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與南宋同行 作者:小樣有型 (連載中)

 
mk2258 2017-2-12 20:21:4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243 49160
mk2258 發表於 2017-6-7 21:03
與南宋同行 第四十章 鐵匠想打教授臉

         


    大宋技工學生侯東方以前在鐵匠鋪子里做過活,所以知曉鐵料的事情。←百度搜索→【x書閱ぁ屋

    他還就不信了,能用尺子量出重量來,老鐵匠,大工匠,他都見過,也是用稱來稱的,那多的,還要四個人合力抬著才行。!

    他飛快地向著縣城里的鐵匠鋪子跑,一口氣都不帶停的。

    在一家小小的鐵匠鋪子里,他提出要買鐵料。

    誰知道那個鐵匠以為他是一個不知道行情的人,竟然要賣他一斤十二文錢!

    侯東方說︰“某知道生鐵才五文一斤,就算是你要賺上些許,也不能這樣多!”

    那個鐵匠“當”的一聲,在鐵砧子上敲了一下錘子,說︰“你是誰家的後生,是來消遣某的嗎?就這價錢,願買不買!”

    侯東方撇著嘴說︰“哪個有閑心來消遣你?某家張教授說是能用尺子量出鐵料重量,方才要買你的!”

    那個鐵匠哈哈大笑,把錘子在鐵砧子上敲得亂響︰“某當鐵匠三十年,未聞可以用尺子量出重量,如今這天下是人都可以當教授嘛?!”

    侯東方听他對張國安教授語氣嘲諷,便大聲說︰“呔,你這鐵匠休得嘲諷,某是紅水溪邊工業園區的學生,某家張教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那他如何能用尺子量出重量?!”

    “這個某也不知,方才來買鐵料驗證!驗證的結果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那個鐵匠翻著怪眼想了一會兒,說︰“好好,某,胡鎮北從業鐵匠二十八年,未聞過此事,今天某就陪你走上一遭,如果此事是真的,我便送你一塊鐵料又能如何!”

    侯東方听到這話,也來了豪氣,說︰“若是不成,某算你二十文一斤又能如何!”

    鐵匠胡鎮北這時叉著腰仰天大笑,說︰“好,好,某干了二十五年鐵匠,今天就要領教一番。”

    他動了動心思,挑撿出一個巨人拳頭大小,也像是拳頭一樣不規則的鐵塊,說︰“這個算不算鐵料?”

    侯東方擰著濃濃的眉毛不得不認同了,這個確實算。

    但是這時候正宗的鐵料應該是大鐵尺樣子,哪里會是這樣?

    若是大鐵尺還好量一下,這塊可極難測量了-------

    那個鐵匠胡鎮北就真的能陪著他去了紅水溪工業園區,閑得很。

    這一路上鐵匠胡鎮北走得意氣風,這是要去打一個教授的臉啊!

    侯東方年紀還是小,到底是有了心事,怕是給張國安教授憑空添了麻煩,讓這個很閑的鐵匠有了羞臊別人的機會。

    張國安教授原本也以為能拿來一塊規則的鐵料,他正好給同學們講一下測量的用處。

    但是沒有想到一個多事的鐵匠上門來了,這個時空的鐵匠很閑嗎?

    一塊不規則的鐵料,那是用尺子量不出體積的。

    鐵匠胡鎮北看到那個所謂的張國安教授臉上有吃驚的神情,便斷定他無法測出,興致盎然地準備看好戲。

    如果不是張國安教授身材長大,他早就出言恥笑了,不過看看結果再說了。

    張國安教授看到侯東方領了一個胡子拉渣,身體很結實宋人鐵匠來,便知道定是這個鐵匠在為難自己。

    侯東方這個學生直性,想不出這些招來。

    他微微一笑,想,這個大宋的物理知識還不夠吧?一定不知道體積和密度的關系,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講一講,能不能听懂是另一回事情,有見識了就好。

    他吩咐學生準備好相應的東西。

    很簡單,他讓學生準備了一個銅盆,里面放上一個陶瓷罐子,平平地裝滿水,讓學生輕輕放進去鐵塊,然後找了一個比較圓的竹筒,陶瓷罐子里溢出的水小心倒進去,他拿出鋼卷尺測了一下竹筒的內徑,還有那水的高度,去了一些損耗,算出了那不規則鐵塊的體積。

    然後觀察那鐵塊是塊灰口鑄鐵,回想了一下灰口鑄鐵的密度,就按照725來算吧。

    他在心里快乘起來,又按照這個時空宋斤的重量單位一比一點二八的數字折算了一下,說︰“三斤三兩三錢左右!”

    在整個過程中,鐵匠胡鎮北看到那個所謂的張教授真的沒有踫過那個鐵塊一下,都是讓他的學生動手,而且真的是用尺子量出的!

    若是多年的老鐵匠,他也不會多說什麼,問題是這個張教授,身材雖然高大,但是細皮嫩肉,身上絕對沒有鐵匠特有的煙火氣,真是教授啊-------

    他當然知道那塊鐵料的重量,只不過與自己事先的稱重差了一錢罷了,但是這已經是夠驚人的了,幸好自己先前沒有說什麼妄語被人恥笑。

    他心服口服,拱手道︰“不愧是張教授,在下胡鎮北從業鐵匠二十七年,都不知道有這一種方法稱重,服了!告辭了!”

    說完,他轉身就走,那塊鐵料,說話算話,他送給他們了。

    他走得麻利,還沒容張國安教授說些什麼。

    侯東方小臉漲得通紅,高興起來,說︰“噢噢,張教授真是有鬼神莫測的學識!”

    大家都叫了起來。

    張國安教授揮揮手,讓大家靜下來,說︰“這世上從來沒有不可以測量的事物,只是你的知識要夠用;一切事情的生和變化都是有原因的,你一定可以找得到!”

    他接著把道理詳細講了一下,那些學生又是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但是張國安教授自己心里明白,這些人大多是不太懂的,他們連平面幾何還沒有完全會算呢。

    他隨口就問︰“吳杰,你笑得這麼響,說說三角形的面積如何算?”

    吳杰當時就紅了臉,笑不出來了。

    “張德培?……算了你別哭了!”

    “郭勿語?……好吧,你叫勿語是有原因的……”

    算了,一切都慢慢來吧。

    那個胡鎮北鐵匠走出了老遠後,又很快回來了。

    他拱手道︰“張教授,那尺子可否能借某一觀?”

    他走了老遠後才想明白,那尺子是好物件啊,比自己打鐵時用的鐵尺好用多了。

    張國安教授隨手遞給了他,並且教他使用。

    他樂呵呵地把玩著,現此物竟能長達丈余!上面刻畫得文字無比清楚,只是不認得,但是可以猜出是測量長度之物,而且它竟然還可以自動縮回那個小銀盒里------

    但是那材質不是銀的,是他從沒有見過的,銀光閃閃的樣子,定是寶物了,怕是自己買不起。

    他嘆了口氣,問道︰“敢問張教授,此物是何材質所制?”

    張國安教授不動聲色地說︰“不銹鋼-------你為何嘆氣?”

    “天下還有能不銹的鋼?!罷了,此物便是了。某有一家鐵匠鋪,名為胡二郎鐵行,一年可以掙得上百兩銀子,幾十萬錢,但是某想,怕是買不起此物了。”

    張國安教授伸手拿回了卷尺,這鐵匠的手勁兒還挺大,拿得挺緊。

    他仍是不動聲色地說︰“確實買不起,再說與你的尺寸不同。”

    “尺寸不同,某可以折算。←百度搜索→【x書閱ぁ屋某從業鐵匠二十六年,都是不時要折算的。”

    “你到底從業鐵匠多久了?”

    “二十三年多了------”

    這一次鐵匠胡鎮北可真走了,再也不回頭。

    這縣城里的鐵匠鋪子里,胡二郎鐵行是最小的一家。

    也許人們對他的技術不太放心,也許是他總是記不住自己到底是從業多久了,反正生意就是不好,但是能維持。

    他沒有掙到過自己說的那些錢鈔,那是別人家鐵行的收入------他吹牛,不是為了害人,只是要個臉面。

    侯東方正是因為看中了他鐵行的狹小,才去他那里買鐵料,以為會便宜,才引了這些事情。

    胡鎮北鐵匠還有一個哥哥,正是那街上開櫃枋的胡鎮南。

    哥哥胡鎮南要比他好過很多,但是他卻看不上哥哥從事的行當,認為那是傷天理的事情。

    胡鎮南說不過他,便不理他了。

    胡鎮北鐵匠便一個人苦苦支撐著這個小鐵匠鋪子。

    這個是他父母留下來的。其實他父親的手藝就不太行,始先也是勉強糊口,當然也就沒有辦法讓他有什麼高明的手藝。

    就這樣他父親也是比較滿足了,常對著兩個兒子說︰“爹爹原先跟著你爺爺跑山村甚是辛苦,風里來,雨里去的飄泊甚久,如今咱家也有鋪子了------”

    胡鎮北鐵匠到現在也能記著當初爹爹的幸福表情。

    現在他們先後離開了自己哥兩個,哥兩個也分了家,各過各的了。

    胡鎮北鐵匠回到了鋪子後,開了鎖,收拾了一下,開始等活。

    結果沒有想到,活沒有等來,哥哥的一個手下來了,菜蛇蔡六一。

    菜蛇蔡六一說︰“大哥讓你用好鐵打造五把並刀,後天便要。”

    胡鎮北點點頭,大哥這又是招了五個小弟了。

    並刀,宋朝時並州所產之名刀,當是日用小刀,屬于大宋時期的非管制刀具。

    它可以用來切水果,切熟肉,當然也可以防身或是捅人。

    六名穿越者為了帶武器的事情,曾經認真研究過大宋時期對民間武器的政策。

    宋代自立國後,就在一直大力奉行防民甚于防川的政策,大張旗鼓地禁民間持有兵器、禁民眾私下聚會等等,不但對民間私蓄兵器者處罰極嚴,甚至對造刀的工匠也要一並進行處罰。

    所以鐵匠是不敢打造制式武器的。

    那麼大宋政府要禁止持有的所謂的兵器,又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

    大宋開寶三年(97o),那位桿棒開國皇帝頒布了一條法令,曰京都士人及百姓均不得私蓄兵器。

    其後禁令波及全國連綿不絕,粗略簡之,就可見有淳化二年(991),天禧五年(1o21,景佑二年(1o35),慶歷八年(1o48),嘉佑七年(1o62),宣和六年、七年(1125)等再三再四頒布的各種禁私兵法度。

    這一系列禁令,涉及面極廣,不但禁了上陣用的軍用武器,一度連老百姓日常開山種田的工具刀都給禁了。

    在《宋會要輯稿‧兵》里,有仁宗年間的一份詔書,其曰︰“仁宗天聖八年三月詔曰︰川陝路不得造著刀。

    利州路轉運使陳貫言︰著刀,于短槍竿、拄杖頭安者謂之拔刀,安短木柄者謂之畬刀,並皆著。畬刀是民間日用之器,川陝路險,全用此刀開山種田。今若一例禁斷,有妨農務,兼恐禁止不得,民犯者眾。請自令著刀為兵器者禁斷,為農器者放行。乃可其請。”

    這里還好吧,利州路轉運使陳貫為老百姓爭取到了攜帶工具刀的權力,在他的建議下,朝廷只禁了長柄的“拔刀”。

    但在《宋會要輯稿‧刑法》中,又有記載說徽宗宣和七年,朝廷再次下令禁斷民間使用及鍛造“博刀”等刀具。這個所謂的“博刀”,其實與樸刀、畬刀、刀、刳刀、著刀等等乃是同一樣東西,是不同地方、不同時間的不同稱呼。

    而《宋史》卷一百九十七的兵志則道︰“景佑二年,罷秦州造輸京師弓弩三年。詔︰‘廣南民家毋得置博刀,犯者並鍛人並以私有禁兵律論。’

    先是,嶺南為盜者多持博刀,杖罪輕,不能禁,轉運使以為言,故著是令。”

    在這條禁令里尤其值得注意是,官府不但禁了“博刀”這種百姓日常生活用具,甚至連其制造者都要得罪,這對兵器制造技術以及兵器文化的展和傳承,無疑是極致命的。

    兵器兵器,兵用之器也。按說朝廷既然禁的是兵器,當是禁民家私藏兵用之器,弩這種程度的高精尖武器自不用說,肯定算兵器,把長刀、大劍算上去也不為過,可如果連老百姓種田開山的隨身工具刀都算是兵器,那就很有點鬧笑話的意思了。

    這種連民間生活用具刀都企圖禁絕的仇民、防民政策,不僅腰斬了中國之前積累了千余年的兵器制造技藝傳承,也滅絕了中國兵器文化的傳承和展的可能,使得中國兵器從會當凌絕頂的世界頂峰水準瞬間跌落塵埃,從此被棄于世界名刃行列之外,最終淪為了既沒有文化內涵也沒有制造技藝傳承的鐵片子。

    與此同時,宋自開國起還一直嚴厲管制各種民間集會,即使是民間祭祀和廟會。

    各地官吏們屢屢上奏朝廷提請警惕和禁止祭祀、廟會、社會的記載,于史不絕。

    由此宋朝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禁止在這些民俗和宗教儀式上使用儀仗兵器的禁令,如《宋會要輯稿‧刑法》有天禧五年的詔曰︰“神社槍旗等嚴行鈴轄,如有違犯,內頭取敕裁,及許陳告。”

    這里要注意的不僅僅是此條禁令本身,還有其最後一句︰“及許陳告。”

    陳告,說白了就是告密。

    中國歷史上對這一行為的評價多是負面的,無論政府還民間,或者是各學家,都普遍持反對態度。因為這很容易形成誣告風氣。如武則天時期,就因為這事鬧了一次風波,最後雖然實施了這一許可,但對武周此舉的歷史評價,就一直是負面的。

