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三國之召喚猛將 作者:青銅劍客 (連載中)

 
doraemon820106 2015-9-11 01:24:4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691 584121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4
一千一百一十四 皇后之位,花落誰家?

    大漢朝以孝治國,所以只要不是太過分,劉辯還是會儘量的對這個便宜母親保持尊敬。『≤『≤小『≤說,

    見何太后並不滿足把上官婉兒從美人晉陞為九嬪,得隴望蜀,甚至覬覦貴妃的身份,劉辯也不生氣,笑呵呵的道:“母后勿要著急,朕自會酌情封賞,皇后之位空缺了將近三載,孩兒覺得是時候挑選一個合適的人選了。”

    “皇帝終於決定要任命皇后了?”何太後面色一動,面露喜色,“呵呵……還是吾兒孝順,你這是要讓婉兒做皇后麼?”

    話剛出口,何太后就覺得劉辯不可能這麼看重上官婉兒,更不可能把他從美人直接擢升為皇后,馬上收了笑容問道:“皇后之位到現在空缺了兩年半,皇帝為何剛剛回京就突然提到立後的事情?莫非你的意中人是甄氏?”

    “呵呵……母后不必操勞,皇后乃是一國之母,將來需要母儀天下,朕還需要聽聽各位大臣的意思。”

    劉辯並沒有直接回答何太后的話,而是打起了太極拳。我就不告訴你人選是誰,看你能奈我何?

    但何太后畢竟是從宮斗中一路廝殺過來,當了十幾年的皇后,又做了十餘年的太后,一雙眼睛不說是火眼金睛,卻也不是輕易能夠瞞過的。

    “哀家猜想皇帝這時候突然想到立後,十有八九是與甄氏誕生下孿生兄弟有關吧?如果要在後宮之中選擇一人做皇后的話,如果不是婉兒,哀家支持甄氏!”

    雖然何太后當年爭寵的時候心狠手辣,工於心計,但彼一時此一時,身份轉換之後,何太后還是真心實意的為兒子考慮,所以出乎預料的表態支持甄氏。

    作為宮鬥的過來人,何太后也看出了武如意手段了得,這些年來在後宮中地位一直穩步提升,縱然唐後在世的時候也已經形成並駕齊驅之勢。

    甚至宮中的太監、宮娥更畏懼德妃武如意,而不是身為皇后的唐婉,就算自己以太后之尊比起武如意來也沒有強勢到哪裡去。再加上武如意背後還站著勢力龐大的江東士族,所以何太后對武如意一直充滿警惕,如芒在背一般。

    後來劉辯冊立衛梓夫為淑妃,用她遏制武如意獨霸後宮,雖然效果顯著,但何太后發現這衛梓夫也不是一個善茬,同樣是個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女人。她自知權勢與資歷及不上武如意,便不正面與武如意發生衝突,而是左右逢源,人前人後做好人,獲得了許多嬪妃的好感。

    這也讓何太后對衛梓夫敬而遠之,她需要的是一個性格和善,尊敬自己,便與控制的皇后。心機過人,胸藏城府的武如意和衛梓夫顯然都不符合何太后的利益,所以在上官婉兒之外,何太后的最佳人選便是性格善良,賢達聰慧的甄宓。

    這個便宜母親打的什麼算盤,劉辯也基本猜了個八九不離十,既然彼此目標一致,有何太后的支持自然會使得甄宓問鼎後位的希望大增。

    “母后的提議,朕會認真考慮,也會參考諸位大臣的建議。時辰已經不早,諸位大臣還在紫微殿等著朕前去赴筵,孩兒就不在這裡耽擱了,先去甄氏哪裡看看她們母子三人,稍後便去前宮赴筵。”

    “皇帝你去吧!”

    何太后揮揮手,心神不寧的送走了劉辯,立即屏退左右對上官婉兒道:“婉兒啊,看來皇帝不太支持你上位,目前來說,對我們最好的方案就是支持甄宓做皇后,你做貴妃。比起武氏和衛氏來,甄氏更容易相處一些!”

    開弓已無回頭箭,孩子都已經從外面抱回來了,上官婉兒也別無選擇,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走下去,肅拜道:“婉兒謹遵母后吩咐,這幾天我會去聯絡關係較好的糜氏、陳氏、薛氏等人,支持甄宓登上皇后之位。”

    劉辯離開壽安宮之後立即趕往甄宓的寢宮探望。

    剛剛生產了不過六七天的甄宓見到天子歸來,不由得喜出望外,笑靨如花,顧不得產後身體孱弱,立即起床施禮參拜:“啊呀……想不到陛下竟然從巴蜀趕了回來,這冰天雪地,寒風呼嘯的,真是折煞臣妾與兩個孩兒了!”

    劉辯上前一步握了甄宓的柔荑,上下打量了一眼:“然朕看看愛嬪的模樣,這一年不見,愛嬪的美貌更勝從前了。你為朕開枝散葉,生兒育女,比朕辛苦多了,而且一生就是兩個,朕豈能不回來看看你們母子三人?”

    甄宓與天子四目相對,含情脈脈的道:“陛下,兩個孩兒尚未取名,請陛下賜名。”

    劉辯上前探望了一眼兩個正在襁褓中熟睡的嬰兒,雖然都睡得香甜,但卻一看就有親切之感,不像上官婉兒的孩子那樣生疏,卻不知道是何緣故。

    略作思忖之後,劉辯就做了決定:“前夜朕途徑廬江,天現異象,雙星閃耀,光華璀璨,其大如斗,人傳言此乃大漢重振,稱霸天下之兆。此朕決定給兩個孩兒取名‘霸業’,一個為劉霸,賜爵襄陽王;一個為劉業,賜爵膠東王。”

    “多謝陛下賜名封賞!”甄宓心花怒放,當即跪在地上稽首謝恩。

    劉辯親切的彎腰把甄宓從地上拉了起來:“愛嬪剛剛生產,身體虛弱,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頓了一頓,繼續道:“愛嬪啊,廬江太守蕭鶴夜觀天象,說這雙星閃耀的天相預示著江東有霸星出世,其母當昌,故此朕決定冊封你為皇后,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啊?”

    甄宓聞言,驚大於喜,幾乎驚掉了下巴:“此事萬萬使不得,臣妾剛剛入宮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幸蒙陛下寵愛,讓臣妾為漢室開枝散葉,妾身已經感激不盡,豈敢得寸進尺?還望陛下改變主意,另立武德妃或者穆賢妃為後!”

    二人正說話之間,得到了消息的德妃武如意、淑妃衛梓夫便率領了一大幫嬪妃來到甄姬的寢宮面聖,包括陳圓圓、貂蟬、孫尚香、薛靈芸、張出塵、步練師,以及從冷宮中放出重新成為美人的馮蘅俱都一起到來,一起肅拜施禮:“臣妾等聽聞陛下遠征歸來,故此前來參拜!”

    劉辯掃了一眼,除了不喜歡湊熱鬧的穆桂英之外,還有大喬以及糜真沒有到來。不過這三個人原因各不相同,性格各異,劉辯也不怪罪。

    望著這些面帶桃花的絕色尤物,劉辯也不知道自己是該慶幸還是不幸,接下來這段時間估計要挑燈夜戰了,營養必須要跟上啊!都說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可千萬別霸業未成,自己卻中道崩殂了,那就嗚呼哀哉了!

    劉辯笑容滿面的和這些女人說了幾句久別重逢的葷話,大致約定了寵幸的時間,今夜在誰的寢宮裡過夜,明晚又去誰的床上睡覺之類的云云。久旱逢甘霖,大家都是過來人,也不必藏著掖著。

    最後劉辯道:“朕急於掃平洛陽叛軍,怕是在金陵待不了許久,遲則一月快則半月便會重返巴蜀。你們就兩個兩個的侍寢好了,省的朕時間不夠,冷落了你們!”

    聽了劉辯的話,眾嬪妃一陣哄笑,各自嚶嚀一聲,或者面紅耳赤,或者掩面而笑,神態各不相同。

    劉辯又正色道:“朕這次回來,除了與各位愛妃、愛嬪、愛姬團聚之外,還要冊封皇后。”

    聽了劉辯的話,本來還有說有笑的嬪妃們頓時一臉肅然,雅雀無聲的聽天子說話。心中俱都暗自猜測這皇后之位也不知道是會落在武德妃頭上,還是衛淑妃,抑或是穆賢妃頭上?

    劉辯咳嗽一聲道:“當然,朕也不是霸道之人,朕給你們一個機會,讓你們參與立後之事。朕會遴選兩名嬪妃角逐皇后之位,除了讓朝臣做出選擇之外,你們也可以參與評選,選出你們心中最適合做皇后之人來!”

    這樣的立後方式,前所未有,聞所未聞,眾嬪妃聽了再次交頭接耳起來。這樣就算自己沒被選上的話,也是有權利參與進來,最起碼說明皇帝還是尊重自己的,登時讓薛靈芸、張出塵這種沒有希望的妹子高興起來。

    劉辯笑容滿面的道:“至於角逐的人選,朕會與諸位大臣商議,擬定兩名候選,由朝臣和你們投票選舉,得票居多者便立為皇后。時候已經不早,朕先去紫微殿赴筵!”

    武如意立即帶頭肅拜施禮:“臣妾等恭送陛下!”

    劉辯來到紫微殿,滿朝文武已經恭候多時,只等天子大駕到來便開宴。

    酒過三巡,工部尚書何珅出列道:“臣有本啟奏!”

    劉辯端著酒樽,皺眉問道:“不知何愛卿有何事啟奏,說來聽聽?”

    何珅開門見山的稟奏道:“前夜江東上空出現異象,雙星閃耀,光芒萬丈,據袁天罡國師說此乃大吉之兆,江東當做一件大事,順應天意。臣思前想後,覺得皇后之位一直空缺兩載有餘,而如今甄昭媛誕生下一雙龍子,年關又至,天降異象,三者結合,說明甄昭媛當繼承後位,母儀天下,請陛下順天應命,冊立新後!”(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5
一千一百一十五 何中堂大戰魏噴子

    在座眾人都是歷朝歷代的精英,就像劉伯溫、荀彧、狄仁傑、徐光啟等人,隨便拎出一個來都是宰相之才,皇帝突然回京的用意何在,基本上各個心知肚明。

    皇帝在巴蜀打了大半年的仗,進入十月之後就在成都度假,早不回來晚不回來,偏偏就在甄宓生下一對兒子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到了金陵,這裡面的用意只怕已經不言自明了。

    再加上皇帝在廬江休息了一夜,蕭鶴連夜上了一封奏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乾陽宮七位顧命大臣手中,說是雙星曜空,光華璀璨,乃是大吉之兆,天祐大漢。而甄嬪生下一對龍子,正合了天象,應當順天應命,厚封甄昭媛。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劉辯在廬江城住了一夜的消息自然瞞不住。天子就在眼前,蕭鶴卻捨近求遠的給金陵朝廷的顧命大臣上書,這裡面的原因不言而喻,分明是天子借蕭鶴的嘴向滿朝文武轉達自己的意思,打算把甄宓推上皇后之位。

    劉辯的意圖已經路人皆知,深諳為官之道的何珅自然第一個站出來當擁皇派,唯恐被別人搶了先機,不等明日早朝便跳出來請求冊立甄宓為後。

    劉辯端起酒樽抿了一口,輕描淡寫的說道:“那夜朕恰好在廬江歇腳,也目睹了這雙星曜空的天象,蕭鶴也曾經對朕提起過冊立甄嬪為後,順應天命之事。朕覺得此乃國家大事,故此讓蕭鶴先上一封奏摺給諸位愛卿,讓你們先議論一番。不知諸位愛卿可曾看到這雙星曜空的天象?”

    劉辯也知道所謂的天象只是一個藉口而已,那夜的兩顆星辰的確格外明亮了一些,但扯到天象吉兆,劉辯卻是不肯相信的。作為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劉辯早就聽慣了日全食、月全食等自然現象,所謂的天象吉兆只是心理作用罷了。

    不過,這天象吉兆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劉辯就想找一個把甄宓推上皇后之位的藉口,而這雙星曜空的天象實在是再合適不過,所以劉辯就裝出一副信以為真的樣子。

    聽了皇帝的詢問,滿朝文武一起拱手作答:“回陛下的話,臣等在江東亦是看到了這天象,實乃天祐大漢,大吉之兆。”

    劉辯頷首:“自從唐後辭世,皇后之位空懸已兩年有餘,如今年關已至,天現吉兆,甄嬪又為朕誕生下一對龍子,那就商議下立後之事吧!”

