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懶散初唐 作者:北冥老魚(已完成)

 
mk2258 2016-6-26 17:54:2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83 1096698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3 09:36
第1237章 席君買

     「這個席君買真是了不得,看捷報上對他的描述,幾乎是第二個薛仁貴了,看來我大唐也是人才濟濟,有這樣的虎將相助,朕何愁天下不平?」李世民看著手中的捷報,當下也是仰天大笑道,花白的鬍子也是翹的老高,與前幾天那副怒不可遏的樣子截然不同。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看到李世民高興的樣子,一個個也都露出舒心的表情,一方面是不用擔心承受李世民的怒火,另一方面也是在為這次的大捷感到高興,而且據說那個席君買等人率兵殺進吐蕃境內,甚至想要活捉松贊乾布,估計等到這一役後,哪怕吐蕃不滅,日後也不敢再挑釁大唐的威嚴。

    李休同樣也在殿內,現在他的心中也頗為不平靜,因為他沒想到平定這次吐蕃之亂的關鍵人物竟然是席君買,甚至如果不是這次的事,他幾乎都忘了大唐還有這麼一個傳奇的人物。

    席君買在歷史上不如薛仁貴等人有名,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也不多,無非也就是說他善使槍棒,弓馬嫻熟,能開六石強弓,除此之外連生卒年月都不詳,甚至記載的關於他的戰線也只有一件,但也正是這件戰線,就足以讓他名留青史。

    在原來的歷史上,席君買同樣也是個小小的果毅都尉,當時吐谷渾也已經歸附大唐,所以大唐開始在吐谷渾駐軍,而席君買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當時吐谷渾位於大唐和吐蕃之間,哪怕是歸附了大唐,國內依然有不少人與吐蕃眉來眼去。

    也就在這種情況下,吐谷渾的宰相宣王忽然發起叛亂,甚至想要挾持吐谷渾王投靠吐蕃,這時席君買率手下一百二十騎,竟然一舉大破宣王的上萬大軍,甚至還親自斬殺宣王兄弟三人,此一戰使得吐谷渾的叛亂立刻平息下來,而席君買也憑藉著百騎破萬軍名垂青史。

    不過歷史上對席君買的記載也只有這麼一件,甚至這一戰後,連朝廷如何獎賞都沒有記載,這就有些奇怪了,所以後來有人猜測,席君買雖然立下了奇功,但可能是擅自出兵,畢竟他只是個小小的果毅都尉,上面還有一個校尉壓著,而擅自出兵可是軍中的大忌,所以他雖然立下大功,但並沒有得到太大的獎賞,史書上也只是一筆帶過,對他也沒有太多的描述。

    現在隨著李休的穿越,吐谷渾並沒有像原來歷史上歸附大唐,而是直接被侯君集和程咬金用天花給滅了,吐谷渾境內的百姓十不存一,徹底的被大唐給吞併了,如此一來,席君買自然也沒辦法像原來歷史上那樣平定叛亂。

    不過也正應了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席君買雖然沒能像歷史上那樣平定吐谷渾之亂,但畢竟不是普通人,在這次吐蕃入侵大唐時,他也再一次大放異彩,同樣以一百多騎鑿穿了吐蕃數萬人的大軍,雖然這也有其它唐軍牽制的功勞,但他的表現也依然十分的驚豔,甚至足以與上次薛仁貴在高句麗的表現相比。

    想到上面這些,李休也不由得心中高興,一方面是為大唐出現這樣的猛將而高興,另一方面則是為自己改變歷史後,並沒有埋沒了席君買這員名將而高興,可惜現在席君買追殺松贊乾布進到吐蕃,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否則一定要親眼見一見他!

    吐蕃犯邊這麼大的事情就這麼解決了,李世民在高興過後,也立刻派人去松州那邊準備犒賞三軍,特別是席君買這個功臣,更是一定要宣進京親自獎賞一番。

    更讓李世民感到高興的是,吐蕃這次慘敗而回,甚至現在大唐的軍隊都已經殺進吐蕃,邊界自然再也沒有了威脅,如此一來,他也可以放心的去泰山封禪了,至於善後的事也不需要他親自處理,頂多派個大臣前去,如果能抓住松贊乾布自然最好,如果抓不住,那就狠狠的敲吐蕃一筆,至少讓他們數年內都緩不過氣來。

    今天李世民召集群臣過來,一方面是通報吐蕃大敗的消息,另一方面也是繼續商議去泰山封禪的事宜,雖然因為吐蕃犯邊的事耽誤了幾天,不過倒也沒什麼關係,而且這次大勝也給泰山封禪起了一個好兆頭,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李世民的信心。

    三天之後,李世民終於率領著文武百官離開了長安,李承乾做為監國坐鎮長安,不過李世民雖然離開了長安,但各地送來的奏摺大部分還是要送到他手中處理,畢竟李承乾只是太子,有些事情也無權做主,另外這幾年李承乾也鬧的太過分,李世民對他的信任也再次減小了許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也不知道李世民是怎麼想的,竟然把李泰也帶在身邊,看樣子是打算讓他隨自己一同去泰山封禪,對外的解釋是李泰的封地本來就在山東,泰山也在李泰的封地之內,所以這次由他陪同也是應該的。

    不過李休卻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恐怕李世民是知道讓李承乾擔心監國後,李泰肯定會心中不快,所以才帶李泰一起去泰山,這樣一來,兩個兒子都得到了好處,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李世民這個父親的倒是不偏不依。

    但是李世民卻忘了,他不是個普通的父親,而是一個帝王,這種做法非但不會讓兩個兒子感到公平,反而只會加深李承乾和李泰之間的裂痕,特別是李泰,封禪這種事意義重大,李世民如果帶上李承乾倒也沒什麼,可是現在卻只帶了李泰,只會讓李泰產生更大的妄想,堅定他奪取太子之位的信心。

    一想到上面這些,李休也不由得嘆了口氣,雖然他明知道李世民的做法實屬不智,但卻沒辦法勸說,因為李世民也已經不再是當初的那個李世民了,特別是隨著長孫皇后去世後,李世民對別人的勸說也越來越聽不進去,所以李休和長孫無忌也都學會了在說話時保留幾分,現在李休更是退出朝堂,除了李承乾和原因外,也和李世民有著很大的關係。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3 09:36
第1238章 梁父山

     自古以來,泰山身上就被華夏賦予了太多的神話色彩,甚至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天堂,這也是歷代帝王紛紛趕來泰山封禪的主要原因,而今天泰山終於又迎來一位偉大的帝王,那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李世民。

    李世民一行人離開長安後,經洛陽等地一路向東,最後很順利的到達泰山腳下,也許是因為之前吐蕃的慘敗,這一路上也十分的平靜,最有實力給大唐添亂的薛延陀和西突厥都被唐軍死死的盯著,一動也不敢動,其它的小國也沒實力搞事情,這也終於讓李世民圓了封禪的心願。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泰山腳下,李世民立馬駐足在一塊山石上,仰頭打量著眼前巍峨的泰山感嘆道,只見泰山山峰層疊,赤白的山石與青翠的植被夾雜其間,哪怕還沒有登山,就已經讓人有種心曠神怡之感。

    李休也站在李世民的身後,這時他在打量著眼前的泰山,雖然他知道泰山的海拔並不是很高,好像只有一千五百多米,但是並不妨礙這座天下第一山的名頭,甚至站在泰山腳下,才能真實的感受到「高山仰止」這個詞的含義,這主要是因為泰山是整個齊魯平原的最高點,站在山頂時,整個齊魯大地一覽無遺,所以才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語。

    不光是李世民和李休在打量著泰山,旁邊的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也一個個抬頭打量著這座號稱五嶽之首的高山,自秦始皇開始,歷朝歷代幾乎都有皇帝前來泰山封禪,而封禪不但對帝王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於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同樣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比如若是能夠隨同李世民一同登上山頂祭天的話,對於他們來說也將是無上的榮耀,只不過每次皇帝祭天時都只會帶上少量的大臣,像李休和長孫無忌這種自然不用擔心,而剩下的就要看他們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了,所以在來的路上,這些人就開始憋著股勁,這時到了泰山,他們一個個也都不禁有些忐忑起來。

    「陛下,泰山的風景雖美,但咱們今天還要直到梁父山那邊,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咱們是不是也該趕路了?」不過正在這時,忽然只見魏徵上前開口提醒道,也許是封禪在即,魏徵也知道李世民現在激動的心情,所以說話的語氣也不像以前那麼生硬。

    聽到魏徵的提醒,李世民這才醒悟過來,當下也是哈哈一笑,隨後就率領著隊伍往梁父山的方向趕去。

    封禪分為兩個步驟,一為祭地,二為祭天,祭天自然是要登到泰山之巔,但是祭地卻不是在泰山,而是在附近的梁父山,就是那個諸葛亮喜歡《梁父吟》的那個梁父山。

    說起到梁父山祭地的這個規矩,其中還有一段故事,因為當初秦始皇封禪時,召集齊魯之地七十多個儒生,前來討論封禪的禮儀,但是這些儒生卻是爭論不休,有人說要以蒲草裹住車輪,免得傷到山上的草木,有人說要掃地而祭,鋪上用菹秸做的席等等,結果秦始皇一怒之下將這些儒生全都趕走,乘坐自己的車子上山,先到泰山上實行封禮祭天,再到梁父山實行禪禮禮祭地,這套禮儀基本是戰國時祭天帝時稍加改變而成。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他卻先到梁父山實行禪禮祭地,然後才到泰山之巔祭天,並且還採用祭太一神之禮,整個典禮十分的莊嚴隆重。因為漢武帝是奠定儒家地位的帝王,再加上秦始皇的名聲不好,所以後世的帝王再來封禪時,全都採用了漢武帝定下的規矩。

