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戰爭]越戰的血 作者:遠征士兵(已完成)

 
Babcorn 2017-2-9 20:32:5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11 102553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7
第六十五章 飛機(三)

     當聽到楊先進在電話裡告訴我第一架從蘇聯飛來的客機已經降落在民航機場裡時,我一顆懸著的心就終於放了下來。

    雖然我暫時還不知道這架民航會給我們帶來多少利潤,但毫無疑問的是它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不僅是目前那一百多萬欠款的問題,也不只是戰士們抵押那麼多房產的問題,甚至先進公司往後的發展問題都解決了。

    當然,有這種好事我們當然是不願意這麼輕易就放手的……開玩笑,我們簽的合同可是四架客機,怎麼可能買到一架客機就滿足了、收手了呢?!

    所以當楊先進用激動得顫抖的聲音在電話裡告訴我:「營長,從民航那邊劃過來的錢已經在帳戶上了,一億九千萬,一分錢都不少!」

    「他娘的!還真做成了?!」在身旁聽著消息的教導員和趙敬平等人全都不由歡呼了起來。

    這要是在之前,打死他們都不敢相信這生意能做成……事實上就連我都有些不相信,直到錢到的這一刻還是不敢相信,以至於我連問了兩遍:「你真沒看錯?真有一億多?你有沒有試下可不可以取?!」

    「沒看錯!」楊先進很肯定的回答:「也試了,可以取。只不過我說要取一百萬,銀行的人說沒那麼多錢,得預約……」

    「好!」營部裡就像打了一場勝仗似的暴發出一片歡呼聲。

    甚至還有些戰士在喃喃自語道:「一億多。這……這要怎麼用啊,那咱們不是人人都是萬元戶了?!」

    「何只萬元戶!」很快就有人打斷他:「只要一億,那就是一萬個萬元戶,咱們合成營加上先進公司有一萬人嗎?」

    「當然沒有,一兩千人差不多。」

    「對頭!那就該是十萬元戶了。」

    「何止!」又有人打斷他們道:「這只是一架飛機而已。這後頭還有三架呢!」

    ……

    「去去去!」這時趙敬平就打斷他們道:「誰告訴你們這些錢可以平分的,這些錢都是公司的!」

    「趙參謀。」戰士們傻笑著回答道:「咱們這也是瞎樂著蠻算一算呢!」

    正所謂言者無意聽著有心,戰士們這麼一討論後就讓教導員給聽到心裡了。

    隔了半小時後,教導員就把我拉到了一邊,低聲說道:「營長,首先我得說你這事做得漂亮,不但解決了先進公司虧空的問題。還有可能解決一大批覆員軍人的工作問題和生活問題。這都是好事。但是,你有沒有發覺這事有可能給我們部隊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負面影響?」我有些不解,解決了部隊的後顧之憂還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是這樣的。」教導員說:「如果咱們合成營的戰士知道自己都這麼有錢,就不可避免的會有些戰士更多的想到物質生活而對戰事出現一些消極的思想……」

    「哦!」聞言我不由恍然大悟。

    教導員這話說的不是很深入,或者說他是階級鬥爭或是精神文明與貪圖物質享受那一套表述出來的,但這道理我還是聽懂了。

    這其實很正常,一個人要是沒錢的話在戰場上就不會有太多的顧慮。反正咱也是兩手空空。但要是有錢了就不一樣了,這時候戰士們就會有另一種心理負擔……咱們可是有幾十萬身家的人哪,這要是回到後方那能過上啥日子?這要是在戰場上光榮了豈不冤枉?!

    當然,我相信戰士們不會出什麼大亂子,這時代的人思想境界高。但他們終究是人而不是神,部隊裡這麼多人,個別人心裡會有些小九九那是很正常的。而這,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部隊的戰鬥力和風氣。

    「教導員提醒得對!」被教導員這麼一說我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般的猛然驚醒過來:「這件事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把我們合成營的招牌給砸了!」

    「對對!」教導員不住的點著頭:「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支部隊有沒有戰鬥力看的是精神狀態。而不是物質享受。如果過份貪圖甚至迷戀物質享受的話,那對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點了點頭。

    教導員說的這些雖然不是說絕對對,但還是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比如越南兵生活條件很差,所以他們戰鬥意志很頑強。美國兵生活條件好,所以他們戰鬥意志和能承受的壓力遠低於越南兵,這在抗美援朝戰爭和美越戰爭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明證。

    當然,這裡說的是總體。個別現像比如越軍裡也有貪生怕死的,美軍中也有不怕死的那就也很正常。

    於是接下來我馬上召集了幹部召開一次會議討論這件事。

    解決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這些公司賺來的錢與的戰士們在部隊的表現掛鉤,也就是制定一個規則規定以先進公司的名義為烈士發多少補助、為因傷復員的戰士發放多少補助等等。

    很明顯,這就將原本會影響戰鬥力的一件事轉化成激勵戰士們士氣的一件事了,至少他們知道自己在戰場上負傷復員後在生活及工作上都會有著落了,說個不好聽的就算光榮了家人也能得到一份可觀補助,咱們這些上戰場的兵走得也放心些。

    另一方面,楊先進那一頭又再次忙開了。

    他們一方面是在計算做成一架飛機後賺了多少錢……這一點倒不輕鬆,原因是他們需要給那些把房子做抵押的戰士們一些補償,總不可能讓這些戰士白受風險吧。然後再七減八減的扣掉各種成本,最後報上來的數字是純收入一億六千多萬。

    我被這個數字給嚇了一跳,他娘的,這一架飛機總價才賣了一億九千萬,成本是一億人民幣,我以為咱們賺個幾千萬就不錯了,沒想到還賺了一億六千多萬。

    後來楊先進這麼一解釋我就明白了……飛機成本是一億沒錯,但咱們是用國內運去的盆盆罐罐去換的,而這些東西國內與蘇聯的差價又將近十倍,於是我們的實際成本其實只有一千萬,再加上運輸費等各種費用,於是就讓我們給賺得盆滿缽滿。

    這麼一來咱們下一步就好走得多了。

    之前咱們還要用戰士們的房屋去抵押,現在完全用不著了……有錢了嘛,甚至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蒐集到大量的輕工業類的貨物,咱們還抬高了價格面向各個地區展開瘋狂的收購。

    當然,這種收購重點還是在通往莫斯科的鐵路一線,方便嘛,而且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咱們也是越快完成這筆生意就越好。

    我所不知道的是,我們的這筆交易其實從某種程度上刺激了中國市場的發展。

    這時其實中國的市場經濟也處於一個困難時期,其原因就是市場經濟才剛剛萌芽就遭受到了「打擊經濟犯罪」的打擊。

    這並不是說國家實行的這個政策不對,政策是對的,其目的就是為了打擊那些不法商販哄抬物價倒買倒賣的行為。

    錯就錯在下面執行的方法不是很正確……一個投機倒把的罪名往誰身上套都可以,再加上這時的基層人員還沒有完全走出十年時的陰影,所以還是有許多人在用十年的那一套給人亂扣帽子。

    於是個體商販或是私有經濟等就人人自危,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

    但這時卻突然冒出了個「與蘇聯恢復貿易」……這可是國家的政策,而且還大力提倡的,這總不可能會是投機倒把吧!

    當然,一開始也並沒有多少人在做,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沒有資金、沒有門路、沒有消息、沒有蘇聯方面的出貨渠道等等。

    這些都很正常,中國這時還是處於比較封閉的狀態,甚至還有相當一部份人心裡對蘇聯還是保持著敵對狀態,很難一下就轉變過來馬上就與蘇聯人做生意了,就算想也有可能會因為疑慮和擔心想等等看。

    而我們先進公司卻在這時大做特做,甚至現在是面向全國進行大收購。要知道這可是幾百車皮的東西,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做完飛機這單生意往後就不做了,也就是說對輕工業產品的需求是源源不斷的。

    這就給那些原本已經倒閉或是就要倒閉的工廠一個起死回生的機會……積壓在倉庫裡的產品換成錢了嘛,這些錢可以重新投入生產了嘛,生產之後就會賺更多的錢再生產出更多產品……

    簡單的說,也就是我們的生意其實使這些工廠都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在這樣的條件下我認為現在的我們就有必要對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了,畢竟我們是打算把這生意長時間的做下去的,於是就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市場競爭環境。

    從這一方面來說,中國改革開放在一定程度上還得感謝蘇聯,因為正是蘇聯那種不合理的工業結構,以及由他發動或是間接發動的兩場戰爭大量的需求,才進一步刺激了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7
第六十六章 飛機(四)

     不過國與國之間的事情,還真很難用上「感謝」這個詞。

    就比如說現在吧,蘇聯的狀況的確給我國經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但這也只能說是滿足雙方的利益各取所需……國與國之間講的就是利益,如果這件事對蘇聯沒有利益的話,鬼才相信蘇聯會願意這麼幹呢!

    更何況,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要歸功於上級的決策……要不是上級決定跟蘇聯緩和關係,要不是上級決定恢復中蘇之間的貿易,那麼這種尚處於准敵對狀態的兩國是不可能出現這麼大規模的交易的。

    「營長!」就在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名通訊員就在我面前敬了個禮道:「張司令讓你去一趟!」

    「馬上去!」我應了聲,暗想應該是跟我們用罐頭換飛機的事情有關了,這麼大的一件事情肯定逃不過張司令的眼睛,而且張司令還清楚的知道這先進批發公司就是咱合成營辦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當我走進司令部的時候,張司令就哈哈大笑道:「我還以為你就打仗行,沒想到賺錢也這麼有能耐……這事也把我嚇了一跳,你就用那些罐頭還有盆盆罐罐的東西就把飛機給換來了?真不敢相信,是你的主意吧!」

    「是!」我點了點頭,這事我可不敢也沒必要瞞著張司令。

    「我就說了。」張司令道:「除了你還有誰會想到這樣一個主意的?!聽說還有三架?」

    「是還有三架!」我說:「所以我們現在才在加緊收購貨物。只要貨一到莫斯科,飛機很快就會飛過來了。」

    「真有你的啊!」張司令笑著搖頭道:「你這不只是賺到了錢,也算是為我們立了三件大功了。」

    「三件大功?」聞言我不由一愣。

    「可不?」張司令點頭道:「一方面讓許多工廠起死回生,創造了許多就業崗位,使社會更趨於穩定。」

    這說的倒是沒錯。這一點我也想到了,只是沒想那麼遠。現在被張司令一說我就覺得還真是,如果工廠起死回生了,那不就得請更多的工人嗎?請更多的工人也就是意味著社會上的無業游民也就少了,於是社會就更趨穩定。

    所以說,社會其實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就像之前看過的一部叫「蘇乞兒」的影片……我記得裡頭皇帝對蘇乞兒說這樣一句話:「你們丐幫人數那麼多。我怎麼能放心呢?」。這意思很明顯,就怕蘇乞兒聚眾造反。

    蘇乞兒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說:「丐幫的人數不是我定的,而是皇上定的,皇上如果把天下治理得好,那麼丐幫的人數自然就少了!」

    這話可以說是真理啊,咱們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是這樣。

    「另一方面。」張司令接著說道:「你也為航空公司解了燃眉之急。」

    「哦!」我不由點了點頭。

    之前我只想著這賺航空公司的錢是不是賺得狠了點。一億買來的飛機一轉手就一億九千萬賣出……但其實航空公司也樂於這樣,因為這玩意去美國那邊買得三億呢。

    「最後。」張司令又說:「你這一著可以說是帶動了整個的中蘇貿易啊,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之前我們還以為只是政治上的利益,沒想到被你這麼一鬧……我們又看到了經濟上的巨大的利益。這就足以證明我們這一步是走對了,與蘇聯搞好關係,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都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

    這一點我也沒有意見,經濟利益那是顯而易見的,政治利益也很明顯……咱們在美蘇之間可以四兩拔千金嘛,軍事利益那就不用說了。我軍絕大多數的裝備都是蘇式的,這風格與美英等國那買來的武器裝備不兼容,這往後還得從蘇聯那買裝備呢!