    在劉伯溫、荀彧的帶領下,眾文武齊聲道:“皇后乃是一國之母,為天下婦人表率,的確是時候冊立皇后了。”

    劉辯將金樽中的美酒一飲而盡,用霸氣四射的目光掃了在座四十多名文武官員一圈,朗聲道:“三年之前,朕與諸位愛卿約定,打算冊立武德妃為後,只因為唐後新歿,朕不忍心立後太急,以免惹得唐後在九泉之下嗟怨。之後朕御駕親征交州,耽誤了一年多的時間,歸來後陸司徒不幸病逝,武妃要為祖父守喪,便把這事耽誤了下來,現在終於可以重新提上議程了……”

    眾文武一起跟著感慨:“陛下所言極是,若不是陸司徒突然辭世,只怕武娘娘早就母儀天下了。”

    “如果不是天現異象,朕一定會遵守諾言,冊立武愛妃為後。”劉辯端起侍女剛剛斟滿的酒杯,露出一臉為難之色,“可是甄嬪誕下雙子,天現吉象,朕就怕不順天應命,會導致大漢國祚衰弱,故此心中有些為難啊!到底是該遵守諾言冊立武氏為後呢,還是順天應命冊立甄嬪為後?”

    劉辯心中有數,自己面臨的最大一道檻不是何太后,也不是後宮裡的這些嬪妃,在他們面前自己擁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絕對統治力,最大的一道檻其實是滿朝文武。

    三年之前的君臣之約猶如給劉辯套上了緊箍咒,劉辯可以把這件事束之高閣,甚至可以讓皇后之位一直空缺下去。但只要重新商議立後,這個約定肯定就是繞不過的一道檻。

    都說君無戲言,更何況是在朝堂上當著滿朝文武許下的承諾,劉辯自然不能矢口不提。正因為如此才讓劉辯煞費苦心,想盡一切辦法幫助甄宓上位。

    “陛下,所謂的雙星曜空,天現吉象,乃是牽強附會,蠱惑聖上,請陛下嚴懲何珅、蕭鶴!”劉辯話音剛落,就有一名大臣從筵席上站了起來,毫不留情的予以反駁。

    劉辯面色微變,側目視之,說話之人正是御史大夫魏徵。其職責為監察百官,彈劾地方,檢舉不法官吏,職務大體和劉辯穿越之前的檢察院院長相似。劉辯讓魏徵來掌管御史台,算的上量才適用,人盡其職。

    “果然不出朕所料,這魏噴子果真第一個開噴了!”劉辯轉動著手裡的酒樽,在心中暗自沉吟一聲,不由得有些頭疼。

    何珅勃然大怒:“魏徵,你什麼意思?前夜天現吉兆,雙星曜空,很多人親眼目睹,你竟敢詆毀大漢的吉兆?我看你才是別有用心,血口噴人,污衊大臣,罪不容赦!”

    劉辯呷了一口酒,蹙眉問道:“魏徵,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那夜朕也曾經看到兩顆星辰光華璀璨,其大如斗,難不成你的意思是說朕信口開河,抑或是指朕眼睛有問題?”

    魏徵大步出列,跪倒在地:“陛下,臣不敢!但臣想說的是,君無戲言,陛下既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約定了冊立武德妃為後,就應該按照約定冊封武娘娘為後,而不是聽信何珅、蕭鶴之言,朝三暮四,失信於天下人!”

    既然魏徵都磕上頭了,何珅自然不能袖手旁觀,也急忙走出筵席跪倒在地:“陛下,這魏徵真是膽大妄為,平日裡就仗著自己御史大夫的身份抨擊同僚。今日陛下剛剛回宮,這魏徵就跳出來指責陛下朝三暮四,失信於天下人,否認大漢的吉象,分明是心懷叵測,請陛下從重治罪,以儆傚尤!”

    “何珅,什麼天降異象,大漢吉兆,全是一派胡言。只是自然現象而已,那夜魏某也曾經出門眺望,只不過兩顆星辰離大地更近一些,光芒更璀璨一些,何來吉象之說?你分明是受了好處,意欲推甄嬪上位,讓陛下失信於天下人,你才是一個奸臣!”魏徵毫不示弱,指著何珅的鼻子大罵。

    何珅寸土不讓,瞪著雙眼反駁:“魏徵,你仗著自己御史大夫的身份,睚眥必報,整日裡找同僚的麻煩,今天不噴這個明天就查那個,你分明是公報私仇,攪擾的朝廷不安!”

    “何大人說的極是!”魏徵一副蔑視的態度,“食君之祿當報君恩,我魏徵做一天御史大夫,職責所在,就要彈劾不法之徒。這兩年來何大人的賬目是否清楚,魏某正在調查,只怕何大人難逃貪污之嫌!”

    “你……”何珅挽起拳頭幾乎要和魏徵拚命,“你、你、你……你血口噴人,我、我……貪污朝廷的一兩銀子了麼?沒有證據,你這就是詆毀污衊!”

    劉辯沒想到魏徵的火力竟然這麼猛,簡直就是全力開噴,幸虧何珅出來替自己擋了槍,否則這魏徵極有可能會把矛頭對準自己,不由得又是鬱悶又是惱怒。

    “嘩啦”一聲,劉辯將面前桌案上的酒杯全部推到了地下,拍案怒斥道:“國家筵席,豈是菜市場?像販夫走卒一樣吵吵嚷嚷,成何體統?魏徵口出狂言,實乃大不敬,革去御史大夫一職,回家閉門思過。何珅是否貪墨之事,朕會重新委任官員調查,你們兩個給朕滾出紫微殿!”

    “陛下就算要把魏徵殺頭,微臣也要力諫,還望陛下不要輕信小人謠言,遵守承諾,冊立武德妃為後,勿要失信於天下人!”縱然被幾個太監拖了出去,魏徵也是大聲嚷嚷。

    何珅雖然也遭到了斥責,甚至面臨著調查的危險,但成功的把魏徵從御史大夫的位置上扳了下來,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下識趣的起身,自己退出了大殿,明兒個老子依舊是九部尚書之一,你魏徵卻不再是御史大夫了!

    劉辯餘怒未消,喘著粗氣怒視滿堂文武:“朕意已決,打算在武妃與甄嬪之間擇其一為後,你們有什麼意見統統道上來吧?”

    看到天子盛怒,在座的其他人自然不敢再自討苦吃,紛紛躲避天子的目光,俱都吱吱嗚嗚的道:“德妃端莊聰慧,幹練精明,天下稱讚,陛下按照約定冊立德妃為皇后再好不過。甄嬪性情和善,賢淑端莊,又為陛下誕生一對龍子,對應天象,陛下就算要立甄嬪為後,也可以商榷。”

    劉辯微微頷首,高聲道:“好……這話是你們說的,朕也不是個霸道的昏君,朕尊重你們的意見!這幾日內,朕會讓你們投票選舉皇后,在武妃與甄嬪之間二選一,三品以上的大員每人一票,後宮嬪妃每人一票,朕與太后一人五票。得票多者冊立為皇后,這樣你們無話可說了吧?”

    “呃……”

    滿座文武不由得一愣,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立後方式,真要是這樣的話,武德妃輸了也怪不得別人啊,當即一起作揖領命:“臣等謹遵陛下聖諭!”(~^~)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5
一千一百一十六 史上最強後宮

    按照劉辯的要求,整個金陵城中有資格投票的官員,包括從三品在內,大約有四十多人符合投票條件。網≥≤

    劉辯知道武如意背後站著龐大的江東士族,在九部或者各州做官的不在少數,如果把條件放寬到五品以上,即便有自己的支持,也不見得甄宓能夠穩操勝券,所以劉辯就把資格線卡在了“從三品”向上。江東做官的雖多,但真做到從三品向上的卻是沒有幾個,這樣將會大幅削弱江東士族對武如意的支持。

    而且劉辯這樣選皇后堪稱前無古人,不能說絕對公平,譬如劉辯很賴皮的給自己和老娘規定了一票抵五票。但比起一言九鼎,乾坤獨斷,一句話就定了皇后人選的皇帝開明了不知多少倍,至少武如意和甄宓都有機會,誰贏誰輸那就看自己的人脈與聲望了。

    至於各地的封疆大吏與軍團主將,劉辯思前想後還是決定不讓他們參與進來。各州刺史都是外放的官員,就算級別再高,也不應該參與進中央的決策層之中,否則立個皇后都要徵求地方官員的意見,朝廷威嚴何在?

    至於各軍團的主將,目前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大戰在即,更是不能讓他們分神。因此經過劉辯親自審核,擁有投票資格的大臣共計四十二人,後宮嬪妃包括武如意、甄宓在內,共有十五人。再加上劉辯與何太后各自五票,總票數為六十七票,這樣一來無論如何都會分出高低。

    次日早朝,當劉辯公佈了投票人選以及規則之後,左丞相荀彧立即站出來提出建議:“陛下,臣認為應該匿名投票,這樣才能讓諸位同僚沒有後顧之憂。”

    劉辯其實很想借這個機會摸摸朝堂中究竟有多少人支持武如意,但劉辯也知道如果實名投票的話,這些官員肯定會顧及自己這個皇帝的態度,從而被迫選擇武如意。畢竟自己現在就差公開表態支持甄宓做皇后了,這些當朝大員不可能都像魏徵那麼耿直,在個人利益面前他們肯定會吸取魏徵的教訓,被迫改變他們的初衷。

    這樣雖然可以大幅增加甄宓問鼎皇后寶座的幾率,但也將會讓這次投票的公平性大打折扣,不利於劉辯樹立自己大公無私的形象。而且也讓劉辯無法摸到這些臣子的態度,到底有多少人支持武如意,有多少對自己惟命是從?

    “荀卿所言極是,朕准你所請!”劉辯不假思索的答應了荀彧的請求,“明日就是新年,諸位臣子放假三日,回家團聚,三年之後眾臣齊聚太極殿,票選皇后,勝者擇日舉行立後大典。”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山呼萬歲,一起鞠躬謝恩。等皇帝從後門退出太極殿之後,方才各自散去,回家準備過年去了。

    因為這次的立後之事,讓整個乾陽宮都處在了浮躁之中,一連三天的時間,太監、宮女們議論的不是怎麼過年,而是誰更有可能登上皇后寶座,執掌六宮?

    “我覺得德妃娘娘勝算更大,畢竟朝堂中的諸位大人都是耿直之輩,就像魏徵御史那樣,當著陛下的面都竭力進諫。如果是實名投票,或許甄昭媛還有三分勝算,既然匿名投票,我想諸位大人的內心肯定更支持資歷更勝一籌的德妃娘娘!”

    “是啊,是啊,獲得投票資格的諸位大人之中,據說有十人左右是出自江東本土,或者曾經受過6司徒提攜,如果匿名投票的話,這些選票肯定都會落到德妃娘娘頭上。”

    “不見得吧,甄昭媛現在有陛下的支持,一票抵五票,再加上生了一對龍子,又有雙星曜空的吉兆相助,順天應命,鹿死誰手還真的難以知曉!”

    “太后娘娘手裡也有五張選票,關鍵還要看太后支持誰。如果太后支持德妃,那甄昭媛必敗無疑,如果太后支持甄昭媛,兩人的勝率五五開!”

    宮娥們議論紛紛,而太監們也跟著湊熱鬧,甚至有人私下裡開盤下注,賭武如意和甄宓誰能登上皇后之位,武德妃的賠率是一賠二,甄宓的賠率是一賠三。

    劉辯對這些流言蜚語都充耳不聞,由著他們私底下議論。而嬪妃們倒是一個個表現的很平靜,尤其是當事人武如意,以及昭媛甄宓,依舊一臉的古井不波,好像事情與她們無關一般。

    大年三十的時候,劉辯召集了後宮中的十四個嬪妃,以及十二個兒子,八個女兒齊聚麟德殿,來了一場盛大的家庭聚會。作為皇帝的親娘,何太后自然也會盛裝出席。

    麟德殿內被裝飾的煥然一新,漂亮的宮女們載歌載舞,樂匠們撥琴弄弦,一片歡樂的氣氛。

    換上了薛靈芸親手縫製的龍袍,劉辯看起來更是神采奕奕,頜下留起一撮濃密的鬍鬚,更是顯得霸氣十足。在中間的筵席上端坐,等待嬪妃們6續到來。

    最先到來的是德妃武如意,攜帶了七歲的兒子渤海王劉治,以及四歲的兒子陳王劉淵前來赴筵。當看到天子早就恭候多時,不由得面色微變,急忙上前施禮參拜:“想不到陛下竟然早早到了,臣妾們卻要讓陛下久等,實在是罪不可赦!”

    劉辯爽朗的大笑一聲:“哈哈……愛妃言重了,一直都是讓你們等候朕。今天過新年,朕給自己放了一個假,就讓朕等等你們好了!”

