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 民國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鈞 (全書完)

 
V123210 2017-2-5 19:32:2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75 543290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18 07:07
民國之文豪崛起 690【國際大學者周赫煊先生作品研究學習討論會】

  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這段古話用來形容梅思平非常合適,此時,他積極主張對日親善;未來,他甘於做日本的走狗——報應來了吧,嘿嘿,他剛好附郭到了京城。

  江寧縣長!

  中華民國第一縣長!

  聽起來似乎很威風,其實各種苦逼,特別是自己的靠山被整的時候。

  梅思平是周佛海的人,本來屬於「CC派」一系。但他們鼓吹「戰必敗,和未必大亂」的親日思想,漸漸跟汪兆銘走到了一起,又被視為「改組派」成員。特別是他們去年跟汪兆銘聯手坑周赫煊,引起了老蔣的忌憚,現在日子更加難過。

  靠山周佛海喪失了老蔣的信任,新投靠的汪兆銘又被刺殺,梅思平已經嚇得睡不著覺。他擔任的江寧縣長職務太敏感了,就在首都南京邊兒上,隨時可能被撤換掉。

  幸好,梅思平表面上還是「CC派」的人,是「積極擁護」蔣委員長的。現在老蔣佈置了一個任務,他作為首都縣長必須立即響應,如果表現賣力,說不定能夠重新討得委員長的歡心。

  11月4日,老蔣開始捧周赫煊的第二天。

  梅思平迅速行動起來,召集江寧縣的民政、財政、教育、公安、地政、建設六科科長(縣局官員),以及各轄區的區長們開會,會議名稱叫做「國際大學者周赫煊先生作品研究學習討論會」。

  每個參會人員的面前,都擺著一本《大國崛起》、一本《神女》、一本《菊與刀》,以及周赫煊的詩歌打印稿。

  曾經大罵周赫煊為「無恥文人」的梅思平縣長,此刻帶著崇敬的語氣說:

  「諸位同僚,周先生在歐洲拿到諾貝爾文學獎,這是值得普天同慶的大好消息。周先生的品格與學識,那是毋庸置疑的,他堅持為國為民的精神,值得我們努力學習。對於周先生的著作,歐美各國都給予很高評價,蔣委員長更是推崇備至。」

  「委員長他老人家曾經感慨:周明誠是個大學者、大思想家,其作品不可不讀也!今天我們召開這個會議,就是學習討論周先生的著作,同時還要跟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結合起來。我們先開會定下個章程,諸位回去也要召集屬下,認真學習領會委員長的思想和周先生的作品!」

  「特別是縣教育科,一定要動員全縣的師生,認真做好宣傳學習工作。一定要把蔣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和周先生的學術思想,切實有效的結合起來……」

  江寧縣的諸多官員臉色肅穆,等梅思平發言完畢,立即瘋狂地拍巴掌。

  當然,難免有些人心存鄙視。誰都知道他們的縣長大人,去年曾經寫文章大罵周赫煊,是「倒周派」的開路急先鋒。

  梅思平點名說道:「齊科長,你主管教育,你就先來講幾句吧。」

  「這個嘛,咳咳,」齊科長咳嗽兩聲,搖頭晃腦地說,「兄弟我,在廣州滴時候,啊,廣州滴時候,就追隨委員長,咳,幹革命!委員長是啥樣滴人?啊。啥樣滴人?兄弟我,啊,還是比較瞭解滴!委員長,那是五百年一出滴豪傑,啊,偉人!這個不需要兄弟我多說,啊,不需要多說,四萬萬同胞都知道!兄弟我呢,曾經有幸當面聆聽委員長教誨,啊,委員長教誨。咳,那個新生活運動,就是要有新氣象,啊,新氣象。百廢待興嘛,中國要興起來,啊,那就要啥事都新!兄弟我,當年追隨委員長北伐,啊,追隨委員長北伐。那個時候,委員長就事事都新,啊。你看北洋政府那會兒,啊,女學生都是留長頭髮。不好!啊,很不好!頭髮長,見識短!啊,很不好!咱們國民政府就不一樣,啊,很不一樣,女學生都剪短頭髮!啊,這頭髮一短,見識就長。什麼是新生活?啊,兄弟我覺得,這就是新生活!委員長看得遠啊,看得遠,兄弟我就是佩服!你們哪個敢說不佩服?啊,都佩服……」

  扯了一大堆關於新生活運動的廢話,那位齊科長終於說到周赫煊:「兄弟我,啊,以前是出過國滴,到歐洲轉了一大圈,啊,一大圈。說起洋人,沒啥大不了,啊,沒啥大不了。說咱中國是東亞病夫,假滴,啊,是假滴。別看洋人一個個都人高馬大,那是矮子沒出國!啊,沒出國。你們別還不信!兄弟我在歐洲的時候,見得多了,啊,見得多了。就說法國人,矮子多得很,啊,多得很。還有那個義大利,啊,矮子也多。為啥說周先生為國爭光?這個身高就首先爭光了。兄弟我,是親眼見過周先生本人的,啊,見過本人的。周先生長得就高,比很多洋人都高,一表人才,啊,一表人才。這周先生跟洋人站一起,,比較比較,光是身高長相,就把洋人比下去了。大國氣度,啊!兄弟我……」

  梅思平雖然諂媚無恥,但學識水平卻極高,聽到這齊科長一堆廢話,終於忍不住打斷:「咳,齊科長的發言很精彩,大家鼓掌!」

  「啪啪啪啪!」

  掌聲雷動,不少人憋笑憋得腮幫子都疼了。

  梅思平頭疼地說:「還有誰願意發言?」

  「我來拋磚引玉吧。」一位姓李的區長站起來。

  「李區長請講。」梅思平微笑道。

  江寧縣的各區區長,都是中央政治學校畢業的高材生,水平明顯比剛才的齊科長更高。這位李區長翻開面前的詩稿說:「我喜歡讀詩,尤其喜歡讀周先生那首《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兩句寫得很好,道盡了北洋軍閥的無恥,歌頌了北伐將士的高尚。但我想說,周先生還是太悲觀了,勝利最終是站在正義者這邊的。卑鄙的北洋政府,被高尚的北伐將士埋進了墳墓!這兩句詩體現了什麼?恰好體現了委員長新生活運動的精神!這是社會風氣的更新,在曾經的北洋政府統治下,卑鄙者可以通信無阻,高尚者只能忍氣吞聲。在委員長的領導下,高尚者打敗了卑鄙者,還給中國一個朗朗乾坤!在委員長的統治下,卑鄙者只能暗無天日,高尚者可以盡展才能!」

  「說得好!」梅思平拍手大讚,「李區長的發言很有水平,把委員長的高瞻遠矚、一心為民,以及周先生的才華橫溢都講的淋漓盡致。這段話要原文記下來,各部門回去組織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展開研究!」

  有了這個良好開頭,後來者的思路就寬廣了,另一位牛區長說:「我也愛讀詩,最喜歡周先生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黑夜是什麼?就是北洋軍閥的殘暴統治。光明是什麼?就是委員長建立的國民政府!委員長提倡新生活運動,就是要掃除一切的落後腐敗,尤其是政治上的腐敗……」

  大會上,各科長和區長們,都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梅思平縣長表示:這是一次成功的大會,是一次振奮人心的大會,是學習蔣委員長新生活思想、研究周先生傑出著作的積極會議,為江寧縣的政治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意見!

  這樣的大會,正在全國各地開展。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18 21:30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18 07:07
民國之文豪崛起 691【達成】

  倫敦。

  聖瑪麗醫院。

  周赫煊對著鏡子照了又照,很不高興,特麼的破相了啊。

  被子彈掀飛的小半隻耳朵已經縫回去,但隱約可以看到疤痕。最無語的是,耳廓中央出現一個洞,透風的那種,雖然不大,卻很搶眼。

  除此之外,周赫煊的側臉還留下一道彈痕,從顴骨處延伸到耳根子,讓他英俊的臉龐多出三分硬漢氣質。

  「別唉聲嘆氣了,我覺得挺好看的。」張樂怡安慰道。

  馬玨也笑嘻嘻地說:「是啊,我也覺得挺好看,民族英雄就該是這樣。一個傷疤,就是一塊勛章。」

  在護士給耳朵拆線過後,醫生又檢查了一番周赫煊腹部的創口,說道:「周先生,傷口恢復得很快,已經可以出院了。不過別做劇烈運動,容易引起傷口崩裂。另外要多喝水,你服用了過量磺胺。」

  「多謝醫生。」周赫煊笑道。

  于佩琛問:「先生,今天辦出院手續嗎?」

  「為什麼要出院?我的傷還沒完全康復呢。」周赫煊不假思索地說。

  現在全世界都在懟日本,周赫煊只要多在醫院住一天,日本就要被多懟一天。同時,民間輿論給英國政府的壓力,也是跟周赫煊住院有關的。

  這個時候怎麼能出院?

