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學霸終結者 作者:浙東匹夫(已完成)

 
Babcorn 2017-3-24 17:02:21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54 56361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6
第76章 要躺著等人來加

     沒人知道這小半年裡顧總和他的初音究竟在忙些啥,轉眼就到了暑假將盡時分。

    不過,即使沒人知道初音這半年的主攻目標是啥,初音網絡科技和初音娛樂的各項數據卻非常好看:

    不但「初見」的用戶增量非常喜人,繼續趁著全國每年新增八千萬網民的紅利暴漲,中國多一個網民「初見」就多一個用戶,原先已經是網民、還沒來得及用初見的犄角旮旯餘孽,也紛紛掃進網裡一網打盡。

    日韓市場上,隨著去年對NHN的全系列整合,2012年全年估計會新增700萬韓國人和1300萬日本人用初見/LINE。再加上東南亞已經如入無人之境的市場。

    估計整個2012年,「初見」類產品在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市場的新增用戶,會達到恐怖的2億人左右。

    初音內部認為這種增長勢頭至少可以保持3年。

    另外基於中國電商和外貿協作的「走出去」、中國近年來對外資的使用趨勢從純粹的「接受外資在華投資」變成「華資在外投資」,大量對華合作的外企人員開始習慣使用「初見」作為工作溝通軟件——尤其是在缺乏本土化IM軟件的歐洲和北非市場。

    也就FACEBOOK家的WhatApp可以不相伯仲地在性能和體驗上抵擋住「初見」。

    微軟的SKYPE已經和其前輩MSN一樣,即將走上末路,誰讓微軟從來不知道用戶體驗為何物呢。比爾蓋茨手下的工程師,根本不會為了讓用戶簡化操作而費心,這已經是微軟幾十年的老毛病了,從娘胎裡帶出來就沒改掉過。

    而且,初音集團所取得的成就,更難得的一點在於:在其用戶數瘋狂擴張的同時,其用戶粘性、日均佔用用戶時間與日均消費金額,也在一起穩步上漲。

    藤訊家的客均消費單價自然也在增長,但是藤訊的套利是建立在藤訊的品牌價值不斷燃燒縮水、用戶規模不斷神憎鬼厭衰退的前提之下的。像初音這樣用戶增速也越來越快、用戶消費金額也越來越快的模式,實在是普天之下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別人是燒錢燒錢再燒錢,吃相難看拼點小生意。初音是躺著等送錢,比東床袒腹的王羲之還淡定。

    初音肯定動用了什麼隱性的大殺器。最可怕的是,世人竟然不知道這個殺器究竟是什麼。

    當真是殺人於無形。

    從三月齊大踐祚以來,算來已有半年,初秋涼爽時分,首屆「國際互聯網大會」在錢江烏-鎮如期召開。

    因為是第一屆,為了顯示「國際」性,這場大會請了非常多的國際大佬,不僅有企業界的巨頭,也有學界的泰斗,包括那些二十年前締造互聯網的互聯網之父們。

    顧莫傑和馬風、李老闆自然也是要參加的。

    大會一共三天議程,第一天的企業家代表開場講話是李老闆講的,還有齊大親自坐鎮說了些勉勵各路企業家的話,自然全部人都要捧場。

    然後是一整天的學術界泰斗談古論今,展望一下未來,說的都比較務虛,無非是幫大家打開腦洞。

    但真要說這些講話對眼下產業界人士有什麼馬上可以用的啟發,毫無疑問是不存在的。

    第二天開始,輪到各路企業家曬乾貨或者講故事為自己造勢了。這才是與會者關注度最高的環節。

    早上開講的是老馬,中間夾雜了一堆沒那麼大牌的百億美元級小咖,包括午飯後安排的馬花藤。

    和一年多以前相比,馬花藤看上去雙頰都凹陷下去了,可見這一年多被各路投資銀行拋棄的日子有多不好過。不過馬花藤講話的時候還是竭盡全力維持住了藤迅的面子,把公司形象塑造成「我們有信心做好一個既穩住盤面,又做足利潤的大而美公司」。

    最後下午4點收場那個時間短,被留給了顧莫傑。

    他上台的一瞬間,就HOLD住了全場的注意力。因為在他身上,這一年有太多不解之謎了。

    ……

    「各位創業者朋友,大家好,就不說客套話了。對了——我有幾分鐘時間?」

    顧莫傑穿得很隨便,一身的地攤貨,走上台說了沒兩句,都沒擺弄完麥克風,突然想到個問題,直接就問主持人。

    這就很尷尬了。

    主持人心中幾乎有草泥馬奔騰而過:你這廝要不要裝逼裝得這麼隨性啊!齊大都是掐著表念稿的啊!

    但是又不能不回答。

    「那個……原定是半小時,不過顧總您是今天最後一場……」

    主持人只能說到這兒了。

    「OK,那這樣吧——4點半準時提醒大家,如果到時候超時了,忙的人可以自行散會,不忙的就留下來聽我BB完。」

    顧莫傑很爽快地把主持人的尷尬大包大攬過來了。

    「知道大家對初音這半年的成長效率很好奇。對初音為什麼沒有介入阿狸、百度之間的補貼大戰更好奇。這些一會兒我都會講到,但是怕大家聽不明白,只好先講幾個故事。

    首先要澄清一點,這兩年互聯網圈子裡有個不好的氛圍:很多灌雞湯的財經專欄作家喜歡偽造『顧莫傑語錄』。很多話明明不是我說的,是那些財經寫手自己捏造的,非要說是我說的,好增加公信力、增加他們的銷量、閱讀量。

    對於這種行為,我只能說: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顧莫傑這句話剛落地,滿場頓時轟然大小,有些人還紛紛看向吳某波羅某宇羅某浩宋某兵之類的人,聯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來。

    「好了,剛才因為大家都困了,說兩句笑話提提神。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阿狸和百度在O2O和其他『移動支付新場景』的投資上,確實殺得比較慘烈,也鬧出一些不好的案例。我聽有些人在抱怨,說這些泥沙俱下的過激投資,都是我私下場合裡的一句話引起的,那句話,叫做『2012年會是互聯網+的一年』。

    天地良心啊,我顧莫傑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了?

    可能是去年某幾次初音內部會議,或者別的圈子裡朋友非公開喝酒的時候,我強調過移動支付時代的『互聯網+』趨勢,但是我絕對沒用前面這句完整的話表述過好不!

    要說因為我的表述不當,就讓中國的互聯網界有幾百億資金投到了還不成熟的市場,亂投亂花,這個鍋我是不背的。」

    說到這裡,顧莫傑沉痛的嘆息了一聲,似乎有些不忍,說不下去,還停頓下來摘下眼鏡,掏出眼鏡布仔仔細細擦了擦,把滿堂賓客晾著反省半分鐘。

    「說幾個『互聯網+』的惡果吧。馬哥,能麻煩你現身說法回答幾個數據麼,來,主持人,請給馬哥一個話筒。」

    顧莫傑重新開腔,然後一個眼神挑過去,主持人就乖乖拿了個話筒遞給了馬風。馬風也知道顧莫傑是拿他開個善意的玩笑,都是勸世良言,並不以為意。

    「馬哥,我們知道,阿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為了拓展支付場景,實現阿狸的『互聯網+』,想了很多商業模式創新,把很多幾年前沒法用電商渠道賣的東西,都搬到了電商平台上來——能舉出兩個最有代表性的行業例子麼?」

    馬風梟雄般自嘲,就像曹操一樣無所謂:「行,我就說說,去年投得最多的電商內容創新,是在生鮮配送和烘培預定團購這兩個版塊上。」

    顧莫傑和雙簧一樣捧哏:「一共投了多少錢?大概多少項目?」

    馬風想都沒想:「生鮮到現在為止累計對外投了20多億,8個項目;烘焙投了7億多,5個項目。天貓自營的喵生鮮還沒算進去。」

    「都賠了麼?」

    「賠了,除了喵生鮮,都失敗了,資金燒完,還沒起色,損失了27個億。」馬風也很磊落,說這些話一點都不猶豫,眼都不眨一下。

    賠了就是陪了。

    這些話,平時馬風是不說的,何況這些崩盤都是發生在2012年年內的,有些最近的案子甚至發生距今還不滿意個月。馬風要是硬撐著不承認的話,外行人到年底之前都不一定知道真相。

    但是馬風就是承認了。

    「謝謝馬哥,這麼坦誠。好,後面的失敗原因,我就不問馬哥了,我幫他說。我說的不一定全面,但是有很多干貨。

    阿狸做生鮮花了20億,主要的錢是賠在什麼上面?據說是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喵生鮮和其他生鮮電商的團隊,都是從哪裡引過來的?是從做其他品類產品的電商頻道轉行過來的團隊,改做生鮮電商。

    然後呢?團隊不懂生鮮進貨的保質期管理、不知道生鮮該一次屯多少貨才不至於消費者下單了不夠發,也不至於屯太多爛在倉庫裡。20億資金,8家生鮮電商,第一年下海,都是這一個死法。

    喵生鮮也虧,但是這個是馬哥親生的,所以多拿了兩輪融資撐著,最後馬哥想通了,找蘇寧系的商超資源,挖了一個在生鮮品類懂行的團隊過來管理,總算情況好一點。

    烘焙,按說這個東西保質期比生鮮長,但是也虧。

    一開始很多人創業的時候想得很好:烘焙這種東西,到店臨時起意購買,太浪費;蛋糕烤多了賣不出去,涼了,浪費了;烤少了,消費者要排隊。不如提前一天預購,知道第二天要烤多少,就按照這個數量烤多少。

    這樣一來,既省了成本,還把一個原先沒有電商化的品類電商了。

    想法這麼好,最後是怎麼死的呢——」

    顧莫傑拖了一個長音,下面的聽眾一個個伸著脖子,等待著他的答案。

    生鮮的死法,大多數人其實還可以想像。烘焙這個更細分的原先非電商品類,為什麼會在電商化過程中死掉,那些人是真想不通。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6
第77章 真名士自風流

     面對一群伸長了脖子像鵝一樣的聽眾,顧莫傑也不打算吊人胃口,直接就往下傾倒乾貨。

    「想不通?好,我告訴大家。馬哥這7億虧光之後,換來了一句教訓:等哪天隔著電腦或者手機顯示屏,能夠傳過來香味,再來談烘焙電商化吧。

    為什麼這麼簡單一條道理,從別的品類轉行過來的電商精英團隊,要虧7個億才想到?如果他們當中,哪怕有一個人,進過一流烘焙連鎖的廚房考察過,這種錯誤還會犯麼?

    不瞞大家說,我雖然是亞洲首富,但我很下里巴人的。我親自進過一些市場做得比較好的連鎖烘焙品牌廚房,比如米旗。

    我親眼見過烘焙師每天開工前先把一鍋秘製配方的奶酪和稀奶油混合物,放在電爐上加熱沸騰。鍋子就放在通向沿街的通風管口子上,管子裡的排風扇一直在扇。

    奶油和奶酪的混合香從通風管往大街上嗚嗚的吹,隔著老遠,至少是走進店門半徑二三十米,就能聞到。

    我親口問過米旗的烘焙師:這樣一鍋秘製奶油沸一天,要浪費上百塊錢的物料,還要耗電——但是,燒一鍋這樣的奶油,效果絕對比花同樣多的錢在門口做更大的燈箱、網上打更多廣告要好得多!

    他們親自做過對比試驗,如果撤掉這一鍋奶油,每天進店的客人數量就要減少七成——就是說,有七成走進店裡的客人,原本是沒有購買慾望的,是悶頭趕路的,是路過打醬油的。但是哪怕悶頭趕路,什麼視覺衝擊的廣告都看不到,被路過店門口時的奶油香逼進肺裡,大腦就控制不了腿了,不知道怎麼就走進店了,不知不覺就買了。

    那些從其他品類電商轉行來做『烘焙電商』的人,他們懂電商麼?肯定懂。他們懂烘焙麼?目前看來是不懂。

    這種人做出來的『預定團購烘焙電商』,還有資格叫烘焙電商麼?不,在消費者眼裡,這不叫烘焙,這只是一個搬到網上的聯華超市成品面包店。

    香味都傳不過去,還有臉叫烘焙?

    這就涉及到我們投項目和尋找風口時的一個重要判斷——在移動互聯網,在泛電商化發展到今天這種節骨眼上,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究竟應該以誰為主導?

