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幻想]穿越1862 作者:漢風雄烈(已完結)

 
BloomCaVod 2015-10-9 14:45: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26 215904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38
第870章 不枉穿越1場!

    「…………中帝國太祖皇帝的『復活』可堪稱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一場騙局。他愚弄了整個世界!

    那個迄今為止依舊被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深深崇拜的大皇帝,用自己的『死』為全世界釋放出了一頭叫做『戰爭』的猛獸。整個西方國家都被拖入了戰爭的泥潭。

    ……而他在中帝國即將出兵的前夕重新站到了台前,讓500萬中國士兵,讓1000萬大中華圈範圍內的各國士兵的士氣,一瞬間裡激增了100倍都不止……

    這場涉及了整個世界的戰爭,在他出現在萬千大眾眼前的那一刻,中國人就獲得了勝利!」

    ——1989年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保羅.約翰遜.《英國人民史》

    ……

    就像70年後的晚輩書中寫的那樣,在劉暹重新站到世界大舞台台前的那一刻,整個中國瘋癲了,整個中國也就在這一刻奠定了自己的勝利。在老皇帝的帶領下,他們有信心踏破一切困難險阻,去征服一切全世界!

    上百萬人從全國各地匯聚到北京,匯聚到*廣場,那一場規模浩大的閱兵儀式都成了老皇帝登台亮相的配角和襯托紅花的綠葉。

    整個大中華圈內的各屬國政首都用最快的速度來到北京,深深地匍匐在中國的腳下。中國老皇帝的復活被激勵的不僅僅是中國人,他們這些屬國也全都激動的不能自已。這些人每一個都堅信,勝利必然屬於中國。

    但是要襯托老皇帝的『威力』,只是這些還不足夠。還要有更刺激的一幕出現,才能徹底重創歐美世界的信心和士氣。這是一場戰役,

心理戰役,而不單單是劉暹的『復活』。

    他要借這個機會重重的打壓歐美各國的民心。從心理上擊垮對手。所以在劉暹付出的前半個月,中國的秘密特使就來到了馬德里【西班牙】,來到了哥本哈根【丹麥】。來到了奧斯陸【挪威】,來到了斯德哥爾摩【瑞典】。來到了里斯本【葡萄牙】,來到了赫爾辛基【芬蘭】。

    中國不會去打古巴、波多黎各等地的主意,只要西班牙老老實實,戰爭不會將他們的殖民地——僅剩的一些拉美殖民地,牽扯進來。西班牙只需要宣佈自己的中立。它甚至可以肆無忌憚的與英法等國做一切賺錢的生意,除了『志願軍』是必須禁止的外,再沒有別的限制。

    對於葡萄牙,它在東亞範圍內已經沒有絲毫的殖民地了。但是非洲的莫桑比克、安哥拉、幾內亞比紹、聖多美與普林西比等國。還都屬於葡萄牙,它在印度也有果阿和達曼-第烏,葡屬印度的存在時間如果依舊走在原歷史軌跡上的話,它還有五十多年的生命呢。

    中國對葡萄牙的承諾是,如果戰火燒到南亞次大陸,只要葡萄牙不越紅線,中國可以保證不對果阿和達曼-第烏下手。所以里斯本征服痛快的答應了『中立』!

    丹麥、瑞典、挪威、芬蘭等北歐國家,與中國向來沒有利益衝突,甚至因為歷史上的原因,中國對於瑞典還施加了一些優惠待遇。而且隔著俄羅斯。中國的手也明顯勾不到他們。最重要的是,芬蘭因為中國的力主才得以獨立,但獨立之後中國卻沒有索要任何的回報。用『撒手不管』表示出了自己最大的善意。這次北京派出密使,很輕易的就讓芬蘭、挪威和瑞典這三個半島國家選擇了中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唯有在哥本哈根的密使碰了壁。丹麥這個美人魚的故鄉,與歐洲大陸各國有著很強的利益糾纏。不過丹麥政府也沒有拒絕。密使在哥本哈根呆了一個來星期,直到老劉皇帝公開露面的當天,丹麥政府用半個小時與密使簽署了《中丹互不侵犯條約》。

    然後,劉暹公開露面的第三天,後世歐美歷史學家眼中『壓垮了西方世界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了,馬德里、里斯本、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等六國,幾乎同時宣佈中立。這真的是壓垮西方人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邱胖子在白廳裡大聲詛咒著西班牙六國。「這是背叛,這是背叛……」

    可又能怎麼樣?讓這六個國家把說出的話再吞回去?還是立刻出兵進攻這六個國家?那是不可能的。

    整個中國都在秣馬厲兵。西班牙、葡萄牙六國的宣佈中立,讓中*隊的信心和戰意都衝破雲霄了。所有的人對於戰爭的勝利都信心十足。英法德奧意美六大強國是很強大,可中國更強大。不然那歐洲六國怎麼會這個時候宣佈中立呢?而且其中有西班牙這個實力能算得上二流,與中國有著傳統意義上的『恩仇大恨』的國家。這當然是被老皇帝嚇的了。所有的中國人心中只有深深地驕傲,而在國防軍裡,更是戰意沸騰的不可抑制了。

    「做事情就要趁熱打鐵。趁著現在軍心沸騰之際,對歐美宣戰!」劉暹略施手腕,就把自己捧得高破了天際,當然要趁熱打鐵了。這個時候對歐美宣戰,東攻美利堅,南下澳大利亞,西南伐印度,再遣派一支精銳陸軍入歐,足以讓整個帝國燃燒起來。

    要是別人這麼做還有很大的不穩定性,萬一大軍戰敗,那就是當頭一盆冷水,冰寒刺骨,對於整個中國都有難以想像的打擊。可是老皇帝是誰?那是百戰百勝的戰神,那是攻無不克的蓋世名將。士兵們100分的戰鬥力在他手下也能爆發出150分的力量來。

    而且這四路軍隊中除了北美戰事,其他的都無關大局。不管是澳大利亞還是印度,英國人部守的力量都根本不會是中國大軍的對手。

    印度的英國殖民軍雖然有百萬之多,但90%都是印度人,除了一部分廓爾喀僱傭軍外,正牌的英國大兵還不到十萬,很難想像這樣的力量能夠抵擋住中國自阿富汗、孟加拉和喜馬拉雅三個方向的全面進攻。

    中國打印度不靠海軍。只用陸軍,配合著政治宣傳,完全可以做到手到擒來。

    而早被劉暹盯上的澳大利亞呢?現在人口還不到500萬。他們能湊出多少軍隊來?二十萬、三十萬?還是五十萬?

    澳大利亞的戰役中,中國南洋艦隊將會與英國海軍爆發雙方間的第一次大規模對決。早已經形成了航母戰鬥集團編制的南洋艦隊。劉暹不信他們會敗給約翰牛。但是這裡的戰爭,他會親臨前線。

    英國人在整個大洋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僅僅是六百萬人的人口,面臨著中國泰山壓頂的攻勢,他們能夠提起多大的戰鬥欲、望呢?這個問題誰也說不準,劉暹都覺得很好奇。或許他們會變成當年北美戰爭時候的加拿大,700萬的人口赫然拉起了一支超過50萬的數量的軍隊;也可能會像廓爾喀,輕而易舉的就被中國大軍蕩平。面對中國的軍隊,幾次傷亡重大的交戰之後就喪失了反抗的勇氣。

    澳大利亞,將會是老劉皇帝重新出馬的第一戰。國防軍聚集了二十萬精銳部隊,海軍彙集了南海艦隊的主力,還有海軍陸戰隊的五個精銳師,空軍也出動了自己僅有的三個空降旅中的一個,和超過600架戰機與300艘大型飛艇,不管500萬澳大利亞人能拉起50萬還是100萬的軍隊,這樣的力量足夠解決全部的問題了。

    整個對澳作戰計畫投入了50萬精銳部隊和相應的後勤人員,更有數以千計的船隻和幾十萬被徵召的水手船員們。

    中國近些年急速發展的航運業。在這次作戰中會得到全面的釋放。

    北美戰爭是中國作戰的主題,國防軍和北美藩*隊,會先以空軍為主要作戰力量。大規模的出動空軍轟炸襲擊老美的鐵路、工廠和物資儲備地,切斷美國人的運輸系統,摧毀美國人的工業能力,毀掉美國人這些辛苦聚集的一倉庫一倉庫的物質,並且徹底的佔據制空權。然後大批的地面部隊,用強大的炮兵和裝甲洪流,一南一北,席捲整個美利堅!

    如果英國人真的把加拿大也牽扯進這場戰爭中來,老劉皇帝不介意拿下溫哥華地區和整個五大湖沿岸區域。

    最後是派往歐洲的精銳部隊。人不會太多,二十萬左右。分別加強到奧斯曼帝國和窮黨俄國。中國對於歐洲的戰爭,放到了次要位置。地面部隊最多也就這些了,主要的支援還是物質和空軍。中國的空軍這下可以光明正大的介入戰爭了。同時加入戰爭的還有中國三年前最強大的戰機。

    中國的飛機馬上要更新換代了。

    歐美六國這三年的戰爭沒有白打,他們的飛機一點點在追趕著鷂子改戰機、中型h3d俯衝轟炸機和b2b雙發遠程重型轟炸機。現在只從飛機的性能上講,中國飛機的優勢縮水嚴重,是該更新換代的時候了。

    西曆1918年1月,中國正式對歐美宣戰,當天就宣佈要調派1000架飛機前往奧斯曼戰場和德俄戰場。

    1月20日,中國年節將至的時刻,老皇帝御駕親征,數十萬海陸空大軍向著澳大利亞進襲而來。

    在此之前,早有預備的三路大軍已經開始對著印度露出尖牙利齒,而北美大路上,兩邊更是已經發生了數十次小規模交火。在中國對歐美宣戰之後,立刻予以回應的英國人沒有空置加拿大這個棋子,因為美國人的流入,以及加拿大自身二十年前的繁衍,人口逼近1200萬的加拿大常備軍力為30萬人,同時還有警衛隊等二流軍事組織。槍聲一響,就開始在溫哥華和溫尼伯兩地聚集兵力,同時隸屬於加拿大的五大湖警備隊的內河炮艇等船隻也全都開動起來,與美國的五大湖內河艦隊聯合到了一塊。【溫尼伯地處加拿大南線邊界中部位置,臨近五大湖】

    臨近五大湖的一共有三個屬國,單獨拿來看國力都不怎麼樣,別說世界二流列強,就是三流如葡萄牙者也有不如,況且每個國家的人口也擺在那裡的。中國本土十幾年的大遷移,向北美移民幾千萬,加上移民們多年來的繁衍生息,以及當年跪地的上千萬歐裔、非裔原住民,整個中屬北美已經有了一個億人口。可是上億人口分成了十一國,還是被他們的後台有意識的調整移民遷移,搞得各國人口相差不多,建國最晚的也有七八百萬,建國最早的也只是一千三四百萬。

    臨近五大湖的這三個藩國,在發展自身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建設本國的陸軍,然後再秘密培養空軍,至於整個五大湖的防禦——內核艦艇部隊,百噸大的巡邏艇要是能算的話,那也就是了。

    如今老美和加拿大的內河艦隊一動,三國是風聲鶴唳,一架架飛機在五大湖水面上轉悠了起來,三國可以拿來抵抗美加水面艦隊的也只有他們的空軍了。

    大戰一觸即發。美國不會白白放著自己前期的兵力優勢不用的。中方在北美大陸的兵力雖然絲毫不弱於老美,但老美的二百多萬大軍是縮在兩個角的,尤其是他們主體縮在的東北角,背後還有加拿大作為盟友存在。而中方的兵力是散佈在整個北美大陸的,即使火車運輸,也需要不短的時間才能運輸到位。這個空間期至少要三個月。中國對老美的戰略方針第一步,是空中力量打壓,這也是受這方面影響的。

    中方兵力前期的地面戰爭要打防禦戰,以空中力量的進壓為主,大規模的地面軍隊進攻需要等時間。最好的結果就是,三四個月的調兵期裡,老皇帝正好把澳大利亞收拾乾淨了,接著跑來北美坐鎮。那樣的話,北美方面相信自己不需要國內再大規模來援,就能將兩個角的老美吃乾抹淨,順帶再兵進加拿大!

    碧海藍天,龐大的艦隊航行在遼闊無垠的大海上。兩艘無畏艦,兩艘戰巡,三個航母集群,數以百計的輔助軍艦,這是東亞歷史上一支史無前例的艦艇集群!

    劉暹站在泰山號艦橋上,撲面迎來的海風將他鬚髮吹拂,年紀快要八十的他這一刻心情是無比自豪!

    中國強大到這個份上了,不枉自己穿越了一場……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39
第871章 在所不惜!

    澳大利亞在赤道以南,季節正好與北半球相反。北國還是冰封千里的寒冬時,在澳大利亞,則正是一年當中氣溫最炎熱的時候。

    20世紀初的澳大利亞還遠沒後世經濟的發達,雖然礦產業已經初步顯露了出來,當距離一個個礦產巨頭公司『震動』全球的地步還差的遠著呢。

    他們與英國人的關係很好是,雖然彼此之間也有著一定的矛盾,但那只是細枝末節,大方針上兩邊還保持著親密的吻合度。英國人在那裡駐紮著一支規模很大的艦隊,有一艘獵戶座級超無畏戰列艦和兩艘尼普頓級無畏艦,一艘不撓號戰巡,以及大批的巡洋艦、驅逐艦和炮艇,還有多大二十六艘的潛艇。

    這是一支規模強大的艦隊,不擊敗他們,中國艦隊就沒辦法安然的登陸澳大利亞。

    所以20萬人的精銳陸軍就留在了東帝汶,先期的戰爭是由海軍較量開始的。

    三個航母戰鬥編隊,每隊內都有著兩重兩輕或兩重一中一輕四艘航空母艦,承載著至少200架戰機。周邊部署有主力艦2—4艘,為無畏艦、戰巡或是大型裝甲巡演、重巡充任,輕巡、驅逐艦和護衛艦24-30艘,油船2—3艘,補給船4艘,魚雷艇20—30艘,潛艇4—10艘。

    整個航母戰鬥編隊就有著大小船隻60艘以上,其戰鬥方式完全從大艦隊近距離炮戰轉移為戰機攻擊。

    三個航母戰鬥編隊,一個留守東帝汶,控制著帝汶海,一個轉頭殺向珊瑚海,以幾內亞為基地,向著約克角半島展開進攻。海鶻戰鬥機和h4俯衝轟炸機可以輕易地教英聯邦戰機重新做人。雖然這一片區域還遠不是澳大利亞的精華地帶。但這裡是澳大利亞抵抗的最前線。

    另外一個航母戰鬥編隊就直線南下進攻達爾文港,

奪取澳大利亞北海岸線半島地區,它的最終目標是控制卡奔塔利亞灣。也就是澳大利亞北海岸線中間凹下去的那個大灣。從這個大灣深處飛起的戰機可以直接攻擊澳大利亞的東海岸線。

    1917年的年末,就在劉暹再次站到前台的時候。戰爭的陰雲籠罩著全世界。澳大利亞工黨領袖費舍就戰爭發表談話,他說:「澳大利亞堅決地站在祖國(指英國—引者)一邊,協助她,支持她,直至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和最後一個先令。」

    在中國對歐美宣戰的第二天,澳大利亞就緊隨著大英帝國的腳步,對中國宣戰。

    1918年1月13日,看守政府總理約瑟夫.庫克代表政府宣佈在戰爭期間。澳大利亞的海軍交由英國海軍部指揮,並宣佈全國徵兵,號召所有的國民都站起身來,用生命來捍衛自由的權利,抵抗中國人的侵略。

