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古董商的尋寶之旅 作者:血蝠(連載中)

 
bpd 2017-10-31 23:38:38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941 1804320
bpd 發表於 2017-11-2 00:55
第二十章 直擊二壘

  第二日一整天,張楠都在劇組窩著,甚至全體人員的吃飯問題都讓他包了:中午、晚上兩頓都是讓飯店送了幾桌宴席到榮國府。

  《紅樓夢》經費緊張,到了這會都快是山窮水盡的地步,對於有個冤大頭來出錢,連王導都沒多說話。

  小年輕們還以為張楠那個業務員的身份是瞎掰,但王導他們卻沒懷疑:這會的國家單位有些業務員路子野得很,特別是跑煤炭的,據說個個是富豪。

  這個國家都管不過來,王導他們更管不了,只是希望這個小張別犯大錯誤,害了張麗。

  當晚八點,夜戲剛拍完,王夫林找到還在現場等人的張楠:「小張,和你商量個事。」

  「王導,你說。」

  張楠看到王夫林似乎還有點不好意思。

  「是這樣,小張,我今早打電話給京城的幾位老朋友,說你那個紅樓賞瓶的事。他們都是紅學專家,也是我們這部戲的顧問,知道之後都要來看。」

  說到這,這王導鎮海不好意思開口了。

  「您說,只要不把咱的瓶子拐跑了,隨意。」

  這下王夫林高興了,連聲道:「只是看看,只是看看。」

  「隨便看,過會我給你送過去。」

  張楠也在劇組住的招待所弄了個房間,今天一早還客串了回司機,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

  「對了小張,天氣預報說明天要下大雪,雪天戲份早就拍完了,我們要停機一天,你可以帶張麗出去轉轉,不過要注意安全。」

  輪到張楠喜笑顏開:「謝謝王導!」

  王道畫裡潛台詞明顯:我不拐跑你的瓶子,你小子也別把我的人拐跑了。

  80年代談戀愛真是操-蛋,就沒個合適的地方。沒茶樓沒咖啡館,只有電影院和公園,還搞得偷偷摸摸的,過個二人世界都難!

  ……

  第二天上午十點多,五個人一輛車出發。

  對,不是二人世界,張麗還拉上了「林妹妹」陳小旭、「探春」東方文櫻,還多個小拖油瓶「晴雯」張靜琳。

  拍戲苦、拍戲累,難得有個休息天,姑娘家家都睡了個懶覺。原本張楠想先去附近的隆興寺走走,結果有幾位不同意:她們早去過了。

  下雪天又不能跑太遠,乾脆過河去石門,不遠,十多公里,去大城市搞個美食之旅也不錯。

  車子開到石門已經到飯點,一打聽附近哪家飯店不錯,路人指點「金鳳扒雞」,又一家老字號。

  「你們吃肉不怕胖嗎?」看著吃得高興的張靜琳胃口不錯,張楠忍不住問了一句。

  晴雯同志帶點嬰兒肥,正享受美食懶得抬頭,「不怕,在西川拍戲那會我們常常吃不起肉,賈寶玉還帶著我們去偷種在地裡的大白菜,回來煮方便麵當夜宵。」

  「得,還真有這回事!」心裡想著,看到陳小旭倒是吃的不多,張麗小姑娘胃口不錯,就問:「阿麗,那會你也吃不起肉?」

  「工資倒是勉強夠,不過去飯店吃太貴。我們常常自己燒飯,但沒肉票,餓。」說的挺委屈。

  張麗自從火車站分別,不知道腦子裡為什麼老想起張楠,大概真有點好感吧。

  原本還想著他可能根本不會來正定看自己,沒想到不僅這麼快來了,還搞出那麼大的場面,比電影裡的浪漫一萬倍!

  這會小姑娘心裡真的對張楠有點依賴:有這麼個人想著自己、疼著自己真不錯。

  「可憐的!拍戲拍成這樣,也真是拼了,良心之作。」

  聽到張楠的話,陳小旭歪著個頭,沒說拍戲的事,卻問道:「你真會算命?」

  「我會看手相,出門哪能撿到錢我不知道,人的將來會如何大體上能看出來。」

  「那你幫我看看。」

  「右手。」張大神棍出馬。

  玉手纖纖手如柔荑,展開伸至張楠眼前。

  似乎考慮了一下,說道:「你就是黛玉,黛玉就是你,你已沉溺在如今的角色中,演員這個職業不會幹太久,最多再拍一兩部影視劇。最晚到了明年你就會發覺,自己根本無法從黛玉這個角色裡走出來。還有,你在想出國去看看,應該是一路向東,目的地非常遠,所以不是RB應該是美國,不過過程很不容易,而且國外不適合你,因為你還是黛玉。

  『林黛玉』將是你演藝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就算拍了其它戲,你仍然是人們眼中的黛玉,到時候將沒有導演敢請你演其他角色。陳小旭這個名字將被林黛玉取代!」

  張楠肯定的說,因為這就是現實!

  「《紅樓夢》為你打開一扇窗,但它又關上了另一扇窗,你是個理性的人,不合適做演員,沒有演員的激情。」

  聽到張楠這一番話,陳小旭若有所思,而張麗同張靜琳一臉驚訝:這可不是什麼好話,哪有這麼說一個演員的?

  陳小旭的內心裡更是驚呆了:現在流行出國熱,但她從來沒和人說過自己這方面的想法,更不用說她就是想去美國。至於自己就是黛玉、黛玉就是自己的問題,她倒是早就已經感覺到了。

  「等到有解決不了的困擾的時候,你可以通過阿麗再來找我,也許到時候我能找到你新的出路在哪裡,如今我還看不出來。」

  既然當神棍,那乾脆裝到底。

  看著氣氛有點怪異,性格靈動的張靜琳急忙打岔,伸出手道:「那也幫我看看。」

  張楠一瞄,才幾秒鐘,就說:「你將來會拍不少影視劇,夫妻和睦還會很有錢,不過等到45歲左右生活與經濟上會被愛人拖累。」

  「說的和真的一樣,瞎編的吧?」張靜琳一臉不信。

  「嘿嘿,瞎編?你今年參加什麼唱歌大賽了沒有?」

  「還不信?給你點猛藥!」張楠心裡惡狠狠的想。

  「有呀,怎麼了?上個月月底剛參加。」

  「第一次見面一個電話就能打40多分鐘,那個老男人厲害得很!從手相上看那個傢伙姓蘇,對你應該還不錯,可能會是個好依靠、能賺錢養家。就是此人中年後容易犯經濟錯誤,一個不留神會有牢獄之災,要想好了。」

  這話一說,張靜琳腦子直接當機了,按照後世說法來看現在的張楠,那就是:「你是猴子派來的間諜吧?」

  「別問我為什麼能看出來,天機不可洩露!」

  看到張靜琳不說話了,東方文櫻沒來湊熱鬧,不過也看出張楠應該說中了什麼。這邊的張麗看著又有一個被看傻了,就問張楠:「那我呢?」

  「前天就看了。你個小妮子也想出國,不過遇見我,將來只有一個結果。」

  「什麼結果?」

  「這都猜不出來?笨死了你!」張楠一副恨其不開竅的表情和語氣,「就是做我老婆!不然還能幹嘛?!」

  說話如此大膽、直接的,幾個女孩子還真沒見識過。飯桌上的尷尬氣氛立解,不過各人心裡到底在想點啥,那就只有她們自己清楚了。

  飯後駕車回正定,先送其她幾人回招待所,而張楠與張麗打算再去隆興寺走走。

  古寺巍然,漫天雪花,遊人極少。

  終於無人打擾兩人。

  「楠哥,你真的喜歡我嗎?」張麗傻傻的問。

  「你說呢?」牽起姑娘的小手,「你會嫁給我,這是命中注定的!」張楠自信道,說著還給小姑娘緊了緊羽絨服的領口,眼神溫柔。

  「談戀愛談到廟裡,第一次正式牽手也在寺廟裡,前幾天還挖了座廟裡的塔基,這算什麼事?」嘴上說的漂亮,心裡有點膩歪!

  「你呢?」問小姑娘。

  「不告訴你。」

  這等於同意了。

  「明年,等《紅樓夢》上映了,你會非常出名,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我會努力賺錢,成個收藏家,那別人就不會說三道四了。」

  雪花飄飄,語氣微微有點蕭瑟。

  「不會的,楠哥,其實我很崇拜你的!做個業務員都這麼厲害,還懂得這麼多東西。」

  真的,張麗是有點崇拜他,一個年輕人擁有這麼多、懂得這麼多,她以前聽都沒聽說過。

  「那就崇拜我一輩子好了!」

  兩人是在一段迴廊裡避雪,左右無人,張楠一把拉過小姑娘擁在懷裡,溫柔而又不容抗拒的吻了下去……(以下省略300字,各位自行腦補。)


bpd 發表於 2017-11-2 18:42
第二十一章 為了一萬要滅口

  12月3日,冷風中的滬上火車站一如既往的人流如梭,兩名男子在站台上,看著一列火車進入站台。

  其中一個身高至少一米八五,大約二十七八歲,站姿如標槍,在站台上異常顯眼:這人不僅個子高,眼睛似乎還毫無感情、冰冷異常!看著讓人發慌,連車站工作的人員都不敢多看他一眼!

