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山溝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連載中)

 
V123210 2017-7-1 21:16:16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840 724742
V123210 發表於 2019-7-20 19:46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


    目前大唐帝國裡,新建造的遠洋貨輪,噸位達到三千噸到五千噸之間都不算多,至於超過五千噸的,基本屈指可數。

    因為哪怕是三千噸到五千噸之間,其運營已經受到了比較大的限制了,很多海外的港口都沒法進入。

    噸位超過了五千噸,對運營會遭到巨大的阻礙,而且建造成本和後期的運營成本也會大幅度增加。

    倒是遠洋客輪的噸位普遍偏大,目前新建造的遠洋客輪的噸位,普遍都是四千噸到五千噸之間,因為遠洋客輪普遍只在大型港口城市停靠,噸位大一些也可以接受。

    同時現在的豪華客輪不愁客源,作為當代唯一的出海遠行的交通工具,同時隨著大唐的海外領地越來越多,移民越來越多,這客輪的發展一直都是非常快速的。

    大唐人目前前往海外領地,基本都是選擇乘坐這些大噸位的豪華客輪,哪怕是普通人,也會選擇乘坐這些大噸位客輪的三等艙。

    安全,舒適,而且價格還更便宜!

    而權貴們也會選擇豪華客輪,他們乘坐的一等艙能夠讓他們繼續在大海旅行的時間裡享受到奢華的服務。

    哪怕是航運公司之間,為了公司的榮譽,為了影響力,也是競相建造並運營更大,更快的豪華客輪。

    太平洋航運公司,為了重新奪回第一遠洋航運公司的名頭,奪回第一豪華客輪的名頭,已經是耗費巨資訂購了一艘滿載排水量達到了一萬噸的豪華客輪:新太平洋號

    這艘被太平洋航運公司寄予厚望的豪華客輪,不僅僅排水量達到了如今民船之最,而且還極為奢華的用上了萬噸戰列艦才用的大型蒸汽機組,其巡航速度能夠達到驚人的十五節。

    這個速度,基本上是目前的民船之最了,不管是客輪還是貨輪,甚至超過很多軍艦。

    從這艘新太平洋號也是可以看的出來,其實以目前大唐的造船技術來說,造上萬噸的船隻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為什麼不造大的油輪呢。

    主要還是建造成本以及使用成本的問題。

    如今西丹島那邊可是沒什麼港口呢,要想讓大噸位的油輪停靠還得修個大港口,這樣不划算。

    而且他們對油輪的需求是比較迫切的,可沒有時間等太久,而大噸位的船隻建造起來所需要的時間太久。

    綜合考慮之下,他們決定先建造一批三千噸的油輪用著先,先試驗試驗技術再說。

    等後續有需求了,再建造大噸位的油輪。

    當西丹島那邊也是開始搞石油的時候,國內的油價也是開始逐步下跌了。

    最先受到影響的是鯨魚油,受到南洋發現大規模石油的影響,鯨魚油的價格進一步下跌,導致很多捕鯨船都是感到了難以為繼。

    這些捕鯨船出海捕鯨也是需要成本的,船隻出海一趟,燒的煤炭需要錢,水手也是需要錢來僱傭的。

    隨著鯨魚油的價格進一步下跌,也是讓很多的捕鯨船無利可圖,甚至一些運氣不好,或者是技術不咋地,設備也是不夠好的捕鯨船,陷入了虧損。

    對此,帝國自然也是不可能不管。

    畢竟那可不是一艘兩艘捕鯨船,全帝國加起來大約有兩百多經過註冊的捕鯨船活躍在全球海域呢,至於沒有經過註冊的捕鯨船,那就無法統計了,但肯定是不少的。

    對於這些船隻以及上面的水手,自然是需要妥善安置的,比如說給他們提供培訓,讓他們改為捕撈其他魚類,如今帝國正處於工業發展,居民收入每一年都在增加,對肉食,對魚類食品的需求不斷的在增加。

    鯨魚油的價格下跌,煤油的價格自然不可避免也會下跌。

    這些照明用油的價格持續下跌,所帶來的最大影響就算是讓更多的家庭能夠在晚上點的起燈了。

    以往的時候,普通家庭的學子,是別指望晚上點著油燈學習了,經常在晚上點燈苦讀的學子,少說也是個中產子弟。

    如果再把時間往前推十幾年,能夠晚上點燈學習的人,清一色的有錢人!

    所以,當你看到某個古代學子挑燈夜讀,懸樑刺股就覺得他多麼苦逼了,實際上人家是正兒八經的有錢人,閒著麼沒事就能去逛青色小樓,和花魁出門遊玩的那種。

    普通學子還是別指望能夠挑燈夜讀了。

    但是現在的大唐,哪怕是普通學子也能夠挑燈夜讀了,而且可以預見的是,煤油的價格還會持續降低。

    畢竟如今的石油開採以及提煉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哪怕是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降價,也依舊有著豐厚無比的利潤。

    之所以還沒有降價,那純粹是因為產能還沒有跟上來,加上為了給大量的捕鯨船一定的緩衝時間,所以官方其實也不是很樂意看見煤油燈出現暴跌式的降價,而是採取逐步降價的方式,最後讓煤油燈真正的進入千家萬戶。

    而這種情況,也花不了幾年時間了。

    如今皇家石油公司在巴庫那邊的油田產量逐年增加,煉油廠的產能也是逐步增加。

    帝國石油公司在南洋發現了油田,並大手筆的本土沿海三大地區分別籌建大規模的煉油廠。

    保守估計,五年內,國內的煉油廠的煉油能力,就能夠達到一百萬噸,而這個數字基本上已經是能夠初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了。

    後續隨著煉油能力的進一步增加,那麼不可避免會出現繼續降價,最後導致煤油成為普通的消耗品,真正的進入千家萬戶。

    看著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也是讓李軒比較欣慰。

    對於石油工業的發展,其實李軒的推動並沒有太大,也只是幾年前指示皇家石油公司的成立,然後後續指點了他們幾個油田的存在而已。

    但是對於整體石油工業的發展,李軒其實是並沒有進行太大的推動的。

    就和其他行業一樣,李軒更多的是給政策,給出大概的方向,然後讓他們自己去搞。

    有時候能夠做出來林軒很滿意的成績,有時候也會犯錯,走彎路,但是只要不是事關帝國重大戰略的問題,一般李軒也是懶得搭理。

    帝國那麼大,行業這麼多,各種新東西數不勝數,李軒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一一去關注。

    更何況,他更希望帝國的各行業能夠健康自主發展,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干預就能夠健康發展。

    當然了,這些其實都是表面的藉口而已,實際上就是李軒對這些東西已經是沒有什麼興趣了。

    如今大唐已經是走上了蒸汽革命的高速路,哪怕是李軒不去指點什麼,也能夠保持著高速發展,這樣的大唐,在全球範圍內幾乎是無敵的。

    就算是工業能力再提高,技術再提高,也不可能改變多少。

    大唐帝國依舊是地球上的第一強國!

    本質上不會改變什麼。

    最近這幾年,李軒最關注的已經不是什麼國內的發展了,他更關注的還是海外的擴張。

    尤其是海外領地的本土化!

    南洋幾個地方以及巴庫的局部本土化,就是他親自出手干預的結果,他不可能等待整個呂宋省以及萬丹省都是徹底完成了本土化之後,再搞什麼本土化,那些所需要的時間太過漫長。

    所以他採取了逐步本土化的政策。

    通過對部分條件是和的地方進行局部本土化,刺激周邊的地區加速本土化。

    這一點在南洋地方體現的尤為明顯,自從呂宋島以及棉老島局部本土化之後,臨近的婆羅洲哪怕是沒有太大的外力推動,但是其本土化的進程依舊是大幅度加快了。

    就藩當地的貴族以及官府,眼看著隔壁的島嶼本土化成功後高速發展,官員將有政績,貴族和商人們大把賺錢,他們那裡還能忍得住啊。

    當年大家都是一樣的窮哥們,但是現在突然發現這個窮哥們變成了高富帥,這絕壁不能忍。

    如果是換一種情況,估計他們就要鬧,在沒有完成本土化的情況下也要求中央給予他們本土化的政策,但是如今的大唐帝國是不可能出現這種事的。

    通過蒸汽機交通工具以及有線電報,再加上以往數十年來建立的強勢中央集權模式,如今大唐帝國的中央集權是達到了封建王朝所能夠抵達的巔峰了。

    那些海外領地的官員和貴族可不敢鬧,畢竟金陵方面是不好惹的,惹毛了金陵方面的大佬,分分鐘把你扔到新西蘭島等地方去和食人族當鄰居。

    對抗金陵方面是不可取的,鬧也是不能鬧的。

    那麼怎麼辦呢?