  而且回家也只能躺床上休息,腹部那處傷口太大了,至少還要等十天半個月才能恢復。

  「咚咚咚!」

  敲門聲響,于佩琛立馬跑去開門。

  霍華德‧沙遜雙手插在口袋裡,笑呵呵走進來說:「周,看來你恢復得不錯。」

  「你這是來看笑話嗎?」周赫煊沒好氣道。

  「不不不,」霍華德‧沙遜搖頭,「你不是笑話,你是英雄,倫敦市長都決定給你頒發『榮譽市民』稱號了。」

  「那真是榮幸。」周赫煊的語氣中帶著嘲諷。

  霍華德‧沙遜在隨從手中奪過水果籃,放在床頭說:「能單獨聊聊嗎?」

  「當然。」周赫煊示意張樂怡、馬玨她們出去。

  等病房清空,霍華德‧沙遜才笑道:「我們的計畫成功了,英國政府召開內閣會議,確定繞開日本幫中國解決白銀危機。」

  「恭喜。」周赫煊道。

  「彼此彼此。」霍華德‧沙遜說。

  事實上,早在周赫煊遇刺的第九天,南京國民政府就已經宣佈進行貨幣改革。在沒有獲得任何國家支持的情況下,單方面實行法幣政策,禁止民間白銀流通,並宣稱中國法幣與英鎊掛鉤。

  顯然,孔祥熙、宋子文已經被逼瘋了,中國的經濟形勢糟糕到無法再拖的地步,即便本金和外匯儲備不夠,也只能鋌而走險提前發行法幣。

  歷史上的英國就這麼被套進去,因為南京政府單方面宣佈掛鉤英鎊,導致日本和美國都以為中英兩國有暗中交易。

  英國就像一個被窮漢強擄回家的小媳婦兒,為了自身利益,不情不願地陸續給中國提供幫助。日本則惱羞成怒,開始大肆製造謠言,並擠兌中國白銀,差點就把剛剛發行的法幣給弄得信用崩潰。

  中國的貨幣改革造成國際銀價暴跌,美國那邊的白銀集團無利可圖,終於同意羅斯福出手。美國到那時已經失去先機,只能悄悄跟英國商量,兩國聯手用美元和英鎊來排擠日元。

  沒有真正的勝利者,中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由於把白銀危機拖得曠日持久,全都沒撈到什麼大的好處。

  現在被周赫煊這麼一搞,日本理虧,英國再無顧慮。雖然南京政府貨幣改革的日期沒變,但英國已經決定提前出手了。所帶來的變化就是:中國法幣能夠更順利的發行,中國商人、百姓的日子會更好過,在華投資的洋商可以減小損失。而日本的擠兌投機不再那麼有效,黑心錢也賺不到歷史上那麼多。

  至於其他的,沒有什麼變動。

  周赫煊感到很欣慰,他到底是為國家貢獻了力量,至少能讓民族資本和平民百姓緩緩勁兒。當然,挨黑槍還是讓他很鬱悶的,這純屬意料之外的無妄之災。

  誰讓日本的傻逼那麼多呢,當年李鴻章就是被日本人莫名其妙打了一槍,結果《馬關條約》的軍費賠償少出一億兩白銀。

  周赫煊到哪兒說理去?

  「英國什麼時候出手?」周赫煊問。

  「已經出手了,」霍華德‧沙遜吐槽道,「內閣開了近半個月的會來討論,那幫蠢貨實在太遲鈍了。現在匯豐銀行(上海)已經調集好資金,給中國提供足夠的英鎊外匯,以保證中國法幣的順利發行。」

  周赫煊笑道:「皆大歡喜。」

  孔祥熙和宋子文這次玩得很溜,都沒經過英國同意,就單方面強行宣佈法幣與英鎊掛鉤。在招來日本和美國的誤解之下,英國政府還沒法解釋,因為在華英商也在暗中推波助瀾。

  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匯豐銀行(上海)控制著中國海關財權,擁有大量的英鎊外匯,足夠支撐法幣的順利發行。

  日本肯定很難受,但也只能難受,最多再玩一些造謠和擠兌之類的陰招。

  「不介意我抽菸吧?」霍華德‧沙遜掏出雪茄盒。

  「當然介意,我是傷員。」周赫煊說。

  霍華德‧沙遜咽嚥口水,只能把雪茄放回兜裡,笑道:「大英雄,等你康復出院了,我給你準備一場大型酒會。」

  「沒必要。」周赫煊說。

  「那就這樣吧,下次再見。」霍華德‧沙遜起身道。

  這傢伙剛把房門打開,就看到外面站在一堆女人和小孩兒,孟小冬、婉容、廖雅泉和阮玲玉帶著孩子全來了,甚至連乾妹妹周璇都站在過道里。

  「煊哥!」

  「煊哥,你沒事吧?」

  「哥哥,傷口還疼不疼啊?」

  「爸爸,你哪裡受傷了,我給你吹吹。」

  「爸爸,同學們都說你是大英雄!」

  「……」

  霍華德看著一堆女人衝進病房,愣了愣,隨即怪笑道:「中國男人真是幸福,我喜歡中國。」

  周赫煊驚訝地問阮玲玉和周璇:「你們怎麼也一起來了?」

  孟小冬解釋說:「我正好在上海演出,阮小姐主動聯繫我的,然後我們就約婉容她們一起坐船過來。」

  周赫煊不知道的是,費雯麗也來了,剛剛下船朝這裡趕。

  病房裡很快就要炸……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18 21:34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18 07:08
民國之文豪崛起 692【齊聚】

  費雯麗不是獨自回英國的,她身邊跟著整個《泰坦尼克號》主創團隊。

  30年代的電影行業雖然還不成熟,但對宣傳工作已經足夠重視了。四年前,《城市之光》在英國首映的時候,卓別林就專門回英國配合宣傳,足足滯留好幾個月才離開。

  好吧,卓別林其實是富貴還鄉,他生在倫敦、長在倫敦,而且有個不堪的同年。

  卓別林五歲喪父,生活艱難,花童、報童、理髮店小工……什麼活兒都幹過。十五歲離開英國的時候,卓別林還是個小演員,當他再次歸來,已經搖身變成國際知名大導演。

  這是一個傳奇。

  費雯麗其實也差不多,等到《泰坦尼克號》在英國熱映,她也能體會什麼叫做「富貴還鄉」。

  其實周赫煊遇刺住院的第二天,就給他的女人們拍了電報,說自己沒有大礙,讓她們不要太過擔心。但報紙上說得太嚇人了,又是黑槍又是炸彈的,難免讓人擔驚受怕。

  為了配合《泰坦尼克號》在美國的宣傳,費雯麗比孟小冬她們晚五天啟程,但卻恰好在同一天抵達倫敦。

  剛離開碼頭,費雯麗就對導演布蘭比說:「查爾斯,你們先去旅店吧,我到醫院看看。」

  「我陪你去,」克拉克‧蓋博無比積極,「周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又是我們的朋友,他住院怎麼也要去看望一下。」

  「好吧。」費雯麗對此很無奈。

  自從克拉克‧蓋博被抓到把柄後,這傢伙就變成了一條哈巴狗,逢人便說周赫煊跟費雯麗的好話,還不遺餘力地為費雯麗提供演出機會。

  克拉克‧蓋博越是討好,費雯麗就越看她不起——這男人太賤了。

  「那我也跟你們一起去吧。」布蘭比湊熱鬧道。

  反正宣傳工作有專業人士在做,導演和男女主角只需要配合即可,閒著也是閒著。

  順便一提,《泰坦尼克號》和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同時上映,這兩部電影已經在美國那邊正面剛上了。

  《泰坦尼克號》叫好又叫座,媒體和觀眾一致追捧。

  《摩登時代》的情況則有些複雜,觀眾喜歡到骨子裡,媒體卻齊聲唱衰。原因很簡單,《摩登時代》抹黑了資本家形象,成為美共的重要宣傳工具。就連卓別林自己,都被指責為「共產國際潛伏在美國的間諜分子」,甚至一度招來FBI的調查。

  順便一提,此時的FBI非常囂張跋扈,他們甚至連社會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都抓,而且往往打著「禁酒」的幌子,繞開搜查令限制直接入室抓人。大蕭條期間的FBI,已經變成美國最為畸形、權力最大的暴力機構,甚至已經威脅到美國總統的權力。

  羅斯福掌權的時候,還能稍微壓制FBI。等羅斯福一死,FBI就會成為一條掙斷繩索的惡犬,逮誰咬誰,連美國總統都敢咬。

  至少在50年代中期以前,周赫煊是絕對不敢移民美國的,萬一FBI哪天抽風,不顧國際輿論把他抓起來就搞笑了。就算周赫煊給美國總統當顧問都有危險,人家麥卡錫當時的口號是「把炮彈打向國務院」,宣稱杜魯門政府「私通蘇聯」、民主黨「叛國20年」。

  ……

  費雯麗等人來到醫院的時候,美國《時代週刊》的記者正被堵在門口。

  「抱歉,周先生受傷期間,不接受任何採訪。」守門警衛表情冰冷地說。這些警衛平時負責白金漢宮的安全工作,說白了就是皇宮衛隊,周赫煊遇刺事件鬧得實在太大,現在他們被派來給老周看門了。

