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 明宦之風流無邊 作者:鍾離昧 (全文完)

 
GGCMEAT 2018-2-4 14:02:0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917 209504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22
大明第二十章如此反間計

  更新時間:2011-10-912:58:39本章字數:3120

  回到宮裡,迎面遇到了小桃。

  小桃最近變化挺大的,胸部比以前大了一倍,盛臀也似乎翹了挺了,眉宇間總有股攏不住的欣喜之氣,走起路來輕飄飄的,一雙大眼睛都比以前清澈透亮了許多。逢人有說有笑的,別提多開心。

  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也只有小桃和易土生才明白這裡的訣竅。

  看著小桃越來越有風韻的身子,易土生不禁佩服起自己的能力來。

  幽怨的看了易土生一眼,小桃嬌嗔地說:「相公,怎麼這麼長時間都不來找我,莫非是忘了我嗎?」

  易土生看了看她的身體,突然色心大起。「小桃,你真漂亮,打扮起來,肯定比很多娘娘都漂亮。」

  「貧嘴!」小桃正色道:「這種話可不要亂說,小心有人撕了你的嘴!」

  易土生冷笑道:「比這更加大膽的事情我都做了,我怕誰呀?」

  小桃道:「我找你有事兒?」

  易土生見她拉拉扯扯羞羞答答的,知道她肯定是春心動了,笑道:「我也正想你呢,走,到你屋子裡去坐一會兒。」

  剛一進屋,小桃一把將易土生抱住了喘著粗氣撕扯他的衣服,易土生也在小桃身上毛手毛腳……

  易土生穿上衣服站起來,看著小桃疲憊的身體說:「明兒,我還來!」

  小桃高興地說:「真的嗎?」

  易土生憐惜的在她的額頭上親吻了一下說:「當然,一定,我愛死你了。」然後就打開門走了。

  易土生回想著剛才香艷的情形,正在暗爽的時候,忽然迴廊上有人喊道:「易公公,孫承宗大學士的八百里加急!」易土生心想,又是孫承宗的加急。

  小太監來到廊下,捧著一個奏章說:「易公公,遼東急奏,請公公轉呈皇上御覽。」

  易土生呵斥道:「一大清早的你瞎嚷嚷什麼,驚擾了聖駕你吃罪得起嗎?」

  小太監嚇了一跳,結結巴巴的說:「公公,這是急奏,遼東後金大軍壓境,大學士孫承宗向皇帝祈援。」

  易土生破口大罵道:「混賬東西,這麼重要的東西怎麼不早說,還不下去!」小太監心裡那個氣呀,恨不得把易土生身上的每根骨頭都捻成石灰粉。

  朱由檢剛剛在宮女的服侍下穿好了衣服,易土生就連滾帶爬灰頭土臉的撲了進來,「啟稟皇上,邊報,邊報!」

  朱由檢笑道:「小易子,你這是唱的哪一出啊,這麼著急忙慌的幹什麼呀?」

  易土生把奏折舉過頭頂說:「陛下,遼東邊報,後金大軍壓境,孫承宗抵擋不住了!!」

  朱由檢本來最不愛看走著的,有什麼事情都直接推給魏宗賢去辦了,但這個消息著實讓他嚇了一跳,立即把奏折搶過來,展開觀看。看罷,大聲喊道:「左光斗還說孫承宗此人可堪大任,沒想到竟也是個酒囊飯袋。」

  易土生知道,這件事情並不怪孫承宗,更不怪熊廷弼,也不怪袁崇煥,後金人敢如此大張旗鼓的興兵犯境的原因,應該在前任遼東經略袁應泰和遼東巡撫王化貞的身上。

  萬曆四十七年也就是六年前,明朝的軍隊與後金軍隊在薩爾滸發生了一次重大戰役。

  明朝調集全國的精銳部隊共二十萬,後金也集結了六萬人馬。決戰的結果是:明朝將領陣亡三百一十多人,士兵陣亡八萬五千八百餘人,損失戰馬三萬八千匹;而後金傷亡僅數百人,包括士兵和將領。

  一貫自大的明王朝,遭到了沉重的打擊。遼東經略楊鎬被逮入詔獄。需要說明的是楊鎬這人本來就是個廢物,貪污腐化,無能之極,他能做遼東經略,完全是當時內閣首輔方從哲的意思。

  楊鎬戰敗之後,兵部侍郎熊廷弼為遼東經略,以守為攻,派人分別把守寧遠、錦州等要地,募兵二十萬,守的無懈可擊。

  後金太祖努爾哈赤也拿他沒辦法。

  倒霉的是,後來小皇帝派王化貞為遼東巡撫,此舉造成了邊關大將不合,熊廷弼主守,王化貞主攻。

  兵部尚書張鶴鳴首輔葉向高等人全偏向王化貞。

  王化貞大言不慚,上表報稱要以六萬大軍一舉蕩平後金,卻沒想到,弄到最後,弄了個全軍覆沒。

  熊廷弼被朝廷宰了,王化貞和張鶴鳴卻堂而皇之的活了下來,而且官復原職。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結果和魏宗賢的介入是分不開的。

  左光斗推薦孫承宗去收拾爛攤子,孫承宗本來不願去,但是皇命難為。他到了遼東之後,修城練兵,屯田五十萬頃,準備做長期和後金對持的準備。採用的還是熊廷弼的堅守策略。不過此時遼東的情況已經今非昔比:廣寧失守、遼陽失守、錦州失守、山海關外圍只剩下袁崇煥鎮守的的寧遠一座孤城,你讓孫承宗有什麼辦法?

  他就是個神仙也無力回天了。

  孫承宗在遼東任上還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任命袁崇煥為寧前道總兵。

  所以說,小皇帝朱由檢責備孫承宗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孫承宗得到的是個不能再爛的爛攤子,努爾哈赤也沒有給他足夠的時間準備,他不告急,又能如何?

  易土生當然不會傻啦吧唧的給皇帝稟報這些事情,孫承宗和袁崇煥都是魏宗賢的眼中釘肉中刺,而王化貞卻是老魏的親信,他怎麼敢說破這層機關呢。不過,易土生想到了另外的一件事兒。

  易土生撞著膽子問道:「遼東守衛固若金湯,陛下用不著憂心!」

  朱由檢道:「小易子你不知道,後金人這次來的正是時候,前幾天孫承宗請示過內閣,要把十萬大軍移動到大同紫荊關一代換防,山海關的大軍都被他抽空了,此時寧遠城中只有兩萬不到的守軍。

  易土生自語道:「後金人的消息夠靈通的,莫非這裡有內鬼?」

  「內鬼?」

  易土生道:「就是奸細的意思?」

  朱由檢道:「除非奸細是葉向高!」

  易土生低聲道:「雖然不是葉向高,也相去不遠了!」

  朱由檢再怎麼遲鈍,也聽得出他弦外有音,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易土生道:「陛下——奴才有件事兒忘了稟報——」當下把那晚在葉府赴宴發現奸細的事情說了一遍。當然把曲敏的事情隱去了沒說,只說自己是上茅廁。

  朱由檢雙目閃光道:「真有這回事兒!」

  朱由檢道:「小易子,這次你又立功了。對了,此事事關重大,你立即去把廠臣找來!」

  易土生傻了,站在那裡,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朱由檢皺眉道:「你沒聽到朕的話嗎?」

  易土生苦笑道:「聽是聽到了,不過,奴才有個請求,希望皇上能夠答應?」

  朱由檢道:「別吞吞吐吐的,有話快說!」

  易土生為難的說:「希望皇上不要當著魏公公的面說這個消息是奴才報告的!」

  朱由檢怔道:「這是為什麼?這本來就是你的功勞啊!」

  易土生耷拉著腦袋說:「皇上,您想想,這麼重要的消息,錦衣衛都沒打聽到,偏偏被奴才知道了,魏公公心裡能高興嗎?奴才可不敢得罪他!」

  朱由檢失笑道:「原來如此,朕知道了,你放心去吧!」

  易土生到了東廠只說皇上找廠臣有急事,魏宗賢問了個大概,就跟著他奔皇宮來。

  兩人見了小皇帝,小皇帝簡單的把事情給魏宗賢說了一遍。

  魏宗賢靈機一動,正色道:「陛下,奴才有個主意,可以讓後金人吃個大虧!」

  朱由檢遲鈍的問:「什麼辦法?」

  魏宗賢自以為是的笑道:「其實這事情也簡單的很,只需要用反間計就可以了,我們給那個陳管家一些假情報,我們這邊從容應對,後金人必敗無疑。」

  朱由檢道:「你心裡有主意嗎?」

  魏宗賢胸有成竹的說:「奴才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不過,此事必須葉首輔幫忙!」

  朱由檢道:「一切都聽你安排,只要能保住朕的江山!」

  魏宗賢道:「皇上可以謊稱派大將何可綱率領二十萬禁軍,繞過錦州、寧遠邊防,從薊門大舉攻打後金巢穴『赫圖阿拉』,後金人得到這個情報,一定會從寧遠撤軍。當他們撤軍的時候我二十萬大軍乘勢追擊,後金人措不及手,必敗無疑。」

  朱由檢連連點頭道:「廠臣果然是朕的股肱,這樣的妙計也被你想到了,朕這就傳何可綱來陛見!」

  魏宗賢道:「還不可以,皇上您要先傳葉首輔來相見,並且把作戰計劃收錄一份交給葉首輔。」

  朱由檢道:「即使如此,奸細也不一定能夠得到情報!」

  魏宗賢冷笑道:「剩下的事情就看葉首輔的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23
大明第二十一章最後一個忠臣

  更新時間:2011-10-912:58:40本章字數:3190

  葉向高奉召來到宮內,心裡納悶,不知道皇上怎麼忽然有興致見自己了,好些日子沒看到過他老人家了!!

  葉向高趁皇帝沒來的這段時間,在肚子裡打了幾個腹稿,準備就很多關係國計民生的事情跟皇帝當面說清楚。沒想到,朱由檢一見他的面,就大發雷霆:「葉向高,你好大的膽子,居然私通後金人。」

  葉向高嚇得血壓升高,差點中風,顫抖著白鬍子,說:「陛下,老臣對大明忠心耿耿,私通金人之說,從何而來?」

  朱由檢滿面怒容:「你還想狡辯嗎?你的管家陳嘉,就是後金人派來的細作,前些日子葉承宗發到內閣的絕密文件已經被他盜取了,後金人已經殺到寧遠了。」

  葉向高噗通跪在地上:「皇上,若果真有這樣的事情,老臣真是萬死也難辭其咎。」

  朱由檢扭頭看了看魏宗賢,魏宗賢衝他擠眼,示意他趕快進入整體。

  朱由檢按照魏宗賢提前教好的,厲聲說:「朕也不用你萬死,死一次就可以了!」

  葉向高哆嗦成一團,語不成聲的說:「陛下的意思是要賜臣死罪!」

  朱由檢咳嗽了一聲道:「朕若想要你死,直接讓錦衣衛抄了你家就是了,何苦還要大老遠把你找來呢?」

  葉向高長出了一口氣,急道:「陛下皇恩浩蕩,老臣無地自容愧悔不已。」

  朱由檢冷笑道:「行了行了,你也別愧悔了,朕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剩下的事情你和廠臣商量著辦吧!」

