷襲了一燈和洪七公,導致北丐再次重傷,在南帝和其弟子的救護下一路向南逃走,歐陽鋒隨後緊追不捨,最終在大理天龍寺展開了一場大對決。

天龍寺內,一燈大師和其他七位天龍寺高僧聯手用一陽指組成了劍陣擊傷了西毒歐陽鋒,歐陽鋒父子倉皇逃離了大理天龍寺,折返回西域白駝山養傷。

雖然大理段家的六脈神劍劍譜早已失傳,不過通過先人的筆記記載,數人聯手便可模擬出六脈神劍的威力來,這和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陣是一個道理,都是集合眾人之力攻擊一人的合擊之術。

楊康接到消息的時候頗為無奈,這個世上總是會有無數的意外狀況發生,不過彭連虎傳回來的訊息中並沒有洪七公的死訊,只有歐陽鋒被擊敗的消息,強盜頭子順便把丐幫的打狗棒送給了皇帝陛下,這根打狗棒是歐陽鋒殺掉黎生的時候得到的,西毒沒有收藏戰利品的習慣,便丟給了彭連虎。

結合這次丐幫傳過來的消息,北丐洪七公應該是被歐陽鋒打傷後在天龍寺不治身亡的。

洪七公的離世讓丐幫污衣淨衣兩派的分歧更加明顯,魯有腳接替黎生暫時管理丐幫事務。不過他的資歷尚淺,雖說在污衣派弟子中聲望甚高,卻不受淨衣派弟子的待見,淨衣派的梁長老和簡長老資歷是夠了,卻少了一份威望,若是彭四海還活著。在黎生死掉的情況下,彭長老接管丐幫是沒有異議的。

污衣派和淨衣派爭執不休,於是魯有腳提議在洞庭湖的君山之上召開丐幫大會,集合丐幫五袋以上弟子共同選出新幫主,這便是梁長老和簡長老邀請穆念慈前往的原因所在,兩位丐幫長老知道自己恐怕選不上,但又不甘心把幫主之位拱手讓給污衣派,只好打起了穆念慈的主意。

穆念慈是洪七公的親傳弟子,接替彭長老主持江北丐幫的事務。加上她在金國的特殊身份,保護了不少丐幫弟子,在淨衣派中很有威望,是新幫主的有力競爭者,別看穆念慈年紀小,處理事情很是公正,這點在污衣派中也被廣泛認可。

皇帝陛下一邊寬慰聽到洪七公離世而傷心的穆念慈,一邊在心裡盤算開來。

這件事怎麼看都透著一絲詭異。楊康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別人,或者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綜合所有的信息來看,洪七公不是暴斃而亡,而是死在了大理天龍寺內,身邊有一燈大師和天龍寺的眾位高僧,難道在臨死之前沒有指定丐幫幫主的繼承人麼?

北丐應該想到他死之後丐幫會陷入動盪,那麼事先確定新幫主人選就尤為重要。可天龍寺只傳來了洪七公的死訊,其他什麼都沒有,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楊康能感覺到其中陰謀的意味,他想起了王重陽假死騙過了歐陽鋒的舊事,若是洪七公也是假死呢?這極有可能是南帝和北丐聯合起來做的一個局。讓丐幫先動亂起來,在這團亂局中便能看清楚每個人的動機,一旦事情不可收拾,洪七公再出面掌控大局,把丐幫中的殘渣敗類清理出去,徹底整肅丐幫。

這是當權者經常玩的手段,皇帝陛下深諳其道。

可若是洪七公真的死了呢?

這無疑是掌控丐幫的最佳時機,否則一旦魯有腳當上了丐幫幫主,丐幫便會徹底的傾向於蒙古,成為金國的死敵,這不符合皇帝陛下的利益,北丐的生死是這次丐幫君山大會的關鍵所在,楊康能感覺到這個局是針對他而來的。

皇帝陛下設身處地的猜想,洪七公和一燈大師一定會猜測歐陽鋒為什麼會去他們的隱居地,不用說肯定是有人告訴了歐陽鋒這個消息,很顯然,那位知情的金國皇帝成了南帝和北丐最大的懷疑對象,這說明那位皇帝在打丐幫的主意,於是洪七公順水推舟,將計就計,做一個假死的局,讓那位皇帝進入局中。

西毒真是不給力。

楊康感慨著,若是歐陽鋒直接殺掉洪七公就不用這麼費勁的猜來猜去了,如今穆念慈還沒有懷疑洪七公的死和他有關,否則又是一樁麻煩事,皇帝陛下在思量著要不要插手這件事,還是放棄這次機會,讓穆念慈去自由發揮。