    梁父山位於泰山東南方向,兩者相距不過兩百里左右,而且因為泰山的重要地位,所以這裡的道路也頗為發達,兩座山間也有官道相通,所以李世民他們一行人快馬加鞭,最後終於在天黑前到達梁父山,當地的官員也早就準備好了住宿的地方,倒也十分的方便。

    梁父山又名迎福山,因為帝王到泰山封禪必來梁父山祭地,所以這座山又被稱為地神,據說當年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曾經擔任過梁父尉,而他也曾經隨父親在梁父山這裡居住過一段時間,所以對梁父山也有著特殊的感情,也格外喜歡《梁父吟》,當然這種說法是否準確並不可知,但卻更加增添了梁父山的名氣。

    休息了一晚之後,第二天一早,李休就特意早早的起床,打量著這座傳說中的地神,因為昨天來的時候天都黑了,只能看到一座山的輪廓,現在才總算看清了這座梁父山的真面目。

    梁父山其實很矮,估計還不到三百米,但是山勢卻十分的險峻挺拔,據說山巔還有一塊刻經石,上面雕刻著整部的《大般若經》,而且這塊刻經石形如巨佛端坐,所以梁父山又被稱為映佛山,甚至在山的東側,還有一認規模宏大的光化寺,可惜自從李世民限制佛教後,天下有名的寺廟也都大受影響,現在光化寺也不復以前興盛的景象。

    封禪的時期也經過司天監的嚴密推算,不過李世民來的時候十分心急,一直催著趕路,結果當李休他們到達梁父山時,離推算的祭地日期還有五天的時間,不過這倒也不錯,至少讓李休他們有時間到附近遊覽一下,本來李休還想登泰山,但是因為封禪的事,現在的泰山和梁父山都已經被封鎖了,封禪之前任何人不得上山,所以李休只能等到封禪時才能上山了。

    不過泰山和梁父山雖然不能上,但是周圍依然有不少名山大川,比如梁父山這裡就屬於徂徠山南麓,往北也有不少風景秀麗的山峰,有些山峰上還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古蹟,李休也不需要為封禪的事操心,所以有時間時,也會去周圍的山上轉一轉。

    四天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明天就是在梁父山祭地的日子,而且經過前幾天的準備,封禪之事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就等正日子舉行封禪大典了,如此一來,長孫無忌也閒了下來,於是這天就來找李休,剛好李休也沒有出去,於是兩人就在院子裡備下點酒菜邊吃邊聊。

    「駙馬來之前為何不勸一勸公主,陛下力邀她隨同封禪,這也是無上的榮耀,而且你們夫妻一同參與封禪,日後傳出去也是一樁美談。」聊了幾句閒話後,長孫無忌忽然開口道。

    原來在動身之前,李世民曾經邀請過平陽公主一同前來封禪,因為只要還健在的開國功臣,這次幾乎全都來了,平陽公主雖然是個女子,但是在大唐起兵之初,卻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她也完全有資格參與這次的大典,再加上李世民也想趁著這個機會想和平陽公主和解,所以才幾次邀請她,但卻都被她給拒絕了。

    「無忌兄你與秀寧也算是舊識,她的性子你還不知道嗎,只要是認定的事情,幾乎不可能更改,再加上當年……」李休提到妻子時,也不由得嘆了口氣,只不過說到當年時,卻忽然停了下來,因為再說下去就有些犯忌了,所以只見他轉而一笑岔開話題道,「其實我也勸過秀寧,只不過她不肯來,對此我也沒有辦法。」

    聽到李休的話,長孫無忌也不由得嘆息一聲,他與李世民從小一起長大,自然與平陽公主早就相識,從年幼時起,平陽公主就是個外柔內剛的性子,真要是生起氣來,李世民三兄弟也都得讓著她。

    「算了,不說這件事了,不過剛才我在來之前,看到魏王那邊可是好不熱鬧,聽說是齊魯當地的不少文人名士都來了,魏王也是設宴款待,看來魏王的愛才之名也已經傳遍了大唐啊!」當下只見長孫無忌忽然搖了搖頭,隨後轉移話題笑道,只是提到李泰時,語氣中也帶上了幾分不太友好的調侃之氣。

    「魏王的封地本來就在齊魯之地,他在這裡的名氣大一些也很正常,不過封禪在即,他卻還招來這麼多不相干的人,恐怕用意也不是那麼簡單。」李休這時神色淡然的道。

    「嘿嘿,無非也就是兩個用意,一個是給陛下看的,好讓陛下知道他是多麼的受士人的愛戴,另一個則是那些士人看的,畢竟陛下帶他封禪卻沒有帶太子,這其中傳遞出的信息也頗為耐人尋味啊!」長孫無忌當下也毫不客氣的指出道。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休也是無奈的一笑,看來長孫無忌對李泰還真是不喜歡,甚至話裡話外都透著厭惡,也不知道李泰是怎麼惹到他的?

    封禪前的最後一天也很快過去了,晚上李休想要休息時,卻被李泰那邊設宴的絲竹聲吵的睡不著,不過他也沒有生氣,只是覺得李泰這麼明目張膽的招攬文人名士實在有些不智。最後李休乾脆不再想著入睡,而是考慮明天封禪的事,結果最後反而睡著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8 10:33
第1239章 封禪大典(上)

     封禪大典終於要開始了,按照漢武帝留下的規矩,第一天就在父登上樑父山祭地,而在梁父山的山頂上,已經建造了一座方形的祭台,周圍還有環水圍繞,因為按照古人的認知,大地是方形的,所以方形的祭台也代表著大地。

    李世民從三天前就開始清心寡慾,並且禁絕一切葷腥,每天都以香湯沐浴,今天一大早,他就換上舉行大典時才穿的冕服,然後率領文武百官登上樑父山,李休等人也是一身的朝服,目視著李世民登上祭台,然後開始了祭地大典。

    雖然整個大典顯得十分的隆重肅穆,但其實也十分的無聊,整場全都是李世民的獨角戲,李休等人也頂多也就是配合的參拜幾下,而且整個典禮很長,李休剛開始還十分感興趣,但是時間一長,最後也感覺有些昏昏欲睡。

    整個祭地大典從早上持續到下午才結束,台上的李世民從頭到尾都保持著一種高昂的情緒,畢竟他對這一天已經期待很久了,做什麼都感覺不到累,但是台下的李休等人卻一個個都有些受不了,特別是過了中午後,所有人都是又累又餓,好不容易熬到大典結束,李休他們也感覺像是解脫了似的。

    典禮過後,李世民與大臣們休息了片刻,這時有人送上來一些簡單的飲食,等到吃過東西后,李世民立刻興致勃勃的帶著人下山,因為按照典禮的規定,他們必須在今天到達泰山,因為明天一早就要舉行祭天的大典。

    李休正值壯年,但也感覺這大半天折騰下來也是累的要命,但是為了配合大典,他也不得不隨著李世民下山,幸好禮部的官員還算有良心,竟然給大臣們準備了馬車,這主要是因為李世民帶來的那些開國功臣中,許多人都是年事已高,今天都已經折騰的不輕了,若是再騎馬的話,恐怕沒走幾步就會從馬背上摔下來。

    李休和長孫無忌擠上了一輛馬車,然後急匆匆的趕往泰山,兩百里的路程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如果放在後世的話,開個車也就是一個小時就能到,但是放在這個交通落後的時代,卻需要讓馬車跑上半天,所以當李休他們到達泰山時,天都已經黑了下來。

    等到下了馬車時,李休感覺全身都已經快散架了,住宿的地方已經準備好了飯菜,他簡單的吃了點後,立刻就躺在自己的床上睡著了,不過第二天天還沒有亮時,李休就被人給叫醒了,因為他們要在吉時之前趕到泰山之巔。

    雖然經過一夜的休息,李休還是感覺身上有些睏乏,更別說那些年事已高的大臣了,而且泰山上也不能行車,只能用步行,雖然泰山不像華山那麼險峻,但從山腳到山頂也有幾千級石階,這一路走上去,哪怕是一個壯年人也要花上兩個時辰左右。

    不過想要封禪,自然也不能怕吃苦,更何況為了表示對天地的敬畏,連李世民都要親自登泰山,所以李休這些大臣們自然也不能例外,一個個都跟在李世民的後面沿著石階而上,雖然天很黑,但是街道兩側都有侍衛打著火把,倒也不用擔心一腳踩空摔到懸崖下。

    李休和長孫無忌在大臣中算是比較年輕的,所以一直走在最前面,不過旁邊的房玄齡等人的年紀也不小了,而且長年伏案也讓他們的身體情況堪憂,剛爬到半山腳時,這些大臣們就一個個的喘著粗氣,走一段就要休息一下。