    烘焙電商只是一個很微小的例子,這個生意原先是不存在的;所以在2012年之前,世界上不可能有同時懂『烘焙電商』全部要素的人才。

    這時候,每一個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才,都注定是從其他臨近相似的行業轉職過來的。

    面對這種轉職的時候,我們投資方應該更側重哪一方面的才能?是用懂電商不懂烘焙的人主導、然後找個懂烘焙的人配合他、輔佐他;還是用一個懂烘焙不懂電商的人主導、然後找個懂電商的人配合他、輔佐他?」

    顧莫傑這個問題,問得振聾發聵,也恰恰打到了如今「支付情景氾濫化」風口的痛點上。

    是啊!應該讓哪類人才主導?才不會走彎路?

    被顧莫傑的例子一問,有些人頓時就動搖了。

    但是也有人覺得顧莫傑是在說大話,認為他舉的生鮮和烘焙這些例子太極端了。

    「好,我知道大家還不夠相信,我再講一個故事,不講時事。」顧莫傑並不氣餒,隨口就扯到了別處。

    「假設,今天我們穿越回3000年前。」

    這個開頭太玄幻,衣冠楚楚的投資人統統都被震住了。

    握草!這是亞洲首富該說出來的話?

    幸好,後面一句顧莫傑硬生生就圓回來了,沒鬧出「游泳教練」型的笑話。

    「我們知道,石器時代是沒有劍的,劍刃太薄,沒有延展性和韌性的石頭,根本沒法打造成劍。但是石器時代有石戈石矛,這些武器要求比較粗糙,石頭也能做。

    然後,青銅時代來了,戈矛從石頭進化成青銅的。到了3000年前,鑄造青銅器的匠人某一天靈光一閃,鑄出了世界上第一柄劍,青銅劍——請問,這時候應該讓什麼人轉職過來,當世界上第一個劍客?是從鑄銅工匠裡轉職,還是從使用戈矛的武士中轉職?」

    滿場肅然,大家都覺得這個問題很有哲理性。

    而且持兩種觀點的人都有。

    但是有了顧莫傑之前烘焙那個例子的慘敗經驗,似乎應該回答「用戈矛武士轉職做劍客」更加政治正確?更加顯得自己商業邏輯敏銳?

    幸好,顧莫傑並不是要為難大家,或者看大家答錯的笑話。他僅僅停了十幾秒鐘讓大家思考,立刻就自己報答案了。

    「大家不必糾結,我認為世界上第一個劍客,當然應該是先從銅匠轉職過來的——因為劍是銅匠打造的、『定義』的,只有銅匠最熟悉劍的物理特性,這時候由銅匠先示範性地使用一段時間,才能更好地告訴世人劍該怎麼用,也便於銅匠發現鍛造中的明顯缺陷,改良劍這種武器。

    如果世界上第一把劍就直接交給一個用戈的武士,下場只有一個——武士拿到劍就像用戈一樣猛力揮砍,然後一劍下去就斷了。

    但是,一旦劍從銅匠鋪子裡的試驗品,變成可以量產對外銷售的兵器,這時候劍客還應該從銅匠當中轉職麼?當然不是了!這時候應該從戈矛武士當中找人來當劍客。因為武士才有更強壯的體魄,更成體系的技擊招數。

    這樣的例子,歷史上還有很多。

    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結束之前,那時候美國的好萊塢還沒有崛起,好萊塢式的商業電影還處在萌芽狀態,電影技術也不成熟,默片、有聲片的爭奪都沒有完成。

    那時候的好萊塢電影,採用的是什麼模式?『製片人負責制』。因為製片人什麼都懂一點,攝影,錄音,燈光,道具,都懂一點。他更知道某些東西技術上能不能實現,從而會對電影的表現內容作出取捨,確保電影首先能夠拍完,成功上院線。

    但是電影技術成熟之後呢?

    1935年,偉大的傑斯.拉斯基創立了派拉蒙影業,他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他從派拉蒙開始,把整個好萊塢成功轉型到了『導演負責制』軌道上。拉斯基先生認為導演才該是一部片子要拍成啥樣的最終拍板人。

    為什麼製片人責任制會變成導演責任制?因為電影技術相對發達了,導演任性一下,藝術要求高一點,也不至於因為『這事兒技術上沒法實現』而導致電影爛尾。

    導演比製片人更傾向於電影要表達的藝術內涵和神髓。所以當技術不再是制約電影能不能拍出來的主要瓶頸之後,藝術的擔綱者成了電影責任的一把手。

    這是一個新興行業向成熟行業轉化的過程,是一個技術第一性行業向藝術第一性行業轉化的過程。

    互聯網世界發展的前十幾年,一切在摸索,大家很原始,讓搞技術的擔任一把手,可以讓公司走得快——微軟這種程序員出身的人當CEO的公司,在此前一直盤踞世界第一軟件巨頭,就是那個時代的證明。

    但是,十幾年過去了,我們都走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了,看到人工智能的越來越多應用了。如今的互聯網技術在和日常千萬行業交融的時候,還應該以技術為主導麼?我覺得不應該。

    這就是為什麼程序員思維當一把手的,比如微軟公司,即將在後面幾年被我超越的原因。看看他們做的MSN和SKYPE那種絲毫不懂得怎麼樣讓用戶少按幾個按鍵的糟糕人機交互體驗,就知道程序員責任制的公司要完蛋了。

    當然了,互聯網上擁有壁壘的核心技術有沒有門檻?當然有,比如初音的人工智能助手,我們的大數據分析服務,我們的雲計算服務,都有門檻。初音不做的話,這個世界上估計沒人能做。

    但是,你們需要用這個東西,難道就非要親自做?我們初音已經放低身段,把這些服務打包好了、非常親切地明碼標價擺出來賣了。需要用到這種服務來創業的人,隨便買就是了——曾經的戈矛武士轉職做劍客,難道還要親自掌握鑄劍的技術不成?不!找銅匠買一把不就是了!

    所以,我們不會仗著自己手上有個軍火庫,造了五千把劍,就自滿意得覺得應該親自招募五千個戈矛武士來當劍客打工。不不不,我們喜歡躺在那裡,等希望轉職的人自己零售買走我們的劍。

    『互聯網+』這個詞,我在去年某些特殊場合偶爾提到一句,提錯了麼?沒有,正如銅匠剛剛造出劍,是應該去『互聯網+』,找人實驗。這時候,互聯網是主動的,被加的那個行業是被動的。

    但是,現在『互聯網+』的時間節點和風口已經過去了,我們要的是『+互聯網』,各行各業千行萬業他們是主動的,他們需要互聯網服務來擴大他們的生意,就像他們需要有空氣來呼吸一樣——那就讓他們自己找上門來好了。

    我看在座的還有不少美女創業者,我多說一句。我這人喜歡被動,喜歡受。初音平台那麼多細緻的互聯網服務,就躺在那兒,等著做內容的、做自媒體的、做定製的、做曾經沒有電商化的生意而你想把它電商化的,等著一切創業者,來上它呢。」

    沃勒個去!

    拜託大哥這個是全世界電視直播的有木有!

    剪接都沒法剪接的啊!

    央媒來的主持人和攝影師都特麼要抓狂了。

    魂淡啊!讓咱怎麼交差啊!

    但是,怎麼好像聽眾的反應很吊?都打了雞血一樣?這個世界被玩壞了嗎。

    「痛快!」

    「說得好啊!」

    「握草!太給力了。姐回去就要上初音啊,坐蓮都行啊!姐找到出路了。」

    ~!#¥%&

    「大家靜一靜,靜一靜,嗯,好像已經四點半了,忙的人先散會吧,我要說的內容,精華都在這兒了,後面純粹是答疑的瞎BB,沒什麼乾貨。誒?別不好意思啊,該閃的都閃吧。」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8
第78章 我說誰是救世主誰就是救世主

     顧莫傑這番話一出,地球上對於「互聯網+」和「+互聯網」這兩個概念孰為主、孰為次;孰為綱,孰為目可以說是再無爭論。

    一錘定音。

    而且,他並不是霸道地給出一個鐵口直斷的結論,而是從歷史的範疇高瞻遠矚:這兩個概念,在人類互聯網歷史發展的某些階段,是分別起主導作用的。

    只不過「互聯網+」概念主導的階段,總長度不到2年,而且至今為止應該已經過去了,後面是「+互聯網」的時代。

    這也就給所有堅持「互聯網+」概念的人和企業留足了面子,讓大家更容易接受:沒說你們過去錯了,只是現在老一套已經不合時宜了,過氣了。

    「構木鑽燧於夏後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決瀆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禹之道於今世者,必為新聖笑矣。」

    一股韓非的殺伐變革之風,撲面而來。

    二馬老李,佩奇小扎,蓋茨庫克,無有不服。

    已經死了半年的喬布斯就更不用說了。

    時間過了4點半,按說可以差不多散場收拾收拾,參加晚宴了。

    但是,沒有一個人離開會場,哪怕在顧莫傑主動提醒大家時間已經到了的情況下。

    「顧總,下面能分享一下,初音集團這大半年來,是如何實現初音網絡科技、初音娛樂這兩家子公司在內容消費率和營收收入方面都快速暴漲的麼?」

    「對啊,後面就該說這個了吧,分享一下吧。」

    從主持人,到台下重量級的嘉賓,紛紛把關注力集中在這一點上。

    畢竟,這才是他們自今年以來對顧莫傑最好奇的一個點。

    從去年,也就是2011年4季度開始,初音曾經的主要競爭對手藤迅,出現了營收收入和淨利潤的暴漲,每個季度相比於前一年的同比,動輒漲80%都算是輕的,今年年初甚至出現了100%多的暴漲。

    初音集團其實今年也有比較大的營收、利潤增長,只不過這根增長軌跡抬頭的起點比藤迅晚了將近半年,大約是在2012年年初過完農曆新年之後開始的。

    但是這個勢頭起來之後,倒也一路穩健。公司在遊戲、音樂、視頻這些已經深耕的內容領域,外加初見平台上那些自媒體公眾號的廣告流量收入,普遍獲得了比前一年同比60%以上的增長率。

    這個是所有人都好奇的地方,也是他們今天來聽顧莫傑BB的主因,猶如骨鯁在喉,不聽不快。

    顧莫傑對此先是謙虛了一下:「初音的增長很快麼?才60%幾啊,我們今年的用戶規模比去年漲了三分之一都不止,60%多的營收增長,平坦到客均收入上,才一點點好吧。

    我記得在座有些同行,在用戶數沒有增長的時候,營收都能八成到翻倍地漲,那才叫牛逼吧,連我都佩服啊。」

    握草!話能這麼說麼!

    在座的幾乎要一口老血噴出來了!

    誰都知道他是在嘲諷麻花藤,也知道藤迅在利潤和營收數據上如今確實很漂亮。

    問題是,這個能這麼比麼!

    誰都知道,藤迅的利潤暴漲是怎麼來的,那是靠燃燒用戶存量獲得的啊。

    打個比方。在藤迅需要爭奪中國第一市場佔有率的時候,他是不能用很多下作的、讓用戶體驗惡劣的營銷手段的。

    比如,麻花藤當然很希望打擼阿擼和毒奶粉CF的人越多越好。

    理論上,推廣這些遊戲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呢?是給全國4億QQ用戶每天一登陸QQ,就彈一個QQ彈窗,配兩句煞-筆廣告詞:

    「穿越火線激戰等你!」

    「英雄聯盟號角吹響!」

    假設他這麼幹之前,有1000萬人試水、300萬人充值入坑。那麼這麼喪心病狂彈窗之後,說不定可以漲到3000萬人試水、800萬人充值入坑。

    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藤迅在網遊市場上的營收也就翻倍地往上竄了。

    但是,天天彈窗是會讓用戶噁心的。

    說不定,就有幾千萬QQ用戶因為特別反感腦殘網遊,被你連彈一個月彈窗之後,連QQ都棄了,從此改用初見。

    這是飲鴆止渴。是藤迅爭奪嚴肅社交領域頭把交椅失敗之後,不得已而為之的套現離場之計,是麻花藤背後的大股東恐慌想把錢落到實處的無奈之舉。

    這和初音能比麼!

    初音可是一點噁心用戶體驗的事情都沒做,依然把營收增長到這麼快的!

    初音是兼顧了佈局和賺錢!