  大衛‧霍普金斯笑得非常無奈,解釋道:「我是專門從美國趕來的。」

  警衛瞟了他一眼說:「你從火星趕來都沒用。」

  跟這警衛扯了好半天,大衛‧霍普金斯終於怒了:「請你尊重我的工作!」

  「也請你尊重我的工作,記者先生。」警衛不咸不淡地說。

  「好吧,」大衛‧霍普金斯又慫了,「至少,你應該幫我通傳一聲,就說美國《時代週刊》來訪,看周赫煊先生是否同意接受採訪吧。」

  警衛冷笑道:「如果每個記者都要我傳消息,那我有四條腿都跑斷了。」

  「不一樣,我是美國記者!」大衛‧霍普金斯快瘋了。

  「但這裡是英國。」警衛優越感十足,完全把對方看成是鄉巴佬。

  正好這時費雯麗出現,警衛立即阻攔道:「請你們止步,不要打擾醫院的病人休息。」

  「我是周先生的朋友,我叫薇薇安‧哈特利。」費雯麗說。

  「請稍等。」警衛立即讓夥伴到病房確認。

  片刻之後,警衛對費雯麗等人說:「幾位先生、女士,請進吧。」

  旁邊的大衛‧霍普金斯連忙喊道:「我也是周先生的朋友!」

  「但你首先是記者。」警衛依然不為所動。

  大衛‧霍普金斯顯然認出了費雯麗和克拉克‧蓋博,大喊道:「利小姐,蓋博先生,幫我向周先生傳個話,就說《時代週刊》想採訪他!」

  「我會的。」費雯麗轉頭微笑。

  等到費雯麗來到病房,才發現裡面的氣氛有問題,一堆女人坐在那兒大眼瞪小眼不說話,只有小靈均趴在周赫煊身邊嘰嘰喳喳念個不停。

  馬玨看到站在門口的費雯麗,心想:「又來一個!還是洋婆子。」

  事實上,真正鬧情緒的只有張樂怡,她非常不高興阮玲玉和周璇的存在。悄悄養在上海就夠了,居然還敢攆到英國來,這兩個外室姨太太要造反啊!

  「那個,大家好!」費雯麗用流利的中文打招呼。

  周赫煊頓時一喜,終於有人來救場了,他連忙說:「薇薇安,快進來。哎呀,布蘭比和蓋博先生也來啦,真是好久不見!」

  「你好,周。」布蘭比點頭問候,有點搞不清場面。

  克拉克‧蓋博看到一屋子女人和小孩兒,立即聯想起傳說中的一夫多妻制,對中國男人那個羨慕啊。他這個影帝看起來風光,但老婆卻是個比他大十多歲的老女人,連平時偷個腥都跟當間諜似的。

  如果美國也是一夫多妻制,那該多麼美好!

  克拉克‧蓋博突然有加入摩(和諧)門教的衝動。

  費雯麗把路邊買來的獻花放好,對周赫煊說:「煊哥,《時代週刊》的記者想要採訪你,他們就在外邊。」

  「讓他們進來吧。」周赫煊的想法是越多人越好,生怕張樂怡在病房裡鬧起來。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18 21:38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18 07:08
693【娛樂明星】

  《時代週刊》從創刊到1935年,共有七期封面人物來自中國。分別是「中國最強者」吳佩孚,「征服者」常凱申,「基督將軍」馮玉祥,「山西王」閻錫山,「亨利」溥儀,「鬚鯨」汪兆銘,還有一期是老蔣和宋美齡共同出現。

  《時代週刊》擁有一種名為「毒奶」的神奇力量,只要登上了它的雜誌封面,就往往會迎來戲劇性反轉。

  比如「中國最強者」吳佩孚,剛上《時代週刊》亮相一週,張作霖就打來了。一個月後,吳佩孚戰敗,從此逐漸走向衰落。

  又比如百彎不折的汪兆銘,《時代週刊》將他比作鬚鯨——容易彎曲,也能予以反擊,從此有了「鬚鯨汪」的綽號。報導半年後,「鬚鯨汪」遭遇刺殺差點喪命,並在某個時刻彎曲得再也彈不回來。

  還有馮玉祥和閻錫山被《時代週刊》大力稱讚,報導一年後,兩人雙雙下野。

  而被《時代週刊》吹捧愛民如子、威風八面的溥儀,其實連出偽滿皇宮的自由都沒有,一舉一動都被日本人監視,而他「治下」百姓正遭遇著沉痛苦難。

  最搞笑的是常凱申和宋美齡一起出鏡那期,他們的雜誌封面照笑得很歡快。但報導出來剛兩個月,常凱申便焦頭爛額,黯然宣佈下野。

  面對這種超強的毒奶能力,周先生表示有點小害怕。

  張樂怡還是很顧全大局的,聽說《時代週刊》的記者來採訪,立即展現出大婦風範,說道:「我們去隔壁休息室吧。」

  除了于佩琛這位女祕書,其他人全都隨之離開病房,包括布蘭比和克拉克‧蓋博。

  「你好,周先生。」大衛‧霍普金斯敲門而入,並遞上自己的名片。

  周赫煊點頭笑道:「請坐。」

  大衛‧霍普金斯坐在床邊凳子上,細緻觀察道:「你的傷勢恢復得如何?」

  「肚子上還有個洞,只能慢慢長肉。」周赫煊說。

  大衛‧霍普金斯道:「對你遇刺的這件事,我感到非常惋惜和憤怒。同時,祝賀你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你應得的榮譽。」

  「謝謝。」周赫煊笑道。

  大衛‧霍普金斯說:「美國讀者對您非常感興趣,但以前所有的報導都不全面,能講述一下你過去經歷嗎?從童年說起。」

  「當然。」周赫煊又要編故事了,那一套說辭早就滾瓜爛熟。

  不得不說,《時代週刊》的報導非常迅速。當初偽滿洲國建立,溥儀登基稱帝僅一週時間,《時代週刊》就有了他的全面報導,稿件全文直接從瀋陽通過電報發往美國。

  這次也差不多,在大衛‧霍普金斯見到周赫煊的第八天,最新一期的《時代週刊》就出爐了。

  封面是畫出來的,畫風可以參考老式電影海報,下端有一個英文副標題:A  wizard from the far east(遠東巫師)。

  全文如下:

  「十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倫敦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襲擊事件,18位倫敦市民因此喪生,上百人受傷。事件的主角,正是被稱為『遠東巫師』的周赫煊先生。他與死神擦肩而過,臉頰留下一道可怕的彈痕,讓這位舉世皆知的大文豪顯得更為凌厲……」

  「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必然有著一段傳奇性的人生。」

  「以歷史研究與文學著作聞名的周赫煊,其實沒有任何學校文憑,他是個『白丁』。1898年的中國,還處於清王朝統治之下,『巫師周』出生在中國首都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兩歲時,他的家鄉毀於戰火,隨父母前往東南亞投奔伯父。」

  「據周所說,他的伯父是個富裕莊園主,還在印尼擁有礦山。在一次土著暴動之中,周的父母和伯父全家喪生,產業被荷蘭殖民者搶走。或許因為這樣的童年經歷,周在骨子裡是個和平主義者,他希望殺戮與戰火永遠消失。」

  「周毫不忌諱地說,他幼年做過乞丐和小偷,為了活命這並不丟人。直到10歲時的一次行竊,他偷傳教士的麵包被抓住,並因此成為傳教士的僕人。傳教士教會他讀寫,並虐待他,還把他帶到美國。在那個傳教士死後,周再次淪為乞丐和小偷,並漸漸學會詐騙技巧。」

  「他總是善於學習,學習詐騙,也學習知識。他冒充中國和日本的留學生,混跡於美國各地的學校,甚至還幫哈佛的學生寫過畢業論文,報酬是200美元。然後他離開美國,遊遍了歐洲和亞洲,並因此學會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日語、義大利語等多國語言。」

  在1926年以前,周的身分是流浪漢、遊學者、詐騙犯和小偷。這一年他回到中國,自己的家鄉,開始了『遠東巫師』的傳奇之旅。他首先是作家,因為小說連載太慢被軍閥綁架。他還是詩人,因此娶到了現在的妻子。他是教育家,他創辦的慈善小學擁有超過10萬名學生。他又是商人,在中國、美國和英國都有工廠。他也是慈善家,曾購買數十萬噸糧食捐給中國災民。他還是學術明星,在歷史學界擁有崇高的地位。」

  「科學家愛因斯坦評價說:周是個很有想像力的天才——『貓實驗』至今是量子力學領域的懸案。但周表示自己是科學白痴,對物理、化學都毫無興趣。就是這個科學白痴,與英國生物化學家奧德里奇一起發現了磺胺,並因此榮獲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提名。」

  「『遠東巫師』的稱號,源於周成功預言了經濟大蕭條,這是美國讀者所熟知的。但周拒絕承認他是經濟學家,所以他應該更像巫師,擁有神奇的法術無所不能。」

  「周這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最大競爭者是尤金‧奧尼爾,其實奧尼爾也是周的書迷。奧尼爾表示,周擁有著強大的洞察力,他能通過繁雜的現像看到事物本質,這些在《神女》一書中體現得尤為徹底。或許這種洞察力,正是來源於周的童年和少年經歷,他為了生存必須觀察周圍的一切。觀察歷史、觀察未來,這些只是觀察社會的延伸。」

  「巫師先生悄悄的告訴我,五年之內,會爆發世界大戰……」

  1935年的《時代週刊》,發行量已經突破50萬份,從《時代》到《財富》再到《生活》,儼然發展成一個雜誌帝國。

  它在美國擁有恐怖的影響力,當這期關於周赫煊的報導刊登後,再次引發了一場討論熱潮。

  周赫煊的話題性太強了,再配合「倫敦刺殺事件」、諾貝爾文學獎和《泰坦尼克號》上映的加持,簡直就成了美國全民關注的熱點。特別是周赫煊的「人生」傳奇,被《時代週刊》詳細寫出來,周赫煊儼然成為勵志英雄。

  由於周赫煊在美國「長大」,他甚至已經被視為美國人,他的成功就是「美國夢」的現實版本。

  好萊塢著名女星葛麗泰‧嘉寶,最近因電影《茶花女》而提名奧斯卡影后。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不是同性戀,那些傳聞都是編造的……我的擇偶標準?恩,當然是周赫煊先生那樣的啊。他博學、睿智、堅韌、努力、英俊,滿足了我對男人的所有幻想……再說一遍,我不是同性戀!你不相信,我也沒有辦法。」

  很明顯,周赫煊被人當成擋箭牌了,那就是個女同性戀!

