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5105
V123210 發表於 2019-2-7 19:28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

    三天後林普向徹底是打消了顧慮,正式決定邀請孫元加盟,給予了孫元十萬元的簽字費,不過股份上,卻是從百分之十五下降到了百分之十,而孫元也是一口答應。

    讓林普向做出這個抉擇的是,因為孫元說,他有把握在三個月內搞出來特種鋼軌,此外林普向也是向自己的幾個老師,也就是現在皇家理工學院裡的幾個教授進行了求證,以確認孫元的學術能力還有人品。

    得到了自己的幾個老師的親口肯定,說這個孫元在材料學,尤其是鋼鐵領域上的學術能力非同凡響,如果是留校任教的話,不用幾年時間就能夠做成成績來,到時候晉陞副教授也是輕而易舉的。

    只是不知道為何放棄了留校任教的機會,而是選擇到企業任職。

    林普向不管孫元是為了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只要他的學術能力出色,那麼就足以讓他簽下十萬元的支票!

    雙方簽訂了合同後,孫元沒有猶豫,直接就是跟隨林普向前往徐州,準備展開研究工作,而且人家還順手帶來了幾個早年教過的皇家理工學院退學生,雖然都是大一年紀的退學生,不過也是千金難買的人才,這算是一個意外之喜了。

    坐在馮氏航運公司的蒸汽輪船上,林普向看著孫元,這是一個年輕的過分的人!

    今年,此人其實也才二十六歲而已,據說此人是六年前考入皇家理工學院的,在也就意味著,他考入皇家理工學院的那年,林普向剛被退學。

    花了六年畢業,這個成績雖然無法和少數幾個頂級妖孽相比,但是能夠順利畢業就是證明了他的能力。

    每年進入皇家理工學院的新生有數百之多,但是最後能夠成功畢業的不過二三十個的而已,可見考進去不容易,畢業更困難。

    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皇家理工學院畢業的學生一共有二十八人,材料系的有五人,而這五人裡頭,專業是合金鋼領域的,只有孫元一人。

    哪怕是放大到整個皇家理工學院,從事合金鋼領域研究的研究員、教授,加起來也就十幾個而已。

    而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和教授們,代表的就是全天下最頂尖的研究水平了,換句話說,孫元在合金鋼領域,排名至少也是十幾名的。

    更關鍵的是,這個人還很年輕,今年剛畢業而已!

    為這樣的人,付出十萬元再加上百分之八的股份,林普向認為值得。

    但是,到目前為止,林普向依舊是不知道,孫元為什麼寧願在股份上進行讓步,也不願意在十萬元的簽字費上讓步,死活都要十萬元的簽字費。

    林普向相信,正是因為這個簽字費,才是讓孫元和其他企業以及投資人談崩了。

    帶著好奇,林普向上了甲板,走到望長江兩岸的孫元身邊,然後道:「孫先生!」

    孫元那是什麼人,智商超群的人,而且也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智商高,情商低,回頭略微看了一眼,就是看出來了林普向的疑惑,當即是道:「林前輩應該是好奇,我為什麼一定要那十萬元吧!」

    林普向微微點頭:「的確,這十萬可不是個小數目,但是我看先生身無長物,似乎也沒有用在自己身上!」

    孫元笑了笑道道:「說起來,怕是你不相信,我把錢都取出來,然後燒了!」

    「燒了?」林普向面露驚訝:「你說的是花了吧!」

    孫元搖頭,然後道:「燒了,用火燒的那種,不得不說,十萬元太多,哪怕是換成了十元一張的鈔票,也還有一萬張,我一張一張的燒了半天才燒完!」

    聽到孫元的確認,林普向就是更加納悶了,把錢燒了,這是瘋了吧,那可是十萬啊!不是十元啊!

    不管是為了什麼,但是把這些多錢給燒掉的,那都不是正常人,因為正常人根本幹不出這樣的事來了,他林普向就是個正常人,所以他不會幹這樣事。

    但是這也是剛好說明了,孫元為什麼能夠順利畢業,而他林普向不能。

    因為林普向是個正常的普通人,而孫元不是正常,是個瘋子,變態,只有變態才能夠從皇家理工學院裡成功畢業。

    此時,孫元他回頭身來,依靠在欄杆上,迎著風繼續道:「也沒什麼,給兩老燒的錢罷了,離開家鄉的求學的時候,我就對兩老承諾過,以後會給他們過上好日子的,給他們蓋一座比我們村裡大地主的家還要豪華的房子住,讓他們有花不完的錢,最少十萬元,使勁花!

    離鄉後,我一路順風順水考上了皇家理工學院,但是那個時候兩老卻已經仙逝了,我用多年的獎學金也是建了上好的陰宅給兩老,不過這十萬元,卻是不好著落,剛巧,你們公司來邀請我,這簽字費剛剛好!」

    聽罷孫元簡單的一番話,林普向也是感嘆良多,他能夠感受到孫元的心情,子欲養而親不待,這無疑是極大的悲哀。

    孫元此時回過頭來,帶著微笑道:「現在好了,他們應該是不缺錢花了,我也就放心了!」

    這兩人帶著七八人的隨從和學生,一路乘坐馮氏航運公司的蒸汽客輪,很快就是抵達了徐州,而到了徐州之後,林普向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天才!

    這幾天的路上,他也是和孫元聊過,得知孫元是十六歲的時候才外出求學,十六歲之前都是在家鄉里的一個老童生門下學習傳統的詩書八股文之類的,離開家鄉後這才是開始接觸新學,依靠自學就是成功考上了鳳陽中學,一年後就是連續跳級,並成功考取江北預科學校,然後又是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是完成了預科的學業,並成功考入皇家理工學院!

    他只用了四年時間,就是從只會基礎的算學,變成了皇家理工學院的大一學生,然後用了六年畢業。

    整個求學過程,就是充分證明了他的智商!

    而抵達徐州鋼鐵公司後,他作為徐州鋼鐵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帶領研究團隊,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是把新型特種鋼給摸索了出來,而且是完美的繞過了其他多家大型鋼鐵企業的專利限制。

    這年頭大唐帝國的專利限制是非常大的,打擊專利侵權,一直都是各地巡警經濟犯罪部門的主要業務,因為打擊專利犯罪,是會大量罰款的,最後這一部分款項是會成為巡警機構的經費。

    大唐的巡警,一直都是喜歡各種罰款的,打擊專利犯罪也不例外。

    要不然的話,今天江南鋼鐵公司投入了無數巨資,研發出來了一種新型鋼材,其他鋼鐵公司轉手就給仿製生產了,這怎麼行,以後還會有企業投入巨資進行研發嗎?

    所以,目前帝國裡能夠生產新型鋼軌的企業,他們改採用的技術都是不一樣的,而現在,,徐州鋼鐵公司也是搞出來了新型的鋼軌,並且在專利上繞過了其他公司的專利,取得了自己的專屬專利。

    要不然的話,只能是和其他的鋼鐵企業一樣,等待那些大公司的專屬專利二十年期滿後,才能夠仿製生產了,又或者是繳納高昂的專利授權費進行授權生產。

    二十年,黃瓜菜都涼了,而授權生產,成本也會非常的高昂,根本無法和五大鋼鐵公司進行競爭。

    掌握自己的技術,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這是徐州鋼鐵公司投入巨資研發新型鋼軌的目標!

    當看到符合了鐵路總公司所提出來的技術指標的新型鋼軌,林普向也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這十萬,花的值!

    但是,孫元給林普向,給徐州鋼鐵公司所帶來的東西,不僅僅是一種新型的鋼軌而已,孫元在合金鋼領域的造詣,比林普向強太多了。

    林普向的專業領域,更多的還是普通鋼鐵的生產上,通過改進生產工藝降低成本,這是林普向所擅長的,這也是徐州鋼鐵公司能夠憑藉更低的成本在鋼鐵市場立足的根本,但是在各種新型的鋼材上,他就力不從心的。

    然而孫元卻不是這樣,人家孫元在皇家理工學院裡,研究的就是合金鋼,根據他自己,說,他之前在皇家理工學院的實驗室裡,已經是研發出來了十多種全新的合金鋼了。

    不過那些合金鋼,大部分都是實驗室產品,不具備量產的可能性,同時這些合金鋼的專利所有權也都是歸屬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並不歸屬孫元個人。

    孫元帶領的研發人員,在初步解決了新型鋼軌之後,又是盯上了鋼輪的研發!

    火車的輪子,和鐵軌一樣,對材料的要求都是非常高,尤其是鐵路總公司對未來的火車鋼輪所定下的技術指標非常高,目前各大鋼鐵企業,還沒有一家生產出來的材料,能夠滿足鐵路總公司的技術指標。

    然而這個孫元,帶領技術人員進行了眾多的試驗後,只用了半個月時間,就是得出了一種新型鋼材,用這種鋼材製造的火車鐵輪,已經是初步滿足了鐵路總公司所提出的技術指標了。

    隨即,大唐鐵路總公司就是派出了專門的團隊奔赴徐州鋼鐵公司,就採購新型鋼軌以及鋼輪一事進行磋商。
V123210 發表於 2019-2-7 19:28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

    大唐鐵路總公司也不愧是財大氣粗的企業,當看過了徐鐵的新型產品的樣品以及詳細的技術數據後,當場就是簽下了訂購新型鋼軌以及鋼輪的合同!

    除此之外,鐵路總公司還和徐鐵簽訂了一大批普通鍛鐵鐵軌的訂單!

    前者兩種新型材料的訂單,只是小批量的訂單而已,人家鐵路總公司也是在試驗當中,尚未大規模的應用,一方面是進行技術的前期摸索,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降低成本,不管是徐鐵公司的新型鋼軌還是其他五家公司的新型鋼軌,價格可都不便宜。

    為了降低成本,鐵路總公司是不可能在鐵路建設的前期就是大規模使用這些價格昂貴的新型材料的。

    那些新型鋼軌以及新型鋼輪,那是為了以後準備的,並不是現在。

    因此,真正給徐鐵公司帶來利潤的,還是大量普通的鍛鐵鐵軌訂單。

    僅僅是這筆訂單,給徐州鋼鐵公司創造的直接利潤就是不止十萬元!

    然而,能夠生產鍛鐵鐵軌的公司那麼多,為什麼徐鐵公司就能夠得到一大批的訂單,而其他公司只能拿到一個小呢。

    那自然是鐵路總公司為了扶持徐鐵公司的發展。

    鐵路總公司所看重的是未來,他們是希望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到五六家戰略合作夥伴,然而用海量的訂單扶持這些鋼鐵企業的發展,並大幅度降低鐵軌的生產成本。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其實更願意只選擇一兩家企業作為戰略合作企業,但是奈何帝國的鐵路建設規劃實在是太過龐大了,再加上還要考慮到地方政治因素。

    比如說北方鐵路網,要是不採用河北等省北方省份的鋼鐵公司的產品,當地的地方衙門可就不怎麼樂意了。

    所以考慮到地方政治因素,鐵路總公司都是打算在全國範圍內,儘可能的擴大和當地企業的合作關係,有些地方是和當地的鋼鐵企業合作,有些地方則是和當地的木材公司合作,而有些地方則是和當地的煤炭公司合作,而有些則是和當地的水泥企業等公司合作。

    總之是儘可能的讓每一個地方上的企業都能夠從鐵路建設中獲得好處,這樣才能夠形成遍佈全國的鐵路利益網,並方便後續的鐵路大規模建設。

    要不然的話,地方衙門到時候哪怕是不搞事,只是配合的力度稍微輕一些,就有可能會給鐵路總公司造成極大的麻煩。

    鐵路總公司縱然是特殊類型的企業,但不管怎麼說,也還是一家企業,並不是什麼行政機構,它的特殊性,只是在於擁有全帝國範圍內唯一的一張鐵路經營許可證而已。

    所以和各地方打好關係也是很重要的,通過和當地的企業進行合作,讓當地的企業發展良好,並繳納賦稅,並讓地方官員有了發展經濟的政績,這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典範。

    當然了,鐵路總公司挑選戰略合作夥伴也不是亂來的,他們對合作夥伴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比如說鋼鐵行業,必須是有極大的生產規模,同時還有卓越的技術研發能力,要不然的話,是跟不上鐵路總公司的發展步伐的。

    鐵路總公司雖然也成立沒有幾年,鐵路建設也是剛剛開始,但是鐵路總公司對於鐵路建設的技術指標已經是一提再提了。

    京鎮鐵路剛建設的時候,鐵路總公司的目標只是建設一條鐵路,然後通行馬車而已,因此當時修建的京鎮線上,部分路段的設計標準是比較低的,有些不重要的支線路段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甚至都還是生鐵鐵軌。

    但是宣平十八年的時候,高壓蒸汽機研發成功,並建造出來了相應的蒸汽火車後,鐵路總公司的目標就是迅速升為了要通行蒸汽火車,並對鐵路以及火車的運輸承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鐵路總公司根據技術人員的建議,對未來的火車運輸能力進行了展望。

    鐵路總公司認為,五年後,蒸汽火車頭的動力將會翻倍增加,單機馬力提高到兩百馬力甚至三百馬力都是可能的,而十年後,單機馬力最少也應該能夠達到五百馬力,甚至更多。

    更大的馬力,就能夠拉動更重的火車。

    這也就意味著,鐵路也是必須能夠承受得住這種沉重的火車!