    1918年1月14日午夜,倫敦向所有的自治領發出了電報,宣佈了英帝國的戰爭動員令。這日的下午,庫克總理在墨爾本辦公室召集報界代表宣佈:「我已收到帝國政府發來的如下電文:動員一切的力量,戰爭已經爆發。」澳大利亞舉國上下一致表示,同意給母國和其他盟邦以無條件援助。甚至很出乎外人意料的是。一貫持反英立場的澳籍愛爾蘭人也表示支持英國對中戰爭。自由黨亦表示全力支持母國進行的正義的反中戰爭,其領袖休斯說道:「一個團結一致的民族正在迎上我們歷史上最嚴重的危機。」澳大利亞各黨在參戰問題上沒有真正的分歧。全國各在野黨派紛紛表示願全力支持母國,如新南威爾士州自由黨領袖雷德向該州總理霍爾曼(工黨)提出停止政黨鬥爭以支持戰爭的建議。

    澳大利亞的口號是「拯救帝國。保衛澳大利亞」。其政府在參戰後號召人民自願報名入伍,整個澳大利亞民間報名熱度相當踴躍、積極,奧軍總兵力很快達到30萬人,且80%以上為澳大利亞出生者。澳大利亞政府把徵募的志願兵集中在悉尼附近的利物浦和墨爾本附近的布羅德來多斯進行軍事訓練,與此同時政府還大規模地製造各種軍需品,如汽車、馬車、馬具、制服、槍炮、彈藥、船隻,準備糧秣和醫藥品。

    任命布里奇斯將軍為奧軍總司令。布里奇斯是澳大利亞最有名望的職業軍人之一,他曾隨英軍在非洲服過役,1909—1910年作為澳大利亞代表參加設在倫敦的帝國參謀部工作;在澳大利亞創辦了軍事學院。1914年他被任命為澳大利亞軍事總監。他的副手是懷特將軍。這也是一位在南非的英軍中服過役的將軍,還在著名的英國坎伯雷軍事學院學習過。是一個很有才能的軍官。懷特被任命為澳軍的總參謀長。

    英國陸軍、皇家空軍當然也有在澳大利亞駐紮。悉尼就是英國在澳空軍部隊的大本營,三百多架英國人的索普威斯戰鬥機。其速度已經超越了180公里每小時。爬升能力更是比之鷂子改戰機還要勝過一籌,在奧斯曼戰場上,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單機對挑的時候,鷂子改戰機被操縱著索普威斯戰鬥機——駱駝戰鬥機的英國優秀飛行員給打下了。

    當然,這種單挑並不具備普遍性。就好比原時空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的低速活塞式米格戰機打下了美國最先進的高速噴氣式戰鬥機。

    可是兩邊的差距也相差不多了。

    英國人對於自己的駱駝飛機非常的有自信,他們的300多架飛機連同澳大利亞自身的一百多架飛機,500架飛機他們相信足以將整個悉尼守護的固若金湯。

    可是英國人根本沒料到出擊的中國戰機並不是落後的鷂子改,而是相當先進的海鶻戰機和h4俯衝轟炸機。雙方戰機性能上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更加拉大了。雖然海鶻戰機和h4俯衝轟炸機在中國空軍的技術儲備當中也已經不算是最先進的貨色,但對於現下的歐美世界來,依舊是能讓他們完全絕望的存在。就好比當年色雷斯海戰之後的情景……

    所以,澳大利亞北海岸線半島之戰和約克角半島之戰。英軍戰機和澳大利亞方的戰鬥飛機,雙雙毫無還手之力的敗下陣來,時速高達260公里的高速戰機是駱駝飛機吃奶也夠不到嘴兒的。

    只是短短一個星期。澳大利亞北海岸線所布置的全部飛機場和海港基地就徹底被毀滅,一顆顆重磅炸彈讓英國人費盡心機佈置的防禦陣線都湮滅在了一次次橘紅色的烈焰之中。中國所付出的代價只是小小的不到三十架飛機。其中h4俯衝轟炸機6架。

    算上受創但堅持飛回航母的飛機,中方的總損失也只是小小的50架。

    兩個作戰航母編隊都不需要返回後方補齊戰機和飛行員,一共才50架飛機的損失只後方的運輸船,就可以把一切搞定,包括飛行員的補充。

    這就是運輸船的好處,它們載運的不僅是食物、淡水和炸彈,更有整架的飛機、飛機配件和一個個生龍活虎的候補飛行員。

    所以,澳大利亞戰役在開始的僅僅20天後。數以百計的中方艦艇編隊就出現在了澳大利亞的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的外海。

    戰爭進展實在太順利了。喪失了制空權後的澳大利亞陸軍不堪一擊,而他們的海軍與英國的艦隊分頭從澳大利亞北海岸向東西兩邊撤退,也可以說是逃跑。伴隨著中國海軍航母艦隊的沿途追擊,到今天已經有超過二十艘輕型巡洋艦和驅逐艦被航母戰機摧毀。英國人和澳大利亞的潛艇部隊也對中國的航母編隊進行過襲擊,擊傷擊沉中國海軍多艘防護戰艦,但是它們始終沒能靠近過航空母艦十公里範圍。

    中國的航母編隊防護的太縝密了。外圍的高速驅逐艦和輕巡,彼此交錯交織的在以航空母艦為中心的三十公里範圍內不住活動,20多艘魚雷艇頻頻活躍在這些驅逐艦和輕巡的空檔之間,它們的速度比之輕巡和驅逐艦還要快上很多,再配合著水下的潛艇和空中的飛機。英澳聯合艦隊的海軍潛艇部隊實在是很難很難接近獵物。它們能做的就是在這個大圈子外圍伺機的捕獵幾艘輕巡和驅逐艦,然後在中國飛機和高速戰艦的合圍下,九死一生的逃難離去。

    中國的航母戰鬥編隊還沒有經歷過真正殘酷海戰的考驗。究竟能否起到金身不破的作用,還很難說。但這總歸是一個體系,即使不成熟,那也是一個無數智慧充斥其中的體系。英國人第一次面臨這樣的作戰模式,他們的表現更不知所措。

    所以,英國人佈置在澳大利亞北海岸的海軍艦隊,加上了澳大利亞海軍之後的這支艦隊,雖然有著不俗的實力,卻在大勢面前毫無反擊之力。只能分頭逃竄,被中國航母艦隊最在屁股後面吊打。整個作戰期裡。英國人的戰艦就只有佈雷艦和潛艇發揮出了自己的作用,給中國海軍戰艦集群增添了一些麻煩。

    「上皇英明啊。拿出了無畏艦、戰巡這等空耗國力卻又於今日之海戰無其大用之物。挑唆德人與英人相較,窮乏其身。我中國默默發展航空母艦,一舉奠定海軍百年強盛之基業。」第1航母戰鬥編隊的司令官林葆懌,看著已經被隨艦的海軍陸戰隊佔領的莫頓島港口那艘坐沉在水道裡的澳大利亞輕巡,臉上全是洋洋自得的驕傲。

    他才不認為上皇的詐死是什麼驚天騙局呢,海軍方才應該是上皇的得意之作。

    無畏艦、戰巡一出,歐美驚詫。歐洲人全去耗費重資的修建無畏艦、超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了。可是有什麼用?在今日的戰場上,再強大的無畏艦,也只是飛機『腳下』的一堆廢鐵。

    轟炸機、魚雷機配合著潛艇和魚雷艇的突擊與收割,這就是中國海軍現在的戰術。那一艘艘主力艦和巡洋艦、驅逐艦,已然變成了航空母艦的看家保姆。

    中國海軍寧願沉沒一艘重巡,也不願意一艘重型航母被擊沉。

    只要兩邊拉開適當的距離,英國人的全部軍艦都上來,林葆懌也半點不怕。

    如今德國人、英國人空置數十艘無畏艦、戰列巡洋艦,在林葆懌看來,是毛用都沒有的。

    「上皇確實是天縱之才。舍主力艦而取航母,不僅避開了歐洲人的注意力,減輕了征服當年的壓力,還把整個歐美海軍一舉坑死。」

    「想我等壯年之時,世界皆以為中國陸強海弱。可現在航母一出,我中國海軍稱霸全球!確確實實是百年大計啊。」第1航母戰鬥編隊的參謀長黃鐘瑛符合的說道。

    什麼立場決定什麼看法。在海軍的一班軍將眼中,劉暹當年頂著巨大壓力,堅持不走巨艦大炮路線,而取道航空母艦,一舉將中國海軍的層次拉高了整整一個時代,這是用多少讚美也無法訴說的絕妙。

    歐美那些還停留在巨艦大炮時代的海軍強國們,他們可以繼續轉變思路,但步伐注定是要落在中國人的屁股後面呢。老皇帝的一個決策,為中國海軍的真正崛起縮短了至少三十年前時間!

    「報告司令官。登陸部隊來電,我海軍陸戰隊第2師某營已經成功奪取布里斯班市郊外的英軍機場,全殲機場之殘敵。」

    一個年輕的參謀軍官向著林葆懌報告說。在中國海軍陸戰隊進攻布里斯班市區的時候,城南的一部分殘兵趁著包圍圈還沒紮好口子,逃竄了出去。2師一部奉命追擊,英澳殘兵退進了南郊的那個機場。然後戰鬥一直打到現在。

    黃鐘瑛看了一眼手錶,已經下午的3點了,也就是說南郊機場的戰鬥打了快兩個半小時了。

    「司令,洋人打的很拚命啊。一支不滿千人的殘軍敗兵,靠著破破爛爛的南郊機場,竟然抵擋了我一個營兩個半小時。」

    「那是。亡國之戰,霸權之戰麼。不管是澳大利亞人還是英國人,都不會輕易地讓我們得償所願的。海邊的戰鬥打完了,深入內陸後還要仗要打。咱們後面跟著20萬精銳陸軍呢。

    上皇已經下了死命令,澳大利亞即便打成一片白地,也在所不惜。」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39
第872章 神位不可動搖

    澳大利亞戰區,當夜幕降臨,明月初升的時候,歷史的巨輪又向前滾動了一圈。…頂點小說,進攻悉尼提上了中國海軍戰艦集群的作戰綱目上。

    第2航母戰鬥編隊已經完成了全部物質、人員和油料的補充,司令官徐振鵬已經登上了旗艦牡丹江號航空母艦。這位留美幼童出身的海軍將領,抵達美國時才十二歲,在眾多幼童在前輩們的影響下紛紛選擇法律、土木工程和理科類『人生理想』的情況下,他獨一無二的選擇了海軍,19歲那年考入了老美唯一的海軍類學院——海軍軍官學校。

    返回國內後,徐振鵬自然是加入了新秦帝國的海軍,到今日三十餘年的奮鬥,讓他坐上了第2航母戰鬥編隊艦隊司令官的寶座。

    這次的悉尼攻略,徐振鵬所率的第2航母戰鬥編隊是唯一投入的中國戰力。中國海軍如期進攻悉尼,只是為了吸引澳大利亞人的注意力,劉暹的目標早就盯上了昆士蘭州——也就是澳大利亞的東北部——的內陸地區,約克角半島南方的位置。

    大批從約克角半島區域撤退的英國陸軍和澳大利亞軍隊正在昆士蘭州的內陸進行著集結,英國人、澳大利亞失去了自己的海上優勢和空中優勢,但他們並沒有放棄投降,即使是昆士蘭州這種缺乏工業做支撐的難守之地。

    昆士蘭州在澳大利亞有『陽光之州』的美譽,因為它55%的面積都位於南迴歸線的以北,氣候溫暖。陽光明媚。這裡80%的土地都可以用來發展農牧業,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糧蔬生產基地。每年的農牧業產品都要大量的出口到歐洲。可是這裡的工業十分欠發達。即使到了後世的21世紀,昆士蘭州的經濟產業也沒有工業這一塊。除了農牧業,這裡只能賣一賣旅遊,賣一賣礦產。

    趁著夜色,第2航母戰鬥編隊的所有戰艦,緩緩駛出了布里斯班港。

沒有震天的汽笛長鳴,沒有歡送人群,也沒有親人的握別,有的只是一顆必勝的信心。即使只他們一支航母編隊,無數的中國將士也十分堅定的相信自己依然能夠吊打悉尼守護的英國人和澳大利亞人。

    在第2航母戰鬥編隊駛出港口之後。間隔不到一個小時,第1、第3兩個航母戰鬥集群也一樣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布里斯班港。他們的目的地與南下悉尼的第2航母戰鬥編隊正好相反,它們要做的是北上,進入羅克漢普頓,屆時,八艘航母上的三百多架戰鬥機與轟炸機將會起飛深入澳大利亞內陸,在菲茨羅伊河畔的拉爾德市——中方所能控制的大陸最深處,做燃油補充之後,就繼續向西飛臨到阿爾法、傑里科、瑟比頓三座城市的上空。去毀滅自己所能看到的一切英國陸軍和澳大利亞陸軍。

    炸燬所有的倉庫,焚燬所有的物質,讓英澳聯軍一個個防空火力點上的射手都慘叫著升上天堂,或下進地獄。這就是他們所要做的一切。

    在昆士蘭州,英國陸軍還有四萬人,澳大利亞陸軍則有二十來萬。這些部隊的分佈十分廣散,劉暹要是想用空軍力量去消滅他們。那是萬萬不可能做到的。可是要消滅這些軍隊的物質總儲備地,那就是輕而易舉了。

    老劉皇帝站在戰場的時候。地球上誰能瞞得住他?

    虛擬地圖上詳細展現著英澳聯軍這些日子來的每一步動作,一切都是那麼的清晰。

    ——昆士蘭州的戰略物資儲備地就是在阿爾法、傑里科、瑟比頓這三座城市。

    但是他的這般判斷還是太神奇了,並不能說服所有的人。

    中國國防軍部隊雖然極度的崇拜劉暹,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那些有著真正戰爭天賦的精英,那些出於陰暗面心理的敗類,在這些人數很少很少一部分人的眼中,老劉皇帝的這一次『判斷』太過武斷了。

    從地理位置上看,阿爾法、傑里科、瑟比頓三地呈正三角形分佈在昆士蘭州的腹心位置,它們距離約克角半島和羅克漢普頓的距離,它們自身的水路、陸路運輸條件,再配合著總指揮部收集到的各類情報,以及戰神的直覺,劉暹斷定這三個地方就是澳大利人和英國人的物資儲備地。在那很小很小一部分精英軍官看來,這根本就是扯淡。

    俗話說得好,武無第二,文無第一。 能打仗有才能的軍人都有一股自命不凡的傲氣,雖然老劉皇帝在以前的戰場上創造了一次次不可思議的奇蹟,可把老皇帝掛起來當神就好了,突然跑到前線插手指揮,這心理上就有著一層古怪感了。

    特別是眼下澳大利亞作戰指揮部所收到的全部信息,包括軍情局遞來的軍事機密,都不能證明那三個地方是就是軍需物資儲備的所在。那些國防軍的精銳軍官在『信仰』和自我面前,還是有一小部分人選擇了後者的,雖然他們萬萬不敢光明正大的提出來。可是私下裡就透出話風了,再加上暗中的敗類們,以至於這次的戰略決定過程當中,劉暹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判斷指揮作戰的敲定過程當中,他竟是聽到了一絲別樣的聲音。對比他在整個中國無可匹敵的聲望和威名,這太意想不到了。

    劉暹沒有特意去『介意』這一點,現實能說明一切。當年解放戰爭時候,華北野戰軍粉碎果軍的重點進攻的時候,老帥名將不也是被下面的士兵們編排的『很順口』的麼——陳司令的電報嗒嗒嗒,小兵們的腳板啪啪啪。

    這些人到不是真的想要拆劉暹的台,而是劉暹給出的理由真心不能讓他們信服。只要戰果落到實處,一切ok!