    趙宋為了對付私兵和民間集會,連這一招都使將了出來,足見其對此忌諱之深。

    到宣和六年,大宋朝廷在這個基礎上又再次宣布,在祭祀、社會等民間群體活動中,只要是帶刃的家伙就一概不許用,哪怕你是用于儀式的儀仗擺設,並對此給出了官方建議,說在祭祀這類需要儀仗的活動時,你可以用竹木做成兵器形狀,貼上蠟紙假假地算是個刃就拉倒了,不然的話……官府抓你沒商量。

    禁私兵禁到這個地步,金兵來了大伙兒自然只能投降沒商量了。

    經過了趙官家那麼多年的整頓治理,大宋朝早就幫著金兵把民間反抗用的家伙給徹徹底底掃干淨了,金兵殺到,如果你不想投降的話,那就用你的天靈蓋去頂人家的狼牙棒吧。

    也所以,經常在各種影視劇及小說里看見的,那種宋朝書生佩個寶劍到處溜達這場景,在宋朝是絕無可能存在的。

    因為只要不是官兵官吏,你扛個平頭西瓜刀出門都要挨抓,別說掛個寶劍滿大街招搖了。

    宋元流行“桿棒”,小說和平話、雜劇里放眼看去滿篇都是棍棒,罕見刀劍,是有道理的。

    所以,他們在穿越時敢公開帶著手槍,但是卻把軍用砍刀放在袖子里,而且不敢露出來是有原因的,至于說槍弩之類的,更不敢帶了。
mk2258 發表於 2017-7-7 16:59
第四十一章鐵匠想打教授的臉(續)


歷史如果沒有被六個人改變,那么對中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元代統治者為了防止民間武裝反抗,對民間武器的管制,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變態地步,連菜刀都被管制了。

當時規定以二十戶為一甲,共用一把菜刀,這一甲的領導,大概相當于那面世界街道里的居民小組長吧。

那把寶貴的菜刀,平時便保管在這位居民小組長手里。

大家做菜要用菜刀了,就得去小組長家排隊。

后來大約是小組長們嫌麻煩,因此很多時候是把菜刀用鏈子鎖在水井邊的箱子里,要用時就拿鑰匙去開箱子取出來。

估摸著那辰光的一道好風景,應該是在飯點之前的水井邊。

想想那時每個城市里街頭巷尾的水井邊,一到黃昏時分,就會有十數乃至數十個姑娘、大嫂、老太太聚成一堆,一邊洗菜一邊排隊切菜,這情景必然十分賞心悅目。

那水井邊,在當時也定是個成功率極高的婚介場地。

這事,是中國古代史、社會史、兵器史上的一大奇觀。

以這么大的精力來對付老百姓的菜刀,一個就是那個大元了,另一個你懂的。

當然,這些事情是在大宋之后了。

不過,穿越者們也并不認為禁民間百姓持有武器的始作俑者是那位傳說中一條桿棒打天下的太祖,他當年出門也是只能扛一條棍子。

當然,棍子可以起上好聽的名子。

也因此宋朝的書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和這位軍漢出身的皇帝一樣,出門扛條木頭棍子防身。

當然,民間的刀具還真是沒有辦法完全禁住。

大宋允許老百姓用小水果刀,并且居然還有“并刀”這種名品,只怕全賴如李師師一流的美女們之力。

否則周邦彥們大約在勾欄瓦子中,只能看見無數漂亮姑娘正在用牙齒和手指努力對付橘子這類水果,“纖手破新橙”尚可為之,前面“并刀如水”那一句,肯定是要改一下的了。

也許還是飲食史上的一件大事。

因為管制菜刀此舉,對中國冷兵器制造的傳承打擊固然巨大,對飲食文化傳承的影響只怕也不小。

君不見取材于宋元評話雜劇的《水滸傳》中,那些梁山好漢們便個個都是大塊吃肉的漢子。

但是想來,這等描寫固然有小說家想表現好漢豪氣的成分在內,但恐怕當時村野小店里的廚子,沒有自己的菜刀可以切肉,于是只能直接把大塊肉煮熟了端上來給客人吃,更是其中的關鍵。

這一想,水滸好漢們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所表現出來的豪氣,頓時失色不少。

心目中一直以來因大塊吃肉而來的好漢們之豪氣形象,幾乎蕩然無存,再大一些的熟肉塊,就只能用上并刀了。

六名時空走私者私下里以為,或可使金庸小說常用到的一個詞,“并指如刀”,大家都去練點徒手功夫,以方便日常吃喝吧。

呵呵,有些水了。

在禁止民間持有和制造兵器的同時,宋朝的官造兵器也被嚴格置于中央政府管制之下,其對各地官軍使用之兵器亦防禁極嚴。

如《宋史》兵志說,熙寧五年,“帝匣斬馬刀以示蔡挺,挺謂制作精而操擊便,乃命中人領工造數萬口賜邊臣”;元豐元年冬,“鄜延路經略使呂惠卿乞給新樣刀,軍器監欲下江、浙、福建路制造,帝不許,給以內南庫短刃刀五萬五千口”等等,可見當時各地部隊兵器的制造及供應,哪怕是邊軍所用,也被置于宋皇帝及其派出的太監直接管制之下。

另外,有宋一朝之義勇頗多,所謂義勇就是團練鄉兵,乃是仿唐府兵而來,尤其是克制金人騎兵的弓箭手,有相當部分是義勇,因此宋各路都有“弓箭社”這個組織,其實就是現在的預備役一類。

然而到了宣和七年,《宋史》兵志內卻出現了這么一條記載:“私有兵器,在律之禁甚嚴。三路保伍之法,雖于農隙以講武事,然猶事畢則兵器藏于官府。今弓箭社一切兵器,民皆自藏于家,不幾于借寇哉”。

于是乎,一切兵器要歸公,這路的弓箭統統被收繳上去,讓義勇們把弓箭帶回家的那位官吏,也因此被罷了官。

敢情在宋朝皇帝和官吏們眼中,大宋百姓,哪怕你是預備役士兵,只要有了兵器就等于是把兵器“借寇”了。

這種視民為仇,把全部老百姓都當成潛在敵人和威脅來對待,畏民猶甚于畏敵的思想和態度,正是宋皇帝們禁私兵的根源所在。

宋家皇帝此等陰暗心思和小家氣度,比之漢唐,相去實不可以道里計。

宋自開國起就呈現出一派全面挨打的積弱氣象,以至于把兩個皇帝搞進了五國城去坐井觀天、后宮娘娘們弄進了金人的洗衣局,最后更偏安一隅做了多年兒皇帝。

無數的歷史事實告訴了人們一個常識性道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趙宋官家出身行伍,又仗著武力黃袍加身,從主家孩子手里篡奪的天下,其心中對帶兵武人和百姓以武犯禁的恐懼心之重,非比一般皇帝。

這一點,只看趙大官人一得天下就即刻上演了一場杯酒釋兵權的好戲文,便可窺知一二。

而之后趙宋一力推行重文輕武之觀念與制度,又嚴禁天下百姓擁有私兵,乃至于禁斷百姓們的日常生活刀具,則均是此種恐懼的具體表現。

先秦銅兵,是金屬兵器的初始階段,在發展到頂峰后,鋼鐵兵器開始出現。經過兩漢和南北朝時期的不斷發展,中國鐵兵從冶煉、鑄造、鍛造及熱處理技術,到隋唐時期又達到了頂峰。

而恰恰唐朝兵備又采取的是精兵制度,其政府常備軍的人數可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少的一朝,而其經濟又是中國歷史上罕見地強盛,在這種雙重基礎上,導致隋唐兵器的精良程度和技術,都成了中國歷史之最。

從宋朝之后中國打制兵器的能力慢慢開始下行了。

用尺子能測出重量的事情告一段落了,這些大宋技工學生繼續上課,但是學生吳迪卻開始有些走神了。

他的朋友吳杰看得清楚,下課時便問他怎么了。

吳迪說:“那輛三**鐵車不見了------”

那車確實是被新來的教授們推到了屋子里了,但是現在張教授還不讓他們進那間大屋子。

他說:“不要著急,慢慢等著,到時候會讓你們進去的。”

那里面經常響出來怪聲音,一連幾天都是這樣。

那里面到底在做甚?張國安教授又是反復強調,那里以后才可以進去。

宋子強和萬士達兩人很快就把宗申正向三輪摩托車拆卸干凈。

宋子強說:“什么時候能把大飛輪柴油機生產出來時,這樣的活兒,就是那幫小子們的了……幫國安建好這個工業園區,咱們就去臨安府嘍!”

萬士達說:“不要急,你沒有感覺到嗎?你干活時在吹口哨!”

“有嗎?”

“有!你沒有厭煩干活------”

“是啊,這不是全給自己干嘛!”

兩人時常說著這樣的廢話。

真正為自己前程的勞動,才是最光榮和快樂的。

兩人拆完摩托車后,先把他們將要打造的車床的動力設備安裝好。

他們決定還是按計劃用皮帶傳動。

皮帶傳動的好處很多,可用于兩軸中心距離較大的傳動,由于帶具有彈性,可緩和沖擊和振動載荷,運轉平穩,這一點非常重要,至于噪音小,當過載時,帶即在輪上打滑,可防止其他零件損壞,這一些就不算重要了,當然就關鍵的還是它的結構簡單,維護方便。

缺點也有,這個傳動的外廓尺寸較大,不能保證固定不變的傳動比,軸及軸承上受力較大,效率較低。

但是這一些都可以克服的。

摩托車上所以的軸承將會被利用上,寶貝極了,輪胎將是被制成若干條皮帶,畢竟皮帶屬于易壞品。

當動力設備準備好了后,他們試了一下車,還好,一切都正常運行。

兩人都會翻砂鑄造的活兒,但是他們沒有設備條件,至少現在他們沒有精力自己建一個沖天爐。

不過可以借用這個時空的條件,不著急的。

他們這個時候首先要加工出一個木工機床,木工機床上面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傳動輪,還有頂真的底座之類的配件,他們想要先讓宋人鐵匠鑄造看看,能不能達到精鑄的水平。

要是不行,兩人想借用他們的設備自己上馬,給他們一些錢鈔,他們當然會同意了。

皮帶輪,屬于盤轂類零件,一般相對尺寸比較大。

它的制造工藝上本來就是用生鐵鑄造,基本沒有用鑄鋼的,鋼的鑄造性能不佳,那個最好是鑄齒輪用的。

兩人在牙郎馬云的帶領下找了一家看上去鋪子比較大,伙計比較多的鐵行,看那鋪子上面還掛著一面楊七郎鐵行的旗幡。

那里現在正叮叮當當地打得歡氣,打擊聲傳出很遠。

三個人進去了后,宋子強竟然有莫明的有一種親切感,這里除了沒有臺鉗之類的近現代工具外,看看其他的地方,竟然讓人恍惚間感覺來到了一家農村鐵匠鋪。

這個時空,他們已經開始用上了焦炭,聽說這東西只比木炭低了一點價錢,但是好像比較難買,現在屋里的幾個鐵匠爐子冒著半尺長的火苗。

鐵匠的小工在拼命拉著風匣。

鋪子里充斥著一片煙火味道。

牙郎馬云對這些到是不在意,而且好像和這里的老板很熟,就直接找到他。

那老板一看就是一個打鐵出身的人。

盡管他身上穿著直裰,沒有扎頭巾,而是帶了一頂方帽,與一般的商鋪老板并無二樣,但是,他身上鐵匠的味道十足。

還是通紅的眼睛,那是火爐烤的;過于粗大的手掌,那是打鐵出力造成的;還有就是畸形的身材,明顯是右肩要高,這是他用力時沒法子保持平衡造成的。

牙郎馬云說有主家要他們鑄造一些鐵器,價錢好說,就怕完不成。

那個楊七郎當時便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說:“就算是你有七竅八孔的鐵器,某也是能鑄得,還能難過天目廟里的鐵鐘?!”

宋子強高興了,他就是喜歡這樣自信的鐵匠老板。

他遞給那鐵匠老板一份圖紙,那老板摸了摸那紙,感覺紙的質地不錯。

那圖上是若干個大小的飛輪,尺寸標注得清楚明白,最大的不過一尺七寸二分,最小的不過二寸七分。這個很難嗎?!

那個楊七郎老板剛要說什么。

宋子強便讓牙郎馬云翻譯自己的話了,也不管他們懂不懂。

他拿著鉛筆在紙上比比劃劃,說:“這個飛輪表面要打磨、拋光,這些你一定會,可是我還要它們質量分布均勻,你們還要消除掉制造中產生的內應力,而且這個飛輪要進行靜平衡校正。”

不懂了吧?

宋子強說:“就是轉動起來別歪歪了!”

那個楊七郎老板聽懂后怒了,說:“這位客官何必說得如此玄妙?一句話就能明了,不就是轉動時要平穩如常嘛?!”

宋子強卻笑了,說:“然也!”

那個楊七郎老板一時間氣得不想接他的活了,但是聽說后面還有大活,而且看在他不過是海外行商的面子上,接了下來。

他自恃是臨安縣城里最好的鐵匠了。

這兩個人交待完畢后,就離開了,還是要準備一下其他材料。

他們這個木工機床主要來對付紫檀木這樣的硬木。

木材是沒有硬度標準的,因為它是不均勻材質,只能簡單稱其為硬木。

紫檀木到底有多硬?

