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開著房車回大唐 作者:醉臥花間.CS (已完結)

 
mk2258 2017-12-17 10:33:4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72 262394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3
660章:夜襲王庭(上)

    秦懷玉聞言微微蹙眉道:「樊大總管,何故如此冒險,即便征西失敗,陛下也不會重責於你,為何一定要如此……不留余地?」

    「是啊。」程處亮也道,「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眼下我們糧草盡失,不如先返回新源城,剩下的糧食省著點吃,應該能夠撐到新源,到時候奏報皇上,請求聖裁,或許皇上會給我們發援軍。」

    胖子尉遲寶林則甕聲甕氣道:「俺倒是不怕死,但俺覺得這樣拿數萬將士們的性命做賭注,不大好。」

    樊梨花聽完他們的話後,緩緩站起,繞過軍案在牙帳中間的地毯上來回踱步,邊走邊道:「行軍打仗,哪有什麼萬全把握之事,此次我們能夠兵臨王庭,可以說是運氣使然,蓋因阿史那賀魯大意輕敵,用人不善,如今他重用楊藩,楊藩這人,你們也見識過了,此人善於用兵,謀略不凡,而且敢取敢舍,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倘若我們現在退兵,便給了西突厥喘息之機,以後想要再打回來,只怕是千難萬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錯過了這次機會,下次想要征西,折損數倍兵力也難打到王庭。」

    眾人聞言盡皆沉默,他們也是一軍主將,自然知道樊梨花說得非常在理,上佳的戰機稍縱即逝,如今樊梨花已經做足了一切准備,倘若現在放棄,那麼就功虧一簣了。

    樊梨花又道:「劉邦能勝項羽,背水一戰尤為重要,此乃以弱勝強之經典戰例,人,總喜歡給自己留後路,但也因為有了後路,在前進的道路上便不會用全力,倘若斷去自己的後路,那麼他所能做的,便是勇往直前,哪怕前面是神佛攔路,也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這一次,本大總管就要斷去我們的後路,孤注一擲,押上性命豪賭一場,諸位可敢押注?」

    她這番話倒是激起了在座眾人心中的熱血,尉遲寶林率先叫起來:「俺敢,俺押上性命賭一場,大總管青春年華都不怕死,俺怕啥!」

    秦懷玉望著比自己年輕的樊梨花,佩服之情無以復加,難怪樊梨花年紀輕輕便能統軍打仗,而且屢戰屢勝,這樣的大帥之才,舉世罕見,當真可為天下第一奇女子,於是他起身肅然抱拳道:「秦懷玉願追隨大總管赴死!」

    程處亮:「我也是,我追隨大總管赴死!」

    「我也願追隨大總管赴死!」

    ……

    諸位行軍總管全都支持了樊梨花的計劃,樊梨花很滿意,朝他們一抱拳:「多謝諸位鼎力支持,待會大家回去將糧草盡失的消息散布諸軍,告訴他們,眼下他們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餓死,要麼攻下王庭。」

    「是!」眾人齊聲應答。

    漸漸夜深,烏雲越發濃重,唐軍的營地之中又升起了無數孔明燈,而三百熱氣球,此刻被繩子拴在地上的木樁上,懸浮在那裡,離地兩尺高。

    熱氣球的吊籃是竹子編制的,十分堅固,吊籃方形,邊長兩米,很大,在吊籃的中間,有一個直徑兩尺的大火盆,火盆裡放著粗大的木柴,還澆了石油,旁邊還放有幾塊備用的木柴和清水,現在每一個熱氣球的吊籃中都站著六個人,火盆裡的火焰已經燃起,只不過吊籃下方有繩子拴在地面的木樁上,所以熱氣球暫時沒飛走。

    呂慶望著那些孔明燈已經開始隨風往西飄出百丈多遠,立刻高呼:「砍繩!」

    站在地面的士兵們紛紛揮舞起刀,將繩子砍斷,那些熱氣球立刻開始往上升,在夜風的吹動下,往西飛去。

    熱氣球的吊籃的四周也蒙上了白布,從下方望去,幾乎跟孔明燈一樣,這就是樊梨花下令放孔明燈的目的,真假難辨,虛實難料。

    望著無數孔明燈和熱氣球緩緩飛走,樊梨花仰頭感受了一下夜風,喃喃道:「今晚夜色正好,風也正好,天助我也。」

    範水這時在她身旁問道:「大總管,是否開始行動了?」

    樊梨花點頭道:「嗯,傳我軍令,大軍往北移動,此次的目標是王庭北門。」

    熱氣球的體積大,所有受到風的推力也較大,飛行速度比孔明燈稍快,在距離王庭還有三裡的時候,熱氣球漸漸追上了孔明燈,天空中到處都是亮點,宛若繁星,西突厥王庭中的崗哨看了看天上飄來的無數亮點,有人咂嘴道:「唐軍還真是蠢,天天放這些會飛的燈,以為放這些燈就能騷擾我們嗎,楊將軍早就識破他們的奸計了。」

    另外一個城頭崗哨道:「他們喜歡弄,就讓他們弄吧,反正對咱們沒影響,楊將軍已經收到消息了,唐軍的糧草隊的糧草被楊將軍派去的死士全燒了,唐軍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嘿,等這一仗打完了,老子領了賞錢,一定要買幾個女奴玩上個三天三夜,這些天可憋死老子了。」

    「你就吹吧,三天三夜?一天就把你榨干了,還三天三夜!」

    ……

    薛應龍眼看王庭就在前方,立刻往火盆之中潑了點水,火勢減小一半,他的熱氣球便慢慢地往下沉去,周圍其他熱氣球也跟著往下沉,應該也是跟他進行了一樣的操作。

    但潑水這個東西,也是很講究的,頗太多的話,火勢變得太小,則沉得太快,潑太少,則沉得太慢,他們准備的繩子只有十五丈長,所以他們必須確保高度正好,否則太低的話,熱氣球落入城中,會暴露,太高的話,人無法落地,這是熱氣球突襲的最大難處。

    樊梨花在臨行前就交代過,火勢千萬不可太小,不許將一個熱氣球墜入城中,否則計劃極有可能會失敗。

    正因為眾人牢記這一點,所以他們都不太敢澆太多的水,有些熱氣球下沉的速度很慢,都快到達王庭了,距離王庭還有五六十丈高,這個高度,人是肯定無法援繩而下的。

    薛應龍的熱氣球在最前面,控制得非常好,距離王庭還有一裡不到的距離,他的熱氣球距離地面只剩三十丈了,再往前飛一會兒,應該能達到十五丈的高度。

    「潑墨!」薛應龍低呼一聲,吊籃內其他眾人將准備好的墨水都頗在吊籃四周的白布上,這下,所有的白布都變成了黑色,從下方看上去,他們的亮光很暗淡,即便是接近地面,也不會被人發覺。

    薛應龍偷偷挑開一點布,朝下方看了看,低聲道:「我們現在已經在東城牆上方了,再往前飛一百五十丈,就可以放繩子下去了。」

    「將軍,其他人的高度似乎不大妙呢。」有人低聲說了句。

    薛應龍換個方向挑開布,看了看,只見後方許多熱氣球的高度都偏高,能達到要求的只有一百多個,一百多個熱氣球,加起來也就八九百人而已。

    薛應龍蹙眉嘆道:「管不了那麼多了,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操控,難以做得那麼精准,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他說完繼續觀察下方。

    過了一會兒,薛應龍低呼:「放繩!」

    兩條繩子垂下,剛好能夠著城內屋頂,薛應龍道:「你們先下,我添火。」他說著往火盆裡添加了兩塊木柴,並把隨身攜帶的水囊打開,往裡面倒了一點點石油,火焰立刻便騰了起來。

    因為他們必須保證所有熱氣球不能落在城內,所以呂慶告訴過他們,在離開熱氣球前,必須往熱氣球中添加兩塊木柴,並倒上少許石油,等人離開熱氣球後,熱氣球自然又會上升飛走,足夠飛過王庭上空。

    等薛應龍倒完火油,已經有四個人順著繩子下去了,另外一個人已經准備下去,薛應龍趕忙推開吊籃門,抓住另外一根繩子,順著繩子滑下,直到繩子末梢,他雙手用力抓住繩子,發現熱氣球已經開始上升,他的雙腳距離屋頂足有一丈高,這樣落下去,極有可能會砸破屋頂,薛應龍沒松手,過了一會兒,滑過街道,見街道四處無人,薛應龍一松手,往下落去,掉落在街道上,他距離街道將近兩丈高,這就相當於從三層樓跳下來,他落地後就勢一個前滾翻,感覺雙腳的筋都快裂了,疼的要死,但他強忍劇烈的疼痛,雙手並用,爬到牆角的陰暗角落裡,不斷按摩雙腿,好一會兒才覺得雙腿漸漸好轉,還好他有練過,骨頭沒事,現在他開始為其他的戰友們擔心了,自己都搞得這麼狼狽,其他人肯定也不好過。

    過了一會兒,薛應龍起身,往北走去,這一路走,他隱約可以看到有熱氣球在頭頂飛過,西突厥大軍分別不出熱氣球和孔明燈,但他能分辨得出來,因為他知道,現在飛得低的,基本都是熱氣球,此刻最低的孔明燈估計也有六十多丈高。

    西突厥的崗哨們也發現了,這次的亮光飛得有點低,但那些亮光很快又慢慢往高處飛去了,他們也就沒在意,以為是風向所致,他們又豈會知曉,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有八百多唐軍進入了王庭城中,雖然他們的落點有點分散,但所有人都在往北潛行,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彙聚一處,堅固的城堡,就要從內部摧毀。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3
661章:夜襲王庭(下)

    已經是半夜兩點了,這個時候的人睡得正沉,城牆上雖然崗哨密布,但城內也就街上偶爾有幾個巡邏隊,除此之外沒有崗哨。為什麼,因為楊藩聰明啊,他認為唐軍放孔明燈是為了騷擾他們,讓他們提心吊膽,不敢好好休息。他認為自己識破了唐軍的計謀,便讓將士們好好休息,粉碎唐軍的陰謀,只要把城牆守好便行了,城內嘛,正常巡夜,不必太嚴,難道唐軍還能飛進來不成?

    他這次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唐軍還真的就飛進來了,李浩的高科技又豈是楊藩能想得到的,古代人倒是對飛天充滿了幻想,但他們從來都未能真正實現過,哪怕諸葛亮老早就發明出了孔明燈,比西方早那麼多年,但就是沒有人去研究一下,孔明燈為什麼能飛,也沒有人大膽嘗試,把孔明燈做大,大到可以載人的地步,那不就是熱氣球了嗎。

    我國的先賢確實有許多偉大的發現和發明,然而都被封建思想扼殺了,那些研究器械的天才,皆被視為旁門左道,即便是被皇帝承認,也會受朝中大臣排擠,被瞧不起,世人崇尚讀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他們都去研究古人思想,一心想著傳承祖宗遺志,卻總不想著創新,就連火藥這玩意還是道士煉丹時無意之間搞出來的,這樣的背景之下,科學如何生存,科技如何進步,這是古代中華最大的悲哀。

    這次成功潛入城中的唐軍只有一千人,還有將近兩百人摔傷了腿,有人甚至直接被摔成骨折,這些傷者全都找個隱蔽而又陰暗的地方躲起來,他們雖然沒有能力去完成奪城門的任務了,但他們有了新任務,那就是隱藏好自己,不被發現。

    王庭北門前的街道上,兩撥巡邏隊已經被悄無聲息地解決掉了,八百唐軍在此集合,薛應龍將各個小隊的隊長叫至身邊,低聲道:「北門有甕城,現在大部分崗哨都在城頭之上,內城門口處約有三十守衛,甕城之中應該屯有一千至兩千兵馬,城頭之上兩千,城內人馬支援城頭約需三分鐘,咱們必須在三分鐘之內奪下甕城的兩道城門。」

    一個隊長皺眉道:「三分鐘?這麼短?」

    「放心。」薛應龍道,「城外有樊大總管的大軍相助,咱們裡應外合,應該很快,待會看到大總管在北門外放起孔明燈,就說明樊大總管已經准備好了,我們就放響箭為號,發動衝擊,先殺了守在內門那裡的守衛,派人把守內門,其他人衝上城頭奪城牆,這個尤為重要,內城門從甕城之內是無法打開的,只要奪下城牆,便能射殺甕城之內的兵馬,加上大總管的大軍,勝券在握了。」