    從來都只有燒錢佈局、燒局賺錢。

    沒聽說過一邊佈局一邊賺錢,還賺得這麼溜的。

    顧莫傑敷衍的回答,絲毫沒有平息大家的好奇,反而更加來勢洶洶了。

    ……

    「好,大家靜一靜,我其實沒有別的意思——剛才那番話,無非是提醒大家注意,初音娛樂和初音網絡科技這兩家子公司,2012年的營收增長,主要還是用戶規模擴大帶來的,至少佔到那60%增長中的35%。

    因為運營策略和技術進步帶來的增長,不過只貢獻了剩下的25%。我強調這一點,也是不希望大家太高看初音的技術創新的效果,免得到時候跟風了發現沒那麼強,反而來怪我藏私。」

    顧莫傑的語氣真是要多欠揍有多欠揍。

    在客戶數不變的情況下,客均消費單價提升25%,難道還少了不成?多少公司搶破頭爭著要達到這麼美麗的數據而不可得呢!

    「25%不嫌少了!快說吧!」下面陣陣起鬨。

    顧莫傑雙手張開,虛扶壓了一壓,等大家安靜下來,淡定地說道:

    「其實,初音網絡科技和初音娛樂今年的發力點,也是老生常談了,無非是人工智能在內容推送領域的進步。相信大家都用初見看公眾號,用初音視頻看短片。

    難道沒有發現,今年以來初音系的內容平台,在揣測用戶喜好方面,越來越精準了麼?從我這邊服務器端蒐集到的大數據來看,推送內容被客戶點擊和消費的概率,至少比前一年提高了20%以上。」

    眾人一片安靜。

    就這個?

    可是,「猜你喜歡」這種號稱基於「深度學習型人工智能」的推送算法,這種FEED流策略,不是都出現了2年多了麼?

    記得09年的時候,大家就紛紛開始試水這玩意兒,連藤迅的圍脖都試過,只不過09年大家都在摸索期,只有初音初窺門徑做出了有商業價值的算法和數據模型,其他公司至少到2010年才算是入門。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都是2012年了,這種模式早就沒新意了啊。

    顧莫傑居然說今年以來初音系內容消費的暴漲,是因為這招舊瓶新酒的招數?大家不能不懷疑,顧莫傑是不是藏私了。

    「肯定是藏私了吧,真正的大殺器秘而不宣。」

    「是啊是啊,唉,不過這種商業秘密,本來就不指望人家能說出來。人家吊咱胃口也是沒辦法的。誰讓人家牛逼呢,亞洲首富稍微一忽悠,屁顛屁顛都來聽講。」

    輕微的騷動,持續了一兩分鐘,顧莫傑也不生氣,表情淡定地在台上來回踱步等大家安靜。

    「說完了?我知道有人疑惑。但是大家可以自己回想一下,我說的是不是真的:這一年以來,你們看公眾號,你們上初音視頻,是不是客均駐留時間明顯變長、內容消費量明顯變多?這個數據大家心裡都有數的。」

    顧莫傑這句話一出,大家又是一陣搜腸刮肚,然後發現好像真是這麼回事!

    「可是,這是怎麼做到的?基於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的推送算法,已經弄了兩年了,怎麼一夜之間突然又進步了一大截呢?」

    這個問題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

    「唉,一群無知的人,難不成內容推送算法是一朝一夕、研究過一次就一勞永逸的?扎克伯格從07年開始試探內容的FEED流算法優化都5年了,還不是投入越來越大、研究越來越深。」

    一個聽眾坐在第一排,搖頭吐槽,聲音並不響亮,只有左右幾個人聽得見。

    這個聽眾,自然是度娘家的李老闆了。

    國內如今能夠聽得懂顧莫傑上面這番話關竅的大佬,也就剩李老闆和馬風了。

    小馬是聽不懂的,因為藤迅在人工智能領域,一開始就走上了歧途。

    台上的顧莫傑發威了:

    「諸位,我覺得這個主題,我們今天有必要好好展開一下:看了剛才大家的反應,似乎有很多人覺得,內容推送算法的優化,已經差不多了,大數據的統計,也足夠充分了。分析用戶喜好這種事情,不可能做得更好——

    我要在這裡鐵口直斷,這句話完全是錯的,而且掩蓋了未來十年互聯網世界發展的主流競爭方向。持有這種態度的公司,未來十年必死!

    推送算法的優化,不僅遠遠沒有到頭,而且還將是下一個互聯網時代最核心的競爭力,也是人類解決互聯網自誕生以來那一刻起,就根深蒂固的盜版問題的唯一解藥。是釋放全人類內容創業動力和多樣性的唯一解藥。

    甚至於,未來在這個算法上做到登峰造極的公司,會成為全人類所有導演、編劇、演員、作家、寫手、音樂人、遊戲設計師的救世主!會成為全球越來越多、未來有可能達到數億規模的內容創業者的救世主!

    今天,我們無論多麼重視推送或者說FEED算法的人工智能程度,都是不為過的!」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8
第79章 天下無不亡之泡麵

     「扎克伯格這幾年在幹啥?他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這個問題,圈外人,或者說今年隨著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新殺進互聯網圈的房產界狗大戶們,估計多半是回答不出來的。

    圈內淫浸多年、對人工智能和FEED有點瞭解的人,則多多少少可以說出個子丑寅卯來。

    在大多數中國人眼裡,或許是因為FACEBOOK被牆,大家用不上那玩意兒,所以對大洋彼岸的扎克伯格就有一個誤解。

    認為小扎不過是個和麻花藤類型差不多的幸運兒,因為其所經營的產業恰好屬於社交領域,符合病毒式傳播的規律,符合「重度垂直領域內第一名至少可以佔據80%的市場、而且這個領域連3家大型競爭對手都容不下」的特性,而把後來者紛紛擠死了。

    這種認知進一步發展下去,就形成一種錯覺:好像扎克伯格只是一開始披荊斬棘殺出一條血路,然後等最初兩三年危險期過去、市值飛速擴張後,後面的日子他就躺著等人連,把公司滾滾做大。

    這種認知是非常錯誤和有害的。

    扎克伯格一開始雖然也做「山寨借鑑」別人創意的事情,但是程度上畢竟沒藤迅那麼多,而且做了幾年之後,相對就收斂一些。

    歷史上FACEBOOK發展到08年之後,扎克伯格見局面穩住了,就越來越把精力投放到推送算法的優化上。因為那個時空沒有顧莫傑的蝴蝶效應,各路大佬到09、10年才正式重視傑夫辛頓,正視深度學習,所以FACEBOOK在專注於推送算法時,一開始稍微走了一兩年彎路,而後立刻全力撲到深度學習的路線上,每年砸錢幾十億美元用於這方面的研發。

    一砸就是七八年,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FACEBOOK那些推送給用戶的內容周邊點綴的廣告,也越來越符合用戶的胃口、被點擊和轉化的概率也越來越高。導致後來FACEBOOK每年的廣告收入都以一個非常誇張而健康的速度往上竄。

    如今這個時空,因為顧莫傑的存在,讓一切都更明朗,FACEBOOK方面自然也從08年開始,已經將全部推送優化的資源,都砸到了深度學習這條路子上。

    一言以蔽之,扎克伯格並不是一個輕輕鬆鬆成功的人。他和谷歌的拉里佩奇,都是全人類最早幾個重視深度學習型人工智能在商業應用上成功轉化的人。

    「把什麼樣的內容,放到你的客戶登陸FACEBOOK或者INS之後,第一屏上可以看到的那幾條僅有的推薦位上」。

    這個問題,值得扎克伯格每年花十億美元計的錢去優化。

    很可惜的是,在沒有顧莫傑的那個時空,中國的互聯網大佬當中,一個都沒有承擔起在這個細分領域的探索責任。

    馬風探索了,但是僅限於向客戶推送購物信息,他手上的大數據不夠全。

    李老闆按說也能做,但是只能做到推送的1.0時代,到2.0時代,李老闆的度娘也無能為力——其最大的瓶頸,在於度娘是三巨頭當中唯一一個絕大多數用戶都沒有習慣登陸後再上她的應用。

    麻花藤手上有不遜於扎克伯格的數據資源,而且這些數據資源每一個都是和帳號綁定的。但這個民族敗類卻沒有花錢做這個事情,還擠佔住資源卡位不讓其他中國人做這件事情。讓華夏民族在這方面遠遠落後了。

    直到2016年,人們才看到「渣浪」圍脖開始摸索著走類似於FACEBOOK段數的FEED流算法路線。可惜,因為起步太晚,渣浪被那些體驗不好的用戶噴得狗血淋頭,進展緩慢。

    ……

    「顧總!你這種說法,太危言聳聽了吧!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推送當然可以起到幫助用戶從億萬無用信息中篩選出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但是現在國內的一線內容平台,也已經做了足夠充分的客戶偏好大數據蒐集了,還要大家怎麼做!」

    「對啊!我們已經做的夠多了。難道還要讓機器人和真人一樣細膩地揣摩七情六慾,去猜測用戶的喜好麼?用戶喜歡的是主動、自主地找到他要的東西,不是被機器操縱著前進,那樣是對人性的不尊重!」

    「說得好!相比於虛頭巴腦的猜測用戶喜好,內容推送端更應該注重『社交同好屬性』、『同好書單歌單』,讓同類的人物以類聚,相互社交化推送內容,而不是指望人工智能!」

    或許是顧莫傑一開始那段話過於鐵口直斷,過於囂張跋扈,終究還是激起了很多人的反對意見。

    顧莫傑冷眼看去,發聲的幾乎都是藤迅系的喉舌。

    他站在台上冷笑一聲,也不顧場合,說了句不太過分的話:「不要把消費者當傻瓜。中國人不會永遠你告訴他用什麼玩什麼是有面子,他就覺得有面子的。等到大家覺醒的時候,社交引導喜好那一套就不管用了。」

    不服的鼓噪甚囂塵上,拚命衝擊著顧莫傑唯「消費者本我論」的「歪理邪說」。

    「但是現在還很好用!LV的包包火成那樣,LV不好使了還有PRADA,管你動不動,普羅大眾就覺得那東西跟風有面子!」

    對此,顧莫傑並不打算去否認,他一點也懶得否認。

    「是,眼下,社交引導用戶喜好的成功率是挺高的。大多數人不願意把注意力和研發成本投注到短期內難以看到明顯效果的推送優化上。我完全理解。

    但是,老馬有句話,早上說過的,我特別欣賞——咱現在中國的生意人,做一件事情,今天做明天就想掙錢——這樣的機會,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憑什麼輪到你我?是你我比別人聰明,還是比別人努力?

    這個世界上還缺聰明的人麼?還缺努力的人麼?如果一定要給成功者定一個最重要的要素,我認為是遠見。我只有提前五年十年,覺得這門生意未來會火,我趕在別人沒進場之前,先挖坑準備起來,靜下心埋伏10年,等10年後消費者跳到我早就挖好的坑裡來。

    也許,我挖了坑之後,過了七八年,有同行發現我的判斷是對的,也來挖坑了——但是對不起,位置最好的必經之路已經被我佔了。

    等到中國人普遍吃好喝好也不買房了,就像找點自己與他人不同的分別心、獨立心的時候,再來想到做推送優化、揣摩客戶的心思量身定做,已經晚了。」

    顧莫傑的話,說到這兒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多言無益。

    這涉及到兩家公司對中國人人性的不同理解。

    初音系的觀點,偏向於魯迅所說的「拿來主義」當中的思想獨立者,有真我,有思想自由的人。

    我要,我現在就要,我自己去拿!別人送上門、推銷的東西哥一概不看!