    基於這樣的考慮,京鎮線之後的所有鐵路建設,不管是干線還是支線,一律採用鍛鐵鐵軌,同時提前進行技術儲備,為未來鋪設更高等級的鐵軌做準備。

    這就是鐵路總公司提前進行招標並試驗特種鋼軌以及鋼輪的原因所在。

    鐵路總公司是在為了未來做準備。

    因此挑選各類合作夥伴的時候,也是千挑萬選,要規模,同時也要技術研發能力。

    而江北道里大小的鋼鐵公司十多家,而把這個範圍擴大到整個皖北、江北、山東、河南地區,大小鋼鐵公司上百家,但是最後,鐵路總公司只選擇了徐鐵公司作為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合作夥伴,所看重的無非就是徐鐵現在的規模不小,而且技術儲備雄厚。

    鐵路總公司的選擇,讓徐州鋼鐵公司成為了大唐鐵路總公司的第六家鋼鐵行業的戰略合作夥伴!

    由此,徐州鋼鐵公司,距離成為一流鋼鐵企業,指日可待!

    帶來了如此豐厚的回報,是再一次證明了徐鐵鋼鐵公司不惜高價挖科研人才是正確的,雖然徐鐵公司為了招攬孫元付出了不菲的代價,十萬現金加上百分之八的股份。

    但是孫元來了區區兩個月時間,就是為徐鐵公司帶來了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的回報,這讓林普向以及其他的股東們都是笑開了花。

    畢竟賺錢大家都喜歡!

    而林普向則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讓徐鐵發展的更好,就必須擁有眾多的研發人才,而靠高價挖人也是不怎麼靠譜的,畢竟不能一直這麼挖人,那樣花費實在是太高昂了。

    為此,林普向和其他股東商議之後,準備在上海設立一個研究院,借助上海的地理優勢以及教育優勢,然後招攬、培養人才。

    至於為什麼不選擇在金陵,那是因為金陵那邊雖然有更多的大學,皇家理工學院也在,但是那裡的競爭更大。

    金陵可不僅僅是江南鋼鐵公司的大本營,同時還是直隸鋼鐵公司的大本營,此外當塗製鐵公司、肇慶鋼鐵公司、天津鋼鐵公司都是在金陵城設立了研發院,,而這五家鋼鐵公司,都是目前國內最頂尖的一流鋼鐵企業,和他們強人,徐州鋼鐵公司還差了點。

    而上海雖然是經濟繁榮之地,同時好幾家鋼鐵公司都是在上海有生產基地,但是,暫時卻是沒有任何一家一流鋼鐵公司在上海設立大型的研發機構,這就給了徐州鋼鐵公司一個機會。

    讓他們去金陵城搶人才,而徐州鋼鐵公司就在上海折騰。

    反正上海那邊也是有一個江南大學,此外還有上海理工學院,上海工商學院,松江高等師範學院,松江大學等七八所大學呢,雖然其中只有一個江南大學是一流的綜合大學,其他的大學都不怎麼出名。

    但是,上海理工學院的理工科實力還不錯,也是能夠提供不少的人才的。

    其他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力雖然有所欠缺,但是從事基礎研究還是可以的。

    此外,他們徐州鋼鐵公司在江北道,那自然是屬於一等一的大企業,江北道的江北大學雖然不是在徐州,而是在淮安,不過這幾年該校的不少畢業生都是被徐州鋼鐵公司所招攬。

    兩者相加,林普向有把握在三年內,讓徐州鋼鐵的各項基礎研發實力再上一個台階,從而和其他的五大鋼鐵企業並肩,徹底躋身國內一流鋼鐵企業的行列當中。

    林普向是有著野心的,而徐鐵的其他股東們就更不用了,他們可不是什麼技術出身,這些商人對錢更加渴望,一個個都是做著一夜爆發的夢想!

    而且其他的股東們,也不懂什麼技術,早年和林普向一起創業的時候,就說過了,技術的事林普向來負責,他們就負責行政管理和市場,只要林普向把產品搞出來,他們就負責賣出去。

    如今林普向提議設立上海研究院,這一群掉進了錢眼裡的商人股東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而新股東孫元,則是一個非常純粹的科學家,人家只說,你搞什麼我不在乎,我只在乎有沒有足夠的研究經費,然後還加了句,每年的分紅也不能少。

    得到了眾多股東的許可後,林普向再一次坐上了馮氏航運公司的蒸汽客輪,準備前往上海!

    這一次去上海,倒是沒有太過匆忙,事先寄了一封加急信件到上海辦事處,所以當林普向抵達上海商貿區碼頭的時候,已經是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等候著了。

    到了辦事處落腳後,林普向就是開始了他的拜訪之旅!

    要開辦研究院,可不是掛個牌子就可以的,必須有大量的研究人員才行,在掛牌之前,林普向打算先找人!
V123210 發表於 2019-2-7 19:28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

    徐州鋼鐵公司起步的時間比較慢,滿打滿算也不過成立了六年而已,雖然說重視技術,但是也只是在徐州搞了一個實驗室而已。

    然而想要讓徐州鋼鐵公司發展成為真正的一流的鋼鐵企業,單單依靠一個研究人員不過數十人的實驗室是不可行的。

    國內的一流企業,哪一個不是養著一大堆的研究人員,建立大型的研究員、實驗室啊!

    其他行業裡的企業就不說了,只說鋼鐵行業裡,五大鋼鐵企業,全都是擁有自己的大型研究院、實驗室,比如說江南鋼鐵公司,他們除了在當涂總部擁有一個大型實驗室外,還在金陵設立了研究院,光光是這個研究院,在職的科研人員數量就是達到了三百多人,這三百多人,可都是清一色的大學畢業生,有些甚至都是從大學裡挖來的教授,而主持項目的負責人,大多都還是皇家理工學院裡的教授。

    他們通過和皇家理工學院合作,進行各類的研究,分享技術成果。

    如果沒有龐大的研究能力,他們也是不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大的鋼鐵企業,其體量比後面的四大鋼鐵企業加起來還要大。

    徐州鋼鐵公司,想要成為國內一流的鋼鐵企業,建立一座大型的研究院,擁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是必須的。

    畢竟總不能是一直購買其他公司或者是皇家理工學院的專利不是。

    更何況,這些年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已經是超前太多了,很多研發出來的東西都是屬於典型的實驗室產品,以現在的技術根本沒有辦法量產的那種。

    以蒸汽機為例子,如今皇家理工學院蒸汽機項目組那邊的研發,已經是完成了高達五個兆帕的蒸汽氣壓極限試驗,但是想要做到量產蒸汽機也是達到這個程度,別說現在不可能了,再過上十幾二十年估計也是無法達到。

    現在各大蒸汽機製造廠商,只有四大廠家能夠做到零點三五到零點五兆帕的蒸汽氣壓,再高的話,基本就是爆缸的命。

    此外人家蒸汽機項目組那邊,已經是完成了四缸蒸汽機的研發,至於三缸的蒸汽機,人家早就不玩了。

    但是現在國內的四家蒸汽機生產廠家裡,只有海軍蒸汽機廠生產的三缸蒸汽機成熟穩定,並且可以做到大功率輸出,至於其他三家,生產的三缸機都不怎麼穩定,雖然勉強也能夠生產出來,但是爆缸的爆缸,動力輸出也是沒有達到預期,以至於主打的型號還是雙槓蒸汽機。

    至於四缸蒸汽機,不好意思,各大廠商都還在摸索當中,造不出來。

    如今皇家理工學院的蒸汽機項目組,已經是朝著各類極限邁進了,研發出來的技術,已經是嚴重脫離工業生產能力。

    所以,最近兩年,皇家理工學院對外輸出的技術,其實很多都是無法第一時間生產應用的,需要各大廠商自行消化慢慢的摸索。

    此外,皇家理工學院那邊,如今是更加重視各種理論研究,一大堆智商一百大幾甚至超過兩百的妖孽們,沉浸在了數學和理論物理的世界裡,那裡還顧得上什麼各種應用技術啊!

    皇家理工學院的各種研究嚴重超前,這也是一個很無奈的事。

    不過對於這種情況,李軒卻是依舊極為支持的,尤其是一些新技術的研究,比如說醫學,比如說電磁學,李軒一直都是不遺餘力的支持皇家理工學院投入眾多金錢以及人力進行研究。

    醫學嘛,這是李軒用來給自己保命的,他一直都是讓皇家理工學院醫學系裡的人搞各種抗生素,比如說青黴素之類的,可惜,暫時還搞不出來。

    因為李軒只知道青黴素這個名字,但是你讓他說出來這青黴素是怎麼生產出來的,你問他,他問誰去,這年頭又沒有個百度谷歌之類的。

    所以啊,一大堆的天才,只能是用最原始的方式一種一種的進行各種試驗,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搞出來,就得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了。

    而電磁學這東西,李軒重視倒不是因為說想要搞什麼電氣革命之類的,那玩意大唐帝國倒是沒有太大的急迫性,李軒需要的電報,甭管是有線電報還是無線電報,他都不介意。

    因為只有把電報搞出來,這才能夠實現遠距離快速通訊,而通訊對於維持大唐帝國的統治,尤其是以後對海外領地統治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火車有了,輪船有了,如果再把電報搞出來,那麼大唐帝國對海外領地的統治將會更加的穩固,不會出現海外領地被敵人攻陷了或者是反叛了,得一年半載以後才知道消息,然後再派兵過去,那又是一年半載的,這加起來都兩三年過去了,黃瓜菜都涼了。

    而且李軒現在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至於什麼能不能量產,成本如何,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的。

    如果搞出青黴素等抗生素,哪怕是生產一克青黴素是一克黃金的數十甚至數百數千倍,那都不是個事,反正李軒也沒打算生產多少,搞出來一點點給自己以及家人保命就行了,至於普及大眾,等以後唄。

    電報也是,只要能夠搞出來,成本高低那都是無所謂的事,成本再高,也高不過帝國的穩定統治。

    全國鐵路網的建設,現在就是預計投資幾千萬了,初步搞好估計得上億,但還不是搞了,以後電報再貴能貴到那裡去,哪怕全部都是實驗室生產,大唐帝國用錢砸,也能砸出一個電報網絡來。

    皇家理工學院在李軒的敦促下,各類研究是飛速進行的,根本就不會停下來等待當代的工業製造能力。

    大規模的工業生產能力跟不上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進度,所以現在各大企業也都是悶頭髮展,試圖追趕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步伐。

    不過這種情況,估計一時半會,甚至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都是沒有這種可能的。

    因為很多東西為了技術保密,李軒都是嚴禁技術外洩的,李軒自己所親手寫的一些教材,基本上只在皇家理工學院裡有,其他大學可沒有這些教材,外人就算是想要學,那也是沒有途經可學。

    皇家理工學院在前頭狂奔,各大企業在後頭悶頭追趕,如此也是造成了各大企業對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

    林普向在上海,是再一次感受到了人才難得這四個字!