    而南下悉尼戰場的第2航母戰鬥編隊的旗艦上,

    一幅大型的悉尼地理圖被懸掛在艦橋指揮室的艙壁上。參謀長程璧光手拿一條長長的三截教鞭。站在海圖前面。

    「各位,都看清楚了。這裡、這裡、這裡,悉尼灣、沃爾什灣、傑克遜港。這三個港口停泊著英國在澳大利亞艦隊的多艘主力艦,這三個地方臨港的倉庫中都儲備著大量的軍需彈藥和燃油,當然,這周邊也部署著嚴密的防空火力。

    此次作戰我們不需要真正佔領悉尼,但是這三個港口是我們必須炸燬的地方。

    同時在帕拉馬塔河的更深處的羅斯希爾和卡靈福德,以及悉尼港南面的好士圍、中西面的帕拉瑪塔,西部的布萊克鎮、西南面的利物浦、北面的車士活,及位於悉尼港北面的北悉尼,這些地方都佈置著有英國人和澳大利亞人的駱駝飛機。」程璧光手中的教鞭鞭頭繞著這些地方劃了一個很大的圈。幾乎囊括了整個悉尼市區。

    「敵人很清楚自己的飛機不是我們的對手。他們將原本集中在北悉尼和帕拉馬塔兩個機場的飛機分散到了現在的八個機場中,用意何在,非常明了。我們的飛行員在進攻當中,一定要時刻注意側翼,並且儘可能的將格鬥高度拉高。告訴所有的飛行員,不要輕易地俯衝地面,悉尼不但有超強的防空火力網,他們還需要警惕時刻有可能從側翼高空俯衝插進的敵增援力量……」

    第2航母戰鬥編隊的軍事會議實在沒什麼好講的。整支艦隊必須與悉尼保持著200公里以上的距離,甚至總指揮部有建議。如果可行儘可能保持300公里以上的間距。因為這個距離是短腿的駱駝飛機作戰半徑之外的間距,英國人的駱駝飛機的航程只有480公里。

    而中國眼下亮相的海鶻戰機,航程達到650公里,如果不在機翼上懸掛小號炸彈。還可以掛上兩個小副油箱,航程能夠增添到800公里。

    所以,悉尼一戰當中第2航母戰鬥編隊戰艦的警惕對象更該是英國人的潛艇和夜間的戰艦突擊。英國飛機的威脅很小很小。

    ——沒有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對於海鶻來說。完全是有吃過無放過的美食。

    與悉尼之戰相差不過六七個小時,羅克漢普頓港口某棟主人逃之夭夭的大莊園中。現在這裡就成為了第1、第3兩個航母戰鬥集群的兩個作戰指揮部,海軍方面的現任南洋艦隊副司令官劉冠雄親自來此坐鎮。

    三百多架戰機已經起飛了。頂多六個小時,阿爾法、傑里科、瑟比頓三地是否就是昆士蘭州英澳陸軍軍需物資儲備地就一清二楚了,這次空襲是否取得了圓滿的結果也就一清二楚了。

    羅克漢普頓的戰事比悉尼之戰還要更加無聊,對於作戰指揮部的全體人員來說,這一戰就是等待。

    劉暹這個時候人還在布里斯班,剛剛吃過午飯,在海邊散散步。任何人都不能從他的身上看出一絲兒緊張和忐忑,就像來布里斯班遊玩的一樣,老皇帝老神在在。這樣的表現讓微微有一絲漣漪的總指揮部立刻平復了下來。

    有什麼好擔憂的?上皇都不急呢,自己才急不著呢。

    就是劉暹身邊的近臣和親隨侍從,也將內心的憂慮壓了下去。戰鬥已經進行中了,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正的去相信老皇帝。堅信老皇帝的一世英名不會因為這次小波瀾而沾染上黑點。

    劉暹沒有來過澳大利亞,前世的他就是一個最純粹的絲,每個月掙的那點錢除了吃飯穿衣,積攢下的一點一年也買不了一個衛生間。那還只是一個三線城市。

    出國對於那個時候的他來說就是做夢,連國內旅遊他都嫌貴。到了這個時空,有權有勢的新秦開國帝王,劉暹可以自由自在的到達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可他沒有時間去玩了。

    尤其是退位之後,舒坦日子沒過兩年人就病了,再後人就死了,窩在香山好幾年,也幸虧他是個七旬老人了。要是放到年輕力壯時,那絕對憋不住。

    現在來到了澳大利亞,看到了成群結隊的袋鼠,看到了澳大利亞文明世界的大堡礁,雖然沒有潛水。

    劉暹如今的心態已經改變了,他現在的人生剩下的並不是只有戰爭,還有舒適的生活。

    整個世界已經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中國被他搞得如此強大的令人難以置信,要是還不能對西方取勝,他幾十年的努力還有作用嗎?

    現今的戰事,劉暹只需要高高坐在億萬國人頭頂當神,中國不靠著他的bug,而靠自身實打實的工業實力和人口數量,壓平美利堅,打崩英法德奧意,也該毫無意外。

    他的插入,只是讓戰爭中的中國損失的更小一些,勝利來到的更大一些……

    6個小時後,勝利的喜悅傳來。阿爾法、傑里科、瑟比頓三地果真是英澳陸軍的軍需儲備地,一處又一處的倉庫在空中都能直接觀察到,還有大批露天堆放在火車站、碼頭的物質,以及三地一百多架飛機和相當數量的一批裝甲坦克。此次空襲直接炸燬了英澳陸軍大量的軍需物資,還擊毀了傑里科的一處燃油儲備倉庫。熊熊燃燒的焰火離幾十公里外都能看到,濃濃的黑煙把天空的太陽都給遮住了。

    布里斯班沒有爆出『萬勝』的吶喊,也沒有人瘋狂一樣叫喊著『萬歲』,但是所以人再沒有絲毫對老皇帝的疑慮,事實證明了一切。

    ——老將出馬,一個頂一群。老皇帝的戰神神位,不可動搖。

    或許你很厲害,你很相信自己的判斷,你很崖岸自高,但這在現實面前都沒鳥用。

    戰爭就講究結果。老皇帝把那三個點劃下來,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所以『你們』的自我就不行。

    劉暹一生的戎馬生涯中有太多的不可思議了,羅克漢普頓這一次空襲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事。劉暹立刻下令那兩支航母戰鬥集群快速南下,悉尼之戰就將開啟第二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了。

    拿下悉尼,澳大利亞的戰爭潛力將會遭受巨創,因為悉尼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沒有了悉尼,澳大利亞本土的工業就只能指望墨爾本。即使澳大利亞政府學習當年的光頭黨,拆遷諸多工業機器運往內陸重新組建工業,水利、電力,還有煤,這些東西可都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配套齊全的。

    所以,澳大利亞之戰,不管英國人再怎麼努力,不管澳大利人再怎麼拚命,結局都已經注定。中國這一戰必勝。鋼鐵不是血肉可以抗衡的。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40
第873章 2次分藩建國

    澳大利亞戰爭進行到一個半月,繼悉尼丟失之後,澳大利人的第二個工業基地墨爾本也宣告淪陷。戰爭已經大勢已定了。

    沒有了兩大工業重地,澳大利亞短期內就沒有了工業,本身力量就很薄弱的澳大利亞人,可能在隨後的幾個月裡連一門像樣的大炮都無法自己生產出來,一急需的炮彈都沒法製造出來。

    中國的戰機在一次次的摧毀著澳大利亞人的倉庫和物資儲備地,在劉暹的眼中,這時候的澳大利亞與原時空抗戰時期的中國是多麼的相似啊。

    兩邊都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都有著廣袤的國土,都想要了搬遷工業,退守內6堅持抗戰。

    然而澳大利亞人哪裡有中國的好運氣啊,澳大利亞國土雖然廣闊,但其內6根本就不適合大集群人類生存生活,東南沿海才是澳大利人的主要聚集地帶。海洋氣候及南太平洋及南印度洋的信風帶讓澳大利亞的東南部地區成為該國氣候最為溫和濕潤的地方水熱配合條件好,自然條件適宜,人口只會越聚越多。悉尼、墨爾本兩大經濟、工業重地全都彙集在這裡。再算上澳大利亞西南的一小塊地區,這兩個地方的土地上生活著85%的澳大利人。

    這與中國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國丟了沿海之後,還有華中、西北、西南,諸多遼闊的空間以繼續經營抵抗,並且中國的對外國際路線始終沒有徹底的斷絕,光頭黨背後有老美在支撐,駝峰航線再怎麼困難重重,也將一批批的軍備物資運到了中國。

    澳大利亞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嗎?英國人的船隻現在哪裡還敢出現在澳大利亞的航線上?!

    而除了英國人之外,澳大利亞還能依靠誰?它那稀少的人口與龐大的國土面積完全不成比例,

身邊更是只有一個百萬人口的效果新西蘭。在這場戰爭之中,新西蘭人動員起了全國1o%的人口進入軍隊,其中一半人開赴到了澳大利亞,不管是悉尼戰役還是墨爾本戰役。俘虜的士兵中都有不少的新西蘭人。

    丟失了悉尼和墨爾本的澳大利亞,現在是『彈盡援絕』。在老皇帝的眼中,就是釜底游魚一樣,已經不存在翻盤的可能。

    十五萬精銳6軍正在悉尼6續登6。剩下的五萬人會在一部分海軍6戰隊的配合下在澳大利亞西南的珀斯登6,澳大利亞滅亡的倒計時已經臨街。過不了一個月,澳大利亞人就會徹底喪失反抗能力,他們的生存空間會受到嚴重的壓迫,其政府最後能掌控著的軍隊將不得不與中國國防軍進行一場決定性又有著絕望性的決戰。   要   ? 到那個時候兒。如何維持地方秩序,如何『統治』諸多的澳大利亞土著人,就該成為中國澳大利亞派遣軍最大的難題了。

    劉暹的注意力已經不再澳大利亞了,你可以形容他人在澳大利亞,心在美利堅。

    澳大利亞戰事進行了一個多月,北美的戰事也進行了一個多月。美國人果然抓住了開戰初期的自己兵力上的優勢,主動出擊,連續動了多次會戰,猛攻國防軍一系列的陣線陣地。

    可惜多是未曾得手。中國方面的空軍優勢給美隊造成太大太大的威脅。即使老美將防空火力網揮到極限,也只是起到了防禦危險的作用。而不是消滅了危險。

    何況美軍的高射炮、高射機槍再多,性能再好,他們也不可能將整個美利堅都佈置上。中國的轟炸機作戰半徑是有些小短腿,但在減少載彈,增掛副油箱之後,一批又一批的轟炸飛機越過美軍的防線,反覆轟炸著老美的交通線和公路、鐵路、碼頭等一切交通設施,至於臨近前線的工廠,美國人有自知之明,大型又重要的重工業根本就不設置在那裡。除了匹茲堡這個早多少年就已經形成壟斷規模的鋼鐵聯合基地以外。

    「高老弟啊。你是空戰專家,在我們這裡轉了一圈,不知對北美當前的形勢有什麼看法啊?」新奧爾良,佛羅里達戰區的中華聯軍總司令劉玉剛這樣向新到任的空軍參謀長高靖問道。

    這兩個人之前並沒見過面。但是彼此都聽說過對方的名頭。因為他們在中國國防軍中是勳舊派中堅力量的代表。

    劉玉剛的伯父是劉卓,作為劉暹的跟班大將,劉卓的爵位沒能掛上國公,卻也是排名前列的侯爵。雖然在整個新秦戰史上,劉卓的戰功甚是有限,然劉卓最大的作用就不是在戰場上。而是作為劉暹看家守業的心腹。對劉暹而言,這樣的人比之在戰場上為他衝鋒陷陣的大將來,半點不次。

    劉卓自己只有三個兒子,一個在國內從政,一個遷到了燕國,一個來到了魯國,能在軍事上繼承他的衣缽的只有劉玉剛這個侄子。

    在劉卓不遺餘力的栽培之下,劉玉剛在上次大戰之中就掛上了少將的軍銜。到現在又是二十年前的熬資歷,肩膀上上將軍銜掛的穩穩當當。

    而高靖呢?他爹只是秦軍當年的一個中層軍官,也沒別的叔伯大爺能更加出人頭地的。   要   ? 高靖在整個勳舊派中揚名,成為了勳舊派的中堅力量是因為他的岳家霍廣正。有霍家在背後做支撐,高靖自身又確實有真本領,在國防軍裡混出名堂來那還不簡單的很啊。

    高靖比劉玉剛小1o歲,現在掛著中將銜。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份量就比劉玉剛輕了。他有年齡上的優勢,只要佛羅里達的戰事打好了,以霍家的力量,高靖要高昇一級是分分秒秒的。

    「我確實有一點想法。」高靖說,「我認為,我們的轟炸機、運輸機航線,就像是一塊肥沃的田地,那些老美的戰鬥機就是躲在田地旁邊山林裡的野豬群,它們時不時的會跑下山來把我們的田地糟蹋得不成樣子。可如果我們是守在田地裡的話,它們又很少會露頭。再說了,我們的人力有限,如果派人守田地,就沒有力量再來解決山林裡的那些野豬了。

    野豬才是最根本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就會始終困擾著我們的空軍。讓空軍不能盡情揮我們的優勢,束手束腳,最終影響戰鬥進程。」

    佛羅里達戰區不是東北戰區,後者是要做長久堅持站的。而前者更多是碾壓戰。國防軍總部給劉玉剛的期限是3個月到5個月。最遲15o天內,必須徹底打掃乾淨北美大6的東南角。

    「你的意思是我們打上門去?」劉玉剛微微的搖了搖頭,「我們試過轟炸美軍機場了。效果不大。美國人隱蔽的很好,很難炸到他們的飛機。」

    「單單擊毀飛機是不夠的,美國人最大的弱點不在飛機的數量上。東北大區的工業實力足以讓他們在這些年裡生產出足夠多的飛機。我個人認為他們最缺的是飛行員。要打痛他們。最重要的就是消耗掉他們的飛行員。」

    劉玉剛還沒聽過這樣的說法,很新穎。

    「具體說說。」

    「戰前,美國是對帝國敵意最明顯的國度。所以他們也是最小心的一個國家。他們的飛機是跟英國人聯合研製的,最初的飛行員和航空部隊組建都是在加拿大完成的。也因為此,數量並不多。

    美國丟失了產油地,一直缺少石油,這使得飛機公開露面的最近三年裡,美國沒有條件大量的培養精英飛行員,他們只能寄希望於一群新兵蛋子。美軍的飛行員質量在整個歐美六國中都屬於倒數。」在英法德奧意美六個國家中,美國也屬於對航空力量投入最小的一個國家。原因是什麼呢?是老美沒有在飛機上戰勝中國的信心;是因為老美的國土距離中國太近太近。

    美國缺少戰略空間。再展空軍力量。不是中國的對手了,中國的飛機就能輕輕鬆鬆的跨越進美國的國土上。老美的生存環境與英法德意奧五國是大大不同的。

    所以,美國人把更多地錢和物質投入進防空部隊和6軍部隊。對比空中,他們更相信6軍的力量。

    尤其是佛羅里達,這只是一個州的土地,15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相當於1.5個浙江省。雖然生活著幾百萬美國人,但是中美戰爭真的爆了,連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把佛羅里達守住。也因此,老美政府始終不在這個州投入巨額資金和人力物力來建設工業基地應該會有些地下工廠。但產量絕對有限。