  易土生心中一歎,罷了、罷了,這大明朝的天下終歸還是魏宗賢說了算。

  「老臣,謝主隆恩!老臣一定竭盡所能,為國效力,不知道魏公公何以教我?」

  朱由檢有些不耐煩了,他的木匠活還沒做完呢,「行了行了,你們下去研究吧,朕要休息了。小易子起駕!」說完拂袖而去,易土生只能在後面跟著。

  葉向高閉了閉眼睛,從地上站起來,跑到魏宗賢面前鞠躬說:「魏公公,你這次可一定要救救老朽啊!」

  魏宗賢瞇縫著眼睛,笑道:「葉首輔太客氣了,本座怎麼能當的您如此大禮!」

  葉向高一邊擦汗一邊說:「我全家三百多口人的性命如今就在魏公公您的手裡,您可一定要幫忙啊!」

  魏宗賢看了看左右,低聲說:「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們換個地方。」

  葉向高道:「不如到我府上?」

  魏宗賢道:「也好。不過我要準備一下!請葉首輔先行一步?」

  葉向高苦笑道:「魏公公就不要賣關子了,計將安出啊?」

  魏宗賢自以為得計,嘿嘿笑道:「這個——計策——葉首輔——其實就是個反間計,您要做的就是把一份假情報巧妙地交給您的管家,具體要怎麼做,您自己斟酌辦理。本座只是配合而已!」

  葉向高道:「如何配合?」

  魏宗賢道:「過一會兒本座以傳密旨為由前往貴府,到時候葉首輔找時機把密旨給奸細看上一遍,就大功告成了!」

  葉向高捋了捋鬍子,點頭道:「反間計!」直到此刻他才算鎮定下來。

  魏宗賢得意的說:「沒錯,就是反間計!」

  葉向高歎道:「真是家門不幸,也是我平時太過於疏忽了,對於家裡人沒有嚴加管教,以至出了這樣的紕漏。以後老朽一定嚴於治家,再也不會出這樣的事情了。」

  葉向高走後,魏宗賢自己動手草擬了一份密旨,然後請朱由檢用印,朱由檢正在做木匠活,不耐煩的揮揮手說:「你認真去做,玉璽就在金殿上,不要煩朕!」

  魏宗賢恭敬地說:「玉璽有專門人看守,奴才怎麼能靠近?」朱由檢道:「你就說是朕的口諭,誰敢阻攔格殺勿論。」

  「庶!」魏宗賢立即趕到金殿上去用印,然後快馬加鞭的來到葉向高的府邸。「葉首輔何在,葉首輔何在,皇上有密旨到了,請葉首輔速速接旨!」

  既然是密旨何苦這樣大聲嚷嚷!

  魏宗賢來到大廳,葉向高正好更衣出來。

  魏宗賢道:「葉首輔,陛下有密旨要你親啟,請閱後焚燬!」

  葉向高心裡那個氣呀,心說,你這不是玩我嗎?閱後焚燬了,我還怎麼用反間計。

  葉向高展開密旨看了一遍。魏宗賢道:「本座公務在身不便打擾,告辭告辭。」說完不顧而去。

  兩人一唱一和算是把這齣戲給演完了。

  葉向高手裡拿著密旨正在思索如何交給陳管家,一眼看到陳嘉正在廊下轉悠,便放下密旨追魏宗賢去了,一邊追還一邊喊:「魏公公,稍等片刻,稍等片刻——」

  等他追到門口,魏宗賢早就坐著轎子消失在街口了。

  葉向高在門口轉了兩圈,悻悻的轉了回去,在門口正好遇到慌慌張張的陳嘉。

  葉向高斥責道:「什麼事情這麼慌慌張張的?」

  陳嘉連忙躬身道:「老爺,奴才內急,內急!」

  葉向高心想,你個狗東西,我一家人的性命差點就毀在了你的手裡,你內急,好,等事情辦完了,我憋死你!

  魏宗賢向皇帝稟報了事情的進展,朱由檢立即召見了兵部左僉都御使何可綱!

  朱由檢心裡惦記著木匠活,也沒空跟何可綱廢話,看了看跪在下面的何可綱,懶散地說:「何可綱,後金人攻打寧遠你知道了吧?」

  何可綱鏗鏘有力地振聲說道:「陛下,後金人兵強馬壯,這次又是趁人之危,陛下應該早做決斷,果斷赴援!」

  朱由檢道:「你和朕想到一塊去了,朕找你來就是商量這事兒的,你讓朕去赴援,是不是要朕御駕親征啊?」

  何可綱惶恐道:「臣不是那個意思,臣的意思是說讓陛下指派一位大將去赴援。」

  朱由檢道:「你不就是朕的大將嗎?朕下旨,發二十萬禁軍,由你何可綱率領,出薊門攻打後金都城『赫圖阿拉』,後金主力此刻全都集中在寧遠前線,後方必定空虛,你此去一定要大獲全勝。」

  何可綱差點暈過去:「陛下,您怎麼知道赫圖阿拉城後防空虛呀?」

  朱由檢一下傻了,拿眼去看魏宗賢。

  魏宗賢接口道:「這是錦衣衛的密報……陛下已經下旨,何將軍接旨就是了,何必多問!」

  何可綱厲聲道:「下官身為武將,理應知己知彼!」

  易土生在一旁給魏宗賢助陣,說:「陛下,何將軍肯定是怕了,不如您派別的將軍去好了?」

  朱由檢氣咻咻的點頭道:「言之有理,何可綱你下去吧!」

  何可綱急了,跪在地上說:「陛下,臣自從軍之日起,每天想的都是以身報國,馬革裹屍,怎麼會害怕呢,陛下千萬不要聽信小人讒言。」

  朱由檢道:「既然如此,三天之後你就點兵出征吧!」

  何可綱瞪了易土生一眼,顯然是恨他剛才多嘴多舌:「我大明有一條規矩,凡將軍出征必定有內侍監軍,臣也不能例外,臣懇請易公公監軍出征,請陛下恩准!」

  朱由檢連連擺手:「不行不行,此事萬萬也使不得!」

  易土生跑到丹陛下,跪倒說:「萬歲,既然何將軍都不怕死,奴才就更加不怕死了,奴才願意監軍,請皇上恩准!」

  朱由檢可捨不得易土生走,給他使了個眼色,示意他上來。易土生小碎步來到皇帝身邊。

  朱由檢拉著他衣袖,悄悄的說:「小易子,你傻啦,出去打仗那是很危險地,弄不好就會掉腦袋,朕還想讓你跟朕一塊做木工活呢?」

  易土生趴在皇帝耳朵邊上說:「陛下,二十萬大軍可是傾國之兵啊,萬一有變,陛下您的江山可就完了,奴才一定要跟著去,監視這些大將!」

  其實易土生心裡不是這樣想的,他想的是陞官發財的問題,征東大將軍是二品官,監軍自然也是二品,他要是做了這個監軍,一下子就平步青雲了。

  而且,這趟出去,如果立了功,說不定,弄個什麼伯爵幹幹也很有可能。還有易土生對滿人統治漢人心裡總還是有些彆扭,如果有機會改變歷史,他也是不遺餘力的。

  朱由檢見他一味的堅持,不悅道:「既然這樣那你就去吧,不過,千萬小心。」

  何可綱心想,這小子最近在皇帝身邊沒憋好屁,天天引導皇帝淫樂,到了戰場上,我想個辦法把他幹了就完了。

  兩個人各懷鬼胎,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一起接了聖旨。

  何可綱走了之後,朱由檢又埋怨易土生:「小易子,當兵打仗可不是鬧著玩的,想當年英宗皇帝土木堡一戰,失手被擒……」

  易土生道感動的說:「皇上關心奴才,奴才心裡都知道了,皇上對奴才這麼好,奴才也要對皇上好,這次出征就是奴才向皇上盡忠的好機會。」

  朱由檢眼圈一紅,慨然長歎:「天下忠臣,捨廠臣之外,只你一人……」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24
大明第二十二章校場閱兵

  更新時間:2011-10-912:58:42本章字數:5431

  饒是如此,魏宗賢對他還是不能完全放心。出征之前還把他找去訓話。

  易土生一再表示:「奴才只是督公的跟班而已,這次的功勞全都是督公一個人的。」

  魏宗賢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好,你還算是個明白人。不過,你還是需要小心一個人!」易土生問道:「公公說的是——」

  「何可綱!」魏宗賢捏著蘭花指說:「這個人可不是個善茬,他平時就看我們宮裡的人不順眼,今兒一反常態讓你去做監軍,本座看他沒安好心!你自己多長幾個心眼,別讓人給算計了,也別給本座丟臉!」

  易土生打蛇隨棍上,順著魏宗賢說:「奴才也覺得他不是個好東西,但奴才這趟只是去發財的,不會輕易惹他。「

  易土生這麼說,魏宗賢心裡舒服起來,一個貪財的小太監絕對不會有什麼大的抱負。

  他喝了口茶,搖頭道:「你呀,你呀,小易子,別說本座沒有提醒你,在何可綱面前發財,要多多小心,在外面出了事兒,本座可保不了你!」

  易土生猛然想起一件事來,從懷裡掏出一疊銀票,說:「公公,奴才這裡有點小意思孝敬公公?」低著頭捧到魏宗賢面前。

  魏宗賢低頭一看,都是一千兩一張的,厚厚的一摞,連連點頭道:「還算懂事,放心好了,立功回來少不了你的封賞!」

  易土生一揖到地:「多謝公公提拔。」

  易土生從東廠回到司苑局,有個小太監來稟報,「剛才御前侍衛總管和神槍營指揮使都來找過您,不巧,您出去了。」

  易土生道:「何可綱將軍有沒有來過?」

  小太監道:「派人送了一封信來,說是讓公公午時後到沙場閱兵,準備明日開拔!」

  易土生一看時辰,就要到午時了,軍法有雲,點卯不到,其罪當誅。何可綱分明沒安好心。

  易土生怒道:「你沒說我去東廠見督公了嗎?為什麼不把信送到東廠去?」

  小太監嚇得跪在地上,大聲叫屈:「啟稟公公,是何將軍的人說不急,不急!」

  易土生怒道:「你知不知道,點卯不到是要被問斬的?」

  小太監呆了,閃著一對茫然若失的眼睛,緩緩搖頭。

  易土生一看天色,已經快要接近午時,從皇宮到沙場,幾十里路程,坐轎子肯定遲到,除非有汽車還差不多。

  「備馬,快,備馬!」

  小太監頭頂直冒冷汗:「公公,司苑局哪來的馬呀?」

  易土生急得頭頂冒火,推開門衝了出去,剛一出門口迎面看到御前侍衛總管駱思恭,和神槍營指揮使英國公張維閒策馬而來。

  易土生跑的滿頭大汗,大聲喊道:「駱大人,快,快點把馬給我。」

  易土生是駱思恭的恩人,駱思恭對他即是感激又是敬畏,須知,在此之前,還沒有誰逃脫過客氏的毒手呢?