    要組建研究院,不說太多,但是要搭起架子來,至少也得幾十號人吧。

    而這幾十人,可不是阿貓阿狗就可以的,大學畢業那是最基本的了,最好是國內七所著名大學裡的理工專業的畢業生,又或者是上海理工學院這種專門培養理工科的學校出身的學生。

    但是,這些學校出身的人才不好招啊!

    如今帝國的大學數量雖然越來越多,四年制大學已經是有了將近三十所,三年制的大學、高等師範也是有了將近五十所,但是這點大學對於龐大的帝國而言,根本就不算多。

    大學不多,畢業生自然也是不多,而且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這年頭的優秀人才,基本都是奔著科舉去的。

    哪怕是進入了工業時代,但是讀書當官依舊是這年頭眾多讀書人的首選,哪怕是想要從事科研,他們的也會選擇留校任教,因為這樣依舊會有一個官身,普通大學裡的講師、教授,那可都是有品級,吃皇糧的。

    當大部分優秀的人才都把當官作為首選的時候,這願意跑到企業裡任職的人才本來就不是很多,頂尖的就更少了。

    這種大環境下,林普向想要挖人,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沒辦法,林普向只能是再一次使出了他的大殺招:給錢!

    為了招攬人才,他給出了豐厚無比的條件,薪資方面,直接照比江南鋼鐵公司研究院的薪資水準,並在這個基礎上,上調百分之十。

    此外,為了讓人才安心,還會給一筆豐厚的簽字費,只要簽下僱傭合同,立馬就能夠拿一筆簽字費。

    然後是送房,送車!

    只要入職,立馬就送一套的房子,並且可以在任職三年後,直接過戶,而且這些房子可不是什麼普通的房子,都是上海商貿區裡的高檔住宅。

    清一色的雙層小樓,一棟的價值就是上千元!

    然後配備專屬的馬車和馬伕以及馬匹,所有費用公司全包!

    生活方面,公司會聘請傭人照顧研究人員的生活起居,如果你自己請,公司補貼傭人的薪資。

    總之方面的待遇,全都是按照最高標準,甚至是超出標準來。

    要確保讓人感受到徐州鋼鐵公司的誠意以及實力!

    財大氣粗,出手大方,這是很多人在受到林普向的邀請時的第一感受。

    有錢的公司,多了去,但是說實話,即便是科研人員值錢,薪資高,但也是有一個度,畢竟不是每個科研人員都是和孫元這樣,身價數十萬起步,簽字費就十萬元的那種。

    孫元這樣的頂級科研人員,全國範圍內也沒幾個,而合金鋼領域裡,和他有同樣水準的只有十幾個,而除了他,其他的全都在皇家理工學院任教。

    普通的大學理工科應屆畢業生,所拿的薪資,一般來說一年也就千元左右,一般做幾年後,有了成果,一年才有幾千元甚至更高的薪資。

    如今林普向招人,清一色的兩千元年薪起步,配專屬馬車,配傭人,干滿三年送房!

    放眼整個上海灘乃至整個帝國,就沒有林普向這麼出手大方的!

    靠著一張張的支票,林普向在上海灘展開了強勢挖角,上海理工學院的鋼鐵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成績最好的十幾個人,被他全包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9-2-9 16:49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為王的時代


    徐州鋼鐵公司的發展之路,也是最近幾年新崛起的一些大公司的普遍成功之路了,在做好行政生產管理等方面,極端重視技術研發。

    國企部的諸多企業,一開始就是非常這種技術研發的,所以才能夠在前期的發展中無比迅速,而民營資本所投資的企業,一開始只是想著賺快錢,所以就可以看見諸多的民間資本一股腦的湧入紡織業為代表的輕工業,追求的是投資小,回報快。

    所以在宣平十五年以前,雖然說國內的民間資本普遍參與了帝國的各行各業,也是為了帝國的工商業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但是民間資本所投資的企業,其影響力卻是始終都不大,賺錢的公司不少,但是上得了檯面,被官方所關注的,卻是始終沒幾個。

    但是這種情況在宣平十五後逐步得到了改變。

    最先出現改變的是航運相關行業,包括造船、航運,因為國內的航運一直都是保持著高速發展,對船舶的需求量極大,但同時各大航運公司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對船隻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並推動了各大造船廠更加重視技術,研發更加先進的船隻。

    同時國企部控制的幾個大型造船廠以及皇室資產科的香港鼎盛造船廠,也是遠遠無法滿足國內龐大的船隻需求的,實際上,國企部控制的造船廠以及香港鼎盛造船廠,因為產能也是有限,同時技術水平普遍比較高,所以它們以建造各類軍艦以及遠洋商船為主,此外則是承接部分官方公務船隻、執法船隻、特種船隻等等。

    而龐大的普通航運市場,只要是內河運輸船隻以及沿海運輸船隻,其實國企部所屬船廠以及鼎盛造船廠,是沒有插足的。

    這一龐大的領域,向來都是民營造船廠的蛋糕!

    正是因為有了這麼一塊龐大無比的蛋糕,才是刺激了國內的民營資本踴躍投入造船行業,但是投入的資本多了,各種亂七八糟的造船廠也就多了。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目前大唐帝國裡註冊登記的造船廠大大小小有數千家之多,雖然說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各種小型甚至是作坊式的微型造船廠,製造的都是一些小舢板,但是能夠建造百噸以上的船隻的中等船廠,卻是也有好幾百多家呢。

    而能夠建造五百噸新式商船的大型造船廠,加起來也有好幾十家呢。

    而能夠建造千噸級別船隻的造船廠,如今也是有了五家了,其中的香港鼎盛造船廠,一直都是走在技術的最前沿,早就能夠量產千噸級船隻了。

    而現在的干船塢規模以及相關的建造設備,已經是能夠生產兩千噸以下的船隻了。

    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鼎盛造船廠為海軍施工建造的江南級戰列艦,已經不是單純的木質風帆戰艦了,而是機帆動力,木製鐵殼,部分核心零部件還是用了鋼材的新型戰列艦,這種新型戰列艦對造船廠的技術能力要求更高,目前除了鼎盛造船廠外,也就只有為了戰艦性能,而不惜資金投入的青島海軍造船廠了。

    此外香港鼎盛造船廠,還正在建設新的船塢,這一批新的船塢加起來一共有八座之多,可是五千噸起步的,最大的一座船塢,甚至是達到了一萬噸。

    換句話說,當其他大型造船廠剛剛邁過千噸船隻的門檻時,香港鼎盛造船廠已經是能夠生產兩千噸級的船隻,並向五千噸時代邁入,同時開始做萬噸船隻的技術儲備了。

    鼎盛造船廠雖然牛逼,但是再牛逼產能也是有限啊,並不影響到國內大量的民間造船廠的生存和發展。

    民間造船廠最大的敵人,還是眾多民營造船廠本身,所以為了競爭,他們也是儘可能的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

    和造船廠相關的還有各大航運企業,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各大航運公司對船隻的技術要求是越來越高,要不然的話,是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並獲得發展的。

    航運公司之間,競爭最大的當屬長江航運公司和馮氏航運公司了,這兩家航運公司的體量都是非常的龐大,而且主業業務都是內河、沿海的貨運以及客運。

    至於說遠洋運輸,這個倒是和各大航運公司沒啥關係,因為如今的遠洋運輸通常都是各大貿易公司自行組織船隻運輸物資。

    以國企部控股或者皇室資產科控股的大唐南洋貿易公司、大唐東洋貿易公司這兩家比較典型的貿易公司為例子,它們自身是有著遠洋船隊的,並不需要向那些航運公司僱傭船隻。

    因為這個年頭的遠洋貿易非常的複雜,出海貿易並不是單純的貨物運輸,還得和海盜,和土著政權、部落打交道,去南洋貿易如果不帶上幾十門火炮和幾百桿火槍,別說賺錢了,這能不能平安回來都是未知數。

    這種情況下,純粹的航運公司是不可能冒著極大的風險,只賺取些許運費的。

    至於說直接用船隊販賣貨物,然後賺取龐大的利潤,那麼這就不是什麼純粹的航運公司,而是貿易公司的模式了。

    眾多的遠洋貿易公司雖然不可能和的大唐西洋貿易公司一樣,有著規模龐大,大小各類戰艦都有幾十艘的公司艦隊,但是每一家貿易公司的商船,那都是清一色的武裝商船,帶槍帶炮的那種,跑到扶桑去都是有實力幹掉當地的一些實力普通的大名的。

    為註冊貿易公司,並且註冊能夠裝備武裝商船,攜帶武裝人員的遠洋貿易公司,現在也是不容易了,如今現有的大小一百多家遠洋貿易公司,絕大部分都是早期搶佔了機會註冊的,只有少數幾家是後來註冊的。

    如今想要註冊遠洋貿易公司,註冊資本就得五十萬起步,同時還需要獲得陸海軍以及近衛軍聯合成立的『聯合後勤委員會』的槍炮裝備許可,然後還要獲得商部的正式批准,同時還要獲得內閣以及海軍和陸軍以及近衛軍等多個機構聯合成立的『進出口委員會』的進出口許可,然後還要向中央銀行下屬的保險部繳納根據船隊規模大小不等的撫卹保險金。

    前面的幾條不說,後面的一條押金,其實是為了保障出海船員的利益,因為這年頭的遠洋貿易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過去多年來,很多貿易公司出海後,遇上了各種事故,甭管是被海盜滅了,還是遇上風暴了,但是都是船毀人亡的結局,這種情況下,貿易公司往往會損失慘重,一個搞不好就會徹底破產。

    公司都破產了,出海遇上事故的船員們的撫卹金有極大的可能根本就拿不到。

    畢竟不是每家貿易公司都是大型貿易公司,他們中的大部分往往也就那麼兩三條,甚至只有孤零零一條商船而已。

    但是別以為一條商船就少了,這一條商船上,滿載出海的話,裝載的貨物價值少則十餘萬,多則數十萬,這沉掉一艘,龐大的損失根本不是外人所能夠想像的。

    因為沉船而導致看似有錢又風光的遠洋貿易公司破產清算的事情,每年都會發生那麼撫卹幾次。

    後來為了保障貿易公司員工利益。

    官方已經是開始強制性的執行保險制度,要求遠洋貿易公司為每一位出海的員工購買保險,沒有購買相關的不允許從事遠洋貿易業務。

    沒出事還好,出了事,中央銀行保險部負責賠償員工的撫卹金!