舉個例子吧,大宋政府有法律明文規定:

用紫檀木棒打死人者,按鐵棒打死人定罪。

意思就是說紫檀木硬,用它打死人,跟用鐵棒打死人一樣,是故意殺人,情節惡略。

而其他常見木棒,硬度較低,打死人,屬于故意傷人,有過失殺人的意思在里面,情節沒有前者惡劣。

可見,在宋人的眼里,這紫檀木要和鐵等同了。

但是在物理范疇里,它們沒法等同。

可是,在這個時空里,用紫檀木制造一些必要的工件,還是可以替代鋼鐵的。

比如要加工一臺榨油機,來對付核桃仁。

齒輪是機器上最早最主要的要素之一,正是齒輪和齒條把曲線運動變成了直線運動,人類文明也由此前進了一大步。

他們要借用水輪車來擠壓榨取,而不是錘壓,那樣的話,出油率會高一些,也更省力一些。

他們這時,一邊等著大宋鐵匠把他們要的飛輪鑄好,一邊用宗申摩托車上的材料制了若干個板夾鉗,到時候打磨齒輪等小件時很好用的。

這個時候,宋理宗果然按照正常的歷史時間死了。

一時間全國披孝,他們也入境隨俗,裝模做樣的和別人一樣,在門口掛了一條白布,別讓別人挑出理去。

這個時間點是景定五年,1264年,11月16日。
mk2258 發表於 2017-8-4 19:45
第四十二章 石墨換鉛筆


         


    在六位穿越者的資料里,這個宋理宗死後,趙,南宋時期的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趙昀之佷,榮王趙與芮之子,他馬上就登上了皇位。】

    宋理宗無子,收其為養子,景定元年(126o年),被立為太子。

    景定五年就是今年,正式登基。

    第二年他會把年號改為“咸淳”。

    六名穿越者也知道,趙在位1o年,在北方蒙元的軍隊大舉南下,國難當頭之際,但是他卻把軍國大權交給賈似道執掌,使南宋偏安江南的錦繡江山處于暗無天日之中。

    其實這個時候,他把政務交給誰也不成的,他們都是一個水平,誰接盤誰都得砸在手里。

    如果歷史正常展的話,他會在1274年8月12日駕崩于臨安,廟號度宗,葬在會稽永紹陵。

    本來在他們的計劃中,1274年,是他們全面撤回那面世界的一年,到時候啥都準備夠了,不和這面的時空玩了,安心過有錢人的生活。

    但是張國安和安靜的選擇,讓他們不得不有一些改變。

    他們要留在這個大宋,享受年輕二十多歲的感受和生活,這一下子,不得不讓大家開始把目光投向了朝堂之中,簡單地了解了一下他們。

    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一個人物,或者說爭議最大的一個物出現了。

    賈似道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

    早在公元1238年,這個家伙就登進士第,那時他的姐姐成為了宋理宗貴妃,遂擢為太常丞、軍器監。

    京尹史岩之言其材可大用,遂升知澧州。

    從此他踏上了仕途,以至于二十年後當上了右丞相。

    還是在1258年吧,蒙古自己違約但是卻是以“違約”名義入侵了南宋。

    這時南宋經過了一連串的慘敗後,理宗令右丞相賈似道領兵出戰,馳援鄂州,賈似道根本沒有什麼軍事上的認識,于是在出征後與蒙軍私下議和,並向蒙軍游說朝廷會向蒙古進貢,第一次議和,蒙軍並不願意。

    及後,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一戰中死于城下,賈似道得知忽必烈會回國奪回汗位,便看準機會,與忽必烈簽訂和約,表示願意稱臣、歲奉二十萬兩銀、絹二十萬匹。

    在私下議和後,賈似道與其他將領會師,並趁蒙軍撤退時進攻,殺傷了僅僅一百七十多的外敵。

    一百七十多的數目對兵源充足的蒙軍簡直是微不足道,可是,賈似道卻視之為“空前絕後”的戰功,夸大自己的戰功,連奉“捷報”,卻不報蒙軍撤退的真正原因,向理宗報道︰“諸路大捷,鄂圍始解,匯漢肅清。宗社危而復安,實萬世無疆之福。”

    理宗收到情報後,被賈似道蒙騙,歡天樂地,賜賈似道衛國公與少師,更大力贊揚賈似道,令朝中的文武百官恭迎賈似道“凱旋”。

    之後理宗罷免丞相丁大全,從而使賈似道得以專權。

    賈似道得勢後,立即作威作福,向理宗讒譖在軍營中對他“無禮”的曹士雄與向士璧,稱其曾在軍中貪污及盜取官錢,結果兩人被流放外。

    另一位將領高達曾在軍中諷刺賈似道,于是賈似道在理宗面前說高達的不是,希望可以除去高達,幸而理宗還有點智慧,沒有殺死高達。

    賈似道與同黨編輯《福華編》,用以“歌頌”他于抗蒙軍時的“英勇事跡”。

    及後,宋度宗登基後五年,賈似道為了測試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便在度宗面前說自己年事已高,需返鄉受福,度宗為了不要失去該“軍事奇才”,便下旨準許賈似道可六日才上朝一次,也不用如百官般的行禮,到後來更是十天上朝一次,賈似道已證明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幾乎與皇帝相似。另一種說法認為不必上早朝是南宋“權相現象”,是每任丞相皆有的禮遇。

    在1267年—1273年,襄陽被元軍圍攻之時,邊關的文書接二連三地傳來,賈似道玩樂為、國事其次之,一律不上朝廷。

    《宋史》載︰“襄陽圍已急,似道日坐葛嶺,起樓台亭榭,取宮人娼尼有美色者為妾,日淫樂其中。唯故博徒日至縱博,人無敢窺其第者。其妾有兄來,立府門,若將入者。似道見之,縛投火中。嘗與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戲之曰︰此軍國大事耶?”

    咸淳八年(1272年),度宗前往祭祀式時,天落大雨,度宗接受愛妃胡貴妃之父提出歸宮之建議。此舉令賈似道不滿,裝出要離宮歸家,度宗苦苦哀求,後听從賈似道的話,把心愛的胡貴妃送去當尼姑才得到賈似道的“原諒”。

    更荒唐者,賈還帶蟋蟀上朝議政,庭上不時傳出蟲鳴聲,甚至曾生蟋蟀自水袖內跳出,竟跳黏到皇帝胡須上的鬧劇,而襄陽被元軍圍困一事,卻被賈似道一一隱瞞。

    又次,朝廷派遣賈出征,賈似道買通大臣,向度宗“說明”他應留在中央控制大局,而不該上前線抗敵。

    這些都是歷史資料上的東西。

    ---------------------------------------------------------------

    當然,這個時空里還沒有人比六名時空走私者更完整地知道歷史史實,但是,他們現在只想展好自己,沒有實力,他們啥游戲也參與不了。

    但是,這個賈某人,他們將來可能要與他打交道了,現在了解一下不算錯的,現在肯定是不搭理那些權貴們的,如果以後,那些權貴不惹到自己,他們之間會老死不相往來。

    宋子強和萬士達,加上張國安和王德上完課以後的搭把手,他們一鼓作氣,先就搞出了兩台木工機床。

    這兩台木工機床,除了必要的部位外,全是樟木和山核桃木料之類的木材。

    這些是他們在木行里挑選的成材。

    臨安縣城算是臨安府的一個木料供應地,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主要的了,這個時期,海外進口木料,已經是主流貿易了。

    當然,海外進口大多是大木和比較少見的硬木,比如紫檀木。

    這兩架木工機床一台是腳踏式,一台是手搖式。

    他們用麻繩來帶動傳動輪傳動,可對硬木進行車、削、磨和滾齒。

    兩樣機床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台是單人操作,一台是雙人操作。

    兩人先試了試車,現使用較果可以的,精度可達十個絲,磨合好後,應該可達一個絲!

    宋子強得意洋洋地對張國安說︰“快點把你的學生叫過來,咱們從零開始吧,光學習計算也沒啥用。”

    大宋技工學生們進來後,被眼前的木頭物件驚住了。

    說它們是紡車吧,遠比紡車要高大,這是甚麼?!

    張國安教授對著大宋技工學生認真地說︰“從今天開始,你們要加上一節課了……叫木工課吧。”

    宋子強教授這時接過話來說︰“張教授,我認為還是叫機械加工課更好,你看,這個機械兩字,正好都是木字旁的嘛……

    這節課呢,你們先看我和萬士達教授的實際操作,然後再听從我安排,你們現在上機還是早了點,呵呵。”

    宋子強和萬士達這兩個教授,上課前也是備過課的。

    他們兩個則要為那部水車加工關鍵零件,一系列的傳動齒輪。

    他們要建造的激流式水車其實就是《天工開物》上的水轉翻車。

    這東西結構簡單,運行平穩,在明代時期比較流行,一日一夜可以提升幾十噸水。

    但是它的運行度緩慢,如果不進行變動作,這個東西只能用來舂米和提水了。

    當然,他們現在用不著它做這樣的粗使活。

    在大宋的天空下公開使用它,一點也不會駭世驚俗。

    他們現在決定用它來榨取核桃油,不是采用壓榨法,而是螺旋擠壓法,這個就需要一定數量的齒輪和齒條了。

    紫檀木可以充當嗎?可以的,但是其實山核桃木就足夠了,樟木也行,就算用個幾十次壞了,可以隨便換一個,有了木工機床,不算啥事情。

    紫檀木極少有大件產品,用在這里就浪費了,另有他用。

    楊七郎鐵匠鋪的一個伙計推著獨輪車,送來了給他們鑄造的皮帶飛輪和車床的頂真底座。

    宋子強檢查了一下,現尺寸上完全合乎要求,只不過一些不重要的地方有些砂眼,這是因為他們的模砂目數可能不夠級別。

    但是他關心的是,這些個皮帶飛輪打磨得十分光滑。

    他好奇地問道︰“你們用什麼打磨的?”

    那個送貨的伙計叉手道︰“用條磨石……溪河里有的是……”

    宋子強感覺很好,還是不能低估他們的鑄造水平嘛!

    宋子強高興了,一下子又畫了一些圖紙,甚至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稱呼的好鐵打造了一些鏨子,當然這個不是用來加工五金件的,是對付硬木的。

    那個伙計等了半天後,遲疑地說︰“七郎讓某問問客官……你們還有這種筆嗎?”

    宋子強遞給他圖紙,心里想,他們這是看中了這個鉛筆容易畫圖啊,有眼光,便說︰“沒了,只有這一支,下次等有同伴從海外運來吧,或者你可以用石墨來換……”

    “……”

    石墨你不知道?

    宋子強又不耐煩起來,說︰“你們鐵匠鋪常燒煤吧?有時候會在煤堆里撿到一種不能燒的石頭,可能是塊狀,片狀,軟軟的,還能黑到手?”

    那伙計想了半天說︰“……莫非是石黛吧?”

    石黛是個什麼東西?

    那個伙計補充說︰“可用來畫眉……亦可以磨碎後繪畫……”

    還能這樣用?!

    宋子強說︰“這樣吧,你下次來送貨時,帶來一些……我看看!”

    會了錢鈔,宋子強打賞了他,還指望他能多多送來石墨呢!

    ps:我其實是雙開,還有一本《我們的1654》,希望嫌我慢的朋友能先看看,別催我,讓我有機會慢慢長大。希望大家看正版,幫幫我。
mk2258 發表於 2017-10-9 09:25
第四十三章種下世界三大薯類

    過了幾天后,楊七郎鐵匠舖的那個伙計又送來了第二批鑄鐵件。

    宋子強高興地發現,他們竟然是把那轉輪的把手給焊上去的,而不是他畫的一體連鑄,想必是他們認為焊接生鐵要比連體鑄造更省事。

    好事啊!他沒有想到這個時空竟然也會焊接了!

    他反复端詳著那個焊接接口,發現他們極有可能是用的鉛錫焊法。

    他頭也不抬地問道:“你們是用什麼做焊料的?”

    那個伙計馬上把嘴閉緊了,不肯說出來。

    當時,宋子強一直在觀察著焊接效果,沒有看他的表情。

    他又問道:“你們在焊接時,會提前把銲件預熱嗎?是高溫還是低溫?”

    那個伙計的神情更加嚴肅了,認定了宋子強是要偷藝的。

    宋子強等了好半天不見他回話,這焊接的效果真心不錯,很結實。他們是嫌棄制砂模時費勁呢。

    等他抬頭一看那個夥記的表情,心中頓時大怒,小樣吧,你還保密上了!你說吧,你們那叫個啥技術水平?!我也就是好奇罷了……

    他便再也不問了,這個時空能有啥吧,最多是鉛錫焊罷了,可能還加了點汞,這東西能降低焊接溫度,收斂焊縫的作用,還能有啥?再就是可能加一點硼砂了,不過這個時空現在有硼砂嗎?等讓他們查一查資料……

    但是這一次讓宋子強高興的是,他真拿來了十幾片石墨……

    但是宋子強卻不動聲色地問到:“你們鐵匠輔裡還有嗎?”

    那個伙計想了想說:“鋪子裡還有些許……”

    “別說那麼不嚴密的話,能有多少斤!”

    “不足兩斤……市面上有賣石黛的,那是給婦人畫眉用的……不過模樣上與此種有些不同……”

    宋子強說:“這樣吧,你拿出五斤石墨,就可以換我們一根鉛筆了,非常好用的鉛筆……就是你看到的那種……”

    那個伙計聽到這裡時高興了,說:“好說,好說,某下個月便能送來五斤十斤的,別家鋪子裡也有……”

    宋子強也高興,這次又賺到了,他樂呵呵地說:“好,那我就下下個月給你鉛筆,我們答成了協議,以貨換貨……”

    看著那個小伙計快快樂樂地走了,萬士達也開心地說:“石墨鉗鍋啊,大宋版的工具鋼有辦法了,我還一直愁這個鉗鍋材料呢……”

    宋子強不在意地說:“有啥可愁啊,等著弄個水利搗臼什麼的粉碎它,然後

    細磨一下,再模壓成形,粘土燒結,這都是容易的事情。”

    他們定制的鏨子是那些大宋技術學生們用的,想要學車床技術 就算是木工

    車床也要先從學會打鏨子開始!