    「好,就這麼辦!」眾人紛紛點頭。

    他們等了約有半個小時,北方天空飄起了上百孔明燈,薛應龍激動道:「樊大總管准備好了,放響箭!」

    立刻有人掏出一柄大弩,對准天空,用火柴點燃引線,然後將箭矢射入高空。

    「砰!」地一聲巨響,一個大煙花在王庭上空爆炸。

    樊梨花望著王庭上空的煙花,舉起銀槍直指王庭,沉喝:「攻城!」

    唐軍紛紛呼喝著朝王庭攻去。

    巨大的爆炸聲將全城的人都驚醒了,楊藩此刻正在東邊城頭巡視城牆,因為唐軍一直將主力大軍用來攻打東城門,所以他對東城門尤為看重。

    當他看到爆炸的煙花時,心中一沉,趕忙大喝:「全軍戒備,唐軍准備夜襲了!」

    他並沒有下令吹號角,因為他擔心這又是唐軍的擾敵之策。

    「嗚——」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傳遍全城,楊藩心頭一顫,轉頭朝北望去,號角聲從北城牆傳來的。

    「難道說……」楊藩忽然想到了一件可怕的事,唐軍可能轉移戰力,夜襲北門,北門可不像東門,並未堵死啊。

    「傳我軍令!城內所有大軍速速支援北門!」楊藩說著已經大步朝北城牆奔去。

    守在北門內城門處的三十守衛准備打開城門,放甕城內的兵馬出來,好讓他們上城牆去參戰,倘若城牆上有四千守軍,足可抵擋一萬多攻城大軍,然而他們剛准備開門,無數羽箭如雨點一般襲來,只一波箭雨,三十人盡數倒在了血泊之中。

    薛應龍帶著眾人狂奔,來到內城門之下,城頭的敵人發現了他們,有人用西突厥語大叫:「糟糕,城內有敵人!城內有唐軍!」

    於是無數羽箭朝他們襲來,薛應龍趕緊帶著眾人躲在城門甬道下,然後道:「七隊,八隊,你們這兩百人留在這裡,守住這個門,沒有我的允許,不許開門,除非我死了!」

    「是!」

    「其他人!跟我來!」薛應龍大喝一聲,帶著眾人冒著箭雨從兩側階梯往城頭衝去,此刻城外唐軍已經開始接近城牆,城頭的守軍不得不將弓箭對准城外的唐軍,阻止他們靠近。

    而王庭之中,此刻到處都是火把,那些火把往北城門這邊彙聚,北城牆上,號角吹得一聲比一聲急。

    城頭的守軍疲於應付城外的唐軍,薛應龍他們自然有機可乘,衝上城牆就是一陣廝殺,由於現在大唐冶金技術的革新,精美的唐刀已經成為唐軍的標配武器,唐刀號稱我國歷史上鑄刀技術的巔峰之作,其鍛造技藝在未來世界已經失傳,唐刀的威力是非常可怕的,而且現在的這群唐軍,經過嚴格訓練,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怕死,怕死有球用,不奪下王庭,他們都得活活餓死,還怕個毛啊。

    六百唐軍衝上城牆之後竟然將城頭兩千守軍殺得手忙腳亂,幸虧東西兩面城牆上又有兩千多守軍前來支援,才穩住陣腳,但此刻唐軍已經開始攀城,無數雲梯出現在城垛之旁,巨大的衝城車也在漸漸接近城門。

    城內的無數火把距離北門已經很近了,七隊和八隊所有人背對城門,拿起強弩,箭矢上弦,對准外面。

    有一支五百多人的隊伍出現了,朝這邊衝來,弩箭齊射,立刻就有一百多人倒地而亡,那些西突厥兵立刻朝他們衝來,他們要奪下城門,放出甕城之中的兩千兵馬,此刻若多兩千兵馬,足可扭轉戰局。

    七隊和八隊的人豈能讓他們如願,再次上弦,齊射,上弦,齊射,四輪射擊,五百西突厥士兵只剩百人了,衝到他們面前一陣廝殺,全部死於唐刀之下,街道拐角處又出現了大批火把,又有人來了,他們又紛紛上弦,嚴陣以待。

    城頭上,薛應龍帶領了六百多人此刻只剩一半了,但他們殺死的人敵人絕對超過八百,而且他們成功地拖住了城頭的守軍,已經有兩百多唐軍爬上城頭了,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倘若地方援軍再不來支援,不超過三分鐘,這片城牆就失守了。

    「轟隆!轟隆!」巨大的衝城車在撞擊著城門,每撞擊一下,城門便撼動一下,此刻甕城中的兩千西突厥兵馬焦急無比,卻又無可奈何,沒人給他們開內城門,他們就是甕中之鱉,只能干著急。

    西突厥大批兵馬正在往北城門處彙聚,足有兩千人,朝內門這裡衝來,七隊和八隊的人見狀心頭一沉,沒辦法了,看來要死在這裡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不斷射擊,能殺一個賺一個,殺兩個賺一雙。

    就在這時,城頭無數箭雨飛射而來,將這些人射殺數百,西突厥大軍被阻,這才發現,城頭之上無數唐軍正在奔下來,有七八百之多,城牆已經被唐軍奪去了一半。

    這群西突厥大軍發狂大吼,朝唐軍衝去,他們一定要將北門奪回來,不然王庭就完了。

    「殺!」唐軍也紛紛嘶吼,有弓箭的射箭,沒弓箭的衝到內門處一起防守內門,他們一定要守住這裡,只要再撐一會兒,大局就定下了,不然他們所有人都得死。

    楊藩親自帶著兩千人馬趕到北城牆,與唐軍在城頭之上廝殺,然而沒有人去阻止唐軍登城,城外上萬唐軍在源源不斷地上城牆,城牆上的唐軍越來越多,漸漸逼退楊藩大軍,霸占整個北城牆,無數弓箭手朝甕城之內射箭,將甕城內的兩千人馬盡數射殺。

    「開門!」薛應龍跑到城牆邊,朝下方大喝。

    「吼!」守在城門前僅剩的四百唐軍發出野獸般的嘶吼,那是興奮的嘶吼,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任務完成了。

    十幾個人冒著箭雨推動門閂,內門緩緩打開,借助無數火把的光亮,可以看到,甕城之中,遍地屍體,每一具屍體上至少扎著七八根箭矢,宛如修羅屠場。

    楊藩原本還想垂死掙扎,看到如此情況,頓時哀嘆一聲,毫不猶豫道:「速速傳令諸軍,隨我從西城門撤逃!王庭守不住了。」

    此刻王庭之中一片混亂,無數百姓彙聚在西城門前,請求守軍開門,然而守軍不允,因為沒有主帥命令,不許開門。

    一支隊伍匆忙趕來,為首的竟是阿史那賀魯,後方跟著文武眾臣還有他的上千守衛,阿史那賀魯在城下高喝:「給本可汗開門!」

    「可汗恕罪!」城頭的守門將領楊興行禮,高聲回道,「楊大帥有吩咐,沒有他的同意,不許開門!」

    阿史那賀魯聞言氣得暴跳如雷:「混賬!朕是可汗!朕讓你開門!」

    楊興再次高聲道:「可汗恕罪,沒有楊大帥的命令,不能開門,即便是可汗親至也一樣。」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3
662章:阿史那賀魯之死


    阿史那賀魯聽到楊興的這句話,差點沒氣暈過去,楊藩是臣,他是君,現在君說話居然沒臣子有用了,這是要反的節奏啊。

    阿史那賀魯用馬鞭指著城上的楊興,憤怒咆哮:「朕數三聲!你再不開城門,朕便派人打上去,砍下你的狗頭!」

    「可汗恕罪!」楊興歉然行禮,高聲回答,「軍令如山,即便可汗要砍下臣的頭顱,臣也不能開門。」

    「混賬!簡直混賬!」阿史那賀魯幾乎要氣瘋了,轉頭就准備下令派人攻打城門。

    就在這時,後方馬蹄聲雷動,阿史那賀魯轉頭朝望去,只見大批西突厥人馬朝這邊衝來,為首之人正是楊藩。

    楊藩策馬而來,遠遠便朝城頭大喝:「楊興!開城門!」

    楊興趕忙朝城下喝令:「開城門!」

    城下眾兵士聞聲紛紛上前推開門閂,打開城門,阿史那賀魯見狀氣得渾身直顫,果然,楊藩說話比自己有用,這些大軍現在只聽楊藩的,根本無視他這個可汗了,遇到這種情況,哪個君主能受得了。

    楊藩上前見到了阿史那賀魯,趕忙停下,在馬背上朝阿史那賀魯行禮:「見過可汗,可汗,唐軍已經擊破了北門,合攻而來,請可汗速速撤離。」

    「哼!朕都看到了!還需要你來提醒!要不是你的麾下不肯開城門,朕早就出城了!」阿史那賀魯吹胡子瞪眼,怒氣難平,道,「你好大的威風,朕叫他們開門,他們不開,你讓他們開門,他們立刻就開門,朕的將士現在只聽你的話,根本不聽朕的話了!」

    楊藩被他呵斥得一愣,微微蹙眉道:「可汗,時間緊迫,逃命要緊,這件事,臣找個機會慢慢向你解釋。」

    「哼!有什麼好解釋的!」阿史那賀魯再次冷哼,用力瞪了楊藩一眼,不再理會他,策馬朝城外奔去,其他人緊隨其後。

    望著阿史那賀魯的背影,楊藩眉頭緊鎖,他知道,自己倒霉了,打了敗仗不說,還徹底讓阿史那賀魯猜忌上了,他對於揣摩人的心思很有一套,他雖然跟阿史那賀魯接觸的時間不長,但對阿史那賀魯的脾性掌握得十分透徹,此人剛愎自用,而且多疑,絕非良主,現在他已然猜忌,看來自己必須及早抽身,否則等他緩過氣來,定會要了自己小命。

    他們逃出城外不久,樊梨花便帶著大軍殺到西門,西門已經再次關上,楊興帶領三千將士誓死保衛西門,樊梨花強行攻打,只十分鐘,便全滅三千西突厥士兵,而且樊梨花還生擒了楊興。

    樊梨花將楊興交給後方,帶著兩千輕騎火速奔出西門,去追趕敵軍,雖然楊藩帶走了五千多人,加上阿史那賀魯的護衛,有六千多人,但兵敗如山倒,此刻人數已經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士氣決定一切,樊梨花的兩千騎兵絕對可以碾壓他們六千人。

    樊梨花的輕騎隊速度很快,初出城門時,樊梨花用望遠鏡查看,發現阿史那賀魯已經逃出十五裡遠,但到天亮時分,雙方只距十裡了,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中午之前,必能追上。

    此刻,正在一路逃命的阿史那賀魯心情很糟糕,由於逃得倉促,他沒來及騎自己的寶馬,只隨手騎了一匹戰馬,然而他身材高胖,戰馬馱著他跑了這麼久,已經累得不行了,身旁一個武將大聲提醒:「可汗,快換馬吧。」

    阿史那賀魯轉頭看了看,身旁空著許多戰馬,但他又瞥見了楊藩的坐騎,他對於相馬還是很有眼光的,一眼就看出楊藩的坐騎是一匹大宛名駒,因為楊藩的坐騎骨架高大,而且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奔跑,肩膀位置鼓了起來,汗水還呈紅色,這是典型的汗血寶馬。