    不過話說回來了,中國從來都是一個極具學習性的國家,不管是美式裝備還是蘇式裝備……咱們能買的都買,買到之後就用算盤什麼的「噼噼啪啪」研究一番,結果就把美蘇裝備各自的特點給融合在一塊成為自己的東西了。另一個極端就是印度,他也是美蘇裝備都有但沒法融合在一起。

    這也是美國為什麼敢把裝備賣給印度而要對中國禁售的原因之一……這要讓中國這麼學下去還得了,還不兩下半就把美國給踩在腳下了。

    但美國所不知道的是,有些東西是怎麼擋都擋不住的。

    中國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分的時候無比弱小,合的時候就無比強大……展望歷史五千年,八王之亂時甚至讓幾個少數民族都能將西晉打得支離破碎,這也就是歷史上的五胡亂華。可一旦統一,那就是將幾億、十幾億人的智慧凝聚在一起,這股力量由數千年來中國歷代走向統一時所創造的盛世足以得到證明。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日本入侵中國與歷史上朝代更替時又何其相似,而現在的中國這股力量再次凝聚在一起,那麼歷史上的盛世就很有可能會再一次出現。

    這也就是為什麼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統一夢,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思鄉之情,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落葉歸根」這種思想的原因……這其實就是受幾千年中國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想起祖國都會有種「尋根之心」。

    當然,這裡說的也是總體,特例就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正是在這種「尋根之心」或是「思鄉之情」的影響下,才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儘管在外地甚至國外過上好生活,但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回到自己的國家心裡才能踏實,也正因為這樣每年結束後中國人都要在春節回家一趟與親人聚聚,否則心裡就會有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這就是中華文化魅力,它在不知不覺中將大多數中華兒女的力量給凝聚在一塊了。

    讓我們感到慶幸的是,中國是唯一一個文化沒有出現斷裂的國家。否則的話,誰又能保證我們不會像同是文明古國而且人口又跟我們相差不大的印度一樣呢?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7
第六十七章 飛機(五)

     所以網絡上盛傳著一個觀點,就是中國人不夠團結,這一點我是絕對無法認同的。

    真要說團結,中國十年裡全國十幾億人幾乎都是一條心朝著一個方向走的,世界上哪個國家能比得上的?

    更深入點說,就是中國人追求的團結是一種大團結,也就是古代所說的大一統。

    而要大團結就必須得打破小團結……這其實很好理解,如果所有人都三五成群的抱成一個個小團體的話,那要實現大團結就無疑十分困難了。所以中國歷史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破消滅小團體然後達到統一,在統一後也防著地方將領「小團結」……這被稱為擁兵自重,是要殺頭的。

    於是就造成了現在網絡上常說的,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就是條蟲,相反一個日本人是條蟲,一群日本人就是條龍。

    這話的確有一定的道理,日本人很容易形成一個個小團體這是事實,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團結,如果團結的話日本還會有那麼多政黨勢力互相傾輾嗎?如果把這稱為「民主」的話,那日本三千多個大小幫派為了地盤和利益互相爭來爭去又是哪門子的團結呢?

    所以這話應該再往下說,一群中國人是條蟲,一億個中國人呢?十三億個中國人呢?世上有哪個國家能將十三億的人口凝聚在一起卻能保持穩定的?要知道印度人口十二億。卻有二十幾個邦,其語言、文字甚至法律都沒有實現實質的統一。

    「在想什麼呢?」張司令隨手給我倒上了一杯茶。

    「哦,沒什麼。」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走神了。

    不知道為什麼,以前總是在想著中國這不好那不好,但現在卻總是覺得中國這一路走過來真不容易。

    這也許是因為認同了老頭吧。不過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以前沒有參與到改變中國的這種進程中來,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往往是什麼貢獻也沒有或是付出得少的人,才更會用那種挑刺的心態去看待國家的發展。

    然而現在,我自己也投入到這個進程中來了,當然就知道這每一步都是走得多麼艱辛,也就知道數十年後發展成現代那個樣子有多麼不容易。需要多少人無私的奉獻甚至是犧牲。

    「其實我也沒想到會賺這麼多錢。」我說:「確切的說應該是被逼的。」

    「哦?被逼的?」張司令有些意外。

    於是我就將公司虧空一百多萬。不得不想辦法賺錢補上的事說了一遍。

    張司令聽著不由哈哈大笑:「看來商場也跟戰場差不多嘛,都是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頓了下,張司令又接著說道:「其實這次來,主要還不是說這個,你們開的公司只要不影響戰鬥力就好,我們也樂見先進公司這樣解決大量復員軍人的生活問題甚至還解決一部份部隊經費的問題。這次叫你來,是想談談蘇聯的問題。」

    「蘇聯的問題?」我有些不解。

    「對。就是蘇聯的問題。」張司令回答道:「之前你們沒有這樣搞一下我們還不知道,原來蘇聯已經陷入到這種困境裡了。你們先進公司與蘇聯方面打的交道比較多,說說這方面吧!」

    「哦!」聞言我就明白了。

    這主要是因為中蘇之間長期處於敵對狀態的原因,再加上這時代信息比較封閉而我們又集中精力在越鬼子身上,所以對蘇聯方面的瞭解還是極為有限的。

    「這麼說吧。」想了想我就回答道:「蘇聯之所以會陷入這種困境當然跟他們發動的戰爭有關,美國對蘇聯的封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就是其經濟結構不合理。」

    「經濟結構不合理?」

    「對!」我說:「如果只是短期的局部戰爭的話,或者說是一個大國與一個小國之間的戰爭的話,那麼經濟結構還不是那麼重要。比如英阿的馬島戰爭,還有我們與越南之間的戰爭。但如果是兩個大國之間發動的全面戰爭或是代理戰爭,那經濟結構就是武器裝備之外能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了。」

    聞言張司令不由點了點頭:「就像小日本侵略我們的時候的時候一樣,他們只需要用海軍把我們海岸線一圍……咱們絕大多數的外援都中斷了,而那時我國的工業又十分薄弱,於是只能憑著大刀、長矛去對付日本鬼子的機槍坦克。」

    「就是這個理。」我說:「蘇聯現在的情況與我們那時有些類似,只不過沒那麼嚴重而已。其重工業十分發達,他們有大量的工廠可以製造飛機、大炮、坦克。但是輕工業卻十分薄弱。這樣的經濟結構如果是打短期戰爭的話那還好,時間一長百姓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於是就有現在蘇聯的這種狀況,一方面飛機賣不出去,另一方面急需生活用品。所以我們才能用那些盆盆罐罐的東西換了飛機過來。」

    「嗯!」張司令點了點頭,隨後就笑道:「這只怕是蘇聯鬼子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他們原本還以為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控制住阿富汗,更沒想到我們會把越南戰爭有意拖下去……現在會出現這種狀況也是他自作自受。」

    張司令說的沒錯,蘇聯人其實不笨,他們如果知道自己要打的是兩場這麼曠日持久打了幾年還沒有任何結束的希望的戰爭的話,那麼他們肯定會想到自己內部的經濟是不是會受得了。他們錯就錯在對這兩場戰爭都做了錯誤的估計,於是就陷入一個泥潭不可自拔。

    「但是這麼一來……」隨後張司令就有些擔心道:「咱們如果恢復貿易的話。會不會給蘇聯鬼子喘息的機會,讓他們有更多的資本延長他所支持的戰爭。」

    張司令的考慮當然是有道理的,我們給蘇聯輸送去大量的輕工業產品實際上就是緩解了蘇聯的國內壓力嘛,這也就代表著蘇聯參與的阿富汗及越南戰爭會堅持更久了。仗打得越久對我們就越不利嘛。

    但這只是傳統的思維。

    「當然是會的!」我回答道:「但這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我們需要?」聞言張司令不由一愣:「怎麼會是我們需要的呢?」

    見此我就知道雖然張司令對於戰場的謀略、部隊的改革甚至經濟的發展都有其獨道的一面,但在國際戰略上卻顯得十分陌生。

    不過這也不奇怪。老一輩革命家面對的要麼就是反侵略戰爭要麼就是內戰,唯一一次走出國門的就是抗美援朝,所以他們沒有多少機會面對這種國際間的博奕,會陌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是!」我回答道:「一方面,我們是在美蘇中間四兩拔千金,要是蘇聯過早崩潰了,那我們也就是失去了這個可以平衡美國佬的東西了。」

    「哦!」聞言張司令不由點了點頭:「所以我們與蘇聯進行貿易是正確的。」

    「另一方面。」我接著說道:「只有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咱們才可以從蘇聯那賺更多的錢……」

    張司令聞言不由半張個嘴巴。良久才點頭道:「對對,你看我這腦袋……」

    說著就不由自嘲的笑了起來。

    很明顯的是,這仗打下去不僅僅在軍事上不斷有美國等西方國家援助,也不只是可以推動部隊的改革,更是因為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有利……只有這仗繼續往下打,蘇聯經濟結構的失衡才會繼續惡化,也只有這樣。蘇聯才會繼續賤賣重工業產品而高價收購輕工業產品,而這恰恰是我國需要的。

    想到這裡我不由苦笑了一聲:都說美國是個發戰爭財的國家,沒想到我們其實也在戰爭中賺了一筆,這一筆單從錢方面來說也許要比美國要少得多,但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卻是十分重要的。

    「同時蘇聯陷入這種困境也是給我們提了個醒。」我說:「今天蘇聯會因為經濟結構不平衡而陷入困境,明天就很有可能就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也就是說,往後我們的經濟發展一定要儘量避免這種錯誤,否則將來有一天很有可能也會受制於人。」

    「對!」張司令笑道:「英雄所見略同,這也是我想說的。也就是說……往後我們這個改革開放,要農業和工業都要重視。在工業裡輕重工業都要抓。否則再有哪個國家像小日本一樣把咱們海岸線一圍,咱們又將陷入一次苦戰!」

    其實對於這一點我卻並不擔心,原因是我很清楚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工業會全面發展甚至還發展成全球工業最全面的一個國家……也就是輕工業一個都不放過,重工業一樣發展。以至於全球各地都在使用「中國製造」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所以,在網上當我看到有人發的貼子「美國要是打中國中國能堅持多久」時我就想笑,看到裡頭有人說只要美國航母把中國海岸線一圍中國就崩潰了就更是讓我樂得不行。

    中國所有的工業都齊全農業又能自給自足,那圍著還有意義嗎?要是把中國給圍上了……那首先就是美國、英國等大量進口「中國製造」的國家因為得不到輕工業產品而物價上漲。

    接著就是發達國家得重開輕工業工廠。這不說得花多少錢,要知道這些工廠可是附加值低賺的錢少而且還是勞動密集型的,發達國家那些被養肥的百姓還能吃這種苦嗎?