    “還不快快參拜父皇?”武如意急忙推了兩個兒子一把,叮囑一聲。

    劉治的身體比較虛弱,咳嗽了幾聲上前施禮:“孩兒拜見父皇!”

    四歲的陳王劉淵也跟著施禮:“孩兒拜見父皇!”

    劉辯親切的撫摸了兩個兒子的腦袋,叮囑武如意道:“治兒的身體看起來有些虛弱啊,沒事多召張仲景、孫思邈他們幾個進宮來給治兒看看。”

    “臣妾遵旨!”武如意笑靨如花,肅身施禮答應一聲。

    前夜劉辯已經在武如意的景寧宮夜宿過,該說的話都說了,該做的事都做了,此刻也不需要再多贅言,吩咐一聲:“愛妃入座吧,待其他人到來之後咱們便開宴吃個團圓飯。”

    “多謝陛下賜座!”

    武如意答應一聲,在鄭和的帶領下在劉辯左手的第一張桌案上坐了,兩個兒子分分別坐在左右。

    緊隨武如意到來的是昭儀步練師,攜帶了七歲的城陽公主劉濤,以及清河公主劉璇前來赴筵,這也是一對孿生姊妹,與甄宓所生的孩子區別就是性別不同,因此也使得步練師與甄宓的命運截然不同。

    步練師母女施禮參拜後在鄭和的指引下按照身份入座,接著到來的是婕妤貂蟬,帶著七歲的女兒舞陽公主劉亦菲,以及四歲的兒子武陵王劉烈前來赴筵,同樣參拜後入席。

    貂蟬之後一塊到來的是美人薛靈芸與修儀張出塵,薛靈芸帶著四歲的女兒平陽公主劉喜,張出塵則抱著兩歲的兒子南陽網劉登到來。依舊是先參拜皇帝,接著在鄭和的指引下按照身份入座。

    第六個到來的是昭容陳圓圓,身邊攜帶的則是四歲的女兒金城公主劉珂;以及收養的唐後遺子魯王劉念,新年過後虛歲四歲,與劉珂同齡。

    “臣妾拜見陛下陛下!”陳圓圓笑靨如花,肅拜施禮,起身後吩咐劉念,“念兒,你不是整天嚷嚷著要見父皇麼,還不快快施禮!”

    劉辯十二個兒子之中,除了太子劉齊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二字郡王,以郡為封地。只有皇后唐婉產下的第二個兒子劉念被封為一字王,以魯國為封地。

    “孩兒拜見父皇!”劉念頗有兄長之風,跪地叩。

    下一個抵達麟德殿的是淑妃衛梓夫,帶著五歲的河東王劉征前來出席,參見了皇帝之後又接受了其他嬪姬、美人的參拜,然後在武德妃旁邊的桌案上坐了。

    衛梓夫之後是孫尚香,帶著尚不滿一生日的女兒劉琳瑯前來赴筵。孫尚香之後到來的是美人糜真,帶著唐後九歲的女兒昭陽公主劉詩前來參加新年筵。由於多年不能生育,所以糜真一直把劉詩當做親生女兒,視若己出,這讓劉辯很是欣慰。

    繼糜真之後到來的是賢妃穆桂英,穿的英姿颯爽,走起路來龍行虎步,與披金戴銀的其他嬪妃截然不同,身後的宮娥抱著今年八月份出生的永樂公主劉霓裳。

    而大喬自從三年前在交州胎死腹中之後,遲遲未能懷孕,這幾年一直鬱鬱寡歡,所以和穆桂英走的比較近。此刻看到別人都帶著兒女來赴筵,心中更是黯然神傷。只是由於今天是新春佳節,整個皇室的團圓宴,也不好推辭缺席,只能強顏歡笑跟著穆桂英一起來赴筵。

    “呵呵……岳鵬舉前幾天給我修書說無忌跑到宛城去了,今日這筵席上唯獨缺他啊!“劉辯撫鬚微笑,接受完了穆桂英和大喬的參拜之後,伸手示意二人入座。

    看到大喬神色悲慼,劉辯心中頗為愧疚,暗自決定下次出征帶著大喬,無論如何也要成全她做母親的夢想。

    “父皇……我要和你坐一塊!”

    穆桂英和大喬剛剛入座,就響起一陣噗通普通的腳步聲,一個七陣風般跑進了大殿,跪在地上磕了個頭,就要湊上前去和劉辯擠到一塊坐。

    (ps:不知不覺中,劉辯的後宮陣容已經如此龐大,不算私生子潘安已經有二十個子女了,就趁著這一章盤點一下吧,未來的大漢繼承人可是要從這裡面挑選)(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5
一千一百一十七 突破武力極限

    一般情況下這麼愛出風頭的孩子通常有兩個可能,要麼是個特立獨行的天才,要麼就是個缺心眼的虎逼。

    “澤兒快來!”

    馮蘅還沒邁過大殿的門檻,就看到七歲的兒子劉澤虎頭虎腦的衝了上去要跟皇帝坐在一起,登時嚇得面如土色,在叱喝兒子的同時急忙跪地請罪:“陛下,臣妾教子無方,請陛下降罪!”

    比劉無忌大了兩個月的北海王劉恪跟著跪地求情:“父皇,二弟他年幼無知,一年多沒見父皇了,所以才失了禮數。若父皇要降罪,請責罰孩兒,孩兒願代替母親與二弟受罰!”

    雖然是父子,但皇帝的身份卻限制著劉辯,讓他不能像普通的父親那樣寵愛兒女,必須保持著足夠的距離。就算劉辯內心不想這樣做,但在眾目睽睽之下,也必須保持皇帝的威嚴,否則二十幾個孩子都擠上來和父親坐在一起,成何體統?

    更何況這劉澤是個什麼貨色,劉辯早就知根知底,當下也不怪罪,伸手撫摸了一下劉澤的腦袋:“孩子啊你要記住,你我之間是父子,亦是君臣,所以不能失了禮數。父皇看在你年幼的份上,就不責罵你了,日後要多聽夫子的管教,父皇不求你能成大器,但你至少不要墮了皇室的尊嚴!”

    劉澤很無辜的撇著嘴流淚,嗚嚥著離開了劉辯的身邊,撲向了母親的懷抱:“阿母,父皇不疼我!”

    換來的卻是一個清脆的巴掌,馮蘅怒目而叱:“你這劣子整天就知道給母親闖禍,什麼時候才能給你娘親長點臉面?”

    一年的冷宮生涯下來,已經讓馮蘅對劉辯噤若寒蟬,在那裡面缺衣少食,毫無自由,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與兩個兒子隔著咫尺天涯,就連見一面也是不能。因此走出冷宮之後的馮蘅恍若變了一個人,老老實實的做著他的美人,再也不敢惹是生非,此刻見兒子劉澤平白無故的招惹事端,怎能不又驚又怒?

    劉澤嚎啕大哭,指著劉恪嘟囔道:“哥哥你!”

    劉恪急忙附在劉澤耳邊叮囑道:“你千萬別告訴父皇是我教你這麼做的,明兒個兄長我發了壓歲錢全部都給你,你就可以去找薛丁山把他的金毛獅子犬買來了!”

    “騙人是小狗。”劉澤這才嘟囔著嘴,撫摸著火辣辣的臉頰老實了下來。

    劉辯咳嗽一聲:“馮氏啊,你不必這麼緊張,朕不會無故遷怒於你,只是你日後需要好生管教孩兒,需要記住僅靠巴掌是管不好孩子的!”

    聽了天子的話,馮蘅這才如釋重負,叩首謝恩:“臣妾多謝陛下教誨,日後一定會好生管教孩兒!”

    劉辯目光掃向十歲的劉恪,誇讚道:“恪兒小小年紀,就知道為母親與兄弟求情,並願意以身替罪,孝心可嘉!三寶啊,把從交州進貢的那對玉珮拿來,賞賜給北海王。”

    “這孩子小小年紀就有這等孝心,真是值得表揚!”聽了劉辯的誇獎,滿座的嬪妃無不對劉恪讚賞有加,並告誡自己的兒女日後應當以劉恪為榜樣。

    “多謝父皇厚愛!”

    劉恪看起來並沒有多少喜悅之情,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從鄭和手裡接過一雙精美的玉珮之後走到武如意面前,雙手獻上玉珮:“在母親被打入冷宮的這段時間裡,多虧了母妃的撫養和管教,孩兒方才沒有荒廢了學業。孩兒無以為報,今日便借父皇的賞賜借花獻佛,把這對玉珮轉送給母妃當做新年的賀禮,請母妃笑納。”

    武如意有些意外,滿面笑容的看向劉辯:“這孩子真是懂得禮節,陛下你看這”

    劉辯在心頭不由得“嘖嘖”稱讚:“嘖嘖這兒子還真有城府啊,今天先為自己賺了個滿堂喝彩,現在又借花獻佛抱武如意的大腿,這智力真是出類拔萃,遠超同齡人啊!”

    “呵呵愛妃啊,玉珮是朕賜給恪兒的,他有權自己做決定,既然她要孝敬你,你收下便是。”

    劉辯手撫鬍鬚,對劉恪的行為予以肯定,並用意念向系統下達了指示:“給朕查詢一下劉恪的四維現在發展到了何種程度?”

    系統應聲啟動:“叮咚當前劉恪四維變化如下武力38,統率50,智力88,政治60。”

    “嘖嘖真是不得了,才十歲的年齡,智力竟然成長到了88,怪不得如此有心機!”劉辯忍不住對劉恪的智力發展表示驚訝,同時又表示憂慮,如果這孩子心甘情願的做個王爺,前途不可限量,就怕他聰明反被聰明誤!

    既然得到了皇帝的應允,武如意便收下了劉恪的孝敬,命自己的貼身宮女蘭蔻贈了一對金釵,方才讓馮蘅鐵青的臉色好看了一些。

    趁著滿座嬪妃把注意力放到劉恪、武如意身上之時,劉辯雙目微閉,吩咐系統:“給朕查詢一下所有子女的巔峰能力值。”

    “系統正在查詢中,宿主請稍等!”系統立刻忠實的投入了工作之中。

    “太子劉齊當前四維統率56,武力52,智力75,政治78.”

    “在金台的拳宗屬性影響下,劉齊巔峰武力+3;因為刻苦閱讀李靖兵書,巔峰統率+2;因為受到荀彧、劉基、魏徵、狄仁傑等大臣指點,巔峰政治+2。最終極限潛力變化如下:劉齊統率88,武力86,智力89,政治95.”

    “北海王劉恪極限潛力武力68,統率78,智力95,政治84。”

    “因為受金台拳宗屬性影響,廬江王劉御基礎武力突破人類極限+1,上升至106。受自身‘天賦’屬性影響,劉御屢出奇謀,離間張須陀,智取濡須塢,智力突破巔峰+2,當前四維變化如下:劉御統率95,武力106,智力88,政治80.”

    劉辯聞言不由得面容一動,若不是當著眾嬪妃的面只怕要失聲叫好了,心中狂喜不已:“哈哈想不到我兒無忌竟然突破了人類武力巔峰?這金台的拳宗屬性真是刷武力神器!”

    “渤海王劉治統率65,武力42,智力88,政治92.”

    “河澗王劉澤統率38,武力52,智力65,政治56。”

    以上五個兒子按照長幼順序排列了下來,劉辯曾經查詢過他們的四維,早就了然於胸,雖然現在有了一些變化,但和劉辯印象中基本沒有多少出入,倒是再向下的幾個兒子,劉辯因為國事耽誤,還真沒有查詢過,此刻當即集中精神聆聽。

    “叮咚魯王劉念統率79,武力73,智力77,政治78.”

    劉辯在心中微微嘆息一聲,唐後死前留下的這個兒子雖然不能說是庸才,但只能說很一般,頂多是個太守之才,比起兄長劉齊來差了不少。

    “叮咚河東王劉征統率96,武力87,智力84,政治86”

    劉辯朝衛梓夫那邊掃了一眼,對濃眉大眼的兒子劉征多看了幾眼:“這孩子不錯啊,竟然擁有高達96的統率,倒是一個帥才!”

    “叮咚武陵王劉烈統率75,武力72,智力82,政治86。”

    “叮咚南陽王劉登統率85,武力97,智力38,政治25。”

    劉辯聽完忍不住朝貂蟬和張出塵所在的方位掃了一眼,貂蟬的兒子劉烈中規中矩,,沒什麼優點也沒什麼短板,屬於中庸之才。而張出塵的兒子劉登看起來屬於張飛一個類型,屬於驍勇善戰,但是腦筋有些軸的性格。

    “還真隨他那胸大無腦的母親,不過97的智力值得一看!”劉辯端起景泰藍茶碗呷了一口,給兩個兒子做了定位。

    除了這九個兒子之外,系統也把劉辯的六個女兒挨著查詢了一遍,只是屬性都很普通,正常人偏上水準,沒什麼亮點,所以劉辯也就沒有記住。

    其他甄宓剛生的劉霸和劉業尚在襁褓之中,上官婉兒生的劉准也不過三個月大小,孫尚香生的女兒劉琳瑯,穆桂英生的女兒劉霓裳,尚待以後揭曉答案。

    劉辯剛剛退出系統,收了思緒,就聽到門外太監尖著嗓子喊了一聲:“太后駕到!”