  「易公公怎麼這麼驚慌,出什麼大事了?」駱思恭下馬問道。

  易土生破口大罵:「何可綱這廝,太混蛋了,午時閱兵,到現在才通知雜家,這不是存心要我的老命嗎?」

  駱思恭和張維閒,一看天色,大驚道:「恐怕來不及了,公公快快上馬!」幸虧易土生是個騎馬健將,棗紅色的戰馬在他一鞭之下,電光一般衝了出去。

  一路上易土生馬不停蹄,到了轅門外,正好聽到中軍帳內擂鼓點卯,各路大將風雲匯聚,帥帳外彩幡飄揚,旌旗蔽日,矛戟如林,刀槍遍佈。

  易土生手持令牌,策馬而入,直闖大帳,帳內傳出何可綱粗獷威猛的聲音:「易公公何在?監軍何在?第三次點卯,監軍何在,監軍何在?來人——」

  「監軍在此!」易土生在馬上一個團身,跳入中軍帳,穩穩地落在地上,手裡還握著皮質的馬鞭。「大將軍升帳,雜家來遲了,不好意思!」

  何可綱厲聲道:「這是不好意思的問題嗎?這可是要掉腦袋的,貽誤軍機論罪當斬?!」

  易土生心裡窩火,卻不得不滿臉賠笑:「此時正好午時三刻,雜家並沒有來遲,將軍現在可以閱兵了!」

  何可綱心裡氣得要死,偏偏拿他沒辦法,只要易土生在晚來一刻,他就可以以貽誤軍機的罪名將其就地*,可現在卻功虧一簣了,白高興半天。

  何可綱滿面怒容,對著易土生睚眥欲裂的瞪眼,臉上肌肉暴跳。

  易土生心裡暗自嘀咕,此人沒有一點大將風度,打起仗來必敗無疑。

  帳外,二十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

  沙場之上,戰鼓擂響,戰雲密佈,軍威極盛。

  騎兵步兵,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軍排列成五個方隊,個個士氣昂揚,高舉兵器向各路將領致敬,動作整齊劃一,旗幟鎧甲鮮明,足可體現出大明朝在當時世界超一流的綜合國力。

  旗幟飄揚之下,何可綱和易土生帶著一眾武將緩緩入場,騎馬對大軍進行最後的檢閱和編隊。明天這支人馬就要開赴遼東前線了。

  「吼!吼!吼!」當何可綱和易土生舉著右臂雄赳赳的經過每一隊步騎兵的時候,士兵們用長槍和刀背敲擊盾牌,發出豪邁的叫聲,響徹平原,聲震京都,令人熱血沸騰,壯懷激烈。連易土生名利心這麼重的人都不由得生出了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之感。

  二十萬大軍,去對抗那一日千里的虎狼之師,能有幾人回呀?!

  易土生不禁想起以前遼人當權的時候,曾經流傳的一句話『女真人,人若過萬,天下無敵!』。

  現在的關外,足足有十萬女真大軍嚴陣以待,那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明軍的作戰部隊主要以步兵組成,騎兵只有五萬。

  中原農耕文明之所以屢屢的敗給北方遊牧民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騎兵的缺少和騎術的落後。以步對騎往往勝算不大。

  兩萬騎兵,布列成方陣,被十五萬步兵包圍在中央,每一列騎兵相隔一個馬身,步兵相隔一步,從閱兵台上居高臨下,橫看成排,縱看成列,就像是在沙場上整齊的切了幾塊豆腐。

  自從戚繼光打贏倭寇之後,明軍的裝備在萬曆首輔張居正的主持之下,有了很大的改善,首先,在兵器上,明軍模仿了唐代的『唐刀』,鑄造了一種刀身細長,鋒利,刀背寬刃窄,刀柄很長,可以雙手橫臥的刀,此刀在當時和西方『大馬士革軍刀』、日本倭刀,同時名列全世界三大名刀。是一等一的殺人利器。

  何可綱傲然對易土生道:「易公公,看看本帥的軍威如何?」

  易土生心想,表面上看雖然雄壯,只怕經不住後金虎狼的一頓衝殺,淡淡道:「只看,號手、弓手、馬兵、步兵各類兵種的配合,部署有序,便知道將軍訓練有方,決不會弱了大明帝國的名頭。」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何可綱心裡暗爽,撇著嘴說:「以中軍四萬人為例,弓手八千,馬軍一萬,步兵一萬,輜重兵一萬兩千人,總共四萬。這種陣勢,可以有效地防禦敵方騎兵突襲,又便於追擊,是克敵制勝的不二法門。」

  易土生心想,但願如此吧,我的寶貝。表面上卻滿臉堆笑道:「雜家的監軍營將軍可要檢閱一下嗎?」

  何可綱冷哼了一聲,翻白眼:「算了!」

  易土生心想,算了更好,省得你瞎指揮,打亂了雜家的部署。

  何可綱策馬向前,繼續檢閱大軍。

  從沙場回來之後,易土生緊急的找來了駱思恭和英國公張維閒。易土生在皇帝面前,欽點了這兩人指揮他的監軍營。並不是易土生欣賞兩人的才幹,而是因為他們夠聽話。

  駱思恭跟著張維閒的屁股後邊進屋,然後對跟在身後畏畏縮縮的小太監說:「曹化淳,你去倒三杯茶來!」

  易土生正在躺椅上翹著二郎腿臭美呢,一下子從椅子上摔了,嚷道。「誰?曹化淳?過來——」他直脖子瞪眼的衝著小太監喊道。

  小太監還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嚇得差點大小便失禁,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公公,小的,小的做錯什麼了?」

  易土生一個箭步竄過去,揪著他脖領子喊道:「你說,你叫什麼名字?」

  小太監見他眼睛瞪的比牛眼還大,嚇得哆裡哆嗦,驚惶萬狀:「小的叫曹化淳!」

  易土生一把將他推倒在地上,罵道:「原來是你這個狗東西!」

  曹化淳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得罪了這位頂頭上司,連滾帶爬的爬到易土生腳下說:「易公公,小的知罪,小的知罪,易公公饒命啊!」

  易土生瞇縫著眼睛,盯視著他的瞳孔,怒道:「你知罪?恐怕你還不知道吧!你呀,你呀——」

  你狗東西在大明王朝最危急的時刻打開了北京城的城門迎接李自成進城,良心簡直叫狗吃了。

  問題是現在的曹化淳還是個一文不名的小太監,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二十年後的壯舉,他完全被易土生的舉動給弄暈了。

  不但曹化淳不明白,駱思恭和張維閒也不太明白,在這種千軍萬馬即將開拔的偉大時刻,易公公怎麼想起來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太監較勁了呢?!

  易土生自己也覺得有點過了,畢竟曹化淳此刻還沒有犯錯誤,現在就宰了他是不是有點過了?

  眼前出現的曹化淳正是崇禎時代最後一位當權的東廠督公,易土生對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他痛恨曹化淳無恥的背叛了對他恩重如山的崇禎帝。

  崇禎雖然刻薄寡恩,不過對這個閹狗,從始至終還是不錯的。

  有了曹化淳,易土生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另外一個人,扭過頭來問駱思恭:「駱大哥,你認識一個叫吳孟明的人嗎?」

  駱思恭正愕然點頭道:「認得,此人是南鎮撫司的一名僉事。」

  易土生奇怪的說:「南鎮撫司,我只聽說過北鎮撫司?」

  張維閒連忙說:「公公有所不知,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是錦衣衛的兩個系統,統歸指揮使許顯純的統領!」

  易土生道:「英國公叫我小易子可以了!」

  張維閒連連擺手:「豈敢,豈敢!」

  易土生咳嗽道:「有什麼不敢的。此次出征,兩位保護我出關監軍,我們必須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依我看,我們結拜為兄弟好了?」

  自從上次易土生毫不費力的解決了駱思恭表弟和奉聖夫人之間的恩怨之後,張維閒和駱思恭就把易土生當成了活神仙,每天都要巴結一番。

  張維閒搶著說:「公公抬愛,在下求之不得!」

  易土生謙虛道:「您是堂堂的一等國公,我在您面前只能算個奴才,說起來有點高攀了!」

  駱思恭連忙道:「不高攀,不高攀,英國公早有此意了,我們私下裡談過好幾次,只怕委屈了公公才沒有說出來。」

  張維閒心想,眼下這世道,客氏、魏氏當道,想要保住身家性命,就只有借助眼前這個小太監了。也不知道小太監有什麼魔力,竟然得到了這麼多人的寵信,尤其是客氏,脾氣怪異,幾乎沒聽說她給過誰好臉,沒想到卻對小易子言聽計從,這小子真是了不得。

  駱思恭比張維閒還多一種感激的情緒,,所以對易土生的提議更加雙手贊成。於是,三人就在司苑局裡結拜為兄弟。

  大明朝廷本來也是忌諱內侍和朝臣結交的,可是自從劉瑾、魏宗賢以來,官場風氣世風日下,皇帝對此早已不聞不問,三人才敢有此大膽之舉。

  回過頭來,易土生看到跌坐在身後的小太監曹化淳,心想,不如放他一馬,說不定以後還有什麼用處!

  「駱大哥,麻煩你去找一下錦衣衛千戶田吉,就說是我的意思,讓他把『吳孟明『這個人給我調過來,我有用處!」

  駱思恭自然不可能知道十年後吳孟明會成為權傾朝野的錦衣衛指揮使,心裡有些納悶,問道:「易兄弟,據我所知吳孟明這人品行有點問題,吃喝嫖賭外加打老婆,五毒俱全,易兄弟你找他做什麼?」易土生自語道:「果真不是個好鳥!」

  張維閒道:「易兄弟,你說什麼?」

  易土生連忙改口道:「沒什麼,我說,自有妙用!」

  吳孟明被田吉帶到易土生面前的時候,頗感莫名其妙,自己和這位皇帝的新寵素不相識,自問也沒有招惹過他,不知道為什麼被召見。

  這事兒也只有易土生一個人才知道。

  吳孟明是個禍害,在崇禎後期和曹化淳聯手幹了不少的缺德事。易土生找他來,也是干缺德事兒的,雖然暫時還用不上,但相信以後肯定有機會。

  另外,易土生還從史料上瞭解到吳孟明這人武功高強,一身十三太保橫練功夫,達到了刀槍不入的境界。

  易土生正襟危坐,頤指氣使的看著站在階下的吳孟明:「你就是吳孟明?」

  吳孟明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亡命徒,但政治上並不白癡,很懂得逢迎拍馬的道理,急忙躬身道:「回公公話,小的就是吳孟明,不知道公公召見小的有什麼指教?」

  易土生嘿嘿的笑。

  吳孟明心裡沒底,手心冒汗,問道:「公公何故發笑!」

  易土生道:「吳孟明,聽說你武功不錯,是真的嗎?」

  吳孟明看了看田吉,振聲道:「啟稟公公,還湊合!」這話有點向田吉示威的意思,他早就在心裡懷恨田吉不提拔自己了。

  能說出還湊合三個字來的人,說明這人心底裡把自己當成很高的高手。

  易土生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吳孟明身邊道:「雜家這次奉命出征,身邊還缺個護衛大將,你願意去嗎?」

  吳孟明在錦衣衛的隊伍裡,為人狠辣,脾氣很壞,所有人經常遭人排擠,很長時間沒有陞遷的機會,他早就想出去闖闖,此刻聽到易土生這個提議,高興地笑出聲來了:「公公,你說的真的假的?」

  易土生冷笑道:「雜家這麼忙,有時間跟你開玩笑嘛?」

  吳孟明笑道:「那是,那是,公公身為監軍,位高權重,的確是沒有時間和小的廢話。公公若真能帶著小人到關外去立功,小人這輩子也感激不盡。」

  易土生曬笑道:「別的人一聽說打仗都往後縮,你怎麼這麼高興啊?」

  吳孟明道:「公公有所不知,小人一見到血就興奮,平常最愛和人動手打架,在京城裡和人打架要受罰,可在戰場上打架卻有賞,還可以封妻蔭子光宗耀祖,咳咳,最主要的還不用受小人的排擠,小人當然十分的願意去。」