    廢話,還能怎麼辦,自然是自己加把勁,盡快的完成當地的本土化了,然後學其他地方申請局部本土化。

    不管是萬丹省還是呂宋省,都是屬於眾多島嶼組成的省份,大小島嶼多的很,要把全部島嶼都完成本土化,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在既定的部分島嶼上完成本土化卻是可以的。

    這種情況下,婆羅洲的那邊的地方衙門和當地的貴族們,也是開始賣力了。

    樂觀估計,興許一兩年時間裡,婆羅洲那邊就能夠完成本土化了。

    相對於南洋地區的本土化工作困難重重,美洲那邊的本土化工作倒是容易的很!
V123210 發表於 2019-7-20 19:46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南金熱

    美洲那邊的本土化工作相對比其他地方,其實要更加的簡單,主要是當地的地方大,土著也少,屬於地廣人稀的地方。

    大唐在當地的本土化工作,主要還是把這些土著遷移到西班牙人控制的墨西哥為主,同時西班牙人對接受這些土著也是非常樂意,經常自己派出人手去組織土著遷移到墨西哥地區去。

    所以做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

    當性能土著遷移走了後,自然也就本土化了。

    畢竟大唐對本土化的唯一標準,就是的當地的人口比例,只有一個地方的大唐人佔據了當地的主體人口時,才能申請成為本土省份。

    而這個標準具體實行的時候,往往更加嚴格,有時候是需要完成百分百的人口結構比例才能夠方形。

    同時,這一標準不適用於殖民地模式的海外領地,比如說在印度以及非洲等地區的海外領地,這些海外領地裡其實也是清一色的都是大唐人,但是周邊都是土著,而且海外領地裡不可避免也會有大量的土著人口生活居住。

    所以目前來說,能夠有比較好的條件完成本土化工作的其實也就是南洋諸島以及美洲地區,再加上其他部分島嶼或者某些極為重要的戰略地區。

    至於廣闊的印度半島以及非洲大陸,目前大唐是沒有在這些地方進行徹底本土化的打算,原因無他,距離太遠,土著太多。

    南洋諸島雖然也人多,環境也算是比較惡劣,但都是島嶼,可以一個島嶼一個島嶼來搞,費點時間也能搞完

    至於南洋半島嘛,純粹是因為距離太近,就在帝國邊上,不搞本土化帝國不放心,帝國準備著,再怎麼也要把帝國本土的實際控制線,推進到孟加拉灣一帶。

    也就是說,整個南洋半島都需要納入帝國本土範圍內,只是這破地方比在南洋諸島上都更難搞,所以一直都是拖著,在當地推行的是當年在扶桑地區的政策,大唐人不會輕易親自上陣。

    除了南洋諸島以及南洋半島外,剩下的比較好搞的都是幾個島嶼了,比如說錫蘭島以及西印島(馬達加斯加)

    其中的錫蘭島其實早已經是完成了本土化,當年印度洋戰爭的時候,大唐為了在當地設立大型的軍事基地,為了繞過進出口委員會的限制,直接把當地的土著一股腦全部遷移到了印度大陸上。

    所以錫蘭島早就沒有什麼土著了。

    只不過當地一直都是處於軍管,幾乎整個島嶼都是屬於軍事基地的範圍,因此也就沒有進行本土化。

    而西印島,則是進度緩慢的多,畢竟這地方其實重要性一般般,土著也不少,搞起本土化有點困難,軍方不著急,地方有心無力,因此也只能慢慢來了。

    而其他地方,比如說南非,這地方看似發展的很好,偌大的南非平原上已經是有十多萬人生活居住了,但是距離本土化的標準還遠著呢。

    雖讓南非處於非洲大陸上,北邊都是黑不溜秋的土著,而且這些土著還是在不斷的滲入南非,一些移民當地的帝國子民,甚至為了私人的利益,還會偷偷的免費僱傭當地的土著開闢種植園等。

    對這種事,官方發現一起,就抄家一起,但是要錢不要命的人不少,一直都是沒能徹底杜絕。

    因此,南非本土化是遙遙無望的了!

    對此,軍方那邊其實比非洲事務衙門更著急,軍方已經是數次提議,乾脆是以南非平原北部的峭壁山脈為主題,修建一條長達數百公里的城牆,同時在幾個戰略反各項駐紮部隊,持續對城牆以北的土著進行持續性驅逐,爭取建立一條西到太平洋,東至印度洋,橫跨非洲南部,長達五百多公里隔離帶出來。

    由此杜絕北方土著的深入!

    軍方之所以那麼急迫,純粹是為了想要在南非這邊獲得更多更好的補給,要不然什麼都要從本土千里迢迢的運輸過來,費用太過高昂,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是難以承受。

    軍方提議後,非洲事務衙門對此也是很感興趣。

    南洋各地以及巴庫的局部本土化,給予了非洲事務衙門的官員們極大的啟發!

    讓他們知道了搞本土化,也不是說非要把整個非洲都要完成本土化才可以,完全可以先搞一個地方,然後再搞一個地方嘛。

    當然了,局部本土化條件限制太大,尤其是徹底杜絕土著進入,這一點很多地方都是難以辦到的。

    為此,非洲事務衙門已經是陸軍以及海軍方面多次磋商,爭取三方合力,先搞一個南非局部本土化,然後再慢慢圖謀其他地方的本土化。

    這三方都是郎有情妾有意,合作基礎是有了,甚至連具體辦法都有了。

    那就是直接請非洲勞務公司修建一條五百多公里長的邊境牆出來,只是這修牆要錢啊,而且需要的錢還不少。

    最後之所以不了了之,純粹還是因為錢,軍方提建議可以,但是讓他們出錢修城牆,那是不可能的。

    非洲事務衙門自己也是窮光蛋,南非洲地方衙門雖然也算有錢,但是到底只是一個只有十幾萬人的海外領地州,就算是有錢也沒有有錢到這個地步。

    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就是得到了改變!

    宣平三十五年冬,一個消息先是在非洲東部海外的大唐海外領地洛倫城流傳,然後迅速傳入到大唐帝國在非洲的其他幾個海外領地,哪怕是南非洲也是受到了極大的刺激。

    而這個消息流入這些海外領地的時候,都會刺激到大量的人爭先恐後的前往洛倫城,然後朝著內陸地區湧入。

    他們去那裡?

    一個被大唐人稱之內洛的大片區域。

    這地方從名字上就聽得出來,位於洛倫城的內陸地區,距離洛倫城內足足有大幾百公里呢,這麼遠的內陸地區,目前除了少數要錢不要命的冒險隊外,根本不會有人進去,哪怕是那些勞工招募隊都不會深入這些地方。

    這種地方依舊是保持了原來的土著風貌,有著大量的土著,尋常大唐人根本就不會去。

    但是現在,他們卻是爭先恐後的前往,很多人一聽說後,或是三五成群,甚至是孤身一人都要去,很多在非洲活動的商業公司,也是派出了商隊迅速前往!

    是什麼消息讓無數人瘋狂了?

    還能是什麼!

    自然是黃金!

    一支前往內洛倫地區進行冒險的冒險隊,返回洛倫城的時候,帶回來了足足將近上百塊的狗頭金,最大的一塊重大二十多公斤!

    這麼大個消息,根本就瞞不住,很快這支冒險隊就是瞬間分裂,去過內洛的冒險隊隊員都是成為了香饃饃受到了熱捧

    根據部分人探險隊的隊員透露,內洛地區幾乎遍地都是黃金,他們在哪裡的河流,隨便捧起一把沙子,這沙子都是黃燦燦的,因為裡面都是金砂!

    黃金,無數的黃金!

    這就讓位於南非地區的大唐人徹底瘋狂了!

    一支又一支的探險隊進入內洛地區,這也是讓非洲事務衙門重視了起來。

    僅僅是一個月後,非洲事務衙門就是親自組織了一支兩千多人的武裝探險隊前往,等他們抵達的時候,內洛地區已經有了至少上千大唐人在那裡淘金了。

    緊接著,陸軍方面應非洲事務衙門的請求,派遣了一個混成營進駐該地,以保護當地的金礦。

    很快,距離沿海地區最遙遠的一個大唐海外領地成立了:內洛州!

    大唐人用的這兩個地名稱呼,後人興許覺得奇怪,但實際上洛倫城就是後世的馬普托,當然了,大唐人來到這裡並佔據這裡的時候,這裡還不叫馬普托,當地少量的葡萄牙人對當地也沒有什麼正式的稱呼,只是以早年的一個探險家稱呼這裡為洛倫索馬貴斯。

    大唐人來到這裡後,覺得這裡的地理環境還不錯,此地有一個港灣,適當開發可以作為一個補給港口。

    而內洛地區,實際上也就是後世的約翰內斯堡地區。

    這個地方別的沒有,就是黃金多!

    作為地球上已發現的最大金礦區,某一個時期裡,此地出產的黃金一度相當於全球黃金儲量的百分之七十五!

    可想而知這裡的黃金儲量有多麼的恐怖。

    受到黃金的刺激,沿途數百公里的路途,哪怕是毒蟲土著遍地,但是也依舊無法阻擋大唐人追求財富的步伐。

    無數淘金客瘋狂的湧入,各大企業,甭管是不是開金礦的,但凡是在非洲地區有業務的公司,都是會派遣人員去湊個熱鬧。

    甚至有些商船在抵達了洛倫城後,聽聞內洛城有無數黃金後,水手都能夠當場跑掉一大半,以至於相當場一段時間裡,洛倫城的港口裡出現了很多船隻停泊。

    這些船隻的船東們,不是不想走,而是水手都跑去淘金去了,他們想要走也走不了。

    不僅僅是普通水手,就算是一些船長們也都是跑去淘金了,而且還是帶著水手一起跑的,讓無數船東氣的吐血。

    當然了,有水手,有船長,自然也免不了船老闆扔下船,直接帶著人去淘金的!

    如今內洛地區的黃金,已經是引起了狂歡!
V123210 發表於 2019-7-20 19:4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


    由於內洛州深處內陸,同時更重要的是這個地方的黃金太多了,雖然可以人工開採,但是沒有機械設備的話,也是開採不了多少。

    就和巴庫和西丹島,因為有石油進而導致推動局部本土化一樣,如今內洛州的龐大金礦,也是讓非洲事務衙門找到了局部本土化的解決辦法。

    有困難?

    直接用黃金砸,就不信砸不出來一個局部本土化!

    這種環境下,有諸多礦務公司以及非洲事務衙門以及軍方聯合推動的,非洲南部局部本土化政策就是出現在了內閣的討論會議上。

    進而引發了內閣的劇烈爭論!

    內閣懸而不決,遲遲無法做出決斷,最後這事只能是呈送到了御前,恭請聖裁!

    李軒看到這個非洲南部局部本土化的計畫書時,也是皺起了眉頭!

    怪不得內閣爭論不休,這一次陸軍以及非洲事務衙門的野心有點大!