    萬士達也看過他們玩大宋式足球的分隊比賽,便說:“你們按照比賽的隊伍分好組,開始按照我畫的鉛筆痕跡打鏨子!”

    隨後他給做了一個示範,乾淨利落地在山核桃木材上打了一個側開口式榫槽,而且完全符合鉛筆的劃印。

    那些學生表示明白了,於是開始照著學了。

    可是還剩下一個專業裁判員王徵。

    萬士達說:“正好呢,先幫助我搖飛輪吧,聽我的命令來搖。”

    於是,這間屋子裡開始傳出了各種古怪的聲音了。

    學生們學得認真,兩個教授不僅自己工作也認真,還嚴厲地要求他們每一步的動作、手型和使用的力度。

    還是那句老話,想成為車工,還是先學會使用鏨子吧。

    ―――――――――――――――――――――――――――――――

    這個時候,吳大鵬發現自己成了閒人。

    他的四個朋友歡天喜地地建設著大宋紅水溪工業園區,安靜則一心照顧著大家的生活,就連那兩個村婦也都是有的忙,那些學生現在也漸漸有了用途,但是他自己呢?

    他發現自己到時候去換點現錢或是貨物啥的,就沒有他什麼事情了。

    這個縣城裡的經濟容量還是太小了,不夠讓他折騰的。

    他把一些從那面世界帶過來的所謂的精品貨物留在手裡了,那個更大的臨安府還在等著他們呢。

    但是,這個紅水溪工業園區如果不能初步建設成形,他們又走不了。

    張國安和安靜夫妻兩個明確表示他們暫時不去臨安府了,那些所謂的超級文物對他們的誘惑力,現在急劇降低。

    在這個大宋的天空下,無論多麼精美的東西,在他們的眼裡,甚至都趕不上一塊山坡地重要。

    說到山坡地,插幾句閒話。

    張國安教授領著那些學生很是忙過一陣子。

    他們在閒暇時,把周圍的荒坡地開墾出來十多畝地來,而且還施了河底淤泥和綠肥來當底肥,活兒還是比較累人。

    這樣的活兒,當然沒有玩足球有意思了。

    在這樣的集體勞動中,侯東方和張德培最肯出力氣,默默地流汗幹活;古劍山和郭子仁最會偷懶,有時候非要踢上幾腳屁股後,他們才肯出力。

    其它的學生的表現則基本正常。

    張國安教授不得不踢了兩個偷懶傢伙的屁股。

    古劍山摸著左邊的屁股憤憤地說:“張教授,不是某偷懶,像這樣的山坡地,所見皆是也,你看,哪裡有人在這裡開荒?!”

    郭子仁則摸著右邊的屁股憤憤地說:“張教授,不是某偷懶,某聽著那物件差不多只是山藥蛋了,此物不稀罕……”

    張國安教授冷笑著說:“正是這三樣能救下億億萬萬的人,如果加上玉米,那就是能開啟了一個盛世;等著再配上化肥和農藥,就是再胡亂糟蹋,也不會餓死人了,你們說,現在你們如何能偷懶?”

    這兩個小子無語了,因為張國安教授說過,不要不服氣,他們很快就會見到效果。

    在農作物的品種上,張國安教授首先就帶齊了世界的三大薯類。

    土豆、地瓜和木薯。

    土豆和地瓜不必多說了,都是高產而且耐病毒的品種,三四年內暫時不用考慮它們的脫毒問題,它們的作用也不必多說。

    木薯,他帶的卻不是產量最高的品種,而是產量較差了一些的麵包木薯。

    木薯內均含氰基甙,人生吃了容易中毒,嚴重了可以導致死亡。所以吃前必須用水久浸,並煮熟以解除毒性。

    這東西還是在南美時,那裡的原始民族會用摩擦、壓榨及加熱等複雜的工序去毒。

    但是麵包木薯基本沒有毒,生吃也沒有關係。他們可不想為總告訴如何正確實用而費心思,最算產量低了些,那也是以噸來算了。

    這種生木薯的澱粉含量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烘乾處理後澱粉含量則為百分之八十,比土豆和地瓜多了些,而且,它對土地的要求不高,坡地和山地反而是最好,這東西怕積水。

    在計劃中,張國安教授對木薯澱粉和乾片的主要用途是食用、飼用和工業上開發利用。

    食用是最簡簡單單的要求了,它所含有的熱量和大米等值,每百克都是116大卡。

    作為生產飼料的原料,木薯粗粉、葉片都是一種高能量的飼料成分,如果加上魚骨粉和其他配料,這都是最好的有機複合飼料了。

    在發酵工業上,木薯澱粉或乾片可製酒精、檸檬酸、谷氨酸、賴氨酸、木薯蛋白質、葡萄糖、果糖等,這些產品在食品、飲料、醫藥、紡染、造紙等方面均有重要用途。

    所以好東西啊。

    張國安教授第一個就要把它們都種上了。

    大家有的忙了,吳大鵬卻閒了起來。

    他想幫助安靜種菜吧,安靜怕他把菜苗當野草了,現在這些小苗苗是希望呢,可不能受傷。

    他想幫助朋友們吧,才發現自己啥技術也不會。

    宋子強說:“你把庫房分類整理好吧,別弄亂了。”

    結果現在他們的倉庫裡還啥也沒有呢,全是山核桃!

    整理一個小時就全都完活了。

    還乾啥?連那兩個村婦都躲著自己,媽蛋的,歲數比我還大,我還能怎麼你們嗎?

    不就講了個黃色笑話嘛,裝什麼正經?

    那一日,吳大鵬真的是極其無聊,他在小河邊看見正在洗衣服的兩個村婦,便過去給她們講了一個段子。

    他也想看看自己的話,對方能聽懂不,這也是相處了挺多天了。

    吳大鵬說:“有一個尼姑跟和尚住鄰居,兩人按捺不住寂寞,在牆上鑿了個洞,每天晚上老和尚把那啥伸到洞中,說:'日出東方,日出東方' !

    尼姑就脫去褲子走到洞跟前辦上一會,久而久之,老和尚的行為被小和尚看見了,小和尚也想看看裡面有什麼物件。

    恰巧有一日老和尚想要下山去行法,要在外面住一宿,讓小和尚在家看門。

    到了晚上,小和尚也跟師傅一樣,對著洞口大喊一聲:'日出東方!'

    然後他心想:本來還有亮光,怎麼變黑啦?

    他便拿來燭台,拔下蠟燭,對著洞插去,只聽裡面'啊'的一聲,就什麼也沒有了。

    次日,老和尚回來後,又寂寞難耐,對著洞口叫了一聲:'日出東方!'沒有回應,'日出東方',還沒有回應,又叫了一聲'日出東方'。

    這時只聽得尼姑說道:'老逼受傷,老逼受傷!'”

    兩個村婦聽了後好像沒有反應,依然洗著衣服。

    吳大鵬自己笑了半天,也沒啥意思,便走了。

    他走後,孫劉氏兩人樂了半天。

    孫氏說:“這個吳大郎色兮兮的樣子,怕是看上了我等------”

    劉氏說:“定是,定是,你看他整天無事可做,圍著我等打轉轉------”
mk2258 發表於 2017-11-4 16:07
第四十四章讓古人閃了面子

    事情要找總是能找到的,文科生吳大鵬終於給自己找到了事情做,他要在醫藥材料上做點文章,這也是一個利潤增長點呢。

    他事先查了一下這個大宋的醫療資料後,心裡有了辦法。

    他去拜訪了李家大郎生藥舖的李德老闆,就是在路上遇到的那個去收購藥材的小老闆,畢竟大家有過交往。

    一個藥舖老闆都要親自去收藥,可見規模是不可能大的,很容易對付。

    他隨便在街上一打聽,便知道了地方。

    親自找上去後,發現,那裡果然是小小的門面,門口懸掛了一個陰陽旗幡,說明這裡還有做堂醫生。

    他進去一看,裡面有三個人。

    一個是那個李德老闆和他的小娘子,還有一個病人。

    他掃了一眼便看到,疑似是他小娘子的女人長得不錯,有這個時空的一種特點,小巧,水靈,而且更重要的是比較豐滿。

    吳大鵬事先買了兩斤乾果,總不能空手登門吧?

    人家還是個正兒八經的坐堂醫生呢。

    李德老闆正在給一個老者號脈。

    他用眼神示意吳大鵬稍等。

    吳大鵬大大方坐在了椅子上等著,眼睛四處看看,感覺和那面世界的中藥舖子差不多呢。

    鋪子裡有前櫃檯,後面也有藥櫃子,那藥櫃子一人多高,塗的是桐油,只是淡淡地一層,露出木頭的花紋。

    每個小小的藥櫃抽屜上都用宋楷寫著藥名子。

    這個他就不感興趣了。

    大宋時期的人還是很現實的,宋楷是秦檜所創,到了南宋末期時大家也都認為秦檜是大奸臣,但是人品是人品,政治是政治,作品是作品,南宋政府沒有封殺牠,畢竟宋楷字形使用方便,都用習慣了。

    他其實對那櫃檯上擺著的戥子感興趣了。

    那是一桿銅戥子,他看到那秤有3個提鈕,看那戥子的外觀大小,度值應該是為分、錢、兩的。

    那面世界的重量單位與大宋時期比,應該是要按一比一點二八折算。

    那個小巧的銅戥子,估計是稱不了一宋斤的。

    稱量準確與否不知道,但是看上去使用方便。

    牆上掛著梅花雪景圖,圖上是草書題字,吳大鵬看不清楚寫的是什麼。

    李德的小娘子正在清理著藥櫃------

    挺不錯的一家藥舖。

    這個大宋政府設有較為健全的醫事組織,其中包括為民間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

    這裡面具體有翰林醫官院、禦藥院、太醫局和惠民和劑局。

    其中,為民間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主要有二,一為翰林醫官院,二為惠民和劑局。

    至於禦藥院,它的主要職能是服務皇帝和少數皇親國戚,與老百姓幾乎沒有任何關係。

    太醫局則側重於推動國家醫學教育以及醫生考核,雖然也能提供醫療服務,但比較有限,其行政職能遠大於醫療救護職能。

    翰林醫官院,隸屬於翰林院,絕對的事業編制,醫生數量多,醫療設備先進。

    他們常常受皇帝的指派到各地探察、救療百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翰林醫官院的駐泊醫官制度,即醫官輪流前往地方參與醫療服務的製度。

    如果發生疫病了,大宋政府經常為染病的民眾免費提供醫藥,同時鄉紳富商也大力協助。

    在宋朝三百餘年間,共發生了大規模的疫病近四十次,基本上都被控制住了。

    沒有發生歐洲地區那樣,一死就會死一大片的現象。

    當然,這個時空大宋百姓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喜歡洗熱水澡,基本上吧,上一點規模的邸店都提供這樣的服務。

    想當初林沖在發配的路上,也是能在邸店裡洗洗腳,只不過被人用了熱滾水。

    吳大鵬這一次來找李德老闆是有自己的目的。

    他想看看,能不能多弄一些珍貴藥材,比如說犀牛角之類的。

    在那面的世界裡,吳大鵬的那個醫生朋友一次無意中說:“這玩意現在幾十萬塊一隻了,還有價無市呢……家裡有這玩意才能算上檔次的人物,其它的都是土豪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吳大鵬總是對能按照克來計算的東西感興趣,那麼多弄一些這樣的珍貴藥材,無疑比總是弄文物好。

    犀牛角這東西,始見於《神農本草經》、《唐本草》,在大宋時期,它也是被認為是珍貴藥材。

    據《宋史》記載,公元1054年“京師大疫”,仁宗皇帝當即令太醫配置藥方,並從自己的私人財物中拿出兩隻犀牛角,其中一隻是極為名貴的通天犀。

    內侍李舜舉認為這種寶貝不可多得,萬一給老百姓用光了以後很難再找到,希望能夠留下來供皇帝專用。

    仁宗卻說,“吾豈貴異物而賤百姓?”,強調百姓最為貴重,相比之下這些所謂的寶貝又算得了什麼,當即“碎之”,摻入藥中救濟百姓。

    仁宗還命太醫選拔高明的醫護人員趕赴病區,根據病人病情配發相應的藥品,以防止“貧民為庸醫所誤”。

    有人如此評論仁宗,稱“仁宗雖百事不會,卻會做官家(皇帝)”。

    實在不知道“百事不會”這個判斷得自何處,但一個急百姓所急,把百姓放在心上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好皇帝。

    **社會嘛,一切都只能和皇帝本人的好壞掛鉤。

    那個李德老闆給病人看完病後,又給那人抓了幾副藥,吳大鵬看見他熟練地使用著銅戥子合藥,不一會便把草藥包好。

    雖然這樣的街頭藥店在東漢時已出現,但多是個體民營性質,到宋代時才納入到政府醫療體系中。

    大宋時期積極開辦官辦藥店,提供療效、價格都有保證的成藥,深受老百姓歡迎。

    同樣,也還保留著個體民營性質的藥店,這個能起到補充作用。

    李德老闆的這一家藥舖便是如此,《金瓶梅》裡的西門慶大官人也開了一個。

    大宋朝廷為了讓老百姓能吃上“放心藥”,在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宰相王安石在變法中實行了“醫改”,在新實施的“市易法”中,將主要的民用藥品納入國家專賣。

    對於個體民營者的藥店則是加大監管力度,由於國家專賣的主要民用藥品價錢低廉,所以個體民營者藥店裡的藥物也就實在貴不到哪去。

    大宋的老百姓有充分的選擇權。

    在“吃藥方便”的同時,大宋朝廷也裁減了一些原本只為高層服務的宮廷醫藥機構,增加慈善性質的民間醫藥機構,推廣“養病院”。

    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擔任杭州通判的蘇軾,為了控制當地疾病流行,給窮人提供就醫方便,他創建了“病坊”,起名“安樂”,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由官府接管後,易名為“安濟坊”。

    “安濟坊”是一種帶有平民醫院性質的慈善醫院。

    此後,“安濟坊”這類平民醫院在多地建立了起來,這樣呢,大宋朝廷基本解決了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在盡量讓窮人“看得起病”方面,他們的成效顯著。

    李德老闆給那病人送走後,來到吳大鵬身邊,一掀自己的直裰,便坐到他旁邊。

    他心裡記著此人先前是那海外行商的勞力,不過這些時日,就換了裝束,成為商人了,看來那些海外行商的勢力果然不小。

    他們在紅水溪邊大建什麼工業園區的事情,縣城裡也都在議論此事,因為他們的聲勢大,這裡畢竟只是一個縣城。

    吳大鵬和他客套了幾句後,直接奔向了主題,他想要犀牛角。

    李德老闆好奇地問道:“那犀牛角大部分都來自己海外,你那殷地安國竟然不出產此物?”