  另一位就正常多了,身高大約1米75左右,年齡大約三十多點。

  年長者就是張楠的姐夫,前幾日在接到張楠的電話後特意請假、借單位的吉普車來接他。

  結果因為是來接物資局這次煤炭採購的功臣,局長同志得知後大筆一揮:公差。

  軟臥車,看到小舅子拿著大包小包下車,一邊還在和兩個一同下車的外國佬說說笑笑,項偉榮兩人就沒迎上去。

  「再見,約翰,傑克。」和兩個同一包廂的美國佬告別,這時張楠才注意到人群中的姐夫。

  「姐夫,怎麼直接上站台了?」

  「站台票。」

  說著接過張楠手中的大箱子,另一人直接上來要卸下張楠背著的登山包。

  「關哥!」看清是誰,張楠一臉驚喜,這人是姐夫部隊時一手帶出來的老部下,「你怎麼來了?」

  關興權,江南省椒江人,姐夫老部下。姐夫轉業後,這人每次回家探親,都必到姐夫家住幾天,還教過張楠幾天拳腳。

  而且他母親就出生在剡縣,二十來歲才嫁去椒江,娘家距離姐夫老家不到5里地!

  這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麼小!所以這關興權也能說一口不算地道的剡縣方言。

  照理他這會應該還在部隊服役,所以張楠有點驚喜。

  「過會再說,這不是說話的地方。」

  張楠也沒客氣,把登山包給了關興權。看著他一手隨意的就輕鬆拿起,心中暗暗乍舌!

  其實關興權雖然輕鬆,在一提登山包時也是被這重量嚇了一跳:「至少100多斤!」

  一到停車場的吉普車裡,關興權坐進了駕駛室,張楠和姐夫進了後座。

  「阿楠,興權復員了,因為點意外。這次你打電話說東西多,而且還要找個靠得住的好手辦點事,我就讓興權過來了。」

  「哦。」沒問出了什麼問題,無須多問;至於接下來需要的可靠人手,這個關哥值得絕對信任!

  張楠信任姐姐姐夫,而且知道如果要說姐夫最信任的是誰,那姐姐排第一,自己只能算第三,這個關興權絕對排行老二!

  姐夫不僅僅是關興權的老班長、半個小同鄉,還在國外戰場上救過他的命,那是血與火之中建立的鋼鐵情誼!而且張楠知道,這關興權幾十年後都記得那份救命之恩。

  而且這關興權父親早亡,家中只有一老娘,連個親近的親戚都沒。前兩年他正在西南邊境執行任務,家中老娘摔斷了腿,還是姐夫和姐姐跑的醫院,後來還將人接到剡縣自己家裡將養了半年。

  這人重感情、嘴巴嚴,對金錢也看得輕,靠譜!

  「關哥,先不急著去招待所,去趟會稽路,我要去買點東西。」對著開車的關興權道。

  「嗯。」

  看了看車上的一份SH市區地圖,關興權沒多說話。

  「你不是說要在會稽路附近辦事?就現在?」項偉榮皺了皺眉頭。

  「不是,我要先去那收點全國糧票、老版人民幣和銀元,上次和那的票販子說好了的。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再辦大事,合在一起不方便。」

  說著從登山包裡取出個小挎包,從裡邊取出兩打「大團結」塞進外套內口袋,包裡還有整整10捆!

  「怎麼這麼多?」姐夫問他。

  「煤礦給的回扣,一開始5000噸2000塊,最後一萬噸我多讓了兩個點,多給了點。一共一萬四,已經花了點。」

  車裡都是自己人,不用遮遮掩掩。

  「局長給了你20個點的自主權,才用了一半,還行。」項偉榮知道這裡面的貓膩,這些採購員一個比一個膽子大,不過像小舅子這次碰上的也算多年難遇,撈得有點狠。

  又想了想,又問道:「首尾乾淨嗎?」

  一萬多塊錢回扣,要是穿幫了有人追查,足夠讓張楠判個十年以上!

  「應該沒問題,那邊也是老手,應該沒有底賬,他們也不傻。」

  這時一直像個悶瓜的關興權開口了,而且一開口就讓張楠嚇了一大跳:「班長,要我過幾天去煤礦那邊處理一下嗎?」

  「別呀關哥!明年還有十萬噸,我還想靠著這事發家致富呢!」

  「當我沒說。」悶悶的聲音從前面傳來。

  「明年再說吧。」

  姐夫這話是對關興權說的,張楠不想插話。「這叫什麼事?!我就拿了點好處,這邊就喊打喊殺的,犯的著嗎?」

  一個要去一勞永逸的解決首尾,另一個說明年再說,語氣都風輕雲淡的,張楠感覺這完全不是自己所在的和諧社會。

  「這還是自己姐夫嗎?」

  這關哥可是個狠人,部隊裡的事就不說了:記得他應該是80年代末復員,之後安排的工作不幹,跑去做走私生意,路子野得很!

  不過他在90年代中期突然消失了,直到2010年張楠才再次在姐夫家見到他,當時關興權還送了只價值40多萬的歐米伽限量版鑲鑽金錶給他——原來跑到東南亞做「大生意」去了,當初是跑路。

  「你的錢給你帶來了,老實說,你什麼時候存了這麼多?還藏那麼好。」

  張楠把3萬塊現金用塑料袋密封、放進木炭當乾燥劑後埋客廳地磚下邊了,上邊是張八仙桌。

  為啥不存銀行?他已經在銀行存了兩萬了,免得驚世駭俗。

  「姐姐不知道吧?」

  「你說呢?」項偉榮看了眼小舅子,「沒告訴她,免得空擔心。埋地下也不怕發霉!」

  項偉榮沒死盯著問錢的來源,不過張楠還是打算說個半真半假:「去年掏老宅子,5塊錢買了個四五十斤重的木頭佛像。結果我發現佛像背後好像以前給動過手腳,結果掏出來3條大黃魚。我去銀行賣了兩條,一共5萬多,還留了一條捨不得買。

  「別賣了,留著,這東西是家底。」

  「給佳楠留著,取媳婦用,嘿嘿!」

  「男孩子要什麼大黃魚,又不是嫁女兒壓箱底。」姐夫不眼紅:他知道「大黃魚」是什麼,就十兩重的金條,折合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

  沒在這個問題上多計較,項偉榮不想多問,人人都有點秘密,張楠也懶得多解釋:他的那個「密碼本」第3條就是那個佛像,只不過不是買,而是自己騎了一個多小時自行車,去隔壁縣一個廢棄的寺廟裡搬來的。不然等那座寺廟幾年後重修,這個秘密就會被發現。

  而且不是3條,是六條、兩種款式的「大黃魚」!張楠一口氣在各地銀行賣了4條常見的(80年代中期只有銀行能進行黃金交易。)解放前滬上中央造幣廠鑄造的十兩金條,這會金價80多,要不是為了留個念想,加上餘下兩條是少見的歐洲舊金條,他早就全賣了!

  解放前滬上外灘中央造幣廠鑄的金條,30年後也許值錢,但完全沒現在賣了來得實在:幾十年時間金價就長了三四倍,就算加上收藏價值也比不上套現。

  張楠又不是把錢拿去存銀行生利息,單單兩元「車工」他就一口氣換了五萬!將來價值半個多億!


bpd 發表於 2017-11-2 18:49
第二十二章 交易

  老嘎斯行至會稽路口,張楠獨自挎著包一人下車。這會路上一個攤位都沒,通過小吃店老闆,找到了票販子老王和錢幣販子老張。

  一番討價還價,一萬兩千人民幣全部換成了全國糧票、稀缺紙幣和外匯卷,單單全國糧票就兩萬斤!

  「老王,今天街上怎麼地攤都沒了?」交易達成,張楠問了問外邊的情況,要是找不到那個豫省古董販子,那可就搞笑了。

  「這些天這公安、工商天天一上班就來咱們這閒逛,現在我們都是後半夜3點開始出來,天一亮就散。媽-的。都逼得和京城的鬼市一個樣,成夜貓子了!不過放心,每天到點大家都會跑出來,一個不少。」老張說道。

  兩人大概覺得張楠可能是有其它生意,不過都沒多問,行規。

  返回預定碰頭地點,上了吉普車。

  「姐夫,要到明早3點才會有人。」

  「先回招待所休息一下,過會我和興權再來一趟看看環境。」項偉榮說道。

  滬上警備區招待所,一般不對外開放,不過因為姐夫有《革-命傷殘軍人證》可以入住,包了個四人間。

  安全,大門口還有戰士站崗。

  東西放房間裡,姐夫和關興權再次出門,直到晚飯時間才回來,商量了下明早的事。

  在招待所裡吃了頓,回房間睡覺。

  雖然開著鬧鐘,不過才半夜兩點多點,張楠就被亮光晃到,醒了過來。

  姐夫兩個已經醒了,正在做準備。

  「關哥,你?」

  張楠真是再次被嚇了一跳,因為關興權正在往一把樣子少見的手槍上套個長長的消聲管,而邊上姐夫正在給一把五四式上彈匣。

  項偉榮一看小舅子醒了,笑笑說道:「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你又不是沒玩過。」

  「姐夫呀,那可不是你帶我去人武部卡油玩射擊,也不是從家裡拿個手榴彈去山塘裡炸魚!」張楠心裡無語的想想。

  好吧,他知道姐夫老家的一個櫃子裡還鎖著幾個人武部搞來的手榴彈,家裡的抽屜裡各式子彈還有個上百發。

  差點忘了現在是1986年,不是2016年!不僅僅當過兵的人會帶回來點小紀念品,就是跟人武部關係好的老百姓家裡有個子彈、手榴彈的也不稀奇,局保衛科裡都還有兩把五四式呢。