    李休看到房玄齡狼狽的模樣,當下也伸出援手,伸手攙扶著他一起登山,這讓房玄齡也十分的感激,同時也苦笑一聲開口道:「幸虧克明兄沒有來,否則以他的身體情況,恐怕會累出病來。」

    克明正是杜如晦的字,這次並沒有隨李世民一起來泰山,說起來杜如晦早就應該去世了,多虧了李休的提醒,這才一直活到現在,只不過這幾年他的身體情況也不容樂觀,甚至有時都無法上朝,為此李世民還特批允許他在家中處理公務,以他的身體情況,自然沒辦法來泰山,而且長安那邊也需要有人輔佐李承乾,所以杜如晦就留在了長安。

    「杜相的身體情況也讓人擔心,這次沒來雖然有些遺憾,但畢竟身體要緊。」李休當下也開口道,他其實也很累,不過仗著年輕,而且平時也一直保持著鍛鍊,所以身體素質還不錯,這時還可以支撐。

    「是啊,其實克明的身體早就不行了,我也一直勸他多休息一下,只是他這個人特別固執,一心撲在政務上誰的話也不聽,幸好這兩年他的態度有所鬆動,上次我去探望他時,他還說等到明年時,就向陛下辭官,這樣也能好好的休息幾年。」房玄齡這時也喘著粗氣道,花白的鬚髮在山風的吹拂下四處飛舞,目光中也露出幾分悲傷的神色。

    說起來房玄齡比杜如晦還大幾歲,今年他已經年過六十,而杜如晦卻才五十多歲,但是杜如晦的身體卻比他差太多了,而且兩人也是多年的知交好友,甚至當初還是房玄齡向李世民推薦的杜如晦,兩人共同輔佐李世民,並且得到房謀杜斷的美稱,只是現在杜如晦的身體情況實在太糟糕了,房玄齡每次想起都不禁為之傷神。

    「辭官也好,杜相的身體情況的確不宜太過勞心,而且我聽孫道長說,杜相的身體只能慢慢的調養,所以等到他辭官後,不如就住到南山去,孫道長的藥觀也在那裡,到時可以讓孫道長就近照顧,說不過多調養幾年,他的身體會慢慢的恢復健康。」李休聽到房玄齡的話也是點了點頭道,其實他也曾經勸過杜如晦,讓他多加休養,只是對方並沒有聽進去。

    李休攙扶著房玄齡邊走邊聊,前邊的李世民估計也發現了一些老臣體力不支,於是也吩咐士卒攙扶著大臣登山,最後在一輪紅日跳出東方的天際之時,他們一行人也終於登上了泰山之巔,而祭天的祭台也出現在了李休他們面前。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8 10:33
第1240章 封禪大典(下)

     封禪大典的禮儀十分繁瑣,大體的流程還是當初漢武帝定下來的,比如梁父山祭地、泰山祭天,另外還有寫好的玉牒書埋藏祭台之下等等,李世民這次來泰山封禪,大體的禮儀也是遵照漢武帝定下的規矩,但是其中還是有一些改動。

    比如當初漢武帝在祭天時,只帶了少量的大臣登上泰山之巔,但是這次李世民卻允許跟來的所有大臣都可以登上泰山,而且這個消息直到登泰山之前才公佈,這也引得不少大臣感激涕零,畢竟這對於大臣們來說也是一個無上的榮耀。

    另外李世民還是第一個徒步登上泰山的帝王,無論是以前的秦始皇還是漢武帝,甚至是後來的光武帝等人,幾乎全都是乘著攆車登上的泰山,當然了,以泰山的山道,一般的車子根本無法通行,所以只能用一種人抬的步攆,其實就是一種和轎子差不多的東西。

    不過李世民卻不喜歡乘坐這種人抬的步攆,而且他這個人十分要強,覺得自己是從馬背上得到的天下,身體也遠比一般的帝王要強壯,所以才決定徒步上山,這同時也能顯示出他對這次封禪的誠意,只不過這麼一來,卻是苦了李休這些大臣們,一個個也都要跟著徒步上山。

    萬幸的是,李休他們終於在太陽升起時趕到了山頂,不過這時包括李世民在內都累的不輕,於是李世民下令讓所有人休息一下,順便吃點早飯喝點水,畢竟現在離祭天還有一段時間,另外他也需要換一下衣服。

    李休吃了點東西恢復了一下體力,然後這才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這個祭天的祭台,只見這座祭台呈圓形,代表古人的天圓之說,直徑約五丈左右,高九尺,四周都有台階可以登上祭台,而在這座祭台的周圍,還有青、赤、白、黑、黃五帝壇,規模十分的宏大。

    等到祭天的吉時臨近,李世民終於再次盛裝而,親自登上祭台行祭天大禮,祭祀的官員當場宰殺白鹿、豬、白犛牛做為祭禮,據說這也是漢武帝留下的規矩,另外還有準備好的玉碟埋藏在祭台之下,上面以五色土封之。

    更為奇特的是,在祭天的同時,早就準備好的禁軍將士也開始將一些奇獸珍禽在山間放生,以示祥瑞,不過李休敢打賭,這幫禮部的官員肯定不懂生物學,因為這些奇獸珍禽都是從全國各地蒐集起來的,有些根本不適合在泰山生存,比如在這些動物當中,李休就親眼看到有幾頭熊貓,甚至還有鱷魚,鬼才知道這些東西能不能活下去?

    相比昨天的祭地,今天的祭天大典更加的繁瑣漫長,最後台下的李休都快睡著了,好不容易熬到了祭天結束,但是李世民卻率領文武百官來到山巔的另一側,直到這時李休才發現,原來這裡竟然還有一座高台,不過這座高台並不是祭祀用的,而是讓李世民登上高台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覲之用。

    等到李世民接受了百官的朝覲之後,整個封禪大典才總算是結束了,雖然過程十分的漫長無聊,但是李世民全程都保持著一種別樣的興奮,特別是在泰山之巔接受百官的朝覲之時,臉上也是激動的通紅,估計在泰山這種特殊的地方接受朝拜,也讓他有種不同尋常的體會。

    等到朝覲過後,整個封禪大典總算是結束了,不過這時天色也已經不早了,而且所有人都累的夠嗆,所以今天也不可能再下山,於是就在山頂上休息,這裡本來就有一座道觀,名為太清觀,以前是漢武帝祭天時立碑之地,觀中也的確有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寫有幾行篆字,站在遠處能夠看到碑上的字跡,但是站在近處卻看不到了,可以說十分的神奇。

    當天晚上,李世民與文武百官就在太清觀中休息,觀中本來有一些道士修行,觀主名為觀雲,據說也是一位德行兼備的名士,李世民也特意召他前來聊了一會,並且還許諾要重修上清觀,這讓觀中的道士也頗為欣喜。

    休息了一晚之後,第二天清晨時,李休和長孫無忌就早早的被李世民派人叫起來,然後兩人陪著李世民一同欣賞泰山的雲海日出,結果剛開始時,只見山頂上白茫茫的一片,也沒有絲毫的光亮,但是當日出開始時,卻只見前方出現層層疊疊的白雲,看起來真的像是大海一般。

    「泰山雲海,果然名不虛傳!」李世民欣賞著眼前的美景,當下也不由得露出迷醉的神色道,雖然他見過不少的名山大川,但也是第一次來泰山,在見到泰山的美景時,也不由得感嘆天地之神奇。

    李休前世時倒是來過泰山,而且也想欣賞泰山的日出,只不過很不巧的是,他來的那幾天剛好陰天,甚至還下了點雨,結果根本沒能看到日出,這讓他也大為失望,而且後世的泰山道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昨天上山時,一路上他也沒找到與後世重合的記憶。

    前世沒能欣賞泰山的日出,卻沒想到在今世又給補上了,這讓李休即為泰山的美景驚訝,又有些感慨命運的神奇。而站在李休旁邊的長孫無忌也難得放鬆下來,這時也同樣沉浸在美景之中。

    李世民在山頂上住了三天,走的時候吩咐人在封禪的位置立下石碑,記錄自己此次封禪的經過,以便讓後人能夠記住自己的壯舉,而他居住的上清觀也由宮中撥款擴建。

    本來李世民還想賞賜給上清觀一些土地,但是魏徵卻極力反對,畢竟僧道錄司好不容易才限制了天下寺廟道觀的規模,若是李世民賞賜上清觀土地,這與僧道錄司的職責也發生了衝突。再加上李休也同樣反對,最後李世民也終於打消了這個想法。

    除了上面的事外,封禪之後還有一件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那就是改年號的問題,因為當初漢武帝與光武帝等人在封禪過後,都將年號進行了更改,於是這也就成為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所以不少大臣在封禪過後,紛紛建議更改年號,而且年號這東西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遇到天降祥瑞或是內憂外患的大事時,都能更改年號。

    不過也有不少人反對改年號,因為更改年號畢竟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貞觀」這個年號已經用了十五年,現在天下太平、國力強盛,實在沒有更改的必要,結果這兩幫人就在李世民面前爭論起來。