    這個小子記憶力真心不錯。

    吳大鵬笑道:“確實如此,我那裡唯獨此物沒有……”

    李德老闆說:“犀牛角是官家和買之物,民間賣的極少,不好得到……”

    吳大鵬笑著說:“你這裡若是用於醫藥,還是急用,該當如何?”

    “可以到臨安府惠民和劑局申請購買……”

    “你看,若是你聲稱治醫所用,豈不就可以買賣了?”

    “某豈不是要做假?!”

    “怎麼叫做假呢?我確實是需要啊,一隻還不夠,你若是能聯繫了其它醫家,多弄一些,我可以給你兩倍的價錢……”

    這貨又開始裝了,只見他一甩袖子,喊道:“春娘,送客……”

    吳大鵬心裡勃然大怒,你媽蛋的,又和我裝!讓你多一條掙錢路子還不成嗎?!

    你還真當犀牛角是珍品了??

    這個時期它只能算是貴重,就像那個紫檀木料一樣,貴是貴了些,少是少了些,但是肯定能買到。

    中國地區原本是有犀牛的。

    中國犀牛是指原分佈在中國境內的3種犀牛:大獨角犀就是現在的印度犀,小獨角犀就是現在爪哇犀,還有雙角犀就是現在的蘇門答臘犀。

    這個時空中,中國犀牛廣泛分佈在南方各省,主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

    所以說呢,此時那個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甚至青海都有分佈。

    這個犀牛在中國的南部地區是可以捕獵到的,在那面的世界裡,直到1922年在雲南打死了最後一頭後,他們才徹底在中國大陸上消失了。

    現在,它們的數量恐怕比那面世界里山裡的野豬都要多。

    吳大鵬看都沒有看那個李德老闆的小娘子,起身便昂然而去。

    媽蛋的,我跟不會掙錢的傻逼打什麼交道??

    你們的大宋政府把好賣的生意差不多都壟斷了,動不動就和買,你還裝逼假正經!

    宋朝時期的“和買”大多是官府向民間購買絲麻產品﹐以保證龐大常備軍的軍裝供應。

    為此﹐官府需在絲麻產區置場和買各種產品。大致自宋仁宗趙禎時﹐各地已開始用不同方式減克和買本錢﹐這樣和買成為民間沉重的負擔。

    北宋晚期﹐和買已部分演變為定額稅﹐南宋初期﹐更完全演變為定額稅﹐官府不再支付和買本錢。

    在不少地區﹐和買額超過夏稅額﹐成為南宋的重賦。

    但是南宋政府對待海外行商貨物的和買有所不同,一般都是當面付款,或者以和買來充當海關稅,要不然海海外行商下次不來了。

    這樣,他們就把貨物中的犀牛角的經營完全控制在官府的手裡。

    民間或許可能也有經營,但是絕對是非常態下的經營。

    吳大鵬當時看著李德老闆小小的樣子,如果想揍他,分分秒秒之內便打倒。

    但是,誰會和一個古人一樣?

    吳大鵬回來後找到牙郎馬雲,問他有沒有辦法。

    牙郎馬雲說:“犀牛角是官家喜好之好,百姓……”

    吳大鵬說:“閉嘴!一面東山水晶鏡可否換到一隻?!”

    牙郎馬雲馬上眼睛圓了,說:“哪裡用得了那麼多?換兩隻也可以換到!”

    宋代,使用犀角製成器皿尤其是杯盞已蔚然成風。

    傳說犀角杯跟象牙筷一樣,當裝有毒素的液體入杯,會泛白沫。

    以至於每每皇家飲宴時犀牛杯子都不離手,這樣,大量亞洲犀角湧入中國,材質藥效略遜於亞洲犀的非洲犀角也隨著絲綢之路湧入,宮廷和民間的富戶莫不沉浸在對犀角的渴望和仰慕中。

    犀角除其廣泛保健、藥用療效外,在民間還流傳犀角有辟邪鎮兇護平安等作用。

    人們視犀角為“物之珍”“國之寶”列道教裡的“八寶”之一;被後世尊為“性恭儉”的南宋皇帝宋孝宗,腰部的佩帶據說也是犀角製成。

    有需求就有供應,只要商路通暢。

    所以吳大鵬一定能買到,這是個時間問題,以後再也不想認識那個李德狗屁了。
mk2258 發表於 2017-11-23 21:54
第四十五章培養“四有精神”的大宋青年

    吳大鵬氣哼哼地回到家裡,把這件事情給大家講了,眾人轟笑不停。

    這個時空的法律或是什麼條例,在他們的眼裡都是兒童級別的,對付這些東西的辦法多多的。

    張國安說:“你管這件事就是不對了,應該叫牙郎馬雲去想辦法,他才是乾這個的……”

    萬士達也說:“本來就感覺那個小子以前挺格色的,何必找他辦事呢?給誰一個掙錢的路子不行?”

    宋子強說:“人參啊,你弄點千年人參啥的也是錢呢。”

    王德一開始沒有說話,但是聽到他的朋友們說人參,他笑了。

    宋子強從不查資料,他知道他的朋友們會搞清楚一切。

    根據資料記載,大宋時代應用人參的數量蠻高的,從他們的醫藥組方水平分析,那數量可以過唐代了,所以對人參的需求量可以說是有增無減。

    為解決人參藥源問題,大宋時代大力展6上和海上的人參貿易。

    此時人參的進口渠道,6路是邊境民族間的榷場互市,海外則靠港口貿易。

    後來,隨著北方金的興起,宋與金的人參貿易活動十分活躍。

    再其後,退到南方的宋代勢力繼續維持其統治地位,此時的人參主產區全部丟失,他們所需的人參主要依靠海路,由這個時期的高麗地區進口人參。

    所以,這時空的人參要比那面世界的產品相比較而言昂貴一些,當然,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這個時空的高麗參全是野生的,但是野生的價錢也不合適。

    大家最後算了算,不要了,除了犀牛角外,帶其它藥物的性價比太低了。

    比如那個所謂的**和沒藥在那面的世界有的是,在大宋的,則有多少就能賣多少,但是性價比太低了,屬於小販子的水平了。

    吳大鵬一直負責與這個臨安縣城的商家們打交道,這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但是他感覺卻很輕鬆。

    這個時空的經商者們,還是非常有商業精神,還沒有經過蒙元時代鼓動搶劫他人的榜樣精神的洗禮。

    所以,在這樣的商業精神氛圍下,大家都有得談,價錢還是可以互相商量的,用不著摔杯子來嚇唬人,一切都變得簡單。

    所以吳大鵬感覺自己的精力沒有洩出來。

    這裡面的原因是自己變年輕了,或者就是性壓抑了。

    不過肯定是前者了,大宋政府對老百姓的下半身不太管的,這個臨安縣城裡就有妓院,但是除了張國安,他們四個人都去過,可是也都不想再去了,原因無他,這個時空的女子大多都是貧乳的,而且在審美上不太符合大家看待女人的標準。

    他們四個連那個妓院的名子都記不住。

    宋子強說:“沒有意思呢,但願臨安府能有好一點的小姐……除了下面,啥也沒有,都沒有那兩個村婦可愛。”

    萬士達佩服宋子強的品位,他肯定地說: “一定會更好,聽說那裡還有西夷女子?”

    王德說:“呵呵,你不怕有異味啊……”

    吳大鵬樂了,說:“到時候不怕的,用香皂咯吱咯吱洗一洗,噴點香水,可好了。”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養成,但是,這哥四個可還是真心不想留在這裡,現在全是幫張國安他們兩口子的忙呢,紅水溪工業園區也快要初步成形了。

    吳大鵬對他們招的這十九個學生感到滿意,這可不單純是工人養成了。

    宋子強翻著眼睛說:“不拿他們當工人,當啥?”

    吳大鵬冷笑著說:“你要把他們當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技術的四有人才。

    只不過那理想要符合我們的核心利益,那道德要符合我們的道德觀,那紀律要是聽我們的話,跟我們走。

    技術嘛,你們教一些就夠用了,前面三個有可就要靠我教導了……”

    宋子強毫不在意地說:“你要洗腦?我看你真是閒的,也不太可能呢,他們年紀都大了些。”

    “啥叫洗腦?真難聽,咱是思想教育!

    那些小白,就是到了四十多歲時他一樣還是小白,為啥?因為他在高中、大學受的教育或是經歷就決定他一生了,不會輕易改變的……你要是教他思考吧,他就能和你惱了,一百個不服氣呢!

    他們一般還沒有學過邏輯課程,那話一說出來,你都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我倒是覺得他們正是受教育的好時候呢。”

    “你 便,不過時間可不多了,我們還要去臨安府呢。”

    “放心吧,我的課程絕對夠用,全是精華,你等著張國安兩口子感謝我吧。”

    吳大鵬教授精心設計了自己的課程,他把自己的課分成三個部分。

    這第一個部分,就是解決“紅水溪工業園區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這個教學中心任務。

    這裡包括幾個小項,都是要切實能解決問題的。

    第一堂課,吳大鵬教授的表現得到了大宋技工學生們的歡迎。

    他當然不會傻到採用生硬的灌輸方法了,也沒有時間反复講重複講,立典型,樹榜樣也來不及了。

    所以深入淺出一些的才是王道,加上還有各種段子呢?

    學生們都想用手中的鉛筆把有趣的段子記下了,可惜大家現在識字還都不多。

    六個時空走私者倒是向這個時空妥協了,好吧,你們用繁體字的人多,咱們尊重你們的生活習慣,誰叫我們人少呢?!

    六個人手裡都有繁簡字對照表,再說他們的手提電腦裡也有這個轉換系統。

    提到了鉛筆,說幾句。

    這鉛筆算是紅水溪工業園區第一個半手工業產品了。

    宋子強教授讓大宋技工學生古劍山先用石臼細細搗碎研磨石墨,然後再在鐵臼裡繼續磨細。

    不合格就重新來。

    宋子強對著滿臉黑灰的古劍山說:“小子,跟著學吧,學會了都是你的……”

    古劍山樂得屁顛屁顛的,這是教自己一門手藝呢。

    然後他又加了百分之八的粘土,對上水和芝麻油,然後用硬木模具,借助槓桿的力量壓製成形鉛筆芯條,又把它浸了一遍麻油,陰乾了兩天,然後直接用鐵爐桶燒焙。

    宋子強教授對正在努力拉著風匣的古劍山說:“小子,你要掌握好火候,能緩別急……”

    古劍山滿頭大汗,拼命拉著,但是心裡卻樂開了懷,這是教會我一門手藝呢。

    早期的鉛筆比現在的鉛筆要粗糙得多。

    開始時是用羊皮包裹石墨塊,然後是用線纏繞石墨做成鉛筆,這是第一根有條狀石墨筆芯的鉛筆。

    在使用這些鉛筆時,當露出的石墨用完後,人們就要把線拆開。

    後來,人們將一根雪松木條的中間挖空,然後將一根石墨從孔裡戳過去粘住,來製作鉛筆。

    這是鉛筆設計的又一個重大的飛躍了。

    而宋子強教授決定採用自己的方法,誰叫他有木工機床呢。

    他讓古劍山繼續去研磨石墨,焙燒鉛筆芯,然後他找來郭子仁。

    他們先將大塊的雪松用帶過來的圓鋸小心地切成薄板。

    然後,用木工機床在每一塊薄板上切割出8條凹槽。

    宋子強教授說:“郭子仁,這個槽的深度要精確一點,正好要等於鉛筆芯的一半,到時候好合上它們。”

    郭子仁的眼睛亮亮的,滿臉木粉灰,說:“知道的,知道的,這是教我一門手藝呢!”

    接著,他們在每一條凹槽裡放入一根筆芯。

    當這些筆芯放好後,將另一塊帶凹槽的薄板用這個時空木匠們常用的膠水,一種樹膠,粘到第一塊薄板上方。

    等那膠水乾了後,最後再切割開,然後鏇成圓柱形,用桐油浸過。

    宋子強教授一點一點地教他使用木工機床。

    這個小子眼睛瞪得亮,學得挺用心。

    宋子強教授說:“只要你有這種機床了,那些靠手工製作的人是無論好何也賣不過你的,他們以後可能山寨的產品會比你的貴很多……要注意那個凹槽…… ”

    郭子仁把臉上的木粉灰擦了擦,認真地點頭記住了。

    古劍山不高興了,幹活時有些嘟嘟曩曩的。

    宋子強教授說:“閉嘴,你就是專門做鉛筆芯的,他就是做鉛筆桿的,這叫做分工合作,你懂不?!大家以後誰也離不開誰……”

    古劍山要哭了,他才不干這樣的髒活呢,他最後帶著哭腔說:“某不是這個意思,宋教授騙人呢,這哪裡有鉛,卻偏叫它為鉛筆?”

    宋子強教授眼睛一瞪說:“我做出來的,我就叫它鉛筆,怎的?!”

