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驚的德國教育:就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附作者回復)

   
yizo 發表於 2014-1-1 01:04:13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 735316
changenlukevin 發表於 2014-1-5 15:53
小孩就是要快快樂樂的長大~長大以後有很多事情要煩惱~不用小時候就煩惱~小朋友就當小朋友單純一點就好~教過多的東西長大也是用不到~用的到的就只是用在考試而己~一點實用性都沒用~小朋友小時候能學的就是禮貌誠實行為等等這些就好~
arleekurt 發表於 2014-1-5 18:06
我還是覺得德國的老師推薦學生應該上什麼學校學習比較認同~ 畢竟臺灣的學生讀書出來的都是高學歷卻已經氾濫不耐用的真的很多很多...沒有本事的人硬要他們讀成人上人真的很強人所難~ 況且臺灣普遍的用人就是先看你學歷再看你經歷... 奇怪的是能力並不是企業所先關注的主要目標....  中國社會擺脫不了士農工商的迷思... 只認讀書才是唯一出頭天的方式...
littleglin 發表於 2014-1-5 18:39
以前就欣賞德國的科技工藝
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們的成功是從小紮根
clark11012 發表於 2014-1-5 23:38
看看比較近的德國教育吧!


德國人現在一聽到國際教育評比,就開始風吹草動。

三年前,德國十五歲中學生在PISA(Program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
學生評鑑計畫)的閱讀、數學、自然科學能力上,竟被列入OECD三十二個國家的「後段班」。這個挫折和震驚,引發了一場德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教育討論和改革。

「整天學校」是聯邦教育部長布爾蔓(Edelgard Bulmahn)痛定思痛後,所開出最昂貴、牽動範圍最大的一帖苦藥。

她冒著被批評越權的風險(中小學教育屬各邦教育部管轄),堅持撥出四十億歐元經費,協助德國十六邦的中小學轉型為整天學校。聯邦教育部還持續、密集在平面媒體上打廣告:露出滿足燦爛笑容的小學生,配上「整天學校─讓課程更有品質,給創意更多時間」的宣傳。

布爾蔓心目中理想的整天學校,不是每週五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的填鴨式教育,而是一種早在其他歐洲國家行之有年的「整合式教育觀念」。將教學內容整合到全天的一般課程、休閒性團體活動和主題式活動中,讓每位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認為「上學當然就是整天」的亞洲人,很難想像德國孩子從小學到高中,都只上半天課。不但上課時間短,家庭作業更只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一環。北萊因威斯法倫邦教育部發給小學家長的手冊上建議,小一、小二學生在家寫功課的時間「絕對」不要超過三十分鐘,三、四年級六十分鐘,依此類推。「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功課...如果孩子不想寫功課,家長不須勉強,只須次日告知老師,由老師處理即可,」家長手冊上特別強調。

這種不強調知識填鴨,充分留白讓孩子去玩、去動、去探索自我、去培養嗜好的傳統,一直是德國人的教養理想,卻無法跟上二十一世紀社會型態轉變的步伐。雙薪、單親家庭,以及完全不懂德文的外國移民家庭逐年增加,媒體資訊的氾濫趨勢也無可阻擋,半天的空白反而讓越來越多的兒童和青少年無所事事,留連電視、電玩,甚至鬼混街頭,成為社會的負擔。

根據二○○四年OECD「教育總覽報告」(Education at a Glance),德國七至八歲小學生每年的上課時數隻有626小時,遠遠低於OECD三十一個國家的平均值788小時;十五歲中學生上課時數雖有增加,但仍較OECD平均時數少了66小時。這樣的差距在PISA末段成績的放大下,特別令人憂心。

整天學校正可彌補這種不足。《明鏡週刊》總結各種研究理論:整天學校有更多時間「傳遞學習的樂趣、訓練社會性行為、抵抗媒體氾濫、因材施教、減少家庭中的『寫功課衝突』、教導餐桌禮儀、培養出自主獨立的個人。」

整天學校也受到家長的歡迎。根據統計,全德有七○%的父母希望子女下午也待在學校裡,不但可以學更多,家長(尤其是女性)也得以兼顧工作和家庭。

起先遭到反對黨反對、老師抗議的整天學校,逐漸成為全德的共識。兩年之內,出現了三千所整天學校,布爾蔓的目標是到二○○七年,有一萬所整天學校。為解決未來轉型的可能遭遇的衝突和問題,布爾蔓還預備在每邦設立一個「教育諮詢服務機構」,專門負責收集老師們的經驗,建立資料庫,並提供學校轉型的軟硬體建議。

但是,實際走進變成「教改工地」的中小學,看到的卻是一種倉卒成軍的亂象。

首先,大家對所謂的「整天」學校有不同詮釋。有每位學生都必須參加下午課程的「強制式」整天學校;有學生(或家長)自由決定是否參加的「開放式」整天學校;有每週幾天下午上課或只有一半學生必須留下的「混合式」整天學校。