    這種撫卹保險制度,也是李軒在大唐帝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多年後,所做的一個新的嘗試,看看能不能在這個時代能不能搞保險行業,畢竟保險行業對於工商業的經濟穩定還是有比較大的作用的。

    不過李軒還是比較謹慎,只是針對遠洋貿易公司搞撫卹保險,而其他行業的則是沒有開展。

    現在李軒做事情,已經是比較理智了,沒有和前些年那樣,想幹什麼就干什麼,現在李軒做事情,會考慮的更多,不會盲目的推動社會制度的發展。

    因為制度是要和生產力所匹配的,生產力達不到一定的層次,硬上一些不合時宜的制度,所帶來的就不是好處,反而是壞處。

    遠洋貿易的發展以及國內航運業的發展,對造船業的刺激是巨大的,對造船技術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同樣的,類似的情況也是發生在天津友邦機器公司,友邦公司發展時間其實也沒有多久,但是卻是迅速搶佔了眾多市場份額,成為了敢和肇慶機械公司打擂台的機械製造企業。

    其所生產的紡織類機械尤其是毛呢製造設備以及生絲製造設備,都已經是把肇慶機械公司給干趴下了,最近兩年又是進軍蒸汽機製造領域,並在高壓蒸汽機領域裡發展良好,如今在民用蒸汽機領域,和肇慶機械公司基本上是半斤八兩的水準。

    民用高壓蒸汽機,可不僅僅是艦載蒸汽機和火車蒸汽機,更龐大的市場其實還是眾多工廠裡所用的蒸汽機。

    在工業高壓蒸汽機市場裡,現在這兩家公司的競爭可謂是非常的激烈,提高產品性能,降價,市場營銷乃至拉關係,走官方渠道等各種手段,但凡能夠用上的手段基本都是用上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9-2-11 07:17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

    前些時候天津友邦公司為了爭奪北方煤炭公司的礦區蒸汽機訂單,不惜是找到了河北巡撫衙門的相關官員,讓他們給北方煤炭公司施加壓力,不要讓北方煤炭公司採用肇慶機械公司的訂單,轉而訂購他們友邦公司的訂單。

    河北巡撫衙門的官員們,態度自然是傾向於自家轄區的企業的,如今天津友邦公司,可是北方數省裡,唯一一家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型高科技企業了,而且每年都是為當地官府貢獻了大量的稅收,所以也是積極幫友邦公司奔走。

    北方煤炭公司雖然是國企部所屬企業,業務範圍也不是只侷限於在河北地區,基本上北方數省內都是他們的業務範圍,不過呢河北地方的面子還是要給,但是這個給面子,也只是給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而已。

    你的蒸汽機性能高,價格低,他就買,不然的話,河北巡撫找上門來都沒卵用!

    要說關係,人家肇慶機械公司也不差,人家都是直接找到了國企部的高官傳話,因為人家肇慶機械公司,可是國企部全資控股企業,和北方煤炭公司,那是兄弟公司,可比天津友邦公司強多了。

    雖然目前競標的結果還沒有出來,但是從這也是看得出來,現在這兩家公司的競爭是有多大。

    天津友邦公司能夠在這幾年裡迅速發展起來,也是和他們極端重視技術有著極大的關係,他們一方面是大力和皇家理工學院合作,購買他們的技術專利授權,當然了,這種事,現在但凡是有點腦子的企業都會這麼幹。

    而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除了極少數敏感產品外,其他大部分產品的授權,大多都是不限制名額的,不高什麼獨家授權,只要你這企業資質達標了,也能夠拿的出錢了,那麼就可以獲得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

    但還是那句話,人家皇家理工學院的技術授權,絕大部分都是偏向於技術授權,很多甚至都是理論性質的,這買回去了技術授權,你想要造出來也是不簡單的。

    所以大部分企業,大多還會自行設置技術部門,但是大部分企業研究的技術,只是怎麼把技術授權變成產品而已,而自行研發新產品就比較少了。

    天津友邦公司不一樣,他們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把能夠買的專利授權都給買了,另外一方面,則是自行建立龐大的研發機構,同時也是和國內的眾多大學展開聯合研發,這是為了研發自己的專屬技術。

    從皇家理工學院購買來的技術專利,都是非獨家專利,這也就意味著國內市場上有第二家,甚至幾十家同類產品,但是如果是自行研發的新產品,那麼在帝國嚴厲的專利保護之下,這種新產品就只有你一家能夠生產,這可是壟斷啊,你愛買多少錢就買多少錢。

    如今國內的很多中小企業,他們的規模其實並不大,資本也不雄厚,但是有一部分卻是活的相當滋潤,利潤讓那些大公司看了都眼紅。

    而這些中小企業,基本上大多數都是有著自己的技術專利,能夠生產一種或者兩種獨家產品的。

    廣州有一家鉛筆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建國早期的時候,帝國開始推廣的是炭筆,當時李軒本來還想著搞個鉛筆出來,但是沒有想到竟然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廣州的一個姓陳的年輕秀才偶爾發現鉛塊可以用來寫字,然後經過自己琢磨,竟然是被他搞出來了鉛筆,然後直接申報了專利,然後搞了個小作坊生產

    結果呢,就連皇家理工學院的人都是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鉛筆專利申請被打回,因為那個陳秀才比他們早了一個月進行申請。

    最後,廣州的陳秀才建立的鉛筆公司,依靠著鉛筆專利一步一步從小作坊變成了大公司,如今市面上所能夠看見,公開售賣的鉛筆,基本都是他的公司生產的,陳秀才也是因此成為了大富翁。

    當然了,如今這個鉛筆專利也就只剩下四五年裡,不少公司都是算著日子呢,就等著他的專利到期後一窩蜂沖上去仿製生產。

    國內嚴苛的專利保護制度,確保了個人或者公司投資研發出來的新技術能夠得到保護,並獲取豐厚的利潤,這也是為什麼國內眾多企業,都是如此重視技術研發的緣故。

    只是,重視技術研發到天津友邦公司這樣,把每年公司的營業額的百分之十以上,都是投入研發的公司,還真沒幾個。

    這個百分之十,說的可不是利潤呢,而是營業額呢。

    天津友邦公司的發展,和徐州鋼鐵公司的發展,雖然行業不一樣,但是發展的路子基本都差不多,都是通過極端重視技術研發,依靠技術來搶奪市場。

    這兩個典型例子,反應的是整個帝國工商業,尤其是實業製造行業裡的競爭殘酷性!

    沒點技術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做強,甚至連生存都是問題。

    過去十多年裡的那種隨便辦個工廠,隨便生產點東西都能夠一夜暴富的日子,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李軒對於國內市場的這種競爭,是保持了鼓勵的態度的。

    保持良性的競爭,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畢竟龐大的大唐帝國,不可能是只依靠國企部控股的部分企業而已。

    國企部控股的企業,其根本目的,都不是為了發展經濟之類的,而是為了發展國防,穩定民生這些,至於普通的市場經濟,其實國企部並沒有參與的太多。

    你看看國企部投資的行業就是看的出來,大多都集中在清一色的重工業,輕工業的非常少,即便是有,大多也都是早年投資的,又或者是最近幾年投資建立,但是屬於那種高新技術,有一定的需求,民營企業不願意投資,或者是不能投資的行業。

    如今國企部所屬的企業,大多是集中在武器、能源、造船、航運、化工這幾個行業為主,而大多都是和國防工業相關,三大武器公司就不用說了,而能源則是包括三大煤炭公司,航運有長江航運、海外貿易有南洋、東洋、西洋貿易公司,造船有江南造船廠、廣州造船廠、天津造船廠,化工有大唐化工公司。

    而上述的幾乎每一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和國防有著關係的。

    因此,國企部所屬的企業雖然大多實力強悍,而且在國民經濟裡所佔據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卻是依舊無法包攬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那怕是造船、航運、煤炭、化工等行業,雖然說站在這些行業的頂級企業,大部分都是國企部所屬企業,但實際上,更多的還是民營企業。

    國內有造船廠數以千計,但是國企部所屬的造船廠,加起來也就十來家而已。

    國內的大小煤炭公司也是有數百家之多,而國企部所屬的煤炭公司,也就三家而已。

    航運也是一樣,國企部控股的航運公司,就一家,也就是長江航運公司,至於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民營航運公司。

    就連海外貿易公司也是這樣,雖然國企部控股的幾大貿易公司,以及皇室資產科控股的太平洋貿易公司,加起來佔據了海外貿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剩下的一般還是被民營資本給瓜分了呢。

    更不要說,其實這些國企部公司的公司,除了一些比較敏感的公司外,其實很多都是上市公司,這也就意味著,國企部基本只是能夠做到依靠多數股權控股而已,沒能做到全資控股。

    民營資本,在大唐的工商業經濟發展裡,佔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來越重要。

    不過也不會重要到威脅帝國政權穩定的程度,因為李軒不允許。

    在李軒的規劃裡,以後大唐帝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將會是國企部控股的企業主導國防、民生等至關重要以及比較敏感的行業,而民營資本,則是充當其他普通行業的主要角色。

    民間資本賺錢,給帝國提供稅收就可以了。

    至於造槍造炮,穩定民生等,這些並不是他們的任務,而是國家資本的任務。

    兩者分開來,各自發展,互不干涉。

    也許等上百年甚至數十年後,民間資本的力量將會發展的更大,民間企業的技術將會發展的更好,到時候免不了國家資本和民間資本進行合作,不過那個時候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李軒就不關心了,反正他也活不到那個時候。

    因此當李軒看到宣平二十年的國內工商業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報告時,心裡還是比較欣慰的。

    雖然大唐帝國的政治體系,乃是整個民間的風氣都還是濃郁的傳統封建帝國,但是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工商業的高速發展。

    政治體系方面,是因為李軒做了一系列的改良,雖然本質上依舊是皇權集中制,不過具體的表現形式卻是和後世近代的一些政權比較類似了,而且還吸收了一定後世現代國家的好處以及壞處。

    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形成了一個很特殊的大唐帝國!

    你非要給這種政治體系給一個定位,應該是一種改良後,更符合大唐國情以及當代發展的皇權集中制!
V123210 發表於 2019-2-11 07:17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

    宣平二十年紅藕的大唐帝國,總體上延續了宣平十九年的發展戰略,以高壓蒸汽機的推廣和應用為核心,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運輸、工業生產的技術升級。

    具體表現下來就是建設鐵路,大規模使用蒸汽輪船。

    這也是讓廣大的華夏地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大變革!

    雖然說大唐帝國一直都是在發展工商業,而且各種工業產品也是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並出現在商舖,進入百姓家庭,但是這些日常生活上的用品,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當代人們的生活,更加無法讓人們直觀的感受到工業革命的震撼。

    但是,當火車和輪船出現後,才是真正的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巨大的浪潮。

    因為這個時候,人們發現出行比以往更加的方便快捷了,不管是做輪船還是做火車,速度都是比以往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尤其是進入宣平二十一年中,在多個路段同時進行施工,以求最快全線通車的江南大鐵路,在金陵到鎮江、上海到蘇州段、當塗到金陵段的鐵路相繼通車之後,蘇州到鎮江段的鐵路也是建成並通車。

    這也就意味著,歷盡為其五年的施工,江南鐵路的主體工程可以說已經是基本完工了。

    火車可以從當涂這個大唐帝國最為重要的重型工業區一路出發,途徑金陵、鎮江、常州、蘇州後抵達上海。

    儘管目前上海到浙江寧波段,當塗到九江湖口段還沒有通車,但是這已經是不影響鐵路給人們帶來巨大的震撼了!

    坐上火車,人們可以在數天之內就是從當涂直抵上海,這個速度,幾乎是以往無法想像的。

    而客運只是這條鐵路大動脈的附帶價值而已,更加重要的還是貨運能力,用火車運輸更加快速,而且裝卸方便,並且可以直接抵達內陸城市,關鍵的是成本非常的低廉。

    再加上長江航道上的眾多蒸汽輪船,使得長江中下游沿岸地區的交通往來變得極其方便。

    同樣也是在宣平二十一年,東北鐵路也是開始建設,現在已經是越過了山海關,河套鐵路同樣也是在施工當中,已經是越過了張家口,西北鐵路已經是修到了西安。

    在國內大搞鐵路建設的時候,軍方的軍事行動也是沒有停下來!