  美國八卦小報立即開始炮製緋聞,《葛麗泰‧嘉寶公開示愛周赫煊》這樣的標題滿天飛,周先生已經有發展成為娛樂明星的傾向。

  一個大文豪變成娛樂明星,說明他真的火了,火得一塌糊塗、街知巷聞,就連娛樂圈都要跑來蹭熱點。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18 21:44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18 23:18
694【慈善家族】

  11月底,周赫煊已經可以下床走路了,但腹部的傷口依舊需要慢慢癒合。

  幾個女人相處得還算「融洽」,張樂怡沒有為難阮玲玉和周璇,但也沒有允許她們住進郊區那套鄉村別墅。阮玲玉和周璇明顯被區別對待了,張樂怡給她們找了一家飯店,長期訂下一套頂級豪華客房。

  張樂怡這事兒做得十分漂亮,既沒有讓周赫煊難堪,也保留了阮玲玉和周璇的面子,而且還顯示了作為女主人的權威。

  11月26日,周赫煊收到李壽民發來的電報——鄭證因、施劍翹夫婦成功刺殺孫傳芳,現已被移動到天津地方法院檢察處偵訊。

  歷史上,孫傳芳是施劍翹單獨刺殺的,引起全國轟動。社會各界贊其為「女中豪傑」,強烈要求政府特赦,隨後馮玉祥、李烈鈞、于右任、張繼、宋哲元出面救援。結果是,施劍翹一審被判十年,二審被判七年,入獄11個月後被總統林森親自赦免。

  至於鄭證因,這位武俠小說家的人生完全因周赫煊而改變。本來應該終生未娶、只與槍棒作伴的他,居然跟施劍翹結為夫婦,而且這次還參與了刺殺孫傳芳的行動。

  半年前,夫妻倆打聽到孫傳芳寓居天津的消息,他們就已經在祕密準備了。首先,是施劍翹通過做手術放小腳,以便讓自己的行動更加靈敏。與此同時,鄭證因剃度出家做和尚,托關係跟隨某位法師修行。

  9月17日那天,是施劍翹的父親被孫傳芳殺死的十週年紀念日,夫妻倆在觀音寺舉行了紀念法會,隨後購槍準備實施刺殺計畫。

  一直到11月13日,他們終於等來機會。

  當天,「一心向佛」的孫傳芳,來到居士林聽經學佛。施劍翹以女居士的身分到場,當眾人閉目誦經的時候,施劍翹和鄭證因同時行動,直接對準孫傳芳的腦袋、胸口和背心開了12槍,上半身都成篩子了。

  刺殺成功後,鄭證因和施劍翹將提前準備好的《告國人書》拋向人群,大聲宣佈自己的姓名和行刺目的,並撥通警察局的電話等著被抓。

  當天下午,《新天津報》就出了號外。次日,天津、北平、上海等城市各報都以頭版頭條報導,全國為之轟動。

  被殺的可是孫傳芳啊,當年與張作霖、吳佩孚齊名的北洋三大軍閥,號令浙、閩、蘇、皖、贛五省的「東南王」,居然命喪於仇家的女兒、女婿之手。

  現在已經有媒體,把鄭證因、施劍翹合稱為「神雕俠侶」了……

  周赫煊接到李壽民發來的求救電報,簡直哭笑不得,隨即給常凱申、張學良寫信,希望兩人能夠順手幫一下忙。

  這事兒肯定能夠解決,孫傳芳的仇家本來就多,他被弄死簡直大快人心。就算周赫煊不出手,馮玉祥等人也會主動站出來幫忙,頂多也就被關押一年而已。

  咱們把視角拉回英國。

  12月1日,《泰坦尼克號》在倫敦首映,立即引發觀影狂潮。男女主角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成為這陣子最當紅的電影明星,他們兩個出門都能引起交通堵塞了。

  倫敦大劇院裡,電影剛剛放映結束,一個中年人掏出手帕默默擦拭眼淚,另一個50多歲的老男人悵惘嘆息。

  中年男子叫做文森特‧阿斯特,他的父親阿斯特四世曾經是美國首富,擁有紐約城區超過半數的房產。就在阿斯特四世最輝煌的時刻,他登上了一條名為「泰坦尼克」的豪華遊輪,從此美國首富的寶座換了主人。

  老男人叫做威廉‧華爾道夫‧阿斯特,他是阿斯特四世的親弟弟,阿斯特家族英國分支的創立者。幾十年後,他的曾孫女薩曼莎,嫁給了英國首相卡梅倫。

  「文森特,走吧!」威廉‧阿斯特拍拍侄子的肩膀。

  文森特‧阿斯特突然說:「叔叔,我想尋找當年的遇難者後代。如果有誰生活困難,應該幫他們一下。」

  「很好的主意,算上我一份。」威廉‧阿斯特說。

  阿斯特家族曾是美國最大的房地產商,但他們更加出名的是做慈善。這個家族有兩句祖訓,一句是:「除非為了增加其他地產的價值,否則不要賣掉你手中的地產」,另一句是:「金錢就像肥料,不用來佈施就是廢物」。

  這個家族的慈善是真慈善,而非為了合理避稅的假慈善。

  當年的美國首富阿斯特四世,也是一位真正的紳士,他把自己的妻子、侍女和護士都送上了救生艇,自己卻隨同泰坦尼克號一起沉入大海。

  不管是現任家主文森特‧阿斯特,還是英國分支的家主威廉‧阿斯特,他們都繼承了阿斯特家族的慈善傳統,一樣的樂善好施。

  只可惜,這兩人的賺錢能力很差,阿斯特家族正在快速走向衰落。

  剛剛繼承家產時,文森特‧阿斯特還是美國首富,20多年過去,他連美國富豪榜前十都排不進去。

  看完電影的當天晚上,阿斯特叔侄倆就派人尋找當年的遇難者後代,兩人合力拿出100萬美元來給予救濟。

  第二天,他們又來到醫院拜訪周赫煊,想見見《泰坦尼克號》的原作者。

  文森特微笑握手道:「你好,周先生,我叫文森特‧阿斯特,這是我的叔叔威廉‧阿斯特。」

  「很高興認識兩位。」周赫煊說。

  周赫煊對他們並不瞭解,倒是對文森特的老婆比較熟悉——未來鼎鼎大名的美國慈善女王,一個不懂賺錢、只會捐錢和花錢的娘兒們,生生把阿斯特家族的龐大產業給敗完了。

  順便一提,那位慈善女王童年時期生活在北平,會說中國話,喜歡中國文化,還收藏了不少中國古董家具。只不過嘛,這女人如今正在跟第二任丈夫過日子,還沒有嫁給文森特‧阿斯特。

  為啥周赫煊知道得這麼清楚?

  因為他在穿越前,曾經參觀過慈善女王的生前收藏展,還看過慈善女王年輕時候的照片。恩,大美女一個,明星臉蛋、超模身材,好奇之下專門打聽了慈善女王的生平經歷。

  表達了一番對周赫煊的敬意,文森特‧阿斯特問道:「周先生,你當初怎麼想到寫《泰坦尼克號》這部小說?」

  周赫煊早就習慣了編故事:「我在法國流浪的時候,曾經遇到一位老婆婆,聽她講述了許多關於泰坦尼克號的故事。」

  「是嗎?」文森特對此很感興趣,「20多年前,我的父親也在船上,可惜他遇難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見見那位老夫人,聽她講當年的故事。」

  當年被阿斯特四世送上救生艇的,是文森特的繼母,母子倆關係很不好,還一度打過財產繼承官司。他沒法從繼母那裡聽故事,也不想知道關於泰坦尼克號的消息,但最近被電影一刺激,突然就生出懷念情緒。

  周赫煊遺憾地說:「抱歉,那位老婆婆已經過世了,她也沒有留下子女。」

  「那真是可惜。」文森特略表遺憾。

  威廉‧阿斯特也開始加入聊天,講了許多跟泰坦尼克號有關的話題,最後三人漸漸聊到了慈善。

  文森特說出了他的慈善理念:「慈善並不是給窮人發放食物和鈔票,那太低級了,容易養出一堆寄生蟲。慈善應該是公益性質的,比如捐建平民醫院、圖書館、學校,也可以是幫助窮人自食其力。」