    只見殿門敞開,頭戴鳳冠,一身盛裝的何太后在上官婉兒的攙扶下,帶著十一歲的太子走進了麟德殿,接受了眾嬪妃的參拜,最後氣場十足的在劉辯身邊的桌案後面坐了。

    “孩兒拜見父皇,祝父皇早日一統天下,新年如意!”太子劉齊先向父皇施禮,接著從武德妃開始,向下挨著參拜了一圈,“孩兒給諸位母親請安了!”

    劉辯自從出征交州,再到擊潰朱元璋,西征巴蜀,三年的時間內南征北戰。朝廷中一直由太子劉齊監國,到現在表現的中規中矩,老成持重,再加上為人謙虛恭謹,深受滿朝文武好評,到目前為止劉辯對這個未來繼承人的表現算得上滿意。

    何太后與上官婉兒到來後,整個皇帝之家全部聚齊,只差尚在路上還沒來到金陵的趙飛燕。劉辯吩咐開宴,眾美人舉起筷子大快朵頤,說些過年的吉利話,互道祝賀,筵席結束,眾人各自宮,只等三日之後的選後大典,且看花落誰家?……(未完待續。)

    《想友一下手機訪問.》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5
一千一百一十八 一票險勝

    “陛下,這些選票造好了。”

    鄭和按照劉辯的吩咐,製造了一批特製的選票,用澱粉在背面做了記號,晾乾之後不留痕跡,當需要甄別的時候用鹽粒使勁摩擦就能顯現出來。

    劉辯微微頷:“明日在朝堂上票的時候切莫弄錯了,等票選完畢之後,朕會查驗這些人的選擇,看看有多少人會惟朕之命是從,又有多少人支持武如意?”

    鄭和懷抱拂塵,作揖領命:“奴婢明白,陛下直管放心便是!”

    就在劉辯絞盡腦汁,使用自己穿越前的知識在選票上做手腳的時候,後宮的嬪妃們開始秘密走動。

    武如意率先來到馮蘅的宮邸,叮囑道:“妹妹,今日姐姐來你這裡非為別事,乃是為了明日票選皇后之事而來。”

    “姐姐放心,這些年來承蒙你的照顧,妹妹我知道怎麼做的。”馮蘅從淑儀降為美人之後已經今非昔比,不等武如意表明來意,就主動表忠心。

    但武如意的話卻讓馮蘅大出意料之外:“不……妹妹你錯了,姐姐不是讓你選我,而是讓你選甄氏。”

    “甄氏?”馮蘅笑笑,以為武如意是在試探自己,“姐姐……雖然你沒能把我推上妃子之位,但妹妹心裡還是感激你的,也請姐姐不要懷疑我。”

    武如意卻一本正經的道:“姐姐我知道妹妹你的心意,但我卻不是試探你,也不是惺惺作態,而是真心實意的求你。”

    馮蘅頓時不解了,以她的智力實在不明白武如意的用意何在:“姐姐這又是所為何來?你不為自己拉票,反而為甄宓求票,你……”

    武如意淒然一笑:“甄宓生下一對孿生兄弟,陛下就從成都快馬加鞭趕了回來。到了廬江後授意蕭鶴上書,又有袁天罡、何珅等人站出來鼓吹天現吉象,應當冊封甄氏,以順天應命。由此可見,在陛下心中真正想立的皇后是甄宓,如果我做了皇后只會引起陛下的反感……”

    馮蘅不忿:“我也聽說了陛下之心已經是路人皆知,先前把甄宓的四個姐姐都嫁給了朝廷的大將,分明就是在栽培甄宓的勢力。”

    “是啊!”武如意神色黯然的點點頭,“秦瓊、甘寧都是早期的從龍之臣,朝廷大將。李存孝攻破唐都,生擒李淵,面對李元霸亦能一戰,名動天下。宇文成都、文鴦兄弟掌管御林軍,甄宓的外戚已成氣候。再加上陛下蓄意扶植,甄宓的皇后之位已經難以爭鋒,姐姐我還是退避三舍好了。”

    馮蘅不甘心的道:“雖然陛下心裡偏向甄宓,可君無戲言,既然他說要票選皇后,總不能言而無信吧?我可是聽說朝中有許多大臣都支持姐姐你啊,就像魏徵大人甚至被罷了官,也要站出來替姐姐說話。票選結果未出來,鹿死誰手,尤未可知,我就不相信如果姐姐贏了,陛下會反悔不成?”

    武如意苦笑一聲:“姐姐謝謝你的好意,如果沒了陛下的支持,就如無根之萍,無源之水。既然陛下不想讓我做皇后,要讓我進入冷宮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與其得罪陛下,還不如成全甄氏,那樣至少還能保住姐姐的德妃頭銜,也能讓陛下心懷愧疚。”

    馮蘅聞言,額頭見汗,心悅誠服的道:“還是姐姐看的長遠,妹妹服了!”

    叮囑完了馮蘅,武如意又藉著夜色的掩護,悄悄去了一趟關係較好的大喬、貂蟬、步練師,以及相處還算融洽的孫尚香、張出塵那裡活動,請求她們選舉甄宓為後,而不是自己。

    武如意冰雪聰明,面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說辭,很快就說服了大喬、貂蟬、張出塵等人選舉甄宓。而孫尚香、步練師因為與武如意同屬江東派系,本來就非常支持武如意上位,聽了武如意的分析之後又都替她鳴不平,覺得皇帝實在太寵愛甄氏了,進宮不到兩年時間,便從美人躥升為九嬪,現在竟然又要做皇后。

    武如意笑著安撫道:“君為臣綱,夫為妻綱,陛下的決定我們這些做嬪妃的就應該全力支持,為陛下排憂解難,這才是為妻之道,而不是製造麻煩。陛下之所以選舉皇后,就是因為三年之前與群臣約定了立我為後,無奈之下才想了這麼一個法子。做臣子的為難陛下,咱們這些女人可不能再跟著添亂了!”

    聽了武如意的話,孫尚香、步練師俱都佩服的五體投地:“姐姐的胸襟真是光風霽月,甄氏若是知道了姐姐的這番話,是否應該感到慚愧呢?而陛下若是知道姐姐如此為她著想,是否會體諒姐姐的苦衷?”

    武如意笑笑:“姐姐不求陛下知道,只是在盡一個妻子的責任。今夜所言,還望妹妹謹記在心,明日一定要選舉甄氏為後!”

    大年初三,乾陽宮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就在武如意走訪其他幾個嬪妃的時候,上官婉兒也沒有閒著,按照何太后的授意,分別走訪了關係較好的薛靈芸、糜真、陳圓圓等三人,並轉達了太后的意思。

    “太后的意思是不能讓陛下失信於天下人,再加上有朝堂大臣們的支持,德妃姐姐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當選皇后。故此太后讓我來叮囑你們一聲,一定要選舉德妃為後,讓天下人覺得德妃娘娘當選皇后乃是眾望所歸,這樣陛下也不會失信於天下人。”

    糜真與薛靈芸的城府比較淺,聽了上官婉兒的話,當即一口答應下來:“上官姐姐請放心,我們一定會遵照母后的吩咐,選舉德妃為後。”

    陳圓圓的心智則比較成熟,面帶笑容的聽完上官婉兒所說,頷道:“婉兒請放心,姐姐我知道該怎麼做。”

    在活動完了之後,上官婉兒回報何太后:“啟奏母后,婉兒已經走訪了薛氏、糜氏、陳氏那裡,她們俱都一口答應了下來,一定會選舉甄氏為後。”

    “嗯……不錯!”何太后打著呵欠,對上官婉兒的表現感到滿意,“朝堂中至少應該有一半人支持陛下,後宮中你再拉攏上幾個,加上皇帝與哀家的十票,應該足以保證甄氏上位。時候不早了,你回去睡吧!”

    在離開壽安宮的路上,上官婉兒在心中喃喃自語:“對不住了太后,如果甄宓做了皇后,你肯定會更加倚重她,慢慢把我疏遠。我沒有外戚,沒有族人,在乾陽宮中只有你一個靠山,如果你把我拋棄了,只怕婉兒也就活不下去了!所以我不能讓甄宓上位,我要讓武氏一直和你分庭抗禮,你才會一直器重婉兒。”

    夜已深,劉辯並沒有睡,一直在等著鄭和的消息。

    到了戌時末,鄭和來報:“啟奏陛下,奴婢安排的眼線一直在盯著後宮的各位娘娘,德妃娘娘這兩天分別去了步昭儀、任婕妤、孫修容、張美人、喬美人哪裡。”

    “武如意腿腳挺好使嘛!”劉辯撫摸著下巴沉吟一聲,“甄氏可曾活動?”

    鄭和作揖答道:“回陛下的話,甄娘娘一直沒有出門。倒是上官美人跑的比較勤,先後拜訪了陳昭容、糜美人、薛美人等幾位娘娘。”

    劉辯頷:“上官就是母后的傳聲筒,十有**是去給甄氏拉票了。只要後宮中能有一半的人支持甄氏,再加上朕與太后的十票,我就不相信朝堂中沒有一半人支持朕?”

    鄭和陪笑道:“陛下放心,奴婢相信有陛下的支持,甄娘娘一定會登上後位。”

    劉辯又吩咐鄭和:“明日清晨,趙美人從廬江做船就到金陵了,你安排可靠的人去接她,並一張票,讓他她選舉甄氏為後。”

    “奴婢遵旨!”鄭和鞠躬答應。

    一轉眼,天色大亮。

    新年過後,大漢王朝的第一個朝會在太極殿召開,將會隆重的決定誰來做大漢朝的皇后,母儀天下。

    嬪妃們不許上大殿,因此劉辯命鄭和把所有的妃子集合到麟德殿投票,每人一張,填寫完畢之後投進票箱,最後由劉基、荀彧、孔融、狄仁傑四人共同清點選票,獲勝者當選皇后。

    “諸位大人拿好選票啊,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次,可見陛下是多麼尊重諸位大人!”

    鄭和帶著兩個小太監,親自給滿朝文武選票,按照對應的順序放,這樣等完事之後劉辯才能摸摸底,看看到底誰選了武如意,誰又選了甄宓?

    鄭和跑前跑後,在太極殿給諸位大臣完選票之後,又回到後宮麟德殿給諸位嬪妃選票,又把剛剛進宮的趙飛燕介紹給太后以及其他的娘娘認識。

    一個時辰之後,投票結束,封箱。

    由劉基、荀彧等四位重臣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驗票,朝堂上四十二名文官,加上天子五票,總計四十七票。

    “經過統籌,武德妃獲得二十六票,甄昭媛獲得二十一票!”

    驗完了大臣們的投票,四位大臣又跟著劉辯直奔後宮麟德殿驗票,在何太后的監督下宣佈了結果:“後宮選票二十張,甄昭媛獲得十三票,武德妃獲得七票。”

    最後由荀彧臉色鐵青的宣佈道:“經過核算,甄昭媛獲得三十四票,武德妃獲得三十三票,甄娘娘勝了……”

    ps:月底倒數第二天,劍客就求一下月票吧,有票的兄弟們支持一下,劍客在這裡拜謝了!(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5
一千一百一十九 套路啊,都是套路!