    陸軍的騎兵已經是深入到了貝爾加湖湖畔,並在當地建立了一個小型的棱堡,在東北一帶,陸軍早已經是越過了黑龍江,翻過了外大興安嶺,如今大唐陸軍在東北地區的軍事據點,已經是擴展到了北海沿岸,並在庫頁島上建立了軍事據點。

    而繼續往北那就更加荒蕪了,只有少量的土著人而已,所以實際上陸軍已經是逐步停止在北方地區的軍事行動,因為在北方但凡是規模大一些的土著部落,基本都是被大唐陸軍幹掉了,剩下的都是廣大的無人地帶。

    因為大唐陸軍後續在北方地區的政策,已經是變成了在部分關鍵地區設立軍事據點,同時配合民政部門進行小規模的移民。

    至於大規模的移民也是別指望了,如今移民屯墾司招募移民到黑龍江沿岸屯墾都是招不到多少人,至於更北邊的地方,哪怕是給的政策再好,也是沒有太多人願意去了。

    畢竟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地區,那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為了更好的統治上述地區,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時候,李軒正式下令,對廣大的東北地區以及北方草原地區進行行政區域的調配。

    原來的遼西以及遼東兩省,其轄區各自向北延伸,擴大到黑龍江中上游地區。

    東北省的省府遷移到奴兒干城,奴兒干城改名為『河口』,新的東北省轄區為烏蘇里江東岸地區、庫頁島、黑龍江以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向西一直到貝爾加湖。

    這個新的東北省,也將會是大唐帝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省份,同時也是人口最少的一個省份。

    因為到目前為止,生活在東北省的移民,主要還是生活在黑龍江中下游地區,總人口大約在十萬人左右,哪怕是加上其他零散的一個移民居住點,總人口也不過十五萬人。

    這點人口,甚至都沒有國內一個普通的大縣人口多!

    但是沒辦法,新的東北省就只有這個環境了,至於以後會發展成為怎麼樣,那是以後的事。

    在北方草原地區,李軒也是正式下旨,對行政區域的花費做出了新的調整。

    以河套府、豐州府、大寧府這三個府為核心,設立全新的河封省,省名取自河套府以及豐州府,省治為現有規劃的河套鐵路的最西段黑山城,轄區為南鄰原有的河北、山西、陝西等省省界,東臨遼西、北臨東北的貝爾加湖,西鄰韃靼人控制區。

    新成立的河封省的轄區範圍,其實就是原來韃靼人的控制區域。

    經過這麼一調整後,帝國新增加的省份只有一個河封省,而東北省和遼西、遼東三省,只是轄區進行了調整而已,加上原來的這些地區,要麼是已經是大唐帝國實際控制並且移民,要麼是當地荒蕪人員,大唐帝國的派駐了少量的軍事人員前往駐點,所以整體而言,影響並不算大。

    頂多就是,從此以後,帝國出現了兩個面積特別大,但是人口特別少的省份而已。

    這種行政化為的背後,也是代表著大唐帝國在東北以及北方地區的軍事行動基本上已經是完成了,下一步就應該是向西挺進了。

    西邊的韃靼人也是一直關注著大唐帝國的動向,對於大唐帝國國內的一些情況,讓韃靼人有些搞不懂了,因為根據他們從眾多渠道得到的消息就是,這兩年那些南唐蠻子根本就沒有擴軍打仗的意思,反而是一門心思搞什麼鐵路,工廠這些。

    說實話,到現在這些韃靼人,包括俺答汗在內,都是沒有親眼見過什麼工廠和鐵路的,而聽手底下人的報告,說什麼工廠的巨大廠房,噴著巨大的濃煙,不用馬拉的鐵車在荒野上連續不停的奔跑著,這一切,光光是用文字描述再加上一些插畫,根本無法讓他們順利的想像的出來那到底是什麼玩意。

    但是雖然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東西,但是作用卻是韃靼人也知道的,因為大唐鐵路建設搞的規模如此龐大,而鐵路運輸的便利性,隨便問一個普通人都能知道,所以俺答汗雖然還搞不清楚火車到底是什麼,但是卻是可以知道,火車可以運輸大量的物資。

    而知道這一點,就足夠讓俺答汗產生更大的危機感了!

    再加上得知大唐陸軍已經是逐步收復了廣大的北方草原以及東北地區後,俺答汗就是知道,那些南唐蠻子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是不多了,他們韃靼人必須抓緊時間!

    所以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時候,俺答汗親自率領二十餘萬大軍,其中包括十多萬韃靼人的騎兵主力以及將近數萬吐蕃人的步兵、炮兵、輜重等僕從兵,再一次殺入了哈薩克汗國。

    而這一次,有著俺答汗親自督戰,韃靼人的大軍順利的很,一舉擊潰了早已經是被韃靼人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哈薩克汗國。

    要是按照往年的例子,滅掉了哈薩克汗國的主力後,攻克了他們的都城後,應該就會帶著劫掠而來的牛羊馬匹以及奴隸,金銀財寶等返回。

    但是這一次,俺答汗卻是沒有帶著大軍反而,反而是直接在當地建立了統治機構。

    然後略微休整了數月後,直接殺入了葉爾羌汗國!

    這個葉爾羌汗國也沒有比哈薩克汗國好到那裡去,被俺答汗親自帶著大軍給滅掉了。

    而且由於這個葉爾羌汗國最後時刻抵抗的非常頑強,寧死不降,搞的俺答汗火大,直接來了一個屠城令。

    所以當韃靼人徹底控制這片地方的時候,當地的土著死的也差不多了。

    在宣平二十一年,連續拿下了這兩個地方之後,俺答汗也是終於感覺到能夠喘一口氣了!

    然後還不忘作為一個藩屬國該有的態度,在滅掉了這兩個汗國後,又是以上貢的名義,給大唐帝國進獻了一大批的金銀珠寶、牛羊馬匹,當然了,還有少不了的異族公主之類的。

    李軒上一次就是對俺答汗進獻的異族公主表示了滿意,回信給俺答汗的時候,稱之為『孝心可嘉』。

    所以後續兩年裡,俺答汗一找到機會就是給李軒進獻各種各樣的美女,甚至連嫡親的女兒、孫女都是前後送來了三個。

    如果不是其他女兒、孫女的長相不過關或者是年齡不適合的話,估計他能夠把所有的女兒和孫女都一口氣給李軒送過來。

    這嫡親的女兒和孫女都是能送就送,更何況是其他人,包括韃靼人內部的貴族年輕貌美女性,又或者是俘虜的異族公主之類的,只要是相貌出色的,俺答汗都是能送就送的。

    這樣做的俺答汗,不外乎就是想要爭取更多的時間而已!
V123210 發表於 2019-2-11 07:17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

    韃靼人和大唐帝國遲早都是要來一場生死之戰的,這不是韃靼人可以自己選擇的,而是大唐帝國發展的必然性。

    俺答汗不傻,他只是從大唐帝國最近這些年的擴張行動就是能夠看的出來,即便是自己帶著人從河套地區撤到了西域來,但和南唐蠻子的戰爭依舊還會爆發!

    當大唐帝國把北方草原以及東北地區都給佔領了後,後續要是不西征,俺答汗敢把腦袋擰下來扔進茅坑裡。

    為了在以後能夠對抗大唐帝國,這些年俺答汗一直都是在組織兵力西征,以積蓄更多的力量。

    而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是帶著韃靼的大軍連續拿下了瓦剌人以及吐蕃人的地盤,今年又是拿下了哈薩克汗國以及葉爾羌汗國。

    如此相加,韃靼人所實際控制的區域比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更加龐大,實力也是更加強悍,但是,這依舊是無法讓俺答汗安心多少。

    因為過去和大唐陸軍的戰爭裡,深刻的讓俺答汗知道了,那些南唐蠻子的軍隊,根本就不能用常理來判斷,尤其是他們的槍炮實在是太過犀利,人力根本無法阻擋。

    幸運的是,他通過俘虜吐蕃、葉爾羌汗國以及哈薩克汗國的工匠,已經是在手頭上積攢了不少的工匠,並為韃靼人打造槍炮武器。

    雖然還是用手工打造的火繩槍,質量不咋地,但好歹能用不是。

    至於火炮雖然也是老式的前裝散彈炮,口徑也不大,但比沒有強啊!

    然而有了這些,他還是覺得不夠,所以他還是準備繼續西征,一直向西,打到東歐去再說。

    他就不信,後頭的那些南唐蠻子能夠一路追著他打!

    反正韃靼人都是遊牧民族,只要有草原,那都能去,而騎兵的機動性也是非常強悍的,那些南唐蠻子要是真的敢一路追過來,俺答汗有信心把他們活生生的拖死。

    動不動就幾千公里的補給線,他就不信南唐蠻子能解決!

    俺答汗抱著這樣的心態,在拿下了中亞地區後,繼續揮兵西進,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很快就會和波斯人的薩菲王朝遇上,再過來則是奧斯曼王朝。

    如果南下的話,那麼就會遇上目前盤踞在印度北部地區的帖木兒王朝,而上述地區裡都有眾多的山地,尤其是想要南下的話,帖木兒帝國所控制的地區,相當多可都是山地,能夠直接把韃靼人的騎兵都給廢掉一大半的戰鬥力。

    而波斯地區和奧斯曼控制下的地區,也有不少是山地以及荒漠地形,這打起來,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不過俺答汗只要不是蠢到家,放棄自己的騎兵優勢,去搞什麼山地攻堅戰,估計也損失不到那裡去,頂多就是討不了什麼好處罷了。

    俺答汗,被大唐帝國的發展和擴張,嚇的一路西征,雖然聽上去不好聽,但是也獲得了自己的發展機遇。

    至少,一個龐大的大唐金國就是這麼出現在西域、中亞地帶的!

    相對來說,大唐帝國周邊的其他國家倒是沒有這樣的情況了,不管是扶桑還是安南又或者是緬甸,現在面對大唐的擴張,基本上都是無動於衷。

    扶桑的大名們,現在那裡還顧得上什麼大唐威脅啊,現在他們自己都還在打生打死呢,幾乎每一天都有大名打來打去,導致越打是越窮,人口越打是越少,大唐扶桑事務衙門已經是很樂觀的估計,再過上五年左右,這扶桑列島的總人口絕對會降低到三百萬人以下。

    再過十年,估計也就只剩下百萬人左右了。

    如今,大唐扶桑事務衙門已經是開始建議,可以嘗試著小規模登陸扶桑列島的部分地區,然後進行大規模移民以及行政統治了。

    安南那邊,南北朝如今也是打生打死,而且在大唐帝國的挑撥下,就連緬甸那邊也是參與了進來。

    總之現在南洋半島那邊,現在也是亂成一鍋粥,天天打仗,搞的邊上控制了馬六甲的葡萄牙人都是頭痛不已,這天天打仗,都沒當地的土著來和葡萄牙人做生意了,因為這些該死的土著只要各種武器,其他的什麼都不要了。

    而葡萄牙人的武器,製造成本可是相當高昂,而且數量也少,他們裝備自己的土著僕從軍都不夠用呢,哪有多的賣給這些土著啊。

    倒是南洋的其他島嶼安靜的多,因為如今南洋各島嶼上,基本上已經是看不見什麼正式的政權了,以前其實是有的,只是經過了這麼多年,都被大唐海軍或者海盜們給幹掉了。

    現在南洋各島上,土著部落以及原始的王國之類的一大堆,但是正式的,規模比較大的國家卻是一個也沒有了。

    而大唐帝國暫時也只是在南洋的島嶼上建立殖民地據點,控制港口為主,而移民並進行統治的話,主要還是以呂宋島以及萬丹島這兩個開發的比較成熟的島嶼為主,而其他地方,暫時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移民。

    主要是在南洋地區進行移民,尤其是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島嶼上進行移民,傷亡實在是太大了,如今醫學還是不夠發達,帝國對這些島嶼的情況也是有些無奈。

    所以只能是籠統的把這些地方都是劃入了萬丹府以及呂宋府的管轄範圍之內,並建立棱堡,控制港口,但是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這種情況下,萬丹府的實際控制面積和它理論上的轄區,區別也是非常大的,因為在大唐帝國的官方版圖上,萬丹府的轄區是西至蘇門答臘島,東至新幾內亞島,南到帝汶島,北至蘇拉威西島以及上述區域內的各種亂七八糟的中小島嶼。

    但是萬丹府目前的實際控制面積,只有萬丹島西部地區,然後蘇門答臘島的東部極少數地區,再加上一個帝汶島,至於其他地方,頂多就是只是控制了一個港口,修建了一個棱堡而已。

    其實際控制面積,還沒有呂宋府大呢,呂宋府的理論控制面積,是包括整個呂宋群島(菲律賓群島)以及婆羅洲。

    而實際控制面積的話,只要是呂宋島全部,棉老島部分地區。

    而其中的呂宋島,也是大唐帝國在海外進行移民開發最為成功的一個區域,到目前為止,來自本土的眾多移民依靠著鋤頭和火繩槍,成功的佔領了全島,並建立村莊以及開墾農田。

    呂宋島的先進開發經驗,已經是開始被推廣到其他島嶼上的殖民活動了,比如說在棉老島,讓軍方一直都是素手無策的當地土著,在大唐帝國的移民大軍面前,根本就是毫無抵抗之力,以至於在棉老島上的移民開發活動也是比較的順利。

    縱觀整個大唐帝國的周邊,其實已經是沒有什麼國家和勢力能夠對大唐帝國本身產生什麼威脅,甚至也是沒幾個能夠抵擋得住大唐帝國的吞併。

    唯獨韃靼人是個例外!