這個局考驗的還是人心和**。

最終皇帝陛下決定即便這是一個迷局,也要去嘗試一番,就看誰佈置的更加巧妙了,實在不行便用大勢碾壓過去,所謂大勢,指的是宋國的官府,江湖說到底只是江山的一隅,楊康手中的權利便是大勢所在。

穆念慈在兩位丐幫長老的陪同下離開了開封城,緊接著,楊康用閉關練功為由向榮王完顏洪熙請假,他還沒有親政,可以自由活動,即便親政了,也能夠出外體察民情,就這樣,皇帝陛下孤身一人溜出了開封城,開始了他的江南之行。

大理天龍寺內,一燈大師和一個人面對面坐著,南帝看起來略顯疲憊,而對面之人正在沉思之中,良久之後才睜開眼睛。

「真的確定是他所為,而不是丐幫中人走漏了消息?」那人確認道。

「藥兄,此事已然明了。」一燈大師淡然道,「歐陽鋒從中都而來,鐵掌幫在其中起了牽線的作用,丐幫黎長老貧僧曾見過,是個寧死不屈的好漢,此次丐幫促成宋蒙結盟,那位皇帝怕是心有不滿,才會下此狠手。」

「我早已說過這個謀劃會出紕漏,七兄卻一意孤行,如今……」那人感嘆道。

「這已是過去的事了,君山那裡還要勞煩藥兄走一趟,若是一切安好便罷,若是那位皇帝執意插手丐幫之事,還望藥兄排解一二。」一燈大師懇切道。
jazzsax 發表於 2013-12-10 06:47
第十七卷 君山會 第三章 皇帝和乞丐

滾滾大江之上,一條渡船正在向南駛去,在渡船的角落裡,蜷伏著一個衣著破爛的乞丐,船上的商旅都不願靠近乞丐,故此那乞丐身旁倒是空出一塊地方來,在這擁擠的渡船上有一個相對舒服的空間。

渡船來到長江南岸,商旅們紛紛急匆匆的下船,等到渡船上的人差不多走完了,那乞丐才不慌不忙的起身,伸了個懶腰,拿起身邊的竹棍,慢悠悠的走下船去,負責渡船的船老大好奇的看了那乞丐一眼,他覺得這個乞丐有些特別,那種悠閒的模樣不像是個乞丐,好似當自己是皇帝一樣。

船老大想的沒錯,剛剛走下渡船,踏上宋國土地的乞丐正是大金國皇帝陛下完顏康。

皇帝陛下的打算很簡單,他先打入丐幫內部觀察情況,一旦確認洪七公死掉了就聯合鐵掌幫來對付魯有腳,若是洪七公還活著,那只好見機行事了,楊康曾經和洪七公一路從臨安府走到湘西,加上從穆念慈那裡探聽的消息,他對丐幫的規矩很熟悉,不怕露餡。

他手裡拿著的竹棍便是丐幫的打狗棒,打狗棒又叫綠竹杖,是丐幫幫主世代相傳之物,杖體碧綠晶瑩,煞是好看,不過楊康為了掩人耳目,在打狗棒外塗上了一層黑色的漆,讓打狗棒看起來像是一根燒火棍一樣。

就這樣,皇帝陛下用乞丐的身份踏上了前往洞庭湖的路途。

一路上,他偶爾混到丐幫中打探消息,不過大部分時間是自己度過,楊康裝扮的是一位淨衣派弟子,淨衣派弟子不用沿街乞討,可以坐馬車,住客棧,在酒樓吃飯,過得倒還算舒心,終於在十幾天後來到了鐵掌峰前。

此時丐幫和鐵掌幫矛盾加劇,特別是洪七公離世的消息傳出之後,丐幫弟子認為正是因為鐵掌幫幫主裘千仞的偷襲才造成了洪幫主重傷,而後也是鐵掌幫弟子把西毒歐陽鋒招來的,最終導致了洪七公的遇難。

丐幫弟子對鐵掌幫的恨意比對歐陽鋒還要強烈些,此次丐幫大會之所以選在洞庭湖上的君山舉行,也有為洪七公報仇的想法,君山離鐵掌峰並不遠,丐幫在選出新幫主之後下一個議題就是要對付鐵掌幫。