課程安排也不符合整天學校的精神。有的以為「蓋好餐廳、每天中午分配飯菜」就夠;有的「將早上的課挪到下午上」;有的每天下午只安排跟學習無關的休閒活動,如烤餅乾、戲劇、跆拳道、踢足球等。少數幸運的學校,人力充足,下午還有老師或社工員在旁指導。更多的學校找不到老師,只好找幾名大學生來發發運動器材,順便監督孩子的安全。「整天學校有變成安親班之虞,」《時代週報》警告。

杜特蒙大學教育系教授賀塔普更嚴厲批評,整天學校的概念摻了水,變成「比基尼模式」:上午的課和下午的活動沒有關聯,只遮住最必要的部分。

整天學校之所以未上軌道,除了經費不足,師資不足也是另一個教改大課題。全德文化教育會議估計,到二○一五年為止,全德還缺七萬四千位老師,尤以五到十年級的中學老師最缺。某些邦甚至每十堂課就有一堂因為找不到老師而必須停課。

新老師遞補不及,在職老師卻紛紛倦勤。PISA之後,德國老師的形象指數降至谷底:年紀過高(五十歲以上的老師佔四成五),以傳統方式教學,教室裡是「黑箱作業」,領的薪資是國際級(僅次於瑞士的老師),但是學生的滿意度卻很低。根據OECD「教育總覽報告」,只有四一%的德國學生認為老師關心每個人學到什麼,只有三四%表示老師會幫助學生學習;而在加拿大,高達七五%的學生對老師感到滿意。

教改聲浪更加深老師的壓力。整天學校的整合式課程,不僅要求老師延長在校工作時間,還必須和別科老師合作、做好課前規劃,更重視孩子的個別需求。很多老師一時難以調整原有教學心態和模式。

波次坦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每三位老師就有一位罹患典型的Burnout症。二○○二年辦理退休老師中,只有一五%是年滿六十五歲的正常退休,其他都是以各種身心不適為由辦理提早退休(二%的老師甚至在四十五歲前就退休)。

但是,老師才是整天學校成敗的關鍵。批評過後,德國人又開始思考,如何提高老師的士氣?除了安排更多有助實際教學的在職進修、改善老師的工作環境、給老師更大的授課自由,更重要的,校長讓好老師出頭。「老師就像海豚,如果你給予處罰,它就潛入海底;如果給予鼓勵,它就能演出高難度動作,」柏林貝多芬高中校長哈尼許費格形容。

德國媒體也加入間接教改的行列。主流媒體紛紛定期推出「教育特刊」,隨時提醒教改進度和問題,並大量介紹其他歐洲國家的做法以資借鏡。《明鏡週刊》(Der Spiegel)網站有專門學校篇,集結教育相關報導,二十四小時更新,並連結到其他相關教育、教學網站。《時代週報》(Die Zeit)則和德國教科書出版公司Cornelsen合作,進行「學校的時代週報計畫」,每月一次將週報中的重要主題文章,免費提供初高中老師上網下載,成為最實際的媒體教育教材。

十二月初,OECD又將公佈第二次PISA成績。德國上下已經做好「成績不會有太大改善」的心理準備。因為,德國人知道,教改工程必須假以十五、二十年,才看得出績效。

儘管過程漫長,但整個德國已經動了起來,往未來導向的教育邁出了一大步。


文章來源:這裡
btfake 發表於 2014-1-6 02:06
話雖如此,我還是不敢讓我兒子輸在起跑點..XD
Cangmonth 發表於 2014-1-6 03:08
就算家長想讓孩子自由成長,

但學校老師就會以標準的八股指導法,

來灌輸孩子一些還用不到的知識!
蠍子王 發表於 2014-1-6 06:09
中國人常講中庸之道...千百年不滅定律
好像對..又好像不對
好像不對..又好像對
現在社會不就是是而非..甚至本末倒置
總以為比別人聰明
就是要複雜..才能看到似乎很高深
也就是越複雜...才會感覺到簡單才是真正心靈想要的
孩子們加油吧
flyman57 發表於 2014-1-6 11:15
好難習慣這個德國教育方式.
實在無法理解!
b13343pp 發表於 2014-1-6 19:18
本來應該就要這樣子不適嗎?該玩的時候就忘記讀書~小孩子那麼小?要學什麼才藝班?根本就是多餘~不如學禮義廉恥簡單就好
john1107 發表於 2014-1-6 22:59
s9480306 發表於 2014-1-1 01:44
很不錯的想法.... 台灣教育基本上已經救不回來了

整個社會風氣還是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問題出在台灣的教育制度 一個十三歲以上的青春期青少年要受良好教育 條件是十三歲以前的學校成績在填鴨表現上一級棒, 如此一來 根本不可能做到德國式教育

不過話說我很多年前就看過這篇了, 當時我很質疑, 這些資訊來源是...? (好像是在2012年10月30日, 聯合國宣布全球人口突破70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yizo

LV:4 遊俠

追蹤
  • 610

    主題

  • 3371

    回文

  • 1

    粉絲

他(她)们相信,每个人来到世间都被赋予了特殊使命,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生活和教育的意义就是找到这些价值,然后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