  「說得太好了,」周赫煊好不容易遇到個有錢的慈善家,立即開始下套子,「兩位去過中國嗎?」

  「沒有,我對中國並不瞭解。」文森特和威廉叔侄倆同時搖頭。

  周赫煊開始講述中國人民的悲慘,還聊到自己創辦的希望小學,足足說了十多分鐘:「現在最需要幫助的不是美國人,而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百姓。」

  「確實很糟糕,有機會的話,我想去中國看看,順便幫幫那裡的苦難者。」文森特說。

  威廉‧阿斯特則搖頭苦笑:「恐怕我沒那個能力,在倫敦做慈善已經是我的極限了。」

  威廉‧阿斯特不僅喜歡做慈善,他更喜歡享受,這傢伙過的是紙迷金醉的貴族生活。當世界經濟危機來臨後,他為了自己的奢侈享受,已經變賣了許多產業。

  說白了,威廉‧阿斯特就是個頂級啃老族,靠揮霍祖產過日子,還花錢買了個英國世襲子爵的封號。他做慈善也不完全是聽從祖訓,慈善避稅是主要目的,方便他的兩個議員兒子繼承財產。

  文森特則要單純得多,他是真的在做慈善,聽到周赫煊對中國的描述,他已經有了去中國實地考察的打算。

  周赫煊邀請道:「阿斯特先生,不如跟我一起去中國吧。我們可以合作設立慈善基金,也不止是幫助中國人,還可以幫助全世界的窮人。」

  「我會認真考慮的。」文森特點頭說。

  威廉‧阿斯特突然問:「周先生,你什麼時候去瑞典領獎?」

  「下週。」周赫煊道。

  「等你從瑞典回來,我可以為你舉辦一場慶祝舞會。」威廉笑道。

  「當然可以。」周赫煊立即就接受了,他還想忽悠阿斯特家族給中國捐款呢。

  威廉‧阿斯特也很高興,他喜歡舉辦舞會,喜歡邀請貴族名流,給周赫煊舉辦慶祝舞會是個漲面子的好機會。還有,他的大兒子是英國上議院的議員,如今正在謀求更高的世襲爵位,而周赫煊貌似跟艾伯特王子關係很好,到時候可以藉機把王子也請來。

  這就是老傢伙的打算,相比起來,他的侄子文森特就要可愛得多。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19 10:19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19 07:08
695【文學界的獨裁者】

  12月6日,周赫煊坐船前往歐陸,隨行的有張樂怡、于佩琛、貼身護士和《觀察家報》記者。

  經過深入交流才知道,原來阿斯特家族不僅玩房地產,還有涉足金融和傳媒。

  文森特‧阿斯特是《新聞週刊》的大股東,這份雜誌在美國的影響力僅次於《時代週刊》。

  威廉‧阿斯特則是《觀察家報》的第二大股東,這份報紙在英國跟《泰晤士報》齊名。

  二戰前,有一種說法是「英國的決策者不在唐寧街,而在克萊夫登莊園」。克萊夫登莊園,就是《觀察家報》大股東的莊園,戰前英國的重大決策都在那裡敲定,包括出賣捷克和波蘭,驅使德國進攻蘇聯等等。

  如今,《觀察家報》正在積極幫助張伯倫造勢,只要張伯倫成為英國首相,這家報紙就能一飛衝天,甚至影響整個世界的局勢。

  英國對德國的一系列綏靖政策,都是在《觀察家報》的老闆家裡搞出來的。

  威廉‧阿斯特這老傢伙雖然不會做生意,但玩政治投機卻有一套。他老婆是英國眾議院的首個女議員,他兒子是英國上議院的議員,他自己還是《觀察家報》的二股東,並且即將扶持起來一個英國首相。甚至在幾十年後,他的曾孫女還能嫁給英國首相,或者說,就是阿斯特家族把卡梅倫推上首相寶座的。

  現在英國的老國王已經病入膏肓了,貴族們都在圍著大王子愛德華打轉,從龍擁立之功嘛。

  但威廉‧阿斯特偏偏想要藉周赫煊的路子,搭上二王子艾伯特那條線。估計這老傢伙已經料準了愛德華王子不靠譜,早晚要失去王位,他的政治投機眼光實在太恐怖了。

  等艾伯特成為國王,張伯倫成為首相,作為他們的支持者,威廉‧阿斯特簡直要上天!

  周赫煊突然發現,自己無意中又結交了一門權貴。

  所以,這次威廉‧阿斯特說要派記者跟隨周赫煊,周赫煊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就算拋開威廉的其他身分,只《觀察家報》的二股東就值得他結交,關鍵時候幫著搞宣傳非常厲害。

  ……

  因為傷勢還沒有痊癒,來到斯德哥爾摩後,周赫煊沒有陪張樂怡她們觀賞異國風情,而是老老實實住在瑞典文學院安排的房間裡。

  當天下午,周赫煊見到了他拿獎的伯樂——霍爾斯陶穆。

  一個表情嚴肅的老頭子,只看面相就知道是那種老古板,他見面就說:「周,我非常討厭你的《神女》,簡直不知所云!」

  「呃,」周赫煊愣了愣,笑道,「那真是太遺憾了。」

  「你的那部《狗官》還不錯,至少把故事寫清楚了,」霍爾斯陶穆毫不掩飾地說,「如果你的競爭者不是尤金‧奧尼爾,你這輩子都不可能拿諾貝爾文學獎。我寧願把獎頒給你,也不給那個文筆粗俗的美國佬。」

  「謝謝,看來我很幸運。」周赫煊面帶微笑,其實想把這老傢伙打一頓。

  瑞典文學院是有正副院長的,但院長只是擺設,半年就要選一次。真正能做主的是常務祕書,而且最最可怕的是,此時的常務祕書是終身制,相當於諾貝爾文學獎的皇帝。

  恰好,現任常務祕書霍爾斯陶穆是個老頑固,討厭推陳創新,討厭故弄玄虛,他的文學思維還停留在大仲馬、雨果時代。

  別說周赫煊和奧尼爾了,就連後來艾略特獲獎都歷經波折。

  艾略特是誰?

  但丁的繼承者,20世紀最偉大的詩人。

  徐志摩那首《西窗》,就是模仿艾略特的風格創作的,他的詩歌粉絲遍佈全世界。

  就是這麼一個牛逼的人物,差點被霍爾斯陶穆取消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他不喜歡那種像謎語、像巫咒一般的現代詩。當時霍爾斯陶穆已經老得快死了,經過即將繼任的厄斯特林苦苦勸說,他才終於同意讓艾略特拿獎。

  霍爾斯陶穆就像一隻攔路惡虎,只有等他老死了,諾貝爾文學獎才開始頒給那些文學創新者。

  如果大文豪馬爾克斯生活在霍爾斯陶穆的時代,幾乎沒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誰讓他的現實魔幻主義太故弄玄虛呢。

  如果周赫煊只寫了《神女》,而沒有寫平民易懂的《狗官》,那他也不能拿獎,霍爾斯陶穆絕對會將今年的諾獎作廢!

  這是個文學領域的大獨裁者!

  「年輕人,文學是神聖的,」霍爾斯陶穆開始了他的說教,「你很有文學天賦,但千萬不要誤入歧途。什麼現實魔幻主義,那只是故弄玄虛的小孩子把戲。還有你那幾首詩歌,簡直狗屁不通。現代派是詩歌界的毒瘤!你如果繼續寫現代派詩,那你就完全把自己毀了。」

  周赫煊還在笑:「或許吧。」

  霍爾斯陶穆憤怒地說:「這是個最糟糕的時代,年輕人都盲目推崇什麼現代派、意識流、先鋒主義、魔幻主義,簡直捨本逐末!真正的文學史什麼?是雪萊,是雨果,是巴爾扎克!為什麼我討厭尤金‧奧尼爾,因為他的文筆不但拙劣,而且展現的內容也浮華庸俗。你寫的《神女》雖然也很爛,但至少要比他好一些。我知道,明年那些院士還會選尤金‧奧尼爾,但我不可能讓他獲獎!」

  看來明年的諾貝爾文學院要作廢了……

  奧尼爾先生,你還是轉行打籃球吧,當劇作家沒前途啊。

  霍爾斯陶穆沒等周赫煊說話,就把一本厚厚的《悲慘世界》拍出來:「年輕人,認真讀讀這本書吧,放棄你的現實魔幻主義。這才是真正的文學,真正的小說!」

  周赫煊捧著《悲慘世界》哭笑不得,他實在不知該說什麼好。站在面前的明明是瑞典文學院常務祕書、諾貝爾文學獎的掌門人,但給周赫煊的感覺,卻跟面對周璇的養母一樣,都是生活在過去的思想陳舊者。

  霍爾斯陶穆走了,只留下雨果的《悲慘世界》,他是專門來教訓周赫煊的,估計是周赫煊獲獎讓他很不爽。

  這老頭兒可真頑固,周赫煊為全世界的文學家們悲哀。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19 10:24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0 07:08
696【領獎】