    而藤迅系的觀點,偏向於「送來主義」。他認為大多數大眾是沒主見的,他們會因為潮流和流行的變化而輕易改變自己的喜好,所以花費很多心思和技術研發成本去揣摩中國人喜歡啥,是成本大收益小的事情。

    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專注於引導人們去喜歡藤迅提供的那幾個內容。而只要藤迅的那些內容形成氣候,在社會上形成輿論和話題性,自然會有很多原先不喜歡這些內容的人去喜歡。

    歸結起來,藤迅十幾年來的用戶內容推送思想,更接近於:大眾是無知的群氓,中國還民智未開,大家根本不在乎自己喜歡啥,大多數人的「真我」並沒有覺醒。流行教主、流行權威告訴大眾啥是裝逼的,大眾就欣然接受這個送來了。流行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而不是大家本心存在的。

    這種想法,不僅藤迅有。傳統的時尚和流行產業圈子都用了幾十年了。每年的巴黎女裝節米蘭男裝節,都是這種定義流行的套路,並且成功圈錢這麼多年。在內容圈子,這樣的想法更是經久不衰。

    就好比《傳奇》這種遊戲,可能在2001年的時候並不一定是中國同期MMORPG網遊裡最好玩的。

    但是一旦這個遊戲玩的人多,滾雪球的效應起來了,話題性豐富了。平面媒體、電視報紙上都開始出現「傳奇裡打一把裁決可以賣200塊人民幣」、「某市某街道派出所接到一起報案,有群眾扭送一名竊賊到案,並宣稱其偷了傳奇遊戲裝備」之類的新聞報導。

    那麼,無論《傳奇》是否真的在遊戲性上比同期的《龍族》好玩,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玩傳奇玩得好才有更多人圍觀到你的牛逼,同等的付出換來的被圍觀裝逼值會越高,自然有越來越多的人玩傳奇。

    藤迅搞擼阿擼的電競,也是一個道理。擼阿魯好不好玩弱不弱智並不重要,關鍵是要形成社會認同,形成裝逼潮流,自然能裹挾更多的人。

    藤迅十幾年的核心文化,注定了他們認為內容推送的核心,要靠社交牽引,要靠流行引導。

    社交是第一性的。

    其餘科技也好,人工智能也好,深度算法也好,用機器人揣摩真人的心思也好——在藤迅眼裡都是第二性的。

    這個主次綱目,注定了藤迅這家公司永遠不會在推送上下足夠的人工智能研發投入。

    因為它一開始就認為中國人是煞筆,不配擁有真我,只要牽著鼻子往裡灌、引導他們「藤迅給啥、讓啥流行,你們就該喜歡啥」。

    社交對流行的牽引性,是藤迅的立公司之本,是他病毒式擴張的根。

    馬花藤可以實現從QQ到微信的「自己革自己的命」,因為那些不過是「壯士斷臂」級別的改良,或者說「修煉吸星大法前散盡本體真氣」的纖芥之痛。

    但是,他永遠沒法實現「內容的擴散從靠社交流行引導、變為讓用戶發現真我」的轉變。

    因為那是藤迅的根。

    除非他「揮刀自-宮」,否則這個彎到藤迅死都是轉不過來的。至少稍微往彎掰一掰,藤迅的核心利益就會一陣劇痛,藤迅的命根子就會一陣劇痛。

    正如當一個國家的人民不再患衣患食的時候,有一類企業是注定要式微的——買泡麵的。無論泡麵賣得多好,等到這個國家的人消費升級,不想委屈自己之後,泡麵是注定滅亡的東西。

    顧莫傑賭的,就是中國人不可能永遠窮下去,不可能永遠吃泡麵就滿足。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8
第80章 你見到的只不過是上半場

     烏-鎮大會上,顧莫傑不可能把很多技術細節講出來。

    有些東西,只能悶頭去做,而不適合拿來講故事——除非顧莫傑打算和賈老闆一樣天天放PPT騙錢騙投資。

    願景畫好了,後面就是手底下見真章。

    涉及到數據篩選算法的研發,是最難量化,也最難讓投資人或者外行人看懂的。唯一評判其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看結果。

    這很好理解。

    度娘和谷歌,每年都會花數億美元級別的研發資金,優化其搜索結果排序的算法。這種技術投入是隱性的,消費者根本看不見。

    觀察力敏銳的消費者,如果可以跨越時空回憶一下幾年前他用過的度娘和谷歌是啥樣的,或許會恍惚察覺到:誒?怎麼如今的度娘,感覺搜結果比幾年前聰明了很多?好像稍微打幾個關鍵字,就能猜到我要搜啥?

    比如說,在聽完顧總的演講後,很多人都會回去度娘上搜名人名言、相關老梗。

    要是擱幾年前,好像得打完一整句「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藤迅所有的推送算法工程師,都是辣雞」,才能找到想要的鏈接。

    今天怎麼才打了「不要誤會」四個字,度娘和谷歌就已經把今日的烏鎮金句給聯想出來了?貌似比輸入法的智能聯想還聰明點誒?

    要知道,顧總為了應對全球直播,當時可是只公開說了「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誰」這十個字,後面半句話啥都沒說出來啊!究竟是哪個天殺的聯想算法自說自話聯想的!

    (咳咳,沒有對工程師不敬的意思,那些人也是可憐,是藤迅的既得利益慣性太大,工程師也沒法實踐自己的理想。他們如果要上新的內容分發模式,肯定會動擼阿魯毒奶粉CF的奶酪,讓腦殘式流行製造機被踩剎車、讓藤迅的短期利潤受損。

    然後藤迅整體的KPI考核模式就會出問題,做了有長遠利益的事情的人拿不到好的考核成績,短平快的人節節陞遷。所以這是一個大公司的死節,就像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上說的那樣。這是藤迅到死都解不開的死節。)

    可惜,大多數消費者是不會感恩的,而且因為他們天天用度娘、用谷歌,甚至體會不到這種每天都在微微進步一點的算法。

    開完會回到錢塘,顧莫傑身邊的人都能感受到氛圍有點不對。

    那天顧莫傑說的話太囂張了,著實把曾經的敵人往死裡、往骨子裡得罪了。

    一時之間,不少收了錢的公眾號軟文號上各種文章甚囂塵上,展開了關於人工智能「猜你喜歡」的未來走勢、究竟短期數年內能不能抓住中國用戶的心。

    當然,力挺初音的用戶也是有的,比如所有知識分子階層的人幾乎都為顧莫傑的言論叫好。

    「一群煞筆!別人說啥流行、用啥裝逼就去看、就去用,沒腦子啊!有沒有自己的主見的!一群辣雞!」

    顧莫傑也知道這樣不好,容易造成社會撕裂——就跟美國人那邊,如今草根24K純吊和社會精英都撕裂成啥樣了,作為維繫社會的中產階級紐帶都幾乎不存在了,實在要不得啊。

    所以,他讓初音網絡科技方面,對「初見」及其朋友圈、公眾號,外加其他分享渠道中的過激言論,露臉權重都降低一點。

    畢竟,未來重要,眼下也重要。

    十年二十年之後,中國人會更有錢,更有個性,更有自我覺醒,不代表眼下也這樣。

    對於眼下還在跟風看金秀賢的殺馬特,應該本著治病救人的態度,等他們精神和物質都富有起來,自然會放棄他們的偏好。

    而不是把這些人逼到對立面上。

    「沒有主見的小學生,只是因為他們目前見識少才沒主見。過幾年等他們被玩壞之後,會經驗豐富起來的,到時候他們就知道麻花藤推送給他們的不是好東西了。我們要以包容的姿態歡迎這些人歸來,而不是用鄙視鏈歧視他們。」

    老白,都是從小白成長過來的。

    紛紛攘攘的輿論風波,一直吵吵了十天半個月光景,吵到開學季才漸漸平息。

    ……

    顧莫傑這段時間,也逐漸把其他日常的生意放空出去,增大手下人的權限,而他自己只專注於親自抓人工智能推送算法的的優化工作。

    想法太超前,身邊不理解的人自然不少。只不過他身邊不理解的人,出發點都是為了他好,提的也都是善意的建議。

    比如,這陣子回到家裡,他妻子陸文君都少不得給他吹耳旁風。

    陸文君曾經一度被顧莫傑拔高到初音的用戶體驗總監。

    用戶體驗這種事情,女人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而且正好需要細膩的人去操作。陸文君又是學計算機出身,又蕙質蘭心,這些年見多識廣地歷練下來,頗能把握得好方向。

    只不過,從去年產後,她很少過問公司的事情了,也就把用戶體驗總監的職位讓了出去。

    作為亞洲首富的妻子,她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親自培養繼承人方面,育兒上自然不能馬虎。工作麼,少她一個也沒什麼大礙。如今孩子已經週歲,她才漸漸能分出些精力關心顧莫傑的生意。

    畢竟多年的用戶體驗工作積澱還在那兒,所以每天枕邊風時刻,陸文君都要提她那句經典名言:

    「人都是有自尊的,不願意被機器猜透他的內心。如果機器對他的喜好猜得太準,用戶反而會有抗拒逆反的心理,偏偏擰巴著來,說不定還會故意給人工智能提供錯誤的數據。」

    這天,顧莫傑又是很晚回家,收拾收拾倒頭就要睡。陸文君早早安頓好了孩子,親手給他上精油按摩解乏,又提起了這個話題。

    顧莫傑許是累了,不想長篇大論解釋。

    「這些事情,你都脫節工作兩年了,我很難和你一句話解釋清楚。別多想了,這事兒上我明白著呢。」

    「你是不是又有女人了,這麼不耐煩。」陸文君一副泫然欲涕的語氣,讓人多有不忍。

    「想哪兒去了,我連婉清都一兩年沒沾了,你不方便的時候,就只碰過費姐和寶兒。不許再起這方面的疑心了——咱的財產,將來還不都是孩子的。」

    「那你還嫌我煩,就跟我說說唄。口渴我給你倒水。」

    顧莫傑被拗不過,只能答應。

    他也知道,對身邊的女人一直關心不夠。儘管今年年初開始,陸文君身子徹底養好之後,他已經恢復交公糧了。

    事業到了這個規模,那也是天意難違的。

    陸文君給他端來一杯薄荷涼茶,他抿了一口,靠在枕頭上摟著自己的女人。

    「這事兒,不是你想的那樣。我當然知道人都不喜歡被機器揣測自己的內心,但是,我們將來完全可以做得更隱蔽嘛。現在的推送模式會被人罵,那不是因為它智能程度還不夠高,形式還不夠簡潔,所以才被罵。

    但這是一個過程,是為了把推送人工智能訓練得更強大,哪怕頂著罵聲也不得不走過去的過程。」

    陸文君靠在丈夫肩頭,在他胸口畫著圈圈,「你是說,將來的推送人工智能徹底完工之後,在表現形式上可以做到完全看不出是在『主動推送』?可以表現得完全是『呼之則來、揮之即去』的被動『小受』姿態麼?」

    顧莫傑很自信地回答:「為什麼不可以做到?」

    陸文君雙眸閃過一絲異彩:「可是,具體會是什麼樣呢?我完全都無法想像,如何才能又推送了東西,又顯得被動。」

    「你想想看,1998年上網的那些網民,用雅虎導航的人,會能夠想像後來度娘和谷歌倡導的搜索引擎模式麼?

    雅虎導航,不就是把人們上網所需要常用的網址,都羅列出來,把最大眾化的人需要的內容,都編輯鏈接起來麼。

    幾年之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人們上網後看到的第一個網頁,是很乾淨的,一片雪白。除了一個度娘或者谷歌的LOGO,就只有一個輸入框、一個搜索鍵。

    所以度娘和谷歌的用戶體驗,完爆了雅虎導航。人們想要看什麼,直接按所思所想打字就可以。當搜索支持的關鍵詞越來越模糊、找到的結果越來越契合人們的需求,雅虎導航不就徹底衰落了麼。

    度娘和谷歌,就是上網的被動模式,可以讓用戶體驗到充分的被尊重,體驗到「是我主動想找,它們才給我這些。而不是別人送上門來的」的錯覺。

    推送算法及其背後的大數據積累,目前還不夠多,分析準確度還不夠。所以我們要先用相當於當年雅虎導航的模式,讓它的曝光率和被使用率儘量高,把機器訓練得更強。

    等我們足夠強之後,自然而然就可以轉向度娘和谷歌的模式,到時候,用戶也許就看不到每天的推送欄了。」

    陸文君從顧莫傑懷裡掙脫出來,直起身子,怔怔地思忖:「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形態?完全想像不出來啊。」

    「比如,當我們的算法和大數據再積累一年半載,略有小成。我們可以在過渡階段弄一個未讀池的概念。比如一個用戶在初見上訂閱了好多公眾號、關注了很多明星,然後每天刷出來的動態有幾百條,他們根本看不完。

    這時候,咱從目前的『猜用戶喜好』推送排列,改為設置一個『未讀池』,用戶覺得閒著無聊,主動點擊一下『刷新』,就給他刷出幾十條實際上我們用推送人工智能篩選過權重、揣摩過他喜好的內容來。因為用戶主動點擊了這一下『刷新』,所以他們不會有被人揣摩的惡劣體驗,只會覺得這些東西是他主動去拿的——但實際上還是我們揣摩後送的。

    再往後,等這個能力徹底大成,我們就可以把所有有行跡的推送渠道和推薦位統統幹掉——只留下一個『初秘』人工智能助手。等用戶對著自己的手機喊一句『我想看都市文』、『現在的電影無聊死了』,就揣摩出對方的心意,然後給他一些算法認為他想要的——這種時候,用戶的體驗完全是一個主人在使喚一個機器人小秘,怎麼還可能存在『用戶體驗不爽』的問題呢?」

    「這都行?嘶——這麼一看,好像還真是什麼都解決了誒。」

    陸文君略微腦補了一下,一想到初音未來可以做到讓一個軟糯的語音助手發出女聲,在『狗吸金薩馬』發出命令後立刻送上他想要的東西時,誰都扛不住這種服務啊。

    「可是……初秘能夠做到這個功能麼?以前我們訓練初秘,和蘋果訓練SIRI,不都是靠『統計最高頻次的幾個回答,選出最有可能優選的標準答案』來訓練的麼?