    這一次非洲事務衙門和陸海軍聯合提出的非洲南部局部本土化的範圍,已經是不僅僅侷限於南非平原這麼一片小地方了,還包括了洛倫州以及內洛州這兩個州,而這兩個州劃定的範圍可是非常大。

    因為要確保內洛州的龐大金礦能夠順利開採,機械設備都是必須的,甚至修一條洛倫到內洛的鐵路也是必須的,要不然的話,很難把眾多的採礦設備運輸進去,沒有機械設備也就無法大規模開採了。

    其實大唐帝國控制的金礦多的很,嚴格上來說不缺乏黃金的,不管是帝國本土還是南洋各地又或者是美洲,印度等地,帝國有著龐大的黃金來源。

    但是奈何內洛那邊的黃金實在太多了。

    一旦能夠大規模開採,其年產量瞬間就能達到現在年產量的數倍以上。

    這對於實行金本位,需要黃金儲備的大唐帝國來說很重要。

    就算官方不在乎,但是人家民間在乎啊。

    之前不用官方出面,民間就已經有數千人前往淘金了,而且數量還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下,哪怕是帝國官方不願意開採那裡的黃金,但是不可避免的也要在當地投入一定的力量,從而保護帝國子民的安全。

    那裡的土著多的很,沒有官方力量的保護,淘金人員的傷亡太大了。

    但是如果官方入住,並開採黃金的話,就需要進行局部本土化,這個面積可不小,同時還需要杜絕周邊的土著對局部本土化的地方進行滲透。

    這麻煩可不小。

    李軒自己也是有些猶豫不決,但是最後還是下了決心,反正本土化都是要搞的,如今正好趁著南非發現金礦的消息搞,還可以趁機大規模的吸引移民前往。

    只要有了數量足夠多的移民,那麼整個南非地區的本土化都將不會成為難題。

    為此,李軒經過慎重考慮後,批准了這一南非局部本土化的計畫。

    這項計畫非常的龐大,所涉及的區域達到近百萬平方公里,預計遷移當地土著的人數達到上千萬,需要擊潰的土著部落數不勝數。

    因此範圍和規模都非常大,所以將會採取儘可能的緩和手段進行,以勞務公司僱傭員工,強制遷移為主,同時一開始也不會太大,前期主要確保南非洲、洛倫州、內洛州這三大洲的局部本土化。

    並且適應的引入歐洲人,早些年西班牙人在非洲殺的太狠,搞的現在開闢種植園都不夠人手,因此現在西班牙人滿世界尋找勞動力,不管是南洋土著還是非洲土著他們都要。

    這一次大唐人也不搞什麼勞務派遣了,只要你們西班牙人要,我們免費提供船隻,當然了,招募人手還得你們自己來,我們大唐人也忙著呢。

    這一次的局部本土化行動,海軍沒什麼好說了,不外乎就是護航之類的,但實際上用處不大。

    發揮主體力量的自然是陸軍,陸軍將會以非洲遠征軍為主體,調集大約五萬人的兵力參與。

    而這麼點人遠遠不夠,為此,非洲勞務公司也將會派出總是兩萬多人的招募隊參與輔助行動。

    最後則是當地民兵力量,民兵的話就不多,頂多也就是組織個兩三千人,畢竟當地的總人口也沒多少。

    這滿打滿算,也就六萬多人而已,自然也是不可能一開始就搞完,整個話將會持續很多年。

    而最先開始的就是打出來一條從洛倫港到內洛地區的鐵路來,有了鐵路才好進行進行後續的行動。

    而這,也是大唐帝國首次在海外領地建設鐵路了。

    不過這一條鐵路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為了軍事服務,同時也是為了開發內洛州的金礦。

    甚至為了這一條鐵路以及後續的金礦能夠開發,大唐帝國也是特事特辦了一次,在實際上依舊沒有完成本土化的鐵路沿線等區域,給予了局部本土化的待遇。

    這其實就是為了放開鐵路、礦山設備的扣子。

    沒有這個局部本土化,連火車頭都運不過去。

    而這個局部本土化的範圍也很有意思,在洛倫州,只包括了港口城區周邊大約二十公里的地方,它將會沿著鐵路線一路向西,鐵路兩側五公里內都是處於局部本土化的範圍,超過就不算了。

    然後是內洛州的部分核心區域,也就是金礦所在地,大約是一片長寬各一百公里的地方,總面積其實不大,也就十萬平方公里而已。

    說白了,這是專門為了金礦的開發而提前進行局部本土化。

    而這種事,也就只能在這裡看見了,其他地方如果也想要這個政策,除非也有這麼一個儲量驚人,足以讓帝國高層重視無比的超大金礦來,不然也是別指望了。

    這一片金礦以及鐵路沿線的局部本土化,將會依靠絕對的軍事力量來作為保障,用以杜絕土著進入上述地區。

    不過呢,修鐵路的人依舊還是土著!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這種破地方修鐵路,是會死人的,而且是會死很多人的。

    帝國不可能阻止數十萬人過去修鐵路,然後留下滿地的帝國子民的屍體。

    因此,鐵路的修築工作將會由非洲勞務公司負責。

    過去修鐵路的人沒有,但是跑過去淘金的人卻是多的是。

    自從南非有超大規模金礦的消息傳回了本土,幾乎每一天都有人跑到沿海各港口,然後購買船票等待著坐上遠洋客輪前往非洲。

    沒有比黃金更能刺激人們移民了,哪怕是北美洲的廣闊富饒的土地都不行。

    當地局部本土化一宣佈,當地甚至連土著都還沒有清理乾淨,鐵路也沒有修起來,帝國內部但凡叫得出名號的礦務公司,一個個都是組建了非洲分公司,然後跑去內洛找金礦去了。

    只不過他們都去晚了,官府既然都為這金礦特地弄了個局部本土化出來,又是推動陸軍出兵,修鐵路什麼的,自然是早早就被最肥的肉給吞了進去。

    因為現在整個內洛州的土地都是屬於官方土地,官府擁有所有權限,包括黃金勘測開採權。

    當然了,官府自己是不會開採的。

    大唐帝國的地方衙門,對於官田上的礦產,一般都會選擇合作開發為主。

    當地官府的財政以土地、礦山的所有權為資本,然後和專門的礦務公司進行合作開發。

    這樣一來,地方官府財政不但能夠獲得稅收,該能夠獲得股份的分紅。

    當然了,這只侷限於在官田上,如果是私人土地,那麼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人傢俬人擁有土地以及附屬礦產,地面資源的所有權。

    這一點,在西丹島上體現的比較明顯,有部分油田就是落在好幾家貴族的私人封地上,最後帝國石油公司是和這些貴族們簽訂相關協議,從而獲得石油勘測和開採權的。

    但是在非洲,如今除了在南非平原以及部分沿海的海外領地,大量土地被免費發放給移民外,剩下控制區內的土地,包括一整個內洛州,那都是屬於官府的。

    你規模小的淘金客,跑過去淘金,官府懶得管,反正金礦區那麼大,也禁制不了偷偷開採。

    但是你要想在這裡大規模開採黃金,就得找官府合作獲得開採權了。

    官府也挺黑心的,根據金礦的含金量不同,一般會直接索要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四十九之間的股份而已。

    嗯,另外稅還是要正常收的!

    而帝國開採黃金的稅可不低,高的很。

    這麼走一圈的話,其實金礦大多數的利潤,最後都是會落入到官府手上。

    要不然,人家官府才不會這麼積極搞什麼本土化,修鐵路呢。

    而且你還被怪人家心黑

    因為非洲事務衙門其實不找企業合作,他們自己的地方財政出資成立礦務公司,然後進行開發的話也不是不可以的。

    很多地方官府都這麼幹,不找商人合作,他們地方財政自己出資,成立國企部所屬的企業進行礦產開發,收稅了不說,還能把利潤全部裝進地方財政的腰包了。

    干的最典型的就是遼東那邊!
V123210 發表於 2019-7-20 19:4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

    遼東因為人口稀少,後續也沒有貴族封地,所以幾乎整個遼東的土地一開始都是屬於官田。

    後來雖然招募移民發放了部分土地,但是發放的都是普通的耕地,至於礦產,一開始全都是官府手裡拿著呢。

    雖然其中一部分也是拿出來和礦務公司進行合作開發,但是其中幾個優質的煤礦和鐵礦,人家可都自己留著自己開發呢。

    這也是讓遼東省,人口雖然不算多,經濟也不算太繁華,但是人家地方財政有錢的很,各項基礎設施搞的很好。因此如今遼東地區看似苦寒,但是當地民眾過的可不苦,悠哉著呢。

    非洲事務衙門也不是沒有想過乾脆自己幹,不搭理那些什麼礦務公司,但是奈何南非金礦的影響太大,而且那個礦務公司一個個都是來頭不小,輕易得罪不起。

    再者,他們非洲事務衙門的主要政績也不是說賺了多少錢,而是本土化。

    你把金礦都收起來自己玩了,誰還來你這破地方啊。

    沒移民來,可玩不了什麼本土化!

    所以非洲事務衙門對淘金客很寬容的,甭管是私人的還是企業,只要你願意和官府簽訂相關的協議,然後你就可以去找礦了,找到了就能開發賺錢。

    至於找不到,那就和官府無關了,你自己的損失自己承擔著。

    這種政策,幾乎上就是放手讓淘金客去找礦。

    只要一找到礦,那麼這個金礦就是屬於你和官府合資成立的礦務公司所擁有,後續你就可以拉投資準備開發了,不開發也行,你也可以直接轉手把所屬的股份賣掉,反正成為暴發富是肯定的了。

    想要一夜暴富,那麼就去南非淘金吧!

    一時間,無數想要一夜暴富的人瘋狂一樣湧入南非!