  易土生斜著眼看了看田吉,發現田吉的臉色很難看,便拉下臉來說:「陞官發財也要有本事,你有本事嗎?」

  吳孟明冷笑道:「小人沒別的本事,唯有『不怕死』這三個字而已!」

  易土生心裡對吳孟明非常滿意,點頭道:「本公公把你留下了,暫時給你一個監軍營僉事的職位,你幹不幹?」

  吳孟明道:「干,跟著公公,當兵我都干!」

  易土生點了點頭道:「駱大哥,把他帶到軍營去,給他弄一身衣服,把飛魚服脫下來!以後他不是錦衣衛了!」

  駱思恭點了點頭,帶著吳孟明出去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25
大明第二十三章內訌

  更新時間:2011-10-912:58:43本章字數:3257

  田吉看了看左右,歎道:「易兄弟,不是我說你,你這次所用非人,將來只怕後悔莫及!」

  易土生親熱的拉著田吉的手說:「田大哥,這話怎麼說?」

  這句田大哥叫的田吉心裡熱乎乎的,直言不諱道:「易兄弟,吳孟明這人不適合留在你身邊。往小裡說,此人脾氣暴躁,像強驢一樣,平時雖然圓滑,但脾氣上來之後,最愛頂撞上司,尤其他仗著自己武藝高強,幾句話聽不過去就要動手。為此南鎮撫司很多人都怕他,他也因此得不到陞遷。這還是小事,更重要這人他愛財如命!貪婪成性!這麼說吧,只要是銀子,不管多麼危險,多麼燙手他都敢拿。我的意思是說後金人的銀子,他也敢拿!!」

  易土生心想,說來說去還是人品問題,「田大哥,你這樣一說,我反而更加的放心了,實不相瞞,吳孟明這人兄弟也有些瞭解,我也知道他貪財,但貪財有貪財的好處,實不相瞞,兄弟手頭比較闊綽,所以,餵飽幾條狗還是沒問題的,我就不相信後金人比我給的更多,只要兄弟把他餵飽了,他就是一隻大明朝最好的狗!」

  田吉笑道:「你這樣一說,我就放心了。這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武功好,殺人不眨眼,只要有人給錢,親爹親娘也照樣宰了。如果你不計較金銀,倒是真的可以用他。」

  易土生伸了伸懶腰道:「明天一早出征,今晚要好好的睡上一覺。」

  他這樣一說,張維閒和田吉就知道他下逐客令了,於是,雙雙告辭出門去了。

  易土生之所以逐客全因為他想起一個人來,明天就要出征了,應該去見一下奉聖夫人才對。

  在他出門之前,朱由檢派人送來一封密旨,易土生展開一看,發現密旨實際上是給何可綱的,就是讓何可綱佯攻赫圖阿拉,實出山海關的意思!

  伺候奉聖夫人的丫鬟太監們看到易土生來了,都不敢阻攔,任憑他登堂入室,直奔裡屋。

  客氏正在梳妝。

  差不多易土生每次看到她,幾乎都是梳妝的狀態!!

  「老祖太太,小易子來跟您老辭行了!」易土生躬身行禮,規矩極了。

  客氏橫了他一眼,嬌嗔道:「死鬼,還不快過來坐!」

  易土生警覺的說:「人太多了!」

  客氏衝著門口喊道:「所有人都到門外去伺候,把門給我關好了!」

  丫鬟婢僕們齊聲答應,一個個走出去,把門從外面關死了!

  易土生哈著腰誕著臉走過去說:「挺香的!」

  客氏伸出玉指在他的腦門上狠狠的點了一下說:「你呀,自討苦吃,非要去遼東做什麼監軍,你知道後金人有多麼凶狠嗎?」

  易土生心想,老子知道的還真比你們多,不過不像你們一樣被嚇破了膽!

  客氏見他沒有說話,轉過身來,摟著他的脖子,柔聲細語地說:「你聽我的話,不要到前方去受苦了,我去求皇上把你留下來!」

  易土生見她穿著一襲白色的輕紗,全身若隱若現,青春煥發,應高則高,應小則小,峰巒起伏的美景呈現眼前,粉嫩膩滑的玉腿和渾圓的美股半露在一張緋紅色的春凳上,忍不住狠狠的在她的盛臀上拍了一把,疼的客氏從春凳上跳了起來。咬牙跺腳一語雙關的說:

  「你的心真硬!」

  易土生用手捉住她巧翹的下頜,使她仰起頭來,溫柔的吻著她的櫻唇,輕啜著她的小舌尖,然後吻她的眼睛和臉蛋,接著是粉頸和胸膛,弄的她渾身都顫抖後才抱上床!

  客氏反應激烈,拚命逢迎,嬌挺秀聳的上身不斷地和易土生產生摩擦——

  第二天四更時分,易土生便從榻上爬起來,穿衣束帶,整裝欲行。

  客氏那裡捨得讓他走,穿上輕紗,爬起來說:「不許走,我不讓你走!」

  易土生冷笑道:「你千萬別攔著我,你不知道何可綱大將軍的軍法有多麼的嚴厲,上次校場閱兵,我晚到了一下下,他就差點把我腦袋拿去了!」

  客氏俏臉變色道:「他敢,他敢惹你,我饒不了他!」

  這幾天,易土生給客氏帶來了不少快樂,把妖婦的一顆心牢牢的拴住了,這時候誰要敢跟易土生作對,客氏非跟他拚命不可。

  易土生故意激怒她說:「軍法如山,夫人你在皇帝面前雖然受寵,但在軍隊裡卻不見得管用,我還是趕快去軍營的好!」

  客氏抱著他的胳膊,依依不捨地說:「我現在去求皇上,無論如何也讓他收回成命!」

  易土生道:「已經來不及了!大軍再有半個時辰就開拔了!你把皇上叫起來,也不止半個時辰吧!」

  客氏急的俏臉發白,楚楚的說:「這可怎麼辦?」

  易土生大笑道:「朝廷裡的文武大臣都怕後金人,我易土生偏偏就不怕,你放心好了,最多三四個月,我一定好端端的毛髮不傷的出現在你面前!」

  客氏尋思著也沒有別的辦法,幽幽的歎了口氣,拉著他手說:「無論如何你都要好好的回來,就算打了敗仗,我也一樣有辦法讓你加官進爵,只要你能回來!」

  這幾句話說的真誠無比,易土生心裡竟生出幾分感動,用力握了握她春蔥般的玉手,挺了挺胸,剛猛無儔的說:「末將此去,誓要踏破賀蘭雪,掃平青海灣,不破樓蘭終不回還——」

  客氏氣的轉過頭說:「要是這樣的話,我可真的不能讓你去了,你要是死了,我可怎麼活——」

  易土生哂笑道:「你就不能說兩句好聽的。行了,時間不早了,我該上路了,告辭!」邁開大步就向門口走去。

  客氏把他送到門口,咬著紅唇,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暮色濛濛的院落裡,長長地歎了口氣,方才回屋去,心裡沉甸甸的,像是壓著一塊巨石。

  易土生出了西暖閣,騎馬直奔校場而去。

  趕在大軍開拔之前一柱香的時候來到了中軍大帳。

  易土生到的時候,正趕上何可綱擂鼓聚將!

  寨門之外,熏風陣陣,旌旗獵獵。帥帳之內,棒香高燒,帥案上供著皇帝調兵的虎符和金鈚令箭。

  二三十員頂盔貫甲的總兵、副總兵、參將等高級軍官,隊列於階下,帳外號角齊鳴,三軍震動,吶喊喧天。

  鼓樂聲中,何可綱舉起一碗酒,厲聲喝道:「眾位將軍,此次出征,關係到我大明朝邊關存亡,我等務必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直搗赫圖阿拉城!」

  那些將軍心裡都在想,這他媽的是誰出的餿注意呀!後金人這麼厲害,這不是去送死嗎?!只有何可綱一個人傻乎乎的熱情高漲!

  誓師之後,各路總兵回歸本部,拔營起寨,直奔邊關。

  易土生也回到了自己的監軍營,坐著輛馬車,跟著大隊人馬出發!

  大軍到達古北口!

  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士兵苦累!

  何可綱下令兼程趕路。

  他的行軍計劃是使大軍出密雲、平谷、取道順義,渡過大凌河、經閭陽驛、繞過廣寧,直撲瀋陽,拿下瀋陽之後,立即渡過遼河,兵逼建州女真巢穴阿爾鼻城,拿下阿爾鼻之後,剩下的就是勢如破竹的進入赫圖阿拉城了!

  理想不錯!但很難實現!

  大雨滂沱,帥帳搖撼,悶雷驚天!

  易土生披著蓑衣,來到中軍帳。

  何可綱正在喝酒,瞥了易土生一眼,沒好氣的說:「你來幹什麼?」

  易土生見了他那副德行,心裡就有氣,但還是好言好語的說:「有件事想和元帥商量一下!」

  何可綱冷冷的打量他,神態頗不客氣!

  易土生道:「聽說前方戰事已呈膠著狀態,後金軍被袁崇煥阻擊在了寧遠,進不能進,退又捨不得!皇上和魏公公的意思是讓大將軍兵出山海關,在寧遠會和袁崇煥後,一起反撲後金軍,也許可獲全勝!」

  何可綱一愣,震驚道:「陛下什麼時候有這樣的旨意?這恐怕是你易公公自己的意思吧,真豈有此理!」

  易土生擺手道:「的確是陛下的意思,本監臨行之前,奉了陛下密旨,現在可以給大帥過目了。」

  何可綱厲聲道:「我看你是發神經!下去,下去!」

  易土生氣道:「何大元帥,我看你不要搞錯了,本監軍可不是你手下,你沒權利對我吆三喝四的!」

  何可綱臉紅脖子粗,拍著桌子吼道:「你是監軍,那麼你就監軍好了,行軍打仗的事情自有本帥做主,你管不著!」

  易土生仰天一笑道:「我管不著,皇上管得著!」

  何可綱是個粗人,一時興起,居然脫口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便是皇帝下了旨,本帥也有權審時度勢!」

  易土生面沉似水,一字一字道:「本監軍奉有皇上密旨!」

  何可綱獰笑道:「我看你是後金人的奸細,偽造聖旨,想讓我軍全軍覆沒!」

  易土生眼中睛光閃閃,一點不讓地和他對視著,微微一笑道:「咱們走著瞧!」說完轉身出了帥帳,耳聽身後辟里啪啦的一陣亂響。

  何可綱把酒碗扔在了地上。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26
大明第二十四章兵變

  更新時間:2011-10-912:58:45本章字數:4126

  回到監軍營易土生緊急召見了自己手下的心腹將領,駱思恭、張維閒、於琛、馬休、曹化淳、吳孟明。

  易土生當著眾人的面取出天啟皇帝的密旨說:「我以為何可綱只是赳赳武夫,粗枝大葉,心無城府,沒想到他如此剛愎自用,連皇上的密旨都敢違抗,雜家身為監軍,勢必要將他繩之以法!」

  張維閒倒吸了口冷氣說:「公公難道想搞兵變?」

  易土生歎道:「何可綱抗旨犯上,罪在不赦!」

  張維閒道:「臨陣內訌可不是好事,不如想點別的辦法!」

  易土生道:「陛下的密旨寫的清清楚楚,讓何可綱出山海關和袁崇煥會合,反擊後金,可他就是不聽,還有什麼辦法?」

  張維閒沉思了一下:「此次出征,何可綱挑選的大將如副將羅一貫、總兵祁秉忠、趙率教、孫得功、參將祖大壽、江朝棟、高出、胡家棟、姚宗文等人都是他的心腹,如果公公貿貿然的把何可綱給辦了,只怕他手下的大將不服,鬧出什麼事兒來!」

  易土生道:「難道雜家就拿他沒辦法嗎?」

  曹化淳尖聲尖氣的說:「回京城在收拾他!」

  「不行!」易土生道:「若讓他胡鬧下去,只怕我們這些人全都回不去了!」

  張維閒道:「末將和何可綱是老相識了,不如讓我去勸勸他!」

  駱思恭站出來說:「沒用的,何可綱這人我知道,他一向自詡正派,最看不上閹——閹人——」

  他本來想說閹黨的!