    但是每個人的偏好,是眾口難調的啊,靠對大多數人的選擇進行統計、給出概率最大的結果,完全做不到你剛才說的目標吧?」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8
第81章 物聯網不是你想的那個口號

     「你說的那個,只是推送人工智能的上半場。」

    顧莫傑又喝了口薄荷茶,對於陸文君沒完沒了的質疑已經有些疲勞了。

    一個女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脫離前沿技術將近兩年,怎麼可能一夜之間,就靠枕邊風補回來嘛。

    喝完茶,他反問陸文君:「從我們剛提出『給的再多、不如懂我』或者『猜你喜歡』這些概念的時候,我們最初是怎麼做的。還記得麼?」

    許是因為精神旺盛,陸文君回答得很快:「當然記得,不就是和我剛才說的那樣麼:優先訓練機器人回答那些有標準答案的客觀題,比如百度知道上已經有經過審核的正確答案的題目。

    然後再輪到那些百度知道上還沒有答案、但是有人問、咱用專門僱傭的回答問題團隊找資料、回答、審核、上傳——我記得你那年兩-會的時候,為了推動中國鐵塔的成立,為了給移動和電信被淘汰下崗的人找工作,不就弄了個人工智能中心,吸納了十幾萬人專門答題、訓練客服型人工智能麼。」

    顧莫傑總算有些欣慰,妻子的水平還沒因為育兒而徹底還給老師。至少她懷孕之前已經知道的事情,至今都還記得。

    「對,就是這樣。那種人工智能,只能優先回答客觀題,也就是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很適合當客服,當熱線接線員,因為客服要回答的問題都是邏輯性很強的,很容易排查標準答案——

    你不說我還忘了,從移動電信擠出來那十幾萬人,咱三、國家七,養著他們訓練了兩年,如今公司的客服型人工智能成長非常快,現在已經可以拿給各地的運營商、銀行、機關衙門、法院進行測試了,估計年底就能通過驗收。

    明年開始,這些機關和事業單位就不用再在公務員招聘考試的時候招客服和接線員了。這兩類人的工作,會永遠在公職系統內被消滅。目前已經混進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客服,已經夠他們將來作為機器人客服的補充,用到死了。

    再過一年,這個進度可以蔓延到相當一部分的企業單位客服人員。」

    顧莫傑把這些信息和妻子說了一下,才發現自己扯遠了,趕緊回到剛才的話題上。

    「前面說了,讓機器人『聽得懂』一切用人類語言提的問題、並且準確回答其中那些有標準答案的客觀題,這就是深度學習算法對問題回答型人工智能的訓練的上半場。

    然後,從去年下半年,搞定NHN之後,咱的問題回答型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下半場了,嚴磊和他的研究院,如今天天就忙那些。只不過你在休產假,沒瞭解罷了。」

    「具體給我說說嘛,人家真不想脫節前沿太久,被人以為沒見識。」陸文君的技術宅妹屬性,也算是天生的了,並不是為了賺錢才對數理內容好奇的。作為顧莫傑的妻子,她絕不希望自己在生意上輔佐丈夫的價值就此終結。

    「這個下半場,就是:當客觀題部分,採用公用的大數據池訓練完畢後,主觀題部分,我們要依靠對每個用戶細緻入微的行為分析,來做到私人訂製的『初秘』。

    也就是說,數年之後,每個『初心』手機上的『初秘』機器人,在回答各自主人提出的主觀題時,答案是不一樣的。這裡面再也不依靠『大樣本容量的統計』來實現偏好篩選,而是完全按照每個人的喜好量身定做。」

    陸文君歪著腦袋想了想:「每個人都根據自己本身的行為數據來揣測,那豈不是一開始很不准?那些不願意配合、不願意把行為習慣隱私洩漏給初音的用戶,我們豈不是很難有進展?何況單個個體產生的數據頻次太低了,很難通過聊聊幾條信息分析出一個人的喜好啊。」

    顧莫傑擺擺手,示意陸文君不必擔心。

    「你不懂裡面的技術原理,就別瞎擔心。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我舉個例子,就拿看書而言,曾經我們是把用戶分成幾個大類,有的用戶愛看玄幻,有人愛看都市,有人愛看歷史。然後他看哪類比較多,就把這一類最火的書推給他——這是最原始的弱智狀態,都稱不上人工智能。

    第二步,當他有限地看了幾本書之後,大致可以摸清這個人的脾胃。然後根據和他行為模式類似的人,按照『人以群分』的算法,推而廣之認為他和哪類人是一樣的,把那一類人都比較愛看的東西推送給他。

    如果他接受了,那麼就留下一個喜好的數據烙印,如果他拒絕了,就進一步細分人群。這樣一步步推進,最後用戶會從數百萬人一群的大群、細化為數萬人的小群、最後甚至是數百人的小群。

    這些人的經歷、喜好、脾性其實是高度吻合的,也就容易捆綁成一個數據圈子,相互引用推送結果,進一步反饋推送效果——這樣循序漸進,最終就可以勾勒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人』的需求。」

    中國那麼大,十億網民裡面,但凡細分到數百人一群的時候,對娛樂內容的喜好基本上可以做到完全相同了——畢竟,放到人群的總體樣本來看,那都已經是百萬分之一的小眾需求了。

    這麼大一個國家,哪怕是再孤僻、特立獨行的個體,好歹至少也有幾百個人和他是興趣愛好完全相同的,這種小概率事件並不奇怪。

    初音系的人工智能要做的,就是在日漸分析中,把人群越分越細,或者兼顧幾個判斷維度交織一張數據評價之網,最終讓「初秘」變得和主人內心的幽靈一樣精準。

    這樣,任何人都離不開「初秘」了。

    一旦離開,就會像顧莫傑懷念初音娘一樣懷念。

    陸文君反覆咀嚼顧莫傑的話,最後終於豁然開朗。

    「原來是這樣……這都可以!」

    「沒什麼不可以的,其實我們初音的這個想法,從理論上來說,曾經有很多空想家考慮過。只不過那時候沒有深度學習型人工智能,這些空想家沒法實現。而且這種設想實現之後,可以起到的社會效果和經濟價值,也遠遠不是你現在可以想像的。」

    顧莫傑頓了頓,開始說那個案例。

    「18年前,凱文.阿什頓在給迪奧化妝品公司做市場調研工作的時候,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物聯網——他幻想,有朝一日不僅人類要連接到互聯網中,連產品也要鏈接進去。

    屆時一件產品是否被主人選中、買走;主人喜不喜歡這件產品,都應該有一個數據追蹤的反饋,好讓商家做出決策。而導致他提出這個概念和訴求的,正是他在迪奧觀察唇彩銷售數據時,發現的一個現象。」

    女人一聊起化妝品,那都是兩眼放光的。

    陸文君一聽賣口紅都能賣出那麼重大的改變世界的哲理來,頓時耳朵都豎起來了,渾似一隻波斯貓:「快往下說!別墨跡。」

    顧莫傑智珠在握地笑笑,繼續說道:「凱文.阿什頓當年發現:迪奧公司的市場報表上,總是顯示,某一種洋紅色的口紅,銷量特別好。公司也經常增產這種顏色的口紅,每每供不應求。在市場數據的良好反饋之下,這種顏色就繼續增產,其他賣得不好的顏色則減產。

    直到有一天,迪奧公司發現這種洋紅色的口紅終於出現滯銷了、產量超過市場需求了。而且他們進一步赫然發現——在他們不斷增產這種暢銷洋紅色口紅的市場,他們的總口紅銷量出現了增長停滯、甚至是下滑。

    然後,他們又橫向對比了其他代工廠和市場大區的情況——因為每個市場大區蒐集的用戶偏好是不同的,所以因為洋紅色特別暢銷而立刻響應、相應最徹底的,只是迪奧公司的英國部分。

    最後,他們得到的結論是:英國迪奧在對客戶的口紅顏色偏好方面,響應最積極,有數據反饋就立刻調整產量。但是他們的口紅銷售業績增幅,是其他歐洲國家分區裡最差的。」

    陸文君聽得很仔細,細細咀嚼了顧莫傑舉的例子,好半晌都覺得不能理解。

    「你是說,對市場銷量反饋數據越遲鈍的分公司,反而後來市場業績越好?對市場反饋越積極、越增產暢銷款、減少滯銷款的分公司,反而努力了沒好報?這不可能吧,完全和我們的認知常識相悖啊。」

    「你也覺得不可能是吧?對,一開始我也覺得不可能。但是當我看完凱文阿什頓的物聯網理論之後,我覺得這很正常。」

    「快說快說,別賣關子。」

    「因為,口紅是一種差別很細膩、很難標準化的產品。

    眾所周知,護膚品、眼霜、面膜、粉底,這些別的化妝品,沒多少規格,一個系列,就三五個款式,足夠了。

    口紅完全不一樣,一個口紅系列出來之後,有一排的比色卡,從粉到紅到紫,各個色度由淺到深能排列組合出至少三五十個顏色款式。所以生產口紅的部門,往往是化妝品公司裡最頭疼的部門——規格太多,每樣都大批量備貨,很容易導致客戶不太喜歡的顏色滯銷,永遠賣不出去——」

    「誒呀這些我都知道,你直接說重點。」陸文君一陣焦躁。

    姐堂堂一個妹子,還用自己老公科普口紅產業的特點?這不開玩笑麼。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8
第82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好,那我直接說重點。」顧莫傑沒想到隨便拖一個妹子都對口紅這麼瞭解,竟然不需要他掃盲基礎知識,也就直截了當說戲肉了。

    「當年物聯網之父凱文阿什頓在迪奧口紅調查的時候,就發現,迪奧公司在統計數據時漏掉了一個很重要的緯度,那就是時間。

    迪奧的市場調研數據,是一月一結的。也就是說月初給每個門店上貨,然後統計上一個月各個品類的銷量、作出報表。到月底再來上貨的時候,再統計一次差額。

    按照這種統計方法,迪奧的市場部門得出了某洋紅色——我們暫且稱為洋紅色A——的口紅,幾乎每個月都能賣完。而諸如鮮紅色B或者粉紅色C這種顏色,銷量相對也不錯,幾乎總有在某一些店裡賣完,但在更多的店裡賣不完。

    然後迪奧作出了銷量調整,把洋紅色A增產、鮮紅色B和粉紅色C減產,試圖減少總滯銷。最後卻不得好死。

    凱文阿什頓接手這個疑難雜症之後,選擇了緊盯幾個門店,每天統計。然後,他發現了一個此前數據不夠細緻時無法發現的秘密。」

    陸文君已然聽得進入了「心流」的狀態,胸中的八卦求知之火熊熊燃燒:「快說快說,然後呢?」

    顧莫傑:「他發現,在他跟蹤的那些店裡,洋紅色A其實都並不是最先賣完的。

    有些店裡,是鮮紅色B先賣完了,然後有些個性很強、不願妥協的完美主義消費者,發現買不到鮮紅色B,逛了一圈,走了;另外一些個性不是很強、很容易隨大流的消費者,發現至少還有相對而言顏色比較接近、勉強能接受的洋紅色A有貨,買了洋紅色A。

    在另外一些店裡,最先賣完的是粉紅色C,然後後面的劇情和前面一類店相同:洋紅色A是買不到粉紅色C的消費者覺得『再推求其次的情況下最容易勉強接受的一個顏色』,然後買下,個性強的消費者,直接摔門走人不買了。

    只不過,因為鮮紅色B和粉紅色C都是比較小眾的顏色,只在某些特定地段的門店暢銷——比如假設鮮紅色B只在相對高齡的社區貴婦人中間流行,而粉紅色C只在女中學生聚居區流行。所以它們被生產出來之後,在整體市場銷量上,始終不如中庸的、各個階層都勉強可以接受的洋紅色A那麼暢銷,才導致了迪奧公司誤判,做出了一系列的自殺式市場調整。」

    顧莫傑頓了頓,繼續喝點茶等陸文君消化,然後拋出了觀點部分。

    「從這個例子來看,洋紅色A根本不是喜歡的人最多的東西,它只是『大部分消費者在沒法找到最愛的時候,勉強能接受的一個也不太壞的替代品』,也就是一隻勉強能頂一頂的備胎。

