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圍城
楊康原本想把婁師道留下的,這次去中興府前途未卜,沒必要把這個剛收的幕僚陷進去,何況到時候梅超風可以帶著他逃離,多一個幕僚便成了累贅,然而這個剛剛投效的幕僚竟然表現出了出乎他意料的忠心。
婁師道用主公陷入危境,作為下屬哪有獨自逃生作為理由懇切的請求跟著楊康到中興府去,看那架勢若是楊康不允他就要以死明志了,這讓英王殿下有些小感動,這古代人真是實誠,一旦認準了主公便會死心塌地的跟隨。
看來自己的穿越者光環開始發揮作用,可以四處收小弟了。
英王殿下帶著穿越者的優越感朝著中興府走去,反正一旦遇到危險,梅超風會帶著他逃跑,至於婁師道,那只能看天意了。婁師道也是這樣想的,一旦遇到危險,他有自保的辦法,至於這位英王殿下,該死哪死哪去,他才管不著呢。
婁師道之所以願意跟著楊康到中興府冒險,並不是他傻大膽,而是他想親眼看看蒙古大軍是不是如傳說中的那般悍勇,只有真正看到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他和耶律楚材不同,耶律楚材是遼國皇族後裔,是契丹人,契丹源自於東胡鮮卑後裔,和金國的女真人,漠北的蒙古人在族群上相近,遼國滅亡後耶律楚材便成了無國之人,無論是投靠金國還是蒙古對他都沒有心理負擔,只要能施展抱負就行。
而婁師道是方臘政權的後裔,方臘雖然建立過政權,想要推翻宋朝,但那是漢人的內部矛盾,所以婁師道從來沒想過投靠蒙古或者其他異族,因為他是漢人,便理所當然的認為漢人應該一統天下。
婁師道跟著楊康不過是權宜之計,他對金國同樣沒有好感,他的目標是在金國境內的那些民間起義軍,亂世就要來了,他覺得這些起義軍大有可為,反正只要能讓他發揮才智就行了,至於最終的成敗,他不在乎。
中興府是西夏的國都,公元1020年由夏太宗李德明從西平府遷都至此,原本稱作興慶府,在公元1205年更名為中興府,是西夏國經濟和政治的中心,若是中興府被攻破,便代表著西夏國的滅亡。
楊康進入中興府的時候得到了熱烈的歡迎,無論是太子李德任還是城內的居民都熱切盼望著金國的援軍,英王殿下的到來對安定民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西夏太子李德任三十多歲,看起來很好相處的樣子,對楊康非常熱情,讓英王殿下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
結盟儀式簡單而隆重,隆重說的是儀式,簡單說的是談判的過程,西夏對金國提出的苛刻條件全盤接受,包括向金國稱臣,恢復中斷了好些年的歲幣,甚至割讓了位於金國京兆府周邊的部分地域。
西夏太子李德任唯一的要求就是讓金國派兵援助,這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若是西夏國滅亡了,一切盟約都會成為廢紙一張。
這個問題楊康不敢貿然應允,他派人把盟書送回中都城,這份盟書要雙方皇帝用璽之後才能生效,完顏洪烈不看到這份盟書是不會派兵的,英王殿下在等著完顏洪烈的消息,他猜不出那位皇帝陛下有什麼打算。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蒙古大軍勢如破竹,直逼中興府而來。
自從楊康進入中興府之後,身邊就被大批西夏士兵圍著,名義上是為了保護英王殿下的安全,其實是怕楊康逃走,李承禎知道英王殿下身邊有高手護衛,所以派出了數百的軍士,這讓楊康出入很不方便,感覺像是皇帝出行一樣,於是英王殿下乾脆躲在住處,閉門謝客起來。
遠在中都城的金國皇帝完顏洪烈在思考著西夏的局勢,想著是不是出兵的問題,兵部給出的方略是不建議出兵,而是固守京兆府。
西夏一旦亡國,蒙古大軍會長驅進入陝西境內,京兆府成了金國抵抗蒙古大軍前沿陣地,只要京兆府不失守,金國便沒有危險,若是派兵進入西夏,不僅可能保不住西夏,還會損失金國有限的兵力,得不償失。
兵部提出的無疑是一個保守的方案,但也存在著萬一,若是能在西夏的中興府擊敗蒙古大軍,戰爭便不會推進到金國的境內,沒有皇帝想在自己的國境內發生戰爭,只要保住西夏國,就能讓西夏繼續抗衡蒙古。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完顏洪烈有些頭疼。
以往碰到這種難以決斷的時候,他都會去找包惜弱談談心,說說話,看著那個云淡風輕的女子他的心不由自主的便會安靜下來,可如今兩人相隔千里,想要見面談何容易。
完顏洪烈拿起一份奏章,那是身在長安城的湯祖德寫過來的,上面詳細記述了包惜弱在英王府每日的生活起居,湯祖德是個武夫,寫來的東西簡單直白,沒有一絲的情趣,不過金國皇帝還是從中看出了包惜弱的日常生活,他在腦海中幻想著那些畫面,不自覺的發起呆來。
那個女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閒淡,過著簡單的生活,她的心似乎從來沒有被攪動過,或者說那個能夠攪動她心的男人不是自己。
這個念頭讓金國皇帝有些失落,太醫診斷出容妃懷的是個男嬰,再過幾個月便要生產了,大金國將會有第二個皇子誕生,不,應該是第一個皇子,完顏洪烈如此想著。
於是他下令派兵固守京兆府,至於西夏國,就讓它消失在歷史之中吧!