  易土生不以為意,微笑道:「駱大哥有什麼好主意?」

  駱思恭冷靜的說:「何可綱作為統軍大帥居然和監軍搞的勢成水火,此舉如刀架頸,根本死路一條。公公只要略施小計,就能讓他就範,何必非把事情鬧僵呢!」

  易土生笑道:「駱大哥有什麼話儘管直說,這裡都是自己人!」

  聽到易土生把自己當自己人看待,曹化淳、吳孟明等人心裡都是一熱!

  駱思恭發自真心的說:「我在易兄弟面前當然是有一說一的!」

  易土生收起笑容,正色道:「駱大哥快說,急死我了!」

  駱思恭乾笑著說:「何可綱敢於違抗聖旨,是因為他質疑聖旨的真實性,易兄弟你如果當著眾將的面宣讀聖旨,他就沒有辦法再違拗下去了!」

  易土生道:「眾將都在自己的營寨,我總不能拿著聖旨一個個的通知?!」

  駱思恭道:「易兄弟可以升帳聚將!」

  易土生尷尬的說:「駱大哥,我心裡煩著呢,你就別開玩笑了,沒有金鈚令箭和虎符,我怎麼能升帳聚將呢?」

  駱思恭道:「事到如今,只有麻煩於琛和馬休兩位大人到何可綱的大營裡去一趟,把金鈚令箭和虎符拿過來了!」

  易土生奇道:「什麼?拿過來!」

  張維閒湊到兩人中間來說:「我明白了,你是說——偷過來——」

  易土生心中一動:「這倒也不失為是個好辦法!」

  於琛和馬休對駱思恭的主意大為讚賞,振聲道:「不如把何可綱的人頭也一併拿過來!」

  易土生擺手道:「別!別!何可綱現在還不能死,兩位大哥只需要把金鈚令箭和虎符拿回來就行了,人頭暫時寄存在何可綱的腦袋上吧!」

  馬休和於琛奉命保護並監視易土生,本來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萬萬沒想到易土生對他們這麼真誠,還以兄弟相稱,兩人心中都升起一陣異樣的感覺!點頭答應道:「放心,以我們兄弟的身手,此事不在話下!」

  易土生客客氣氣的拱手道:「有勞了!兩位子時以後再去,盡量不要殺人!」

  馬休和於琛冷聲道:「我們兄弟下去準備準備!」

  子時剛過,易土生就被人從夢中吵醒了,曹化淳笑瞇瞇的對他說:「啟稟公公,馬休和於琛已經得手了,公公是否立即升帳!」

  易土生蹭的一下從床上坐起來,扯開被子喊道:「拿虎符來,我要立刻調兵遣將!」

  易土生寫了幾張調令,蓋上虎符,交給手下的士兵,星夜傳遞各營,讓所有的總兵、參將全都到監軍大營開會!

  眾將見了蓋有虎符的調令,不敢怠慢,紛紛騎馬而來,沒半個時辰的功夫,就聚集在了帳外!

  易土生傳令,擂鼓升帳!

  眾將聞鼓而入,見易土生端端正正的坐在帥案之後,心裡都是一陣詫異。

  祖大壽拱手問道:「易公公,元帥在那裡?誰在擊鼓升帳?」

  易土生站起身來指了指帥案上的金鈚令箭道:「本監軍奉了皇帝密旨,特地聚將升帳!」

  眾將都面面相覷,不知道易土生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趙率教道:「何帥到那裡去了?怎麼易公公你來升帳?」

  易土生凝眉道:「本監有金鈚令箭在手,難道不能升帳嗎?」

  趙率教一愣,由於搞不清楚狀況,只得彎腰鞠躬道:「可以,可以,末將惟命是從!」

  祖大壽濃眉掀動,責問道:「易公公不是說有皇帝的密旨,能否請出來看看?!這聚將升帳的事情,何帥可曾知道?!」

  祖大壽體型極佳,虎背熊腰,充滿了驍將的魅力。

  易土生心想,祖大壽這小子不愧是明代後期數一數二的名將,粗中有細,心思縝密!

  「聖旨下,眾將接旨!」易土生從懷裡掏出一封黃色封皮的書信,展了開來!

  祁秉忠首先條件反射般跪倒在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易土生以鏗鏘的語氣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援遼大軍,即日出山海關,直達寧遠前線,會和寧前道袁崇煥,破敵興國,欽此!」

  「臣等遵旨!」眾將齊呼!

  易土生道:「眾位將軍可以起身了!」然後把聖旨交到了祁秉忠的手上!

  祁秉忠接過旨意一看,發現上面有玉璽蓋章,知道旨意是真的,卻又忍不住疑惑道:「公公,大軍出發的時候,明明說要渡過大凌河襲擊後金人的老巢,怎麼現在突然又有密旨出現呢?」

  易土生笑道:「這本來就是皇上和魏公公想出的一條妙計,明裡攻打赫圖阿拉,以此誘使後金人後退自保,而我軍主力則出山海關,會和袁崇煥對撤退的後金軍加以追擊,魏公公以為,此舉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易土生每句話都把皇上和魏公公加在前面,就是害怕萬一戰敗了要擔責任,事先把責任都推到皇上和魏宗賢的身上。

  祖大壽愕然道:「既然如此,出發的時候,怎麼不說清楚?!」

  易土生冷笑道:「以前常聽人說,祖大壽將軍是個膽大心細的大將,沒想到竟然問出這麼可笑的話來。我問你,假若提前對大家說清楚了,誰能保證二十萬大軍裡沒有幾個後金人的奸細,消息要是走漏了,豈不前功盡棄?」

  「這——」祖大壽無語而退!

  趙率教道:「然而,怎麼沒人通知何帥來聽旨!」

  「本帥來了!誰這麼大膽,居然偷了金鈚令箭來這裡升帳!」何可綱面目猙獰頂盔貫甲,擎著大刀衝入監軍帳!

  還沒等易土生說話,早已氣的面部抽筋三屍暴跳的何可綱,已一刀向易土生的脖子斬了下去!這一招刀沉力猛,手法熟練,角度恰好,距離又近,刀尖上竄出藍汪汪火辣辣的刀氣,威力十足!

  但他遇到的偏偏是易土生!

  易土生已經把太陰神功練到了第二層,丹田里已經有了小股的真氣,身手也比以前敏捷得多,眼力也快了不少!

  只見他右臂暴展,拔出腰間佩劍,鏘的一聲,劍隨意轉,劍光猶如煙花一般在空中爆炸開來,雨點般的劍光配合著凜冽的寒氣,以鋪天蓋地之勢撲向何可綱。

  千萬道錯綜複雜的劍光表面上看起來亂七八糟,無跡可尋,卻又似乎在冥冥中遵循著什麼不可捉摸的規律……鬼神難測……

  面對如此劍法,何可綱除了大吃一驚之外,幾乎什麼都做不了。

  辟里啪啦一陣雨打沙灘般的響聲過後,何可綱的大刀被易土生的劍尖挑飛了出去,整個人也倒飛了出去,頭朝下,彭的一聲跌出了帳外!

  易土生手上所爆發出來劍光突然一斂,恢復成一把普通的寶劍,鏘的一聲還入鞘內!

  祁秉忠被易土生劍法的威力給驚呆了,一時竟忘了元帥已被摔了出去,居然挑起大拇指,讚歎道:「好,這種劍法……太精妙太玄奧了,公公學會了它……普天之下少有匹敵!」

  突然之間,帥帳之外刀氣暴漲,何可綱又站了起來,一副不知死活的樣子,野獸般嚎叫著撲了上來!

  祖大壽伸出右臂攔著他說:「何帥,易公公已經手下留情了,不然你早就滿身是洞了,何必自取其辱!」

  何可綱扯著嗓子喊道:「打不過也要打,這個閹狗竟敢毆打元帥,本帥一定要把他*!」

  祖大壽抓住何可綱的雙肩,雙目通紅的搖晃道:「何帥,易公公正在宣讀聖旨……」

  何可綱怔道:「那有什麼聖旨,你們千萬不要被這個閹狗給騙了!」

  祁秉忠歎道:「聖旨在此,何帥自請過目!」

  何可綱重重的冷哼了一聲,劈手奪過聖旨,目光所及,虎軀巨震:「這……這不可能……我是統兵元帥,一點也不知情……」

  易土生抽出寶劍,抖出一朵劍花,匡的一聲斬斷桌角,怒道:「何可綱你敢對聖旨不敬,該當何罪?!」

  「噹啷!」何可綱長刀墜地,跺了跺腳,噗通跪在地上:「本帥——本帥有罪……」

  易土生兩眼厲芒一閃,殺氣一閃而逝,轉而和顏悅色的走到何可綱面前說:「何帥請起,這件事也並不是沒有商量的!」

  祁秉忠拿著聖旨哆嗦道:「辱慢聖旨,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何帥雖然魯莽,但為人剛正,還請易公公網開一面——」說著屈膝跪了下去!

  祁秉忠是眾將之首,他一下跪,二十餘名總兵參將全都噗通噗通的跪倒在地上!

  易土生心想,何可綱在軍中的威信還真是不能小覷的!

  「算了,算了!祁總兵,各位將軍,你們都起來吧,剛才的事情,本監就當是玩笑一場,過去就讓他過去吧,最重要的就是皇上的密旨——」

  祖大壽對何可綱道:「何帥,既然陛下有密旨在此,我等自當遵旨而行,你說是不是?」

  何可綱現在的心情可複雜了,一來,他被易土生的劍法徹徹底底的震住了,從心底裡生出一種恐懼感來!

  二來,他雖然是個粗人,卻不是傻子,易土生以德報怨既往不咎的行為深得眾將之心,如果自己再不配合,很容易招致眾將不滿!

  再者,他一直以為,易土生和其他的太監一樣貪財好利,心胸狹隘,可通過剛才的事情,他發現自己全錯了,心裡著實有些愧疚!思前想後,又拱手說:「多謝公公饒命之恩!本帥願意奉旨行事!」

  易土生趕忙把他扶起來說:「滿朝文武大臣中,讓雜家欣賞的人不多,何帥就是其中之一,雜家敬重何帥,知道何帥是真英雄好漢子,以後我們同心協力,共同報國。」

  何可綱表面上雖然認錯,但心裡還是非常不服,只除了一件事,那就是易土生的劍法。

  易土生閒話家常般的說:「事情過去了,咱們都是男子漢,不提了,下面談談行軍打仗的事情!」

  諸將雖然在心裡對易土生的行事作為都很服氣,但也忍不住在心裡想:你是個男子漢嘛?!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27
大明第二十五章山海關

  更新時間:2011-10-912:58:46本章字數:2888

  大軍到達山海關外,大學士孫承宗出迎,把二十萬人馬全都引入關內。

  經略府,大廳內。

  何可綱心急如焚,直言不諱的說:「請經略大人把山海關的軍事地圖給本帥看看,本帥今夜就要出關!」

  孫承宗道:「後金人驍勇善戰,來勢兇猛,本經略不贊成何帥日夜兼程倉促應戰,最好養精蓄銳,以守為攻!」

  孫承宗身形高挺筆直勻稱,相貌堂堂,頭戴金冠,一副儒生打扮。面容清,眼神謙謹,正氣凜然,兩袖清風,使人生出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易土生在城門外和孫承宗見過禮了,此時坐在下手,還沒說過話

  不過心裡卻不斷在想,努爾哈赤仰仗後金人能征善戰,騎兵迅捷兇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孫承宗堅持打守城戰的戰略是絕對沒錯的!像遼寧、瀋陽、錦州、廣寧、義州這些大城市幾乎都是因守將主動出擊而喪失的。

  何可綱又有了不同意見,腦袋搖晃的跟撥浪鼓一樣:「本帥奉了聖命,執掌二十萬大軍,怎麼能龜縮城內堅守不出呢,經略大人分明是想讓本帥貽笑大方啊!」

  孫承宗細長的雙目瞪了起來,射出兩道凌厲的光,打量了何可綱一下,說:「何帥此言差異。以遼沈之戰為例,明軍本來依靠瀋陽、遼陽兩座堅城,佔盡地利,而努爾哈赤在平原攻城不佔地利。但努爾哈赤設計將城裡的明軍誘出城外,進行野戰,發揮後金人騎兵優勢,變不利為有利,取得了勝利!這樣的教訓,我們不可以不吸取呀!」

  何可綱怒道:「經略大人拿王化貞、袁應泰這些無能之輩和本帥相提並論,不嫌有些過分嗎?」

  孫承宗心中歎道,恐怕你還不如他們兩個哩!嘴上卻說:「不是我拿他們兩個和何帥你比較,而是前車之鑒不可不防啊!」

  何可綱剛愎的說:「本帥有皇上御賜的虎符令箭,有權指揮軍隊,孫大人不必費心了,還是趕快準備軍需糧草,本帥今夜就要出山海關,直奔寧遠!」

  孫承宗覺得跟他沒共同語言,便閉口不談了,搖了搖頭拂袖而去!