    李世民對於是否更改年號這件事也十分的猶豫,對於大臣們的爭論,他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不過他心中還是偏向於保留「貞觀」這個年號,因為他對這個年號的感情很深,特別是他這一生中最得意的功績,也幾乎都是在貞觀年間立下的,滅突厥、平高句麗、攻略西域等等,現在讓他放棄貞觀這個年號,他也十分的不捨。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猶豫了數天後,終於還是做出保留「貞觀」年號的決定。對於李世民的這個決定,李休倒是覺得無所謂,因為他對這種事一向不怎麼在意,哪怕改了年號,李世民還是李世民,對於大唐並沒有實質上的影響,當然保留年號也更好,畢竟都用習慣了,猛然改變還真有些不習慣。

    封禪結束,李世民率領著文武百官終於啟程回長安,一路上倒也十分的平靜,然而就在李世民他們一行人到達洛陽時,李世民卻做了一件讓李休和長孫無忌等人都堅決反對的事!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8 10:34
第1241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上)

     封禪結束之後,李世民依然保持著高昂的情緒,甚至這一路上還特意給自己放了假,大部分政務都交給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處理,至於他自己則放鬆下來欣賞著一路上的風景,遇到一些名勝古蹟時,他也會帶著李休等人跑去看一看,有時甚至還會留下一些題字。

    可以說自從李世民登基之後,這還是李休第一次見到他這麼放鬆自己,不過這倒也是一件好事,畢竟人不是機器,不可能一直處於高度緊張之中,偶爾的放鬆一下也是應該的,特別是像李世民這種情況。

    回程的路上依然十分的平靜,路上有各地的官員安排住宿,倒也不用吃什麼苦,而且從泰山到長安經過的這一段區域,也是大唐最為精華的區域,一路上見到的都是百官富裕、生活安定的景象,這也更讓李世民也更加的放心,從裡到外都洋溢著一種滿足感與成就感。

    這天李世民他們一行人終於到達了洛陽,這裡是大唐的陪都,雖然離長安並不遠,甚至當初還是李世民親手打下來的,只不過自從李世民登基之後,整天忙於政務,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外出,所以他來洛陽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這次封禪歸來,他也特意吩咐暫時不回長安,而是打算在洛陽多住一段時間。

    說起洛陽,就不能不提一個名勝古蹟,那就是洛陽附近的龍門石窟,雖然在唐朝時,龍門石窟的規模還很小,甚至據李休所知,唐代開鑿的石窟佔龍門石窟的六成以上,北魏佔了三成,剩下的其它朝代加在一起才佔了一成,所以李休現在能看到的也只有後世三分之一的石窟規模。

    不過唐朝卻是龍門石窟開鑿最為興盛的時代,特別是在李世民限制佛道之前的那段時間,因為天下太平,民間也十分的富裕,再加上佛教的興盛,於是龍門這邊新開鑿的石窟數量也十分眾多,這些石窟有些寺廟出資捐助的,也有些是私人出資捐助的,但更多的卻是皇帝貴族出資修建的,比如北魏時期的洞窟,很多都是魏武帝下令修建的,這些洞窟的作用作用也是多種多樣,比如祈福、驅病、還願等等。

    但是就在幾年前,李世民聽從李休的建議,對佛道兩教都進行了限制,收繳了許多寺廟道觀的土地,並且還禁止他們再放貸,甚至連出家人的數量都有了限制,如此一來,佛道兩教也都出現了極大的衰退。

    本來在李休想來,隨著佛道兩教的衰弱,龍門石窟這邊的開鑿肯定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有些石窟會因此而停工,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佛道兩教的實力雖然衰退了,但是龍門石窟的建造受到的影響卻很有限,甚至規模相比之前還有所擴大。

    後來李休瞭解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他雖然限制了佛道兩教的規模,但是並不能立刻就改變人們的信仰,佛道兩教都擁有數量龐大的信徒,這些人可以不去寺廟上香還願,但是宗教對他們的影響已經深入到生活之中,比如家中有人生病或去世了,有些人就會花錢在龍門建造幾座石窟,以此來為家人祈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只是限制佛道兩教的規模,防止他們手中掌握太多的土地或財富,從而引起社會的不穩定,但並沒有完全禁止兩種宗教,事實上想要禁止也不可能,甚至連一些皇族大臣也依然信奉佛教,而大唐對宗教這方面其實也很寬容,只要他們不影響到社會的穩定,那麼朝廷也懶得管他們,比如開鑿龍門石窟這種事,雖然規模很大,但人家願意出錢,朝廷也沒有理由干預。

    對於龍門修建石窟的事,李休也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雖然有點浪費社會資源,但這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可以將大唐時期的藝術與人文記錄下來,以便讓後世的人從側面瞭解到這個時代的一些情況。

    李世民也早就聽聞龍門石窟的大名,以前他倒是幾次路過龍門這裡,但卻沒有細看,畢竟當時他也沒有欣賞風景的心情,現在好不容易放鬆下來,於是他在到達洛陽的第二天,就帶上李休、長孫無忌等大臣,另外還有李泰也一起陪同來到龍門石窟。

    那些正在建造,或者是剛剛完工的石窟並沒有什麼可看的,但是那些北魏時期就建造好的石窟卻引起了李世民的興趣,因為北魏時期的很多洞窟都是北魏的皇帝下旨興建的,不但規模宏大,而且洞中的雕像也是十分優美。

    當下一行人邊走邊欣賞龍門石窟中的雕刻,李世民喜歡書法,遇到一些魏碑雕刻時,他還會停下來臨摹一下,遇到特別感興趣的石碑時,還會讓人拓印下來,以便帶回皇宮中時刻欣賞。

    「咦?這座石窟為何沒有完成?」不過就在走到其中一座石窟時,李世民卻忽然露出驚訝的表情道,因為眼前這個石窟明顯屬於北魏時期的風格,但是卻只有少數一些不太重要的佛像,而在主要位置上預留的空間,卻只刻了個大概,一看就知道沒有完工。

    「啟稟父皇,這裡是賓陽洞,分為南、中、北三個洞窟,本來是北魏的宣武帝為父親魏文帝做功德而建,只不過後來北魏宮廷發生變故,再加上主持這裡建造的官員病逝,所以只完成了賓陽中洞,另外兩個洞窟都沒能完工,咱們所在的這個正是賓陽北洞。」李世民的話音剛落,只見李泰就立刻站出來回答道。

    李泰曾經主持完成了《括地誌》,對於天下的山川地理、名勝古蹟也是再熟悉不過,而且他也時常來洛陽這裡遊玩,甚至在洛陽還有專門的府邸,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使得他對龍門石窟這裡的情況也是如數家珍,甚至從來到這裡開始,他也有意將李世民帶到這裡,為的就是要給父親一個「驚喜」。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8 10:34
第1242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中)

     賓陽北洞內,李世民打量著眼前這個規模宏大,但卻僅僅只完成一個大概的石窟,眼中也露出幾分可惜的神色,不過這時只見李泰卻是再次開口道:「父皇,北洞雖然沒有完工,但是中洞那邊的風景還不錯,而且南洞那邊也有幾座不錯的雕刻,咱們不如去看看如何?」

    李世民這時的興致頗高,聽到兒子的建議也立刻點了點頭,長孫無忌等人自然也沒有說什麼,其實李休曾經來過龍門石窟,這個賓陽洞他也親自參觀過,所以對這裡也十分熟悉,不過李泰願意充當導遊,他也懶得開口。

    當下一行人先去了賓陽中洞,只見洞內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所有雕像都是衣帶飄揚,迎風翱翔在蓮花寶蓋周圍,姿態優美動人,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展現出北魏時精湛的雕像藝術。

    除了主雕像外,中洞兩側還有四層精美的浮雕,每層浮雕都有各自的故事,李泰這時也真的充當起導遊,手指浮雕給李世民講解這些浮雕背後的故事,雖然很多故事都出自佛經,李世民也並不陌生,但可能是出自兒子的講解,使得他也是聽的津津有味。

    很快賓陽中洞遊覽完了,李泰又引領著李世民走向旁邊的南洞,不過李休這時卻有些奇怪,因為據他所知,南洞這邊的雕刻並沒有完成,甚至比北洞還要不如,根本沒什麼可看的,不過看現在李泰的樣子,似乎很想讓李世民去南洞?