不過為了讓西夏儘可能的消耗蒙古大軍的兵力,完顏洪烈傳給楊康的信息是援軍正在整備,不日即可出發,這樣一來,西夏便會盡全力的和蒙古人廝殺,蒙古大軍即便攻克西夏也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到時就沒有實力和金國一戰了。
至於說背棄盟約,那時連西夏國都不存在了,何來背棄一說,何況金國的援兵的確是去了,只是去的有些晚,剛到京兆府的時候西夏就滅國了,這樣便不算是背棄盟約了。
楊康不知道完顏洪烈的打算,他接到中都城傳來的消息後便告知了西夏太子李德任,金國的援軍很快就到,這給了李德任極大的信心,只要有了金國的援軍,他有信心和蒙古大軍決戰於中興府下。
抱著這樣的心態,李德任命令中興府周邊的兵力朝著中興府靠攏,他要集中兵力進行一場大決戰,那些小股的兵力根本阻擋不住蒙古大軍,只會造成無謂的傷亡。
就這樣,蒙古大軍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的來到了中興府下,把西夏的國都圍的水洩不通。
楊鐵心一身盔甲的騎在馬上,仰望著面前的雄城,經過上百年的營造,中興府可以說是銅牆鐵壁,固若金湯,想要攻破並不容易,他帶著一萬蒙古軍士第一個來到了中興府,後面還有木華黎率領的十萬蒙古大軍。
此時楊康正站在城頭朝下看去,看著下面上萬的蒙古軍士,英王殿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金國的援軍還沒有來,李德任已經催了好幾次了,但金國大軍停在了京兆府,完全沒有開拔到西夏的意思。
「如何?」楊康不動聲色的問道。
「蒙古大軍,果然雄壯!」婁師道讚嘆道,「只是中興府內兵源和糧食充足,三個月內很難失守,只要援兵及時趕到,成敗還是未知之數。」
這就是楊康擔心的問題,其他人或許覺得英王殿下是金國皇帝的皇長子,完顏洪烈一定會派兵來營救這位殿下,但楊康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和完顏洪烈已經貌合神離,他很可能成為了被捨棄的棋子。
楊康轉身離開了城頭,他沒有看到下面的楊鐵心,楊鐵心身著盔甲,即便看到也辨認不出,他回到住處,開始思考逃離中興府的事情。
蒙古大軍的攻城在第二天便開始了,震耳欲聾的廝殺聲響徹全城,這是關係到西夏國生死存亡的一場戰鬥,無論是李德任還是李承禎都到城頭督戰,鼓舞士氣。
十日後,隨著木華黎率領蒙古大軍的到來,中興府外到處是黑壓壓軍隊,攻城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此時金國的援軍還是沒有到來,中興府內便開始有金國背棄盟約的傳言,認為金國的援軍是不會來了。
西夏國內投降蒙古一系的勢力開始活躍起來,他們覺得把金國的英王殿下交給蒙古人或許能夠獲得西夏國的苟安,畢竟完顏洪烈殺了耶律一族的事情天下無人不知,這群人便是西夏朝廷內的文官一系。
西夏以武立國,不過後來隨著不斷的漢化,朝廷採用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造成了朝廷內廣泛任用文人來執政,導致西夏走向了文弱的局面,一旦面臨這種生死存亡的關口,投降派便會佔據上風。
這些人想擁立李遵頊的次子李德旺為西夏的新皇帝來投降蒙古,讓西夏成為蒙古的附屬國,這樣至少在名義上西夏國還是存在的,於是,在蒙古大軍攻城的關鍵時刻,一場政變在中興府內悄然展開。 本帖最後由 jazzsax 於 2013-11-29 23:52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