  下人們給易土生和何可綱安排了房間,兩人商量三更時分拔營出關,剩下的這段時間讓士兵們休息一下!

  二更時分,易土生忽然被一陣催債似地敲門聲驚醒了,睜眼一看,只見門外火把擺動,似乎來了不少人。

  易土生一個鷂子翻身從床上跳下來,拿起桌子上的佩劍,警覺地說:「是誰?」

  孫承宗在外面朗聲道:「易公公你休息了嗎?」

  易土生苦笑道:「都快天亮了,我能不休息嗎?」

  孫承宗道:「本官有大事要和易公公商量一下!」

  易土生走過去拉開門,只見門口有一隊舉著火把的士兵,孫承宗拱手站在廊下!

  「經略大人請進!」

  孫承宗微微的彎了彎腰,跨過門檻,易土生隨後關閉了房門!

  孫承宗看了看易土生手上的寶劍說:「聽說易公公是劍道高手?!」

  易土生笑道:「孫大人這趟來不是為了要跟我討論劍道吧?!」

  孫承宗搖頭道:「當然不是,我是來請求易公公和我一同上本彈劾何可綱,請求聖上免去他元帥一職,另選賢能!」

  易土生愣了一下。

  孫承宗踏前一步說:「何可綱剛愎自用,不聽人勸,此次出兵必然大敗,公公你隨軍而行,假如大軍戰敗,你也有性命之虞,公公千萬三思呀!」

  易土生擺手道:「孫大人,你的意思雜家明白,雜家也不同意和後金人在平原作戰,但這次雜家和何可綱奉了皇帝的密旨,必須要這樣做,密旨請孫大人過目!」說著,易土生把密旨從袖子裡取出來交給孫承宗。

  看著奏章,孫承宗的臉色越來越嚴峻,突然抬起頭,一字字的說:「不行,絕對不行!」

  易土生定睛看了他一會,道:「孫大人有什麼顧慮嗎?」

  孫承宗眼中精光閃閃,一點不讓的和他對視:「孫某只想對公公說一句話,長久以來,我軍和後金人交戰一直處於劣勢,並非因為後金人有多麼多麼的強大,而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士兵太過怯懦了。雖然你有二十萬大軍,但是真正的交戰起來,我怕那些來自京城的兵油子,看到後金人的凶悍鐵騎會嚇破了膽,不戰自亂。一旦指揮失靈,二十萬大軍可就全都葬送了!」

  雖然易土生知道後金人不怕流血驍勇善戰,但從來也沒有親眼見識過,也不知道到底驍勇到什麼程度,是以對孫承宗這番話也不能全信!淡然一笑道:「難道二十個明軍還打不贏一個後金人嗎?」

  孫承宗仰天長歎道:「天意如此,天意如此,皇上派了個赳赳武夫做元帥,又派了個完全不懂軍事的宦官做監軍,明廷二十萬大軍休矣!」

  易土生心中一動,暗道,孫承宗也不是危言聳聽的人,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很高的,難道後金人真的這麼厲害,一個能打倒明軍二十個?!

  孫承宗見易土生沒有和他合作的意思,一氣之下拂袖而去。

  易土生看了看時間,已經三更了,便起身到軍營中去集合,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了山海關,經永平、灤州、遷安、遵化四城,歷時三天,終於到了寧遠城外。

  兩天前,大軍在遵化城。

  易土生和何可綱得到了袁崇煥的邊報,邊報上說,後金大軍莫名其妙的撤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易土生和何可綱知道是什麼原因,努爾哈赤一定是中計了!於是他們加緊趕路,終於在第三天日出之前,趕到了寧遠城。

  寧遠城位於遼河之南,乃北疆著名山城,控制著遼東廣大地區與建州女真之間的交通,緊扼通往漁陽和山海關的陸路官道,地理位置頗為重要。

  由於其地位特殊,是以原本就城牆四周連環,堅固雄偉,以磚石嚴實包砌,再以箭樓甕城加強防護,然後引遼河支流之水,內則為河道,外則為護城,附近山巒起伏,其氣勢絕非一般的城郭可比。

  亂山環繞,山川夾流,崎嶇險阻,實乃邊疆用武之地!

  城中更是廛裡繁盛,房舍魚鱗櫛比,樓合相望。

  城內最主要貫通四道城門的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核心處就是寧前道指揮所的衙門所在,袁崇煥將兵力以十字軸心的形勢井然分佈。使得明軍即便是在敵軍破城之後,仍然保留了打巷戰的本錢。

  由於一系列的措施到位,被圍十五天來,寧遠城固若金湯,軍民和諧,萬眾一心,走在大街上,大部分的店舖還處在營業的狀態中,城內的人紛紛從四道城門匯聚到主大街上購物,喧鬧如常!

  何可綱和袁崇煥是舊識,一見面就激動地攀談起來。一路上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言談甚歡,易土生就在一旁聽著。

  何可綱道「京城一別,已經有幾年了,袁兄坐鎮寧遠,抵禦後金,功勳卓著,他日成就必然無可限量!」

  袁崇煥淡淡的說:「鞠躬盡瘁而已!」

  何可綱道:「以前在兵部的時候,本帥來過寧遠,那個時候和現在比起來似乎很不一樣,城牆也不一樣,街道也不一樣!」

  袁崇煥捋鬚笑道:「何帥說的沒錯,自從天啟三年,袁某和滿桂將軍鎮守寧遠,做的最多的三件事就是募兵、修城、堅壁清野!所以,寧遠城才會有今天的氣象。這城池高三丈二尺,寬三丈,馬道寬兩丈四尺,城牆上的防護矮牆高六尺,每城門有箭樓十座,垛口一千五百,甕城之中機關密佈,一觸即發,威力十足!」

  易土生突然插口道:「袁大人,聽說後金人已於昨日撤軍,你為什麼不乘勝追擊呢?!」

  袁崇煥歎道:「易公公你有所不知,我朝的騎兵和後金的騎兵相差太遠,戰馬也不能匹敵,如果我派兵出擊,勢必要和虎狼之師在曠野中決戰,只怕佔不到一點便宜!」

  何可綱則笑道:「本帥來了就好了,本帥手中有二十萬大軍,完全可以乘勝追擊,一舉蕩平後金!」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28
大明第二十六章鰲拜

  更新時間:2011-10-912:58:47本章字數:1650

  忽而崖在南山目空一切的矗立天空,四面的山隘在它面前都顯得很渺小,如一頭一頭粗暴的巨獸巡撫在它的腳下,崖下是一條深闊的山凹,如一條游龍,向西面奔馳而去,彎彎曲曲地,終於隱沒在起伏的山巒裡。這裡的石頭都是花崗岩組成,山勢呈牛背狀,暢茂的森林在陽光中現出像翡翠一樣的深綠。

  易土生於山凹內埋伏了二十五門火炮,和三千手握佛郎機步槍的火器營士兵。

  天啟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午時時分,歷史書上沒有記載過的,寧遠平原之戰在城外五十里的地方打響了。

  明軍主帥何可綱、滿桂中了努爾哈赤的埋伏,被後金第一驍將費英東、以及三貝勒莽古爾泰、費英東之子鰲拜、正黃旗大將扈爾漢、費揚古,以五萬後金騎兵分為五路,包圍在平原之上。

  明軍大敗!

  這一次,驕橫的何可綱總算知道了什麼叫騎兵馬戰!

  在無遮無攔的小平原上,在十幾公里的寬正面上,飛揚的塵土席捲大地,五萬迅猛高大的女真戰馬鋪天蓋地而來,嗚嗚嗚的叫喊聲和大雨瓢潑般的馬蹄聲,頃刻間遍及整個平原,明軍陣地登時成了一片血海!

  那些根本沒有打過仗的明朝禁軍,看到女真人赤膊露胸的殺過來,哇哇怪叫,鋼刀此起彼落,人頭西瓜般亂滾,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差點大小便失禁,除了吶喊著:「逃命啊,殺人狂來了,跑啊,弟兄們!」其他什麼也做不了!

  兵敗如山倒啊!

  何可綱氣急之餘,揮刀砍殺逃兵,但是殺不勝殺,砍不勝砍,二十萬人一起逃走,他的軍令連個屁用都不管了!

  滿桂帶著一萬久經戰陣的邊疆騎兵在後面壓陣,一看不好,逆著敗兵衝殺了過去,想要穩住陣勢!

  袁崇煥訓練的這一萬騎兵,戰鬥力非常的可觀,比之女真人的單兵素質相去不遠,可是,問題出在敗兵身上。

  無數的敗兵衝擊之下,滿桂的騎兵不成陣勢,七零八落……

  亂軍之中,滿桂正遇何可綱,厲聲道:「敗了敗了,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何可綱在馬上直跺腳,他怎麼也想不出自己的二十萬大軍怎麼在一瞬間就崩潰了呢?!

  此時,一員虯髯驍將從北面掩殺過來,舉目望去,刀氣四溢,刀影縱橫,殺的明軍士兵東倒西歪、死傷無數、鮮血飆飛、肚腸滿地。

  虯髯驍將來到何可綱身邊大聲暴喝:「賊將休走,後金鰲拜在此!」

  何可綱正在氣頭上,看到一員後金大將披荊斬棘而來,怎能不火冒三丈,甩脫了滿桂,擺刀來戰鰲拜。

  何可綱刀法精湛,內力驚人,眨眼間將三名後金騎兵劈落馬背,場中竟無三合之將!

  鰲拜比他更為狠辣,所到之處屍橫遍地,血流成河,凡中刀者盡皆身首分家,連戰馬也一併劈成兩半,嚇得明軍士兵哭爹喊娘,士氣全無!

  「噹!」在一輪衝殺之後,兩員猛將終於相互對上,何可綱上挑的刀鋒登時一挫,被一股強大的反震力,震的雙臂發麻,就在他一愣之下,鰲拜連消帶打,縱身躍上馬背,以精妙絕倫的騎術,控制住戰馬,身體翻騰向上,長馬刀灌頂而下,身法刀法渾如一體,招式精妙絕倫。強大無匹的刀氣把何可綱緊鎖籠罩!

  何可綱見鰲拜來勢兇猛刀速奇快,來不及變招,縱身跳下馬背,只聽半空傳來一聲慘嘶,戰馬被鰲拜一刀斬斷,斷口處連點滴鮮血都沒流出來,可見其出刀之快!

  何可綱縱身跳起,刀身發出『鏘』的一聲鳴響,健腕一抖,立時刀光大盛,凌厲的刀氣,把鰲拜從空中逼回馬上!