    可以說戰爭一爆,佛羅里達戰區的美軍就處在了一種只有消耗沒有生產的境地。在這樣一種心態之下,美國人在佛羅里達雖佈置了大批的6軍和潛艇、魚雷艇部隊,還佈置了一批戰機。整支美軍的士氣都有一種『哀師』的氣息。他們是被放棄的所在,可他們依舊選擇了忠誠。他們唯一的任務就是用自己的生命還拼掉儘可能多的中國人的性命。

    所以,國防軍總部對於佛羅里達戰區的戰事就更傾向於用密集的火力去毀滅美軍的抵抗。

    「這樣一來,我認為消滅野豬的重要性其實已經過了保護我們的田地了。」

    「這不是說我們的田地就能讓野豬給肆意糟蹋,而是說相對於我們損失的轟炸機和運輸機,可以更多地獵殺美軍的戰鬥機。對於我方戰爭的總體進程更加有利。短時間內我們轟炸機和運輸機的損失量可能會多一點,但我們能夠承受。說真的,我們的轟炸機、運輸機的度並不比駱駝飛機差多少了。真在空中碰對面了,逃生的幾率也是很大的。

    我們,是以此來換取佛羅里達戰區的美國人所絕對承受不起的對應飛行員的損失,以來換取整個天空的控制權。」

    整個美國對於航空力量的投入都相對的要小,若是在東北大區,那裡的美國人當然會有飛行員的生血系統,只不過是度的一個快慢。可是在被『拋棄』的佛羅里達州,這裡的地下工廠或許能持續的小批量生產飛機,但絕對沒辦法『生產』飛行員。

    中國空軍如果徹底消滅了潛在敵人後,盡情的對著美軍的每一個陣地施行高空轟炸,用成噸的炮彈去換取美國人的生命,肯定會對整個戰場都有著十分有利的促進的。

    「我們以前把戰鬥機綁在轟炸機旁邊,使得我們戰機的高優勢施展不開,同時也使得交戰的選擇權落到了美國人手中,現在我認為該是改變的時候了。我們可以增加轟炸機的批次數,同時減少直接配屬於轟炸機的護航力量,而將這些飛機按照四架、八架一組的方式派往美軍經常出沒的領空地域遊獵,攻擊那些出得山林來的野豬。並且不間斷的襲擾美軍凌空,一天二十四小時在戰地附近保持存在,逼迫美軍增加空戰的頻率。爭取在一個月內,把美國人的戰鬥機部隊消耗乾淨。」

    高靖的這個建議其實就是赤果果的以本傷人。但高靖深信,這一戰術能在佛羅里達大獲成功。

    「這不會讓轟炸機損失的太多了些?」劉玉剛有些擔憂。

    「短期裡肯定會有一些影響,但絕對不大。最多十天時間,必能大幅度減少轟炸機的損失。」高靖答說。

    劉玉剛點了點頭,站了起來,說:「這個建議很有意思,但是否可行,還必須進行認真的研究。這些事情你們參謀部先拿出一個系統的方案。我給你五天的時間,下週四召開作戰會議,你要準備好一切,拿到會上詳細研討。」

    佛羅里達戰區總指揮部進行對這套方案商討研究的同時,這份報告也同時被送交到了北美戰區總部和遠在幾萬里之外的北京。劉暹也受到了這份作戰計畫。他沒有吭聲,這種事兒他無法判斷對錯,雖然認為是一個有一定可行性的提案。索性就不出聲,等著前線自己拿主意。

    七老八十的人了,要想全盤掌控整個戰事,是不可能的了。劉暹也無意來這麼做,他要做的只是在戰役的節點上來推國防軍一把。

    「皇爺爺,這澳大利亞打下來了也分藩建國麼?」劉盛的皇長子劉祥隨侍在劉暹的身邊。他是內定的太子爺,只是還沒成年,今後個人不出意外的話,那是板上釘釘的第三任帝國皇帝。

    「你想分澳大利亞而保北美?」劉暹人老心不老,一眼就看出了大孫子的想法。這小子想保住北美,尤其是東北大區那塊精華地帶,他捨不得把那塊富得流油的地盤分給自己的兄弟們。而澳大利亞和不遠處的新西蘭,來自21世紀的劉暹當然明白這兩個國家日後的富裕,可在眼下的時代,這裡比起北美來就是一片不毛之地。

    「皇爺爺英明。」

    「哈哈哈,晚了。大事早有定論,豈能出爾反爾!」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40
第874章 印度戰區

    佛羅里達戰區中華聯軍總指揮部的作戰室裡,燈火通明。作戰室的中央擺著一個巨大的沙盤,地圖周圍圍滿了參謀人員。他們有的屬於國防軍,有的屬於屬*,有的屬於藩*,出身各自有不同。但現在全都在精力集中的忙碌著一場戰事的推演。一個個作戰參謀小心地移動象徵著雙方兵力的紅藍兩色的小旗子,一個個作戰參謀在一邊忙碌的用公式演算著……

    「參謀長,第二周的預計結果出來了。」一個中校參謀走到端坐在一邊的高靖面前,將一張寫著一個個數據的公文紙遞給他。

    高靖低頭看了看,就把這張紙遞給坐在旁邊的副參謀長尹昌衡。

    「你看看,第二周裡轟炸機、運輸機的損失要比第一週要下降55%。」

    尹昌衡也是國防軍中的後起之秀,四川彭縣昇平鎮人。武漢步兵指揮學院畢業,在原川滇邊務軍區司令趙爾豐手下嶄露了頭角,這些年上升勢頭很高。跟高靖這樣身後有背景的人不同,尹昌衡是屬於真正被上面看好的種子。

    尹昌衡仔細看了看模擬的戰果統計,然後再統籌的看了一下兩個周內美軍的戰機,然後再看了接下日子里美軍的『戰爭潛力』,高靖這位新上任的總參謀長不愧自己空戰專家的名頭,尹昌衡心裡有譜了。

    「第一週我們的損失的確很大,但是要看到美國人的損失,他們的損失也很大。到了第二週末,你看看,他們可不就撐不下去了。最多第三週,他們就會丟掉制空權,一個月內完全能把美國佬打的一架飛機不敢上天。參謀長。讓作戰部繼續推演第三週的結果吧。」

    「我們的推演完全是按照標準來做的,不是弄虛作假的。真憑實據拿到作戰會議上,劉總司令和各軍主將。不會看不到的。」

    一次戰爭推演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成的。即使有了第一週和第二周推演的結果,第三週的推演也用去了六七個小時。還是那個中校參謀。又一次把一張紙遞給了高靖。高靖看了後再把這張紙遞給尹昌衡。

    「這一週的推演的結果極其有利,第三週完成任務可能性很大。你看這轟炸機的損失已經非常小了。這說明美國人的空中力量已經被我方消耗殆盡,已經無力威脅我軍的任何空中行動了。」

    「那麼,我們還要繼續進行第四周的推演嗎?」尹昌衡問。

    「當然要,為什麼不呢。還有明天一天的時間呢,不過今天就到這裡吧。大家幫了三天半,下午都歇一歇,明天再幹半天。現在都回去休息。」

    隨著高靖的一聲令下。參謀人員們立刻又忙碌了起來,卻是帶著歡笑的忙碌。他們收拾起筆錄,整理好工具和地圖,整理好筆尺和規矩,拉開厚厚的窗簾,打開了作戰室的大門,明媚的陽光照撒了過來。

    ……

    劉暹從澳大利亞直驅北美,隨他一塊行動的只是一支航母戰鬥編隊,另外兩支留在了澳大利亞。它們連同本土留守的海軍力量,將是接下來印度洋海戰的主力。

    在中國力量進攻澳大利亞和北美的同時。印度戰場的進展也甚是順利。中國的對印政策是承認印度各邦之獨立的,承認印度土著王公的合法性。比如印度西北大區最先被國防軍和阿富汗聯軍攻奪的巴基斯坦區域,中國就在北部扶持起來了一個錫克王國。

    這是立招牌的一件事。尋找到的錫克王國後裔是蘭吉特辛格的長子卡拉克辛格的後代。性格相對彪悍的錫克人在亡國多年之後重新得到獨立的機會,面對卡拉克辛格的後代,俯首聽命,再也沒有當年對卡拉克辛格本人的抗拒和險惡了。

    78年前的1839年,蘭吉特辛格駕崩。他死後,錫克帝國馬上陷入混亂的局面中。蘭吉特辛格的法定繼承人,他的兒子卡拉克辛格不受歡迎,短短幾個月就被剝奪了權利,後來在監獄中神秘的死亡了。人們普遍認為。他是被毒死的。卡拉克辛格的兒子瑙尼哈爾坎瓦爾辛格在父親被毒殺後登上了王位,但顯而易見他的王位是非常虛無的。只是幾個月後。他也神秘的死亡了。相傳,他是在父親的葬禮返回途經拉合爾時被高處落下的拱門砸死的。

    當年的錫克人用自己的內亂將一個相當強盛的王國拱手讓給了英國人。現在他們必然會萬分珍貴這一來之不易的機會。

    當然,所有的印度人也清晰的看到了查謨新王國【克什米爾地區】的下場。這個出賣了錫克王國的叛逆建立起來的王國一直來都是英國人豢養的一條狗,甚至於一鴉戰爭時期,這個查謨新王國的創建人古拉伯.辛格還對西藏產生了野望,1841年5月,他組織了一支由查謨人、拉達克人和巴爾蒂斯坦人組成的侵略軍分兵三路攻入阿里,西藏地方政府倉促之間,根本無力抵抗,日土、噶大克、扎布讓、托林、普蘭等重鎮相繼淪陷。侵略軍首領佐拉瓦爾.辛格率軍一直推進到瑪旁雍措附近才遇到西藏地方軍隊的阻擊。由於天氣的轉寒,侵略軍的攻勢開始放緩,到年底,西藏地方軍隊完成集結,在噶倫策墊多吉的率領下進駐馬攸木山口,1841年12月12日,西藏軍隊在瑪旁雍措附近的多玉查謨侵略軍相遇,經過兩天激戰,佐拉瓦爾.辛格被藏軍殺死,查謨軍隊陷入崩潰。藏軍趁勝追擊,收復了阿里地區,並向在拉達剋剋人的支持下推進到列城附近,古拉伯.辛格立即派遣哈里.錢德率領6000人到拉達克【克什米爾地區土著王國,屬於中國——西藏的屬國,已被錫克王國攻滅】鎮壓當地起義並攻打藏軍,最後雙方在邊境相持不下,1842年9月,雙方議和簽訂協議。規定拉達克與西藏邊界沿用傳統界線,雙方要固守邊界,同時還是查謨大公國的查謨新王國通過條約獲得了壟斷羊絨貿易的商業特權。這一貿易是當時最發達的商路之一。為古拉伯.辛格日後的建國和擴軍提供了相當豐厚的財政支持。

    現在中國毫不猶豫的將克什米爾地區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之中。並且將古拉伯.辛格的後代完全收監,徹底的沒收一切財產。那是赤果果的報復。

    印度戰爭總共開始還不到一個半月。錫克王國剛剛復國,兩邊的正式分割條約就已經簽訂。

    中國的吃相雖然略有些貪婪,但這種明著要好處的作風,卻讓更多的印度沒落王公們相信了中國之前宣傳的對印政策。

    英國人當然掌控著了印度的大權,軍隊的權利絕大部分牢牢地抓在英國人的手中,但是諸多喪失了軍權的印度王公對於印度民間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的。根據軍情局的統計,整個英屬印度範圍內,一共有著525個大小王公控制著印度超過1/3的土地。他們臣屬於英國的殖民政府,與之簽訂各種條約,大權在英國駐紮官手中,王公僅名義上保持統治,對外無權與其他土邦或外國發生聯繫,對內享有很大的自治權。是邦內人民的*統治者,對於底層的印度人有生殺大權,自身雖然沒有靠得住的武力,卻都擁有大量的財富,生活窮奢極侈。

    劉暹自然向分割整個印度。讓之形成一個個面積不大的邦國,但是他不會要所有的印度土邦都各自獨立的,那樣太可笑了。很多土邦連一個縣大都沒有。而有的土邦卻能頂的了漢地的好幾個省。

    在巴基斯坦的南部,劉暹成立了一個巴基斯坦聯邦,政體抄襲後世的阿聯酋,政體面積高達三十萬平方公里,人口過2000萬。劉暹還要外交部聯繫伊斯坦布爾的艾哈邁德四世,讓他以天方世界領袖的地位授予巴基斯坦聯邦國內大小十幾個土著王公埃米爾的頭銜。這些土著王公全部都信奉綠教,中國的這個作為讓這些人每一個都歡喜異常。

    整個印度區域內,除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邦屬於綠教信徒區,剩下的全部是印度教信徒區。其中海德拉巴、邁索爾、印多爾、特拉凡科爾、朱納格特等土邦不但在印度的歷史上有著沉重的印記。更有著不小的面積和眾多的人口,這些土邦中國的政策是全部獨立建國的。整個印度劉暹至少打算分割成十五個以上的國家。徹底消除印度成為中國西南方威脅的可能性。

    事實證明,也就是因為中國方面『招牌』立的好。很適宜的撓到了這群失去了大權的印度王公的癢癢處,受他們的影響,整個印度民間對於這場與中國的戰爭態度普遍不積極。

    軍情局早就開始與印度的土著王公展開聯繫,同時網羅到的還有一些印度的暴力者。劉暹對後者的態度很友好,與對待當前國大黨首領人物們完全是兩個態度。這些人將來也是要建國的,就在印度各邦國與邦國之間。就算是他十分不待見的那幫軟蛋,劉暹也會留個地兒來給他們施展,或許幾十年後的後人們還能跟看到具有印度特色的雜技式大閱兵。那簡直能上春晚了!

    等到劉暹帶著艦隊通過巴拿馬運河,時間又過去了半個多月。印度的戰局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英國王冠上的這顆明珠赫然有了崩盤的架勢。因為啊,在老劉皇帝『御駕親征』北美的這半個來月裡,印度屈指可數的重鎮——加爾各答,依然落入了中國國防軍的手中。

    整場會戰,中國方面一共投入了20餘萬軍隊,英國人則投入了四個師的英國大兵和三千人的廓爾喀僱傭兵,以及接近五十萬人的印度殖民軍。雙邊七八十萬大軍圍繞著加爾各答展開了一個月的激戰,最終以英印軍隊的全面落敗而告終。

    三十萬印度人走進了國防軍設立的戰俘營中,英國人被俘虜了將近15000人。整場戰役擊毀英軍的駱駝飛機超過500架,佔英軍駐印空軍的40%。俘獲和擊毀英軍坦克、裝甲車300輛以上,繳獲大炮700餘門,各類卡車、牽引車一千多輛。一場加爾各答會戰打空了英國人在印度的全部機械化部隊。

    英印殘軍只有不到十萬人逃到了賈姆謝德布爾。四十多萬英印軍的損失,引發了整個印度的震盪。

    任是對英國人最最忠心的印度人也真切的認識到,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不長久了。

    大英帝國還有上百萬的正規軍,可是縱有百萬大軍的大英帝國也不可能再向印度運送一個援兵。加爾各答會戰的敗陣,不僅動搖了印度的人心,也動搖了倫敦的人心。四個師的英國士兵只剩下兩萬出頭跑到了賈姆謝德布爾。大英帝國要保衛一個印度又要填進去多少人命啊?

    印度人的人心民意已經不在英國這一邊了。倫敦不可能允許印度各邦獨立建國,只這一點,印度的土著王公們就不可能再倒向大英帝國。統治的基礎已經沒有了,大英帝國的陸軍難道還能跟在萬里之外的印度與近在邊陲的中國人大打出手嗎?