    要說中國有什麼損失吧……那還真有,這損失就是因為外貿給斷了做出口生意的工廠得關門。

    美國真要圍就圍個幾十年吧,它圍它的咱們生活咱們的……反正啥都能自個生產,唯一的短板能源問題也在巴基斯坦那解決了,最後看誰能熬得住。

    從張司令那回到營部的時候都已經是半夜了。但趙敬平與教導員等幾個幹部卻是神情緊張又帶著些興奮的等著我。

    「怎麼了?」我問:「都不睡覺了?」

    「營長,先說說什麼情況吧!」教導員問道:「上級有什麼指示?」

    「唔!」聽著教導員這話我就明白了,他們也不笨,知道張司令找我為的就是飛機的事,這是在擔心上級會因此處分我們還是干什麼呢。

    「唉!」我有意嘆了口氣。說道:「咱們是不是弄得太大了?」

    「我就說嘛!」趙敬平有些懊惱的說道:「這槍打出頭鳥,咱們賺個幾百萬不就好了嗎?這一下就賺了幾億!」

    「唉!」教導員也搖著頭說道:「早知道咱們就該買一些推土機,慢慢來。」

    「營長。」倒還是警衛員小劉看出了點不對勁,他遲疑著問著我:「那上級……是怎麼個說法?」

    我這才忍不住笑出聲來,指著他們笑道:「看看你們這樣子,都跟丟了寶貝似的……」

    眾人這才明白上了我的當了,個個都對著我又是苦笑又是翻白眼的。

    「說真的。」教導員還是有些不放心:「上級真沒幹涉我們這樣做生意?」

    「沒有!」我回答:「還表揚我們為國家做貢獻呢。說是……解了航空公司的燃眉之急。創造了就業機會,解決了大批覆員軍人的生活問題。」

    「哦!」眾幹部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同志們!」教導員接著說道:「我是這麼想的,上級這麼信任我們,那我們就不應該只為自己著想。這要是以前的話,咱們先進公司賺來的錢只夠解決與合成營相關的復員的軍人的生活問題。現在,咱們賺了這麼多的錢,可不能腦袋發熱只顧著自個啊!」

    「對!」趙敬平回答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顧天下,咱們現在也得為其它人想想了。」

    ……

    聞言我不由暗自點頭。

    有句話叫「共患難容易,同享福卻困難」,這話表面上看似乎很難理解,但細想之下卻又十分有道理。

    共患難很多時候是形勢所逼不得不患難與共,要是不同舟共濟的話每個人都要吃不了兜著走,於是不得不共患難。但是一旦苦盡甘來之後,卻會出現各種分配不均等問題,於是各種矛盾就出現了。

    但現在我們這幫戰友卻是不僅能共患難也能同享福,是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難同擔」。

    「對了營長!」趙敬平說道:「就在您去開會的時候。我們接到楊先進的電話,又有兩架飛機成功交貨了。」

    「哦!」我點了點頭,難怪他們剛才那麼緊張。

    「要不……我們往後把福利範圍擴大?」教導員說:「也就是把合成營的福利擴大到其它部隊去!」

    「這只怕不行!」我搖了搖頭:「如果把福利擴大的話,那咱們擴大到哪些部隊呢?咱們一個合成營還是小部隊,而且是咱們自己建立的公司有這些福利是正常的,但如果沒有理由的擴大到其它部隊……就會出現一些矛盾,比如別的部隊就不甘心。憑什麼同樣是當兵的福利卻這麼懸殊,憑什麼他們就可以特殊化等等,這不是給咱們裁員政策和軍隊改革添堵嗎?」

    「這倒也是。」眾人不由紛紛表示贊同。

    「那這該咋辦?」接著眾幹部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大眼瞪小眼的。

    見此我不由覺得好笑,以前是賺沒錢花,現在是有錢也不知道怎麼花了。

    不過這也不奇怪,戰士們個個都省習慣的人,平時經手的不過就是十幾、幾十的津貼,了不起就是活捉一名越鬼子獎一台彩電的時候換個幾百元都覺得手心發燙,哪裡會有面對幾億人民幣的理財手段。

    「其實也簡單!」我說:「咱們可以不用在福利上下功夫嘛,只要讓先進公司擴大經營也就可以了。公司一擴大這需要的人手就多,咱們如果還像以前一樣優先聘請復員軍人,那實際上也就是為其它部隊的創造工作崗位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

    「對對,這個辦法好!」我的建議很快就得到了戰士們的認同。

    「有這麼多錢,咱們每個地方都開一家分公司。」

    「招的人要不要按部隊番號招?」

    「那感情好,這一來又成一支部隊了!」

    ……

    聽著戰士們說的話我不由搖了搖頭,戰士們打仗也許行,但在做生意方面還是欠缺經驗,所以說出的話都讓人覺得不現實。

    我所希望的,是這公司的擴張得慢慢來,既使有資金也不能急。

    很明顯的是,不管有多少資金,如果不進入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話,那用不了多久就是坐吃山空了。

    反之,如果擴大的這些分公司本身就能盈利,那麼這個雪球就會越滾越大,就會形成一種賺更多的錢開更多的公司,更多的公司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樣一種良性循環。也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快、儘可能多的消化掉社會上寵大的無業游民群體,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社會治安問題。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8
第六十八章 職業學校

     「營長!」第二天楊先進就給我打了個電話:「兩架飛機的購款已經到帳了,三億八千萬,這下咱們可賺大了!不過最後一架飛機的交易出了點問題……」

    「什麼問題?」

    「蘇聯方面列了個清單,讓我們按清單送貨。」楊先進說:「裡頭大多都是罐頭、壓縮餅乾之類的東西。這要不要送?」

    「哦!」聞言我就明白了。

    要知道蘇聯鬼子這時可是在兩個方向上打仗,他們一方面要支援越南,另一方面又在阿富汗投入大批軍隊,同時還要為阿富汗政府軍提供補給,於是類似罐頭、壓縮餅乾之類便於運輸的東西就成了緊缺的戰爭物質。

    楊先進之所以會這麼問,那也是考慮到這一點……要是咱們送上去的東西間接的變成支援蘇聯鬼子打仗了,那這罪名可不輕。

    「送,當然要送!」我回答道:「不僅要送……而且還可以給他們優惠一點!」

    「還優惠?」楊先進聞言不由有些大惑不解,原本他以為最後一架飛機的交易就這麼攪黃了呢,沒想到事實還是這樣的。

    「對!」我說:「給他們打個九折吧!」

    我沒有多解釋,楊先進也沒有多問,這也許是楊先進當兵時帶來的好習慣。

    他所不知道的是,這時的我們實際上是希望蘇聯撐得越久越好的,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這也就意味著他跟美國之間的對抗也越久嘛。鷸蚌相爭光漁翁得利的道理誰都懂的,但這個問題一放到國際上就有許多人看不清道不明了。

    主要的原因,我想這裡面隔了一層私人感情和大眾認知度的問題在裡頭。比如我們這個行為,從國際角度考慮那很明顯就是對我們國家有利的,但私人感情上看那蘇聯鬼子可是敵人哪。大眾認知上甚至還有可能把這行為當作是為了經濟利益而把戰略物質送給敵人支持他們打仗呢!

    而且這事真要這麼說的話還真說不清,畢竟我們這時還真在跟越南打仗,而越南又是蘇聯在北後支持的。於是這一鬧起來的話,還很有可能會有人指責這種做法是為敵人提供補給,甚至還會被控訴為為敵人買子彈殺自己人。

    所以這國家制度到底是民主好還是專制好,這還真是不能一慨而論而要看實際情況的。

    比如這要是民主制度的話,之前所述的這些問題很快就會像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了。接下來就是正反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相爭個你死我活的最後什麼也做不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灣民主化之後台灣軍隊的變化……民主化了嘛,人民手裡有了權利,而那些當兵的又是人民的孩子,於是乎,訓練稍重一點就會被人民就不爽了、就投訴了。

    時間一長,軍隊的各種指標就一降再降,到現代台灣男兵的體能標準都沒有我們女兵的標準高。投彈訓練用地瓜代替,最後甚至出現氣溫超過多少多少度就不出操,當兵的感冒發燒了連長還被要求領著去看的地步。

    這就直接導致了台灣人去當兵就像是過夏令營一樣,教官是膽顫心驚的生怕把某個兵整出點問題來被投訴,因為擔心手下的兵缺水甚至還叫起了「喝水喝水三百CC」的口號,這口號一度成為網絡熱搜。

    想了想,我又給楊先進打了個電話。

    「你這樣做。」我說:「安排幾個懂俄語的或是機靈的人在莫斯科設一個辦事處,別的地方比如重工業密集區附近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看情況增設,專門接洽蘇聯方面的生意或是調查商業情報。另一方面,在我們這邊也相應的設一個辦事處。以配合他們的工作。」

    「是!」楊先進應了聲:「還是營長想得周到,這往後做起買賣來就方便多了。」

    這是很明顯的,我們現在這種貿易模式只能用「原始」來形容,比如這一次,萬一送的貨已經在路上而蘇聯方面又提出要求呢?那咱們就是返回也不是不返回也不是。但如果兩頭都建一個專門的辦事處,那邊談好了這邊再發貨,這一來出問題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小了。效率也提高了。

    至於這辦事處的費用嘛……咱們這四架飛機交易下來初步估計可以賺六億多呢,有錢自然好辦事。

    然而對蘇聯方面的貿易我卻是不怎麼操心的,這一方面是因為我相信楊先進的能力,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這是搶了第一塊蛋糕早已賺得盆滿缽滿,就算以後賺不了錢了也很容易就抽身而退。最重要的,還是我清楚的知道一點……蘇聯只要沒有停止戰爭這種工業的窘境就無法扭轉,也就無法改變這種高價買入輕工業產品低價賣出重工業產品的形勢。

    所以,我現在更操心的就是手裡頭六億多的資金如何回饋社會。

    之前雖然跟幹部們商量過了,那就是在對蘇擴大貿易繼續賺錢的同時,也要利用蘇聯這個輕工業消費國擴大先進公司的經營範圍。

    我的想法並不是自己建工廠生產東西,而是繼續當初先進批發公司創建時的初衷,也就是在廠家與賣家之間充當一個中間人的關係……要知道這時我國實際上不缺工廠,甚至可以說只要我們有需求,工廠就會一家跟著一家的建起來。

    這道理很簡單,比如先進公司在某地長期收購罐頭,一開始也許供不應求。但這世上沒人是傻瓜,手裡有點資金的人一看這罐頭廠這麼賺錢,沒說的,干吧……於是沒過多久這罐頭廠就會像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了。甚至這還可以帶動當地的農業,比如我們需要水果罐頭,這就會直接刺激當地農民大量種植果樹。

    也就是說,我們其實可以利用這一點以及手裡的資金對各地經濟實行一種調控。

    當然,這種市場行為也有可能會導致虧損。比如一段時期內我們在某地購買水果罐頭,萬一蘇聯方面突然不需要了或是需求量少了,這就直接導致大量的工廠關門甚至果農虧損。但這些就不是我考慮也不是我能考慮的了……這就是市場,有賺錢的時候當然也會虧損的時候。

    但就算是存在這樣的虧損整體還是向上發展的,我能考慮的就是這個整體。

    然而這其中卻會有許多問題:就算我們先進公司準備好了,百姓準備好了嗎?