  但鰲拜的速度太快了,屁股剛剛沾上馬背,即縱馬而來,長刀劃過虛空,以橫掃千軍的驚人霸氣,毫無花巧的一刀朝何可綱劈去,面對如此悍勇精妙的刀法,何可綱居然想不出破敵的招式,只有硬封硬架一途可走!

  「嗡!」的一聲響,何可綱猛地噴出一口鮮血,身子像斷線的風箏一般倒飛出去,向後金人的騎兵陣中跌去。

  「彭!」身體重重落地,摔得頭腦發昏,眼前發黑。想哪後金戰士,都是一等一的亡命之人,看到這種情況那有不砍的道理,瞬間萬刀成排而落,把何可綱斬成了肉醬!

  鰲拜雙眉上揚,縱聲狂笑,離他最近的兩名明兵竟然被震得口噴鮮血而死!

  另外兩名騎兵,轉身逃走的時候,被他一刀劈中兩面盾牌,兩名士兵鮮血狂噴,身子向後拋跌,撞得其它來不及逃走的士兵人仰馬翻,四半鐵盾飛上了半空!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29
大明第二十七章驍將

  更新時間:2011-10-912:58:48本章字數:2789

  「嗚!嗚!嗚!嗚!」號角聲傳遍大地,四周蹄聲轟天而起,後金軍以五路兵變為環形圍攻的陣勢,潮水般推進迫近,人人彎弓搭箭,蓄勢待發,把二十萬明軍三面合圍,集中砍殺,只留下南面一條路供敗兵互相踐踏,一邊自相殘殺一邊逃命之用!

  強烈的太陽光下,一面黑色的狼旗出現在戰場西面,鰲拜之父後金第一勇士費英東,手持一柄四指寬五尺長的奇形重劍,屹立於麾蓋之下,指揮著這場由埋伏戰轉化為殲滅戰的戰鬥。

  號角再起!

  扈爾漢、費揚古、莽古爾泰三將率得勝之兵,向黑狼帥旗下集中,在接近明軍撤退路線的西南角上重新結成騎兵大陣!登時之間,旗幟如海,馬刀如林,後金戰士振臂高呼:「大汗必勝,大汗必勝!」多達三萬的後金軍同時叱喝,整個平原跟著搖晃顫抖,聲勢駭人!

  此時的鰲拜已經帥軍跟隨著明軍的步子一路追殺了下去!

  費英東的重劍指空,劍光閃閃,左臂捶胸,振聲道:「女真族的勇士們,隨我殺!」

  易土生突然聽到山凹之外號角聲起,馬嘶人喊,密集的蹄印此起彼落,轟傳大地。

  跟著!

  「咚!咚!咚!咚!」戰鼓齊鳴,喊殺震天,漫山遍野隊形不整的明軍像羊群一樣被身後的後金鐵騎驅趕著、殺戮著狂呼亂喊,撕心裂肺一路趕來。

  駱思恭騎馬立身在易土生左側,觸目之下,震驚的說:「糟了,被袁大人不幸料中了,京城來的禁軍根本不敢跟後金人交鋒只知道逃跑,這可怎麼辦?!」

  「不要慌!」

  「鏘!」戰馬稀溜溜一聲暴叫,前蹄亂蹬,馬身直立,易土生趁勢寶劍出鞘,厲聲喝道:「有敢後退一步者,格殺勿論!將士們,今日事已至此,大明江山危矣,我易土生願意一馬當先,斬將殺敵,若是不幸陣亡,也無須馬革裹屍,死則死矣,無愧蒼天。有誰願意與我同生共死?!」

  駱思恭戰馬盤旋,振聲道:「易公公不怕死,難道我們就怕死嗎?將士們,準備迎敵!」

  讓易土生沒有想到的是,首先響應他的居然是兩百名錦衣衛緹騎,這些人在馬休、於琛的帶領下,高舉繡春刀,高呼道:「願意追隨公公!」

  火器營的三千將士皆跪伏於地,高聲道:「我等願與陣地共存亡,請公公發令!」

  易土生一聲令下,火器營登時萬炮齊發,在射程之內的後金騎兵無一倖免的人仰馬翻,血肉飛濺,情況教人慘不忍睹,鰲拜先鋒騎兵團的攻勢被這些紅夷大炮的的攻勢徹底的粉碎。

  後金八旗軍對紅夷大炮的來源、特點、性能、威力,一無所知,毫無準備。甚至連想都想不到,世上還有威力如此巨大的東西,炮轟之後,死傷一片,悍如猛虎的騎兵團,官兵害怕,畏縮不前,竟然和明軍一樣,呼啦呼啦的轉過頭去,向後反衝鋒!

  所有在場的明軍和後金軍全被這驚天動地的現代戰爭場面給嚇傻了,黑褐色的山峰在聲波中被震得嘩啦啦碎石滾動,戰馬在晃動,大地在顫抖,像是隨時要塌下去。鋪天蓋地而來的硝煙使得日月無光風雲變色。人們在持續的沒有任何間歇的巨響中被震得失去了聽力!

  鰲拜也被打傻了,雖然他武功高強,但卻從未見識過大炮的威力,看著距離山凹比較遠的後金騎兵,被密集的炮火炸上了天,而距離比較近的明軍敗兵卻安然無恙,無論如何他也想不通,這到底是什麼玩意?

  剛剛讓明朝禁軍見識了什麼叫騎兵戰的八旗子弟,忽然領略了現代戰爭的威力怎能不亂作一團?

  此時,天上炮聲呼嘯,地上彈片飛揚,密集的炮彈把後金人的陣地炸成了一片火海,火力打擊的密集度是戰無不勝的後金騎兵從所未見的。

  那些逃跑的明軍眼看就要被追上了,突然聽到一陣炮聲隆隆,接著身後的後金騎兵就被炸的鬼哭狼嚎亂作一團,自相踐踏,狼狽不堪,同樣的不知怎麼回事兒,還以為是老天相助呢?索性有一件事他們還沒有忘記,那就是逃跑。

  鰲拜藝高人膽大,看到後金騎兵紛紛後退,立即親自督戰,一部分騎兵在他身邊重新結陣,持刀向前,可是剛走出幾百米,又被易土生的大炮給轟了回來。後金人死傷無數,屍橫遍地,全都畏炮不前。

  自從軍以來,鰲拜第一次面臨指揮失靈!

  瘋狂撤退的明軍快要接近山凹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密集的『啪啪』的爆豆般的響聲,接著,衝在最前面,逃跑最迅速的士兵全都趴在地上死於非命。

  易土生率領兩百緹騎和五百神刀營戰士在狹窄的山凹入口擺開陣勢,於隆隆炮聲中,大聲喊道:「明軍將士們給我聽著,誰再敢後退一步,格殺勿論!」

  此時,費英東率領的後金主力騎兵也已經趕到了現場!

  面對如此局面,能征慣戰悍不畏死的費英東也像丈二金剛般摸不著頭腦,同鰲拜一樣,他也不知道紅夷大炮的是什麼玩意?

  由於費英東稀里糊塗的進入了炮火的射程之內,主力騎兵團很快就和鰲拜的先鋒騎兵營一樣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混亂之中。

  從易土生這裡向外看出去,被籠罩在炮火硝煙中的八旗勁旅時隱時現,英勇的騎兵們像灰色的浪潮一次次的撲上來,又不得不一次次退下去,每次退下去都留下一片橫陳的屍體和蠕動著的瀕死的傷員。

  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從山凹中傳了出來,易土生帶領七百軍容整肅的騎兵舉著明晃晃的長馬刀從山崖後轉出來,一字排開,組成一條棗紅色的堤壩,無數白燦燦的馬刀在陽光下閃出耀眼的光芒。

  當潰退的潮水來到的一刻,神刀營的戰士依然出刀,敗兵毫無準備,一片片的倒了下去……

  明軍見後退無路,只得吶喊著翻身又殺了回去。

  易土生見此情景,振臂一呼,率領七百騎兵,殺入了戰團!

  經過將近半個時辰的炮轟,強橫的八旗子弟早已失去了戰心。費英東的五萬騎兵,被炸死、踩死的一萬有餘。在他的印象裡,後金騎兵似乎從未遭到過如此的大敗!

  在七百騎兵的督戰之下,將近十萬明朝步騎兵於此時重新殺了回來,兩支同樣遭受打擊的大軍,瞬間重新絞纏在一起,越纏越緊,越打越猛……

  易土生的七百騎兵像一把鑿穿的尖刀,一直向後金騎兵的心窩子裡插!

  他的目標是黑狼期下的費英東!易土生並不知道在黑狼旗下指揮戰鬥的是後金第一高手費英東,如果知道的話,也許他也不敢這麼悍勇了!

  費英東冷冷的注視著場中的變化,眼中沒有激情,沒有怒火,只有沉靜,他正在思考,明軍到底用了什麼魔法,竟然把所向披靡的八旗大軍炸的如此之慘,難道是有巫師在做法嗎?

  突然之間,一隊人馬從濃煙中狂衝而來,突破陣腳不穩的一隊後金軍,勢如破竹地朝帥旗殺將過來。領頭者的寶劍如毒蛇翻捲,擋者披靡,追隨他的手下有六七百人,盡皆拚力死戰,均勇不可擋!

  易土生劍身上追魂奪魄的厲芒縱橫於戰陣之中,劍法全面展開,施展渾身解數,以新領悟的亂劍劍法和太陰神功,拼著挨刀流血,招招快如閃電、險中求勝,以命搏命,連殺二十多人後,劍下竟無一合之將!

  就在費英東的眼皮子底下,一命後金將領,被易土生一劍貫胸,劍尖刺穿了鐵盾和堅實的鎧甲,劍身上內勁狂發,後金將領的胸口被一陣密集的劍光攪成了肉醬……

  費英東忍不住讚道:「好劍法……」正要親自接戰,忽聽耳畔有人喊道:「父帥,殺雞焉用牛刀,此人交給我了!」卻是鰲拜從西北方殺了上來!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30
大明第二十八章斬殺鰲拜

  更新時間:2011-10-912:58:49本章字數:1613

  「叮!」易土生感到一股凜冽的殺氣狂湧而來,手中長劍被震得向上挑去,哈哈狂笑中,一把氣勢如虹的長刀快的沒有人能看清楚,從上至下,斜劈下來!

  易土生的劍身生出精妙至令人難以相信的變化,場中爆發出無數的光點,劍光錯落,亂七八糟,看似無跡可尋,卻又暗合至理!

  鰲拜從沒見過如此精妙的劍法,苦苦思索沒有破解之法,後面的招數居然被易土生限制的無法發揮,儘管他天生神力且功力高深,也只能從馬背上拔身旋轉而起,汗流浹背的避過了亂劍的攻勢。

  空中的鰲拜刀氣狂湧,猛擰熊腰,長馬刀直捅向前,朝著易土生胸口戳去!

  剛才的第一下接觸易土生已經感覺到了此人的力大無窮,所以不願意跟他直來直去的硬撼,只一味的以精妙的劍法牽制對手。當然,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對上的是後來的滿洲第一勇士鰲拜!

  易土生冷笑了一聲,絲毫不理會鰲拜刺向胸口的馬刀,寶劍一抖,幻化出千萬道劍影,刺向鰲拜面門,擺明要和鰲拜同歸於盡……

  鰲拜在心中自問,就算這一刀斬了易土生,自己腦袋也必然搬家了,易土生的劍法太過精妙,他躲不過去,所以,身子一扭,落在了地上,順手斬殺兩名明軍,出了胸前一口惡氣。

  其實易土生根本就沒有和他同歸於盡的意思,剛才之所以有此一招,全是亂劍劍法的心法使然。魏朝傳授易土生劍法的時候曾經一再強調八個字『亂七八糟,出人意料』。此劍法首重的就是『亂七八糟,沒有章法』,易土生不過是遵循劍道而已。

  鰲拜也不是等閒之輩,身子剛一落地,大刀橫著揮出去,易土生的四條馬腿,齊被斬斷。

  易土生坐在馬上,忽然覺得矮了一截,急忙縱身跳下馬背,在鰲拜十步之外橫劍作勢,雙目精芒閃爍,大有橫掃千軍之概,兩人隔遠對峙,互相催迫氣勢,場中登時勁氣橫空,寒氣迫人!