    總之吧,這個鉛筆可用,但是不太耐磨,沒有摻進碳黑呢。

    但是,這個也讓那些學生們高興了,這物件還真好用,比在沙盤裡寫數字方便多了……

    這一項技術或許肯定會洩漏出去,但是他們不在意的,石墨的真正用處可不是在這裡。

    那些大宋技工學生,被宋子強教授強行規定了用鉛筆的姿勢,不過他們也很快就適應了,沒有人能像拿毛筆那樣用的。

    畢竟六個時空走私者自己都改成用繁體字了,你們有啥不可以改的?!

    還好,學生們還是有識字的,甚至還有會寫一些的。

    吳大鵬教授在課堂上說:

    “紅水溪工業園區是什麼地方?它是一個工業的搖籃!你們是誰?你們將個個都是富翁!你們要相信我們的話,照我們說的去做…… ”

    郭子仁目光閃閃地舉手問道:“吳教授,現在的工錢確實是高,但是如何能保證三年後也是如此呢?!”

    吳大鵬教授說:“到現在為止,你們現過我們有說話不算話的事情嗎?沒有吧……三年後,你們的工資一定會更高,翻番了!

    我為何敢作出這樣莊嚴的承諾?因為我們對財富的看法不同,你們把銀子和銅錢當成財富,而我們會把你們當成財富。

    當然,沒有了我們,你們可能達不到這個標準了,沒有了我們,你們可能又會過上沒有中午飯吃的生活……”

    古劍山的眼睛笑咪咪的,說:“吳教授,那麼紅水溪工業園區能開辦多久?”

    吳大鵬教授說:“只要條件允許,我們想要多久就多久,可以這樣說,這裡可以讓你們過上體面的生活,娶個漂亮妹子,有大房,還有名車……”

    說到這時,大家都笑了……

    吳大鵬教授觀察著每一個人的表情,現他們都露出了興奮的笑容,特別是鮑威和張德培兩個人,他們興奮地互相捅咕起來了……

    這時,吳大鵬教授突然大聲說了一句:“但是!你們只能跟著我們走,認真和我們學習,聽我們的話才行……離開了這裡,你們就啥也不是了……”
mk2258 發表於 2017-12-6 21:20
四十六章個人和集體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吳大鵬教授在課堂上,給這些大宋技工學生展現了一副無比美麗的前景。

這些美麗的前景絕不是合理的虛構,而是真實的可能。

只要相信這些教授們的話,只要死心跟著他們走,放心吧,三年的合同期滿后,咱們的工錢還能翻番的,這里面還會刨除物價漲幅!

看著這些年輕人的笑臉,吳大鵬教授心里想,這才哪兒到哪兒啊,不管哪個時空,他就沒有不喜歡金錢的。

所以物質的誘惑是第一了。

吳大鵬教授第二個教學任務就是,教授們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他們終生的依靠。

吳大鵬教授說:“在正常的社會里,你有一門技術,你就可以掙到養家的錢,只要你比別人的技術高超一點,你就可以過上好日子,若是你再有紅水溪工業園區的機械設備呢?你就能發家致富了。

三年后,你們還可以自己單獨做生意,當然,我們紅水溪工業園區還可以提供更好的機械設備給你,傳給你更好的技術手藝!

你們要知道,教授們的知識是無限的!

所以啊,這個地方是你們將來的依靠啊。

錢鈔,早晚有花光了的時候,技術手藝,永遠離不開你,何況,到時候,你們還會有這里的大力支持呢!

你們說吧,這個地方重要不?!

所以,你們要記住: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你努力去找工作!”

所有的學生都心服口服,確實呢,這個地方還真是太重要了。

古劍山和郭子仁兩個人現在負責鉛筆的加工和生產,當然一開始產品的數量少的可憐,一天也加工不出幾十根來。

但是這物件還真是有人買呢。

本來開始是鐵匠、木匠還有畫匠用,但是后來,有一個商人直接上門訂購了,說是要賣到臨安府里去,他給了好價錢,一根給了八十文錢!

要知道,現在一個好吃的蒸餅才賣七八文錢------

滿臉石墨粉的古劍山和滿臉木頭粉的郭子仁,兩人頭碰頭,用鉛筆在紙上好好算著,兩人現在感覺紅水溪工業園區給自己開的工錢不算高了。

他們早都把這個成本算進去了,發現這里面的利潤好大。

古劍山黑著臉說:“這工錢不算高呢------”

郭子仁白著臉說:“教授們掙得比我等多多了,他們都有那么多錢鈔了,可還掙的比我等高,他們有車床啊。”

古劍山小聲說:“你看,三年后,某能不能自己造出一臺來?”

郭子仁小聲說:“想過,其他的好說,但是那刀鋸都有些難以打造,怕不行。”

兩人都有些失望。

他們的小動作如何能逃過教授們的法眼?

宋子強教授當時就規定了,按他們加工出的鉛筆根數給提成!

這一下子,所有人的極積性都來了,都要加入到加工的隊伍中,這才是真正的“我要干”,而不是“要我干”。

萬士達教授說:“現在就讓他們有獎金的概念?早了些吧?”

吳大鵬教授卻大力支持,說:“不早,這個格局才哪到哪,我們要讓他們知道,這里的每一點發展,都要和他們有切身的利益關系,要不然,我怎么上課?

這些小子都不太是傻乎乎的,我們要是嘴上一套,實際上又是另一套,他們怎么也能看懂的,這點利益,讓給他們一些,你看看他們有沒有干勁兒?!”

他們事先早都把周邊的石墨還是石黛的貨物,都買空了,女人要想描眉啊,買我們的鉛筆吧,用并刀削我們的鉛筆用吧。

當然,他們不是要來開鉛筆作坊的,這一切只是過程,不是目的。

所以,吳大鵬教授在課堂上大放厥詞,任意許諾,這些學生無一不信服,無一不憧憬。

但是學生也有疑問的,雖然這疑問本來不屬于授課范疇了,但是吳大鵬教授趁機展開了第三個教學目的:

共同建設出美好的殷地安國生活。

學生吳迪問道:“吳教授,某不明白,為何那輛三**鐵車要拆掉?而且如何能拆卸出那樣多的物件?”

吳大鵬教授說:“吳迪,你是心疼了?那輛摩---三**鐵車在殷地安國遍地都是啊,只不過運過來,太難了------那一路上有各種妖魔鬼怪,他們搶你的貨物,他們吃人,他們甚至喜歡你們的小**!”

眾多學生們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由得不夾住兩腿。

這都是真的?

吳大鵬教授笑了,又說:“不過,要是你有力量,他們也怕你的,只會在遠處狺狺地叫喚了。”

吳大鵬教授看到大家又放松了,便說:“殷地安國好在哪里?你們聽說過嗎?”

侯東方高聲說:“某知道!天上有自己會飛的飛機,地上有自己會跑的汽車和火車,水下有能潛水的潛水艇!------還有山一樣的大鐵船!”

吳大鵬教授嚴肅地說:“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殷地安國有夢想,到處都是夢想!人若是只為了金錢活著,沒有了夢想,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梅樂芝遲疑地說:“某想要去殷地安國看看------這算不算夢想?”

“算啊,正經八百的夢想呢!但是你要有能力啊,有本領啊,這樣才能帶你去看看------”

吳大鵬教授對梅樂芝投以贊賞的目光,這個學生有夢想。

他深情地說:“你們只要緊密地團結在張國安教授的身邊,服從他的安排和命令,計劃再過十幾年,他定能帶你們去殷地安國生活,那里已經成為了小康社會了,你們現在年齡尚小,身體較弱,技術也不太會,所以無法帶你們前去------在殷地安國,那里人人講道德,有修養,人人都做好事,一個賽一個的有善意,大家都爭著當杰出青年,道德標兵。

其中一點我想是值得你們學習的,那里特別提倡奉獻精神!”

張德培愣頭愣腦地說:“是要某奉獻錢鈔嗎?”

吳大鵬教授說:“不不,你不要這樣膚淺的理解奉獻精神,這種奉獻精神呢,就是人人心里先有‘大我’,不要把‘小我’放在前面,常言道,大河有水,小河才會滿嘛!

這個大我,就是集體,這個小我,就是個人,當人人都對這個集體有一種奉獻的精神后,這個集體會成為一個團結的,和諧的集體,大家認真思考一下,是不是這樣?”

當時這些學生都在思考,教室里一片安靜------

良久后,大家頻頻點頭,真的是這樣的,道理是對的。

吳大鵬教授心中大喜,這些學生的良知未怋呢。

這時候也有不和諧的聲音傳來,說:“集體那樣好了,會給某些許好處吧?”

吳大鵬教授認真看去,是郭勿語同學發出的疑問,他心里把這個小子記住了。

他說:“問得好啊,比如我們集體加工生產鉛筆吧,多生產了,集體收入高了,當然也會給你們按每根數發放獎金,每一個人都在這個集體里得到好處!

我且問你,你以前在別家務工,可有這個待遇?”

郭勿語想了半天,說:“未有過------”

吳大鵬教授驕傲地說:

“所以說,這就是紅水溪工業園區的特色,只有這里才是務工的樂土!

當然,你們現在沒有能力和水平,只能聽從張國安教授的領導和命令。你們想一想,若是你們在別的主家里做活,哪里還會有這樣的待遇?!

可是反過來想,若是人人都挑三揀四,把自己的喜歡與否放在首位,或者在勞動中偷懶,他們不關心集體的利益,那么紅水溪工業園區又會變成什么樣子?

變成一盤散沙,大家都不好過了,甚至紅水溪工業園區都有解散的可能!”

梅樂芝這時站了起來說:“不會的,這里不會解散的,主家還可以辭掉那樣的人,重新再招募人------”

吳大鵬教授點頭說:“是的,可以這樣,但是大家都是一個集體了,若是少了幾個同伴,大家的心情會是如何?那些離開這里的人又會是如何?”

古劍山的眼淚都下來了,他站起來說:“某再也不在干活時偷懶了,再也不挑三揀四了,某死也不離開這里了,一輩子在紅水溪工業園區做活!”

郭子仁也是眼淚含著眼圈,說了類似的話。

場面一時間熱鬧了起來,大家都表示今生今世都不會離開這里的。

思想工作一抓就靈啊,在鉛筆加工的工作中,大家積極性非常高。

張國安教授卻有些不高興了,他說:“大鳥,你對這些學生講什么了?怎么弄得假惺惺的?”

吳大鵬教授豎起一根手指說:“你要注意!他們還年輕,你千萬別當他們是假的,這是真心真意的,光靠利益的誘惑,你找不到真正的幫手,大家還要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才好,要是外面再有個敵人,你這里就更團結了。

畢竟,你們將來還要指望他們,而且,他們還要指望你帶他們逃離蒙古大軍的鐵蹄。

你和發仔經常給他們講什么現代機器設備啥的,有用處,但是不大,你們要注意,理想的生活方式才是他們最需要的!”

張國安教授笑了,說:“你比我這個當老師的人還會給學生洗腦!”

吳大鵬教授不高興了,說:“啥洗腦,我只不過說一些常識問題,你說哪一個沒有道理?”

第二天,一個叫吳二的少年來這里了,說是要找吳大鵬。

吳大鵬一看,正是原先那個邸店的小二。

吳二帶著哭音說:“吳大官人,你上次叫某多給打賞錢多的客人侍候,不換他人,結果,某在那邸店里呆不下去了,聽聞你們這里生意紅火,可否收留我?”

吳大鵬教授尷尬地說:“呵呵,我原本的意思是讓你多掙打賞,并非是讓你和同事之間不和,問題的根源出在你不會與人交往。

這樣吧,你來我這里,這個集體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你好好學吧!”

那小二說:“工錢與他人相同否?”

“當然,我們這里是一個平等的地方,大家工錢一樣的。”

那個小二歡天喜地起來,這里的工錢高,人人都知道。

張國安夫妻也高興,有了二十名學生了,將來還會有人投奔來的。
mk2258 發表於 2017-12-20 21:01
第四十七章我們去臨安府(一)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紅水溪工業園區當然不能只以生產加工鉛筆為業了,隨著激流式水力車的開啟,他們慢慢進入了狀態。

核桃油油坊首先開工了。

王德發找鐵匠胡鎮北打制的人力去殼鍘刀非常好用,可以將核桃呈直線擺在鐵槽里,用力下壓,一次可以鍘開四枚,這效率比人工用鐵錘子砸可快速多了。

但是摳果仁,還得人工來,不過也是專用的小長勺子,效率也快。

鐵匠胡鎮北打造完后,自己先是反復試著,感覺很好用,他問道:“客官,此物某以后可否照著打造?”

這家伙還知道專利權呢,王德發笑著說:“可以啊!”

這東西算個啥?再說了,一看就明白了。

然后胡鎮北鐵匠堅決只收鐵料錢,人工費分文不要,王德發沒有爭過他。

原本看他的鐵匠鋪子挺清靜的,才找他,這樣也好,省了工錢。

干活時,不怕學生偷吃呢,這東西吃多了上腦子,油脂太多了。

其實如果不是考慮到動力問題,他們就索性來個連殼帶果仁一起榨油,雖然降低了出油率,但是在時間上可太省事了。

然而動力不足啊,只能先這樣了,還能多一個木炭的收獲。

南宋時期,已經出現了焦炭。

雖然沒有大批量生產,但是也能買到的。

牙郎馬云早就被打發走了,去四處購買石炭和焦炭,有多少要多少,只要往紅水溪工業園區里運就成了。

這個活兒比較簡單,跑跑腿就掙錢了,牙郎馬云就喜歡干這樣的工作。

這一天晚上,六名時空走私者又坐在了一起,吳大鵬等四個人要去臨安府了,有些事情要好好商量下。

吳大鵬說:“國安,我們只能先幫到這了,畢竟大家都要富起來……”

張國安說:“朋友們的幫助夠多了,剩下的我自己可以操辦。”

宋子強說:“你們兩口子有特殊情況,我現在覺得留在這個大宋也挺好的,那幫小子現在越來越可愛,都會是你的好幫手呢。”

萬士達說:“如果你有啥意外,你就往天目山區里跑,加上你們兩個人的槍,沒有人能靠近你們了。到時候等我們回來……”

王德發說:你們說說看,是不是我們要是不帶物品穿越時,會不會省能量呢?”