  家裡有個獵槍、土火銃的人更多,氣槍還在新華書店的櫃檯上敞開了賣,一兩百塊錢一桿。張楠自己都有一桿雙管獵槍和一桿氣槍,還是正規渠道買來的。

  「不過就算這樣,你們也別在我面前隨隨便便就掏出把微聲手槍好不?」心裡想想,沒敢說。

  「越南帶回來的小玩樣,馬卡洛夫微聲手槍,蘇聯特種部隊用的,很少見,子彈也不好找。那個是托卡列夫33,和我們的五四式一個樣,會用嗎?要是喜歡回頭送你把,不過別讓人看見,我那還有。」

  關興權說的風淡雲輕,說送把五四式就像說送個西瓜似的。

  「會用,不過我還是不要了,不方便。」張楠立馬拒絕。

  「這趟怕那些盜墓的出花樣,我和你關哥手上功夫還行,不過帶著傢伙以防萬一,就讓興權帶過來了。」

  聽了姐夫的話,張楠邊穿衣服邊點點頭:誰知道那幫人什麼底子,會不會來個黑吃黑?

  姐夫兩人直接將槍往衣兜裡一塞,還在褲袋裡塞了個彈匣。關興權大概是把外套的口袋底掏了個洞,至少有三十公分長的微聲手槍塞進去,外邊竟然一點都看不出來。

  帶著一包錢,出門上了吉普車。

  「車牌已經換了,希望別出什麼妖么子。」姐夫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三點,吉普車抵達會稽路附近,沒開進去,下車步行。

  一進會稽路,好傢伙,一溜的地攤已經排開,人來人往,不少人正拿著手電在那偷偷摸摸交易、砍價,搞得像地下工作似的。

  直接來到豫省文物販子老沈長擺攤的位置,看到他正在擺東西。

  「老沈,別擺了,我來了。」張楠對正低頭擺貨的文物販子道。

  「哦,小張!都等你好幾天了!」

  看到張楠,昏暗的燈光下老沈一臉驚喜。

  「走吧,東西送來了?找個地方聊聊。」

  張楠不多廢話,直入正題。

  「好,等我一下。」說著還看了看另外兩人。

  這老沈飛快的收拾好東西,對著邊上攤主說了聲:「今天有老客戶,先走。」

  說著示意張楠跟上。

  七拐八拐,來到個老石庫門,先不開門,「我就住這,小張你是老客戶,我也就不避著你了,生意成了明天我就搬家。」

  「呵呵,隨你。」

  「你們先等一下,我先和我兩個兄弟說一聲。」說著準備開門。

  「好,知道規矩。」

  三人等在門口沒進去,五分鐘不到,老沈出來示意一起進去。

  院子裡一個不大的房間,裡面已經有兩個人等著,都三十多歲。房間裡還放著不少亂七八糟的古玩、舊貨。

  「這是我兩個本家的兄弟。」老沈指著裡邊兩人道。

  「這是小張,張老闆。」

  張楠感覺到才一進屋,身後的姐夫應該是站在了門口附近,而關興權就站自己邊上,還比自己稍微靠前了一點。

  「錢我帶來了,東西呢?」

  張楠提了一下裝著2萬塊錢的包,嘴裡不鹹不淡的說道。

  對面一人點點頭:「帶來了,就在床底下。」

  說話間,眼睛還一直看著張楠身邊的關興權。直到關興權微微低了點頭,道:「慢慢來。」這時那人才俯下身從床底下拖出個大箱子。

  這下房間裡的老沈都感覺到了異樣,剛想說話,卻聽取東西那人對他說:「哥,別動,就站著。讓張老闆看貨。」說著打開箱子,從裡面抱出個巨大的高足銅盆,放在一張桌子上。

  「這樣最好,大家方便。」關興權說道,聽著語氣冷冰冰不帶感情。

  這下房間裡的情形很怪異,只有張楠拿著個強光電筒和放大鏡在看貨,另外5個人就直挺挺的站著。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整整10分鐘,張楠這才抬起頭,「東西沒問題。」說著把自己手裡的包打開,整整兩捆錢扔在床上。

  「兩萬,你們點點。」

  為首那人只是大體看了看,「沒錯,張老闆。」

  「那好,我們從來沒見過面,也從來沒今天這回事。」張楠盯著對方道,「下次如果還有這種貨色,讓老沈給我留著。」

  「是的,我們從來沒見過。下次給您留著。」

  交易完成,張楠把銅盆塞進一個大麻袋,扛了就走。

  姐夫第一個出門,張楠第二,關興權最後一個離開。


bpd 發表於 2017-11-2 18:55
第二十三章 造個金庫

  當三人全離開,房間裡的老沈終於忍不住問:「老五,怎麼回事?前邊你不是說一定要三萬的嗎?」

  「哥,別說了。以後碰到這張老闆,你就別有什麼亂七八糟心思。我們這回還活著算運氣,人家講道義。」說著似乎是鬆了一口氣。

  他邊上那人也一樣,如釋重負道:「你在後邊沒看見,張老闆邊上那個大高個的眼睛,看我們就像看死人!沒一點……那個這麼說?就是沒一點感情,看得我心裡發毛!剛才我動都不敢動!真的,現在我心裡還發慌。」

  這老沈這會才想起來,剛才夜市裡光線不好,他也只是大體看清另外兩人的長相,眼神還真沒注意。

  這時老五再次說道:「我當過兵,以前在高級首長視察時看到過這種人,有幾個警衛員就是這種眼神,看一眼瘆的慌!而且剛才門口那個人一進來就把我們所有的路都封死了,手還一直放兜裡,我估計十有八九有槍。」

  「他們到底是什麼人?」老沈問道。

  「別多想了,哥,你明天就準備搬家,反正是我們惹不起的人。」

  「那……以後還跟他們做生意嗎?」老沈也怕了。

  「做,幹嘛不做?這次我們三個沒事,2萬塊一分沒少,說明那個張老闆做生意講規矩,只要價格談好,做。」

  這老五想了想,又道:「咱們要好好合計一下,和這種人做生意錢好賺,不過萬一出事,打死也不能說和這張老闆有生意來往。人家一口京片子,要是把人家扯出來,我們就算進去了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另兩人連連點頭。

  ……

  開車回到警備區招待所,一路上姐夫和關興權都沒問那個銅盤的事。一回房間,兩人將槍械收了起來,而張楠迫不及待,再次取出了大銅盤。

  交易時氣氛不合適,只是抓緊時間確定了銅盤的真偽,都沒好好欣賞。

  「阿楠,這玩樣就要兩萬,貴!什麼時候的寶貝?」姐夫隨口問了問:左右兩邊房間沒住人,早偵察過了。

  「這應該是西周或者春秋早期的東西,這四周的都叫獸面紋,工藝超一流!」說著張楠指了指銅盤上的紋飾。

  「最珍貴的是盤子裡這四百多個金文,不過我不大認得出來。加起來就看懂了二十來個字,好像提到了戰爭什麼的。」

  張楠語氣有點無奈,沒辦法,自己對於金文、甲骨文雖然有那麼一丁點研究,但苦於沒有精通這類古文的專業老師,連半桶水都算不上。

  在南方,懂青銅器上金文的人實在太少了。

  「只能用紙拓印下來,找機會分開讓人看看。」

  聽張楠這麼一說,項偉榮道:「別讓外人看見,扯出事來麻煩。」

  安全第一。

  其實張楠知道姐夫的親戚中,有個人應該能認出這些銘文,是項偉榮的一位表姐夫。不過張楠就沒打算這會就找那人幫忙:那位今年都50多歲了,當了十多年江南省甬城展覽館(就是博物館)的館長。

  那位50年代初就留學蘇聯,當初學習的專業非常冷門,是考古學。幾十年工作下來,考古學學識貫通古今中外,牛人一個!