    簡單的說,就是當我們分公司一家一家的辦起來的時候。對各地都有大量的商品需求的時候。必然會造成大量的工廠建設、工人就業甚至是農民種植等等就業問題。

    而這時代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執行計畫經濟,所以百姓絕大多數都是與就業形勢脫節的……工廠很有可能因為沒有技術而只是胡亂搭建起來的危房,工人進入工廠後卻不知道該怎麼使用機器,農民在種植水果的時候只是跟風胡亂栽種。

    這所有的問題都會導致一方面是我們先進公司對商品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卻是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夠或者充斥著大量不合格產品。

    很明顯,這就造成了兩頭都不滿意的現像……我們沒有購買進足夠多足夠好的商品無法完成蘇聯那邊的訂單,而工廠卻因為沒有得到更多的利潤而發展緩慢或者倒閉。表現在工人和農民身上的,就是他們付出了勞動和汗水但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甚至還有可能虧損。

    當然,這個問題隨著時間往後推移自然而然的也會解決……咱們國家改革開放之初甚至到現代還有許多類似這樣的問題。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因為做這些可以賺錢,那麼因為人競爭和逐利的天性,時間一長自然而然的就會越做越好越做越強的。

    問題就是我不希望這一幕再次重演,或者也可以說我希望這個轉變的過程能夠更快一些……這個過程是沒法跳過去的,畢竟百姓的素質不可能一步登天,今天什麼都不懂明天就什麼都會了。

    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這個過程更短一些、更緩和一些。毫無疑問,這可以讓許多投資者、工人、農民避免了流汗又流淚甚至想不開的情況,這同時對總體的經濟發展也是有利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那就是建立起一些與之相配套的培訓學校,就像我們現代時社會上大量的職業學校一樣……這些學校可以很好的面對工廠裡所需要的工人甚至是農民進行培訓,這麼一來就可以使他們少走許多彎路,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會少走許多彎路。

    可是這要說不難的話。其實也很讓人頭疼。

    這個讓人頭疼的並不是指錢方面,咱們賺了這幾億之後捐資辦一些學校也是應該的:一來嘛,這些興辦起來的學校耗資並不大,要知道這時可是萬元戶都是「稀有動物」的時代,而且辦一所學校也不需要很大的規模。二來嘛,這捐資辦校對我們先進公司也是個很好的廣告,社會上一聽這學校那學校都是先進公司捐的,咱們這形像立馬就高大上了。

    問題就是……如果這些學校由我們來辦的話,那就會有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手續問題、文憑問題、教師問題、教學質量問題、宣傳問題等等,這些可不是我們先進公司能一家一家跑下來或是承擔得起的。

    要怎麼解決呢?

    正在我頭疼的時候,突然想起之前有個經濟學家叫什麼……周貴旺的找過我,而且還留下了個電話號碼。

    想到這裡我當即在辦公室裡的抽屜裡亂翻一陣,謝天謝地……這電話號碼還在。

    於是舉起電話就要拔,但一想現在可是半夜了,那一頭會有人嗎?會不會吵著別人?!

    這時又依稀記起周貴旺曾經說過,不管什麼時候,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給他打電話。

    管他呢!想到這裡我當即就把號碼拔了下去。

    「喂,請問你找誰?」電話那頭響起了陌生的聲音。

    「請問,周貴旺在嗎?」我問。

    「他休息了。」電話那頭的聲音回答:「你明天再打來吧!」

    「哦!」我應了聲。

    正要掛上電話就聽那頭說:「你是楊營長嗎?」

    「你是……」

    「真是楊營長啊!」電話那頭又驚又喜的說道:「我是李旺生啊!」

    「哦!」我依稀記得周貴旺來的時候還帶著個跟班的,應該是叫李旺生。

    「嗨,你看看我。」李旺生接著說道:「你怎麼不早說是楊營長呢,我馬上去叫周副部長。您等會兒啊!」

    說著還沒等我回話他就一溜煙的跑掉了。

    過了一會兒就聽到電話那頭說道:「喂,楊營長嗎?總算等到你電話了,我就說你怎麼都沒聲音了呢!」

    「這不是……都沒什麼事嗎?」我說:「所以也就不敢打擾您!」

    「嗨,說什麼打擾不打擾的!」周貴旺回答道:「你知不知道……之前跟你談了一席話可是幫了我們的大忙了,咱們現在就是一步一步按你說的做的,還別說,真是越做就越覺得你說的那些真是太對了,簡直就跟實驗過似的,這都不知道為我們省下多少時間少走多少彎路了。我感謝你還來不及呢。我早就想再找你談談,可是每次找你的時候,你不是去這打仗就是去那打仗了,都碰不上呢,你能打電話來真是太好了!」

    聽到這話我就稍稍放心了些,畢竟我剛才關於職業學校這個點子是要花錢的,不只是要花錢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見效還不是那麼快的,所以想要說服對方做這事還真不容易,不過現在看來也不是那麼難。

    「楊營長,是有什麼想法麼?」周貴旺說道:「你等等啊……」

    說著就朝另一頭叫道:「小李,趕快準備紙筆!」

    聞言我不由有些哭笑不得,這怎麼都把我說的話當作寶貝了。

    不過其實也可以算是寶貝,原因很簡單……咱是過來人嘛,所說的這些事那還真像周貴旺說的那樣,就像實驗過的一樣。其實不是實驗過,而是真實的發生過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8
第六十九章 永暑礁

     「是這樣的!」我在電話裡對著周貴旺說:「您也是知道的,這時期我國的經濟正面臨著一個機遇期。」

    「營長說的是與蘇聯的貿易吧!」周貴旺問。

    「應該說不只是中蘇貿易!」我說:「我們國家已經對外封閉好多久了,現在跟周邊各個國家都有貿易往來,這顯然會刺激我國經濟迅速發展。」

    「對!」周貴旺贊同道:「不過中蘇貿易更為明顯,前幾時我還聽說了用罐頭換飛機的事情,我也嚇了一跳……聽說是什麼,先進批發公司做的項目,這可是帶了個好頭啊!」

    「唔。」聽起來周貴旺好像並不知道這事其實是我做的。

    不過這也不奇怪,知道先進公司跟我們合成營的有聯繫的並不多,而且這時代又是信息較為封閉的時代,所以自然就傳得慢也傳不遠了。

    「我的意思是。」我接著說道:「這的確是會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經濟,當然也會產生大量的就業崗位,但百姓似乎還沒有準備好這種就業。換句話說,一方面是工廠需要大量的工人,另一方面是社會上大量無業游民,這本來是好事。但這些無業游民在進入工廠之後大多無法進行工作,因為他們沒有相應的技術和知識。這一來就會導致工廠湊和著用人,於是就會導致商品質量大範圍的下降,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等種種一系列的問題。」

    「營長說得對!」周貴旺同意道:「這一點我們也看到一些端倪了。這主要是經濟發展速度過快與百姓素質提高過慢之間的矛盾……這經濟發展是說來就來,一開放就有各種技術各種資金一湧而入,其速度相對來說要快,尤其是受蘇聯這種輕重工業的價差影響後。另一方面,百姓素質提高卻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就像你之間告訴過我的,要發展就必須狠抓教育,因為只有教育才能為各行各業提供大量的各型人材。但教育這東西可是百年大計啊……」

    「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折中的方案。」我說。

    被周貴旺這麼一說我就記起以前還真跟他說過這話,不過那說的是基礎教育,基礎教育就要「從娃娃抓起」,這的確重要,但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折中方案?」聞言周貴旺不由一愣。

    「對!」我說:「其實我們國家並不是沒有人材。咱們有十幾億人口。各種人材都有,只是這些人材相對十幾億人來說太少太少了。所以我的意思是,利用這些人材開辦一些職業學校,專門用於培訓社會上的無業游民,並適當的為其提供工作崗位……要知道無業游民中大多數是希望找到工作的,所以我相信他們會很願意進行這種培訓。」

    這一點就勿庸置疑了,要知道這時是接連幾次的大規模裁軍。再加上之前的知青返城直接導致了社會上大量的無業人員。

    這些無業人員都要解決吃飯問題,想吃飯就都得就業,而這時的就業崗位相對較少或者也可以說能夠上崗的人相對較少,於是就出現了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搶一個就業崗位的問題。

    於是,如果一聽說這職業學校可以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哪裡還會不願意學習的道理,哪怕這有可能要多花他們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

    「這個辦法不錯!」電話另一頭的周貴旺想了想後就回答道:「我們之前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只不過卻是用技術組下鄉的方式展開。但現在想起來,這種方式所能達到的效果十分有限,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哪些人是需要培訓的,只能組織村民進行集中式學習。另一方面時間短。村民能學到的東西十分有限。還有就是無法與村民進行適時指導,村民真正有問題的時候找不到人問。現在被你這麼一說,如果能辦一所這樣的學校……那這些問題大多都可以解決了!」

    被周貴旺這麼一說我覺得還真是,看來他們已認識到這個問題並做出一些努力了,只不過就像周貴旺說的,這種努力的成效並不大。

    隨後我很快就想到,周貴旺說的這技術組以及下鄉集中式教學的方式很有可能就是職業學校雛形。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他們最終也會想到興辦職業學校進行系統式教學的方式,我只不過是把這種結果提前了而已。