    這些韃靼人跑到西域和中亞去了後,實力越來越強大,甚至強大到讓現在的大唐陸軍都是有點無可奈何的感覺。

    西北地區的大唐陸軍,雖然試過進攻吐蕃地區,但是根本沒亂用,人家韃靼人的主力根本就不和你玩正面作戰,而是選擇正面避戰,側後騷擾的戰略。

    所以,雖然殺入了吐蕃地區,但是因為後勤無法支撐,最後還是不得不退回來。

    這種情況下,陸軍方面一邊是對鐵路寄予厚望,另外一方面也是拚命發展騎兵!

    為了獲得更多的馬匹,陸軍強勢要求新成立的河封省地區,必須優先發展畜牧業,尤其是養馬,因為軍方對馬匹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但是騎兵的培養還是比較困難,畢竟大唐帝國又不像是韃靼人那樣,全民皆兵,每一個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韃靼男人,都是天生的騎兵,並且還是自帶馬匹的那種。

    大唐帝國要發展騎兵則是困難的多,他們徵召的新兵,很多甚至都不會騎馬,然後要慢慢培養馬術,就連馬匹的培育也是比較麻煩。

    搞到現在,都是讓陸軍高層有些後悔了,早就知道當初的東北戰爭就不殺的那麼狠了,好歹留下一點察哈爾部以及朵顏三衛的人下來,招募他們當騎兵也好,讓他們放牧也好,那都挺好用的。

    但是可惜的是,現在偌大的遼西、遼東以及東北三省地區,基本上已經是找不到幾個察哈爾部以及朵顏三衛的人了,不是被陸軍所殲滅,就是被後來的移民所消滅,就算有剩下的,如今也是一股腦跑到更北邊或者乾脆是跑到了西邊投奔韃靼人去了。

    相對於之下,他們的仇敵韃靼人,比大唐帝國好太多了!

    當初殺的太狠,現在連找個人放牧都得從內地移民過來,這也是讓陸軍有些小鬱悶。

    不過也只是小鬱悶而已,要地不要人,這是帝國對外擴張的基本政策,陸軍不可能在東北地區就更改這種政策的。

    再說了,也只是一開始困難而已,帝國有壹億陸仟萬人口,找個幾百萬人來從事畜牧業還不是輕鬆的事。

    自從河套以及豐州設府後,從陝西、山西、河北、山東都是跑過去了眾多民眾生活,他們大部分都是被官員組織起來,在河套以及豐州地區從事畜牧業。

    眾多手段之下,陸軍方面才是勉強持續的進行騎兵部隊的擴張!

    甚至為了擴張騎兵部隊,陸軍方面都是自行的裁汰了部分的步兵部隊,從而騰出編制和經費來編練騎兵部隊。

    如此,才是讓大唐陸軍的騎兵部隊迅速擴張,不算師屬騎兵,只計算獨立騎兵部隊的話,已經是從多年前的五萬騎,已經是擴張到了現在的十萬騎!
V123210 發表於 2019-2-13 19:45
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

    大唐陸軍裡,騎兵的基本戰術單位並不是說騎兵團,或者騎兵師什麼的,而是騎兵隊,所以統計騎兵數量的時候,統計騎兵師,騎兵團什麼的是很難得到一個準確的騎兵數字的,你得統計騎兵隊才行。

    因為騎兵隊乃至大唐陸軍裡最基礎的騎兵編制,甭管是輕騎兵還是重騎兵,也不管是是師屬騎兵還是獨立騎兵,都是遵循了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每個騎兵隊轄有騎兵兩百騎。

    嗯,近衛軍不包括在內,近衛軍的各種部隊編制向來都是比陸軍的大,因此近衛軍的騎兵隊,每隊的人數達到了兩百五十騎。

    一隊兩百騎,這是大唐陸軍使用騎兵多年後,多次變更後得到的一個數字。

    陸軍的騎兵將領們認為,每隊兩百騎,不多不少,剛好滿足基本戰術的需求,多餘這個數字,浪費,少於這個數字不夠!

    而目前大唐陸軍裡,獨立騎兵部隊裡的騎兵隊,已經是達到了五百多隊,獨立騎兵超過了十萬騎。

    而師屬騎兵,則是達到了一百五十隊,師屬騎兵達到了三萬騎。

    一共十三萬騎兵!

    這就是大唐陸軍的所有騎兵了!

    只是這些騎兵,並不是所有的騎兵都會上戰場的,也不是所有的騎兵都有獨立作戰能力的。

    大唐陸軍的騎兵部隊,向來都是分成了兩種,師屬騎兵和獨立騎兵部隊是兩碼事。

    師屬騎兵,甭管是配屬給主力步兵師的騎兵團,還是配屬給預備師的騎兵營,這些騎兵部隊,除了極少數特殊部隊外,絕大部分都是單馬單騎的配置,而且基本上都是輕騎兵。

    這些師屬輕騎兵在大唐陸軍的定位,更多的還是和步兵和炮兵部隊配合作戰,但是自身並不具備獨立作戰的能力。

    但是獨立騎兵部隊,則是特指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騎兵部隊,這種騎兵部隊,主要是配屬到西北和北方地區。

    編制上有騎兵師和獨立騎兵團的編制,這些騎兵師和獨立騎兵團,往往配屬給各軍然後參與戰鬥。

    但是後來在河套戰役以及東北戰役裡,大唐陸軍對這些獨立騎兵的使用卻是往往獨立成軍使用,而且是組織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使用,這是因為大唐陸軍所面臨的敵人也就是韃靼人等遊牧部落,他們的軍隊往往都是騎兵為主,而且規模龐大。

    因此相對應的,大唐陸軍也是組織了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進行作戰。

    並且在經過了河套戰役以及東北戰役,還有後來的吐蕃戰役後,大唐陸軍也終於是把大規模的騎兵編制給確定了下來,並正式設立了騎兵軍這種編制。

    按照規定,標準的一個騎兵軍,應當轄有三個騎兵師,每個騎兵師除了騎炮營,輜重營等外,轄有四個騎兵團,每個騎兵團轄有四個騎兵隊,上述三個騎兵師,一共轄有四十八個騎兵隊。

    值得注意的是,大唐陸軍的各個騎兵師所轄的騎兵,根據各個騎兵師的不同,下屬的騎兵團也是不太一樣,有可能是輕騎兵,也有胸甲騎兵,也有輕甲槍騎兵,不過即便是輕騎兵裡的火槍騎兵和驃騎兵,也都是裝備盔甲的!

    大唐陸軍連火槍兵都配屬輕型板甲,更別說騎兵了!

    哪怕是輕騎兵,也是配屬了輕騎兵專用的輕型胸甲以及頭盔,防子彈自然是不靠譜的,但是防弓箭等各種冷兵器夠用了。

    所以大唐陸軍的輕騎兵,防護上有輕型化胸甲、頭盔,武器有馬刀、遂髮長槍、遂發手槍,不過大多情況下,大唐陸軍的騎兵都是喜歡用馬刀,很少使用火槍。

    此外,獨立騎兵部隊的輕騎兵,一般配屬雙馬,因為獨立騎兵部隊需要肩負著長途奔襲以及獨立作戰的能力,不配屬雙馬的話,根本不行,而部分重騎兵團,更是配屬三馬呢。

    為了讓騎兵軍具備長途奔襲、獨立作戰,並且具備攻堅作戰能力,這種騎兵軍,還會配備一個騎兵輜重團,一個騎炮團,此外,軍部還會另外轄有一個重裝騎兵團以及一個偵查騎兵營。

    這種重騎兵團,很多都是以往的獨立重騎兵團改編而來,清一色的重裝槍騎兵團,有著獨立的番號,同樣編制四個隊,不過他們往往還配有輔助騎兵,而且配屬三馬,所以輔助騎兵們在戰時,其實也是直接騎上備用戰馬,充當輕騎兵投入作戰的,因此,在計算的時候,這種重騎兵團,往往是計算為八個隊,而不僅僅是四個隊。

    這些重騎兵團穿的是全身重甲,騎的是高頭大馬,一旦讓他們衝鋒起來,那可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至少這麼多年來,還沒有什麼敵人能夠阻擋大唐重裝騎兵的騎牆衝鋒呢,哪怕是韃靼人的精銳騎兵都是擋不住!

    一個騎兵軍,轄有三個騎兵師、一個重騎兵團,再加上一個偵查騎兵營,一共轄有騎兵一共五十八隊,滿員情況下,騎兵總數為一萬一千六百騎!

    再加上輔助作戰的騎炮兵大約兩千人,騎輜重兵大約三千人,總兵力約為一萬六千六百人。

    但是,馬匹卻是遠遠不止一萬六千多匹,而是超過了四萬匹,按照人均來算,甚至是超過了單騎雙馬的配置,純騎兵部隊自然是用不了這麼多的馬匹的,主要是騎炮部隊以及輜重部隊佔用了大量的馬匹。

    而到目前為止,大唐陸軍一共轄有七個騎兵軍,第一騎兵軍部署於西北甘肅地區,第二騎兵軍也是部署在甘肅,第三騎兵軍部署在陝西,第四騎兵軍部署在河封省的河套以及河套以西地區;第五騎兵軍部署於河北、河封兩省一帶,第六騎兵軍部署在東北地區一帶,第七騎兵軍則是部署於河南、山東一帶

    上述七個騎兵軍,一共轄有四百零六隊騎兵隊,騎兵八萬一千兩百。

    而剩下的將近一百隊騎兵,則是變成了若干獨立騎兵師、旅、團,部署在其他地區。

    五百隊獨立騎兵,加上一百五十隊師屬騎兵,總數大約十三萬騎兵,這就是目前大唐陸軍的所有戰鬥騎兵力量了。

    然而這個數量和韃靼人比起來,卻還是不算什麼,人家韃靼人在今年西征的時候,抽調的騎兵總數就超過了十五萬!

    然後他們在西域一帶還留著了大量的兵力防備大唐帝國呢!

    沒辦法,雖讓人家是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部落,隨便領出一個人來都是天生的騎兵!

    和韃靼人比騎兵數量,那是不靠譜的,所以大唐陸軍雖然也是玩命發展騎兵,但是卻也沒有想過在數量上徹底壓倒韃靼人,大唐陸軍打韃靼人的武器,從來都不單純依靠什麼騎兵,一方面是依賴更加先進的裝備,而另外一方面則是更加科學、合理的戰術。

    而裝備和戰術的革新,帶來的也是編制上的革新!

    其實騎兵軍的設立,其實也是這種裝備和戰術革新所帶來的影響,大唐陸軍設立騎兵軍,其實就是純粹把騎兵軍當成了戰略機動力量來使用,要不然也不會強調長途奔襲能力的同時,還要強大的火力以及確保攻堅能力了。

    同樣的,步兵軍的革新也是在東北戰役結束之後被提上了日程!

    以往的軍級編制,早就不合時宜了,李軒一直都是想要改動,只不過一直沒有什麼太好的想法,所以才拖到了東北戰役之後。

    等到東北戰役結束了後,李軒就是開始對陸軍的高層指揮體系進行了變動,首先是撤銷了軍防區制度,也就是說,一個軍不再固定的負責某一地區的防務,同時也是沒有權限直接指揮地方守備部隊。

    各軍所轄的部隊被固定,而不再是和以往一樣隨意變化!