    乾陽宮,麟德殿書房。

    夜色闌珊,燭火跳躍,劉辯正在與鄭和驗票。

    “嘩啦”一聲,鄭和把票箱裡的一大堆特製選票倒了出來,然後按照劉辯的吩咐拿了一塊粗鹽顆粒,使勁的在選票的背面摩擦。

    作為一個穿越者,劉辯懂得一個常識,用澱粉在紙上寫字,乾涸之後毫無痕跡,用碘塗抹後便會以藍色顯現。劉辯不知道去哪裡弄碘,只好弄了些粗鹽顆粒來代替碘,做過實驗後發現雖然不是很清晰,卻也能夠辨認出來做的暗記,於是才投入使用。表面上說是匿名投票,實際上都在劉辯的掌控之中。

    劉辯正襟危坐,面色凝重:“朝堂上四十七票,武如意二十六票,甄宓二十一票,其中有五票是朕投的。刨除朕的五票,甄宓的實際得票數僅為十六票。”

    往深了劉辯沒說,這還是自己全力給甄宓拉票的結果,自己這個皇帝幾乎已經赤膊上陣,鼓動蕭何、何珅、袁天罡等人用天降吉兆來給甄宓造勢,這才有十六個人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投了甄宓的票。如果沒有自己傾力幫助,只怕甄宓將會輸的慘不忍睹。

    “呵呵……”鄭和露出討好的笑容,“武德妃精明幹練,聰慧賢達,打理的後宮井然有序,在我大漢口碑甚佳。甄昭媛宅心仁厚,賢惠和善,宮娥太監都很愛戴。兩位娘娘都是皇后的上佳人選,諸位大人選誰都是大漢的福氣啊……”

    劉辯撫鬚不語,知道鄭和這樣八面玲瓏的大太監肯定會盡揀好聽的說,自己擔憂的不是選誰做皇后,而是武如意的影響力實在出乎自己的預料。表面上看來這是甄宓敗給了武如意,而本質上是自己敗給了武如意,文武大臣們並沒有惟自己的命是從,而是堅持他們的立場支持武如意做皇后。

    鄭和用恰到好處的力量在選票上摩擦,很快由劉辯親自標註的阿拉伯數字編號慢慢顯現出來:“陛下,這張選票出來了,是狄仁傑大人的選票……”

    “選的武如意吧?”劉辯不用多想,就猜到了答案。

    “陛下當真是慧眼如炬!”

    鄭和再次露出討好的笑容,把狄仁傑的選票放在一旁,繼續摸起下一張,用粗鹽粒摩擦起來,很快就露出了廬山真面目,編號是“5”,對應的是吏部尚書魯肅。

    “魯子敬尚書選的是甄娘娘。”

    把魯肅的選票放在一旁,鄭和繼續驗票,不停的拿著鹽粒摩擦:“第三張選票是醫部尚書步騭大人的,選舉的是德妃娘娘。”

    “第四張選票是孟珙將軍的,選的是甄娘娘。”

    “第五張選票是禁軍統領廖化將軍的,選的是甄娘娘。”

    隨著鄭和的摩擦,編號為“1”的選票浮出水面:“劉伯溫丞相同樣選的甄娘娘!”

    劉辯臉色好看了一些,最起碼軍方武將都是無條件支持自己的,他們沒有文官那麼耿直,沒有這樣那樣的想法,也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覺悟,心裡有的只是無條件支持皇帝,這就足夠了。

    又一張選票在鄭和的摩擦下露出了廬山面目:“金陵府府尹包拯選的是德妃娘娘。”

    “學部尚書顧雍大人選的是德妃娘娘!”

    “學部侍郎陳琳大人選的是德妃娘娘!”

    劉辯伸手挑了挑燈芯,讓燈光更亮一些,在心中喃喃自語道:“這些文官啊,就是認死理,在他們的心裡律法高於皇帝。包拯、狄仁傑、魏徵都是同一個類型啊,可能並不是他們和武如意有多親近,只是在他們心裡覺得武如意比甄宓更有資格做皇后,所以才不顧朕的想法,依舊固執己見。”

    “這張是荀彧大人的選票!”鄭和抖了抖手裡的選票,“2”字已經隱約可見,“荀丞相選的是……德妃娘娘啊!”

    劉辯蹙眉:“怪不得今天荀彧臉色這麼難看,果然不出朕所料,在他心裡是支持武如意的。”

    鄭和繼續驗票,直到四十二張選票全部驗完,支持甄宓的另外還有錦衣衛統領李元芳,御林軍正、副統領宇文成都、文鴦兄,戶部尚書糜竺,工部尚書何珅等人。而支持武如意的則有司空孔融,農部尚書徐光啟、翰林院院丞李白、禮部侍郎高俅等一干人,票數準確無誤。

    “回陛下的話,朝堂上的選票已經查驗完畢。”鄭和懷抱拂塵,作揖稟報。

    劉辯頷首:“嗯……朕知道了,朝堂上基本就這樣了,涇渭分明。武將對朕更忠心一些,惟朕之命是從,不問對錯。而文官們就比較認死理了,覺得武如意比甄宓更有資格做皇后,所以就堅持他們的想法。繼續查驗一下後宮的選票吧,朕倒要看看,有那些選了武如意?”

    鄭和率先拎出來的是何太后的選票,因為他的票面比別人的大了許多,自然是鶴立雞群,票面上赫然寫著“甄氏”兩個大字,“太后娘娘選的是甄昭媛。”

    劉辯頷首,示意鄭和繼續,在這一點上便宜母親能夠和自己共同進退,讓劉辯感到欣慰。

    鄭和放下太后的選票,從票堆裡順手摸了一張,用鹽粒摩擦了幾下,編號出來後對應的是美人趙飛雁:“這張是剛剛進宮的趙美……”

    鄭和說著話不由得一愣,劉辯馬上察覺到了異常:“怎麼了?”

    鄭和額頭見汗,囁嚅道:“回陛下……的話,趙美人選的竟然是德妃娘娘,奴婢記得曾經叮囑過趙美人,讓他選甄昭媛的啊,難不成是奴婢說錯了?可奴婢……這麼多年來,很少說錯話啊!”

    “這小婊砸,竟然和朕玩心機!”劉辯嘴角微翹,露出了詭譎的笑容,“嘖嘖……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做過皇后的人就是不肯安分守己。這趙飛燕野心也不小啊,剛剛入宮就參與進了爭寵之中,角色投入的真快啊!”

    以劉辯高達98的智力,在掌握了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基本上能夠把趙飛燕的心理摸個十之八九。估計趙飛燕覺得倘若甄宓做穩了後位,武如意的妃子之位不可撼動,於是改變了策略,陽奉陰違,把武如意推上後位,與甄宓競爭一下妃子之位,循序漸進,這樣或許還有出頭之日。

    畢竟在所有人眼中,甄宓比武如意弱了許多,趙飛燕撿軟柿子捏也不奇怪。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刨除劉辯與何太后的十張選票,再去掉劉辯造勢給甄宓拉得選票,估計在人氣上會被武如意完爆。

    雖然甄宓有四個姐夫是朝廷大將,但姐夫這東西沒有血緣關係,和小姨子之間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而且武將參與不到朝堂中來,影響力有限。比起武如意世家大族的身份,以及坐鎮後宮十年,再加上陸康積攢的人氣,還是遠遠無法抗衡。

    “也許是趙美人聽錯了吧,初次進宮,有些緊張,也是人之常情。”劉辯不動聲色的把這件事圓了過去,只要自己心知肚明即可,現在沒必要興師問罪。

    鄭和繼續拿著鹽粒摩擦:“穆賢妃選擇的是德妃娘娘。”

    “衛淑妃選擇的也是德妃娘娘。”

    “嗯,她們兩個肯定對甄宓的陞遷速度心懷不滿,情有可原。”劉辯點點頭,對於穆、衛二人的選擇,早有預料。

    鄭和繼續驗票,喉結微微一動:“這第五張後宮票是甄昭媛的,選的竟然是德妃娘娘……”

    劉辯面色一動:“哦……拿來給朕看看,甄氏竟然選了武妃?”

    票的背面是甄宓的編號,阿拉伯數字“4”,千真萬確就是甄宓的,票面上白紙黑字寫著“武德妃”三個篆體字,字體清秀娟麗,劉辯一看就能認出來這是甄宓的字跡。

    劉辯感慨道:“看來朕選甄宓為皇后真是沒錯,這女人心底就是善良!”

    鄭和繼續驗票:“馮美人選的甄昭媛……”

    “喬美人選的甄昭媛。”

    “任婕妤選的甄昭媛娘娘。”

    劉辯有些迷惑了“三寶,你不是說這幾天德妃去拜望過這三人麼?就算對德妃陽奉陰違,表面一套背地裡一套,也不可能如此一致吧?難道武如意人氣這麼差?”

    鄭和苦笑一聲,表示自己也看不懂了,繼續驗票:“糜美人選的是德妃娘娘。”

    “陳昭容選的也是德妃娘娘。”

    “薛美人選的還是德妃娘娘。”

    劉辯眉頭幾乎蹙成了疙瘩:“這到底幾個意思?你不是說上官美人去拜訪過陳圓圓、薛靈芸、糜真三人麼?她是得了太后的授意去給甄氏拉票的,怎麼可能太后選甄宓,他們卻一致的選武如意,這到底怎麼回事?”

    “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啊!”鄭和額頭冒汗,“奴婢不記得發錯選票啊,每一張票奴婢都親手發下的,奴婢敢用腦袋擔保。”

    鄭和給劉辯跑腿了將近十年,的確從來沒出過差錯,這一點劉辯還是比較信任,揮揮手:“繼續驗票,朕倒要看看怎麼回事?”

    除了何太后之外,已經有十一個嬪妃的選票水落石出,剩下的還有五張,在全部揭曉之前,真相有點撲朔迷離了。

    “步昭儀選的甄娘娘!”

    “孫修容選的甄娘娘。”

    “張美人也是選的甄娘娘。”

    聽到這裡,劉辯對真相已經猜了個十之八九:“朕弄錯了啊,不是這些嬪妃對武如意陽奉陰違,而是武如意以退為進,讓這些嬪妃選的甄宓啊!”

    鄭和不敢接話茬了,繼續驗票:“這張是武德妃的選票,選的果然是甄昭媛。”

    最後一張打開,自然就是上官婉兒的選票了:“最後這張是上官美人的,選的是……德妃娘娘。”

    事情至此,真相基本上已經揭曉,上官婉兒對何太后陽奉陰違,反其道而行之給武如意拉票。武如意以退為進也好,主動退讓也罷,給甄宓拉了選票。而甄宓投給了武如意,剛剛進宮的趙飛燕不甘寂寞,也興奮作浪違背自己的意思選了武如意,真是好一場跌宕起伏的後宮大戲啊!

    這選票就像一張照妖鏡,讓所有的文武大臣和後宮嬪妃,把自己的內心毫無遮攔的展現在了劉辯眼前,可以說這場皇后大選收穫頗豐,至少讓劉辯看清了每個人的廬山真面目。

    “哈哈……”劉辯忽然大笑一聲:“套路玩的深,誰把誰當真?套路,都是套路啊!”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十幾個女人匯聚一堂,而且許多是做過皇后、嬪妃的宮斗強人,甚至還有武則天這樣的一代女皇,如果和睦相處那才見鬼了呢!

    劉辯覺得這樣也挺好,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任他孫猴子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要想完全沒有風波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上面壓制著不讓這些心機婊翻出浪花來就萬事大吉。

    須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皇帝至察了就後宮反而更加混亂,萬事和為貴,哄為上策,大棒加蘿蔔才是王道!(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6
一千一百二十 君臣的小船說翻就翻

    大年初四,太極殿,早朝。△↗,.

    換了一身嶄新龍袍的劉辯在宮女掌扇的簇擁下,後面跟著三寶太監,龍行虎步的走上太極殿,準備與群臣商議立後事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在劉基、荀彧的帶領下一起抱著笏板施禮,山呼萬歲。

    由群臣先奏事,把過年這幾天壓著的大事挨著處理了一遍,最後由劉辯提出了今天朝議最重要的事情:“諸事處理完畢,那麼就商議一番立後之事吧?經過昨日諸位愛卿與後宮嬪妃們的選舉,甄氏一票險勝武氏,正應了雙星曜空的吉兆。著司空孔融籌備立後事宜,擇良辰吉日舉行立後大典!”

    孔融立即出列領命:“臣遵旨!”

    孔融剛剛退下,面色憂鬱的左丞相荀彧就邁步出列:“陛下,臣荀彧有本啟奏!”

    劉辯從荀彧的臉色上嗅到了不好的氣息,昨天票選結果之後就看到荀彧臉色鐵青,此番他突然出列,怕是與立後之事脫不了干係。

    “荀愛卿有何事啟奏?直說無妨!”

    荀彧卻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一臉唏噓與回憶:“臣猶記得十年之前,陛下御駕親征虎牢,征討逆賊董卓。返程途中前往潁川拜訪微臣這一介布衣,不由得讓彧感激涕零,遂許陛下以驅馳……”

    “荀彧不正面說事,卻打起了感情牌啊!”劉辯手撫鬍鬚在心中暗自思忖,清了清嗓子,直了直身子,儘量讓自己顯得更霸氣一些。

    “是啊,荀卿說的朕還歷歷在目,當年朕親征虎牢,地盤不過建業、吳郡兩地;武將只有秦瓊、岳飛、甘寧、徐晃等人,兵馬不過兩萬,被呂布單騎夜襲,差點要了朕的性命。彈指間,十年已過,如今朕已經坐擁偌大山河,將列千員,帶甲一百五十萬。多虧了荀卿在京城運籌帷幄,決斷國策,才讓朕毫無後顧之憂的南征北討,開疆拓土。論功勞,荀卿不輸任何人!”