    於是阿史那賀魯朝著楊藩高叫:「楊藩,將你的坐騎換與朕!」

    周圍正在策馬逃跑的群臣都是一一愣,楊藩皺眉道:「可汗,您身旁有如此多的戰馬,隨意換一匹便是了。」

    「你敢抗旨!」阿史那賀魯瞪眼大喝,他脾氣不大好,從昨夜開始,他就對楊藩很不滿了,現在楊藩居然公然拒絕他的命令,這簡直就是要反。

    「臣不敢。」楊藩傲然道,「可汗,唐軍便在後方,須臾便至,臣若將坐騎給了你,臣怎麼辦,還請可汗換騎其他馬吧。」

    「混賬!」阿史那賀魯道,「你守王庭之利,已是天大的罪責了,現在還敢抗旨,簡直罪不容誅,來人,速速將楊藩就地誅殺!」

    他一聲令下,四周所有的王宮衛士紛紛手持兵器,策馬向楊藩靠近。

    楊藩雙眼一眯,眸中冷芒綻放,沉聲冷喝:「親衛隊何在!」

    「是!」楊藩的眾親衛忽然策馬奔來,與阿史那賀魯的護衛們打了起來。

    與此同時,楊藩手持大刀衝向阿史那賀魯,阿史那賀魯嚇得驚叫起來,趕忙勒韁停下,王宮護衛們也紛紛停下坐騎,護在阿史那賀魯身前。

    「擋我者死!」楊藩怒喝一聲,面目猙獰地朝阿史那賀魯衝去,大刀連揮,一眾護衛根本不是他對手,被他盡數斬於馬下。

    楊藩很快便衝到阿史那賀魯跟前,橫揮一刀,竟將阿史那賀魯的馬頭給斬掉了,阿史那賀魯身手不錯,趕忙跳下馬來,沒有摔倒。

    眾王宮護衛一陣懵逼,楊藩真的對可汗動手了,這是公然造反。

    「還愣著做什麼,給朕殺了他!」阿史那賀魯怒急大叫。

    楊藩冷眼掃視了一眼在場的數十個王宮護衛,目光冷厲如鷹隼,只見他沉聲道:「你們若想活命,現在便去追上前面的隊伍,否則就都死在這裡。」

    阿史那賀魯聞言心頭一顫,趕忙朝那些護衛大叫:「不要聽他胡說,趕緊殺了他!這是命令!」

    然而沒用了,西突厥人沒有精神信仰,到了如此絕境,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活下去,其次才是責任和使命,很顯然,楊藩的話對他們誘惑更大,眾王宮護衛猶豫了一番,便去追趕前面的大隊了。

    阿史那賀魯愣住了,此刻這裡就剩下他和楊藩二人,坐騎也被殺了,除非他能殺了楊藩,奪下楊藩的坐騎,否則他就死定了。

    然而楊藩根本不給他機會,撥轉馬頭就走,阿史那賀魯撒丫子狂追,口中連連怒喝:「別走!你別走!你這個叛徒!小人!雜碎……」

    然而他養尊處優多年,早已從一名悍將變成了四肢退化的胖子,只追了一會兒,便已氣喘吁吁,難以邁動腳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楊藩策馬遠去,他好絕望。

    楊藩很快便追上了前面的隊伍,有大臣問他:「楊藩,可汗呢?你殺了可汗?」

    楊藩冷冷道:「從今往後,一切由我楊藩說了算!想活命!便閉嘴!」

    頓時沒有一個人敢吱聲了。

    阿史那賀魯癱坐在地,只一會兒,後方馬蹄聲隆隆,他起身轉頭,只見樊梨花帶著數千大軍絕塵而來,樊梨花的馬快,衝在最前面,白馬,白衣,宛若翩然而至的白鶴,但他知道,那不是白鶴,那是索他性命的蒼鷹。

    樊梨花看到阿史那賀魯孤零零地站在前方,微一錯愕,當即抬手止住大軍,下馬大步朝阿史那賀魯走去,來到阿史那賀魯的面前。

    「久違了,阿史那賀魯。」樊梨花用突厥語冷冷說了聲,目光冷厲。

    阿史那賀魯滿面頹然道:「迪力拉爾娜,沒想到啊……你竟然……真的攻破了朕的西突厥。」

    樊梨花道:「我讓人帶過話給你,五年之內,必來取你項上首級,我向來說話算話,從不食言。」

    阿史那賀魯眯了眯眼,他知道樊梨花要殺他,也知道以他們二人之間的仇恨,求饒也沒有用,於是他便道:「只怕你殺不了我,我畢竟是西突厥的可汗,眼下投降成俘虜,大唐是禮儀之邦,豈可虐殺俘虜。」

    「你錯了。」樊梨花緩緩拔出腰間唐刀,冷眼望著他,道,「我奉吾皇之命,前來取你項上首級,不需要俘虜,你投降……也沒有用。」

    阿史那賀魯聞言渾身一震,這一切實在是超乎了他的意料,在他印像中,但凡被大唐擊敗的國家,君主都做了俘虜,押往長安,雖然限制了自由,但起碼封一些稱號,好吃好喝供著,而且活得好好的,東【突】厥的吉利可汗便是最好的一個例子,怎麼到了他這裡,李世民卻直接要他的頭顱,什麼仇什麼怨?

    「你……你假傳聖旨!」阿史那賀魯驚惶後退。

    樊梨花滿面淡然道:「我是什麼樣的人,你很清楚,假傳聖旨之事,你認為我會做嗎,確實是吾皇有命,你便乖乖受死吧。」

    「拉爾娜,饒我這一次吧!」阿史那賀魯絕望大叫,近乎哀求,雖然他知道求饒沒用,但在如此絕境之下,他什麼都願意嘗試。

    樊梨花微微仰頭,目視天空雲層,凄然道:「當初你殺我家人之時,可曾想過饒他們一命……」

    就在樊梨花仰頭之時,阿史那賀魯惡向膽邊生,忽然從腰間拔出一柄金色彎刀,大喝一聲朝樊梨花腰部砍去。

    樊梨花眼睛余光發現了他的動作,抬腳猛踢他手腕,將他手中彎刀踢飛,然後,樊梨花上前一腳將他踹倒在地,用腳踩住他的頭,根本不給他任何機會,手起刀落,阿史那賀魯慘呼一聲,身首異處,鮮血在早晨的陽光下升騰著熱氣。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3
663章:拓僵立碑


    終於殺死了阿史那賀魯,樊梨花整個人都松了一口氣,抓住阿史那賀魯的頭發,將其首級提在手中,轉身高高舉起,正好對著東邊的太陽。

    後方唐軍見狀紛紛興奮吶喊:「大唐萬勝!大唐萬勝!大唐萬勝……」

    迎著朝陽,望著手中阿史那賀魯的首級,樊梨花輕聲自語:「爹,哥哥,弟弟,梨花為你們報仇了……」說到最後一句時,她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感傷了片刻,樊梨花帶上阿史那賀魯的人頭,繼續追趕楊藩殘軍,中午時分終於攆上了他們,大戰了一場,又誅殺西突厥近三千人,還擒獲了大批西突厥的貴族和大臣,楊藩撇下這群貴族和大臣,帶著僅剩的三千騎隊逃走,沒有了這群人拖累,楊藩逃跑速度大幅提升。

    到太陽落山時,樊梨花已經知道,想要追上楊藩是不可能了,窮寇莫追,現在她只有兩千騎兵,再追下去太過冒險了,於是連夜帶著大軍返回王庭。

    王庭之中,秦瓊他們已經在收拾殘局,王庭作為西突厥的都城,人口還是很多的,有二十多萬百姓,這群西突厥的百姓接受不了國家破滅的現實,許多人趁著唐軍不注意,偷偷發起暴動,攪弄風雨,這讓各路行軍總管十分頭疼。

    樊梨花返回城中,秦瓊和各路總管去見樊梨花,彙報城中現狀,絕大部分都是好消息,最好的消息莫過於,從王宮之中搜刮出巨量金銀財寶,粗布計算,約值得兩百萬貫,唯獨有個壞消息,百姓時常發起暴動,大軍已經誅殺了近萬暴民。

    樊梨花聽後稍微想了想,就有了主意,她派人去將俘虜來的那些西突厥文臣和貴族們全都帶來,竟有三百多人,小到街道主任,大到西突厥的一品大員,樊梨花只給他們一句話,不想死的話,就好好安撫城中百姓,讓他們接受這個現實,大唐雖然吞並了西突厥,但不會奴役西突厥的百姓,從此以後,西突厥百姓全部加入唐籍。

    為了方便他們行事,樊梨花還特地給他們安排了一些人手,還別說,這群官員和貴族出馬果然有用,畢竟他們在地方上有一定影響力,只一天時間,整個王庭都安靜了下來,百姓們也不群情激憤地瞎鬧了,其實主要還是樊梨花的軍律嚴明,未發生軍士襲擾百姓的事情,否則必定一發不可收。

    三天之後,楊定國、洛昆還有格羅尼三人帶著大軍還有戰俘從新源來到王庭,樊梨花派楊定國監守王庭,打算自己帶著木昆和尼孰兩個部族繼續西征,出發之前,她寫了一封戰報送去長安,彙報征西大捷。

    隔日一早,樊梨花帶著四萬大軍出發,一同帶去的,還有那塊李浩題字的石碑,她說過要為大唐拓僵七千裡,既然放出了豪言,就一定要做到,她從來都是這樣。

    一路向西,十分順利,不管哪個部族遇到樊梨花的大軍,不用多說,直接歸降,主動獻上牛馬金銀和歸降書,從此投靠大唐。

    往西行了數千裡,經過熟海,扎克馬克,越過阿姆河,樊梨花都未曾動一次刀兵,順暢得不像是西征,倒像是超大旅行團。

    西突厥的王庭都被攻陷了,可汗也死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西突厥周圍的各番邦自然要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對鎮守西方的西突厥大軍發難,同時有近十個國家一齊對西突厥發動戰爭,哪裡還有人顧得上樊梨花的大軍,就算遇到樊梨花的大軍,也不敢打啊,樊梨花一路竟收降了十七個大部族,加起來有五十多萬游牧百姓,其中有十一個部族是族長特地趕來向樊梨花呈遞歸降投誠書的,可見大唐富足,威儀四海,當真是天下歸心,許多番邦之民渴望加入大唐,受大唐庇護,畢竟……他們對西突厥也沒啥感情。

    越過阿姆河後,來到安息,這裡曾是寧遠國,只不過被西突厥武力占有了,寧遠國的名字或許不太響亮,但在歷史上,還有個非常有名的名字,甚至經常出現在武俠小說了,沒錯,就是大宛了,出名馬的一個國度。

    大宛名駒天下聞名,樊梨花帶著大軍駐扎安息,大宛國主親自來拜見她,向她獻上汗血寶馬兩百匹,還有一些奇珍異寶,當然,還有他的歸降投誠書。

    樊梨花和大宛國主詳談了很久,詢問了附近的情況,得知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派兵擊敗了西突厥鎮守邊境的七萬大軍,加上其他各國的反抗,西突厥西邊的十五萬大軍已經支離破碎,楊藩來到這裡收整殘兵敗將,湊足了三萬大軍,掠奪了大批糧食,想要投誠波斯。

    然而波斯拒絕了他,因為波斯國力雖然尚可,但與大唐比起來相差還是很大的,波斯不敢惹大唐,所以不敢接受楊藩,楊藩很生氣,真正的走投無路,然而阿拉伯帝國卻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楊藩以前多次擊敗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大家可以說是死敵,阿拉伯帝國竟然不計前嫌,願意收留他,楊藩也是藝高人大膽,就這麼去了阿拉伯帝國。

    聽聞楊藩投靠了阿拉伯帝國,樊梨花不禁皺眉,楊藩此人善於用兵,而且行事不擇手段,從他逃亡時拋下阿史那賀魯和眾臣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比毒蛇還陰狠,阿拉伯帝國對於唐人的態度一向不怎麼友好,若是收了楊藩,只怕以後對大唐極為不利。

    然而樊梨花就算知道這些,也是無能為力,她雖然是行軍大總管,但卻不能胡來,主動對別國開戰的話,需要皇帝的批准,不是她想打誰就能打誰的,況且,以她現在的兵力,想要攻打阿拉伯帝國,絕對不可能。

    送走大宛國主,樊梨花取出軍事地圖看了起來,她盯著地圖看了許久,仰頭長嘆:「難怪出征前李浩就告訴我,此次西征,到達大宛便可,不可再繼續往前,西北方向是波斯,東北方向是阿拉伯帝國,我已無疆可拓,沒想到區區數年,西突厥就被阿拉伯帝國侵吞了近千裡的國土,還好,從安西都護府到這裡,差不多也有七千裡了,也算是完成了我的承諾。」