  鰲拜嗷嗷暴叫,長馬刀揚上半空,化作一道激電,疾往易土生頸項斬來,強大無匹的勁氣,先一步破空割來。驚人的刀氣使得易土生在十步之外,亦感到身在冰窖,寒冷的連血液都凝固了。

  鰲拜這一刀似乎已經傾盡了全力。

  易土生閉了一下眼睛,將全身的功力都凝聚在手腕上,含而不發,劍法一轉,化作一團劍影,伴隨著玄奇奧妙的步法,和鰲拜對攻過去。他知道自己在功力上遠遠地不如鰲拜,如果想要取勝,唯有憑借精妙的亂劍劍法。

  就在兩人快要接觸上的時候,易土生的身體突然像輕紗般飄飛向後,以一個曼妙的姿態,落在一名後金戰士的屍體上。

  鰲拜的馬刀本來已經進入了決戰的狀態,內力不受控制的向外傾瀉,沒想到竟突然失去了目標,讓他的內力無的放矢,一時間大感意外。

  最讓鰲拜不可思議的是,易土生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因為普通人和他這樣的高手決戰,必然會被他的刀氣所牽引,絕對不能想退就退,想進就進。

  面對易土生鬼魅般的劍法,他完全沒有了以往控制一切的感覺,相反,似乎處處再被敵人牽制!

  易土生等的就是這一刻!身子晃動一下,身法快捷無倫,亂劍劍法中最亂也最複雜詭異的一招『禍亂天下』登時爆發了出來。一時間劍滿長空……

  鰲拜只覺得自己彷彿陷入了長江大河之中……易土生的劍法雜亂無章,大違常理,出人意料的情況,簡直就是瞎打一氣,但這些雜亂異常的招式組合在一起之後,就變成了銅牆鐵壁和旋轉地渦輪,即攻不進去,也抵擋不住……

  「叮叮噹噹!場中瞬間爆發出超過五百聲爆響,距離兩人決戰現場較近的二十幾名明軍和後金軍統統被劍氣刀氣攪成了肉醬……

  兩道身影乍合驟分,易土生噗的一聲噴出一口血箭,臉色如死灰一般!

  鰲拜挺立於地,刀尖插入地下三尺,直愣愣的看著易土生,臉部的肌肉忽然由獰笑轉為扭曲,喉嚨裡發出一陣『嘰裡咕嚕』的響聲,就像是鴿子在喝水!突然,又是『喀』的一聲輕響,雖然是在鬼哭狼嚎的戰場上,但易土生聽的異常真切,鰲拜的腦袋一歪,就從脖子上掉了下來……

  費英東狂喊道:「鰲拜……兒子……」

  易土生忍著傷痛和被鰲拜超強的勁氣震傷的五臟,翻身上馬,大聲喊道:「明軍兄弟們,隨我殺!」

GGCMEAT 發表於 2018-2-4 14:31
大明第二十九章也算慘勝

  更新時間:2011-10-912:58:50本章字數:2748

  趁著鰲拜死於非命,後金人軍心大亂,連費英東的帥旗下都亂作了一團,易土生聚集了三四千人馬,拚死殺了過去。

  號角聲再起!

  費揚古、莽古爾泰、扈爾漢率領的三路騎兵在明軍的反噬之下也相繼告急。

  強忍著喪子之痛,費揚古命令副將鳴金收兵。

  登時鳴金之聲大作!

  後金人的騎兵中鋒向後倒退千步,號角聲再起,餘下的人馬合併為兩股,從左右翼彎出,開始撤離戰場。三組騎兵,不住的調整速度,互相配合,總是有一隊人馬殿後廝殺,戰術之精妙,叫人歎為觀止。

  易土生雖然帶人殺了上去,卻不能接近帥旗分毫,總是在外圍被一陣準確密集的箭雨給射了回來,還要折損幾百兄弟。

  後金騎兵馬術精湛,雖然在撤退,卻絲毫不耽誤放箭,甚至比衝鋒時候射的還要有準頭,尤其是費英東、費揚古等四員大將,更加是身先士卒,箭無虛發。

  易土生改變策略,由側翼沿著弧形的推進路線先往外繞,攻擊此時正在側翼作戰的莽古爾泰所部。他心想,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兒子,一般這種兒子都是紈褲子弟來的,這些人中應該數他最好對付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他的如意算盤全都落空了。努爾哈赤的幾個兒子,沒有一個膿包,全都是能征慣戰的勇將,莽古爾泰尤其凶悍,比起鰲拜的勇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在易土生距離莽古爾泰戰旗不到二十步的時候,莽古爾泰忽然在馬上彎弓搭箭,連珠射出,正面殺來的騎兵無一例外的被射中面門,仰倒在地!

  易土生不太會指揮軍隊,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和精妙劍法拚死猛追。

  「嗚嗚嗚嗚」忽然,敵陣中號角聲又起!

  易土生這個時候才感覺到,這號角聲竟然是後金人指揮騎兵編隊的一種訊號!!

  果然,撤退中的後金中鋒隊突然改變戰術,在號角的指揮下散開,撤退速度卻絲毫不減。

  有一路百十人的騎兵,跑著跑著突然像釘子一樣釘在地上,然後,轉過身來,烏雲般向著易土生狂捲而至。眨幾下眼的功夫,這夥人已經衝進了明軍騎陣,近三十餘騎被沖的東倒西歪,七零八落。

  後金人攪合了一陣,轉身逃走,經過易土生身邊時集體放箭,一時間易土生眼前的箭矢如雨而下。

  幸虧易土生的亂劍劍法是世上最快的劍法,只聽他冷哼了一聲,右手中劍氣狂湧,一劍刺出,虛空中星星點點,如銀河燦爛,叮叮噹噹一陣密集的響聲,上百隻箭矢全被刺落。

  後金騎兵驚訝萬分,呼哨一聲,揚長而去。

  易土生在馬背上使出輕功,也追不上人家,更何況他身後的明朝小兵,大家居然越追越遠,最後眼睜睜的看著後金人從容撤走。

  此時的易土生還不知道自己剛才已經擊殺了鰲拜,只以為自己殺了一個普通的後金大將而已。

  返回的路上,易土生看到到處都是明軍士兵的屍體,這些人大部分不是被後金人殺死的,而是被自家的馬蹄踩死的,或者爭著逃跑的時候自相殘殺砍死的,屍體一層蓋著一層,相互枕籍,十幾公里長的一條路成了血路,溝渠之旁,血流有聲。

  易土生一邊組織人馬向城內撤退,一面命令張維閒和駱思恭清點人數。

  這時候,祖大壽、滿桂、祁秉忠、趙率教等人從身後趕了上來,幾個人都像血葫蘆一樣,鎧甲上、大刀上臉上手上到處是血,傷痕纍纍。

  眾人見了易土生都慚愧的說不出話來。

  易土生在馬上拱了拱手,卻不知該說什麼好,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又全都嚥了回去,大家心裡都憋屈得慌,想痛哭一場。

  半天,易土生才問道:「諸位將軍,何帥到那裡去了?」滿桂歎道:「易公公,何帥已經被人斬了!」

  易土生虎軀一震:「被誰斬了?」

  滿桂抬頭道:「就是公公剛才手刃的那人,名叫鰲拜,是後金數一數二的年輕猛將!」

  「鰲拜!」易土生驚叫道:「你沒看錯,我真的宰了鰲拜?」

  滿桂慚愧的說:「末將雖然打了敗仗,但鰲拜還是認得的,絕對沒錯!」

  易土生心裡樂開了花:難怪後金軍這麼快就撤了,原來我殺了鰲拜!

  來到城內易土生和袁崇煥相對無語,袁崇煥扼腕歎息,道:「若不是易公公出城死戰,只怕寧遠城現在已經被後金人拿下了!」

  第二天一早,袁崇煥領著一種大將來見易土生,現在軍中易土生的軍階最高了,很多事情都要由他定奪,另外袁崇煥還向他報告了傷亡統計數字。

  一個讓易土生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數字。

  此一役明軍陣亡十一萬八千五百四十七人,另外失蹤一萬餘人,估計這些人都腳底抹油溜了,從京城帶回來的禁軍還剩下不到七萬人,剩下的六千人是袁崇煥訓練多年的騎兵。」

  易土生說了一句話,搞的所有將軍全都跪在地上了。

  「媽的,這下老子的腦袋也要跟熊廷弼一樣傳首九邊了!」

  祖大壽和祁秉忠等人還穿著染血的征袍,聞言立即帶頭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說:「我等若不是被公公所救,早就命喪黃泉了,昨日之戰雖敗,錯在何可綱而不在公公,若是朝廷怪罪下來,我等自當一死以謝,決不連累公公!」

  袁崇煥也說:「多虧了易公公英雄虎膽,以三千精兵擊退了五萬虎狼之師,公公不但無錯,反而有功,本官一定會秉公上奏,懇請朝廷對公公予以嘉獎!」

  易土生歎道:「朝廷若是嘉獎我,我就把所得的金銀全都拿出來撫恤陣亡的將士,對了,我這裡還有一百兩黃金和兩千兩銀票,袁大人,你幫我兌換成銀兩,給死難的將士們一點補償,我也就安心了!」

  「這!」袁崇煥顫聲道:「這怎麼可以……」

  易土生歎道:「實話跟你說,這一百兩黃金,有五十兩是皇帝給的,另外五十兩是魏宗賢給的,兩千兩銀票是奉聖夫人賞賜的……像我們在宮裡當差的人,只要把差事辦好了,賞賜是免不了的,可是弟兄們就……袁大人你還是幫我盡一點心吧!」

  話說到這裡,袁崇煥也不再推辭了,拱了拱手道:「本官替死難的將士們謝過公公了!」易土生真情流露的握著他手說:「等有朝一日,我易土生跨馬討北,征服韃擄,直搗黃龍,替兄弟們報了仇,袁大人再謝我不遲!」

  祖大壽喊道:「公公,我們何不乘勝追擊,把後金人趕出瀋陽去!」

  易土生搖頭道:「仗打到這個地步,後金人的主力部隊都還沒用上呢,而我們卻元氣大傷了,假使明天努爾哈赤親自帶兵過來,能守住城池就是大功一件,還說什麼把人家趕出瀋陽去。」

  袁崇煥道:「沒想到昨天公公使用的紅夷大炮會有這等的威力,不知這東西可能在城牆上使用!」

  易土生道:「當然能用,比在平地上威力還大!」

  袁崇煥道:「那就好了,寧遠城內還有十門,假如公公在給我十門,本官可以保證,就算後金人傾巢而來,也不必害怕的。」

  易土生心想,原來袁崇煥用大炮還是跟自己學的,當即點頭道:「沒問題!」

  祖大壽道:「現如今我軍打了敗仗,下一步該怎麼辦,是撤回京城,還是原地待命!」易土生想了想道:「先在城內整頓十日,我會派八百里加急進京報信,聽候皇上聖裁!另外趁著休整的日子派人到瀋陽城去打探一下努爾哈赤的動靜,看他短期內會不會再來騷擾?!」

  祖大壽躬身道:「遵命!」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GGCMEAT

LV:9 元老

追蹤
  • 677

    主題

  • 169817

    回文

  • 6

    粉絲