  就是人有點古板,標準的老學究。

  「嗯,不急,咱就沒打算賣。」

  這時關興權已經將所有東西整理完畢,坐在床沿上問:「再睡一覺,還是?」

  「馬上就天亮了,走吧。」項偉榮答道。

  退房,開車回剡縣。

  中午時分,老嘎斯就到了剡縣,項偉榮打算先到張楠家,把一堆大包小包先卸下來。

  「姐夫,先去你家,銅盆和我這趟從晉省帶回來的東西放家裡我不放心。」張楠沒打算瞞著兩人什麼,而且姐夫這人從來不東問西問。

  「也好。過幾天我想辦法給你也去搞個保險箱。」項偉榮道。

  「姐夫,保險箱太小了,我想乾脆在家裡找人修個保險庫,就怕幹活的人嘴巴不嚴。」

  張楠還真是想弄個牢靠的庫房,這保險箱就算再大,也放不了幾個瓶瓶罐罐。

  「找大修廠的老王,他人靠得住。」項偉榮想了想,「銅工、鉗工的活他都行,也接私活,就把你家廚房邊的小庫房弄成保險庫就成了。」

  「幹活我和興權還能打個下手,那個小庫房牆壁和外邊的木門就不用動了,直接在裡面焊上兩層一公分厚的鋼板,直接焊接成一個保險庫,再加個小一點的鋼板門。鎖到時候你和老王一起去五金公司找,他們那邊有不少防盜鎖,讓老王整個天地鎖加密碼鎖都沒問題。」

  「就這麼幹。」

  老王大名王河園,汽車大修廠技術骨幹,和姐夫關係不錯,張楠也認識。

  這人技術好,還是出了名的只幹活收錢,從不廢話。

  至於手藝更沒的說:老王和他的夥計們,前幾年用現成的發動機、變速箱,自己動手造了輛五噸貨車,現在還跑得歡(七八十年代,部分工業企業用零部件組裝汽車、還能上牌上路很正常,別說車廂,連傳動軸都能自己動手做。)。

  至於厚度大小合適的高強度鋼板、一些可能需要的軸承什麼的配件,那就不是個事,物資局的人還怕找不到、買不來?

  一到姐夫家,東西卸下,書畫都先放姐夫家的一個大衣櫃裡。從登山包裡抱出個用布袋包裹的銀盒塞進保險箱,還把存放賞瓶的木盒也放了進去。

  雖然十二金釵賞瓶也是送給張麗的禮物,但小姑娘這會死活不要,加上女孩子家也攜帶存放不方便,張楠也就沒強求,就帶回來了。

  小姑娘那一副「將來人都是你的」的樣子,不用計較那麼多。

  玉鐲和金釵倒是留在張麗那,拍戲還要用。

  另一布袋600枚金錢也放進保險箱,還有餘下的那一萬塊錢(姐夫帶到滬上三萬,只用了兩萬。)。張楠懶得去存銀行,而且打算盡快去趟桂省,需要大筆資金,先放姐夫這。

  等到大銅盤都放好後,大半人高的保險箱裡還真沒多少地方了。

  一切搞定,回到客廳的張楠拉了把椅子坐下,從兜裡掏出個信封遞給關興權:「關哥,這趟辛苦。」

  結果對方理都不理,就看了眼張楠,懶得說話。

  這時姐夫說話了:「阿楠,先別整這些亂七八糟的,我這倒是有個事要和你商量。」

  張楠把信封往桌子上一放,沒收起來,「啥事?姐夫。」

  「興權這次復員,安排的工作是在個大集體企業保衛科,他不想去。還想打算出海搞走私,前段時間和我來商量這事,幫著照顧一下他老娘,讓我罵了一頓。」

  關興權老家那靠海,80年代初期就有人做起了走私生意,大家都見怪不怪了。

  走私,賺錢大大滴!

  「你也知道,興權這人和別人不容易打交道,我打算讓他留在我們這,等到明年幫你姐。不能放他回去,不然人能跑國外去。」


bpd 發表於 2017-11-2 19:03
第二十四章 去趟美國

  「姐要出來自己辦廠了?」張楠驚喜道:他從年初就蠱惑表姐出來辦廠,她有關係、有能力、有人脈,加上如今政策也有點放開了,前景會一片大好。

  姐夫留關興權幫張慧,那一定是姐姐要準備辦廠了!

  「嗯,有這個準備,打算年後就動手。綢廠裡先弄個留職停薪,也好有個退路。」

  「我要入股!」張楠立馬就說。

  「有你一股,就打算先搞個幾千塊的小廠,慢慢來。」

  「要搞就搞大的,幾千塊算個什麼事。」說著取過自己的公文包,從裡邊掏出兩疊綠色的鈔票遞給姐夫。

  「美元?哪來的?」

  都是一百塊面額的美元,整整兩萬!而且公文包裡還有一萬!

  看到姐夫稍顯驚奇的表情,「讓你們昨天嚇我!」張楠心裡小爽了一把。

  不過還得老實回答:「回來車上不是碰到兩個來我們這旅遊考察的美國人嘛,巧的很,去晉省的時候在滬上車站候車時就見過。

  後來和他們聊天,原來那兩個傢伙是家美國大型箱包公司的老闆和高管,就賣了他們個和箱包有關的小想法,能申請專利。」

  「不涉及國家機密?」項偉榮問道。

  能花幾萬美元買,在他想來一定不是簡單的事。

  雖然姐夫膽子大,做事有時出人意料,但一直以曾經身為華夏軍人而自豪,侵犯國家利益的事他從不幹。

  「就給箱包加個伸縮桿和兩個輪子的想法,不用花死力氣拉著就能走。」

  說著,順手拿個了香煙盒比劃了一下。

  「美國人看重專利,這個構思能讓他們領先市場,賺個幾百萬美元都算少的,已經便宜他們了。」

  張楠都覺得賣便宜了。

  對,張楠想到的是1991年才會被發明的「拉桿箱」,一個小小的構思,可就是沒人去整出來。

  「那無所謂,不過這麼大的利潤,要是給你姐這個構思就好了。」項偉榮一聽,覺得有點可惜。

  「沒用,姐夫。要是姐弄個生產這種拉桿箱的廠子,最多紅火一陣,不用半年,到處都是仿冒貨。

  現在我國的專利保護還不完善,還不如做外貿絲綢生意,那個是硬技術,而且最近個五六年一定會火。

  還可以做領帶,這東西現在是暴利,而且至少紅火10年以上!」

  想想將來那龐大的山寨軍團,拉桿箱這種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日用品,人家山寨貨的更新換代比你還快!

  而且將來世界知名的「華夏小商品城」就在隔壁縣,生產拉桿箱能紅火一陣,但持續競爭力絕對比不過人家。

  倒是絲綢領帶這一塊,將來剡縣被稱為「世界領帶之都」,至90年代後期,剡縣人開的領帶廠生產的領帶,產量已經佔到全世界的一大半!

  自主品牌的名牌產品也不少,還有不少世界名牌來貼牌製造。

  而這會剡縣領帶業剛剛起步,第一個廠子都才成立兩年,工人不到40個,

  區域性行業集團優勢明顯,姐姐這會辦領帶廠一定賺大發,如果有自主外貿權那就更好了。

  想到這,張楠連忙說:「姐夫,要趕快讓姐姐去註冊個公司,我們過段時間去趟美國。」

  「什麼?去美國?!」

  「你當去趟美國就像去趟杭城那樣方便?」項偉榮腦子裡有點轉不過彎,這小舅子的思維是在太跳躍了!

  「你以為是當初老子去教訓那幫東南亞猴子,想去就去?」

  就連懶得說話的關興權,也驚訝的看著張楠。

  剛才張楠的語氣,說去趟美國就像是去鄰居家竄個門一樣隨意。

  「哎,別這麼看著我。」

  一看兩人的反應,張楠連忙解釋:「剛才忘了說了,買我構思的那兩個美國人還挺講契約精神的。我要價8萬美元,他們一下子拿不出,就用不足的部分給了個美國12人商務考察的邀請承諾,費用他們全包,就這樣他們還欠了我兩萬美元。

  原本想拿來做個大人情,去旅遊一趟開開眼界。現在給姐姐,不僅能拓展業務,還能和國外業務掛掛鉤,變成真正的商務考察。」

  張楠這會想的挺好:這做箱包的,和搞領帶、絲綢的勉強也算同行,總會認識幾個人吧?

  那個商務考察的事其實張楠自己提出來的:那兩個美國人講契約精神,想將不足的5萬美元下次特意派人送來,但張楠拒絕了。

  這會連轉賬都麻煩至極!

  因為他想去趟美國辦點事,如果不是採取商務考察邀請的方式,目前的自己根本去不了。

  而這次真是趕巧了——12個名額,就算自己和姐姐一家,加上這超級打手關興權,再有個一兩個翻譯、業務員什麼的,還能給和開廠有關的部門領導幾個名額。

  80年代能免費去美國開開眼界,那可是天上掉餡餅!

  姐姐要辦個廠,那幫子當官的還不一路綠燈?

  不容易呀!

  為了能在火車上賣出創意,又要防著人家理解了構思就反悔,張楠那會腦細胞可是報銷了幾百萬!