宋子強不高興了,說:“發仔,就算是這樣的,我們也得帶東西穿越回去!”

王德發拍著他的肩膀說:“肯定要帶東西過去了……我是說要是不帶東西回來,是不是能節省能量?”

宋子強馬上笑了,說:“差不多會是這樣,我們試一下就知道了!”

吳大鵬剛才看了王德發的表情,說:“大宋沒有你想象的那樣美好,當然,要是比爛的話,我們還算是非常幸運,更幸運的是這個縣城還算不錯,要不然,也不是那樣順利,再往下發展……這畢竟是一個**集權的社會,一切皆有可能。”

王德發點點頭說:“我只是想享受年輕二十多歲的滋味……”

一時間大家集體無語。

別再問他們是要金錢,還是要青春的話了,讓太讓人糾結了。

宋子強感覺到不安,他連忙搶著說:“我們是現代人,在這里晚上一抹黑,你睡都睡不著,感覺像豬呢!”

宋子強又說:“在這面世界,你就算有金山銀山又有啥意思?你說你能買什么吧?破鉛筆他們都當成稀罕物……”

宋子強接著說:“我想了,咱們要做一輛四**馬車,六頭驢式的,舒舒服服去臨安府!”

萬士達被轉移了注意力,說:“用不到那么多頭,四頭夠用了,別太招人注意。”

宋子強不在意地說:“幾頭驢算個什么……”

這時候外面響起了驢的叫聲,似乎聽了這個評價有些不滿意了。

宋子強心中一慌,媽蛋的,不是有人要偷驢?!

他一步就沖出去了,原來是那兩個村婦在飲驢時,不小心把木桶打翻了。

看著兩個村婦手忙腳亂的樣子,宋子強哈哈大笑,說:“看看吧,連個白鐵皮桶都造不出來的時代,有個啥意思?!”

安靜想說什么,張國安早都做好了準備,他偷偷拉了安靜一下,說:“安靜,你再去拍幾根黃瓜吧,多放些辣椒面……”

其實他已經用眼睛告訴安靜了,宋子強怕大家不帶東西回去,抹黑這里很正常,好女人不會點破男人的小心眼。

安靜也用眼神說,好吧,聽你的。

在水力榨油坊榨出第一桶油后,哥幾個也要開始準備準備東西去臨安府了。

他們按照事先的準備打造了一輛四輪/大驢車,這樣他們可以輕輕松松地行路了。

臨安縣城到臨安府的道路好走,而且由于經常要向著臨安府運送木料石料啥的,路面經常會被人平整,雖然不過一百多里地,但是這車還是要有的,可以當移動倉庫用。

這輛四輪/大驢車的四個輪子,他們是找工匠煣制的,加工這個他們還是比較擅長的,木匠用整片的輪輞與輪箍以增加強度,同時還把輪轂鑲了金屬邊,這樣可以減少磨擦。

當木匠送來時,他們多付了工錢,光看那輪轂上的鉚釘就說明人家非常認真。

他們這一輛四**驢車的其它部件,就自己加工了,簡單的,用旋轉式硬木前軸以轉動方向,前車橋與雙轅桿是制作在一起的,但它通過旋轉的樞軸與底盤連結起來,因此易于轉向。

這個如同那面世界所說的轉向機構一樣,但是它最早在中世紀末的歐洲開始出現,還可以追溯到15世紀歐洲的戰車,而且可以推斷,當時前輪比后輪小。

這種前轉向機構也是大多數16世紀以后的旅行車的典型特征。

但是,至于可以轉向的前車橋就不是什么新設計了,因為大約公元前1世紀凱爾特工匠就使用了它,基本結構一直到現代的四輪馬車也沒有啥變化,最多是材質上越來越堅固。

其它的部件就是宋子強和萬士達的事情了,他們把那三輪摩托車的板簧和彈簧都裝備在車廂下,這樣,在較為崎嶇的路上也不會傷害到整體結構,至于人坐上去也舒服些。

當然,四**驢車想快速行駛,也快不起來,原動力在那里擺著呢。

他們想要,驢子們不一定能同意。

車廂的四面是山核桃木,頂部廂蓋和內部結構只用了雪松木,這樣可以降低整體的重量。

他們在車廂上三面開了窗戶,都用竹簾子遮擋著。

還開了一個可以推開的天窗,如果路上遇到了什么埋伏,哥幾個瞬間就能把這個四**驢車變成可以移動的噴射著火舌的堡壘!

媽蛋的,我們只想掙點錢,別來惹我們……

有了木工機床的幫助,他們加工起來很順利。

那些大宋技工學生們也能幫助一些小忙,最起碼刷刷桐油是沒有問題的。

那個小二來到這個團隊后,頓時感覺很好,張國安教授讓梅樂芝和吳迪兩個人負責幫他把學習趕上來,盡快的讓他學會他們幾個月學過的東西。

但是小二的數學也是不好,而且非要把數字變成了銅錢,他才能慢慢算清楚。

這個不急的。

吳迪和吳杰一邊忙著自己的事情,一邊觀察著這輛四**驢車,因為這個好像和他們的見過的不同。

甚至他們還鉆到車底下去觀察轉向機構,慢慢也就明白了原因。

六名時空走私者始終弄不明白,這個民族為什么沒有發明出可以轉向的四輪馬車。

事實上,所有大宋技工學生都見過四輪馬車,但是這個時空的四輪馬車全是不能自己轉向的。

在東方,在那面的世界里,考古專家從春秋早期的秦公墓中已經挖出了銅制四輪車模型,這說明在比春秋更早的時期,就已經有了四輪馬車。

但是它只是給秦公運送棺材的,只能一條線式的行路。

另外還有別的考古又證明了,甚至在更早的時期,在西周吧,還有三輪馬車出現過,因為有專家用三千多片陶瓷碎片復原過一個模型。

但是這些東方式四輪馬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沒有轉向裝置。

甚至直到二十一世紀六七十年代吧,在那面的世界里,也沒有見過帶轉向裝置的四輪馬車,想要拐彎時,完全是靠人力在車后橫向用力來抬,一點點搬動車尾轉向,如果上面有重物的話,那真是一種苦逼的行為。

發展兩千多年歷史的兩輪馬車,與四輪馬車在技術上比,落后是一定的了。

當然,如果單純比輕便的話,還是兩輪式車的了。

兩輪馬車的車轅與車體剛性鏈接,所以馬匹走動或跑動時候,那個震動是直接傳遞給車體的。

車體與車輪也是剛性連接,即使有所謂伏兔,一種簡單的減震器,但減震效果也非常有限,所以乘坐是非常不舒服的。

此外車輛的體積和載重能力也受到限制,因為馬在拉車時還要同時承受兩輪馬車的本身重量。

四輪馬車的車轅與車體采用鉸鏈連接,馬匹的上下波動并不直接傳遞給車體。

車輛的體積可以做的更大一些,尤其是在后期的設計中,如果增加了彈簧減震之后,乘坐的舒適性有所提高了。

這里離臨安府有一百多里呢,要舒舒服服地去。
mk2258 發表於 2017-12-31 11:51
第四十八章 我們去臨安府 (二)


         


    那麼為什麼大宋就展不出真正實用的四輪馬車呢?難道一個小小的轉向裝置就這樣難嗎?

    這里面是有原因的。

    南宋時期,他們生活的這塊土地河流數量多,流程長。總體流域面積在1oo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oooo余條,1ooo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o條,大于1萬平方公里的79條。

    這塊大6地的面積約與歐洲及美國相近,然而大河的數量卻遠遠多于歐洲和美國。

    它地勢西高東低,河流走向多為東西向,東西水路交通便利,雖然南北方向缺少大河流,但各大河流多南北走向的支流,各支流彼此平行,間距平均。

    特別是京杭大運河的開通解決了東部地區南北運輸問題,其他地區雖無大的南北向運河,但各支流間不長的路途,使得對四輪馬車這樣用于6上長途運輸交通工具的需求並不迫切,自然條件促使這塊大6的古代人更傾向于通過水路運輸解決交通問題。

    況且,無論四輪馬車比兩輪馬車在載重量上有多大的提高,與船運相比,兩種工具的運載量有天壤之別,並且,船運依靠自然之力,比馬車依靠畜力更經濟。水路運輸不需要建立專用的交通樞紐,沿河的城市和村莊都可以成為天然的補給站。

    所以南宋時期主要以水運為目標,建立了龐大復雜的水路交通網,展了先進的造船技術,這反而使6路運輸,尤其是長途6路運輸未能得到重視,或者說,不需要。

    這里還有一個運輸的成本問題。

    這塊大6自周以來有“家天下”的概念,春秋戰國時期雖各自分封,但仍是周天子下的諸侯。自秦以來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盡管之後不時分裂,但統一仍是主軸,是歷朝歷代統治者追求的目標。這些統治者需要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如何在疆域如此遼闊的帝國內實現大範圍大運量快有效的物資傳送。

    古代歐洲諸國既小,人口也少,四輪馬車能夠迅滿足國家範圍內的相對較遠距離大運量運輸,但是在這塊大6上這是遠遠不夠。

    大宗貨物,尤其軍需運輸及賦稅,因為這塊大6古代的賦稅和俸祿多以實物繳納和放,遠距離運輸如果用四輪馬車來完成,所付出的代價將遠遠大于水路運輸,成本實在高昂。

    這一情況也使這個民族的人對將馬車大規模應用于6路交通失去興趣。

    這一些可能也是導致馬車、尤其是四輪馬車在這個大6未能應用的主要原因,當然,在道路鋪設工藝、車輛制造工藝上的不同,也對此結果產生了影響。

    不管怎麼說吧,他們算是為大宋補上這塊技術的短板了,但是大宋能否在意這個技術,他們才不關心呢。

    其實他們還可以坐船去臨安府。

    以前,牙郎馬雲向大家介紹說︰“若是經那南苕溪,可以直接放舟到臨安府,一路風平浪靜……”

    走水路?他們想了想便放棄了。

    他們覺得自己的戰斗力在6地上才能揮出最好的實力。

    要是這個水平到了水里,會吃大虧的,現在不到時候。

    他們這一次帶上了一些“精品”,肯定好賣,不是騙人的。

    第一種寶物就是人造夜光石。

    人造夜光石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堿土鋁酸鹽、 酸鹽等的高科技自光產品。

    天然夜光石因含有大量的放射性而無法在居家裝飾等領域應用。

    但是人造夜光石是好東西,它沒有放射性,對人體無毒無害。←百度搜索→【x書閱ぁ屋

    它白天吸收各種可見光1o~2o分鐘後,即可在夜暗處持續光12小時以上,其光亮度和持續時間是傳統zns夜光材料的3o~5o倍,並可無限次循環使用。

    它是以樹脂或瓷為主料加入光原料進行特種工藝處理後成形,有自然成形與模具成型,是現代造型藝術及疏導指引的優質材料。

    所以,這玩意不值錢,在那面的世界里要論公斤賣,一斤四五十塊錢吧。

    大宋士人們要是帶在身上,一定有環衛工人的衣服特點,也像交警身上的那種夜光。

    他們一定會級喜歡,還不重。

    當然,它們事先也都挑的是可以掛在身上的佩件。

    第二種寶物就是人造水晶。

    他們原先想帶一些珍珠去臨安府,但是通過先前的交易後,他們現這是一個更喜歡石頭的大宋,頓時不舍得了。

    想要石頭嘛?哥有,全是人造的。

    人造水晶就是鉛玻璃,當然它在透明度和折光性上比天然水晶和玻璃強大多了,估計他們的水晶球能讓大宋人瘋狂了。

    當然,他們買的時候認真挑了,都是沒有雜質和氣泡的極品,貴了些,好幾百塊錢一個。

    這個要是在一個月光充足的晚上,讓士大夫們在院子里手撫摸著水晶球,吸取天地之精華……這是幫助冥想的好工具啊。

    第三種寶物是一些方形的東山水晶鏡,尺寸大了些,他們用干草墊在箱子里了,不怕震的。

    其它諸如火柴之類的就是小件了,零零碎碎的。

    做好了四輪/大驢車後,他們試了試車,還行,驢子們都挺配合。

    那些大宋技工學生們樂壞了,他們閑著沒有事情就駕著車四處走動,正好呢,讓他們替自己磨合了。

    石墨是天然的粉式潤滑劑,那大車行駛起來噪聲就小了。

    看著那些孩子們正在駕駛著四輪車和驢子親熱的互動,張國安對吳大鵬說︰“帶上兩個學生吧,車里能坐開,你看他們差不多都會趕車。”

    這些學生中,大多都在臨安府里打過工,熟悉那里的情況。

    他們早已經把牙郎馬雲打出去主抓各種燃料問題了。

    吳大鵬說︰“好吧,我挑兩個人,一個是鮑威,一個是郭勿語,听他們平常的談話中,似乎對臨安府更熟悉一些。”

    宋子強臨走時也有過交待。

    這個酒坊是必須要快一點建成,他受夠了這面的渾酒了,而且,這也是一個生意,另外呢,張國安以後還是需要酒精的。

    而且他們都計劃好了,以後的酒精原料主要就用甜菜了,或是其他水果。

    甜菜由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野生物種,。經長時期人工選擇,慢慢演變而來,到了公元4世紀已出現白甜菜和紅甜菜。

    公元8~12世紀,甜菜在波斯和古阿拉伯已廣為栽培,再過幾百年吧,它會流傳到中國。

    他們帶的是適合南方栽植的蘿卜型甜菜的種子,它比較適合南方各個地方。

    當然,甜菜在北方更適合,晝夜溫差大的地方,含度會更高的。

    但是這一種在南方也適用的,含度比不上甘蔗,但是它的菜葉還可以食用,而且管理上更省力一些。

    南宋時期的酒確實讓喝慣了高度酒的人受不了,太水了。

    莫笑農家臘酒渾,這個所謂的渾酒大多是農家用粳米釀造的米酒。

    南宋人和唐代以及北宋人一樣,都喜歡喝酒,“人物浩繁,飲之者眾”。當時喝酒主要有黃酒、果酒、配制酒和白酒四大類。

    黃酒以谷類為原料,“凡醞用粳、糯、粟、黍、麥等及曲法酒式,皆從水土所宜”。

    他們到了南方,則用糯米取代了黍秫,成為了主要的造酒原料。

    果酒包括葡萄酒、蜜酒、黃柑酒、椰子酒等,其中以葡萄酒的產量較多。

    六名時空走私者,或許還可以給他們添上一種新酒。

    這個宋人所謂的白酒呢,並沒有蒸餾酒性質,而且當時叫做蒸酒、燒酒或酒露,那個6游在山西村喝的“渾酒”很可能就是燒酒。

    南宋的民間酒,盡管品類多,但是制作技術還比較糟糕,大部分都只能釀成濁酒。

    當然在官方和富貴人家里,有充足的資金、原料和技術,還是能釀出很好的酒的,不過在市面上很難見到。

    官方好酒如軍隊殿前司的“鳳泉”、浙東提舉常平司的“愛咨堂”、浙西提舉常平司的“皇華堂”、江東運轉司的“籌思堂”,而禁中供御酒,名“薔薇露”。

    這些酒都是特供酒,平常百姓不可能喝到。

    要不然他們也不能想著自己釀酒了。

    一個破蒸餾技術也這麼難突破!