    感嘆完後,樊梨花立刻開始寫戰報,戰報內容很簡單,奏請李世民在大宛設安息火尋二州,西遷安西都護府至安息州,並往安西都護府加派兵力,力守邊塞,西突厥大將楊藩投靠阿拉伯帝國,可見阿拉伯帝國頗有野心,恐要對大唐不利。

    寫完戰報後,樊梨花派快馬送出,然後便叮囑範水:「範水,明日一早,帶兩萬精兵,帶上石碑,隨我去邊塞立碑。」

    範水聞言渾身一震,激動得無以復加,終於要到這一刻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身為武將,最大的榮耀便是為國開疆拓土,樊梨花征滅西突厥,為大唐拓土七千裡,立碑邊境,威懾外邦,這樣的大事,怎能不振奮人心,絕對會青史流傳,就像當年李廣「飲馬酒泉,封狼居胥」一樣。

    隔日一早,樊梨花帶著兩萬大軍輕裝出發,下午時分,來到西方百裡之外的茫茫荒原上,在前面帶路的大宛使臣忽然對樊梨花道:「樊大總管,到了。」

    樊梨花讓大軍停下,轉頭問他:「這裡就是大唐與波斯還有阿拉伯的邊境了?」

    「是的,樊大總管。」大宛使臣頷首道,「這裡就是大唐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三國邊界。」

    樊梨花抬目四望一番,這裡茫茫一片,可見遠處群山,卻不見任何鮮明標志,也不知道是怎麼定義國界的,按照地圖所示,差不多也就是這裡了,她下馬向前了一會兒,猛然用力一跺腳,在地上留下一個腳印,然後高聲道:「在這裡,立碑!」

    「是!」後方上百人興奮高呼,十幾人拿著鐵鍬過來掘土,其余人則開始搬石碑,此刻石碑被黑布包裹著上半段,將所有碑文都擋住,只從下半段看的話,像是個大石塊。

    大宛使臣不太明白,走到樊梨花面前行禮問:「樊大總管,您這是做什麼?」

    「立碑。」樊梨花緩緩道,「大唐瓊南王聽說過嗎?」

    「聽過,聽過!」大宛使臣聞言睜大了眼睛,聲音也提高了,贊道,「瓊南王是大唐的奇人,和樊大總管一樣,是戰無不勝的大將軍!」

    樊梨花負手傲然道:「大唐貞觀十七年,那時候的瓊南王還只是藍田侯,一人領四萬大軍,擊破數倍兵力的七國聯軍,反敗為勝,創造戰史神話,後又驅逐西突厥千裡之遙,於西突厥疆土之上立下石碑,碑文曰:大唐國境界碑,此界以東,皆為唐土,爾等外邦,不可輕犯,若仰中華之文明,可虔心來朝,敢圖大唐分毫寸土,必滅其族,有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大唐貞觀十七年,李詩狂立碑於此,警醒萬邦。」

    大宛使臣聞言渾身劇震,撲通一聲便跪倒在地,虔誠高呼:「我寧遠國對大唐萬世忠臣,不敢有違,大唐昌盛,萬世不竭!」

    樊梨花轉頭看了他一眼,緩緩道:「寧遠國,不復存在了,你以後說話可得小心點,我大唐……不容國中有國,此事本總管也與你們國主說過。」

    「是,小人知罪!小人知罪!」這大宛使臣沒想到馬屁拍在馬腿上,嚇得額頭冷汗直冒,還好樊梨花沒有跟他計較。

    過了許久,石碑立好,樊梨花親自上前揭開黑布,黑布隨風飄走,露出碑文,只見李浩的碑文之旁,多了一行字,內容是:大唐貞觀二十四年,樊梨花擊破西突厥,拓土七千裡,移碑與此,借李詩狂之言,警醒萬邦!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4
664章:懟長孫無忌

    樊梨花在大唐國界之處立下界碑之時,長安這邊正在進行小朝會。

    昨天是個好日子,昨日上午,狄仁傑帶著太原王氏的人和大量錢財回到長安,王維泰去李浩的銀行貸款,得知銀行的利息制度加了限額,把他氣得半死,即便如此,他還是要貸款,不貸款不行啊,沒錢交罰款啊。

    昨日下午李世民收到樊梨花大破西突厥王庭的戰報,這可把他開心壞了,嘴都快笑裂開了,他讓許廉當殿誦讀樊梨花的戰報,大家一起開心開心。

    樊梨花擊破西突厥王庭,這確實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然而眾臣卻開心不起來,為啥,因為長孫無忌已經告訴他們了,樊梨花和李浩是一伙的,薛仁貴和厲害是一伙的,狄仁傑和李浩也是一伙的,他們全被李浩騙了,被利用了。

    這個消息一說出來,把群臣打擊得近乎崩潰,褚遂良聽到長孫無忌的話後,竟當場氣得暈倒,已經躺在床上很久了,至今還未痊愈,所以今天兩儀殿上看不到褚遂良的身影。

    樊梨花立下如此赫赫戰功,直追李靖當年,而且這一仗打得極為漂亮,還繳獲了兩百多萬貫的金銀珠寶,人家打仗是越打越窮,而大唐簡直是……越打越有錢啊。

    李世民也不急著封賞樊梨花,因為樊梨花戰報中說她要繼續向西征討,為大唐開拓疆土,李世民決定等樊梨花開拓疆土回來,再好好封賞。

    接下來,李世民便和眾臣商議,樊梨花西拓疆土,為了保西方邊境安穩,極有可能要將安西都護府西遷,而且還要增派兵,西突厥可是絲綢之路要道,如今好不容易掌握在了自己手裡,李世民豈能不重視,一定要好好地守住。

    商議最後決定,西突厥王庭改名為汀州,安西都護府暫且西遷至汀州,另外向安西都護府增兵兩萬。

    議完這件事,又開始討論一件大事,就是關於南詔使者在大唐被毒殺的事,雖然找出了幕後真凶,而且也施以了懲罰,但對於南詔那邊,必須有個交代,想必南詔使者團已經派人回去告訴細奴邏了。

    對於這件事,他們君臣的意見倒是很統一,賠錢,贈送大批物資糧食以及精美的瓷器布帛給南詔,外加金銀珠寶,折合錢十萬貫,另外,派人帶五千精兵護送盛國蘭回南詔,畢竟這麼多的物資,而南詔使者團的護衛只有三百多人,在關中倒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一旦入了巴蜀地帶,那裡強人橫行,江湖勢力林立,有點危險。

    定下了這些,李世民還宣召盛國蘭覲見,將賠償的事情告訴盛國蘭,表達大唐的誠意。

    盛國蘭並不在乎這些,她的哥哥死都死了,難道還能復活不成,她也並未怪大唐,說實在的,她其實還是蠻喜歡大唐的,她所認識的唐人,對她都很好,比如說狄仁傑,狄仁傑的家人,還有那個瓊南王,對她也很客氣,當她和狄仁傑從太原回來的時候,李浩親自出城迎接他們,而且狄仁傑似乎與他關系很好,在她看來,狄仁傑是好人,那麼他的朋友也一定是好人。

    李世民所提的賠償,盛國蘭全部接受,並向李世民行跪拜之禮,感念皇恩,李世民很開心,當即便道:「盛國蘭,為表朕的誠意,朕派大唐最厲害的將軍送你回南詔。」

    「大唐最厲害的將軍?」盛國蘭聞言下意識地看向狄仁傑,可能是情人眼底出西施吧,盛國蘭喜歡狄仁傑,便認為狄仁傑什麼都好,是天底下最厲害的男人,大唐最厲害的將軍,肯定也是狄仁傑。

    然而狄仁傑卻轉頭看向李浩,而且滿殿大臣全部望著李浩,盛國蘭見狀也不得不轉頭望向李浩,心中不忿:「他就是大唐最厲害的將軍?瘦瘦弱弱的,拿個破羽毛扇子,穿的像個讀書的,也就是身材高了點,哪兒厲害了,肯定打不過狄仁傑。」

    李浩此刻很尷尬,因為他不想接這個差事,拼命朝李世民使眼神,意思很明白:「臣做不到啊!」

    「詩狂,這次你別想偷懶。」狄仁傑斜了李浩一眼,道,「你瞧瞧盛國蘭,才十六七歲的年紀,便從南詔來到長安,千裡迢迢,跋山涉水,殊為不易啊,你身為堂堂男子漢,去一趟南詔又怎麼了,難道你忍心看這麼一個瘦弱的女娃兒帶如此多的金銀財寶回南詔?」

    李浩很想大叫一聲:「我忍心啊,有什麼不忍心的?」

    然而他不敢那樣說,不然非得被李世民指著鼻子罵,於是他只能拱手行禮,不情不願道:「臣遵旨——」聲音拖得老長,生怕李世民看不出來他的不開心。

    「哼,這憊懶貨。」李世民看他那死相,沒好氣地笑罵一聲。

    這時,盛國蘭忽然道:「皇上,能讓狄仁傑送我回去嗎?」

    「大膽!」於志寧聞言忽然瞪眼呵斥,「在皇上面前,居然敢自稱我!」

    李世民擺手道:「沒事沒事,於愛卿莫要小題大做,盛國蘭是南詔人,不懂我大唐禮數,朕豈能與她計較?」

    盛國蘭見李世民如此大度,心中暗喜,再次請求道:「皇上,能讓狄仁傑送……送臣回南詔嗎?」

    她也不知道該自稱什麼,她看李浩剛才自稱臣了,於是便有樣學樣,她是南詔王的女兒,算是南詔公主,南詔已經獻上國書稱臣,南詔王都向李世民稱臣了,她自稱臣,似乎也沒什麼不妥。

    「狄仁傑啊……」李世民轉頭看了狄仁傑一眼,隨即笑呵呵道,「盛國蘭,你有所不知,狄仁傑不是將軍,他不能帶兵的。」

    盛國蘭眨巴著大眼問:「皇上你是天下之主,說話比天神還管用,你封他做將軍,他不就可以帶兵了嗎?」

    這句話恰到好處地拍了一把李世民的馬屁,把李世民拍得飄飄然,李世民笑呵呵地伸手連點盛國蘭:「你啊你,果然是小女娃兒,童言無忌啊。」

    李世民認為她在胡說,但李浩卻上心了,他不想去南詔,那地方窮山惡水的,鬼才想去呢,何不趁機把這個擔子撂給狄仁傑呢,於是他趕忙道:「皇上,狄仁傑破獲大案,尚未封賞,皇上趁此機會封狄仁傑一個將軍散銜也是極好的。」

    「嗯?」李世民轉頭望向李浩,看他那一本正經的模樣,他差點就以為李浩的提議是大公無私了,李浩心裡的那點小九九,豈能瞞過他。

    「詩狂,你莫要胡鬧。」李世民板起了臉,李浩只能縮了縮腦袋,退回隊列中。

    盛國蘭卻道:「皇上,狄仁傑的功勞不夠封將軍嗎?」

    「這個……」李世民聞言有點為難,他在想如何向這個對大唐朝事一竅不通的蠻夷女孩解釋大唐封賞的事。

    這時,李績看到李浩朝他使眼色,李績立刻會意,趕忙出列道:「皇上,其實若是封狄仁傑一個武散銜,也未嘗不可,畢竟只是散銜。」

    李績很少在殿上說話,但他只要發言,李世民每次都會認真聽,而且會認真考慮他的話,物以稀為貴,原來說話也是這個道理。

    李績都發話了,李世民便認真考慮起來,封個散銜似乎確實沒什麼關系,於是他便道:「既然如此,那麼咱們現在便先商議一下狄仁傑的封賞吧。」

    這時,孫伏伽忽然出列道:「陛下,臣年紀大了,腿腳越發不利索,想告老還鄉,臣觀狄仁傑少年有為,屢破奇案,當是大唐棟梁之才,臣想讓狄仁傑接替大理寺卿之位。」

    眾人聞言盡都驚訝不已,這孫伏伽,六十歲還沒到呢,就想告老還鄉,請辭就請辭吧,還讓狄仁傑接替大理寺卿的位置,這怎麼行,自從新吏治整改後,大理寺的權力增大了不是一點點,對大唐所有官員有監察之權,任你再大再牛逼的官,只要你犯錯了,大理寺都敢拿你,牛不牛逼。