    當然了,就和所有的金礦開發一樣,成為暴發富的辛運兒永遠都是少說,因為從一開始這些土地都是被官方所控制。

    非洲事務衙門有更加傾向於直接和大型的礦務公司合作,因為只有這些大型的礦務公司才有足夠的實力跑到遙遠的非洲進行大規模的開發。

    如果是普通淘金者的話,還得折騰來折騰去,對於非洲事務衙門的一系列後續開發政策來說沒什麼好處。

    所以非洲事務衙門,一開始就是把其中幾座的大礦產給確定了下來,並和國內的數家大型礦務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

    而普通的淘金者,也只能是撿一些邊角料了。

    不過只是這些邊角料,也足夠讓這些普通淘金者一夜暴富了。

    當無數淘金者湧入非洲南部的時候,大批裝著各種設備的貨輪也是陸續從本土,然後準備一路前往非洲南部。

    這也是大唐帝國第一次針對遠距離的海外領地放開局部本土化,之前就連美洲都沒有這個待遇。

    哪怕這個局部本土化是有著眾多的特殊限制,比如說進出口委員會方面,對於在非洲發展工業依舊是有著非常大的擔憂。

    針對內洛地區的局部本土化,進出口委員會規定了非常明確的准許範疇,那就是只允許在當地修建一定的港口設施、鐵路、採礦等設施,而其他的工業發展依舊是被限制的死死的。

    因此內洛地區的局部本土化,是有著侷限性的,和南洋地區的呂宋島以及棉老島、西丹島有著極大的不同。

    南洋幾個島嶼的局部本土化,這個局部是指的地區限制,意思是一個省內的局部地區,進行本土化。

    限制的是區域,但是對於工業化種類是沒有限制的,不管是什麼工業,都可以建設。

    但是內洛地區的局部本土化,則是一定程度上效仿了巴庫的局部本土化。

    巴庫那邊的局部本土化,也是限制非常大,進出口委員會只允許在當地發展石油工業,但是並不允許在當地發展其他類型的工業。

    這是因為巴庫距離本土的其他地方實在太遠,並且是位於高加索地區,附近都是奧斯曼人的土著,雖然有所封鎖限制,但是如果放開了限制的話,依舊有極大的可能性會導致技術的洩露。

    因此進出口委員會針對巴庫的局部本土化,是只准許發展石油工業以及相關的港口設施等運輸行業。

    但是對於其他的工業製造,依舊是不准許。

    內洛地區的局部本土化,也是如此。

    因為誰都知道,這個地方的局部本土化,純粹就是為了開發金礦的,要不然也不會連帶著鐵路兩側十公里的區域限制了。

    對於這個地方,進出口委員會除了採礦業以及鐵路、港口設施外,其他的工業製造依舊不允許。

    最近這兩年,在聖天子的指導下,大唐帝國的海外本土化政策已經是做出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採用土著勞工進行海外領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另外則是進行局部本土化。

    讓一部分地區先行獲得本土化的待遇。

    這也是直接導致了大唐帝國在海外地區的政策變化。

    內洛地區的局部本土化,只是這種政策下的具體產物而已。

    大批的輪船裝載著諸多修鐵路,修港口,挖礦的設備奔赴非洲的時候。

    印度事務衙門的官員們也是不甘落後,其他地方都能夠搞局部本土化,沒有道理他們印度地區不行啊。

    印度大陸自然是不可能的,這些地方太過混亂,但是錫蘭島這個島嶼卻是可以的。

    這個地方本來就沒有土著存在了,以前之所以無法本土化,純粹是因為這地方和印度半島是一起歸屬到印度事務衙門管轄。

    沒有局部本土化政策之前,是不可能把印度半島扔下,直接在錫蘭島搞本土化的,但是現在卻是不一樣了。

    局部本土化政策的存在,讓錫蘭島獲得了鬆綁的機會。

    新一輪的內閣會議上,對於錫蘭島局部本土化的討論正式展開。

    「如今我們在錫蘭島上的移民已經是達到了十萬人左右,另外還有上萬人的海陸駐軍,錫蘭島同時還是我們在印度洋上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適當的進行局部本土化,讓當地具備一定的工業能力,尤其是維修戰艦的能力,是非常必須的!」

    內閣方面對錫蘭島的局部本土化是保持了贊同的意見,反正那地方一個土著也沒有了,全都是大唐移民,已經是滿足了本土化的條件。

    而林軒對內閣方面的意見也是給予了支持!

    當即就是批准了錫蘭州的局部本土化。

    進出口委員會方面,也是針對性的進行了調整,准許當地發展一定的船舶維修,鐵路等行業,但是對於其他工業製造業依舊限制的非常大的。

    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基礎性產業,比如鋼鐵、化工、機械等行業,同時還有最重要的蒸汽機行業,全都是禁制的。

    進出口委員會也是在與時俱進。

    既然帝國已經是確定下來了局部本土化的政策,部分地區的局部本土化是不可阻擋的,但是他們卻是依舊可以限制部分行業的流出。

    他們經過分析之後,原則上局部本土化的海外本土只允許發展基礎設施,比如港口、鐵路,然後允許當地的特殊產業,比如錫蘭島的船舶維修、農產品加工;內洛地區的採礦;巴庫的石油;西丹島的石油;呂宋島的農產品加工等。

    而對於一些基礎行業,尤其是影響重大的基礎行業,依舊限制的非常大,只允許完全本土化的地區不受限制的發展。

    不用多久,在進出口委員會的建議下,內閣方面頒發了帝國海外產業佈局文件,要求各京畿衙門,各地方衙門嚴格遵守帝國產業佈局。

    這個產業佈局具體下來就是,各海外領地,不管是已經完成局部本土化的海外領地,還是說尚未完成局部本土化的海外領地,都要尋找到自身的優勢,重點發展某一種或數種行業。

    並已經是提前給出了規範!

    比如說局部本土化的巴庫就適合發石油工業,呂宋島適合發展農業以及農產品加工業,西丹島適合發展石油工業以及農業。

    而沒有完成本土化的其他地方,可以重點發展農業,比如說美洲發展農業就做的非常好,這個可以更上一層樓,除了糧食外,還可以大規模推廣各種經濟作物,比如說棉花、咖啡、可可、蔗糖等等。

    這個海外產業佈局,其實也是體現了大唐帝國高層對海外地區的利用和防備心理。

    他們一方面是想要海外領地的工業資源、農產品以及市場,但是又不讓當地發展工業,進而和本土進行競爭。

    同時更不想讓某個地方具備完善的工業體系,尤其是國防工業體系,免的發生動亂之後,釀出大麻煩出來。

    李軒雖然不斷的推動全球本土化政策,但他也是沒有想過讓現在就讓海外領地擁有獨立的工業體系,進而對本土造成一定的威脅。

    要不然的話,他早就放開對美洲的工業限制了。

    以北美洲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放開了手腳的話,不用幾年時間當地就會有無數工廠拔地而起,說不準數十年後北美洲的工業產能甚至都有可能超過本土。
V123210 發表於 2019-7-20 19:47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關係,不可避免的會形成一種主次關係。

    而且誰都有私心,當美洲的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當地的企業主以及權貴們和本土工商界的矛盾幾乎是不可調和的,到時候獨立或者乾脆是更大規模的戰爭都是有可能的。

    歷史上的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都是因為類似的原因。

    當然了,海外領地,尤其是美洲這種地方,以後發展是肯定的,就算是想要壓也是壓不住的。

    但是林軒卻是可以緩一緩這個進度,最近二三十年內不能讓他們擁有成體系的工業。

    給本土數十年時間進行積累的話,就算後續美洲開始發展工業,並且有完整的工業體繫了,那麼也不可能對本土形成太大的挑戰了。

    當工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尤其是進入電氣化時代後,各種技術差距以及壁壘將會越來越大,後來者是很難追趕的。

    至於說大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後的事情,李軒就是懶得操心了。

    他只需要確保自己活著的時候,美洲等海外領地不出現太大的變化就行了,以後的事讓後人操心去吧。

    反正還是那句話,等他搞完了全球本土化,甭管是美洲獨立或者乾脆是和本土發生戰爭,這都是大唐人打大唐人,再怎麼打,肉都是爛在鍋裡,後人愛怎麼折騰就讓他們折騰去吧。

    現在的李軒是不打算提後人操心了。

    如今李軒搞的本土化政策,一方面可以加速推動全球本土化進程,其實另外一方面也是可以用來限制海外領地的工業發展。

    因為真正能夠完成本土化的海外領地,其實是非常少,而且非常困難的。

    條件這麼優越的北美洲,如今看似發展良好,但實際上依舊被本土化搞的焦頭爛額,這麼的土著可不是那麼好處理的。

    而只要當地一天還有土著存在,那麼這個本土化一天就無法完成,沒有完成本土化,工業也就無從發展。

    因此,大唐帝國的本土化政策,其實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向海外移民,把海外地區納入本土範圍的簡單政策,它還具有更多的作用。

    尤其是和進出口委員會的進出口限制結合起來後,已經是變的非常重要了。

    李軒批准了錫蘭島局部本土化後,最高興的人還不是印度事務衙門,而是海軍方面。

    因為錫蘭島現在嚴格上來說,其實就是一座超級大的軍事基地,雖然有不少的移民,不過這些移民更多的還是為軍方服務的。

    局部本土化之後,錫蘭島上面就能夠名正言順的建立起來一座大型的海軍船舶修理廠,以及一個小規模的造船廠。

    進出口委員會已經為錫蘭島的局部本土化,進行了專門的批覆,准許錫蘭島有限發展造船業以及船舶維修業,同時准許在當地有效發展工產品加工業。

    這三個行業,其實都是針對軍方需求的。

    軍方,尤其是海軍方面迫切的需要在錫蘭島建設一座更大,技術能力高強的船舶修理廠,用以滿足海軍在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眾多船隻的維修、保養服務。

    同時也是為了向帝國往來這兩大海域的民間船隻提供保養、維修服務。

    之前海軍雖然在錫蘭島也有一座船舶修理廠,但規模只能說中等,只能做常規保養,甚至都缺乏維修能力。

    至於民用船隻,如今的民用船隻在海外基本得不到維修保養,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只能在非常原始的造船廠裡進行最簡單的保養。

    為瞭解決海外大量船隻的維修保養問題,帝國高層也是有意把錫蘭島打造為大唐帝國在印度洋上的船塢,為帝國的船隻提供修理、保養服務,不管是軍艦還是民船。

    此外,還準備在錫蘭島設立一家小型的造船廠!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家造船廠和大唐帝國的在其他海外領地設立的造船廠有著極大的不同。

    其實大唐帝國在很多海外領地都是有造船廠的,比如說名氣最大的南非造船廠了,這個造船廠已經是具備了建造千噸風帆木製戰艦的能力,英國人和西班牙以及奧斯曼人都從這個船廠裡訂購戰艦呢,而普通的商船就能多了。

    但是,這個南非造船廠和其他的海外領地造船廠一樣,只是傳統的造船廠而已,只能建造風帆木製船隻,而且就連造船也只能使用傳統的方法,無法使用各類機械設備。

    從技術能力來說,南非造船廠並不會比西班牙人的造船廠強多少。

    然而這個錫蘭島造船廠,卻是有著不同,這個造船廠雖然是被限制了,但是依舊可以建造千噸以下的小規模船隻,尤其是軍艦。

    因為大唐軍方在印度、西亞、非洲乃至美洲各地,對小噸位的近海、內河船隻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