    所以英國是不可能對印再援兵的。

    即使印度是大英帝國維持自己西方霸主地位的至關重要之一環,印度所產生的利益佔據著整個大英帝國一年財政收入中很大的一塊份額,可是對比大英帝國的存亡,印度這顆英國女王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也就變得不那麼珍惜了。

    可以說,印度戰區的進程超乎了劉暹想像的順利。他還以為英國人會藉著印度廣闊的地盤,驅使著成千上萬的印度人一*的來送死,以此來阻擋國防軍的腳步,也順帶著為中印之間添置上一道血海深仇。可是一個加爾各答,英國人竟然拚命一樣調集了五十萬殖民軍,他們是瘋了。

    西方的那句話很對,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英國人就是瘋狂了。所以他們才會讓五十萬印度殖民軍守衛加爾各答,抽調整個印度半數以上的飛機和一兩千門大炮,抽調駐印英軍幾乎全部的機械化力量。整個駐印英軍也只不過十萬人多些,一場加爾各答會戰英國人就動用了四個師的軍力,那是不是下一陣新德里會戰,英國人就會把自己手頭的全部嫡系都投入進戰場了?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56
第875章 第1次……

    1918年11月,雪剛下過,天空已經放晴,廣袤的五大湖已經變成了一片雪白的冰雪世界。它像往年一樣的冰封,就恍如一片巨大的平原。

    10個月的戰爭讓美國人受創巨深,佛羅里達丟了,密歇根丟了,俄亥俄州丟了,華盛頓丟了。

    巴爾地摩變成了前線,這個美國最重要的港口,眼下變得半點也不安全了。中國人的飛機已經可以直接穿過美軍的防線威脅著費城和紐約了。

    而同樣至關重要的五大湖區域呢?密歇根州99%的國土失守,美國人唯一還剩下一個底特律城,還在堅固頑強的防守中。

    隔著雲層,李楠向下張望,茫茫的冰天邊際處,出現了一抹地平線。隨著距離的拉近,模糊的地平線逐漸變化成高低起伏的一片山丘,拿著軍用望遠鏡,李楠已經能分別出那個湖邊小鎮上空飄揚的加拿大旗幟了。

    李楠是北美第6轟炸機編隊的總指揮,軍銜已經從當初的中校提升為上校。他人是今年夏天才從歐洲轉到北美的。現在受命的任務就是帶領機群去轟炸紐約州的某處水力發電站。

    紐約州是現下老美電力的主要輸入地之一。這裡地形複雜,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東北部是阿迪朗達克山脈,其中馬西山海拔高度為1629米,是全州最高點。南面大部分屬阿巴拉契亞高原,佔全州面積的50%。州緣分佈有西、北部的濱湖平原和聖勞倫斯谷地,東部的哈得孫-莫霍克低地及東南端的大西洋沿岸平原。是整個紐約州僅有的農業經濟區。

    湖泊眾多。多冰磧湖,湖岸線600千米。哈得孫-莫霍克低地是溝通大西洋岸與大湖區唯一的低通道。水陸交通便利。自然也是中國空軍集中轟炸的地方之一,

現在已經一片狼藉。滿目蒼夷。

    阿帕拉契高原區是紐約州面積最大的地理區域,幾乎涵蓋了該州南方的大部分地區。紐約州最主要的河流有哈德遜河、莫哈克河、聖羅倫斯河、以及尼加拉河,多發源於這裡。密集的河流加上高原山地的地形,可想而知這裡的水力資源有多麼的豐富。美國人在當年的戰爭後失去了全國大部分的土地和資源,為了重新振作自己的工業,就開始了轉煤炭發電為水力發電,大力開發這裡的水力資源。距離這次戰爭開始前位置,紐約州一地的水利發展量就可以佔據全美發電總量的35%。

    李楠看了看手腕上的飛行員專用手錶,經過近兩個半小時的飛行。已經是凌晨2點左右了。回身看了看跟在自己座機後的編號為『夜鷹』的轟炸機大隊,從每架飛機機頭亮起的黃色小燈可以看出,飛機隊形還基本保持著。李楠的面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深夜利用如此簡單的方式,靠著引航員對於星座的認知——從海軍部隊借調的人才,進行機群跨湖長途奔襲,這應該是人類空戰歷史上的第一次。能保持較完整的隊形,不出現迷航的現象,按預定計畫到達目的地附近。這已經是成功了一半。這也為日後的大規模機群夜戰,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寶貴經驗。

    這時黑夜籠罩著整個阿巴拉契亞高原,鑑於眼下的世界還沒有雷達出現,李楠率領的『夜鷹』轟炸機群。隱藏在4000米高空的雲層中,悄無人知地就飛越了美軍一個接一個的防空警哨,在尼亞加拉瀑布城轉向正東沿著尼亞加拉河向微微偏北方向飛去。美國人一點也沒察覺到夜鷹們的到來。李楠機群很是有點如入無人之境的感覺。

    作為李楠已經不止一次光顧著的尼亞加拉瀑布城,他對於這裡真的是很熟悉很熟悉的。此地位在美國紐約州的西部。臨尼亞加拉河右岸,靠尼亞加拉瀑布。因遊覽尼亞加拉瀑布而得發展。與加拿大的尼亞加拉瀑布城隔河相望,有橋相通,人口20餘萬多。

    尼亞加拉瀑布城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有人聚居。但整個城市要到1887年5月才正式成立。由於位處大瀑布,極宜水力發電,整個城市以水力發電作基礎,發展了一大批重工業。在了十九世紀末,美國遭受了史無前例的絕大挫折,尼亞加拉瀑布城因為電力的原因地位變得就更加重要。

    等到這次中美開戰前夕,尼亞加拉瀑布城已是一個集機械加工、發電、塑膠、化工、造紙、橡膠等多種工業於一身的工業經濟支柱城市。這裡也是紐約州第一個受到中國航空部隊集中轟炸的地方。一座接一座的水電站和工廠在炮彈的爆裂中變成一片白地。

    其化工和橡膠、塑膠等工業的諸多工廠因為離不開大批量的工業用水,被炸平後,無數工業用料還一度造成了尼亞加拉河的水流污染,給下游城市的用水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橫跨整個伊利湖來到尼亞加拉瀑布城,可以說是此次空襲行動的一個節點,接下來順著尼亞加拉河抵達目的地,其難度遠比先前要輕鬆。不過李楠並沒有因此而放鬆了神經,相反,看著下方山地之間稀稀落落的城鎮燈光,和幽深黑暗的山脈,李楠的精神繃得更緊了。

    行百里而半九十,可不要關鍵時刻掉鏈子啊!

    機群向著紐約州內陸飛了一個小時,按照事先的計畫,轟炸目標就在附近了。那麼一個最頭痛的問題擺在了李楠的面前,如何在黑夜中尋找到正確的轟炸目標?

    這是此次夜襲行動最後的一個難題。在還沒有雷達的年代,即使引航員對於星象了結再透徹,也只能指引機群到達大概的位置。看著連綿起伏的山頭,李楠能夠依賴的只有根據計畫潛伏在目標附近的間諜,向前來襲擊的機群提供的目標識別標誌。

    只不過在計畫當中那個時間是點40分。現在才3點32分!

    機群已經來到了目的地,正在4000米高空中盤旋。沒有間諜的標記,李楠雖然瞪大了眼睛。也只能瞧到下方零星點點的火光,不知道是不是城鎮居民區什麼的。

    他不敢輕易地壓低高度,否則驚動了下面的人,又沒有尋到真正的目標,麻煩可就大了。最主要的是,夜襲的威懾力就要降低一個等級了。

    8分鐘的時間,李楠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度日如年。只是短短的八分鐘,他就看了不下二十次手錶,渾身大汗淋淋。現在的天可是大冬天。飛機還是在4000米的高空上,李楠的汗水把都給濕透了。

    李楠現在只能等待著間諜的行動了。他總不能讓機群把炸彈向下面的山區亂扔一氣吧。下面的山區有好幾處有燈光,但在高空中很難斷定哪一處是城鎮,哪一處是居民區,哪一出是水電站。正當李楠心急如焚,舉棋不定的時候,忽然在下方的一處山頭上一道亮紅的火光映入了他的眼中。這是有人在山上燃起了篝火啊。幾乎是同時的,下方的山區中又先後點燃了兩堆篝火。

    這就是約定的信號啊!李楠的腦中冒出了巨大的驚喜。這三堆篝火構成的三角形的中間位置,燈光比其它地方的數量要少一些。可以說是讓李楠最沒攻擊的地方,而這恰恰就是目標所在。

    「放指示燈,第一、二、三中隊按順序,成一路縱隊。跟隨我的飛機下降至500米高度投彈。」心神大定的李楠立刻下達了命令。這次的夜間空襲時間相當緊湊,為了攜帶副油箱,轟炸機的載彈量都被消減了一些。飛行時間是萬分珍貴的。

    李楠一刻也不耽誤。發現目標後,立刻亮起指示燈。駕駛著轟炸機,直接採取俯衝而降。凜冽的寒風也無法掩蓋機群呼嘯的聲音,不過在這個俯衝過程當中,李楠倒也漸漸辨別出了水電站的一點蹤跡。雖然在黑夜但依稀只能分辯出來一個輪廓。

    首選打擊的對象自然是水電站的主體部分,一顆顆炸彈落到了水堤前後,「轟轟轟」震動大地的爆炸聲連串響起,更為恐怖的是那衝天而起的火焰,瞬間便吞沒一切能燃燒的人和物。

    那是此次轟炸當中配屬的一小部分燃燒彈。是一種簡單的戰術型大範圍殺傷武器,技術含量很低級,利用大量的汽油瞬間爆炸產生高爆高溫和抽真空的現象,讓處在爆炸範圍內的人畜皆難以逃生,爆炸產生的烈火還可以波及更廣的範圍。

    發電站的身影終於在熊熊大火中顯亮了出來,不愧是紐約州屈指可數的大電站,這規模李楠愣是從沒有見過的大,映紅天際的大火魔鬼一樣在整個電站區域內張牙舞爪。一架架俯衝而下的轟炸機輕鬆容易地將炸彈落到它們要去的地方。

    在睡夢中驚醒過來的美國守軍,連忙組織對空火力攻擊,但還沒等他們有效的組織起來,一架又一架的俯衝轟炸機已經如夜鷹一樣飛撲而來,炸彈呼嘯著從空墮下,守軍只得四處躲避,再也談不上組織反擊火力。

    整整一個大隊的轟炸機群直接將水電站變成了一個決堤的殘破大壩,濤濤洪流從破開的堤壩缺口處傾瀉而下,水電站以東的尼亞加拉河水面陡然抬升了一兩米高度,如果這裡是黃河、長江那樣的話水域話,只此洪流傾洩就能讓左右岸邊的百姓受苦深重。

    只是紐約州這裡,尼亞加拉河還不足以與黃河、長江水域的人口稠密做比,這一地帶更像是中國的大西南地區,山地縱橫,陡然間的水壩毀壞也只是給美國人添加一點小小的麻煩。

    看著下方熊熊燃燒的烈火煉獄,大火甚至引燃了附近的山林,積雪也不能阻礙此刻山林的火勢。

    李楠挑了挑眉,得意的欣賞著下方的大火,這就是轟炸機的威力。

    整個轟炸用了二十分鐘,李楠架機已經爬升到4000米的高空中了,向總部拍發電報,通告喜訊。然後立刻打響了信號,所有的轟炸機全都爬升至4000米高空,從新整隊成密集隊形返航。

    此刻時間才4點鐘,距離黎明至少還有兩個半小時,足夠李楠整個夜鷹機群飛臨到五大湖上,到那個時間點美國人的戰機才敢起飛昇空,不說他們能不能追上夜鷹機群,即使追上了,那個時候中國方面派去接應的戰機肯定也已經到了。

    整個夜襲行動,中華聯軍北美戰區總部進行了多次縝密的推演,別的方面且不說,只從安全性上言,除非幾個引航員一時間全都水準大失,或是劉暹依賴的bug突然間出現了錯誤,天氣不再是晴朗,下半夜天空從晴轉陰,否則,絕對萬無一失。

    像德國人二戰時空襲英國的時候,不顧bf-109戰鬥機的『短腿』缺陷,沒有縝密安排作戰時間,以至於英倫大空戰中因燃料耗盡而墜海的戰機至少在200架以上。這樣低劣的錯誤,中國是絕對不會出犯的。

    最後就是中國還有老劉皇帝這個鎮家之寶。在這個沒有雷達、沒有衛星的時代,劉暹手中的虛擬地圖真心是軍事史上最大的bug了。有它在,在這個武器因素壓倒人力因素成為戰爭第一要素的時代,中國就是不可戰勝的。

    劉暹在李楠的電報發來之前就已經知道夜襲的結果了。這封捷報也在第二天上午才轉到他的手中。

    因為這場夜襲從頭到尾老皇帝都沒有參與,劉暹生病了,天寒得了感冒。這幾天全在靜養中。

    整個中國都因為他的病況牽腸掛肚,北京城裡最好的幾個大夫,乘坐飛機從白令海峽飛臨阿拉斯加,然後乘快船奔到已經為國防軍佔領的溫哥華,接著一路飛機的來到還是一片廢墟的華盛頓,整個事件不超過七天。

    這就是劉暹此時的份量。在戰爭還沒大局已定的時候,老皇帝的影響力和振奮力,是每一個國人都無法離開的。更不要說,老皇帝在軍事上真心起到了定海神針的價值。無論是密歇根戰役,還是華盛頓大會戰,都是老皇帝的神來之筆,用空軍炸燬了美軍的物質儲備基地,用傘兵佔據了美軍的運轉節點,用陸軍的鋼甲洪流擊穿了美軍的薄弱漏洞。雖然他不再像上次大戰那般掌控一切,卻依然是整個國防軍不可替代的『戰神』!北美戰區的中華聯軍將士,因為他的存在,至少減少了50%的戰損消耗。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56
第876章 賣隊友的約翰牛

    唐寧街10號的氣氛一片壓抑。美國發來的求援電文,讓整個大英帝國的內閣都感覺到窒息。

    開戰十個月,美軍損失無比巨大,多次會戰的失敗,美軍士兵折損超過了百萬。固然美軍的潛艇部隊給了北美東海岸活動的中*艦和運輸船隻不小的打擊,但是他們的水面艦艇和空中戰機,簡直是下餃子一樣『噗通噗通』的被中國空軍擊毀擊沉……

    同時美國國內,大批的基礎設施被炸燬,鐵路、公路、橋樑、發電站,一座又一座囤積著海量物質的倉庫飛灰湮滅,一處又一處斥巨資建立起來的工廠變成白地廢墟,同時中國空軍還利用燃燒彈,在起大風的時候燒燬美國的麥田、樹林等等。

    一切的作為都在不停地消耗著美國的作戰潛力和總體國力,到現在時候,美軍已經不僅無力補充損失巨大的軍隊,連軍火彈藥和各類軍需物資都快供應不上了。同時佛羅里達和密歇根、俄亥俄、華盛頓等地的失守,也讓美國民間對於戰爭的信心落入了谷地。民心動盪,新美元的價值也也隨之劇烈動盪,隨著美國國內物資的漸漸緊缺,美利堅已經走入絕境了。

    紐約必須要有支援,不管是軍隊還是作戰物資,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不然的話,美利堅很難再堅持多久的。

    如今美國人直白的救援電文擺到了大英帝國的面前,該如何做?大英帝國的主導者們一時間卻不能輕率的下結論。

    美英之間並不對付。不提一百多年前的十三州殖民地獨立,只說少有人知的美英第二次戰爭,英國少量龍蝦兵帶著加拿大民兵一路橫掃打進了老美的首都華盛頓,一把火燒了美國的總統府——白宮為什麼叫白宮?那就是為了粉飾戰後的被大火燒過的痕跡,1814年總統住宅棕紅色的石頭牆被塗上了白色。

    在原時空歷史上。

美英關係一直到一戰後,都還沒有很好地得到緩解。即使美國人為英法集團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巴黎和會的時候英國人依舊拿威爾遜當猴刷。

    可是在這個時空裡。美英關係自從上次戰爭以後,就正式的有了個高低主從。英國人是老大,美國人是英國人的小弟。不管美國人是否甘心如此,他們為了報仇,為了自己的發展,是認同了一直關係。

    如此的,美英結合遠遠已經有20年了,現在美國人有難,當然伸手朝向英國人求援了。

    只是如今的大英帝國。丟失了海軍霸主的地位,丟失了澳大利亞,還要丟失印度,這個時候的約翰牛們還有能力去支援美國嗎?