    最重要的是,狄仁傑特麼的是李浩的人,光是這一點,他們就不能答應,孫伏伽話音剛落,長孫無忌就高聲反對:「陛下,臣以為不妥,狄仁傑才弱冠之年,當上大理寺少卿已是皇恩浩蕩格外提拔了,豈能再任大理寺卿如此重職,臣以為讓孫寺卿再勞苦數年,方為上佳。」

    李世民聞言剛想點頭,這時,盛國蘭忽然懵懂問道:「皇上,大唐封官是看年紀的嗎?好奇怪呀,我……臣的父王任命官職都是看那個人有沒有本事,厲害不厲害。」

    盛國蘭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番簡單無比的話狠狠地抽了長孫無忌一個大耳光,也讓後面准備附議的眾臣閉上了嘴,因為她說的在理啊,什麼理,任人唯賢的道理。

    長孫無忌被盛國蘭這句話氣得滿臉通紅,他轉頭怒視盛國蘭,高聲道:「我大唐君臣朝議國事,你一個化外夷民有何資格妄論!」

    李浩聞言劍眉一豎,昂首大聲喝問:「長孫大人,她沒有資格,那本王有嗎?」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4
665章:朝臣分流


    長孫無忌聞言扭頭看向李浩,臉色不大好看,李浩這個時候跑出來說這句話,很明顯是要為難自己,他微蹙雙眉,攤手問道:「瓊南王似乎有高論?」

    「高論談不上。」李浩踏前一步,與長孫無忌並排站列,聲音洪亮道,「盛國蘭年紀雖小,也不通我大唐禮數,但她方才說的那番話,卻極是在理,《尚書·鹹有一德》有雲,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長孫大人和在場諸位都是滿腹經綸的學者,此番道理,難道還要一個小姑娘來教不成!」

    李浩這句話將長孫無忌懟得面紅耳赤,然而長孫無忌無言以對,沒辦法,道理不在他那邊,畢竟看歲數和論資歷這種事情,是他們官員間約定俗成的規矩,這個規矩本身就沒什麼道理可言,只不過是他們的私心在作怪,當年李浩年輕時,被他們如此打壓,沒有人為李浩撐腰,李浩硬是用滔天的功勞一步一步爬上來了,現在不同了,李浩已經登上了峰頂,俯瞰群臣,他力挺狄仁傑,誰還能用這個完全沒有道理的借口來打壓狄仁傑,就算是長孫無忌,也沒有用,一句話,他們不占理。

    李浩一番話懟了長孫無忌,也提醒了李世民,李世民恍然捋須,暗暗自責,方才他差點就同意了長孫無忌的說法,他們這些老一輩的人,都習慣拿年紀和資歷說事,總認為「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李世民雖然不斷告誡自己,要任人唯賢,但有的時候他被長孫無忌這樣信得過的人一鼓動,就把自己的原則暫時給忘了,等想起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李世民現在醒轉了,覺得李浩說的話有道理了,但他看到長孫無忌在看自己,這二人畢竟君臣多年,而且感情不錯,長孫無忌一度是他最信任的大臣,引為左膀右臂,有感情的,現在他若支持李浩的說法,未免會讓長孫無忌寒心,即便不寒心,恐怕長孫無忌也會心中不痛快,於是他靈機一動,轉頭看向另一支文臣隊伍的最前排,幽幽道:「魏征,你一向最為公正,現在詩狂和輔機各執一詞,你說說,他們二人的話,誰更在理一些?」

    李世民太壞了,竟然把皮球踢給了魏征,不能因為魏征喜歡得罪人就這樣坑人家,這是很不道德的,魏征之所以沒朋友,李世民要負很大的責任。

    魏征也很無奈,球踢過來了,不能不接啊,於是踏前一步,拱手道:「回稟陛下,老臣以為,趙國公和瓊南王所言,皆有道理,只是誰的理……更多一些罷了。」

    李世民聞言微訝,果然是越老越精,魏征這老家伙說話也會拐彎了,不那麼得罪人了,於是他便問:「那麼你以為,他們二人誰的理更多一些呢?」

    魏征道:「回陛下,瓊南王引經據典論理,如果趙國公未能引用先賢經典,證明任用朝臣當按年紀和輩分,那麼則是瓊南王占理更多一些。」

    李世民驚訝地望著魏征,他忽然覺得自己有點不認識這老家伙了,為啥,因為現在魏征說話變得好圓滑,他不說自己支持誰,只說誰的話更貼近先賢的道理,言外之意,不是我選的哈,是先賢選的,這還是以前那耿直不阿的魏征嗎。

    其實魏征一直以來就很聰明,不然他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他只不過是性格比較強硬而已,而且一身浩然正氣,喜歡剛正面,但自從前段日子,魏征在秦瓊和李績的邀請下去了李浩的太白樓,喝了一碗人參枸杞烏雞湯,回去後他發現自己變了,渾身有勁了,精神抖擻了,仿佛年輕了許多,最重要的是,他感覺自己脾氣也不像以前那麼急躁了,他在家中細想自己這輩子的經歷,再看看李浩的作為,忽然不勝唏噓,自己兢兢業業一輩子,得罪朝中大臣無數,多次直斥聖顏,搞得自己現在一個朋友都沒有,而自己的作為與李浩比起來,似乎又簡直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李浩現在才三十出頭。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話真的很有道理,魏征在家閉關靜想了三日,終於悟了:自己是諫臣,進諫言,也不一定非要得罪人,李浩進諫言不就不得罪人嗎,為什麼,因為他圓滑,自己不必像他那麼圓滑,但也沒必要非要得罪那麼多人嘛,只要自己保持一顆不偏不倚的公正之心,大唐第一秤杆,還是他。

    李世民驚訝了片刻便緩過神來,拈須點頭道:「嗯,你說得有道理,那麼朕就按照先賢的說法,任人唯賢,封狄仁傑為大理寺卿,另加封正六品上昭武校尉,諸卿可有異議?」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明顯很有意見,意見大了去了,但誰也不敢吱聲。

    這時,一直沒有作聲的馬周忽然出列道:「陛下,狄仁傑此次破獲南詔使者被毒殺大案,化解兩國誤會,替國之棟梁洗脫冤情,此等功績,無異於開疆拓土,只是封其為大理寺卿,臣以為不夠。」

    眾臣聞言頓時氣得不行,恨不得上去掐死馬周,李世民聞言卻是很認真地捋須沉吟起來,大理寺卿是三品,這樣的封賞雖然不小,但狄仁傑這次的功勞確實太大,倘若這個案子查不出的話,李浩很有可能就要蒙冤入獄,大唐將損失一個驚才絕艷的肱骨棟梁,而且南詔還有可能因此對大唐發動戰爭,南疆百姓又要陷入戰火之中,後果是真的不堪設想。

    一念至此,李世民點頭道:「嗯,馬清河說得對,若不是狄仁傑破獲此案,李浩蒙冤不說,南疆極有可能會陷入戰火,百姓飽受荼毒,狄仁傑可謂消止干戈於無形,功不可沒,功不可沒啊!」

    李浩聞言也不避嫌,直接拱手道:「陛下,既然如此,臣以為狄懷英的爵位,也該提一提了,否則也難對得起他的大理寺卿之職。」

    李世民想了想,道:「好,那便晉狄仁傑為鹹陽縣伯,加食邑三百戶,賞良田三百畝,黃金千兩,帛千匹……」

    狄仁傑沒想到自己的爵位一下子就從最低的鹹陽縣男晉到了鹹陽縣伯,趕忙上前躬身行禮謝恩:「臣謝主隆恩!」

    「先別忙謝恩!」李世民一看到狄仁傑便心情大好,仿佛看到了當年的李浩,他笑呵呵道,「既然盛國蘭點名讓你送她回南詔,那你便和李浩辛苦一趟,去一趟南詔吧。」

    「啊!」李浩聞言驚叫了起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是要去南詔,如意算盤完全落空了。

    李世民皺眉望向李浩,叱道:「大殿之上,鬼叫什麼!」

    李浩無奈咂了咂嘴,垂頭喪氣拱手:「陛下恕罪,臣失態了。」

    李世民瞪了李浩一眼,又轉頭望向狄仁傑,問道:「懷英,你先去南詔一趟,再回來接任大理寺卿,可有異議?」

    狄仁傑看了盛國蘭一眼,盛國蘭朝他甜甜一笑,狄仁傑也淡然一笑,拱手道:「臣沒有異議。」

    「好。」李世民聞言開心地一拍大腿,道,「那便封李浩為南詔使節,領精兵五千,攜國書出使南詔,向南詔王詳細解釋南詔使者被毒殺之事,化解兩國誤會,狄仁傑為副使。」

    狄仁傑和李浩同時行禮:「謝皇上!」

    李世民又道:「孫伏伽,這大理寺卿的位置,你再坐上幾個月,等狄仁傑從南詔回來,你再請辭,如何?」

    「臣遵旨。」

    朝會進行到這裡,已是尾聲,看看天色,都快接近中午了,由於李浩的到來,影響了大唐的糧食產量和百姓們的生活習慣,現在長安乃至整個關中都改變了飲食習慣,一天三頓,吃飯時間跟未來世界差不多,反正已無大事可議,李世民不想耽誤大家吃飯,便宣布散朝。

    眾臣紛紛離開兩儀殿,朝太極宮外走去,出宮之時,群臣很自覺地排成兩條長隊。

    以前也排兩隊,但以前是文臣一隊,武官一隊,但現在不同了,而是李浩帶著一隊,長孫無忌帶著一隊,涇渭分明,而這兩支隊伍,也代表了大唐朝堂眼下的兩股洪流,幾乎沒有中立人物,就連一向公正不阿的魏征都選擇站在了李浩這一隊,或許他只是隨便走路,或許,他真的支持李浩,沒人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李浩的隊伍雖然不及長孫無忌的大,但每一個人幾乎都是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三大國公,魏征,馬周,新任吏部尚書孫博望,大理寺卿孫伏伽,新任大理寺卿狄仁傑,李道宗,牛進達,蘇定方等一系列的老牌武將,還有中書省以及門下省的一些文官,這些文官都是魏征和馬周的追隨者,馬周和魏征站哪,他們自然就站哪,況且,朝中不乏一些正直的文臣,他們對於李浩還是十分推崇的,畢竟李浩這些年來的為國為民立下大功無數,他們又不是瞎子,盡都看在眼中,平心而論,李浩是個難得的賢臣。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4
666章:天下大勢

熱門推薦:聖墟一念永恆龍王傳說天驕戰紀甜心別鬧:乖,叫老公心翼萬域之王陰婚纏綿,傲嬌鬼神壞壞噠妻上瞞下,霸道老公滾遠點!真鏡
    今天的這個朝會雖然只是個小朝會,但卻有一定的重要意義,因為就在今天,大唐朝堂上的朝臣分為兩大流派,李浩派和長孫派。

    李世民是非常討厭營私結黨的,但他們沒有營私結黨,他們不私下聚會,也不把弄朝事,只是默默地心照不宣地支持各自的領導者,長孫派那邊的行事目標就是要擊垮李浩,而李浩這邊的行事准則,是在不違背道義的情況下支持李浩的一切決定,相比較而言,李浩這邊的人比較有節操一點。

    但李浩卻是出了名的沒節操,現在他帶著一群有節操的老干部搞事情,那畫面光是想像一下就很詭異。

    大唐這邊朝堂上正在內訌,然而阿拉伯帝國的國都麥地那則在商議出兵的事情,首先,有人提議出兵攻打大唐,這個人正是剛加入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的楊藩,他對於輸給樊梨花表示很不服,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輸,王庭之中為什麼會突然出現近千唐軍,他百思不得其解。

    黑衣大食的國王不稱為國王,而稱為哈裡發,集神權和皇權與一身,非常牛逼,畢竟黑衣大食和大唐的國情不一樣,黑衣大食是宗教國家,以***教為國教,國內還有很多其他宗教並存,統治者也不強求所有的人都信奉真神安拉,但不信真神安拉,納稅會比較重,這些人每年繳納的稅款撐起了整個國家的經濟。