楊康一路朝著鐵掌峰上前行。

兩年前,他和洪七公走的正是這條路,那時他還是金國的小王爺,如今卻已經成了金國的皇帝,在這兩年間他遭遇了太多的變故,早已不復當初的輕鬆心態,何況他也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鐵掌幫幫眾把楊康攔了下來,若不是看這個少年乞丐沒有威脅,他們早就出手了,丐幫和鐵掌幫之間發生過多次小規模衝突,互有死傷,丐幫要召開大會,鐵掌幫也摩拳擦掌,兩個幫派之間遲早要有一場大火拚。

「朕,我要見彭當家,有要事相談。」皇帝陛下請求道。

那幫眾看這乞丐一副認真的模樣,便到山上通報了一聲,沒過多久又走了下來,領著楊康朝山上行去,皇帝陛下看了看鐵掌幫的山寨,和兩年前沒有多大變化,看來彭連虎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啊!

「哈哈,丐幫派人前來莫非是要下戰書麼?洪七公死了,丐幫早晚是咱們的囊中之物,鐵掌幫就要取代丐幫成為天下第一大幫了。」剛剛走進山寨,楊康便聽到彭連虎那囂張的聲音。

「哼,丐幫竟然還敢派人來,真是欺我鐵掌幫無人麼?」一個女子的聲音響起,「看我不把他千刀萬剮,碎屍萬段。」

皇帝陛下腳下打了一個踉蹌,這女人是誰啊,也太凶悍了吧,他懷著獵奇的心情走入了山寨的大廳,看到大廳內聚集著幾個武林人物,中間坐著的是一位美貌婦人。

「皇上……」彭連虎看到楊康,驚詫道。

強盜頭子即刻起身跪倒在地,想要叩頭,楊康上前抬手扶起彭連虎,君臣二人稍稍爭執一番,彭連虎無奈之下,只好起身。

「莫要如此,此地不是朝堂,按武林中的規矩來即可。」皇帝陛下假意責怪道。

這並不是責怪,而是讚許,武林中人自在慣了,對皇權不甚敬畏,彭連虎和楊康的這番做作讓其他武林高手對皇權有一絲敬畏,想想看,即便像彭連虎這樣的一流高手也要在皇帝面前下跪,這便是權勢的力量,其他人對楊康自然會尊重些。

「你便是金國的皇帝?」那坐在中間的美貌女子站起身,好奇道。

「這位是鐵掌幫裘當家,便是絕情谷的公孫夫人。」彭連虎小心的介紹道。

彭連虎按照楊康的吩咐把絕情谷的裘千尺拉攏過來,鐵掌蓮花裘千尺聽聞二哥裘千仞被全真教高手周伯通追殺,兩年過去了,仍舊不知所蹤,鐵掌幫群龍無首,又和丐幫矛盾重重,形勢危急,便斷然離開了絕情谷,重新執掌鐵掌幫。

這些天,強盜頭子徹底領教了裘千尺的霸道性格,主要是幾次試手都敗在了裘千尺的鐵掌之下,讓彭連虎心有餘悸。

「久仰,久仰!」皇帝陛下拱手道,「裘當家巾幗不讓鬚眉,著實令人佩服。」

「不要說這些虛的,我就想弄清楚皇上是怎麼知道絕情谷的,咱們絕情谷可一向不與外人結交。」裘千尺沒有和皇帝陛下客套,而是直接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朕是在一本古籍中看到的,那書中把絕情谷描述的像仙境一樣美,朕心嚮往之,便派人尋找,想不到卻剛巧找到了夫人,想來這便是緣分吧。」楊康解釋道。

「若是夫君聽到皇上的這番話定會得意的。」裘千尺滿意道。

皇帝陛下放下心來,幸好這女子沒有追問到底是那本書,他看了彭連虎一眼,強盜頭子會意,趕忙岔開了話題。

「皇上來此莫非是為了丐幫之事麼?」彭連虎明知故問道。

「正是如此,丐幫一直和我大金國作對,此次丐幫弟子在君山集會,朕前來便是想一舉除掉丐幫這個禍端。」楊康恨恨道。

「皇上,微臣和裘當家正在商議此事,丐幫乃鐵掌幫的大敵,這群乞丐竟敢在咱們鐵掌幫的地方集會,完全不把咱們放在眼裡,實在是忍無可忍。」彭連虎激憤道。

「如此說來,著實可惡。」皇帝陛下贊同道,「裘當家,朕決意相助鐵掌幫對付丐幫,朕和令兄交情匪淺,此事義不容辭。」

這對君臣你一言,我一語,把鐵掌幫和裘千尺拉到了對付丐幫的最前沿。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