  諾貝爾獎的正式頒獎日期為12月10日,因為這一天是諾貝爾的忌日。

  但從12月5日開始,「諾貝爾週」就悄然降臨,各種講座、演說、記者會、見面會、音樂會……五花八門。

  到了12月10日,頒獎禮分別在瑞典和挪威舉行。

  挪威那邊頒發的是和平獎,但獲獎者奧西茨基無法親自到場領獎。這位德國反戰記者,早在兩年前就被祕密警察逮捕,如今還關在納粹集中營裡面。

  德國與挪威對此非常不滿,希特勒公開抵制,命令所有德國人都不能接受諾貝爾獎。挪威國王也拒絕參加頒獎禮,挪威《晚郵報》批評奧西茨基是「攻擊自己國家的罪犯」。

  這一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似乎成了鬧劇,獲獎者無法到場,頒獎者(挪威國王)拒絕到場,只剩下一堆記者大眼瞪小眼。

  瑞典這邊就要熱鬧得多,觀禮者足有數千人,可惜中國人很少。

  中國此時的駐瑞典公使是空缺的,由使館二等祕書王念祖代任。整個瑞典公使館的外交官只有三人,而且經常拿不到工資,簡直寒酸得可憐。

  國黨經營的中央通訊社,如今還沒有創辦海外分社,一切國際新聞都需要向外國通訊社購買。經常跑國際新聞的大記者戈公振,兩個月前病死了,否則他這次肯定要親自來瑞典採訪。

  寒風蕭瑟,雪花飄零。

  二等外交祕書王念祖,帶著兩個使館人員站在皇家音樂廳外等候。他們穿著嶄新的西服,已經冷得直發抖,嘴唇蒼白無血色。

  沒辦法,他們太窮了,已經一年多沒有領到工資,根本無錢置辦著裝。皮裘大衣什麼的當然有,但破得不成樣子,甚至還縫了補丁,不適合在正式場合穿出來。

  就三人身上的西服,還是在出國前定製的,平時都小心藏在衣櫃裡,只有遇到大場合才穿。

  「快……快到了吧?」呂兆新打著冷顫問。

  王念祖跺腳呵著白霧,搓手道:「應該快到了,媽的,該多穿一雙襪子。」

  孫方突然朝前一指:「王祕書,有輛車過來了!」

  三個可憐的外交官頓時踮腳張望,只見那輛轎車緩緩停下,車裡出來了兩個外國佬。

  「是居里夫婦,不是周先生。」王念祖失望地說。

  約里奧—居里夫婦是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者,他們一露面,守候多時的記者立即撲上去,咔嚓咔嚓地照個不停。

  呂兆新羨慕的看著居里夫婦,說道:「來瑞典工作三年多,總算是有盼頭了。周先生是第一個,以後還會有更多中國人拿諾獎。」

  「但願吧。 」王念祖無奈道。

  使館二等祕書就能代任駐瑞典公使職務,可見他們有多不受重視,早他媽被國內遺忘了,能一年拿一次工資都是奢望。

  這尼瑪算年薪了吧?說起來挺高大上的。

  三人足足又等了十多分鐘,已經快成冰雕了,終於看到下一輛轎車駛來。

  于佩琛和女護士首先下車,緊接著是張樂怡扶著周赫煊現身。護士連忙遞來一根枴杖,然後扶著周赫煊慢慢往前走,于佩琛用英語喊道:「各位記者朋友,請不要擁擠,周先生的傷口還沒痊癒。」

  王念祖連忙帶著兩個手下去迎接,被寒風一吹,渾身哆嗦著握手說:「周先生你好,我是中華民國駐瑞典公使館二等祕書王念祖,代行公使之職。我代表駐瑞典公使全體外交人員,熱烈祝賀週先生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為咱們中國人爭光!」

  周赫煊感覺自己握著一團冰塊,王念祖的手都凍得發青了。他解下自己身上的裘袍給王念祖披上,感慨道:「辛苦諸位了。」又轉身對張樂怡說,「樂怡,快給三位兄弟找幾件皮大衣來!」

  「不辛苦,不辛苦。」王念祖感受著裘袍的暖意,說話時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呂兆新激動地說:「周先生,我們來扶你進去吧。」

  「好。」周赫煊笑道。

  呂兆新和孫方立即跨前一步,左右扶著周赫煊,在王念祖的帶領下走向瑞典皇家音樂廳的大門。

  走到音樂廳內,三位可憐的外交官終於暖和了些,不至於被當場凍死。

  另外四位獲獎者已經就坐了,分別是英國的查德威克(物理學獎),法國的居里夫婦(化學獎),德國的施佩曼(醫學獎)。至於諾貝爾經濟學獎,此時還沒有設立。

  「你好,周先生!」查德威克起身問候。

  「你好,查德威克先生。」周赫煊握手道。

  緊接著,居里夫婦和施佩曼也分別用法語和德語打招呼,大家坐在最前排很快就聊起來。至於三位外交官,非常自覺地跑到後面的席位,他們只能算來觀禮的。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帶著他的王后維多利亞現身。

  維多利亞王后是德皇威廉一世的外孫女,屬於堅定的親德派。連帶著,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也立場堅定的支持德國——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當德國入侵蘇聯的時候,他甚至背著瑞典政府,悄悄給希特勒發私人賀信。

  古斯塔夫五世又高又瘦,戴著一副小眼鏡。他以前還掌握著瑞典軍隊,並且在一戰的時候想跟著德國玩耍,但軍權很快就被政治黨派給擼了,如今已不問政事,專心當他的職業網球手。

  恩,這位國王陛下,死後被選入國際網球名人堂。

  最先頒發的是物理學獎,接著是化學獎和醫學獎。至於文學獎,可能因為不重要,或者是最重要,被安排在最後一個頒獎。

  霍爾斯陶穆一臉嚴肅地走上去,說道:「尊敬的國王和王后陛下,尊敬的諾貝爾獎得主們,女士們,先生們。周赫煊是一位詩人,他的小說猶如詩歌,摒棄了傳統的筆法,勾勒出中國的社會畫卷。他用犀利幽默的筆觸,諷刺人性荒謬,抨擊政治偽善。他通過構建荒誕的世界,揭露了人類生存狀態中最黑暗的一面,以神話和傳說的方式賦予強烈象徵以及形象。在他的《神女》當中,一切都是顛倒的……周赫煊作品的文學表達,已經超越了當下的眾聲喧嘩。周赫煊先生,瑞典文學院祝賀你,請從尊敬的國王手中,接過193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眾人的掌聲中,周赫煊被護士攙扶著上台領獎。已經披上皮大衣的三位外交官,激動吶喊著,不由站起來瘋狂鼓掌。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20 15:47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1 18:53
民國之文豪崛起 697【領獎致辭】

  皇家音樂廳的工作人員,端來了一把椅子,並將麥克風的高度降下來。

  周赫煊被攙扶著坐下,掃了一眼觀眾席的1000多人,用英語說道:「尊敬的瑞典文學院各位院士,尊敬的國王和王后陛下,女士們,先生們:我來自中國,一個被稱為『瓷器』的國度。我今天想說的,也跟這個有關。接下來,我的致辭分為兩段。前面一段使用中文,是對我的同胞們說的,在座諸位不需要理解,也不用找誰來翻譯。謝謝!」

  王念祖、呂兆新和孫方三個外交官,仰著脖子豎著耳朵,此刻聽到這段話,突然心中生出些快意來。

  他們擁有著高學歷、高智商,這樣的人往往自視甚高,夢想著幹一番大事業。但他們卻沒有任何靠山和背景,被政府打發到瑞典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被嘲笑、被忽視、被遺忘,曾經的萬丈雄心已經在北歐的風雪中凍得一片冰涼。

  今天,終於有個中國人,站在台上說他要講中國話。

  周赫煊的語氣很平淡,沒啥囂張和霸氣,但聽在三位外交官的耳朵裡,卻震若洪鐘大呂。

  周赫煊的中國話來了,他面容嚴肅道:

  「我仔細數了一下,此刻坐在皇家音樂廳裡的朋友大概有1500人,而亞洲黃種人面孔的不足100。包括我在內,中國人頂多有20個。我希望下面所說的這段話,能夠傳到國內,讓更多的同胞聽到。」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再到九一八和一二八,中國一再受到列強欺凌,國事衰頹,國土淪喪,似乎已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賠款,割地,割地,賠款,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詮釋著中國的近現代歷史。日本人又來了,奪取中國五分之一的土地,我們感到恐慌,甚至有主和派高唱投降論調。這似乎是一個懦弱不堪的中國。」

  「但我看到的,卻是一個振奮不息的中國,因為我們從未停下追趕的腳步!」

  「西方經歷了思想啟蒙運動,才從中世紀的黑暗裡走出,從此科學文化日新月異,西方文明因此而崛起。思想很重要,高於並引導了政體、文化和科學。為什麼我說中國一直在發展進步,因為中國人的思想正在快速轉換。」

  「鴉片戰爭後,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魏源先生編撰了《海國圖志》,從此國人走出融入世界的第一步。《海國圖志》這本書對日本明治維新起到巨大影響,日本人認為它是『不龜手之藥』,而中國人也開始『師夷長技以自強』之路。」

  「接下來是嚴復先生,他的《天演論》帶來進化論思想,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他翻譯《國富論》,讓我們知道一國之強弱,不僅要看國土和軍隊,還要看勞動力、技術和財富。」