    沒有個性的消費者,可以容忍用備胎;個性強、自我意識高傲的消費者,直接就拋棄了迪奧。所以後來迪奧的英國區口紅銷量下降了,他把所有有個性不妥協的消費者都逼走了。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流行引導型消費』最終會讓整個品牌的市場佔有衰落的特性,也說明了在『前大叔據時代』市場分析和調研工作的短板——

    如果迪奧公司的市場調研人員,有足夠的精力採集足夠細密的數據,不僅一月一統計,而是每天一統計,他們是可以避免這個悲劇的,他們是可以看到『在洋紅色A賣完之前,已經有別的顏色先被賣完了』這個事實的。

    凱文阿什頓當年提出『物聯網』的空想時,認為『未來有沒有可能到某一個時代,數據聯網芯片足夠廉價、廉價到給每一箱口紅上都嵌入一個簡易芯片,可以跟蹤採集這箱口紅什麼時候被賣完、具體流向什麼客戶』之類的數據。

    物聯網當然不只是實現這麼簡單弱智的一個功能就行的,這只是18年前的古人對物聯網最初用途的一個原始構想。但是其背後蘊含的道理,我們今天的人依然可以借鑑。

    比如,我們和藤迅爭奪經營的互聯網內容產業。」

    顧莫傑說到這兒,略微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考慮,究竟拿哪個行業的情況來舉例子。

    它可以選電影、音樂、遊戲,相對而言,遊戲最能說明問題,但還不夠通俗。猶豫再三,他還是準備用一個藤迅已經開始經營、而初音還沒有介入的內容領域,作為切入點舉例。

    「這樣吧,我們用網絡文學來舉例好了——藤迅已經經營了一個叫做創S的網文網站,咱初音還沒經營網文,但是,網文的運作原理、市面行情,我稍微找行家瞭解過一些。

    打個比方,現在市面上作品最紅最大賣的網文寫手,被圈子裡人稱為『中原五白』。中原五白中有些在麻花藤建站的時候被挖過去了,他們的作品在各大最好的推薦位上經常可以看見。

    那麼試問,中原五白的書是最好看的麼?不見得,稍微有點品味的讀者,大多以『辣雞、小白文』嗤之以鼻。但是仔細研究一下他們的文章,可以發現那些作品都是『不求在大多數目標付費人群眼中成為10分神作、只求在儘可能多的覆蓋人群裡達到8分的付費閥值』這種狀態的——我們假設在讀者心目中達到8分,是導致其是否付費的一個門檻閥值。

    好,這種情況下,我們會看到什麼?中原五白寫的書,主角往往定位比較模糊,不描寫主角高還是矮,胖還是瘦,最多稍微寫一下是帥還是醜,但是絕對不明顯。

    這樣的模糊處理,按說會讓每個讀者的代入感都不完美,帥的讀者覺得主角怎麼不帥?怎麼不突出主角依靠帥的特性金手指開掛?高的讀者也會有同感,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因為身高優勢把妹求職都有便利,書中主角卻沒有。

    可為什麼中原五白還是堅持這麼寫?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讓主角利用高帥開掛,那麼矮醜的讀者就有大概率棄文,不爽,不給錢。所以,他們並沒有試圖寫一個讓任何讀者完美的作品,他們只是想寫一本『在任何讀者眼裡,都像迪奧的洋紅色A口紅那樣,能讓人湊合著掏錢』的作品。

    一部在1000個人眼裡是10分神作、把其餘人逼到不爽棄文的作品。和一本在3000個人眼裡都是8分乾糧的作品,哪個給作者帶來的商業利益大?毫無疑問是後者。

    再加上他們又能借助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快速上升期帶來的人口紅利,最終搜刮不少財富。因為在每年都有幾千萬新接觸網絡文學圈子的中小學生、這些人裡面或許每年都有幾十萬人有能力掏錢看正版。這些人此前從來沒看過網文,第一次看。對於第一次看的人而言,作品是否創新是不重要的,哪怕再套路再狗血,反正他們原先沒看過,就談不上『抗藥性』。

    這一切的因素,導致了內容創作產業在『前大數據時代』的市場調研思想下,都走上了『不求讓某些人覺得最好,但求讓大多數人覺得湊合』的路數。然後源源不斷靠賺新進場的小白的人口紅利錢,不思進取不死改變。等到小白養成老白了,不甘心看這種囫圇一團和稀泥沒個性的作品時,他們只能徒呼『怎麼這個世界又小白了?創S的推薦位怎麼都是辣雞?』但偏偏就是沒東西給他們看。

    其實,這是數據引導機制和反饋機制的錯,也是消費者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表達的重要性的錯——作者為什麼要寫一本只在1000個人眼裡是十分神作的書?而不是寫一本在3000個人眼裡是8分付費閥值線的數?反正過了8分線,每個人不都是1毛錢一章掏錢看,給你一本你心中的10分神作,你又不會額外打賞,那作者又不傻,囫圇和稀泥弄個『迪奧的洋紅色A'混日子唄。

    當然了,文創這個東西,好歹還有點情懷,所以偶爾還是可以找到老白心中桀驁個性的好書的。那是因為總有難得一遇的剛入行的寫手,不懂行情,恰好天賦異稟剛進場水平就不錯,所以寫出一本神作。

    但是這種人永遠不可能繼續寫下去,寫一本長記性,發現寫少數人心中的10分神作經濟上大虧,那就轉型,戾氣大增,往裡加塞各種嘗試。等他知道做洋紅色更賺錢之後,自然就去做洋紅色了。

    所以老白們看完一本心癢難搔沒得看了,發現這個寫手寫著寫著跪下來投靠小白了,只能再花更多的時間成本去找書,等再進場一個新的肥羊大能寫手,虧一本給大家看。

    這就是藤迅數據推送模式下——也不能說是藤迅,而是現有的『榜單、推薦位、編-輯書單』推送模式下——內容創業產業能夠達到的最高峰。其實背後隱痛點無數,大家都在和稀泥,誰都找不到完美打中他內心痛點的神作,高端個性需求沒有表達途徑。」

    被顧莫傑這麼一說,陸文君居然覺得脊背涼颼颼的,一股灰暗。

    如果文學和藝術,音樂和電影,不再是追求完美,而是追求湊合儘可能多的人,那將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時代。也難怪自從藤迅進場之後,自從「大數據的前半場」進場之後,看似市場商機反饋數據越來越透明了,實際上反饋回來的都是些「啥才是迪奧洋紅色」的飲鴆止渴數據。

    這些數據最終對於行業的做大是有害的。正如迪奧英國瘋狂增產爆款之後,最後帶來的是迪奧口紅整體銷量的衰落、因為他逼走了所有個性消費者,只留下願意委曲求全的消費者。

    但是這又如何?藤迅和其他流行文化生產商在這個過程中,簡單粗暴地掙了快錢。中原五白撈完就走,反正某毒藥門派的少掌門都說了:我不可能賺這個錢賺到40歲。我死(退休)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這個天下,需要一隻賑貧達窮、存亡繼絕的大手,把華夏文明從文化多樣性極速失血、極速同質化、套路化、跟風化的時代拯救回來。

    當然了,顧莫傑要拯救的,並不是那些本來就毫無市場價值的東西。

    如果一個東西本來質量就不好,不管拿給誰都沒人要,那自然不該被拯救。這種東西死了就死了好了,沒什麼惋惜的。

    但是,「迪奧家的鮮紅色B和粉紅色C」這種東西,是有人喜歡的,是有人需要的,是既有藝術價值也有經濟價值的。他們就像含量過於稀疏的沙金,有價值,但從沙裡淘金的篩選成本太大。需求它的人和提供它的人,相互之間找不到對方。

    正如一家開在貴婦人社區的迪奧專賣店裡,有一支靜靜躺著的粉紅色C口紅。

    在遠方一個女中學生聚居的社區內,有一群發現本店粉紅色C顏色口紅脫銷的女生。

    電商和互聯網最原始的初心,是什麼?

    E-BAY的創世人是這樣說的:電商的初心,不是和實體店搶生意,而是做實體店裡做不了的生意。實體店受限於其覆蓋範圍,有些小眾的需求在本社區只有一兩個人要,那麼店老闆就不會賣這個東西。

    而互聯網可以把億萬人的需求整合起來。或許這樣的小眾需求在一個城鎮裡只有一兩個,但是到了網上就能聚集其全世界範圍內成千上萬的這種需求。這時候,再小眾的需求,再不屈的個性,都能得到滿足。

    顧莫傑要做的,就是為這種精神內容的需求者,和這種精神內容的提供者,找到一個牽線搭橋相互找到對方的紐帶、一種數據算法,一個大浪潮沙讓沙金相互聚集實現價值的平台。

    而這件事情,是麻花藤一輩子都永遠做不到的。因為藤迅最原初的基因,就是不尊重個性,麻花藤也不知道個性這兩個怎麼寫。

    在他看來,萬事萬物皆可引導,你們不喜歡擼阿魯又如何?勞資告訴你們,擼阿魯會流行,在你的同學之間談論擼阿魯是時尚的,打擼阿魯打得好可以被你的同學尊重、得到更多吹捧和談資——所以,騷年,乖乖去打擼阿魯吧。

    既然個性可以掰彎,咱還花那麼大精力去讓個性者相互找到對方幹嘛?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9
第83章 彼之仙草我之敝履

     顧莫傑選的那條路,注定是艱辛的。

    甚至可以斷言,如果不是他這樣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有了充分積澱、而且有一個亞洲首富的財富地位撐著,換任何一個其他人來做這事兒,肯定都是干不過麻花藤的小白流的。

    兩人的核心分歧,就在於一個認為人類的自我和偏好應該被尊重。而後者認為與其花大代價去尊重民智未開者的自我,還不如像牧牛一樣給小白鼻子裡穿環牽引它們。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2010年代,中國還有9000萬溫飽線以下的赤貧人口等著扶-貧;還有數億規模的60後及以前的人口,小時候挨過餓。飢餓和寒冷造成的惡劣影響,深入了他們的靈魂,並且讓這些人從小在三觀形成的時候就打下了烙印。

    這樣的人當中,絕大多數是無法理解「為內容付費」甚至是「為自己的精神追求獨立性而付費」的。

    他們不在乎個性,有廣場舞跳就夠了,有免費的棋牌手游打就夠了,偶爾高速公路上車禍翻了一輛裝載農產品的卡車,他們還會去哄搶——儘管他們並不飢餓,也不是依然貧窮到吃不起飯菜。他們只是從小形成的三觀被飢寒打下了烙印。

    顧莫傑和初音集團的高層完全可以想像,只有那些從出生以來從來就沒因為貧窮挨過一天餓的人,才有較大概率成為真正願意為追求精神獨立和思想自由而買單的人。

    麻花藤很懂國情,所以他只賺眼下可賺之錢。

    但顧莫傑不行。

    他才26週歲,他的未來還很長,哪怕這門生意要10年之後才能充分看出相比於藤迅模式的優越性,那又如何!

    10年之後,或許從小就沒有挨過餓的一代人,已經佔領了社會消費力的主流呢?說不定追求個性的人已經佔據了主流呢?就像眼下的美國人那樣,什麼都要變著花樣來求分別心,體現自己的真我。

    到時候,他顧莫傑也不過才36歲而已!