    但是在這之前,因為蒸汽船隻也是屬於進出口限制設備,所以只有帝國本土能夠生產建造這些蒸汽船隻,甚至連使用也只有本土方面才可以。

    很長一段時間裡,其實在海外領地裡,除開了遠洋貿易公司、航運公司的大型遠洋船隻外,也就只有軍方才擁有蒸汽機的近海內河船隻。

    多年前,為瞭解決海外領地的近海內河交通問題,進出口委員會放開了一個小口子,那就是准許部分航運企業、海外領地官方在海外領地使用近海、內河蒸汽船隻。

    不過他們要用的話,只能是從本土訂購。

    因此他們都是從本土訂購了近海、內河蒸汽船隻,小噸位的造好後直接通過大型貨輪運輸到海外領地至於噸位大一些的,比如說那些幾百噸的船隻,就是慢慢的靠著海岸線航行前往了。

    這一次錫蘭島如果能夠搞一個小型的造船廠,可以就近生產千噸以下的蒸汽鋼鐵船隻的話,那麼很多小型船隻就可以在當地直接進行建造了,會省去不小的麻煩。

    不過,為了控制技術外洩,這個個造船廠被嚴格限制,只能是一家組裝廠,主要的零部件,尤其是蒸汽機這些核心零部件,只能是從本土購入。

    同時這家造船廠還是直接嫡屬於海軍的造船廠,主要是為了給海軍建造在印度、非洲等地使用的近海以及內河船隻為主,民間船隻訂單的話,只是順帶的。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算是打開了一個口子了。

    不管怎麼樣說,錫蘭島都是擁有了自身的造船工業,哪怕只是一個組裝造船廠也同樣如此。

    相對比之下,其他地方就是要差得多,比如說發展造船業多年的南非,他們的南非造船廠雖然看似規模不小,但是卻是只能建造風帆木製船隻。

    而這種船隻在大唐人裡幾乎沒有市場,因為大唐人的船隻,別說是海船了,就算是近海內河船隻都是清一色的蒸汽鋼製船隻了。

    這些風帆木製船隻的唯一作用,也就只能是用來出口了。

    英格蘭人和西班牙人以及奧斯曼人就是南非造船廠最重要的客戶。

    至於大唐自己,已經是很少購入這些木製船隻了。

    倒不是說木製船隻不好用什麼的,而是現在的木製船體比鋼製船體還要更昂貴!

    隨著大唐帝國的鋼鐵工業呈現出爆髮式的增長,而國內的數大鋼鐵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也是爆發了慘烈的競爭,價格戰持續打下來,已經是讓鋼鐵價值跌倒了一個讓歐洲土著們幾乎無法想像的廉價價格!

    低廉的鋼鐵價格,也是讓各種鋼鐵製品的價格大幅度降低。

    船體的最大開支,要麼是木材,要麼是鋼鐵,當鋼鐵價格遠遠低於木材的時候,也就意味著鋼鐵船隻比木製船隻價格更低。

    商人們也都是正常人,自然是什麼便宜選什麼。

    這種情況下,大唐人在本土,大型的純木製船隻已經是沒有什麼市場了,建造大型遠洋船隻所需要的木材要求太高,價格也太高,遠不如鋼鐵划算。

    當然了,在近海、內河,尤其是小噸位的船隻上,因為對木材要求不高,相應價格也更便宜一些,因此木製船隻還算有一些市場。

    不過遠洋船隻上,基本上已經看不見新造的木製船隻了。

    而南非造船廠,只能是建造木製船隻,這讓他們的客戶群體受到了限制不說,就連成本也是高了很多。

    如果是能夠使用鋼鐵製造船隻的話,哪怕是算上從本土運輸鋼材的費用,他們的成本至少還能夠降下來十幾個百分點。

    可惜,進出口委員會的限制太過嚴格!

    其實和南非造船廠有同樣情況的還有美洲的新南造船廠。

    作為大唐在美洲東海岸的第一家,同時也是僅有的三家造船廠之一,新南造船廠和大唐帝國在海外領地的所有造船廠一樣,清一色的都是屬於地方財政投資的國企部所屬企業。

    為了避免海外領地的企業不受控制,一些比較關鍵的傳統手工行業上,大唐官府雖然會准許海外領地發展,但是一般都是只准許國企部所屬企業發展,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

    畢竟國企部企業本來就是官府的延伸,他們做事考慮更多的是政治問題,而不是利潤問題。

    但是民營資本企業,他們眼裡只有錢!

    為了錢他們可以視帝國法律為無物。
V123210 發表於 2019-7-21 19:2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

    帝國在海外的諸多限制是非常嚴格的,但是依舊無法阻擋眾多要錢不要命的傢伙,偷偷的在海外領地開設工廠是僱傭土著工作的其實很多。

    之前在呂宋島上,就有個膽大包天的人開闢了一大片的橡膠種植園,這沒什麼,但是偏偏他為了節省人員開支,竟然是偷偷的走私運來了數百名安南土著種植橡膠。

    他之所以這麼做,自然是因為他如果僱傭帝國子民的話,價格會非常的昂貴。

    但是僱傭土著的話,只需要很少一點錢,甚至不用錢都可以。

    可惜的是,大唐帝國嚴令禁止任何人或機構以任何形式非法僱傭土著。

    目前來說,只有四大勞務公司能夠僱傭土著。

    此外,擁有『大唐暫住證』的土著不在受限制之內。

    然後嘛,如果大唐人是在大唐控制區外搞這些事,官方一般也當沒看見,但是如果是在大唐控制區內搞這些,那麼後果就會非常的嚴重。

    因為這和本土化政策相違背!

    於是乎這個非法僱傭土著開闢橡膠種植園的傢伙,結果不用說的,一被發現就是被逮了,然後財產也是被抄沒。

    然而哪怕是這人被逮住了,但實際上還有人這麼幹,而且幾乎很難杜絕。

    畢竟僱傭土著的成本太低,尤其是學習西班牙那樣直接搞一大批奴隸來的話,連最後一點微薄的工錢都省了。

    對此,帝國官方其實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只能是加強打擊力度了。

    除此之外,也是對一些重要行業進行官方的控制,比如說造船廠。

    哪怕是傳統的手工造船,也是很重要的,而海外領地可以沒有工廠,但是不能沒有造船廠,哪怕是只能生產木製風帆船隻。

    同時因為造船業比較重要,因此目前大唐在海外的造船業,是不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的,通常都是國企部所屬企業投資建設。

    新南造船廠也是同樣如此,該企業的股份構成比較特殊,美洲事務衙門、中部州、新南縣三級地方財政都在其中擁有股份,此外江南造船廠也是擁有了一定的股份。

    不過看似股份分散,但實際上都是屬於官方股份,屬於正兒八經的國企部全資控股企業。

    得益於美洲的快速發展,如今美洲的地區對船隻的需求也是很急迫。

    尤其是內河和近海船隻的需求量更是大。

    如果是蒸汽機船隻的話,一般都是從本土購買,然後運輸過來,但如果是小噸位的木製船隻的話,一般就是就地購買建造了。

    而且了,美洲這邊木材多的是,又便宜,而從本土購置鋼鐵船隻加上一路的運輸費用的話嗎,也不便宜,因此新南造船廠的造船生意還是很紅火的。

    只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尤其是鋼鐵價格的持續下跌,搞的現在哪怕是算上了運輸費用,從本土訂購船隻都不比從新南造船廠訂購木船貴多少了。

    而這麼一點點的價格差距,已經是足以讓很多人重新考慮了。

    這種情況下,新南造船廠也是開始了他們的自救旅程!

    直接搞蒸汽機鋼鐵船隻是不可行的,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繞過進出口委員會的限制,而且他們也不想著繞過去。

    畢竟他們是國企部所屬企業,閒著沒事肯定不會去繞什麼進出口委員會的限制啊,那樣政治風險太大。

    但是現在的船型已經是明顯不適用了,他們打算重新開發新的船型,能夠更充分發揮風帆木製船隻的船型來。

    尤其是能夠適合美洲的內河以及五大湖地區運輸的船隻來。

    最近幾年,新南河和五大湖之間的船隻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新南河和五大湖之間的運河即將開通,到時候新南河就能夠和五大湖連成一體,到時候往來這一地區的船隻肯定就是更多了。

    為了把新南河流域和五大湖流域連接起來,多年前美洲事務衙門就是展開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那就是建造一條運河連接五大湖和新南河。

    以降低東部沿海地區前往中部內陸的成本,為進一步開發中部、完成中部地區的本土化提供交通幫助。

    其實五大湖也是有一條出海口的,可惜那個出海口的河流非常急,淺灘多,看似是一條大河,但實際上通航力很差,非常的危險,一個搞不好就是船毀人亡的結果。

    而且其中的兩個大湖之間還有一個超級瀑布……

    諸多因素加起來,就是推動了這一條運河的建設!

    當然了,這條設計長達數百公里的運河,看似很長,但實際上設計運量是很小的,設計水深只有區區一米二而已,頂部寬不過十二米,底部寬八米。

    真要說起來,其實很多地方為了灌溉用的水利設施用的水溝,其水深都比這個要大一些。

    之所以設計標準這麼低,人家也是有願意的,因為這條運河設計就是用來運行小型內河船隻的,尤其是內河駁船,這些內河船隻吃水淺的很。

    另外更重要的就是成本了,縱然具體的施工是由美洲勞務公司負責,費用低廉,但是再怎麼樣也是要成本啊,其他不說,光光是招募勞工的成本就不低。

    因此為了降低成本,所以才設計了這麼低的標準。

    不過就算是設計標準低,但只要能夠通航小噸位的船隻也就足夠了,只要能夠通航那些幾十噸的內河駁船,其實對於目前航運能力發達的大唐帝國而言,和一條能夠通航數千噸大船的航道也沒太大大區別了。

    其實這條運河,也是美洲事務衙門方面在無法獲得建造鐵路的前提下,用來代替鐵路的產物。

    如果能夠建造鐵路的話,美洲事務衙門根本就就不用搞什麼運輸,直接修鐵路就行了。

    但是奈何,受到進出口限制,美洲這地方還不能修鐵路,只能是使用蒸汽船隻。

    哪怕是這些蒸汽船隻依舊限制重重,整個美洲地區,其實只有一共十三家航運公司獲得了運營蒸汽船隻的權限,其他機構和個人是不能使用這些蒸汽船隻的。

    但是總算是能夠使用蒸汽機船隻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

    要不然的話,很多內陸地區種植出來的農作物根本就無法運輸過來!