    基本上,每個軍所轄的部隊,一般為兩個或者三個師,再加上若干軍屬部隊。

    當然了,部署在不同方向的軍,其實力也是不一樣的,配屬的部隊也不一樣,比如說部署在直隸第七的第一軍,和部署在遼東的第十五軍,那差別可大了去。

    同時,因為主力步兵師的數量一直不夠多,但是建立太多的主力步兵師,軍費又支撐不住,所以在軍級改制的浪潮中,陸軍順手把部分戰鬥力比較良好的預備師也是乾脆納入了各軍編制,並授予正式陸軍某某步兵師番號。

    把陸軍步兵師的番號,擴展到了陸軍第五十四步兵師。

    但是番號為陸軍第二十一步兵師往後的步兵師,他們都是預備師改編而來,在和平時期的時候,這些部隊只保留骨幹人員以及部分戰鬥力,眾多沒有太多特殊需求的人員,比如說後勤人員以及普通士兵,則是保持空缺,等戰爭時期再補上,基本上第二十一步兵師往後的步兵師,每個師的兵力平均下來只有八千人左右。

    至於真正常年都保持著戰備狀態,齊裝滿員的步兵師,其實一共也就那麼二十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剛好二十個,然後大唐陸軍現在編有十八個軍,除了第一軍比較特殊,轄有三個滿編師外,其他各軍基本都是一個軍只有一個滿編師。

    而各軍剩下的師,都是屬於不滿員的那種,情況好一些,比如駐紮在西北地區的師,有個七八成的人手和裝備。

    但是很多部署在普通地區,哪怕是邊地的師,頂多就一半人了,一個師七八千人而已,而你要知道,大唐陸軍的一個師滿編下來,總兵力可是達到一萬六千人的。

    這也是為了控制部隊的人數,畢竟十八個軍一共轄有五十四個步兵師呢,真要全部滿員了,那人數可多了去。

    戰備部隊常年保持齊裝滿員,並在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頂上去。

    二線部隊平時保留骨幹,以及基本的戰鬥能力,和平時期,在戰爭爆發後,一邊協助主力部隊參戰,一邊接受後方送來的預備役兵源,並迅速擴編為齊裝滿員並投入作戰。

    地方上的大量預備師,和平時期只保留最基本的框架以及極少的戰鬥力量,往往一個預備師在和平時期,在後方進行大規模動員,動員成軍後奔赴前線參戰!

    這也是這些年來大唐陸軍應對軍費和兵力不足,所做出的一個妥協辦法,保留部分戰備部隊,再保留部分二線部隊,然後保留大量的地方預備師部隊的框架,在戰爭時期,則是大量召回預備役士兵以及新徵召大量的新兵補充部隊。

    為此,大唐陸軍還建立了一個非常完善的動員制度以及民兵制度呢,就是為了能夠在戰爭時期迅速的徵召到足夠的預備役兵員,然後上前線作戰。

    大唐陸軍搞軍級固定編制,搞戰備師、普通師和預備師等等,其實都是因為軍費有限,但是大唐帝國的地盤越來越大,要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多而不得不做出的折衷方案。

    然而即便是這樣呢,但如今大唐陸軍的現役兵力,也已經是將近百萬之數了!

    如此也是不得不讓大唐陸軍方便一直都是高喊著咬緊牙關共渡難關的口號,將領們帶頭降低薪資,軍官以及士官們的薪水普遍下降,而士兵們的薪水更是被換成了補貼。

    壓縮人員開支的同時,陸軍也是一直都是在儘可能的自力更生,尤其是糧食,大唐陸軍的口糧,如今有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軍方自行屯墾所獲得,別說是在中原腹地駐紮的部隊了,就算是駐紮在邊地的戰備部隊,那也得種田種菜養豬雞鴨什麼的,要不然,這點軍費那裡養的了這麼多人啊。

    即便如此,大唐陸軍的軍費也是不夠用,基本上,每年李軒都要額外再掏一筆錢給陸軍方面,要不然陸軍方面別說擴軍購買新裝什麼的了,就連養活現在的這些人都是夠嗆。

    相對而言,海軍那邊的日子就過的比較滋潤了,因為海軍的戰艦雖然非常昂貴,但是他們的人員可沒有陸軍這麼多,這平均下來,海軍的軍費養活海軍的將士們還是可以的。

    有趣的是,這也是陸軍這幾年對海軍意見越來越大的原因。

    憑什麼我陸軍將士在邊疆苦寒之地和韃靼蠻夷廝殺,最後連肚子都吃不飽,而那些海軍土鱉們只是出海晃悠一圈,連個海盜都不打就能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9-2-13 19:45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

    對於陸軍的指責,海軍卻也是有著不同的意見。

    已經退出現役的前海軍軍令部部長,御書房值班大臣包義奮海軍上將就是毫不客氣的在公開場合批判陸軍:「這陸軍啊,都是一群大爺,而且還是光拿錢不辦事的大爺,每年拿這麼多軍費,除了偶爾打打幾個不起眼的蠻夷部落外,也沒見他們幹了什麼事!」

    韃靼人,察哈爾部,朵顏三衛等敵人,在海軍的眼中,瞬間就是變成了所謂的不起眼的蠻夷,這又是把陸軍將領給氣得夠嗆。

    其他人先不說,但是韃靼人你敢說他只是不起眼的蠻夷部落?

    拜託,那可是有著至少十幾二十萬騎兵大軍的強敵啊!

    這就憑這十幾二十萬的騎兵大軍,放眼整個東亞地區,除了大唐陸軍能夠把他們揍趴下,最後灰溜溜的西撤外,試問還有誰能夠做到?難道你們海軍能夠做到?

    不過一轉眼,人家海軍的將領就是說了,假如韃靼人剛出海的話,這幾十萬騎兵算個屁,我們的戰艦一輪齊射打過去就足夠了。

    關鍵是,韃靼人會跑到沿海甚至出海和大唐海軍幹架嗎?

    不會!

    大唐陸軍和大唐海軍的矛盾由來已久,每年都是有著數不清的罵戰,吵到李軒這邊來的次數都有不少,不過李軒向來都是高舉『留中不發』的口號,對陸軍和海軍的各種衝突和矛盾視而不見。

    聖天子李軒都是這個態度了,朝堂上的其他臣子們,對陸軍和海軍的爭吵自然也就更加習以為常了。

    畢竟大家都是聰明人,聖天子為什麼會對陸軍和海軍的爭吵視而不見他多少也能夠猜測的出來。

    除了搞平衡,杜絕陸海軍合流之外,基本上就沒有第二個可能性了。

    當猜測到了聖天子李軒的這種心思外,眾多大臣們也就知道該怎麼辦了,甚至很多人都是在猜測,陸軍和海軍那邊每年都是吵得這麼凶,恐怕都還是陸軍和海軍的共同默契呢。

    如果沒有雙方的高層將領的默認和許可,怎麼可能吵得這麼凶。

    恐怕兩個公開進行罵戰的陸軍和海軍將領,恐怕私底下還是好友呢。

    對此,李軒也是知道,不過他還是不在乎,他不管人們內心是怎麼想的,也不在乎別人看出來了他的想法,但是他就是要搞平衡,哪怕只是表面上的平衡。

    雖然說如今陸軍和海軍的高層似乎有所默契,但是雙方的公開矛盾久了,甚至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傳承的時候,這要是還能夠同流合污,那估計是不太可能了。

    隨著進入宣平二十一年末,新一輪的財政預算即將展開的時候,陸軍和海軍繼續爭吵著,只不過誰都沒有注意到,今年的財政預算分配裡,皇室經費的數額大大增加了!

    皇室經費,這是皇室每年從國庫所獲得的經費,然後直接歸入內庫,每年皇室支出的費用,都是從內庫支出,而不是從國庫支出的。

    至於說皇室每年支出的費用,那可就多了,純粹的皇室的生活起居費用,那倒是沒有多少,撐破天了也就幾十萬元上下。

    皇室每年支出的費用,更多的還是皇室內設機構的行政經費、近衛軍的軍費等。

    比如說皇家科學院、皇家理工學院、皇家青年軍校、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翰林院皇室資產科,這些個機構雖然名稱不同,前綴也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屬於典型的皇室內設機構,其內任職的官員雖然也是有品級,但是卻自成系統。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皇室機構的人員,稱之為皇室僱員更為恰當一些。

    具體下來,最為花錢的就是翰統以及近衛軍了,其他機構要麼是本來就不怎麼花錢,要麼本來就是有自己的收入,不需要多少的經費扶持。

    比如說皇室資產科,這個機構本身也是非常花錢的,但是它花都是各大皇室企業上繳的利潤,因為從某種性質上來說,皇室資產科,更像是眾多皇室企業的集團總部。

    但是翰統這樣人員眾多的諜報機構,每年花的錢可就多了!

    此外就是近衛軍了!

    近衛軍到目前為止,一共轄有三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一個炮兵旅,一個艦隊。

    其中的步兵,騎兵以及炮兵可都是齊裝滿員的部隊,而近衛軍艦隊,那也是擁有戰列艦,護衛艦的艦隊。

    所有的近衛軍,包括作戰部隊以及文職軍官,全部加起來總兵力達到了八萬人。

    這八萬人養起來,那也是相當花錢的。

    因為近衛軍的持續擴編,翰統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這每年支出的皇室經費也是越來越大,而今年,就在陸軍和海軍爭奪預算的時候,近衛軍卻已經是不聲不響的搶走了自己的蛋糕,比往年的經費多出來至少百分之二十。

    消息一透露出來,就是引起了陸軍和海軍的齊齊警覺,因為直覺告訴他們近衛軍要開始搞事了。

    他們並沒有猜錯,近衛軍的確是準備搞事了,或者說是李軒打算讓近衛軍搞事了。

    近衛軍一直都是齊裝滿員,裝備也都是優先裝備最先進的武器,如今近衛軍裡的各種陸戰武器都是最先進的,即便是戰艦,基本上七八艘主力戰艦也都是陸續改裝了蒸汽機。

    這多出來軍費大部分自然是用來擴軍的,而剩下的一部分則是用來充當演習訓練的費用。

    近衛軍那邊提交了預定計畫,準備在過完年後,抽調一部分兵力進行遠距離機動演習,而其中的遠距離機動,將會通過火車以及蒸汽船隻協調完成。

    並且演習目的地則是河南、湖北、河北以及廣東四地,同時還將會在途中在大員府進行登陸演習。

    擴軍這個好理解,近衛軍的擴軍步伐向來都是緊跟陸軍的,基本上陸軍擴軍了,近衛軍就會跟著擴軍,所以這些年,陸軍的規模越來越大,但是近衛軍也是從三萬人逐步擴張到八萬人。

    但是搞大規模的演習,他們很多人就是不理解了。

    這種大規模的演習,不可能是無緣無故就搞出來,哪怕是為了提升部隊的戰鬥力也不可能如此,因為花費實在是太大了。

    陸軍那邊,如今想要搞個幾萬人的演習,那都是要精打細算,很多時候陸軍將領們,更加傾向於以戰代練!

    演什麼習,訓什麼練啊,直接拉到西北或者東北去和當地的蠻夷打仗,更加簡單和乾脆!

    這些年來,陸軍搞以戰代練,對部隊進行了輪換制,基本上二十個主力步兵師都是輪著上了戰場,表現有好有壞,但是總體還是讓陸軍比較滿意的。

    其實,近衛軍那邊也只一直都有派遣部隊在外征戰的。

    為了保持近衛軍的戰鬥力,近衛軍一直都是有抽調部分兵力去前線征戰的傳統,前些年的時候,甚至是同時在東北和西北都是派出了一個暫編旅,同時有著超過一萬五千人在外作戰。

    近衛軍第一暫編旅的番號,在西北那邊都已經是掛了好多年了,連旅部都是成立好多年裡,就是裡面的近衛軍部隊不會固定,基本上間隔一年就會進行輪換!