    二馬老李,等不了那麼久遠之後的生意,他們都是四五十歲的人了。

    賭一個10年後的未來,如果沒有賭中,結果沒有質的飛躍,他們這輩子就沒機會了。

    顧莫傑不怕,年輕,就是機會。哪怕初音集團受挫了,只要他有現在的事蹟,人脈,影響力,數百億美元的資金,他什麼事情不能搏。

    ……

    那一夜和陸文君的深談之後,妻子終於徹底站在了他的背後,不再懷疑,給他默默的支持,扮演好一個賢內助的角色。

    隨著陸文君漸漸回到公司上班,慢慢繼續接觸用戶體驗部門的工作,儘管因為脫節嚴重沒法回到總監的位置上,至少也為顧莫傑分攤了不少來自下面的壓力和人心不穩。

    九月轉眼即過,十一長假回來之後,圈子裡又鬧出了幾件新聞。

    似乎是發現初音娛樂今年以來的佈局比較遲緩謹慎,始終沒有在網絡文學領域發力的跡象,藤迅決定利用已有資源和先發優勢,在這個領域進一步大踏步深挖。

    他們各種高倍溢價買斷,從某點挖走一群群大中神。向如今已經露出衰落頹勢的互聯網娛樂巨頭、陳天喬的盛達發起挑戰。

    馬花藤的一番挖角衝擊,毫不意外地把盛達的旗下文學、網遊內容平台流量規模沖得七零八落,連帶著相關產業的公司估值節節下跌。然後,馬花藤又伸出收購要約,試圖給陳天喬50億人民幣,買斷他的某點文學網站。至於某點遊戲,可以給出更高的價錢。

    其實馬花藤一開始的時候就考慮過直接在更高位的時候收購,只不過當時陳天喬自視甚高,沒鳥對方。

    陳天喬這個過氣男,事實上早已不親自經營這些產業了,這幾年他都心灰意冷忙著做點小而美的投資。

    麻花藤雖已比巔峰期衰落了兩三成,但好歹還是比陳天喬身家大十幾倍,陳天喬自然無法抵擋。

    阿狸還沒進入內容產業的思路,而且本時空的阿狸連UC系資源都沒有拿到,盜版都沒有特別給力的渠道,自然與互聯網娛樂產業這個領域徹底絕緣。

    度娘家的李老闆按說倒是在互聯網付費娛樂領域有所布局的,按說有收購興趣,然而他前幾年佈局自建了某橫網站,出價自然保守一些。

    陳天喬看了一圈國內的互聯網大佬,發現還是找顧莫傑抬抬價比較靠譜。畢竟兩人都是江南會的股東,還有點香火之情。

    然後,十一長假的時候,陳天喬就約顧莫傑在江南會喝了個下午茶,把不得不賣網站的想法和顧莫傑說了。

    找上門的時候,陳天喬還是很自信的。畢竟在他眼裡,顧莫傑和馬花藤的恩怨梁子已經結得很深了,這種時候做生意談收購,已經不是光看買了之後能不能賺,而是看買了之後能不能阻止自己的敵人擴張、噁心一下對手。

    馬花藤都開到50億人民幣了,陳天喬自忖把這個價錢和顧莫傑一說,對方肯定可以給出至少高幾成的價錢吧。

    然而,事實好像大大出乎陳天喬的預料。

    ……

    江南會,盛達集團擁有的那座小樓裡,除了樓下的侍女,就只有樓上客廳裡的顧莫傑、陳天喬兩人。

    齊大踐祚以來,頗為整頓了一番政風,聽說明年3月份徹底權利交接之後,會出台一個八X規定,西子湖畔這些頂級富豪的會所都會被整頓。到時候就不能接待公門裡的客人了,只能是商人之間自娛自樂。

    陳天喬自信滿滿約來顧莫傑聊天喝茶,結果沒說幾句,就被顧莫傑很誠實地潑了一盆冷水。

    「我是想過將來把初音娛樂的覆蓋範圍延伸到網絡文學和其他上游IP,但現在初音方面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時機也不成熟。」

    陳天喬第一反應就是不信:你小子,為了壓價騙誰呢?

    但是明面上,他還是不能撕破臉,只能壓著語氣勸說:「這種東西有啥好準備的?越早介入越有先發優勢。馬花藤已經建了創S半年多了,大神挖走十幾個,中小神過百。除非你將來不準備進入這個行業,否則的話,還有啥比直接從我這兒買某點更快的辦法?」

    陳天橋說著說著,還不忘賣弄一下自己的公司價值、經營數據,以示他的報價和馬花藤給他的估值還是很合理的:

    「馬花藤現在開給我50億,人民幣,要是放年初我看都不看的。我的某點網站,按照原先的趨勢至少有30萬基本上全正版的付費鐵粉讀者,還有150萬累計消費超過100塊的初V讀者。

    一年光付費閱讀營收40多億,還沒算廣告,純利潤一年三四個億。要不是馬花藤吃相那麼難看挖我中小神太多,今年流失了四分之一的數據,而且趨勢不太止得住,我根本不會看50億這個收購報價的。」

    顧莫傑聽著陳天喬絮絮叨叨,並沒有正面反駁的意思。他完全可以理解一個過氣的人心中的憤懣。

    「陳哥,你的說法,我全部相信。但是生意不是這種算法的——04年的時候,如果你在巔峰狀態把盛達娛樂賣掉,你覺得能賣多少錢?過兩年之後,為何反不如初了呢。因為你的《傳奇》遊戲過氣了。

    娛樂業的東西,市值大起大落都是很正常的,全看你經營的產品過不過氣,有沒有繼續拿得出手的拳頭。九成的朱軍,07年被我幹走《魔獸世界》之後,是啥下場?第二年公司營收就同比下降93%,朱軍不是沒掙扎,不是沒弄新網遊進來填坑,但是新一代的消費者不賣賬啊。」

    陳天喬撮著牙花子不爽:「你到底想說啥就直說,盛達的遊戲或許過氣了,某點的文學網站絕對沒過氣。」

    「當然沒過氣,但是,不符合我們初音系未來的佈局運營策略——不是我說,目前貴圈裡的書,就沒有精品。賣的最好的,都是中庸湊合只作。

    當然這不怪任何人,畢竟逐利之心人皆有之,何況當年的文學創作輔助技術也不成熟。但是,初音進場之後,很多文學界聞所未聞的技術手段,都會出現的。到時候,對既得利益的衝擊會非常大。

    我不知道你的某點值錢麼?知道,但我不好意思找你買。因為我買下之後,一定會劇烈改制,會大地-震,既得利益的套路會被分化——就像當年迪奧家的洋紅色口紅會被減產,但是最終換來迪奧品牌的總銷量上升。

    我會把目前還不付費看網文的、數以百萬計的新用戶吸引到這個市場裡來。代價是原先在這個市場佔據主流價值形態的人沒法繼續大聲喧嘩——這些你都想過麼,如果我進場,買了某點,也並沒有完全的利用價值,因為很多現有利益會在大刀闊斧的改革中被內耗掉。」

    陳天喬是老派的互聯網人,顧莫傑說的新思路他理解起來很是艱難。

    「如果你願意50億賣給馬花藤,我不介意。不過我希望你再和他討價還價一番,儘量多燒掉他一點錢。將來我再把馬花藤整個推倒的時候,戰果也能大一點。

    如果你看在江南會的香火之情上,傾向於賣給我,那我只能說,我不可能出到比馬花藤的50億更高的加錢了——因為我拿到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動手術刀的。」

    「我……我稍微花幾天,瞭解一下你說的那個人工智能和內容推送結合的路數,再給你答覆。」

    50億人民幣的生意,陳天喬要是聽了顧莫傑一席話就納頭便拜,那就是智商問題了。他知道顧莫傑說的不似作偽,但還是考察一下具體模式的好。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9
第84章 分分鐘教做人

     陳天喬離開之後,逕自籌算顧莫傑的報價不提。這麼大的生意,最快也要個把月的談判。

    顧莫傑是一點都不急,他本來就做了兩手打算,買不買某點,對於他的內容產業佈局絲毫沒有影響。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

    早在半年之前,一個渺小的插曲,就在業內人從不關注的角落發生了。

    當時,初音的人工智能推送發展還比較原始,有一天,一個一年多前因為在某點鬧事被封禁的小子,被初音系的人找到了。

    那個人叫朱子峰,在某點上傳過一本小說《宇宙XX閃級生》,據說一晚上就更新了百萬字。然後第二天就被某點封禁了。

    而實際上,他寫這本書只花了幾十分鐘自動推演。此前半年多,都花在了編程上面——這個人編寫了一個自動堆砌文字、讓內容勉強看起來算是讀得通的語句的VB腳本。據說按照這個腳本運行下去,就能自動生成上億字狗屁不通的情節。

    這東西一出來,當然被無數持有「這是褻瀆文學」觀點的人聲討了。當然也有技術流的圈內寫手支持,認為這是把科技進一步引入創作的有益嘗試。

    當然了,無論支持者還是反對者,在某一個方面的觀點都是統一的:這個軟件自動寫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看,其文字流暢性最多不超過300個字,用來造句和套路的人物景物描寫還行,要想寫出劇情純粹是痴人說夢。

    誰也不知道這種東西需要繼續完善多少年,才能有真正的商業應用價值。

    那個朱子峰被網絡文學界唾棄鄙視之後,也就不再廝混了。然後2012年五一節的時候,初音原創的一個中層談判人員找到了他,問他買走他的全部代碼和後續嘗試。

    初音方面很給面子,出價50萬。

    一個普通的程序員,大半年的心血嘗試,能值20萬就不錯了。剩下的30萬,還是看在他當年有想法,有個性,所以顧總鼓勵他一下。

    朱子峰一聽說國內大佬初音居然識貨了,激動得不要不要的,還以為自己要翻身了,妄自尊大到想談後續的技術分成。

    初音方面談判人員一盆冷水潑下去:你做的這個垃圾根本路線就錯了,後續也沒發現改良路線,只能算是你提出了個努力方向而已。一個連思想都不完整、路數不對的東西,給50萬已經很鼓勵了。

    至於這個垃圾腳本本身,初音收走也用不上幾行代碼,完全是給立項的人「解剖分析死因」用的。

    如果不賣,初音也不在乎。

    朱子峰認清現實之後,50萬賣了。憑良心說,他確實賺了,大部分是情懷錢。

    他只有一個附帶要求:希望初音原創能夠給他一份工作,讓他加入到初音後續擬開發的寫作輔助軟件的開發團隊中,親眼見證他當初天馬行空瞎想的理念如何能夠變為現實。

    這個請求初音方面很乾脆的答應了,前提是他先把腳本著作權交割清楚、然後再額外簽訂高額違約金的保密協議。

    從那天起,朱子峰終於加入了初音,親眼見證了初音的造夢歷程,也見證了自己曾經的幻想是多麼不切實際、多麼沒有可操作性。

    ……

    「直接靠機器和軟件寫作?讓機器人在創作領域徹底顛覆人類?這種豬一樣的點子,真是何來的自信。」

    「電商做了這麼多年,都沒敢說顛覆傳統線下商業,只說彌補線下商業的隱痛點,把線下模式沒法做的生意品類補齊。你一個沒寫過兩本書的人,就敢說直接讓機器人寫作顛覆人類創作?」

    「互聯網金融口號剛剛叫了一年多,結果呢?那些喊著口號要消滅傳統金融的互金創業者都死了,活下來的都是漸進改良派的。你個私人單打獨鬥寫腳本的,敢說那種大話?」

    剛剛進入初音原創的第一個月,被上面的產品經理和左右的資深工程師一批駁,朱子峰就發現自己原先真是圖樣圖森破了。

    簡直就像孫達炮在袁大頭面前嗶嗶說要造十萬英里鐵路一樣,純粹是個地圖開疆的小兒科。

    初音原創負責這個產品的人,是嚴磊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專門調來的,而且還得到了董事局主席顧莫傑的親自點撥。從高人那裡,朱子峰知道了「科技輔助創作」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二十年之內不要考慮用機器人徹底取代作家的可能性,這事兒人類科技二十年肯定做不到。」

    「十年之內,應該考慮的是擴寫型軟件。比如在傳統的遣詞造句腳本基礎上,結合目前人工智能『越來越能讀懂人話』的特性,然後由真人作家創作一個梗概的作品大綱,訓練機器人在『讀懂』的基礎上遣詞造句,擴寫成一個相當於大綱字數數十倍的文本。

    這個過程中,一開始應當以20被字數擴寫率為目標,隨著對人工智能的訓練反饋越來越成熟,可以逐步實現五十倍、甚至百倍的套路文撰寫——但是僅次於套路文,因為機器通過『學習』學會寫作的,肯定是套路文。」

    「第一章要出金手指、前三章要出裝逼打臉、五萬字要小高潮。這種套路人類寫手還要花時間去學習、記憶,而機器人寫作完全可以通過程序設定來訓練。人類最噁心最難記住或者不願意做到的事情,在機器眼前反而是比較容易的。在人類很容易想到的故事大勢等問題上,機器反而最難想通。所以,在輔助創作軟件誕生的最初幾年,要充分利用機器的優勢、同時由人類手把手去訓練、修正、最終審稿修改。」

    當然,為了「深度學習」,最重要的是把機器人寫好的稿子、由人類修改之後,再重新反饋給機器人,讓其「學習」其中的差別。

    深度學習,總的來說就是這麼學習的,不斷反饋此前答案的對錯。就像谷歌和FACEBOOK當年訓練人臉識別,就是給無數的圖給機器識別,然後錯的要告訴機器錯了。久而久之,機器的模糊統計算法就「知道」什麼是錯的了。

    朱子峰只是個業餘的腳本編寫者,他當年給某點鬧事的時候,根本不懂深度學習算法,也沒有那麼好的產業視野。他那個孫達炮一樣幼稚的想法,只有落到初音這樣的巨頭身上,才能變得有可操作性。