    他們計算過,如果是有一條運河,並使用蒸汽機運輸的話,其運輸成本將會比現在使用馬車運輸貨物便宜十倍以上。

    這也意味著,未來五大湖區域以及新南河區域,將會需求大量的內河船隻。

    運河上使用的小噸位駁船,他們是沒指望的了。

    運河駁船看似只有幾十噸,但其實技術含量很高,都是使用大功率蒸汽機的船隻,要不然無法拉動這麼多的貨物,而整齊船隻,這些是本土造船廠的自留地,他們這些海外領地的造船廠不能建造。

    他們沒有設備,也無法購入蒸汽機,甚至連造船用鋼鐵都得不到。

    但是,內河駁船,其實是有兩種船隻組成的,一種是拖著一大堆無動力駁船前進的船頭,然後還有一大堆無動力的駁船,這種小噸位的駁船,本來就是他們新南造船廠的特長。

    木製的小噸位無動力駁船,沒啥技術難度,成本也不高,可以。

    此外他們還準備進軍五大湖船隻。

    五大湖的開發,已經成為了近在咫尺的時,他們新南造船廠也是不敢落後。

    從這運河,從當地的發展來看,可以說美洲地區哪怕是受到了諸多的限制,但是他們的發展依舊要遠遠超過了其他地方。

    哪怕是靠著傳統的手工工業,他們也是發展迅速!

    畢竟當地的自然資源實在是太過優渥,不管是農業還是傳統手工業之類的,都不用官府去推動,民間自發隨便搞一搞就能夠很成功了。

    這種對比,可以說是讓其他地方的海外領地很受傷。

    尤其是在非洲地區,依靠著一個內洛地區的金礦,他們才是獲得了一點局部本土化的機會,但是即便是這樣,帝國高層也只是把這裡定為純粹的黃金產地而已。

    可沒有說在這裡大規模發展工業的想法。

    這種情況下的,隔壁的南非平原就依舊只能憋屈的發展農業,順便依靠海上貿易了,但是這種困難也只是相對而已。

    其實大唐帝國在海外佔據的海外領地,並且有比較多人移民的地方。

    拋開了近在家門口南洋諸島外。

    在印度和非洲以及美洲地區,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戰略要地,比如說摩洛哥休達、波斯灣的霍爾木茲、馬六甲、檀香島、火地島、錫蘭島等。

    第二種則是簡單的補給港口,這一類就多了,基本上很多地方的沿海港口都是被大唐所佔據的,但是對於這些地方,大唐人一般也只是搞一搞補給而已,基本不會大規模進行移民開發。

    第三種嘛,則是自然條件比較優渥的殖民地了,包括美洲、南非平原、印度戈河州等地。

    如今讓大唐大規模開發移民的,也就只有南非平原、印度戈河州以及美洲這幾個地方而已,這些地方的條件其實都不錯的。

    甚至比本土的很多地方都要好的。
V123210 發表於 2019-7-21 19:28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

    大唐帝國的本土,如今廣闊無比,但實際上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大規模開發生存的,至少北邊的那幾個省份,現在都不可能大規模開發。

    帝國本土的精華地帶,依舊是少數中部省份以及東部沿海省份,尤其是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湖廣這四大區域。

    而其他地方的話,其實發展的很一般,主要是受到交通、地形、資源等自然條件的限制。

    內陸地區中,其實發展的比較好的也只有山西了,而這地方之所以發展的好,純粹是因為這裡有煤炭,並且開通了鐵路。

    如今乃是蒸汽時代,對煤炭的需求是一天比一天高,這也是讓煤炭的產量雖然逐年攀升,但是依舊沒有降過價就可以看的出來了。

    而山西也是依靠著大量的煤炭資源,把經濟給發展了上去。

    但是,這只侷限於工業部分。

    然而哪怕是現在已經是工業革命時期了,但實際上工業規模依舊遠遠無法和後世相提並論。

    對於現在的大唐帝國而言,農業為代表的第一產業,依舊具有不可動搖的的作用,一個地方的普通民眾生活水準怎麼樣,更多的還是要看當地的農業發展。

    至於工商業嘛,這年頭的工業所提供的工作崗位,相對於大唐帝國兩億多的人口而言,其所佔據的比例依舊是非常有限的。

    儘管大唐帝國湧現出來了眾多典型的工商業城市,比如說上海、廣州、天津這三大工商業城市,都是發展迅速,並且因為工廠扎堆,導致城市人口暴漲,已經是先後突破百萬人之巨。

    而次一等的武漢、當涂、金陵、鎮江等城市也是達到了數十萬人之巨。

    此外還有諸多中小型城市也是彙集了大量的人口,超過十萬人的城市如今已經是非常多了。

    這可以看成是工業革命所導致的城市化,大量農業人口陸續轉化為工商業人口。

    累積下來的話,全國本土範圍內,也就是大陸本土以及後續完成本土化的東海省、部分局部本土化的地區在內,城市人口大概也就兩千萬人左右。

    城鎮比例都還不到百分之十呢。

    因此別看這百萬人口的城市,數十萬人的城市很多的樣子,但是比兩億多人口比起來,那麼所佔據的比例就非常小了。

    大唐帝國的絕大部分子民,都還是生活在農村裡,依靠種田為生。

    因此絕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地方的農業發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當地的民生。

    通常來說,民生比較好的,都是土地比較肥沃,擁有大量耕地的地方,比如說江南、湖廣、華北等等,都是差不多。

    而山西那邊的話,縱然有著大量的煤炭資源,給當地帶來了不少的助力,但是因為人多地少,因此民生依舊是比較困難的。

    因此本土地區其實很多地方的民生條件很一般,看似經濟總量大,但是當地百姓的生活,還真沒有美洲地區的移民們生活質量高呢。

    哪怕是跑到非洲南非去,隨便一個移民也能夠獲得大量的耕地,其他不敢說,但是只要努力耕種,吃飽飯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每年才會有這麼多的人陸續移民海外,或者到邊疆省份屯墾。

    而這一點,李軒也是有心無力,對於這些因為自然條件而限制的落後地區,作為官府層面雖然能夠推動其中一兩個地方發展,但是絕對不可能把所有地方都是給推動出來的。

    但是就算是困難也不能不搞!

    比如說,其實很多地方不是不適合發展工業,而是沒有這個機會!

    比如說四川,這個天府之國其實條件也還是可以的,但是這些年卻是沒怎麼發展起來,主要還是進川的交通比較差。

    鐵路沒有,而普通的馬路雖然有,但是那個路難走的很。

    長江航運的話,從宜昌到重慶這一段可是有著大名鼎鼎的三峽呢,航行非常危險不說,而且航道的水深以及寬度都不足,加上水流非常急,因此往往需要動用大馬力的蒸汽船才能夠溯江而上,這不但加大了運輸成本,而且也限制了運輸量。

    所以到目前為止,四川那邊的工商業發展,更多的還是以服務當地的輕工業為主,但是比重很小。

    更多的,當地還是依靠傳統的農業。

    四川如此,其他省份其實也好不到那裡去,比如貴州、雲南、廣西等西南省份都發展的不太好。

    但是在李軒看來,要發展還是可以的,哪怕是不搞什麼大型工業,但是多搞一搞輕工業或者特產加工業也是可以的啊。

    限制這些地方發展的,在李軒看來還是交通問題!

    尤其是內河航運條件不怎麼好的地方,因為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尤其是工商業發展上已經是被交通便利的地方拉下了太多。

    而這種情況李軒自然是不會當做沒看見。

    前些年的時候,帝國內政的發展,主要還是集中在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哪怕是修鐵路也是在比較容易修鐵路的地方修,重點發展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區,頂多再加上一個湖廣。

    現在嘛,李軒已經是準備朝著其他省份傾斜一二,反正其他發展良好的省份已經能夠自主持續的發展了,不需要金陵方面的支持都能發展的很好。

    但是其他省份如果沒有金陵方面的扶持,估計是很難追上來。

    而根據後世的經驗來看,要想富先修路!

    要發展地方經濟,交通問題必須先解決!

    在這年頭要解決內陸省份的交通問題,除了靠鐵路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為此,李軒已經是讓大唐鐵路總公司,開始籌劃修築西南鐵路幹線了。

    目前大唐帝國的鐵路修築基本上已經是完成了前期規劃的數大干線。

    主要有從寧波一直到杭州、上海、鎮江、金陵、九江、中間還有一個杭州到金陵的江南鐵路網。

    然後是以香港為起點,途徑廣州、長沙、武漢、鄭州、天津南北幹線鐵路。

    再過來則是東西鐵路,從金陵到徐州、鄭州、長安、蘭州、肅州、哈密、吐蕃、喀什、庫裡的超長東西鐵路,這一條鐵路包含了京鄭鐵路、西北鐵路、中亞鐵路東西段。

    再過來則是次要干線,比如:

    以濟南為中心,同時聯通天津、徐州、鄭州、青島的山東十字鐵路網。

    南昌到武漢的南武鐵路。

    再有則是草原鐵路,天津開始出發,途徑幽州、豐州、黑石城。

    再有則是天津向東,經過錦州、瀋陽、哈爾濱的東北鐵路。

    再有瀋陽向東,進入高麗半島,一直抵達釜山的遼東鐵路。

    上述的這條鐵路幹線,構成了帝國本土的主要鐵路幹線,同時圍繞著這些鐵路幹線,還有眾多的鐵路支線,而經濟越是發達的地區,鐵路支線也就越多。

    比如說在珠三角和長三角以及華北平原一帶,鐵路線是非常多的,其總長度也是非常的長。

    但是依舊有眾多的地方沒有通火車,比如說四川、雲貴兩省、廣西等省份,雖然他們本省內會有一些短途鐵路,但是卻並沒有連接到鐵路網當中來。

    下一步,李軒要鐵路公司搞的就是,把上述這幾個省份的鐵路先修通了,至於說更多的邊疆省份,比如說吐魯番省、黑龍江以北區域的東北省、西伯利亞地帶的河西省、西伯省暫時就不搞了。