    荀彧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嘆息一聲道:“十年以來,臣夙興夜寐,寢食難安,唯恐有負陛下所托。轉眼由當年的血氣青年已近不惑,悄然不覺間,兩鬢已生白髮,忽覺得力不從心。十年以來,臣不曾睡過一個安穩覺,不曾休過一天假,如今孫兒已經八歲,我這個做祖父的卻從來沒有抽空抱過他……”

    “荀彧不正面說事,這是準備拿辭職來威脅朕?”劉辯心頭一凜,在心中暗自沉吟一聲。

    平心而論,這些年來劉辯南征北戰,朝堂上的事情多虧了荀彧主持,尤其是在缺少內政人才的前期,荀彧的加入大幅增強了劉辯集團的實力。可以說比起強於軍事,短與內政的劉基來,荀彧對整個東漢朝廷的作用更大一些。這也是劉辯格外器重荀彧,讓他第一個做丞相的原因。

    “怎麼可以這樣呢,君臣之間的小船難道說翻就翻麼?”

    劉辯在心頭微微嘆息,你荀彧為大漢朝鞠躬盡瘁,庶竭駑鈍,可朕也沒有虧待你啊,就在黃琬、盧植死後改革朝廷制度,變為三公九部制,讓你做了丞相,與陸康、孔融領銜滿朝文武,算得上恩重如山了吧?可你竟然為了一個武如意鬧情緒,實在太讓朕失望了!

    但劉辯也瞭解荀彧的性格與為人,屬於和魏徵、狄仁傑、包拯同一類人,耿直倒是耿直,但缺少變通,認準了死理不撞南牆不回頭,甚至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歷史上的荀彧就是因為反對曹操篡漢,正面硬剛,才被曹操賜死,劉辯相信荀彧既然站出來就絕不是嚇唬自己。

    “荀卿這話什麼意思呢?莫非是對朕立後之事有所不滿?”劉辯輕撫濃須,蹙眉問道。

    荀彧長揖到地:“陛下已經做得夠好,而且能夠充分徵求臣子的意見,沒有獨斷專行,臣已經感激不盡,豈敢再有所非議。”

    “莫非是覺得朕與太后一人五票不公平?”劉辯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繼續追問,“姑且不說朕乃是堂堂的九五之尊,冊立皇后是朕的家事,朕和母后享受一點特權不算過分吧?”

    “臣豈敢妄自評判陛下,就是因為有些勞累,直感到心力交瘁,所以打算向陛下請假三個月,回家頤養一段時間。”荀彧懷抱笏板,咬定自己是因為勞累所以才打算請假,而不是因為立後之事鬧情緒。

    雖然荀彧不承認,但大殿上誰都知道這是對劉辯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不滿,劉辯自然也心知肚明。如果荀彧用辭官還鄉威脅劉辯,或許劉辯還有所忌憚,但用告假三個月嚇唬自己,劉辯還真不害怕。

    “啪”的一聲,劉辯伸手在龍椅的扶手上拍了一下:“既然荀愛卿已經十年沒有休假,那朕就准你半年假期,回家休養去吧!”

    荀彧握著笏板的雙手微微顫抖,心中一寒:“臣……遵……旨!”

    話音落下,荀彧緩緩後退,在滿朝文武的紛紛議論之中,一步步後退到太極殿門口,方才轉身離去。步履蹣跚的下了太極殿的白玉台階,在鱗次櫛比的御林軍注視之下,孤單落寞的離開了乾陽宮,身影逐漸消失不見了。

    荀彧與劉基並列左右丞相,比起長於軍事的劉基來,荀彧在朝堂上的作用更大一些,正是靠著他的決策才在劉辯御駕親征的時候保證大漢朝廷有條不紊的運轉,可謂是大漢朝的中流砥柱,其份量自然不是魏徵這個御史大夫可比。

    看到荀彧告假離去,文武百官們不由得議論紛紛,交頭接耳。可荀彧對立後之事隻字未提,只說告假休養,也不是天子把他驅逐出去的,想要出列求情,卻是無從談起。

    劉辯心中冷哼一聲:“朕對你們這些臣子已經夠了忍讓了,立個皇后一再和你們商量,甚至讓你們投票選舉,還要怎樣?難道死了張屠夫,就要吃帶毛的豬麼?”

    劉辯也知道一言九鼎,不受臣子制約的皇帝歷史上壓根就沒有,否則還要朝堂做什麼,再強勢的皇帝都要徵求臣子的意見。但在立後這件事上,自己已經儘量尊重大臣,可荀彧和魏徵還要和自己硬剛,只能殺雞儆猴,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了!

    劉辯掃了滿朝文武一樣,朗聲道:“既然荀文若要請假,朕也不能勉強他,朕沒有那麼霸道!但國不可一日無相,僅僅劉基一人應付不過來,朕決定調青州刺史王景略入朝署理丞相之位,由蕭鶴前往青州接替王猛署理刺史之職。”

    在劉辯的心裡是想要把蕭何慢慢的扶植成大漢丞相,可蕭何畢竟才出仕不到一年,就算表現的再好,也沒有資歷扶搖直上,擔任丞相。如果劉辯敢這麼做,滿朝文武怕是會有一半人告假甚至下野,所以劉辯採取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調王猛入朝為相,讓蕭何去青州接替王猛。

    王猛的資歷不淺,已經出仕七八年,一直在青州擔任刺史,是整個大漢朝最早的封疆大吏。而且王猛在軍政方面表現出色,正是靠著他的調度糧草,以及調兵遣將,才讓李靖毫無後顧之憂的在河北持續用兵,將唐兵擋在黃河以北。論資歷,整個朝堂上沒幾個人在王猛之上,劉辯決定調王猛入朝暫時署理相位,倒是沒人敢提出異議。

    “陛下,甄娘娘求見!”黃門侍郎抱著拂塵,從後門轉出來說道。

    “嗯……”劉辯蹙眉,“朕不是說過,不許後宮之人踏入朝堂麼?”

    黃門侍郎戰戰兢兢的道:“回陛下的話,甄娘娘對奴婢說她亦是知道此事,但此事幹係重大,必須當著百官的面向陛下請命。”

    “讓她進來吧!”劉辯輕撫鬍鬚,答應了甄宓的請求,以後甄宓就是皇后了,不是一般的嬪妃,可以網開一面。

    片刻之後,剛剛產子的甄宓就輕搖玉步來到太極殿上跪倒在地:“陛下,臣妾亦是知道大漢不許後宮踏入朝堂的規矩,但臣妾聽說荀丞相告假歸鄉,心中不由得誠惶誠恐,坐立難安。陛下對臣妾的厚愛,臣妾感激肺腑,但臣妾亦是知道論資歷、聲望、才能都遠在德妃姐姐之下……”

    “今日清晨又聽步練師、任紅袖兩位姐姐說,是德妃姐姐懇請她們給臣妾投的選票,這更讓臣妾慚愧的汗顏無地。若非德妃姐姐主動禪讓,以及陛下為臣妾呼籲,臣妾豈敢望姐姐項背?如今因為陛下要立臣妾為後,已經惹得荀丞相告假,魏御史被貶,若是陛下再堅持立臣妾為後,置先前與群臣的約定於不顧,則臣妾之罪不可饒恕,故此請陛下收回成命,改立德妃姐姐為後!”

    劉辯鼻子微微抽搐,冷冷的掃了群臣一眼:“難道朕連立誰為皇后的權力都沒有麼?朕今日就要立甄氏為後,你們是不是都要辭官還鄉?”

    大殿上鴉雀無聲,眾人俱都低著頭默不作聲。

    關鍵時刻,還是右丞相劉伯溫站了出來,手捧笏板道:“啟奏陛下,臣有一個法子,可以兩全其美。既能讓陛下順天應命,也不必言而無信!”(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6
一千二百一 引火燒身

    “劉卿有何兩全之策,說來聽聽?”劉辯輕撫寸髯,沉聲問道。¥℉,

    劉基懷抱笏板,肅聲答道:“陛下可還記得薛鎮北平妻之事?這還是陛下提出來的建議,完美的解決了萬年公主與薛仁貴原配柳氏的地位問題。陛下可以效仿此事,設立東、西兩宮皇后,如此既可以順天應命,又不會失信於天下人!”

    “臣附議,此乃兩全之策!”司空孔融急忙站出來支持劉伯溫的建議。

    刑部尚書狄仁傑、醫部尚書步騭、學部署理尚書顧雍、金陵府府尹包拯等一大幫文官也站出來附議:“臣等附議,丞相之計乃是兩全之策,請陛下設立兩宮皇后,一來可順天應命,二來又不會言而無信,實乃萬全之策也!”

    只有何珅站出來唱反調:“我反對,立後之事乃是陛下家事,豈容臣子們指手畫腳?陛下為了立後,已經允許你們投票,是武德妃輸給了甄娘娘,你們現在又來逼宮,豈是為臣之道?”

    劉伯溫扭頭瞪了何珅一眼:“皇帝之事,一舉一動關乎社稷天下,太子乃是國之儲君,皇后乃是一國之母,何來家事私事之說?忠臣者當直言力諫,秉公無私,不以個人榮華而改初衷;更不應該揣測聖意,不問是非而阿諛,否則便是讒言惑主,國之奸臣!”

    何珅嚇了一跳:“劉……丞相,你、你這樣說……就不好了!”

    “我忍你很久了!”劉伯溫大聲訓斥,“這一年之內,彈劾你挪用公款的書信不下數十封,都被我與荀文若暫時壓下,命督察司暗中查訪。你非但不思悔改,還********琢磨聖意,讒言惑主,實乃大大的奸臣!”

    劉伯溫說著對劉辯長揖到地:“請陛下降旨,將何珅革去工部尚書之職,交由大理寺問罪!”

    聽了劉伯溫的彈劾,刑部尚書狄仁傑、金陵府府尹包拯、大理寺寺卿等人也站出來彈劾:“臣等亦是曾經收到過彈劾何珅的書信,說他徵用民夫的時候,按人頭收稅,如果繳納一定數額的錢幣,則可以免去徭役。而且何珅在修路的時候,曾經向途徑的鄉紳索要錢糧,請陛下嚴查!”

    這一刻劉辯算是徹底理解乾隆重用何珅的原因了,做皇帝沒那麼輕鬆,清官固然正直無私,但絕不會像饞臣那樣惟命是從,阿諛奉承,如果他們認為皇帝做得不對,就會直言力諫,甚至像魏徵、荀彧這樣縱然被罷官亦是無所畏懼。這就是所謂的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而何珅這樣的饞臣會揣摩皇帝的意思,會順著皇帝的話做事,會溜鬚拍馬,會阿諛奉承,會哄得皇帝高興,可如果朝堂上都是何珅這樣的官員,那這個朝廷距離坍塌之時已經不遠。

    就像劉伯溫說的那樣,天子之事關乎國家社稷,冊立皇后更是頭等大事,要不怎麼會有一國之母、母儀天下的說法?所謂的“立後乃是皇帝家事”這樣的說法根本就是強詞奪理,站不住腳跟。

    站在臣子們的角度上來看,武如意的確比甄宓更有資格做皇后,入宮七八年,同樣生了兩個兒子,口碑聲望俱佳,出身名門。在朝廷缺錢的時候家族出錢,缺糧的時候出糧,缺人的時候出人,陸康以七十歲的高齡死在司徒職位上,陸文龍戰死沙場,陸遜、陸抗都在東征倭國,三年不曾歸家……

    凡此種種,武如意都比剛剛入宮一年的甄宓有資格擔任皇后,再加上兩年半之前劉辯與臣子們約定冊立武如意為皇后,而劉辯現在卻失信於臣子,也不完全怪大臣們牴觸立甄宓為後。

    因為他們都是耿直的忠臣,所以才會替武如意鳴不平,如果朝堂上全是何珅這樣的阿諛之輩,想來自己想立誰做皇后就立誰,定然是一片讚歌,可那樣比現在更好麼?