    于是宋子強設計了蒸餾釜,其實就是銅木結構的蒸餾設備,各個部件都一一畫出來,也標好了數據,讓張國安找工匠來打制。

    這一次還要開始建幾處磚瓦房。

    還要有一間熱處理車間……

    總之,在計劃中,等著他們四個從臨安府回來,這里一定要基本完成建設,而且還要備好原材料了。

    臨出這一天早晨,是一個美麗的早晨,天空藍藍的,沒有一絲白雲。

    他們四個教授一一進了車廂,車廂顫了顫後,他們也一一坐好了。

    並肩坐在馭手位置的兩個學生,鮑威和郭勿語,這時驕傲地喊了聲“駕!”

    六頭驢听懂了,便出了。

    驢車比馬車好駕馭多了。

    張國安和安靜,還有一幫子學生遠遠地看著他們消失在道路的拐角處。

    張國安心想,好好的,快回來,我的朋友們。

    但是在時間上,他們可能要在兩地過在大宋空間里的第一個春節了。

    宋朝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代,中國人的春節習俗很多都始于宋朝,大宋時代的年也是有著濃郁的節日氣氛,他們將要好好感受一下。

    好在大宋時期的過年,與那面世界是相似了,全家團聚,飲酒,吃角子,放鞭炮,拜年。

    只是大宋時代過年民間自組織的內容更豐富,比如民間表演、放煙火、賞燈等許多娛樂活動,一定會熱鬧非凡。

    郭勿語一直要搶鮑威的驢鞭子,鮑威不給。

    兩人商議好了後,鮑威同意回來時便要讓他趕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1-19 23:04
第四十九章我們去臨安府(三)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他們的四輪/大驢車讓他們的行程變得舒適了。

兩個趕車的學生在嘰嘰喳喳地聊天,雖然他們自稱對臨安城很熟了,但是以這種方式去,還是第一次呢。

車廂里的四個教授也不時掀開竹簾子看外面,這一路的風景還不錯吧。

道路還是有些不平,但是他們的速度也慢,所以整體并不太顛簸。

吳大鵬說:“路上的人,沒有太在意我們……”

宋子強得意地說:“他們哪里知道這個轉向技術?!”

吳大鵬說:“最好永遠沒有人在意我們……”

但是事與愿違呢。

鮑威停住了四輪/大驢車。

怎么啦?

鮑威拉下手閘,麻利地跳下車,說:“某先前說過的攔頭們來了。”

吳大鵬推開車門,探身看去。

他看見七八個人站在路口處,其中有五個壯漢,竟然還有兩個婦人。

吳大鵬看到,這些人竟然有兩個拿著弓箭,兩個拿著長槍。

其中一個當頭的正在沖著他們招手。

這些就是攔頭?!

前文說過,大宋時期也是一個賦稅眾多的時期。

而且他們的收稅人員還比較雜,比如“攔頭”這個職業,在宋朝立國以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攔頭”不過是在商稅院中從事雜役的人,身份低下。

不過,隨著他們接觸稅務程度的深入,日益受到官府的重視。

這一時期還給他們開工資,一個月五六貫是有了,不低的。

但是到了南宋時期,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也許是腦子壞掉了,他們竟然被允許以稅收提成來充當工資……這可就壞菜了。

宋代攔頭的情況在《宋會要輯稿》、宋人筆記小說中多有記錄,但反映出的史實是:從現有數據看,“攔頭”收稅作惡、侵擾百姓的記錄更多的是在真、仁朝之后,這與宋代當時的商品經濟發展的活躍期相吻合。

北宋末年以后,“攔頭”不僅數量增加,而且活動頻繁。

他們的足跡開始走出縣城中的稅務,大多活躍在客商必經的交通孔道與河岸。

他們原本攔截客商,征收稅錢的公共職責,甚至逐漸變成擾亂國家經濟秩序和人們生活的不法行為

到了南宋時期,他們日益猖獗,甚至女性攔頭都上場了。

攔頭的增多,當然從某一角度反應出這個南宋時期的“鄉鎮”級市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發展起來了,這個發展的速度,特別是從鄉鎮一級市場數量增加的數量來看,南宋大大超越北宋了。

大家事先研究過這些資料,說:“真沒有想到大宋時期私設關卡,任意收稅的現象這樣多……”

當時,吳大鵬卻高興地說:“咱們就偷著樂吧……這也正好說明大宋可以讓你隨意做生意,讓你任意遷徙,換在大明時期,沒有路引,你哪也去不了。我們情愿用金錢換自由。

總之這歷史的發展里面就透著一股子邪性,大概是跟元蒙學的?”

好吧,大家在歷史上的比爛中,只能認為這大宋還是不錯的,要錢總別要了別人的自由好。

那些攔頭中有女欄頭,那是為了要搜查女行商而準備的,看吧,這幫子人真是夠貪的。

那些攔頭們走了上來,其中一個頭上戴著一種近似介幘與宋式巾子的幞頭,這個叫曲翅幞頭,就是大宋版的大蓋帽了,身上穿著圓領皂服。

如果他這一身洗干凈一點,補釘少一點,還是有些威風的,但是它的臟和破舊實在是讓人害怕不起來。

那個人邊走邊喊:“此車身上無火印,必是匿稅也。賄某則免。”

靠,要罰款還是收稅,你倒是委婉一點啊,先挑挑毛病也成啊。

你當我不懂嘛?我這又不是貨車,交什么販運的火印錢?

那個人到了眼前后,吳大鵬低頭看他,不過一米六三四左右,不太壯實,但是一幅挺胸抬肚的樣子,一看就是吃慣了嘴了,無所畏懼了,很自信。

吳大鵬不想多事,連忙笑著說:“好說,好說,不知要多少?”

“你車上可有茶葉?有茶引嗎?”那個人又不急著要錢了,看樣子想多要一點了。

“絕對沒有!此車是客車,不是運貨之用,都是些行李……”

“行李,也要交稅!”

吳大鵬不在意地說:“好說,好說!”

那個人這時向身后擺了擺手。

兩個舉著槍,兩個裝模做樣拉著弓的人把手里的家伙放下了。

那個人又說:“你車上可有女家眷?要不我可以讓女攔頭查看……”

“沒有……”

那個人于是就直接上前,探頭進到車門看了一下,用鼻子嗅了嗅,沒有搭理車內的其他人,要不說他自信嘛。

他聞完后,轉過頭來,說:“還好,你若是沒有茶引運茶了,那就是販私茶了……要知道……”

吳大鵬接上話說:“大宋貪官不會有死罪,但私運二十斤茶葉必死……”

那個人忽然快樂地笑了,露出一口爛牙,說:“極是,極是……你這人說話有趣,某也是才想到這一點……哈哈哈。”

最后算了他們二百文錢的不知道什么名目的錢,還不要會子。

當然,更不會給收據了。

那個人笑著說:“看你們的小車夫,便知道你們是從海外來的,都是好長大的漢子,但是說話很討人喜,前面十里處,還有幾個攔頭,不過你們可以向右拐,一樣可以到臨安城的……”

吳大鵬差點想拍他肩膀了,不是錢的事情,這樣的人好交往的。

一個錢財,一個酒肉,他就能幫你做任何事情的。

但是,想必這個時候不流行這種身體語言,兩人便愉快地告別了。

宋子強直到他進了車后,才把車頂蓋拉上了,把大袖子里的微沖保險扣了。

剛才若是有異動,他敢保證那幾個家伙一個也跑不掉。

大家重新上路。

郭勿語悄聲說:“老鮑,我發現個秘密……教授們的手里定有厲害的家伙……”

鮑威認真地趕著驢車說:“勿語,吳教授說過了,在外面不要稱他們為教授,要叫主家……他們手里的家伙定然絕頂厲害,不讓摸一下,定是怕我等愛傷了……”

車廂內,大家都佩服吳大鵬的應對得體,宋子強說道:“還得是大鳥當過主任,要是我呢,看他那個逼樣子,要不我不說話了,要不就直接突突了他們!”

吳大鵬說:“說實話,我最怕的就是你突然沖動起來了,這個人要是長期叫人管老實了后,要是突然有能能耐了,特別容易沖動的……我認真地說啊,強子,下次你可別第一個動手,除非我們都動手了啊……咱們是求財的,不找事。”

宋子強笑著答應了,剛才其他人都沒有搶過他探出身子。

他們聽了先前那個攔頭的話,向右拐了一下,從另一條路奔向臨安城了。

還好,鮑威和郭勿語都是識路的,這里的道路和石橋開始密集起來。

南宋時期,是“鎮鄉”級地區發展的高峰期,不斷出現一些村落與村落慢慢開始合并的現象,由村落向著鎮鄉的行政級別發展。

這一點還可以用商稅的征收來佐證。

比如南宋徽州歙縣有巖寺、新館兩個地方,在紹興五年(1135)以前還未正式設鎮。

但是,它們因有“商旅聚會”,官府遂差官“拘收稅錢”。

在紹興三年(1133),巖寺的商稅歲入已經達到6300余貫,新館的商稅歲入2100余貫。

當地的地方官員因這兩地經濟收益好,遂向朝廷申請將兩地升為鎮。

而巖寺、新館這兩個地方在設鎮以前,顯然就是低于鎮的村落級別的地區了。

這種表現,可以說是“城市化”的萌芽現象,如果沒有元蒙離奇般崛起,然后打斷了他們的發展,哪怕只要過上一二百年,在南宋境內,不算沿海、沿江地區,就算在內陸上也怕會自然形成幾個巨大的城市群……但是他們有這個機會嘛?

穿過余杭縣以后,就快要到臨安城了,他們發現自己路過的鄉鎮都開始具有衛星城的模樣了,這又從另一個角度來證明了此時是農村鄉鎮化的高峰了。

四輪/大驢車開始放慢速度了,車外的人聲也越來越多了。

車廂里的人不停地掀開竹簾子向外觀看,這還是離臨安城遠一些的地方呢,明顯比臨安縣城熱鬧了。

王德發說:“這就好比是深圳的布吉鎮了……”

大家認可。

他們在一家飯店吃了飯,飲了兩角酒;他們的驢子們也和幾匹駱駝一起吃了飯,飲了清水。

令人新奇的是,他們竟然能遇到了駱駝,也沒有遇到馬,當然更多的還是驢了。

宋室南遷的時候,于公元1138年定行在于杭州,改稱臨安。

真正的大宋人,沒有人叫這里為國都的,他們認為大宋的國都還是在東京,這里只是行在。

此后便擴建原有吳越宮殿,增建了禮制壇廟,他們疏浚河湖,增辟道路,改善交通,發展商業、手工業,使之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直至公元1276年南宋滅亡,前后共計一百三十八年。

這里分為內城和外城。

內城,即皇宋高宗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

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

外城垣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

由于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發展到現在吧,整個周邊地區,一百五十萬人口是有了。

但如果說北宋東京的政治和生活中心還是宮城——里城——外城——郊外的順序依次擴展,那么南宋臨安城已形成多中心式結構。

他們的外城城門外形成若干大型生活用品批發市場,主要有糧食、蔬菜、水果、水產品、肉產品等。

西湖沿岸則形成又一個中心區,樓臺沿湖林立,園林斗艷爭奇,寺觀眾多,正所謂“一色樓臺三十里,不知何處覓孤山”,儼然是一個集居住、娛樂、文化、商業于一體的繁華區,由于各種原因,西湖區并沒有被括進臨安城圈。

但是,西湖,雖在城墻之外,卻成為杭州不可分割的部分。那些在這里享受燈火樓臺、夜夜笙歌的達官貴人,也絕不認為自己住在城外就成了鄉下人。

西湖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呈現出現代化的繁榮,而且居世界前列。

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

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

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葺,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當吳大鵬他們的四輪/大驢車進了臨安城西北面的余杭城門后,他們心里都跳了一下,好像感覺到了什么。

余杭橋下的水在不緊不慢地流淌著……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