    那些的自然環境太惡劣,吐魯番可是高原,後世為修個鐵路都是麻煩的要死,現在這年頭是別指望修鐵路了。

    而北邊幾個省份連人都沒幾個,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凍土,不好修,修了也沒啥用。

    但是西南幾個省份和福建這個省份就不一樣了。

    李軒都做出了決定,鐵路總公司方面自然是不會有任何的拖延。

    很快就是向李軒報告了預定的鐵路修建方案。

    福建那邊,主要是修一條連接江西和福建的鐵路,至於沿海地區,有海運,倒是不用急著修。

    而鐵路一直拖著沒修,純粹是因為地形太複雜,施工成本太大,同時福建的沿海運輸其實很發達的,海運便利,對鐵路的運輸需求其實也有限。

    既然能用簡單方便的海運,這難修,成本又大的鐵路自然也就暫停了下來。

    畢竟這會的福建進行海運,可不存在什麼海運安全問題。

    這東太平海域乃是帝國海軍的自留地,基本不可能有外來船隻威脅帝國在這一海域的航行安全的。

    至於說突破帝國海軍的封鎖,然後殺入東太平洋海域,除非是外星人入侵,不然是沒這個可能性了。

    這年頭的大唐帝國,海軍實力有多強,這個其實已經很難其衡量,因為他們隨便拉出一支分艦隊出來,都比其他國家的所有海軍加起來還要強。

    日不落時期的英國曾經搞兩強標準,海軍實力要超過世界老二和世界老三之和

    冷戰後的美海軍雖然沒有明確公佈,但是人家的常規海軍玩的就是全球標準,也就是美國海軍一家單挑全球其他各國海軍!

    但是到了大唐帝國海軍這邊就不一樣了!

    大唐帝國海軍從不追求什麼數量上的優勢,人家追求的是全球海軍的絕對控制!

    什麼是絕對控制?

    就是他們想去那去那!

    不想讓誰去那,就不讓誰去那!
V123210 發表於 2019-8-1 06:5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

    大唐海軍和其他國家海軍根本不在一個位面上,你非要用數字去衡量的話,那麼可能是百倍甚至千倍,萬倍。

    為啥?

    兩者根本不在一個層次,沒有絲毫可比性!

    大唐隨便開一條戰列艦出去。

    就算是光挨打不還手,那些土著的風帆戰艦也拿這萬噸自己沒有絲毫的辦法,

    所以如今大唐海軍追求的不是什麼數量上的變化,對土著海軍的優勢,而是絕對控制!

    用海軍內部的口號就是,海軍的敵人從來都不是什麼土著海軍,而是陸軍那邊土鱉!

    海軍如此牛逼,海上運輸自然也是牛逼的很,沿海運輸不存在任何問題。

    所以,很多沿海地區,其實根本不會專門去搞個鐵路,直接用船隻運輸簡單便宜。

    但是西南的幾個省份可沒有沿海,哪怕是廣西,其實也是沒有沿海的,因為這年頭的廉州屬於廣東管轄。

    鐵路公司準備修一條從長沙起步,然後抵達貴陽,並繼續向西延伸的到昆明的西南鐵路。

    同時還準備修一條川漢鐵路,基本上就是漢口往西,然後從宜章進入巴東,然後抵達重慶、成都等。

    為了修西南鐵路以及川漢鐵路,其實大唐鐵路總公司已經是花費了多年時間進行實地勘察,這路線選擇都是經過了反覆考慮的,並不是說林軒提出來讓他們拿出方案後,這才臨時搞的。

    大唐帝國鐵路總公司,在過去的十多年來,一直都是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各種勘測,各種各樣的鐵路線勘測都會有。

    既然鐵路總公司已經是拿出方案來了。李軒自然不會拖延。

    直接大筆一揮,就是批准了西南鐵路以及川漢鐵路的修築工作。

    如此也是宣告著,大唐帝國鐵路總公司將會正式啟動這兩條施工難度極大的幹線鐵路。

    讓大唐鐵路的建設進行了一個新階段。

    過去的十多年來,其實大唐的鐵路建設雖然已經無比快速了,但是受限於這個年代的技術條件,再加上在本土修建鐵路,不可能和其他基建公司在海外領地修築港口、碼頭等設施一樣大量使用土著勞工,只能是使用帝國子民。

    因此是不可能不考慮施工人員的性命,為了進度拿人命去堆的。

    最近這些年,為了加快部分戰略鐵路的修建速度,尤其是中亞那邊的鐵路進度,甚至連軍方都是動員了諸多現役部分幫忙修築鐵路,其中好幾個二三線的部隊,如今都是快要變成專業的鐵路施工部隊了,修鐵路又快又好。

    受到技術以及人員的限制,帝國的鐵路建設,在前面的十多年裡,除了幾條戰備鐵路,也就是西北、中亞鐵路、草原鐵路、東北鐵路外,其他的鐵路線建設大多都是遵循商業建設的路子。

    在容易修鐵路的地方修,並且也會考慮鐵路的盈利前景。

    哪怕是川漢鐵路也是如此,鐵路的勘測人員進行路線勘測後,其實鐵路總公司方面是有多個入川鐵路線路方案的,但是最後為什麼選擇了從漢口往西,然後入川的方案呢。

    就是考慮到了這樣修的話,沿途連接的都是人口比較多,經濟比較好或者有發展潛力的地方,同時也是考慮了建設的成本而綜合考慮的一個版本。

    川漢鐵路如此,其他地方的鐵路建設,自然也就更多的考慮到了經濟因素了。

    為什麼鐵路總公司很熱衷於在珠三角、華北平原、長三角以及中原地區修建鐵路,除了各種主幹線外,各種密密麻麻的支線多的是。

    部分地區,各種鐵路支線甚至都是能夠做到聯通縣一級,讓鐵路成為了當地的主要出行交通工具。

    這一點在廣東地區更為明顯。

    當年陳立夫主政廣東時期,大力發展交通,他疏通珠江流域的各大小河流,不過更多的還是主持修建了鐵路,在他的任上,粵贛鐵路、粵漢鐵路先後動工並建成。

    後來他又支持修建了廣東省內的諸多支線,在人口密集,經濟富裕的珠三角地區,甚至做到了縣縣通鐵路的程度,在部分區域,甚至連城區外圍的鎮子都是有鐵路連接。

    當年的陳立夫,基本上是把鐵路直接當成了公路來修了。

    因此珠三角那邊也是出現了一種非常密集的鐵路網,這種鐵路網和傳統意義上的長途鐵路線不同,相反絕大部分都是短途的單線鐵路為主,同時也和後世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不是一個概念。

    雖然這些鐵路上運營的車輛,也都是車廂比較少的短途車輛,並每天都會有固定的班次,每天往返城市各處。

    甚至在一些地皮昂貴的市中心,廣州那邊考慮到徵用土地的巨大成本,已經是開始考慮著幹脆挖隧道修鐵路算了。

    這些密集的短途鐵路線,如果放在後世的話都可以說是輕軌/地鐵,也可以統一稱之為城市軌道交通了。

    不過在當代的大唐,這些鐵路網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城市軌道交通,因為這些鐵路網,雖然以連接城市為中心,但實際上更多的還是連接廣州府城城區到周邊的縣鎮。

    乃是一種市中心到城郊的短途往返鐵路網。

    非要給它一個定義的話,說是『城郊鐵路』更為形象一些。

    不僅僅是在珠三角一帶,在其他地方,尤其是長三角的上海等周邊地區也是如此,甚至在天津也有這種情況出現,只是規模沒有廣州那邊大而已。

    而導致城郊鐵路大量出現,除了一開始陳立夫主政廣東的時候,把這些短途的城郊鐵路當成了城郊馬車的代替者,同時也是為了擴大城市圈,降低貨物人員運輸的成本,以更好的發展地方經濟外。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不可忽視的。

    那就是人們的主觀需求!

    什麼需求?

    這年頭稍微有點錢,有點身份地位的人都喜歡住在農村……

    用更準確的描述就是:

    權貴們喜歡住在鄉下的大莊園裡!

    中上階層則是住在城郊的富人區裡!

    這麼多人住在城郊,自然是需要公共交通每天往來城郊和市區之間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9-8-1 06:57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離城市

    大唐的權貴以及中產們,都往城外跑。

    一方面是因為古老的傳統:傳統上除非是在城裡任職的官員、經商等群體外,實際上更多的普通士紳們人家可不住城市裡,而是待在鄉下。

    大唐帝國看似工業化了,但依舊還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帝國,還保留著諸多傳統的習慣。

    權貴們依舊喜歡住在鄉下或城郊的豪宅裡頭!

    而中上階層們,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對於他們來說鄉下的豪宅建不起也住不起,畢竟沒有個佔地幾十幾百畝的宅子,幾十個侍女僕人伺候著,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住在鄉下!

    所以他們基本都是住在城郊的部分富人聚集區。

    但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也並不是說因為傳統。

    傳統這東西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導致大唐的權貴以及中產們作出這種決策的最主要因為還是:這年頭大城市的環境真不咋地!

    如果說工業革命之前的古代城市,頂多就是髒亂差的話,那麼到了大唐帝國這裡就有些奇怪了。

    由於大唐帝國極度重視城市衛生,所以但凡城市都不髒亂差。

    表面看起來,其實都挺好的。

    但是前提是你屏住呼吸,只要你忍不住了張嘴呼吸,然後就會聞見刺鼻的煤煙味!

    現在是可是蒸汽機革命時期,幾乎每一座城市都能看見工廠的煙囪,往天空噴灑著煙塵。

    不僅僅是大量工廠、動力等使用的蒸汽機燒煤。

    普通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現在大多也都是用煤,反正現在李軒都已經是有些後悔搞出來什麼蜂窩煤了。

    哪怕沒有什麼重污染工業的金陵城裡,但是一整個城市的居民都在用煤炭生火做飯,那味道……

    為了自己的小命以及皇室成員還有高級官員們的身體健康,李軒早幾年就是在城郊修築了一座度假園林,名為避寒,實際上一到秋冬空氣不咋地的時候,他就往城外跑了!