    而且劉辯已經察覺到,自己冊立甄宓為後,不滿的不僅僅是大臣,而且後宮嬪妃們的牴觸情緒也是異常強烈。最明顯的就是賢妃穆桂英與淑妃衛梓夫都支持武如意,而不是甄宓,相比較之下他們更接受武如意做皇后,不滿剛剛入宮一年的甄宓爬到她們頭上,這也是人之常情。

    “忠臣者當直言力諫,秉公無私,不以個人榮華而改初衷;更不應該揣測聖意,不問皂白而阿諛,否則便是讒言惑主,國之奸臣!”劉基的話猶如黃鐘大呂般撞擊在劉辯的心頭,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立後這件事。

    劉辯忽然明白,自己和大臣們的分歧在於自己以上帝視角先入為主,從武如意剛剛出現就充滿了警惕之心,一直在刻意壓制。而大臣們不瞭解武如意的歷史,在他們眼中,武如意是一個出身名門,精明幹練,賢惠達理的嬪妃,比甄宓更有資格做皇后,所以矛盾就慢慢產生了。

    “在立後這件事上,難道是朕錯了麼?”劉辯不得不重新審視整件事情。

    “來人,把何珅暫時免去工部尚書之職,交由大理寺、督察司、刑部三司會審。冊立皇后之事,就按照劉卿所言,設立東、西兩宮皇后,甄宓為東宮、武如意為西宮,擇日舉辦立後典禮,一切從簡!”

    做完決斷之後,劉辯倏然起身,不等滿朝文武施禮,就大步流星的離開了太極殿。

    是夜,何珅來見劉辯,跪地哽咽:“陛下……臣從實招來,朝堂上他們說的這些事情的確存在。但臣索要人頭稅的對象,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紈袴公子,讓他們去服徭役,非但不能修路,反而會浪費錢糧,所以臣才讓他們出錢免役。”

    “至於向鄉紳索要錢糧,道路從他們的宅院、田地前面通過,大大的方便了這些鄉紳的生活起居,向其徵收一筆錢財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得錢糧全部用於修路建設,築造堤壩,斷然不敢私吞啊!”

    劉辯面色如霜,沉聲問道:“真的沒有私吞?”

    何珅吱嗚道:“真的……真的沒有私吞,就是把收到的這筆錢財借給了一些商賈,賺取了一筆利息。所得的利息微臣自己留了一半,另外一半都拿出來修路了,這些年來朝廷下撥的開支按照正常預算也就是能夠修造三千五百里馳道,可臣卻憑藉著自己的手段修了四千五百里,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劉辯指著何珅的腦門道:“你啊你,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你這樣做就不怕被包拯鍘了嗎?”

    何珅拍著胸脯道:“陛下直管放心,臣做的假賬就是神仙下凡也查不出破綻來,累死狄仁傑也查不出個子丑寅卯,只是微臣不敢欺騙陛下,才來據實稟報。如果陛下要臣死,臣這就回家三尺白綾上路,如果陛下覺得臣還有用,臣還願為陛下做牛做馬!”

    劉辯在心底暗自嘆息一聲:“這皇帝還真是難做啊,奸臣有奸臣的好處,忠臣有忠臣的壞處。以前做鍵盤黨的時候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真做到這個位置了,才發現困難重重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更何況劉辯覺得何珅還有用處,思忖片刻後做了決定:“何珅啊,這次就看你的運氣了,如果三司會審,你能全身而退,朕繼續起用你。如果你被查出破綻,只能依法問罪了,是下在大獄還是殺頭抄家,朕保不住你!”

    “多謝陛下開恩!”何珅喜出望外,叩首告退。

    四月六日,立後典禮在麟德殿舉行,甄宓與武如意各自佩戴皇后的鳳冠登上鑾台,先接受了滿朝文武的參拜,又接受了後宮嬪妃們的施禮,就此成為大漢帝國的東西皇后。

    立後之事落下帷幕,劉辯在朝堂上重組內閣,在調王猛入京出任丞相的同時,又調徐州刺史張居正入京擔任禮部尚書,司空孔融不再兼任此職。而張居正的徐州刺史之位,則由青州別駕從事陳群接替。

    何珅目前正被三司會審,即便能夠全身而退,亦是惹了一身騷,已經不再適合擔任工部尚書,劉辯再次飛鴿傳書調益州刺史長孫無忌入京接掌工部。益州刺史之位由于謙接任,掌管益州各郡。

    此外,劉辯又調在地方擔任太守的華歆、虞翻、許靖等人入京,分別前往御史台、大理寺、督察司等述職,對朝堂中不動聲色的進行了一次小規模換血。同時起用司馬光擔任史官,主持編寫大漢史書。

    隨著劉辯一道道聖旨傳下,各路使者策馬揚鞭,往來飛馳。各路官員幾家歡樂幾家愁,心情各不相同。

    為了加強對官員的監控,劉辯心血來潮之下決定在乾陽宮的東南角設立一個新的特務機構“東緝事廠”,暗中查訪官員、外戚的不法之舉,由司禮太監鄭和執掌,稱之為“東廠提督”,只聽命於皇帝一人。

    歷史上出現在明朝的東廠使得皇帝集權能力大幅增加,但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弊端,弊大於利,明朝的滅亡可謂與廠衛的惡劣影響不無關係。

    為了避免重蹈明朝的覆轍,劉辯又規定東廠與錦衣衛只負責抓人,不負責審訊,但凡捉到不法官吏,交於刑部、大理寺、督察司,三司會審,若是擅自用刑,則對犯事的廠衛處以死刑,並向上追究責任,施行連坐制度。

    就在劉辯對朝廷內閣大刀闊斧的進行重組之時,吳起的書信經過多次中轉,由貴霜境內的華氏城飛躍千山萬水,送到了劉辯的手中。

    吳起在書信中請求朝廷撥給大批鑌鐵、甲冑、馬匹,即將於今日聯合蘇烈、凱撒三路猛攻貴霜國都白沙瓦,力爭一個月之內包圍都城,生擒嬴政,待平定貴霜之後將會繼續揮師北上,將觸角伸入安息境內,揚大漢國威,馬蹄踏處,皆為漢土!(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6
一千二百二十二 趁你病要你命

    木鹿城,大夏王宮。↗,

    嬴政的使者攜帶了三馬車的貴重禮物,跋山涉水,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終於見到了大夏國君主項羽。

    面對著身高近丈,高大威猛的項羽,秦國使者不自覺的心生畏懼。鞠躬作揖表明了自己的來意,希望項羽能夠與巴比倫國王亞歷山大化干戈為玉帛,出兵向南救援秦國國都白沙瓦。

    “暫且拋開我楚國先人與秦國不共戴天的立場,從大夏到貴霜,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若是退了漢兵,嬴政又該如何答謝本王?”項羽雙手叉腰,厲聲質問秦國使者。

    “回大王的話,小使臨行之前,我大秦皇帝說了,若是大王肯出兵救援,助我大秦擊退秦軍,願以十城相贈。”秦國使者躬身答道。

    “以十城相謝,這嬴政也太摳門了,你先下去,容本王考慮一番,再做答覆!”項羽揮揮手,吩咐秦國使者暫時告退。

    秦國使者告退之後,項羽立刻召集麾下文武共商對策,除了追隨項羽出世的季布、鐘離昧,被尊稱為亞父的呂尚之外,還有在攻擊鐵木真時候俘獲的耶律楚材、慕容恪、楊延輝等人。而大將郭侃、先軫、薛萬徹三人則率領了五萬人馬在大夏國的西方駐守,防備隨時有可能進攻的巴比倫軍隊。

    除了以上文武之外,跋山涉水從大漢帝國前來投奔的呂智、呂玲綺姐妹也慢慢受到了項羽的器重,呂智被委任做了文官,而呂玲綺則做了武將,都可以參與大夏國的軍政決策。

    不過今天議會中最惹人注目的還是兩個陌生的漢人面孔,正是從成都跋山涉水,走了七千里路程前來投奔的石達開與龐統。

    去年三月,石達開遭到劉備猜忌,毅然決定率軍前來大夏投奔項羽,走了兩個半月方才從趙匡胤撤退的路線走出了巴蜀西部的崇山峻嶺。

    比起趙匡胤來相對較好的是,石達開撤退的時候是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適宜。不像冬天那樣氣候寒冷,飛雪連天,腳下滑不留足,因此失足墜亡的士兵不過數百人。

    走出巴蜀的崇山峻嶺後,進入了空虛的雍涼地區,一馬平川,幾乎沒有軍隊也沒喲關卡。石達開一路上劫掠了幾個縣城,揮師向西進軍,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去大夏國投奔項羽。

    就在這時候,劉備被毒死的一幕發生,龐統不願意歸漢,輕騎出逃,一路快馬加鞭,循著石達開軍隊的腳步追趕,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趕上了石達開的軍隊。

    石達開並不知道當初向劉備建議調自己回成都的人就是龐統,反而故人相見,喜出望外,下令設宴款待龐統,舉杯暢飲。

    既然石達開被瞞在鼓裡,龐統自然不會節外生枝。反正當初自己說的那番話只有天知地知劉備和自己知道,既然劉備已死,就不會再有第二個人知道,傻子才會自討麻煩!

    龐統對石達開說道:“當初是法正、房喬害怕你與諸葛亮接觸頻繁,私通東漢,故此向大王建議調將軍回成都,沒想到將軍竟然如此剛烈,率軍出走以明心志,實在讓人不勝唏噓啊!”

    石達開拍案怒斥:“法正、房喬這二賊簡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王對我有知遇之恩,大王尚在,我石翼豈能做個貪圖榮華富貴的叛徒?我早就對著三軍將士立下誓言,誓死不降東漢!”

    石達開又詢問成都的局勢:“士元先生突然單騎到來,莫非是大王要喚我回成都?雖然已經走了兩千多里路程,但只要大王能夠體諒石某的拳拳之心,必然率兵回援,為大王死戰到底!”

    龐統掩面哭泣:“大王已死,除龐統外,諸將皆降!”

    石達開聞言不由得淚如雨下,手中酒觥跌落在地:“大王因何而死?”

    “唉……大王被毒死了,傳言說是劉封勾結蘇擒毒死,可我始終覺得是劉封勾結劉辯所為。只可惜眾將被蒙在鼓裡,亦或者是為了個人的前程明哲保身,就連那燕人張飛也投降了,整個成都只剩下我龐統一人為大王鳴冤。無奈之下只能單騎出城,前來投奔將軍!”龐統撫膺慟哭,悲傷之情溢於言表。

    石達開拔劍出鞘:“寧可大王負我,我絕不負大王,眾人皆降,吾當提兵殺回成都替大王報仇!”

    龐統急忙阻止情緒激動的石達開:“統今日方知石將軍是忠義之輩,只是那劉辯帶甲百萬,僅僅在巴蜀就有近二十萬人馬,憑將軍手中的這一萬五千人馬,何異於以卵擊石,螳臂當車?唯今之計,只有繼續向西投奔大夏國君主項羽,借項王之手,他日捲土重返巴蜀,為大王報仇雪恨,以慰大王在天之靈!”

    石達開仰天嘆息:“西漢已經是朝不保夕,也只能繼續向西投奔項王了!”

    於是,龐統與石達開繼續率領一萬五千多殘兵向西進軍,一路跋山涉水,又走了四千里多路程,在去年的臘月中旬抵達了大夏國都木鹿城,正式歸順項羽。

    石達開、龐統帶來了一萬五千人馬,而且從巴蜀跋涉了七千多里路程,走了七八個月的時間,項羽自然格外高興,對龐統、石達開俱都授予重要職位,命二人入朝參贊軍事,成為了大夏國的重要文武。

    與劉辯不許女人參政不同,項羽每次召開朝議,都會帶著虞姬旁聽。為此呂尚也曾經多次旁敲的勸過項羽,只是項羽充耳不聞,久而久之,麾下的眾文武只好由著項羽,反正朝堂上不是還多了呂氏姐妹麼?

    項羽掃了眾文武一眼,把秦國使者的來意說了一遍:“秦王嬴政派使者來勸本王與亞歷山大化干戈為玉帛,出兵救援貴霜……嗯,也就是現在的秦國,許諾若是擊退漢軍之後,願以十城相授,諸位以為如何?”

    “大王!”

    初來乍到的龐統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立功的機會:“我們漢人有句話叫做‘趁你病要你命’,既然嬴政已經苟延殘喘,我們便虛與委蛇,假裝答應嬴政救援秦國。等大軍進入秦國之後,趁著秦軍被漢軍纏住之際,大肆的攻城掠地,只怕所獲便是百城也不止!”

    “哈哈……好計策,就這麼辦了!”項羽對龐統的計策擊掌稱讚,“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漢人是我們楚人的仇敵,而秦人亦是,看著兩個仇人拚個你死我活,而本王卻坐收漁翁之利,實在是不亦快哉!”

    慕容恪建議道:“大王,龐士元先生的建議固然是一條妙計,可亞歷山大的軍隊對我們大夏虎視眈眈,若是我軍朝秦國進軍,只怕巴比倫軍會趁虛而入。”

    年已五十多歲的呂尚撫鬚道:“這秦國的使者不是說嬴政也派人去了巴比倫求見亞歷山大麼?大王可以派使者去巴比倫見亞歷山大,與他約定化干戈為玉帛,一起出兵救援秦國。而從巴比倫去秦國,必須經過我大夏境內,可以在沿途險要設伏,請君入甕,只要巴比倫軍入境,便予以重創。如此一番之後,亞歷山大實力受損,必然不敢再輕易來犯!”