  「哦。」這下另兩位算是搞明白了情況。

  「對了姐夫,郵電局那什麼時候能打國際長途?」

  「好像就這個月吧,下午我打個電話去問問。」

  幾個月前,剡縣第一套2000部程控電話交換機就是姐夫開車,從滬上拉回來的,張楠知道這事。

  「聯繫美國佬?」

  「嗯,他們給我留了電話和傳真號碼,還等著我的電話好兌現承諾。」

  「靠不靠得住?」姐夫有點擔心,他對美國人可沒多少好印象。

  「應該靠得住,是家美國百年老牌公司,應該會講究契約精神。」

  話雖這樣說,但張楠也只能希望那兩個傢伙能兌現承諾,不然就算毀約,這會自己也沒一點辦法。

  說了半天,張楠這才想到關興權的事,「姐夫,你剛才說關哥怎麼著?」

  「你關哥會點英文、越南話和俄語,原本就想著以後能不能幫你姐做外貿。打不了交道,看看合同資料還是行的,再不濟也能當個保衛人員、搬運工,反正也不會虧待他,免得他出去亂跑。

  再說興權家裡只有個老娘了,我打算讓他把人接到咱們這來。不過暫時房子不好找,就想能不能在你那住段時間。」

  「太好了!關哥和阿姨就住我那去,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張楠真是挺高興,他家是自建房,房子寬裕,阿姨還能幫自己看房子呢。

  「關哥,我家就是你家,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說著又拿起那個信封,遞給關興權:「是我哥就拿著,就當我姐先發你的工資。還有,過個一兩天我打算去趟桂省,自個做筆正經買賣,到時候還需要你一起去出勞力,這算出差補貼。」

  看關興權還是不要,項偉榮開口了:「拿著吧,就當提前發的工資。等你們從桂省回來,我和你一起去椒江接人,以後就安心在這發展,班長虧不了你。

  走私賺錢,可會掉腦袋。」


bpd 發表於 2017-11-2 19:12
第二十五章 藥廠工地

  關興權終於收了錢,也沒看多少,「班長,我和我老娘可以說欠你兩條命,也知道阿楠和嫂子都是對我好。

  今天我話就放在這,將來你們讓我幹嘛我就幹嘛!」

  項偉榮拍了下老部下的肩膀,沒說話。

  關興權腦子簡單嗎?

  一點都不簡單,張楠知道他是大軍區警衛營特務連出來的,特殊任務連,不僅僅是後世所說的特種部隊,還應該學過「特務」需要掌握的一些技能。

  至少外語能力非常強。

  姐夫在部隊時是因為負傷,所以主動轉了汽車兵,而關興權一直在特務連,可能還當過首長的貼身警衛員。

  這樣的人能頭腦簡單?簡單能當個走私商?

  只能說他這人本性重感情,姐夫和自己能找到這樣可靠的人幫自己,三生有幸!

  看著這煽情的一幕,張楠笑笑,沒說話:有些事他不能完全理解,有些情感他也沒經歷過。

  ……

  姐姐和小孩中午都不回家,三個人也沒打算做飯,正打算出去吃。結果聽到有人敲院子的鐵門,還扯著個嗓子:「老項,開門!」

  一聽這大嗓門,就知道是姐夫的朋友,縣二建公司經理王德彪。

  一開門,就看到個國字臉絡腮鬍的大個子,「老王,啥事?」

  這王德彪也不客氣,直接進門,「哦,小張也在呀,還有客人吶。」

  「我部隊時的老部下,關興權,幾年前你應該見過,忘了?」項偉榮介紹了一下。

  「哦,看我這記性!想起來了,小關,特能喝!上回一個放到我們五六個!」

  王德彪想了想,拍了下腦門,有點懊惱地說。

  「對了,都是自己人,我就不廢話了。小張上次和我說什麼製藥廠工地的事,讓我注意點,還真挖出東西了。」

  這是特意來通知了:找不到張楠,找他姐夫也一樣。

  張楠前段時間知道王德彪的二建公司,承建了位於剡縣縣城西郊的江南省新光製藥廠二期廠房項目,只不過工期未定。

  為這,張楠特意找機會和王德彪開過玩笑:新光製藥廠二期工地靠山,別挖出幾個古墓國寶來!

  還特意提醒,要是有亂七八糟的東西出來,就讓自己過過眼。

  「別說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是真有寶貝,也不便宜文管會那幫子人!」

  那次這王德彪就是這麼說的,一口子匪氣。

  幹工程的漢子,就是這麼豪!

  這會的工程公司可是國家單位,自個挖出來的寶貝,文物管委會那幫人就算知道了,找到公安幫忙,那都得搞搞關係才拿得走。

  張楠這大半年喜歡上老物件的事,自己和姐夫圈子裡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不過也不奇怪,個人喜好而已。

  不過只見張楠有時候倒騰回去些不值三瓜兩棗的小玩樣,也沒見賣出什麼,就當他只是隨便玩玩。

  發不了財,沒人眼紅。

  不過大伙也算瞭解了張楠的愛好,像王德彪同志就一直記得他的話:工地才破土動工兩天,真挖出東西,一得空就來知會一聲。

  「古墓?」姐夫笑著問。

  「挖出來一個,小的很。墳裡的東西看到就晦氣,要是這事我才懶得來找你們。是今天一早挖出來一大堆爛銅錢,不是墳裡的,有個幾百斤。小張不是喜歡這個嘛,我讓人收起來鎖庫房了,免得那幫兔崽子偷了去賣給廢品站。」

  「謝了王哥,我都要了。」

  張楠一聽,眼睛都亮了一截。

  「那可有點多哦!」王德彪可不信張楠會全要,好幾百斤呢,又不能當飯吃。

  上輩子的2010年左右,張楠在老家經過熟人介紹,收過幾枚古錢,當時花了五六萬。

  而據原持有者說,這幾枚銅錢是從新光製藥廠二期新廠房工地裡挖出來的,當時挖出來好幾百斤,他就拿了幾個,沒想到幾十年過去變得這麼值錢。

  當張楠問他是哪一年挖出來的,原持有者那會已經70來歲,想不起來是86年還是87年,更不記得是哪一天。

  至於那幾百斤銅錢最終去哪了?

  不是文管會,80年代中期那會沒幾個人把銅錢當回事,除非是挖出大型古墓,不然工地裡根本就不會去報告。

  瓶瓶罐罐直接丟了,沒人要。

  要真有值錢的寶貝,就像王德彪說的:就算你知道,老子給不給還得看我高興不高興!

  最後那幾百斤銅錢都送物資回收公司,當廢銅賣了!

  回爐!

  張楠差點沒聽得吐血!

  重生後的那個作業本裡,就記著這回事。

  吉普車還沒還呢,立馬就走,王德彪騎著輛輕騎摩托跟上。

  一到工地,這是沿山的一片坡地,一群工人正在人工挖地基,這年月都找不到幾台挖掘機,連二建公司都沒一台。

  眾人下車,王德彪一指邊上一間掛了個掛鎖的工棚,「就堆裡面了,有5麻袋。」

  說完就引路。

  「那幫小工還想分幾個,我沒給,估算著送到回收公司能賣個大幾百,到時候給工人加餐。」

  「你不自己留點?」項偉榮打趣道。

  「不拿是傻蛋!」

  王德彪說的是人民幣。

  開鎖,張楠一走進工棚,就看到5個不大的開口麻袋放在一邊,有幾個銅錢還掉在地上。

  隨手從麻袋裡掏了一把,拿起來仔細一看!

  「沒錯!就是這批寶貝!」

  心裡有譜了。

  清一色翠綠色的漂亮薄銹包漿,就這一小把銅錢裡,一枚「龍鳳通寶」和一枚「至正通寶」夾雜在剩下的幾十枚宋錢裡是如此顯眼,似乎正對自己笑!

  再撈了兩把,裝作隨意翻了翻。

  邊上項偉榮也撿了幾個隨意看了看,「都銹成這樣了,回收公司那幫人非得殺你價不可。」

  這會物資回收公司和下屬的各鄉鎮廢品回收站,其實都是物資局的下屬單位,收到的各種金屬類廢品都是由物資局統一經銷。

  張楠還在那組織語言打算講價呢,沒想到聽王德彪對他姐夫說:「回收公司那幫傢伙小氣的要死!廢銅現在兩塊八毛錢一斤回收,爛成這樣的能有1塊5就不錯了。」

  銅錢含有兩三層錫、鉛,加上還沾著些爛泥,不殺價才怪,1塊五都懸!

  「不賣他們,小張你要多少斤?就算一塊四毛一斤賣給你。」便宜回收公司還不如賣給朋友,還能落個人情。

  論斤賣!