    美國現在就是一個大泥潭,十幾二十萬人丟進去根本不算回事。要真想短期內製止住美國人的頹勢,五十萬援軍是必須的,而且要準備大量的戰機和飛行員。

    英國人能拿得出來這筆『開銷』。但這筆開銷付給了美國人後,大英帝國自身還剩下什麼呢?當數百萬中國大軍西向來到歐洲的時候,只德國和法國人能擋得住中國人的鋼鐵洪流嗎?

    最重要的是,英國人雖然失去了加拿大的溫哥華地區。卻還有著五大湖沿線。中國人拿下了99%的密歇根州土地,也輪番轟炸了多倫多和渥太華,可是他們的地面部隊卻始終沒有跨越邊境一步。這就是用一根頭髮吊著了英國人的心。讓英國人對美態度上有了新的、不得不考慮的轉變。

    不管是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還是現任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一時間都難下結論。那是『自己的』和『別人的』區別,即使這個『別人』是自家認了二十年的小弟。

    大英帝國已經丟掉了澳大利亞,馬上就要丟掉印度,如果加拿大也丟了的話,整個大英帝國就再也難被冠以『日不落帝國』了。

    今日所有到會的人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救美利堅,等於丟加拿大,且美利堅覆亡的可能性極大;不救美利堅。就可能不丟加拿大了,但是美國肯定會滅亡的。

    這個選擇題壓得所有人都喘不過起來。

    53歲的喬治五世。下意識的就扯開了自己領口的紐扣,他的胸膛在劇烈的起伏著。就像一個粗俗的煤炭工人。而不是一個高貴的英帝國主宰。

    「諸位,這是一個重大的選擇。大英帝國在這場戰爭中必須面臨的選擇。」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在澳大利亞戰爭前發來的通告,覆滅澳大利亞,覆滅美利堅,分裂印度地區,這是中國人的老皇帝在上次戰爭結束後就已經制定下的戰略。

    他為中國人消滅了所有的隱患。大洋洲的歸屬,可以讓中國人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佔盡優勢;美利堅的覆滅可以讓中屬北美各國徹底消去威脅。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加拿大是無法對南方形成真正威脅的。

    然後就是印度,將整個印度分裂成一個接一個的小國,中國人的身邊就再也不存在威脅了。

    中國人說的很清楚,他們的態度也應該無比堅決,我相信就是上帝也阻止不了他們的。」

    喬治五世面色比較悲涼的看著內閣重臣們的神情,讓他失望的是,所有人的神情都比他還要低沉。

    「中國人如果完成了他們的老皇帝的所有戰略佈局,那麼世界上將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對中國的統治造成威脅,中國人必將統治20世紀和更長遠的未來。所以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第二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以及美利堅共和國,不同立場的西方文明國家聚集了起來,然後爆發了這場已經持續了四年的戰爭。

    我們發起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中國人在以後的歲月裡統治整個地球。可是中國人的實力太強大了。是的,太強大了。我都已經絕望了。他們在空中的優勢讓我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於是,中國人又來了一封電報,讓我們有了第二個選擇。放棄這場戰爭。雖然要將世界的王座讓給中國人,雖然會丟失印度和澳大利亞。大英帝國必然要遭受重創。但是我們還可以繼續擁有加拿大和廣袤的非洲,甚至還可以保持住我們在中東的利益。」

    「只需要犧牲奧匈帝國和更遙遠的巴爾幹聯盟。」順帶著也將徹底敗壞大英帝國的信譽和榮譽。

    「先生們,你們現在的決斷不只是對應美利堅。還對應著大英帝國的命運。是寧願像美玉一樣粉碎,還是像廉價的瓦片一個保全自身。作為尊奉憲法的國王,我將大英帝國的命運交到你們的手中。」書記員在迅速記錄在這場會上任何一個人說的任何一個字,雖然這份文檔可能要到一百年後都不會解禁。

    ……

    1918年冬日的北京。zn海裡一片人頭攢動。

    不同於老皇帝在北美只需要掌握北美一地的軍情,zn海裡的小劉皇帝需要掌控整個世界的戰事,同時還必須留心著國內的情況。

    即使小劉皇帝大權已經旁落了很多,但是每日需要經過他手的文件還是多不勝數。不過很幸福的是,全世界各地彙集來的戰報多少好消息,帝國在印度和北美的戰事尤為的讓他欣喜。再多的疲憊被這些幸福的捷報一沖擊。也會變得煙消雲散;再乏力的身軀經過捷報的洗禮也會變的生龍活虎!

    譬如現在,剛剛還眼睛都要流淚的小劉皇帝看到外交部緊急發來的一封電報後,整個人就如打了雞血一樣,全身都散發著旺盛的精力。「快,聯繫內閣,問一問內閣是否有可能讓英國人退出這場戰爭!」

    一個成功的人,從來不會躺在已得的輝煌裡去,留戀不捨。剛剛拿到英國外交部發來的電文的劉盛,一萬個信息英國人的『自私』——拿美國的命運換來了加拿大的安危,劉盛在最初的欣喜過後。瞬間就聯想到了大英帝國退出戰爭的可能。

    「把這喜報迅速發往北美。」另外劉盛還不忘給自己老爹傳一個消息,雖然他能肯定外交部在發電給自己的時候,一定已經同時間向北美發報了。

    此時的劉暹。老劉皇帝,感冒已經減輕了的他繼續窩在暖暖的總指揮部,手裡拿著北京剛剛發來的電報,對身邊的侍從說道:「去給北京回電,加大在奧斯曼戰場的投入,盡快籌集三十萬到五十萬軍隊集中到奧斯曼地區,對奧匈軍隊展開大規模反擊。加大對奧斯曼戰區的空中投入。」劉暹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機會,趁著英國人動搖的檔口,更逼一步的顯示自己的力量。讓英國人內心的小丸丸一點點變成蒼天大樹。隨後劉暹又讓侍從發電給北京的外交部,詢問外交部對此情況都有什麼應對沒有……

    這真心是一種意外之喜。有著原時空歷史作為參考的老劉皇帝。也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戰後二戰前的英國政治,無限度的對德妥協——這種措施不管受到了多少詬病。從實際角度上看,也只是大英帝國自我利益的一種維護和保全。

    為了維持自身搖搖欲墜的世界霸權,英國人不得不眼睜睜的看著德國人重新站起來。他們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弊,英國人一步步走到世界霸主的寶座,高明的外交方針始終是其帝國霸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即便是一直為德國崛起背書的張伯倫,劉暹也一點不信他真的就如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窩囊』。

    一切都僅是英國人的一種自我保護,一種自我的利益維護。他們拼上一把勁或許能夠打斷德國人的崛起,可那時的歐亞大陸還有窮黨俄國這個巨大的不確定因素啊,遙遠的東方還有日本這個貪婪的國家啊,更不要說美利堅的『無冕之王』了。經濟、軍事、人口,各方面被爆的大英帝國在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自己的王冠,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逐漸被美元所取代,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大英帝國選擇了縱容德國的崛起,因為每一個大英帝國的主導者都清楚,一旦用強力去打斷、阻礙德國人的復興,那對衰落的大英帝國就是一種災難。

    那時候的英國人在『自己的災難』和『整個歐洲的災難』間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法國人也一樣,他們還真的寄希望於德國人去跟窮黨俄國火並。這就像現在的局勢一樣,在自己的災難和美國人的災難之間,倫敦一樣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者。

    他們保全加拿大,放棄了美利堅,只承諾美利堅政府退入加拿大領地,再也沒拿一個子給紐約。一切在美國境內匯同美軍一起抵抗的英加陸海空軍,都接到了倫敦和渥太華的電報,不顧美國人的勸阻,紛紛離去。

    紐約的失望可想而知,英國人關鍵時刻的背叛會讓美國人銘記一生。但此時的歐洲真的很難拿出上一場戰爭那樣的『奢侈』來支援美國了。一場奧斯曼戰爭,讓意大利和奧匈筋疲力盡,後者還要應對窮黨的進攻,雖然眼下對付俄國窮黨和波蘭窮黨的壓力的人主要是德國人。

    法蘭西人的大半個海軍也加入了戰鬥中,經年的顫抖,奧斯曼人最初的十二艘護航航母現在只剩下了八艘,但是在黑海對面的燕國已經將新的六艘護航航母和兩艘真正的輕型戰鬥航母移交給了披著奧斯曼皮的日本人和南天國人。

    朝鮮飛行員和少量的海軍人員在奧斯曼帝國航母編隊工作了很短暫的時間,就因為與日本方面激烈的矛盾而全面退出了航母編隊,阮朝跟朝鮮走的相當近,他們主要的海軍和飛行員都在中國的多支航母戰鬥編隊裡歷練,派往奧斯曼戰區的人本就不多,跟朝鮮人同進同退,讓整個奧斯曼航母編隊裡除了奧斯曼學習的本國人,就只有日本人和南天國人。

    對於中國,英國人在北美的退縮,完全可以看做英國人對於戰爭的動搖。要趁熱打鐵,讓英國人內心裡那顆不能為外人道的小嫩芽,迅速的茁壯成長,變成一顆堅固不可動搖的蒼天大樹。

    老劉皇帝當然打算趁著這場戰爭為中國贏得世界霸權,但他也不願意跟歐洲人來一場你死我活的大血拼。對比雙方幾百萬人的傷亡,他更願意看到以勢壓人的一幕。

    只要這一戰英法德退縮了,波蘭和遭受重創的奧匈帝國就會成為窮黨的目標,即使最終奧匈帝國不覆滅敗亡,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西烏克蘭的那部分、以及奧匈帝國對於東南歐的影響力,都將被窮黨所代替。下一次再有危機爆發,那也是窮黨當頭。如果中國能夠在三四十年代順利的搞出小蘑菇來,中國的霸主地位將徹底不可動搖。

    劉暹年齡大了,能夠為中國籌劃的步驟,也只能走到這一步了。

    劉暹也希望自己長命百歲,能夠看到第一顆小蘑菇在中國爆炸了,再安心長眠,但那希望不大。他有種感覺……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57
第877章 改變的遊戲規則

    戰火完全消褪的加爾各答。一場由國大黨召開的,在印度歷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的會議正在進行著。

    「如果土邦不加入印度聯邦,它與聯邦的關係——將必定有一些關係——將不會是平等的關係;我們要求宗主權或最高統治權。」

    「我們抗議中國人對我們祖國的分裂,印度領域內的獨立土邦對國家來說將是一種危險,每一名熱愛著自己祖國的印度人都不允許土邦與任何外國或任何獨立政府在防務方面有任何聯繫。」

    這群在中國開展印度戰役之後,成為政治鬥爭失敗者的傢伙們,果斷的打起了『一個印度』的旗幟。

    國大黨的這群人確實算是現代印度最『現代化』的一批人。他們頭腦很清晰,統一的印度才有未來,分裂的印度只會成為下一個中東。再富饒,也只能收人窺視。

    已經走上了政治舞台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正式對加爾各答中國佔領軍提出了抗議:「我們將不承認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的獨立的土邦,任何外國政權承認這種『獨立』,都將被印度人民視為不友好的行為。」

    甘地還在這場國大黨會議上正式發出聲明:土邦的唯一選擇是土邦單獨或組成團體。和省一樣平等的加入印度聯邦。甘地宣稱,印度土邦宣佈獨立就「等於向自由的數百萬印度人民宣戰」。全印國大黨委員會立即通過決議,拒絕承認任何土邦有權宣佈自己獨立、與國內其他地區分離。

    這種與佔領軍政策針鋒相對的『彪悍』,是很難在印度人身上體現一把的。

    而且國大黨的這次會議,還正式通過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計畫及甘地起草的黨綱,

使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爭取「印度自由獨立」成為國大黨的現實鬥爭目標。

    在80年後英國人出版的印度文明史中,約翰牛們這樣高度評價著本次會議和國大黨。「國大黨充此由一個少數上層分子主要依靠憲政手段從事活動的團體變成一個有廣泛群眾基礎、依靠群眾性直接鬥爭進行全面反壓迫鬥爭的現代資產階級政黨。」

    英國人稱讚甘地——一個高貴的靈魂。不論甘地是否在國大黨內任職,他始終是印度獨立的象徵,左右著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發展的方向。

    而事實上。國大黨的會議作出政治結論之後,在他們將自己的『憤怒』遞交給中國的第一時間。加爾各答佔領軍當局就立刻進行了抓捕,以甘地為首的新當選國大黨領導人集體被捕。中國可不是英國。20世紀早期的國大黨也不是原時空二戰後的國大黨,甘地剛剛嶄露頭角,還沒有凝聚莫大的民望。更重要是,中國根本不求對印度的統治。

    比之原時空的英國人在印度的各種顧慮和厲害,如今的中國是全然不一樣。千萬不要忘記,二戰後的英國已經失去了自己傳統的世界霸主地位,落在了美蘇之後。而現在的中國正是旭日東昇,光芒萬丈。

    國大黨的被捕也沒有引起太多的輿論波瀾,更沒有什麼成氣候的媒體聚焦。整個印度還在戰火紛飛當中,在這種情況下下,國大黨的影響力只能影響到他們自身所被孕育出國大黨這個政體的上層精英分子。而這個團體,或是說這個階層,在1918年的時候還遠沒有印度王公階層更加有利。

    中國不需要對這些人進行妥協以換取利益,印度的土著王公們能夠給中國更多地利益。在自身影響力還沒有廣泛的擴大到整個印度中下層階級的時候,國大黨就好比甲午之後的炮黨,真正的力量剛剛在孕育之中。

    就算是他們的英國爹。這個時候也更多地關心起在印英軍的命運。國會和內閣在緊張地討論著一項項的提案,他們要不要增援印度?援軍抵到印度後能不能達到預定目的?如果不增援印度的話,是不是就這麼的放棄整個印度地區?那樣就必須考慮撤退的問題了。人員和財富的一體後撤。這可是極其麻煩的一個過程。

    英印軍總司令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陸軍元帥幾乎天天向倫敦打電報,加爾各答會戰的失敗讓大英帝國在印度的統治整個動搖,隨後一連串的失敗讓所有人都認定英國的統治要結束了。如今他還能掌控著的南印度和西北印度區域,是否應用嚴厲的手段來鎮壓,就像他在恩圖曼鎮壓馬赫迪蘇丹軍一樣,這些都需要倫敦給出一個明確的回話。

    以基欽納的強硬和堅韌也清楚,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結束了。他現在必須為未來著想,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

    英國人的殖民政府雖然退出了南亞次大陸,但這並不是說英國人也一樣要退出南亞次大陸。幾百年的時間讓英國人在印度有著中國不可能比擬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若得到全面的維護,在戰爭結束以後就能為大英帝國贏來無數的友誼。或許那個時候臨靠著強大無匹的中帝國的印度各國也萬分需要大英帝國所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友誼。這種作風與恩圖曼事後的燒殺搶掠是完全的不同。所以這樣的決策權就不是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一個陸軍元帥可以拍板的了。

    在基欽納還在想著怎麼能夠減少英軍的損失,儘可能的保存在印英軍的力量。為戰後的國際關係打下堅實的基礎的時候,他所不知道的是,整個大英帝國都因為加爾各答會戰的全面失敗而鬧翻了天。

    加爾各答可是英國在印度統治的象徵,是英屬印度的首都。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學、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別看21世紀的加爾各答只是全印的第三大城市,但在1918年的時候,這裡是印度絕對的第一大城市。加爾各答都失去了,印度還會保存嗎?印度都是去了,大英帝國還能持續下嗎?