    哈裡發在大食國內擁有最高的決策權,相當於神一樣的存在,說什麼就是什麼,不容任何人質疑,李世民要是知道這一點的話,不知道該有多羨慕。

    黑衣大食現任的哈裡發叫做奧斯曼-本-阿凡,在任有六七年了,這奧斯曼是個很英明的領導者,正因為他英明,同時擁有絕對的權力,所以這幾年來,黑衣大食逐漸壯大,吞並了周圍許多國家,目前他們的國門周圍,只有兩個老敵人了,第一自然是傳承了多年的拜占庭,也稱東羅馬帝國,第二則是波斯,本來西突厥是黑衣大食的第三個敵人,但現在西突厥已經被大唐所滅,成為歷史。

    奧斯曼是一個很有野心的梟雄,他擔任哈裡發這幾年裡,仔細研究了天下大勢,他很清楚地認識到,現在天底下最強大的國家,就是大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他既然有稱雄天下的野心,自然對最強大的大唐沒什麼好感,大唐以前跟他們相隔很遠,但現在不一樣了,大唐滅了西突厥,與他們接壤了,雖然接壤的範圍不算很大,但這讓他很不安心。

    楊藩忽然提出要出兵攻打樊梨花,搶奪原本屬於西突厥的土地,能搶多少是多少,被奧斯曼拒絕了,因為他知道,這樣只會暴露大食國對大唐的敵意,而且很有可能會惹怒大唐,他不懼怕西突厥,但他懼怕大唐,不可為了那麼點疆土得罪這麼一個強大的敵人,得不償失。

    奧斯曼有自己的規劃,他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拜占庭,然後是波斯,但這些年波斯和拜占庭結盟,聯手對付他,旁邊還有一個西突厥不斷騷擾,基本處於一挑三的狀態,所以他一直無法打敗拜占庭,現在西突厥滅了,機會來了,他豈會愚蠢地去挑釁大唐,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嗎。

    雖然奧斯曼沒有接受楊藩的提議,但奧斯曼並沒有怪楊藩,相反,他很看重楊藩,因為黑衣大食與西突厥交戰多年,一直也沒怎麼吃大虧,但在楊藩的手上,卻連番吃虧,屢戰屢敗,換了多少大將前去,都被楊藩一一擊潰,奧斯曼有廣闊的胸襟,在楊藩走投無路的時候不計前嫌收留了楊藩,就是看中楊藩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他任命楊藩為大將軍,帶軍攻打拜占庭,同時派出名將哈裡斯帶領海軍從地中海繞到拜占庭後方,與楊藩的大軍進行前後夾擊。

    楊藩雖然因為奧斯曼沒有接受自己的提議而郁悶,但奧斯曼對他委以如此重任,他還是很興奮的,立刻便帶六萬大軍出發,攻打拜占庭。

    東方世界,李浩已經和狄仁傑帶上人馬,護送盛國蘭回南詔。

    再往東,倭國因為有了大唐物資和武器的支援,終於鎮壓了內亂,但全國人口卻降到了四十八萬,比以前縮水了一大半,耕田也盡數荒蕪,只剩十之一二,現在倭國雖然談不上十室九空,但十室六七空還是有的,每天都有大量的人餓死,哀鴻遍野,一派慘不忍睹的景像,倭國天皇為此愁得整宿整宿睡不著覺,再次譴使來唐,請求大唐售賣糧食給他們,供他們度過危機。

    六月中旬,李浩他們剛離開長安沒幾天,倭國使者來到長安,請求面見李世民,李世民又同情心泛濫了,一看自家的兒子國如此凄慘,立刻下令全國搜集糧食,賣糧給倭國,但李世民不傻,糧食可以賣你,種子別想要,為了防止稻種外流,李世民早已下了嚴令,全國境內只准出售稻米,嚴禁出售稻谷,出售一粒稻谷,割其身上一斤肉,十粒,割十斤,就是這麼殘忍,對於出口的糧食,查得更嚴。

    同一時間,在大唐遼東邊境,一支隊伍回到了新羅,這支隊伍就是新羅的使臣隊伍,但現在裡面有三個唐人,就是劉玄機和王石王磊三人。

    劉玄機他們跟隨樸明順的使者隊伍回到了新羅國的都城-金城,對於金城,劉玄機的第一感覺就是:差!

    在長安住慣了的人眼光自然是極高的,但劉玄機也在倭國住過好幾年,對比之下,他覺得內亂前的倭國要比新羅強大不少,這新羅國還真是又小又弱,他有點搞不明白了,為什麼李浩對這麼弱小的一個國家如此重視,特地派他來攪弄風雨。

    帶著無數疑問,劉玄機住到了樸明順的家中,樸明順怎麼說也是新羅的大官,但府邸卻一點點大,而且還是仿的大唐房屋風格,仿就仿唄,仿得不倫不類。

    樸明順給劉玄機還有王石王磊師徒三人安排房間,本來樸明順是要給他們安排三個房間的,但劉玄機很客氣,只要一個房間,三個人擠一擠,新羅人家中沒有床,都是睡地上,地板那麼大,別說三個人,十個人也睡得下。

    既然劉玄機堅持,樸明順也就同意了,告訴劉玄機,明日他要去面見國王,明天下午就帶他去見自己的堂兄樸智勇。

    當天晚上,劉玄機的房間中閃出兩道黑色身影,借助夜色,躲過院中的守衛,翻牆出了院子,在第二天早上天快亮的時候,這兩個身影又回來了,返回到劉玄機的房中。

    劉玄機正在睡覺,聽到推門聲,忙起身,看到他們二人,問道:「怎麼樣?」

    二人解開蒙在臉上的黑巾,竟是王石和王磊。

    「很順利。」王石點了點頭,然後遞了一張紙條給劉玄機。

    劉玄機接過來看了看,抬頭問:「不會有假吧?」

    「假不了。」王磊笑道,「我們的手段,你最清楚了。」

    「那就好。」劉玄機放心點頭,拿著紙條仔細地閱讀起來。

    下午時分,樸明順從王宮回來,拜見劉玄機,要帶劉玄機去見宰相樸智勇,劉玄機稍微准備了一番,就跟樸明順出發了。

    金城不大,很快便到了樸智勇的宰相府,樸智勇不愧是宰相,府邸要比樸明順的府邸大很多,放眼整個金城,估計是除王宮之外最大的府邸了,其實也就是長安某些大戶的府邸水准。

    進了宰相府,樸明順帶著劉玄機在客廳等候,王石王磊兩兄弟跪坐在劉玄機身後,宛若保鏢。

    過了一會兒,嘩啦啦,房門被拉開,樸智勇穿著一身便服走了進來,劉玄機一看到樸智勇,頓時滿面震驚,他被樸智勇的面相給驚到了,真特麼的醜,醜的一比,長得跟鬧著玩似的,分辨率極低,隨便用面團捏個人都比他好看。

    雖然劉玄機見識過了新羅人醜得出奇的長相風格,但這個樸智勇絕對是醜出了新高度,劉玄機不得不震驚,他心中暗忖:「若是我長這麼醜,只怕每次照鏡子之時,都會想掐死自己吧。」

    見樸智勇進來,樸明順立刻起身行禮:「明順見過哥哥。」

    樸智勇開懷笑道:「明順,坐下吧,沒想到你這麼快便來見我,果然是好兄弟啊。」

    他原本眼睛就小,現在這一笑,感覺兩只眼睛完全看不到了,大餅一樣的臉上就剩下扁平的鼻子和一張大嘴,哦,還有兩叢稀疏的眉毛。

    樸明順和樸智勇都跪坐下,樸明順道:「明順一向最敬重哥哥的,回來第一個要見的是王,第二個要見的,就是哥哥。」

    其他人都是跪坐,唯有劉玄機是盤膝而坐,因為他是道士呀,待樸智勇坐下,劉玄機也不起身,只是豎起右掌於胸前,行了一個道家之禮。

    樸智勇這才注意到劉玄機,看劉玄機鬢發斑白,黑須蕩胸,頗有道骨仙風之氣,他十分驚訝,用大唐話問:「你是唐人?」

    劉玄機微微挑眉,笑問:「樸大人怎知貧道是唐人?」

    樸智勇道:「看你的長相,不像是我們新羅人。」

    劉玄機干笑一聲,沒有作答,心中卻在暗想:「確實啊,就我這長相,要是再年輕個十幾歲,只怕就是新羅第一美男子了。」

    這時,樸明順趕忙介紹道:「哥哥,眼前這位劉玄機劉先生,可是大唐百年難得一見的奇人,我特地帶他回來幫助哥哥共謀大業的。」

    樸智勇聞言一驚,訝問:「奇人?如何一個奇法?」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5
667章:坑新羅


    樸明順早就知道他堂兄會這麼問,回新羅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怎麼表達,興奮無比道:「這劉先生會算命,能推算過去的事情,能預測未來的事情,還能看風水,風水你知道嗎,就是住宅的……」說到這裡,他忘詞了,轉頭看向劉玄機。

    劉玄機微笑提醒:「選址和布置。」

    「對對對,就是選址和布置,可別小看這個啊,這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運勢,最重要的是,劉先生還會尋找龍……」

    他剛想說尋找龍脈,樸智勇已經抬手止住了他,蹙眉道:「明順,鬼神之說雖然不可不信,但卻也不可全信,你剛才所說的事情,全部都是虛無縹緲之事,我雖然沒去過唐國,但也曾聽人說過,唐國有很多江湖術士,然而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騙子。」

    他說到最後之時,用輕蔑的目光望向劉玄機,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樸明順聞言著急道:「堂兄千萬不可亂說,劉先生是有真本事的高人,我親眼見識過的,要不是他為我預測,恐怕我就死在長安了。」

    「哦?是麼?」樸智勇聞言挑了挑眉,頓時來了興趣,攤手道,「既然這位劉先生如此神奇,那不妨展示一下本領,為我預測一下前途。」

    劉玄機拈須笑道:「樸宰相,預測未來乃是泄露天機,會遭天譴,不得善終,老夫年紀也不小了,還想多活幾年,你換個題吧。」

    樸明順也道:「是啊,堂兄,未來之事,就算他說准了,現在也不知道他說的是不是對呀,無法驗證。」

    樸智勇想想覺得也是,便道:「那你可以推算一下我的過去。」

    「這有何難。」劉玄機淡然一笑,立刻便閉上眼睛掐指算起來。

    過了片刻,劉玄機忽然睜開眼,再次微微一笑,開口問道:「樸宰相,如果貧道沒有算錯的話,貴府最近是不是走失了人口?」

    樸智勇聞言一驚,蹙眉問:「你如何知道的?」

    劉玄機呵呵笑道:「宰相大人不是要看貧道的本事嗎,這便是貧道的本事。」

    一旁的樸明順忙問:「堂兄,你府上真的有人不見了嗎?」

    樸智勇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還是點頭道:「沒錯,今早有人來報,管家樸仁厚不見了。」

    樸明順聞言一驚,樸仁厚可是他堂兄的心腹,雖說只是管家,但也算是樸智勇的第一謀士,常常為樸智勇出謀劃策,還替樸智勇做過很多見不得人的事,他不見了,樸智勇很著急,若是被一些有心之人抓了去,恐怕會有大禍。

    樸明順趕忙問劉玄機:「劉先生,可否幫忙算一算,那樸仁厚去哪了?」

    樸智勇聞言也一臉期待地望著劉玄機。

    劉玄機道:「金城南邊二十裡外的深山中,有個山洞,洞裡住著一只修煉成精的狐妖,這樸仁厚是被狐狸精勾了去,吸盡精陽之氣,死了。」

    「什麼!狐妖!」樸家兄弟聞言齊聲驚呼。

    雖然民間常有精怪傳說,但他們從未見過,劉玄機現在說狐妖居然到他府上來勾人,那還了得。

    劉玄機擺手安慰道:「二位大人莫驚,宰相大人是宰相,有浩然之氣加身,尋常精怪是不敢靠近的,貧道這裡有鎮妖神符兩張,送與二位大人,只需將其貼於堂屋正梁之上,任何精怪都不敢靠近府宅三裡之內。」他說著從懷裡取出兩張折疊成三角形的黃符,分別遞給樸明順和樸智勇。