  「我全要了。」

  工地裡就有磅秤,幾個人搬過來一過磅,連麻袋一共229公斤,就算做450市斤,每斤1塊4,總共六百三十塊。

  張楠付了錢,王德彪叫過管工地的一個老師傅,給了那人20張「大團結」,交代下去這幾天用這錢給幹活的人加個菜。

  其它的往自個兜裡一塞。


bpd 發表於 2017-11-2 22:54
第二十六章 香煙換銅錢

  人多東西重,姐夫和關興權開著吉普車先拉了三麻袋回去,說了先堆張楠家院子裡。

  張楠不一起回去,倒是到正在開挖的地基那轉了轉。

  那些幹力氣活的民工正在用耙子和鋤頭挖土,地基還不深,做了個小斜坡,直接用小推車運土。

  「師傅,這人挖地基可累了。」

  張楠對著個正在揮動五齒鐵耙挖土的中年民工說道,順便遞了根煙給他。

  「還行,就靠力氣吃飯唄。」

  那人接過煙,掏出火柴點上。

  「上午挖了堆爛銅錢出來,你們這還有嗎?」張楠直接問。

  這人看了眼張楠,「你要?」

  「嗯,喜歡這個,香煙換。」

  這人一聽,轉過身喊了句:「林老三,你過來下。」

  還是個中年人,扛著個鐵耙子走了過來。

  「啥事?」

  「上午我看你藏了不少銅錢,這小伙子要,香煙換。」

  這林老三一聽,直接在打著補丁的外套口袋裡掏掏了掏,「就這些,你要你拿走,看著給就行了。」

  大概小半斤。

  張楠看到這人心裡笑了笑,「這不就是二十年後賣自己銅錢那位嘛。」

  接過銅錢,也沒看,就從兜裡掏出兩包「古松」遞給對方。

  對方喜滋滋的把香煙塞兜裡,挺高興的。

  「其他人還有嗎?」

  再發了兩根煙給那兩人。

  「沒了,管事的看的緊,說拿東西扣錢。小伙子,你可不能坑我!」那人警惕道。

  「放心,告訴管事的我又沒好處拿。」張楠笑著答道。

  這時看到王德彪走過來,幹活的民工連忙走開,低頭幹活不偷懶。

  「幹嘛呢小張?」

  張楠一抬頭,「你不是說還挖出個古墓,我正在問。」

  「不在這,在那頭。」王德彪手一指廠房地基另一頭,七八十米開外。

  「走,去看看。」

  王德彪沒興趣,不過還是一同走了過去。

  地基坑邊還堆著不少挖出來的墓磚和破碎的陶片,張楠撿起片碎陶,隨意看了看。

  網格斜紋,原本可能是個兩系罐什麼的。

  「就在地底下大半米挖出來的,整座墳都是扁的,幾個爛罐子都破了,沒用。」王德彪在邊上道。

  「東漢的東西,這磚頭就是那時候的。」張楠踢了踢腳下幾塊同樣斜網格紋的大號墓磚,「快兩千年了,墓裡滲水進泥漿,早塌了幾百年了。」

  「對了小張,問你個事。前兩年在城隍山造房子,挖出個墳,比這個大多了。結果裡面全是爛泥,比外面的土還硬,費了大力氣。」

  王德彪一聽張楠能說個一二三四,好奇地問。

  「這電視裡放的古墓不都是人能走進去,怎麼我們這,墳裡面怎麼這麼多爛泥?以前造房子也挖到過不少老墳,沒見這樣的。」

  還指了指地下的墓磚,「還有,和這次一樣,裡面別說棺材,連根死人骨頭都沒看見。」

  張楠笑了笑,道:「北方雨水少,所以古墓裡保存的好,沒多少滲進去的泥水。我們這幾百上千年一過,墓裡頭全是稀泥,一板結硬的要死!」

  說著張楠還撿了塊土疙瘩給王德彪看,「我們這的土還是酸性土壤,上千年的古墓,別說棺材,連骨頭渣子都給腐蝕沒了,就會有點瓷器陶器青銅器什麼的,還沒北方的寶貝保存的好。」

  說著還指了指旁邊矮山上的一片茶園道:「種茶葉挺好,不過就算青銅的,一個不留神都能爛成渣。」

  「不過那些爛銅錢我看還沒爛的不成樣子,字都看得清楚。」王德彪一聽,說道。

  「埋的時間不長,加上埋下去的時候應該有個木箱子一類的東西的裝著,所以保存的還行。」

  張楠這也是猜測而已。

  「對了,不是說青銅器不都是北方才有,我們這也有?」

  「這人怎麼像個好奇寶寶?」張楠心裡吐槽。

  「有青銅器,不多。我們這到了漢代才設縣,不過春秋戰國那會應該就有人了。再說漢代那會也有青銅器陪葬,只不過不多,還不怎麼上檔次而已。」

  「對了,王哥,下次要是再有東西挖出來,還得麻煩你招呼一聲。」

  「沒問題,咱們誰跟誰呀!」王德彪豪爽地說。

  一會功夫,吉普車回來了。

  張楠也不再對王德彪同志進行「考古知識普及」,拉上兩麻袋銅錢,回家。

  「晚上到家裡來吃飯。」姐夫走時對著王德彪說。

  「下次下次,今天要陪老婆去看電影,下次。」

  ……

  「阿楠,這幾麻袋有戲?」項偉榮邊開車邊問他。

  張楠從褲兜裡掏出兩個小小的銅錢,「姐夫,單就這兩枚,我就能把今天花的成本賺回來!」

  「真的?能這麼值錢?」

  「真的!比金子還真!」

  兩枚翠綠色的薄銹銅錢,上書「龍鳳通寶」,一枚小平、一枚折三型。

  隨意抓了幾把就找到兩枚,不發財才怪!

  30年後這大開門的一流品相,兩枚加起來沒個五六萬你問都別問!

  一路無話,吉普車開回張楠家。

  卸貨,和原本那三個麻袋一起堆在院子裡屋簷下。

  「這幾麻袋裡銅錢品種要都是這個比例,估計能賺不少。」張楠很肯定的說。

  三人肚子都餓了,先出門隨意吃了點。

  下午一上班,張楠去單位匯報了下工作,丁科長大加表揚,還打電話告訴了局長大人。

  又一同去局長辦公室匯報工作,和預想的一樣,除了口頭表揚外,郭國強局長還拍板:這次要給張楠記上一功,等局黨委會研究後,再決定如何進行具體獎勵。

  該報銷的全報銷,厚厚一疊「大團結」塞兜裡,順便還向科長同志請個幾天假。

  這次丁科長極好說話,直接給了10天不扣獎金的假期作為獎勵,算是把兩趟出差的休假一起給補齊了。

  這就往曹娥中轉站那邊打電話,讓他們想辦法買兩張去桂省省會綠城的火車票,越快越好,就是加點價也沒問題。

  一個小時後電話回過來了,明天中午的票,硬臥,運氣還行。

  因為也算是鐵路上的關係,每張票票販子就加了20塊。

  抓緊時間整理東西,這趟可以輕鬆上陣。

  等姐夫幫著關興權「搬家」到張楠這時,他已經在客廳裡把一個麻袋打開,坐在張小板凳上,邊上放了個水桶,拿著個刷鞋的刷子正在對幾個銅錢進行清洗分類。

  「關哥,房間給你弄好了。」

  一樓的房間,有床有櫃有桌椅板凳,鋪蓋卷都還透著股樟腦丸的味道。

  安頓好了,張楠又說:「等阿姨來了,就住二樓我那屋,我搬我爸媽原來住的那間。」

  「這樣也好。」姐夫說道,都懶得問關興權的意見。

  「對了關哥,明天咱們就去桂省辦事,沒問題吧?」張楠問道。

  「沒問題,要帶傢伙嗎?」


bpd 發表於 2017-11-2 23:06
第二十七章 洪武窖藏

  張楠一聽,連忙道:「不用不用,是正經生意,就是帶去的錢有點多。」

  咱這次是正經生意,不用冒生命危險。

  「上次去那認識了幾個人,說好了要去買一批銀元,可能會有個上千枚。剛才去局裡,對方的電報幾天前就到了,就等著我去拿貨了。」

  「打算回來就在滬上倒手,多去個人多個幫手。

  「行。」關興權回道。

  張楠這會其實很好奇他會把那些槍支放哪,不過還是忍住了沒問。

  倒是姐夫項偉榮為了打消張楠的顧慮,告訴他:「在屋頂上呢,應該就在那些瓦片和隔熱的天花板之間。」

  得,這麼放,就算是來次搜查都不會暴露。

  項偉榮明早要出車,不過這會時間還早,就暫時留下,和關興權看著張楠清理那幾麻袋銅錢。

  張楠已經清理出了一小堆。

  「姐夫,就這一小堆裡已經有一枚龍鳳通寶,一枚大中通寶,五枚不同規格的大義通寶,兩枚元天啟,七枚天祐,這些都是元末各家起義軍鑄造的錢幣,現在少得很。

  還有幾枚金代大定和正隆通寶,這也不多。三十幾枚元代的中統元寶、至治、至正通寶什麼的,這些都值錢。」

  說著還指了指一邊幾個:「這幾個大個的是朱元璋的洪武通寶,也不便宜。還有些我都一下子想不起來是哪個朝代的,估計也不是便宜貨。」

  這品種實在太好、太豐富!

  這些要是放在20年後,那要值多少錢?!

  姐夫有點好奇,問:「那這一堆能值多少?」

  「就這幾十個,估計這會至少三五千!」張楠還真只能估計。

  如此豐富的品種,就是重生前的自己都記不住確切價格!

  要準確瞭解,非得找來後世那一套十幾斤重的《古泉大典》外加上網查才能弄個大概,還要考慮到市場波動和出貨渠道的差異。

  至於1986年的確切價格張楠還真是在瞎猜,只能按照如今平均工資和三十年後平均工資的差額,再除個10來瞎蒙,也就算了個三五百分之一。

  三五千塊,這才一兩斤重的一小堆,選出來的幾十個就至少值這個數!

  那5麻袋四百五十多斤,能值多少?!

  這會連個萬元戶都還挺稀有的年月,姐夫很難想像,這花了幾百塊買來的幾麻袋爛銅錢,就這麼值錢!

  指著另外一堆問:「那些呢?有用嗎?」

  項偉榮指的是選過後,被張楠隨意丟在一邊的一小堆銅錢。

  「那些不是宋錢就是唐代的開元通寶,還有幾個漢代和南北朝的五銖錢,基本不值錢,等空下來再仔細看看有沒有稀少的小版別。」

  張楠頭也不抬的說。

  「這麼大個也不值錢?」

  在張楠姐夫的印象裡,大個的銅錢一般總比小傢伙值點錢吧。

  張楠一抬頭看到姐夫手裡拿著的是個大觀通寶折十,「可能三五塊一個吧。」

  他沒說這品相的大觀通寶,30年後差不多800至1500一枚。

  幾塊一枚這叫不值錢?