    「另外。」我說:「我們這種教學還可以跟社會上的各類企業聯合起來,畢竟這時國家缺乏資金,我們可以讓企業自願捐款、捐校之類的,我相信有能力的企業很願意做這樣的事,因為這也是為他們提供合格的技術工人甚至還是為他們做廣告提升其知名度,於是這樣就能達到一種合作共贏、互惠互利!」

    「好!」周貴旺不由哈哈大笑起來:「營長連這都想到了,營長你這又給我們送了一份大禮啊!」

    最後這段話倒是我的臨時起意……原本我還是想以我的名義捐款的,但一想我一當兵的的哪來那麼多錢呢?之後這樣一問讓周貴旺知道我就是先進公司的幕後所有人似乎有點不大好,於是隨口就把它擴大為面向社會各企業進行合作。

    這樣一來也好,人多力量大嘛,企業多能擔起的負擔也就多。

    掛上電話後我就放下了一件心事……這麼一來至少會少走一些彎路了吧,先進公司賺來的那些錢也算是部份回饋社會了。

    這時另一部電話突然就響了起來……那是司令部的專線,所以我也沒敢多想不假思索的拿起了電話。

    「到司令部來一趟!」裡頭傳來了張司令的聲音。

    「是!」我回答。

    聽張司令的口氣我就知道出事了,而且這出的事情也許還不小。

    如果是在以前,那我可以百分百的肯定那是軍事上的事,但現在有了先進公司而且賺了那麼多的錢後就有點不確定了。

    有句話叫樹大招風嘛,別人看先進公司發展得這麼好、這麼快難免會眼紅,而且現在又是在打擊經濟犯罪的時期,難保會有人對先進公司展開調查並牽扯到我們合成營。

    從這一個角度來說,這軍隊做生意還真有不合適,因為它或多或少的都會影響到我甚至是部隊每一名戰士的心態,而這種心態在戰場上又是很重要的……戰場是個不容有半點分心的地方。

    不過幸運的是我很快就知道張司令找我並不是因為這事。

    「南海出了點問題,跟越鬼子有了點摩擦。」張司令說。

    「唔!」聞言我不由一愣,這越鬼子還真不含糊,陸上跟咱們較勁不說還弄到海上來了。

    「情況是這樣的。」張司令說:「幾個月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全球海平面聯測計畫》,決定在全球範圍內建立200個海洋觀測站,中國負責建五個,其中在西沙、南沙各建一個。我們在南沙永暑礁建站時就遭到了越南武裝運輸船的阻撓……」

    聞言我不由哦了一聲,這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3.14海戰吧,雖然我對這次海戰瞭解不多,但卻知道這次海戰是以我軍佔絕對的優勢取勝,所以並不怎麼放心上。

    「這個問題不簡單哪!」張司令皺著眉頭說:「這個永暑礁及周邊一帶九個島礁都是距離越南近而距防我們遠,比如這永暑礁,距離越南只有250海里,距離我們卻有740海里,離海南島也有540海里。」

    打過馬島海戰的我當然知道這距離意味著什麼,我軍離目標的距離大慨是越軍的三倍,也就是說我們的反應時間及增援時間甚至燃油、補給等要考慮的因素都比越軍多得多。

    「這些客觀上的因素還是其次。」張司令接著說道:「目前我們海軍的實力已經遠超越軍,但我們必須得考慮蘇軍駐守在越軍金蘭灣的問題,以及越軍本身就裝備有蘇聯援助的蘇22戰機的問題。」

    「唔!」聞言我這才知道這一戰其實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另一方面也知道張司令對這個局面已經下了功課甚至是結合了馬島海戰的經驗。

    「你怎麼看?」隨後張司令就把目光瞄向了我。

    「我……」聞言我不由一愣,遲疑了下就回答道:「司令,我對咱們海空軍的備都不熟悉……」

    張司令顯然是早就有所準備,「叭」的一聲就把一疊資料丟在了我的面前。

    在我翻著資料看的時候張司令就皺著眉頭說道:「越軍蘇22時速800公里,作戰半徑1142公里,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永暑礁上空,而且可以發射空對地導彈。而我軍殲七、殲八作戰半徑只有800公里,根本就不了永暑礁!」

    這就是我軍的困境……要知道海戰最重要的就是制空權,而這時的我空軍既沒有空中加油的技術也沒有航母,於是對於超出800公里也就是大慨四百多海里外的目標就鞭長莫及。

    這也是一直以來我們在南海問題上這麼被動的重要原因。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9
第七十章 政治

     「 第二點。」我接著說道:「馬島海戰中阿根廷航母和軍艦之所以不敢出動,是因為其反潛能力及潛艇相對於英國來說存在代差。萬一要是不存在代差,也就是雙方潛艇及反潛能力都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擁有航母的一方就因為能搭載固定翼反潛機而佔盡優勢。所以同樣需要航母。」

    「唔!」張司令又點了點頭,我相信前半段他是想到了,後半段卻因為沒有「固定翼反潛機」方面的知識而沒有想到。

    「第三點。」我最後說道:「馬島戰爭中英方因為航母不足而同時採用陸基戰機與空中加油的模式對馬島進行轟炸,結果是每出動幾架轟炸機就要搭配十幾架空中加油機,這種模式不僅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而且還十分危險,萬一統籌不當或是其中幾架加油機出了故障甚至被敵軍擊落,就很有可能造成眾多戰機、加油機因為缺少燃油而呈骨牌式的墜毀。更重要的是,這雖然能夠到達目標空域,但卻無法對其形成多大的威攝,所以還是需要航母。」

    這一點是很明顯的,因為空中加油同樣也會出現像之前所說的,對方跟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對方因為距離短的優勢沒有什麼損失,而我方戰機及空中加油機的飛行成本都不低,我方同樣也玩不起。

    「有道理。」張司令說道:「這麼說來,這美國佬對我們是留著一手了。」

    我不由笑了笑。美國佬這何止是對我們留著一手,一些有遠見的美國人甚至從這時候就開始認為中國才是最有可能超過美國的國家,只不過這個觀點因為蘇聯這個威脅的原因所以還不是主流而已。

    「所以對這一觀點我是贊同的。」我說:「不過從戰略上來說我還是堅持以前的觀點,也就是以反介入為先以航母為輔。前者是要守得住,後者是走出去。如果守都守不住,那就不用說走出去了。另一方面,我認為我國現在的財力和工業技術等也十分有限,要發展航母就算有美國佬的幫助也十分困難。」

    「說得對!」張司令贊同道:「也就是說反介入方面應該是實打實的投入,而航母的發展上則應該是技術的積累和有意識的學習及收集人才和情報。」

    「司令。」隨後我就有些疑惑的問道:「今天怎麼會討論這個問題……」

    我之所以會感到奇怪是因為張司令這大半夜急匆匆的找我來,而說的這些似乎根本就不是什麼急事。

    張司令笑了笑,說道:「是這樣的。如果要開始積累航母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人才及情報的話。那就應該越早越好。而放眼全球擁有航母技術的就只有美國佬這一陣營及蘇聯,這要是在之前的話那還好說,但現在咱們明顯是站在美蘇中間玩四兩拔千金這一招,美也不是傻瓜,當然會防著我們一手。蘇聯就更不用說了,它不久前與我們還是敵人,想要從他們手裡得到技術更是難上加難。」

    對張司令說的這些我是認同的。正所謂凡事有利必有弊,我們站在美蘇中間的確可以左右逢源,但同時也不可能得到任何一方毫無保留的支持,與航母有關的技術就更是這樣。

    我所不明白的是,這與我又有什麼關係。

    「另一方面。」張司令接著說道:「現在這時候正是美蘇兩國鬥得歡的時候,而我國這時無論是經濟、國力還是軍事都與美蘇兩國相去甚遠,他們還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美蘇兩國對我們的防備之心才比較少。簡單的說,這時候也正是我們積累技術和人才的大好時機。假以時日,等我們國家再強大一些的時候。要做這些就很困難了。」

    張司令的看法無疑很有遠見,因為事實也的確如此,尤其是蘇聯解體後美國就更是把我們中國當成了唯一有可能將其拉下「盟主」位置的潛在對手,那時甚至連航母訪華都因為擔心洩漏機密而取消了。

    「這其中尤其是蘇聯方面更為突出。」張司令說。

    「蘇聯方面?」聞言我不由一愣,美國這時候至少還是我們的准盟友,而蘇聯卻是我們的敵人……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怎麼會更突出呢?!

    「嗯!」張司令喝了口茶,又習慣性的摸口袋的煙。結果摸了半天卻摸出了空煙盒。

    我趕忙從口袋裡摸了包中華抽出兩根給張司令遞了上去。

    「喲!」張司令接過煙不由笑道:「你小子,現在都抽好菸了啊!」

    「嗨!」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不是……那些開公司的戰友賺了錢嗎?他們偶爾經過部隊的時候都會提著水果、香菸什麼的來看看我們,這一來二去的煙也就多了。」

    「不錯不錯!」張司令笑著揚了揚手中的煙:「我這也沾光了!」

    點燃煙後張司令就接著說道:「說起來這還有你的一份功勞。」

    「我的功勞?」

    「對!」張司令點頭道:「正因為你們跟蘇聯方面做成了用罐頭換飛機這樣的大生意,我們才驚覺對蘇聯的市場瞭解太少了。而蘇聯的重工業產品又是我們急需的東西,你也知道的,這其中有許多技術都與軍工有關……」

    我點了點頭,這一點勿庸置疑,比如機器製造和金屬工業,這些工業的技術有相當一部份是可以移植到軍事上的。

    「因此我們就派了一些人到蘇聯去做調查。」張司令繼續說道:「原本我們只是想為引進重工業產品作準備,但意外的是我們發現蘇聯有許多技術人員甚至是科研人員都處在失業或是低薪狀態,這其中就包括與造船相關的……」

    聽到這裡我就大致明白張司令的意思了。

    應該說這也是種很正常的現像,這並不是說蘇聯對重工業的需求不大。事實上,蘇聯僅在阿富汗及越南兩地的戰場就需要大量的推土機、挖掘機、汽車等玩意修路、重建或是運輸之類的。

    但一方面投入到這兩個戰場的重工業產品都是沒有報酬的投入……越南是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國家,當然不能指望他能給錢了。阿富汗就更不用說了,蘇聯做為一個入侵國總不可能還向人家要錢吧,而且阿富汗政府也是一窮二白,就算要也要不到。

    另一方面,則是蘇聯自身輕、重工業失衡的原因……重工業多且與他國無貿易關係結果就導致相對較為便宜,輕工業少供不應求就導致十分昂貴,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可笑的現像,就是生產飛機的高級技工也許還不如生產塑料桶的工人多。