  「中華民族歷來就是善於學習的民族,吃一塹,長一智,這是老祖宗們留下的智慧。甲午戰敗,舉國震驚,保皇黨追求君主立憲,革命黨追求民主建國。不管是康有為、梁啟超,還是孫中山、黃興,且不論他們的道德與能力,對中國而言,他們都是先賢,引導國人追求更加先進的政體與社會。 」

  「巴黎和會是又一個轉折點,它更加深遠的影響,是催熟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在我看來,五四運動就是屬於中國的啟蒙運動,他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國人思想。從鴉片戰爭到五四時期,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思想啟蒙。」

  「近代中國,就像一個意識混亂、身體虛弱的病人。現在,我們的精神已經好轉了,意識已經清楚了,只剩下身體還未恢復。我們仍在努力,努力借助西方的科學和文化來進補,把中國的身體養好,養得更強壯。」

  「我始終相信,總有一天,中國會成為思想健康、體格強壯的巨人。」

  「而今天,東邊有個叫日本的矮個子,他準備趁著中國虛弱來趁火打劫。不要慌,不要妥協,不要投降,我們的身體雖然衰弱,但我們必須咬牙堅持。抄起棍子,拿起鋤頭,只要把這個強盜從家裡趕出去,我們就能迎來新生。若是連反抗都不敢,那中國永遠不能得到營養補充,永遠要虛弱下去,淪為別人的奴隸!」

  「此刻我很自豪,不是因為拿到了諾貝爾獎。而是我的小說,我的詩歌,能夠喚起一些國人的精神,讓他們的思想更清楚一些。文學似乎毫無意義,但對於中國來說,它彌足珍貴。我們這一代作者,肩負著思想啟蒙的使命。我們的身體還很虛弱,但精神不能屈服,意志必須堅定。」

  「最後,我想對同胞們說,中日必有一戰,而中國必勝。戰爭到來之日,我將傾其所有!」

  周赫煊舉起拳頭,聲音不大,卻很堅定的喊道:「中華民族萬歲!

  「中華民族萬歲!」

  三個外交官蹭的站起來,跟著周赫煊高呼,他們冰冷的心似乎又火熱起來。

  于佩琛這個共產主義者聽得熱淚盈眶,拳頭橫在胸口,反覆默唸著這句口號。

  音樂廳裡的洋人們面面相覷,不知道中國人在喊些什麼,中國對他們而言,實在是太陌生了。

  用中文說完,周赫煊又開始說英文:「文學的價值在於思想交流和傳播,蕭伯納先生有句話我很贊同。他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都有了兩種思想。思想的交流,可以消除誤解,讓我們彼此相處愉快。」

  「西方人對中國是有很大誤解的,我跟很多西方人聊過,他們對中國有著三個刻板印象,即:中國停滯不變,中國文化保守排外,中國人缺乏宗教感情。這是非常錯誤的。」

  「中國停滯不變的觀念,在西方幾乎是常識,黑格爾就認為中國是『永遠不變的單一』。五年前,倫敦大學的托尼教授到中國進行調查研究,在他的調查報告中,也延續了黑格爾的看法。他說:『一直到昨日為止,中國是在中國自己的軌道上行動,既未影響西方,也未受西方影響』。這種說法何其謬誤,沒有中國的四大發明,西方如何大航海、製造槍炮和傳播科學?這是中國對西方的影響。沒有達爾文、三權分立,中國又怎會爆發辛亥革命?這是西方對中國的影響。說中國停滯不變,這就是缺乏思想文化交流,導致西方人對中國產生誤解。」

  「說中國文化保守排外?其實真正保守排外的是日本。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包容和吸收,現在我們的知識青年,說英語、法語,穿西裝、皮鞋。就連婚禮,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穿婚紗,對著《聖經》許下誓言。」

  「說中國人缺乏宗教情感,那就更錯到了極致。中國人宗教情感的體現,不是佛教,也不是道教,更不是儒教,而是siniticism(可翻譯為中國教,華夏宗教,華夏主義),也即中國商周時代誕生的信仰與習俗,它形成於公元前1300到公元前700年。到了孔子、老子的先秦時代,以及王充所在的東漢,『華夏主義』走向成熟。我們尊崇『天』與『祖先』,即『敬天法祖』,這就是我們獨有的宗教情感。當一個人做了壞事,首先想到的是老天爺要怪罪,或者是祖宗先人會蒙羞,這不是宗教情感是什麼?」

  「所以說,西方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全是錯的。你們不瞭解中國,一切對中國的理解,都屬於道聽途說再加上自己的想像。而文學,則是我們彼此溝通的橋樑。在《神女》這本書中,你們可以看到中國近現代的變化,中國近現代的學習西方,以及中國 人自己的宗教情感。」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讓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中國、瞭解中國。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品,能夠翻譯成西方文字。」

  「謝謝! 」

  隨著周赫煊從椅子上站起來,全場突然迸發出熱烈掌聲。

  確實,正如周赫煊所說,西方人對中國有太多的誤解,這種東西方的交流很有必要。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21 20:01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1 18:53
民國之文豪崛起 698【令人生厭的人與值得尊敬的人】

  跟龔古爾文學獎比起來,諾貝爾文學獎明顯要大方得多。獎金是用瑞典克朗支付的,大約相當於4.8萬美元,足夠貧寒的作家一夜暴富。

  除了獎金以外,還有一本證書和一枚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獎章,是由瑞典國王親自給周赫煊戴上的,使用200克黃金製成,圖案為一個青年坐在月桂樹下,聆聽並記錄著繆斯女神的歌。

  張樂怡手捧著諾貝爾獎證書,喜滋滋的看了又看,然後小心翼翼放進包裡收好。

  于佩琛頗為羨慕,想要討來觀摩,卻又不好意思開口,只能盯著周赫煊胸前的諾貝爾獎章看個不停。

  頒獎典禮結束,眾人便離開皇家音樂廳,前往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這裡要舉行一場盛大晚宴,諾貝爾獎得主、科學界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瑞典王室成員都要來參加。

  瑞典王室來了一大家子,王儲叫奧斯卡‧奧拉夫‧阿道夫,也即未來的古斯塔夫六世。二王子叫威廉‧奧拉夫‧阿道夫,大公主叫索菲亞‧奧拉夫‧阿道夫。

  另外,王儲奧斯卡足足生了四個兒子,二王子威廉只有一個兒子。

  整個瑞典王室中,除了老太婆王后,以及兩個中年王妃以外,就只有年僅18歲的索菲亞公主是女性,成為今天晚宴最耀眼的花朵。

  周赫煊和另外幾位諾貝爾獎得主,才有資格跟瑞典王室成員同桌吃飯。像張樂怡這種家屬,都只能在旁桌坐著,至於三位中國外交官,連參加晚宴的資格都沒有。

  現在的瑞典王儲,未來的國王古斯塔夫六世,奧斯卡王子用流利的中文跟周赫煊打招呼:「你好,周先生!」

  周赫煊有些吃驚,讚道:「王子的中國話說得很好。」

  「哈哈,我喜歡中國,我是瑞典的『中國委員會』主席、『中國俱樂部』會員。我曾去過中國的周口店、太原和浦口,參觀那裡的考古遺址,我還是梅蘭芳先生的朋友。 」奧斯卡王子炫耀般說道。

  「考古遺址?」周赫煊皺起眉頭。

  奧斯卡王子自豪地說:「正式介紹一下我的職業,除了王儲和將軍以外,我還是考古學家、文物鑑賞家。我喜歡中國的一切文物,特別是青銅、陶瓷和繪畫。我的私人文物收藏室裡,有2000多件來自中國的文物,從殷商到唐朝到明朝的都有。」

  操!

  原來是個文物掠奪者。

  周赫煊非常認真地說:「王儲殿下,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你能把這些文物歸還中國。」

  「怎麼可能?」奧斯卡王子笑道,「那些都是我花錢買來的,真金白銀,正當買賣。更何況,就算我不買過來,留在中國也會被毀壞,我這是在為中國保藏文物。你應該感謝我才對。」

  面對這種低級的強詞奪理,周赫煊竟然無言以對,因為部分屬於事實。

  奧斯卡王子繼續說道:「我聽說中國的山東出土了『蛋殼陶』,像蛋殼那麼薄的陶器,簡直讓人難以置信。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會再去一次山東,把那些蛋殼陶都買過來。」

  「那恐怕就要讓你失望了,」周赫煊說,「出土的那些蛋殼陶,全都送到了北平研究院,禁止私人買賣。閣下貴為一國王儲,想必不會做這種違法的事情吧?」

  「那真是可惜,」奧斯卡王子聳聳肩,笑道,「周先生的語氣很不善,似乎討厭我收藏中國文物。其實我很喜歡中國,我還出錢資助了中國的地質學、古生物學和考古研究工作。」

  「謝謝你的資助。」周赫煊臉色難看道。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傢伙資助的研究項目,都可以跟文物扯上關係,估計從中蒐羅了不少的中國文物。

  「哥哥,你們在聊些什麼?我都聽不懂啊。」索菲亞公主突然說。

  奧斯卡王子笑道:「這是中國話,一種非常古老而優雅的語言。他們還有一種甲骨文,跟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一樣優美。」