    正如人工智能在實現自動駕駛的過程中,必須先借助『輔助駕駛』。

    人工智能在攻克國際象棋、圍棋的時候,必須先借助人加機器的「半人馬模式」,來實現比純機器更好的效果。

    在駕駛汽車的時候,在人腦看來最難的事情是應對突發事件,是「保持車輛精確保持與兩邊車道線的間距」。而這些事情在最初的輔助駕駛系統看來,就已經是很簡單的了。

    沃爾沃在被李叔福收購之前,已經實現了自動應對突發竄出的行人,以及保持車道間距。

    但是,在人腦看來相對容易做到的事情,在機器眼裡卻是很難得。

    比如預見中遠期的可能危險。

    又或者看到夜裡對面遠處有司機過來、而己方這邊有其他車輛開著遠光燈時、預測對方司機會不會出現方向抖動。

    又或者是「預期剛才超車的人會不會賭氣並線」這些顯而易見的事情

    這些問題人工智能的駕駛系統需要多年才會學會。

    人類的長處是預見,機器的長處是精確,以及見招拆招。

    自動駕駛是如此,初音人工智能研究院如今在攻克的圍棋領域也是如此。

    人類棋手或許害怕官子算不清,機器算法分分鐘可以算清。人類高手喜歡前期佈局做外勢,而機器遠遠沒法在需要高度遠見的領域趕上人類。

    在一切深度學習型人工智能領域裡,最需要「遠見」的細分領域,總是最晚被機器人攻克的。而在那些領域內堅持的人類,也往往是最後失業的。

    不到半年,朱子峰那個辣雞腳本被初音作為反面教材,剖析徹底吃乾抹淨,然後浴火重生出一個新的寫作輔助工具,測試版的。

    這個東西,已經可以做到在拿到套路文大綱的時候,讀懂這個大綱,然後進行大約百倍字數的擴寫。遣詞造句和辭藻描寫方面,而且已經學會了聯繫上下文,防止劇情崩潰。

    如果開啟「灌水」模式,這個寫作輔助軟件更是可以借鑑到無數人物、景物、動作描寫,把一切可以水的地方再水一遍。兩萬字的大綱寫成五百萬字的小說都沒問題。

    當然了,這個東西目前還比較原始,要想用好,還是比較「挑大綱」的,如果大綱本身沒頭沒腦機器識別比較困難,或者大綱本身就在灌水、或者格式套路不明顯,機器還是沒法寫好。

    寫出來的作品,最後也還需要人工讀一遍,解決掉一些邏輯上的明顯硬傷。

    至於錯別字和用詞不當,倒是不太容易出現,那本來就是機器的強項。

    這個軟件在初音原創內測通過之後,立刻投入了使用——當時,陳天喬還沒下定賣網站的決心呢,初音方面自己也沒有建文學網站,所以這個「使用」肯定是不能用在自己人身上的。

    初音方面毫不猶豫地在對手的網站上測試自己的成果。
Babcorn 發表於 2017-3-24 23:09
第85章 自古補貼難逃死

     在顧莫傑和陳天喬談判開始之前一個多月,也就是這年暑假的時候,初音原創研發的寫作輔助軟件陰招,就已經用上了。

    當時,連烏-鎮大會都還沒開呢,顧莫傑當眾宣示人工智能下半場到來的宣言都還沒有發表。初音和藤訊的戰爭形態,還沒有上升到意識形態之爭。

    「千字20塊收質量文開頭,行業高價!有多少要多少,只要前5萬字,確保能簽約就行!」

    「千字20收精煉大綱寫手,要求擔保,內部人員,會專門培訓大綱寫法。亂寫的不要!」

    一條條的求購信息,通過已經成熟的文學方面各類工作室的渠道,或者別的渠道聚沙成塔,匯籠起來,最終攥在了初音原創某秘密團隊手中。

    行業內寫開頭的套路寫手不要太多,千字20的價格在2012年也算很公道了,質量絕對有保障。

    寫大綱的求購信息不太順利,主要是很多人不懂怎麼寫大綱才能「容易被機器讀懂」,水分太多,主幹脈絡不明顯。

    機器是最「討厭」人類和她玩暗示的,你要你就直說嘛。

    於是,初音方面只能專門訓練了一批人寫大綱,緊急培訓之後投入使用。

    這些廉價勞動力,都是從國家人工智能訓練中心淘汰出來的過剩人員——也就是兩年多前,顧莫傑和上面聯合搞智能客服訓練、安置三大運營商裡因為中國鐵塔成立而擠出來的富餘勞動力。

    這些人好歹接觸了兩年「如何調教機器人」的工作,知道怎麼和機器人說話最容易讓機器人聽懂。初音方面從中選拔出一些好歹文筆還算通暢、平時又看過不少小說的,就直接培訓上崗了。

    這個計策的最後一步,初音方面還匯聚了超過十萬人的可靠身份證件。大多數人是初音當初通過那個人工智能訓練中心弄出來的體系內人。因為工作的關係,初音掌握了這些人的徵信數據,知道什麼人相對可靠。加上有內部競爭、風險控制,完全不怕出問題。

    ……

    麻花藤那邊,某創的網站才剛剛建立半年多。

    因為還沒買到某點,所以如今正是重賞撈人的時刻。藤訊給出的待遇非常好,燒錢也不怕。全QIN獎給得足足的,每天五千字居然有九百塊錢,甚至還史無前例地放開了萬字一千八這一檔——如果不是有顧莫傑這個龐然大物在側覬覦,讓麻花藤不得不快刀斬亂麻怕夜長夢多的話,這個檔次的價位在另一個時空根本沒有出現過。

    簽約必定允許上JIA,滿三十W字必定允許上JIA,這些曾經業內前輩從來不敢做出的決策,麻花藤統統都敢做。

    然後,暑假裡藤訊的策略似乎奏效明顯。

    一個月裡,竟然有超過十萬人的寫手,寫出了還算通順的套路質量開頭,按照圈內慣例完全可以簽約。

    一想到另一邊某點號稱四百萬本的書庫,藤訊這邊自然對於這種充實書庫的行為很是滿意,照價兌現,有多少要多少。

    九月份,簽約的書更多了,而八月份簽約的那些作品更新普遍壓得比較慢,沒有在新書45天內就上JIA,這種低調,也讓藤訊放鬆了警惕,沒有注意到未來批量發全QIN和稿F的壓力。

    畢竟,根據網站經營者的經驗,1000本簽約作品裡面,起碼有七八百本會因為成績過於慘淡而選擇太監。那些更得慢的,肯定是因為成績不好,所以沒動力了。

    這種情況下,簽約根本就是無本生意,怎麼能不多簽一點呢?

    風控體系,因為缺乏新時代的大數據解讀,而形同虛設。一切靠經驗辦事的人,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劃時代的新型風險模式。

    八月十萬本,九月二十萬本,到陳天喬正式認清形勢、宣佈把某點作價50億人民幣賣給初音之後,藤訊那邊的隱患炸彈已經暗暗堆到了四十萬本——其中編輯們普遍還在看的書,加起來也不過十分之一。因為剩下的都被認為是最終會太監的磕磕絆絆之作。

    至於真正在付稿F的作品,不過數萬部而已,每月幾千萬乃至一兩億的酬勞支出,完全在藤訊的風控範圍之內。麻花藤和他手下的人都知道,這個領域的網站新建起來兩三年內不賺錢都是正常的,因為絕大多數寫作者的收入主要部分都是混保混勤,網站的收入相對之下肯定入不敷出。

    結果,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兩個月,突然爆炸了。

    幾十萬本原本估計會被太監的作品,都履險如夷地滿足了藤訊方面承諾硬性上JIA的一切客觀條件。

    藤訊那麼大的招牌,既然公開要約承諾、在網站上寫明期限的措施,怎麼也不可能毀約,否則法律風險就會讓麻花藤欲仙欲死。

    他唯一能做的,無非是「上述承諾的2012年優惠條款,到年底之後明年不再執行」,同時,讓旗下的團隊立刻收緊簽約門檻。

    但是,那些已經暗度陳倉放進去的東西,就已經夠喝一壺了。

    藤訊為了對抗初音,給出了平行時空不曾有過的萬字一千八檔次全QIN,10萬本書就是一億八一個月的支出,50萬本就是每月9個億。

    哪怕第二年藤訊方面可以把優惠額度降下來,但是每本書的全QIN檔次和基礎價是合同上白紙黑字寫明了的,只要不灌水不重複不違規,寫得和諧和氣,誰也沒辦法取消合同。

    明年麻花藤起碼在文學上僅僅這一領域就補貼進去50個億。

    那幾十萬本書,背後都是有機器人撐著的,和諧水字不犯禁,每天一萬字,不要太輕鬆。

    藤訊的書庫裡,被硬生生塞進了50萬坨沒有靈魂的、純套路描寫的翔。

    更可怕的是,那些本來還歡欣鼓舞叫好著藤訊進場為他們謀了福利的撲街,這下子可就真被淹沒在機器套路的汪洋大海裡了。

    什麼,你真的會寫套路文?

    沒問題!

    可是,除非你寫得非常好,而且已經出成績了,否則誰會發現你呢?你怎麼證明自己和機器人不一樣呢?

    那些本來還有希望為藤訊充實一下真實人類創作書庫的人,除了個別特立獨行、頗能證明自己和機器不一樣的之外,其他都被誤傷了。

    人類審稿者沒那麼多時間,去吧幾十萬本都看一遍啊。他們充其量百來號人,每人看幾千近萬本,誰吃得消啊。原先幾十萬本書裡好歹九成是太監,還能用自然篩選法篩掉90%的工作量。現在最爛的文都不肯太監,而且遣詞造句還那麼像真人,鑑別工作量頓時大了幾十倍有木有。

    除了挖過去的時候已經是神的,以及2012年上半年已經僥倖在藤訊旗下混出頭的之外,從下半年開始,一個新神都沒造出來。

    行業對藤訊的信心徹底崩塌了。

    每年燒掉50億,結果連個屁都沒換來。

    還不知道那些簽了合同的人,滿了一年之後肯不肯完本呢。如果不肯,只有等藤訊的格式合同上寫得「作品創作字數區間500萬字」的字數到了之後,網站才能強制完本不給水。

    顧莫傑這一手,前前後後估計能讓藤訊總共虧掉百億。

    而且換來的是藤訊進軍文學的步伐被徹底打斷。

    ……

    10月底,初音方面和盛達的合作正式達成,陳天喬把某點的網站以50億人民幣的價位賣給了初音。

    沒敢在藤訊的報價基礎上再額外要高價。

    行業為之震動,那些走投無路的撲街比大半年前藤訊開站更加興奮,以為找到了出路。

    還留在某點的大中神也紛紛竊喜,以為會調高待遇。

    殊不知,一場天馬行空到圈內人根本不敢想的大刀闊斧,正擺在前頭。

    強哥猴出家做了和尚,管理理念沒法跟上新東家的人自然也受到了大洗牌,把管理人股兌換套現,紛紛走人。大量算法工程師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管理人員被加強到團隊中來,敢怒不敢言者頗是不少。

    當然了,籠絡人心的利好消息也是不少的。

    首先,所有作品的寫手分成被提高到了70%——原先盛達時代這個數據是50%,圈內的頂級大牌包括藤訊和度娘旗下的,也都是50%,只有那些沒量的小站,才開70%。

    這一來,作者的收入頓時就提高了四成之多,一時之間除了純混全QIN的純撲街之外,凡是主要收入構成靠稿F的,紛紛對顧總歌功頌德。

    但是,漲了那麼大一筆分成比例之後,顧莫傑馬上砍了一刀回去——從即日起,網站的所有推薦位都要支付保底廣告費。

    不是說給了錢就能上,而是原先每週編排人員會直接編一個推薦表,每個位置排一本。現在需要每個位置排3本,1本當選兩本候選。總的榜單最後,還會給一個未推薦池,如果某個位置是在不吃香,3個人都不願意給錢上,那就從未推薦池裡拿上來頂。

    當選的書,需要在次月收入中扣除一定的費用,作為上位的廣告費。下起蚊子腿的一百塊起步,上到首YE大風的兩萬塊一週。分門別類,試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調價。

    這是讓市場數據充分發聲、訴求烈度細分妥協的第一步嘗試。

    一小撮原本靠UNDER-TABLE交易混副業收入的人,頓時就難受了,有些憋不住的,紛紛被查出原本的經濟問題辭退。

    初音方面也不打算深究他們在給陳天喬打工時候的問題,畢竟水至清則無魚麼。

    初音方面培植新市場的企圖,已經昭然若揭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