    不但是李休感到奇怪,大臣中有不少來過這裡的人也感覺有些奇怪,不過看到李世民興致這麼高,他們也沒敢說什麼,長孫無忌也摸不清李泰在打什麼主意,於是也跟在李世民的身後沒有出聲,只是眉頭卻輕輕的皺了起來。

    出了賓陽中洞轉了個彎,旁邊就是賓陽南洞,但是當李休他們來到這個洞窟時,卻全都露出驚訝的表情,因為只見這個本來沒有完工的洞窟竟然已經完工了,主佛阿彌陀佛面部豐潤,唇厚,衣紋自然,周圍還有其它的立佛相陪,看起來並不比中洞差多少。

    「咦,這個南洞不是沒有完工嗎?」李世民看著眼前精美的南洞雕刻也不由得露出驚訝的表情,不過很快他就發現有些不對,當下也輕咦一聲又道,「不對,這些雕刻很新,應該是剛剛完工沒多久,而且雕刻雖然有北魏之風,但其中也有一些現在的風格。」

    不光是李世民發現了這些雕刻的問題,李休等人也都發現了這個問題,北魏的雕刻風格獨特,特別是人物像突出「秀骨輕像」,雕刻工藝剛健雄偉,但是大唐這個時代的雕刻風格卻以圓潤為主,人物形象十分的豐滿、活潑,這兩種風格可能用文字描述很難表達,但是只要親眼看到,就能很容易分辨出兩者間的差異。

    看到李世民等人驚訝的模樣,引領著眾人進來的李泰卻是得意的一笑,只見他這時彎下圓滾滾的身材向李世民鄭重的行了一禮,然後這才開口道:「父皇有所不知,其實這個南洞是兒臣下令續鑿而成,目的只是為了給母親積累功德!」

    李泰的話一出口,李休和長孫無忌就不由得對視一眼,隨後兩人的眉頭也立刻皺了起來,不光是他們,更有不少大臣也一個個面色大變,看向李泰的目光也十分的複雜。

    李世民對長孫皇后的感情極深,特別是自從長孫皇后去世後,他的性格都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聽到兒子為了給妻子積累功德而重修了賓陽南洞,這讓他大為欣慰的道:「青雀你果然是個孝子,若是你母親在天有靈的話,知道你為她做的這些肯定也會感到高興的!」

    聽到李世民這些蘊含感情的話,李休這時卻是面帶苦笑,長孫皇后在天之靈會不會感到高興他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李泰重修這座石窟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母親那麼單純!

    事實上就在聽到李泰的話那一瞬間,李休腦子中的第一反應就是李泰要藉著這件事爭寵,估計這也是長孫無忌等人的第一反應,畢竟在場的哪一個不是老狐狸,李泰的那點小心思怎麼可能瞞得住這些人的法眼?

    這次李世民封禪泰山,雖然留下了李承乾坐鎮長安,但卻帶上了李泰去泰山,這本身就已經有些不正常了,畢竟封禪這麼重要的事,他要帶也只能帶太子前去,可惜李世民卻想要一碗水端平,結果李泰跟隨李世民上了泰山封禪,這種做法除了加深李承乾對李泰的不滿甚至是憤恨外,另外也只能讓李泰更加誤以為自己有機會登臨太子之位。

    其實早在去泰山的路上,李休就猜測在封禪之後,李泰恐怕會變得更加不老實,甚至會將與李承乾的爭寵放在明面上,只不過卻沒想到這一天來的這麼快,而且看這石窟樣子,恐怕李泰早就悄悄的在準備這件事了。

    當然李泰和李承乾爭寵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是這次李泰的做法卻實在有些過分了,畢竟身為人子,竟然利用自己的母親來獲得父親的好感,當然這麼說可能有些不準確,李泰對長孫皇后應該也有很深厚的感情,但是他現在做這件事,肯定也有爭寵的心思,畢竟讓李世民知道他這個兒子對亡母這麼思念,只會讓李世民對他更加的疼愛。

    李泰聽到父親的誇獎,當下也不由得喜形於色,不過這時卻又故意做出悲痛的神色道:「自從母后去世,兒臣也時常想念母后,每當午夜夢迴之時,更是淚濕枕襟,所以兒臣才讓命人重新開鑿了這座石窟,以此來為母后積累功德,希望母后的在天之靈能夠感受到兒臣的一片孝心!」

    李泰的演技真的不怎麼樣,至少李休和長孫無忌等人都看出了他臉上的那種竊喜之意,這也更加坐實了他開鑿這個南洞的動機不純,但是李世民卻偏偏被父子親情矇蔽了雙眼,非但沒有看出兒子的真實用意,反而還感動的熱淚盈眶,估計也是想到亡妻使得他情緒激動,從而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斷。

    「朱雀你一片拳拳之心,你母親肯定能感受到的,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如此孝舉,也值得朝廷大力表彰!」李世民這時再次感動的道,說到這裡時,只見他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當下向身邊的起居郎吩咐道,「傳朕旨意,將魏王的孝舉詔告天下,以為天下為子女者做出表率!」

    李世民的話一出口,李休和長孫無忌等人更是臉色大變,因為若是真的將李泰的「孝舉」詔告天下的話,只會讓李泰更加的自大,甚至會讓他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只要拉下李承乾就能奪得太子之位,最終只能走上一條不歸路。

    「陛下不可!」正在這時,只見長孫無忌終於忍不住站出來阻止道,雖然他同樣不喜歡李承乾,但是他也不希望現在就讓李泰和李承乾鬥個你死我活,因為現在還不到那個時候,所以對李世民這種做法自然要阻止。

    「嗯?為何不可?」李世民這時也是一愣,隨後眉頭微皺的反問道,他現在只顧著父子親情,腦子裡也在思唸著亡妻,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已經被兒子擺了一道。

    「這個……」面對李世民的質問,長孫無忌卻一下子語塞了,因為他急著阻止這件事,卻連個合理的理由都沒有考慮好,畢竟他總不能直接指責李泰動機不純吧,這種話心裡明白就行,若是當面講出來,恐怕李世民也根本無法接觸,甚至會懷疑他離間他們父子的關係,這種罪名就算是長孫無忌也承擔不起。

    看到長孫無忌漲的臉色通紅,支支吾吾的說出一個理由來,李休也不由得暗嘆一聲,隨後站出來替長孫無忌解圍道:「啟稟陛下,當初佛道兩教掌控大量的土地、財富,已經影響到國家的穩定,後來還是設立了僧道錄司限制兩教的發展,這才消除了這個隱患,可現在魏王為皇后開鑿石窟,固然是孝心可嘉,但魏王畢竟是皇子,如此大張旗鼓的宣揚佛教,傳出去只會讓人以為朝廷放鬆了對佛教的管制,到時連僧道錄司對兩教的管理都會變得困難!」

    「駙馬所言極是,臣就是這麼想的,為了天下的穩定,還望陛下三思!」長孫無忌看到李休為自己解圍,當下也是長出了口氣,隨後就開口附和道。

    「臣也以為陛下宣揚魏王此舉十分不妥,僧道錄司的職務好不容易才走上正軌,若是陛下如此公然宣揚佛法,臣等日後還如何管理僧道兩教?」魏徵這時也終於站出來反對道。

    僧道錄司本來就是由魏徵主管著,而且他也看出了李泰的真實用意,不過他只是脾氣倔強,腦子可沒問題,這時也不敢直接指出李泰動機不純,本來他還有些著急該用什麼理由反對,卻沒想到李休已經替他們想好理由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8 10:34
第1243章 龍門石窟的風波(下)

     李世民愛子心切,想要將李泰為長孫皇后修建石窟積累功德的事詔告天下,卻遭到了李休和長孫無忌等人的強烈反對,特別是魏徵更是言辭激烈,畢竟這些人都看出來了,李泰做這種事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與李承乾爭寵,若是李世民真的詔告天下,只會讓李泰更加得意,日後做事也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僧道錄司只是限制佛道兩教,並不是禁止這兩教傳教,而且青雀做這些事只是為了給皇后祈福,用什麼手段並不重要,有你們說的那麼嚴重嗎?」面對李休等人的反對,李世民卻有些不悅的道,因為他覺得這件事是自己的家事,而且兒子也是一片孝心,特別是這件事又關係到他最懷念的亡妻,因此他也不希望讓別人插手。

    「皇家乃是天下人的表率,若是陛下連自己都做不到,何以要求天下人?」魏徵這時也毫不留情的反駁道,只要是有正當的理由,他可不會有絲毫的退縮,哪怕惹怒李世民也再所不惜。

    有魏徵帶頭,其它的大臣這時也都是再次表態反對,畢竟李泰做的這件事實在太過分了,而且身為大臣,他們也不希望朝堂因為皇子爭位而變得動盪不安,這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更何況還有不少人本來就支持李承乾,因此反對之聲十分的激烈。

    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雖然惱火,但也沒有辦法,最後只能無奈的收回了詔令,而這時旁邊的李泰也是氣的臉色鐵青,看向魏徵等人的目光中也滿是怒火,特別是李休和長孫無忌這兩人,更是受到他的特別關注,因為正是他們兩個帶頭站出來反對,才讓他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只不過李休和長孫無忌卻對李泰的憤怒毫不在意,甚至都沒有多看他一眼。

    發生了這麼掃興的事,李世民自然也沒興致再遊覽龍門石窟,當下也下令回洛陽,李休等人自然也沒興趣再呆下去,於是就和李世民一同返回了洛陽,不過李世民對這件事還是不死心,在返回洛陽後,竟然又下了道旨意,那就是將尚善、旌善兩坊合併起來賞賜給李泰做府邸之用。

    尚善、旌善這兩坊與洛水監挨著,其中有一片將近三百畝的泥塘,在原來的歷史上,李泰得到這兩坊之地後,將那片爛泥塘挖成了一個水池,並且在水池與洛水之間修建了一道河堤,這也就是後世有名的魏王池和魏王堤。

    父親給兒子準備宅子,對於中原人家來說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李世民身為皇帝,也經常給兒子們賞賜府邸,只不過這次賞賜的府邸有點大而已,哪怕魏徵等人知道李世民賞賜李泰府邸的目的,但也沒辦法明著反對。