  好吧,周赫煊還說西方人不瞭解中國,現在馬上就遇到一個中國通。這傢伙不僅懂中文,而且還知道甲骨文,所作所為實在是太可惡了。

  索菲亞公主懶得理會大哥,熱情地對周赫煊說:「周先生,我不喜歡你的《神女》,但我非常喜歡《泰坦尼克號》。聽說這部小說拍成電影了,什麼時候能在瑞典上映啊?」

  「這你得問電影公司,不過英國那邊已經上映。」周赫煊道。

  索菲亞公主歡呼雀躍:「我明天就去英國!」

  嗯,為了看電影而出國,這個理由很強大。

  瑞典國王和王后,此刻一直在跟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施佩曼說話。沒辦法,施佩曼來自德國,相當於王后的娘家人,但他們似乎也聊得很不愉快。

  國王和王后不時表達對希特勒的敬意,並讚賞希特勒的一系列獨裁政策,這讓施佩曼非常惱火。歷史上,再過六年,施佩曼就要被希特勒迫害而死。

  瑞典王室這一家子,真是討人厭啊。

  奧斯卡王子還想跟周赫煊聊京劇,周赫煊實在沒興趣,有一句沒一句的回應著。聽出周赫煊語氣中的敷衍,奧斯卡王子尷尬的笑了笑,轉而找自己的王妃聊天去了。

  約里奧—居里夫婦顯然也對國王和王后很不滿,他們是堅定的反納粹者。居里夫人主動跟周赫煊聊天:「周先生,你的領獎致辭講得很好,我們確實需要交流與溝通。」

  「當然,」周赫煊笑著邀請道,「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兩位能夠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

  居里先生說:「我們是研究原子反應的,中國有這方面的相關研究嗎? 」

  周赫煊解釋道:「中國有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兩所科研機構,雖然發展很緩慢,但已經有物理研究所了。如果兩位能夠前去指導,中國人民會非常歡迎的。」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樂意之至。」居里夫人笑道。

  約里奧—居里夫婦證明了裂變產生中子能夠引起鏈式反應,而核裂變和鏈式反應的發現,正是實際利用原子能的依據,它最為人所熟知的成果是——核彈!

  再過兩年,錢三強就要成為居里夫婦的學生,而中國的第一個原子能研究所,也是在居里夫婦的幫助下創建的。

  周赫煊不想錯過這次機會,追問道:「兩位什麼時候有空?」

  「這個嘛,我們也不確定。」居里先生道。

  周赫煊說:「我代表中國的兩所研究院,正式向二位發出學術邀請,希望不要拒絕。」

  居里先生有些為難,居里夫人笑了笑,點頭答應下來:「我們明年抽空去中國。 」

  「太感謝了!」周赫煊欣喜道。

  周赫煊只負責搭橋牽線,剩下的工作就交給專業人士了,如果能幫助培養出幾個原子能專家,那絕對是意外之喜。就拿錢三強來說吧,他能成為居里夫婦的學生,就是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嚴濟慈推薦的。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21 20:06 編輯

V123210 發表於 2017-12-21 18:53
699【文物】

  頒獎典禮及晚宴結束後,周赫煊跟其他獲獎者一樣,先後做了六場學術講座,還參加了一場交響樂演奏會。

  12月16日,應奧斯卡王儲邀請,周赫煊攜妻子張樂怡前往參觀東亞博物館。

  那是一家大型博物館,藏品超過3萬件,主要來自中國、日本、印度和東南亞,中國文物佔了90%以上。

  周赫煊和張樂怡剛剛走進博物館,奧斯卡王儲就帶著個50多歲的老頭兒過來,介紹道:「周先生,這位是安特生教授,也是東亞博物館的館長。他曾供職於中國政府,擔任採礦事務顧問。」

  「你好,教授!」

  「你好,周先生!」

  兩人互相握手寒暄。

  周赫煊感覺安特生的名字很耳熟,似乎在哪裡聽到過,他詢問道:「安特生教授,你以前供職於北洋政府,還是南京政府?」

  「北洋政府,」安特生的中文說得很流利,笑道,「我在中國生活了11年,主要工作是地質勘探和考古發現。」

  考古發現?

  熟讀歷史的周赫煊猛地反應過來,眼前這個安特生,正是大名鼎鼎的仰韶文化遺址發現者,人稱「仰韶文化之父」!

  就是因為安特生發現了仰韶遺址,挖掘出大量的彩陶,奧斯卡王儲才私人掏腰包,支持中國的地質勘探和考古研究工作。在充足的資金幫助下,僅1923年到1924年的一年時間內,安特生就在中國發現了50多處史前遺址,並把大量中國史前文物運到瑞典。

  周赫煊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在奧斯卡和安特生的陪同下,帶著張樂怡四處參觀博物館的藏品。

  走到一處站台前方,周赫煊看到大量的史前玉器,玉鉞、玉玨、玉環、玉刀……他終於忍不住了,問道:「王儲殿下,這些好像是史前文物,總不會也是你們花錢買來的吧?」

  奧斯卡王儲笑著說:「當然不是,這些文物是從中國借來的。」

  「借來的?」周赫煊不解其意。

  安特生解釋道:「準確地說,是租借,租期為十年,我們跟中國的北洋政府簽訂了文物租借合同。」

  周赫煊很想說一句媽賣批,這種史前文物都能出租,北洋政府是幹什麼吃的!

  稍微緩和了一下情緒,周赫煊問道:「安特生教授,我可以看一下文物租借合同嗎?」

  「當然。」安特生笑道。

  合同就放在博物館內,安特生很快就找來了。

  周赫煊仔細看了一下合同起始日期——1924年5月,那個時候是曹錕在當大總統,直系軍閥統治著北京城。當時直系軍閥四分五裂、爭鬥不休,馮玉祥又自成一派,外面還有孫(中山)、皖、奉「反直三角同盟」,幾乎是中國軍閥混戰最激烈的時期。

  唉,時隔多年,現在估計已經找不到責任人了。

  「北洋政府倒台以後,你們的租金付給誰?」周赫煊問道。

  安特生笑答:「當然是南京政府。這些文物屬於合法租借,我們每年都按時付給租金,從來沒有拖欠過。」

  周赫煊翻閱著合同說:「十年租期已經過了吧?」

  「確實,」安特生樂呵呵道,「我們也想把文物歸還給中國,但南京政府一直不配合。或者說,他們想要繼續出租,畢竟每年的租金非常可觀。」

  周赫煊已經徹底明白了,南京政府怕麻煩。把這些文物運回中國需要花錢,運回去保管還要花錢,反倒是留在瑞典,南京政府可以躺著收取每年的租金。

  可問題是,這些文物租金也太便宜了些!

  合同上標註的中國史前文物超過12000件,每年租借費用居然只有10萬大洋,平均每件文物的年租只有8元錢,難怪安特生和奧斯卡從不拖欠租金。

  歷史上,國內也有一些考古和文物專家,積極呼籲安特生歸還文物。安特生最終同意歸還,但卻遇到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一萬多件史前文物大部分遺失在運送途中。

  或許,其中有些文物根本沒歸還,被瑞典人給私吞了!

  周赫煊既然遇到了,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他默默地把租借合同還給安特生,準備馬上拍電報給蔡元培和李石曾,讓他們組織文物專家呼籲此事。

  奧斯卡王儲笑道:「周先生,其實這些文物留在瑞典也是好事。就像你說的那樣,東西方需要交流,而這些文物讓瑞典知道中國、瞭解中國。我們專門成立了『中國委員會』和『中國俱樂部』,圍繞著這些文物進行研究,讓越來越多的瑞典人喜歡中國。」

  「呵呵,可能吧。」周赫煊報以乾笑。

  幾人繼續向前走著,來到一個青銅器面前,奧斯卡王儲介紹道:「這是東周的戰車,四馬拉乘。中國有句古話叫『萬乘之國』,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其中『一乘』。」

  周赫煊已經徹底麻木了,只剩下無限嘆息。

  眼前這一件青銅器,放在哪裡都是鎮館之寶。它足足有半人高,四匹馬拉著一輛戰車,依稀可見春秋時代諸侯們的風光。

  「這也是租借來的?」周赫煊問。

  「買的,」奧斯卡王儲無比得意地笑道,「十多年前我去中國,花費2萬銀元買來的。我每個星期都要來看看,親自給它做保養。你看,它被我照料得多麼精細,多麼光彩照人。它就是我的寶貝兒,我一生的摯愛!」

  「我想買回它,可以嗎?」周赫煊問。

  奧斯卡王儲連連搖頭:「不不不,它是非賣品。就算遠東博物館,每年也只能展出3個月,剩下的時間都在我的私人收藏室裡保管著。」

  周赫煊默然不語。

  至少奧斯卡王儲是真的喜歡這件青銅器,把它照顧得很好,就算到了21世紀依舊沒有任何折損。

  周赫煊更討厭大英博物館,那裡的中國文物實在太多。除開一些拿出來展覽的,大部分都扔在倉庫裡任其腐爛,十年八載才拿出來保養一下。那才真是對文物的褻瀆,對中國的侮辱,英國佬比瑞典佬壞多了。

  在見到青銅戰車後,周赫煊已經沒有任何繼續欣賞的興趣。他隨便找了個藉口離開,然後直奔斯德哥爾摩市電報局,給李石曾和蔡元培發去越洋電報,讓他們馬上呼籲南京政府收回文物。
本帖最後由 yht 於 2017-12-21 20:10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