  這會一個老工人一天工資就三四塊錢,這叫不值錢?!

  5年前一個月工資都才三十幾塊!

  項偉榮再次感覺自己腦子有點跟不上趟了,「老子駕駛員一個月工資186,加上出差補貼每月三四百,都頂上兩個縣-委-書-記的錢,這樣每天也就是十來塊,你這叫不值錢?」。

  張楠聽到姐夫的話,暗自撇撇嘴,又不是不知道你駕駛員收入高,懶得理他。

  「姐夫,還有關哥,別光看著,幫我一起來選。」

  扯開話題。

  兩人也沒多計較,「可我們不懂呀!」

  話雖這麼說,但還是各自找了個小圓凳坐下。

  張楠指著地上一字排開的十幾種「珍稀品種」說道:「你們你先照著這些我選出來的品種挑,別管東西大小,字一樣就成。剩下的我再看一次就成。」

  「哦」

  說說簡單,但項偉榮兩人還是老在問這個值不值錢?那個如何如何,張楠一直都在不厭其煩地回答。

  這批出土的生坑古錢保存的非常好,銹色極其漂亮,而且銹非常薄,只有部分古錢上需要用刷子輕輕刷去其表面的浮土,基本不需要過多處理。

  張楠處理古錢沒太多講究,清洗過的和不用清洗的都放到太陽底下曬一會,除去水汽後就用報紙一包包起來。

  好一會,院子門口傳來鑰匙開門聲,是姐姐來了。

  「姐。」

  「你們幾個幹嘛呢?怎麼這麼多銅錢?」

  張慧這是來叫人回去吃飯的,他回到家看到關興權的行李不見了,估計人都在弟弟這。

  「關門,關門!姐,這趟發財了!」

  嘰裡呱啦花了老半天,終於讓張慧明白了眼前的狀況。

  「想要變成錢還得好好想想辦法,這會去就去滬上賣給那些錢幣販子還不是時候。」

  再好的寶貝要是沒合適的價格和渠道賣出去,那就是雞肋!

  「走了,吃完飯再幹活!」張慧催促道。

  人是鐵來飯是鋼,先去吃飯。

  飯桌上張楠和姐夫還把辦廠、去美國的事同張慧說了說,讓她一下子有點腦子當機。

  原本就想出來闖一下,先辦個小廠,沒想到弟弟和丈夫這是要搞大動作!

  不過這樣最好,張慧還是挺自信的,自個應該能夠駕馭那個場面。

  一吃完,大大小小5個人又到了張楠家,一起上手分揀錢幣。

  兩小孩那完全就是打醬油的,一到就去看動畫片了。

  「阿楠,這個大康通寶是什麼朝代的?」

  接過姐姐手裡的銅錢,張楠在燈光下仔細看了看。

  「這個也挺少見,是遼代的東西,大概有個九百年了。現在可能值個幾十到兩三百,不好說。」

  這在姐姐眼裡已經很值錢了,「要洗一洗嗎?」

  「不用,很多古錢能不洗就不洗,從土裡挖出來能看清字跡就不用處理,不然掉價。甚至有時候清洗不當,還會變得一文不值。」

  這枚挺乾淨的,沒粘土,30年後至少值一兩萬。

  「這種有土銹的出土銅錢清水洗還好,要是有不懂的人用稀硫酸、稀鹽酸泡,立馬成廢物,那就沒用了。

  真假就在表面的這層土銹上,如果是老家裡傳下來的老錢、古董也一樣,絕對不能亂洗。」

  要給幾人普及一下古玩基礎知識,免得萬一出問題。

  張慧這會功夫就已經快看花眼了,銅錢品種太多,代表的大朝代小-朝-廷多如牛毛,忍不住再問弟弟:「你說這些是什麼時候埋地裡的?」

  「書上說這叫洪武窖藏,明朝朱元璋當皇帝那會埋地下的。」


bpd 發表於 2017-11-2 23:16
第二十八章 奇珍

  張楠說著,乾脆停了手中的活。

  「在我們南方,挖出來的這種大規模叫窖藏的銅錢出土情況,一般就兩個時間段:一種就是元朝打進來的時候老百姓逃難,有錢人家裡的錢太多太重拿不走先埋了,結果最後人沒了,這錢也就埋著沒人挖。這種窖藏出土的最多,不過一般因為都是宋錢為主,價值不高,幾百個裡面也找不出幾個湊合的。」

  說著拿了枚「洪武通寶」,說道:「第二種典型的情況就是這種,朱元璋洪武年埋的。

  洪武十六年明朝開始強制用紙幣,叫「大明通行寶鈔」,朱元璋下令國內禁止流通銅幣。還規定7天之內老百姓必須把銅幣兌換成紙幣,否則查到的話要坐牢、殺頭!

  紙幣那會不牢靠,老百姓還是喜歡用銅錢,只能先偷偷摸摸把銅錢埋了。」

  張楠說完,又從分類完畢的幾堆錢裡拿了兩枚銅錢出來,說道:「這批銅錢裡雖然宋錢佔了五六成,但最早的就是這種西漢的五銖錢和漢半兩,最晚的是洪武通寶,從分類上說顯然就是洪武窖藏。」

  「那為什麼洪武窖藏值錢,宋代的窖藏不值錢?」姐夫像個好奇寶寶一樣問。

  「北宋錢多呀!超級多!元朝時濫用紙幣,叫行鈔,銅錢反而發的不多,留下來元代的銅錢基本上都值錢。

  而且北方遼金時期的銅錢當時鑄造的不多,反而是宋錢在遼金大量使用。

  我們南方在宋代就極少有遼金銅錢,到了元代成了一個國家,我們南方反而有了些遼金時的銅錢。」

  張楠繼續科普。

  「元末農民起義多,割據勢力稱王的也多,都在鑄造發行自己的貨幣,這是華夏歷史上少見的各地貨幣同時出現的情況。這些錢幣由於鑄造時間短,發行數量有限,流傳十分稀少,所以顯得特別珍貴。」

  「這朱元璋要收銅錢,結果老百姓都把錢往地下埋。不過不像蒙古人打進來那次,因為藏錢給官府逮住殺頭的倒霉蛋總是少數,挖不出來留到現在的情況少。」

  姐夫聽了後說。

  這參加過戰爭的人就知道戰爭的殘酷,死的人不是「朝廷抓壞蛋」能比的。

  「就是這樣,宋錢現在出土的特別多。而明朝那會,就算禁止流通銅錢的風頭過了,隔個幾年幾十年的給挖了出來繼續用,到現在也留不下來幾枚。

  因為明清兩朝都在不斷把前朝的銅錢回收回爐,這洪武窖藏裡很多當時常見的流通銅錢品種,到了現在都是極少見的珍品!」

  姐姐邊選銅錢也邊在聽,忽然她把一枚銅錢遞給弟弟:「阿楠,這是哪個朝代的?沒看到過,你這裡沒有。」

  張楠隨意的接過來一看,結果心裡咯噔一下,若有所思的想了幾秒。

  「姐,這是金代的銅錢,現在全世界應該只有兩枚,這就是其中之一!」

  小小的錢幣上「貞祐元寶」四個字清晰可見!

  「那你好好收著。」

  張慧可不管這玩樣世界上才幾枚的問題,只要弟弟喜歡就好。

  至於項偉榮和關興權,一個腦子裡還在想老婆辦廠那檔子事,另一個乾脆就當個快樂的分揀工,才懶得去多想。

  晚上七點半,因為明天姐姐和姐夫要上班、出車,小孩也要早點睡覺好上學,眾人散伙。

  姐姐取走了一包已經分出來的珍惜錢幣,回家幫著存保險箱去。

  還有幾麻袋來不及分揀的,先鎖小庫房。

  「髒衣服就放客廳裡,等我明天空下來過來洗。」

  「好的,姐。」

  張楠不客氣。

  「我明早5點出車,別晚了。」

  出門前項偉榮提醒張楠兩人,駕駛員常常天不亮就出車,也是個辛苦活。

  「放心,晚不了。」

  姐夫單位還能紅火個六七年,不過張楠估計等姐姐廠子辦起來,姐夫這鐵飯碗估計得提前報銷,到時候姐夫自己都得主動去搞個留職停薪。

  一定會發!

  等看到那滾滾而來的人民幣,誰還想當看著收入多、其實辛苦至極的職業貨車駕駛員?