    李泰得了父親的賞賜,雖然有些遺憾沒能將自己的孝行詔告天下,但有了這樣的賞賜,同樣也可以讓人四處宣揚,從而賺取自己最需要的名聲,最關鍵的是,通過這件事他也得到李世民更多的寵愛。

    比如李世民可能是和魏徵這些人故意過不去似的,在賞賜了李泰的府邸之後,又多次賞賜給李泰大量的財物,規格之高甚至已經超過了太子,這下可是捅了馬蜂窩,魏徵也是再次當面直諫、拒理力爭,非要李世民收回那些超出規格的財物,結果最後李世民寧可取消太子的開支限制,也沒有放棄對李泰的賞賜,甚至日後對李泰的賞賜也變得更加沒有節制起來。

    「駙馬,陛下他……他……嘆~」洛陽城中李休的住處,長孫無忌找到李休喝著悶酒,提到李世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最後終於還是化為一聲長嘆。

    李休不喝酒,不過他也知道長孫無忌的心情不好,於是就不斷的給對方倒酒,自己則品著茶道:「陛下現在的心思很難琢磨,不過我覺得他對魏王的寵愛已經有些偏執了,魏徵那些人越是反對,陛下反而對魏王越是寵愛,再這麼下去的話,恐怕真的要出大事情了!」

    「唉,魏王身上的問題咱們都看出來了,可是陛下為什麼就看不出來呢,他現在對李泰的寵愛非但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是在害他,而李泰這小子也沒有什麼自知之明,只以為自己受到的寵愛越多,就越有希望將他大哥拉下太子之位,然後太子之位就非他莫屬了,可是他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他真的是那塊料嗎?」長孫無忌這時也已經有了幾分醉意,話語中也少了許多的顧忌,對於李泰更是直呼其名,甚至語氣對李世民也帶上幾分抱怨之意。

    長孫無忌的酒量其實很好,只不過今天他的心情不好,一直喝著悶酒自然容易醉倒,再加上在幾個皇子這件事上,他和李世民的看法也發生了一些分歧,這還是他們兩人相識以來的第一次,更加重了他心中的鬱悶,所以今天才跑來和李休訴苦。

    「感情這東西最容易遮擋住人的眼睛,哪怕再英明神武的人,在感情上也會有弱點,陛下也同樣如此,而魏王就是他在感情上的弱點,當然這也不奇怪,畢竟身為人父,在兒女們的事上難免會有些感情用事。」李休這時也是嘆了口氣道,雖然李泰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甚至李世民肯定也知道這一點,但就怕他到時感情用事,萬一沖動之下真的立李泰為太子,那日後的亂子可就大了。

    「我現在真是羨慕你,早知道如此的話,我還不如像你一樣早點辭官,這樣也不必像現在這樣陷在這個是非窩裡!」長孫無忌這時再次給自己灌了杯酒道,當然他這時說的都是醉話,等到他清醒後,若是真讓他辭官的話,恐怕他死也不會答應,畢竟他可不是那麼容易就會放棄手中權力的人。

    長孫無忌越喝越醉,李休也知道對方難得放縱的醉一場,所以也沒有勸他,不過他這時除了考慮在李泰的事外,腦子裡也在考慮著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長安坐鎮的李承乾若是知道洛陽這邊發生的事,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8 10:34
第1244章 奴婢稱心

     長安城太極宮,東宮的大殿之中,一隊美豔的胡女正在跳著胡旋舞,樂師也演奏著歡快的樂曲,嬌美的宮女端著各色菜餚川流不息,宮殿兩側也坐著幾個前來參加酒宴的東宮屬臣,但是整個大殿的氣氛卻一點也不輕鬆。

    只見李承乾坐在正中的主位上,雙手抱著一個酒罈,清澈的酒水如同瀑布般不停的往嘴裡倒,身上的衣服也全都被酒水打濕了。看到李承乾如此不要命的喝著酒,下面趙節等人卻也絲毫不敢相勸,一個個也只能暗自搖頭嘆息。

    「趙節你們為何不喝,如此歡快的舞樂,若是無酒豈不是太過敗興,快來陪本太子喝酒!」李承乾一口氣喝了大半罈美酒,這時忽然停下來,扭頭衝著台下的趙節等人高聲叫道。

    看到李承乾讓他們喝酒,趙節等人也一個個面面相覷,若是平時的酒宴上,他們陪著李承乾喝酒倒也沒什麼,可是今天的情況特殊,而且他們也都知道李承乾現在心中難受,別看酒宴這麼歡快,但他其實只是想借酒消愁罷了,另外他們心中現在也同樣不好受,哪裡還有飲酒的心思?

    「殿下不要再喝了,魏王雖然藉著為皇后祈福之名佔了點便宜,但也不過是小打小鬧,對於太子您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威脅,而且越是在這種時候,您也越要沉得住氣!」正在這時,忽然只見坐在趙節旁邊的一個年輕人霍然起身,大步上前向李承乾勸說道。

    看到這個年輕人出頭,後面的趙節等人也都是鬆了口氣,說起來今天在大殿裡的這些人都是李承乾的心腹,但是就算是心腹也分遠近的,趙節是李承乾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而且還是他的表兄,所以自然是李承乾心腹中的心腹,但是除了趙節外,還有一人更受李承乾的信任,那就是眼前這個站出來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名叫杜荷,正是杜如晦的次子,他和趙節一樣,也是從小就與李承乾一起長大,兩人的感情頗為深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杜荷與李承乾的妹妹城陽公主也已經訂婚,也就是說,他是李承乾的妹夫,有了這層關係,自然也更受李承乾的信任。

    城陽公主也是長孫皇后之女,比麗質小兩歲,但比李治大,不過相比麗質和兕子,城陽公主因為排在中間,而且性格也十分的安靜,所以在公主中並不怎麼顯眼,甚至有時李世民都忽略了自己這個女兒,不過就算城陽公主再怎麼不受重視,但也是長孫皇后的女兒,所以李世民才將她嫁到杜荷,只不過兩人只是訂婚,畢竟城陽公主的年紀還小,而且她姐姐麗質也沒有出嫁,估計想要完婚還得再等幾年。

    「杜荷你不必勸我,我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可是你看看現在這情勢,我除了喝酒之外,還能做什麼?」李承乾這時卻是抱著酒罈半醉半醒的道,說話的語氣中也滿是埋怨之意,至於埋怨誰那就不用說了。

    李承乾雖然有了五六分醉意,但他腦子中的確十分的清醒,只是他現在卻十分痛恨這種清醒,所以才急著把自己灌醉,這樣他才能感覺好受一些,因為今天從洛陽那邊傳來的消息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之前李世民去泰山封禪,將李承乾留在長安鎮守,剛開始李承乾還是十分高興的,畢竟皇帝出行,自己這個太子監國,這也說明父親對自己的信任並沒有減少。

    可是讓李承乾萬萬沒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帶了自己的弟弟李泰一起去泰山,並且還刻意減小了自己手中的權力,這讓李承乾也是心生不滿,畢竟封禪這麼重要的事情,身為皇帝要麼一個兒子也不帶,要帶也應該帶自己前去,可是帶李泰去是什麼意思?

    更讓李承乾沒想到的是,自己那位好弟弟竟然還準備了一個大招,在洛陽的龍門那裡為他們去世的母親開鑿了一個石窟,雖然李承乾也很想念母親,但他幾乎可以肯定,李泰這種做法根本不是出於對母親的思念,而是借此來爭得父親的好感,從而增加他在爭位一事的聲望。

    李泰的做法雖然讓李承乾惱火,但還不至於讓他受到這麼大的打擊,畢竟他對自己這位弟弟簡直太瞭解了,可是真正讓他傷心的卻是自己父親的做法,他非但沒有看出李泰的真正目的,反而還因為這件事而賞賜李泰,要將他的「孝舉」詔告天下,哪怕是被魏徵等人勸阻後,依然還是將洛陽兩坊之地賞賜給李泰做府邸,如此一來,在所有皇子之中恐怕除了自己的東宮外,就要數李泰的魏王府佔地最大了。

    一想到上面這些,李承乾就感覺無比的委屈,他八歲時就被立為太子,現在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太子,而且這些年他為了不辜負父親的期望,也是時時刻刻的告誡自己要努力,至少不能讓其它的兄弟比下去,事實上他也做到了,當初朝中文武百官幾乎都對他十分的滿意。

    可是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李承乾忽然發現父親對弟弟李泰越來越寵愛,甚至這種寵愛已經超過了自己,這讓李承乾即憤怒又無奈,更讓他傷心的是,在他的腳殘疾後,父親竟然想要讓李泰入住武德殿,當時的李承乾感覺整個人都要崩潰了,甚至十幾年來的堅持也變得有些可笑。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承乾開始變得有些自暴自棄,只是連他自己都沒有發現,他做的那些出格的舉動,其實也正是想要吸引父親的注意力,就像一個孩子故意哭鬧,以此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一樣。

    但是讓李承乾感到絕望的是,無論他做什麼,父親對弟弟的寵愛也不會轉移到自己身上,洛陽那邊發生的事傳過來時,更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下子讓李承乾這些年的委屈全都爆發出來,所以才借酒消愁,恐怕只有在喝酒之後,才能讓他短暫的忘掉父親偏心給自己帶來的傷害。