    這種現像在我國也出現過,這被形像的稱為:「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

    當然,我國會出現這種現像並不是因為輕重工業失衡,而是改革開放初期也就是現在……私營經濟因為改革開放而發展得十分快速,相較之下計畫經濟相對滯後造成的。

    這後果就不用說了,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從重工業類流失到社會中去……當然,這指的是蘇聯,咱們這時候重工業還沒有多少人才可以流失,再加上這時代的人才普遍有一種奉獻精神,許多人寧願拿著微薄的收入也要呆在科研單位裡繼續研究,所以跟蘇聯這種資金斷裂走向崩潰的情況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於是很自然的,張司令等人就希望將這蘇聯的人才挖過來……從這一點來看,蘇聯的確是個引進人才和技術的好對像。

    「不過正如我之前所說的……」張司令說:「蘇聯對我們還有很強的防備之心,所以我們用國企去引進人才那未免也過於明顯了,於是我就想到了你們先進批發公司。」

    「司令。」聞言我不由一愣:「我們先進批發公司……其組成人員大多都是當兵的,搞些批發這種不需要很強技術性的生意那還勉強湊和,但如果要弄其它的……」

    「就是因為組成人員是當兵的才好嘛!」張司令打斷了我的話:「當過兵口風就比較緊,而且具備一定的軍事素質和偵察素質,何況咱們這還不是去當特工,咱們這說白了就是明碼標價為一些蘇聯高級人材提供就業機會。至於技術上的問題……你放心,這些我們會處理的。」

    「是!」我應了聲。

    聽張司令這些話,很明顯他已經是深思熟慮了,於是我也就不再多說了。

    「再說了……」張司令接著說道:「先進公司其實也不需要做什麼,就是利用你們設在蘇聯的辦事處多注意一些人才,另一方面在你們名下掛一、兩個船廠,把這些人才引進過來工作而已。說白了就是批發人才嘛,還是你們的老本行!」

    聞言我不由啞然失笑,看不出來張司令還是很有幽默細胞的。

    而且這事也容不得我反對了,要知道張司令甚至連我在蘇聯那邊設了辦事處都知道,由此也可知他對此早已是成竹在胸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9
第七十一章 航母無用論

     回來後我就在電話裡把事情跟楊先進一說,楊先進當下也就明白了,這並不是件很難理解的事……古人有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話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給別人一頭魚不如教會他捕魚的方法。把這話的對像放到我們自身上,那就是得到一頭魚不如得到捕魚的方法。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能從蘇聯那得到廉價的重工業產品的確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得到生產這些重工業產品的技術。

    歷史上我國得到這些技術的途徑是多方面的,比如招商引資,以優厚的投資條件和投資政策吸引外商到我國來投資……這種方法表面看起來是咱們吃虧了,因為外商在中國投資建廠使用的原料是中國的,使用的勞動力是中國的,污染也是中國的,而中國除了得到一些就業機會和工人手裡一些可憐工資外什麼也沒得到,大塊的錢都讓外商給賺去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咱們落後呢?!

    而且咱們得到的也不僅僅只是這些……外商在大面積使用中國勞動力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就會使一些技術流入到中國社會中去,於是時間一長,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廠家也就像雨後春筍一般的冒了出來並投入到與外商相競爭的行列中去了。

    當然,這必須得有一個過程。就像近代一樣,一開始國產貨差不多就是質量差、技術落後的代名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產貨也越來越成熟,市場競爭力也越來越強,到了現代甚至有許多國貨在激烈的競爭市場裡將外國企業排擠了出去。

    這種獲取技術的方法其特點是比較廣泛,但大多侷限於與軍事關聯不是很大的工業而且耗時很長……別國的人也不是傻瓜,與軍工想關的或是有很大的利益的技術自然不會輕易就洩漏出去。

    於是就需要用另一種方法互補了。這種方法也就是張司令所說的利用企業直接引用人才的方法。

    這事在程序上並不複雜,先是先進批發公司用三億收購了一家造船廠……好傢伙,這造船廠總佔地面積都達到了一百多萬平米,岸線長兩公里有餘。像這樣一家造船廠要是在現代的話少說也得幾十億。

    不過話說回來了,現代的錢不值錢,這時代三億的購買力也差不多相當於現代的幾十億了。

    當然,這錢不會讓我們先進公司出的。就只是轉個賬做個樣子然後又重新匯回先進公司了。

    於是楊先進設在蘇聯方面的辦事處很快就開始招收技術人才。甚至這種招收技術人才還不僅僅只是造船業方面的,汽車業、治金業等等,五花八門的什麼都有。

    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這時代也的確需要這些方面的人才,改革開放嘛,正是大量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並加以學習和利用的時候。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掩護,如果只招收造船業這一項,毫無疑問的會引起蘇聯方面的懷疑。

    也就是說。辦事處差不多就是一個連接蘇聯和中國之間的職業介紹所了。

    對於蘇聯方面來說,他其實也是支持我們這麼做的,不管是民間還是官方。

    民間方面就不用說了,這時的蘇聯物價高而工資低,這些技術人才幾乎都可以用「生活艱難」這個詞來形容了。而咱們中國的工廠卻能給他們優厚的條件,再加上低廉的物價,就意味著他們能夠養活一家老小。

    官方的因素就較為複雜一些,從大的方面來看蘇聯也有中國搞好關係的需要,小的方面來說,比如可以緩解蘇聯內部的就業壓力。比如可以促進中蘇之間的貿易,比如增強中國的實力以制衡美國從而緩解自身在國際上的壓力等等。

    於是這個計畫進行得還算順利,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有十餘名來自蘇聯的技術人員被引進入各個崗位。

    當然,事情總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其難處主要由於這時的蘇聯與中國還是處於准敵對狀態,百姓甚至官方人員一時半會兒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像之前蘇聯民航機被劫持時乘客說什麼也不肯走下飛機一樣……對於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久之前咱們還是敵人。蘇聯甚至還在蒙古陳兵百萬企圖與越南南北夾擊中國,而這一轉眼間就要讓蘇聯人來中國工作,這在心理上還是很難接受的。

    在這一點上楊先進就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在蘇聯方面進行大量的宣傳並組織蘇聯有意向的技術人員飛到中國考察什麼的,這時候我們在蘇聯被劫持的民航事件就派上用場了,先把這事跟那些蘇聯人一說,接著再免費帶著他們到中國來的考察一番,最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而這第一批僅僅只是個開始,因為我們知道還有相當一部份蘇聯技術人員是在觀望中。很明顯的是,當在中國工作的這些蘇聯人在跟家人的聯繫中時不時的透露些這邊的薪資情況及生活的時候,不用多久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由蘇聯往我國方向流入。

    原本我還以為這事情就此差不多也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的進行隨著時間往後推移慢慢積累技術和人才就是了。但很快就出現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驚喜……

    這天早上我正與戰士們一起五公里越野……話說這段時間坐辦公室也坐得太久了,體能已大不如前,有時我都在擔心,要是再像上次一樣不得不投入到戰場中去的時候,自己還有沒有以前一樣的狀態。

    不過讓我欣慰的是,合成營各個方面的戰術已經越來越成熟,各部隊的指揮人員對這些戰術的指揮也越來越熟悉,現在各個部份都能獨擋一面,幾乎可以說不用我指揮也都能很好的協同了。

    就在我跑得氣喘吁吁的時候,身後就追上來一輛邊三輪,而且老遠就在直叫喚:「營長,張司令電話!」

    見此我不由一陣苦笑,難得出來跑跑步,盡然就會有電話追上來。

    不過我想這也是有急事,否則也不至於連步話機和電台兵都帶來了。

    「情況是這樣的。」我一接起電話就聽電話那頭的張司令迫不及待的說道:「我們剛剛得到消息,澳大利亞打算將『墨爾本號』航空母艦作為廢船出售,你馬上派公司裡人到澳大利亞去一趟!」

    「是!」我應了聲。

    事情很快就交待了下去,對於我來說只要把任務佈置給楊先進然後讓他一手安排就可以了。

    不過在放下電話時我還是有點沒有反應過來……原來『墨爾本』號是在這時候被放棄的。

    對於這艘航空母艦我多少還是有點瞭解的,這並不是因為這艘航母有多先進,事實上它其實就是購自英國的一艘二手航母……英國這個曾經的帝國沒落了嘛,沒錢養航母了,於是就把這個「吃錢」的包袱到處往外丟。

    事實上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忽悠人,原因是航母這玩意主要是用於海外作戰的,而基本沒有戰爭歷史的澳大利亞根本就沒有這樣的需求。另一方面,英國在賣給澳大利亞這艘航母的時候可沒告訴它像這種輕型航母至少得有兩艘才有辦法形成有效、可靠的戰鬥力。

    這一點在馬島戰爭中已經得到證明,輕型航母所裝載的戰機數量較少,如果只有一艘的話就很容易形成防空上的真空而被敵人所利用。

    也就是說,澳大利亞僅僅只裝備一艘從英國購入的輕型航母既沒有戰略上的需求在戰術上也起不了什麼作用,澳大利亞實際上就是在做一個冤大頭。

    而且這艘航母自從進入澳大利亞的悉尼港後,還很邪門的一次又一次的帶來災難……先是與戰艦相撞開創了碰撞歷史的先河,接著又發生了將戰艦撞沉造成82人死亡的事件,然後又先後要麼與戰艦要麼與貨船相撞,服役的幾十年來大小相撞事件竟然有六次之多,被人稱為「好撞之艦」。

    後來我才知道,澳大利亞決定將「墨爾本」號退役的原因有一部份就是因為「馬島戰爭」看清了航母的作用。

    其實英國這時候也站出來了……一艘不能形成戰鬥力嗎?沒關係,英國還可以再賣一艘給澳大利亞,也就是「常勝」號。

    但澳大利亞這一回卻沒有上當,馬島戰爭已經證明,航母需要大量先進的戰機、驅逐艦、核潛艇保護,否則要擊沉航母僅僅只是一枚導彈的問題。

    很明顯的是,澳大利亞沒有這些配套的保護裝備,所以航母在他們手裡不過就是些中看不中用甚至可以說是敵人的活靶子。

    這麼想當然是明智的,可以說澳大利亞軍方總算是從「馬島戰爭」中總結出一些有用的東西了。

    於是乎,他們就毅然決定將這艘看起來「高大上」的航母退役並當作廢艦出售。

    我之所以會知道這艘航母,是因為它退役之後的確就是賣到中國並在中國進行拆解的。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9
第七十二章 墨爾本號

     對「墨爾本」號的競拍進行得很順利,先進公司以四百三十萬美元的價格擊敗了所有對手拿下了這個項目。

    中國之所以能夠拿到這個項目的原因從表面上來看有兩個。

    一個是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國家為了吸引外資發展經濟就必須得進行大量的基礎建設,比如公路、鐵路、運輸船等,而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鋼材,於是按照市場規則鋼材的價格自然上漲。

    另一個則是中國有著大量的勞動力,而且這些勞動力還相當廉價……這也是由市場規則決定的,社會上有大量的無業人員,這些無業人員像瘋了一樣到處找工作,不管多低的薪水都肯幹,只要能混口飯吃,於是勞動力自然而然的就變得十分便宜。