    所以說,如果沒有特殊需求,近衛軍是不需要搞什麼大規模演習的,浪費錢財!

    不過,這些只是陸軍和海軍將領的想法,而不是李軒的想法!

    近衛軍的定位,從來都不是上戰場進行廝殺,而是防備內部敵人,或者更準確的說是防備陸軍或者海軍,又或者是某一天突如起來的起義軍之類的。

    沒辦法,誰讓李軒比較悲觀,而且又比較怕死。

    所以在近衛軍規模比較小的時候,李軒都是把近衛軍集中在金陵城,但是現在,隨著帝國控制權的擴大,陸軍兵力的持續增加,近衛軍的兵力雖然也是持續增加,目前的兵力已經是達到了八萬多人,不過還是有些不足。

    如此,也是時候再擴軍一部分,然後派遣一部分近衛軍到外地駐防了。

    一方面,是減輕陸軍的防務壓力,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借近衛軍來掌控幾個最為重要的戰略地區:中原腹地開封,北方四戰之地天津,西南大門湖廣之武昌,南方重鎮廣州。

    李軒都是希望在上述地方駐防一定的近衛軍力量,用以彈壓當地的不穩定力量。

    所以,李軒是準備對近衛軍進行擴軍了,不過在擴軍之前,卻是要讓近衛軍熟悉遠距離作戰能力以及孤軍作戰的能力。

    這也是李軒搞這一次大規模機動演習的根本原因。

    因為在李軒的設想裡,以後的近衛軍主要是駐防在戰略重鎮為主,而當遇上內亂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需要面對兵力更加雄厚的叛軍,為了彌補兵力不足的缺陷,快速的遠距離機動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同時孤軍作戰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了。

    這一次的演習,就是為了讓近衛軍掌握這種能力,至少是熟悉一二,以後真遇上這種事了,也不至於連一點經驗都沒有。
V123210 發表於 2019-2-13 19:46
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

    近衛軍要在國內的幾個戰略重鎮駐軍,現有兵力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得擴軍,不過擴軍這個簡單,經費到位什麼時候擴軍都可以,一切按部就班來就行了,

    近衛軍在擴軍,而這並不是為了對外征戰,而是因為帝國的對外戰略導致陸軍大擴軍,迫使近衛軍為了保持戰略平衡,也是跟著擴軍。

    這不得不說,也算是大唐帝國內部的一個內耗了,而且還是李軒故意搞出來的內耗。

    但是這種內部的牽制卻又是一個大國所必須的!

    一個大國裡沒有各種派系或鬥爭,那簡直是無法想像的,甚至是不正常的,相反,有派系,有鬥爭,這才是正常的,而且是能讓人感覺到安心的。

    如果大唐帝國裡的臣子們相互沒有鬥爭,那麼李軒就得擔心他們密謀準備推翻自己了。

    為了維持國內軍力的平衡,近衛軍要擴軍,但是擴軍是要錢的,所以宣平二十二年的財政支出預算裡,近衛軍的軍費就是多了不少,這讓原本就為軍費而爭吵的陸軍和海軍嗅到了危險的感覺。

    然後一個個就是相繼跑到了李軒面前哭訴,說陸軍困難,海軍更困難,軍中將士都吃不飽飯了之類的,生怕哭的晚了,這錢都被內閣那邊拿走了。

    要知道,內閣那邊可是在搞什麼交通戰略呢,而且還搞出了什麼火車、輪船補貼方案,以刺激國內的火車、輪船的快速發展,一個個都是天天哭著喊著要提高明年的經費。

    而大唐帝國的財政支出預算,永遠都是不夠用的,甭管這一年的財政支出預算有多少,但是到最後各部門彙總上來的支出預算,總是會超支。

    因為大唐帝國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哪怕是沒花錢的地方,那些大臣們為了爭奪經費,也會搞出一大堆需要花錢的計畫來。

    這種情況下,這財政收入不管多少,那都是永遠不夠花的。

    不過呢,李軒也是知道下頭的臣子們經常有事沒事就哭窮騙經費,所以該給的給,不該給的他從來也不給。

    這些年,李軒就是控制著各部的經費,然後用財政收入的結餘償還了龐大的國債,好不容易才在去年把國債徹底還完呢。

    這不用償還國債了後,財政情況也是寬鬆了不少,畢竟過去這些年裡,基本上每年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加起來都是從超過千萬了,統一初期為了發展軍備和基礎建設,加上當時國債的信譽度也不行,沒什麼人買,為了吸引人們購買國債,當時發行國債的時候搞的比較狠,數額大,利息高。

    統一初期,為了籌集資金發行的部分五年期國債,年息甚至能夠達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基本上五年後就是雙倍奉還!

    早期國債的利息太高,也是導致後續大唐財政不堪重負,不得不發行新債來償還舊債,並每年都支付高昂的利息。

    這前後不過十幾年,大唐財政支出的國債總利息,實際上已經是超過了國債總本金的數額了。

    從立國初期開始到宣平二十年,大唐財政一共發行各種類型的國債約八千萬元,宣平二十年後沒有繼續發行國債。

    而這些累計八千萬元的國債,所產生的總利息已經是超過了一億元!

    每年償還國債的利息和本金,都是讓財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如果不是因為國債而導致財政背負了沉重的報復,李軒也是不會在過去十幾年裡,不管怎麼樣,也是咬緊牙關堅持每年償還國債的本金和利息,同時也是儘可能的不借國債了。

    幸運的是,得益於帝國的工商業發展迅速,農業恢復良好,這財政收入越來越高,在宣平二十一年的時候,財政收入已經是突破了一億九千萬元。

    而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也就是宣平二十二年,財政收入突破兩億大關不是問題!

    在財政收入越來越高的情況下,才是能夠在初步滿足國內發展需求的的情況下,持續償還國債,如今總算把累計超過八千萬的國債本金以及超過億元的國債利息給還完了。

    還完國債後,李軒才是覺得帝國的財政狀況好轉了不少,這樣也能夠做其他一些事情了,畢竟還完了國債,每年至少能夠騰出來上千萬資金呢。

    然而即便是錢多了一些,但是那些臣子們也都是知道現在錢多了,一個個都是獅子大開口的,這也要錢,那也要錢。

    而李軒的辦法一向來都是把骨頭扔出去,讓他們狗咬狗,自己穩坐釣魚台!

    這,也是每年預算支出會議上,內閣和軍方,內閣各部,陸海軍之間等幾乎所有機構,都是為了經費而進行激烈爭吵的原因。

    如果說李軒直接定下了財政支出預算分配的方案,那麼大家也就不用吵了,不管多少,用著就是了。

    偏偏李軒從來都不親自確定,非要給出一個總額後,讓各部門自己去爭吵。

    而明年,也就是宣平二十二年的財政支出預算,總額是一億九千萬,因為財政收入預算是兩個億左右,但是按照傳統,是會扣留一部分充當緊急經費的,這部分或是用來救災,或者是用來充當戰費,又或者是做其他一些事情,是不會納入財政支出預算裡的。

    明年預扣的緊急經費是一千萬,如此也就只剩下一億九千萬讓各部門去爭奪了。

    而這一億九千萬里,又是先把皇室經費給扣除了,然後是各部門的最低限額的行政經費也是給扣除了。

    因為上面這些,都是基礎經費,屬於減無可減的那種,如果真要削減,那麼軍人、官員、官府僱員等吃公家飯的人,他們的薪資可就沒著落了。

    所以這一部分,向來也都不是爭奪的目標,因為大家都不是簡單人,也是會調查的,所以各部門用多少必須經費,那也都是透明化的,根本沒辦法爭。

    他們爭奪的重點,乃是扣除了皇室經費以及各部門的最低經費後的剩餘部分,而剩餘的這一部分數量可不少,足足六千萬呢。

    盯著這六千萬的機構多了,比如說工部,他們的水利工程還沒有搞完,而且還在搞什麼交通戰略,準備修鐵路,官道,疏通河道,這裡頭的每一樣,那都是吞金巨獸,所以人家一張嘴就是三千萬,直接把這些錢砍了對半。

    不過禮部的官員們也不是好惹的,他們下屬的教育司向來也是吞金大戶,每年花費的教育經費也是不在少數,最近兩年禮部的核心工作,就是完善國內的基礎教育以及基礎技術教育。

    基礎教育自然就是小學教育了,想要把小學教育普及到更多的人口,如此除了建設更多的官辦小學外,還得降低學費以及書雜費等,不然的話,廣大的貧寒之家的子弟,根本上不起學,哪怕只是小學。

    而基礎技術教育,則是指中專。

    禮部的教育政策,向來都是緊跟聖天子的步伐,聖天子說要普及小學教育,他們就搞小學普及教育。

    聖天子說要辦若干所一等大學,他們就只搞了七所一流的綜合性大學,符合聖天子說的『若干』二字,不會只有那麼幾所,也不會有十多所。

    聖天子說要大力開辦初等職業教育,讓廣大學子能夠有一技傍身,他們就毫不猶豫的在各地開辦中等技術學校,類似於後世的中專。

    這種學院和以往的技術學院不太一樣,因為以往的技術學校,屬於高等技術學校,招生是從預科學校裡招生的,雖然是類似於後世的大專,但實際上也是屬於帝國的高等教育範疇之內,各地的大專院校加起來,其實也沒比普通的大學多到那裡去。

    大專和大學,在大唐帝國裡,都是屬於高等教育的範疇,而對於高等教育,大唐帝國的方陣向來都是精英化教育,宜精不宜多。

    而現在的中等技術學院,則是從中學生裡招生,他們的課程都是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各類技術人才。

    基本上,大唐帝國的教育政策,都是緊跟聖天子李軒制定的計畫再走,那就是普及基礎教育,大量培養各類基礎,尤其是理工科的基礎人才,挑選一小部分精英,培養為高級人才。

    這種模式可以稱之為金字塔教育,又或者稱之為精英教育!

    這種模式下,絕大部分普通人頂多上個中學甚至只上個小學,那麼就回家種田或者去進工廠打工了,缺乏文化的他們,在帝國裡頭充當的是農民和工人的角色,而且這些人因為沒有收到高級教育,所以也是不會和那些什麼知識分子一樣,天天想著造反之類的,他們會很老實的種田進工廠,為帝國添磚加瓦。

    少部分普通人,則是可以讀完中專,這些人將會成為整個社會裡的中堅力量,他們具備專業知識,能夠勝任中低層的技術以及管理工作。

    不過呢,他們依舊缺乏接受了高等教育所帶來的一些視野!

    再有少數一部分,則是上了大專或者普通大學的話,這些人將會成為帝國上層建築的主要群體。

    再過來,則是極少數上過名校的名牌大學生,接受全面高等教育的精英,他們將會構成大唐帝國這個金字塔的最頂尖的一個小群體。

    在這種教育體系下,因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不會太多,為了避免社會對這種專業人才產生缺口,這才有了中專學校的出現。

    最近兩年建設大量的中專學校,也是禮部的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而且人家禮部辦的是教育,這喊出來的口號都是響亮的很,說什麼百年育人,為了帝國的繁榮昌盛,這教育是不能落下的,然後一張口,就是說要八百萬的專項經費!

    看著內閣的人不要臉的說著一個個大計畫,陸軍和海軍的將領也是忍不住了,海軍的將領直接把一份厚重無比的檔案拍在了桌上,上面寫著『大唐海軍全球戰略第一次五年期發展計畫』。

    然後只見這人道:「你們要多少經費做什麼,我們海軍不管,也管不著,但是聖天子親自批下的五年發展計畫所需的款項,卻是必須給海軍留下來!」

    但是很快一旁的陸軍將領就是露出一絲譏笑:「去年不是剛給你們海軍拔了專項造艦經費嗎?拿同一份計畫書來要兩次經費,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