    “便如此行事!”

    項羽拍板做了最終的決策,修書一封派使者趕往巴比倫求見亞歷山大,緩和一下劍拔弩張的關係,約定三年之內互不侵犯。若是亞歷山大有意的話,願一起出兵向貴霜進軍,等擊退漢軍之後,平分貴霜土地。

    派使者出使巴比倫後,項羽召見了秦國使者:“你即刻回去見秦王,告訴他本王剋日起兵十萬向南救援。讓秦王給麾下的守關將領下詔,打開關門,多多準備糧草,迎接本王大軍入關抵禦漢軍。”

    “多謝大王!”秦國使者大喜過望,連連拜謝,辭別項羽後朝白沙瓦返程而去。

    在接下來的幾天之內,項羽集合了十萬兵馬,親自率領龐統、石達開、慕容恪、楊延輝、鐘離昧、呂玲綺等人離開木鹿城,向南進軍。同時命郭侃、薛萬徹、先軫等人在巴比倫過境的要塞設伏,只等亞歷山大的軍隊過境,先重創其元氣之後再向南進入貴霜境內攻城掠地。

    號角嗚咽,項羽率十萬大軍絕塵而去,留下姜尚、耶律楚材、鐘離昧、呂智等人拱衛國土,下令各地關閉城門,嚴防奸細,以免巴比倫軍入境偷襲。

    項羽的使者抵達巴比倫都城後獻上項羽書信,亞歷山大看後對眾將大笑道:“此乃項羽引蛇出洞之計,想要誘騙我軍入境,我們便來個假途滅虢,和項羽周旋一番,讓項羽知道誰才是安息最強的諸侯!”

    一個身高過丈,黃頭髮、藍眼睛、高鼻樑、白皮膚的魁梧勇士抱拳請戰:“請國王下令出戰,這一次我阿喀琉斯誓要讓項羽知道,誰才是安息大地最強的勇士!”

    亞歷山大好言安撫了項羽的使者一番,讓他回報項羽願意化干戈為玉帛,訂立三年互不侵犯條約,希望能夠借道過境,一起救援秦國,待擊退漢軍之後平分土地。

    待項羽的使者走後,亞歷山大立即集結了十五萬兵馬,佩劍一揮,下令道:“巴比倫的勇士們,是時候讓項羽看看我們巴比倫方陣的厲害了!阿喀琉斯,朝大夏國進軍!”(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4-27 17:46
一千二百二十三 西方最強戰神來襲

    日落谷,位於大夏國都木鹿城西南方向六百里,是從巴比倫前往貴霜的必經之路。…,

    遠遠看去,山脈連綿,高低起伏,層巒疊嶂,雲霧繚繞,端的是伏兵的絕佳場所。項羽麾下的大將郭侃與薛萬徹就率領了三萬人馬在此處守株待兔,靜候巴比倫的軍隊從腳底下穿過。

    自從接到項羽的命令之後,郭侃就與薛萬徹率領三萬將士走出了撒冷城,鑽進了日落谷的崇山峻嶺之中,只留下先軫率領兩萬將士拱衛撒冷城,這也是大夏國西部邊陲的門戶重鎮,倘若丟失,巴比倫的軍隊便可以暢通無阻的朝大夏國腹部推進。

    山谷中不時響起“噠噠”的馬蹄聲,來來往往的斥候不斷的把消息稟報給大將郭侃。

    “報告將軍,巴比倫的軍隊正向日落谷進軍,距離此地大約還有一百五十里路程!”

    郭侃手撫佩劍,面色如霜:“再探,同時聯絡項王,報告敵軍方位!”

    半天的功夫之後,斥候再次帶來了重要情報:“報告將軍,項王已經率領十萬大軍過了藍月城,距離太陽谷尚有八十里路程。”

    郭侃與薛萬徹對望了一眼,對項羽的進軍速度表示滿意:“大王的用兵真是神速,這樣一來,定然能夠趕在敵軍穿過太陽谷之前抵達戰場。”

    “項王有令,命兩位將軍放過敵軍前鋒部隊,伏擊其尾部,項王會在太陽谷的東方列陣阻擊。屆時將軍斷敵軍後路,項王在前方堵截,首尾夾攻,必能重創亞歷山大!”

    郭侃點頭:“請回報項王,就說我與薛將軍一定會依計行事!”

    時間悄然流逝,次日清晨,急促的馬蹄聲踏破了山谷的寧靜:“報……啟稟將軍,敵軍繼續朝太陽谷進軍,尚有五十里路程,預計晌午過後便會進入太陽谷!”

    郭侃狠狠的揪下一根鬍鬚:“傳我命令,全軍進入戰鬥狀態,任何人不得擅自喧嘩移動,違令者斬!”

    隨著郭侃一聲令下,本來還不時響起歡聲笑語的山谷頓時變得死一般靜謐,唯有山風吹得草木簌簌作響的聲音,以及鳥雀從天空掠過的鳴叫之聲。

    晌午過後,埋伏的大夏軍並沒有等來浩浩蕩蕩的巴比倫軍隊,腳下的道路依舊空空如也,不見影蹤,偶爾有麋鹿與成群結隊的鬣狗穿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薛萬徹的耐心正被逐漸的消耗殆盡,飛起一腳踢落一塊碎石:“他娘的,是不是斥候謊報軍情?待會兒那幾個龜兒子回來,看老子不扒了他們的皮,抽了他們的筋!”

    “軍情豈能兒戲?”與薛萬徹焦躁的表情相比,郭侃的臉色看上去很沉重,“莫不是亞歷山大猜透了我軍的意圖,改變了策略?”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再次響起,三名斥候狼狽不堪的策馬而來,驚慌失措的扯著嗓子大喊:“報……報告兩位將軍,敵軍走到尚剩四十里的時候忽然兵分兩路,一路原地按兵不動,列開方陣,另外一路掉頭殺奔撒冷城去了。”

    “壞了,亞歷山大果然猜透了我軍的意圖!”郭侃一拍大腿跳了起來。

    “這該如何是好?”薛萬徹很餓咬牙切齒,“這亞歷山大真是狡猾,不是約定三年之內互不侵犯麼?竟然主動進攻撒冷城,當真是背信棄義!”

    郭侃笑笑,心說我們不是也在算計敵人麼,“呵呵……兵不厭詐,兩國爭霸,還講究什麼信義?獲勝才是王道,薛將軍你速速率領一半兵馬下山,馳援撒冷城。我馬上派人通知項王,趁著敵軍分兵之際,穿過太陽谷,擊敗正面列陣的巴比倫軍隊!”

    “好嘞!”

    比起動腦子,薛萬徹更願意拚力氣,答應一聲,率領一萬五千人馬出了太陽谷,朝撒冷城馳援先軫去了。

    獵獵冷風中,項羽一身金黃色的甲冑,胯下踢雲烏騅,手持破城升龍戟,正在等候巴比倫軍隊的到來。

    但最終等到的是郭侃派來的使者:“稟報大王,亞歷山大的軍隊在距離太陽谷四十里左右的時候忽然停止了前進的腳步,並且兵分兩路,派遣了一支隊伍向西北進軍,攻打撒冷城去了。”

    項羽並沒有驚慌,朝身邊的龐統露出一個會心的笑容:“還是龐士元想的周到啊,也幸虧我們提前做了準備,否則還真要被亞歷山大打個措手不及了!”

    龐統笑笑:“大王謬讚了,整個安息帝國境內割據的諸侯不下十支,但能夠分庭抗禮,形成規模的也只有亞歷山大與項王。由此可見,這亞歷山大絕不是無能之輩,想來絕不會輕易中計,故此龐統才建議大王另外分一支兵馬在去撒冷城的路上埋伏,如此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哼哼……”項羽冷笑一聲,“亞歷山大和我分庭抗禮?那只是因為之前彼此沒有接壤,現在隨著各路諸侯被兼併,衝突在所難免,這一次我誓要打的亞歷山大心驚膽顫,俯首稱臣,讓他明白誰才是安息大陸最強的諸侯!”

    話音未落,項羽手中長戟一招,就要下令大軍穿過落日谷,朝對面的巴比倫軍隊進攻:“全軍準備隨我衝鋒!”

    “大王且慢!”龐統催馬向前,擋住了項羽衝鋒的道路。

    項羽皺眉:“龐士元還有什麼話說?”

    龐統在馬上拱手道:“大王,既然巴比倫的軍隊在太陽谷對面列陣,必然有所依仗,我軍貿然衝過去難言必勝。不如在此以逸待勞,等候亞歷山大的軍隊殺過來,勝算更大一些。”

    “若敵軍不敢過來呢?”項羽持戟追問,眼神中透露著不屑的神色。

    龐統繼續力諫:“從巴比倫邊境到太陽谷至少三百里路程,敵軍已經深入我大夏境內,肯定要主動尋求決戰的機會,我軍以逸待勞必有斬獲。若亞歷山大見我軍不敢過山谷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退兵,要麼向北進攻撒冷城,絕對不會一直對峙下去。若敵軍撤退,我軍便尾隨追襲,若敵軍向北進攻撒冷,我軍便穿過山谷從後面尾隨,與固守撒冷的先軫以及埋伏的慕容恪、季布等人前後夾攻,必能大獲全勝!”

    聽完龐統的建議,項羽忽然仰天大笑一聲“哈哈……龐士元啊,我欣賞你的計謀,但今天本王想告訴你一個道理,打仗靠謀略固然是上上之選。但有時候也應該以武力解決,在絕對的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白費心機!”

    話音落下,項羽長戟一招,當先衝鋒:“敵軍就在數十里之外,我項羽卻不敢出戰,若消息傳出去,豈不讓天下人貽笑大方?龐士元你儘管看好了,看我如何重創敵軍,管他什麼陰謀詭計,都要殺他個片甲不留!”

    渾身烏黑油亮的踢雲烏騅嘶鳴一聲,撒開四蹄,馱著項羽像利箭一般射出,背後捲起一溜煙塵。七萬大夏軍隊吶喊一聲,揮舞著刀槍跟隨著項羽的馬蹄,向山谷對面掩殺了過去。

    就在項羽率領主力大軍穿過山谷與巴比倫軍隊決戰之時,薛萬徹正率領了一萬五千人馬撤下了日落谷朝撒冷城撤退,準備馳援固守城池的先軫。

    走了三十多里路程,忽然一聲吶喊,斜刺裡殺出一支伏兵,挺著長矛朝大夏軍隊掩殺了過來:“愚蠢的大夏軍隊,中了我們國王的計策,還不快快繳械投降!”

    薛萬徹怒不可遏,縱馬舞刀向前衝鋒:“將士們不要慌張,敵軍深入境內,我軍處處佔據上風,更何況項王的大軍就在不遠處,縱有埋伏,亦不足畏懼!”

    轉眼之間,兩股軍隊就廝殺在了一起,各自舉著長矛圓盾,展開了肉搏。比起東方的漢軍來,西方的軍隊更喜歡使用長矛作戰,每支隊伍中都配備了長矛兵與盾牌兵,長矛兵負責進攻,盾牌兵負責防禦。

    震天動地的吶喊聲中,兩支軍隊殺的血肉橫飛,每一瞬間都會有人被長矛刺中胸口,慘叫著臥倒在血泊之中,隨即被潮水般的鐵蹄踩踏的血肉模糊。

    薛萬徹手提大刀,在千軍萬馬中左衝右突,殺起巴比倫士兵來如同砍瓜切菜,尋常士兵一刀下去,便人頭落地。縱然遇上武將,也不過三兩合之敵,一番衝殺下來,至少陣斬了將近兩百名巴比倫將士,渾身戰袍甲冑早就被鮮血染紅。

    “我是巴比倫戰神阿喀琉斯,吃我一矛!”

    隨著一聲叱咤,一匹純白色的阿拉伯戰馬馱著身高近丈,身穿西方鎧甲的阿喀琉斯衝殺了過來,手持兩丈一的破天矛,馬鞍上懸掛著雕鏤了人頭馬身的盾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薛萬徹衝殺過來。

    “叮咚……系統檢測到阿喀琉斯第一屬性爆發:神戰當面對基礎武力高於自己的對手時,起手武力+3,每支撐十個回合武力+1,最高可增加6點。當面對基礎武力低於自己的對手時,起手降低對方2點武力,且每鏖戰十回合減弱對手1點武力,最低可降低4點!”(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