    要知道,半年前的加爾各答『淪陷』的消息震動的不僅是印度。還有整個英倫三島。

    加上之後一連串戰鬥中英軍士兵的損失和澳大利亞戰區的淪陷,這已經激發了英國民眾對政府和軍方的不滿。只是兩個萬里之外的偏戰區,大英帝國就已經為之付出了十幾萬優秀的青年。如果戰火燒到了歐洲,燒到了英國家門口。為了抵禦中國人的進攻,又需要有多少英國人戰死沙場?

    整個英國本土才多少萬人?應徵入伍,從最開始的青年,已經擴展到了青年和中年人了,如果進一步的失敗下去的話,那豈不是要把全英倫三島的男性都送入戰場?

    所以,此時此刻的整個英國社會都因為印度的戰敗而動盪不安中。

    白廳門前聚集起了上萬人的抗議人群,這些人。大都是婦女,還有不少的老人和小孩。他們對於英軍的一再失敗,感到非常的憤怒,認為這是政府在把他們的親人送去了地獄。甚至,一些激進的人更是直接喊出了停止戰爭,和中國人和談,我們要和平的口號。

    英國人自己的情報系統立刻對人群進行了滲透和調查,結果並沒有從中發現『背後的黑手』。聚集到白廳的這些人主要是被英國人的連連戰敗和英國人巨大的損失給嚇住了。

    只是中國一支偏師的北美戰場,這還差些日子才夠一年的戰爭,竟然已經吞噬了英國人上百萬兵力。來到白廳門前抗議的英國人全都不寒而慄。進而他們還想到了在戰爭中依舊流了許多血的奧匈和意大利兩個國家。多少正當年的男兒死在了沙場上,多少婦女成為了寡婦,父親、母親失去了兒子。孩子沒有了爸爸?

    恐懼讓人驚亂。

    他們從英國人身上想到了連續戰敗,損兵已經十多萬的英國。如果這個數字後頭再多上一個零,上帝啊,整個英國將消失一代人。

    他們都不想看到大量的英國男子被送上戰場,然後被中國人殺死。他們不願意送自己的兒子、丈夫、父親走上不歸的地獄。到最後,英國的男人會不會全部死光,只剩下女人呢?

    這些走上街頭的人絕對不願看到這樣的一幕發生,因此他們紛紛要求政府想辦法,如果不能打敗中國人的話。那麼就趁早結束戰爭!

    只不過,英國政府的主導者們的想法。和普通的民眾是截然不同的。民眾只會從自身的利益去考慮,而他們這些英國社會的精英們則需要從英國的國家利益去考慮。甚至從整個西方世界的利益去出發。至於如何面對中國的崛起,這一點早已經不用多做考慮了。英國必須要戰鬥下去才行,因為包括國王和首相在內的人都知道,這一次中國人也是抱著『徹底滅亡所有的威脅』為目的進行的這一場戰爭。求和對於英國來說,沒有任何的作用。除非英國人願意眼睜睜的看著中國人踏著它的頭頂登上世界的王位。如果不想英國徹底敗落的話,那麼這一戰他們還必須得打下去。

    至少,世界可以是中國人的,但歐洲必須是歐洲的。

    雖然歐洲軍隊現在的表現讓所有的西方參戰國都覺得非常的難堪。陸軍一次又一次的慘敗,嚴重的打擊了各國政府高層領導者們的信心。

    到現在也只有是大英帝國的海軍還沒有遭受徹底的重創,德國與法國的陸軍也還保持著強大的戰力,這兩點『存在』才讓整個西方世界依舊堅持作戰不休。

    即使英國人已經把美國賣給了中國,歐洲必須是歐洲的這點也是整個倫敦所堅持的。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將窗簾放下,白廳外那些抗議的人群,讓他心裡非常的難受。

    他自認為成為英國首相後,一直以來都是為了英國的利益努力。現在的局面,卻似乎和他預料的嚴重不一樣啊!他都已經將兒子的死放到了一邊,讓私仇為公事讓步了,可整個西方文明和大英帝國的榮光依舊在面臨著覆滅的危險。一點都不嚴重的說,現在的英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了!

    白廳不是唐寧街10號,唐寧街10號是英國首相的官邸,而白廳確切的說只是英國倫敦市內的一條街。但它連接著議會大廈和唐寧街。在這條街及其附近有著英國人的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海軍部等一些重要的政府機關。因此英國人用1698年毀於大火的白廳來稱呼這裡。

    在白廳的路中心,豎立了一座和平紀念碑,是英國主要的戰爭紀念碑。每一年的榮軍紀念星期日,英國人都會在這裡舉行莊嚴的紀念儀式。除外還有幾座雕像,這些塑像都是英*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霍雷肖.納爾遜!

    此刻本來為紀念英國人赫赫武功的雕像周邊和廣場上,堆滿了密密麻麻的英國人。

    英國政府內閣成員們全部聚集在了這裡,大艦隊總司令約翰.拉什沃思.傑利科上將、大艦隊副總司令戴維.貝蒂中將、陸軍參謀長倫約翰.登頓.平克斯通.弗倫奇元帥也聚集在這裡,還有英國陸軍已然準備妥當了的歐洲遠征軍總司令兼任第一集團軍司令道格拉斯.黑格上將。

    這裡匯聚了英*政近乎全部的要員,只不過所有的人的臉色都非常不好看。尤其是傑利科和弗倫奇兩人,他們能感覺的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們倆的身上,誰讓他們倆是大英帝國的陸海軍第一人呢?這樣的目光讓兩人從心底裡都感覺到一種羞恥,深深地羞恥。

    英國人引以為傲的海軍隨著中國航母的出現聲勢大落,英國人的陸軍丟失了澳大利亞,現在又將要丟掉印度,如今的英國堪稱遭受了自拿破崙戰爭以來最為慘重的失敗。這一切的一切都讓這些大英帝國的首面人物們非常的難以接受。

    「諸位先生,大家都看到了白廳外面聚集的大量抗議民眾,我相信,除了倫敦之外,整個英國的各大城市這樣的抗議還有很多。民眾們要求我們盡快結束戰爭。但是,大家認為,大英帝國真的能從戰爭泥潭中抽出身來嗎?」阿斯奎斯的臉上,帶著一絲嘲諷的表情。普通的民眾或許會認為,戰爭打輸了,那麼承認戰敗就可以了,大不了再賠償中國人一些賠款就是了。就像當年的大清國對於英國一樣,就算是普法戰爭的遊戲規則也是如此。他們哪裡知道,世界早就已經變了。中國要改變的就是西方人早早制定下的那一套遊戲規則!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57
第878章 殘破的自由女神像

    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是英國陸軍元帥、喀土穆伯爵,英*界最具代表性的實力派人物。他功勛卓著,與英倫貴族和內閣的不少人有著深厚的聯繫,與王室有著密切的友誼。年輕時的基欽納曾任皇家工程兵軍官。1883年在中東服役。1892年成為埃及陸軍總司令,然後是布爾戰爭,他為了很快擊敗了布爾人,消滅游擊隊,不惜採取一切殘酷手段並在南非大肆燒殺,摧毀布爾人的農場,建立集中營關押平民(此乃集中營一詞在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出現),最終征服南非。雖然他在非洲的所做作為受到很多人的譴責,但他依然被英國捧為民族英雄。可惜隨後的東西戰爭,讓基欽納滿身的光輝凋落,他在戰場上很吃了幾次敗仗。

    英國退出那場戰爭的時間相當早,可誰都知道那只是面子活,英國人的戰爭機器一直伴隨著戰爭激轉到1897年。戰後的第二年,即是1898年,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在恩圖曼鎮壓馬赫迪蘇丹軍,並成為蘇丹總督,阻止了法國在蘇丹的擴張,被英國王室封為子爵。

    1902~1909年他在印度任職期間,重新組織起了幾年前受創慘重的英印殖民軍,並將總兵力擴大到百萬人規模。因此與印度總督寇松爵士發生分歧,導致總督的辭職。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本人也隨之不久一樣離開了印度,他擔任了一年的埃及總督,爵位晉陞為伯爵。

    1910年再次回到印度擔任英印軍總司令的基欽納一直就在印度工作到了現在,他在印度的根基也是非常非常深厚的,這前後15年的時間真的太長久了,印度總督的影響力和權威都沒有他來的廣大。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現在卻必須成為一隻『替罪羔羊』,來讓民眾發洩自己的憤怒和驚懼,讓他們將對政府的矛頭轉向別的方向。

    「我贊同懲罰基欽納元帥。加爾各答的慘敗,必須有人負責。

我們必須給民眾一個交代!」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這樣的說著。

    誰都明白基欽納有多麼的冤屈。英國民間的震動明顯不全全因為加爾各答會戰的失利,也不是隨後一連串的戰鬥失利,英*隊現在已經退出了整個北印度,只在靠著德干高原的自然地理狙擊者中國大軍的南下速度。可那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大英帝國先前在澳大利亞的失利,英國在上次戰爭中付出的代價,美國人已經慘淡的前景,奧匈和意大利數十萬人的損失,上百萬人的傷病。還有德國人在北方與俄羅斯人一場接著一場的拉鋸戰,一切的一切彙總起來都成為了民眾內心裡的恐懼,然後藉著印度的危局一下引爆了來……

    周邊的英*政高層們都一陣沉默。就是英國陸軍的頭號倫約翰.登頓.平克斯通.弗倫奇元帥也沒有發出反駁。所有人都公認的一件事,現在必須為大英帝國承受的一連串失敗尋找一個替罪羊。就像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都已經更換了兩茬陸軍的最高指揮官,德國的威廉二世也將小毛奇打發到了後勤運輸管理上去了。英國也需要這樣的一個人存在,為英國政府吸引去民間的沉重壓力。

    基欽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而如果倫敦要尋找一個替罪羊,讓民眾的怒火找到了一個可宣洩的靶子,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減少政府的壓力,那麼還有比基欽納更適合的替罪羊嗎?

    戰爭開始之後。澳大利亞淪陷的太快了,而且一開始就處於絕對的劣勢。再樂觀的人對於澳大利亞戰區也樂觀不起來的。所以英國上下對於澳大利亞戰區的英軍指揮官只有遺憾而沒有太多的憤怒。可是印度不一樣啊,印度有巨量的人力物力。基欽納還幾年前就組建起了一支百萬規模的軍隊,加爾各答會戰更是頂過了兩個月,這就像原時空中國抗戰中的淞滬會戰一樣,全國上下對這一戰都充斥著寄託。

    整個英國民間可以接受印度的失去,但這必須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一『任務』在基欽納手裡完成的太快了。只是一年不到的時間,失去印度就已經步入了倒計時。

    基欽納是英軍在印度的總負責人,英帝國在印度一連串的慘敗和失城陷地,他有著擺脫不了的關係。如果不是基欽納本身在英國陸軍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加上內閣和王室的多加維護的話。說不定他早就被調離英印軍總司令的崗位了。不管接替他的人是否有能力做的比他還好。

    這一次,基欽納是沒有可能再逃脫一劫了!

    丘吉爾的『落井下石』後。連倫約翰.登頓.平克斯通.弗倫奇都沒有站出來為基欽納說話,可想而知這一結論已經為整個英*政界大佬們心不照宣了。

    道格拉斯.黑格也保持著沉沒。如今的『敗像』確實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而基欽納的的確確是一個很好的人選。不然陸軍要推出誰呢?是陸軍總參謀長弗倫奇元帥嗎?黑格可不敢這麼沒腦子,他只能閉上了嘴,保持沉默!

    「那麼,大家都認為基欽納伯爵應該為現在的失敗負責嗎?」阿斯奎斯看了眾人一眼,又一次問道。

    還是沒有人回答,大家都保持沉默。於是基欽納成為『替罪羔羊』就如此的被眾人一致認為了。對於這些高官們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結果。這或許就是政治的『黑暗』所在,可對於這個時候的大英帝國,這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好吧。等到前線的情況『穩定』下來之後,就讓伯爵先生回到倫敦來。」阿斯奎斯語氣帶著感慨的說著,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印度糟糕的局面絕對不能完全怪最到基欽納的頭上,換做別人擔當基欽納的職務,絕對不會比基欽納做的更好。至少大英帝國陸軍中除了基欽納再也沒有第二個人敢早早的在印度建立起百萬規模的英印軍隊。更不會有第二個人擁有在開戰前就下令全面擴充英印軍的偉大魄力。迄今為止,整個英印軍的招募數量已經達到了225萬。

    英國在北印度得到了一連串的戰敗,可現今英印軍的總數量卻並不比開戰前少多少。這些都是基欽納的功勞。他一點都不愧於自己第一任喀土穆伯爵和陸軍元帥的榮譽。

    「將基欽納元帥推出來,只是治標不治本。對,這句中國話的意思非常適合形容現在的情況。我們可以推出來第一個基欽納,也能推出第二個基欽納,可只要戰場上的敗勢不得挽回,或是緩解,大英帝國的危機就永遠不會消散。」

    阿斯奎斯身邊剩下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這是戰爭期間大英帝國真正的權力核心。比如丘吉爾,比如倫約翰.登頓.平克斯通.弗倫奇。比如財政大臣安德魯.博納.勞。

    「丘吉爾爵士,航空母艦和作戰飛機,大英帝國需要你最遲在明年下半年拿出必要的成果。」

    「弗倫奇元帥,大英帝國,整個西方文明都迫切的需要更先進的戰車和飛機。」

    「安德魯,我的財政大臣,大英帝國明年的一切開銷全部依靠你來解決。」

    阿斯奎斯不信英國人或是西方人真就不比中國人能打仗。一切全是武器裝備的問題,飛機和坦克,兩邊的差距太大了。大到已經不是人的勇敢和拚搏能夠抵消的了。這場戰爭西方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今後的時間裡能夠近最大可能的將飛機、戰車的性能提高上去,至少能夠抵擋住中國人的進攻。

    「首相先生。駐印陸軍的計畫是在未來的時間內,將東部陸軍主力從默哈訥迪河防線上撤下來,然後利用印度中南部密集的河流和德干高原的地勢。節節抵抗,至少在中國的新年到來之前將戰線穩定在戈達瓦裡河一線。利用那一帶密集的河流和德沃迪—蒙達山來阻擊中國人南下的腳步。」

    基欽納的來電裡說的很清楚,他手中的英印軍雖然依舊有著百萬人的數量,卻士氣嚴重低迷。如果之所以還能成軍,完全是靠著基欽納手中三萬多英國士兵的震懾,以及英國人在印度幾百年來深重的影響力控制。他們只能依靠地勢地理,一步步遲滯中國人的進攻,採取節節抵抗的方式,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這支英印軍已經不可能再發起大規模的反擊或是會戰了。這是一支士氣低迷。缺乏勇氣的軍隊。他們根本沒有同中國國防軍正面對抗的能力。所以基欽納在組織撤退的時候,會將沿途路上所有的鐵路和橋樑全部炸燬。中國人因為交通而延遲的時間都會比中英交戰的過程時間長。