    工業勿擾以及生活用煤勿擾,這兩者加起來,使得大唐很多中大型城市的上空都是灰濛蒙的,充滿了煤煙味,越是工業發達的城市,人口越多的城市越是如此。

    帝國的工商業明珠,帝國最繁華的城市上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城區裡一年到頭,就沒幾天的晚間能夠見到月亮,燃煤所散發出來的煤煙味,幾乎遍佈城市的每個角落。

    既然城市的生活居住環境這麼差,那些有錢人這自然是不會選擇每天都生活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不說那些權貴們,就算是普通中產,人家也是住的遠遠的,儘可能的住在城郊。

    所以這年頭,大唐帝國雖然也是有房地產開發這麼一回事,但是人家往往開發的都是遠離市中心的城郊富人區為主,相對來說市中心裡的房屋價格,反而還要更低一些。

    這年頭,市區往往是中下階層生活居住的地方。

    中上階層一般都住在城郊的富人區,而諸多為富人們配套的各類設施,比如說消費場所,醫療,教育等等設施,自然也是不會缺的,而且往往還更好,只是都非常昂貴罷了。

    傳統以及自然環境的選擇,導致了大量的有錢人往外跑!

    而官府也不會在政策上進行限制,原則上你住在那裡,並不會有什麼政治上的影響。

    畢竟大唐帝國不用靠著學位制、戶籍制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去抬高房價,犯不著把富人們都集中起來然後給他們修一座富麗堂皇的監獄,並把每個牢房都賣出天價!

    因為就算是抬高了房價,賺的也是那些地主,和官府沒有一毛錢關係,因為那些地皮,大多都是在私人手裡,官府可沒多少。

    商人們一見官府你把某個地方的地價拉起來了,立馬就會周邊跟進,然後進行競爭……

    國家不直接壟斷所有土地資源,是別指望能哄抬地價房價搞什麼土地財政了。

    所以官府有時候寧願把鐵路線修的遠遠的,擴大城市區域的範圍,也是不會在某個地方扎堆堆砌資源的。

    說起學位戶籍這些,其實大唐也是有戶籍以及學位制度的,只不過大唐也沒有什麼農村城市戶口之分,而且你愛住農村住農村,愛住城市住城市,戶籍只是一種登記管理的手段而已,而不是限制權益的手段。

    同時雖然也有學籍,但是基本也和沒有差不多了,因為全國各地每個州府,你愛去那裡讀書就去那裡讀書,官方不做任何限制。

    各校錄取也是沒有任何限制,理論上全國考生都可以報考,他們都可以招收,舉個例子,當你中學畢業後,只要你願意,全國那麼多所預科,你隨便報考哪一所,理論上都是可以的……

    只是大唐帝國不採取統招統考的模式,而是採取學校自主招生,人家是否錄取你就不好說了。

    名校肯定是對生源素質要求更高的,貿然跑過去報考,估計連入學考試都沒有資格參加呢。

    比如金陵預科,每年遠道而來跑來參加入學考試的人多了,但是能考上的又有幾個?

    而且每個學校的招生季都是固定那麼幾天,所以也不可能讓考生一一嘗試,必須提前選定心儀並且有把握的幾所學校,然後在那幾天時間裡一一報考並參加入學考試。

    不然的話,可能什麼學校都沒考上,最後不得不浪費一年時間復讀或者乾脆是輟學了。

    大唐的教育制度,可和公平扯不上什麼關係,嚴重傾向於天才以及權貴子弟,普通人能上個小學就不錯了。

    這麼多年搞下來,有時候李軒都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了。

    明明有餘力,甚至都不用花費幾個錢就能夠更好的普及中學甚至預科階段的教育,但是帝國依舊沒有這麼去做。

    禮部教育司韓中凱是這麼私底下評價大唐現在的教育體系的!

    「現在就挺好的,讓那麼多的人上大學幹嘛,都上大學了,誰去種地?誰去工廠?」

    一句話道明了大唐帝國教育體系的本質!
V123210 發表於 2019-8-1 06:58
山溝皇帝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

    這是一種人為設立的社會分工帥選機制,通過這套教育體系,那麼一百個人裡頭選出來一個當官,一個當學者,幾個當商人高層管理高級技術人員,幾個當普通科員職員技術人員,而剩下的絕大部分都是去當農民、工人。

    因此大唐帝國的教育體系,你想去那裡讀書就去那裡讀書,看似很公平,實際上並不公平,尤其是對於普通人而言。

    類似的政策其實還有很多,也不僅僅侷限於教育體系裡。

    就好比地方發展一樣,有些地方自然條件好,人文底蘊也比較好,因此發展的就會非常順利,並不會有太多的障礙,哪怕是官方不刻意去扶持就能夠發展的很好,比如說沿海的部分城市或者是資源重地。

    當發展的好了,那麼各方面的條件也就更好了,比如說珠三角地區,鐵路非常密集,城市內的軌道馬車也是非常的密集,一些沒有軌道交通的地方,也會有普通的公共馬車通行。

    如此也是建成了一整套的公共交通系統,再配上最近幾年才出現的雙輪人力車、普通私人馬車等,足以讓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得到最適合的出行方式。

    部分發達地區,很多人生活在城郊的中上階層的人們,早上乘坐火車班車到市區上班,晚上下班了早乘坐火車回家。

    但是有些地方,自然條件不怎麼樣,經濟發展的不行,基礎設施自然也就不怎麼樣,很多地方甚至連鐵路都沒有呢。

    尤其是幾個西南省份,基本沒有連接外省的鐵路,省內的鐵路也是非常少。

    李軒搞出來的西南鐵路以及川漢鐵路計畫,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扶持西南諸省的發展。

    總不能說東部沿海幾個省份富得流油,其他地方窮的要死不是。

    要扶持地方經濟,僅僅是鐵路也還是不夠的,還要有其他的一些政策跟上,比如說扶持當地發展一定的工商業。

    尤其是能夠提供就業崗位的勞動密集產業。

    西南這幾個省,都是缺乏耕地的地方,不可能和其他平原型地區一樣純粹依靠農業發展就能夠富裕,這些地方要想提升經濟,還是要靠工業來拉動。

    扶持工商業發展,這也是需要資金的。

    不過最近這幾年大唐帝國的財政收入逐年增加,雖然說花銷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想要做什麼湊錢的時候,還是要比以往容易的多。

    進入到宣平三十六年,大唐帝國早已經是徹底擺脫了財政赤字的情況,中央財政方面也沒有欠債,每年搞得好還有盈餘呢。

    而更重要的是,宣平三十六年裡,大唐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再一次獲得了提高,達到了三億五千萬唐元。

    這個數字可不低了!

    夠大唐帝國干很多事了。

    作為對比,後世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其財政收入也不過一億英鎊上下。

    唐元的含金量是六點五克,後世十九世紀的英鎊含金量約為七點三二克,唐元雖然含金量比後世的英鎊少了點,但是也沒少太多。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唐其實和後世的英國有著巨大的差別,這種差別主要是人口和領土面積所帶來的差別。

    由此導致大唐帝國和十九世紀末的英國經濟體系有著巨大的差別,並導致了稅收的巨大差距。

    英國是嚴重依賴外貿的經濟體系,畢竟英國本土不過是一個小島國而已,當時的人口也不過幾千萬而已,英國的經濟體系是建立在利用強大的工業生產以及金融能力,控制他國以及殖民地的市場,掠奪原材料並進行工業品的傾銷,其稅收主要來源於關稅以及各種間接稅收。

    而大唐帝國呢,雖然大唐的海外貿易規模也不小,但是關稅的規模其實很小,更多的稅收來之於其他工商業的稅收。

    這也可以從大唐的企業家們更加注重本土市場裡看的出來!

    對於任何一家有志於發展壯大的大唐企業而言,國內市場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龐大的市場。

    宣平三十五年裡,大唐帝國的總出口額只有大約一億唐元,嗯,這個總出口額包括了大陸本土、海外本土、局部本土以及海外領地所有大唐控制區,對土著控制區的出口額。

    不管是從上海起運,然後販賣到印度的貨物,還是說北美洲新南港起運,然後販賣到歐洲的貨物都列入在內。

    然而就算是這樣,也不過一億唐元而已!

    而且這還是大唐增加了多種具有極高競爭力,同時像海外輸出了大量軍火以及其他工業製品,並且大唐也是在擁有巨大的軍事和政治優勢,迫使他國開放市場的情況下才獲得的。

    考慮到海外市場的人口以及他們的經濟實力,實際上已經是很難再大規模提高海外貿易總額了,因為人家兜裡就這麼一點錢,再怎麼樣也是賺不了更多了。

    區區一億唐元的海外市場,怎麼可能滿足大唐帝國如此龐大的工商業啊。

    而相對的,大唐的國內市場就龐大的多了!

    大唐的國內市場,其實不僅僅是指本土市場,而是指大陸本土、海外本土、海外領地等所有大唐實際控制的區域。

    嗯,其實地方區域什麼的也不是重點,重點應該是說消費群體。

    大唐人自身的消費,可要比外國的土著強多了!

    其他的不說,只說最近幾年非常紅火的石油行業。

    如今的油價大約為每桶七點五唐元左右,然而目前大唐帝國的石油產量已經是達到了千萬桶左右,這些石油所提煉出來的煤油以及潤滑油等各種製品,基本上都是在國內市場被消費掉了。

    按照這麼一算的話,就會發現,僅僅是原油市場就達到了七千多萬唐元。

    並且最重要的是,這個數字依舊遠遠無法滿足國內的龐大需求,皇家石油公司的預估是,以目前的油價計算,國內的石油市場最少也能夠達到一億元。

    如果說油價持續降低的話以擴大消費群體的話,那麼這個市場還能繼續擴大到兩億元甚至更多。

    僅僅是一個新生的石油行業,其產值已經是足以比肩大唐的整個出口總額了,未來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