    在這兩個因素的決定下,就決定了中國以相對較高的價格購入「墨爾本」號有錢賺……鋼材價格高而勞動力便宜,所以就算直接把「墨爾本」號當作廢鐵賣了也有利潤,要知道航母用的鋼可是特種鋼,那鋼材質量可不是一般鋼材可以比得上的。

    而其它國家在這一點上就完全沒有優勢了,就比如澳大利亞……它可是個發達國家,這時在我國電視還是稀罕玩意的時候,澳大利亞的私家車普及率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了。

    所以它並不是真為了這四百多萬美元而拍賣「墨爾本」號。它的苦衷是……如果在本國拆解的話,那付出的勞動力成本就是個不小的數字,再加上其基建等已經完善不需要這麼多鋼材,而且還會污染環境,於是這麼一計算乾脆就當廢鐵賣了又方便又能有一筆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這些只是我們購買「墨爾本號」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就不用說了,當然就是為了積累航母的相關技術。要知道這時候我國航母還是從零開始的,就算是航母的佈局或是設計對我們都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原本我以為這拍下了很快就可以拖回來了,但楊先進那邊很快就打了一個電話過來報告道:「營長,澳大利亞方面說他們還需要一些時間拆除航母上的設備。」

    「之前他們不是已經拆過了嗎?」聞言我不由有些意外。

    這段時間我對「墨爾本號」也有一些瞭解。知道這玩意雖然說是一艘輕型航母。但滿身都是高科技的東西……

    之所以會這樣其原因很簡單,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是美英兩國把澳大利亞當作冤大頭耍了……因為「墨爾本號」的三次改裝其中除了第一次是由英國執刀之外其它兩次都是在美國弄的,改裝時間長達三年甚至五年。

    而身為航母大國的英國和美國不可能會不知道像「墨爾本號」這樣的輕型航母不管怎麼改裝都會有其先天缺陷的……至少得有兩艘而且還要有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潛艇等配合才能形成戰鬥力。

    這裡還是「至少」,原因是一般情況下得有三艘,一艘用於執行任務、一艘用於訓練或是備用,另一艘用於維修並準備替換。

    然則澳大利亞只有一艘,於是就有很多方面的漏洞。比如「墨爾本號」必須進行維修的時候戰爭爆發了怎麼辦?甚至潛在的敵人還可以瞅準了就在這時候開戰……也就是說這艘航母實際上只是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

    但英美兩國可不管這麼多,有錢不賺那是傻瓜,而且也正由於這艘航母無法形成戰鬥力,同時澳大利亞軍力又較弱……這或許是由於澳大利亞歷史上沒有戰爭的原因造成,再加上又有美英等國的保護,使得其整個國家的軍隊還不到六萬人。

    但這恰恰也就是澳大利亞的優點,因為對於美英等列強來說,軍事弱就差不多是無害國家的代名詞,對於這樣的國家他們是完全放心的,於是那各種先進裝備比如導彈、雷達、電子設備、彈射器等都一個勁的往「墨爾本號」上裝。只要澳大利亞肯出錢。

    這一度使澳大利亞沖昏了頭腦,經常開著這集各種先進裝備於一體的「墨爾本號」又是出訪又是聯合軍演的到處炫耀。

    但馬島戰爭卻把澳大利亞軍方給徹底打醒了……

    丫滴,英國是個使用航母的老牌國家,他在馬島戰場上還得用雙航母才打得起來,這其中只要有一艘航母要是被阿根廷擊毀的話就意味著英軍的全面失敗,那咱們這一艘航母該怎麼個打法?那不是還沒出動就注定失敗了?!

    再說了,就憑英國人那麼先進的驅逐艦要防禦飛魚導彈對航母的攻擊都那麼艱難。那咱們這一艘航母另加幾條破船開出去還不是別人的靶子嗎?

    我相信澳大利亞軍方在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多半是捏了一把冷汗:好在沒有發生戰爭,否則這下損失就大了。

    在捏一把冷汗之後就該大罵美英兩國了,這兩個「兄弟」也太不夠意思了,賺了咱那麼多錢就給個基本沒有實戰能力的玩意,更丟人的是之前還一直開著這「繡花枕頭」到處顯擺!

    於是在馬島戰爭之後也就是82年後「墨爾本號」就進入備用狀態,從這時起澳海軍實際上就決定讓其退出歷史舞台了,也就是從這時候,澳軍就將裝在「墨爾本號」上的先進裝備往下拆。

    「他們說還沒拆完!」楊先進回答:「而且……好像還有美國人給他們施加壓力,因為在我們拍下後合同上又多了一條:『不得用於軍事用途』。」

    「哦!」聞言我就明白了。

    對於美國來說,我們與澳大利亞這個「無害國家」恰恰相反,是一個有能力與美軍一戰的對手。

    其原因就不用多說了,當年在抗美援朝的時候基本上是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美國佬的飛機大炮,抗美援越時打敗美軍的越共實則也是中國訓練且裝備的,現在的美國佬之所以跟我們是盟友……那只是為了對付蘇聯這個共同的敵人而已。

    但現在一方面是蘇聯跟中國的關係緩和了,另一方面中國畢竟是有史以來唯一一個在正面戰場上擊敗過美軍的國家……許多美國人認為越戰是戰略上的失敗而不是戰術上的失敗,因為他們在正面戰場上打越共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之所以不能消滅越共只是因為有中國的保護,而且最後還是他們主動退出的。

    正所謂「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美國佬在中國志願軍手下吃過虧心裡自然對我們會有所防範,於是對於「墨爾本號」自然就會有點緊張。

    「楊營長!」這時我就接到司令部的電話:「司令讓你到司令部來一趟!」

    「是!」我應了聲。

    心下暗想該是為了「墨爾本號」的事情,沒想到張司令那邊的消息還挺快的。

    不過這似乎也正常,要知道這可是我軍第一次離航母這麼「近」,張司令那邊沒有人手關注著這事那才是怪事呢。

    果然,在我走進司令部的時候張司令就朝我揚了揚頭說道:「墨爾本號的情況聽說了吧,他們再一次對其進行大規模的拆除,拆不走的東西甚至還進行爆破,咱們能拿到的就是一個空殼了!」

    「是美國人在後頭搞的鬼吧!」我說。

    張司令點了點頭:「美國人對我們已經開始有戒心了!」

    我沒有回答,心裡認為美國對我們的戒心並不是這時才開始的,而是自從抗美援朝起就一直都存在的。

    「其實這對我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我說。

    「唔,說來聽聽。」張司令對我的話頗為意外。

    「首先。」我說:「我們對這艘墨爾本號的期望本身就不能太高,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薄弱的工業基礎決定的,就算航母上有些什麼東西留下,我們也很難對其進行仿製。」

    聞言張司令不由點了點頭,對於這一點我國可是有過不少經驗的,中蘇交惡時蘇聯撤走了所有的專家,留下一堆沒有完成的項目……這些項目就算有圖紙或是相關資料,我們依舊很難將其研製出來。

    「另一方面。」我說:「我們絕大部份裝備都是來自蘇聯,出於裝備兼容性和設計思路等方面的考慮,我認為我們在航母發展上終歸還是要走蘇聯的路線,也就是說墨爾本號能給我們一個空殼看看航母是如何設計、建造和佈局的也就可以了,咱們要積累經驗還得瞄準蘇聯。」

    「唔!」張司令不由意外的看了我一眼:「你說的也有道理,但是蘇聯……這買航母可不像買民航那麼簡單,咱們還有機會?」

    我笑了笑,蘇聯那邊的機會當然是有,事實上在「墨爾本號」之後我們買的三艘廢舊航母都是來自蘇聯,這其中還包括被我國改裝成訓練艦遼寧號的瓦良格號。

    當然,這些都是蘇聯解體之後的事,現在正是美蘇爭霸的時候,蘇聯當然不會自廢武功讓美國佬撿便宜的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1:59
第七十三章 墨爾本號(二)

     「當然。」我接著說道:「這也並不代表我們就不需要西方國家的那些先進裝備,事實上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結合美蘇兩國裝備的長處並將它們融合起來,最終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我們自身需要的裝備。」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美軍裝備的風格一般是捨得砸錢,大多裝備都往精密、高科技這條路線上走……有錢就是任性嘛。蘇軍的裝備則更講究便宜、實用和可靠性,也就是平時看起來不怎麼樣,一打起仗來批量生產就會暴發出一種量變到質變的能量。

    從中國的國情來看,咱們的確更適合走蘇式裝備的路線……咱們沒美國佬那麼多錢,另一方面咱們人口又多,要是都像美國佬那樣的裝備,幾個集團軍的部隊下來也就把我們給拖垮了。

    但另一方面又由於蘇式裝備是針對蘇聯這種氣溫較低的國家的,其裝備就算是原封不動運到中國來也會有各種不適應,比如現代的蘇27到了海南島這種高溫高濕的氣候裡後就漏油……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技術並針對自己的作戰環境及需求對其進行改進。

    當然,真要說咱們自己不會改的話那也沒問題,叫蘇聯人改嘛……印度人就是這麼做的,蘇式裝備登陸印度後同樣也會有各種水土不服的問題,印度人的解決方法就是讓蘇聯人繼續改,改到滿意為止。

    不過可以想像的是。這麼做的結果其實就是伸出脖子讓人宰……這不只是經濟上的損失,雖然這種損失也是很可觀的,因為蘇式裝備本身的優勢就是廉價實用適合大批量的生產,像印度這樣只靠蘇聯改,那麼這個優勢就蕩然無存甚至都比美國方面的同類產品還要貴了。比如「維克拉瑪蒂亞」號就是這麼個東西,一艘俄羅斯送給印度的二手航母,其改裝費用竟然高達23億美元,美國比其排水量還要多兩萬噸的小鷹號航母總造價也只有四億美元。

    在錢方面還可以說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沒有技術嘛,多付點錢也是必須的,但有一天一旦打起仗來……航母要是要維修時難道還開到俄羅斯船廠去修過幾年再回來嗎?!