    「多謝劉先生。」樸明順是極度相信劉玄機,雙眼放光接了過來,小心翼翼地將符收入懷裡。

    樸智勇現在算是對劉玄機將信將疑,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接過了紙符,他還是第一次見這東西,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看。

    劉玄機也知道樸智勇還不是完全信任自己,便道:「宰相大人,方才貧道掐指一算,已經算清了大人的現狀和過往,大人家中有二十八口人,一妻五妾,五兒六女,目前第五個小妾又懷了一胎,已有五個月了,不知貧道可有說錯?」

    樸智勇震驚地望著劉玄機,久久不能言,他的表情已經說明,劉玄機全部說對了,劉玄機忽然又道:「如果這還不夠,那麼貧道再說一事,宰相大人,你們朝中的金在賀大人貪污賑災糧款被國王賜死,此事是似乎是宰相大人您的傑作啊。」

    此言一出,樸智勇震驚得無以復加,就連樸明順也震驚地望著樸智勇,顫聲問:「堂……堂兄,金……金在賀是……是你……」

    「沒錯!」樸智勇忽然沉聲道,「他後院的那批錢,是我派人悄悄埋在那裡的。」

    劉玄機笑眯眯地望著樸智勇,問道:「宰相大人,現在相信貧道的本事了嗎?」

    樸智勇用銳利的眼神望向劉玄機,盯著他看了許久,忽然問道:「你來新羅,究竟為了什麼?」

    劉玄機捋須哈哈一笑,然後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變得嚴肅無比,道:「貧道不遠萬裡來到新羅,為的就是尋找一個明主,一個能一統天下的明主。」

    「什麼!」樸智勇聞言渾身劇震,今天他受到的驚訝實在太多了,比這輩子吃的驚還多,一統天下的明主?那不是大唐皇帝嗎,為何這個人要來新羅找?

    樸明順聞言則激動地問劉玄機:「劉先生,你的意思是……我堂兄就是你要找的人?」

    劉玄機微笑點頭。

    樸明順頓時激動得渾身直顫,他堂兄是一統天下的明主,那麼他不就可以成為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王爺了。

    於是他趕忙朝樸智勇說道:「堂兄,你聽我說,這位劉先生,還會一項天下僅有的絕技,那就是尋找龍脈!」

    「龍脈?」樸智勇一聽這個名字就感覺很霸氣,忙問,「那是何物?」

    樸明順當即便將龍脈跟樸智勇解釋了一遍,樸智勇聽完也激動得渾身顫抖了,幸福來得太快,他心髒有點承受不了,撲通撲通狂跳,難以抑制心中的興奮,問道:「劉先生的意思是,只要將我的父親葬於龍穴,我就可以成為天下之主?」

    劉玄機微笑點頭,緩緩道:「方才見到宰相大人的第一眼,貧道便被宰相大人給驚到了,宰相大人周身有金色龍氣繚繞,頭頂一股紫氣直衝雲霄,此乃位及人間至尊之異像,這一切,說明了大人您就是貧道一直要尋找的那個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樸智勇已經開心得不知道說什麼,只能一個勁地狂笑,沒辦法,這樣的喜悅,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得到的。

    劉玄機卻在那裡有點想吐,他見樸智勇的第一眼確實被驚到了,但卻是被他奇醜無比的長相給震驚了,金龍龍氣?紫氣衝霄?別搞笑了……

    樸智勇哈哈大笑了好久,終於滿足了,滿面期待地望著劉玄機,問:「劉先生,你可知道哪裡有龍脈?」

    「自然知道,不然貧道何苦四處尋找明主。」劉玄機神采飛揚道,「在大唐崇州東北方兩百裡的山脈裡,有一條龍脈,只要貧道過去設壇做法七七四十九天,點開龍穴,宰相大人再將尊父之墓移到龍穴之上,請五百高僧做七七四十九天法會,一切便大功告成,十到十五年內,大人您就可以成為天下之主。」

    「崇州?」樸智勇聞言一陣皺眉,道,「那可是唐國地界,距離我新羅有千裡之遙啊。」

    劉玄機點頭道:「是的,大唐疆土人傑地靈,是人間福地,最易滋生龍脈,龍脈出現在大唐,並不奇怪。」

    樸智勇滿面為難道:「那如何才能將我父親的墓遷至龍脈,而且你也說,那遷墳葬禮似乎還很隆重,唐人必定會發現的。」

    「這就是最大的難處。」劉玄機展顏道,「其實,按照貧道的想法,宰相大人您不妨勸諫貴國王,出兵打下崇州,將那裡劃入新羅國境內。」

    「啊!」樸明順和樸智勇聞言盡都驚呼起來。

    劉玄機不顧他們的驚訝,侃侃而談道:「其實那座山原本是大唐和契丹之間的國界,也是大唐和高句麗的國界,龍脈正好處於國界之上,眼下那裡淪入大唐手中,和高句麗的疆土一樣,屬於雞肋之地,用之無用,棄之可惜,新羅完全可以將其打下來,然後跟上次一樣,譴使獻上重金請罪。」

    樸智勇不是笨蛋,仔細想了想,搖頭道:「不一樣的,崇州是唐人地盤,有大量唐人百姓居住,若是攻下崇州,唐皇必定大怒,到時候就算請罪也難熄滅唐皇的怒火。」

    劉玄機微覺失望,這樸智勇果然有點腦子,難怪能做新羅宰相,對於大唐的底線摸得很透徹,不輕易上當,一計不成,不怕,李浩還替劉玄機准備了更好的計劃。

    劉玄機道:「宰相大人所言,也確有道理,不可輕易冒險,但龍脈,是必須要得到的,咱們不妨隱忍數年,反正唐皇年事已高,撐不了幾年了,待唐皇駕崩,大人便立刻諫言新羅王,出兵攻下崇州,那時候大唐國內忙於新舊交替,定然是顧不上崇州的,等他們反應過來時,尊父的墓已經遷至龍穴之上了。」

    「好。」樸智勇無奈點頭,「也只能再等幾年了,希望唐皇早點死。」

    劉玄機心中暗自冷笑,挑眉道:「宰相大人,在這期間,您也不能閑著,您必須趁機擴大您在新羅的影響力,籠絡群臣,提升您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為您將來奪取新羅王位做好准備。」

    樸智勇聞言轉憂為喜,趕忙問:「先生請說,我該如何做?」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5
六百六十八章:新羅在作死

劉玄機故作高深地捋了捋須,緩緩道:「大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兵事,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則是文化;兵權,大人您暫時不能碰,容易引起國王的猜忌,那麼大人所能做的,便是弘揚和壯大新羅的文化,文化,最能提升一個人在百姓和文人心中的地位。」

「道理我都懂。」樸智勇一臉期待地問,「那到底應該如何做呢?」

劉玄機笑呵呵地朝身後招了招手,王石王磊二人站起身來,拎了兩只大包袱,放在樸智勇面前,還將包袱解開,只見兩只包袱裡面全是書,加起來足有三十多本。

「這是……」樸智勇一臉懵逼地望著這兩包袱的書。

劉玄機笑眯眯道:「大人,這是貧道特地從大唐帶來的……文化。」

樸智勇大致已經明白劉玄機的用意了,聞言開心道:「好極,劉先生有心了,唐國文化底蘊豐厚,萬邦敬仰,我新羅雖然一直仰慕和學習大唐文化,但卻一直未能窺其精髓,劉先生為我准備的這些典籍,想必都是大唐文化的經典之作。」

「這是自然。」劉玄機微笑點頭,道,「大人你可廣收文人為學生,學習這些書中文化,然後去新羅四處游學,傳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讓他們打著你的名號,要不了幾年,大人你就是新羅所有文人之師了。」

「妙,這一招妙。」樸智勇和樸明順聞言均都忍不住點頭稱贊,他們是朝中大員,自然知道那些文人的嘴有多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幾乎可以直接影響輿論的走向。

樸智勇開心地拿起左邊一摞書上的第一本,只見封面上寫著《楚辭》,劉玄機見狀介紹道:「大人,這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詩歌集。」

「屈原?似有耳聞。」樸智勇說著翻開看了起來,只看第一眼,他便忍不住念起來:「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他念著念著,竟忍不住搖頭晃腦起來,果然,古人讀書就考究押韻,而離騷的韻律是非常工整而又優美的。

念了十幾句,樸智勇停了下來,愛不釋手道:「妙!妙啊!如此優美的詩歌,簡直仿若天籟。」

劉玄機微笑道:「大人方才所念的,是屈原最為著名的《離騷》,在大唐文人之中,也是極受推崇,大人果然好眼光。」

「啊,哈哈哈,我一眼就看出這《離騷》是好東西,好東西啊!」樸智勇被劉玄機一誇贊,頓時找不著北了,隨即又問,「我聽說,大唐有個什麼節日,似乎與這屈原有關?」

「是的,大人。」劉玄機頷首道,「是端陽節,也稱端午節。」

一旁的樸明順聞言好奇地問:「那這端陽節與屈原到底有何關系呢?」

劉玄機便開始為他們科普起來:「在中華,每年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華的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到了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國王不聽他的勸諫,而偏信讒言,極為痛心,他不忍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滅亡,

在端午節這天殉國明志,投江而亡,屈原投江那天,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了屈原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又有人用糯米和粽葉包粽子,投入江中,目的也是差不多,想用粽子將魚喂飽,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後來,賽龍舟和吃粽子便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目的就是為了祭奠屈原,


這一習俗漸漸擴大,最後傳遍整個中華大地,端午節還有一些其他習俗,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等等,這些習俗大多都是為了祛病辟邪。」
樸明順聽完忍不住咋舌嘆道:「原來如此,難怪我們回國路過幽州之時,恰逢端午節,看到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懸掛艾葉菖蒲,沒想到竟是節日習俗,可真有意思。」

樸智勇聽得一陣神往,忽然雙眼發亮道:「劉先生,你覺得,若是我將這端午節變為我們新羅的節日,那些不識字的百姓們是不是就會記得我了?」

劉玄機聞言渾身一震,驚訝無比地望著樸智勇,他為何驚訝,因為李浩在給他制定計劃的時候,就讓他慫恿新羅人剽竊中華的端午節,劉玄機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他不認為新羅人這麼無恥,無恥到剽竊其他國家的節日,而李浩當時很肯定地說,新羅人肯定會剽竊端午節的,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個不知廉恥的民族。

沒想到,一切都被李浩說中了,劉玄機還沒慫恿呢,樸智勇就主動提出來要剽竊端午節了。

劉玄機聞言故意裝出一臉為難的樣子,道:「這樣……不好吧,畢竟屈原是……」

「是什麼?」樸智勇挑眉道,「屈原是唐人嗎?」

劉玄機聞言一滯,搖頭道:「不是。」屈原本來就不是大唐人,大唐才立國幾十年而已,屈原都死了多久了。

樸智勇神采飛揚道,「既然屈原不是唐人,我們怕什麼,你可能不知道,在古代,我們新羅的國土很大,屈原的祖籍在我們新羅,他是我們新羅人。」

劉玄機震驚了,他感覺自己的三觀都快要崩塌了,他原以為李浩是一個非常不要臉的人,然而這個樸智勇簡直不要臉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新羅是在漢朝時候才出現的,而且那時候只是幾個小部落村而已,至於戰國的時候,新羅這裡似乎還沒有人聚居呢,估計他們還過著結繩記日的野人生活,居然有臉說那時候新羅國土很大?還說滿腹經綸的屈原是新羅人,這是連自己都騙嗎?劉玄機都感覺自己快要忍不住抽他了。

樸明順則在一旁吹捧道:「高,堂兄你這一招實在厲害,若是以你的名義在民間推廣了這端午節,想必百姓們都會贊頌堂兄的。」

樸智勇聞言得意得直捋須,劉玄機暗暗冷笑:「是啊,國內的人是會稱頌,不過,這將會惹惱了大唐朝堂中的那幫文臣,讓他們知道他們經常誦讀的《楚辭》忽然成為新羅人寫的了,他們不掐死你才怪。」