    ……

    在紐約,劉暹前世今生。八十年的人生歷程,第一次看到自由女神像。只不過這是一尊殘破的自由女神像。它高舉著火炬的右手只剩下了小半截臂膀,象徵自由的火炬凋落到了泥土裡。似乎也在象徵著什麼。

    劉暹就特別欣賞這一幕。

    斷臂的自由女神,讓他從骨子裡能生出一股舒坦。

    想像前世的大老美,多麼牛逼哄哄的國家啊,拖垮了窮黨俄國以後,真正建立起來整個世界的霸權。

    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都一窩蜂的跑去美國。他們的欠賬要整個世界來償還。如果前世的劉暹那個歲數的青年來說,整個人生都活在老美的陰影之中。

    雖然他最恨的是小日本,可老美才是那時候的中國憤青們眼中最大的敵人。而如今,時空顛倒,老沒還沒有來得及真正出現在世界舞台上,就卻要覆滅在即,這內中的酸爽,真真劉暹舒服的都想冒泡。可惜不能為外人道也。

    劉暹沒有冒險著去看老美的國會大廈,反正在華盛頓已經看過一次了,連白宮什麼的,他在華盛頓都逛了一個遍。這個時候的紐約市區還響亮著清脆的強盛,面積廣大的紐約市區裡還有成百上千的零碎美軍士兵在繼續做著抵抗。這些人都是美國的英雄,站在一個軍人的立場上,劉暹很佩服這些正在做著艱苦卓絕卻注定無效的抗爭的士兵們。

    他們是美國這個國家真正的脊樑,比起那些舉著雙手走進戰俘營的美軍士兵來說,這些人是真正的勇士。作為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征服者,劉暹所慶幸的也只是這樣的美國人並不多。

    新澤西戰役結束了。中國投入了八十萬軍隊,殲滅俘虜美軍43萬人,歷時17天。美國人丟掉了整個新澤西州,這個面積只有20000平方公里的州,也丟掉了300萬以上的美國人。

    這個面積很小的州有著全美密度最大的人口。

    一個紐約市,人口就不小200萬。

    戰爭的到來讓成千上萬的人逃離了這片土地,但還是有無數的人留了下來。現在這些人全都有了一個新的身份——被征服者。

    而且絕大多數的美國人已經相信,在不久後的將來,自己這些人都將正式成為『亡國者』。UU看書( www.uukanshu.com )

    戰局的爆發連美國人自己都失去了信心了,英國人的背叛,法國人、德國人的置之不理,只有美利堅在單獨對抗著中國人的二百多萬軍隊。這是超乎美利堅國力的負擔。

    隨著新澤西州的淪陷,美利堅還剩餘的國土已經只剩下了安大略湖以北那麼一小塊了,可能再有兩三個月,戰爭就要徹底結束了。美國這個國家也在哪一條滅亡了,應該會有一個流亡政府跑到歐洲去,但這一點用都不會有。

    當初的二百多萬大軍已經七零八落,誰也不清楚轉移到波士頓的美利堅政府手中,是否還能湊齊50萬大軍。這樣的力量與此刻的中*團相比,很微不足道。相信就是那群從紐約跑去波士頓不久的人,也不會相信美國還有美好的明天。

    劉暹的『大戰略』眼看著就要步入圓滿,他相信最多夏天時候自己就會轉去歐洲,再在歐洲忙碌上一陣子,就可以安詳的轉回國內愉快的渡過餘生了。

    所以劉暹的精神十分飽滿,在殘破的自由女神像周邊徘徊了一個鐘頭,才乘坐汽車離開港口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19 16:57
第879章 埋葬美利堅

    1919年繼續進行著的戰爭,對於西方世界而言是一場徬徨的戰爭。所有的參戰國都信心動搖。

    因為,不久後印度戰場、北美戰場的中國國防軍都將收穫勝利女神的青睞,那麼毫無疑問,被勝利女神祝福的中*隊接下來的主戰場就是歐洲了。

    西方世界在去年的戰爭中損失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夥伴,美利堅的戰鬥力即使比不上法蘭西,也比奧匈和意大利靠譜多了,他們那強大的工業能力讓英法都為之側目。

    然後是印度,英國人在一年的時間丟掉了60%的印度土地,無數印度王公活躍了起來,即使在英國人依舊統治著的區域裡,將要獲得新生的印度王公們也不再將英國人的話當中神的旨意來尊奉了。比如說海得拉巴土邦,這個在加爾各答會戰後就被中國人公開宣揚要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的土邦,它的統治者人就在德里。

    作為一個綠教徒,米爾.奧斯曼.阿里汗手下1500萬子民絕大多數都是印度教徒,長期以來,阿里汗家族都靠著『溫順』,接受英屬印度總督的保護,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追隨英國,以換取對其統治的支持。可是在1918年,當代海得拉巴大公米爾.奧斯曼.阿里汗就毫不猶豫的站到了中國人的這一邊。並且很有行動力的從英國人對其的半軟禁中逃離,逃到了中國人的翅膀之下。

    所以,英國人在印度的失敗是必然的。這頂王室的皇冠,在中英戰爭爆發的那一刻就注定要從溫莎家族的手中跌落。1918年到1919年的澳洲—印度洋戰事是英帝國自建立起世界霸權以來遭受的最嚴重失敗,在這兩處面積廣大的地域中戰鬥的英帝*隊無一例外遭遇了完敗。即使大英帝國稱雄全球的的基石和數百年的驕傲——皇家海軍,也遭受到了難以承受的挑釁和損失。

    航母的出現就如同當年的無畏艦一樣,

一夜之間讓所有的大傢伙變成了落後貨。而且想立刻追趕也十分的不容易。整個東方的戰事讓大英帝國損失的作戰艦艇並不算很多,雖然說起來有上百艘,可其中無畏艦、前無畏戰列艦、戰巡、大型裝甲巡洋艦等主力艦。數量很少很少。更多地是炮艦、輕巡、驅逐艦、佈雷艦、補給艦以及潛艇等,真正的戰艦噸位只強強超過12萬噸。對比家大業大的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總噸位來。這是很小很小的一個數字。

    可是航母在這場戰爭中的發揮進一步印證了自己的強大,印證了耗資巨大的主力艦面對空中威脅時候的疲軟和無力,這一連串實際損失不大,意味卻影響力巨大的海戰,標註著大英帝國自從無畏艦出現以來所投入巨資和海量的人力物力建設起來的『海軍成果』基本上化為烏有了。整個西方世界耗費巨額投入建立起來的無畏艦群和戰巡集群,變作了一艘艘巨大的海上棺槨。

    西方世界的『根基』徹底被動搖了。

    數百年前由大航海開啟的西方文明時代,因為他們在海上力量的轉弱,地球的霸權也轉入了海上力量強勢崛起的中國手中。

    它們的時代從海上開始。也從海上結束。

    ……

    相對於大英帝國的損失,中*隊的戰果雖然驚人可損失卻是微乎其微,畢竟英國人沒有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進入到中國領土裡去,卻失去了大洋洲和印度兩塊面積巨大的土地。

    中國在進攻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同時,還在北美大打出手,而一共動員的力量加在一塊也不到中國陸海空軍的一半,可以說很輕鬆的就實現了自己的大戰略目標。卻也映襯出了英帝國那自以為豪的實力,在中國看來是多麼的不值一提。大英帝國是很輕大,可在東方,已經不配做中國的對手了。這對於稱雄世界的英帝國來說是最大的諷刺,可這場戰爭就是這麼走下來的。

    第二次東西大戰徹底爆發的初期,世界的戰局就是呈現著這麼一種詭異的態勢。大英帝國在一開始就陷入了多線作戰的不利局面,更為糟糕的是,戰爭一起,不管是西歐還是遠東,大英帝國都遭受了全面的失敗。

    這一年裡,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以及德意志第二帝國,分別增加了在戰場上的投入,可是三個歐洲主要強國都沒有獲得自己想要收穫的勝利。

    那奧斯曼戰場上。大批的日本士兵、南天國士兵和波斯士兵,讓奧斯曼戰區的局勢完全沒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即使戰線上的奧斯曼軍隊比例越來越少,除了說明奧斯曼人的戰爭潛力已經越來越接近乾枯。也再沒有第二個別的意思了。

    雙方都是n多個國家的軍隊集合在一起,每一邊都有著幾十萬上百萬的外籍軍隊,這些人的到來讓整個奧斯曼戰區變成了當今世界最複雜的戰場。

    奧斯曼一方還好,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但大家都依附在中國的羽翼之下,中文就很自然的成為了他們之間的公用語種。可對面的西方聯軍呢?意大利人可不認為自己的語言比德語差勁,而且整個巴爾幹聯盟諸國,可都沒有學習第二語言的預先準備。而且裡面夾雜的還有高盧公雞,高傲的法國人認為法語是世界上最優雅最美麗的語言,而且法語在西方世界有著傳統的影響力。可這樣的說法,意大利人和奧匈帝國根本就不買賬。最終導致的後果就是,整個西方聯軍分成了奧匈集團和意大利集團兩大陣營。

    希臘作為一個臨海國家靠上了意大利人的戰船,黑山作為一個臨近阿爾巴尼亞地區的國家,因為那裡是意大利陸軍直接登陸的地點,它也不由自主的就被綁在了意大利的戰船上。法國人與意大利人是合作關係,他們內部也你爭我奪,但在面對奧匈帝國的時候,卻保持著總體的一致!

    距離奧斯曼戰區也不算多麼遙遠的北方戰區。德國人的素質和實力確實比窮黨俄國要強,但是窮黨背後有中國在撐腰,一應軍需物資全都不缺。還有超出一個等級的戰機牢牢把持著空中優勢,德國人國力和陸軍上的領先已經被完全削平了。

    北方戰區的戰鬥就像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飛機所代表的空戰力量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國力只是二流的莫斯科政權,軍隊作戰能力明顯不如德軍的窮黨俄國,有了中國人的支持和空中的大優勢後,竟然可以直面歐洲最強陸軍——德國人,寸步不讓。

    甚至於窮黨俄軍還在拿下了戰場徹底制空權以後,再度用載彈量巨大的飛艇不止一次的夜襲了德軍的陣地和後方,用傘兵空降向德國人的背後投放間諜和小股的作戰部隊,搗亂德軍的後勤和秩序……。那一連串的戰術讓整個歐洲都覺得別開生面。

    歐洲的兩處戰場全是巨大的泥潭,陷進去就看不到脫身的希望……

    新的一年來到了,基欽納受到了倫敦的懲罰,但是倫敦是要在『情況穩定』的時候才要替回基欽納,接受軍事法庭的審判。現在印度的局勢可遠稱不上『情況穩定』啊。整個英國陸軍的將軍們更是明白基欽納受的是怎樣一種糟糕的『背叛』,根本沒人去盯著基欽納的位置不放。再看一看印度此時的戰局,那張寫著『英印軍總司令』的寶座可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燙手山芋。那就是火山口,保不準就要火山爆發,連人帶椅子都會在炙熱的岩漿中化為灰灰。

    不過就在劉暹越過紐約繼續向著波士頓進軍的時候,在歐洲的兩個戰區進入新的一輪激戰期的時候。沒有人發現印度戰區的硝煙突然消散了。

    英帝國在中*隊的攻擊下失去了整個大半個印度和澳洲,並且損失了上百艘大小軍艦,即使還有剩餘的戰艦。也全都脫離了這兩處戰場,退去了亞丁灣。事實上,還活躍在印度洋上的英國艦艇只有幾十艘潛水艇了。

    可是歐洲很多人不知道是,在時間進入1919年以後,中國人在印度的進攻力度突然降低了好大一截。對於英國人來說,1919年將失去印度已經是一個共識。因此在印度的英國陸軍和殖民政府最主要最關鍵的任務就是確保帝國的利益,完成一項史無前例的『大撤退』。

    中國的海軍在打跑了英國印度洋艦隊之後活動明顯減弱了,一個很清晰的信號就是——英帝國民間的運輸船隊並沒有受到攻擊,在大英帝國失去了東印度洋上的控制權之後。這是很值得玩味的一個信號。

    如果歐洲的報紙上刊登了這一消息。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英國人的名聲會更加的臭上三分!

    你之前賣了美國人也就是了,現在竟然有跟中國人勾搭了。真是讓人忍無可忍!

    幾十年後的歐洲,關於這場戰爭的無數本書籍中。英國人做了『歐奸』的諷刺還屢見不鮮。眼下繁忙了英國民間船運就是最好的佐證。

    但不管怎麼說,1919年是世界轉變的節點,在這一年裡中國徹底結束了自己在北美和印度的戰爭。大批的精銳軍隊在下半年裡調往西方,同時被一塊送去西方的還有數以百萬的澳洲歐裔和北美歐裔。前者完全是中國在幹活,這些人被中國的運輸船螞蟻搬家一樣,絡繹不絕的送到歐洲。船隊穿過敏感的蘇伊士運河,直接在歐洲本土登陸。而後者60%的人都定居在了加拿大,三四千萬的人口除了倒在了戰爭中的外,超過1000萬人留在了原地,老實的接受了中國的統治。真正遷移回歐洲的人,只有以德裔和意大利裔,和一批真正將中國恨入骨子裡的美利堅人,這最後一批人也幾乎沒有遷居到英國的,而是大批的落戶在了法國和德國。

    美利堅的旗幟在西曆1919年5月從波士頓市中心的一處高樓上落下。美國人在這棟高樓前的廣場裡簽署了投降協議,時間是這天的上午10:30,然後代表美利堅政府簽字西奧多.羅斯福在11:10分的時候飲彈自盡。

    劉暹已經見過這個羅斯福家族的奠基者了,他能清晰的回憶起看到自己的那一刻羅斯福眼睛中燃起的恨意。他本該是美利堅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現在卻成為了美利堅的埋葬者。

    聽到西奧多.羅斯福自盡的消息時的劉暹,臉色沒有任何波動。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死亡更是一種美好的解脫。雖然這也是一種逃避,但西奧多.羅斯福不是他的侄子富蘭克林.羅斯福,他已經是一個61歲的老人了。

    劉暹決定為西奧多.羅斯福辦一場像模像樣的葬禮,然後他知道了羅斯福家族的去向。這個家族的主體在去年時候就遠渡重洋去了葡萄牙了,其中的一支分支還南下去了巴西。

    劉暹很想親眼見一見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沒能出現在他堂叔的葬禮上。

    到這個時候了,劉暹還沒意識到羅斯福家族與猶太人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他為西奧多.羅斯福準備了一場隆重的葬禮,埋葬西奧多.羅斯福的同時也埋葬了美利堅帝國,埋葬了猶太人無盡的努力。

    在歐洲受到嚴重排斥的猶太人,只有在美國真正的站穩了腳跟,他們的觸手溝通到整個國家機器的方方面面。

    劉暹自從駕欲整個中國以來,從沒與猶太人打過交道,也沒怎麼受到過西方資本巨鱷的威脅,什麼歐洲第六帝國——羅斯柴爾德家族,與他從來沒有接觸。老皇帝當然不是蔑視金錢的力量,可是在19世紀的東方世界,權利從來不屬於商人。

    他不清楚鼎盛時期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究竟能有多少錢,劉暹不認為這個家族的資產能比有著一個真正的帝國做依靠的秦氏財團還要龐大。對於他來說,即使強如第六帝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真的存在,他也從來不站在劉暹的對立面,它還沒那個資格成為老皇帝的對手和目標……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loomCaVod

LV:9 元老

追蹤
  • 984

    主題

  • 1008918

    回文

  • 3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