  ……

  第二天張楠和關興權兩人各自背著個包,五點差5分就到了物資局車隊車庫。

  天還沒亮,看到停車場大門大開。

  物資局車隊的車庫就在北門新村下邊點,開門是一停車場,前頭一排長長的兩層樓房。

  一樓就是一間間進深很大的車庫和維修間,二樓每排裡外兩間,以前大部分是職工宿舍,姐夫家以前就住這,每戶裡外兩間。

  今年上半年車隊在北門新村新修的套房竣工,老職工們已經搬家了,就把幾間房子騰出來給了年輕人當宿舍,餘下的做辦公室。

  姐夫已經到了,正在他那輛8噸老解放半掛車上做出車前的準備。

  邊上同一車隊的駕駛員也有人到了,是住姐夫家樓上的老樓,樓富康。

  「小張,出差呢?」

  「不是,樓哥,出去辦點事。」和對方打了個招呼,

  「哦」那人也沒多問。

  張楠直接上了駕駛位,「我來開,姐夫,去哪?」

  「三界沙場。」

  項偉榮沒客氣,和關興權一同坐進駕駛樓。

  發動,踩離合掛檔鬆手剎加油門,老解放轟隆隆開出停車場。

  三界沙場,物資局車隊跑北線,大半業務是先到那拉上一車黃沙,然後開個兩個多小時到甬城地區的慈溪,那裡正在大搞建設,需要大量黃沙。

  而剡縣的黃沙質量就非常好,在江南省首屈一指,供不應求!

  中午回程,半道在曹娥鐵路貨用中轉站,拉上需要運回剡縣的物資,有時是煤炭,有時是鋼材,雜七雜八什麼都有。

  就這麼個循環,絕不單程放空。

  半個小時,張楠就開車到了三界沙場。

  這裡他搭車隊的車時來過多次,而坐姐夫的車,還基本上都是張楠來K縣城至三界鎮沙場這一段。

  天都還沒亮呢,河邊沙場裡已經有不少人,都是沙場裝卸工。

  挖沙船挖上來的砂石經過輸送帶分選,分成一堆堆大小級別不同的鵝卵石和優質粗砂,一堆一堆的就像小山一樣堆在那。

  沙場管理員一指揮,張楠熟練的將貨車倒退到一台長長的皮帶式小型輸送機邊。

  貨車車斗裡爬上去兩個扛著大鐵鏟的裝卸工,輸送帶開動,下邊幾個裝卸工用大鐵鏟將黃沙往輸送帶上鏟,上邊兩個給努力鏟均勻了。

  這可是個重體力活,大冬天的就差光膀子幹活了,張楠看著就累。


bpd 發表於 2017-11-2 23:27
第二十九章 姐夫的外快

  這邊正幹著活呢,張楠看到有兩個人騎過來輛人力三輪車(這會還沒機動、電動三輪車),在坑坑窪窪的沙土路面上七扭八歪的,看著挺好玩的。

  「姐夫,外快來了。」

  項偉榮轉頭一看,「是老包。」

  來人四十多歲,張楠只知道駕駛員們管這人叫老包,名字還真不知道,剡縣三界這邊本地人。

  「相師傅,這趟有10箱,麻煩了。」

  三輪車上是一個個用塑料布包起來的大紙板箱——香煙。

  香煙專賣,分配給每個地區的香煙都是定量的。

  不過每個地區抽煙的習慣不一樣,在剡縣這邊不好賣的香煙品種,在慈溪可能就是緊俏貨色。

  而且這會香煙已經有了「白市」和「議價」之分,一些緊俏品種在商店裡,都是以超過「白市」價格不少的「議價」在銷售。

  煙草公司「白市」平價配給的緊俏香煙根本不夠,基本上得靠像老包這類神通廣大的煙販子供貨。

  而這會貨運交通又極不發達,煙販子都是挖空心思和貨車駕駛員們搞好關係。

  「方便,小意思。」

  項偉榮接過老包遞上的香煙,張楠也接了根,只有關興權不抽煙。

  兩個煙販子熟練配合,將一箱箱香煙搬上車斗,單層排放在一起,上頭幹活的兩個裝卸工接了遞給他們的煙,直接把煙箱埋黃沙底下了。

  密切配合,一切有條不紊。

  駕駛員、煙販子加沙場,非常和諧的一幕。

  接過老包遞過來的5張「大團結」,姐夫順手揣上衣口袋了。

  如今行價,運輸費5元一箱,童叟無欺!

  這會各地煙草公司就根本不查國家單位的車輛,就連附近縣市的也不查,不然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哪家單位沒點關係?

  更不用說那幫煙販子還個個神通廣大,像老包這種大戶,路子野得很。

  「這趟還坐得下嗎?我也打算去趟慈溪,去結賬。」老包問,他看到今天人有點多。

  「阿楠兩個曹娥就下,擠一擠,沒問題。」

  一看張楠和關興權的塊頭,老包搖搖頭,「算了,我還是到後頭去,反正也不遠。」

  「隨你。」

  因為運黃沙,一般目的地都會固定一段時間,那邊接貨的人會在工地等,根本不需要駕駛員出力。

  煙販子也不用跟過去,除非像這次要去結賬。

  等裝滿黃沙,天也大亮了。

  老包上了車斗,黃沙上塑料布一攤,直接一屁股坐上去。

  後車斗裡吹冷風不好受,但三界沙場距離要路過的曹娥中轉站不遠,半個小時就到,頂得住。

  項偉榮接過駕駛權,這重載貨車開車技術好的駕駛員,開同樣的線路能省不少油。

  單位發的油票都有指標:省下來一是有獎金,不上交還能做人情,所以駕駛員們都挺注意節油。

  張楠技術不行,也沒爭。

  如果超標了,可是要稍微扣點獎金的。

  就像剛才車庫裡碰到的老樓,幾乎每個月都會超標,給扣個五塊八塊的。

  雖然駕駛員不在乎那點錢,但超標了面子上也不好看嘛。

  項偉榮是每個月都會有結餘,像那個王德彪的輕騎摩托,就是靠著項偉榮和其他幾位駕駛員給的汽油票嘚瑟著。

  不然那摩托車就是個擺設,汽油你有錢沒地方買去!

  ……

  在曹娥中轉站付了錢取過票,張楠兩人也沒走,而是在中轉站辦公室和這裡剛上班的人聊天打屁。

  直到快中午,在中轉站食堂隨意吃了口,這才背著包去客運火車站。

  在第三天一大早,兩人抵達綠城。

  原本張楠還要先去買好回程的火車票,不過關興權說犯不著。

  「我有傷殘軍人證,到時候一定買得到票。」

  張楠疑惑的看看他,「沒見你哪傷呀?姐夫也沒說過。」

  「復員前老戰友主動給辦的,好安排工作,每個月還有補貼好拿,幹嘛不要?」

  得,就這麼回事。

  這可是好東西,回地方會給安排工作,雖然好壞不一定。出門辦事,只要是在華夏範圍內,汽車、火車、飛機都半價!

  買票在軍人窗口,還不用排隊。

  火車站會有特意為傷殘軍人準備的預留票,就算到了春運時也一樣,還能享受軟臥待遇,還是半價!

  這可是貨真價實的師級待遇——而且就算一個師長,帶著勤務兵到火車站軍人窗口買票,那也得排隊,而傷殘軍人不用。

  至於多出個人一同出行,鐵路方面也會通融,只不過另一張票是全價而已。

  而且能坐民航客機,不然級別不到,飛機票都不賣給你!

  不用擔心回去的交通問題,兩人趕著時間去綠城汽車客運總站。

  當天就有開往H縣的客車,而且還有票。

  「阿楠,坐過飛機沒?」

  晃晃悠悠的客車上,關興權問張楠。

  「當然…」剛想說當然坐過,不過突然想起來:這輩子還沒進過飛機場呢。

  「當然沒有,那要縣團級以上級別才行。而且話說回來,關哥,說是縣團級,他-娘-的比搞張火車軟臥票還要難!」

  張楠發發牢騷,這會坐飛機都還要政審呢。

  「我們回去坐飛機。」關興權酷酷的說。

  「你有辦法買到票?」語氣充滿期盼。

  張楠還真是討厭在火車上耗時間,現在火車的速度慢的要死!

  當然,認識張麗那回不算。

  雖然不知道綠城至杭城或滬上的機票多少錢,但這會據說桂林至廣州的機票價格是49塊錢,他還真不在乎那兩張機票錢。

  「不花錢,我們去坐軍用運輸機。我是從蓉城大軍區出來的,有關係。」

  桂省屬於蓉城大軍區範圍,「幾乎每天都有飛機到杭城或滬上那邊,搭飛機的人多了去了,不差我們兩個。這趟要不是你已經買好車票,我就拉你去杭城了,誰花那個冤枉錢。」

  得,被鄙視了。

  仔細想想,這事還真靠譜:後來不是有個軍隊和地方一起辦的「聯航」嘛,航班雖少、機型也舊,機場還一般放在軍民兩用機場,但就是便宜、實在!

  張楠還坐過聯航的飛機,二十一世紀初都還在用圖-154。

  對於聯航最誇張的說法是:有一次聯航一個航班的飛機,因為機械故障暫時飛不了,百來個乘客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結果空軍領導一得知此事,直接調了架軍用運輸機,把百來號人塞貨倉裡,安全、準時送抵目的地機場。

  而且在不少聯航停駐的軍民兩用機場,據說直到21世紀初,關係戶搭軍用順風機的事情還多如牛毛。

  「好,回去咱們坐飛機。」

  張楠興趣滿滿,兩輩子加起來都沒坐過軍用機,這是要開葷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pd

LV:16 版主

追蹤
  • 40

    主題

  • 81817

    回文

  • 1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