這時,樸智勇又從另一摞書上拿起一本書,只見封面上寫著《論語》。

「《論語》,哈哈。」樸智勇開心道,「孔聖人的《論語》,我新羅文人,幾乎人人必讀啊。」

劉玄機擠出笑臉點頭:「這一摞,都是儒學經典。」

「儒學……孔聖……好啊。」樸智勇翻看論語看起來,聽他的語氣,似乎十分艷羨,艷羨什麼,艷羨中華之地出了孔聖。

樸智勇草草將《論語》翻了一遍,忽然問道:「劉先生可知,這孔聖的祖籍在哪裡?」

劉玄機道:「孔聖的祖籍,似乎是在宋國,具體位置,貧道也不清楚,貧道只知道,他是魯國陬邑人。」

「魯國……宋國……」樸智勇開始沉吟起來,然後起身去從一個畫櫃中取出一幅畫,展開一看,不是畫,是一副地圖。

他這副地圖基本是朝鮮半島的地圖,但又把渤海已經大唐的許多領土畫進來了。

樸智勇讓劉玄機看地圖,問:「劉先生所說的魯國和宋國,是指哪裡?」

劉玄機在地圖大致指了指,道:「宋國在這裡,魯國在這裡。」

樸智勇聞言若有所思地蹙眉:「這兩個地方……似乎……」

看他這副樣子,劉玄機頓時心拎起來了,暗暗忖道:「他不會無恥地說孔聖也是新羅人吧?」

下一刻,便驗證了他的想法,樸智勇道:「這兩個地方似乎曾經也是我新羅的國土,如此說來,孔聖原來是我新羅人。」

劉玄機已經驚得目瞪口呆,他現在真想把李浩拽過來,讓李浩看看,什麼是無恥,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要臉,讓他開開眼界,李浩跟他比起來,弱爆了。

樸明順又是對著樸智勇一頓追捧,樸智勇故作謙虛道:「其實,一開始,我們不能說孔子是我們新羅人,不然極有可能惹惱了唐人,畢竟孔子在他們心中很重要,我們現在只能說孔子有可能是新羅人,『有可能』這三個字好啊,似是而非,唐人便無法指責我們了,待我們將儒學在新羅壯大,同時發展壯大我們的國力,然後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訴全天下,孔子是我們新羅人,儒學,也是新羅的。」

劉玄機的三觀已經崩塌,現在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只能一個勁地陪著干笑,而他的心中卻在冷笑:「瓊南王還真是料事如神,新羅人果然是無恥到極致,孔聖豈是他們能染指的,他們根本不知道孔聖在中華文人心中的地位,那是神明一樣的存在,他們的愚蠢,會徹底惹怒大唐,給新羅帶來滅頂之災,王爺經常說的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哦,對了,不作死就不會死。」8
小雲雲530929 發表於 2018-4-23 14:15
669章:又見吳王


    劉玄機的目的基本已經達到了,接下來只要糊弄糊弄他們便算完事了,樸智勇開心了好一會兒,繼續問劉玄機:「劉先生,你覺得我該何時起事?」

    劉玄機很想隨便敷衍他,但又怕露出馬腳,便道:「大人,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根基最為重要,大唐強盛,新羅國力遠不能與其相比,但十年之後,就不一定了,如今新羅剛剛吞並了百濟和高句麗,疆土和百姓擴張數倍都不止,正是大人一展拳腳之時,大人千萬莫要急躁,小不忍則亂大謀,必須韜光養晦,輔助國王壯大新羅,同時暗中籠絡群臣,培養自己的黨羽,反觀大唐,唐皇衰老,時日無多,太子性格懦弱,朝中大臣權勢太強,太子登基之後不一定鎮得住他們,君弱臣強,必定會有一番動蕩,一旦大唐朝廷動蕩,則國力衰退,也難顧及邊疆,大人可趁機侵奪大唐領土,快速壯大新羅,此消彼長,不出十年,新羅便會成長為一方強國,到時候發兵攻唐,發兵之時,大人趁機奪取兵權,先奪新羅王位,再攻滅大唐,這樣便可一舉成為天下之主。」

    樸智勇聽得雙眼放光,仿佛已經看到自己一統天下的場面了,過了許久之後,他忽然激動無比地朝劉玄機行了一個禮,道:「劉先生,我願拜你為我幕僚軍師,從此往後,我所有人手,任你驅策。」

    劉玄機豎掌在胸前,還禮道:「多謝宰相大人信任,貧道願意幫助大人,奪取這個天下。」

    樸明順在一旁也是激動無比,他似是想起了什麼,提醒道:「劉先生,可別忘了我的事情啊,給我尋一塊風水寶地,我要遷祖墳,改運勢。」

    「樸大人放心。」劉玄機笑眯眯道,「明日老夫就去給你尋找風水寶地,最多不會超過三個月。」

    六月二十五,李浩和狄仁傑的隊伍進入巴蜀之地,進入巴蜀後,便覺人文環境大不相同,經常會看到一些游俠兒攜帶刀劍利器在官道上行走,這在關中或者其他地區是不可能看到的,因為自從李浩革新了冶金技術之後,鐵器變得廉價,兵器自然也增多,李世民為保百姓安寧,下令嚴厲管制民間鐵器,任何百姓都不可攜帶刀劍以及一切鋼鐵利器在外行走。

    俠以武犯禁,兵刃乃是游俠兒吃飯的家伙,現在李世民嚴格管制了民間鐵器,這讓游俠們很尷尬,有不少游俠因為攜帶兵器,而被捕入獄,雖然只是關上個一至三年,但牢房裡的日子可不好過,於是乎,關內和河東兩道大批的游俠兒在近年內往巴蜀地帶遷徙,因為巴蜀地帶對於刀具利器的管制不是那麼嚴格,越往南越寬松,若是到了南詔那裡,扛十把刀在街上走都不會有人理你。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些地方自古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極為尚武,而且山多,山多則山賊盜匪也多,在外行路,帶個兵器防身很有必要,所以官府對於朝廷的兵器管制政策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李浩看到巴蜀地帶如此多的江湖游俠,倒是倍覺親切,有一種穿越到武俠小說中的感覺,為了體驗這種江湖生活,他也換上了江湖人打扮,如果在客棧或者路邊茶肆遇到一些江湖人,他就會上前打招呼,跟人家喝一杯,然後胡吹亂侃一氣,感覺這就是江湖了。

    狄仁傑是完全搞不懂李浩的武俠情懷,就感覺他在發神經,堂堂瓊南王,領著五千精兵的將軍,脫了鎧甲去裝行腳游俠兒,這不是腦子有問題嗎?

    每次看到李浩跟一群游俠喝酒吹牛逼,狄仁傑就遠遠地看著,然後小聲問司徒楓:「喂,你師父又發神經了?」

    「你不要這樣說師父。」司徒楓每次都一本正經地說,「師父說這是情懷。」

    「嘖……你師父的情懷還真奇怪。」

    本來巴蜀地帶的路就不大好走,李浩還發神經,一遇到游俠兒便要停下來喝幾杯,吹一通牛逼,所以他們這一路行得很慢,足足花了二十天,才到益州。

    益州可以說是整個劍南道最繁華的地方了,這裡還住著一個大人物,吳王李恪。

    李浩帶著五千大軍進城,浩浩蕩蕩,剛在驛館安頓下來,就有人來送請帖,吳王李恪邀請李浩去府上用宴,李浩雖然跟李恪沒什麼交情,但既然到了人家地盤上了,怎麼說也得去拜會一下,順便看看這吳王對那至尊之位是否還有想法。

    這次吳王只邀請了李浩,沒有邀請狄仁傑,雖然狄仁傑是副使,但在身份上與李浩和吳王比起來相差太大了,而且吳王離開長安之前,狄仁傑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傲氣的吳王又怎麼會邀請狄仁傑呢。

    李浩帶著司徒楓還有二十個特種兵前往吳王府赴宴,由於他帶著請帖,所以不需要發拜帖,是主人請來的貴客呢,很順利就進了吳王府。

    由於還沒到晚飯時間,李恪在客廳接見李浩,二人相見,只見李恪已經蓄了須,唇上兩撇胡子,下巴胡子寸許,看起來老成持重。

    李恪看到李浩之時,面有訝色,只見李浩似乎與當年比起來沒有任何變化,看上去就像十八歲的少年,俊朗帥氣,如果真的要說有什麼變化,就是李浩的鬢發居然白了,童顏配白發,看起來就很另類。

    「拜見吳王。」李浩穿著自己特制的青白色開襟袍,頭束綸巾,手持羽扇,瀟灑俊逸地向李恪行禮。

    雖然他們二人都是王,但地位不一樣,在大唐,王也分等級的,大家雖然稱李浩為瓊南王,但其實嚴格來講,李浩的爵位是瓊南郡王,從一品,與國公還有嗣王是同一級別的,而李恪是「王」,正一品,基本跟南詔王是同一級別的,只不過他沒有南詔王那麼大權力而已,所以李浩見到他,需要行禮。

    李恪微笑擺手道:「瓊南王勿需多禮,一別七年,瓊南王青春不老,風采依舊啊。」

    他用慨嘆的語氣說出這句話,李浩聽了倒頗覺唏噓,仔細想想,不知不覺間,竟已過了這麼多年了,李恪也從一個帥小伙變成胡子大叔了。

    唏噓歸唏噓,話還是要接的,不然便弱了氣勢,李浩淡然笑道:「浩只是不喜歡留胡子而已,所以不怎麼顯老,但頭發卻已白了,哪像吳王,如今越發英氣勃然,頗似乃父。」

    「本王又豈敢跟父皇相比,瓊南王慎言啊。」李恪假裝漫不經心地笑了笑,請李浩入座。

    二人分主客坐下,李恪便問:「瓊南王剛從長安過來,對長安的事情頗為了解,父皇近來身體可好?」

    李浩道:「殿下放心,皇上龍體安康無恙,太子每日侍奉左右,聆聽皇上教誨政務。」

    李恪聞言微微蹙眉,他只是問李世民身體如何,李浩答前半句就可以了,非要把太子也扯進來,無非就是要提醒李恪,讓他斷了念想。

    「那就好,那就好。」李恪強笑點頭,心裡其實很不開心。

    這時,茶水上來,二人喝茶,李恪還是很講究的,用上好的茶葉招待李浩,不像李浩,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葉。

    李浩喝了兩口香噴噴的茶,滿足的咂吧了一下嘴,問道:「殿下來益州有七年了,住得還習慣麼?」

    李恪擱下茶杯道:「初來之時,自是不習慣,也曾水土不服,但一年之後,基本已無恙,住得久了,才發現巴蜀之好,不遜關中,現在本王每日逍遙得很,閑來無事時便攜妻兒出去騎馬踏青,或是打獵,遠離政務煩擾,快活得緊,嘿,本王這幾年狩獵之技突飛猛進,以前本王只要能獵個山羊野鹿什麼的便很開心,但現在本王追求的,是活捉獵物。」

    「哦?」李浩聞言挑眉笑道,「活捉獵物可不容易啊。」

    「沒錯。」李恪見李浩似乎很感興趣,頓時也興致勃勃地講起來,「若是用捕獸陷阱,那太無趣,本王還是用弓箭,只要箭矢射得准,便能使獵物無法逃跑,但又不會死,回來養上一兩個月,就又活蹦亂跳了,現在本王專門開了一個獸園,裡面養得全是本王活捉的野獸,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本王去年竟然活捉了一頭猛虎!」

    李浩聞言一驚:「猛虎都被殿下活捉了?」

    李恪聞言滿面得意道:「沒錯,本王射了它三箭,傷了他三只腿,最後讓十幾個侍衛用網將其網住,耗盡它所有力氣,這才將其拿下,這頭猛虎可不簡單,本王見過不少猛虎,但卻從未見過這麼厲害的,瓊南王若有興趣,本王立刻便帶你去看看。」

    「那真是多謝了。」李浩聞言笑著點頭道,「那麼浩今日便沾殿下的光,開一開眼界。」

    李恪聞言當即起身,大步朝外走去,李浩也起身,緊跟其後,當李恪走出客廳的那一刻,他的嘴角不自禁地揚起,眼角閃過令人難以察覺的寒芒。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