    也正是抱著上面的心思,所以李承乾對於杜荷的勸說也根本不放在心上,當下又抱著酒罈大灌了幾口,甚至他這時腦子中也在想,說不定現在自己喝死在這裡,對於大唐反而是件好事,自己那位好弟弟能如願坐上太子之位,自己的父親可能會傷心一下,但至少日後不用再像現在這麼糾結了。

    看到李承乾不聽,杜荷也有些急了,當下只見他大步上前,一把將李承乾手中的酒罈搶了過來大聲道:「太子殿下!區區一點挫折算得了什麼,如果您真的喝壞了身體,豈不是只會讓魏王那邊的人更加得意?」

    「喝壞就喝壞吧,反正也沒人在乎,把酒給我!」李承乾這時也醉的滿臉通紅,當下伸手撐起身子想要將酒罈搶過來,但卻沒想到腳下不穩,差點一跤摔倒,幸好趙節眼疾手快,這時也立刻沖上前扶住了李承乾,這才沒讓他出醜。

    「杜兄,你就不要勸了,太子殿下心中不痛快,也許大醉一場也是件好事!」趙節畢竟比杜荷大上幾歲,當下扶著李承乾向杜荷開口道。

    「可是……」杜荷聽到趙節的話卻有些猶豫,畢竟像李承乾這種喝法,說不定會喝出病來。

    「沒事,殿下難得放縱一下,等到他酒醒之後,咱們再勸一勸,現在咱們的話太子也根本聽不進去!」趙節這時再次開口道,畢竟現在李承乾都已經醉了,他們說什麼也沒用,率性還不如讓李承乾大醉一場,說不定可以借此發洩出來心中的怒氣與不滿。

    聽到趙節的話,杜荷也感覺有理,當下也不由得搖頭嘆息一聲,然後將手中的酒罈還給了意識已經有些不清的李承乾,結果李承乾剛一抱住酒罈,立刻就仰頭大喝起來。

    看著李承乾故意要灌醉自己的樣子,趙節和杜荷等人也是心中難受,而且這時再呆在這裡也沒什麼意思,於是紛紛起身告辭,李承乾也只顧喝酒,根本沒有理他們,最後整個大殿只剩他一人喝著悶酒,除此之外只剩下宮女內侍,以及舞女和樂師等人。

    李承乾獨自一人喝酒,他不開口,下面的舞女和樂師也不敢停,不過舞女也不可能一直跳舞,幸好東宮中本來就養著一批能歌善舞的伶人,所以一批舞女跳累了就換另外一批,就這樣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面的天色也暗了下來,李承乾這時也喝的爛醉。

    不過李承乾雖然醉的厲害,但卻絲毫沒有睏意,只是覺得腦子發漲,但是聽著曲子的節拍,他竟然感覺全身都歡快起來,這讓他也放下往日的矜持,竟然扶著桌子站起來,與下面的伶人一起跳起舞來。

    最後李承乾也不記得自己都做了什麼,只是迷迷糊糊的感覺自己被人扶著,當他睜開朦朧的醉眼時,卻發現扶著自己的竟然是個美豔無比的伶人,這讓他也不由得醉醺醺的開口問道:「你……你叫什麼名字?」

    「奴婢稱心!」只見這個伶人嬌羞的回答道。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8 10:34
第1245章 回長安

     李世民在洛陽住了將近一個月,雖然因為李泰的事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不過他也賞賜給了李泰一座府邸,從而扳回了一局,所以這件事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心情,這一個月來也盡情的放鬆自己,洛陽周圍的景點又多,所以他就趁著這個機會遊覽了一遍。

    不過李世民畢竟是大唐的皇帝,還有一個大大的帝國需要他管理,這段時間哪怕是有長孫無忌等人幫著處理政務,但依然積壓了不少政務沒能處理,而且眼看著也快要過年了,長安那邊也有許多的事情要處理,所以李世民也不可能一直在洛陽呆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也終於決定要回長安了,另外在他去封禪的這段時間,朝中也發生了幾件大事,第一就是吐蕃那邊的戰局終於有了一個結果,松贊乾布兵敗後逃進吐蕃,但是後面的唐軍卻是緊追不捨,當然能追上高原的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唐軍還是無法在高原作戰。

    但就算是這一小部分唐軍,也將松贊乾布追殺的四處逃竄,在逃亡的路上他也曾經組織起幾次反擊,但都被唐軍給擊潰了,特別是席君買這員猛將更是表現出色,率領著手中不多的騎兵一直緊緊的咬住松贊乾布不放,似乎是鐵了心的要把松贊乾布活捉。

    不過很可惜的是,最後席君買還是沒能活捉松贊乾布,一來是因為松贊乾布在吐蕃的威望極高,哪怕是在逃亡路上,也依然有不少部落聽從他的調遣阻擊唐軍,從而拖延了唐軍追擊的速度,最後使得松贊乾布逃進了首都邏些。

    二來當時也快要進入冬天了,高原上的冬天十分寒冷,席君買他們缺少後方的補給,只能就地取食,但是吐蕃人聽到他們到來的消息卻紛紛遷走,根本不給他們取食的機會,最後唐軍也有些堅持不下去了,無奈之下只得退兵。

    不過在退兵的時候,席君買這些驕兵悍將卻是滿心的怒火,所以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數吐蕃部落因此而滅族,這也是很正常的事,畢竟若是不能征服對方,那就儘量的削弱對方的實力,甚至連一些吐蕃人賴以過冬的草場都被他們放火燒掉,這已經不僅僅是在消弱對方的實力,另外也是在立威,好讓吐蕃日後再想出兵時,考慮一下是否能夠承受大唐的怒火?

    吐蕃和大唐一共發生了兩次戰爭,而且還都是吐蕃先挑起來的,但是結果卻都是一樣,那就是吐蕃慘敗,而且相比上次,這次吐蕃敗的更慘,差點就被席君買等人活捉了松贊乾布,隨後唐軍的舉動也給吐蕃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畢竟吐蕃的生產力本來就不高,冬天又特別的冷,每年的食物都不夠,現在又被唐軍這麼糟蹋,估計沒個五六年都別想緩過來。

    對於這一戰的結果,李世民也十分的滿意,畢竟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滅掉吐蕃,而且吐蕃那塊地方對大唐來說也沒什麼意義,打下來也沒用,所以現在能夠消弱吐蕃的實力,順便也給吐蕃立了威,對他來說已經是個很不錯的結果了。

    另外席君買這些有功之臣也正在趕往長安,到時李世民會對這次親自獎賞,李休對這個席君買也十分的感興趣,畢竟歷史上對這個人的介紹實在太少了,現在能夠見一見真人,自然也不能錯過。

    於是在十一月的時候,李世民終於率領著文武百官再次啟程,不過路上依然走的很慢,最後足足花費了十天的時間才終於回到了長安,李休也第一時間趕回家裡,本來他辭官後想著能夠一直陪著家人,卻沒想到還是要外出,而且一走就是大半年,心中對家人也頗為愧疚,幸好平陽公主她們倒是對他十分的理解,從來沒有因此而怪他。

    不過李休剛一回到家,還沒等他洗去一路上的塵土,卻被馬爺給親自找上門來,這讓李休也有些驚訝,當下快步來到前廳見馬爺,結果剛一進廳就看到馬爺正坐在那裡品茶,大半年不見,馬爺似乎比當初又蒼老了幾分,拿著茶杯的雙手枯瘦無比,早已經不是當初那雙寬厚有力的手了。

    「馬叔您怎麼瘦了這麼多,平時有什麼事情就儘量的交給下面的人,千萬不要都讓自己一個人扛著!」李休當下快步上前關切的道,馬爺的確瘦了許多,甚至連臉頰都微微的凹陷下去,看著都讓人心疼。

    「沒事,入秋時天氣冷的太快,結果我不小心感染了風寒,人一老,再小的病都能變成大病,結果在病床上躺了幾天才慢慢的好起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只見馬爺這時放下茶杯笑呵呵的道,雖然他瘦了許多,但精神還不錯,這讓李休也稍稍的放下心來。

    「馬叔您的身體最重要,日後也要多注意一下,不過您今天怎麼來了,是不是德言兄那邊有什麼情況?」李休再次叮囑一下,隨後又開口問道,上次他走的時候,趙德言也去了高昌,一直也沒什麼消息,而且自己這才剛一回家,馬爺就來找自己了,肯定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所以他才猜測可能是趙德言那邊的情況。

    「德言那邊你不用擔心,他在高昌那邊的事已經快做完了,估計很快就會回來,我來找你卻是因為有另外一件事,我覺得有必要和你聊一聊。」馬爺先是笑著回答道,只是在說到最後時,臉上卻變成了一副凝重的表情道。

    李休聽到趙德言快回來了,當下也放下心來,隨後又開口問道:「什麼事?」

    「這個……」只見馬爺這時卻是遲疑了一下,似乎這件事讓他很是為難,過了片刻這才一咬牙道,「這件事和太子有關,就在你和陛下在洛陽時,東宮那邊出了一件大事!」

    「太子嗎?」李休聽到馬爺和自己說起李承乾的事,當下卻不由得一皺眉,因為他實在不想再理會李承乾和李泰他們兩兄弟的事了。

    「我知道你不想聽太子那邊的事,但這件事我卻非說不可!」只見馬爺這時卻是苦笑一聲道,甚至語氣中還帶著幾分古怪。
Babcorn 發表於 2018-2-28 10:34
第1246章 禁忌