    「你的定位還是相當明確的!」張司令點了點頭:「而且也很符合我們現在的國情。只是這墨爾本都讓他們拆成那樣了。我們就算想找到一些可以借鑑的東西都不容易。」

    「這倒也未必!」我說:「有句話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對!」我說:「我是這麼想的,美方和澳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墨爾本號本身上,他們認為只要把東西從墨爾本上拆除了就安全了。再加上,有重新利用價值的裝備他們都在之前拆完了,這會兒再次拆除……這些東西多半對他們來講都是沒用的,這些東西怎麼處理呢?」

    「哦!」聞言張司令不由恍然大悟:「跟墨爾本號一樣,被當作廢品處理了!」

    「對!」我說:「所以我們只需要對澳方的廢品進行一些回收……當然。這些是不方便讓我們自己去做的!」

    這話就不用說得太明顯了,只要隨便在澳大利亞找個當地人,或是通過第三國家的人進行收購,都不至於引起澳方或美國的注意力。

    聞言張司令不由連連點頭,使勁拍了拍我的肩膀說道:「好小子,還真有一套!」

    兩個多月後墨爾本號終於被我們從澳大利亞用拖船拖了回來……之所以要用兩個多月這麼久,那是因為美國和澳大利亞始終覺得不放心,所以對航母上的東西是一拆再拆並一遍又一遍的檢查。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自以為聰明的將那些還有一點價值的裝備拆除,其實沒過多久轉個手又回到我們手裡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裝備還可以用,澳方在拆除這些東西的時候往往是用焊槍甚至是爆破的方法進行暴力拆除,所以我們得到的東西實實在在的也都是些廢品,有些甚至殘缺不全。

    但我們需要的也並不是能用,而是想知道這些裝備大慨的數據或是裝在哪裡等相關信息,就跟我們之前所說的一樣,這是在為將來自己能建一艘航母積累經驗。

    墨爾本號被拖進造船廠時張司令也帶著幾個參謀和我一起去的……那一幕對於我這個曾經上過英國航母的人來說也許不算什麼。但對於張司令等人來說就是相當震撼了。

    我一直都記得當他們看著那個龐然大物矗立在面前時臉上那種目瞪口呆的表情,參謀們個個議論紛紛:「這還是一艘船嗎?簡直就是個海上城市嘛!」

    張司令臉色沉重的沒有說話,直到他走上「墨爾本號」的甲板的時候,才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問我:「這就是英國的輕型航母?美國佬還有更大的?」

    「是!」我點了點頭:「這跟英國什麼在馬島參戰的航母差不多,都是一萬多噸的,而美國佬最新的航母將近十萬噸,也就是有七倍這麼大!」

    聞言周圍的參謀們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如果說墨爾本號是座水上城市的話,那美國佬的航母又算什麼?!而且美國佬的還是核動力航母。

    這說起來的確讓人有點氣妥,美國佬核動力航母都在滿世界到處走了,而我們卻還在收這種輕型航母的破爛,希望能從這些破爛中儘可能多的知道一些信息。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我們落後了呢?想要追上別人就得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來,沒有其它捷徑可以走。

    當然,要說捷徑的話也有,像印度一樣買二手航母嘛,只要出得起錢自然就會有人願意賣。但這卻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因為我們很清楚,掌握造航母的技術遠比擁有一艘航母要重要得多。

    「唉!」張司令再次嘆了一口氣:「我們跟美蘇比起來差太多了,得加把勁!」
Babcorn 發表於 2017-2-12 22:00
第七十四章 墨爾本號(三)

     接下來的事自然就不用多說了,各方面相關的人才都由全國各地調來對「墨爾本號」進行測繪和考查,這其中有部隊的幹部也有軍工方面的研究人員。

    讓部隊幹部來的目的很簡單,主要是讓他們看看這航母的樣子讓他們對航母有個慨念,這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更多的瞭解現代化戰爭的裝備和戰術,另一方面也可以像張司令等參謀第一次走上這墨爾本號時受到的震撼一樣,讓他們知道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有幾個參謀對後者有不同意見,因為他們認為當兵打仗最重要的是士氣,他們擔心這麼做的結果很有可能會對幹部們的士氣造成影響,進而這些干部又會影響到整支部隊。

    應該說參謀們的這種考慮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就不說這時代的他們了,連我這個現代人在想到美國這時已經有許多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滿世界的跑而我們卻還在購買廢棄航母積累經驗的時候,心裡也會患得患失的……差距這麼大,能追得上嗎?這要追上得多少年啊?在我們發展的時候美蘇也在發展,所以只怕永遠都追不上了吧!

    這還是在我明知道2012年時我國就擁有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情況之下,而這時代的人卻不知道這些,於是很自然就會產生一些消極的負面情緒。而這種情緒在當今這種信息傳遞不發達的情況下又很快會因為口耳相傳變成謠言。很有可能會打擊到全軍的士氣。

    這如果是在其它時候那也還好,但現在卻是我軍進行百萬大裁軍的時候,誰也不知道本來就遭受嚴重打擊的部隊能否經受得住這樣雪上加霜的打擊。

    所以有人說這時代當兵的是最痛苦的,這種痛苦甚至與抗美援朝時代的志願軍有得一比……當然,這指的並不是犧牲或是部隊傷亡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想想覺得的確也是,志願軍雖然傷亡很大,但心理上卻是首次出國作戰而且還是小米加步槍就打得飛機加大炮的美國佬接連失利……要知道美國佬在當時可是稱得上全球最強的軍隊,於是心理上自然就有種振我國威、揚眉吐氣的自豪感。

    但是現在呢?

    一開始就是在79年時跟自己的「影子」作戰,甚至這「影子」無論是裝備還是素質都超過我們,之後就是一輪又一輪的軍改,再來就是百萬大裁軍……雖然這個過程中我軍的素質和裝備都在穩步上升。在戰場上對越軍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但做為部隊裡的一個兵,卻似乎一直都在被壓抑著改著改那或是這不好那不行的,從總體上來說一直都沒抬頭挺胸過。

    現在要是再出現這航母的打擊,我相信就有一部份人會這樣想:反正都追不上了,那就不追了,放棄吧!

    「你怎麼看?」張司令問我。

    我想了想,就回答道:「對士氣會造成負面影響是肯定的。但我覺得……無論怎麼樣知道差距也比不知道要好。一方面,萬一有一天我們要面對敵人的航母呢?不知道差距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像79年我軍對越軍也瞭解不多時一樣而出現許多原本可以避免的傷亡。另一方面,這正好也是考驗部隊的一個機會,如果有些人或是部隊受不起這個打擊的話,那麼只能說他們並不適合軍人。」

    張司令點了點頭:「說得對,自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屈辱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如果我們現在還像腐敗的清政府一樣把眼睛蒙起來就以為自己是最強大的,其結果就是像清政府一樣受盡欺凌。這就告訴我們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應該要面對現實,也就是勇敢的面對這個差距並奮起直追。而不是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裡裝作看不見!」

    於是部隊的幹部很快就被安排到這墨爾本號進行考察,當然,這些干部大多是海空軍的中高級幹部……航母主要是用於海空作戰的,步兵看這航母既看不懂也沒多大的意義。張司令甚至還安排了幾名蘇聯的技術人員對這航母進行必要的解說。

    就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大多數幹部在走上這墨爾本號時第一感覺就是震撼,接著想到的就是敵我之間的差距……應該說這對他們更有切膚之痛,因為就在不久前我們還與蘇聯是敵人。而蘇聯就擁有比「墨爾本號」還要大一倍的航母,也就是說他們之前就有可能在戰場上遇到這樣一個大傢伙。

    這使得幹部們在參觀「墨爾本號」時表情都十分嚴峻,氣氛也十分壓抑。

    不過讓我感到慶幸的是,我並沒有看到多少幹部帶著失望、沮喪的表情,甚至還有些干部眼裡還透著幾分殺氣……我能理解這是為什麼,這部份人應該是想著如果在戰場上碰到航母了該怎麼將其擊沉,甚至還有些干部在航母上到處逛似乎是在找它的弱點。

    他們不知道的是,航母本身是沒什麼可怕的,甚至還可以說是一個靶子……其可怕之處在於艦載機,也就是說想要擊沉航母的話,要面對的應該是來自航母上的艦載機以及護航軍艦的導彈。

    從這一點來說,有一部份幹部應該是沒看懂,或者說他們並不瞭解現代航母作戰的戰術……這並不奇怪,因為中國從來都沒有擁有過哪怕只有一艘航母,而我們以往打的仗又基本是在陸地上的,不久前還是以陸軍為大並不看重海空軍,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也是很正常的事。

    這麼看來,也有必要對這些干部進行一些必要的知識普及了,不過我相信這一點海空軍方面會解決,畢竟有剛剛發生過的馬島海戰可以學習,那場發生在英阿之間的戰鬥就是一部最好的教材。

    另一部份就是軍工方面的專家了,在這其中我甚至還看到了李麗……

    李麗在看到我的時候就朝我揚了揚腦袋,說道:「不錯啊,還真弄來了,我一直以為你們弄不到呢!」

    「什麼意思?」我問。

    「很簡單!」李麗回答:「幾千萬美元而已,美國這麼不放心,完全可以自己出錢買下來!」

    「唔!」聞言我不由一愣。

    也對,美國買下來不就可以了?幾千萬美元對他們來說只是小意思而已。

    「不過我想。」李麗接著說道:「美國主要是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這是賠本生意,美國是個商業國家,做什麼都講究成本和利益,所以這種賠本生意他們不願做。」

    這個倒是很好理解,美國同樣也是發達國家,他們購買的話也會面臨澳大利亞的問題,因為拆解成本太貴而得不償失。

    「另一方面……」李麗接著說道:「美國方面也許是考慮到如果公然從你們手裡把這廢舊航母搶去的話,那就做得太明顯了,畢竟這時中國還是美國需要拉攏的對像。」

    我點了點頭,這就是站在美蘇兩國中間的好處。

    「還有一個原因。」我笑了笑:「那就是美國方面認為他們的航母技術已經成熟,甚至可以說發展到了核航母的時代,所以根本就不把這一空殼放在眼裡。」

    「對!」李麗表示贊同:「他們站在一個技術高度上,眼裡主要對手還是蘇聯,所以對我們的戒心雖然有,但還是處於次要地位,同時也認為我們距離航母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各方面原因交織起來就促成了一筆交易。」

    美國軍方所不知道的是,「墨爾本號」這個空殼對於他們來說也許不算什麼,但對於才剛剛開始起步的我們來說,那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經驗並且有很多地方可以學習。

    就像我看到的那些軍工研究人員一樣,他們走上了「墨爾本號」後就如獲至寶的拿著各種儀器進行測量……水上的水下的,都派出人去測個清楚,甚至還有許多人圍著蘇聯技術人員問東問西的。

    不過我想,這些蘇聯技術人員也許也比較尷尬……他們中雖然有部份人上過航母甚至還參與了航母的工作,但蘇聯航母與英國航母的設計思路有很大的不同,何況現在他們面對的還是一個航母空殼,所以許多東西也只能靠推測。這可以從那幾名蘇聯技術人員也時不時的互相討論一番可以看得出來。

    但很明顯,這並沒有影響到軍工的熱情,他們依舊興致勃勃的用儀器仔細掃瞄紀錄船上的第一個地方,就像考古專家突然發現了一座幾千年前的古蹟一樣。

    由此也可以知道軍工和部隊的思想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雖然這兩者都是為了強軍,但軍工更多的是考慮能不能學到什麼東西或是有什麼進步,而部隊想的則是能不能打得過!

    後來我才知道,軍工還專門針對這次對「墨爾本號」的考察啟動了一個航母建造與設計的可行性研究項目,他們依靠這些數據按比例建造了一個模型,並用這個模型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和總結。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