     太陽已經日上三竿,長安城中也是一片繁華,就連皇宮也處於一天中最繁忙的時候,但是今天的東宮卻有些奇怪,因為相比宮中的其它地方,今天的東宮卻安靜的有些異常。

    「太子呢,為何還不起床?」東宮大殿之中,杜荷一臉不耐煩的向內侍追問道。

    「這個……太子……太子說晚點起床,請各位稍候!」只見內侍這時也一臉惶恐的回道,李承乾不願意起床,他們這些內侍也不敢催,可是眼前的杜荷這些人也急著見太子,他們夾在中間也是兩面受氣。

    「哼,又是稍候,這都一連幾天了,我們連太子的面都沒有見到,太子他在宮裡到底在做什麼?」杜荷年輕氣盛,再加上一連幾天沒有見到李承乾的面,這時也終於忍不住心中的怒火質問道。

    「杜兄息怒,太子肯定不是故意不見咱們,說不定是有什麼事情耽誤了。」正在這時,只見一向沉穩的趙節卻站起來對杜荷勸說道。

    「還能有什麼事,不就是因為那個稱……」

    「杜兄慎言,須知禍從口出!」沒等杜荷把話說完,只見趙節就大喝一聲怒斥道,這也終於把杜荷給點醒了,當下也不由得露出訕訕的表情,扭頭坐在椅子上沒有再開口。

    其實李承乾不出來見他們的原因,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但卻不敢說出口來,因為這件事實在是有些難以啟齒,誰也沒想到李承乾竟然會寵幸一個伶人,雖然這個伶人長的比女子還美豔,但畢竟是個男子。

    當然了,像斷袖之癖這種事古以有之,特別是對於私生活一向都比較開放的貴族而言,倒也不算是什麼大事,可是像李承乾這樣,因為寵幸那個名叫稱心的伶人幾天不見人的卻還是十分少見,這也難怪杜荷會沉不住氣。

    說起那個稱心,杜荷等人以前也並沒有注意到東宮中還有這麼一個人,當然這也很正常,畢竟區區一個伶人,也根本不值得他們關注,可是卻沒想到就在前段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李承乾竟然寵幸了這個伶人,剛開始倒也沒什麼,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承乾對這個伶人越來越寵幸,比如像這次一連幾天都不見人,上次他們見到李承乾時,還是迎接皇帝陛下從洛陽回來那天。

    杜荷終於坐回了位子,趙節環視了一下周圍,今天來的全都是東宮的屬官,也就是李承乾的太子班底,可是這段時間因為李承乾寵幸那個稱心的事,卻讓這些人一個個也都面帶愁容,甚至有些人眼中都帶上了幾分失望之色,這讓趙節也是暗嘆一聲,當下也坐回了自己的位子。

    等到快要中午時,趙節與杜荷等人本以為今天又見不到李承乾了,卻沒想到忽然有人內侍前來報信說太子來了,這讓他們也終於精神一震,一個個也坐直了身子。

    不一會的功夫,就聽到殿外傳來一陣熟悉的腳步聲,隨後只見李承乾邁步走了進來,雖然幾天不見,但他的精神還不錯,這讓趙節與杜荷等人也都是鬆了口氣,但是隨即他們卻又發現,就在李承乾的身後,跟著一個錦衣的少年,這讓他們全都是一愣。

    只見李承乾身後的少年大概十五六歲左右,雖然穿著男裝,但卻男生女相,五官比女子還要俊美,走路時的身形也十分的婀娜,若是不瞭解的人,恐怕會以為他是個穿著男裝的女子,但是這時趙節等人卻一個個都是面帶苦笑,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比女子還要漂亮的少年正是讓李承乾幾天不起人的那個伶人稱心。

    看到李承乾竟然帶著稱心這個伶人來到大殿,這讓趙節與杜荷等人也都是面面相覷,等到反應過來時,也全都露出惱火的表情,畢竟這裡是他們平時商議事情的地方,一般的閒雜人等根本不允許靠近,主要是為了避免商議的內容洩露出去,可是沒想到李承乾卻率先破壞了這個規矩。

    想到上面這些,最先沉不住氣的杜荷也不禁想要站起來質問李承乾,不過卻被趙節一把拉住,隨後只見他特意露出一個微笑道:「幾日不見太子,不知太子可是身體不適,現在可好些了嗎?」

    趙節等人都是東宮的屬官,李承乾身邊的事情根本瞞不過他們的眼睛,所以李承乾和稱心剛在一起時,他們就知道了消息,但是這種私事實在不方便直接問出來,趙節擔心杜荷亂說話,從而惹怒了李承乾,這才攔住他搶先說道。

    「咳~,這個……我這幾天的確有些身體不適,不過現在已經沒事了,有勞各位掛心了!」只見李承乾這時干咳一聲,隨後也順著趙節的意思道。

    事實上這幾天李承乾和稱心一直呆在一起,雖然剛開始時,他只是一時的酒後亂性,但是等到醒過來後,他卻發現稱心雖然是個男子,但卻十分的溫柔體貼,而且對自己也是知心知性,更難得的還多才多藝,自己不開心了,他也會想辦法逗自己開心,這種感覺讓他實在捨不得離開對方。

    「太子身體無恙最好,說起來陛下回來也有一段時間了,現在正在處理那些積壓下來的政務,太子也須多往陛下那裡走動一下才是!」只見趙節這時再次開口勸道。

    「我知道了,等有時間我自然會去的!」李承乾點了點頭道,只不過從他的語氣中卻透著幾分敷衍之意,因為龍門石窟的那件事,李承乾心中對李世民也有了幾分怨言,所以如果沒有必要,他真的不想見對方。

    「太子殿下,您這幾天不見人,孔穎達與於志寧等人也是數次前來,但卻都被我們擋了下來,但若是一直不見他們,恐怕他們又要向陛下稟報了!」杜荷這時終於再次沉不住氣的站起來道,不過他倒是冷靜了幾分,藉著孔穎達等人向李承乾施壓。

    聽到杜荷提到孔穎達和於志寧等人,李承乾也不由得眉頭一皺,孫穎達等人雖然也是東宮的屬官,但與杜荷等人並不一樣,因為他們是自己父親李世民派過來的,主要的任務是督導自己,說難聽點就是監督自己,所以李承乾對這些人也不得不顧忌。

    「好吧,明天我會親自召見孔穎達他們,不會再這麼任性了。」李承乾其實也明白趙節和杜荷這些人的意思,所以在考慮片刻後,終於在話中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聽到李承乾府邸,趙節與杜荷等人也都是鬆了口氣,當下也沒有再糾結這件事,畢竟李承乾身為太子,他們這引起做下屬的也不能太過分,必要的顏面還是要給李承乾保留的。

    也就在李承乾和杜荷這幫心腹在議事的同時,城外李休的書房之中,只見李休這時坐在書桌之後,手中雖然拿著本書,但目光卻根本沒落到書上,反而呆愣愣看著書房的角落,腦子裡也在思考著上次馬爺告訴自己,關於李承乾的事。

    「稱心嗎,沒想到歷史又要再一次重演了。」過了好一會兒,只見李休終於長出了口氣低語道,只是在說這句話時,他臉上也不由得露出幾分失落的神色。

    對於李承乾和稱心這段孽緣,史書上記載的十分清楚,其實在中原歷朝歷代的正史上,與同性戀有關的歷史事件很多,比如那個有名的斷袖之癖,不過若是論起影響力最大的,恐怕就要數李承乾和稱心了,因為這件事也是直接導致李承乾起了反叛之心的關鍵。

    對於同性戀這種事,從後世而來的李休倒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只要不傷害到別人就好,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如果自己的兒子變成了同性戀,恐怕李休也會無法接受,畢竟做為一個父親,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選擇這麼一條不被世人接受的路。

    從後世穿越來的李休都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變成同性戀,更別說李世民了,而且據李休對李世民的瞭解,恐怕他比一般人更加無法接受這種事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

    萬幸的是,李承乾與稱心的事知道的人並不多,除了東宮內部一小部分人外,也就只有像馬爺這種飛奴司的高層知道,因為飛奴司有個專門監視皇族內宮動向的分支機構,雖然這個機構不受馬爺的節制,但畢竟名義上屬於飛奴司,所以有些情報馬爺也可以接觸到。

    馬爺在知道了李承乾的這種禁忌之戀後,也立刻找到李休商議,他主要是拿不定主意,是否要把這件事上報給李世民?而李休幾乎都沒有任何考慮,就立刻告訴馬爺千萬不要上報,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件事的嚴重後果,若是馬爺上報這件事的話,說不定日後也會擔上責任。

    馬爺對李休十分信任,看到他反對上報,於是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畢竟飛奴司雖然直接向李世民負責,但每天蒐集到的信息實在太過驚人,根本不可能全部上報,所以他有權將一些不重要的情報過濾掉,只不過像李承乾和稱心這種事,就算飛奴司不上報,恐怕也瞞不了太久。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